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徐特立 考察 国外教育 思想主张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88-03

徐特立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之一,是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1910年,33岁的徐特立东去日本考察教育。后不久,他又远涉重洋,西赴欧洲强国法国留学。留法期间,他考察了法国的教育。之后,又相继去德国、比利时等国考察教育。在留学,考察它国教育的活动中,徐特立认真思考,撰写了多篇考察调研文章,回国后,他又作了多场演讲。在文章和演讲中,他针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提出须极力追赶先进,革旧布新,虚心借鉴他人教育经验,从而阐发了他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观点。

一 徐特立赴国外“留学”,考察教育之活动概略

“徐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作为一位老教育家,他不像当时许多办教育的人一样不问政治、不管国事,而是很关心政治,很关心国家命运。他的一生是随着革命潮流而奋进的。”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其时,关心国事与民族前途的徐特立由相信康梁而“走上了反康梁而相信孙文的道路”。

1905年,徐特立科举考试落第,后考入宁乡速成师范。此校由曾留学日本、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周震鳞担任校长。徐特立在这里学习4个月,民主革命意识有较大提高,教育思想有较大转变,科学知识也有较大的增进。受周震鳞等人的影响,又目睹国内真正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并不多,认为长此以往,不仅教育改革无望,国民文化水平无法提高,而且对于革命事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他觉得自己应该主动担当起这一责任,于是,他接受周震鳞的建议,决定先到外省学习,然后东渡日本去考察,研究中小学教育。

1910年春,33岁的徐特立在江苏教育会办的小学教师培训班学习。学习期间,他到上海多所小学参观考察,并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教学改革活动。举办培训班的俞子夷曾留学日本多年,他鼓励徐特立到教育发达的日本去考察。1910年7月,徐特立东去日本考察2个月,在湖南留日学生的帮助下,他阅读了一些介绍日本教育的书籍,如《小学校事汇》《三千个优良小学校》等,这些书对他影响较大,此后被他反复提及。据日本学者大丰介绍,《小学校事汇》由日本教育学术研究会编写,1904年出版,主要内容有12篇,包括小学教育的沿革,小学校的各类法规,小学教育的近况、组织、设施、事务、职员,讲授与管理的训练,教育行政的现况,小学与社会,参考书,内务等。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日本的有关教育书籍大都是从西方国家的著作翻译过来或改头换面编写成的,介绍的多是欧美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此书却是根据日本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搜集第一手资料加以具体系统分析研究而写成的,这在日本尚属首次。徐特立注意到这本书,而且认真地翻阅了此书。这说明他很注意联系本国实际办教育的经验,同时也表现了后来他成为教育家的超前的卓越胆识。

前后,徐特立在湖南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中,他成了斗争的骨干。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1919年9月,徐特立离开上海远赴法国,11月到达法国马赛,至1923年9月,他在法国半工半读,达4年之久。留法时他已经43岁,有人问他何必去吃苦做“扶拐棍的学生”?他认为:“年老的人多半在社会上有些权柄,倘若全不求学,社会上受害就不小。”因此,他下决心要做一个进步的老人,不远万里到法国一边做工,一边学习自然科学,考察社会。1923年9月离法赴德国考察教育,1924年1月离开德国去比利时考察教育,7月回国。除此之外,1928年5月,受党中央委派,徐特立去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六大”,并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俄语和马列主义,1930年回到中国。

二 徐特立考察国外教育之思想主张

在国外留学和考察教育期间,徐特立带着问题学习、思考他国办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与改革的办法,他经常给同仁寄信,并在报刊发表文章,如《徐懋徇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致留法湖南勤工俭学学生书》《徐懋徇自法来函:报告归国原因》《法国小学状况》《请湘教育界诸公注意》《致黎邵西书》等文。回国后,他在湖南教育界结合自己的学习考察心得作了多次演讲,如《在法比游学归来的讲演》《欧洲义务教育现状》《法国小学教育状况》等。反思中国教育,主要是中小学教育中的弊端,提出应借鉴日本、法国等国教育制度与办学经验。他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对办好教育,尤其是办好中小学教育,极大地提高本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阐发了一些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观点,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普及小学教育

自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以后,中国的小学教育普及与日本、法国等国比较,速度很慢。徐特立比较中国与它国在普及小学教育上的差距,直指当时本国的弊端:“我国的教育现象,最受影响的就是什么玉皇、观音,操之一般无聊的无知识宗教家,这是中国教育不进化的现状。”且认为,中国教育没能普及的根本原因是人民无权自治。要实现义务教育,应该从乡自治办起,多办小学,因为“教育之基础在小学。根沃者枝茂,源深者流长,固其理。”民国成立后,徐特立下决心要在湖南从大办小学教育开始,从而达到普及基础教育之目的,他和好友,时任长沙县第一任知事的姜济寰商议,准备在长沙县办1000所国民小学,姜济寰还向他提出为了满足师资需要,有必要大力培养师资。他委托徐特立先在长沙办一所师范学校。在艰苦努力和多方筹措下,1912年,徐特立在长沙创办的长沙师范正式开学。在姜济寰、徐特立、朱剑凡等人的辛劳操办下,后来,在长沙办成了800所小学,成绩卓著,颇受湖南教育界称道。除此之外,他还办夜学等补习学校,招收社会上从事苦力劳动的学生就读。如黎明州、廖奕等就是徐特立招进长沙师范读书的苦力学生。为了普及小学教育,让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上书,他反对湖南省当局的错误教育政策。当时,湖南省教育司司长主张贵族式教育,要裁减学生,兼任湖南省教育司科员的徐特立力争无效,最后,丢下委任状,弃官而去。

徐特立留法时了解到法国的国民教育即公共义务教育,成效显著,他写信给姜济寰,提请在国内办小学时主意:“教育程度不必高深,普及最要。足下仍须用民国元年之精神,极力提倡。”与此同时,徐特立还极力支持举办女子教育。以前,中国能够接受学校教育的女子凤毛麟角,中,由于西方新思潮的传入,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张旗鼓地宣传妇女解放的主张,这就大大地刺激了社会各界对妇女教育问题的关注。无疑,这对设立女子学校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鉴于长沙女子学校太少之缘故,徐特立大声疾呼:“学龄儿童,须强迫入学,女子尤须注意!”“女子补习学校,宜从速设立,一年或半年毕业。俾成年女子,略识之无,可以做工,可以经商;程度稍高者,可以办公。”为解决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他通过自己创办的长沙师范大力培养师资。徐特立普及小学教育的思想与时俱进,后来在延安期间,他提出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不分男女成分、民族国籍、一律平等、免费的……进行普及的民主教育”。

2.反对专制,民主办校

徐特立留法和考察德国、比利时等国教育,尤其是对法国教育的办学新风印象深刻。期间,他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家“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启蒙和影响,看到法国教育民主管理,风气甚浓。回国后他在创办的长沙师范和长沙县五美小学等学校中,积极倡导民主作风,反对专制主义。在民主治校中,他采取多项措施使师生行使自己的民力。如他在一些公立学校,破天荒地提出在学校组织“校务会议”,吸纳学生代表参加,让他们反映学生意见,使师生平等参与学校管理。又如开放校禁。清末民初,受封建教育思想和新式教育思想的交叉影响,教育事业处于传统向现代过渡、新与旧交替的阶段,但是,多数学校仍墨守陈规,对文化专制主义的风气未有大的触动,即使是新办学校大多还实行封建家长式管理,学校大小事,均由校长一人说了算。徐特立针对此种不民主的风气,他在自己管理的学校率先示范民主管理。长沙女子师范是他一手经办的私立学校,为了发扬民主,组织成立学校董事会,董事会集体讨论产生校务委员会,选出五个常务委员,轮流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这些做法在湖南各校开了民主治校的风气。在西方,尤其在法国等国家,妇女得到解放,女权与男权无异,妇女权益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中国通过,妇女处境虽有所改善,但还有很多权利没有争取到,就连在校女生都受到有形或无形的禁忌羁绊。为此,徐特立带头在长沙师范开化良好校风。过去不允许学生随便走出校门,徐特立当校长时“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出入。过去不许女生过问政治,现在可以参加社会活动了。”有时,他还带领学生进行郊游,打破学校对女学生的长期禁锢状态。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和其他学校一样,规定女生学习期间不准怀孕,否则取消学籍。后来遇到一个湘潭籍的早婚女生许德耀深夜临产,徐特立打破原来的规定,允许她在校分娩。1912年春,春柳社在长沙文庙里演文明戏,徐特立带领学生去看戏、学戏。可想而知,徐特立在当时的背景下,要力革旧制、大倡民主、以人为本,那是需要何等的魄力和勇气。徐特立之所以敢这样做,这与他留学时目睹了法国女子活动自由有很大关系,而这些行为的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男女平等、自由,要彻底变革社会制度的思想。

