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前景

1.建筑智能系统

1.1 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也称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对现场进行监控,一旦发生火灾警情产生报警并联动相应的灭火、疏散、广播等设备,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1.2 通信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对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以及住宅自动化(HA),而独立系统之间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局域网)连接起来,共享所积累的数据资源,转送和处理数据,并由通信系统与外界公用通信网连接,形成综合通信系统。

1.3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的应用和推广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高层建筑或电视信号覆盖区外的边远地区因电视信号反射或屏蔽严重而影响电视信号良好接收问题和丰富节目内容而设置的。

电缆电视系统属于应用电视系统,但是由于与当前使用的以监视控制为目的的电视监控系统从传输的信号方式到应用范围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现在已经单独作为一个弱电系统出现。

1.4 应用电视系统

它是弱电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应用电视是指除广播电视系统以外,在其它领域中应用的一切电视系统,由于首先用于工业所以习惯上也称工业电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使用安全和不占空间频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教育、军事等行业。

1.5 扩音与音响系统

扩音与音响系统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共广播(PA);二是厅堂扩音系统;三是专用的会议系统

1.6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的全称为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的。

1.6.1 防盗报警系统。通过安装在防护现场的各种入侵探测器对所保护的区域人员活动的探测(入侵),一旦发现有入侵行为将产生报警信息,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1.6.2 电视监控系统。以图像监视为手段,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视与录像。监视监控系统可以让保安人员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分析。早期电视监控系统是应用电视系统、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视监控系统已经与防盗报警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监控系统。

1.6.3 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又称门禁系统,其功能是控制人员的出入,还能控制人员在防范区域内的活动。在防范区域内,必须使用各类卡片、密码或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经控制装置识别确认,才能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际上也属于出入口控制系统。

1.6.4 楼宇保安对讲系统。为访客与室内人员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遥控开锁以及报警功能。

1.6.5 电子巡更系统。在大型楼宇或场院中,出入口很多,来往人员复杂,必须有专人巡逻,较为重要的地点应设巡更站,定期进行巡逻。电子巡更系统是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心控制室发回信号以示正常。

1.7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

建筑物设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主要是建筑物的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蓄水池、不停电源设备;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空调系统的次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检测设备;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以及对电梯、自动扶梯设备运行工况的监视、测量与控制。通过BAS实现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制与管理,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提供午夜管理水平,创造更舒适、安全的环境。

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2.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内涵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建筑,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2. 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在智能建筑内,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桥梁);以此对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广义的BAS)等所有功能系统,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既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境,又包含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综合建筑环境。可见,智能建筑技术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对IB的建设起主导作用。

2.2.2 网络结构和标准实现开放协议,例如BACnet标准;LonWorks标准等。

2.2.3 互联网技术(Internet)

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TCP/IP和HT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远程监控、操作和综合信息数据库访问。

2.2.4 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网络化、综合化、多媒体通信。

2.2.5 “三网融合”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的方。

2.2.6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宽带多媒体通信、IP通信、移动通信、ATM技术都正在迅速发展应用。

2.2.7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2.2.8 开放的网络控制技术和BMS的发展

2.2.9 智能卡技术和人体识别技术

2.2.10 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扩展

2.2.11 综合布线的发展前景

2.2.12 系统集成是IB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建筑电气;智能化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大型现代化建筑和高层居民建筑拔地而起,建筑电气行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对于建筑电气系统节能、安全、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电气系统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得到业界的关注。

电气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建筑电气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电气设备是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环保、安全水平是衡量装饰工程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于电气设备行业来说,产品要以终端智能化为目标。建筑电气产品的节能、安全,需要产品更新换代,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因为智能电网大量的用户终端离不开电气产品。当前,我国建筑电气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制造模式和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粗放式的管理,还有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

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开始应用于现代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相关标准制定也在加快进行。因此,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等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必须通过建筑物内置的越来越多的基于高新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现代化建筑设备来实现,这一切集中反映到建筑观念和建筑实践中,于是建筑中增加了各种智能化系统,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2 传统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的特点

2.1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

传统的建筑每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强弱电截然分立的建筑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化建筑高速发展的要求。传统建筑物中通常存在多套独立的不同的布线系统,如电话系统使用普通平行线对、闭路电视系统使用同轴电缆、计算机局域网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多使用屏蔽双绞线、电视监控系统使用视频线缆等,这些布线系统的线缆、接插件及配线架等设备都各不相同,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另外,由于传统的布线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电缆、电线以及接线设备,因此,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技术性能的较大差别,从而难以互通不能兼容的问题时有发生。

在以往进行传统的布线时,如果在布设施工中需要改变终端设备位置和数量时,同时也必须对缆线和其它设备进行重新敷设,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面临因更换线缆和设备带来可能发生的临线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从而造成增加工程投资以及延时完工的现象,因此,随着传统布线系统的限制,综合布线系统得到飞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标准化部件,能够保证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技术性能的优良可靠,以及满足今后可随时进行升级的智能建筑通信需要,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初投资较高,但从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个使用期来看,比传统布线更加经济。

2.2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建筑,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以及便捷的环境、节能、节省运行维护的人工费用、系统集成等等特点。智能建筑首先要实现和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其次,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目标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成本去确保建筑物内设备维护、运行、更新。换句话说,智能建筑安全、舒适、便利、节能、节省人工费用等所有这些特点,必须依托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得以实现。

3 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分析

3.1基于智能化建筑系统的设计

智能建筑本身就是传统建筑技术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兴技术结合的产物,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产生,智能建筑的功能和智能化的系统性能都将进一步地提升和增强。

随着现代“3C”(即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以及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统称为3C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楼宇控制精度以及达到提升建筑节能的效果。未来,智能建筑将会逐渐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站点,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标志)必然会很快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应用。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新的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以及新控制系统的不断出现,如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分布式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智能建筑中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些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建筑电气必须依赖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够得以实现。

3.2当前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智能”体现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依靠以“3C”高新技术和各种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来实现的。当前智能建筑建设中的 “智能”特征,还体现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智能化以及建筑材料的智能化等方面。比如:建筑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平衡:以日本地区“竹中建筑公司”在东京市中心修建的一栋6层大楼为例,该栋建筑在模拟的多次强地震试验中,依然能够安然无恙,这栋新建筑之所以能够抗击更高的地震在于其建筑结构采用了液压支架系统,该系统能够减弱和抑制40%以上的震动;另外,该栋建筑在大楼顶层安装了重约9吨的滑板,一旦大楼受到飓风或地震影响产生倾斜,这块大的滑板就会依据计算机指令朝着反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建筑材料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方面。比如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可采用“自修复的智能混凝土”,其原理就是在常规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树脂空心纤维,当建筑结构构件出现超过允许值的裂缝时,从混凝土中溢流出来的树脂就会对裂缝形成自动封闭或者裂缝修复。

