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受教育程度 残疾人 职业现状

[作者简介]韩梅(1964- ),女,河北秦皇岛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聋人高等教育;张雪慧(1988- ),女,河南安阳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王妍(1989- ),女,吉林九台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天津 300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我国聋人特殊高等教育结构及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BSH037)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90-03

我国残疾人职业状况受其身体条件的客观影响,一直不容乐观,一部分不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在市场筛选机制中自动被排除出去,没有工作机会,另一部分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也因受教育程度较低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出适合残疾人的职业并不难,如何降低他们进入某种职业的门槛,使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能够顺利就业,是我们现在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其受教育程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在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现状

1.在业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比重偏低。据2006年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5万人,在业残疾人46752人,在业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不到0.06%的比例,极低的在业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受残疾人身体状况的影响,因为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存在就业问题,对劳动能力丧失的残疾人而言,就业问题是不存在的。我国15岁以上的残疾人当中,有劳动能力者占27.42%,有部分劳动能力者占42.99%,合计可参与劳动的残疾人数达70.41%。从统计中在业残疾人的总数来看,在业残疾人总数较少,提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改善残疾人职业现状是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环境的构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2.在业残疾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为了准确把握我国在业残疾人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我们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对我国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作了分析,得出我国在业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不争事实。

首先,我们分别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在业残疾人作为数据统计基础,得出北京市在业残疾人中,40%的人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33%受教育程度为初中,16%为高中,3%为中专,而大学(包括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在业残疾人的8%。天津市的在业残疾人中,48.3%的人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只有2.3%的在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北京和天津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尚且不容乐观,在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更是不敢想象。其次,我们再随机抽取江苏、湖北、甘肃的在职残疾人作为统计对象,得出这三个省以及北京、天津地区各层次的在业残疾人数折线图(如图所示),可以明显看出,这五个地区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北京、天津、江苏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的湖北和甘肃。最后,就全国范围来看,在被统计的全国在业残疾人中,小学文化及以下的人数为32857人,占全部在业残疾人的70.3%,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在业残疾人占在业残疾人总数的97.88%,而高中水平以上的人数仅占了2.12%。

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要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他们在应聘的时候往往被作为最后的录入考虑对象,在裁员的时候却首当其冲,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较低的知识水平会导致他们对新知识的接纳、融会贯通能力较低,给在职培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他们很难适应市场机制而不被淘汰,残疾人的就业机会本身就来之不易,中途丧失对他们乃至其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打击。为此,国家、家庭、社会及各招生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关补偿措施,从教育补偿方面入手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

3.在业残疾人职业稳定性整体较差。我国在业残疾人目前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由于这种类型工作的可替代性较强,在有更好的劳动力可取而代之的情况下,雇主就会首先辞退残疾人而选择工作效率较高的健全工作者。次要劳动力市场本身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特征加之残疾人的自身现状,导致在业残疾人群体的职业稳定性更是大大降低。残疾人群体迫于生计和就业较为困难的客观现实,也不得不从事这样或那样的临时性工作,在稳定性较差的工作环境中求得生存,这对残疾人的社会满意度和工作态度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影响劳动者职业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包括市场环境因素和劳动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市场环境因素是劳动者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对残疾人和健全劳动者的影响一致。对残疾人来说,要求他们具备与健全人相同的劳动力素质则更加困难,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知识水平方面的竞争力,又因为自身的残疾,导致他们在竞争中很难取胜。

二、受教育程度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影响

根据教育部对我国国民教育的分类,本文采用的是把在业残疾人分为接受过初等(小学)教育及以下、中等教育(初中-中专)、高等教育三类,根据我国各受教育程度阶段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分析受教育程度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影响。

1.初、中等受教育程度者多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类型相对集中。按照把市场划分为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观点,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文化程度和生产技术较高的人组成,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妇女和年轻人组成。基于这种观点,结合我国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表(见右表)可以看出,我国在业残疾人中87.3%从事的职业为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这类简单繁复而体力消耗较大的工作,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其中75.17%的为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24.67%的为中等受教育程度,仅有0.16%的接受过高等教育。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低受教育程度的在业残疾人的工作类型较为集中,且多为劳动密集型工作,这样的工作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导致当前在业残疾人转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更小。当然,从体力劳动过渡到脑力劳动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素养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

2.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择业范围较大。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一般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效。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相对掌握了更系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更加完备的工作能力,这种除一般人力资本之外的专业化人力资本,能够增加其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就业过程中更受青睐。我国在业残疾人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人数是极少的,仅占在业残疾人总数的1.1%。被调查的在业残疾人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者67%的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3%的从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责人或办事人员等工作。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残疾人,他们既可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一些体力劳动相对较多的工作,也有更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这与新增长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尽管职业无贵贱之分,但是不同的职业之间在收入、社会地位、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会对就业者的工作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和劳动能力,无疑会对提高其就业层次和职业稳定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在对全国在业残疾人抽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明。可见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1.能够提高残疾人的职业竞争力。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劳动力素质的关键因素。教育能够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加工培养成一个复杂的专门的劳动力,以此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教育同样可以通过培养人的道德水准和思想素质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整体素质就会使劳动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残疾一般是不可改变的,在残疾人身体状况得不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是最有效的方法。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补偿来提高的,在我们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聋人大学生的调查中,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在被调查的200名聋人大学生中,69%的大四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75%的学生知道就业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并如何完善自我,而在对大一新生的调查中,仅有32%的学生知道就业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和素质。可见教育不仅能使就业者掌握就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其自我认识能力。只有不断的自我完善,才能发挥创造能力,在竞争中适应新的环境,巩固自身的工作岗位。个人的职业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和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竞争。

2.有助于扩展残疾人的职业选择范围。就业者的素质不仅决定了其就业层次,也决定了就业者就业选择决策的正确程度,以及就业者寻求职业、开拓职业的能力。当前我国残疾人的就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最大原因就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者就业能力低下,扩大其职业选择范围的主要因素是提升其就业能力,而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比被调查的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大四毕业生在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均明显高于大一新生,70%的大一新生认为听力语言方面的残疾导致他们择业范围狭小很多,而这在大四毕业生中仅占26%。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就业能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已经能够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弥补其听力语言残疾造成的沟通障碍,进而扩大其就业选择范围。78%的大四学生认为高等教育对扩展其就业选择面是有极大帮助的,可见他们已经能够较好地认识自身现状,乐观地对待就业问题。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对聋人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与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对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状况调查的显示是一致的,都说明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能够扩大其就业选择范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类型是决定其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对残疾人的影响更为显著。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我国残疾人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在进入职场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潜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现状。

3.更方便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接受培训。受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创业便成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大学生比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具备更加强烈的创业意识。有73%的大四学生想要通过创业改善就业现状,并且已有具体的计划,这在大一学生中仅占19%。对于尚未接受特殊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面较狭窄,尚未接触各种职业培训和社会实践,因而就业思路相对封闭。由此数据也可以看出,经过四年大学教育的熏陶,毕业生已经具备从被动地进入就业市场被用人单位挑选到主动寻求出路的意识。当然,残疾人大学生创业有很大风险,创业阻力也会大于普通群体,但是高等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创业的理念和知识水平,使其在需要知识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业的工作者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感到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如果不能及时学习和提高,很快就会被淘汰,这对工作机会来之不易的残疾人来说更为重要。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使之具备接受培训并有所提高的理论功底,是其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条件。

总体而言,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职业状况不容乐观,教育作为改善其生存条件和职业状况的重要渠道,在科学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改善,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龚玉霞,李彦启.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扩招;社会就业压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向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事业必然会经历一个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过程。【1】在这一进程中,为了普及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我国逐步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扩大了高中阶段教育的覆盖范围。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圆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也对社会就业压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现状研究

