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对策

DOI:10.15938/ki.iper.2017.01.016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79-04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用以分析和处理道德现象、指导自我道德行为的一种价值取向与价值心理,是促进大学生道德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也重点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1]传统文化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精神涵养,其所蕴含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宝贵素材。因此,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激,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养相融合起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国家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道德文化传承,才使我国关于人的道德教育实践具有一种“先天优势”。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底蕴与涵养。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提供优秀资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等醒世箴言,来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理念的认同;深入挖掘“法者,天下之仪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等卓越思想,彰显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的社会价值理念;通过挖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修身自律思想,提升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感悟与认同。通过“古今对话”、“古为今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各国共同遵循的世界价值。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路径参考。纵观历史,我国历朝历代对人的教育形式主要包含三种教育,即国家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古代国家教育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治人”之学问;而从古至今的家庭教育则更侧重于家长的言传身教与“孝悌”等伦理道德的灌输;社会教育主要采取道德教化的形式,依托道德舆论、道德环境以及道德风气的熏陶加强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这三种教育对当今的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育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价值的发展输送精神养料。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人的作用及价值,倡导人应该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中彰显自我价值。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主要包含对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引领。“精忠报国”、“治国齐家”体现了个人对国家利益价值的尊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关于奉献社会的千古名言体现了传统对社会价值的精神引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关于个人自律、修身的忠告则彰显了个人层面对道德价值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犹如“黏合剂”,可以强化和“粘合”当代大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精神共性”和“文化基因”,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群体形成相对一致的道德价值观;促使当代大学生在参与世界竞争时发扬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光芒,不因外界消极力量的干扰而放松自我修为和道德追求。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社会重构与深刻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我国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较大改变,大学生所处的道德环境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特征。部分大学生道德品行出现一定偏差,其价值追求、价值取向表现出令人担忧的问题与倾向。

1.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第一,道德责任意识淡漠。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其他成员道德责任冷漠,同情怜悯之心寡淡,不能推己及人,甚至更视“乐于助人”为一种“道德绑架”,不能理解和不认同见义勇为的做法。再如部分大学生离家求学迷失在大千世界却忽略父母的挂念,对家庭培育缺少感恩,表现出对家庭关系的道德冷漠。另有部分大学生缺少诚信意识,欺骗国家助学贷款拒不归还,肆意操作网络借贷平台,使身边的亲友利益受到损害等等。第二,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与他人利益。部分大学生为了达到个人利益而罔顾原则,在集体利益、他人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牺牲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满足个人私欲。例如2015年河南新乡一大学生因违法盗猎部级保护动物燕隼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一案例虽是个案,却可看出个别大学生为谋取私利而不顾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漠视国家公共安全,表现出了该生道德的失守。第三,缺乏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许多学生没有把诚实守信作为安身立命的戒律而随意践踏。例如,部分学生为了扩大个人自媒体影响力不惜造谣、传谣,在公共危机爆发时急于散播不良舆论,夸大和歪曲事实,对社会安定团结造成一定的影响。更有个别学生无视道德与法律的尊严,为了满足自己虚荣不惜走向违法之路。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缺少道德自律和自我反思,反映出大学生道德约束和自控能力的薄弱。

2.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第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变化。当代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新生代,他们出生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收获成果的阶段,成长于社会利益多元和社会结构重组的时代,外来文化的涌入在改变我国民众价值观念的同时,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价值标准朝着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社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地域差距、教育不公、等等,社会舆论的利益至上、一夜暴富等宣传诱导至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理想受到质疑,道德标准产生动摇,继而出现了道德价值观让位于个人利益的错误思想。

第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及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实效性不足。多年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道德教育始终是我国整体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青年的成长,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例则呈下降趋势。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较少接受系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而在大学阶段一些高校更加侧重专业教学和注重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价值观教育往往仅存于思想政治教育课之中,缺乏全员和全过程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养成,高校培育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内容、方法及途径亟待创新与提升。

