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

传统文化市场化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化;传统文化;断裂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79-01

一、淄博传统文化资源概述

淄博市位于华东地区,山东省的中部,是山东省的第三座省辖市。淄博市三面环山,城市山水环境优美,同时,淄博也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一)以蹴鞠发源地为代表的齐文化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临淄作为齐国古都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化古都,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有关蹴鞠――足球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和《史记》中,《战国策》中描述了战国时期,蹴鞠运动就在齐国都城临淄非常流行了;《史记》中记载,蹴鞠当时已经作为国家军队训练士兵的重要体能和技巧训练项目了由此可知,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临淄。2004年7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亚洲杯开幕式上郑重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一个叫临淄的城市。”

(二)以聊斋文化为代表的小说文化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其著作《聊斋志异》就是在现淄博市淄川区这片土地上写成。《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这部著作通过对鬼狐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通过对小说人物的艺术塑造,作者表达了对当时所处时代的不满和批判。由蒲松龄结合淄川方言、改编《聊斋志异》所创造的聊斋俚曲自清代以来一直广受当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在淄博市蒲家庄一带,每逢正月十五都会有俚曲的演出。聊斋俚曲同《聊斋志异》一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社会矛盾以及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广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在民间广泛传唱,成为淄博地区一种特殊的艺术活动。

(三)以陶瓷制品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文化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从历史考古遗迹来看,淄博制陶可追溯到公元前5100年,到南北朝时期,实现了由制陶业向制瓷业的跨越,至清代,淄博陶瓷业迅速发展,淄博博山地区被誉为“瓷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淄博高档陶瓷进入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艺术陶瓷也常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因此,淄博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瓷都”,其陶瓷制品和琉璃品在造型和装饰上都有较高水平,广受国内外欢迎。

二、市场化与城市传统文化的断裂的原因分析

市场化经济强调一种快速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必然会出现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文化发展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淄博市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没有城市自身特色以及不重视传统文物保护的现象。

(一)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是文化酝酿、产生和延续的前提条件,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造就和保护这个城市文化的必然要求。淄博市是近代以来工矿业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工业发展的历史较早,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当前淄博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发展的带动,而淄博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淄博市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过度重视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古人所赞美的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就会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传统文化的断裂。

(二)城市规划过于单一,缺乏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创造力

城市规划,是指保证城市各项建设事业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城市数量众多,但是我国城市规划一直存在着千面一城的问题。淄博市虽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城市,但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占据了大部分城市空间,因此城市规划也存在着城市规划过于单一的问题。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合理的城市规划应当凸显出本地特有的文化和特征[2],但是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却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每个城市都是马路、广场、写字楼、居民楼等建筑,属于本地特有的文化特色在城市规划中销声匿迹,城市没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城市发展中就没有自己的文化创造力,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竞争力。

(三)单纯追求GDP发展,不注重城市历史文物保护

历史文物是城市发展的产物,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轨迹,历史文物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业之外,还不断进行土地开发,使大量的历史文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被破坏。另外,每一届领导的上台都会有自己关于该城市发展的相关设想,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的设想,展现其工作能力就必须通过经济增长的成绩来展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的现象。

三、小结

在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不可避免的会对城市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甚至造成城市传统文化的断裂。淄博市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文化名城,在当前的市场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城市传统文化断裂的现象,因此,分析市场化进程中城市传统文化断裂的原因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精神支持

一、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若想得到正常的运行,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给予高度的支持。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人发展而言,人们只重视西方的文化,完全忽视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只有西方的文化才能给予支持。因此,本文对当下的市场经济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传统文化精神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国最重要的民族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品质。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遇到多大的挑战,中华民族都可以生生不息,并立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其原因只有一个,中华民族人民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人们若想具备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为自己的命运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不断的奋发向上、不断的开拓进取、不断的创新进步,自身才能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对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特别的精神遗产,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使我国早日成为强国之一。

三、科学性的利益观念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科学性的利益观念。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利益的取舍问题保持一种谨小慎微的处事态度,尤其是在获得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必须保证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2]。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处理利益的关系时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赋予“利”、“益”二者正确的定义,“利”是指我国封建社会下统治者自身的利益,“益”是指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二是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利”与“益”的关系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坚守结合统一的原则;三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市场经发展中的利于益应有更加广泛的理解,确保社会中的“公正”、“正义”可以永存。

四、整体利益的思维意识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整体利益的思维意识[3]。因此,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重新确定整体利益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整体利益是指统治阶级自身的根本利益,而现代的整体利益是指所有劳动人民自身的根本利益,只有提高社会的整体利益,才能提高自身的根本利益。二是重新建立整体利益的认识,大多数的人们都会认为整体利益就是经济时代计划下的产物,而在现代的社会经济市场发展中,就必须消除这种观念,因为只要健康的体制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三是将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价值观念与整体利益进行有效的融合,对于儒家而言,“义”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行为,向往着整体利益之上,而对于墨家而言,“义”是指“兼爱”,爱国家,爱万民。

五、和合的意识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和合的意识。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人们在处理彼此之间相处的问题时都必须遵守“和合”的原则。因为“和合”的观念既是一N主观的简单愿望,又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客观需求。对于现阶段的人们而言,对于人际交往关系要秉持着在新的利益驱动下坚守“和合”的原则[4]。因此,和合的意识有如下三点表现:一是自然与人的和合;二是社会与人的和合;三是人与人的和合。只有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社会与人进行有效的和合,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尽管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中,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仍延续至今,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还能提高经济市场的相容性。对于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而言,不仅要融合传统的文化精神,还要分析并掌握西方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将中西方的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并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3,04(01):5-15.

[2]栾淳钰.论文化产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互促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6,02(06):50-55.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冲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30 多年的计划经济政策。此后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1992 年党的十四大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到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是有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积淀,不置可否的是: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因素曾与我国的计划经济相适应,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应运而生和不断建设,传统文化中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部分渐渐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障碍,传统文化摒弃掉了一部分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容的因素,获得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1.1 平均主义到“先富帮后富”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平民百姓中,“均田”“均富”“均贫”的思想弥漫。孔子的名句“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妇孺皆知,这种平均主义的思维方式代代传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人们对平均分配产生了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平均主义的计划经济政策给经历了封建压迫、外国侵略以及绵延战争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使得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平均主义思想产生的进步作用是因时因地而论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平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在人们的内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平均主义的束缚逐渐体现了出来: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个人的努力与报酬出现脱节,某些人还会因自身物质条件较好于他人而存在心理包袱,等等。在市场经济运行阶段,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帮后富”思想受到人们青睐。“先富帮后富”思想意味着允许物质分配上的差别,人们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率先实现富裕,再带动周围的其他人一起走向共同富裕,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思想也不再受社会追捧。

1.2 “重义轻利”到“义利统一”

义一般是指道义,强调尊重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即公利。利在狭义上指物质利益,广义上包括一切功利。义利观早在古代西周时期就已经萌芽,但作为理论形态的义利思想则是在春秋时期才出现的[2 ]。在中国古代各类思想争鸣中,重义轻利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孔子在义利之间主张着“君子义以为上”,孟子主张着“去利,怀仁义”。西汉的董仲舒对孔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自西汉时期起,儒家思想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便逐渐发扬光大。历史发展到市场经济运行时期,人们正当的自我利益最大化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的“重义轻利”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正如邓小平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 ]人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又照顾到公共利益,“义利统一”就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

1.3 “随遇而安”到积极进取

“随遇而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指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感到满足。庄子有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朱熹在其书《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尽心下》中谈道“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于外,不以富贵而有动于中,随遇而安,无预于己,所性分定故也。”在古代社会,百姓们安贫乐道,对自己当下“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感到满足。这种状态有利于社会统治的稳定,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这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分不开的。但是“随遇而安”的思想容易流于懒惰和庸俗。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无论人们是否愿意,都必须开拓进取,参与到各类竞争中,否则将会失去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积极进取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能得到发挥,这便是对传统文化中“随遇而安”思想的积极突破。

2 市场经济在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促进下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取得发展和完善,这得益于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作为无形的力量对其加以促进。这正印证了马克思所提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传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 ]

2.1 市场经济建设受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指引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崇尚“和为贵”和“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必定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使之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否则市场经济将难以为继。和谐思想表现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就是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其一,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二,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难免出现各市场主体间的摩擦。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人和人之间的“和为贵”思想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消除信任危机并保持融洽关系,更好地进行经济活动。其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天的关系是和衷共济的,重视在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当前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就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充分体现。

