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并不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常财务活动最经常的部分,也许在一个会计年度都难得碰上一两次。但是,它却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项目投资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风险大,一旦投资就难以改变或补救。

研究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两个问题进行重新观察和思考: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现金流量观”好还是“会计利润观”好?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贴现分析技术好还是非贴现分析技术好?

一、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观和会计利润观的比较

有一个直接的矛盾:一方面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更有用的观点已基本获得公认,并且成为当代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立论基础;但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却没有现金流量的概念,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时,如果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主要是运用财务会计数据。

从理论上讲,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在运用贴现分析技术时,几乎不得不采用现金流量的观念。但是现实中,中小企业更习惯于使用会计利润,之所以如此,至少可以归结一个原因--经营者在现代经营和理财知识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如果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够掌握更多一点现代的财务管理知识的话,那么他们是可以接受这个概念的。

向经营者宣传新的观念和理论当然是解决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但引起作者更深一层的思考是:在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会计利润是不是现金净流量的一个好的替代变量?或者说在中小企业决策者看来,不采用现金净流量导致的损失可以由采用会计利润产生的收益弥补吗?笔者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猜测可以找到一些实际依据:

1.项目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的获取必需在占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预测,这对中小企业决策者来说显得困难而且成本太高,但对会计利润的预测只需要根据企业账簿数据加上个人经验即可估算,这不仅成本低,而且使决策者觉得可靠。

2.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目中的折旧费用,中小企业的投资额往往不大,摊到各年的折旧费也不会很多,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量上的差别并不大。

3.如果采用现金贴现分析技术,显然应该采用现金净流量。不过根据笔者曾对中小企业做的调查发现,现实中中小企业很少采用贴现分析技术,现金流量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不明显。

结论:与大企业巨额、相对频繁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并不一定必须采用现金流量观念。在以下条件下,应用会计利润数据将是更好的选择:企业具有较完整和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该项目投资额不很大;采用非贴现分析技术。

二、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在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第一,它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收益,实际上,资本投资的全部目的在于创造利润,而不只是为了保本。第二,由于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

然而一种方案是否可取是相对的,要因不同情况、不同项目而宜。中小企业受自身能力等各种因素局限,投资项目往往不大而且时间短,这就使得货币时间价值对之产生的影响也可能不大。企业当然要盈利,但如果老本都丢了又谈何盈利?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采用回收期法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于投入资金大,而且周期长的项目,则不宜唯一使用这一指标,尤其是处在升级阶段的中小企业,急功近利常常使企业走向相反的发展方向。

会计收益率法是以会计收益率法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它在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以及普通会计收益和成本观念。这种方法要求企业事先确定要达到的必要会计收益率。在进行决策时,高于必要会计收益率的方案可以入选,在多个互斥方案中则选用会计收益卒最高者。会计收益率法遭到的异议一是未采用现金流量观,二是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我认为它适合于中小企业对项目投资的评价。

三、现全流量贴现技术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倾向于使用非贴现分析方法,但这并不能削弱贴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小企业越是发展,越是追求升级壮大,长期投资的规模、范围和频率就越接近于大型企业,这个时候就应尽可能地采用现金流量的观念和相应的贴现分析技术进行辅助决策。

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基本上不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技术的原因主要是贴现技术的分析成本相对过高(教育成本、雇佣成本),比如对分析人的专业教育程度、分析预测方法、手段等有较高的要求。从一定范围来看,这种分析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在投资额较小的中小企业看来运用贴现技术是不经济的。但我认为在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具备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分析技术将在中小企业中得到比较普遍的运用:

1.经营者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专业训练。这一方面可以使经营者有能力了解和愿意接受现代的投资决策方法,另一方面也降低贴现分析技术的使用成本(学习成本)。

2.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首先表现在企业筹资条件的好转,这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进行较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其次表现在市场逐渐成熟,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度降低,使其对未来现金流量尤其是中长期现金流量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技术中最常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按照净现值法的思路,净现值大子或等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不低干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净现值若小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方案不可行。净现值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但这个缺点在中小企业看来就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1.忽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既定的投资项目,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项目管理意识。为了节省成本,大多数企业不会用专业人员进行项目监督,只是任意派两三个人员进行必要的管理。由于企业派出的人员非专业,缺乏项目管理素养与整体项目规划思路,导致项目建设的安排不合理,出现不该有的延误与延期,从而增加了项目的后期投资,使项目成本进一步增加,项目建设质量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投资风险大对任何企业来说,投资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风险。市场风险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外部宏观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威胁,即不可分散性风险;公司风险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决策错误等造成的利益损失,即可分散性风险。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人员素质有限、资金有限、投资较随意等一系列管理缺陷,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对市场风险和公司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其比大企业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

二、中小企业投资问题解决对策

1.企业投资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管理意识是投资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企业战略管理的形成需要进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与行业环境分析。SWO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企业战略分析工具。通过对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进行定性分析,构建SWOT战略分析矩阵,通过对相互影响各个因素间的关系的比较分析,找出影响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扬长避短,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进而形成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

2.重视项目投资的管理在投资决策阶段,需要全面收集项目投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方案,尽可能使投资决策程序规范化,做好投资可行性分析工作,并聘请专家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获得最佳投资方案,做好投资风险的前期控制;在投资实施阶段,把握最佳的投资机会,加快实施投资计划,尽快进入投资回收阶段;在投资回收阶段,重点做好整个投资的监理工作,集中精力关注投资相关信息的反馈,及时进行投资方案的改进;在投资收尾阶段,主要抓好残值变现和项目经验总结两个工作,为新一轮投资做准备。

3.重视投资风险管理中小企业本身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比较复杂,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又有限,导致其面临的市场风险与公司风险都比较大。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好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在维持一定的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损失。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重点做中短期投资,尽量减少长期投资的风险;二是投资决策方式简单化,主要使用简单易行的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报酬率法;三是通过投资风险预测小组的建立来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三、结语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根据经济学理论的观点:货币只有当作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之后才会产生增值,也就是说,作为资本的货币,使用和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有连续不断的运用才会产生价值的增值。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经过一段时间周而复始的使用而带来的增值。

(二) 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

1、 资金时间价值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

在资金经济条件下,资金是商品的价值体现,现在的资金用于支配现在的商品,将来的资金用于支配将来的商品,现在的资金用于支配将来的商品,现在资金的价值自然高于未来资金的价值。

2、资金时间价值是信用资金制度下,流通中资金的固有特征

在目前的信用资金制度下,流通中的资金是由中央银行基础资金和商业银行体系派生存款共同构成,由于信用资金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资金贬值、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现有资金也是在价值上高于未来资金。市场利息率是可贷资金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反映,反映了资金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的程度。

3、 资金时间价值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反映

对未来事物的认识较模糊,结果人们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比较重视现在而忽视未来,现在的资金能够支配现在商品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而将来资金只能支配将来商品满足人们将来不确定需要,所以现在单位资金价值要高于未来单位资金的价值,为使人们放弃现在资金及其价值,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息率便是这一代价。

二、资金时间价值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企业的投资需要占用企业的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应被占用,可以被占用多长时间,均是决策者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的问题。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一般有两大类决策方法,一类是非贴现法,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它主要适应于中小型企业项目投资的前期决策。另一类是贴现法,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多采用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贴现法,以贴现法为主,以非贴现法为辅。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设定折现率或基准收益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净现值法也是通过观察净现值的符号和比较可行方案净现值的大小来进行方案择优的方法。净现值(NPV)的计算公式是:

净现值法对项目的取舍原则是: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不低于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净现值若小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方案不可行。净现值法充分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项目有效期的全部现金流量,其取舍标准也较好地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净现值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但这个缺点在中小企业看来就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在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一般说来,净现值法的优点能充分发挥,而其缺点刚好难以显现。

(二)获利指数法

获利指数法是以获利指数作为评价方案的一种方法。所谓获利指数(PI)是指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主要优点是可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其缺点除了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外,计算起来比净现值率指标复杂,计算口径也不一致。

(三)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法又称内部报酬率法.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使用寿命期中的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一般用符号IRR表示。

如果计算的内部收益率IRR大于标准贴现率i;反之,IRR

内含报酬率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它能较准确地计算出投资项目的实际报酬率,可以根据方案内在报酬率的高低来决定方案的取舍,从而使项目投资决策趋于精确化。其缺点是计算比较复杂。

三、资金时间价值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实例分析

长江公司有A、B、C三种项目投资方案,假设贴现率为10%,各种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1所示)

(一) 采用净现值法计算

NPV(A)=(11800×0.9091+13 240×0.8264)-20000

=1 669(元)

NPV(B) =(1200×0.9091+6000×0.8264+6 000×0.7513)-9000

=1557(元)

NPV(C) =4600×2.487-12 000

=-560(元)

因为A方案的净现值是1669元,B方案的净现值是1557元。如果这两个方案之间是互斥的,当然A方案比较好。

(二)采用获利指数法计算

PI(A) =(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

=1.08

PI(B) =(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

=1.17

PI(C) =4600×2.487÷12000

=0.95

如果A、B方案是独立的,A方案的获利指数是1.08,小于B方案的获利指数1.17,所以选择B方案比较好。

(三)采用内内部收益率计算

计算出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以后,可以根据企业的资金成本或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对方案进行取舍,假设资金成本是10%,那么A、B两个方案都可以接收,而C方案应该舍弃。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评价结果有时会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其原因是在于投资额不同或者投资收益的绝对数和相对数之间有差异,在进行互斥方案的决策时,应以净现值法为准。而在进行多个独立方案的决策时,应采用获利指数法或内部收益率法。但是,内含收益率法与现值指数法也有区别。在计算内含报酬率时不必事先选择贴现率,根据内含收益率法可以排定独立投资的优先次序,只是最后需要一个适合的贴现率,以便将现金流量折为现值,贴现率的高低将会影响方案的优先次序。总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必须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贴现方法进行决策。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投资决策 问题 对策

一、投资决策的相关概述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投资决策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针对性。投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就无所谓投资决策,而达不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第二,现实性。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第三,择优性。合理地选择就是优选,优选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满意的投资方案。第四,风险性。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人们可没法去认识风险的规律,依据以往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作出估计,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

二、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投资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其核心内容是依据投资主体的发展方向及行动方针确定投资总规划。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受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自身的投资决策组织机构、机构责任体制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投资决策风险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水平还很低,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约束较为软弱。目前,企业投资决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投资信息不对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对任何投资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全方位的投资信息,才能及时、灵活地处理投资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才能有效地确定调控的手段和力度。然而,由于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完整,甚至是扭曲的信息,这就使得投资调控和决策上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2.投资决策者素质低,决策水平不高。目前,有的企业对投资决策问题重视不够,没有专门投资决策部门,缺乏投资决策方面的专业人才。企业所谓的决策层,也只是一些不懂或只懂一些投资决策知识的人临时聚集起来。由于缺乏决策方面专业知识,对决策的过程和环节也缺乏认识,往往导致技术性决策失误。

3.对投资分析预测不够。有的企业在分析预测企业的投资时,没有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效益和投入产出,也没有考虑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在决策时没有超前意识,使所投资的项目不具有前瞻性。这样,使得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具备竞争性。

4.投资决策制度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也是投资决策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企业投资决策者为满足强烈投资欲望,没有对投资进行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和实事求是的研究,而是按照领导事先确定的意图,编造出一份令领导满意的报告,最后导致无效投资,使企业背上债务的包袱。

三、避免投资决策失误的对策

1.正确分析政策环境。国家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投资等政策往往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只有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大胆地作出政策允许的投资决策,以减少风险;企业还可从国家的优惠政策中获得多方面收益。如果不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主观片面地决定投资,十有八九就是要失败的。

2.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投资决策失误应承担的经济和刑事责任,以法律的强制手段约束投资者行为;另外,企业也应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体系,增强投资风险意识,强化投资需求的自我约束。

3.培养高素质的决策队伍。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要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必须有一支作风好、技术硬、懂管理、会经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决策者队伍。这支决策队伍既懂党的方针政策,又有较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既看重企业眼前的利益,又有发展企业的长远规划;既讲个性,又讲团结;既讲竞争,又讲合作。这样的决策队伍就能使投资决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创造市场需求。企业的投资决策必须以市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产品价值实现的程度的高低是直接衡量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志。当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不但是多样性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投资行为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那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很好地了解市场,捕捉市场信息,在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引导下,正确做出投资决策,以此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如中国的海尔、长虹等明星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占据国内市场或打入国际市场,取得骄人业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创造了市场的需求。

5.充分重视投资风险。在投资决策中,必须将风险和它的预期收益进行权衡比较。只有充分估计投资决策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才会使投资者考虑得更加周密,才使企业经受时间的考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投资是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长期投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是一个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决策问题,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变动的影响,因此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尽可能全面考虑其影响作用,以保证决策的有效运行。但只要决策者们真正把决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来做,克服投资决策中的问题,把握好投资的时机,企业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陈伏.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2]张存英.对企业长期投资管理中问题的思考.交通财会,2001.1.

