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

互联网银行发展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民营银行;运营成本;互联网平台;监管体系

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组成,民营银行在金融发展与经济进步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民营银行资金比重增长迅速,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民营银行属于民营企业类型,所以在很多方面处于弱势,如市场准入方面或者资金、信用等方面。民营银行并不具备完善的信息网络,在互联网时代下,民营银行受到很大冲击。互联网同样为民营银行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尤其在市场资源重新配置基础上,民营银行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利用大数据作为桥梁积累更多用户,打造全新型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宽发展渠道。

一、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背景

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主要从2014年12月29日微众银行上线开始,作为腾讯牵头的国家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打开了金融机构发展的新大门。在随后的发展中,互联网民营银行顺利通过测试运营成为金融市场发展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民营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普惠金融服务,帮助其缓解金融压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根据2017年互联网民营银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当前规模最大的微众银行总资产已经达到917亿元,净利润实现15亿元。富民银行在互联网银行中增长速度最快,相较于2016年,2017年增长670%,净利润增长500%。互联网银行积极打造个存小贷发展特色,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互联网银行数据统计,与中小企业相互依托,在信息化时展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优势

1.增加民营银行经营灵活性

互联网民营银行主要通过现代化数字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相结合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民营银行将所有权、经营权调整更为灵活,凸显互联网民营银行特色,民营银行真正作为独立体在市场经营中发展,金融作用更明确,提高互联网民营银行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服务能力更强。

2.降低民营银行运营成本

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协调民营银行发展结构,增加民营银行发展灵活性基础上,帮助民营银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能够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互联网民营银行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实现民营银行的网络交易,减少民营银行网点人力资源以及运行资金的投入,发挥民营银行经营独立性,发展投资渠道增加。民营银行的主要投资对象为小微企业,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融资活动,解决融资问题。

3.打造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互联网民营银行的迅速发展,致力于小微服务研究,弥补现有银行中对小微服务缺失的不足,打造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是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的重要优势。互联网民营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国有银行实体机构之间互为依托,充分发挥互联网民营银行的便捷性优势,在发展竞争中不断创新,推动银行体系的改革。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主要目的是利用互联网民营银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其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民营、三农经济的结合改善经济发展薄弱环节,解决三农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民营银行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与三农经济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控制运营,为后期银行体制优化,金融市场调整以及民营银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与积累经验。

4.帮助民营银行提高创新能力

民营银行创新是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民营银行结合基本发展需求与金融产品内容不断创新与升级,制定运营成本有效控制手段,积累更多服务经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创新,还体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通过公众平台公开民营银行金融产品相关要素与信息,了解大众需求,打造个性化产品,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如远程开户、线上缴费以及人脸识别等。

三、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挑战

1.民营银行信用基础与人才比较匮乏

对于当前的民营银行来讲,虽然积极进行互联网技术应用,打造互联网运行平台,但因为民营银行属性以及金融服务等,直接影响民营银行的信用等级。加上民营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信用基础主要通过与客户的合作长期磨合为主,但在利益关系长期博弈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信用问题,所以整体的信用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国家信用担保,没有独立的信用体系与征信系统,这些都是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融资渠道增加,民营银行的专业人才问题加剧,虽然通过在高校不断储备人才,但受到国有银行管理印象与教学理念的限制,储备人才对于互联网民营银行运行缺乏专业性,这方面也增加了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难度。

2.民营银行金融存款、贷款对象、目标客户方面的挑战

对于互联网民营银行来讲,在金融存款方面处于弱势,尤其是传统社会存款明显少于国有银行。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正在探索阶段,社会公众对其的认知度较低,像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缺少完善的存款利率制度,金融存款渠道拓展受到限制。民营银行贷款对象方面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互联网民营银行作为新型模式,贷款对象增多,但主体依然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抗风险方面能力不足,影响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目标客户的培养与维持是银行长远发展运行的基础,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中,在目标客户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不仅目标客户群体扩展缓慢,还会出现客户丢失的现象,这对后期发展极为不利。

3.风险管控经验不足监管难度大

对于互联网民营银行来讲,在发展中面临风险管控不足的挑战,加上监管难度较大,经营管理不到位,限制民营银行的发展。民营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业务趋同,民营银行在很多方面受到发展限制。互联网民营银行增加公存公贷、小存小贷等多种金融业务,虽然创新了发展模式,但在监管与风险控制方面还没有进一步升级,影响民营银行发展与交易公平性,风险隐患增加。

四、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策略

1.调整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运营思维

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建设中,为了更好地经营与发展,必须转变互联网民营银行运营思维,调整传统用户导向模式,明确民营银行服务方向,结合互联网技术,打造系统的民营银行导向价值链,引进全新经营管理理念,发挥民营银行金融服务价值。互联网民营银行创新管理模式,调整运营思维过程中,提高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发挥其在信息统计与整理方面的优势,及时为客户提供需要的信息,保证信息及时性,随时了解客户需求,真正做到民营银行金融交易透明化。例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利用互联网商业生态作为载体加以运行,引进大量信息化技术,积极进行数据分析创新,互联网色彩浓重,以轻资产、重科技的管理模式,为互联网民营银行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模式与发展空间。运营思维调整还体现在银行权利与用户权利的转移,尊重客户权限,坚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

2.提高互联网民营银行公众信任度

互联网民营银行经营与发展期间,必须认识到公众信任度的重要性。提高公众信任度,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客观认识市场发展情况,不断整合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真正让社会公众认识到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进步,帮助大众能够主动了解民营银行,接触民营银行,以此为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积累更多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任度。在此基础上强化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盈利体系,创新模式基础上抓住互联网民营银行盈利契机,适当进行体系调整,将已有金融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提高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品牌号召力,以此增加其发展优势,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准确对互联网民营银行金融业务进行判断,科学规避业务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积极拓宽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盈利渠道,增加银行利润的同时提高银行信誉度。做好金融业务对接工作,合理安排互联网民营银行的资金,准确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实现与传统银行经营的无缝衔接,获取更多银行发展资源。

3.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

大力发展互联网民营银行期间,在当前发展基础上必须更好的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提高金融平台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技术水平,加大业务推进力度。协调互联网金融资源,利用平台为基础,实现资源开放性,不断探索更多金融合作机构,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与银行客户之间实现共赢。调整互联网民营银行资金结构,突破资金方面的发展限制,针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战略规划,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引入更多金融技术与复合型人才,有效融合银行业务、互联网技术,增强互联网民营银行的运营能力。通过金融平台的完善与核心业务的优化,提高金融业务的信息化,真正为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带来更多优势。

4.打造全面性监管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解决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监管问题,打造更加系统、全面的监管体系,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尤其是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互联网民营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增加。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去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制定系统的风险防范方案,总结更多民营银行监管经验。加大风险防范与监督宣传力度,互联网民营银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的同时还要提高公众风险意识,真正做到内外部的有效监督。对于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升级,从监管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注意金融业务服务监督,及时排除风险隐患。根据制度引导帮助互联网民营银行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扩大民营银行在银行体系发展中的空间,将民营银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当前民营银行在发展中受到互联网技术与复杂金融市场的影响面临发展挑战。结合当前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优化,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银行发展中的优势,及时排除民营银行发展风险,凝聚发展力量,创新发展思维,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蒋煦霖.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民营银行发展模式及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2]王竞达,王海燕.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4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民营银行;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26

“互联网+”自提出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让所有行业为之一热。关于“互联网+”的言论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创新与转型。如“互联网+集市”产生了淘宝,“互联网+聊天”促成了腾讯等等。金融领域也不例外,也在经历着“互联网+”浪潮的冲击,颠覆和重建。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民营银行也不甘示弱,搭借着互联网的东风登上了舞台。2014年12月,饱受金融界关注的微众银行正式上线交易,成为首家开张运营的互联网银行。2015年1月4日,在总理的亲自操作下,微众银行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批贷款业务,互联网银行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中。2015年5月,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启动上线,到目前为止,国家首批试点的五家互联网银行全部开门营业。

1互联网银行概述

在2014年的“中国电子银行年会暨中国移动金融发展论坛”上,清华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廖理教授指出:“互联网银行是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

互联网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现代数字通信,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无缝、便捷、安全、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因此互联网银行也被称为“3A银行”,即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达到客户的需求。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形式主要有二种模式。一种是“银行+互联网”,即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进行传统的银行业务服务。这种模式以工行“融e行”为代表,依靠的是大银行的信誉和资源优势。另一种是“互联网+银行”,即全部网络化的银行,也就是互联网民营银行,以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为代表,没有银行大厅和营业网点,依靠的是大数据和互联网。这两种发展形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而新生的互联网民营银行正在倒逼着传统的银行发生变革。

