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经验表明:文化是社会财富的发源地。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文化就像是一个可以判别对错的黑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我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甚至是旅游生活背后存在的支撑点永远少不了文化的存在。尤其对于地区文化是这一地区发展的灵魂,当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增加,文化竞争力也就随着增强,因此文化竞争力时刻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想开发地方的经济,最首先要考虑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之处。文化资源带来的无形资产存在着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只有把地区文化的特色牢记在心中,这样才有利于地区文化促进潜在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的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头力量。这样的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好处是有多个方面的,一方面是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提升了地区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对文化品牌的认知度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文化就是利用文化品牌的号召力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说明文化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忙于打造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加本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用以吸引外来的投资、带动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的优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展是决定经济是否快速前进的核心。文化不断的发展使文化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这为地方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地方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水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产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本劳动技术逐渐开始向着信息和知识的转变,因此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经济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增长,意味着人类将会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文化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国家的政策扶持是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一个宏观的支撑,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向全党提出了有关发展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文化的发展和增强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文化竞争力作为文化发展的精髓,具有的优势有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地区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地区文化的创新力更具优势,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本就是历史与时间的磨合物,本身就具备了创新的因素,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度高。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地区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最后是文化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文化发展作为地方新生产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作用

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渗透在地方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一个物品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过程中都是当地文化为基本的支撑点,也就可以说,文化是物品创新的源泉,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地方经济生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的经济活动,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所以文化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宰者,地方经济要附着于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全国经济“百强”县——建湖县,当我们提到建湖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淮剧杂技文化,不错,淮杂文化作为建湖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淮杂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的时候建湖的淮剧杂技文化就是很有渊源的,为建湖的千年文化历史提供了佐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引领的作用。

四、总结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陈金松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县域经济整体滞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河南省统计局对108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评价结果显示,南阳市11个县(市)平均排名56位,没有一个进入全省前20位,排名最高的西峡县仅为第30位,大部分县(市)处于中间靠后的位置。以上数据表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比较落后的。同时,即使在全市范围内,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很不平衡:GDP最高的邓州市214.2亿元,相当于最低的社旗县2.8倍;人均GDP最高的西峡县30559元,是人均GDP最低的方城县10280元的3倍。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是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9年邓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是社旗县15.3亿元的3.8倍[3]。(二)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同质化严重,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经济形态,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南阳市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创新举措,各县域经济主体也都将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但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工业园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只是简单的“集”,而很难形成产业“聚”的竞争力。(三)产业结构调整较慢2009年的南阳市县域经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是21.4:51.1:27.5,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3.3个、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4.4个、6个百分点,有7个县市产业结构还停留在“二一三”的较低层次。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比,更是存在着较大差距。据全国县域经济网的相关数字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比例为: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比例最高的达31.2%,最低的是1.9%;二产比例最高的达77.7%,最低的是31.4%;三产比例最高的达43.7%,最低的是17.6%[4]。(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较低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农业的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作为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主体,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是富民强县的根本。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度,南阳市县域经济体内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8%,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23.0%,这两个数字均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南阳市县域经济内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均值24.31亿元,工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县市。

加快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物质闭环型经济形式,倡导以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单纯依赖资源消耗和投入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循环经济更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再生[5]。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综合的经济单元,兼有农村农业经济和城市工业经济两种形式,也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以农产品的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全面促进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融合,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资源,有效减少单位经济的资源投入,从而实现发展农业和工业化的完美结合。(二)扶植重点产业,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县域经济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及三大产业。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全国的国民经济,不能追求“大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历史传统,努力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品牌。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县正是发挥其历史文化传统和技术的优势,“无中生有”培育玉雕文化产业,如今,玉雕已经成为镇平县域经济中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突出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县域产业集聚区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缘于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和地区都具有其“比较优势”的产品。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践看,借助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和带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增长极”,各县域经济单元逐步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优势的集群化发展路子,如:南阳镇平县的玉雕产业、西峡县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桐柏的碱化工产业、社旗的白酒产业等,在全国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但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各县域经济单元也存在着没有注重产业的关联度和适应性,产业集群存在同质化等问题。县域经济主体一定要避免建设中的同质化,突出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6]。(四)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主体不仅是市场调控和资源配置的主体,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考量上,不能单纯把县域经济规模的壮大和发展速度作为指标,要把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发展进行综合考评。要注重市、县两级管理机制的创新,不断强化县域经济主体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使之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要不断解放思想,鼓励县域经济主体积极通过大力开发县域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才,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路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报告把文化建设工作第一次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趋势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说是如此,对一个地区来说同样是如此。因此,弘扬先进文化,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设文化大市,是提升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路桥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背景。近些年,路桥区经济高度发展,在文化领域建设较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对路桥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及意义,那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如何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如开展“文化强区”建设,重视。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等载体。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1从宏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文化,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这和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对人的影响,受某种特定文化影响的人群将拥有一种基于此文化的思想和观念,而这种思想和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引这一群体沿特定方向发展。分析目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即一些民族文化的特质正在成为一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并主导着一些行业和产品,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一流或第一,而这些都跟人的因素有关。

1.2从中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化,但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也有其自身的区域文化,从而使各区域存在差异,发展也不尽相同,特定的文化能促进区域的特定发展,同样也促进区域特定的创新趋势,如果能准确把握好区域文化,沿特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有着比较浓郁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其显著特点是讲求实际,注重功利,重视工商,不尚空谈。由于国家的宏观控制力度较小,浙江的非国有经济比例一直很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较少,这就磨练了浙江的企业家与境外强大对手较量的能力,培育具有创新思维方式和。敢为天下先。、勤奋耐劳的企业家,形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迅速发展的地域优势。

1.3从微观角度分析

现在人们[论文]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因素,但由于对文化的认识还不透彻,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比较普遍的倡导就是。借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这种提法不错,但几乎都是在做表面工作。不管是发展旅游业,还是进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这些都是区域特有的文化产物,不过都是属于浅层次的物质文化。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除了要注重区域物质文化外,

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抓住区域的精神文化,以这种文化来带动区域内的人群,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从根本上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2路桥区经济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涉及到各种现象和文化问题。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真正认识自然经济规律和计划经济间的传统弊端,对制约路桥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要彻底改革。这就需要认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增长方式上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离不开文化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在一定的经济系统内部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讲,粗放经营方式是计划经济观念的必然产物。由于资源配置上长官意志的影响,导致在经济建设上脱离实际,无视区情和原有的基础和资源的状况,追求高指标、大项目,摊子越铺越大,在实际运行中完全是凭主观意志办事,给路桥老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从主观上看,落后的文化环境也是其滋长的土壤条件。比如在文化观念上,有的人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有的人自私自利,化公为私;有的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有的人不守信用,制假售假。他们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文化内核的观念,使得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企业生产不景气,产品粗制滥造,没有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路桥老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转变文化观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才可为路桥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路桥[论文之家]老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在文化观念上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和平均主义的惯性。路桥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多好的东西应当继承和发扬,但也严重存在着平均主义、等级森严的价值观,中庸无为、墨守成规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心理积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常规陋习,以及“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意识。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如果不彻底改变,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会遇到习惯成自然的强大的本能的抵触,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履维艰。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必须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开始,加强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入手,建设先进的区域文化,是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路桥区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努力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是路桥老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路桥老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1确立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需要重新塑造新的文化品格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平等原则、价值原则、竞争原则、效率原则、法治原则、诚信原则、科学原则、民主原则、智能递增原则等等,都体现着新的崭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树立现代的健康的文明的先进文化观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及道德体系,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尊法守信、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人才资本的文化观念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路桥老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本的培育。过去路桥老区粗放经营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高。加强文化建设,可以给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路桥老区的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21世纪,人才资本越来越发挥着最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主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因此,作为智力经济核心的人才资本的开发愈显重要。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是被动资本,属于递减型的消耗;而人才资本是主动资本,属于递增型,在开发利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把人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战略资源,用人才观念的优势来创造人才的优势,就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单纯是一种超社会的经济行为,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使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中,要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如果我们只讲物质资料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那么,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即使在某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只能是短暂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繁荣。

4以文化的繁荣推动路桥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文化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可以带来文化自身的繁荣,而且可以为经济的发展牵线搭桥,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抓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不能就文化论文化,就经济谈经济。必须将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的文化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加大文化复兴的力度,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在路桥老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4.1牢固树立文化立区的新理念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的需要出发,正确认识文化的功能、地位、作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文化大发展。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要进一步确立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观念,破除“先经济、后文化”、“经济是目的,文化是手段”和“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的思想,跳出文化建设文化。领导干部要重视个人的文化积累,不断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使自身的文化意识达到先进文化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文化建设的重担。

4.2坚持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要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赶超型发展,必须着眼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了挑战和变革的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永无止境。伟大的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区域经济理论、体制改革、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文化进步的创新方面,不断扩展新视野,使路桥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总之,通过文化建设的开展,使老区人民树立起现代意识和竞争精神,进而在路桥老区形成良好的现代化社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路桥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4.3提高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领导,在于经济决策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水平的高低。路桥老区各级领导机关和决策管理人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氛围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应该说,是能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的。但是,也还存在着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能同步的问题。除了思想方面的原因外,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不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有许多人不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在素质上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县乡和长期亏损企业,由于领导者文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贫乏,不是盲目蛮干,浮夸虚报,就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既要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着重提高经济决策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讲政治、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决策管理队伍。

4.4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要加大教育投入,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在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选拔和重用高、精、尖科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提高现代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践证明,凡是文化发达、科技普及、劳动者素质高的地方和企业,集约型经济就发展,劳动生产率就高,社会生产力发展就快;凡是科技不兴、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的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就缓慢,经营就粗放,劳动生产率就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就不快。路桥老区部分农村贫困的根源主要还是教育普及率低,有技术、有文化的劳动者比重低。因此,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进行科技输血,帮助劳动者提高技术本领,使他们增长智慧。超级秘书网

