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

宏观经济展望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1篇

对中国而言,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迅速下滑的迹象,中央政府迅速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庞大的投资计划拉动内需以防经济过度下滑,但在全球经济处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商业银行也将面临不良资产反弹和经营业绩下降的巨大经营压力。

全球经济正陷入全面衰退,通货紧缩日趋明显

全球经济正陷入全面衰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但实体经济的衰退仍在继续加深。当前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疲软和发展中国家产能过剩并存的矛盾日益凸显,短期内看不到推动经济周期回升的新力量。根据IMF在11月6日的最新预测显示,2008年预计全球GDP增长3.7%,2009年进一步下降到2.2%。

发达国家全面陷入衰退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程度的加深,欧洲金融机构遭受重创。全球金融机构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全球信贷紧缩。通常将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定义为经济衰退。据此定义,欧洲和日本的GDP增长率在2008年第2和第3季度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标志着已经陷入衰退。而美国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0.9%、2.8%和-0.5%,虽然第四季度GDP负增长已成定局,但美国官方机构国民经济研究局还是在12月1日提前宣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并将衰退开始时间确定为2007年12月。

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放缓

2003年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强劲增长,但由于自身市场空间有限,其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亚洲国家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因此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不存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达国家“脱钩”,发达国家一旦出现经济衰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高速增长也就难以为继。不过,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内部需求巨大,同时中产阶层正迅速成长,因此内部消费需求有望成为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通货紧缩日趋显著

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采取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危机,1%的超低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刺激了银行信贷的扩张,流动性过剩在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目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可能陷入“U型”衰退,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萎缩将导致全球性的通货紧缩。

从货币角度看,信用紧缩特征显著

银行信用的扩张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扩张的根本原因。2002年全球实际信贷增长率仅为4%,到2007年则达到16%的高峰。然而,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欧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伴随着经济衰退和信用风险上升,金融机构普遍收缩信贷,使部分行业和企业资金链容易断裂,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的衰退。

从商品角度看,大宗商品和零售商品价格将继续下降

在普遍预期全球经济增长陷入衰退的背景下,近期农产品、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CRB指数(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在2008年7月2日创下历史新高473.52点后,开始一路下跌,至2008年11月21日已累计下跌了51.14%。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因此出于避险的目的,各类资金增持美元资产,引起美元大幅度升值,从短期来看,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因此随着美元继续升值,大宗商品价格还将进一步下跌。这将大大缓解前期因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快速上涨给企业成本提高造成的压力。但在目前需求萎缩的情况下,零售商品价格将继续下降。

中国经济周期下行趋势已经确立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周期性调整叠加导致增长放缓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增长模式相对粗放,经济结构偏重传统的重化工业,如此的增长模式和结构是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的。为此,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上支持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对前期投资增加较快的“两高一剩”行业进行限制,这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短期内将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我国经济也处于经济景气周期的拐点,双重因素的叠加将导致经济增长加速放缓。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态势良好,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尚可。但10月份开始,我国一些主要经济活动指标加速下滑,预示未来增长前景悲观。展望2009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三大动力呈现疲弱态势:

全球经济下滑,外部需求减弱,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将显著下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0.1%提高到2007年的21.5%,我国经济增长对外依赖性增强,经济周期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开始呈现趋同性。近期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将显著下降。

制造业产能过剩日益突出,房地产市场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下降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强劲上升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8.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3.3%,突出表现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快于其他行业。2007年末,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4.5%,较2002年末上升了10.4个百分点。目前,内外需求下降将使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导致企业未来投资意愿下降,资本形成对GDP的拉动作用将明显下降;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令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长不容乐观。总体来看,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将下降。

财富缩水,失业增加,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200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屡创新高,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消费增长相对平稳。2003年以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收入,因此从今后几年来看也不能支持消费过快增长。同时,部分企业效益下降导致隐性失业增加,工资收入下降,再加上前期投资股市和地产的市值缩水,使未来两年消费增长乏力。根据以上判断,我个人认为2007年是我国这轮经济增长的峰值,2009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回落至8%左右。

CPI触顶回落、PPI上涨压力缓解

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石油价格暴涨促使各国发展生物燃料导致食用粮食供给减少所致,因此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因需求减少快速回落,粮食价格也随之迅速回落。同时,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丰收,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由于食品在CPI构成中占比较高,粮价回落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回落也会使总需求减少,总体来看,未来几年我国CPI将呈现逐步回落的趋势。

然而,我国目前还存在对成品油、煤炭、电力价格的管制,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回落将有助于推动上述能源和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从长期看能源和资源价格具有上涨的刚性并对PPI产生上涨压力,但短期内,经济下行令工业生产快速回落,PPI上涨压力缓解。

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从2004年开始,工业企业利润增幅逐年下降,2008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685亿元,同比增长19.4%,显著低于2007年同期的37%。2008年1~8月份工业企业税前利润率为5.9%,较2007年同期6.38%明显下降,我国39个工业行业中税前利润率较2007年同期下降的有19个行业,较2008年1~5月份下降的有20个行业,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率大范围下滑。生产成本的提高和需求的减少使企业未来盈利能力降低。一方面,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需要放松管制以及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令生产成本存在刚性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内外需减少以及近几年很多行业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企业竞争激烈并难以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只能挤压自身利润。目前,工业生产增速快速下滑,工业品产销率迅速下降,工业制造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这将给工业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产生巨大的下降压力。

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走势

资本市场总体走势低迷,但会有阶段性较大反弹

2005年以来,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企业经营绩效稳步增长,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中国的资本市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经济增长偏快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对2009年而言,中国资本市场走势主要取决以下因素:

首先,经济周期下行持续的时间和幅度。目前,发达国家已经陷入经济衰退,市场最乐观的预期是美国经济要到2009年第三或第四季度才能走出衰退阴影。在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出台后,我国经济有望在2010年重新进入上升周期,届时中国股市才会随国内外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而震荡上行。

其次,企业盈利状况改善程度。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PPI逐步回落将有助于企业成本下降,但同时需求萎缩将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和库存增加,影响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从而制约股指的上涨空间。

第三,大小非解禁具有不确定性,对股指上升空间形成压制。如果按总市值减去流通市值计算,未来A股市场解禁的限售股规模超过9万亿,是当前流通市值的1.9倍。因此,未来股市要经受大小非解禁的严峻考验。

总的来看,2009年全球经济将处于衰退之中,我国经济增长也将处于低位,宏观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都不支持中国股市持续走强,但在2009年下半年,可能会因为政策面的改善或对2010年全球经济走出衰退的预期而出现阶段性较大反弹。

周期性因素将主导房地产市场下降

宏观经济运行存在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房地产业作为各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具有周期性变动的特征。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增长“拐点”的出现,经济增长开始处于下降周期,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进入调整。同时,前期支撑中国房价快速上升的因素已经发生变化,也决定了短期内中国房地产市场难有起色。

从供给方面看,未来两年商品房供给充足,空置率有所上升

2008年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7%;房屋新开工面积7.9亿平方米,增长7.3%;房屋竣工面积3.1亿平方米,增长9.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5亿平方米,增长7.6%。目前,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基本平衡,但已开工未竣工的商品房超过17.55亿平方米将在今后两年陆续竣工投放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0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1%。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增幅比1至9月提高3.9个百分点。根据中金公司测算,主要城市当前商品房库存还需要27个月才能消化。另外,近期“国十条”加大了各地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未来两年,大批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的上市将直接增大住房供应量。

从需求方面看,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和信贷紧缩使所谓刚性需求有所减弱

首先,投资需求受到极大抑制。刚性需求包括了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对于中低收入居民的自住房需求,需要通过保障性住房来解决。目前各大中城市已经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列入政府工作重要任务。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缓解通过市场方式解决住房需要的压力。对于投资需求部分,近期银监会再次重申了2007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中的有关要求,在当前房市低迷以及投资成本提高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已被逼出市场。

其次,信贷紧缩导致购房需求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无论自住还是投资部分的刚性需求只有通过银行信贷的支持下才能变成现实购买力。然而,在目前房市低迷和信用紧缩的情况下,银行因担心断供的信用风险上升开始主动压缩住房按揭贷款,居民因担心房价持续下降导致购房意愿下降也减少了对住房按揭贷款的需求。住房按揭贷款供给和需求的减少将使房价上涨乏力。

再次,人民币升值放缓导致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下降。前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人民币资产重估效应被认为是支撑中国房价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趋于下降的背景下,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价格已经出现贬值预期,相对美元资产而言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改变将促使热钱抛售中国资产变现,进而对房价产生下降压力。

总之,经济周期下行将使房地产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对房价产生下降压力,由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来看泡沫程度不大,因此,全国平均房价未来调整幅度不会太大。

拉动内需与宏观调控政策转向

拉动内需防止经济过度下滑

针对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国务院于2008年11月5日出台了“国十条”,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将每年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随后,地方政府也陆续宣布了共计约20万亿的投资。各主要商业银行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在经济低迷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既可以拉动内需,也可以在经济扩张时缓解经济增长中瓶颈的制约加快经济增长,同时对上述行业的信贷投入也成为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因此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会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从已公布的计划来看,拉动内需的措施主要还是集中在投资领域。对中国来讲,当务之急还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想方设法拉动消费内需,比如: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减税刺激居民消费、加大对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鼓励居民消费。防止部分行业投资扩大后加剧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矛盾的出现。

宏观调控政策转向

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及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从2007年末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年中的“一保一防”,目前工作重心又转变为“保增长,促发展”。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展望2009年,还将有进一步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出台。

财政政策方面,市场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预期强烈,预计2009年初推出,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2500元或以上。货币政策方面:

(1)预计2009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下降500个基点,从目前的16%下调至11%。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和银行“惜贷”,将使流动性继续收缩,央行将进一步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同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鼓励银行贷款,缓解实体经济资金紧张的局面。

(2)预计2009年内还将降息108个基点,1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44%和4.5%。这次中国经济下行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下行程度显然要高于1997年。因此,预期央行会采取更大幅度的降息措施。

(3)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已令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了变化,2008年12月2日,1年期人民币海外NDF价格为1美元兑7.3元人民币,意味着人民币贬值6.1%。然而,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直接冲击较小,因此人民币此时较大幅度贬值将承受来自世界各国政治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也不支持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能一定区间内盯住美元浮动。这样的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将主要取决于美元汇率指数的变动。

2009年商业银行业绩展望

自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银行业经营业绩持续提高,2008年中国银行业经营业绩将达到历史最好。然而,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拐点出现的背景下,2009年中国银行业业绩不容乐观。

首先,银行“惜贷”会导致信贷增长幅度有限。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将使企业信用风险上升,银行必然出现“惜贷”。预计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不会超过4万亿,信贷增幅会处于10%~13%之间。

其次,银行利差收窄影响盈利能力。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持续提高,但从2009年开始将发生逆转。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资本市场不景气导致资金回流到银行存款,并且储蓄存款定期化特征显著。二是2008年9月以来1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累计下降幅度高于同期存款利率0.27个百分点,而且自10月22日起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这些调整将直接对商业银行利差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中间业务增长乏力。最近四年,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火爆,使国际结算和基金代销及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加,2008年上半年由于信贷额度管制,息改费使公司业务条线的财务顾问收入大幅度增长。从2009年看,外需减少、资本市场低迷、银行“惜贷”等因素,将使商业银行主要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增长乏力。

第四,银行拨备压力加大。2003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借股改和经济周期上升的东风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不良贷款持续“双降”,这其中固然有公司治理机制改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政府干预减少等因素的作用,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宏观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极大地促进了银行业绩的提高。而面临经济周期下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会不会有较大幅度反弹,能否经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还存在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44-03

一、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宏观经济运行特点

自进入2009年以来,在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黑龙江省投资需求强劲增长、消费需求稳中见旺,在内需的强劲拉动下,全省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工业经济效益降幅持续收窄,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十分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省外贸出口下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遏制,物价水平持续低位运行,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巩固。

(一)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增速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持续回落,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经济逐步企稳回升。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9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快3.8和0.9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3亿元,增长5.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8%,比上年同期降低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 553.7亿元,增长10.3%,贡献率为62.9%,同比减少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 075亿元,增长9.5%,贡献率为34.4%,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效益降幅收窄

2009年年初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逐季走高,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 00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增幅分别高于一季度、上半年3和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86.1亿元,同比增长12.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 720.6亿元,同比增长8.4%。全省非油工业(扣除天然原油和天然气行业)增加值增长16.3%,其各月增速一直快于整体工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效弥补了因大庆油田减产带来的负效应。工业经济效益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 004亿元,下降40.6%,其中利润574.5亿元,下降52.1%,两者降幅分别比1―8月份缩小3.5和3.9个百分点。扣除天然原油和天然气行业,按可比口径计算,全省非油工业利税增长50.2%,利润增长38.9%。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

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67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 515.3亿元,增长45.2%,增幅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城镇投资增幅位居全国第5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为1990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大项目明显增加,全省城镇在建亿元以上建设项目684个,同比增加152个,完成投资1 050.2亿元,增长38.4%,拉动城镇投资增长16.8个百分点。建设资金充足,全省城镇建设项目到位资金2 840.7亿元,增长56.5%,增幅同比提高3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4.6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3.1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

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以及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汽车减免征收车辆购置税等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2009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3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农村消费增幅超过城镇,农村(县以下)零售额260.2亿元,同比增长18.9%;城镇零售额2 107.9,同比增长18.8%。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市场旺盛,零售额为302.8亿元,同比增长21.5%;批发零售业居主体地位,零售额2 034亿元,占全省零售额的85.9%,同比增长18.6%。

(五)外贸形势严峻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受此影响,黑龙江省进出口在2月份出现了负增长,且降幅逐月加大。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1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1%,降幅比1―8月扩大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6亿美元,下降22.3%;进口42亿美元,下降15.6%。从国别看,对俄贸易总额39亿美元,下降43.6%,所占比重也由上年同期46.7%下降为32.6%,其中出口25.2亿美元,下降45.2%;进口13.8亿美元,下降40.5%。实际利用外资下降。前三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下降10.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5.3亿美元,下降13.3%。

(六)各项贷款增幅连创新高

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9月末,余额达到5 915.2亿元,同比增长26.5%,增幅连续9个月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 711.7亿元,同比增长34.5%,增幅提高17.5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余额2 554.5亿元,同比增长6.5%。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 0687.3亿元,同比增长24%,增幅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 636.8亿元,同比增长32.9%,增幅提高25.6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为6 385.7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

(七)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回升明显

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82.7亿元,增长6.3%,增幅分别比1―8月份提升5.3和2.7个百分点。主要税种“四升三降”,即房产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1.4%、27.0%、2.6%和4.7%;国内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下降31.1%、21.0%和8.1%。地方财政支出1 097.0亿元,增长19.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996.0亿元,增长21.0%。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53.9%、37.9%和32.4%。

(八)居民消费价格降幅收窄

2009年9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月上涨1.1%,比8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1―9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6%,降幅比1―8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类商品价格为“三涨五降”,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烟酒及用品价格分别上涨2%、0.7%和0.5%;衣着、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家庭用品及服务、食品,价格分别下降3.7%、1.1%、0.6%、0.3%和0.7%。1―9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比上年同期下降18.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

二、2010年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展望

从当前全省经济走势看,经济增长的亮点不断增多,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十分明显。展望2010年,尽管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还面临诸多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由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会逐步得到遏制,2010年黑龙江省经济有望步入全面复苏通道。

(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有利因素主要有:

1.产业基础较好。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整体实力有了很大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加,近年来,黑龙江省GDP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为未来经济快速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政策取向有利于龙江经济发展。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央一再重申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内需的增长。近期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振兴东北战略的内涵,这将强有力地推进黑龙江省经济全面振兴。

3.内需对经济的支撑力度较强。从投资需求看,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都将使投资需求热度不减。从消费需求看,随着国家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汽车、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回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政策将使农村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另外,近年来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在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增长15%以上。综合上述因素,笔者认为,今年黑龙江省内需对经济的支撑力度仍然强劲。

4.外部环境有向好迹象。目前,本次金融危机的源头美国经济正向好的方向发展,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在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全球衰退后,美国和世界经济已处于复苏的边缘。近来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都显示,美国经济在经历一年的大幅下滑后,正开始向好发展。世界经济的复苏将逐步扭转黑龙江省外需下降的局面,外需对经济支撑力度将有所增强。

5.物价水平会有所回升。目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已企稳回暖,总需求的回升将扭转物价下行趋势。另外,流动性逐步增强、货币供应加快、美元近期的贬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都会刺激市场的通胀,预计2010年黑龙江省物价水平会有所回升。

6.微观层面活力在增强。第三季度,全省企业经济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企业家信心指数122.2,比上季度提高4.5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25.3,比上季度提高5.5点,其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呈现“六升一平一降”,“六升”依次为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建筑业、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用电量看,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扭转了年初以来的下降态势,比上年同期增长0.3%。

不利因素主要有:

1.工业增长出现波动。一是部分行业经营困难。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前三季度,全省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2%。需求不振、国内外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低迷等因素使部分行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化工行业受需求不足和进口产品价格较低影响,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很大;玉米、大豆加工企业困难加剧,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二是工业增长出现波动。从工业经济运行轨迹看,二季度黑龙江省工业增速较快,7月、8月黑龙江省工业增幅呈现回落态势,9月份又重拾升势,这说明黑龙江省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三是经济效益回升缓慢。从工业经济效益各指标看,虽然部分指标有好转迹象,但经济效益回升缓慢,1―9月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大幅下降52.1%。

2.金融政策偏向政府投资,企业融资仍然困难。今年以来,尽管黑龙江省货币信贷增长强劲,但从资金流向看,大量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环境偏紧的状况。前5个月,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余额为125.6亿元,仅占短期贷款余额4.8%。黑龙江省为各类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担保的公司数量较少,受保额度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担保需求,企业无抵押物、贷款担保难落实等问题依然突出。

3.外贸进出口形势仍然严峻。前三季度,黑龙江省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受此影响,黑龙江省进出口在2月份出现了负增长,且降幅逐月加大。1―9月黑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0.1%,下降幅度分别比1―8月扩大了2.3个百分点,且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二)黑龙江省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测算,初步预计:

――2009年黑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0.6%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3%;第二产业增长12.5%;第三产业增长8%。2010年黑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2%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8%左右;第二产业增长13%左右;第三产业增长11.1%左右。

――2009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0.2%左右。2010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2.5%左右。

――2009年黑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 137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40%左右,2010年黑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 67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左右。

――2009年黑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 392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9.5%左右。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172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3%左右。

――2009年黑龙江省外贸出口总额为127.6亿美元左右,比上年下降23%左右;外贸进口总额为53.7亿美元左右,比上年下降15%左右。2010年黑龙江省外贸出口总额为137.8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增长8%左右;外贸进口总额为59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0%左右。

――2009年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859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2%左右。2010年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1 031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0%左右。

――2009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2%左右。2010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增长3%左右。

参考文献:

对当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初步分析[EB/OL].hlj.stats.省略/jjfx/jdfx/11336.htm,2009-07-01.

Macro-economic outlook in 2010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Xiu-f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formation center,Harbin 150001,China)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宏观经济预测;政策模拟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6-094-08

收稿日期:2012-08-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季度宏观模型的拓展:CQMMⅡ期”(10JJD79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季度地区经济模型的开发与尖用”(71073130);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扩大国内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08&ZD034)

作者简介:项目负责人:李文溥;本文执笔:李静、王燕武、卢盛荣、龚敏、李文溥。李静,女,江西弋阳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王燕武,男,福建莆田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卢盛荣,男,福建建瓯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龚敏,女,云南个旧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文溥,男,福建福州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参加本次预测研究的还有:林致远、崔庆炜及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部分研究生。

2012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的衰退以及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直接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企业投资增速的减缓以及继续执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等导致投资增速下滑,使经济增长率回落的态势不断延续。同时,由于企业对产能过剩的调整,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地刺激对实体经济的长期投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因收入提高而有所上升,但是依然难以抵消投资与进出口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因此,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稳定增长,为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值得关注的问题。

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利用CQMM重新调整了2012-2013年宏观经济趋势预测,模拟欧元区经济出现更严重的衰退和再次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针对今明两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当期应在实行常规力度的政策调控稳增长的同时把政策重点逐步转向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建议。

一、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一)模型外生变量的假设

1.美国及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假定

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是2012-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2012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进一步衰退,虽然第一季度增长0.06%(季节性调整后的环比折年率),但第二季度经济减速0.8%。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前景依然黯淡。IMF2012年7月预测欧元区2012年增长率为-0.3%。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伴随着失业率的缓慢下降,其增长逐步复苏;但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以及“财政悬崖”等问题将减缓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IMF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可能增长2.0%。2013年全球经济将有所好转,IMF预计欧元区经济将增长0.7%,美国经济将增长2.3%。

2.美元对欧元汇率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假定

根据上述对欧元区经济的预测,预计2012年下半年欧元区的经济减速将持续削弱欧元币值,至第四季度末,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可能跌至1:1.15的水平;2013年随着经济走势趋于平稳,全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可以维持在1:1.11的水平。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仍难以根本改变,但是短期内人民币双向浮动的可能性更大。受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速放缓,贸易顺差继续收窄,资本流入减缓。这些因素都将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也将有所放缓。预计至2012年末,人民币对美元将继续贬值至一美元可兑换人民币6.34元,2013年后恢复升值趋势,至年末可能达到6.28元。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假定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10月份调整后的统计口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2012年上半年维持平稳增长。课题组假定,基于应对经济增长减速的需要,下半年M2的增速将有所提高;第三季度为13.8%,第四季度进一步提高到14.2%。2013年基本维持14.3%的增速。

4.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变化的假定

假定央行在2012年的第四季度还将降息一次,使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达到5.75%;2013年则维持该利率水平不变。

(二)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1.GDP增长率预测

基于上述假定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由于欧元区经济减速等国内外原因的作用,2012年中国GDP增速下滑至8.01%,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但2013年的GDP增长率将回升至8.29%。从季度同比增长率看2012年第三季度GDP可能增长8.11%,第四季度预计回升至8.20%。模型预测表明,2012年下半年即使遭遇欧元区经济大幅减速,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当局仅需通过适当降息及适度的财政扩张政策予以及时应对,并保持M2增长14%左右,那么,中国经济仍能保持适度增长,GDP的增速仅会出现小幅下滑。

