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篇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英文“art”又来源于拉丁语的“ars”。技巧、技术、非天然的、人造的就是制作出来的艺术。《2l世纪大英汉词典》对“art”一词做如下解释:(1)(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工,人为,人的创造力;(2)(工匠的)技术,技能,技艺,技巧;(3)(需要技术、工艺的)行业,职业,手工艺;(4)艺术,文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5)美术(尤指绘画、绘图、版画、雕塑等);(6)L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画,油画,水彩画;雕像,塑像,铸像等;(7)(一门)人文科学;(8)(特殊)本领,方法,诀窍,手腕,手段;(9)广占语]学问,知识。可见,艺术是个涵盖面很广的词语。艺术中的文化因素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历史、地域、政治、道德、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带有民族的差异性。例如在艺术上,中国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中国人追求“意”,而西方人讲究“形”;中国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西方更崇拜人的力量,相信人可以征服一切,在艺术上注重的是人性。

    二、差异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艺术差异的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张“以人合天”,一切应顺其自然,强调张扬自然与人的天性,不可人为强制,反对“以人灭天”。孔孟之道讲究“仁”、“礼”,主要在自身修养,通过知天、事天,即天人合一。故中国古代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真理的认识,而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修养。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自然宇宙及赢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因此,中国艺术,无论诗词赋画,都强调物我一律的“自然观照”,即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达到主客交融,达到“物我合一”。西方哲学则以“天人相分”、“人定胜天”为前提,其根本出发点不同于中国。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充满理性色彩,以求真、求知为主旨。西方哲学侧重于认识世界,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核心是认识世界的自然本质和规律。因此,在艺术和审美文化方面就必然注重摹仿自然,把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对自然的摹仿。西方把外在世界作为人的对象,主体站在自然之外去冷静、客观地观察、研究、思考、分析它。

    2.隋唐时期,佛教传人,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中国文化渐渐吸收了佛教文化成分。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其精神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产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艺术形式。欧洲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都信仰基督教,他们视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为异端,对待这些人他们从不心慈手软,虽然耶稣基督告诫人们要宽容,可好像在这些人身上却不适用。他们的那种宗教狂热让我假不能理解,他们可以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圣城,举行无数次的远征;他们可以用烈火烧死那些不信教的异端。在西方,由于价值的源泉最终来自上帝,所以基督教在艺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3.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艺术的差异。中国温带的农业文明及其长期稳定的自然耕作使得中国以土地为生,强化了热爱自然的心态,而中囝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为艺术提供了无限的背景,梅、兰、竹、菊、高山、流水等均以“自然”为题材,以物为点景。“明月照积雪”、“大江日月流”、“池塘生春草”、“秋菊有佳色”等,尤其在山水中,在溪畔或桥上绘一人物,这只是点缀而已,其目的在于描写广大无限的自然风景,中国的象征性意境山水及现代绘画则是中庸、简洁、含蓄地表达意蕴与精神。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是岛国和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艺术上也就有了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在孤岛环境中,当外来人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和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4.审美观的不同,在西方,西方的审美观念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发展的,其存在的基础是西方的哲学体系。西方人的艺术观念是简单、明晰而富于理性的,崇尚克服自然美的缺陷以达到艺术的形式美,认为只有将自然美以特征化、理性化、抽象化,才可能提升至艺术美的高度。西方哲学家以究其所以然的科学态度,先在天文学、物理学中对世界物质做出了精确的度量,后又从数学的立场得出物质存在的形态观念,确立了审美观。其主导思想认为:万物有数而生,一定的数量关系造就了宇宙的秩序,形成自然的和谐;宇宙、自然、人、艺术都统一于由数和由一定的数量关系构成;数是和谐的模式,派生出完美、比例、尺度、均衡、秩序、对比、统一等原则,将对和谐的追求具体化视为视觉的审美观念。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根本,强调艺术源于主体本心,反对简单地基仿外物。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无国界;差异;审美;含蓄;豪放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体悟和理解。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这种思维与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音乐上的差异。

一、中西艺术歌曲比较

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西方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时期的浪漫主义歌曲。而中国艺术歌曲,从一开始是以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同时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按一般意义上的界定,中国艺术歌曲是中西结合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国学功底,在创作上崇尚个性、自由和感情表达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总体上来说,中国音乐的创作喜好将主题思想放在最后,正如一句诗中描写的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音乐讲求豪放,属于开放式的风格,一开始就出现主题,然后再慢慢阐述具体内容,有震撼力。

西方自古希腊音乐体现为对音乐结构的动机、乐汇、主题、乐句、乐段及各种曲式、各种体裁探索。即探索它们本身的意义和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探索它们的表现能力等等,侧重于从音乐结构的内部来研究音乐,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的美学。因此西方艺术歌曲内容明确、技法简练、创作快捷且直抒胸臆,它能快速捕捉瞬间情感,使一部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生动、感人。

二、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而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则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在西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所以,神秘的宗教便成为西方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宗教文化。而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在古代审美思维方式上是“贵悟不贵解”,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

具体的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由于音乐地域、民族以及时代的差异,所以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而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则主要有两大思想流派,即“他律论”和“自律论”。所谓“他律论”强调的是音乐的美受音乐形式之外的(包括情感社会)影响,它强调一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即情感音乐美学;而“自律论”正好相反,它强调音乐的美仅仅来自音乐自身,内在的要素决定音乐的形式美,强调音乐的内容。

2、从音乐作品特点的比较,中西方因思维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简而言之,中国为“一曲多用――重再创;西方为专曲专用――重原创。”“一曲多用”是以尊重原有作品的风格和原有欣赏习惯为价值取向的,创作中仅将某“基本曲调”稍加变化,可赋予该曲以新的内涵。“专曲专用”则以作品的个性为追求目标,无论在作品的形式上还是在创作技法上,均以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为原则。

3、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上看,中国与西方的创作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等特点。所谓集体性,是指作品中所凝聚的劳动不是某一作曲家的个人行为。所谓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是指创作时,作曲家是歌唱家或演奏家于一身的。作曲的同时也就是歌唱或演奏的过程,没有一二度创作的分工,具有极强的即兴性。而西方音乐作品(主要指西方专业作曲家的作)的创作方式,具有个体性,一二创作分离的特点。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个体劳动而为,体现出浓厚的个性特征。同时,在一二度创作上呈分离状,即作曲家的创作仅仅是完成乐谱而已。

