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

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高度;细化;建筑消防高度;建筑规划高度

建筑高度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而在我们设计领域更是常常使用,并以此作为设计建筑的基础,对建筑进行定性,对其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及安全防护措施。

然而,建筑高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何准确地表述这个数值?这个看似比较平常的概念,却常常是是争议比较多的问题。这一问题是为啥出现的,还要从我们使用的规范说起。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后面均用《建规》代替)1.0.1 条中,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后面均用《高规》代替)

2.0.2条文解释为: 建筑高度。建筑高度系指高层建筑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嘹望塔、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后面均用《通则》代替)对于建筑高度的相关条文是:

4.3 建筑高度控制

4.3.1 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1 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3 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4 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3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区内。注:建筑高度控制尚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4.3.2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 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从上面的定义及解释中可以看出,《建规》、《高规》与《通则》这三本规范在描述建筑高度是有差异的。特别是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有着显著的差别,《建规》、《高规》指的是屋面面层,而《通则》指的是女儿墙顶点的高度。

《建规》、《高规》是考虑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员的安全疏散、实施紧急救助等消防需要而设置的建筑高度概念,是针对个体的的。而《通则》是以“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为前提,对建筑总体规划高度控制的一个高度概念,是个体服从总体条件下的高度概念。

这在一些地方法规更是对这一概念有着更为详尽的解释。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年版)附录二的第5条建筑高度计算中这样描述:

5、建筑高度计算

(1)本规则仅适用于确定建筑物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时的建筑高度计算。其它规定对建筑高度有限制的(如机场、气象台、微波通道、安全保密、日照分析、视线分析等),按建筑物的最高点计算。

(2)在计算建筑间距时,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跳出的宽度(见图一);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见图二)。

坡屋面建筑:屋面坡度小于45度(含45度)的,至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跳出宽度(见图三);坡度大于45度的,至室外地面算至屋脊(见图四)。

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凸出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6米以内,且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的1/8,不计入建筑高度。

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从确定建筑物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时等诸多因素出发,为了建筑总体规划服务的,是一个总体规划的范畴,是作为控制数据来定义的,和通则所定义的概念是统一的。

这样便出现了建筑高度究竟是什么数值的问题。是按防火意义的来说呢?还是按规划意义上的来说呢?这会涉及到建筑本身的性质问题,是多层,还是高层来设计的问题。特别是当一个普通民用建筑物的女儿墙高度是24.1米,而建筑的平屋面面层是23.3米的情况时,是按《通则》的24.1米来界定为高层呢?还是按《建规》、《高规》的定义应该是23.3米,来界定为多层呢?界定不同,对建筑设计有着质的差别。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使设计依据不至于不满足规范,常常按“安全” 的原则来做,就高不就低,使用较高的规划意义上的高度,在建筑设计说明表述建筑高度时使用了规划意义的高度。就上面的例子来讲,这幢建筑的女儿墙高为24.1米,通常就按高层建筑来设计,而不按多层来考虑。这样做看似没错,其实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足是违法,过度也是错误。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其历史原因。在旧版的《建规》及《高规》中,也曾把“建筑高度”这一概念定义为接近“规划高度”的概念,力图使其一致,但由于各自专业领域不同,侧重点不同,最后才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

规划意义的高度是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根据各种制约条件来控制的一个概念,即周围条件是先决条件;而消防意义的高度则是先有概念(建筑高度),然后才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及手段对其配备相应的条件,是其它技术措施的依据条件。当然,它们也是相互影响的。规划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建筑的消防高度,使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消防高度则是规划高度的最为重要部分的体现。

因此在工程项目中,特别是在建筑设计中,有必要对建筑高度进行细分,细分为建筑规划高度与建筑消防高度。通过对建筑高度的细分,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描述出建筑的特征,再也不会对同样的建筑,对高度进行描述时出现分歧,不再用规划高度来代替消防高度。从而准确地描述所设计建筑的高度指标,使我们的设计更严谨,更规范。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机建筑;表现主义;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中有机建筑的理论内涵

有机建筑主要是指在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运动中的思潮之一,有机建筑的理论与人文思想、生命哲学以及想象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理论内涵是以“住”为核心,进行人类建筑文明的神话,其本质原理与现象学相似,认为建筑应当为人类所服务,同时人类也应当基于外界客观事物进行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和谐发展。在西方的有机建筑理论中,有机建筑与表现主义是密不可分的,[1]因此国内有学者将两者混为一谈,但是在理论上,有机建筑的理论也被称为有机创造、有机建造,最早是由德国建筑学家雨果提出的,其中赖特也为理论的深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机建筑强调内生机制,对于有机的概念与传统不同,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外部的形态,而且是一种内部深层次的分析,对于建筑和所处场景的构筑,对于建筑本身目的的探究,并且要求建筑设计者能够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物所处位置进行形态的自然改造以及精神结构的内在塑造。

2建筑设计中表现主义的理论内涵

表现主义兴起的时间与有机建筑相仿,都是在二十世纪的欧洲地区,主要以德国为阵营,在德国杂志编辑瓦尔登在1912年首次利用表现主义这一概念来界定柏林的先锋作家,再次以后表现主义的概念开始传播开来,同时,在建筑设计领域,表现主义的传播主要来源于美术行业对于表现主义的深入探索,通常学者倾向于认为费德勒和尼采以及艺术学家格尔三个人对于表现主义做除了卓越的贡献,[2]尤其在二十世纪初信仰缺失的年代,对于艺术家而言,表现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领域,建筑设计师们基于表现主义,主张创新发展,反对复辟一切形式,在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创作当中,建筑设计师利用新颖的表面处理方式来替代传统的建筑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是,崇尚表现主义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电影院的设计中,在内部的天花中创造出多种下垂的繁复花饰,令观众感觉到耳目一新的同时具有些许神秘色彩,不仅如此,在海轮协会本部大楼外部进行船锚形象的勾绘与表现,都是建筑设计中表现主义的典型代表。

3建筑设计中的有机建筑和表现主义形式应用研究

在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有机建筑和表现主义已经发展了近百年,而今,仍然具有着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建筑设计师在不同风格建筑中将莱特的有机建筑理论进行深入融合,并将其发展丰富。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和表现主义理论,能够令建筑设计得到更多的灵感所在,也能够令建筑设计师重新审视建筑的基础性问题:建筑的功能分步、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建筑内部之间的关系,建筑风格的设定也与此息息相关,正确处理好建筑设计中的有机建筑和表现主义形式应用的研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建筑风格中的表现主义应用

在进行建筑风格的设定中,表现主义应当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对于传统风格的争论主要在于自然和真实关系的处理方面,作为建筑设计师,应当基于建筑当地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同时对于建筑的功能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在这两者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地特色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建筑形式,对于其艺术价值进行现代化开发,通过多种现代艺术建筑设计形式表现出来,不能仅仅陷入对于地方文化的机械是模仿,应当掌握现代化和传统之间的平衡性,这也是建筑行业中“回忆与忘却相平衡”原则在表现主义中的具体体现。

3.2建筑设计中坚持有机建筑整体思想

在进行当代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机建筑的整体思想显得至关重要,很多建筑设计师为了部分效果而忽视了整体有机建筑思想的重要性,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设计,应当基于当地的文化、社会、经济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再结合建筑的具体实用,例如在澳大利亚东侧地区,气候常年温热潮湿,整体环境多风,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在整体上参考当地村落的设计模式,利用圆形平铺的方式顺势展开,同时根据建筑具体功能的不同,设计师将其从整体统筹,利用四个廊道将不同功能分区进行切割,将有机建筑中的整体和部分巧妙结合。整体建筑的思想,还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当中,建筑材料应充分发挥其自然属性,建筑设计师对于材料进行重新认识,对材料的地域性和真实性进行整合,对于当地特色材料进行研究并且投入使用,也是有机建筑和表现主义形式的重要体现。

3.3有机功能和表现主义的综合结合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功能和表现往往存在着部分的矛盾性,对于有机建筑而言,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平衡性具有很大程度的自主选择空间,以墙体设计为例,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筑设计往往采取双层墙面的模式,在冬季有大规模北风的地区也能够保持紧闭,起到防寒保暖的功能性作用;而在春秋两个季节,微风吹过时能够实现外墙的开启,新鲜空气流动的功能也会得到实现。同时,进行建筑造型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表现主义以外还需要进行有机功能的丰富,在进行下风口处设计百合调节开关来进行室内室外空气气流的控制,初步实现被动与主动通风相结合,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相结合,能够实现节约能源的同时构筑有机建筑。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有机建筑和表现主义是两种不可或缺的实行,而对于有建筑而言,空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建筑本质思考,对于人与建筑关系的重新审视,应从建筑风格中的表现主义应用、建筑设计中坚持有机建筑整体思想和有机功能和表现主义的综合结合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建筑设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使其更好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红.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有机契合的途径探讨[J].工业设计,2016(11):128+130.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节能创新型社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8-01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

(一)定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现代主义建筑相背离的建筑总称。以文丘里,格雷夫斯和约翰逊等建筑大师为代表。在尊重历史的名义下,后现代大师们重新提倡建筑设计的复古和折衷,即在建筑中追求自由性与多元性,突破建筑的惯常做法。

(二)发展现状

后现代主义建筑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改革开放以后,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三)我国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不足

1、设计理念肤浅

许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只是片面的、肤浅的采用后现代主义元素。如西洋风格的建筑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柱式、山花、檐口、线脚;民族风格的建筑无论大小、规模,都采用白墙灰瓦、翘檐瑞兽。这些与建筑本身毫不统一的风格装饰会使建筑看起来庸俗、低劣。

2、设计规模浪费

许多大型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设计上盲目追求形式,设计规模庞大,一味地追求形式,空间设计上存在大量死角,一方面建筑面积庞大;另一方面内部规划不当,使用面积不足。

二、节能创新型社会

“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节能创新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对于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节能创新型社会定义

节能创新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二)节能创新型社会对建筑的要求

节能创新型社会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同样有着几个方面的要求:建筑的节能标准要有所加强;土地资源浪费减少;建筑成本要有效控制。

三、节能创新型社会中后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功能上的人性化与科技化

建筑的功能性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后现代主义建筑在抛弃现代主义建筑的冷漠、理性同时,要注重功能上的人性化与科技化设计。当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成为重中之重,它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互相融合。

(二)风格上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信息、文化、经济的交流,国际化趋势必然影响着现代化进程,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剧烈的冲撞。建筑风格的本土化表现为建筑地域性加强,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现及民族精神的传承。

(三)视觉上的独特性与协调性

建筑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习俗、已有建筑和谐共处。一方面应当注意保护旧城及历史名地,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倡导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独特性和奇异性。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四)文化上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载体,它起着传播文化特色的作用。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设计师大量运用“符号”、“变形”的设计手法,以“文脉”的理念,尝试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表达。在后现代建筑的设计上,我们既要衔接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文化内涵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五)理念上的抽象性与超前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偏爱抽象的几何造型,这仅仅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设计理念上的抽象性与超前性才是其灵魂。设计师的建筑理念决定建筑的命运。通过抽象性思维方式,从思想上启发设计师,极大的激发起创作的活力和潜力。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解构主义;景观;建筑

1.解构主义

“解构”一词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1967年前后提出,起初是一种文学评论和哲学的在重要主题,德里达的理解是:一段给定的文字的意义不是由组成它们的各个单词所指事物所形成的,而是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组合,当我们将一段文字原来的组合架构打散时,它所表示的意思也随之改变。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中演化出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质上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意义来说,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被德里达提出,但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式,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构主义的鼻祖德里达在解构建筑风起云涌时称其对建筑不是专家式的,也从未培养过。德里达对建筑的关注则始于与埃森曼和伯纳德.屈米的合作(拉维莱特公园)。而他在谈起解构建筑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解构建筑是对解构最直接的最强烈的肯定。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虽然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言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原则,力学原则,功能原则),由此而产生新的意义。解构主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但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特点。

从实质来讲,解构主义并没有像20世纪20年代俄国的结构主义,1918―1928的荷兰风格派,或者1919―1933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那样成为一个运动的根源,更没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那种控制设计趋势几十年之久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种个人的,小范围的实验。具有很大的个人性,表现性等特点。

2.解构主义的设计思想

解构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一种设计美学,一种在西方视觉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创作方法和设计美学。解构主义建筑师和理论家对建筑本质和建筑相关的一切价值的拆析和消解本身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一次重新装备。

建筑中解构的对象是建筑符号的“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关系。在符号学里,“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指”、“意义”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具有优先权。设计中强调构思立意的重要性,赋予意义以优先权等。解构主义认为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是“消解”的对象,这里解构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采用的方法是“消解”,而不是“否定”,这是解构主义的关键。同时,解构主义也对结构主义进行着“消解”,而这种“消解”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和需求。所谓后现代的整体性时尚的需求,即所谓矛盾性,趣味性,复杂性,暧昧性,多义性等等。著名建筑师有埃森曼,哈迪德,盖里,屈米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传统建筑体系的消解,他们寻求中间性,如在美中寻求丑,理性中反理性,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建筑的“解构”体现在其语言特征上,在空间中暗示了人的存在。相对于小说,诗歌,绘画的象征性空间语言,建筑“解构”空间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如同一个舞台并与戏剧,偶发行为艺术有某种关联,建筑成为时间过程中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活动着身体和文化记忆,人在这个时间的场所中赋予了建筑意义,这就是人对建筑的体验和阅读。建筑师是通过“标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和联想的范围。“标记”引导身体和记忆进入了一个意义的空间,比如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道,动线是人的存在的最初体验,是人类每个活动的中介,建筑就是基本动线的空间。