当前,智能化建筑发展趋势呈现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智能建筑已从以往单一办公写字楼逐渐向各类公共建筑领域扩展,这点从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建筑都可见端倪。如:“水立方”、“鸟巢”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第二是随着智能建筑建设领域的扩大和建设数量的增加,智能建筑正向宏观系统发展并接轨,比如智能建筑与“智能城市系统”、“数字国家”和“数字地球”接轨。

4结论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电气与3C高新技术相结合下的建筑智能电气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未来智能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性能都将不断提升,未来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特征也将越明显。

参考文献:

[1]耿霄.现代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之间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自动化;标志;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智能建筑定义

智能建筑定义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建筑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智能建筑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从建筑管理角度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具备一套管理、控制、维护和通信设施,从而在花费比较少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控制、安全检查、报警监视,可以实时地与城市管理部门取得联系。(2)从建筑使用者角度来说,智能建筑应当能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并可以提供一个和谐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2、智能建筑各部分组成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BA)

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建筑的电力、空调、电梯、冷水机组、热力站、给排水、消防系统、保安监控、出入门控制等设备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包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磁卡识别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控制和监控系统等。

2.2 通信自动化系统(CA)

通信自动化系统供建筑内外的一切语言和数据通信,主要包括:(1)以程序交换机为核心的电话、传真等为主的通讯网络。(2)建筑内的局域网,把建筑内的各种终端、微机、工作站、主计算机与数据库等联网,实现数据通信。(3)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先进的通信自动化系统即可传输语言、数据,还可以传输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不同功能用途的建筑,对通信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应用系统。

2.3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由高性能的传真机、各种终端、微机、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组成。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办公服务、公文文档等综合管理,以及电子票务、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

3、智能建筑发展的目标

3.1 实现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

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它们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可以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产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而这些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

3.2 建筑物的节能运作。

智能建筑的另一个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求取更高的经济效率。

3.3 通信自动化。

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

3.4 安全保卫自动化。

通过各种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过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

4、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高楼就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称之为(City Place)的大厦,从此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它是时展和国际竞争的产物。为了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各高科技公司纷纷建成或改造具有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大厦(Hi-Tech.Buiding),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楼等。据有关估测,美国的智能大厦将超万幢,日本和泰国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

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被认为是北京的发展大厦。此后,相继建成了一批智能大厦,如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快速发展,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潮已经来临。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上述比例是否正确没有去分析过,但根据工作中接触的情况看,至今见到的运行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为数不多,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即使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达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效果不佳。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5、智能建筑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建筑广阔市场潜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但也随着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市场的开放,中国智能建筑行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智能建筑要有正确认识,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发展智能建筑。建筑中各种智能化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他们能否满足人们各种需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为服务对象不同其智能化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档次、不同地区的建筑因为需求的不同其智能化也应该有不同配置,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和优化,并为此制定出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建筑智能化发展道路。建立新型的运行管理方式,提供社会化的服务。

建筑智能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很大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过去那种以一栋建筑和一个小区为单位运行和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发挥智能化系统应有的功能,应该把智能化系统构筑在社会统一信息平台上,并以此平台为建筑和建筑中的人员提供服务,这就需要对智能建筑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这种服务模式也有利于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和降低智能化设施维护管理成本。总之技术在进步、制度在变革,中国智能建筑充满着希望,也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共同探讨智能建筑的发展道路。智能建筑这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和远大,我们期待这一新型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斌,田峻.智能建筑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新建筑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名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供电系统;安全

1智能建筑供电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与挑战

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智能建筑建立在微电子结构之上, 而信息技术的虚拟性特点为供电系统带来了一系列具有高渗透性、高隐蔽性和高动态性的信息安全问题。具体来说,可能由于信息安全漏洞和潜在威胁的存在,,致使供电系统发生异常, 甚至停止工作, 这将直接影响到智能建筑本身的工作运转以及相关人员的正常生活。

2保障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信息安全可靠性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体系、制度、策略等三个层面入手,全方位消除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信息安全隐患,尽可能加强其安全防御能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充分保证智能建筑供电G的信息安全可s。

2.1体系层面

在智能建筑供电系统建设时,需充分考虑信息安全体设计。应依据国家信息安全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将信息安全视为供电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始终惯穿管理、运行、技术措施的各个层面,实现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结合。

2.2制度层面

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使之实施在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规范各类管理行为,涉及到人员、技术和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要始终遵循“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理和技术并重,综合防范”的方针,将供电系统信息安全制度建设纳入到智能建筑安全生产和保障体系中去。

通过建立和执行人员管理制度、文档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应急响应预案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操作指南,从而进一步规范供电系统管理人员的行为,防止智能建筑供电系统在遂行过程中由于内部人员出现m误而导致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2.3策略层面

制订信息安全策略是智能建筑供电系统信息安全可h保障的线环节。应针对智能建筑领域的特点,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层面出发,通过采取认证授权、信息加密、容灾备份、入侵检测、日志审计、网络监担、安全测评等技木策略,如必要收全配置,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体系,进一步提升智能建筑供电系统防病毒、防篡改、防攻击、防泄密、防瘫痪能力,切实提高供电系统安全防御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 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供电智能化水平要求更加严格,而建筑供电智能化水平及其智能化、集成化程度,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在整体运行上的安全性、管理效果及建筑物的使用性,建筑供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研究的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3.1有线电视系统、电话、户内多媒体配线系统及综合布线系统

通常情况下,建筑的电话由市话直接接入有部分建立模块局,少部分自建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传输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现代博览建筑采用超五类及以上系统。通过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规划设计,并将各子系统进行有机连接,为智能化系统集成提供通道。博览建筑的综合布线点位的设置,主要集中在建筑内部工作人员办公区域保管员工作室等,出入口、等候区设置信息查询终端点位,大空间区域可设置AP 信息点,作为无线 WIFI 预留接入点。对于大跨度展览场所可设置集成通讯网络、有线电视、电源、给水、 燃气的综合展位箱,信息点位直接设置于综合展位箱内。公共场所设置公用电话、无障碍专用电话。