[3]孙向前.企业投资决策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34.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1.理事会实施投资监督面临的客观问题

由于理事会由企业内部成员组成,天生具有非法人、非专业、非专职的特点,使理事会在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监督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缺乏制定投资策略的专业能力企业年金稳定增值是企业年金运行的核心目标。理事会履行受托人职责,必须负责企业年金基金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策略和投资绩效评价,需要动态掌握国内外主要资本市场、国债市场、银行间市场等市场变化信息,并洞悉境内外经济发展基本走势,应具有资本市场投资研究能力。理事会成员多为企业内部兼职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没有从事投资研究和操作的经验,缺乏研究投资策略的深度专业市场信息,难以根据市场变化制定和调整投资策略,缺乏管理投资管理人投资的专业能力,对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1.2缺乏监督投资风险的条件由于外部经济周期波动此起彼伏,投资环境变幻莫测,投资品种日新月异,企业年金运作风险无时不在。监督企业年金投资风险作为理事会的核心职责之一缺乏实现的专业化手段和渠道。企业年金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的监督,并涉及资本市场、管理、交易、运作等企业年金管理的全过程。理事会缺乏类似监督风险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1.3缺乏日常操作的系统支持在采用理事会受托的模式下,企业年金的缴费、信息变更、资金汇总、投资交易等日常运作事务的工作量变得巨大而复杂,开发专门的受托系统不仅投入大,而且开发周期长,专业运营流程复杂。理事会专项开发受托系统由于耗资大、周期长、专业平台支持不足,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离开系统支持或依靠简单的单机系统进行投资监督和管理,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引发差错,将直接影响投资监督效果。

2.理事会实施投资监督的主观优势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也应该看到理事会实施投资监督也有一些主观优势。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点。

2.1权责统一。虽然从法律上说理事会作为民事主体独立管理企业年金,但是理事会毕竟来自于企业,实际上仍然与企业是一体两面,代表职工和企业履行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权。其权利由职工和企业直接赋予,其压力也直接来自于职工和企业对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这种压力释放的结果也往往意味着个人职务、薪金等方面的调整。因此,理事会成员才是对企业年金最具备责任心和投资监督主动性的主体。

2.2协调有力。虽说受托人是企业年金的管理核心,在企业年金管理链条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法人受托公司与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之间是平行关系,离开了企业支持,法人受托公司也不具备独立解除或拒绝接续与其他管理人合同的权力,严重影响了投资监督的实际效果。与之相反,理事会的协调能力更强,更容易建立对企业年金其他管理人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实施更有力的投资监督。

2.3反应迅速。对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变化时投资政策的优化,投资监督中发现问题之后的整改,只要是涉及到企业决策的,无论从协调沟通上,还是企业内部决策程序的履行时效上,理事会都具有法人受托无法比拟的优势,总能够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快的解决问题。

2.4管理细化。由于法人受托对各个受托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尽管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但是出于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会努力让单个计划避免过多的个性化。然而,对企业和职工而言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决定了不同的投资需求,个性化的投资政策体现出了委托人需求的一个重要侧面。理事会对个性化需求的理解,投资政策的制定,以及投资监督中对细节的把握往往是法人受托难以实现的。

3.理事会实施投资监督的主要方式理事会如何扬长避短,解决投资监督困局,在实践中国内外走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优秀做法。如在国外一些企业年金理事会逐步发展成较大规模行业性或地域性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综合了法人受托公司和理事会的双重优势。尽管国内还不具备这样的政策环境,像一些大型央企的理事会也在逐步走出规范化、专业化的步伐,出现了一些专职的理事长和专职工作人员,不断加强投资监督工作。

3.1打开思路,实现合作共赢针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打开思路,引入外部智库,携手国内企业年金专业机构作为专家,辅助理事会履行受托人职责,弥补理事会投资监督力量不足,提高理事会投资监督水平,是当前最可行的方式之一。目前,国内引入辅助受托机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全面委托。类似于法人受托模式,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主要工作都交给专业机构去做,理事会定期听取专业机构的报告。但是,这种方式相较于法人受托,理事会承担了受托责任,却没有履行受托义务,一旦出现问题,由于权责不一,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甚至引发法律问题。二是部分委托。由理事会承担主要工作,专业机构利用其人才、系统、经验,对企业年金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的第三方独立评价,为完善管理体系、制度,提升管理效率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并在后台协助理事会进行投资监督。从而,理事会得到了投资监督的专业指导,专业机构取得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和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合作共赢。

3.2设立专职,做到术业专攻有的企业只设立一两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管理企业年金,还要求及时监督投资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配备足够的专职工作人员、架设联网的受托系统、提供必要的设备与经费,特别是要在缴费管理、待遇支付管理、指令管理等日常工作之外设立专职的投资监督人员,负责政策追踪、日报分析、月季报告等一系列投资监督工作,才能确保监督体系的顺畅运行。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力规划 模式 理念 难点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215-02

1 市场环境下电力规划的难点

世界范围内的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表明,解除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电力工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益,已经成为现代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电力市场改革不但对现有的电力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等有着巨大的冲击,对电力规划同样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分散决策与宏观目标间的矛盾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公司和电网公司成为市场中相对独立的市场成员。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零售市场的形成,电力零售商、大用户、配电公司作为反映电力需求的主体参与到电力规划工作中,他们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他们具有自主规划的权利,根据各个主体发展的需求,制定投资发展策略,其目标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存在与能源政策、电力安全等方面的矛盾。如何制定相应的机制与法规,消除矛盾的同时平衡各个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需要深入思考。

1.2 积极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竞争,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益。电力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而且对之后很长时间的电力生产都有影响,也就是说投资决策是资源配置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在规划阶段引入市场机制,从源头上进行竞争,这比发电竞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电力需求预测、发展目标、重点布局以及相关政策,为市场配置资源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使不同市场主体从中得到提示和鼓励,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决定自身的发展投资决策,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那么,有如下问题都值得考虑:如何组织规划市场,采取何种模式、运行规则、交易决策方式;电量市场有多种模式(比如单一购买方式、双边交易等),该如何与之协调;如何反映出具有指导意义的长期供需信号,引导市场主体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如何协调各个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避免出现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被掠夺式的使用,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做好市场环境下电力规划工作的关键所在。

1.3 市场机制失灵

在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规划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必须面对其失灵问题。市场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了市场的价格机制具备优越的资源配置作用,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市场失灵或失效的现象是市场机制固有的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消失,而只会有程度上的差别。在做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规划研究的时候,必须考虑该问题。

1.4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是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市场环境下,打破传统的统一规划决策、审批开工的体制,发电公司也不再承担满足负荷需求的责任。只有在电力市场中根据需要建立有效、稳定的投资激励和宏观层面的调节措施,才能确保电网内电能供应的长期稳定,避免出现周期性的电力供应短缺,在长时间内维持电力市场中的供求平衡。如果市场缺乏有效的投资引导机制,无法保证投资者合理的利润率,那么将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使其减少对电力系统建设的投资,导致在一个长时期内电能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如果电厂回报率过高,则会导致新建电源项目过多,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市场价格长期偏低,造成发电公司亏损。投资不足或者过度投资都不利于电力工业科学、稳健、持续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做好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如何组织市场环境下的电源规划,采用何种市场模式、何种市场规则等,如何做到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都是函待解决的问题。

1.5 电源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从电力系统的物理运行规律看,电源和电网本质上是一体的,电网是电力生产消费、电力商品交易的纽带,与此同时电网又可能是电力市场合理交易、公平竞争的障碍,为保证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就需要有强壮的电网结构;然而过分突出电网建设,将导致利用率下降、资源浪费、重复投资等问题。因而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协调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防止电源规划工作与电网规划工作的脱节,防止发电资源和输电资源的浪费,确保电网建设和电源建设的协调同步发展。我国地域辽阔,能源和负荷分布很不均衡的情况下,做好电源电网协调规划发展的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市场环境下电源、电网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提出有效的协调手段、激励措施以及运行规则,从而解决电源电网协调发展的问题。

1.6 电力工业与资源、运输、环境的协调发展

电力行业的生产运营与设备制造行业、煤炭行业、石油行业和运输行业等息息相关。电力工业发展既能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会被这些行业的发展所制约,他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地发展,否则必将导致“木桶效应”。目前我国为解决电荒问题,火电建设速度远远超过煤矿建设速度,没有相应的煤炭生产能力、可开采储量和运输能力的支撑,必将造成电煤紧缺状况,导致火电无煤停机,煤价上升,不但不能解决电荒问题,而且投资效益难以保证,对将来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发电一次能源储量有限,电力工业发展必须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框架下,对之进行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电力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控制发电排污将成为一项必须的工作。上述的问题在传统的统一规划决策情况下较为容易处理,然而在市场环境下市场主体分散决策,使得问题变得非常棘手。

2 新形势下电力规划的总体理念

在市场化改革的新环境下,电力规划工作面临众多新问题和挑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把握全局科学发展与市场个体分散决策的关系,解决“三个协调”问题:①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②电力工业与能源政策、矿产资源、环境容量、交通运输等的协调;③电力工业内部因素包括电源结构、电源布局等的协调;

(2)如何在电力规划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通过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另一方面反映电力工业的长期供需关系,为电力项目的投资运行提供正确的经济信号,避免出现投资不足或者投资过度等大起大落的不良现象;

(3)市场环境下电力规划效果的评估和监管问题。电力规划的评估和监管问题必须由政府部门直接或委托相关部门负责,这一点毋庸置疑。针对问题一和问题二,从重要性的角度来考虑,明显地问题二大于问题一,也就是说必须在保障“三个协调”的前提基础下,再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竞争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否则电力工业不能正常运转,何来经济效益。

为此本文提出如下的分阶段解决方式,如图1所示。

在前文中已经强调,由于市场体制存在的固有缺陷,使得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形的手”无法实现“三个协调”,必须依赖政府宏观调控“有形的手”进行全局把握,保证电力工业的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在此框架下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效益。也就是说一个全局的、统一的规划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

这阶段和传统模式下的行业规划有些类似,但为适应市场环境和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具有新的内容、特征与目标,为了区别在此称之为电力行业规划。

