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

科研项目特色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1篇

遵义市教育局“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办按计划于2013年5月13日至24日,5个专家指导组分两批进入32所项目学校进行第二次入校指导。专家指导组围绕项目学校的专项科研课题以及特色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等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听取学校汇报、召开学校领导班子、学科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对各学校工作实施了集中指导。

在入校指导过程中,专家组认真听取并记录了项目学校校长的对本校的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科研课题以及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等工作汇报,就学校的专项课题、特色理念、特色资源、特色实践等方面,与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和积极的讨论。通过本次入校指导,发现项目学校对特色学校建设的认识有了整体的明显提升,对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同时,专家对项目学校特色建设专项课题研究以及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研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供了深入指导,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作为特色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的意义,确定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入校指导工作是继首轮项目基线调研之后又一次的全面深入指导,取得了积极有效的实质性效果。入校指导期间,县、区(市)教育局(教科局)项目办积极配合,项目学校校长及教师,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的办学理念积极交流。学校凭借自己办学条件、育人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其特色创建工作也各有侧重,呈现出多彩发展的态势,为项目后期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二次入校指导后,进一步调动了县、区(市)教育局(教科局)和项目学校的积极性,校长与教师们对学校的特色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纷纷表示将在市教育局特色学校项目办的统一要求下,按照专家组指导意见,全力做好做实各阶段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特色学校项目建设。

课题科研引领 探索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推进途径

为扎实推进全市“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切实以课题科研引领特色学校建设,探索特色建设的有效推进途径,“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专项科研课题开题暨工程建设推进现场交流会于2013年5月30日在遵义市丰乐小学召开。

来自遵义市各县、区(市)教科局(教育局)项目办负责人、第一批32所项目学校校长以及市教育局项目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重庆新课堂教育专家代表、项目执行总监李莉萍主持。

会上,遵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樊厚义宣读《关于公布2013年“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专项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赤水市第一小学校长陈高荣代表第一阶段项目学校作特色学校专项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博士作关于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科研课题研究的专题指导,胡博士对特色科研的特点和意义、特色学校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以及科研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解读。同时,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作为特色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的意义,理清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

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副局长肖维代表各县、区(市)教科局(教育局)作区域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经验交流。

遵义市红花岗区丰乐小学校长胡芳蓉和凤冈县第三中学校长刘伶代表第一阶段项目学校就特色学校建设推进作经验介绍报告。

市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重庆新课堂教育总监何勇对项目特色学校阶段性推进工作作了整体性说明,并且他别有生趣地将特色学校建设比喻成跳舞艺术,希望所有项目学校舞出特色。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2篇

为扎实推进全市“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切实以课题科研引领特色学校建设,并及时交流项目学校特色建设经验,探索特色建设有效推进途径,“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专项科研课题开题暨工程建设推进现场交流会于2013年5月30日在遵义市丰乐小学召开。来自遵义市各县、区(市)教科局(教育局)项目办负责人、第一批32所项目学校校长以及市教育局项目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重庆新课堂教育专家代表、项目执行总监李莉萍主持。

会上,遵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樊厚义宣读《关于公布2013年“红色遵义.多彩校园”专项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赤水市第一小学校长陈高荣代表第一阶段项目学校作特色学校专项科研课题开题报告;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博士作关于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科研课题研究的专题指导,胡博士对特色科研的特点和意义、特色学校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以及科研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解读。同时,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作为特色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的意义,理清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

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副局长肖维代表各县、区(市)教科局(教育局)作区域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经验交流;遵义市红花岗区丰乐小学校长胡芳蓉和凤冈县第三中学校长刘伶代表第一阶段项目学校就特色学校建设推进作经验介绍报告;市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重庆新课堂教育总监何勇对项目特色学校阶段性推进工作作了整体性说明,并且他别有生趣地将特色学校建设比喻成跳舞艺术,希望所有项目学校舞出特色。

最后,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市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罗义国对下阶段特色学校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打造特色学校,就是要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是以学校文化内涵突破为切入口,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优质化发展。要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为引领、以课程实质为动力、以校本教材为支撑、以课题研究为理论指导,不断加以提炼、总结,使特色学校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会议虽然时间短,但收到了很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方向,鼓舞了干劲;既介绍了经验,又明晰了科研思路,更增进了项目学校之间的交流。回校后要认真传达会议精神,继续按照市教育局特色学校项目办的部署,扎实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特色发展 高水平大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地方高校的要求,要求地方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内各具特色,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高水平。因此,任何层次、任何领域内的大学只要找准方向、集中优势,都可以办出高水平。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近5年来,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发展目标,积极在以下方面强化特色、提高水平。

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履行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

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首先,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聚焦地方需求,实现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近年来,学校适应首都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的需要,加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意见,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符合市场需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在北京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再次,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和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学校以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转化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与其他驻大兴区高校和大兴区政府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组织参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区县项目,首批落地的10个项目中学校就获得2个项目。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为己任,形成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发展定位。特别是近几年来,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为首都城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被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

强化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坚持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特色办学的最直接体现。地方高校一般是行业性、教学型高校,只有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职能,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在同类院校中争创一流的目标。学校始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的传统。积极构建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体,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部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百余个,市级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基本实现了每个专业都建有产学研用一体化、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土木、环能、电信、机电、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采取引进行业、企业师资与课程,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与学术单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措施,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学生培养模式。与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合作,选派学生到海外进行工程实践,拓展国际视野,积累国际工程实践经验。发挥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联合体,在合作企事业单位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岗,安排学生以接力方式轮流实习,既固化实习基地,又拓展就业基地。所有刚入校的博士都将选派到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锻炼至少半年,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弥补地方高校发展的短板,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

地方高校一般是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重点大学相比,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水平较低,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三项职能中的短板,并严重制约着其他两项职能的履行。根据木桶原理,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地方高校突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瓶颈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大多是教学型大学,或是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转型期高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地方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广泛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按照《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标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须满足以下5个指标:一是科研经费年到位量应不少于5,000万元;二是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不少于500篇;三是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四是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五是社会声誉通过部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部级基础性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实力、特色优势学科水平等综合评价。可以看出,以上指标都依托于科研。因此,唯有加强科研工作,实现科研突破、转型方能成功。强化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研工作正是强化办学特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按照“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得大奖、出大师”的思路,坚持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采取差异化和区域化的发展策略,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科研创新团队,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着力开展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主要是抓住4个重点,推动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构筑平台,筑牢科研基础。科研平台是承担科研项目的载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的科研平台体系集中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只有依托科研平台建设,才能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形成一些有较强相互渗透与综合实力的群体;才能扶持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组建科研集团军,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联合体。学校一向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以平台支撑科技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基地由1个增加到12个,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而且布局合理,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部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工程中心等,基本上实现了面上的全覆盖。这些科研平台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逐渐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组建团队,汇聚攻关力量。在地方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往往缺乏团队依托,缺乏方向凝练,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低、经费少,出大成果的机率少,严重制约了科研实力的提升。组建科研团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校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依托,从整合人力资源入手,创造条件,让各种自由、自发形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成熟;加强整合,由校领导牵头,自上而下、有目的、有目标地组织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能代表学校水平、将来在国内国际能形成一定优势的团队。这些团队都是学校承接大项目、拿国家科技奖励的主力军,学校获得的8项国家科技奖励全部出自这些团队。学校在组建大团队时注重“三合”,即注重整合,通过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大团队;注重结合,侧重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注重联合,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大团队。此外,在团队建设中,学校通过在重点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团队的战斗力;通过引进或培养团队中的学术权威,保持合理的团队结构,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来增强科研团队的学术内聚力;通过培养团队成员坚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营造团结、融洽、民主的合作氛围来提高科研团队的文化维持力。

三是争取拿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大项目是体现科研层次的主要指标。学校积极主动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准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积极整合科研资源,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努力拓宽项目申报渠道,集中力量做好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争取工作。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获得重大水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2007年的1项增长到2011年的13项。

四是争取出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培育,强化科研成果管理。定期跟踪研究进展,强化成果整合工作,对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总体效果最优。加强科研成果报奖的组织工作,通过重奖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等方式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加强报奖工作,固化了科研成果,凝聚了科研团队,汇聚了人才队伍,培育了优秀人才,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5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实现新突破,2009年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10年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实现了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其中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2年又有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连续3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

夯实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柱,加强学科建设,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

学科建设是特色办学的标志和根本。学科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优秀人才从优秀学科走出,优秀成果从优秀学科产生,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优秀的大学。由于地方高校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不平衡,学校工科很强,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较弱,很难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选准科研突破口,凝练学科方向,营造某一学科异军突起的局面,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对地方高校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地方高校要想有所作为,应坚持学科的龙头地位,以创新思维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依据自身传统优势发展部分重点学科,形成优势并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是地方高校形成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学校以申博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坚持不懈按照传统方式,组织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等6个一级学科,围绕申报博士点建设目标,加强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实力,为将来政策允许时申报多学科博士点做准备。同时,积极抓住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采取项目制的新方式,支持国家有重大需求、办学水平高的学科设置博士培养项目的重大机遇,跨学院、跨学科凝练了“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大都市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与安全关键技术”两个项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其中“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项目,经过两个阶段的评审,从140多所高校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首批30个实施项目之列。申博工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申博项目的成功,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特色,营造了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异军突起,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0名。

突破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加强人才工作,集聚提升水平的第一资源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音乐;特色教育资源库;科研;教学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从事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多年的科研、教学已经积累了数以万计(小时)的中国音乐教学资源(音频、视频)。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料,这些尘封的历史档案、沉睡的音乐记忆,亟待抢救、整理,使之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学校作为“北京市属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首批建设单位(首批只有四所高校),承担了民族音乐教育专题资源建设,2005年—2016年间共建设完成40余个主题资源包,内容涵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国汉族传统音乐、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创作等方向。特色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对于学院的科研和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同时对社会音乐文化普及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源库主要内容及管理经验

中国音乐资源涉及门类众多,根据学科划分及资源属性,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分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库系列、中国汉族传统音乐资源库系列、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创作资源库系列三个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库以民族为单位,拟建设包括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子库,现已建设完成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音乐的子库;中国汉族传统音乐资源库将建设包括民歌、戏曲、说唱、器乐、歌舞音乐在内的内容,现戏曲已完成昆曲音乐、评剧音乐等子库,器乐已完成古琴、竹笛、三弦等子库;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创作资源库,以西乐东渐以来中国传统音乐嬗变而来的新形式与中国作曲家借鉴西方音乐作品的形式、创作思维、创作技法而创作的作品为主体,现已完成中国声乐、中国歌剧、中国管弦乐等子库。与此同时,在中国音乐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积累不少有益经验,主要可以归纳整理为以下三方面:1.统一组织、分工协作。为确保资源库建设任务的顺利开展,学校由科研处牵头成立了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组,全面负责中国音乐学院特色教育资源项目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学校由主管校长负责项目全局统筹、协调组织;学校科研处处长与项目负责人一起对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并对项目进行过程管理;资源包负责人大多为学校的学术带头人,具体负责主题资源包框架设计、资源采集加工、整合教学应用等,这样有利于把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学科建设、教学应用整合起来;技术公司根据资源包负责人需求设计资源展示结构及网站展示风格并对资源进行编目;信息技术人员负责平台架构设计、系统维护、技术支持和数据安全;项目负责人、主题包负责人、信息技术实施人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保证了项目的有序开展、顺利实施。2.简单管理、提升服务。在项目建设中,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负责人以“简单管理、提升服务”的管理理念,通过项目“启动培训、过程跟踪、专家咨询、定期研讨”的方式控制项目实施工期,并对主题包负责人提供信息技术对接服务,让主题资源包负责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资源采集、加工等工作中,从而达到服务与管理的良性循环,保证资源包建设的可管可控。3.搭建平台、共享心得。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和难题,学校定期组织资源包负责人参加北京市教委主持的主题研讨会。研讨会主题包括调研类研讨、管理类研讨、学习类研讨等类型。通过研讨会,一方面,促进了各高校间的横向交流,打通隔阂和学科壁垒,共享经验和心得;另一方面,树立了特色资源库专题建设的优秀典型。