总之,随着文化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多元化,追求多层次、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已成为社会时尚,具备时尚品位、典雅风范的艺术歌曲其审美价值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艺术歌曲在人们精神享受空间中得到了空前繁荣。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观的差异,我国艺术歌曲创作是在与欧洲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交融,借鉴西方音乐精髓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本土性,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逐步的借鉴、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曙明.中国艺术歌曲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何震.文化差异与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3篇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体悟和理解。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这种思维与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音乐上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差异的实质是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中西音乐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所承担的文化角色不同所导致的。因此,中国艺术歌曲与西方艺术歌曲这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下音乐形式的美的体现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中西艺术歌曲比较

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西方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时期的浪漫主义歌曲。而中国艺术歌曲,从一开始是以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同时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按一般意义上的界定,中国艺术歌曲是西乐中融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国学功底,在创作上崇尚个性、自由和感情表达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从总体上来讲,艺术歌曲是诗与乐高度融合的音乐艺术载体,既包含有诗意的文学成分,又具有强烈的音乐本体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因此,中国的艺术歌曲如同坚忍的中华民族,具有高雅、细腻、含蓄、理智的性格特征,常常用音乐语言描写外在的环境和气氛,歌曲曲调清新优美悠长,词曲的结合如同中国的国画,音乐与中国诗词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性,营造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20世纪初产生的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中国艺术歌曲自诞生发展到今天,在中国的各历史时期都产生过一大批受到当时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大多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形象地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一直是我国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的主导思想;借古喻今,反映时代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与美好生活的歌颂赞美,始终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题材。早期的赵元任、黄自等人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实践,就以民族性为目标,不断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作曲手法,大胆实践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化。所以,力求创作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是近现代我国作曲家所追求的方向。在中国艺术歌曲民族化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和发扬中外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和宝贵经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审美情趣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音乐创作技法和经验,从中获得丰富的音乐创作养分和灵感。罗艺峰教授曾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性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带有明显的室内乐性质、趣味高雅而内在、是创作而非民歌、形式精致而规模不大、演唱声音修炼而有控制、具有诗性的境界和深刻的情感以及个人性的表现与美学追求。并指出中国艺术歌曲之“人的发现”是其哲学化存在的根本;“内在性”是其美学品格要素;“小叙事”是其创作的出发点;“精致”是其雅文化的表现。

中国人讲求含蓄,在音乐表达上也是如此。总体上来说,中国音乐的创作喜好将主题思想放在最后,正如一句诗中描写的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音乐讲求豪放,属于开放式的风格,一开始就出现主题,然后再慢慢阐述具体内容,有震撼力。

在整个西方文化中,还没有哪一个人物能够像耶稣基督这样在艺术中得到如此多的表现。在音乐而言,博爱、宽容、谦卑中透着坚毅刚强,为人类无私奉献的耶稣基督,成为一代代音乐家着力表现的一个美学意象,成为音乐中一个永恒的审美理想。

西方自古希腊音乐体现为对音乐结构的动机、乐汇、主题、乐句、乐段及各种曲式、各种体裁探索的肇端。即探索它们本身的意义和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探索它们的表现能力等等,侧重于从音乐结构的内部来研究音乐,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的美学。因此西方艺术歌曲内容明确、技法简练、创作快捷且直抒胸臆,它能快速捕捉瞬间情感,使一部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生动、感人。

形式逻辑在希腊发端后,大大地推动和影响了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正因为希腊 形式逻辑较为发达,因而西方后世音乐艺术的曲式进入专业创作后就得到了有意识的发展,有一段的民歌、民谣,有单、复二段体和三段体曲式,有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体裁结构,而且还善于适中地运用各种形式去表现各种情感、思想、内容。

二、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而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则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在西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所以,神秘的宗教便成为西方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宗教文化。而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在古代审美思维方式上是 “贵悟不贵解”,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 “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

具体的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由于音乐地域、民族以及时代的差异,所以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也存在着差异。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是儒道两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皆由春秋前萌芽状态的诸多音乐美学观点发展而来。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美学发展史,一直都是以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为主流。既追求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又强调“洪天音真”。反对束缚人生、束缚音乐。所以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是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而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则主要有两大思想流派,即“他律论”和“自律论”。所谓“他律论”强调的是音乐的美受音乐形式之外的(包括情感社会)影响,它强调一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即情感音乐美学;而“自律论”正好相反,它强调音乐的美仅仅来自音乐自身,内在的要素决定音乐的形式美,强调音乐的内容。

2、从音乐作品特点的比较,中西方因思维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简而言之,中国为“一曲多用——重再创;西方为专曲专用——重原创。”“一曲多用”是以尊重原有作品的风格和原有欣赏习惯为价值取向的,创作中仅将某“基本曲调”稍加变化,可赋予该曲以新的内涵。“专曲专用”则以作品的个性为追求目标,无论在作品的形式上还是在创作技法上,均以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为原则。

3、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上看,中国与西方的创作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等特点。所谓集体性,是指作品中所凝聚的劳动不是某一作曲家的个人行为。所谓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是指创作时,作曲家是歌唱家或演奏家于一身的。作曲的同时也就是歌唱或演奏的过程,没有一二度创作的分工,具有极强的即兴性。而西方音乐作品(主要指西方专业作曲家的作)的创作方式,具有个体性,一二创作分离的特点。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个体劳动而为,体现出浓厚的个性特征。同时,在一二度创作上呈分离状,即作曲家的创作仅仅是完成乐谱而已。

从审美观念来观察中西方音乐我们发现,中国音乐讲究作品的意境、气韵,强调创作的神妙,风骨,注重表现的含蓄、婉转,喜好艺术形式的中和适度。而西方音乐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和道德教化色彩,表现形式较为固定,常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随着其自身的发展,西方音乐逐步加入上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对感情的表达直白、激烈,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能力。到了20世纪,西方光怪陆离的音乐现象已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现代创作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欧洲艺术世界此时受到东方文化的滋润并逐步渗透到欧洲的文化情趣和生活之中,而欧洲作曲家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从异国情调与题材上表现了出来。打开了西方人的文化视野,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总之,随着文化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多元化,追求多层次、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已成为社会时尚,具备时尚品位、典雅风范的艺术歌曲其审美价值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艺术歌曲在人们精神享受空间中得到了空前繁荣。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观的差异,我国艺术歌曲创作是在与欧洲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交融,借鉴西方音乐精髓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本土性,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逐步的借鉴、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曙明.中国艺术歌曲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何震.文化差异与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绘画;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7-01

中西古代人都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形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中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从另一个角度把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物典型形式的和谐说,从而把西方追求“形式和谐”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的创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数”等形式特征,可以看出西方绘画审美注重“理性”,相反中方就注重“感性。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审美;美学