3 新型的电力规划模式

3.1 规划模式的总体框架

3.1.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为电力规划工作准备所需的基本信息和前提工作,和传统规划基本类似,主要内容为以下方面。

(1)电力需求预测:首先根据政府的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以及实际状况,做好国民经济预测,并由此做电力需求预测;(2)能源规划政策:电力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满足社会能源规划和能源安全的需求。另外电力作为二次能源,主要为煤、水、气、核,电源结构的规划必须与能源规划相互协调,否则势必造成投资的浪费。为此作电力规划之前必须明确能源规划政策;(3)资源储量与承载能力:电力生产离不开相应资源的支撑,比如煤电不但需要燃煤的支持,还需要一定的水资源,如今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与发电支撑资源的短缺的矛盾已经日益凸显,近年电源无序建设已经将该矛盾放大并激化。由于资源储量有限,电力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不能盲目地、无节制地开采使用,必须合理规划;(4)交通运输能力:目前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电煤运输已成为电力生产运行的一大障碍,为避免出现因交通运输阻塞导致无煤停机的现象,在电力规划阶段必须重视交通运输的因素,尤其是我国目前需求急剧增长,并且以火电为主,需着重考虑,解决好煤电运的问题;(5)环保容量:现阶段我国电源仍以火电为主,发电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灰渣和烟尘等有害物质;(6)电源电网运行现状:即现已运行的电力系统基本状况;(7)协议送电计划:在“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所规划电力系统不是个孤立系统,因而需要考虑与外部电网交换的详细情况;(8)可行电源点:由政府委托第三方对本系统内的电源点进行可行性研究,作为优化规划的发电资源;(9)可行输电线路建设方案。

3.1.2 电力行业规划

虽然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示出了显著的效益。但是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缺陷,必须政府通过一定的调控措施进行干预,弥补市场缺陷,不能纯粹由发电集团公司“自主决策”,而是需要重视宏观调控与宏观把握,才能保障电力工业的正常运转,发挥市场效益。为此要做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规划,必须先好做电力工业的电力行业规划,重点地解决“三个协调”问题。

3.1.3 电源竞争规划

要充分发挥电力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作用,就必须在电力投资阶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电源竞争规划主要解决在发电侧由多家发电公司构成的市场环境中,公平、公正地分配有限投资电源点的建设权,反映出稀缺的电源投资市场价值、更好地实现电源投资阶段的资源优化配置等。

3.1.4 输电网规划

经过电源竞争规划阶段,电源规划方案基本确定,而即使在市场环境中,电网公司仍然作为唯一垄断者,其规划方法与传统方式下基本相似,可以直接沿用传统的电网规划研究成果,在此不在复述。

3.1.5 监管与评估体系

在传统规划中,已经有很多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也具体、多样,涵盖了传统电力规划指标的方方面面。然而这些方法与指标过于分散、繁杂,缺乏具有代表意义的综合评价方式,给电力系统生产运行部门带来较大的困惑,无法从众多的指标中发掘出针对主要问题的明确的决策信息。必须就某一特定的主题,把原来已有的和一些新提出的评价方法中和该主题相关的,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可视化的方式,给出明确的、科学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决策信息。

3.2 政府部门、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在规划模式中的地位与职能

3.2.1 政府部门

从前面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在本文提出的市场环境下规划新模式中,政府部门承担起电力行业的宏观调控的职责,同时在整个规划过程中,政府部门对各个环境起到主导作用。

在前期准备阶段,根据政府的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以及实际状况,做好国民经济预测,由此做电力需求预测,并做好资源、环境、运输等相关因素现状及其发展规划信息的收集。

在行业规划阶段,协调考虑国家能源政策、一次能源开采能力与运输限制、环保问题、合理装机容量、电源结构优化、系统调峰问题、电源布局优化、电源电网协调发展以及电力投资决策对后续发展的影响等因素,重点地解决“三个协调”问题,制定科学的、经济的电力行业发展方案,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监管与评估阶段,有两方面的内容:(1)对竞争规划市场的监管;(2)对最终规划方案的评估。由于电网公司仍旧是唯一垄断者,因而还需保证电网的开放性评价工作,比如接入费用是否合理、阻塞情况是否减缓或消除等。上述工作需要较深的专业技能,具体工作由政府部门委托相关机构来实施。

3.2.2 发电公司

在本文提出的市场环境下规划新模式中,发电公司对电源的投资必须通过在竞争规划市场中申报电量合约的竞争方式来获取,申报价格可以根据自身公司经验运行水平和发展策略,完全自主调整,获得电源建设权和新建一定年份内的电量差价合约。

3.2.3 电网公司

在本文提出的市场环境下规划新模式中,电网公司主要工作为在电网规划阶段,根据电源竞争规划的结果,实施细致深入的电网规划,要求满足:(1)行业规划中地区交换容量的需求;(2)电网开放性评价指标的需求。

4 新型规划模式分析

该规划模式的主要优点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1)分为多阶段处理,每个阶段即相对独立,突出解决某一问题;每阶段又相互关联,使得规划过程协调统一。理顺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协调优化规划;(2)通过由“粗”到“细”实现电源电网的协调优化规划。①电力行业规划阶段粗放地实现电源电网协调规划;②在电源竞争规划后,电源规划方案已经确定下来,此时做深入的电网规划,实现电源电网的细致的协调;(3)解决了宏观调控与自主决策的矛盾关系,即实现政府部门对电力规划的宏观调控的目标,协调国家能源政策、一次能源开采能力与运输限制、环保问题、合理装机容量等因素,提出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又达到了在电力投资阶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目的,发挥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作用;(4)与传统规划模式有一定相似之处,大部分可沿用传统规划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经验,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 蒋鹏.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对外投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96-03

高校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是顺应高校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高校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对外投资活动参与社会经济竞争,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对外投资也为高校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反哺高校改革发展,防止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目前,高校对外投资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但是高校投资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日益显现,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以保障高校对外投资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高校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和现状

高校对外投资是指高校将各种形态的资产以入股的形式注入产权清晰的企业或以合作的形式成立投资项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和发挥资产效益为目的经济行为。对外投资的资产包括货币、实物等有形资产和各种知识产权、非专有技术、校名等无形资产。高校对外投资一般严格控制以货币、实物等有形资产对外投资,支持和鼓励以校名、知识产权、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对外投资。按照现行规定,高校一般不得使用财政拨款或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高校对外投资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高校筹集办学经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校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对外投资管理意识淡薄、决策程序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管理及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等问题,导致多数投资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为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决策机制不科学,责任承担主体不明确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三重一大”的制度要求,重大事项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对外投资属于重大事项之一,高校一般能够坚持集体决策制度,即经过校长办公会议、校党委会议或者党政联席会议决策,但就决策效果而言,决策前缺乏专业、有效的投资可行性研究,导致集体决策过于简化,注重形式,忽视内涵,容易变成一种“保护伞”,因为参与决策者拥有投票表决权,但不用对投资结果承担明确的责任,因此集体决策者并不关注投资风险,集体决策会容易变成“举手表决会”。一般来说,每个对外投资项目由高校某个具体部门负责人或其部门主管校领导牵头,负责对外投资调研和立项,无论是负责对外投资的部门,还是参与投票表决的决策者,都没有被赋予承担投资结果的责任和被问责的风险,因此集体决策者主观上没有充分了解对外投资项目的需求,也很少提出弃权或反对意见。

(二)缺乏科学的投资可行性研究,存在主观性、臆断性

高校对外投资属于重大经济事项,甚至会影响高校未来发展,理应在科学、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出慎重决策。但是,目前高校对外投资的实际决策过程往往流于形式,一般由负责投资管理的职能部门组织校内相关部门进行参观、考察,这样达成基本共识后报学校决策层会议表决,即可付诸实施。负责投资管理的职能部门往往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效益持盲目乐观态度,对投资风险基本视而不见,原因有二:一是投资项目如果成功会成为部门或个人工作考核业绩或亮点,但失败无须负责,可归结于集体决策失误或外部投资环境条件发生不可预见的不利变化等因素。二是投资管理部门既缺乏专业的对外投资分析管理人才,也没有借力于社会投资专业机构的人力资源,不能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准确的可行性分析,缺乏客观、真实、准确的投资可行性分析结果,导致决策者不能客观、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预期效果和预期风险,其主观上的判定对投资立项影响较大。

(三)缺乏投资激励及问责机制,校方利益容易被侵蚀

就目前高校的对外投资状况而言,成功者寥寥,失败或效益低下者普遍,究其原因是缺少激励及问责机制,成功者不能得到激励,失败者也不用承担投资损失的后果,激励及问责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对外投资的全过程,包括:在投资立项阶段学校投资管理部门忽视投资风险,持积极乐观态度大力促成投资合作;在立项谈判阶段采取妥协态度,随意退让校方合作利益,肯定或夸大合作方的投资实力,或增加学校资源投入来促成投资合作;更有甚者,学校某些投资管理人员为一己之私,与合作方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损害学校经济利益,私下协定利益输送,钻制度的空子,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四)对外投资执行管理不到位,监督流于形式

高校对外投资普遍存在重投轻管的现象。一方面,高校对外投资后的经营管理缺乏重视,没有设立专门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造成对外投资管理监督责任主体缺位;另一方面,高校对外投资多以土地、技术、校名等无形资产出资,高校的优势是技术人才,缺乏有经验的投资管理人才,甚至未派校方代表直接参与经营决策管理。高校对外投资的监督途径大多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完成,即参加被投资单位每年一次或两次的董事会、监事会,校方代表也多以财务处或审计处部门负责人为主,会议内容也以被投资单位介绍基本情况、汇报总体业绩为主,一般不涉及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有些高校则是要求被投资单位每年报送年度财务报告,但学校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对外投资管理工作,分析并掌握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效益和财务状况。目前,高校对外投资监督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没有赋予监督人明确的权利、责任,仅仅是“听听”或“看看”,监督流于形式必然造成监督责任主体的实质缺位。

(五)对外投资合同执行难,拖延成历史问题

对外投资项目即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被投资单位为将盈利留归企业后续发展之需等各种原因,往往也会采取一些隐蔽性较强的技术性手段,减少投资收益的分配或者造成经营微利或亏损的财务状况。加之高校对外投资监督主体责任的缺失,导致高校对外投资无收益可分,无法实现投资预期盈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对外投资合同执行难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对外投资合同没有明确规定对外投资收益的分配方式,有的合同只协定投资股份占有比例,没有明确如何进行收益分成;有的合同协定按照净利润进行投资收益分配,容易给被投资单位采用技术性手段规避投资收益分配造成可乘之机。第二,高校缺乏对被投资单位的有效牵制,对被投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没有话事权。第三,合作单位决策者很多是校友,既关心学校发展,也关心自己企业的盈利,如果选择不执行合同,学校也会顾及校友情面,不愿意“撕破脸”,上法庭打官司,争取合法权益。第四,高校对外投资财务管理薄弱,对外投资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未将土地、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投资进行公允估价,计入相关的对外投资科目中核算,未及时在相关会计科目反映年度投资收益或损失,也未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及时披露对外投资情况和盈亏状况。第五,合同未及时执行,一拖再拖成为“历史问题”,加大了解决合同执行的难度,校方缺乏解决历史问题的动力和有效措施,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

健全对外投资的集体决策制度,充分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避免责任不清和效率不高的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应重点关注:一是明确规定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权责分工等方面内容,使决策参与部门和人员能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优势,提出可行、合理化建议。二是健全和完善投资决策责任制度,确定对外投资责任承担主体,校长应是对外投资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投资结果负责,不能以集体决策为由模糊责任承担主体。三是改进投资决策方法,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引进外部投资专业管理机构和投资管理专家,以第三方身份,独立发表投资决策建议及意见。