4.5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法制文化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剔除落后封建糟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路桥的诗词、楹联、山歌、调声是路桥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悠久的传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奇珍瑰宝,要光大发扬;建祠堂、做斋,搞宗族宗派活动是封建糟粕,要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积极推进文化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

市场经济与小农经济的重大区别在于:小农经济是以人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则是以法治为基础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法制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使法律从外在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变成人们内在的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动,就必须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法律进万家、领导干部学法讲法、村民自治试点村庄全面普法等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只要长期坚持下去,灿烂的法律之花,必将结出丰盛的经济政治之果。

参考文献

1.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伦秀海,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03,

2.杭州特色区块建设和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导向,杨正宇,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4,

3.地域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隋琳,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4.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台州市体育场地调查与分析,方爱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5,

5.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成都市新都区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农民快速增收的成功探索,黄蔚,城市发展研究,2006/01,

6.文化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崔慧霞,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01,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一、地方文献资源

从经济角度来说,地方文献可待开发的资源,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记载了丰富的矿藏资源。在地方文献中,记载了大量蕴藏在各地的矿藏资源有的还标明可待开采矿藏品位和储量以及历代开采经过,是提供国家或地区发展工业的珍贵资料。例如我国的煤矿,不仅储量大,品种齐全,而且分布面广,地方文献对煤炭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可为现代地质普查和勘探参考。地方文献对石油的记载可追溯到很早时间,如《玉门县志》记载当地农民用“石脂水”(即石油)来点灯照明,四川《荣县志》、辽宁《抚顺县志》也都有关于石油的历史记载,为我们对石油的开发开采提供了依据。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经探明储量的就有五十多种,如广东就有锰、铜、钨、铅、锌等有色金属,许多在地方文献中已有记述。如金矿,在《岭表录异》、《广州记》等地方文献中有多处记载,“广州(氵+含)(氵+光)县(今英德县属)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淘之,日得金一两或半两,固而致富矣”。“四会有金岗,行人往往见金于岗侧”。这说明广东历史上已发现金矿多处,如能将文献加以系统整理,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将是有用的资料。1977年在山东临沐县岌山公社常林大队田间,发现了一颗天然金刚石,重158.7860克拉,是迄今我国发现的金刚石中最大的一颗,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而在《临沂县志》、《莒县志》中,都有金刚石的历史记载,这说明发现这颗特大的金刚石,并不是偶然的。

(2)记载了珍奇的动物资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已发现鸟类1166种,兽类414种,两栖类200种,爬行类300种,这些野生动物不仅可供人观赏,更能提供大量毛、羽、皮、肉、脂和贵重的动物药材,对科学研究和发展畜牧业有很大的价值。厦门有个渔村叫刘五店,特产早已享誉世界的稀有古老鱼类“文昌鱼”,是名贵的海味。鲁迅先生曾亲自整理过失传的《岭表录异》(唐刘询著),这本书专门记载了南国珍奇的鸟兽虫鱼和奇花异草,如岭南所产犀牛,已属稀有动物。书中还列有越王鸟、蚊母鸟、韩朋鸟、红飞鼠、跳(鱼+廷)、嘉鱼。魿鱼、两头蛇等数十种稀奇动物,有些虽已绝种,有些还有待开发研究。现不少地方根据地方文献的提示,找到了鳗鱼、双脊鲤鱼、六腿蝎子等名贵土特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生财之道。

(3)记载了繁茂的植物。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2000多种,我国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其中乔木有2800多种。我国有不少名贵药用植物,仅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著录药物1892种,如长白山的人参,的红花,宁夏的枸杞、云贵的三七等,都是珍贵的药物。山东枣庄市齐村区北庆公社过去生产一种能“咬人”的怪树,被视为‘不祥之物”砍伐殆尽,”1981年,当地从地方文献中查出这是当地古来就有的一种优质漆树,经精心培养,现已发展到20多万株、变成了发展经济的重要财源。广东的植物资源更为丰富,在《异物志》、《南方草木状》、《岭表录异》、《岭南风物记》等地方文献中,都有一定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4)记载了秀丽的风光。我国山川秀丽,有无数的名胜古迹,大自然把大好山河点缀得分外壮丽。我国有五岳,自古名闻遐迩。除五岳外,我国名山还很多。如: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嵋山、山东的崂山、湖南的湘西奇峰以及广东的西樵山、罗俘山等,也是美不胜举。还有桂林,奇峰林立,山清水秀,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武昌黄鹤楼、西北的莫高窟、西安的碑林、兵马俑、广东的七星岩等。都属我国旅游胜地。近年来,各地都注意运用地方特点,去开发旅游事业。上述秀丽风光在《天下名山胜概记》、《海内奇观》、《崂山名胜记》、《虎邱山志》、《黄山纪胜》、《洛阳伽兰记》、《奉天古迹考》、《洞庭湖志》、《羊城古钞》等地方文献都有专门的记载。如何整理揭示利用这些文献,为旅游事业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近年来北京房山新发现的岩洞,广东乐昌的古佛岩等,地方文献中早有记载,过去未被人发掘重视利用,近年已开放为旅游点。。

二、地方文献的作用

地方文献的作用,可表现在社会、政治、教育等方面,这里主要从经济角度给以论述。

(一)为地方有关部门的经济决策、规划、提供有效的文献和历史借鉴。当前,各地在制定地方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科学研究规划的特点之一,就是十分注意和加强对本地区历史、现状、未来及实际经济腾飞而急需解决问题的研究。如广东潮州市在制定潮州的经济发展规划时,便认真查阅当地的地方文献,从中了解到潮州这个古城,矿藏资源较贫乏,不宜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但潮州有很多名特产和传统的工艺技术,而且又是历史名城。因而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这一特定情况,把重点放在发展传统的手工业和经济作物,并重修开元寺和“湘子桥”(为纪念韩愈、韩湘子)等,发展旅游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些地方不懂得或不重视利用地方文献信息为经济建设决策的,使事业遭到了失败或受到了历史的惩罚。如安徽马鞍山市,在1960年在缺乏水文、地质资料情况下,兴建沿江码头,至1983年底码头塌陷,使第二期建港作业沉入江底。后来为调查这一事故才查阅了有关文献,终于在地方文献中查明这一地段乃明清时的沙洲,如果事前能及时查阅一下地方文献,这一重大经济损失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同一个省的全椒县发生的事却完全相反,该县注意运用地方文献,以原来商道为基础修建合浦公路,使全程缩短二十一公里,每年可节约客货运费一千万元左右,两年内可收回投资。这充分说明,能否正确及时利用地方文献,对发展经济建设,有多么大的关系。

(二)开拓地方资源,发挥地方优势。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地方的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又有赖于地方资源以及人才、技术等因素。地方文献在过去,现在与将来,都能为开拓地方资源发挥一定作用。四川省有个什邡县,过去以产烟名闻于外,县有关部门想扩大生产,苦于无资料根据,于是有人利用地方文献及时写出“什邡晒烟的起源发展及其展望”一文。县里据此,在1982年布置全县扩大种烟十多万亩,年产量达33万担,使全县人均收入比温江地区各县高出48元。广东和平县据县志记载在历史上有种桑养蚕、发展农家经济的情况,县里领导部门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制定恢复蚕桑出产的规划,经过八年的实践,现已初见成效。江苏省常热县有一座“鳗鱼桥”,据地方文献记载长江鳗

鱼,每年按季节到桥下产卵,故名“鳗鱼桥”,县里研究决定,及时打捞培育,运销日本等国,换取了大量外汇。最近,《信息时报》以题为“开掘地方特色经济“,报导了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办起“玉器街”的消息,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新的价值,主要是发挥了这一带特有的传统和特色,挖掘了玉器加工的传统工艺和把握了市场信息,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启示。为此,我不禁想到珠江三角洲一带过去是生产沉香的重要基地,我国中原地区所需沉香,主要是从岭南生产沉香而运销北方的。古代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县地,种香树、采沉香之风特盛,有“莞香”之称,香港亦因贩运沉香并产香树而得名,甚至香山县也有“以地宜香木”而因名之说,说明珠江三角洲甚为适宜种香树,如能进一步改进发展栽培技术,使这一名贵香料和药材得以扩大生产,将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三)配合“星火计划”,做好发展经济和技术开发工作。目前,各地都已制订和实施“星火计划”,图书馆应当围绕计划项目去开发地方文献,为其服务,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一项工作,应当引起重视。以广东为例,广东从1986年实施“星火计划”以来,共有国家和省级项目141项,地、市级项目280项,合计421 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果非常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开发成果目前已创产值4.6亿元,税利8,900万元,创汇和节汇710万美元。我们应及时整理提供新的地方文献,这对推行“星火计划”是很有意义的。

三、做好地方文献服务的几点设想

(一)全面系统地收集有关地方经济资源的文献,这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基础。有关地方经济资源,包括本地的自然面貌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富有地区的矿物、矿泉水、植物、动物、耕作技术、农作物、果蔬、水利工程、森林、园艺、畜牧、水产、陶瓷、酿酒、饮料、烹调、食品、制烟、制茶、传统工艺、中药、土特产以及工业、贸易、物价、旅游等,要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收集。特别是经济特区与沿海开发城市,更应有计划地建立起自己的地方文献专藏,如深圳特区地方文献专藏、汕头特区地方文献专藏、海南特区地方文献专藏等,建立专藏一方面可积累资料,了解“地情”,便于做好发展经济和引进、输出等决策,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介绍有关“地情”,吸引外商投资加工,扩大经济开发与交流。我们做好经济文献的收集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本地区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服务。

