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篇

鞋底表面可能再现的特征只能是反映人身固有特性的常态磨损特征。本文仅就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同一认定价值及其再现的可能性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概念及其价值

目前,鞋印检验中所利用的形态特征,依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三类:

1.在鞋底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特征。如:花纹的种类、布局,鞋底表面细小花纹的分布和特殊形态,制作中形成的气孔、注料痕,切边时形成的表面花纹的特定分布及流向等等。这类特征的特定性很强,可以做为同一认定的重要依据。但这类特征依附原来的特定鞋底而存在,一旦失去这双鞋子,则无法予以恢复。

2.在鞋子穿用、修理过程中由一些外在偶然性因素作用而形成的特征。如,割划痕、缺损、补丁、烧灼痕,鞋丁等的分布、位置、形态。这类特征的特定性极强,在同一认定中的利用价值最高。但这类特征均为若干偶然性因素随机组合作用的结果,再现形成这些特征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恢复再现这类特征亦不可能。

3.人在穿鞋行走运动中形成的鞋底磨损特征。磨损特征是人在行走运动时,鞋底同地面相互摩擦作用的结果,它在同一认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在天津市公安局查阅的159件鞋印鉴定统计,运用磨损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有92件,占57.9%,其中单纯以磨损特征作为同一认定依据的84件,磨损特征与其他特征结合运用的8件。

在鞋印检验实践中,又可将磨损特征依其在其他鞋底上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和出现率的高低而分为两种,

(1)种类特征 (或称一般特征)。包括磨损的程度、部位和一般形状。

(2)特定特征 (或称细节特征)。包括:

特殊 (罕见)的磨损形态;几处磨损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因磨损而形成鞋底花纹深浅的变化;因磨损而形成鞋底花纹表面形态的变化;磨损部位内残留鞋底花纹的分布和数量;磨损部位周围边缘花纹的形状和分布;磨损部位以外的鞋底花纹的数量和分布;鞋底附属物 (如绊、带、帽)因磨损而形成的变形;因磨损形成的孔洞、缺损的部位及形态。

上述特征中,有一种是因外在的偶然性机械力作用,如攀登、跄擦等特殊动作或鞋底某部位凹凸变形等原因形成的特殊磨损,这种磨损不是在人正常行走运动中所形成的,称之为“非常态磨损特征”。另一种是人在穿鞋正常行走运动中逐渐形成的鞋底磨损,称之为“常态磨损特征”。人在行走运动时,鞋底表面沿地面滑动或具有滑动的趋势,因而在与地面接触部位产生阻止相对滑动的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包括凹凸不平引起的啮合、分子间的吸引、电荷转移而引起的静电吸引),鞋底表面物质颗粒逐渐脱落而形成磨损特征。

摩擦力的大小同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F=KP)也就是说,鞋底常态磨损的分布同鞋底压力分布有直接关系。人在行走运动中影响鞋底压力分布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脚掌的构造与形态

每个人的脚都由趾骨、跖骨、楔骨、舟状骨、距骨、骰骨、跟骨等二十六块骨构成支架,在其掌侧的深层、浅层有固定数目的肌肉和筋膜,表层被覆较厚的皮肤,共同构成脚掌侧的形态。每个人脚的构造虽然相同,但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发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骨块及肌肉的个体形态产生差异,互相联结搭配也有个人特点,因而使各人脚掌侧 (包括趾、掌、弓、锺)各部分的表面形态呈现出许多差别。刑事技术部门在赤足印的检验中将人脚掌各部位形态分成若干种类,根据这些特征的综合评断可以进行人身同一认定。由于脚掌形态上的差别,使人在行走运动中脚掌作用于鞋底的压力分布图象各具特点,从而形成常态磨损特征的特定性。

2.行走运动规律

每个人行走运动都有自己的习惯特点,这些习惯特点的生理机制在于后天形成的大脑皮层动力定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项运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复杂活动支配下的多环节运动。行走运动受各运动器官生理结构以及心理、训练、职业、年龄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外界的各种刺激依一定顺序反复作用于大脑皮层,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神经联系系统——行走运动的皮层动力定型。在动力定型支配下,人在行走运动中的各个器官依照一定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协调,成为习惯性的自律运动。这一运动表现为步幅、步态、步频等方面的个人特征,使脚掌压力分布图象人各不同,进一步形成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特定性。

为进一步认识和说明鞋底常态磨损特征人各不同的特性,我们在安徽省淮北市和江苏省徐州市采取了500人的鞋印进行分析。

采样对象:500人均系18——25岁的男性青年战士。其中淮北武装民警、消防民警200人,徐州83230、83233部队战士300人。

提取方法:每人穿自己的旧军用解放胶鞋,鞋底均匀涂以油墨,以步行方式从预先准备好的纸张上走过。同时捺印赤足印及拍照鞋底照片,以备参考。

经用我们设计的“方格矩分析编码法”,对上述500份鞋印的常态磨损分析结果表明,鞋底常态磨损具有人各不同的特征。根据磨损的部位、程度、范围、形状、互相搭配以及磨损的细节特征,可以对不同鞋的穿用人进行是否同一的检验。

利用常态磨损特征进行鞋子的同一认定,在实践中比较常见;运用常态磨损特征对两双鞋子的穿用人进行同一认定也有案例记载。如:1980年5月9日,甘肃省民勤县某公社XXX被杀案,在距现场104米处提取作案人抛弃的染有被害人血迹的旧布底鞋一双,后又在嫌疑人桑XX家中提取其平时穿用的旧布底鞋一双。经公安部126研究所痕迹室对两双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部位、形状、大小及相互搭配关系等进行检验,确认两双鞋为同一人穿用。桑犯被逮捕后,供认了杀人及抛鞋的全部犯罪事实。

二、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再现的基础与方法

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形成主要在于人身固有的脚掌形态和行走动作习惯,这些均为人身所固有的特性,并非鞋底本身的特性,也非外在机械力的特性。以上两种形成常态磨损特征的人身特性均具有相对稳定性。脚掌的表面形态以脚的骨骼、肌肉、韧带构造的稳定性为基础,除了生长发育、损伤等因素影响外,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人的行走运动动力定型的本质就是一系列固定联系的条件反射,这个动力定型一经形成,人在行走时,条件反射就会按固定联系依次再现,从而减轻皮质细胞的工作负担,这是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性本能。除非运动器官损伤、严重疾病或长时间训练,这个动力定型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是不会有显著改变的。因此,每个人穿鞋所形成的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具备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即使换穿了鞋,只要鞋子种类相同,穿用条件相似,所形成的常态磨损特征应当是相同的。因此有可能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使常态磨损特征在另外的承受鞋底上再现。

在实验中,除了将常态磨损特征的特定性和相对稳定性做为理论依据外,还须考虑它在承受体上的反映性问题,也就是要考虑鞋底表面花纹结构和材料性质对磨损特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应选用与原鞋的种类、型号、花纹结构一致 (或极为近似)的实验鞋。

此外,用普通的鞋子进行模拟实验,需数月、甚至数年之久,这样就丧失了模拟实验的实用价值。因此必须制作软质模拟鞋底,附着在选定的实验鞋底上,以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再现穿用人的常态磨损特征。

1.模拟鞋底材料的选择:

模拟鞋底需要在柔韧、弹性、细腻、稳定等方面同真正的鞋底近似,同时其耐磨强度又很低。经多次实验证明,用乳剂型聚氯乙烯增塑糊较理想。聚氯乙烯 (PVC)树酯是一种价格便宜、性质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加人高沸点的有机物——增塑剂可使之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增塑剂加得越多,塑料成品越柔韧。根据需要加人适量的填料 (如石膏粉或炭酸钙),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降低其耐磨强度。PVC树酯同增塑剂的相溶性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越接近,相溶性越好。因此我们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做为增塑剂 (PVC溶解度参数9·5,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解度参数9·4)。聚氯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需要一定的温度固化成型。增塑糊在800C时开始胶凝,温度继续上开,塑化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物料渐渐发挥出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到160oC左右可以完全塑化,各种物理性能 (包括耐磨强度)达到最优。温度继续升高,PVC将会分解焦化。因此,必须适当控制温度,使其达到所需的性能。经多次实验证明,较理想的成型温度为 12OoC左右。

2.制作模拟鞋底的方法:

(1)制作鞋底模型:根据实验鞋 (或现场鞋印)选择好种类、型号、花纹相同的鞋作为正模型;以备复制负模型。再准备一个木制长方形模型(或就地挖长方形土坑),其长、宽、深度要适合于一个鞋模大小,内衬纸。将石膏液调好倒入木模型内,刮除气泡和杂质。在正模鞋底表面涂以油脂 (如DBP或食用油)作脱模剂,然后轻轻压人石膏液中,待鞋被石膏粘住后即可放手。凝固后,取下鞋子,将制成的鞋底负模型晾干备用。

(2)准备原料:

底料配制: 乳剂型PVC粉末 100克

石膏粉 (硫酸钙) 50克

DBP lO0毫升

以上材料充分混合搅拌成糊。

衬料配制: PVC lO0克

DBP lO0毫升

底料还可根据需要加少许颜料。另外,用纱布按照鞋底大小和形状剪几个衬垫(以每只鞋两个衬垫为宜)。

(3)制作模拟鞋底

先用毛刷在石膏负模型中涂一层脱模剂。再用毛刷将配制好的底料均匀涂于石膏模中,使糊料均匀布满鞋底花纹,并保持适当厚度 (约1·5毫米)。这时再将衬布展平铺于模底,衬布上用毛刷均匀涂一薄层衬料,再加一层衬布,最后再涂一层衬料。料涂好后,将模型放人12OoC烘箱内 40分钟。取出后,将成型的模拟鞋底揭下即可。加衬布的目的在于增加模拟鞋底的抗拉强度和挠曲强度。但须将衬布展平,不得出皱摺。涂料时(尤其涂底料时) 不要压入气泡,以免影响鞋底花纹造型。涂料必须均匀,不能出现薄厚不均现象。

3.实验对象和方法:

实验对象为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80名武装民警战士,年龄18——24岁。

选购上海产飞跃牌松紧口蓝色面网球鞋 (胶底,小菱形花纹),于1981年11月20日发给实验对象穿用。穿用期间从事正常的队列训练、擒敌格斗训练、篮球运动及巡逻执勤等活动。穿用两个月收回,依其磨损程度编组再进行第二次 (模拟)磨损实验。

在模拟实验前,按实验人脚大小选择同型号蓝网球鞋做为承受实验鞋,用砂轮将鞋底花纹打平,用粘合剂 (北京椿树橡胶制品厂生产CX一204硬塑胶)将模拟鞋底粘附于承受鞋底上,加压20——30公斤,放置五小时以上即可用于模拟实验。实验场地选择水泥路面 (篮球场)。运动项目有队列、拳术和篮球运动。实验开始后随时观察鞋底磨损特征的再现情况,在磨损特征再现时即停止实验,记录实验持续时间。

4.常态磨损特征再现情况

我们将鞋底划分为拇趾区、前掌区、落脚区以及其他区 (包括脚弓四趾区和后跟中上部)。通过实验观察,常态磨损特征稳定再现的程度在这四个区域内不同。稳定再现程度较好的是前掌区,第一次实验前掌区常态磨损再现率达78??75%,以下依次是拇趾区、落脚区;而后跟部分、四趾部分的磨损特征易受其他条件 (如运动方式、伪装)的干扰,再现的稳定程度较差。

1982年7月,在北京又选男性青年3人,以硬塑底布鞋做为实验鞋,再次进行常态磨损再现的实验。经穿用3——4小时,原塑料鞋底穿用1年多的常态磨损特征得到再现。根据实验情况说明,只要选用相似的穿用方式、满足一定的实验条件,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再现是可能的 (见照片)。

在淮北实验场地上,模拟鞋底穿用1小时,相当于实验胶鞋底在水泥路面上实际穿用150小时以上 (大约1个月),而相当于实验胶鞋底在土质地面上实际穿用300小时以上 (大约2个月)。平均穿用时间比例为:

----------------------------------

|模拟鞋底|   胶鞋底   |  硬塑底  |

|--------|------------|----------|

|  1小时 |200一250小时|3——4个月|

----------------------------------

三、鞋度模拟磨损特征检验的特点

用模拟方法再现常态磨损特征的检验是鞋印检验中的新方法。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有其自己的特点。

1.常态磨损特征检验的科学基础、基本方法和程序并不违背痕迹学同一认定的基本理论。它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同一般的鞋印检验比较,被认定同一的客体不同。一般的鞋印检验,是通过对反映形象的检验,认识和研究造型体——鞋底的表面结构特性,并通过被寻找客体特征与嫌疑客体特征的比较,认定鞋的同一。而模拟再现特征的检验是在被寻找客体消失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研究鞋子本身的同一已毫无意义。常态磨损特征表现了引起这一形态特征的客体 (人)的一些特性,我们通过检验常态磨损特征,认识和比较的是人身的固有特性,它做出的结论只能是人身的同一与否 (即认定穿用鞋子的人)。

(2)同一般人身认定比较,供认定同一的客体不同。一般人身同一认定所依据的形象痕迹有两种,一种是人体某部分或器官 (如手、脚、牙齿等)同承受体接触,而将其接触部位的表面结构形态反映在承受体表面。这种反映形象是人体局部表面结构形态的反映,是造型体与承受体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种痕迹是人身具有的某些动作习惯特性 (如:书写习惯),通过一定的工具作用于承受体。这样形成的反映形象是人的动作习惯特性 (动力定型)形象化的反映。鞋底常态磨损也是一种反映形象,它既反映了人脚掌表面结构的形态特征,也反映了人行走运动的习惯特征。而且,这种磨损是人身借助承受鞋底同地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人身特性的一种间接反映形象。这种人身两种特性间接的综合反映是我们认识和比较人身特性、进行人身同一认定的依据。

(3)同一般的痕迹检验比较,同一认定结果的证据意义不同。在一般的人身同一认定中所依据的是同犯罪事件有联系的反映形象,而这一反映形象同人身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而人身认定的结论可以直接确认人同犯罪事件的联系。一般的物的同一认定结论可以确认物同犯罪事件的联系,但并不能确认人同犯罪事件的联系,要解决人同犯罪的联系需要结合查措施。而模拟磨损检验,是以物同物比较的形式,做出人身同一认定的结论。这一结论只能确认人同物的联系,即确认在犯罪现场遗留痕迹的鞋是谁经常穿用的。而这一点,以前是依靠搜集旁证的方法解决的,其可靠程度和证据价值远不如通过模拟磨损检验所做出的科学技术鉴定。