建筑解构作为一种手法的艺术,主要是从具体技巧角度来讨论它们的类同性,也就说建筑解构在具体的“构词法”上有着相似性。它们都有一个“中心”或一种“集中式”的模式化倾向,所有的语汇基于一种逻辑规律,表现出序列的“整一性”。通过“解构”方式拆解这种逻辑,使表现建筑的原有词汇脱离其原有的位置。解构主义正是以此方法来破坏传统建筑的整体性,功能性,逻辑性。解构的结果使词汇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词,已不完全隶属于它原本的逻辑解构。解构具体方法是用词汇,句法的分裂,错位,旋转,偏离,重叠等,打破过去建筑结构中是力学原理的横平竖直的稳定感,坚定感,秩序感。使人获得与建筑的根本功能相违背的感受,无中心,无场所,无拘束,反对约定俗称的设计规则。

通过这些方法,构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语义,词义在新的构成关系中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新奇组合。这些方法出现了一种偶然性,反理性的怀疑精神。德里达说:“我认为,解构主义的发生是在你分解某一建筑哲学和某些建筑设想时,如对审美的,美观的主导地位以及实用的,功能的,生活的,居住的主导地位的分解,你必须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同时又使它们失去那种外在的主导地位。”

解构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这样,其形式就在创作思维和建造外不受任何限制,进而一切都可以是随机的和偶然的,其实,这就是所谓“消解”既是具体方法和手段,更是思想上的解决。

3.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

解构者用一种非常表现主义的或超现实主义的即兴进行创作,甚至在施工现场随意搭建。他们忽略城市文脉,强调作品的独立性,用“新奇”的方法增加城市趣味,如顽童的游戏一般。他们强调构造和营建工艺。他们与现代主义有深刻的渊源的关系,可把他们的“解构”描述成为对现代主义“结构”的拯救。他们用现代主义的几何原则并加上乡土或多角度的营建方式,构造出一种活泼的,不确定的,多义的,自由随机的,解放的,非理性的建筑感觉,使建筑具有一种伟大的雕塑感。正像现代主义伟大天才勒.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的“灵感”一样,手工艺也成为它们的偏好。由于外部雕塑破碎感,他们的大多数建筑内部构造变成了不规则了的空间,从而使建筑富有戏剧性,建筑的内部空间使体验者产生一种紧张,突然,激动的情绪。

与现代主义正好相反,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意识喜好用机器,金属,铁甲部件,这种风格被一些评论者描述为锈迹斑斑的“施虐狂的症状”。通常作品充分展示了材质,色彩,体量的建筑特有语汇,对材质和体量的随心所欲,自由分割达到了相当“偶然”与“游戏”的地步。

所以,解构的方法不是“颠倒”而是处于一种“游戏”的状态,即“能指的游戏”或“形式的游戏”,在“游戏”的中寻求意义的表达,这对于解放建筑设计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的解构。无论是在古典时代还是在现代,几乎没有一个设计师会动摇对和谐,秩序,逻辑和完美形式的信念。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后,设计成了一种即兴的创作;2)将中心论的解构在传统的设计景观设计中时,无论是在住宅区还是公共绿地甚至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师通常会安排一个中心或者说是一个聚焦空间。而在解构主义设计师看来这种空间等级上的划分不甚合理,将一个空间一锤定音而不顾及日后的可变因素,因此他们要打破这种固定空间的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的空间构成形式;3)对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正如埃森曼说:我们需要取代这样一种建筑概念,即为服务,人们居住和供给系统的建筑概念。而习惯的东西正是人们希望从建筑师那里得到的东西。但是,一旦你对习惯提出质疑,就会扰乱这种平衡。”所以,对景观功能意义与价值的结构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4)对确定性的解构。屈米从反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在建筑领域提出了一种混沌理论,及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由此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的那种建筑形式提出了挑战。

4.解构主义作品分析

4.1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解构一切传统

4.1.1 项目概要 巴黎的莱维莱特公园是在屠宰场和肉市场的旧址上修建起来的,是法国政府按照21世纪标准打造的一个样板公园。设计师伯纳德.屈米采用了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打破一切原有的秩序,拆除了旧址上的一切建筑,以大胆,离奇,怪诞的设计实现了自己的新的设计理念。

拉维莱特公园的确是一个现代化体系,设计新奇,创新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它在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对历史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对比今天的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确实存在着一定弊端。

作为21世纪公园设计概念变革先锋,拉维莱特公园由法国政府一手打造。整个园区占地55公顷,分为3大块。其中公共空间占35公顷,剩下的空间被科学工业城(有一座20世纪60年代的屠宰场改造而成的国家科学博物馆)及音乐城 (包括国立音乐音乐舞蹈学习表演中心)所占据。拉维莱特公园是巴黎市中心最大的公共公园。

公园的设计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参加竞标的设计是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多达492人。最终中标的是瑞士裔美籍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它的建筑理论的基础是解构主义,设计包括三个层面,即点,线,面。“点”就是一些怪诞的红色金属结构(建筑小品),“线”主要是指园区内的路径,再由它们构成“面”。这种设计手法主要是后现代的,而不是常规的景观或建筑设计。

4.1.2 规划与设计 在17-18世纪,巴黎的公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各种人群经常光顾,在这里交换观点,互通信息。

18世纪,巴黎市长霍斯曼提出建立分级广场,公园及树林,并在广场,公园修建林荫道,创造绿地空间,改善城市环境。总之,公园和广场需要提供的是一片清净之地,市民能够在其中休闲,娱乐。

然而在这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公共空间只有绿地功能,社交功能已逐渐被淡化。人们需要有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来改变这种状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屈米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被多数人所接受。

4.1.3 设计理论 多元文化:当代都市已经摒弃了单一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屈米认为,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追求纯粹,协调的建筑思想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他认为,公园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在设计上要实现三种统一观念:都市化,快乐(身心愉悦),实验(知识和行动)。

新的思维方法:屈米认为,现代建筑必须抛弃过去就有的思考模式,对建筑秩序体系,技术和结构提出质疑。因此,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他强调摒弃历史要素和符号,专注于文化的分歧性和事件的偶然性。这也是解构主义在设计中常用的设计理念。

解构主义:屈米通过打破旧有秩序,对建筑本质提出质疑,挑战,并予以新的定义。他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上,采用解构主义,运用重复与重叠的手法,通过点,线,面概念的延伸,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思想,有实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念。

拉维莱特公园平面构成图

4.1.4 关于伯纳德.屈米的设计理念(拉维莱特公园) 屈米认为:21世纪的公园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必须能过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公园应该是一个功能综合的活动的场所,公园应该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各种功能设施的组合运用和互动成为公园设计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上述构想,屈米主张,应将公园视为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虽然建筑体不是连续的,却必须有统一建筑结构,虽然与周边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在公园内部却要形成自己的一致风格。

为此,屈米提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几每隔120米建一个红色的建筑体块,作为一个个“点”,“点”与“点”之间由“线”(路径,廊架等)构成,彼此通过相交构成一个个“面”,由此想形成“点”,“线”,“面”的立体空间构架。

伯纳德.屈米的解构也是基于这样的三个层次:

“点”的构成:园区中的由近30个建筑体块构成,每隔120米一个,非常规则。这些体块都有共同的特征,即金属材质且都被漆成了红色。它们所表达的是用途,形式和社会价值之间的一种分割。因为这些红色体块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也许它们只是传递这一种信息或者让人们对于这个园区留下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线”的构成:主要是通过沿两条运河修建的廊架,以此贯穿整个园区,在两条主道构成了“线性”元素,将各个点连接在一起。在功能上,可以给园区内的游人以庇护。通过这条观览线路的设计,打破了严谨的方格网所建立起来的秩序感,同时也联系着不同的主题园区。在象征意义上,通道不仅是在空间上贯通整个公园,在时间上也是前后呼应,给人以历史感,从过去的屠宰场到如今有着全新设计理念的园区,人们可以从中感受的时空的转换。

“面”的构成:这里的“面”是指整个园区的户外活动区域。这些“面”是为各种活动所准备的,每园区域都会根据自己主体定期举行活动。

小结:对于这种深受解构主义哲学影响,并且纯粹以形式构思为基础的公园设计,屈米认为是一种明显不相关方式重叠的建立起来的一种的新的秩序体系。这种体系是对传统设计形式的大胆变革。不再用一种和谐,完美的形式组合,而用机械的几何结构处理,以体现出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结构与处理方式更注重的是一种随机的组合与偶然性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

5.结语

解构主义景观是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在景观艺术领域的实践。正是基于对传统秩序与等级的批判的斗争性,才使解构主义景观表现出与传统景观相矛盾的外在形式,一种不安定的动感的表达不仅是对原有秩序的一种大胆挑战,更多的还是对景观设计中不同风格与空间类型的尝试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邬烈炎. 解构主义设计[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 尹国均. 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 时代 的面貌 ,强调从个人 的局限 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 了世界范围 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 与自然 、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 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 …”。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 “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 ,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

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 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 ,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 ,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 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矛盾 ,它涉及到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创造及空间的界定,并引申到城市设计中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同构关系。从建靴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例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提出的“灰空间”的设计概念;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所倡导的以功能为引导的室内外二元关系的协调。

(2)“原型”的引用

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 ,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并正确地反映到建筑作品中,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其创作设计中,把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原型”引入到新的设计观念、新的技术材料、新的价值观念之中,使它融人到现实生活中,使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延续。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 点和主张。英国著名的建筑师罗杰斯曾经说过:“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把光作为一种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形体构成之中的设计概念。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运用了自然光的特性,塑造出了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建筑大 ifi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则融入在自然环境之中,展现了极高的建筑意境。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

在建筑形式的生成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建筑作品以其形式展现出自身的特征,表达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形象思维决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图形品质,它使建筑作品产生出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创造出了建筑独特的意境。同时 。在建筑作 品的创造过程 中 ,逻辑思维则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另外,相关学科的成就被引入到建筑学科之中。这就使得在建筑形式生成的过程中,设计方法发生了转变。相对于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法,具有新的内容。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

“每一文化有它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 。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通过对于这些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进行对比分祈,可以深刻地揭示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后现代建筑 中国 现代建筑 发展

论及后年代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用老庄的哲学来回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不是空穴来巢,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米斯・凡德罗的“玻璃盒子”建筑席卷西方的时候必然注定着后现代主义的发生。米斯・凡德罗崇尚“少则多”的原则,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的“玻璃盒子”充斥着人们的视觉,用单一的设计方式对付复杂的设计问题,忽略了人们的感受,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后现代的一个科学的解释就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许多人对后现代的兴起抱着一种排斥的态度,纵然,后现代的兴起确实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人们认为后现代就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胡作非为。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见解并不能说完全偏激的。利奥塔是西方后现论的代表人物,他说:“从科学知识的后现展来看,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知识领域的出现,越来越专业化的分工,导致了一种自现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学科间互不通约状况的出现。不同学科的不同科学家们,操着不同的语言,言说不同的事物。在他们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和隔阂。以至于不同学科间无法找到统一的共同的语言甚至话题。可通约性的消失,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后现代景观。一方面,各门学科知识越来越独立和自律,越来越专门;另一方面,各门知识之间共同的普遍的共识,已经不复存在。”[1]这只能说明各学科之间相通的语言已经逐渐消失了,但不意味着不可认知的东西就是必须要否定的。

的确,后现代给我们的冲击远远大于给我们的惊喜。举例来说,1984年,美国的建筑师约翰逊建成了美国电话电报大楼,这一著名的建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麦迪逊达大道,这位著名的建筑师把这座电话电报大楼的外表做成了石头建筑的模样。A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结构是现代的,但在形式上则一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采用传统的材料――石头贴面,采用古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山墙,并采用具有一定游戏成分的在三角山墙中部开一个圆形缺口的方式。因此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全部风格:装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地对待装饰风格。门洞模仿了巴齐礼拜堂。美国的电报电话大楼被成为对后现代主义最有冲击力的建筑。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也受到了这股强大力量的冲击。中国的建筑设计起步较晚。当西方国家经历了“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时候,中国的设计运动还处于萌芽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甚重,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也不例外,我国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向西方建筑模式靠拢。因此,我国刮起了一阵“后现代主义”风。

“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个大杂烩。我看其中有两个相反的趋向。一个是‘新学院派’,它抄袭古典主义,但这一派人并不去复兴真正的古典精神,不过摆弄而已……另一趋向是逃避一切规律,提倡‘爱怎样搞就怎样搞’,把互相矛盾的东西杂在一起。”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说。这就说明了“后现代主义”一方面是崇尚传统,令一方面崇尚“胡搞”。近百年十年来,中国社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很难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此刻出现在我们建筑师面前的后现代主义,使一部分中国建筑师找到了一个可以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的捷径。因此,中国开始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鸟巢”和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场馆的兴建不仅给予中国还是给国际建筑设计界以极大的震撼,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面对现有的成绩中国建筑设计又要何去何从,是立足于本民族特色还是跟上国际建筑潮流的发展是中国建筑设计师们面对的一大问题。

如何吸纳中西方建筑设计理论,融汇中西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建筑设计中华裔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2]可以说是后现代设计的典范。设计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曲径通幽等观念,凭借酒店周围山势,在房屋高低错落的清淡、静穆氛围中寻求灵动性和超越性的中国传统思想。在这一方面,香山饭店区别了国际连锁饭店的统一建筑模式。在考虑传统建筑元素同时,设计师还不乏运用现代建筑元素。比如,在建筑材料方面,设计师运用了大量的玻璃和轻金属材料;在与自然相结合方面,不仅仅依靠于中国传统模式而加入了光影艺术效果使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融合在同一空间之中。另外,从建筑的总体格局来看,酒店运用了矩形横式的造型,这是当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建筑风格。香山饭店作为一个成功的后现代建筑设计的代表表现了中国建筑设计对“后现代”的理解。

但是,2003年,北京的城市规划却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继国家大剧院的“鸟蛋”,CCTV的“Z” 之后,又一个崭新的建筑形象在北京诞生了。这就是耗资35亿元的“鸟巢”。它将后现代主义对视觉的孜孜追求表现到了极致。

它的意义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建筑设计逐渐走向了完满和成熟,一方面又给未来的建筑设计师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拓展空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确选择深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用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从观念到形式结构西方建筑设计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从而使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再创我们古典建筑设计繁荣时期的辉煌。