2.主要价格指数变化预测

模型预测,2012年,由于外部市场需求减弱及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等原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将大幅度减轻。预计2012年全年CPI将上涨2.9%,同比下降2.52个百分点;到2013年,CPI可能回升到3.27%。分季度看,CPI至2012年第三季度可能下降至最低点2.24%,之后逐步回升,直至2013年第四季度的3.90%。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在未来两年内也将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2012年PPI涨幅将下降至0.3%,2013年可能上升至3.45%。分季度看,PPI于2012年第三季度将可能上涨0.48%,之后小幅波动持续上涨至2013年第四季度的3.66%。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P_I)预计为1.98%,同比下降4.57个百分点;2013年P_I可能上升至3.27%的水平。分季度看,P_I的同比增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2.31%下降至第三季度的1.58%,而后开始回升,第四季度将达到2.41%。至2013年第四季度,还可能达到新的高点,即4.55%。2012年GDP平减指数(P_GDP)将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达到1.85%;2013年可能提高至4.31%。分季度看,将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2.95%降至第三季度的1.09%,第四季度维持在1.56%;进入2013年,开始提高,到第四季度将达到4.42%左右的水平。

总体而言,在欧元区不会分裂而且中东局势不会演变成石油危机的前提下,2012年中国经济不会快速减速,进一步降息引发通货膨胀反弹的可能性很低。

3.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增长率预测

(1)进出口及外汇储备增长率预测

模型预测,2012年欧元区经济减速将再次冲击中国的进出口。其中,2012年以美元、按现价计算的出口总额预计能增长10.82%,同比将下降9.77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增速可能下滑至5.76%,同比下降19.21个百分点(见表1)。分季度看,出口增速在2012年第三季度有望维持在11.55%,第四季度上升至13.95%;进口增速在2012年第三季度可能降至6.63%,第四季度进一步降至3.08%。由于进口增速下降的幅度大大超过出口增速的下降,贸易顺差因此扩大,2012年外汇储备预计依然可以增长3.98%,但是同比将下降17.45个百分点。至2013年,随着外部市场恢复稳定,中国进出口增速将有所恢复。以美元、按现价计算的出口增速,2013年预计将达到15.93%;进口总额预计将达到10.88%。外汇储备在2013年将可能增长10.75%。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

模型预测,2012年,在外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适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但投资需求的扩张速度将显著减弱。按不变价计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预计为8.97%,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为20.4%,同比下降5.41个百分点。2013年,投资需求将随着经济增速的提高而有所增强。按不变价计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预计为9.05%;按现价计算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为18.34%(见表2)。

(3)消费增长率的变化预测

模型预测显示,2012年按不变价计算的居民消费总额预计将增长8.27%,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将下降到7.18%。2012年按现价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3.75%,同比下降5.19个百分点;2013年预计将增至18.05%。

二、政策模拟

中国经济从2010年第一季度起,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且近期内世界经济前景仍然扑朔迷离,难以乐观,国内各界尤其是地方政府关于再度启动大规模投资刺激政策的呼声不绝于耳。课题组利用CQMM分别模拟了(1)欧元区经济出现更严重衰退,并拖累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外部经济因此进一步恶化,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2)再度启动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将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何种影响?在此基础上来回答再度启动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的必要性。

(一)欧元区经济出现更严重衰退

课题组假定欧债危机发酵升级,2012年下半年欧元区经济进一步减速,全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将收缩1%,比基准预测中的假定下降0.7个百分点;2013年进一步减速3%,比基准预测中的假定下降3.7个百分点。受此影响,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下滑至1%,比基准预测中的假定下降1个百分点;2013年仅能增长0.6%,比基准预测中的假定下降1.7个百分点。同时,欧元对美元进一步贬值,2012年底l欧元可兑换1.11美元,2013年底维持在1.05美元的水平。此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依然维持基准预测中的假定。

基于CQMM的模拟结果如表3所示。欧元区危机的加剧将导致中国进出口增速更大幅度下滑。2012年中国出口(按美元、现价计算)仅能增长6.42%,与基准预测的值相比,将下降4.39个百分点;2013年出口增速可能降至1.43%,比基准预测值下降14.5个百分点。2012年进口增速也将降至3.94%,2013年进一步下降至5.81%。2012年净出口总额仅能增长4.33%,2013年将可能为负增长,但依然保持顺差。出口增速下滑将进一步压低中国经济增速。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GDP因此仅能增长7.71%,2013年进一步下降至7.5%,分别比基准预测值下降0.31和0.79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深化将进一步压低中国的通胀水平。2012年CPI涨幅将为2.69%,2013年进一步下降为1.84%;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降至1.76%,2013年为2.86%;GDP平减指数也将分别降至1.72%和3.17%。与基准预测结果相比,上述价格指数均呈现大幅下降。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大幅下滑对投资需求形成一定支撑,2012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可增长9.1%,2013年增长10.24%,分别比基准预测的结果提高0.13和1.19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并有利于GDP增速的稳定。

模拟结果显示,即使外部经济情况继续恶化,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程度有限,其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经济增长率下滑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对稳定的居民消费逐渐成为构筑国内需求平台的重要力量。外部需求萎缩使投资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扩张。实行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将降低经济下滑对投资、就业、居民收入的影响,稳定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从而稳定居民消费及国内投资。国内需求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经济增长维持在7.5%的水平上。

(二)新增“2万亿”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模拟

“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政策的出台必然带动金融体系新增信贷的扩张,从而提高M2的增速。在保持上述基准预测对欧美经济、主要汇率以及贷款利率调整的假定下,课题组修改了对M2增速的假定,模拟由“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政策导致M2进一步提高,如M2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16%和17%,研判其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基于CQMM的模拟结果如表4所示。“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政策的出台可能使2012年GDP增长率上升至8.25%,较基准预测提高了0.24个百分点;2013年GDP增长率可进一步上升至8.86%,较基准预测提高0.5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以扩张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财政支出刺激性政策在现阶段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GDP的增长率,但是,其作用是相对有限的,仅为0.24-0.55个百分点。实施“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政策对投资刺激作用相对大一些。2012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因此可以增长9.58%,2013年为10.67%,分别比基准预测结果提高了0.61和1.62个百分点。实施“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进口需求的扩张。2012年进口总额(按美元、现价计算)可以增长5.86%,2013年为11.03%,分别比基准预测的结果提高0.1和0.16个百分点;但出口总额由于受外部市场萎缩的影响,仅分别增长10.69%和14.98%,比基准预测的结果略有下降。实施“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政策将显著拉升通胀水平。2012年CPI将上涨3.05%,2013年将上涨4.29%,分别比基准预测的结果提高0.15和1.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也将有所上升。

实施“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政策将进一步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与基准预测的结果相比,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今明两年将分别提高0.1和0.6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将分别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见表5)。这说明,尽管与基准预测结果相比,实施“2万亿”财政支出刺激政策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大,但在趋势上却将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的进一步加剧。结果显示,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下(如基准预测所假定),实施追加“2万亿”财政支出扩张计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GDP的增长率,但是力度有限;由此带动的信贷及货币扩张不仅会大幅提升通货膨胀的风险,而且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原已失衡的经济结构。

三、政策建议

本次预测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使今明两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全力以赴保增长还是在实行常规力度的政策调控稳增长的同时把政策重点逐渐转向深化改革,结构调整?课题组对中国未来两年经济发展的不同政策选择及其结果的预测与模拟结果表明,在外部经济形势恶化的极端假定下,明年我国经济的增长率预测值为7.5%。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降中趋稳”的态势正在确立。尽管由于欧元区经济衰退的冲击,将增大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滑的压力,但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7.5%的增速是近期可以实现的低线。另一方面,即使为提高增长而出台“2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经济增速也仅能拉升到8.25%(2012年)和8.86%(2013年)的水平,高低区间不过0.5-0.6个百分点。

在目前外部经济继续恶化情况下,中国经济尚能保持7.5%及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说明即使在目前,中国经济即使以内需(消费+投资)为主,也能大致支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如果认为8%的经济增长率是中国进人次高增长阶段之后的正常增长率。那么,可以得出的政策结论是: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不宜再度启动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因为,上一轮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在实现了保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进一步强化了行政控制资源的能力,挤占了市场经济主体资源份额,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提高了政府债务负担,通货膨胀率上升,等等。其中,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急剧上升更是值得关注。截至2010年底,中国政府债务余额约为17.47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余额为6.75万亿元,比2008年末多出1.43万亿元;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则高达10.72万亿元,比2008年末高出5.15万亿元,增长近一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债务之比由2008年的1.04跃至2010年的1.59。

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提高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第一,规模较大的债务水平挤压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空间。尽管与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比相比,2010年中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仅约为43.5%,仍属较低水平,但纵向比较看,2008年中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34.7%,两年间增长了8.8个百分点,增速较快。同时,从还本付息角度看,2011年,中央财政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高达1.35万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了10%,在支出规模上,仅次于教育、农林水事务以及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债务发行收入的比值更是高达86.3%,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如果将每年发行债务的收入用于还本付息的话,将只有13.7%的发债收入可以投放在其他用途。因此,债务规模增加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将部分抵消通过发债融资得到的资金,极大地压缩了未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操作空间。第二,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急剧上涨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大了短期偿债风险。2011年,地方政府到期偿还债务的规模高达2.62万亿元,约占到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一半。2012年、2013年的到期偿还债务规模会略少,但仍然超过了1万亿元。在今明两年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度放缓的背景下,这将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根据2011年审计署的第35号公告内容显示,2010年底,全国共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由于偿债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好借新债还旧债,甚至有出现了逾期债务的情况。第三,政府债务水平的迅速增加也将造成宏观上的风险。首先,政府举债扩张的最终负担者将是居民。因此,债务规模的增加将导致未来的税费水平提高,造成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消费意愿下降,从而再度扭曲总需求结构,反过来抵消扩张政策的效果发挥;其次,在正常税收增速无法保证如期偿债的情况下,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可以依赖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较高的债务规模将不利于财政体制的调整,也难以遏制地方政府放松的房地产限制政策的内在冲动。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4篇

 

一、2004年宏观经济回顾 

 

(一)2004年宏观经济面临两大不稳定、不健康问题 

 

一是重化工业继续加速增长且出现明显的过热现象,影响经济的平稳协调增长。2002年中期以来,工业增长明显提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轨道,其主要推动力是重化工业的加速增长,中国工业发展進入到“内生性”的重化工业化新阶段(这明显区别于改革前以国家主导的重工业优先战略时的重工业增长)。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前期的10-13%上升到最近两年多来的18%左右的高水平(见图1)。一批像汽车、电力、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进入高增长阶段,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2004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连创新高,重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率在2-4月份连续3个月超过20%,1-6月累计增长达19.7%;且上半年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6.1%,比上年的75.3%又提高了0.6个百分点。重工业快速扩张导致相关的能源供给和运输均出现了高度紧张,说明重工业开始出现过热现象,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与房地产相关性强的重型工业投资增长过猛、产出增长过快。一些重化工业产能的过度扩张(其中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的能耗高、污染大),对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 

 

二是内需的两个方面即消费与投资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增长态势,而且投资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存在相当大的扭曲问题。现阶段,过度依赖于投资的经济增长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投资高增长如果得不到最终需求的积极配合,将容易产生下阶段的产能过剩及投资的低效率;二是重化工业低水平投资扩张将带来严重的资源瓶颈问题,并对下游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三是投资的低效率扩张不仅将造成新的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加大金融风险,而且因为无法持续而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降低经济增长的宏观效益。 

 

因此,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遏制经济增长中的这些不健康、不稳定性因素,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宏观调控也由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回顾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投资增速逐季放慢,显现宏观调控的阶段成效。2004年1-11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9274.32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8.9个和2.1个百分点。从近几个月的投资运行来看,投资增长的降温有所反复,但总体上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形成,根据月度增长趋势图分析,投资增长的调整至少将呈现“两波”调整,第一波调整出现在3-5月,5月投资增幅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经过两个月的反弹,8月份又进入第二波调整,9月份的再反弹,原因是前两年基数偏低的作用,剔除基数的影响实际也是回落的,10月份和11月投资增长(分别为26.8%和24.6%)再次回落说明第二波调整将会继续。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0亿元左右,增长23%左右,低于去年26.7%的增长水平。 

 

2.工业增长前高后低,降温效果明显。在重化工业化过程显著提速的作用下,上半年工业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高,增长17.7%,其中有3个月增幅接近20%。下半年以后,随着以控制一些重化工业过热和房地产过热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长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走势。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911.08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我们认为,目前工业增长调整基本到位,从增加值增长来讲,主要是重工业降温明显,6月份以后,重工业已持续5个月回落到18%以下,降到16-17%的正常快速增长水平,相比而言,轻工业增长则一直保持15-16%的增幅,从而导致轻重工业增长差距缩小、结构趋于协调。而从工业行业的投资增长来讲,一些过热的重化工业投资增长逐季显著回落,初步实现了“软着陆”。初步预计,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比去年低0.3个百分点。 

 

3.消费需求稳中趋升。2004年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稳步小幅回升趋势,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387.60亿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2004年消费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实际消费增长比去年同期明显加快。1-11月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二是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下半年后农村消费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以来受粮食丰收和粮价大幅上升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从而明显刺激了农村市场的活跃。三是住房、汽车和电子通信三大消费热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3%左右,实际增长10%左右。 

 

4.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年贸易略有盈余。2004年我国外贸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超出年初的预计,贸易进出口出现连续第3年超高增长。即入世以来的贸易爆发性增长的格局继续保持,对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1-11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383.7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5296.06亿美元,进口5087.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7%和37.3%。二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外贸进口在下半年明显回落,由此使上半年贸易逆差的形势得以扭转。1-11月累计贸易顺差208.35亿美元。三是外资企业主导出口的局面进一步强化,1-11月份,外资企业实现出口额302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7.05%,比2003年全年提高2.4个百分点。四是粮食类、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口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对国际的依存度继续明显提高。我们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5830亿美元和560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6%,贸易顺差230亿美元。 

 

5.收入增长中城镇有所放慢,农村明显加快。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相对于前几年有所放慢,前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而一季度实际增长9.8%,上半年实际增长8.7%,呈逐季下降的态势。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放慢相反,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前3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1-9月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958元,增长24.9%。二是得益于税费负担的明显下降,前3季度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2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元,下降33%。 

 

6.物价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承受、可调控的范围内。在我们看来,2004年以来的CPI明显上升,并不表明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大,主要的问题是投资品的大幅上升(局部行业过度的非均衡扩张所致)对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显著压力。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消费品价格继续下降,只是降幅有所缩小。1-11月份累计CPI同比增长4%中,食品类的贡献率超过了80%,扣除粮食合理上涨因素的CPI增长不到1%。 

 

粮食价格以及食品价格的明显上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社会可以承受的。合理性在于,前期粮食下跌过多,前几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的过度下跌以及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而主动地减少播种面积,并不是粮食短期或中长期生产能力不足。粮食的上涨不仅符合预期,而且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日益失衡的城乡收入差距。说粮食上涨及食品价格上涨是社会可承受的,主要理由是:(1)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比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对粮食价格上升可承受力增强。(2)多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和工资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与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形成巨大反差,显示粮食价格的适度上涨并不会恶化居民的支出预期。 

 

7.企业效益继续快速增长,但库存增长有明显加快。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还有一个特征是,企业效益保持快速增长,即使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的半年中,企业效益仍然增长较快。这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此轮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有一些垄断因素或短期暴利因素在起作用,如石油行业利润增长具有投机和垄断两方面的原因,钢铁行业是房地产暴利的延伸,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持续性。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库存正逐步加快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10061.7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比上午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10.7个和4.4个百分点,同期应收账款净额为21968.9亿元,同比增长18.2%,比上年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4.4个和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产成品增长最多的是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加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都是重化工业部门,1-10月份这几大行业的产成品分别为654.29亿元、286.40亿元、273.28亿元和80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52%、32.88%、67.07%和29.43%。这些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效益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这在2004年的汽车工业中已有明显表现。 

 

二、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展望2005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继续趋好,但仍面临一些长期结构性矛盾和一些短期问题的约束。面临的主要短期问题有:农民收入增长难免会再次出现回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增长小幅放慢,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等。因此,我们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降温,GDP增长回落到8-8.5%,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将会继续放慢以及出口增长将显著降温。预计全社会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出口增长15%左右,CPI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左右。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趋势如下: 

 

1.投资增长:继续向下调整但仍然处于较高增长水平。在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投资增长有望实现“软着陆”,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加强投资需求调控仍是2005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投资增长趋势如何,关键在于宏观调控力度的准确把握。首先,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给企业更多的投资自主决策权,使2005年投资增长的总体环境趋于宽松。其次,2005年投资调控总体上仍将继续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这将保证投资增长在继续降温过程中实现平稳着陆。一是针对当前投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情况,2005年政府仍将会继续把紧土地和信贷两大闸门,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二是过热行业投资将继续大幅回落。受信贷紧缩政策、实施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及自发性需求增长将放慢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将会继续明显放慢,并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相关行业投资继续回落。在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及需求显著降温的作用下,汽车投资将会明显降温。三是由于国家在加强对过热行业投资的宏观调控的同时,对农业、煤电油运等薄弱和瓶颈部门则采取了各种“保”的措施,因此,这些部门2005年投资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总之,2005年投资增长率有望回归到适度增长区间,但同时也要注意,近几个月货币信贷投放急剧减少,其对投资增长的滞后影响有可能在2005年上半年显现。 

 

2.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但其增幅估计会比2004年略有回落。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名义增长率在12%左右)。在各项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作用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我国整体消费稳定增长的局面正在形成,这将使2005年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深层次问题对消费增长的制约还没有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可能对2005年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呈明显下降趋势。受经济景气回落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受到明显影响,消费者预期指数和信心指数一路下滑,从2003年12月份到2004年7月份两指数已分别下降了4.8个和4.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是影响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两项指数持续下降预示着2005年消费持续回升的难度较大。二是就业形势尽管有所好转,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这对消费需求增长仍有较大压力。四是2004年农民增收十分明显,但2005年要保持这一态势将十分困难,这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 

 

3.外贸出口增幅将会明显放慢,但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初步预计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15%左右。在我们看来,9月份开始的外贸出口和进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可能预示着连续3年的外贸超高增长将结束,进入到平稳增长期。其理由有三:一是连续3年外贸的超高增长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增长基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高增长有相当大的难度。二是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比2004年将有较大幅度的放慢,从而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形成较强的压力。根据IMF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2004年的5%回落到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由2004年的4.3%降到2005年的3.5%,日本则由2004年的4.4%回落到2005年的2.3%,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油价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现。与此同时,世界贸易增长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放慢,预计发达国家进口贸易2004年的增长率为7.6%,2005年将降到5.6%,回落高达2个百分点,这对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出口大幅放慢在所难免。三是入世效应将明显递减。出口增长的降温符合预期,但要防止其降幅过快过猛,我们认为仍然有较多对2005年出口起积极影响的因素存在:(1)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继续处于新一轮上升期,2005年经济增长的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仍然较大。(2)高油价尽管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预计2005年这一影响会有所减弱,一是全球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有明显提高,二是预计伊拉克政治局面逐步会有所缓解,俄罗斯石油供应也会有所好转,再加上沙特原油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这可能引起2004年终至2005年油价出现阶段性回落,这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会起积极作用。(3)随着入世过渡期后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会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4.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虽然2004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但2005年就业矛盾有可能更加严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根本无法缓解的情况下,一些新的就业问题还将突显出来。一是宏观调控对就业的影响在2005年将会有所显现。据有关专家测算,经济增长放慢使2004年减少115万个潜在就业岗位,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为4.5%。2005年随着投资大幅回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慢,就业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将会更加困难。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继续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还有,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大。从这些方面来看,累积的就业矛盾仍在增大。 

 

5.通货膨胀压力将逐步缓解。我们预计,2005年通胀率将会比2004年有所回落,CPI增长3%左右,比2004年降低1个百分点。主要理由有:(1)投资和出口增长率均将明显回落,使GDP增长继续调整,将使价格上涨在需求方面的动力有所减弱。经济增长率的继续回落特别是投资的回落将减轻中间需求的压力,从而使2005年物价上涨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物价上涨将面临供给方面的下调压力。这种下调压力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随着GDP增长的适度放慢和2004年国家加大了对瓶颈部门的投资,2005年煤电油运紧张的形势将会得到改善,特别是电力供应的改善将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产能将在明后年集中释放,这些大宗产品的市场可能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格局。这两方面都会使物价上涨的动力减弱。(3)从物价上涨因素的构成分析,物价上涨的空间将缩小。其中粮食对CPI的推动力将明显减弱,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将继续上升,预计2005年CPI涨幅在3%左右。非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有半年至一年的时滞),另一个是服务类产品的新涨价。我们预计,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2005年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高于10%,对CPI的贡献将不足1%(粮食价格上涨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关系大概是:粮价上涨1%,食品价格上涨0.3-0.4%),而根据1年多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200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导致2004年除食品价格外的CPI上涨不足1%,那么,2004年接近14%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2005年CPI的传导效应大致在1.5%左右(即所谓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将强于2004年,但上涨力度不会很强)。另外,服务类项目的上涨对CPI的贡献在0.5个百分点左右。三项合计,2005年CPI增长预计在3%左右。 

 

(二)两大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影响2005年经济增长率高低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房地产的增长,二是出口增长。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隐忧。2005年的具体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注意“两防”,即防止房地产继续向过热方向发展,防止出口增长下降过快过猛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房地产的问题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影响重大。如果近阶段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主要是对土地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房地产有可能继续向“泡沫化”方向发展。最近关于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再起激烈争论,这种争论的结果将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及其效果,如果“不存在泡沫”论占上风,后果则意味着已经呈泡沫化倾向的房地产将会继续加速发展,使“泡沫化”升级,甚至有演化为“泡沫经济”的危险。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偏爱和保护如果与正在对人民币升值进行豪赌的大量国际游资结合,“泡沫经济”的风险将迅速增大。相反,如果“泡沫”论占上风,将有利于房地产“软着陆”,中国经济不仅2005年会较为平稳,未来较长时间也会保持平稳健康的快速增长态势,这将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幸事。因此,控制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另外,2005年要高度警惕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估计,出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将对2005年中国经济产生如下不利影响:一是使高度依赖于出口增长的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放慢。2004年前3季度,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分别增长25.3%和47.6%,且对出口的依存度极高。出口增长的明显放慢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压力。二是出口增长的显著放慢,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市场竞争由此再次加剧,价格逐步走低,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再次大幅缩水,如果这一形势与最近几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相结合,有可能使经济再次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三是影响就业增长和民工增收。对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的不利影响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抵消。 

 

三、2005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方向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濟平稳健康发展,及针对此轮经济过热的特殊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双稳健”的取向,即由前期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具体的政策操作中重点体现结构调整导向,因此,又可以说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结构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最近,社会上对“双稳健政策”有些误读,不少专家认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最近央行提出货币供应量(M2)增长的调控目标为15%,比2004年17%低2个百分点,有人就认为这是货币政策更紧的信号,实际不然,2003年实际运行的货币供应量(M2)增长明显低于调控目标,11月末M2同比增长14%,很显然,2005年调控目标比其加快1个百分点,应该说货币政策是有所放松的。我们认为,2004年我国采取的就是“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双稳健政策”是对2004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稳健型政策的确认,并不表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2005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有紧有松,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 