2.在模拟磨损特征检验的具体方法上,比一般的鞋印检验更加注重差异点的评断。因为做为供认定同一客体接受检验的鞋底,已知不是现场鞋印的造型鞋。原造型鞋底在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一些偶然性细节特征,它不会在另外的场合再现;而模拟鞋底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若干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无法在另外场合再现的特征。这类特征在两种性质的鞋底上不可能重合,这就必然增加两个被比较客体的差异点。要科学地解释这些差异点,就必须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既要考虑实验条件方面的原因,又要考虑承受实验鞋底表面凹凸情况以及模拟鞋底在制作中造成的缺陷。在检验中如果出现种类特征相符而细节特征有差异,又难置可否的情况,可以将模拟实验重复进行。

这次实验表明,前掌区、拇趾区和后跟落脚部位的常态磨损特征稳定性强。因此,在模拟磨损检验中应主要以这几个部位的磨损特征做为结论的依据。后跟中间部、四趾区域的磨损较易受运动方式的影响,差异点较多,检验中可作参考或补充。

这次实验中发现的差异点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不同人穿用而产生的本质差异。表现为种类不符,或种类特征近似,但细节特征的布局及磨损的趋向根本不同。第二类是同一人穿用,但因实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非本质差异。其磨损的部位、形态等种类特征一致,主要差异表现在细节特征上,如重磨损区边缘花纹的数量和形态出现差异,有的表现为大部分细节特征相符,而局部磨损特征出现差异。

非本质差异点的产生有如下几种原因:

(1)模拟鞋底本身的原因:

①模拟鞋底薄厚不均,较厚部位磨损加重,而较薄部位磨损减轻或不出现磨损。

②衬布没有展平,出现凸起棱线,在模拟鞋底表面相应部位便出现条状不正常磨损,而相邻两侧磨损减轻。

(2)承受实验鞋底表面形态方面的原因:

①在打平实验鞋底表面花纹时,若局部出现凹凸不平,就会在模拟鞋底表面出现局部磨损不足或加重,呈现变态特征。 ,

②如果实验鞋底表面出现砂轮磨损形成的沟痕、棱线,就会在模拟鞋底表面出现长条状不正常磨损或减轻磨损。如果棱线位于边缘部位,模拟磨损边缘会出现中断现象。

(3)实验条件方面的原因:

①人的运动方式不同,脚掌用力的部位、方向和大小也不同,磨损特征就会出现差异。如同一个经常穿着打篮球、长跑或登山的鞋同他自己经常穿着正常走路的鞋比较,前者磨损着重于前掌、趾尖和外侧,而后者磨损前后比较均匀。在淮北的模拟实验中,打篮球和跑步的时间比例较大,所以大多数前掌再现的磨损特征较好,而后跟部特征再现不足。

②实验时间掌握不准,不仅会造成磨损程度上的差异,亦会形成细节特征甚至种类特征上的差异。在实验中,人的体重不同,运动强度不同,形成相同程度磨损所需的时间差别很大。因此,在模拟实验中,除根据磨损程度预测实验时间外,更应随时观察磨损特征的再现情况,达到要求即停止实验。

关于模拟实验时间,应保持在2个小时左右或稍长。时间过长,实验人疲劳,而且也降低实际应用价值;时间过短,人行走运动特征的常态分布规律表现较差,易于受客观条件的干扰和实验人主观伪装心理的影响,而使常态磨损特征呈现变态反映。要准确地保持一定的实验时间,应根据原鞋底 (或现场鞋印)的磨损程度,适当调整模拟鞋底的成型温度。对于磨损程度重的,可以在12O0C一llO0C之间适当调整以降低耐磨强度。对于磨损程度轻的,可在12O0C——13O0C之间进行适当调整,以增强模拟鞋底耐磨强度。同时还应考虑到这种实验是在嫌疑人直接参加下公开进行的,必须注意排除故意伪装步法所造成的干扰。必要时可以将同一人几次实验结果对照检验,以及参考嫌疑人其他日常穿用鞋子的特征。作到准确无误。

四、结论

鞋底磨损特征在同一认定中的价值是已经由司法鉴定实践所证实的,并非本文的新发现。通过这次采样分析和模拟实验所证明的仅仅是以下两点:

1.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具有人各不同的特性,在以同一认定为目的的司法检验中可以做为结论的依据。

2.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得以再现。通过对模拟样本及现场鞋印的检验,可以在没有嫌疑鞋的条件下,认定现场鞋印为何人穿用的鞋子所遗留。这种方法应用于司法实践,将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间接证据。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2篇

1.1研究区概况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地跨青海、甘肃和内蒙古3个省区,流域面积14.2万km2,干流全长821km。黑河流域地势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流域平均海拔高度为3600m,相对高差3000m左右,较大的海拔高差使得流域生态格局、气候状况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整个黑河流域自南向北依次可划分为:上游祁连山山区水源涵养区、中游张掖人工农业绿洲区和下游额济纳旗沙漠绿洲区三个典型区域[7]。上游祁连山区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处于300~500mm之间,中游河西走廊地区年降水量100~250mm,而下游额尔济纳旗绿洲区域降水量不足45mm,属于极端干旱荒漠区域。黑河流域发源于上游祁连山山区约有35条主要河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73亿m3,其中出山径流量占88.26%。

1.2数据来源

本文水生态系统及河流水环境等数据主要来源于野外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按照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流域水生态系统不同类型设置了采样断面,共设置了94个水生态系统采样点(图1)。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主要依据水生生物调查有关技术规范[8]。在野外水生态调查过程中,对河流底质、流速、水深进行了同步测定,并采集了河流水质、底质样品。按照有关测试分析标准,在实验室内完成N、P等生源要素的测试分析。

1.3研究方法

1.3.1指标因子归一化为消除环境因子指标量纲差异的影响,客观分析指标空间上影响特征,需进行指标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在指标归一化处理中,考虑各个指标对于水生态系统作用特征,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生长发育具有正相关的指标采用公式(1),呈负相关的指标则采用公式(2),从而使得转换后的环境指标数据X''''越大时,该指标对水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等作用就越有利。利用上述归一化公式,对环境因子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在完成指标标准化后,采用Arc-GIS样条空间插值法进行栅格化处理,为环境因子与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特征分析提供分析数据。

1.3.2空间主成分分析考虑到部分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消除信息冗余,突出关键环境因子信息,通过对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指标降维,可获得相对彼此独立的因子。本文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PrincipalComponents工具,对各个指标进行了空间主成分因子转换。

1.3.3典范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是一种数量排序分析方法,是从对应分析发展而来的。在该排序方法中,通过实现对应分析与多元回归的结合,从而详细地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于典范对应分析可以将多个环境因子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这与直接梯度分析不同,CCA分析结果直观明显,可以更好地反映生物群落与环境的作用关系[9],为研究水生态系统和环境因子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采用Cannoca典范对应分析软件(Cannocaforwindows4.5),对流域水生生物物种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对应分析。水生生物物种数据采用物种数及生物密度数据,利用lg(x+1)进行数据的转换和处理,使之更趋于正态分布[12]。

2结果与分析

2.1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

根据野外调查及实验室水生生物样品鉴定,对黑河流域水生生物种类、数量及优势物种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经统计整理,黑河流域调查到浮游植物8门98属231种,其中,硅藻为流域广布种,占总浮游植物物种数42.42%。尺骨针杆藻(Synedraul-na(Nitzsch.))、膜孔平板藻(Tabellariafenestrata)和无常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irregularis)为流域内浮游藻类的优势种。黑河流域调查到浮游动物4门44种,其中,原生动物为流域优势类群,共计20种,占流域总物种数45.45%。黑河流域调查到底栖动物5门17种,其中,水生昆虫为流域的优势类群,共11种,占总物种数64.71%。黑河流域共调查到19种鱼类,其中,野生种类13种,主要以鲤科和高原鳅为主;人工养殖鱼类6种,人工养殖鱼类主要分布于水库、人工池塘或湖泊等水体。利用ArcGIS空间分析与处理技术,对黑河流域各个采样点调查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种类数或物种密度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得到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图2)。可以看出,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分布上具有流域中上游地区物种数量相对较多,而下游区域相对较少的特点。

2.2环境因子及其影响特征分析

2.2.1环境因子及其生态表征影响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的流域环境因子是多方面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13-15]。为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作用关系,需要构建影响流域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环境因子指标体系。结合黑河流域以往开展的生态功能区划、自然地理区划以及河流水功能区划等区划指标,以及黑河流域干旱区流域的特点,从气象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方面,建立了影响流域水生态特征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P)、多年平均气温(T)、多年平均蒸发量(E)、多年平均干旱指数(D)、平均径流深度(R)、绝对高度(DEM)、相对高度、坡向(PECT)、坡度(SLOP)、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指数(NDVI)等,共11个指标。通过对各指标的作用特点分析[20-21],概括出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生态表征特征(表1)。

2.2.2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为识别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探索性空间相关分析中的相关性分析(CA)方法,判别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特征。由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环境因子指标中,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径流深度、平均降水量、NPP、NDVI以及坡向、坡度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尤其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之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以上;而绝对高度与平均气温、平均蒸发量和干旱指数之间,则表现为较为明显的负向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9、-0.79。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环境因子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变换,得到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由表2可知,前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9.3%,已综合了各环境因子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与绝对高度(X6)、相对高度(X7)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0.661),而指标绝对高度(X6)与相对高度(X7)是黑河流域地形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标,因此第一主成分PC1可以看作是流域地形特征的代表。第二主成分PC2与平均降水量之间具有一定负相关关系(-0.107),而与平均蒸发量(X4)具有较强正相关性(0.928),与干旱指数(X5)具有一定的正相关(0.342),而指标平均降水量(X1)、平均蒸发量(X4)和干旱指数(X5)均作为黑河流域气候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标,因此第二主成分PC2可以看作流域气候特征的代表。由此可知,地形要素指标和气候要素指标对于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地形因子中,流域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可任选其一作为地形因子的表征指标,在此选取绝对高度(DEM)作为黑河流域地形特征的表征指标。气候因子中,流域的降水量(P)与蒸发量(E)、干旱指数(D)之间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蒸发量(E)与干旱指数(D)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为减少信息冗余,在蒸发量(E)和干旱指数(D)中可选择其中之一,考虑到干旱指数(D)反映出西北黑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内陆河流域特点,因此将降水量(P)、干旱指数(D)作为黑河流域的气候表征指标。

2.3水生态系统异质性主要环境影响要素

利用数量排序反映物种在分类学性状上的差异,明确物种在多个环境梯度上的空间位置,是生态学上的每一物种在超体积生态位的n维空间中都由其特定的位置特性所决定。因此,通过排序手段识别物种分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地揭示它们在不同环境因子(非生物的和生物的)上的生态分化现象[16]。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除了能够反映不同物种的生态分化现象以外,还可以很好地解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CCA分析,将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各样点数据与环境因子指标进行排序,得到环境因子二维排序图(图3),通过排序轴可知,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各个环境因子中,海拔高度、降水量和干旱指数是3个影响流域水生物物种数量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该情形也与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相一致。由此判断,地形因子(DEM)、气候因子(降水、干旱指数)是干旱区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宏观空间格局分异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

3讨论

研究表明,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直接驱动因子为水量和水质条件,这些因子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流域水体的局部特征上。对于黑河流域而言,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种类分布主要以中游地区居多,与黑河中游地区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易于沉积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具有较多营养物质有关[17];而且,黑河中游区域广泛分布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中游分布有张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的栖息生境[18]。其他研究如太子河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驱动着生藻类结构空间格局的水环境因子为总氮(TN)、电导率(EH)和总溶解固体(TDS),但研究同时指出,由于流域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外源性营养盐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强度等差异,致使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格局有所不同[19]。在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影响因子中,电导率(EH)和总氮(TN)是影响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0]。巢湖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受到水温、浊度及入湖水量因子等变化的影响。而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受到不同尺度上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在河流或河段尺度上,河道动力学、栖息地特征和生境条件、水质和水量差异等往往是造成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但是,在宏观尺度上,区域气候和地质条件素通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致使流域水生态系统出现宏观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1],且宏观尺度上的环境要素具有长期而稳定(数百年或者数年前)、作用范围广(大于几十平方公里)的特点。实质上,流域的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除了直接与河流等水体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息息相关以外,宏观尺度上的流域环境要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壤等)通过对河流水生物栖息环境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如降水变化、营养物质输移、底质条件改变、河流形态变化等),也会影响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使之出现鱼类等水生生物区系、种类及数量等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分布特征。

4结语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3篇

目前,鞋印检验中所利用的形态特征,依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三类:

1.在鞋底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特征。如:花纹的种类、布局,鞋底表面细小花纹的分布和特殊形态,制作中形成的气孔、注料痕,切边时形成的表面花纹的特定分布及流向等等。这类特征的特定性很强,可以做为同一认定的重要依据。但这类特征依附原来的特定鞋底而存在,一旦失去这双鞋子,则无法予以恢复。

2.在鞋子穿用、修理过程中由一些外在偶然性因素作用而形成的特征。如,割划痕、缺损、补丁、烧灼痕,鞋丁等的分布、位置、形态。这类特征的特定性极强,在同一认定中的利用价值最高。但这类特征均为若干偶然性因素随机组合作用的结果,再现形成这些特征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恢复再现这类特征亦不可能。

3.人在穿鞋行走运动中形成的鞋底磨损特征。磨损特征是人在行走运动时,鞋底同地面相互摩擦作用的结果,它在同一认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在天津市公安局查阅的159件鞋印鉴定统计,运用磨损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有92件,占57.9%,其中单纯以磨损特征作为同一认定依据的84件,磨损特征与其他特征结合运用的8件。

在鞋印检验实践中,又可将磨损特征依其在其他鞋底上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和出现率的高低而分为两种,

(1)种类特征(或称一般特征)。包括磨损的程度、部位和一般形状。

(2)特定特征(或称细节特征)。包括:

特殊(罕见)的磨损形态;几处磨损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因磨损而形成鞋底花纹深浅的变化;因磨损而形成鞋底花纹表面形态的变化;磨损部位内残留鞋底花纹的分布和数量;磨损部位周围边缘花纹的形状和分布;磨损部位以外的鞋底花纹的数量和分布;鞋底附属物(如绊、带、帽)因磨损而形成的变形;因磨损形成的孔洞、缺损的部位及形态。

上述特征中,有一种是因外在的偶然性机械力作用,如攀登、跄擦等特殊动作或鞋底某部位凹凸变形等原因形成的特殊磨损,这种磨损不是在人正常行走运动中所形成的,称之为“非常态磨损特征”。另一种是人在穿鞋正常行走运动中逐渐形成的鞋底磨损,称之为“常态磨损特征”。人在行走运动时,鞋底表面沿地面滑动或具有滑动的趋势,因而在与地面接触部位产生阻止相对滑动的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包括凹凸不平引起的啮合、分子间的吸引、电荷转移而引起的静电吸引),鞋底表面物质颗粒逐渐脱落而形成磨损特征。

摩擦力的大小同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F=KP)也就是说,鞋底常态磨损的分布同鞋底压力分布有直接关系。人在行走运动中影响鞋底压力分布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脚掌的构造与形态