2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特点及优势

2.1无纸化交易

互联网民营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的区别之一就是全面实行了无纸化交易。这里没有柜员,也没有纸质的单据和票据,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收据。只要有一台可以联网的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就可以办理银行范围内的业务,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非常的方便快捷。

2.2低成本化

互联网民营银行没有实体网点,对人员的需求较少,经营成本和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优势,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高的难题。低成本化不仅体现了互联网民营银行为中小客户服务的特点,也实践了普惠金融的重任,体现了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2.3目标定位明确

传统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定位是以大客户、大企业和大项目为主,即使是个人贷款,起主要对象也是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国企员工等。而互联网民营银行,起目标客户明确定位为小微企业和普通个人,如微众银行推出了适合普通大众的“微粒贷”,浙江网商银行则专注于提供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

2.4业务办理速度快

互联网民营银行的业务办理,可以通过网上系统实时处理,不需要去银行排队等待办理;同时业务办理的手续更简单方便,如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只需15分钟即可发放贷款,相比之下,传统商业银行的手续要繁琐的多,一般最少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完成。

3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的机遇

3.1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通过大数据技术,使银行业务与电商相结合,线上控制模式的实现使得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率大幅提高。民营银行重视信用贷款,轻资产抵押模式,降低了民营银行的经营成本,同时,由于规模架构比较简单,为降低客户的贷款成本提供了可能性。

3.2改善了银行的服务

互联网民营银行通过在线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潜在的目标客户和客户的潜在需求,开发出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要的,尤其是在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方面,可以主动向客户提供一系列配套的服务和相关的信息。同时,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的互联网时代在时空上拓展了银行服务的便利性。只要你有移动设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享受到银行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社会资金的流动效率和使用效率。

4互联网民营银行面临的挑战

4.1互联网理念的挑战

互联网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民营银行首先面临的是观念转变的挑战。旧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事物的产生。如一些习惯了传统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可能就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的互联网业务的办理,这时就需要银行进行引导和辅助,否则客户容易产生抵触心理,阻碍互联网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4.2互联网金融人才紧缺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操作更便捷。因此互联网银行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更高。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不仅需要银行业务经验丰富的,还需要计算机技术娴熟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精确地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并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员工的互联网银行知识水平比较滞后,制约了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纵向发展。

4.3创新性不足的挑战

互联网民营银行虽然融入了全新的理念和科技,但其主要业务与传统银行相比,并没有多大变化,其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不足,如微众银行,开业几个月以来,只有两款产品上线,即 “微粒贷”和微众银行APP,后者仅涉及普通的理财产品和转账功能,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与传统银行的差异性不大。

参考文献

[1]山成英.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影响[J].青海金融,2015,(6):12-14.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

2005年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互联网金融,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进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全面的发展了起来。2012年到现在,互联网金融已经应用到了银行的各种业务中去,绝大多数的银行也以互联网为基础来重组改造了自身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商业银行业务更好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优势比较多,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其对网络金融产品的开发也比较重视,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要。

1.给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金融普惠,其客户群体往往是小微客户,吸引那些以前银行不重视的小微企业,在个人客户方面的竞争力比较强。从2011年开始,商业银行慢慢的开展了电子银行业务,并且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对于银行而言,吸引更多的客户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商业银行为了满足需要必须从小微商户和商户两端根据其需要提供不同的中介服务,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主动权。

2.分析数据,细化客户的需要

互联网金融在推线金融产品的时候,通过互联网进行,拥有海量的数据来源,并且数据分析工具也比较的强大,和以往的商业银行相比,其无论是进行信息的收集还是处理优势都比^的明显,这些数据能够给个性化的服务定制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商业银行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客户资源也比较多,若是能够做好数据分析并开发利用数据,能够将数据转换成为信息资源,了解客户的实际需要,保证客户定位的准确。

3.重视网络金融产品以及支付工具的开发

传统商业银行的流程比较的复杂,互联网金融平台工序比较的简单快捷。就贷款发放业务而言,商业银行设置的流程比较多,从借款申请到贷款前的调查,然后需要进行风险的评估以及分级审核等等,相关的流程是比较复杂的,网络平台则比较的快,仅仅需要简单的进行电脑操作,借款人便可以借到贷款。此外,银行也进行了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重要非物理渠道,进行新型业务平台的建立。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几种模式

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其也出现了较多的模式,主要是下面几种。

1. P2P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P2P模式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其中介是网站,优势比较明显。和以往的融资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下资金借贷双方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对方的相关资料以及信息,并了解借贷方的资金使用途径,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借款的往往是小微企业,可能存在贷款无法全额收回的情况。

2. 第三方支付模式

人们在日常消费的时候,使用电子支付手段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第三方支付模式也搭建了消费者和银行的电子支付平台。除了上面的方式,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系统还包含了移动电子工具支付方式,比如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支付宝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支付体系也呈现出了身份数字化、支付便捷化以及服务通用化的特点。

3.电商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中,最常见的模式便是电商模式。电商平台的基础则是互联网,电商的不断增加,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也愈加成熟。

4.网银模式

网银本身便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结合产生的一种模式。其合理的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金融渠道,在提供以往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便捷和方便的金融服务,并且网银模式的出现,也帮助商业银行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商业银行也愈加的重视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制定科学的策略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互联网更好地结合,获得更好地发展机会,确保在金融领域商业银行能够始终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宁,杨佳韵,岑蒙丹.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趋势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6:78+112.

[2]徐晶梦.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思考[J].商,2014,04:128-129.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带动互联网金融业态不断涌现,对传统的金融领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应当深刻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对自身发展乃至金融行业的影响,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主要依托于网络、支付、云计算等互联网工具为手段或渠道平台,在业务形态和运作模式等方面区别于现实环境中的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领域的新金融模式和现象。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P2P小额信贷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站等。从互联网金融性质来看,它并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简单融合,而是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行业结合所创造的新兴领域,其不同与传统金融之处,在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运行、交易方式等都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的。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新兴领域,有多种运作模式,是在互联网渠道上实现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使传统商业银行与现代金融服务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被弱化

互联网金融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替代了商业银行的一些功能,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大大弱化。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余额宝等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快速的实现货币支付,使人们无需到商业银行排队办理。此种便捷、快速的支付方式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P2P网贷平台的运作,使资金供需双方在了解彼此信息的情况下,快速借贷、多种方式还贷,使得企业或个人融资更加便利、安全。

(二)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有力挑战

从互联网金融角度出发来分析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逐渐显示出弊端。因为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主要采用柜台服务的方式,客户来到商业银行是开展经营服务模式的首要条件。而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这给客户带来很大便利。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替代作用逐渐凸显,使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有力挑战。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传统商业银行倍感压力,唯有创新可使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突围,那么,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创新商业银行呢?笔者建议是:

(一)开拓网络运营渠道

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拓网络运营渠道。通过此种方式的创新,商业银行在从事线下金融活动的同时,进行线上金融活动。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当在网络环境中开辟网上商城、融资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打开网络运营渠道,进行网络金融活动。

(二)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

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商业银行必然要在充分认识大数据的颠覆性影响的基础上与互联网金融产生联系,而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就是实现与互联网金融联系的有效措施。当然,商业银行要想创造大数据产品组合,应当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其一、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早做布局,从管理体系建设、具体运用模式方面不断探索,抓紧解决内部数据挖掘分析,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大数据高效应用,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其二、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如与电商核心企业合作,掌握供应商在支付物流等环节的数据,整合外部数据,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融资。也可基于重构信息和数据传递机制,创新适合客户需要的大数据产品组合,如订单+应收账款转化融资。

(三)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

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创新发展商业银行,应当注意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在线上支付宝、理财通、网易现金宝等互联网理财业务大放异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作为线下金融服务主力,应当注意做好与线上互联网理财业务的合作,同时优化现有银行业务,使商业银行线上、线下业务发展良好。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商业银行结合线上、线下业务运行特点,合理设置个人财务管理,使其可以有效监督、控制业务运用,为促进商业银行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日益兴起,给传统金融业务带来深层次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可采用开拓网络运营渠道、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等措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武国荣 刘超 单位: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 中国银行包头分行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

[2]郑联盛,刘亮,徐建军.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模式与风险[J].金融市场研究.2014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

2015年1月4日,无疑是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大日子”,作为我国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在这一天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嘉宾-总理,为这家银行完成了第一笔贷款业务。这样高调的开业立即使得微众银行备受关注,那么,互联网银行是否真的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呢?