3.工读并进,学以致用

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封建社会的教育是一种“治术教育”,是以培养“君子”或士大夫之类的“治术人才”为目的,封建时代的教育思想、内容与方式,基本上与生产劳动脱节。而且当时一直流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观念。徐特立对培养封建士大夫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极为不满。他深受国外的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坚决反对“劳心者要受教育,劳力者不需要受教育”的观点。在日本考察期间,徐特立对于学生要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勤工俭学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例如,东京的鲛桥小学,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工厂上下班时间配套,学校为了使在工厂做工的学生无论什么时间下班都能有书读,便设立二部和三部。二部是上下午开两班课;三部是上下午开三班课。这就使学生做工学习两不误,这是日本半工半读学校的基本做法。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兴起时,蔡元培等人曾提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这一口号影响甚大。五四时期的勤工俭学运动主张以勤工为手段,解决学生学费问题,并创造“工读并进”“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的新生活。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对封建教育的严厉批判,也是对中国现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有益探索。徐特立留法期间,抱着学习西方科技、“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以期改革本国教育,改良中国社会的愿望,他“赞成工学主义,赞成勤工俭学到底”。回国后他主张学校可实行半工半读。在长沙,他不遗余力地办工人夜校、农民夜校,显然,与他受到勤工俭学思潮影响有关,他认为应该让劳力者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新中国建立后,徐特立在兴办社会主义新教育的过程中,一再强调办教育就要贯彻“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的思想观点,“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剥削阶级的思想。”勤工俭学的作用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从用中去学”打下基础。我们必须懂得:“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劳动才能创造世界,劳心者只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把实际理论化。光劳心不劳力,把心吊在半空中,光用脑不用手,瞧不起用手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行不通的;光劳力不劳心也会变成狭隘的经验主义者,所以劳心必须和劳力并进,手和脑应该并用,这就是我们提倡勤工俭学的实质。”

4.勤俭治校,注重效率

在国外考察中,他对勤俭治校,注重效率的做法是特别赞赏的。1910年,他在日本考察教育时对日本教育大加赞赏,日本学校十分注意人力、财力、物力的节约,不搞铺张浪费,注重工作效率的提高。他曾访问过一所叫做“实践女校”的学校。这所学校的行政人员,就只有校长夏田戈子一人,其余都是教员。校内的日常事务,均由学生自理,学生亦即工作人员。学校的房屋设备,都能充分发挥效用,一室多用,如缝纫教室,只要把工作台搬走,就成了室内操场。学校课程的开设,也注意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根据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需要而开设,如“家政”课之类的开设。由于学校勤以做事,俭以办学,因此,学校环境整洁清雅,教学安排井然有序,效率很高。徐特立非常佩服这位精明能干的校长,认为其经验值得学习。后来,他回国后,在创办长沙师范时,他就以“勤、俭、公、实”四字为“校训”。他经常告诫学生:“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注意节约俭朴,不要铺张浪费,你们从小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徐特立留学,考察国外教育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我们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要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大量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重温徐特立考察国外教育所提出的思想主张,我们应为此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志明.徐特立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73、41

[2]徐特立.徐特立文存(第一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69、32、33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产劳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演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时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公益社会劳动

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绿化学校和街道、在实习园地工作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后,曾经掀起了“红专问题”与“参加体力劳动”的辩论,引出“参加体力劳动是不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由之路?”等争论,并使得大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在公益劳动中积极改造自己的思想。

(二)勤工俭学

随着报刊、杂志发表的大量宣传勤工俭学文章,勤工俭学活动在高校开展起来,形式主要有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基本建设工地和运输业的劳动、校内外的服务性劳动和工业生产劳动等。[1]

(三)校办工厂

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和《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大学校在可能条件下可由几个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或者作坊,一切有条件的大学应当设立附属农场。“高校六十条”中还明确规定校办工厂必须安排学生劳动,并规定了学生每年参加劳动的时间。由此,校办工厂成为这一时期学生进行生产劳动的另一种形式。

(四)大炼钢铁

1958年8月的北戴河扩大会议后,形成了全民炼钢的高潮。同年9月26日《山西日报》的社论《以钢为纲大搞教育革命》,号召教育也要以钢为纲。与此同时,全国普遍停课,有的高校还建立起小炼钢炉、小炼铁炉,各地高校师生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

反思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形式,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党非常重视劳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作用。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钱俊瑞就提出,为了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应当把学习与参加劳动生产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大的成效。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2]其次,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上,还存在劳动过多、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的质量以及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们党逐渐认识到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纠正高校师生在生产劳动上过多、过长的问题。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过程中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半工半读、半农半读”

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被当作一种教育同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学校,[3]“就是一种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一种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4]形式主要有:隔周轮换、隔双周轮换、隔三天轮换等办法,后来还补充了“四四制”的形式,即“四小时工作,四小时读书,这是厂校完全结合的”,“工厂即学校,学校即工厂”。[5]高等学校是半工半读试验的重点,有的通过厂(农场)校合一的途径实行半工半读;有的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确定大学的办学方针为“两个结合”,即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有的文科院校附设工厂,或者迁到农场,办成半工半读或者半耕半读的学校。截止到1965年底,全国66所高等农业院校中,已经试行半农半读的37所,半农半读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15%。[6]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一时期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一律称为“四清”运动。[7]自浙江省委组织1963年大学毕业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从1964年冬季开始高等学校文科师生分批下去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高等学校理工科师生从暑假起分期分批参加“四清”运动。有的高校利用原定当年的劳动时间、社会调查时间进行,有的高校利用两年的寒暑假时间进行。

反思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形式,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学校是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试点产物,“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在当时被认为是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最佳方式,代表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9]究其实质,一方面带有浓厚的“左”的指导思想色彩,过高地估计了当时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所受资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严重,错误地认为文科毕业生将来会掌握国家的上层建筑,有发生“和平演变”的危险;另一方面,在这场由高校文科生为重点、理工科生后来也加入进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采取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形式,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实际斗争和生产劳动,在实践中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末,在“”中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七・二一工人大学”里的“两化”

“七・二一工人大学”源自1968年7月21日为《人民日报》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10]同年9月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各地纷纷效仿。至1976年7月,全国“七・二一工人大学”增加到一万五千多所,学员发展到七十八万多人。[11]“七・二一工人大学”被当作实现“两化”的重要途径,即: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按照规定,整个大学期间,学员既要进行脱产学习,又必须定期回到车间参加劳动。

(二)朝阳农学院的“几上几下”

反思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无论是“七・二一工人大学”里的“两化”,还是朝阳农学院的“几上几下”,都带有深深的“”时期的历史烙印。首先,它们与这一时期“开门办学”的教育思想相吻合。早在1966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七名学生给中央和的信,建议实行“崭新的文科大学学制”,提出“学生每年要有一定时间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13]同年底,中共中央指示,认为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到厂矿和工人一起上班、一起劳动、一起学习。1968年底《人民日报》转载《红旗》第五期发表的调查报告《“土专家”和农业教育革命》,提出农业院校要统统搬到农村、要从“土专家”中招收、教学内容要联系各地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从1969年起,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国各级学校以“五七指示”为纲领,组织师生下厂、下乡参加劳动,实行“开门办学”。生产劳动,成为转变学生思想的主要手段。其次,它们最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七・二一工人大学”“不是什么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无产阶级的工具。它首先是政治大学。”[14]最终沦为破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在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的过程中,朝农经验被散布为“大学就是大家来学”、要把各类大学办成“政治大学”等谬论,一些农、林、医、师范等类院校纷纷迁往农村,或建立分校、教学点等,不少农林院校几经搬迁,一些工科院校也在农村建立分校,不仅耗费了大量物资和资金,而且大批校舍被占、大量图书和仪器等设备被毁坏,造成很大损失。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至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以知识服务社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教育部号召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群众和社会服务,“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1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各地高校掀起了“以知识服务社会”的多种劳动形式,例如,清华、北大等首都14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利用暑假期间,组成“好儿女志在四方参观团”;南开大学团委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期间开展“让南开校徽在祖国各地闪光”的为民服务活动;辽宁省各高等院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把知识献给人民”的活动;上海高校发起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鼓励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性劳动服务;有些高校激励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创业;还有些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到社会企事业、部队、农村或机关服务社会。