2.2 市场经济环境受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熏陶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诚信。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言:“言不信者,行不果。”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诚信思想几乎关乎每一个人。其一,诚信思想成为当代公民认同的道德原则。诚信思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人们具备着良好的诚信观念,能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若每个人都能遵守诚信,将大大增强人们参与竞争合作的信心,还能降低市场交易的风险和代价。其二,诚信思想成为市场经济主体活动的行为准则。企业家和企业要努力树立信用,生产的产品要明码标价、货真价实,否则会影响其销售,更严重会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当前中国坚持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法治化道路,正在不断完善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努力从根本上铲除失信行为,这将更加有力地保障市场经济环境的健康有序。

2.3 市场经济发展受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鼓舞

自强不息精神最早记录于《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述而》中有这么一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告天下》中也有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是:人的一生会遇到重重困难,所处的环境不会一帆风顺。但是要永远坚持不懈地努力,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强不息精神从古到今代代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姿态。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秉承自强不息精神,追求提高自我能力,寻求激烈竞争中的一席之地;企业不断改进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优势。虽然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够完善,同时还面临着激烈的全球竞争。即使面对经济发展中再大的风险和挑战,也要坚决靠自强不息的精神,顽强拼搏,努力突破重重困难和障碍,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2.4 市场主体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现代管理智慧

在市场经济中商场如战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行业竞争群雄逐鹿,市场主体要想在经济活动中作出正确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大量现代管理智慧。兵家的孙子提倡“知己知彼”,就是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解透彻,才能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取胜地位。“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就是讲市场主体要根据敌情而制定战略战术,在经营活动中灵活多变,做到“先谋而后事”。道家最为核心的就是“无为”思想,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认为“无为”思想是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境界。管理者要做到不大包大揽,面对有才干的员工,不要干预他的具体事务,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这样反而可以使企业充满发展活力,以较小的管理投入获得较大的管理效益。除此以外,《中庸》中“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观点,《墨子・亲士》中“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观点,都指出了人才的重要性,依然值得各类企业加以学习。现代企业注重人的因素,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都是对这些观点正确性的证实。

3 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现存冲突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在继续,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还未完全消失,这些消极因素与当前市场经济中的某些新观念相冲突。因此,必须要重视这一冲突现象,这对逐渐认清传统文化中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糟粕部分,继续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1 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型政府”观念与传统文化中“官本位”观念存在冲突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摒弃人治思维,树立法治意识;摒弃特权思想,树立服务理念。但现实情况是,政府职能转变仍有不少阻力,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仍在社会中弥漫。中国的封建专制时期长达2000 多年。封建专制期间的社会阶层结构划分有“士农工商”的说法,显著特点是官贵民贱、官尊民卑,即取得官职的人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利,这体现了浓厚的“官本位”观念并延续至今。这些“官本位”观念与当前国家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理念格格不入,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

3.2 市场经济中的法治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人治观念存在冲突

“把经济的和政治的、宗教的和道德的、民政的和军事的许多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最明确无误的文化特点。”[5 ]这种文化特点就是指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的人治观念,即国家的君主或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习惯用个人的意志来解决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法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用来反对个人权力过分膨胀而对他人的侵犯。在法治经济中,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保障,可以自愿、平等地进行商业活动。而传统文化中的人治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专断性,这是目前制约市场经济法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原则与传统文化中的“重公轻私”观念存在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与“私”的观念总是蕴含着褒贬意味。“公”往往意味着高尚和先进,“私”往往意味着狭隘和片面。这种“重公轻私”的观念延续至今,使得国内的民营企业不能享受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原则。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很容易受到国有企业挤压,特别是“当市场受到波动和价格控制的时候,就使得民营企业处于一个不利的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它往往最先受到打击”[6 ]。并且还容易忽视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比如民营企业在受到产权侵害时难以找到有效的救济途径。最近一段时间,个别人甚至发表了一些怀疑、否定民营经济的言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等,这些观点违背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原则。

4 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7 ]中国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且没有中断,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能够与时俱进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面前似乎显得先天不足,某些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观念存在冲突,但仍要尊重历史的积淀,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契机,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而建立名符副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1 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

其一,中国的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而来,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否定。例如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核心的集体主义观念。中国自古就有宗法血亲制度,本人认为这是集体主义观念的渊源。在集体主义观念作用下,中国的各类政策决策迅速且容易被人们接受并执行,降低了不少组织管理成本,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集体主义观念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可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保障市场经济的顺畅稳健建设。其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是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西方国家价值观念。一些西方国家大力宣传“西方中心论”,认为西方价值观是优越的和“普世”的,他们在文化交流中推行着文化霸权主义,甚至一些国家试图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面对这些文化交流中的阻碍,要坚决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有裨益的积极因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同西方的错误思潮做斗争。正如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8 ]其三,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商品拜物教客观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市场经济中的缺陷,要坚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如勤劳节俭、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等人格操守箴言,这与市场经济追求物质利益并不矛盾,且在防止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斗争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净化中国市场经济的经济氛围,对于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深远意义。

4.2 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自身的经济效益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化道德谋略关系

许多经济学家都预言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认为商业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就将会失去发展所需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特别是传统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祟尚道德诚信,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汲取儒家伦理精华,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道德

现代营销道德必然继承和发展传统道德,我国传统道德的根基是儒家伦理。实践证明,儒家伦理核心“仁义礼智信”是当代市场营销之道。(1)树立以“仁”为内核的市场营销理念。子曰:“仁者,爱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不以仁心对待顾客,顾客何以仁回报?(2)建构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准则。儒家伦理强调先利后义、见利思义、以义求利,主张“取之有道”,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不义之事。 “义利合一”追求的是企业、顾客、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既要赚钱又要讲友谊,既重经济交流,又重社会效益。(3)建立以“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规范。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协调人际关系,就不能立身处世。当代商战也应遵守礼,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实现互利双赢。(4)确立以“智”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儒家伦理认为“智者,才智” 、“待物为智”。强调对万物的认识依赖于智。在当代,在制定营销策略、预测市场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开展人才竞争等市场营销活动中 ,无处不需“智”。(5)遵循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原则。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伦理认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焉。”“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鄙视那些不诚信行为: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广告虚假、售后服务质量差。

二、柔性营销超越刚性营销,在营销中要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

商业企业创品牌的途径,一半是增加科技投入,另一半则是增加文化含量。在市场营销史上,以物质为基础的刚性营销曾经起过决定作用,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刚性营销必须要与以文化为基础的柔性营销结合起来,而且柔性营销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接受方式,在品牌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如白酒包装可以巧用古人名诗,体现地方特色,集书法、品名、诗词、印章于一体,包装得古老、朴实、浑厚,给人以返朴归真之感,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的意境和韵味。各地可以利用本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开展经贸活动。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洛阳牡丹花会、张家界森林节等,通过举办文化经贸节,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文化双丰收。“红豆”是江苏红豆集团的服装品牌和企业名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情感魅力而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提起它,人们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孔府家酒是孔圣人的家乡酒,一句广告词“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勾起无数人对家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追源。

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随时调整和丰富当代市场营销谋略

在当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我们应汲取中庸哲学的精华,随时调整和丰富营销谋略,获得最佳经营效益。第一,实现互利双赢,和谐营销。中国人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看重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现阶段有些商业企业仍存在“重市场轻生态”的观念,经销一些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产品,因此,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引导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不按规律行事。从市场竞争战略的调整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的实施,都要求适应、适时、协调与和谐,获得最佳经营效益。在竞争策略方面,贯彻“和为贵”的思想,避开竞争的锋芒,与竞争者互利双赢。“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记载“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孔子兵法》也主张“上下同欲者胜”。第二、尊重顾客需求,以“人”为本。《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当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表现为:“顾客需要什么,就卖什么。”“能卖什么,就制造什么。”而不是陈旧的营销方式所表现的那种“能制造什么,就卖什么。”顾客是上帝,以顾客为中心是市场营销的主题。第三、做到“知己知彼”, 求“变”创新。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要先发制人,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握时机要“疾如风”、“动如雷震。”同时,要勇于求“变”创新,《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行,能因故变化致胜者,谓之神。”经营者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其次,成功的企业家要做到“知己知彼”,正确把握企业内外部信息,才能“百战不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不可取无鬼者,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故之情者也。”

