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1篇

一、科研选题不当的主要表现

1.选题偏大且重复。相关学术刊物上的会计法学科研论文,绝大多数选题不具体、不明确。近几年来,选择热门会计法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人较多,如关于会计法律责任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数仅围绕会计法律责任的内涵、类别及其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论述,缺乏新意。

2.研究深度不够。会计法学科研是一项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从近几年来看,应用性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多数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更低,选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与研究;而基础性问题探讨又落后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使得应用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缺乏后劲,缺乏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例如,“会计执法监督”、“会计执法保障”等应用性强、价值大的会计法学应用性问题很少见到,即使有也难于在实践中操作,理论深度不够,而“会计法基本原则”、“会计法学与会计学的内在联系”、“会计立法中如何处理会计技术问题”等基础性问题几乎无人探讨,直接制约着我国会计法制建设水平。

3.简单移植、生硬照搬其他学科的较多。移植是会计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几年,对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未结合会计法学特点加以改造而进行简单移植的现象比较普遍,很难发挥相应理论与方法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的真正科学价值与意义。

4.描述性研究多,因果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少。任何一门学科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均存在诞生、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描述性研究是一门学科在诞生初期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国会计法学正处在发展阶段,其研究方法应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过渡。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较多描述会计法学领域中的有关现状问题,而较少分析有关各种会计法学现象的关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会计法学研究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的功能,缺乏对功能或机制的深入分析,妨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的对策

1.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科研选题。在会计法学科研中,发现并选择具有意义的会计法学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如果选择和确定的是会计法学学科发展和突破的前沿,则表明其是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如果是重复他人的研究,则整个研究工作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2.努力培养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①培养创新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各种新事物的习惯,尤其是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偶然现象,作为发现和提出会计法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想像创造力。直觉和想像是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主要的思维品质,而想像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会计法学研究者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③注意积累相关和必要的会计法学研究背景知识。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会计学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需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积累。

3.遵循科学选题准则。会计法学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科学准则。

(1)创新性准则。创新性准则是指对所选择的会计法学科研问题应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见解,导出新的结论。会计法学科研选题的创新程度必须成为衡量其研究成果质量与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得出新的结论,真正体现会计法学研究的价值。为贯彻这一原则,应深刻理解创新概念,建立创新的体制,营造创新的文化,提高创新的能力。

(2)价值性准则。价值性准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二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就现代会计法学而言,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会计法学研究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客观条件,选择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可行性准则。一是从会计法学科研题目本身来说,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二是从会计法学研究者来说,必须具备本学科相当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与运用有关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三是从客观条件来说,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辅助力量、适宜的社会背景条件等。

(4)效益性准则。效益性准则就是在既定的人、财、物条件下和单位时间内,充分考虑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效益。具体地说,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选择要求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在目前会计法学科学研究经费不足而又急需展开会计法学科研的情况下,尤其要遵循效益性准则。

4.规范选题程序。从整个会计法学科研选题过程看,它包括查询信息资料、科研题目系统化、初步确定题目和题目论证四个步骤。

(1)查询信息资料。在会计法学理论学习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中发现相关问题后,必须查询有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以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会计法学问题。通过查询相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该问题的科学背景怎样,前人是否研究过。②如果该问题被研究过,取得过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是什么。③如果该问题没有被研究过,那么围绕该问题进行的类似研究取得过哪些成果。查询信息资料是选择会计法学研究题目时比较艰苦又特别重要的工作。

(2)科研题目系统化。在广泛查询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即可进入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系统化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研究方法论及系统思想指导下,初步理顺和具体解决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确定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研究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句话来陈述会计法学科研的总目标。②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会计法学科研之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而且对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具有影响。在确定研究对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会计法学科研具体目标来选择会计法学科研的研究对象;要明确会计法学科研之研究对象的空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和条件范围;要考虑会计法学科研的可行性及研究对象的数量。③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具体研究目标相联系,同时还受到研究总体的性质、特点、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基本研究方法,要在选题阶段作出系统的考虑。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2篇

一、科研选题不当的主要表现

1.选题偏大且重复。相关学术刊物上的会计法学科研论文,绝大多数选题不具体、不明确。近几年来,选择热门会计法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人较多,如关于会计法律责任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数仅围绕会计法律责任的内涵、类别及其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论述,缺乏新意。

2.研究深度不够。会计法学科研是一项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从近几年来看,应用性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多数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更低,选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与研究;而基础性问题探讨又落后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使得应用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缺乏后劲,缺乏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例如,“会计执法监督”、“会计执法保障”等应用性强、价值大的会计法学应用性问题很少见到,即使有也难于在实践中操作,理论深度不够,而“会计法基本原则”、“会计法学与会计学的内在联系”、“会计立法中如何处理会计技术问题”等基础性问题几乎无人探讨,直接制约着我国会计法制建设水平。

3.简单移植、生硬照搬其他学科的较多。移植是会计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几年,对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未结合会计法学特点加以改造而进行简单移植的现象比较普遍,很难发挥相应理论与方法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的真正科学价值与意义。

4.描述性研究多,因果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少。任何一门学科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均存在诞生、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描述性研究是一门学科在诞生初期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国会计法学正处在发展阶段,其研究方法应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过渡。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较多描述会计法学领域中的有关现状问题,而较少分析有关各种会计法学现象的关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会计法学研究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的功能,缺乏对功能或机制的深入分析,妨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的对策

1.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科研选题。在会计法学科研中,发现并选择具有意义的会计法学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如果选择和确定的是会计法学学科发展和突破的前沿,则表明其是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如果是重复他人的研究,则整个研究工作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2.努力培养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①培养创新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各种新事物的习惯,尤其是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偶然现象,作为发现和提出会计法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想像创造力。直觉和想像是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主要的思维品质,而想像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会计法学研究者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③注意积累相关和必要的会计法学研究背景知识。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会计学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需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积累。

3.遵循科学选题准则。会计法学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科学准则。

(1)创新性准则。创新性准则是指对所选择的会计法学科研问题应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见解,导出新的结论。会计法学科研选题的创新程度必须成为衡量其研究成果质量与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得出新的结论,真正体现会计法学研究的价值。为贯彻这一原则,应深刻理解创新概念,建立创新的体制,营造创新的文化,提高创新的能力。

(2)价值性准则。价值性准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二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就现代会计法学而言,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会计法学研究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客观条件,选择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可行性准则。一是从会计法学科研题目本身来说,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二是从会计法学研究者来说,必须具备本学科相当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与运用有关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三是从客观条件来说,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辅助力量、适宜的社会背景条件等。

(4)效益性准则。效益性准则就是在既定的人、财、物条件下和单位时间内,充分考虑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效益。具体地说,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选择要求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在目前会计法学科学研究经费不足而又急需展开会计法学科研的情况下,尤其要遵循效益性准则。

4.规范选题程序。从整个会计法学科研选题过程看,它包括查询信息资料、科研题目系统化、初步确定题目和题目论证四个步骤。

(1)查询信息资料。在会计法学理论学习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中发现相关问题后,必须查询有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以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会计法学问题。通过查询相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该问题的科学背景怎样,前人是否研究过。②如果该问题被研究过,取得过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是什么。③如果该问题没有被研究过,那么围绕该问题进行的类似研究取得过哪些成果。查询信息资料是选择会计法学研究题目时比较艰苦又特别重要的工作。

(2)科研题目系统化。在广泛查询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即可进入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系统化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研究方法论及系统思想指导下,初步理顺和具体解决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确定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研究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句话来陈述会计法学科研的总目标。②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会计法学科研之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而且对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具有影响。在确定研究对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会计法学科研具体目标来选择会计法学科研的研究对象;要明确会计法学科研之研究对象的空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和条件范围;要考虑会计法学科研的可行性及研究对象的数量。③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具体研究目标相联系,同时还受到研究总体的性质、特点、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基本研究方法,要在选题阶段作出系统的考虑。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3篇

一、科研选题不当的主要表现

1.选题偏大且重复。相关学术刊物上的会计法学科研论文,绝大多数选题不具体、不明确。近几年来,选择热门会计法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人较多,如关于会计法律责任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数仅围绕会计法律责任的内涵、类别及其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论述,缺乏新意。

2.研究深度不够。会计法学科研是一项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从近几年来看,应用性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多数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更低,选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与研究;而基础性问题探讨又落后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使得应用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缺乏后劲,缺乏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例如,“会计执法监督”、“会计执法保障”等应用性强、价值大的会计法学应用性问题很少见到,即使有也难于在实践中操作,理论深度不够,而“会计法基本原则”、“会计法学与会计学的内在联系”、“会计立法中如何处理会计技术问题”等基础性问题几乎无人探讨,直接制约着我国会计法制建设水平。

3.简单移植、生硬照搬其他学科的较多。移植是会计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几年,对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未结合会计法学特点加以改造而进行简单移植的现象比较普遍,很难发挥相应理论与方法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的真正科学价值与意义。

4.描述性研究多,因果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少。任何一门学科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均存在诞生、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描述性研究是一门学科在诞生初期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国会计法学正处在发展阶段,其研究方法应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过渡。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较多描述会计法学领域中的有关现状问题,而较少分析有关各种会计法学现象的关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会计法学研究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的功能,缺乏对功能或机制的深入分析,妨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的对策

1.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科研选题。在会计法学科研中,发现并选择具有意义的会计法学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如果选择和确定的是会计法学学科发展和突破的前沿,则表明其是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如果是重复他人的研究,则整个研究工作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2.努力培养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①培养创新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各种新事物的习惯,尤其是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偶然现象,作为发现和提出会计法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想像创造力。直觉和想像是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主要的思维品质,而想像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会计法学研究者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③注意积累相关和必要的会计法学研究背景知识。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会计学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需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积累。

3.遵循科学选题准则。会计法学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科学准则。

(1)创新性准则。创新性准则是指对所选择的会计法学科研问题应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见解,导出新的结论。会计法学科研选题的创新程度必须成为衡量其研究成果质量与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得出新的结论,真正体现会计法学研究的价值。为贯彻这一原则,应深刻理解创新概念,建立创新的体制,营造创新的文化,提高创新的能力。