注释:

[1]《影视文化学》,陈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39页。

[2]香山饭店坐落在中国北京建成于1982年,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台北:新世纪出版社,2001.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7篇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在建筑、文学批评、心理分析、法律、教育、社会、政治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的思潮。本文从当下设计师的视角,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诞生与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建筑设计中衍变、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等几个角度的系统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一种对空间语言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是对文化、历史、人文、形态、功能、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融合再创作的过程。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建筑设计 悉尼歌剧院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在光怪陆离的当代社会中,不乏一些奇奇怪怪建筑的出现,而对这些建筑设计风格产生深远影响的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探寻的代表人物是建筑领域的罗伯特・文杜里、查尔斯・詹克斯和罗伯特・斯特恩。他们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与衍变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诞生与意义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由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1966出版,是后现代主义最早宣言,是建筑领域最重要的理论。罗伯特・文丘里在书中承认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建筑的发展是唯一来开发与此相符合的适应建筑体系和建筑美学的方法。他的理论与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他提倡多样性取代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并在书中提出要实现建筑中复杂和矛盾的追求必须通过保持传统和流行的方式有两种艺术风格来实现,罗伯特・文杜里随后与妻子合著的《“坎屁达格里奥”观点》成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著作。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模糊性和象征性。他的建筑理论在后现代主义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

对后现代主义概念的界定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取决于后现代主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具有多重意义。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人的精神影响是一个全面的,可以肯定的是,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在思想伦层面上里是可以肯定,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只有在这个“异”中,才会探寻找到自身的规律。

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现代主义的修正的一种设计思想和理念。后现代主义的室内设计思想完全抛弃了现代主义的严肃性和简单,往往带有一个历史『生的隐喻,充满了大量的装饰细节,刻意营造了一种感觉模糊、混乱、强调和空间的关系,运用非传统的色彩,它的矛盾往往会使人厌倦,而厌倦了是后现代主义在过去50年的典型心态。

建筑学的现代主义体现在所谓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上,美国在四十至六十年代的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以功能性和扩大建筑现有可用空间为主要理想,对环境、人文环境、审美的考虑只是次要的。在六十年代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年轻建筑师共同出现,开始了一些人文思考,对强烈的装饰性(即使在巴洛克风格)的探寻,并有一些深层次的建筑景观空间思考。建筑师极其希望通过建筑景观表达古老的文明、自然和梦想的追求。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提出和现在主义建筑设计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他放弃了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排他性,强调人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在建筑行业,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引起的振动和响应。二十年代70年代,在建筑行业中反对现代主义的呼声日渐强大。对于这种呼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称谓,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在未来的应用比较广泛。到上世纪80年代后,当西方建筑界开始关注后现代主义作品时,它更多地描述了其愿意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并运用折中风格和讽刺手法。因此,他后来也被称为“后现代古典主义”,或者叫“后现代形式主义”的文丘里批评热衷于现代主义创新的建筑师,声称他们忘记了他们应该是“保持传统的专家”。文丘里提出,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他提倡借鉴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是美国商业街的自发形成环境。文丘里概括说:“对于艺术家来说,创新就意味着从旧事物中东挑西拣”事实上,这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方法。

在上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被西方建筑杂志大肆宣传,但实际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无论在欧洲或美国仍然寥寥无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奥伯林学院艾伦博物馆扩建,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3.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建筑设计中的衍变

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是历史风格上的传承与融合。其对所有传统都是同样重视的,因此将它们自由地结合起来的过程是有目标、有意愿的模仿。虽然材料来源是非常有选择性的,但主要局限于古典学派(主要是帕拉第奥建筑风格)和一些异国情调的装饰艺术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历史主义和新折衷主义倾向设计过程,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几个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的迅速繁荣。说到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和历史渊源,我们可以说它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对立形式,但它又吸收借鉴了除现代主义以外所有风格的特征。文丘里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推广过程中,主张历史主义倾向和学习当时十分流行的波普艺术,具有强烈的怀旧复古情怀,但复古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对未来的前瞻使历史要素产生形变,从而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建筑符号。

随着多元化思想的发展,基于将“建筑环境,建筑的功能性,使用者的特殊需求”作为混合设计的目标,查尔斯.詹克斯概括后现代主义为:历史主义、直接复古主义、新民间风格、特定性+城市规划专家=有文理的、隐喻和玄学、后现代空间的“激进的折衷主义”,主要是对后现代主义混合现象的概述。另一位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提出的“文脉”、“隐喻”、“装饰”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三种特征。

同时也有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如诺曼.福斯特、弗兰克.格里像等喜欢利用科学技术建设的技术,突出建筑对城市空间隐喻的构建。诺曼.福斯特的融入高新技术的摩天大楼,香港汇丰银行的隐喻,以及瑞士再保险公司伦敦总部,都对城市景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而弗兰克.格里应用非线性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手法,对当下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很多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应运而生,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正是其中最为有名的建筑之一。悉尼歌剧院的外观由三组巨大的“贝”形外壳组成,矗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宽97米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基础的底座上。较大的两组外壳在西侧的区域,由两组四对外壳布置一列构成,三组朝北,一组朝南,其内部是一个大型音乐厅和歌剧院。第三组在他们的西南部,是其中最小的一组,由两块外壳组成,而这正是贝尼郎餐厅。在基座内部,其他的空间巧妙地散落其中。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位于大台阶之下。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港的便利朗角,三面环水,环境开放,建筑设计特点举世皆知。它犹如面向大海张开的巨型贝壳,又如三只从海中鱼跃而起的海豚,与蔚蓝的海景融为一体美轮美奂。

设计师乌松的设计天分毋庸置疑,他巧妙地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诸多要素融入建筑其中。从历史风格中剥离出了种种元素重新组合,才创造出如此形状奇特却又不失美感的建筑物。悉尼歌剧院是一个融合了不同性格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悉尼歌剧院是一个抽象的由无数个大大小小不同的抽象三角形堆砌而成建筑,这些抽象图形中叉蕴含了悉尼这座海滨城市的独有文化。它的屋顶上,层层叠叠的三角形白色瓷砖巧妙地、优雅地叠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小韵律,而抽象的几何三角形层层叠叠的排布又形成了它独有的大韵律,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它也是一个多元融合的产物,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依附于传统的建筑形态,而是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物中抽离建筑元素。乌松晚年时曾说,他当年的创意来源只是一只小小的橙子,正是那些被剥去一半果皮的橙子启发了他,悉尼歌剧院白色的外立面像橙片般分散,相互叠起却又错落有致。正是这一创意加上乌松对未来建筑发展的独到理解才使得悉尼歌剧院充满生命的气息。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技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modernism's architecture thought , abstracts the basic connotion of modernism thought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 from deepl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to the forming of modernism thought , the authers try to dissect the technology penetrates architecture on all aspects : space , structure , form , function . so as to bringing out the technological essence of modernism's architecture thought .

key words: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 the thought of modernism's architecture

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意味着我们要从脱离具体技术、脱离现实、脱离历史的空洞而抽象的话语与境中走出来,把哲学之思投入到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事物上去。这样做并不是要把技术哲学变成一门实证学科,而是要在历史与现实的沃土之中,开出有根的技术哲学的思想花朵。本着这样的立场,我们把思维的目光投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企图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的历史概述,以及通过对建筑理论界多种观点的比较和分析,抽象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内涵。进一步分析现代技术及其发展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试图揭示技术对现代建筑在其空间、结构、形式、功能中的全面渗透,由此澄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概述

1、现代主义建筑产生历史简述

从时间上来说,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但如果从思想渊源来看,应该说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这种思潮的孕育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及其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经历了荫芽、发展、高潮三个历史阶段。

萌芽:在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著名建筑师辛克尔原来热心于希腊复兴式建筑,由于处于资本主义大工业急剧发展的年代,他为寻求新建筑的萌芽,曾多次出国考察。辛克尔认为一味模仿古典是不够的,新的时代需求新的建筑形式,古典的形势是属于古典时代的,因此,他认为建筑上和建筑思想上应该有一个本质的改革,以新的形式来达到新的时代需求。法国建筑家理论家科萨.达利和德国建筑家戈特弗里德.萨姆帕尔在19世纪中期也提出类似的看法,认为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应该出现改革,以新的形式和方法来体现新的时代特征。

发展:在欧美真正在创新运动中有较大影响的则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芝加哥学派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遵循 拉斯金的理论,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主张设计的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设计装饰上从自然形态吸取营养。代表人物莫里斯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其探索重点恰恰是要取消工业化造成的恶果是要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目的是通过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的三个来源,来挽救在工业化咄咄逼人、过饰风格横行霸道的时刻的设计精神。

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术运动变成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影响因素,促使欧洲的另外一场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的产生,直接影响了建筑形式的改变。其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一种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其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的草木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由于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装饰中大量运用铁构件。虽然仅流行一时,它仍是现代建筑简化与净化过程中的步骤之一。

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在奥地利形成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另一位建筑师鲁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芝加哥学派以高层建筑得名,它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明确反映了为适应工业时代的形式。其代表之一沙利文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先驱,提出“形势追随功能”的口号,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其功能的含义包括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性功能等。沙利文对于建筑与整个大环境的协调要求是走在时代前面的。

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以贝伦斯为代表,支持建筑的新思潮,主张在建筑设计上创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并满足当时社会的要求;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其作品——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西方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高潮:比较早提出现代主义设计和建筑基本思想的包括奥地利人阿道夫•路斯、亨利•凡德•费尔迪和彼得•贝伦斯等人,在以上这几位现代建筑先驱的思想影响下,年轻一代的建筑家开始成熟起来,出现了真正完成了现代主义建筑体系和思想体系的大师——其中最具有世界影响意义的德国设计家、教育家格罗庇乌斯、密斯、瑞士建筑家、理论家勒•柯布西耶和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加上美国的赖特,他们五位大师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设计和设计教育力量,通过建筑实践和教育实践,冲破了禁锢人们思想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建筑、传统设计和传统美术教育体系,建立了崭新的体系,新建筑思想、新建筑原则、新建筑教育体系终于得到确立。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现代主义成为国际建筑的标准风格,成为设计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建筑面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城市面貌,改变了都市天际线的形式,影响迄今依然非常有力。

2、建筑界关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陈述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旗帜下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多得几乎数不胜数,在此只选择那些富有影响的人物来了解他们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提出现代建筑思想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法国建筑师勒•杜克,论及对未来建筑的看法,他认为现代工业建筑材料将对建筑带来决定性的影响:钢铁、玻璃和混凝土已在19世纪广泛应用,在不远的未来将彻底改变建筑的面貌,因此必须从如何找到适宜新材料的使用和表现手法上着手,而不是泥古不化的抱着古典形式不放。他也提到新的建筑必须为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服务。但思想总是走在前面,他没有能够提出什么是未来的建筑形式。

沙利文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先驱,他能够突破传统,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方法,特别是采用钢结构取代传统的墙承力结构建造高层建筑。他提出“形势追随功能”,其功能的含义包括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性功能等。沙利文主张在传统继承上的发展和变化,为新时代设计新建筑。

美国建筑家赖特现代义建筑重要奠基人之一,将沙利文的现代建筑方法和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自己的有机建筑理论(organic architecture)、提出现代建筑与自然形式应该具有内在的关联,在自己的设计中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形式和功能的协调性。他将沙利文的“形势追随功能”发展为“功能与形式是一回事”(from and function are one),表明了他的功能主义的立场:认为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根本无法分开。他认为建筑的结构、材料、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因此,他反复强调的“有机设计”其实就是指这个综合性、功能主义的含义。

德意志制造联盟奠基人穆特休斯与费尔德关于现代设计之争影响深远。穆特休斯认为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大部分的新生代设计师、建筑师,如格罗庇乌斯、密斯等等都支持这一立场,德国,乃至欧洲的建筑设计因而得以走向理性发展之路。

格罗皮乌斯是现代主义建筑教育和设计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早期非常崇拜机械,坚信机器会改变我们的时代,甚至会改变人们对于生活问题的看法和传统立场。战后他认识到机器亦具有消极的一面,开始产生通过设计教育实现设计大同的社会乌托邦思想。他明确提出新的设计学院(包豪斯)的宗旨应该是:“创造一个能够使艺术家接受现代生产最有力的方法——机械(从最小的工具到最专门的机器)的环境。”包豪斯成为集当时西方现代设计、现代建筑、现代艺术思想大成的中心。

密斯是现代建筑主义建筑的设计大师,通过一生的实践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了“少就是多”的立场和原则,他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达到甚至可以违反功能要求的地步。密斯受贝伦斯和辛克尔的影响,毕生追寻一种国际主义的风格,一种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的、批量化的建筑风格,通过现代技术条件,他达到了这个无论是辛克尔还是贝伦斯都没有可能达到的理想。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于“机械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柯布西耶在他的第一本论文集《走向新建筑》的一开始写道:“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这中间存在着一种新精神”,“工程师运用经济法则和数学计算及管理学把人们和宇宙的自然法则调和一致”。他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法规中,相信“有统一意图的章法和设计精神”可以促成集权的现代主义。他主张设计上建筑上要向前看 ,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在上述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众说分云的陈述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共同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2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内涵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并不是上述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个人创造的结果,它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背景。从文化的意义上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直至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产生之前,几乎成为席卷全球的主流文化,它以其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技术性、工具性、理性化等等鲜明的特征,几乎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现代主义文化重要组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尤其在二战后发展成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以其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还没有哪一种设计风格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深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乃至于生存方式。