(二)编制书目资料。地方文献书目在研究开发地区自然资源、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发掘有地区特色产品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建国以来,各地图书馆都十分注意编制地方文献书目(包括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如甘肃省图书馆,在建国初的十年中,就编制西北地方文献书目53种,六十年代东北三省省馆合编《东北地区农业历史文献联合目录》,八十年代又成立了“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编辑组”,编制了大型书目《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这些综合性的地方文献书目,当然也包括自然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在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馆尤其注意编制地方资源和经济领域方面的书目资料,如甘肃、辽宁、山东等省馆都曾编过农业书目、矿产书目、土特产书目等,无锡市图书馆还编了《无锡解放前后(1938一1950)米价一览表》,为地方提供这一时期无锡米价升降情况资料。山东省馆有人编过《山东解放前钱庄资料》为研究山东金融事业,提供了系统的信息。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印了“广东经济作物”、“广东土特产”、“广东地质矿藏”等多种参考资料目录,有的馆还编了名胜古迹书目资料,目的是为发展旅游业和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收集的地方文献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系统,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由计算机进行存贮和检索,这是现代技术应用到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中的一项新工作,也是地方文献情报化的一种体现。目前,数据库的类型,大体可分题录型、参考型、综合型文献数据库以及数字、物质数据库等。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有鉴于提高地方文献的贮存率和利用率,在全国率先试验建立了“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子系统”,使用:IBM5550高档微机作处理机,可进行人机对话方式的文献检索,机内标引词管理、文献标引管理、征集管理、打印输出文献通报多种书目以及发行管理等一系列功能。该数据库具有总体设计合理、软件功能比较齐全、操作方便、检查迅速等特点,因此,获得了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中推广使用。地方文献如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一个必要的,可行的措施,可按大行政区、省区、市县区以及广东沿海开发区、珠江三角洲等建立各种数据库,如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湖南省地方文献数据库、深圳特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等。从经济方面,可以存贮这样一些最新的问题,如深圳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名称、资产、职工数、领导集团、创汇的数据,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概况、金融市场数据、货币对兑比值数据等等。只要有条件的图书馆,都应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这是存贮、检索、利用地方文献的有效工具,也是我们服务工作准确、快捷、方便的一种手段。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我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改革发展的时期,计量工作若仅仅以传统的方式来支撑并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显然是力不从心。我们要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出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量值溯源的正常进行,以达到更好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到来,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众多企业纷纷通过体系认证来加强企业的管理和提高知名度。这些通过认证的企业无论在规模、产品质量、计量管理上,在当地都是位居前列的,通过对这些企业计量器具检定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有助于管理部门了解企业对计量工作的要求,切准技术机构为企业服务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找到计量工作的突破口。

现在通过体系认证的企业已经为数不少,而在这些企业当中,计量器具的配备从数字上看起来也是非常让人乐观,而实际工作中,经检定后使用的计量器具数量与显示数据有很大差距。窥斑见豹,我们可以分析当前计量检定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是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认证是是受益方推动、受外界的压力的结果,企业自己没有加强企业管理的意愿,缺乏必要的自觉性。为获得认证,企业常常突击送检计量器具,突击培训计量管理人员,突击制订规章制度,一旦通过认证,则对这些工作放任不管,等待下一次的突击。在日常的检定中,企业不送检计量器具就想获得检定证书就是这类问题的表现。

二是企业的计量器具用来进行检测的比较少,大量的是一些基本的工作计量器具(如卡尺、台秤等),这从一方面说明企业不重视产品的检验工作,造成企业的检测能力比较薄弱,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高新技术的产品,不需要高精度的计量器具来进行检测。这一点也可以从电磁类计量器具的数量上反映出来。

三是部分认证机构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了一些认证企业对计量工作不重视,对计量器具管理不到位。有的企业计量器具没有建台帐,有的甚至分不清什么是计量器具,全由认证机构说了算,企业对计量器具不送检或者少送检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一些溯源困难或者送检麻烦的计量器具,企业干脆就放弃检定了。

四是部分企业的经营者素质偏低,没有意识到计量工作对企业增效节支方面的作用,片面强调检定费用等支出,不愿花人力、物力来支持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

五是溯源困难,检定时间长,以及企业连续生产等也成为影响企业计量器具送检积极性的因素。

一、抓好外部协调,促进检定工作开展

首先,抓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关键在企业。技术监督部门要帮助企业加强计量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方面要使他们认识到依法检定的重要性,特别是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业必须要落实好检定所需的各种资源,从“要我检定”转变到“我要检定”的思路上来;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把计量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上来,使企业明白计量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起到基础保障作用,要把计“量”变为计“钱”,把计量工作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算在明处,提高计量在成本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计量检定工作要注重实效。计量检定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不能走过场,要帮助企业把计量工作融入本企业的工作目标方针中,使之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更要加强引导,要增强企业领导的计量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我国的量传体系是国家根据经济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就近就地组织起来的按区域管理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检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高资源不足而低资源却简单重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技术机构应该多加强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从而使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和低准确度的计量器具都能得到量值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好省、市、县三级技术机构的设置非常重要。

第四,有关部门要加强认证机构的管理,使认证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企业要端正认证的态度,要把认证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克服为证书而认证的消极观念,充分认识计量器具检定作为企业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促进企业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五、计量检定工作的开展必须切入社会的热点和百姓关心的主题,从而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检定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抓好内部建设,提高检定深度广度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创建“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信赖、社会赞誉”的部门形象时,要转变职能,把服务的职能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服务企业,必须提升我们服务的能力、服务的手段和服务的水平。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一是要提高人员的素质。简单、低水平的重复性检定工作阻碍着计量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技术机构要为始终站在科技前沿作好准备。我们前些年还在为取缔古老的计量器具——木杆秤而奔走,转眼间我们就必须面对技术含量超越了几个数量级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等一些新门类学科中的“新新”计量器具。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机构必须正视技术更新带来的挑战,要制订人员的长期培训计划,完善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培养或者引进开发型的人才和高端科技发展方面的人才,使技术机构有能力解决新技术应用中碰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树立技术机构在企业中、在社会上的技术形象。

二是必要的硬件设施。对一个技术机构来说,精密的检测设备是必需的,一边是新型、尖端的产品不断涌现,一边我们的技术机构却可能还在使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设备搞检定,这就无法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当前要增加现代化检定手段,利用有限的经费购置专业性强且利用率高的通用设备,进行重点培育,同时对购置设备的更新换代要有好的计划,使检定设备能够跟上技术的发展。

三是用良好的内部环境,营造单位文化。技术机构的内部环境是保证公正、科学、高效的必备条件,是体现一个单位的社会形象的本质要求。我们在用制度、用体系营造一个好的内部环境时,要体现自己的单位文化,技术机构也要有名牌思想,要打响自己的牌子。企业文化现象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技术机构追求的文化必须能体现单位内涵、产生强大凝聚力、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总之,着手培养自己特有的文化,对技术机构的长远发展非常必要。

四是抓好校准市场的开发。由于检定规程是按各类计量器具制订的,使一部分与产品质量检测关系不大的计量器具也纳入强检工作范围,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减少强检项目,开展校准工作,增强企业的自主性在目前非常重要。技术机构要充分利用已开展的校准项目,抓好校准市场的开发,使计量器具在量值溯源方面也能获得发展。

五是有计划地进行项目开发。在日常的工作中,企业往往要求技术机构下厂检定的要求,却往往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针对企业连续生产和送检不便的特点,技术机构要想企业所想,在开发检定项目时应优先考虑能下厂的项目,减少企业检定的成本。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为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有必要回首新疆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并探究伟大成就的取得原因,以此展望新疆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和进步。

一、新疆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不仅明确了新疆的发展方向,还带给天山南北的建设创造了很多机会。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回顾历史,新疆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受全球金融危机和“7.5”事件双重影响的2009年之外,30年间新疆的经济建设和全国一样取得了伟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回首改革30年,新疆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预算、人均收入均有了显著增加。1978年,新疆实现生产总值39.07亿元,2008年达4203亿元,是1978年的107.57倍。200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61.06亿元,是1978年的50.5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19元增加到2008年的1143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9.17元增加到2007年的3503元,分别增长了35倍和28倍。

(二)农业发展稳中有升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资源,粮食、棉花、畜牧、林果富有特色,产量稳中有升,1978-2008年,粮食由370.01万吨增加到1022.85万吨,棉花由5.5万吨增加到301.55万吨,林果由71万亩增加到1300万亩,畜牧业发展已占农业总产值的27%。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978-2007年,水利建设投资总额达到415.8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9年的76倍,2008年完成了投资100多亿元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新疆农业灌溉,还改善了工业用水、居民用水的条件。

(三)工业经济势头强劲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等现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一体化、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建设良好,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790.7亿元,是1978年的16.6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52.3%,一批水利、铁路、公路、民航等重大项目的建成,17个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与167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为全疆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30年中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和进展,靠的是什么?除了依靠全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之外,最主要的是靠优越的社会制度。历史一再告诉世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要求有先进的生产关系,而先进的生产关系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为新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没有一心一意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致于许多人坚持“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的荒谬论调,把社会主义和贫穷划等号。直到后来邓小平用社会主义本质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他概括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从根本上反对和纠正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种种曲解、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南。

邓小平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30多年来,全疆生产力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14亿元。教育投资从1978年的1.44亿元,增长到2008的187.7亿元。特别是2001年至2007年,自治区加大了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力度,累计投入资金79.8亿元,累计解决了208.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40多万贫困人口越过了低收入贫困线,累计解决了2264个扶贫重点村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为886个扶贫重点村通了电,为864个扶贫重点村通了公路,为931个扶贫重点村通了广播,为1194个扶贫重点村通了电话,为1884个扶贫重点村新建了科技文化室,为1652个扶贫重点村新建了卫生室。从1978-2008年,新疆的贫困人口由532万人减少到253万人,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08年底,已累计投入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资金412亿元人民币,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房189.5万户,其中南疆三地州农村共有74.23万户贫困农牧民入住抗震安居房。30多年来巨大变化不仅仅是数字的改变,也是各族人民实实在在的生活变化,社会制度以短短三十多年的历程就改变了千百年都是黄沙漫漫、荒无人烟的新疆旧面貌,正是因为有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基础,才有今日新疆的巨大变化。