(2)价值性准则。价值性准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二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就现代会计法学而言,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会计法学研究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客观条件,选择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可行性准则。一是从会计法学科研题目本身来说,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二是从会计法学研究者来说,必须具备本学科相当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与运用有关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三是从客观条件来说,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辅助力量、适宜的社会背景条件等。

(4)效益性准则。效益性准则就是在既定的人、财、物条件下和单位时间内,充分考虑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效益。具体地说,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选择要求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在目前会计法学科学研究经费不足而又急需展开会计法学科研的情况下,尤其要遵循效益性准则。

4.规范选题程序。从整个会计法学科研选题过程看,它包括查询信息资料、科研题目系统化、初步确定题目和题目论证四个步骤。

(1)查询信息资料。在会计法学理论学习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中发现相关问题后,必须查询有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以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会计法学问题。通过查询相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该问题的科学背景怎样,前人是否研究过。②如果该问题被研究过,取得过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是什么。③如果该问题没有被研究过,那么围绕该问题进行的类似研究取得过哪些成果。查询信息资料是选择会计法学研究题目时比较艰苦又特别重要的工作。

(2)科研题目系统化。在广泛查询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即可进入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系统化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研究方法论及系统思想指导下,初步理顺和具体解决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确定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研究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句话来陈述会计法学科研的总目标。②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会计法学科研之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而且对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具有影响。在确定研究对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会计法学科研具体目标来选择会计法学科研的研究对象;要明确会计法学科研之研究对象的空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和条件范围;要考虑会计法学科研的可行性及研究对象的数量。③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具体研究目标相联系,同时还受到研究总体的性质、特点、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基本研究方法,要在选题阶段作出系统的考虑。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73-03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科技的根本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成功又在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以创新为主。所以,研究性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意义非常的重要。

一、应用型本科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学生所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具有的能力,自主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能力并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传递性教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教学需要研究,研究性教学不但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而且还与学生的研究相结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探索者。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学的研究性使他们学习生活充满了新意和挑战,学习和研究不可分,没有研究的教学是传递性的教学。传递性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而忽视了大学教学应具有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学生过多地进行机械练习和记忆,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通过“质疑、确定研究思路、课内外讨论、调研或实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来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在于使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的研究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侧重于强调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不应过分强调研究的前沿性。因此,不必刻意追求学生研究过程完全符合科学研究的程式,就这一点而言,研究性教学并非只能在研究型大学中开展,而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在全国各类高校开展与实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把发现和创造等变为实践或接近实践的东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主要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综合运用知识去开拓创业是应用型人才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教学中的实践性、创新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相适应的[2]。大学研究性教学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生动的实践能力,因而研究性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加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步伐,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大学教学易导致学生被动记忆与理解知识,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习状况的改善。

2.提升高校师资水平的必然要求。首先,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的优良品质。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容易导致教师缺少创新精神,使得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刻板。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共同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以说,科研是研究性教学必要的基本条件。因此,要进行研究性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其次,研究性教学以研究为基础,在教学中强调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搞教学研究。在研究性教学中,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上的压力将促使高校教师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究,激发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对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从长远发展来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这个出发点。研究性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等方法的运用,将促使教师广泛寻求教学和科研课题,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提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是否可行

1.国内外高校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成果可供参考。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传递性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启发式、问题式和案例式教学等,其实质就是一种研究性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大学就进行了有关研究性教学的尝试,采取了多种多样措施。例如,通过开始“独立研究”模块课程,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和推广“项目教学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多年来在教学上一直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研究性教学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清华大学通过对国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调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推行“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新理念,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

2.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条件。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既给大学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高校在完成对教学基础条件的建设后,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教育部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是促进了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比例逐年增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各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的落实,促使和保障了一些一流的教师真正走上本科教学讲台,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3]。各高校不断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及教学科技后备人才的培训,使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的推广与实施

1.建设一支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研究性教学中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而现实中的矛盾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远离讲台忙于科研工作,而乐于教学的教师又有很大一部分人远离科研前沿。一个乐于讲课而不在学术前沿的教师可以把课程讲得生动,可以高效地传递现有知识,但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能胜任。因此,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使知识传授与知识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冲突面前,重要的不是固化一支乐于教学的专职教师队伍,而是要建设一支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构建研究性教学的核心。一方面,教师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教师自身有创新意识,才能有自己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渗透到教学中,课堂上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研究性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提升和岗位聘用时考虑教学因素,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完善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关于研究性教学技巧与方法的培训。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并不排斥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学生仍然要通过一定的接收性学习获取知识,但这不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更强调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生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被动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从而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实行研究性教学必须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确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减少记忆书本知识的考试内容,出一些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考试题目[4]。改革考试成绩评价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重视学习过程考核而不是只注重考试结果。

3.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研究性教学还应重视实践教学。从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问题的答案。要实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增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在研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自主拟定实验方案,指导教师的任务是为实验提示方向,严格审查并帮助完善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观察调控,释疑解难,对实验结果与报告开展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所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这也要求加大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以及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

五、结束语

研究性教学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培养高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意义重大。本科教学应该提倡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这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全面提升办学实力,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文谱,张春萍,方世杰,等.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2729.

[2]夏平,毛文贵,卿上乐.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101103.

[3]胡玮军,邓清芳,申爱玲.地方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1,4:4344.

[4]张少杰,张心余.再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2):1-2.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强国;科研管理;创新探讨

高校作为知识人才聚集地,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科研革新的前瞻阵地。其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资源丰富,是我国创新科研建设的重点力量。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宏观层面来讲,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水平。特别是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研究探讨必不可少。

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科研承担着知识转化为经济的重任,因此寻求知识创新的基本点、关注市场信息都是高校科研的基础工作。就科研创新市场的位置来说,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始终是主体性的。高校科研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知识的收集与获取,知识的分享与分解,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价值评估等等,所以知识管理创新是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高校师生必须明白知识的获取渠道与途径,推动知识的更新。高校科研人员基于自身的知识需求,综合运用管理技术科研成果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化,借助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结构及个人知识间的完美融合,让科研管理创新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科研作为技术知识革新的主阵地,其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综合来说,我们必须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讨与研究。

2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1科研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浪潮下,高科技技术集成是主流,因此个体户及小作坊的科研模式始终成不了气候,无法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对传统科研模式进行调整是必然,特别是克服高校科研队伍整合及资源共享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学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集中、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探讨交流活跃等方面的优势,真正走科研教学及社会服务之路。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依托重点学科及科研基地项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塑造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实现多学科交叉中心的打造,从而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2.2科研成果转化需求增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割裂,科研的经济服务价值并不明显。多数科研成果成为理论空想,科研立项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却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带来经济效益。导致科研的浪费。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更需要高校科研成果的活力注入,为企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高校在科研中向企业倾斜,也可以全方位、跨行业及多渠道地吸取科研经费,实现自己科研基础的奠定。

3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3.1科研管理及监督机制缺失,管理理念滞后

科研是系统性的工程,科研顺利开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而当前科研管理却存在管理及监督机制缺失、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关注不够,重科研轻管理趋向明显,科研管理部门无实质性的作用,更多地是以行政命令手段进行管理,属于被动服务、被动管理。其在科技信息搜集及加工方面涉及较少,科研协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都较低。科研管理制度灵活性不足,管理机械化趋势严重,用人机制单一,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多数高校的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与人本理念薄弱,高校科研后续发展劲头不足。

3.2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流动性强

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得益于管理队伍的优化。而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流动性强却是不争的事实。科技迅猛发展,科研队伍的知识水平、学历结构及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对应的管理难度直线递增。当下更侧重管理效益,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却拖了后腿。没有必要的政策支持,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差异明显,多数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的专业技能。加上科研管理福利待遇的不理想也使得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队伍流动性大,管理成效甚微。科研与时代密切相关,但是管理人员却缺乏时代管理意识,忽视了科研管理队伍质量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创新。

3.3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亟待加强

新形势下对高校科研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科技成果转化,将知识转化为可实际运用的技术并带来经济效益。高校虽然科研成果不少,但是科研市场观念滞后,成果转化意识薄弱,其关注的往往是科研前期的项目立项,经费分配等,忽略了其后期的市场投放及成果转化。项目被局限于成果的鉴定,科研开发与市场企业需求脱节,知识难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行业助推效应。科研项目横向与纵向发展不协调,生产力转化水平低。因此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理念也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3.4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科研管理近几年的竞争趋势加强,科研管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走信息化发展之路成为必然,对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只有做好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才能确保科研管理的稳步推进,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普遍缓慢。甚至部分高校没有对应的科研信息平台及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不足,资源组合利用率低,数据资源无法共享。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无法了解课题的最新进程,甚至做无效用功,直接降低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4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4.1优化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供科研制度保障

制度是高校科研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因此创新并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是必然。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创新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对高校现有科研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努力建构合理科学、完善高效的科研工作体系,通过科研项目的科学控制,融合高校自身发展特色,无论是课题的选定还是课题研究的推进还是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都符合市场需求,契合高校科研实际,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就是科研管理人员要逐步建立科研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技术奖励等,实现用人、激励、竞争及监督运行的完美配合。其二必须着手高校科研评价机制的创新完善。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及现实转化率,数量不再是考核评价的唯一指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让科研评价更合理。

4.2强化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以管理队伍的优化为前提。新时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创新性的科研管理队伍势在必行。科研管理最为重要的也是人才,因此合理整合并配置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及时吸纳并补充优秀的高素质及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重视多层次多渠道及多形式继续教育的推进,让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培训考核,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市场经济也提出了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坚持优胜劣汰,强化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当然与竞争相对应的则是完善的激励措施,通过奖罚分明,制度上改善科研管理人员的生活条件,稳定科研管理人员,降低流动性。通过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优化,奠定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人才基础。

4.3引导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理念,提升科研转化率

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的滞后直接影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推进。因此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当务之急就是做好管理理念的创新引导。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做好高校师生科研创新的后勤服务。基于当下很多科研管理人员认为管理的含义就是行使权力的错误理念,必须转变思想,关注服务,摒弃官僚作风,真正服务于广大师生。对于高校科研人员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必须着力解决,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组织策略,着力改善科研人员的科研条件,奠定科研物质基础。针对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的问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从内在找原因。树立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实现科研成果的科学转化。科研转化率低其实从内部讲与科研管理人员宣传不到位有关,因此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关注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满足市场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需求,组织科研人员做好科研立项,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除了这些,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也应当具备产权意识,重视关注知识产权,做好产权制度的贯彻执行,切实维护好高校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4.4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关注信息化建设,关注管理效率的提升。让高校科研管理走信息化与标准化之路。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自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对信息的收集,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做好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与整理,以此带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科研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信息化工作理念,深化与社会的联系,努力做好科研门户网站的建设,为高校科研活动提供信息与交流的平台。加大对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投入,让日常管理更为智能。强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科研资源的传递与共享。针对科研项目的安全性,建立校园网络安全档案,通过电子档案备份登记,实现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更新,切实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承担起社会信息服务的重任。

5结束语

科研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新形势下科技强国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我们必须做好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关注,通过科研管理创新为高校科研发展提供保障,注入活力,让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带来社会层面的科技革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齐荣坤.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科技展望,2015(2):162.