第三,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缺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学生整体教育中的关键一h。然而,伴随着社会整体道德价值观的重构,大学生家庭成员的道德价值观也出现了嬗变。有的父母忽视家庭道德价值观教育,不能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华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家风失范不仅不能以身作则,而且带头败坏社会公德。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家庭教育的内涵不足,致使大学生缺少常态化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熏陶,这也是造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四,大学生自身道德价值观学习意识不强。目前来看,知行不一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问题的显著特点,我国新生代大学生“表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和偏差,即道德认知失衡。”[2]部分大学生缺少自觉接受和汲取道德价值观的意识,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不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价值营养,不能从世界角度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由于盲目崇拜和追捧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中缺少民族情怀、理想信念;缺乏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等高远志向和精神品质。加之部分大学生道德学习、道德自律、道德升华意识不强,致使自我道德价值观随波逐流,出现了道德价值取向的迷失、道德价值追求不足。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文化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基础和源泉。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宝贵涵养,为此,应整合社会、学校、新媒体、家庭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建立五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模式,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育之中,提升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1.学校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质上是一个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过程。高校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系统性优势,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为此要找准我国历代圣贤及诸子百家关于对事物本质和社会运行规律的探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契合点、共生点。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其深刻认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崇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第三,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崇信尚德、孝悌仁爱、德法结合等教育资源,有机融合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及民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水平。同时,应深入挖掘高校每门专业课程中的道德资源,引导大学生在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实践中践行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严格自律、遵纪守法的品质。

2.社会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主流文化风尚

社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渗透性和隐蔽性。通过社会各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大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逐步向着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靠近。首先,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基础。强调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3]。为此,应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道德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共识和行为准则,持续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其次,公益事业社会组织应发挥作用。各地博物馆、历史陈列馆、慈善机构以及社区等组织单位,应该积极肩负起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育的社会责任,自觉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等,为大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条件。再次,发挥企业优势弘扬道德文化。大型知名企业如海尔、华为等企业,在为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国际荣誉的同时,应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传播到世界文化中去,在有形和无形中向青年、社会及世界传递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3.新媒体教育:依托新媒体弘扬传统文化净化网络空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文化,为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度的传播与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新媒体的应用者90%是青年学生。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谦恭礼让、严于律己”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新媒体道德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养成文明使用新媒体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二是开展网络道德价值观教育。通过新传媒对传统道德、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大学生不断提升自律意识。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肩负起传播积极健康文化的责任,做网络新媒体的“卫士”;学会在新媒体活动中修身和克己,在利用新媒体过程中诚实守信,不造谣、不传谣,自觉净化空间维护稳定,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与国度的“播种者”。

4.家庭教育:重视和优化家庭道德价值观培育

曾强调“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并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4]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依存,这种情感的“根”深植于家庭生活当中,为家庭教育提供着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指引。第一,家长的以身示范。作为学生的父母应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提取道德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见习、对孝悌仁爱的亲躬与传承,必然耳濡目染影响与传递子女。家长道德行为的示范引导,对子女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和无法替代的作用。第二,家风的塑造。家长要通过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实践,提高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义利观。通过塑造良好的家风、家训,营造浓郁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知行统一。第三,“修剪”大学生的行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子女的思想变化和行为举止,告诫子女“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净化思想,矫正自我道德价值观。家长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刚直不阿”的思想精髓,使进大学生修身自律,崇德向善。

5.自我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道德主体能动性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最高层次和价值取向,“是一种以善为目的的意向性道德抉择。”[5]引导大学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主体。其一,大学生应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习、提炼和转化传统道德文化的能力。其二,大学生要丰富和厚植自我道德素养,用优秀传统文化涵B自我的道德世界,躬行践履,锻造品质,自觉在社会实践中弘扬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其三,大学生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读,萃取文化精华,提升道德认知,实现知行一致。其四,大学生要提高学习践行传统道德文化的行为自觉。大学生应做到友爱同学,挂怀亲人,感恩师长,用自己的言行兑现道德价值承诺,时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检验自我,将自我道德价值观外化为道德实践;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增强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以自身道德力量和道德能力彰显中华文化的风格与气派。

参考文献

[1] 陈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6-09-22(7).

[2] 黄海.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论析[J].教育评论,2014(5):94.