(二)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把劳动教育、军政训练等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一时期,部分高校开展了“社会实践周”活动,更多高校与社会企事业、部队、农村和机关共建了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与勤工助学、与择业就业以及与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反思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肯定课堂教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形式的前提下,仍然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必要性。不过,相对于此前的劳动形式而言,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已经抛开单纯的体力劳动形式,更强调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来服务社会。同时,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提出了“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生产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一起纳入教学计划,并在争取和借助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实践活动形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过,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发挥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理论难题,更是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4][1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467-468,470.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857.

[3][5][6][8][9][1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72,388,383,378,372,403.

[7]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版社,1991:470.

[10]建国以来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05.

[11]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2.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3篇

一、 劳动有益于思维发展

这种教育信念的形成源自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历中的长期观察。他发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明的,好钻研的智慧”。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许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在于他们看不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依存性),而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将其中的环节、步骤、操作之间的依存性展示在儿童面前,有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与思维活动的激发。苏霍姆林斯基在劳动教育方面突出贡献之一,是他发现了儿童思维生长与劳动教育之间具有相互建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劳动,并非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且他认为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学生有害。“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我在十年期间对140名学生(从7岁到17岁)的智力发展和智力生活进行了观察,这些学生都是由于家庭生活的原因而不得不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去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的。这种缺乏动脑的劳动的情况,在青年人的整个智力面貌上留下了痕迹。”“我想,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在他看来,“思维的本源和刺激就是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因此,他提出利用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仪器的劳动,促进儿童发展那些用来发现因果联系、机能联系、时间联系的思维能力,使儿童思维处在不停地运动与持续地探索中。在这种劳动中“信号多次地由手传到脑,又由脑传到手;脑教会了手,手也发展和教了脑”,精细化的劳动操作,从神经生物学意义上与“习得”的心理机制等方面不断促进儿童的思维走向细致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促使儿童的“思维装备”从“单核”升级为“双核”,他强烈推荐我们“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并且欣喜地告诉我们,那些学会了用双手工作孩子的典型特点就是“不断产生新的构思和具有发明创造精神”。

非常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神经生物学家,但他通过长期的经验观察,准确地发现了复杂劳动在智力训练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且像一个系统工程师那样,规划出一个全面锻炼思维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劳动丰富完善学生的精神生活

“劳动从童年起就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成了他们的理想,唤起了他们的最深刻的欢乐感――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并没有停滞在思维/智慧的层面上,而是跨进了精神领域。帕夫雷什中学那些小小“设计者、育种者、电工和无线电工”们,在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劳动中,检验着各种设想和猜测,而从中获得的发现,“能给人以人格尊严的内心感受”,个体的价值在一次次发现中得到切身的体验。那些经历着构思、设计、检验、修改过程、充满失败挫折甚至艰苦的劳动,则“考验着人的性格,锻炼着人的意志”,“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坚持精神、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遇到挫折不气馁的精神”。那些对劳动缺乏兴趣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努力下,劳动激情被唤醒,产生了为自己所做到的事的自豪感。那些迷恋上劳动的学生,在爱上一样东西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精神,特意安排所有的小组都按照自己的独立性原则进行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少年学生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各种各样的劳动角落点燃起关于未来的幻想的火花。

“我们的光荣的、艰难的而又扣人心弦的目标,就是在每一个人面前揭示劳动的伟大,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

苏霍姆林斯基清醒地认识到:“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意图的手段。”这个既定意图,就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思想品德、智力智慧、审美能力(或创造美)的能力等素质的全面提高。举例来说,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孩子们从创新劳动中获得的感悟,竟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用马克思与但丁的话语写下这样的反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在学业方面,丰富的劳动教育并没有让学生的成绩下滑,相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框架中,劳动教育开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点缀,也不是用来调节令人疲倦的课程学习的手段,更不是做做手工那么简单,它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品德、智力、身体、心理的沃土中,并以反哺方式滋养着孩子们的灵魂,涵养着孩子们的智慧,促进着孩子们身心的和谐。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4篇

思想品德课要做到一课一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目的,系统地理解每册、每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下教学基本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爱学习爱科学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健康和心理品质教育。大纲对小学生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已按年段明确规定:在低年级只要求学生知道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当好值日生,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课文《自己的事自己做》。中年级则要求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学会做饭菜》。高年级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勤劳守法、劳动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如《从小学创造》。如果教师把握不准各年段的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层次就很可能提得过高或降低要求,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通读全套教材,明确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以便各就各位,瞄准目标,搞好教学。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评价小学校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爱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萌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要为其道德行为的培养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少先队、班集体,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之中,使其产生出各种道德情感,培养意志,促进道德习惯的形成。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术教育;素质教学;相互关系;德智体美劳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美育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术教育所培育的美育思想,必须渗透到小学教学的其它领域中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美术教育,因此美术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美育能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与德育同属于小学素质教学的范畴,两种教育有着重要的联系。美术教育与道德教学的主要关系在于,一方面,道德意义是美术教育题材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美术形式去反映作品形式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内容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反映的内容通常是具有社会正面意义的题材内容,这些题材的正面价值与意义,往往是与它的具有典型的道德价值与意义是分不开的,比如说像各种爱国主义题材的雕塑作品,表现英雄事迹的作品等等。以雕塑作品刘胡兰为例,作品本身是一件人物雕塑,但是作品反映的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学生们通过雕塑作品的外在形式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道德教育需要借助美术的形式予以展示。“学校教育在发展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同时,必须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的某种价值观念。”②美术作品都包含了道德的内容,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的形体美的体验与感昭来实现,实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术教育以美感熏陶入对学生手展开品德与情操教育,远远比一味地灌输思想道德内容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美术教学丰富了道德教育的方式,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拓宽了新的形式。另外,在美术教育中,自然景物之美也同样具有德育的功能,以自然景观为内容的美术课程能够增强学生们对自然和生的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们尊敬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与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主要学注重开发学生们的智力,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人的大脑的特点决定的。现代科学家对人的大脑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都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的功能,两侧大脑的功能各不相同,人的活动对大脑的开发也不相同,美术教学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功能。人的大脑的左半球控制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主要侧重于人的抽象、分析、计算和求同方面的控制,机时大脑的左半球是人脑处理语言、数字,进行逻辑思维、分析思维、辐合思维等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被称为“优势半球”。右半球则控制着左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着重于对人的想像性、虚构能力、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的控制,是人脑处理表象、知觉,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可见,在人的智力活动中,理论思维主要靠左半球控制,而形象思维则主要靠右半球。美术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开发右脑这一智力世界的最有效途径。美术教学本身不只是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们对社会及事物的感性及理性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通过具体形象可观的美术作品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创作的潜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释放,从而开发学生智力能力。一个人的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等,这些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不论是从美术的教学的内容还是从人脑的结构来看,小学美术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美术教育与体育与劳育的关系

在小学的教育中,体育与美育二者是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美育与体育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分别作为完善人的整体结构的过程中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目的与手段。以美术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和以运动锻炼为主要特征的体育,在小学的素质教学中联系得非常密切,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体育对美育的重要性上,美育是人体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结构是以生理结构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审美活动或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前,必须要保证学生有个健康和身体条件。通过正确有效果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身体条件,确保人的审美心理的完善与发展。

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大脑发育,这样便为审美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小学美术教育在体育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美术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美、精神美、技巧美等,美术教育对体育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育活动需要美的思想为指导,美育的思想必须渗透到体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技巧的高难度性,运动造型的艺术性,运动动作的协调性,运动成员配合的默契性以及动作的整体性等等,这要些体育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这些都必须要有美育的思想作为指导,则否将无法完成。因此,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美育与体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目的和手段的。

美育与劳育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热爱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要从小培育小学生的劳动习惯,要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其次是劳动创造美。这是马克思的著名论断,指出了人类劳动与美的关系,人类的劳动不但是以创造美的目的,而且劳动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劳动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暗送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劳动创造性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素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可以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而美术课又对劳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将美术课和劳动课有机结合,对儿童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以及综合能力培养,都是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而培养这些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美术课的过程就是劳动课的过程,美术课的目的就是劳动课的目的,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让美术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实际场所,通过动手,使学生的美术知识与美术实践能得到完美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同时,素质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然手段。美术教育的内容是,是其它各科的教学手段的补充与完善,而以美术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则是其它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美术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起作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362-368.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6篇

为什么现在要着重提出在学校里加强劳动教育呢?