3.2安全防范系统

3.2.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主要监控部位:地下机动车车库出入口;地下自行车车库出入口;地下车库主通道;地面各主要出入口;大楼各主要出入口;塔楼及板楼的电梯前室;所有的电梯轿厢内等。地下室采用彩转摄像机,地上采用彩转黑加配红外灯摄像机。

3.2.1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实现功能:监督保安人员按照既定路线进行巡逻,消除安全隐患。根据本建筑物的特点及布局设计巡更路线和巡更点的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各设备机房门口或附近应设计巡更点,巡更管理软件具备打印输出功能和统计功能。

3.3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建筑的背景音乐系统采用定压传输,音量随场景噪声自动调节。公共广播在展场其声压级需适当提高,紧急情况下,应能切换为紧急广播。在大厦的室外绿化带处设置音箱。系统平时用于播放背景音乐,火灾情况下或有紧急情况时,紧急广播自动或手动强行切入,并进行全音量播放。

3.4户内智能控制系统

灯光控制满足用户场景设置要求,给用户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场景模式可预先设置,方便使用,窗帘控制满足用户遥控拉开窗帘和关闭窗帘使用需要,家用VRV空调控制满足用户远程开启或关闭使用需要,用户在下班之前可提前打开空调,回家便可享受清凉或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

3.5公共设备监控系统

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主要是对本建筑物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启停、运行状态、安全状态、能源消耗状况等进行综合监控、控制和管理,达到设备深化运行、高效节能的目的。

系统结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中央计算机工作站是实现集中管理功能,现场控制器实现分散控制功能,个别现场控制器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具备远程传输和管理功能,预留扩展接口。

照明监控:对景观照明和泛光照明设计光敏及定时控制,对车库照明、楼梯间照明和走廊照明(大堂照明除外)设计定时控制,控制中心可远程控制。

电梯系统监控:监控每台电梯的运行状态(包括消防电梯),控制中心可远程控制所有电梯强制运行至底层(需要电梯招标时提出接口要求)。

3.6防雷接地系统、电源系统、综合桥架及管路系统

机房内各弱电子系统主机设备与楼内其它电气系统共用一个联合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防雷接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直击雷防护(强电设计中已完成);电源系统雷电防护;信号系统雷电防护;接地系统。

监控中心设置专用配电箱,由专用线路直接供电,并采用双路电源末端自投方式,主电源容量不小于系统设备额定功率的1.5倍,监控中心内设置一套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为建筑的报警、电视监控、可视对讲等安防设备提供可靠电源。

4前景展望

智能建筑作为个新兴的产业,在蓬勃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于安全可靠性的阻碍;任何一个智能子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或隐患,都可能导致整个智能建筑系统创造出的安全和谐环境毁于一旦。因此,做好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信息安全可靠性保障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是确保智能建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智能建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之举, 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许民.建筑用电系统谐波控制与无功补偿[J].供用电,2010.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建筑设计;绿色节能

1智慧城市建设概念内容及建设理论分析

1.1智慧城市建设概念内容

目前关于智能城市的概念内容尚无权威定义,不同行业、机构专家从不同层面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内容进行了充分解读与合理界定。智慧城市指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于一体,实现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内容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在目标定位方面,智慧城市主要以实现服务全民、高效有序城市管理、绿色开放经济发展等目标为主。通过坚持按照制度规划、信息引导等原则内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2智慧城市建设理论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理论进行分析,可从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总结与归纳。(1)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相比,智慧城市建设在特征表现、内容从组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增强。从城市建设特征分析,智慧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健康出行服务、居住生活服务,具备了科技智能型特征。从城市建设发展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精神。要求规划设计人员主动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精神,借助互联网等建设手段,实现对城市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在提升城市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智慧城市建设侧重引进优秀人才资源、智能技术资源,可促使智能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水平。(2)实现城镇与工业的有效融合。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涉及的范围内容较广,可视为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产物形式。城镇化作为智慧城市信息智能化的载体形式,可通过利用城镇自身具备的扩散功能、聚集功能,保障城市智能型建设更科学合理。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内容较多,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等均可列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范畴。除此之外,智慧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将信息产业发展作为有效推进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渠道。

2智能建筑概念分析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对智能建筑的概念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标准中提出,智能建筑主要以建筑物为平台,集成各类智能信息应用、架构系统实现对智能建筑体系的合理构建。与常规建筑不同,智能建筑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通信能力,通过科学运行与安全应用,可为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高效便利的居住环境。(1)智能建筑内部集成多项新兴技术内容,可针对智能建筑运行各环节进行调整优化,智能建筑可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2)智能建筑具有高效节能的优势,可提前对系统各参数进行合理设定,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3)智能建筑在电力系统、通信系统方面较为完善,可为智能建筑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保障。

3智能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设计的对比

3.1相同点

针对智能建筑设计、智慧城市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度、地方企业设计标准,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与此同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立足于智能建筑设计、智慧城市设计要求,对相关设计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智能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设计在设计目的方面不具备高度相似性。

3.2不同点

针对智能建筑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智能建筑设计观点方面表现较为明确,但针对智慧城市的设计工作,在部分细则问题方面尚未明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条理清晰,可参考的设计标准也较多,智慧城市设计可参考的设计标准较少。与智能建筑设计相比,智慧城市在制度及相关细则标准方面缺乏健全性、完善性。

4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建筑设计

4.1明确智能化建筑的实施标准

在设计智能建筑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针对智能建筑使用功能、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内容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分析反馈内容,合理界定智能化建筑标准,将该标准作为建造实施要点内容。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如果建筑面积达到2万m2以上,可对其进行智能建筑设计工作。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始终立足于居民的实际需求,对智能建筑功能设计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尤其应重点针对智能建筑中的温度、采光程度、智能化系统应用等进行分析。为了保障智能建筑良好的采光效果,设计人员无须对空间进行大进深设计。在智能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可从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等形式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设计。在设计建筑物层高时,层高控制应大于3.6m。设计人员在开展智能建筑设计工作时,除了需要考虑智能建筑使用功能外,还需要对智能建筑设计发展前景进行重点考虑。在智能建筑设计方面,相关人员可从地面、墙面、天花板、屋顶等方面进行智能化设计。架空地板进行布线较为方便,较好地利用了空间容量,且管线不存在过多的交叉点,施工工序较为方便。为了达到安全效果,需要进行防静电处理;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外,墙面可预留线口,墙内空间布置各种传感器、控制设施;智能建筑内天花板设计光线感应兼顾智能照度调节,负责出风、烟感、喷洒、走线等;屋顶应合理种植绿化植物,构成绿色空间渗透与延伸,可充分利用再能生源的设备,节能减排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外界作用力对建筑的损害。