每个人的脚都由趾骨、跖骨、楔骨、舟状骨、距骨、骰骨、跟骨等二十六块骨构成支架,在其掌侧的深层、浅层有固定数目的肌肉和筋膜,表层被覆较厚的皮肤,共同构成脚掌侧的形态。每个人脚的构造虽然相同,但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发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骨块及肌肉的个体形态产生差异,互相联结搭配也有个人特点,因而使各人脚掌侧(包括趾、掌、弓、锺)各部分的表面形态呈现出许多差别。刑事技术部门在赤足印的检验中将人脚掌各部位形态分成若干种类,根据这些特征的综合评断可以进行人身同一认定。由于脚掌形态上的差别,使人在行走运动中脚掌作用于鞋底的压力分布图象各具特点,从而形成常态磨损特征的特定性。

2.行走运动规律

每个人行走运动都有自己的习惯特点,这些习惯特点的生理机制在于后天形成的大脑皮层动力定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项运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复杂活动支配下的多环节运动。行走运动受各运动器官生理结构以及心理、训练、职业、年龄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外界的各种刺激依一定顺序反复作用于大脑皮层,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神经联系系统——行走运动的皮层动力定型。在动力定型支配下,人在行走运动中的各个器官依照一定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协调,成为习惯性的自律运动。这一运动表现为步幅、步态、步频等方面的个人特征,使脚掌压力分布图象人各不同,进一步形成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特定性。

为进一步认识和说明鞋底常态磨损特征人各不同的特性,我们在安徽省淮北市和江苏省徐州市采取了500人的鞋印进行分析。

采样对象:500人均系18——25岁的男性青年战士。其中淮北武装民警、消防民警200人,徐州83230、83233部队战士300人。

提取方法:每人穿自己的旧军用解放胶鞋,鞋底均匀涂以油墨,以步行方式从预先准备好的纸张上走过。同时捺印赤足印及拍照鞋底照片,以备参考。

经用我们设计的“方格矩分析编码法”,对上述500份鞋印的常态磨损分析结果表明,鞋底常态磨损具有人各不同的特征。根据磨损的部位、程度、范围、形状、互相搭配以及磨损的细节特征,可以对不同鞋的穿用人进行是否同一的检验。

利用常态磨损特征进行鞋子的同一认定,在实践中比较常见;运用常态磨损特征对两双鞋子的穿用人进行同一认定也有案例记载。如:1980年5月9日,甘肃省民勤县某公社XXX被杀案,在距现场104米处提取作案人抛弃的染有被害人血迹的旧布底鞋一双,后又在嫌疑人桑XX家中提取其平时穿用的旧布底鞋一双。经公安部126研究所痕迹室对两双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部位、形状、大小及相互搭配关系等进行检验,确认两双鞋为同一人穿用。桑犯被逮捕后,供认了杀人及抛鞋的全部犯罪事实。

二、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再现的基础与方法

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形成主要在于人身固有的脚掌形态和行走动作习惯,这些均为人身所固有的特性,并非鞋底本身的特性,也非外在机械力的特性。以上两种形成常态磨损特征的人身特性均具有相对稳定性。脚掌的表面形

态以脚的骨骼、肌肉、韧带构造的稳定性为基础,除了生长发育、损伤等因素影响外,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人的行走运动动力定型的本质就是一系列固定联系的条件反射,这个动力定型一经形成,人在行走时,条件反射就会按固定联系依次再现,从而减轻皮质细胞的工作负担,这是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性本能。除非运动器官损伤、严重疾病或长时间训练,这个动力定型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是不会有显著改变的。因此,每个人穿鞋所形成的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具备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即使换穿了鞋,只要鞋子种类相同,穿用条件相似,所形成的常态磨损特征应当是相同的。因此有可能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使常态磨损特征在另外的承受鞋底上再现。

在实验中,除了将常态磨损特征的特定性和相对稳定性做为理论依据外,还须考虑它在承受体上的反映性问题,也就是要考虑鞋底表面花纹结构和材料性质对磨损特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应选用与原鞋的种类、型号、花纹结构一致(或极为近似)的实验鞋。

此外,用普通的鞋子进行模拟实验,需数月、甚至数年之久,这样就丧失了模拟实验的实用价值。因此必须制作软质模拟鞋底,附着在选定的实验鞋底上,以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再现穿用人的常态磨损特征。

1.模拟鞋底材料的选择:

模拟鞋底需要在柔韧、弹性、细腻、稳定等方面同真正的鞋底近似,同时其耐磨强度又很低。经多次实验证明,用乳剂型聚氯乙烯增塑糊较理想。聚氯乙烯(PVC)树酯是一种价格便宜、性质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加人高沸点的有机物——增塑剂可使之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增塑剂加得越多,塑料成品越柔韧。根据需要加人适量的填料(如石膏粉或炭酸钙),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降低其耐磨强度。PVC树酯同增塑剂的相溶性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越接近,相溶性越好。因此我们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做为增塑剂(PVC溶解度参数9·5,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解度参数9·4)。聚氯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需要一定的温度固化成型。增塑糊在800C时开始胶凝,温度继续上开,塑化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物料渐渐发挥出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到160oC左右可以完全塑化,各种物理性能(包括耐磨强度)达到最优。温度继续升高,PVC将会分解焦化。因此,必须适当控制温度,使其达到所需的性能。经多次实验证明,较理想的成型温度为12OoC左右。

2.制作模拟鞋底的方法:

(1)制作鞋底模型:根据实验鞋(或现场鞋印)选择好种类、型号、花纹相同的鞋作为正模型;以备复制负模型。再准备一个木制长方形模型(或就地挖长方形土坑),其长、宽、深度要适合于一个鞋模大小,内衬纸。将石膏液调好倒入木模型内,刮除气泡和杂质。在正模鞋底表面涂以油脂(如DBP或食用油)作脱模剂,然后轻轻压人石膏液中,待鞋被石膏粘住后即可放手。凝固后,取下鞋子,将制成的鞋底负模型晾干备用。

(2)准备原料:

底料配制:乳剂型PVC粉末100克

石膏粉(硫酸钙)50克

DBPlO0毫升

以上材料充分混合搅拌成糊。

衬料配制:PVClO0克

DBPlO0毫升

底料还可根据需要加少许颜料。另外,用纱布按照鞋底大小和形状剪几个衬垫(以每只鞋两个衬垫为宜)。

(3)制作模拟鞋底

先用毛刷在石膏负模型中涂一层脱模剂。再用毛刷将配制好的底料均匀涂于石膏模中,使糊料均匀布满鞋底花纹,并保持适当厚度(约1·5毫米)。这时再将衬布展平铺于模底,衬布上用毛刷均匀涂一薄层衬料,再加一层衬布,最后再涂一层衬料。料涂好后,将模型放人12OoC烘箱内40分钟。取出后,将成型的模拟鞋底揭下即可。加衬布的目的在于增加模拟鞋底的抗拉强度和挠曲强度。但须将衬布展平,不得出皱摺。涂料时(尤其涂底料时)不要压入气泡,以免影响鞋底花纹造型。涂料必须均匀,不能出现薄厚不均现象。

3.实验对象和方法:

实验对象为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80名武装民警战士,年龄18——24岁。

选购上海产飞跃牌松紧口蓝色面网球鞋(胶底,小菱形花纹),于1981年11月20日发给实验对象穿用。穿用期间从事正常的队列训练、擒敌格斗训练、篮球运动及巡逻执勤等活动。穿用两个月收回,依其磨损程度编组再进行第二次(模拟)磨损实验。

在模拟实验前,按实验人脚大小选择同型号蓝网球鞋做为承受实验鞋,用砂轮将鞋底花纹打平,用粘合剂(北京椿树橡胶制品厂生产CX一204硬塑胶)将模拟鞋底粘附于承受鞋底上,加压20——30公斤,放置五小时以上即可用于模拟实验。实验场地选择水泥路面(篮球场)。运动项目有队列、拳术和篮球运动。实验开始后随时观察鞋底磨损特征的再现情况,在磨损特征再现时即停止实验,记录实验持续时间。

4.常态磨损特征再现情况

我们将鞋底划分为拇趾区、前掌区、落脚区以及其他区(包括脚弓四趾区和后跟中上部)。通过实验观察,常态磨损特征稳定再现的程度在这四个区域内不同。稳定再现程度较好的是前掌区,第一次实验前掌区常态磨损再现率达78??75%,以下依次是拇趾区、落脚区;而后跟部分、四趾部分的磨损特征易受其他条件(如运动方式、伪装)的干扰,再现的稳定程度较差。

1982年7月,在北京又选男性青年3人,以硬塑底布鞋做为实验鞋,再次进行常态磨损再现的实验。经穿用3——4小时,原塑料鞋底穿用1年多的常态磨损特征得到再现。根据实验情况说明,只要选用相似的穿用方式、满足一定的实验条件,鞋底常态磨损特征的再现是可能的(见照片)。

在淮北实验场地上,模拟鞋底穿用1小时,相当于实验胶鞋底在水泥路面上实际穿用150小时以上(大约1个月),而相当于实验胶鞋底在土质地面上实际穿用300小时以上(大约2个月)。平均穿用时间比例为:

----------------------------------

|模拟鞋底|胶鞋底|硬塑底|

|--------|------------|----------|

|1小时|200一250小时|3——4个月|

----------------------------------

三、鞋度模拟磨损特征检验的特点

用模拟方法再现常态磨损特征的检验是鞋印检验中的新方法。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有其自己的特点。

1.常态磨损特征检验的科学基础、基本方法

和程序并不违背痕迹学同一认定的基本理论。它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同一般的鞋印检验比较,被认定同一的客体不同。一般的鞋印检验,是通过对反映形象的检验,认识和研究造型体——鞋底的表面结构特性,并通过被寻找客体特征与嫌疑客体特征的比较,认定鞋的同一。而模拟再现特征的检验是在被寻找客体消失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研究鞋子本身的同一已毫无意义。常态磨损特征表现了引起这一形态特征的客体(人)的一些特性,我们通过检验常态磨损特征,认识和比较的是人身的固有特性,它做出的结论只能是人身的同一与否(即认定穿用鞋子的人)。

(2)同一般人身认定比较,供认定同一的客体不同。一般人身同一认定所依据的形象痕迹有两种,一种是人体某部分或器官(如手、脚、牙齿等)同承受体接触,而将其接触部位的表面结构形态反映在承受体表面。这种反映形象是人体局部表面结构形态的反映,是造型体与承受体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种痕迹是人身具有的某些动作习惯特性(如:书写习惯),通过一定的工具作用于承受体。这样形成的反映形象是人的动作习惯特性(动力定型)形象化的反映。鞋底常态磨损也是一种反映形象,它既反映了人脚掌表面结构的形态特征,也反映了人行走运动的习惯特征。而且,这种磨损是人身借助承受鞋底同地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人身特性的一种间接反映形象。这种人身两种特性间接的综合反映是我们认识和比较人身特性、进行人身同一认定的依据。

(3)同一般的痕迹检验比较,同一认定结果的证据意义不同。在一般的人身同一认定中所依据的是同犯罪事件有联系的反映形象,而这一反映形象同人身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而人身认定的结论可以直接确认人同犯罪事件的联系。一般的物的同一认定结论可以确认物同犯罪事件的联系,但并不能确认人同犯罪事件的联系,要解决人同犯罪的联系需要结合查措施。而模拟磨损检验,是以物同物比较的形式,做出人身同一认定的结论。这一结论只能确认人同物的联系,即确认在犯罪现场遗留痕迹的鞋是谁经常穿用的。而这一点,以前是依靠搜集旁证的方法解决的,其可靠程度和证据价值远不如通过模拟磨损检验所做出的科学技术鉴定。

2.在模拟磨损特征检验的具体方法上,比一般的鞋印检验更加注重差异点的评断。因为做为供认定同一客体接受检验的鞋底,已知不是现场鞋印的造型鞋。原造型鞋底在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一些偶然性细节特征,它不会在另外的场合再现;而模拟鞋底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若干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无法在另外场合再现的特征。这类特征在两种性质的鞋底上不可能重合,这就必然增加两个被比较客体的差异点。要科学地解释这些差异点,就必须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既要考虑实验条件方面的原因,又要考虑承受实验鞋底表面凹凸情况以及模拟鞋底在制作中造成的缺陷。在检验中如果出现种类特征相符而细节特征有差异,又难置可否的情况,可以将模拟实验重复进行。

这次实验表明,前掌区、拇趾区和后跟落脚部位的常态磨损特征稳定性强。因此,在模拟磨损检验中应主要以这几个部位的磨损特征做为结论的依据。后跟中间部、四趾区域的磨损较易受运动方式的影响,差异点较多,检验中可作参考或补充。

这次实验中发现的差异点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不同人穿用而产生的本质差异。表现为种类不符,或种类特征近似,但细节特征的布局及磨损的趋向根本不同。第二类是同一人穿用,但因实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非本质差异。其磨损的部位、形态等种类特征一致,主要差异表现在细节特征上,如重磨损区边缘花纹的数量和形态出现差异,有的表现为大部分细节特征相符,而局部磨损特征出现差异。

非本质差异点的产生有如下几种原因:

(1)模拟鞋底本身的原因:

①模拟鞋底薄厚不均,较厚部位磨损加重,而较薄部位磨损减轻或不出现磨损。

②衬布没有展平,出现凸起棱线,在模拟鞋底表面相应部位便出现条状不正常磨损,而相邻两侧磨损减轻。

(2)承受实验鞋底表面形态方面的原因:

①在打平实验鞋底表面花纹时,若局部出现凹凸不平,就会在模拟鞋底表面出现局部磨损不足或加重,呈现变态特征。,

②如果实验鞋底表面出现砂轮磨损形成的沟痕、棱线,就会在模拟鞋底表面出现长条状不正常磨损或减轻磨损。如果棱线位于边缘部位,模拟磨损边缘会出现中断现象。

(3)实验条件方面的原因:

①人的运动方式不同,脚掌用力的部位、方向和大小也不同,磨损特征就会出现差异。如同一个经常穿着打篮球、长跑或登山的鞋同他自己经常穿着正常走路的鞋比较,前者磨损着重于前掌、趾尖和外侧,而后者磨损前后比较均匀。在淮北的模拟实验中,打篮球和跑步的时间比例较大,所以大多数前掌再现的磨损特征较好,而后跟部特征再现不足。

②实验时间掌握不准,不仅会造成磨损程度上的差异,亦会形成细节特征甚至种类特征上的差异。在实验中,人的体重不同,运动强度不同,形成相同程度磨损所需的时间差别很大。因此,在模拟实验中,除根据磨损程度预测实验时间外,更应随时观察磨损特征的再现情况,达到要求即停止实验。

关于模拟实验时间,应保持在2个小时左右或稍长。时间过长,实验人疲劳,而且也降低实际应用价值;时间过短,人行走运动特征的常态分布规律表现较差,易于受客观条件的干扰和实验人主观伪装心理的影响,而使常态磨损特征呈现变态反映。要准确地保持一定的实验时间,应根据原鞋底(或现场鞋印)的磨损程度,适当调整模拟鞋底的成型温度。对于磨损程度重的,可以在12O0C一llO0C之间适当调整以降低耐磨强度。对于磨损程度轻的,可在12O0C——13O0C之间进行适当调整,以增强模拟鞋底耐磨强度。同时还应考虑到这种实验是在嫌疑人直接参加下公开进行的,必须注意排除故意伪装步法所造成的干扰。必要时可以将同一人几次实验结果对照检验,以及参考嫌疑人其他日常穿用鞋子的特征。作到准确无误。

四、结论

鞋底磨损特征在同一认定中的价值是已经由司法鉴定实践所证实的,并非本文的新发现。通过这次采样分析和模拟实验所证明的仅仅是以下两点:

1.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具有人各不同的特性,在以同一认定为目的的司法检验中可以做为结论的依据。

2.鞋底常态磨损特征可以通过模拟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 演化 概念 本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参考文献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演化概念本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参考文献: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6篇

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

(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

(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种类组成特征;

(2)外貌和结构特征;

(3)动态特征。

3、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1)多度和密度;

(2)频度;

(3)盖度;

(4)优势度;

(5)重要值。

4、简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水平结构:①镶嵌性;②复合性;③群落交错区。

(2)垂直结构

(3)年龄结构

5、生态位有哪些特征?