首先是由于我们国家的需要,由于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践的需要。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一个从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完成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时期里,有着复杂的深刻的阶级斗争:对国外,主要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国内,主要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这种斗争绝不可能不反映到我们思想领域中来。要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并且在思想战线上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进程,也必须作很多工作。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积极开展思想斗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剥削思想和个人主义,它是反劳动观点、反集体主义的。它和社会主义思想是针锋相对,完全不能调和的。由于在我国的过渡时期中资产阶级还存在,资产阶级思想就必然地会不断地侵袭我们,甚至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成功资产阶级已被消灭的时候,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仍会残存在一些人们的意识中。因此,和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是一件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培养青年一代,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人才,就必须要求现在青年学生们自觉地从思想上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划清集体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界限,不断地克服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所以在学校中对青年提出加强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从当前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沉来看,也有着重提出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应当承认:解放以来,青年学生们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培植下,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热爱祖国,响应祖国号召方面,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就是在劳动观点方面比起解放以前也是有进步的。我们在刚解放时,就进行过劳动观点的教育,如在社会发展史的教育中,着重说明“劳动创造人类世界”;这种教育是有助于群众提高觉悟的。但是绝不可以说,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以满足于现状了。相反地,我们对青年的思想教育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我们对青年的思想工作,许多地方往往还赶不上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我们学校的教育中关于劳动观点的教育特别做得不够。中小学的一些教科书里也讲“劳动光荣”,但讲得很抽象;劳动对国家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经过怎样的辛勤劳动才能得到幸福生活等问题,都很少有具体的生动的说明。有些文章虽然有某些鼓动性,但说服力不强。在教师中有不少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轻视劳动的思想,对轻视体力劳动和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缺少系统的批判。“只有读书光荣,参加劳动不光荣”的错误思想,在学校中、在社会上的学生家长中还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这些错误思想经常地影响着学生,以致部分学生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认为工人农民“又脏、又累、又丢人”;或缺乏劳动习惯,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爱护公共财物。不少高小、初中毕业生不愿参加工农业生产,认为做工人、农民辱没了自己。这些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反映着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发展下去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很有害的。

所以,在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不论就国家的需要或就当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

劳动教育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劳动观点的教育和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

什么是劳动观点的教育呢?这里提出几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要认清劳动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应该了解:我们不是为劳动而劳动。我们劳动的目的,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为了劳动人民。我们所说的劳动是专属于人类的。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一个过程,人们以自己的活

动改变自然,同时也在改变自己。啄木鸟啄树,蜜蜂造窝,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这种活动不能叫做劳动。人类的改变自然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而叫做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就说过:“但使最劣的建筑师,比最巧妙的蜜蜂更优越的,是建筑师以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他脑筋中把它构成了。劳动过程终末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他不仅引起自然物的一种形态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他的目的。”①只有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劳动,才能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7篇

关键词:自我教育;阅读;劳动;活动;自省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当前,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国家基础教育标准也写到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更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笔者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就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教育浅谈如下:

一、阅读,实现自我心灵与书本的对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的路不仅是时空的距离,更是人生之路,心灵之路。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研究周围的世界,而且仔细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发展的人。而书籍就是提供学生自我心灵对话的资源库,就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可以给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我所带班级,每周的班会课都特意设置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由学生自己事先挑好短小“美文”一到两篇(励志的散文、诗歌、人物小传等),印发人手一份,在班会阅读时间里静静地读、深深地思,融入文字之中,走进作者的思想深处,和书本、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二、劳动,实现自我教育与身体力行的结合

劳动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才能、智慧、天赋并确立了自己的信心,在劳动成果中发现自己的技能和创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人们通常把劳动称作是最伟大的教育者。”

每一届高一年级带班,都会充分利用校园附近温室大棚、果园、生态农业基地、社区等现成的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劳动中去。让其体会劳动之艰辛,艰辛中享受劳动过程的乐趣;让其品尝劳动成果,品尝中体会劳动的意义;通过这些劳动挖掘潜力,培养自我创造能力,磨砺坚韧的意志,展现学以致用的智慧,获得基本劳动技能。2008届带班之后,初次在班级设置“班级制作之角”,让我尝到了甜头。可喜的是,班级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获得了市科技创新三等奖,获奖后他们胜利的微笑,更加坚定了我在班级管理中让有意义的劳动融入学生自我教育形成之中的信念。

三、活动,实现自我教育与体验的和谐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只有当一个人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才是真正开始了自我教育。”

班级管理中创造性地开展一些交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协作、互助、自我价值实现、成长。在交往中从他人的言行中发现美,在活动后的反思中深省美的内涵,最终达到自我精神层面的提升。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在班级发起“我为班级献爱心”的活动。具体方案简述如下: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出执行小组,在组内做详细的分工,搜集素材、记录、整理、责统计等,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每周“周明星”,每月评选“月明星”,学期最后筛出“学期贡献奖”。在学期结束时颁发荣誉称号,并作为班委竞选、评优评先等重要参考指标。具体实施后发现,活动中比、学、赶、超氛围浓郁,班级中形成了“班级无小事,事事我参与,参与无大小,只要我班好”的良好班风。

四、自省,提升自我教育内化的实效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衡量自己。如阅读了名人传记后,学生就会自觉地用书中英雄人物的形象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在比较中自省,在自省中内化,在内化中实现自我教育的实效,最终使自身的道德素养得以提高。带了好几届高三,每带一届,都在班级开展“每日自省贴”活动,即每个同学在每一天即将结束时给予自己少许时间进行自我反省,问自己:“今天收获了什么?今天虚度了光阴没有?今天向既定目标迈进了吗?今天我为班集体做了什么?”……通过自我的反思、自省,将反省的结果用简洁的言语简单概括成一到两句话写在便笺纸黏贴在课桌的醒目位置,起到时刻警醒、自我监督的作用,以求从反面将自我教育向积极的自我认识深处推进。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所谓“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学生只有当他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自我要求,并把它付诸实践的时候,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相反,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就会变成一种野蛮的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摧残,实际是一种反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而如果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任何努力都是苍白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一直期盼能够寻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春天,我将一直求索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8篇

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有双重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从经济地位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从政治思想状况上把知识分子划归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行列。早年的是比较轻视知识分子的,他认为:“念书人是什么东西,还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用而又不安生的社会蠹民吗?……我们这些人,号称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了,但是请问回到家里扛得起锄,拿得起斧子、凿子,擎得起算盘的可有几个?”在民主革命时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把知识分子看作是脑力劳动者,把他们归为小资产阶级,并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大的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三大改造完成后,尤其是在1957年反斗争以后,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发生了较大转变,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划分上越来越倾向于以政治思想状况为标准,放弃了知识分子大多数已是脑力劳动者的正确判断,把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归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范畴。1957年3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但是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他们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划入资产阶级的行列,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上的变化,使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他认为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不能独立地起作用,并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随着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定位发生偏差,他关于知识分子的一些论断逐渐走向极端化,甚至提出“知识分子是最无知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破除对专家教授的迷信”等。晚年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出现了向早年时期思想的回归。