尽管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不是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的个人创造,但是,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赖特等建筑设计大师、建筑理论家、教育家作为公认的现代主义建筑的领头人物,他们的建筑思想可以说包含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来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反历史反传统:概略地说,从古希腊、古罗马直至19世纪,西方的石材结构、工匠技术、源于罗马的建筑规范和建筑理论的美学体系,构成了西方建筑的传统。两千多年中,建筑发展极为缓慢,建筑的更替一直包容在这个传统之中。所谓的变化也主要发生在建筑形式上、美学风格上,古典主义的形式美学成为传统建筑最核心的要素,建筑设计属于美术的范畴。早在19世纪,建筑界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有识之士,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这一情形的感召下,就开始反对传统,渴望新建筑。发端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首先以剧烈的反传统的姿态登上了建筑舞台。认为建筑必须是时代的代表和体现,时代在巨变,传统建筑风格的世代不变或断章取义的拼凑和折中都是矫饰的、虚伪的、病态的、不健康的、不诚实的,甚至认为附着于传统形式的“装饰即罪恶”。他们要割断历史,割断文脉,走向新建筑。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在同传统的抗争中形成的。

2、功能第一: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市场经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由此对建筑提出了多样化的功能需求。从拉斯金开始,强调建筑要为社会服务,建筑设计与美术是两个不同范畴,设计要以实用功能为核心,反对“为形式而形式”;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的思想。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更是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性和效率性,重功能轻形式。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又被称为功能主义建筑。

3、技术至上: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给建筑的营造提供了新的手段,现代主义建筑们毅然采用工业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钢材等等),改变建筑的基本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悬索结构等等) 及建造方法(如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等)。这些做法使得建筑营造,从传统的以工匠技巧为基础的手工艺转变成以结构力学、工程理论为基础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建造过程本身成为技术过程,成为工程科学管理的过程。

4、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理性主义表现在:(1)在设计上强调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勒•柯布西耶甚至认为可以形成科学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设计理性法则;(2) 在施工上把建造过程视为在力学、工程学等理性原则指导下的技术过程、工程科学管理的理性化过程;(3) 在建筑的使用上,把使用者视为纯理性的人,按照人体工程学去构造他们的使用功能;(4) 在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追求筒单的、冷漠的、数学的理性美。密斯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为了“极少”甚至不惜违反功能。(5) 使用工业材料,大规模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可减少成本,增大产出,符合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理性原则。

5、机器美学:以勒•柯布西耶为主的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都非常崇拜机器,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导致他们在建筑设计上、城市规划上提倡对机器的模仿,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一书中说,新建筑创作的精神来源于汽车与飞机,而只有结构工程师才真正能够把这两者的精神,通过工厂技术引入到建筑之中来,甚至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里暗含着勒•柯布西耶把人视为“机器人”的主张。

6、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多数是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主张不为少数权贵、精英服务,提倡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但他们自己是少数精英,却企图拯救众生。在勒•柯布西耶的言行中,这种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之间的矛盾,设计中个性化与强制化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方面,他强调个人感觉第一,强调民主化,为大众服务;另一方面,他又把其个人感觉强加于大众,强调国家要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要强权领导、专制设计,希望国家领导与建筑师之间建立一种联合、对话关系,由专家来治国。认为公众见识短浅,只有他们这样的精英、专家才能给大众创造美好的社会。这是一种由精英领导,不为精英服务,而强制性地为大众服务的新精英主义。

7、普适主义:既然现代主义建筑是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理性原则进行设计的,按照技术理性、规则、程序,使用工业材料和工程结构来实施的,其功能是为普遍化的理性人服务的,其形式是具有普适性的筒单几何形体,那么这样的建筑显然就排除了民族性、地方性、人文性和情感性,而具有普适主义的性质。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成国际主义建筑,这种普适主义是重要的思想因素之一。

8、乌托邦理想:勒•柯布西耶的乌托邦理想主义,表现在他希望通过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良好的社区,改变社会现状,以避免流血的社会革命。格罗皮乌斯早期的理想主义表现在对机器浪漫主义的热情上,战后他认识到机器亦具有消极的一面,开始产生通过设计教育实现设计大同的社会乌托邦理想。密斯则是形式上的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等等,总之,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普遍怀有“建筑可以改造社会”的乌托邦理想。

3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我们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归结了上述八点,但思想还不能仅仅停留于此,我们须进一步从哲学的视野来追问这些思想的本质。从上述的八点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技术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是否可以从技术来解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本质呢?或者反过来,如果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以技术作为其本质,我们又如何来加以解释呢?我们从如下方面来加以研讨。

一、 技术与传统建筑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被西方建筑界奉为经典的古罗马建筑理论著作《建筑十书》中,其作者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大要素:美观、实用、坚固,也就是说建筑的本质是从这三大要素来规定的。这一思想在西方两千多年的建筑传统中一脉相承。美观涉及建筑造型比例是否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形式方面;实用涉及建筑的使用是否便利的功能方面;坚固涉及建筑的构造、结构、材料、制造等方面。古罗马全盘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维特鲁威也同样会受到古希腊哲学影响,我们不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来解释他的建筑思想,按照“四因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包括形式因、质料因、目的因和动力因,涉及审美形式的美观可以看成形式因;涉及使用目的的实用功能可以看成目的因;涉及构造、结构、材料的建造过程及结果可以看成质料因和动力因。只有“四因”联为一体才能构成事物显现、产生的原因也即事物的本质。建筑师或建筑工匠以实用功能为目的,以美观为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结构、遵循一定的构造法则,也即把美观、实用、坚固三大要素结合为一体,才能把建筑房屋制作、生产出来。

在古希腊语中,“生产”一词叫做tikto,它与“技术”(techne)一词同义,对古希腊人来说,“技术”意思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手工艺,而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让某物作为此物或彼物进入在场者中显现出来。也就是说,“生产”或“技术”的意思是“让显现”。这层意思自古罗马以来就遮蔽在建筑营造法式之中,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大量记载和论述了古罗马时代的建筑营造法式和利用工具、机械的制造技术。海德格尔认为:后世把techne译为技术,并仅从狭义的营造、制造方面去规定技术,遮蔽了技术本身具有的“让显现”的原意。于是,从制作、制造方面去规定的技术就成了营造建筑的手段,技术与建筑的关系也就演变成了手段-目的关系。按照“四因说”,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其它三因从属于、统一于形式因。建筑本应以实用功能为目的,但传统上把形式因作为事物本质的思想,以及在传统社会中,建筑是为统治者、权贵们等少数人服务的,形式对于显示他们的权势、地位和奢华的生活方式来说更加重要。于是实用功能退居其次甚至被忘却,而形式风格转变为建筑的目的,构成了传统建筑的本质。在本应联为一体的建筑三大要素,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独有美观突显出来成为目的,实用退隐下去,而坚固仅仅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并与目的相分离。建筑与技术的关系由此构成了手段-目的模式关系,形成了统治西方两千多年的建筑传统。可以说,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而不作为手段的技术。

二、 现代技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全面渗透

在探讨建筑本质的思路上,20世纪的建筑师、建筑史学家、理论家除了因袭维特鲁威建筑三大要素的基本思想,并把它们转化成了“形式、功能、结构” 这样的现代语言之外,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发现和形成了“建筑空间”的概念,格罗皮乌斯说,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把“空间”作为建筑的第一基本要素,作为建筑的主角,空间统摄着“形式、功能、结构” 三大要素,并与它们一起构成了探讨现代建筑的四大要素。科学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使技术从基于经验的简单工具、手工制作转变为应用科学理论、以机器为实体、以程序化知识为过程的现代技术。在现代的意义上来研讨技术与建筑的关系,意味着我们要从现代技术对现代建筑四大要素的作用、影响和渗透来加以说明。

(1) 技术与空间:关于建筑空间,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们的具体观点众说不一。吉迪翁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受到启发,提出“空间-时间”的新概念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人甚至根据非欧几何来讨论建筑作为“第四度空间”、多维空间等等。诺伯格•舒尔兹在其《存在•空间•建筑》一书中总结了五种空间概念: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纯理论的抽象空间。建筑空间属于哪一种空间呢?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建筑师主张从长、宽、高三维欧几里德几何来理解和设计建筑空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也是从抽象的数学空间、客观的物理空间来理解和规定建筑空间的。勒•柯布西耶认为几何学是理性动物的语言,当人类精神同几何学规律相一致时,精神便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密斯的模数空间、中性流动空间;赖特内外结合的空间;勒•柯布西耶的柱支撑结构形成的开放空间等等,都把建筑空间看成是欧几里得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这种基于科学的建筑空间论本质上是基于技术的,这不仅仅在于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上依赖于技术。更深刻的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一般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海德格尔却认为,不是科学决定技术,而是技术决定科学。因为现代科学是依赖于实验技术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实验手段,技术以它展现自然的方式规定着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当然这并不等于具体的技术不能应用科学。从历史发生上说,科学先于技术,但从本质起源上讲,科学认识事物时,是在先存的技术框架之中去展开的。想一想几何学的起源,它不正是在丈量土地的测量技术之中诞生的吗?在科学技术化的当代,科学基于技术不难理解,同样,基于科学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本质上基于现代技术也是合理的推论。

(2) 技术与结构:在传统建筑中,技术作为手段仅通过“坚固”这一要素与建筑相关联。当现代技术以结构力学、工程理论替代经验,以水泥、玻璃、钢材等工业建筑材料替代石、木、砖瓦这些自然材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铁结构、悬索结构等现代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石材、砖木结构,以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和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替代传统手工营造,水、暖、电各种技术设备的发明应用……,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使得作为手段的技术显现出来,建造过程变成了技术过程,变成了工程科学管理的过程,结构变成了技术本身。在反对传统建筑“为形式而形式”、以形式为目的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有人甚至要把结构当作建筑的目的,也即要把传统上作为手段的技术当作目的,强调“忠实于结构来表现这些新材料”,申明钢和混凝土完美的代表着建筑的强度,是建筑的骨骼。玻璃闪烁的面纱,是骨骼外面的表皮。建筑要以结构来创造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形式,要书写钢筋混凝土的诗篇,要表现结构、表现材料,也即要表现现代技术。

(3) 技术与功能:从人的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出发,在人与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来讨论功能,通过建筑功能的作用来展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的、心理的、个人的、社会的、行为的、观念的等等诸多方面,建筑以其物质结构从自然空间中划分和创造出建筑空间来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使建筑功能构成人与建筑之间的效用关系。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建筑的基本功能是对环境进行控制,成为环境气候的“过滤器”,制造出适于人生产、生活的“人工空间”。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为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交往空间。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的,人类有历以来最大的变化是由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带来的,它们使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封建社会转变为市民社会,因而要求传统建筑转变为现代建筑,要求现代建筑的功能产生满足现代生存方式多样化的效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功能(尤其是物质功能)的注重与强调,使在传统建筑中被遗忘功能要素突显出来,回归到建筑首要目的的本位上,并提倡为大众服务等等,都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的。在技术与功能的关系上,技术不仅在于带来人的生产、生活的多样化而提出新的功能要求,更重要的是渗透于功能之中,使功能发挥效用。彼得•柯林斯区分了建筑中的四种功能主义:比拟于生物;比拟于机械;比拟于烹调;比拟于语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的功能无疑是比拟于机械的功能主义,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勒•柯布西耶的这句话是技术功能主义最典型的宣言,他把从技术得到的教益归纳为三点:第一,一个明确规定的问题自然会找到它的解决办法;第二,因为所有的人全具有同样的生物组织,他们全具有同样的基本需要;第三,像机器一样,建筑必须成为一种适合于标准的通过竞争选拔出来的产品,而这种标准则必须由逻辑分析与实验来确定。既然人及其需要可以比拟于机器来规定,既然建筑就是住人的机器,那么建筑的功能必然是机器的功能,也即是技术的功能。

(4) 技术与形式:在传统建筑中作为首要目的的形式,如今让位于基于技术的空间、结构、功能。形式风格不仅退出建筑的中心地位,而且以装饰为主的传统风格形式,从希腊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古典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罗可可式到各种各样的折中式,都不可能附着在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上,成为一种装饰,“装饰即罪恶”,必须把它们彻底抛弃。新建筑呼唤着非装饰性的新形式。但是这种新的形式从何而来?19世纪探索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们正是为此而困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从新建筑本身的结构、功能中找到了新形式的源泉,并且认为唯有从新建筑本身的空间、结构、功能中产生的形式,才是真实的、健康的、必然的形式。新的形式必然以表现空间、结构、功能的简单几何形体及其机械组合、必然以表现工业建筑材料的质感和色彩,以单一、冷漠、精确的方式显现出来。既然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三个要素本质上源于现代技术,那么从这三个要素而来并表现着它们的形式,在本质也同样源于技术。研究传统风格形式的建筑美学、艺术哲学转变成了机器美学、工程师美学也即技术美学、技术哲学。

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从世界观到人本身及其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造过程,从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到形式四大要素,都全面被现代技术所渗透。如今,传统建筑中技术与建筑的手段-目的的关系模式彻底瓦解了,三大要素分离的状态结束了,四大要素都全面统一在现代技术之中。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思想的本质从传统建筑的形式风格本质转变成为现代技术本质,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建筑已经成为了技术本身。这是技术扩张的胜利,这是技术“座架”本质的展现,这是建筑技术化的必然结果。

在这技术化的建筑中,在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丛林里,在这割断了历史、文脉,割断了地方性、民族性,排出了人的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建筑机器里,我们能够在此定居吗?我们能够以此为家园吗?人类会不会已经陷入了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呢?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ge-stell),它以挑战、促逼、订制、规程、校准的方式把自然与人都摆置在其中,转化为“持存物”。但是在这种“座架”的本质中却隐藏着使人异化的危险:“作为命运,座架指引着那种具有订造方式的解蔽。这种订造占统治地位之处,它便驱除任何另一种解蔽的可能性。……对人类的威胁不只来自可能有致命作用的技术机械和装置。真正的威胁已经在人的本质处触动了人类。”技术把其座架本质带给建筑,导致建筑的座架化,同样也会把异化的危险带给建筑。人类居留于此,必然导致人的异化,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必然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以技术为其本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遭到后现代主义者的质疑,正是在这种质疑与反叛中,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思想诞生了。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清华大学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3、《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比尔 .里斯贝罗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4、《建筑的伦理功能》卡斯滕 .哈里斯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