随着近现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方美学东渐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界都产生了极为浩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界带来的震荡,使得众多画者开始思考并探索,如何能让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绘画能与时俱进,融入国际主流文化的大潮,能让世界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中国绘画的美。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尝试着将西方美学中的一些理念引入到中国绘画的创作中来。在这个艰辛又曲折的求索过程中,诞生了不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绘画大师,他们在绘画史上立起了一座座里程碑,并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些具有颠覆性的审美理念,而这些突破和革新都不得不归结为是西方美学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冲击和影响。

说到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引起的某些冲突,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不同地域文化土壤培育出的艺术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在此首先来探究东西方审美价值观的异同,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弄清楚导致中国传统绘画在近现代文化大融合中发生转变的一些最主要、最基本的根由。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在当今国际交流如此频繁的时代,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所面对的欣赏者并不只有本国的同胞,众多欣赏者来自于全球各国,彼此之间语言不通、地域不同,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欣赏中的碰撞多于共鸣。而即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欣赏到本国艺术之外的众多别国艺术家的作品时,也常会在精神上出现思维模式的流转切换。所以,無论是从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还是以欣赏者的立场探究,这种种的迹象都在表明审美观确实是存在着中西差异,这种差异之大,使得碰撞时所擦出的火花都如此之烈,这种差异对整个绘画艺术,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推进和演化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审美差异的根源在于东西方社会存在不同的认知,包括自然认知、社会认知、历史认知、人生认知等,但它又绝不等同于对科学的客观认识。因为艺术审美中所饱含的感性情感因素,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证考究,不难发现,中西方审美价值观的区别在于,西方美学中的审美观强调的是物质世界客观准确,崇尚唯物主义哲学,喜好理l生真实之美;而中国审美观中则讲求辩证和谐的唯心哲理,热爱感性自然之美。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均十分注重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思想的主导性。比如,西方绘画大都极为立体、表现力开放大胆,并擅于在画布上用颜料细腻且近乎精确的描绘出透视和光影,世界名画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就是西方美学审美观范畴下的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而中国字画则讲求气韵生动,若没有了那一份气韵流转的意味,中国传统书画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大都具有综合性,是生命状态的社会实践,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中国传统基本审美价值观主要有气韵、意境等一些抽象主观的概念,其最根本的审美形态“气韵、意境”既中和的展开,又极具丰富的审美内容。中国古代绘画要求气韵生动是在审美活动中使审美对象洋溢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这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家亘古不变的追求。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差异;审美意识;选题;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38-01

自近代西方绘画传入后,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便由此产生。以研究东西美术发展为课题的文化比较学,成为新时期艺术创作及艺术批评的新景观。本文系从中西方美术的审美意识、选题与表现方式等方面。以中西方美术彼此互为参照,发现两者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我们不仅从中更好地了解西方艺术,而且也将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

一、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审美意识差异

在审美观念上,中国美术在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抒怀与求真等关系中,较为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讲究“意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 “天人感应”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相对强调客观的再现,以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提炼出对崇高的人性的追向,偏重于强调对象客体的方面。

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思维和形式语言体系:“求神写意”与“摹形写真”。认为艺术家只有取“境”,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才“妙”,特别注重“道”、“气”、“妙”等范畴。因而,中国古代艺术家主张“师法自然”、“师造化”,表现了中国艺术家对自然人化的理解。如郭熙 《早春图》:“画春景不用桃红柳绿,不借云蒸霞蔚,但却见主峰高耸,众山环拥,仿佛相互顾盼,又似作揖朝拜,山间云雾蒸腾,岚气吞吐,枯枝发叶,春水初涨。农妇抱婴携幼,渔父收网上堤,旅人负载远行”。营造出一种彰显“形外之画、韵外之致、象外之境”的最高境界。

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古典艺术,则是自然真实的再现和模拟,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西方人认为人与物都是宇宙的本体,人与物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人只能站在与自然一定距离之外,借助眼睛等主观能动因素去理解把握自然之美。”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与中国古代哲学那种人与自然相统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是有很大差异的。西方艺术偏向于人类活动,如历史画、宗教故事、风俗画、肖像画等等,在西方学院派艺术传统中沮王史人物画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风景与静物画虽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但其地位是次于人物画创作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达哥拉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相信只有逼真的描写人本身,才能更明晰的阐述真理,因此他们在考古、解剖、透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是古典写实主义传统坚实的根基。

二、中西方美术选题与表现方式的差异

中西美术由于艺术家的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的差异和艺术作品产生环境,其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运用和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方面更是迥异。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以笔墨为工具,以线条为造型手段,以散点透视经营画面,表现诗情意境。中国画用笔有严格的规范,一笔下去要统筹兼顾,要“笔有笔用,墨随笔用,墨有墨用,墨中见笔”。因此历代画家在笔墨的运用上共性往往大于个性,如梅兰竹菊和山水因其非常适合书法用笔,于是成为中国画家特别普遍、特别钟爱的题材。

而西方绘画则以不同的油性媒介剂和方型画笔为主要材料, 具有很强的覆盖力,其中每一笔触显得意义不大,更注重体现团块式和整体性的美感。西方绘画以面为主要造型语言,更有利于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体积感和重量感,用笔更显得畅快淋漓。西方人研究客观自然中色光变化的规律和主观色彩在表达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作用,并完美地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采用眼见为实的逼真手段,既可把历史、宗教、肖像作为创作题材,也可创作瞬息万变的风景和丰富恬淡的静物,还可以强劲有力的笔法创作出各色现代主义作品。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是赋予画面流动的时间、意象的画境和顿悟的精神体验的话;西方风景画则表现出瞬息空间、拟时逼真、崇高静穆的审美特点。无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多少差异,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的探究永远是一致的。“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眷恋,实现了主观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西方以“摹仿说”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强调客观再现的真实性,实现了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统一,其理性主义精神点燃了人类生命的光芒,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完善了古典艺术美学的和谐理想,使人类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这是东西方艺术重要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乐舞;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07-02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和艺术种类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历史背景下,经过一定的孕育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被大家所公认的艺术产物。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政治、生活背景下,会造就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时建立起不同的审美标准。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就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舞蹈艺术种类。尽管任何舞种都属于形体艺术,但不同舞种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从美学和审美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差异性逐一进行分析论证。

一、中国古代乐舞的审美特点

中国古代乐舞可谓是源远流长,内容繁彩,是立足于中华民族这片土壤上,而形成的带有中国标签的舞蹈艺术。它无论在宫廷、以政治为目的的产物而出现,还是在民间、以民众娱乐节目的身份出现,都是数千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典型缩影。其审美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国乐舞遵循的基本原则――圆转回旋