4.2完善智能建筑体系架构

智能建筑作为一种集成新一代通信技术与新兴发展内容于一体的建筑类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应用价值。结合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智能建筑在设计工作方面存在滞后性问题,易对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相关设计人员应对智能建筑体系结构进行适当健全与完善。通过结合新兴技术内容、发展模式,使智能建筑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好的应用价值。

4.3充分应用B/S访问模式

智能化可视为智能建筑的特征表现,为了保障智能化特性可顺利实现,设计人员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门户技术,实现对访问模式的优化处理。在智能建筑优化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应根据功能需求,对子系统的集成设计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智能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设计人员应合理完善智能建筑系统体系。设计人员可利用门户技术、B/S访问模式,对智能建筑系统安全运行进行有效处理。除此之外,当前各种物联网子系统在智能建筑应用发展中主动与B/S接入模式结合应用,可对智能建筑安全运行进行有效处理。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智能建筑通过集成多项先进技术,可有效促使智能建筑更好融入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4.4充分运用智能云计算技术

智能云计算技术作为促进智能建筑安全设计的重要技术内容,在实际设计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重点加强对云计算服务的构建分析。通过科学运用智能云计算技术,可有效优化智能建筑服务质量,提升智能建筑的应用效率。结合当前发展情况分析,为了进一步加强智能建筑安全设计效果,设计人员将智能云计算技术融入智能建筑设计、智慧城市设计规划中。通过不断拓展行业云计算服务技术、产品内容,可为智能建筑云服务中心提供良好的平台保障。可从基础设施、应用软件等服务方面,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研究,确保智能建筑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4.5贯彻绿色节能设计理念

绿色节能设计理念是我国智能建筑予以重点践行的设计目标。近年来,为了全面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行业内部工作人员主张利用绿色节能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与施工工作进行全面调整、优化。在绿色设计方面,设计人员主张利用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优化替代。工作人员可利用自然光实现照明,减少电能资源的浪费。设计人员可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对水资源进行回收与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除此之外,在绿色建设施工方面,现场施工人员可从应用绿色施工材料、绿色施工技术方面,充分落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工作人员可利用软膜天花板、节能保温墙体材料等,深化绿色节能理念的贯彻效果。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部署号召,智慧城市发展工作针对绿色节能设计问题进行了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为绿色节能设计理念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应用提供了保障。

4.6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发展智能建筑可为人们提供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开展智能建筑设计、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理念,从多个方面将以人为本的原则理念贯穿于智能建筑施工设计全周期中。例如,日本某现代化建筑庭院,庭院可利用智能化系统对天气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数据监测反馈结果,对门窗、空调等进行智能调控,保障居民始终可处于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在开展智能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优先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做好智能建筑设计工作,并结合不同用户群体的年龄特征、实际需求,做好针对性智能建筑设计工作,保障智能建筑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安全性。

4结语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设计工作内容得到了相应拓展,从事智能建筑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主动承担起自身的发展责任。相关人员应立足于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对当前智能建筑设计工作的主流方向进行明确把握,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相关设计人员应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设计经验,对当前设计体系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调整与优化,深化智能建筑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众,刘晓强.智能建筑设计及智能建筑发展前景[J].居舍,2020(17):15-16.

[2]赵淑旗.智能建筑设计与智能建筑发展前景[J].智能城市,2020,6(13):45-46.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管理;发展前景

建筑智能化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建筑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及各类设备的自动控制、管理信息资源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以及与建筑工程之间的优化组合获得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功能,使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便利和灵活等特点的建筑物。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很多学科和多个管理部门,技术更新周期相对来说较快,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近几年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历程短等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设计问题。建筑智能化设计主观设计倾向明显,流于简单化、概念化、形式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从事智能化工程方面都存在自身的弱点,设计者在知识更新、实践经验、工程建设需求等方面不匹配,以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二是施工问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单位一般都是系统集成商,他们担负着深化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并要负责质保期内维护、业主管理人员培训等,其影响施工质量方面的因素也很多,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人、机、物、法、环”的管理和控制不严格。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问题解决建议

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我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要加大投入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团队,提高团队综合能力,培养全能型人才,既能懂的建筑知识又了解智能化技术。在技术研发、设计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组织更多方参与研讨,如施工单位、建筑商、系统集成商、项目业主等,汇集各方众多意见建议,一起探讨行业发展。在项目起初设计阶段就要定义清楚用户智能化需求,在设计阶段,多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召集建筑设计方及智能化系统设计方详细制定方案,避免中间断层脱节。协调好各个部门,做好技术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

⑵在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施工队伍的整体构建,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为建筑智能化工程包含很大一部分隐蔽工程,如果施工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容易出现智能化系统后期维护费用翻倍的现象。在具体各项环节中要抓好施工队伍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员工具备智能化建筑的专业知识,健全考核机制,实施优胜劣汰、奖勤罚懒,保证建筑智能化行业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⑶加强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的管理,规范设备接线,对建筑智能化过程进行统一标识。由于建筑智能化过程中接线非常之多,众多的电缆线路只要接通即可使用,如果管理不严格,很容易出现虚焊、连接不实等情况,一定要强化线路的敷设、连接质量和标示的管理,线缆接头必须做好焊锡处理或者绝缘处理。各类线缆屏蔽线层接地必须实焊,避免出现虚焊而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各类线缆进行规范统一的表示,以便于后期对智能化系统的维护。

三、建筑智能化发展前景探讨

建筑智能化应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实现各项功能,为人们提供便利化、简单化、信息化的生活载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智能化必将会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随着智能领域、信息网络技术、家庭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探索必将会使建筑智能化各个子系统更加开放和统一,这将势必造成阻碍的技术、人为的因素等逐步击破,未来的智能化建筑也将会朝着更加人性化和高度集成化的方面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在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所需要经历的发展过程还比较漫长。它是建筑的重要部分,正在不断的深化完善,高新技术也正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管理者,必须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方严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这样才能铸造出建筑智能化的精品工程,唯有如此才能在建筑智能化建设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葛红.刘雪峰.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中国住宅设施,2009(9)

[2]马树媛.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究[J].华章,2012(16)

[3]李金福.浅议弱电系统工程在智能建筑中的施工管理[J],2007(19)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中国;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1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对只能建筑的探索与实践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时期里我国的智能建筑主要是一些涉外的酒店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才用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虽然普及程度不高,但是人们的热情却不低,得到设计单位、产品供应商以及业内专家的积极响应,可以说他们是智能建筑的第一推动力。

