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

物流信息可视化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视化管理 数据挖掘 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426.61;X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101-03

物流的可视化管理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物流可视化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以现代可视化技术为支撑,为物流企业管理决策、生产调度指挥、作业过程监控、在途跟踪管理等提供现代化工具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可视化管理为物流管理者方便、简捷地掌握物流业务并实时调整物流业务创造了条件。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在党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指引下,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和逐步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了数字烟草建设,正朝着“用信息化带动烟草行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迈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推进,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但是,目前烟草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系统集成度不高、信息不能共享,一体化物流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偏低,尤其是信息可视化还远达不到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难以适应精益物流建设目标和“十二五”期间国家烟草总局对现代物流建设的要求。亟待针对市级烟草公司综合可视化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对烟草商业企业物流可视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烟草物流可视化管理模式分析

物流可视化管理模式基于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通过RFID、GPS等物联网的四大类感知技术的应用,打造先进、实用、全面、深化的综合物流智慧调度与展示看板,融合数据分析、位置感知及视频监控等各类技术,将物流仓储分拣过程、车辆在途过程、绩效服务水平、流程管理规范等进行全方位、分层次地展示。我们将展示的内容分为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三个层次。可用图1来表示:

三个层次的功能分别为:

(1)作业层,主要是实现基于物流作业数据的物流运行监控、基于物流设备运行现状及场景的生产监控和基于物流园区、工房、配送车辆安全生产状况的安全监控。

(2)执行层,实现能动态反应不同绩效服务评价指标及成本控制水平的目标完成度、同环比分析、趋势分析及在全省定位的管理看板;实现能提供可视化库存结构分析、监控各分拣线总分拣量、已分拣量、总分拣线路数、已分拣线路数等实时信息和送货过程实时数据的作业看板;实现对仓储、分拣、发货月台及配送现场实时视频的现场看板。

(3)决策层,提供包括一号工程扫描数据统计、分拣月效率、分拣量、分拣卷烟类型比例、历史库存走势、分拣率历史走势数据等数据的全省物流运营监控,并用可视化图形和图表展示,为领导提供决策数据。

2、可视化管理的功能分析

2.1 可视化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

可视化管理平台是由仓储分拣管理模块、车辆在途管理模块、综合信息管理模块、设备监控管理模块四个功能模块集成的。平台可实现对物流仓储分拣过程、车辆在途过程、绩效服务水平、流程管理规范等的全方位、分层次的展示,使全面感知与互联互通的物流体系可视化、生动化、人性化。可视化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2.2 可视化信息分类

2.2.1 仓储分拣管理模块

仓储入库信息:包括一号工程入库(扫码)信息、仓库入库汇总、入库单明细等。可按省、烟厂、品牌、规格及时间段(日期)统计到货入厍,预计到货入库等信息展示。利用信息展示工具进行图表式展示。

库存信息:可从单位、仓库、卷烟类型(五类烟),产地(省市),厂家(工业集团烟厂)、品牌及卷烟等维度进行库存数量的统计分析:设置库存预警线,分析各种卷烟的库存情况。利用信息展示工具进行图表式展示。也可以用VR进行虚拟库区进行库存信息展示。实现实时从库存总量、品牌、工业集团、库区、货位、时间等维度进行库存信息展示。

存销比信息:按时间、库存卷烟进行存销比分析。利用信息展示工具进行图表式展示。也可以利用VR将存销比结果(如排名前20、后20)进行立体旋转式展示。

库存使用率(占有率)信息:对物流各库区按时间进行使用率信息展示。利用信息展示工具进行图表式展示。

库存预警(缺货及滞销)信息:可实时将库存中处于缺货及滞销的信息进行统计,利用信息展示工具进行图表式展示。库存预警将按级别显示。

出库信息:按时问段统计卷烟出库信息。包括总量、备品牌、型号及烟厂排名。利用信息展示工具进行图表式展示。也可以利用VR将统计结果(如排名前20、后20)进行立体旋转式展示。

分拣信息:展示分拣线的实时分拣效率,同时分析订单的结构组成对分拣效率的影响。各分拣线的分拣总量、客户数、订单数、品种数已分时间、分拣量及预计分拣完成时间等。

分拣效率对比:按时间段对历史分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一段时间的分拣效率高低对比图。

2.2.2 车辆在途管理模块

送货在途监控信息:送货在途监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集团给物流配送中心送货:二是物流配送中心为零售户送货。

工业集团给物流中心送货信息:物流中心通过与国家局“在途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实时(或定时)将各工业集团给物流中心的送货信息抽取到“物流现场管理”中,实现在物流现场管理中展示各工业公司给娄底烟草送货车辆实时信息。它包括:各送货车辆的位置、出发时间、累计行驶里程、预计到货时间、车辆号码、准运证号、合同单号、卷烟品种、数量、车辆型号、容积、司机姓名(送货员)和电话等信息。用于显示的地图精度可以只到省级和地区。

物流中心送货在途监控信息:中心可实时监控所有送货车辆在途的信息,包括位置、车速、停留时间、行驶轨迹,应送客户数、已送客户数、线路偏离、报警信息等信息。如果送货车辆上安装了视频设备,指挥中心还可以实时了解每辆车前方的道路情况、后车门开启情况,货物情况等视频信息。

送货信息:对送货效率、装箱率等信息进行展示。分析送货车辆的满载情况,为业绩及线路考核提供依据。设置车辆的装箱容量,分析线路优化后的装箱率分析,物流中心送货量及中转站送货量分析。利用信息展示工具进行图表式展示。

客户送货分布情况:按时间段对各区县的进货客户的进货量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时间段对各区县的进货客户的户数进行统计分析。

车辆报警信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并以光、声的形式或通过手机短信发出。

疲劳驾驶报警:系统预先设定一个时间,当司机连续驾驶时间超过该设定的时间,系统发出疲劳驾驶报警信息。

超时停车报警:系统预先设定一个时间,当车辆停车时间超过该设定的时间,系统发出超时停车报警信息。

车载终端故障报警:当车载终端主机或天线出现故障时,系统会及时发出车载终端故障报警信息。

2.2.3 综合信息管理模块

绩效评价:将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制作成简单易懂、美观整洁的图形报表,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辅助。

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是对物流的仓储分拣费用、配送费用、管理费用等进行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便于了解到仓储成本、分拣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等。系统将通过对成本的各个组成项的记录和分析,为最终的成本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物流成本管理将成本组成项分成直接成本(油耗等)、分摊成本(水电等)、人力成本(工资等)。长期固定递延成本(场地等)、短期固定递延成本(系统等).可交设备成本(汽车等)、管理成本(办公等)和其他成本等多类,分别从各相关系统中采集数据并统一计算,最终得到科学合理的物流整体成本,为决策提供依据。

销售主题:销售(送货量)统计分析包括:销售(送货量)统计、销售(送货量)分区县统计、本月计划销售(送货量)统计、营销中心销售(送货量)走势分析等。统计某日全市各区县的总体销量情况,并进行文字和图表的综合展示。

月(季)度销售(分拣送货)趋势分析:按时间段统计全市的销量(送货量)的走势情况,并进行文字和图标的综合展示。

客户主题:按照零售户的属性特征进行整个烟草公司的零售户的分布销量等情况。主要包括:烟草零售客户分布(地区,客户等级,经营业态等)、零售户动态信息查询、卷烟进货户数月走势、按烟草零售客户分布(地区、客户等级,经营业态等情况进行各项分析。客户主题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展示。

2.2.4 设备监控管理模块

立体仓库三维可视化展示:通过对立体仓库的三维模拟仿真,展示出货物入库、出库的过程及立体仓库的工作状况。

分拣线设备三维可视化展示:通过对分拣线的三维模拟仿真,展示出分拣线设备的运行状态。

视频监控信息:在分拣、仓储等主要的设备区域安置摄像头,把监控摄像头的视频信息在展示平台中播放,允许操作人员自行切换虚拟场景视角和真实场景视角。

3、烟草物流可视化管理平台的实现架构

3.1 可视化管理平台设计原则

3.1.1 整体性

卷烟物流信息系统本身必须是一个完整集成的整体,其内部各子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既要符合软件功能划分“高内聚,松耦合”的设计思想,又要实现相互之间流畅的消息传递和功能协作,所以可视化管理平台整体必须具有较好的集成架构。

3.1.2 安全性

可视化管理平台的运行需要获取企业大部分核心业务资料,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根据国家局“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控制”的要求,在设计软、硬件f案时,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时可能发生的情况,采用成熟、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能力、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同时应充分考虑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需要,从整体上构建安全体系。

3.1.3 实用性

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方案设计应追求实用性,切合各地市烟草公司网建和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实际,切合有限投资的实际。应以降低总体费用、提高整体效益为目的,进行整体设计。一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时应当同时考虑相关硬件、网络、软件平台等的相互关联,力求做到易于使用、便于维护。另一方面,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与现有软硬件系统的兼容性,尽可能利用原有设备和已有系统,保护计算机设备及软件的原有投资,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费用。

3.1.4 先进性

可视化管理平台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商业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得系统在业务扩张、业务改革的过程中不需要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并能够顺利、平稳地向更新的技术过渡。因此,在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要适度追求信息技术与设备选型的先进性,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和产品确保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各业务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3.2 可视化管理平台应用框架

可视化管理数据流转平台是在市级烟草公司物流中心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对仓储信息、分拣信息、配送信息、一号工程及营销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并对数据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和分层次的展示。图3为可视化管理数据流转平台的应用框架图。

可视化管理平台将信息数据集成后,可为作业层提供有效的生产监控、设备监控、安全监控;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实时数据看板;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运营监控。这将为物流中心的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平台实现的技术方法

