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

200年前,现代农业在各国普及,人们在享受了现代农业带来的高效生产率和丰富农作物的优势,同时也看到了它的致命短板:化肥、农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空气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大,食品安全隐患大。基于此,各国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应运而生。

唐山市是河北省率先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工作的市区之一,工作之初,唐山市政府在生态农业上走了很多弯路,后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终于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本文主要以唐山市为蓝本,剖析了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明确了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以社会效应为目标,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目标性和导向性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只有先理解了生态农业的特点,才能理解它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多样性和高效性。1. 综合性。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主要是坚持以农业整体为中心,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再生,以达到调节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2. 多样性。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通过生态模型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特定经济作物的增值生产,以生态工程的技术手段来平衡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将技术与社会需要、当地实际协调,形成区域农业多样性发展。3. 高效性。生态农业凭借其循环、再生的综合性,通过对物质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环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增值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变了局部农业产业结构。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的作用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综合作用。唐山市自身耕地面积少但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利用其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济作物交叉经营和交替管理的模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有效转换。第二,多样性作用。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在唐山市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生态模式和生态工程,按照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发展多样性的区域农业经济。第三,高效作用。生态农业继承发扬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点,摒弃了传统农业效率低产量少的弊端。同时弥补了现代农业高污染、高投入、低回报的缺陷,将现代农业提升至生产密集化、资源循环化、技术科学化、发展持续化的高效率高收益生产经营模式。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唐山市在生态农业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让人诟病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唐山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技术不足

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农业学科,它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这样复杂的农业学科,要从系统综合角度,分析设计生态农业的结构,科学划分各种学科的类别体系,将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合理交叉,综合运用。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单学科深研究,或者多学科浅研究,这些片面的研究对于生态农业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远远不够。理论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因此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生态农业的技术发展不成熟。

(二)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发展生态农业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分不开。首先,在技术研发上,需要政府联合各大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研发,这就需要巨额研发经费;其次,在技术推广上,政府要花巨资和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优质幼苗、肥料和技术支持;最后,在生态农业长期发展上,政府要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金融信息机制,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信贷服务支持和信息服务支持。唐山市政府为了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资源配置、政府财政和人员培训上,下足了工夫。政府对生态农业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因自身财务和人手的不足,支持力度仍旧有限。

(三)推广普及难度大

造成生态农业推广普及难度大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低,需要大量科研人员下乡进行现场培训,而政府机构内的科研人员却严重匮乏。二是生态农业配套的农业技术设备不足,或者部分设备价格昂贵,农民负担不起。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有的地方经济作物发展好,农民收益高,另外一些部分,因为地域、气候的限制,经济作物发展困难,造成整体产业化结构发展不均衡。四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土地市场、技术市场、批发市场、区域经济市场等各部分市场都只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远远不够完善。五是信息传递不通畅。唐山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各项信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接收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

三、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生态农业有很多问题,但唐山市政府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和实践总结,制定了一套生态农业问题解决方案。

(一)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

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唐山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大致有以下六个方向:(1)节肥式高产农业技术;(2)节水高能式农业技术;(3)无药低耗式农业技术;(4)中低产良田改良式农业技术;(5)资源循环利用式农业技术;(6)生物生态式农业技术。

(二)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三是农业市场方面。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三)政府、企业共同推广

生态农业的推广,一方面要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靠当地企业的积极推动。政府方面:(1)增加对农民生态农业的教育和培训,在村里定期办理培训班和讲座;(2)提高科研人员薪资待遇,鼓励他们下乡进行科研指导;(3)对农业技术设备进行政府资金补贴,让农民用得起设备;(4)建立健全市场结构体系,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权益;(5)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让农民在家里就能接收到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政企联合方面:一是培养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起到示范极带头的作用;二是鼓励公司多种经营模式,如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公司农业、工厂农业等。

唐山市通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在生态农业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不少成就。不过现在的成就还只是阶段性的,未来唐山市的生态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困难要解决。因此,把握好沉稳心态,稳扎稳打,循环推进,才是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张丽梅.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J].科技先锋,2013(05).

[2]陈水水.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对策[J].中国经济观察, 2012(05).

[3]王绍恒.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的作用[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王欧.张灿强.国际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世界农业, 2013(01).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2篇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以社会效应为目标,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目标性和导向性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只有先理解了生态农业的特点,才能理解它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多样性和高效性。

1.综合性。

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主要是坚持以农业整体为中心,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再生,以达到调节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通过生态模型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特定经济作物的增值生产,以生态工程的技术手段来平衡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将技术与社会需要、当地实际协调,形成区域农业多样性发展。

3.高效性。

生态农业凭借其循环、再生的综合性,通过对物质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环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增值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变了局部农业产业结构。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的作用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综合作用。

唐山市自身耕地面积少但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利用其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济作物交叉经营和交替管理的模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有效转换。

第二,多样性作用。

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在唐山市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生态模式和生态工程,按照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发展多样性的区域农业经济。

第三,高效作用。

生态农业继承发扬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点,摒弃了传统农业效率低产量少的弊端。同时弥补了现代农业高污染、高投入、低回报的缺陷,将现代农业提升至生产密集化、资源循环化、技术科学化、发展持续化的高效率高收益生产经营模式。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唐山市在生态农业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让人诟病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唐山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技术不足

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农业学科,它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这样复杂的农业学科,要从系统综合角度,分析设计生态农业的结构,科学划分各种学科的类别体系,将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合理交叉,综合运用。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单学科深研究,或者多学科浅研究,这些片面的研究对于生态农业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远远不够。理论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因此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生态农业的技术发展不成熟。

(二)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发展生态农业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分不开。首先,在技术研发上,需要政府联合各大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研发,这就需要巨额研发经费;其次,在技术推广上,政府要花巨资和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优质幼苗、肥料和技术支持;最后,在生态农业长期发展上,政府要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金融信息机制,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信贷服务支持和信息服务支持。唐山市政府为了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资源配置、政府财政和人员培训上,下足了工夫。政府对生态农业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因自身财务和人手的不足,支持力度仍旧有限。

(三)推广普及难度大

造成生态农业推广普及难度大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低,需要大量科研人员下乡进行现场培训,而政府机构内的科研人员却严重匮乏。二是生态农业配套的农业技术设备不足,或者部分设备价格昂贵,农民负担不起。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有的地方经济作物发展好,农民收益高,另外一些部分,因为地域、气候的限制,经济作物发展困难,造成整体产业化结构发展不均衡。四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土地市场、技术市场、批发市场、区域经济市场等各部分市场都只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远远不够完善。五是信息传递不通畅。唐山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各项信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接收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

三、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生态农业有很多问题,但唐山市政府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和实践总结,制定了一套生态农业问题解决方案。

(一)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唐山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大致有以下六个方向:(1)节肥式高产农业技术;(2)节水高能式农业技术;(3)无药低耗式农业技术;(4)中低产良田改良式农业技术;(5)资源循环利用式农业技术;(6)生物生态式农业技术。

(二)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三是农业市场方面。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三)政府、企业共同推广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PSR模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生态经济;生态循环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600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2.068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Based on PSR Model

LI Chang-honga,b,GE Xiao-sana,b,DING An-mina

(a.School of 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Key Laboratory of Min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NASM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3,Henan,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ree Agriculture" problems(countryside, agriculture and farmer problems). Using the PSR model, based on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deas, taking how to promote the step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incentive mechanism in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as studi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ould be deepened further, and the government coul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ctively serve peasants better and adapt to the market, which can let peasants increase incomes fast and steady and achieve mutual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mak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keeping a beneficial cycle.

Key words: PSR mode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centive mechanism; ecological economy; ecological cycle

h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作为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态农业,就是对该环保理念具体和生动的实践。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能够给大自然和广大群众一片绿色,还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改变“三农”面貌,缩小城乡二元发展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直以来,对生态农业问题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做了多种尝试和探讨。总的来说,研究比较集中在生态农业内涵和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生态农业的技术实践等方面,而缺乏对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机制的分析。本研究通过运用PSR模型,结合生态农业实际现状,提出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激励机制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1 PSR模型的基本理论

PSR模型(Pressure-Statue-Response,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是加拿大统计学家Rapport和Friend首先提出,然后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开发署(UNEP)共同推动用于环境问题的框架体系。至今,PSR模型仍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框架之一。

PSR模型主要从3个方面考虑出现的环境问题,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发生后如何做。这是一个顺接因果的逻辑关系,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出现问题的所在和给出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从理论内涵来看,压力是对当前发生的环境问题现象的基本认识和宏观理解,解释发生了什么;状态是对当前发生的环境问题原因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为什么发生;响应是对当前发生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阐释发生后如何做。三者之间既是一种因果关系,也是一种循环关系[1,2]。PSR模型本身反映的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从大自然中获取足量的生活物质,然后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源进行消费,将废弃物排到环境中去。尽管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但是人类的数量太庞大,巨大的内需消耗已经远超环境自身的承载力,环境问题注定难以避免。然而,人类又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当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时候,迫使人类不得不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环境政策、经济政策等进行自我约束,对环境进行保护。

2 PSR模型在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1 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和推广的朝阳产业,也是改变中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局面的必由之路。究竟什么是生态农业?从国家生态农业实践来看,生态农业是一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性农业发展模式[3,4]。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生态农业是以生态效益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内容,以经济效益为手段的绿色环保农业。

就目前来看,中国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生态农业问题在于没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随着劳动成本的增加,农民在从事劳动生产的^程中需要加大劳动成本的投入,进而增加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民放弃农业劳作,大量涌入城市务工,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对原本人力密集型的农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耕地荒废,甚至出现连片荒芜的情形,形成了对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使从农业中流失的劳动力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需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获得至少相当于外出务工的收益。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达到农民和政府的均衡承受力。

2.2 生态农业发展的PSR模型分析

发展生态农业是让农业升级、农民受益的工程。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各方的通力配合。按照PSR模型的分析方法,生态农业建设的压力来自于农民,也就是如何提高农民经济效益,让农民在生态农业经济中增收,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生态农业建设的状态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升,也就是消费者对生活的品质提出的新的要求,对于农业产品,人们的要求是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高、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种类多、产品价格适宜,等等;生态农业建设的响应是建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也就是对农业建设中的问题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农民和消费者积极行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在PS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农业PSR指标体系见表1。

2.3 构建生态农业激励机制体系

由表1可知,生态农业PSR指标体系中作为响应层的生态农业激励机制是压力层和状态层作用的结果,也是解决压力层和状态层所涉及问题的办法。表1中指出了两种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即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和生态农业市场激励机制。

2.3.1 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 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主要是针对农民而言[5]。农民是农用土地的主人,当农民转行不再是土地的主人,那么就意味着土地将会被弃置,这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局面。为了让农民情愿重新做回土地的主人,可以在生态农业生产中实施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让农民在土地上看到希望,得到实惠。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

1)政策支持。政府的法律性政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6]。通过政府行为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的信心,可以调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热情。比如政府可以为生态农业建设制定引导政策和鼓励政策。

2)资金支持。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由于农民自身经济实力的局限性,会使得农民不能从事生态农业或者从事生态农业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政府需要在金融服务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3)技术支持。在中国,大多数农民的劳动文化素质比较低,往往只掌握着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缺乏技术更新与创新[7]。而生态农业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支持,传统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生态农业建设的需求。因此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给农民配置懂技术的农业技术员是很有必要的。

4)信息支持。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知晓信息的速度相对较慢,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这就需要政府以适当的方式,让农民能够快速地了解新信息、新动态。

5)土地支持。在生态农业土地使用上,以政府主导和农民志愿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农民土地支持,鼓励农民在耕作模式、经营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2.3.1 生态农业市场激励机制 生态农业市场激励机制主要是针对农产品市场而言。农民所得的劳动农产品要实现其价值,必须让其流入市场。农民和政府应该共同协作,保持市场的相对稳定性,让农产品走出去,实现农民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

1)销售渠道。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实现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有助于加速农产品的市场流入,有助于快速体现农民的劳动价值,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税费和运输支持。税费和运输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使得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后不得不提高价格,以保证其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让农产品在市场价格上没有优势。因此,降低或减免农产品税费和运输费用,不仅有利于农产品流入市场,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追踪服务支持。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可以对其产地、种植时间、进入市场时间、检测结果、检测部门等信息进行采集,制成标签粘贴在农产品上,利用二维码、条形码、图标识别等技术,使消费者能够直接用手机查询到所需农产品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而且可以带动农产品的销售数量。

4)农产品质量支持。坚持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在市场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作为农民,要确保输出的农产品质量高;作为中间商,要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作为政府,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察,并制定必要的奖罚措施。

通过生态农业激励机制的建设,促进生态效益的形成。生态效益不仅能带动农产品高附加值,还能带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如生态休闲、生态观光[8]。借助生态产业,推动生态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一体化(图1)。

3 结论与讨论

生态农业是一个大有所为的产业,能够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大融合。本研究基于PSR模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建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以实现农民、政府、市场的有机结合,既能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又满足了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意志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建设新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性和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快完善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由于“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该问题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对于如何监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在“三农”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如何构建生态农业激励机制服务平台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 志,赵冬至,林元烧.基于PSR模型的河口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1):139-142.