四、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国的关系营销

从关系而不是其他途径参与社会(包括市场营销活动),是中国人的自然取向,具有必然性,因此中国的市场营销一开始就是关系营销。传统的交易营销,交易双方必须同时从一项交易中得到利益,而关系营销中,并不要求双方在某一项交易中都要得到利益,它要求的是在长期交往中,二者都能得到利益,相互满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缘有缘分与机缘两类。缘分包括亲缘(血姻亲情之缘)、地缘(邻里乡党之缘)、神缘(共同的之缘)、业缘(同行、同学之缘)和物缘(共有的喜好和兴趣之缘)。机缘则涉及同舟、同店、同(考)场、同难等短暂性的社会联系。在5种缘分之中,亲缘是最核心的,外显为家人关系。其他四缘围绕着亲缘,外显为熟人关系。熟人关系之外,便是由机缘决定的生人关系。因此,中国的人际关系呈现出一种“以己为中心”由近及远的“差序格局”,是“以人伦为经,以亲疏为纬“的人际网络。关系营销讲究责任和情义,信任与承诺是关键因素。中国人的承诺是一种文化上的默契,信任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治,轻法制”观念。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我们看到的是买方“走后门”现象;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我们看到的是卖方“走后门”现象。我们也经常听到,跑了一个推销人员,失掉一批客户的事情。一些企业在招募员工时,非常注意侯选者的背景,也是想利用员工已有的关系进行营销。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国的市场营销活动,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对中国商业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才会有更大的帮助。

中国市场的根本所在是中国的老百姓,根源是生命力极强的传统文化,把握这个“文化”就是把握了重点和契机,丢弃这个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则是舍本逐末的举动。加入WTO后,中国的商业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吸纳现代文化,促进中西文化在交融中升华。我们要以自己特色的文化与精神风貌,走自己营销的路子,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并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甘碧群著:《企业营销道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陈炳富编著:《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郭国庆著:《市场营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5篇

当今市场竞争加剧,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成为地产商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仅从建筑的实用程度和结构构造考虑很难吸引购买者,因此只有打造出自己商品房的文化特色,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来看,中国每个地域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特定的传统文化。譬如塞外荒僻寂寥,却是古辽文化的聚集地。而如今已经不见当初之盛,正是因为文化的一种衰落和同化!如果发展该地历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将是能带动该地房地产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一次契机。又如哈尔滨的俄式风格建筑,吸引各地旅游者纷至沓来,正是由于传统文化融入建筑的魅力。所以在大力发展可持续的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房地产营销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模式,符合传统文化的发展契机,符合专业的营销模式。

不仅是周围环境,在房屋中,也已经引入了屋顶的建筑文化,尤其是高端别墅区。别墅区的屋顶采用了高贵的翔龙作为顶部装饰,突出了别墅高端与奢侈的定位,同时也将东方特有的神秘感带进房屋中,通过增加文化底蕴提升了房地产自身价值。

受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是小农经济为主体,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自古生活的中心就是家,而房子是家的直观感受。勤俭节约、安居乐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男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起点。所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东风,卖家大力通过文化宣传来进一步加强中国人传统文化的诉求,继而进一步激发国人的潜在需求。中国的刚需之所以可以在这么高的房价下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中国传统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对于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寻,势必会吸引人们的眼光。而开发商们也逐渐意识到单纯地依靠价格优势和配套设施完善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纷纷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投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6篇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更是意义非凡,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思想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企业中的市场营销在企业经营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传统文化也对企业的营销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全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然后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品牌发展的作用,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意义和发挥的作用。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有不协调、不对称的一面,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有积极的纠偏矫正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

在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艰难过程中,中国人传统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在受到迅速变化的经济关系、社会生活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发生嬗变、重组以至改头换面。于是,有人认为,以自然经济结构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借鉴、移植西方文化,消解、超越传统的中国文化。其主要根据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种对立的经济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结构上的伦理型文化,以求善为目标,注重对人际间社会关系的研究,不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科学精神。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具有流通性、开放性、社会性特点的市场经济难以协调融合。这种观点仅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考察,而忽视了其问的反作用力。从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反作用的唯物史观看,恰恰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不对称、不协调、不同步,它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在价值导向上有着积极的纠偏作用。西方文化传统是“主客二分”,富于实证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判断。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整合,恰好弥补了浸渍市场经济机体的西方文化的不足,有利于市场经济臻于完善。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观念有利于缓解市场分配机制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最有效率的运行形式,但是市场机制对调整产业结构、分配国民财富、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却是无能为力的,这些方面还需要国家作为经济管理和建设的主体,实施必要的调控。在国民财富如何分配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不能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普遍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规定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关系。我们既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强调经济的迅速高效发展,又要重视社会发展、社会公平,重视收人分配差距的社会容忍度。同时,还要深人到分配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中探究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现实经济生活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职工个人之间收人差距拉大的势头很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本意是鼓励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是通过投机、贪污、欺诈致富。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这就造成不合理的苦乐不均,造成新的社会间题。”对待这些财富分配的不合理问题,政府运用经济法规的硬约束无疑是必须的。但是,单凭健全二次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是很难从自觉性上使各个利益主体在财富分配上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均贫富的大同观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鳄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贼乱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种心理惯性对抑制贫富悬殊的加剧显然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公民支持、理解、贯彻二次分配机制中政府转移支付、筹建公共设施的社会心理基础。从秦末农民的“苟富贵,勿相忘”,再到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始终贯穿着均贫富的大同观念。所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传统文化中这些观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其对市场初次分配不公、政府二次分配漏洞的纠偏矫正是显而易见的。应该发挥传统文化蕴含的同类相恤、同族相助的亲和力,通过捐助、慈善事业保障社会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制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全体公民利益的相对平衡。

二、整体本位、国家民族至上的价值观,有助于遏制、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滋生蔓延

中国古代哲学以“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高境界。与此相联系,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整体本位,以整体为基础消融个体的心理定势。表现为传统文化注重社会人格而不注重个体人格,主张以忠孝等伦理纲常来认知、体验、评价个人的存在及其与家庭、国家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以价值积累为目的、以交换为形式的商品经济。从法律角度看,交换经济是有条件的权利让渡,不能没有交换的主体。交换主体既包含国家政府,也包含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切自然人和法人。经济主体间摆脱了以往人与人依附、隶属关系,通过货币和实物的依赖关系发生交往。换句话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主体都有独立的利益。他们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以利润积累为目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自由决策、自负盈亏、自求发展。树立自己独立人格,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价值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以价值增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各个经济主体在形成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同时,极端个人主义、单位地方本位主义也会潜在地滋长。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制尚不健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1、分权自主化倾向削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各单位在不具备完全及时准确信息的情况下,盲目地在区域性市场按供求规律追求利润积累,参与市场角逐,就很可能引发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会出现地区封锁、行业壁垒、信息独享等人为垄断现象,阻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换代;2、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导向会诱发企业以邻为壑、转嫁成本,造成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大。解决第一个问题除了健全相应的经济法规、行政法规外,倡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家至上整体本位价值观是不无裨益的。《书经》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治安策》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格言,苏询说过:“贤者不悲其身死,而优其国之衰”,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这些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深人人心,那么,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指导思想下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就会顺畅稳健,问题少,代价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固然要界定和理清产权关系,有完备的产权法规等硬件机制作后盾。但是,要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差效应,还必须辅之以能够内化为人格境界的软件控制要素。象“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互助友爱、和气生财的传统价值观,就会在心理倾向上有助于消解各种道德沦丧、损人利己的动机,遏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外差效应。

