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战略小生境;绿色创新;应用价值

绿色创新是指为了避免和降低环境损害,企业采用新的或改良的流程、技术、实践、系统和产品。它涵盖了与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相关的硬件或软件创新,包括能源节约、污染预防、污染回收、绿色产品设计及企业环境管理上的技术创新。但是,绿色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如绿色创新扩散不足等的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在九十年代后期,外国学者提出了一种以新的绿色小生境管理为基础的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进行选择、繁殖,直至将其孵化为稳定成熟的技术,并最终顺利地将它推向市场的过程。这对我们研究绿色创新的发展和解决绿色创新扩散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一、战略小生境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理论背景

战略小生境管理这个概念最早由Schot、Hoogma和Elzen以及Kemp、Schot和Hoogma提出。Schot、Hoogma和Elzen将战略小生境管理定义为,通过社会实验的方式,为绿色创新创建一个保护空间,并通过对该保护空间的管理(发展与退出管理)来促进绿色创新的发展与扩散。目前,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物质能、交通、能源、材料、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应用研究中,用以解决许多重大的绿色创新领域内的问题。

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中有以下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绿色小生境。绿色小生境就是一个"受保护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生产者、研究者、使用对象和组织机构进行不断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对萌芽的新技术进行培育繁殖,最终能成功直面市场的竞争压力并能实现产业化。二是社会实验。绿色小生境需要建立一个承载平台,各个相关的对象例如用户、生产商到有关机构以及政府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一系列与新技术的紧密互动和交流,通过这种活动逐步全面地了解到有关这项绿色创新的所有内容。这个承载平台就是社会实验。

(二)小生境的内部活动过程

在绿色小生境内部,相关的活动者进行着三种类型的活动。

1、表达期望和愿景。预期对小生境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为学习过程的进行吸引更多的关注,为持续的保护和培育提供了较明确的目标和期望。

2、社交网络的建设。制定一个广泛的网络,包括所有相关的行动者,如行业角色、用户、科学家、社会组织和有关政策制定者,并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提供必要的资源。

3、多个维度的学习过程。具体包括技术方面和设计规范、市场和用户的喜好、文化和象征意义、基础设施和维护网络、行业和生产网络、法规和政府政策和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战略小生境理论在绿色创新中的应用价值

(一)战略小生境理论为绿色创新提供了一种管理思想

绿色创新的发展过程主要强调的是运用价格机制进行调节,但是由于价格机制需要拥有完全的信息和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还要进行客观的理性计算等条件,而绿色创新中的技术作为新事物具有不稳定性、同时还面临着传统技术的挑战、并且新技术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原因,使得价格机制实际上很难行得通。战略小生境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在绿色创新活动时,针对新技术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构建绿色小生境,通过一系列的小生境管理培育来促进绿色创新的发展与扩散。

(二)战略小生境为绿色创新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

战略小生境为绿色创新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采用绿色小生境培养并保护绿色创新的生长和扩散。战略小生境管理提到市场的形成通常涉及到要探索小生境的市场,这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新技术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的市场。这些市场可能是商业性质的,但是某种程度上没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并涉及到政府补贴问题。这种为了新技术的"受保护的空间"成为了一个"培育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更容易发生学习行为,新技术也更容易得到提升,新的消费爱好也会形成。这种受保护的空间不仅仅指的是最初的小生境市场。一项创新技术的扩散可以被看做是从小生境到规模市场的一种探索,这种保护是必须的,受保护的空间从市场中获益,并成为通往规模市场之间的桥梁。这种"桥梁市场"需要更大的技术产量和一系列的再创新,这些都是在一项新技术成为商品之前就必须的。

(三)战略小生境为绿色创新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战略小生境思想对绿色创新政策的制定及在创新政策中的实际应用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作用。一方面,战略小生境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虽然这些建议主要是关于社会技术实验的动态研究,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具体的方法,但是有助于解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会面临的某些政策困境。当前这一方法成为一些国家创新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德国、荷兰、坦桑尼亚和南非,主要涉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另一方面,战略性小生境管理思想强调绿色创新政策制定的持续动态调整性。根据新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的内容应有不同:在技术的初期成长阶段需要的政策是基础的资金支持、制定战略计划等等,创造有利于研发的环境;在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完全成熟的阶段时,政策应着力为其的改进发展构建市场小生境,并能减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成本;在技术已经成熟的阶段,政策应着重于如何逐渐减少保护而将新技术推向市场,与已占主导地位的技术抗衡。

参考文献:

[1]Marten J,Witkampa,Rob P.J.M.Ravena,Lambr M.M. Royakkersa.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of social innovations:the cas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1,(6).

[2]Tae-hyeong Kwon.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of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the policy effect[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2,(9).

[3]Kemp R,Schot J,R Hoogma.Regime shifts to sustainability through processes of niche formation:The approach of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8,10(2).

[4]Rob Raven,Suzanne van den Bosch,Rob Weterings.Transitions and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towards a competence kit for practition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51(1).

[5]胡隆基,李彩霞,密启慧.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

[6]杨燕,邵云飞.生态创新研究进展及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8).

[7]曾云敏.基于小生境思想的技术范式变迁理论和创新政策研究[J].财经论丛,2006,(3).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科技期刊;优势;社会责任;理念

中图分类号:Z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1-0063-04

1 引 言

绿色是时下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绿色”,绿色食品、绿色健康、绿色生活、绿色时尚、绿色家居、绿色材料、绿色软件、绿色产业、绿色和平、绿色奥运、绿色制造等概念扑面而来,如果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区域名称,如绿色中国、绿色湖北、绿色武汉等等,则绿色词组更是层出不穷,无穷无尽。当然,搜索“绿色科技”也会出现很多词组,但只要细心地进行浏览,就会发现,绿色科技产品,绿色科技企业类词组还是有一定频度的出现,而绿色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绿色科技理论的创新、绿色科技成果、理念的传播、组织却较为少见,特别是绿色科技传媒更是凤毛麟角。据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包括绿色科技期刊的绿色科技传媒的发展已大大落后于绿色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创办绿色科技期刊适逢其时!绿色科技期刊是指以报道绿色科技成果、信息,传播绿色科技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科技期刊,绿色科技期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责任和理念。

2 绿色科技期刊的优势

绿色科技期刊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呢?笔者认为,绿色科技期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办刊环境、办刊资源以及办刊前景上。

2.1 绿色科技期刊发展前景的优势

绿色科技是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未来目标,绿色科技是未来发明创造的代名词。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问题、资源匮乏问题、能源短缺问题、减灾防灾问题等等都期待绿色科学技术来开创新的纪元。以推动绿色科技进步为目标的绿色科技期刊,在完成期刊使命的过程中也完善了自己,在科技学术期刊中率先披上了绿装,搭建了绿色舞台,拓展了发展空间,绿色科技期刊在绿色革命浪潮中,一定会道路越来越宽阔,前景越来越光明!

2.2 绿色科技期刊办刊方向的优势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见,绿色科技期刊传播绿色理念,推广绿色技术等办刊活动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办刊方向无疑是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了一致。正确的办刊方向看似一句政治口号,其实对一个办刊人来说却是无比重要,办刊方向是生命线,特别是像《绿色大世界》这样一个经历过休刊的期刊,如何确定办刊定位,办刊方向是否正确却是一个大问题。《绿色大世界》是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包括学术期刊、技术期刊、科普期刊,而一般来说,科技学术期刊以其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凸显其重要作用,更加受到业界、学术界和读者的尊重。因此,无论是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从为发展科学技术作贡献的角度,绿色科技期刊办刊方向具有政策优势和社会基础的优势。

2.3 绿色科技期刊的稿源优势

绿色科技涵盖了农业、林业、环保、国土资源、能源、建筑、旅游等大的行业领域,从学科分类来看,更是宽泛,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学科中都蕴含了绿色分支学科,全球从事绿色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传播、管理的各类人员数以亿计,我国绿色科技工作者是全世界最庞大的集群,如果计入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总人数可能数百万人,甚至上千万。这样一支绿色科技队伍,是一个多么雄厚的稿源基础。还是以《绿色大世界(学术版)》为例,该刊编辑部设置栏目时充分考虑了绿色科技领域覆盖面,设置了前沿聚焦、工作研究、资源•产业、环境•安全、园林•园艺、动物•植物、能源•技术、建筑•材料、生态•旅游、食品•加工等栏目,充分考虑到绿色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同时也拓展了期刊稿源的来源面。在这样的办刊思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大世界(学术版)》一定会很快度过复刊期,迎来期刊的新发展。

2.4 绿色科技期刊的质量优势

绿色科技领域是当前科技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

时代的需要、社会问题的亟待解决往往促进科学技术划时代成果的诞生,生物进化论、板块构造学说、杂交水稻等等莫不如此。据报道,美国《连线》杂志日前评选出2008年人类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十项重大突破,绿色水泥、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水分解发电技术、二氧化碳回收技术、皮肯斯能源替代计划等榜上有名,这些绿色技术的成熟将会改变世界。同时,作为办刊人,我们也深受鼓舞,绿色科技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将会为绿色科技期刊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绿色科技期刊的质量优势将会得到确立和保持。

2.5 绿色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优势

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也可以称能量,power)是什么?除了国家政策支持、行业需要外,产业界的支持是期刊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期刊企业化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产业界的支持将变得更加举足轻重。绿色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绿色科技是绿色产业腾飞的翅膀,绿色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绿色产业。纵观全国数千种科技期刊,我们很容易发现,与绿色概念相关的科技期刊,无论是权威学术期刊,还是技术类期刊,在刊登企业广告方面均要比其他学科类期刊占有优势,如《花木盆景》、《长江蔬菜》、《种子世界》等都是成功运作的典例。我们坚信,绿色科技期刊只要植根于“绿色土壤”,做好“科技”大文章,正确定位,努力经营,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动力支持。

3 绿色科技期刊的责任

绿色科技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绿色科技信息的最重要的、最可靠的知识载体,它通过收集、加工使相关知识与信息活化,并以规范的文字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播。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办刊人应有高度的使命感,把期刊建设成绿色科技界科技知识、科技成果交流、传播、推广的重要平台,担负起绿色科技媒体应该担负的推出新成果、推广新技术、推举新学人、推播新理念的社会责任。