[3]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1).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青年伦理;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其主体是儒家文化,是内涵丰富的伦理道德。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理论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孔园园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3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4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5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就是要构建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体系;就是要在德育实践中联系具体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正确引导德育向纵深发展。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指导思想和必要前提。我们要对各族人民历经千百年来积累的优秀德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其次,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过程中不断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形式。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6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7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 教育 时间作用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重德”的传统。总结中华传统道德,有许多道德需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美德起始于中华传统道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春秋前期,一些学者已经谈到一些道德规范,如仁、礼、惠、忠之类。后来孔子加以发展,提出以“仁”为最高规范的,包括“三大德”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些内容包括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新时期并赋予了传统美德新的内涵:“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义;爱国是传统美德的核心;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是基本内容;自强不息的民族魂是落脚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反映了中华历史上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其中蕴含着优秀的道德思想文化精华,作为当代大学生要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精神,努力做好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思想的接班人,把祖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协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当中,使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它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格调高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至今仍对中国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总书记在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1]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传播、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就要切实起到传承、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中华民族前进的各个历史时期表现了它强大的融合力、同化力、延续力和凝聚力,其精髓已经深深融入到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并继续成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前进的强大动力。在当前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西方经济文化的不断渗透,社会上狭隘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自由主义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在如此紧迫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精华,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的体现,蕴育着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底蕴和内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向上的吻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培养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应源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和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1.当前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大学生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的人生阶段, 经济全球化同时的文化多元化给新时期的大学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现代人文精神影响薄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薄弱的情况下,思想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当前, 在网络文化的全面渗透下,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在媚俗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逐渐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思想、自我意识膨胀、道德观念淡薄、诚信意识沦丧、生活行为有失规范等现象。如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思想的引导与教育,极容易出现偏差。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追求与人生态度方面提倡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对培养大学生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关于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方面提倡的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的大局意识,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关于品德操守方面提倡的仁义,知耻、言行一致等自律理念, [2],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高度的荣誉感,自尊心,自律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古代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理论,“内省、慎独”的修身方法,如能充分用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

高校可以利用开设选修课来增加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引导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在日常言行中体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加文化底蕴的修养。

2.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体现

校园文化直接反映出大学生的综合实力,反映着大学的文化品位,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了大学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渊源。大学生在浓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响下,从做人和学习上,都会以史为鉴, 以提升人格品位。还要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教育形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3.推进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学习向道德行动的转化,从而形成道德理念最好的途径就是道德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参观历史文化遗迹等。通过对历史人物言行的了解和学习,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激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促进道德教育,是德育实践的有效方式。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的对大学生进行传播,挖掘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途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9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0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1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2篇

1.传统文化素养缺失,跨文化交际出现“失语”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加大了对文化的教学比重,但英语课程的设置主要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道德教育及其英语表达,只偏重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则较低(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指用适当的英语形式和表达法来诠释中国文化的能力,其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甚至出现了“失语”的状况。教师在英语课上也以讲解西方文化为主,忽略了对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的渗透。教材中中国文化知识严重匮乏也导致英语专业学生普遍传统文化知识匮乏、跨文化交际低效。

2.一味向往西方,西化明显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重英语,重英美文化的传授;轻中文,忽视对学生优秀传统道德的教育,英语教育所造成的“文化逆差”导致对优秀传统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失去认同感,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起码的了解,一味顺应英美文化,“言必称希腊”;为提高英语水平不惜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对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的阅读却大大减少。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内容已经过时,对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推崇备至,吃西餐,过洋节,听英文歌曲,看好莱坞大片,不论在穿着打扮上还是思想上都有明显的西化痕迹。

3.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较差

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不少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文明礼仪、伦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都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诚信意识淡薄,考试靠作弊,文章靠抄袭;公民道德意识不强,对待很多事物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际关系紧张,没办法与一个宿舍的同学和谐相处;不能体恤父母的辛劳,一味拼爹;在价值选择上重利轻义,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关心自身利益,缺少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奉献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差,经不起一点挫折。更有甚者,威胁他人生命:马加爵事件刚刚被人们遗忘,又出现了“复旦投毒案”……因此,英语专业大学生很有必要接受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二、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1.塑造良好道德品格和健康人格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和品格的形成就是根植于传统道德文化这一土壤中的。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所追求的道德理想人格,通过传统德育逐步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利用传统道德中这些优秀的思想精华来教育英语专业大学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良好道德品格。传统道德教育结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塑造。

2.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文化观

传统道德教育“是思想的基石,是人的根基和家园。它最终将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身处中西两种文化之中,兼顾双方的文化视角,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他们拥有丰富的传统道德文化知识背景,从而可以更好地领悟和思考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通过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对比,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做到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的“文化自信”。同时,加强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正确文化观。