(1)生态位的重叠;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7篇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态的形成特征进行了探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理心态的演变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 要 题】民族文化

【英文摘要】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the physiological consti tutions and national mentalities of 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 during diff erent historical phases.it shows from an aspect that the evolution of nati onal physiological constitutions and mentalities is not only a result of t 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cological envir onment considerably.

【关 键 词】生态环境/华南少数民族/生理/心态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physiology mentality

【正 文】

生态环境的不同与变迁,不仅形成自然现象的千差万别,比如气候差异、地貌差异、水文差异、物种差异等,也会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人类种群繁衍与生理特点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形成风格各异的人种,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类,在生理外貌、遗传变异上的不同。因为不同的民族群体,经过与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之后,在不同地域内形成的聚居区,而人类民族群体的生理肌体对所在聚居区的环境也逐渐适应,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形成该地区民族的生理特征与外貌特征。同时,人类民族群体适应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表现在生理外貌上,也反映在心理心态的变化特征上。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具有不同的民族群体心态特征。一般而言,民族群体生理特征变化相对较为稳定,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可能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基本变化不大,因为它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影响,而生态环境的变迁,通常具有相对漫长的历史进程。而人类民族群体的心理心态变化则相对较为灵活与明显。由于民族心理心态的变化,不仅容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随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更为容易,其波幅起伏也较大。因此,民族心理心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相对于民族生理外貌,更容易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出现变化。历史时期,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生理外貌特征与心理心态特点,在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发展变化,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一、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

历史时期的华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江河纵横,山地起伏,森林密布,植被丰富。这种自然生态环境都会给生产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民族群体先天或后天的生理体质带来重要的影响。

华南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如广东地区出土的马坝人化石,广西地区出土的柳江人化石,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华南先民的代表。而且从当时有关考古文物的出土,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还是十分适合人类生存的。1974年广西都安仙洞发掘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可能是属于晚更新世。据研究,这里出土的动物种群化石,种类最多是森林动物,例如猕猴、象、貘、熊、犀、野猪和鹿等,可以推测当时的环境主要是多林环境,局部有一些草原和沼泽地区。而且都安仙洞动物群中没有喜冷动物,犀牛、貘、象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上的喜热动物,可推测当时的气候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1]又广西柳江田东等地的人类伴生动物中,均有猩猩和长臂猿,这两种灵长目动物的存在说明,该地区森林密布,气候比较热。[2](p362)

类似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较容易生息繁衍。因为在远古时期的华南地区,当时既有茂密的山林和大片竹林,也有丘陵或山间平原上的灌木丛林和林间草地,附近分布着一些潮湿沼泽和潺潺河流、溪水,这样的生态自然环境为远古人类采集、狩猎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3](p112-114)同时这种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华南少数民族先民的具有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生理体质特点。如柳江人化石头骨属中头型,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鼻根点并不低陷,鼻梨状孔下缘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鼻前棘小,犬齿窝不明显,齿槽突颌程度中等,上门齿舌面呈铲形,这些都具有蒙古人种的性质。表明我国华南有可能是蒙古人种发祥地的一部分,也表明蒙古人种在更新纪晚期尚在分化和形成之中。[4]又如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化石,其头骨特征表明属蒙古人种,与现代蒙古人种中分布于华南、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南亚种族相近。也有个别例数的眼眶为斜方型,梨状孔下缘呈钝型,则是接近于赤道人种的特征。这应该看作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体质特征的结果,未必意味着有其他人种的混杂。[5]但不管如何,华南地区的远古人类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因而其民族生理体质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后世。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曾出土殉葬人骨。据分析,罗泊湾人以女性为代表的颅骨形态多呈卵圆形,颅顶缝较简单,面部比较扁平,眉弓不发育,颧骨在转角处欠圆钝,很浅的鼻梁凹陷,犬齿窝不发达,鼻前棘低矮,眶角较圆钝,典型的铲型门齿等,都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新旧石器时代人类颅骨特征相似,具有明显的亚洲蒙古人种特征。同时,明显的齿槽突颌,短宽的鼻骨,很低的鼻根指数,阔鼻和较低的眼眶等方面,又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罗泊湾人的特征,是继承和发展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原始居民的体质特征的结果,所以罗泊湾西汉墓出土的殉葬人骨,无论从形态观察和测量对比,其体质特征与华南人类型最接近,应属华南人类型,而且很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土著民族。[6]即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华南地区,虽然聚居有不同的少数民族,但基本上显示了相似的人种发展趋向。除了东亚蒙古人种的因素之外,还具备了若干较为明显的南亚人种成份。如壮族和黎族,由于其共处一个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域,其体质生理特征颇为接近。

根据朱泓编著《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的有关内容编制。

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体生理特征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群体的人类,也会在相同的生态地理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也会渐趋具有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清代海南黎族,史称:“黎男貌紫黑,圆目直视,高颧骨,妇女面白而且长,不殊民妇,闻竟有绝色者。”[7](p118)而与海南地区生态环境相近的台湾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公元1897年,据日本人实地调查,纪录了台湾一些少数民族的容貌特征如下:

(1)身躯大致上矮小,四个番人都瘦瘦的。

(2)颧骨高挺,下颚狭小。

(3)眼窝深陷,眉毛浓密。

(4)鼻子宽广,尖端成钩型。

(5)耳朵较小。[8](p195-196)

这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可以逐渐通过遗传巩固下来,成为某一区域各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或体质特征。体质人类学家已经证实了人体结构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实际上也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起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来说,其身体相对于四肢(手臂和腿)往往比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向于细长。很多人类学家认为身体结构的这种差别代表着一种气候适应,也即是环境适应。有些身体结构比其他类型的身体结构更适于某种生活环境,身体较硕大而四肢较短的人与四肢较长而身体纤细的人相比在夏天更容易受热气之袭,但在寒冷条件下,这种身材就比较有利。因为肥大的身体往往比细小的身体能保存更多的热量,原因是对比体积而言其面积较小。而相反,四肢修长、躯体纤细的人生活于炎热地区则散热较快而能免其受酷热之袭。又如鼻孔,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其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鼻子的温暖和湿润功能是次要的。较长而突出的鼻子(这是寒冷地带的典型),其作用是帮助将进入肺部以前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润化。[9](p143-144)而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体质特征明显表现了具有对热带亚热带环境的适应。1964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人类学教研组对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体质进行抽样检查,初步描绘了瑶族的体质特征:肤色为清棕色,眼色为暗褐色,头发为黑色平直型,个别为波浪卷曲型,头呈圆形,额部微斜,蒙古褶明显。鼻根高,鼻孔大部分为卵圆形,口部两唇厚,口裂宽,身材普遍矮小,男性平均身高1569.29毫米,女性1491.93毫米。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而在某些方面具有南亚类型的部分特征。[10]主要显示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种生理特点。如口唇厚,口裂宽,能够增大口腔通气量,同时扩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从而有助于冷却吸入的空气。人类种族生理体质特征的形成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影响人类体质生理特征的因素也很多,其作用机理也很复杂,有些问题至今仍难以给予十分合理的解释。但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类体质生理特征,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经过世代遗传而逐步固定下来。

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理体质特点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特殊的生理体质特点,也反映了华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如健走,尤其是在山路上健走如平地,就是华南地区少数民族一个重要的体质特征。明代有所谓生丁、白丁、黑丁等少数民族,“椎结斑衣,儿时即烧铁石烙其跟?,沁以蛇油,重趼若?,穿箐走棘,履险若夷”。[11]又清代广西庆远府过山瑶,其“僻处山颠,以焚山种植为业,地力渐薄辄他徙,故以过山为名,不知纺织,布帛皆市之僮人。性善走,生子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足底,使痛痒皆无所知,故履险如平地。”[12](p390)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崇山峻岭,交通艰险,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没有健走的体魄,寸步难行。所以必须从小就为适应生态环境在生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也可能把其身体体质生理的某些特殊性遗传下去。有谓:“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皴厚,行于棱石丛苇之中,一无所损,其事想自开?皆然。”[13]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只有适应环境方为生存之道。所以华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对自己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质生理特征而颇感自豪。有载,粤北八排瑶,“其人耐寒暑,善走险,精药弩,惯捕猎。儿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跟?,虽践枳棘?f石,终不能伤。或令儿童著长齿木屐,旋转石碛上,日十数回登山,俾其习惯陟岭,健如?猱,平民莫能及。而瑶人亦颇以此自恃”。[14]域内在同样生态环境下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台湾少数民族。有载:“番俗以驰走飞逐为活计,状腰肥为累,从髫?便令箍腹,以细竹编如篱,阔有咫,长与腰齐,围绕束之,故有力善走,重茧累胝,能数千里。”[15]“其善走者曰雄麻达,编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驰”[16]。这也是与台湾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史载:“诸罗、凤山番,有土番、野番之别,野番在深山中,叠嶂如屏,连峰插汉,深林密箐,仰不见天。棘刺藤罗,举足触碍。盖自洪荒以来,斧斤所未入,野番居处,血饮毛茹,种类实繁,其升高陟巅越箐度芥之捷,可以追惊猿,逐骇兽。平地诸番恒畏之,无敢入其境。”[17]健走已成为在恶劣生态环境下,少数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那些居住在台湾深山密林中的少数民族,更表现了攀树如飞的体魄特征。有谓:“内山有社,名曰嘟???浞?宸ⅲ?痪Υ蠖??瓷醵瘢?阒溉缂ψΓ?鲜魅缭斥ǎ?粕浜蒙薄7?巢挂旁疲??喾??阒洪?[木+丫],食息皆在树间,非种植不下平地,常深夜独出,至海滨取水。遇土番往往窃其首去。土番亦追杀不遗余力。盖其足趾楂*[木+丫],不利平地,多为土番追及,既登树,则穿林度棘,不可复制矣。其巢与鸡笼山相近,无路可通,土人扳藤上下,与之交易,一日一次,虽生番亦慑焉。惟惧炮火,闻声即跳遁”[18],由于长期在山区密林中生活,形成了其攀树如飞的体质生理特征,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结合,而成为其重要的生理特点。

早婚,是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特点,也是与生态环境因素有关。热带地区的炎热气候,造成了人类发育较为早熟,比较形成早婚的民俗文化特点。古代华南各少数民族,择偶年龄普遍偏小。如瑶族,每于仲冬既望,命“男女年十七八以上者”,集体对歌择偶。[19](p220)据宋人记载,时瑶女参加集体对歌择偶活动,“其无配者,姑俟来年。女三年无夫负女,则父母或杀之,以为世所弃也。”[20]近代大瑶山茶山瑶,结婚的年龄一般都在10岁之下,最多也不能超过16岁。据解释,年纪小娶到家里来才容易惯熟,而家里又可多一个人帮做工夫。[21](p338)反映了早婚特点,延续后世。当然也有个别时候,个别地区,有些婚龄可能相对较晚,但并不普遍。正如广西大瑶山茶山瑶,一般实行早婚。但据老人们传说距他们三代(距今约100年),男女要在20岁左右才订婚,超过30岁才结婚。理由是说早婚损伤身体,促短寿命。但晚近45~50年以来,一般12~13岁就订婚,18~19岁就结婚,少数人甚至更早[21](p335)。又壮族,清代永宁僮人,“昏姻书男女年庚置瓮中酿酒,酒好乃取,女家聚族,吹芦笛送之,歌饮达旦,辄挟女而返,逾数年,女长更为治妆如初嫁礼”。[22]近代广西隆林壮族,此地盛行早婚,男女长到5、6岁,父母即为之订婚,或者7、8岁订婚,7、8岁或12~13岁就结婚。据调查,在委乐乡第4、5组已婚的男女结婚年龄:解放前5~10岁结婚的,男22人、女23人,11至14岁结婚的男3人、女4人,15至17岁结婚的男5人、女4人,18~20岁结婚的男5人、女2人,21~25岁结婚的男1人、女3人;这种早婚现象,直到解放初期还没有改变[23]。海南地区也是盛行早婚,如感恩县,“俗重早婚,中户人家有十四五岁至二十岁者”[24](p238)。择偶早婚,是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普遍的社会现象,或与华南地区的生态自然环境及社会条件有关。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们的生理体质较为早熟。如近代大瑶山坳瑶女子,年龄到13~14岁以后,绝大多数就开始找情人私通,假如怀了孕,怕石牌处罚,家长就不得不替她找个丈夫来负个名义,在这种情况下,丈夫的年龄,一般小于妻子。往往有“父亲”年仅11~12岁,而“儿子”已有2~3岁,但社会并不以此为怪[21](p343)。可见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对于民族内部的早婚现象十分认同与接受。同时,华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低下,生产与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民族内部人口出生成活率一般较为低下,早婚有利于早育多育,以弥补人口成活率较低之缺陷,以维系民族集团内部的人口水平。而且古代乃至近代,华南少数民族多数实行较为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生产,也希望民族内部人口增多,增加劳动力数量,这样在开垦山地或渔猎采集中相对较有优势。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8篇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态的形成特征进行了探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民族体质生理及民族心理心态的演变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 要 题】民族文化

【英文摘要】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the physiological consti tutions and national mentalities of 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 during diff erent historical phases.It shows from an aspect that the evolution of nati onal physiological constitutions and mentalities is not only a result of t 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cological envir onment considerably.