可视化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各信息系统的有用信息,并对所缺失的有用信息进行补充,通过数据挖掘予以实现。其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

图4中,系统体系分为三层:数据获取层、数据管理层、数据使用层。在数据获取层,需要从集团、作业公司及外部系统的多个源数据系统中抽取和汇总各种。

业务数据,为数据仓库提供业务数据;在数据管理层,数据仓库存放经过抽取转换后的数据,数据集市可根据项目需要确定是否建立;在数据使用层,提供给管理者、分析员、业务员等一个统一的企业信息门户,访问各种业务分析应用报告。根据根据系统体系结构图,可以看出建设本系统的主要内容如下:

(1)数据采集设计,主要完成确定从哪个系统中抽取什么样的数据,如何保证来自不同源数据系统的同类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如何把转换完成的数据装载到数据仓库中,以及如何处理在转换和装载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

(2)数据仓库设计,确定数据仓库的存储机制、业务分析的数据模型,以及数据仓库与源数据库的映射关系等。

(3)报表和分析应用,统计企业日常管理的报表、提供灵活的OLAP分析和专题报告等辅助领导决策。

(4)企业信息门户,提供所有用户一个访问报表和分析应用的平台,管理用户、角色、权限等。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市级烟草企业可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讨了市级烟草公司可视化管理新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管理机制和执行手段上创新,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建设工作提供思路参考。但市级烟草商业企业可视化管理平台所包含的各项功能较为复杂,本文只对管理平台的每一项功能做了简略的叙述,对于详细的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烟草商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2]娄底市烟草公司物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需求报告.

[3]益阳市烟草公司烟草配送智能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4]文浩.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可视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南方电网技术,2010年第四卷.

[5]李红梅,曹建河.数据挖掘技术在烟草销售行业中应用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4期.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2篇

1 前言

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零售企业、批发企业以及制造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对物流进行管理,可以使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现代社会中,物流管理的目标为: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将物流效率提高以及将物流成本降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物流进行管理。本文分析了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

2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经营状态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改变企业经营的状态。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完善物流管理方式与组织形式,实现系统化的管理,从而有利于合理、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在另一个方面,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能够完善物流技术以及物流管理设施。因为全球性和高效率是信息化管理的两个显著特征,因此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改善相关的物流设施,以便达到信息化的要求。此外,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不能离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只有当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因此信息化能够使现存物流技术得到完善。

3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物流管理信息化本文由收集整理人才不足以满足需求

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在建设信息化物流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急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人才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员工不知何为物流,还有的员工甚至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极大困难。

3.2 管理信息化技术相对落后

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管理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且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多数发达国家在管理企业物流时,应用条码技术,且使用率将近100%;而在我国,条码技术被应用的范围较窄,且应用频率也较低。此外,由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强,而开发新技术需要较高的成本,这就致使我国的许多企业无力开发新技术,因此射频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我国尚得不到有效利用。

3.3 管理物流的观念过于陈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管理物流时,采用的方式大而全。在管理时没有根据企业具体规模选择合适的方式,而是采用统一的产供销一体的管理方式。在多数企业当中,其经营者不重视物流管理,简单地认为做好仓储工作以及运输工作便可以管理好企业物流,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物流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这样的陈旧观念影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4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分析

4.1 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

要使企业物流管理尽快实现信息化,则应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在社会上招聘懂技术以及熟悉业务的人才,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专业信息人才。如果在管理物流的初始化阶段,人才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暂时难以找到一定数量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就可以将人才定岗作为选拔管理人才的手段,可以将员工所具有的专长作为依据,将其分配到较为适合的岗位上。在培养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起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高人才素质。

4.2 进一步研发与应用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

在物流管理当中,管理技术是影响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化,那么就应重视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便有效控制与处理物流信息,从而使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运营成本得以降低。运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突出自动化辨识技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其中自动化辨识技术既包括声音、视觉以及射频方面的识别技术,也包括磁条技术与条码技术等。而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可以自动处理企业当中的物流信息,规范物流运作,实现报文标准化、软件结构化、单证格式化。从而完善现有的物流管理方式,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4.3 更新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

管理意识是影响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充分重视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物流。例如,可以建立起促进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专门机构,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该部门。此外,企业当中的主要管理人员应多交流沟通信息化物流管理工作,如组织专门的交流会,以便使全体员工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实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在另一方面,管理者应重视更新观念,认识到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只有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才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4.4 重视信息资源管理

为了加快企业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企业不应忽视信息资源管理。因为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只有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才能有效实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应注意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定位物流管理方式,并制定物流管理信息化要实现的目标。要确保物流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其中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建立起系统之后,还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对系统进行有效完善,以便使系统与物流管理实际的情况相适应,从而有效管理物流。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应以自身情况作为依据,切忌好高骛远或只考虑当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并将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发展实力、企业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区域位置作为管理物流信息资源的依据。第二,对于企业当前所产生的数据流,应重视规划,将数据流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采用定量的方式来考核管理物流的能力,这就离不开数据流的整理以及分析工作,有效整理物流数据能够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3篇

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在建设信息化物流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急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人才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员工不知何为物流,还有的员工甚至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极大困难。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管理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且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多数发达国家在管理企业物流时,应用条码技术,且使用率将近100%;而在我国,条码技术被应用的范围较窄,且应用频率也较低。此外,由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强,而开发新技术需要较高的成本,这就致使我国的许多企业无力开发新技术,因此射频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我国尚得不到有效利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管理物流时,采用的方式大而全。在管理时没有根据企业具体规模选择合适的方式,而是采用统一的产供销一体的管理方式。在多数企业当中,其经营者不重视物流管理,简单地认为做好仓储工作以及运输工作便可以管理好企业物流,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物流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这样的陈旧观念影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分析

要使企业物流管理尽快实现信息化,则应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在社会上招聘懂技术以及熟悉业务的人才,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专业信息人才[3]。如果在管理物流的初始化阶段,人才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暂时难以找到一定数量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就可以将人才定岗作为选拔管理人才的手段,可以将员工所具有的专长作为依据,将其分配到较为适合的岗位上。在培养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起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高人才素质。在物流管理当中,管理技术是影响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化,那么就应重视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便有效控制与处理物流信息,从而使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运营成本得以降低。运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突出自动化辨识技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其中自动化辨识技术既包括声音、视觉以及射频方面的识别技术,也包括磁条技术与条码技术等。而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可以自动处理企业当中的物流信息,规范物流运作,实现报文标准化、软件结构化、单证格式化。从而完善现有的物流管理方式,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管理意识是影响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充分重视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物流[4]。例如,可以建立起促进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专门机构,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该部门。此外,企业当中的主要管理人员应多交流沟通信息化物流管理工作,如组织专门的交流会,以便使全体员工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实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在另一方面,管理者应重视更新观念,认识到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只有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才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为了加快企业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企业不应忽视信息资源管理。因为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只有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才能有效实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应注意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定位物流管理方式,并制定物流管理信息化要实现的目标。要确保物流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其中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建立起系统之后,还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对系统进行有效完善,以便使系统与物流管理实际的情况相适应,从而有效管理物流。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应以自身情况作为依据,切忌好高骛远或只考虑当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并将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发展实力、企业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区域位置作为管理物流信息资源的依据。第二,对于企业当前所产生的数据流,应重视规划,将数据流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采用定量的方式来考核管理物流的能力,这就离不开数据流的整理以及分析工作,有效整理物流数据能够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GIS;数字校园;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今后物流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将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范围的扩大及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现代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等。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与GIS技术,建立一个集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物流管理系统,为物流企业科学、高效管理物流配送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决策工具。

针对目前尚不成熟的校园物流管理系统,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将数字校园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立足于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参考借鉴国内一些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集美大学为例,构建基于GIS的现代仓储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初步实现了物流信息管理,其包括空间定位、地图查询、物流配送、最短路径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校园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最大化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1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物流体系建设上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2)粗放经营。中国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益低。(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育不足。据有关专家统计,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而中国仅为18%。面对中国物流业如此巨大的市场,第三方物流市场明显发育不足。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成为物流产业的支柱,物流的信息化的特点在于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与传统物流相比,信息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并能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及时进行反馈分析。随着客户对所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物流过程中,物流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满足顾客对速度与可获得性的需求。而以信息化为支柱的物流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供货速度的可获得性以及良好的服务品质,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商品销售额,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见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物流业务的神经中枢。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研制开发的一个实用信息系统。

2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它着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应用、融合、交叉渗透,并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1]。GIS能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使其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成为商业领域一种新兴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

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和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进行决策、管理资产和运营。其特有的功能可使程序开发人员将地图化功能嵌入实际应用中[2],开发人员可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工作,用户则可通过应用程序访问地图数据。

2.2最短路径算法

要提高物流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要将GIS技术中的最短路径应用于其中,从而使得物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

计算最短路径时,常采用经典图论中的Dijstra算法,也称为标号法。Dijstra算法把道路节点标主为临时性的T标号点集和最终选定的P标号点集,并把起点作为第一个P标号点集,然后根据最短路径的原则逐个选出T标号点集中的P标号点,并按P标号点扩展T标号点集,直到全部目标被标为P标号点集。从起点到终点的P标号就代表了所求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弥补重心法的不足,比重心法更加符合实际的路网要求。此算法的判断条件不一定要是两点的距离,可以是两个在网络上两点间的任意权值(如运费,到达时间)。

2.3选址的实现

利用GIS软件选址的一般过程:(1)数字化需求点和配送中心及相关道路的数据。(2)确定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及预选点坐标;在确定预选点时,一般要考虑所选地点的经济因素、投资环境情况是否有现在设施可利用和其它因素(如环保方面的因素)。(3)利用GIS软件(如:ArcView,MapObjects等)里网络分析功能对预选点和需求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即使配送的距离最短,暂忽略两节点间的运行时间及运输费用。