3.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

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儒家伦理教育,儒家的道德教育一定意义上也是品德教育。挖掘儒家思想中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从集体主义出发,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觉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和利己主义,培养集体中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能力,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传统道德中崇尚“和为贵”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这一思想在今天有利于大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最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三、加强优秀传统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百育德为先,成才先成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

任何专业都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大学英语教学要在教学目标、计划、内容和方法上作出必要调整,选取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合理内容,弥补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不足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深入了解,对异国文化能采取理解、宽容和尊重的态度。教学目标要层层深入,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考虑将来学生有可能从事的职业。在教学方法上,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性,忌“满堂灌”或讲授与实际相脱离的枯燥理论,在活动中开展教育。教育者要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正确认识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演讲、专题讲座等,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跟传统道德教育相关的电影或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不仅要贯彻在学校教育的“显性课程”(第一课堂)中,而且要渗透在校园文化等“隐蔽课程”(第二课堂)中。先进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而且能够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和学习生活环境,其本身具有育人功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客观存在的各种文化元素,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四、总结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思想道德教育;辩证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在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等方面缺失的现象,人们开始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前不久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是很好的例证,纲要中指出了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均要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拟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历史的长期发展中,能够促进中华民族进步,被社会和广大民众认可、接受,影响至今并仍在发挥积极作用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桑却始终传承不绝,原因在于它有很多精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涌现出无数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总是与“忧国忧民”联系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每个成员的责任,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二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并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出了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执着精神使整个民族拥有坚定的信念,无论在任何时期,中华民族都在不懈奋斗,这种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三是注重和谐思想。“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利,但人和却在两者之上而决定事情的成败。“和为贵,忍为上”的观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最重要原则,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的就是社会的和谐,而中华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视。四是注重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节操。中华传统文化从崇尚伦理道德出发,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实行以德治国;而在个人修养方面则要求加强修养,要学会“慎独”,完善自身人格,最终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理想境界。《大学》中还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样的名句。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大方面,将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内容有: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个体而言,是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同志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1周年之际,明确提出了全国青年应具有的理想信念。即“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二是科学的“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正确的世界观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作为正确世界观的一部分或一个方向的人生观,则是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它指导并决定着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面貌;从属于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价值观,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行为的取向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人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三个主义”教育。“三个主义”教育就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弘扬、培育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全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素有“国而忘家”、“社稷为本”等集体主义精神传统,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更加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要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了应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以及西方社会和平演变的战略,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需要坚持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紧密相连,而具有我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于:

1、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三个主义”教育、科学的“三观”教育等,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同样蕴涵着这些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无数忧国忧民、为国忘家的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事迹,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缺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崇高人生境界,缺乏厚德载物、宽容大度的包容精神,缺乏淡泊明志、清风亮节的高尚道德品质,我们要通过这些丰富的道德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关于道德修养它首先所强调的就是对自己的事业有所追求,要有远大的理想,强调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要有建立大同世界的坚定理想,这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求人人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内容是一致的;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丰富的内容,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传统思想中的乐以忘忧、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困难,要做到勤奋刻苦、积极乐观向上。

2、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优秀传统文化中含有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有效方法,包括:示范教育法,要求教育者自身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言传身教,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受教育者;情感教育法,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使受教育主体与教育者之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内在自省法,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德性,强调个人的内在自省的过程,思想道德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因材施教法,在现实中,人与人在能力、情感、性格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教育也必须根据人的不同的特点而因材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陶冶教育法,环境是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环境教育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3、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任何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没有绝对正确的,其自身往往包含着内在矛盾……必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即使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往往要给与现代的诠释。”因此,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正视文化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加以创造性地改造,要以现代生活和文化为基点,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构建真正适合中国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而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自然不是对已有传统的简单继承,而是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东西。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些发展和创新所带来的新东西在实际中有很多,如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的“三爱”教育等等。一言以概之,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会给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机和活力,只要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发展和创新,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永远就不会过时。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

[2] 肖圣珍.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北京青年政治学 院学报, 2008(3).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民族 传统文化 美德 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 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 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 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 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 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 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 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 赋予新时代内容, 容纳新的代精神, 达到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 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 鼓舞学生, 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 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四川5 ·12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1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把人的生命和尊严,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抗非典时;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四川5·12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是未来的主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社会公德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