1999年2月,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同年6月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把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任务,并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2】从此,我国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表1集中反映了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步伐。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本专科招生108.4万人,到2010年达到661.8万人,增长率达511%,在校人数从341.0万人增长到2231.8万人,增长率达554%。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7.3万人,到2010年达到53.8万人,增长率达637%,在校人数从19.9万人增长到153.8万人,增长率达673%。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到2010年达到26.5%,增长率为170%。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为:在校总人数从2009年的2979万人到2015年达到3350万人,到2020年达到3550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到2015年达到170万人,2020年达到200万人。毛入学率到2015年达到36.0%,到2010年达到40.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事业普及化的发展,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断上升,社会人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对社会的就业压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就业压力现状背后的人才结构因素

就业压力是反映劳动力就业难易程度的一个社会指标。对于确定的人才市场而言,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当劳动力供应大于市场需求的时候,就业较为困难,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较大;当劳动力供应小于市场需求的时候,就业较为容易,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较小。而一国的就业问题是与该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教育领域的问题,确切地讲,主要是由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

通常而言,社会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呈金字塔形状的。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对初级人才的需求数量高于中级人才,对中级人才的需求数量高于高级人才。如果人才结构不合理,那么必然会出现结构性的就业不均衡现象,即部分人难以就业,而部分人极为抢手。在一般的比较分析中,接受不同级别教育的人的数量大致可以代表各级人才的数量,即教育人才结构大致可以代表社会劳动力供给结构。因此,教育人才结构必须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也就是说,教育结构必须和社会产业结构相搭配,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繁荣的进程相适应。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人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中高级人才规模扩大,初级人才规模不断收缩,造成了结构性的就业问题,出现了沿海部分制造企业“招工难”和中低层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有34万人,2003年达到52万人,2006年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24万人,到2011年又增至144万人。【3】如果算上为了争取更好就业机会而被迫报考研究生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这一趋势将更加严峻地反应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然而,与此同时,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专、高职、技术类院校的学生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超过了90%。【4】

结构性就业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上,还从当前普遍存在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上得到了佐证。很多原本仅需要中等劳动者就可以胜任的工作,现在都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这既是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另一方面,尽管中职劳动者就业受到企业人才高消费的影响,被大学生抢占了部分工作岗位,但目前其就业形势仍大大强于大学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我国人才结构失衡的严重性。而这种人才结构失衡是高等教育扩招步伐快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进度所造成的。

三、高校扩招对社会就业压力的宏观影响和长远分析

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科学技能的学校,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扩招使更多中学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既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想,又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6】但是,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高校扩招带来的更多的是推动劳动力流动方向在横向和纵向上发生改变,一方面改变人才市场结构,另一方面缩短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劳动力流动方向的改变对社会就业压力的阶段性影响构成了转嫁社会就业压力的模型,对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意义深远。

(一)高校扩招与转嫁社会就业压力

自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的出生率逐步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低增长的水平。所以,撇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年龄人口计算,每年投入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口也应该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低增长的状态,从而维护了人才市场劳动力供应的基本稳定,如果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发展基本不变的话,也就形成持续的、稳定的就业压力。

高等教育促使劳动力在纵向上发生分流的现象,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一部分人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另一部分则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了文化素养,掌握了更多的劳动技能,然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这里视为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实质上起到了延缓一部分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的作用。而某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为该年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和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的总和。接受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高校扩招的进程和规模的差异,就构成了社会就业压力变化的内在原因。

当高等教育以大体相同的招生人数稳步发展,或者高校扩招以相同的人数持续增长的时候,一些年前进入高等院校的人数投入劳动力市场,正好基本上弥补今年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缺口,因此,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维持基本稳定,对社会就业压力产生的影响很小。但是从施行高校扩招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的过程,将会打破这种稳定状态。

图表来源:在社会人才流动仅限于升学和投入就业市场两个方向,并且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即某年的高校招生人数等于四年后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假设下,笔者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劳动力纵向流动情况绘制。

高校扩招促使劳动力流动方向在纵向上发生改变。从图1 中可以看出,在阶段一,也就是高校扩招之初,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增加,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急剧减少,而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基本维持稳定,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随之大幅度降低,劳动力市场供应减少,就业压力降低。在阶段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增速减缓,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减少较慢,而由于前一阶段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增速较快,本阶段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急剧增加,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劳动力市场供应增加,就业压力加大。所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LM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模式。由于社会对就业压力降低的适应很快,而在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的时候很难适应,就放大了高校扩招在转嫁社会就业压力下所带来的压力水平。

(二)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对社会就业压力的意义

高校扩招圆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提高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增强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进而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社会主要劳动人口的退休年龄保持不变,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社会主要劳动力的工作年限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缩短,劳动力的实际供应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减小。

以一名普通学子(劳动力)为例,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大约十五六岁,如果不继续深造,通过两三年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或者直接投入就业市场,其工作年限有四十余年;如果继续深造,通过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四年大学阶段的学习,甚至还有三到六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年近三十岁,其工作年限就缩短了十余年。这十余年实则是劳动力实际供应的减少,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上面说明了个体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带来的社会实际劳动力的减少,而社会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则可以从图1中得到说明。图1中,CA曲线表示无高校扩招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数,大体为水平走向,有缓慢的增长,LM曲线表示高校扩招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位于CA曲线的下方,走向是先降后增,在两端都靠近CA曲线,可以达到但不会超过CA曲线的高度。CA曲线与坐标轴构成的区域表示了无高校扩招情况下的劳动力实际供应,LM曲线与坐标轴构成的区域表示了高校扩招下劳动力的实际供应,而CA曲线和LM曲线之前的面积就是高校扩招下社会劳动力实际供应减少的部分。

教育事业的普及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使得工作年限大大缩短。据教育部统计,高校扩招以来,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由8年左右增长到2009年的9.5年。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我国教育事业普及化发展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这反映了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是解放劳动力,实现自动化的过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郝保伟.国内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1):5-9.

【2】张静.高校扩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20(3):6-9.

【3】傅鸿飞.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结构培养失衡[J].数据,2007(07):39-40.

【4】麦可思研究院.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暨2011年就业蓝皮书[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4篇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6]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

[7]李剑富、曾卫明、郭金丰,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J],农村经济,2005,(1):116-119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 运动型疲劳 消除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20-01

一、运动型疲劳概述

运动型疲劳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身体在一段时间的持续运动之后,各个组织和器官所表现出的一种应激反应状态。通常运动型疲劳都是在大强度的训练之后出现的,并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在运动型疲劳出现之后,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予以消除,并适当的进行恢复性训练,以此使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恢复正常的功能。

二、高中体育运动型疲劳产生的原因

在高中体育运动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一般,并且平时从事运动的时间少,因此在体育运动初期,难以承受高强度的训练,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运动型疲劳。究其原因,高中体育运动型疲劳的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体育无氧运动造成的运动型疲劳;2.高中体育有氧运动造成的运动型疲劳;3.高中体育其他运动造成的运动型疲劳。

三、如何对高中体育运动型疲劳进行正确判断

1.对学生运动后的状态进行主观的判断

学生在运动训练之后,会表现出一些疲劳的状态,我们判断是否为运动型疲劳的时候,主要依据以下的主观状态进行判断:(1)是否感觉过度疲劳;(2)是否出现肌肉酸痛、心悸等现象;(3)是否出现胸痛呕吐等症状。

2.对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肌肉硬度进行检查

除了主观观察之外,对学生的肌肉进行检查是最直接的检测手段。主要应包括对肌肉量的检查和肌肉强度的检查。主要检查指标首先是肌肉是否出现酸胀感以及力量下降,其次是检查肌肉是否能够正确进行收缩。

