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财务报表分析嵌入式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与优化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思想

“嵌入”字面上的意思是把东西填进较大东西的凹陷处。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就是将两门或几科不同学科课程的相关内容经过相互渗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起来设计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其目的在于建立知识块间的有效联系,解除学科领域中完全分离的现象,使知识体系得到完整优化,为学生建立起网状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具有宽厚基底和发散与演绎终点的认知结构。具体而言,是将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简介于前,然后围绕本学科所要解决的大问题,选择逻辑起点展开,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巧妙地将相关知识串在红线上,达到逻辑终点。这种融合化的课程内容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和比例,使各科知识相互交叉,因而是一种指向综合教育的目的和内在要求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克服机械拼凑或顾此失彼的毛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傅琼,200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涉及会计、管理、经济形势与政策、金融等学科的知识,是应用型本科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综合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乔宏等,2011)。通常,该课程是在学完了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其教学目的是从最基础的财务报表阅读和分析入手,培养学生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财务收益和风险、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的能力,以及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等。由于该课程不仅涉及到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知识,还涉及到经济学、统计学、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知识,因此教学实践中,依据嵌入式的理论和方法,以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技能培养为主线,将这些课程相关知识和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嵌入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整体教学过程中,实现会计相关知识、企业管理及行业背景知识、会计职业素养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知识体系有机串联;并将仿真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嵌入到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逐级深度融合,从而使《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综合性内容体系和立体化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设计的嵌入模式

根据有关研究,不同课程相关内容的嵌入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板块式结构、应用式结构和融合式结构。板块式结构是将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内容与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经济学、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相关内容,作为独立的部分汇编在一起。应用式结构主要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安排其内容体系。这两种模式形成的结构缺乏完整性和有机性。融合式结构则是围绕《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先进行分析研究,在梳理和厘清《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及其基本结构,按照认识财务报表、阅读报表、分析报表、经营业绩评价以及财务报告撰写等形成相应的知识模块及内容构架基础上,根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不同知识模块与其他相关学科或课程知识的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课程知识并将其嵌入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相应模块中,使不同学科或课程知识相互渗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化的内容体系,其嵌入模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财务报表分析》与相关课程内容通过五个层次“嵌入”,使《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内容相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及优化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一般过程和应用型会计本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嵌入式思维特点,遵循能力递进式的项目序化方式,嵌入式《财务报告分析》教学内容设计了11个项目22个任务作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原则,将《财务报告分析》核心内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有机整合起来,并在工作要求和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嵌入式《财务报告分析》教学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嵌入式《财务报告分析》在各具体项目内容设计上,力求使各项目内容相互联系、层次递进。先是认知财务报告分析工作,紧接着根据工作过程围绕具体财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各项报表、报表附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然后扩展到专项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的分析方法进行专项阐述;最后是综合财务分析,阐述如何运用杜邦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面临的风险等进行分析,直至写出财务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03).

[2]向美英.高职会计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6).

[3]岳虹,戚少丽,周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2013(06).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财务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程序和方法,能正确地获取、利用和分析会计信息,还要求他们能阅读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筹资、投资和分配等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此相适应,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在内的许多财务课程被列入了大量非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它是以财务报表为主线,着重介绍如何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析和应用,进而分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正确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真实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然而,对于没有多少会计基础的非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来讲,要想学好《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不仅如此,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同样对提供课堂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通用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都不能完全适用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必须立足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现实基础,科学设计适合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创新现有非会计学专业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方法。

2非会计学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2.1学生的财务知识基础普遍薄弱

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财务报表分析》一般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后续课程。然而绝大部分经管类非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的财务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在他们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以前,大多数学生只接触过《会计学原理》和《财务管理》课程,没有相关财务专业课程的铺垫。以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自2011年起,经济学院在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三个专业中同时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根据课题组开展的问卷统计显示,经济学院三个专业选修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生中,高达91%的学生仅仅只参与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而对其他相关财务课程没有任何了解;5%的学生学习过《基础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仅有4%左右的学生因为辅修双学位而参与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系统学习。由此可见,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财务知识基础非常薄弱,这就给《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2.2课程学时短、财务知识有限

经管类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往往将其定位为专业选修课,因此也就人为地缩短了课程教学的课时数,学生所学到的财务知识极为有限。以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2011—2014年,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每个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总计学时数均为54学时(周课时3节课,共计18周),到2013年新修订教学大纲时,该课程的总学时数进一步被缩减到48个学时(周课时3节课,共计16周)。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54个学时要上完所有的内容已非常紧张,缩减后的48个学时只能让教师快马加鞭地讲解基本内容,而不能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延伸和补充,学生也是一味地被动赶课,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3教材设计不适合教学对象

目前市面上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教材很多,但大多数教材是针对财会专业学生编制的,内容体系又各不相同,而针对经管类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却几乎为空白。因此,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非会计学专业院校在选择教材时不得不偏向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的专业教材,删去专业教材中某些较难的章节,增加一些补充练习,便改装成非会计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按照会计专业《财务报表分析》教材框架进行改编的教材适用性较差,且大部分偏向于理论研究,忽略实训内容的学习,因而无法满足非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自然也较难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为目的”的要求。

2.4师资队伍欠缺影响教学质量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授课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授课教师熟悉会计、财务管理、税务、财经法规和财务报表等内容,而且要求教师有较丰富的学识、相关经历和经验,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融会贯通,教给学生更多知识,保证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经管类非会计专业都普遍缺乏能够胜任《财务报表分析》讲授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大部分授课老师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专业的授课老师,可能学习过《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和《税法》等财务知识,但由于不是财会专业出身,财务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往往缺乏相关工作经验,这就会导致授课过程中重理论讲解而轻实际操作的教授,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5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授课方式仍然主要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模式,较少采取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种新兴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型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偏重于教授理论知识而忽视知识的应用和操作。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权威,占主导地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3非会计学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与实践

3.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自2011年春在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开设以来,一直是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三个专业的选修课。由于这些专业学生的财务基础知识比较匮乏,缺乏进行深入财务报表分析的专业知识,加上将来工作中也不一定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不能定位过高。针对实际情况,课题组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①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②掌握三张主表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③能够利用基本的财务比率指标对企业进行能力分析;④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查询收集企业的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能够通过各种媒介收集财务报表分析的典型案例;⑤能够撰写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根据教学目标定位,在2013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新增了实验课,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2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和教授对象,教师应选用不同的教材体系。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财务报表分析》讲授的内容可以只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三张主要报表的分析、基本财务比率分析和综合财务分析这几部分内容。而对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报表附注分析、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以及一些专题性内容则可以省略不讲。具体而言,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方面,主要讲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及趋势分析三种方法。针对报表内容,则主要讲解三张主表的质量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基本财务比率分析方面,主要讲授如何利用基本的财务比率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3.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准则导向;职业判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77—03

会计发展史表明,会计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是本科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系列课程一般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三者之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分工与协作。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三门课程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内在逻辑

按照信息系统论的观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中,财务会计亦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以主体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与事项中的财务数据作为输入,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运用若干普遍接受的会计惯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最终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有助于决策和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输出给主体外部的使用者。由于财务会计以财务报表作为对外报告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设计应立足于财务报表,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不同环节,“基础会计”课程主要解决从凭证到报表的记录这一环节的问题,而“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解决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个环节的问题。