(二)党的领导是取得伟大成就的核心力量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各族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邓小平讲:“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取消或者削弱党的领导,必然“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消灭”。改革开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免费义务教育、抗震安居、改水防病、通电修路、合作医疗、广播电视村村通、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各项利民措施扎实推进,各族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从而增强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新疆的各族人民要达到共同富裕,经济实现繁荣昌盛,必须有一个真正为民服务、为民着想、代表人民利益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而大量事实证明这一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哪些长期以来妄图破坏社会主义、颠覆党领导的各种分裂势力,企图“西化”“分化”中国,表面上打着各种旗号,煽动群众,实际上才是祸害人民的幕后黑手,实际上是不希望人民过上好日子而大肆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这与党的各项民生、民心工程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天山南北的巨大变化用事实证明了党对于新疆各族人民的关心和支持,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新疆。

(三)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保障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最高利益所在,是新疆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三十多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把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与新疆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与兼顾民族区域自治利益的关系,紧密结合新疆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自,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发展、繁荣,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日益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切合新疆的发展战略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因素

改革之前,新疆的面貌基本可以形容为“一穷二白”,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党的各项优惠政策吹遍新疆大地,新疆的经济发展开始以市场为导向,先后实施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奥运经济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一、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奥运经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使原有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市场和经济能量。为了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将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北京奥运会总投资为2800亿元,三分之二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将有28个大项,300多个小项。2008年奥运会不光是满足奥运会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设备用品等物资将接受价值约1.7亿元的供货和服务,还将在北京新增656万个就业机会,额外吸引261万外国游客,15.55亿国内游客,社会消费品总量超15000亿元,极大地刺激和拉动内需,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增长与体育产业化的高速发展。

二、江西省体育产业现状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属于内陆且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体育产业起步也较晚。作为江西省体育产业重要支柱的体育,2005年体育销售16亿元,用于全省体育系统的公益金达到2.28亿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结合无形资产的开发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已初步形成了以体育为支柱,以体育场馆经营、体育电子设备生产为先导,以体育产业无形资产的开发为潜力的产业结构基本框架。但与其他先进的兄弟省市相比较还是不容乐观的。调查表明,江西省的体育产业整体规模较小,规划不合理,经营领域较窄,主导产业实力不足。而广东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专门性体育经营企业达2000多家,上海有43.7%的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包括健身娱乐,购买体育服装等支出)达到了100元以上,而江西省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超过100元的不足20%。

三、奥运经济对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推动本省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消费,从而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使二者很好的结合,相互影响呈螺旋上升态势发展。1988年汉城奥运会借筹备奥运会共带来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效果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果,并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此案例表明,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奥运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这意味着北京甚至整个中国都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奥运商机。根据奥运会举办地的扩散效应,奥运会将通过市场途径,将中心城市的发展势头通过技术、组织管理、生产要素、市场和信息等渠道向其周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奥运经济影响,辐射的产业和市场远远超出了主办地城市经济的范围。

2.有助于本省体育产业政策的完善和规范化管理

由于体育产业在江西国是新兴产业,国家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还处于探索阶段。江西省出台的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管理办法,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相关规定不很细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建立健全我省体育产业法规体系,特别注意完善体育的发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包括体育市场管理信息反馈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在内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的培育和宏观调控职能,是当前该省有关行政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应借助奥运带来的机遇,积极调协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社会集资、税收、体育和基金等体育产业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使体育产业政策更完善、更规范化与国际化。

3.有助于促进江西省体育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该省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建立有效的产业统计和评估体系,区市以下体育系统中产业门类较少,产业收入中,体育收入占90%,产业发展过分依赖体育的收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有许多有利条件,如对各赛事和活动的冠名权及会徽、会标的印制等,通过必要的商业运作,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筹资。我国体育比赛与职业俱乐部冠名权的开发,有些项目协会取得了很大成绩。每年为体育投入3000万马克的奔驰公司的信条就是:为体育投入的越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我国的体育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而本省在这些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尽管本省从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取得不错的经验与收效,但效果还不是太满意。奥运经济有助于促进江西省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体育产业国际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

全世界普遍关注奥运会,中国将在全球主要媒体获得长时间、高频率的报道周期,这对扩大我国的“国家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使江西省的体育产业插上奥运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参考文献: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贵州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尽管如今与东、中部的省份相比还处于欠发达的水平,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综合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口与经济的结构与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1.贵州省人口增长状况分析(1)人口总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人口总量由1978年的2686.4万人增长至2008年的3793万人,绝对增加人口达1106.6万人。而年均自然增长人数约44.05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55‰。但就其本身变化走势可知,贵州省人口总量的增速呈现递减的趋势,由1978年的最高增幅人数56.57万人到2008年的年增幅人数仅为25.37万人,而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有1978年的最高值21.24‰减少到了2008年的6.72‰。人口的增长表现出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而这又得益于全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政策的有效实施。(2)人口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贵州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以2000年至2004年短短四年时间老年人口系数(65+)就增长了1.58个百分点,年均递增0.39个百分点,并且以后的时间里贵州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不断加强。人口性别结构是反映人口内部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贵州人口性别比偏高虽比全国来得晚,但速度快于全国,呈逐年递增之势。由1978年的103.27%开始,至2008年的108.19%,其中尤为突出的是2000年的最高值110.1%,该值严重偏离了平衡值。2.贵州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巨大努力,全省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不断改善,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1)经济总量的变化。贵州省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62亿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3333.4亿元,增幅达71.5倍,综合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省经济呈现大好发展的趋势。这无疑为全省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和健立覆盖全省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经济发展在追求“量”的同时更要注意“质”的提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给人们带来长久的利益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使全省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缩小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实现经济的真正飞跃。(2)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行为,指对某一地区的资源配置进行调整并使其效率到达最优,目的主要是形成经济增长的强大内在动力,获得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高效化。由表1可知,贵州省产业结构已经从“一二三”向“二三一”转变,实际上当前贵州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阶段,即向“三二一”型产业结构调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新技术革命带动的一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

实证分析

1.样本数据说明为研究贵州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笔者在《贵州统计年鉴2009》收集了1978-2008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与地区常住人口年末总人数(TP,万人),并且采用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求得GDP真实值(SGDP),在此基础上对SGDP、TP分别取自然对数得LnSGDP、LnTP,从而减小或者消除由于数据口径不同而造成的波动影响。本文计算GDP平减指数以1978年为100。计算公式如下:(式略)其中代表了第i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了第i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代表了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代表了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100)。2.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的发生,首先对要考察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知,原自然对数序列的检验统计量大于临界值,说明原自然对数序列是不平稳的,而它们各自的一阶差方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说明原自然对数序列是一阶单整即I(1)序列。因此,理论上它们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已知各变量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利用Eviews5.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LnSGDP=-46.21328+6.334071LnTP其中,R2=0.929,DW值为0.181,t统计量和F统计量都通过检验,模型拟合的比较好。经检验,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为了消除序列相关性,在模型中加入MA(1)项,消除了序列相关,且各变量都通过了检验,修正后的方程如下:LnSGDP=-45.50734+6.247682LnTP我们现在对它的残差进行分析,如果它是平稳的话,就可以说明各变量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由检验结果可以得知.在给定三种水平下,ADF值均小于临界值,此时,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协整关系。3.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图1中的四个图是基于VAR模型和渐进解析法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纵轴代表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图中的实线为响应函数的计算值,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或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在模型中将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设定为10年。从图5分析可知,考察LNSGDP和LNTP对其自身的冲击的响应情况和路径。LNSGDP对其自身的一个冲击呈现出很强的正向响应,在前3年具有递增趋势,在第3年实现最大之后又转入递减趋势,但由于其递减的速度非常慢,总体表现出较稳定的正响应走势,并且长期持续。而LNTP对其自身的一个冲击一开始呈现出较强的正向响应,但随着追踪期的不断增加有递减态势的正响应。考察LNSGDP对LNTP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可知LNSGDP对LNTP冲击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总的来讲,LNSGDP对LNTP的响应几乎没有大的波动,在前三年有一个负的响应,但非常微弱,即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增长的小幅减少,到了第6年以后,就出现了持续的平稳性,即LNSGDP与LNTP之间具有长期密切稳定的非正非负响应关系。进一步考察LNTP对LNSGDP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可以看出,LNTP对LNSGDP一直表现出较强的负响应,这种趋势延续的时间很长,说明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负响应关系,但这种负响应关系随追踪期的延长有约微减弱。4.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为了描述冲击在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在此做基于VAR和渐进解析法模拟对LNTP和LNSGDP进行方差分解,分解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在第1期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其影响不显著,从第2期开始该影响猛增至20.902296%,此后便开始了自身波动影响不断减少,而经济发展波动对其影响不断加强的过程,第9期、第10期分别稳定在35.6%和36.2%左右。再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从第1期完全受自身波动影响,丝毫不受人口增长影响,而且第3期自身影响的最低所占份额也是99.46383283%,而人口增长的影响比例为0.536167171%;第3-10期人口增长的影响份额趋于下降,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呈上升趋势。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作者:张颂心

