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

教师专业要求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师德;师德建设

    教师专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和职业工作关系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德是师魂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执教之本,是教育绩效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响应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号召,教师道德建设也必须要加强。

    1 我国传统教师道德的现状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德的传统,对教师道德建设相当重视,因而在我国传统的教师道德及其规范中,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在激发和指导教师的行为修养上发挥过很好的作用,大多数教师自觉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规范教学行为,做到为人师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专业整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道德及其规范中凸显出诸多不足,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也时有发生。

    1.1 教师道德的专业性不明显,结构单薄

    我国并不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都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专业道德”的特征。以我国多年来采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为例,其中包括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8项要求,这对教师职业而言并不苛刻。但仔细分析就可发现,一些条目只要将主题词替换一下就可以马上变成其他职业的规范。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等等,其他行业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口号改造为“依法执×”、“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廉洁从×”等等。如果仔细阅读对这些条目的具体解释,则这一缺陷会更加明显。具有普遍含义的职业道德规范只能约束教师的行为,没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上提出相应的要求,从而无法引发教师自身内在的自觉自律精神。如果我们仍然这样去界定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继续停滞在一般性行业道德的非专业水平上,很难体现教师道德的专业特性。

    同时,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随意性很大,不全面,结构单薄。仅仅是随意的几句空泛的表层语句,既不像教师专业技术的规范那样细致,具有能反映教师职业本性、具有充足的专业理论依据、清晰的逻辑体系;也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开发出与教师技术行为对应的可以让教师在具体的专业技术操作和应用中就能具体感悟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力量。

    1.2 个别教师的道德失范行为影响恶劣

    教师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1)不能公正对待学生。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但是有的教师偏袒学习好的学生,瞧不起学习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即使做了好事,有了优点,也得不到承认和重视。(2)依法执教观念淡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目前,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迟到、课堂上随便讲话等动辄被罚站、罚做作业、罚劳动、禁闭、打耳光等。(3)使用语言暴力,给学生造成心灵创伤。对于表现差的学生,个别教师使用辱骂、威胁、讽刺、挖苦的语言,如“你比猪还笨”、“你缺心眼呀”、“你简直就是个废物”、“这么低级的错误都犯,你幼儿园毕没毕业呀”、“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等 。这些语言对学生心灵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有的学生为此而自尽。(4)消极怠岗。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根本没有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教学中,厌岗怠业,不思进取。另外,现实生活中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还有以权谋私、不负责任、对学生不信任、要求不严格等。这些道德失范行为的存在和发生,严重损害了人们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绊脚石,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不加以重视,广大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就没有办法得到提高,专业化之路也就无从谈起。

    2 教师专业化趋势对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运动肇始于17世纪末专门教师培训机构的产生,但是早期的教师培训学校学徒制或者经验型的教师培训实际上是职业训练而非专业教育。18世纪中期以后由于义务教育普及对于教师教育的需求增强以及教育专门知识的增加,真正的教师专业化的步伐才告开始。特别是自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之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等问题就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实现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包括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道德等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教师获得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与教师教育活动紧密相联的,是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表现并提升的一种专业性的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统帅,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专业化昭示着承担培养人职责的教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要求比其他职业要高得多,因而加强教师道德建设该不容缓。

    3 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

    针对我国目前教师道德规范中存在的缺陷,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在承认教师道德专业性的前提下开展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定工作。新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伦理基础、能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师德规范的内涵也应不断丰富,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内容,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等。

    3.2 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

    教师专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应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很多,以教师教育的阶段为线索可划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那么,师德教育也应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系统在师德培育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职前教师教育环节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既没有具体的师德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的教师一章里有所涉及,教师资格证书虽然有一些模糊的规定,但是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时候并无实质上落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职后教育中,我们要么根本没有师德教育环节,要么有师德教育内容,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采取“一锅煮”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成效。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教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3.2.1增强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师德教育

    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师德教育是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基础。在职前教育阶段也要重视师德教育。首先,必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确立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观,增设师德修养课,使学生通过专业道德课程的学习,理解专业道德对其今后专业生活以及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原则、规范及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把师德教育融合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专业道德行为并体验专业道德情感。

    3.2.2重视在职训练,把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

    新教师入职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道德的养成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新教师接受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应该充分利用这次培训机会,专门对新教师进行专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强调师德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最基本的师德规范。还有,建议把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制度化,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恰当的场景,使宣誓者通过庄严的仪式激发起内在的需要,提醒教师记住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义务,让教师尽早把责任意识融入专业工作中。

    职后教育是师德向高水平发展的阶段,学校要经常开展师德师能教育。师德学习应纳入教师的业务学习范畴,定期进行,要注意通过学习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引导教师经常进行反思,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养成教师的专业自律。

    教师专业道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日常专业实践。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实践中,专业实践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许多优良品质是在专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品质。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现象与道德问题,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究竟怎么做,在专业实践中能不能主动按照师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都与教师本人的实践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师德教育要与教师的日常实践相结合,通过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冲突的认识、理解来提高师德修养与能力。

    3.3 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

    过去对于教师专业技术的评价一般都比较细致,而对于教师道德的评价往往比较粗放,很难有说服力,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制定一套与师德规范体系相适应的、能够真正促使主体道德成长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师德;师德建设

教师专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和职业工作关系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德是师魂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执教之本,是教育绩效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响应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号召,教师道德建设也必须要加强。

1 我国传统教师道德的现状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德的传统,对教师道德建设相当重视,因而在我国传统的教师道德及其规范中,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在激发和指导教师的行为修养上发挥过很好的作用,大多数教师自觉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规范教学行为,做到为人师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专业整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道德及其规范中凸显出诸多不足,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也时有发生。

1.1 教师道德的专业性不明显,结构单薄

我国并不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都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专业道德”的特征。以我国多年来采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为例,其中包括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8项要求,这对教师职业而言并不苛刻。但仔细分析就可发现,一些条目只要将主题词替换一下就可以马上变成其他职业的规范。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等等,其他行业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口号改造为“依法执×”、“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廉洁从×”等等。如果仔细阅读对这些条目的具体解释,则这一缺陷会更加明显。具有普遍含义的职业道德规范只能约束教师的行为,没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上提出相应的要求,从而无法引发教师自身内在的自觉自律精神。如果我们仍然这样去界定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继续停滞在一般性行业道德的非专业水平上,很难体现教师道德的专业特性。