具体而言,“基础会计”实质为初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其重点在会计记录这一环节,以掌握簿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兼顾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以法人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为依托,其重点是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掌握通用性的确认标准、计量规则及报表编制方法为核心;“高级财务会计”实质为特殊财务会计,以非法人企业或者法人企业的非常规业务为背景,主要由特殊主体会计(如集团合并报表会计、总分支机构会计等)、特殊业务会计(如衍生工具会计、重整和清算会计等)和特殊呈报会计(如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等三项内容组成,其核心是特殊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导向

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具体地说是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我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笔者认为,给学生讲授最新的会计知识是“与时俱进”思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反映,“理论导向型”或“实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并不恰当,其目标定位应是“准则导向”。

事实上,“理论导向型”和“实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本质上都是将会计准则视为纯粹的技术规范:前者就会计论会计,试图从理论上演绎出最优会计准则;后者侧重于如何具体应用会计准则;而“准则导向”的目标定位不仅将会计准则视为技术规范,更重要的是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只有正确把握会计准则的这一内涵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教育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目标。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科入门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拓展知识结构等问题,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刘海生,2006)。因此,“基础会计”课程应作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入门课程而非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的记录环节,即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财务报表结束这一过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奠定基础。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学生应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及计量规则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和编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法人企业的通用类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日后从事企业日常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又一门会计类专业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高级”二字表明了这门课程的层次和难度,也说明了这门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涉及会计领域的一些“难”(会计难题)、“特”(特殊业务)、“新”(前沿领域专题)内容,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一般性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特殊主体、特殊业务及特殊呈报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财务会计问题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对外报告会计,其知识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基础会计”课程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记录;“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分别针对通用性和非通用性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按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不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四、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方法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以准则为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厚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大多数是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沟通。这样的师资来源有两点不足:一是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实践应用而略显生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二是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对准则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其经济后果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会计教师每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一段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务,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组织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参加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会计教师应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予以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仍沿袭着“理论阐述+规范(准则、制度)解释+会计处理举例”的套路来编写,形式刻板,体裁单一;另一方面,缺乏对教材提及的会计学关联知识的阐述和解释,内容过于集中、单薄。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必然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认同这一教育理念,就会统一财务会计教材的指导思想,使教材内容朝着稳定性方向发展,更多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髓,教学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

新会计准则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同时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从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并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应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思想意识上应注重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它给各相关利益人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第二,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推行“读、写、议”教学法。将文科教学由传统的灌输式转为“读、写、议”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去读一些课外资料,并在课堂上对所阅读的资料结合课本知识展开讨论,又在课堂外结合阅读与教师讲述的理论写一些灵活运用的文章,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很强的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郁笑春,2006)。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将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财务会计学科动态,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真正转变成能力。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能够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是商科各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金融、资产评估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以报表解读和财务指标计算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往往在学完该课程后,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和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仍然无法对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通过财务分析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是与理论知识讲授同步进行的,教师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以4~6人组成的财务分析小组为单位,搜集我国某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对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以及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和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发展前景预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将分析过程和结论进行PPT演示和讲解,着力增强学生资料搜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分工协作能力,使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通过网站、报纸等渠道有效地收集进行财务分析所需的报表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提高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2)能够有效阅读基本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等信息,并且运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撰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对所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并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

(4)能够对本组的分析报告进行展示和讲解,对其他组的分析报告进行客观、中肯地评价,锻炼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财务分析实验课程设计,以我国上市公司为背景展开,根据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的报表资料,运用所学的财务分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组织与实施

(一)实验开始前:(1)教师应该在本学期初讲授这门课时,就告知学生本课程主要的实验任务及其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本课程及实验的学习,并对此有所准备;(2)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完成分组,要求4~6人为一组,并确定小组的组长(联络人);(3)每个财务分析小组选定一家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分析的对象。

(二)实验过程中:(1)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布置相对应部分的实验任务,比如,在讲解资产负债表相关内容及分析方法的同时,要求学生对选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2)学生在接到实验任务后,借助实验课以及部分课外时间完成,在布置后的两周内上交;(3)定期或不定期(每个实验至少一次)组织财务分析讨论,及时沟通财务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结束后:(1)各小组上交一份所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及PPT演示稿;(2)每组派代表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其他组的财务分析报告进行提问和评价;(3)每人提交一份实验总结,包括实验过程、小组的分工及个人的贡献、心得体会等内容。

三、实验效果评价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会计教学现状;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 实施方案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在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基础上,结合二十多年来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经历,分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联系实际并结合学科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笔者在对唐山市部分企事业单位调研(调研报告另文)、结合会计教学分析发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下列情况:

(一)一般企事业单位不支持会计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量,且企事业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愿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甚至是与自己竞争的人才;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所以,该实习很难使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仅重复性地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模拟实习的会计业务重复操作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思维策略),目前大部分学校推行模拟实习。但一般未能涵盖会计课程以外的更多课程,且重复处理的会计业务操作多,有的虽增加了一些诸如投资、减值准备等业务操作也是少之又少欠缺系统性,该模拟实习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面对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面对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笔者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将会计专业部分或绝大部分课程进行整合,以穿插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的主体任务为驱动,以将任务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而完成任务项目的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先从部分课程整合提出主体任务,再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试点开始,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到绝大部分课程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的主体任务

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知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经济数学》等,对上列课程进行整合后,可以提出如下主体任务:

1.整合《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提出如下任务:根据企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利用手工和电算化会计软件,进行成本计算、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

2.整合《经济应用文写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3.整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管理会计》、《经济数学》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预测经济活动。

任务驱动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阶段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学习相关知识和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主体任务下的项目导向

主体任务下的各个项目导向内容应该能自成一体,构建全方位的融入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结构,明确项目涉及的学科内容,完成项目时间、方式、考核方法等,以便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施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地把握,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

将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提出任务驱动的主体任务,在主体任务下将课程整合为六个项目,整合课程的目的在于,节约基础课程课时,增加专业课程动手操作课时,实现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按学期完成六个项目导向的学业后,分五个级次考评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五次考评方案如下:

1.完成第一至第二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一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70分。

2.完成第一至第三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二级,第三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80分。

3.完成第一至第四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三级,第四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0分。

4.完成第一至第五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四级,第五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5分。

5.完成第一至第六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五级,第六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100分。

毕业论文成绩按会计职业能力成绩

×60%+毕业论文分数×40%计算。

三、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第一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面对企业日常简单的经济业务、事项,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4.完成时间

第一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基础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二)第二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上》。

2.导向内容

⑴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⑵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一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出纳岗位业务核算,存货、日常销售、应收预付业务核算及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岗位的业务核算,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较简单的业务核算;电算会计核算上机操作。

⑶考取会计证和会计电算化证。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电算会计核算提交机打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提交会计账簿、报表信息存储盘。

(3)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考试课程。

4.完成时间

第二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会计电算化》期末成绩=上机操作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30%+会计电算化证×30%

《财务会计上》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一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证、电算化证×30%+操作技能分数×50%)×80%