应用推广

1.人才培养。该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本科、硕士、博士教学工作中,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教学的课堂延伸。其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很多研究生在参与该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全面了解某种类型的音乐文化,并直接催生出其博士论文,博士生张天彤、特古斯、腾腾参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库建设,论文为《达斡尔族民歌研究》《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的个案调查与研究》《蒙古族音乐数据库的设计与制作》;博士生袁环参加中国戏曲音乐资源库建设,论文为《长三角地区滩簧声腔研究》等。2.科学研究。各子数据库负责人在建设过程中衍生出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的成果与调研资料又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此类课题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研究”“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研究”;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管弦乐创作与传播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尼苏人的文化遗存”、北京市教委项目“中国歌剧演唱研究”。3.学科建设。该成果紧密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学科方向建设;中国戏曲音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戏曲音乐的学科方向建设;中国民族器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国乐的学科方向建设;视唱练耳数据库支持了学院视唱练耳的学科方向建设;中国管弦乐数据库、中国钢琴音乐数据库支持了学院管弦、钢琴的学科方向建设等。该数据库的很多新成果,可直接转化为新课程,服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各项目组承担了确定库结构、元数据著录规范及资源标引必备项可选项、设计页面、数字水印的设计、音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加工上传数据等工作。各数据库负责人负责提供网页文字资料、风格设计、素材收集,保证每个数据库有不同的页面设计、前台展示、分类导航系统和检索入口等。项目组由教授、副教授带队,带领讲师、博士、硕士、本科生参与项目,既促进了学科建设又完成了人才培养,加强了学院人才梯队建设。在特色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学校一直走在全国音乐院校的前列,是诸多艺术院校,尤其是各大音乐院校数据库建设的典范。目前,建成的40余个主题资源包已通过网络实现了全球登录检索。该成果在信息化时代,使得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科研成果向全社会辐射,为全世界关注中国音乐文化的同行提供了极大的工作与研究便利,受到业内专家的广泛好评与称赞,为中国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工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项目,过去十多年的建设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科特色、服务科研与教学的一批中国音乐数字资源问世,为把中国音乐学院建设成为“中国音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国音乐教学和科研的信息中心、中国音乐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文化窗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豫,张京彬.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6):65-67.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1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各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和“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中心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但是地方高校受资金投入、区域性强等局限,其实验教学中心难以全面强势发展,地方高校如何深化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发展,促进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为地方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地方经济是目前的热门课题。

一、优化实验教学硬件建设,

提供特色实验教学基础 地方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省区的地方高校都面临着办学基础薄弱、资金筹措不易的困境,因此,投入实验教学中心硬件建设的资金更是紧张。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要将从人才培养定位、实验设计思想上统筹实验中心硬件建设、优化实验教学硬件的建设,以充分满足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验中心特色发展需要。同时需要所属学科强化科研、教学平台基础性硬件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申报和建设“质量工程”为实验中心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从而促进实验教学理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特色发展,学生培养定位准确。

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协调,实践教学 “强化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的基本理念,一直坚持中心定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使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真正能够实现由分科综合学习向具地方特色的工程侧重学习转变、由知识积累向实践能力生成的转化,实现对人才想象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科学知识的思想性。我们重新统筹规划了实验内容,尽量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实验教学与教师的实际科研进行充分结合,构建新型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设备的购置均需进行充分论证,紧密结合具地方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购置设备款使用规划对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设备进行政策倾斜。同时,在申报广西区级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申报并获得相关专业部级精品课程1门,部级特色专业、部级教学团队各1个、广西区级教学团队、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人才小高地各1个,广西重点学科2门,且具备相关专业的博士点建设资格,多个科研教学平台的获得为实验中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供更加良好的氛围。科研教学平台的建设对中心的实验教学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目前中心新建成了建筑面积11000m2新实验大楼,购置了水污染控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教学仪器设备1778台套,其中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近50台套,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特色发展打好了硬件基础。

二、结合地方发展,构建区域

特色的实验教学平台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迅速发展,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已形成各自特色,呈现出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组成的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才,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也要适应地区经济特色发展[1](P73-75)。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也要服务与高校适应地方经济特色发展之一主题。

(一)研究为先导,凝练区域特色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广西的有色金属、制糖、造纸和淀粉产业发达,其工业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并具地方特色;广西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省份,正值北部湾大开发时期,北部湾经济区、岩溶石山区水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此为地方经济结合点,开展实验项目开设理念和特色选题研究,在实验项目、教学方法等内容上改革并建设了区域特色的实验教学系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十一五”规划课题等各类教学改革立项15项,围绕将人才培养融入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充分论证研究,并确定区域特色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主要从适应地方发展,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方式等方面开展,具体研究成果发表教改论文60多篇,出版《水处理工程实验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指南》等实验教材 8部,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研究。

(二)整合优化、重组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加大具地方特色的创新型实验项目比例

实验教学需要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注重实验项目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1](P73-75),选编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验项目,利于实验项目的顺利开设,更加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6篇

1.1在发展战略上,加快转变科技发展方式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科技发展总体上还是属于规模驱动型的外延式发展,高层次的人才团队、高水平的创新平台、高级别的科研课题不多,特别是高档次的论文专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等反映科技发展的内涵性指标与先进兄弟院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科技创新还不能全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科技发展方式是必然选择。一是加快实现科技发展从以量的扩张为主向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联动转变,更加注重创新内涵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实现从单一学科到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变,更加关注通过学科交叉产生新兴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通过综合、交叉、创新,形成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群,培育重大科研成果;三是加快实现从数字提升到品牌声誉提升的转变,更加关注学科声誉、团队声誉以及创新品牌与影响力。

1.2在发展道路上,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湖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农业高校,要加快科技发展,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通过打造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特色创新品牌,湖南农业大学站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创新前沿,并由此孕育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部级创新人才和团队、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及其重要科技成果。要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一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各学院、各学科制定体现不同学科特点的差异化的内涵发展路线图,实现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差异化的转变,构建特色学科群;二是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自身基础与条件,以产业链上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为核心,不断凝练学科特色研究方向,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和重要影响的特色创新品牌;三是加强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培育新兴的特色学科方向,以优势培植特色,以特色强化优势,相互促进,带动和提升学校其他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1.3在创新组织方式上,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现代经济与产业发展愈来愈呈现出复杂性、综合性、交互性特点。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不仅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而且涵盖了农工贸、产加销等跨农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要全面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多学科、多单位、多团队、多资源协同创新是必然要求。地方农业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未来要进一步提升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一是以创新需求为导向,深化学校管理体制、科研组织、教师考核、资源配置、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资源共享,突破学科与学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人才、学科、科研之间的“壁垒”,构建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二是以自身技术、人才优势为依托,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载体,不断开拓学校与企业、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及其他高校院所的协同创新,建立一批面向科学前沿、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大平台,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在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形成大协同的创新格局;三是探索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学校创新资源与其他协同体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融合,充分激发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为推进协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科研项目库建设,促进科技发展方式转变

科研项目库建设是湖南农业大学促进科技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技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抓手。建设项目库,能够准确把握创新需求,凝练特色研究方向,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各学科围绕特色研究方向,开展协同创新;能够引导学校科技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汇集到优势特色研究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研究上来,带动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团队建设[2]。

2.1明确科研项目库的建设主体

学校各二级学院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是项目库建设的主体,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库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组织和协调跨学院、跨学科、跨学校的重大入库项目建设。各学院和科技创新平台成立的项目库建设小组专门负责项目库建设,在组织各学科及其科研人员在认真分析需求以及其他创新主体的优势与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凝练出特色化、差异化的研究方向,启动完成项目库建设,再根据情况变化对项目库项目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在项目库建设过程中,制定严格的项目建设评审标准,组织专家对每个申请入库的项目进行充分论证,通过专家论证后的项目方可入库,这样可保证项目库建设质量。

2.2把握建设程序与要求

一是在认真分析和把握国家战略需求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其他创新主体的优势以及学校自身创新优势与条件的基础上,凝练出特色化、差异化的研究方向;二是针对每一个特色研究方向,突出学科交叉融合,谋划重大重点项目库建设,建成重大重点项目群[3];三是引导各学科、人才围绕特色研究方向及其重大重点项目,开展协同创新,加强重大重点项目的培育与建设,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创新团队,全面带动创新人才培养;四是充分利用重大重点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湖南省等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2.3建立、完善管理和考核机制

一是学校组织申报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择优推荐;重大重点项目的组织和申报,必须从项目库中产生。学校每一位教师至少要融入一个科研团队、一个教学团队、一个服务团队,成为“三位一体”教师,这是现代大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是科技资源配置重点向入库项目倾斜,切实加强入库项目的培育。三是加强项目库建设考核,将项目库建设情况及项目出库率纳入校院两级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不断提高项目库建设质量,做到“入库项目有数量,出库项目有质量,资助项目有分量”。

3加强科研项目实施与管理,提升科技创新内涵质量与效益

科研项目能否取得好的成效、取得大的成果,加强项目实施与管理十分重要。加强项目实施与管理是学校推进科技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措施与重要保障,应切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科研项目实施与管理,核心是制定好科研项目实施与管理办法,明确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各个主体及其职责,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内涵质量及效益。

3.1建立项目执行情况公开制度

针对科研项目和经费大幅度增长,但取得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没有实现同步增长、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的问题,学校将每年每个科研项目到位经费情况、年度执行情况、中期检查情况、经费使用情况、成果与知识产权情况、实施效益情况等在全校一定范围内公开,供科研人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监督,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共同提高科研项目实施的质量与效益[4-5]。

3.2建立科研项目内部合同管理制度

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项目负责人缺乏团队协作意识,项目立项后既不给项目组成员分任务,也不分经费,导致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学校对科研项目实施内部合同制管理,要求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签订合同,明确责、权、利,明确研究任务和相应的经费量,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问责和问效。

3.3建立科研人员诚信制度

针对国内外科研院所曝光的科研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问题,学校研究制定科研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的奖励申报、项目立项、预算、合同制管理、检查评估、经费使用、验收等主要环节,以及项目评审、专家咨询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信用记录。信用记录结果进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公开科研人员的信用记录,加强信用记录结果的应用,将其作为职称评聘、项目与奖励申报、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6-7]。