同时,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随意性很大,不全面,结构单薄。仅仅是随意的几句空泛的表层语句,既不像教师专业技术的规范那样细致,具有能反映教师职业本性、具有充足的专业理论依据、清晰的逻辑体系;也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开发出与教师技术行为对应的可以让教师在具体的专业技术操作和应用中就能具体感悟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力量。

1.2 个别教师的道德失范行为影响恶劣

教师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1)不能公正对待学生。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但是有的教师偏袒学习好的学生,瞧不起学习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即使做了好事,有了优点,也得不到承认和重视。(2)依法执教观念淡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目前,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迟到、课堂上随便讲话等动辄被罚站、罚做作业、罚劳动、禁闭、打耳光等。(3)使用语言暴力,给学生造成心灵创伤。对于表现差的学生,个别教师使用辱骂、威胁、讽刺、挖苦的语言,如“你比猪还笨”、“你缺心眼呀”、“你简直就是个废物”、“这么低级的错误都犯,你幼儿园毕没毕业呀”、“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等 。这些语言对学生心灵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有的学生为此而自尽。(4)消极怠岗。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根本没有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教学中,厌岗怠业,不思进取。另外,现实生活中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还有以权谋私、不负责任、对学生不信任、要求不严格等。这些道德失范行为的存在和发生,严重损害了人们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绊脚石,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不加以重视,广大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就没有办法得到提高,专业化之路也就无从谈起。

2 教师专业化趋势对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运动肇始于17世纪末专门教师培训机构的产生,但是早期的教师培训学校学徒制或者经验型的教师培训实际上是职业训练而非专业教育。18世纪中期以后由于义务教育普及对于教师教育的需求增强以及教育专门知识的增加,真正的教师专业化的步伐才告开始。特别是自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之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等问题就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实现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包括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道德等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教师获得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与教师教育活动紧密相联的,是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表现并提升的一种专业性的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统帅,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转贴于 教师专业化昭示着承担培养人职责的教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要求比其他职业要高得多,因而加强教师道德建设该不容缓。 3 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

针对我国目前教师道德规范中存在的缺陷,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在承认教师道德专业性的前提下开展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定工作。新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伦理基础、能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师德规范的内涵也应不断丰富,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内容,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等。

3.2 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

教师专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应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很多,以教师教育的阶段为线索可划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那么,师德教育也应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系统在师德培育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职前教师教育环节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既没有具体的师德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的教师一章里有所涉及,教师资格证书虽然有一些模糊的规定,但是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时候并无实质上落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职后教育中,我们要么根本没有师德教育环节,要么有师德教育内容,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采取“一锅煮”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成效。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教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3.2.1增强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师德教育

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师德教育是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基础。在职前教育阶段也要重视师德教育。首先,必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确立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观,增设师德修养课,使学生通过专业道德课程的学习,理解专业道德对其今后专业生活以及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原则、规范及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把师德教育融合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专业道德行为并体验专业道德情感。

3.2.2重视在职训练,把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

新教师入职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道德的养成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新教师接受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应该充分利用这次培训机会,专门对新教师进行专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强调师德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最基本的师德规范。还有,建议把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制度化,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恰当的场景,使宣誓者通过庄严的仪式激发起内在的需要,提醒教师记住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义务,让教师尽早把责任意识融入专业工作中。

职后教育是师德向高水平发展的阶段,学校要经常开展师德师能教育。师德学习应纳入教师的业务学习范畴,定期进行,要注意通过学习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引导教师经常进行反思,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养成教师的专业自律。

教师专业道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日常专业实践。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实践中,专业实践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许多优良品质是在专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品质。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现象与道德问题,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究竟怎么做,在专业实践中能不能主动按照师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都与教师本人的实践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师德教育要与教师的日常实践相结合,通过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冲突的认识、理解来提高师德修养与能力。

3.3 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

过去对于教师专业技术的评价一般都比较细致,而对于教师道德的评价往往比较粗放,很难有说服力,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制定一套与师德规范体系相适应的、能够真正促使主体道德成长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师德建设

教师专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和职业工作关系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德是师魂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执教之本,是教育绩效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响应以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号召,教师道德建设也必须要加强。

一、我国传统教师道德的现状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德的传统,对教师道德建设相当重视,因而在我国传统的教师道德及其规范中,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在激发和指导教师的行为修养上发挥过很好的作用,大多数教师自觉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规范教学行为,做到为人师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专业整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道德及其规范中凸显出诸多不足,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也时有发生。

(一)教师道德的专业性不明显,结构单薄

我国并不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都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专业道德”的特征。具有普遍含义的职业道德规范只能约束教师的行为,没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上提出相应的要求,从而无法引发教师自身内在的自觉自律精神。如果我们仍然这样去界定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继续停滞在一般性行业道德的非专业水平上,很难体现教师道德的专业特性。同时,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随意性很大,不全面,结构单薄。仅仅是随意的几句空泛的表层语句,既不像教师专业技术的规范那样细致,具有能反映教师职业本性、具有充足的专业理论依据、清晰的逻辑体系;也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开发出与教师技术行为对应的可以让教师在具体的专业技术操作和应用中就能具体感悟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力量。

(二)个别教师的道德失范行为影响恶劣

教师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1)不能公正对待学生。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但是有的教师偏袒学习好的学生,瞧不起学习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即使做了好事,有了优点,也得不到承认和重视。(2)依法执教观念淡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使用语言暴力,给学生造成心灵创伤。(4)消极怠岗。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根本没有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教学中,厌岗怠业,不思进取。

二、教师专业化趋势对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运动肇始于17世纪末专门教师培训机构的产生,但是早期的教师培训学校学徒制或者经验型的教师培训实际上是职业训练而非专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等问题就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实现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包括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道德等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教师获得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与教师教育活动紧密相联的,是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表现并提升的一种专业性的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统帅,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教师专业化昭示着承担培养人职责的教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

