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

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决定》在阐述第三方面内容时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决定》还引用同志的话说:“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而所有这些精神,其产生的沃土,依然是厚重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拿爱国主义来说,从比干、岳飞、林则俆到秋瑾,灿若星辰的仁人志士用他(她)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壮丽诗篇,宣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意义。这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民族的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体现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永恒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都是在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容十分丰富,它围绕改革创新这个核心,包含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精神。这些精神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无不是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论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融合而产生的。而这些宝贵的思想理论,也不是某个人凭空想出来的,它是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全体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思想理论中,无论是“群众路线”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入细致的诠释。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孔子强调“和为贵”,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思想,无不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

《十报告》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中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我们发现,虽然朝代更迭中有权、谋、法、术、势的参与,但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依然是忠义、孝悌、仁爱、诚信等道德力量。倘若没有这些道德力量的存在,仅靠玩弄权术和搞阴谋诡计获得权力的政权,是不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统治地位的。细数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秦、晋、元及五代十国南北朝,那个不是道德缺失权、谋、法、术、势占主导地位的王朝?可那个王朝又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过?而周、汉、唐、宋、明,这些朝代繁荣昌盛的时期,仁爱、孝悌、忠诚、信义等道德力量在整个社会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它们才有了动辄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只是这些王朝在其统治的后期,统治阶级常常忘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古训,开始追求奢侈浮华、荒淫无度的生活,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滑坡、世风日下,最终在道德力量极度衰弱的情况走上了亡国的道路。所以“道德兴则国昌盛,道德衰则国消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那么今天,当我们的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道德问题有所凸显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也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段内容是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做出的战略部署。最后一句话说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长期以来,经过五千年发展逐渐形成的“福禄寿喜财吉”的民俗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一直滋润和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是今天,由于工业文明的影响,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当钱权关系逐渐排挤亲情、忠诚、友谊、信任等人类自然情感并使人们感到尴尬的时候,当电力障碍导致大众对现代科技工具无从依靠而陷入无所事事的时候,人们才突然感到自己是多么空虚,自己的精神生活是多么贫乏。所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儒、释、道学说,诗、词、歌、赋文学,书法、绘画、雕塑、篆刻等艺术,传统音乐、古代舞蹈、古典戏曲、中华武术、棋艺博戏等等。只要努力发掘,注重传播,它们曾经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就一定能重放光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一定能在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大力发展传统优秀文化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与文明;传统文化;新文化的开启

泰勒曾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古代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便包含了传统的政治制度、观念模式与价值模式。1840年以后,整个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与文化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真正从观念上把西学引入中国的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当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些启蒙思想家们,他们高喊“打倒孔家店”与“全盘西化”的口号,一方面颠覆传统文化,一方面把“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插入人们的心里。从此中国文化开始了一个走向世界潮流的新时代。

“五四”以来,反传统是中国人面临“千年未有的变局”鸦片战开始这个曾经征服过无数民族的文化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无比艰难的文化裂变中开始大换血,其意义首先就在于新文化的语言革命对思想文化走向现代的强大推动力,在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之前,中国人习惯都是利用文言文表达思想与传承学术。文字本身不具意义,而语言却是思维模式的形式化。古代的文言文具有模糊性、概括性等特点,这与古代思想学术的特点是紧密联系起来的,而白化文则引进了西方的文化结构与语言结构,是一种分析化的语言,有助于把模糊问题清晰化、条理化。而最重要的是,白话文明朗流畅,较之艰深拗口的文言文,有利于表达深刻思想和细致入微的情感,有助于思想的迅速传播和相互交流。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字,其文法结构乃至思维方式都是“五四”时期语言变革的产物。

在白话文的帮衬下,中国文学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革命。长期以来,在封建文人的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才能登文学大雅之堂;至于白话文学,如小说、戏曲、俚歌等,他们总是鄙弃,看作“君子勿为”的小道。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则完全不同,以胡适为代表文学革命者,与封建文学观念针锋相对,提出“白话文学正宗”和活文学的观念。他们肯定历史上那些写白话小说的大师们。如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等“皆文学正宗”,而贬斥封建文士们写的那些“骈文、律诗”乃真小道。并公开宣判,说那种已经完全脱离民众口语的少数人垄断的僵死的文言文,是死文学。只有接近民众的口语的白放才是活文学,才能产生第一流的“活文学”。在不足十年的时间内,新的文学创作以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压倒了曾于清末民初占据中国文坛的鸳鸯蝴蝶式的旧文学,在“五四”精神的荡涤下,新人新作不断涌现,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独幕话剧等文学样式都有重大的创造和发展,如鲁迅在这期间就发表了《狂人日记》,揭开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历史。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讯陆续写了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二十余篇小说,后续集为《呐喊》与《彷徨》。这些小说塑造了许多有高度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深刻体现了不妥协地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其次,新文化开启了思想文化的崭新境界。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装设计;融合创新

1 对服装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服装的最根本资源不同时代他们都会由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社会环境和宗教文化的熏陶形成各自的视觉文化特征,例如: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古希腊风格等等,这些在现代大师作品中尽可彰显,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与设计理念的结合成为涉及品种的灵魂,当然这些风格的差异促成了服装作品的精神支柱,这也是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美感,诠释了独特服装设计品的魅力所在。

中国在千年的风雨冲刷中筑起了绵绵的长史,这也促使中国的艺术遗产极其的辉煌浑厚。它以纯真平淡质朴的符号化视觉语言及独到的视觉心理、民族独特风格以及人文情怀充斥着传统文化的绵延之路,例如:剪纸、书法、国画、戏曲、工艺美术等等,不断的积累从视觉上向我们世人展现了不同领域的美,从形式上不断的磨炼尽其美感。本质上是我们的物质财富,也是我们民族凝聚的体现。

2 服装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下的问题

在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服装的内涵和感染力,是服装的自我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迅速的提高服装的知名度,在社会乃至国家从视觉角度拥有辨识度,增加附加值,潜移默化的影响设计潮流和大众的审美,同时加深着文化内涵的服装设计。在服装设计中注入的传统文化也是对文化的延续,对历史的继承与活化,没有文化支撑的不论是设计还是企业都是空洞没有灵魂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我国服装设计师对传承中国文化在服装上的运用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仅从以下问题加以探讨:

(1)随着全球一体化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以自己独具魅力的身影深深吸引着设计师们,同时国际上有些设计师以具有影响力的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手法设计出的服装陆续登上国际T台,国内的设计师也开始注重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但却盲目地跟风、纯粹的模仿,缺乏自我对传统的了解,也缺乏对其个转换运用的手法。

(2)我国设计师对国家传统文化元素了解不够深彻的情况下运用文化元素,缺乏认知的情况下极其容易将元素直来直用、用法单一,缺乏创新性,脱离了自己的文化生活环境,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创造也失去了鲜活的源泉,只能成为别人生活方式的“制造者”。而且,就我国在宣扬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教育中也有些许欠缺。

(3)设计者容易走为了单纯彰显传统进行设计的行为,不单单是复古的、过于艺术化和形式化的,对消费者市场没有充分调查定位,缺少消费市场。他们忽略了人与设计品之间的相互联系,“设计师为人类服务的”的宗旨,单纯设计“传统”而进行的违心设计会适得其反。

3 解决在服装设计中传承文化元素的问题

服装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服装的精神所在,不仅对文化的传扬有积极作用促使人与社会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也会使设计品增加感染力富有灵魂而不是苍白浅显毫无个性的。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单纯的设计是不会长久持续发展的,一切设计是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以及精神所需为基准,同时设计师将设计品结合市场消费的状况促进经济增长扩张市场范围,进而双方同时提升知名度。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丰富的内涵和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现今当代的消费者思维方式与行为生活适当的将服装设计与创新性的文化元素结合,放低设计师的身位,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将服装设计的三大主题面料、色彩与款式恰当的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再加上设计师自我的表现力,将充分展示设计品。