[2] 麦少芝,徐颂军,潘颖君.PSR模型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热带地理,2005,25(4):317-321.

[3] 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10.

[4] 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3):405-409.

[5] 毛显强,郭秀锐.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2):65-68.

[6] 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缺陷及其完善[J].学术交流,2008,177(12):96-99.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4篇

一边是雄厚的农业科研力量,另一边则是未被满足的巨大市场需求,农业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何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何多年来一直悬而未解呢?

进入2012年,一系列有关推进农业科技发展的部级文件和会议相继推出和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农业部新近颁布的《农业科技“十二五”规划》以及已经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指向农业科技。

早在一号文件出台之前,北京就已经开始行动。2010年8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与科技部签署协议,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按照规划,科技部和北京市将利用5-10年时间,把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意在加强北京农业科技的领先地位,并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老难题。

北京的行动不仅令奋斗在现代农业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们欢欣鼓舞,也给向往吃到“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千万市民以新的希冀。

这两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数量的满足转变到质的提升。记者在调研中却发现,当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后,国内农业科技研究反应却相对滞后,很多立项和研究都没有及时跟上新需求的步伐。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肉蛋奶、水产品等十大农产品也实现了16年来首次全面增产。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队伍,除大宗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以外,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一边是雄厚的农业科研力量,另一边则是未被满足的巨大市场需求,农业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究竟何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何多年来一直悬而未解呢?

科研机制是“拦路虎”

不久前,在一个由中青年农业科研骨干人员组织的座谈会上,记者惊奇地发现:很多中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淡漠。他们真正关注并倾注于心血的,是教学、评职称、发论文,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并不着急上火。

青年教师A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科研体系并不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学校或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要求和考核机制也并不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主要以发表科研论文,尤其在国外一流刊物上多寡为依据。甚至于,一些重大科研课题立项的标准,也会依据主要课题申请人在国外一流刊物数量为条件。

对于中青年科研人员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职称问题,换句话来说,成了压倒一切的工作。这导致了他们在立项之初,主要考虑的是此研究是否有利于在国外知名学术刊物,立项的过程大都是通过资料分析、专家论证,寻找一个所谓能较快达成“填补国内国际空白”这一发论文要求的领域,而很少通过翔实调研、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把问题带回来研究立项。

在这样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下,造成了当前的科研与市场脱节——如果成果没有市场,自然也就谈不上转化了。

青年教师B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十分满足,在他看来,目前教学、科研论文两手抓,两手都满当当。B告诉记者,他觉得在钱方面,他们“还好啦”,近年来纵向科研经费越来越多,B所在的机构属权威科研单位,纵向课题的钱都花不完,使得他和他周围的同事对于横向课题兴趣不大。(横向课题:由企业主导,经费来自企业的课题;纵向课题:由科研机构主导,经费来自国家)

“纵向课题,钱多,好拿,容易出成果出论文;横向课题钱少,不好拿,不仅不容易出成果出论文,企业要求还很多,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青年教师C所在的院系曾经受某林业企业委托做课题,由于课题涉及内容均是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受企业委托出一些实验数据,虽然研究内容很具体,也能解决实际问题,但C坦言,做这样的课题根本不可能写出能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来,在目前的科研体系里,对于自己评职称乃至今后承担重大课题的资格积累没任何帮助,再加上横向课题经费远远少于纵向,很多老师都“不愿为了那点钱折腾自己”。

“这几年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单位也不鼓励课题组去接横向课题。”

既有评职称、发论文的压力,又有财大气粗的纵向课题的诱惑,科研院校研究人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淡薄也就可想而知了。据记者对北京几所涉农高校相关学院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情况的了解,每年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到10%。一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他所在院系这些年真正的成果转化,实际只有两例。

“最后一公里”掉链子

“很多专利都死在从科研到转化最后一公里上了。”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红星主攻方向多是应用型科研,尤其是和北京市农业发展相关的一些中小型课题或项目,仅他自己,就手握6个专利没有转化出去。

他的专利多是和北京发展精品农业、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深加工有关,比如他和同事耗时2年半,仅花费十几万元就研制成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全封闭检测卡,这种检测试剂盒一旦投入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海关采购的检测成本,提高检测速度和质量,对一个生产厂来说,每年效益至少几百万。

就是这样一种低成本研发,能产生高效益的实用新型专利,也迟迟不能投入生产。张红星提到,对这种技术感兴趣的生物试剂公司和微生物发酵企业有不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顾虑:即该技术从实验室到大批量生产,肯定要有一些试生产,不会一次就成功。这种尝试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由谁来承担?假如最后证明,这种专利最后不能大规模批量生产,这中间的损失又由谁来承担呢?

“与尖端大项目相比,北京农业需要更多的实用型、改良型中小科研与项目,这些项目的承接对象多是中小企业,而他们并没有承担中试的能力与实力,但带有一定公益性的中试基地却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张红星所遭遇的,也正是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马同斌希冀突破或部分解决的问题。马同斌所在的研究院从事技术研发,下设了5个重点实验室,历年来一共申请专利200多项,真正批下来的不过60个,而真正实现产业化,规模应用的,也仅一个老师的专利卖了300万。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条件决定于成果本身能否帮助农业企业或农民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马同斌指出,目前有两条推广渠道:一是国家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是通过市场。在科研和推广之间的结合点,即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中试,也就是验证性展示。有了这一步之后,再由企业或推广部门认定其是否有在农业中推广应用的价值之后,才能真正启动推广程序,即所谓产业化的程序。

“对农业科研单位而言,条件完备、布局合理的中试基地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产业化的源头。”马同斌表示,对于离市场较近的科研单位或科研成果来说,可以尝试依托自身某种特殊的技术优势,创建自己的科技企业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

据记者了解,目前这种中试基地在北京仍处于萌芽阶段,比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蔬菜研究中心由于掌握了杂交制种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相当雄厚的开发实力,实现了科研与技术开发一体化,堪称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楷模。

遗憾的是,虽然带有中试基地性质或功能的基地也在陆续出现,但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不仅缺乏长期发展机制,与企业结合不紧密;而且大都以提供场地等硬件为主,人才、政策等配套的软件环境并未同步营造。而那种大规模、多模式、参与主体多样、投资和运营多样化的的中试基地仍未出现。

“去库存化”不给力

北京某高校老师手持生态农业应用专利若干,一直囿于转化不畅。非常偶然的机会,他出席了一个农业学术研讨会,刚好碰上了需求方,一个专利卖了600万,其中15%给学校,15%给所在院系,剩下的70%以横向课题经费的形式归课题组。

这个例子曾经在一些涉农院校中青年老师中广泛传播,因为这样“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堪比买中大奖。现实的情况却是:更多的科研人员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辛苦研究出来的成果束之高阁。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转化率仅是发达国家水平的1/4左右,能够得到大面积、跨地区推广的只有15%左右,受农户欢迎并被积极利用的大约在10%左右,还有大量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致使大量农业科技成果积压在“库”,造成农业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

据记者了解,北京的科研成果“去库存化”呈现“高端热,中低端冷”的现象:对于那些代表国内国外一流研究水平水准、研究领域便于与市场接轨的科研机构,很多涉农企业都盯着,有什么好的成果出来大家蜂拥而至;而对于那些不是特别有名的农业科研机构,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少有人关注。

即使是那些为人瞩目的一流科研机构,其成果转化仍然遭遇尴尬。

某国字头的科研机构花费10年时间终于研制出一种改善玉米育种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通过控制玉米株高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作为种业的高端技术,该技术一旦卖给种子公司,培育出新的玉米种子,不仅具有市场垄断性——所有培育该品种玉米的人都必须购买此种子,且能产生丰厚的经济效应。

该课题组成员告诉记者,此基因仅基础研究就做了7年,余下3年是应用研究,其中有一个环节,来回实验就失败很多次,前后有7代产品做铺垫,产生的成本损失就不菲。

成果“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因为“曲高和寡”难以“出嫁”:该机构最初欲与国内种子公司合作实现产业化,找遍全国无奈地发现:对于育种基因这种高端研究成果来说,国内尚无有实力的大型农业企业来承接消化它。而有承接实力、主动找上门合作的,均为跨国种子公司。

“顶尖技术转化需大公司来承接,而目前国内涉农企业显然没有这个实力。”该成员表示,由于对与国外公司合作也心有疑虑,目前该技术仍未转化。

高端成果难以承接,那么大量农业科研机构拥有的中小科研成果呢?

马同斌所在研究院绝大部分科研都是围绕北京都市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来进行的,属于中小科研成果。这些成果都会局部或某一方面提高农业或农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比如某老师研发的一种乳品添加菌,这种菌添加到酸奶中可以降低胆固醇,使之变成功能性奶。该成果属于小型专利,耗时耗资均不算大,院里诸如此类的技术很多,由于不为人所瞩目,又缺乏专业的中介机构,这些专利同样被库存起来。

“老师们做完科研出成果,形成专利后,并没有相应的推广渠道。”马同斌谈到,老师们的市场意识较弱,而专利推入市场的渠道现下也很有限,由于找不到承接载体,很多专利最后只能“闲置”,“如果有专业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来推广,情况就会好得多。”

记者调研发现:北京虽然较早就出现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易所,但转化的效率并不高,农业项目尤其少。很显然,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做有针对性的细致工作,以简单的信息去撮合交易双方的做法并不是很有效。

“与技术交易所相比,我们更呼唤那种连接项目与市场的第三方中介公司或技术经纪人”。青年教师C表示。

农业科研主体“瘸腿”

一位做基因研究的科研人员有感而发:科研成果转化在世界各国都是个难题,但在我国尤其突出,为什么呢?

“这恐怕得从科研主体的选择上做文章。”

像美国,基本是大公司自己做研究,每年自己有很多投入,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做了这个东西之后,很快在全世界推广。比如美国先锋种子公司,主要是做玉米种子的,每年它会在全世界收集各种各样的育种资源,投入巨额资金,育出新的种子又在全世界卖——企业作为科研的主体,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其转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反观我们国家,具有自主创新的涉农公司可以说极少,大部分技术是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实力较弱,而在财政支持的科研体系里边企业又缺乏研发的主导权。

目前国家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到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尝试:对于一些大课题、大项目必须由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进行,但记者调查却发现,那些重大课题虽然会出现企业的名字,但他们多数是被拉去凑数或做陪衬,主导权依然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手里——农业科研依然是一条腿走路,起码是瘸了一条腿。

“很多大项目,企业的参与多是锦上添花,因为大项目立项前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向,科研单位不可能因为企业的参与去做大的调整。”一位曾经参与到“863项目”的企业家感叹,“对于那些应用型科研,应该让企业成为科研主体。”上述企业家下海前曾经是一位知名的农业专家,某部级科研院所副所长,下海后,他的专利很快产业化,数年后成为行业老大,现已进入中小板上市倒计时。

“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有很好的研发条件,但他们干的事却与市场不接轨。最好的配合是:基础类研究由大学和科研院所主导;应用类的研发,应由企业来组织,引导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市场需求对接,这样的研发既贴近市场,有效性也较高。”

炙手可热的“北京黑六”(北京黑猪产品)便是一个企业主导科研成果研发与转化的最好样本。“北京黑猪”隶属于首农集团旗下北郊农场,也是北京畜牧业唯一一个北京本地“国粹”,农场下属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北京黑猪种质资源,具有绝对的技术垄断性。

“北京黑猪的技术含量高,时间跨度大,在北郊农场下属北京世新华盛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下,经过五十多年、几代科研人员的可持续研究,北京黑猪的品种不断优化,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成熟扩大,以北京黑猪为原料生产的“黑六”冷却排酸肉成为炙手可热的绿色生态猪肉。”

北郊农场党委书记郑维业告诉记者,北京黑猪的科研转化机制非常完善:50多年的积淀,使得公司非常重视研发,也有较好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有专门的研究小组,由总经理谢蜀杨(同时也是种猪专家)亲自带队,联合销售部、育种部等多个部门,组成专业的研究小组,在繁殖、育种、饲料、生产等方面均有研究。

公司的研发系统分为两方面:研究市场反馈回来的问题,如常规育种、选育等,在公司的种源基地进行研发消化;另一方面公司也会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同一些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联合或委托他们做一些公司研究力量无法解决的课题或科研,所做研究均围绕公司的产业化。

“做研发和做企业是一样的,当你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后,别的问题接踵而来。只有不停解决问题,不停创新,才能不断进步”。郑维业谈到,多年来,围绕黑猪一条产业链,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发体系。在其主导下,与多个涉农科研院所合作,完成多个有针对性的课题,

“由于我们的研究或课题立项均来自市场,很有针对性,因此所研发的课题或专利均能实现转化,转化率98%以上。”郑维业表示,研发成果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高。

北京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的特殊性

北京某农业生态园老总张先生欲将经营10年的生态园转让。该生态园占地200多亩,以猪场为龙头,不仅能带动一条生态农业产业链,还能实现循环再利用。

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家生态园要转让呢?