针对我国目前教师道德规范中存在的缺陷,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在承认教师道德专业性的前提下开展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定工作。新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伦理基础、能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师德规范的内涵也应不断丰富,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内容,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等。

(二)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

1.增强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师德教育

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师德教育是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基础。在职前教育阶段也要重视师德教育。首先,必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确立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观,增设师德修养课,使学生通过专业道德课程的学习,理解专业道德对其今后专业生活以及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原则、规范及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把师德教育融合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专业道德行为并体验专业道德情感。

2.重视在职训练,把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

新教师入职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道德的养成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新教师接受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应该充分利用这次培训机会,专门对新教师进行专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强调师德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最基本的师德规范。还有,建议把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制度化,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恰当的场景,使宣誓者通过庄严的仪式激发起内在的需要,提醒教师记住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义务,让教师尽早把责任意识融入专业工作中。

职后教育是师德向高水平发展的阶段,学校要经常开展师德师能教育。师德学习应纳入教师的业务学习范畴,定期进行,要注意通过学习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引导教师经常进行反思,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养成教师的专业自律。

(三)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要求

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教师合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对课改新型理念进行有效探讨,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各个学科教师也应当注意配合力度,将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关注重点;教师还要着力对教师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其在互动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能否理解教育改革理念是决定教育改革是否能够实行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程改革理念贯穿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还应加大与其他教师之间探讨、交流的频率,在课程改革核心问题、教学目标中形成工程。一些情况下,课程改革理念或多或少都会与教师日常行为习惯产生一些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增多,其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甚至一些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强烈的异常感,此时如若没有外界因素及时给予知识,那么很容易导致改革流于形式。因此,在校园教学中营造一种教师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环境就显得极其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旧问题也在不断显现,因此教师更要在不断合作学习中找寻最佳解决方案。虽然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师教授学科各不相同,但是在整体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观念等方面,各个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联系。所以,为了更好地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即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开展合作方式。除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合作也是决定新课改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将生活与教学进行有效联系、培养学生探究、动手能力。这对于师生关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单一讲授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发展更具主动性、自主性

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个人能力、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的符合当前课程发展趋势,教师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更新、优化自身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师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应抓准专业发展机遇,不能仅仅依靠定期培训。由于新课改力度较大,所以教师本人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对于教师而言,正是一个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机会。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教学方式,将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总的来说,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即使建立自主发展意识,在实践中思考、学习,进而更好的满足新课改的实际要求。教师自主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在外界压力环境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明确自身学习内容,并且有一定达成目标的个人能力。但是,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自主发展并非易事。教师日常工作压力本就繁重,再加上外界多种因素,使得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此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对教师本人进行适当的外部干预。由于教师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但是由于日常工作繁多很少有时间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在学校为教师创设适合教师自主发展的工作环境。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给予教师充分的个人选择空间。每个教师都其自身特有的教学模式与思维习惯,所以自身的发展路径也都各不相同,不管是自身教学还是个人发展都需要自主空间。教师专业发展虽然离不开行政的引导,但是如若行政力量过强,极易导致教师出现等级化、功利化行为,进而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其次,在对教师进行整体评价过程中,不能以某一固定指标为评判标准。在本次改革中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明确要求:教师在自身教学行为分析中,应当以自身评价为主,校长、学生评价为辅,从各个渠道获取不同信息,进而有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在传统评价中过于看中学生个人成绩,此种评价方式势必会对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最后,真正切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依靠充分的自主发展时间。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除了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其他多种形式的任务,为期增添了额外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教师工作自主性。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就教师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进而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自由选择时间。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5篇

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职业争取成为专业的过程。为此,教师专业化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的两个方向是专业教育的重建与教师作用的改变。专业化的核心因素是正规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自。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 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 是“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名词所要表达的核心理念之一。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美国学者佩里认为,“就其中性意义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比“教师是学习者”这个观念更具有积极意义的乃是“教师即研究者”这个观念。“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观念把教师视为积极的研究者,强调教师自发的学习和研究,而不是把教师视为“被发展”或“有待补救”的个体,被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概念之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重要构成要素。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是一个教育合作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长沟通与协作。其中,在今天的强调共同设计课程、协同合作实施教学的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之间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处于整个教学专业的最基层,独立自主地处理其教学的事务,很少人能过问其行事的方式,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干涉。然而,这种“自主”的代价就是不可避免的孤立性。一般中小学建筑所呈现的“蜂巢式的结构”再加上像“装鸡蛋的条板箱”似的教室,更助长了教师长期处于孤立的情景。久而久之,这种孤立的状态成为习惯,甚至成为理所当然,即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与“互不干涉”为特征的学校文化:既不愿意观察别人的教学,也不愿意被别人观察;不愿意影响别人,也不愿意被别人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也要与学生合作,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应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教师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更在于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真实和必要的条件。理想的教育是: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的自主性

以往的许多教师教育课程与模式虽然名义上是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但他们总是居高临下,其性质往往带有“补救缺陷”和强行灌输的意味。由于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外在于教师的,教师发展的需要也是外在于教师的。因此,培训也是统一的和强制性的。这实际上是忽视了教师发展的个体性、内在性和主动性,缺乏对教师个体生命的人性关怀。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强调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关照个体内在性时,就会考虑教师内在的需求与愿望,去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从而使教师发展成为自觉的、主动的行为,而不是采取了强制方式,教师不再被视为需要改造的对象和有缺陷的存在及教育的工具。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从工具主义的教师观转向了人本主义的教师观,把教师从被改造的对象提升到了发展主体的地位。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育改革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一切教育努力最终赖以成功的正是教师的个人品质和性格、他的学历和专业能力。”

这就对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提出了要求。不仅如此,教师的专业化由过去集中在教师地位和权利的改善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教师教学实践、教学品质的改善,实际上也是对教师专业结构,特别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强调与重视,因为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改善,教学品质的提升最终依赖于教师专业结构的不断完善,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的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即回答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哪些发面在发展”的问题。

教师专业结构包括四个方面:

(一)专业理念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既为专业理念,为教师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如果一个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未来社会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么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就将重于知识的学习而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习惯于把课程看作是基于一定的学科领域,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意图的一个过程。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历,因此课程具有多种模式,它既可以是阶段性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模式,即便如此,也开始强调学生自己从学习中获得体会构成经历;也可以是一种“登山型”的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

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健康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也是深层次的发展维度。

(二)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应具有基础能力(智力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教师还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三)专业态度与动机

美国学者凯尔卡特曼通过“专业自我”这一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

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景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向(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自我尊重(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做出的个人评价);工作动机(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工作满意度(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任务知觉(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未来前景(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四)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基础由七种类别的知识构成:

(1)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2)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3)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所教的“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4)教学内容知识,指对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5)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6)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从班组或课堂的情况、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到社区和文化的特征;(7)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综上内容都包含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系统之内,它们或者会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我国教师专业化现状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程度尚有不少差距。

首先,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6篇

职业教育坚持两个导向: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即职教发展面向经济增长方式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面向广大民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二是以就业为导向。即专业设置面向就业岗位、学校工作为了学生就业、教学内容适应就业需要。

【关键词】教学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

现代电子企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这些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处理偶然事件的能力、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有的岗位不一定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需要更多的是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需要的是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我们面临的学生群体,由以前的选择录取已经变为来者不拒,年龄结构也由14——16岁变为14——30岁,我们的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的变化呢?

一、职业价值的信念认同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离不开教育,教育可以说是人类自我超越的基础和关键,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教师对于其职业价值的信念认同是其素质结构的基础。教师的职业价值特性决定了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而绝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现代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境遇比较尴尬:我们面临的学生群体,是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比较差的被重点学校淘汰的学生,此外,还有大批在社会上有若干年不同经历多年没有摸过书本的成年人,其教育管理的难度更大。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

二、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能够紧跟时展步伐的根本保障,它包括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自身学习观念的更新。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具有服务学生的思想,而且必须具有服务学生多种需求的能力。作为电子专业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头脑里,深深地装着前几十年遗留下来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导的教材体系和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我们关注学生课本知识的多,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少;关注学生专业技术的训练多,关注学生情感调节的少…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我们首先解决教育观念的问题。

三、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而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分析能力。电子专业教师必须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电子技术对工农业生产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必须加强学习,了解电子技术的前沿发展及其应用。作为专业教师,我们必须深入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了解产品的现代加工工艺流程和销售技巧,了解日用电子产品的市场行情、品牌价值,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作为电子专业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行业技术规范。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加上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经历的失败与挫折比经历的成功多,父母教育失败比成功多,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非观、人生观、学习观、劳动观、纪律观、道德观等等,都不同程度发生畸变。作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多、交流机会多,应该具有一定的营销知识和技巧,在学生中销售自己的形象、人格、观念,为学生的发展导向。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引进一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促使学生好职业准备。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一些有关学生的知识,就能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映。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管理、驾御课堂的能力尤其重要,只有将学生管好,才可能将学生教育好。

四、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固然对教学水平及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经验三者之间不再是一条链形关系。目前,我们面临的学生群体,其文化知识、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比较差,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学生需求。如何驾御好教材与课堂,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激情,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于教学的监控能力等。教师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专业教师还要有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训练的有机融合有比较深的体会,坚持实训开路兴趣入门的策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还要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精神,使其站在电子技术、文化发展的前沿,避免思想陈旧、知识老化、技术落后现象的出现;同时,电子专业教师还要有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融进学科新成果、新信息。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7篇

一、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学现状变革的必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及学情的不断变化,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不断推广,改革创新就成为当代教育主题词。虽然我们看到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倾注了心血加以研究和实践,新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显现,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也需要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地过程。除了不断转变陈旧观念外,我们语文教师还要终身学习,加强个人专业成长的愿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和学生一样学会新思想、新东西,通过自我学科素养的提高,激活学生的学力,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状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能力和水平。

作为中学教师,面向未成年的学生,我们还担负着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教育的特殊使命。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最佳途径。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跟学生接触得较多,与学生的距离较近,所以首先要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其次,要关爱成长中的学生,以父母之情、兄弟姐妹之谊深入学生,走进他们的心房。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娱乐,一起谈心,也可以通过作文、日记等语文常用工具多渠道去了解学生,修正自我。通过学生的反映也映照自己,反省自己,寻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进。当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教育是团队合作的事业,我们还要注意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与同事相处时,要真心相待,精诚团结,共同成长。

二、创新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学生为本;意义;师德要求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提升教师素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二一二年二月十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专业标准》突出了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教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

1、“以人为本”的涵义

以人为本:一般来说,“以人为本"就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把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切实保障其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发展人;“以人为本”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亮点,是《纲要》贯穿始终的根本思想,是德育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本质需要为本,即以人的尊严、自由、幸福、发展为本。从这一根本要求出发,《纲要》提出了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2、“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教育是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劳动的产品也是学生。可以说,教师的劳动是与学生相互作用,并伴随其整个过程。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表现为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根本所在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就是要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简言之,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作为最终目的,以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以人为本也体现了社会的真正进步。

“以人为本”对教师面对的学生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是学生,时刻体现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简言之,“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基本价值之所在。强调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的需要,以学生个人的和谐、完善发展为教育和管理之根本。

在“以人为本”视域下,创造人的价值与意义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引导学生做人、开掘生命潜能,培育学生身心,养成学生人格,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单就学生方面而言,“学生为本”就赋予了新的内涵。“学生为本”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首要基本理念,“学生为本”也是教师专业的主要特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全面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特征。

3、“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是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质上的规定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在量上的要求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发展;终极目标是要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必要条件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社会要求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总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为本”师德要求的意义

唱响教育之歌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师德要求,体现了新时代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本质要求。践行“学生为本”视域下的师德要求,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体现了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

1、“学生为本”的师德观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职业价值实现的基础,是教师职业幸福及尊严和欢乐之源。“学生为本”的师德观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培育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追求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能最大限度地唤醒、激发教师发展潜能,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2、“学生为本”的师德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是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更新知识、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需要具备体现时展的高尚师德,“学生为本”的师德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上的重要保证。