三、先义后利、义利统一,追求高尚的价值观有助于从社会心理上遏止、抑制金钱拜物教的滋长、蔓延

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潜滋暗长,如果没有相对扼制观念冲销,最终就可能成为燎原之势。在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使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改革开放前,由于收人水平的相对平均化、固定化,加上供给短缺,财富匾乏,人们的利益欲望普遍维持在低下的水平上,大家平等相处,相安无事。今天,随着收人水平和消费档次不断迅速地拉大距离,追逐金钱财富、沽名钓誉、崇尚享乐的物质实用主义和名利思潮冲击着现代人的观念与生活,人们的利益欲、享受欲急剧膨胀,由此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金钱拜物教价值观无孔不人,它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等价处理,用财富、金钱评判人的价值,人际间的关系被视为纯粹的金钱关系。有些人甚至把人格、良心、权力货币化和商品化,只要金钱,不要理想情操。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生产也是不行的。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会受到破坏,会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成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避免金钱成为衡量人的唯一尺度,人沦为物的奴婶,成为纯粹的自然人和经纪人,避免人的主体性逐渐地全面丧失。对此,政府显然不能用法律制度进行规范治理。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清除市场经济的这些负面影响,除了广泛宣传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外,大力挖掘利用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价值观资源,不失为古为今用的捷径。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等,对金钱拜物教无疑是消解的良言。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商潮中,要找回丢失的个体人格家园,利用传统文化设定的精神境界,教民化俗,也许更为有效而持久之。“天地之性人为贵”,“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亘古流传的人格操守蔑言,如果能辈辈传诵,内化为每个生命个体的精神境界,那么,市场经济固有的负效应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金钱拜物教滋生蔓延的温床也就会土崩瓦解,形形色色的沉沦、堕落、犯罪也就会有所收敛。

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市场契约精神

受高额利润诱导,市场经济体制下,某些企业和个人算尽机巧,不择手段。为中饱私囊,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坑害人民,坑害国家,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常态运行。经济秩序错综紊乱,效益高、业绩优的企业和经营差、有亏损的企业玉石俱焚,顾客和消费者更是身受其害。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的办法是:国家一方面要健全各种经济法规,杜绝生产活动和交换活动中的各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方面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防微杜渐,让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即有客观的强制性的硬约束,又有主观的自觉性的软约束。所谓信,就是信用、信誉,真诚待人,言行一致,格守诺言。信是契约生效、执行、变更、终止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一种信用经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企业界流传一句格言:“商海无涯信作舟”。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有不协调、不对称的一面,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有积极的纠偏矫正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

在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艰难过程中,中国人传统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在受到迅速变化的经济关系、社会生活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发生嬗变、重组以至改头换面。于是,有人认为,以自然经济结构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借鉴、移植西方文化,消解、超越传统的中国文化。其主要根据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种对立的经济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结构上的伦理型文化,以求善为目标,注重对人际间社会关系的研究,不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科学精神。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具有流通性、开放性、社会性特点的市场经济难以协调融合。这种观点仅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考察,而忽视了其问的反作用力。从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反作用的唯物史观看,恰恰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不对称、不协调、不同步,它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在价值导向上有着积极的纠偏作用。西方文化传统是“主客二分”,富于实证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判断。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整合,恰好弥补了浸渍市场经济机体的西方文化的不足,有利于市场经济臻于完善。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观念有利于缓解市场分配机制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最有效率的运行形式,但是市场机制对调整产业结构、分配国民财富、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却是无能为力的,这些方面还需要国家作为经济管理和建设的主体,实施必要的调控。在国民财富如何分配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不能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普遍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规定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关系。我们既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强调经济的迅速高效发展,又要重视社会发展、社会公平,重视收人分配差距的社会容忍度。同时,还要深人到分配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中探究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现实经济生活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职工个人之间收人差距拉大的势头很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本意是鼓励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是通过投机、贪污、欺诈致富。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这就造成不合理的苦乐不均,造成新的社会间题。”对待这些财富分配的不合理问题,政府运用经济法规的硬约束无疑是必须的。但是,单凭健全二次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是很难从自觉性上使各个利益主体在财富分配上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均贫富的大同观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鳄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贼乱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种心理惯性对抑制贫富悬殊的加剧显然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公民支持、理解、贯彻二次分配机制中政府转移支付、筹建公共设施的社会心理基础。从秦末农民的“苟富贵,勿相忘”,再到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始终贯穿着均贫富的大同观念。所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传统文化中这些观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其对市场初次分配不公、政府二次分配漏洞的纠偏矫正是显而易见的。应该发挥传统文化蕴含的同类相恤、同族相助的亲和力,通过捐助、慈善事业保障社会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制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全体公民利益的相对平衡。

二、整体本位、国家民族至上的价值观,有助于遏制、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滋生蔓延

中国古代哲学以“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高境界。与此相联系,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整体本位,以整体为基础消融个体的心理定势。表现为传统文化注重社会人格而不注重个体人格,主张以忠孝等伦理纲常来认知、体验、评价个人的存在及其与家庭、国家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以价值积累为目的、以交换为形式的商品经济。从法律角度看,交换经济是有条件的权利让渡,不能没有交换的主体。交换主体既包含国家政府,也包含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切自然人和法人。经济主体间摆脱了以往人与人依附、隶属关系,通过货币和实物的依赖关系发生交往。换句话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主体都有独立的利益。他们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以利润积累为目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自由决策、自负盈亏、自求发展。树立自己独立人格,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价值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以价值增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各个经济主体在形成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同时,极端个人主义、单位地方本位主义也会潜在地滋长。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制尚不健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1、分权自主化倾向削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各单位在不具备完全及时准确信息的情况下,盲目地在区域性市场按供求规律追求利润积累,参与市场角逐,就很可能引发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会出现地区封锁、行业壁垒、信息独享等人为垄断现象,阻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换代;2、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导向会诱发企业以邻为壑、转嫁成本,造成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大。解决第一个问题除了健全相应的经济法规、行政法规外,倡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家至上整体本位价值观是不无裨益的。《书经》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治安策》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格言,苏询说过:“贤者不悲其身死,而优其国之衰”,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这些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深人人心,那么,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指导思想下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就会顺畅稳健,问题少,代价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固然要界定和理清产权关系,有完备的产权法规等硬件机制作后盾。但是,要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差效应,还必须辅之以能够内化为人格境界的软件控制要素。象“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互助友爱、和气生财的传统价值观,就会在心理倾向上有助于消解各种道德沦丧、损人利己的动机,遏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外差效应。

三、先义后利、义利统一,追求高尚的价值观有助于从社会心理上遏止、抑制金钱拜物教的滋长、蔓延

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潜滋暗长,如果没有相对扼制观念冲销,最终就可能成为燎原之势。在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使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改革开放前,由于收人水平的相对平均化、固定化,加上供给短缺,财富匾乏,人们的利益欲望普遍维持在低下的水平上,大家平等相处,相安无事。今天,随着收人水平和消费档次不断迅速地拉大距离,追逐金钱财富、沽名钓誉、崇尚享乐的物质实用主义和名利思潮冲击着现代人的观念与生活,人们的利益欲、享受欲急剧膨胀,由此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金钱拜物教价值观无孔不人,它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等价处理,用财富、金钱评判人的价值,人际间的关系被视为纯粹的金钱关系。有些人甚至把人格、良心、权力货币化和商品化,只要金钱,不要理想情操。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生产也是不行的。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会受到破坏,会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成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避免金钱成为衡量人的唯一尺度,人沦为物的奴婶,成为纯粹的自然人和经纪人,避免人的主体性逐渐地全面丧失。对此,政府显然不能用法律制度进行规范治理。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清除市场经济的这些负面影响,除了广泛宣传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外,大力挖掘利用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价值观资源,不失为古为今用的捷径。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等,对金钱拜物教无疑是消解的良言。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商潮中,要找回丢失的个体人格家园,利用传统文化设定的精神境界,教民化俗,也许更为有效而持久之。“天地之性人为贵”,“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亘古流传的人格操守蔑言,如果能辈辈传诵,内化为每个生命个体的精神境界,那么,市场经济固有的负效应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金钱拜物教滋生蔓延的温床也就会土崩瓦解,形形的沉沦、堕落、犯罪也就会有所收敛。

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市场契约精神

受高额利润诱导,市场经济体制下,某些企业和个人算尽机巧,不择手段。为中饱私囊,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坑害人民,坑害国家,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常态运行。经济秩序错综紊乱,效益高、业绩优的企业和经营差、有亏损的企业玉石俱焚,顾客和消费者更是身受其害。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的办法是:国家一方面要健全各种经济法规,杜绝生产活动和交换活动中的各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方面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防微杜渐,让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即有客观的强制性的硬约束,又有主观的自觉性的软约束。所谓信,就是信用、信誉,真诚待人,言行一致,格守诺言。信是契约生效、执行、变更、终止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一种信用经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企业界流传一句格言:“商海无涯信作舟”。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有不协调、不对称的一面,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有积极的纠偏矫正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