5、《现代建筑大师作品精粹》 荆其敏 张丽安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6、《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7、《建筑的革命》郑光复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8、《建筑是首哲理诗》赵鑫珊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9、《存在•空间•建筑》诺伯格•舒尔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10、《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技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modernism's architecture thought , abstracts the basic connotion of modernism thought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 from deepl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to the forming of modernism thought , the authers try to dissect the technology penetrates architecture on all aspects : space , structure , form , function . so as to bringing out the technological essence of modernism's architecture thought .

key words: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 the thought of modernism's architecture

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意味着我们要从脱离具体技术、脱离现实、脱离历史的空洞而抽象的话语与境中走出来,把哲学之思投入到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事物上去。这样做并不是要把技术哲学变成一门实证学科,而是要在历史与现实的沃土之中,开出有根的技术哲学的思想花朵。本着这样的立场,我们把思维的目光投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企图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的历史概述,以及通过对建筑理论界多种观点的比较和分析,抽象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内涵。进一步分析现代技术及其发展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试图揭示技术对现代建筑在其空间、结构、形式、功能中的全面渗透,由此澄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概述

1、现代主义建筑产生历史简述

从时间上来说,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但如果从思想渊源来看,应该说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这种思潮的孕育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及其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经历了荫芽、发展、高潮三个历史阶段。

萌芽:在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著名建筑师辛克尔原来热心于希腊复兴式建筑,由于处于资本主义大工业急剧发展的年代,他为寻求新建筑的萌芽,曾多次出国考察。辛克尔认为一味模仿古典是不够的,新的时代需求新的建筑形式,古典的形势是属于古典时代的,因此,他认为建筑上和建筑思想上应该有一个本质的改革,以新的形式来达到新的时代需求。法国建筑家理论家科萨.达利和德国建筑家戈特弗里德.萨姆帕尔在19世纪中期也提出类似的看法,认为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应该出现改革,以新的形式和方法来体现新的时代特征。

发展:在欧美真正在创新运动中有较大影响的则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芝加哥学派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遵循 拉斯金的理论,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主张设计的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设计装饰上从自然形态吸取营养。代表人物莫里斯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其探索重点恰恰是要取消工业化造成的恶果是要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目的是通过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的三个来源,来挽救在工业化咄咄逼人、过饰风格横行霸道的时刻的设计精神。

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术运动变成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影响因素,促使欧洲的另外一场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的产生,直接影响了建筑形式的改变。其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一种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其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的草木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由于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装饰中大量运用铁构件。虽然仅流行一时,它仍是现代建筑简化与净化过程中的步骤之一。

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在奥地利形成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另一位建筑师鲁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芝加哥学派以高层建筑得名,它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明确反映了为适应工业时代的形式。其代表之一沙利文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先驱,提出“形势追随功能”的口号,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其功能的含义包括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等。沙利文对于建筑与整个大环境的协调要求是走在时代前面的。

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以贝伦斯为代表,支持建筑的新思潮,主张在建筑设计上创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并满足当时社会的要求;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其作品——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西方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高潮:比较早提出现代主义设计和建筑基本思想的包括奥地利人阿道夫•路斯、亨利•凡德•费尔迪和彼得•贝伦斯等人,在以上这几位现代建筑先驱的思想影响下,年轻一代的建筑家开始成熟起来,出现了真正完成了现代主义建筑体系和思想体系的大师——其中最具有世界影响意义的德国设计家、教育家格罗庇乌斯、密斯、瑞士建筑家、理论家勒•柯布西耶和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加上美国的赖特,他们五位大师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设计和设计教育力量,通过建筑实践和教育实践,冲破了禁锢人们思想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建筑、传统设计和传统美术教育体系,建立了崭新的体系,新建筑思想、新建筑原则、新建筑教育体系终于得到确立。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现代主义成为国际建筑的标准风格,成为设计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建筑面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城市面貌,改变了都市天际线的形式,影响迄今依然非常有力。

2、建筑界关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陈述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旗帜下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多得几乎数不胜数,在此只选择那些富有影响的人物来了解他们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提出现代建筑思想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法国建筑师勒•杜克,论及对未来建筑的看法,他认为现代工业建筑材料将对建筑带来决定性的影响:钢铁、玻璃和混凝土已在19世纪广泛应用,在不远的未来将彻底改变建筑的面貌,因此必须从如何找到适宜新材料的使用和表现手法上着手,而不是泥古不化的抱着古典形式不放。他也提到新的建筑必须为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服务。但思想总是走在前面,他没有能够提出什么是未来的建筑形式。

沙利文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先驱,他能够突破传统,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方法,特别是采用钢结构取代传统的墙承力结构建造高层建筑。他提出“形势追随功能”,其功能的含义包括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等。沙利文主张在传统继承上的发展和变化,为新时代设计新建筑。

美国建筑家赖特现代义建筑重要奠基人之一,将沙利文的现代建筑方法和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自己的有机建筑理论(organic architecture)、提出现代建筑与自然形式应该具有内在的关联,在自己的设计中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形式和功能的协调性。他将沙利文的“形势追随功能”发展为“功能与形式是一回事”(from and function are one),表明了他的功能主义的立场:认为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根本无法分开。他认为建筑的结构、材料、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因此,他反复强调的“有机设计”其实就是指这个综合性、功能主义的含义。

德意志制造联盟奠基人穆特休斯与费尔德关于现代设计之争影响深远。穆特休斯认为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大部分的新生代设计师、建筑师,如格罗庇乌斯、密斯等等都支持这一立场,德国,乃至欧洲的建筑设计因而得以走向理性发展之路。

格罗皮乌斯是现代主义建筑教育和设计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早期非常崇拜机械,坚信机器会改变我们的时代,甚至会改变人们对于生活问题的看法和传统立场。战后他认识到机器亦具有消极的一面,开始产生通过设计教育实现设计大同的社会乌托邦思想。他明确提出新的设计学院(包豪斯)的宗旨应该是:“创造一个能够使艺术家接受现代生产最有力的方法——机械(从最小的工具到最专门的机器)的环境。”包豪斯成为集当时西方现代设计、现代建筑、现代艺术思想大成的中心。

密斯是现代建筑主义建筑的设计大师,通过一生的实践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了“少就是多”的立场和原则,他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达到甚至可以违反功能要求的地步。密斯受贝伦斯和辛克尔的影响,毕生追寻一种国际主义的风格,一种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的、批量化的建筑风格,通过现代技术条件,他达到了这个无论是辛克尔还是贝伦斯都没有可能达到的理想。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于“机械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柯布西耶在他的第一本论文集《走向新建筑》的一开始写道:“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这中间存在着一种新精神”,“工程师运用经济法则和数学计算及管理学把人们和宇宙的自然法则调和一致”。他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法规中,相信“有统一意图的章法和设计精神”可以促成集权的现代主义。他主张设计上建筑上要向前看 ,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在上述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众说分云的陈述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共同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2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内涵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并不是上述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个人创造的结果,它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背景。从文化的意义上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直至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产生之前,几乎成为席卷全球的主流文化,它以其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技术性、工具性、理性化等等鲜明的特征,几乎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现代主义文化重要组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尤其在二战后发展成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以其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还没有哪一种设计风格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深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乃至于生存方式。

尽管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不是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的个人创造,但是,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赖特等建筑设计大师、建筑理论家、教育家作为公认的现代主义建筑的领头人物,他们的建筑思想可以说包含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来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反历史反传统:概略地说,从古希腊、古罗马直至19世纪,西方的石材结构、工匠技术、源于罗马的建筑规范和建筑理论的美学体系,构成了西方建筑的传统。两千多年中,建筑发展极为缓慢,建筑的更替一直包容在这个传统之中。所谓的变化也主要发生在建筑形式上、美学风格上,古典主义的形式美学成为传统建筑最核心的要素,建筑设计属于美术的范畴。早在19世纪,建筑界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有识之士,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这一情形的感召下,就开始反对传统,渴望新建筑。发端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首先以剧烈的反传统的姿态登上了建筑舞台。认为建筑必须是时代的代表和体现,时代在巨变,传统建筑风格的世代不变或断章取义的拼凑和折中都是矫饰的、虚伪的、病态的、不健康的、不诚实的,甚至认为附着于传统形式的“装饰即罪恶”。他们要割断历史,割断文脉,走向新建筑。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在同传统的抗争中形成的。

2、功能第一: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市场经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由此对建筑提出了多样化的功能需求。从拉斯金开始,强调建筑要为社会服务,建筑设计与美术是两个不同范畴,设计要以实用功能为核心,反对“为形式而形式”;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的思想。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更是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性和效率性,重功能轻形式。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又被称为功能主义建筑。

3、技术至上: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给建筑的营造提供了新的手段,现代主义建筑们毅然采用工业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钢材等等),改变建筑的基本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悬索结构等等) 及建造方法(如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等)。这些做法使得建筑营造,从传统的以工匠技巧为基础的手工艺转变成以结构力学、工程理论为基础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建造过程本身成为技术过程,成为工程科学管理的过程。

4、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理性主义表现在:(1)在设计上强调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勒•柯布西耶甚至认为可以形成科学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设计理性法则;(2) 在施工上把建造过程视为在力学、工程学等理性原则指导下的技术过程、工程科学管理的理性化过程;(3) 在建筑的使用上,把使用者视为纯理性的人,按照人体工程学去构造他们的使用功能;(4) 在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追求筒单的、冷漠的、数学的理性美。密斯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为了“极少”甚至不惜违反功能。(5) 使用工业材料,大规模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可减少成本,增大产出,符合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理性原则。

5、机器美学:以勒•柯布西耶为主的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都非常崇拜机器,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导致他们在建筑设计上、城市规划上提倡对机器的模仿,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一书中说,新建筑创作的精神来源于汽车与飞机,而只有结构工程师才真正能够把这两者的精神,通过工厂技术引入到建筑之中来,甚至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里暗含着勒•柯布西耶把人视为“机器人”的主张。

6、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多数是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主张不为少数权贵、精英服务,提倡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但他们自己是少数精英,却企图拯救众生。在勒•柯布西耶的言行中,这种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之间的矛盾,设计中个性化与强制化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方面,他强调个人感觉第一,强调民主化,为大众服务;另一方面,他又把其个人感觉强加于大众,强调国家要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要强权领导、专制设计,希望国家领导与建筑师之间建立一种联合、对话关系,由专家来治国。认为公众见识短浅,只有他们这样的精英、专家才能给大众创造美好的社会。这是一种由精英领导,不为精英服务,而强制性地为大众服务的新精英主义。

7、普适主义:既然现代主义建筑是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理性原则进行设计的,按照技术理性、规则、程序,使用工业材料和工程结构来实施的,其功能是为普遍化的理性人服务的,其形式是具有普适性的筒单几何形体,那么这样的建筑显然就排除了民族性、地方性、人文性和情感性,而具有普适主义的性质。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成国际主义建筑,这种普适主义是重要的思想因素之一。

8、乌托邦理想:勒•柯布西耶的乌托邦理想主义,表现在他希望通过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良好的社区,改变社会现状,以避免流血的社会革命。格罗皮乌斯早期的理想主义表现在对机器浪漫主义的热情上,战后他认识到机器亦具有消极的一面,开始产生通过设计教育实现设计大同的社会乌托邦理想。密斯则是形式上的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等等,总之,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普遍怀有“建筑可以改造社会”的乌托邦理想。

3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我们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归结了上述八点,但思想还不能仅仅停留于此,我们须进一步从哲学的视野来追问这些思想的本质。从上述的八点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技术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是否可以从技术来解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本质呢?或者反过来,如果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以技术作为其本质,我们又如何来加以解释呢?我们从如下方面来加以研讨。

一、 技术与传统建筑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被西方建筑界奉为经典的古罗马建筑理论著作《建筑十书》中,其作者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大要素:美观、实用、坚固,也就是说建筑的本质是从这三大要素来规定的。这一思想在西方两千多年的建筑传统中一脉相承。美观涉及建筑造型比例是否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形式方面;实用涉及建筑的使用是否便利的功能方面;坚固涉及建筑的构造、结构、材料、制造等方面。古罗马全盘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维特鲁威也同样会受到古希腊哲学影响,我们不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来解释他的建筑思想,按照“四因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包括形式因、质料因、目的因和动力因,涉及审美形式的美观可以看成形式因;涉及使用目的的实用功能可以看成目的因;涉及构造、结构、材料的建造过程及结果可以看成质料因和动力因。只有“四因”联为一体才能构成事物显现、产生的原因也即事物的本质。建筑师或建筑工匠以实用功能为目的,以美观为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结构、遵循一定的构造法则,也即把美观、实用、坚固三大要素结合为一体,才能把建筑房屋制作、生产出来。

在古希腊语中,“生产”一词叫做tikto,它与“技术”(techne)一词同义,对古希腊人来说,“技术”意思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手工艺,而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让某物作为此物或彼物进入在场者中显现出来。也就是说,“生产”或“技术”的意思是“让显现”。这层意思自古罗马以来就遮蔽在建筑营造法式之中,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大量记载和论述了古罗马时代的建筑营造法式和利用工具、机械的制造技术。海德格尔认为:后世把techne译为技术,并仅从狭义的营造、制造方面去规定技术,遮蔽了技术本身具有的“让显现”的原意。于是,从制作、制造方面去规定的技术就成了营造建筑的手段,技术与建筑的关系也就演变成了手段-目的关系。按照“四因说”,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其它三因从属于、统一于形式因。建筑本应以实用功能为目的,但传统上把形式因作为事物本质的思想,以及在传统社会中,建筑是为统治者、权贵们等少数人服务的,形式对于显示他们的权势、地位和奢华的生活方式来说更加重要。于是实用功能退居其次甚至被忘却,而形式风格转变为建筑的目的,构成了传统建筑的本质。在本应联为一体的建筑三大要素,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独有美观突显出来成为目的,实用退隐下去,而坚固仅仅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并与目的相分离。建筑与技术的关系由此构成了手段-目的模式关系,形成了统治西方两千多年的建筑传统。可以说,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而不作为手段的技术。