图1是以集美大学送餐点为例,先在图上选好一个预选点(图中蓝色圆形表示),再以500米的范围选出可进行配送的需求点,利用MapObjects2.1的路径分析功能,计算单个配送中心对多个需求点进行配送的最短路径(图中红色的实线)。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使用组件编程,求多个预选点进行配送时的最短路径或对某个权值的最优化路径,通过比较后,获得最优的选址方案。而且可在道路网络图层的属性表里添加各种相关的属性作为网络分析时的权值,如时间,金钱的开销等。通过建立完整约束模型和利用编程进行多次的迭代求解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以GIS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分析,除了可使结果可视化外,还可以避免作为结果的后选点落在一些无效的点上,如山脉、湖泊。因为传统的求解过程是以纯数学模型为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将所选的地址地理空间属性计算在内,所以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方案:把地址选在一些山脉、湖泊之上。

3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数据组织

采用的是ESRI公司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本系统使用到的数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系统的网络分析功能使用到的支持数据(或辅助数据),包括三个表(“道路str”,“结果表”,“道路节点表”)。第二类是物流配送系统的专题数据,它包括(配送点、学生宿舍、教学楼等)。第三类为集美大学校区1:1000背景电子地图数据表,它包括“水系”、“道路面”、“绿地”

等要素层。由于校园信息数据库不太大,为了方便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对于数据库内各表格的唯一标识符---主键的代码编制主要是采用了混合码。

3.2功能设计

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是GIS技术支撑下的、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分发、共享、处理、分析、存储的机制构筑物流操作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物流配送三方面的功能。如图2所示。

4集美大学校园物流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本系统以VisualBasic6.0作为系统主控程序的开发平台,以MapObjects2.0为GIS基础软件平台,在VisualBasic6.0上添加MO的控件,利用MO的GIS分析功能完成对系统中最佳路径分析、空间查询等功能的开发。在开发之前使用ARCView作为数字化校园地图的工具,保存为Shapefiles格式。

MO的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广泛的数据格式支持,包括ESRIShapefiles、ArcSDE及大量的栅格图像格式;(2)支持通过微软ODBC进行外部数据库访问;(3)支持扩展的图形数据及操作;(4)支持投影;(5)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用于合并、交叉和缓冲区操作。

4.1系统用户管理

物品类别登记;数据维护;打印设置;退出系统。

为方便系统使用,系统将用户管理分为三个类型:(1)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简单的地图操作与所有不伤害基础数据的操作;(2)管理员,实现所有功能操作;(3)主任级管理员,用于创建用户。

管理员可以创建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主任级管理员可以实现各种用户添加功能;普通用户不能进入该窗体。

4.2物流管理

物品登记与物流处理;物品流通情况查询;物品流通情况总汇。

4.3物流配送

4.3.1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视图放大:包括鼠标开窗放大、鼠标点击放大;视图缩小:包括鼠标开窗缩小、鼠标点击缩小;视图平移:将视图外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坐标查询:查询电子地图图面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4.3.2配送路线优化。建立校园物流最佳配送路线设计模型,在已知客户源的前提下(即知道客户源的地理位置),系统自动找到该客户源的最佳配送路径,并提供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安排好送货次序,以节约企业配送成本;或者通过屏幕在电子地图上指定配送点,系统即给出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超级秘书网

5结论及展望

本文是在MapObjects和ESRI公司ARCView为平台的基础上结合VisualBasic6.0开发而成,通过对集美大学校园资源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建立区域专题地图,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技术,实现现代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1)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2)项目的价值在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优化了企业的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如:空间查询、行路优化等。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历史条件)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可以利用系统的GIS功能,方便地实现各种查询、统计结果的图文一体化,即空间信息、表格信息的一体化。

(3)该系统在基于GIS的基础上还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把产品的进、销、存统一起来,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数据空间。

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做到从物品进货到物流配送到最后物品销售统计的全过程。使得整个物流过程做到智能化、信息化。

不足之处:该系统如果再添加上网络WEB功能将使得物流配送更加完善。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5篇

(一)软件不先进,精英人才少

在现在社会发展中,科技不断创新,但是,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软件开发的是不少,但是真正实用,全面的,却是很少的。而且绝大多数人对于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都不了解,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技术人员的培养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二)信息化和先进管理不融合

由于现在科技发展趋势迅猛,在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与现在先进的管理不相融合。从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物流管理信息化和先进管理是不相融合的。这是阻碍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的基本问题。还有本身对于物流信息化管理的不是很完善,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对于人员的管理制度的方面也存在漏洞等。

(三)国家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不重视

在现在社会发展的阶段来说,科技发展,信息发展都是很快速的。但是,国家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误区,尤其在与国外相比较而言。首先,国家对于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不重视,在提供信息和公共平台发展缓慢,物流的标准化,货运工装的单元化,和通用化程度低等。与国外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同时,也不大力宣传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二、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的主要方案

(一)提高物流软件,培养精英人才

关于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我们首先要提高物流软件的质量和培养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第一,目前物流业市场上对于这方面的软件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首先做一个市场调查,看一下群众对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的见解。接着,召集这方面的人才,一定要合理的研发软件,要以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为目标。第二,要培养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比如在高校毕业前期,企业可以去学校来招生人才,大力宣传物流方面的管理知识。第三,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我们要合理分配人才的职位,让他们身在其职,在提高物流软件方面合理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并制定合理化的制约机制。

(二)信息化技术要和先进管理相融合

在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我们要更加注意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融合。首先,我们要培养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我国物流先进化技术。根据现有的不完善的信息化软件进行改善,从而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然后,我们应借鉴外国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在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影响最大的是数据管理。所以,我们要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才能很好的提高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三)国家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要重视

随着国家现在已经普及4G网络等新一代的网络技术,所以,为了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国家对于物流管理信息化要加以重视。第一,提高我国物流业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信息化程度也要提高,信息管理集中,人员管理要严格等。并相应的制定一些建立制度来管理。同时也要建立起高效车辆,货物调节和物流统一体系等。第二,我国在标准化程度方面也要有所提高,货运工装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也要相应提高。所以信息化对于物流方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三,我们国家也应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政策来推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三、小结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6篇

本文介绍一个处于国内领先的某钢铁企业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该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承运船舶或汽运运载工具的经纬定位信息,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经纬信息到地理信息的映射,并采用先进的J2EE和XML等开放式的技术标准实现了企业全物流的一体化、可视化调度、管理与监控,系统中实现了与企业ERP系统的直接对接,还内嵌有承运商物流信息管理、调度、监控模块,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双赢。

0引言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流程以及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者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Internet为核心技术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正引发着一场重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推动着全球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的重新分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成了以核心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间的竞争。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一直存在着重生产轻物流的现象,从而导致多数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基础薄弱,体系结构也不尽合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障碍,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1]。物流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基础,物流管理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和可视化程度已成为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和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可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或者透明物流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减少库存及其牛鞭效应、加快资金周转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已引起国际知名企业如沃尔玛等的高度重视[2],美军更是基本建立了一个可视的物流体系[3]。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建设也已逐步引起了我国企业的重视[4~9],但由于供应链管理研究在我国起步本身就晚,所以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具有生产连续性和物质流动巨量性的钢铁企业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在其生产和经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其提高竞争力尤其重要。为此,处于国内领先的某钢铁企业率先提出要建立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获取承运船舶或汽运运载工具的经纬定位信息,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实现经纬信息到地理信息的映射,并采用先进的J2EE和XML等开放式技术标准实现了企业全物流的一体化、可视化调度、管理与监控,系统中实现了与企业ERP系统的直接对接,还内嵌有承运商物流信息管理、调度、监控模块,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双赢。本文系统介绍该系统的组成、架构和实际应用情况。

1钢铁企业物流的主要业务角色与模式我国钢铁企业销售模式普遍为公司营销中心、地区公司、地区剪切中心、直供用户的模式

采购有统一采购也有分类采购的,但大部分矿石都为进口,并由贸易子公司负责。货物运输方式可分为水运、铁运和汽运。国内钢材销售价格普遍为不含运费的价格,运输费用都需要买方承担,根据运输实现方式分为代运、洽运、自提等三种模式。代运是卖方承担对买方的销售物流服务,然后委托给承运商进行处理,替买方代收代付货款和运费;洽运是卖方不承担对买方的销售物流服务,由买方委托卖方在指定范围内选择承运商进行运输,并对其做运费结算。自提是完全由买方自己来完成整个运输业务。根据上述介绍可见,物流系统涉及的业务角色有买方物流部门、卖方地区公司、卖方地区剪切中心、直供用户、一般用户(地区公司发展并负责的用户)、物流企业(第3/4方物流等)、承运商和买方(用户)等。

2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为了实现基于GPS和GIS的物流跟踪,每台运输工具都要安装能采集全球定位信息的GPS设备及传输设备

本系统采用GPS+SMS(ShortMes-sageService,短信息)模式来实现,虽然这已经是相对低成本的方案,但每套成本价格还在4000元左右,要实现逐台运输工具安装,特别是汽运工具安装,成本还是较高的。而我国物流企业或者实体运输企业的规模都还较小,几台车、几艘船就组成了一个物流企业。由于其规模小因而内部一般都没有企业信息系统。所以,为了实现供应链优化,实现双赢,鼓励物流企业安装跟踪设备,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情,系统由发起企业建设(我们称其为核心企业),主要为这个企业服务,但供应链上各方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其企业自身的物流跟踪和管理,并汇集和提供供求信息,实现匹配,使这个平台成为供应链各方的物流社区。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定位服务平台负责接收GPS短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定位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开放的接口,还可以为任何第3方提供定位信息服务。系统中的物流企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地区公司物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物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多用户系统。数据交换中心设置的作用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核心企业可能是多个企业合并形成的跨国或跨地区大型企业,所以有多个ERP系统;另一方面此平台也可以为其它愿意加入的大型企业提供物流管控服务,只要将其内部ERP接入数据交换中心就可以了,因此核心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多用户系统。