【关 键 词】生态环境/华南少数民族/生理/心态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physiology mentality

【正 文】

生态环境的不同与变迁,不仅形成自然现象的千差万别,比如气候差异、地貌差异、水文差异、物种差异等,也会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人类种群繁衍与生理特点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形成风格各异的人种,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类,在生理外貌、遗传变异上的不同。因为不同的民族群体,经过与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之后,在不同地域内形成的聚居区,而人类民族群体的生理肌体对所在聚居区的环境也逐渐适应,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形成该地区民族的生理特征与外貌特征。同时,人类民族群体适应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表现在生理外貌上,也反映在心理心态的变化特征上。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具有不同的民族群体心态特征。一般而言,民族群体生理特征变化相对较为稳定,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可能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基本变化不大,因为它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影响,而生态环境的变迁,通常具有相对漫长的历史进程。而人类民族群体的心理心态变化则相对较为灵活与明显。由于民族心理心态的变化,不仅容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随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更为容易,其波幅起伏也较大。因此,民族心理心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相对于民族生理外貌,更容易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出现变化。历史时期,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生理外貌特征与心理心态特点,在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发展变化,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一、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

历史时期的华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江河纵横,山地起伏,森林密布,植被丰富。这种自然生态环境都会给生产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民族群体先天或后天的生理体质带来重要的影响。

华南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如广东地区出土的马坝人化石,广西地区出土的柳江人化石,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华南先民的代表。而且从当时有关考古文物的出土,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还是十分适合人类生存的。1974年广西都安仙洞发掘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可能是属于晚更新世。据研究,这里出土的动物种群化石,种类最多是森林动物,例如猕猴、象、貘、熊、犀、野猪和鹿等,可以推测当时的环境主要是多林环境,局部有一些草原和沼泽地区。而且都安仙洞动物群中没有喜冷动物,犀牛、貘、象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上的喜热动物,可推测当时的气候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1]又广西柳江田东等地的人类伴生动物中,均有猩猩和长臂猿,这两种灵长目动物的存在说明,该地区森林密布,气候比较热。[2](P362)

类似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较容易生息繁衍。因为在远古时期的华南地区,当时既有茂密的山林和大片竹林,也有丘陵或山间平原上的灌木丛林和林间草地,附近分布着一些潮湿沼泽和潺潺河流、溪水,这样的生态自然环境为远古人类采集、狩猎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3](P112-114)同时这种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华南少数民族先民的具有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生理体质特点。如柳江人化石头骨属中头型,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鼻根点并不低陷,鼻梨状孔下缘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鼻前棘小,犬齿窝不明显,齿槽突颌程度中等,上门齿舌面呈铲形,这些都具有蒙古人种的性质。表明我国华南有可能是蒙古人种发祥地的一部分,也表明蒙古人种在更新纪晚期尚在分化和形成之中。[4]又如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化石,其头骨特征表明属蒙古人种,与现代蒙古人种中分布于华南、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南亚种族相近。也有个别例数的眼眶为斜方型,梨状孔下缘呈钝型,则是接近于赤道人种的特征。这应该看作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体质特征的结果,未必意味着有其他人种的混杂。[5]但不管如何,华南地区的远古人类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因而其民族生理体质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后世。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曾出土殉葬人骨。据分析,罗泊湾人以女性为代表的颅骨形态多呈卵圆形,颅顶缝较简单,面部比较扁平,眉弓不发育,颧骨在转角处欠圆钝,很浅的鼻梁凹陷,犬齿窝不发达,鼻前棘低矮,眶角较圆钝,典型的铲型门齿等,都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新旧石器时代人类颅骨特征相似,具有明显的亚洲蒙古人种特征。同时,明显的齿槽突颌,短宽的鼻骨,很低的鼻根指数,阔鼻和较低的眼眶等方面,又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罗泊湾人的特征,是继承和发展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原始居民的体质特征的结果,所以罗泊湾西汉墓出土的殉葬人骨,无论从形态观察和测量对比,其体质特征与华南人类型最接近,应属华南人类型,而且很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土著民族。[6]即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华南地区,虽然聚居有不同的少数民族,但基本上显示了相似的人种发展趋向。除了东亚蒙古人种的因素之外,还具备了若干较为明显的南亚人种成份。如壮族和黎族,由于其共处一个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域,其体质生理特征颇为接近。

根据朱泓编著《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的有关内容编制。

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体生理特征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群体的人类,也会在相同的生态地理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也会渐趋具有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清代海南黎族,史称:“黎男貌紫黑,圆目直视,高颧骨,妇女面白而且长,不殊民妇,闻竟有绝色者。”[7](P118)而与海南地区生态环境相近的台湾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公元1897年,据日本人实地调查,纪录了台湾一些少数民族的容貌特征如下:

(1)身躯大致上矮小,四个番人都瘦瘦的。

(2)颧骨高挺,下颚狭小。

(3)眼窝深陷,眉毛浓密。

(4)鼻子宽广,尖端成钩型。

(5)耳朵较小。[8](P195-196)

这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可以逐渐通过遗传巩固下来,成为某一区域各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或体质特征。体质人类学家已经证实了人体结构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实际上也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起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来说,其身体相对于四肢(手臂和腿)往往比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向于细长。很多人类学家认为身体结构的这种差别代表着一种气候适应,也即是环境适应。有些身体结构比其他类型的身体结构更适于某种生活环境,身体较硕大而四肢较短的人与四肢较长而身体纤细的人相比在夏天更容易受热气之袭,但在寒冷条件下,这种身材就比较有利。因为肥大的身体往往比细小的身体能保存更多的热量,原因是对比体积而言其面积较小。而相反,四肢修长、躯体纤细的人生活于炎热地区则散热较快而能免其受酷热之袭。又如鼻孔,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其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鼻子的温暖和湿润功能是次要的。较长而突出的鼻子(这是寒冷地带的典型),其作用是帮助将进入肺部以前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润化。[9](P143-144)而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体质特征明显表现了具有对热带亚热带环境的适应。1964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人类学教研组对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体质进行抽样检查,初步描绘了瑶族的体质特征:肤色为清棕色,眼色为暗褐色,头发为黑色平直型,个别为波浪卷曲型,头呈圆形,额部微斜,蒙古褶明显。鼻根高,鼻孔大部分为卵圆形,口部两唇厚,口裂宽,身材普遍矮小,男性平均身高1569.29毫米,女性1491.93毫米。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而在某些方面具有南亚类型的部分特征。[10]主要显示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种生理特点。如口唇厚,口裂宽,能够增大口腔通气量,同时扩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从而有助于冷却吸入的空气。人类种族生理体质特征的形成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影响人类体质生理特征的因素也很多,其作用机理也很复杂,有些问题至今仍难以给予十分合理的解释。但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类体质生理特征,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经过世代遗传而逐步固定下来。

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理体质特点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特殊的生理体质特点,也反映了华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如健走,尤其是在山路上健走如平地,就是华南地区少数民族一个重要的体质特征。明代有所谓生丁、白丁、黑丁等少数民族,“椎结斑衣,儿时即烧铁石烙其跟蹠,沁以蛇油,重趼若鞹,穿箐走棘,履险若夷”。[11]又清代广西庆远府过山瑶,其“僻处山颠,以焚山种植为业,地力渐薄辄他徙,故以过山为名,不知纺织,布帛皆市之僮人。性善走,生子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足底,使痛痒皆无所知,故履险如平地。”[12](P390)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崇山峻岭,交通艰险,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没有健走的体魄,寸步难行。所以必须从小就为适应生态环境在生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也可能把其身体体质生理的某些特殊性遗传下去。有谓:“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皴厚,行于棱石丛苇之中,一无所损,其事想自开闢皆然。”[13]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只有适应环境方为生存之道。所以华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对自己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质生理特征而颇感自豪。有载,粤北八排瑶,“其人耐寒暑,善走险,精药弩,惯捕猎。儿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跟蹠,虽践枳棘巉石,终不能伤。或令儿童著长齿木屐,旋转石碛上,日十数回登山,俾其习惯陟岭,健如猨猱,平民莫能及。而瑶人亦颇以此自恃”。[14]域内在同样生态环境下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台湾少数民族。有载:“番俗以驰走飞逐为活计,状腰肥为累,从髫齔便令箍腹,以细竹编如篱,阔有咫,长与腰齐,围绕束之,故有力善走,重茧累胝,能数千里。”[15]“其善走者曰雄麻达,编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驰”[16]。这也是与台湾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史载:“诸罗、凤山番,有土番、野番之别,野番在深山中,叠嶂如屏,连峰插汉,深林密箐,仰不见天。棘刺藤罗,举足触碍。盖自洪荒以来,斧斤所未入,野番居处,血饮毛茹,种类实繁,其升高陟巅越箐度芥之捷,可以追惊猿,逐骇兽。平地诸番恒畏之,无敢入其境。”[17]健走已成为在恶劣生态环境下,少数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那些居住在台湾深山密林中的少数民族,更表现了攀树如飞的体魄特征。有谓:“内山有社,名曰嘟啯,其番翦发,突睛大耳,状甚恶,足指如鸡爪,上树如猿猕,善射好杀。番境补遗云,鸡距番,足趾楂*[木+丫],食息皆在树间,非种植不下平地,常深夜独出,至海滨取水。遇土番往往窃其首去。土番亦追杀不遗余力。盖其足趾楂*[木+丫],不利平地,多为土番追及,既登树,则穿林度棘,不可复制矣。其巢与鸡笼山相近,无路可通,土人扳藤上下,与之交易,一日一次,虽生番亦慑焉。惟惧炮火,闻声即跳遁”[18],由于长期在山区密林中生活,形成了其攀树如飞的体质生理特征,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结合,而成为其重要的生理特点。

早婚,是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特点,也是与生态环境因素有关。热带地区的炎热气候,造成了人类发育较为早熟,比较形成早婚的民俗文化特点。古代华南各少数民族,择偶年龄普遍偏小。如瑶族,每于仲冬既望,命“男女年十七八以上者”,集体对歌择偶。[19](P220)据宋人记载,时瑶女参加集体对歌择偶活动,“其无配者,姑俟来年。女三年无夫负女,则父母或杀之,以为世所弃也。”[20]近代大瑶山茶山瑶,结婚的年龄一般都在10岁之下,最多也不能超过16岁。据解释,年纪小娶到家里来才容易惯熟,而家里又可多一个人帮做工夫。[21](P338)反映了早婚特点,延续后世。当然也有个别时候,个别地区,有些婚龄可能相对较晚,但并不普遍。正如广西大瑶山茶山瑶,一般实行早婚。但据老人们传说距他们三代(距今约100年),男女要在20岁左右才订婚,超过30岁才结婚。理由是说早婚损伤身体,促短寿命。但晚近45~50年以来,一般12~13岁就订婚,18~19岁就结婚,少数人甚至更早[21](P335)。又壮族,清代永宁僮人,“昏姻书男女年庚置瓮中酿酒,酒好乃取,女家聚族,吹芦笛送之,歌饮达旦,辄挟女而返,逾数年,女长更为治妆如初嫁礼”。[22]近代广西隆林壮族,此地盛行早婚,男女长到5、6岁,父母即为之订婚,或者7、8岁订婚,7、8岁或12~13岁就结婚。据调查,在委乐乡第4、5组已婚的男女结婚年龄:解放前5~10岁结婚的,男22人、女23人,11至14岁结婚的男3人、女4人,15至17岁结婚的男5人、女4人,18~20岁结婚的男5人、女2人,21~25岁结婚的男1人、女3人;这种早婚现象,直到解放初期还没有改变[23]。海南地区也是盛行早婚,如感恩县,“俗重早婚,中户人家有十四五岁至二十岁者”[24](P238)。择偶早婚,是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普遍的社会现象,或与华南地区的生态自然环境及社会条件有关。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们的生理体质较为早熟。如近代大瑶山坳瑶女子,年龄到13~14岁以后,绝大多数就开始找情人私通,假如怀了孕,怕石牌处罚,家长就不得不替她找个丈夫来负个名义,在这种情况下,丈夫的年龄,一般小于妻子。往往有“父亲”年仅11~12岁,而“儿子”已有2~3岁,但社会并不以此为怪[21](P343)。可见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对于民族内部的早婚现象十分认同与接受。同时,华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低下,生产与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民族内部人口出生成活率一般较为低下,早婚有利于早育多育,以弥补人口成活率较低之缺陷,以维系民族集团内部的人口水平。而且古代乃至近代,华南少数民族多数实行较为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生产,也希望民族内部人口增多,增加劳动力数量,这样在开垦山地或渔猎采集中相对较有优势。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龙舟;优秀男子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G86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12-0134-04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Model of Body Indexes of China’s Elite Dragon Boat Athletes

LI Bing, CHEN G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s statistics and expert interview, the paper analyzed the athletes’ body indexes of thirty dragon boat teams which won the top six in the 2009 national dragon boat tournament, china dragon boat race and qualification trials for the 2010 Asian games. The result shows: 1. the body indexes of elite dragon boat athletes are mainly include length, symmetry, girth, height ratio, circularity, width and height. The length and width contribute most above all factors.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dragon boat athlete shows: long upper limb and wingspan, wide shoulders, symmetry of figure and good circularity. 3. Based on the data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weight ratio to build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dragon boat.