在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艰难过程中,中国人传统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在受到迅速变化的经济关系、社会生活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发生嬗变、重组以至改头换面。于是,有人认为,以自然经济结构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借鉴、移植西方文化,消解、超越传统的中国文化。其主要根据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两种对立的经济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结构上的伦理型文化,以求善为目标,注重对人际间社会关系的研究,不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科学精神。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具有流通性、开放性、社会性特点的市场经济难以协调融合。这种观点仅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考察,而忽视了其问的反作用力。从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反作用的唯物史观看,恰恰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不对称、不协调、不同步,它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在价值导向上有着积极的纠偏作用。西方文化传统是“主客二分”,富于实证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判断。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整合,恰好弥补了浸渍市场经济机体的西方文化的不足,有利于市场经济臻于完善。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观念有利于缓解市场分配机制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最有效率的运行形式,但是市场机制对调整产业结构、分配国民财富、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却是无能为力的,这些方面还需要国家作为经济管理和建设的主体,实施必要的调控。在国民财富如何分配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不能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普遍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规定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关系。我们既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强调经济的迅速高效发展,又要重视社会发展、社会公平,重视收人分配差距的社会容忍度。同时,还要深人到分配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中探究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现实经济生活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职工个人之间收人差距拉大的势头很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本意是鼓励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是通过投机、贪污、欺诈致富。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这就造成不合理的苦乐不均,造成新的社会间题。”对待这些财富分配的不合理问题,政府运用经济法规的硬约束无疑是必须的。但是,单凭健全二次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是很难从自觉性上使各个利益主体在财富分配上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均贫富的大同观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鳄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贼乱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种心理惯性对抑制贫富悬殊的加剧显然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公民支持、理解、贯彻二次分配机制中政府转移支付、筹建公共设施的社会心理基础。从秦末农民的“苟富贵,勿相忘”,再到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始终贯穿着均贫富的大同观念。所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传统文化中这些观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其对市场初次分配不公、政府二次分配漏洞的纠偏矫正是显而易见的。应该发挥传统文化蕴含的同类相恤、同族相助的亲和力,通过捐助、慈善事业保障社会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制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全体公民利益的相对平衡。

二、整体本位、国家民族至上的价值观,有助于遏制、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滋生蔓延

    中国古代哲学以“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高境界。与此相联系,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整体本位,以整体为基础消融个体的心理定势。表现为传统文化注重社会人格而不注重个体人格,主张以忠孝等伦理纲常来认知、体验、评价个人的存在及其与家庭、国家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以价值积累为目的、以交换为形式的商品经济。从法律角度看,交换经济是有条件的权利让渡,不能没有交换的主体。交换主体既包含国家政府,也包含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切自然人和法人。经济主体间摆脱了以往人与人依附、隶属关系,通过货币和实物的依赖关系发生交往。换句话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主体都有独立的利益。他们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以利润积累为目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自由决策、自负盈亏、自求发展。树立自己独立人格,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价值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以价值增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各个经济主体在形成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同时,极端个人主义、单位地方本位主义也会潜在地滋长。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制尚不健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1、分权自主化倾向削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各单位在不具备完全及时准确信息的情况下,盲目地在区域性市场按供求规律追求利润积累,参与市场角逐,就很可能引发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会出现地区封锁、行业壁垒、信息独享等人为垄断现象,阻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换代;2、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导向会诱发企业以邻为壑、转嫁成本,造成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大。解决第一个问题除了健全相应的经济法规、行政法规外,倡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家至上整体本位价值观是不无裨益的。《书经》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治安策》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格言,苏询说过:“贤者不悲其身死,而优其国之衰”,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这些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深人人心,那么,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指导思想下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就会顺畅稳健,问题少,代价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固然要界定和理清产权关系,有完备的产权法规等硬件机制作后盾。但是,要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差效应,还必须辅之以能够内化为人格境界的软件控制要素。象“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互助友爱、和气生财的传统价值观,就会在心理倾向上有助于消解各种道德沦丧、损人利己的动机,遏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外差效应。

三、先义后利、义利统一,追求高尚的价值观有助于从社会心理上遏止、抑制金钱拜物教的滋长、蔓延

    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潜滋暗长,如果没有相对扼制观念冲销,最终就可能成为燎原之势。在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使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改革开放前,由于收人水平的相对平均化、固定化,加上供给短缺,财富匾乏,人们的利益欲望普遍维持在低下的水平上,大家平等相处,相安无事。今天,随着收人水平和消费档次不断迅速地拉大距离,追逐金钱财富、沽名钓誉、崇尚享乐的物质实用主义和名利思潮冲击着现代人的观念与生活,人们的利益欲、享受欲急剧膨胀,由此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金钱拜物教价值观无孔不人,它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等价处理,用财富、金钱评判人的价值,人际间的关系被视为纯粹的金钱关系。有些人甚至把人格、良心、权力货币化和商品化,只要金钱,不要理想情操。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生产也是不行的。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会受到破坏,会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成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避免金钱成为衡量人的唯一尺度,人沦为物的奴婶,成为纯粹的自然人和经纪人,避免人的主体性逐渐地全面丧失。对此,政府显然不能用法律制度进行规范治理。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清除市场经济的这些负面影响,除了广泛宣传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外,大力挖掘利用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价值观资源,不失为古为今用的捷径。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等,对金钱拜物教无疑是消解的良言。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商潮中,要找回丢失的个体人格家园,利用传统文化设定的精神境界,教民化俗,也许更为有效而持久之。“天地之性人为贵”,“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亘古流传的人格操守蔑言,如果能辈辈传诵,内化为每个生命个体的精神境界,那么,市场经济固有的负效应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金钱拜物教滋生蔓延的温床也就会土崩瓦解,形形色色的沉沦、堕落、犯罪也就会有所收敛。

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市场契约精神

    受高额利润诱导,市场经济体制下,某些企业和个人算尽机巧,不择手段。为中饱私囊,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坑害人民,坑害国家,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常态运行。经济秩序错综紊乱,效益高、业绩优的企业和经营差、有亏损的企业玉石俱焚,顾客和消费者更是身受其害。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的办法是:国家一方面要健全各种经济法规,杜绝生产活动和交换活动中的各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方面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防微杜渐,让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即有客观的强制性的硬约束,又有主观的自觉性的软约束。所谓信,就是信用、信誉,真诚待人,言行一致,格守诺言。信是契约生效、执行、变更、终止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一种信用经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企业界流传一句格言:“商海无涯信作舟”。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市场经济;价值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文化及价值观念的支持。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西方文化对市场经济提供精神支持,而忽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实际上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它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都是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分不开的。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最早见于《周易》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效法天体的运行,刚健有为,努力进取,凭借自强,以达永不停息。孟子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发,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了近代,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魏源、王韬等人用“道器”范畴,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太炎、孙中山等人重又发展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基本品质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立身,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靠任何外部的力量;靠奋发有为立身。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人是不可能立起来的;靠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和新境界,用永不倦怠的追求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自强才能不息。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体现。

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顽强拼搏、敢于创造、勇于开拓才有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让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再度焕发新颜,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传统的“义利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传统的利益观是以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概念“义”和“利”来表述的。“义”指社会认为“应该如此”的道德要求,“利”即指利益所得。这样“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利益关系的核心问题。能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行为就是合理的求利行为;反之则是不合理的求利行为。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并不在于利益所得的多寡,而在于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是否合理,即是否符合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孔子、孟子所说的“义”和“道”,就是指一定的道德准则。这种理性的利益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市场规则,所有的市场行为主体都应该具有理智、审慎、自律的行为特征。因此,应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理性的利益观充分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当前的市场经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利关系涉及面相当广,十分复杂,确有一些思想是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具体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将“义”与“利”的概念赋予时代的内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主要指符合封建道德要求的道德准则;“利”则主要指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说的“义”,是指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利”则是指社会主义的大利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对义利关系应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为基础进行理解。传统文化对义利关系的理解是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并重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义利关系的理解,应着眼于义与利的结合和统一,而不应作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界定。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大利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义与利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为道德规范,而应作更为广泛地理解。利益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行为驱动方式,而利益驱动所导致的行为单靠传统形式的道德规范是无法调节的。因而,必须将道德要求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从而作为市场通行的准则。这样“义”就应该被理解为社会的“正义”、“公正”。[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三、传统的整体利益道德准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1. 传统文化中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儒家所说的“义”,既是一种道德准则,又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基本观点是整体利益至上。墨家在这个问题上表述的更明确一些,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是“兼爱”,即“爱利国”、“爱利天下”、“爱利万民”,同样是把整体利益作为道德准则的内容。即使是主张“道德无用论”,宣扬人性极端自私的法家如韩非,也把“公利”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认为“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要求人们“去私心,行公义”。重整体利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这种整体利益意识可以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重新界定整体利益的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整体利益一般是指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即使含有劳动人民的利益,也是从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的角度讲的。我们当前所说的整体利益,是指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3.摆正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它将整体利益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而劳动人民的利益则往往被视为“私利”,因此,才有“去私心,行公义”之说。我们应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因为它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即要在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增进社会整体利益。

