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1篇

(一)对现代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

1、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网络系统。

2、现代物流类似于连锁商业,连锁商业就是对每个零售门店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代物流也不是单点作业,而是对若干个配送中心以及各个物流环节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物流产业结构

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之外,工业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商品的实移所形成的产业。物流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功能结构,即各类配送中心及专业性的仓储、运输等机构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二是权属机构,即生产、批发、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

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过程及趋向

(一)过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摘要: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

此阶段储存和运输分离,各自独立经营,许多生产工厂、个人都建造仓库(主要是楼仓),是封闭型、储存性的。只具备储存、储备功能。

第二阶段摘要:大约1960-1980年此阶段,产品越来越多,储存期越来越短,储存型向"流通型"发展。产生了"配送"的概念,仓库向城市郊区发展,楼仓向高架仓库发展。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功能和集散功能。

第三阶段摘要:大约1980-1990年计算机的发展,使物流产生质的变化,仓库、配送中心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向综合物流发展,95%的仓库变成了单层的立体库。增加了配送功能,许多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

第四阶段摘要:1990年以来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除了储运货物外,还有许多增值服务。由第三阶段的"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发展到"客户究竟要我提供哪些服务"这四个阶段主要是从仓库的发展而言的,有些功能是配送中心之外的,如运输。配送中心应该有自用卡车和铁路专用线,也可租用。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提供运输服务以及其它服务。

(二)趋向

1.专业化、社会化;

2.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管理手段和设备的自动化;

5.区域上的全球化;

6.联合和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摘要: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摘要: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摘要: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摘要:和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摘要: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向。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探究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调查还显示摘要: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几个案例摘要:德国BASP公司成立于1865年,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有300多个分公司(工厂),22个产品生产部门。在亚洲16个国家地区设有30多家分公司、12个生产厂。其总部社在物流产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为摘要:

一、分公司一般不设物流等辅助部门,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由总公司负责而区域性的物流服务由地区总部下设的物流部门统一负责,即通过计算机联网将各分公司的物流业务统一起来运营;

二、在物流服务运作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既省去了投资,又便于集中精力抓生产和销售;

三、通过统一物流,来统一各分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美国的橡胶公司(USCOUNITERSTATSRUBBERCo.)

它生产工业橡胶,轮胎等制品,在美国各地有很多生产工厂,并建有46个仓库。由于经营范围和形式不断发展,公司不但自己生产多种轮胎,而且有很多橡胶制品是从国外进的,如意大利生产的轮胎。该公司建造的许多仓库的库容量已超过自身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些物流设施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于是,他们把这一部分人和物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物流子公司,并和之签订合同,要求该子公司为轮胎生产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自行向外开放,经营谋利。所以,这个物流子公司从橡胶公司买下了仓库,即保留了原有的最大主顾,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邦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几年前将它北美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及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APL为杜邦每年处理的合同有25-30多个。

二是由一个企业兼并许多小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集团公司,提供多种完好的物流服务卓越公司(EXEL)。该公司的所有人是位英国人,他买下了美国公路运输的一部分企业,投身于物流运输业。到1985年,他建立了

七、八家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个很大的集团。开始,他搞区域现已形成全国性的集团,业务扩展到整个北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

国干货贮藏公司(D.S.C)该公司的服务区域很大,所以,他的客户要求能在全美各地开设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拥有35家配送中心,100万平方米仓库,将300多家工厂生产的商品配送给美国各地7000家零售企业,其中16家工厂由该公司配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零库存实施方法――JIT。从所需采购的零配件在使用的频率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从所需采购零配件所含价值量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使用频率高和价值含量高重合部分为需即时供给的零配件,目前大众汽车公司为20%。实际操作的基础条件首先是供方和需方的计算机联网,其二是将质量控制转变为质量生产,供方要绝对保证其所提供的配件的质量。具体操作如下摘要:某种需即时供给的配件在前12个月,供方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得到需方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的准确性较差,假设在650至350之间,误差上下各30%;前三个月供方又从计算机得到较准确的需求量,大至在550至450之间,上下相差各10%;在前一个月供方得到更近似的需求量,在510490之间,相差上下各1%;到前一个星期获得精确的需求量为550。这批配件在供货的头两天开始生产,成品直接运到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借助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及质量生产,供给商不仅为他的用户即时供给所需配件,而且他的供给商也得到相应的信息,向他即时供给所需原材料即时供给潜力很大,据德国有关方面统计和分析,通过有效的即时供给,目前能使德国生产企业库存下降4%,降低运输成本15%。

(二)功能结构分析

仓储企业摘要:从前述物流发展过程看,越来越多的传统仓库已经转向配送中心,其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公用型配送中心,真正发展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合同型物流公司的只是少数。

运输企业摘要:美国的运输80%是公路,20%是铁路。而拥有卡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车辆,这种数量越来越少;二是个体司机的汽车,美国有个体卡车协会,由协会组织货源和调度车辆,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大型运输公司,发展变化很大,数量减少,1980年有50家大型汽车运输公司,到1990年只剩下10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一部分发展为合同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一部分转向为公用型配送中心。

综合物流企业摘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二是新兴的。这类物流企业向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服务。一般在全美范围内拥有若干个配送中心,拥有一部分卡车,也租用个体司机的卡车。在美国,物流企业趋向越来越大具有批发(分销)职能的配送企业摘要:一般是由传统的批发企业发展而来,从生产企业进货(买断或),根据零售企业的订单组织商品配送。

物流网点的数量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70年代大的物流公司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商品配送,需要在各个地方建立60多个配送中心;80年代随着信息优化,可减少到20-30个;到90年代初随着交通和通讯的高速发展,又可减少到4-8个;到了90年代末,随着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升级,配送中心又回升到8-12个。

物流费用结构摘要:在美国,物流费用的80%是运输费,10-15%为仓储费,10-5%是管理费。

几个案例摘要:

美国干货贮藏公司(D.S.C)

成立于1960年,开始只是一家普通的仓储企业,从1969年起将各地的仓库改作为运输和配送公司,并于1981年签订了第一份配送合同,从此公司的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发展到全美国,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干货储藏公司变更为干货物流公司。

美国某食品配送公司在全美有30家配送中心,其中在加州的一个配送中心,自己拥有38辆卡车,由中心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通过公共电脑网络和货主、专业运输公司、卡车协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货源和卡车流向的信息,以保证卡车回程运输的货源,避免卡车空驶。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和美国相比基本相同摘要: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和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和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征摘要: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和工业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摘要: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策略,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于是,在日本,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直到生产厂家,对推动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为了适应物流共同化和混载化的需要,不少地方的批发商打破行业界限,设立了共同化的物流企业,一些批发商集中的"批发团地"、批发街也加强对共同、混载配送的利用,和之相适应,卡车运输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则积极开展地区混载服务,还出现了对外形非凡的货物提供专门的混载服务的卡车运输业。

共同化、混载化的商品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运送的聚合的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运货车辆的装载率,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物尽其流。

近年来,日本物流共同化、混载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即相互竞争的大企业把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竞争的"休战场",它们把削减物流成本当做头等大事,在产品方面搞竞争,而不在物流方面搞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竞争企业共同的物流网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第一,大企业将其所属的物流子公司向其它企业开放,即在保证本企业物流需要的前提下,也承担运送其它企业的货物,开展混载配送。例如摘要:正在积极开展物流革新的东芝公司集团计划在关西、东北等地设立7处混载据点,不仅承担东芝集团所属工厂的物流业务,而且还向东芝集团以外的机电企业提供混载服务。

第二,销售对象区域重合而行业不同的企业共用同一物流基地,开展共同配送。例如闻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在北海道和电子企业索尼、TDK以及一些食品企业以当地运输企业"扎幌通运"的仓库为共同的基地,开展共同配送,在配送中心,资生堂的化妆品和索尼公司的大型彩电以及其它公司装点心的瓦楞纸箱,杂居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和配送。

第三,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物流基地。例如,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小仓拥有物流据点而在仙台没有据点,而日本钢管公司在仙台拥有物流据点而在小仓没有据点,从1993年开始,前者利用后者的仙台据点,后者利用前者的小仓据点,双方都达到了节约建设新据点的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已有据点使用率的目的。

第四,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物流用的返程空车。例如,丰田和日产两家汽车公司开展完成车的共同运送,就是因为丰田公司从其所属工厂向其销售公司运送新车以后,其返程正好可供日产公司所属工厂作运送新车之用。达到一车两用的效率。

第五,为了利用共同运送,有的大企业撤去了其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家送货路线。例如,为了推进物流合理化,日产公司探究提出3条办法摘要:(1)进一步加强共同运送;(2)撤除亏损的物流路线,改为委托其它公司运送;(3)加强对中继据点,配送据点的相互利用。

通过开展共同运送,并不断扩大混载货物的范围,既降低了企业用于产品运送的费用,又使现有的物流设施,车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使参加共同运送的企业获得很大的"连接利益"(即不同企业共享货源带来的利益)。比如,东芝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共同运送,使装车率从目前的50%-60%提高到80%。由于运输费占整个物流费的约60%,因此,通过共同运送减少运输费用,对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大企业间共同运送深入展开,必将导致整个物流网络的重新组合,乃至对物流本身的观念革新,同时,竞争企业自觉地收敛其竞争范围,开展对私有资源的共用、共享甚至共有,则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注重的新动向。

日本的合同型物流配送摘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和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如,伊藤忠和伊藤洋华堂之间,日新公司和夏普公司之间。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延续到国外,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日本的物流也向世界各地发展。

80年代末,日本物流业开始了进军亚洲的第一次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东南亚,而其出现的背景是日本制造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当时,跟随进入东南亚的制造业企业之后,日本的物流业,从海运企业,卡车运输企业、仓库企业到综合商社,也纷纷进入到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同时协助走向海外的制造业企业建立物流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海运、航空企业进入了仓库、通关业的领域,仓库、通关业也进入了海运、航空、卡车运输等领域。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物流业又掀起了第二次进军亚洲的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中国,而其背景是日本的制造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近年来,日资企业设立物流据点最多的是上海,这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有密切关系,号称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级的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物流大企业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仓库还在上海设立独资物流企业"上海住友仓储",这是中国首家日本独资物流企业。

五、中国物流产业目前状况和发展目标

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才刚起步,按照上述的分析方法,功能结构分析很不方便,因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基本上是分散、粗放式经营。物流的功能还很不完善。假如按照国际上的发展过程,我国总体处于第二阶段,或者说正在由第二阶段向

三、四阶段转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照国际上的发展轨迹也步也趋,也可直接进入第四阶段。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目前是极少数。

因此,主要从权属结构来分析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从权属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摘要:

第一阶段摘要:1979年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

处于卖方市场,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商品的仓储、运输主要是由商业批发、商业储运企业来完成的,非凡是各类专业批发公司承担当时80%左右的储运业务。生产零售企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较少。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2篇

(一)对现代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

1、 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网络系统。

2、 现代物流类似于连锁商业,连锁商业就是对每个零售门店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代物流也不是单点作业,而是对若干个配送中心以及各个物流环节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 物流产业结构

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之外,工业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商品的实体位移所形成的产业。物流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功能结构,即各类配送中心及专业性的仓储、运输等机构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二是权属机构,即生产、批发、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

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过程及趋势

(一)过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

此阶段储存和运输分离,各自独立经营,许多生产工厂、个人都建造仓库(主要是楼仓),是封闭型、储存性的。只具备储存、储备功能。

第二阶段:大约1960-1980年 此阶段,产品越来越多,储存期越来越短,储存型向"流通型"发展。产生了"配送"的概念,仓库向城市郊区发展,楼仓向高架仓库发展。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功能和集散功能。

第三阶段:大约1980-1990年 计算机的发展,使物流产生质的变化,仓库、配送中心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向综合物流发展,95%的仓库变成了单层的立体库。增加了配送功能,许多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

第四阶段:1990年以来 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除了储运货物外,还有许多增值服务。由第三阶段的"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发展到"客户究竟要我提供哪些服务" 这四个阶段主要是从仓库的发展而言的,有些功能是配送中心之外的,如运输。配送中心应该有自用卡车和铁路专用线,也可租用。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提供运输服务以及其它服务。

(二)趋势

1. 专业化、社会化;

2. 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 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 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

5. 区域上的全球化;

6. 联合与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与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与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研究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调查还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几个案例: 德国BASP公司 成立于1865年,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有300多个分公司(工厂),22个产品生产部门。在亚洲16个国家地区设有30多家分公司、12个生产厂。其总部社在物流产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为:

一、分公司一般不设物流等辅助部门,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由总公司负责而区域性的物流服务由地区总部下设的物流部门统一负责,即通过计算机联网将各分公司的物流业务统一起来运营;

二、在物流服务运作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既省去了投资,又便于集中精力抓生产和销售;

三、通过统一物流,来统一各分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美国的橡胶公司(USCO UNITER STATS RUBBER Co.)