3.4建立和完善科技督导制度

针对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出现的不按预算开支、不按项目研究计划与进度开支、不合理开支现象,学校完善了科技项目督导制度,成立科技经费督导小组,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及执行、经费收支、结余经费使用等情况的督导,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展与成效进行重点督导,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科研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8]。

4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聚集项目和人才的作用

科技创新平台的特点是项目和人才集聚性强、资源开放性强、科研竞争性强,是集成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资源的重要支撑,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凝练研究方向,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最大限度地聚集项目、聚集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4.1完善、健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平台聚集项目和人才的作用。一是明确平台主任的职责,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平台主任的责、权、利,平台主任不仅要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更要对整个平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负责。二是实行平台主任竞聘与考核制。重点把凝练平台研究方向、开放平台资源、吸引相关人员到平台开展研究,聚集科研项目到平台实施等方面的机制与业绩,作为平台主任竞聘与考核的重点内容,促进平台建设效益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建立平台管理运行情况公开制度。将平台研究方向的凝练情况、聚集项目的情况、聚集人才的情况、仪器设备及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情况、平台创新业绩情况以及平台中期考核、建设验收情况等,在学校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加强对平台建设与管理运行情况的监控。

4.2建立开放的资源共享、知识共享运行机制

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知识共享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科研人员个体所具备的知识只有在共享后才能转化为科研团队的知识及竞争力,才能有效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科研成果产出[9]。一些高、精、尖的设备和大型仪器要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的需求进行有效配置,采用专管共用的管理方式,坚持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科学仪器设备的登记与归档管理,制定、完善仪器设备对内使用和对外服务的管理办法,建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度和使用率,避免重复浪费。

4.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关键因素,一个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需要具备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奖励机制[9]。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平台高效、良性地发展,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潜心投入科学研究。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过程中,学校通过增加绩效和奖酬的关联度,降低固定奖酬对团队成员激励效果的消极影响,根据个体的需求随时灵活给予奖励,逐步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探索出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机制以及一个新的运行模式,以建成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

5以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服务

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申请建立的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第一批建设试点单位(全国共10所高校)。抓住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契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服务,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已成为湖南农业大学转变科技发展方式、推进科技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重要途径。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以“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建设为基础,计划以5个集联合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示范服务于一体的区域综合试验站、50个县域特色产业基地、100个分布式服务站,以及信息化共享平台、战略研究体系、高校机制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建设内容,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打造成为带动区域内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种资源大联合,推动农业科技有效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推进机制体制综合改革,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先行区和特区。

5.1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支撑体系

选择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区域综合试验站、特色产业基地和分布式服务站,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的合作,整合相关资源,将其打造成为集野外观测、试验、研究和示范于一体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和野外研究基地,构建从实验室平台到野外基地平台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支撑体系。

5.2构建有效组织协同创新体系

一是重点围绕湖南省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深度合作,联合组建以湖南农业大学牵头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校内外有效组织协同创新体系;二是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为载体,引导各学科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需求,凝练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开展协同创新,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构建起校内协同创新体系;三是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引导科研人员积极深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结合生产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四是聘请一批基层的涉农部门技术专家、涉农企业技术骨干、农村科技大户等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兼职教授或副教授,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共同开展产业技术的协同创新。

5.3探索协同创新服务新机制、新模式

一是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与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紧密对接,推进学科专业链与基地产业链紧密对接,探索和实践团队创新与社会服务高效协同的服务模式;二是鼓励学校科技特派员、专家和科技人员,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到基地开展创新创业,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开展科技服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开展战略研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建设为依托,建立以学校产业专家、社科专家为核心的战略研究创新联盟,重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创新、整体战略、产业规划等方面研究,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决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6注重加强管理创新,为科技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目前,科技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科技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对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必须以新的视野、新的方式来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科技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科技管理水平。

6.1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和信息化管理建设

加大对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校院两级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一支奉献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系统,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努力提高科技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10]。

6.2大力开展管理咨询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7篇

1平台开发基础

重型机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需要为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提供全面丰富的学术文献、科研资料、技术数据。太原科技大学开发此平台有着资源与学科优势。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各种文献160万册(件),其中纸质文献120万余册,电子图书近4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5个,其中外文数据库10个。机械、材料类及相关文献40余万册(件)。目前太原科技大学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校园网网络环境,图书馆以100M的光纤同互联网相联,现有服务器8台,交换机16台,拥有20T的本地镜像资源和30T的远程网络访问文献信息资源。建有100M的宽带网络和160多台计算机设备,建有本馆网站和业务管理系统。图书馆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已初步建设了重型机械专业特色数据库,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目前特色数据库包括了学科指南、行业信息、专题资源、学人名录、专业介绍、铸造设备研究、自建资源、科大学报等8个栏目。太原科技图书馆拥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具有信息服务的丰富经验,具有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的能力。在文献信息的搜集、文献的加工整理、文献检索、信息研究、信息传递等方面都是比较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的。平台开发人员均承担过省级以上研究项目,有丰富的科研背景和工作经验积累。其中副高职称以上6人,占50%,中级职称6人,占50%;研究生以上学历7人,占58%,本科以上学历5人,占42%;机械工程类专业人员7人,占58%,信息管理专业人员3人,占25%,网络技术人员2人,占17%。

2平台开发模式

2.1平台开发之前广泛调研山西省科技文献保障平台,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筹建,目前已有山西省财经文献平台、山西省农业文献平台、山西省医学文献平台和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服务平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科技文献保障平台,不仅要考虑自身学校的专业设置及重点专业的因素,还要对已有的平台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要了解业内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状况。在建立重型机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之前,我们分组对省内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文献需求调查,对山西省重型机械科技文献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目前存在着资源建设差距较大、经费短缺、电子资源缺乏、网络化(自动化)建设落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等问题,建立重型机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是非常必要和有需求市场的。同时我们也深入山西省图书馆和山西医科大学,对已建立雏形的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山西省医学文献平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与参与平台建设的领导和一线技术人员充分地讨论和交流,获取了平台建设的许多原始技术资料,为平台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2立足自身专业,充分体现特色平台开发必须具备专业特色,寻求自身价值与发展的要求,以本校重点或特色专业为依据,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教学研究的重点,以赢得较高的文献需求市场。重型机械科技文献平台充分依托学校专业特色、学校重型机械学科及相关专业,涵盖学校近20个专业(方向),占到学校本科专业近50%,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部级特色专业、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中心、部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几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大型企业项目近500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延长大型轧机轴承寿命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空间七杆滚切剪机”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3多元化、全方位收录文献平台开发需整合业内完备级信息资源,如中外文期刊文章、会议论文、论著、教学参考书目、博硕士论文、标准、专利、产品样本、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料、产业数据分析统计资料、行业专家、行业信息资源等。重型机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整合学校各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教学多媒体资源、教学实验设备资源、教学实习基地信息资源及科学研究文献保障资源,依托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董事会,联合重大技术装备类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实现重型机械文献资源完备级收录。自主研发数据包括:一是从馆藏图书、学校自编教材、工具书、手册和学术期刊中收集与重型机械相关的文章,进行甄别、筛选、著录,利用数字扫描或委托数据商(如超星公司)将馆藏特有的重型机械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二是对通过自主研发软件对先进的高水平的学术权威数据库进行抓取、筛选,将其中重型机械研究资料及其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下载、统一格式,录入到特色库并注明来源数据库。三是从相关单位机构获取相关的非书资料、灰色文献或者黑色文献等,重型机械好多企业的图纸、实验数据、实验操作规范都是非常珍贵的,可以将其数字化永久保存,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独、人独我全的重型机械专业特色文献平台。

3平台开发保障

3.1有效组织,规范管理平台开发必须要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科学管理,构建包括领导小组、项目管理组、项目工作组在内的三级项目管理架构。建立网络化项目管理环境,实时监测项目进展,严格合同管理和指标考核,加强跟踪管理和评估,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建立平台建设工作动态,公开工作进度和进展状况,实现平台建设的社会监督。项目建设周期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对平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并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建设效益进行检查与考核。平台进入运行阶段后并不意味着平台开发成功,需要对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平台系统的安全运作,还要深入读者中广泛收集其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替换、删除、修改和整理。

3.2注意对文献进行深加工,保障文献高质量质量原则要始终贯穿前期数据挖掘与后期平台利用的整个过程。不仅整合馆藏现有资源和行业内部出版的会议资料、技术手册、年度报告等灰色文献,很多珍贵的特色文献(如企业的图纸、实验数据、实验操作规范)大多是散见于各个重型机械的企业中。具有实践意义的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总结,优秀劳模的实践讲稿、汇报等对完成科研实验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数据,我们的科研实验就能减少失败的次数,避免操作的失误。这就需要进行组织和深加工,提高数据质量,以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重型机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的开发主要在于有重点地逐步建立全文、事实、数值、图片、视频、流媒体等较为全面的数据库,因此要对一二次文献和零次文献进行深度的加工,形成全方位信息数据库于一体的信息系统。

3.3加强宣传,注重交流常年开展文献资源检索、咨询和服务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平台功能、资源分布、检索技巧等专题讲座;组织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行业文献、竞争情报等技术讲座;针对项目参与人员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加工、信息分析和信息服务等专业培训,提高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水平;与国家及相关省市文献资源平台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实现文献资源互补共享;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借鉴和引进国内外文献管理与技术方面成熟的制度及标准规范。4平台开发的目标

4.1网络系统目标通过对网络设备的优化和提升,对资源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引进和研究开发,包括数字化加工技术、资源整合(框架、标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异构数据库检索技术、用户管理系统、信息推送技术等,最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网络信息服务应用技术平台,使图书馆网络管理和应用系统满足业务开展和读者服务的需要,达到山西省高校图书馆先进水平。

4.2资源整合目标开发馆藏特色资源并数字化,引进国内外重型机械专业数据库;整合学校各学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建立统一书目数据库;集成学校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数字化、教参系统化、教学多媒体化、教学远程化等);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信息资源;构建服务学校科研立项选题、项目立项科技查新、科研能力评估、科研项目评审、项目检测跟踪、科研讨论的支撑平台。构建多类型、多文种、多媒体、多层面的文献(教学科研)资源体系,逐步建成学校文献(教学科研)资源中心,成为山西省科技文献平台和教学文献平台的子平台,同时也是特色资源平台。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特色建设

论文摘要:论述了吉首大学图书馆特色建设的思路、方法与成效。

吉首大学图书馆坐落在美丽的吉首山城,是湖南省的西部的唯一的一所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地处在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相比,既无交通便利,也无资金优势,更无吸纳人才之诱惑力。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处在边远地区的图书馆,如同她的母体高校——吉首大学一样,凭借着她艰苦奋斗的背篓精神、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深入挖掘内涵,积极打造特色。通过近几年尤其是近五年?的稳步发展和改革创新,在资源建设、管理服务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在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凭借自己的声誉和实力当选为常务理事馆。2006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在吉首大学进行本科教学评估验收期间,对其特色建设思路与成绩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吉首大学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馆藏特色、管理特色两个方面,每一个特色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凝聚着管理者的智慧和心血。

1依托文化地域优势,着力打造特色馆藏

早在上个世纪末,吉首大学图书馆就意识到特色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图书馆的已有文献的特点和处在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和文化优势,1997年成立民族地方文献中心、1999年筹建民族文化博物馆,2000年接管了沈从文文献珍藏中心。此后,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着力打造特色馆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1专款采购,专人管理