3.1 推出新成果

绿色科技期刊的首要社会责任当属推出新成果。期刊应该面向农、林、环保、生态、国土资源等行业的绿色学科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各学科及分支学科的学术动态,关注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关注国际国内最新前沿科技动态,关注国内生产实践前沿的科技需要和最新发明创造,争取以最及时准确的报道向社会各界推出绿色科技研究、开发、试验出的最新成果,既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及时跟踪报道绿色科技领域科研前沿的新成果新成就,也要跟踪报道绿色科技领域生产前沿的新成果新成就。

3.2 推广新技术

绿色科技的应用目标在千山万壑、千村万寨、千家万户,绿色科技的价值也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上,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应将服务的重心转向基层,朝向生产实践的前沿,面向广大农、林、环保、国土资源的科技工作者,注重实用技术与科技成果的介绍,推出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颇具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3.3 推举新学人

人们都知道文学期刊编辑与作家的互动故事,知道很多作家、诗人的代表作、成名作与期刊编辑部的支持、推荐甚至是指导有很大关系。科技期刊同样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作为绿色科技期刊应该树立为我国绿色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办刊思想,尤其应该面向基层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有很好的发明创造、有很好的工作经验、有很好的研究思路,需要有人发现、鼓励、引导、推荐,绿色科技期刊应乐于当伯乐,通过期刊平台发现、推举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使他们在我国绿色科技舞台上施展聪明才智,发挥应有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3.4 传播新观念

绿色科技期刊是一种媒介,当然应是新观点、新见解、新观念的传播者。

首先,应大力传播绿色观念。绿色科技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科技报道过程中,应适当主动选择刊登有关营造绿色生活、绿色健康、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环境等方面的科技论文以及短讯,把绿色文化气息送给读者大众。其次应大力传播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源于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观表现了极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它主要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同传统发展模式的差别关键在于承担了对未来发展的义务。宣传、传播这样一种发展观是利在当代、功在未来的事,是绿色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还要适时地传播其他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如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的观念、人与自然(包括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观念等。通过传播新观念来唤醒国人绿色意识,在提高青少年绿色科技素质上贡献应有的力量。

4 绿色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定位,定位准确者通过努力奋斗成为了名刊、大刊、强刊,而定位不够准确者则可能是历时较长但还在艰难跋涉。笔者认为办刊人的办刊理念决定了期刊的定位和走向,只有科学的办刊理念才能带领期刊走向成功。

绿色科技期刊应强化崇绿、惟特、求精、创新的理念。

4.1 崇绿理念

绿色不仅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色彩,而是包含了丰富内涵的人文状态。绿色是一种理念,绿色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崇尚绿色是绿色科技期刊办刊人必须具有的办刊理念。崇绿理念就是热爱绿色科技事业、对绿色科技人物发自内心深处地由衷钦佩,并积极参与绿色科技创造活动;热爱绿色科技出版事业,视绿色科技期刊出版事业为心中最神圣的事业,甘心为广大绿色科技工作者作嫁衣、当人梯;同时对绿色科技事物有着非凡的敏锐性和感知力,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有为绿色科技事业做贡献的能力和本领。

4.2 惟特理念

惟特就是要高度重视期刊特色的创建。特色是一种期刊立身之本,是区别于他刊的本质性标志之一。期刊没有个性和特色就没有生存与发展的希望。那么绿色科技期刊的特色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兼容性、实用性、交叉性应该是其主要特色。

兼容性就是要不论行业领域,不论学术门派,只要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绿色科技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期刊都要进行及时报道,不论是学术殿堂的权威学者还是基层科技工作者,只要它们提出了独到的研究成果,都要让他们平等地在期刊中发出声音。兼容并蓄是科技创造活动最需要的环境。

实用性就是要侧重于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的报道。绿色科技的应用目标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难解之题,造福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只有在转化为生产力之后才能体现出其巨大价值,因此,绿色科技期刊坚持实用性特色,不仅符合国家科技目标,而且也会受到生产单位的欢迎。

交叉性就是倡导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交叉,从而形成新兴学科、新兴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专,既有其专业化优势,同时也有其难出新成果的不利因素,所以学科交叉、相互借鉴、相互结合是科技创造活动的重要途径。绿色科技学科门类很广,农学、林学、生态学、地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工程技术等等,绿色科技期刊应促进学科相互之间开展大交叉、大融合,从而能够刊登、报道出更多更有创新意义的绿色科技成果。

4.3 求精理念

求精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办刊过程精益求精,努力创建精品期刊。精品意识应贯穿办刊的全过程。针对绿色科技期刊的办刊资源情况,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编校加工、出版发行以及为作者读者服务方面,都应有精品意识,一切为了创品牌期刊,把创精品期刊、品牌期刊作为编辑部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为。精品绿色科技期刊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除了内容精益求精外,对涉及期刊形象的任何环节都不可大意,都要求精,如封面设计、网站设计、徽标设计、广告设计;以至信封、信纸设计等等无不彰显期刊的形象,都应认真对待,争取做到完美。有求精理念的办刊人,才能创造出精品期刊、品牌期刊。

4.4 创新理念

创新一词已为人们熟知且广泛使用。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其上对一个国家、民族,下对一个基层单位以至到一个个体都至关重要。但每一个单位机构、每一个个体创新的理念、方向、方法是不同的,如何寻找创新突破口是要用创新思维来思考和研究的。对于绿色科技期刊,其创新理念应具体体现在:

一是期刊定位的创新。期刊定位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最本质性的特质,应广泛调查研究,既要体现个性特色,也要与大环境大气候有适应性,既符合学科发展和期刊发展的规律性,也要能勇开先河,独辟蹊径。笔者认为,绿色期刊定位为绿色科技期刊应该是较恰当的选择。

二是内容创新。内容创新应从科学问题研究的规律与把握,对拟发表的科技论文,从理论观点、科学方法、应用情况、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等方面坚持创新性质原则,可以保证为读者提供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开阔读者视野,拓宽其思路,提供新知识、新经验,给予有益的启示和启发。

三是形式创新。期刊形式的创新是给期刊创造一个合适的外表形象。有的期刊活泼,有的期刊严肃,有的期刊显得雍容华贵,有的设计得很成功,有的留下了一定的遗憾。作为绿色科技期刊的外在形式应该与其内容和谐协调,应给读者清新、富有绿色科技含量的感受。在这个原则下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设计,应该能够创造出一种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清新和谐的绿色科技期刊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锦.试论林业科技期刊创新的办刊理念[J].安徽林业科技,2005(3):51~53.

[2]侯春梅,迟秀丽,李明.有关科技期刊发展的几个理念问题[J].编辑学报,2008(2):140~141.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3篇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确立的专业培养目标绿色内涵

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园艺业主要包括高效精品种植业、绿化生态型园艺、旅游休闲型园艺等。产品的绿色化开发,生态化和设施化生产,成为高职园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核心。

产品的绿色设计目标: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根据绿色要求选用植物、蔬菜水果、花卉等优势优良品种,特别是能选用对本地环境、绿色建设有明显作用的品种;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在已有园艺产品中融入绿色元素拓展新的功能或改进生产技术;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根据城乡绿色发展要求,设计小型园艺园及其产品。

产品的绿色生产目标:能根据园艺产品的要求,解决新品种、绿色技术和绿色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转化,能编制生产方案;能根据本地区水源、土壤、空气、肥料特点,掌握果树、蔬菜、花卉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专项操作技术,如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技术;能按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并对生产效果进行检查和技术总结。

产品的绿色经营目标:能根据绿色法规、绿色标准,确定产品的绿色品质,按照产品的绿色分级制度定位市场目标;能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组织形式和渠道,运用电子商务等技术,进行绿色销售;能以绿色为品牌,实施宣传、促销、体验等品牌销售策略,开展品牌管理。

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高职园艺专业,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以绿色为基础的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理论:以绿色为导向,整合《土壤学》、《农业气象》等专业知识,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的专业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智能园艺设施、自动化园艺植保机械等专业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田间试验基本理论知识。

企业经营理论:以绿色为导向,形成营销渠道、促销等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农业法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基础等理论知识,形成企业经营基本理论知识。

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高职园艺专业,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以绿色为基础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保持对绿色和环境保护的浓厚兴趣;第二要具有追求绿色发展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擅长与人合作;第三要具有现代开放意识,适应信息和对外开放环境。

建构以绿色内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绿色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的开发

园艺技术专业包含了果树、蔬菜、花卉的生产与经营,按照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绿色内涵的要求,以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经营为导向,建立“市场调查、产品创新、方案设计、组织生产和经营、总结改进”的流程,开发课程和项目、组织内容。

绿色产品设计课程开发。如,室内园艺产品设计课程开发。长三角都市经济发达,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所都需要有现代室内绿化来改善环境、修身怡情。通过对上海浦东现代商务中心、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杭州求真知园林绿化公司和杭州、南京、湖州等地小区居民的调查,通过对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室内绿化经验的借鉴,把课程定位在“室内环境”、“园艺植物”与“培植用具”三者有机融合。针对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室内空间,把平面种植与立体种植结合起来设计;根据环境改善的实际和人的爱好,选择多样化的植物品种;培植用具综合艺术、观赏和使用价值。为此,课程围绕“室内环境”、“园艺植物”与“培植用具”组织内容体系。

绿色产品生产课程开发。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课程开发。在长三角地区,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主要通过设施农业组织生产。通过长三角地区的考察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经验,课程建立了“无公害环境建设;温室建设与环境控制;堆肥、肥料、基质;播种、育苗与苗期管理;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内容体系。同时,以产品绿色设计和绿色生产课程为基础,开发经营创业课程。

绿色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与教学

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中,建立学习团队以适应园艺专业不同的学习内容,适应创新创业的细分需求。

一是组织团队开展顶岗实践,对创新创业方案进行调研、调整等,确定团队的细分项目。根据长三角的实际,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种苗生产技术、苗圃建立与经营、种苗生产、苗木管护等;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城市空间绿化的建设与养护;建筑屋顶与其他空间的绿化。结合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开展顶岗实践,实施“林园、课堂、考场”的一体化。