从全球竞争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低碳技术的拥有作为其未来产业发展的制胜点和杀手锏,其核心技术的引进和购买,已经成为台州企业遥不可及的奢望。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台州市科技的综合能力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低碳道路上的进程。而2010年台州市在科技表现(表略)上却实在差强人意。其综合排名仅居全省第6,且与排名第一的杭州相差非常之大。其科技/GDP之比为88.53%,更是远远低于排名第一的杭州市。从而证明,其科技发展水平与GDP发展情况并不协调,也即意味着台州市在依靠科技发展提升产业效益仍留有空间。产业创新的综合环境现状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增加企业创新的主动性,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产业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及创新融资环境。近年来,尽管台州市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拨款逐年增加,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总量仍然不足。此外,原本有限的科技经费管理较为分散,并且在立项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非重点项目或“关系项目”,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直接降低了总体投入效果,影响了全省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忽视了基础研究的低碳技术储备和共性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广,导致创新的基础和后劲日趋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市产业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是构成创新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台州市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往往选择简单的仿造,来节约开发成本,大量的侵权案件在仿造过程中产生。据统计,2010年,台州市专利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检查超市、专业市场170余家次,查处侵权商品近万件;另一方面,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却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极为薄弱,在科技成果研究出来后,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去申请专利、寻求保护,而往往被其他仿造者捷足先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到位,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对产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台州市中小企业创新的一个难疾。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存在较高风险的借贷群体,没有稳定的收益和确定的偿还能力,一直以来是银行趋利避害而舍弃的首要人选。而产业创新投入,尤其是低碳技术的研发,作为“高风险、长周期”的一种项目,往往短期内效益不明显且回报率不确定,这一特性,更加决定了企业难以从银行贷款的途径获取资金支持。尤其在今年以来,中央一再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产业创新的管理创新现状管理创新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因子是将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也是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成果的重要桥梁。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科学管理,才可能把科学技术知识物化为新的产品和设备,才可能形成或创造出新的生产工艺和方法,从而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低碳技术。它是企业把握市场能力和对创新产品营销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将低碳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后,台州市大部分企业管理还停留在“家族式”、“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在创新管理上,则体现在缺乏一个科学且独立的科技投入、科技计划及项目评估的管理机制,未能全面采用科学的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考评的有效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很多时候,企业的创新投入在没有得到充分调研就盲目启动,或是事中监督力度不够或不到位,更缺乏事后的科学评价,因此难以保证产业创新投入的绩效。

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的数据采集均来自于1999-2009年度的台州统计年鉴,本文用单位能耗强度代表低碳经济发展现状(Y);用科技产出代表产业创新的科技综合能力(tech),用政府对科技的拨款(gov)、知识产权的申请数(knw)和中小企业融资比例(fina)代表产业创新的综合环境;用成本费用利润率(mag)代表产业创新中的管理创新程度。基本分析框架及模型这么我们用代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利用上述的变量,对低碳经济的函数表达关系可表示为:Y=f(tech,gov,knw,fina,mag)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到方程式(1)Y^=2.3-0.052tech-0.526gov+0.024knw-0.005fina-0.329magR2=0.72D.W=2.25从回归结果可看到,R2=0.712,说明模型的总体拟合水平显著,但是解释变量中代表产业创新环境的金融环境和知识产权这两个因素没有通过检,并且知识产权保护符号代表的含义与假设相违背,因此我们剔除以上没有通过检验两个因素再重新对剩余的四个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模型:Y^=2.26-0.516tech-0.532gov-0.362magR2=0.712D.W=2.15结果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州市的低碳经济是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科技综合实力、创新环境中的政府支持度、管理创新与我市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较显著,并且都于之呈负相关关系,符合现实意义。且模型拟合度达到了70%以上,这足以说明产业创新在降低我市能耗方面确实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上述模型可知科技综合实力对于能耗降低的作用低于管理创新和政府支持度,这是因为台州市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技术的能力不足,导致了我国的技术创新成果并未能实现产品和市场的进一步创新,从而并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实现对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未能起到降低能耗强度的作用。从结果中,我们也发现了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度对台州市的能耗降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国情下,宏观调控在各个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可以说,在我国,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和强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并且在以中小企业为经济主力的台州市,更鲜有企业可以自主承担起自主创新的人力、物力、才力的投入。正因为如此,我市的产业创新对于政府支持的依存度也就愈加高。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鄂尔多斯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交融性、世界性的主要特点。由于鄂尔多斯文化历史悠久,吸取了多民族的精神食粮,传承发展了开拓创新、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文化精髓,特别是其主体文化――成吉思汗文化所具有的开放胸襟、多元融合、多项交流特点,对世界文化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创造性、凝聚力成为世界文化潮流中的一朵奇葩。

成吉思汗文化是蒙古文化的集大成者,以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奠定了全国大统一基础,推动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世界奇迹而得名。成吉思汗文化是中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文化,是在继承发展蒙古传统游牧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集中原文化和其他多民族优秀文化智慧形成的民族文化。成吉思汗文化是鄂尔多斯文化的经典。成吉思汗文化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统一性和传承性特点。它是蒙古民族文化与草原文化、其他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结晶,是鄂尔多斯文化的典型代表。

鄂尔多斯文化孕育着深厚的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疑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创业进取、兼容并蓄的开放观念和团结协作的思想是鄂尔多斯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30年中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凝练升华为“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新世纪鄂尔多斯精神。

地方文化结出经济硕果

鄂尔多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丰富自身内涵,又有力促进当时的生产发展和经贸往来。改革开放以来,以成吉思汗文化为核心的鄂尔多斯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鄂尔多斯模式”,实现了由“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向“鄂尔多斯模式”的嬗变和跨越。

大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大市建设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渗透,产生了“鄂尔多斯生态现象”,创造了基于“鄂尔多斯经济现象”、“鄂尔多斯文化现象”、“鄂尔多斯生态现象”基础之上的本质概括――“鄂尔多斯模式”,推动了鄂尔多斯实现新的更好的跨越。2007年,鄂尔多斯市被评为全国十大金融生态城市和投资环境百强城市,地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源于鄂尔多斯文化中的诚信理念,民间融资活跃,民间力量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与文化的结晶,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吉思汗陵祭祀、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古如和漫翰调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内蒙古准格尔旗被评为部级漫翰调艺术之乡,伊金霍洛旗等被评为自治区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蒙古剧《银碗》、《森吉德玛》、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情愫》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婚礼》入选国家30台精品剧目,秦直道为核心的影视基地正在规划之中。文化旅游业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领军行业。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达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1亿元,创税1.4亿元。鄂尔多斯品牌价值200亿元。江源文化创业园区成为创意产业的集散地正在建设之中。

鄂尔多斯的文化建设,历经3万多年的演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已走上了一条文化自发、文化自醒直至文化自觉的经济与文化互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之路。

地方文化发展未来展望

韦伯和哈贝马斯认为,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原先整合在一起的不同领域的逐渐分离的过程。如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的分化,文化从政治经济中剥离。而我认为,这种分离到一定程度又会表现为更高程度的融合,如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和结晶。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这已为目前全球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所证实。全球95%的文化市场份额为50家娱乐公司(传媒)所掌控。美国电影公司中,时代华纳和哥伦比亚就占据了82%的利润。全球音乐制作业主要被美国5家大型跨国公司掌握。法国戛纳是只有9万人的小城,但通过举办电影节,以电影文化带动了商业、餐饮、旅游和会展业等系列文化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的文化旅游名城,形成了巨大的文化生产力。

鄂尔多斯文化是以蒙元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色文化。“十一五”是鄂尔多斯建设文化大市的关键阶段。按照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市人均主要文化发展指标要达到自治区领先水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达到15%以上,使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文化发展走进全国先进行列。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经济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目前鄂尔多斯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分析,鄂尔多斯文化发展整体尚处于初级阶段。可以预测,未来10年中,鄂尔多斯文化发展将呈现一个大的跨越式发展的趋势。

(一)文化发展将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发展势头良好。

1.这是经济文化互动发展规律性的结果。鄂尔多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呈现高速高效态势,人均GDP已实现10000美元,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短腿”。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2.二十一世纪,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战略性高度,中国亦不例外。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在十七大召开后明确提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如投资45亿元打造文化创意园区,请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设计100座各具特色的建筑;投资36亿元建设七大文化标志性建筑;投资10亿元建设秦直道影视产业基地;投资500万元对恩格贝生态建设基地重新进行规划等。全市还制定了系列文化发展规划,出台了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3.鄂尔多斯文化发展已初具成效。2007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产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7%左右。文化知名品牌和文化艺术作品已初显魅力。如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鄂尔多斯婚礼、蒙古三部曲等。

(二)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更为紧密,文化旅游业将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1.地区政府在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中提到,文化产业及从业人员占GDP及全部从业人员比将达到15%,文化产业占第三产业40%以上,文化产业占GDP比重8%以上。文化产业年均增长30%,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文化发展走进全国前列,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市正从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发展文化旅游业、培育文学艺术作品等几方面来进行运作,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文化旅游业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领军行业。2007年,旅游业实现28.1亿元,比上年大幅提升。黄金旅游线路,特色旅游景点、原生态的旅游文化整合将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亮点。目前,黄金旅游线路的盘点中,主要以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园和文博园为中心,呈网格辐射状,包括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等沙漠自然景观、七大文化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人文景观,以及大路新区、神东工业旅游区、天然气化工园区等工业景区。特色旅游景点包括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工农业示范点20家,如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九成宫、七星湖等。原生态的旅游文化资源及整合将是未来鄂尔多斯文化发展的最具竞争力的要素。如沙漠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马文化资源、恐龙足迹化石、阿尔寨石窟、准格尔召等。文化旅游业将围绕“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整体旅游形象,突出“天骄圣地、蒙古风情”这一主题产品,全力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将鄂尔多斯建成世界知名的蒙古族文化旅游的代表性地区和游牧民族风情旅游区,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产业集群趋势