经费是建设的保障。为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保持资源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吉首大学图书馆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拨出专款,深入边远地区专门采购地方文献和文物,充实博物馆与民族地方文献中心的内容。同时选派具有相应的专业或背景知识,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管理,便于资源的整理、加工与深度开发。

1.2情感联系,获取捐赠

在资源采集过程中,许多珍贵的东西是用金钱买不到且无法衡量其价值的,如私人收藏、名人手稿等。对于这类资源的收集,吉首大学图书馆一般利用名人的故乡情节及亲情关系来获取。经常与湘西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家人保持友好往来,与黄永玉先生保持亲情联系。通过情感联络,获得大师手稿、墨宝及其它文物。如沈从文先生写作坐的方凳及部分生前衣物、黄永玉先生的画作及其收藏的珍贵文物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

1.3重视特色资源的开发研究工作

吉首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特色资源的开发研究,依托特色馆藏,开展文献信息的深度开发。2002年来先后编辑了沈从文百年诞辰纪念资料、里耶秦简开发研究资料、湘西旅游开发研究资料、湘西原始宗教文化研究资料等六本专题研究资料,建立了苗族文献数据库,同时将特色建设与科研项目、科研方向的有效结合起来。馆里科研立项课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特色资源而展开,其领导与管理的信息资源研究所的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就是“民族地方文献的组织与管理”。

通过特色馆藏的建设,吉首大学图书馆目前收藏有以民族地方文献两万册左右,文物400多件,沈从文及黄永玉先生的作品、研究资料及其它珍贵文物若干,实现文献与文物的互证,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的互补,为学校的民族学学科群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学校许多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研究成果的产出都得益于这些特色资源的支持。据统计,吉首大学各级科研立项课题中,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占60%以上。与此同时,图书馆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对外交流时,谈及这些的特色,往往令业界同仁刮目相看,此外,还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查找资料。

2以人为本,积极创建管理特色

2.1以人为本,人才强馆

吉首大学图书馆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工作中强调以职工为本,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着重帮助职工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为此,采取了如下措施。

2.1.1加强德育教育,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

时常将德育教育寓于政治学习、党支部活动、工会活动之中。在工作中倡导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组织职工参加校运会、歌咏比赛、春游、秋游及各类娱乐活动,提升团队精神。

2.1.2重视学历和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

图书馆制定了“十五”人员培训计划,每年选派职工外出学习?邀请图书馆学、情报学知名专家来我校讲学?组织和鼓励职工业余进修。从多方面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为他们职称晋升和事业发展提供优越条件。

2.2重视科研,锤炼学术队伍

重视科研工作,提升职工的学术水平。我馆以科研作为提升学术队伍水平的突破口,精心组织和指导课题申报工作?鼓励和组织职工参加各级成果评奖活动?将科研成绩纳入年终考核,与年终奖金挂钩?管理者带头,通过传、帮、带培养科研新人。通过上述手段,增强职工的自信心、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2.3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

制度是管理的依据。2004年,吉首大学图书馆制定了《图书馆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实施方案》,引入竞争机制,优岗优酬,奖勤罚懒,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又修订了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以部门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和读者守则为框架的涵盖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制度体系。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图书馆各项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用真情感化人的心灵。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9篇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孵化中心;构建模式

0 引言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在全国掀起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大学生创业工作被提到新的高度。早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教育部也多次强调,要在高校中推广毕业生创业典型。以大学为依托的创业孵化中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开展创业教育和活动、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本文以行业特色型大学为例,探讨了其构建创业孵化中心的意义及构建模式。

1 行业特色型大学构建创业孵化中心的意义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以行业为依托,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突出学科群优势以及专才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相比综合性大学,其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科研体系、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术业专攻的特点,重视实践与应用性,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能够及时跟踪和解决行业内的重大战略技术问题,行业也能在资金、学科前沿技术等方面给予重要支持与帮助,形成牢固的产学研联盟。

如今,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构建创业孵化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1.1 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在行业特色型大学中构建创业孵化中心,能够吸引学生以创业团队的形式入驻,促进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

行业特色型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行业内企业,受行业发展情况制约较大,而学生通过创业孵化中心自主创业,既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又能够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管理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1.3 有利于学校总体学风的优化

学生参加创业实践,需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当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时,学校的总体学风将得到优化。

1.4 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吸纳社会资本

行业特色型大学构建创业孵化中心,可以为在校大学生联系并提供创业项目,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交流,吸引社会资本,实现学校与企业和政府间的资源共享。

2 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孵化中心构建模式

本文所探讨的创业孵化中心是以行业特色型大学为依托的学校主导型创业孵化中心,一般建设在校园内或学校邻近区域内,由学校作为运营管理和资金投入主体,为校内师生的科研成果、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支持。

2.1 明确创业孵化中心功能定位

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依托校内师资和重点实验室等与政府及行业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将孵化中心建设成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的综合平台,为入驻学生团队提供创业场所、创业导师、项目研发指导、政策咨询、投融资、跟踪辅导等服务,实现与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对接。

2.2 建立规范有序的创业孵化中心管理与运作机制

创业孵化中心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展创业教育和活动、促进成果转化的创业实践基地,应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与运作机制。

一是设立健全的管理架构。成立由主管校领导牵头,行业协会、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及创业导师等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孵化中心的运行提供决策指导;专设管理办公室或工作组负责孵化中心的日常管理;成立学生创业社团协助办公室或工作组进行孵化中心的活动开展、项目推介、日常接待等工作。

二是形成完善的运作机制。制定章程,明确学生团队入驻条件、程序、权利与义务、转让与退出机制等,保证中心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成立入驻项目评审委员会,保证入驻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邀请校内创业导师、社会创业先进典型、行业企业家、工商、税务专家组建创业辅导团队,对项目进行指导。形成"动态管理、学生自主、规范有序"的良性运作机制,确保"项目创意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入驻-项目实施-项目指导-项目考核-项目成果展示-项目与企业对接"各阶段活动的顺利进行。

2.3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注重创业导师团队建设

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特色和创业教育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同时,利用行业背景优势和校友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参观学习、模拟运营等形式了解实际的企业运营、公司管理,开拓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此外,利用与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的优势,邀请行业企业高层管理者、科研院所专家、知名校友企业家及政府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工商税务部门业务骨干,整合校内科研创业师资,组建一支专家型、企业型的创业导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结对子,为学生提项目供指导,传授创业知识,定期开展创业专题教学和讲座等。

2.4 加强和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

创业孵化中心应为学生项目团队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法律咨询、资金筹措、项目对接等服务,因此需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

行业特色型大学一方面应积极与政府交流,落实创业优惠政策,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长期联系,为学生项目团队投入实体运营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和校友资源,通过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校企董事会,成立产学研联盟,设立企业创业基金、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导师储备库等,建立行业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工作的长效支持机制,实现共同发展。

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是高校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种尝试。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行业特色型大学需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建设符合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创业学生团队实际成长需要的创业孵化中心,建立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2):11-14.

[2]张来斌.创新机制推动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结合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6-9.

[3]李时椿等.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4]张志平.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建设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5):55-59.

[5]陈会萍,吴洁.关于独立学院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58-60.

[6]代君,张丽芬.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48-252.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数据库建设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3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愈加重要,它与商用数据库资源、馆藏纸本书刊资源一起,构成了高校教学、科研的3大资源保障体系。江苏省教育厅、省图工委、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JALIS)管理中心在“十五”期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全省高校部署了特色库的建设工作。将这类资源的建设内容定位于是面向特定读者的专业化服务资源,包括品牌特色专业资源、精品课程资源、学位论文资源、学科导航库以及专业数据库等。经过几年的建设,在全省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特色资源数据库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全省教学、科研的专业信息需要。

1 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库建设现状

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主要是针对馆藏书目数据的建设。稍后,一些图书馆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相继建有学科导航库、学位论文库、专业特色库、教学教参库等,特色资源建设基本处于松散与无组织状态。为了统一规划、合作建设、联合保障、集约服务、资源共享,JAus二期启动了特色库建设工程,以公开招标和JALIS中心主任联席会议评议的形式确定了“专业特色数据库(简称专题库)”、“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简称导航库)”、“博硕士学位数据库(简称学位库)”、“高等教育教参信息数据库(简称教参库)”等特色库的承建单位。经过4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完成11个专题库、11个导航库、17625篇博硕士论文的提交与收割、49379条教参信息的建设工作,初步形成JMJS优质特色资源体系。通过特色库的建设,在建设思想上,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共享程度大大提高;在建设内容上,凸显了江苏高校的学科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内容涉及面广,资源丰富,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在服务功能上,通过平台的整合,提供集约服务。通过分级管理,提供信息检索、全文获取与文献传递服务;通过用户限制,分层提供全省共享服务;在合作交流上,通过同地区、同类型、同行业的联合共建,丰富了资源库的内容,提高了资源库的质量,培养了一批特色库建设的专业人才;通过宣传与推广,扩大了特色库在全省的共知范围,教学科研的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1.1 立项建设情况

“十五”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共投入JALIS二期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34项,经费总计1 355万元,其色库建设4项,计161万元,占总经费约12%。其建设整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建设对象方面来看,近50家高校图书馆参与了特色库的建设工作,其中“211”学校10家;从特色库的建设内容看,有全文、文摘、题录、索引等多种表现形式,数据类型涉及网站、论坛、统计资料、教学资料、电子书刊、学位论文、报纸资料、多媒体资料等,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从服务模式看,主要采取集中检索、分布式全文获取与分头建设、集约服务两种形式,既便于特色库的维护与个性开发,又便于全省用户的集中使用;从建设方式看,合作共建是主旋律,通过项目的建设,实现了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的交融共建,丰富了特色库的内容;从平台开发利用看,以开放、互操作为原则,对国内特色库建设软件进行充分论证,确定指导性软件,各参建单位从自建特色库的具体情况出发购买建设平台,便于以后数据的交互与共享等。

1.2建设特点分析

1.2.1建设目标JALIS二期组织建设的4大特色库的建设目的各不相同:“学位库”提供共享14所省内重点高校的学位论文信息;“导航库”以互联网学术信息为基础,根据各学校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学科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提供网络学术资源保障服务;“教参库”整合了省内高校主要课程的教材与教参资源,提供集中检索、分布式全文获取的教学资源保障服务;“专题库”有围绕学校学术地位、特色收藏建设的数据库,有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性质建立的专题库,有根据本地区特色信息资源,为本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提供服务的数据库,有为保护和抢救珍贵历史资料而建立的数据库等。

1.2.2参建单位剖析 特色库立项建设单位主要分布于江南,其中南京地区高校承担3项,苏州承担了1项。参建单位主要为南京、镇江、苏州、无锡、盐城、徐州、连云港等地高校,覆盖面较广。从承担的子课题看,一些高校承担了多项,如中国矿业大学参与了4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参与了3个项目的建设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特色库建设充分调动了综合实力强的参建馆的工作积极性,为数据库建设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立项学校的性质来看,省内“985大学”、“211大学”全部承担了特色库的建设工作。