它生产工业橡胶,轮胎等制品,在美国各地有很多生产工厂,并建有46个仓库。由于经营范围和形式不断发展,公司不但自己生产多种轮胎,而且有很多橡胶制品是从国外进的,如意大利生产的轮胎。该公司建造的许多仓库的库容量已超过自身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些物流设施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于是,他们把这一部分人和物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物流子公司,并与之签订合同,要求该子公司为轮胎生产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自行向外开放,经营谋利。所以,这个物流子公司从橡胶公司买下了仓库,即保留了原有的最大主顾,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邦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几年前将它北美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及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APL为杜邦每年处理的合同有25-30多个。

二是由一个企业兼并许多小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集团公司,提供多种完好的物流服务 卓越公司(EXEL)。该公司的所有人是位英国人,他买下了美国公路运输的一部分企业,投身于物流运输业。到1985年,他建立了七、八家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个很大的集团。开始,他搞区域性服务现已形成全国性的集团,业务扩展到整个北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

国干货贮藏公司(D.S.C)该公司的服务区域很大,所以,他的客户要求能在全美各地开设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拥有35家配送中心,100万平方米仓库,将300多家工厂生产的商品配送给美国各地7000家零售企业,其中16家工厂由该公司配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零库存实施方法――JIT。从所需采购的零配件在使用的频率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从所需采购零配件所含价值量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使用频率高和价值含量高重合部分为需即时供应的零配件,目前大众汽车公司为20%。实际操作的基础条件首先是供方和需方的计算机联网,其二是将质量控制转变为质量生产,供方要绝对保证其所提供的配件的质量。具体操作如下:某种需即时供应的配件在前12个月,供方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得到需方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的准确性较差,假设在650至350之间,误差上下各30%;前三个月供方又从计算机得到较准确的需求量,大至在550至450之间,上下相差各10%;在前一个月供方得到更近似的需求量,在510490之间,相差上下各1%;到前一个星期获得精确的需求量为550。这批配件在供货的头两天开始生产,成品直接运到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借助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及质量生产,供应商不仅为他的用户即时供应所需配件,而且他的供应商也得到相应的信息,向他即时供应所需原材料即时供应潜力很大,据德国有关方面统计和分析,通过有效的即时供应,目前能使德国生产企业库存下降4%,降低运输成本15%。

(二)功能结构分析

仓储企业:从前述物流发展过程看,越来越多的传统仓库已经转向配送中心,其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公用型配送中心,真正发展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合同型物流公司的只是少数。

运输企业:美国的运输80%是公路,20%是铁路。而拥有卡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车辆,这种数量越来越少;二是个体司机的汽车,美国有个体卡车协会,由协会组织货源与调度车辆,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大型运输公司,发展变化很大,数量减少,1980年有50家大型汽车运输公司,到1990年只剩下10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一部分发展为合同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一部分转向为公用型配送中心。

综合物流企业:有两方面来源,一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二是新兴的。这类物流企业向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服务。一般在全美范围内拥有若干个配送中心,拥有一部分卡车,也租用个体司机的卡车。在美国,物流企业趋向越来越大 具有批发(分销)职能的配送企业:一般是由传统的批发企业发展而来,从生产企业进货(买断或),根据零售企业的订单组织商品配送。

物流网点的数量: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70年代大的物流公司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商品配送,需要在各个地方建立60多个配送中心;80年代随着信息优化,可减少到20-30个;到90年代初随着交通与通讯的高速发展,又可减少到4-8个;到了90年代末,随着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升级,配送中心又回升到8-12个。

物流费用结构:在美国,物流费用的80%是运输费,10-15%为仓储费,10-5%是管理费。

几个案例:

美国干货贮藏公司(D.S.C)

成立于1960年,开始只是一家普通的仓储企业,从1969年起将各地的仓库改作为运输与配送公司,并于1981年签订了第一份配送合同,从此公司的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发展到全美国,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干货储藏公司变更为干货物流公司。

美国某食品配送公司 在全美有30家配送中心,其中在加州的一个配送中心,自己拥有38辆卡车,由中心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通过公共电脑网络与货主、专业运输公司、卡车协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货源与卡车流向的信息,以保证卡车回程运输的货源,避免卡车空驶。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与美国相比基本相同: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与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与工业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对策,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于是,在日本,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直到生产厂家,对推动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为了适应物流共同化和混载化的需要,不少地方的批发商打破行业界限,设立了共同化的物流企业,一些批发商集中的"批发团地"、批发街也加强对共同、混载配送的利用,与之相适应,卡车运输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则积极开展地区混载服务,还出现了对形状特殊的货物提供专门的混载服务的卡车运输业。

共同化、混载化的商品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运送的聚合的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运货车辆的装载率,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物尽其流。

近年来,日本物流共同化、混载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即相互竞争的大企业把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竞争的"休战场",它们把削减物流成本当做头等大事,在产品方面搞竞争,而不在物流方面搞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竞争企业共同的物流网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企业将其所属的物流子公司向其它企业开放,即在保证本企业物流需要的前提下,也承担运送其它企业的货物,开展混载配送。例如:正在积极开展物流革新的东芝公司集团计划在关西、东北等地设立7处混载据点,不仅承担东芝集团所属工厂的物流业务,而且还向东芝集团以外的机电企业提供混载服务。

第二,销售对象区域重合而行业不同的企业共用同一物流基地,开展共同配送。例如著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在北海道与电子企业索尼、TDK以及一些食品企业以当地运输企业"扎幌通运"的仓库为共同的基地,开展共同配送,在配送中心,资生堂的化妆品与索尼公司的大型彩电以及其它公司装点心的瓦楞纸箱,杂居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和配送。

第三,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物流基地。例如,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小仓拥有物流据点而在仙台没有据点,而日本钢管公司在仙台拥有物流据点而在小仓没有据点,从1993年开始,前者利用后者的仙台据点,后者利用前者的小仓据点,双方都达到了节约建设新据点的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已有据点使用率的目的。

第四,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物流用的返程空车。例如,丰田与日产两家汽车公司开展完成车的共同运送,就是因为丰田公司从其所属工厂向其销售公司运送新车以后,其返程正好可供日产公司所属工厂作运送新车之用。达到一车两用的效率。

第五,为了利用共同运送,有的大企业撤去了其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家送货路线。例如,为了推进物流合理化,日产公司研究提出3条措施:(1)进一步加强共同运送;(2)撤除亏损的物流路线,改为委托其它公司运送;(3)加强对中继据点,配送据点的相互利用。

通过开展共同运送,并不断扩大混载货物的范围,既降低了企业用于产品运送的费用,又使现有的物流设施,车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使参加共同运送的企业获得很大的"连接利益"(即不同企业共享货源带来的利益)。比如,东芝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共同运送,使装车率从目前的50%-60%提高到80%。由于运输费占整个物流费的约60%,因此,通过共同运送减少运输费用,对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大企业间共同运送深入展开,必将导致整个物流网络的重新组合,乃至对物流本身的观念革新,同时,竞争企业自觉地收敛其竞争范围,开展对私有资源的共用、共享甚至共有,则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日本的合同型物流配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如,伊藤忠与伊藤洋华堂之间,日新公司与夏普公司之间。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延续到国外,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日本的物流也向世界各地发展。

80年代末,日本物流业开始了进军亚洲的第一次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东南亚,而其出现的背景是日本制造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当时,跟随进入东南亚的制造业企业之后,日本的物流业,从海运企业,卡车运输企业、仓库企业到综合商社,也纷纷进入到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同时协助走向海外的制造业企业建立物流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海运、航空企业进入了仓库、通关业的领域,仓库、通关业也进入了海运、航空、卡车运输等领域。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物流业又掀起了第二次进军亚洲的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中国,而其背景是日本的制造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近年来,日资企业设立物流据点最多的是上海,这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有密切关系,号称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级的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物流大企业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仓库还在上海设立独资物流企业"上海住友仓储",这是中国首家日本独资物流企业。

五、中国物流产业现状与发展目标

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才刚起步,按照上述的分析方法,功能结构分析很不方便,因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基本上是分散、粗放式经营。物流的功能还很不完善。如果按照国际上的发展过程,我国总体处于第二阶段,或者说正在由第二阶段向三、四阶段转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照国际上的发展轨迹也步也趋,也可直接进入第四阶段。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目前是极少数。

因此,主要从权属结构来分析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 从权属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

处于卖方市场,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商品的仓储、运输主要是由商业批发、商业储运企业来完成的,特别是各类专业批发公司承担当时80%左右的储运业务。生产零售企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较少。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3篇

(一)对现代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

1、 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网络系统。

2、 现代物流类似于连锁商业,连锁商业就是对每个零售门店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代物流也不是单点作业,而是对若干个配送中心以及各个物流环节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 物流产业结构

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之外,工业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商品的实体位移所形成的产业。物流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功能结构,即各类配送中心及专业性的仓储、运输等机构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二是权属机构,即生产、批发、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

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过程及趋势

(一)过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

此阶段储存和运输分离,各自独立经营,许多生产工厂、个人都建造仓库(主要是楼仓),是封闭型、储存性的。只具备储存、储备功能。

第二阶段:大约1960-1980年 此阶段,产品越来越多,储存期越来越短,储存型向"流通型"发展。产生了"配送"的概念,仓库向城市郊区发展,楼仓向高架仓库发展。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功能和集散功能。

第三阶段:大约1980-1990年 计算机的发展,使物流产生质的变化,仓库、配送中心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向综合物流发展,95%的仓库变成了单层的立体库。增加了配送功能,许多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

第四阶段:1990年以来 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除了储运货物外,还有许多增值服务。由第三阶段的"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发展到"客户究竟要我提供哪些服务" 这四个阶段主要是从仓库的发展而言的,有些功能是配送中心之外的,如运输。配送中心应该有自用卡车和铁路专用线,也可租用。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提供运输服务以及其它服务。

(二)趋势

1. 专业化、社会化;

2. 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 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 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

5. 区域上的全球化;

6. 联合与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与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与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研究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调查还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几个案例: 德国BASP公司 成立于1865年,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有300多个分公司(工厂),22个产品生产部门。在亚洲16个国家地区设有30多家分公司、12个生产厂。其总部社在物流产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为:

一、分公司一般不设物流等辅助部门,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由总公司负责而区域性的物流服务由地区总部下设的物流部门统一负责,即通过计算机联网将各分公司的物流业务统一起来运营;

二、在物流服务运作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既省去了投资,又便于集中精力抓生产和销售;

三、通过统一物流,来统一各分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美国的橡胶公司(USCO UNITER STATS RUBBER Co.)

