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

地区经济一体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篇

2001,pp.4.)。目前,地区合作的理念意识——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一样十分流行。正确认识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原因、功能和趋势,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全面融入全球化过程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发展

地区一体化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现象。自19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一体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以货币同盟为主体的早期阶段

19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兴起。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处于这场革命的中心。1860年,以英、法签订“科布登条约”为标志,欧洲的贸易自由化达到高潮。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开始了地区一体化实践。

地区一体化起源于关税同盟。1834年,尚处于邦国同盟状态的德国出于经济统一和工业化的要求,建立了由18个邦国结成的德意志关税同盟。1852年它扩展到全部39个邦国。1857年,它与奥地利建立了德奥货币同盟,使用共同记帐单位——银马克,直到1866年因普奥战争而解体。

19世纪西欧地区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货币同盟。1865年,由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意大利4国建立了拉丁货币同盟,奥地利和希腊在1867年加入。1875年,挪威、瑞典和丹麦3国建立了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这两个货币联盟的共同特点是成员国协商安排货币制度,统一规定货币重量、名称、形式和流通汇兑方法。拉丁同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它1821年确立的金本位对法国等西欧大陆国家银本位及相互关系的冲击。拉丁同盟采取金银复本位,一方面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货币独立性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的稳定性。1878年后,拉丁同盟实行跛行金本位制度、依然坚持白银的法偿地位。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源于法国等实行复本位、而英国及德国实行金本位所产生的挤压,建立货币联盟是一种居中的选择;1885年后,联盟主要发行无黄金保证的纸币,并一直坚持到1914年。

20世纪初,由于西欧一体化的影响,1910年在非洲出现了由南非等4国建立的“南非关税同盟”。但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虽然两次大战之间也出现过区域化组织,加1922年成立的比卢经济同盟、20世纪30年代的奥斯陆集团等,但这些地区组织为时不久、也无实质性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中以共同市场为主要形式的全面兴起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化发展进入复兴和全国兴起的新阶段。在西欧,1948年,比、卢、荷3国根据1944年伦敦协定建立了关税同盟;1952年法国等6国创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等7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从1959年法国指导加蓬、刚果、乍得和中非共和国4国在巴黎建立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开始,兴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在非洲有:西非经济共同体(1959),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1959),东非共同体(1961),马格里布共同市场(1964),南非关税同盟(1969);在拉美有:中美洲共同市场(1959),加勒比共同体(1968),东加勒比共同体(1968),拉美一体化协会(1960),安第斯共同市场(1969);在亚太有:阿拉伯共同市场(1964),澳新自由贸易区(1966),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到20世纪7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成员中有80多个成员分别属于17个区域组织。

这个时期区域化的主要特点是:(1)地区合作除了关税同盟和货币合作外,还包括产业、科技、文化、社会、政治、安全方面的合作,经济共同体为主要形式。(2)大部分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了超国家性质的功能性机构,如地区合作基金、地区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3)地区组织已在全部大部分地区得到发展。虽然地区内有传统经济联系、政治经济状况相近或相同成员组成的区域组织仍是主流,但与战前相比,区域化的内容、组织和分布都有了很大变化。

地区一体化复兴和全面兴起的背景是: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自主发展与国家安全,既要参与美国主导的贸易和投资全球化,又担心外来控制和卷入国际争端。而西欧国家既担心经济上受美国控制,又担心美苏争霸危及欧洲安全以及内部冲突再起,欧洲联合被视为保证欧洲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在东西方关系中找到回旋余地、维护欧洲安全与稳定的重大战略。法国政治家莫内曾指出,“在当今世界上,就现代技术手段而言,与今天的美国和俄国以及明天的中国和印度相比,我们这些国家已变得太小了。欧洲各国人民统一于欧洲合众国是提高生活水平、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这是当代莫大的希望和运气”(注: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中文版,16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0世纪70代中期以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打击,区域化高潮开始回落。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开放化和多样化为特征的加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冷战由缓和到终结,以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开放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进入振兴和加速发展期。其主要表现是:(1)地区组织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合作,更多地关注社会、环境、和平与安全问题。(2)地区组织进一步扩大。例如,欧盟1995年扩大为15国,1997年开始筹备东扩、计划吸收中东欧国家。又如东盟,1984年吸收文莱,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吸收老挝与缅甸,1999年接纳柬埔寨,成为拥有10个成员国的“大东盟”。(3)新的地区组织大量崛起,如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南方共同市场(1991)、亚太经合组织(1989)、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中西亚经合组织(1985)、孟印斯泰经合组织(1997)、里海经合组织(1992)、独联体联盟(1993)、非洲经济共同体(1991)等,地区组织已遍布全球。(4)地区组织打破了原有单一类型的结构,形成了类型不同的国家合作共存、多种类型的地区组织并存的局面。目前许多地区组织中既包含了发达国家、又包含了发展中国家,既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相同的国家、也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国家。(5)地区组织向跨区域联合方向发展,地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如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的合作,亚欧会议开始的欧盟与东亚的合作,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所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地区主义就是指在全球化压力下,地区一体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地区涵义拓展、合作内容加深、范围延伸的新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显然是因为各国、各地区都希望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全球化发展引起的一系列挑战。连欧盟这个目前最成功的地区组织也一再强调,强大的、稳定的和开放的欧洲才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而这又必须以地区一体化发展为基础。

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表明,它与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区性国际关系、形成了全球国际关系体系,但地区一体化再度加强了地区关系。这种“回归”现象客观上要求合理的解释。

二、地区一体化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区域化原因的解释主要是经济一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区一体化建立地区统一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功能,是它兴起的基本原因。例如,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扩大内部贸易,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生产发展。大市场理论认为,共同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加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协议分工理论指出,国家间协凋解决地区分工和市场问题,可以实现成本长期递减,促进贸易和生产和谐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地区要素流动和国际收支均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指出,经济一体化就是废除阻碍经济运行的人为因素,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认为,由于民族国家经济难以直接走向单一世界经济,地区一体化在走向单一全球经济中起过渡作用(注: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文版,1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与此相应,国际政治学界提出了解释区域化发展机制的各种理论。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地区精英团体发起的功能性合作活动会创造出新功能活动的要求与环境——这种“溢出效应”不断扩大,推动一体化运动向前发展。交易主义理论认为,地区内人民间大量的交易、社会学习和“共同体心理”形成过程,是一体化运动的动力。国际机制理论认为,地区合作机制定义了博弈规范,这种机制保证着一体化发展。政府间至上主义认为,地区一体化加强了政府权力,政府不断推动着一体化发展(注:DimitrisN.Chryssochoou,MichaelJ.Tsiniszelis,TheoryandReformintheEuropean

Union,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9,pp.7~27.)。

经济一体化理论显然忽视了地区一体化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如果说地区一体化单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手段,那么,它不应与全球化并存发展,因为就资源的市场最优配置而论,它不及全球化;假定它是全球化的准备,全球化兴起它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地区一体化之所以在全球化中兴起和发展,根本问题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性质不同和对国家的影响不同。

我们知道,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自由配置、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状况和历史过程。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化,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全球资源促进增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效率和增长的来源,市场是分工的条件,通过市场竞争,各经济主体乃至各国明确自身优势,形成合理分工,资源充分利用,经济获得增长。但是,全球化既意味着市场由中心向延伸,更多国家参与增长过程,也意味着波动和冲击易在国家间蔓延。因为全球化一方面产生扩散效应既加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又产生极化效应即财富向中心集中、使中心更有力地支配和影响的趋势。至于这两种趋势何为主流,则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主导部门调整的相对速度,以及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因此在客观上出现中心与、与、中心与中心的竞争和博弈撞击过程。而且由于经济交汇使国家的功能受到限制,国家特别是国家很难控制安全和稳定问题,安全概念本身成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在内的综合安全概念,而不仅是领土完整、国家不受到外部军事威胁问题。早在19世纪全球化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宣称,全球化破坏了民族国家与国民的安全契约,国家不能维护国民和企业的利益,国民对国家失去信任与忠诚,从而使民族国家这一社会组织走向分化与终结(注:DanielDrezner,GlobalizersoftheWorld,Unite!TheWashingtonQuarterly,Winter1998,pp.209~223.)。这固然夸大了全球化冲击,确也指出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不利影响问题。

地区一体化是国家采取的回应对策。它并不反对市场化和全球化,但它倡导和坚持平等对话与协商原则,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包括政治、经济、贸易、货币、文化、科技、控制冲突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合作引导市场化发展。它在本质上是地区合作主义,或者说是合作引导下的市场化过程。这种合作特性使它具有应对全球化冲击,维护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功能。

第一,地区一体化坚持合作发展意识,摈弃极端利己主义意识,平等对话协商,求同存异,化解地区内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发展。

全球化不等于国家、个人和公司的同质化,个人、公司和民族的特性并不因市场界限的突破而消失,不同国家市场主体间的非同质竞争和利益冲突最终表现为国家间的竞争和政策冲突发生。地区内国家间的合作,既有利于缓和矛盾,也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继续发展。例如,地区内各国政府共同发起的经济技术活动,将直接推动各国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共同发展意识,形成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竞争,改善地区经济结构,避免结构趋同引起的过度竞争与冲突,这对地区经济发展、就业、劳动保护、环境污染控制、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基本商品稳定供应都有重大意义。此外,全球化过程中对重要资源的要求,会引发地区内各国在领土、疆域归属上的争端,地区对话、协商、合作,一方面可以消除误解、抑制冲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在合作开发、共同利用中逐步寻求解决途径。

第二,地区一体化形成经济活动的地区集中化,客观上减少对外部的依赖,造就一个区域大市场,有利于抗御外部经济冲击,维护地区经济安全。

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安全问题是经济安全。大规模的贸易流动和资本进出使一国市场很难容纳和承受,而冲击的后果是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收入和消费急剧下降、经济活动萎缩,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在内的国家综合安全遇到严峻挑战。地区大市场除了有利于资源配置、增强地区实力之外,由于它的规模和深度优于一国市场,有利于缓和外部冲击。货币冲击实际上是一个货币依赖问题,地区货币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金融大市场,也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结构的对称发展,削弱少数国家的金融霸权、抑制该国市场主体利用货币特权进行资本冲击的机会。贸易冲击也是不对称依存问题,经济发达、市场庞大的中心国家对外依存度比经济规模小的国家低,前者的贸易政策变化和经济波动往往是后者的贸易经济活动强烈张驰和紧密的重要原因;地区贸易合作既适应了小国或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又降低了对外部的依赖度及所产生的贸易冲击。当然,地区政策合作也意味着内部贸易、金融、货币和经济活动的协调性增强,减少了内部冲击的来源。

第三,地区一体化在国际体系中形成地区政治与经济力量,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国际政治安全。

全球化往往与少数中心国的霸权主义行为相联系。因为中心在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往往转化为政治军事优势、民族优越意识和霸权欲望,促使它打击新兴力量,与其他中心国争夺霸权。争夺霸权、维护霸权、霸权扩张是全球化中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展受到威胁的基本根源。地区一体化不以军事联盟而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一方面可以避免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经济中心,改变世界资源结构,削弱霸权主义的资源基础,使霸权争夺的斗争难以为继,从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地区合作加强了地区力量、提高了自身地位,在国际关系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比如,少数发达国家常以人权和环境的全球关联性为由,粗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受到严重挑战,唯有通过联合和地区合作才能应对。

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合作安全思想,即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单方面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自身安全,只有超出国家层次考虑安全,通过共同合作建立地区安全机制或全球安全机制才有可能保障综合安全。地区合作安全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均势思维。传统的均势理论认为,大国均势是国际稳定的机制。但历史证明,大国联盟抗衡常因双方加盟的国家数增加和资源增长而变得尖锐,最终导致均势稳定格局破裂和冲突发生。地区一体化是均势对抗博弈的“破坏者”。博弈论认为,第3博弈方的加入将改变原有两方的博弈,使博弈的目标和利益分布具有多元性、发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缓和博弈对抗。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多极博弈稳定的思想。从博弈论的观点看,地区一体化就是以多极博弈和合作博弈回应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和对抗博弈,使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在地区整体安全的基础之上。地区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基本意图就是使地区内各国联合应对共同的发展和安全挑战。

至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西方学者的看法显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以为主要机制有三:一是平等合作机制。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地区合作同现有全球性安全与发展机制相比(如联合国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更有效。根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由于成员多、利益分散,往往失去平等性而由核心集团所控制;有效的集体行动要求成员数足够少、以至一个成员退出便无集体利益可言。地区合作不仅成员少,而且各成员在地理、语言、文化上接近,具有传统经济联系和安全与发展利益共识;同时,地区组织内往往还由次区域集团和不同成员组成更集中的平等协商、民主决策结构,保证了合作行动的有效性,避免了利益分散、决策和行动为少数强国支配、集体合作沦为形式的状况,内在地推动着地区一体化发展。二是外在压力下的自动加速机制。对于已有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来说,不继续发展,就意味着丧失优势和利益;若一国退出,则意味着更难应付安全与稳定问题、并将被淘汰出全球大赛局。因此,不论地区一体化组织领导人和各成员方领导人如何更替,区域化总呈现自加速趋势。三是示范与战略反应机制。地区一体化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安全与稳定的功能,无疑会产生示范作用,促使那些未开展地区合作的国家仿效参与;而霸权国则进行战略反应,组织新的地区一体化和参与某些地区组织,以摆脱制约、重新获得优势和主导地位。反过来,这又将极大地刺激地区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化发展机制反映了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国家发展依托地区博弈发展的客观现实。

三、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区域化的安全与稳定功能并不掩饰它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问题,因为同全球市场相比,区域市场毕竟是次优的。偏重区内交换和竞争,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的“内向化”、对区域的依赖性和使区域联合向区域垄断转化的可能性,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同样,全球化冲击也不否定它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突出作用。区域化过度发展影响增长,全球化过快发展影响安全与稳定。因此,二者相互依存,各国总是根据本国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这也就决定了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上的并存性、同步性与高潮上的交替性。

毫无疑问,区域一体化将伴随全球化持续发展。由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冲击,未来一段时期地区一体化将加快发展。有几点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1.地区一体化组织加快发展,但不会取代国家

地区一体化组织是以国家(政府)的政策合作和权力让渡为基础的。国家参与地区一体化意味着地区间国家关系走向平等合作,地区安全和发展有了新的制衡机制,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战略发生了变化,但绝不意味着国家功能完全丧失。即使是那些具有集中调节功能的区域组织,它所涉及的范围、作用和效果也是有限的;即使是共同的利益与安全可以通过地区层次集中解决,各国不同的利益和安全问题也还需要国家发挥作用。只有当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民族意识消失,社会管理成为个人自律,国家才丧失它存在的价值。区域一体化不是走向全球大同的中间阶段,它是与全球化、与双边合作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是复合依赖的地区表现。

2.地区一体化中次区域组织将会获得更大发展

战后地区一体化发展中依然带有大国支配的影子,地区内大国的态度往往对一体化进程有重要影响。而大国在考虑地区共同利益时,又总是以本国利益和偏好为出发点的。一般而言,地区内的小国具有不断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倾向,因为它们在保证地区安全和利益上有更强烈的要求。它们既要依托地区内大国的实力和优势,又要在民主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样,便出现了大国经常在较少的议题上、小国经常在较多的议题上达成共识与合作的分歧。为了促进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内一些小国建立次区域组织、在更小的范围内率先行动,一方面促使大国行动,另一方面形成成功的示范,最终推动地区一体化向新的层次迈进。此外,随着一体化成员增加,利益分散,也需要次区域组织来承担核心作用,这种次区域组织或者由大国间的紧密合作来构成,或者由一些小国来组成,或者由大国与小国联合构成。次区域组织通过改变一体化合作的动力结构,可以加快合作进程,减少一体化的成本。在欧共体的发展过程中,法德轴心与荷比卢3国的次区域合作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地区一体化将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地区一体化作为一种顺应时展的新型国际关系机制,其特点是平等性、民主性和广泛的交流合作性。在它初创阶段和探索发展阶段,它可能只在某一个方面有一些突破,在出现问题时临时协商解决就足以支持其发展。但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成员的增加与合作的深化,地区一体化客观上要求经常性协商、民主化决策和全面性合作。因为,涉及到的外部和内部问题日益增多,为了避免对立,充分地表达意见,达成共识,作出正确的决策,客观上需要建立解决问题的规范化的程序、制度和机制;也需要建立相关机构,以便专门研究地区一体化问题,提出合作议题与建议,安排协商事宜并检查合作决议的实施和执行状况。地区一体化的最终权力在各成员方,但制度和机构则是权力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地区关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要求,必然导致地区合作采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形式。当然,对那些可能较多地介入成员方国内事务、涉及问题评价的制度应注意其适度性。