一、互联网银行发展的背景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无论从营业地点、经营模式或是产品设计和营销来看,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互联网银行不再像传统银行那样依靠广设网点去占领市场,而是通过现代数字通讯、互联网、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实现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相关的中间业务等。

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是以一国网民的数量为基础的。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亿,占总网民数量的81%,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讲,选择银行不再仅受距离远近的影响,而是可以通过高度透明化的共享信息,在网络上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银行服务。

二、互联网银行发展的机遇

1.互联网银行为降低客户的贷款成本带来了可能性

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要建立在准确分析银行经营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其贷款利率,而互联网银行将贷款与电商相结合,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边际经营成本。以微众银行为例,它不设立林立的经营网点、没有繁杂的组织机构,通过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来做出信贷决策,解放了劳动力,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经营成本的降低无疑为降低客户的贷款成本提供了可能性,更加体现出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为小规模借款者服务的出发点和普惠、便捷的特性。

2.互联网银行为客户的新体验奠定了技术支持

根据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期的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70%的中国客户会考虑开设互联网银行的账户,微众银行的正式成立为国人揭开了互联网银行神秘的面纱。其贷款流程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省去了传统银行贷款面签的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客户的体验效果,客户不再需要奔波,免去了很多麻烦。以微众银行的“信用付”信贷产品为例,它可以实现客户“先消费、后还款”的要求,并且使客户享有为期14天的免息期,类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并且其申请也完全由客户通过网络自助完成。

3.互联网银行为信用风险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传统银行在审批贷款阶段主要依靠信贷经理在线下搜集第三方提供的信息来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并做出决策,而微众银行在搜集数据时主要依赖自身的数据库得到借款人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甚至是一并整合包括借款人相关关系人在内的一系列数据,使银行和客户共享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资金没有流向真正需要的行业和个人。

三、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1.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微众银行发展到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银行的基础设施铺设的问题。截止今日,登陆微众银行的首页也只能看到一个二维码,由此可以合理的推断其希望未来将产品开发的核心放在移动终端上,所以如何远程开户和进行客户贷款决策的做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摆在了互联网银行发展的道路上,而依靠人脸识别技术和略去面签的环节是否能够长期的运作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也将是未来互联网银行监管将要面对的棘手难题。

2.产品和服务开发受限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微众银行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针对个人和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互联网银行一直以来被社会冠以“普惠金融”的概念,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客户对互联网银行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值,而银监会在明确了微众银行的经营范围的同时,无形中也限制了其发展的辐射面。在此种形势下,如何突出重围,找到互联网银行发展的不可替代性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互联网银行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性因素。

3.大数据的有效性遭到质疑

众所周知,互联网银行是靠“刷脸”来建立客户信息的,也就是说其目前可以通过远程协助的方式实现开户服务。而众所周知,微众银行是基于腾讯已存在的电子商务平台来搜集数据的,这类数据除了基本信息外,更多的是建立在腾讯社交软件基础上的社交类数据,微众银行如何将大量的社交数据转化为银行可用的金融数据,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参考依据和流程。如果不能准确的处理和转化数据,那么这样的大数据必将遭到社会的质疑,未来将要面对的一定是各类风险,这势必会使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国外互联网银行的经验借鉴

提起互联网银行,不得不让人想到成立于1995年的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纯网络银行,SFNB的前台业务在互联网上完成,后台则集中在某地处理,通过自身开发的环球网系统来实现业务和产品的推广,后来还陆续出现了BOFI、ING Direct US 和Simple等网络银行。而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SFNB出现的第二十年头后,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些银行在发展中有以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1.线上服务为主,线下服务为辅

美国的互联网银行主要依靠线上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线上服务为主,其负债业务主要依靠客户对互联网的使用和手机客户端的下载,凭借其较高的存款利率和较为优惠的手续费用来吸引客户。

2.精心筛选目标客户

互联网银行几乎不设立物理网点,这对于客户这一方来讲,无疑是拓宽了选择的范围,那么对于银行这一方来讲,是不是来者不拒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以ING Direct US来举例,他们严格地筛选自己的客户群,根据银行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了收入水平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客户,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

3.提供真正有价值的附加服务

除了提供高于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较为优惠的手续费以外,互联网银行的生存之道还在于提供用户需要的高附加值服务。以Simple为例,其利用自身开发的强大应用平台,在客户端中为客户提供日常的储蓄、消费和现金留存等建议和规划,帮助客户建立自己的综合理财目标和方案规划,既具有个性又保有一定的私密性,深受客户欢迎。

4.让客户来为服务定价

客户既是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同时又是它们的定价者。互联网银行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而言,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边际经营成本低,相对而言,互联网银行的客户也会产生较低的心理预期定价。那么,这类服务究竟该如何定价呢?以SFNB为例,就曾经在其网站上基于利率和收费的组合进行了五种不同收费标准的调查,提供客户最满意的定价标准,以进一步巩固客户和银行的关系。

五、结论

其实,不仅仅是互联网银行,从1997年招商银行成为国内首个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后,传统经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一直在不断试水,希望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其原有客户量积累的基础优势之上,不断拓宽自己的经营范围和领域。以中国银行的数据为例,已经有67%以上的业务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来办理。与此同时,互联网银行从产生之初开始与传统银行就不是互相替代的对立关系,就如华夏银行与微众银行本次的合作一般,华夏银行不但给微众提供了其亟需的信贷额度,还与其共同开发信贷产品、发行信用卡甚至是共享经营平台。这样的平台共通、资源共享、智慧传播,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吗?也只有这样,互联网银行才能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1).

[2]邱峰.互联网金融冲击与商业银行应对[J].金融会计,2013(11).

[3]邱峰.商业银行直面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的冲击和挑战[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05).

[4]周继述,王雪松.大数据助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3(14).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

一、研究现状

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谢平和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全面颠覆。但陈志武(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不是新金融,而是金融销售和获取渠道上的创新。业内则一致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商业银行存款、贷款以及结算业务产生了实质性影响。郭品等(2019)认为互联网金融恶化了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抬高了存款的付息成本,相对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更大;牛华勇等(2015)认为三方支付显著降低了银行结算收入;陈孝明等(2019)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小额信贷领域优势明显,其侵蚀了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份额,导致商业银行客户流失乃至利润降低;牛蕊(2019)认为互联网金融倒逼商业银行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革新,促进商业银行效率提升。目前大量研究方法是先基于作者的假设,然后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用数学化方式验证假设。但经济学数学化现象比较严重,尚没有从实际业务开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笔者试图通过对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年报的分析,来解读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内涵及现状

互联网金融包括的产品范畴比较广泛,在实际生活中主要体现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类产品,以微粒贷、借呗为代表的小额贷款类产品,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快捷支付类产品。此外,P2P、众筹均属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范畴。鉴于目前P2P已经完成清理退出,众筹尚未形成规模而且也在逐步衰减,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理财产品、小额信贷以及第三方支付。1.互联网理财。互联网理财产品具有低门槛、高收益和高流动性特点:一元起购,按天计算收益,T+0当天赎回,且收益率高出银行利率数倍,贴合大众理财需求。从购买渠道来看,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渠道多依托于用户规模大、使用频率高、发展成熟的电商平台或互联网平台,这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大量活跃客户。从互联网特性来看,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聚合个人零散资金,通过聚沙为塔实现了规模效益。自余额宝推出以来便受到了民众的追捧,虽然受到每日快速提现额度限制及利率下行的影响,但截止2020年6月末,余额宝规模仍高达1.224万亿元,远高于2020年交通银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的均值8115亿元。2.互联网小额信贷。互联网小额贷款的借款方可以通过大数据计算,核定对借款人的信用额度,借款人不但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而且一般不需要任何资产抵押。互联网小额信贷典型的代表包括微众银行的微粒贷、蚂蚁金服的借呗、京东数科的金条等。由于受到资本金的限制,一般互联网金融贷款的借款方都会通过ABS运作,以提高杠杆率。虽然互联网小额贷款的年化利率一般远远高于商业银行,但由于借贷便利、不用抵押且相比银行授信准入宽松,所以市场发展迅速。以蚂蚁集团为例,截至2020年6月末,蚂蚁集团促成的消费贷款及小微信贷余额高达2.15万亿元。3.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对接而实现交易双方资金划转的网络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所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随着快捷支付的广泛运用,其逐步渗透到各种类型的小额支付中。典型的代表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由于兼备消费和资金划转功能,且第三方支付工具内部之间相互转账免收手续费,其客户规模和资金规模迅速扩大。根据业内估计,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预计为249万亿元。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主营业务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结算。商业银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受到严格的监管。从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来看,存贷的利差和结算手续费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所以本文认为存款、贷款、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三个支柱业务。由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资产规模占比高,且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商业银行,国有大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更小,所以本文以工、农、中、建四大行为例,试图从存款、贷款、结算等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主营业务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笔者整理了2012-2020年四大行的年报,其披露的基准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利差情况如表1所示。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四大行净息差呈不断缩小的趋势,虽然存款付息率受基准利率影响呈同步下跌趋势,但无论是绝对值还是比例,其贷款利率跌幅均远大于基准存款利率,也大于存款付息率。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储蓄(尤其是活期存款)的利率敏感性,从而导致存款成本上升。