它生产工业橡胶,轮胎等制品,在美国各地有很多生产工厂,并建有46个仓库。由于经营范围和形式不断发展,公司不但自己生产多种轮胎,而且有很多橡胶制品是从国外进的,如意大利生产的轮胎。该公司建造的许多仓库的库容量已超过自身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些物流设施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于是,他们把这一部分人和物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物流子公司,并与之签订合同,要求该子公司为轮胎生产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自行向外开放,经营谋利。所以,这个物流子公司从橡胶公司买下了仓库,即保留了原有的最大主顾,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邦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几年前将它北美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及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APL为杜邦每年处理的合同有25-30多个。

二是由一个企业兼并许多小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集团公司,提供多种完好的物流服务 卓越公司(EXEL)。该公司的所有人是位英国人,他买下了美国公路运输的一部分企业,投身于物流运输业。到1985年,他建立了七、八家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个很大的集团。开始,他搞区域性服务现已形成全国性的集团,业务扩展到整个北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

国干货贮藏公司(D.S.C)该公司的服务区域很大,所以,他的客户要求能在全美各地开设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拥有35家配送中心,100万平方米仓库,将300多家工厂生产的商品配送给美国各地7000家零售企业,其中16家工厂由该公司配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零库存实施方法――JIT。从所需采购的零配件在使用的频率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从所需采购零配件所含价值量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使用频率高和价值含量高重合部分为需即时供应的零配件,目前大众汽车公司为20%。实际操作的基础条件首先是供方和需方的计算机联网,其二是将质量控制转变为质量生产,供方要绝对保证其所提供的配件的质量。具体操作如下:某种需即时供应的配件在前12个月,供方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得到需方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的准确性较差,假设在650至350之间,误差上下各30%;前三个月供方又从计算机得到较准确的需求量,大至在550至450之间,上下相差各10%;在前一个月供方得到更近似的需求量,在510490之间,相差上下各1%;到前一个星期获得精确的需求量为550。这批配件在供货的头两天开始生产,成品直接运到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借助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及质量生产,供应商不仅为他的用户即时供应所需配件,而且他的供应商也得到相应的信息,向他即时供应所需原材料即时供应潜力很大,据德国有关方面统计和分析,通过有效的即时供应,目前能使德国生产企业库存下降4%,降低运输成本15%。

(二)功能结构分析

仓储企业:从前述物流发展过程看,越来越多的传统仓库已经转向配送中心,其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公用型配送中心,真正发展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合同型物流公司的只是少数。

运输企业:美国的运输80%是公路,20%是铁路。而拥有卡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车辆,这种数量越来越少;二是个体司机的汽车,美国有个体卡车协会,由协会组织货源与调度车辆,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大型运输公司,发展变化很大,数量减少,1980年有50家大型汽车运输公司,到1990年只剩下10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一部分发展为合同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一部分转向为公用型配送中心。

综合物流企业:有两方面来源,一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二是新兴的。这类物流企业向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服务。一般在全美范围内拥有若干个配送中心,拥有一部分卡车,也租用个体司机的卡车。在美国,物流企业趋向越来越大 具有批发(分销)职能的配送企业:一般是由传统的批发企业发展而来,从生产企业进货(买断或),根据零售企业的订单组织商品配送。

物流网点的数量: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70年代大的物流公司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商品配送,需要在各个地方建立60多个配送中心;80年代随着信息优化,可减少到20-30个;到90年代初随着交通与通讯的高速发展,又可减少到4-8个;到了90年代末,随着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升级,配送中心又回升到8-12个。

物流费用结构:在美国,物流费用的80%是运输费,10-15%为仓储费,10-5%是管理费。

几个案例:

美国干货贮藏公司(D.S.C)

成立于1960年,开始只是一家普通的仓储企业,从1969年起将各地的仓库改作为运输与配送公司,并于1981年签订了第一份配送合同,从此公司的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发展到全美国,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干货储藏公司变更为干货物流公司。

美国某食品配送公司 在全美有30家配送中心,其中在加州的一个配送中心,自己拥有38辆卡车,由中心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通过公共电脑网络与货主、专业运输公司、卡车协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货源与卡车流向的信息,以保证卡车回程运输的货源,避免卡车空驶。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与美国相比基本相同: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与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与工业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对策,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于是,在日本,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直到生产厂家,对推动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为了适应物流共同化和混载化的需要,不少地方的批发商打破行业界限,设立了共同化的物流企业,一些批发商集中的"批发团地"、批发街也加强对共同、混载配送的利用,与之相适应,卡车运输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则积极开展地区混载服务,还出现了对形状特殊的货物提供专门的混载服务的卡车运输业。

共同化、混载化的商品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运送的聚合的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运货车辆的装载率,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物尽其流。

近年来,日本物流共同化、混载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即相互竞争的大企业把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竞争的"休战场",它们把削减物流成本当做头等大事,在产品方面搞竞争,而不在物流方面搞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竞争企业共同的物流网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企业将其所属的物流子公司向其它企业开放,即在保证本企业物流需要的前提下,也承担运送其它企业的货物,开展混载配送。例如:正在积极开展物流革新的东芝公司集团计划在关西、东北等地设立7处混载据点,不仅承担东芝集团所属工厂的物流业务,而且还向东芝集团以外的机电企业提供混载服务。

第二,销售对象区域重合而行业不同的企业共用同一物流基地,开展共同配送。例如著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在北海道与电子企业索尼、TDK以及一些食品企业以当地运输企业"扎幌通运"的仓库为共同的基地,开展共同配送,在配送中心,资生堂的化妆品与索尼公司的大型彩电以及其它公司装点心的瓦楞纸箱,杂居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和配送。

第三,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物流基地。例如,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小仓拥有物流据点而在仙台没有据点,而日本钢管公司在仙台拥有物流据点而在小仓没有据点,从1993年开始,前者利用后者的仙台据点,后者利用前者的小仓据点,双方都达到了节约建设新据点的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已有据点使用率的目的。

第四,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物流用的返程空车。例如,丰田与日产两家汽车公司开展完成车的共同运送,就是因为丰田公司从其所属工厂向其销售公司运送新车以后,其返程正好可供日产公司所属工厂作运送新车之用。达到一车两用的效率。

第五,为了利用共同运送,有的大企业撤去了其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家送货路线。例如,为了推进物流合理化,日产公司研究提出3条措施:(1)进一步加强共同运送;(2)撤除亏损的物流路线,改为委托其它公司运送;(3)加强对中继据点,配送据点的相互利用。

通过开展共同运送,并不断扩大混载货物的范围,既降低了企业用于产品运送的费用,又使现有的物流设施,车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使参加共同运送的企业获得很大的"连接利益"(即不同企业共享货源带来的利益)。比如,东芝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共同运送,使装车率从目前的50%-60%提高到80%。由于运输费占整个物流费的约60%,因此,通过共同运送减少运输费用,对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大企业间共同运送深入展开,必将导致整个物流网络的重新组合,乃至对物流本身的观念革新,同时,竞争企业自觉地收敛其竞争范围,开展对私有资源的共用、共享甚至共有,则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日本的合同型物流配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如,伊藤忠与伊藤洋华堂之间,日新公司与夏普公司之间。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延续到国外,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日本的物流也向世界各地发展。

80年代末,日本物流业开始了进军亚洲的第一次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东南亚,而其出现的背景是日本制造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当时,跟随进入东南亚的制造业企业之后,日本的物流业,从海运企业,卡车运输企业、仓库企业到综合商社,也纷纷进入到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同时协助走向海外的制造业企业建立物流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海运、航空企业进入了仓库、通关业的领域,仓库、通关业也进入了海运、航空、卡车运输等领域。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物流业又掀起了第二次进军亚洲的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中国,而其背景是日本的制造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近年来,日资企业设立物流据点最多的是上海,这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有密切关系,号称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级的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物流大企业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仓库还在上海设立独资物流企业"上海住友仓储",这是中国首家日本独资物流企业。

五、中国物流产业现状与发展目标

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才刚起步,按照上述的分析方法,功能结构分析很不方便,因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基本上是分散、粗放式经营。物流的功能还很不完善。如果按照国际上的发展过程,我国总体处于第二阶段,或者说正在由第二阶段向三、四阶段转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照国际上的发展轨迹也步也趋,也可直接进入第四阶段。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目前是极少数。

因此,主要从权属结构来分析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 从权属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

处于卖方市场,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商品的仓储、运输主要是由商业批发、商业储运企业来完成的,特别是各类专业批发公司承担当时80%左右的储运业务。生产零售企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较少。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4篇

(一)对 现代 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

1、 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 网络 系统。

2、 现代物流类似于连锁商业,连锁商业就是对每个零售门店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代物流也不是单点作业,而是对若干个配送中心以及各个物流环节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 物流产业结构

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之外, 工业 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 企业 为实现商品的实体位移所形成的产业。物流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 分析 ,一是功能结构,即各类配送中心及专业性的仓储、运输等机构在整个 社会 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二是权属机构,即生产、批发、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

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 发展 过程及趋势

(一)过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

此阶段储存和运输分离,各自独立经营,许多生产工厂、个人都建造仓库(主要是楼仓),是封闭型、储存性的。只具备储存、储备功能。

第二阶段:大约1960-1980年 此阶段,产品越来越多,储存期越来越短,储存型向"流通型"发展。产生了"配送"的概念,仓库向城市郊区发展,楼仓向高架仓库发展。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功能和集散功能。

第三阶段:大约1980-1990年 计算 机的发展,使物流产生质的变化,仓库、配送中心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向综合物流发展,95%的仓库变成了单层的立体库。增加了配送功能,许多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

第四阶段:1990年以来 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除了储运货物外,还有许多增值服务。由第三阶段的"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发展到"客户究竟要我提供哪些服务" 这四个阶段主要是从仓库的发展而言的,有些功能是配送中心之外的,如运输。配送中心应该有自用卡车和铁路专用线,也可租用。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提供运输服务以及其它服务。

(二)趋势

1. 专业化、社会化;

2. 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 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 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

5. 区域上的全球化;

6. 联合与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与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与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 研究 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调查还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为:

一、分公司一般不设物流等辅助部门,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由总公司负责而区域性的物流服务由地区总部下设的物流部门统一负责,即通过计算机联网将各分公司的物流业务统一起来运营;

二、在物流服务运作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既省去了投资,又便于集中精力抓生产和销售;

三、通过统一物流,来统一各分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美国的橡胶公司(USCO UNITER STATS RUBBER Co.)