4.地区一体化将面对次区域军事联盟和让渡这两个最大挑战

区域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消除歧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如果其中掺杂次区域军事联盟或区内某些成员与区外国家军事联盟问题,那就有悖于地区一体化的本意,甚至会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影响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英美特殊关系对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就是例子。美、日军事同盟对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东亚一体化发展同样是不利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地区一体化组织涉及军事一体化都可能把区域化推回到传统的军事对抗的老路上去,使它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地区一体化发展面对的第二个挑战是让渡问题。让渡是地区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让渡又最为敏感,成功的可能性又最令人置疑。倘若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式和抗御全球化冲击的理论没有新的突破,让渡终将是一个需要逾越而又难以逾越的问题。

5.货币与金融、科技、文化和基础设施与环境合作将是合作的重点领域

随着贸易和金融日益开放,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冲击更加强烈,建立地区货币与金融合作与稳定机制十分必要。而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提高区域整体实力、抗御外部冲击和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也是各国最需要且最易合作的内容。要把区域一体化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使它具有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远大前景,将这些领域作为一体化合作的重点领域是必然的。地区一体化的重点将会逐渐发生转移,特别是那些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将不再走模仿前进的路线,而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合作创新。这样,地区一体化将会迎来它的成熟发展阶段。

四、中国在地区一体化中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认识有了显著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合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00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达成标志东亚金融合作开端的“货币合作协议”。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等6国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协商。2001年10月,APEC第13次部长级会议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又迈进了新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参与和推动大范围的地区一体化,积极推动近周边的次区域一体化合作,以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然而,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大幅度地实施经济和金融开放,也由于欧元流通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以及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加速推进,中国参与地区一体化的战略客观上应有所发展。

1.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合作应以保证经济稳定和安全为首要目标,积极推动建立一些深层次、规范化的合作稳定和安全机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APEC框架下,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了表达不走向封闭的理念,一直使用“开放的区域主义”这一术语。从背景上看,这首先是因为大多数APEC成员与APEC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联系,APEC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存在几个可作为核心或具有强凝聚力的次区域组织,因此,区域合作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适用基础,对区外非成员不会产生歧视作用,从而与WTO的多边合作规则保持一致,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产生助推作用。从实践上看,亚太经济合作承认差异,在进行经济政策协调、认同合作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单边自由化行动,不强求步调绝对一致,在不存在补偿机制条件下,这有利于各成员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和迈进,也表现出开放性。这样,开放的地区主义得到了广泛认同。

不过,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实质上是以各成员的经济发展为主旨的,而不以稳定发展和安全为目标。结果,APEC在应对全球化冲击方面严重残缺,不存在防范和稳定机制,以致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APEC东亚各成员经济予以严重打击。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作为APEC重要成员的美国实质上并不赞同最惠国待遇和单边行动。它认为有效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宜单边实施,也不应以最惠国待遇为基础,因为这会助长一些成员的“搭便车”行为,而推迟自己实施自由化的进程。这种目标和认识上的非全面性和非统一性客观上制约了APEC的发展。

为了巩固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合作,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走向全面开放的经济与金融安全新形势,中国应在坚持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框架下,积极推动某些领域,如财政与货币、金融与资本流动、科技与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政策协商,建立有监控、有补偿的、规范化的合作机制。事实上,在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最重要的领域开展深层次的规范化合作是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必然发展。开放的地区主义并不意味着在所有领域一概单边行动,墨守成规将有损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义不容辞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次区域合作的重点应放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方面,应在现有的中、日、韩和东盟的对话机制和货币合作机制上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一些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应首先在次区域内先期实施。

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倡议已久,但由于多种原因,尚未形成一个正式的政府间合作组织。经济上的一个理由似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东亚成员都与美国有重要的经济互补联系。这种认识显然也是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功能,而忽视了它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功能。事实上,不对称的经济依存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加速发展,但如果没有一个接近对称的结构,随着不对称依存进一步加剧,更容易产生冲突和不稳定问题。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东亚次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一方面有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同美国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依存结构,更有力地推进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东亚地区的一体化合作将以中、日、韩和东盟已达成的“货币合作协议”即“清迈协议”为基础,进一步在科技与人力资源、金融开放与资本流动方面达成新的合作协议,然后再将形成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扩大,由此建立起东亚经济合作组织这一次区域合作框架。至于其他的东亚次区域合作形式,如东北亚经济合作和东南亚经济合作等(即图门江和湄公河等地区成长三角),目前主要是由相关国家的地方政府负责、集中于在基础设施建立和地区开发方面的合作,应在适当时候纳入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成立专门的统一的地区开发合作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

3.“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其目标定位是准确的。中国应积极推动政治和经贸合作这两个主轴,带动诸多领域的广泛而紧密的一体化合作。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9-02

独立国家联合体(СНГ)成立于1991年12月8日,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独立国家协调组织。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内容,签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组织发展举步维艰。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发展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层次、多水平、多速度的一体化局面。

1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回顾

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以关税同盟为突破口的。1995年俄白哈签署关于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2000年在普京总统的提议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2007年10月俄白哈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三国关税同盟,签署关于建立统一海关空间的协议。2009年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0年,关税同盟开始运转,标志着以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关键性的转折。2010年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俄、哈、白三国正式陆续生效。2011年7月,在三国间建立统一海关空间,完全取消海关关境。2011年11月,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指出2012年1月1日启动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统一经济空间,并最终在2015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2011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加入关税同盟,2012年1月1日取消成员国间所有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开始启动。自2012年2月1日起,由欧亚经济委员会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成为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空间的管理机构。

从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被媒体认为是独联体地区最为顺利的一体化计划。首先,该计划采取灵活务实的一体化模式,以建立统一海关空间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到其他经济、人文、政治、军事领域。从关税同盟到欧亚经济联盟,就连普京提出的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欧亚联盟也是着重在经济上做文章,让独联体国家从政治高层、商业人事到普通老百姓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其次,放弃了求全的一体化模式,先同与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程度最为接近的白联合,深化发展经济一体化,待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视情况发展其他独联体国家。正是摆脱了过去独联体僵化空洞的发展模式,关税同盟等次地区经济一体化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即便是进展最为顺利的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2影响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从独联体内部来看,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高层顺应民心加快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大部分居民支持独联体一体化达到新的水平。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2011年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8%的人积极看待在后苏联空间成立联合体的问题。更有调查显示,目前有56%的居民赞成保留苏联,只有22%反对。[1]另一方面,独联体其他国家担心与俄罗斯的一体化终将使其丧失。与欧盟内英、法、德、意四大经济体起主要作用不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可谓独占鳌头,是该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后苏联空间的3/4,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俄罗斯的强大让周边相对弱小的近邻国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俄罗斯力邀基辅加入关税同盟,许诺将以俄国内能源价格供应乌克兰,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乌克兰仍坚持以“3+1”的模式与关税同盟合作。此前亚努科维奇曾表示基辅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俄罗斯入世后该组织的工作成果及是否符合乌克兰的利益。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充分证明了乌克兰目前并不愿意加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组织。201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维奇表示乌将不会加入关税同盟和其他国际组织,因为不排除他们超出经济范畴而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组织的可能性。[2]哈萨克斯坦国内对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同样存在反对声音,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坦言,批评者认为成立该超国家组织将使哈丧失部分。

从独联体外部环境来看,后苏联空间是当代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之一,各世界大国和及其区域组织都力求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欧盟、美国、中国以及独联体南部的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都纷纷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多领域的合作。欧盟十分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欧洲部分邻国的关系,倡导启动了文中提及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9·11”之后,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加强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能源投资等影响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美国人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另外,谋求穆斯林世界领导地位的伊朗、实力日益增强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财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也同中亚国家展开了一系列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文化合作,均想成为该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之一。各方势力在后苏联空间的角逐及独联体国家外交多元化增加了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不确定性。2011年10月摩尔多瓦最大议会政党表示赞同摩加入关税同盟。随后欧盟立即表态称一旦摩尔多瓦加入关税同盟,将取消所有对摩贸易优惠制度。相信摩政府在权衡之后会打消加入这一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念头。

(2)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俄罗斯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900美元,分别约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7.2和7.3倍[3]。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对于完全开放市场、取消关税和配额限制仍需一个过渡期。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是俄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关键因素。近年来俄大幅提高对乌克兰、白俄等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俄白双方经贸纠纷不断,甚至多次出现冲突与对抗。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3)鉴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大地缘政治意义,俄不惜运用经济杠杆拉拢独联体国家,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以优惠价格和优惠付款方式提供能源供应,为独联体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便利等。这当然加大了俄罗斯的经济负担。因此不难看出,俄罗斯能否在该地区起到真正的领导作用关键看自身经济是否能够率先复兴,足够吸引其他独联体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4)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后果和成员国经济实力的日渐恢复是当前影响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是区域一体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因素是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一体化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独联体内部的外贸总额由2008年的2.46亿美元减少到2009年的1.58亿美元,下降了35.8%。[5]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独联体经济理事会主席伊戈尔·舒瓦洛夫表示,在独联体未能实现的潜力(经济潜力只发挥了20%)和新的一体化进程中蕴涵着尽快克服经济危机的机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之间的贸易额2010年同比增长了21%,达到884亿美元。2011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白俄罗斯的油气消费主要依靠从俄进口,如果白不加入关税同盟,那么白将按国际市场价格从俄进口油气,那将严重冲击白工业经济发展。此外,白97%的食品出口到俄罗斯,如果白被拒在关税同盟之外,白经济将受损严重。

3结论

尽管独联体的一体化还面临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是近期独联体次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2012年1月1日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正式启动后,确实突飞猛进,这标志着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而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于区域外国家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独联体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地区之一,其经济、军事一体化进展与挫折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全面分析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措施,继续深化与独联体国家及其地区组织的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根纳季·博尔久戈夫.独联体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和存在的问题[EB/OL].俄新网..

[2]俄新社网站(2012-3-21)[EB/OL].

[3]2010年世界国家统计数据[2012-5-20][DB/OL].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3篇

[摘要]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一直在曲折中发展。与整体一体化举步维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关税同盟、中亚经济共同体、欧亚经济共同体、自由贸易区到统一经济空间,为了寻求该地区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确保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俄转变了求全、求大的独联体模式,转向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一体化形式,谋求建立以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欧亚经济联盟。但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9-02

独立国家联合体(снг)成立于1991年12月8日,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独立国家协调组织。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内容,签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组织发展举步维艰。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发展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层次、多水平、多速度的一体化局面。

 

1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回顾

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以关税同盟为突破口的。1995年俄白哈签署关于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2000年在普京总统的提议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2007年10月俄白哈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三国关税同盟,签署关于建立统一海关空间的协议。2009年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0年,关税同盟开始运转,标志着以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关键性的转折。2010年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俄、哈、白三国正式陆续生效。2011年7月,在三国间建立统一海关空间,完全取消海关关境。2011年11月,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指出2012年1月1日启动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统一经济空间,并最终在2015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2011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加入关税同盟,2012年1月1日取消成员国间所有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开始启动。自2012年2月1日起,由欧亚经济委员会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成为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空间的管理机构。

 

从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被媒体认为是独联体地区最为顺利的一体化计划。首先,该计划采取灵活务实的一体化模式,以建立统一海关空间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到其他经济、人文、政治、军事领域。从关税同盟到欧亚经济联盟,就连普京提出的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欧亚联盟也是着重在经济上做文章,让独联体国家从政治高层、商业人事到普通老百姓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其次,放弃了求全的一体化模式,先同与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程度最为接近的白联合,深化发展经济一体化,待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视情况发展其他独联体国家。正是摆脱了过去独联体僵化空洞的发展模式,关税同盟等次地区经济一体化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即便是进展最为顺利的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2影响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从独联体内部来看,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高层顺应民心加快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大部分居民支持独联体一体化达到新的水平。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2011年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8%的人积极看待在后苏联空间成立联合体的问题。更有调查显示,目前有56%的居民赞成保留苏联,只有22%反对。[1]另一方面,独联体其他国家担心与俄罗斯的一体化终将使其丧失主权。与欧盟内英、法、德、意四大经济体起主要作用不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可谓独占鳌头,是该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后苏联空间的3/4,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俄罗斯的强大让周边相对弱小的近邻国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俄罗斯力邀基辅加入关税同盟,许诺将以俄国内能源价格供应乌克兰,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乌克兰仍坚持以“3+1”的模式与关税同盟合作。此前亚努科维奇曾表示基辅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俄罗斯入世后该组织的工作成果及是否符合乌克兰的利益。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充分证明了乌克兰目前并不愿意加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组织。201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维奇表示乌将不会加入关税同盟和其他国际组织,因为不排除他们超出经济范畴而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组织的可能性。[2]哈萨克斯坦国内对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同样存在反对声音,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坦言,批评者认为成立该超国家组织将使哈丧失部分主权。

 

从独联体外部环境来看,后苏联空间是当代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之一,各世界大国和及其区域组织都力求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欧盟、美国、中国以及独联体南部的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都纷纷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多领域的合作。欧盟十分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欧洲部分邻国的关系,倡导启动了文中提及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9·11”之后,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加强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颜色革命、能源投资等影响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美国人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另外,谋求穆斯林世界领导地位的伊朗、实力日益增强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财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也同中亚国家展开了一系列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文化合作,均想成为该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之一。各方势力在后苏联空间的角逐及独联体国家外交多元化增加了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不确定性。2011年10月摩尔多瓦最大议会政党表示赞同摩加入关税同盟。随后欧盟立即表态称一旦摩尔多瓦加入关税同盟,将取消所有对摩贸易优惠制度。相信摩政府在权衡之后会打消加入这一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念头。

(2)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俄罗斯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900美元,分别约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7.2和7.3倍[3]。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对于完全开放市场、取消关税和配额限制仍需一个过渡期。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是俄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关键因素。近年来俄大幅提高对乌克兰、白俄等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俄白双方经贸纠纷不断,甚至多次出现冲突与对抗。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3)鉴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大地缘政治意义,俄不惜运用

经济杠杆拉拢独联体国家,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以优惠价格和优惠付款方式提供能源供应,为独联体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便利等。这当然加大了俄罗斯的经济负担。因此不难看出,俄罗斯能否在该地区起到真正的领导作用关键看自身经济是否能够率先复兴,足够吸引其他独联体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4)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后果和成员国经济实力的日渐恢复是当前影响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是区域一体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因素是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一体化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独联体内部的外贸总额由2008年的2.46亿美元减少到2009年的1.58亿美元,下降了35.8%。[5]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独联体经济理事会主席伊戈尔·舒瓦洛夫表示,在独联体未能实现的潜力(经济潜力只发挥了20%)和新的一体化进程中蕴涵着尽快克服经济危机的机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之间的贸易额2010年同比增长了21%,达到884亿美元。2011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白俄罗斯的油气消费主要依靠从俄进口,如果白不加入关税同盟,那么白将按国际市场价格从俄进口油气,那将严重冲击白工业经济发展。此外,白97%的食品出口到俄罗斯,如果白被拒在关税同盟之外,白经济将受损严重。

 

3结论

尽管独联体的一体化还面临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是近期独联体次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2012年1月1日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正式启动后,确实突飞猛进,这标志着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而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于区域外国家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独联体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地区之一,其经济、军事一体化进展与挫折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全面分析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措施,继续深化与独联体国家及其地区组织的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根纳季·博尔久戈夫.独联体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和存在的问题[eb/ol].俄新网.http://rusnews.cn/xinwentoushi/20111221/ 43263480.html.

 

[2]俄新社网站(2012-3-21)[eb/ol]http://pda.ria.ru/world/20120321/602157382.html.

[3]2010年世界国家统计数据[2012-5-20][db/ol]http://iformatsiya.ru/tabl/567-vvp-na-dushu-naseleniya-2010.html.