[2]詹妮娜,黄和,袁正英.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风,2013(14):260-261.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6篇

一、学问与学科

统一战线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学科。学问一般是指系统的知识,有学问就是有知识。学科则是指系统化、专门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用在统一战线上,学问是引伸意义上的了。统一战线作为一门学问,是从其内涵、特性和操作性上讲的,侧重于从统一战线工作层面,讲方法、技巧,强调统一战线工作政策性很强,人情味很浓,艺术性很高,做统战工作很有学问,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艺术。而统一战线作为一门学科,是从其作用、外延和学理上讲的,侧重于从统一战线理论层面,强调统一战线是专门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括统一战线基础理论、多党合作理论、参政党建设理论;统一战线史、派史;民族观、宗教观等,是一个综合统一战线知识与理论的完整体系。统一战线作为学问,是统一战线作为学科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前提,没有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探索和不断创新,就不可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战线学科。统一战线作为学科,是统一战线学问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没有统一战线理论的不断创新,没有统一战线学科的支撑,统一战线工作就会缺乏思想武装和行动指南。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学问与学科的关系,一方面要扎实植根实践。另一方面,要构建知识体系。

二、继承和创新

继承和发展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厘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统战学科建设特别是学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层面看,有利于揭示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内在矛盾,正确认识统战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确立统战学研究路径和方法,为统战学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有利于全面系统总结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继承和运用统战学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发扬光大统战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统战学研究的创新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有特定的内涵。统战学研究中的继承是指对统战学研究已有成果的保留、吸收和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统战学研究成果和统战学学科建设成果的系统梳理、保留、接受和运用;二是统战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及路径的借鉴;三是统战学学科建设规律和经验的总结、升华及其对统战学研究的启示。统战学研究的继承不是简单重复,不是停滞不前,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的创新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的推陈出新、扬弃发展、变革突破。这里的创新也包含有两个方面内涵:第一,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回应、新的解释,丰富统战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完善统战学知识体系。第二,在充分肯定和继承统战学研究成果基础上,适应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统一战线发展形势变化,用新的观点、新的原则方法,对统战学研究做出新的论证和发挥,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是存在互动机理的辩证统一。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继承是前提,是基础,也是新的起点,创新是方向,是动力,也是最终目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首先,统战学学科建设中的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要继承,继承是统战学建设创新的源,继承是统战学建设创新的物质前提和精神动力,继承是统战学建设创新的理论根基、现实基础。从在延安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到建国后李重申“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统一战线包括民族、宗教,是一门科学”,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是科学的思想逐步深化,要求加强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认识逐步明确。正基于此,理论界学术界从改革开放后日益重视和关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特别是统一战线系统为建立统战学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明确了统战学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提出了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形成了统战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在统战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为继续推进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其次,统战学学科建设中的创新是继承的超越和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要创新,创新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继承的本质要求,创新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继承永恒的主题,创新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继承的超越。用不断创新来体现继承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也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基本要求。统战学学科建设创新是统战学继承的目的和结果,没有创新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必然停滞不前。学科发展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继承和运用统战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使之永葆活力,不断不扬光大,不断超越。统战学学科建设是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继承和包含创新的继承,有目的地吸收、加工和改造,而不是“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无批判地兼收并蓄”[2]。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不能毫无根据,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否定一切,来不得半点虚伪,来不得凭空捏造,来不得哗众取宠。路甬祥在《科学的历史与未来》中指出:“科学有无止境的前沿,世界没有穷极的真理,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科学创新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不为传统观念和已有知识所束缚,善于提出新的问题,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探求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方法,开拓知识新的应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必须遵循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既继承又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统战学学科建设发扬继承的优良传统,增添创新的动力活力,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政策性与学理性

统一战线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统战学科建设也有很强的政策性。但要把统一战线当一门学科来建设,又必须要有学理性,要重视学理性。所以,正确处理政策性和学理性关系对统战学学科建设很重要。统战学的政策性是由统一战线的特殊性决定的,它是指统战学要为统一战线事业服务,在理论观点、知识体系、学术思维等方面,无论内容还是方法、形式,都必须注意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为统一战线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统战学的学理性是由学科建设的一般属性和规律所决定的,是指统战学的理论品质和学术特征,包括统战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等。学理性是一种学术理性、学科理性,是任何学科必须具备的学科特征。统战学必须具有一般科学应该有的学术品性,才能成为真正完整意义的学科。统战学学科建设的政策性和学理性又有联系。统战学学科建设中的政策性为学理性指明方向,规范目的和宗旨,确立原则和方法。政策越科学,政策性越强,学理性也会更强。而统战学学建设中的学理性则为政策性提供科学说明、理性思考,做出理论阐释,确立理论支撑。学理性越强,越是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如马克思强调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够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所以,学理性越强,政策的理论基础越扎实,政策的解释越透切,政策就越有说服力,越容易为群众所掌握和接受。正确处理政策性和学理性关系,一方面要突出政策性,把握好统战学建设的方向和主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理性。

四、科学性与特色性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 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 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 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 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 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 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 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议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8篇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要求。学科建设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源源不断产生新的理论知识、技术成果,提升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水平和层次,并在本专业领域萌发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促使该学科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地,使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1科学制定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建设的依据和蓝图,科学制定一个中长期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是实现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因为学科建设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更新观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和沉淀所形成的后发优势,必然促使学科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重点学科、新兴和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在学位授权申报工作中才能挖掘、整合、打造出新的学科点,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平台。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必须与学校的定位、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必须尊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依托学校的办学特色,发挥现有的学科优势,打造出新的优势学科;必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发展服务,与国家和本地区的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依据以上原则,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时,要明确学科的结构定位、水平定位和层次定位,并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该实现的目标。

学科建设规划还应有一个中长期学科建设和发展指南,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学科发展规划要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和充实;另一方面,要随着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和服务方向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不论是学科的设置还是学科的结构和布局,都应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符合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特别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同时又不僵化死板,具有良好的发展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才能适应学校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还必须求真务实,措施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的原则,集中学校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积蓄力量创建自己的品牌,争创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为核心,加强学科群建设,以此辐射和带动相关学科发展。依此制定的学科建设规划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2凝炼学科方向,突出优势和特色

教学研究型大学与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是一流,一流学科也并不等于其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一流的、都保持领先地位。但一流高校必须有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一定有一流研究方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学科较多,但特别优秀的学科不多。因此,科学地凝练学科方向,凝练若干特色方向予以重点扶持与发展,使其形成学科的亮点,形成强势,是保持学科优势、争创一流学科的一项重要举措。凝练学科方向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要体现前瞻性。要充分预见学科发展的趋势,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二要体现可能性。要结合自身条件,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三要体现创新性。要大胆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新的学科方向,最终使部分学科研究方向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特点,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体现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教学研究型大学优势学科不多,在学科建设上必须要考虑自身的特色、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合适的主攻方向。在学科发展初期,应围绕选定的主攻方向开展系统、系列研究,战略性的坚持数年后必然形成公认的优势和特色,使学科建设跨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学科建设成熟期,应注重发展已有的学科特色,并及时根据学科发展动态拓展学科方向,使学科在竞争中始终保持其先进性与独特性。

3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一定意义说,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学校学科的水平和层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决定了其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这是该层次高校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科研创新能力是决定科学研究能否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要想培养科教人员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创造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就要紧密结合学科方向,及时跟踪把握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注重选择具有原创性和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重要课题开展科学研究,达到产出一批高水平的论文或著作、获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奖项、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的目的。要注意发挥教学研究型大学较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发扬集体攻关的优良传统,组织相关学科,申报重大课题,攻克科研中的难题。要以科研“养”学科,以学科促科研。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方面相对不足,如果在科研工作中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并将其产业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费投入学科建设,更新和增加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改善学科的条件,进而更有利于开展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紧密结合学科方向,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高校和学科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教研人员更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汇聚高水平人才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科。首先,选好学科带头人,这是加强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的关键。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学科较多,但大师级的优秀人才相对较少。因此,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一定要在选择学科带头人上下功夫。学科带头人除了学术造诣深、国内甚至国际有一定影响且学风正派外,还要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吸引中青年教师在自己周围形成梯队,团结和带领大家共同奋斗;要具备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融入国际社会能力、善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借助外力发展学科的能力;应致力于制定学科发展的大政方针,拓展学科领域的广度、挖掘学科内涵的深度;应致力于走学科联合和国际化的道路。其次,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综合优势,开展有条不紊、高效率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建设。现代化的课题研究,往往具有较强的学科上的综合性,涉及面宽,工作量大,采取合作分工的协作方式比单兵作战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组建一支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确定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之外,每个学科方向要有一两名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特点,每个学术带头人还要组建一支年龄、职称、知识、学缘等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势必会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和速度,推动学科的持续发展,使学科不断向一流迈进。