1楼宇智能化的概念

自1984年智能建筑理念提出至今,因其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世界上的对楼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际智能工程学会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我国较为相近,其提法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将这5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1]。

2 我国智能化建筑初具规模

在我国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楼宇智能化市场随之迅速成长。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推进,我国楼宇智能化理论、建设法规、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方面,也随之得到较大发展[2]。

3未来楼宇智能化市场前景广阔

楼宇智能化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所开发的楼宇智能化项目普遍受到购房者的青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高端住宅项目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示范作用明显。楼宇智能化在低碳、节能方面优势突出,同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舒适体验。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加之政府对楼宇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业内普遍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

4我国智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准确的建筑需求定位

缺乏准确的建筑需求定位是智能建筑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目前只能建筑的功能需求由业主提出,设计通常有设计院负责,而智能化的深化设计与具体实施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由于三者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普遍存在对只能建筑的要求不明确、规划不妥当、严重不协调甚至脱节现象,以至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4.2 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缺乏相应的配套标准规范和技术法规

目前,智能建筑中很多系统仍没有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工程验收标准。现行的有些规范也不能适应智能建筑的技术要求,使很多只能建筑的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在五规范、无标准的情况下不规范的进行着,从而造成了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工程验收不达标、只能建筑不只能的严重后果。

4.3重建设轻管理

当前“重建轻管”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物业管理是薄利甚至微利企业,多数业主还不易接受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体现这一观念,以至物业公司的运行成本合理支出受到影响,不得不减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和降低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来弥补开支上的不足,最终使只能化系统不能运行。

4.4生态节能和保护环境方面重视不够

只能建筑具有涉及多个行业的特点。它除了涉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通信,供暖空调以及土建筑行业以外,近年国际动向已向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方面发展,国际上已有“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结合起来”的提法。因此,只能建筑的内涵仍囿于MB系统、OA系统和CN系统已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内容了。将来很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发展还会扩大。

5楼宇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5.1在管理监控上的应用

管理监控系统是智能化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管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未来的智能建筑在管理监控上将更加的智能化和人性化,主要体现在:①智能多表远程抄收计量的普及;②智能设备监控系统;③智能停车管理系统;④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

5.2在安全防范上的应用

小区和住宅的安全是智能小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通过科技手段和有效的物业管理、改变“自我保护”这一自闭模式、被动型安全防范模式、向多元化、综合化、电控化及主动报警处理。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规范化必将是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方向。

5.3在通信网络上的应用

信息化的建筑将是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因此,才用最新的通信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智能建筑是必然趋势。

5.4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

智能化住宅界定为具有适应性、预测性的智能服务系统,其将来的实现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有关的通信设备、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等所有设备,与网络连接,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6结论

总之,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可以相信,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资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座位新一代的我们应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楼宇自动化技术,早就一个智能、便利的新世纪。

参考文献: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智能建筑电气;低碳城市;科学技术

前言

我国的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建筑行业进步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我国同样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部门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下,智能建筑电气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为建设低碳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低碳城市的概念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与技术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新技术、新发明的也开始不断地出现,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为了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先进的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各类建筑的建设当中,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随之加快,资源的需求与能源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多,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差,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从能源的消耗方面来看,全球的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可再生资源更是在不断的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会出现没有资源可以利用的局面,世界人民将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能源危机。同时,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染气体都会向大气排,使空气的质量严重下降,都是污染造成的,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问题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这样的严峻地形势下,人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重新审视我国的现在存在的这些行为,对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要有深刻地认识,积极的采取防范措施以此来减少对环境污染,在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环境不会受到污染。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的有效进行,就要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迅速地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地推广,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转折。

2 低碳城市建设与智能建筑电气的关系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容身建筑、舒适生活建筑和健康生活建筑,这三个阶段体现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生活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最终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建筑行业也开始走向了智能建筑的阶段。

智能建筑阶段主要特征是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未利用能源,注重能源的节约和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建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其理念比较先进,与当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贴近,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人类生存目标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设计理念。同时,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包括管理与决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更好的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

3 低碳城市背景下智能建筑电气的特征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背景下,对智能建筑电力的要求更高,建筑行业要注重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更加积极地建设智能建筑。低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今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与绿色建筑营造模式开始迅速发展,智能建筑电气发展成为新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技术,发挥建筑设备监控的节能功效。新建筑和既有建筑,都要通过有效的能耗监测对建筑物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诊断,进行科学的评估,适时地调整设备运行的参数,减少能源的浪费,使建筑物的能效不断提升。建筑电气技术是智能建筑的基本学科之一,发展空间非常地广阔。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水平已经超出了原学科的内容,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例如,采用最优控制技术,充分利用自然能量,真正地实现低能耗建筑;太阳能光热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新型的供电方式,已经成为国内外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向。规模化的发电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的有效的能源。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分析,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背景下,先进的技术对电气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对技术进行创新,实现智能监控的节能目标,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

要想智能建筑电气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智能建筑中,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智能建筑电气的应用效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计算机、无线通信等技术支撑的互联网,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社会交流、经营管理与生活方式,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障城市环境。同时,智能建筑电气也能够帮助处理安全事务。在全球反恐的背景下,对我国的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大,大流量的人群集聚增大了安全风险,提升消防与安防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4 结 语

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电气的功效,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促进我国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大章.低碳城市与智能建筑电气[J].现代建筑电气.2010,01.