 

[4]александр быков,россия и снг в посткризисном мире,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j/ol].俄罗斯社科与人文科学电子期刊网,2011(4).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4篇

2001,pp.4.)。目前,地区合作的理念意识——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一样十分流行。正确认识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原因、功能和趋势,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全面融入全球化过程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发展

地区一体化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现象。自19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一体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以货币同盟为主体的早期阶段

19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兴起。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处于这场革命的中心。1860年,以英、法签订“科布登条约”为标志,欧洲的贸易自由化达到高潮。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开始了地区一体化实践。

地区一体化起源于关税同盟。1834年,尚处于邦国同盟状态的德国出于经济统一和工业化的要求,建立了由18个邦国结成的德意志关税同盟。1852年它扩展到全部39个邦国。1857年,它与奥地利建立了德奥货币同盟,使用共同记帐单位——银马克,直到1866年因普奥战争而解体。

19世纪西欧地区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货币同盟。1865年,由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意大利4国建立了拉丁货币同盟,奥地利和希腊在1867年加入。1875年,挪威、瑞典和丹麦3国建立了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这两个货币联盟的共同特点是成员国协商安排货币制度,统一规定货币重量、名称、形式和流通汇兑方法。拉丁同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它1821年确立的金本位对法国等西欧大陆国家银本位及相互关系的冲击。拉丁同盟采取金银复本位,一方面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货币独立性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的稳定性。1878年后,拉丁同盟实行跛行金本位制度、依然坚持白银的法偿地位。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源于法国等实行复本位、而英国及德国实行金本位所产生的挤压,建立货币联盟是一种居中的选择;1885年后,联盟主要发行无黄金保证的纸币,并一直坚持到1914年。

20世纪初,由于西欧一体化的影响,1910年在非洲出现了由南非等4国建立的“南非关税同盟”。但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虽然两次大战之间也出现过区域化组织,加1922年成立的比卢经济同盟、20世纪30年代的奥斯陆集团等,但这些地区组织为时不久、也无实质性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中以共同市场为主要形式的全面兴起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化发展进入复兴和全国兴起的新阶段。在西欧,1948年,比、卢、荷3国根据1944年伦敦协定建立了关税同盟;1952年法国等6国创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等7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从1959年法国指导加蓬、刚果、乍得和中非共和国4国在巴黎建立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开始,兴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在非洲有:西非经济共同体(1959),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1959),东非共同体(1961),马格里布共同市场(1964),南非关税同盟(1969);在拉美有:中美洲共同市场(1959),加勒比共同体(1968),东加勒比共同体(1968),拉美一体化协会(1960),安第斯共同市场(1969);在亚太有:阿拉伯共同市场(1964),澳新自由贸易区(1966),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到20世纪7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成员中有80多个成员分别属于17个区域组织。

这个时期区域化的主要特点是:(1)地区合作除了关税同盟和货币合作外,还包括产业、科技、文化、社会、政治、安全方面的合作,经济共同体为主要形式。(2)大部分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了超国家性质的功能性机构,如地区合作基金、地区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3)地区组织已在全部大部分地区得到发展。虽然地区内有传统经济联系、政治经济状况相近或相同成员组成的区域组织仍是主流,但与战前相比,区域化的内容、组织和分布都有了很大变化。

地区一体化复兴和全面兴起的背景是: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自主发展与国家安全,既要参与美国主导的贸易和投资全球化,又担心外来控制和卷入国际争端。而西欧国家既担心经济上受美国控制,又担心美苏争霸危及欧洲安全以及内部冲突再起,欧洲联合被视为保证欧洲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在东西方关系中找到回旋余地、维护欧洲安全与稳定的重大战略。法国政治家莫内曾指出,“在当今世界上,就现代技术手段而言,与今天的美国和俄国以及明天的中国和印度相比,我们这些国家已变得太小了。欧洲各国人民统一于欧洲合众国是提高生活水平、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这是当代莫大的希望和运气”(注: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中文版,16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0世纪70代中期以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打击,区域化高潮开始回落。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开放化和多样化为特征的加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冷战由缓和到终结,以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开放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进入振兴和加速发展期。其主要表现是:(1)地区组织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合作,更多地关注社会、环境、和平与安全问题。(2)地区组织进一步扩大。例如,欧盟1995年扩大为15国,1997年开始筹备东扩、计划吸收中东欧国家。又如东盟,1984年吸收文莱,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吸收老挝与缅甸,1999年接纳柬埔寨,成为拥有10个成员国的“大东盟”。(3)新的地区组织大量崛起,如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南方共同市场(1991)、亚太经合组织(1989)、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中西亚经合组织(1985)、孟印斯泰经合组织(1997)、里海经合组织(1992)、独联体联盟(1993)、非洲经济共同体(1991)等,地区组织已遍布全球。(4)地区组织打破了原有单一类型的结构,形成了类型不同的国家合作共存、多种类型的地区组织并存的局面。目前许多地区组织中既包含了发达国家、又包含了发展中国家,既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相同的国家、也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国家。(5)地区组织向跨区域联合方向发展,地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如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的合作,亚欧会议开始的欧盟与东亚的合作,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所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地区主义就是指在全球化压力下,地区一体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地区涵义拓展、合作内容加深、范围延伸的新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显然是因为各国、各地区都希望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全球化发展引起的一系列挑战。连欧盟这个目前最成功的地区组织也一再强调,强大的、稳定的和开放的欧洲才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而这又必须以地区一体化发展为基础。

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表明,它与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区性国际关系、形成了全球国际关系体系,但地区一体化再度加强了地区关系。这种“回归”现象客观上要求合理的解释。

二、地区一体化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区域化原因的解释主要是经济一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区一体化建立地区统一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功能,是它兴起的基本原因。例如,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扩大内部贸易,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生产发展。大市场理论认为,共同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加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协议分工理论指出,国家间协凋解决地区分工和市场问题,可以实现成本长期递减,促进贸易和生产和谐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地区要素流动和国际收支均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指出,经济一体化就是废除阻碍经济运行的人为因素,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认为,由于民族国家经济难以直接走向单一世界经济,地区一体化在走向单一全球经济中起过渡作用(注: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文版,1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与此相应,国际政治学界提出了解释区域化发展机制的各种理论。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地区精英团体发起的功能性合作活动会创造出新功能活动的要求与环境——这种“溢出效应”不断扩大,推动一体化运动向前发展。交易主义理论认为,地区内人民间大量的交易、社会学习和“共同体心理”形成过程,是一体化运动的动力。国际机制理论认为,地区合作机制定义了博弈规范,这种机制保证着一体化发展。政府间至上主义认为,地区一体化加强了政府权力,政府不断推动着一体化发展(注:DimitrisN.Chryssochoou,MichaelJ.Tsiniszelis,TheoryandReformintheEuropean

Union,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9,pp.7~27.)。

经济一体化理论显然忽视了地区一体化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如果说地区一体化单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手段,那么,它不应与全球化并存发展,因为就资源的市场最优配置而论,它不及全球化;假定它是全球化的准备,全球化兴起它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地区一体化之所以在全球化中兴起和发展,根本问题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性质不同和对国家的影响不同。

我们知道,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自由配置、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状况和历史过程。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化,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全球资源促进增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效率和增长的来源,市场是分工的条件,通过市场竞争,各经济主体乃至各国明确自身优势,形成合理分工,资源充分利用,经济获得增长。但是,全球化既意味着市场由中心向延伸,更多国家参与增长过程,也意味着波动和冲击易在国家间蔓延。因为全球化一方面产生扩散效应既加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又产生极化效应即财富向中心集中、使中心更有力地支配和影响的趋势。至于这两种趋势何为主流,则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主导部门调整的相对速度,以及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因此在客观上出现中心与、与、中心与中心的竞争和博弈撞击过程。而且由于经济交汇使国家的功能受到限制,国家特别是国家很难控制安全和稳定问题,安全概念本身成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在内的综合安全概念,而不仅是领土完整、国家不受到外部军事威胁问题。早在19世纪全球化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宣称,全球化破坏了民族国家与国民的安全契约,国家不能维护国民和企业的利益,国民对国家失去信任与忠诚,从而使民族国家这一社会组织走向分化与终结(注:DanielDrezner,GlobalizersoftheWorld,Unite!TheWashingtonQuarterly,Winter1998,pp.209~223.)。这固然夸大了全球化冲击,确也指出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不利影响问题。

地区一体化是国家采取的回应对策。它并不反对市场化和全球化,但它倡导和坚持平等对话与协商原则,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包括政治、经济、贸易、货币、文化、科技、控制冲突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合作引导市场化发展。它在本质上是地区合作主义,或者说是合作引导下的市场化过程。这种合作特性使它具有应对全球化冲击,维护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功能。

第一,地区一体化坚持合作发展意识,摈弃极端利己主义意识,平等对话协商,求同存异,化解地区内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发展。

全球化不等于国家、个人和公司的同质化,个人、公司和民族的特性并不因市场界限的突破而消失,不同国家市场主体间的非同质竞争和利益冲突最终表现为国家间的竞争和政策冲突发生。地区内国家间的合作,既有利于缓和矛盾,也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继续发展。例如,地区内各国政府共同发起的经济技术活动,将直接推动各国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共同发展意识,形成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竞争,改善地区经济结构,避免结构趋同引起的过度竞争与冲突,这对地区经济发展、就业、劳动保护、环境污染控制、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基本商品稳定供应都有重大意义。此外,全球化过程中对重要资源的要求,会引发地区内各国在领土、疆域归属上的争端,地区对话、协商、合作,一方面可以消除误解、抑制冲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在合作开发、共同利用中逐步寻求解决途径。

第二,地区一体化形成经济活动的地区集中化,客观上减少对外部的依赖,造就一个区域大市场,有利于抗御外部经济冲击,维护地区经济安全。

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安全问题是经济安全。大规模的贸易流动和资本进出使一国市场很难容纳和承受,而冲击的后果是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收入和消费急剧下降、经济活动萎缩,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在内的国家综合安全遇到严峻挑战。地区大市场除了有利于资源配置、增强地区实力之外,由于它的规模和深度优于一国市场,有利于缓和外部冲击。货币冲击实际上是一个货币依赖问题,地区货币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金融大市场,也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结构的对称发展,削弱少数国家的金融霸权、抑制该国市场主体利用货币特权进行资本冲击的机会。贸易冲击也是不对称依存问题,经济发达、市场庞大的中心国家对外依存度比经济规模小的国家低,前者的贸易政策变化和经济波动往往是后者的贸易经济活动强烈张驰和紧密的重要原因;地区贸易合作既适应了小国或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又降低了对外部的依赖度及所产生的贸易冲击。当然,地区政策合作也意味着内部贸易、金融、货币和经济活动的协调性增强,减少了内部冲击的来源。

第三,地区一体化在国际体系中形成地区政治与经济力量,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国际政治安全。

全球化往往与少数中心国的霸权主义行为相联系。因为中心在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往往转化为政治军事优势、民族优越意识和霸权欲望,促使它打击新兴力量,与其他中心国争夺霸权。争夺霸权、维护霸权、霸权扩张是全球化中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展受到威胁的基本根源。地区一体化不以军事联盟而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一方面可以避免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经济中心,改变世界资源结构,削弱霸权主义的资源基础,使霸权争夺的斗争难以为继,从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地区合作加强了地区力量、提高了自身地位,在国际关系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比如,少数发达国家常以人权和环境的全球关联性为由,粗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受到严重挑战,唯有通过联合和地区合作才能应对。

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合作安全思想,即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单方面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自身安全,只有超出国家层次考虑安全,通过共同合作建立地区安全机制或全球安全机制才有可能保障综合安全。地区合作安全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均势思维。传统的均势理论认为,大国均势是国际稳定的机制。但历史证明,大国联盟抗衡常因双方加盟的国家数增加和资源增长而变得尖锐,最终导致均势稳定格局破裂和冲突发生。地区一体化是均势对抗博弈的“破坏者”。博弈论认为,第3博弈方的加入将改变原有两方的博弈,使博弈的目标和利益分布具有多元性、发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缓和博弈对抗。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多极博弈稳定的思想。从博弈论的观点看,地区一体化就是以多极博弈和合作博弈回应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和对抗博弈,使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在地区整体安全的基础之上。地区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基本意图就是使地区内各国联合应对共同的发展和安全挑战。

至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西方学者的看法显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以为主要机制有三:一是平等合作机制。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地区合作同现有全球性安全与发展机制相比(如联合国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更有效。根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由于成员多、利益分散,往往失去平等性而由核心集团所控制;有效的集体行动要求成员数足够少、以至一个成员退出便无集体利益可言。地区合作不仅成员少,而且各成员在地理、语言、文化上接近,具有传统经济联系和安全与发展利益共识;同时,地区组织内往往还由次区域集团和不同成员组成更集中的平等协商、民主决策结构,保证了合作行动的有效性,避免了利益分散、决策和行动为少数强国支配、集体合作沦为形式的状况,内在地推动着地区一体化发展。二是外在压力下的自动加速机制。对于已有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来说,不继续发展,就意味着丧失优势和利益;若一国退出,则意味着更难应付安全与稳定问题、并将被淘汰出全球大赛局。因此,不论地区一体化组织领导人和各成员方领导人如何更替,区域化总呈现自加速趋势。三是示范与战略反应机制。地区一体化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安全与稳定的功能,无疑会产生示范作用,促使那些未开展地区合作的国家仿效参与;而霸权国则进行战略反应,组织新的地区一体化和参与某些地区组织,以摆脱制约、重新获得优势和主导地位。反过来,这又将极大地刺激地区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化发展机制反映了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国家发展依托地区博弈发展的客观现实。

三、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区域化的安全与稳定功能并不掩饰它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问题,因为同全球市场相比,区域市场毕竟是次优的。偏重区内交换和竞争,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的“内向化”、对区域的依赖性和使区域联合向区域垄断转化的可能性,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同样,全球化冲击也不否定它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突出作用。区域化过度发展影响增长,全球化过快发展影响安全与稳定。因此,二者相互依存,各国总是根据本国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这也就决定了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上的并存性、同步性与高潮上的交替性。

毫无疑问,区域一体化将伴随全球化持续发展。由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冲击,未来一段时期地区一体化将加快发展。有几点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1.地区一体化组织加快发展,但不会取代国家

地区一体化组织是以国家(政府)的政策合作和权力让渡为基础的。国家参与地区一体化意味着地区间国家关系走向平等合作,地区安全和发展有了新的制衡机制,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战略发生了变化,但绝不意味着国家功能完全丧失。即使是那些具有集中调节功能的区域组织,它所涉及的范围、作用和效果也是有限的;即使是共同的利益与安全可以通过地区层次集中解决,各国不同的利益和安全问题也还需要国家发挥作用。只有当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民族意识消失,社会管理成为个人自律,国家才丧失它存在的价值。区域一体化不是走向全球大同的中间阶段,它是与全球化、与双边合作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是复合依赖的地区表现。

2.地区一体化中次区域组织将会获得更大发展

战后地区一体化发展中依然带有大国支配的影子,地区内大国的态度往往对一体化进程有重要影响。而大国在考虑地区共同利益时,又总是以本国利益和偏好为出发点的。一般而言,地区内的小国具有不断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倾向,因为它们在保证地区安全和利益上有更强烈的要求。它们既要依托地区内大国的实力和优势,又要在民主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样,便出现了大国经常在较少的议题上、小国经常在较多的议题上达成共识与合作的分歧。为了促进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内一些小国建立次区域组织、在更小的范围内率先行动,一方面促使大国行动,另一方面形成成功的示范,最终推动地区一体化向新的层次迈进。此外,随着一体化成员增加,利益分散,也需要次区域组织来承担核心作用,这种次区域组织或者由大国间的紧密合作来构成,或者由一些小国来组成,或者由大国与小国联合构成。次区域组织通过改变一体化合作的动力结构,可以加快合作进程,减少一体化的成本。在欧共体的发展过程中,法德轴心与荷比卢3国的次区域合作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地区一体化将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地区一体化作为一种顺应时展的新型国际关系机制,其特点是平等性、民主性和广泛的交流合作性。在它初创阶段和探索发展阶段,它可能只在某一个方面有一些突破,在出现问题时临时协商解决就足以支持其发展。但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成员的增加与合作的深化,地区一体化客观上要求经常性协商、民主化决策和全面性合作。因为,涉及到的外部和内部问题日益增多,为了避免对立,充分地表达意见,达成共识,作出正确的决策,客观上需要建立解决问题的规范化的程序、制度和机制;也需要建立相关机构,以便专门研究地区一体化问题,提出合作议题与建议,安排协商事宜并检查合作决议的实施和执行状况。地区一体化的最终权力在各成员方,但制度和机构则是权力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地区关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要求,必然导致地区合作采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形式。当然,对那些可能较多地介入成员方国内事务、涉及问题评价的制度应注意其适度性。

4.地区一体化将面对次区域军事联盟和让渡这两个最大挑战

区域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消除歧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如果其中掺杂次区域军事联盟或区内某些成员与区外国家军事联盟问题,那就有悖于地区一体化的本意,甚至会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影响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英美特殊关系对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就是例子。美、日军事同盟对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东亚一体化发展同样是不利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地区一体化组织涉及军事一体化都可能把区域化推回到传统的军事对抗的老路上去,使它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地区一体化发展面对的第二个挑战是让渡问题。让渡是地区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让渡又最为敏感,成功的可能性又最令人置疑。倘若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式和抗御全球化冲击的理论没有新的突破,让渡终将是一个需要逾越而又难以逾越的问题。

5.货币与金融、科技、文化和基础设施与环境合作将是合作的重点领域

随着贸易和金融日益开放,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冲击更加强烈,建立地区货币与金融合作与稳定机制十分必要。而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提高区域整体实力、抗御外部冲击和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也是各国最需要且最易合作的内容。要把区域一体化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使它具有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远大前景,将这些领域作为一体化合作的重点领域是必然的。地区一体化的重点将会逐渐发生转移,特别是那些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将不再走模仿前进的路线,而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合作创新。这样,地区一体化将会迎来它的成熟发展阶段。