(三)第三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经济应用文写作》、《财务会计下》和《成本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二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流动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政府补贴、利润及其分配业务核算、编写财务会计报告;销业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提交产品成本核算的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产成品入库单等;提交纸质和电子版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完成时间

第三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应用文写作》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附注×40%+财务情况说明书×40%

《财务会计下》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成本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二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会计操作技能分数×50%+成本会计操作技能分数×30%)×85%

(四)第四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报表分析》和《经济数学》。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经济数学理论,分析会计报表、编写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四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数学》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

+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会计报表分析》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三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注1]

×80%)×90%

[注1]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五)第五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完成财务管理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等。

4.完成时间

第五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财务管理》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80%

第四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注2]×80%)×95%

[注2]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六)第六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管理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完成管理会计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六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30%+平时上机操作成绩×70%

《管理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五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 [注3]×80%)×100%

[注3] 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结束语:世界是综合的,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一直以来,教师多侧重于对所教课程的探究和分析,忽略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旨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使学生成为“我要学”的学习主体。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对会计专业全部课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将另文研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改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线教师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完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奉献绵薄之力。

【参考资料】

[1] 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 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置

一、引言

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为社会提品和服务的重要承载体,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的工作将与企业发生关联。而财务报表是企业与外界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载体,因此,任何想要了解企业的人,首先要理解企业自身特有的语言,也就是理解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和传达的信息。

从作者几年来从事本科生教学的经历来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已从最初只有本专业(财务管理)一个班尝试性的开设,发展到现在授课对象扩展至金融、经济、企业管理、新闻、统计、外语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其他本科生及研究生。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如何定位不同专业背景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培养目标,并设计出合适的课程内容体系,也是本文作者不断思考和摸索的一个问题。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本文认为在目前环境下,把财务报表分析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比较恰当的,在此培养目标下,本文按照“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环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深层环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环节”的思路设计了一套循环渐进的课程内容体系。该课程体系设计使得学生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及对分析技能的掌握逐步由浅入深,既能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会因为专业背景的差异而感觉到知识跨度太大,又有助于学生形成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新环境下的人才需求趋势与课程培养目标

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但是专而不通会导致知识专业化、思维片面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要求。因此,孟焰、李玲(2007)认为“通才+专才”的组合是最佳的学生培养模式。教育部2004年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7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复合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跨国经营、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诉求呈现出由单一的专业技能型向多学科复合型发展的趋势。《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2010)中指出,会计职业已经从传统的记账、报账为主,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等高端管理领域,但是目前会计人才结构和布局却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

由此可见,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是顺应当前形势及发展趋势所需。所谓复合型人才培养就是从专业特色和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不仅让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出类拔萃,还要使学生了解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形成融合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能力(刘永泽、翟胜宝,2009)。财务报表分析不仅是财务、会计专业本科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许多非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深入了解企业这个组织必须要懂得的一门语言和技能,因此,该门课程能够较好地体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内容设置

(一)教材选择

教材是教学内容书面体现的主要载体,因此,教材的选择对课程内容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贯彻非常重要。在财务报表分析的教材选择方面,主要有引进国外的经典教材和选择国内编写的教材两种做法。不管是引进的经典教材或是国内自编的教材,每一本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都有其自身的出发点和体系,因此也就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缺点,而报表分析是一门涉及内容和知识较广、应用性很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因此,也很难说有哪一本教材能够完美地囊括报表分析的全部内容或精华。引进的经典教材虽然质量较高,体系和逻辑较为严谨、缜密,但是很难体现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些特殊的制度特征和行为;国内编写的教材中,有些侧重于对报表具体构成项目的逐项分析,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思维,有些侧重于简单的财务指标计算和分析,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报表分析的精华所在,这些内容安排均不能够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此,作者的做法是,以2-3本教材①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根据授课进度和内容的需要,再指导学生参考具体教材具体章节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这种观念:不依赖一本教材、一本书,取长补短。

(二)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上市公司提供的年度报告是我们展开财务分析的主要信息载体,面对长达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年报,从哪里先入手看起,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在进行分析时的关键问题是什么?遵循一种由浅入深的思路,作者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内容设计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环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深层环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环节”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所要学习的关键技能和内容如下:

1.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环节:财务报表的初步解读

会计学原理是学习财务报表分析的先修课程。基本环节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仅有的会计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在没有关于公司深入背景信息的情况下,仅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以及主表之间的内在勾稽关系,对公司大致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个环节里,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较少,运用到的分析方法也仅限于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重点是要学生理解每张表阅读的思路和重点。以利润表为的解读为例,可以通过对几个关键问题的回答来理解利润表:第一,公司盈利了还是亏损了?看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额;第二,公司是通过什么方式赚钱的?通过利润表中的利润构成来分析;第三,公司真的赚钱了吗?通过对利润构成分析和结合现金流量表分析公司盈利质量如何。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模式

《基础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但由于《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加之其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增强教学效果,就成为《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通过介绍并简要评价常见的4种教学内容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财务报表浅层解构――简化重构――分散仿真重构――集中现实重构的教学新模式,并指出这种模式更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常见的4种《基础会计》教学内容设计模式及其评价

(一)以会计核算的7种专门方法为主线设计

学科体系下和传统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都是以会计核算的7种专门方法为主线设计的,这7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主要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种内容安排有其逻辑合理性, 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计专业人员来讲,它是恰当的、自然的, 但对于刚开始学习会计的学生,前2部分内容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并且这种安排割裂了会计基础知识和核算方法的有机联系,无法培养学生全盘账务处理观念。

(二)基础知识模块+实训模块

这种设计根据财务各岗位的技能要求,将基础会计学科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实训模块两个大模块,实训模块主要分设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三个小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这种教学内容安排体现了模块课程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并把实践提高到与理论并行甚至高于理论的地位,在许多学校《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被采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然而,设计者希望用基础知识模块实现学生知识储备以有效应对实训,结果却造成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的脱节。

(三)基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将课程内容分为5部分,即会计凭证的识别、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及错账的更正;会计报表的编制;综合强化训练;期末总结、答疑及复习。显然,这属于典型的项目课程设计模式。

这种课程设计模式非常适合岗位能力训练,而且预计效果应该比前面三种要好,但这种教学设计属于以职业性就业为目标的职业培训,过分强调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及受教育者指向社会组织需要的适应性“有业”,功利性倾向很明显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以及受教育者指向个性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乐业”,尤其是设计性“创业”。

(四)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将《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分为会计概述、借贷记账法及运用、建账、日常处理(包括凭证填制和账簿登记)、期末处理(包括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种安排将会计核算方法融于会计实践工作过程中,强调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际运用,突出了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并且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纽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地有机结合,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但这种模式强调了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操作层面能力培养,忽视了高职学生策略层面职业能力发展、个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且忽略了会计核算的目标和会计循环的应有逻辑。

二、教学内容设计

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需要兼顾职业性与教育性、灵活性与一体化、工作过程性与结果性,操作性技能与策略性技能培养,遵循学生学习由易到难、由简渐繁、由浅及深的认知规律,以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循环为主线,逆序与顺序相结合,使学生既从宏观总体视角整体把握,树立全盘账务处理,又能在不同环节通过操作演练,培养会计基本职业技能。为此,应采用基于财务报表的浅层解构―简化重构―分散仿真重构―集中现实重构的教学新模式。