5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文科研究基地等建设。重点基地建设在现代学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良好的研究环境,是学科培养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学科开展重大基础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的主要基地,是学科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进行国内外科研合作的主要阵地。一般来说,一个重点研究基地由多个学科结合而成,它具有发挥不同学科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的特点。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人力、财力和物质条件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对集中有限资源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重点研究基地,尤其是部级和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确立研究项目;以研究项目为驱动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科研产出,带动研究基地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6加强评估与管理,为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9篇

1.经费支持

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将会严重制约教师教育科研的开展。但地方教育行政部分的经费投入会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制约,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多渠道筹集资金。除上层拨款外,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行政优势,鼓励企业及个人对教师教育科研进行资金捐助。

2.培训支持

在教育科研的培训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有能力请某一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培训,还可以联系教育科研部门、高校教师为其答疑解惑,在提供教育科研培训所必需的设备和场地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带薪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有利于助推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

3.教师资源调配

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繁重,部分中小学存在教师缺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对教师而言无疑是有心无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尽力为其减压,保证教育科研开展的时间,以保障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总之,对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要在教育管理者与决策者角色上呈现一定的前瞻性,要能认识到教育科研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着推动本地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又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教育科研工作,加强领导,从各方面为教育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教育科研提供正确的政策指导,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主要体现在科研部门对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我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全面建立与发展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可以说这些机构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适应了当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与运营为当地的教育科学事业的繁荣提供了教育决策与咨询,提供了改进教学的相关意见与建议,从而使其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教育科研力量。教育科研部门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机构,集聚了大量的专业研究人才,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吸引力和凝聚力,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教育科研部门的核心工作是教育科学研究和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并以此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它的主攻方向是多出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成果,并为当地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服务。教育科研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科研部门,与学校之间有密切的合作与联系,不仅是在教育科研部门的研究上,也体现在学校科研研究对其的需求上。因此,教育科研部门应该与学校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明确一线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的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瓶颈,凭借自己的人员优势和研究优势,为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到中小学进行专题讲座,举办学术研讨会、科研咨询会,以各种培训班、讲座等形式为一线教师答疑解惑,提高其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具有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素养,视野比较开阔,信息量比较大,而以实践知识见长的一线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运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可以在合作研究中共同进步。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自我发展

本文所讲的自我发展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科研部门及制度等的完善。教师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幸福指数,同时,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学校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场所,教师所进行的一切教育科研活动都需要学校为其创造与提供必要的条件。事实证明,教育科研机构的完善、教育科研制度的规范、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培训和有效的教育科研评价都是保证科研顺利开展的基石。

1.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教育科研机构对于确保教师教育科研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设置,可以是校教研室(组)—教研组和课题组(实验组)的教育科研机构,也可以是学校教科室—学校评审组—课题组等其它形式的教育科研组织管理体系。无论学校采用哪一种教育科研机构形式,都必须要充分发挥其功能。教育科研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选择哪种适合本校的组织管理系统,都应注重并充分发挥其管理权限。

(1)课题的管理。

“课题管理里包括课题规划、立项论证、过程监督与管理、课题的鉴定与评价和课题的应用与推广等几方面,还包括对科研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的管理”。

(2)队伍的管理。

教师科研队伍管理包括对参与教育科研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其配备情况、对参与教育科研的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在管理中,要合理调配教师资源,既不对日常教学活动造成影响,又有利于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

(3)经费的管理。

科研经费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教育科研机构要对经费进行合理分配,使每一分钱都花得物超所值。

2.制定规范的教育科研制度

只靠学校成立的专门教育科研机构来进行教育科研的管理是不够的,对教育科研的管理需要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同时发挥作用。所谓无形的手即是指规范的教育科研制度,“明文规定是教育科研正常、有效进行的强大后盾”,因此,规范、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科研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科研制度的建立要经过调查、分析、试行、修正和实施五个阶段。调查和分析是教育科研机构对本校及本校师生等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分析本校进行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确定有意愿、有能力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队伍,并制定出适合本校教育科研的制度体系。试行、修正和实施是对已制定出的制度进行修正和再实施的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拿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为教师所接受的管理制度。“一套科研管理制度,应包括课题申报立项、经费管理、成果评审和奖励等”。教育科研制度一旦制定并开始执行,就应发挥其约束、制约的作用,以更好地保证科研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3.创设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有助于激发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意愿能力,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积极开展。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活动,使教师处于巨大的压力场域之中,而教育科研是在此基础上的额外工作量,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尽量减少教育科研给教师带来的额外压力。

(1)关心教师。

关心教师疾苦,尽力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对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要求,而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基本问题是其进行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

(2)合理配置。

合理调配教师资源,保证教师教育科研的充足时间。减少教师在规定教学任务之外的额外工作量,保证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进而保证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果。

(3)拓展资源。

为教师提供进行教育科研的尽量多的信息:包括图书资料、电子资源、专家指导等。教育科研的开展是建立在已有研究之上的,必须通过电子资源等了解该领域内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图书和专家指导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

4.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素养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学校平时也有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对教师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究其原因,是学校提供的培训脱离教师实际,缺乏针对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正确的方法论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学校要对本校的教育科研教师队伍有清楚的了解,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了如指掌,针对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培训,同时,培训内容要贴合教师实际,能够为教师所接受。

(1)注重理论知识培训。

一线教师的实践知识丰富,但是理论知识的缺乏必然影响其实践知识的提升,在教育科研中也是如此。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是针对一线教师的培训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切合性,即进行培训的理论知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2)加强研究方法培训。

在培训时,要选择一线教师容易运用、易于操作的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等。同时,在研究方法的培训上还要注重对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全过程的培训,课题选择、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运作、资料收集与归纳及论文写作等。努力帮助教师尽快地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3)明确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断地传授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和技能,教师本身的学习能力也很重要。教育科研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反思、再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信息的提取和对实践知识的反思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进而为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持续的发展源泉。

(4)拓展培训的途径与策略。

开展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学校自己组织的校本培训,可以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也可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培训方式的选择要因校而异,但必须秉持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切不可盲目而为,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5.增加教育科研评价的有效性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10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活动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增强,逐步成为推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之一,伴随而来的金融危机、金融欺诈犯罪和金融机构破产等所引起的社会动荡也日益增多,这给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既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又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遏制金融投机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随着国际间金融博弈与信息科学联系的不断加深和相互作用,为克服金融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及其应用作为情报科学新的重要分支,也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金融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科技情报研究的内容来看,科技情报研究涵盖了多项信息和数据,其中金融情报研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情报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科技情报研究必然要围绕着金融情报做文章。由此可见,金融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金融研究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

由于金融情报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质量。为此,只有认清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努力做好金融情报研究工作,才能为科技情报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科技情报研究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提高。

3.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考虑到金融情报研究占有重要比重,只有认识到金融研究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才能满足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

二、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现状

从当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来看,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效果不理想,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经过对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了解,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缺乏正确认识

由于受传统情报观及其意识的影响,国内不少金融界人士甚至主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同志,对情报概念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排斥,导致了对金融情报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作用缺乏全面、客观、科学的理解。正是由于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金融情报研究工作难以取得积极效果。

2.现有金融情报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功能作用存在局限性

由于我国决策层对金融情报功能作用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片面性,目前国内初步建立起来的金融情报监测服务体系,仅主要针对反洗钱和反恐等少数几个特殊领域,其中反洗钱的金融情报运行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建设效果不明显,对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支持不是十分到位,制约了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

3.金融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滞后

据笔者了解,至今我国对金融情报新兴学科尚无开展一定规模、有组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也没有安排相应的立项和资金资助。金融情报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一样,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滞后,必然影响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整体开展。

4.国内从事金融情报研究与应用的专门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从事金融情报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高层人员基本上来自近年回国的海外学者,或者是由研究金融工程、信息系统管理等专业的人士转行过来,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金融情报服务业务发展的需要。所以,努力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培养专业的金融情报研究人才,是保证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金融情报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积极开展金融情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效开展金融情报研究,不但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了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1.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

在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研究作为科技情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研究的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成效。为此,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提高金融研究质量,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也成了衡量科技情报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对金融情报研究的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应将其作为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2.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必要措施

科技情报研究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金融研究以其专业性著称,要想做好金融研究工作,就要注重金融情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将金融研究工作融入到科技情报研究中来,实现多种科技情报研究手段的运用,保证科技情报研究能够更好地为金融研究服务,促进金融研究的发展。所以,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对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十分重要,金融研究成为了促进科技情报研究质量提高的必要措施。

3.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的必要方法

科技情报研究作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金融研究的开展,对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不但保证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还满足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积极开展金融研究,对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对金融研究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并将其作为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发展的必要方法。

四、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情报研究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结合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实际,认真做好金融情报研究,满足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为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结合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情报研究的现状,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与合法性树立正确认识

金融情报研究既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金融领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只有对金融领域情报服务的基本性质和合法性树立正确认识,才能保证金融情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

2.健全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金融情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只有认识到其服务属性,努力构建健全的金融情报服务体系,才能发挥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作用,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有力促进,保证金融研究取得实效,形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3.积极开展金融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满足金融情报研究需要

在金融情报研究过程中,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是保证金融情报研究质量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只有认识到金融情报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才能满足金融情报研究需要,提高金融情报研究质量。

4.全面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着力培养金融情报专业人才

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予以支撑,从目前金融情报研究工作的开展来看,专业人才的瓶颈问题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为此,我们必须抢先着手,全面构建金融情报研究人才体系,重点培养专业性人才,更好地为金融情报研究工作服务。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教育科学;课题研究;课题申报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完整严密的课题申报及课题申报表的填写是完成一项课题研究的第一个重要环节,简称为“报”课题。在这一部分主要解决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具体包括两个“是什么”和三个“为什么”。

一、说明本次课题研究选的是什么课题

(一)选题的方法

1.问题筛选。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大量有待探讨分析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从中选取研究价值明显、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

2.问题升华。对长期从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而言,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早已摸索出了不少经验。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并加以提炼升华,使之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其中必然还要求回答一系列问题,这样以来一个个研究课题便出现了。

3.资料分析。资料中往往隐含着大量科研课题,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比较,从中可以发现很多可供选取的研究课题。

4.实践分析。通过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或揭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课题。