3.对学生的心血管系统进行检查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还不能判断出是否为运动型疲劳,我们就要对学生的心血管进行仔细检查,主要检查指标为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率,如果这三项心率指标相差比较明显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为运动型疲劳了。

四、消除高中体育运动疲劳的有效方法

由于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体育运动起到了锻炼身体素质、活跃思维的作用,如果因为运动型疲劳而对身体造成损害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要对高中体育运动型疲劳进行有效消除,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增加体育课中整理活动的时间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如果老师发现学生处于运动型疲劳期中,可以减少训练时间,并增加整理活动的时间,采用慢跑、呼吸体操、肌肉和韧带拉伸练习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通过采取这种方式,有益于学生尽快恢复身体度过疲劳期。

2.对肌肉进行放松按摩

老师发现学生处于运动型疲劳期时,可以带领学生对上肢肌肉和下肢肌肉进行放松按摩。实践证明,对肌肉进行放松按摩是消除运动型疲劳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恢复体力,快速度过疲劳期有着明显的效果。

3.让学生精神和身体实现全面放松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运动型疲劳主要是身体和心理处于紧张状态,要想消除运动型疲劳,就要让学生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放松,让学生处于一种比较松弛的状态。体育老师可以采取语言教学和音乐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身心在体育课上彻底放松下来。

4.保证充足的睡眠

通过研究发现,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特别是对处于疲劳期的人来说,充足的睡眠能够使身体有效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加上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很容易引起学生身体上的不适,进而产生运动型疲劳。对于消除运动型疲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睡眠来恢复体力。在睡眠的时候,合成代谢逐渐加强,合成代谢的能量大于分解代谢的能量,补充了身体在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使身体内环境逐渐调整恢复到疲劳期之前的状态。

5.采取活动性休息的方式进行调整

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目前被多数体育老师和教练认可的方式是采取活动性休息的方式进行调整。活动性休息主要是相对于静止性休息而言的,活动性休息是在出现运动型疲劳之后,少量的运动和适应性训练。通过对疲劳期的学生进行研究后发现,同样处于疲劳期的学生,在静止性休息10分钟后和活动性休息10分钟后,再进行同样强度的训练会发现,采取了活动性休息方式的学生明显恢复的要快一些。所以,我们要在学生运动型疲劳期内,积极采取活动性休息的方式进行调整。

6.加强学生的营养补充

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除了要采取正确的体育训练方法来消除运动型疲劳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外,还要采用加强学生营养的方式来为学生补充体力。在运动型疲劳期内,学生的身体由于运动消耗了大量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质。如果只是进行身体调整和休息而不及时补充营养的话,身体的恢复速度将会变慢,恢复效果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在做好其他调整训练的同时,要将补充学生营养作为消除运动型疲劳的重要手段。通过补充营养达到消除运动型疲劳,快速恢复身体的目的。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高中体育课堂中,运动型疲劳的出现是必然的,我们必须对其正确认识。同时运动型疲劳也是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对运动型疲劳进行有效消除,将会危害学生身体,制约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高中体育运动型疲劳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消除运动型疲劳的目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身体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使高中体育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姚宝元;短期耐力、力量耐力训练对血清CK活性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2]潘慧炬;肌肉张力与肌肉长度变化关系新探[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6篇

一、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疲劳的内涵与特点

在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疲劳,主要指的是因体育学习异常紧张,或练习方式枯燥、简单、多次重复所引发的心理焦虑、不安与疲乏之感。心理疲劳并非由大学生的身体能量消耗所引发的,而是由其主观体验所引发的一种心理倦态,不利于体育学习效率的提高,甚至会引发学生出现厌倦、冷漠等不良反应。心理疲劳多表现为如下情况:学生的动作反应及速度减慢,难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对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心不在焉,下课后恢复精力、生龙活虎,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态度勉强,不愿耗费过多体力、精力投入体育学习中,有些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畏学,一上体育课就头痛,见到体育教师就躲避等情况。

体育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某一项心理机能运转过度所引发的,但所引发的结果并不单纯地局限于这一项机能,还可能会对其他机能产生波及。例如,当大学生出现心理疲劳等情况时,其主观体验为乏力,继而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减退,焦虑、烦躁、易怒,对于原本并不相关的外界刺激也会变得更为敏感,有时甚至由于对某一运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兴趣,继而产生了消极、厌倦的情绪;2)心理疲劳会导致大学生运动能力迅速降低,使其运动行为意志被削弱,这也是其无意识保护自己的结果,因此,心理疲劳会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及行为消极;3)体育学习产生的心理疲劳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会进入恢复性的调试阶段,有可能复原。交错进行休息和疲劳有助于学生心理机能的改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耐受力。适度锻炼和适应措施可以有效减缓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心理疲劳产生后如果不能经历恢复阶段或者恢复不彻底,容易造成疲劳极限的发生,进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负面效应。当学生在技术学习中产生疲劳极限时则有可能出现失误。

二、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三是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心理原因

首先,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促进学生外化为行为的驱动力,而体育学习的动机也是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学习热情、兴趣及积极性的根本来源。部分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动机,势必会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足、态度冷淡,这是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大学生缺乏稳定的情绪。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由情绪主宰自身的机能,不稳定的情绪会对其行为造成干扰,甚至引发行为偏差。若长时间处于情绪不稳的状态,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活动很难有效、连贯的开展。若被迫训练或学习,将会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心理疲劳,致使其出现行为失误,甚至引发运动伤害等安全事故。最后,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佳也会诱发大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体育课程包含师生间的情感、理智、行为等方面内容,是一个体现人际交往的动态过程,而师生关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在师生间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倘若师生间存在裂缝、隔阂等不良关系,会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下降,心理状态长期处在紧张的状况下,最终影响体育课程的学习。

(2)生理原因

若大学生身体状态不佳、生病、过度疲劳,他的身体会感觉到不适,如此情况之下,自身的生理机能迅速降低,会出现恐惧、心烦、焦虑,甚至出现间断性的眩晕、气虚、耳鸣、腿软、呼吸短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等不良状况。若此时仍继续进行运动,将会导致其心理调节机能超负荷运行,继而引发心理疲劳问题。不仅如此,视、听、触、压、运动、平衡等感觉器官会不规律反应,加之缺乏应有的锻炼,在对学生的运动感觉器官进行纠正的过程中,极易引发自身的心理疲劳。

(3)教学原因

造成心理疲劳的因素很多,例如课程内容过少、信息的刺激过弱、技术能力要求过高、课程缺乏创新性、设计程序过于复杂、动作技术要求过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够等。此外,体育教学的质量、进度、运动量大小、程序化、运动技巧与规律以及操作水平高低都会成为教学原因。

不仅如此,体育学习的时间、周期长短也可能引发心理疲劳。学生在从事某种单调、高频率的重复技术动作而处于无意识状态时,极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当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时,若不及时调整,会导致技术动作的错误率上升,失去平衡,甚至产生心理疲劳,进而出现偏差的行为。学生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习时,产生压抑心理的概率大大增加,形成思维错乱、情绪低落的学习状态,而这些环境包括噪音、灰尘、强光、潮湿、脏乱等。

三、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应对措施分析

为了避免或缓解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疲劳问题,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体育学习动机是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是一种动态的推动机制和指导源动力。在体育学习中,学习动机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大学生的思维保持在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指向性的完成学习任务,注意力的集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激励学生,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多种激励技巧混用的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院校要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同感和重视感,调整其学习心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树立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