(一)基于对财务报表解构的会计入门教育

首次讲授《基础会计》时,现场提供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实物样品,帮助学生形成对会计工作过程及成果的感性认识,明确会计报表编制、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是《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最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目标,而掌握与这些技能相关的、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是学习该课程的另一目标。

通过解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引出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由会计要素结合编制好的会计报表导出会计恒等式,由六个要素自然推演出六类会计科目,从会计科目再过渡到会计账户。

(二)基于财务报表简化重构的会计核算流程

当学生对财务报表解构却无法理解报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变化背后企业交易或事项的实质时,尝试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简化重构,达到对财务报表的深入理解。对财务报表的简化重构时,采用“经济业务会计分录会计账户(‘T’型账户)试算平衡表会计报表”的会计核算程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经济业务用文字描述;结合借贷记账法的教学,引入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分录的作用是先将交易或事项明确在哪些账户、账户的什么方向、反映多少金额;根据会计分录过账、结账及更正错账;根据账簿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这种对财务报表的简化重构有利于学生理解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的来龙去脉,同时,“T”型账户的记账过程也简单明了,但不利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从而为引出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作铺垫。

(三)基于财务报表分散仿真重构的会计核算程序

即,按照“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流程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散仿真重构。这一环节,主要是用原始凭证代替语言描述的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代替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代替“T”型账户,构建符合会计实际工作的会计循环体系,让学生切身体验现实中的会计核算工作,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原始凭证的识别、填制与审核,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进一步强化会计报表的编制。所谓分散性,主要是指在课堂或实训室进行分项实训。

(四)基于财务报表集中仿真重构的手工会计模拟实训

此阶段,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为了使学生了解各实训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能将各项目融会贯通,可以采用模拟一个企业某时期内若干笔经济业务综合实训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从原始单据的填制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及凭证装订的全部会计处理过程。在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经济业务、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各种形式的凭证、账簿,以及简单的报表),创造一种仿真的经济环境。通过此阶段实训,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之间的依存关系,强化学生对前三个模块的理论知识、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设计的优点

对会计专业学生采用财务报表解构-简化重构-分散仿真重构-集中仿真重构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符合学生认知事物规律

通过财务报表解构-重构-再解构的教学设计,把基本会计理论、基本会计方法的教学合理地嵌入财务报表解构与重构的循环过程,符合学生认知新事物的规律,有利于阐明各种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及其变化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与正向思维能力,深入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正原因。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解构,学生在感知真实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中,消除了对这一会计入门课的畏难心理,激发了其学习的动力;同时,通过对会计报表解构,迎合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调动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的愉悦感逐渐积累。在对财务报表三次重构中,先通过简单重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在通过两次仿真重构,让学生从实操入手(制单、登账、编表),掌握操作技能,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其内在的潜能,进而带着问题来学,先做后究。学生由知道干什么到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干再到探究根源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老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去教,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带着学生向纵深发展,从而变双方被动为主动,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自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前述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学生以会计核算技能训练为基础,形成了对会计核算程序全面系统的认识,在仿真或模拟的会计工作环境中,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基本会计核算技能,通过财务报表的三次重构,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四)实现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通过会计报表解构与三次由易到难的重构,将会计理论合理地嵌入不同任务完成中,使学生为完成任务主动探究相关会计理论与方法。另外,三种不同情境下会计报表由易到难的重构,真正体现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仁俊,曹志华. 会计循环-会计信息的“生产”流程[J] . 财会月刊,2003,(9).

[2] 王觉. 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3] 李华,雷世平. 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目标取向和模式[J] .职教通讯,2004,(7).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8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48

《财务报表分析》是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具备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帮助利益相关者提高决策质量的能力。目前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但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很难让学生真正具备对实际企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的能力。而《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由于是仿照真实的商业环境而开发的,所以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总经理、财务总监、生产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整个教学活动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决策,使学生充当企业管理者,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找到两门课程的契合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可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和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的有效融合,最终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

1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与财务报表分析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1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为财务报表分析教学营造了学习的氛围

对财经和金融院校大学本科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后能阅读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学生能迅速适应各种岗位,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提高就业质量的内在要求。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不断强调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学生们并不会因此而产生共鸣。可以考虑分阶段安排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在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初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对企业运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财务报表分析的积极性。初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会介绍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模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来了解所接手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真正认识到学好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

1.2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为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涉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状况变动表和合并报表的分析,各种分析方法的运用都有赖于学生熟悉报表中每个项目的内容和编制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会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往往无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报表,以至于大多数学生无法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甚至对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都十分陌生。这就给后续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增加了教学难度,老师们总要挪出一部分时间来先给学生复习编制财务报表的知识。而企业生产经营沙盘涵盖的内容很广,其中就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通过观察学生只要模拟三年就基本可以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由此,可以考虑在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之前,先让学生通过中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来模拟财务报表的编制。

1.3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为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运用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案例来源有限、适用性不强。目前的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教材和上市公司的年报,由于教材上的案例过于陈旧,所以现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是上市公司提供的报表,而这些报表往往是合并报表,对于初学者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分析的难度。企业生产经营沙盘要求每班分成十个小组,代表十家不同的企业,每个企业都要模拟经营六年。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业务相对简单,这就为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积累了大量经典的小案例。在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之前,先让学生通过中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来模拟企业六年的运营,一方面拓宽了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案例的来源,另一方面提高了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案例的质量。当然,通过对这些经典小案例的分析,反过来也能促进高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效果的提高。

2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与财务报表分析教学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2.1调整现行的教学计划

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开设,显然不能适应分阶段授课的需求,因此调整现行的教学计划就十分必要。初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可安排在大一下学期,8个学时即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教具、运营规则的介绍和企业引导年的运营,以教师讲

授为主。通过实验教具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沙盘实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引导年的运营,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财务报表分析的用途,?M而明确各专业课程尤其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中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可安排在大二下学期,24个学时为宜。教学内容为企业1-6年的运营,主要利用手工沙盘完成实验。由于此时已经学完中级财务会计,学生可以通过1-6年的运营来练习编制财务报表。同时,中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安排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之前,也为第五学期开设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提供了相应的案例资料。高级企业生产经营沙盘实验可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一周内完成为宜。教学内容为企业1-6年的运营,以电子沙盘为主,手工沙盘为辅。由于此时所有专业课程基本已经开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六年的运营,从而提高实验的效果和效率。

2.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首先企业生产沙盘实验的指导老师自身专业知识要全面,不仅要熟知本专业的会计学、财务管理知识,同时对于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学等知识也要有相应的储备。目前我校的沙盘实验室设施完备,购买了用友公司的手工沙盘教具和电子沙盘软件。由于电子沙盘的引入,对指导老师的软件操作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我校会计专业教师构成来看,四十岁以上教师占50%以上,整体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沙盘与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