文化产业集群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具有整合文化资源,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创新和超速发展等功能和作用。文化产业集群是全球文化生产力形成的主要载体。好莱坞的电影产业、硅谷的IT业、日本的动漫游戏之所以享誉全球,主要依托于产业集群的发展。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在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表现即以文化产业集群形态出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企业集团化方向聚集。政府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创造优良环境、增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培育各类文化软实力人才等方面。而文化产业集群将各具特色。以蒙古族民俗文化和成吉思汗文博园为重点的草原文化产业集群将以蒙古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婚礼文化、祭祀文化及产品来体现鄂尔多斯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以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为重点的沙漠文化产业集群将以神奇的沙漠植物类产品、林沙产业产品、沙漠生态型产品等体现鄂尔多斯沙漠文化内涵;以鄂尔多斯人遗址、秦直道、阿尔寨石窟、恐龙足迹化石等为重点的历史文化产业集群将从时空角度透视鄂尔多斯35000年的演绎轨迹;以漫翰调艺术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将从原生态角度展现鄂尔多斯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以标志性建筑和工业旅游区为重点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将向世人展示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的风采。

(四)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会凸显

全市八个旗区自“十五”以来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主要表现为东部四旗区与西部四旗间的差距。2007年,最高的东胜区地区生产总值290.01亿元,财政收入65.12亿元,最低的鄂托克前旗只有22.88亿元和1.54亿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决定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尤其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未来10年,鄂尔多斯各旗区将把挖掘整合本地文化资源放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出现高潮,旗区之间文化产业的竞争将趋于白热化,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会凸显。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近年来,虽然信阳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但在目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六个方面典型问题:(1)规模尴尬。在信阳市15.66万户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中,小微企业达到15.13万户,占非公有制市场主体总量的96.62%,虽然非公有制市场主体总量多、增长快,但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带动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较为局限,虽然信阳市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信阳市的经济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仍处于河南省靠后位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2.11万元和0.895万元。(2)融资尴尬。银行信贷仍然以抵押担保的方式为主,当地金融机构青睐实力强、成熟度高的企业,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由于资产轻、信用等级低等原因,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3)用人尴尬。调研发现,非公有制企业招收自己满意的员工并不容易,且员工对工薪的要求很高;新招录员工经验相对欠缺,培训的费用高,用工周期长;专业技术和一线操作“老员工”,又存在随意“跳槽”现象,招工难、用工贵、留人难的问题突出。(4)成本尴尬。随着物价、房价、工薪等成本要素价格的上升,企业经营的成本不断升高,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新生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发展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政府干预的现象在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特别是企业用地受到政府规划的限制,在扩大规模时很难取得土地指标,要素趋紧、成本提高、利润变薄的问题较为突出。(5)技术尴尬。在信阳市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中,工业主体不多,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高科技设备制造的企业很少,城乡、县区发展还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同时,非公经济企业缺乏高技术人才,缺乏核心技术,缺乏高科技设备支撑,且自主创新出的技术很难通过国家标准认证,企业缺技术、创新难的问题突出。(6)管理尴尬。信阳市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总量大、规模小、分布散,政府部门较难全面渗透到他们的管理和服务中,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不能对行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走访过程中,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表示自己不意愿或没能力购买中介机构服务来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

2对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鼓励、支持和引导当地非公经济发展,是带动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2015年3月5日,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针对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代表的中小型城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难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工作:

(1)加强政府领导。一是结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出台更多促进当地非公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放宽审批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免除非公有制企业审批费用,为非公有制企业注册登记提供便利,最大限度的节约企业注册登记时间,降低企业的审批成本,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无包袱”全力投入经营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年度目标、进度、工作重点等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考核权重和分值,在注重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的同时,重点考核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水平、园区配套功能、土地集约利用和投入产出水平等,形成政府领导、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消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维护市场环境的统一透明和规范有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市场内自由竞争、公平竞争、充分竞争,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更快发展。

(2)加强行业主导。一是注重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应有作用,推进社会协调共治。充实社会中介组织人员力量,把部分审批权力和管理权力转移到社会中介组织,加大中介组织在经济发展、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参与度,摆脱社会中介组织依附行政管理部门的被动局面,发挥其引领行业、监督行业的特定作用。二是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和社会、企业、民众间建立起纽带和桥梁,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特别是发展银行、村镇银行的沟通协调,联合金融机构主动提供融资服务和优惠措施,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加强行业协会与人力资源部门的配合,提供就业指导,组织人力资源交流会,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当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保障,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招工用工问题。

(3)加强行政指导。一是以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财政部门等主动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调研、指导发展,实时了解和掌握当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难处和管理缺陷,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二是尤其要关注非公有制经济中新生市场主体和新兴产业市场主体的发展,列出重点帮扶对象,把帮扶新生市场主体责任分解到各相关管理部门,促使行政指导和帮扶工作渗透到新生市场主体和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帮助其“活下来”、“活的好”、少走弯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构建起信息共享机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及时、详细、准确的信息服务,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成熟度高的企业帮扶管理水平低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当地非公有制企业抱团发展、集聚发展、共同壮大。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摘 要] 完善的外贸促进体系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科学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地方外经贸发展实际的外贸促进体系至关重要。文章从外贸促进体系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入手,以江西九江为例,提出了完善地方外经贸发展促进体系的具体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外贸促进体系 地方经济 政策建议 外经贸促进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而专门建立的支持服务体系。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制定科学的外经贸促进体系引导对外经贸活动的发展方向,促进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可行而且必需。 一、依靠外贸促进体系加速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1.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践表明,对外贸易对于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刚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面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能加速地方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外贸发展水平。比较优势是一个地区的独特资源,是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若能发挥得好就是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地方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形成并凸现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地方外贸经济得以发展的最基本依赖,所以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将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九江作为一个实力弱、底子薄、经济欠发达、发展中的内陆城市,没有外资的投入和外贸的出口,比较优势就难以发挥,产业发展将缺乏空间。为更好发挥出比较优势,就必须通过外贸促进体系大力开展“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但是对于一般发展中的地区来说,目前这些战略存在着引进的外资项目大多处在产业链的末端,生产过程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比重高,一般贸易比重低,且出口商品总量较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导致这些项目对当地企业的带动性不强,形成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强烈反差。要妥善解决这些抑制地区经济发展的难题,可以加快建立外经贸促进体系,将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发挥殆尽,提高各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提升其外贸发展水平。 3.能较好适应地方政府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外向型经济可以推进地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原有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为地方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个地方要更好的参与国际分工,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应当有科学的外贸促进体系来推动之。一方面通过外贸促进体系可以加速引进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项目,加速培育重点进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基地打通出口外销渠道,加速做大做地方支柱性企业,以实现“外向带动”促外贸出口,逐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出口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外贸促进体系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以加速地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通过外贸促进体系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全面提高地方外贸的竞争力。 二、完善地方外贸发展促进体系的具体建议 1.建立财政金融支持体系。财政金融支持通常是促进地方外经贸发展必要手段,实施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以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手段鼓励企业出口。各地在外贸实践中,往往是有意向出口的企业不具有出口能力,有能力出口的企业为规避风险和缩减出口。因此,应当利用进出口银行对企业出口提供包括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在内的融资方式推动出口贸易,同时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当在出口信贷、收汇保障、资信评估、商账追收、贸易融资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第二,设立“走出去”专项基金以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企业“走出去”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高级形式,也是我国地方区域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政府来说,各地除了建立完善支持“走出去”的政策体系,重点支持境外资源类项目、境外加工贸易项目、承包工程项目和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建设外,还应当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设立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专项基金,化整为零,加大支持,用 于政府投资促进活动和企业“走出去”项目的奖励、市场开拓、调研论证、人才培训、保费补贴、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等,加强对企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 2.建立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具有地方行业和地区特色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要认真分析所在地区产业的优势和外资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导、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积极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形成产业集聚。建立配套协作的项目库,建立信息开放和相互交流网,促使企业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组和整合。为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省级政府应当设立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套鼓励支持资金。通过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等举措,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围绕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配套工业,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形成产业集群。 3.建立进出口贸易信息共享和与咨询服务机制。外经贸发展中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建立外贸政策信息服务平台。从刚刚改革开放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实施效果还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就在于部分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国家和地方的外贸政策领会不深以致无法真正将政策用足用活。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面向企业、信息可靠、免费提供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法规等方面的服务。 另一方面,要建立能提供国际市场信息的咨询机制。实践中,在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以正确引导企业规避各种市场风险方面,政府的作为极少且很不到位。有些地方虽设有商务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但收费过高、效果不明显。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外经贸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建立如出口商品数据库、进口商品名录数据库、商展信息数据库、涉外政策法规库、国际经贸公约与惯例、对外贸易指南、投资指南、合作指南等,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行情、相关产业的国外技术动态及准入制度、有关国家的投资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 4.地方政府应建立合理的产业保护机制。尽管WTO对各国保护本国产业提出了较多的限制,但在地方经济发展实践中,还是要根据通过深入研究WTO规则,灵活运用WTO规则,加快建立产业保护机制,以合理保障地方外贸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产业安全,这对于地方外贸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地方政府在对企业的扶持保护过程中,应当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分类,有针对性的对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进行监控分析,尤其关注地方重点敏感产品进出口数量、价格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重要参数变化的监测,建立科学的产品出口和市场预测预警体系,防止企业出口中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同时,还应当对对国外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份额进行仔细观测,以防国外产品大量进入对本地同类企业造成冲击。 5.建立配套的环境支撑体系。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制度、社会信用、人才、通关、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良好环境作支撑。 一是要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各地随着开放型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各种现代通讯设置、路桥交通、沿江及沿海港口以及企业电力等设置都应当与时俱进,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城市对外贸企业的承载能力。 二是要提供高效便捷的“大通关”环境。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速度。真正形成大通关,简化通关程序,实行“提前报关”、“预约报关”、节假日加班等通关措施,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口岸功能,将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加快推进通关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实现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要为企业进出口提供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信用环境。各地要鼓励信用服务中介组织的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征信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社会联合征信机制。建立以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外部信用制度。培养和树立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防范来自外部的信用风险。 四是要提供同外经贸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环境。如九江对外贸易多采取通过港、澳、台中间商,导致九江出口货物没有真正辐射到国际消费市场。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提高九江外向型经济的外向度,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培养、吸引一大批熟悉国际贸易规则、营销能力强、会经营管理、懂法律知识、能引领国际市场的外贸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因此,应通过和谐的人才环境加快引进外经贸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新型外贸促进体系.广东经济,2006年04期 彭继增:德国贸易促进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价格月刊,2006年02期 刘绍坚:构建新型贸易促进体系迫在眉睫.时代经贸,2005年01期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一、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的现有理论述评