二是根据团队的实践,进行生产技术的专门学习。园艺绿化营造与经营技术、营造林规划设计、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识别、种类鉴定、调查及防治技术等。

三是面向市场,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的准运行。创业项目要解决好团队的组建、资金的筹集和物资的安排等问题。项目实行独立核算,可以优惠租用合作单位的物资、场地等。

四是开展项目拓展创新。项目运行中,要边实践、边学习、边改进。更新产品概念、内涵,改进技术,提升产品功能,改进营销方法(或增加新的市场),改进组织流程,降低团队内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项目扩张过程中日益增加的市场交易成本等。撰写项目阶段性发展报告。

绿色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与运用

专业理论学习与项目的开发、实践相结合,学习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引进使用能力,学习植物生长与环境知识、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园艺植物田间试验技术。同时,结合实践,在方案的设计、实施和总结阶段,分别开展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

加强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制定生产计划,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和组织管理农工;学习组织落实种植面积和协调收购产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利用网络技术、英语等手段独立获取、处理信息;学习现场分析、解决问题。

建构以绿色内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

融入产业发展,建设教学型校外实训基地

与产业和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一是国家政策、社会投入、行业交流建构了产业的绿色发展。近年来,国家补助、社会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园艺产业的发展,仅江苏省2007年园艺型农业园达到334家;年度举办的长三角园艺论坛成为绿色产业趋势和绿色生产技术交流平台,各种节庆和会展成为产品创新和交流的平台。二是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构了企业的绿色发展。苗木、花卉企业形成了“公司+农户”的格局,绿色产品的品牌不断增强。通过这种模式,种子培育、地被植物、景观庭院花种和园林苗圃等产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及进出口业务整合在一起。绿色蔬菜则形成了“政策扶持+基地+农户”的模式,城市周边地区建立紧密型生产基地,县域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基地。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化建设。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情境对于应用范围的决定作用,认为应用范围是由与学习情境相关的“使用情境”构成的,学习情境与使用情境的要素相似,学习的迁移就容易发生。结合创业情景的特点,建构主义理论对于高职创业教育至少有以下启示:第一,学生创业素质能力,要在与创业实践相似的情景中培养。传统的学校学习环境以及一般的技能教育环境都难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二,按照逐步培养的观点,高职创业教育要建立从相对简单环境到相对复杂环境的过程,在简单到复杂的创业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合作社、农场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从职业岗位到创新创业的成长路线图,确定关键成长点,把路线图和关键成长点纳入校外实践方案。

面向绿色发展,建设校内生产性、创新性实训基地

一是建设以绿色生产技术训练为基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绿色生产和监控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整合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实训,规划组建环境生态监测、生物防控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实验实训中心。按照生产流程建设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规律建设现场教室。校内实训中心和基地要按照生产实际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实训室建设。如,检测中心要按照“检测任务-检测任务单-检测实验-结论报告”进行规划和建设。此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环境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按照教学规律建设现场教室,为“目标引导、讲解示范、实践操作、讨论互动、结果展示”等教学环节创造条件。如,以示范性绿色样本作为学生操作的标准,要有便于师生互动的空间和媒介、绿色实践作品等。

二是建设以长三角园艺绿色发展资源库为基础的实践方案设计学习平台。为了全方位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学,联合长三角园艺行业和著名企业,借鉴国际、台湾地区、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案例,以长三角绿化苗木、绿色蔬菜、花卉的先进产品为参考,以技术、信息、创意为要素支撑,建构方案设计的学习与创造平台,供教学和培训使用。

三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按照校企合作和生产企业的基本规律进行管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建立规范的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管理严格、科学、合理、规范,按生产流程、工艺流程、技术流程来安排课程实训项目,按市场化要求进行实训成本核算。建立“协作型”、“合作型”、“自主管理型”实训基地,使生产性实训基地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面向绿色发展,建立园艺创新创业孵化器

经过方案的策划和生产技术的准备,学校还需要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从创业项目运行、条件创造、业务指导等三个方面进行培育。建立创业项目的绿色评估、规划立项、运行管理、终止转让等一系列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园艺创业项目申请流程、大学生创业公司转接流程;建立创业资金资助制度,引导企业家投资优秀创业公司,建立基本设施廉租制度,完善投入、退出机制,扶持创业公司开办和运行。根据创业公司产品(业务)设计、运行方案策划、公司业绩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扶持的力度。三是强化教师、企业家对创业公司业务开发和运行的指导。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创新;竞争优势;社会支持;动力系统

一、 绿色文明时代的企业竞争优势

现有理论对于“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其竞争优势”大体上可以从资源、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三个角度展开。早期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Wernerfelt,1984)和核心能力(Prahalad. C.K.和Gary Hamel,1990)。基于环境的动态性,Teece,Pisano & Shuen(1997)基于从“动态能力”的角度来探讨企业如何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动态能力”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企业任何一种核心能力,它要能够使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迅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环境规制,它在改善环境绩效的同时,也会导致治理环境污染支出的上升,影响了企业竞争力,而且这种影响程度会越来越深。新的经营环境迫使企业重新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思考在由过去具有破坏性的工业文明转向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绿色创新”战略无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绿色创新是建立在传统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模式,它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改头换面,更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衍生物,而是对传统创新理念的革新。由于传统创新是由技术、经济与社会3个子系统相结合而成,不包括自然子系统,而且创新价值仅仅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而很少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因而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焦俊、李垣,2011)。因此,传统的技术创新客观上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最终可能由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而且随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深,创新目的的单一性程度就越高,兼顾性越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大。而绿色创新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刘思华,1997),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原则,努力实现人工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协调,因而在绿色创新的多重价值统一体中,生态价值占据核心地位。

绿色文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这种以符合环保、生态、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经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和专长,称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它是由绿色资源、绿色技术、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洪小瑛,2002)。在社会环境意识日益提高及有效环境规制下,企业通过打造企业的“绿色形象”,率先采用环境友好措施,率先将绿色的产品或技术引入市场,可捷足先登,优先于其他竞争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货币投票”,即获得“先动优势”(Porter & Linde,1995)。如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公司历经10多年风风雨雨、耗资2亿法郎,开发成功了可以不再在喷剂化妆品中使用侵害臭氧层的CFC 的生产工艺流程,使公司的绿色形象得到很好的树立和提升,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在2010 年4 月,百威英博就已环境绩效三年目标,立志要做全球最环保的啤酒酿造商,历经一年半的努力,使其在2011年在中国生产每百升啤酒能源消耗减少13.19%。作为我国房地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万科集团敏锐地扑捉到了低碳生活的时代要求,通过绿色创新开发出低碳节能的环保住宅,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由此也引发了房地产业的连锁反应,低碳环保一时间成为国内房地产业的热门话题。

二、 “绿色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要课题,是指在提高本身利润的同时,对保护和增加整个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责任(Ricky Griffin,1989)。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企业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而应该避免伤害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承诺。《WTO经济导刊》更是在国内率先提出“责任竞争力”理念,提出“责任竞争力=专业优势+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即企业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提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后我们认为,基于绿色创新的角度,企业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获取竞争优势,即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绿色形象而赢得政府、舆论和消费者的支持,通过技术先动优势赢得投资者、员工和供应商的支持,最终使企业赢得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如图1所示)。

企业绿色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所显示的对环境关怀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不仅能够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倡导“绿色消费”,帮助企业获得合理利润。政府作为权力机关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在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中具有重要角色,由于企业绿色创新的行为维护了社会整体社会利益,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正面宣传会对企业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产生积极影响。而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不断增加,即对社会公众而言,若某企业能比其他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在进行消费时,可能会首先选购该企业的产品(李永友、沈坤荣,2008),最终由于消费者了良好的口碑使企业的品牌优势和竞争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另外,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企业的环保表现成为公众传媒关注的焦点,因而企业由于绿色创新而形成的绿色形象经过广大媒体的宣传后形成大众的舆论支持,进而转化为企业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只来源于成本和资源,技术优势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技术是企业生存的支撑,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所在,依靠技术创新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不胜枚举。传统的观点认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将迫使企业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将妨碍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下降(Rhoades,1985)。但环境规制通过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以及新的投资机会,为创新提供机会,引发新市场的出现,为企业增强竞争力(Land Use Consultant s Ltd ,2005)。“波特假说”也认为,迫于环境规制的创新行为由于“创新补偿”和“先动优势”,可能会出现环境规制与企业生产率的“双赢”(Porter,1991;Porter & Linde,1995)。张三峰和卜茂亮(2011)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及其强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着稳定、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表明中国企业有能力承受更高的环境标准,预示着我国的污染控制政策对企业实现污染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环保投入与企业生产率实现了“双赢”。

由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产生的“技术先动性”是企业更主动寻找与抓取市场机会、寻求市场领先地位而采取的,而非被动作为竞争者的回应者,更强调企业行为的超前性、预见性以及将产品或服务引入市场的领先性,因此它能够通过开发市场的非均衡(asymmetries)而获得高利润,建立市场领先优势(Lumpkin & Dess,1996;2005)。另外,由于企业绿色创新而形成的技术先动优势能够使投资者、员工及供应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建立良好的预期,因而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这又为企业技术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 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

企业绿色创新的行为和能力要依靠绿色创新的动力,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只有在动力的不断推动下才能够持续进行。企业及其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不可能仅仅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是由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朱庆华、柳卿,2011)。在内部动力中,利润最大化追求、企业成长需要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是主要因素,外部动力则包括政府政策、科技推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舆论压力等,正是这些因素的组合形成了企业绿色创新的根本动力(如图2所示)。

从内部来讲,企业“绿色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和提升企业价值的需要。不可否认,当企业面临较强的环境规制时,企业将投入较多的资金在污染治理上,即污染治理成本和资金投入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而增加,而这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挤占了企业在其他方面的投资),从而给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在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时,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创新”应对由于环境规制标准提高而增加的成本(李钢等,2010),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外,通过绿色创新还可以获得政府、投资者、员工和消费者的支持,最终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事实上,很多企业深喑其中的道理,因而他们进行“绿色创新”是一种追求自身成长的主动行为。如2007年夏,IBM承诺每年用于环保的投入达到10亿美元,宣布启动绿色创新工程,2008年推出“绿色创新工程2.0版”,帮助客户降低能源消耗。增收效果明显,仅2008年,此项目就增收10亿美元,而且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获得了广泛好评,赢得了社会效益。