4.科学认识整体利益。有些人认为,整体利益优先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再提整体利益显然不合时宜,这是不当的。文化传统是影响经济体制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本国的文化传统,任何好的体制都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视整体利益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的文化特色。这一传统和特色不仅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悖,而且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四、传统的“和合”意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和”是能充分反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和精神特质的概念。“和”,即“和谐”。它是中华民族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及人自身的关系的顿悟和认知的总结。“合”是于“和”紧密相联的,“和”是“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基础,而“合”则是“和”的具体实践和目标指向。“和合”就成了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而“和合意识”则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意识。

1.人与自然的“和合”。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天人本为一体。天(宇宙、自然)的运行法则,就是人行为的根本准则。人与天的关系不是彼此疏远、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亲近、和衷共济的。天给人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环境和条件;而人则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去践行天所展示的法则。这种自然观尽管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但它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是极具价值的。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到社会物质财富繁荣的程度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毁坏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2.人与社会的“和合”。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靠政治伦理维系的,而政治伦理将每个人分解或特定的伦理元素,个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人,而只是社会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单元。所以,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应吸取其中的“和合”精神,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于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且由于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因而,个人和社会之间就会由于追求利益及利益所得的差别而出现矛盾的对抗。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应以“和合”的观念为底蕴并得到这种观念的支持。

3.人与人的“和合”。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和处理,主要靠伦理准则、道德规范,儒家的“仁”和“礼”。最能说明这一问题。所谓“仁”,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忠恕之道为人。这样的思想表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中就是“礼”。因此,儒家所主张的实际上是以仁存心,以礼待人,即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合”,只有人与人之“和”,才能达到人与人之“合”。“和合”观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贾成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01.

[2]夏永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03.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市场经济;价值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文化及价值观念的支持。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西方文化对市场经济提供精神支持,而忽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实际上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它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都是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分不开的。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最早见于《周易》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效法天体的运行,刚健有为,努力进取,凭借自强,以达永不停息。孟子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发,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了近代,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魏源、王韬等人用“道器”范畴,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太炎、孙中山等人重又发展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基本品质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立身,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靠任何外部的力量;靠奋发有为立身。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人是不可能立起来的;靠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和新境界,用永不倦怠的追求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自强才能不息。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体现。

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顽强拼搏、敢于创造、勇于开拓才有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让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再度焕发新颜,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传统的“义利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传统的利益观是以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概念“义”和“利”来表述的。“义”指社会认为“应该如此”的道德要求,“利”即指利益所得。这样“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利益关系的核心问题。能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行为就是合理的求利行为;反之则是不合理的求利行为。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并不在于利益所得的多寡,而在于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是否合理,即是否符合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孔子、孟子所说的“义”和“道”,就是指一定的道德准则。这种理性的利益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市场规则,所有的市场行为主体都应该具有理智、审慎、自律的行为特征。因此,应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理性的利益观充分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当前的市场经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利关系涉及面相当广,十分复杂,确有一些思想是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具体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将“义”与“利”的概念赋予时代的内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主要指符合封建道德要求的道德准则;“利”则主要指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说的“义”,是指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利”则是指社会主义的大利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对义利关系应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为基础进行理解。传统文化对义利关系的理解是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并重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义利关系的理解,应着眼于义与利的结合和统一,而不应作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界定。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大利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义与利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为道德规范,而应作更为广泛地理解。利益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行为驱动方式,而利益驱动所导致的行为单靠传统形式的道德规范是无法调节的。因而,必须将道德要求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从而作为市场通行的准则。这样“义”就应该被理解为社会的“正义”、“公正”。

三、传统的整体利益道德准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1. 传统文化中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儒家所说的“义”,既是一种道德准则,又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基本观点是整体利益至上。墨家在这个问题上表述的更明确一些,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是“兼爱”,即“爱利国”、“爱利天下”、“爱利万民”,同样是把整体利益作为道德准则的内容。即使是主张“道德无用论”,宣扬人性极端自私的法家如韩非,也把“公利”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认为“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要求人们“去私心,行公义”。重整体利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这种整体利益意识可以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重新界定整体利益的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整体利益一般是指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即使含有劳动人民的利益,也是从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的角度讲的。我们当前所说的整体利益,是指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3.摆正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它将整体利益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而劳动人民的利益则往往被视为“私利”,因此,才有“去私心,行公义”之说。我们应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因为它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即要在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增进社会整体利益。

4.科学认识整体利益。有些人认为,整体利益优先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再提整体利益显然不合时宜,这是不当的。文化传统是影响经济体制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本国的文化传统,任何好的体制都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视整体利益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的文化特色。这一传统和特色不仅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悖,而且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四、传统的“和合”意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和”是能充分反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和精神特质的概念。“和”,即“和谐”。它是中华民族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及人自身的关系的顿悟和认知的总结。“合”是于“和”紧密相联的,“和”是“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基础,而“合”则是“和”的具体实践和目标指向。“和合”就成了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而“和合意识”则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意识。

1.人与自然的“和合”。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天人本为一体。天(宇宙、自然)的运行法则,就是人行为的根本准则。人与天的关系不是彼此疏远、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亲近、和衷共济的。天给人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环境和条件;而人则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去践行天所展示的法则。这种自然观尽管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但它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是极具价值的。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到社会物质财富繁荣的程度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毁坏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2.人与社会的“和合”。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靠政治伦理维系的,而政治伦理将每个人分解或特定的伦理元素,个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人,而只是社会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单元。所以,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应吸取其中的“和合”精神,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于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且由于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因而,个人和社会之间就会由于追求利益及利益所得的差别而出现矛盾的对抗。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应以“和合”的观念为底蕴并得到这种观念的支持。

3.人与人的“和合”。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和处理,主要靠伦理准则、道德规范,儒家的“仁”和“礼”。最能说明这一问题。所谓“仁”,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忠恕之道为人。这样的思想表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中就是“礼”。因此,儒家所主张的实际上是以仁存心,以礼待人,即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合”,只有人与人之“和”,才能达到人与人之“合”。“和合”观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

[参考文献]

[1]贾成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01.

[2]夏永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03.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传统中式庭院文化;广场文化;地域文化;城市广场设计

Abstract : Chinese courtyard-style buildings mostly reflects natural, adapted to natural human spirit, along with the city development, high-rise buildings, private courtyard became a luxury. City Plaza, park is the courtyard of the city, city lif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 the city square design in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it can be better for people to use, embody the local culture.

Key wor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culture; the square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city squa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一、传统中式庭院文化特点

庭院文化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受几千年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对居住文化和居住理念是内敛含蓄的。中国人理想中的闲居生活,往往都是从一座庭院,一棵老树,一片落叶,一张藤椅,一杯淡茶开始的。院落是中国风水上一直强调的所谓“藏风”、“聚气”之地。中国传统建筑中因为院子有院墙的阻隔,外人是看不到里面的,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露天的起居室,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而无需考虑别人的眼光。

传统的中式院落也是具有多样性的,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差异很大院落的形式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中国院落式建筑的多样性在民居建筑中最具代表性,无论是北方的大院,还是南方的围屋,都是庭院文化的建筑表现。 据专家研究,传统的结构技术,完全可以把建筑面宽再做大。 庭院由墙围合而成,墙划分出内外界限。阔人家的影壁墙建在门外,把庭院扩大到街面。庭院文化根深蒂固。以至达官富商告老还乡,远离了官场商场,仍不惜巨资修建园林。把心中的山水世界,藏在自家庭院。中国的院落式建筑通过长期发展,渐渐适应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的院落式建筑大多反映出一种祟尚自然、适应自然的人文精神。

城市广场文化的特点

广场起源于古希腊,在当时,广场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举行庆典、祭祀的场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空间设计的规范才初步形成。而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广场已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综合。广场设计应符合现代城市的需求,突出人文特征,加强整体规划。