(2)增强心理诱导

教师应善于增强学生的心理诱导,尤其是对于情绪焦虑、低落,或人际关系有欠和谐,继而存在较大心理压力的学生,可以采用谈话诱导等方法,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己的信心,使其能够科学地认识、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顺利地调节自我情绪状态,改善自己的心境。在谈话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采用灵活、有针对性的方式开展,还应注意循循善诱,悉心指导。

(3)科学安排教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

教案的安排要按照科学化的方式进行,一般是由简到繁、逐步深入,一些高难度技术动作的练习时间不应太长,可结合分解练习方法和适量练习方法。此外,新颖式教学法能有效减少重复动作和练习,减少学习中的乏味和枯燥,使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激发,求知欲望进一步提升,消除心理厌烦和疲劳,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境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烦心理。消除不良干扰因素,改善教学环境能克服上述难题。根据校园的场地情况和学生的基本条件,对教学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以安全、整洁、科学和舒适为基础,迎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心理负担和压力,从源头对心理疲劳进行预防。

(4)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因此,在知识认识、技能掌握及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共振”、心理“共鸣”。要求教师必须善于畅通良好的交往渠道,构建多层次、多指向性的交往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控因素,充分彰显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出现心理疲劳。同时,应注重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做到义利统一、竞争协作、开拓创新,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满足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在新时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另一方面,应加快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单一化运动技能传授人员转变为学生综合发展的促进人员,由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转变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引导人员,建立起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其终生体育意识与能力。此外,还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5)加强教学管理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搞好企业;职工教育

一、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现代化生产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这就决定了现代企业生产方面拥有比较复杂的技术装备,其生产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劳动分工非常精细,协作关系非常复杂,生产连续性很高,企业之间、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专门人才来支撑。

(二)人才的培养,单靠正规学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是数量问题。目前,以现有企业的普遍状况看,都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单靠正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抓正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实行全员培训,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其次是知识、技术的老化问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许多新的发明创造,使原有知识迅速陈旧。每个职工单靠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接受新的再教育,掌握新的科学知识。这就必然要加强职工教育。

再其次,职工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些本质特征就决定了它能够直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可以直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是正规教育所办不到的。从普通学校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总之,职工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取代的特殊功效,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各级在职人员的素质及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于开发生产力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职工队伍现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职工队伍状况要求职工教育一方面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法进行培训,普遍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在职工队伍中培养、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门人才,从而改变职工队伍现状,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二、加强职工教育是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

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不加强职工教育,就不可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就不能利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就会同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职工教育的发展。

(一)劳动力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过去那种把人归结为简单的生产工具,单靠一定经验和劳动技巧就能进行物质生产的说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新要求了。现代生产的劳动者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是包括智力在内的、由体力和智力结合起来的劳动者。职工教育就是对现有劳动者进行再加工、在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的。

(二)劳动力“质量”的高低,是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国外有关专家认为,现代化生产发展速度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有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有无充足的资金;有无丰富的资源;有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无能够满足需要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者和管理者。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同劳动力“质量”相关,因此提高劳动力“质量”,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些部门和行业会被逐渐淘汰,同时又有大批新的部门和行业随之而产生。这就要通过职工教育,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进而使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才能逐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上或技术上的突破,并不等于生产力的直接实现。任何新的技术、设备,都是人的智能结晶。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要靠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只有通过教育,特别是职工教育才能培养出来。现代的设备,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工人使用,才能发挥它的先进性。否则,设备再先进,也会因使用不当,掌握不好,而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同样,知识如不及时更新,也将意味着科学技术永远处于落后状态。面对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的陈旧越来越使我们感到加强职工教育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职工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国民经济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迅速、最可靠的方法,在于对劳动者普及职业技术知识的本领。从此我们可以看到职工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了,但同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更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就是说,只有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职工教育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是职工教育作用的最终体现,反映了职工教育提高劳动力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与整个社会国民收入的关系。职工教育在生产、技术领域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以价值的形式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增长方面。

四、加强职工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职业教育

民族经济,即民族地区的经济,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是指湘鄂渝黔边地区的经济。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它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湘鄂渝黔边地区民族经济与职业教育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有待于我们研究探讨。

一、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的现状

湘鄂渝黔边是湖南、湖北、重庆及贵州四省市交界之地,主要指武陵山区,北面是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包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的黔江地区和贵州省的铜仁地区等6个地州市。全区总面积17.8万km2,人口2000余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30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56.2%。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等多种原因,该地区经济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2007年湖南省全省GDP9145亿元,人均GDPI4405元,而全州当年实现GDPI84.82亿元,人均GDP仅有7445元,生产总值只占全省2.02%,人均GDP比全省低6960元,几乎只是全省的一半。

二、湘鄂渝黔边职业教育的现状

到2007底,湘鄂渝黔边区已有职业院校近百所,就湘西州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为16420人,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1.7%。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率低,据调查,在100个人当中,选择读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为73:27。二是受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制约,职业院校教育的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实训场地和图书馆室建设很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职业技术培训不规范,国家对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十分重视,但地方县市重视程度不移,投入较少,现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师资队伍水平低,“双师型”教师比例约l0%。

湘鄂渝黔边外出打工的农民很多,其子女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接近200万,其中近60万随父母进城,约140万在农村留守。他们的教育普遍存在问题,进城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大都有心理障碍、学习障碍问题;而留守在农村儿童的教育是更大的难题,由于父母远离、隔代抚养等原因,这个群体出现的道德、人格偏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三、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对当地职业教育的影响

首先,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

1、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可为职业教育提供多少资金,提供生源,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该地区的经济条件差,大型企业少,没有为职业院校提供资金的条件,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资基础。

2、民族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

民族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职业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应由培养低、中档技能型人才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中、高档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据了解目前该地区的经济状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受当地历史及少数民族闭关自守思想的影响,农业还处在完全传统的生产方式状态,工业大多数属于手工或半工业化状态,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样的经济状态制约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规模,职业教育还是以培养低中档技能型人才为主。

3、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该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改变推动着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衰落,人才需求的凋零,导致了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萎缩;新兴产业的兴起,人才需求的旺盛,促使了职业教育新专业或新专业方向的产生。该地区的产业以农业、矿、酒和旅游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限制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其次,民族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l展族经济制度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的内部管理、办学目标、学生就业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的封闭自守观念束缚了手脚,与改革开放的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运行机制落后,影响了职业教育规划的重点和结构分布。

2.民族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内部各要素的矛盾运动。但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如湘鄂渝黔边地区,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差,职业教育的功能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据了解,湘鄂渝黔边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去向主要是东莞、深圳、厦门、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培养环境的影响,送出去的学生在技能上赶不上当地职业院校的学生,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不足,他们在本地培养,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们太远了,在本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这样的条件,试想,如果本地民族经济发展了,有这样一些大企业,不是也能给我们提供了实习基地吗?而且还能解决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职业教育对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来说取决于该地区拥有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根本上取决于该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即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职业教育的培养。

l、职业教育能促进该地区较快地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实朋人才数量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闪素。农业人口的比例与创造的生产总值不协调,职业教育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普及农业先进技术,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和关联产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职业教育可以使农村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由于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正逐渐失去竞争力,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使就业了,也基本上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传统状态,难以保持其收入和就业的稳定性。

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在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迁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缩小城乡间经济收入差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特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职业教育可以促进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目前,在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产业结构中以农业为主,在人力资源结构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阻碍该地区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丹麦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自然环境恶劣,但相反的是,丹麦能够保持世界排名靠前的富国地位,完全靠的是对教育的重视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丹麦五分之一人口在农村,其农业发展与农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丹麦农业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丹麦成功的农业教育;另一方面,丹麦的农业发展也是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的土壤和不竭的动力。英国是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都居欧洲各国的前列,英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民的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