(1)设计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改良、发展是在对传统充分的知识的前提下,赋予设计品新的造型、新的理念。通常,服装设计都是以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现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因此,我们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要充分的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元素。对文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总结,加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以一种符合消费群众恰当的表现出来。例如,(如图1)茧迹原创礼服定制是设计师李呐的原创设计品牌,并且一直坚持自主设计、制作、量身定制的礼服传统。茧迹定制礼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礼服或旗袍,不仅尊重传统,同时还融合最新的设计元素制作出具有时尚观感,开朗跨界的高级定制成衣。

(2)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去粗取精中蕴含了先人的开阔思维和丰富的想象,例如:青花瓷、青铜器的饕餮纹、暗八仙、八吉祥等等,他们都深含中国先人对他们赋予有深意的故事。又如,中国民间美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的剪纸艺术。将这些元素进行提取创新融合并且运用,灌注设计者的个人情感以及对文化元素个人的情愫,这将会展现出新颖别致的服装效果和消费市场的积极反应。

4 结语

“民族的是世界的”,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立足于此,以现今时尚潮流来表现中国传统元素,摒弃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继承,放下纯粹的挪用照搬的行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的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的延伸才能将中国这些蕴含深厚的文化带出国门,让世界去认识并欣赏它,传扬中国风韵。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丹.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

[3] 陆红阳,喻湘龙.现代设计元素服装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4] 胡宗孝.服装设计艺术[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是千年来中国各历史阶段思想融合后的产物,是全民族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经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之一,较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包容性,通过对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多种文化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保留与发展,在丰富文化思想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还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陌生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而在对事物的理解方面却存在不足,因此,教育人员在向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尽量选择基础性的知识,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积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倾向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这是由以往的教学评价制度造成的。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部门逐渐重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我国小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较差,这导致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其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即可融合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1至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到该情况,要求各学校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认少写。只有对汉字的储备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助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理解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所兴起的国学教育就严格按照新教育改革的要求执行,通过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认识最多的字。不仅如此,在认字与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这些著作的内涵产生更深了解。

汉字的书写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除要求横平竖直之外,还要求学生做到笔顺正确,这也是在小学引入书法教学的重要原因。用毛笔书写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书法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写字如做人”,书写规范中的横、平、竖、直就是做人的规矩。中华文字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从汉字书写最基础的观赏、临摹,直至学生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汉字的书写除了能够使学生写一手好字外,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例如,汉字结构中的包围与半包围结构代表了文化中的包容性,也在教育人们宽以待人;汉字书写时的大小不同意味着长幼有序,高低有别。对于汉字来说,它已经不单单是用来记录的工具,而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载体,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集中体现。

三、古诗文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文有特殊地位,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中就能看到古诗文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之大,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随着时间推移,传统古诗文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教师普遍将古诗文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教师通过对当时李白与汪伦的境遇进行讲解,介绍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通过对当时场景的描绘,以一场好友分别的故事讲解该诗,使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不舍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于对该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因此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流畅地朗读、背诵该诗,而且能够使其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小学教室内张贴的一张张古代名人画像上撰写的各种名言警句也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内还可以通过黑板报、墙报等平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重视诵读,情感教育。

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诵读的过程,通过不断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新课程改革就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诵读提出明确要求,它要求学生的诵读流畅且带有情感,对诵读内容有个人理解。然而,这里所说的诵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在以往的语文诵读过程中,学生仅仅是简单地对书中文字进行朗读,甚至不带有任何情感,教师在该方面也没有进行过多干预和引导,所以,传统的诵读方法现在看来极不科学,而这种朗读诵读也无法使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通过带有情感的诵读对内容加深理解,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责任,只有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其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使其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策略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产生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深刻,学生能从中收获大量知识。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便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紧密契合需要教师对传统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联系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传统文化进行讲授,让学生继承和发扬其精华。

一、契合意义

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塑造、引导和规范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育都处于一种教学上的误区,大都专注于遣词造句能力培养以及基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越来越依赖相关工具书。长此以往,学生对古文方面的语感和兴趣被不断削弱,学习古文越来越成为一种定式的任务,对于我们所希望的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理解翻译能力和赏析的能力,不可不谓背道而驰。工具书和参考书应该是作为古文学习中的辅助,而不是标杆。所以,必须要对学生依赖工具书的情况做出改变。工具只是辅助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去主动启发学生的感受,比如在《诗经》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自己理解和感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专注于对学生的刻板传授和积累,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意境、情感的熏陶以及创新都做得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而不是循规蹈矩对一些基本知识进行静态的死记硬背。只有将文化氛围和情感的熏陶重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才可以说是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总体来讲,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属于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想要继承发扬,语文教育本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对于语文教育而言,传统文化的教育无疑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重要的媒介,传统文化中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的文学功底和人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通过语文教育,将其中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及道德精神自然而然地传承下去。二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达到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契合诉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课本内容和教案就误以为可以将文言文以及诗词等文化内涵分析透彻。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情境氛围中创作出来,其中包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其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中的精神。

二、契合策略

(一)合理的教学设计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基础,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后才能找到契合点,在设计中要回归到课本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他们最终对课本内容有充分掌握,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良好的吸收。

(二)多样的教学方式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于单一的汉语言教学的方法只会令学生排斥学习汉语言知识,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在传统文化面前通常有种敬畏心,缺乏亲近感。所以需要教师辅助有趣的形式来使传统文化的课堂丰富多彩。比如在讲授《赤壁赋》这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赤壁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切身感受作者身临赤壁之感。可以鼓励学生演舞台剧,收集传统文化中有趣的故事并自己分角色进行扮演,如《窦娥冤》这篇课文就具有极强的舞台张力,让学生自己上台扮演其中的角色,便更能深刻体会文章所写的那种悲惨境遇。若有机会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比如四大名著,不仅是中国文化思想的集大成作品还有着极高的语言文学价值,若能多而精的阅读这些作品,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未能达到深刻理解名著的高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带领学生阅读,积极在班上有规划的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机械性的将传统文化进行搬运和死记硬背的现象,让学生从内心去感受,从而去接受传统文化。比如阅读《红楼梦》时,可以规定几个重点章节,让学生一周内按计划阅读,教师再抽时间集中讲解。这种全班共同参与的阅读传统名著活动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4.

[2]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3).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6篇

进入大学后,专业学科划分过细,基础性、通识型的课程严重不足,大学生出现了明显知识结构缺陷,知识结构的缺失也就导致学生在心灵方面容易出现不充实、不丰富、不优雅等问题出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一些理工科大学觉察到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已经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忽略人文教育使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和体察严重不足,对良知和情感相当漠视,他们都是某个专业的技术精英,但是心灵世界却相当空虚,容易迷失自我。于是一些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并实施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空白的现象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在大学校园中“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仍然存在,高等职业院校也不例外,职业学校学生中,精神面貌普遍存在自我中心急功近利,传统美德淡薄,生存观念扭曲,忽略社会价值的意义,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大学生“价值悬浮”和“精神贫血”的现状也依然普遍。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函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财富,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智慧的精华,这其中包含着广博的人文教育资源。在大学人文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传授丰富了人文教育,在塑造完整人格、传递中华民族价值取向上起着非常正面的作用。具体来说,传统文化能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渗透人文教育: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对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经典性概括。儒家强调做人要坚韧、有担当意识,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人生态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都一生追求的,可以说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一个积极人生的大前提,也可以增强抗挫折力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更加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

(二)积极入世与恬淡物外的人生修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儒家思想为我们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目标。道家思想则为我们策划了一条返朴归真、恬淡物外的生活理想,“无为之为是大为”,强调回归自然,反对无节制的物欲追求,讲求精神与自然同在的生活目标,可以说儒道两家为不同处境的中国人设计了不同的人生修养目标,同样充满睿智,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