四、中国在地区一体化中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认识有了显著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合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00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达成标志东亚金融合作开端的“货币合作协议”。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等6国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协商。2001年10月,APEC第13次部长级会议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又迈进了新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参与和推动大范围的地区一体化,积极推动近周边的次区域一体化合作,以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然而,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大幅度地实施经济和金融开放,也由于欧元流通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以及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加速推进,中国参与地区一体化的战略客观上应有所发展。

1.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合作应以保证经济稳定和安全为首要目标,积极推动建立一些深层次、规范化的合作稳定和安全机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APEC框架下,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了表达不走向封闭的理念,一直使用“开放的区域主义”这一术语。从背景上看,这首先是因为大多数APEC成员与APEC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联系,APEC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存在几个可作为核心或具有强凝聚力的次区域组织,因此,区域合作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适用基础,对区外非成员不会产生歧视作用,从而与WTO的多边合作规则保持一致,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产生助推作用。从实践上看,亚太经济合作承认差异,在进行经济政策协调、认同合作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单边自由化行动,不强求步调绝对一致,在不存在补偿机制条件下,这有利于各成员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和迈进,也表现出开放性。这样,开放的地区主义得到了广泛认同。

不过,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实质上是以各成员的经济发展为主旨的,而不以稳定发展和安全为目标。结果,APEC在应对全球化冲击方面严重残缺,不存在防范和稳定机制,以致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APEC东亚各成员经济予以严重打击。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作为APEC重要成员的美国实质上并不赞同最惠国待遇和单边行动。它认为有效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宜单边实施,也不应以最惠国待遇为基础,因为这会助长一些成员的“搭便车”行为,而推迟自己实施自由化的进程。这种目标和认识上的非全面性和非统一性客观上制约了APEC的发展。

为了巩固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合作,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走向全面开放的经济与金融安全新形势,中国应在坚持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框架下,积极推动某些领域,如财政与货币、金融与资本流动、科技与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政策协商,建立有监控、有补偿的、规范化的合作机制。事实上,在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最重要的领域开展深层次的规范化合作是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必然发展。开放的地区主义并不意味着在所有领域一概单边行动,墨守成规将有损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义不容辞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次区域合作的重点应放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方面,应在现有的中、日、韩和东盟的对话机制和货币合作机制上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一些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应首先在次区域内先期实施。

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倡议已久,但由于多种原因,尚未形成一个正式的政府间合作组织。经济上的一个理由似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东亚成员都与美国有重要的经济互补联系。这种认识显然也是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功能,而忽视了它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功能。事实上,不对称的经济依存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加速发展,但如果没有一个接近对称的结构,随着不对称依存进一步加剧,更容易产生冲突和不稳定问题。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东亚次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一方面有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同美国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依存结构,更有力地推进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东亚地区的一体化合作将以中、日、韩和东盟已达成的“货币合作协议”即“清迈协议”为基础,进一步在科技与人力资源、金融开放与资本流动方面达成新的合作协议,然后再将形成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扩大,由此建立起东亚经济合作组织这一次区域合作框架。至于其他的东亚次区域合作形式,如东北亚经济合作和东南亚经济合作等(即图门江和湄公河等地区成长三角),目前主要是由相关国家的地方政府负责、集中于在基础设施建立和地区开发方面的合作,应在适当时候纳入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成立专门的统一的地区开发合作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

3.“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其目标定位是准确的。中国应积极推动政治和经贸合作这两个主轴,带动诸多领域的广泛而紧密的一体化合作。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5篇

2001,pp.4.)。目前,地区合作的理念意识——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一样十分流行。正确认识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原因、功能和趋势,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全面融入全球化过程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发展

地区一体化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现象。自19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一体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以货币同盟为主体的早期阶段

19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兴起。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处于这场革命的中心。1860年,以英、法签订“科布登条约”为标志,欧洲的贸易自由化达到高潮。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开始了地区一体化实践。

地区一体化起源于关税同盟。1834年,尚处于邦国同盟状态的德国出于经济统一和工业化的要求,建立了由18个邦国结成的德意志关税同盟。1852年它扩展到全部39个邦国。1857年,它与奥地利建立了德奥货币同盟,使用共同记帐单位——银马克,直到1866年因普奥战争而解体。

19世纪西欧地区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货币同盟。1865年,由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意大利4国建立了拉丁货币同盟,奥地利和希腊在1867年加入。1875年,挪威、瑞典和丹麦3国建立了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这两个货币联盟的共同特点是成员国协商安排货币制度,统一规定货币重量、名称、形式和流通汇兑方法。拉丁同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它1821年确立的金本位对法国等西欧大陆国家银本位及相互关系的冲击。拉丁同盟采取金银复本位,一方面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货币独立性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的稳定性。1878年后,拉丁同盟实行跛行金本位制度、依然坚持白银的法偿地位。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源于法国等实行复本位、而英国及德国实行金本位所产生的挤压,建立货币联盟是一种居中的选择;1885年后,联盟主要发行无黄金保证的纸币,并一直坚持到1914年。

20世纪初,由于西欧一体化的影响,1910年在非洲出现了由南非等4国建立的“南非关税同盟”。但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虽然两次大战之间也出现过区域化组织,加1922年成立的比卢经济同盟、20世纪30年代的奥斯陆集团等,但这些地区组织为时不久、也无实质性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中以共同市场为主要形式的全面兴起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化发展进入复兴和全国兴起的新阶段。在西欧,1948年,比、卢、荷3国根据1944年伦敦协定建立了关税同盟;1952年法国等6国创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等7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从1959年法国指导加蓬、刚果、乍得和中非共和国4国在巴黎建立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开始,兴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在非洲有:西非经济共同体(1959),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1959),东非共同体(1961),马格里布共同市场(1964),南非关税同盟(1969);在拉美有:中美洲共同市场(1959),加勒比共同体(1968),东加勒比共同体(1968),拉美一体化协会(1960),安第斯共同市场(1969);在亚太有:阿拉伯共同市场(1964),澳新自由贸易区(1966),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到20世纪7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成员中有80多个成员分别属于17个区域组织。

这个时期区域化的主要特点是:(1)地区合作除了关税同盟和货币合作外,还包括产业、科技、文化、社会、政治、安全方面的合作,经济共同体为主要形式。(2)大部分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了超国家性质的功能性机构,如地区合作基金、地区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3)地区组织已在全部大部分地区得到发展。虽然地区内有传统经济联系、政治经济状况相近或相同成员组成的区域组织仍是主流,但与战前相比,区域化的内容、组织和分布都有了很大变化。

地区一体化复兴和全面兴起的背景是: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自主发展与国家安全,既要参与美国主导的贸易和投资全球化,又担心外来控制和卷入国际争端。而西欧国家既担心经济上受美国控制,又担心美苏争霸危及欧洲安全以及内部冲突再起,欧洲联合被视为保证欧洲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在东西方关系中找到回旋余地、维护欧洲安全与稳定的重大战略。法国政治家莫内曾指出,“在当今世界上,就现代技术手段而言,与今天的美国和俄国以及明天的中国和印度相比,我们这些国家已变得太小了。欧洲各国人民统一于欧洲合众国是提高生活水平、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这是当代莫大的希望和运气”(注: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中文版,16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0世纪70代中期以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打击,区域化高潮开始回落。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开放化和多样化为特征的加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冷战由缓和到终结,以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开放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进入振兴和加速发展期。其主要表现是:(1)地区组织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合作,更多地关注社会、环境、和平与安全问题。(2)地区组织进一步扩大。例如,欧盟1995年扩大为15国,1997年开始筹备东扩、计划吸收中东欧国家。又如东盟,1984年吸收文莱,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吸收老挝与缅甸,1999年接纳柬埔寨,成为拥有10个成员国的“大东盟”。(3)新的地区组织大量崛起,如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南方共同市场(1991)、亚太经合组织(1989)、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中西亚经合组织(1985)、孟印斯泰经合组织(1997)、里海经合组织(1992)、独联体联盟(1993)、非洲经济共同体(1991)等,地区组织已遍布全球。(4)地区组织打破了原有单一类型的结构,形成了类型不同的国家合作共存、多种类型的地区组织并存的局面。目前许多地区组织中既包含了发达国家、又包含了发展中国家,既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相同的国家、也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国家。(5)地区组织向跨区域联合方向发展,地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如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的合作,亚欧会议开始的欧盟与东亚的合作,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所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地区主义就是指在全球化压力下,地区一体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地区涵义拓展、合作内容加深、范围延伸的新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显然是因为各国、各地区都希望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全球化发展引起的一系列挑战。连欧盟这个目前最成功的地区组织也一再强调,强大的、稳定的和开放的欧洲才能成为全球经济 的主角,而这又必须以地区一体化发展为基础。

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表明,它与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区性国际关系、形成了全球国际关系体系,但地区一体化再度加强了地区关系。这种“回归”现象客观上要求合理的解释。

二、地区一体化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区域化原因的解释主要是经济一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区一体化建立地区统一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功能,是它兴起的基本原因。例如,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扩大内部贸易,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生产发展。大市场理论认为,共同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加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协议分工理论指出,国家间协凋解决地区分工和市场问题,可以实现成本长期递减,促进贸易和生产和谐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地区要素流动和国际收支均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指出,经济一体化就是废除阻碍经济运行的人为因素,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认为,由于民族国家经济难以直接走向单一世界经济,地区一体化在走向单一全球经济中起过渡作用(注: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文版,1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与此相应,国际政治学界提出了解释区域化发展机制的各种理论。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地区精英团体发起的功能性合作活动会创造出新功能活动的要求与环境——这种“溢出效应”不断扩大,推动一体化运动向前发展。交易主义理论认为,地区内人民间大量的交易、社会学习和“共同体心理”形成过程,是一体化运动的动力。国际机制理论认为,地区合作机制定义了博弈规范,这种机制保证着一体化发展。政府间至上主义认为,地区一体化加强了政府权力,政府不断推动着一体化发展(注:Dimitris N.Chryssochoou,Michael J.Tsiniszelis,Theory and Reform in the European

Union,ManchesterUniversity Press,1999,pp.7~27.)。

经济一体化理论显然忽视了地区一体化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如果说地区一体化单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手段,那么,它不应与全球化并存发展,因为就资源的市场最优配置而论,它不及全球化;假定它是全球化的准备,全球化兴起它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地区一体化之所以在全球化中兴起和发展,根本问题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性质不同和对国家的影响不同。

我们知道,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自由配置、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状况和历史过程。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化,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全球资源促进增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效率和增长的来源,市场是分工的条件,通过市场竞争,各经济主体乃至各国明确自身优势,形成合理分工,资源充分利用,经济获得增长。但是,全球化既意味着市场由中心向延伸,更多国家参与增长过程,也意味着波动和冲击易在国家间蔓延。因为全球化一方面产生扩散效应既加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又产生极化效应即财富向中心集中、使中心更有力地支配和影响的趋势。至于这两种趋势何为主流,则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主导部门调整的相对速度,以及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因此在客观上出现中心与、与、中心与中心的竞争和博弈撞击过程。而且由于经济交汇使国家的功能受到限制,国家特别是国家很难控制安全和稳定问题,安全概念本身成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在内的综合安全概念,而不仅是领土完整、国家不受到外部军事威胁问题。早在19世纪全球化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宣称,全球化破坏了民族国家与国民的安全契约,国家不能维护国民和企业的利益,国民对国家失去信任与忠诚,从而使民族国家这一社会组织走向分化与终结(注:Daniel Drezner,Globalizers of the World,Unite!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1998,pp.209~223.)。这固然夸大了全球化冲击,确也指出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不利影响问题。

地区一体化是国家采取的回应对策。它并不反对市场化和全球化,但它倡导和坚持平等对话与协商原则,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包括政治、经济、贸易、货币、文化、科技、控制冲突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合作引导市场化发展。它在本质上是地区合作主义,或者说是合作引导下的市场化过程。这种合作特性使它具有应对全球化冲击,维护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功能。

第一,地区一体化坚持合作发展意识,摈弃极端利己主义意识,平等对话协商,求同存异,化解地区内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发展。

全球化不等于国家、个人和公司的同质化,个人、公司和民族的特性并不因市场界限的突破而消失,不同国家市场主体间的非同质竞争和利益冲突最终表现为国家间的竞争和政策冲突发生。地区内国家间的合作,既有利于缓和矛盾,也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继续发展。例如,地区内各国政府共同发起的经济技术活动,将直接推动各国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共同发展意识,形成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竞争,改善地区经济结构,避免结构趋同引起的过度竞争与冲突,这对地区经济发展、就业、劳动保护、环境污染控制、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基本商品稳定供应都有重大意义。此外,全球化过程中对重要资源的要求,会引发地区内各国在领土、疆域归属上的争端,地区对话、协商、合作,一方面可以消除误解、抑制冲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在合作开发、共同利用中逐步寻求解决途径。

第二,地区一体化形成经济活动的地区集中化,客观上减少对外部的依赖,造就一个区域大市场,有利于抗御外部经济冲击,维护地区经济安全。

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安全问题是经济安全。大规模的贸易流动和资本进出使一国市场很难容纳和承受,而冲击的后果是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收入和消费急剧下降、经济活动萎缩,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在内的国家综合安全遇到严峻挑战。地区大市场除了有利于资源配置、增强地区实力之外,由于它的规模和深度优于一国市场,有利于缓和外部冲击。货币冲击实际上是一个货币依赖问题,地区货币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金融大市场,也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结构的对称发展,削弱少数国家的金融霸权、抑制该国市场主体利用货币特权进行资本冲击的机会。贸易冲击也是不对称依存问题,经济发达、市场庞大的中心国家对外依存度比经济规模小的国家低,前者的贸易政策变化和经济波动往往是后者的贸易经济活动强烈张驰和紧密的重要原因;地区贸易合作既适应了小国或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又降低了对 外部的依赖度及所产生的贸易冲击。当然,地区政策合作也意味着内部贸易、金融、货币和经济活动的协调性增强,减少了内部冲击的来源。

第三,地区一体化在国际体系中形成地区政治与经济力量,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国际政治安全。

全球化往往与少数中心国的霸权主义行为相联系。因为中心在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往往转化为政治军事优势、民族优越意识和霸权欲望,促使它打击新兴力量,与其他中心国争夺霸权。争夺霸权、维护霸权、霸权扩张是全球化中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展受到威胁的基本根源。地区一体化不以军事联盟而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一方面可以避免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经济中心,改变世界资源结构,削弱霸权主义的资源基础,使霸权争夺的斗争难以为继,从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地区合作加强了地区力量、提高了自身地位,在国际关系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比如,少数发达国家常以人权和环境的全球关联性为由,粗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受到严重挑战,唯有通过联合和地区合作才能应对。

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合作安全思想,即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单方面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自身安全,只有超出国家层次考虑安全,通过共同合作建立地区安全机制或全球安全机制才有可能保障综合安全。地区合作安全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均势思维。传统的均势理论认为,大国均势是国际稳定的机制。但历史证明,大国联盟抗衡常因双方加盟的国家数增加和资源增长而变得尖锐,最终导致均势稳定格局破裂和冲突发生。地区一体化是均势对抗博弈的“破坏者”。博弈论认为,第3博弈方的加入将改变原有两方的博弈,使博弈的目标和利益分布具有多元性、发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缓和博弈对抗。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多极博弈稳定的思想。从博弈论的观点看,地区一体化就是以多极博弈和合作博弈回应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和对抗博弈,使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在地区整体安全的基础之上。地区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基本意图就是使地区内各国联合应对共同的发展和安全挑战。

至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西方学者的看法显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以为主要机制有三:一是平等合作机制。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地区合作同现有全球性安全与发展机制相比(如联合国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更有效。根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由于成员多、利益分散,往往失去平等性而由核心集团所控制;有效的集体行动要求成员数足够少、以至一个成员退出便无集体利益可言。地区合作不仅成员少,而且各成员在地理、语言、文化上接近,具有传统经济联系和安全与发展利益共识;同时,地区组织内往往还由次区域集团和不同成员组成更集中的平等协商、民主决策结构,保证了合作行动的有效性,避免了利益分散、决策和行动为少数强国支配、集体合作沦为形式的状况,内在地推动着地区一体化发展。二是外在压力下的自动加速机制。对于已有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来说,不继续发展,就意味着丧失优势和利益;若一国退出,则意味着更难应付安全与稳定问题、并将被淘汰出全球大赛局。因此,不论地区一体化组织领导人和各成员方领导人如何更替,区域化总呈现自加速趋势。三是示范与战略反应机制。地区一体化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安全与稳定的功能,无疑会产生示范作用,促使那些未开展地区合作的国家仿效参与;而霸权国则进行战略反应,组织新的地区一体化和参与某些地区组织,以摆脱制约、重新获得优势和主导地位。反过来,这又将极大地刺激地区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化发展机制反映了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国家发展依托地区博弈发展的客观现实。