 

(一)投资政策取向 

 

2005年国家对投资的控制仍然较严格,主要是因为当前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投资增长的“软着陆”目标还未达到,这部分是由于时滞因素的作用未充分显现,另外,就是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严重的结构性投资失衡问题。因此,要继续采取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对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如果2005年中期房地产及城建投资真正实现了“软着陆”的目标,那么投资增长可能会明显下降,此时,要防止投资下滑过度的问题,因为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投资贡献及其带动作用都非常大,它们的过度降温可能使投资增长下滑过度。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5篇

2011年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速由2010年四季度的9.8%分别降至9.7%和9.5%,上半年整体增速为9.6%,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一)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主要经济体呈缓慢复苏格局

2011年下半年,受总体宽松的货币环境、积压许久有待释放的消费投资需求和新兴经济体稳健增长等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加快,但复苏步伐仍将较缓慢。

一是主要经济体复苏态势进一步明朗。2011年一季度,主要经济体中,除美国、韩国GDP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下降外,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主要经济体GDP增速普遍回升。

二是欧洲债务危机出现重燃势头。2011年上半年,评级机构连续调降希腊、葡萄牙等国的债信评级,欧债危机隐忧重现。但为了维护欧洲经济复苏和全球金融稳定,IMF和欧盟自2010年5月即开始向希腊提供总规模为110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截至2011年7月已分5批拨付了173亿欧元,且还计划在今年9月出台对希腊的新一轮救助计划。在各方的联合援助下,下半年欧洲出现债务违约和重组的可能性不大。

三是发达国家债务负担过重。2010年末,美国、日本和欧盟的赤字率分别达8.9%、10%和6.4%,大幅超过3%警戒线。为恢复市场信心,美国和欧洲各国相继紧缩财政,在私人部门需求未完全恢复、政府支出又有所降低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将面临挑战。

四是美国大力度量化宽松政策仍将延续。虽然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促进美国经济继续复苏,但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如美元贬值、全球通胀压力加大、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较多新兴市场国家和欧洲央行紧缩银根,反过来减缓了经济复苏进程。未来一段时期,美国仍将采取多种措施保持宽松流动性,以此推动经济增长,上述负面影响仍将继续。

(二)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转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

2011年上半年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转向:第一次转向是在2011年一季度,由于新兴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在新兴市场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今年2月新兴经济体股票基金市场流出资金达创纪录的190亿美元,超过危机爆发后的单月最高流出规模,债券基金市场资本流入规模也较上年大幅下降;第二次转向是在2011年二季度,4月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疲弱、欧债危机重燃,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和利率水平与发达市场的差距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因此重新流回新兴市场。在欧债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预计2011年下半年新兴市场将继续面临国际资本快进快出、本币升值和资产泡沫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也将随之提高。

(三)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国内经济增速继续温和放缓

下半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等政策导向作用下,全年GDP增长仍有望保持在9.5%左右的水平。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外需增长乏力,贸易顺差将会继续收窄。一是发达国家复苏进程存在较大不稳定因素,新兴市场国家在政策紧缩后也存在放缓趋势。二是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给国内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在“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指导下,预计下半年贸易顺差将继续收窄,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会降低。从内生增长动力来看,内需继续得到支撑,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投资方面,在货币紧缩、财政刺激退出及房地产调控等负面因素,以及高铁和水利投资力度加大、保障房计划逐步落实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加快等正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下半年投资增速放缓幅度将较为有限。消费方面,随着通胀预期逐步减弱、居民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者信心反弹以及部分消费品消费刚性较强,消费增速将趋于稳定。

(四)通货膨胀压力犹存,宏观调控紧缩力度可能加大,但幅度有限

虽然上半年我国通胀压力不容忽视,但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我国出现严重通胀的可能性较小,全年可能呈“前高后低”的态势,预计下半年存在进一步加大紧缩力度的可能,但大幅加息可能性较小。一是近期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有所放缓,新兴经济体为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继续实施紧缩措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调,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弱。二是我国经济增长稳中趋降、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足、猪粮比较为合理、农副产品供给基本稳定,物价大幅上涨的内在动力不足。三是2010年以来,已经5次加息、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对回收市场流动性成效明显,因流动性过剩推高通胀的压力持续减轻。四是非食品价格在CPI上涨中的贡献逐步加大,在减库存效应的带动下,PPI涨幅放缓对非食品CPI的抑制作用将逐渐释放,有利于减轻整体CPI上行压力。

(五)政策调控力度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渐趋调整

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尚不明显,预计下半年调控力度可能加大,促使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一是已有调控政策将严格执行。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严格落实以限购、限贷、限外为主的调控政策,已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要严格执行。二是限购令范围扩大。7月初,政府明确指出,在一些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实施限购令,预计下半年,部委和地方的细化调控政策将陆续出台,使限购令扩大到三线城市。三是保障房建设速度加快。上半年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保障房建设一度进展缓慢。对此,中央政府已明确允许地方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部发行地方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房建设。预计下半年保障房融资难的瓶颈将有所缓解,开工建设速度有望加快。四是地方政府调控力度加大。当前,在地方融资平台还款高压下,地方政府在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层面有放松态势,个别城市开始放松限购令。最近“新国5条”的出台,及时遏制了部分地方政府企图放松调控的苗头,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性。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2006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初步遏制了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势头。但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尚未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预计2007年GDP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继续保持“增长较快、物价较稳、效益较好”的局面。但产能过剩压力和就业再就业压力比2006年加大。从国际收支源头控制货币流动性、进而控制国内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2006年,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党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初步遏制了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势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尚未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体制改革以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坚持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努力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使经济运行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一、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下半年在经济工作中狠抓政策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一)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

2006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反弹,带动工业生产屡创高速,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1.3%,经济运行出现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年中,中央出台了清查新开工投资项目、加强土地管理、控制信贷增长等针对性调控措施,并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2006年三季度以来,随着清查工作的深入,新开工项目增长势头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高位回落。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6.6%,累计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在投资回落的影响下,工业生产增速也逐步下降,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累计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见图1)

(二)货币信贷增速逐步放缓

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货币信贷投放过多。2006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8.43%,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高2.7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13.94%,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高2.69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9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26个百分点。针对货币信贷高投放的突出问题,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两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贷款利率、发行定向票据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并加强窗口指导。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8%,增幅比6月末低1.6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平稳回落,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扭转。1~11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29,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577亿元。11月份当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1935亿元,同比少增315亿元。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贷款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明显控制。

(三)扩大消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消费市场保持旺势

2006年以来,消费品市场持续保持购销两旺态势,出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形势。1~11月份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消费品零售市场趋旺主要得益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各地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加大了农民工工资及时兑现和清欠工作力度,调整了公务员工资标准,增加对农民的补贴,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和及时兑现以及其它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使农民消费能力增强,城乡市场差距进一步缩小,2006年1~11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2.5%,城乡市场增速差距由上年的2.9个百分点缩小到1.7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金银珠宝、通讯器材、汽车、石油及制品的销售增长率均超过20%。(见图2)

二、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使经济增速反弹压力依然存在

宏观调控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可能性继续存在

2006年1~11月份累计,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6.6%,仍高位运行。庞大的在建规模使投资增长的惯性较强。虽然宏观调控政策对新开工项目的准入条件、土地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但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地方税收的体制、政府对投资有权无责的软约束体制没有根本改变,投资膨胀的体制基础与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矛盾将考验紧缩投资的政策有效性。另外,与投资膨胀紧密关联的货币信贷过于宽松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三季度以来,人民币贷款增速小幅回落和同比少增主要是通过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少增实现的,中长期贷款同比依然多增。说明中长期贷款受庞大的在建规模影响增长惯性较强。从中长期贷款和投资到位资金增幅情况看,投资的资金环境宽松,投资增速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二)外贸顺差不断创出新高,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宽松局面尚未改变

2006年1~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5,93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10亿美元,增长24.3%。其中,出口8750亿美元,增长27.5%;进口7180亿美元,增长20.5%。虽然,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进口增速提高了3.4个百分点,但贸易顺差不断创出新高,累计实现1570亿美元(见图3),比上年同期增加660亿美元,顺差规模比上年同期扩大70%。在外贸顺差和FDI流入的推动下,2006年11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10,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国际贸易大幅顺差带动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增多,造成银行体系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从国际收支源头控制货币流动性、进而控制国内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粗放型盲目扩张所造成的能耗、环保压力继续增大,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趋势

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正在探索之中。按照“十一五”规划,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两个指标在“十一五”五年里每年下降2%。据国家环保公报,2006年上半年,COD排放总量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同比增长4.2%,这和“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每半年下降1%,呈南辕北辙之势。同样,“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耗每年应降低4%,但2006年前三季度仅下降了0.6%。根据经验数据分析,经济只有在接近潜在增长率但不超过潜在增长率的水平运行,经济能耗弹性系数才有可能回落到长期平均线附近的正常水平,目前这种明显偏离潜在增长率的粗放型盲目扩张使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经济增长中结构性矛盾突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难度不断加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分析系统”数据显示,代表即期经济景气走势的一致合成指数和代表未来经济景气走势方向的先行合成指数在2006年10月份已经出现明显回落趋势,说明经济运行出现高位趋降的基本态势。2006年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下半年增速略为放缓,但未出现明显下滑。据计量模型和政策背景定性分析,我们估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将为10.5%左右,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三、2007年中国经济展望

(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较好,但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大

2006年,针对世界各国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普遍连续提高利率为经济降温。各国宏观调控措施已经产生初步效果,国际油价和大宗初级产品期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资本市场也做出相应的反应。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仅呈现小幅调整。总体上看,我国2007年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仍然较好,高油价、高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所减弱,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明显增强。

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发展等内需因素增长强劲,人口红利等人口结构因素有利于我国保持高储蓄率水平,经济全球化带动的国际产业分工变化有利于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这些长期有利因素支撑我国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延长。同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包括政府职能、金融体制、土地管理体制、能耗环保监测问责体制和财税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2006年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在2007年效果将进一步显现。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投产,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煤电运支撑条件2007年将继续改善。这一切都为2007年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当然,2007年的经济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松局面和体制性的粗放型盲目投资冲动难以明显改观,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还需进一步转变,产能过剩压力和就业再就业压力比2006年加大。

(二)固定资产投资在政策引导下有望平稳回落

2006年出台的抑制固定资产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不仅有针对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的短期需求管理措施,还有不少意在调整投资结构、改善增长质量的长期性制度改革,特别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的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能耗环保问责制度等,这些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调控措施在2007年将进一步显现政策效果。预计2007年新开工项目增长过快的势头将明显得到遏制,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将整改甚至停建,这将有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降温。2006年1~11月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微增2.1%,盲目的招商引资已经受到一定限制。土地督察制度将进一步加大土地管理政策的落实,对土地的严格控制是2007年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最关键环节。只要有关政策真正得到落实,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007年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将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但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调幅度有限。一是在建规模过大,2006年新开工项目众多。截止11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267,839个,同比增加37,590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651亿元,同比增长21.3%;在建规模中需要结转到2007年继续施工的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增长惯性将使2007年投资减速有限。二是货币流动性过松必然导致中长期货款增速难以控制,银行追求经营效益的商业化目标将使收缩信贷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约束力有限。三是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宽松。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6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7.29,比上年同期提高17.12点。2007年企业自有资金较为充裕,货币宽松也使企业自筹资金条件较好。

综合以上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如果得到较好落实,可在土地方面对投资形成硬约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约束比2006年有所加强。在宏观调控政策紧缩和市场自发扩张两力抗衡中,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有小幅减速,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2%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1%左右。

(三)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旺盛态势

2007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作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惠民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在“多予”上采取了很多措施。2006年各地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逐步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建立并完善防止工资拖欠的法规和机制,认真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并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近年来,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还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增长水平,农民在连续几年收入增幅较高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同时,经济景气连续多年高位运行明显改善了城乡居民的收入预期,消费者信心增强。2007年,政府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将继续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将陆续推出和得到落实,消费增长的政策环境趋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活跃旺盛态势有望在2007年延续。

2007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住房成交量增长将放缓,住房改善对相关消费的带动作用会有所减弱。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政府公共服务的改善进程与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有较大差距,消费后顾之忧甚重,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明显于收入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0%,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实际增长7.5%,相差2.5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同期扩大1.5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交通、通信、旅游、餐饮、教育、医疗等服务性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消费市场呈现旺盛趋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

(四)进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强

国际上对2007年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走势的判断分歧较大,有些甚至悲观地预测美国房地产市场下跌将带来美国家庭消费下降,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会下调到1.9%(原来的预期是3.6%),预测中国出口将受很大影响。我们认为,近十年来,世界经济抗冲击能力明显增强,“911”等突发事件和高油价等因素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都比预期表现的要弱。世界经济抗冲击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全球化使冲击带来的风险在全球分散,二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石油等传统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减弱。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相互的贸易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贸易增长率回调幅度有限。

从国内看,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调整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政策将在2007年进一步得到落实,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国内控制出口增速的政策性因素和国内经济降温对进口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我国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国内不断提高的贸易便利化条件、企业技术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等多种长期因素决定着我国在世界贸易增长格局中的有利位置,综合考虑世界经济温和减速、我国投资和工业降温、人民币升值、国内进出口政策调整和各种影响外贸的短期、长期不同因素,预计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更加均衡发展,全年出口将增长15%左右,比上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4%左右,比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约1800亿美元。

(五)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假定世界经济维持平稳增长、稳中略降的格局,国际石油价格虽有波动但年均价水平比2006年略为下降,国内外没有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宏观调控政策操作上稳中偏紧,已经出台的治理经济偏快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土地控制措施)取得较好落实,并根据实际运行变化继续出台针对性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财政支出向有利于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倾斜;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6%和14%,新增贷款规模三万亿元,但严格控制中长期货款比重。在上述条件下,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5%,增长幅度比2006年回落1个百分点,回落到8%~10%的潜在增长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在经过连续两年较快增长后,增速将从2006年的5%回落到4.5%左右。第二产业受投资增速回落影响,重工业和建筑业增速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17.1%减速为15%左右,第二产业增速也由2006年的12.2%减速为10.7%。受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和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影响,预计第三产业增速2007年与上年基本持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

四、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稳中偏紧

2007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在总体上要坚持稳中偏紧取向,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继续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注重从改变国际收支状况来控制经济过热的资金源头,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突出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财政政策

要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工作。要抓紧研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方案及配套措施,做好改革前的准备工作;力争完成并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车船税条例;调整和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出台实施新的资源税制度。抓紧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完善印花税政策;密切跟踪已经出台的房地产涉税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严格按规定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部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为扭转国际收支失衡提供更加合理的财税制度环境。

积极调整政府直接投资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和农村公益业、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采购应以大力扶持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为重点。政府采购是体现国家意志、扶持本国重大技术发展的政策工具。应尽快将政府采购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政府采购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的扶持作用,加快其产业化步伐。

(二)货币政策

国内外经济金融的深层次矛盾决定了流动性过剩现象将在2007年持续存在,这将不利于抑制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建议200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稳中偏紧,继续把控制流动性过剩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加强流动性管理,要根据经济运行和投资的变化,相机采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定向发行票据、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等手段,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保持总量平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资本项下可兑换的改革力度。积极调整信贷结构。2007年M2增长率应控制在16%左右,M1增长率应控制在14%左右,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长目标控制在3万亿元以内。加大利率政策的调整力度,提高资金成本,防止资产价格继续快速上涨。

(三)外汇政策

积极分流外汇储备,促进官方外汇储备和运用的多样化。要藏汇于民,为居民持有、多种形式运用外汇创造条件。根据国际市场原油、重要金属等战略物资价格的变化,适时增加战略物资储备,扩大对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参与;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推动外汇储备积极管理。

加强外汇市场建设。在广度上,鼓励人民币衍生产品发展,在已允许开办人民币远期和互换的基础上,继续推出人民币期权和期货交易;在深度上,完善人民币远期交易,使之成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主要工具,允许中资银行参与境外人民币NDF交易,使中资银行可以对冲持有的外汇净头寸,增加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流动性,为发现合理的人民币即期汇率水平提供市场依据。

为全面反映经常项目收支变化情况,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应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统一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一是建立与货物贸易统计相对应的服务贸易月度统计报告制度;二是建立国别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三是建立相关服务行业进出口统计制度。

(四)投资政策

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以调整投资结构为重点,继续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使投资增长体现国家行业规划、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标准、安全标准等多方面的要求。要继续严把市场准入关,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环保、安全、土地等规定要求的项目,不予核准;对违规建设项目,要及时予以纠正,依法履行建设程序。对应报批审核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核手续。严禁越权审核,严禁化整为零规避审核。抓紧研究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具体办法,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要通过环保和安全措施限制相关产业投资。尽快制定与完善城市各功能区的环境容量标准,严格控制相关产业进入环境敏感区域。

(五)土地政策

2007年土地政策应该在贯彻落实2006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国家部委有关政策精神的基础上,把好土地这个闸门,将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落到实处,在土地供应、土地财政、土地监管等关口进行全面紧缩。一是严格土地执法,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收益征收情况的核查,土地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二是对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进行调整,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以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征地规模的冲动。做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工作,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做到价格透明、信息公开。三是强化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责任,由省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7篇

一、明年的经济形势很可能好于今年

我们判断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好于今年,经济增长率大概在8.5%左右。其基本依据是:

1、经济的内在增长趋势不断增强

1—10份我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和保持快速增长的基本事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这是财政、政策性支持为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经济内在增长趋势在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以“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正在加快向“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转换,特别是去年以来,居民对汽车、住房、通讯等新兴耐用产品的消费力在明显提升。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住宅业、通信业、汽车制造业、业等行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其次,民间投资的自主性增强。今年以来,自筹、外资、国内贷款增长明显快于预算内资金,前三季度,预算内资金同比仅增长2.1%,回落46.7个百分点;而自筹资金同比增长49.0%,加快21.2个百分点;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85%左右上升到89.9%。这说明政府主导因素在不断减弱,投资的自主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第三,居民消费预期和企业家投资预期快速回升。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6,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14.3点和7.3点,接近今年一季度创下的近年最好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由6月份的88.6点回升到9月份的93.1点。这些数据表明,消费者和企业家对未来经济走向预期良好。第四,增长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753亿元,同比增长了17.2%;1-10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27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1至10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472.8亿元,同比增长46%。大多数行业利润继续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2、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会有所好转

今年下半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都有经济复苏迹象,明年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不可能比今年更差。

美国经济在带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依然扮演着关键角色。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按年率计算达到7.2%,创近20年来的最高季度增长记录。特别是,前两年迟滞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恢复了增长势头,第三季度增幅达到11.1%,明显高于第二季度的7.3%。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10月份的81.7点上升至11月份的91.7点,达到了一年来的最高水平。大部分机构判断,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实质性复苏。

连续多年低迷不振的日本经济最近也显示出了好转的迹象,今年7-9月期GDP按照年利率换算增长了2.2%,连续七个季度出现实际增长率的正增长,复苏的基础进一步增强。在美国和亚洲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欧元区经济今年下半年也开始有起色,预计明年增长率可望达到1.8%。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景更加光明,今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可达5%,明年将提高到5.6%

基于这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的预测均高于今年。因此从总体上看,明年世界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好转,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会比较宽松。

3、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

从9—10月份的情况来看,在国家有效宏观调控下,前阶段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投资增长偏快、信贷投放过多等过热苗头也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投资增长快、消费增长慢的状况有所改善。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6%,比上月减慢3.9个百分点,与年初以来30%以上的高增长相比明显有所放慢。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猛的现象也有所缓解。相对而言,消费在三季度初步摆脱“非典”后进入正常增长阶段,10月份当月增长10.2%,是今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月份,也是今年增长速度首次达到两位数的月份。投资减速和消费提速的趋势开始显现。

信贷投放过多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针对前三季度特别是上半年货币投放过多、信贷增加过猛等情况,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控措施,包括加大对房地产贷款的管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窗口”指导等,应该说,其积极效应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在三季度贷款多增态势开始减缓的基础上,10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仅增加616亿元,比前三季度平均每月增加贷款2700多亿元的水平相比明显减少,同时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贷款比去年同月少增的月份。

这些成效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有利于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明年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4、国内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一些重大上的创新,保证了和经济的稳定,为明年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国内环境。

全会明确提出,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将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活力。

全会还要求,2004年国家在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政策措施。这将有助于农民减轻负担、扩大消费。同时,明年国家有望出台一系列促进收入增长、改善消费环境的政策措施,如个人所得税改革等,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消费的持续增长。

综合国际国内因素,总体上看有助于明年经济继续走高,如果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和“硬着陆”式的调控政策出台,我们预计明年我国经济形势会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走好。从三大需求看,受消费结构升级和物价上涨的推动,消费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10%以上,高于今年水平;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投资将继续较快增长,但会略低于今年的增长水平,达到25%左右;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出口基数较大等原因,预计明年出口增长率将回落到15%左右。综合定性分析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结果,明年我国GDP增长率可望达到8.5%以上。二、当前物价上涨不会导致全局性的通货膨胀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整体呈上升趋势。1—10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0.8%,10月份当月上升1.8%。1-10月份,全国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了2.3%,10月份当月上涨1.2%。伴随CPI上涨的是GDP、投资和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情形与1992—1994年的通货膨胀时期“似曾相识”,国内外对于我国是否会发生新一轮通胀争论激烈。我们认为,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当前局部性的物价上涨不会导致全局性的通货膨胀。

1、国民的总环境决定了发生1992-1994年那样高通胀的可能性很小

与90年代初期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总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

(1)供给能力大大增强。1992-1994年的过热主要伴随基础产品的短缺,因为那一时期基础工业仍然比较薄弱,当时出现的原材料紧张、电力紧张、价格上涨都是由这一状况造成的。但从21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短缺经济结束,基础产业能力有了巨大提高;一般产业的生产能力出现了普遍过剩,主要产品设备利用率不会超过80%。更为重要的是,供给增长的基础改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条件都可以支持供给能力较快增长,供给弹性大大提高了。

(2)市场主体更加成熟。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比1992年要快得多。今年以来钢铁、建材、电力等一度出现了紧张情况,在市场讯号的引导下,相关供给加速扩大。同时,个人的消费心理也更加成熟,消费失态有很大矫正,抢购行为不太容易发生。

(3)国际价格约束明显。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扩大,可贸易品比重增大,国内物价与世界物价关联度大大增强。尽管明年世界经济会缓慢回升,但国际生产能力总体过剩的状态不会改变,国际市场的通货紧缩趋势仍将维持并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产生制约。

(4)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能及时出台一些预控措施,预防经济过热。这些变化决定了发生1992—1994年那样物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2、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不会拉动价格的全面上升

毫无疑问,粮价上涨会带动物价总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首先,粮价上涨会直接带动食品价格的上涨。其次,粮价及食品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其它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造成其它商品价格的上涨。但是从我国经济的总体状况看,我们认为,这次粮价上涨,不太可能引领新一轮通货膨胀。