(三)重人伦道德的伦理规范。中国人自古就是以家庭、家族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尊重人格、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伦理意识。

(四)仁、智、勇的统一。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孔子把仁、智、勇成为“君子之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是儒家学说中完美人格的体现,也是君子修养品格、成就事业的必要前提。

(五)持中贵和、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处世观。“和”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和”万物才能得以成长,天下才能太平。国家方能兴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讲求和谐是谋取发展,反对忽略个性强求一致,“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字: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 价值

一、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E·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1]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已发生“错位”,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二是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稳定性,因而现代生活中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尽管现代生活仍继承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但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拷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发展;四是现代生活在创造着新的文化。这或许可以用错位——继承——发展——丰富来表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

(三)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的,而是有选择、有创造、有意识的文化发展过程。有选择,是指现代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之后,选择其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糟粕。有创造,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有意识,是指现代人作为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文化意识和反思意识等等,积极能动地、独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并使之为自己所有。这样,经过现代人继承的传统就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的特点,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规定性,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呈现着的文化传统,成为融入了现代生活并流传下去的传统文化。

(四)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丰富

现代生活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决不是简单复制已有的传统,相反,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根据变化了情况,创造出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崭新的东西,它们中具有遗传活性的就会流传下去成为新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传统内容。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现化生活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着历史反差。现代生活是传统生活的延续,内在地包含有传统文化的某些因子。这些因子经过转化而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展现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现代人的生活实践而不断丰富着内涵。总之,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方式的呈现、历史继承、现实创造与丰富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历史条件、文化基点与现实影响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简略说来,它作为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道德建构的再生资源和生活观念的导向因素,对现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贯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观念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借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经济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种族血缘的亲和力,还有政治政权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以文化为纽带,以思想为桥梁,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中国”、“大一统”、“兼容天下”、“爱国主义”等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内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共识,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共同意识和自觉奉行的原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由此出发产生出思维、行为的趋同性、和谐性和一致性。传统文化这种整合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本根意识,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无形之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古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之说,甚至有人把传统作为调节社会资源的第三种手段。总结起来,这些潜在的动力因素包括:

(l)由“忠”引申出来的爱国精神,社会成员愿意为国家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宏观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全局性、利益统一性,减少外在经济现象,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2)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家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起着凝聚和传承作用,家庭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储蓄率,家庭成员勤劳、互爱互助。这些为经济增长准备了必要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

(3)在忠孝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目标同一性的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

(4)强调刚健自强。《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5)强调“厚德载物”。《周易大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宽厚为怀、虚怀若谷、宽容大量的气度休现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于竞争,另一方面善于联合,广纳博采、放眼世界、关心大局、以大局为重。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市场游戏规则没有完全建立,导致经济生活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如某些企业唯利是图,某些个人为谋利不择手段,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行为有种“纠偏矫正”功能,它的一些经济道德资源让参与经济活动的土体有了主观的自主的软约束,警戒人们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阐发之道”值得我们借鉴。传统道德从最切近的孝锑之道引发出处理不同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由近及远富有感召力;还以人类普遍感受性为基础,坚持“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由己及人,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由小及大,由家及国及天下,层层推进。古人曰: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道一直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伦理规范,是一切伦理原则的起点和核心,“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以孝为开端加以推广放大,阐发出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忠贞专一、长幼之间友爱恭让、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重视家庭、工作认真上进、遵纪守法、爱国等等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想使各项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就要效法中国传统道德的“阐发之道”。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种大伦理观,其“天人合一”思想为建立现代的生态伦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它的内容包括:把“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万物,对自然友善,尊崇自然,泛爱众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节俭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做到不违时,“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文》),“山林泽梁,以时禁发”(《礼记》),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的赐予和恩惠,达到天人协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思想与生态伦理学原则息息相通,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政府确立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有一定参考价值。正是由于传统道德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75位诺贝尔获得者才齐集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总之,我们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统道德文化的资源,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四)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有三点对树立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一是积极的入世精神;二是务实的实用理性精神;三是乐感文化精神。

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入世精神,是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它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

所谓实用理性精神,是一种普遍现实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从产生开始就是一种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使用兼具、内外无二、本末一贯的“实学”。孔子“不语乱、力、乱、神”((论语·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述而))),其所学、所思、所论、所教都与社会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后儒们秉承着这一精神,无论是在行为方式或者是思想观念上,都体现出强烈的实践理性特质,“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一直是儒学固有的内在品质。正是在有着这种内在精神的儒学的熏陶下,数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朴实坦诚、反对虚妄的务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在一切实际事务中……远胜过其他东方民族。”[3] 转贴于

所谓“乐感文化精神”是指一种乐观的生活心态。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务实精神都是为了追求和保持今世的幸福与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思想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就是一门高深的生活艺术,或说生活技巧,有利于树立一种辩证、开朗、乐观、健康的生活心态。“贵和持中”的思想是最具有东方色彩和充满生活智慧的理论。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上,“和”就成为了一种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深刻哲理。“和”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对立基础上的统一,多样性基础上的同一性,故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之言。如何才能达到“和”?中庸方能。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是“凡事叩其两端取其中”,无过亦无不及,这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中庸不是折衷主义,不是简单的静态的承受,而是一种理想状态和在动态过程中对程度分寸的把握和选择,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芒。在复杂矛盾的现代生活中,在时间、空间与心态的交汇中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凡事不强求,讲求适度,力求理性自觉、主体意识去缓解人们因价值观念剧烈变革而产生的不适感和焦躁不安的情绪;以知足常乐、恬静自然去化解人们的迷失感、疲于奔命和不满足感;以传统的深沉感情去抚平人们的逆反心理、怀旧情绪。乐感文化是人们精神的“制衡器”和“减压阀’,,给现代生活以一定的启示意义。

另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其他对树立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的因素:如传统的俭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量入为出等思想对现代消费观具有一定意义,其它如中国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重意境美与自然美、重精神享受等意识对树立现代闲暇观有可取之处。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张文定编:《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2. 吕希晨:《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姜汝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钱逊:《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于混奇、花菊香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角注:

[1] 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8篇

关键字: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  价值

一、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e·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1]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已发生“错位”,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二是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稳定性,因而现代生活中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尽管现代生活仍继承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但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拷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发展;四是现代生活在创造着新的文化。这或许可以用错位——继承——发展——丰富来表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

(三)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的,而是有选择、有创造、有意识的文化发展过程。有选择,是指现代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之后,选择其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糟粕。有创造,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有意识,是指现代人作为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文化意识和反思意识等等,积极能动地、独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并使之为自己所有。这样,经过现代人继承的传统就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的特点,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规定性,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呈现着的文化传统,成为融入了现代生活并流传下去的传统文化。

(四)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丰富

现代生活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决不是简单复制已有的传统,相反,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根据变化了情况,创造出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崭新的东西,它们中具有遗传活性的就会流传下去成为新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传统内容。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现化生活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着历史反差。现代生活是传统生活的延续,内在地包含有传统文化的某些因子。这些因子经过转化而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展现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现代人的生活实践而不断丰富着内涵。总之,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方式的呈现、历史继承、现实创造与丰富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历史条件、文化基点与现实影响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简略说来,它作为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道德建构的再生资源和生活观念的导向因素,对现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贯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观念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借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经济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种族血缘的亲和力,还有政治政权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以文化为纽带,以思想为桥梁,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中国”、“大一统”、“兼容天下”、“爱国主义”等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内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共识,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共同意识和自觉奉行的原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由此出发产生出思维、行为的趋同性、和谐性和一致性。传统文化这种整合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本根意识,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无形之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古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之说,甚至有人把传统作为调节社会资源的第三种手段。总结起来,这些潜在的动力因素包括:

(l)由“忠”引申出来的爱国精神,社会成员愿意为国家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宏观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全局性、利益统一性,减少外在经济现象,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2)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家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起着凝聚和传承作用,家庭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储蓄率,家庭成员勤劳、互爱互助。这些为经济增长准备了必要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 

(3)在忠孝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目标同一性的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

(4)强调刚健自强。《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5)强调“厚德载物”。《周易大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宽厚为怀、虚怀若谷、宽容大量的气度休现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于竞争,另一方面善于联合,广纳博采、放眼世界、关心大局、以大局为重。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市场游戏规则没有完全建立,导致经济生活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如某些企业唯利是图,某些个人为谋利不择手段,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行为有种“纠偏矫正”功能,它的一些经济道德资源让参与经济活动的土体有了主观的自主的软约束,警戒人们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阐发之道”值得我们借鉴。传统道德从最切近的孝锑之道引发出处理不同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由近及远富有感召力;还以人类普遍感受性为基础,坚持“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由己及人,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由小及大,由家及国及天下,层层推进。古人曰: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道一直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伦理规范,是一切伦理原则的起点和核心,“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以孝为开端加以推广放大,阐发出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忠贞专一、长幼之间友爱恭让、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重视家庭、工作认真上进、遵纪守法、爱国等等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想使各项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就要效法中国传统道德的“阐发之道”。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种大伦理观,其“天人合一”思想为建立现代的生态伦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它的内容包括:把“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万物,对自然友善,尊崇自然,泛爱众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节俭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做到不违时,“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文》),“山林泽梁,以时禁发”(《礼记》),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的赐予和恩惠,达到天人协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思想与生态伦理学原则息息相通,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政府确立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有一定参考价值。正是由于传统道德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75位诺贝尔获得者才齐集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总之,我们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统道德文化的资源,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四)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有三点对树立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一是积极的入世精神;二是务实的实用理性精神;三是乐感文化精神。

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入世精神,是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它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 

所谓实用理性精神,是一种普遍现实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从产生开始就是一种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使用兼具、内外无二、本末一贯的“实学”。孔子“不语乱、力、乱、神”((论语·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述而))),其所学、所思、所论、所教都与社会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后儒们秉承着这一精神,无论是在行为方式或者是思想观念上,都体现出强烈的实践理性特质,“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一直是儒学固有的内在品质。正是在有着这种内在精神的儒学的熏陶下,数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朴实坦诚、反对虚妄的务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在一切实际事务中……远胜过其他东方民族。”[3]

所谓“乐感文化精神”是指一种乐观的生活心态。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务实精神都是为了追求和保持今世的幸福与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思想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就是一门高深的生活艺术,或说生活技巧,有利于树立一种辩证、开朗、乐观、健康的生活心态。“贵和持中”的思想是最具有东方色彩和充满生活智慧的理论。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上,“和”就成为了一种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深刻哲理。“和”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对立基础上的统一,多样性基础上的同一性,故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之言。如何才能达到“和”?中庸方能。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是“凡事叩其两端取其中”,无过亦无不及,这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中庸不是折衷主义,不是简单的静态的承受,而是一种理想状态和在动态过程中对程度分寸的把握和选择,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芒。在复杂矛盾的现代生活中,在时间、空间与心态的交汇中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凡事不强求,讲求适度,力求理性自觉、主体意识去缓解人们因价值观念剧烈变革而产生的不适感和焦躁不安的情绪;以知足常乐、恬静自然去化解人们的迷失感、疲于奔命和不满足感;以传统的深沉感情去抚平人们的逆反心理、怀旧情绪。乐感文化是人们精神的“制衡器”和“减压阀’,,给现代生活以一定的启示意义。

另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其他对树立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的因素:如传统的俭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量入为出等思想对现代消费观具有一定意义,其它如中国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重意境美与自然美、重精神享受等意识对树立现代闲暇观有可取之处。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张文定编:《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2. 吕希晨:《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姜汝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钱逊:《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于混奇、花菊香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角注:

[1] 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4一255页。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9篇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马仙玉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广平仓号   邮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因素,深深融入到中国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系统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现实考察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从文化哲学视角对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  价值 一、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E·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已发生“错位”,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二是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稳定性,因而现代生活中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尽管现代生活仍继承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但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拷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发展;四是现代生活在创造着新的文化。这或许可以用错位——继承——发展——丰富来表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三)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的,而是有选择、有创造、有意识的文化发展过程。有选择,是指现代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之后,选择其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糟粕。有创造,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有意识,是指现代人作为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文化意识和反思意识等等,积极能动地、独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并使之为自己所有。这样,经过现代人继承的传统就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的特点,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规定性,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呈现着的文化传统,成为融入了现代生活并流传下去的传统文化。 (四)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丰富 现代生活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决不是简单复制已有的传统,相反,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根据变化了情况,创造出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崭新的东西,它们中具有遗传活性的就会流传下去成为新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传统内容。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现化生活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着历史反差。现代生活是传统生活的延续,内在地包含有传统文化的某些因子。这些因子经过转化而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展现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现代人的生活实践而不断丰富着内涵。总之,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方式的呈现、历史继承、现实创造与丰富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历史条件、文化基点与现实影响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简略说来,它作为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道德建构的再生资源和生活观念的导向因素,对现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贯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观念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借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经济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种族血缘的亲和力,还有政治政权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以文化为纽带,以思想为桥梁,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中国”、“大一统”、“兼容天下”、“爱国主义”等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内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共识,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共同意识和自觉奉行的原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由此出发产生出思维、行为的趋同性、和谐性和一致性。传统文化这种整合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本根意识,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无形之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古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之说,甚至有人把传统作为调节社会资源的第三种手段。总结起来,这些潜在的动力因素包括: (l)由“忠”引申出来的爱国精神,社会成员愿意为国家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宏观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全局性、利益统一性,减少外在经济现象,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家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起着凝聚和传承作用,家庭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储蓄率,家庭成员勤劳、互爱互助。这些为经济增长准备了必要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  ()在忠孝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目标同一性的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 ()强调刚健自强。《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强调“厚德载物”。《周易大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宽厚为怀、虚怀若谷、宽容大量的气度休现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于竞争,另一方面善于联合,广纳博采、放眼世界、关心大局、以大局为重。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市场游戏规则没有完全建立,导致经济生活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如某些企业唯利是图,某些个人为谋利不择手段,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行为有种“纠偏矫正”功能,它的一些经济道德资源让参与经济活动的土体有了主观的自主的软约束,警戒人们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阐发之道”值得我们借鉴。传统道德从最切近的孝锑之道引发出处理不同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由近及远富有感召力;还以人类普遍感受性为基础,坚持“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由己及人,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由小及大,由家及国及天下,层层推进。古人曰: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道一直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伦理规范,是一切伦理原则的起点和核心,“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以孝为开端加以推广放大,阐发出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忠贞专一、长幼之间友爱恭让、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重视家庭、工作认真上进、遵纪守法、爱国等等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想使各项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就要效法中国传统道德的“阐发之道”。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种大伦理观,其“天人合一”思想为建立现代的生态伦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它的内容包括:把“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万物,对自然友善,尊崇自然,泛爱众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节俭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做到不违时,“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文》),“山林泽梁,以时禁发”(《礼记》),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的赐予和恩惠,达到天人协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思想与生态伦理学原则息息相通,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政府确立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有一定参考价值。正是由于传统道德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位诺贝尔获得者才齐集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总之,我们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统道德文化的资源,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四)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有三点对树立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一是积极的入世精神;二是务实的实用理性精神;三是乐感文化精神。 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入世精神,是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它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 所谓实用理性精神,是一种普遍现实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从产生开始就是一种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使用兼具、内外无二、本末一贯的“实学”。孔子“不语乱、力、乱、神”((论语·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述而))),其所学、所思、所论、所教都与社会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后儒们秉承着这一精神,无论是在行为方式或者是思想观念上,都体现出强烈的实践理性特质,“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一直是儒学固有的内在品质。正是在有着这种内在精神的儒学的熏陶下,数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朴实坦诚、反对虚妄的务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在一切实际事务中……远胜过其他东方民族。” 所谓“乐感文化精神”是指一种乐观的生活心态。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务实精神都是为了追求和保持今世的幸福与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思想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就是一门高深的生活艺术,或说生活技巧,有利于树立一种辩证、开朗、乐观、健康的生活心态。“贵和持中”的思想是最具有东方色彩和充满生活智慧的理论。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上,“和”就成为了一种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深刻哲理。“和”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对立基础上的统一,多样性基础上的同一性,故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之言。如何才能达到“和”?中庸方能。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是“凡事叩其两端取其中”,无过亦无不及,这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中庸不是折衷主义,不是简单的静态的承受,而是一种理想状态和在动态过程中对程度分寸的把握和选择,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芒。在复杂矛盾的现代生活中,在时间、空间与心态的交汇中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凡事不强求,讲求适度,力求理性自觉、主体意识去缓解人们因价值观念剧烈变革而产生的不适感和焦躁不安的情绪;以知足常乐、恬静自然去化解人们的迷失感、疲于奔命和不满足感;以传统的深沉感情去抚平人们的逆反心理、怀旧情绪。乐感文化是人们精神的“制衡器”和“减压阀’,,给现代生活以一定的启示意义。 另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其他对树立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的因素:如传统的俭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量入为出等思想对现代消费观具有一定意义,其它如中国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重意境美与自然美、重精神享受等意识对树立现代闲暇观有可取之处。 . 李中华、张文定编:《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年版。 . 吕希晨:《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年版。 .姜汝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年版。 .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年版。 .钱逊:《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年版。 .于混奇、花菊香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年版。  角注:  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一页。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页。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0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德育必须要能够汲取其中的营养,保持中华族群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原因有三:一是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是祖国建设未来之栋梁,其思想也将代表将来国人的思想,从国家族群发展的角度讲,大学生必须要能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二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中国文化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导向。大学生有必要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走在前列。三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大学生专业水平提高得很快,但人文素质却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如自杀、同窗相残、痴迷网络等,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塑造,很多大学生为人处事以西方利己主义为信仰,发生了很多令人痛心的事情。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但要专业素质好,而且还要重新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素质修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德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一方面将使大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将能够塑造其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传统心理健康观的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得以继承和发展。