从外部来讲,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是影响企业战略与行为的重要外部因素,英国产业联合会(2004) 也认为,环境规制若合理执行,会刺激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如为了跨越绿色壁垒,海尔集团积极提升冰箱的绿色竞争力,其产品还得到德国、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等国家政府给予购买海尔A+ 系列节能冰箱的消费者颁发节能补贴( 每台100 欧元) 的奖励。另外,现代企业间的激烈竞争推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产品差异化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纷纷关注“绿色”,无形中没有“绿色理念”的企业就会有一种即将被淘汰的压力,迫使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绿色改造。还有,现代企业往往视自身形象为企业的生命,舆论通过赞扬和鼓励绿色创新做得好的企业,揭露和批评不注重绿色创新的企业,这迫使企业决策者转变以往一贯持有的环境规制及其强度的提高会导致企业生产率下降的错误理念,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认为,企业绿色创新系统是一种由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和影响其成长的环境组成的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也认为,主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变和进化的主要动力。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组成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系统,推动着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

四、 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对策措施

1. 政府要通过政策约束与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地方政府的指导行为、组织行为、协调行为、服务行为和控制行为都对制造业绿色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政府的法律法规对绿色创新生态设计的作用是直接的,如发达国家政府制定的苛刻环境标准虽然构成了“绿色壁垒”,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因此政府要通过绿色政策和绿色法令,倡导节约型社会,提高企业环境违规成本,推动企业提供环境友好型产品,这种强制性压力对于企业进行生态设计起到正向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绿色创新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性质,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通过界定、赋予资源、环境所有权,建立有效的使用、补偿和责任承担机制,通过专利保护使绿色创新者能够获得创新准租,使企业愿意并且必须从事绿色创新。

2. 企业家要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加大对绿色创新的投入。企业是绿色创新的主体,而企业家的环保责任意识则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思想基础。依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创新主要受研发资本、人力资本、贸易开放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家作为企业资源的主要支配者,决定着企业对绿色创新的态度和投入。这就要求企业家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社会责任问题,形成有意识的、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理论,带领企业进行“主动型绿色创新”,它是企业自愿参与的环境管理行动,强调企业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的自觉性,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政企对抗的关系,并建立起基于信任双赢的政企合作关系。另外,当企业家的环境责任意识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为了督促企业家履行环境责任,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要求企业采用财务、环境、社会责任三者结合的业绩汇报模式,以透明的方式向社会企业运作效果。

3. 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培养。消费者是绿色消费的主体,是推动绿色消费的原动力,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行为直接决定着绿色市场的有效需求,最终影响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意愿。因此,一方面,政府通过一些购买优惠政策对其购买行为进行引导,使其自觉地选择有益于环境的商品,培育绿色群体,形成绿色走势,如我国出台的对节能环保汽车购买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绿色教育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品质、自然环境完美地结合起来,培养有科技专长、有积极思想、有自然意识的创造美好家园的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王俊豪,李云雁.民营企业应对琉境管制前战略易回与创新行为——基于浙江纺织行业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9,(9):16-26.

2. 张三峰,卜茂亮.环境规制、环保投入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11,(2):129-146.

3. 丁堃,论绿色创新系统的创生机理及培育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08,(12):6-8.

4. 王正刚,向刚,屈晓娟 等.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创新模式探讨. 经营与管理,2008,( 14): 23-25.

5. 朱庆华,柳卿.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生态设计动力模型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76-83.

6. 洪小瑛.关于绿色竞争力的几点理论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2,(3):92-95.

7. 焦俊,李垣.基于联盟的企业绿色战略导向与绿色创新.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84-89.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2BS120)。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创新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不断加剧,人口不断增加,而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开始被广泛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点。在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贵州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技术创新系统

人们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绿色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绿色技术创新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它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从人的生活意义及价值出发,把人类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绿色创新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创新模式,把生态重建、生态经济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符合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创新原则,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生态化(杨庆义,2002)。

自弗里曼(Freeman)、纳尔逊(Nelson)、伦德瓦尔(Lundvall)等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后相继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以来,国家创新系统也已引起了各国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在创新系统研究的框架下,绿色创新、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创新、可持续创新等也正在逐步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在各国学者对创新系统进行的研究中,正逐步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内容。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延很广,不仅指以研发污染治理破坏技术、终端污染处理技术、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止技术为主的产业技术结构,还包括一个社会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生态化。从横向看,它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中的技术创新,以及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从纵向看,只有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战略选择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各层面都得以实践,才能称之为绿色技术创新。

将绿色技术创新当作一个宏观系统来考虑,必然要强调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分析框架是将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纳入绿色创新主体系统,主要分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推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众等其他社会相关群体也应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由此就构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

二、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贵州素有公园省的称号,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在自然环境方面较我国其他省份具有较强的优势。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贵州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有限;生态景象虽然良好,但生态基础脆弱,迫切需要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发展的难题。现在这个战略目标要解决的最主要矛盾是“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省在绿色创新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贵州在生态经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各类绿色经济建设上都有着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贵州省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较少,贵州的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然逐步增长,但一直在1%以下,因此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得发展就有一定的限制。

1、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主体。目前贵州省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生态问题,在课题的名义下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中试―产业化。贵州省科技技术目前重点支持农业、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中药现代化、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这些重点支持产业大多数属于绿色产业的范围。目前贵州省的绿色创新主体主要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由高校和企业合作,通过课题形式由政府或企业出资,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单一绿色技术,或解决企业具体的清洁生产问题。第三层次,企业根据市场前景预测,自筹资金,开发新的环保设备或绿色产品,其目标是进入市场。或者是高校(研究院所)接受社会其他组织委托,开发新的绿色技术或绿色产品。第四层次,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传统产品进行“染绿”。

2、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制度。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是一个系统,包括与绿色技术创新有着直接与间接影响的各种制度,比如产权制度、技术市场制度、政府促进技术新制度、企业制度、保障制度等。贵州省目前从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上来看主要是遵循着国家的相关的制度。而从我国来看,我国目已初步建立了一些绿色制度、规划、法规,比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绿色经济立法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实质性内容也并不是很多。

3、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历来是贵州省企业发展的软肋所在,而在绿色技术创新这一块也不例外。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周期长,费用昂贵,贵州省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基础研究和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实力,很少将绿色技术创新的观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难以内化,多数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处于被动、被迫的状态,许多企业关注直接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益,市场投机性强,短期行为严重,主观上对采用绿色技术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绿色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较弱,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开发的各种投资总量明显不足,导致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从全国整体市场前景来看,绿色技术创新面临巨大的机遇,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广阔。一是国家实施《绿色工程规划》,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二是国家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投资重点,以此扩大内需。三是随着市场竞争的“绿色化”,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实行清洁生产,以减少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理性度与成熟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更高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消费者环保意识虽有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偏低,而且仅仅停留在绿色意识的启蒙阶段,对于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标识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认识,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消费者需求对于形成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的拉动力还略显不足。

三、建立与完善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对策和建议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对中国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了“引导转型、支撑转型、适应转型、合作转型、调控转型”的转型框架。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应该抓住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机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1、推出绿色采购体系。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务绿色采购主要包括办公用品采购、绿色服务采购和绿色工程采购。贵州地方可以借鉴相关法规出台相应的《绿色采购条例》,推进公共部门采购环保型产品、促进需求向绿色产品转移。比如日本于200年5月制定的《绿色采购法》就值得借鉴。

2、引入绿色会计、绿色技术创新审计制度以及相关评估制度。绿色会计制度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促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对绿色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相关的经济效益。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是指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估定位,从而为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审计的作用在于企业内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便于对各企业或各产业进行比较,从而宏观管理(陈劲,刘景江,杨发明2002)。全面的技术创新评估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公平性评估制度、文化评估制度和经济评估制度等。

3、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多渠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和高风险的特点,企业在绿色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有: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综合利润留成、国家环保补助资金、国外环保贷款或赠款等。应逐步提高绿色创新资金比例,争取各种有偿或无偿的资金、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绿色发展贷款力度,并为其提供贷款优惠,加大补贴性贷款的额度,从而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压力,为企业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设立专门的绿色技术开发补助专项资金,刺激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技术的开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绿色科技型实体;对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4、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积极建设绿色创新联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环境,创造一种能够促进区域内创新主体相互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资源的良好氛围,是加快绿色技术流动、转化与再创新的重要措施。而政府推动的绿色创新联盟有利于企业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市场等之间诸多绿色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的关系的建立。这种绿色创新联盟应该以政府提供绿色创新系统基本的框架、资源和开展绿色创新系统发展的相关工作为主要任务。对于贵州这样的后发地区,更需要政府结合市场的需求情况,出台鼓励绿色创新联盟的建立,促进绿色技术在区域内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7(1).

[2] 郑继方:绿色营销:变革、冲突与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2(4).

[3] 李平: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J].科学学研究,2005(6).