它生产工业橡胶,轮胎等制品,在美国各地有很多生产工厂,并建有46个仓库。由于经营范围和形式不断发展,公司不但自己生产多种轮胎,而且有很多橡胶制品是从国外进的,如意大利生产的轮胎。该公司建造的许多仓库的库容量已超过自身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些物流设施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于是,他们把这一部分人和物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物流子公司,并与之签订合同,要求该子公司为轮胎生产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自行向外开放,经营谋利。所以,这个物流子公司从橡胶公司买下了仓库,即保留了原有的最大主顾,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邦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几年前将它北美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及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APL为杜邦每年处理的合同有25-30多个。

二是由一个企业兼并许多小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集团公司,提供多种完好的物流服务 卓越公司(EXEL)。该公司的所有人是位英国人,他买下了美国公路运输的一部分企业,投身于物流运输业。到1985年,他建立了七、八家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个很大的集团。开始,他搞区域性服务现已形成全国性的集团,业务扩展到整个北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

国干货贮藏公司(D.S.C)该公司的服务区域很大,所以,他的客户要求能在全美各地开设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拥有35家配送中心,100万平方米仓库,将300多家工厂生产的商品配送给美国各地7000家零售企业,其中16家工厂由该公司配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二)功能结构 分析

仓储 企业 :从前述物流 发展 过程看,越来越多的传统仓库已经转向配送中心,其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公用型配送中心,真正发展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合同型物流公司的只是少数。

运输企业:美国的运输80%是公路,20%是铁路。而拥有卡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车辆,这种数量越来越少;二是个体司机的汽车,美国有个体卡车协会,由协会组织货源与调度车辆,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大型运输公司,发展变化很大,数量减少,1980年有50家大型汽车运输公司,到1990年只剩下10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一部分发展为合同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一部分转向为公用型配送中心。

综合物流企业:有两方面来源,一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二是新兴的。这类物流企业向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服务。一般在全美范围内拥有若干个配送中心,拥有一部分卡车,也租用个体司机的卡车。在美国,物流企业趋向越来越大 具有批发(分销)职能的配送企业:一般是由传统的批发企业发展而来,从生产企业进货(买断或),根据零售企业的订单组织商品配送。

物流网点的数量:随着 经济 发展不断变化,70年代大的物流公司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商品配送,需要在各个地方建立60多个配送中心;80年代随着信息优化,可减少到20-30个;到90年代初随着 交通 与通讯的高速发展,又可减少到4-8个;到了90年代末,随着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升级,配送中心又回升到8-12个。

物流费用结构:在美国,物流费用的80%是运输费,10-15%为仓储费,10-5%是管理费。

几个案例:

美国干货贮藏公司(D.S.C)

成立于1960年,开始只是一家普通的仓储企业,从1969年起将各地的仓库改作为运输与配送公司,并于1981年签订了第一份配送合同,从此公司的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发展到全美国,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干货储藏公司变更为干货物流公司。

美国某食品配送公司 在全美有30家配送中心,其中在加州的一个配送中心,自己拥有38辆卡车,由中心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通过公共电脑 网络 与货主、专业运输公司、卡车协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货源与卡车流向的信息,以保证卡车回程运输的货源,避免卡车空驶。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与美国相比基本相同: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与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 社会 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与 工业 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对策,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于是,在日本,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直到生产厂家,对推动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为了适应物流共同化和混载化的需要,不少地方的批发商打破行业界限,设立了共同化的物流企业,一些批发商集中的"批发团地"、批发街也加强对共同、混载配送的利用,与之相适应,卡车运输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则积极开展地区混载服务,还出现了对形状特殊的货物提供专门的混载服务的卡车运输业。

共同化、混载化的商品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运送的聚合的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运货车辆的装载率,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物尽其流。

近年来,日本物流共同化、混载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即相互竞争的大企业把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竞争的"休战场",它们把削减物流成本当做头等大事,在产品方面搞竞争,而不在物流方面搞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竞争企业共同的物流网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企业将其所属的物流子公司向其它企业开放,即在保证本企业物流需要的前提下,也承担运送其它企业的货物,开展混载配送。例如:正在积极开展物流革新的东芝公司集团计划在关西、东北等地设立7处混载据点,不仅承担东芝集团所属工厂的物流业务,而且还向东芝集团以外的机电企业提供混载服务。

第二,销售对象区域重合而行业不同的企业共用同一物流基地,开展共同配送。例如著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在北海道与 电子 企业索尼、TDK以及一些食品企业以当地运输企业"扎幌通运"的仓库为共同的基地,开展共同配送,在配送中心,资生堂的化妆品与索尼公司的大型彩电以及其它公司装点心的瓦楞纸箱,杂居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和配送。

第三,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物流基地。例如,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小仓拥有物流据点而在仙台没有据点,而日本钢管公司在仙台拥有物流据点而在小仓没有据点,从1993年开始,前者利用后者的仙台据点,后者利用前者的小仓据点,双方都达到了节约建设新据点的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已有据点使用率的目的。

第四,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物流用的返程空车。例如,丰田与日产两家汽车公司开展完成车的共同运送,就是因为丰田公司从其所属工厂向其销售公司运送新车以后,其返程正好可供日产公司所属工厂作运送新车之用。达到一车两用的效率。

通过开展共同运送,并不断扩大混载货物的范围,既降低了企业用于产品运送的费用,又使现有的物流设施,车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使参加共同运送的企业获得很大的"连接利益"(即不同企业共享货源带来的利益)。比如,东芝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共同运送,使装车率从 目前 的50%-60%提高到80%。由于运输费占整个物流费的约60%,因此,通过共同运送减少运输费用,对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大企业间共同运送深入展开,必将导致整个物流网络的重新组合,乃至对物流本身的观念革新,同时,竞争企业自觉地收敛其竞争范围,开展对私有资源的共用、共享甚至共有,则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日本的合同型物流配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如,伊藤忠与伊藤洋华堂之间,日新公司与夏普公司之间。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延续到国外,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日本的物流也向世界各地发展。

80年代末,日本物流业开始了进军亚洲的第一次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东南亚,而其出现的背景是日本制造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当时,跟随进入东南亚的制造业企业之后,日本的物流业,从海运企业,卡车运输企业、仓库企业到综合商社,也纷纷进入到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同时协助走向海外的制造业企业建立物流据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海运、航空企业进入了仓库、通关业的领域,仓库、通关业也进入了海运、航空、卡车运输等领域。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物流业又掀起了第二次进军亚洲的高潮,这次高潮的重点是在 中国 ,而其背景是日本的制造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近年来,日资企业设立物流据点最多的是上海,这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有密切关系,号称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级的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物流大企业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仓库还在上海设立独资物流企业"上海住友仓储",这是中国首家日本独资物流企业。

五、中国物流产业现状与发展目标

我国的 现代 物流产业发展才刚起步,按照上述的分析 方法 ,功能结构分析很不方便,因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基本上是分散、粗放式经营。物流的功能还很不完善。如果按照国际上的发展过程,我国总体处于第二阶段,或者说正在由第二阶段向三、四阶段转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照国际上的发展轨迹也步也趋,也可直接进入第四阶段。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目前是极少数。

因此,主要从权属结构来分析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 从权属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

处于卖方市场,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商品的仓储、运输主要是由商业批发、商业储运企业来完成的,特别是各类专业批发公司承担当时80%左右的储运业务。生产零售企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较少。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物流企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产生于上个世纪的互联网,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业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物流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各物流企业也在这股洪流中不断发展。

一、互联网思维背景下A物流公司面临的现状

常州A物流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范围主要是仓储配送。经过十年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设施设备不断更新,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3年前A物流公司与本地的电商企业开展了合作。

二、A物流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本地化优势。作为在常州市场上十年的物流企业,较为熟悉当地的市场网络,了解客户需求、习惯和行为方式,更容易进行良好的沟通。

2.资源优势。经过十年的努力,A物流公司的硬件已经逐步完善,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拥有稳定的业务网络,忠实的客户群,与当地政府有良好的关系。

(二)劣势

1.中高级物流专业人员缺乏。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在A物流公司中中高级物流专业人员不足,对于专业人员的管理不完善,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

2.核心竞争力不明显。A物流公司先是以仓储配送为主,近几年又开展电子商务物流,不同的经营项目牵涉了企业太多的精力,而没有培育好核心竞争力。

(三)机会

1.良好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物流业列为十大蓬勃发展的产业,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是A物流公司发展的坚强后盾。

2.社会总体物流需求增加迅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总体物流需求量大增。

(四)威胁

1.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在如今物流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这种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2.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国际物流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特别是东部沿海市场,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运作抢占我国物流市场。

三、互联网思维下A物流公司发展方向

(一)A物流公司与电子商务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在互联网思维下,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是构成如今网络购物价值链的两大支柱,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A物流公司与本地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已经有3年,A物流公司要尽快提升自身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明确自身的定位,不是电子商务的从属者,而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为此A物流公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将公司重心转向电子商务物流,加大电子商务物流占总业务的比例,将电子商务物流培育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在业务作业环节,对电商的订单及时响应,及时处理,实现当日送达。

3.在仓储配送中心,对于电商的货物,特别是生鲜货物加强管理。

4.建立与电商企业共享的信息系统,电商、物流企业、客户可以实时了解货物的情况。

(二)A物流公司跨界金融

互联网思维下,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边界已经变的越来越模糊,物流企业也不再是简单的提供各种物流服务和物流解决方案,而是在产业链上不断拓展打开广阔空间。

A物流公司长期以仓储业务为主,而这些货主企业在运作中通常会面临资金短缺、中长期发展中会遇到的融资等问题。A物流公司在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为企业担保的第三方,将物流与金融结合。

以A物流公司可以开展的仓单质押业务为例,货主把货物存储在A物流公司仓库中,然后可以凭开具的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货物的价值向货主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对于A物流公司而言,开展仓单质押业务一方面增加配套服务功能,提高仓储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综合价值和竞争力,稳定和吸引众多客户进驻市场开展经营业务;另一方面A物流公司作为银行和客户都信任的第三方,可以更好地融入客户的商品产销供应链中,同时也加强了与银行的同盟关系。

(三)建立深层次的物流企业联盟

物流企业联盟是由若干具备专业特色和互补特征的物流组织,通过契约关系结成的物流作业联合体。处于物流联盟中的各个物流企业关系契约化、业务一体化、服务个性化、功能专业化、信息网络化。

A物流公司在发展中可以与同行物流企业一同组建跨市和省物流企业联盟,采用伙伴型、开放型、战略型为一体的三型融合的合作模式,保留每个企业在法律上的独立性,在服务上形成优势互补;设定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管理上,联盟遵循“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严格按照联盟章程,加强区域市场化,提高联盟竞争力。联盟成立后,在共享网点和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信息共享。A物流公司可以担当联盟的盟主,成立物流联盟指挥中心,协调物流联盟的各项事务。

综上,如今的市场是瞬息万变的,A物流公司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还需要有很多力量的支持,还需要市场的检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A物流公司在今后能快速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小慧.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49).

[2]王金霞.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新业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14).

[3]梁晓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变革研究[J].价格月刊,2014(6).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6篇

(一)对 现代 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

1、 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增值功能的综合物流 网络 系统。

2、 现代物流类似于连锁商业,连锁商业就是对每个零售门店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代物流也不是单点作业,而是对若干个配送中心以及各个物流环节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二) 物流产业结构

除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之外, 工业 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 企业 为实现商品的实体位移所形成的产业。物流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 分析 ,一是功能结构,即各类配送中心及专业性的仓储、运输等机构在整个 社会 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二是权属机构,即生产、批发、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社会物流产业中的关系、比例等。

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 发展 过程及趋势

(一)过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

此阶段储存和运输分离,各自独立经营,许多生产工厂、个人都建造仓库(主要是楼仓),是封闭型、储存性的。只具备储存、储备功能。

第二阶段:大约1960-1980年 此阶段,产品越来越多,储存期越来越短,储存型向"流通型"发展。产生了"配送"的概念,仓库向城市郊区发展,楼仓向高架仓库发展。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衔接功能和集散功能。

第三阶段:大约1980-1990年  计算 机的发展,使物流产生质的变化,仓库、配送中心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向综合物流发展,95%的仓库变成了单层的立体库。增加了配送功能,许多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

第四阶段:1990年以来 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除了储运货物外,还有许多增值服务。由第三阶段的"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发展到"客户究竟要我提供哪些服务" 这四个阶段主要是从仓库的发展而言的,有些功能是配送中心之外的,如运输。配送中心应该有自用卡车和铁路专用线,也可租用。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提供运输服务以及其它服务。

(二)趋势

1. 专业化、社会化; 

2. 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 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 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 

5. 区域上的全球化; 

6. 联合与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与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与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 研究 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调查还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几个案例: 德国basp公司 成立于1865年,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目前 世界各地有300多个分公司(工厂),22个产品生产部门。在亚洲16个国家地区设有30多家分公司、12个生产厂。其总部社在物流产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为:

一、分公司一般不设物流等辅助部门,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由总公司负责而区域性的物流服务由地区总部下设的物流部门统一负责,即通过计算机联网将各分公司的物流业务统一起来运营;

二、在物流服务运作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既省去了投资,又便于集中精力抓生产和销售;

三、通过统一物流,来统一各分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提高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美国的橡胶公司(usco uniter stats rubber co.)