三、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区域化的安全与稳定功能并不掩饰它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问题,因为同全球市场相比,区域市场毕竟是次优的。偏重区内交换和竞争,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的“内向化”、对区域的依赖性和使区域联合向区域垄断转化的可能性,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同样,全球化冲击也不否定它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突出作用。区域化过度发展影响增长,全球化过快发展影响安全与稳定。因此,二者相互依存,各国总是根据本国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这也就决定了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上的并存性、同步性与高潮上的交替性。

毫无疑问,区域一体化将伴随全球化持续发展。由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冲击,未来一段时期地区一体化将加快发展。有几点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1.地区一体化组织加快发展,但不会取代国家

地区一体化组织是以国家(政府)的政策合作和权力让渡为基础的。国家参与地区一体化意味着地区间国家关系走向平等合作,地区安全和发展有了新的制衡机制,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战略发生了变化,但绝不意味着国家功能完全丧失。即使是那些具有集中调节功能的区域组织,它所涉及的范围、作用和效果也是有限的;即使是共同的利益与安全可以通过地区层次集中解决,各国不同的利益和安全问题也还需要国家发挥作用。只有当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民族意识消失,社会管理成为个人自律,国家才丧失它存在的价值。区域一体化不是走向全球大同的中间阶段,它是与全球化、与双边合作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是复合依赖的地区表现。

2.地区一体化中次区域组织将会获得更大发展

战后地区一体化发展中依然带有大国支配的影子,地区内大国的态度往往对一体化进程有重要影响。而大国在考虑地区共同利益时,又总是以本国利益和偏好为出发点的。一般而言,地区内的小国具有不断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倾向,因为它们在保证地区安全和利益上有更强烈的要求。它们既要依托地区内大国的实力和优势,又要在民主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样,便出现了大国经常在较少的议题上、小国经常在较多的议题上达成共识与合作的分歧。为了促进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内一些小国建立次区域组织、在更小的范围内率先行动,一方面促使大国行动,另一方面形成成功的示范,最终推动地区一体化向新的层次迈进。此外,随着一体化成员增加,利益分散,也需要次区域组织来承担核心作用,这种次区域组织或者由大国间的紧密合作来构成,或者由一些小国来组成,或者由大国与小国联合构成。次区域组织通过改变一体化合作的动力结构,可以加快合作进程,减少一体化的成本。在欧共体的发展过程中,法德轴心与荷比卢3国的次区域合作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地区一体化将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地区一体化作为一种顺应时展的新型国际关系机制,其特点是平等性、民主性和广泛的交流合作性。在它初创阶段和探索发展阶段,它可能只在某一个方面有一些突破,在出现问题时临时协商解决就足以支持其发展。但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成员的增加与合作的深化,地区一体化客观上要求经常性协商、民主化决策和全面性合作。因为,涉及到的外部和内部问题日益增多,为了避免对立,充分地表达意见,达成共识,作出正确的决策,客观上需要建立解决问题的规范化的程序、制度和机制;也需要建立相关机构,以便专门研究地区一体化问题,提出合作议题与建议,安排协商事宜并检查合作决议的实施和执行状况。地区一体化的最终权力在各成员方,但制度和机构则是权力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地区关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要求,必然导致地区合作采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形式。当然,对那些可能较多地介入成员方国内事务、涉及问题评价的制度应注意其适度性。

4.地区一体化将面对次区域军事联盟和让渡这两个最大挑战

区域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消除歧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如果其中掺杂次区域军事联盟或区内某些成员与区外国家军事联盟问题,那就有悖于地区一体化的本意,甚至会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影响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英美特殊关系对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就是例子。美、日军事同盟对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东亚一体化发展同样是不利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地区一体化组织涉及军事一体化都可能把区域化推回到传统的军事对抗的老路上去,使它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地区一体化发展面对的第二个挑战是让渡问题。让渡是地区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让渡又最为敏感,成功的可能性又最令人置疑。倘若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式和抗御全球化冲击的理论没有新的突破,让渡终将是一个需要逾越而又难以逾越的问题。

5.货币与金融、科技、文化和基础设施与环境合作将是合作的重点领域

随着贸易和金融日益开放,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冲击更加强烈,建立地区货币与金融合作与稳定机制十分必要。而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提高区域整体实力、抗御外部冲击和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 环境保护也是各国最需要且最易合作的内容。要把区域一体化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使它具有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远大前景,将这些领域作为一体化合作的重点领域是必然的。地区一体化的重点将会逐渐发生转移,特别是那些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将不再走模仿前进的路线,而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合作创新。这样,地区一体化将会迎来它的成熟发展阶段。

四、中国在地区一体化中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认识有了显著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合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00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达成标志东亚金融合作开端的“货币合作协议”。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等6国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协商。2001年10月,APEC第13次部长级会议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又迈进了新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参与和推动大范围的地区一体化,积极推动近周边的次区域一体化合作,以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然而,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大幅度地实施经济和金融开放,也由于欧元流通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以及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加速推进,中国参与地区一体化的战略客观上应有所发展。

1.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合作应以保证经济稳定和安全为首要目标,积极推动建立一些深层次、规范化的合作稳定和安全机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APEC框架下,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了表达不走向封闭的理念,一直使用“开放的区域主义”这一术语。从背景上看,这首先是因为大多数APEC成员与APEC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联系,APEC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存在几个可作为核心或具有强凝聚力的次区域组织,因此,区域合作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适用基础,对区外非成员不会产生歧视作用,从而与WTO的多边合作规则保持一致,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产生助推作用。从实践上看,亚太经济合作承认差异,在进行经济政策协调、认同合作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单边自由化行动,不强求步调绝对一致,在不存在补偿机制条件下,这有利于各成员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和迈进,也表现出开放性。这样,开放的地区主义得到了广泛认同。

不过,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实质上是以各成员的经济发展为主旨的,而不以稳定发展和安全为目标。结果,APEC在应对全球化冲击方面严重残缺,不存在防范和稳定机制,以致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APEC东亚各成员经济予以严重打击。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作为APEC重要成员的美国实质上并不赞同最惠国待遇和单边行动。它认为有效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宜单边实施,也不应以最惠国待遇为基础,因为这会助长一些成员的“搭便车”行为,而推迟自己实施自由化的进程。这种目标和认识上的非全面性和非统一性客观上制约了APEC的发展。

为了巩固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合作,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走向全面开放的经济与金融安全新形势,中国应在坚持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框架下,积极推动某些领域,如财政与货币、金融与资本流动、科技与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政策协商,建立有监控、有补偿的、规范化的合作机制。事实上,在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最重要的领域开展深层次的规范化合作是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必然发展。开放的地区主义并不意味着在所有领域一概单边行动,墨守成规将有损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义不容辞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次区域合作的重点应放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方面,应在现有的中、日、韩和东盟的对话机制和货币合作机制上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一些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应首先在次区域内先期实施。

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倡议已久,但由于多种原因,尚未形成一个正式的政府间合作组织。经济上的一个理由似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东亚成员都与美国有重要的经济互补联系。这种认识显然也是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功能,而忽视了它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功能。事实上,不对称的经济依存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加速发展,但如果没有一个接近对称的结构,随着不对称依存进一步加剧,更容易产生冲突和不稳定问题。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东亚次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一方面有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安全,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同美国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依存结构,更有力地推进APEC框架下的大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东亚地区的一体化合作将以中、日、韩和东盟已达成的“货币合作协议”即“清迈协议”为基础,进一步在科技与人力资源、金融开放与资本流动方面达成新的合作协议,然后再将形成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扩大,由此建立起东亚经济合作组织这一次区域合作框架。至于其他的东亚次区域合作形式,如东北亚经济合作和东南亚经济合作等(即图门江和湄公河等地区成长三角),目前主要是由相关国家的地方政府负责、集中于在基础设施建立和地区开发方面的合作,应在适当时候纳入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成立专门的统一的地区开发合作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

3.“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其目标定位是准确的。中国应积极推动政治和经贸合作这两个主轴,带动诸多领域的广泛而紧密的一体化合作。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6篇

一、原产地规则扭曲贸易流向

(一)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灰色地带。《原产地规则协议》的核心精神是确保原产地规则不会抵消或削减成员方在WTO中所享有的权利。但是,协议明确指出,原产地规则与契约性和区域自治性贸易体制所提供的、超出GATT有关最惠国待遇条款中的关税优惠无关。可见,该协议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没有约束力。一些区域经济集团利用协议的这些缺陷来维护自身利益,实施贸易限制、报复和制裁。

我国法学界的学者在这方面有所研究。王志强认为,《原产地规则协议》本身存在缺陷:

1、《协议》在整体法律规定层面上存在不足。《协议》只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并未对原产地作出一个统一的实体性规定,对区域经济集团的原产地规定缺乏约束力,关于普惠制原产地及政府采购的规定存在不足,没有涉及服务贸易的原产地规定。

2、《协议》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存在缺陷。在HS制作或加工工序标准上存在滞后性,税目改变标准缺少一般性的规则,从价百分比标准在操作上过于复杂并缺乏统一标准。这些操作层面遗憾的存在很难杜绝区域一体化经济集团制定有利于区内经济的原产地规则。

这些灰色地带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其消极影响表现为:原产地判定标准中较高的百分比标准和技术工艺要求给区外企业的中间产品出口造成了困难,阻碍了自由贸易;原产地规则越苛刻,贸易转移效果就越大;区域经济集团原产地规则的管理与实施增加了进出口商及贸易管理部门的成本。

(二)原产地规则限制进口、促进区内投资。Paul Breton, Miriam Manchin,Oliver Cadot,Anne O.Krueger 等通过数理统计、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验证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对自由贸易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并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验证了原产地规则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成本增加情况。例如,原产地的认证成本、为满足原产地标准而采用高成本生产的原料或中间产品,证明原产地会阻碍自由贸易。

原产地规则还扮演了引导投资流向的作用。罗先云、项新认为,一体化区域以外的企业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为了绕开关税或原产地的限制,享受区内成员国的待遇,会选择在区内投资、生产、销售。区内的企业则通过非法或合法的手段,改变产品的原产地,使自己的投资符合原产地标准。因此,通过实施严格的原产地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迫使非成员国在区内投资,扩大区内的就业,改善经济利益。

二、原产地规则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

经济学家Anne O.Krueger认为,为了解决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国搭便车的问题而设置的原产地规则很大程度上会沦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加大了保护的范围,并削弱了进一步自由化的进程。区内成员国为了获得税收减免的优惠,需要利用原产地规则防止第三国产品经由关税低的成员国输往其他成员国,所以原产地规则不仅会限制区域内外的贸易,还会增加管理负担,给厂商增加证实产品产地的额外成本。从这一角度来讲,一体化经济组织中的原产地规则的存在阻碍了区域内外的贸易。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深入研究,孟夏认为优惠原产地规则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上带有强烈的排外色彩,一方面为区域内的贸易成员创造更具诱惑的贸易环境,另一方面又将区域外成员置于有失公允的境地。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中复杂的原产地标准已经带来了大量的管理和执行成本,生产商在熟悉和满足这些规则方面也承受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处理多边原产地规则时更是如此。另外,对于各国的海关机构而言,管理不同的原产地规则和检验原产地证书的准确性也要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原产地规则实证分析

孟祥锋、刘月芬以自由贸易区为例,对原产地规则对区域经济的贸易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假设世界由A国、B国和其他国家W组成,各国均生产一种产品X,X的边际成本递增,假设B国对X的需求弹性大于1,A国X的产量不足以满足B国的需求。A国X的生产成本低于B国但高于W国。A、B建立自贸区之前,两国均设有保护性关税,A国的X商品自给自足,B国仅从W国进口少量的X,其余靠国内生产。建立自贸区后,A国企业会把X商品出口到B国,而W无法进入。随着A对B出口的增加,B国X价格下降,需求增加,A将X全部出口,而A国内所需的X从W进口,最终B国的均衡价格下降,促进了区内贸易,避免了区外成员搭便车。

张祥以NAFTA关于服装面料原产地的规定为例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结论:严格的原产地标准,使区内成员国制造商倾向购买区内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减少对非成员国原料及中间产品的采购,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区内中间产品制造商的利益。中间产品制造的产业关联性比较强,对原料及中间产品需求的增加也能够带动前后向产业发

展,因此原产地规则的效应不仅局限于某一产业,通过关联效应将会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原产地规则研究的缺陷

国内外研究者们对原产地产生的贸易转移、贸易创造、福利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基本上都认为原产地规则的实施会减少一体化经济集团内成员国与区外国家的贸易量、扭曲资源配置、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然而,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目前学界对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未能形成一个体系,都只对原产地规则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一体化经济中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对原产地规则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集和文章不多,主要介绍了各国及各个区域组织的原产地规则,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原产地规则的经济学影响进行了分析。

原产地规则之所以会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争论较多的一条规则,根本原因是因为其法律体制的不健全。原产地规则既是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的研究内容又属于国际法的研究范畴。然而,研究贸易实务不得不面对纷繁复杂的法规与国际惯例,因此解决原产地规则引发的纠纷、还原产地规则真实面貌,必须从法律方面着手。WTO《原产地规则协议》是规范成员国贸易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的兴起,一些WTO成员国也是一体化经济集团的成员国,《原产地规则协议》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区域经济集团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内原产地规则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使得原产地规则逐渐沦为贸易保护的工具。

原产地规则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归根结底还是一项法律制度,其对促进贸易自由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现在逐渐演变成一种非贸易壁垒。追根溯源,关于原产地规则在一体化经济集团中应用的研究应从法律,即WTO框架内的法律和区域性的规定角度来进行。关于原产地定,尤其是在区域经济集团中应用的改革应在如下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是保留其作为差别待遇工具的功能;二是对经济集团主观性的应用加以限制。为此,在技术操作上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方法: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一体化进程 边界地区

一、相关理论概述

对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研究,一般都来源于两个经济理论:一个是传统的区位理论,另一个是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的区位理论把边界地区看作是处于国家没有优势的区域,他们认为边界地区较强的边界效应和较远的距离都成为了阻碍国内生产商把工厂设置在边界地区的因素。这种劣势在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的国家越为突出。而另一方面,由于关税、语言、文化和消费偏好上的不同,边界地区的边界效应影响着边界地区的跨边界贸易活动,因此国外厂商更倾向于把工厂设置在离邻国市场中心较为接近的地方。从区位观点来看,一体化降低了边界壁垒,减少了边界效应。边界地区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中心,最好的案例便是美国―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后,美国―墨西哥的边界成为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经济区域,随着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墨西哥的区位优势突现出来。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准入壁垒的降低都吸引着美国投资者。很快美国的制造业中心转移到了美国-墨西哥的边界地区,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连续快速增长。美国-墨西哥边界地区赫然成为美国历史上的发达地区之一。

从国际化贸易的观点来看,俄林认为国家贸易理论只是区位理论中的一部分,但是只涉及到了区位问题。

而新的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认为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厂商的活动只会集中在某些区位,而贸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的活动倾向于那些接近消费者市场的区位。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降低了贸易壁垒,减少了关税同时扩大了消费市场。国内公司便有了重新选择区位的动力。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理论是否与中国的边界地区的情况符合。

二、实证研究

1、边界地区产业的趋势变化

中国的边界地区有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甘肃、新疆。与他们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在这里我们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划分为东北边界地区、将新疆和甘肃看作是西北边界地区,把广西、云南和看作是西南边界地区。根据公式(Ellison和Glaeser):

来粗略的分析边界地区的产业集中度的情况。在这里表示I地区时间t内j部门的就业水平。若果行业能够非常完美的分散在各个地区的话,这个值为零.如果这个行业只集中在一个区域时,这个值接近2。这个值的变化的意味着这些行业在不同的区域发生了某些区位性的活动。表1的相关数据反映了几个较为有趣的现象:总的说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中国的边界地区(西北边界地区的第三产业有离散的现象)集中。很明显,中国不同的边界地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其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可以就这些因素做一些讨论。

(2)

在这里i代表地区,t 代表时间,c为国家的首都并且b为边界。E代表地区i在t时间内的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规模,E代表全国t时间内的就业人数。右手边等式的第一个式子表示地区i时间t的平均工资与国内t时间的平均工资的比值。为了避免自回归,工资变量滞后了一个时间。DIST表示边界地区到北京的地理距离。ω表示一个权重,他用地区i时间t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与t时间内全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如果贸易自由化,或者有重新面向国外市场的过渡阶段的话,这个变量就不好确定;否则的话,他就与就业成负相关,因为贸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DIST表示到边界的地理距离。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由于边界效应的存在,边界地区远离国家的中心地区,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一体化的进程,使封闭的经济环境变为了开放的经济环境,它靠近国外的市场,从而有了地理优势。FDI代表I地区t-1时间内外商直接投资,本文用实际利用外资中得外商直接投资来表示。这个数据用来测算这个地区的规模效应。FDI通过外溢效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般而言,相对的就业比率会随着FDI的增加而增加,不过在一体化进程的最初阶段,FDI与就业比率呈现负的相关关系。ROAD表示I区域t时间内的公路密度,它衡量的地区I的基础设施程度,如果这个地区拥有的基础设施越多,这个地区的就业人数就会越多。SERi t表示I地区t时间服务部门的就业量来衡量,因为服务业对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的产业划分和国外的有所不同,中国的第三产业包含了大部分的服务部门,不过还缺少了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业的服务业。本文用I地区t时间的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来表示。

四、估计结果(见表2)及分析

(注:由于的特殊性,本文并未排除了。为了拟合的效果更好,减少变量间的相关性,本文的模型采用了确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模型的估计方法为广义最小二乘法。)

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如果把边界地区看作一个整体,边界地区的相对工资与相对就业呈现正的相关关系。按照模型假定的理论来讲,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贸易自由化,制造行业的公司为了降低相关成本,会向那些具有低劳动力地区转移。但是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国的边界地区并没有呈现出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公司如果把生产活动安排在边界地区,他将会面临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再看距离变量对制造业相对就业的影响,到北京的加权的距离与相对就业呈现出负的相关关系,而边界地区到边界的距离变量与相对就业水平呈现出正的相关关系,且其系数值较小。这说明中国的边界地区制造行业的经济活动更多的依赖于国内市场。而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公路密度与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相对就业的相关程度并不高。一方面说明中国的边界地区并没有能吸引制造业活动的发展良好的第三产业、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由于投资量较小,或者本地公司缺乏与跨国公司相媲美的经济效率而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与相对就业无关甚至出现负的相关关系。

把模型的分析结果分地区来看的话,东北边界地区、西南边界地区、西北边界地区的相关程度都呈正的相关关系。东北边界地区相对工资与相对就业的相关系数最高。从距离变量与相对就业的关系来看,东北边界地区的制造业更多地依赖于国外市场,西南边界地区的制造业即依赖于国外市场又依赖于国外市场,不过从距离与制造业相对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得比较来看 (0.457

(注:本文系导师梁双陆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边疆经济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5CJL024)

【参考文献】

[1] Laura Resmini:Economic integration,industry location and frontie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Economic Systems,2003(27).