(二)加强对外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

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投资项目进行客观、真实的可行性论证是保障投资收益,防范投资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措施。高校既可委托本校投资管理学科领域的教授专家,也可聘请外部投资专业管理机构独立进行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出具的规范、专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决策者选择投资是否立项的主要根据,研究报告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项目投资环境,预期效益和潜在投资风险,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可能影响项目的主观、客观因素,运用真实的数据、资料论证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程度。对发表否定意见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应及时运用于决策环节,而不是束之高阁,以领导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评估。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投资绩效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动态修正投资效果、防控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明确投资管理各层级的权责,签订投资经济目标责任书,下达投资考核指标,定期进行责任考核,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公布考核结果,接受外部监督,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责任人进行奖励或惩罚,保证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的贯彻落实。

(四)强化对外投资的日常管理及监督

高校必须扭转重投轻管的现象,加强对外投资的全过程管理,加大常态化的持续监督力度。第一,建立独立于投资管理机构的对外投资监督机构,每年或定期核查对外投资活动,及时掌握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重点披露被投资单位的重大经济事项,评估投资风险的变动情况,定期向学校报送对外投资项目核查报告,为学校调整对外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第二,学校投资管理机构要加强投资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对投资活动中出现的违约或不利事项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投资损失,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第三,充分发挥校方派出董事、监事等人员的作用,按照投资比例划分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决策活动的权利和责任,定期向学校决策层汇报投资管理情况。第四,建立并实施对外投资专项审计制度,委托外部独立审计机构或高校审计部门定期开展对外投资专项审计,查找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防范投资风险,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

(五)加强对外投资财务管理,规范投资会计核算,推动实现“阳光财务”

学校财务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对外投资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掌握投资协议的履行情况,核实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配合办理年度投资收益的分配事宜。同时,完善学校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尤其是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的,及时将投资成本进行市场价值评估入账,真实、完整记录高校对外投资活动,并定期披露对外投资信息,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中对重大投资事项进行详细披露,包括资本投入、股权处置、收益分配、经营状况等内容,方便校内外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投资进展,提高对外投资活动的透明度,为后续决策及监督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 盛英.高校对外投资管理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3,(22).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投资软环境 行政审批 长效机制 招商引资

一、全县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优化软环境放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坚持以企业和项目为中心,坚持专项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川东北一流的发展软环境,加快建设川东北开放强县,区域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经济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香港中华控股、广东温氏、重庆奥狮、渝翔机械、双喜制衣、成都展翼、江西建工、康鹏集团等省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平昌。

概括起来,我县投资软环境建设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以宣传教育为基础,营造了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利用会议、电视台、新闻中心及电子显示屏及平昌政务网等平台,采取典型曝光、滚动播出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势,广泛宣传报道投资软环境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软环境、事事关乎发展大局”、“不爱护发展环境就是失职、抓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意识,干部群众参与改善投资软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不断增强,“亲商、爱商、护商、富商”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第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健全了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出台了《平昌县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规定》、《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并联审批工作的通知》、《对招商企业实施保姆式服务的决定》等相关文件,为投资软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按照在全市行政许可最少、办结时限最短、服务水平最优的要求,开展了第七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建立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对落户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第三,以督查督办为手段,促进了投资软环境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大力实施“治庸”计划,建立“一线干部”考察机制,着力解决思想混乱、中梗阻、不良导体、软骨症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干部作风大转变、状态大提升。扎实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确保了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的强力落实,重点工作的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体上讲,去年以来我县软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和投资者的愿望相比,与平昌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体外循环现象尤其令人无奈。突出表现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落实不到位:一是集中不到位。一些单位目前仍未进驻政务中心;部分单位的部分审批事项未集中在政务中心办理;一些部门大部分事项仍在原单位办理。二是授权不到位。一些部门存在窗口只接件、不办理的现象,有的窗口接件后又让当事人拿着审批件到局里去找人签字盖章,一些行政审批事项需要多个领导、多个股室、多个环节审批,超时办理的情况时常发生。政务中心为了确保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达标,只好采取接件时电脑软件不登记,办理结束后“倒推”办理时限的办法完善资料。三是诚信建设不到位。政务中心反映,一些重点招商项目、BT项目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办理好审批手续后,业主单位迟迟不补办项目立项审批必需的相关资料,带来了较大的纪律和法律风险。

主要原因:一是部门舍不得放权。绝大多数部门的行政审批未集中到行政审批股,还是由多个领导分管、多个股室承担,搞“权力”分摊;绝大多数单位对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重视、关心不够,随意抽调窗口工作人员,派去顶岗的人不熟悉法律法规、无审批权力,只好当临时接件员。二是政务中心没用好权。政务中心没有真正用好县委、县政府授予的考核权、监督权和建议权,特别是用好窗口工作人员考核权和县级部门负责人考核奖惩的建议权,主动丧失了手段和权威。

(二)“中梗阻”现象沉积已久。调查中,企业、业主和群众普遍认为,县委、县政府对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很高,决心很大,措施很到位,各部门的局长、主任的思想也较为开明、执行力也较强,“事难办”集中体现在部门中层干部和具体经办人身上,成为影响投资软环境的最大“瓶颈”和执行断层。一是“拖”。就是对能办的事,以在外出差、下乡或是领导没有明确的签批件等为理由,久拖不办或拖着不办。二是“推”。就是该管的事不管,相互推诿,变相抵制上级决策的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是“卡”。就是认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企业,不给“方便”不办事,给了“方便”乱办事,把岗位职能作为捞取私立的平台。比如,房管局一些中层干部在找企业办事不成或是没有达到理想要求,就当场打电话威胁问:你们今后还想不想办事?

主要原因:一是教育失之于松。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干部教育管理不严,“护犊”思想严重,对下属缺乏统御力,有的甚至出现反授权,领导让下属牵着鼻子走。二是管理上失之于软。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干部轮岗机制,有的中层干部一当就是“一辈子”,部分人认为自己“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得过且过,利用手中权力埋头捞好处。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受到本单位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真正监督到位。三是处理上失之过软。“中梗阻”现象大多不构成法律追究,也不构成纪律查处,再加上“中梗阻”问题调查难、取证难、定性难、处理难,导致查处不到位,使这一现象具有了蔓延性、普遍性、顽固性等特征。

(三)“JQK”现象禁而不止。调查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群众,对税务、工商、消防、安监、自来水、燃气等部门总体评价较好,认为其服务态度和执法规范程度都不错,对建设、规划、国土、公安、运管、电力等部门的服务态度和执法水平总体评价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执行落实政策打折扣。少数单位“私”字当先,对本单位有利的政策就执行,不利的就变相执行,使政策优势大打折扣。搬“条条”上的具体规定多,执行党委、政府的政策少,出现了政策截留、政策梗阻现象。二是吃拿卡要严重。部分执法单位,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对外来招商引资企业事先不告知、事中不服务、事后乱罚款;有权部门的中层干部往往往往采取暗示,甚至明目张胆的要好处费,一些部门和乡镇干部“雁过拔毛”,以争取项目的手续费为由克扣村社收的项目资金;一些部门主管的项目必须要业主到其指定的地方购材料、拉器材,否则就不报账、不拨款,少数干部在企业请吃请喝拿了“红包”之后,嫌红包太少又打电话骂企业太“小气”。三是执法和服务粗暴。个别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对招商企业工作人员破口大骂;个别执法人员不按程序办理,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政策弹性大,让人产生“人即法”的不好印象。我县招商引进的一个企业高管由于向领导反映其办事拖诿,多次遭到该部门的刁难,要求其到该单位逐一道歉方肯罢休,最后只好离弃平昌回到公司本部。

主要原因:一是大局观不强。少数干部没有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坚守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观念,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走调”、“变味”。二是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部门利益观念过重,没有把工作职能转变到为企业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而是“以收费代替管理服务”。三是政策的透明度不高。对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已经出台的政策宣传度不够,习惯于掖着捂着,企业不知道,群众不了解,造成应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无法享受到。

(四)“庸懒散”现象尤为严重。一是“庸”。突出表现在政治上当昏官,不读书、不看报,学习意识淡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不学习、不贯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紧迫感、危机感、压力感;在业务上当“庸才”,不学无术,无所事事,缺乏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工作凭感觉、办事凭经验、服务凭人情。二是“懒”。突出表现在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休闲惯了,惰性十足,不愿吃苦,不肯干事,怕到一线、怕到基层,“混日子”心态明显,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守摊子、保位子、过日子,缺乏干事创业的傲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创先争优的勇气。三是“散”。突出表现在一些单位的领导班子缺乏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干部职工纪律涣散,作风涣散,走读风严重,上班时间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炒股票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是进茶楼喝茶打牌;八小时之外吃喝玩乐样样有之,有的引吭高歌,有的推杯举盏,有的码“长城”通宵达旦。

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上缺乏。一些乡镇和单位对干部作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个别干部缺乏进取心,抱有养尊处优的思想,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二是监督上的缺位。一些乡镇和部门制度缺失或是有制度但流于形式,对干部的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庸懒散”行为口头警告得多处罚得少,无形中给“庸懒散”提供了成长的温床。三是考评机制上的缺口。在干部队伍中,较为普遍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不良倾向,没有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胜劣汰,从而激发干部的活力和工作热情。

三、进一步改善全县投资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抓领导,进一步增强各级“一把手”的责任意识。一要强化第一责任人的履职意识。各级“一把手”作为改善软环境的第一责任人,要始终站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高度,以身作则,敢于碰硬,敢抓敢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软环境建设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二要严格执行改善软环境工作的责任制。要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把软环境建设情况纳入部门、各单位绩效管理考核范围,作为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三要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协调。建议每月召开一次全县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会,协调解决投资软环境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及时研究安排部署工作。

(二)抓改革,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三最”的要求,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做到“审批事项再压缩、审批环节再精简、审批服务再优化”,切实解决审批项目减“瘦”留“肥”,明减暗不减、暗箱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二要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的政务运作模式,完善集中审批机制,真正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转变、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进一步搞好部门之间的事权划分,加大放权力度,确保“该进中心的部门必须全部进驻,能下放的审批权限必须大幅下放”,切实纠正窗口虚设、授权不充分、体外循环等问题。三是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实行“两通”原则,对工作运转不畅的问题及时沟通,对发展不利的条条框框大胆变通,创新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以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及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过错追究等制度。

(三)抓规范,建立和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核心就是要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以企业优先为原则,解决好“政策环境不优”的问题。按照更加宽松、更加灵活的原则,推出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年检、税收、招投标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积极推行对企业的“提醒告知、首查不罚”政策。完善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企业的保护政策,对涉及重大项目,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实现“代办制”和“特事特办”制度。二是以减轻企业负担为目标,解决好“乱查乱收乱罚”的问题。实行企业检查报批制度,凡到企业检查需经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并备案;若未经备案而自行实施的检查,一律视为乱检查。全面清理各项收费,严格收费标准,完善收费公示制,全面实施收支脱钩、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的收费管理体制,遏制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三是以企业评议机关活动为载体,解决好“政府部门形象不佳”的问题。把企业评议机关作为进一步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构建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建议每年组织一次评议活动,由企业代表对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承诺兑现、勤政廉政等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评议前三名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进行表彰奖励,最后一名予以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广义决策;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优化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0YJA630113)的资助

风险投资业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对加快科技创新,支持创新创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特征,风险投资的投资决策实际上是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单一阶段的投资决策已很难适用于未来市场极不确定、风险极高的风险投资决策。为了实现投资预期收益,风险投资的决策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多阶段过程,不仅包括投资前项目选择的决策,而且包括对投资后的管理。只有在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都做到科学合理的决策,风险投资才能实现高收益高回报的初始目的。因此,从广义视角来理解风险投资决策应该更为科学。