研究东亚经济现代化的西方学者对于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相关性大体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是原西方化和原市场化的结果,东亚经济发展没有模式价值,只有政策价值,即没有现代化的多种模式和多元现代性(新古典派及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只有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同),现代化是单线发展的。基于工业主义的逻辑,所有走上工业化之路的社会,无论起点如何不同,最后必然出现政治、经济、文化全套性的越来越相似。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到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再到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西方学者一般肯定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整套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因而现代化和现代性实质上即西方化和西方性,而且具有普世价值,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必须也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经典现代化理论或现代化理论的“去文化论”就持这种观点,t. parsons(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hall,1971)的社会变迁理论和clark kerrt(indust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的现代化的“汇流论”(theory of convergence)是为代表。发展理论中的经典发展学派,如增长和发展经济学派,解释东亚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派,如新古典学派(patrick and rosovsky, balassa, wolf, chen, bhagwati etc.),政府(修正)学派(johnson, pack and westphal, amsden, white, wade etc.),新古典综合派和亲市场学派(如世界银行关于东亚奇迹的发展报告),东亚整体增长机制论(如雁形模式论或产业周期理论,喷泉模式论或多发经济增长源理论,齿轮模式论或经济整体咬合联动理论,环形模式论或美国主导环太发展论,航母模式论或中国主导环太发展论等)等基本上持这种非文化因素的东亚经济发展论。第一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往往有一种这样的学术系谱,在西方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亚洲千年停滞论(亚洲早熟论)——亚洲命定殖民地论——亚洲发展幻象论(亚洲崩溃论)——亚洲模式不存在或终结论——历史终结论(全盘西方论)。这种学术系谱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承继着东方学的传统,对亚洲的发展不是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而是有着某种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对自身则有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和命定感。这种系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益的警示和鞭策,也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和普世意义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对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研究东亚经济增长的动因除了对经济自变量考察,也不应忽视对东亚地区特殊的文化因素的考察。东亚经济与东亚文化之间有一种明显的互动关系。他们追问“为什么恰恰是东亚继西方而起,并且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东亚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有一种精神动力的巨大支持。东亚的社会、经济、市场、制度、甚至政策,都弥漫和渗透着东亚文化的无孔不入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东亚经济或市场的行为体的东亚人,在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运行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制度规范性和文化规范性两方面,深刻地受到东亚地区文化因素的制约。作为传统的文化已经成为东亚人民深层的精神构造(李泽厚认为儒学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深层精神构造),自发和无意地或有意而自觉地对经济增长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不同的文化与经济或市场的亲和力是明显不同的,任何经济或市场都有其内在的人文气象。发展伦理学之所以追问“什么是真正发展”,就缘于对文化因素的考量。文化因素论并非文化决定论,也非因果链条的单因素论,他们并不否认经济因素自身的作用,但认为也不应该否认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就与文化传统有关联,经济学家的目光应该看得更远。现代化理论中的修正学派或新现代化学派或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或现代性的多元论者,发展理论中的新发展理论(又称真正发展理论或全面发展理论)学派,如发展哲学和发展伦理学派,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历史学派、伦理学派和心理学派等,经济学中的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学派,西方所谓的现代化的“怀疑论者”和“反现代化论者”,经济哲学中的新发展哲学,历史学中的现代化学派、社会学中新发展社会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在不同的程度上持有这种观点。代表人物有《德川宗教》(1957)的作者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bellah,《亚洲大趋势》(1996)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john naisbitt,《日本资本主义精神》(1980)的作者山本七平,被誉为“把日本经济学提高到国际水平的最大贡献者”、《透视日本》(1982/1999)一书的作者森岛通夫,《新加坡的挑战》(1989)和《现代精神和儒家传统》(1996)的作者杜维明,提出亚洲资本主义理论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john gray,《亚洲的崛起》(asia rising ,1995)一书的作者jim rohwer,《东亚之锋》(the eastasia edge roy ,1982)的作者 hofheinz ,jr. and kent e. calder,《东亚发展模式》的作者peter berger,以及塞缪尔•亨廷顿、艾森斯塔德、赫尔曼•卡恩、麦克法夸尔、克利福德•纪尔兹、哈罗德•卡恩、哥尔德夏米德、罗纳德•多尔、拉尔夫•林顿、丹尼斯•古莱特、本迪克斯、麦克莱兰、哈根、摩尔、英克尔斯、巴洛齐齐、金日坤等。第二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也有一种学术系谱,即在西方危机论(虚构的亚洲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黄祸论——亚洲崛起论——亚洲挑战论——亚洲威胁论——西方危机论(西方衰弱论)。这种系谱缘于西方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尤其是对自身衰弱的忧虑,对亚洲崛起的害怕和恐慌,是西方学者居安思危的危机感的集中体现,当然在不同的程度和层次上也回应和反映了亚洲的发展和实际,热情地鼓励和乐观地前瞻了亚洲的未来发展,但对亚洲的高度恐惧心理溢于言表。“文明冲突论”也好,“历史终结论”也好,最担心的就是亚洲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下的自我申张。“和平崛起”和“负责任的大国”战略是中国政府对这种深刻忧虑的积极回应。

当代中国学者包括港台学者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体认和支持后一种观点,这与我们身处东亚,对东亚文化有切身体会,以及我国政府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关。中国学者如经济学的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2003)、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见《战略与管理》2003.1)、陈峰君(《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1999和《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2002)、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2000、《探求变化中的世界》2002)、陈岩(《东亚再崛起》1999)等,历史学的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993和《现代化新论续篇》1997)、盛邦和(《中日文化论》1988、《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1995、《新亚洲文明与现代化》2003)、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试析》1988、《国情、民性与近代化——以日中文化问题为中心》198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1994)、孙福生(《20世纪东南亚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含义与影响》,见《北大亚太研究》1998.4)等,社会学的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1966和《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85)、萧新煌(《东亚的发展模式:经验性的探讨》1988)、陆晓光(《中国特殊论》,见《战略与管理》2003.4)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认同文化因素对东亚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知识分子》季刊1984年推出的“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专号,香港中文大学1985年编辑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1989年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了杜念中等主编的《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94年在国家教委支持下由北大历史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由罗荣渠、董正华编的1997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以上学术文集或研讨会专门就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并作了重新估价,但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下:

第一,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理论论证,即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尚不足以形成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亟需解决。

第二,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变量还没有进行严格和科学的分梳,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第三,只关注儒家伦理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对其他宗教伦理和非宗教伦理的文化要素漠不关心。

第四,鉴于东亚经济的特殊表现和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以东亚为个案对文化变量和经济增长进行系统的研究亟需进行,以便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战略指导和保驾护航。

二、进行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理论研究的可能和意义

我所指的东亚概念不是纯粹地理意义的,而是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的一种结构概念,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精神气象的文化结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本身也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联性变迁而变迁。因此,东亚概念不仅包括东北亚的儒佛道三教文化区,也包括东南亚的儒佛文化区,甚至包括印度次大陆的佛教——印度教文化区,当然整个东亚在文化传统上最大的共同点是一个儒佛文化区,这也是为什么研究东亚不应该忽视印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未来澳洲可能随着经济和政治上的东亚化而在文化变迁上进一步向东亚接近,这殊难意料。但我认为东亚概念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的意义和政策意义上讲是动态的。

研究东亚区域内传统文化因素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东亚区域内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究竟有无关联?倘若有关联,则是何种意义上和何种程度上的关联以及如何关联?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即文化——经济间的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有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在多大的程度上可操作?影响东亚经济发展的文化变量该如何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影响东亚经济发展的文化变量除了要考虑儒家文化因素外,其他宗教和民间信仰以及价值观因素对经济发展有无影响?尤其是弥漫东亚的佛教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究竟有无影响和有多大的影响?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还有哪些?这些因素之间是怎样发生作用的?文化因素在其中所处的地位如何?文化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及发生作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又是如何发生的和如何发生作用的?在文化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可否建立某种指标或指标体系以考量文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障碍?柯德尔——霍夫亨兹难题(东亚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的深层次结构因素在发挥作用,以至其他国家简直无法模仿)该如何解决?福山悖论(力主“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人类历史将终结于满足了人们最美好心愿的“自由民主制度”,为何最后又担心“自由民主制度”导致出现“最后的人”和“东亚的挑战”?)说明了什么?东亚的战后的经济增长是在殖民主义结束、国家独立和政治稳定的大环境下获得的,这与东亚殖民主义时期的文化更新有没有关联以及有多大的关联?文化变迁是否与制度变迁一样对经济增长发生影响?是否可以假定经济自变量对经济发展起短期作用,制度变量对经济发展起中期作用,而文化变量将对经济发展起长期作用呢?东亚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能否从东亚和中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发展中吸取智慧、灵感和从中受益?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延绵不绝是否隐含着某种深刻的发展智慧?东亚文化对于经济发展是否与西方文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同样有效的普适价值?是否东亚经济发展有助于两种文化在东亚的阴阳和合,而这种和合产生更快的经济发展或更有价值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完美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一个美好社会的出现,在此,东亚文化对经济发展将作什么贡献?鉴于此,东亚文化究竟该如何更新?东亚发展模式该如何估价?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格,物质文化是其果实,精神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是文明发展的杠杆、精致品和活的灵魂,是建立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又会能动地反作用于(促进或阻挡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或阻挡)经济发展的因素。文化具有对经济进行反馈和反思的功能。经济历史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就解释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而言,关键的独立变项是文化,亦即流行于社会上居支配地位的一些集团的主观态度、信仰和价值观。有用的发展模式似乎并不来自知识分子规范性的理论阐述,而是来自各社会的历史经验。需要再次强调地指出现代化与西化的区别,现代化和西化的搭档关系已经被打破,第一,西方殖民统治业已变成历史的陈迹;第二,精英分子越来越多地产生于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是产生于巴黎、伦敦或纽约;第三,非西方社会从来不曾与西方文化有多少接触的人民大众在政治上的作用日益重大;第四,主要西方国家的全球性影响继续相对减弱。因此,本土文化对于决定非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自然就更为重要了,也可以进一步说明文化对解释不同发展模式的重大关系。