5.灵感转化。教育工作者及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时候脑海里可能会突然产生探索研究某一教育问题的灵感。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个灵感并及时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则可能产生一个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选择的依据与原则

1.需要性原则。它是选题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确定课题,使科研能够真正为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的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服务,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服务。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科研课题的关键,它关系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科学性原则的要求除了指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外,还指选题必须具有科学价值。

3.创造性原则。即要考虑新课题的确立及其最终预想研究成果是否能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能否对教育科学的进步有所贡献。

4.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一是针对所选的课题看研究者及所属研究团队有无研究能力及占有相关必备研究资料、实验经验、实验设备等条件;二是看课题研究最终研究成果有无实际普遍推广价值。

5.实用性原则。科研的任务是造福人类,教育科学研究要为地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注重效益主要是要预计课题自身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三)课题的选取与最后确定

选定研究课题的进程大体包括:首先,初步提出笼统的研究课题;其次,对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进行大略的调查了解,以确定该课题是否有研究价值;再次,查阅有关资料,弄清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和所用手段、所遇障碍;最后,根据主客观条件定下具体研究课题。

确定课题是进行教育科研最关键的一环。具体选择课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紧密结合国家教育的大形势;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紧密结合学校的特长和优势;理论性课题与实践性课题相结合,以实践性课题为主;周期较长的课题与周期较短的课题相结合,以周期短的课题为主;整体大课题与单项小课题并行,以小课题为主。课题的确定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方法:课题要面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课题要针对实际而富有实用性;课题要有新突破、创造性;课题要从当地主客观条件出发,具有可行性;课题要考虑研究者的工作特点和知识结构。

二、说明本次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是课题申报环节要解决的第二个“是什么”的问题,即破题。初步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比较空泛、笼统的,在真正开始研究时,需要对构成这一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从而使最初提出的问题具体化,抓住关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破题在课题申报中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新课题的选择与确立是课题研究参与者的独立作业,课题研究的进行也需要有明确的问题解决脉络,弄清楚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帮助课题研究参与者更为清晰、有效地把握课题研究的整体框架与实施步骤。课题研究后续工作的开展如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等也应围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说,破题是让课题研究参与者更为深刻准确地把握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及宗旨的关键。

三、阐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

这是课题申报环节要解决的第一个“为什么”。选题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科研工作的第一步,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点来探讨:①本次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这是被前人所忽略的当前研究的空白地带,是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②本次选题是前人研究或者阐述过的,但是又没有阐述论证得足够全面,需要继续加以丰满,甚至需要在前人所提出观点之上进行寻疑,并加以驳斥;③论述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现实紧迫性,所选取研究课题必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论述为什么能选这个课题

这是课题申报环节要解决的第二个“为什么”。选题是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选题能否成立还要看课题研究参与者对所选课题的理解把握是否深刻、透彻。论述为什么能选这个课题,即深入分析此项新课题确立和研究的可行性。课题研究可行性的分析是选题必须考虑的问题,任何课题研究的进行都要以当前所具有的课题研究条件作为考量,如人力、物力、前期有关研究成果等。课题研究可行性探讨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选题,必须考虑将要遇到的困难,如理论、技术、资料、各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难。

五、阐述为什么能够做好这个课题

这是课题申报部分要解决的第三个“为什么”。阐述为什么能够做好这个课题,即分析新课题确立研究的操作性。课题研究的操作性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也是紧密联系的,课题研究开展初期需要合理完整的课题设计作为指导,包括课题研究思路、课题研究方法、课题研究具体划分板块等。其中,课题研究思路主要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此科研课题准备怎样开展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及研究方法设计对课题研究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的选取设计直接决定课题研究是否能顺利开展,并于最终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设计是课题研究开展的支撑,良好的研究设计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与行动框架,可以为课题研究成果的取得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六、“报”课题的具体要求

(一)“六个不能少”

1.选题缘由不能少

具体指课题申报选题部分应包含四大背景:时代背景,即选题的应然之态,课题研究的理想走向;现实背景,即选题的实然之态,课题研究的现实状况、现实困境;研究背景,即相关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现在所拥有的文献资料,当前研究现状;特殊背景,即课题研究参与者之所以一定要做这个课题的独特的研究背景及重要缘由。

2.文献综述不能少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新动态、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课题研究的前期资料。

3.研究依据不能少

科研课题研究的进行必然要寻求一定的研究依据。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主要是阐述有关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现实依据则主要负责阐述开展该课题研究现有相关课题研究状况及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支撑。现实依据也同样包括课题研究开展的技术、方法、资料支撑等。

3.研究设计不能少

科研课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课题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对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全过程的设计,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变量、确定研究方法,最后形成研究方案。具体包含九大设计:目标设计、任务设计、框架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工具设计、过程设计、成果设计、经费设计。

4.研究成果不能少

课题申报表的填写要包含课题研究预期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研究成果的撰写表述可为科研选题的确立提供有力保障,一项课题研究如果无法让人看到它可能取得的研究成果,是无法得到认可的。

5.研究团队建设不能少

课题研究团队的建设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要建构三大团队:研究设计团队、研究操作团队、研究写作团队。各课题研究团队的明确分工、协调一致及共同努力也是一项课题研究顺利适时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六个很重要”

1.选题题目很重要。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选题最终得以确立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是极为不易的,其中选题题目的确定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好的选题题目可以为选题的确立提供更好的支持条件。

2.问题假设很重要。好的问题假设直接关乎科研选题及课题研究预期成果的呈现。

3.研究计划很重要。课题研究计划直接关系科研课题开展的全部过程与程序,是指导课题研究进程的重要步骤。

4.研究框架很重要。框架为支撑,一个好的选题能否被确立为科研课题,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果,课题研究开展极为重要,课题研究框架便是支撑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5.研究分工很重要。课题研究的开展必然需要众多研究人员的参与,研究团队的建设便是有力保障,各个研究团队的建设及其分工协作是最为重要的,研究分工合理才能使课题研究更有效率,取得更好的成果。

6.研究特色很重要。课题研究选题环节便要注意创新性原则,选题应有创新性,同时课题研究具体过程也应凸显其研究特色,具体表现于课题研究的每一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学斌等.高校科研课题申报及管理探讨[J].科技·人才·市场,2003,(1).

[2]陈小健.高职院校科研选题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5).

[3]李新荣.质量管理是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核心[J].科技管理研究,2003,(1).

[4]俞建飞,毛卫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控制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2).

[5]尹发跃,王宏杰,余戎等.如何写好项目申报书[J].中国研究生,2004,(6).

[6]文琪,赖秀越,鲜乔蓥.关于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的几点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科研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Major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

Major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dinary University

WANG Xin

(Changchun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22)

Abstract It's very hard for ordinary university to do scientific research. There must be major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dinary university, such a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work content design, team cooperation mode, project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tific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way, resource allocation principle, management standards.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与重点高校相比,普通高校在学术资源、人才结构、资金保障等方面都不占据优势,相关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难。为了突破困境,普通高校必须在科研管理模式上实现优化与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以团队目标为指向的绩效考评机制

一般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往往围绕着科研项目申请与运行、科研资金的划拨与使用、科研人才的长期培养等常规事项展开。然而,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则需要更加地突出重点和特色,应该以团队目标为指向来建立绩效考评机制。一般而言,重点高校在学术传统、学术底蕴、学术环境等方面都比较成熟与先进,普通高校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而普通高校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学术发展与科研进步方面的努力,只能寻求特殊的途径和采取特别的方式,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管理和发展道路。面对学术资源稀缺的局面,普通高校必须组织高效的科研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项目攻关活动。在科研管理活动中,必须设立明确的团队目标,并切实采取各项措施加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将特定科研团队目标与科研绩效考评机制紧密结合起来。①在阶段性科研绩效考评工作中,要以科研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基本的衡量指向。如果团队目标实现得好,相应的工作评价就高,授予团队及成员的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也就更加丰富。以团队目标为指向的科研工作绩效考评机制能够最大程度激发科研团队的积极性,既体现了公平与公正,也利于科研团队之间的有序竞争,从而使普通高校科研事业在推动力量方面获得足够的支撑。

2 以多元效果为基础的工作内容设计

就科研管理工作内容而言,普通高校也应与重点高校存在差异。如果以重点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衡量标准体系(如论文引用率、文献检索入选率、高质量科研成果数量、项目资金数量等等)为唯一参照,普通高校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实质性的超越。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在内容设计上必须注重多元化效果的谋求与实现,不能单一地以论文引用率等传统科研水平衡量标准为评判工作效果的唯一准则。普通高校可以在社会效果层面更多发挥科研的作用,如与中小企业确立科研合作关系,不求过高经济效益的实现,但求社会层面的良好口碑。使相关科研成果不仅存在于论文之中,更能实际地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再如与地方媒体进行深入合作,开展全范围的宣传工作,向企业和公众普及实用性科研成果,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并在其中不断提升学校在普通社会民众中的影响力与声誉。普通高校还可以在特色专业方面谋求良好的发展,使具有专业特色的科研成果以独辟行径的方式闻名于学术界与实务界。普通高校在这方面的科研成果与重点高校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更易于凸显出来。例如,长春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在全国就独树一帜,相关科研活动也必然处于领先地位。

3 以分工协作为主旨的团队合作模式

高校科研活动需要以科研团队为基本主体,而团队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应成为团队正常运行的基础。这些都是基本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常识。不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都不应有太大的差异。然而,普通高校科研管理相关部门对于科研团队“分工协作”的理解应该更为深入和宽泛,应学会在更大程度上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安排科研分工。在科研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方面,从整体上而言,普通高校的科研团队成员的科研素质应比重点高校的科研人员低一些。这是客观事实,不必讳言。然而,这仅仅是从专业素质的角度而言,不能涵盖科研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者应更有能力发掘个人的潜力,使每个团队成员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取长补短,共同服务于团队目标的实现。例如,有的团队成员性格活泼,社交能力强,非常善于“拉关系”,但却没有足够耐性整日在实验室里搞实验。对于这种类型的团队成员,就应该放手让其出去跑外联、拉资金,发挥其强项。有的团队成员动手能力差,不擅长做实验,但善于搞文献工作,就应该让其专门负责文献搜集与整理及科研报告撰写等书面工作。总之,能够实际、全面地总结每个科研团队成员的特点与长处,并据此来安排协作分工,是普通高校应进行积极探索的科研团队合作模式。