2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的转变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基本是以西学为主,以国学为辅。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心理学发展老是离开本国的实际情况,盲目地紧跟在外国人的尾巴后边跑。这种嫁接过来的模式虽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根基的基本培养。随着中国实力的日益增强,国人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培养。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盲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问题才逐渐被重视起来。那些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陈旧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批判。站在新的起点回顾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德育思想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但由于长时间里,很多专家学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心理学,造成了我国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根基并不扎实。从文化角度来看,心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不同族群的心理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文化对人的心理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生德育缺失了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必然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中西方心理健康教育观缺乏全局性考虑。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东西方文化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东方文化注重伦理,西方文化注重规则。比如医学上,中医注重调理身体机能以治本,西医借助技术治标。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普遍流于注重西方心理学教育手段,忽视自身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引导,不能够把二者很好地结合,不能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布局。而以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施教则主要是倾向于借助心理辅导咨询等技术手段进行,往往忽视大学生内在的文化特质,这样施教的效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全局性思维,即要把每个“问题”学生当做一个系统,要把整个学生群体当做一个整体,要坚持中西方心理健康理念并重。

(3)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主动性引入。从大学生施教主体来说,大部分德育教师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缺乏引入主动性。这个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性原因也有客观性原因。一者是自身知识的短板效应,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掌握。二者是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来讲,缺乏时髦性,不容易让人感兴趣。三者是目前也没有成型的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模式引为参考。四者西方心理健康观比较成型,且其容易操作。因此,大部分教师往往主动借助于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施教。大学生德育引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将有利于打破目前以西方心理教育方法为主的德育工作模式,更为主要的是,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将从文化的角度介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去,必将从根本上切合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德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3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品格的完善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可以通过其具体内容完善大学生的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庸”行止有度,维持心理平衡。中庸,即用中,出自《论语•雍也》,《论语•雍也》讲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修身养性、内修外化的一种适度平衡,包含了防止极端、偏激,保持不偏不倚“适中”的意思。这对于大学生调节心理平衡,调控情绪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2)“内省”积极审视自我,健全自我意识。“内省”由孔子最早提出,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内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调节的重要内容。所谓内省是指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亦称“自省”或“自反”,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内省重要的心理作用在于孔子所说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看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反观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学生加强内省,就是要通过不断内省实现自我意识逐渐健全完善。

(3)“贵和”处世,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提供了一条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贵和”即和为贵,“和”意为和谐和睦。“贵和”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贵和”思想是古代哲人先贤关于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智慧总结,体现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贵和思想衍生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不朽原则—“忠恕之道”,即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就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底线,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实现普天下和乐的理想状态。贵和思想将对解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大有益处

(4)“义利”进取,塑造正确价值观。义指道义、信义、正义、公平合理,利即利益。义利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义利观提倡重义但也不忽视利,要取之有道。《论语》中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墨子认为义利关系是统一的,“义,利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一种合作互利。传统文化的义利观值得大学生学习借鉴。正确的义利观对健康心理的发展是一种正确导向,有利于大学生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行为,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5)“内圣外王”修身,塑造健全人格。儒、道讲内圣外王,即内心、自身要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圣贤境界,同时也要践行仁义之道。孔子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从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意思是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大学生拥有“内圣外王”修身的心态,则可内心强大,正心进取,塑造健全人格。

(6)“刚健”自信,积极入世。《易经》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人应该效法天地刚健运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且具有持久力。孔子特别重视“刚健”的品德,认为这是“有为”的重要条件,《论语》讲到:“刚毅木讷近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刚健”思想就是要使人树立自尊自立自强关键,能够积极入世,不逃避,不消极。这种思想可以坚强大学生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其奋发有为的精神。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本质;意义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48-01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是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中华传统文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其精髓大致如下。

一、它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二、它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加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炼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三、它孕育着一种美妙的美学观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爱美会美的民族。中华民族一向崇拜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与大自然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观念根深蒂固。在生活美学方面,中华民族充满温情与创造,懂得生活的艺术,善于艺术地生活。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我们创造出了灿烂的陶瓷文化、金石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化、园林文化,家居文化,等等。从而提高生活品位与生命质量。在艺术美学方面,中华民族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曲艺等等,无不出类拔萃,特色鲜明,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这些林林总总的艺术硕果,给予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享受。

四、结语

总之,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在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生活美与艺术美的伟大民族。是一个富有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的民族。不论是实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方式,还是精神上的艺术作品和审美方式,都闪耀着美的光彩。尤其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艺术中创造的美,充分体现着本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与西方很不相同。其独特的美学思想或艺术精神,着重体现在“天人合一”、“写意传神”、“中和之美”等方面。这些是对人类美学的极大丰富与贡献。上述美学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美气质。

参考文献:

[1]马跃.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2]宋银桂.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J].文史博览,2005(12).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2篇