它生产工业橡胶,轮胎等制品,在美国各地有很多生产工厂,并建有46个仓库。由于经营范围和形式不断发展,公司不但自己生产多种轮胎,而且有很多橡胶制品是从国外进的,如意大利生产的轮胎。该公司建造的许多仓库的库容量已超过自身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些物流设施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于是,他们把这一部分人和物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物流子公司,并与之签订合同,要求该子公司为轮胎生产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自行向外开放,经营谋利。所以,这个物流子公司从橡胶公司买下了仓库,即保留了原有的最大主顾,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邦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几年前将它北美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及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apl为杜邦每年处理的合同有25-30多个。

二是由一个企业兼并许多小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集团公司,提供多种完好的物流服务 卓越公司(exel)。该公司的所有人是位英国人,他买下了美国公路运输的一部分企业,投身于物流运输业。到1985年,他建立了七、八家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个很大的集团。开始,他搞区域性服务现已形成全国性的集团,业务扩展到整个北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

国干货贮藏公司(d.s.c)该公司的服务区域很大,所以,他的客户要求能在全美各地开设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拥有35家配送中心,100万平方米仓库,将300多家工厂生产的商品配送给美国各地7000家零售企业,其中16家工厂由该公司配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零库存实施 方法 ――jit。从所需采购的零配件在使用的频率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从所需采购零配件所含价值量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依次为80%、15%、5%;使用频率高和价值含量高重合部分为需即时供应的零配件,目前大众汽车公司为20%。实际操作的基础条件首先是供方和需方的计算机联网,其二是将质量控制转变为质量生产,供方要绝对保证其所提供的配件的质量。具体操作如下:某种需即时供应的配件在前12个月,供方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得到需方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的准确性较差,假设在650至350之间,误差上下各30%;前三个月供方又从计算机得到较准确的需求量,大至在550至450之间,上下相差各10%;在前一个月供方得到更近似的需求量,在510490之间,相差上下各1%;到前一个星期获得精确的需求量为550。这批配件在供货的头两天开始生产,成品直接运到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借助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及质量生产,供应商不仅为他的用户即时供应所需配件,而且他的供应商也得到相应的信息,向他即时供应所需原材料即时供应潜力很大,据德国有关方面统计和分析,通过有效的即时供应,目前能使德国生产企业库存下降4%,降低运输成本15%。

(二)功能结构 分析

仓储 企业 :从前述物流 发展 过程看,越来越多的传统仓库已经转向配送中心,其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公用型配送中心,真正发展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合同型物流公司的只是少数。

运输企业:美国的运输80%是公路,20%是铁路。而拥有卡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车辆,这种数量越来越少;二是个体司机的汽车,美国有个体卡车协会,由协会组织货源与调度车辆,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大型运输公司,发展变化很大,数量减少,1980年有50家大型汽车运输公司,到1990年只剩下10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一部分发展为合同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一部分转向为公用型配送中心。

综合物流企业:有两方面来源,一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二是新兴的。这类物流企业向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物流服务。一般在全美范围内拥有若干个配送中心,拥有一部分卡车,也租用个体司机的卡车。在美国,物流企业趋向越来越大 具有批发(分销)职能的配送企业:一般是由传统的批发企业发展而来,从生产企业进货(买断或),根据零售企业的订单组织商品配送。

物流网点的数量:随着 经济 发展不断变化,70年代大的物流公司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商品配送,需要在各个地方建立60多个配送中心;80年代随着信息优化,可减少到20-30个;到90年代初随着 交通 与通讯的高速发展,又可减少到4-8个;到了90年代末,随着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升级,配送中心又回升到8-12个。

物流费用结构:在美国,物流费用的80%是运输费,10-15%为仓储费,10-5%是管理费。

几个案例:

美国干货贮藏公司(d.s.c)

成立于1960年,开始只是一家普通的仓储企业,从1969年起将各地的仓库改作为运输与配送公司,并于1981年签订了第一份配送合同,从此公司的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发展到全美国,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干货储藏公司变更为干货物流公司。

美国某食品配送公司 在全美有30家配送中心,其中在加州的一个配送中心,自己拥有38辆卡车,由中心专门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通过公共电脑 网络 与货主、专业运输公司、卡车协会等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货源与卡车流向的信息,以保证卡车回程运输的货源,避免卡车空驶。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与美国相比基本相同: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与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 社会 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与 工业 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对策,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于是,在日本,从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直到生产厂家,对推动物流共同化、混载化都比较积极。为了适应物流共同化和混载化的需要,不少地方的批发商打破行业界限,设立了共同化的物流企业,一些批发商集中的"批发团地"、批发街也加强对共同、混载配送的利用,与之相适应,卡车运输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则积极开展地区混载服务,还出现了对形状特殊的货物提供专门的混载服务的卡车运输业。

共同化、混载化的商品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运送的聚合的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运货车辆的装载率,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物尽其流。

近年来,日本物流共同化、混载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即相互竞争的大企业把物流领域作为企业竞争的"休战场",它们把削减物流成本当做头等大事,在产品方面搞竞争,而不在物流方面搞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竞争企业共同的物流网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企业将其所属的物流子公司向其它企业开放,即在保证本企业物流需要的前提下,也承担运送其它企业的货物,开展混载配送。例如:正在积极开展物流革新的东芝公司集团计划在关西、东北等地设立7处混载据点,不仅承担东芝集团所属工厂的物流业务,而且还向东芝集团以外的机电企业提供混载服务。

第二,销售对象区域重合而行业不同的企业共用同一物流基地,开展共同配送。例如著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在北海道与 电子 企业索尼、tdk以及一些食品企业以当地运输企业"扎幌通运"的仓库为共同的基地,开展共同配送,在配送中心,资生堂的化妆品与索尼公司的大型彩电以及其它公司装点心的瓦楞纸箱,杂居一起,统一进行处理和配送。

第三,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的物流基地。例如,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小仓拥有物流据点而在仙台没有据点,而日本钢管公司在仙台拥有物流据点而在小仓没有据点,从1993年开始,前者利用后者的仙台据点,后者利用前者的小仓据点,双方都达到了节约建设新据点的费用,同时又提高了已有据点使用率的目的。

第四,不同企业相互利用对方企业物流用的返程空车。例如,丰田与日产两家汽车公司开展完成车的共同运送,就是因为丰田公司从其所属工厂向其销售公司运送新车以后,其返程正好可供日产公司所属工厂作运送新车之用。达到一车两用的效率。

第五,为了利用共同运送,有的大企业撤去了其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家送货路线。例如,为了推进物流合理化,日产公司 研究 提出3条措施:(1)进一步加强共同运送;(2)撤除亏损的物流路线,改为委托其它公司运送;(3)加强对中继据点,配送据点的相互利用。

通过开展共同运送,并不断扩大混载货物的范围,既降低了企业用于产品运送的费用,又使现有的物流设施,车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使参加共同运送的企业获得很大的"连接利益"(即不同企业共享货源带来的利益)。比如,东芝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共同运送,使装车率从 目前 的50%-60%提高到80%。由于运输费占整个物流费的约60%,因此,通过共同运送减少运输费用,对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具有很大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大企业间共同运送深入展开,必将导致整个物流网络的重新组合,乃至对物流本身的观念革新,同时,竞争企业自觉地收敛其竞争范围,开展对私有资源的共用、共享甚至共有,则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日本的合同型物流配送:

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如,伊藤忠与伊藤洋华堂之间,日新公司与夏普公司之间。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延续到国外,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日本的物流也向世界各地发展。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tatusofChina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andforecastthefutureof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inChina.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report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

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2.袁红利《影响中小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识别方法》天津财经学院学报[J]2004年06期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tatusofChina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andforecastthefutureof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inChina.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report

/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

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

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

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2.袁红利《影响中小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识别方法》天津财经学院学报[J]2004年06期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tatusofChina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andforecastthefutureof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inChina.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report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2.袁红利《影响中小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识别方法》天津财经学院学报[J]2004年06期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市场

中国分类号:F:269.8 文献标识号A

一、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建立

1、建立第三方实施逆向物流的决策流程

分析第三方实施逆向物流的决策流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想要进入逆向物流这个潜在市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其决策流程如下。

调查逆向物流现状及评估本公司实力。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决定是否实施逆向物流活动前,首先要调查逆向物流的现状并对本公司实力进行系统评估。内容应包括实施逆向物流的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国内外科研情况、该公司是否具有实施逆向物流所必须具备的必要资源、在逆向物流业务中取胜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发展前景等等。

确定逆向物流客户。是否具有充足的客户也是决定是否实施逆向物流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对逆向物流现状的调研及对公司实力的评估后要对公司的逆向物流客户进行确定。

调查其竞争者实力及客户。在任何行业中,竞争都是难免的,所以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评估自己的实力时必须调查其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实施逆向物流业务的能力及其客户情况。

差距分析。在了解到自己与竞争者的实力后应该进行差距分析,可从如客户需求、网点设施、专业人才和技能、渠道关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并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对公司和竞争对手在逆向物流市场中的地位进行评估和比较,明确自己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从而为自己在市场上的战略定位作进一步的准备。

可行性分析。在做完以上的调查分析之后,第三方物流公司要利用以上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分析,以得出公司进入逆向物流市场的可行性。第三方逆向物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属于物流系统的一部分,而可行性分析对一个系统而言,又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和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就是讨找、创造一个有价值的经营活动,确定一个最理想的、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模式"。如果某种生产或经营活动有多种运作模式供选择的话,一个简单又紧要的事,就是发现并抢先确立自己的模式,以赢得竞争的胜利。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可以超越其竞争对手的经营活动。

2、建立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要点

目前国内很少具有规模、专业的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但从国家法规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是大势所趋,从国内现有的物流及回收公司看,具有本企业产品退货的职能部门,现有的物流公司以及一些大型的物资回收再利用的企业可有能力改制为专业的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但是,国内的这些公司都很缺乏逆向物流的经验,因此,在次分析了这些企业进入逆向物流市场应当注意的两个要点:(1)成本领先战略。当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提供性质差不多的物流服务时,只有想办法做到服务运作的成本长期低于竞争对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最终取胜,这就是成本领先战略。其核心是在相应的业务范围内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使单位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以较低的售价赢得竞争优势。在第三方逆向物流领域,必须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来分摊管理和信息系统成本。在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上,当加入一个相同需求的客户时,其对固定成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然具有成本竞争优势。(2)建立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物流操作平台应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形成的稳定的业务量;稳定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广泛覆盖业务区域的网络。稳定实用的信息系统是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发展的基石,物流信息系统不但需要较高的一次性投资,还要求企业具有针对客户特殊需求的后续开发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物流系统,但任何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都不可能避开这方面的投入。

联盟型的物流操作平台。由于目前国内逆向物流市场刚刚起步,多数企业存在“小散弱”的特点,大部分只是运作整个逆向物流环节的某个部分,因此逆向物流企业首先应找出最适合本公司发展的战略定位,然后仔细,谨慎地选择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的合作伙伴,结成长期的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此建立这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

自建型的物流操作平台。对于一个中小型的物流企业或是刚与步和物流企业,主要有三个途径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第一个途径是在严密规划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激进的方式,先铺设业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再争取客户。但这种方式较为冒进并且需大量的资金,并不适合中小型逆向物流企业。第二个途径是与某些大公司结成联盟关系,或成立合资逆向物流公司以获取这些大公司的逆向物流业务。在国内的其他行业也都可以发现类似个例。这种方式较为稳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业务。最后一种途径是建立平台,它是更为缓慢的方式,边开发客户,边铺设网络。这种方式虽然较为稳健,但也存在错失发展良机和发展方向出现偏颇等问题。