[2] NilesHansen.BorderRegions:Acritigue of Spatial Theory And A Europena CaseStudy[J].Annals of Regional Sience,1997(11).

[3] Gordon H.Hanson:U.S-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Border-City Pai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50).

[4] Gordon H.Hanson:Integ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activities-Economic integration,intraindusty trade,and frontier region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

[5] 甄艳、刘力臻: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6(4).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区域经济一体化;西南边境地区;中心―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140-03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边境地区的空间经济聚集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由于运输成本降低将使产业和人口空间结构发生调整。新经济地理学把“空间”因素引入了对区际贸易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一是对外贸易对本地市场具有放大效应。如果某种外生冲击改变原有需求的空间分布,扩大某一区域的需求,则大量的企业改变原有的区位,向该区域集中。而这种聚集与贸易自由化或经济开放度有密切的关系;二是对外贸易的扩大引致突发性聚集。内生的非对称性现象的发生是突发性的,当处于对称均衡且交易成本较大时,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临界值以前,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但达到这一临界值后,自由度稍微增加,就会发生突发性聚集。分析表明,贸易可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它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聚集。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经济活动圈子,容易在一体化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发生更多的经济联系。关于市场规模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克鲁格曼等人的研究说明:经济一体化创造出一个更大的市场,能够容纳更多的厂商,并且各个厂商以更大规模生产,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为了实现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各国必须参与国际贸易;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各厂商必须集中生产,要么在本国要么在国外,但厂商必须在国内外同时销售,最终产品均在一国生产并出口到另一国。这说明了一体化导致市场扩大,厂商要产生更大的规模生产,必须集中生产地,又强化了包括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在内的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分工[1]。Hanson(1996)认为,自由贸易化和经济一体化对边境地区是有利的。自由贸易化和经济一体化具有将边境地区转变成大尺度区域共同市场中心区的倾向――至少是在经济一体化的高级阶段,通过企业有效的前向、后向联系,从而使边界两侧市场区整合、边境地区市场潜力大大提高,也使国家间跨边境贸易增多,吸引更多的企业、人口向边境地区聚集[2] 。William Collier&Roger Vickerman(2002)认为,边境区域作为移动的经济要素的前沿位置,具有吸引新企业的持续能力[3]。克鲁格曼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后,对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地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墨西哥和美国的产业由国内中心地区向边境地区聚集。Gordon H.Hanson(2001)以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城市Pairs为实证,针对美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边境地区经济活动的扩张进行研究。认为交通成本是重要的非政策性的贸易障碍因素,一体化导致区域边境地区制造业经济活动扩张,并对美国边境城市的就业增长具有作用[4]。Rodríguez-Pose(2003)等的研究显示,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后,墨西哥的工业就逐渐向与美国交界的地区集中,而墨西哥城周围的重要性则相对有所下降[5]。其中,国际产业间垂直联系的企业向边境地区移动的可能性更大。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随着各国间因贸易量增加带来过境需求的增长,而使边境地区由“边缘区”转变为“核心区”。Silvia Stiller(2003)对德国和波兰的边境区域变为欧盟的内部区域所带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波兰和德国的边界阻碍的清除有利于增加边境区域企业的国际贸易关系,容易受到一体化进程中贸易扩张的影响,人口和就业也出现了新的趋势,且出现了强烈的收入方面的不平衡[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实施了沿边开放战略,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边境地区具有形成边缘经济增长中心的可能性。中国内地与边境地区是典型的CP(中心―)结构特征,虽然边境地区比内地更靠近周边国家市场,但这种地理区位上的便利在国界的作用下并不能得到发挥,边界效应更多地体现为“屏蔽效应”。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边界的“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边境地区比内地具有进入周边国家市场更好的便利条件。金煜等(2006)使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工业聚集的影响,并利用1987―200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聚集的因素,研究认为,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聚集,而经济开放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有关[7]。黎鹏(2006)在CAFTA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指出,边界口岸地区通过双方对开的口岸,实现了其“腹地”的跨国性,也由此而获得国内与国外边境地区的资源与市场,使双边(或多边)共享跨国边境地区的资源与市场。这也意味着边境口岸地区“腹地”的资源与市场支撑情况需要在跨国背景下去重新认识和合理利用[8]。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下西南边境地区中心―模型的演化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南地区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其经济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活动的区域被扩大了。这一经济政策变量的改变是否会导致原有空间经济聚集的改变?以及新的空间经济聚集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格局?在此我们借助了克鲁格曼提出的中心―模型来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的西南边境地区地理上包括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接壤的广西、云南、3省区。在模型中我们不能把两个国家简单的看成两个地区,把一个大国看成是由许多不大的地区组成的,这样更准确些[9]。由此,我们需要摆脱两个地区的模型,而在一个多地区框架中思考中心―模型。我们假设有两种人:工人和农民,农民在地区之间平均分布,工人可以选择在任何地方工作和生活。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离散地区的集合:分布在一个一维的空间,6个地区位于一个环上,只有绕着环才可以运输产品(中间有不可逾越的山脉)。第一种可能是形成单一中心模型。如果运输成本很低、规模经济很强大、可“自由流动”的生产的份额很大,则该区域经济将只有一个中心,在图1中,用将一个地区加上阴影来表示(见图1)。

第二种可能是形成均衡分布模型。如果运输成本很高,而规模经济又微不足道,可“自由流动”的生产的份额很小,那么,制造业的生产可能在这些地区均衡分布(见图2)。

第三种可能是形成多中心模型,如果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可“自由流动”的生产的份额适中,则该经济会支持多中心,在图3中,阴影表示在地区1和地区4形成了两个中心,每个中心都有属于它的,它包括临近中心的两个地区。在图3中显示地区2和地区6是中心1的,而地区3和地区5是中心4的(见图3)。

现在我们假设这六个地区分别属于不同的两个国家,大国拥有四个地区,而小国拥有两个地区,在彼此独立时,大国的四个地区中地区1是中心,地区2、地区5、地区6是,小国中则地区4是中心,地区3是。经济一体化之后,这两个国家的中心和将怎么样演变,克鲁格曼认为,答案取决于最终的均衡是一个中心还是两个中心[9]。Krugman和Venables(1995,1996)构建了一个2×2×2的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问题是,经济一体化进程(用运输成本的下降来取代)将如何影响原来存在的中心―关系。通过模型,Krugman和Venables认为,运输费用的下降与中心区域(区域)经济规模在整个系统中的份额呈非线性关系。一开始,随着运输费用的下降,中心与区的差距将扩大,但是随着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差距将逐渐缩小,即呈现出一个倒“U”字型关系[10~11]。对国际问题来讲,只有一个中心的两地区模型可能会使人误入歧途。在此问题上,我们不能把国家看成一个天然的分析单位,各个国家都需要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边界天然的“屏蔽效应”即使一体化之后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一体化之后,国与国之间博弈的结果,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多中心结构。国家有充分的激励使用贸易保护或者其他政策来确保他们已经初步形成的经济中心,避免被邻国夺走。由此,我们推测,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更可能形成一个多国多中心的格局。在两国原有中心1和中心4的基础上,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第四种可能是形成多级中心模型。中心与区的差距将逐步缩小,两国原有的边界地区3和地区2将发展成为次一级的中心。在图4中,深阴影表示在地区1和地区4已形成的原有的两个中心,淡阴影则表示,在两国边境地区随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而逐步形成的两个次一级的中心(见图4)。

藤田和克鲁格曼(1999)以工资差异函数通过数值模型论证认为,随着对外贸易变得越来越容易,国内两个地区在规模上的差异会逐渐变小。由于规模较小的地区离外部市场也很近,因此,这一地区的劣势变得越来越小,这就会使得它得以成长。这一成长过程会一直加速,直到达到分岔点。在这一点,两个地区的规模变得同样大[12]。梁双陆(2008)在空间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内地区和一个境外地区的三地区空间聚集模型,推导出效用差异函数以模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边境地区的效应。模型显示,国内制造业份额越大和外国制造业越小,国内制造业向边境地区选择区位的趋势越强。与中国西南地区接壤的越南、老挝、缅甸、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国家与中国相比,都可视为制造业小中国。因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能够吸引中国内地的制造业向边境地区聚集,边境地区具有形成边缘经济增长中心的趋势和聚集力。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边境地区与内地地区实现了收敛,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边缘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路径[13]。

三、结论

借助克鲁格曼提出的中心―模型,把一个国家看成是由许多不大的地区组成的,在一个多地区框架中思考中心―模型的演化,模拟出一体化进程中空间经济聚集的几种可能性。分析显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西南边境地区比内陆地区具有更好的区位优势,在“边界效应”减弱的情况下,将有可能达到分岔点,西南边境地区有发展成为次一级区域经济中心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孟庆民,杨开忠.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分工[J].中国软科学,2001,(12):95-99.

[2]Hanson G.H.Integ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activities-economic integration, intraindustry trae,and frontier regions[J].European Eco

nomic Review.1996,(40):941-949.

[3]William Collier&Roger Vickerman.Cross-Border Activity in the Kent-Nord-Pas de Calais-Belgium Euroregion:Some Comparative

Evidence on the Location and Recruitment Decisions of Internationally Mobile Firms[J].Paper for 42nd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Dortmund,2002:27-31.

[4]Gordon H.Hanson.U.S.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 : Evidence from Border-City Pairs[J].Journal of Urban Eco

nomics.2001,(50):259-287.

[5]Rodríguez-Pose ,Andr és and Javier Sánchez-Reaza .Economic Polarization through Trade :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in Mexico[J].UNU/WIDERD iscussion Paper,2003:60.

[6]Silvia Stiller.Integration in the German-Polish border region-Status Quo and Current Developments[J].43rd Congress of the Euro

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Peripheries,Centres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urope,2003.

[7]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

[8]黎鹏.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4.

[9][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84.

[10]Krugman,P.R.and A.J.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60):857-880.

[11]Krugman,P.R.and A.J.Venables.Integration,Specialization,and Adjust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959-967.

[12]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9篇

摘 要:目前中部地区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本文从区域协调理论的视角,分析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39-01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デ域经济一体化就是市场的一体化,其不断协调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就要通过加快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来达到制度创新的目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以往国际经济一体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的。

シ⒄咕济学家赫西曼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态,他认为一个区域的资本是稀缺且重要的,如果各区域的经济要实现均衡发展,则很难突破资本的约束。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区域的机率是非常小的,而且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促进增长极的出现,从而因外部效应使得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均衡发展理论假设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和竞争机制促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从而缩小区域间的差别。该理论指出,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个要素的投入状况,各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其报酬。各要素在各区域虽然存在差异,但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各要素的收益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ト说男形和活动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并且在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下产生并进行的。制度具有很多功能,它也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制度是博弈的规则,在不同的规则条件下,行为主体的决策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决策选择对于单一行为主体和整个行为主体的收益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制度对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制度变迁就是用一种有效率的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

二、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ノ夜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个相邻省份,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总人口3.61亿。在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プ愿母锟放三十年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70年代末期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地方,90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90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环渤海地区,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又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而中部地区一直被置于全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之外,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与西部地区的差距日渐缩小,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呈现出“塌陷”趋势。

サ是自2004年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以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六省GDP增速超过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三大地带之首,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次于东部地区。2007年以来,中部地区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凸现中部“板块效应”。

2.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ィㄒ唬┤狈合区域协调政策

ブ胁扛魇《嘉痪幽诼剑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虽然都以中部崛起作为共同的发展目标,但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地区政府各自为政,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削弱了中部地区经济的整体性,使得中部地区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和合适的利于地区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

ィǘ)产业结构趋同

ゲ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中部6省中除山西之外的其余五省的产业相似度系数较高,几乎都大于0.8,产业结构高度趋同现象背后是重复建设,盲目竞争。

ィㄈ)城市群规模较小

2009年8月由社科院的《2009中部蓝皮书》指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较大,其中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就是造成其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中部地区各城市群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中等城市,大城市数量少,导致了不能很好地起到带动城市群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

ィㄋ模贫然约束

ビ捎诙部地区靠近沿海,比较早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接受了先进的市场经济观念,树立了开拓创新意识。而中部地区深处内陆,思想观念较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那么强,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ネ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行为越位、错位及缺位等现象,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ツ壳爸胁康厍缺乏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没有权威的政治组织,只有一些松散的区域性的协调组织,无法约束和规范地方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得各方的利益得不到有效地协调,不利于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三、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营造产业内组织与分工的条件和环境

ブ胁苛省要加强区域内部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省自身的比较优势。各地区政府应制定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和规划,建立区域统一的产业基地和产业一化化协调互动机制,为产业组织与分工创造相关的条件和制度环境。

2.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コ浞址⒒悠湓谧试磁渲弥械幕础性作用,同时要协调好市场和政府二者的关系,构建统一的商业信誉评价体系,为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的竞争条件;共同培育区域性的统一大市场,建立健全大规模、多层次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市场体系。

3.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ヒ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快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建设,包括国家层面上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中部地区各省的合作行为,明确合作的目标和领域,还可以建立区域合作组织,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中部地区的合作行为的目的,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4.强化经济圈、城市群之间的联系

セ极培育和壮大中部地区的城市群,不断增强各城市群之间的凝聚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以区域内各省中心城市的共同利益为重点,以线带面带动中部地区各省城市群经济的整体发展,强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增强其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其整体实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中部六省应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明确其功能分区,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的竞争,从而实现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

5.建立地方政府间联席、对话的长效机制

ゼ忧康胤秸府之间的沟通,积极地研究各项发展方案,对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积极地协商和对接。建立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联席、对话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おげ慰嘉南祝

[1]王洪庆,朱荣林.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4(05).