3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及实现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在途物流的可视化监管,辅以有关各方基本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系统功能结构

全球定位系统(GPS)根据设定间隔获取装载了该设备的运输工具的经纬度信息,经纬度信息通过与GPS集成在一起的手机模块以短信息的方式发送到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将收到的短信息转发到指定企业短信息接收平台,企业短信息接收平台先解析短信息的标识信息,将GPS业务短信息转发给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从其中解析出经纬度信息,将经纬度信息与数字地图对照得到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比如南京市等,最后在用户选择监控该运输工具时,系统读取该运输工具选定时间段的物理轨迹信息,以运输工具的标识(船为红菱形,汽车为绿菱形,轨迹为同色箭头)呈现出来,统一物流应用服务平台的统一是指该平台不只是为平台开发方某钢铁企业(核心企业)的物流部门提供业务支持,还内含了有关各方的必要业务服务支持功能,比如有承运商的业务管理系统等。该平台还是一个多属主平台,即还可以为其它愿意共享该平台的核心企业提供业务服务,从该核心企业看到的服务有如只为其单独服务一样,是完全独立封装的。该平台除提供一个核心企业所有有关角色的互连支持外,还根据接入该系统的各核心企业的要求,提供核心企业所属各角色间的相互连接。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个系统将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物流社区。下边简单介绍系统主要模块的主要功能。

3•1物流服务中心物流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有载具信息(能力、型号)

管理、线路信息(最优路线的选择)管理、港口、车站、码头信息管理、载具要求及作业规范制度管理。运输监控中心利用GPS/GIS技术,提供一个动态的电子地图,生动传达全程物流信息,向核心企业物流业务部门、用户、核心企业运输部门、承运商开放界面,为对承运商的综合评价提供深度分析报告等。凡是系统授权用户都可以查看与其有关的动态电子地图,掌握及时准确的地理信息。其主要有车船定位查询、报警系统、辅助调度、区域提示、历史记录、辅助导航、信息交流等管理功能。核心企业运输的部分船泊跟踪图(内河、内海部分),当鼠标移动到某个船舶标志(方块或箭头时),系统将自动显示该船舶有关信息和货物信息。船舶信息主要有承运商、船主、船名、制造者、额定载重量、现载重量、吃水情况等;货物信息主要有起止港口、离港时间、计划到港时间、现在预测到港时间、合同号、批次、货主、发货人、接货人及联系方式、每个合同批次的详细货物清单等。

3•2业务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主要有系统管理、招标管理、单据管理、承运商管理等。系统管理完成权限管理和系统设置。运输招标是选择物流企业的主要模式,所以专门设置了招标管理这个模块。当然也可以不经招标直接选择物流企业或承运商。系统通过对所有单据信息的电子化转换与匹配,实现承运商、配货中心、核心企业之间的单据回流与信息沟通,缩短结算周期。主要有以下功能:提单下载、码单下载、杂费管理、费率管理。承运商管理主要是从核心企业的角度设置,实现对其承运商(供应商)的管理。主要有承运商基础信息管理、运输能力管理、绩效考评、历史信息管理等。

3•3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主要有行业动态、信息反馈、物流资源和需求匹配三个模块。信息中心的核心模块是物流资源和需求匹配,此是物流社区的雏形,供、需、仓储、生产等各类企业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需求。物流服务能力管理和匹配、物流需求管理和匹配两个功能是其基本功能。物流服务提供方如运输提供商、仓储服务提供商等可以通过此功能模块提供其服务的内容(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加工服务)。由需要此服务的用户(可以是核心企业、地区公司、剪切中心、或直接用户等)发出回应,形成最后的合作。物流服务需求方如核心企业或地区公司、剪切中心甚至用户可以将自身业务开展对物流的需求如运输需求、特殊货物、仓储要求、加工要求进行,由具备服务提供能力的物流公司发出回应,以形成最终的合作。

3•4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中心架构。系统采用Stub/Skeleton机制,避免了应用程序(RemoteAdapter)直接与交换中心交互造成的紧密耦合;屏蔽了交换中心内部具体的实现细节,伸缩性和可扩展性得到保证;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统一的接口,组件替换不影响其他组件的运行;采用消息存储机制,对所有接收的消息进行存储,然后发送,当消息发送不出时,堵塞队列,直至发出,以此保证应用与集成模块之间的数据可靠传输,不会因为异常情况造成信息的丢失。数据交换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为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基于消息机制的接口,以实现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接入该系统的各核心企业ERP的有机连接,实现该平台与异种ERP的集成。超级秘书网

4结束语

系统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已基本达到设计目标,承运商船舶GPS安装率平均已超过50%,部分承运商的船舶GPS安装率已达100%,并利用这个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企业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了大部分货物的实时监控,压缩了库存,特别是基本无损失地处理了几次因海洋气候原因造成的船舶延期事故。这套系统和跨企业边界的协同商务系统结合,就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我们正在供应链上有关企业推广协同商务模式和系统,相信构建透明的、可视化供应链已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吴洪坚,张晓萍,石伟,等.面向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的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9):68-71.

[2]石新泓,石志华.RFID———沃尔玛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新武器[J].物流技术,2004,(1):5-7.

[3]郑金忠,张传峰,张辉.现代战争中美军物流实践与启示[J].物流科技,2004,27(8):87-89.ZHENGJin-zhong,ZHANGChuan-feng,ZHANGHui.Ameri-canmilitarylogisticpracticeandenlightenmentfrommodernwar[J].LogisticManagement,2004,27(8):87-89.

[4]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基于GIS的物流信息平台框架结构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3):24-27.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时基 物流管理 信息化 建议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零售企业、批发企业以及制造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对物流进行管理,可以使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现代社会中,物流管理的目标为: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将物流效率提高以及将物流成本降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物流进行管理。本文分析了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

2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经营状态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改变企业经营的状态。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完善物流管理方式与组织形式,实现系统化的管理,从而有利于合理、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在另一个方面,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能够完善物流技术以及物流管理设施。因为全球性和高效率是信息化管理的两个显著特征,因此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改善相关的物流设施,以便达到信息化的要求。此外,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不能离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只有当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因此信息化能够使现存物流技术得到完善。

3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以满足需求

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在建设信息化物流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急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人才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员工不知何为物流,还有的员工甚至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极大困难。

3.2 管理信息化技术相对落后

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管理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且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多数发达国家在管理企业物流时,应用条码技术,且使用率将近100%;而在我国,条码技术被应用的范围较窄,且应用频率也较低。此外,由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强,而开发新技术需要较高的成本,这就致使我国的许多企业无力开发新技术,因此射频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我国尚得不到有效利用。

3.3 管理物流的观念过于陈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管理物流时,采用的方式大而全。在管理时没有根据企业具体规模选择合适的方式,而是采用统一的产供销一体的管理方式。在多数企业当中,其经营者不重视物流管理,简单地认为做好仓储工作以及运输工作便可以管理好企业物流,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物流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这样的陈旧观念影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4 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分析

4.1 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

要使企业物流管理尽快实现信息化,则应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在社会上招聘懂技术以及熟悉业务的人才,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专业信息人才。如果在管理物流的初始化阶段,人才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暂时难以找到一定数量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就可以将人才定岗作为选拔管理人才的手段,可以将员工所具有的专长作为依据,将其分配到较为适合的岗位上。在培养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起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高人才素质。

4.2 进一步研发与应用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

在物流管理当中,管理技术是影响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化,那么就应重视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便有效控制与处理物流信息,从而使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运营成本得以降低。运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突出自动化辨识技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其中自动化辨识技术既包括声音、视觉以及射频方面的识别技术,也包括磁条技术与条码技术等。而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可以自动处理企业当中的物流信息,规范物流运作,实现报文标准化、软件结构化、单证格式化。从而完善现有的物流管理方式,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4.3 更新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

管理意识是影响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充分重视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物流。例如,可以建立起促进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专门机构,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该部门。此外,企业当中的主要管理人员应多交流沟通信息化物流管理工作,如组织专门的交流会,以便使全体员工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实现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在另一方面,管理者应重视更新观念,认识到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只有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才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4.4 重视信息资源管理

为了加快企业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企业不应忽视信息资源管理。因为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只有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才能有效实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应注意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定位物流管理方式,并制定物流管理信息化要实现的目标。要确保物流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其中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建立起系统之后,还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对系统进行有效完善,以便使系统与物流管理实际的情况相适应,从而有效管理物流。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应以自身情况作为依据,切忌好高骛远或只考虑当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并将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发展实力、企业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区域位置作为管理物流信息资源的依据。第二,对于企业当前所产生的数据流,应重视规划,将数据流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在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采用定量的方式来考核管理物流的能力,这就离不开数据流的整理以及分析工作,有效整理物流数据能够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 结 语

综上所述,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现有物流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所以企业应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发展与物流管理方式的完善程度是相互作用的,管理方式的完善推动企业发展,而企业发展也能够推动管理方式的完善。企业应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物流,使企业物流管理方式得到不断完善,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何宝义.《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9年06期

[2]于波 郑春萍 刘光炬.《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物流技术》,2008年27期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8篇