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观,使西方人崇尚世俗生活和自我个性的展示,城市社会活动丰富.他们把日常的生活空间和注意力多集中在户外,因此数量众多的城市广场及公共建筑成为公众交往的绚丽舞台。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来看,城市建筑实体多以高度密集的方式相联系,城市街道和广场的组合呈现出一种清晰而明确的网络体系特征,其中城市广场成为整个外部空间体系的核心和城市的重心,城市多条街道空间交汇和发散的节点空间。城市广场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古罗马的城市中,一般都有中心广场,它是城市的政治、经济中心。这时期的广场空间规整单一,城市干道从中间穿过,它的四周分布着古罗马最重要的巴西利卡(是一种综合作为法庭、交易所与议会的大厅性建筑)和庙宇。四周建筑大都有一圈一到两层的敞廊,采用古罗马柱式,广场空间整体统一。继古罗马之后,西方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亦都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广场,如威尼斯广场,圣彼得大广场,巴黎协和广场等,其中威尼斯广场以其悠远的海上意境、变幻的复合空间、精美的广场建筑群和标志性钟塔,被后人誉为欧洲中世纪最美的“城市客厅”。

三、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庭院文化元素的融入

在中国古代是没有广场的概念的,中国封建“礼”制文化下共享空间以街、巷为主。随着城市发展,人们住进了高楼,城市广场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广场生活只能满足市民的一种特殊时间的特殊生活,没有真正将其真正纳入中国人的生活。那么中国的城市广场应该是怎样的呢?它也许是深山小镇里带着车辙痕迹的青石板,也许是江南水乡一带历经沧桑的水磨石墙,也许是北方农村一座废弃不用的牌坊门楼,也许是蜀道驿站几级班驳的台阶等等,我们不仅应该抽取传统院落中的语言符号,甚至应将实物保留下来,重新融合构置进全新的建筑肌理之中。吸取传统元素,尊重历史,使得城市广场的设计具有当地的文化特征。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尺度

尺度应该是多样化的这毫无疑问,要制止城市广场盲目求大的现状,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会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不具亲和力和围合感,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应适当分散建成一个广场系列,扩大广场的服务半径。

2.地方性

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出现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设计应因地制宜、强化地方独有特色,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特色。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经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领悟和理解,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用适合该广场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

3.可触性

广场常在其中布置大片装饰性草坪、草木被修剪成工整的几何图案,大多数都有“禁止践踏”的指示牌。设计中应该更多的考虑人们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发挥中国传统造园的思想,让人们能更贴近自然走进自然。

4.层次感

中国的园林艺术和很多的民居空间艺术都是广场设计的良好素材。运用植物、建筑小品及特色铺地等多种手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封闭及开敞空问,创造出富有特色、层次丰富的广场空间环境。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广场的空间秩序、人们行为的多样性及广场内容的可接触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反映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植被的种植方式和空间划分可以参考中国古代园林,避免过于几何化,让人们置身其中有种归属田园和大自然的感觉。

5.材质

广场设计中材料和铺地类型借鉴当地的传统街道的铺地方式,或从传统建筑材质和砌筑方式中找到灵感,反映地方性和历史性。

6.环境

广场设计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经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领悟和理解,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用适合该广场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

总 结

中国古代城市由院落聚集而成,院落的风貌与特征构成了一个城市的风貌与特征,在院落还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的时候,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面孔,因为每一种院落形态都反映着一时一地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从四合院认出北京、用石库门找到上海、以土楼识别福建… …我们可以从墙的高矮、门的大小、窗的风格乃至房间与房间的组合,想象出这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城市广场设计传承中国传统院落文化,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的城市大院才是中国城市广场设计的正确方向。城市就应该像一本好书可以边走边读。在城市中漫步,能够阅读它,阅读到它的历史和意韵。站在街道上,要能知道对面的建筑是什么类型,是住宅还是商店?这里50年前是什么样子,100年前是什么地方,1000年前这里又是怎样的……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工出版社

[2]朱贻庭.《叶一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勤,李佳文.《城市建筑空间环境》.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布艺文化 营销策略 文化产品 文化市场

一、中国传统布艺文化简述

1.中国传统布艺文化的地位

在中国,传统布艺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是中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生活和工作中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真实反映民族特质和实际的文化种类,中国传统布艺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和农耕风貌。中国传统布艺文化是创造新型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制造和使用布艺制品的思想的总前提,它具有特殊的理论、思维基础,对于当前的布艺文化发展有着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作用。

2.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优势

首先,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具有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审美形式、生产材料和制作工艺无处不表现出中国的文化特征和传统,是中国传统生活和文化的概括和凝练。其次,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表现出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国传统布艺文化具有几千年的传统,这里既包含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的广度,有能说明中国传统布艺文化的深度。其三,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实用与美观相济,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都脱胎与传统手工制造,也是方便生产生活的生活用品,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存在是制造工艺、产品价值和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最后,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是综合性产物。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既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又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很多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物价值。

二、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政府部门职能还存在着各种漏洞和弱项,这导致当前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没有有效地引导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科学营销和市场开发的过程,再加上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关键,这导致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自身的缺陷一直存在,且难于克服,特别是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制作人越来越少,制作方法纷繁复杂,生产利润越来越低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导致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一直处于开发前的漫长时期,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市场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和认可。

1.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市场有待于开发

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市场存在着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行业等级标准,这导致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价格定位准确性不够,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不成熟的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市场开发会引起市场没有权威性的价格,也不具备科学可靠的质量评定体系,同样的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可能会因为对不同的人而出现价格上的巨大差异,顾客购买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可信度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没有一个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与扶持,因而事实上是处于自生自灭的原生市场状态。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增强,缺乏品牌企业支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流通领域就缺少应有的地位。

2.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出现萎缩

首先,目前市面上的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全国景点和旅游区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几乎一样,既没有做到紧扣景点和地方的特色,又缺乏对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此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因为“后继无人”只能“坐以待毙”,严重制约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生产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3.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良莠不齐

目前市面上的传统工艺品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质朴不等于低劣,很多市面上的传统工艺品生产环节粗制滥造的情况严重,质量低下。民间手工艺产品因为是人工手制,虽然不似机器批量生产的整齐划一,但是仍可制作出大量精品。好的手工艺产品制作精良,构思巧妙,器物上渗透出手工艺者的匠心独运,这正是旅游者心仪的纪念品。其非均质化也让购买者更加认可其纪念意义。

三、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

1.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销售策略

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要想能够被他人欣赏、被市场认同、长久的存在,应该突出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特点,并应该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作用,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有机地融入到旅游的消费之中,扩大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首先,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突出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地方特色,避免同类商品的同质化倾向,做到既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保护他人的收入,既延续地方的传统特色又能丰富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样式和内容。其次,要建立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品牌,要树立品牌意识,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打上诚信和质量的烙印,在突出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品牌同时,达到方便宣传的效果。最后,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销售中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转化为承载五千年历史的载体,既能保证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销量,又能促进相关产业和环节的蓬勃发展。

2.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分销渠道策略

现今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生产呈现出规模小、周期长的特点,一些复杂的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还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这就造成了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家庭式生产为主的模式,这对于生产集团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的潮流来说无疑是一种制约,应该开发一种新型的策略,将生产和销售脱离,实现生产者专心生产,销售者专务销售的形式。在中国传统布艺文化产品的销售上应该统一标准和品牌,这样不但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而且还有利于保护生产者利益,增加销售渠道的资金流量,形成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格根哈斯,姚建岗.浅谈中小企业营销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6(11)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传承场;变迁;惯习约束

一切文化的传承都是在一定的场中进行的。一切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传承场,这是每种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也不例外。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呢?首先还得从场说起。按字面的意思,场是指平坦的空地,或者是许多人因事聚集的地方。当场进入文化领域后,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就不那么简单了,文化领域的场主要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场而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回答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或者说给它下一个定义:传承场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介实体,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延续的空间、平台和通道。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更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大多产生在偏僻、边远、与外界交流较少、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综观当下民族文化在乡村的发展,经过市场的展示,到舞台的表演,贵州民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场域变化中,而场域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各种文化事项的差异,比如方言差异、民俗差异、价值取向差异等,这是一种共通的社会现象。

1、农村

农村,针对城市来说,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分散的地方。贵州农村,就是贵州各少数民族居住的民族地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较为封闭,生活基础条件较差,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生产、生活的同质性,一方面制约了贵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无形中又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延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由于居住封闭,无法与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平等交流,保证了各民族文化不致发生变迁;由于其生产方式是结构单一的农业经济,稳定而单一的农业结构为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无形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态环境。