Key words: dragon boat; outstanding male athlete; bodily shape; evaluation model

龙舟运动是对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有较高要求的体能类竞速项目。对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展开系统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通过文献的整理发现,目前对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文献较少,而身体形态作为该项目的选材的决定要素之一,对日后的训练和比赛的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2]。本研究建立的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体系,能够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客观的反映其身体条件水平,因此,依据实测数据和派生数据给出的常规数学及指标数学模型,可供教练员选材和训练监控时参考;所制订的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形态特征指标的等级标准表,经回代检验证明是科学的、客观的、有效的和可行的;所建立的我国优秀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模型系统简便、可行、便于操作,对选材及训练进行全面监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龙舟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男子龙舟队队员为研究对象。这些龙舟赛事是国内最高水平的龙舟赛事,历来受到各支龙舟队的高度重视,汇聚了近年来国内竞技成绩较高的70多支代表队,基本上较为客观的反映了我国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1.2 测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反映各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点,我们遵循着指标体系的综合性、指标的代表性、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指标的可得性等原则,在查阅大量文献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21项原始指标及5项派生指标:

1)身体形态的长度指标:小腿长,跪臂长,坐臂长,下肢长,手长,前臂长,单臂长;

2)身体形态的宽度指标:手宽,盆骨宽, 肩宽;

3)身体形态的围度指标: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大腿围, 安静胸围, 臀围, 腰围, 小腿围;

4)身体形态的高度指标:坐高, 膝高, 身高;

5)身体形态的量度指标:体重;

6)身体形态的派生指标:维尔维克指数, 身高体重指数, 身高胸围指数, 身高坐高指数, 上臂围差。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目前龙舟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方面的研究较少,确定研

投稿日期:2010-09-03

作者简介:李兵,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究方向。

1.3.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多年从事龙舟运动训练的专家和相关科研人员进行走访请教,按照其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重要程度,确立了各项研究指标。

1.3.3 测量法 根据研究计划,本研究共测试了30个队伍中的全部划手600名运动员21项有关身体形态指标,以及由此得到的5项派生指标。获取基本数据15600个,经过对每个队伍20名运动员实测指标和派生指标取平均值得研究指标数据780个。测量过程严格按照《运动员科学选材》形态测量的要求进行[3]。

1.3.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和EXCEL软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最终找出最能反映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通过因子分析对测得指标进行分类 为了寻求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我们结合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通过检验确定选取的指标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4],具体结果见表1。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知道所选取的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1 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 and Bartlett's TestKMO统计量0.671Bartlett球形检验相关矩阵的卡方检验574.418自由度218显著性水平0.000表2 总方差解释表

成份初始特征值合计 方差的/% 累积/%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 方差的/% 累积/%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 方差的/% 累积/%18.25531.75131.7518.25531.75131.7517.31228.12228.12223.52213.54745.2983.52213.54745.2983.43913.22641.34832.71010.42555.7232.71010.42555.7232.64910.18751.53542.3398.99664.7192.3398.99664.7192.2168.52460.05951.7636.78371.5021.7636.78371.5021.7566.75566.81461.2804.92376.4241.2804.92376.4241.6616.39073.20471.0864.17779.2941.0864.17779.2941.5836.09079.29481.0293.95884.559…………254.560E-71.754E-6100.000261.052E-74.045E-7100.0002.2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指标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化处理后,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为了使原始指标所包含的信息不丢失,在旋转前提取R阵的特征值大于0.1者构成因子载荷,再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5]。见(表2、表3),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前7项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9.294%,旋转后也仍然保持此比例,这说明了前7项主成分中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因此,我们提取前7项指标作主成分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从第二列方差百分比中看出各个形态指标因子的贡献率,运用最大方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对其前7个主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各因子载荷情况(表3),我们确定7个主成分具体指标。

在因子一中,运动员的前臂长,单臂长,坐臂长,小腿围,小腿长,跪臂长,手长的因子载荷量高,反映的是运动员的基本身体形态的长度特征,尤其是上肢的形态特征,这些指标对龙舟运动员的选材至关重要[6];因子二中,维尔维克指数,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大腿围的因子载荷量高,反映的是优秀龙舟运动员的匀称度特征,说明龙舟运动员对体型的匀称度要求较高,优秀龙舟运动员的体重一般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7];因子三中,身高胸围指数,下肢长,臀围,腰围,安静胸围等的因子载荷量高,反映的是身体围度的重要指标,说明龙舟运动员要有较好的围度,能够为该项运动提供良好的力量支持[8];因子四中,坐高,身高坐高指数的因子载荷量高,反映的是高度比例因子的重要指标;因子五中,上臂放松围,上臂紧张围,上臂围差的因子载荷量高,反映的是充实度方面的指标;因子六中,盆骨宽,肩宽,手宽的因子载荷量高,反映的是宽度方面的指标;因子七中,膝高,身高的因子载荷量高,反映的是高度方面的指标。结合龙舟项目的具体特征,分别把7类因子命名为:长度因子,匀称度因子,围度因子,高度比例因子,充实度因子,宽度因子,高度因子(表4)。

表3 最大方差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分析表

1234567手宽0.1910.483-0.332-0.3430.0460.4660.027盆骨宽0.3540.1790.186-0.2140.080-0.0440.024肩宽0.0750.1140.059-0.1670.8590.1590.145上臂紧张围-0.2030.087-0.0790.4000.6560.409-0.324上臂放松围-0.2520.230-0.1810.4210.646-0.209-0.367大腿围-0.5390.436-0.202-0.3100.241-0.0190.082手长-0.101-0.0130.0780.155-0.0340.0090.855前臂长0.6720.0720.028-0.0640.050-0.3350.012坐高0.6280.0190.1160.6900.0390.0760.116膝高0.772-0.2580.2340.040-0.078-0.0840.145小腿长0.7990.0670.1530.168-0.0230.1000.032跪臂长0.874-0.0560.154-0.174-0.0430.043-0.061坐臂长0.7530.3080.078-0.3960.0100.103-0.028下肢长0.1520.1520.518-0.053-0.096-0.2670.401身高0.954-0.1290.047-0.1140.0210.053-0.071安静胸围0.288-0.1600.9070.062-0.0030.0920.024臀围0.288-0.1590.9060.0610.0000.0910.024腰围0.659-0.0010.060-0.122-0.1500.238-0.439小腿围0.756-0.1820.252-0.090-0.081-0.133-0.315体重0.2280.929-0.0910.0430.089-0.043-0.025单臂长0.717-0.0850.3040.0670.026-0.1820.208身高体重指数-0.2040.941-0.1170.0820.082-0.0600.011身高胸围指数-0.6270.1730.4170.1220.017-0.132-0.005身高坐高指数-0.2340.1510.0810.8820.0210.0340.199维尔维克指数-0.4050.8810.0510.1150.075-0.1000.009上臂围差0.016-0.1660.1140.0690.1730.908-0.0232.3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评价指标的权重模型 我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以及计算指标权重值的具体公式,计算出身体形态指标的权重值,建立身体形态指标体系[9](表5)。

2.4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我们根据测量评价理论,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每项入选指标均采用10分制的评分方法,将各单项评分表汇总成入选指标的单项评分表,其具体步骤:1)找出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分别计算第10、20…90百分位数的指标值;3)将最小值定为0分,分别将第10~90百分位数的指标定为1~9分,最大值定为10分,列入表中即成该项成绩评分值[10]。根据这一单项评分表,便可评价运动员各指标所处的位置和水平(表6)。

表4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指标构成因子

原始指标因子名称典型指标1前臂长长度因子单臂长单臂长坐臂长坐臂长小腿围小腿长跪臂长手长2维尔维克指数匀称度因子维尔维克指数体重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大腿围3身高胸围指数围度因子下肢长臀围腰围腰围安静胸围安静胸围4坐高高度比例因子身高坐高指数身高坐高指数5上臂放松围充实度因子上臂紧张围上臂围差上臂围差6盆骨宽宽度因子肩宽肩宽手宽7膝高高度因子身高身高表5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指标体系和权重

指标模型特征值权重肩宽43.28~45.780.147身高174.85~182.750.079安静胸围93.81~96.930.126腰围75.53~80.930.049体重68.89~75.970.073单臂长73.38~79.280.159身高坐高指数51.51~53.870.123上臂围差2.21~4.190.119坐臂长137.46~143.40.093维尔维克指数90.52~96.560.0332.5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指标等级评价标准 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综合评价时,先按单项评分标准查出各单项的得分,再按指标权重的大小,计算出综合得分。为了能够客观的反映运动员在各单项指标及综合指标方面的差异,利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标准,并按标准得到运动员的等级位置(表7,表8)。

2.6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指标的等级标准的回代检验 对于指定的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综合等级评价标准,能否反映出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特征,并能否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的问题,我们根据制定出的运动员身体形态标准等级表对所试运动员进行回判:我们对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形态进行相应的评分,而后将其各个单项指标分值与其权重值的乘积进行相加,得到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总分,结果表明:这与样本代表性特征相符,达到80分以上的运动员占到总人数的63%以上(表9),说明此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本评价标准可以作为龙舟运动员的身体评价依据。

表6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评分标准

分值肩宽身高安静

胸围腰围体重单臂长身高坐

高指数上臂

围差坐臂长维尔维

克指数0421709273647050.3113589.21431729374657150.8―13690.22―173―75677251.2213791.13441759476687351.7―13992.14451769577707452.1―14093.05―178―79717552.6314194.0646180968072―53.1―14295.07471819781747653.5―14395.98―183―82757754.0414596.99481849883777854.4―14697.810491869984787954.9514798.8表7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指标的等级标准

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10%10%~25%25%~75%75%~90%90%身高0.2370.238-0.3160.317-0.5530.554-0.790.80肩宽0.1470.148-0.4410.442-0.5880.589-0.8820.883上臂围差0.2380.239-0.5950.596-0.9520.953-1.191.20身高坐高指数0.2460.247-0.4920.493-0.8610.862-0.9840.985安静胸围0.1260.127-0.3780.379-0.7560.757-0.8820.883腰围0.0980.099-0.1470.148-0.2940.295-0.4410.442体重0.1460.147-0.2920.293-0.5840.585-0.6570.658单臂长0.3180.319-0.7950.796-1.4311.432-1.591.60维尔维克指数0.0330.334-0.0990.100-0.1980.199-0.2640.265坐臂长0.0930.094-0.2790.280-0.5580.559-0.6510.652表8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综合等级标准

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对应百分位数值10%10%~25%25%~75%75%~90%90%综合得分标准3.2873.288-4.7984.799-6.0286.029-6.8086.809表9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回代检验统计

60分以下60~69分70~79分80~89分90分以上总数人数/人176813828394600百分比/%2.811.32347.215.7100

3 结 论

1)通过对测得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优秀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主要由长度因子,匀称度因子,围度因子,高度比例因子,充实度因子,宽度因子,高度因子七个因子构成,其中肩宽,身高,安静胸围,腰围,体重,单臂长,身高坐高指数,上臂围差,坐臂长,维尔维克指数等十项指标的载荷贡献率较大。

2)优秀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表现为:上肢和臂展较长及肩部较宽、身材匀称、有良好的充实度。

3)运用数理统计学,构建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体系,经回代检验,符合样本特征,可以为实际龙舟运动的选材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1] 马勇,贺昭泽.“龙舟竞渡”的发展及特点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23,47.

[2] 杨放.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72-74.

[3] 曾凡辉,邢文华等.运动员科学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55-60.

[4] 丛明礼等,体育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13-224.

[5] 何江川,杨放.龙舟运动员陆上专项力量与划水功率因子回归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139-141.

[6] 刘德琼.龙舟运动员某些生理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45-47.

[7] 田振华,等.我国高校龙舟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评价模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434-1440.

[8] 张华杰.赛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1):38-41.

[9] 李红,沈祖宏,黄亚茹,等.我国优秀男子橄榄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机能特点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5):62-66.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歌 体裁分类 民间音乐

汉族民歌体裁的分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意见比较统一,多数人同意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民歌发掘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民歌研究队伍的壮大,对民歌探讨的深入开展,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汉族民歌体裁分类法,如:四川的四分法、陕西的五分法、山东的五分发、广西的六分法、浙江的六分法等。还有些撰稿的学者似乎有意回避体裁分类而使用了其他角度和层次的分类,例如广东按民歌“歌种”,河南、江西按民歌的“种类”来划分,云南则是根据“表现的内容以及表现方式、表现手法上的某些共同之处”,将当地民歌初步归纳为几类。

究竟什么是汉族民歌的体裁?汉族民歌体裁的划分依据应如何确定?这个问题在如此众多的体裁分类样式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从而产生了对汉族民歌的“体裁”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即:体裁究竟是指民歌音乐形态上的艺术特征呢,还有其它的社会产生条件?抑或是指产生和应用场合所造成并限定了的民歌音乐形态上的特征呢?

例如:号子,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和劳动关系十分紧密,音乐节奏和劳动节奏紧相结合。号子原本为劳动号子。但如果按产生和应用场合把它定义为劳动时所唱的歌,那么田歌、牧歌也是劳动时所唱的歌。所以就产生了几种分类结果:第一种是把劳动号子名称中的“劳动”二字删去,使“号子”成为一个仅仅表示音乐形态特征而并不限定社会生活条件的术语。虽然这种分类在定义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的歌唱场合,但歌唱场合没有成为区分体裁类别的主要依据。因为它所限定的山歌的歌唱场合,并不能严格地将号子类或小调类音乐排除在外。第二种分类是把田歌、牧歌和号子都划入劳动歌曲的范围之内。这是单纯的民歌的功用为划分依据的分类法,它没有考虑民歌音乐形态方面的特征因素,因此,严格地说,它不属于民间音乐方面的分类法。第三种分类法是把田歌、牧歌单独划类,使之既区别与劳动号子,又区别于一般山歌。这种分类法既没有依据民歌的产生场合与功能,也没有依据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它将属于同类音乐形态特征但不属于同一分类层次的山歌、田歌、牧歌分列,没有完成民歌研究应做的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对民歌进行科学分类的工作。

上述三种分类在本文开头所列举的汉族民歌体裁的种种分类法中均有所表现。除此之外,有的分类中还有若干分类依据并存的现象,例如:将篇幅、声部形式、歌曲所演唱的内容等与民歌的功用、音乐形态特征并列,让人无法把握该种分类的划分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样一种纷乱的状态,对于民歌音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显然是不利的。如果我们长期不能在民歌体裁的划分标准上达成共识,将会使体裁分类这一研究方法名存实亡,对于汉族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类民歌也就不能在其音乐形态种类上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深入的认识。

体裁属于形式的范畴。江明在《汉族民歌概论》一书中,明确阐述了他划分汉族民歌体裁的依据,也就是说,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标准,需要音乐特征、演唱场合和功用三种因素的综合考虑。确立这样的划分依据,是因为:一、研究民歌音乐的体裁不能仅仅依据音乐以外的因素来进行;二、决定体裁特征的条件,主要是产生民歌的人民生活场合的。离开了它,民歌体裁特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法知其所以然了。民歌的体裁分类侧重于音乐形态特征方面的整理和归纳,这种分类角度在音乐研究中优越于以歌词内容或年代等音乐之外的因素来进行民歌分类的方法,因此,它被广大的音乐研究者所采用。同时,由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民歌作为民间音乐其他门类的基础,更加贴近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方式等特点,在研究民歌的体裁时联系到产生民歌的人民生活场合的条件,也是必要的。而且,社会生活条件确实对民歌的体裁类型的形式起到了一定的决定作用。

只是问题在于,我们已无法追究在民歌形成的最初阶段,其体裁类型的形成与应用是否均以完成社会生活条件来决定。而今天在实际情况中看到的,则是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劳动人民时常应用的不同体裁类型的民歌。例如同为劳动场合中唱的民歌,既有号子体裁类型的夯歌、渔民号子,也有山歌体裁类型的田歌、秧歌;而田秧山歌中又混杂着小调体裁因素――这些现象说明,对于民歌的体裁类型,社会生活条件只可能有形成时的决定作用,却没有应用时的严格制约作用。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所以,不论是它的创作者,还是它的理论研究者,对它的规范都只能是相对的。从大量的民歌实例中可以看到,音乐体裁类别之间的互相交叉和渗透,是民歌中很自然的现象。它不像某些专业音乐创作体裁那样,由于创作和发展总是处于一种相对随意的、开放的、互相吸收、互相学习的流动状态,其音乐样式类别之间在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交融,是劳动人民丰富和发展民歌的手段,是民间文化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表现。相反,那些被理论概括束缚住的、相对单纯、清纯而典型的文化现象,则会因僵化丧失掉生命力。虽然民歌中社会生活条件与音乐表现方法相一致的情况很多,但为数并不少的相反情况使社会生活条件和音乐表现方法两条兼顾的体裁划分依据陷入了难以两全的境地。正因如此,一部分学者放弃了那种体裁划分依据,退而求其次,只以应用场合或歌种来进行民歌的分类。这自然是体裁分类法的名存实亡,也是民歌音乐研究工作的倒退。这种结果,背离了民歌体裁分类法要对音乐形态进行概括,归纳的初衷。