二、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运作模式

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运作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逆流物的流通加工模式

逆流物回收。逆向物流的回收中心可以与已有的物流结点的仓储结合起来,将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充分结合起来,但由于逆向物流的复杂性,需要有专门的逆向物流主管来负责。第三方的逆向物流企业根据 逆流物回收子清单 对逆流物进行回收,并存储在逆流物回收中心里。一般逆流物回收在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物流分结点或批发商零售商进行,然后由进行货物配送的车辆运回回收中心集中。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车辆空驶率,降低成本,而且可以确保逆流物的及时集中以便于作进一步的及时处理,而且由于快速回收集中既可以发挥规模效益,又可以减少逆流物的库存积压,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回收的逆流物要标明来源和原因,供以后统计分析之用。

逆流物的检验分类。检验工作的细致和好坏将会影响处理工作的进行,进而影响整个逆物流活动的效率。逆流物的检验工作要根据 逆流物检验分类子清单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检验人员来执行,以保证检验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免引起纠纷。检验是对逆流物进行回收后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有利用价值,验后进行分类粘贴特制的通用条码,并进行扫描,存储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中,便于查询,及时掌握逆流物的动态。

逆流物处理。逆流物集中处理中心建在较大的物流结点,逆流物可用返程的配送车辆运回集中处理中心待下一步的处理。根据逆流物处理清单,处理人员对逆流物进行处理,确定处理地点和去向,处理后进行标记并在信息系统中作相关记录,供企业参考。无利用价值的逆流物,直接送往掩埋场掩埋销毁,防止污染环境;可直接利用的逆流物可以去掉商标送到二级市场出售或直接易地或降价出售,或返回到批发商和生产商做出合理处置。

2.来自其他企业的逆向物流业务外包模式

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可以参与一些因为企业实力而无力投资逆向物流系统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因为不擅长逆向物流系统运做的大型企业的逆向物流业务。逆向物流公司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人员方面的优势去为那些希望自己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企业做系统方面的规划,以及系统的建立和维护。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同时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自身业务,这也将势必成为逆向物流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3.依托政府政策方面的扶持模式

第三方逆向物流市场的发展还必须强调的是政府部门在我国物流市场形成中的作用,政府发挥其组织、协调、规划的职能,着力于建立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通过一些政策性法规,扶植综合性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的发展,例如政府在征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综合性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一些优惠政策。政府在物流市场初期形成的引导作用,可以克服市场自发的无序性,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建设。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牛鱼龙.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105-110.

[2] 岳辉,陈宇.第三方逆向物流决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4,6:45-47.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11篇

物流职员转正个人述职报告一

时光荏苒,20__年眨眼之间便已过去,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经过又一年的物流管理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回顾全年的工作历程,既有辛酸的汗水,也有进步的喜悦。

我将从以下几点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

一、主要工作成果

20__年我的主要工作成果有以下几点。

1、杭州专线方面找了XX物流,目前送货及时,费用合理,合作的还是比较顺利。

2、上海专线方面找了XX物流,目前送货及时,费用合理,合作顺利。

3、同时找了XX物流。XX物流优势在于江浙沪区域及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可以配送。

4、苏州方面目前找了XX物流及其第三方的仓库,专门送欧尚及大润发的一些小单子。

5、天猫超市目前与中通物流正在合作当中。

二、目前主要困难

目前主要的困难有以下几点。

1、苏州大润发一直想找一家合适的物流公司送仓,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2、天猫超送仓问题,量少,送货费用高。同时要求自己卸货和分类,很多物流都不愿意接这个生意。

3、门店有时催送货比较急,货物量又比较少,路比较偏远。

三、解决方法及计划

我准备从人员和车辆两个方面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整个配送过程中我要做好公司、物流公司和客户门店三方的沟通桥梁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漏发、少发、司机走回头路等情况,把不必要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及时想办法弥补,尽量给顾客做好解释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2、出货、装车司机按出库单对单对货核对,必须要求司机本人当面做好商品的二次核对。严格要求配送员填写出车记录:如出车时间、行程、地点、事由、驾驶人签名,做到有出车就必有出车记录,做到保存全年的出车记录表。

3、加强与物流公司的衔接沟通,有效发挥物流公司现有车辆人员优势,把一些比较急的、数量不多的小货尽量让客户顺路带走。

4、搞好与同事、领导及下属直接的关系。既要有批评,也要有鼓励。努力提高大家勤劳好学,做事有责任心的优良品质。

四、总结与展望

20__年不知不觉在指尖悄然逝去,20__年迎面而来。回想过去,展望未来!有进步的喜悦,亦有工作中失误的愧疚。用心总结工作当中的利弊、得失。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新的一年里,我决心为公司的发展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物流职员转正个人述职报告二

在20__年4月我荣幸的踏进了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企业——新联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希望,成为了“新联运”平凡而不平庸的一员。转眼三个月的试用期已满,这段时间给我的人生里程留下了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一、对公司的初步认识

公司依托XXX第三方物流,对XX矿业煤炭物流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为XX矿业节约了物流成本,初步实现了XX矿业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司利用自身第三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XX矿业没了后顾之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生产经营上去,公司与XX矿业逐步实现了“强强联合”、“共赢”的局面。

在试用期这段时间内公司在不断的蓬勃发展,先后与XXX签订了煤炭承运协议。作为公司的一员让我内心无比的高兴以及更加坚定了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公司奋斗,同时也要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力为公司付出的同时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迈入21世纪国际市场经济竞争相当激烈、残酷,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存活的唯一途径。而新联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公司的前景非常广阔。作为一个新员工我认为公司的最近目标就是依托为XX矿业提供煤炭物流服务的模式对整个XX的煤炭物流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XX煤炭业的优化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巨大的贡献。

个人认为成为新联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一员,是我人生的机遇,是我迈出最对的一步,我会不断的努力让自己成为公司的一名合格员工,不辜负公司对我的期望。

二、在工作中对公司的深入了解

(1)

积极工作

在工作当中我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一个原则“今日事,今日毕“因为我学的是物流专业,我知道物流行业特别辛苦和物流行业每一件工作都是瞬息即逝的,时间对于物流行业更加重要,我们把握每一个瞬间,及时的去解决问题,以最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和为客户服务,站稳物流市场的脚跟。

在试用期内我的工作主要负责美克化工和富力达纤维的结算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结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更快的去了解和深入理解公司。

在结算工作我可以时刻知道给各公司的拉运量、自营车辆承运量、委营单位承运量,根据这些数据公司可以随时调整煤炭量,以达到合理分配;可以给会计提供相应数据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实时知道公司经营状况。结算工作还可以间接维护客户关系,在结算工作中因与客户直接联系可以实时知道客户的要求及现场一些情况可以及时反应给公司。

经过试用期的锻炼我可以独立完成与美克化工、富丽达、塔什店火电厂的结算工作。

已学会开具运输发票,提高了结算工作的效率,维护了客户的关系。

在工作之余到公司管理的煤场锻炼,对煤场有了一定的了解。

已经可以协助管理自营车队。

(2)

与同事团结不断的相互学习

刚进公司时,同事们对我就很不错,对不懂,不了解的地方,他们都会一一的给我解答。因为我年轻,对一些难题也不懈努力的去研究,与同事们共同完成,试用期结束了,我也真正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在公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离不开员工之间的团结努力,公司里员工们的团结向上让我深受教育,更加鼓励我不断积极向上,没有什么困难是能够打到我们的。

(3)

积极参加公司活动

在试用期的这段时间内,很感谢公司给我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暂时放松心情,使我能更好的投入工作中;我抓住此次机会认识公司里大部分员工,与他们增进了感情,使以后能在工作中更有效的配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三、在工作中的不足

(1)

工作缺乏主动性

因以前的工作习惯,总觉得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就行。来到这个公司看到所有的领导、员工都在不断的努力,让我感到很惭愧,我也在不断的改正自己,不断的在向老前辈们学习。作为年轻人应主动将一些苦活累活揽到自己身上,还要不断的去钻研。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

在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工作前提下,主动和同事一起共同分担公司的工作。

(2)

在工作中不叫苦、不叫累,主动去承担一些比较苦、比较累的工作。

(3)

在工作中不藏私,与同事们共同探讨,配合有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不能因个人原因以及公司内部原因影响公司的发展。

(4)

在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边工作,边学习努力适应公司不断发展对知识的需求,永远向前看一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一份绵薄之力。

物流职员转正个人述职报告三

一、合理整合公司内部出货计划,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作为一个物流专员,不是只是寻找物流公司把货出出去就可以。而是要多方考虑,实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运输效率。

每天公司都有货出往全国各地,不同客人货量不一样,选择的运输方式和物流公司不一样,运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物流专员,首先应该整合公司内部出货计划,把握运输的大方向,制定运输发货计划,根据业务要求,确定好运输方式(比如空运,快递,整车运输,拼车,零担,船运等)再找专线或者有区域优势的物流公司报价。

目前,国内的物流公司还不是很成熟,许多价格都是没有一个具体规范的,所以货比三家是需要的,认真详细询问各家物流公司的价格,服务,处理问题等资料,并写进运输合同。

二、选择物流公司

首先还是应该看重物流公司的资质,避免运输上出现问题,反馈和投诉处理很慢,如果出现理赔没办法理赔等情况,然后才是考虑运输价格问题。通常说来,专线物流公司要比非专线的有优势,但是也不是很确定,要具体分析,有的虽然不常走的转线,但与他们配合的其他物流公司有走,其实可以帮到物流专员找到价格更好的物流公司。因为关系介绍,因为长期合作等原因,会使得这方面更有优势。

确定好物流公司和运输各事项,能签订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三、督促车间按时交货

只有车间能按时交货,运输时间才能按约定的进行,因此作为物流专员,不管是与跟单人员还是车间负责人,都必须确认准确的发货时间。如生产有异常,及时与物流公司和客人做好协调工作。

四、跟踪到货信息

货物顺利装车,不代表能够顺利送到客户手中,因此需要物流专员及时跟踪到位。货在什么地方,预计什么时间能到,可提前告知客人和业务。如遇到天气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延长时间送货,物流专员可提前跟客人说明,并告知预计到货时间,也上报公司相关人员,避免大家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心。

五、处理到货问题

货到了以后,请客人点清数量再签字。切不可不点数就签字,如果有出现少货丢货,及时与司机确认,并通知物流公司负责人处理,双方当场确认如何解决问题。如果合同有规定赔偿事宜则按合同办理,如没有,用行业规则来处理,再没有,双方共同协商。

以上几点是作为一个物流专员应该做的基本工作,也是本人一年来作为物流专员的总结,但实际操作中,物流专员是公司内部和客人的连接纽带,物流专员需要与公司财务,业务,生产,仓储等部门配合,也需要与客人沟通到位,才能实现按时按需运输。

物流职员转正个人述职报告四

20__年,__物流营运中心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认真执行公司整合施行的方案,精细化管理全局,不断提升驾驶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品,紧密关注市场动态;积极扩大业务规模;精心寻求新产业突破;有效执行项目绩效奖励制度;切实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全体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确保了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发展,产业多元化探索有所收获,超额完成了上班年度的目标任务。现将20__年度工作总结以及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主要业绩指标完成情况

一年来,物流营运中心秉承“集思广益,多劳多得”的工作作风,克服了众多困难,广开营销渠道,严控内外成本,确保利润化,实现收入1214535、28元,同比增长50、99%,完成总进度的51、68%,实现利润2、1万元,完成利润目标的52、5%;圆满完成了__公司下达的收入利润指标,实现“时间过半,收入过半,利润过半”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稳步发展现营业务