一、传统文化以无意识的特点作用于人

由于当前社会文化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受到冲击或产生动摇,因此,现代人绝大多数生活在文化和平中,循规蹈矩的生活并没有意识到文化的权威和力量,认为当前的文化环境是理所当然的生存样法,而且与传统文化并无多大关联。比如,“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方针烂熟于心,却不知这是自古至今的教育方式; 逢年过节交通的拥堵与人流的疏散成为问题,交通部门会按部就班地加大运输力度与安全保障,其实是深植于人们心中的游子思乡情结、年夜团聚的传统习俗在起作用; 政府部门对节日的保护、倡导与拥护其实在无意识中维持了人们心中统一的根,统一的看法、认识与活动。中国人的认识是做好本份的事情,因此首先认识的是人伦而不是科学,到了今天,虽然也吸纳了科学主义的因素,但是在为人处事等方面依然保留着旧习俗的痕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成年人的语言行为并不是遗传得来的,而是生活在后天的环境里带给他的文化积淀。官本位思想就是封建传统裙带关系的明证和传承。人们认为不可以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女子不可以担当重任、养儿防老、娶媳妇时要买房子置地和下聘礼、婚丧嫁娶和节假日买来鞭炮燃放图的是热闹和喜庆、男子不能在大街上穿花裙子,否则人们会对其避之不及等,都是传统文化在以百姓日常而不自知的形式散发着魅力,人们集体无意识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人们在表面上看到的和叫喊的都是前卫、时髦和反传统,乃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网络上流行的“上好铁”、“拍大砖”、“围观”、“给力”等新名词,实际上是在用新名词诠释传统氛围下的日常政治、经济、科技生活。人们时不时地拿传统来比较自己的“新”意。一旦把“传统”一词与某个人挂上钩,就表示这个人僵化、呆板、教条、过时、落后。

总之传统的贬义胜过褒义,但自己却不自知地拥有中国式的婚姻和生活,践履着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人们在内心深处已经根深蒂固地认同传统的某些模式以及以传承下来的某些观念评判事物的好坏,但是喊出来的口号却是反一切传统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我与非我之间的力量对比,才有机会战胜和超越自我,才有张扬自我的成就需求。人在潜意识地反对自我、反对祖先的一切的时候也是无意识的。比如,章太炎和胡适是最反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人,但他们自己却过着中国人传统的明媒正娶的家庭生活,拥有中国人传统的友情和亲情及一切思想感情。很大一部分人在一种环境里生活久了都会融入在这种生活里,都不会再努力思考为什么会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是这样的食用方法而不是那样的食用方法,是这样穿戴美观而不是那样穿戴美观,一旦到了异国他乡,他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吃中国式炒菜、说家乡话的重要性,这就是意识觉醒的开始。

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看似与传统的中国毫无关联,是传统封建专制中国的反叛,但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与现代化理想。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国式生活方法与力量的抗议与反思,是对辛亥革命时期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修正,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却不是偶然,可以上溯到明朝中后期农业社会的变迁。将社会主义冠之以中国特色,凸显了中国的民族特色,而这种民族特色则源于传统。

总之,中国式的生活样法是指一脉相承下来的传统,有着自己历史足迹的传统,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一席之地,传统以文化和人们的心理恒常定在的形式流传下来。

二、传统文化决定了人的欲望和需求

衣食住行是人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活动,但是如何穿、如何吃、如何建筑却是民族文化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吃、穿、住问题。其实,人们审美的眼睛、音乐的耳朵、品尝美味的嘴巴并不总是认为杨柳细腰是美、靡靡之音是享受、红烧猪肉就是美味。评判标准按照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文化的分类早已深藏于心,标准之外的东西既不是不能接受,也不是生理需求使人如此,而是接受起来使人心理不舒服。

人出生之后首先面对的是先在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结构。“性相近,习相远也。”( 《论语 ? 阳货》)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定会被迫接受一种文化教育,如果他接受的是西方教育,那么他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等都是西方的,他的欲望和需求的表达方式也必然是西方的。2010 年 11 月,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虎妈战歌》以回忆录的形式介绍了蔡美儿以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熏陶方式引起美国教育界的极大轰动,并引发了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达到了一个高潮。这说明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与传统家庭家长观念相关,决定了人在追求事业、学业与理想时所采取的方式。很大一部分中国学生刻苦求学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一是父母的精神重压使习惯成自然; 二是光耀门庭、自我成就感、受尊重感的需要。父母把自己无法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子女,无形中成了中国的传承习惯。因此,中国是历史性社会,具有历史性文化,自古至今,中国文化具有血脉相连性,犹如世代都具有遗传基因一样。遗传基因( gene mendelian factor) 是指携带有的序列,是控制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通过指导的合成来表现自己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在哲学上也可以称之为生命个体形式的“内驱力”。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所有文化行为,包括娶妻下聘礼、孩子一岁时抓周、开业卜卦、长辈去世守灵三天、建房盖屋乃至迁移祖坟要请风水先生等,这些看似遗风陋俗的背后,到底是封建迷信起主导作用,还是另有贯穿所有事物始终的东西,才是值得反思的关键。是社会机制保障了人们的自由行动和权利,还是传统风俗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生命力在人们的头脑中获得了欲望表达的生存权? 显而易见,虽然封建制度已不复存在,但传统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主导人们生活的“内驱力”。因此,生硬地割断传统与现代的关联只会使我们陷入欲罢不能的尴尬境地,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不人性、不科学的因素,但不论其合理还是不合理、人性化还是不够人性化、科学还是不科学,我们都无法否认在生活中永远保有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费孝通说: “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2]( P. 86)

自古以来,男性对女性的追求天经地义,但是人类的只有经过文化的洗礼才能真正成为爱情,否则将是动物的本能,到底是倾向于追求志同道合的女性还是低眉顺眼的女性,则需要从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出发。弗洛伊德认为,欲望决定命运,但欲望又是由其对应的文化决定的,因此,文化决定命运。

三、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国式的人格

人格是内在自我的抽象规定,具有整体结构性和稳定性,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本质。人的实践活动造就了社会历史的模样,社会历史总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形式把一个社会的共同人格扩大数倍。除去宗教式的人格情怀,对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形式的研究也可以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人格作出总体概括和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形成的一种恒常稳定的集体精神,并且随着这种精神的浸润,不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摆脱不了祖先的痕迹,即文化的基因,生长于其中的人不论经历多少个朝代和时代的变迁,总是或多或少地沾染上遗传下来的习俗乃至于恶俗。一如封建制度文化下人们一直恪守着自上而下的等级观念,不论经历多少朝代的变迁更迭,至今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处仍然保留着惧官怕官、阿谀奉承的倾向。

身在异国他乡要寻找到同乡,其实是在寻根。既使找不到同乡也会不断地为自己创造可供寄托的精神和条件,而绝不会在异国他乡保持外乡人的姿态,如果可能,除了生活步伐一致外,他还会要求政治上的参与,以拉近自己与所在环境中人的心理距离,即通过全部社会文化生活的参与和认同来表明自己不甘于落后、“相异”的能力。用贬义的话来说,这是依赖心理,用褒义的话来说,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其具有坚韧不拔、自立求强的性格。但这样的事实也说明,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人对根和祖先的极其重视,比如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返乡祭祖、叶落归根,到了外乡就是游子等观念在人们心中早已达成共识。既使一生都生活于家乡之外,人们也要为自己重新寻找一条可以依赖、可以寄托精神的途径,把自己改造、同化成外乡人,把生活于其中的外乡当做自己生活的故乡和根,所以,亚里士多德评价中国人的品格是常常屈从于人的奴性精神,严重缺乏自由。这里的自由并非是显示人本规定性的自由,而是在传统社会制度下人格缺乏的自由因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早已经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性格。正如林语堂所说: “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华民族,并试着描绘其民族性,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如下特点: ( 1) 稳健,( 2) 单纯,( 3) 酷爱自然,( 4) 忍耐,( 5) 消极避世,( 6) 超脱老猾,( 7)多生多育,( 8) 勤劳,( 9) 节俭,( 10) 热爱家庭生活,( 11) 和平主义,( 12) 知足常乐,( 13) 幽默滑稽,( 14) 因循守旧,( 15) 耽于声色。总地来讲,这些都是能让任何国家增色不少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以上这些特点,某些与其说是美德不如说是恶习,另一些则是中性的。这些特点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思想上过分的稳健会剪去人们幻想的翅膀,使这个民族失去可能会带来幸福的一时的狂热; 心平气和可以变成怯懦; 忍耐性又可带来对罪恶的病态的容忍; 因循守旧有时也不过是懈怠与懒惰的代名词; 多生多育对民族来讲可能是美德,对个人来讲却又可能是恶习。”[3]( PP. 56 ~57)