[4] 董炳艳、靳乐山: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5]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技术;绿色技术创新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科学技术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在从工业文明时代开始至今短短两百年间,人类征服自然的破坏行为使得人类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福社之余,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是日益彰显: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生态恶化,已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人类陷入了严重困境。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这个环境威胁?怎样引导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手段。要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生态,使得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的发展,很多当代学者认为,由技术造成的全球问题还要依靠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因此传统的技术也要在可持续发展中找其相应的发展模式来替代,这就是绿色技术。为此,近年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国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

1962年,美国学者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突出,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哲学家等研究人员对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为使人类从已有的技术所导致的生存困境中解脱出来,人们在反思之余开始寻找出路。Kusz曾提出基于传统技术创新先行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随着产品创新过程的连续进行,环境原则被整合进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因此,他的模型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从环境而设计到面向环境的创造再到面向环境的营销,这一绿色经营链。P.Shrivastava提出了将外部制度因素与技术因素对企业创新子过程的影响反映出来的一个VIPO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1]。W.Hopfenbeck从全面环境质量管理的角度,并且融合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与实践,提出了一个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框架。此过程模型注重于企业在日常的质量管理与循序渐进的创新与改革,可以改善企业的创新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改善企业的创新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益[2]。

Martin和Jean-Marie通过不可改变性和差异性的复杂相互作用,运用技术动力学阐述了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公共技术政策。技术进步的结果显得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现有技术的进步延缓了可供选择方法和基本技术手段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改变又在现有能量供应和终端使用技术系统中产生了多样性,导致大量技术。制定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公共技术政策,除了要考虑单项技术的导入和传播,还要考虑技术相关性、基础设施的要求(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能源投入体系化所导致的技术改变的系统化[3]。

Katsuhiko(1996)指出:绿色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环境技术,是指对生态环境没有负作用的支持。Krbbe“资源增长和资源损耗,一种增长和稳定状态”中说“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4]。

Ruttan和Vermon运用路径依赖模型和技术诱导模型(Induced innovation and path-dependent models of technical change)解释了在环境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技术是如何克服技术惯性,向新方向发展的。虽然路径依赖工具能引起技术改变方向上令人惊讶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技术的历史发展却很少沿着最初选择的过程发展。当技术进步放慢速度,相关价格方面的转变能引起沿着新方向的技术研究的加强,而这个新方向与现有价格因素更协调一致[5]。

(二)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国外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环境保护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方向调整而提出的。目前,在为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开拓未来市场和发展绿色产业创造机遇,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美国、欧盟、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新能源开发的研究,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目前,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技术,积极扶植生态产业的成长。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属于政府全程驱动型模式。美国政府强调:“促进环保技术发展一直是本届政府的一个高度优先的任务”,并制定了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技术与出口的战略,以图加强同欧洲和日本在绿色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绿色技术市场。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创新组织的方向和重点,并颁布各种法令法规来监督活动及市场秩序,使美国绿色技术创新以最适合美国国情的势态稳步前进。如联邦政府的环境技术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加速商业化政策等,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创造了大量的市场需求。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通过了26部环境法律,涉及水环境、大气污染、废物管理等方面,成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强制性动力。此外,在美国,公众的意见往往能左右政府政策的制定。美国政府对生态技术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得益于美国人民强烈的生态意识。有统计表明,73%的美国人都确信自己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77%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向;有五分之四的人把环境污染看作最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更加促进了美国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无不以“绿色”为追求目标[6]。

欧盟各国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各国绿色专利在世界绿色专利中,欧盟就占据了48.5%的份额,而美国只占24.5%,日本占10.4%。可见在绿色技术方面,欧盟拥有明显优势。欧盟绿色技术创新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是有迹可寻的。欧盟发达的科学技术保证其拥有相对较新的综合环境数据和信息;有许多发展完善的组织和政府部门成为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高度一体化的体制使欧盟成员国协同行动成为可能,众多已实施和已验证的环境政策可供选择。这一切都为欧盟绿色技术创新飞速发展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

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世界贸易形成绿色壁垒。因此许多国家为避免在环境贸易中形成绿色壁垒都开始实行环境标志制度,对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及绿色产品开发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德国是率先实行环境标志计划的国家,此外美国的污染预防法、日本的环境协调型产品计划、加拿大的“环境优选”等对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8]。

三、国内研究综述

生态文明观要求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整体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它力图按照人类社会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适当地位,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运动规律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9]。包庆德教授认为,研讨生态文明时代的技术体系,应该强化研究科学技术生态含量的研究。即通过科技的生态化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到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10]。王健教授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说明建设生态文明既离不开技术创新又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寻找出理性化的技术创新路径,即确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原则、制定激励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机制[11]。李劲松也认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当代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他倡导生态化技术创新,把资源生态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能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天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化技术创新在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12]。王伯鲁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提出产业绿色技术化的概念,并通过产业技术发展史来分析产业绿色技术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3],以此来说明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生态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发展巨大作用。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大环境中,杨发明、吕燕等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出发,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受囿于特定的选择环境,并指出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不仅涉及绿色技术的层次特性、创新主体的行为特征,而且需要各层次激励工具的组合与协同,得出了组合激励是一个进化过程的结论[14]。所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产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必然离不开绿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运用绿色技术创新,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

通过深入到具体的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过程中去把握绿色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有益的建议。王伟强,盛敏之则通过对江浙五十余家企业的调查,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技术源、资金源、以及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成败的因素。因为是较早进行的研究,研究内容略显庞杂。另外,由于环境压力,绿色技术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管理研究的新焦点,但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对于企业界与政府部门来说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当前预防性绿色技术创新的选择环境特点恰恰说明了这一点:①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以及存在着“免费搭车”的心理,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对清洁工艺与绿色产品不重视;②预防技术的创新与采用较之末端技术创新更需要组织机构、社会制度、消费文化、价值观念的变更和调整;③“信息缺乏”,很多企业不仅在认知信息上不足,也缺乏必备的环境知识、与主动预防战略有关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信息[15]。

四、小结

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引下的一种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要为解决生态危机贡献力量,要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而对资源耗竭型、环境污染型的“黑色”技术坚决予以淘汰,创新开发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的新型绿色技术。因此,绿色技术创新是当代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W.Hopfenbeck.The Green Management Revolution: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M].NewYork:Prentice Hall,1993:156-158.

[2]Paul Shrivastava.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6):183.

[3]Martin,Jean-Marie.Energy Technologies:Systemic Aspects.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81-95.

[4]J.Krbbe,Willem Heijman.Natural income and nature:externalities growth and steady state [M].USA:The language and science,1992:167.

[5]Ruttan,W.Vermon. Induced Innovation and Path Dependence:A Reassessment with Respects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J].New York: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41-59.

[6]叶子青,钟书华.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现在及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2(2):56-57.

[7]叶子青,钟书华.欧盟的绿色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3(6):113-115.

[8]叶子青,钟书华.日本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管理,2002(4):116-119.

[9]吴立妹.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新学术,2008(4):325-326.

[10]包庆德,王金柱.技术与能源:生态文明及其实践构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l):25.

[11]王健.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路径[J].理论前沿,2007(24):40.

[12]李劲松.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J].现代商贸工业,2008(7):14.

[13]王伯鲁.产业绿色技术化及其驱动机制的重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6):52-56.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7篇

收稿日期:2013-11-06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学术失范行为多层次监督运行机制研究”(HE1012);天津城建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城市建设领域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研究”(JG-1012)。

作者简介:郭汉丁(1962-),男,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主要从事循环经济与城市建设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管理的研究,(E-mail)。

摘要: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是建筑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其主要基础理论是可持续发展和系统论,与工程实践密切融合是学科的主要特征;该学科平台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与学科的发展性,决定了该领域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TU-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0-05

20世纪末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0%左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舒适健康五大特性的绿色建筑,成为新时期建设领域技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的主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环境居住质量保障”作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核心内容,为绿色建筑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及建立与发展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搭建了政策支撑平台和学科环境。

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已成为中国建设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以上。中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建筑规模持续增长,既有建筑存量不断扩大,绿色建筑的建设以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都大量需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专门人才[1]。绿色建筑的实现关键在于理念与管理的创新,而实现创新的基础在于高层次人才。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培养的正是具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创环境科学等相关技术基础,掌握经济管理系统方法与工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引领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栋梁之才,是推动绿色建筑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设立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培养具有技术和管理综合知识体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科内涵及特征

(一)学科基本内涵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为支撑,基于系统集成优化与项目管理方法,以政策创新与行为研究为重点,开展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技术集成与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政策体系与机制,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科学决策支持与实践开拓服务,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科实践特征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源于工程建设实践需要,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学、环境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专业学科的集成、整合、重组与创新,主要任务是探究绿色建筑形成过程的内在规律与集成优化等理论、方法与政策,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是循环经济时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展与丰富,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面向工程建设领域的新兴学科。

二、学科发展概况

(一)国外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了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创立、形成与发展。国外以绿色建筑学术研究为引擎,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互为促进,正逐步形成绿色建筑学科体系。绝大多数大学都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机构,部分大学还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学院,为可持续建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立可持续建筑发展办公室,致力于为学校建设符合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下设的现代建筑材料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现代建筑材料的研究,研发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其建筑控制与健康监控方向主要从事建筑运营监控等方面的研究。明尼苏达大学成立了可持续建筑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建筑可持续设计、节能技术等研究。美国三大高校联盟的各大学课程体系中,均开设有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城市可持续建设等相关课程。

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院设立了绿色建筑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绿色建筑的建模、设计、监测、建造与运营等内容,并培养该领域的研究生,在建筑可持续设计领域研发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方法以及工具;谢菲尔德大学于2007年成立建筑环境分析研究所,主要研究城市环境中植物景观可持续设计及其发挥的作用、绿色屋顶生态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主要职能包括在建筑可持续设计、绿色建筑节能等领域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活动,为社会提供咨询与节能服务,为可持续设计专业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牛津布鲁克大学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下设低碳建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建筑性能与监测、家庭能耗评价、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低碳建筑设计、建筑能耗模拟以及建筑材料可持续利用等内容;诺丁汉大学的建筑环境系主要在建筑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能源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其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更是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了许多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专家和精英。牛津大学单独开设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管理等课程,同时大力推动校内的绿色建筑建设,并将这些绿色建筑的实践经验作为案例植入学校的房地产开发管理课程中。

澳洲的墨尔本大学、南澳大学和邦德大学也都开设了绿色建筑设计专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服务、建筑可持续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南澳大学开设建筑可持续设计专业,可授予可持续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范围涉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邦德大学则开设了多个相关专业,可授“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等专业的硕士学位。

总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在国外大学的学科建设中已基本形成,发展态势良好[2],在很多学校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并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中国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在国内,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及生态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3],绿色建筑领域的管理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绿色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以培养专门的高端专业人才为目的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体系,但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研究对象,已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实践管理人员的关注。很多高校相继成立了绿色建筑专门研究机构,例如,清华大学与中冶赛迪联合成立了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2007年4月成立绿色建筑研究所,以建筑节能数据库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山东建筑大学成立了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上海成立绿色建筑研究所;天津大学成立了科学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学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了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天津中新生态城成立了绿色建筑研究院,为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与管理服务的支持。同时,全国很多建筑类高校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了解绿色建筑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的人才培养导向已受到认可,高校理论界及行业实践的有识之士正在为形成独立的绿色建筑学科体系而共同努力[2]。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该学科研究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四个方向。