(二)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小额贷款产品的推出,如阿里小贷、微粒贷等,其一方面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使小微企业主和普通消费者享受到了普惠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也倒逼商业银行推出类似的纯信用线上贷款产品,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的融e借等。除了个人信用类贷款以外,四大行也均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例如中国银行的税易贷等。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贷款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以农业银行为例,截至2020年底,个人线上消费贷款余额已突破1000亿元。

(三)对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银行结算业务的冲击,一方面体现在小额资金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体系内划转并留存,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结算手续费费率造成了较大冲击。由于第三方支付体系内资金互转不收费,且小额支付应用场景日益普遍,由此倒逼个人账户的银行转账费率下降甚至免费。此外,互联网公司还在试图蚕食银行的对公结算服务,例如支付宝上线“发呗”功能,主打工资业务,其在逐步抢占银行对公结算的市场份额。

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整体意义

(一)积极意义

1.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宝宝类”产品无疑提升了整个社会民众的理财意识,对银行的存款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从2012年6月起,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随后逐步放开限制。2015年10月24日,央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完成。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直观体现为商业银行存款付息率的上升。2.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低门槛和便捷性的特征,因此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以蚂蚁集团为例,2019年蚂蚁集团花呗、借呗两项产品服务客户数达到5亿户。

(二)消极意义

首先是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难度的提升。相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度小、监管手段少,因此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首选渠道。同时,互联网金融具有虚拟化、隐蔽性、复杂性和跨区域性等特征,从而成为了当前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难点。主要原因是客户身份信息采集和识别难度加大,多主体多平台造成的信息碎片成为反洗钱工作“瓶颈”。虽然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接入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网络监测平台,但形势依旧严峻。其次是居民杠杆率的异常提升对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12月指出,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各类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各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用户过度消费。过度消费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产品大多不纳入银行征信,导致银行无法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负债规模和违约概率,这将给商业银行造成潜在的信用损失;二是过度消费往往会导致居民杠杆率上升,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

五、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

第一,商业银行要做好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产品创新。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要根据客户需求开展业务创新。一是要不断完善电子银行渠道,尤其是要将移动互联作为银行渠道拓展的重点方向,对于无须面签的业务,要加速向线上转移;二是要顺应客户需求,在产品设计方面,要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推出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三是要积极拥抱互联网企业,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互联网生态建设;四是要做好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做好互联网产品创新的同时要做好风险防控,以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监管机构要做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监管工作。一是各金融机构主管部门要协同联动,共同做好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参照金融行业的规范标准,结合互联网特点,完善互联网金融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测;二是推进互联网金融专项立法,从法律层面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经营和监管;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监管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作用,加快民间征信与央行征信系统有效对接,为互联网授信业务提供信息支撑。

六、结论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推出加快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提升了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小额信用贷款、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产品的丰富和完善,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了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碎片化、隐蔽性、复杂性等特征,且由于发展前期缺乏有效监管,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反洗钱难度的提升、过度授信等。为平衡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商业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开展金融创新。监管机构要协同联动,共同做好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J].新金融,2012(4):9-13

[3]郭品,沈悦.互联网金融、存款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2019(8):58-76

[4]牛华勇,闵德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6-71

[5]牛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效率影响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22-131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目前有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融资等等多种形式,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学术界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但总体而言,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信用业务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两大支柱[1]。

(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指的是作为中介机构为收款人和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主要分为两种模式: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和综合第三方支付模式。前者的典型代表平台是快钱,它的特点是作为网上用户支付账户和银行账户的中介平台,整合多家银行的支付平台,提供统一的线上支付平台,连接银行和网上用户,因此实质上是一种支付网关。而后者相较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仅具有第三方支付的功能,还提供担保服务。它是由电商交易平台孕育而生的,因此一方面收获了来自电商平台的海量用户,另一方面通过用户资金转向银行账户过程中的金融运作还能额外获取收益。

(二)互联网信用业务。P2P、网络小贷、众筹融资等业务的兴起昭示着互联网信用业务的繁荣,相较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互联网信用业务更加方便快捷。P2P指的是网络借款平台,它为投资方扩宽了理财渠道,同时也给贷款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融资方式。由于它大大降低了借贷的难度和成本,因此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甚至预计2018年我国

P2P交易规模将超过3.5万亿。而网络小贷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已经不再作为“中介”参与借贷活动,而是成为“借款人”,直接同贷款人发生业务往来。众筹的理念和发展更晚一些,近两年来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主要是通过向网络用户募集资金支持个人或集体事业。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对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电商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其便捷高效的优点,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网上银行的转账业务,而该平台上推出的理财产品,例如余额宝,兼具活期存款和理财双重功能,用户还能获得高于银行利率水平的收益。因此基于淘宝、天猫海量用户的天然优势,余额宝这类理财产品一经推出势必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尤其是活期存款业务带来巨大冲击。由于存款的大量流失,商业银行不得不以较高的利率吸纳余额宝的资金,余额宝由此获利,但同时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成本进一步上升,可以说互联网对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是最大的。

(二)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目前互联网信用业务并未对银行贷款业务造成十分巨大的冲击,反而可以视为银行贷款业务的有效补充。但是,对于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互联网信用业务明显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对传统金融思维的巨大冲击。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注重用户体验、极简主义等等新型思维模式已经逐渐渗透到商业银行的日常运作中,并催生了电子银行、金融工具创新、大数据挖掘等一系列变革。

三、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学习互联网金融思维。各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的创立说明商业银行业务已经开始普及互联网技术,但仅仅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经营传统业务是不够的。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良好体验,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而不只是停留在粗浅地利用互联网开放理财产品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二)加强大数据应用,吸收互联网金融优势。投资者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风险程度、市场利率走向,并通过双方议价获得完全市场化的利率水平,因此互联网上借贷双方均能获得比银行贷款更为满意的交易条件。

(三)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商业银行得以利用充分利用合作方的海量用户资源和大数据信息,并通过对方的平台推出更有成效的理财产品来获取收益。蚂蚁金服、京东白条等等的风靡也说明商业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中,可以通过创新中间业务实现增收,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能够通过合作增强平台的安全性,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理财 发展策略

自20世纪互联网技术在美国诞生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互联网金融早在1995年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易保在线的网络投保等。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迅速崛起。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的大量积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自阿里推出“余额宝”后,业界掀起了一股互联网金融热潮,在余额宝的巨大示范效应下,多家基金第三方销售公司纷纷加大此类产品的营销力度。

1、互联网金融介绍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繁荣原因在于:1、中国网民数量的积累。2、普惠金融的需求。3、电商业的迅猛发展。4、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创新有一定的鼓励和包容性。

2、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影响

过去一年多来,不仅是中小型银行受到冲击,大型商业银行也大受影响,对银行原有的销售渠道和收入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对传统银行理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职能端的挑战,支付、贷款、财富管理均被冲击;收入端的挑战,无论是利息还是手续费都减少;负债端的挑战,银行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流失及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可能动摇银行的根基;服务端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理财注重客户体验,在银行理财体系中,理财程序比较繁琐,很多要求客户到柜台办理,产品是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上受到青睐也使得银行传统理财方式的转型更加迫切,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压力。

3、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

3.1、紧抓银行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互联网理财发展的洪流中,商业银行应着力抓住自身在物理渠道、项目选择、风险控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在于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系统资源,具备第三方机构无可比拟的国家信用及资金安全保障。除了余额宝、百度百发可以完全脱离银行体系以外,其他绝大部分网络支付仍然依赖的是银行的账户及渠道,所以,银行在移动(网络)支付业务上仍有明显的优势。商业银行应当尽快将传统优势与互联网金融优势结合,提高基金代销和理财产品的服务效益。重视渠道建设,加快推进物理网点的转型升级,提升网点营销能力,利用物理渠道的独特功能与优势,打造互联网公司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积极提升商业银行电子渠道的客户体验,植入真正的互联网基因,打造能与淘宝等互联网企业相媲美的电子渠道。