林语堂看到的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也可以说是在文化观念世界里思想活动的外在表现,既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影响和制约人格的要素和事实材料包括个体内在的心理特点、生理遗传的神秘性,而且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历史凝结成的文化是人格的主角,是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的客观反映; 另一方面,人格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又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人格中的善恶选择、美丑标准、是非评定都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模式相关,绝不是独立自成的现象。在同一种文化中,虽然也存在人格的差异性,但同一种文化模式内的群体普遍具有人格上的共同倾向,如中国封建社会对道德伦理的推崇并在整个社会形成道德文化,使后世的人格具有羞耻观、公利观、舍己观等。

传统文化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独具一格的非我人格精神。如奴隶社会的文化以外在权威、鬼神礼法为中心,这种文化不可能形成自我意识,对外族的征战、朝代的更迭都是顺应天意、神意的安排,以星象、占卜为指导,才称其为顺天应民。春秋战国时期,神本文化被人本文化所替代,儒、墨、道、法诸子开始百家争鸣,展开文化论战,论战的焦点皆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方式及思维方式,于是人才有了自我意识的前提。封建社会在以等级、裙带为特征的文化制约下,个体缺乏独立性。封建等级社会对于“我”字的避讳可以看做是对“我”的不及或超越。比如,在与君王的对话中,臣子会舍弃“我”的称呼,直接称为“为臣”、“臣妾”、“贱民”、“草民”或“奴才”等,而君主则表现出对“我”的超越,把自己称为“朕”、“寡人”、“孤家”,以表示独尊和惟一性[4]( P. 411)。

今天,人们仍然有漂洋过海“镀金”、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等做法和想法,以及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大举模仿行为,直到今天的各种模仿习惯都说明中国人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也是对传统依赖性人格遗风的最好诠释。可以说,在传统封建社会,“我”被淹没于层叠的等级中,而失去“我”的本义与自性,同时也表明封建礼教文化对自我人格的控制、改造及固守程度,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传统文化对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的巨大影响力。

可以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是当代人格的内在基础,也是当前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而当前文化又是当代人格特征的另一个基础,但是,传统文化却提供给人们原始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为道德性的人格发展提供了“内驱力”。

四、传统文化以动态变化为发展方式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并不意味着停滞,传统文化是每个阶段都有独特意义的历史印迹,也有向前发展的要求。所以说,“传统”一词在当代社会只具有贬义是不全面的,换句话说,传统并不都是不好的。比如,传统社会中男子蓄长发风度翩翩,到清代把长发改成剃光前额留长辫,“五四”以后人们开始认同能够代表男性精神抖擞和新气象的中式短发。当代人对男性短发的认可大抵始于“五四”以后,并一直延续至今。社会风俗的一切改变都必须获得时代文化的认同和支持,而且一切事物的风格、风尚的改变最终都能够与这个社会的文化融为一体。因此,从发式的改变也能够窥见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改变。这是社会风尚发展的进步,但更确切地说,这是由人们的文化心理的变化所引起的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因为社会风俗、天然律令、感情、血缘亲情、社会制度、工艺技术、建筑风格等都是由人们代代相传的恒常的文化环境的需要并由其熏陶而成。

但是,社会风俗也会不断地除旧纳新、自动剔除不适合社会前进的东西,此时剔除的举动往往要借助社会的保障机制即政治组织来宣布其废止,显示出整个社会的统一态度和政治组织的权威性。比如,宋代普遍流行的妇女裹脚陋俗于 1913 年被国民政府宣布废除,但直到 20 世纪末云南省的偏远山区仍然有女性裹脚,显示出传统观念的顽固性和延续性,制度并不能完全制约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说明革除人们内心的认同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有待于整个社会集体意向的变迁。这说明,被人们的深层文化心理模式所接受的社会风俗、传统文化在某一阶段是恒常定在、难以更改的集体意向,但是,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人们的心理构成模式却随着自然、他人、社会的改变而作出选择、判断,说明传统文化也以变化和适应潮流为发展方式,而且变化无止境,直到永远。如此说来,传统便不是凝固和僵化的,具有显而易见的时代性特点,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维空间所构成,当代不同于过去,也不同于未来,但是当代肯定会成为未来的传统,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都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文化精神,都以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存在形式示于人前。

可以说,从纵向上看,传统文化不是墨守陈规的观念,也是以合理变化和不断完善自我为发展方式的。从人类文化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也具有差异性和可比性。比如,传统模式下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当代中国人仍然注重在工作关系中的和谐、协作程度及名誉的好坏,而西方大多只注重工作的业绩实效; 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在面对无理的上司时,仍然毕恭毕敬、谦虚有礼甚至刻意隐瞒领导的错误以给足领导“面子”,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虽然受到科学、自由、理性的冲击,但是,官本位的思维框架并没有解构,仍保持着等级界线分明的意识,而美国人则从骨子里敢于运用手中掌握的证据来挑战权威、指出对方的错误。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差别,中国颂扬见义勇为,如果壮烈牺牲则会流芳千古; 在美国,官方首先提倡的是报警、保全旁观者的生命; 由于传统审美方式的差异,中国人认为天生丽质、反璞归真为美,即惟真的现象才是美; 而美国人则认为心灵可爱、智慧超前的本质是值得敬佩的,才是美的化身。由于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产生了现实与理想、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等差异。但是,正因为传统文化风俗的不同,才使不同的民族传统具有可比性、可塑性和可融合性。可融合性意味着改变原有结构而重新组合,因此,人类才会从奴隶文化走向封建文化,从封建文化走向资本主义文化,直到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胡适指出: “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 方式。”[5]( P. 188)

梁漱溟、熊十力等当代新儒家也把文化界定为生活的意欲和生命之流。从不同的人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界定,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对文化问题的解决是倾注了人文主义热情还是体现了工具主义倾向,而且某一时期的社会倾向是对文化虚灵心境世界的追求还是对文化现实物质世界的颂扬,由此可以提示这一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与主导性价值取向。从当代新儒家对文化内在的流动、自由创造精神的弘扬与赞同可以推断出传统儒家文化注重崇高道德而非物质生产。因此,在今天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理性的倡导是对以往极端天理境界追求的矫正,传统文化带来的非我精神也开始转变为自我。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力和道德审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以官方庇护的形式出现,而是继续存活于集体无意识的日常活动之中,并在主流文化的检验和淘汰中以大众的生活形式发展着自己的本色和真精神。

五、回溯传统文化具有的民族意义

在当代,回溯传统文化可以使人在认祖归宗时具有同一性认识,产生庄严肃穆感。“宗”是源的意思,可以使人产生同根生的感觉,不论是出于生理需要还是心理需求,这种感觉在有着传统血缘宗法观念的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是最可靠、值得信赖的。遗传链条推敲的基因终点总是相同的结构。如果结构是“体”,那么统一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观念就是对其结构的客观反映,是结构的“用”。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文明形态分析的历史哲学。雅斯贝尔斯从人类具有惟一的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这一信念出发,指出历史哲学即传统哲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关于人类历史的统一完整的总观点”。雅斯贝尔斯说: “我们的目标是人类历史的最大包容和最高统一。”[1]( P. 32)