目前,英国每年约有30%的农业劳动者参与不同类型的农业培训活动,并有不少农学院毕业生加入农工业劳动者行业。据了解,湘鄂渝黔边地区职业院校中涉农专业极少,有的学校原来开设的涉农专业,由于生源问题也被迫停招,因此该地区的农业产业仍停留在原始状态,丰富的农业资源不能等到很好的利用,农业产业得不到发展,民族产业结构不能有效调整。4月22日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说,我国将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实行中等教育免费,2009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逐步扩大到全部中等职业教育。根据当前的形式,该地区应抓住大好时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职业教育可以提高该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

投资环境是影响国际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外商是否愿到该地投资,以及该地能否成功引资的关键性因素。在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不仅注重能否获得高科技管理和研发人才,更注重在所投资区域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可获得性。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同时,职业教育在提高人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激发人们的道德精神,使其从事健康的、有益的活动,改善外商投资所需的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环境,为外商投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和合理的空间。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演人力资本;空间距离;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引 言

我国不仅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很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就城乡收入差距而言,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前者是后者的3.23倍。就地区收入差距而言,2010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黑龙江相比,前者是后者的2.38倍;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北京和最低的青海相比,前者是后者的4.1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甘肃相比,前者是后者的2.4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甘肃相比,前者是后者的4.08倍,地区之间农村收入差距远大于城镇收入差距。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收入存在差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不同,其就业收入也不同。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力资本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李强(2004)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转移的距离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越倾向于远距离流动;反之则倾向于近距离流动。还有一些学者也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力,其流动空间也越大,越有可能突破距离的限制,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找到工作(阮宜胜,2004;蔡昉,2000)。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劳动力转移的距离并不是呈现正比例,而是呈现出一种倒U型。即当受教育年限达到一定程度后,劳动力反而倾向于本地寻找非农就业机会,进行非农转移(赵耀辉,1997;shi,2005;刘建进,1997)。杜鹰、白南生和关喆等(1997)的调查结果证实,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更容易进入村办和乡办企业,就近实现非农转移。总体上,目前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对样本数据的描述统计,针对劳动力个体人力资本状况与其转移空间距离选择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为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提供实证依据,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二、研究模型和数据来源

1. 研究模型和变量选择

由于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的指标,是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而不是连续型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研究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的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模型。作为一种非线性的概率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变量没有要求,自变量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是离散变量或者虚拟变量,并且不需要假设它们是联合正态分布。

Logistic模型采用的是逻辑概率分布函数,它的具体形式为:

P■=F(S■)=■=■?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1)

其中,S■=α+βX■, e代表自然对数的底。

每种情况的发生概率为:

P■=F(S■)=■=■,i=1,2,…,j-1

变量选择如下:

人力资本变量:以受教育程度、是否受过农业技能培训、是否接受非农技能培训等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变量,以性别、年龄、婚否、身体是否健康等作为人力资本的健康变量,以家中是否有电话等作为人力资本的信息变量。

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变量:以地球表面距离作为空间距离,显然没有经济学意义。这里,借鉴传统方法,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划分为五种情况,即村内、村外乡内、乡外县内、县外省内、省外等。

分类变量的赋值如表1。

2. 数据来源和统计描述

为了实证分析人力资本状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的影响,本课题组2009年假期和2010年春节期间对临沂市进行问卷调查。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中南部,下辖九县三区,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市。调查样本涉及临沂市一个区(兰山区),三个县(临沭县、莒南县、沂水县)5个乡镇的10个村进行了随机入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530份,取得有效问卷521份,有效率98.3%。

有关样本数据描述如表2和表3。

三、实证结果和分析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多元Logistic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功能,实证分析临沂市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对其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的影响。将转移空间距离选择的分类变量选入因变量(把村内的样本选为参考变量)。将性别、婚否、是否有农业技能培训、是否有非农业技能培训、身体健康状况、家中是否有电话选入分类变量,将受教育年限、年龄选入连续型变量。在分析方法中选择前向代入法(Forward Entry)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4。

从表4中可见: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年龄、教育年限对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有显著影响(Sig.0.05)。为具体观察人力资本状况对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的影响,可以利用SPSS所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来分析。

在表5中,转移空间选择=1(村内)作为因变量的参考变量,其参数均为0;性别=1(男性)、身体健康状况=4(较差)作为其分类自变量的参考变量,参数也均为0。人力资本各个方面对劳动力转移空间选择的影响分别讨论如下:

(1)教育年限。相对于村内转移,教育年限对于劳动力向乡外县内、县外省内和省外转移均有显著影响(Sig.分别为0.001、0.000和0.000)。相对于向村内转移,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其向乡外县内、县外省内以及省外转移的比重便会分别增加0.287倍、0.527倍和0.981倍。而教育年限对于劳动力向村外乡内转移的影响并不显著(Sig.=0.989)。这就是说,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2)年龄。相对于村内转移,年龄对于劳动力向村外乡内、乡外县内、县外省内和省外转移均有显著影响(Sig.均为0.000)。也就是说,相对于向村内转移,劳动力年龄每增加一岁,其向村外乡内、乡外县内、县外省内以及省外转移的比重分别减少0.077倍、0.131倍、0.12倍和0.178倍。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是逐渐减少。

(3)性别。相对于村内转移,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在村外乡内转移上并无显著性差异(Sig.=0.212)。然而,两者在向乡外县内、县外省内以及省外转移上却存在显著性差异(Sig.均为0.000)。相对于村内转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女性劳动力向乡外县内、县外省内以及省内转移的比重分别仅有男性的0.122倍、0.166倍以及0.093倍。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男性劳动力进行转移的距离要远远大于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

(4)身体健康状况。从表5中可以看出,身体健康状况对劳动力向县外省内以及省外转移有显著影响(健康状况为很健康和健康的Sig.均为0.000)。健康状况不好的劳动力很难进行长距离转移,这与前文所分析的转移劳动力多进入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身体要求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下降,劳动力便很难继续从事这种工作,只能回乡务农或就近转移是一致的。

四、相关政策建议

前文的分析已经证明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选择具有关键性作用,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转移空间距离越大。鉴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缩小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到发达地区就业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1. 完善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农村12年教育

目前,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48%,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为16%,合计64%。许多城市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90%以上,而农村甚至低于4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 2015年和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和90%。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很艰巨,其关键是延长农村子女教育年限,基本实现“9+3”的12年教育。一是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要大幅度扩大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办学规模,提高农村子女普通高中入学率。二是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小、招生难,根本原因是办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要从服务就业出发,创新办学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其次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人事制度,确实扭转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没有生产实践经历和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问题,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引进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历的人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再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大型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联合创办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最后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助学金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大力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教育制度,鼓励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入高职、夜大、职大、电大等各类职业高等教育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

2. 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

近几年,各地贯彻执行外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个各地区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落实不平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要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流入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能力。改进学校的预算管理,实行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付经费的办法,这不仅可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还可以鼓励公办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增强接收能力。省级财政对农民工流入较多的城市的学校建设给予适当支持,尽快提高其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能力。对经批准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当地政府应当按学生人数拨付义务教育经费,并对教师工资给予补贴。二要降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标准和门槛,简化手续。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规定了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前提条件,如必须具备暂住证、计生证、务工证、用工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凭证等,一证不齐,就把农民工子女就学挡在门外。建议降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标准和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凭原籍户口簿、暂住证和务工单位证明或营业执照就可到学校申请入学,真正做到“一个不能少”。三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方便农民工子女入学转学。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接纳学生入学的办法。加快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中小学校学生课业、学籍等基本信息共享,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管理和入学转学提供便利。四要建立农民工子女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制度。现有的政策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问题,但没有解决在哪里参加中考、在哪里读高中和参加高考问题。因此,要研究解决农民工子女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制度,允许学生在初中学习地参加中考、异地读高中、异地参加高考,建立各地区中考成绩互相承认、异地考高中的制度。2012年8月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等苛刻的前置条件,基本上不能解决普通农民工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惠及普通农民工子女的新政策。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10篇