生态园建于2003年,集养猪、养鸡、生态采摘、拣蛋、餐饮住宿、肉食加工为一体,成立三年后开始盈利,其后效益一直不错。随着场地一步步扩大,生态园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最为突出的是猪粪污水的处理问题。养猪场每年出栏1万头猪,这1万头猪每天产生50多方污水,有了盈利后,张先生引进先进的沼气技术,对养猪场进行了粪便处理,干的沼渣处理后作为有机肥,供自己种植的一百多亩生态采摘园使用;稀的渗透后制成沼气,以每方1.5元的价格卖给周边农民作为生活用气。

目前生态园每年能够产生7万多立方米的沼渣,若充分利用,可满足1万亩地的施肥,但由于生态园规模小,周边农村已经很少有农民种地,这使得优质的有机肥无处可用,甚至还得另花钱处理掉。

虽然沼气生产量很大,可是农民的使用量却不足,一户农民每年能用300元就不错了,一年3万多的卖气收入还不足以支撑沼气站的人工费用。

由于没有更大空间与市场承接,单位产出收入比不算高,2011年,张先生结束了生态园的运营。“沼气和沼渣处理未形成规模效应,大量沼渣找不到买主;而沼气产能过剩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部分投入持续亏损。总体下来,没有规模效应,农业做好了也是微利。”

“北京农业科技转化应该考虑到北京资源环境的特殊性。”10年间,张先生切身体会到了缺乏集约经营条件下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无奈。

“北京可供农业生产使用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都非常有限,但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巨大。” 马同斌认为,这是北京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所面临的特殊环境。

在郑维业看来 ,北京农业已经从对数量的追求过渡到对质的提升,只有符合生态、安全、优质等特点的农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都市人群的需求。农业科研的方向调整要对市场作出敏锐的反应。北京落地项目需要的是那些科技含量高、单位产出附加值高的科研成果。

在这点上,北京黑猪就做得很好。郑维业告诉记者,基于对北京市场的调研,他们便将北京黑猪定位于中高端肉,零售价每500克80-100元。为了保证中高端市场质量,他们每年都会花费相当资金投入种猪选育研发,发情、肉质等检测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上,提高种猪的品种质量,以及生肉的品质;为了保证品种质量,市场上供应的北京黑猪种猪及肉食品,都是由农场下属公司自己培育繁殖,加工生产的,以保证北京黑六产品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与上述生态园一样,北京黑猪的发展同样存在规模化问题。郑维业表示,他们会有计划地进行规模化。目前北京黑猪的出栏数为1万头;2015年左右,力争出栏数为3-5万头,在北京,显然很难找到这样的土地支撑如此规模的猪场,以及由此配套的猪排泄物的处理系统。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研究综述 发展意义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旅游产业在外国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成熟。 非洲的肯尼亚国家是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也是开展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肯尼亚政府于1977年就实行完全禁猎制度,以保护国内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并保持非洲国家独特的村野自然风光,以此特色吸引游客到肯尼亚参观旅游。早在1989年开发生态旅游就使肯尼亚就获得高达3.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默西哥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ian)在1986年召开的一次国际旅游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得到确认,他指出生态旅游是游客前往没有被污染、被破坏、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区域进行对当地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和风俗习惯等欣赏、参与、研究活动(郑铁,2007)。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其中的一种新形式。生态旅游农业在180多年前的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出现了。郑铁(2007)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指人们根据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各自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与农村优美的环境空间、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农村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开发出能让游客参与、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等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过程

张莹、何佳梅(2005)认为,外国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是兴起阶段。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推荐游客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购买、品尝新鲜农产品,从中得到特别的乐趣,这是“旅游农业”的开始。第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建立了许多观光农园,以游客观赏为主,生态旅游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第三是扩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游客参与性强的度假农庄。第四成熟阶段。生态旅游农业注重让游客体验农村、农业的“原汁原味”,注重原生态。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于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如今已有长足的发展。观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家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参观游玩),第二阶段为农业娱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各类农业观光园参与农业生产等等活动),第三阶段为乡村度假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体验生活为主,以到乡村度假为主要目的)。

三、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

关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外国主要有三大类型的生态旅游农业:

(1)传统观光型旅游农业。主要以都市人比较不了解的农业生产制作过程作为旅游开发卖点,在城市郊区或交通便利的乡村建设有农业特色的花园、菜园、果园、茶园等,招揽游客到园内赏花、拔菜、摘果、采茶等活动,享受田园无限乐趣。

(2)都市科技型旅游农业。主要是在都市周边建立高新技术的现代农业生产园区,以提供农产品和农业观光为主,同时也相应建有一定的娱乐场所。

(3)休闲度假型旅游农业。主要是让游客到农业园区进行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垂钓住宿、生态体验等各种旅游活动。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的类型主要有:(1)综合性观光农庄。(2)森林公园。(3)乡村民俗文化型。(4)海洋观光旅游。

四、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情况

蒋建明(2009)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在几个国家的开展情况:新加坡近年来建设了10座农业科技公园,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和观光旅游业,让游客观赏动植物,而且可能尽情品尝农产品,让游客既有眼福又有口福,乐在其中。日本则大力发展观光农园和务农旅游,游客可以在观光农园内自由地参观,采摘鲜嫩的野果,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还可以带走一袋自己采摘的新鲜农产品。韩国发展周末农场,主要建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吸引市民到农场参与农业劳作、休闲、度假等等旅游活动。美国的农场可以让游客在农场的果园里采摘水果,随便品尝,不用另外付费,只需将离开农场时采摘的水果过称付款,非常实惠,游客们都非常开心愉快的。马来西亚开发的农林旅游区,距离首府吉隆坡35公里,以突出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要特点,以发展农林业旅游观光为主,吸引游客。瞿兆赛、曹林奎(2006)介绍了法国和意大利农业旅游的情况。农庄旅游在法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占到法国全国旅游业1/4的收入,以“欢迎您到农庄来”作为主要旅游卖点招揽生意。意大利的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假期去到农村进行农业劳作,体验农村生活,在农村休闲度假,过绿色假期,较好地带动了意大利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迟,生态旅游概念在1993年9月才得到认知。近几年来中国国家旅游局陆续举办了“2006年中国乡村游”、“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等主题旅游年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度假休闲农庄、民俗自然村等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间接推动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朱智,2011) 。从40多年前的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深圳市举办荔枝节以来,生态旅游农业在全国各省市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一遍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如重庆市2006年实现生态旅游农业收入近6亿元;西安市2008年发展观光农业面积约1.83万平方公里,旅游农业观光园区83个;河北省2013年有1800个村落开展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超过70亿元;吉林省200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50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高达450多亿元;福建省苍坂农场2007年开展农场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显示出生态旅游农业独特的经济优势;四川省成都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以“春季赏花、夏秋赏果”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农业,每年的阳春三月举办的“国际桃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旅游经济收入达到近2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发展有1.8万多个生态旅游农业园区,150多万家乡村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达到4亿多人次,对促进农民经济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邱继勤,2009;郭良,2013;刘宇鹏、胡士杰,2013;米冰、焦爱丽,2012;郑海明,2008;彭明勇,2005;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

五、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城市居民为满足追求大自然绿色生态环境和农村原汁原味生活体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活动,它把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复合的产业。在我国虽然出现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农庄”、“观光农业”、“绿色果园”等概念层出不穷,生态旅游农业很快就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时间短、起点低、认识不到位等各种因素,对生态旅游农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朱方胜(2011)认为,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效益不高;②经营方式落后;③硬件设备差;④思想认识不足;⑤缺乏科学管理。

邱继勤(2009)认为,重庆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存在问题有四个:①区域产业布局失衡;②产品单一,没有特色;③管理不规范;④经营模式不科学。

学者们认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思想认识不到位;②缺乏生态规划和科学指导;②盲目开发,同质化严重;③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破坏自然资源;④投入资金不足,服务设施不全;⑤管理不科学,服务不到位;⑥服务人员素质低,培训少;⑦缺乏指导,政策扶持不够;⑧产业化层次低;⑨生态科学宣传不足(刘年艳,2010;杨学峰,2007)。

从所看到的研究文献看,大家对国内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看法相似,这也反映了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六、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对策

杨学峰(2007)认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生态系统原则;②可持续发展原则;③多元化原则。

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对策是:①政府重视,提高认识;②重视宣传,增加经济效益;③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④合理适度开发,持续发展;⑤科学管理,加强人员培训;⑥拓展市场,服务到位。⑦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生态旅游农业规划。学者们进一步建议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各种有本土特色的产品:①森林度假旅游产品;②奇花异草观赏旅游产品;③瓜果采摘品尝旅游产品;④“三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⑤渔业观赏旅游产品;⑥民俗文化旅游产品;⑦生态旅游农业度假区;⑧生态旅游农业园(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张靖、李爱萍、贾崇建,2009;朱智,2011)。

七、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国外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在两个领域,一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理论的完善与补充;二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农业区域或农业企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进行介绍、评价并提出对策。国内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聚焦在以下几点: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建议等方面;也有部分研究文献对广东省和河源市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八、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意义

河源市于1988年建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东江的中上游,地处粤、赣两省交界处,是纯客家的地级市,管辖源城、东源、连平、和平、紫金、龙川5县1区,102个乡镇或办事处。全市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是农业大市。

历届河源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非常重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了一批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使河源市的城市品位得到极大提升,旅游业发展迅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源市是环珠三角城市,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广东绿谷”。境内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景观资源,逐步打造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恐龙故乡、温泉之都、红色经典”的旅游名片。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河源市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资源,为高效发展河源市生态旅游农业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1)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拉动河源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农民就业途径;(2)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旅游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最优途径之一;(3)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着力点;(4)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增加河源市农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5)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有力抓手;(6)建立农民与生态旅游农业企业之间利益的双赢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曹瑞.浅析娄底市休闲观光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2013(6).

[2]郭丽.云浮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的困境与出路[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郭良.浅析西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J].网友世界,2013(10):68.

[4]季光照.建设“三带、三业、八区”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J].中国农垦,2013(510).