1.2.3学科结构分析特色库文献类型广泛,涉及网络资源、大学机构内特有学术资源、各种类型数据库资源、印本文献的数字化与非数字化资源、图片、视频、尚未开发面世的灰色资源等。内容涉及综合性学科的有5个(学位库1、教材库1、专题库3);医药卫生的有4个(导航库2、专题库2);-r业技术10个(导航库6、专题库4);地理科学2个(导航库1、专题库1);农业科学1个;法学2个(导航库1、专题库1)。从特色库建设的学科结构看,工业技术类最多,约占42%(学位库、教材库作为单一数据库统计);农业科学约占4%。

1.2.4功能实现特色数据库数据类型繁杂多样,功能各具特色。“学位库”引进CALIS学位论文服务平台,提供中(外)文题名、关键词、作者等不同字段的检索,部分论文可获取16页的全文信息,通过馆际互借可获取全文。“导航库”引进“中科软”建设平台,数据类型涉及参考资源、全文资源、多媒体资源、黄页资源、交互资源等,提供分学科资源的“初级”与“高级”检索,“教参库”提供教材、教参、精品课程等的浏览,并提供基于文献题名、作者、学校等字段的检索,教材、教参印本资源的获取与承建单位的OPAC关联,电子资源与省联合购买的“超星数字图书馆”关联,省内高校可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获取全文信息。“专题库”使用TPI、方正德赛、义华等不同软件,提供文摘、索引、全文、书影、音视频等资料的检索获取服务。

2 存在的问题

2.1

立项范围偏窄,学科分布不均

从总体上看,尽管JAuS二期特色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省重点学科的保障能力还需加强。以“导航库”为例,二期共投入建设11项,其中6项为工

业技术学科,2项为医药卫生,地理科学、农学、法学各占1项。有关语言文字、历史、教育等社会科学学科没有涉及,立项范围偏窄,不够广泛。“十一五”期间,省教育厅公布省重点学科259个,省一级重点学科80个,而围绕省重点学科建设的专题资源数据库不多。

2.2单线建设为主,合作机制不够

虽然JALtS二期特色库在标准化、建设模式、进度安排、软件选择等方面做了统一规划,但在具体子库的建设上,馆与馆之间的联合建设还不够。如“导航库”之“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学科导航”、“工程力学学科导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都收集了“力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资源,其资源条款的重复建设严重。又如“专题库”之“中国汉画像石(砖)数据库”、“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等应跨地区、跨馆际合作,扩充数据库内容,发挥专业特色库的文献保障功能。

2.3数据量偏少。整合力度不足

特色库的建设内容是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特色库的可用性和功能的发挥。从特色库的建设单位看,参建学校偏少,如“学位库”,仅有14所高校参与了数据库的建设工作,71%为211学校,普通高校占29%。江苏为教育大省,有研究生教育的大学近40所,其覆盖率仅为35%。从特色库的数据内容含量看,数据量偏少。如“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收录古籍文献仅为112种;“导航库”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数据库量近5 000条外,其他学科导航数据量不足千条,最少只有500余条。从资源整合的覆盖面看,收集范围也过窄。大多数资源来自于本馆收藏与商用数据库资源,手稿、教学课件、统计资料等原生资源几乎没有收集。

2.4资源组织不够合理,导航效果一般

资源组织体系是构建特色资源浏览和导航结构、提供族性检索功能的基础。特色库在建设中,存在学科类别划分不明确,导航效果一般等问题。如“教参库”没有设置通用的学科分类导航、中图法分类导航等。再如“导航库”,以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分类标准来划分资源,可综合导航功能没有设置,无法综合浏览、检索资源。又如许多专题库各子库之间对同一研究主题的文献没做关链,不便于文献的跨库族性检索与利用等。

2.5

宣传报道不够,共享能力不足

建设完成的特色数据库,虽然在“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各承建单位主页上都有揭示,但宣传力度还不到位。省内多数高校教师与学生对特色库的建设状况、共享程度不了解。就特色库的共享范围而言,目前只在参建馆之间共享,多数高校还不能够使用到特色资源,且专题特色库各系统没有建立原文传递服务功能,文献共享能力不足。

3 几点思考

3.1加强协调与管理,保障教学与科研

JALIS二期特色库的建设成效是显著的,形成了省内优质教学资源群,保证了教学与科研的需要。JALIS在三期建设中,应总结一期、二期的建设经验,围绕服务教学、服务科研,从省重点学科建设出发,制定特色库建设的长远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以“做优、做强”为目标,以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为建设方针,通过“总体规划、联合建设、合作共享、服务优先”的建设理念,完善特色库建设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服务机制和评价机制,保障教学与科研。

3.2加强合作与组织,服务教学与科研

特色库由单馆建设发展到省内统一部署、建设与管理,产生了数据库建设质的飞跃。但特色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各子库在数据的采集上主要依托于本馆收藏,大量相关资源、原始文献、多媒体资源没有被挖掘。JALIS三期在项目的选题上除抓特色、抓新颖外,还应在内容采集范围上有所突破,围绕建设主题,在充分挖掘、利用好本馆资源的前提下,加大与省内外行业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开发与建设特色库,保证数据库在内容方面的全面性,形成覆盖多种学科的优质特色资源保障体系,服务教学与科研。

3.3 加强数据的保存与共享,扩大服务范围与共享力度

JMLIS二期特色资源建设主要是分头建设、分级管理、集约服务,数据的更新与维护主要依靠参建馆。由于参建馆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常常出现服务中断,造成数据丢失、保障率低等问题。JALIS在三期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特色资源的集中存储与备份等问题,同时加大特色库的共享问题研究,使省财政经费的投入为省高校所共享,开发研究成果为省高校用产所共用。

3.4注重内部资源的组织,提高数据库的服务功能

特色库数据组织形式主要是依据CAIUS电子资源著录规则。而数据库中相关信息的关联、文献的深层次标引、文献的专题信息获取、文献的个等增值服务,才是特色库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动力。JALIS三期应深层次的开发、组织、整理各种数据库资源,使特色数据库中各种隐性显性化,提高数据库的服务功能。

3.5注重机构库的建设,提升高校的综合研究能力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场所,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收集、保存、传播、利用省高校高质量数字化学术科研成果,对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发挥机构学术成果的最大效用十分重要。JALIS在三期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高校机构内重要学术成果的开发、保存与利用,采用统一软件,分区域、分系统、分行业组织各高校优质学术成果,形成江苏省高校学术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使省内高校的学术成果,尤其是获得国家、省部、校厅等资助的科研成果得以妥善保存、有效使用与传播。

3.6建立面向重点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学与科研

省重点学科是江苏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实施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JALIS在三期建设中,应围绕省重点学科,以学科、专业为主题,将印本资源、商用电子资源、网络学术资源、省内高校机构学术资源、多媒体资源、重点学科人才资源等进行集成整合,建立重点学科资源获取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WEB2.0的专业互动服务。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专业信息资源的对口服务,促进教学与科研。

3.7注重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特色库健康、持续的发展特色库建设作为服务江苏高校特定读者的专业化服务资源,在教学与科研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江苏高校特色资源数据库存量约超过30T,特色数据库资源的飞速增长,需要建立包括评估理论、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指标、评估模型、评估方法等一系列完整的特色数字资源评估体系。通过评估检查,使特色库建设质量与使用效率最大化。促进特色库健康、持续地发展。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11篇

在对医疗水平评价方面,有的系统采用了4项内容,即门急诊人次、出入院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治愈好转率;有的系统则有多达23项的评价内容,包含了诊疗数量、病例分型、诊断符合、出入院符合、危重症及抢救成功率、医疗事故或投诉发生数量、床位使用及周转、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接受外单位人员进修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在本研究的24套评价系统中,有2个系统提出对技术特色的评估,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申报单位自举代表本专业特色和较高医疗水平的病种诊治情况,由评审专家根据材料进行评价。

分析与讨论

1学科评价应体现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

临床医学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质量,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在某一临床医学专业领域内构建临床技术特色,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扩大专业技术的学术影响度和社会知晓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因此,临床医学学科的评价评估应紧紧围绕并体现出学科的核心任务。本研究所收集及分析的各级临床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医疗、科研、教学和学科队伍等反映临床学科基本功能的指标,但是医疗水平和质量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并不高,从而使学科评价的重点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有所不一致,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在学科评估指标中对于学科建设方向的指向作用。因此,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应紧扣临床学科的建设目标,体现出医疗技术水平及诊疗特色等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突出临床学科的核心功能即临床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及技术特色;通过指标设置及权重,强化临床医学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属性。

2学科评价应着重考量临床技术特色

临床技术的“特色”的含义包括2个方面:一是指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具有优良医疗质量或具有独到性;二是指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度,得到了学术界和患者的认可。这种基于某种疾病诊疗项目的特色医疗技术是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反映其主攻方向和内涵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本研究所涉及的24套评价系统样本中,只有2套系统对临床技术特色进行评价,说明对临床技术特色的评价还需引起关注,要引入有关技术特色的评估内容,并以此作为建立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技术优势和培养人才的行为导向。

应正确把握和评价临床学科建设中科研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项目和成果一直是各级学科评价的重点,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接近全部指标的1/3,评价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专利和科技奖励等,尤其注重被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过高的科研指标权重既不利于倡导建立着重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导向,也反映出目前医学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基础、轻临床的现状。而以作为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成效主要评估指标的偏差,更忽略了临床科研的真正意义。对于学科建设的评价必须包括有临床科研的水平和相应成果。要观测科研项目与学科发展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课题的连贯性,鼓励开展具有当地特点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和针对临床方法缺陷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应凝练学科评价指标,突出学科核心功能

本研究所收集的各级评价系统中的指标涵盖的内容均比较宽泛,涉及科学研究能力及成果、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教学能力及成果、经济运营、运行机制及管理、科室管理、学科规模、精神文明状况和经费管理等方面,评价内容看似全面周到,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首先,评价指标和内容过多,反而会弱化或掩盖了对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即医疗技术水平和技术特色的评价;其次,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越能反映学科建设的成效。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特色;体育课程;构成要素

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发展肌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同时,体育也是一门促进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特色体育课程的开设越来越收到广大几层学校的重视。特色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成为当前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特色体育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有关探索。

一、特色体育可遵循的策略

要探究特色体育的构成要素,我们先来明确特色体育遵循的策略,在策略的范围内来探讨特色体育的构成要素。

(一)完善机制,规范学校体育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确保常规工作的开展。转换观念,加强队伍建设,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体育工作。笔者认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材,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标,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世纪人才的素质。所以必须站在未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工作,深入理解“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坚决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抓好体育工作。特色体育的开展,还需进一步完善学校机制,对体育教学进行规范。

(二)训练特色师资,更新观念,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特色体育,需要对以前的体育教师进行特色特训,同时更新他们的观念,抓好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依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取代旧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满足心理、身体的情感体验,扭转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去创新,开创体育教学新局面,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新课标把学生课堂自主、自练、自创摆在重要位置上。

(三)点面结合,促进健康竞技水平的提高

群众性体育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体育也可以“全面铺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特色活动。“以竞赛促活动,以活动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跳绳队、排球队、足球队等各类训练小组。通过一系列竞赛,充分地调动了师生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特色体育还可以点面结合,共同开展,这样来共同促进整个学校的体育水平的提高。