(一)绿色建筑评价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包括国际LEED、BREAM、CASBEE等指标体系的比较,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区域资源约束的区域性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城市发展目标的绿色建筑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方法与优化途径,绿色建筑标准的更新与集成创新,绿色建筑标准的时效性与适用性,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绿色建筑标准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等。

3.绿色建筑全过程评价方法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评价方法,绿色建造实施过程评价方法,绿色建筑预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的系统量化模型,绿色建筑运营绩效评价方法,基于绿色建筑建设管理过程的标识管理方法等。

(二)绿色建筑运营管理

1.绿色建筑运营监测与管理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运营阶段能源、用水的分项计量与远程监控,绿色建筑运行状态及室内外环境实时监测,区域内水、电、气、热等配套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技术与方法[4],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与绿色建筑能耗、水耗预警平台构建,绿色建筑能耗、水耗实时分析与决策模型等。

2.绿色建筑设备系统运行优化与管理

包括建筑电气、给排水、空调与通风、消防应急、电梯设备和新能源的系统优化方法与技术集成创新[4],考虑区域气候特征、资源条件及建筑功能的各种负荷预测模型、管网稳态运行的控制策略与调节手段分析、绿色建筑设备运行平台构建与信息化等。

3.垃圾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全过程垃圾分类收集、回收体系与运营机制;垃圾处理排放减污技术与垃圾生态处理系统优化,绿色建筑区域规划的垃圾处理再利用技术集成与管理机制,降低垃圾运输与管网建设成本的垃圾处理厂的区域规划与优化等。

4.绿色建筑责任主体行为分析与激励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的相关责任主体(政府、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行为特征与互动反馈关系[5],基于风险共担的相关主体责任体系构建与优化,物业管理企业选择、准入与发展战略,绿色建筑业主节能、节水、节电和环保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绿色建筑政府价格引导、税收调节、市场管控等手段与工具分析等。

(三)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

1.村镇绿色建筑适宜技术选择研究

包括基于区域气候特征与资源约束的村镇绿色建筑技术选用原则、标准规范与体系集成,村镇绿色建筑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基于村镇地区经济、气候、资源与文化特征的村镇绿色住宅技术集成、优化及方案选择等。

2.村镇绿色建筑开发模式与住宅产业化研究

包括村镇住宅开发模式分析与创新,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比较,村镇绿色建筑开发运行机制,村镇住宅产业化技术政策与运行管理,村镇住宅产业化激励政策体系与实现机理、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协同运行机制等。

3.村镇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研究

包括村镇地区绿色建筑特性分析与产业发展规律,村镇绿色建筑开发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反馈关系,村镇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村镇绿色建筑发展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村镇绿色建筑开发运营行为对策,基于村镇区位、行政管理等特点的绿色建筑建设监管方法与运行机制等。

(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决策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优化途径,环境条件与社会影响分析,实施步骤抉择,业主参与协商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选择、改进与优化,市场主体行为特征与演化机理,相关主体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关联分析与责任分配机理,基于主体责任的契约体系设计与优化,节能改造服务企业经营战略选择,节能改造服务企业市场能力形成与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培育机制与激励政策体系等。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管理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理,投资效益分析与过程控制,实施中的组织协同,实施现场布置优化、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风险预警、分担机制与动态控制,合同履行管理,效果检测与标识,使用运行管理,效果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等。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府监管模式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法律平台建设,市场发展战略,市场运行动力机制与竞争机制,各方主体行为博弈策略,全过程政府监督模式与体系构建,政府监管运行机制,技术进步的政策体系,政府监管政策与措施,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方法,工程建设持续改进发展战略等。

四、学科的理论基础与依托

(一)学科理论基础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是一个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兴学科,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学、环境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发展学等众多学科理论知识,其建立与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其研究方法与技术支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评价、模拟与监测、数据挖掘、决策分析、运筹学等。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基于系统优化,以建设实践为背景,集成创新地解决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等全过程管理所面临的学科发展与实际问题。

(二)学科关联依托与区别

根据中国颁布的专业学科目录,该学科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如管理科学、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建筑经济及管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3年版)》中下设的二级学科)等具有研究方法的借鉴与互补性、研究平台的依托与支撑性;具有与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相关二级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基础的特殊性和拓展性。该学科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具有技术支撑性、交叉融合性和增益互补性,既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色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为该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平台;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构成该学科的理论基础;集成创新、交叉融合是该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学科的特殊性

由于绿色建筑具有高性能、高成本以及高技术要求等特性,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都以绿色建筑为对象,涉及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管理[6],有别于传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研究内容,在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集成与创新、政策制定与运行、评价体系与机制、运营方式与管理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是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展与丰富,可形成完整独立的二级学科体系,是现有二级学科无法替代与合并的。

五、学科发展前景

(一)人才需求潜力大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新建建筑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日益繁重,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二)实践发展问题多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工程实践特性,决定了学科理论研究必须与绿色建筑建设实践密切结合,绿色建筑建设的长期性和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内在地规定着实践问题暴露的渐进性,面向绿色建设实践问题的学科研究具有持续增长的实践需求。

(三)学科增益责任重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关联学科的发展将持续丰富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优化研究方法,促进学科体系完善与持续改进[7]。因此,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长期理论研究与内容丰富的历史责任和任务。

六、结 语

绿色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大规模建设的高潮期,建筑节能、绿色建造面临时代挑战,无论是绿色建筑的设计与规划、绿色建造过程,还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运营,都迫切需要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适应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探索引导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发展与强化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面向绿色建设全过程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具有独立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研究能力,能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全过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技术集成、过程改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建筑业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高级人才不仅紧迫,而且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申琪玉.绿色建造理论与施工环境负荷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 董之鹰. 推进学科建设的诸类发展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4):3-12.

[3] 戴世明,吕锡武,陆惠民. 循环经济与绿色建造浅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2):9-11.

[4] 李旭,朱道立. 绿色运营的理念、实施及其管理对策[J].管理评论,2004,16(8):53-56.

[5] 李旭,朱道立. 绿色运营:未来的重要管理理念[J].科技导报,2004(11):40-43.

[6] 陈兴华,王桂玲,苗冬梅,李丛笑. 绿色建造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质量管理,2010,28(1:2):5-7.

[7]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11.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discipline

GUO Handing, MA Hui, GUO Wei, ZHANG 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P. R. China)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需求;技术创新;有效需求

中图分类号:F403.6文献标识码:A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之争,核心能力离不开技术创新。在工业社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生产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1]。这种线性增长模式带来的负面作用已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知识经济社会,必须通过生态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行绿色化生产,以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协调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熊彼特,很多学者对始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研究进行了深化研究,通过归纳,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概念、起源和类型研究;二是过程研究,涉及到研究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和产业创新模式等;三是战略研究,涉及到竞争优势、价值链、技术演化趋势、创新能力等。技术创新的动力源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包括两类: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根据国外学者的统计分析表明,60%-80%的创新都是由需求拉动的。所以说,未来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需求的“引力”作用。本文依据效用论和有效需求论,从绿色需求出发,分析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演绎及其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和国家生态创新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效用论与有效需求论的差异

效用是人对其自身需求被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效用既来自于需求,又反作用于需求,产生有效需求。换句话说,有效需求是被融入了效用的需求。但是,效用不同于有效需求,不仅在于产生的背景不同,而且在于效用具有微观性,有效需求既具有微观性也具有宏观性。

(一)产生背景的不同

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于19世纪70年代分别先后提出,共同揭开了“边际革命”的序幕。那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它既为社会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资本数量,又迅速发展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从而出现了19世纪50-60年代工业高涨时期[2],社会生产成倍地增长。同时,工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农业封建关系的长期残余,使广大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导致商品供过于求,生产相对过剩,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一方面,为了抢占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和争夺;另一方面,企业更加重视商品销售,市场营销观念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正如杰文斯所说:“我们专为消费,才去劳动,才去生产;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亦须参考我们所要消费的种类与数量来决定”[3]。为了更快地推销产品,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精密预料顾客的嗜好与需要”[3]。“凡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以有效用”[3]。生产的急剧增加势必导致各种资源供应的紧张,为了使多种选择用途的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把边际效用理论应用到消费者行为分析中,“经济学理论是建筑在最后效用程度这一个函数上的”[3]。

总第428期朱其忠:生态技术创新引力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商 业 研 究2012/12有效需求理论的演进轨迹是先“微观”后“宏观”。它最早产生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展于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完善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18世纪50-60年代,英国正处在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封建残余和重商主义还在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发展。一方面,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社会开始抛弃重商主义和萨伊定律,经营重心转向有效需求,斯密认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生产者的利益,只在能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当加以注意”[4],它标志着有效需求理论诞生。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初步完成,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基本建立,但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马尔萨斯的推动下,有效需求理论开始从微观研究走向宏观研究。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混乱状态:物价迅速下跌、商品无法销售、企业经营困难、工人大批失业等,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缺点,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存在就业不足,为此,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二)主要观点的不同

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者心理活动——人的欲望(或需要)的结果。一方面,虽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就个人而言,其欲望则是有限的、相对的,欲望强度和享受程度随着消费品量的增加而减弱;另一方面,人的欲望将随着收入的增加、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就必需品说,一个人很快就满足了,但他会希望推广享受的范围。他的最初目的,是变化他的食物;但不久在服装上亦发生了求变化与精美的欲望;次之,又发生了建筑的、装饰的、布置的欲望——这诸种嗜好,在有这诸种嗜好的地方是绝对不能满足的;文明改进,这种嗜好亦随着增加”[3]。人的欲望被满足程度就是效用。对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所以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使自己购买每一种商品的每一单位货币支出所带来的效用相等。商品效用既来自于它的稀缺性,又来自于人的主观判断。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尺度是边际效用,它决定商品价值,而商品价值则决定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根据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有三层含义:个人的现实需求、生产的现实需求和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首先,有效需求是指个人的现实需求。在斯密看来,为愿意支付商品的自然价格的人的需求,就是有效需求[5]。这里的自然价格相当于商品价值,是按照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出来的,即正常成本加上正常利润。它不同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5]。自然价格有时高于市场价格,有时低于市场价格,两者的差异导致对商品需求的差异。其次,有效需求是指生产的现实需求。在马尔萨斯看来,“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是需求者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所需商品能够不断地获得足够供给而必须支付的代价”[6]。强烈的有效需求将会带来供给的增加。商品的有效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从而成为形成财富的唯一原因。从微观的有效需求到宏观的有效需求,不仅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强度,而且还取决于人口数量和性质,“人口的不断增加是需求不断增加的一个有力而必要的因素”[6],但“单单人口不能产生对财富的有效需求”[6]。再次,有效需求是指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在凯恩斯看来,一方面,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交点上的值,即有效需求[7];另一方面,“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相交点”[7],“如果假定消费倾向于新投资量不变,那么只有一个就业水平与均衡相符合”[7],这个就业水平就是充分就业,所以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就是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的产生路径是:预期收益总供给充分就业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并决定国民收入的大小[7]。