3、“学生为本”的师德要求,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

众所周知,人才是所有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教育是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方式来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师是通过系列教育活动,把下一代培养成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一代。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师的职业内容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手段是人格和行为具有的榜样示范。“学生为本”的师德要求,恰恰体现了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

三、“学生为本”师德观的内容

“学生为本”是新时代师德本质精神的集中体现,“学生为本”师德观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促进学生发展。”[3]

“学生为本”师德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和关爱学生

学生是有主观意识和人格尊严的学习主体,“受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受关爱”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尊重学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包容其不足,褒扬其长处,尊重其个体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感、有德行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与探索者,就要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帮助其成为知识的执着追求者,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建立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场所,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关系在某一方面来讲其实就是对话交往关系,当然,对话的前提是相互平等,教师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必须调整角色,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努力使课堂成为充满智慧的地方,成为师生共同追求、一起发现和分享真理的地方。

四、“学生为本”的师德观对教师的要求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本。新课程为教师开辟了新的课堂专业生活,教师要全面科学地对学生实行新的关注: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关爱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与发展;尊重、理解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和价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1、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其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激发者、辅导者,教师要向学生传播知识,并身体力行,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努力做学生心理健康、品德优良的促进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二,教师应是教育教学中孜孜以求的研究者、探索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以研究者的心态、探索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推广应用。

其三,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要求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既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其四,教师还应是大学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由学校人拓展为“学区”人,角色开放,主动适应教师、家长、学生联谊、教育资源联享、学校特色联创、活动载体联动和优质品牌联强等方面的优化整合,利用大学区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2、适应形势,转变行为

其一,在对待学生上,教师要尊重、赞赏学生,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特别是要尊重学习有具体困难的学生,暂时还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不吝啬自己的微笑,适时赞赏学生:赞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努力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表现出的淳朴善意。

其二,在对待教学上帮助、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阶段得失,确立适度目标;帮助学生选择自身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适度评价,并逐步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能,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其三,在选择教学活动上商议、共享。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特点,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基于学生发展的思想特点、心理需求和生理特征,商议确定并实施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乐意与学生一起,探寻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共同分享教育教学活动成果。

【注 释】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1.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9篇

能养成为目的的创造性教育。因此,教师“丰富的知识含量”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如何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育功能的实现,即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机化”,成为了推动高教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一、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要素

教师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即教师所教科目的内容及其组织。也就是学科知识及其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条件性知识涉及教师 “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的问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由三部分组成: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和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应用化的知识体系。现代教育中实践性知识不再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或是将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科研实践及社会实践能力也不再只是考察教师的一个标准,而其本身就是教学活动和内容的一部分,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背景知识不同于以往研究成果中提到的文化性知识。背景性知识提供了教师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知识管道。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本身的确定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动态性的,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氛围,其结构要素的内涵是不断的变化的,但如何使之不断变化丰富的内涵发挥最大的、整体的、稳定的结构性能――即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结构内涵研究,是面对教师知识结构组成要素研究以臻完善的情况下,而更有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研究工作。

二、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结构内涵

1.“教师知识结构有机化模型”的建立

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知识层面――基础层、辅助层、中心层和实践层。知识要素就是根据层次结构进行固化建构,以形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组成内涵不同。教师有机化的知识结构就是将知识要素进行结构性整合,其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见表1)。

2.“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相互作用论”

教师在长期的学习、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基础层的背景知识,它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随时从其中汲取信息丰富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促进知识的实践化。

辅助层的条件性知识是保障及优化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论的知识,同时也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方向。

中心层的本体性知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理论依据,是背景知识、条件性知识实现知识再生产过程的根本渠道。

实践层知识是对所有知识的效验与转化,也是实现智能的传递与再生产,并将产生的新知识补充入其他三个层面的过程。

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机化是知识层次间要素循环更新,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形成的一个线形增长,部分反馈,平面丰富的运动结构整体。以此实现学生智能结构的固化、优化,实现教、学双方智能的双向发展与流动。

三、构建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

1.正本清源,群策群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有机化不但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而是教育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都应当充分重视的问题。教育决策部门应当进行相应的研究,建立量化的培养和测评机制;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注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知识结构有机化的监察和培养;促使教师主动的合理化整合知识结构,实现自身素质的均衡、有机的发展。

2.多管齐下,师生互动

教师良好的授课也不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测评成绩,而是要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所以教师在课堂之外,应当在积极主动建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有机化整合,使自身的智能系统能够发挥整体性的教育功能。

教师应当注重他学科的知识积累,就是要在丰富本体性知识(即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之上,也要丰富背景知识,并且升华条件性知识。只有良好的背景知识才能使本体性知识有更好和更加合理的优化空间,同时借助条件性知识(即教育专业知识)发挥良好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同要素的各自丰富为其整体性的丰富和整合提供了依据和动力。

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中不断的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就是发挥其知识结构的教育功能,其本身就是知识加工和有机化的过程。所以优质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促进教师知识结构有机化的根本途径。

3.注重应用,不断创新

教育是传递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知识不断的提炼升华,在知识的浓缩中灵感的不断碰撞又产生新的知识,所以教育不但是知识的组合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过程。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创造是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或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是人类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的最高级社会活动。因此创造是知识体系有机化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知识结构进一步整合的必要途径。

因此高等教师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其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无论从教育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都应当清楚的认识到,高校虽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但是教育才是学校的首要职责,所以教育决策部门和校方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进行正确合理的鼓励和引导,切不可本末倒置,顾此失彼。

4.合理测评,优化考核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0篇

论文摘 要:现结合旅游学的特点及旅游业的需求,就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操作技能、主动创新的意识、专业化的形象意识、自觉的表率意识。

旅游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有其自身特点,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和笔者的教学经验,浅析中等职业旅游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旅游专业教师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旅游专业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关注专业最新动态,做一名“专家”;又要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不断学习,做一名“杂家”。