目的:了解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的现况,探索与疲劳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疲劳量表FS-14和TDL生命质量测定表对山东省和北京市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公立幼儿园女性教师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疲劳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躯体疲劳(5.16±2.05)分,脑力疲劳(2.38±1.74)分;②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幼儿园教师,且差异有显著性(P

公立幼儿园幼儿教师疲劳影响因素疲劳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心理、生理或环境原因使机体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一种衰竭状态。如果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引起抑郁、思维混乱、脾气暴躁等心理症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近期我国出现的多起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学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也显示,学前机构教师的健康状况对其教育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幼儿园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群体,由于工作对象是无行为能力的婴幼儿,幼儿教师普遍工作强度高,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疲劳现象。因此,幼儿教师的疲劳状况应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学前机构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状态方面,而对他们的疲劳状况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公立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幼儿教师疲劳的综合措施,为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按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了山东省和北京市的3所市级公立幼儿园、3所县级公立幼儿园、3所农村公立幼儿园,从中随机抽取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女性教师,其中市级公立幼儿园教师97名,占42.4%,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58名,占25.3%,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74名,占32.3%。在编教师135名,占59.0%,非在编教师94名,占41.0%。年龄≤25岁的50人,占21.8%,26~30岁的49人,占21.4%,31~35岁的45人,占19.7%,36~40岁的46人,占20.1%,≥41岁的39人,占17.0%。主班教师101人,占44.1%,配班教师83人,占36.2%,教学管理人员45人,占19.7%。

分组指标简介:主班教师是班级中的总责任人,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配班教师职责是根据班级计划配合主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管理幼儿生活。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所在学前机构的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业务学习、考核。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回收率91.6%。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所用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1)自编学前机构教师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工龄、岗位、编制、文化程度、月薪、执教班级的幼儿数等工作和生活情况信息。(2)疲劳量表-14(fatiguescale-14,FS-14)FS-14。该量表用于测定疲劳症状的严重性,评估临床治疗的变化,以及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筛选疲劳病例。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包括2个维度,第1~8个条目反应躯体疲劳,第 9~14个条目反应脑力疲劳。躯体疲劳分值最高为8分,脑力疲劳为6分,疲劳总分值为14分,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3)TDL生命质量测定表。该量表用于测定人身体、心理、社会性、尽职责的能力及自我健康意识几方面是否完好。量表包含16项内容,得分满分100分,

1.2.2.施测方法

研究对象以自评的方式集中填写问卷,答题后回收问卷,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核查,剔除无效问卷,测评结果全部输入计算机。

1.2.3.统计方法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采用F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P

2结果

2.1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其中躯体疲劳(5.16±2.05),脑力疲劳(2.38±1.74)分。

2.2不同地区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p0.05,与县区比较bp0.05

2.3不同年龄、婚姻、学历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师在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疲劳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

注:ap0.05,与≤25岁比较bp0.05

2.4不同工龄、编制、岗位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工龄≤2年的幼儿教师躯体疲劳得分低于其他工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ap0.05,与工龄≤2年比较bp0.05,与13~17年比较cp0.05,与配班教师比较dp0.05

2.5公立幼儿园教师生命质量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TDL生命质量得分为(84.33±11.42)分。得分在

2.6影响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明确哪些因素对学前机构教师疲劳得分影响较大,以疲劳总分作为因变量,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与家人同住、睡眠环境、每天吃早饭、三餐规律、每周休息天数、执教班级的幼儿数、月薪、外出进修、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出深造、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情况与教师的疲劳得分有关。(见表4)

3讨论

疲劳通常是由于在情绪较紧张的状态、连续地进行学习活动或者工作等过长时间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减退,使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疲劳状况。幼儿教师教育对象为学龄前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无行为能力、自立和自制力差,易发生幼儿园意外伤害,需要教师随时随地的监护,幼儿教师因此常置身于繁忙而紧张的职业环境,由此引发的工作压力使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感和心理不良反应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行动力差或是行为偏激。此次调查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高于其他教师群体。因此,她们的疲劳状况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原因在于,城市公立幼儿园各类评估、业务考核、教研活动较多,教师加班现象普遍;而农村公立幼儿园则存在在园儿童数量多、师生比过高的问题,教师每日工作负荷过重。年龄≥26岁的公立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疲劳症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机能下降,长期处在较为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不能按时作息,不坚持体育锻炼,所以疲劳感增加。工龄≥13年的教师比其他工龄教师更易出现疲劳症状,是因为这一年龄段教师家务负担重,子女又大多都在求学期,她们与子女一起承受着升学压力,因此处于工作与家务的双重压力之下;由于缺乏外出进修深造机会,她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更新较慢。加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专业的重视,各地公立幼儿园中都充实了一批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她们精力充沛,在校期间学习过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幼儿也更喜欢接近年轻、漂亮、专业技能好、有活力的教师,这些因素都对年龄较大的教师构成了冲击和挑战,影响其工作成就感,使她们在工作中更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工作缺乏热情等心理症状。WAGER等认为疲劳的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承受的心理紧张水平。在本次调查的公立幼儿园中,年龄较大的一线教师还面临着因年龄原因造成的岗位调整,如调离教学岗位、转岗为后勤人员等,由此产生的压力反应,引起她们生理、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改变,加重了疲劳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编教师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非在编教师,原因在于公立幼儿园在编教师享有参与职称评定的权利,他们课余时间要投入更多精力为职称评定做准备。此外,本次调查的这9所公立幼儿园都规定,主班教师必须由在编教师担任,这无疑又增加了她们体力、脑力劳动量,长此以往易产生疲劳感,情绪不稳定、缺乏行动力。在幼儿园中,主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承担比配班教师更多的责任,本研究结果发现,她们的躯体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配班教师。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持续的高负荷工作、缺乏外出深造机会,容易使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降低其生命质量,加之不注重日常体育锻炼、身体机能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幼儿教师身心的疲劳感。综上所述,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合理分配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对非工作时间加班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避免出现同筹不同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她们的工作热情,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应当为幼儿教师安排定期外出进修深造,使幼儿教师在更新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职业倦怠感。再次,幼儿教师平时也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饮食规律,增加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311.

[2]宋新莲,段东红.急诊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17(30):116.

[3]刘瑛.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CHALDER T,BERELOWITZ G,PAWLIKOWSKA T,et al.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J].J Psychosom Res,1993,37(2):147-153.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99.

[6]杨燕,孟仙,王礼桂.武汉市部分中学生学习疲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70-572.

[7]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 32(11).