[2] 胡龙华.关于建筑电气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3] 蔡传俊.浅谈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J].科技信息.2007,20.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 智能建筑电气 低碳城市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事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逐渐出现,并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区域内经济发展策略和且标的关键性问题。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解决和处理日趋严峻的环境和生态破坏问题,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总结出适合我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即低碳城市的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智能建筑电气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要重视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对智能建筑电气的应用,促进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建设和智能建筑电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有所帮助。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引出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影响了人们的日程生活,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关键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下,智能建筑电气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为建设低碳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分析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新技术与新发明的不断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这些先进的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各类建筑建设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数量也得到了增长,对资源与能源的需要也逐渐的增多,这样就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在造成恶劣的影响。从能源的消耗方面来说,全球的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不可再生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最后形成没有能源可用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世界人民将面临着能源危机。同时,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向大气排放着污染气体,污染空气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必须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重新审视我国的行为,明确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积极的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很快的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的开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转折。

二、智能建筑电气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关系

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容身建筑、舒适生活建筑和健康生活建筑,这些都是体现出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环境问题与生活的关系,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并很快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建筑行业也走向了智能建筑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注重能源的节约和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建筑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其理念更为先进,贴近当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目的是追求人类生存目标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包括信息控制、管理与决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智能建筑电气的建筑目标和低碳城市建设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智能建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较晚,在低碳城市建设中难免遇到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获得市场占有率,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

三、在低碳城市背景下智能建筑电气的特征分析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背景下,对智能建筑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要以缓解城市环境污染为中心,积极的进行智能建筑的建设,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建筑行业和社会的主要内容。在推崇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与绿色建筑营造模式的今天,智能建筑电气发展也呈现出一种新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断的更新技术,发挥建筑设备监控的节能功效。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高效与节能型用能设备已经成为建筑施工的首选,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新建筑和既有建筑都要通过有效的能耗监测对建筑物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诊断,进行评科学的评估,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减少能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不断的提升建筑物的能效。建筑电气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基本学科之一,必然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学科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例如,采用最优控制技术,将自然能量充分的利用起来,实现低能耗建筑;风力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燃料电池等新型的供电方式,是国内外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向。规模化的发电系统是城市的有效的能源,这方面的研究不能中断,仍要以提高城市电网的安全性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为主要任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背景下,先进的技术对电气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智能监控的节能目标,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发挥智能建筑电气的功效。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智能建筑中,并发挥着巨大的功效,提升了智能建筑电气的应用效果。信息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无线通信、等技术支撑的物联网,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社会交流、经营管理与生活方式,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障城市环境。同时,智能建筑电气可以帮助处理安全事务。在全球反恐的背景下,对我国的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大,大流量的人群集聚增大了安全风险,提升消防与安防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通过智能建筑电气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进行监控,降低安全风险。

结束语:

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电气的功效,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促进我国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黄芳,李瑞晴. 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与走向[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2] 丁荣涛. 低碳生态城市信息监管体系构建及发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9) .

[3]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06) .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智能土木结构;建筑结构;现代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物质保障,促进了现代建筑工程迈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在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中其核心内容就是智能土木结构的发展,智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水准,而且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现代化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智能土木结构概述

1.1含义

在土木结构中应用智能结构就是智能土木结构的简单含义,在人们能逐渐提高对建筑的要求的背景下,土木结构智能化已成为一种时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土木结构主要是集合控制器、传感器、主结构、驱动器等功能的仿生结构体系,其主要的特点是自修复损伤、自监控结构、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同时还可以保证自身结构不受到突发危险的损害。而为了满足建筑业的智能化需求,逐渐将智能材料应用到土木结构中,于是推动了智能土木结构的发展[1]。

1.2应用现状

随着智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但使得结构评估的安全性、强度、完整性等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还对节约建筑结构的维修工作经济成本,促进了建筑土木结构的预测能力的强化,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例如智能土木结构的预报方式是由内向外的,其原理主要是在土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将传感器放入其内部,并形成一个可以实时监控的网络,从而保证土木结构的性能。目前智能土木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已经在大坝工程、桥梁工程、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应用,而且也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现代建筑结构中的智能土木结构意义重大[2]。

2智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2.1节能技术的应用

智能土木机构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满足了现代社会的节能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现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其技能技术在现代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而且在建筑工程的建造、设计等环节中也逐步引进节能建筑的理念,使用的建筑器具、材料都具有较高的节能性,而且在应用智能土木结构的时候,还促进了建筑自身的监测控制性能,当外界出现环境变化等情况时,建筑物内部结构就会自动的做出相应的调整,降低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量。另外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下,智能土木结构还未其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促进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3]。

2.2智能传感元件的应用

2.2.1必要性

在土木工程中为了实现对建筑物的健康检测,往往会采取埋入一些传感元件、粘贴传感元件的方式,不但可以保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还可以正确的评价和检测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固性,提高检测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帮助建筑工程人员做出维修建筑、报废建筑的科学决定。但是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较重大的情况下,通常会耗费较长的修建时间,而且其设备的陈旧程度也会较大,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传感器变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性,急需使用高性能的传感器。在智能土木结构中使用的光纤材料传感器、智能材料传感器等,对实现检测现代建筑结构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传统土木结构传感器的不足,为检测建筑结构提供了监控保障[4]。

2.2.3应用方法

在对建筑物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测的时候,在应用智能传感元件基础上使用无损性检测的方法(如x射线、超声波、声发射检测方法等),为杜绝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发生检测弊端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建筑物内部结构发生的异常问题,准确的检测建筑物结构的实时动态,满足人们智能化结构检测的实际要求,促进检测准确率、检测效率的提升。如在建筑物内部结构出现损伤问题的时候,在建筑物的内部会产生一些裂纹,在外力的作用下,这些裂纹会对建筑物发挥强大的损伤力度,在应用传感元件之后,在扩散的时候会通过声速的形式传到相关的设备中,从而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损伤讯号,并准确的掌握裂纹造成建筑物结构变化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整体建筑物修复计划,防止出现建筑物安全事故,降低建筑物损伤带来了经济损失[5]。

3现代建筑结构中智能土木结构的展望

3.1增强其智能控制集成功能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被视为人脑中的最高级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的运行决定了其运转,同时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运转活动也尤其承担。因此在智能土木结构中加强其智能控制集成功能,可以实现迅速应急建筑物遭受的强风暴、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降低建筑物可能遭受的损失,所以在未来的智能土木结构发展中要加大对智能控制集成的重视,广泛利用、开发该技术。如在强台风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各部门可能会做出相关的安全预警措施,但是在安装了集成控制功能的智能建筑中,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环境的及时掌控,从而为整个建筑的安全提供保障。

3.2加强其智能传感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土木结构中加大传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传感元件,而且随着现代建筑中传感元件的普遍应用,传感技术的强化也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基于仿生学而言,在建筑物系统结构中,传感器相当于其感受器官,为了使传感技术得到提高,就需要从传感器的系统性角度开始,增强其识别能力、感知能力、处理能力,并加强传感器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灵敏度,达到整体智能化的传感技术目标。另外在现代建筑中,为了确保传感元件的应用不会对建筑外形结构产生影响,需要使用可以相容建筑材料的传感元件,尽可能降低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影响效果,使建筑物具备较高的抗信号干扰能力[6]。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现代建筑结构中智能土木结构的应用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只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已成为时展的需求和趋势,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对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土木结构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智能土木结构的研究力度,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蓓. 压电智能结构分析的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12.