1  现代物流新特点

物流一词源于英语的“Logistics”,原意是军事后勤保障。二次大战后,物流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经济领域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传统物流,一般就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以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地点差异与时间差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现代物流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重要标志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

1. 1物流管理信息化

网络经济时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

必然要求,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它包含着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以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将在物流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1.2物流管理网络化

物流管理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物流管理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与配送网点的网络化,企业根据自身的营销范围和目标,通过详细的分析、选择与优化,逐渐建立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物流和配送网络,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配送速度;二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外部网和内部网。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广泛使用,为物流管理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3 物流管理自动化

物流管理的自动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差错,还可以方便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追踪,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水平等。物流管理自动化的设施包括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AGVS)、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如GPS)等。物流管理自动化系统有:信息引导系统、自动分检系统、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

1.4 物流管理智能化

物流管理智能化是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高层应用。物流管理过程存在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线路的选择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解决。物流管理智能化必须有一系列具有智能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如物流专家系统、物流预测系统、库存水平系统、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决策系统等。

1.5物流管理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物流系统从生产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出产品,经流通到消费,直到回收再生,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分工越来越细,要求这个系统高度社会化。因此,要使整个物流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来看,物流标准化起着纽带作用。只有在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才能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2  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重要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展,各国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1。

2.1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贯穿整个供应链,它连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价值(采购和分销之和)一般占整个供应链价值的一半以上。所以,有效地管理供应链的物流过程,使供应链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效集成并保持高效运作,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传统的观点看,物流仅仅是企业一个辅助部门,对企业生产是一种支持作用。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系统与生产系统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加强物流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物流系统和生产系统的协调运作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敏捷性和适用性。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企业只有建立敏捷而高效的供应链系统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2. 2物流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手段

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最初主要把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作为提高利润的手段,因而称为“第一利润源泉”。当人工和材料价格降低到一定限度时,企业又将注意力转到扩大产品销售上,这种途径称为“第二利润源泉”。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终究有限,于是企业开始注意降低在成本中占据相当比例的物流费用,因此物流管理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物流成本在各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一般企业而言,物流成本往往占企业535%的销售额,是营业成本中的一大项目。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物流成本要高出许多。这说明了大幅度提高物流效能之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将有较大的压缩空间,从而可以带来较大的利润发展空间。

2. 3物流管理是企业市场创新推动力

物流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31。随着市场、科技、经济环境条件发展变化,与物流有关的企业资源也处于不断调整、分化、组合、演变之中,必然引起新的需求、新的机遇,由此促进新产品、新企业甚至新产业的出现和形成。而通过应用供应链一体化等新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企业可以改善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

物流管理不仅推动企业开发新的市场,满足更多潜在市场的需求,而且为新的行业、新的市场形成和发展及关联产业的拓展提供理论、技术、服务等条件的支持。许多西方国家实践证明,物流产业将会成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将推动诸多产业的发展,并为许多新的行业和市场的出现创造条件。

3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

3. 1传统管理思想顽固,物流管理新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是“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管理模式,不论企业规模大小,车队、仓库一应俱全,集产、供、销和仓储、运输为一体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物流管理观念淡薄,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对物流方式的选择仍热衷于选择自营物流方式。

3. 2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

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目前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程度仍比较低,大多数应用只限于日常事物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对于物流管理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无纸化为特征的配送自动化、现代化相比,差距很大。

3. 3物流管理信息资源混乱

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远没有发挥信息化投资的效益,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此外,许多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4 缺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传统上对物资管理和流通的理解已跟不上现代物流发展步伐和管理的要求,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急需物流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现代化的物流管理还需要高素质的员工,这己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所证明。许多员工大多不知道物流为何物,相当大比例的员工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致使许多自动化处理过程不能实施,阻碍了企业改革的步伐。

4 企业加强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

4.1转变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作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传入我国已有20多年时间,在物流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相当一些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作用和物流配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企业管理往往只重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只重视经营成本,而忽视了企业的运行过程,更没有从物流管理及其信息化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企业的运作和整合。因此,企业应当重新审视现代物流管理的观念,正确认识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4.2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物流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需要科学技术支撑,而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顾客和供应链各环节的无限时沟通的要求,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全球看,跨国物流集团无一不拥有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系统,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又支持了全球化的市场网络。我们应积极引进国外物流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改造现有的物流设施、装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的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

4.3 重视开发企业信息资源

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要从战略角度开发企业信息资源,而要落实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保证物流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许多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建设、积累和更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渐进过程,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准确、合理和充足的数据。

4.4物流管理信息化与流程再造相结合

企业流程并非只是一个或是毫不相关的几个,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为此,在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时要考虑各流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物流管理的信息化首先是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物流管理的成功必然伴随着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再造,不能局限在一个纯技术范围来研究。要解决产业的整个系统优化、流程改造、经营管理理念等问题,信息系统就需要集成。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 仓到仓物流 RFID和GPS 成本-效益

成本-收益永远是我们评价企业经营成败得失的两个核心要素。对于物流监管工作的评价同样如此。毫无疑问,未成规模的企业物流监控和管理工作,细心严谨、忠诚敬业的企业雇员能够完成,因为它所产生的信息量有限,处理起来相对容易;但是,规模化的实体经济的物流营运、管理和监控工作,必然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由于这些数据还是动态变化的,仅仅依靠人力势必很难做好相应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引进和利用先进的可视化监控手段。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网络GPS技术是当前物流监控和管理两种主要的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需求,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势,但同样存在不足。接下来,笔者先扼要陈述下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网络GPS技术,然后结合仓到仓物流具有的特征分别论证二者的优势及需要改善或是可以互补的地方。并将在文章最后一个部分给出一个二者结合下的优化方案。

一、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网络GPS技术

可视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之一。物流作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品的在途运输和配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何实现物品的在运可视化,是物流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们跟踪和控制在运物流的愿望成为现实。现在我们来探讨当前两种主要的跟踪和控制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网络GPS技术。

(一)射频识别技术(RFID)(定义、作用、怎么用以及用在哪些领域、特点和缺憾)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科名片: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行业中,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运行中的汽车的任何一个部位或是所运物资任何一个单元上,物流管理中枢系统便可以追踪并监控此车运营情况。也就说是,RFID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以搜集目标物件的数据资料。射频识别技术的促成结构如图1。

图1

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最大的特点,即所谓的非接触识别。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而这恰恰是它可以较好的应用于物流行业的重要原因。在物流运输中,只需要在货物的外包装上的安装电子标签,在相应的节点安装阅读器,就可以实现物资流通的可视化管理。同时,如果物流公司把相关信息接入互联网端口,则货主可以在权限范围内访问在运物资可视化网页,了解货物的具置,相关情况,运行速度,这对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实际上,RFID标签就是一个数据资料存储容器。激活的过程,是RFID阅读器发出特殊频率的无线电波,在一堆物资当中寻呼相合的那一个包装袋(RFID标签)。对上号之后,相应的RFID标签就开始想阅读器发送和传输物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RFID标签分为被动、半被动(也称作半主动)、主动三类。被动式标签没有内部供电电源。其内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这些电磁波是由RFID读取器发出的。当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读取器发出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ID号(全球唯一标示ID),还可以包括预先存在于标签内EEPROM中的数据。由于被动式标签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巧,无需电源的优点,当前市场的RFID标签主要是被动式的;半主动式比被动式RFID标签多了一个小型电池,并且电力恰好可以驱动标签IC,使其处于工作的状态。方便天线可以充分行驶回传信号之功能。比起被动式,半主动式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好的效率;主动式标签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讯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较大的记忆体容量可以用来储存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些附加讯息。

阅读器获取到相关的信息之后,立即通过无线电讯号传输给物流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然后还原成图像、数据等可视化的信息。必须要指出的一点是:除非非法渠道或是行政权力干预和介入,第三方和客户所能浏览和阅读到的物流信息,都是物流企业经过“拣选”之后的信息。即是说,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信息浏览的权限资格,限制不具备资格的“读者”获取相应信息。

(二)网络GPS技术

这是一个建立在因特网信息互联互通基础之上的公共的大型全球车辆动态信息监控平台。其核心构造如图3。

图3

网络GPS由GPS卫星系统、GPS车载单元、网络GPS监控单元、互联网、GSM移动通信系统组成。GPS系统由24颗具体面20000公里的卫星组成,它们在六个不同的轨道面交错运行,可以提供距地面9000公里范围内的球形范围任意载体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数据。在在运货车上安装车载单元系统,就可以随时获得该车辆所处的经纬、运行速度等动态数据信息。网络GPS物流运输可视化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首先,卫星定位系统接受到定位指令的时候,会立即向地面车载单元接收机发送询问信息。当车载单元接受到询问指令的时候,会立即动用GIS系统计算出车辆当前所处的地理经纬位置,并且把数据联通传感器数据包一起以短信息的形势发送给网络GPS监控平台。结合专门的DNN物流信息处理系统,把所有的数据做可视化处理。最后把相关的数据流发送还原给卫星定位系统,作为一下次数据监控的对照资料。

毫无疑问,以上陈述两种物流运载监控和管理手段都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支持网络和处理系统基础之上,且对于可视化技术、无线通信、自动识别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有相当程度的要求。就区别而言,射频识别技术(RFID)不仅可以实现运输工具的可视化,而且可以做到运输物品箱内可视化,而网络GPS则达不到这一要求,但前者成本相对较高。但就动态连续可视而言,射频识别技术(RFID)又明显不如网络GPS系统。前者只在安装有阅读器的节点上可以实现可视化,但基于全球资源共享的网络GPS卫星系统则可以实现全程监控,实时管理的目标。且由于后者是公共资源,只需缴纳相对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低得多的费用,就可以利用。