二、特色体育课程内容的构成

笔者认为,特色体育包括特色体育师资、特色体育项目、特色体育教学、特色体育科研构成。

(一)特色体育师资

培养出具有特长的优秀体育师资是特色体育课程开始的关键。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因此学校必须加强特长师资的培养和使用。第一,对于传统特色学校的师资,要加强培养,使之能够严格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校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使每位教职工都能够溶入特色建设的学习和实践中。第二,学校要内引外联,提高各训练队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提高训练队辅导员的师资水平。如果训练队用了庸师,只能贻误学生,扼杀其兴趣,当然也就谈不上培养出特长学生,更难以形成特色学校了。在训练队的设立上一定要谨慎,必须把当地最高水平的教练员吸纳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否则宁可不设,以免贻误学生,降低训练队的声誉。

(二)特色体育项目

体育项目有很多,传统的体育项目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笔者认为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可以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上进行创新,比如武术项目中可以开发武术操、功夫扇等作为特色项目,健美操项目中可以开发校园集体舞、啦啦操、广场舞、街舞作为特色运动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可以分别设计出一套属于它们自己的球操为特色项目;也可以开发已有的但是目前还没有引入中学体育教学体育项目或者新形成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特色课程教材,比如广场舞、健身球、瑜伽、轮滑等。

(三)特色体育教学

特色体育的教学需要特色的体育师资。教学特色的形成又是体育教师基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个性特征、综合能力等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反映。我们要有敢破敢立的创新意识,对自身形成的体育教学思想不断进行验证、充实和完善,真正达到教无定法,炉火纯青的地步。教出自己的风格,构建有生命力的体育教学特色,是一个特色体育教师教学的至高境界,需要我们去积累、沉淀、提升。

(四)特色体育科研

目前,我国关于特色体育科研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有关于特色体育项目的相关研究、有关于特色体育课程的研究、有特色体育项目的研究;有特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总体来说,这些研究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来开展特色体育。但是也有一个缺点,特色体育科研研究出来,很多都被埋没了,没有得到推广。所以,特色体育科研,应该源于实践,回归实践,这样才能发挥科研的本来价值。

三、结束语

特色体育课程的开设,要采用一定的策略,一步一步的推行。在策略的推动下,逐步完善特色体育的各个方面。特色体育由特色体育师资、特色体育项目、特色体育教学、特色体育科研构成,做好特色体育的各个要素、环节,是特色体育发展的需要。相信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13篇

以色列国家虽小,高等教育水平却可以与欧美国家相媲美。它总共拥有67家学术机构,包括9所大学、36所学院和22所教师培训学院。学术和师资培训院校授予学士及硕士学位,大学则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3级学位。以色列主要有7所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学术机构:位于中部地区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巴伊兰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位于北部工业城市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海法大学,以及位于南部沙漠地区的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包括所有研究型大学在内的大多数以色列学术机构都是公立机构,其经费由国家通过高等教育部规划和预算委员会提供。

以色列政府鼓励教育面向世界,要求7所研究型大学尽可能提高招收国际学生的比例。从1992年中以建交以来,两国在教育科研等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大、厦大、山东大学等30多所中国大学与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等7所以色列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随着以色列国家安全的逐步加强,留学以色列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快速增长起来。目前,包括在以攻读学位的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后以及高层次的访问学者等各类中国留学人员共有300多名。据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统计,以色列的中国留学生主要分布在以色列7所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学术单位,其士后和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访问学者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7%、24%、18%、1%,自然科学领域留学人员占总人数的66%,社会科学领域留学人员占34%。在早期的留以归国人才中,不少人已成长为国内本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还有相当一部分当上了中国知名高校的主要领导。

近年来,以色列注重加强在人才培养和高科技方面的投资,同时也很注重发展与中国在科技和人才领域的交流,中国和以色列在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正在急剧升温,尤其是近两年,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和民间基金会,都在积极推出奖学金项目,不但大力邀请中国科研人员到以色列从事博士后研究,而且还通过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吸引中国学生到以色列攻读研究生学位。这对于渴望获得全额奖学金和世界名校教育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可谓是在欧美地区以外的绝佳选择。

研究型大学:历史不长,名气不小

位于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圣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建于1925年,第一届校董会成员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马丁・布伯和哈伊姆・魏茨曼等世界级犹太精英。希大目前设有文学院、社会科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系科、牙医学院和法学院等7个学院,同时还拥有以色列国家图书馆。8位毕业生获诺贝尔奖,一位获菲尔兹奖,以色列建国后历任17位总理中有4位毕业于该校。希伯来大学在201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53位,在数学学科排名第16位,在计算机科学学科排名第27位,在社会科学领域排名51-75位。此外,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的2013年全球100强大学中希伯来大学排名第21位。

成立于1934年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是以以色列开国总统、著名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位于特拉维夫市东南约22公里的雷霍沃特市。魏茨曼研究所类似于以前的中科院,以科研为主,不提供本科教育,仅开设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5大理工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还有少数带有人文色彩的科系如科学教育、考古等。研究所注重跨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研究,建有50多个多学科研究中心,横跨大脑研究、癌症研究、纳米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研究、实验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植物科学、光合作用和遗传学等领域。1000多名全职科研人员、1000名研究生、220名博士后研究者在研究所的250多个科研小组共事,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也任职于该研究所。研究所年度科研经费约10亿谢克尔(按目前汇率约为2.86亿美元)。

特拉维夫大学建于1956年,是在合并3所原有的高等院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的是要满足在以色列国人口最稠密的特拉维夫地区设立一所大学的需要。目前,特大已成为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大学,设有多门学科,而且十分重视基础和应用科学的研究。该大学还拥有专门的研究所,主要从事战略研究、医疗保健系统管理、技术预测和能源研究等。

巴伊兰大学1955年建于特拉维夫市郊拉马特甘。这所大学体现了独特的综合教学,即在许多学科中,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把犹太遗产方面的强化课程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使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巴伊兰大学拥有物理学、医用化学、数学、经济学、战略研究、发展心理学、音乐学、《圣经》、《塔德经》、犹太教律法等研究所。

肇建于1912年的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以色列第一所科技大学,也是一所享誉全球的理工类大学,享有“以色列的麻省理工”之美誉。以色列理工学院在纳米科技、生命科学、干细胞、水资源管理、可再生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物料工程、太空和工业工程以及医学等领域上的成就备受全球肯定,还是全世界仅有的10家曾经组建及发射人造卫星的大学之一。近10年来,在该校执教的3位教授相继成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最近在彭博社发表的全球出产最多科技行政总裁的10大高校排名中,以色列理工学院位列第7,与麻省理工学院齐名,也是榜上唯一一所非美国院校。

海法大学建于1963年,是以色列北部地区高等教育中心,为人们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机会。该大学的跨系中心、研究所和整体建筑规划,都是为方便跨学科研究建立的。海法大学还设立一个机构,专门研究基布兹(集体农场)这种社会经济实体。此外,还有一个专门致力于增进以色列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理解与合作的中心。

位于贝尔谢巴市的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建于1967年,源自具有战略眼光的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通过兴建一所大学以加强南部沙漠地区的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动议。该校对干旱地区的科研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医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创了面向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大学设在赛德伯科集体农场的分校有一个研究中心,以设在该校的本・古里安档案馆为基础,专门研究本・古里安的一生及其所处时代的历史和政治情况。

政府奖学金:顶层设计,手笔不小

以色列高校提供的研究生课程涵盖60多个学科领域,如中东历史、冲突解决和调停、MBA和IMBA、沙漠研究、传播学、环境工程、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以及科学教学等。大多数以色列大学和学院为国际学生开设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以英语讲授的课程,既有暑期课程又有完整的学位课程,种类繁多。

在2012-2013学年,以色列高等教育部规划和预算委员会与财政部开始实施一项综合性学术合作计划,目标是发展与中国和印度的学术联系、加强以色列在世界中的学术地位。这个项目成为政府提升以色列与中国和印度的双边关系措施的一部分。目前,该计划提供的资助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

1.联合研究基金,由与以色列科学基金(ISF)相当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NSFC),以及与ISF相当的印度大学基金委员会(UGC)分别联合提供,旨在推动以色列科学界与中国、印度科学界的科研合作。

2.每年为100名来自中国和印度的优秀博士后提供3年奖学金,涵盖所有科研领域。

3.吸引优秀的中国学生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为了增强两国之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每年为学习成绩优秀、尤其是在以色列优势学科领域如与生物和物理相关的自然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考古学专业学习的中国学生提供40个学士奖学金名额和60个硕士奖学金名额。其中针对本科学位课程的奖学金为期3年,针对硕士学位课程的奖学金为期1-2年。目前可在以下专业领域和大学申请该奖学金: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理学学士),化学(理学硕士);巴伊兰大学的国际MBA(IMBA);希伯来大学的伊斯兰教与中东研究(文学硕士);本・古里安大学的沙漠研究(理学硕士);特拉维夫大学的考古与圣经土地历史(文学硕士),电机工程(理学硕士)。

4.吸引中国和印度学生赴以参加暑期课程。每年约有250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中印学生参加为期1-2个月涉及多个领域课程的以色列暑期学校项目。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中印学生了解以色列和以色列学术界,推动他们在以色列继续攻读学术学位。目前可在以下领域和大学申请暑期课程奖学金:特拉维夫大学的以以色列作为案例进行创业研究;以色列理工学院的非负矩阵理论与应用,图像处理与分析及机器学习导论,分布式空间系统,指导原则和归位理论及摩擦学;本・古里安大学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干旱地区的农业与环境状况;希伯来大学的希伯来语培训课(Ulpan)。

此外,中国留学生还可以申请由以色列外交部提供的政府奖学金,该奖学金只提供最多为期一学年的学费、生活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而且要求申请人年龄在35岁以下。可适用的项目有特拉维夫大学的针对非英语人士之英语教学(TESOL)、安全与外交、政治科学与政治传播、中东研究、移民研究、犹太研究、环境研究、危机与创伤研究、冲突解决与调停、国际法学硕士(LL.M.)、紧急事件与灾难管理(M.P.H.)等国际研究生项目。

学校奖学金和基金会奖学金:项目繁多,门槛不高

整体而言,以色列的研究型大学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包括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全额奖学金,奖学金金额因学校和专业而异,按一般的情况来说,在免学费的基础上每月的生活补助有6000谢克尔左右(约合1700美元),可完全覆盖基本生活费用和国际旅费。如果研究项目与企业合作,或者获得军队资金或海外研究基金支持,补助有可能达到上万谢克尔。此外,学校还会每年提供去海外开学术会议的专门补贴。针对硕士项目的奖学金方案则差别很大,从不提供奖学金到减免部分学费、完全免学费、提供小额奖学金到全额奖学金等各种情况都有。下面介绍部分提供全额奖学金或专为中国学生而设的奖学金项目。

魏茨曼研究所要求所有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在研究所全职学习和科研,并为其提供涵盖学费和生活费的全额奖学金,以及配套设施齐全并补贴部分房租的学生公寓。硕士奖学金为期两年,第一年的额度为5000谢克尔/月(约合1400美元),第二年的额度为5750谢克尔/月(约合1600美元)。博士奖学金为期4年半,第一年的额度为6600谢克尔/月(约合1900美元),第二年研究计划获得通过之后补助的额度将提高至7600谢克尔/月(约合2200美元),根据实际情况,补助或可延至第5年年底,共60个月。