关于风险投资决策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家对风险项目(企业)的选择决策上,这其实是狭义层面的决策,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关于广义层面的决策优化问题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基于广义决策的视角,从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量化,项目的投资组合优化,投后绩效管理与退出决策等几方面来展开相应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风险投资风险因素识别的研究

关于风险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被投企业的企业家及其管理团队(Fried & Hisrich,1994;Deventer & Mlambo,2009)、风险与契约关系安排(Gompers & Lerner,1999;Huyghebaert & Mostert,2008)、技术和市场风险、法律经济和政策环境(Moriarty & Kosnik,1989;Chocce & Ubeda,2006;Koryak & Smolarski,2008)、风险投资家本身的能力(Dimov & Shepherd,2005;Yung,2009)等。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建立模型、使用新数据库等。中国学者对于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识别较早是从分析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风险开始的,学者们(李建华和葛宝山,1994;布拉格,2005;陈建华,2006;王庆民,2009;刘曼红,2011;包乌日汉,2012)都从各自的视角对风险投资风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但总的来说,立足中国国情,从创业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三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风险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还比较缺乏,因而,加强基于中国国情的比较系统、全面的风险投资风险因素识别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关于风险投资风险度量的研究

从研究文献上来看,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半方差、离差、绝对偏差等偏离期望值的各种变形形式等、在险值VaR法、条件在险值CvaR法等。

方差、半方差、 绝对偏差等方法主要用于对投资风险的度量。随着风险测度理论研究的逐渐发展,人们对风险本质的认识也日益深入。研究发现,用方差方法不能准确地度量真实风险的大小(单伟勋,2013);使用半方差法进行风险度量时,需要首先设定目标收益率,这种设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绝对偏差法,由于用投资收益率的一阶绝对中心矩来代替二阶中心矩,发散的可能性比较低。因而从理论上说,风险的绝对偏差度量要优于方差度量(徐绪松,王频,侯成琪,2004)。

在险价值VaR(Value at Risk),一般被理解为在给定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α]下,在未来某个持有期间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会发生的最大损失(刘骅、卢亚娟,2012)。考虑到VaR不是一个一致性风险度量,理论界在1997年提出了VaR的修正方法,即条件风险价值(CVaR),它是指在投资组合的损失大于某个给定的VaR值条件下的期望损失。CVaR与VaR的区别首先在于,CVaR不是一个单一的分位点,而是尾部损失的均值,当所有大于VaR的损失值都被考虑到时才能计算,因此CVaR对尾部损失的测量是比较充分的(肖甲山,2008)。VaR方法和CvaR法主要被用作度量和管理损失。

对于绝对偏差方法的应用研究,中国学者武敏婷、孙滢、高岳林(2010)、张鹏(2011)、西爱琴(2006)等作了尝试,并很好地解决了度量和控制投资风险、多阶段投资组合优化以及农业生产风险的度量等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选择“绝对偏差方法”来度量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是比较合适的。

三、关于风险投资投资组合优化的研究

关于投资组合优化理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现资组合理论以及行为组合理论两大发展阶段。50年代以前早期的投资组合理论,已经有了风险条件下追求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思想(现资组合理论的精髓),但还没有使用量化的方法。Markowitz(1952)发表题为《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的论文,对充满风险的证券市场的最佳投资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标志着现资组合理论的产生。现资组合理论考虑的是理性投资者如何借助于分散投资来优化其投资组合,其研究问题的基点在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对两个目标:“预期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权衡(Markowitz,Harry M.1952)。现资组合理论中基于效用理论形成的各种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可以分析投资者的风险反应及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西爱琴200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特征,使得在对风险投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时必须要考虑风险因素。因此预期效用理论及其相关模型方法也可以在对风险投资机构风险决策优化行为的研究时被采用。

作为新兴理论的行为组合理论,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大量的实证检验将是其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四、关于风险投资投后管理等的研究

围绕风险投资决策优化的总目标:在达到预期收益的情况下,使总投资风险最小,风险投资机构除了做好投资前项目选择决策外,还必须考虑投资后对创业企业的管理,以控制投资风险,提升投资绩效。

总结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投资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阶段的过程;对于风投机构来说,投资决策实际上是一种风险行为,如果决策缺乏科学性,则必将导致最终投资的失败。本文基于广义决策的视角,从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量化,投资组合优化以及投后管理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现有文献来看,对于风险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立足中国国情,从创业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三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还比较缺乏;对于风险投资风险的度量,笔者认为选择“发散的可能性比较低”的绝对偏差方法来度量投资风险是比较合适的;对于风险投资组合优化决策,现有研究文献中很少见到将MOTAD模型用于风险投资决策中,而基于MOTAD模型可以很好解决农场生产风险决策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MOTAD模型应用于风险投资决策优化行为分析和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的研究。关于风险投资投后管理,国内目前尚缺乏对投资后风险投资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此外,从资产安全性角度考虑合适的风险投资退出时机,以及采用决策树法,以预期收益为标准来辅助进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决策还不多见。综上,笔者认为基于广义决策视角,从风险投资风险的识别、量化,投资组合优化以及投后管理与退出决策等方面系统地展开对风险投资广义决策优化问题的研究,最终实现风险投资预期的投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洪怡恬,金式容.成长期权在风险创业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商业研究, 2003(24):104-106.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境外投资 风险防范 研究

企业境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境外的投资风险防范体系包括不同的层次,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的各项运行制度,依靠制度使防范境外投资风险时的行为明确化、规范化。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境外投资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在地区结构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及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对非洲和拉美投资的数量和规模则十分有限,不利于分散风险。在产业结构上,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这样的投资行业结构不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

(二)缺乏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由于我国与国外政治、经济、法律和风俗习惯存有较大差异,因此投资风险较大。如果在决策一个境外项目前不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会造成损失。而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境外投资企业在对投资项目尚未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便急于境外投资,这就使企业面临经济上带来的巨大风险。

(三)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境外投资项目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国外的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逐步成为支柱产业,这又导致我国境外投资与国外产品竞争力差距较大,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

(一)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境外投资的规模扩大和地理流向的多元化,境外投资也面临着日趋复杂的风险,我国迄今还没有关于调整境外投资保险关系的法规,风险防范机制极不健全。198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的《投资风险(政治风险)条款》没有规定相应的为国内投资者境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投保方式,其境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既得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也仅限于商业保险关系的规范,但境外投资更多的面临着政治风险。一旦遭到政治风险而没有相应的风险措施,境外投资利益可能会全部丧失。因此,我国境外投资的安全快速发展有赖于与之配套的政治风险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二)境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

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及管理的复杂性,我国境外投资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境外融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投资环境风险和境外投资保护风险。

1.企业境外融资风险。我国企业境外融资主要是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官方贷款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等方式。随着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企业境外融资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国家和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汇率和利率风险明显增大;利用境外融资的手段和渠道偏少,难以满足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资金需要;融资手段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发展和提高投资效应的要求。

2.投资决策风险。在境外投资活动中,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企业的目标能否实现。我国境外投资决策风险主要体现在:决策盲目,没有建立必要的决策风险分析和控制程序。决策程序通常是根据确定的目标,制定多个备选方案,然后评估各个方案的风险和收益,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定决策方案,否则很难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决策实施过程失控,缺乏监管和控制程序。许多境外投资企业没有建立相配套的监管和控制程序,不能保证决策按照预先的计划和方案正确实施,在决策环境和企业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的补救措施,致使风险进一步恶化。

3.投资环境风险。投资所在国由于其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带来的投资风险,具体表现为:政治风险,如国家政局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给境外企业带来的风险;经济风险,如汇率风险、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风险等;法律风险,如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标准壁垒的风险,它是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及有关各方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的风险。

4.境外投资保护风险。如果东道国缺乏境外投资保护制度,那么境外投资企业除了要承担商业性风险外,还要承担政治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境外投资缺乏整体战略和行业指导,使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合理的投资保护协定,也使企业因东道国政治风险遭受的境外投资损失得不到补偿,从而增加了企业境外投资的安全隐忧。

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一)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正确评估。企业应在投资前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境外企业设立后,也应要求海外经理人员及时提供当地各种政策动向的情报,并由专门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工作专业性较强,如果企业实力有限,就要注意发挥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需要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强化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培养人才,完善人才管理。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目前,我国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市场法律的人才,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自身培养的不足。

3.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策略。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开发、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运用市场化和国际化手段,增强与外国跨国公司平等对话的实力。

4.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我国企业应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公关策略。在投资方式上尽量采用合资形式,以取得一定的本国企业身份,可以使合资方分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对资源开发等敏感领域的投资,可根据所在国情况以债务形式出资,通过产品分成获得收益,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权所带来的国有化风险。如果投资主体具有品牌、技术、管理优势,也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做到既节约资金、避免直接投资风险,又占领了市场。在境外企业经营中采用本地化战略,一方面多雇佣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尽量实现采购本地化。

5.合理安排投资结构。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调整经营政策和金融政策,把政治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整的中心是把单独一家风险变为多个公司甚至把母国与东道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可采取以下措施:跨国公司应设法在国际上寻找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利用筹集资本的机会把风险分散在东道国或其他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或公司的持股者、客户身上。一旦东道国发生任何政治或经济风险,公司并不会承担过多的风险,而且还能受到国际性的保护。设法把东道国国内的子公司的原料、零部件等市场与其它国家市场连在一起,还可以把研究与开发设备的特有技术和关键部分集中在母国,以便一旦发生国家政治或经济风险时,可以让东道国也付出应有的代价。

6.进行周期性国际投资风险分析。对投资者来说,国际投资风险分析不只是投资前期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投资期。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因大量雇佣当地劳动力,其政府没收的风险可能较低,但还存在着其它风险,如资金筹集、企业扩大再生产等。投资企业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不断变化,国际投资风险也不断变化,所以投资方应密切注意各种风险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定期进行投资风险分析。

(二)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我国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现阶段我国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它是有效保护我国境外投资的前提条件。我国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的适用应以我国与东道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证协定为前提。目前我国已同2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证协定,并且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应加快与外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缔结双边投资保证协定,依靠国内立法与国际双边和多边协定的紧密配合来为我国境外投资提供担保。

2.建立投资工业园。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独自成功地避免政策风险。如果有国内好的中介服务机构或组织,可以在境外建立投资工业园,集投资咨询、法律顾问等一同到境外投资,如果出现政策风险,政府之间可以双边签订贸易、投资协议,以避免可能的政策风险,甚至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和外汇局可以协调,乃至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做这方面工作。

3.建立境外投资咨询机构以及政府与企业新的协调配合关系。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可能遭遇的风险类型和程度在不同的投资目的国也是不同的。有些国家的政治风险大,有些是经济、金融风险大,有些是汇率、债务风险大。企业要想及时分辨境外投资有无政策风险,就需要大量资料和研究来做判断。政府建立一个风险评估和咨询机构,将对企业境外投资给予帮助和扶持。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专门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的服务。

完善企业境外投资的思路及对策

(一)重点选取优势行业进行境外投资

为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境外投资行业重点是选择具有产业和技术比较优势的行业,如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和机电行业等。在扶持大企业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增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加大品牌经营力度。

(二)鼓励境外企业再投资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成熟,资金尤其是用于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格外稀缺,这样海外企业若想扩大规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利用已有的资本积累扩大海外的再投资。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境外投资 风险防范 研究