[2]刘 洋,罗建敏,王健康.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09(05).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存在角色错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在观念、组织及文化等多方面不断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地区间经济往来的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对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乃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集“决策者”、“服务者’和‘协调者”等角色于一身的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必须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断创新。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要作用

1、制定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制定者必须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同时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充当“战略家”的地方政府必须深会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楠神,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

2、分配各种资源

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使其效用最大化。掌握着各种资源分配权的地方政府,不仅要尽力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同时还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促进区域内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地方政府要以服务行政为理念,倍育区域合作发展的市场机制,营造一个成熟、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向区域内的各类群体和组织提供基于区域合作发展的政策、信息等公共服务。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必须为外来的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来投资。

4、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质

地方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与五个统筹思想,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尤其是加强区际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利益磨擦与冲突。另外,地方政府还须在遵循宪法和上位法的基础上制定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规范和公共政策,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

二、地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政府角色错位

从现实情况看,地方政府管理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府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与企业、市场及社会自主治理的关系。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地方政府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行为的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地方政府还没有完全从经济活动中超脱出来,包揽了许多本该由市场自身承担的经济职能,直接管了一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另一方面,许多本来应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责却做得不够。

2、地方政府存在着信用危机

作为投资软件,信用环境是极为关键的要素,因为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是投资安全和风险系数。而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无疑居于关键的主导地位,因而政府失信则被认为是最大的风险,是市场经济操作系统中最具破坏性的“病毒”。地方政府的失信不仅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且会使大批的外来投资者没有安全感,进而导致大量投资的外逃。

3、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

依法行政不规范现象普谊存在。一是执法主体过多过滥,造成多头执法,交叉执法,一事异罚,一事多罚;二是行政执法目的不明确,把执法作为创收手段,以罚款代替执法;三是执法行为不文明,态度粗暴;

四是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不出示证件,罚款不提供依据,不出示处罚通知书,不开收据等;五是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并且标准把握不准,罚不罚,罚多少,全凭个人说了算。这些现象让民众怨声载道,恶化了干群关系。

三、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

1、观念创新

只有从观念上全面创新,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指导具体行动上的创新。第一,责任理念。责任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滥用权力、违法行政、执法犯法等状况,正急切地呼唤着必须强化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并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使地方政府真正成为责任政府、信用政府。第二,效能理念。由于资源的短缺性,政府必须尽力使各种资源的效用最大化。除了要杜绝可以避免的浪费之外,政府还应该对各种资源进行台理配置。第三,廉洁意识。要求政府员必须奉公守法、清明廉洁,不以自己的职权寻求额外的“租金”。严重的政治腐败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而且败坏公共道德、损害社会公正。

2、组织创新

地方政府组织的创新,可以大量地借鉴企业组织好的经,例如扁平化。尽量减少政府组织的层次,可以使政府决策部门尽量接近企业和居民,直接为企业和居民服务。由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转变就是减少行政层次的例子。目前我国已有包括四个直辖市在内的22个省份进行了省管县体制改革,效果良好。另外,我国的政府事业单位也开始分类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改革的经验总是在不断摸索中积累的。不少地方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例如,深圳市盐田区围绕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以增强政府管理水平和社区自治功能两条主线,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城市基层管理全面改革,使社区建设逐渐由政府主导变为社会主导,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直选,以达到并推动社区居委会自治。对于好的经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条件成熟的地方推广。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

1 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

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商贸与农村商贸优化升级的共同结果,其实质是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过程,其前提也必须是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发达地区实践证明城乡商贸统筹与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城乡商贸统筹的主导思想是相对发达富裕的城市借助商贸流通业发挥"以城带乡、以商助农、商农联动"作用,从而为农村商贸流通业带去 "设施设备标准、业态新兴现代、技术信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的机会,最终实现城乡市场的均衡、融合到一体化发展。任保平指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合适的发展模式,并指出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同,将选择不同的统筹城乡商贸发展模式:城市化发达,工业化发达的地区可以建立"中心城市-规模城市-乡村"的城乡市场网络化商贸统筹模式;在工业化发达,而城市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采取产业带动模式;在城市化发达, 而工业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采取小城镇带动模式;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都不发达的地区, 应该采取供应链空间连接模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采取供应链空间连接模式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最终构建以下三类体系:

(一)建立以零售业为主导的城乡双向流通组织体系。首先建立零售组织的统一网络,对城乡的零售组织实现整合,实现城乡共同分享先进的物流组织系统。其次对城乡之间的零售组织网络进行整合,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且可以获得先进的城市物流组织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最后,城乡零售组织必须能够共享先进的采购服务以及配送服务,从而促使城市和乡村共同实现规模经济。

(二)建立以批发业为主导的城乡双向流通组织体系。要实现以批发业为主导的城乡双向流通组织体系的对接,达到批发组织在流通过程中的载体作用,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工业消费品由城市向农村流通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建立批发组织的连锁销售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网络流通渠道,最终实现工业品在农村与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与转移。第二,农副产品要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的流通,就必须在城市建立相应的批发零售网络,并实现与农村的运送服务系统相对接,从而让城市更好的享受农副产品。

2 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规划,优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城乡商贸环境。

进一步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商业网点的整体规划,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商贸业的发展勾画出蓝图,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如,将广大农村市场与城镇结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连锁经营网点的布局。

(二)加强农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和"农超对接",促进城乡商贸联动。

专业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流通领域的社会分工,通过批发商沟通了生产者和下一级批发商。同时,专业化市场充分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弥补农产品生产者规模小的劣势。专业化市场必须是企业化运作模式,即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批发市场应该是选在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地方,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商贸流通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商贸流通效率。

"农超对接"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市场,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有利于促进合作农户的收入增长。农超对接有以下几种模式:(1)"超市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即超市同各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帮助超市采购农产品,这种对接模式适用于生鲜农产品的采购;(2)"超市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农户"的模式,即超市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对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使得这些公司的产品达到国际农产品安全标准。超市采购由这些公司生产经营的农产品 ;(3)"超市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即超市与镇政府和村委会合作,共建种植和养殖基地。

(三)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既包括农产品的销售网络,也包括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网络。农产品的销售网络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渠道,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网络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

(1)构建农产品的销售网络

一方面,应积极引导流通企业建立原辅材料采购基地、采取贴牌销售方式, 把农产品带入国内外销售网络和市场。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市内外大型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签约农产品种植项目和加工项目,采取订单式生产。

(2)巩固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网络

以连锁企业超市为依托,建立农村日用品、农资连锁超市和村级便民放心商店。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连锁企业超市的配送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需平衡。

(3)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工程项目"拉动城乡商贸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由商务部2005年2月开始启动,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落实有利于城乡商贸一体化。

(四)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1)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环境。要实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是关键。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城乡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各种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一体化"交通运输政策,但重点在农村。

(2)加大农村互联网建设力度

一方面,政府要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健全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的投资建设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多方支持来增强建设力量和扩大发展范围。另外,应构建政府补贴、农民完全或部分免费入网与使用的运营模式和机制。

(五)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平台建设

农业品与工业品市场在信息传播、获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迫在眉睫。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的建立有利于节约农户经营市场的交易成本,一方面解决市场信息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信息网的建立可使农民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价格动态,扩大农产品市场交易半径,调整商品的流向和流量。一方面,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另一方面,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开发。

参考文献:

[1]任保平.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 态势、机制与模式[J]. 社会科学辑刊,2010,4.

[2]任宗哲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中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J].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刘凯俞富强. 改善农村消费视角下城乡商贸统筹的发展模式探讨[J].江苏商论, 2012,11.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后发展地区 城市化 战略 清远市

“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 A. 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概念开始被引入我国。城市化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其中,“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或重要前提;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己成为抑制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梗阻。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正面作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领域中的焦点问题。

城市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某个区域内不同城市制度变迁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区域范围内的城市都出现了发展模式基本融合,都市连绵带凸现的趋势。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城市化必然是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步伐

城市化以其发挥核心城镇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的功能,推进地区产业集群化。而地区产业集群化,即空间集中和产业链集群,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同时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获得基础设施利用经济。这些为后发展地区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直接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最终成为推动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强劲动力。

(二)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参与区域分工合作

从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看,城市发展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孤立中心,到区域乃至全国中心,再到国家大都市区和融入大都市连绵区,形成区域城市集团。也就是说,城市化是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发展出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通过其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地区加入区域城市集团带动的城市化,能够推动地区城市完善地理上的合理布局和职能分工、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最优化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对地区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尽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

城市化过程是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岗位分工细;信息密度高,传播快,为社会成员就业提供的机会多,选择的空间大,实现个人价值的概率高,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好,城市文化娱乐、卫生体育、环保、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动力。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法制和管理体制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根基。城市化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后发展地区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

后发展地区城市化现状模式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随着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原始积累,市场空间特别是土地空间基本开发完备,它们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型升级。这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包括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后发展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靠近北边的清远、东边的惠州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的产业转移和扩散。但依靠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起来的这些后发展地区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现状,属于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后发展地区形成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原因有:

(一)经济方面:工业化水平低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工业化进程诱导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集中,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进程。但是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城市化的互动。一是工业结构中资源性产业占主导。资源性产业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地区工业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能力在低水平上扩张,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且布局分散,发展滞缓,市场开拓力不强,造成当地工业低水平发展。工业低水平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有限,制约了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落后。工业园区定位低,准入门槛低,园区缺乏规划性,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或不到位,管理服务机制较差等,制约了地区规划建设水平。这种三重制约最终导致后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

(二)发展方面:动力不足

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技术和服务高度聚集的空间区域,各种构成要素通过有效配置产生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乘数效应。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区忽视了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力和城市网络的营造,造成地区城市化水平整体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发展缺乏特色。一些地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环境建设,如:文化建设。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通讯发达,现代化设施齐全,但城市整体风貌基本雷同,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发展魅力。二是总体规划不适当。有些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不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么缺乏长远目标、规划陈旧落后,要么贪大求洋、规划盲目超前。结果造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城市功能缺乏互补性。地区城市无论大小,五脏俱全。无法形成功能互补、各显神通的城市网络。这严重制约地区城市化发展。

(三)观念方面:定位缺失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着城市化进程。由于受行政因素的影响,城市基本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薄弱。改革开放后,基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了,但竞争通常超过了合作,各个城市仍然是孤立发展的,经济腹地基本上局限于其行政辖区范围内,诸侯经济特征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东部地区很多城市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其行政辖区。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城市之间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例如,京津之间城际高速列车的开通,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盟的建立,珠江三角洲城际公交网的发展等,都是在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但一些地区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定位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反而限制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清远市: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环珠三角区域内最临近珠三角的一个城市,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1988年建市,2004年以来其城市综合实力也从全省的后几名发展成为广东省工业十强市和全国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但清远市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到2010年,清远市城市化率为47.5%,与全省的66.18%和全国的49.68%差距甚大。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国家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已达到70%。而2010年清远市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根据木桶理论,木桶容量的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因此,未来清远市要保持这种经济增长势头,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就必须把短板补长。

(一) 城市化是清远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1.清远市面临着城市化的难得机遇。清远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和抓手有两个: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再工业化;另一个是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再城市化。因此,清远要牢牢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以城市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推动地区城市化,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

2.城市化将为清远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文明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将为清远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难得的机会。当下,清远的发展仍以外源性经济为主,内源性经济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加快城市化可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据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50万元的投入。到2015年,清远城市化率达52%。按照静态计算,每年将增加14万城镇人口,相当于增加705亿元的城市功能配套投入。以房地产为例,每个城镇人口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每年需增加420万平方米。若按照每平方米2500元造价计算,每年仅新增人口就可拉动房地产产值达105亿元。

3.城市化是“四化”发展战略的载体和原动力。“推进四化进程,建设幸福清远”是清远市政府对“十二五”清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主题和核心,而城市化是“四化”的载体、原动力和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化为工业园区化提供土地和人才支撑。城市化可以减少农村人口,缓解土地供给和发展工业需要用地的矛盾,为发展园区化工业提供土地支撑。城市化也为发展工业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有利于吸引人才到清远定居创业。其次,城市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消费市场。只有减少农民,农村才能打破小农经济的格局,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同时启动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再次,城市化是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的高地。管理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幸福清远的人本理念。只有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远人民提供富裕文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性化。

(二)清远市推进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1.教育的推动。教育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最大的瓶颈和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教育的功能是可以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高级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的人才,也就是可以把农民变成市民。清远市已于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已达到18.33万人(其中高中一年级7.35万人),毛入学率达93.08%。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可以说,单就教育这一项,每年就约有3.2万(按每年级6.11万人的52.5%计算)以上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这些人结婚之后,按照1:1的比例把父母接到城里,每年就可以有6.4万人在城镇居住。为此,必须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争取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36%(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改革以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松农民工进城户数限制。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及子女享有与市民在职业稳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同等待遇。使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2.工业化的推动。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为城市化提供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首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工业是清远市财政税收的最重要来源。其次,就清远市现阶段来说,工业是人才集聚的最重要载体,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的产业。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清远市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再工业化。清远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最便捷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可以借助“双转移”珠三角腾笼换鸟的历史机遇,向珠三角借力、借脑、借势,加快与珠三角的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3.城镇特色化的推动。城镇特色化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镇特色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和专业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城镇体系。特别要建设好中心市区,把市区建成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富有南国特色的湖城和生态之城。二是城镇的产业特色化。每个城镇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三是城镇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保护人类物质和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4.现代服务业的推动。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发达城市,如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达到65%左右。清远市在调整转变产业结构上任务艰巨,同时第三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大有可为。一是这种发展生产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除了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之外,还包括知识经济、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事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现代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上存在着二元结构,必须在政策和制度顶层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当前,必须致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和进程。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等。

5.城市规划的推动。目前,广东省广州、深圳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也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与当地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城市转型严重滞后于产业转型,造成当地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产生发展瓶颈。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衔接,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推动城市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清远市城市规划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倾向,从三个方面实现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衔接,促进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首先,城市规划要加强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广东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清远属于重点发展地区。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启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体制和机制。要通过本地区城市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各县市区发展的定位和功能分工,如清远市下属的8个县市区分别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发展哪些产业,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有序的流动和配置。同时,要定位于做好珠三角后花园的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好生态屏障,保护好青山绿水。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工业园区规划。珠三角企业到清远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增长点。清远已成功地引进珠三角企业进驻清远,并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如深高速、碧桂园、建滔集团、约克空调、万科地产、樵顺地产等。清远2010年GDP达到1112亿元,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今后,清远仍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高科技产业,优化清远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远必须提高本地区工业园区规划水平,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企业生产的舒适场所、员工生活的温馨家园。因此,将工业园区作为另一个现代城市生活新兴区来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地吸引外来企业到当地投资设厂,做大经济堆头的重要措施。

最后,城市规划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是清远融入珠三角的纽带、桥梁和必要条件。目前,已经产生广佛同城化效应,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先实现广清佛同城化。广清佛同城化,将进一步推动三地经济、技术、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基础设施融入珠三角后,清远将成为珠三角点轴线中的北极。走西线,自清远可以直通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澳门。走东线,可以直通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清远市要充分利用广佛同城化的机遇和效应,加快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建设大都市、大城市群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主动对接。

结论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珠三角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外资推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空前成功。随着“中东、拉美、非洲等提供原材料东亚制造美欧消费”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危机形式被瓦解,珠三角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将不得不进行调整。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珠三角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这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而作为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要在新时期下更好的参与到区域、国内甚至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必须利用好毗邻珠三角区位优势,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经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带动自身经济发展。清远作为其中一员,又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除积极转变角色参加区域分工,更要通过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这才是后发展地区赶上时展的步伐,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5)

2.何燕.论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22)

3.黄顺江.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特征.