3.2、加强理财产品、模式创新

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灵魂。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要加快理财产品创新,在设计上实现个性化定制,在智能手机客户端和移动支付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出一些货币类的产品,以增强银行理财类产品的流动性和性价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物理网点和“人”从低端业务中解放出来,提高理财业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一方面要按照互联网金融实时化、自助化、一站化要求,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减少人工参与,提高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理财服务,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将银行线上业务与客户的线下消费以及实体商户三者紧密结合,建立互利多赢的电子商圈营销体系。

3.3、重视客户体验,增加客户粘性

“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重视用户体验,真正了解客户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对产品、流程、服务等方面进行改善,共同建构一个多样化、差异化的市场。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信息、资金、产品服务手段。具体来说,一是要降低购买理财产品的门槛,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限制,为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大开方便之门。二是要让客户能够自由申赎,进得来、出得去、有钱赚,象传统的活期存款一样自由存取。三是要加强理财产品的资金运用,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组织资金。

3.4、积极与战略伙伴合作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第三方支付、社交网络不仅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也是商业银行的盟友,只要合作得当,双方可以共同开辟新的市场。一定要将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的生活环境、生活情境进行融合和嵌入,一方面,要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和业务联盟,聚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满足客户多样化理财需求;另一方面,要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全流程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服务以及全场景理财解决方案,建立合作共赢、互补发展的共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2]邱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金融创新,2013,(9).

[3]曹飞燕.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变革方向[J].金融创新.2013,(11).

[4]金玉珊,吴凌凌.互联网金融平台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冲击和应对[J].中国城乡金融.2013(11).

[5]刘爽,王子伟.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研究[J].河北金融.2013(12).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挑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一、我国的传统银行业

(一)传统银行业的含义,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状况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银行就是一个金融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主要从事货币的经营。它作为一个中间人对资金供求的调节和货币流通的管理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二战后银行一词开始在我国出现。起先银行这个词语是来源于意大利文,然后通过英文传入我国,它最初是指交易所中用的桌子和凳子,后来逐渐变成与货币相关的汇兑和资金结算的金融机构。最初在意大利银行是属于私人的产物存在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威尼斯银行的出现开始使得银行接近现在意义上的银行,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为了方便商人们进行贸易,于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以及报关货币的机构。渐渐的货币兑换和保管就发展成了处理存款,支付结算以及货币兑换的早期银行。

银行按照类型划分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世界银行以及投资银行。我们在这篇文章当中讲的是商业银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均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传统银行业的主要业务种类

银行是由这三类主要业务构成,他们分别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筹资产生负债的业务。它是其他业务的基础;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运用筹集的资金作为自己的资产去贷款给别人,投资,买卖外汇,租赁,票据贴现等的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是贷款和投资业务;中间业务是将银行作为受托人,由客户委任它作为代表去处理各项收付事项,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它只需要通过它的先进技术,专业机构,信用度和优秀人才等优势去服务客户,然后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三)商业银行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功能有很多,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经济调节和风险管理这六大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信用支付。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功能和特征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我从字面上理解的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行业与金融业共同合作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从广义上来来说,具有互联网精神的金融行业都可以叫做互联网金融。但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财产品的销售、金融中介、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审核等模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模式。从狭义当面来理解,我们可以涉及到货币流通,那些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融资目的的融资方式就是互联网金融。

2.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1)支付功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新的交易支付平台能够让交易更快更便捷,同时只需要更低的费用。但是新的支付方式规模的扩大,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地位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2)搜素处理信息的功能。互联网模式下人们利用云计算原理处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然而传统模式下信息多而散乱。

(3)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并不是间接融资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融资。

(4)平台功能。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自己寻找合适金融产品的渠道。

3.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共同发展。一方面来说,在当前的制度下银行平台为所有的机构资金结算划转提供通道。如果现在互联网公司想要开拓市场,拓宽业务的话,他可以考虑与金融机构合作。另一个层面来说,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它是一种创举,它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就拿支付结算来说,互联网金融有以下两个贡献。一是促进了身份认证的数字化进程。二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先的支付终端已经改变,现在不仅仅可以通过银行支付而且还可以通过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施,这个改变不仅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增加,而且也降低了支付费用。

(2)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相比较以往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通过借助互联网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它能够迅速找寻有需要的交易双方,为双方的快速交易提供可能。

(3)资源配置的去中介化,我们知道在传统模式下,资金借贷双方是需要通过中介去互相联系的,双方的信息会出现不对称的状况,然而互联网金融打破了这一弊端,互联网金融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寻找到资金借贷双方。

(4)增加了资金的可获得性,互联网金融下的参与者可以打破地理位置的局限,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

(5)交易双方交易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对称,与传统模型下中小企业信息成本高不同的是:互联网可以为交易双方很快的提供对方的信息。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对我们来说其实不算陌生,我们应该早有耳闻,它的出现对于互联网行业以及金融行业是一个大的变革。相信很多人关注到互联网金融,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作为一个新事物互联网金融通常会按照这样的一个发展经过:新事物刚开始是微弱的,但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变,互联网的质变吸引了人们去积极的关注它,并且它逐渐被社会所接纳,最后成为轰动社会的大事。但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它并不是出现在余额宝之后,其实早在很久以前,互联网金融就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与移动通讯合作产生的支付宝使得我们不再需要为支付转账奔波,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坐在工作场所就可以实现支付转账,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移动设施去时刻关注理财产品的变动情况;我们也不需要交易大厅买卖股票等等,关于互联网发展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一下:

1.第三方支付方兴未已,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需求也日益壮大。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过了8亿元,具体达到了80767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50.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第三方支付的市场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2.移动支付义军突起。据中央银行的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关于电子业务往来共有333.33亿笔,相比较2013年仍然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尤其是移动支付业务的增长更为明显,2014年全年完成业务达到45.24亿笔,累计金额达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0.25%和134.30%。

3.网络借贷受到热烈欢迎。首先网络借贷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实现资金的借入和借出,借贷双方不需要出户便可以实现交易,网络借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将网络信用度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之一,抛弃了传统银行业以抵押为特点的风险管理手段,以此客户不需要靠企业色担保和固有财产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有了更深远的发展。当说起网络借贷时,一些人可能会想到P2P,那什么是P2P呢?这里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来说P2P讲的是互联网的信贷业务,微观角度的P2P是从个人角度去认识的,它是指互联网贷款业务。据我国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3年我国的P2P网站大约有800家,它创造了将近268亿元的贷款数目。到了2014年,它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整个网络贷款行业开始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在提高网络平台数量扩大规模的同时,问题平台也再创佳绩,面对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这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网络上有很多信息难辨真伪,觉得他不可靠,潜在风险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P2P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另一个途径去借款贷款,提高了人们的可选择性,人们不需依赖金融机构便能获得借贷款。但是我国在P2P业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有些电商借助互联网金融产生了非常好的收益,但是一些专门从事P2P业务的小公司而言,发展的前景并不是很好,由于这些企业缺少客户的信息资源导致了一小部分的资金流向高风险借款人,然后引发了违约与公司破产。

(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融通资金是金融服务最基本的功能,资金融通双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资金融通,一个就是通过商业银行这个间接的融资方式,另一个就是通过证券交易市场直接融资,由于这两种融资方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他们的交易成本也不低,包括金融机构的薪水、利润和税收。互联网利用现代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为保障,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将对金融模式产生革命是的影响,或许在几十年之后会产生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一些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支付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实现,它有利于打破交易双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给交易双方带来较低的风险承担损失,而且与此同时双方的直接支付可以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展望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1.传统银行业的中介地位受到影响。传统银行业在金融机构中往往是充当一个中间人的身份,但是现在这个身份的地位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优势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而且借助网络的费用低,这就使得人们更加原意去选择互联网这个平台去完成支付结算,所以对传统银行业来说如何吸引客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经营方式大体上是驻点经营加上广告宣传再加上关系经营,但是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传统银行业最大的软肋。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事件的成本,第二个是交易的经济成本,第三个是信息传递的方式。

3.传统银行业本身的业务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通过信贷这一突破口,很快涉及到了保险理财各项传统的业务,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不少的竞争与挑战。

(二)传统银行业面对挑战的建议

1.着力于提升服务的质量和环境。服务质量和环境的改善要通过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改善。

2.努力创新,拓宽银行业务,加大与互联网的合作。一方面,银行要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容纳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就业创新;另一方面银行要积极寻找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机会,开拓在支付结算的市场,尽可能收取佣金。

3.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银行要加快转型速度,加大转型力度,提升网络银行安全性,不断开拓移动电子智能银行,当然也要大力发展和通讯产业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更加快捷,安全,高效的服务。

4.尽快的实现利率的市场化,给金融机构足够大的自去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利率水平,促使人民群众愿意去接受你们的价格,面对互联网金融高利率水平带来的威胁,传统银行业应当适当提高它的利率水平,去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去支持银行业的发展。

四、小结

相比较互联网金融,虽然不及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历史久远,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速度不可小觑,它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展需求的,同时它也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当中的一些不足,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传统银行业应当不断完善自我,努力融入到现代社会当中去,适应时代的潮流,在发展中不断优化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互联网金融互相合作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理财产品以及更好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周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 2013(9).