[5]蒋建明.外国的旅游农业[J].国外农业,2009(8).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农业;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0

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4~2015年,连续12a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绿色农业,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对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绩效评价以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帮助。

1 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依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绿色农业发展阐述。刘鳎2013)提出绿色农业发展是依靠科技环保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融二者为一体的经济模式。[1]孙一鸣(2012)阐述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利用高新“绿色技术”生产无毒无害绿色农产品,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对自然造成伤害,以便树立民族绿色意识,开辟国内外绿色农产品市场,最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体系。[2]张海翔(2011)提到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确保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

根据绿色农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满足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4个方面。持续性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超越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和牺牲未来资源为目标的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开放性是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发展;高效性是以采用集约型增长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化是以农产品实行“从田间道餐桌”的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党银侠(2008)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基础,提出绿色农业发展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效益、区域发展基本路径。[4]晁团光(2009)围绕依靠科技、资源环境、农产品标准化,提出发展的基本特征。孙一鸣(2012)围绕公平性,阐述了绿色农业发展是在满足代际公平基本要求下的发展。[2]刘雁(2014)围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专注于农业经济发展,注重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5]

2 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

对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是在建立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后, 运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纵横比较,寻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较多地围绕资源节约和综合效益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任运河(2006)围绕绿色农资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营销和绿色文化五个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取脂定价、渗透定价、组合定价方法来进行绿色营销产品定价,以期分析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6]张新营、佟连军(2006)围绕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建设初期(1999~2003年)的发展水平。[7]崔元锋、严立冬等(2009)在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通过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绿色农业效益,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专家打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2006~2007年样本点环境质量状况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水平[8]。李静静(2011)在对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分析法相融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生态农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嫡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9个省级生态县2007~2009年间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寻求四川省生态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9]谢沂希(2013)在研究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中,运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方面构建三个准则层,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江油市2001~2010年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0]。王俊杰、王娟娥、方金(2014)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出发点,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丰度与利用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山东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及趋势和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度,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估[11]。

3 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主要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征,需要增强绿色意识,加强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普及力度,促使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江治贤、康超勇、陈波(2014)围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广元市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依靠广元山区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寻求具有生态优势和低碳路径的特色品牌;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12]。陈淑艳(2013)结合吉林省舒兰市实际状况,制定绿色农业统筹发展规划,依据资源优势,由东向西分区分片建立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基地,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13]。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开放性特征,需要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任洪伟(2014)以东北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对象,明确提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运用生物、信息等农业高新科技,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及运用,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增强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发展路径[14]。赵硕(2013)围绕技术支撑,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方面,提出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路径[15]。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性特征,需要寻求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胡鹏辉、田牧野(2014)围绕从事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三个方面,提出绿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向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的现代市场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动力必须向投入现代化农机设备装置转变;农业生产对象必须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以便实施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人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16]。曹艳双(2014)围绕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民组织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来提高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17]。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特征,需要严把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关卡。王慧娟(2013)在分析沈阳市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18]。刘琴(2014)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各环节各部门实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舆论力量来监督体系运行,引导绿色农业参与者共同创建和维系绿色市场[19]。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绿色农业发展中,需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有效地体现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进行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围绕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寻求适应其研究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功能、必要性、现状问题、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宏观层面,对其发展中的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

[2]孙一鸣.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张海翔.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绿色农业的升华[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2):1-4.

[4]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晁团光.陕北绿色农业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刘雁.山西省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6]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7]张新营,佟连军.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综合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

[8]崔元锋,严立冬,陆金铸,屈志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9]李静静.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10]谢沂希.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11]王俊杰,王娟娥,方金.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

[12]江治贤,康超勇,陈波.广元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

[13]陈淑艳.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12-13.

[14]任洪伟.大石桥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5]赵硕.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16]胡鹏辉,田牧野.农业绿色转型:意义与道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 46C49.

[17]曹艳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34(11).

[18]王慧娟.关于进一步深入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7篇

论都市农业的节能减排

中国边疆地区主导产业群研究

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贵州省六盘水市茶产业发展研究

黔桂农村环保习俗现代价值探究

论农民土地生态安全权益的保障

贵州民族地区发展能力综合比较实证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维度分析

森林经营市场化及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贵州省旅游科技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安全生产与贵州工业化战略的关系

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贵州省发展生态经济的若干思考

土地整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研究

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林权流转分析

贵州省农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

农业发展方式应转向精细密集农业

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供给分析

构建贵州现代农业体系:背景与紧迫性

农业生产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探讨

贵州山地农业发展中的创新驱动力思考

边境县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分析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贵州遗产经济体系研究

农业生态化发展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仡佬族原生态文化:精神特质与审美心理

县域乡村景观干扰格局及其人文因素研究

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农垦国有农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集成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歧视性就业政策下农民工就业替代的经济学分析

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非理性”生产行为关系研究

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回乡农民工需求的多层次创业扶持体系研究

中国食品制造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经济利益圆周假说的农民专业合作行为分析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林业保险保费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开阳县为例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中国环境资源法制的变革

广元培育生态经济,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研究

贵阳市与毕节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测评比较分析

传统、嬗变与重建:西南山地民族人口生态文化试论

从纽约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看低碳城市目标机制的落实

贵州农业旱灾中多功能价值损失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可持续农产品;消费意愿;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D71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08606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社会越来越需求发展更环保的可持续经济[1]。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农业领域的重要目标[2],也是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农业的战略选择。农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可持续农产品是农业可持续的核心内容,而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则对农户采用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可持续农产品具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重产品的生产对环境的保护责任[3],表现在对环境友好农产品的溢价购买上[2,4-6]。

一、可持续农产品与生态标签

可持续农产品是农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的环境友好型农产品。生态标签是产品经过认证后而加贴在产品上的以证明该产品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生产、加工、消费和处置的产品。在产品上加贴生态标签的作用是向消费者提品的环保信息,帮助关心环境的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以解决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达到通过消费引导和激励生产者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

从目前国际上看,各国在各个生产领域包括农业领域都在推行与生态有关的标签制度,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就农业领域来说,各国推行的与生态有关的标签及认证标准也各不相同。各国与生态有关的标签农产品在推动本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中国目前与生态有关的农产品标签认证主要有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产品标签认证并不有利于实现中国广大农户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的广泛采纳。原因表现在:(1)中国有机农产品的认证采用国际标准,强调环境保护和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其标准过于严苛,商家在进行促销宣传和消费者进行购买时往往重视其食品安全属性,而忽略其环保属性;(2)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要是针对食品领域,重点强调其食品安全属性;(3)这些产品的认证标准,虽然都规定了具体的生产做法,且这些做法对生态环境有益,但并不能保证这些做法会改善生态环境;(4)可持续农业包括一系列的生产措施和方法,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差异,所适应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措施和方法也会不同。显然,没有因地区生态差异而变化标准的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签认证不适合作为证明农产品可持续的生态标签认证,即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标准应该比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标准更加灵活。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在农业领域缺少一种针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和体系,从而缺少一个针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市场。这显然不利于消费者对农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对消费者生态消费行为的培养和提升。对农户来说,由于缺失一个消费市场导向,农户也会缺失采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可持续农产品的动力。

二、文献回顾

由于国际上关于生态的认证标签种类众多,因此,国内外学者们针对这些标签认证的农产品的消费研究也较多[2,7-9]。国内学者主要针对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0-13]。确切地说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的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属性的消费行为,而非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环保属性的消费行为。国内学者就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环保属性的消费行为的研究鲜见于文献。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调研,利用假设市场评价方法,调研消费者对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的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即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环保属性的消费意愿,并利用调研数据建立Logit模型,进而分析影响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消费意愿的因素,以分析中国建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体系以及消费市场的潜在可行性,并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引导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从而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户采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为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分析依据。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笔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计划行为理论由Ajzen[14-15]在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市场营销学中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态度(Attitude);消费者的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即消费者在采取消费行为时对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的认知;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即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对自己消费行为的可以控制的程度。笔者主要研究的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消费者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纳入模型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的个体特征

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年龄、性别、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信念,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态度、主管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而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的消费研究均把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纳入模型进行分析[16-18]。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愿意购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原因是,消费者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问题和农业可持续信息的搜集能力和认知理解能力越强,同时,较高的收入,使得消费者的环保消费行为不会受到财力的制约;年龄越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越愿意购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性别对消费者购买可持续农产品的意愿的影响方向则未知。

(二)对环境的关注程度

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态度,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Grunert and Juhl[19]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环境越关注,越愿意购买可持续农产品。本文假设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越高,越愿意购买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农产品。

(三)对产品自身的评价

由于当前中国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还不完善,消费者常对加贴在农产品上的各种标签认证持怀疑态度。因此,国内学者对于标签认证食品的消费者消费意愿的研究,常把消费者对标签认证的信任程度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引入模型[13,20-21]。由于中国目前尚未有针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在此,我们假设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是信任的,而不把该因素引入模型进行分析。

(四)产品外部线索

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产品外部线索指与产品自身属性无关的外部因素,如价格等[22]。在中国消费者收入还不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对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我们假设价格越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便降低。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3月对日照市150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调查选取日照市两家最大的超市――银座和新玛特,采用了随机访谈的调查方式。研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假设市场评价法 (Contingent Valuing Method,CVM),即对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某种产品,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描述该产品的具体情况,形成一种假设的市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消费者在假设市场里的消费行为。 (二)模型设计

以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愿意购买和不愿意购买)作为因变量(y),将消费者愿意购买取值为1(y=1),将消费者不愿意购买取值为0(y=0)。因此处因变量为二分离散选择变量,故采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

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对消费者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的影响是显著且正向的。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更容易获取关于环境问题和农业可持续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并对其给于较高的认知和理解,更愿意通过购买可持续农产品以促进农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由此也证明了,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影响并改变其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使其向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显著且正向影响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认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可持续农产品。

价格对消费者购买可持续农产品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方向为负。说明可持续农产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

五、结论

可持续农产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可持续农产品比常规农产品溢价0%~5%时,有81%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可持续农产品,而在溢价10%~30%时,有60%以上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可持续农产品,当溢价达到50%以上时,则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大幅度减少。

除了价格因素外,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也显著且正向影响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

我们认为,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中国建立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产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和体系以及消费市场是可行的。要建立起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首先需要尽快建立起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给于认证,加贴生态标签。由于各地的生态特点不同,决定着可持续农业生产的标准建设应有地区差异。另外,中国目前分散的小农户农业生产方式,极不利于可持续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行、认证和监管,这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业组织化生产,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农户”、“农业企业+农户”或“村委会+农户”等生产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认证。

为提升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并做好可持续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引导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并逐渐形成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消费的义务观。(2)创新技术,降低可持续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格,提升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3)本文的假设前提是,在假设的可持续农产品市场里,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是信任的。但从目前国内众多学者的调查研究看,消费者对产品认证的信任程度并不高[23-24]。因此,政府在建立起可持续农产品的认证制度和消费市场后,应规范可持续农产品的认证体系并加强监督和监管,提升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生态标签认证的信任程度。

参考文献:

[1]LOUREIRO M L, McCLUSKEY J J, MITTELHAMMER R C. Assess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organic, eco-labeled, and regular apple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1,26(2):404-416.

[2]FAO. World agriculture: towards 2015/2030[M].London: Earthscan, 2002:1-2.

[3]FISCHER C,AGUILAR F X P,JAWAHAR,et al. Forest certification: toward common standards. discussion paper[M].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Washington D.C., 2005: 28.

[4]THOMPSO G D, KIDWELL J. Explaining the choice of organic produce: cosmetic defects, prices, and consumer preference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8, 80(2): 277-287.

[5]BATTE M T,HOOKER H, HAAB T C,et al. Putting their money where their mouths are: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pay for multi-ingredient, processed organic food products [J]. Food Policy, 2007, 32(2):145-159.

[6]TRANTER R T, BENNETTA R M, COSTAB L,et al. Consumers’ willingness-to-pay for organic conversion-grade food: Evidence from five EU countries [J]. Food Policy, 2009, 34(3): 287-294.

[7]BLEND J R, van RAVENSWAAY E O.Consumer demand for eco-labeled apples: results from econometric estimation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imics, 1999, 81:1072-77.

[8]VERMEIR IRIS, WIM VERBEKE. Sustainable food consumption among young adults in Belgium: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the role of confidence and valu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4):542-543.

[9]ARYAL K P, CHAUDHARY P, PANDIT S,et al.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organic products: a case from kathmandu valley [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2009 (10): 12-22.

[10]靳明,赵昶.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8(5):44-55.

[11]曾寅初,夏薇,黄波.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购买与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消费者调查的分析[J].消费经济,2007(2):38-42.

[12]周洁红.消费者对蔬菜安全的态度、认知和购买行为分析―基于浙江省城市和城镇消费者的调查统计[J].中国农村经济, 2004(11): 44-52.

[13]周应恒,霍丽胡,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53-60.

[14]AJZEN I.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Milton-Keynes[M].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 Chicago, IL: Dorsey Press, 1988.

[15]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 179-211.

[16]GHORBANI M, HAMRAZ S.A survey on factors affecting on consumer’s potential willingness to pay for organic products in Iran (A Case Study) [J]. Trend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9,2(1):10-16.