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倾斜点是团结,而在1957年反斗争之后,则把重点放在了改造上,改造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培养无产阶级世界观。对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改造除了要进行思想改造、加强政治学习之外,还提出了“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观点,要求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与工农接近,过一段时间的贫下中农式的生活,通过体力劳动清除思想上腐朽的、与社会主义不适应的东西。早在延安时期,的一些谈话中就有这种思想。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了他的思想转变过程:“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战士在一起了……,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通过谈自己思想转化的过程,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知识分子阶级立场的转变,必须是到工农群众中去,参加体力劳动,接近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劳动化”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1963年底和1964年中,先后对文学艺术工作写了两个批示,对文学艺术工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凸显了他对知识分子的脱离工农群众的不满。1963年底,在关于文艺工作的批语中,指出:“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1964年,在对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的批语中,认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这种判断更坚定了他要求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与工农相结合的主张。提出,“要把唱戏的、写诗的、戏剧家、文学家赶出城,统统轰下去,分期分批下放到农村工厂。”

爆发后,极“左”的政治氛围下“知识分子劳动化”演化成了接受工农群众“再教育”。晚年的把知识分子划入资产阶级的范畴,在他看来,凡受过教育的人,世界观必定是资产阶级的,或是修正主义的,必须通过艰苦的体力劳动,通过接近工农群众,让他们接受工农群众的教化,使之得到改造。“再教育”首先是由提出的,他在对《关于知识分子再教育问题》一文的批语中指出:“建立这样一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必须实行彻底地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还必须对大量从过去旧学校出来的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争取和团结广大的知识分子。”1968年9月5日,以《红旗》杂志编者按的名义下发了“最高指示”,首次明确提出要对大中专毕业生和已毕业从事工作的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使他们与工农结合起来”。12月21日,对政治气候敏感的在《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文章中宣称:解放后的学校“基本上还是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垄断”,在这样的学校中,执行的也就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老师和学生的世界观都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要对他们进行再教育。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9篇

关注学科特点,体现思想性

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差异在于:它不是以知识识记和理解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明确科学信仰,树立主流价值观。因此,一份优秀的政治教学案,其核心价值应该在于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教案设计:以高中《经济生活》中“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笔者在设计时,首先从整体上考虑到“劳动是一种幸福”的这一主题思想的贯穿;然后分成3个方面,依次设计为“择业,实现幸福”“就业,挑战幸福”“维权,保障幸福”。

设计意图:一份优秀的教学案,其实是融会知识智慧与生命思想的载体。只有彰显人文与思想的教学案,才能显示政治这门学科的生命。劳动最光荣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产业大军的劳动者,他们面向全世界阐释了“吃苦耐劳”这一中国劳动者形象。以“有活干是件很幸福的事”为主线,能够唤醒学生主流价值观和生命的情感契合。

关注问题冲突,体现思辨性

著名教育家蒙旦曾提倡读书需“思辨”,他认为教学“不是要学生知道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成为更好更多地判断知识的人”。这和我们政治学科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而教案中的问题设计正是实施这一教育的具体手段。一种富有理性思辨的设问,让课堂回答既不能随意,也有话可说。这避免了只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浅表性地机械反应,使学生能从思维和知识上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和现实分析,逐渐养成理性分析的品质。那么,什么是思辨性的问题设计呢?问题设计能引起学生多角度思考或者周延的思维导向,符合知识本身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

教案设计:就业难是近几年的社会热点,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却面临“招工难”的困扰。一边呈现人才过剩,另一边却招不到人。如此两难,原因何在?教师追问:“十几年来,‘就业难’发生了哪些变化?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竟难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设问的形式看,这是对一个教学内容的连续三个提问,其中既有“是什么”,又有“为什么”。专注于引导学生如何辩证地思考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理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设问的内容看,就业难与招工难,正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存在对立,又存在统一。就对立性看,前者反映劳动力的需求不足,而后者反映供给不足;就统一性看,大学生群体和农民工群体面临着同样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都需要在劳动力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在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其就业的概率也就不尽相同。

关注资源整合,体现开放性

政治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内化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必须通过围绕主题的丰富情景,内在体验生成。因此,教案的设计更需要情理交融,拓宽阅读资源,优化结构,形成课堂知识的互补增值。

教案设计:本节课,笔者动用的阅读资源包括:导致就业难的落后观念;解决“就业难”“招工难”两难问题,既需顶层设计,又需增强就业能力;反馈问题阶段的“问题留白”。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阅读,使学生能从大量感性材料入手,不断体验就业难题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障碍;不断思考,从国家和个人层面入手找到合适的工作。

关注社会体验,体现求实性

如何才能通过教案的设计,让学生从生活逻辑出发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答案就是不仅从书本中找答案,还要在引入社会教育在体验中求实,不是坐而受教。

教案设计:笔者设计了“职场菜鸟,小心陷阱――请同学们来点评案例”环节。设计如下:小美应聘到一家快递公司上班,口头约定月薪为5000多元。可签订劳动合同时,小美发现合同上并未写明工资和岗位,仍在这份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实际上,他每月只领到工资3000多元。小美和公司屡次协调未果,最终被开除。小美要求公司支付当初承诺的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时公司拿出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小美居然发现这份空合同“被填”了,原来的劳动报酬处已填上3000多元。

设计意图:像小美这样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仍“被填空”的现象并不少见。尽管书本讲怎样维权时仅仅用了“签订劳动合同”的广泛知识,并没有继续细化。但针对现实,难道不应该与时俱进地深化社会知识吗?难道学生不应该进一步懂得“即使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合同文本若保留一些空白,可能发生根据单位的意愿随意更改,这也为劳动者以后维权埋下隐患”?因此,教案的设计不应仅是对教材的解读,而且应该向社会生活延伸,引导学生求实求是,丰富人生智慧。

参考文献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10篇

关 键 词 自由时间;班主任专业发展;成己;成人

文献编码 G41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00-04

2010年至2016年7年间,我累计对超过5000名中小学班主任进行了问卷调查,对260多位班主任进行了访谈,超过79%的被调查者在对当下“班主任工作”的描述里有“累”“苦”“忙”“倦”等词汇,63%的人不赞同“班主任专业化”有其现实性与可能性。

正因为“累”“苦”“忙”“倦”,所以,如果要超越当下的境遇,有一项活动非常流行,那就是“时间管理”――在时间管理专家的眼里,利用时间管理工具,精致化地管理时间,就会提高效率,提升专业化水平。

那么,在精致设计主义时代,我们到底如何认识“班主任专业化”?班主任如何摆脱苦与忙、倦与累?时间管理对于班主任而言真是走向专业化的灵丹妙药吗?本文拟以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为审视视角,尝试以“自由时间”解读专业发展,以期为中小学班主任走出专业发展困境提供突破口。

一、时间视域下的班主任专业发展

(一)班主任专业化:一个模糊概念的厘清

什么是班主任专业化?这个由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老师在2002年提出的概念一直都没有得到澄清。一方面是因为“班主任”这个称谓只有中国和前苏联有,被关注的视角比较狭窄,甚至会引发研究者的争议;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中国,专门进行研究的人员亦不多。能够导向真正学理讨论的平台和专业化队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事实上,这个概念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模仿者”的影子:大量当前的研究都是沿袭“教师专业化”的定义和研究路径。因此,我们有必要走进“教师专业化”的大门,一窥究竟。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报告《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呼吁对教师专业的性质和地位给予明确的定义。报告指出:“应该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Profession),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这一职业社会地位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技术。”这份报告开启了“教师教育专业化”新时代,正是秉执“教师这个职业依然有着特定的知识和特别的技能”的理念,这一阶段的教师专业化才显现出明显的“以知识获得和教学技术训练为核心的工具理性痕迹”,将教师专业化导向了“技术主义”路径。

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和霍姆斯协会先后发表报告《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明确提出教学专业化概念。这两份报告迅速拓展了技术主义的局限,将教师专业发展延伸到“知识、技能、职业道德情操、人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景图”。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超越“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概念,认为应将教师作为一个“整全的人”加以看待,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1]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由此看来,成为“人生导师”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目标,路径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1]