由于学习、研究民歌的目的和任务不同,所以对民歌的分类法也不一样。民歌的体裁分类不仅优越于那些不以音乐特征为研究对象的分类法(例如:歌词体裁分类、年代分类、行政区域分类等),同时,它在音乐形态特征研究的侧重角度上,也不同于另一种以音乐特征为研究对象的民歌分类法――色彩区(既民歌的地方音乐风格)分类。因此,这种分类法不能被取代,也不应被放弃,法国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朱尔•昂利•彭加勒曾说:“科学首先是一种分类方法,是把表面孤立的事实汇聚到一起的方法。”要对民歌音乐进行科学的研究,我们就必须对民歌音乐上的种种特征进行不同角度的归纳和梳理。由此也就需要为不同的目的而建立的侧重点不同的民歌音乐分类法。至于如何确立体裁分类的依据,前提是学者应该对学科理论的性质和特点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民歌的艺术形式短小精悍,艺术形象鲜明生动。因此,在把千万个具体的实体抽象为简单的理论时,必然会因求大同而省略掉许许多多的小异。如果我们在民歌分类的工作中,不管是主要倾向还是细节情况都要求完全一致,不仅分类工作无从进行,而且表现出我们对理论概括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理论要求用语言、文字进行严谨而简洁的定义。“在严格性方面有所得,则在客观性方面有所失”。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具有完美的纯洁性的理论所概括的事实同样也具有完美的纯洁性。在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研究中,之所以会有现在这种不同意见纷呈、无法达成共识的状况,往往是由于一些学者一厢情愿地要求理论归纳面面俱到、无所不包所造成的。正像爱因斯坦所说的:“哲学上和逻辑学上的大多数错误是由于人类理智倾向于把符号当作某种实在的东西而发生的。”同样,汉族民歌体裁分类中的类型名称“号子”、“山歌”和“小调”,经理论归纳之后被称作为符号提出来,它们的含义已经不等同于各个地区民间传统称谓的意义了。它们不在是特指某个区域内流行的某种或某些专用曲调,也不是指某地区某一特殊的歌种,而是概括了汉族所有地区所有民族的音乐形态,将其归纳成几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类型。它们是用来指称民歌音乐中这样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形式类别的符号。为了使这归纳具有普遍的概括力,划分体裁类型的特征依据就不宜要求的太多。因为如前所述,特征依据要求的太多,就会使得理论概括难以包容民歌现象之间的细节差异,从而导致研究陷入无法求全的混乱之中,也就等于是取消了概括性分类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方法和程度方面,也许我们可以参考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一文中的阐述:“以规则的事实开始是合适的。但是,当规则牢固建立之后,当它变的毫无疑问之后,与它完全一致的事实此后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它不能再告诉我们任何新东西。于是,正是例外变的重要起来。”“法则一经建立,我们首先就要寻找这个法则具有最大实效机遇的情况。”“但是,我们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弄清相似和差异,尤其是要认出隐藏在表现偏离之内的类似性,特殊的法则乍看起来似乎是不一致的,然而通过较为详尽的观察,我们看到它们大体上相互类似。”彭加勒的这一段话叙述了科学分类过程的三个阶段:严格统一、发现例外、在例外中寻找相似性,既寻找例外与规则的联系。

在我看来,我们关于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上述两个阶段。现在需要做的是,在大量的例外中重新找到内在的联系, “认出隐藏在表现偏离之内的类似性。”例如:田歌、牧歌与一般的山歌。尽管二者的产生、应用场合和功用不尽相同,但是,音乐形态特征上大体都具有节奏自由悠长、歌声高亢、音域宽广等特点,这就是它们在“表现偏离之内的类似性”。当我们划分民歌的音乐类别时,应该把音乐形态特征上的联系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而把民歌的产生、应用条件及功用放在次要的或参考的地位。也就是说,民歌体裁的划分,依据应以音乐形态特征为主,应划分开质变与量变的区别,使这划分依据能分离质的不同而包容量的差异。

当然,汉族各个地区因为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各地的民歌歌种也不尽相同。在分别论述各地民歌的情况时,关于歌种的介绍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汉族各地民歌毕竟在一定的类型角度上显现出了音乐形态上的共性,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概括汉族各地民歌音乐体裁类型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正如彭加勒所说:“科学仅仅是一种分类方法,而且分类方法不会伪真,而只是方便的。但是,方便的就为真。”

参考文献:

[1]江明:《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3](苏)霍金:《艺术与科学》,三联书店,1986。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家庭因素;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是威胁他们心里健康的因素极为复杂,更甚至于心理状况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因为大学生的人格水平的高低直接被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普遍的认为应该以贫困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进一步的研究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

1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的对象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与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北省某大学2010级学生中抽取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所收回的问卷有190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78人,女生112人。

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认为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教育方式,第一类为权威型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形成严重的服从、懦弱,甚至于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为放纵型的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法的父母对于子女过于溺爱,造成孩子形成任性、独立性差的人格特征;第三类为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情况下孩子多表现为活泼、积极、自立的人格特征。

1.2 调查方法及工具

父母家庭教育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主要有12个因素,即F1(父亲态度温和)、F2(父亲严厉)、F3(父亲干涉)、F4(父亲偏爱)、F5(父亲拒绝)、F6(父亲过分保护)以及M1(母亲态度温和)、M2(母亲严厉)、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M6(母亲过分保护)。采用1-4计分形式,经过检测各个因素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464-0.905之间。

人格问卷调查方式也通过成人问卷形式,共名列80道题目,其中包括4个因素表,即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L(效用度)。EPQ的特使体重的因素分析只要求问答者回答是与否,此因素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8以上。

1.3 调查数据的处理

通过本次问卷得到的相关数据,以班为小组进行统一的数据整理,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的分析及处理。

2 研究结果的分析

2.1 男女大学生在人格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P因素上的差别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在L因素上的差别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见表1

表1 男女生人格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

因素表 男 女

n=78 n=112

T检验

P因素 6.373.94 5.672.29 3.349**

L因素 9.342.98 11.032.76 3.778**

注:**P

2.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人格特征与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E因素与F1、M1因素呈正相关;N因素与F1、M1呈负相关,与M3呈正相关;P因素与F4、M2呈正相关,与M4、M5呈负相关,相关结果如表2。

表2 人格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E因素 N因素 P因素 L因素

F1 0.202** 0.122 0.048 0.105

F2 0.014 0.065 0.087 0.243**

F3 0.105 0.075 0.019 0.057

F4 0.007 0.005 0.146* 0.161*

F5 0.009 0.065 0.097 0.187**

F6 0.093 0.095 0.097 0.054

M1 0.203** 0.178** 0.094 0.015*

M2 0.046 0.042 0.142* 0.124*

M3 0.086 0.203** 0,.055 0.204**

M4 0.042 0.105 0.156** 0.207**

M5 0.014 0.035 0.196** 0.146**

注:**P

3 结果总结与讨论

3.1 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典型性结果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男女在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地差异,主要表现在,在P因素(精神质)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又称为倔强性,并不是人们理解的精神病,它在所有人的身上都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结果表明的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表示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表现出孤独感,很难适应外部的环境,同时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在调查中因素主要表现为调查者的性格特征为虚假,而女生分数高于男生则表现为女生在遇到不利问题时明显的表现为自我的隐蔽心态。

3.2 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方式中F1(父亲态度温和)、M1(母亲态度温和)与E因素和N因素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与E因素存在正相关,与N因素存在负相关,这表明在父母态度温和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性格外向,表现为爱好社交,爱好冒险,很少有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的时候,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而与L因素相关性较高的F2(父亲严厉)、F5(父亲拒绝)、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等因素,表明在父母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大多采用比较严厉或者惩罚的方式,这就使得大学生产生了逃避处罚并喜欢说谎的习惯,而且在母亲身上表现的过于溺爱以及过分干涉孩子的一切,也进一步的说明了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其中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和F2(父亲严厉)因素对于L因素的解释率也表明了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下,母亲的态度相比较于父亲而言,对于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应该更重要的注重母亲的教育方式,以避免对于孩子的后天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4 结束语

本次的调查研究结果主要表现:第一,男女大学生在P(精神质)因素和L(效用度)因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第二,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并且从教育方式中F1(父亲态度温和)、F2(父亲严厉)、F4(父亲偏爱)、F5(父亲拒绝)以及M1(母亲态度温和)、M2(母亲严厉)、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等因素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中的各因素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关系,同时我们可以知道M1(母亲态度温和)、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因素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所以,在以后的人格特征塑造中,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因素的预测作用,以便提前做好大学生人格特征塑造的基础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2篇

虽然地质-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尚未成立,但作为一种学科交叉现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来能否产生独立的地质生态学科,取决于能不能取得合理的、有广泛认可的学科定位。

1地质-生态理论认识和体系的形成

国际上现阶段地质-生态学研究与环境地质研究有相当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已经逐步体现其研究特色,并有逐渐强化地质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还不能认为系统的地质生态学作为独立学科已经建立。许多理论问题和应用技术方法尚不够完善。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地质-生态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方向,正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和活跃点。虽然地质-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尚未成立,但作为一种学科交叉现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来能否产生独立的地质生态学科,取决于能不能取得合理的、有广泛认可的学科定位。但无论形成独立学科,还是保持学科交叉的混合特色,都需要就其理论基础、研究范畴取得一定的共识。因此,需要对地质-生态理论认识和学科体系进行研究和讨论。卢耀如先生将地质-生态环境的研究方向根据目的的不同分成如下几个方向:综合性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变,需要在探索自然界存在的有利与不利这两方面的条件与因素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人类活动影响与工程效应,而加以综合的研究,这是研究地质-生态环境的最基本的准则与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全球性的研究方向:地质-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到地球的自然演化、各种灾害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效应,这样,就需全球性的研究方向。宇宙性的研究方向:对地球这一生态系统的演化与起源还不很了解,所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研究宇宙中星球,特别是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这对探索和研究地球自身的形成与演化,也是非常主要的研究途径。

2地质环境-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研究和剖析

水-土-生态三大要素(三个子系统)的存在形式、利用现状、形成演化规律、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是地质-生态研究的主要对象。但目前对地质要素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保护的地质依据都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认识。地质环境-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应是地质-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地下水为例,以往的水文地质研究主要揭示地下水的来源、运移演化规律,地质-生态学研究则要探讨水对生态系统的控制,即“生态水位”的问题。“生态水位”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地下水位区间,高于这个水位区间上限临界值,地表土壤就会发生盐渍化,低于这个水位区间下限临界值,就很容易触发沙漠化。但这一水位区间又是一个复杂要素集合的函数,同时是一个时空动态变化的函数,它受到地质结构、地貌单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植物种群特性、人为影响程度等的影响,需要进行系统相应分析。

3地质-生态指标体系研究

脆弱性判别的实施是建立在利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脆弱地质生态环境进行结构表述的基础上的。指标体系选取指标的原则是以最少指标达到完整描述系统特征的目的,既要谋求科学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地质-生态指示性指标体系的筛选是进行地质-生态分析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目前研究较少,需要予以重视的主要方面。国外曾经组织过国际间合作计划,集中探讨了为多目标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地质指示指标”筛选问题,并认真分析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4尺度问题和时空演化研究(古地质-生态学研究)

由于地质-生态系统的复杂动态特征,在研究中必须注意其尺度效应,重视时空演化分析,加强对古地质-生态特征的研究,用地质历史演化的眼光看待我们目前的地质-生态状况。

4.1尺度效应问题自然过程和人为作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内发生的,在不同的尺度上,其表现和描述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描述其特征的指标也不一定一致。所以必须注意尺度问题。在上述分析中,曾论述过在不同区域尺度上控制地质-生态脆弱性的主导要素的不同,如在大的区域范围内,主导要素是大地构造单元,而在局部区域范围内,主导因素可能是气候条件和地貌单元等。同样,由于几十年来地质-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其时间尺度的对比也应高度重视,把不同年代的资料混合起来作为现状分析是不科学的。

4.2时空演化研究方法动态复杂系统的研究,要立足于几个基本观点:系统的观点,综合的观点,信息的观点。采取如下策略:抓住时空演变中有限个特征时期的静态状态,达到系统描述其动态特征的目的;突出深入研究空间中具有典型意义和带动作用的若干个点上的特征,来刻划面上的轮廓和规律;通过系统研究地质时期的地质-生态演化,认识当前所处演化阶段,推测其自然发展趋势,结合人为影响的强度,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将时间上的认识和空间上的认识集合起来,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时空总和分析和建模研究。

4.3古地质-生态分析的重要性“将古论今”是地质-生态研究的重要手段。由于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是地质演化过程的阶段性表现,其今后发展趋势必然首先受制于地质演化规律,我们对现今地质-生态系统的认识也是非常零散的,很难形成时间序列,从而建立演化规律的认识。因此,开展古地质-生态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3篇

    中学生物学竞赛,是以普及生命科学为原则,以培养21世纪生命科学的后备人才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认 识生命科学、保护物种的科学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较高层次的选拔赛。因此,要求试卷编制应规范化,命题 应科学严谨,克服随意性。

    竞赛命题的主要依据

    1.国际生物学竞赛(IBO)的理论纲要(《生物学通报》,1994.10)。

    2.《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生物学》(高信曾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和《中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辅导》(吴相钰、刘恩山等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学大纲》供试验用(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 ,人民教育出版)。

    范围和要求

    理论部分

    第一部分

    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 4.组织系统 5.维管组织和维管 束

    (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 2.茎的结构(维管束) 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 3.植物体内水分 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 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 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 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 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 的比较 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 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 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 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 5.乙烯

    (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 2.低温和花诱导 3.光周期和花诱导 4.春化和光 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 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双受精作用、胚 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

    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

    (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 2.绿藻门 3.红藻门 4.褐藻门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2.粘菌门 3.真菌门

    (三)地衣植物

    (四)苔藓植物 1.概述 2.苔纲 3.藓纲

    (五)蕨类植物 1.概述 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 4.真蕨亚门 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 物的经济价值

    (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 2.裸子植物分类 3.苏铁纲 4.银杏纲 5.松柏纲 6.裸子植物 的起源与演化

    (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概述 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 、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 3.被子植 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

    第二部分

    动物分类、形态、解剖和生理(20%)

    一、动物分类、形态与解剖(重点是无脊椎动物)

    (一)原生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草履虫 3.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二)多孔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海绵

    (三)腔肠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水螅 3.分类(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四)扁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五)线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线虫纲、轮虫纲)

    (六)环节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环毛蚓 3.分类(多毛纲、寡毛纲、蛭纲)