[17]MICHAUD C, LLERENA D, JOLY I.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of non-food products: a real choice experiment[J]. Working Papers,Grenoble Applied Economics Laboratory (GAEL),2012(1).

[18]尹世久,吴林海,陈默.基于支付意愿的有机食品需求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8(5):81-88.

[19]GRUNERT S C, JUHL H J. Value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uying of organic foods[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95,16 (1): 3962.

[20]陈志颖.无公害农产品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1):68-75.

[21]陈雨生.消费者对认证食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 2011(3):121-128.

[22]冯建英,穆维松,傅泽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 2006,(11):7-9.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天津市西青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世界农业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石油农业等几个发展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生态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证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天津市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在天津市近郊中,仅西青区被列为生态农业试点。1995年至今,天津市环保局与农林局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村创建工作,其中有"农业型"、"农林型"、"农渔型",还有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生态村镇,如城郊型生态村--传子营、生态农场--宁河原种猪场、综合型生态村--水高庄等一批具有不同生态模式的村镇。

一、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装备落后,劳动者素质低,决定了我国农业决不可重蹈外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经济基础的现状决定不能搞"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而是建设具有自己特点、 费省效宏的生态农业[2]。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降低农业成本,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并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3]。

二、天津市西青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理论落后于实践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农业精华,不同地区都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但目前在理论上还有很多方面尚未进行很好的研究和总结,许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仍处在经验水平。

2、未能全面推广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上走着一条由政府行政命令驱动"自上而下"的路子,这曾对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重生态农业模式示范,重抓典型,轻全面普及和农民自发参与的运作机制[4]。由于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农民主动性不够,使得生态农业示范与推广相脱节,且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因此,生态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很难真正落到实效。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相对"低潮"状态。目前,西青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与全面普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5]。

3、缺乏市场调节

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少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通常过分注重生产过程,强调模式内部结构的组建与优化,而没能充分考虑农业产前与产后市场的需求及其调节作用,脱离市场。因此,通常组建出来的在理论上十分完善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往往不能适销对路,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经济效益低下。显然,这样的模式不会受到欢迎,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最终必然会被淘汰[6]。因此,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及生态经济效益为驱动,是保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产业部门之间的耦合与产业化不足

由于以往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往往盲目追求"小而全",把一个模式结构组建得很复杂,组分很多,似乎很完美[7]。但是,这样的生态模式所需的资金与人工投入较多,要求的配套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高。因此,如果将上述一个复杂系统的不同环节分解到一系列的部门产业(或企业)中去,进而形成产业链,强调部门产业或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以及规模化与产业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单个企业部门的投入,以及分担市场风险。小规模的、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天津市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问题是当今西青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三、天津市西青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强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

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特别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和组合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使它们成为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特别要加强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利用技术、不同技术之间的组装与整合及其创新、不同层次模式之间的尺度转换、生态农业安全及其生态管理技术的研究[8]。

2、推广生态农业建设

当前,天津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农业部已推荐使用十大类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但由于广大农业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对生态模式与技术的需求也必然是多种多样[9]。因此,建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力量在整个西青区范围内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具体包括生态农业总体布局、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综合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组织管理形式、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化模式、区域协调以及生态农业制度创新等内容,这是全面推进天津市西青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工作。

3、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离开了市场,生态农业就没有生命力,这是我国20多年生态农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科-农-工-贸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10]。同时,要顺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制定不同类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生产技术规程与相关标准,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与产品信息服务网络,这是推动当前天津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钟晓青.也探生态农业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

[2]张壬午,计文瑛,张彤.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5,(12).

[3]陶战,郑向群,成卫民.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

[4]解芳.生态农业的三种模式[J].农药市场信息,2001,(2).

[5]穆雷,曲阳.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J].杂粮作物,2000,(20).

[6]刘健.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讨论[J].上海环境科学,1998,(7).

[7]高尚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农业研究,1998,(6).

[8]黄培.绿洲与生态农业及其持续发展[J].新疆环境保护,1994,(3).

[9]赵颍南.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1,(1).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成长型城中村;生态改造;兰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213-04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于食品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视。2010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有近七成的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超过52.3%的受访者心理状态是“比较不安”,另有15.6%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城市居民没有理解和监督食品生产供应链的途径。CSA模式是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食品并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并直接由农场送上门,可以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途径。CSA模式1965年首次在日本提出,20 世纪70年代转入欧洲,1985年进入美国[1]。这种模式最初的出现是因为对食品安全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的关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关系[2]。现在,CSA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实践CSA模式的同时,都得到各自不同的经验。由此CSA模式的概念也从最初的共同购买、合作经济延伸出更多内涵,如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手工操作农活;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影响庄稼正常生长的化学药物等;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等[3],美国面积大小不等的CSA模式有200个左右[2]。CSA 模式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该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对于解决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根据城中村的空间位置、发育程度、与城市用地的关系等因素考虑,将城中村分为成熟型、成长型和初生型。本研究重点在于成长型城中村的田园式改造。在成长型城中村保留现有农田,有目的地规划建设实现 “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小桥流水式田园风光,让城市的文明和活力进入农村,城乡居民共享田园风光。

1 兰州市城中村概况

兰州市处在甘肃省东部地处黄河上游,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四联”的地位,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辖三县五区。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331.01万人,农业人口120.65万人。与东南沿海城市相比,兰州市城市化的进程推进相对较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城中村现象并不十分明显。1975-1990年的15年间,兰州市传统的蔬菜基地雁滩,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倍,年均增长4.79%;绿地面积减少了30.00%,并以菜地面积减少最多,高达50.00%[4]。近年来,兰州市围绕建设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大了城区建设力度,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域迅速向农村地域扩展,形成了大量城中村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图1-图5)。

兰州的河谷地形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兰州市的城市形态形成了典型的带状组团结构,城市建成区主要沿黄河两岸呈东西向延伸扩展,城中村空间分布也反映出这一特点,主要集中在城关、安宁、七里河和西固4区组成的带状区域内,也成为城市土地变化最大的地带,尤其以城关区和安宁区最为明显。据统计,目前兰州市共有城中村61个(其中:城关区22个,七里河区7个,安宁区21个,西固区8个,高新区3个),农户28 228万户,9.8万人。从空间上看,兰州市城中村的大致分布范围:城关区主要集中于“雁滩乡-城关乡-拱星墩”一带;七河区主要集中于“阿干镇-西果园-花寨子-崔家崖一带;安宁区主要集中在“十里店-安宁堡-沙井驿”线;西固区主要集中于“金沟乡-柳泉乡-东川乡-城镇-河口镇-达川乡”一带。

成长型城中村,也叫扩张中的城中村,是指处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与城市用地相交错的村庄[5]。兰州市成长型城中村以地处七里河区西端秀川街道为代表。与成熟型城中村没有农业用地、依靠租房经济相比,成长型城中村有少量农用地,从事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近郊农业,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50%以上。家庭外出打工收入占23%,由原来的务农家庭变为兼业家庭,由作物的商品化转变为劳动的商品化。秀川街道属于兰州市城乡结合的涉农区域,辖区总面积28 km2,2010年农业总产值可达到3 726万元,果品产量250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7 742元。

大滩村位于兰州市的西郊,隶属于七里河区秀出街道,是七里河区与西固区的交界地带,交通便利,运输方便。总占地面积175.3 hm2,可耕地面积69.7 hm2,总人口1 938人,农业人口1 282人,大滩社区以盛产优质无公害蔬菜著称。保留这里的农田,在城市空间发展中承担起两个组团的隔离带,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实现田园式改造。

2 成长型城中村改造新思路——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

2.1 大滩村改造计划和已有改造思路

兰州市政府在2005年提出了城中村的改造的思路,用3年的时间对市区“城中村”分期分批完成改造或整治。改造的主要任务是农民转变为居民;村委会转变为社区居委会;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集体经济转变为城市混合经济或股份经济;“城中村”转变为现代化文明社区。对于成长型城中村没有明确的定位。目前全国对于城中村的改造研究基本都是实现由乡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但对于有一定面积的农田、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一定比重的成长型城中村的改造研究甚少。

2.2 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的适宜性

2.2.1 大滩村具有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的基础条件 大滩村现有耕地66.7 hm2,村民从事蔬菜、水果的种植,农业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比重50%以上。大滩村以盛产优质无公害蔬菜著称,主要品种有茄子、辣椒、胡萝卜、韭黄、芹菜、生菜、豇豆等品种,所产蔬菜除供应本市和周边区县之外还远销青海、新疆等外省区,是七里河区主要蔬菜基地之一,2006年完成蔬菜总产量450万kg。大滩村有发展农业的自然基础条件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因此采用积极主动的生态观点,保留农田,发展休闲农业,走城市与农田自然融合的模式[6]。采用CSA模式,建立农场和客户的普通份额或劳动份额的契约关系,通过社区组织家庭式、自助式的宾客服务为特色,加上适当的、可参与的亲身种植、维护和采摘等家庭农业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会乡情农趣,实现 “吃在当地、吃在当季”的本地化食品运动。大滩村保留下来的农田,改变过去粗放式经营方式,发展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休闲农业,提供有机、健康、安全的瓜果蔬菜,逐步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有机产品和休闲娱乐教育的场所。

2.2.2 CSA模式生态农场使农民和社区居民取得双赢效果 对于大滩村村民,发展CSA生态农场对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有较高要求。首先要改变大滩村目前的家庭分散承包经营,这种方式重复购置农资、农具,增加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而且农民个体对市场反映不灵敏,生产有机农产品的理念不够清晰,生产经营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缺乏竞争力。把村里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发挥农民自愿的、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组织,加深有机生产和农业商品化的理念,增强农业活力,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经营管理水平,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为兰州市区消费者提供生态有机的健康农产品。与以往的收益方式不同,村民在季节之初就获得了这一年种植的收益,对市民而言也获得了生态有机的健康农产品,参与CSA模式农场的农民和社区居民各自获得所需,达到双赢效果。

2.2.3 CSA模式生态农场增强城乡之间交流 CSA模式农场在推行有机食物生产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村民直接见面共同参与生产农产品,避免两者因无法沟通而缺乏信任,建立起相互支持、平等友好的关系。同时市民了解农民的生存压力、生产的艰辛、农作物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这些产品与自己的环境、健康之间的联系,以便接受有机产品的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的价格,并愿意与农民承担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农业生产中加强了市民与村民之间联系,增强了城乡之间交流。作为大滩村的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与市区社区居民的需要直接挂钩,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减少了流通环节的人为安全风险和自然质量损耗而造成农产品损失和浪费。没有中间商,使村民得到公平贸易的权利,增加了收入,从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调动了有机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2.2.4 CSA模式理念生态农场在大滩村实现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城市对其郊区农副产品依赖程度会逐步减弱,但世界上还没有一座城市完全脱离对其农副产品的依赖[7]。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居民需要的各种农副产品也会剧增。兰州市城镇人口由2000年54.96%上升到2009年的62.66%,人口从159.75万人增加到202.73万人,9年间增加了43.0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蔬菜总需求量不断增加。2010年兰州市全年蔬菜生产总产量达到270万t,而兰州市全年对蔬菜的市场需求量仅为60万~70万t,兰州70%的蔬菜外销,全国市场对兰州市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大,已经辐射到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5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2009年销往外地的蔬菜80万t。兰州是部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重要生产基地。对于大滩村这样的蔬菜基地,保留农田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有机生产健康食品的休闲农业,既增强城市自我服务功能,改变传统的城市园林绿化观念,使城市的绿化变成富有活力的自然界的四季变换,实现生态功能与农产品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的有机融合[8,9]。许多城市、各个居民住宅开发小区,都在考虑增加人工绿地,而大滩村这里的天然绿地,与大型游乐场所西部欢乐园、开放式滨河公园和黄河相距紧邻,因此是绝佳的远足、休闲、教育场所。因此,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既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教育场所。

推广CSA模式农场,给村民稳定的直销渠道,引导农业生产转型,更多人能接触和食用到营养丰富、价钱相宜的本地食物,降低生产消耗和损失,保育了土地、拉动了本土经济。农民只需集中考虑改善及提升生产,不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开拓市场就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社区居民由于参与计划及耕作活动,加深了了解食物生产的过程和面对的挑战,感受到耕种及分享的欣悦。面对目前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农业生产严重污染的情况下,推广CSA模式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2.3 如何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