首先,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所占比例尽管仍然最高,但同上一轮通货膨胀高峰期的1993至1995年相比,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力已经减弱。

第二,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业生产与农产品原料的关系明显减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4.6%,比80年代明显下降。

第三,这次粮食价格上涨是由夏粮减产和秋粮收成不佳引发的。但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我国目前的粮食库存依然较为充足,通过调节库存完全能够弥补粮食缺口,价格上涨幅度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最后,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世界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世界小麦和大米等价格都有所上升,但目前主要粮食品种的国内价格仍高于国际价格,这将会对国内粮价的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不会引发价格的全面上升

其一,当前的CPI的上涨是由部分商品引起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除了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明显之外,其余商品价格多为下降。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会受到一些异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大幅波动,并模糊消费价格的真实变动趋势,因此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费价格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核心CPI)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这个指标来看,9月份我国的核心CPI增速依然落在负区间;10月核心CPI有所上涨,但增速仍然小于1%。这也说明,当前居民消费价格的持续上升是缺乏内生性的。

其二,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据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2003年下半年600种主要商品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供过于求的商品473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8.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27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1.2%;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许多商品由于供过于求或产品更新换代,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三,消费需求仍有很强的制约。保障机制的脆弱、收入增长缓慢与收入差距扩大并存导致近年来平均消费倾向和消费率不断下降。当前,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弱消费需求对物价上涨的制约还很强。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带动作用就不会像短缺经济时期那样强了。

4、经济发展存在比例不协调也构成了物价上涨的制约条件

一是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失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地由投资主导,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今年以来,这一现象有扩大趋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7 年来同期的最高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为近3 年来同期的最低点;投资率在进一步上升,而消费率还在下降。

二是沿海和内地发展失衡。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30.5%,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实现出口1225亿美元,占全国的64.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当前经济加速主要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加速,这些地区进一步主导经济增长,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三是中小企业增长偏慢。目前企业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大型企业的拉动,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则缺乏活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足8%,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的增长水平。

这些差距制约了经济的全面过热,也制约了物价全面上涨。

5、我国经济还有增长空间

从上说,只有实际产出超过潜在最大产出时才会出现价格全面上升。而我国目前比较公认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10%之间,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常态应该是连续四到六个季度在9%左右波动。那么,我国现在的增长速度还不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市场供给对市场需求的反映大大加快。如今年钢铁、建材、电力等一度出现了紧张情况,在市场讯号的引导下,相关供给加速扩大,很快就上去了。在供给能很快跟上需求时,或者说,经济增长还有空间时,物价不可能全面上涨。

总之,我们认为对明年我国的物价水平会保持上升态势,但不会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而将在一个合理的区间(1—3%)内运行。

三、宏观政策将会在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同时调整力度和结构

制度设计与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分不开的。如94年财政体制改革,与93年经济过热是直接相关的。另一方面,财税体制改革又会为中近期的财政政策提供最有力的体制基础,为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提供条件。所以,有必要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来理解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关注财税和体制改革对宏观政策的影响。

1、财税体制改革总体上会减轻税负

从《决定》来看,收入方面改革对财税政策影响是:总体上对各类经济总主体的税负要减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1、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将形成总体上的减税负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测算,2002年我国税费总体负担占GDP的25.1%,虽然低于发达国家的30%的平均水平,但却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16%-20%的水平,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将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2、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将有利内资企业发展。现在除流转税外,还有一些税种和税制不统一,据有关机构(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其宏观经济报告中)披露,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可能将外资企业所得税从15%提高到24%,将内资企业所得税从33%降到24%。但此举需要人大常委会做出立法修改。如果明年实现,将对内资企业有较大地刺激作用。

3、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推进企业投资尤其是推进高企业发展。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与考虑控制投资膨胀有关系。企业设备投资越多,税负越重。其对扩大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同时,造成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税负重于其它产业。近几年,消费和投资不足成为主要矛盾。转型将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尤其利于新增固定资产较多的企业。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将要缩小税基,现行税率不变情况下,所有企业的税收负担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当然,国家财政收入相应减少。明年增值税能否转型,或按什么方式和途径转型,这会对财政和企业有直接影响。据有关专家(杨卫华教授)估计,如果增值税转型后,在不允许把原有固定资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前提下,国家财政将减少收入200亿-400亿元。但从今年税收收入情况看(前三季度已达到1.5万亿元,预计全年将超过2万亿元),国家财政有此承受力。

4、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对支持农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方向,是根据我国三农特别是农民收入情况逐步用税收制度替代现行的农业税制,近期可能取消农业特产税,这对减轻农民负担有一定作用。

5、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将对明年出口有较大影响,进而也会使财政政策具有了一定的遏制经济过热的作用。今年出口大增既是好事,但增得太快会通过结售汇渠道逼使我多发货币。就这个角度而言,明年出口下降会减少因结售汇带来的货币供给量,这就使通货膨胀因素失去持续的力量。

2、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将会扩大改革所需的财力,而减少投资需求的财力

《决定》提出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这将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事权过多、财力不足的矛盾,除做好收入征管这个老题目外,关键要改革支出。今后的基本思路是,财政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国家政权建设、科技、、社会保障、农业、生态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不属公共产品的就不要提供。建立公共财政,要把老百姓纳的税,用在老百姓身上,不能成为政府投资国有企业去变成国有资产。这对今后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支出改革和明年形势走势,可能会使国债发行规模有所减少,而且重点会有较大变化,会更多地投向农村、社会发展及西部落后地区。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 “淡出”的时间,我们曾提出 “七上八下十走平”的设想:1997年到2004年,这是积极财政政策向上的时间,然后就要平滑下行,三年中国债和赤字要相应下降,到10年时要实现年度的财政收支平衡。这个趋势是很可能的。

3、货币政策将在金融改革中保持稳定

1、《决定》对金融改革的论述,基调还是在促进经济与防范风险中寻找一个结合点,这就是“稳健”的含义,因此,货币政策只能是稳健的,不可能有新的变化。比如,《决定》中提出要“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依法严格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手段,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但同时又强调了“处理好监管和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鼓励金融企业探索金融经营的有效方式”,使人感到了《决定》既强调金融监管,也希望金融机构能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决定》中反映出的这种更多强调调控和监管倾向,可以说,是与今年二季度出现的信贷扩张过快引出的一种担心分不开。今年以来M2从5月始月月增长20%,支持了经济增长,但自身增长过快,也引发了房地产过热和结构性矛盾,加大了潜在金融风险。因此,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既要防止通货膨胀,也要治时通缩。下半年以来,央行采取多种措施调控货币增长过快并初见成效,信贷高增长已初步控制。但同时也要防范新的信贷萎缩,因此,要注意政策的稳健。

2、《决定》又一次强调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反映出货币政策中更多要强调借助市场力量来进行调控。《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这反映出对货币政策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倾向。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我国金融调控主要是信贷管理,缺乏利率这一中心参数,因此,调控时经常要借用行政办法。在经济转轨中,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即我们控制住了贷款规模却没能控制住货币供给量。究其原因一是直接的行政办法已控制不住投资规模,因而也控制不住货币需求量过速的增长;二是货币供给量中的相当部分是由不受贷款规模控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出去的。这种现象将会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而更为突出。必须承认,市场利率是调节货币供求关系的重要宏观政策工具。利率的变动,既受资金供求决定,又影响资金供求。商品价格市场化后没有实现资金市场化,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资金,就没法参与改变产业失衡和商品总供求结构性失衡的资源重组过程,金融调控也没法利用利率这一最重要的信号和杠杆。

明年人民币利率预计将基本稳定,加息或减息的建议都不会轻易轻易采纳。这将反映的是是货币政策在利率上的保持稳定的态势。

3、《决定》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反映出对明年货币政策是以稳应对变化的思路。这是一种改革汇率体制的提法。因为合理均衡水平,是市场供求的结果,而不是行政管理的结果。汇率形成机制合理性,比汇率水平高或低本身更为重要,更具有决定性作用。汇率的市场形成,也将对金融调控提供有力的信号和杠杆。

明年汇率水平更强调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均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贸收支平衡,这是最关键的,这也意味着减少贸易顺差。美元最近有所上升,美国对我升值压力有所缓和,但我们也要扩大进口,要力求实现贸易平衡。二是资本项下的平衡,在引进外资进来同时,也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决定》指出,要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今后我们要追求国际收支平衡,而不是双顺差。三是结售汇发放人民币与央行投放票据回收人民币要平衡。现在外储备3600多亿,对增发人民币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在人民币升值还有预期,外储备还会增加。因此,要通过发放央行票据等对冲措施,来回收人民币。

4、《决定》强调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和货币政策,将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这意味着,今后将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解决现在直接融资下降的问题。而有了好的市场基础,就可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所以,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中,将更注重公开市场操作。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8篇

一、对2007年经济形势及2008年走势的判断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多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高位企稳或呈明显趋降,经济增长南偏快向过热转化的势头有所缓解,宏观调控效果开始初步显现。三季度GDP增长率为11.5%,比二季度11.9%的增速放慢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位小幅回落,10月份增长14.7%,比6月增幅回落了4.7个百分点;出口增长速度大幅放慢、且呈明显回落态势,10月份增长22.3%,比2006年同期同落7.3个百分点,比7月份34.2%的增速放慢11.9个百分点,降幅高达50%。这充分表明,国家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后,中周经济增长加速的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国民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长11.5%,比2006年加快0.4个百分点。

与会专家认为,与2004年相比,2007年宏观经济呈现出一些新亮点,可以概括为“两高一好”。第一,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首先,前三个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4%,与去年同时期相比,增幅高了6.8个百分点。其次,企业利润大幅度提高。第三,就业状况明显好转,这与2004年的就业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4年我同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上升到4.4%,而2007年前三季度登记失业率为4.0%,低于年初所确定的控制目标0.4个百分点。年初确定的全国新增就业900万个岗位,前三个季度已经实现了920万人的新增就业。超过计划目标20万人。4.0%的登记失业率是2003年以来最低点。表明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有的专家还指出,总供求关系总体向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没有出现明显的总量失衡的情况。一方面,需求增长受到的控制越来越多,宏观调控不仅调控内需,同时也调控外需。2003年以来,通过严把土地和资金两道闸门,提高市场准入标准等多项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2006年以来,通过降低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等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长,以及抑制贸易摩擦严重的产品出口增长,稳定外部需求,内需和外需增长的稳定性提高:另一方面,从供给看,支持生产能力扩大的诸项要素条件较好。当前我国的资金和劳动力供给都比较充裕;瓶颈约束大为缓解;粮食连续4年增产;尤其是在加强自主创新和全面加入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下,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只要国内外市场有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供给增长。2003年以来,随着国内消费、投资需求趋旺和外贸出口加快增长,我国重化工原材料、能源、运输等基础产业的增长都在加快,全国发电装机、煤炭产量、货运量、粗钢产量及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表明,生产能力扩大、供给增长的潜力巨大。综合来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关系总体趋于协调,不易出现供不应求推动的通货膨胀问题,而且朱来可能出现局部的供大于求和产能过剩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虽然褴个经济加快增长的势头初步有所控制,但是,还不能掉以轻心。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出现反弹,2008年面临的反弹压力也很大。当前货币和信贷仍然投放过多。对外贸易顺差还在扩大,2006年顺差为1775亿美元,2007年1-10月已经达到2124亿美元,全年预计可能到260(0-2700亿美元。特别是CPI连续4个月涨幅超过5%,其中有两个月达到了6%以上,口前虽然还只是温和上涨,但压力明显增大。因此,防止整个国民经济从偏快转向全面过热,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关于2008年经济走势,大家们的判断比较一致。2008年在流动性过剩和企业效益增长加快的情况下,同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尤其2008年是地方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投资冲动会比较强烈。而且,因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受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及美国次贷危机等问题的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及美周经济增长放慢,将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出口增速有可能从2007年的20%以上回落至16%左右。但贸易顺差将继续有所扩大。总体来看,2008年中同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但增幅比2007年会有所回落,初步预计GDP增长11%左右。CPI受翘尾因素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有可能保持或超过2007年的增长水平。

二、对物价形势的三种判断

一种意见认为,当前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并不能因CPI涨幅较高就认为是全面通货膨胀,首先,就CPI来讲,一是在6.5%的CPI涨幅中有5.7%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也就是说80%以上的上涨是因为食品价格。所以,当前CPI上涨只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结构性上涨。二是所谓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目前,在CPI类商品中“五涨三落”。2007年1-10月,衣着类同比下降1.3%,交通通讯下降了1.7%,文化娱乐下降0.5%。因此,并不能代表全面通胀。三是此次物价上涨并不是全国性的上涨,区域性特点非常明显。越是经济相对薄弱的地方物价上涨越高,发达地区则物价涨幅越低,如涨幅最大的是青海。贵州;北京、上海、广州的物价涨幅相对较低。其次,应当全国看待当前物价上涨:虽然CPI涨幅连续超过3%的控制目标,但2007年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8%,实际上GDP增长率将达到11.5%。经济加快增长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物价上涨。根据经济学菲利普斯曲线定理,要想把失业率压下去,通胀率就得上升,所以我们很难追求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要尽可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均衡点。其三,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两个高增长时期,即1992-1996年、2003-2007年。这两个时期,相同点是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所不同的,一是前者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92-1996年CPI平均年上涨率为14.1%,而2003-2006年CPI平均上涨只有2.1%;二是上一个周期中,CPI增长的峰值发生在1994年,达到24.1%,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而此轮高增长到目前为止CPI增长的月度峰值仅为6.5%。通货膨胀时期,较多的货币会追逐较少的商品,现在我们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形。如果用严格的通货膨胀定义及我国17年来两次高增长的实践来判断,我国现在仍然是“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格局。但是,当前价格上涨的确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造成了影响,这是当前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物价上涨的背景与2004年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将影响2008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即通胀预期在强化。首先从外部看,输入性因素比2004年更加明显。一是货币因素。近年来超额发行的美元大量流入中国,对国内商品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情况在2004年是没有的;二是全球新兴市场国家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伊朗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造成全球资源性产品需求急剧增加,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形成了传导作用;三是全球性的产业大转移加快带来劳动力工资增加。从内部看,一是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增长都在加快,尤其是消费需求明显加快,这和2004年消费增长缓慢的情形明显不同;二是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由此带来的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双重因素影响价格上涨;三是猪肉、粮食等结构性价格上涨因素;四是预期性价格上涨因素。这四个因素虽然推动价格上涨的力度不一样,但都在加强。以上外部三个因素和内部四个因素,有可能使2008年通货膨胀的预期更加强烈。尤其是在目前全球性通胀的情况下(尽管是中性的),但对中国均会产生影响,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一种意见则与上述判断持明显不同观点。认为虽然目前还不能判断是全面通货膨胀,但也绝非结构性上涨,物价上涨有明显扩散迹象,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其主要理由:在CPI统计的226个品种中,目前上涨的商品有190个左右,占比为73%,其品种还在不断地发散,由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结构性上涨,2008年面临的上涨压力还将会进一步增大。

一是由农产品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集聚向城市集中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南此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短缺必然带来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另一方面,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此外,进城农村劳动力工资呈明显上涨趋势,以小时工为例,2006年8元/小时,2007年则上涨为16元/小时;麦当劳进入中国20年来未给员工加薪,2007年开始首次加薪。

二是粮油等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压力仍然很大,这将影响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上扬。一方面,目前全球小麦库存降到20多年来最低点。另一方面,南于国际市场70%以上的商品均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直接导致国际市场石油、粮食、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国际市场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从国内看,猪肉价格经过前期调控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价格涨势趋缓,但养猪成本大幅度增加,长期看,猪肉价格仍是上涨趋势。而食用油方面,南于我国油脂加工企业均为外资企业(整个产业链均为外资),政府可调控的余地不大,这个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总体来看,虽然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仍有可能稳定增加,但结构问题非常突出。面临的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三是国内需求过旺尚未得到缓解,经济持续过快发展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近期部分地区石油供应紧张,钢材、水泥等价格均呈明显回升趋势。2008年又是地方政府的换届年。事实表明,中央宏观调控难以抵挡地方发展经济的势头,工业品价格面临的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四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会加快,能源税、资源税、物业税等方面的改革明年均有可能伺机推出。总体来看,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货膨胀风险明显增大,初步预计CPI上涨5%左右,高于2007年4.5%的增长水平。

也有的专家认为,当前我国CPI上涨3-5%是可以承受的,转型期中国需要这样一个通胀水平,温和型通胀不仅不会造成经济过热,而且还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及增加就业(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在通胀和通缩之间,有专家认为我们宁肯选择通胀。只要政策上重视低收入者的利益,对大多数百姓影响较小,但通缩则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有的专家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物价上涨趋势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个别月份CPI上涨5%甚至更高一些还不足以担心,如果持续半年在5%以上。且呈高位趋势性上涨。则须引起警惕,以防引发通胀风险。

与会专家对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普遍表示担心,他们认为,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远远大于CPI上涨的影响,这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三、政策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全面过热仍是当前及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2008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有专家指出,鉴于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建议2008年货币政策要由“稳中适度从紧”转向“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及早从政策上引导预期。还有的专家认为,2008年追求多高的物价稳定目标对政策的选择至关重要,政策力度过大会影响今后经济发展,因此,2008年防止通货膨胀在政策上要稳,中国走出通货紧缩很不容易,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在措施方面,在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采取不断加息等措施的同时,2008年要更加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发挥财税政策对价格的平衡作用。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9篇

2005年的《报告》由八章构成,第一章是对2004年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回顾和对2005年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第二章是对2001年以来的经济复苏和扩张的全面分析和与过去的经济周期的对比分析;其他六章则是对若干重点经济问题或领域的分析,包括了税收改革思路的比较、移民经济问题、产权和所有权在扩展个人的选择权和控制权方面的作用、创新在信息技术为动力的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全球范围的艾滋病危机、国际贸易在增进世界人民生活水平中的作用等。从中可以看到,本书既包括了对经济领域问题的分析,也涵盖了对社会发展领域问题的分析;既包括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也包括了一些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确实是一本了解当前美国经济和社会政策方向的权威性著作。本文主要从宏观经济方面对《报告》进行介绍和评论。

一、 2004年美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总体上看,2004年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相当不错的。与2003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4.4%,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了3.3%,失业率为5.5%。与前几年相比,可以说实现了从低速增长转向了稳定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2001年至2003年间各年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0.8%、1.9% 和3.0%;消费者价格指数分别为1.6%、2.4% 和1.9%;失业率分别为4.7%、5.8% 和 6.0%。《报告》还特意指出,2004年的较高的经济增长是在石油价格上涨、银行利率提高和财政政策对需求的刺激效应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减弱的条件下取得的。这一方面说明经济的增长已经从政策支持型转向了自主、健康增长型,表明经济增长已经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今后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是比较坚固的。

2004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平衡,分季度来看,4个季度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5%、3.3%、4.0% 和3.7%,出现了前高后低的起伏;从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对增长的贡献来看,居民个人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消费与投资购买,分别为2.67、1.96和0.37个百分点,而净出口的贡献依然为负,为 -0.61个百分点。与前几年相比,企业投资,特别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明显提高,占1.5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的贡献比前几年也有所增长。在政府消费与投资中,国防支出的贡献比较突出,占了0.33个百分点,但比2003年有所下降。与2003年相比,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3年增长了10.3%,住房投资增长了9.5%,居民消费增长了3.8%, 政府支出增长了2%。总体上看,推动2004年美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个人消费。支持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富的稳定增长。实际个人可支配收入在2004年头11个月增长了2.3%,由于证券市场和住宅价格的上涨,居民家庭财富在2003年增长13%的基础上2004年又增长了6%,消费者信心增强。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情绪指数稳定提高,2004年12月达到了一个历史高点,为97.1,全年平均为95.2,保持了增长趋势。

经济的较快增长改善了就业形势,使得2004年就业人口增加和失业率降低都比较明显。《报告》指出,2004年新增加了220万个就业岗位,是1999年以来增加最多的,失业率处于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按照布什总统的说法,这个失业率“低于过去30年每个年代的平均水平,是9・11袭击事件以来的最低水平”,确实是经济运行状况改善的标志。

在经济较快增长和失业率降低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保持了温和上涨,但是同前几年相比,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2004年6月底以来连续6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根据统计资料,剔除了石油和粮食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2004年比2003年只上升了2.2%,而2004年与2003年相比,能源价格上涨了16.6%,比2003年与2002年相比的上涨幅度多将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石油价格上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重要影响。

2004年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都较快,实际出口增长了8.1%,实际进口增长了9.8%,进口增长幅度高于出口的增幅,因而贸易赤字的规模继续增加,为GDP的5.41%。按照《报告》的分析,进口增长大于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长快于其主要贸易伙伴,例如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按照统计资料,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幅度为2.2%,2003年经济增长幅度仅为0.5%。

在看到2004年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的同时,必须看到,由于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连续4年实施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和美元大幅度贬值的结果,因此目前经济增长的势头能否维持下去确实也是一个人们关注的问题。

二、 2005年及今后几年美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报告》对于2005年美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作了比较乐观的预测:经济增长速度3.5%,失业率5.3%(2005年底),增加就业岗位210万个,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4%。

2005年经济增长预测值略低于2004年水平的依据是,尽管消费支出、投资和净出口继续在增长,但导致2004年经济较快增长的一些因素正在发生变化。2004年私人住房投资的增长幅度较高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例如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等。《报告》认为,由于长期国债利率的可能提高,将使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相应提高,再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变化,今后几年住房投资增长可能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可能趋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由于《2003年就业和增长税收减免调节法案》的作用,可能有部分投资已经在2004年提前实现,这样就可能影响2005年头几个月的增长。由于美元汇率的走弱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将会使美国的出口增长大于进口的增长,从而使净进口增长有所放慢。

在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值比2004年的实际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的条件下,就业岗位却可能有较多的增加,失业率有所下降。《报告》认为,这是因为2005年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可能会低于2004年的水平,从而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会有较多增长。

对于2004年价格总水平的温和上涨,《报告》认为这种上涨是一种短期现象,而不是一轮通货膨胀的开始。由于预计2005年和2006年石油价格和石油期货价格可能下降,2005年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将低于2004年的水平。

《报告》对于2005年之后直到2010年也做出了一个长期预测和展望,总的看法是:经济将持续增长,价格水平将继续稳定,劳动力市场将继续走强。按照这一展望,2006―1010年之间各个年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3.4%、3.2%、 3.2%、 3.1%和3.1%;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涨率,除2006年为2.3%,其他年份都是2.4%;失业率除了2006年为5.2%,,其他年份都是5.1%。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主要是基于供给方面的分析,包括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时数等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劳动生产率。2001―2004年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提高幅度为4.2%,1995―2001年期间平均为2.4%,预测2004―2010年为2.5%,应当说是比较保守的;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因素。根据美国普查局的预测,劳动人口将每年增长1.1%,但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加,将使劳动参与率略有下降,再考虑到就业率将略有提高,就业人口的增长将推动经济每年增长1.1个百分点。根据近年来的经验数据和预测,今后6年美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应为3.2% (2005―2008年)和3.1% (2009―2010年),预测值略高于潜在增长水平,是基于就业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时数的增加。