__项目完成收入432076、9元,占总收入的35、58%。目前该项业务收入占比较大,在确保该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相应市场,目前分公司已和昭通市__公司__物流中心就__至____配送项目达成初步意向性协议。目前已完成线路勘测,__零售点布局,配送线路设计等前期工作。

2、改变营销策略

__收入777837、38元,占总收入的64、04%;__营业部收入2896元;__营业部收入1725元。度,物流营运中心认真执行公司领导的指导方针,即:由公司领导带领部门班子开发大客户市场,让驾驶员在运输配送过程中寻找客户;动员公司内部员工利用自己的信息源开发客户,“三管齐下”的营销策略。目前,由公司领导带领并成功攻克的有__、__、__、__、__等大客户。由公司内部员工发展的有__、__等客户。认真执行公司领导下达的奖励政策,动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使公司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3、积极发展新型物流业务

公司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职员奔赴市场,亲力亲为,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钢材市场、矿产品市场、烟酒类市场等,目前已和__钢材市场积极联系,客户有明确贷款意向,希望得到__公司在业务上指导。

4、国际物流业务发展

公司领导经过多方努力在__地区寻找发展到国外的的客户。目前公司领导正研讨,通过__地理优势(接壤_,_,_),发展省外国外的双向运输中转专线,已发展的目标客户目前仅__对外贸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__公司“转型增效”的总体路线,明确发展思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精细化管理人员和设备,节约成本,积极营销。

针对这一发展思路,物流营运中心对今后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1、结合物流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扩大效益。

2、维护目前合作客户,提升部门各员工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倡“服务优质化、严惩不良化”。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物流金融服务;物流公司;金融机构;优势;问题;创新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72

[中图分类号] F252;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127- 03

0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而在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但是,我国的金融服务发展相对于比较缓慢,这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起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针对目前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将物流和金融集成化业务结合起来的办法,这是解决这些问题有效的一种方式。物流金融服务将会是物流公司获得经济效益的途径,也是促进物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 物流金融服务的内涵

物流金融服务是物流服务同金融服务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物流服务模式,其中在物流金融服务中存在着三个主体,分别是金融机构、物流公司、贷款公司。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它们为贷款公司提供结算、信贷和保证的服务,而物流公司是第三方,主要为贷款公司提供存储、运输等一些服务,并且承担着监管贷款的任务。在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物流公司提供的是物流和金融集成化的创新服务,它扮演着一座融资的大桥,将贷款公司和金融机构联合起来。

目前,物流金融服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形势比较良好,比如美国、菲律宾等,它们这些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的范例。本文以美国物流金融服务为例,1916年美国就已经颁布了有关仓储的存贮法案,并且美国的政府扮演了担保人的角色,主要是针对农场的融资,用仓单质押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营销的效率,并且也有效降低了各项的本金。相对于美国来说,我国的物流金融服务发展的时间较短,并且物流金融服务体系并不成熟。在我国,物流公司是物流金融服务发展中的主体,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物流金融服务发展推动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物流服务的业务就变得相对比较复杂了,物流公司不仅要承担自身公司的各项服务,还要承担着和金融机构合作中的一些金融服务业务。

2 物流金融服务运作的主要模式

2.1 垫付货款模式

垫付货款算得上是物流金融服务最早使用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流程是物流公司需要为收货人先垫付一半的货款,将一半的货款先给发货人,在收货人收到产品之后,收货人再将货款全部资金交给物流公司。在这种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中,物流公司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比较大,因为它需要事先为收货人垫付一半的资金。

2.2 承兑汇票模式

承兑汇票这种模式有四个主体,分别是物流公司、收货公司、金融机构和发货公司。这四个主体需要签订协议,以实现共同盈利为目的。这种模式的基本过程是:物流公司为收货公司担保、收货公司从金融机构获取兑汇票、收货公司承兑汇票向发货公司购买产品、物流公司为收货企业产品进行抵押、金融机构将货款发给发货公司、收货公司去金融机构还款兑现汇票、物流公司将产品还给收货公司。承兑汇票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使收货公司资金的压力减小,并且物流公司并不需要继续提供垫付的服务,物流公司只需要和金融机构共同为收货公司提供资金方便就可以了。

2.3 融通仓模式

在融通仓模式的物流金融服务中,贷款公司需要先将商品或者原料抵押给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对其进行担保和管理,之后再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的申请,然后金融机构才将资金贷款给这个公司。在融通仓模式中,物流公司扮演着一座连接的桥梁,将金融机构和贷款公司连接在一起,然后三个主体都能够获取自己的收益。在这个流程中,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业务给贷款公司获得利息,贷款公司因为获得了贷款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营,物流公司为贷款公司抵押的商品或者原料进行管理、担保而获得利益,这样三个主体就实现了共同盈利的目的,是一种共赢的理念。

3 物流金融服务发展中的优势

3.1 拓宽中小贷款公司获取利润的渠道

物流金融服务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物流的服务,金融是其发展的基础,而物流金融服务是将物流公司和金融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发展无疑为物流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利益,是物流公司重要的利益获取的途径。纵观我国物流公司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公司虽然发展形势比较良好,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使得物流公司的利润开始减少,比如说物流公司的竞争压力大、服务项目比较少等因素。但是物流公司却可以通过提供物流金融服务来发展形成商务链,并且能够和其他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形成相同的目标,来获取更多服务业务的利润。这条商务链能够使物流公司和其他公司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在这种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服务的项目,最大限度上提升业务服务的利益,进而逐步扩大公司的服务范围,使公司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2 解决中小贷款公司的资金问题

目前,我国建立的金融体制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很多企业经常面临着一些流动资金的问题,这种问题经常会存在在于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它们经常会因为公司信用不够、缺少抵押物等原因使公司不能进一步更好的发展。而物流金融服务的出现,能够帮助公司将不经常使用的资源进行利用,不仅能够提升公司对资源的利用率,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并且还能够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3 提升中小型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一个公司的发展必须要以大量的资金为基础,但是由于一些公司条件的原因经常会造成贷款困难的现象。我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很多都是居民的存款,而金融机构经常会因为一些经济问题并不敢将资金贷款给这些公司。但是,物流公司却很好地缓解了这种情况,它能够将金融机构的业务服务扩大,提高贷款的金额,有效降低了经济的风险,还能够为中小型公司的运营提供必要的贷款服务,使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大大的提升。

4 物流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1 经营问题

很多物流公司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物流公司和金融服务相互合作以后,很多的经营都放在了商务链上,物流公司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物流金融服务,进而将自己服务的范围扩大,必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公司的经营模式还是处于粗放发展之中,在向集约型道路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经营的问题是很普遍的现象。

4.2 管理问题

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管理的问题,比如说组织结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决定错误等。

4.3 技术问题

由于技术发展并不到位,物流公司在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时候难免遇到很多的困难,这些技术的问题主要有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评估技术欠缺或者是由于技术困难带来的信息获取落后、信息错误、业务合作不畅等问题。

4.4 法律问题

在形成的商务链合作中对这些公司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是:必须要坚持执行约定的权责。因为在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公司参与其中,其中会有很多的约定规则、多方面的内容,业务来往形式的多元化,这些因素会造成一些商业纠纷的出现。目前我国制定的有关物流金融服务方面的法律规定并不是很完备,而且很多流程和处理方式的指导文件也并没有落实,在解决商业纠纷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分歧。物流金融服务中的法律问题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且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较大。

5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物流金融服务的创新策略

5.1 建立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

只有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物流金融服务才能实现创新发展,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到这个问题,适当制定并出台一些政策和法律规定,为物流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固的支持力度。近些年来我国也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些有关物流金融服务方面的规定,而且未来我国也将会继续完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使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5.2 完善物流公司的征信管理

金融机构需要对公司的资格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方面有公司经营发展的历史、现状(知名度、财务状况、市场情况、品牌效益等)、公司内部职工的能力、内部管理状况、产品技术含量、公司对经济风险的控制状况等。其中,金融机构最看重的是公司的文化建设情况,也就是公司的资产情况、监管力度、信息水平、偿还能力等一些具体的实力。物流公司的文化建设越完善,金融机构就会越相信这个公司,两个主体达成合作的机率也就越大。

5.3 建立商务链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链的建立是不同公司进行合作的基础,是物流金融服务开展的依据,但是在物流金融服务商务链中信息交流和应用存在着不对称的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最好方式就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和贷款公司这三个主体需要提供有关公司的所有信息给这个信息平台,当然公司的商业机密可以除外,其他公司可以考虑商业链信息平台中的信息来进行合作之前的分析。在展开业务合作的时候,金融机构就可以根据商业链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对贷款公司和物流公司进行分析,在经过对比分析之后抉择出哪个公司更适合承担担保人的角色,对那些具有偿还能力、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提供贷款业务,并且可以与它们展开稳定长期的合作,这样也可以有效降低经营的风险。

6 结 语

物流金融服务是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必要的产物,它的出现为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和贷款公司的运营发展都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金融服务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所以,物流产业必须要重视物流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本文抛砖引玉,提出的三条创新策略,期望有所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安梅,王煜,刘广义,等.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设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1-2.

[2]于书敏.物流链上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0):87-89.

[3]张Z,朱金福.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35-38.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13篇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14篇