4 以应用研究为方向的项目研发战略

高校科研工作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在价值衡量上,这两种类型的研究同样重要,而且也并不存在完全的对立。②但基础性研究往往周期长、投入大,对各方面条件与因素的要求都很高。要想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实现科研突破,对于普通高校来说一般都比较困难。因此,对于普通高校而言,科研管理部门应引导科研团队将力量集中于以应用性研究为方向的项目研发上来。应用性研究往往周期较短,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没有基础性研究那么高,较为容易做出科研成果,且相关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效率也较高。普通高校的应用性研究应以社会需求及社会发展前沿性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的尖锐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开展科研活动,定会在最大程度上收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者与社会领域中的企业及广大民众保持紧密的联系,第一时间发掘社会需求,在将这些社会需求迅速传递给校内的相关科研团队,推动其及时申请立项,开展具有现实意义与使用价值的学术研究活动。

5 以教研结合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方式

教学与科研是我国高校的两大基本任务。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确实具有不同的规律与运作方式。越是规模庞大的高校就越有条件将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分离开来。这些高校拥有丰富的资源,可调动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展专门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甚至有重点高校将教师进行分类,一部分专门搞教学,一部分专门搞科研,形成教学与科研相对分离的管理模式。而普通高校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力将两者分离开来。在这种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下,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在方式上应充分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使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例如,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入科研的内容,使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广泛讨论,出人出力,正好可以弥补科研条件的欠缺。又如,可以将既定科研成果及时地向广大师生进行传播与普及,激发广大师生对科研论题的兴趣,还可以提出进一步修正与改进的建议,即可使科研成果接受检验,也可增加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如果普通高校可以在总体上将教研充分加以结合,就可以为本校的教学事业与科研事业发展不断增加动力,不断摸索与建构适合自身情况的科研管理方式。

6 以青年教师为重点的人才培养途径

高校科研事业是一项必须着眼于长期发展的事业。尽管其需要各方面硬件与软件条件的支撑,但归根结底,科研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应该是人,也就是科研人才。只要有科研人才的持续努力,就一定会有科研成果的产出,就一定有科研事业的发展。而普通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不像重点高校那样,拥有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学术权威,故其在科研人才培养途径方面一定要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调动一切客观条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奠定基础,激励其树立学术理想,帮助其多出学术成果,进而提高其学术地位,并增加其所在高校的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者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与开阔的视野,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得失,而是要以大局为重,长期坚持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7 以实际成绩为标准的资源分配原则

普通高校在科研资金、科研条件、科研资源等方面相较于重点高校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在有限的条件下,普通高校内部科研团队与科研人员对科研资源分配的竞争必将更为激烈。如何设定与贯彻这方面的资源分配原则,使相关学术资源分配既符合公正的要求,又能激发科研团队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者需要慎重考量的重要问题。就总体而言,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科研分配应以实际成绩为标准,而尽量排除论资排辈、领导意志等非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正因为资源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就更应该凸显出来。而更为重要的是,有限科研资源分配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科研团队及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普通高校的科研事业受到各方面不利条件的限制,本身就履步维艰,挫伤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无异于釜底抽薪、自断根基。这里所指称的“实际成绩”,一定要尽量采取客观的量化标准来加以认定,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观因素与不可量化因素的干扰。如此,才能实现广大科研人员真正认可的公正目标。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国家科研项目监理,过程论,监理机制,实体制约,程序制约,处理机制

目 次

引言:从863计划产生的过程看完善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涵义

(二)863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必要性

二、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主要目标

(二)有关可行性的现实基础

(三)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

(四)制度安排的难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五)法律层面的重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六)配套机制的盲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三、监理单位(专家组)与监理机制的完善

(一)监理单位的地位和性质

(二)监理单位的组成方式

(三)监理人员的选聘机制

(四)现状把握——问题与完善对策

四、监理的工作方式与程序制约

(一)专门技术性与监理的工作方式

(二)实体制约与程序制约

五、监理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机制

(一)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二)科研项目成果报告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三)成果转化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四)监理报告自身问题的处理机制

「正文

引言:从863计划产生的过程看完善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1]中国科技体制改革[2]乃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正是在这种深广的国际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

1986年3 月3日,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封信由王大珩的副手张宏通过私人关系转到了小平同志手中,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3月5日,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这样,才有了中国863计划的诞生。即由于科学家的建议和小平同志对建议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因而,这个宏伟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3]

“863”计划产生的过程,就是科学家和政治家心灵共鸣的一首凯歌,它奏响了中国高技术研究迅猛发展的强音。然而,这首凯歌产生过程中的诸多偶然性也促使我们进行必要的反思,我们完全有理由从此而认识到建立我国正常的、快速反应、畅通无阻的建言献策科学咨询机制的无比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有必要首先就完善有关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达成一定的共识——决策机制的专业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乃是今后我国必须为之努力的方向。

只有达成一定的共识,才能认识到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作出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决策,往往需要更多科学家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维度和层次的论证和支持。同样的道理,在具体的国家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之中,乃至在国家科研项目研发完成之后,对其成果的评价与转化,依然有必要重视这种机制的作用。简而言之,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强调的是以专家的视野为依托,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外部观察和监督为途径,以科学、民主、法治的程序机制为保障,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项目研发目标为目的。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以对863计划组织监理专家组进行监理的必要性分析为中心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涵义

所谓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简称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指依据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科研合同和科研监理合同等,由特定机构对利用国家科研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进行观察或者进行检查等形式,对其研发质量、进度、效率和效益等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决定或者建议的过程。

1、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由国家科研主管部门、研发承担单位、项目主持人及项目参加人员以外的第三者机构进行的外部监督制约制度。[4]

2、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依据是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科研合同和科研监理合同等。

3、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动态的、过程的监理。[5]

(1)首先是科技政策制定和科研规划阶段的监理。

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较长的周期性和科学产品的非物质性、不可重复性,决定了科研发展更多地应接受一个整体战略的指导。这种宏观指导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而必须奠基于科学基础之上。

无论是在科技政策和科研规划的预测阶段,还是在确定未来的科学研究目标的阶段,包括纲要—目标乃至长期、中期或短期的工作计划编制阶段,都要求适当的外力制约和监督。

图一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阶段概念图

成果评价与转化结题阶段

立项阶段

制定政策

编制规划阶段

「第一阶段

1、明确目的

2、整备相关体制

3、培养相关人员

4、制定草案

5、调整内部意见

6、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7、确定并公布政策、规划

8、确保推进体制

9、确保预算

「第二阶段

1、确定立项标准,制作立项指导纲要

2、公布项目申请信息,受理立项申请

3、组织专家评审,公布立项评审结果

4、确保经费到位,建立相应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

1、确定结题项目(收集信息、督促通知)

2、制作、公布结题评价程序

3、组织专家评审

4、公布评价结果

5、解决评价争议,提出政策建议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阶段任务

量变概念图

注:这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监理所得到的概念图。其中,用圆柱体来表示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阶段、立项阶段和结题阶段,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以揭示在这三个阶段中皆存在 “暗箱”过程(当然,这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于表示掩盖秘密的那种不正当的“暗箱操作”,而是按照事物的规律性简化了对外部展示手续的正当的“暗箱效果”),对于监理来说,即存在相应的界限——对政策制定和编制计划等领域加入的有限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较强的独立性;而用椭圆表示成果的评价与转化阶段,试图揭示其较强的公开性,但并不是意味着此阶段完全没有了秘密可言,只是意味着除了专利法和保密法所保护的对象外,基本上都应该全面地展示出来,具有较强的全面接受专业领域或一般社会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无论在哪个阶段,从其内容要求来看,实行监理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2)其次是立项过程中的监理。

在立项阶段,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目标在于保证以下原则的落实:公开、公正、便利。公正是监理的核心原则;公开是监理的基础原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公正原则的组成部分之一;便利则是监理的经济原则,它应当在优先保证公开公正二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是效率指标在科研项目监理中的体现和要求。

从实际运作状况来看,立项过程中的监理亦应该包括防腐败监理,要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检查机制,纠正立项之前不公开,立项过程不公开和立项结果不公开的一系列做法,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的惩戒措施和奖励机制,并通过论证过程的公开性、禁止单方接触的原则、禁止财物交接和评审保密等相关机制的建设,充分体现和确保公开、公正和公平的价值。

(3)接下来是项目实施的监理。

实现项目建议书或者科技项目合同中设立的科研目标,不能仅仅依靠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报告书进行评审和验收,时间控制和投资控制的监理目标一旦失去,质量控制也只会成为空话。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全面监理是科研项目科学和社会经济效果的必要保证。项目实施监理的内容包括: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达到的技术、经济、质量指标情况;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

(4)最后是项目验收和成果转化的监理。

在项目验收阶段,首先是公开验收信息:(1)项目结题报告的提纲和要求;(2)科研成果鉴定的方法、内容和程序等指导性原则;(3)科研成果鉴定验收的结论;(4)通过验收的科研成果本身。

在成果转化阶段的监理,与前述科研项目研发的各个阶段的监理相比,应该说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其属性来看,与其说是监理,倒不如说是跟踪观察,以便为后续的科研项目研发提供反馈信息(feedback),完成不断完善的政策循环过程。[6]

4、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合乎目的性。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监理、经费使用监理以及人员选拔、任用监理三个方面。[7]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监理,直接或者间接地对一些相互协作和相互交错的行为进行调理,避免抵触;对抵触的行为进行理顺,使其顺畅;对相互矛盾的权益进行协调,避免冲突;对冲突了的权益进行调和, 以确保研发方不至于逾越预定的、合理的界限(行为准则),委托方及时修正不合理的要求(目标合乎规律性),最终达到最佳的研发目标,实现最大的效益。

5、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对象是利用国家科研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