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首先成立一个核心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在大滩村村民和社会公开招收一些消费者的代表。这些义务的支持者负责所有农耕以外的一切活动和运作;而村民主力种植和负责管理农场。其次建立一个商业运作模式,双方认清彼此的权责。双方商讨设计财政预算及一个详细生产计划,包括每季的作物品种、收成时段及分量等。第三、设定推广策略及履行会员教育议定价格。第四、管理财务负责营运资金及收支记录。第五、组织物流,运送食物(建立分送点及分送程序)。

CSA模式生态农场和客户的契约关系可以采用普通份额和劳动份额。普通份额是城市居民预付一定的金额,农场定期定量变化种类配送蔬菜,采取订购的方式,村民把农场生产以固定分量直销给市民,但保留农场管理和生产决定的完全权利。劳动份额是自己参加劳动,不定期到农场管理、承担种植及收获全部任务。消费者组织向个别农户要求及指定所需的农产品,一同参与农耕工作,并有权做出管理和管运的决定。双方协商建立契约关系后具体操作可以有多种办法。通过这种合作,消费者会预付生产费用与生产者共同承担在来年农业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在利益共享的模式下不仅能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并可支持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CSA模式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化的农业与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生产者和市民消费者一起工作,实现食品保障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 结语

本课题研究了兰州市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中村状况。由于兰州市河湟谷地带状核心组团的空间结构特点,受狭窄地形和较大规模的污染型重工业的影响,城市近郊主要以生产蔬菜、瓜果,近郊农用地及绿化带与远郊工业组团分开,这些近郊地带以七里河区的崔家崖村、大滩村与西固区的东湾村、新湾村等为代表,即本研究中的成长型城中村。在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这些对城市起屏障作用的近郊农田面积越来越少,如何能保留成长型城中村的农田,同时增加这些区域农民的经济收入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成长型城中村而言,与其在城市不断扩张中被动城市化,不如用积极的田园式生态的改造方法,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实行有别于目前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生产安全健康的有机食品,既保护了城市中的农田,丰富了城市景观,同时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城乡之间交流,给城市提供了生产、教育、休闲的场所。成长型城中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是实现CSA模式生态农场的有利条件,因此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是一种积极的生态田园式改造新思路,值得尝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嘉萱.浅析CSA模式中科学技术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0(6):244.

[2] 石 静.建一个CSA农场,让城市支持农业[J].旅伴,2009(6):40-43.

[3] 屈学书,矫丽会. CSA模式下的旅游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08-11510.

[4] 赵 军.兰州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7-71.

[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J].规划师,2003(3):83-85.

[7]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 [M]. 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有限的资源和迅速膨胀的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生态、经济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作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度量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能值分析理论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研究方法。能值分析属于系统综合分析,通过使用能值综合指标,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和生态经济效益。国内外学者关于能值分析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较为成熟,陆宏芳等对珠江口湿地的4个水果农业生产系统进行能值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引进的3个系统由于较高的水果市场价格发展迅速,但以减少不可更新资源为代价。传统的操作技术(比如轮作)可以优化新引进的水果生产系统。JayF.Martin!%选取全球3个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的对比,结果证实产出巨大的生产系统更依赖于可更新资源。本文应用能值分析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不同类型的农场,探索农业生产、旅游开发、现代科技等对小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试图寻找适合都市农场的发展模式和优化途径,为其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1研究方法 1.1能值理论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能值概念,并将能值定义为: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一般使用太阳能)的数量,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olarEmjoules;缩写为sej)。能值分析统一了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的量化指标,以能值为量纲作定量分析研究,是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联系的纽带。能值分析中常用能值转换率作为各能量或物质的转换单位。能值转换率是每单位某种类别的能量(J)或物质(g)所含太阳能值的数量,其表达式为:A种能量(或物质)的太阳能值转换率/[sej/J(A)]=形成1J的A种能量(或物质)应用的太阳能焦耳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各种生态系统的能流,从数量多、能质低的等级向数量少、能质高的等级流动和转化,能值转换率随着能量等级的提高而增加。能值分析中,货币流和能值流呈现反向循环。对于经济子系统各生态流、自然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界面不宜用能值转换率进行转换度量的生态流,采用能值/货币比率(Emergy/Ratio,即当年该国全年能值应用总量与当年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推算出其能值后进行统一分析,从而解决在分析评价和应用中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对接难题&。 1.2本文能值分析方法步骤 能值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因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而有所不同,本文参考蓝盛芳等人的总结,将采用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分析:(1)基本资料的收集,收集研究对象的自然环境、社会资源以及经济活动的资料。包括平均降雨量以及平均风能等环境数据;各种经济活动指标等。(2)绘制概念型能量系统图,确定所研究系统外边界和系统内部组成,对其内部能量加以分类,利用各种“能量系统语言”图例将系统主要能流标注。(3)编制能值系统分析表,列举研究系统的主要分析项目,根据能值计算公式,求出各流量的原始数据,然后将各类别能量(J)、物质(g)和货币()转换成共同的太阳能值(各流量原始数据×相应的太阳能值转换率)。(4)建立能值综合指标体系对系统进行分析和对比。本文采用表1所示的7个能值评价指标,主要衡量能值输入结构、生产效率、环境影响、经济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1.3经济学评价指标 能值分析侧重环境对农场生态经济系统的支持和影响,经济分析侧重市场对农场的影响。整合能值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价体系时,能值交换率(EER)和能值产出率(EYR)是能值和经济评估的桥梁。本文选用经济学中基本的投入产出比和收益密度来衡量3个农场经济运营效率和获利能力。 1.4情景分析 由于本文研究建立在1a数据基础上,不具备较长的时间序列分析3个农场的发展情况。为探讨城市农场的未来发展前景,本文将设置情景分析,展望3个农场未来10a的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研究对象和数据获取 2.1研究对象简介 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114°37',北纬22°27'—22°52',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967mm;年日照时数1929.80h;多年平均风速2.50m/s,有效风能密度100W/m2。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和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深圳市由1980年一个总人口33万,年GDP1.50亿元的沿海小渔村,30a间发展成为人口891.23万,年GDP8201.23亿元的大城市。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经济活动在短时内大量聚集,为适应城市功能的改变与提升,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大面积占用农业生态用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深圳高速的城市化过程给传统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政府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等原因,传统农业规模已经大大萎缩。如今的深圳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农业发展主要是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生态风景林建设,为经济生态系统提供基石和生态保障。本研究以深圳市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西丽果场和山海农场(简称:碧岭、西丽、山海)作为研究对象,其地理分布如图1所示。3个农场类型各不相同,碧岭是半经营性现代高新农业示范基地,西丽是对外经营性都市观光农场,山海是税务系统内定向经营性疗养度假基地,概况见表2。 2.2数据获取 作者于2010年8月赴深圳实地考察,系统地了解了深圳农业的发展现状,采取实地调研和访谈农场负责人的方法,收集了3个研究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资源以及经济资料。 3结果 3.1能值系统图 使用Odum创立的能量系统符号语言,绘制3个农场系统的能值系统概图,如图2。能值系统图包括了系统的主要组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的系统能量图解。R代表可更新资源,N代表不可更新资源,FN代表购入的不可更新资源,FR代表购入的可更新资源,Y代表系统输出。#p#分页标题#e# 3.2能值系统分析表 本文能值分析采用9.44×1024sej/a的全球能值基准值。能值分析重视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将人的劳务纳入到计算过程,归入进口能值项。劳务的投入10%计入购入的可更新资源,90%计入购入的不可更新资源。在厘清3个农场系统的能值系统结构后,根据文献中查找到的能值转换率,利用收集到的资料,编制3个农场的能值分析表(表3)。 3.3能值指标 统计能值分析表中各系统能量的值,计算7个能值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本文研究数据来自2010年的实地调查,从文献中查找到广东省2003年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货币比率,将2010年的当年价换算成2010年的可比价后再乘以能值/货币比率得到各经济量的能值量。 4分析与讨论 4.13个农场能值系统输入结构比较 输入能值及其结构决定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可更新资源是系统运行的原始驱动力,一般来讲,大比例利用可更新资源的农业系统比主要利用不可更新资源的农业系统更易于实现可持续发展%。3个农场地理位置邻近,接受的辐射强度、降雨量和风能密度保持一致,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平均量和侵蚀率也近似一致。3个系统高度依赖购入的不可更新资源FN,高额的旅游业投入使山海农场的FN占输入总能值U的比例最大。由于最有效利用可更新资源R且FN的投入最小,西丽果场的R在U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农场。人力、有机肥、灌溉用水和种子的少量购入,使3个农场购入的可更新资源FR的值较低(图3,图4)。 4.2能值指标分析与比较 (1)EPD由于投入FN值较大,碧岭和山海能值密度较高,分别是西丽的1.95倍和6.25倍,说明碧岭和山海经济开发程度较高。(2)ESR西丽果场高度依赖本地可更新自然资源,能值自给率最高。山海农场输入能值的90%以上依赖购入的不可更新资源,能值自给率最低,仅为西丽的0.16倍。(3)ELR3个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分别是:碧岭(2.80)、西丽(0.95)和山海(10.90)。西丽果场有效的可更新资源利用和较小的FN投入导致其对环境的压力最小。山海与西丽情况相反,较大的FN和较小的R利用使其对环境系统产生较大的压力。(4)EYR西丽果场的净能值产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农场,表明西丽系统的生产效率最高(EYR与经济分析中的“产投比”相似)。(5)EER3个生态经济系统的EER都大于5,说明农场能值收益良好。山海农场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输出能值的货币收益较好,所以EER略高于其他两个农场。(6)ESI能值可持续指标由美国生态学家Brown.M.T和意大利生态学家Ulgiati.S提出,西丽果场的ESI值在1和10之间,表明经济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碧岭和山海的ESI值小于1,为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7)EISD3个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西丽(12.70)、碧岭(2.47)和山海(0.52)。虽然山海农场拥有较高的能值交换律,但由于其环境负载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较高的能值产出和较低的环境负载,使西丽在单位环境压力下生态经济效益最高。与西丽果场相比,碧岭和山海农场高度依赖经济资源投入。尤其是山海农场,没有合理地发展农业生产,转而大力投入FN发展旅游业,忽视了对环境造成的较大压力。经济系统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山海农场可以借鉴西丽果场的经验,积极发展农场的农业生产及废物的循环利用,更大比例地利用可更新资源。比如,可以利用砍掉的果树、修剪果树时的枝杈,晒干、粉碎和堆肥后制成有机肥;扩大农作物的生产面积;精心培育作物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3经济评价与基于能值可持续评价的对比 经济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3个农场系统中,西丽果场较小的经济投入和荔枝较高的市场价格(40元/kg)使其拥有最高的经济投入产出比和收益密度。碧岭经济输出最高(其中包含巨大的科研价值),但同时经济投入值也最大,所以经济评价结果位居其次。山海农场的经济投入与产出基本一致,仅仅达到收支平衡,拥有最低的产投比和收益密度。经济分析的结果与能值分析结果保持一致。西丽果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本文主要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环境的压力等)的双赢说明对生态效益的追求不一定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从经济学角度看,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的活动,而这种影响不是经济主体所承担时就产生了外部性。显然,生态效益属于外部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损害了生态效益。以往农场发展评价中,并不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即生态效益不计入农场评价核算,不对农场决策产生直接影响。最常见的情况是,在逐利的农场发展过程中,给生态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从本文研究结果看,西丽由于采用合理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利用可更新资源,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均超过其他两个农场。可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只要合理利用资源,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农场会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取得双赢。 4.4基于能值情景的农场发展潜力分析 结合深圳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和市政府2020年远景规划,假定3个农场的旅游收入以及服务与信息输出每年增加10%。依据访谈获得的情况,假设每年的旅游投入增加5%;假定碧岭第1年的旅游投入为100万,第1年旅游收入为150万,并且5a内碧岭不再需要政府扶持,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计算5a和10a后3个农场的ELR和ESI,如表6所示。从表6可见,在设定的情景模式下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前景最好,山海农场若不改变现有依靠旅游发展农场经济的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将持续上升,可持续发展指数继续降低。情景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调研情况基本相符。碧岭现处于建设发展的上升期,园区正在试验种植桐油树炼制生物柴油以代替部分能源消耗;以渔业养殖为主的人工水库准备改为湿地;用于观光、培训和科研考察的酒店正在建造;同时还有大面积森林开发计划。碧岭的高科技农业研究具有正外部性,有利于农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由于目前正处于科技投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的资金流入尚未产生直接的效益,难以在经济指标和能值指标上得以体现。但结合情景分析,从长远角度看,碧岭的发展潜力巨大。而山海农场固守旅游经济投入模式,不重视农场基础的生产功能,只追求旅游业的发展,其前景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都市农业的前景应该是结合西丽和碧岭模式,既像西丽果场做出农业生产的特色,也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在开发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地发展旅游经济。#p#分页标题#e# 4.5讨论 经过近30a的发展,能值分析方法日渐成熟,但同时也在实际应用中暴露了一些问题:(1)忽视异质性,例如碧岭的有机龙眼和荔枝品质要明显高于山海和西丽,在核算中使用统一的转换率是不准确的。(2)能值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比如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包括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还包括系统对环境的污染性排放,这一点在Odum的能值分析指标体系、Brown.M.T和意大利生态学家Ulgiati.S提出的ESI),(中均未体现。(3)能值指标是否存在临界值,比如对于不同系统,环境负载率分别达到多少为临界值,即超出这个值则环境无法承载,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除此之外,本文在以下几点存在欠缺:(1)计算各种水果和蔬菜的能值时,由于没有准确地查找到所有水果和蔬菜的能值转换率,使用统一的能值转换率,给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可控范围内)。(2)表土层损失采用默认的侵蚀率,也给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可控范围内)。(3)对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技术和信息输出价值进行估算,存在误差。(4)由于系统不是处于稳定状态,本文的研究又仅建立在1a数据基础上,没有时间序列对3个农场的能值变化做详尽的分析。后续的进一步跟踪和对能值变化的分析有助于准确而完整地描述生态经济系统特点。(5)深圳市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外部许多限制因子的制约,比如深圳市农业政策的约束、市场的影响等。由于外部因素数据获取困难,本文没有纳入考虑范畴。 5结论 能值分析把环境因素对经济的贡献纳入考虑范畴,通过把系统内单位不一、难以比较的能量流、物质流、货币流和信息流转化成统一的量纲能值加以衡量和分析,可以综合分析评价农场系统,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连接经济学和生态学的桥梁。在以往农场评价中,多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农场进行经济核算。自然资源由于其公共物品性质,不计入农场经济成本,不能体现自然环境在整个农场流转运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无法全面反映农场的投入与产出。能值分析方法把环境及其服务功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不仅考虑环境对经济生产的贡献,同时能值交换率EER和能值生产率EYR把系统的经济流入和产出纳入分析过程,把环境和经济评价结合在一起,弥补了传统经济评价指标片面性和主观性的不足,可以用于综合评价农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农场发展政策。本文对3个农场能值分析的结果表明:西丽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的农场,碧岭次之,山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根据深圳政府既定的产业政策,传统农场已经退出舞台,西丽和碧岭的发展模式值得推广。都市农场应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大比例利用可更新资源,并且积极提升农业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控制规模合理地发展旅游经济,走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之路。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观光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力