二、仓到仓物流

仓到仓物流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物流形式,它几乎存在于企业生产运营的所有环节。狭义的仓到仓物流,包含两种类型:一、企业内部仓储系统节点之间物资的采购、存储;二、不同企业仓储系统之间的物资采购和存储。一个可能产生的误会是:前者的运输成本高于后者。显然,即便单纯从运输距离来看,也不一定如此。举例来说:全球大型连锁超市沃尔玛企业内部物流成本就相对要高得多,但是他与上下游供货商之间的物流成本就要低得多。单纯从运输距离来看:甲企业可能在A、B两座城市建立内部物流节点(仓库),而他的一部分原料或是产品销售上就在母企所在地A城,故此,一般而言,内部的物流成本就极有可能高于企业间的物流成本。这是本文选题所要探讨的可视化问题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三、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网络GPS技术的仓到仓最优方案

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笔者并不针对第2部分关于仓到仓物流形势大致划分情况,分两个点提出相应的最优物流监控方案。而是就运输距离之远近而做出相应的裁决。一般而言,物流成本会随着物资搬运距离增加而成正比例地增加。并且距离越大,其增加的变率越大。把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网络GPS两种技术手段考虑进去之后,物流成本的增长态势大致如图5所示。

图5

故此,我们建议:100km的运输距离之前,我们尽量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因为综合的运输成本相对要低一些,而100km之后,我们则推荐采用网络GPS进行监控和管理,这样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四、小结

物流仓储配送优化对于提高整体物流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射频识别(RFID)技术能够准确识别货品、跟踪整个仓储配送过程,为提高仓储配送作业效率提供可视化服务管理。应用RFID过程状态信息跟踪功能,能够可视化地控制配送搬运设备的优化运作,实时将配送拣选状态变化信息传输到仓库管理系统和订单管理系统,及时更新仓库和订单信息,实现物流仓储配送过程的优化并进行有效的可视化管理。而网络GPS监控技术由于100km之后综合营运成本相对较低,故此,仓到仓的物流适用之。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技术 信息化 智能化 可视化 集成化

现代物流管理正成为企业从流通渠道中追逐利润的主要手段,在资源和人力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今天,物流领域的潜力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插上了飞腾的翅膀,物流管理技术也随之走向成熟和完善。

一、物流管理技术与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物流管理技术是指为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应用技术,以便各物流设备达到最合理的调配和使用。物流管理技术目前集中体现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计最理想的物流方案上。它能够在不改变物流装备设施技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获取理想的物流目标和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管理和技术创新,物流管理创新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独特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企业快速积累资金,迅速成为行业主导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化的管理只有采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应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发展到了供应链管理(SCM)阶段,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为物流管理提供节约成本和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的潜力,能大大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高效、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成为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随后,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第三方物流(3PL)企业于特定时间段内、按特定价格向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系列化的服务。而第四方物流(4PL)则可以使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得以实现。可以说,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正不断促使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使得物流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

二、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信息化特征

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通过供应链建立起对企业产供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水平的目的。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制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或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文件编印、数据传输、市场信息联网、汇集与分析等,现代化仓库管理的电子控制系统,运输、装卸的电子调度指挥系统等也得以建立。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典型特征。物流信息经过了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历程,现在发展到物料、商品的多元信息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升温,利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规划(MRPII)系统来改善计划成为行业焦点。随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弥补了早期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漏洞,完成了使企业内部复杂的流程自动化的工作,使人力资源、财务和制造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流程集成起来。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得到了提高。此外,ERP系统还开辟了把信息存储在一个服务器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先河,使得每人都可以读取信息,即原先只是限于某一群体的库存、销售、财务和其他信息可以跨部门进行分享。每一个部门或功能区域都和其他部门通过流程整合进行信息共享,可以改善预测,做出更有效的决策。ERP 的局限性在于系统实施耗时耗财及ERP方案的不灵活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现有ERP系统的基础之上,公司开始通过投资于先进的专门用于支持部门间决策的新系统来寻求改善各个部门的运作效率。专门致力于企业内部特定职能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执行技术,包括计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财务结算和客户服务,引入了一定程度的专门化,使得简单的ERP系统的优势得以强化:定单管理系统(OMS)使得定单处理过程自动化;需求计划系统(DP)对需求进行预测并且检测预测的准确性;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仓库中的库存、产品存放位置和拣货;运输管理系统(TMS)对调度、文档管理和其他运输作业进行计划和自动化;高级计划和调度系统(APS)对生产计划和排产作出安排; 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管理客户支持和销售队伍自动化的工作。每一个系统都是功能丰富,专注于固定领域和范围,旨在解决每一个领域的低效率问题和改善决策支持。

进入新世纪,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 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等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得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成为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的新高度。

三、物流管理技术的前景展望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向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式的方向发展,使物流企业提高了向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物流服务的能力。

1、物流技术的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已远超出了数据处理、事务管理,跨入智能管理的领域。例如,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在美、日等国已商品化。它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物流技术的智能化是指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等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资源计划(IRP)、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钢铁智能系统等。

IRP是一种具有智能及优化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打破了“面向事务处理”的管理模式,可使管理人员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案并迅速执行。这样就能够紧紧跟随甚至超前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随之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修正,并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这些变化,以应付种种突况。

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可以保障航运安全、货物安全、货物装载时的质量以及取货等各种要求,配备这样的系统可以提升效率、服务水平。钢铁产品一体化出厂系统包括发货、运输调度、船舶配备、仓库短途运输、车辆调度等等,钢材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尺寸和重量,它放在船上,首先要解决其放在哪个仓位、哪一排、哪一层,合理配备这些钢材需要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决策技术的结合。目前,钢材切割配送中心已经成为钢铁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型物流服务方式,它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切割、加工、检查,在最佳时间内配送给各个客户。钢铁切割配送的关键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智能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缝钢管生产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目前国内企业都是按订单安排生产,大型的钢铁厂每月有1000多份订货合同,数百种规格的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切割、配送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切割问题中有热切割、冷切割的问题,有组批合同处理的问题。大批的单量组合合同,可以把它组合后进行切割。智能化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物流服务。

2、物流技术的可视化

物流管理可视化一直是世界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大型的国际快递公司更是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可视化的物流技术可以使人们在成千上万件“流动的货物”中准确地查找一件他们想要的货物的真实图像。DVIR、GIS、GPS以及EPC等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DVIR的工作原理是在物流作业现场,设立若干个以条码扫描枪(或RFID读写器)与视频监控探头组成的物流查验点,当有货物经过时,系统将自动把货物的外观连同它的“运单号”自动记录保存,一旦需要,人们只要在系统中输入货物的运单号,DVIR能够在1-2秒之内找到这段录像进行播放,必要时,这段录像可以变成数字文件或图片被下载、打印与转发。这一技术正逐渐走向物流管理企业家的视角。

油品供应链中的物流服务包括两个环节:一次配送和二次配送,一次配送是从炼油厂到大油库,二次配送是从大油库到小油库,小油库再到加油站。先进的信息和控制技术,GIS、GPS和大规模的优化技术以及巨大数量的数据处理构成了油品配送决策技术的核心,利用可视化集成油品销售处理决策系统可以实现油品配送解决由油库怎么到加油站,车辆怎么调度、走什么路线等问题,使得服务好、质量高、成本低。这将给石油生产加工企业及相关物流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既可以改善管理,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产品电子码(EPC)系统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全程跟踪和追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的EPC代码,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化管理。当物联网的构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够彼此相联,互相交流,整个世界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目前在国际上,EPC尚处于早期测试应用研究阶段。全球目前正积极开发低成本的EPC标签,完善EPC系统的整体环境(包括网络、安全、硬件设备等),并从标准和应用方面积极推进。

3、物流技术的集成化

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集成化是物流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主要是指企业物流技术集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集成创新。

物流技术集成化体现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物流与ERP、CRM、SCM、EC等有机、实时、无缝集成,调动全球全国资源,减少库存占用,实现销售信息、生产计划、物流管理、采购供应的企业内外物流过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尽可能实现物流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优化。使企业物流能更准确、快速、有效地为企业精益管理、提质降耗,降低库存,节约资金,快速反应、提高效益服务。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是物流技术集成化的典型代表。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这些优势能够迅速、准确的智能配车、在途跟踪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再如,深圳烟草公司西丽仓库卷烟成品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了荷兰、日本、意大利的高速自动分拣系统、关节型机器人、巷道堆垛机,采用了Profibus总线及一体化变频调速装置等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集成创新。该系统可实现对成品卷烟及时配送,品种可达300多种,出、入库能力为2万件/天,储量约为18万多件。

【参考文献】

[1] 孙大涌:先进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骥昌:物流配送中心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侯巧玲:浅谈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03(1).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化

现代物流管理正成为企业从流通渠道中追逐利润的主要手段,在资源和人力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今天,物流领域的潜力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插上了飞腾的翅膀,物流管理技术也随之走向成熟和完善。

一、物流管理技术与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物流管理技术是指为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应用技术,以便各物流设备达到最合理的调配和使用。物流管理技术目前集中体现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计最理想的物流方案上。它能够在不改变物流装备设施技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获取理想的物流目标和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管理和技术创新,物流管理创新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独特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企业快速积累资金,迅速成为行业主导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化的管理只有采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应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发展到了供应链管理(SCM)阶段,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为物流管理提供节约成本和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的潜力,能大大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高效、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成为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随后,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第三方物流(3PL)企业于特定时间段内、按特定价格向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系列化的服务。而第四方物流(4PL)则可以使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得以实现。可以说,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正不断促使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使得物流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