二、 现代技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全面渗透

在探讨建筑本质的思路上,20世纪的建筑师、建筑史学家、理论家除了因袭维特鲁威建筑三大要素的基本思想,并把它们转化成了“形式、功能、结构” 这样的现代语言之外,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发现和形成了“建筑空间”的概念,格罗皮乌斯说,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把“空间”作为建筑的第一基本要素,作为建筑的主角,空间统摄着“形式、功能、结构” 三大要素,并与它们一起构成了探讨现代建筑的四大要素。科学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使技术从基于经验的简单工具、手工制作转变为应用科学理论、以机器为实体、以程序化知识为过程的现代技术。在现代的意义上来研讨技术与建筑的关系,意味着我们要从现代技术对现代建筑四大要素的作用、影响和渗透来加以说明。

(1) 技术与空间:关于建筑空间,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们的具体观点众说不一。吉迪翁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受到启发,提出“空间-时间”的新概念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人甚至根据非欧几何来讨论建筑作为“第四度空间”、多维空间等等。诺伯格•舒尔兹在其《存在•空间•建筑》一书中总结了五种空间概念: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纯理论的抽象空间。建筑空间属于哪一种空间呢?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建筑师主张从长、宽、高三维欧几里德几何来理解和设计建筑空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也是从抽象的数学空间、客观的物理空间来理解和规定建筑空间的。勒•柯布西耶认为几何学是理性动物的语言,当人类精神同几何学规律相一致时,精神便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密斯的模数空间、中性流动空间;赖特内外结合的空间;勒•柯布西耶的柱支撑结构形成的开放空间等等,都把建筑空间看成是欧几里得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这种基于科学的建筑空间论本质上是基于技术的,这不仅仅在于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上依赖于技术。更深刻的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一般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海德格尔却认为,不是科学决定技术,而是技术决定科学。因为现代科学是依赖于实验技术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实验手段,技术以它展现自然的方式规定着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当然这并不等于具体的技术不能应用科学。从历史发生上说,科学先于技术,但从本质起源上讲,科学认识事物时,是在先存的技术框架之中去展开的。想一想几何学的起源,它不正是在丈量土地的测量技术之中诞生的吗?在科学技术化的当代,科学基于技术不难理解,同样,基于科学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本质上基于现代技术也是合理的推论。

(2) 技术与结构:在传统建筑中,技术作为手段仅通过“坚固”这一要素与建筑相关联。当现代技术以结构力学、工程理论替代经验,以水泥、玻璃、钢材等工业建筑材料替代石、木、砖瓦这些自然材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铁结构、悬索结构等现代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石材、砖木结构,以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和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替代传统手工营造,水、暖、电各种技术设备的发明应用……,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使得作为手段的技术显现出来,建造过程变成了技术过程,变成了工程科学管理的过程,结构变成了技术本身。在反对传统建筑“为形式而形式”、以形式为目的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有人甚至要把结构当作建筑的目的,也即要把传统上作为手段的技术当作目的,强调“忠实于结构来表现这些新材料”,申明钢和混凝土完美的代表着建筑的强度,是建筑的骨骼。玻璃闪烁的面纱,是骨骼外面的表皮。建筑要以结构来创造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形式,要书写钢筋混凝土的诗篇,要表现结构、表现材料,也即要表现现代技术。

(3) 技术与功能:从人的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出发,在人与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来讨论功能,通过建筑功能的作用来展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的、心理的、个人的、社会的、行为的、观念的等等诸多方面,建筑以其物质结构从自然空间中划分和创造出建筑空间来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使建筑功能构成人与建筑之间的效用关系。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建筑的基本功能是对环境进行控制,成为环境气候的“过滤器”,制造出适于人生产、生活的“人工空间”。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为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交往空间。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的,人类有历以来最大的变化是由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带来的,它们使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封建社会转变为市民社会,因而要求传统建筑转变为现代建筑,要求现代建筑的功能产生满足现代生存方式多样化的效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功能(尤其是物质功能)的注重与强调,使在传统建筑中被遗忘功能要素突显出来,回归到建筑首要目的的本位上,并提倡为大众服务等等,都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的。在技术与功能的关系上,技术不仅在于带来人的生产、生活的多样化而提出新的功能要求,更重要的是渗透于功能之中,使功能发挥效用。彼得•柯林斯区分了建筑中的四种功能主义:比拟于生物;比拟于机械;比拟于烹调;比拟于语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的功能无疑是比拟于机械的功能主义,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勒•柯布西耶的这句话是技术功能主义最典型的宣言,他把从技术得到的教益归纳为三点:第一,一个明确规定的问题自然会找到它的解决办法;第二,因为所有的人全具有同样的生物组织,他们全具有同样的基本需要;第三,像机器一样,建筑必须成为一种适合于标准的通过竞争选的产品,而这种标准则必须由逻辑分析与实验来确定。既然人及其需要可以比拟于机器来规定,既然建筑就是住人的机器,那么建筑的功能必然是机器的功能,也即是技术的功能。

(4) 技术与形式:在传统建筑中作为首要目的的形式,如今让位于基于技术的空间、结构、功能。形式风格不仅退出建筑的中心地位,而且以装饰为主的传统风格形式,从希腊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古典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罗可可式到各种各样的折中式,都不可能附着在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上,成为一种装饰,“装饰即罪恶”,必须把它们彻底抛弃。新建筑呼唤着非装饰性的新形式。但是这种新的形式从何而来?19世纪探索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们正是为此而困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从新建筑本身的结构、功能中找到了新形式的源泉,并且认为唯有从新建筑本身的空间、结构、功能中产生的形式,才是真实的、健康的、必然的形式。新的形式必然以表现空间、结构、功能的简单几何形体及其机械组合、必然以表现工业建筑材料的质感和色彩,以单一、冷漠、精确的方式显现出来。既然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三个要素本质上源于现代技术,那么从这三个要素而来并表现着它们的形式,在本质也同样源于技术。研究传统风格形式的建筑美学、艺术哲学转变成了机器美学、工程师美学也即技术美学、技术哲学。

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从世界观到人本身及其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造过程,从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到形式四大要素,都全面被现代技术所渗透。如今,传统建筑中技术与建筑的手段-目的的关系模式彻底瓦解了,三大要素分离的状态结束了,四大要素都全面统一在现代技术之中。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思想的本质从传统建筑的形式风格本质转变成为现代技术本质,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建筑已经成为了技术本身。这是技术扩张的胜利,这是技术“座架”本质的展现,这是建筑技术化的必然结果。

在这技术化的建筑中,在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丛林里,在这割断了历史、文脉,割断了地方性、民族性,排出了人的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建筑机器里,我们能够在此定居吗?我们能够以此为家园吗?人类会不会已经陷入了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呢?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ge-stell),它以挑战、促逼、订制、规程、校准的方式把自然与人都摆置在其中,转化为“持存物”。但是在这种“座架”的本质中却隐藏着使人异化的危险:“作为命运,座架指引着那种具有订造方式的解蔽。这种订造占统治地位之处,它便驱除任何另一种解蔽的可能性。……对人类的威胁不只来自可能有致命作用的技术机械和装置。真正的威胁已经在人的本质处触动了人类。”技术把其座架本质带给建筑,导致建筑的座架化,同样也会把异化的危险带给建筑。人类居留于此,必然导致人的异化,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必然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以技术为其本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遭到后现代主义者的质疑,正是在这种质疑与反叛中,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思想诞生了。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清华大学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3、《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比尔 .里斯贝罗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4、《建筑的伦理功能》卡斯滕 .哈里斯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

5、《现代建筑大师作品精粹》 荆其敏 张丽安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6、《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7、《建筑的革命》郑光复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8、《建筑是首哲理诗》赵鑫珊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9、《存在•空间•建筑》诺伯格•舒尔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10、《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作品 著作权 对策

一、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目前,从我国立法来看建筑作品仅指具有审美意义的表现形式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作品,与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分属不同的客体。近十几年来我国建筑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的立法已明显滞后于社会实际情况。另外,我国作为《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现行立法中对建筑作品的定义及范畴规定并不一致,实际上并未满足履行签约国义务的要求。

笔者认为,我国在建筑作品著作权立法上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建筑作品与美术作品仍有混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根据上述定义,人们完全可以将建筑作品认定为美术作品。虽然现在二者被作为两类不同客体进行保护且分别定义,但只是形式上对其作出区分,并不能摆脱人们长久以来将建筑作品归类于美术作品的习惯性认识。这同时暴露出立法对建筑作品定义过于简单的缺点。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各式各样建筑设计作品的出现,建筑作品彻底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是立法必然要求。第二,建筑作品范畴规定不科学。我国对建筑作品采取狭义的定义,即建筑作品仅包括建筑物或构筑物等三维立体作品。因此,如果建筑物本身受著作权法保护,它的设计图无疑也应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三,缺少可操作条款。目前仅《著作权法》和《著作权实施条例》对建筑作品有规定,这几个条文仅仅规定了建筑作品的定义和范畴,这造成了理论界的争论和实务界的难题。对建筑作品的认定标准、侵权行为的认定及对权利人的救济方式等重要的问题都没有立法依据或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司法现状与不足

建筑作品的设计及建造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法官由于对建筑知识缺乏了解很难从专业的角度作出判断。因此在实践审判中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对独创性与艺术性的判断标准。独创性和艺术性是建筑作品必须具备的两个特征。首先艺术性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同样的一幢建筑物,有人认为具有审美意义而有人认为不具有审美意义,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设置一个衡量的标准。独立创作相对容易判断,而对于如何认定“创”的部分,我国立法上没有规定,司法上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标准。第二,缺乏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标准。任何建筑作品都有借鉴前人优秀设计的部分,或者将别人的设计作品加入自己的美学构思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这是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将之称之为抄袭,否则就违背了著作权法鼓励创新的立法宗旨。可实践中的难题是建筑作品侵权总介于借鉴创新和完全抄袭之间,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如何判定两个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我国是个成文法国家,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案件审理,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结果都很难避免争论和质疑。如奥运体育场“鸟巢”侵权案,虽然结果早已尘埃落定,但理论界仍在争论该案中被告的行为到底是侵权还是合理使用。

三、完善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一)重新定义建筑作品,扩大建筑作品的范畴

很多学者认同美国著作权法对建筑作品的定义,但各国立法都有其独特的背景。笔者建议应将建筑作品定义为以建筑物或构筑物表现出来的具有艺术特征且独立于实用功能的作品及与之相关的设计图和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建筑设计图实施的结果不是建筑作品而只是一般的建筑物,那么该设计图只能作为一般的图形作品进行保护。对建筑作品的范围,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广义的界定:包括建筑物及构筑物、建筑设计图(施工图)及建筑模型。其中建筑设计图包括设计草图、建筑施工图及效果图。同时将三者划为同一类客体进行保护。

(二)引入专家鉴定机制解决建筑作品认定问题

我国在判断建筑作品独创性的问题上,应当引入专家鉴定机制。专家应当在鉴定意见中详细写明涉案建筑的哪些部分具有独创性并对创作的程度进行分级说明,同时指出该独创性的部分是否独立于实用功能。专家的鉴定意见作为法官判断的重要参考,在没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情况不得专家的鉴定意见。至于涉案建筑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建筑作品,由法官依据独立完成加适量创作的标准原则、专家意见及其他证据综合考虑判断。

(三)立法上增加可操作性条款,实践中指导案例

有学者建议我国应当学习其他国家制定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单行法,这样可以加大对建筑作品的保护力度。笔者认为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参考外国立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司法解释来弥补立法不足。从国外经验及我国审判实际来看,建筑作品侵权案件中许多价值判断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涉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最高人民法院有针对性的相关案例,首先给法官审判提供了借鉴,同时也减少了法官自由裁量全对案件结果的影响。

(四)完善著作权登记制度

对建筑作品来说,一旦发生侵权案件,建筑作品权利证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某些国家规定,建筑作品必须到相关部分登记,否则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美国曾专门过建筑作品著作权登记规则。笔者认为,对建筑作品侵权仍适用自愿登记制度,但须完善审查流程,提高获取著作权权利证书的门槛。这一点可以参考专利相关法规中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流程,权利人在登记时需要提供建筑作品或模型作品的照片或视频资料,并明确说明就作品哪些部分进行登记。审查人员根据整体观感法判断独创性及审美意义,并决定是否授予权利证书。

参考文献:

[1]康佑发.建筑作品版权保护法律适用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2]卢海君.美国的建筑作品版权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法学,2010,(2).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方法、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设计方法存在于建筑设计活动之中,在开始其研究之前就已存在,现在对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大多是对先前方法的总结和分析。从研究内容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法,而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同时存在着多种建筑设计方法,当下的设计方法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建筑设计方法的这种多元性发展,是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其中主要受到哲学、艺术、科技和社会等相关学科的影响。

1.哲学发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影响:

建筑设计方法的理论发展,在不同时期受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1950~1960年代,受到笛卡尔《方法论》的影响颇深。笛卡尔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复杂问题分解成为多个较简单的小问题,第二步,由易到难的逐个解决这些小问题,第三步,将所有问题解决之后再进行全面检验。笛卡尔提出的这种直观、演绎、分析、综合和检验的方法,深深的影响了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设计方法学。西方初期的设计方法理论,将设计过程视为一个可以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过程,于是一些早起设计方法理论的倡导者以科学方法定位,例如克里斯托弗・琼斯(J.C.Jones)提出的“分析――综合――评估”的设计过程,布鲁斯・阿契(L.B.Archer)提出的“分析――综合――发展”的设计模式,还有我国张伶伶先生提出的包含“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完善阶段”三阶段的螺旋上升的设计过程模式。初期的这种设计方法行为发生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并且行为与行为之间有较强的逻辑关联,因此流传较广,使用较多。20世纪70年代开始,笛卡尔理性归纳的传统哲学方法收到了波普尔(Karl Popper)的新方法挑战。他认为科学的推理方法存在偶然性,并提出了猜想与反驳的观点,研究者提出尽可能多的大胆猜测,然后对此进行严格的检验,经受不住严格检验的理论被抛弃,而保留下来经受住严格检验的理论。这时期的设计方法研究者又出现了新的思路,例如希利尔 (BinHillier) 提出的“猜想―分析”为核心的设计过程模型,简・达克的“原始动机与设计过程”模式,还有勃罗德彭特的 “立”和 “舍”的建筑设计过程。