只有在社会历史的最高统一中人类的民族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当一个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找不到相同的文化心理时会焦灼不堪地努力去寻找有共同文化语言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他也会努力改变自己去缩短与他人的距离,以求得尽量与他人的同一性,否则,一个人在与己不同的文化里便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失落感。例如,一个在北京生活惯了的中国人突然到纽约去生活,他会感觉到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完全陌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完全不相同。总之,他会发现自己处于完全陌生的文化传统中,他会强烈地思念自己国土上的风土人情,在异国他乡不遗余力地保持本民族的特色,这时候人们的民族感情就会空前强盛,远非“爱国”两字所能概括的。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素质教育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guarantee the same group of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l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ve passed since in the future, but it is also a source of new Chinese culture, it is not only the end of the past is the future of the beginning". In this paper, the contemporary moral cultivation to ascend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mining the outstanding spirit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new connotations to deepen its functions, "grasp the spiri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qual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advanced culture", so as to enhance people's moral accomplishment is important in the article discusses.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culture; Quali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包含国民素质在内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传统文化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问题上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的,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也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才具有历史的承继性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作品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反映中国伦理价值取向的、长时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神”。但是,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心。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究其教育根源,问题在以下几点:

1.教育目标缺失。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要求大学毕业生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符合时展需要的各项工作技能。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而忽视了在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潜力方面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强调学校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2.内容设置不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鲜有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更有很多院校根本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这就切断了作为大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科学分析、正确对待选择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而来的。而现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设置的不全就使得大学生们不能完整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来龙去脉的历史发展过程。

3.教育方法过时。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管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了。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沦为了“无聊”、“枯燥”的代名词。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1.提高道德素质。“我国古代具有重视德治与德教的传统,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我国历史上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道德学说和教化方法规范并制约着古代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灌输是教化的基础,儒家为了进行道德灌输,将道德规范设计成“四心”、“四端”、“五伦”等多个道德条目,让人们在道德实践中遵循。身教重于言教,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道德素质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吸取的,当代的教育者应该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内化过程。

2. 增强爱国情怀。中国人历来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培育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蕴涵了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是我国各族人们共同的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爱国传统的国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已是古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喊振聋发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慨掷地有声。“大学生们受教育的机会多,知识积累多,对祖国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多,就会对他们所处的环境、民族国家认识深刻,自身的责任感也会不断增强,归属感也就越强烈,爱国情怀也就越加深厚和自觉”。

3.消除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相当数量的国人无不为利益而拼搏。这种环境容易引发大学生唯利是图享乐至上等思想。随着我国加入WTO与世界全面接轨,拜金主义作为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价值观或多或少的对大学生们起着负面的影响,教育者们可以“通过追求礼义仁智,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等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勤俭与奢侈的关系,尽量将极少数大学生的拜金意识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新的方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途径同样要适应环境的新变化、教育对象的新要求,要解决实践领域中的新问题。

1.更新目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被重视,就必须更新教育目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进行吸收和改造,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我们在高校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们对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热爱,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可以立足中国化,推动现代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扼制殖民文化。

2.完善内容。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传播,首先就是要完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在大学课程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系列讲座,“我国传统文化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以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的阐述。课程的设置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

3.创造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与校园景观相互映衬,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开展古典诗词朗诵会、演讲比赛或辩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通过邀请国学名师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书画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尽可能突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使他们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真正树立崇高的理想,养成优秀的品质,塑造健康的人格”。

在现在和将来的高校教育中,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当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实务实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鼓舞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理想境界迈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才能健康发展,我们国家的未来才能保存中华民族的特色,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弘扬崇高进取传统,培养高尚人格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尤其强调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出理想人格。道德伦理观念和为人处事哲学等道德修养的精义,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总结:如今,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首先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种文化必须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四项基本原则。现实的需要与奋斗的目标明确之后,那么我们所欲建构的现代文化的内容也就可以确定。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优点之外,仍然需要批判地汲取外来先进文化,走中外文化交融合璧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 [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4篇

文化的主导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文化阵地,社会群体就会降低凝聚力,犹如一盘散沙,必然会混乱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规范,这将会从根本上危害国家利益。其次,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亦面临重重挑战。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完全同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某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如何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作用,确保全党全社会紧密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是文化建设的紧迫课题。

还有“舌尖上的伦理失范”。“舌尖上的安全”已成焦点。“毒奶粉”“毒豆芽”及台湾的“黑心油”等事件的曝光,无不体现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也时刻触犯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零容忍底线。近期被热烈讨论的“舌尖上的转基因”,表达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忧虑,各方讨论莫衷一是。“舌尖上的浪费”,亦展示当前人们消费伦理文化的缺失。每年我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可见浪费群体有民间也有官方,折射出了人们在吃喝方面喜排场、讲面子的不正之风,有悖于我国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社会思想日益多样、文化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是上游,是高处的水,要占领文化的制高点,比如说文化立国、文化强国、文化兴国、文化复兴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成为当今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报告提到要建设“文化强国”,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激发民众的学习热情,以文化来鼓舞人,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表述,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时刻对我国实施西方分化的图谋,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上下足功夫。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也是实践。主旨就在于,使人民群众在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并执著地付诸于实践。从这种意义上说,引导人们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当前的“文化下乡”活动,既延续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又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体现了文化的大众性和全民性。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当前汉语的学习和推广,切实领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英语热催生出我国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四六级更是很多大学生竞相考证的重点,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竟轻视了汉语的学习。近年来,我国对外建成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以宣扬我中华文化魅力,对内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这就是要惊醒人们对于汉字书写规范的认识。这些既体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也重现我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

三、以文化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施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但也需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国外常常宣扬自已的文化口号,以试图统一人类文明的理念,以自已的价值观来确立其文化的霸权地位。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具有普世价值,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与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有关部门要肃清文化市场,打击一些不法分子,如儿童读物《十万个为什么》进行过度包装,高价出售,《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儿童喜爱的动画片中涉及暴力、语言粗俗等,同时减少一些翻拍剧。这些翻拍剧浪费资源,缺乏新意,甚至有些作品严重违背历史事实,如某些抗日“神剧”,向社会传递了负面影响。要创作一些有意义的影视作品,这样才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内涵,才能走出去与世界接轨,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中国品牌,让世界了解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从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精神等,无不丰富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成为我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5篇

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政治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强不息是其通往成功道路的精神支柱,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自强不息则是她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中职学校政治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其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奋发向上、敢拼敢打的自强不息精神。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中职学校政治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从而对我中华民族为世界及人类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有较高认识。使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及自信心得到增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将来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传统文化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同学科因其研究方向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尤为关键,要想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应用到政治教学中,要求教师应具备大量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及准备教学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知识。此外,政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各学科间的交流,努力寻求各学科问的共同点,单就政治教师来说,要采用辩证主义的思想来对待传统文化,吸取精华,摒弃糟粕。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式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消除其他学科的课堂延续思维,使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尽快投入到本节课程的学习情境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中采用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模式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疑问的情境中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凝聚,记忆能力提高。传统文化应用于中职政治教学中,采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式课堂导入,可依照具体的课堂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具体形式可采用:分组讨论、辩论、表演、竞赛等。

3.利用“学习迁移”发展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中职的政治教学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要完成具有这些特点的教学内容,如果采取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决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平日已经逐步掌握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对其中的内涵有着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可以加以利用的一部分资源。教师应该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疑,创设阶梯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

4.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传统文化。

随着影视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等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传统文化因其文化特色非常浓厚更容易通过声影方式来表现。因此在政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引入传统文化辅助教学,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图文并茂使传统文化气氛更为浓厚。让学生一边欣赏传统历史文化一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从而更好地掌握哲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