从出土的历代文物和史料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中国古代乐舞的基本形态、造型特点以及动态,其中都显示着“圆”的特征。在中国古代乐舞之中,其表现都具有突出的“圆”形收拢性特征。从人体的基本姿态来分析,舞姿造型多呈现头、肩、胯、膝、足相应的异向拧扭,即S形。身体所呈现的是从展到含的动律和动态,身体运动的线路是从外向内的收敛,当将图形连接身体转动起来时也具有回旋连贯的“圆”的图形。例如,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中写到:“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这一句描写出舞者轻盈的旋转如随风飘舞的雪花,展现了舞蹈姿态的圆转回旋的意象,类似这样的舞蹈动作给乐舞增添了韵律,激发了欣赏者的审美想象空间。这种“圆融”“圆润”、 这种“刚柔圆转”“阴阳回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思想和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美,同时也符合了伦理道德观。

(二)重写意的审美意象

重写意、求意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特的审美心理,无论是绘画、书法、园林、建筑还是文学作品无不追求虚实相依的境界。中国古代乐舞也不例外,例如,中国古代乐舞中有许多舞者身着长袖,舞袖长而大、并且是由轻而柔的丝织成的,舞动起来轻盈飘然、缭绕空际。女乐的舞蹈中许多都以袖为容,在许多诗词赋中就有不少关于袖舞的描写,例如,东汉文学家傅毅在《舞赋》中写到:“纤细的罗衣随风飘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刘希夷在《春女行》中描述:“翩袖双飞碟”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舞动时表现飘逸、飞翔的状态,营造天上人间的含蓄、朦胧的意境美。同时,在中国古代乐舞中也通过群舞的构图变化来营造变化多端的鲜明的舞蹈动态之意象。例如,汉代的《盘鼓舞》,通过群舞的队形变化,恰到好处的衬托了独舞,更加成功地营造了宛似群山之态的“仙境之感”,使人赏之余味无穷。

二、西方芭蕾舞的审美特点

芭蕾舞艺术从诞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意大利,成型于法国,在俄国达到鼎盛并且走向世界各地。西方文化极力推崇艺术的科学化、逻辑化,所以芭蕾舞是一门具有深刻民族性的艺术,更是一个遵循几何构图及其规范的舞蹈艺术。其审美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西方芭蕾舞遵循的基本原则――“开、绷、直、立”

芭蕾舞是一门带着西方高雅与美妙气质的艺术。这种“高雅”的气质主要体现在芭蕾所遵循的四个原则,“开”是指身体的肩、膝、踝等各关节向外转开,最大限度的延长肢体所触及的范围;“绷”是指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使肢体末梢部位向身体中心部位凝聚,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势;“直”使指双膝盖和后背伸直,这种伸直更大程度上拉长了视觉的线条感;“立”是指身体的直立、挺拔,具体说就是脚踩地面,头向上顶,无限的拉长人体的线条。很显然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原则要求人体的基本体态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特征,身体所呈现的是四肢无限向外延伸的扩张感,绝对不能出现塌腰、撅臀等拧扭姿势,正是这样的体态才给人们带来一种挺拔、高雅的气质。这无疑与西方芭蕾植根于宫廷贵族之中有一定联系,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人情感热烈奔放的性格特征。

(二)重写实的审美心理

西方芭蕾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后形成一套十分缜密、科学的体系。芭蕾舞选用题材广泛、形式多种多样,无论从动作表现,还是舞蹈构图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写实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芭蕾舞的成因有关。西方芭蕾舞主要来源于古罗马的拟剧表演、意大利的职业戏剧、中世纪的杂耍艺术等。这些来源大部分都是拟剧、戏剧、杂耍等,其表演形式的特点是运用肢体语言摹拟现实,具有直白的表现现实成分的特点,所以芭蕾舞蹈动作语汇也遵循着“模仿自然,再现真实”的理念。

三、中国古代乐舞与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产生的原因

以上从舞蹈最基本的体态、动作语汇、舞蹈构图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乐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从文化背景来讲

中国古代乐舞的静态之“相”都具有“圆”的特征,而西方芭蕾舞的基本体态呈“开、绷、直、立”。这种差异性是由于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由于对于养育自己的大地的依赖,在舞蹈时的基本体态多呈现向地面、向心的圆形含蓄体态。中华民族的情感类型属于含蓄、内敛、凝重的内倾情感型,所以在审美情感上注重含蓄、幽怨、淡雅的“中和之美”。而西方社会古代属于狩猎和游牧的民族,对骑士精神极其崇尚,由此培养出一种向外开拓、好斗征服的气质性格特征,这种特征使西方人审美情感上倾向于男性的外露、夸张和刚烈的气质,反应在芭蕾舞中致使动作和体态具有向外、向上的动势。另一原因是西方芭蕾舞产生和发展于宫廷贵族之中,所以在不同程度上,宫廷贵族的高贵气质也影响到芭蕾舞的审美观。

(二)从文化内涵来讲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书法传播;书法接受;书法普世性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这份经典的“文化大餐”千百年来却只属于中国或一些和中国文化有渊源的东方民族。当下,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还不及中国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原因在于中国书法的和而不同的民族异质性。

“中国现当代书法的西向传播经历了以蒋彝为代表的‘自说自话’、以熊秉明为代表的‘引西润中’和以学院派为主的‘中西互渗’三大阶段,当前,中国现当代书法西向传播的最新基础为中国专业书法教育体系。”[1]在中国现当代书法史上最早向西方异域文化地区传播书法的学者是蒋彝先生。蒋彝先生用英文编著了《中国书法》一书。在此书中,蒋彝先生多半是以中国本土的理论话语对西方人推介传播中国书法,例如在结尾处蒋先生用“石涛画论、易经、八卦”等中国文化阐释书法的美学精神。

熊秉明先生1968年起在巴黎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从事书法教学,历时十余年编撰《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熊先生使用西方文艺理论术语重新建构中国书法理论使得中国书法向西的传播更进了一步。例如在“缘情派”的分析中,熊先生使用西方的表现主义、心理分析等理论分析中国书法创作,以“浪漫主义”、“酒神精神”、“丑怪”“疯狂”等西方艺术理论术语来阐释中国书法的创作形态类型,这种“引西润中”的阐释手段,极大地提升了西方人理解中国书法的可能性。

20世纪90年代已来,中国书法西向传播的中坚力量是从事书学研究的“学院派”。走在书法外向传播前沿的学者以陈振濂、邱振中、王冬龄、朱青生为代表,他们将中西艺术的理念在书法教育中得以融会贯通,这种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蒋彝先生书法传播立场的封闭性,拓展了熊秉明先生传播书法的开放性。