[8]刘玎,卢宁.中学教师A型行为与疲劳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

[9]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 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11):1480.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劳动力参与率 成因

中图分类号:F24112

文献标识码:A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状况。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一、 国劳动力参与率现状

1998-2008年,世界平均劳动力参与率基本维持在64%的水平上。发达国家劳动力参与率略低,在57-58%左右,且稍有下降。劳动力参与率最高的地区为东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分别为73.2%和70.8%。2009年,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为74.6%。

在我国的常规统计中,并没有劳动参与率的数据。但国家统计局从1993年开始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人口数据,这样就可以用前者除以后者从而得到16岁以上人口总的劳动参与率数据。在1995年这个数值最高,为79.8%,到2003年下降为76.2%。

同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比较,我国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相对较高(表1)。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程度较高,2008年我国15岁以上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为69.3%,比美国的55.9%、日本的44.9%、德国的48.3%分别高出13.4个百分点、24.4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二是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相对较短,许多新成长劳动力刚一进入劳动年龄就较早地进入了劳动力市场。

表1 1997—200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劳动力参与率比较 %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二、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成因

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状,是由我国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一)妇女解放运动与改革开放的影响。

这一因素主要影响我国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女性开始更多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 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在使妇女从根本上摆脱几千年来传统社会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的同时, 也使我国本已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更加超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豍

(二)大多数劳动者工资收入偏低,工资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政策,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公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这种福利措施与就业状况相关联的制度,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促进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收人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人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豎

(三)教育观念较为落后,青少年就学率偏低。

我国虽然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 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长期以来,我国重视升学教育,轻视职业教育, 绝大部分未接受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就直接加入劳动大军。这种状况使青少年劳动力参与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豏

(四)工资与工龄挂钩,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目前我国在计算工资水平时,由于普遍与工龄挂钩,因而人们往往选择提早就业以增加工龄,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在这样的工资政策中,许多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加大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了就业压力。

(五)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我国老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老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呈现较高的态势,反映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不应以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为政策取向;相反, 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同时统筹考虑失业、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以求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本科)

参考文献:

[1]金剑.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

[2]张玮婷.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管理与财富,2006.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美术手工劳作;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美术手工劳作不仅是进行审美的教育,而且也是美与劳互相融合的体现。手工劳作教育更是促进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发展,培养脑体结合,手脑并用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美劳结合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今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美劳结合的教育,在许多先进发达的国家,劳作课占美术的总课时为50%-60%。我国亦开始重视这种教育,在美术课程编排中,劳作课占教学大纲的40%左右。可见美劳结合已被人们认为能协助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并在人的意识中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

学生从四、五岁开始,就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各种事物都感到好奇、新鲜。什么事情都要问个究竟,问个明白。因此,这个时期是开拓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能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学生上美术手工劳作课程,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形态、色彩、质感、构图、美感等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培养学生对空间思维的认识,提高从平面造型过渡到立体造型的能力;能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和刻苦耐劳的良好素养;能训练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使之手脑并用。这种在美的熏陶下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其重要意义。也是贯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结合实践把美劳教育与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学科。

一切的理论来自于实践,不断的实践可充实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逐步摸索、探讨,意识到:“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教学的生命力。”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在尝试性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美术手工劳作有助于学生的想象力诱发

儿童好奇心强,喜爱想象,要使他们长大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有所发明和创造,从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是刻不容缓的。审美感知是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基础。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储备,扩大生活眼界。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就要精心设计思考性问题和鼓励学生提问。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

儿童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当儿童视觉接触到一种新的物体,他们会立即反映出一种非常兴奋的表情,继而就会马上表现出动手去做的欲望。只有了解和掌握儿童的这种心理活动规律,才能富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使之有创造性地完成教师的任务。例如:有一段课时是教学生做灯笼。上课时,我拿一些灯笼给学生看,然后就问学生喜不喜欢,学生们立即表现得很兴奋,巴不得自已立刻拥有一个漂亮的灯笼,抓紧这个机会,我说:“喜欢就动手做吧,你们也可以做出更多不同形状的,更漂亮的灯笼。”于是我开始诱导他们如何想象制作不同形状的灯笼:如做切折式灯笼,只要改变切折线及的形状,就可以改变灯笼的整个形状:制作窗花式灯笼,改变窗花的形状及粘贴方向的不同,就可以做出形状丰富的灯笼;多面球体灯笼如何剪刻不同的花纹,就可以做出姿态万千的灯笼;……经过一番引导后,课堂气氛变得立即活跃。这个说:“我做鱼形的切折式灯笼。”那个说:“我做梯形的窗花式灯笼。”……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去想象。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动手造型的能力。作品创作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人工美从中所取得的作用,亦有利于美感的认识和想象力的素质培养。

2、利用多种形式的手工劳作课程教学,以活跃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做一个手工作品,然后让学生模仿,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传统手工劳作教学模式。但长此下去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就会向惰性的方向发展。而现代的手工劳作教学,远不只是手工技能的教学。利用多种形式的手工劳作课程教学,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师创作,学生模仿的惰性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自主的思维活动,帮助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手工劳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本身是内因,而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启发和造型展示则是外因。教师应适当给学生创造变化的条件,使学生通过自主性的努力,获得知识、能力、见识等方面的飞跃性发展,以达到更理想更有效的教学目的。为创造这个条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当开始注意素材的搜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师建议:“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前备有丰富的素材,上课时才有生动活泼的气氛。

我曾这样上了一堂集同学们说话、表演、绘画、手工和创作于一身的纸刻课:找来几只可变动作的猴子、一只手偶猴子和一根大树叉。将几只猴子放在树叉上变换了几个不同的姿势:爬树状、手拉手状、搔痒状等。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形态逗得学生们开怀大笑。趁这时候,又用手操纵起手偶猴子和同学们展开了对话。掀动着猴子的嘴巴,扮猴子说:“今天我是主角,你们有谁知道关于我们猴子家族的故事?”这下子课堂里的气氛可热闹了,这个说:“我知道《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那个又说:“我会讲《猴子下山》的故事。”于是,我以猴子的名义邀请了一部分同学讲故事,一部分同学按故事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们生动精彩的故事演讲,风趣幽默扮相,令观看的同学捧腹大笑、记忆尤新。学生们在不断的启发下,通过讲、演、看、想等,不但调动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身体表演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大脑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猴子的动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从而将对猴子的感性认识跃升到理认识上来,使画面的创作构图丰富、生动有趣。

3、美术手工劳作能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

美术手工劳作并不等于绘画同手工的总和,在教学中更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创作思维的培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一个人不从事创造性活动就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人。”“我把创造称为智育和美育的精灵。”教师要培养有创造性能力的人,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

将繁化简的明确教学方法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使学生对知识更容易理解吸收,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年纪细小的学生,还不太懂得去表现立体的东西,我就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引导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我设计一个课题:在平面的纸上寻找三度立体空间。起初,学生们都发愣了:一张纸 怎么会有空间?于是,我就在纸上刻一些线条,然后通过内外反折,纸上立刻出现了立体的形状。学生们都觉得很神奇,这时。浓厚的认知兴趣就产生了。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去做,发现一张纸真的可以变向三度空间,于是更加深了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创作出更多不同的立体作品。他们对自己创作的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兴奋莫名的成功感。当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开发时,绘画的水平也相对地提高了。这是手工劳作对绘画的反馈作用。这种创作能力的素质培育,在教育中是不容忽视的。

4、美术手工劳作有利于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所从事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难度,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完成。越是困难的任务就越需要更多的意志努力。作为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目的,以培养他们意志和毅力。进行美术手工劳作过程中,对于儿童来说,肯定有很多困难是需要他们用坚毅的意志去克服的。如上刻纸课,学生们的用刀操作在开始的时候就困难重重,特别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损伤一点点,做父母的就紧张得不得了。有的家长就因为惧怕而要求老师更改课程。在这个时候,我就首先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操刀方法,同时向学生和家长讲纸刻课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的勇敢精神,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帮助。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操刀的方法,自由地在纸上刻画了。在刻画过程中,有的同学耐性不够,觉得刻画很累,刻到一半就想放弃,在这个时候,我就用一些成功人物的故事鼓励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学生的毅力、耐力提高了,画也完成得比较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磨练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大胆尝试等心理素质的过程。

5、进行美术手劳作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素质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手工劳作比赛,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亦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竞争中不断前进。通过比赛,能互相得到启发,充实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独创的个性,使每个人的智慧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儿童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13篇