再通俗一点讲,所谓班主任专业发展,就是“成己成人,以己之成,达人之成”。

(二)时间阈限下的班主任专业化

在我看来,所谓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就是班主任通过提升自己的成为一个“整全的人”和“影响学生成为整全的人”的素养,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班级管理情景和学生成长情景,从而最终达至“人的自由”的过程。

而这个漫长的“朝向自由”的过程总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班主任在朝向生命的归宿行进中,立足自己的班级管理情景和学生成长情景,持续不断地谋划,掌握从“成己”到“成人”的内在规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生命之乐、生命有限中之无限创造和可能性的意义和价值。

显然,这里必须直面两个时间:有限时间和无限时间。所谓有限时间,是指每个班主任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他的一生是有限度的,他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他遵循着与其他任何工种一样的职业路径:上岗、成长、发展、退休。然而,班主任的一生又是无限的:他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可以延续很久,也很宽广,比如影响学生的交友、就业、恋爱、交往等。由于是面向人的工作,他所能进行的创造性也是无限的。只要在“成人”范围内,他的空间就有无限大,而在时间维度里的延伸也可以有无限深。这一点,只要回望历史上的名师大儒对后世的影响就能理解了。

据此可以认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其实就是不断超越生命时间的有限性,并最终走向时间的无限性的过程:“人的自然的身体存在和生命存在的时间是有限度的,但人能通过本质力量的拓展,产生一种超越于人的身体存在和生命存在限制的时间效应,这种超越可以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2]

按照马克思经典理论,劳动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正是劳动实现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使人成为人。对于中小学班主任而言,他的“成己”之路是在与学生的遭遇中实现的:他与学生遭遇,应对各种学生成长问题,并找到解决之策,积累实践知识,提升自我对“成人”的把握,在“成人”的历程中 “成就我”“创新我”,从而拓展“我的自由”,突破“自我的限度”。

而所有这些“成己”“成人”“自我突破”的时间都具有自由时间的向度和属性。因此,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班主任通往“自我解放”的路、通向“自由”的路。因为,一切都是“成己”的力的聚齐,一切都是围绕“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展开。

总起来看,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运用“自由时间”去创造“更好的我”和成就“更好的学生”的过程。

二、班主任自由时间的异化及回归之道

(一)时间与“异己”的力量

在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论述中,自由时间是从劳动时间抽离出来表示的:人从事劳动的时间就是劳动时间,劳动之外的时间可以分为生理性时间和自由时间。所谓生理时间,就是休息和吃、喝、拉、撒等以维持自我生命延续的时间。除此之外,人们用来思考、交往、艺术、创作等的时间就是自由时间。因为,正是这些活动创造了人类生命的可能性,展现出人类生命的无限性。

劳动是成就“人”的途径之一。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剥削与压榨的存在,劳动者往往被迫提高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剩余价值,劳动反过来成为“异己”的力量:劳动越多,人离人的本质就越远:他思考的事情越少,他从事创造的机会也越少,他“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机会也就丧失了,他愈从事劳动,他愈走向了他的反面――自此,劳动非但没有成为“成人”的力量,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样看来,劳动时间的延长意味着自由时间的减少和“成己”机会的丧失。劳动时间作为自由时间的对立面出现,充当了“异己”力量的代言人。

(二)班主任自由时间的异化

马克思论述的劳动是基于工业时代的大机器生产背景,在那里,人是机器的一部分,机器是人机能的延伸,工人所从事的劳动是机械的、重复的、不需要创新的简单劳动。这种劳动的唯一目的是为工人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这与班主任的工作有着本质的差别。

班主任所从事的本身就是精神的、思维的、创新的劳动,这种劳动与纯粹的大机器生产时代的机械劳动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班主任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是叠加在一起的。所以说,班主任的劳动时间里就包含着自由时间的因子――内含的“基因”最后成为“异己”之力或“成己”之力往往取决于作为主体的人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我的调查中,就现阶段的实际而言,这种“异己”成分占据绝对地位,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僭越。班级管理事务中,班主任应该拥有主导权。 然而,盛行于学校的科层制,尤其是对科层制精髓并没有深度掌握的学校管理者会沿袭惯性思维,以工具理性的方式剥夺班主任的主导权,以一种“顶层设计”的自负推动班级事务的开展:班主任只要按照学校要求做就可以了。学校管理者是智慧的化身,他们可以设计健全的制度和活动,班主任的工作只是执行和实施。

经由现代信息技术所推进的计分方法变革和评量技术的精致化导致对班主任工作实绩的评价愈来愈精确。为了确保“评估分数”,班主任的思维、创新、艺术性的自由劳动异化为刻板执行、重复演练、表演式呈现的机械劳动。在工具理性的僭越下,机械劳动代替了自由劳动,自由劳动时间变异成为机械劳动时间,劳动性质变异,导致“成己”力量的变异,用以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劳动时间走向反面,成为“异己”的力量。长期的刻板劳动导致身处其间的班主任感到“倦”和“怠”。

第二,班主任的功利心。作为反思活动的写作和记录活动,本身是成就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力量之一。然而,由于评职称、评优、评先进等都需要与此挂钩,因此,许多班主任在反思和记录活动中并不是真正立足于“成人”“成己”,而是用投机取巧的办法增加发表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不是自由的、自觉的和自为的,因此,即使他从事的是自由活樱由于“被动、不得不”的驱使,自由活动转变成了“异己”的力量――他做得愈多,便愈不是“自己”,他更多的是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

第三,班主任的劳动观。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80%的班主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本身与“成己”是结合在一起的――他劳动的过程就是“成己”的过程,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劳动把握愈深,对这种劳动的本质体认愈符合劳动本身,劳动所带来的“成己”力量就愈大。班主任之所以觉得“苦”“累”“没有成就感”,就在于他放弃了对这种劳动的天然属性的更深层次的追问,将它等同于普通劳动和一般劳动,即等同于大机器生产时代工人从事的只给自己带来生命延续和发展所需生活资料的劳动。对自由劳动认识的异化,导致在他的世界里自由时间贬损为劳动时间,“成己”的力量走向了对立面,主观能动性在陈腐观念中被遮蔽。

(三)在自由时间里“成己”“成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突破之道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之道是从“成己”开始,经由“成人”之路,达至“共赢”,进而实现在基于这个劳动领域的“自由、自在与自为”的发展。

其一,正确认识自己正在从事的劳动。

班主任工作不同于机械工业生产的单调、乏味、重复性的简单劳动,是具有多变、不稳定、突然遭遇、偶然、不可复制、不可预测,却又能把握、运营、驾驭等特点的科学与艺术兼具的劳动。因此,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意识到,他所从事着的劳动已经超越了简单劳动的属性。尽管其中也有着简单劳动的属性,但从本质上说是自由劳动――人不仅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更是教育管理的目的[3]――其劳动过程本身就是“成己”和“成人”。

每一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首先条件就是要综合理解自己的劳动属性,用“超越活在当下”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劳动,真正立足自己的一生、学生的一生来看待教育问题,那样就能超越当下的各种困境,为走向自由奠定思想基础。

其二,让必要劳动时间洋溢实践智慧。

“成己”的必要条件是自觉审视自由时间,扬弃简单、重复、机械劳动时间对创造性的抹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平凡的、重复的劳动中孕育着的每一个“自由劳动因子”,使其附着的自由基因产生最大化的效用。

我在为期七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一大批“智慧型班主任”能够巧妙地利用学校规定的“必要劳动时间”――在每一个必定到场的时刻,他都在观察学生,发现学生情绪的异常,建立出现这类异常的各种假设,并利用访谈的契机深入了解情况,帮助学生化解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危机。优秀班主任会将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和反思,找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成为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他这里,每一个在别人感到“苦”“累”“烦”的必要劳动时间,由于主观能动性的加入以及实践智慧的运用,变成“乐趣”“发现”“创新”的快乐之旅。

如此,在普通班主任那儿“异己”的规定,在优秀班主任的眼里却是一个个现实存在着的契机,经由这些契机,他完成了对“自由”“必然”的洞察和掌握,走向了真正的“自由”――他不再担心自己的访谈记录是否能够经得起评估专家“是否为真”的诘问,他不再忧虑自己的反思报告是否一定要通过发表才能够赢得别人关注和认可。