(三)研究目的的不同

效用的研究目的是从单个人角度解释商品的价值,即“正确的联系应是价值同效用”[8],为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效用与稀缺性相结合才是价值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任一社会的劳动,皆有极大部分用在普通生活必需品、便宜品,如食物、衣物、建筑物、工具、家具、装饰品等物的生产上”[3],所以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稀缺的商品才能具有价值,而只有商品“有价值才值得为它而劳动”(威特利)[8]。“工业可以生产的只是那些有用而又有限量的物品”[9]。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价格,供求关系在价格的波动下,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和平衡,不需要政府外在干预。

从个人的现实需求到生产的现实需求,再到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说明有效需求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的角度解释经济危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有效需求。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求,对所有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供应市场者有利;商品量不少于有效需求对其他一切人有利”[5],但“在满足欲望的追求中,人类的命运决不是相互独立而是连结在一起的”[9]。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的需求欲望很难改变,但生产欲望却不断增加,即人的嗜好改变速度要慢于收入转化为资本,从而“商品就会普遍过剩”[6]。凯恩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中,投资需求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随之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快”[7]。所以,“投资波动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国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10],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常常阻碍生产的进程”[7],从而引发经济危机,所以政府必须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化解经济危机。

二、绿色需求的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绿色需求。它既源于个人的本能需要,也是社会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一)生存是人的最本能需要

人的本能是人天生的生理欲望和需要。人有三个本能:生存、集体性和创新。生存是人的第一个本能,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是宝贵的、有限的和脆弱的。人的独特意识能够使人天生地体会和感受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存在。维持生命和繁衍,使自己或人类能够存活长久,是人的第一渴望。群体性是人的第二个本能,因为人以群分,不同种群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性,同一种群的人具有相同的特性。一个人如果太容易因为意见不同而分化,导致离群独居,其寿命肯定会大大降低,所以人离不开他人和群体而独自生存,人是社会人,“人的一切欲望只有在社会中,只能通过社会提供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得到合理的实现”[11]。创新是人的第三个本能,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人的一生或人类社会无时不充满着风险,只有创新,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从而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化。在人的这三个本能中,生存本能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两个本能的最终目的,因为从本质上说,人的一切活动的都是为了生存。

(二)从绿色效用到绿色有效需求

人的欲望从来不是一种抽象存在,它是具体地指向外在对象的要求,并由外在对象唤醒,所以商品是通过唤醒人的本能欲望,来产生效用的。工业文明仅仅经历了一百多年,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福利的同时,也让人类和地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资源短缺、淡水的枯竭、空气的污染等,人们开始日益重视和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即生存问题,将食品营养、保健、生态、安全、环保等观念深深扎根于人的思维理念中,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所以,绿色产品的效用源于人的本能,并逐渐演变为有效需求。

产品本身是否绿色、产品使用是否安全、产品生产是否清洁、产品废弃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等,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 SüD)亚太有限公司所做的为“2010 TüV SüD绿色指标”(TüV SüD Green Gauge 2010)的独立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超过供应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94%)愿意为明确证明是“绿色”的产品和服务支付高昂的额外费用(平均为多支付45%的费用),而且83%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购买此类产品或服务。美国克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15%的速度递增,世界绿色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绿色消费观念讲究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开始考虑给社会所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很多人喜爱休闲运动,具有很强的节水、节纸、节电意识,适度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和产品的多次、重复使用,无磷洗衣粉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装修材料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都是绿色消费观念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观念的认知和加强,也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许多人已经自愿拒绝购买和使用非绿色产品和服务,这些人心甘情愿地站在绿色消费立场,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买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继而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产生有效需求。绿色的有效需求有两层涵义:首先,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选择对自身健康有益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从社会角度出发选择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利的产品和服务。

(三)绿色需求是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当人们不在为基础需要而奔波的时候,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并趋于绿色。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表现为:更加关注消费绿色精神产品,如休闲旅游、社会和睦、教育公平等,它是消费者顺应时代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健康的、科学的、享受有度的、资源节约型的消费。人们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再以奢侈浪费,追求时髦为荣,即人们虽然追求生活富裕、舒适,但不过度消费物品。换句话说,人们更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可持续性的精神满足。所以,在当今,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人类作出消费选择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并将进一步导致绿色产业经济理念的蓬勃发展,因为这种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活质量追求,会通过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的改进而促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进步。

三、绿色需求对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作用

绿色需求从效用向有效需求的转变将引领企业更新生产观念,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生态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一)企业生产观念的更新

绿色有效需求的作用,尤其是绿色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将引起生产领域的彻底革命,促使企业管理者们更新生产观念。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他们必须开发新的绿色产品;为了创造一流的绿色产品,他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为了适应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他们必须开展绿色营销,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在这一个过程中,绿色需求始终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绿色需求,生产者和经营者无利可图,“集聚效应”就难以发挥作用,绿色产业就不能迅速崛起。所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对企业经营者更新生产观念极为关键。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Dirk von Wahl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绿色’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帮助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具有真正的商业意义。今后五年中,这一情况将更加显著。目前,市场上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种类相对有限,企业如果能快速反应,利用这一不断增长的趋势,将得到不菲的回报”。绿色产品市场开拓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产品将受到限制和禁止,为绿色产品所取代,新的绿色产品将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产品,从绿色汽车到生态住宅等,应有尽有。

(二)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

资源环境的约束、绿色消费的兴起、国际分工的调整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市场的诉求。绿色需求正激发世界各国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创新生态技术的热情。生态技术,也称绿色技术,是指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创新潜力,把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发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表现在: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创新、生产制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环保要求;在开发、设计时,应尽量保证避免污染环境,并设法减少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在使用后,产品应易分解、回收、翻新与安全处理,力求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单个企业的作用有限,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还必须走“集群化”之路,形成绿色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生态技术创新是在企业集群内部的价值活动创新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引导创新向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避免、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价值活动和生态环境向协调的方向转变,以提高企业集群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

(三)国家绿色创新体系的建设

建设国家绿色创新体系首先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按照产业生态的要求,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生产模式不仅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的规划主线,因为开展生态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国家应尽的社会义务。生态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需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以协调和促进国家绿色创新系统,并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在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基础上,国家应该通过教育、研究与开发、示范引导、贴息贷款、财政扶持、立法等方式,大力建设宏观层面的绿色创新体系,它包括开发各个企业都能获益的生态技术,大力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物和有限资源的再生及有效利用的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种能源、资源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技术等,走一条对环境无公害的生态技术创新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无论是从效用论,还是从有效需求论来看,绿色需求均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起着“拉力”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很多企业明显低估了这种作用,低估了消费者对 “绿色”问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有调查显示:仅有60%的企业认为消费者愿意为“绿色”认证支付更多费用,其原因是企业的“经济人”本性和“搭便车”现象,使得企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拓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绿色需求理念并没有渗透到企业的运营中去,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不仅时有发生,而且危害也越发严重,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如征收环境税、倡导清洁生产等,但这些举措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选择及其“投资”行为,而且还要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程源,雷家骕,杨湘玉. 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蔡中兴.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89.

[3](英)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1-53,60.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27.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50-51.

[6]马尔萨斯. 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71,258,260,265.

[7]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1-24.

[8]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晏智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20.

[9](法)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6,58.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化工;绿色化学;专业技术创新教育;融合

绿色化学(GreenChemisty)又称环境友好化学(EvironmentaiiyFriendlyChemisty)、清洁化学(CleanChemisty),是在全球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下,于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化学研究新兴领域,其核心内涵是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化学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绿色化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1]。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未来占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制高点,推进科技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各个专业技术领域紧密结合,需要及时加入该学科领域新动向、社会发展新需求等内容,从而起到良好的引导、推进作用[2-3]。以化学化工领域来讲,绿色化学无疑是该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时对当今中国工业污染的改善具有巨大价值。在高等化学化工专业领域,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融合,将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专业教育具有了思想指导,使素质教育具有了实际内容。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概况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绿色化学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自1996年以来,美国每年颁布“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约克大学、诺丁汉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都设立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化学研究中心,日本也制定了以环境无害制造技术等绿色化学为内容的“新阳光计划”。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绿色化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国外先后出现了《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1996)、《CleanProductsandProcesses》(1998)、《GreenChemis-try》(1999)等专业性刊物。同时也产生了《GreenChemistry:TheoryandPractice》(1998)、《GreenChemistry:ChallengingPerspectives》(2000)等重要专著。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绿色化学课程。1996年美国斯克兰顿大学,1997年美国俄勒冈大学,2001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等。20世纪初期开始科技创新的重大社会价值被发达国家所重视,例如,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等观点。后来人们日益重视创新的社会推广,例如,1962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罗杰斯在其著作《创新扩散》,讨论了创新扩散的过程及各种影响要素。当今,技术创新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持科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1.2国内研究概况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题;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资助了“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项目。本世纪开始,国内也相继出现了李德华的《绿色化学化工导论》(2005),李再峰的《绿色化学实验》(2008),王敏等人的《绿色化学理念与实验》(2010)等著作,以及相关论文。中国科技大学在1998年完成了首轮《绿色化学》课的教学。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化学与化工学科委员会设立“可持续发展化学—绿色化学教学研究”重大课题。绿色化学已成为未来高等院校化学教育的重点建设领域之一。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崛起,创新创业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要求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人才培养全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等等。当然,创新创业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事情,我们的创新教育还很薄弱。多数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不成体系、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在这方面,专业技术新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是一种提升创新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比如,化学化工领域的绿色化学,可以融入到创新思想、理论、技术、工艺、创业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2高职化工专业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2.1响应国家战略决策