如果我们把2001年以来布什总统的4个《报告》的中长期预测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除了2001年的《报告》对失业率的预测比较乐观(2005年之后均为4.9%),其他几个年份的《报告》的预测值差别很小,基本上都是经济年增长率3.1%,价格上涨2.3%左右,失业率5.1%。说明这些数据是美国政府和经济学界的共识,也是经济运行较为理想的状态。

三、 2001年以来经济复苏和扩张的特点分析

2001年初,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开始其第一个任期时,正好遇上了美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时期的结束和经济的轻微衰退,加上9・11恐怖袭击和之后的上市公司丑闻的暴露,使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业状况明显恶化,失业率从2001年1月份的4.2%一直上升到2003年6月份的6.3%,失业人数从601.7万人一直增加到2003年6月份的922.8万人。面对这一严峻局面,布什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力图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应当说已经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经济增长从2003年起开始提速,就业状况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好转,同时价格总水平依然保持基本稳定状况。可以说,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扩张阶段。这意味着,布什总统的第一个任期是与经济衰退斗争的四年,是促进经济恢复增长的四年,也是值得认真总结和回顾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正因为如此,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总统经济报告》都要谈到经济周期问题。例如,在2002年的《报告》第一章花了很大篇幅讨论了经济衰退的起点和原因,认为最近这一轮经济衰退可能要比著名的非官方、非营利研究机构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所认定的2001年3月出现得要早一些时间,应发生在2000年年中,因为工业生产从此时达到高峰后开始进入长期性的疲软。这实际上就是说经济衰退的责任不应当由布什政府承担。该《报告》还具体地分析了这一轮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包括证券市场价格的剧烈下降、能源价格的飞扬、利率的上升以及高科技行业的衰落等。在2004年的《报告》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布什政府的经济复苏政策的效果,对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减税政策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特别提出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增加就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解释为什么就业状况没有能够随着经济的增长相应改善。今年的《报告》的重点则放在了历史比较上,试图通过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世纪末的那次经济周期和从本世纪初开始的这次经济周期进行比较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轮经济周期的一些特征及其政策含义。《报告》对1990年以来这两次经济周期的复苏和扩张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与1960年到1990年的几次周期的扩张作了对比,得出的结论主要是:第一、最近这两次经济扩张具有相似性,即主要经济变量,包括GDP、消费、投资、出口和就业等的上升都比较温和。这一点是和前几次的扩张相比的重要差别;第二、扩张的程度是与衰退的程度相联系的,这两次经济扩张之所以比较温和,是由于衰退比较轻微;第三,宏观经济政策在最近这一轮经济扩张中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财政政策,对于减轻或缩短衰退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依次分析了消费、投资、出口和就业等这些主要经济变量在不同经济周期的变动规律。从消费方面看,在1991年经济周期中,消费在低谷之前先明显上升,然后急剧下滑,低谷之后即上升;而在本次经济周期中,消费支出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这是其和过去的经济波动相比的一大特征。从非住宅固定投资方面看,在1990年之前的扩张中,投资的增长一般起始于谷底,但增长的幅度要慢于消费。在最近的这两次扩张中,情况完全不同了,在出现低谷之后的4个或5个季度里,投资继续下降,本轮扩张中投资下降的时间更长一些。在住宅投资方面,本轮扩张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房产价格上涨比较显著。1995年以来房产价格上涨了44%,其中有25个百分点是2000年之后上涨的,可见近年来房产价格上涨幅度十分强劲,以至于有人担心美国出现了房产泡沫。在出口方面,可以说此次经济周期中,出口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过去其他几次波动。由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低,导致了非常明显的出口的下降。在就业方面,最近这两次的就业变动趋势和过去的几次差别比较明显,就是总就业下降延续的时间大大多于过去的几次。本次就业下降的时间更加漫长,在衰退停止后继续下降了7个月,并且到2005年初才可能回到过去的峰值。《报告》对此的解释是,劳动生产率在本轮扩张进程中提高的幅度远远高于以前几次。在最近几年,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提高4.2%,而在1995-2000年期间,劳动生产率的年均提高幅度为2.5%。因此,最近两年经济的较快增长并没有带来较多的就业岗位。

《报告》通过对1960年以来的几次经济周期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美国经济的波动性在减弱,稳定性在增强,而这种变动趋势和实施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显著的关系。换言之,通过实施比较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能够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在最近这一轮经济扩张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货币政策是由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独立决定和执行的,因此布什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财政政策。首先是减税政策,通过大规模降低税率,刺激消费和投资。2001年到2003年一共实施了3个减税法案,2004年实施的《工作家庭税收减免法案》,延长了以前几个法案的某些政策措施。减税政策的实施,对促进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报告》用图表显示出,在最近几年,由于实施了减税政策,居民的税前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明显拉大,确实给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实惠,而在90年代和过去的扩张过程中,这两种收入的差距几乎看不到,说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发挥了预期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另一个方面是扩大政府支出,主要是由于美伊战争和国土安全而导致的国防开支大幅度增加,使得2001年以来政府开支一直居高不下,持续增长,和1991年之后国防开支持续下降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照。所以,国防开支增加也可以看作是支持本轮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分析减税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时候,财政赤字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由于减税和增加国防支出,美国的财政状况从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盈余逐步演变为巨额赤字。根据统计资料,在2000财政年度,美国的财政盈余为2362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出现赤字,在2004财政年度,财政赤字达到了4120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6%。联邦政府的公债余额也有较快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8%提高到了2004年的62.7%。对此,该报告认为,“虽然政府赤字是人们不喜欢的,但在有些情况下,这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谨慎的代价。如果在最近的这一次衰退和复苏中不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美国经济所面临的许多严重的冲击很可能会导致衰退比实际的情况更加恶化,拖的时间更长,并且可能会使今后的赤字更加严重。而通过改变减税政策来减少赤字则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应当说,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但是,从长远来看,保持巨额财政赤字肯定对经济的稳定增长是非常不利的。而且,长期实行减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经济刺激作用是递减的,因为人们懂得赤字政策不可能持久的,总要通过“开源”或“节流”予以弥补的。因此,如何减少财政赤字就成为布什政府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3月2日就敦促国会尽快就“紧迫的”财政赤字问题采取措施,认为耽搁只会导致财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根据布什总统在2月2日所作的《国情咨文》中的计划,到2009年,财政赤字要比2004年的水平下降50%,就是要降低到2060亿美元。对于这一点,目前美国朝野都有不同看法。据国会预算局3月4日所公布的一个估计,美国财政赤字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3940亿美元和3320亿美元,2009年为246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总统布什到2009年将财政赤字削减一半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今后几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财政赤字的容忍程度。

四、 税收制度的改革设想

减税政策是布什政府实施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人们对这一政策评价褒贬不一,因此在2004年的《报告》对减税政策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今年的《报告》没有专题讨论减税问题,却专设一章讨论了税收制度改革问题,这可能是美国政府今后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我国所面临的税制改革问题和美国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讨我国今后税制改革方向。

美国的税收制度相当完备,也非常复杂。《报告》认为,现行的税收制度的问题是过于复杂,不仅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时间、精力和成本,而且也导致了工作、储蓄、投资的行为扭曲,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税制改革的目标是使税收更加简化、更加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美国现行税制的特点是以收入税即直接税为主体。根据《报告》的数据,在2005财政年度,在联邦政府税收总收入中,与“收入”相关的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等,就占到了92%还多。2002年财政年度,在包括州和地方政府在内的全国税收总收入中,与收入相关的税收总额所占比例也超过了70%,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为62%。在美国的税收总额中征自商品或服务的税收即间接税只占不到18%,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为32%。

美国现行税制的主要弊端一是过于复杂。在现行税制中,有大约30种与退休或储蓄有关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并且还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使低收入家庭享受的某些税收优惠需要纳税人进行额外的计算;针对贫困的工薪家庭的收入支持的税收优惠法案就有13页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填写表格的指导和资格条件的要求;“供选择的最小税”制度要求纳税人要计算两遍。此外,现行制度还要求1000多万被抚养人每年填报税务表格。这些都加大了纳税人的负担。根据美国国税局的测算,在2000年度,个人纳税人要花费大约32亿个小时来完成税收填报工作,平均填报每一份表格要花25.5小时。如果每小时以15―25美元计算,则总成本为670―990亿美元。国税局的直接征管成本占税收总收入的比例为0.5%,但是,如果加上相关的间接成本,可能会达到10%。二是由于税率过高和设计不合理,导致了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扭曲。税率过高不仅会导致就业者减少劳动时间,还会降低部分群体例如高收入家庭的妇女的劳动参与率。由于各种收入的不同对待,还会导致纳税人将部分收入转入不需纳税的项目,例如健康保险等。现行税制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主要是双重纳税的问题,即企业作为纳税人缴纳公司所得税,企业分配给股东的收入还要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这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会导致企业在融资时偏向于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而不是通过股市募集,因为利息可以扣除,而股利须纳税。双重纳税也不鼓励公司向股东分红。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布什政府从2001年开始就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行动。

对于今后的税制改革,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根本性的改革,从收入税为主体改为以消费税为主体;第二种思路是在原有体制内进行局部改革。从理论上说,以收入税为主体和以消费税为主体各有利弊。以消费税为主体可以把纳税人从个人或家庭转移到企业或经营者,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个人或家庭用于纳税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扭曲,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要进行这种根本性的改革,需要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还需要支付税制转换的许多成本。目前的这种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虽然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是改革的难度比较小一些。虽然该《报告》没有表示对其中任何一种思路的赞同,但是实行根本性的改革的可行性并不是很大,比较可行的还是对目前的税制进行局部的、技术性的改革,适当增加间接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使税收政策和制度更加简便,更加公平。正如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005年3月3日在参加“总统税收改革咨询研讨会”时所作的讲话中指出的,尽管许多经济学家主张实施消费税模式,这种税制有利于增加储蓄(积累)和资本形成,但从现行制度转到这种制度,要面临一系列转轨问题的挑战。这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次税制改革没有实行这种税制的主要原因。他还提出要从鼓励储蓄和提高劳动参与率的目标来考虑税制改革措施的选择。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质量;民间投资;去库存化;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

一、背景与研究方法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9%,到2013年一季度7.7%,二季度7.5%,持续下滑。此时,国外的有些观点唱空中国,认为中国经济深度衰退,可能要硬着陆,甚至有一些投行把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预测,看低至个别季度不排除3%的阶段预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多年来构建了一套模型群对中国经济趋势交叉验证进行预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构建中国经济的先行指数,这个先行指数在过去判断未来经济走势,从大方向的判断来说,确实未出现过差错,所以在当时整个经济逐步减速的过程中,先行指数却是向上发展的趋势,尽管幅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却不是向下发展的趋势,也不是平缓趋势,而是向上发展。因此,国家信息中心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测,一直坚持认为在2013年三季度经济将会有一个回升。当然从经济模型来讲,它的原理即是假设历史可以重演,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根据一些关键性的指标看未来的经济走势。

经济指标一般均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先行指标,一类是同步指标,还有一类是滞后指标。一般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时,会更多地关注一些同步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进出口数据等。但工业增加值有其相对应的先行指标,在历史上几个经济周期中都非常有规律地先于同步指标若干个月反映。它先上升,然后工业回升,它下降,若干个月以后工业增加值就下降。

类似这样的先行指标,目前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最大的两个制造业是钢铁和汽车。因此选择粗钢产量与汽车产量为工业增加值的先行指数。

二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开工项目的整体布局和房地产中的房屋新开工面积都被选为投资项的先行指数。

三是从外贸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很大,所以选择美国的Conference Board(“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构建了美国的经济先行指数和我国外贸相等,构成外贸的先行指数。

四是是货币政策,即人民币新增贷款和货币量供应里的M1是经济的先行指数。

五是工业产成品库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数,即工业去库存化越彻底,未来经济反弹就越有利。将这些指数构成在一起用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方向。

二、经济形势回顾及特点

2013年三季度经济开始出现一系列好转的数据。不仅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7.5%提高到7.8%,而且环比2013年前三季度分别是1.5%、1.7%和2.2%。计算环比折年率,可以假设后面四个季度跟这个季度的环比增速相同,一季度环比1.5乘以4,相当于一季度环比只有6%,二季度1.7和到三季度的2.2,三季度相当于环比折年率达到8.8%的速度。经济逐渐向好的趋势在三季度还是非常明显的。

由于国内目前多用同比的增速,因此从同比的角度来看,甚至包括2013年的四季度应该连续六到七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在7.4%到7.9%之间。也就是仅仅只有0.5个百分点的很窄的空间里平稳运行。有两个方面很重要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是否明显偏离自身的潜在增长率,二是经济运行的趋势。

(一)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变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到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30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10%左右。在那个阶段,中国所谓合理增长区间其实是围绕着10%上下两个百分点,即从8%至12%都可以被认为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常提及“保8%”。在当时这么高的潜在增长情况下,一旦经济掉到8%以下,那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不能被得到充分利用,将出现大量失业,因此要保8%。但是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本世纪的第2个十年已经降到了8%。制定 “十二五”规划之前,国内外很多权威机构围绕着“十二五”规划做前期研究,根据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划司提出一个平均值,大体认为是在8%左右。“十二五”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而目前看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实际是在围绕着8%发展,至少可以认为7%~9%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

2013年上半年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平均7.7%,虽从老眼光看要保8%,但是从新角度看,7%~9%即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因此没有必要出台刺激计划。经济在7.4%~7.9%之间平稳运行,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并不是危机状态,也不存在经济突然会大幅下滑的可能。

(二)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

从经济增长或者宏观调控的目标排序来看,不同的形势下的排序当然是不一样的。当前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排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前面,是符合客观经济形势最佳的政策选择。中国当前不存在因经济增长速度太低而要去“救”速度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通过促改革、调结构来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质量的问题,这是头等大事。主席、总理都曾在多个场合指出,我们愿意主动地、适当地在我们合理的区间内减速,就是为了要调整经济结构。

(三)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

如何评价2013年经济增长的结构转变?要一分为二,既有积极的进展,也不能评价太高。从积极的进展来看,2013年前三季度,虽然第二产业的增速只增长了7.8%,但第三产业的增速是8.4%,三个季度累计三产高于二产的增速0.6个百分点。多年来,一直都希望中国从过去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的单轮驱动转变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模式,2013年开始初步呈现出这样的现象。中国经济结构从供给结构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由于第三产业比重比第二产业要小,7.7%的经济增速,按百分比来看,第二产业同过去比是上升的。同时,由于制造业有一部分传统产能过剩,经济速度确实不高,但是第二产业里面因为还有其他产业,如果单看制造业实际上2013年1~3季度增速也达到10.3%,从这个角度来看,制造业仍然是快于第三产业的,只是采矿业和水电煤气这些分别只有6.7%、6.8%。

中国制造业萎缩,第三产业因此显得比重上升的观点不成立。

为什么此次的结构调整是一个从单轮驱动向双轮驱动的表现,而不是说制造业不行了,显得三产的比重上升?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制造业也在保持着一定的增速,尽管纵向比较,较过去略微减速。制造业由于通过生产业而产生对服务业的拉动,继而产生对三产的拉动,逐渐都在发挥作用。

(四)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在增速比较问题上,2013年整个经济增长需求结构到底谁唱主角的问题备受关注。有些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需要从外取型转向内取型,从投资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笔者认为这些提法都不准确。因为历次党代会和中央规划文件中都提到,要从过去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即从过去的两架马车做加法变成三架马车,但并不是说用消费这一架马车取资和出口,希望从两架马车到三架马车更多地发挥消费作用,千万不能因为强调发挥消费的作用,而否定投资,甚至进行“妖魔化”投资。

(五)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

投资率的高低是由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储蓄率所决定的。国家和国家之间储蓄率的高低区别是由于宗教、文化、社会保障健全程度等等各种原因,差异很大。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储蓄率先上升后下降。一个国家完成现代化的过程至少经历60年。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主要储蓄人口是现代化的第一代,是当时的劳动力,他们出生在低收入阶段,生活不富裕,一旦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往往会有比较高的储蓄倾向,这个阶段的国家储蓄率会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先有一个储蓄率上升的阶段。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可能进一步提高,但储蓄率未必随之进一步提高。假设这个阶段现代化第一代已到退休年龄,而由现代化第二代唱主角,第二代人由于出生在中等收入阶段,小时候没吃过父辈一样的苦,其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所以很多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了,储蓄率反而下降。中国未来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根据人口结构来看,2023年后储蓄率将随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慢下降。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未来还有十年,中国仍然处于高储蓄率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把储蓄积极地转化为投资,那将会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潜力浪费与闲置了。从这个角度说,高投资率本身不是错误,而应该省视过去的投资方向是否正确。过去过于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投资方向中让投资更多地造福于民做得不够。投资的主角是否都要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否可以更多发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要改变的是通过投资体制的改革,通过对投资方向更好的科学地论证,也包括建立更完善的问责制以对投资责任追责,让投资效率更高。

(六)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的大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过去的问题是高投资率和低投资效率并存,如果既有高投资率又有高投资效率,那就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或者说中国潜在增长率只从10%降到8%,而不是降得更多,降的原因可能是人口红利的问题,之所以保8%,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储蓄率仍然比较高。从2013年上半年前三季度7.7%的 GDP增长率来看,贡献率最大的仍然还是投资。但这个现象不能说是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因为现阶段甚至在未来十年,中国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经济工作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求结构。但投资结构只增长10.4%,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达23.3%,占比自2012年以来应该说是逐月都在上升,民间投资占总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63.6%。除了金融危机以后当时4万亿元的情况下,曾经有过政府投资占比短暂的回升。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的比重是一个上升的大趋势。

民间投资的结构也在发生积极的改变。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列前三位的全是服务业,第一是交通运输仓储业,民间投资增速高达40.6%,其中还与政府投资投向高铁、高速公路不同,民间投资更多地是投向了电商、物流这些领域。例如,目前物流业实际上是民间投资在唱主角,大家现在要找快递,可能很少会找中国邮政,更多民间的物流公司效率可能更高、更便宜。顺丰都自己买了飞机。这是民间投资现在增速最高的一个领域。因为交通运输的绝对量也挺大,能够保持这么高的增长,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

民间投资投向位列第二的是卫生和社会公众产业,这与民营医院、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是相匹配的。虽然卫生医疗行业还存在垄断,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但是民间投资围绕着大健康产业的投资增速非常快。

民间投资投向位列第三的是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速为39.4%,最近两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是全世界增速最高的。

民间投资非常敏感,传统制造业并未列入民间投资的主要投向中。民间投资之所以保持这么快的增速,因都在向服务业投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投资结构在明显改善,如2013年北京的电影院投资已不是高潮,2013年北京投资的高潮是室内健身房。由于北京雾霾天气增多,大家不敢到室外运动,因室内游泳馆、网球场等健身房空间质量高,会员卡一卡难求。很多甲级写字楼都在调整设计,将原先设计好了的饭馆改为健身房。百姓对于健康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随着老百姓消费升级,服务业中需要投资的空间还非常大。

(七)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

2013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单从金额的角度来看,增速为19.7%,比2012年同期还略微加速。但如果以面积来衡量,则没有加速,与2012年大体持平。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面积,2013年前9个月同2012年前9个月相比还下降了3.3%。住宅的竣工面积2013年前9个月仅仅增长了1.4%。如果说实际竣工面积几乎没增长,而这2年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就业机会,导致劳动力向一二线城市的流动。而从住宅的供应来看,满足不了刚需增长的需要。如果说土地购置面积还负增长3.3%,意味着未来的竣工面积也不会有大幅增长的可能。这个是全国的数据,房地产市场不能够简单地只看到某些一、二线城市出“地王”的现象,实际上我国的房产市场目前非常复杂,很多三四线城市房子卖不出去,积压的商品房很多,“空城”、“鬼城”与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的现象并存。不能出台全国一刀切的调控政策,这样只会使形势更加复杂。

地价、房价上涨,这种高增长可能不只是房地产行业,应该关注实物量。从实物量来看,城市化热点地区要增加土地供应,增加保障房屋资金的供应,增加对普通商品住房尤其是中小户型住房的资金供应,使得满足刚需的普通商品住房、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能够增长得更快一些。这样才能从供求的角度来平抑房价。要不然将被“金额高增长、房地产还在高增长、房地产将不缺投资、投资都被房价、地价给吃了,并没有造成更大面积的供给”的表象蒙蔽,未来恐怕“地王”频出和“空城”并存的现象不会发生变化。房地产的这种金额和实际面积的差距,以及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差距,使我们看待房地产的形势时要更加全面,千万不能将片面报道个别城市的“地王”现象,当作全部房地产行业的真相。

三、未来经济发展走势

2013年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在7.6%左右,全年可能在7.6%~7.7%的水平。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可能持续在7%~8%的水平,预测为7.5%,实际运行在7.5%左右的走势。很多人关注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但这需要新增长点的支撑。

(一)先行指数显示经济将平稳发展

关于经济走势的预测,前文提及国家信息中心的先行指数上升的幅度比过去更小了,呈横向、平稳发展的走势,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从现在来看,经济短期内向上突破8%,在2014年的可能性并不大。经济还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四季度同比增速如果与同三季度相比略有回落的话,主要归因基数问题。2012年三季度7%至四季度7.9%,同比加速0.5个点。而2013年三季度减0.2个点,上一年的基数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融资环境宽松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

2013年的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比较多,最直接的因素是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2013年前5个月所谓的热钱是以流入为主,中间也曾出现一段时间外汇债款的增幅明显下降,8月份外汇债款欧元区也证实在回升,9月份升温更巨,绝对量放得非常大,为整个社会资金链带来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如果说人民币预期还是基本保持稳定没有贬值可能的话,整个国际资本流向不会出现大逆转,所以四季度整个社会融资环境将比较宽松。而这并不是政府有意放松银根所造成的,而是由外汇债款因素带来的,融资环境的宽松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央行在四季度采取加息或者是提高准备金率等紧缩性动作的可能性很小。如果需要对冲外汇债款过快的增长,仍将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央票发行的办法,应该也是比较温和的,不会强烈的收缩。

因此,笔者认为在四季度甚至明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下滑,从资金环境上来看,中国将与其他新兴国家、金砖国家一样,成为经过考验以后国际资本新的流向国家。2013年印度、巴西都出现了本币贬值,很明显,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国低,而CPI物价上涨幅度比中国高。有人认为,中国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块没有褪色的金砖,其他国家的含金量略有下降。能够得到国际社会这样的公认,有利于我国下一步在FDI吸引外资,也有利于整个国内资金环境保持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也反映了公众对中国经济很好的期望,这种预期来自国际上与国内的共同预期。