2.3建立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库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教学模式 对比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模式(Model)最初从物质形态领域形成,后移植到认识形态领域,目前已逐渐转变为一种方法体系、范式体系和结构体系(翟亚军,2011)。教学模式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 Joyce)和威尔(M. Weil)等人于1972年提出,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教学模式应是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规律、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要素与教学结构的教学活动总和(高坤华等,2014)。国内学者关于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观点如表1所示。

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活动的范式和计划,其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置比较

如表2所示,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性质为专业课,其学分数为2或3。

三、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比较

笔者对几所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3。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与最终境地。如表3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结构;三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等;四是要求学生学习与初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拓展分析的相关知识,包括综合业绩评价、盈余预测与管理、企业价值评估等。

四、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比较

教学内容除传统的课本教材之外,应有经典专著和参考教材、文献资料作为补充,还应包括学科前沿、实际应用、新兴技术、科研成果等。这些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必须进行系统重构(高坤华等,2014)。

目前,以下几所高校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上海财经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基本原理及基本报表;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财务分析的方法;流动性及风险评价;经营效率评价;盈利性评价;成长性评价;现金流量状况评价;综合分析。(2)东北财经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企业价值评估。(3)南京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财务报表构成;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扩展和综合运用。(4)首都经贸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基于价值评估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损益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非财务信息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盈余特征、盈余质量与盈余预测;盈余操纵分析;盈余预测;基于盈余预测的价值评估与投资决策。(5)江西财经大学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概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6)南京财经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7)南京审计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融资活动分析;投资活动分析;经营活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分析;信用分析;前景分析与估值;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综合案例。(8)上海金融学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上市公司特定指标分析;财务综合分析;会计操纵与财务预警分析。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以及核心问题等(宋夏云,2015)。通过以上汇总可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块: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涵义和目的、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基础、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与方法等;二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如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三是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如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四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拓展分析,包括综合业绩评价、盈余预测与管理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五、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比较

如表4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

六、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核方式比较

如表5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为主。

七、研究结论

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其教学目标在于: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结构;三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四是要求学生学习与初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拓展分析的相关知识等。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和企业财务报表的拓展分析,其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

参考文献:

[1]高坤华,余江明,段安平,雷磊,李新潮.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

[2]乔伊斯,威尔.丁证霖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宋夏云.本科会计学《会计前沿》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

[4]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1).

[5]王雪芹,奚凤兰,陈士强.《运动生理学》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1).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会计创新;经济活动

前言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地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就是对企业购入、产出、管理等各方面的财务、资金信息进行记录、分析与报告,最终汇总成财务报表,提供给关心企业经济的外部机构,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等。我国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以人民币做计量的,并做适当的文字说明,他反映着企业过去的资金运作情况和企业的经济管理情况。财务会计的数据要求真实,可验证,给管理者做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更好的谋发展。

1 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的创新和加强势在必行

1.1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已到来,知识经济顾名思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发展的基础之上,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概念形式相对应,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在企业中成为重要的资源,变为无形的资本,他们与实物资本不同,因此在财务会计方面的管理也与实物资本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财务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的创新,知识的发展,促使财务会计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1.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与国际接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会计管理职能也与国际接轨,财务会计应用方面已不局限于中国的法规、标准,而越来越向国际化发展,遵守国际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和加强既适合中国经济体制建设的,又符合国际法规的财务会计体系成为财务工作人员重要的工作任务。

2 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的创新和加强要突出重点

在国家经济飞速进步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国外的经济特性对我国的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的冲击,使得财务会计管理的环境也有了变化,无论从法规、标准,还是从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影响。因此,财务会计的改革与创新,必须突出重点。

2.1 改变现有的会计模式,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特点,建立新的、适宜的模式。会计目标的建立,传统的会计程序的选择、会计体系等很多内容都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企业环境。

2.2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很重要的无形资本,脑力劳动人群成为劳动者主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充电,人的智力潜能不断被挖掘,脑力价值越来越高,但这个价值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来测量或计算?成为会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值得开心的是,企业知识资本的范围要比财务资本大的多,为适应新要求,就需要财务人员转变思想,开拓视野,将人力资源脑力资本纳入核算范围,使人力资源会计成为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内容。

2.3 改革传统的财务报告,增强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价值。财务会计报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用户的需要变化而变化。因此新经济时代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一要及时更新信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二要拓宽报告的内容,不仅要继续提供财务资本信息,也要提供知识资本信息,还要提供未来信息:三要打破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做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相结合,实现信息提供的多元化组合。

2.4 改革传统的计量方法,使会计计量方法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会计计量,是用货币计量表示。但货币计量单位的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不稳定的。用变动着的货币计量得出的会计信息实际是不真实的,而且新经济时代财务会计计量的重点,要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从财务资源向知识资源转变。这样就必须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种计量手段,实现会计计量手段的多元化。

3 现阶段如何创新和加强我国财务会计的一些措施

3.1 在信息社会条件下,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正受到强烈的冲击,包括对财务会计假设的延伸、权责发生制及历史成本原则的动摇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公司、虚拟企业的兴起,更对持续经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传统财务会计学的核心提出挑战,各种无形资产――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一切知识资源的待价而沽强烈地冲击着各类财务会计模式。

3.2 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不能一成不变,他们随市场经济、企业动态、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他们是动态管理的过程。

3.3 根据发展,拓展需求,改进财务会计内容。过去的财务报告,由于注重有形资产(或者说固定资产)的计量,却忽视了对于人力资源、智力、知识产权价值的确认与计量,报告中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少,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不能满足企业领导层、投资人、债权人等的需求,有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传统的核心的财务报表,有其固定的模式,要以能否确认为基础,能确认,就能进入报表;不能确认,就能不进入报表。在肯定现行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改进的建议有:改进企业报告中的信息类型,改进财务报表,改进审计在企业报告中的作用,形成推动改革的必要措施。

3.4 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价值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进步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种财务办公软件的使用,使得财务数据的核算与管理实现自动化。这样,过去的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的财务重点工作,逐渐被省去,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工作中。在信息自动化环境下,财务会计人员既要做好内部的财务管理,又要做好对外沟通,及时向有经济利益关系的机构传递公司财务会计信息,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5 随着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财务软件的更新,过去财务会计必须进行的核算、分析等基础业务逐渐由信息技术系统完成,财务会计人员将从事更多的非常规的财务会计业务来评价其资源的适用性,这样的工作技术内容的变化,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适应,或不能胜任工作,财务会计人员将被企业所淘汰。

3.6 在网络自动化,财务信息共享情况下,传统的会计语言将发生变化,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得记账凭证、财务报表等作用被淡化。另外,财务会计文化也发生质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不再每天索要财务报表信息,而是通过网络关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

4 结束语

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企业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适应这种变化,财务会计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创新与改革,这对财务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我需要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做好准备,推动财务会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导向;财税专业;课程;优化整合