[3]费洋.四川农业大学.商,2014(3).

[4]罗微.上海大学产业经济学.中国商贸,2013(31).

[5]周华.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南方金融,2013(11).

[6]张明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经济,2013(11).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 微众银行 机遇 挑战 发展对策

一、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背景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进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有新的金融产品出现,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传统商业银行也随之转变思维,在金融产品和经营模式方面尝试突破转型,促成了互联网银行的出世。

(二)传统商业银行的矛盾激化

客户不断升级的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组织能力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传统的金融体系与风控制度安排一直以来也没有找到有效地为小微企业、为三农、为民间融资的办法。

(三)我国政府的积极政策推进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培育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务院几度发文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3年4月,国务院部署“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为重点研究课题,2014年3月,“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

二、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及特征

(一)微众银行的发展

(1)微众银行的发展历程。2014年07月24日,微众银行获得筹建批复;2014年12月12日,微众银行获得开业批复和金融许可证;2014年12月16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4年12月28日,微众银行官网上线;2015年05月15日, “微粒贷”上线;2015年08月15日,微众银行APP上线;2015年09月23日,“微车贷”上线;2015年12月10日,“微装贷”上线;2016年09月24日,推出个人优惠消费服务“微众有折”;2016年09月底,服务用户达到6141万,普惠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2)微众银行的主要产品介绍。“微粒贷”是微众银行面向微信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受邀用户只需姓名、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就可以获得最高30万元借款额度,可以满足普罗大众的小额消费和经营需求。“微众有折”是一款消费优惠产品,用户关注“微信有折”公众号,然后绑定银行卡充值,即可开通使用。微众银行APP为用户优选符合多种理财需求的金融产品,切实帮助用户轻松管理财富。具有理财、转账、绑定工资卡定期存入、还房贷等功能。“微车贷”与“微装贷”是微众银行通过与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平台优信、土巴兔合作,将金融产品应用至它们的服务场景中,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达成合作共赢的崭新模型。

(二)微众银行的特征

(1)国内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作为我国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未来重点打造的是移动端产品,不会设立线下物理网点,其前期所有获客、服务、风控都将在线上完成。构建以个人贷款和大众理财为主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2)落实“普惠”理念的经营模式。微众银行的定位是“科技、普惠、连接”,主要针对客户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将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连接起来,为普通大众提供更为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以此努力化解中小企业及个人融资难的问题。

(3)大数据技术在征信模式的应用。微众银行的大股东为腾讯公司,其坐拥的QQ以及微信,成为微众银行开展业务的天然优势资源平台。可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一套信用评定和风控策略,依据模型编制客户的征信评估报告来完成风险识别与计量的判断与决策。

三、微众银行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

(一)微众银行的发展机遇

微众银行完全依托互联网进行金融业务交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其目标用户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弥补了传统金融业务只能大额贷款的空白;微众银行的发起股东处于产业链的核心节点,为微众银行的信用评级系统提供有效的稻堇丛矗幌冉的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为预测客户的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提供支持。

(二)微众银行面临的挑战

目前微众银行尚未实现远程开户,不能吸储,只能借助于同行拆借,这样的资金来源不健康,很可能出现错位的现象;微众银行没有信用审核,互联网的虚拟和不确定难以保证采集到真实的数据信息;目前推出的业务种类较少,产品创新步伐比较缓慢;其他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向微众银行发起挑战。

四、微众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以“轻吸储,重平台,中间连接”为定位

微众银行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长期业务合作,作为中间的连接平台,连接第三方与客户,处理好与第三方的关系,打通线上金融平台,就可以有效规避其吸储风险,降低与传统银行的竞争。

(二)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微众银行应优化基于社交大数据的风控模型,深度挖掘社交数据的价值,提升适用于信用评级的社交数据质量,进一步解决怎样将社交信息转换为真实有效的数据的问题,充分发挥统计学和大数据的优势,做到定位更为准确清晰。

(三)加快提升业务和产品创新水平

面向普惠金融定位,微众银行应致力于发展创新型、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银行模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微众银行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深入分析用户实际需求,进一步开拓业务范围,强化基于社交属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11篇

一、互联网银行发展的背景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无论从营业地点、经营模式或是产品设计和营销来看,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互联网银行不再像传统银行那样依靠广设网点去占领市场,而是通过现代数字通讯、互联网、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实现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相关的中间业务等。

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是以一国网民的数量为基础的。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亿,占总网民数量的81%,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讲,选择银行不再仅受距离远近的影响,而是可以通过高度透明化的共享信息,在网络上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银行服务。

二、互联网银行发展的机遇

1.互联网银行为降低客户的贷款成本带来了可能性

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要建立在准确分析银行经营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其贷款利率,而互联网银行将贷款与电商相结合,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边际经营成本。以微众银行为例,它不设立林立的经营网点、没有繁杂的组织机构,通过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来做出信贷决策,解放了劳动力,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经营成本的降低无疑为降低客户的贷款成本提供了可能性,更加体现出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为小规模借款者服务的出发点和普惠、便捷的特性。

2.互联网银行为客户的新体验奠定了技术支持

根据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期的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70%的中国客户会考虑开设互联网银行的账户,微众银行的正式成立为国人揭开了互联网银行神秘的面纱。其贷款流程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省去了传统银行贷款面签的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客户的体验效果,客户不再需要奔波,免去了很多麻烦。以微众银行的“信用付”信贷产品为例,它可以实现客户“先消费、后还款”的要求,并且使客户享有为期14天的免息期,类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并且其申请也完全由客户通过网络自助完成。

3.互联网银行为信用风险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传统银行在审批贷款阶段主要依靠信贷经理在线下搜集第三方提供的信息来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并做出决策,而微众银行在搜集数据时主要依赖自身的数据库得到借款人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甚至是一并整合包括借款人相关关系人在内的一系列数据,使银行和客户共享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资金没有流向真正需要的行业和个人。

三、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1.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微众银行发展到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银行的基础设施铺设的问题。截止今日,登陆微众银行的首页也只能看到一个二维码,由此可以合理的推断其希望未来将产品开发的核心放在移动终端上,所以如何远程开户和进行客户贷款决策的做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摆在了互联网银行发展的道路上,而依靠人脸识别技术和略去面签的环节是否能够长期的运作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也将是未来互联网银行监管将要面对的棘手难题。

2.产品和服务开发受限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微众银行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针对个人和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互联网银行一直以来被社会冠以“普惠金融”的概念,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客户对互联网银行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值,而银监会在明确了微众银行的经营范围的同时,无形中也限制了其发展的辐射面。在此种形势下,如何突出重围,找到互联网银行发展的不可替代性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互联网银行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性因素。

3.大数据的有效性遭到质疑

众所周知,互联网银行是靠“刷脸”来建立客户信息的,也就是说其目前可以通过远程协助的方式实现开户服务。而众所周知,微众银行是基于腾讯已存在的电子商务平台来搜集数据的,这类数据除了基本信息外,更多的是建立在腾讯社交软件基础上的社交类数据,微众银行如何将大量的社交数据转化为银行可用的金融数据,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参考依据和流程。如果不能准确的处理和转化数据,那么这样的大数据必将遭到社会的质疑,未来将要面对的一定是各类风险,这势必会使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国外互联网银行的经验借鉴

提起互联网银行,不得不让人想到成立于1995年的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纯网络银行,SFNB的前台业务在互联网上完成,后台则集中在某地处理,通过自身开发的环球网系统来实现业务和产品的推广,后来还陆续出现了BOFI、ING Direct US 和Simple等网络银行。而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SFNB出现的第二十年头后,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些银行在发展中有以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1.线上服务为主,线下服务为辅