其三,让育人成为生活的本身。

育人者的劳动是一项特殊的劳动,知识、技能的获得并不能够完成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他非得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情怀,那种如马克斯・韦伯笔下所描绘的“你来之前悠悠千年已逝,在你之后还有漫长的等待”的“志业情怀”[4]――一如总有一件事情在召唤自己,唯有从事这项事业,才会真正走向自由,才会找到自我的价值。在基督教国家,他们称之为calling,意即“来自灵魂的召唤”。没有这种情怀和听从内心里发出来的召唤,仅把班主任岗位当作“稻梁谋”或“上级的安排”,无论何等精致的时间管理和活动安排,最终都会导向“异化”――因为,从一开始,我们的时间管理就是建立在错误的逻辑基础上。

事实上,在教育的世界里,所谓的自由是一种价值,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客体的属性和变化与主体需要之间相一致的程度。 迁移到中小学班主任的时间管理上来,就是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劳动时间的统一性和融合性――r间管理只有建立在自由劳动的基础上,才会最终导向智慧、自由和为着全人的教育,最终达至马克思所说的:“在那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才赋予了自由劳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澜.王厥轩.教师的魅力在创造[J].上海教育,2013(16):32-36.

[2]牟岱,张岩.超超“活在当下”的现代性自由困局[J].国外社会科学,2016(3):11-17.

[3]金保华.人的自由发展:教育管理的终极善[J].教育研究,2014(12):30-36.

[4]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4.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德育;小学;人格;品德;人生观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德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小学老师要更新德育观念,对德育内容进行革新,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目标,对德育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时效性,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1.学风浮夸,言行不一

通过一些媒体就可以看到,当前社会的小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从小就喜欢夸夸其谈,对什么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实际行动却与此相背离,行为怪异。而且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即使是自己错了也能进行曲解,说出一番歪理。遇事逃避,在做了错事之后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去改正,而是想着如何去推脱责任[1]。

2.逆反心理乐

逆反心理严重也是当前小学生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家庭中,小学生和父母一言不合就会顶嘴。在学校里,小学生经常和同学吵架或者打架,有些学生甚至还敢当面和老师进行顶撞,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敷衍,逆反心理非常重,总想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3.双重人格

部分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在学校里,对待老师和同学,礼貌有加,在劳动方面也表现的十分积极,学习非常认真。但是在家里面对父母的时候,从来不愿意做家务,不肯吃苦,懒惰自私,贪图安逸。

二、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1.爱祖国教育

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爱祖国教育,引导学生对祖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总理曾经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宏大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小学老师要在课堂上经常讲一些祖国的文化遗产、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充分激发出来,要引导学生爱国歌、爱国徽、爱国旗、爱祖国。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和思想品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适当渗透爱祖国教育,在小学生的行动上落实爱国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2]。

2.爱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是中国人民必备的一种精神素质,也是道德品质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不仅能够让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各种能力。首先,小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劳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从劳动观点教育着手,让学生知道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并且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其次,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譬如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农场进行参观或者组织学生进行采摘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同时,让学生在采摘活动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小学领导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捡垃圾活动,将爱劳动教育和环保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劳动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精神。

3.爱人民教育

学会爱人是一个人必备的精神道德品质,现在的小学生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在家和父母顶撞,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学生性格存在缺陷,还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等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学生无法融入到社会集体之中,性格会越来越孤僻,行为也会越来越怪异,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3]。在小学生性格未定型之前,小学老师要进行爱人民教育,对学生的叛逆等不良行为进行纠正。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家爱父母,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且要尊重老师,不断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小学老师可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同学之间做到友好相处。最后,小学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譬如让学生回去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减轻妈妈的负担。或者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向雷锋学习。通过爱人民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等高尚的品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性格、品德等各个方面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老师要积极和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通过爱祖国教育、爱劳动教育和爱人民教育的渗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有效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11-15.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13篇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义务;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理想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权利,学习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公民要知法、守法,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中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规定。

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惜时守信、认真负责、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实施途径

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段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为。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感染、陶冶作用,使学生受到教育。

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学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的一些重大成就和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知道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野蛮侵略我国的主要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受欺凌的主要史实;知道中国人民抵御外侮、捍卫中华的重大斗争和一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事迹;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的主要史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地理常识教学易于具体、形象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建设成就,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主要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初步认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人口数量和发展状况;初步懂得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一律平等,要共同维护祖国统一。

自然常识教学要在讲授自然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

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

劳动教学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劳动习惯。

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

校级教育是由学校组织的,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学校校长和有关负责人是校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认真贯彻本《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和每天升降国旗,时事政策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全校性传统教育活动,定期举行主题校会等制度;要开辟教育陈列室,悬挂中国、世界地图和中外名人画像,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建立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班级教育是向全班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其它各科教师也要给予积极配合。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丰富多采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要依靠校内外的力量,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要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重视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

三、少先队教育

少先队教育要按照队章的要求,加强队的组织教育,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要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采的活动来进行。少先队工作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家长教育和校外教育

实施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要求,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校外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纪念馆、业余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学校和教师还应重视与革命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企业家等建立联系,发挥他们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作用。还要争取关心下一代协会和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街道、乡镇等单位的支持,开辟教育活动场所,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倡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新风尚。

教育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照国家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要热爱学生,以对祖国未来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满腔热情地爱护并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要信任和尊重学生,对缺点较多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亲近和帮助他们,切忌偏见和偏爱。要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了解社会和家庭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加强针对性

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防止成人化;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

四、坚持正面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坚持正面启发,积极诱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标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但要注意防止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五、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正面灌输,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同时也要相应提出一些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引导他们在道德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传统,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其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展,并初步培养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小学生模仿性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积极行动。

八、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内各年级的教育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各条教育途径之间要互相联系,协调一致。

学生品德评定

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操行评定和思想品德课两个方面。

操行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应根据本《纲要》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经过学生个人、集体和教师(包括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评定(含校外表现),最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记入学生成绩册,通知本人和家长,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升级、升学的依据之一。

思想品德课考核,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道德认识,考核成绩列入成绩册。

管理工作

一、校长对德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校长不但要精通教学业务,而且要熟悉德育规律。要把学校德育状况作为考核校长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在校长领导下,还要有人具体管理德育工作。校长要充分发挥德育骨干力量的作用,领导协调校内各条教育途径的工作,指导全体教职工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指导家庭教育,争取社会有关力量的支持。

二、小学学区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共青团和工会的组织作用。

三、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德育工作。学校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分别列入教职员工岗位职责范围内,并作为评估教师工作、评聘教师职务、表彰奖励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小学党支部书记、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水平。

五、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德育管理制度。每学期都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有检查、有总结,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纲要》实施

本《纲要》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是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德育督导和评估的依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一、从实际出发。鉴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也可对《纲要》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分解,使之成为适合于不同年级段,各有侧重的系列,并可补充一些乡土教育内容。学生品德评定的办法,各地可继续实验。

二、加强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类小学实施《纲要》进行分类指导,确定专人负责,并把工作重点放在端正教育思想,培训骨干,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总结交流经验等方面。

三、列入评估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实施《纲要》的情况列入评估学校、考查教师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之一。成绩突出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和教研员可评为高级教师,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可获人民教师奖章。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14篇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文化传统会植根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逻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甚至封闭,这种稳定与封闭性影响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与选择,人们在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进行选择时必然也受到该国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考虑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教育观念,必须考虑其所依据的文化传统,反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德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造成了两国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受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两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 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 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 “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宗教信仰、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 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 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08年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动乱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 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 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 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 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 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注释:

①赵功,王瑜.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小学劳动教育反思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85-0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负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及“四有”公民的重大责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努力在实践教学上有所突破,力图使学生能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这既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贯彻和运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则,是我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现代科学与现代教育密切联系的反映和要求。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 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说:“在合理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智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而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劳动力成了商品,教育实质上是资本家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手段。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这不仅表现在其“结合”的目的上,也反映在其“结合”的程度、范围等方面。