[2]韩瑞聪.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土木结构集群云监测探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娄卫波. 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质量阻尼主动控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4]宋艳芳,郎志军,常金鑫,杨卫卫,邵立杰. 智能减震器在建筑结构隔震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4,27:135-136.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1篇

一、现代人居景观环境的发展。

当前,人们对人居景观和生活环境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居住区规划中,大都非常重视环境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化方面得到较大普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成为当时主要的建设模式。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也形成了“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欧陆风格”开始影响我们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在一些地方开始盛行欧陆风情式的环境设计。90年代开始,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国外建筑规划、设计、开发商的进入,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进入,才重新注意居住区的环境建设,并根据小区的规模和地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组织多种空间。这一方面是为了彰显开发小区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细分市场份额,满足业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综合考虑,并作为整个小区规划的重点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景观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规划等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国家建设部等部门更是通过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组织全国人居经典、最佳人居评比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居景观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智能建筑、小区安防等技术的提高,智能建筑已深入人心。现代建筑,不只是用材和建筑的现代,更体现在环境营造和智能科技应用的现代。

二、人居景观环境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自然生态和建筑智能概念的深入人心,人居景观环境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1.“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人与人的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合作更为广泛,也更能左右环境。人所依赖的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与环境也变得更加分离。但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家居和小庄园式的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小区、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的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

2.更加注重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共享性。良好、生态、健康的居住环境,在于使每套住房都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所谓现代的人居景观环境,应在规划时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共享住区的环境资源,同时兼顾个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和私密性,通过借用各种环境要素进一步丰富居住区的空间层次,为人与人之间提供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3.强调并突出居住环境景观文脉的延续性。居住区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实际操作中将更加注重人居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并提炼和发扬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兼顾环境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与连续性,使现代人居景观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4.环境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人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越来越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艺术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景观环境的塑造不只为了“赏心悦目”,而是更加注重“舒适自然”,尽可能地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和现代、智能、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景观、人与环境、景观与环境的有机融合。

5.景观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追求,现代人居环境质量除了现代、智能、科技、舒适性以外,还要注重现代生态的观念。如为小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条件,对居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的物种尊重与关怀,实现居住区生活的环保自然适应和地域生物的多样性。

6.景观环境的科技智能性。现代、智能、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的营造,自然缺失不了现代建筑的智能化和科技化。科技、智能的建筑,才是最终营造人文景观环境的点睛之笔。如小区内智能防盗、防火、安防、巡更、背景音乐与消防报警等系统的综合应用,大大增强了人的安全感和便捷性;地热热泵、太阳能等系统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节能更体现了环保;建筑设备智能监控、物业管理中的三表远抄、小区局域网等系统提升了人居小区的现代化的智能化,由此营造出的人文环境更是现代人居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智能;土木建筑技术;发展;应用;探讨

智能土木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及其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和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应用现代技术构成智能土木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 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

1.智能土木建筑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智能土木建筑主要是自动化方面,实现对照明防灾以及防盗等系统的自动控制。智能土木建筑能够把智能监控系统综合控制起来,但是又具有独立性。通讯以及办公方面,智能建筑能够提供文字信息,所设置的通讯线路以及数据交换机能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种信息处理功能能够保证建筑内部的协调,也能够与外部的系统协调起来在建筑内部的管理中,可以把智能电视、激光视盘、网络、计算机、打印机连在一起,就可以实现自动计费功能,可以计算水、电、煤气等的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在外部的联络当中,可以使用网络来发邮件,从而实现建筑物为中心的自动化管理由于现代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不断有新的技术产生,所以智能建筑应该适应这种变化,满足社会和人们的要求,要与国际化接轨,不断改善新技术,适应信息技术的更新,让智能化建筑保持生命力智能建筑的超前性能够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延长,并且能够使建筑物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智能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智能建筑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多项技术的集合体,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交换技术和信号检测技术是人、信息、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这些决定了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就是智能化建筑集成是智能建筑发展的策略,是解决建筑规划、施工、运行和管理的理念智能建筑不但要考虑高科举的运用,还要考虑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智能化建筑要充分发挥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以及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软件运算的作用,把各种有用的设备集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综合的管理系统。

2.智能土木建筑的发展和应用

智能土木建筑的应用要基于多方面的保障和技术支持,要靠现代化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自动化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支持,是多方面技术的结合产物。在智能土木建筑中,多方面的自动化系统所具备的先进性、方便行、可开发性、兼容性,都为智能土木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智能土木建筑中,环境的策划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感到舒心、健康、环保、科学利用、安全性能好,可以使其工作效率高。智能土木技术的节能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到消耗,利用率,匹配程度的问题,使其能达到最大的优化,效率达到最高,采用节能的观念,在技术上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在成本预算上采用最合理的开销,这样就能合理的利用好资源。虽然智能土木建筑技术还不够成熟,还处于开发研究的阶段,模式和标准还有定义都没有确定的总结出。但是智能土木建筑是一种能动式的建筑,可以给顾客提供通讯办公建筑自动化的感受和环境的适用性建筑,而且结合了各种现代化技术,将其性质和内容结合理论和实际,高效率的利用好各种设备,是各种设备合理的结合到一体。

3.展望智能土木建筑的前景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世界,智能土木建筑将成为建筑业的龙头产业,带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其它的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智能化将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加快研究开发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的智能土木建筑,从智能大厦到智能土木建筑群,甚至智能城市的发展,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艰巨的使命。智能土木建筑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师们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开辟了新的建筑设计创作道路展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来,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逐渐得到了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相继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公共型智能土木建筑,而且已经显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智能土木建筑的功能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在不远的将来,智能化的办公建筑、智能化综合建筑、智能化旅游建筑、智能化医疗建筑、智能化学校建筑等类型都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且随着城市智能土木建筑林立,必然将迎来一个新的智能化城市时代的到来。

4.总结

智能土木建筑技术已成为中国必不可少的需求了,其应用相当之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为我们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以实现各种建筑的现代化,城市智能土木建筑还需要城市综合建设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会使智能土木建筑技术发展的更好,应用更广泛。

参考文献:

[1]程涛;方岳华;张杰.浅谈我国智能建筑的技术发展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5,(14).

[2]韩树杰;颜承涛.智能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9,(14).