2.艺术发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影响:

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也在深刻的影响着建筑,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不同的艺术处理手法,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装饰等方面都有体现,建筑被贴上不同的标签,出现了各种“主义”与“风格”。在1 9世纪初期,欧洲艺术出现了复古主义,在建筑设计中也全面展开了复古主义运动,例如法国的古典主义,英国的浪漫主义、美国的折衷主义等,代表作有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等。19世纪末,欧美国家出现了反对工业化的艺术运动,反对机器制造,反对历史样式,建筑设计受到影响也先后出现了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青年风格”运动等,代表作有莫里斯设计的住宅“红屋”, 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德国魏玛艺术学校等。20世纪初期,建筑又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发展出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之后的俄国构成主义建筑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设计运动等都是受到了艺术的影响后发生的。

3.科技发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影响:

建筑设计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正在快速的更新。古时候在建筑建造之前,只有建筑师的大脑中有设计的全部内容,因此建筑师在设计之后,还需在建筑施工中将脑海中的图纸解释给工匠,甚至有些还在自己做工匠去建造。长期以来建筑师是通过草图来设计和深化方案,将脑中的三维建筑物转化成二维平面图,在建造的过程的再将二维的图纸转化为三维的物质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辅助设计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设计的方法,可以超越平、立、剖的限制,利用模型设计和表达三维空间结构复杂多变的建筑物,利用计算机建造虚拟建筑来推敲和检验设计方案,提高了设计的精度和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设计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例如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展出了全新的设计方法,科技的发展让建筑设计方法变得更便捷、更高效、更科学。

4.社会发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影响:

在不同时期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问题,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问题,建筑设计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封闭了几百年的中国被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了,留洋归国的建筑师怀抱着传统的复兴,开始了将中国传统建筑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的首次尝试,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梁思成设计的北京仁立地毯公司,徐敬直和李惠伯的南京中央博物院等。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各种国外的建筑方法涌入国内,我国的建筑师将首都北京的国家形象放在首位,但是当时建筑界对现代主义的了解不深,建筑设计方法还不成熟,只是简单的提取一些易用的符号,一时北京城的各个建筑顶都冒现了传统的亭子。之后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场所的环境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智能建筑应运而生。1984年,由SOM设计事务所与联合技术建筑公司共同设计完成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City Place大厦,它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舒适、高效和节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建筑师对智能建筑的研究,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球资源造成的损害,让人们渐渐意识到能源短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建筑界相继提出了“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节能建筑”、“低碳建筑”、“ 可持续建筑”等建筑理念,建筑师在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中,总结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环境问题,例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朝向、日照利用和保温隔热等,并结合传统的设计方法发展出了新的方法,例如杨经文针对热带城市提出的“生物气候学”设计方法,采用了建筑内部大量的过渡空间、丰富的可变性墙体、植物与建筑的整合等多种独特的设计手法。

小结:

在总结历史上出现的建筑设计方法时,不能狭隘的认为某种方法是正确的,不能够用某种方法来定义设计行为。建筑设计方法的目的是得到设计方案,取得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不只是一种或几种。不同的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同一个设计不同的建筑师设计手法不同,因此得到的设计方案千差万别,但每个方案都是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建筑设计的过程不像数学计算可以套用统一的公式,而是应该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克宁.设计方法论并非设计方法[J].华中建筑,1996,14(2).

[2] 白雪海.设计方法论的哲学思考与启示[J].新建筑,2000,1.

[3] 张伶伶,赵伟锋,李光皓.关注过程学会思考[J].新建筑,2007(6)

[4] 汪坦.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J].世界建筑,1980(2)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12篇

1.1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讨论建筑设计的意义首先应该讨论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可以这么说:随着城市的出现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建筑艺术的大幕也跟着揭开了。营造城市所投入的巨大劳动和智慧让一个个文明灿烂登场又黯然谢幕。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物;而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建筑队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

1)首先是绿化。建筑物是需要占地的,势必会侵占原有的植物覆盖区。优秀的设计可以改善植被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好的绿化措施能创造出更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区域。

2)第二是交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给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加剧了城市人车拥堵的状况;此外汽车数量的激增、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好的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对环境污染也会起到相应的改善作用。

3)能源。新建筑的建设对水、电、气、暖的需求量也加大;同时也加剧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能源的消耗。

4)文脉。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造型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而恶俗的设计则会让城市消减甚至失去本有的特色。

5)空间。很棒的空间设计能够吸引人们驻足或者休憩,带给人们需要的内心感受,甚至能与人们起到共鸣。一个优秀的社会公共空间带给人们的,英不仅仅局限在容纳人们活动;应该更好的促进公众活动。评价建筑优劣的标准有很多,但以上五条原则是其中最最基本的准则,是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空间上最具体的体现,也是建筑设计存在意义的基础。

1.2建筑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建筑的构筑本身就已经集合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凝结了无数人类的智慧和劳动。在文明发展史上,许多的历史文化都是伴随着一些标志性建筑而流传下来的。建筑的构筑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会滞后于同期的科学文化发展。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着某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甚至会超越它的形象本身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而流传千古,世世代代的影响着后人。这种建筑所代表的意义也已超越了一般建筑存在的意义。建筑物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会为相应的社会阶层服务。因此在建筑史中关于建筑物中形制、形象所反映的森严的等级、阶级思想就不难理解了。虽然建筑不会成为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发展的先锋,但它却会随着设计人或是使用者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形成某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成就和没落。虽然所有的建筑都改变不了最终湮灭消失的结局,但其在精神文明上的传承和影响却是长久存在的。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在文化和哲学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3建筑与人的关系

建筑设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功能。建筑的功能是什么?功能就是空间的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年轻的建筑师往往将建筑的空间功能片面的理解为平面功能,实质上平面功能仅仅是空间功能最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方法是国内僵化建筑教育方法的产物。而有机的,立体三维的思考建筑空间功能往往能创造出更富有意义的空间环境。(例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做品)人类大量的活动是在建筑中进行的,所有与人生理有关的问题都需在建筑中得到解决。如呼吸、行走、坐、卧、进食、排泄、取暖、避寒等等。这是建筑设计要解决的第一步,也是人为自己创造的空间最原始的功能要求。其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比其它生物对建筑空间更高的需求。比如人类的羞耻感,对空间隐秘性的需求;对光线、高度以及声音等的需求。

最后,需要满足人们的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比如特殊人群对某些特殊空间的特殊需求,这往往会跟人们的社会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其他某些特殊方面相匹配。所以,功能所体现的就是人(设计者)在充分考虑自身多种需求再结合所了解到的人群的特殊需求的条件下为人(使用者)所创造的相对应的空间环境。然后,人(使用者)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社会活动,这样的空间的优缺点又会在生理、心理或是文化习惯上影响了特定人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人创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又影响了人。我想这就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和终极意义。

2建筑设计理念的新思考

建筑的实用性、建筑的思想、建筑的设计手法,这三个因素是建筑师支撑整个建筑创作始终的基本内涵,也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引导设计的三大主要依据,它们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依存。我们说建筑设计的前提是设计形成的建筑最主要要满足其相应的使用功能,在此前提下,通过建筑思想的指引,运用相关的建筑设计方法,可以完成具有某种意义的建筑作品;相反,面对具有某种意义及功能的建筑作品,分析其设计方法,也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设计思想来。不论是通过正反哪方面来看建筑设计,建筑的实用、思想、手法都是贯穿建筑设计始终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并不单单只针对某一个建筑个体而言。大量的群体建筑的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个体分析为不同的几何形体,以此作为总体的设计方向和研究。使每个单体建筑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筑师们运用这种手法设计出了大量的、各种功能的建筑出来,而这些就成为了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3结语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抽象;构型;建筑;效应;原则

1简述抽象几何构型元素及建筑空间设计的定义

1.1概念定义

几何构型,是指一些建筑内部构造中一些符合数学几何方面的立体形状。抽象赋予了数学上几何构型不一样的概念,更符合现代人对于建筑的审美要求,在建筑学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建筑空间离不开基本的抽象几何构型,它们是一种基本的元素体,给建筑带来了不一样的美感。建筑空间是建筑的形体存在,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的空间,无空间不成建筑。建筑空间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方面。其中,使用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建筑存在的最根本意义。而建筑的精神功能比较虚化,一般与等相结合。例如,在宗教熏陶下形成的文化建筑空间和一些图腾文化等植入到建筑本身,会使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体现功能,即表现出精神功能。

1.2近现代时期的研究情况

对于抽象几何学,它最初始于包豪斯时代,也即从那时候开始,抽象几何构型开始逐渐展现出艺术效果,在建筑、艺术品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结合。而如今,抽象几何构型元素已经成为造型艺术的表达方法,比如在建筑设计、立体设计和美学平面设计中都与几何构型元素息息相关。建筑学的出现已无从考究,但一直缓慢发展,直至于几何构型元素相结合,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建筑空间使用的一些元素和语言文化表达非常单一、枯燥,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与几何构型元素相结合,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美感,同时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及对建筑的要求。因此,现代的建筑空间设计更加抽象化,它的抽象是基于抽象几何构型元素上体现的。现代建筑造型独特,设计大胆和创新,正是源于此。

2抽象几何构型元素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语言效应

抽象几何构型元素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能够体现语言效应,主要有三个方面(几何学角度):分形几何、欧式几何和拓扑几何。这三种语言效应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空间观、建筑形体、建筑思潮和绘画艺术,详见表1。总而言之,欧式几何是使用最广泛的,其语言效应能够简单识别,主要应用在现代主义建筑上;分形几何相对来说更具趣味性,更加灵活、生动,在仿生建筑和分形建筑中应用更广泛,因为它抽象元素基本从自然界中参考并剥离出来;拓扑几何,它是对几何构型元素在横向和纵向上进一步的拉伸和弯曲,获得更具创意和美感的创意复杂曲面,这个构型的建筑空间形体内容非常丰富,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应用在自然主义建筑空间设计中。

2.2三大原则的使用

建筑空间设计中应用抽象几何构型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原则:结合形态与意义、设计适当的造型和维持整体的一致性。结合形态与意义,是指在建筑空间设计前,需了解几何构型元素的形态以及它表达的意义,将两者理解结合后,再以此作为自己设计建筑空间的出发点或者创新点。因为如果脱离实际的意义,那么几何构型元素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阻碍建筑空间的设计。抽象几何构型元素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包括灵活多变,动态变化,丰富内涵和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等,所以如果没有选择恰当的造型,会达不到意想中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尝试,从而找到一个能够协调抽象几何构型元素与建筑空间设计的造型。和谐一致是建筑必不可少的条件,不仅仅为了美观,而且也是为了建筑设计建造成建筑的现实性,为了建筑物自身的稳定以及居住人员的安全。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略装饰材料、装置材料、色彩影响等因素,只有综合全面考虑,才能更好地实现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一致性与和谐性,赋予建筑更大的价值。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新事物和技术不断涌现,给几何构型元素与建筑空间设计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创意点子与方向。相关人员需要不断挖掘和注入新鲜活力以及追求建筑空间的丰富美感,与现代审美观互相磨合和进步。只有这样,几何构型元素才能在各个方面得到极大的运用和发展,创造出更加具有内涵的语言效应等,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作者:赵茂锦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大鹏.浅析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构成秩序[J].建材与装饰,2016(06):121-123.

[2].抽象几何构型元素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樊艳春.数字美学在当代别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14篇

传统的建筑学教育多是以纸上的功能设计为建筑方案设计的起点。所教授的建筑学学生一般都经过几个阶段的成长而成熟。首先,第一个阶段是功能的堆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对功能的梳理还不够娴熟,教师一般以功能合理为基本前提教导学生完成方案。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方案以功能的堆砌和罗列为特点,其基本要求是功能的合理与顺畅。第二阶段,在一定的功能协调的能力下,开始追求平、立面的形式化。这当中首先涉及的是平面的形式化。学生大多是在考虑大的功能分区的同时设计一个较为平衡稳定的平面构成,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对功能的考虑不够周全,将具体的功能植入该平面构成时,构成会发生较大变化而“变形”。最后,当功能被理顺之后发现当初美观的平面构成也基本不复存在了。到该阶段后期,一些学生已经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功能与平面之间的内在关系,所预想的平面构成在实现功能后也不会有过多变形。此时,既达到了平面的美感又完成了功能的布置。第三阶段,由于对平面与功能的协调能力较强,学生在方案一开始就同时考虑功能、平面、立面甚至空间,达到同时涉及多个层面内容的境界。这是熟练掌握功能及平面的基础上,经历前两个阶段的成长而达到的新的层次的成熟。能够在方案之初同时构想多层次的内容,意味着可随心所欲地将空间或是立面等作为作品的重点而予以设计。以上是学生在传统建筑学教学下的一般经历。这种建筑方案设计教育的起点是“纸上的功能”,至少是以“纸上设计”为起点。

(一)以“空间”为设计起点

其实,建筑方案设计的起点可以有很多选择,同样是“纸上设计”,还可以将空间作为设计的起点。可以根据各个限制因素,预先构想在建筑中形成某个意义空间,而这个意义空间在该建筑中应处于某个核心位置,其他空间围绕这个主导空间展开,最终形成整体建筑。该意义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关系是有主次的,并有机融合的,一旦抽出该意义空间,建筑整体就趋于离散。例如,在方案设计之初,就构想形成一个中庭。该中庭平面狭而长,所有丰富该中庭的要素都来自建筑本身,包括相隔一定距离但连续的直跑楼梯,的电梯,中庭两个长界面上的走廊或开洞,架设在半空的天桥,所有这些要素被穿过以角钢支撑的透明玻璃屋顶的阳光照射,将其阴影投撒在中庭长界面和地板上,最终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当然,中庭两个长界面及地板的材质应精心选择,中庭短界面是采取虚的玻璃还是实墙维护或是虚实嵌套,都可再考虑。总之,这个中庭就是该方案的“中心”或者说是“意义空间”。其他空间围绕该中庭展开。所以,以空间作为设计的起点在某种意义上更强调了“空间是建筑本质”的命题。