尽管众多书法学者和书法家在书法的西向传播上作出了各种努力,但书法在西方的接受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书法在西方的接受远不如中国音乐和绘画?中西艺术的区别在哪?西方艺术家在审美过程中重视直觉、重视逻辑、重视法度、求“真”。所以他们的作品,特别是古典画派总是可以写实,甚至以“三角量之”,创造出符合0.618原理的艺术作品。而中国艺术家恰恰相反,他们重视审美过程中的感受、悟性。重视想象,尤其重视内心的体验。

在这里我们仅从文化传统差异和审美心态差异两点对中西艺术思维差异做简要分析。

文化传统上的差异表现在“西洋文化的基础在希腊,西洋绘画的基础也就在希腊艺术。希腊民族是艺术与哲学的民族,而它在艺术上最高的表现形式是建筑与雕刻。希腊的庙堂圣殿是希腊文化生活的核心。它们清丽高雅、庄严朴质、尽量表现‘和谐、匀称、整齐、凝重、静穆’的形式美。远眺雅典圣殿的柱廊,真如一曲凝住了的音乐。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视宇宙的基本结构,是在数量的比例中表示着音乐式的和谐。”[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当属老庄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徐复观先生认为:“老庄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他们的目的,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一体,亦即所谓的‘体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 ,抱着道德生活态度,以安顿现实的生活。”[3]当西方艺术家手拿圆规、三角尺做着精心测量的时候,当达•芬奇在人体解剖室兴致勃勃地求证着 0.618 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家们却徜徉于自然山水和社会万象之间,并从中汲取艺术灵感与创作激情。

审美心态上的差异。西方艺术家们的视野开阔,空间感强烈,例如埃及金字塔里的甬道,希腊的雕像,最能体现这种西方人的空间感。而这种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空间感,导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所以,西方艺术家笔下关于人类起源、历史、战争、宗教以及神的内容,占了很大比例。而在中国,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形成了一种比较封闭、单调的人文环境,加之中国圣哲们 “推倡‘反己之学’,强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强调生命的超越” [4]使得他们“多偏于平和与内在,多偏重于内在的精神修养,尤为注重表现内在神情气韵、意境格趣”。 [5]所以,中国的艺术家大都表现得感情丰满而细腻、多愁善感。

我国书法艺术强调“中和之美”,契合了 “贵和尚中”的儒家精神。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也正是追求“中和之美”和“充实之美”,认为“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这种“以平和为贵”的艺术表达,正是儒家“和合”思想的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理念可谓博大精深,它是对目前世界主流价值观单极思维的补充与纠正。军事上,安全困境预设下的军备竞赛增加了所有国家的不安全担忧;政治上,极端的政治诉求和膨胀的民族主义日益成为潜在的冲突导火索;文化上,文明和的差异成为地区动荡的深层诱因;生态上,工业化进程引发自然和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从根本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和”的价值观为当今许多全球性危机提出了启发性的解决方案。“和”从阐释上具有鲜明的中国儒家文化特色,从运用上却拥有可以推及世界的价值观意义。

中国书法是东方的特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它记载着文明、传承着精神、创造着辉煌、代表着和谐。它是一个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完整文化体系,具有深奥的学术性和研究范畴;它积累的文明与文化产生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并影响了其周围民族和周边国家,而这种强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含有任何的强加性和侵略性的主观意图。中国书法所承载的文化人格理想与希腊人的理想是相同的,它们表现出共通的普世性价值。

书法文化能够调适人的心理,抚平人类生存的焦虑,调适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弥合西方竞争文化带来的对抗、反抗、暴力和自我戕害。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和情感依托,它的这种普世性审美经验也同样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审美经验,为人类提供差异性的文化认同。中国书法的形而上价值在西方现代性面前凸现出来,并将成为对人类灵魂的安顿和终极关怀,成为解决西方世界技术理性冲突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屈立丰.论中国现当代书法的西向传播[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

[2]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A].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416.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l: 124.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古罗马;西汉;思想;雕塑

对于西方人来说,罗马始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名字,它既指一座名城、一个帝国,也代表着一个文明、一个时代,而且是他们心中可作典范的、伟大而光辉的文明和时代;而对于东方人来说,周秦汉唐的影响则超过了人类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代,至今人们提起汉唐气象,还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之情。在艺术方面,同一时期两个国家的审美艺术由于背景不同差异甚大,下面我们就审美思想和艺术门类的比较去了解它们的艺术。

一 审美思想之比较

说起古罗马时期的美学,肯定是和古希腊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古希腊的一个延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强调艺术的模仿是再现“应当有的事”,认为模仿自然是一种认识活动,处于求知的目的,人们把自然模仿下来,创造为艺术,从而提升了艺术的地位,使艺术高于自然。

在提出模仿说的同时,柏拉图提出著名的“理式”论,他用和谐,对称,比例等形式来描述“理式”的特点,这也能推断出当时柏拉图所说的和谐是在形式上的和谐,而并非侧重于内心的和谐,是一种理性化了的形式。[1]所以这种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美是以现实世界为模板,模仿的越惟妙惟肖就越美,用模仿的态度去再现这世界的美,强调了形式上的和谐,重理性而轻情感。

而不同于西方,在中国西汉时期,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盛行,其中以《淮南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主张自然美的追求,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渐渐将对内在审美人格精神追究转化为对广阔大世界大自然的审美追求,这标志着汉代美学的一个新的转变。在当时的西汉,儒道思想占主体地位,儒家思想强调中庸,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内心的和谐容纳显现实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境界。[2]而道家思想强调的是依附于大自然世界的心与物的统一,虽然与儒家思想有些不太相同,但他们共同的思想都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一种心灵上的和谐。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诗画在于赞美自然,赞美大好江山。这一思想在诗画的上面的表现在于,对于内心情感和整个画面的一个融和,表达人物处在静谧的山水画中天人合一的感悟,追求情感的抒发,用笔墨传达的韵外之旨,不求相似,只求神似,这就是“表现”说的体现,强调情感的表现。

上诉对于古罗马和西汉时期的思想对比尚不能完全的表达出中西同一时期的审美思想差异,中西美学思想上的差异给两地带来的影响也岂非是这一些所能决定的。但是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是造成美学审美思想差异根本原因是可以肯定的。

二 艺术门类(以雕塑为例)之比较

当我们面对汉代的那些雕塑,比如汉墓出土的精美陶俑,或者来自面对来自同一时期的古罗马的艺术雕塑,如著名的《奥古斯都像》雕塑时,不仅赞赏,我们还会惊叹为什么在同一时期的雕塑会它们的艺术特征竟存在那么大的差异。