    (七)软体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无齿蚌 3.分类(双神经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八)节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甲壳纲 3.蛛形纲 4.多足纲 5.昆虫纲(纲的主要特征:直翅目、 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重要目的特征,触角、口器、翅、足的类型)

    (九)棘皮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海星纲、海胆纲、海参纲)

    (十)脊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概述(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3.起源 和演化

    (十一)圆口纲

    (十二)鱼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洄游

    (十三)两栖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休眠

    (十四)爬行纲 1.羊膜卵的特点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2.主要特征 3.躯体结构概述 4.分类 5.起源 和适应辐射

    (十五)鸟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 4.繁殖及迁徙

    (十六)哺乳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

    (十七)脊椎动物结构的比较(重要器官)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比较

    (十八)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

    二、人体及动物(重点是脊椎动物)生理

    (一)基本组织

    (二)消化系统 1.食物的成分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食物的消化 4.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循环系统 1.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体液平衡(内稳定)

    (四)呼吸系统 1.系统的结构特点 2.呼吸机制 3.气体交换

    (五)泌尿系统 1.系统组成 2.肾脏的结构 3.尿的产生

    (六)生殖系统 1.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排卵和经期 3.受精 4.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 的形成 5.胚胎的膜

    (七)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付交感系统) 2.反射 3.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八)感觉器官(眼和耳)

    (九)内分泌系统 1.脑下垂体 2.甲状腺 3.胰岛 4.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 5.卵巢和睾丸 6.内分泌 功能的调节 7.昆虫的激素调节

    (十)免疫系统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第三部分

    细胞生物学部分(20%)

    一、细胞的化学成分、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一)化学成分 1.水、无机盐 2.糖类 3.蛋白质(包括:氨基酸、三字母缩写、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变性实质) 4.酶类(概念、特征、分类、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5.脂类 6. 核酸(包括DNA和RNA) 7.其他重要化合物(包括ADP和ATP、NAD[+,]和NADH[+,]、NADP[+,]和NADPH[+,])

    (二)结构及功能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运输等) 3. 细胞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的结构与功能) 4.线粒体结构、功能 5.质体的类型和叶 绿体的结构功能 6.核糖体 7.过氧化氢体、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功能 8.细胞核(核膜、染色体、核仁、核 基质)和核功能 9.细胞壁成分与结构 10.细胞骨架系统(包括:微丝、微管、中等纤维、微梁)的功能 1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13.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

    二、细胞分裂

    (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意义

    (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间期G[,1]、S、G[,2]的变化)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特 征

    (三)减数分裂 1.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2.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五)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癌变

    三、细胞代谢

    (一)糖代谢(指异化) 1.糖的无氧呼吸(糖酵解) 2.糖的有氧呼吸(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 酸化)

    (二)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异化)

    (三)同化作用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原初反应等) 2.暗反应(卡尔文循环)

    (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转录 2.翻译 3.遗传密码 4.生物合成过程

    (五)生物代谢类型中重点是原核细胞(微生物)的代谢等 1.光养和化养 2.自养和异养 3.厌氧和需 氧

    (六)细胞的全能性

    (七)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简介

    第四部分

    遗传与进化(20%)

    一、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 1.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DNA的结构 3)DNA的复制 4)基因结构与基 因表达的调控 5)染色体的结构 2.遗传基本规律及应用 1)基因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基 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4.多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5.基因定位 6.基因之间的相 互作用 7.卡方检验8.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9.基因工程简介

    (二)变异 1.基因突变 1)概念 2)特点 3)机理 4)类型 2.染色体变异 1)结构变异 2)数目变异

    3)基因组、染色体组 3.基因重组 4.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二、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

    (二)生物进化机制 1.进化证据 2.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突变、自然选择、生殖分离、适应、进化的 中性学说) 3.哈特·温伯格定律及应用

    (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四)物种的形成(途径和方式)

    三、生物界级的分类

    (一)病毒和类病毒 1.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2.类病毒

    (二)原核生物界 1.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2.蓝藻 3.放线菌 4.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

    (三)原生生物界 1.甲藻门 2.金藻门 3.裸藻门 4.粘菌门5.原生动物门

    (四)真菌界 1.酵母菌 2.霉菌 3.大型真菌

    (五)植物界

    (六)动物界

    (七)植物界和动物界进化系统(树)

    第五部分

    生态学部分(20%)

    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

    (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 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 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 2.适应的相对性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种群 1.概念 2.特性 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 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

    (四)群落 1.概念 2.结构 3.群落演替

    (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 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 6.物质循环 (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 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 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8.有害物质的富集 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

    10.生态系统的类型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 护)

    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

    (一)人口增长 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 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 保护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 3.草原的利用、保 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 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自然保护区 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 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

    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

    三、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足迹分析;侦查破案;应用;改进

在现代刑事诉讼活动中,足迹检验奠定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其准确度完全可以和指纹、DNA、作案工具等痕迹物证所起到的作用相媲美。

一、足迹检验鉴定在侦查破案中的科学依据

(一)足迹的特定性

足迹的步伐特征和形象特征是足迹的两大特定性,足迹的步伐特征是指很多足迹或者单独足迹所表现出行走者特有的行走习惯和规律;足迹的形象特征是指某个人鞋袜表面留下的痕迹物证或者足迹反映出来的光脚痕迹。一个人的足迹特定性是在其漫长人生岁月中形成的,并是由一个人的体重、年龄和身高等因素决定的。在案件现场,犯罪分子的足迹会带有个人色彩,分析其足迹可以提升破案效率。

(二)足迹的反映性和连续性

足迹的反映性和连续性在侦查破案中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足迹的反映性是指一个人的足迹可以反映出其足掌的大小以及鞋袜的形态特征,连续性是指足迹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运动形态。刑侦人员可以利用足迹的这一特点分析和鉴定犯罪现场,分析犯罪分析在现场的活动痕迹,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科学价值。

(三)足迹的稳定性

一个人其足迹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发生微小变化,但足部与鞋袜的结构与形态在其站立、行走过程的变化比较微小,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足迹依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侦查人员可以依据足迹的稳定性为案件提供有力线索。

二、足迹检验鉴定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一)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人身特征

利用足迹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特征,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特征,缩小侦查范围,从而提高侦查效率。

1.犯罪分析行走的姿态分析

一个人的生理条件和生活习惯等都会决定其行走姿态。侦查人员通过对犯罪现场的足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犯罪嫌疑人的运动痕迹,再通过对足迹运动痕迹分析,最终得出嫌疑人的步角、腿型、落步等特征,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根据。

2.犯罪分子的体态分析

通过对犯罪现场嫌疑人的足迹分析,侦查人员可以准确得到犯罪分析的体态情况。对于较胖的人来说,足迹步宽较宽,步长比较短,由于身体的重心都落在后跟上,所以前掌的压痕比较轻,后跟承受的压力的,压痕较重。足迹边缘比较完整、明显。挖痕、挑痕和擦痕等都是比较深。相反,瘦子体态上与胖子有很大区别,瘦子足迹呈现为步宽较窄,步长要长出胖子较多,足跟较高,后跟压力较小。在案发现场,侦查人员通过对足迹分析,可以准确判定嫌疑人胖瘦,从而为寻找罪犯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3.犯罪分子的性别分析

在外界环境和生理机能等因素的影响,男女呈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一般女性的足迹呈现直线步伐,挖很也很少出现甩土现象。而男性足迹脚底的压力面会凹凸不平,有较明显的着力点,脚掌较大,且步伐幅度也较大。因此,通过对现场足迹分析可以鉴定犯罪嫌疑人的性别,提高侦破效率。

(二)分析犯罪嫌疑人的鞋袜特征

利用足迹分析犯罪嫌疑人的鞋袜特征是案件侦破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我们国家制定鞋子号码都会根据人们的脚掌大小,通过对鞋子号码分析,可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自然体态。通过对鞋子价格的分析,可以得到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通过对鞋子种类的分析,可以得到鞋子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了解鞋子出售情况,得到犯罪嫌疑人购买鞋子情况,进一步缩小侦查范围,提高侦破案件效率。

三、足迹检验鉴定在侦破案件中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足迹检验鉴定理论研究

为了提高我国刑侦案件破案效率,相关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应该在借鉴国外足迹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犯罪现场情况逐步完善足迹分析的检验理论和技术,建立和完善科学性强、实践性强的足迹分析理论。

(二)建立一支素质高、技术强的足迹分析团队

在刑侦大队中,尤其是基层组织,应该定期培养足迹分析人员的业务技术和能力,进行理论与实践综合活动。相关部门加大对足迹分析人员的物质投资,提高其装备水平,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足迹分析理论与实践经验将会日益完善,足迹分析对侦破案件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加强足迹检验鉴定分析,提高侦破案件效率,还给大众一片安宁。

参考文献: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汉语 定式子句 非定式子句 标准

如何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自生成语法创建起,国内外很多学者试图用生成语法理论来研究如何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如黄正德、徐烈炯、李艳惠、胡建华、汤廷池等。下面对这些学者的研究一一作评述。

1.以前学者的观点

1.1黄正德的观点

黄正德先生是第一个提出如何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学者。他(1982)认为:“汉语没有系统标志词,也就是说汉语没有时态和一致特征,尽管如此,我们能发现区分汉语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特征,即情态特征和体貌特征。”据此,黄正德先生把汉语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说”类动词,如“相信”、“知道”、“告诉”等,这类动词后的子句为定式子句。另一类是“控制”类动词,如“准备”、“设法”、“劝”、“逼”、“邀请”等,这类动词后的子句为非定式子句,其依据是这类动词后的子句既不能带情态词又不能带体貌词。例(1)我劝李四[e不买这书]。我劝李四[e没有买这本书]。

“劝”是控制类动词,后面的子句为非限定性的。根据黄先生的规定,汉语的体貌词不能出现在汉语的非定式子句中,所以(1)中带*的句子含有“没有”这个体貌词是不合理的。

1.2徐烈炯的观点

徐烈炯同意黄正德的观点:不同语言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区分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但是关于如何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徐烈炯不同意黄正德的观点,他认为黄正德以情态特征和体貌特征作为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标准完全是人为规定的,没有充分的证据(徐,1985―1986),而且一些反例也证明了这一点。例(2)我设法[‘e’能多给你一些帮助]。例(3)我请他去过北京。

例(2)和例(3)中的动词“设法”和“请”都是控制类动词,但是其子句中分别含有体貌词“能”和情态词“过”,句子依然合理。

徐烈炯(1994)认为汉语的空语类是自由空语类。其理由是英语主语位置上出现非移位形成的空语类,必在不定式子句中,而汉语没有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区别,故不会有这种语法限制。

1.3李艳惠的观点

李艳惠把“时”这一特征作为区分汉语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标准,她认为汉语中只有定式子句才有“时”标志,也就是说,她试图证明汉语是有“时态”的语言。此外,她(1990)还认为:“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区别仅受情态助动词的影响,而那些情态助动词已成为了时态标志词。故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的区别就是看这些情态助动词的分布情况。”例(4)a.老师劝/逼小李[会参加考试]。b.船长告诉船员[轮船会起航]。

李认为(4a)不合理是因为“劝/逼”引导非定式子句,而非定式子句不能带“会”这种指示将来的词,(4b)就是正确的。

1.4胡建华的观点

胡建华(1997)认为汉语中有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之分。从生成语法的角度,他认为汉语非定式子句的存在是由EPP、PRO原则及格理论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EPP要求每个句子必须有一个主语,PRO原则要求空主语必须不受管辖,而格理论要求每一个词汇性名词短语必须授予格,否则这个名词性短语不满足格鉴别式,句子不合法,故他(1997)指出一个子句为非定式子句,必须同时具备如下两个条件:a.主语位置为θ位置;b.主语位置不能词汇化。

1.5汤廷池的观点

汤廷池(2000)作了一个假设,认为:“汉语中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的区别是子句能否形成A非A问句或者他们是否有空代词作主语。”即如果子句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能形成A非A问题,那么这个子句就是定式子句;如果子句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有PRO作为主语,且不能形成A―非―A问句,那么这个子句就是非定式子句。汤跟李艳惠都认为时态是区分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的标准。

2.以前学者观点的局限性分析

2.1有反例存在

黄正德用情态特征和体貌特征来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的观点,遭到了质疑。我也认为黄正德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有二。理由一是情态助动词可出现在非定式子句中。

黄先生(1989)认为,情态助动词不可出现在非定式子句中,下面的反例足以证明黄先生的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5)我劝他[‘e’要在周五之前完成]。(6)小明准备[‘e’能多给你帮助]。(7)我预料[‘e’明天会离开]。

(5)、(6)、(7)都是合法的,这足以黄先生的观点情态助动词不可出现在非定式子句中。理由二是体貌成分可出现在非定式子句中。

黄先生认为体貌词不可出现在非定式子句中,这一观点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下面的几个例子就能证明。例(8)他逼她[‘e’站着]。(9)我劝他[‘e’喝了这碗药]。(10)我预料他[‘e’来过这儿]

例(8)、例(9)和例(10)都是正确的;主句的动词都是“控制类”动词,但是后面的子句分别含有体貌成分“着”“了”和“过”,这充分证明了黄的观点的局限性。

2.2观点偏激

徐先生仅举了些反例驳斥了黄先生观点,就此得出了汉语不存在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的看法,没有理论和事实根据,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认为:我们可以说黄先生用情态特征和体貌特征这一对特征来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我们通过研究能发现更客观、更科学的标准来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

2.3观点前提或理论基础错误

李艳惠的观点是以汉语是一种有“时态”的语言为前提的,这与我们早已熟知的任学良的观点相悖,任学良认为:“汉语是一种没有时态的语言。”前提的错误注定结论的不可行性。此外,假设其前提正确,即汉语是一种有“时态”的语言。但是李把情态助动词“会”和“要”看做是将来时的标志词,认为这些表将来的标志词在非定式子句中不能出现,这与黄先生的观点如出一辙,故亦是不完全正确的。而汤廷池的观点跟李艳惠的观点一样前提错误。此外,汤的观点有答非所问之嫌,故无任何意义。而对于胡建华的观点,我同意其区分汉语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的观点。但是作者质疑其观点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汉语非定式子句的存在是EPP、PRO原则及格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说来,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屈折成分句包括AGR和Tense。但是这只适合印欧语,汉语没有屈折变化,因为汉语中的AGR是不可见的,此外,汉语是没有时态的语言。因此,汉语中格分派跟英语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胡建华以格鉴别式理论为前提得出汉语非定式子句的存在的标准是值得怀疑的。故胡建华的区分定式子句与非定式子句标准仍有待商榷和考证。

3.研究展望

目前为止,区分汉语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的标准还未解决,还需后来者用新的语言学理论、根据汉语的特点努力探讨出一套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可信的标准或方法。我受先前学者的启发,试图用[time]和[modal]这一对特征来区分汉语的定式子句和非定式子句,还望能有所进展。

参考文献:

[1]徐烈炯.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汉语现象[J].中国语文,1994,(5):3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