美国的互联网银行主要依靠线上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线上服务为主,其负债业务主要依靠客户对互联网的使用和手机客户端的下载,凭借其较高的存款利率和较为优惠的手续费用来吸引客户。

2.精心筛选目标客户

互联网银行几乎不设立物理网点,这对于客户这一方来讲,无疑是拓宽了选择的范围,那么对于银行这一方来讲,是不是来者不拒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以ING Direct US来举例,他们严格地筛选自己的客户群,根据银行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了收入水平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客户,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

3.提供真正有价值的附加服务

除了提供高于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较为优惠的手续费以外,互联网银行的生存之道还在于提供用户需要的高附加值服务。以Simple为例,其利用自身开发的强大应用平台,在客户端中为客户提供日常的储蓄、消费和现金留存等建议和规划,帮助客户建立自己的综合理财目标和方案规划,既具有个性又保有一定的私密性,深受客户欢迎。

4.让客户来为服务定价

客户既是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同时又是它们的定价者。互联网银行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而言,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边际经营成本低,相对而言,互联网银行的客户也会产生较低的心理预期定价。那么,这类服务究竟该如何定价呢?以SFNB为例,就曾经在其网站上基于利率和收费的组合进行了五种不同收费标准的调查,提供客户最满意的定价标准,以进一步巩固客户和银行的关系。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12篇

一、互联网银行发展的背景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无论从营业地点、经营模式或是产品设计和营销来看,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互联网银行不再像传统银行那样依靠广设网点去占领市场,而是通过现代数字通讯、互联网、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实现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相关的中间业务等。

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是以一国网民的数量为基础的。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亿,占总网民数量的81%,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讲,选择银行不再仅受距离远近的影响,而是可以通过高度透明化的共享信息,在网络上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银行服务。

二、互联网银行发展的机遇

1.互联网银行为降低客户的贷款成本带来了可能性

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要建立在准确分析银行经营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其贷款利率,而互联网银行将贷款与电商相结合,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边际经营成本。以微众银行为例,它不设立林立的经营网点、没有繁杂的组织机构,通过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来做出信贷决策,解放了劳动力,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经营成本的降低无疑为降低客户的贷款成本提供了可能性,更加体现出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为小规模借款者服务的出发点和普惠、便捷的特性。

2.互联网银行为客户的新体验奠定了技术支持

根据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期的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70%的中国客户会考虑开设互联网银行的账户,微众银行的正式成立为国人揭开了互联网银行神秘的面纱。其贷款流程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省去了传统银行贷款面签的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客户的体验效果,客户不再需要奔波,免去了很多麻烦。以微众银行的“信用付”信贷产品为例,它可以实现客户“先消费、后还款”的要求,并且使客户享有为期14天的免息期,类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并且其申请也完全由客户通过网络自助完成。

3.互联网银行为信用风险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传统银行在审批贷款阶段主要依靠信贷经理在线下搜集第三方提供的信息来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并做出决策,而微众银行在搜集数据时主要依赖自身的数据库得到借款人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甚至是一并整合包括借款人相关关系人在内的一系列数据,使银行和客户共享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资金没有流向真正需要的行业和个人。

三、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1.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微众银行发展到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银行的基础设施铺设的问题。截止今日,登陆微众银行的首页也只能看到一个二维码,由此可以合理的推断其希望未来将产品开发的核心放在移动终端上,所以如何远程开户和进行客户贷款决策的做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摆在了互联网银行发展的道路上,而依靠人脸识别技术和略去面签的环节是否能够长期的运作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也将是未来互联网银行监管将要面对的棘手难题。

2.产品和服务开发受限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微众银行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针对个人和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互联网银行一直以来被社会冠以“普惠金融”的概念,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客户对互联网银行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值,而银监会在明确了微众银行的经营范围的同时,无形中也限制了其发展的辐射面。在此种形势下,如何突出重围,找到互联网银行发展的不可替代性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互联网银行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性因素。

3.大数据的有效性遭到质疑

众所周知,互联网银行是靠“刷脸”来建立客户信息的,也就是说其目前可以通过远程协助的方式实现开户服务。而众所周知,微众银行是基于腾讯已存在的电子商务平台来搜集数据的,这类数据除了基本信息外,更多的是建立在腾讯社交软件基础上的社交类数据,微众银行如何将大量的社交数据转化为银行可用的金融数据,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参考依据和流程。如果不能准确的处理和转化数据,那么这样的大数据必将遭到社会的质疑,未来将要面对的一定是各类风险,这势必会使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国外互联网银行的经验借鉴

提起互联网银行,不得不让人想到成立于1995年的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纯网络银行,SFNB的前台业务在互联网上完成,后台则集中在某地处理,通过自身开发的环球网系统来实现业务和产品的推广,后来还陆续出现了BOFI、ING Direct US 和Simple等网络银行。而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SFNB出现的第二十年头后,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些银行在发展中有以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1.线上服务为主,线下服务为辅

美国的互联网银行主要依靠线上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线上服务为主,其负债业务主要依靠客户对互联网的使用和手机客户端的下载,凭借其较高的存款利率和较为优惠的手续费用来吸引客户。

2.精心筛选目标客户

互联网银行几乎不设立物理网点,这对于客户这一方来讲,无疑是拓宽了选择的范围,那么对于银行这一方来讲,是不是来者不拒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以ING Di

rect US来举例,他们严格地筛选自己的客户群,根据银行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了收入水平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客户,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 3.提供真正有价值的附加服务

除了提供高于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较为优惠的手续费以外,互联网银行的生存之道还在于提供用户需要的高附加值服务。以Simple为例,其利用自身开发的强大应用平台,在客户端中为客户提供日常的储蓄、消费和现金留存等建议和规划,帮助客户建立自己的综合理财目标和方案规划,既具有个性又保有一定的私密性,深受客户欢迎。

4.让客户来为服务定价

客户既是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同时又是它们的定价者。互联网银行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而言,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边际经营成本低,相对而言,互联网银行的客户也会产生较低的心理预期定价。那么,这类服务究竟该如何定价呢?以SFNB为例,就曾经在其网站上基于利率和收费的组合进行了五种不同收费标准的调查,提供客户最满意的定价标准,以进一步巩固客户和银行的关系。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背景;电子银行;服务质量

基于“互联网”战略思想引导的背景下,社会以及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电子银行,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将银行的各项服务展示给客户。通过各项服务的不断完善,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且增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当前,电子银行从现有的交易渠道开始分析,并且逐渐成为银行的运营平台。不管是开展内部协同管理,还是外部的服务工作,都更加依托于电子银行。由此可知,电子银行会逐渐成为银行发展的主流业务,并促进互联网技术与银行的融合发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电子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化与发展,银行业也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进一步优化现代的金融服务方式。在此过程中,除了引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之外,还需要创新信息化科技系统,逐步增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以便于能够通过电子银行,随时的开展信贷、转账以及查询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搭建健全的网络化平台,建设虚拟银行,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银行提供的服务,电子银行应运而生。在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基础上,银行逐渐将大部分产品转入到电子银行渠道当中。下面以工商银行为例,该银行的电子银行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个,在整个电子银行系统中,占据的比例会超出40%。现阶段,根据中国银行全球门户网站的相关数据显示,电子银行中的个人用户比例不断提升,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快速受到了广大客户群体的青睐,电子银行逐渐成为生活、生产活动中重要的服务渠道。在产品功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出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特点,使银行的客户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提高服务质量,推进银行发展。

二、当前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客户体验性的关注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银行都纷纷开展了电子银行服务。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银行将主要人力投入到信息维护与管理、电子银行的功能等方面,往往忽略了客户的体验感受。还有一些老年人群,对电子银行的操作不够了解,这都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二)业务审批制度有待改进在电子银行系统中,客户的各项操作都需要经过核对与审批。如果操作流程较长,响应速度较慢,就会影响审批速率,降低体验感。如果缩减审批流程,又会影响安全性,因此在审批速率和安全性方面,应当进行进一步平衡,使业务操作更加安全、快捷。

(三)信息安全风险问题电子银行会使客户的银行信息暴露在网络空间中,这就会使客户质疑安全性。因此,信息安全性问题始终是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需要加强重视。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电子银行发展对策