特拉维夫大学的犹太研究硕士项目提供全额奖学金和补助,另外可以竞争学院奖学金以及两种以成绩为基础的奖学金(各5000美元)。索法耶国际MBA项目也有一个专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的名额。

中国教育部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联合培养高等人才项目是由美国Barala-Kort基金会捐助150多万美元于2011年设立的。巴伊兰大学将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接受中国25名博士到以色列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以的生活费、学费和实验设备等均由以方从捐助经费中提供。在以研究时间可根据项目研究情况分别为1-2年不等。研究人员的往返国际旅费将由中方提供。项目的研究领域根据中方的需要暂定为:基础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化学、物理学、农业、生物物理学、生命科学、超导科学、环境卫星监测学科等。该项目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巴伊兰大学具体负责,每年接受5人到以色列从事博士后研究,项目从2012年开始实施。

汉青国际教育基金2013年在以色列理工学院、魏茨曼研究所和希伯来大学分别捐资800万美元,以20年为期资助中国学生在这3所世界级名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该奖学金计划将在启动初期每年资助5名中国留学生,每人每年将获得35000美元奖学金,在5年内奖学金名额预期扩展至25个。基金会还与希伯来大学农学院推出农业学科国际合作项目,每年选派5名中国学生赴希伯来大学学习农业相关专业,研究领域包括植物科学(园艺、耕地以及蔬菜作物方向)、葡萄种植与酿酒研究、动物科学和营养科学。选派学生首先攻读硕士学位,考试成绩达到85分以上,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所有费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由基金会承担。希伯来大学农学院在具有全球科学影响力的农业院校排名中位于前5名,拥有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研究水平,是以色列人类食物和营养学领域研究的权威学术机构。

以色列理工学院于2013年还收到由李嘉诚基金会提供的该校史上最大一笔捐赠1.3亿美元,用于在广东省的汕头大学建立以色列理工学院分院“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便在技术、科学和工程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授课将来自以色列理工学院标准课程体系,毕业证书也将由以色列理工学院颁发。该校学生还将有机会来以色列理工学院进修深造。从2010年以来,以色列理工学院提供奖学金在中国试点招收本科生,初期试点非常成功。该校计划将其列为常规合作项目,以扩大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电器工程学院和本・古里安大学也有意在中国尽快招收本科生。

海法大学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在2011年签订了交换学生协议。根据该协议,两校每年可互派3名学生(包括本科和研究生)赴对方大学交换学习一年,双方互免学费,所修学分可转换。海法大学还提供针对所有学生的硕士和博士奖学金。其中硕士一年级学生的奖学金申请要根据个人的本科学术成绩排名,各学院推荐,由研究生院审批,名额很少,具体数额还要根据财政状况决定。硕士二年级学生则根据论文情况由学院推荐申请。博士奖学金针对所有学生,申请者需要在海法大学全职学习,已获得其他奖学金的不能申请。奖学金资助3年,需要提交一次申请材料和年度进展报告。申请需要优异的学术成绩,并通过导师、学院、研究生院推荐。具体的奖学金名额也要根据当年财政情况决定。

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雅各布・布劳斯坦荒漠研究所(BIDR)与以色列艾伯特卡茨国际沙漠研究学院(AKIS)联合招收中国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为两年,由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提供12个全额奖学金名额,奖学金涵盖学费、研究费、住宿费、生活费及医疗保险费,但不包括国际旅费。在该硕士项目中,除了“旱地中的人类”专业要求申请者必须具有与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相关的文学学士学位,或在建筑学方面有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要求申请者必须获得理工科学士学位。旱地环境研究专业的申请者必须具有理学学士学位或文学学士学位。申请者可以申请秋季或春季入学。该校非沙漠研究的硕士项目大部分均提供全额奖学金,少量项目需交学费或按学习成绩分配奖学金。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14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创建过程中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教育内涵,凸显学校个性,提升办学品位,打造教育品牌。

二、创建背景与基础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学校只有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办学,才会有生机,才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创新人才。从XX年联合办学伊始,我校就开始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探索,先后经历了“特色项目”开发和打造“学校特色”两个阶段。

(一)初期探索:立足优势资源,开发特色项目(XX年至XX年年)

1.多元发展的学校德育:(1)变传统家长会为开放的“家长论坛”、“专家讲坛”、“家长委员会”,开发与利用家长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效率;(2)变传统的家访为动态发展的“创建‘学习型家庭’”,制定创建条件与评价指导标准,设计创建活动记录与评价本,清晰呈现创建全过程,提高创建成功率;(3)变传统师德建设为自主修炼的“师德论坛”,根据教育实际需要确立论坛主题,以论坛形式促进教师自觉修炼与提升;(4)变单向的师德评价为教师、学生、家长多向互动的师德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5)变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以主题体验教育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社区为基地,以家庭为练场的德育践行,开发了“传统文化寻根之旅”、“我爱书香之家”、“东城文化一日游”、“走进对联世界”、“保护东江水资源环境”、“我爱我家——共建理想家园”、创编《花园小学一日行为规范儿歌》、“每周一歌天天唱”、“教育经典日日诵”等践行项目,引导学生全成经历并体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情、意、行。(6)率先推进心理健康教师c证培训,倡导“人人都是心理健康导师”,把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入小学德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优化,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2.绿色动态的校本教研:(1)变传统教研为多元动态发展的“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把课例展示、课例研讨与教师专业培养有机结合,发挥本校名优教师作业,使专业引领贯穿于教师学习反思、同伴交流的全过程;(2)变单兵作战的传统公开课为多形式多层次的“磨课”,如“同课同构”“同类共构”“同课异构”等,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动态的磨课过程即评价研讨、课例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过程。(3)制定《花园学校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引》与《课堂观察记录表》,以课题评价与课题观察引导课堂教学的优化,以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改革实践,减少随意性,提高校本教研的规范性。

3.活泼开放的第二课堂。根据自身特点与资源优势,先后开发了自编韵律操、武术健身、“练字育人”、“诵读经典,书香校园”、射击、主题中队会、大课间活动等特色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二)中期探索:整合特色项目,打造学校特色(XX年至2010年)

精心设计与实践特色项目,充分体现了我校求真务实、循序渐进办教育的科学的工作作风。我们力求在教育实践中探寻教育最本质的规律,摒弃好高骛远的“作秀”式的浮夸做派,注重承前启后,减少短期行为,立足于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把教育的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有机结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把每一个特色项目做细、做实、做精,努力从每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研究中获取有价值的大成果。事实证明,特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与我校的自身特点与教育优势资源高度吻合,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它们为我们打造学校特色提供了一个个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域”,让我们从一个个特殊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直至触及教育的实质层面。再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一个个有深度的“小”问题,提出有新意的命题或观点,这样,就为发现有重要价值的“大”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有了坚实的探索精神和大量的“小题大做”成果作为基础,就可以深入地透过表象看本质,从教育的本质层面发现和提出教育的“大”问题,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关键点,打造特色项目精品,进而走“大题大做”的教育创新道路。通过对我校六年来的特色项目进行整合与分析,我们发现,我校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教育本质规律,融传统教育精华与当代素质教育精髓为一体的教育之路,即生态教育之路,已经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学校特色。这“学校特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简明扼要的阐述:

1.生态德育文化特色。形成“一点双翼”的生态德育文化网络结构模式,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点,以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为基本点的“学校德育文化网络”、“家庭教育文化网络”、“社会实践文化网络”。我校以生态德育理念为指导,更新德育内容,“渗透感染,环境熏陶,协调发展”的德育工作策略,追求“优雅自然,宁静致远”的思想素质境界,以“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倡导自主自觉自律的养成教育,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努力打造 “绿色校园•精神家园”的生态校园文化、“履行责任•共营理想”的生态家园文化、“孕育心灵•精彩人生”的生态践行文化、“双向互动•和谐共生”的生态关工文化……以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按照系统网络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勤学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师生与环境的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全新局面。

2.生态校本教科研文化特色。校本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着力于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在以“磨课”为载体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绿色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优化,确立“以专题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从科研的高度统领校本教研,拓宽教师的教学研究视野,更新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模式,引进文献综述法,规范科研程序,帮助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不断地调整与完善教研管理机制,切实提升校本教科研层次与实效。

3、生态工会文化特色。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我校密切关注教师的健康与生存状况,把改善教师状况的主动权交还给教师,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教师团队根据教师本身的状况和需要,自主设计活动项目,在学校工会协调组织配合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如登山、开联欢会、打球、看电影、聚餐、野炊等等,促进教师与工作、生活、自然环境的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创建目标

通过全面调研与整体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生态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创建“生态教育”品牌这一目标已经十分鲜明。

生态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生态的思想源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道家所倡导的“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所追求和突出的是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态教育通过使用各种教育形式和传播媒介,使受教育者清楚地获得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如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实现个体、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通过生态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氛围,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教育”与以往的“环境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均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重视教育环境的构建与利用。但就其实质来说,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生态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人境合一”、“互惠共生”的思想。“生态教育”重视“生态场”的构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生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教育”中,师生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而存在的。而“环境教育”仅注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单向影响,而忽视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环境,忽视了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的功能。二是“生态教育”具有明显的“场”的特性,这是“生态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质的不同。“生态场”与“磁场”一样,具有强烈的吸引性和传递性,它能实现“场”与物质的转化。“环境教育”则没有这一特性。

1.远期目标

通过生态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建设一支具有主体创造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和生态教育素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性格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学校资源为基础,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学校创建的途径。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为学校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力求走上一条个性化特色的道路。

2. 中期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营造具有生态教育特色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出适合特色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支适应生态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把和谐教育作为学校的一种新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律自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与学习习惯。

3.近期目标:

把生态教育融合到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中。对教师进行生态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认识,构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网络与操作模式,使每位教师都能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

四、可行性论证

特色学校不是由外而内的增设附置,而是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的自内而外的挖掘与提炼。“实践是真理唯一的检验标准”,我校近十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充分体现学校本身的特点,充分挖掘与发挥了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相应的工作与管理制度,生态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并逐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德育工作、校本教研等学校主要工作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充分体现办学目标定位的准确性。我校遵循了特色学校创建的基本规律,并且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育优势,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办学的显著成效有目共睹。

五、创建实施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年2月——6月)

1.创建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学校向上级部门申报核准本校特色创建方案;

2.成立创建特色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实施部门,组织学习生态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把生态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各教育领域中具体可行的工作策略;

(1)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负责特色教育的组织领导、协调与落实、监督与检查工作;

(2)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小组,负责特色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策划与工作实施;

(3)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专家指导小组,负责研究创建工作的科学规划、实施步骤、学术指导和效果评估。

3.全面构建生态教育文化网络,在学校各个教育领域开发相应的教育内容与活动项目,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并把创建任务落实到各个实施部门。

4.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1)在各学段基础课程渗透生态教育系列;(2)设计生态科普基地活动体验课程系列;(3)开发生态教育校本教材;(4)形成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精品系列。

5.制定创建运作保障机制,搭建好生态教育成果共享平台(校园网展示交流与创建论坛);处理好常规教育与特色创建的关系,处理好学校稳定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使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得以系统性、长期性进行;