(一)题材

古罗马追崇神人同源的宗教观,在题材方面,古罗马的雕塑更多为人物雕塑,大多数的人物题材都是统治者,贵族阶级和神,把罗马帝王与神相提并论,体现了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奥古斯都像》这件作品中,表现的就是神人的结合,既是神也是人,是当时个人崇拜的体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古罗马时期,政治的权威在人心目中的地位。相比而言,西汉时期的雕塑题材大多也以人为主,并且动物和一些想象出来的神兽也是人们表达艺术的一种方式。

但与罗马时期不同是,西汉时期的人物大多以平凡的人为主,还有一些神兽也是人们为了除邪避患,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表现。如西汉出土的杂技陶俑盘,生动展现了杂技演员同台演出的其乐融融的场景,传达了那时国泰平安人民幸福的思想。

(二)造型

古罗马民族雕塑继承了希腊雕塑上的原则和技巧,在人物面部表情的处理上惟妙惟肖,出于求实的性格特点,雕塑家们要关心和注意观察人物所具有的的细节并真实的塑造出来。[3]同时这种求实也显现出了一个帝国所具有的严谨,高贵的审美情趣。

而中国西汉的汉佣并不太注意细节的刻画和神情的具体描绘,而是突出夸张人物的姿态形式,拥有手舞足蹈的动作,却又是异常简单的一个整体形象,追求力量、速度的神韵所在,但又由于简单的刻画,显得汉代的雕塑的古拙,在古拙中又不失神韵,这就是汉佣的神奇所在。[4]

总体来说,艺术家们的艺术实践风格都是来自于生活,雕塑家们也不例外,古罗马的雕塑家们一般在创造作品时都是观察实物实体,但西汉的雕塑家们往往没有一个固定实体进行观察,而是凭借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想象创作的。因此东西方的雕塑差异也由此而来。

(三)用途

由于古罗马当时的政治影响,追求个人崇拜,神人同一的思想观念,雕塑强调为帝国政治服务,强调歌颂帝王的伟大,之后再普及到普通的贵族阶级,往往为了彰显雕塑像的威严高贵,它都会被陈列在各个公共空间,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名誉。同时,他们也是希望通过大理石的雕像希望自己和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

在西汉,乃是整个中国古代,雕塑大多作为陵墓雕塑艺术,一般都是陵墓之前的看守和一起被埋入泥土中的陪葬品,世世代代的帝王和贵族都希望自己死后像生前一样风光。汉代社会和古罗马社会相似,都开始弥漫了人神共存的气息,所以即使是陪葬的用品,人们出于人神共存的思想,所以在制作墓葬陶俑时候会依然展现出对于世俗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风格。

所以,汉佣的封闭性就自然而然的和古罗马开放性的雕塑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中西文化和背景的差异。

结论

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背景下,古罗马与西汉时期的艺术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这对以后的艺术发展也无疑打下了最扎实的基础。总体来说,古罗马艺术崇尚形式美,注重表面的艺术美,而中国西汉的艺术崇尚情感的抒发,侧重中真正内部的表达情感,不注重表面,而更要求神韵。这些些种种的不同,可以简单概括了中西美学的一个异同,这在后世的绘画,建筑等艺术作品中都可以得以表现。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西方游客;旅游审美;审美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17-02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全球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必然。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游客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历史、宗教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其旅游审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一、中西方游客旅游审美差异分析

所谓审美差异,是指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修养的人们,由于受特定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理想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形成的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1]。中西方游客在这种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规范下所进行的旅游审美活动,必然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这样就形成了旅游审美的中西方差异。

(一)旅游审美方式的差异

旅游审美方式主要是指审美主体(旅游者)对审美对象(旅游景观)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审美模式和程序。

1.散点游目与焦点透视。在景观游览中,中国游客习惯采用仰视俯察,远近往还的散点游目,而西方游客则倾向于框选出最佳范围,典型地显示对象的焦点透视方法[2]。

2.整体性与个体性。中国游客在进行游览时,强调旅游景观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主张在欣赏旅游景观时要系统地、全局性地去把握,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某一景色。

西方游客在游览时则注重旅游景观的局部和个体,偏重于对旅游景观的某一部分做专门而精确的观察和研究。

3.意会性与直觉性。中国游客向来强调那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意会性,在进行旅游景观欣赏时,不太注重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和论证,而更多地强调景观带给内在心灵的情感感悟。

西方游客在旅游审美过程中则更强调审美主体的直觉性,即自始至终将旅游审美主体与旅游审美对象进行区分,而不是融入其中。西方游客这种审美方式较之于中国游客的审美方式更加趋于理性化,这种理性同时包括了知识和科学两方面,并以冷静的思考、理智的分析、客观的审视为支撑,强调游客及景观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二)旅游审美心理的差异

中国游客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求同心理,这种心理可谓根深蒂固。这也是中国游客对所谓的旅游胜地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黄金周”期间各大知名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人为了避免被别人认为自己孤陋寡闻、知识浅薄、视野过窄而力图达到与人一致。

西方游客的审美心理则是求异,他们并不喜欢或欣赏相同的东西,因此他们在旅游中热衷并善于发现或沉迷于那些独具特色的景观。

(三)旅游审美追求的差异

中西方游客审美追求的民族性差异,在自然美、艺术美领域都有所体现。

在自然美领域中,中西方游客的审美追求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受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中国游客把大自然看作是同自己具有同等品格的对象加以欣赏。自然景观以其天生丽质,可以畅神怡情,给人带来无穷的精神享受,而人又可以全部感情去拥抱自然,希冀借山水慰藉心灵,升华精神,解悟人生哲理,寄托心志情趣,追求一种主客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中国游客对明丽的高山大川,旖旎的春光,典雅别致的园林,恬淡的自然景色情有独钟。简言之,中国游客对具备秀、雅、媚等特点的自然景观有较强的偏好,而对雄、奇、险虽也有一定的审美需求,但一般要求审美对象具备一定的可企及性。譬如以雄伟著称的泰山、以险著称的华山自古以来便为仁人雅士所向往,而壮美的喜马拉雅山目前也只能为少数专业科考队或极限运动爱好者所独享。

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西方游客的审美则显示出了对自然、对原生态的强烈向往和追求。西方游客普遍对奇、险、蛮荒存在着较强烈的偏好。他们向往非同寻常的刺激,那种源于自然的难以抗拒的魅力,期待其带来对心灵的巨大冲击力,享受固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的瞬间震撼。西方游客独特的自然审美追求在其园林艺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西方许多国家的园林,有很多是建在地势险峻的山上或远离城市文明的洪荒之地,山岩险峻,禽兽出没,原始蛮荒。甚至在公园、园林中设置废墟、残碑、枯树、沼泽、荒野、冰河,有意渲染一种奇、怪、险峻、雄壮、恐怖、冷酷、阴森、奔放不羁的氛围和意蕴,以满足西方人涉奇、趋险,寻求刺激,试图变恐惧为愉悦,化惊叹为振奋,变痛感为的审美心理。