4.张松.短缺还是过剩—有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1)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3篇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且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地方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办学基本定位在于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性创新与创业型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商务精英是其主要目标,而区域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提升地方院校经济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与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合理的教学内容与适当教学方法则是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科已有了很大发展,其教材建设也随之稳步上升。从学理上看,区域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古典经济区位理论,从1954年瓦尔特·艾萨德创立 “区域科学协会”开始,西方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问也有六十余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陆续出现一些经济问题,区域之间经济发展非均衡现象日益加剧,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区域经济学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区域经济学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已引起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学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相应著作层出不穷,区域经济学的教材也是众多,单摆在编者书架上的教材就不少于30余种。众多区域经济学教材和相关著作的出版,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学者、政府部门和应用工作者对本学科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他们面对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区域经济问题不断突显现状,需要不断学习与探索,需要探寻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而为所在区域和全国经济发展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正是区域经济学科发展的追求方向。另一方面,就教材而言,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不同学科与知识背景的作者所编的教材强调的重点不同;区域经济学不同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造成了学科的一些混乱;学科理论与应用上显现出不少脱节;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不是太强。 

二、基于城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建设 

国内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学教材主要有:时间相对较早的有周起业(1989)、刘再兴(1996)等,这些教材是在国内最早对区域经济学进行探索的成果之一,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引导作用;之后,区域经济学教材迎来了大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更是发展迅速,这些教材不仅对我国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培养人才起到了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从内容体系上讲,不同的《区域经济学》教材的重点不一,如郝寿义与安虎森(2004)所编的教材主要内容有:经济活动的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乡村经济、区域经济政策等。聂华林(2006)所编的教材主要内容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区域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研究方法等。孙久文(2008)所编教材的主要内容有:区域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贸易、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区域基础设施与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战略与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等内容。高洪深(2014)所编教材主要内容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总部经济、梯度理论、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区域济产业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等。 

纵观以上内容,结合地方院校区域经济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内容展开: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基本理论,如梯度推移理论、辐射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区域分工与合作,包括区际经济关系、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及其具体内容;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集群,包括产业布局的区位与指向、产业集群与新产业区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包括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评价等;总部经济,包括总部经济的提出、内涵与形成机制、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发展的一般路径和一般逻辑等;县域经济,包括县域经济内涵、现状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城市与乡村发展,包括城市经济、乡村经济与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等;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包括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城市群的概念、功能与形成机制及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区域开发及其规划,包括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等;区域经济政策,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内涵与作用、目标与工具,新中国区域政策演变;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论,包括区域经济常用研究方法及其新发展。这些内容既包括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结构等,又集中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热点内容,如区域产业集群、县域经济等,同时还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方法论,这些内容对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是较适合的。这也是笔者主编的区域经济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并能达到培养地方院校经济类人才的要求[1]。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方法探析

      1.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兴起的案例教学法,经由哈佛商学院的推广后得到了大量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场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工作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区域经济理论或提升其解决区域发展方面的实质能力。地方院校经济类专业在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时,用案例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理论素养大有裨益,特别是一些应用性强的章节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更是作用显著,笔者本人就常在县域经济、区域规划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此方法。如在县域经济发展时,我们不仅以每一个具体的县为案例来对该县的经济发展中方方面面进行介绍,更重要的我们还会该县的每个方面集中以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产业结构时不仅结合该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来分析,还要对该县在规划产业园区时是如何进行产业选择并加以布局,以达到县域经济增长的目的,把园区产业规划与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借鉴典型园区发展案例,详细对产业园区进行SWOT分析,明确产业园区战略定位与产业定位,对产业园区主要产业详细分析,并对产业园区的产业规模与经济及社会效益进行预测,最终制定出该县的产业发展策略。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觉得适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能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地方院校学生学好产业园区对将来我国的城乡发展无疑起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作用。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存在角色错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在观念、组织及文化等多方面不断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地区间经济往来的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对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乃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集“决策者”、“服务者’和‘协调者”等角色于一身的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必须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断创新。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要作用

    1、制定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制定者必须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同时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充当“战略家”的地方政府必须深会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楠神,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

    2、分配各种资源

    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使其效用最大化。掌握着各种资源分配权的地方政府,不仅要尽力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同时还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促进区域内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地方政府要以服务行政为理念,倍育区域合作发展的市场机制,营造一个成熟、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向区域内的各类群体和组织提供基于区域合作发展的政策、信息等公共服务。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必须为外来的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来投资。

    4、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质

    地方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与五个统筹思想,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尤其是加强区际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利益磨擦与冲突。另外,地方政府还须在遵循宪法和上位法的基础上制定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规范和公共政策,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

    二、地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政府角色错位

    从现实情况看,地方政府管理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府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与企业、市场及社会自主治理的关系。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地方政府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行为的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地方政府还没有完全从经济活动中超脱出来,包揽了许多本该由市场自身承担的经济职能,直接管了一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另一方面,许多本来应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责却做得不够。

    2、地方政府存在着信用危机

    作为投资软件,信用环境是极为关键的要素,因为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是投资安全和风险系数。而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无疑居于关键的主导地位,因而政府失信则被认为是最大的风险,是市场经济操作系统中最具破坏性的“病毒”。地方政府的失信不仅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且会使大批的外来投资者没有安全感,进而导致大量投资的外逃。

 3、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

    依法行政不规范现象普谊存在。一是执法主体过多过滥,造成多头执法,交叉执法,一事异罚,一事多罚;二是行政执法目的不明确,把执法作为创收手段,以罚款代替执法;三是执法行为不文明,态度粗暴;

四是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不出示证件,罚款不提供依据,不出示处罚通知书,不开收据等;五是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并且标准把握不准,罚不罚,罚多少,全凭个人说了算。这些现象让民众怨声载道,恶化了干群关系。

    三、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

    1、观念创新

    只有从观念上全面创新,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指导具体行动上的创新。第一,责任理念。责任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滥用权力、违法行政、执法犯法等状况,正急切地呼唤着必须强化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并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使地方政府真正成为责任政府、信用政府。第二,效能理念。由于资源的短缺性,政府必须尽力使各种资源的效用最大化。除了要杜绝可以避免的浪费之外,政府还应该对各种资源进行台理配置。第三,廉洁意识。要求政府员必须奉公守法、清明廉洁,不以自己的职权寻求额外的“租金”。严重的政治腐败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而且败坏公共道德、损害社会公正。

    2、组织创新

    地方政府组织的创新,可以大量地借鉴企业组织好的经,例如扁平化。尽量减少政府组织的层次,可以使政府决策部门尽量接近企业和居民,直接为企业和居民服务。由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转变就是减少行政层次的例子。目前我国已有包括四个直辖市在内的22个省份进行了省管县体制改革,效果良好。另外,我国的政府事业单位也开始分类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改革的经验总是在不断摸索中积累的。不少地方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例如,深圳市盐田区围绕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以增强政府管理水平和社区自治功能两条主线,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城市基层管理全面改革,使社区建设逐渐由政府主导变为社会主导,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直选,以达到并推动社区居委会自治。对于好的经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条件成熟的地方推广。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外汇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65-05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外汇管理的现状

自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地区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从总量上看。“两省一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461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56710亿元,除个别年份外,该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大大快于全国同期水平。从产业发展上看,2007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全国总体水平低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高出全国总体水平4.3和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147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3672亿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长三角地区目前正面临如何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从地区合作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和城市布局之间的合作分工趋势日益明显,地方政府的主动介入,开创了更为广泛的合作领域(洪银兴,刘志彪,2003),推进了地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加快(徐现祥等,2007,徐现祥,李郇,2005)。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外汇管理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该地区2007年进出口总额8453亿美元,是2002年的4.4倍。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02亿美元,是2002年的2.8倍。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外汇资金流动快速增长。以上海市为例,各类外汇收入从2002年的451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154亿美元,年均增幅75%。各类外汇支出从2002年的449亿美元上升为2007年的2073亿美元,年均增幅72%。伴随涉外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外汇管理合作不断深入。三地外汇管理部门通过建立跨区监管协调新机制、加强区域内部的信息交流、实现外币资金跨区清算、积极开展专项试点等方式,开展了各项业务的跨区合作和协调监管。尤其是2007年《关于推进“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的计划安排》出台后,成立了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分局在内的加强长三角外汇管理合作小组,确定了企业开立外汇账户和购付汇等七项具体工作内容。目前,外汇管理合作进展顺利,部分工作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外汇管理的突出问题

(一)与产业分工和布局变化有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分工和布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生产网络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凭借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我国的产业和国际制造业之间大多处于纵向一体化的关系。这种垂直形态的分工体系表现在企业层面,就是一些企业或企业的分支机构开始专注于核心业务的生产和经营,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专门从事该项业务的企业或部门。这种产业分工和格局改变了过去传统产业“小而全”的模式。促进了以供应链模式为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的兴起。

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与“小而全”的企业经营模式相适应。延续了金融本身不能作为独立要素发展而形成的“钱随物走”的管理思路。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面典型地表现为“物资流和资金流必须一一对应”的进出口收付汇及核销模式,即每笔贸易必须同外汇资金划付一一对应,逐笔审核,其中涉及到的出口单位、报关单位、收汇单位、核销单位、核查单位必须完全一致。这就与新型贸易方式下物资流和资金流的独立运动产生了较大冲突。不利于企业的跨地区生产经营,也不利于上海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建设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关的问题

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每年FDI(国际直接投资)新增流量中,服务业约占三分之二。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五大率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此后,十五届五中全会、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长三角地区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就外汇管理而言,由于国内服务业总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极有可能造成服务贸易国际收支的长期逆差,进而影响到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由于服务贸易用汇真实性审核依据来自于税务等上游部门提供的各种凭证,在服务业市场逐步开放、税务等上游部门对服务贸易的行政管理手段放松或取消的情况下,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审核交易真实性的难度加大。加之服务贸易因其固有的虚拟性和价格的非可比性,极易成为外汇资金异常流动的渠道,严重影响外汇管理的有效性。

(三)与外部融资需求有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仅靠内资已经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如:建设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不但涉及洋山深水港区建设,还包括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以及推动长三角各大港口的协调发展,这些庞大的项目都离不开大量外资的投入。在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传统的利用外资方式对国际资本吸引力有限,因此应积极探索新的引资方式,包括规范和引导外国投资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以及向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股权融资、发行国际债券、特许经营权投资、项目融资等。

但就外汇管理而言,主要面临如下问题:第一。从有效利用外资的角度看,一方面对数额巨大的投资项目,由于对本外币资金(尤其是外汇)的需求量已超出当地银行的经营能力,亟需区域内多家银行以银团贷款形式联合提供融资;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跨地区经营。中资银行的配套服务也逐渐延伸到异地。从而产生异地贷款需求。但是受中资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域开展业务和《贷款通则》对中资银行开展异地贷款的限制,以上业务要么无法开展,要么经过繁琐的手续后才能得到批准,降低了外资利用的效率。第二,从拓展外资利用方式的角度看,对于引人国际产业投资基金、项目融资、海外上市等国际通行的投资手段,目前尚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外汇管理方式。而且对于外资参与兼并重组,现行的政策法规也难以满足外资并购资金结汇的合理要求。第三,从借用外债的角度看,受非金融机构开展资金运作的限制。公司总部的资金管理中心无法集中境内所有子公司的外债额度,无法以规模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较低成本的资金,然后拆借给各地子公司

使用。

(四)与内源融资需求有关的问题

内源融资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留存收益的配置。研究发现,在工业化国家,内源融资甚至比通过金融市场和银行的外源融资更为重要。我国的实证也表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获得资金也主要依赖于内源性融资。一个主要的表现是,随着地区总部和加工生产基地在空间上的分离,跨国公司对内部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对内部交易相关的资金流进行统一管理,优化资金头寸配置,并在开放经济体系下实现对汇兑风险的控制。

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跨国公司实现对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但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难以充分实现。目前,外汇资金作为独立生产要素的流动特性仍然受到一定管制,例如限制境内无贸易背景外汇资金在账户间划转,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内部难以及时自主地在子公司或关联公司之间调剂外汇资金余缺。往往导致一部分子公司资金富余,却无合适的投资渠道或受公司总部限制不能自主投资,只能存入银行获取微利;而另一部分子公司资金短缺,不得不以较高成本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资金分布不均、但又不能及时调剂余缺的局面,造成了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整体外汇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尽管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委托金融机构贷款和设立财务公司等手段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但由于成本大、费用多、周期长,所以使用效果有限。

(五)与加快企业“走出去”有关的问题

在正常经济循环运行的条件下,随着经济开放政策力度的加大,一个国家加入国际资本流动。必然要走过从不成熟债务国――成熟债务国――债务减少国――不成熟债权国――成熟债权国这五个阶段,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2000年,我国首次将“走出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目前外汇管理对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限制已经放开,但对“走出去”企业的后续金融支持力度仍不够。具体来看,第一,从融资的角度看,由于我国新成立的境外公司在境外银行往往没有信用记录,加之资本规模有限,因而从境外银行融资非常困难。虽然外汇管理政策允许跨国公司境内母公司向境外投资公司发放委托贷款,但对绝大多数从事境外投资的中资集团公司来讲,门槛较高,操作性不强,无法解决大部分企业的困难。第二,从担保的角度看,目前外汇管理部门开展的“内保外贷”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担保难的问题,但由于审批手续复杂,操作时效性差,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而且还占用境内母公司的信用额度和反担保资源。因此,多数企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仍采取母公司垫款方式。

(六)与非法外汇活动跨区域化有关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各类管制逐步淡化和经济自由度不断扩大的过程,在市场效率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一些地下钱庄活动就往往涉及多个省市。加之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扩大、频率提高、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加大。此外,打击由恐怖活动、走私贩毒、逃税漏税、等滋生的黑钱交易问题也不容忽视。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外汇管理部门为“三地五局”的机构设置局面,分别负责监管在当地注册的企业和银行的本地外汇业务,不利于对跨地区外汇违规行为的查处和打击。

三、大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外汇管理总体思路

(一)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不能只依靠区域内部的自身推动,而应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协调作用下实现较快发展。外汇管理既涉及微观层面的收支管理,更是开放经济下宏观金融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此,外汇管理部门必须立足宏观,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提高外汇管理效率,真正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各项工作,深入研究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外汇管理需求。在整体规划基础上,密切配合其实施进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积极稳妥地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前期阶段。重点是在现行外汇管理基本框架下,大力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透明度,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在中期阶段,外汇管理要由直接管理模式转变为间接管理模式,争取实现大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长期目标则是:基本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完善人民币可兑换后的外汇管理。

(二)改进外汇管理方式方法

从本质上说,外汇管理属于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的经济问题,但多年以来,在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部分管制的外汇管理体制下。确立了以行为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框架和法规体系。这种偏重行政化的运作方式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相悖。因此,外汇管理要由现行以行政审批为主的直接监管方式转向间接监管方式。逐步减少行政手段的使用,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引导外汇资金有序流动。要遵循市场原则,凡能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由市场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应创造条件由市场解决。同时,应逐步实现外汇管理和市场调节手段的有效搭配,通过适度的外汇管理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

(三)完善外汇管理的宏观调控基础

发展外汇市场既是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汇管理宏观调控的需要。由于外汇市场容量小、与货币市场关联不大,导致了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作用发挥有限。这也是目前外汇管理宏观调控难以启动而不得不在较大程度上维持行政方式管理的一大原因。目前的外汇市场只是银行间的头寸市场,且只有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和英镑五个交易品种。今后要不断丰富业务品种,大力培育货币经纪公司等市场机构,努力吸引金融机构将外汇交易转移至国内。稳步推进外汇市场产品创新,丰富柜台外汇市场避险保值衍生产品,推广远期结售汇、外汇套期保值、远期交易等业务。

(四)夯实外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要更新和完善外汇法规政策,给予市场主体稳定合规经营的法律框架和预期。便利市场主体了解和执行。面对外汇形势多变、速变的特点,要在保证监管基本政策稳定、连续的情况下,合理把握政策调整的方向、力度和时机,增强立法和执法的透明度,为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外汇法制环境;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和提升电子化监管平台,为简化管理手续、转变监管方式、加强外汇资金流动监测、提高预警分析决策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近期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外汇管理对策建议

(一)逐步消除妨碍企业和银行跨地区经营的外汇管理政策障碍

1、在进出口核销监管方面。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各地分工协作不断加强,产业链不断完善,相应的资金运作与商品生产

销售在空间上的分离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近期要通过改革,实现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由企业逐笔核销向外汇局总量核查转变、由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转变、由一般的具体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重点管理转变。

2、在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方面。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很多非贸易用汇需求,一些合理的用汇需求因为没有明文规定或缺乏相应的凭证而不能得到满足。在当前还难以出台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建议总局正式对分局授权,以解决一定金额以下的特殊用汇审批问题。同时,分局要建立相应的集体审议制度,完善内部管理规定,并加强内部审计。

3、在境外直接投资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资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资产价格回落的情况下,应继续完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在简化相关手续、放宽跨境融资限制的同时,便利境内企业“走出去”所需外汇资金的获取和运用。可以根据企业资信、财务状况和外汇收支情况,建立中资企业境外投资分类监管机制。

4、在完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方面。可考虑进一步放宽外资跨国公司和中资企业集团集中管理境内成员公司闲置外汇资金的政策。例如,完善跨国公司外币现金池的管理模式,银企可以通过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协议办理成员公司间的外币资金划转,减少因办理委托贷款而产生的税费。允许外币现金池内的资金在符合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通过银行办理远期结售汇、掉期等汇率避险交易,更好地发挥现金池的功能,降低企业资金集中后的汇率风险。对于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内部外汇资金的跨境集中运作,在我国资本项目未完全放开、汇率形成机制仍需完善的情况下,要逐步创新外汇管理手段,既尽量满足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内部合理调度资金的运营需要,又要有足够手段确保外汇资金跨境流动在可控范围内。

5、在不断满足企业和银行的跨行政区经营需求方面。随着国内市场向外资银行的完全开放。应尽快取消对中资银行经营的不合理限制,允许中资银行跨行政区向异地客户提供服务,促进中资银行拓宽服务范围。要进一步完善外资银行主报告行集中管理境内分支机构的结售汇周转头寸和外债额度的政策,增强现有政策的可操作性。要不断简化手续,方便企业根据经营需要在异地开立外汇账户、进行异地收付汇。

(二)打破长三角地区外汇分散管理现状,促进外汇监管合力形成,

要加强长三角地区各地外汇管理部门之间合作,促进长三角地区外汇监管合力的形成。目前可先利用已有的外汇监管资源,对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和银行的数据在相关外汇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以完善各地的非现场监管信息。在建立统一的外汇资金跨地区流动监测预警平台的基础上,应就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外汇政策在区域间的统一执行、对企业和银行总分支机构的一体化监管等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加强蹉商,及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外汇管理苗头性问题,逐步建立长三角外汇管理合作网,以外汇管理的区域一体化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