(三)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013年四季度和2014年经济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调整仍未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对房地产的依赖没有能够完全改变过来。短期看, 如从2013年月度数据看工业的表现,3月份房地产数据突然下行,工业数据纷纷跟着下行,而后房地产数据逐渐恢复,工业也慢慢向上恢复。这对中国经济的未来长期是不利的。一方面要全面分析房地产形势各个地区的不同的情况,最近,国土资源部也在要求一二线城市加大供地。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力量还是科技创新而不是靠炒作房地产。

四、建议

目前经济结构调整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刚刚起步,正在进行中。因此,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需要加大力度政策

从减法的角度来讲,需要甩掉落后产能的包袱。但去库存化并不彻底,去产能化尚未开始,对未来经济回升的反弹高度可以通过技术性手段来进行预测。工业库存在短周期(即三、四年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实际上是一个周角,所以将经济周期中间最短的周期称之为库存周期。

在去库存化过程中,工业产成品库存的增速有两个最重要的技术节点。第一是工业库存的增速首先要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速,如果库存的增长快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说明产品都进了仓库,还未开始去库存化。去库存化的起点是工业库存的增速要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速。第二是出现工业库存的负增长,即绝对去库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曾经在2009年的6、7、8三个月出现工业产值比库存的负增长,去库存去的较彻底,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经济出现强劲反弹,既有4万亿刺激政策作用,也有去库存化比较彻底的因素。

但是当前我国去库存化和上一次不一样,进程较缓。8月末我国工业库存的增速仍为5.7%,虽然低于工业生产增速,但是始终没有出现负增长。很多企业对政府是否出台刺激计划还抱有幻想。以钢铁行业为典型,大家宁可让价不让市,稍微经济形势一好,钢铁又增速,所以钢铁库存很难去得掉。

我国在未来不仅要去库存,而且在去产能化方面要有大力度的政策。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治理产能过剩,分异施策的政治主导。首先要做减法,去掉产能过剩的高,更重要的是经济要明显回升还需要培育出新的增长点来。对中国来讲,新的增长点,未来将是服务业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二)加大西部基础设施与民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目前制造业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东部地区为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中西部跟东部还有差距。但在基础设施为民生服务,为生活服务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历史欠帐,未来的投资空间还很大。包括为城市化发展要建城市的轨道交通。我国的铁路已从过去主要建煤炭专用线和货运专用线转向客运专用线,这都是基础设施从为生产服务转向既为生产服务又为生活服务的转变。这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如果把这些新的增长点逐步培育起来,我国经济将不再依靠房地产,也能够取得七上八下的水平,结构调整也迈出了健康的第一步,未来发展态势就更好了。

(三)政府投资应保持平稳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为零,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是一致的。扣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与2012年相比还是加速的。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增长,政府预期目标是18%,现在实际增长超过了20%。因此2013年投资增速较高。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数、规模很大,在这样一个高基数的水平上,保持18%的名义增速就应该很快,没有必要加速。投资数据中政府投资的增速比前两年稍缓,因为债务正在审计过程中,未来可能各地的情况将不相同。有一些地方债务负担率可能并不是很高,所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有些地方债务负担率偏高,增长空间就有限。等审计结果出来之后,政府投资将有结构性变化。现在保持10%以上的增速也不低,没有危机状态,在新常态的状态下,完全没有必要让政府投资进一步加速。

(四)将投资权力归还市场与企业

投资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如何由政府好心帮助企业和市场选择适宜投资的领域转向将这样的权力归还市场和企业。政府只要营造好公平的投资环境,从环保和劳动保护这些外部性方面把好关,政府应该从与投资相关的产业指导慢慢淡出,保留对国防军工涉及到我国必须要由政府集中力量来攻关的投资控制。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中,政府应该逐渐从明确的产业政策退出来。让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转化为更加集约型的增长模式。调控方法包括投资调控方法也得带头转为粗放型的调控。例如,一说产能过剩,钢铁行业全部贴上过剩行业的标签,让银行对整个钢铁行业都不贷款;一说光伏行业好,只要借着光伏都可以贷款。任何产业都有先进技术和落后技术,任何产业都有好企业和不好的企业,不应该对整个行业贴标签。类似像这样的做法,应该吸取教训。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在投资运营中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中国的投资增速未来大的趋势可能会比现在的增速还更低一点。但是由于投资效率的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反而会提高。未来在投资方面还是主要去追求效率,在效率的前提下讨论投资增速的问题。应该尽快营造好投资环境,减少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将有限的储蓄转化成有效的投资,将战略机遇期一个很重要的有利因素潜力发挥好,在投资领域体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参考文献:

[1]范剑平.中国趋稳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2012(29).

[2]范剑平.消费市场形势分析与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2012(37).

[3]范剑平.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调动各种要素加快发展[N] .人民日报,2013-02-07.

[4]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二季度宏观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N] . 中国证券报,2013-05-02.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11篇

在各国一系列“救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全球经济开始筑底企稳并逐步回升,但复苏的基础尚不坚实,进入经济扩张周期还有待时日。若过早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中断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预计在2010年上半年,G3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仍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趋势的逐步确立以及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将在下半年小幅提高基准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逐步退出,但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将延续到全球经济增长实现根本好转。

刺激政策见效,经济开始复苏

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迅速采取措施,降低利率、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减税、增加政府开支,刺激企业和居民的投资和消费。通过G20金融峰会加强国际间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这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

2009年以来,各国救市计划效果开始显现。日本、德国、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GDP在连续4个季度下降后,于2009年二季度开始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经济开始逐步复苏。美国经济在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衰退后也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恢复增长(见图1)。

从经济领先指标来看,美国咨商局公布的经济领先指数自2009年3月触底后一路攀升,10月末达到103.8,超过美国2007年12月陷入经济衰退前的水平。欧元区经济领先指标在9月末达到100.62,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见图2)。

经济增长向好,引发通胀担忧

在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和全球资本市场都较2009年初有了大幅上涨。2009年11月末,反映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较上年末上涨了20%,反映全球资本市场的MSCI指数较上年末上涨了32%。部分发达国家特别是采取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开始担忧通货膨胀的上升,纷纷采取紧缩措施。

2009年8月以色列首次加息开始,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3.25%,成为G20中第一家升息的央行。27日,印度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法定流动性比率,开始收紧非常规货币政策。28日,挪威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50%,拉开了欧洲加息的大幕。11月3日和12月1日,澳大利亚央行又连续加息两次使基准利率提高至3.75%。令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2010年退出的预期增强。

但就目前G3经济体增长现状而言,只能说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一旦刺激政策退出,未来经济能否持续增长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主要发达国家暂时还不会采取收紧流动性的措施。

失业隐忧仍存,仍需政策刺激

美国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下降11000人,是自2007年12月份衰退以来最小月度裁员数字,失业率也由上个月的10.2%下降至10%,但失业率仍处高位。欧元区10月份失业率为9.8%,创下了自1998年12月以来的新高。日本10月份失业率为5.1%,从2009年7月份5.7%的历史高位连续下降了3个月,略有改善(见图3)。总的来看,与过去几次危机相比,G3经济体失业问题仍是比较严重的一次。失业率居高不下会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增加,这对以消费为主导的发达国家来说,可能会拖累其经济复苏。

危机时期,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有效需求,有利于经济较快走出衰退,而经济增长就会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随之增加,消费支出就会提高,总需求扩大,推动经济增长加快。这种凯恩斯主义式的经济政策在这次危机中运用广泛且效果显著。以美国为例,2009年第三季度GDP实现正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旧车换现金”和首次购房退税政策等。然而随着这些刺激计划到期,美国的汽车和住房销售出现了增长放缓。因此,针对当前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扩张性的财政刺激政策仍需继续保持。

经济温和增长、政策松紧搭配

对于“大病初愈”的全球经济来说2010年可能会呈现温和增长和低通胀的格局,财政刺激计划将延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

根据IMF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7.3%,仍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1.7%,低于1990年以来通胀的平均水平(见表1)。

尽管2010年全球经济将复苏,但主要经济体对未来形势丝毫不敢懈怠,纷纷继续加大财政刺激政策力度。2009年12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力图将他的7870亿美元刺激计划加以扩展,提出了几项创造就业的方案,包括将用于基础设施的支出增加500亿美元,提高财政部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简称TARP)提供给小企业的贷款,扩大企业投资抵税,并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新的援助。这暗示联邦刺激支出可能将延续到2010年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截至2009年9月份日本经济已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但是日元持续走强,令出口受压,企业盈利状况恶化,经济增长前景堪忧。2009年11月17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状态。为了应对通货紧缩,与奥巴马总统提出“创造就业方案”的同一天,日本鸠山由纪夫政府也公布了自其2009年9月份上台以来的第一个全面刺激计划,新的刺激计划总的规模达到了24.4万亿日元(约合2741亿美元),其中就包括一项高达7.2万亿日元预算支出的计划。显示日本政府继续加大财政刺激经济的力度。欧元区多数国家也将一些财政刺激政策延期至2010年。

2010年全球将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尽管多数国家央行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银行信贷并未因货币政策宽松而增加贷款,事实上到目前为止,G3经济体信贷仍处于紧缩状态。充足的流动性不能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大量流入资产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被不断推高,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因此,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开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对G3经济体来说,2010年将在促增长与控通胀之间进行权衡,预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分两步逐步退出:

(1)2010年上半年将以回收流动性为主。美联储2009年10月13日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目前正在考虑大规模“逆向回购”机制,一个在时机成熟时可用于解决过剩流动性的退出策略,具体包括通过提高超额储备金利率、逆向回购协议、将部分超额储备金转换成定期存款再存于美联储,以及在公开市场售卖美联储所持有国债等措施以吸纳银行系统中的大量超额储备、控制货币“乘数效应”。欧洲央行特里谢近日表示当合适时机到来时,外界无需担心欧洲央行实施退出策略的决心和能力。

(2)2010年第三季度以后,美国和欧元区可能采取加息措施,但总体加息幅度不大。预计2010年末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0.75%,欧元区基准利率升至1.5%。日本仍有可能继续保持低利率来抑制日元升值过快对经济复苏的拖累。

2010年中国经济压力主要表现为结构调整

2009年我国经济以保增长为工作重心。2010年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在确保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调结构、促消费”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大因素助推经济,消费仍是增长亮点

2010年,外需将有所改善,内需继续旺盛,消费仍是拉动内需增长的亮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预计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9%。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减。4万亿元投资中一半是安排在2010年投入,还有大量项目等待开工。2009年前11个月新开工项目数达到创纪录的317012个,计划投资总额累计同比增长76.6%,创历史最高(见图4)。这些新开工项目在2010年还将按工程进度进行投资。受2009年楼市火爆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已经持续升温,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010年有可能成为投资扩大的主要行业(见图5)。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6%~28%左右。

银行信贷将继续对投资提供有力支持。2009年新增贷款中超过半数是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因此2010年银行信贷将继续对已提供信贷支持的未完工项目贷款,避免因信贷紧缩而出现“半拉子”工程,影响银行信贷安全。

以汽车、住房、家电等为主的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包括住房、家电、汽车等一系列扩大消费内需的政策措施,就2010年来说,上述消费热点仍将继续。首先,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放在首位,2009年实施的鼓励汽车、住房、家电消费的优惠政策基本保持不变;其次,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再加上我国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持续较长时期;再次,从中长期看,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居民消费倾向会逐步提高。预计2010年我国消费增长将保持在16%~18%之间。

外需逐步改善。自2008年10月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快速恶化,但是在人民币汇率水平相对稳定以及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的支持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对外贸易状况逐步改善。2009年11月份,我国经季节调整出口同比增长-0.3%,基本接近危机爆发前水平;从环比看,已经连续6个月增长(见图6)。2010年全球复苏趋势较为明确,外部需求逐步回升,但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对我国出口改善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未来会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稳定对外出口,预计2010年对外出口增长10%左右。

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加快调整势在必行

这场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了我国在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在相当程度上放大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当期影响,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从发展方式看,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以来,我国坚持出口导向型战略,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扩大就业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外资和外贸的高度依赖。我国外贸依存度超过70%,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2001年的-0.1%提高到2007年的19.7%,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又迅速下降至9.2%。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迅速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用于拉动内需。随着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的实施,2009年4月以后固定资产投资每个月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消费自2009年初起就一直保持了15%以上的稳定增长,如果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和消费的实际增长率创近年新高(见图7)。中国内需的强劲增长不仅避免了因外需急剧下滑可能带来的衰退风险,同时中国经济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回顾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更加明确了增加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已成为决策层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下一步,将会通过深化改革,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经济结构看,应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本世纪以来,随着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上升,这虽说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大量的工业化产能需要出口才能消化,同时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因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控制和压缩过剩的工业产能,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第三产业。然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受到了观念、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障碍,所以必须通过加快和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此外,我国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区域、城乡、产业、财税、收入等诸多方面,进行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安排,稳步推进。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警惕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问题。就2010年的形势看,虽然我国多数行业因产能过剩而使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不大,但是推高通货膨胀以及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各种因素正在积累。在流动性的推动下,资产价格市场已经先于宏观经济复苏,一旦通货膨胀加速出现,势必导致货币政策紧缩。如果对当前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不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加息周期的到来就会刺破泡沫,给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内外双重因素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随世界经济一起进入通货紧缩。全球为了应对出现的通货紧缩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增强。2009年1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0.6%,10个月来首次由负转正(见图8)。预计2010年第二季度以后我国CPI将超过2%,全年超过3%以上,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

首先,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内需旺盛,再加上外需改善,总需求将快速上升,总产出缺口缩小,推动物价上涨。

其次,全球经济复苏,对大宗商品需求增强,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巨大。

第三,当前正在进行一系列价格改革,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油、电、天然气、水等资源类价格将逐步取消价格管制,长期被低估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将迅速提高,从而推动CPI呈现刚性上涨。

全球流动性充足推高资产价格

我们对正在出现的资产泡沫更为担忧。毫无疑问,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为全球资产再泡沫化创造了流动过剩的条件。

从国际看,由于美元超低利率以及贬值预期,美元已取代日元成为套息交易的对象。根据瑞士信贷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目前以美元为借贷货币的套利交易盘,大约在1.2万亿~2万亿美元之间,主要分布在商品货币套利、新兴股市套利和商品市场套利三块上。而我国有可能成为这些热钱流入的主要国家之一,从而推高我国的资产价格。从国内看,我国2009年11月M1增长34.63%,为1994年以来新高,M2增长29.74%,创下1995年以来新高,依据历史经验,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必然推高股票市场。

受金融危机影响,制造业贷款需求萎缩,2009年新增贷款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土地市场,催生“地王”不断出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平均土地价格创历史最高,特别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信贷额度管制取消以后,深圳和上海的地价涨幅均超过3位数。高涨的地价推动房价一路飙升。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再加上房地产政策不确定性,大量恐慌性购房需求进入,加大了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透支了未来的空间。由于目前房贷利率和按揭成数均处于历史最低时期,一旦因通货膨胀上升我国进入加息周期,月供压力上升就会导致违约风险提高,房价下跌使银行业资产面临断供风险。

基于以上原因,尽管央行货币政策是否要关注资产价格还存在理论上的争议,但我们认为,在管理通胀预期的同时,也应高度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把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变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资产泡沫破灭伤及实体经济。此外,预计美联储在2010年下半年启动加息周期,届时因美元升值会导致大量美元套息交易减仓或平仓,从而对全球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剧烈冲击。我国应高度警惕,从容应对。

经济政策基调不变,货币政策明松实紧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2010年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居民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住房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等。就货币政策而言,在总体上保持货币和信贷水平合理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适时微调,提高政策的前瞻性,不仅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信贷政策总体宽松,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在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预计2010年M2增长目标为18%,人民币信贷增长16%~18%,新增人民币信贷6万亿~8万亿元,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信贷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但更加注重信贷结构的调整,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领域、环保节能产业和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和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信贷支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我国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引导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增大。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热钱流入将导致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扩大,央行票据作为对冲流动性过剩的工具无论在成本上还是对冲规模方面可能已力不从心,唯一化解流动性过剩压力就只有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2009年9月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由6月末的1.55%回升至2.06%,随着第4季度贷款增长放缓,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还将进一步回升,从而为2010年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预留了空间。预计201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次,每次0.5个百分点,由目前的13.5%提高到年末的14.5%,上调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需求,并不意味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改变。

2010年下半年中国将与美联储一起进入加息周期。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继续复苏,中国经济在强劲内需的拉动下进入经济扩张周期,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可能突破10%,通货膨胀率也会超过2%。商业银行信贷在年初集中投放的偏好以及信贷增长的惯性将使信贷增长再次刷新纪录。预计在2010年第二季度进入加息的时间窗口,但受制于美联储将维持零利率水平,因此,央行可能不会选择加息,而是采取对商业银行额度控制的手段,控制信贷增长节奏。预计美国在201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各加息1次,从而缓解了人民币单独加息而造成的升值压力,预计央行将随之加息两次以显示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小幅升值。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介于1美元兑6.8118~6.8871元人民币之间。2009年以后,美元兑人民币波动范围进一步收窄,汇率弹性下降。同时,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欧元、日元、澳元等主要币种兑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海外NDF市场对人民币远期汇率预期由贬值转为升值。2008年12月4日,1年期海外NDF报价为1美元兑7.355元人民币,是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远期汇率最低值。之后,人民币海外NDF报价由贬值转为升值,2009年12月14日,1年期海外NDF报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664元,表明1年后人民币将对美元升值2.5%。

我们认为,2010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汇率弹性将有所增强,人民币汇率水平将总体保持稳定。为了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避免升值过快增加对出口的压力,预计2010年第二季度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弹性将有所提高,下半年美元因在G3经济体中率先加息而走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随美元走强而上升。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12篇

对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的评估

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能率先复苏,主要得益于政府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方面的主导作用。去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增长52.6%,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而消费增长的加快也和政府的推动有关。这包括:(1)刺激消费的政策,比如:家电下乡、购车补贴、发放消费券等;(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补贴;(3)政府消费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经过不断调整,4万亿投资分布结构逐步改善。从4万亿投资计划的构成来看,在计划刚刚推出的时候,铁路、公路、机场、电站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45%,跟民生相关的投资占42.25%,科技创新与环保投资占12.75%。这种分布显然不合理,因为过多地投向大型基建项目,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09年两会对4万亿的投向进行了调整,铁路、公路、机场、电站投资占37.5%,民生方面的投资接近50%,科技创新等占14.5%。至2009年7月底,又有了进一步调整,铁、公、机和电站投资占比降到了22.9%,与民生相关的投资上升为52.4%,技术创新等增加至24.7%。这些变化,反映出4万亿投资结构在进一步趋于合理化。

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近期通货膨胀风险不大。影响通货膨胀的最终因素是总需求,或者说是GDP的增长;如果GDP的增长远远超出了潜在增长率,那么通货膨胀肯定会到来。从目前来看,2009年GDP增长8%或略高,今年再高一点,但都难以超出潜在增长率,因此,不必过于担心通货膨胀问题。对于输入性通胀,考虑到发达经济体复苏相当微弱,其GDP增速离潜在增长率还有较大距离,这种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不大。有人提出导致通货膨胀的其他诸多因素,如:猪肉价格上涨、食用油价格也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这些因素往往是总需求上升的结果,较难成为引起全面通胀的独立原因。目前来看,去年粮食丰收,食品价格上涨的担心会减少。近来大宗商品的上涨较快,但背后的驱动因素并不完全是真实需求,还有很多是投机性需求(包括全球流动性泛滥而美元又看跌情况下的金融资产配置需求)。关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快并成为中国通胀的主因,也不能成立。当前劳动力成本是在一个较低水平下上升的,很多农民工能够到城里找到工作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较低的工资。这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只是回归正常值。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整个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不可能上升很快。因此,尽管长期而言,劳动力成本有上升趋势,但从短期看,劳动力成本还不会成为通胀的主因。此外,严重的产能过剩也使得成本上升往往是削减企业利润而较难直接转嫁到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

对“三驾马车”未来走势的判断

从投资看:投资在三驾马车中贡献最大。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7%,其中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94.8%。如此之高的投资是难以持续的。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在投资构成中还是以国有或者政府投资为主导。前三季度非国有投资增长27.7%,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落后5.7个百分点,比国有投资落后20个百分点。关于投资,有两点需要引起我们关注:(1)如果仍然是靠投资来带动增长的格局不改变,所谓结构调整不仅难见成效,而且会更恶化;(2)国有投资增长速度过快,非国有投资增长较慢,意味着经济内生的活力还没有调动出来,而经济复苏的可持续必须依靠社会投资的迅速跟进。

从消费看:目前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有赖于刺激消费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政府消费等因素,这些都和政府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只能跟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相关。尽管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居民的收入增长能够持续,但收入的可持续性增长难以支撑这么高的消费水平。过去30年甚至60年里,我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生产上,政府的偏好也主要是生产和积累而不是消费和分配,从而整个生产结构、分配结构、财税结构、金融结构等都是为促进生产和积累服务的,这种局面不可能在三五年内调整过来。这意味着未来即便收入有所增长,也不可能在短期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当前消费增长率比过去平均高一大截的状况是难以持续的。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消费还要增长,那么对于消费的相关支持政策还不能马上“退出”,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

从外需看:如果说,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将会进入一个“新常态”(即全球经济再平衡;经济增速变缓),那么,中国的外需也要进入一个新常态:即外需仍然必不可少,但外需对增长的贡献会有所下降,并且这个外需是没有过度激励的“正常的”外需。很多发达经济体在崛起过程中,外需和国际市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美国大致持续了90年的贸易顺差,德国是50年,日本是40年。从国际经验以及当前国际分工和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中国未来增长仍需维持适度规模的顺差。但同时也应看到:(1)世界经济复苏还很微弱,加上美国在转变增长方式(即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减少进口扩大出口),这就意味着未来外需增长缓慢;(2)过去一段时间大量顺差的获得,与支持出口的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汇率政策等)以及针对FDI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对出口的“补贴”有关(超过一半的出口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这些支持性政策是一种过度激励或扭曲,导致外需增长“不计成本”,从转变增长动力的角度,是需要逐步取消的。如果未来的外需增长恢复到没有过度激励的正常增长,那么,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一定会有所下降。

综上分析,未来的增长中投资仍将处于重要的位置,它对于GDP的贡献应保持相对稳定或者稳中有降,消费的贡献将有所上升,而外需的贡献肯定会下降。考虑到外需下降较快,而消费上升相对缓慢,因此,必须要接受经济增长率的适度放缓,否则由于消费的上升不能抵补外需下降,只能靠投资上升,那么经济结构将进一步恶化。换言之,如果能够忍受稍微低一点的经济增速,就可以把投资控制在稍低的水平,增长也将更加平衡。