中西方游客在艺术美领域亦存在着巨大的审美差异。中国游客进行与艺术相关的审美活动时,较之于作品形式,其更看重作品的内容。他们以社会伦理观念和道德标准来约束人的审美趣味,道德感和正义感逐渐成为其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游客欣赏艺术作品时更多地注重于求真,他们喜欢欣赏悲剧,刺激越强烈越感到审美的趣味性。除此之外,中国游客还要求文艺作品合乎伦理道德标准,并要有较高的境界层次,同时要以含蓄、细腻的方式表达隽永而美妙的情感或事物。而西方游客与“文――精――美――柔”的中国游客审美情趣迥然相异,他们更侧重于探险求奇,寻求刺激,追求的是一种“野――粗――丑――蛮”的审美趣味[3]。

二、中西方游客旅游审美差异的成因探析

中西方游客在旅游审美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基于各自的文化大背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而凝练出来的,其追本溯源是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

(一)人文地理环境

古代中国东面临海,西、北被高山所包围,华夏民族以农业生产为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中国人形成了长期与土地以及气候打交道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求我们的祖先一方面必须要留心自身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学会取法自然。长此以往,中国人形成了综合性的思维模式,注重从大自然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人属于自然,融通于自然,人也就必须要观察、认识自然,综合思维模式讲求从整体上对事物进行概括,集和谐性、意象性为一体[4]。

古希腊、罗马作为欧洲文明发源地,其独特的沿海地理位置造就了著名的“航海贸易”的生产方式。这种讲求开拓冒险、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思维模式是与华夏民族迥异的。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贸易,不仅使得他们将关注点回归到了“人的自我”,还使他们形成了精打细算、利益为大的思维模式。这种理性的、以思维为主的“分析性思维模式”深深地烙印在古希腊人的大脑中,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即线性的、条理的和强逻辑性的审美思维模式。

(二)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

中西方民族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传统,在中西方游客审美心理中承传下来,对审美意识形成影响。例如,人体审美,古希腊好征伐、多战争的社会环境使人们逐渐形成了以身手矫健、形体匀称、长于运动的为美的人体审美标准。由于对运动员的获胜者塑像进行表彰,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特征确立了,因而对人体美的爱好成了古希腊人的特殊审美趣味,并从此作为传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与中国文化“尚和”、“尚仁”、“专注人生,趋重实际”等传统文化价值观相关,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也相对保守。总体来说,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偏内倾型,其特点是言语表达一般较含蓄,喜好独处、静思,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思虑较多而凝重,其在审美上偏好于表达含蓄、幽怨、悲怆情感的艺术作品,即“中和之美”;与文化的多元、非稳定性性质有关,西方的民族性格则相对较为激进,较注重人格之独立,个人之进取,因此西方游客在审美情感上则偏爱外露、夸张、剧烈和迷狂的“冲突之美”[5]。

(三)“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自远古时期,人类便不断地探索自然,并思索人类与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这种探索从未停止过,但最终也没有一个定论,由于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二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没有达成统一。中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将自然称之为“天”这一提法可以追溯到周朝,其为“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起到了奠基作用,当然儒、道、释三家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经过历朝历代大思想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亦得到了不断深化。第一,儒家赋予“天”深厚的哲学意义。孔子认为“仁”是天与人相联系的有效途径,并提倡以“修身”、“安人”来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准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第二,道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更具哲学思辨性,其认为自然与人是主从关系,人仅作为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其倡导的是人属世界的宇宙生命统一论。第三,禅宗讲求通过人的自我修炼和内省以实现大彻大悟,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也不难理解中国游客在旅游审美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审美对象是否能陶冶情操、寓教于乐这一现象了。

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可和接纳的“主客二分”思想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相对立、相斗争的。西方人认为事物是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认识和利用的,他们将自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深化对自然的认知,最终掌握自然的规律和本质,进而为我所用。西方民族独立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强化离不开其对自然的客观认识。黑格尔称康德的《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和《判断力批判》是美学的真正出发点,康德对优美、崇高和判断的定义体现了西方美学对大自然客观地探索[6]。所以,在日常旅游中,西方游客则表现出更为客观地评价自然景观,形式美是西方审美文化的重点之一。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更明确了中西方游客旅游审美的差异性,若将中国游客的审美看作是感性而难以琢磨的玄境,那么西方游客的审美则应是理性而追求本真的真境;中国游客的旅游审美活动注重情感的寄托,西方游客的旅游审美则强调形式美的享受。探讨中西方游客的旅游审美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游客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旅游线路,提供恰如其分的旅游服务以及圆满完成旅游接待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戎.美学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92:339.

[2]刘茜.中西方人文旅游产品审美价值差异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4:37.

[3]李戎,周均平.美学通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262-264.

[4]刘贺.“美”的殊途同归――文本视角下中西方审美角度的比较与启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0-21.

[6]全娜.桂林旅游景点的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3(19).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1篇

不同戏剧特征论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戏剧特征论方面,中国传统戏剧观念注重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共通特征,探讨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相互联系。而西方传统戏剧观念倾向于发掘戏剧艺术有别于其他文艺样式的个性特征,探求戏剧艺术自身的本质特性。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以语言为媒介,利用人物的动作对现实生活的摹仿,以达到净化和陶冶感情的社会效果。它在社会文化中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与音乐、图画、诗歌区分开来,具有独特的地位。西方传统戏剧特征论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戏剧特征论却恰恰相反,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西方戏剧家认为本质是个性,中国戏剧家则认为本质是共性。

中西戏剧特征论的迥然不同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西方把宇宙视为外在于人的对象,祟尚“人神对立”的宇宙观。西方人习惯于同中见异的思维模式。通常以冷静科学的理性态度,认真地审视外部世界,细致地观照内心世界,把现象与本体划为两端,自然和人世分为二物,强调对立双方的剥离式的分析与综合。因而西方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采用的是把戏剧艺术从宇宙万物中逐层剥离、独立出来的办法,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古人把人和宇宙看成互相包容、和谐统一的整体,提倡“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源,这一本源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出各种形态的事物。即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不变的,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产生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古人通常把内心与外物、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世视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强调对立双方的和谐与统一、渗透与协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使中国戏剧家在探讨戏剧特征时,倾向于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以此揭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侧重于求异性不同,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求同性,这决定了中西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分别选择了差异性与类同性的不同方面。