图二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三大任务

将监理的对象、过程、内容、结果予以公布接受相应科研主管部门、研发单位乃至社会的监督

经费使用监理

人员选拔、任用监理

目标监理:结题

定性:标准公开

定量:指标明确

综合:客观公正

履行说明理由的义务和职责

选拔程序、惩戒和激励乃至管理机制、团队精神+动态过程

(二)863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98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获得批准。从而在我国揭开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高技术研究的序幕。

1、初期目标

在中央批准 “863计划”的同时,决定拨出专款100亿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情出发,我国在较长时期内,还没有条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全面大规模地发展高技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同发达国家开展争夺高技术优势的全面竞争。因此,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下列目标:

(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3)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

(4)为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高技术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它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2、主要特点

中国863计划除了具有行业新颖、人员年轻、科技含量高、系统复杂多样、智力密集、研发周期较长、所涉及的领域宽广、评价标准各异、参研单位和人员众多、对实践经验要求高等高技术发展计划一般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独特的特点:

(1)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发展计划,确定了相当有限的领域和目标,而且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部署。

(2)在高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虚心学习国际上的一切有效的经验和先进技术,积极倡导国际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交流和合作。

(3)863计划施行政府主导,同时鼓励企业的参与。

(三)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必要性

1、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有助于克服影响科研项目研究的不确实性。

由于人类的内在弱点和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决定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总是难免这样或者那样不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事的情形(不确实性)。要排除这种不确实性,就必须在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导入相应的制约和激励机制。这种制约和激励机制,便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制。

国家的职责在于制定有关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具体操作的规程,建立和健全有关监理的运作机制和具体监理的标准;监理单位则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程,尤其是要按照“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合同书”以及各类具体的“国家科研项目合同书”,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的监理。

2、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有助于确保有限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用。

新时期高技术研究项目的一系列特征表明,依然援用从前那种统制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国家科研项目研发的新需求。

国家科研项目往往都是投资大、难度高、周期长、知识密集、风险高的系统工程,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说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的投资与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不协调,需要我们特别珍惜和慎重地使用相对有限的经费,确保收获最大限度的科研成果。[8]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这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这是现代中国人必须承担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医学 研究生教育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52-02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增长,其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1]。正是这种规模的迅速扩大直接引发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危机”,并促使人们深刻反省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关注中国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的问题[2]。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密切相关,而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也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本文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思考,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1 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特点

1.1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与特点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各环节的总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为保证质量,对培养对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论文撰写及答辩等诸环节采用的特定的培养方式的总和[3]。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实质和关键环节,是沟通宏观与微观教育改革的桥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先后掀起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其发展趋势和特点表现为[4]:课程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课程涉及的学科内容日益更新;课程的教学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课程目标的定位日益拓宽;课程理念日益全球化。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特点则表现为:一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关注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的一体化;三是关注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均衡性;四是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五是关注教学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六是关注道德、情感、态度、人性关怀、价值观教育;七是关注课程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全球化。总之,课程改革日益朝着课程的人性化、生活化、乐趣化、整体化、弹性化和个别化发展[5]。

1.2 我国课程改革的做法与特色

在世界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国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模式的革新、课程结构的调整和课程目标内容的创新上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部在高等教育“十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建立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方向,引导了中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6]:一是拓展了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更新了课程教学理念,注意与国际接轨;二是探索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和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三是调整了课程类型,延伸了综合课程,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加强了选修课程,注重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交流,适当革新了课程结构中的相关比重,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均衡性特征;四是课程内容融合了更多的道德和人文教育;五是教材开发上打破“一纲一本”的划一局面,实行了“一纲多体”制;六是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师生角色与地位的转变,重视了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七是探索了新的课程和教学评估体系。

2 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

2.1 国外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医学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人才的主要渠道,西方医学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专业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系统、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以角色为基础的专业化课程设置是国外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最突出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角色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以培养不同类型的医学专科人才。(2)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国外各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常常考虑到研究生招收对象的特点,根据社会需要、人才需求来设计和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3)课程设置的人文化:多数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拓宽了医学的教学范围,注重人文科学的内容,开设多元文化相关课程、伦理相关课程以及与医生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等极富特色的课程设置;同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选课,以培养宽厚的人文基础。(4)课程设置的特色化:这些具有特色内容的课程也使得其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极富特色性。

2.2 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其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辨证思维从事护理研究,满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2)重视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不少国内医学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在学分比例上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可见其极为重视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其课程设置比例过重,也削弱了其他核心课程的学习。(3)强调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除了4~5门学位课程以及专业理论课、必修课外,基础理论课程授课时数大约为总课程时数的25%,这与我国硕士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较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关。(4)突出课程体系的创新性:针对研究生的特点,近年来很多医学院校组织各学位点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除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基础课外,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以突出其课程设置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同时加强课程配套教材建设,选编结合,积极引导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以及时跟踪学科前沿, 开拓研究生视野,建立起以学科的核心课程为主体,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讲座为配套的课程体系,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7]。

3 对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3.1 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

国内外医学研究生教育成功的经验显示,研究生课程基本采用模块式设置,以体现系统知识教育的完整性。如我国现行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就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每一模块都有其承载和必须传达的课程内容。一些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提供了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提高医学人才高级实践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为其进一步解释、发展和建构新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方法提出了学术性的指导方向;跨学科和非专业的支持性课程,是扩展研究生视野、提高其综合科研和实践水平所必须的内容,现代医学发展已呈现出高度的专业化和高度的综合化相结合的态势,一方面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化,纵向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各专业、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就要求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关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的发展及跨学科综合课程的设置;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级研究离不开先进工具和方法的支持,因此,外语、计算机及文献检索等内容也必不可少。上述几大板块构成课程设置的体系框架,但它并非要求所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都如此,这种完整性是相对的,它允许各院校、各专业根据自身资源和特色进行调整和补充[8]。

3.2 突出课程设置在内容上的前沿性

新的课程体系要能够及时反映医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保持课程的先进性,重视和加强教材建设,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和编写国内高级教材相结合。课程内容要以本学科各专业领域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为导向,凸显课程设置的研究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具备高级实践和科研能力。在构建体系化课程模式时,要多设立一些跨学科课程,以供研究生选择,使其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医学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改革的步伐要快一些、比重要大一些,尤其是公共政治课的教育内容要融入学生的道德自律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

3.3 体现课程设置在知识覆盖面上的丰富性

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是课程设置的标准之一,所谓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课程意义的层次和课程的多种可能解释”。医学研究生课程在纵向上与本科课程存在紧密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意味着重复或加强,而是将其向深度拓展,研究生教育更关注课程在高深层次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思维角度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9]。同样,虽然在研究生课程在横向上与本科课程也有衔接,但这种衔接要体现课程向广度扩展,具有丰富的理论发展,激励学生挑战既往知识结构和内容,敢于对存在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索。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硕士和博士课程也应体现纵向和横向的层次性,与培养目标要求一致。尤其是时展到今天,医学基础学科的大厦已经建立,而相邻学科的结合大多是空白的,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往往来自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为此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现代医学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科课程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10]。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合理架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制定具体的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在课程安排方面,除保证学位课程课时之外,优先考虑前沿课程,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活跃研究生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大中.关注博士生培养中的“过度教育现象”.文汇报,2005年4月6日:第5版.

[2] 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3:10-15.

[3] 杨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289-290.

[4] 瞿海东.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1:50-58.

[5] 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7.

[6] 阎光亮,刘莉,刘悦.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9.

[7] 罗琳,王国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28-29.

[8]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D].2006:95.

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现代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为主的学术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大学管理制度深入发展的现实面前,由于学术观的理念认同、大学运行逻辑、学术责任保障机制等因素的负向影响,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学术责任已存在各自内部结构、彼此关系定位失衡的弊端,为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厘清学术责任观、以学术自觉实现学术自律、制度上设计教学学术性操作、管理运行环境改革等解困措施,有力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协调与整合。

高校是一种以学术为根基的知识共同体与组织机构,作为其中发展主体的高校教师,结合现代大学职能要求,主要承担着教学责任、科研责任和社会服务责任,就学术特性而言,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最为主要的日常学术责任。一方面,对学生发展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教学便也成为教师的主要学术职责,另一方面,随着大学功能的扩展,科研在大学组织活动中占据了日益重要位置,大学教师作为专业学术研究者的价值日渐突显。在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背景下,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学术特性及关系定位,并通过制度创新协调教师的学术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失衡——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结构与关系定位

从西欧中世纪大学人文主义为主的教学开展,历经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并崇尚“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大原则,大学组织制度的创新进程也不断影响着大学教师的角色,大学教师的责任也出现多元化趋势,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担负培养人才的职责,而且也是研究者,担负着科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上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大学教师应有的学术责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在大学组织运行和教师业务开展的实践中,随着学科专业日益分化、大学教研管理及建构不断改革,教师学术角色内部、之间也产生了必然冲突,相应大学教师学术责任已经呈现程度不一的失衡趋势。

(一)教学责任的失衡

依托专业平台,凭借知识积淀,仰仗人格魅力,以课堂内外的教学与指导培养人才,理应是大学教师教学责任的最大特点。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教学工作始终都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工作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在大学教育扩张同时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历史使命下,传统的大学教学行为,总体上看已呈现教师失责、失范的问题。

从教学理念上,教师教学科学性、现代性不足。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的相对独立、学生的毕业分配等因素,均使得大学教学以知识以本位、以应试为特征、以分数为指标的理念较为突出,现代市场体制下,学生最终需要接受社会的筛选与评价,大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呈现综合化,已逐步趋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为特征、以胜任为指标的时代特点。而当今大学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启发和方法引导,只关注学生课程学习、少注重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理念仍有很大生存空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善于学习、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大学教学理念还未能完全树立,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理应更强地体现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产生思想上。