[3]肖同顺.试论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4).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3篇

>> 人工智能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 智能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管理研究 智能化养老 破解养老服务难题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化综合养老服务平台研究 关于智能化社区及家居智能化的现状与应用 智能化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究 湖南旅游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对策研究 电子智能化立体车库的研究现状与走向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建筑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北京海淀区的智能化养老 智能化养老空间的设计探索 智能化数字电源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智能化网络的设计与研究 智能化温室大棚的工程研究与实施 智能化水果采摘机的研究与开发 关于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的研究 电力营销智能化的研究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 QuynhLê.Hoang Boi Nguyen and Tony Barnett,

Smart Homes for Older People:Positive Aging in a

Digital World.Future Internet,2012,4:607-617.

[13] Saposnik,G.,& Levin,M.(2011).Virtual

reality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A meta-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ians.Stroke,42(5):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4篇

1、理论研究未达到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的攻关课题在“七五”期间就被确定下来,但是相关的产品研究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是只依靠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上。没有先进、成熟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而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

2、缺少国产化系统集成产品

在国内智能建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旧是国外的几家公司,比如江森自控、朗讯科技等。我国自己还没有一款成熟的系统集成产品,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产品,就没有一定的主动权,很难做出适合本国智能建筑的规划。

3、缺少专业的智能建筑人才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技术的产物,涉及到计算机、通信、机电设备、安防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人才,但是目前国内这样的人才相当缺乏,在今后的发展中,供需缺口较大。

二、重视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1、重视智能建筑的宣传工作

智能建筑存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时间,但很多开发商和消费者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对其宣传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度,推进其健康发展。

2、提高集成设计能力,培养智能化系统集成商

改变集成设计弱的现状,需要市场对系统集成公司进行一定的引导,鼓励科研院所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采取国外相结合的集成思路,通过消化改变,充分发挥国产计算机系统的优势,提高元器件国产率和质量,形成规模化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

3、培养合格专业的技术人才

智能建筑是一个新兴产业,针对专业人才缺少的现状,施工单位应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组建一个专业的施工团队,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三、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1、智能建筑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建筑相关的IT技术,如电子、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新的材料、设备等都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技术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在智能建筑技术刚进入国内时,相关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经过后面几年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技术及相关技术人员数量日益增加,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有关于智能建筑课程,有的甚至开设了一个独立的专业,培养出不用层次的专业人才,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障。智能建筑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并有着可预见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注入,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流。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SIEMENS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收购Landis公司,最终凭着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很高市场占有率的技术与产品进入了到智能建筑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技术与产品供应商之一。

2、智能建筑及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

第一座“智能大厦”的诞生成就了如今的智能建筑。早期的“智能大厦”就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突显出来的重要性,使得智能建筑范围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充实。在住宅建筑中,大量应用建筑智能化技术,智能、信息、数字化功能的住宅不断涌现打破了“智能建筑”原有定义,成为“智能建筑”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成为人类社会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住宅建设具备着“智能建筑”特点。从自身角度来讲,它们有着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但从整个城市来讲,它们就是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信息孤岛”。如何更大地发挥信息孤岛的功能和作用,有机的联系起来促进整个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数字化城市”的概念由此而生。换句话说,“数字化城市”就是“智能建筑”的一种扩展,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再将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社区、医院、银行、娱乐场所等所有智能建筑,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之上的“智能建筑”,那么和现代的“智能建筑”将有多大的不同,智能建筑的这些可以预见性前景,代表着极广阔的发展领域。

3、智能建筑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技术;发展

1 建筑电气行业的发展进程

20 世纪70 年代,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那时建筑电气专业还不完善,没有标准的行业规范,也没有专业学会进行指导,更缺乏相关的科研机构进行专业研究,这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极不协调。如果不解决这几个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央的统一布署下,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建筑行业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和与建筑电气有关的基础课程,成立了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学术委员会等,进行广泛的学会组织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 一些沿海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纷纷在沿海城市、特区设立分院、分公司。这一办法,也进一步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了解国外建筑电气的发展情况,为自身改进发展提供了依据。通过与国外同等行业的技术和工艺上的交流,建筑行业引进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了我国建筑电气技术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伴随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电气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2、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现代建筑电气的智能化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智能建筑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而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电气技术的智能化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指导下,实现了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能够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同时对于环境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从我国建筑工程的特点来说,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小区建设已经成为了其主要的趋势,这对于建筑电气的智能化发展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我国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出发,结合我国的国情,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电气智能化发展道路,也能够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

2.2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绿色化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方面,也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绿色化趋势。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绿色建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实现大系统、多目标的建筑要求。而在绿色建筑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建筑电气技术的运用于发展,在电气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方面,广泛地运用新型环保、节能的材料和设备;而在电气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面,不仅要满足建筑物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同时也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其中,以此实现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绿色的、智能的建筑工程。

3、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至今为止全国已有数千座智能建筑相继建成,令世界建筑界瞩目,同时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也相继建成。经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评估通过了一批在工程中已实际采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科技成果。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集成等十几个子系统。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已从最初独立的各子系统发展到系统集成。

由于我国居住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智能住宅小区的产品难以成套引进,促使国内产品供应商大量开发智能住宅小区所需的各种产品,从而形成了新的智能建筑产业。由于宽带网进入小区以及小区规模的扩大,现在又提出了数字社区的理念,将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智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改造提升传统建筑行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智能建筑产品国产化水平逐步提高,通过市场竞争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

4、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4.1 风力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方式包括独立运行方式,风力发电与其他发电形式结合,或是在一处风力较强的地点,安装数十个风力发电机,其发电并入常规电网使用。在传统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国主要开发研制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并将其作为农村独门独户使用。由于电网不能实现为偏远地区供电,所以近六十万居民正在使用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但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的风力发电机制造由小功率向大功率发展,为满足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用电需求。其次不再实行独门独户的风力发电形式,而是采取联网供电,由村庄集体供电等形式。从长远角度看,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单纯用用与家庭,更扩大到众多公共设施及政府部门。

4.2太阳光伏发电技术

在北欧的部分国家正推广一种“零能”住宅的理念,这种住宅是由“太阳能屋顶”提供该建筑的全部能量的。而这就应用到了太阳光伏发电技术,在屋顶安装太阳光伏电池,当阳光充足时太阳光伏电池可以适应某一家庭的全部用电需求,并将剩余电量反存于电网,供用电不足时使用。目前由于太阳光伏电池的价格过高,我国仍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计划。据专家预测,这种光伏发电技术通过技术革新与大规模生产,可于2030年后在市场上大规模出现,并对传统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产生冲击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德君,段慧达,白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02)

[2]罗建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 广东科技,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