我认为非西方的现代化包括西方化和非西方化两面,是西方的普适性与非西方的本土性的融合。传统的区域研究专家抱着极其偏狭的观念,完全无视比较文化研究方法,发展研究正在引导人们重新将焦点对准文化以及主要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和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别,其中发展伦理学正在追问什么是“真正发展”,对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式发展正在进行价值重估。主张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战略的文化品位。亨廷顿认为,如果东亚、拉美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现在与将来的发展目标上及目标达成上的差别可以从东亚人、拉美人和非洲人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中找到,那么,自然应当把文化的比较分析放在首位。文化对发展的影响要求发展学者进行系统的、经验的横向比较的以及历史纵向的研究。

我认为,从东亚经济发展和创造奇迹的历史经验来看,外层次的政策因素(如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出口导向政策等)和经济自变量,中层次的制度因素(政治经济制度等)和结构变量,深层次的精神因素(价值观、宗教伦理、社会心理、习俗等)和文化变量,都会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而且三层次之间也发生关联和反馈作用。

进行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理论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下:

第一,正如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作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著名演讲中所言: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必须理解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精神制动,包括精神支持或精神障碍。我们必须寻找驾驭和创造这种精神制动的方法。

第二,对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建设意义。

第三,借鉴离我们国门最近、而文化传统又最相似的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经验和文化建设经验。

第四,以东亚地区为个案,对经济发展与文化动因、经济发展与精神支持、经济发展与精神动员、经济发展与文化更新(或者说文化变迁)进行研究,将大大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和协调发展以及更快的发展速度。

第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的紧密关联性,该研究将对此提供智力支持。

第六,对发展经济学和发展哲学,推动他们不仅仅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可持续发展,也进一步关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该具有以上三重含义,方为完美。

进行该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的建设,以及对发展经济学和发展哲学的发展上,另外就是对影响东亚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类型学和结构上(机制上)的分析。

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在:一是借鉴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了解东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力量,以及这种结构性力量中文化在其中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利用这种力量去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二是体现在政府的发展战略制定上,要考虑文化因素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相连带的社会稳定和人的生存价值的不可小视的力量,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含义,不仅是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而且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都要得到协调发展,即要考虑经济发展的人文代价,而不是不顾一切地追求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compton, robert w., jr. 2000. east asian democratization: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culture and economy.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2]evans, grant, christopher hutton and khun eng kuah, eds. 2000. where china meets southeast asia: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he border region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3]mulder, niels. 2001. inside southeast asia: religion, everyday life, cultural chang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4][英]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澳]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唐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澳]加文•麦考马克:《虚幻的乐园——战后日本综合研究》,郭南燕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德]赖特•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吴志成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日]竹内宏:《活的经济学——走遍世界谈经济》,熊辉,张丽曼译,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9][日]山本七平:《日本资本主义精神》,莽景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10][日]稻盛和夫,梅原猛:《回归哲学——探索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卞立强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11][日]森岛通夫:《透视日本:“兴”与“衰”的怪圈》,天津编译中心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2][日]长谷川启之:《亚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类型》,郑树清等译,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13][美]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二卷),武汉出版社,2002。

[14][美]吉姆•罗沃:《亚洲的崛起》,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5][美]小r.霍夫亨兹、k.e.柯德尔:《东亚之锋》,黎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16][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高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编——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东亚经济增长是如世界银行所说的“奇迹”,还是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 R. Krugman)所说的“虚幻”?东亚现代化模式是如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说的“正在走向终结”,还是如小R.霍夫亨兹和K.E.柯德尔(Roy Hofheinz , Jr. and Kent E Calder)所说的“正在挑战西方”?东亚文化与现代化模式是相关联,如金耀基认为的“没有没有传统的现代化”,甚至如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所言“是关键变量”,还是如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的“现代化模式与文化无关”?带着这些极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考察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理论就十分有必要了。

一、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的现有理论述评

研究东亚经济现代化的西方学者对于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相关性大体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是原西方化和原市场化的结果,东亚经济发展没有模式价值,只有政策价值,即没有现代化的多种模式和多元现代性(新古典派及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只有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同),现代化是单线发展的。基于工业主义的逻辑,所有走上工业化之路的社会,无论起点如何不同,最后必然出现政治、经济、文化全套性的越来越相似。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到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再到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西方学者一般肯定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整套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因而现代化和现代性实质上即西方化和西方性,而且具有普世价值,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必须也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经典现代化理论或现代化理论的“去文化论”就持这种观点,T. Parsons(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Hall,1971)的社会变迁理论和Clark Kerrt(Indust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的现代化的“汇流论”(theory of convergence)是为代表。发展理论中的经典发展学派,如增长和发展经济学派,解释东亚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派,如新古典学派(Patrick and Rosovsky, Balassa, Wolf, Chen, Bhagwati etc.),政府(修正)学派(Johnson, Pack and Westphal, Amsden, White, Wade etc.),新古典综合派和亲市场学派(如世界银行关于东亚奇迹的发展报告),东亚整体增长机制论(如雁形模式论或产业周期理论,喷泉模式论或多发经济增长源理论,齿轮模式论或经济整体咬合联动理论,环形模式论或美国主导环太发展论,航母模式论或中国主导环太发展论等)等基本上持这种非文化因素的东亚经济发展论。第一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往往有一种这样的学术系谱,在西方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亚洲千年停滞论(亚洲早熟论)——亚洲命定殖民地论——亚洲发展幻象论(亚洲崩溃论)——亚洲模式不存在或终结论——历史终结论(全盘西方论)。这种学术系谱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承继着东方学的传统,对亚洲的发展不是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而是有着某种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对自身则有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和命定感。这种系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益的警示和鞭策,也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和普世意义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对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研究东亚经济增长的动因除了对经济自变量考察,也不应忽视对东亚地区特殊的文化因素的考察。东亚经济与东亚文化之间有一种明显的互动关系。他们追问“为什么恰恰是东亚继西方而起,并且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东亚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有一种精神动力的巨大支持。东亚的社会、经济、市场、制度、甚至政策,都弥漫和渗透着东亚文化的无孔不入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东亚经济或市场的行为体的东亚人,在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运行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制度规范性和文化规范性两方面,深刻地受到东亚地区文化因素的制约。作为传统的文化已经成为东亚人民深层的精神构造(李泽厚认为儒学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深层精神构造),自发和无意地或有意而自觉地对经济增长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不同的文化与经济或市场的亲和力是明显不同的,任何经济或市场都有其内在的人文气象。发展伦理学之所以追问“什么是真正发展”,就缘于对文化因素的考量。文化因素论并非文化决定论,也非因果链条的单因素论,他们并不否认经济因素自身的作用,但认为也不应该否认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就与文化传统有关联,经济学家的目光应该看得更远。现代化理论中的修正学派或新现代化学派或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或现代性的多元论者,发展理论中的新发展理论(又称真正发展理论或全面发展理论)学派,如发展哲学和发展伦理学派,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历史学派、伦理学派和心理学派等,经济学中的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学派,西方所谓的现代化的“怀疑论者”和“反现代化论者”,经济哲学中的新发展哲学,历史学中的现代化学派、社会学中新发展社会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在不同的程度上持有这种观点。代表人物有《德川宗教》(1957)的作者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Bellah,《亚洲大趋势》(1996)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John Naisbitt,《日本资本主义精神》(1980)的作者山本七平,被誉为“把日本经济学提高到国际水平的最大贡献者”、《透视日本》(1982/1999)一书的作者森岛通夫,《新加坡的挑战》(1989)和《现代精神和儒家传统》(1996)的作者杜维明,提出亚洲资本主义理论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John Gray,《亚洲的崛起》(Asia Rising ,1995)一书的作者Jim Rohwer,《东亚之锋》(The Eastasia Edge Roy ,1982)的作者 Hofheinz ,Jr. and Kent E. Calder,《东亚发展模式》的作者Peter Berger,以及塞缪尔•亨廷顿、艾森斯塔德、赫尔曼•卡恩、麦克法夸尔、克利福德•纪尔兹、哈罗德•卡恩、哥尔德夏米德、罗纳德•多尔、拉尔夫•林顿、丹尼斯•古莱特、本迪克斯、麦克莱兰、哈根、摩尔、英克尔斯、巴洛齐齐、金日坤等。第二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也有一种学术系谱,即在西方危机论(虚构的亚洲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黄祸论——亚洲崛起论——亚洲挑战论——亚洲威胁论——西方危机论(西方衰弱论)。这种系谱缘于西方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尤其是对自身衰弱的忧虑,对亚洲崛起的害怕和恐慌,是西方学者居安思危的危机感的集中体现,当然在不同的程度和层次上也回应和反映了亚洲的发展和实际,热情地鼓励和乐观地前瞻了亚洲的未来发展,但对亚洲的高度恐惧心理溢于言表。“文明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区域;发展水平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了一批区域规划,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在地方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共识,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区域还编制和实施了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二)论文研究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定性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参阅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图书和一些权威的网站本文中的资料均来自相关图书、期刊、论文和专业网站的信息。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挑选出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内容,形成本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我国许多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家水平。

(二)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

(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

用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我国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

(三)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四、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1.45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46

[3] 陈甬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1996.67

[4] 马龙龙.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5] 李大升,冯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J].半月谈,2011.14

[7]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