列宁曾指出:“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3]在建国后,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成了教育思想的普遍原则。1957年,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他又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半农半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教育思想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既重视理论学习,更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说学习要学会看有字书,更要学会看无字书。人有两种思维能力,一种思维能力是对书本知识的思维理解能力,一种是实践性的思维能力。这两种能力是相生的,只有具备这样两种能力才能把知识变成创造的工具。是非常重视劳动实践的,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不断的发展提高。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方针,并要求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与方法上不断创新。邓小平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改造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4] 邓小平还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的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还强调应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4]这实质上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具体化。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了“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的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不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过程,充分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影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然,这里主要指大类的教育。事实上,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不同阶段的教育,也适用于各类不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大类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存在一些不同的功能,但同样要实现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传授某些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领会、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化于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献身的信念。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绝不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尽管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我们的课堂,但课堂教学毕竟还是以传授知识、讲述理论为主。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实践在理论上进一步升华。

实践教学虽然不一定是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但通过让学生接触生产劳动的现场、接触社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接受的各种理论知识,解释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变成自己主动的消化和思考,甚至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想法。当然由于目前思想政治课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的限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仍主要限于课堂,实践教学的时间、地点和人数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教学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当然,这里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社会大实践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各种实践性教学尝试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之内。

二、实践教学是解决学生知与信、知与行统一,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积极性。它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受限的空间中集中地感受思想理论的丰富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甚至还可以通过视频资料的播放使学生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有更为生动的理解。亦或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为具体地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并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课堂教学的这些优势有时还很难解决学生对很多问题的困惑。知而不信,知而难行,也许正是这种尴尬状态的写照。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在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总体形势下,在当前国内社会精神生活仍存在不少问题的压力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完全抵御形形的社会思潮的渗透,还包容不了解释社会变革时期所有新出现的现象的内容,学生通过上课和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接受到的关于处世、择业、理想、信念的各种信息和人生哲理往往会受到社会变革时期一些反面现象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的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也可能很多,但核心一点就是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面对社会现实而展开,不能让学生走进社会变革时期的社会大课堂,直接面对社会变革时期所表现的各种现象,就不能使学生真正在“知”的基础上“信”,更没有机会“行”,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局限在三尺见方的“讲台”,学生局限在学校为其搭建的各种“平台”中(如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学生在平台上接受的各种信息难以解释社会大课堂中的很多现象,尤其是当他们走上社会的大“舞台”时,难以将被动习得的各种理论和自己的信、行统一。因此,在许多人的认识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不大。实际上,这些认识未必错误,至少反映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与实际脱离的状况。理论如果没有通过恰当的途径得以运用或证明,这样的理论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一定阅历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对许多理论深信不疑,并由此通过多种方式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但往往发现学生们要么毫无反应,要么反应冷淡。其实,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对这些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有距离感,恰恰证明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方法存在问题,当然也和学生的人生经验、人生阅历有关。上海市教委曾经在有关学校和单位做过一项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在校学生、毕业工作两年的学生和毕业工作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学生,结果他们发现,离开学校时间越长的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可程度越高,职位越高的人越能认可思想政治理论及其功能。事实上,这一重要结论恰恰证明,社会的大舞台丰富了人们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知与信、知与行的统一。当然,今天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上社会之后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但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希望缩短这一时间,并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践教学无疑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针对学生“大集体”范围内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实践教学就是对学生“小团队”范围内的一种教学方式。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基本上采取大班制的经验式教学,实践教学则是带领部分学生深入社会现场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前者是一种基础性的普及教育,后者是“开小灶”,是一种提升式的专题教学。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措施

理论上公认较为完美的教学方式在实际运作中还是会遇到一定困难的。2008年,本人曾带领学生前往小岗村,并准备2009年带领学生去华西村进行实践教学,针对2008年实践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选择恰当的时间。由于实践教学只是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因此,它不能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尤其是课堂时间。一般建议寒暑假比较理想,一方面时间上不冲突,另一方面时间又比较宽松,可以较为弹性地决定调研时间,可以比较深入地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了解。

2.选择适合的专题。一般来说实践教学专题的选择是根据时间和地点来定。比如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特地选择安徽凤阳小岗村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一方面是,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性的年份选择一个具有历史标志性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关于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改革部分是2008学年《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深入讲解和讨论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标志性意义,了解作为改革发源地的小岗在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亲临现场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小岗跨越时空的变化,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写成了“走进农村改革发源地,探寻历史发展风向标”的调研报告。由于是管理学院的学生,每一个同学在完成总的调研报告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写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心得体会,集中的问题主要有:提倡“单个”、包产到户的小岗人能否实现新时期合作社中的有效合作,小岗村现有的产业结构现状和规模经济效益、小岗村的品牌管理以及小岗村的旅游等等。不言而喻,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延伸,而且也是专业课的重要补充。既强化了他们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度,也增强了他们用专业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实践教学对于管理学院的学生而言也许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适用于每一个专业的学生。

2009年适逢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的大背景,选择的专题是如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理解华西村的发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非常重要,自然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讲解相关内容。但在200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尤其强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涌现出很多有名的、发达的地区,比如华西村。对于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而言,我们该如何看待它的发展,尤其是该如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它的发展。选择华西村的原因是:一方面,希望今年的实践教学能和去年的相关活动有所比较,选择相同的农村地区正是如此。当然,华西和小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果说小岗是改革先锋,那么华西绝对是发展先锋;小岗因为包产到户而闻名,华西因为集体经济而典型。两者之间有着太多可以比较的地方。另一方面,结合今年的具体形势和背景,我们选择的主要内容是:强与弱――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华西村的发展。选择这个题目的学术背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世界银行2001年《增长的质量》的报告中指出,物质资本对人的福利提高起间接的作用,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则对人的福利提高起着直接的作用。今天如此发达的华西村三大资本状况如何。在其强大的物质资本背后,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状况如何?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应该怎样去衡量和认识?强大的物质资本带给人们怎样的福利,其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状况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福利。二是强与弱的对比,事实上来自于强可持续和弱可持续的简化和提炼。华西村的发展究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强可持续还是弱可持续的发展?在人们心目中较“强”的华西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是否真的很强大?其现状值得进一步探究。初步的时间仍然为暑假,主要参与对象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班级的部分学生。

3.选择有效的方式。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方式,另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参与方式。

先说第一种方式。由于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费用,对于经济状况不够理想的思想政治理论部而言,也许有些困难。因此,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2008年小岗村的调研主要是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预告自己的暑期意向,让想参加的同学报名,经过集体讨论形成专题后再去申请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教师自己的调研费用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部教学方式改革的专项经费支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想政治理论部的经济负担。2009年拟将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的调研费用由管理学院的学生联合党支部支出,因此,选择的对象主要是联合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为了使他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落到实处,也为了更好地搞好《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样减轻了思想政治理论部的经济负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部而言,可以用较少的经济成本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学生联合党支部而言,他们可以请到免费的老师帮助他们组织和落实相关的活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而言,既可以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又能更好了解中国的社会现实,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了解我们的学生,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就第二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带领学生深入现场之后所应该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2008年的小岗村调研主要是访谈和讨论式的。白天我们深入农民家中,通过与他们的聊天,一同回忆和了解这段历史,晚上回到住处之后针对白天访谈的内容进行讨论、畅谈和总结,了解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必要的引导。当然走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深入了解小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面也是我们调研的主要活动。我们还特地选择住在农民家里,感受他们的艰苦生活。但即使在有些很艰苦的环境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比如七个女生和女主人同住一屋,打地铺,吃饭的时候不时有苍蝇飞过,同学们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或埋怨,相反,学生们非常同情这位农民,主动地帮助他们干农活,教他们的小孩读书等等。课堂上看到的那些稚嫩面孔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的那种成熟、大度和宽容,实在值得称赞。其实,在这种环境里体验生活对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正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承担的任务。2009年的华西之行也许会采取一些相同或不同的方法,但同样希望通过实践教学达到知与性、知与行统一的效果。

当然,以上只是就实践教学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论述。真正组织好实践教学活动也许比文中所提到的要复杂很多。但只要用心努力去做,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辟出一块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天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