未来政策展望

全年保八没有悬念,政策重心应放到调结构上。从去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来看,经济复苏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尽管展望未来,保增长的目标仍需坚持,但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这为结构调整工作赢得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从而使政策重心可以放到调结构上。调结构的重点包括:(1)增长动力结构,从更多依靠投资与出口,转到更多依靠消费;(2)投资结构,更多地投向与民生相关的项目而不是一些大工程;(3)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4)能耗结构,注重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发挥内生增长的动力是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目前的增长高度依赖政府力量,政府要退出,经济增速可能就下来了。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内生力量不足。因此,要特别重视调动和发挥内生增长的动力,让社会投资逐步取代政府投资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力。这就需要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放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管制与准入政策;同时,国有经济应在竞争性领域中逐步退出(其重心应放到战略性领域),让社会资本有更多且有利可图的投资空间。同时,千方百计扩大消费,进一步巩固内生增长的动力。

以危机为契机,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分享型增长。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关注那些“被遗忘的人”(即社会的中下层)。罗斯福治下,美国经历了劳工历史学家所称的“大压缩”,使得一般劳工

阶层的薪资大大提高,降低了收入不平等,造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对于当前中国而言,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扩内需和转变增长动力的瓶颈和障碍,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源头。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特别是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享型增长。

刺激性政策不能马上退出,但要考虑渐进地退出的时间表。鉴于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稳定因素,以及投资项目的延续性和消费增长对于政府政策的依赖,刺激性政策不能马上退出。1937年的美国(当时罗斯福担心财政赤字问题,在经济还很脆弱的时候就采取了加税和抑制消费的措施)以及1990年代的日本,均因政府过早的退出,危及经济复苏。尽管如此,过度依赖政府,增长的可持续性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考虑渐进地退出的时间表。

财政政策。继续大力度的财政支持,政府难堪重负。根据国际经验,危机后三年政府债务会增长86%。中国目前的综合负债(包括内外债、地方债、银行坏账、社保欠账等)也较高,而财政收入的增长较为缓慢,财政政策应考虑渐进淡出。比如,财政转移支付不能退出,一些刺激居民消费的优惠政策可继续保持,出口退税力度可适当减弱。同时,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即增加与民生相关的社会性支出,减少经济性支出。

货币政策。虽然短期没有通货膨胀压力,但由于去年上半年货币投放过快,即便下半年“动态微调”,全年货币投放量也近10万亿。这对于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预期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分析认为,去年广义货币的强劲增长由于未计算家庭资产在现金和股票方面的配置变化而大大高估了货币扩张的真实速度。这种分析实际上忽略了现金与股票之间是可以迅速转化的,而且资产价格上涨也往往会促进通货膨胀。因此,对10万亿货币投放进行某种扣除并不合适,其对未来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压力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另外,需要特别注意当前宏观经济中呈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即一方面,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实业投资的吸引力在减弱。目前实业投资主要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而且主要由政府来主导,民营资本有从实体部门向虚拟部门析出迹象;另一方面,一段时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还未真正实现政策退出。这两者都造成虚拟经济部门及资产价格的膨胀。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13篇

一 2008年中国经济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2003~2007年,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表现明显好于此前30年的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更加活跃,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根据主要因素变动趋势分析,构成这一轮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面因素2008年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环境仍然较为有利。

(一)国际经济环境

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首要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究竟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我们认为,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的潜在风险加大,但不会严重危及世界经济。从次级债的规模看,据估计,美国的次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总值约7500亿~12000亿美元,通过抵押担保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等方式,大部分次级贷款被证券化,并被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基金、银行等持有,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被高度分散。按照目前的次级贷款违约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估计贷款损失约为500亿~1000亿美元,穆迪估计损失为1130亿美元。如果全部经济损失由美国承担,会使美国经济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如果经济损失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共同承担,会使世界经济降低03个百分点左右。次级债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等迅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已经对稳定市场预期起了一定作用,国际金融市场基本稳定。美国连续降息后,次级按揭贷款的浮动利率也会相应下调,次级贷款违约状况会有所改善。当然,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会从金融部门向实体部门扩散,房地产价格会继续下跌,房地产财富效应将影响美国消费增长,美国经济难以出现明显好转,欧元区和日本也会受到一定牵连,从而拖累全球经济。经济危机都有一个逐渐传播的过程。历史经验表明,人们在危机之初往往容易低估危机潜伏的风险。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和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产生较大影响,那么难免会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其次是国际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增大。由于近期国际油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突破每桶90美元后继续走高。如果美国经济在趋于减速的同时,又因高油价的影响而不敢明显放松银根,那么美国经济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并有可能波及日本和欧洲国家。虽然俄罗斯等依赖石油输出的国家经济增长会较快,但由于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与美国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石油价格过快上涨总体上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出口的增长。此外,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等问题也会威胁世界经济。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虽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看有利因素仍然较多。首先,支撑新一轮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性条件没有变化。从2003年起始的这一轮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源于支撑增长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潜力。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已度过了产业转移初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艰难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天和航空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失业率纷纷下降到较低水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双赢”的局面,这是新一轮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根本因素。2008年这一基本格局不仅不会逆转,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其次,2007年世界粮食有望获得丰收。根据国际粮农组织的初步预测,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增长48%,2008年世界粮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有可能出现高位趋稳甚至小幅回落的态势,这将有利于世界各国消费价格的稳定。第三,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强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火车头。2007年,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一半。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在72%以上,连续4年保持在7%左右。印度经济在2006财政年度达到了过去18年来的最高增速,增长了94%,2007年增长率将在85%左右。不同于以往几次金融动荡,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次级债危机中没有受到明显波及,经济运行较为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这一新变化,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强了世界经济抵御发达国家经济放缓连带影响的能力。第四,全球流动性不会出现匮乏。虽然次级债危机爆发后,市场上出现了暂时的流动性不足,但是各国的宏观调控手段日趋成熟,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灵活和务实,能够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积极进行调整。2007年8月份以来,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等迅速向市场注了大量的流动性,美国还降低了贴现率和联邦基准利率。美国的货币政策是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全球货币政策开始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或中性偏松,这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在金融市场恐慌情绪消退后,流动性将会逐渐恢复。

总体来看,虽然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增大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但2008年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将强于不利因素,因此世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基本因素没有变。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与2007年大体持平,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大约为18%、23%和18%。预计2008年印度和俄罗斯经济增速在8%和7%左右,新兴市场国家会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92%下降到7%左右,2008年世界贸易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

(二)国内经济环境

2008年国内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党的“十七大”将指导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进一步优化。2007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显现更加积极的政策效果,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连续几年经济和投资增长保持高位将使经济运行保持较快的增长惯性。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以能源为例,2003~2006年共新增原煤开采能力63908万吨/年,天然原油开采8174万吨/年,天然气开采373亿立方米/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5亿千瓦。2007年1~9月发电量增长164%,原煤产量增长11%,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04%,煤电油运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施工项目情况如图1所示。国内劳动力供给充分,储蓄率保持高位,科技进步加快。充裕的国家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回旋余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的状况。

当然,2008年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的不确定因素:一是粮食连续4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紧平衡状态和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正在逐步改变农产品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农产品价格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连年货币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所需的货币条件早已客观存在,2007年居民和企业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预期,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新涨价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三是证券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大风险,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超过历史高位和海外绝大多数市场,一定程度透支业绩预期,下一阶段可能发生较大震荡甚至持续调整,如何在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

二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及宏观调控需要

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经济环境对我们的发展越有利,经济社会发展越顺利,我们越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越要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从近几年宏观调控的实践看,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贸易顺差过大等已经由短期矛盾演变为中期问题,在“三过”矛盾没有有效解决的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从经济运行中新旧矛盾发展看,2008年宏观调控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偏松,经济长期在偏快与过热的边缘运行

近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稳健不足、实际偏松的现象。财政政策在执行上过于宽松,一是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经济运行的自发扩张动能强劲,从刺激经济的角度看,目前已经不需要实行赤字财政来刺激社会总需求,但中央财政在连续多年超收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仍然保留赤字财政安排。二是各级财政在超收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基本上都超收超支,地方政府甚至用超收资金和土地储备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银行信贷资金用于刺激投资,地方财政“赤字”规模惊人。财政政策执行中比积极财政政策时期更加积极,政府投资和政府利用可配置资源调控的投资规模过大,成为经济偏快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同样存在稳健不足问题,在货币信贷连年过快增长的基础上,2007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继续过快增长。2007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5%,增幅比上季度末高13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2207%,增幅比上季度末高11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34%,比上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左右。货币政策在2007年中期以前过于倚重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手段,利率、汇率等价格型手段力度不足。从出台时机和力度来看,提高利率的时机有些偏晚,并且调整力度偏小,调整幅度跟不上价格上涨幅度的变化,不足以及时扭转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由于实际利率严重偏低,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相对加快,抵消了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效果,未能通过有效调节资金的使用成本来抑制投资过热,客观上也助长了经济趋热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过慢,对出口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这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

(二)资源类价格和税费改革相对滞后,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意识到资源类价格调整和税费改革的重要性,也有相关的政策预案,但必要的政策迟迟未能出台,多次错过价格调整和税费改革的有利时机,从而导致能耗过高、环境压力增大的局面没有改观。在国际市场油价和国内居民消费物价相对较低时错过了燃油税出台的时机,国内成品油、电力价格调整力度不够,对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不利;资源税税率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上调幅度有限,导致资源开采企业存在巨大的盈利空间,出现资源开采领域过度投资的状况,也间接导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投资出现较快增长。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时期,价格调整的难度加大。2007年由于经济增长高位加速,1~9月份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增速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02个百分点,使得能源消耗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36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1~9月份工业生产增长185%,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同期内发电量增速为164%,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不降反升。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甚远。2007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634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8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913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24%。全国环境突发事件增多,环境压力已经非常沉重。

(三)贸易顺差过大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加大了我国经济受外需影响发生波动的风险

  2007年前3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5708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其中,出口87824亿美元,增长271%;进口69259亿美元,增长191%。前3季度累计贸易顺差为18565亿美元。2007年我国在连续5年外贸出口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很多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偏高,使我国一些商品受到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指控,频频引发贸易摩擦。近期,国外针对我国产品质量问题加以炒作,掀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1~9月份外贸顺差比上年同期增长689%;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全年这一比重有可能提高到85%左右,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偏高,我国经济受国际不稳定因素影响的潜在风险加大。

(四)资产价格上涨呈现泡沫增大现象,财富再分配扩大收入分配差距

不可否认,近年来股指、房价快速上行局面的出现,有诸多因素的支撑:我国宏观经济多年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等各项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步伐加快,企业和家庭资金充裕,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等。这些因素为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不能忽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理性现象。从股市看,2007年上半年,大量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的上市公司在各种题材、消息的作用下,股价攀升较快;下半年,本应发挥市场稳定器功能的大盘蓝筹股则发力上涨,并带动指数迅速攀升。统计数据显示,10月8日至10月15日期间,计入指数的沪市市值排名前十大公司,合计推动上证指数上涨41589点,对上证指数贡献率高达8704%。从年初至10月16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涨幅分别达到1277%和19123%,个股价格涨幅普遍较高。评论员文章《警惕非理性博弈放大市场风险》,2007年10月17日《上海证券报》。2007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较2006年有所加快,并呈现逐月加快的势头,5月份到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4%、71%、75%、82%和89%,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74%、81%、9%和10%。不少城市涨幅在两位数以上。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供求矛盾比较突出。2007年1~9月,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1%,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9%,销售面积是竣工面积215倍。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呈现泡沫增大现象,这种有钱人通过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使财富迅速升值的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明显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部分城市过高的房价挫伤了多数依靠劳动收入购房的购房人的信心,望房兴叹中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成效普遍存在意见。

三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在国内外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中,200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率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物价总水平涨幅趋缓,就业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一)三大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需求结构更加协调

1消费品市场延续偏旺增长态势

受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和零售物价持续走高的共同影响,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呈现逐月加快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38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3%,金银珠宝类增长415%,汽车类增长381%,以住和行为热点的消费结构升级成为带动消费品市场活跃的主要动力。

展望2008年,连续多年宏观经济景气较旺,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些基本因素决定了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仍将保持高位。此外,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也将会对国内市场销售产生“奥运景气”推动作用。我们开发的消费品零售额先行指数在2006~2007年持续小幅走高,根据先行指数领先于消费品零售额一年左右的经验,可以初步判断2008年消费品零售额可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潜在增长率研究,与10%左右的gdp增长率相匹配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潜在增长率大体在12%左右,2006~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已经超过12%,2008年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不大。2008年商品零售价格涨幅降低对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有一定影响,名义增长率可能稍低于2007年,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55%,比2007年低07个百分点左右,但实际增长为127%左右,基本与2007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

2007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247亿元,增长264%。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814亿元,同比增长303%,住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8%。我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在20%以上运行已经78个月(6年多),目前尚未显示出疲态迹象。2008年,促使我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在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加快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企业自有资金增长较快,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2007年1~9月,全国城镇新开工项目17万个,同比增加18万个,比上月末增加2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0309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7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7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为271%,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26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之后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呈现逐月提高的势头,为2008年投资提供了增长惯性。从国家调控政策方面来看,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需要加大对先进产能和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2007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从以需求侧调控为主转向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加大了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支持,2008年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项目增加较多,房地产投资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0但是,2008年投资增长也面临一些限制因素。由于近期中央银行频频提高利率,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将起到抑制作用。由于房地产市场积累了一定风险,加之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我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银监会等管理部门已经加大了对房地产贷款的审查力度,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其他审慎贷款政策将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资金来源产生一定限制。同时,高能耗产品出口限制政策可能使这些行业供求和价格形势发生变化,不少行业投资回报预期降低。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估计,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偏快区间运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对高能耗建材出口的控制将使建材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有所改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涨幅由2007年的上升走势转为平稳回落。受价格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5%,比2007年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增幅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实际增幅下降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5%,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实际增幅与上年持平。

3对外贸易顺差增速明显下降

2007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782亿美元,增长271%,加快06个百分点;进口6926亿美元,增长191%,回落2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8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8亿美元。为了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2007年我国出台政策力度之大、频次之多均超过前几年。在上半年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的形势下,7月1日起我国对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调低了出口退税率,并进一步改进了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管理办法。8、9月份,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初显,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了明显下降,8月我国出口增速由7月份的342%回落到227%,比7月份大幅回落115个百分点;9月份贸易顺差为2391亿美元,比前8个月的增幅减缓151个百分点。

2008年我国出口将呈减速态势,一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对2008年的出口负面影响较大。二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次级贷款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惜贷现象可能影响到消费信贷资金,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减弱也降低消费者信心,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将对我国出口不利。三是国内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进一步明确显现,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得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

相反,由于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人民币升值和进口关税逐渐下调使国内外比价关系变化的调节作用逐渐显现,加上国家其他鼓励进口的政策,2008年进口增速将基本保持稳定。如果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和其他矿产资源价格上涨的态势延续到2008年,这些产品的进口额受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将呈现加快上涨的情况。

初步估计,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19%,进口增长18%,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32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610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幅由2007年的527%下降为225%。

(二)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加强,经济增速高位趋稳

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gdp增速由2006年的111%提高到2007年上半年的115%,其中第二季度增速高达119%,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94%。针对这些情况,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主要是8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发行特别国债,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反征出口关税、扩大加工贸易限制列产品目录等,这些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季度,gdp增速回落到115%。根据宏观经济先行合成指数走势、季度年度经济预测模型测算和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第四季度工业和经济增长率将小幅回落,预计2007年全年gdp增长114%,略高于上年。

2008年的三大需求中,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净出口增速放慢,总体影响是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稍稍减弱,如果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稳中偏紧的取向,将使得2008年经济增速呈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4%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增幅与2007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05%,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三)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势头放缓,全年呈前高后低走势

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提高,从3月份开始持续超过3%的年度调控目标,7、8、9月份连续三个月突破公认的可承受通货膨胀率界限值5%,8月份当月同比涨幅达到65%。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居民消费价格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非食品cpi涨幅比较稳定,年初以来在05%与07%之间,当前的物价波动仍然属于农产品局部供求不平衡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性质。我国商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不存在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的市场供求条件。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对稳定价格预期、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将起到一定作用;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没有改观,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客观存在,居民和企业通胀预期走高,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难确定,对控制物价十分不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7%,比2006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受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幅度较2007年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引导农民和企业增加投入和生产。根据近10年来的经验,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存在大约3年左右的短周期,据此估计,2007年第三季度将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年底之后将开始回落,2008年将延续下行走势,消费价格涨幅呈现稳步回落趋势。考虑到我国资源类价格改革的迫切性和2007年下半年严格控制出台政府调价措施的后续影响,2008年下半年有条件和需要出台的政府调价项目较多,综合考虑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和政府调价合理幅度,我们估计,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左右。

国内资源类产品价格与其他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要求我国加快资源类产品价格调整步伐,这将对2008年生产资料价格走势产生影响,使得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有所提高。初步预计,2008年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43%和30%,比2007年分别提高03和02个百分点。

四 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2008年,为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在短期调控政策层面上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力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财政政策真正回到稳健操作,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小幅回落,企业收入增速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再加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也会有所回落,进口环节税收增速会出现回落;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考虑以上这些减收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测算,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达到59723亿元,比2007年增收10000亿元左右。2008年为了避免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同时为了给将来财政政策再度扩张留下空间,财政政策应该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建议不再安排预算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当年平衡。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2008年财政支出增速只要控制在18%之内,就可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政府建设投资应全部转为预算内资金安排。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应出台严厉政策控制地方财政实际上的“赤字”规模,对政府负债经营城市建设的做法加以规范管理,控制政府投资扩张势头。

(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运用价格型政策工具

从防止经济运行从偏快转向过热和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等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2008年货币政策应明确适度从紧的政策取向。在货币政策执行上,要保持前瞻性和主动性,注重预调和微调,调控重点从之前的供给调控转向需求调控。2008年gdp同比增速达到108%,cpi同比变化率在4%左右时,考虑到m2流通速度的因素,2008年m2同比增速控制目标定在16%左右为宜,考虑到企业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规模扩大,2008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应控制在32万亿左右,从总量上真正体现适度从紧的控制力度。2008年在利率调控上,要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不能囿于中美利差的限制,有必要选择自主加息,来消除负利率,使利率水平不断趋近均衡利率。为防止贷款利率过高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冲击,可选择不对称加息,即暂时维持贷款利率不动,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实现存款实际基准利率由“负”转“正”。坚持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的监控。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检查,加强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管理,严格控制短期外债规模,控制短期外债的结汇。建立健全对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房市的监测监控体系。人民银行、外管局、证监会、建设部等职能部门应加强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密切关注短期资本流动的新动向,形成监管合力,摸清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房市的渠道、方式和规模,及时制定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防范投机资本的冲击。

(三)引导人民币一揽子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升值,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

2008年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度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不仅要实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更要引导人民币一揽子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实现小幅升值。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利大于弊,对外可以降低进口成本,促进国内企业更多利用国外技术设备、资源和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内可以提高出口门槛,压缩国内落后产能通过出口继续生存的空间,加大推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为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要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尝试人民币境外融资。扩大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机构范围,允许人民币出境使用,必要时,可允许发行人民币商业票据。尝试允许境外企业在境内直接上市,使人民币融资逐步国际化。

(四)多管齐下抑制物价上涨,不失时机地推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和税费改革措施

一是加大对农业、畜牧业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粮食稳产增产。二要充分利用国家储备吞吐量调控农产品市场,积极增加货源,保证市场供应,维护食品价格稳定。三要全面研究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等多个环节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反馈共享机制、应急反应处置机制,增加财政对农产品价格稳定基金投入。四要大力维护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相互串通、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次充好、合谋涨价等行为。五要打破垄断,在一些垄断型行业,积极引入竞争因素,迫使垄断价格下降。2008年价格工作在以稳定农产品价格为重点的同时,必须把握时机,适时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相关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措施。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14篇

2013年商业银行整体景气度

一、信贷投放规模适度增长,贷款收益率下行中趋稳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信贷需求将平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万亿~9.5万亿元,较2012年有所增加。

首先,新一届政府上任将催生新的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的换届效应仍可能出现,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导向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12年9月份以来,发改委已批复总投资规模超7000亿元的25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涉及公路建设、港口航道改造等30个基建项目。预计2013年投资增速将有所提高,从而产生大量的信贷需求。

其次,经济运行将稳中略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即将出台,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平稳增长,加之扩内需的各项政策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促进消费,2013年消费增速将稳中有升,从而带动相关贷款需求增加。

第三,对小企业、三农、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也将有利于信贷增长。

第四,刚性需求的持续释放仍将让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趋势在2013年得以延续,住房成交量有望平稳回升,房地产相关贷款需求适度增加。

鉴于经济增长小幅回升条件下信贷需求较为平稳、稳健,银行总体信贷环境不会过于宽松,2013年总体信贷供需形势可能趋紧。受贷款重定价因素的影响,预计贷款收益率将继续下行。但随着重定价完成,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收益率有望逐渐趋稳。若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进一步扩大,贷款收益率也有进一步持续下降的可能。

二、存款增速基本持平,存款成本率继续高企

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会对FDI增长有利,短期资本流入可能增加,预计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大幅增加。银行持有企业发行的债券也会创造存款。2002年初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余额仅有1万多亿元,到2012年6月末则上升到了6万多亿元。在鼓励发展直接融资、企业发债成本较低的情况下,银行持有企业债券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综合考虑贷款、外汇占款和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三方面主要因素,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存款约13万亿元,存款余额增速则在14.2%左右,与2012年末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但考虑到存贷比依然偏高,股市恢复性行情等对存款有分流作用,存款的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在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企业盈利预期转好、经济活跃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将倾向于增加活期存款的持有量。受资本市场改革创新、上市企业经营向好的影响,股市有可能迎来阶段性上涨行情,居民户也将倾向于持有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占比将有所上升。鉴于部分银行依然面临较大的存款压力,存款市场竞争依然较为激烈,存款成本率将维持高位。

三、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但仍有反弹可能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经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资产质量大幅度恶化的系统性风险很小,但2013年不良资产余额仍有可能继续有所增加。预计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在700亿元~900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将基本保持在2012年末水平,全年维持“一升一平”的格局。

从宏观层面看,银行不良资产见底的时间往往要滞后于经济增速见底3~6个月。基本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增速已经于2012年三季度见底,据此推断2013年上半年可能是不良资产继续有所暴露并初步见底的时间。从银行的角度看,如果按照80%的不良转化率来处理2012年上半年生成的逾期贷款,会使得多数上市银行的不良率提高0.1~0.2个百分点。从企业财务状况看,与银行贷款质量有关的企业经营指标尚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在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经营的困境,其资产质量走势仍是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最关键因素,仍值得关注。一是沿海地区外向型小企业不良贷款仍可能惯性走高。由于其他地区小企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因此沿海地区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向内陆扩散的可能性较小。二是少数行业贷款问题仍有隐忧。除钢贸行业不良贷款已明显暴露,光伏、航运和造船等行业贷款在2012年大多还处于关注类区间,在整合过程中产生不良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应成为2013年银行重点关注的潜在风险点。