观光农业又称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旅游”、“绿色度假旅游”等。从称谓的多样和不统一,可略见观光农业产生的时间之短和观光农业理论发展的不成熟。

观光农业产生于19世纪,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似乎标志着,农业一个新的转机点开始出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到了70年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观光农业就已经发展成为产业。我国观光农业的出现时间要晚得多,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深圳首先开办的荔枝节可作为我国观光农业的肇始,此后,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蓬勃发展。到了90年代,大城市郊区兴起了很多观光农业园,仅北京从1993年开始发展,到1999年就已开发了100多个项目。此外,浙江金华、山东泰安、湖北随州、广东深圳、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广西桂林、山东石榴园,上海浦东现代化农业开发区等,观光农业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益。进入新世纪,各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园,已经扩展到中等城市。目前,人们普遍认同,观光农业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界对观光农业的理论、观光农业的开发、观光农业的国外借鉴、观光农业的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讲,国内观光农业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在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观光农业的本质及运动的规律,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观光农业的

认识水平,澄清一些模糊观念,同时也为开发观光农业提供理论的支点。

一、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

观光农业不但称谓不统一,就是对它的概念定义也是有多种说法。我们采纳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观光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这是台湾正式对观光农业概念的统一界定,目前被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这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发展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资源,发展观光农业的特点是旅游者亲自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发展观光农业的目的是提供农业休闲,最后提出观光农业是经营性活动。

俞文正等学者认为,观光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在至少保证基本生产功能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赋予其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这类概念着重强调了观光农业的旅游产业特点,说明了观光农业的自身性质,属于农游交叉的新型产业,它要比对观光农业外在特点的描述深入了一步。也同时说明了观光农业体现的几个特点,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特点,提供旅游产品。

郭焕成和任国柱则认为,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他同样强调了观光农业的特点,利用农村和农业资源,提供休闲活动,属于旅游经营活动。

从上面诸多定义中看出,学者们对观光农业的内涵表述不同,但都一致认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基础,为人们提供旅游活动,观光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是一种经营旅游的活动。我们把它概括为,观光农业具有资源性、旅游性、生态性、休闲文化性等多个特征。但是这种探讨仅仅是对观光农业特点的描述、总结、归纳。而在诸多特点中,他们受什么规律支配,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存在?各个特点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按照什么方式组织和运行?也就是说,观光农业本身是什么,它自己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对观光农业特点的研究和描述就很难涉及到这个层面了,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提出对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提出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一个学科属于交叉学科,它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特点,比如观光农业,它是对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它一定兼具了很多学科的特点,但很多学科的特点,只是其特征的表现,并不等于它自身的本质,它自己应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它是统一所有特点的根本所在,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事物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和灵魂。如果它没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这个学科就不能成立。有没有自身的运动规律,标志着一门学科是否成立。因此,观光农业尽管有好多其他学科的特点,我们已经把他描述出来了,但它自身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观光农业学科得以存在的根本,找出它的运动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这是观光农业从经济学角度思考的问题。

其实,一个事物的特征,一个事物的作用,与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不同的。一个事物的特征仅是它的本质或运动规律的体现,一个事物的作用仅是它产生的功利行为,而标志一个事物区别另一个事物的本质,才是该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础。观光农业的特点、作用也很多,但它的本质是一种产业行为,它的运行要遵循产业运行的特点。产业运行的规律是驾驭它各种资源,旅游活动,维护生态的生命之线。这样我们提炼出观光农业的本质是产业,而它以农业农村为资源,以提供旅游文化为目的,以保护生态为基础都是以产业活动这根线索为中心的构成要素。

因此,我们对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得到以下认识,它是研究旅游业在农业农村中发展,运动的规律及其与资源生态等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强调了观光农业本身的存在性,运动的规律性,强调了它与资源生态文化的关系性。

二、观光农业的产业运行规律

(一)观光农业是一种产业行为

观光农业既然是一种产业行为,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它遵循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呢?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律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过3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但必须是增大的产值,否则就是一种失败。首先,观光农业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生产行为,遵循G-G′的要求。因此,观光农业利用农业农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休闲和文化活动,但对于观光农业本身来说,它的结束应该是一种增值活动、盈利活动,这是观光农业存在和发展得基础,也是统一观光农业各种资源和特点的中心线索。进一步研究,作为一种生产行为,它的发展趋势和追求应该以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目标。目前,各种形式、各种主题的观光农业园就是生产专业化的实现形式。因此,发展观光农业要依据本地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创立特色各异的农业园,走特色之路,是观光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基础,没有特色的生产就难以提高生产水平,只有专业化才能朝高水平发展,也才能把事业做大。作为标准化,就是要求对观光农业的发展程度的定位和规范,是面向什么群体,建设什么样标准的问题,只有标准化,才能上档次,上品位。因此,观光农业应根据受体不同,采取不同的设计标准。在产业资本循环的3个阶段中,生产阶段是中心,是基础,是产业资本运行的中心环节。没有生产,就无法销售,因此,抓好观光农业的生产,开辟各具特色的农业园,提高它的生产和休闲水平,非常重要。

(二)观光农业是一种经营行为

观光农业除了生产行为,它更是一种经营行为,也就是说,能卖得出去。因为产业资本流通是产业资本实现的重要环节。能不能卖得出去,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运转。由于产业资本运行的购买阶段相对于销售阶段,要容易得多。销售阶段就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够出售,维持企业运行,市场是关键。作为观光农业,能否正常运行,研究其市场行为就非常重要。目前很多观光农业,特别是位于中小城市的,其效益低下,难以为继,没有很好地考虑市场因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城市,甚至农村不顾自己的市场环境,一窝蜂地大上观光农业园,确实大多数效益不好。因此,如何研究市场需要,定位自身面对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应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本地城市固定市场、学生市场、农民市场多种受体出发,也要考虑市场的时间性、季节性问题。

三、观光农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把农业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双层需要。

劳动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自然生产力就是指“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就农业而言,这种自然生产力表现的特别明显。一方面其体现为农业自身条件,比如土地肥力、物产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农产品生产力就高,一些特殊条件的地区,产品还具有垄断性。另一方面农业与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关系,在一定生态范围内,共生共亡的生态制约,都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最初的农业生产,自然生产力几乎决定一切,当进入工业化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让农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农业在为人们提品、市场、原料、外汇等生产上,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自身来换取生产。只知贡献,不求保护自身的发展行为,破坏了资源环境,污染蜕化严重,最终造成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实际上这不是对农业特点的新发现,而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的生态特点,还农业的自然生产力。而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其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对农业生态的建设等诸多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就成为人们看好它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人类自身发展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获得心灵的释放,于是多样化的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产生了,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享受生命。从这点上看,如果生产创造了消费,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消费的现实条件,那么消费创造的市场和生产行为,也更具有开拓力和想象性,也更人性化,观光农业就是最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何景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J].农村经济,2005(1).

3、陈艳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3篇

1有机农业———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1.1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需要江西省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资源,物华天宝。伴随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化学投入品不断增加,普遍存在使用不科学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致使环境污染及农产品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常有发生,有益生物减少、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日益严重。而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改善的作用,促使农业资源内部循环,不但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废弃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耕地肥力,实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6]。

1.2绿色崛起的需要相对其他省份,“绿色生态”是江西最有特色也是最大的优势,因为,这里有全国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江西全省5条河流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常年保持在80%以上;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居全国第2位;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绿色崛起是江西自身最大的责任,江西至今还有21个县没有摘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仍有132.5万。江西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江西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但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进出口总额等重要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都不到3%,有的甚至不到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但经济欠发达地位仍未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不足仍是江西的主要矛盾。”[7]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曾指出,“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加快发展中切实保护好、建设好青山绿水,是江西需要破解的最大难题。”因此,不难发现发展有机农业产业是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

1.3现代生活对食品高质量的需求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近些年我国多次发生因食用受农药、重金属、添加剂污染的食品而危害身体健康的事件。国家把食品安全上升到很高的高度,专门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安全、优质的食品是目前广大消费者迫切需要的,而有机农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投入品,在采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全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有机食品质量控制程序,因此有机食品能满足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并且,还能提升该地区食品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1.4江西目前发展指导思想的客观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一重大战略是江西“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高效农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江西崛起,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快速健康地发展江西的有机农业。

2制约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因素

2.1企业自发行为与市场无序竞争江西有些有机农业生产企业光看到有机农业产业化前景潜力大,但没有具体从产前、产中、产后深入调研论证,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有机产品认证结果,执行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却不够严格,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不规范、水平滞后,有机产品达不到要求。极少数有机农业生产企业只放眼当前的市场利益,急于求成,不严格贯标,不是想办法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试图走捷径,甚至出现想方设法花钱买认证的现象。

2.2公众认知和诚信体系的缺失有机农业在江西乃至全国仍然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公众对有机产品普遍缺乏认识,广大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广泛认识和接受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这需各方的努力,如政府需加大投入、宣传、政策支持、示范和推广工作等。由于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差异性从直观上难于区分,消费者有疑虑是难免的,如果有机产品本身就存在品质问题,有机农业面临公信力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自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颁布以来,江西省有机农业每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有机农业企业、产品连续7年全国第一。在强劲的有机产品市场需求的驱使下,有些有机农业生产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仅注重数量的增长,盲目扩大规模,轻质量监督管理,有机产品认证的严格性也将会失去它的公信度。同样,如果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质检部门、认监委等不严格遵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不合格的有机产品流入市场那是不可避免的,将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及消费信心。