但目前,我市当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

题。一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民工以自发和亲友介绍输出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就业渠道较少,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内容简单,对外出就业帮助不大;三是外出就业以短暂输出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四是缺乏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五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好劳动力资源

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农民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和风险。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人员集聚地的司法、计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全面搜集和及时反馈各地务工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劳务信息,使农民“外流”由自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从完善镇、村级劳务市场入手,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进入镇内劳务市场,积累经验和技能,然后逐步向省内和省外劳务市场进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使农村劳动力一旦转移出去就能站得稳,立得住。

二、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订单培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并驾齐驱快速增长。

要在对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进行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及不同思想状态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逐年加大政府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促使更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务工创业。

要抓好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上,应从抓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中接受到职业技能,各类职业学校要面向城市办学,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民工”的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式办学,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培训的主要基地。

三、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收入差距;教育培训

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达到1.17亿。一方面,针对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别无选择,只能转移到城市谋生,而为了增加收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必须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些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为城市提供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长期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社会经济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这些因素主要是地区差异、工资、选择工作方式的差异、失业率、城市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性别。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大规模的聚集倾向。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日益增加,最终这将会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但与此同时,它还将建立具有中国的特点“双重劳动劳动和就业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在2006年,蔡昉认为使用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当前阶段的中国,由于很多不完整的条件,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是主要的现状。

一、研究综述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学最早的研究者是刘易斯,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使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其次,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善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先决条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技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最后,另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差异,还取决于成本—收益对比。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心理动机是主动转移。这显示出对他们个人的主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品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教育培训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和转移后的工资状况受职员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因此,转移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成为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受教育水平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水平。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城市转移,这也体现了农村发展的不断进步,虽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他们进入城市后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制约他们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最主要的方面是知识水平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可选择工作范围也将有所增加,可以和城市劳动力进行公平的竞争,提高其竞争能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以增加城乡收入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培训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政策建议

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创新是很重要的。教育和培训对劳动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教育投资资金、各级政府投资教育和培训经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应该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开发他们的选择就业和目标的能力。建立培训、学习、评估、认证、诱导等机制,严格执行劳动就业证书系统考察,这应该贯穿整个转移过程。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07).

[2]邓曲恒古斯塔夫森.中国的永久移民[J].经济研究,2007(04).

[3]王德文蔡昉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季刊),2008(04).

[4]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经济研究,2007(08).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23-06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对社会发挥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振兴国民经济这一重要国策的实施。目前新疆区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面上表现为技能需求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深刻的是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对新疆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可以使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更好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

1.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人才就业状况分析

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通常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表示。由表1可以看出,新疆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压力较小。新疆劳动力市场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总体需求也高于全国水平。新疆和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基本都大于1,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新疆对大学生的需求缺口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十来年,新疆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是劳动力人口,但是,就业人口数量却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的增加速度(如图1)。从而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在供求总量上是一个供过于求、存在一定就业压力的市场。

由此可见,新疆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存在压力,但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

2.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变化的关联分析

为了反映出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笔者选取了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从业人员数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一段时间内的从业人员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而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是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反映。

表2显示的是新疆自2002年以来的相关数据统计。通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964,统计结果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扩张,新疆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相适应。

3.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

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人才的关系时,不约而同地都借鉴采用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武汉化工学院杜昭明教授提出的含独立人才因子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对新疆人才资源需求状况进行短期、中期预测。为研究经济增长与人才需求的关系,预测人才需求,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造,增加一个变量R为投入人才量,将上式改造为:模型中L为投入劳动量,为产出量;为技术进步水平;L为投入劳动量;K为资金投入量;参数和称为弹性系数,为Y对L的弹性系数,又称劳动投入弹性系数,为Y对K的弹性系数,又称资本投入弹性系数。表4给出了1991-2009年新疆经济发展及从业人员状况的统计数据。

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v-Fuller)检验法,利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

通过Eviews5.0对上述变量LNY、LNR、LNK的进行检验,存在因果关系,即LNY是LNR变化的Granger原因,LNK是LNY变化的Granger原因。

利用样本数据结合SAS软件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线性化函数线性化方程Y=ALαKβARγeμ做OLS参数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1nYt-lnYt-1=0.28696(1nRt-1nRt-11)+0.27369(1nKt-1nKt-1)

2t=3.61,VIF=2.69843,R=0.939,F=100.03,DW=2.03,IOA=0.108

可以看出,变量的显著性和方程的显著性极高,拟合优度也很好。方差膨胀因子Vlf=2.69843

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转换,得出人才需求预测模型为:

R=EXP(1nRt-1+(1nYt-1nYt-1)-0.27369(1nKt-1nKt-1)/0.28696)

运用上述系列模型对新疆2005-201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总量进行预测(如表5)。据预测结果2005年和2010年新疆人才需求量分别为137.9万人、186.7万人,与2005年及2010年新疆从业人员人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数126.66万人、176.48万人基本吻合,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准确率。据预测,到2015年人才需求达247.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0.1%,比2010年人才需求要增加60.4万,年均增长6.4%。以上预测结果的分析表明。为确保新疆经济快速增长,首先要扩大新疆人才数量,形成与经济增长需要相适应的合理人才比例,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则更加明显,就不能过于片面的追求人才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人才质量的提高,这样是不可能真正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的。

二、现阶段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失衡分析

近年来,虽然新疆的GDP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但对劳动力的吸纳总量一直表现疲软,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毕业生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总量失衡进一步加剧。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完善。造成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度差

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并未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真正形成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面向社会进行资源交换、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经费的新格局,进而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需要的,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和提供各种方式服务的开放性体制。政府主导的办学主体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占极大比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和不完善,造成了高等学校办学缺少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错位,相互失衡。虽然从长远来看,新疆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在短期内却形成了区域的“教育过度”。如此一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无法应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反而还加重了就业的负担。

2.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变化滞后,相互失衡

新疆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失衡体现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处境,因为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的“教育过剩”问题,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需求旺盛;而有的学科和专业毕业生则供过于求,出现过剩状况。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存在较大偏差。

在“十一五”期间,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这对新疆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新疆高等学校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却很有限,造成部分专业人才的紧缺。

此外,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据新疆教育相关部门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新疆高校专科毕业生总体上不到一半的就业率,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本科生就业率低于70%,本、专科层次的人才出现“就业困难”状况。

3.新疆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形成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

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高等院校多集中在自治区首府城市,如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市有普通高校高等学校16所,拥有学生124467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造成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方接受毕业生多,出现高层次人才局部过剩,而经济不发达,人才稀缺的地区接受毕业生越少,出现人才严重短缺。地区性人才失衡的形成,从深层的原因讲,固然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所致,但它与人才市场的二元分割以及高等教育信息不通畅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与建议

1.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劳动力市场所处的水平,通常是由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一方面新增劳动力主要涌向第三产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释放出来,逐步转移到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部门就业。教育以其层次和类型实现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功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构。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此外,高校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的现象依然严重。新疆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应当更加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近年来新疆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但是其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状况令人忧虑,培养出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较弱。因此,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现有的多种高等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完善,促使其找准在劳动力市场的目标定位,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2.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向买方的转变

在中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条件下,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均衡,导致高等教育供给压力的加大及人力资源闲置,即所谓的“教育不足”和“教育过剩”。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教育过剩”问题,如某些学科、某些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少,就业很不理想,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买方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需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而高等学校则只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才会赢得劳动力市场的青睐。为了培养新时期新疆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高校应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动,准确地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培养出适销对路、宽口径、厚基础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实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新的发展。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新疆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特色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新疆高等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色,合理调整和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开设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输送各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建立高等教育市场化评价与反馈机制,增强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