(一)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逐步完善服务质量在传统银行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相关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但就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普遍存在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内部的管理机制也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电子银行来说,只有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提升客户的体验满意度。在电子银行成立之后,就能够直接的为客户服务。电子银行与传统银行存在一定差异,传统银行就是为人们提供柜台服务,而电子银行的后台程序一旦出现风险问题,相关的服务人员就需要将自身的工作职能发挥出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然而,随着手机银行与网上银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显现出了一定的缺陷,例如缺乏银行人员协助,也对客户的需求不够了解,其中含括功能喜好、使用时间等。电子银行的后台数据端能够存储许多用户的一手资料,还能开展数据分析的工作,并且适当的进行优化与调整,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因此,在更加注重客户体验的基础上,将数据作为重要的支撑,才能为金融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奠定稳固基础。在深化海量数据分析与存储的基础上,对电子银行的基础设施进行整合管控,以此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使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只有采用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互相融合,进一步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才能推进金融服务的精准服务。

(二)以分布式系统架构为主体,完善业务审核制度电子银行以分布式系统架构为主体,能够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行能力,并将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作为基础的保障,实现电子银行的动态化发展目标。电子银行通过不断强化容量管理力度的方式,在资源整合之前就做好科学化的规划工作,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应急方案,以此保证电子银行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强化对注册客户身份、注册资料的确认与审核工作,并且严防假冒的问题发生。通过强化付款凭证的审核,确定付款指令与使用数量的一致性,避免出现漏打、重打的问题,就可以在设计电子银行系统交易日的基础上,完善业务审核日志,并且安排工作人员负责分析与审核工作。如果发现可疑的交易,就能够及时的利用相应的控制措施。要想避免电子银行不受到地域的限制,并设置客户的交易量,根据实际的需求,限制客户的现金流、账户等。

(三)强化信息安全建设,防控风险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还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许多便捷之处,但是其中也蕴藏了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因此,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好数据信息挖掘与整理的工作。电子银行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重要的信息也可能出现被人窃取的现象。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了电子银行的持续发展。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电子银行也是通过无线网络开展的,也蕴藏了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所以,强化信息安全的引导与宣传活动十分重要。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14篇

互联网银行是金融体系不断升级和创造的新型业态,也是最具活力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互联网银行既能颠覆和创造全新的银行体系,又能促成更加完善和灵活的服务模式。未来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既要把握机会,也要识别威胁。

二、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的机会

1.技术日趋完善,用户基础较好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技术风险正在逐渐降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放心地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互联网贷款产品等服务。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日趋完善使用户的使用方式更为便捷,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银行的用户资源。

2.资金需求量大

目前,小微企业是资金需求的重要力量。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占比约为96%,它们创造了约60%的就业、50%的税收和40%的GDP,然而,其获得的金融服务只有不足10%,远未享受充分的金融服务,小微金融业务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需求较为复杂,很多传统银行难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和撮合这种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种一对一式的个性化产品及服务只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支撑实现,这为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和巨大的利益空间。

3.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

信息不对称是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一大难题,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风险,显著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为互联网银行小微金融和风险管理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能。互?网银行可通过引入大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挖掘与云计算处理,从而有效地调查、判断、监督企业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及时甄别异常状况,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4.国家政策扶持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目前国家对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进一步解禁和放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其次,鼓励其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最后,取消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 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这对于资产业务较强、存款业务较弱的互联网银行来说是有利的。

二、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存在的威胁

1.监管上仍存在缺位,具有法律风险

互联网银行作为新兴行业,其多方面发展情况已经突破了《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范围,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政府监管存在空白。而在支付结算领域,我国目前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章,没有 《支付结算法》,有关互联网银行支付结算及其他互联网支付基本上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2.互联网银行行业竞争激烈

大数据环境下,小微金融市场竞争主体迅速增多,竞争局势十分激烈。利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分析当前网商银行需要面对的主要竞争状况如下:

(1)现有同业竞争:除了传统商业银行外,直销银行 与其业务的同质化水平最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末,国内开设独立直销银行APP应用的银行已达105家。据调查,用户对于直销银行最满意的三方面分别是:资金安全性、银行的背书以及客服的质量。这也是直销银行相对于成立较晚、发展较新的互联网银行最大的优势。

(2)潜在进入者:随着金融体系的转型改革,民营资本,如百度、美团、小米、苏宁、众邦等各界的大型企业将陆续进军银行领域。此外,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合作建立直销银行的模式,将进一步催生成熟和极具竞争力的直销银行列队。

(3)替代品威胁:互联网银行由于政策的原因,并不能完全的发挥银行功能,且服务项目较少,只有几个极为简单的理财产品和贷款产品,与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服务同质化高,可替代性较强。

3.利率市场化使得市场利差缩小

2013年7月19日晚,央行宣布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未来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也终将被取消。而如果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尤其是活期存款利率放开,将影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没有了收益率的保证,消费者很可能不再继续追随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这些金融产品。因此,利率的市场化是互联网银行需要面对的潜在威胁之一。

4.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互联网银行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产物,对于征信系统有着强大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尽管目前支付宝已经以其海量客户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套互联网信用信息系统的雏形,然而信用体系仍存在数据缺乏完整性和可分析性、市场开放度低、信用信息不能共享等不足,不仅给信用评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影响到评级的可信度,也不利于资源整合,易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互联网银行发展范文第15篇

当下金融生态,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满足中小微企业和部分个人资金需求者的需要,使得部分资金需求者很难获得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资金需求者能够突破地域以及融资门槛限制,在互联网上获得需要的金融服务,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市场参与者更加普及,企业单位、普通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金融资源分配,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资源更加普惠,同时也提升社会福利水

二、互联网金融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依托互联网,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中介,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进行资金划转的服务。比如支付宝、财付通。据统计,在过去4年中,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已达5.4万亿元人民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移动支付,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迅猛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手机银行支付、短信支付、NFC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等等多种在移动设备上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大大弱化中小银行作为传统支付结算中介的角色。

(二)网络融资

网络融资本质是将融资的某个环节互联网化。网络融资主要包括P2P信贷、众筹融资以及电商小贷等形式。以P2P为例2013年P2P公司有346家,网络借贷规模共计680.3亿元。不管是P2P信贷还是众筹融资都改变了传统中小银行贷款模式,使得整个融资流程互联网化。[3]这是对传统通过银行融资模式的颠覆,互联网化运行模式的交易成本也远远低于中小银行线下运作模式。

(三)渠道业务

在金融产品营销渠道方面,阿里与基金公司合作共推货币基金产品,凭借着巨大的用户数量基础,阿里与金融的结合显得信手拈来,并开始抢占移动客户端市场,让阿里巴巴也开始调整战略部署移动端。同时,百度理财平台在2013年10月份正式上线,目前为止已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百发”和“百赚”两期较高收益率产品。加上京东供应链金融、“京保贝”融资业务和苏宁云商的转型,互联网企业的这场金融战役刚刚开始但已经开始波及中小银行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他们很有可能凭借自身在用户体验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打破传统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运作模式,为金融领域实现差异化服务和创新铺平道路。

(四)大数据技术

作为信息革命的第二个高潮,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使金融行业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等均呈现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海量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金融业服务及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且风险控制有效并向中小银行传统优势领域发起了冲击。例如阿里小贷就是运用大数据的典范,截止2013年4月30日,阿里小贷开业至今累计获贷客户数24.0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803.08万笔,累放金额810.23亿元;余额客户数4.38万户,贷款余额11.48万笔,金额19.78亿元(不包括已转让贷款资产),整体不良率为1.23%[4]。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发展策略

(一)借鉴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能够提供免费且快捷的服务,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联网能够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更加重视客户体验。中小银行必须学会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设计产品的思维,改善金融服务方式以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简化业务流程以便获得良好的客户体验以满足客户需求,留住现有客户拓展潜在客户。例如,一般业务互联网在线平台,客户从开户、支付结算等全部在线操作等。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具有资金少、规模小劣势并且市场空间小,中小银行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的地方性银行,网点分布在全国少,一般局限于所服务区域。其客户一般都集中在所服务区域,客户资源少,导致风险集中且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减弱,阻碍了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互联网金融平台与传统中小银行相比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加强风险控制还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中小银行的服务范围增加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

(三)建设大数据运用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在大数据时代,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客户数据,增加数据积累,并积极与其他企业政府部门合作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建设完善中小银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保护,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掘客户、更加深入了解客户,创造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度和改进中小银行的风险控制技术。其次中小银行必须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合作,互联网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先于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应该加强合作完善自身技术缺陷;加强客户信息交流,互联网企业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中小银行同样具有优质客户资源,两者应该优势互补;两者还可以共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四)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