企业境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境外的投资风险防范体系包括不同的层次,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的各项运行制度,依靠制度使防范境外投资风险时的行为明确化、规范化。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境外投资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在地区结构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及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对非洲和拉美投资的数量和规模则十分有限,不利于分散风险。在产业结构上,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这样的投资行业结构不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

(二)缺乏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由于我国与国外政治、经济、法律和风俗习惯存有较大差异,因此投资风险较大。如果在决策一个境外项目前不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会造成损失。而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境外投资企业在对投资项目尚未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便急于境外投资,这就使企业面临经济上带来的巨大风险。

(三)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境外投资项目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国外的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逐步成为支柱产业,这又导致我国境外投资与国外产品竞争力差距较大,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

(一)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境外投资的规模扩大和地理流向的多元化,境外投资也面临着日趋复杂的风险,我国迄今还没有关于调整境外投资保险关系的法规,风险防范机制极不健全。198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的《投资风险(政治风险)条款》没有规定相应的为国内投资者境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投保方式,其境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既得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也仅限于商业保险关系的规范,但境外投资更多的面临着政治风险。一旦遭到政治风险而没有相应的风险措施,境外投资利益可能会全部丧失。因此,我国境外投资的安全快速发展有赖于与之配套的政治风险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二)境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

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及管理的复杂性,我国境外投资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境外融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投资环境风险和境外投资保护风险。

1.企业境外融资风险。我国企业境外融资主要是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官方贷款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等方式。随着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企业境外融资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国家和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汇率和利率风险明显增大;利用境外融资的手段和渠道偏少,难以满足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资金需要;融资手段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发展和提高投资效应的要求。

2.投资决策风险。在境外投资活动中,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企业的目标能否实现。我国境外投资决策风险主要体现在:决策盲目,没有建立必要的决策风险分析和控制程序。决策程序通常是根据确定的目标,制定多个备选方案,然后评估各个方案的风险和收益,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定决策方案,否则很难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决策实施过程失控,缺乏监管和控制程序。许多境外投资企业没有建立相配套的监管和控制程序,不能保证决策按照预先的计划和方案正确实施,在决策环境和企业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的补救措施,致使风险进一步恶化。

3.投资环境风险。投资所在国由于其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带来的投资风险,具体表现为:政治风险,如国家政局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给境外企业带来的风险;经济风险,如汇率风险、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风险等;法律风险,如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标准壁垒的风险,它是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及有关各方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的风险。

4.境外投资保护风险。如果东道国缺乏境外投资保护制度,那么境外投资企业除了要承担商业性风险外,还要承担政治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境外投资缺乏整体战略和行业指导,使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合理的投资保护协定,也使企业因东道国政治风险遭受的境外投资损失得不到补偿,从而增加了企业境外投资的安全隐忧。

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一)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正确评估。企业应在投资前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境外企业设立后,也应要求海外经理人员及时提供当地各种政策动向的情报,并由专门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工作专业性较强,如果企业实力有限,就要注意发挥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需要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强化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培养人才,完善人才管理。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目前,我国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市场法律的人才,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自身培养的不足。

3.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策略。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开发、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运用市场化和国际化手段,增强与外国跨国公司平等对话的实力。

4.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我国企业应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公关策略。在投资方式上尽量采用合资形式,以取得一定的本国企业身份,可以使合资方分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对资源开发等敏感领域的投资,可根据所在国情况以债务形式出资,通过产品分成获得收益,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权所带来的国有化风险。如果投资主体具有品牌、技术、管理优势,也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做到既节约资金、避免直接投资风险,又占领了市场。在境外企业经营中采用本地化战略,一方面多雇佣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尽量实现采购本地化。

5.合理安排投资结构。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调整经营政策和金融政策,把政治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整的中心是把单独一家风险变为多个公司甚至把母国与东道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可采取以下措施:跨国公司应设法在国际上寻找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利用筹集资本的机会把风险分散在东道国或其他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或公司的持股者、客户身上。一旦东道国发生任何政治或经济风险,公司并不会承担过多的风险,而且还能受到国际性的保护。设法把东道国国内的子公司的原料、零部件等市场与其它国家市场连在一起,还可以把研究与开发设备的特有技术和关键部分集中在母国,以便一旦发生国家政治或经济风险时,可以让东道国也付出应有的代价。

6.进行周期性国际投资风险分析。对投资者来说,国际投资风险分析不只是投资前期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投资期。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因大量雇佣当地劳动力,其政府没收的风险可能较低,但还存在着其它风险,如资金筹集、企业扩大再生产等。投资企业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不断变化,国际投资风险也不断变化,所以投资方应密切注意各种风险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定期进行投资风险分析。

(二)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我国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现阶段我国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它是有效保护我国境外投资的前提条件。我国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的适用应以我国与东道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证协定为前提。目前我国已同2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证协定,并且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应加快与外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缔结双边投资保证协定,依靠国内立法与国际双边和多边协定的紧密配合来为我国境外投资提供担保。

2.建立投资工业园。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独自成功地避免政策风险。如果有国内好的中介服务机构或组织,可以在境外建立投资工业园,集投资咨询、法律顾问等一同到境外投资,如果出现政策风险,政府之间可以双边签订贸易、投资协议,以避免可能的政策风险,甚至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和外汇局可以协调,乃至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做这方面工作。

3.建立境外投资咨询机构以及政府与企业新的协调配合关系。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可能遭遇的风险类型和程度在不同的投资目的国也是不同的。有些国家的政治风险大,有些是经济、金融风险大,有些是汇率、债务风险大。企业要想及时分辨境外投资有无政策风险,就需要大量资料和研究来做判断。政府建立一个风险评估和咨询机构,将对企业境外投资给予帮助和扶持。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专门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的服务。

完善企业境外投资的思路及对策

(一)重点选取优势行业进行境外投资

为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境外投资行业重点是选择具有产业和技术比较优势的行业,如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和机电行业等。在扶持大企业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增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加大品牌经营力度。

(二)鼓励境外企业再投资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成熟,资金尤其是用于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格外稀缺,这样海外企业若想扩大规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利用已有的资本积累扩大海外的再投资。

(三)政府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

税收优惠。政府对公司的国外投资征税时,允许在应征税收中先减去在国外已交的税金,避免两重课税,并且在公司的国外投资收回前不予征税。外交支持。政府应当通过外交手段与多国签定投资协定,在法律上为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创造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曼红.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前景[J].中关村,2005(10)

2.陈小寅.风险投资在我国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J].现代管理学,2005(7)

3.盛立军.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4.钟丙祥.国外风险投资比较及借鉴.上市公司,2000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2篇

(一)项目决策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营运因素

投资决策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范畴之一。投资决策方法方法主要有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方法属于传统的投资评价方法。在平时的运用中,净现值法显示为最佳选择,但是在应用时必须存在一系列的前提条件:首先,作为计算的依据,在生命期内各年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必须能够准确的估计出来,并根据市场状况确定相应的贴现率;其次,在估计项目的期间内,对于项目有影响的内外部环境不会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第三,决策者只能在“投资”或“不投资”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最后,在项目进行分析、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投资主体并不能够灵活的进行项目管理,一旦做出决策后便不能针对市场条件和竞争状况的变化变更对项目的投资决策。

(二)对投资方法的战略性选择权考虑

然而该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与现实情况相比较大的差异:首先,现实经济生活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其特有的本质特征,由于在应对高度不确定的战略问题上面,企业将重点集中于项目的灵活性上,因此在进行项目分析时,灵活性的价值必须成为决策者充分考虑影响因素;其次,决策的互动性成为直接影响决策制定关键因素,特定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决定了该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互动关系,进而决定了投资可能派生的投资价值,这部分价值在投资评价中也应得到重视。

(三)项目决策的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因素欠缺考虑

现行会计理论体系下,企业投资决策方法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现有的项目决策是依据对项目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进行决策的,对环境评价不足,尤其不适用于目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形势。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决策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全面评价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针对项目投资的评价应当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战略的角度通盘考虑。

由于上述原因,传统评价方法虽然能够较好地使现金流趋于稳定,经常使项目的投资价值被低估了低估,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丧失。

二、现有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缺陷

基于财务视角下的项目投资评价方法传统上面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静态指标的分析,是指在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第二种是对动态指标的分析,包括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现值指数等指标。财务评价是在遵守国家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计算项目过程中的收益和成本,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传统项目投资方法理论只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单方面的考虑投资项目运营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社会对投资项目决策本身的影响。

企业对项目投资的建设运营过程,就是对相关资源消耗的过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必须遵循自愿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原则来进行,投资项目决策者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并对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做出详尽的分析。这不仅是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费用、减少资源消耗、调高投资效益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要求,但是在目前投资项目评估和决策的实际应用当中,对循环经济因素的考虑都较为缺失。其中主要的缺陷表现在:

(一)财务投资决策目标范围狭窄

传统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简单的以净现金值、内部报酬率的大小来评价项目,不考虑与项目有利害关系的环境及其他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在传统的投资方法下,投资项目目标忽视往往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循环经济下,则政府应当主动引导企业将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相统一,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可持续发展。

(二)在项目决策中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项目决策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其实并不能充分反映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因为传统的会计目标、假设、原则、会计账户的设置以及成本的核算方法到报表的编制都没有能够。完整充分地体现企业在节约和高效综合利用资源方面和减少污染的排放方面的能力。传统的成本观立足于企业微观层面,追求企业层面的成本补偿和资本增值,并没有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发展过程来看待成本耗费及补偿问题,仅仅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问题,是根本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陈本补偿要求。

(三)计量属性不符合投资决策的要求

在传统的投资决策模式下,大部分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法为主的货币计量,对收益和成本统一采用货币计量,因此只能在决策过程中反映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然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又包含有环境因素的性质。因此在循环经济条件下,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四)投资决策者的受托责任单一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中委托一受托责任关系中只包括了对实物财产的保管和使用,并没有包括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等内容。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受托责任较单一,仅局限于“财产托付论”。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资源的稀缺性正在迅速显现,因此企业在决策时更多的考虑“资源托付论”。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的决策受托。已经不仅只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公众之托,是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投资决策时应当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资项目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要求,在环境会计的学术框架下,对企业投资项目循环经济这一综合指标值的最大化作为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目标,以协调企业微观层面上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

三、循环经济下投资决策的方法

(一)全部成本评价法

全部成本评价方法是在资本预算分析中综合考虑环境成本的一种方法,是对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进行长期的综合的财务分析。对于应用环境会计方法进行资本预算、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决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在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中,为了实现投资决策的全面性必须采用全面环境成本计量方法。

循环经济注重长期的生态效益,以及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因此,当前的环境管理措施,其利益是体现于节约未来的机会成本、掌握绿色商机,特别是决策者面临未来企业绿色投资机会是,能够清楚分析项目的全面环境成本,是否符合企业永续发展的投资决策。

对于外部环境成本的计量,主要采用的是以对污染造成损失进行修复的花费作为计量基础的。全部成本评价法是在评价周期、扩大了成本和收益的考虑范围等方面对传统资本评价法进行了改进。所采用的方法仍然主要是现金流量贴现法,但对于长期的成本和效益,金额的估计是不准确的,经过贴现的数值较实际较小。

这表明人们对于未来的环境、生活的状态关注较小,重视程还比较低,这与我们推崇的环境保护的观点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形成人们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了长期的影响。全面成本法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没有影响的,但能够比较明显的列示项目的成本、效益的构成,从而使一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项目能够和其他一些项目一样获得投资。对于项目周期短的污染预防性投资项目,全面成本法能够更加优于传统的投资方法,增强项目的可行性。