一、创新实践导向下财税专业税法与会计类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

(一)总体教学目标的优化。会计知识已成为财税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工具,在设置总体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体现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将总体目标设置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财政、税务、会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税收政策、税收与会计实务操作,能够在税务、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税务、税收筹划、企业财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二)具体教学目标的优化。(1)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各高校财税专业会计学课程的设置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课时量较少,任课老师的授课重点往往在于具体事项的处理,对基本财务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讲述不够深入,。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后续课程的要求,在制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时,应加强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基本理论为纲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税法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学》,通过讲授税收法律知识及中国税收体系,使得学生熟悉税收政策,增强学生税收实务的应用能力。(3)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学》和《税法》,由于财税专业学生《税法》课时量较多而《会计学》课时量相对较少,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侧重于会计知识的讲述,以本课程作为会计类课程的有效补充,引导学生比较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异同点,使学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各类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4)税务稽查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学》、《税法》与《税务会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方法。

二、税法与会计类课程教学计划的优化整合

第一,适当增加《会计学》课程的学时。以本学院为例,学生需要在48学时内学习会计的基本原理、簿记系统的构成、基本操作程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中一般会计事项的具体核算方法和操作方法,课时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建议将《会计学》分为《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在《会计学原理》中介绍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复式计账、账户设置、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试算平衡、调整与转回;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简介、财务会计核算程序与组织等,《中级财务会计》介绍企业一般会计事项的具体核算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第二,在课程开设学期的安排上应做出优化,将《会计学》作为学科基础课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之后按照《税法》、《税务会计》、《税务稽查》的顺序,依次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保证各门课程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一方面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前导知识,又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出现教师授课时过多介绍与本课程相关但学生尚未学习的知识,后续课程又重复讲授的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三、税法与会计类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1)会计学教学内容应更具针对性。首先应重视对于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解,加强学生依据基本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到具体事项时也应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方法的理论根源;其次,会计学教材对于涉税事项往往做出了简化处理,但是对于财税专业学生而言,涉税事项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查找税法相关规定,思考若不做出简化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也能引导学生预习后续的税法课程;最后,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稽查要点和稽查方法是税务稽查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加强对会计报表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各个项目的经济含义。(2)将会计学知识融合于税法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税法的理解,提升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3)税务会计教学侧重于增值税会计和所得税会计,避免与税法和会计学内容重复。现有的税务会计教材主要介绍各税种的税法规定和涉税事项会计核算,有些教材中还介绍纳税申报和调账方法,结合财税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体系,应以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为教学重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出口退税会计、所得税会计及其他税种会计,其中又以综合性最强的增值税会计和所得税会计为教学重点。(4)税务稽查主要讲述税务稽查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主要税种的稽查要点和方法。

四、税法与会计类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

税法与会计类课程均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之后必须通过必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财税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在税务稽查课程后安排税务实训课程,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将学生所学的税法和会计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1)形成基于工作全过程的综合化实训内容,会计与税务在实务工作中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将税法与会计类课程的各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有机融合于实训内容中,具体包括会计处理、纳税申报和税务稽查。在经济业务的设置上,鉴于学生在学习完《会计学》课程后一般并未进行财务会计模拟实习,税务实训课不应将经济业务局限于涉税事项,而应包括所有经济事项,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经济活动有更为完整的认识;(2)模仿企业真实场景设立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选用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作为实训案例,在实训进行中使用真实的凭证和报表,使学生在实训中能够体会到实际岗位中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处理方法。(3)建立完整的业务体系,使学生通过实地操作熟悉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纳税申报的全过程,最后再由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税务稽查,通过实际操作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其二,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的投入,完善税法与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设备,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专业实践平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等,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训练技能,不断增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现有财税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主要是在国家税务机关,实习内容也侧重于从国家角度对企业进行纳税检查,这仅仅是财税工作的其中一个方向,因此还应深入到企业,结合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践,深化学生对会计工作和纳税申报工作的实地认识。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财务知识营销工作

一、前言

营销和财务是企业的两大不同的职能部门,不论从部门还是从职业来看,两者的区别不言而喻,但它们的之间的联系确是相当紧密的,首先,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

1、营销计划和预算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础,而营销计划和预算又必须以货币的形式表达出来以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

2、市场营销中的销售广告费用、营业费用以及存货成本的支出都必须受到财务管理的控制,而财务管理必须对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控制才能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3、营销活动中会产生一些应收账款,而这些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信用条件以及收账政策对财务管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只有通过财务管理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才能使营销活动的成果变为企业的利润。

总之,成功的营销必须有财务的支持,而财务管理又必须以营销为基础,二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其次,两者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如果没有有效的财务管理,那么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市场营销计划也就成了空谈;相反,如果没有好的营销计划,企业商品的销量就上不去,那么就没有资金的流入,财务管理活动就会出现问题,可见二者彼此制约。又因为营销中有财务,财务中有营销,那么有些活动既是营销问题又是财务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互相转化以便得到更好的解决。

从营销和财务的辩证关系可以看出,财务在营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营销人员对财务类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如何组织财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财务类课程均未考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目标岗位群和对财务类知识需求的特殊性,而是随意地将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复制”并“粘贴”到市场营销专业的财务类课程当中,“重命名”为《基础会计》、《企业会计学》、《企业会计知识》或《营销会计》等等,不一而足。主要讲述的内容都是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人员工作的基础知识,是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来组织内容的,不能满足营销人员工作的需要。而且,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财务知识的探讨还非常的少,也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财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市场营销工作财务知识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大体分为三种:企划型人才、销售型人才和推销型人才。企划型人才处于调研、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侧重于进行销售策划及管理,强调科统筹规划能力;推销型人才处于销售、服务等实际操作一线环节,侧重于对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销售型人才主要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需要拥有比推销型人才更为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这三类人才都具有彼此难以替代其职责。但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后两种,他们在营销工作中所需要的财务知识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1、财经基本技能知识

首先,营销人员在办理销售业务时必然会用到支票、汇票、本票等票据进行结算,对于支票的填写、支票有效性的鉴别、汇票、本票的办理等,应是营销人员必备的财务技能;其次,营销人员会经常出差,出差前要去财务填写借款单借钱,出差回来要进行费用的报销,即差旅费的报销,则有关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写、各种发票的粘贴应是营销人员具备的财务技能;再次,营销人员从事营销工作经常会与发票打交道,那么如何开具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及其使用保管方面的法律规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核要点等也应是营销人员具备的财务技能。

2、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现金是营销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在企业里对现金的管理非常严格,对不熟悉财务知识的营销人员来讲,很容易出错,产生的后果也很严重,因此有关现金收款和付款中常见的差错、查找现金差错的方法、收款和付款中造成差错的原因、现金收付业务容易发生差错的时间、现金的管理及库存现金的限额等知识,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赊销业务也是营销人员经常会做的,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到期时,顾客很可能会拖欠货款,原因可概括为无力偿还和故意拖欠两种,对这两种应收款项应采用不同的收账方法,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具备收账的技巧。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此,企业应制订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收账政策。营销人员是销售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企业应在营销人员的参与下制订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具备应收款的管理能力,能对应收账款的成本进行分析。

营销人员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都会与存货发生关系,那么如何合理确定库存成本和最佳订货量、保险储备量及产生滞销存货如何管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这也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财务知识。