以《导游基础》这门课为例,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到史前,近到21世纪,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建筑园林等等,五花八门,涉猎极广。如何把这些内容杂、专业性强,有一些甚至是艰涩、枯燥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并产生兴趣,是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一个考验,这就要求教师有“庞杂”的知识积累,巧妙联系,融会贯通,把这些知识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中来。

旅游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博闻广记,触类旁通,注重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由“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适应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

二、旅游专业教师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旅游行业输送合格的一线服务人员,因此,技能实训课(以下简称实训课)在中等旅游专业教学中占的分量很重。能否上好实训课,是衡量中等旅游专业教师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标准。

上好实训课不仅要求教师有流利的讲授,更要求教师有正确的示范,这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

必须能做到,在规定时间内,动作规范,娴熟、自如地完成操作示范。这是上好一节实训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赢得学生尊重的资本。此外,教师进行实训课教学时,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针对性的指导能力。教师不仅要能“做”,还要会“看”,要能一眼看出学生的毛病,并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敏锐的观察力和针对性的指导能力,一方面来源于课下的勤学苦练。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积累经验,对每次课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多作总结和记录,提高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力。

三、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主动创新的意识

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循环往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具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仅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更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以旅游专业中的管理类课程为例,中职学生对这类课程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如果只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果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等方法,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课程,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特点,选择和创新性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旅游专业教师要具备专业化的形象意识

专业化形象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具有本专业特点的形状与姿势。这些主要是由一个人的仪表和仪态展现的,是个人修养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仪表仪态有着严格的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应该率先遵从这些要求,而这些要求要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对教师仪表仪态的要求。旅游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着装的规范、仪容的卫生、仪态的端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风度仪表对于学生具有示范性,优秀的旅游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化的形象意识,保持得体的仪表风度。

五、旅游专业教师的自觉表率意识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的观念,让学生懂得,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旅游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要求学生之前,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自觉的表率意识,将礼貌的“五声十字”融入自己的语言中,将文明举止融入自己的教态中,把“得理也要让人”融入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中,将最具亲和力的微笑融入自己的表情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做到教育无小节,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教师的表率作用将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作为公认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从业者。作为培养旅游业后备人才的中坚力量,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方兴未艾、前途无量。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则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肩负起培养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美]Angie Michael.饭店职业形象.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1篇

论文摘 要:现结合旅游学的特点及旅游业的需求,就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操作技能、主动创新的意识、专业化的形象意识、自觉的表率意识。

旅游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有其自身特点,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和笔者的教学经验,浅析中等职业旅游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旅游专业教师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旅游专业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关注专业最新动态,做一名“专家”;又要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不断学习,做一名“杂家”。

以《导游基础》这门课为例,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到史前,近到21世纪,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建筑园林等等,五花八门,涉猎极广。如何把这些内容杂、专业性强,有一些甚至是艰涩、枯燥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并产生兴趣,是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一个考验,这就要求教师有“庞杂”的知识积累,巧妙联系,融会贯通,把这些知识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中来。

旅游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博闻广记,触类旁通,注重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由“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适应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

二、旅游专业教师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旅游行业输送合格的一线服务人员,因此,技能实训课(以下简称实训课)在中等旅游专业教学中占的分量很重。能否上好实训课,是衡量中等旅游专业教师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标准。

上好实训课不仅要求教师有流利的讲授,更要求教师有正确的示范,这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

必须能做到,在规定时间内,动作规范,娴熟、自如地完成操作示范。这是上好一节实训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赢得学生尊重的资本。此外,教师进行实训课教学时,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针对性的指导能力。教师不仅要能“做”,还要会“看”,要能一眼看出学生的毛病,并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敏锐的观察力和针对性的指导能力,一方面来源于课下的勤学苦练。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积累经验,对每次课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多作总结和记录,提高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力。

三、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主动创新的意识

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循环往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具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仅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更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以旅游专业中的管理类课程为例,中职学生对这类课程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如果只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果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等方法,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课程,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特点,选择和创新性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旅游专业教师要具备专业化的形象意识

专业化形象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具有本专业特点的形状与姿势。这些主要是由一个人的仪表和仪态展现的,是个人修养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仪表仪态有着严格的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应该率先遵从这些要求,而这些要求要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对教师仪表仪态的要求。旅游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着装的规范、仪容的卫生、仪态的端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风度仪表对于学生具有示范性,优秀的旅游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化的形象意识,保持得体的仪表风度。

五、旅游专业教师的自觉表率意识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的观念,让学生懂得,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旅游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要求学生之前,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自觉的表率意识,将礼貌的“五声十字”融入自己的语言中,将文明举止融入自己的教态中,把“得理也要让人”融入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中,将最具亲和力的微笑融入自己的表情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做到教育无小节,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教师的表率作用将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作为公认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从业者。作为培养旅游业后备人才的中坚力量,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方兴未艾、前途无量。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则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肩负起培养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美]angie michael.饭店职业形象.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 高中地理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5

目前,高考制度仍然被认为是新课程改革不能取得完全成功的罪魁祸首。然而由于历史、国情等原因,高考被认为是现阶段最公平的选拔人才手段。面对高考制度改革,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朝着哪个方向更新,值得我们的热切关注。

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内涵解析

笔者根据改革意见,归纳出以下几点:一是按照“两依据一参考”原则录取。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和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综合录取。二是文理不分科。即学生可以依据兴趣和高校的专业限定要求从六门中选择其中三门计入高考总成绩。三是学业水平测试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学生选择的三门科目以等级赋分制计入高考成绩。四是取消本科录取批次。其他的变化还包括增加西部省份、人口大省等的录取比例、增加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录取比例、等在内的十多项新政策。

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述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谊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

2.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的因素包括学者意识、内生需求等。例如教师的反思能力、职业认同感、成就动机等外部因素包括专业培训和外部环境。例如,培训、高考制度、新课程改革、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等都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3.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分为自身和外界的策略。具体来说,从教师自身方面来看,一是应该加强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二是树立榜样,发挥教师激励作用。从外部因素来看,一是学校应该完善教师的培训,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二是学校应该尊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高中地理教师制度建设等。

三、新高考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高考制度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界因素,通过影响内部因素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面对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现总结如下:

1.“不分文理科”对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不分文理科”要求打破原有的班级组织形式,按照学生“六选三”的选择重新组班。对于学生数量教师数量相对较少的学校,必然面临“走班制”的要求。走班后,学生的出勤、纪律、作业等难以管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增加对班级管理方面的学习。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将面临着学生选择科目、老师的巨大压力,选择地理科目的学生较少,教师必须审视自身,提高课堂效率和魅力,提高地理科目的选择率。学校还应该加强高中地理教师其他科目或选修科目的培训和学习,以适应高考带来的新变化。

2.“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原则对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新高考改革后,地理以等级赋分的方法计入高考成绩。这种方式会使教师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下降,加之对学业水平测试的有效性抱有怀疑态度,使得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认同度、专业热情等下降,这样就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等有关教育部门应该完善学业水平测试,提高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专业素养。再者,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特长表现情况、选修课程情况、等方面对考生提出要求。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提高开设选修课程、组织有关地理或者综合科目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例如浙江镇海中学的吴麟老师开设的“世界各国地理”的知识拓展课等。教师必须加强自我锤炼,拓展专业能力。

3.其他高考改革方案对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改革方案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的录取比例,这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应更新升学观念,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注重应用型课程的开发。再者,不分本科批次的录取原则,相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地理教师可以有时间、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师本资源的开发以及学生特长的培养。而地理以等级赋分造成的提分困难的形势,造成部分学生地理学习热情下降,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感染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后,由于学考的时间和次数的规定,造成地理教师不同时段的工作量失衡。要求高中地理教师提高抗压力能力,学校要做好教师闲散时段的教学活动规划等。

综上所述,面对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教育等有关部门应该提前加强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行培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保证高考制度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杨帆、黄汉军.1977-2008年我国地理高考改革综述[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2).

3、王晓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3篇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也开始普遍使用这一方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多种,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它首先需要采用一定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由教师给出一定的话题,学生通过查找课外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定的见解,先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意见的阐发和磋商,通过比较、分析和整合,形成一致的或若干不同的意见,并在小组之间进一步交流。

小组讨论事先往往由教师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讨论受阻或者偏离主题的情况下,教师通过提供信息、进行思路点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进行适当的引导,使讨论得以继续和深化。教师还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使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公平的发言机会。学生作为参与者,是事实上的活动主体,小组讨论结果的呈现是全组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小组一旦确定,成员之间要进行密切的分工与合作,以便有效地完成任务。

从讨论的过程和目来看,小组讨论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发展思维和交往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单方面地发出信息、学生一方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参与来完成,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进行了理智的投入。同时,教师的“一言堂”,也使得学生在主要的生活场所――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大大减少。课堂讨论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机会,意见的形成、提炼和分享,需要运用复杂的思维活动,同时小组内的任务分工,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聆听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有的放矢地将讨论不断引向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和挑战,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2.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学。小组讨论方式下的学习,在讨论之前,从解读话题,到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分析、整合资料,再到形成观点,都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始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如何理解主题?如何查找正确、全面的资料?如何分析、整合资料?如何提炼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也有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探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一些灵感和顿悟往往在交流过程中的互相启发下形成。因此,作为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合作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对多”的形式,加之课堂时间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拥有与教师“一对一”互动的机会,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微乎其微。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打破了这种格局,为学生创造了在小组合作中互动学习的机会。

4.养关怀的精神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讨论的前期准备及讨论的过程要进行任务的分工,如对话题不同部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讨论过程中的记录、PPT的制作等。讨论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最终的意见,也是在综合小组全体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一种民主、平等、公平的精神。在进行意见交流的过程中,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意见、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互相尊重的精神渗透其中。

正因为小组讨论的方式有诸多的益处,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如一部分同学活跃一部分同学漠然、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甚微,甚至课堂局面失控。要发挥一种好的方法的优势,往往还要以恰当的方式来使用。对于教师而言,要合理地驾驭一种教学方法,必然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

二、小组讨论方式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重要方面。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育知识,以及学科教育知识、课程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的哲学、心理和历史知识;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管理、研究能力;专业情意,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信念、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

(一)教师知识方面

1.讨论发生的心理机制

小组讨论是一个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整合自身经验,向同学表达自己看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和碰撞,最终调整原先不合理的看法,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按照皮亚杰认知理论中的四个关键词――“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理解,学生在进行讨论时,往往是通过 “同化”或“顺应”的方式,调整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以达到新的“平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本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较清晰的认识,针对学生在完成这一心理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如概念的混淆、理解的表面化等,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正确、系统和完善,并进行适当拓展。

2.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

讨论的心理机制表明,讨论本身是一种较高级的教学策略。因此,讨论方式的运用要受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11~15岁),即处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此时儿童的认知趋于成熟,逐渐摆脱了具体实际经验的支柱,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1]处于这一阶段及以后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某些话题进行有意义和有效的探讨。

3.学科内容和跨学科知识

对于教师而言,关于教学内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教学目标的清晰认识是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对与所授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有适当的了解。讨论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意见交流对知识的理解深入化和条理化。讨论比较理想的形式是逐渐演变为辩论,不同的小组之间围绕主题有理有据地为自己的观点作合理的辩护。因此,讨论不同于预设性较强的讲授,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师需要有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较广泛的知识基础和理论视野,才可能给学生以合理、有效的指导。

总之,教师需对讨论本身、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较宽厚的知识准备,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有效地实现学生学科知识、思维能力、高尚情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能力方面

在教师设计课堂讨论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研究”能力,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身心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符合教学目的、学生实际和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保持一种敏感性,善于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能及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悟、困惑和随时迸发的灵感。在实际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两个方面。

1.提出“趣”而扣题的讨论话题

小组讨论通常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加以应用,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话题的选择既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这类话题往往来源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话题。

2.营造“活”而有序的讨论氛围

活跃的讨论气氛是讨论得以开展和充分进行的必要条件。此处的“活”是指学生思维的活,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非表面的气氛的活跃。气氛能否活跃起来与话题的适切性和趣味性关系密切,同时与教师是否以一种讨论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有较大的关联。