(二)投资风险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总是存在风险的,相应的任何决策也会存在风险。实际上,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涉及的时间较长,企业对于未来损益的预测就会存在不确定性。将与项目相关的环境因素纳入考虑之后,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变得更加变化莫测,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突出。由于是对未来项目状况的研究,投资决策中始终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估计的,当存在风险时,其概率可以依据风险系数进行估计。在传统的投资决策中,对于高风险的项目,一般采用较高的贴现率。但这个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高风险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致使环境恶化,这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直接联系,提高贴现率以后很多项目的现金流量现值将出现负数,这就使得很好本来结果很好的项目被流失,以此种方法减少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循环经济下的投资决策在考虑了环境因素后,使项目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风险会随着环境法规的变化而变化。当对项目进行决策以后,由于项目的期间较长,因此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都会受到既定的技术和环境的影响。环境发生变化,则必须投入大量的成本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投资所包含的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进行评价。对于概率已知的方案,可以利用决策树和蒙特卡罗模型对不同项目方案的可能结果进行概率预计,进而对项目进行评价。

(三)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

在面对当今企业诸多利益关系人共同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需要考虑更多的利益方。总的来说,重要的利益关系人是沿着兼做出资者与经营者的业主、经营者、债权人和为数众多的出资人、客户、政府这样一条线来扩展的。大致上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来划分,内部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和雇员,外部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政府、投资者、供应商、顾客、公众。针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组织也成为企业外部利益关系人,企业的经营活动就要受到这些组织所制定的大量的环境法律的约束,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也必将考虑这些约束所带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对公众产生影响,因此这些公众就成为企业的利益关系人。

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有别于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法中将所有的成本与收益风险视为相同的缺陷将,而是采用了更加灵活的对于不同的成本和收益分别计量其风险的方法,同时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根据关系人对项目收益期望的高低,来调整相应的权重比例。例如我们在考虑以个与环境相关的长期投资项目中,当财务指标的权重相对有所下降,那么相对的环境业绩指标的权重就应该做相应增加,从而保证了决策结果与利益关系人的要求相一致的结果,最后可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多标准评价法

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既需要我们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要重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力求三者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采用多目标投资评价方法可以将经济分析、社会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在一起。在多目标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评价指标,形成阶梯层次结构,通过比较各指标的相对性来确定权重,通过对项目投资方案各评价指标的叠加分析,得出方案的决策。对于单一决策和均值决策的企业来说,多目标决策方法可以帮助其寻求到一个最佳的选择方案。但这种方法同样也存在着缺陷,就是不同的利益关系人对于项目目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而难以得出一个令所有的利益关系人都认为最优的方案。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实物期权 风险投资 不确定项目

在项目投资领域,净现值法作为收益法的一种形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理论上最健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但由于传统的净现值法仅考虑了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忽略了投资项目中的期权价值,已不再适用于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同时,实物期权法以其对风险投资项目的处理优势在风险投资决策领域受到了青睐。但是由于我们对实物期权评价方法的认识不足,目前风险投资决策中应用实物期权评价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缺陷

1.实物期权定价本身缺陷

实物期权定价本身与现实存在诸多差距。如假定标的资产的价格服从正态分布,但对于非大量交易的投资项目,这一假设未必成立;再者,对于复合实物期权定价,由于实物期权的种类繁多且相互关联,至今未形成适用的通用模型。

2.过度估计项目预期收益

实物期权是一种评价项目价值的新思维,它认为不确定性是具有价值的,而且不确定程度越高则投资机会价值越大,这就是常说的风险与价值的关系再现。但是,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也能够造成重大损失。以往在基于实物期权评价风险投资决策时往往侧面强调收益性,普遍存在对不确定性带来损失估计不足问题。

二、基于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

1.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框架

根据实物期权之间的关联程度,实物期权估价框架可以分为三类:(1)单一实物期权的定价。它忽略相互之间影响,只考虑某个特定实物期权本身的价值;(2)多个实物期权的组合定价。它考虑相互之间的复合性,对多个实物期权同时进行综合定价;(3)实物期权组合的战略定价。它不仅要考虑复合性,还考虑到其所有权的共享性。

实际上,后两类定价方法都属于复合实物期权定价。但是,鉴于复合期权定价的复杂性,复合期权定价在现实企业估值中基本不具备操作性,所以复合期权的分析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念,目前还不能真正用于计算。

综合来看,实物期权估价框架只能选择单一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众所周知,风险投资决策需要一个确切的定价过程,而复合实物期权定价由上文所述存在的种种不足及缺陷显然不适合实物期权定价。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单一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就成为现实条件下实物期权定价的最优选择。

2.实物期权风险决策评价范围

(1)“可控”风险投资项目。笔者认为并非所有风险投资项目都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可控”的风险投资项目才能采用实物期权决策。所谓“可控”是指针对风险投资项目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的可能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收益可实现性的分析,从而选出企业现有技术、管理可以把握的风险投资项目。众所周知,即使是在传统现金流量方法之下,待估项目也需要一定的估计。企业发展过程中蕴含了众多风险投资项目,各个项目并不是全部能够成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这样,这众多风险因素导致评价出的期权价值缺乏足够说服力。选择“可控”的风险投资项目是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基础之上,剔除实现收益机会十分小的风险投资项目,从而更加科学的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当中蕴含的实物期权价值。

(2)“可控”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标准。①外部战略发展机会。外部战略发展机会是风险项目的是顺利实施的市场保证。企业能否深人了解风险投资项目所在行业的结构优势和自身的竞争地位,企业能否根据项目在市场上的地位,制定正确的、具有自已特色和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直接关系风险投资的成败。②企业管理能力及经营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与经营能力也是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顺利创造收益的关键因素。管理贯穿于企业各种活动当中,其本身得当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整体状况的未来前景。企业的管理能力及经营能力是企业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能力,更是我们评价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③资金。资金不足是制约风险投资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实际上,风险投资项目先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整个研发过程中收益性又极其不足,因此资金已成为制约风险投资项目发展的关键。这方面,YAHOO正是得益于创业伊始的风险投资基金,实现了公司发展中的第一次增长。

参考文献:

[1]Black F ,Scholes M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73,81(3):637-654

[2]王少豪: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信出版社,2001(11)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4篇

(一)减轻政府负担。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据专家分析:GDP增长1%,必须以基础设施至少增长1%做保证,并应适度超前。“九五”期间,为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目标,国家采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拉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而国家的财力显然是难以承担的。采用BOT融资方式可以有效筹措大量社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基础设施资金需求与政府财政之间的矛盾;同时,BOT项目所需资金由项目公司自筹,在经营上实行自负盈亏,国家最大限度地做到了风险规避,不存在财政负担。因此,BOT融资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直接的财政和债务负担,缓解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将原来用于该项目的建设资金用到其他项目上,从而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二)改善投融资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单一,基本属于政府垄断状态,存在着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缺乏维护和维护费用高等弊端。对其中一些项目,政府往往不得不投入巨资以维持项目的运作。随着BOT融资方式的推广,无论国外公司还是国内民营机构都可以参加基础设施建设,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制定出符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现状的BOT项目政策,就可以使投融资结构多元化;引进竞争机制,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打破目前存在的由单一投资体制形成的严重的行业和部门垄断局面,理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价格体系,改变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包办的局面,提高企业的市场化意识。

(三)优化投资结构。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国贷款两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吸引外商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目前大部分外商投资都集中在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投资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比例较低,外商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因此,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开发一些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和引导外商采用B0T融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将有助于调整和优化我国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使利用外资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健康地发展。

(四)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一直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重投入、轻质量和重建设、轻管理的严重倾向。这一方面给国家带来了沉重负担和极大浪费;另一方面造成运营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服务质量差等现象。这种状况的改善,一要深化改革;二要扩大开放。采用BOT融资方式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我国特别是河北基础设施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

二、我国政府在BOT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BOT政策和法律框架。我国政府之所以推进BOT,首要动因是为了弥补政府财政资源不足与国家发展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缺口。国家推动BOT的主要手段是政策推动,在体制外开辟一块政策区间进行探索。外贸部于1995年1月16日了《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计委、电力部、交通部在1995年8月21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两个通知构成了我国推行BOT的政策与制度环境,然而通知中仅仅对BOT的定义、适用范围、审批机关及审批权限、风险分担、权利与义务、监督与管理等做了简单的规定。至于BOT必须依赖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微观管理体制并没有一开始就形成可以“一揽子”解决的框架。这一现实衍生出了我国BOT过程的两大特点:一是增量改革战略下依靠政策推进;二是制度建设的滞后性。

(二)BOT要求的建设、运营体制与现行体制之间的矛盾。首先,从规划来讲,实施BOT意味着政府规划“掌舵”与“划桨”分开,政府集中精力在政策规划上,而将建设和运营交给市场去做。这种分离,导致了制约规划的决策变量的变化,财量不再是主要的政策约束,政府可以改变高度集中的决策体制,适当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设施规划决策权,摆脱基础设施不足的状况。也就是说,适当调整高度集中的规划决策体制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利用BOT的积极性,也可以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其次,从投资来讲,传统体制下,政府作为直接的投资者和BOT融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推进BOT有必要改变这种政府直接投资的融资体制。传统上,政府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后,就通过财政预算,直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样就容易引起两大弊端:一是政府的财力有限,许多大型工程没有力量投资,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不能有效的利用;二是建设、经营采用非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导致资金浪费、效率低下、工程质量没有保证。最后,从运营来讲,BOT要求改变政府作为直接运营者的角色。政府作为基础设施的直接运营者其特点在于:政企不分、地区分割和部门分割导致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政府管理缺位,等等。这种体制下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经营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只有改变了政府作为直接运营者的角色,才能保证政府与企业分开,为BOT制度框架的建立提供前提。

(三)政府角色的缺位、越位和错位

1、政府角色的错位(越位)。在BOT的招标和规划阶段,官员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政绩上,对于一些项目的合理性缺少关注,一项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很多方面的利益,特别是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经营城市”成为时髦的口号,很多地方政府只顾招商引资,忽视了城市变迁过程中的公民权利,为了政绩和项目承包商的利益而损害公民权利的事件层出不穷。而一旦承包商和公民权利发生冲突,政府往往倾斜于承包商的利益,造成了公共利益天平的失衡。

在BOT授予特许权的阶段,有些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缺少科学的论证,缺少民众的参与。不当的高估政府的能力,匆匆决策,对于一套明晰的管制框架和合同框架没有投入必要的关注。结果项目一旦建成,进入运营阶段后,签订的合同遭到公众反对时,政府就陷入公众和项目承包商的两难之中。有些政府部门往往用权力干预合同的实施导致交易费用的攀升和政府信用的丧失。

2、政府角色的缺位。一个规范的、有效率的、兼顾公平的BOT框架中,政府扮演特许权授予者、管制者、合作者和支持者、推动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但是,由于BOT主要是政策推动,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没有根本改变,从而政府的职能没有发生改变,这直接导致了政府角色的缺位。首先,特许权授予时的政府角色缺位。政府在授予特许权的时候,并没有培育一个适应市场竞争的体制,对交易成本、风险的结合,运营和控制等方面缺少严格的控制。其次,政府作为管制者角色的缺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单独的管制机构针对BOT项目进行管制。再次,政府作为合作者和支持者角色的缺位。一种是政府过多的政策支持,导致公共利益和项目承包商利益的天平偏向于项目承包商利益;另一种是政策支持不足,制度不健全,政府与项目承包商之间利益失衡。最后,政府作为推动者和帮助者角色的缺位。政府作为缺少意愿和能力提供必要的担保、税收减让或者竞争承诺都是资本不愿投资于BOT的制约因素。