四、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可能回落到一位数

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滞后作用和综合影响,预计商业银行生息资产增势平稳,净息差有所收窄,不良资产仍存在反弹可能,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增速可能下降到8.5%左右。

第一,生息资产温和增长,对利润增长贡献度有所下降。信贷投放规模虽略有增加,但增速会略有放缓,预计2013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9万亿~9.5万亿,增速则为14.3%~15%;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将加强,成为影响同业资产继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占款增长的新变化有利于银行存款增长并对生息资产的稳步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债券资产将稳定增长。基于信贷投放约9万亿元的假设,2013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约为15%,比2012年全年17%(预计数)的水平继续下降,但仍是驱动银行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净息差持续小幅走低。由于占银行存款40%以上的活期存款的基准利率降低幅度较小,因此2012年对称性降息也会导致银行净息差收窄;贷款重新定价的速度要慢于存款重新定价的速度,基准利率降低对银行息差的收窄效果往往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才会充分体现;大型银行的贷款重新定价过程偏慢,由于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较大,其较慢的贷款重新定价速度导致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收窄的速度较慢,2012年降息对净息差的压缩效果可能在2013年进一步显现。但考虑到2013年信贷供需形势处于“紧平衡”状态,净息差回落的压力相对温和。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2013年银行净息差的回落幅度将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下降幅度将在15个基点左右,并拉低上市银行利润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从而构成银行净利润增速明显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拨备难以显著反哺利润。据估计,信用成本因素对银行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从2012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正面因素,变为2013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负面因素。拨备的盈利调节功能弱化,是2013年银行净利润增速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拨备之所以已经很难释放,是因为不良贷款仍存在一定的反弹压力。

第四,手续费收入增速适度回升。2013年,商业银行手续费收入可能重新进入两位数增长区间,预计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对盈利增速的贡献度也将由2012年的-1个百分点左右转为2013年的2个百分点左右。一是由于名义GDP增速有温和回升,社会商品交易总金额有所增加,相应带动银行手续费收入“水涨船高”。二是2013年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出口增速有望有一定程度回升,而国内经济增长温和回升也会带动进口增速有所提高。这将带动国际结算类手续费收入增加。三是随着管理层对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逐步明确,2012年三季度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呈现企稳迹象。四是2012年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基数较低。但是银行刷卡手续费费率将平均下调23%~24%,可能使得上市银行净利润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成本收入比有小幅反弹压力。由于营收增速下降至10%以下,而费用增长相对稳定,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将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至32.6%左右。预计成本收入比因素将拉低上市银行盈利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随着中资银行战略转型的进一步推进,不论是从事零售理财、投资银行还是小企业贷款,成本费用的投入都必然显著增大,未来成本收入比温和反弹可能成为长期趋势。

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

主要挑战和机遇

一、2013年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外部挑战

贷款增速略低于去年,信贷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和更加重视拓展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的政策导向下,预计今年银行业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速在15%以下,略低于2012年的水平。同时,信贷供求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企业仍处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信贷需求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相对较旺,但银行信贷供给相对不足。

存款竞争依然激烈,存款成本维持高位。从中长期看,我国人口结构进一步老龄化,金融脱媒大势所趋且逐步提速,银行存款增速下降将成为长期趋势。年底年初,股票市场出现恢复性上涨态势,对银行存款的分流效果将更为显著。2012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打开,随着各行经营转型的推进,定价策略将进一步分化,存款的价格竞争可能加剧。未来资本市场持续改革创新,第三方支付高速发展,移动支付方兴未艾,银行存款拓展将面临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的更加有力的挑战。

周期性冲击和结构性压力交织,资产质量仍有隐忧。考虑到不良资产见底的时间要滞后于经济增速见底的时间,今年上半年银行仍可能存在不良贷款总量有所增加的压力。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趋弱,经济增长更为倚重内需,外贸增速处于低位,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面临长期性经营压力,风险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企业扩散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渠道拓宽,直接融资和互联网融资加速发展,银行优质的大型客户和小微客户均被分流、腹背受敌,资产质量承受压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政府换届效应和城镇化效应的叠加,投资可能存在过热的隐患,从而给银行投入的配套资金带来潜在风险。

经营环境多方制约,中间业务快速增长受限。2013年我国经济名义增速(含GDP实际增速和社会物价增速)上升不多,社会经济交易总量的慢速增长将对银行支付结算类收入的增长构成总体制约。影子银行监管加强,银行信托、理财等业务和一些创新类业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

金融改革继续深入,降低银行盈利增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利率市场化可能继续深入推进,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可能扩大,长期、大额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可能进一步打开。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尽快实施,银行业准入门槛将会降低。随着上述金融改革措施的落实,银行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经营成本进一步抬升。

二、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机遇

供求关系有所改善,有利于贷款合理定价。2013年,国内稳增长政策和政府换届效应促使投资增速逐步回升;企业经营态势逐步向好,对经济增长预期改观;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态势仍可能继续。无论从宏、微观层面看,实体经济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比2012年会有扩大。在贷款供给适度增长的情况下,供求形势对银行稳定贷款利率和优化贷款结构较为有利。由于银行利润对息差变动的敏感度最高,因而2013年盈利增速不会再现2009年“量难补价、自由落体”的局面。

推动存款稳步增长的积极因素尚存。如前所述,在贷款派生、外汇占款、财政存款等方面因素的推动下,预计今年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存款约13万亿元,较去年明显扩大,增速比去年略有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存贷比监管指标,部分稳定性较强的同业存款可能纳入存款统计口径,有利于扩大存款基础、降低存贷比。

经济金融转型深化,新兴业务仍存发展机遇。在宏观政策拉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作用下,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仍可能达到14%左右,银行消费信贷和支付结算等相关业务仍将保持较为良好的总体发展态势。社会融资规模适度扩大,金融市场改革创新深化,股票市场将出现阶段性行情,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资金存管、产品代销、衍生产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等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运行环境稍有好转,银行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从外部环境看,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中央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和落实,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出现向好的迹象。2013年经济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达到8%左右。这决定了银行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逐步减轻,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从银行内部看,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良好、管理素质不断提升、跨周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完全能够妥善应对考验、有效化解风险,保持平稳运行。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

对策和建议

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必须量身打造并动态优化,经营管理的理念、机制、流程、方法和技术必须切实更新;信贷结构、资产结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结构必须加以转变;创新能力、定价能力、服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必须显著增强。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多管齐下抢抓机遇、严控重点领域风险、优化降本增效机制、深入推进存量改革”。

一、顺应社会资金流动趋势,以合理成本争揽稳定存款

一是抓住居民和企业售汇意愿有所增强、资产“外币化”转向“本币化”的机遇,加大结售汇业务的拓展力度,积极拓展售汇所带来的新增人民币存款。二是抓住存款活期化趋势,拓展各类低成本活期存款。三是考虑到计算存贷比的存款口径可能有所扩大,积极争取更多稳定的同业存款。四是加强本外币、境内外、离在岸、对公对私、银行与子公司、存款业务与债券承销等各种形式的业务联动,带动存款增长。五是强化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强银行卡与网络、手机、电话等新兴支付渠道的对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增加资金沉淀量。六是优化客户分层管理,统一各类客户信息,继续推进精准营销,努力夯实存款发展的客户基础。七是注重“开源吸存”,以资本市场脱媒资金、要素市场结算平台资金、政府机构财政事业资金、金融机构同业资金等为重要目标,拓宽资金吸纳源头和渠道。八是积极加强主动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通过灵活的主动负债弥补存款稳定性下降的影响。九是切实加强存款成本控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不同存款的上浮或下浮幅度,优化FTP定价机制对存款发展的引导作用。

二、把握业务发展机遇,优化贷款投向结构,提高贷款定价能力

一是依托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总体部署,有序加大对城镇化、房地产、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信贷投入力度,同时对一些传统夕阳产业及时退出。二是抓住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投资仍有较大空间的机遇,将信贷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前瞻、战略的眼光看待小微企业贷款问题,进一步创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积极稳妥、精耕细作地发展好小微业务。四是谨慎实施贷款利率下浮政策,通过客户结构调整和深化RAROC工具的应用,努力稳定贷款定价水平,保持并提高贷款收益率。对银行议价能力弱,综合效益偏低的部分大型企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尽量降低利率下浮贷款的占比,减少为抢规模而放弃收益的现象。

三、努力挖掘非信贷业务的发展机遇,提高其盈利贡献度

一是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和阶段性上行的机遇,积极发展资产管理、产品代销、资金融通、存管托管等相关业务。二是在基准利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度增加对中长期债券的投资。三是顺应我国消费增速和消费比重趋升的方向,继续大力发展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类中间业务。四是继续研究挖掘收费业务潜力,适时推出新的合理收费项目。五是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加大对中间业务总体发展情况和重点业务品种的考核力度。

四、创新思路、流程和技术,持续提升人性化服务的质量

一是优化各相关业务系统,整合客户信息,在系统掌握客户偏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增值型、推送式服务。二是加强与各类大型服务企业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交叉、互补式的服务,共同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三是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渠道,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贴身、便捷的服务。四是学卖场、连锁餐饮、电商平台等其他服务企业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五是持续梳理、动态优化关键服务链,消除服务断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六是通过存量挖潜和持续培训,有效增加各类服务人员的数量、提升服务水平,有效、专业地引导客户和开展服务。

五、以战略为导向建设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

一是实施战略性成本管理,从源头上把控成本。做任何重大的成本支出决策之前,首先以发展战略为准绳进行评判。二是完善有利于节约成本的激励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应该建立更加激励相容的成本控制机制,让成本使用者(信息最充分的人)有动力去最高效地花钱。三是对于成本投入要有“容忍度”、“宽限期”。允许有战略投入期,培育、呵护转型业务的“幼苗”开花结果。

六、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确保资产质量安全

继续密切关注小企业、钢贸、光伏、个人经营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和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全面深入开展存量资产排查,对可能出现逾期或不良的信贷业务提前制定防控措施。同时高度重视理财、托管、投行、离岸等表外业务,特别是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表外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工具。进一步加强减退加固工作。着力加大对逾期贷款的集中处理和清缴力度。对部分地方政府盲目投资的潜在风险予以关注。

七、切实优化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存量改革

坚持“战略链接”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把改革推向深水区,提高业务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激励的效率。

宏观经济展望范文第15篇

1.我国经济已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两大;中击,使中国经济受到不少的损失。但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一致表明,两大冲击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从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看,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V型反转格局已定,许多指标增长为近几年同期最快的速度。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9,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8.5%,比去年同期加快0 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非典滞后影响基本消除,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一季度快速增长的水平,GDP同比增长9,1%,比第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受非典;中击较大的行业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三产业增长76%,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二季度加快6.8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基本恢复到非典前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季度增长9.7%,分别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加快0 5和 3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运用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预测,全年 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6%。

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这是财政、金融政策性支持为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一些专家提出的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期和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复苏期相关。经济的内在增长趋势不断增强,则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以“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正在加快向“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转换,特别是去年以来,居民对汽车、住房、通讯等新兴耐用产品的消费力在明显提升。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推动下,住宅业、通信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等行业加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带动部分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其次,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开始良性互动。今年以来,企业自筹、外资、国内贷款增长明显快于预算内资金,前三季度, 预算内资金同比仅增长 2.1%,回落46.7个百分点;而自筹资金同比增长49.0%,加快21。2个百分点;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85%左右上升到目前89 9%。在投资结构上,二者的互补性也在增强。这说明政府主导因素在不断减弱,投资的自主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第三,进出口总量和结构良性互动。进出口总量继续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2003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6,062 6亿美元,同比增长 36.2%。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连续4年增幅保持在3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超过了50%,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第四,居民消费预期和企业家投资预期良性互动。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6,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14.3点和7.3点,接近今年一季度创下的近年最好水平;消费者信心指

数由6月份的88.6点回升到9月份的93.1点,表明消费者和企业家对未来经济走向预期良好。

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尽管“非典”疫情对4、5月份部分工业行业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看影响不大,基本在持续较快增长的区间运行。前三季度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今年的工业增长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速度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增加值 28,975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 3个百分点,是 1995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速。二是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全面加快增长。前三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4,104亿元,增长14.3%,同比加快 3.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2,010亿元,增长11.7%,加快2.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11,874亿元,增长17.9%,加快4 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837亿元,增长19.6%,加快6 9个百分点。三是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97 7%,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大幅增加,1―8月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0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 工业自身的重工业化特征愈加明显。首先,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1998年以来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增长有加速趋势,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前三季度,重工业增长18.4%,比轻工业快4,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37%,比 2002年全年水平(60 95%)提高3.42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重工业化时期,这一轮重工业化主要是由工业支柱产业和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拉动的,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市场内生机制,可能成为未来10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其次,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牢固。前三季度,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台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支柱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50 7%。主要产品大幅增长,其中半导体集成电路同比增长 36 4%;汽车产量326万辆,增长 35 7%;原煤产量增长16.8%,发电量增长15.6%,钢、钢材分别增长 21.6%和19.4%。3.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投资拉动仍然明显

消费增幅受非典影响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99亿元,同比增长8.6%,同比仅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增长9.7%,比第二季度加快了3个百分点,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可以认为消费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比较明显,1―3季度,建筑及装璜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 6%,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 5%,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投资增长更加强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仍然是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期加快8.7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前三季度投资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工业投资增长迅猛。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的工业投资9,032亿元, 同比增长 49%,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台金工业投资增长1,2倍,纺织增长 86 7%,化工增长70.6%,机械增长 67.2%。二是企业技术改造意愿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7,2%,比去年同期加快20.9个百分点。三是外商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虽然由于非典疫情的滞后影响,8月份外商实际投资首次出现下降,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20亿美元,同比下降28,28%。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势头并没有改变,前三季度,全国合同利用外资792亿美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增长11,9%。四是投资对国家财政资金依赖减弱,微观经济主体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

4.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与改革机遇并存

“非典”刚过,由日本发起、美国参与、众多附和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日益升温,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大讨论。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还在争论,但已经形成的升值预期却已经对经济运行产生了影。向,并使央行在货币政策和维持汇率稳定上陷入更尴尬的两难处境。我国有关管理部门相

继采取了允许合手特定条件的企业保留更多的外汇、放宽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开始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要从根本上缓解压力,还是要改革我们的汇率形成机制。

当前是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当然,这一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或说现阶段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只能是阶段性的改革,不可能是大步伐全方位的改革。因为我国现在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上世纪末(1997、1998年间)的亚洲金融危机考验,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没有必要大改。

为了既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又要适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建议可在原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提法上中增加2个字,叫做“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制度”。其实际上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形成基础的,是包括市场机制在里面的。加上“市场”两字,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增加这两个字也有一些好处,或说有一些与以前提法的区别性。

第一,这种提法更加强调我们国家汇率制度的市场基础。汇率水平主要是因为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强调市场基础,就是强调我们要在市场汇率基础上来选定目标汇率区。定下了目标汇率区,也就可以确定外汇管理机构应在什么时候进场干预,在什么时候保持观望。而这种干预或观望,都是尊重和维护市场供求的表现。

第二,这种提法更加强调了汇率浮动的幅度空间。事实上,任何一国,对汇率大升大跌都是担心的,都希望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小幅波动的局面。我国汇率,现浮动幅度事实上很小,需要扩大一些。

第三,这种提法更加强调有关管理机构干预和管理方式的灵活性。适度的稳定性干预在各个国家都会有的,增加了“市场”两个字,我们可以做的更加灵活。换言之,就是在市场出现波动时,外汇管理当局要采取应对措施,有所干预,当然是经济方式的干预,比如通过结售汇银行的外汇市场,售出或购进外汇, 以保持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在一个区间内。

第四,这种提法有助于将现在外汇管理正在进行改革的一些内容体系化,明确化。我国资本项下管理的项目80-90个,但其中有不少实际上是可兑换的但没确认,这是近一两年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可以利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推进,将那些资本项下名义上不可兑换但实际上可以兑换的项目的可兑换性公开化、显性化,并冠以“市场”化的标志。在提出“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后,再较有系统地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性,影响会大得多,可以给人阶段性改革推进的感觉。

第五,这种提法有助于我们对货币盯住美元的现状做些修改。这对外汇管理当局在设计和维护目标汇率区时,是很有帮助的。

。 第六,这种提法有助于我们争取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现在国际市场上反倾销,一个很不利于中国的是所谓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确定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外汇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汇率生成的机制和资本管理的方式等。我们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升为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制度,这对我们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是有明显的好处的。5.货币供给基本适度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投放超常增长,一再超出预定的增长目标。国家信息中心针对目前相对比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幅专门做过调查,结果14.63%的专家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明显偏高;63.41%的专家认为偏高;21 95%的专家认为基本合适。我们的观点是,考虑到我国还处在市场化、货币化进程当中,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适度的。

现在很多人对广义货币M2是否过多存在分歧,除了其他理由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对“M2增长率二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这个公式存在不同理解。中国是转型国家,市场化和货币化进程还在继续。已市场化部分的货币增长与GDP增幅和广义价格增长有较高的相关性。考虑到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似可对原式进行如下改造:

M 2增长率x市场化指数二 GDP增长率+广义价格指数增长率

国内对于广义价格指数还没有共识,但再考虑到中国经济投资驱动的特征,仅就分析而言,我们

不妨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股票资产价格指数的某种组合来替代广义价格指数。2003年二季度,M2增长20.8%,GDP增长8 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7,8%,上证综合指数与2002年同期大致相等。若假定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化程度提高(我们通过中国市场化发展程度的研究,结论是2001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是69%),达到75%,那么二季度M2增长率x市场化指数二 20.8%x 0 75二15,6%;而GDP增长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率= 8.2%+7.8%二16%。经测算,上式中反映了一种有趣现象,两边近似相等。再看2003年三季度,M2增长 20.7%,GDP增长8,5%,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11%,则有M2增长率 x市场化指数=20,7%x 0.75= 15.53%;而GDP增长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率=8.5%+11.1%= 19.6%。等式两边有4个点的差距,但若考虑到2003年9月末上证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 2%左右的话,等式两边的差距会大大缩小。由此,是否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当前的货币供应和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是适应的?这仅仅是一种假说,尚需要有大量的实证分析和证明,因此,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6.经济全局并不过热,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看物价。今年以来,物价总体呈上升走势,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但分类来看,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食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其余大部分商品物价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宏观经济总体还未走出通缩的阴影。第二,从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比较来看。我国目前比较公认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 8%-10%之间,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常态应该是连续四到六个季度在9%左右波动。从这点看,现在增长速度还有差距。第三,从供求格局变化来看,商务部最近对 600种主要商品的供需情况的调查显示,78%的商品供过于求,22%的供求平衡,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再从虚拟经济来看,今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总体呈萎靡走势,股票成交额和成交量都大幅下降,到目前有六咸以上的股票已经跌破年内最低,过热无从谈起。最后,如前所述,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在增强。与上一轮高速增长有所不同,这一轮高速增长将主要是结构推动型的,应该具有较高的速度和较好的稳定性。所以,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运行没有出现全局性的过热。

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也就是说少数领域、局部行业确实出现了过热的问题。投资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一些地区漫延,一些生产能力明显过剩的传统行业仍在大上项目。从1―8月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统计情况看,全国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2,598个,增长 701%,完成投资增长1 4倍;在建水泥项目868个,增长461%,完成投资增长1.3倍;在建铝采选及;台炼项目241个,增长37.7%,完成投资增长1 5倍;在建汽车项目1,122个,增长75%,完成投资增长84.1%;在建纺织项目2,018个,增长1倍,完成投资增长1.4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结构性过热是与传统体制的弊端联系在一起的,政府主导的现象比较严重。有关数据证明,去年下半年以来,机场、地铁、公路、桥梁、电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扩张的势头明显,在时间上与地方各级政府换届大致一致。而一度被关闭的“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合资办汽车厂遍地开花等问题更是受地方利益驱动,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为有关。虽然针对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过热现象,中央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部分地区,过热倾向仍未得到遏制。从银行信贷指标看,第三季度信贷扩张速度虽有所放缓,但7-9月金融机构月均新增贷款额仍然达到2,302亿元。按照目前情况推测,全年贷款规模有可能突破3万亿元。

政府主导的项目大量上马,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的新扭曲,还可能增加通缩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7.经济发展存在比例不协调问题

一是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失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地由投资主导,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今年以来,这一现象有扩大趋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七年来同期的最高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为近三年来同期的最低点;投资率在进一步上升,而消费率还在下降。二是经济增长和

就业的失衡。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仅260万个,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不到50%,“非典”使得原有的就业矛盾有所加剧,要完成年初确定的“新增就业岗位8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宏观调控目标难度很大。三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失衡。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不得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实施就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拉开了。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是11.8%左右,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只有5.4%,二者增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结果是就业问题更为严重。四是沿海和内地发展的失衡。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30.5%,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实现出口1,225亿美元, 占全国的64.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当前经济加速主要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加速,这些地区进一步主导经济增长,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五是中小企业增长偏慢。目前企业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大型企业的拉动,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则缺乏活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足8%,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的增长水平。

这些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8.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好于今年

我们判断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好于今年,经济增长率大概在8。5%以上。

首先,世界经济不会继续恶化,甚至会有所好转。今年下半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都有经济复苏迹象,明年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不可能比今年更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的预测均高于今年。世界银行预测, 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到 2,5%,美国、日本、欧元区将分别达到3.4%、1.3%和1.7%;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升为4 9%。IMF预测明年全球增长4 1%,其中美国为 3.9%, 日本为1.4%。2003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香港)进出口贸易增长12.42%,同比提高16.65今百分点,上升趋势比较强劲;按1994年以来的发展趋势推算,2003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增速将达到9.98%,2004年将有所回落,但仍将达到6.84%的较高增速。因此, 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会比较宽松。

其次,国内总需求可能稳中有升。由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发展环境、推进农村改革的措施,2004年消费需求将会有所增加;但收入差距扩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仍是难以短期解决的,大规模和持续的下岗失业会进一步制约居民购买力增长,消费需求不会有大的突破。对于投资需求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将开始逐步淡出,但国债投资水平将仍会保持一段时期后才可能下降;民间投资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受体制性制约,增速不会太快;而外资增速可能和今年持平,总体上可能是稳中有降。进出口方面,2004年会保持今年大进大出的势头,但估计增速不会比今年有大的差别,而会保持平稳增长。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新,摒弃某些限制经济发展的观念、打破落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同时也会有利于改善非公有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刺激市场力量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投资,保证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为明年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国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