3.运用“少”而精辟的指导语言

课堂讨论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教师的点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小组内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部分小组的参与指点;二是小组之间轮流进行意见汇报时,教师所进行的点拨和拓展。教师的点评应当既是对各小组意见的总结,又对小组间的不同意见作以比较,重在启发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情意方面

真正的课堂讨论是将课堂主体的地位完全地赋予学生,教师提供适时的帮助和给予适当的指导。如果讨论只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的重复书本内容或者不加限制地随意发挥,那么这样的课堂讨论只是流于讨论的形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碰撞。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足够重视讨论本身的作用并进行精心的准备;其次,教师能够对学生抱以期望并关注学生取得的实质进步。

1.关注学生能力和道德的发展

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交往能力,在积极地自主思考和意见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进行实际运用。讨论的过程遵循公平、平等的原则,培养倾听别人、与人合作的精神。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并在课堂实践的指导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

2.对每一位学生抱以较高的期待

课堂讨论是将课堂中的主动权赋予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一种体现。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能够放低自己的姿态,摒除内心“学困生”“学优生”的偏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能将其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而不是流于形式地等待讨论结束,将事先预设好的结论不加修改地加以复述。对于讨论中出现的思维混乱或词不达意、表述不清的地方,教师能够积极地进行指点,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思路、提炼自己的观点、规范自己的语言,将讨论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专业素质 新要求

据目前小学生语文教程来说,新课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前进,所以我们要以新的理念去看待小学语文教程,老师也要抛弃旧观念、旧思想,要以新时代的观念去对小学生进行教课,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接受,培育出新时代的三好学生。由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求一些高等师范院校改变对师范生的教育模式,对师范生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这不但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能增加小学语文教育者的素质修养,加强师资力量,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新要求的具体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要广泛、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在文学方面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新的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的教育观念是社会教育活动是否能被人们认知的关键,因为这不但能体现出社会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且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教学观念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要把它当做自己教学观念革新的基石,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新课程的需要,这对教学教育模式的现代化非常的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学观念下要有以下两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内容。

(1)从宏观的认知角度来说

从宏观教育的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初始,这决定这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景,关系到社会对教育的认可程度。所以,根据这样的观念,小学教师应该把儿童的智力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育儿童继承学习文化的方式,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儿童学习知识进行整体规划。

(2)从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来说

在语文教育认知这一方面上来说,“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中心思想,目前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是课程的革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关系到一个学生能学好其他知识的根基,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素养提升的关键。”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把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标准定为“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和对文化底蕴的理解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师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构建方面讲,教师的知识构建是相对单一的,这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师在任教当中只是固定于一门学科,这就对老师教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其内容十分的强大,若是教师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怎能对学生进行教课。例如,在课堂生学生提出了为何有民族文化这一说或是民族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关于语文的问题,实则又包含了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若教师的知识只局限于语文学科,那么教师就无法完好、准确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做到:第一,建立“全科型”教师教学结构,小学语文教师至少要拥有三门或三门以上的专业学科,熟练掌握其知识内容,从而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教学语文教师对教学上要有综合化的知识结构,这一方面是教师自身教学的需求,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很多学科知识来满足对语文教学上的需要,例如,在一个教学课堂上讲到《麻雀》这一文章,有学生对文中这样一句话产生了疑惑,“使得它飞下来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而不是情亲的力量呢”这时教师若是掌握多元化知识,就能做出很好的回答,但若只是有单一的语文知识,那就无从解答。还有一方面是小学教师在学习其他学科后对其理解的角度,所涉及的范围,对其看待的思想方式上是否有深刻的探讨,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有利于对学生的教学,才能把其他学科与语文教学恰当的融合在一起,只有小学教师的知识广泛了,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小学教师的文学素养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没有太多的培育,但新课程的改革就要求了必须着重提高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专业素养,而在过去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把语文课本上的只是单一的读一遍给学生,没有准确的掌握语文内容的整体和实践,这样使学生丧失了审美观念和文化的熏陶,这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例如,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课文时,只是让学生听一听,把课文上的生字写一写,能说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若学生把这几项掌握了就算是掌握了知识,那就只能说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任何作用,还需要在思想品德、思维活动、不断创新、体现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培育。小学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历史悠久的定义,小学教师承担着很大的任务,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小学教师在新课改革后必须满足新课改革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做到符合新课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5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地向前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取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几点问题,相应的提出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进一步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3.2

魍车男в镂慕萄е校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考虑,一直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正确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一直沿用落后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对语文的生字词、句子、文章等的灌输,并要求学生采取机械记忆的方式,对大量的内容进行背诵。长此以往,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并未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二)单一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辛苦地教学,学生则被动地听讲与记笔记,教学手段非常的单一,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的沉闷,既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又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至语文教学中,甚至部分学生对语文教学提不起热情,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如打游戏、看小说、睡觉等,不仅耽误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对他人听讲造成干扰。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维护自身权威的形象,缺乏与学生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讲完课堂内容后便直接离开课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此外,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疏远,学生因感到害怕而不敢积极地发言,整个语文教学课堂陷入至沉闷的氛围中,无法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全面的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学生在教授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更要重视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今后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改变一直以来以讲述为主的语文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至语文教学课堂中。

(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既要在学习上提供学生必要的帮助,又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此,教师应改变过于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讲故事、角色扮演、演话剧、朗诵等,让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除了课堂之内教师要密切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同样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通过共同参与打篮球、踢足球以及跳绳等活动,或者开展成语接龙与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三)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期,每天可以接受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大量信息,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同样如此。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将其落实于日常生活,不断地学习与丰富自己,满足新时期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局限于以往的通过书本、报纸等学习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获取知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并将最近的消息传递给班级同学。

(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简化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能够以声音、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直观的、形象的向学生呈现语文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重要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岗位中, 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又要涉猎其他专业方面知识,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应重视补充与拓展各方面的知识,涉猎如历史、地理、艺术以及哲学方面知识,满足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应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夏香花.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0):175-175.

[2]全昌雄,赵明香.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J].文学教育(中),2012,0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