3、税法及纳税筹划的知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税金问题,与营销人员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和印花税。我国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要交增值税,如果营销人员销售的货物属于消费税的税目,在交增值税的同时还要交消费税;企业有了盈利就要交企业所得税,营销人员的个人工资、劳务报酬的所得要交个人所得税;销售过程签订的合同要交印花税;所以,税金的计算、缴纳对营销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同时,企业的营销人员还应懂得一定的纳税筹划知识,即可以有效的配合财务人员工作,又可以为企业增资节流。如:营销人员采用委托银行收款的方式将货物销售给客户,按税法的规定,采用委托收款方式销售的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即销售的当天就发生纳税义务,销售货款确没有收到,这样公司在没有取得货款前就垫付了增值税。而如果营销人员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以分期收款方式进行交易,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合同约定的收款日,这样公司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取得货款基本是同步的,不存在垫付税款的问题,从而为公司节约了资金。由此可见,营销人员懂得税收筹划对企业的重要性。

4、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知识

营销人员在办理业务前需要先对合作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债务的偿还能力、资金的周转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销售商品发生的坏账,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这就需要营销人员必须具备企业财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知识,熟悉各种财务报表的结构和项目内涵的基础上,知道阅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并能根据财务报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5、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

营销管理的理念是一切以顾客需要为中心,通过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要,开发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以适当的价格、适当的信息沟通和促销手段,提供给适当的消费者,通过发现市场机会,创造目标顾客,为企业赢得销售额增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用到管理会计的相关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分析,不仅可以评估一种营销方式为整体效益做出的贡献大小,还可以分析出相应的原因,从而为市场营销的调整提供依据。因此,管理会计的相关分析方法如本-量-利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销售资金需求量预测法、敏感性分析等也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财务知识。

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财务知识体系

我们在上述对市场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对财务知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专家意见的整合,再结合我们多年的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财务知识体系,如下所示:

1、财务基础知识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与账户

复式记账法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体系

2、财经基本技能

数字的书写

票据的办理和鉴别

借款单、报销单的填写

发票的审核与保管

报销发票的粘贴

3、财务管理知识

现金的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

存货的管理

4、财务报表阅读知识

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

财务报表的阅读

财务报表的简单分析

5、税收知识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法律规定

纳税筹划

6、管理会计知识

变动成本法

本-量-利分析

敏感性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

四、结论

总之,财务知识对市场营销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对自己所掌握的财务知识体系有个明确的认识和掌握,在将来的营销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更应该尊重市场规律,重视财务思维的运用,不仅能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还能运用自己独具的财务眼光去捕捉商机。

注: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0095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纪忠.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方经济,2005,(10):21.

[2]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12):112.

[3]张彩江.复杂性:对经济和管理领域中理论认知误区的一个解读[J].系统科学学报,2007,(1):59.

[4]修淑媛.营销与财务的关系及其协调[J].观察与思考,2009,(03).

[5].谈营销过程中的财务管理[J].时代经贸,2007,5(73).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3篇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通过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潜力。同时,通过本次实训的学习,可以全面考察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潜力,为自己即将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一开始拿到培训资料,看了一系列问题,不知所措,甚至想过放弃。之后拿出自己的理财书籍,逐一查阅了解知识点,然后应用到具体题目中。最后,我完成了每个案例的问题,完成了这个培训报告。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培训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潜力,给了我很好的一课。

  在完成培训资料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这里总结以下几点:第一,作为未来的从业者,你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潜力,这是每一份工作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为未来的人,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需要准确核算每一项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我们都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不一样的。可能你学习成绩很好,但工作潜力可能不是很强;也有可能你成绩一般,但工作潜力极好。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任何事情都是完美的,但是现实和理论的差距很大。在实践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理论上需要假设,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些假设,所以没有实践经验我们无法解决很多问题。

  现代社会讲究速度,生活节奏快,工作节奏快。企业当然希望员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说白了,他们必须既有经验,又有高学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如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实训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虽然训练时间短,只是在学校的自我训练,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财务管理的综合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财务管理的本质。

  实训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体验,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培训是对每个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考验。它让我们在课堂之外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它为我们将来进一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的第一步。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次培训可以说是对我四年大学知识的一次复习,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我坚信这次培训会为我以后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哦,你办公室门槛真高。”一个在财务室门口差点摔倒的同事调侃道。事实上,在公司财务部实习期间,这种尴尬是经常发生的。的确,无论什么企业单位,财务部门基本上都有门槛。在我看来,这个门槛不仅仅是为了防盗,还象征着更多的其他含义。

  所谓“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会计循环是资本运动的链条和环节,所以俗话说“财务不是小事”。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财务人员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特点——严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得到一点知识。所以,我们的耳朵里经常能听到领导和前辈们勤奋的教诲:任何细节你都必须“知道为什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想当然,不能碰运气。严格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合格财务人员的必要条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细心”是公司所有财务人员的共同特点。

  仔细回想半年来与财务工作的接触,感觉财务工作很繁琐,小而乱,同时工作量也很大,需要财务从业人员时刻保持头脑清晰,思路清晰,做事有条不紊,反应迅速,计算准确。财务工作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但是如果不去思考工作,不去深入了解工作,简单的像流水线一样重复工作,永远不可能有进步。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记性不好,工作粗心的人。所以,我深深地意识到,如果真的要踏入这个“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东西要学,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有形的门槛让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看到了财务的不同,而无形的门槛存在于所有财务人员的心中,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份责任,一份骄傲,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一、职能发展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一是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合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二是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三是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四是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配合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是要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

  六是对内进行一次审计,目的是对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七是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八是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二、职能管理

  (一)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本部门大量的基础工作,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稽核与报销、会计核算与结转、会计报表的编制、税务申报等各项工作开展都能有序进行、按时完成。

  (二)审计工作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宾馆报表进行会计审计,要求财务人员全力以赴做好自查工作,经过10天奋战,完成了自查工作。在自查申报过程中,认真对待税务机关的查询,在统一部署下顺利通过自查申报。能过这次税务自查,我们感到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我们将进一步开展会计规范化,特别是对会计制度和税务政策有差异的问题

  多咨询研究,尽可能做好会计处理,在对每笔会计核算都要有统盘考虑和长远的观念。

  (三)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工作已开展,但仍处在账面上说明分析,分析深度不够。为提高财务分析能力,把财务分析纳入日常工作中去。要求日常做好财务分析资料的收集,每月有在《会计报表会签单》对财务主要情况进行说明;报表按季度对财务状况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为了提高公司的财务分析能力,较全面地反映一定时期的财务情况,对财务分析内容作了概要说明,主要内容如下:

  1、资产结构变动的分析,以资产负责表为主,对资产负债的分析、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的分析、长短期负债和偿还能力的分析,对资产分布和资金营运是否合理、资本结构的是否正常、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

  2、损益情况的分析,以损益表为主,对盈利目标是否完成进行分析,对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的配比进行分析,评价其经营活动的绩效和经营结构,反映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对利润的影响。

  3、收入情况的分析,对销售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反映当期销售与回款情况;签约情况;分析存量资源的原因、影响回款的因素;其他收入的分析。

  4、成本、费用支出的分析,对成本的、费用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实际支出与预算异动的原因分析,成本、费用支出对资金的影响分析,费用之间的比例分析。

  5、对外投资变动情况的分析,长、短期投资的收益分析,投资结构的变动原因分析,长期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分析。