6.向省市各级科研机构申报课题立项研究,以科研手段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进程。

(二)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7月)

1.各部门全面实施活动项目,把每一项教育活动做精做细,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模式,积累和丰富生态教育经验,形成本校特色的生态教育;

2.定期举办生态教育主题论坛,共同研究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3.每年举办体生态教育特色现场会,进行交流展示,推动学校特色教育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4.向省市各级科研机构申报科研课题成果奖项;向上级部门申报特色教育校评估命名。

5.总结阶段性成果,对创建工作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

1.总结生态教育经验,推广特色学校创建成果;

2.继续完善和优化生态教育特色建设,进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层次。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第15篇

作为校长,都想把学校建设好,最好能在任期内做几件大事,打响学校的品牌。通过打造学校的特色来实现校长的心愿,无疑是比较便捷的道路。那么,学校特色怎样打造呢?太过急躁匆忙上马,或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即所谓跨越式发展,其实都太急功近利,不容易做好事情,而所谓的特色也难以长期坚持。

一、学校特色建设的策略

(一)考察调研,确定项目和方向

每一所学校其实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即便是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相比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资源,比如田园风光、社会实践教育等。在会挖掘自身特色的校长那里,这些就可能形成特别的资源。比如,建设农村学生的“做中学”课程、“留守儿童”的自立自主能力培养等,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或者学校的特色。要知道偌大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农村。农村学校比城市学校数量多,人数多,研究出来的成果更容易被农村学校所借鉴。

当然,一般来说,确定学校的特色其实就是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这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需要分析校情实际,来权衡比较。考察内容一般包括社区资源与传统、学校文化传统、教育教学特点、学生情况、师资情况、长远保障等。在考察调研之后,都要进行比较对照,尤其要比照现时的教育理念,看项目是否适合,一些传统项目的定位,包括培养目标是否需要修正或扬弃等。比如,广东佛山有所农村学校以武术作为自己的特色,缘于该校地处武术之乡,民风淳厚,尚武健身之风较浓,加之周围村民有善于武术的,可以聘请其为兼职教师。考察权衡之后,他们研究了当下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体质不强,性格懦弱,遇事缺少担当的勇气等,于是决定将武术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定位为“强身健体,习武修德”。这一项目由于考察分析科学,定位准确,在学校得到了很好发展,短短几年,该校武术特色已经声誉鹊起,经常应邀到省、市级舞台上比赛和表演,在当地更是家喻户晓,家长、社区都非常支持。

(二)认真规划,制订行动路线图

学校特色项目要想做好,要三年乃至五年以上方能见到成效。中间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牵涉很多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智慧参与。因此一般来说,为确保特色建设能成功达成,在某个项目确定后,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制订科学细致的中长期规划。前期的调查比较,确定某个项目还只是意向,从意向到实施,还需要论证和细致规划的过程,不经过论证和认真谋划,不将问题困难作充分的预估并作好充分的预案应对,而盲目上马,很容易陷入混乱或停滞,并走入死胡同。

在论证的基础上,特色项目的规划要制订出实施的计划方案,具体包括目标(含中长期目标、各阶段目标和短期的学期目标乃至月目标)、人员分工、路径、方法、策略、保障、评估等。制订规划的过程既是建设的过程,也是再审视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在达成目标的方向指引下,就如何聚集人力物力开展研究,确立特色建设的思路、路径和方法;另一方面其实是重新审视自身条件与目标达成之间存在的客观困难和解决路径,梳理出特色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重难点。否则,很难有成效。学校的特色建设通过规划来落实,这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统一愿景。全校师生统一认可的项目,将使其在各种变化中也能传承,而不会随着校长或者师资的变化而随意流产。

特色项目的规划其实就是一个全校师生行动的路线图,也是特色大厦的施工图。只有有了周详的计划,才能清晰而有力地推进特色建设。否则,便仿佛在黑暗中远征,容易迷失方向,多走弯路。

(三)招募人才,分工落实做真事

任何工作要想出彩,必然离不开人才。学校的特色工程也必然离不开学有专攻的教师。学校需要的人才,可通过内培和外引获得。学校管理者首先必须对现有教师进行客观的分析,挖掘现有教师的资源和潜力,对于特长明显的教师可以压担子、搭台子,让其挑大梁,对于有潜力但优势还不够明显的教师,则可以进行培训提升,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和锻炼,逐步培养。这就是“内培”。有些人才有必要“外引”,“外引”可以是正式引进,比如通过新教师招聘或者外校教师调入的方式引进,也可以通过特聘兼课的形式,请一些社会人士参与教学指导,这就需要学校创新人才引入机制,灵活使用人才。有关这两种人才引入形式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尊重人才,给以责任和权利对等的待遇,给以充分自由的舞台和教学空间。对于人才的管理,要尽可能用宽松的过程管理和目标激励等方式,并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学校的特色工程不是一两个教师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个团队乃至几个团队的人一起协作。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分工,明确责任,确立目标,既要科学分工,又要精诚合作。后勤为前勤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对于特色建设来说,承担建设项目的教师就是前勤人员,就是一线人员,其余人员是后勤、是二线。同时,对于项目本身来说,直接接触项目、接触学生教育、研制和开展核心项目内容的便是一线,其余人员要树立为他们服务的思想,让他们全力以赴、安心工作。由于战线比较长,任务攻坚进展比较慢,这就需要我们定期进行交流,互相研讨,相互促进,有时还需要搭建舞台,让研究的过程性成果及时呈现出来,彼此鼓励,激起成就感,这样彼此对照比较,才能共同推进特色建设。

(四)保障得力,制度政策都跟进

学校特色建设显然是学校的重要工作,需要学校的物力、财力保障,更需要人力和政策的支持与保障。作为校长,还需要在舆论上给以支持,一要把特色建设的意义和大致进程及时向教师们通报,取得大家的支持配合;二是在荣誉、待遇方面要对核心组成员给以适当的倾斜,以形成“真干事”“多干事”的人得到校方主流舆论的充分肯定与称颂的局面。学校特色建设需要目标导向,更需要过程督促。这就需要根据特色建设的目标明确每阶段的进度和达成标准,需要制订一定的管理制度加以推进。达标的要奖励;不达标的则要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症结,寻求突破。有些问题是学校内人力所能解决的则应就地解决,有些问题非校内人力所能解决的,则需要寻求外力帮助解决,不能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拖慢了进度,影响学校特色建设和教育的成功。

(五)坚持不懈,任重道远成效大

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经历很多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即便是某学科、某专题的单项特色,要形成一定的影响,也需要经历三五年以上的时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很容易出现人员的变更、政策的变化、舆论的冷热,因此而懈怠的情况常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特色鲜明的学校,也常常是一个项目坚持了很多年的学校。由此说明,任何一个特色项目要想成功,都需要经历漫长的积淀,经历岁月的洗礼和考验。对此,学校管理者需要立长志,长鼓气,既要针对规划推进每学期、每学年的目标落实,又需要经常性地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坚持不懈,一步步推进落实。实践证明,越是经历岁月考验而越能彰显教育效应的特色才是真特色,才是真正遵循教育规律的真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科学,才是真正的教育品牌。所以,我们不能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应该遵循特色建设的需要,着眼长远,放眼未来,相信天道酬勤,辛勤耕耘之后必有大收获。

二、学校特色建成后的发展思考

(一)固化成果,形成课程

学校特色一旦形成,是否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呢?显然不能。一是因为特色建设的目的不是做特色,而是推进学校发展。特色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的学生。所以,特色教育的初步形成,只说明特色教育才开始成为学校的生产力,教育才具有了指导性的方向和路径,真正发挥作用也才开始。学校应以其作为龙头,带动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向前发展。二是因为特色教育本身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需要固化,形成课程,形成一系列的机制以保障实施。这样,特色成果才可以得到推广,为教育科学研究作出贡献。所以,学校应该从课程的高度看特色建设,特色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便是课程,学校要将特色建设的成果固化为正式的课程,加以总结和推广。比如,有一所学校通过“微型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师资培训特色。学校陆续培养了一批科研型教师,为很多学校输送了教科研骨干。对此,学校管理者组织人员进行总结,将学校为推进落实微型课题研究的各项举措进行了归纳总结,把各个阶段教师的不同研究成果,辅以不同类型的教师成长案例等,作了梳理和归类,形成了一个系列,并汇编成册。这一成果很快得到区、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这样富有草根气息的、基于学校层面的教师科研行动很具有推广价值,于是组织了相关人员,帮助其作进一步的提升,并联系了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书,同时组织全市的校长学习。该学校因此而声誉鹊起,加入了名校行列。

(二)搭建平台,营销品牌

学校特色形成之后,需要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来施展。同时,一项重要的特色教育成果,也需要进行推广。这是学校特色形成之后需要走的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校稍微有些特色便驻足不前了,躺在功劳簿上安享其成。岂不知现时的学校发展日新月异,某一项工作今天还处于领先,也许明天就被超越了。所以,与时俱进应该成为学校特色形成之后的新的动力和要求。比如,有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研究中形成了“快乐体育大课间”特色,在区域内形成影响后,他们没有止步,一方面将快乐体育活动的各种项目活动编制成教材,把教师的前期训练准备、实施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以及各种课程实施时的教学案例等汇编成册,正式出版,面向市场发行。不少学校正愁没有合适的项目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这本书的出版正逢其时,因此成果被迅速推广到了很多学校。更有不少学校组织教师前来观摩学习,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该校将快乐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教育理念延伸到其他学科,要求各学科研讨制订出学科快乐教育的措施,并积极在课堂上实施。“有效”和“有趣”成为该校衡量课堂的两项核心指标,课堂因此而发生改变,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快乐不断,在探索中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学习不再成为负担和畏途。如今,这所学校已然成为当地的品牌学校,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前来观摩学习的同行。

(三)常研常新,与时俱进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教育研究也是如此。任何研究都只是走在路上,取得的成果也只是阶段性成果,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对此,作为有志于特色教育研究的学校管理者不能一味吃老本,靠吃学校过去的教育成果而过活,必须常研常新,与时俱进。特色教育本身具有时效性,因周围教育的形势而存在。比如,过去应试教育下某些学校依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而获得成功,但在今天则已无法再获得当年的盛誉;有些学校曾经因为英语教学而一时红遍全市、全省,如今随着英语学习普及到每一所学校,这样的特色便也不再风光了。学校管理者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眼光,必须看到教育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既要继承学校特色教育的传统,合理扬弃,吐故纳新,创造新的高度,同时也要顺应新的发展需要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新的发展或者拓展新的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此两相结合,方能使特色之树常青,也可能使特色教育成果进入到新的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功。比如,常州的邱学华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上不断实验、摸索,逐渐形成了“尝试教学法”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他就此止步,这“尝试教学法”也就只能成为数学课堂上的众多教学模式的一种而已。可是邱老师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尝试教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逐渐发现“先尝试后学习”是学生学习认知的一个重要的本质,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于是,他扩大研究领域,在其他学科也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任何学科经过先尝试后学习再求教老师,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升,“尝试教学法”因此而走向各学段的各个学科。邱老师孜孜不倦躬耕于斯,“尝试教学法”由模式到方法再到“尝试教育理论”,形成了系统的“尝试教育科学”,傲然屹立于教育科学百花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