三、我国政府推进BOT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政策框架和法律框架。结合目前我国有关BOT的政策建设的落后局面,放宽政策的覆盖面,实施国民待遇,允许国内民营资本平等竞争参与BOT的项目建设等。在我国,外资享有“超国民待遇”,在BOT项目投资中,这种“超国民待遇”表现为外资优先准入,而实际上内资BOT相对于外资在回避BOT的政治风险和外汇风险、不影响国家的完整性、比较熟悉国情、容易与政府顺畅而有效地沟通等方面更有比较优势。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尽快建立《BOT法》。因为BOT运作中需签署大量的合同文件,对BOT单独立法就显得很必要。按照国际惯例,在英、美、法等国一般都对BOT单独立法或制定条例性法规。我国也应借鉴此种做法,通过专门的法律形式把报批与招标程序、BOT项目的合同范本与BOT的运作规则等固定下来,单独立法,这样有利于BOT的规范运作。只有严格遵守国际惯例,保证国内政策、法律的稳定性,国外投资者才有信心来我国投资。

(二)由政策推动到制度推动。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国家通过政策调整,渐进的增量改革的过程。国家首先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经济的发展,培育市场的发育;然后政

府与企业、政治与经济相对分离,依法治理国家。从政策推动走向制度建设是从计划走向市场,市场不断成熟的需要。因此,政府为了推动BOT的发展需要从单一的政策推动走向制度建设,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制度:首先,建立BOT规划制度;其次,建立BOT特许权授予制度;再次,建立专门的BOT管制体系,形成高效的管制体系;最后,建立BOT过程中谈判和仲裁制度。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区域差别政策;评价

一、实施区域差别政策的必要性

区域差别政策是国家对国内一部分地区实行某种政策优惠,一部分地区不实行这种政策优惠,其实质是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将一定的经济利益让与某些地区,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实质而言,区域差别政策是一个国家立足于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通过政府所制定的旨在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区域差别政策与市场经济制度可以并存,这不仅在上成立(通过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的作用可以充分论证),而且已由我国的经济特区和东部地区20年来的发展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得到证实。当今欧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家,都曾经普遍实施过或正在实行着区域差别政策,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现在,很少有人否定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和这种差距可能给社会的稳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要不要解决地区差距,而在于怎样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大量的成果,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来看,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的确是造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在改革开放的头二十年,国家在区域发展的问题上,采取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战略,为沿海地区提供了其他地区无法分享的种种优惠政策,这些作法对环境条件方面本来就有利的沿海地区是锦上添花,与此同时,对落后地区的雪中送炭却被忽视了。沿海地区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加大了它们与内地之间业已存在的鸿沟,加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过去的差别政策而扩大的地区差距,最终还得主要依靠差别政策的纠正来解决。在过去,政策可以使这种差距朝某一个方向变化,它也应能在将来使这种差距朝另一个方向转变,这取决于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区域发展政策。

有些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政府不应再干预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了,也不应该再实行地区差别政策。然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本身如不加以限制只能扩大地区差距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没有任何国家会放手让市场来决定地区的发展,政府在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时进行必要干预是不可避免的。其他国家在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的普遍政策实践也证明,WTO原则并不一个国家内部实行的地区差别政策。中国西部地区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也是我国现有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还是与周边国家接壤最多、边防线最长的地区,更是资源最丰富、开发潜力最大、对我国二十一世纪发展影响最大的地区。对于这样一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国家应该在宏观政策指导上有别于其他地区,这是显而易见、顺理成章的事情,千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一刀切”实际上是一种最简单、最不用动脑子、可以不负责任的工作,是违反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本质原则的作法,是一种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党八股式的工作作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既然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和发展层次不同于其他地区,那么,中央对于西部地区的政策也就应该不同于其他地区。

二、对我国区域差别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价

(一)政策的力度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之所以外资、东部投资不愿西进,是西部投资环境不好“若的祸”,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不仅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生活贫困,人才匮乏,体制落后等,而且开放程度低,政府效率低,社会治安差,市场秩序乱等。西部人并不讳言上述状况,但西部人似乎更强调另一点,即国家对西部的优惠政策不够导致西部对外资和东部投资缺乏吸引力。在8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发展战略中,沿海地区同内地之间形成了很大的政策落差。这种落差,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特区造出一片政策洼地,吸引各种资本和生产要素向这个洼地集聚,从而使东部获得了超常的发展。现在我国经济、政策、体制等背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资本的趋利本性并没有变。西部要形成对各种资本的吸引力,同样需要构建出这样的政策洼地。如果仅仅把东部现行的政策搬到西部,一律平街,没有落差,那么各种资本为什么要去西部投资呢?各种资本为什么要留在西部而不向利润高的东部转移呢?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来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向西部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国家当年给予东部地区的很多优惠政策还在继续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如果给予西部地区的倾斜政策缺乏足够的力度,不能在西部构建出一个政策洼地,那么,向西部倾斜的格局就不可能真正形成,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将很难在短时间进入西部。

西部开发三四年了,除了国家在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外,外商和民间资本在西部地区的投资并未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与此相反,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其他省区市的资本还在继续向东部发达省市流动。据2003年02月11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报道:上海吸收外省区市投资的“胃口”越来越大,上海市工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各地在沪投资总额达到506.5亿元,同比增长84.6%,平均每天有1.3亿元外地资本流入申城,工商部门的统计表明,2002年外省区市在沪设立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全资或控股6427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46.4亿元人民币,其中外省区市出资部分为5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72.5%和84.6%。也就是说,现在的政策力度还不足以改变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继续向东部发达省市流动的趋势,更不用说吸引东部资本到西部投资。

因此,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不在于政策出台了多少,最根本和最要害的关键还在于这些政策的优惠和倾斜度或者说力度有多大。这种政策定位即政策的倾斜度、力度、优惠条件不应该是修修补补、缩手缩脚的,而应使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的投入所能享受的待遇、所能得到的效益、所能发挥的作用,高于或起码不低于其在东部投入的待遇、效益和作用为准。也就是说,要使各地的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对西部的投入所得的收益与其所冒风险之比高于或至少等同于其他地区。如若达不到这样的政策力度,则一切动听的语言、口号、空头许愿都无济于事;而所谓的政策也不可能扭转大局,西部的赶超也终将会落空或流产。因为,东部地区无论是投资的软环境方面,还是在硬环境方面都比西部地区要好得多,即使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下,资金等各种资源也会往那里流。相反,西部开发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逆市场”调节的,也就是说和市场调节的着力方向是不一致的,有点像“逆水行舟”,政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被反向的市场调节作用抵消。只有当政策力度超过至少是等于逆向的市场调节作用时,向西部倾斜的格局才可能真正地形成。现在西部地区除矿藏资源外几无优势,区位、市场、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等等尽皆劣势,要想在东部继续保持增长优势的政策框架下实现增长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比当初沿海地区倾斜政策力度更大、刺激力更强的倾斜政策,西部的加快发展才可能启动起来,实现真正的西部大开发。

(二)

2010

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中提出要“优先安排西部地区项目”,“ 优先支持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的环保、农业开发、基础、卫生、水利等领域的项目”,这里的“优先安排”、“优先支持”没有明确由谁来优先安排,安排给哪些地区,没有做到“优先安排”怎么办,有无惩罚,谁来追究责任等等……

政策的规范性、系统性和权威性问题

到为止,社会各界一直期待的《西部开发法》迟迟没有出台,比较系统的文件是《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2002]10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还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中对于西部开发政策的概括性阐述。

在西部开发的政策方面,更多更主要的是中央各个部委以“通知”和“意见”的形式各自出台的一些分散的、零星的政策,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外贸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实施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三年减按百分之十五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通知》,部《关于加强西部大开发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4号文《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指导意见》和《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加大对西部地区项目开发工作力度的指导意见》,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业部的《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等等。

还有一些政策信息是通过各部门领导的一些讲话来体现的。如国家计委副主任于广洲在西部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建设启动会上公布,中国将投入八亿元人民币国债,在西部十二个省区市以及东部和中部四个享受西部政策的地区启动疾病控制项目;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签约启动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选派特别项目;交通部办公厅主任姚明德宣布,“十五”期间交通部每年投入2亿元,重点支持西部地区交通科技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对西部地区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技术难题;国土资源部将对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采取八项优惠政策措施;科技部提出的西部地区将在科技领域享受5项国家优惠政策等等。

这些由行业部门各自出台的“意见”和“通知”,由于没有经过上的认可程序,缺乏法律约束效力和权威性。尤其是主管部门领导以讲话的形式的政策信息,给人的感觉是既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也缺乏规范性。同时,这些政策出自多个行业部门,不仅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而且给政策的执行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三、对实施区域差别政策的建议为加强区域政策的制定,加强对活动的干预,保证区域政策的有效实施,许多国家都设有专门的针对落后地区开发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除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和进行区域管理外,还负责制定地区综合开发计划、筹措开发资金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933年,美国政府根据“新政”中的有关法案所成立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一个直属联邦政府的、拥有对该流域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的权力较大的政府管理机构。1950年,意大利政府在其南方的开发建设中,专门成立的“南方公共事业特别工程基金局”也是一个管理协调机构。1984年该局的使命完成后,意大利政府又设立了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平衡的新的特别干预机构——南方发展促进公司及其他有关促进公司。德国从联邦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没有专门负责区域政策的委员会。从8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也先后在落后的东北部、中西部和亚马逊三个地区设立开发署、专司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管理。

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谈到西部大开发时,均表达过同一声音:西部大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完成这样一项长期的工程,就出自多门的政策不仅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而且给政策的执行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为保证有关政策的落实,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许多国家都把解决地区差距的区域政策上升为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德国《联邦基本法》规定,联邦各地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应该趋于一致。《联邦空间布局法》规定,联邦领土在空间上应该得到普遍的发展。《联邦改善区域结构共同任务法》规定,联邦和州共同出资(各出50%)对落后地区的开发给予补贴。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也通过制定一系列法案来解决地区差距,促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如1961年制定了《地区再开发法案》,1962年制定了《人力发展和训练法案》和《加速公共工程法案》,1964年制定了《经济机会法案》,1965年制定了《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案》和《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中央政府应从管理、计划、财政、税收、、、生态环境、法制保障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尽早出台较为系统规范的政策体系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并

???“”

12“”1996317725.86123765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意大利为推动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和化进程,制定了到南方新办工厂给予10年免征利润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当时的利润税率为28%-36%),以鼓励家向南方投资。美国联邦政府为鼓励资本向落后地区流动,还专门扩大了州和地方政府的税收豁免权。同时,美国还实行能自动调整地区收入差距的累进税制。法国则在洛林、诺尔一加莱两个重点地区实行“无税特区”,即到这两个地区投资办厂创造就业机会者,除3年内免征地方税、公司税和所得税外,还免征劳工税各种社会杂税和分摊。

为了调动西部开发主体的积极性,吸引资本到西部投资,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差别税率政策。西部开发的最初年到年,中央应对西部实行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幅度不仅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要低于沿海特区最初发展的水平。,虽然国家已经给予了西部地区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所减免的大都是所得税,此税属地方税种,西部省份的各级财政普遍吃紧,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早已通过先征后退的办法这么做了,而那些很穷的地方,给了它这个政策它也未必减得起。因此,税收优惠政策还应考虑从减免中央税比如增值税上做文章,可将中央对西部的增值税及分享比例实行“区域化”,即对西部的经济最弱省、经济次弱省、一般省,实行不同的增殖税率和分享比例。

资料:

[1]陈耀.国家中西部政策[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0.

[2]赵英兰,纪鹤.国外解决地区差距的宏观政策[EB/OL].Http//3idea.net/jryw/jryw01112119.htm,20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