二、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信息化特征

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通过供应链建立起对企业产供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水平的目的。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制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或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文件编印、数据传输、市场信息联网、汇集与分析等,现代化仓库管理的电子控制系统,运输、装卸的电子调度指挥系统等也得以建立。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典型特征。物流信息经过了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历程,现在发展到物料、商品的多元信息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升温,利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规划(MRPII)系统来改善计划成为行业焦点。随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弥补了早期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漏洞,完成了使企业内部复杂的流程自动化的工作,使人力资源、财务和制造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流程集成起来。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得到了提高。此外,ERP系统还开辟了把信息存储在一个服务器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先河,使得每人都可以读取信息,即原先只是限于某一群体的库存、销售、财务和其他信息可以跨部门进行分享。每一个部门或功能区域都和其他部门通过流程整合进行信息共享,可以改善预测,做出更有效的决策。ERP的局限性在于系统实施耗时耗财及ERP方案的不灵活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现有ERP系统的基础之上,公司开始通过投资于先进的专门用于支持部门间决策的新系统来寻求改善各个部门的运作效率。专门致力于企业内部特定职能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执行技术,包括计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财务结算和客户服务,引入了一定程度的专门化,使得简单的ERP系统的优势得以强化:定单管理系统(OMS)使得定单处理过程自动化;需求计划系统(DP)对需求进行预测并且检测预测的准确性;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仓库中的库存、产品存放位置和拣货;运输管理系统(TMS)对调度、文档管理和其他运输作业进行计划和自动化;高级计划和调度系统(APS)对生产计划和排产作出安排;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管理客户支持和销售队伍自动化的工作。每一个系统都是功能丰富,专注于固定领域和范围,旨在解决每一个领域的低效率问题和改善决策支持。

进入新世纪,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等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得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成为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的新高度。

三、物流管理技术的前景展望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向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式的方向发展,使物流企业提高了向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物流服务的能力。

1、物流技术的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已远超出了数据处理、事务管理,跨入智能管理的领域。例如,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在美、日等国已商品化。它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物流技术的智能化是指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等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资源计划(IRP)、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钢铁智能系统等。

IRP是一种具有智能及优化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打破了“面向事务处理”的管理模式,可使管理人员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案并迅速执行。这样就能够紧紧跟随甚至超前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随之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修正,并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这些变化,以应付种种突发情况。

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可以保障航运安全、货物安全、货物装载时的质量以及取货等各种要求,配备这样的系统可以提升效率、服务水平。钢铁产品一体化出厂系统包括发货、运输调度、船舶配备、仓库短途运输、车辆调度等等,钢材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尺寸和重量,它放在船上,首先要解决其放在哪个仓位、哪一排、哪一层,合理配备这些钢材需要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决策技术的结合。目前,钢材切割配送中心已经成为钢铁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型物流服务方式,它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切割、加工、检查,在最佳时间内配送给各个客户。钢铁切割配送的关键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智能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缝钢管生产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目前国内企业都是按订单安排生产,大型的钢铁厂每月有1000多份订货合同,数百种规格的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切割、配送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切割问题中有热切割、冷切割的问题,有组批合同处理的问题。大批的单量组合合同,可以把它组合后进行切割。智能化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物流服务。

2、物流技术的可视化

物流管理可视化一直是世界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大型的国际快递公司更是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可视化的物流技术可以使人们在成千上万件“流动的货物”中准确地查找一件他们想要的货物的真实图像。DVIR、GIS、GPS以及EPC等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DVIR的工作原理是在物流作业现场,设立若干个以条码扫描枪(或RFID读写器)与视频监控探头组成的物流查验点,当有货物经过时,系统将自动把货物的外观连同它的“运单号”自动记录保存,一旦需要,人们只要在系统中输入货物的运单号,DVIR能够在1-2秒之内找到这段录像进行播放,必要时,这段录像可以变成数字文件或图片被下载、打印与转发。这一技术正逐渐走向物流管理企业家的视角。

油品供应链中的物流服务包括两个环节:一次配送和二次配送,一次配送是从炼油厂到大油库,二次配送是从大油库到小油库,小油库再到加油站。先进的信息和控制技术,GIS、GPS和大规模的优化技术以及巨大数量的数据处理构成了油品配送决策技术的核心,利用可视化集成油品销售处理决策系统可以实现油品配送解决由油库怎么到加油站,车辆怎么调度、走什么路线等问题,使得服务好、质量高、成本低。这将给石油生产加工企业及相关物流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既可以改善管理,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产品电子码(EPC)系统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全程跟踪和追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的EPC代码,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化管理。当物联网的构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够彼此相联,互相交流,整个世界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目前在国际上,EPC尚处于早期测试应用研究阶段。全球目前正积极开发低成本的EPC标签,完善EPC系统的整体环境(包括网络、安全、硬件设备等),并从标准和应用方面积极推进。

3、物流技术的集成化

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集成化是物流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主要是指企业物流技术集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集成创新。

物流技术集成化体现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物流与ERP、CRM、SCM、EC等有机、实时、无缝集成,调动全球全国资源,减少库存占用,实现销售信息、生产计划、物流管理、采购供应的企业内外物流过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尽可能实现物流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优化。使企业物流能更准确、快速、有效地为企业精益管理、提质降耗,降低库存,节约资金,快速反应、提高效益服务。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是物流技术集成化的典型代表。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这些优势能够迅速、准确的智能配车、在途跟踪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再如,深圳烟草公司西丽仓库卷烟成品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了荷兰、日本、意大利的高速自动分拣系统、关节型机器人、巷道堆垛机,采用了Profibus总线及一体化变频调速装置等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集成创新。该系统可实现对成品卷烟及时配送,品种可达300多种,出、入库能力为2万件/天,储量约为18万多件。

【参考文献】 

[1] 孙大涌:先进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骥昌:物流配送中心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侯巧玲:浅谈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03(1). 

[4] 郝渊晓: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食品物流; 运作模式; 计算机视觉; 实时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8-87-02

0 引言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有效追踪和监控,山东省自2011年5月以来,建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冷链产业物联网管理运营中心,开通了“冷链产业物联网管理平台”。黄三角冷链产业物联网管理平台依托食品产销对接系统和食品品质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食品全程监控和追溯。然而,目前这一管理平台只能实现食品运输流程的监控和出现安全问题之后的追溯,而不能实现食品质量的实时监管。对消费者健康的保障和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一个可视化的食品物流信息化监控体系运作模式来进行食品安全监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

1 监控体系运作模式

监控体系运作模式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图像分析,提取食品数字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实现食品品质安全信息的快速、客观、准确检测,能为食品生产、加工、物流和销售过程的自动化跟踪和监管提供信息支持,让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2]。

1.1 食品图像的分析

计算机图像处理步骤包括图像预处理、目标边缘、检测与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以及模式识别,为后续图像特征提取提供分析对象。食品图像质量检测流程如图1所示。

[进行食品边缘检测][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软件][获取食品颜色][食品图像][食品分析系统]

图1 食品质量检测流程

为了在食品物流中实时监控食品的品质,我们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直观可视化的监控。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食品进行像素级的图像获取,并能根据食品的形状变化和表面颜色的识别实现对食品外观的初步检测。同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能够实时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进行筛选和处理,避免了消费者购买到腐烂变质和表面缺陷的食品。实现实时物流跟踪,建立信息追溯和信息共享机制,成为当前食品物流配送的关键。物流可视化运作模式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处理速度,使时刻都在产生的海量数据得到有效利用;可以在人与数据、人与人之间实现图像通信,从而使人们能够观察数据中隐含的现象,为发现和理解食品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1.2 建立智能移动货仓

在本物流可视化运作模式中,设计了在移动货仓上安装摄像头并连接到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摄像头对货仓打开次数及货物的提取、装载情况等进行记录。当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提取、调换等其他操作时,只有工作人员向物流信息平台发送请求指令,主管人员确认身份后,指令下达到货仓,方可进行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遗漏、丢失或者更换货物,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为了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及时了解食品物流的情况,给食品原料中夹带了RFID标签;在RFID标签中对食品的仓储过程、入库、出库情况进行标示,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根据计算机视觉处理系统得出的数据与RFID信息进行比对,避免了货物在物流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3]。

2 可视化食品物流功能结构

在食品物流监控体系中,通过摄像头CCD获取食品图像,传送到计算机视觉系统。系统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提交到物流信息管理平台。食品质量管理员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给出的信息通知到货仓告知物流现有情况;同时,在顾客购买食品时可以通过RFID技术,采用系统提供的终端接口,对货物的生产、加工、运输、分发、销售等情况进行追溯查询。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

可视化食品物流运作系统基于B/S体系架构,并且利用软件自动采集图像信息,并将货物信息、条码信息、尺寸信息和重量信息合成到图片中,同时这些信息也记录在服务器的关系数据库中。通过服务器端的Web服务,可以实现用户在局域网/广域网内,查询相应的信息内容[4]。

3 结束语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获得食品品质的空间位置信息,能够减少传统人工检测带来的高强度劳动,减少检测主观性和人工成本,释放人力资源。通过获取食品的数字图像,可以传输给远距离的分析者或者分析系统,从而实现食品品质信息的区域分析和共享。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无缝地实现对货物的全程可视化追溯,是今后食品物流方面研究的重点,为实现食品便捷的反向查询,进一步保证食品的安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全英华.我国现代食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J].物流科技, 2011.5:67-68

[2] 陈非.物流可视化信息平台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1:198-120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13篇