(二)以“剖面”为设计起点

“纸上设计”还可以剖面为起点,剖面是方案设计中经常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但是,相比之下,剖面的空间属性比平面和立面更强,其与空间的内在联系也更为紧密。从理论上,可以认为是无数个剖面组合成了空间,精彩的建筑空间是由若干有质量的剖面和合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剖面比平面更有资格作为建筑设计的起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一个大型建筑的中庭里,构想要形成一个剖面,在这个剖面上,有若干与剖切方向平行的直跑楼梯,这些楼梯规模不大,但数目却较多。这些直跑楼梯和对应的走廊在剖面上形成极为有序、美观的韵律。当然,形成这个构想需要相当数量的楼梯和建筑规模,但形成的空间也是极为震撼的。此外,在楼梯另外一侧需要有大的共享空间来“体验”这一剖面的韵律。

(三)构想整体,难分先后

其实,当人们娴熟地掌握了“纸上设计”以后,设计起点可能很难分清是平面、空间,还是剖面了。因为在设计之初,就综合地考虑了平、立、剖面及空间,在一定高度上,整体性地构想了整个建筑。此时,平面、空间或是剖面,谁是起点,恐怕难分先后了。

二、“理念先行”的设计方法

“理念先行”的设计方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设计手法。“它并不是像通常做法那样,首先通过功能分析决定平面,然后转移到对部分空间的塑造,最后再决定整体的建筑构成。……设计从一开始,就以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思想理念决定所有东西。”其实,“对于概念抑或更准确的说是设计理念的喜好和追求在许多建筑大师的创作中都是共通的”,所以这也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和学习的设计方式。设计者一旦找到一种适合解决方案问题的“理想原则或途径”,就应在设计中坚持并贯彻到底。在这里,笔者将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该理念源自一种思想或概念,即一种哲学上的认识、思想方法或文字概括。二是该理念源自一种具象的客观实有,姑且分别称它们为“源概念”和“源模像”。

(一)以“源概念”为设计起点

“源概念”设计主要是指设计者在具体的设计之前,预先构想了一种抽象的思想方法或一个定义。该思想或定义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其间,最终使整个建筑极端统一并明确表达了同一认识。如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终极木屋”,该木屋的设计“源概念”是:通过一种方式,代替普通的多种手法需要,来实现各种功能,比如柱、梁、窗、床等,在功能分化之前保持一个和谐整体的原始性。没有地板、天花板以及墙壁之分,地板可以是天花板,也可以是墙壁,居住者在其中是去发现而不是被规定。实现这一概念的基本构件是垒叠的方木

(二)以“源模像”为设计起点

“源模像”设计主要是指设计者通过对某一具象的客观实有进行分析并形成认识以后,以该客观实有的性质或外在等特征为基本概念形成方案。如以“像素”为“源模像”形成方案。“像素”的特性是,“图像”以“像素”为基本单位,每一个“像素”的形态是一致的,只是通过“像素”自身的连续性的浓淡阶调变换及不断重复而构成千变万化的“图像”。通过这一特性,可以形成相应的建筑方案。例如,平面上,以一定尺寸的矩形格网形成,各房间、走廊、楼梯、内院等均以该矩形格为基本单位而形成;立面构图或是开窗时,也以一定的矩形格为基本形成单位,形成单位的大小、组成方式均可变化,可凸可凹,可虚可实,可整可散;整个建筑的体量也以某特定的长方体或立方体为单位进行组合、加减等;包括内部空间的装饰等各个方面都复如此。这样一来,整个建筑从里到外协调统一,既有条理又不失变化。

三、以“模型”为设计起点

在传统的建筑学教育中,模型大多被认为是方案设计的辅助手段。很多学生在方案完成之后制作模型,拍些照片来丰富作业。或在设计过程中制作模型,以方便对方案进行推敲。在这几种情况下,模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都打了折扣。若以“模型”作为设计的起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充分发挥了模型的作用,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方案的生成机制。因此,本文所提到的模型主要用于表达设计初衷、还原构思和呈现虚拟三维。从设计过程来分,主要属于概念模型而非定稿模型。从用途角度来分,主要是设计模型而非展示或工作模型。由于主要用于生成方案初稿,所以模型的比例尺度可以不必过于精准,模型刻画的精度不必太高,场景的真实性和光电效果可以先忽略,只要能完整表达设计者的构思即可。从“模型”生成的建筑作品与“纸上设计”的建筑有质的差别,当使用图纸这一手段表达建筑时,单从平面图即可看出两者的实质性差别,从使用上也能感受到建筑的体积感和更立体的空间倾向。以“模型”作为建筑设计起点还有很多其他方式难以取代的优势:首先,从一开始就着手用模型表达设计构思,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模型一直处于“生长”状态,设计构思与模型都是未完成时,在实质上是相互促进成长,在很长时间里它们的结局不仅是未定的,而且是多向的。其次,模型为建筑设计提供的不可替代的、最直接的可感知要素是空间,除此之外,还包括光线、色彩、机理、尺度比例等;最后,模型提供了“建筑漫步”的可能性,还提供了实际建筑不可能提供的视角,这都是完善设计的良好条件。总之,在模型开始生成到完成,“我们经历着时间、色彩、光线、机理、触感、尺度等一系列的建筑限定元素,也经历了基地、屋顶、雨蓬、支撑物或柱子、隔断等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底盘制作、建筑主体制作、环境配景制作等建筑基本元素和某些限定元素的制作”,这汇集了众多直接且深刻的元素感知,为完善建筑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很多建筑大师就是以模型作为建筑设计的起点的,比如解构主义建筑大师盖里。他的事务所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的工作与模型有关。他们先制作模型,然后通过三维扫描将其扫进电脑,再进行下一步的方案推敲。这个设计过程使整个建筑的设计方式更加立体化,所得到的最终作品当然也与众不同。

四、以“建造”为设计起点

至今,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方法还是从平面入手,进而再深入方案。但人在建筑中是不能完全体会到平面构图的,即平面的艺术性不等同于建筑的艺术性。人直接体会到的是空间,虽然前面所讲述的“纸上设计”亦有从空间入手设计建筑的,但相对于实际的空间体验来说,它还是一种间接手段。如果将“建造”作为建筑设计的起点,这将更加接近建筑活动的本质———“……选择和使用材料并通过建造形成空间。”这在一定意义上也重新定义了建筑:“即建筑等于建造的材料、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总和。”张永和在《平常建筑》91第3期中详细分析了密斯1923年的砖住宅平面,该平面图没有描述家居与建筑的关系,图上仅为多道砖墙和玻璃维护。它着重表示了砖墙的砌筑方法,使人们几乎能直接拿此图来施工。它的意义不在于砖宅本身的设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即从建造入手生成建筑。1996年,卒姆托(PeterZumthor)的瑞士沃尔斯温泉浴场(ThermalBathsVals)完工,该建筑选用了当地的片岩作基本承重材料,片岩构成的承重体尺寸庞大,已不形成“柱”,而更像是“墩子”。这些“墩子”不均匀地分布在平面上,通过占据空间自然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石墩内部还可“挖出”小的私密空间。混凝土楼板从石墩的顶部悬挑出来,楼板之间还留有几厘米宽的缝隙,用玻璃密封后形成带有“光线”的屋顶。该作品就是典型的存在于“建造”逻辑之中的建筑。可见,以“建造”为起点设计建筑,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建筑的生成逻辑和方式。在这里,只能探讨“建造如何构成建筑的意义,而不是建造在建筑中的意义。”此外,“近年来建构理论的复兴,就是试图回归到建筑的建造过程,这不只是对材料和工艺的尊重,同时也是追求基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设计原创与美学表达。”因此,提倡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从建造入手,研究材料、构造、工艺本身及其表现力,以此为始,让设计在建造上开始并在其中延续,最终以卓越的细部、和谐的整体、个性的空间展现建筑。

五、以“计算机应用”为设计起点

以“计算机应用”作为设计起点,其实质上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方法。它是“通过非传统的方法整合多学科思维模式(计算几何学、计算机科学、离散数学及图论、计算机算法研究等计算机科学的派生物)并将其贯穿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建筑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实质实际上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网络功能,在一种理性原则控制的前提下,以穷举或排列组合的方式呈现阶段性成果,以弥补建筑师在思考过程中的缺失。其难点(也是核心)在于如何将传统的设计思维落实于计算机程序生成方法上及如何充分利用传统设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生成方法之间的内在实质性联系。此外,要掌握数字化的生成建筑设计方法,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程序语言、编程的相关知识。目前,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建筑作品落成,从它们奇特的外观上一望便知,是出于计算机的杰作。目前应该做到,在建筑设计上形成方案时,要建立在推敲三维模型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激励设计人员挖掘各种软件的深层功能,在具备了建立较为复杂的空间能力之后,设计人员的空间思维可以摆脱束服,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各种在数字化设计中应用到的软件各具优势,在实际操作时常常要综合利用多个软件来完成设计。由于人们已经从认知系统和工具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设计者的作品不再是对外国数字建筑的简单模仿或片段抄袭,而是在建筑设计的起点上就从真正的数字化做起。尽管可能在一开始的过程中,人们的作品可能不那么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但在方法和概念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也是阶段性成果。

六、结语

建筑设计的定义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就在部分老一辈建筑师以他们近乎杰出的作品构筑中国建筑坚实平台的同时,两种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在把中国建筑界推向一个极至。对于前者来说,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奋斗以及年见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积累,就在当今这种日益优越的条件、基础以及技术手段的北影下,那些仍然没有放弃创作、保持活力的老一辈建筑师不断推出了成熟而富有说服力的作品,下百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建筑的整体水平。后者当是更令人振奋的两股势力,一种来自于西方世界,由地道的国外名星建筑师及事务所、商业建筑师及设计公司,以及借用国外设计组织招牌的华人建筑师组成,他们以争取设计市场及获取设计利润为基本目的,通过他们的特殊身份和手段获得设计机会;另一种势力产生于本土,即中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中有土生土长但熟知世界建筑潮流的青年建筑师,有受过西方建筑并有过西方生活经历后回国工作的青年建筑师,这些人或者通过了正统的国内设计机制,替代着某些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逐渐衷微的前辈人,或者通过盘根错节的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了无数的设计项目,得以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这两种势力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独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美学,不仅了解中国,而且了解世界(或者相反),他们把握脉搏,创造力旺盛,具有争强的劲头,正是他们的作品使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靠得更近,并使中国建筑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这三种基本群体组成了壮观的建筑阵容,在中国特定条件制约下,他们在建筑设计观念上具有某种显而易见的共通性,同时又显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道阳光灿烂的建筑风景线,深入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这种共通性和个性特征。

①他们作品的创作大体遵循这样的:为满足现阶段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建筑中,以现代主义建筑的某种基本思想或某些设计原则为基因,综合运用多元的设计美学观进行创作:

②某些作品仍崇尚简洁纯粹的机器美学,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又兼具近似后现代的局部装饰趣味,建筑的形式美国微软公司仍作为设计的第一原则:

③某些作品通过某种方式的表达,试图表现对高成果的运用及与前沿的结合:

④某些建筑师对乡土地方文化带有浓重的卷恋之情,但他们又不泄一顾于一般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建筑作品试图让地方文化通过"化显"的方式再现:

⑤某些建筑师追求作品的思想深度,从现代观念那里受到启发,建筑作品带有神秘的色彩、个人的信码及抽象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主义建筑思想的基因就象一条无形的线索,把各自闪烁着异彩的建筑体联成一体,形成了建筑的明晰的趋势,为了便于展开对这样一种趋势的讨论,我们不得不给它帜上一个标签名,称它为"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而上述三种建筑师群体的集合,就成了"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师".

西方新现代主义建筑概念似乎不象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那样十分清晰,但从各种文章来看,似可将新现代主义者分成两类,一类以迈耶、罗杰斯、福斯特、文彦、博塔、安藤忠雄为代表,包括了英国高技派、法国新柯布西埃派、日本新表现主义派,美国白色派等等,他们对现代主义理念或空间严肃地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现代主义建筑价值和观,但他们在更广阔的程度上,具有独特的设计及美学观念:另一类以埃森曼、库哈斯、盖里、屈米、莫菲西斯、赫迪克、李伯斯金等人为代表,这类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哲学更接近解构主义思想,"建筑作品以其分裂、解体、不稳定、不协调节器的形象引人注目","建筑作品的空间没有、变换无穷、耐人寻味".克斯曾说,80年代中期,看到纽约的一些批评家在罗杰斯和福斯特身上贴上"Neo-Modern"的标签,我意识到解构主义和埃森曼对现代(Modern)建筑而言,确乎是"新(New"的,所以我就杜撰了"新现代"(NewModern)一词,埃森曼假设了一种取代"人从他们的世界中心离"离的新现代建筑,去对抗原型关系和功能主义,并将新建筑置于一个迅速和分解的模式中,形成一种以可以认识、一系列没有意义的符号碎片来进行设计的。查尔斯。克期在《新现代主义》一文中指出,"正是这种近乎埃森曼的意识形态确切地定义了新现代义……建筑师直至最近,在使他们的建筑达到功能要求,并为进一步达到的需要而操心。现在,新现代主义者不再相信人文主义,他们设计的作品是形而上学的概念的自我表现游戏。他们不再是企图改变社会的乌托邦,而是玩弄现代主义形式的美学家他们最重要的信息不再是论理的,而是风格的、一种20世纪末苦专经营的、新巴洛克的装饰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