物流公司创业计划书范文【完整版】物流公司创业计划书第一部分 概述一、背景美国专家预言:本世纪将是物流的世界,谁掌握了物流就等于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我国近些年物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如中铁快运,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和中储集团等。著名生产性企业海尔开始介入物流行业。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迅速,物流配送社会化,专业化日益明显。沿海大城市群的区域性物流圈格局正在形成,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区都在勾画区域性物流圈。深圳市规划建设了以国际物流为导向的六大物流园区。广州市正在启动建设四大物流中心。上海市把物流作为产业替代、结构升级的新兴产业,正建设集国际、区域和市域三个层面并举的综合物流基地。北京市把物流业发展作为提升北京经济辐射聚集能力的重点战略。徐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议上,市长潘永和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徐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淮海综合物流园、香山物流配送中心、惠客隆物流配送中心、九里物流中心、金山桥物流中心和新沂物流中心等“一园五中心”工程,加快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框架。 我们将目标选定在一个有开发潜力市场——中原地区,选择一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城市—新沂,依靠当地优惠的政策,一切从零开始,凭借我们的能力,依靠我们的技术去发展该地区的物流产业,进而联合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 二、公司简介公司将是该地区的第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公司致力于整合地区的物流资源优势,使地方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形成完备的物流系统,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及有力的支持。 公司将在一到三年内对地区性的物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以四省(苏鲁豫皖)五市(徐州、临沂、连云港、宿迁、淮安)交界处的服务一流、设备完备、技术先进、管理到位的地区性的物流公司。三、我们的服务服务形式:主要业务包含物流的基本业务即运输、保管(即仓储)、代加工、包装及配送。服务优势:综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取代“各自为战”的现有局面。四、区域优势分析新沂市是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京沪高速、霍连高速从境内穿过,陇海铁路与哈三铁路在此交汇形成铁路枢纽,这将给我们的企业提供交通的优势。境内的工业发展迅速,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农产品丰富。周边地区的工业状况良好。新沂周围的五个地级市,有6000万人口。这将为我们的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五、市场分析初期,我们所面对的新沂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我们的任务是将本地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物流体系。与周边的物流企业协作,国内的生产厂商联合,逐渐扩大规模,完善服务业务和运作及管理水平。 优势在于:新沂市尚无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市场完全开放,政策支持,有办企业的优惠条件。 六、市场营销 营销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本地市场,并在周边地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本着用心服务的原则,与国内的厂商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营销策略:凭借过硬的服务,较低的价位去开拓市场。公司将在创业初期采用如下策略:以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策略,完善自身的服务水准。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与客户培养良好的伙伴关系,提升公司的区域影响力。广告的宣传将我们的品牌打出,用服务支撑我们的品牌。通过电子平台,建立可靠的信息支持系统,为我们公司的决策和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七、公司组织与人力资源 公司成立之初采用树型结构与横向工作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部门,依靠项目经理与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完成我们的服务。各级管理人员形成一个团队,明确职责,各尽其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相信“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物流的服务从实质上将依然是为人服务。人不仅是公司以外的客户群,在公司内部我们人尽其才,才能确保物尽其用,本着尊重人,团结人,服务人的理念塑造企业文化。我们将于附近的大学联合,定期培训我们业务骨干,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将人的成长视为企业成长的基础,对人的继续教育永远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八、风险分析及对策我们已经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全面分析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使公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分考虑市场准入及退出的细则,保证投资商得到应有的收益。九、财务分析 公司将享受新沂市特殊的三年免税政策。 公司总投资1200万,前三年平均资产回报率达到68%,四年内将收回全部投资。 我们将根据市场的变化及周边地区客户的情况,及时调整财务指标,制定切合实际的预算方案。 建立财务审核及监督体系,确保资产的不流失,即投资的收益最大化。 实现财务系统电算化,完善基本财务制度,提高财务人的业务水平。物流公司创业计划书第二部分 公司一、创业背景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日趋完善,商品日渐丰富,不论是生产性企业,还是商业,只要把握好了物流这一环节就等于掌握了通向全身的命脉。电子信息时代,信息发达,各地的市场的竞争就是时间的竞争,是时间要求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我们客户所需要的服务。 整个苏北和鲁南的经济发展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我们正是抓住了新沂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为依靠,优惠的创业政策为后盾,使我们的创业有了以很好的平台。二、公司的创立 中原物流公司致力于整合地区物流资源,公司设在新兴交通枢纽城市---新沂,是面向周边地区的地区性物流公司,主要业务:对产品运输、保管(即仓储)、代加工、包装及配送。公司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的权益由投资商所有。三、公司的发展规划第一年,公司成立,建立仓储、办公场所,完成业务流程设计,信息平台的建设,在新沂地区建成最初的业务关系网络,并试着向周边地区发展。第二年开始,将与周边地区公司合作,共建区域性物流网络。逐步与国内外的企业联系业务,成为其在鲁南苏北地区的物流服务提供商。长期计划,将公司发展为中原地区最具实力的,业务覆盖全国,涉及海外业务,技术设施齐备的物流公司。四、公司的组成及管理公司创建人员为本院的四名学生,分别是电子商务专业,财会专业。我们将聘请周玉泉老师为公司物流技术顾问,原新沂铁路货运主任郭景民先生为业务发展顾问。公司将招聘一些物流技术人员,有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经验的计算机人员和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来组建最初的公司。我们将以人为本,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创造人性化服务的物流企业,以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团队理念为企业生存之根本,创造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企业。五、公司的服务理念我们的服务宗旨是:更便捷,更安全,更准时的物流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将公司建设成为,以新沂市为中心方圆150公里范围内较大物流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国内外物流中介,运输服务、电子物流、管理服务、包装物流的综合性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发展方向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物流;仓单质押;法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038-03

仓单是仓储物流企业接受货主的委托,将货物收存入库以后向存货人开具的说明存货情况的存单。仓单不仅是提取委托仓储物的证明文件,也可以作为仓储物品的转让证明,同时仓单还可以作为质押担保。质押担保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63条规定:“本法所称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权利质押则是以权利为质押的标的,而不是动产,其他内涵与动产质押基本相同。以仓单作担保是一种以提取仓储物的权利为标的的担保,属于权利质押。

目前物流企业充分运用仓单质押功能与银行合作开展新型物流金融服务,仓单质押比较适应我国目前企业融资难、银行放贷难的市场现状,能够较好地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它通过物流仓储企业作为第三方担保人,有效地规避了金融风险。目前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如中储与十几家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仓单质押业务。

1物流仓单质押的具体运作模式

在实践中,仓单质押业务模式主要有:现有存货质押贷款、异地仓库监管质押贷款、买方信贷、综合授信等。

1.1现有存货质押贷款

现有存货质押贷款是指货主企业把质押品存储在物流公司的仓库中,然后凭借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质押品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客户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

1.2异地仓库监管质押贷款

异地仓库监管质押贷款是在仓单质押的基本模式上,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拓展。物流公司根据客户不同,或利用遍布全国的仓储网络,或整合社会仓库资源,甚至是客户自身的仓库,就近进行质押监管,这一过程中物流公司受银行委托,对贷款企业存放在物流公司认可的仓库、货场、码头的货物进行监管,并对监管质押货物开具仓单,贷款企业将物流公司开出的仓单质押给银行,银行审核后对贷款企业发放贷款。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质押成本。

1.3买方信贷或保兑仓

买方信贷(保兑仓)是银行以客户与厂家(供货方)签订贸易合同的金额为依据,为客户提供专项用于向合同的厂家(供货方)支付货款的融资授信方式。它是针对买卖合同的买方要买的未来货物进行仓单质押,其特点是先票后货,即银行在客户(买方)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开出承兑汇票,收票人为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按银行指定的仓库发货,货到仓库后由物流公司签发仓单,然后将仓单质押给银行。保兑仓业务有效地放大了仓单质押业务量,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对资金的需求,银行资金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这是一种买方、卖方(生产企业)、银行、物流公司四方共赢的合作。

1.4质押贷款统一授信

统一授信就是银行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公司,再由物流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物流公司代替银行向客户融资,开展质押业务,获取利差。物流公司向银行按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信用担保,并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银行则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2仓单质押运作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2.1仓单质押业务当事人的法律地位

仓单质押业务中存在三个当事人:物流公司、银行和货主企业。在仓单质押的法律关系中,物流公司属于保证人的角色。物流公司作为银行的保证人,负有向银行保证协助监管的责任;银行担当质权人的角色,银行根据企业的质押物总价值向企业发放贷款并委托物流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管;货主企业担当出质人的角色,企业向银行提供仓单或动产质押,通过物流企业的担保作用,获取银行贷款。

2.2仓单质押业务的法律关系

在上述四种仓单质押业务的模式中,现有存货质押贷款模式的法律关系是最基本的,保兑仓业务的法律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下面以该两种模式来分析仓单质押业务的法律关系。

2.2.1仓单质押业务的基本法律关系

物流公司、银行和货主企业之间存在着三个法律关系:

(1)银行与物流公司的保证合同关系。

(2)物流公司与货主企业之间的仓储合同关系。物流公司是保管人,货主企业是存货人。

(3)银行与货主企业之间的以质押为担保的借款合同关系。在这个法律关系中,银行是贷款人和质权人,货主企业是借款人和出质人。

具体法律操作程序为:货主(借款人)与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账户监管协议》;仓储企业、货主和银行签订《仓储协议》;同时仓储企业与银行签订《不可撤销的协助行使质押权保证书》。货主按照约定数量送货到指定的仓库,物流仓储企业接到通知后,经验货确认后开立仓单;货主当场对仓单作质押背书,由仓库签章后,货主将仓单交付银行并提出仓单质押贷款申请。银行审核后,签署贷款合同和仓单质押合同,按照仓单价值的一定比例放款至货主在银行开立的监管账户。

2.2.2保兑仓质押业务中的特殊法律关系

保兑仓质押业务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共存在着四个法律关系:

(1)买方(未来货主企业,经销商)与卖方(供应商,生产企业)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

(2)银行与物流公司的保证合同关系。物流公司作为银行的保证人,监管货主企业在仓库中存储货物的种类、品种和数量等,并协助银行行使质押权。

(3)买方、卖方与银行之间的以仓单质押担保的银行承兑汇票关系(保兑仓协议)。银行是汇票付款人和质权人,买方是借款人和出质人,卖方是回购担保人。

(4)买方与物流公司之间的仓储合同关系,物流公司是保管人,买方是存货人。

保兑仓质押业务是一个动态的质押业务,其具体法律操作程序如下:物流公司与银行要签订保兑仓业务质押监管协议(相当于保证协议),经销商与生产商签订买卖合同后,经销商和生产商即可向银行申请签订保兑仓协议,银行审查生产商的资信状况和回购能力,并与生产商签订回购及质量保证协议;在保兑仓协议中,规定由经销商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银行向经销商开出以生产商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生产商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银行指定的物流公司发货,银行凭经销商存入的保证金签发等额的《提货通知书》,经销商持《提货通知书》向物流公司提货;经销商实现销售,货款回笼追加保证金从物流公司的仓库提货,如此循环操作,直至足额交付保证金,到期兑付银行承兑汇票。

3物流仓单质押模式的法律风险分析

3.1注意仓单与出货单、存货单的区别

仓单是质押贷款和提货的凭证,是可转让的有价证券,也是物权凭证,是仓单质押业务开展的重要法律依据和凭证。但目前我国出现了形式不一的仓单,使仓单的管理具有较大难度。有的物流公司收取质押物时,并没有开具有效的仓单,而是使用存货单或入库单。由于我国法律上对提取货物时是否必须是存货人没有明确规定,实际操作中,各物流企业遵循各自的规定,有的认单不认人,有的认单还要认人,仓单的操作风险隐藏在无律管理中。因此,物流企业在开具仓单时一定要按照标准的仓单格式签发,以保证仓单的有效性。

3.2注意仓单项下的货物所有权转移和风险问题

仓单是具有流通性的,物流公司在出货过程中只需确定仓单的真实性,不需确认仓单项下的货物是否属于仓单持有人。因此仓单质押一般不需考虑货物所有权问题。但在保兑仓质押业务中,由于企业方面是涉及买方和卖方两个企业,为了买方信贷的方便,货物所有权的问题还应该明确,主要是买卖双方在买卖合同中要明确货物一旦进入物流公司的仓库,所有权即应转移给买方。这样能够使物流公司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仓单是提取仓储物的凭证,仓单作为质押担保的价值体现在仓储物上,如果仓储物发生了灭失,则作为质权人银行的权利就会受到损害,同样对物流公司的担保信誉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仓单质押中物流公司要注意仓单项下货物的风险问题,可以要求货主企业对仓储物向指定的保险公司申请办理仓储货物的保险,确保仓储货物出现损毁时,保险公司可以赔偿。

3.3明确出质人、质权人、监管人的法律关系及权利义务

物流公司仓单质押业务涉及多方主体,仓单项下的货物所有权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加之该业务开展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可以遵循,也没有行业性指导文件可以依据,因此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各方主体应尽可能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将法律风险降低到最小。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注意货物的验收确认、货物出质、质押货物的置换和解除监管等关键环节的控制。特别是物流公司要加强对质押货物的监督管理。物流公司在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时,要与银行签订《不可撤销的协助行使质押权保证书》,对货物的保管负责,如有丢失或损坏由物流公司承担责任。因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履行对银行的承诺,物流公司要加强对质押货物的监管,保证仓单与货物货单一致,手续完备,货物完好无损。

3.4注意非法质押问题

物流公司同银行之间可能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或信息滞后,会导致双方决策的失误,造成质押商品的监管风险。特别是异地仓库监管,潜藏着更大的风险,一是同一商品出现两个仓单,被重复质押,二是质押商品被非法挪用,都会使债权人银行的质权落空。物流公司作为银行的保证人,要切实履行好监管的责任。

4结束语

在国外仓单质押已经成为企业与银行融通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仓储业增值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仓单质押是近几年物流企业发展的新型物流金融服务项目,在实践中一直是摸索着向前走,没有任何经验可言。物流企业仓单质押无论在法学理论上还是在法律制度上都还不够完善,而仓单质押业务涉及的法律问题又很多,因此可能产生不少法律风险及纠纷,如果仓储物流企业能处理好各方面的法律关系,并能够有效地防范以上风险,仓单质押业务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媛,徐萍.仓单质押贷款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储运,2006(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