不同戏剧社会功能的中西方戏剧观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2篇

    不同戏剧特征论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戏剧特征论方面,中国传统戏剧观念注重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共通特征,探讨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相互联系。而西方传统戏剧观念倾向于发掘戏剧艺术有别于其他文艺样式的个性特征,探求戏剧艺术自身的本质特性。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以语言为媒介,利用人物的动作对现实生活的摹仿,以达到净化和陶冶感情的社会效果。它在社会文化中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与音乐、图画、诗歌区分开来,具有独特的地位。西方传统戏剧特征论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戏剧特征论却恰恰相反,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西方戏剧家认为本质是个性,中国戏剧家则认为本质是共性。

    中西戏剧特征论的迥然不同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西方把宇宙视为外在于人的对象,祟尚“人神对立”的宇宙观。西方人习惯于同中见异的思维模式。通常以冷静科学的理性态度,认真地审视外部世界,细致地观照内心世界,把现象与本体划为两端,自然和人世分为二物,强调对立双方的剥离式的分析与综合。因而西方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采用的是把戏剧艺术从宇宙万物中逐层剥离、独立出来的办法,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古人把人和宇宙看成互相包容、和谐统一的整体,提倡“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源,这一本源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出各种形态的事物。即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不变的,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产生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古人通常把内心与外物、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世视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强调对立双方的和谐与统一、渗透与协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使中国戏剧家在探讨戏剧特征时,倾向于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以此揭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侧重于求异性不同,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求同性,这决定了中西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分别选择了差异性与类同性的不同方面。

    不同戏剧社会功能的中西方戏剧观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美学方法;差异性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文化开始交融,对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在美术的全球化发展中,中西美学方法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但经过不断的探索,二者之间还存在很多的“共性”因素。将其进行分析与整合,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美术水平,从而更好的展现其艺术美感。

一、审美意识差异

中国的美术创作主要在于表现与再现等关系中,其审美观点在于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并将思想情感、心理情感等融于绘画中,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其艺术的创作注重于作者的主观情感。西方美术在进行创作时,主要表达的是客观情感,将其应用在美术创作中,更加强调理性原则。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将审美意识转移到宗教上去,从而达到“神人合一”的高度。随着美术的发展,中西方的审美理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关注动物到关注人类的生存,将自然、情感、社会等融于美术作品中,开始追求艺术上的美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中西方的社会环境也在改变,使二者的审美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国古典美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维和手法,在作品上,讲究的是神似和形似,将作品与实物进行完整的再现。同时,将作品中赋予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而创造作品的意境。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时期繁荣的景象,将人物、船只、牲畜、房屋等融于笔下,创造了繁荣、灵动的审美意境。西方古典美术将人与物认识到宇宙的变化中,将眼睛所看到的物体进行真实的再现,从而掌握其真理。这种审美思想将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进行融合,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主张将个人作为衡量一切的事物的尺度,通过人来表现真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从而表达人性的美丽[1]。中西方美学方法在审美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在追求人性上的美,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神人合一”,都将人作为了绘画中的重点,从而表达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将这些差异进行融合,可以更好的理解人性的魅力,使其与时代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创作者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美术水平。

二、用线差异

中国美术的用线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器物上的图形、花纹等就是用线条所勾勒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将其应用到了书法当中,在其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章法等,其结构就是用各种线条所组合成的。在艺术家的不断追求下,将书法与绘画进行了有机结合,对用笔与线形的变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六法论”,使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至高追求。中国画中常以梅兰竹菊作为绘画主题,通过线条来勾勒出其形态美,从而体现作者的情感[1]。以郑板桥的《墨竹图》为例,通过线条将竹子设计的十分巧妙,竹子的高度错落有致,竹竿挺拔高秀,竹叶虚实相应,充分体现了竹子的傲气风骨,也体现了中国画的审美特点。西方美学方法注重的是光影、节奏,追求的是画面的立体感、明暗变化以及光影韵律,讲究的是块状感和整体感,将色彩运用得淋漓尽致,通过色彩的变化来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如梵高的《星空》,在作品用运用了大量的蓝色,使整幅作品略显忧郁,将黄色的圆形当做星点,旋涡状的天空纹理好像宇宙的运转轨迹,使作品带有迷幻的色彩,虽然作品中表现了一种宁静的感觉,但粗犷、弯曲的线条使作品带有运动色彩,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将节奏、光影韵律、色彩、线条等进行细致的整合,可以使作品富有极强的感情色彩[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西方的用线理念存在较强的差异性,中国画更讲究的细致、传神,西方美术则更在意节奏,这就导致作品中的意境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二者之间都比较注重光与影、光与色的变化,来对事物进行暗示,从而表达作者的独特情感。

三、色彩差异

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常常会影响人的心境,是最具有情感的绘画元素,通过色彩的对比,也可直接体现中西方美术方法的差异性。中国画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讲究中庸之道,即追求画面的整体和谐。其中,水墨画以黑白为主体色彩,用色方法比较单一,通过颜色的对比来区分不同的事物个体。这种用色方法的空间透视感比较差,平面感比较强,是当时广泛使用的色彩用法。而西方美术将色彩作为最主要的创作元素,也是作品的主要构成元素。根据色彩的用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注重的是客观真实,讲究的是色彩再现,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达到再现自然的效果,这种色彩比较真实。而印象主义时期,主要依靠作者的主观思想来运用色彩,其用法没有规律,强调的是视觉冲击,追求的是人性解放,突出自我。以后印象主义梵高的《向日葵》为例,整幅作品采用了大面积的黄色,来表现向日葵的颜色特征,使作品具有生命气息,更加富有激情。中西方美术在色彩的用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画讲究的是平淡、和谐,而西方油画则讲究情感表达。但归根其原,也都是在用色彩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文人的思想比较保守,需要按照事物规律进行创作,而西方画家则敢于突破自己,大胆追求创新,反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对此,应将中西方的色彩用法进行融合,寻找最佳契合点,从而推动我国美术水平快速提高[2]。

四、结束语

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存在差异性,二者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不同,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情感与意境也不同。但也有很多的共通之处,不仅要对美术用法进行交融,更要进行创造,在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情况下,借鉴西方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我国的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二、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这一思想逐步发展,形成了西方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要使人临驾于自然之上,体现在园林设计方面时就表现为以规则式为主体,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表现人工的自然,中轴对称,整齐划一。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使中西的古典园林艺术交相辉映,称为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原著.园冶注释.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翳然林水——栖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简述

        0  引言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  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3  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这一思想逐步发展,形成了西方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要使人临驾于自然之上,体现在园林设计方面时就表现为以规则式为主体,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表现人工的自然,中轴对称,整齐划一。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使中西的古典园林艺术交相辉映,称为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原著.园冶注释.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王毅.翳然林水——栖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