2、市场

贵州集市属于乡村定期市场,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固定的地点定期举办的市场。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尽管自然地理阻隔,但仍然不能割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群众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村地区开始定期摆摊设点,将自己拥有的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并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在集市上,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都能得到展示。

3、舞台

舞台起初是指村庄里的表演场地,规模较小,具有无偿性和不固定性。后来逐渐发展为固定的,添加各种效果并带有报酬性的较大规模的演出场域。舞台不仅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一个空间,同时也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既包括民间传统礼俗中的民俗活动场地,也包括为各种欢庆活动而举行的现代演出舞台。随着时展,过去那些义务展演的文化表演活动几乎看不到了,即使是婚丧嫁娶,人们也会按照不同地区的规则收取一定的费用。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无污染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正在被大力挖掘和发展,因此,具有很大的利润,其演出场域也因这种利润而增加了更多的商业空间。结果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扭曲: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内涵逐渐通俗化、流行化,表演队伍逐渐壮大,表演形式也发生变化,民族传统文化在各种场所中都有出现。各种新时代的元素都融进了民族传统文化中,使民族文化呈现出一种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所使用的开放状态,于是,民族文化开始走出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单一舞台,走向能为承办方带来更多利润的多彩表演空间。

从农村到市场,到舞台,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发生着历史改变,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场域的变更,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区域化差异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场域的转移,既打造了贵州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平台,也见证了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惯习约束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是一种本体契合的关系:特定的场域产生特定的惯习;特定的惯习创造特定的场域。惯习约束在最初阶段,可能是一种被动的制度管辖,经过长期制度下的规范行为进而生发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导致一种传统力量约束着行为。约束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力量有三种:礼俗制度、市场制度、政治制度。

1、礼俗制度

礼俗制度是指民间的各种风俗仪式习惯,虽然没有形成书面的或成文的规章制度,但却以“传统”的力量约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贵州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所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赋予了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礼俗制度、经验方法等。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风俗习惯、礼俗制度既是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隐性的规范制度,在不知不觉中规范人们按照各民族特有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从而为贵州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保护壁垒。

2、市场制度

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益或利益加以控制的场。市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供求关系,即你有需求,我有供应。

这里引用市场制度,用来说明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明显的掺杂有“商品”气息,成为你有需求,我有供应的市场行为。

旅游市场和庆典舞台在市场制度的影响下,一方面冲破了民族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另一方面也带来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使民族传统娱乐文化活动由村村寨寨举行,逐渐向集中地点举行,由人人熟悉并随心所欲参与转向由部分人或爱好者掌握并有组织表演。同时,在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驱使下,许多节日文化的内涵、服饰与建筑等的功能与意义遭到削减或是发生变异。

3、政治制度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运作;专利保护

一、引言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是指各民族用固定的语言、言传口授的方式,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传统仪式、诗歌传说的民间文化的保留。按内容可划分为民间历史口述资源,民间文艺口述资源,民间宗教口述资源,民族伦理口述资源和民间民俗口述资源。

二、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运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正逐渐减少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是指那些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传播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此,我们仅对有广泛的文化传播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民间口述传统资源进行市场运作分析。

在传承过程中,许多经典的口传资源已经消失了。比如说藏族口传文化是藏族先民几千年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他们所了解的知识、经验和信仰不断传承下来的。藏族口传文化已兴盛数千年,口传资源采取的是口传身授的方式,付诸文字记录的少之又少,随着口述艺人的驾鹤仙去,许多口述资源因后继无人而成为历史的绝响。在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口传资源消失速度愈发加快,原因主要有:1.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迫于生活压力而从事与口传文化无关的经济活动,无时间、精力和动机从事口传资源活动,导致口述资源无法有效的传承;2.年轻人对于老一辈口传资源的兴趣不高;3.口传资源的传播环境和氛围正发生改变。

(二)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市场运作过程中缺乏合作

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单独进行市场运作,运行效率通常较低,不能形成集口述传统资源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效运营模式。当前,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拥有对稀缺资源的独占性,能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利益,故不愿公开分享自己所特有的口述传统资源。但是在口述传统资源市场化过程中,口述资源又较易被模仿学习,口述资源的独占优势很难长期维持,口述资源其口口相传的特点也决定其容易传播扩散,为一些口述资源投机者提供了生存土壤,盗版口述资源行为的存在挤压了正统口述资源的生存空间,从而加大了正统口述资源拥有者经营压力,难以维持自己的独占地位、市场份额和利益。

(三)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过于重经济利益而轻文化利益

在市场化和商业化过程中,商家的“断章取义”,让某些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支离破碎”,口述传统资源的开发和传承中出现“部分化”和“片面化”现象。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资本的逐利性导致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矛盾。1.人们在欣赏某种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文化时,主要以娱乐休闲体验为主,缺乏对口述传统资源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商家为迎合消费者,获取更多的收益,产品设计开发重心放在娱乐体验方面,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诠释;2.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产品的消费和体验是随性且短暂的,无法深入体会口传资源文化的奥妙,不利于吸引消费者再次消费。

(四)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失真,市场定位不清晰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人们对于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需求情况欠缺数据说明;2.需求信息披露不充分,需求信息质量不高;3.需求信息的不及时性导致口述传播人或者生产者往往变成“事后诸葛”;4.没有对该市场的需求供给进行理性分析和预测;5口述传播人的信息渠道相对较少,信息较为闭塞,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的可信度,致使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的传播存在困难。

(五) 口述传统资源易遭剽窃,智慧型产权保护遇“瓶颈”

在口述传统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剽窃是保持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特色的最大困难,同时也是口述传统资源发展的最大障碍。口口相传的方式既能让该种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这种口述传统资源的过于泛滥,从而降低某些口述传统资源的质量和影响其市场利用价值。

三、保护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平稳发展的建议

(一)增加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传承的辅助形式

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传承方式口口相传可视为它的一个缺陷,如何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的建议是在口述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形式如笔记、绘画等方式对口述文化进行记载,这些方式比较利于操作也能丰富口述文化的传承形式。而对于部分特别珍贵罕见的民间口述资源建议采取摄影、书本传记或者拍摄纪录片的方式记载下来,这将有利于该种文化资源的市场化传承和传播。

(二)鼓励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拥有者申请专利保护

由于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易遭剽窃,这将会降低整个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质量,过多相同或相近的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充斥市场会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并减少民间口述资源市场运作的总体效应和效益。

对于民间口述资源的拥有者,政府需要建立相应地支持体系,保障民间口述资源的有效传承,特别是鼓励和帮助资源拥有者申请专利保护。专利申请程序繁琐是专利申请人面临的一个障碍,专利申请程序需化繁为简的地方必须化繁为简,政府应该简化申请程序,减少专利申请时间。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民间传统口述文化专利所有人一定的补助,鼓励他们进行口述资源的创新和创造。

(三)建立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协调机制

在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失衡的情况下,建立两者的平衡协调机制是很有必要。对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市场化开发过程中,需要在文化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下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通过经济利益反哺文化利益。在协调两者的关系时,政府要发挥应有作用,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形式来平衡两者的关系。对于该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使用的企业或者法人,政府可以根据其使用的范围和程度分别对其征收不同程度的税,转而补贴给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拥有者。

(四)深入市场调研,明确定位市场,建立科学的营销组合策略

在对传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需要对该市场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于该市场的主要顾客群体进行详细划分,着重进行对该市场感兴趣的潜在客户的调查,建立科学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市场调研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后,如何有效地向目标群体推荐和介绍该种文化是关键。建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和渠道,使得目标客户群体成为民间口述文化的爱好者或成为可能的传承人。第二,通过市场的力量使得民间口述传统文化形成良性的产业链,从传承人(主体)民间口述传统资源(载体)顾客(客体)。第三,发挥教育的力量,为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输送人才,向该文化产业链的下游输送人才。

(五)提高人民的参与度

人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口述传统资源的发展,当前人们的参与度和热情都不够,主要原因是在利用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上,没有很好的照顾到民族群众,文化开发的收益没有反哺群众。要增加人民参与度,需要分享文化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收益,打破少数人独占局面。在西南地区的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形式,争取实现旅游与该文化的充分融合,通过旅游宣传吸引顾客群体。将旅游资源和口述文化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口述传统资源独特性衍生品,实现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口述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