2.3有机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相对还比较落后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生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对环境、土壤、大气、水源、投入品及栽培技术有严格的标准要求,江西省目前面临的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择和繁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江西省有机农业关键技术研究薄弱、专项经费投入少、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8],这样使得江西省有机农业科学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一是理论与战 略研究层次不高,缺乏高层面的发展战略研究,仅仅集中在区域性有机农业发展问题上的研究。二是产品及技术应用缺乏系统化研究。国内有关有机肥、生物农药的有些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有机农业生产,但有机农业生产缺乏系统化的投入品研究和应用支持。三是关键技术研究综合性不强。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缺乏全局性的系统研究,大多数研究成果应用面受限于田间尺度[9]。四是地方特色品种的发掘、保护、利用研究不足。

2.4政府支持有限江西省各级政府还没有明确的对有机农业的扶持政策、项目专项支持,其产生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关注。一些欧美发达地区为了鼓励有机农业,不但出台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对获得认证的产品、农场、企业等给予现金补贴或专项支持,而且每年对有机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机构、学校、咨询机构等都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定向项目支持。

2.5规模小,效率低目前,江西省有机农业生产还存在规模小、生产群体散、农产品种类多而乱等现象,在有机市场培育、服务体系健全方面江西省也需要不断完善,生产成本高,致使江西省内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严重影响了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销售量增长速度。江西省有机产品发展上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类及产品初加工上,需求量大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安全有机畜牧、水产品和深加工品严重缺乏,有机产业化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脱节产生有机食品生产不足和过剩同时存在。

3加快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机食品在江西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国家方略为有机食品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江西省有机农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要以对待任何一项新兴事业应有的谨慎和冷静,妥善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和矛盾,精心培育这项产业不断走向成熟、壮大。针对当前江西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大政府的合理引导与支持国家认监委颁布《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以来,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为加快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有机农业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及社会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例如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中,防治病虫害的能力还比较弱,有效的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肥力投入的措施和手段仍没有保障;在市场管理上,有机食品生产流通和规范销售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部门、多领域,需要各方面的合作研究和共同努力,特别是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3.2制订有机农业的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江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既面临着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矛盾,又面临庞大的消费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压力。从长远看,有机农业的终级目标有助于上述矛盾的解决,但从近期效果看,我们还无法全面承受这种生产方式的转换成本。有机食品的开发和认证,毕竟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标准体系,需要选择有条件的生产区域,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遵循特定的生产方式,实现行为和理念的统一,甚至牺牲相当的产量,所以,当前有机食品的发展一定要规模适度,要适应江西省省情、农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情,稳步推进。不能脱离江西省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规模小、农民教育程度和法律意识水平低等现状,不宜轻率提倡建设有机食品县等不切实际的做法,盲目追求有机食品的发展速度。同时,要正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同步发展的客观现实,在开发、管理、宣传以及消费引导等方面妥善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秉赋差异、生态条件差异以及不同的市场需求分别突出不同的重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和谐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链态 主体竞争力 农产品 流通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 the "Chain State" Competitiveness,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XU Mingsheng

(Hyde on the Public Record Ele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200135)

Abstrac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ural development, to revitalize rural elements, accelerat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ural resources and the promotion of farmers' income growth in important ways.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chain state" of the main competitive ed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build a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system,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Key words chain state; main competitivenes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ilation

1 “链态”介绍

“链态”①指果蔬农产品产销经营者之间建立的供销关系的型式分类,是农产品的全流通过程。我国果蔬类农产品流通存在多种渠道,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等农产品流通研究机构将其主要归为五类“链态”。按照果蔬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自然链、中介链、定向链、直采链和一体链。

自然链:“农户-农村经纪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集贸)市场―消费者”;

中介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 ―农村经纪人―批发市场―超市―消费者”;

定向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采购供应商―超市”;

直采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连锁超市”;

一体链:“生产基地―连锁集团――连锁超市”。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果蔬农产品按“链态”的比重划分,自然链和中介链占果蔬销售比重的73%以上,定向链约占12%,直采链约占2%,一体链约占5%(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我国的果蔬农产品的供销关系依然以自然链和中介链为主,农产品流通方式较落后。

2 “链态”主体的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蔬菜产量约6.41亿吨,销售量约为5.48亿吨;水果产量1.14亿吨,销售量1.02亿吨,果蔬主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直采、加工企业收购、大型连锁集团一体化采购、农贸市场采购等渠道进行流通。其中: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的比重约占总量的73%,大型超市定向直采的约占2%,大型连锁集团一体化采购的约占4%左右,经由初级农贸市场销售的约占7%,其他如机关、学校、军队等采购约占14%左右(如图2所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集)贸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村经纪人、连锁集团是“链态”中的农产品流通主体。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批发市场是销售流通中的重要角色。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15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果蔬农产品的主要渠道,以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为例,有70%以上的果蔬农产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从果蔬农产品的供应结构看,大城市已形成果蔬农产品的大市场、大流通。

2.2 农(集)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执行者

我国农(集)贸市场现有90000家,其中:建在农村的有 60000家,分布在城市内有30000家。农(集)贸市场主要体现的是交易、服务和物流功能。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集)贸市场年交易额达1.5万亿元左右。在我国的中小城市中,农(集)贸市场的集散能力比较强,成为果蔬农产品不可或缺的执行者。

2.3 大型连锁超市是农产品流通的新兴力量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经由超市销售果蔬类农产品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2000年超市经营农产品的份额在大城市的农产品销售中已占到20%以上,2003年全国74万家超市销售水果、蔬菜、肉类等生鲜农产品1250亿元,占销售总额的27%。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大型连锁超市已成为消费者放心的“菜篮子”,特别是“农超对接”工程开展以来,其在稳定价格、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4 农村经纪人是农产品流通的催化剂

近年来,农村经纪人发展迅猛,其数量已近千万,以苏果超市为代表的大型连锁零售商,在进行产地采购时, 70%以上是通过产地经纪人直接或间接进行采购的,这也是目前国内开展产地果蔬采购进货的普遍模式。实践证明农村经纪人的活跃程度与当地果蔬农产品流通效率成正比,是农产品流通的催化剂。

2.5 连锁集团是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倡导者

连锁集团通过建立果蔬生产基地进行“直采”的模式(即直采型或一体链型)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根据相关部门统计, 2009年家乐福与166个农民合作社的5万中国农民加入了家乐福“农民直供”项目,每天有超过35种农产品“零费用”进场销售,“直采”模式降低了30%的流通成本,增加了农民50%的收入。

3 提高“链态”主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3.1 积极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建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针对果蔬等鲜活农产品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植政策,如“双百市场”、“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等工程。国家已分批分次的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链态”主体展开了全面的扶持和资助,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和参与工程,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在示范中不断提高“链态”主体的竞争力。

3.2 加强“链态”主体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村经纪人的信息化水平。调研发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一般,软件也主要以ERP等为主,业务规范和管理软件较少,提高流通效率、规范交易、分析果蔬农产品数据的软件更少,亟待提高其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

调研发现,很多连锁集团、大型超市的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但与供货商等的外部联系依却仍停留在纸质单据上,没有统一平台,亟需建立农产品流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机具,提高果蔬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3 “链态”主体应统一协调各参与者的利益

各条“链态”能否有效运作,取决于链条上各个参与方是否能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调研发现,“链态”中的参与者都属于独立的法人,由于其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造成同一“同一链态”的利益冲突,“链态”主体应协调各参与方的利益,从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为竞争―合作―协调关系。“链态”主体的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协调,包括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二是物流的协调,包括农产品的贮藏、包装、运输等。“链态”主体的协调性制约着“链态”竞争力,因此,一定要加强其统一协调能力。

本文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流通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2009BADB6B03)部分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刘普合,申冬华,王勇.从“链态”看我国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

参考文献

[1] 刘普合,申冬华,王勇.从“链态”看我国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

[2]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发展研究会.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武陵源区;旅游;农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78-02

引言

武陵源区域的风景资源不仅具有雄奇、诡橘、秀逸、幽深、险峻、妖媚、狂野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还具备物种多型态的生态价值,其中的武陵源景区的面积只占据397km2,却显得整体宏大,植物垂直分带鲜明,群落显得特别完整,生态也很稳定。区域地貌海拔相对高差近千米,气候反差也很明显,因此被誉为“科学的世界,艺术的世界,童话的世界,神秘的世界”,同时,武陵源区复杂的地形和多型态的生物种群,也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本文首先对旅游产业融合理论进行梳理与发挥,然后再对武陵源区域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多型态优势进行分析,以实现武陵源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现状

关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理论层面,如张海燕、王忠云(2010)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产业边界及其互动机制,提出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关系[1]。本文就是针对生态农业这以具体的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通过对他们之间的融合过程进行研究,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利互惠,共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武陵源区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研究

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不能忽视生态农业的合理性规划与开发,可以说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一个非常复杂过程,第一,要动态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与市场对接,才能够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第二,要从市场供给能力出发,利用先天优势来激活产业;最后,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相关利益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导作用。因此,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需要从消费市场需求与产业供给等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基于市场需求的武陵源区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旅游需求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特征[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消费需求多样化;第二,消费结构得复杂化;第三,旅游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因此,需求结构和消费模式的改变推动了旅游产业融合趋势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同时在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的利诱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供给开始不断的完善,并向适合消费需求的主流方向进行发展,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多型态原则,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开发“武陵源山水休闲生态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武陵源区旅游产业应该市场需求出发,借助于成熟生态农业技术与完善的产业制度作为两大产业融合基础与保障,通过以旅游企业为主体进行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和以农业旅游产品为载体的旅游项目开发,将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完美地展现给旅游消费人群,以便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基于产品供给能力的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过程研究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产业供给能力是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源泉,也是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的本质属性。武陵源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是其发展旅游产业的根本,没有古老悠久的开发历史,没有帝王祭祀、历代圣贤题留的碑刻铭文,它却具有另一种原始的野性美和自然美,正是这种独有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让武陵源成为人类科研宝地、览美天堂、生态旅游的乐园 [3]。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在融合过程中一些先行产业组织与机构,首先应该对武陵山区与旅游资源与生态农业资源的旅游经济开发功能进行识,鉴器别优势互补之处;然后对两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为两者的融合找到突破口,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进而淡化原有的产业边界;最后再结合两之间的内部功能所发挥的市场价值活动,进行市场的开发,在价值链与市场价值探索上达到共识。

三、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模型构建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有各自特定的技术、产品、企业及市场等共同构成的产业边界 [4],且他们之间是不相关的。随着产业之间的开放性不断的增强,对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管制放松、产业管理改革等方面也出现有所突破,于是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也就开始出现,并通过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企业以及市场方面的研究来分析两大产业之间融合成的不同类型。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都是以单纯的自然资源旅游项目为主,借助其独特的地势地貌来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是几乎相同的景色容易旅游消费人群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对旅游产品评价不高,但是如果在产业系统要素的互动作用影响下,从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层面来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以便建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使产业融合得以最终实现,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是建立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现已开放的条件下,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开始在制度、观念上开始改变,并在技术扩散、产品、企业以及市场的推动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相互渗透,并开始从事多元化的旅游活动;在产业观念的引导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出现融合,并且两大产业中的相关企业突破产业束缚实现渗透性的开发与发展,在产业融合大势所趋的背景与产业技术的推动下,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融合现象;当融合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具有良好旅游消费市场前景时,就会促进从事融合型旅游产品生产企业的成立,这即实现企业融合。当然,旅游企业多元化行为会受到市场管制限制,当管制放松即制度融合后,又会更有助于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融合(见下图,其中A为旅游产业,B为生态农业;白色三角形代表旅游产品,黑色三角形代表生态农业产品)。

从上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可以看出,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是一个过程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有宏观方面的因素的变化,如政策改变、制度支持等,导致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业与生态农业这两大产业突破产业边界开始走向融合;中观方面的因素,如产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导致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与生态农业产品开始突破产业边界,相互融入到产业的发展当中;微观方面的因素,如技术、产品以及市场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因素使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与生态农业产品在两大产业营造的环境下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两大产业的和谐发展,这些因素在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民族村寨旅游要进行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与生态农业融合需要这些子系统的共同促进才能实现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

[2] 张功让.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