  6、固定资产变动情况的分析,新增、减少、损坏、报废固定资产情况,固定资产的净值率,固定资产的结构情况,完好情况等。

  7、往来情况的分析,关联企业之间往来、协作单位之间的往来分析,变现能力与帐龄分析,催收情况。

  8、税赋的分析,税费计缴情况,税费对企业和影响,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四)资金管理

  认真做好资金结算的日清月结工作,及时反映资金的流向和存量情况,根据公司的资金需求量做好资金筹措工作,继续与银行密切合作办理协定存款业务,通过采用“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提高公司存款资金增值率。

  三、职能服务

  财务部门既是管理部门又是服务部门,在加强严格管理的同时又要做好热情服务工作,这是两种不同角色的转换,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不失笑容,在热情服务的同时不失原则,这就是我们工作的要求。

  1、在会计审核中,严格按规定办事,一就是一,对审核中发现的非原则问题仔细地向经办人员说明,并告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财务信息的服务,在工作年度初期就向各事业公司征询,需要财务部提供那些信息,由于各公司均未提出要求,所以信息的提供是按财务人员的思路归集的,不一定能满足事业公司的需求,新年度我们将继续做好征询工作,把信息服务工作做得更到位。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财务分析;电子商务

1.引言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而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更好的制定管理与运营决策,是复合型电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财务分析》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我校特色,该课程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等与传统的非会计专业如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有所不同。在此,笔者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来开设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情况,分享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2.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财务分析课属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必修课。该课程是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反馈设置,大部分同学在几年内逐渐走上了基层或中层的管理岗位,面对企业的经营考核和绩效管理,作为基层或中层的管理人员,如何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调整管理思路,创造更好的业绩是同学们迫切需要弥补的知识。(2)课程目标。根据该课程的设置初衷以及针对非会计专业同学的会计基础几乎为零的特点,该课程在目标设置中侧重了分析报表,包括构成,比率分析,工具的使用等。而将记账、建账、算账作为了解内容加入。

3.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教学现状。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财会类课程根据课程的总体设置,只有《财务分析》课程,该课程面对的学生都是财会基础知识为零,学生没有基础的会计概念、也无筹资、投资、时间价值等一些基础的财务观念、更谈不上看懂企业的财务报表。(2)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课程设置初衷,目前出版的教材难于满足教学要求,如果仅仅选择《会计学原理》,对于仅仅使用会计信息的非会计专业同学来说显然不合适,如果选择《财务分析》,则基本的会计记账、会计科目设置等了解内容又缺乏,如果选择非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系列,学生对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的关系不清楚,财会知识主线不明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的实施要求要考虑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同时强调操作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要结合行业特色。师资问题:该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有相关的财务实践经验,又要有旅游行业的背景知识,还要具备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知识经验。案例与实训问题:包括案例的选取、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的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案例的分析总结等。

4.财务分析课程改革探讨

(1)改革课程课时设置。目前,我校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了相应的课时量,该课程由以前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48学时中24学时是实训课,24学时的理论课。(2)改革课程教材与内容。目前,该课程无指定单一教材,教材通过参考《财务分析》、《非会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旅游企业财务基础知识》等相关书籍,通过“读会计报表---了解会计凭证---了解会计账簿---学会报表分析-了解相关税务基础知识”这一知识流程,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数据生产由来,然后分为财务报告的构成、阅读资产负债表、阅读利润表、阅读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与规则、会计是如何记账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旅游企业营运资本、旅游企业成本费用、十个项目单元教学,主要讲解如何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学会快速计算相关比率,读懂比率背后隐藏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了解企业记账、算账流程,有一定的税务基础知识。(3)结合行业特色,整合实训内容。在实训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案例教学,结合我校学生大多就业于旅游行业,在案例的选取上,重点以旅游相关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为主,上市公司的数据透明、公开,方便学生从网络直接下载与获取。(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学时文理兼收,学生计算基础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教学与实训中,增加了相关网络计算工具的利用和已知数据官方权威的下载与采集渠道,方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中。(5)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该课程平时小组讨论、发言、实训、自我学习与提问等频繁,所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通过小组对某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提交相关的PPT报告,期末成绩占60%。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5篇

在XX年的工作中,财务部作为公司的综合职能部门,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在省局办公室的关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努力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总结一下一年来的工作:

一、职能发展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合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财务合同管理月总结

公司推出“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说明公司领导对财务、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目前财务管理工作还达不到公司领导的要求。

为了使财务人员能充分地认识“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的重要性,财务总监姚总亲自给财务部员工作动员,会上针对财务人员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看问题、做事情缺少前瞻性,进行了一一剖析,同时提出财务部不是核算部,仅仅做好核算是不够的,管理上不去,核算的再细也没用,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所以,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提高管理意识,要求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在考虑核算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该项业务对公司的现在和将来在管理上和税收政策上的影响问题,现在考虑不充分,以后出现纰漏就难以弥补。针对“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进行了工作布置。

*、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结合公司管理要求对开发成本、期间费用的会计二级、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梳理,并对明细科目作简要说明,目的,一是统一核算口径,保证数据归集及分析对比前后的一致性;二是为了便利各责任单元责任人了解财务各数据的内容。这项工作本月已完成,并经姚总审核。目前进入贯彻实施阶段。

*、配合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一是要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财务内部管理报表已经多次调整修改,建议集团公司对新调整的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一次认证,并于明确,作为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表式。

*、针对外地公司远离集团公司,财务又独立设立核算机构,为加强集团公司对外地公司的管理,保证核算的统一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出了与驻外地公司财务工作联系要求。**月份与宁波公司财务进行交流,将财务核算要求、信息传递、对外报表的审批程序、上报集团公司的报表都进行了明确。

*、对各公司进行一次内部审计,目的,是对各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根据公司的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经过调研、沟通、设计,于****年**月推出《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及说明》;于****年**月**日推出《会计报表管理试行办法》;****年*月**日推出《会计凭证管理试行办法》。

会计报表推出执行*个月后,从会计报表格式设置上看,报表格式设置还是比较科学,能比较清晰地反映会计的有关信息。但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销售收入与结算利润有一个时间上的差异,这样“损益明细及异动情况表”就无法全面反映出损益情况,需要增添一个表补充;另外需要增添反映“财务费用”的报表。这样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已设计好“会计报表(内)ⅳ《经营情况表》”和“会计报表(内)ⅴ《融资及融资成本情况表》”。

会计凭证使用涉及到每个公司和部门,下文后财务部进行电话通知,*月份实行逐步换新的办法,*月份要求全面试行。试行一个月时间来看,主要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单子如何填写与审批程序怎么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各公司综合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明确有关事项,解决设计上的不足。****年*月份,针对会计凭证管理试行情况,再一次征求各公司对报销单据意见,根据大家的建议,对会计结算单据作进一步完善,并于****年*月**日下发了有关规定。

经过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财务部的管理意识加强了,管理能力也得以提高,财务部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我们的管理水平离公司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二、职能管理

(一)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本部门大量的基础工作,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稽核与报销、会计核算与结转、会计报表的编制、税务申报等各项工作开展都能有序进行、按时完成。

*、会计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