从教学实施上,教师教学适应性不足。适应学生与适应时代是大学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较普遍地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上更新不足,知识体系流于一般乃至滞后僵化,书本知识较多,实践训练较少;教学方法上灌输大于参与、结论多于问题、继承大于创新;教学评价上共性标准多于个性体现,课外的教学指导、教学反馈与学生信息跟踪更是较为稀缺等。上述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风气与学习状态,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从教学规范和境界上,教师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大学教学不仅以科学为基础导向,也应重视人文气息的树立,教师的教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责任都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息息相关,育人的责任也是大学教师教学必须顾及与履行的学术要求。由于社会功利思想、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一些大学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教师应当负有的责任,上课不备课者有之,任意压缩课时和教学内容者有之,教学严重依赖多媒体课件缺乏活力者有之,教学态度不严肃者有之,只教书不育人者有之。大学教师这一层面的学术责任缺失,其危害是严重的,既不利于学生、学校和社会,也有损教师职业形象,“师道尊严”与大学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受到严峻挑战。

(二)科研责任的失衡

科学研究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大学不仅应向学生传授已有知识,还有创造知识、创造未来新文化的任务,这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根本标志。无论是大学学科改造与建设,还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都离不开大学教师为主体开展科学研究。当科研在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和频繁,与之对应的科研责任也是一个值得认真审视的问题。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责任主要包括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责任、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责任、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关注学科前沿的责任以及维护学术自由与规范的责任等。在生成中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当前大学教师科研责任的失衡也不容忽视。在科研定位上,功利性较为突出。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立足现状,发现问题,生成思路,建构措施,对知识的更新与再造,研究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但理应的沉潜、持续甚至甘于寂寞地开展教学课题与研究,对很多大学教师来讲却并不突出,应付专项检查、职称评审等即时、现实、功利性目的占据多数,在总体上,研究积累的过程性与连续性不足,是制约很多大学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问题。

在科研实施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失衡。往往呈现大的理论研究过多、重复性结论过多,小切口问题关注有限,可操作、创见性实施策略有限的弊端,马克思曾说过,“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多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因此科研的实际应用价值、影响力与辐射力,也是大学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学术责任理应关注的问题。

在科研规范上,滥用与失范已经不容忽视。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学行政资源和高级职称教师掌握的科研资源较为突出,利用资历、职称、地位等优势,滥用学术自由权力,已经产生了必须正视的学术失范现象。同时大学内部的学术不端行为逐渐增多,侵占、抄袭、剿窃他人学术成果,修改实验数据造假等行为已经受到学术各界强烈关注,这严重地导致了学术规范的底线下降,影响了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应有声誉,学术自由权利的“自我丧失”危机也已呈现。

(三)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失衡

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学术性组织,大学以其智慧资源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同时也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从大学组织的运作机制来看,大学的责任主要由教师来承担,教师通过履行教学与科研职责来实现大学对社会与学生责任的承诺。教学或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大学科研活动不仅要完成独立的研究任务,还应服务于教学或人才培养工作。但理念的“应然”追求并不等于大学组织行为的“实然”现状,实践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时常表现为教师相应学术责任之间的冲突与失衡。

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教研角色分离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既表现为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高校学者应当负有的科学研究、创新知识和维护学术自由等责任,只满足于教好书,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或认为科研对教学更多具有的是“挤占”、“冲击”作用,也表现为教师从事科研过程中,并未及时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以研促教,实现教研相长,而是“两张皮”的教、研活动方式,正如,曾任文理学院院长并对哈佛大学改革起重要作用的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科研和教学是相互补充的,大学等级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提供新的思想和启示,其教学水平是难以提高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科研水平进步和创新意识发展。

另一方面,大学教师重研轻教的学术责任失衡现状有愈演愈烈之势。涉及管理体制、激励导向、评判标准等因素,大学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日渐被边缘化,相应的学术责任意识也趋于淡化,教学投人与科研投入日益失衡,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发展负起真正责任、把足够精力投人一线教学的大学教师由于“可贵”而变得日益“珍贵”。

二、归因—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理念与路径分析

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运行逻辑与外在环境的双重制约,深人分析学术责任失衡的原因,同样必须结合大学教师发展坚守的学术责任理念与赖以维系的制度环境等因素。

(一)内在运行的角度上,教学与科研的各自责任失衡,主要归因于学术观的理念因素

唐纳德·肯尼迪在其《学术责任》一书中,把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归结为培养的责任、教学的责任、指导的责任、服务的责任和研究发现的责任等。大学教师在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学者、作为教师等不同的角色背景下,在享受学术自由权利的同时,应当自觉、全面地履行自己多元化的学术责任。简而言之,学术责任理解多元化、学术权利与学术责任义务结合化,应是现代大学教师从根本上必须树立的学术观。对这一理念的偏差认识,进而实践,必然导致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各自责任失衡。

大学教师有结合自身特点,在合理制度环境下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自由权利,但一些教师只过多看到自身应该享有的学术自由权利,而没有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意识,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学术责任以及必要的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理念并未完全树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术责任的缺失。如教师教学有自由选择教法、灵活运用教材与组织教学等权利,但同时必须担负足够精力投入、学生指导、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等责任;教师科研有自由地探索真理、课题选择、观点发表、调研自主等权利,但同时必须承担研究诚信、进程规范、社会反思与批判、独立负责的科研责任,既要服务社会,更要引领社会。以上问题内化到教学进程与研究实践中时,一旦产生并形成一种学术思想的惯性,教学内部与科研内部的各自责任失衡现象,便有了观念的背景源头。

(二)关系定位的角度上,教学与科研的责任分配失衡,主要归因于大学运行逻辑、学术责任保障机制因素

教学和科研两种学术责任理应是并行不悖的,然而现实中的教学与科研仍是难于平衡的两翼。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方面,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客观上的不同特性与模式。依托教学进行人才培养,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滞后性的特点,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其效果难以在短期内准确衡量,只有在学生服务社会、展现自我价值时才能更多显现;而科研往往有着立竿见影的效用,特别是得到资助的科研项目及能直接指导教学、服务社会的科研成果,经济效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市场经济观念与大学运行逻辑的适度结合,带来学术利益的最大化,直接影响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学术责任的协调。 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学教师确实存在着教学与科研任务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冲突,但更应看到,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必须有赖于一系列制度支撑,大学制度对教师履行教学责任保障机制的缺失,以及一些倾向性的管理政策导向,制度性地加剧了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责任的冲突以及教学失责问题的产生。在遴选教师、学术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与大学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诸多事务中,谁也无法否认科研数量、成果级别、认可程度等指标的重要甚至关键,特别是那些急于发展其研究职能的大学,研究上的成功始终被看作教师职务晋升的“试金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985工程”和“211工程”战略基本上是同步推进的,但后者强大的示范效应与国家大量资金投人,使许多大学在规模扩张后对科研的强调远远超过教学,学科建设、基地评审、质量评估等都以科研成就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使大学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向科研工作倾斜,通过量化“转移”,科研压力又体现在每位教师身上。尽管高等院校习惯上都要求教师更重视教学,提出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心”“教学神圣”等学术理念,但结合政策与管理导向,涉及到每位大学教师的自身发展,其衡量学术的尺度却很少考虑教学,或者教学的效果、质量评价指标功用难以得到真正看重,而是更重视“研究、发表和出版”。以上因素都影响着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在关系定位与分配上产生失衡。

三、协调与整合——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和谐提升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学与科研成为高校教师衔接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桥梁,其学术责任同社会也与时俱进。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和储存知识,而且要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因此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整合其结构,既是更好地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教师显露个性、施展才智、自我实现的主观需求。总体来说,应围绕“教师个体一一制度保障”的有机结合,通过主观自觉与客观促进实现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的和谐提升。

(一)大学教师对大学学术责任的认识应进一步厘清

大学教师只有学问与人格并重,具备高深知识、独立人格、高尚人格,才能担负起学术责任。首先,是作为教师应当履行的核心责任——对学生和教学的责任。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教学、学生指导和学科建设等责任。既要把足够的精力投人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门知识,了解人生的责任和意义,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是作为学者应当履行的学术责任一一科学研究的责任。开展研究和选择课题要考虑社会需要,对社会负责,发表研究成果,要考虑研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对科学负责。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方法投人研究,独立负责地评论各种社会问题,对不符合社会良知的价值加以质疑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同时必须遵从起码的研究伦理与规范,大学教师只有遵守学术规范,做到正直和诚实,才能担负起学术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倡自律,以学术自觉实现学术责任协调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理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大学师德价值既体现在教师人文精神,教师职业的诚实、尊重、爱心、良心、责任感等,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又体现在教师道德意志,保证教师在任何情景下遵循职业道德行事,自觉作出道德的选择,通过主观、内在的道德自律境界,达成道德自律,自觉实现教学与科研学术责任的协调。

(三)重视并设计教学学术性操作,实现制度激励

除了主体性的一线教师,高校管理者与政策设计者也应意识到,大学教学活动自身具有的学术性是更加不容忽视的。传授知识与探究、创新知识一样都是大学对高深知识的操作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独有的个性与创造性,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接近于学术研究评价,而不是仅仅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量化评定。过去教学工作之所以得不到应有重视,很大程度上源于绝大多数教师往往把学术等同于研究,把学术的价值理解为单一的知识创新,高校长期局限在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争论,没有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应有高度,以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投人得不到与科研成就同样重要的评价,这是造成当前教师不能真正潜心本科教学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制度与政策导向层面,必须加强教学学术性操作。一方面建立多样化的高校评估标准。对于一流名校,既要重视对科学研究的评估,又要重视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同时还要检验科研与教学的协调程度,如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的结合状况等。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予以聘任,这一规定的落实情况还要继续加强督导;对于一般地方本科大学,则重点评估教学质量与改进、教学规范情况,并把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继续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使各类高校把工作重点和师资力量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来。

另一方面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激励在教学工作一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教师晋升、评审标准中强调教学重要性一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有效性评价,尤其应把教学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效作为与科学研究成果同样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增强教学学术研究以及教学创新性的评价比重,将教学研究论文、出版的教材和课件,以及所获奖励等作为教学学术评价的重要内容,激励教师在注重专业科研的同时注重对教学研究与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

(四)探索教学与科研协调的管理运行环境

实践中,我国大学一般将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截然分开,科研部门与教务部门分别负责科研与教学的管理和任务分配,基层院系据此设置了教学与科研管理机构,二者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属于大学组织内部传统的“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大学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传统的大学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尤其是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导向作用逐渐减弱,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以及教师教学失责问题逐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