1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

1.1 传统物流管理思想严重,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淡薄

当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都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不足,即使有的企业采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式,也是建立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之上,缺乏现在规范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产品生产、供、销售、仓储和运输缺乏信息化快捷的管理模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淡薄,造成物流信息化系统标准不规范,物流化过程难以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物流之间的供应链经常出现问题,信息共享不足。物流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不足,造成大量的投资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还体现在以下方面,随着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中的逐步发展,目前依然很少有企业把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单位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物流管理信息化仅仅是依赖于整个单位,整个的信息化过程没有专门的人负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规划和设计,信息化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1.2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是物流管理的关键。知识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化、细致化、科学化的物流知识将成为客户物流体系改革、整合、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如各种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将成为物流运作的重要工具“,知识化和科技化物流”将成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当前企业自动化办公环境比较差,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落后,物流管理信息化设备老旧,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现代化和自动化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3 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企业面临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问题,物流管理信息化缺乏专业化人才来支撑,物流管理信息过程中人才学历素质普遍偏低。开始从事物流信息化的员工,均是企业内部的老员工,这部分员工仅仅是对物流知识较为熟悉,在现代物流信息化过程中,都是慢慢摸索,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信息化服务很多环节涉及法律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对此方面的流程和问题考虑不周全,后期问题繁多。

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

2.1 转变传统物流管理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在现代物流基础之上,健全现代物流体系,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规范的物流信息化流程和物流信息化标准,鼓励企业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对积极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开发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以降低企业物流信息化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和关注度。企业自身要充实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分类出专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部门,设有专人负责。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沟通和交流,多在企业间召开企业信息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会,使企业更加认识、了解信息化。企业间开展广泛的物流信息化交流,沟通,合作,也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影响力。王民坚(2010)指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物流与电子商务链接的核心。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物流企业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以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应当标本兼治,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开放、互联互通、经济有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信息体系,必须重视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2.2 加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公平信息管理平台

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收集来自各处的信息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企业信息之间的资源交换,从而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效率,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朱涅林认为(2007)物流信息系统是对库存、订单、仓库作业、运输配送等物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决策分析的人机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包括物流设备的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两类。物流管理信息化是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DDS) 等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就必须完善物流管理的各个模块,实现一体化建设。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维护)、货源管理系统(货源的登记、货源的运营管理)、物流机构认证(物流单位认证、担保)、货源信息系统、物流单位状态信息系统、物流运输方法建议系统、物料存储方案建议系统、物流咨询系统、物流技术培训系统、物流信息查询系统、网上仓库、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管理系统、GPS管理系统和电子地图维护系统加强物流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减少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减少合作的风险;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和客户之间实现业务的监督,健全的销售系统平台,能对客户的相关物流业务进行跟踪,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健全的客户信用管理平台,能累计客户资料,提高物流质量。钱佳(2009)指出客户的信用管理是销售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成的,客户的信用一方面是靠外部抽查收集获得,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在本企业中不断积累客户的历史资料获得。客户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加强对分销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建立好系统库存管理,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库存在逻辑上都拿到公司总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管理的“零距离”(钱佳,2009)。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灵活的物流管理信息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产品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估价就要发生变化,平台会对市场信息第一时间获取,能直接有效地预测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状况。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构建公平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对产品后期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进行监督和预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市场风险。

2.3 提高网络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必须要现代物流技术支撑,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是健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的方面,物流技术通过对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物流信息技术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关键技术。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包括建设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磁条(卡)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BF/ID)、便携式数据终端(PDT)和射频通信(RF/DC)、智能卡(Smart Card);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单证格式化、报文标准化、处理自动化、软件结构化和运作规范化。王林,曾宇容(2005)指出实现物流信息化,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此体系主要由信息化标准、基础信息技术及设施、事务处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ERP系统等构成。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以信息化标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实现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控制。加快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仓储管理信息化、运输管理信息化、订单管理信息化、账务管理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代码及参数管理信息化、报表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平台;物流业;消费市场

0 引言

物联网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国家已将物联网列入中国五大必争产业制高点之一,希望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落地,这对亟待振兴的物流业来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 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 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因此,加强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实现低碳物流,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意义重大,也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运用物联网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打造高价值的物流业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过物联网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提升物流业效益。可通过电信提供的物联网平台让实时跟踪货物信息变为可能,随时了解货物安全,降低管理成本。实际上,物联网就是通过代码跟踪让人与物的通话成为可能。物联网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在于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应用。现代物流企业运用物联网之后,将有效地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和管理。

利用物联网可以提升物流业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就是出差在外,也能随时查看物流仓库,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只要通过CDMA手机或者便携电脑,通过宽带或移动网络,就能实现实时的视频监控。这种全球眼远程视频监控业务,能满足政企客户远程实时查看各类监控应用现场情况、应急指挥调度、控制监控视频、掌握最新监控信息、各类现场情况监督管理等需求,向各行业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实时、移动视频监控服务,帮助客户提升远程视频监控管理能力。

通过内置监控客户端软件的CDMA手机终端,可以进行浏览页面的动态调整和适配。甚至还能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前端设备、中心平台、客户端三地录像与存储,并对所存储的图像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回放查看。目前,在物联网先发的部分省份已经在开始探索构建居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在全新的物流体系之下,当我们把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智能配送的可视化管理网络、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连为一体时,就可以产生一个智慧的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可视化范文第15篇

在我国,物流企业是依托其他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它需要具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基于此种情况,许多物流企业都将自身的发展转嫁于其他企业,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信息管理上,忽视了信息管理对于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获取市场中准确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市场定位,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同时,这种信息整理和分析能力的缺乏也阻碍了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合作,限制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更阻碍了物流企业对自身服务质量的改革。

1.1物流企业信息管理软硬件配套不合理

在整个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中,许多物流企业都存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配套不合理的情况,有些企业将软件设施的建设视为重点内容,不断地引进一些具有物流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人才,并构建一些符合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软件,但是,仅从软件方面着手,而缺乏硬件的配套必然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软件和硬件配套的不合理阻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发展。

2电子商务视野下发展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已经基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着物流企业的优化与升级,尤其是在信息管理模式方面,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成为了物流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必然选择。

2.1物流企业实现信息管理是电子商务视野下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加之世界电子商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物流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将物流企业管理进行拓展和延伸,体现出物流企业管理过程的信息化,这样才能与电子商务环境相适应,并符合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的其他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要求,最终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

2.2物流企业实现信息管理是市场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深入的今天,物流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进行不断的改革。市场经济环境为企业的自由竞争提供了空间,带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市场经济环境也使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要求,那么,物流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就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管理和发展能力,使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那么,发展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实质上就是物流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市场经济环境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是市场经济环境的必然要求。

2.3物流企业实现信息管理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优化和升级,对于物流企业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发展的要素,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广阔商业领域的物流企业,要想实现正规化和信息化的物流企业发展,就必须建立适应物流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首先,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有助于带动物流企业寻找更多的需求者,拓展自己的服务范围。信息管理是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的信息,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新兴媒介,建立一些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供销平台,使更多的需求企业了解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并建立一种信任度,使企业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和领域。其次,信息管理是物流企业强化自身的有力武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强化自身,物流企业适应电子商务要求,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实质上是强化自身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第三,是企业供应链优化和升级的保证。物流企业在信息管理中不断地优化和升级,能有力地获取更多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供求信息,在这些精确信息的作用下,将更好地带动企业供应链的变化。

3电子商务视野下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实现环节

在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实现过程中,要本着综合性和战略性的根本原则,将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囊括其中,进行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并进行战略化的管理,为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制定一定的计划和目标,使物流企业信息管理不偏离企业发展的重心。

3.1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是电子商务环境下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涉及的平台,在网络平台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更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平台是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得以优化和升级的必要条件。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能够促进物流企业更好地吸取外来信息,也能将自己的优势信息出去,从而使物流企业被更多的企业所了解,并获得更多合作的机会。物流企业实现信息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网络平台的构建,体现网络的优势。

3.2订单处理系统

订单处理系统的逐步完善是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在采购订单的处理,还是在分配订单的处理,还是在其他环节的所产生的订单处理,都需要完善的订单处理系统的支持,使不同环节产生的订单都能够在物流企业的订单处理系统中得到验证,避免信息环节的失真。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想使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就必须将订单系统的构建纳入其中。

3.3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任何物流企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存储能力和存储的空间,那么,针对存储环节,物流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对其的认识程度,构建合理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这样就能使物流企业在储物管理上得心应手,并能够体现储物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化,与电子商务相适应。仓储信息系统的构建作为物流企业的重要实现环节,需要进行特殊的对待,吸取世界上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构建经验和教训,建立合理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3.4跟踪定位系统

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跟踪定位系统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诚信度和经营能力,完善的跟踪定位系统也是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客户对货物的跟踪也在逐步精细化,那么,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跟踪定位系统,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使物流定位系统得到充分的施展与体现。

4电子商务视野下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电子商务环境的有利条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构建完善的物流企业信息模式。从目前来看,我国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

4.1完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能更好地提升物流企业对于信息的利用率,确保企业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具有充足的发挥空间和可利用的信息来源。物流企业需要利用电子商务所提供的优势条件,进行信息处理和收集系统的构建,从信息来源上着手,体现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对信息进行整合,使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要针对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立一定的信息输送环节,使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优质信息传输到市场中去,让更多有物流需求的企业有机会了解,并进行下一步的合作洽谈。构建完善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系统是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4.2建立良好的信息运用平台

传统的信息运用平台已经无法与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相适应,尤其是电子商务的不断深化,物流企业必须集中力量进行信息平台的构建,以支持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升级。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在信息平台的运用过程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运用经验和教学,使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构建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体现信息平台应用的实际效果。

4.3引进先进的技术型人才

先进的技术型人才的引进是物流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的基本保证,在电子商务视野下,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建设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专业性人才给予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使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地实现科学化,也才能使信息管理系统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可以说人才的战略在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仍然是关键因素。

4.4强化技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