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企业壮大,不断输送优良的高技能人才。2.2适应区域发展政策化工、能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化工技术的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深加工,生产链条的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对自治区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2.3立足产业发展优势

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总产值达1099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8%。化工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化工技术的绿色化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4彰显学院办学特色

学院以化工专业为主打专业,是自治区专门培养化工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加强化工技术创新课程建设是学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

2.5紧跟专业发展趋势

当今化工专业展现出绿色化、环保化发展趋势。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中积极吸收这方面的内容,在创新教育中也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6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日益成为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的生命线。而且创新也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研发、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创新已成为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具有的一项基本素养。

2.7满足学生成才需求

高职生的知识基础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都比较薄弱,但是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需求却更高了。这时需要开发新课程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3高职化工专业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

将绿色化学教育中的关键点与创新创业的能力点进行对接互融,开发“绿色化学与创新创业”课程,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融合教学思维导图见图1。

3.1“绿色化学与创新创业”课程开发

在课程开发方面,注重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观念、理论、技术、工艺、成果层面的紧密对接问题,努力做到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生动具体,绿色化学教育更加注重实际应用等。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探索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层次、连接点、内容:①探索绿色化学思想与创新创业思维相融合;②探索绿色化学理论与技术发明创新相结合;③探索绿色化学技术与技术开发创新相结合;④探索绿色化学工艺与技术设计创新相结合;⑤探索绿色化学成果与创业相结合。

3.2“绿色化学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

在课程的教学方面,教学内容中采用较多经典案例,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探究式、动手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绿色化学创新创业方案的设计。经典案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案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系统性、社会性、示范性,对总结、提炼、反思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化教学在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研究性、实践性、训练性,对培养学生的观念、理论、技术、方法等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化学创新方案的设计,在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应该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以考核知识点为主。

4结束语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绿色技术;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绿色技术是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重大目标的有效技术支持。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外部正效应。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应加强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以推动资源生产率与技术含量的提高、企业运行成本与环境负荷的降低,从而“保增长、调结构”,推动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绿色技术创新与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两型社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之一。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实现“两型社会”这一目标而服务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实质上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实现方式,加强对生产经济活动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控制,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通过绿色技术的采用,可以实现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的最佳利用,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两型社会”以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构建“两型社会”,要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我国传统的投资驱动、资源依赖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经不可持续,必然要依靠绿色技术的创新以实现“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在全社会推进绿色技术为支撑的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生活消费模式,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缓解人类活动对有限物质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和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也只有这样,“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才能早日实现。

二、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绿色技术的创新是指绿色技术从思想的形式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末端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体系。(表1)

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下发展。

1、将绿色技术创新及运用引入到我国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结合我国可能采用的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应将绿色技术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研究“两型社会”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绿色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将绿色技术工艺采用率、生态环境修复率、“三废”处理率、资源消耗减量指标、环境损益减量指标等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

2、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我国应该设立绿色技术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每年对发展绿色技术做得较好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绿色技术项目在用电和土地指标供给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绿色技术技改项目优先给予贴息补助;重大绿色技术项目可以优先争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的鼓励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节电、节水收费政策;制定相应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的风险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

3、加快我国绿色环境标志认证与管理。在企业中扩大关于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鼓励企业自觉地向ISO14000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上的必要支持。加强宣传,使企业主体清醒地认识到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就是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条件,促使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绿色生产与营销。

4、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和生态文明观念。我国要通过绿色消费与生态文明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与舆论导向,积极引导企业与公众自觉接受绿色技术创新理念,倡导在金融危机中的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中对环境的友好性,进而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应当增强生产者资源稀缺的忧患意识和循环利用的责任意识;发挥政府机关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使用可循环使用产品、可再生产品和节能节水无污染绿色产品的比例,引导公众优先使用和采购可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电瓶车、双燃料汽车等,鼓励使用节水、节电家电产品和用具;继续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活动,积极推进生态旅游。

5、营造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宏观发展环境。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适应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制定合理的排污费、资源税和环境税等制度,提高排污收费,实行排污权交易;组织制定《中国绿色科技促进办法》,建立以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绿色技术的法制化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绿色技术成果的保护力度和应用力度;为绿色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提供更宽松的创业环境,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二)统一区域与产业绿色技术创新规划,筛选绿色技术创新重点。我国各地应根据本地的资源与技术禀赋、产业结构、经济要素状况,科学统一地进行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规划,引进与转化一批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和企业。特别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绿色技术创新:

1、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运用。在突出各地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联效应强、科技含量高的信息技术、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绿色化高新技术企业群。

2、要用现代绿色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通过嫁接和应用绿色高新技术成果,提高我国传统生产技术模式的各种产业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这些产业的绿色管理水平,大力开发有利于拓展区内外市场和竞争力的绿色新产品。比如,突出农业中关键性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渔业、绿色养殖业等。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保障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推进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及其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掌握绿色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环保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烟气脱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生产设备;加快清洁能源,鼓励企业生产和发展节能电机、风力发电设备、节能照明、阳光电池等节能产品和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4、强化我国废弃物再循环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加快建设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体系;规范废弃物回收与拆解市场,防止废弃物回收与拆解过程中的再污染;扶植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合理规划布点,鼓励企业、社区、个人参与投资设立资源回收企业,以便处理废弃物和使其变为再生资源。

(三)遵循市场规律,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与服务系统。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有关发展绿色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科技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绿色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交易等,建立健全绿色科技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以提高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降低创新学习成本。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的作用,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

2、加快绿色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依托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基地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高层次的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事业环境,吸引国内外掌握先进绿色技术的人才;此外,还应注重培训绿色技术创新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

3、调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绿色技术的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构建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内部动力机制、自身能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进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实现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建设一批绿色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绿色建筑、绿色景区和绿色社区,建设一批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的节能、节水、节地示范工程,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每年选择若干项重大绿色技术研发和运用项目进行重点推广。

4、打造绿色产业孵化的技术支持系统。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地在我国建立若干个部级绿色技术实验室、研究中心,以期基本形成绿色技术重点研究领域和绿色产业的科技支撑系统。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一批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绿色技术,推进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Rene Kemp.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echnical Change[M].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7.

[2]Kemp R,Soete L.The greening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Future.1992.

[3]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

[4]陈劲.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构建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1999.3.

[5]黄威威,秦书生.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J].科学与管理,2008.3.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技术预见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10-05

Research on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fo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Technology Foresight

TIAN Hongna1, BI Kexin1, 2, LI Haitao3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40;

2.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rbin 150001;

3.Teaching Administration Offi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echnology foresight into the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fo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review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foresight to innovation strategy formulation. Then, it classifies the strategy formulation into four stages from the process angle that are determination of key green process, system analysis of strategic questions, p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strategic scheme, modification and perfection of strategic scheme. It presents the thoughts of bringing technology foresight methods such as “Bibliometric Analysis, Scenarios Analysis, Delphi Method, Keytechnology Choice and Route Map” into strategy formulation process.Key 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strategy formulation; technology foresight

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简称TF)是集优化与预测、协调与整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先进的战略管理工具。20 世纪 70年代至今,技术预见的实践经历了“始自美国—日本发扬—欧洲追随—各国使用”的演进过程。我国的技术预见实践始于1993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1],它涵盖了信息、通讯与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资源与环境、化学与化工技术、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材料科学与技术共8个领域、62个子领域和737个课题[2]。

技术预见涉及领域众多[3],但在制造业产业围绕绿色工艺进行预见的活动并不多见,依据技术预见方法进行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活动更是基本空白。因此,本文将技术预见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制定过程,科学化预测并系统化选择制造业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力求把握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发展趋势,为推动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1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和2010年G20峰会形成了人类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共识。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世界能源和工业生产重大技术正在向低碳、高效、环保的方向过渡,主要发达国家着力推进“低碳革命”,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推出的“欧洲2020战略”中提出了构建“创新型联盟”的设想,其中五项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20%,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20%、能效提高20%。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宏伟目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传统“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生态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对制造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与我国实现碳排放的目标紧密相关。

低碳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制造业成为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我国制造业能否把握全球绿色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是其能否实现产业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此,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制造业产业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应对低碳经济的重大举措,有必要从制造业层面来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并研究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以节能、降耗、降低污染为目的的绿色工艺创新。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作为指导、管理制造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把握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既适合于世界制造业绿色工艺发展的主流、又符合我国制造业具体实情的创新方向。积极制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并努力实现制造业的绿色工艺创新是事关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2 基于技术预见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原理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和他组织性,仅靠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的自发运行将难以实现创新的成功,需要制定一套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来指导和管理系统整体和各子系统的规范运行与长远发展。而且在有限资源制约下,政府需要把握绿色工艺创新趋势,制定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创新战略,实现创新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据此,本文引入了技术预见的方法,利用其进行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制定。

2.1 技术预见的内涵释义

关于技术预见的内涵目前在学术界尚未统一,但几位学者对它的界定引用率颇高,主要包括英国技术预见专家Ben R Martin教授在1995年提出的定义。他认为技术预见是指通过对未来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选择可能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最大效益的通用技术[4,5]。此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技术预见的界定应用也十分广泛,将其定义为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远发展,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术[6]。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积极进行技术预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科院的研究成果指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探索的过程,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7]。有学者将其界定为一种技术发展的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8]。还有学者认为技术预见是指由政府把技术预见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和战略选择,通过区域科学共同体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把社会各领域专家的智慧有效整合,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寻找适合区域技术创新、主导产业选择和区域发展的方向[9]。

根据技术预见的内涵阐释,可见技术预见能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展望,确定制造业绿色工艺的未来创新方向,帮助制造业制定绿色工艺创新的长远战略规划。

2.2 技术预见的方法体系

技术预见的发展演化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以技术预测为主的第一代技术预见;第二,在第一代基础上重视市场作用的第二代技术预见;第三,加入对相关利益者的关注并强调交流沟通过程的第三代技术预见。现在,技术预见的研究范围已经从主要科技领域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随着第三代技术预见的发展,其方法论也迅速成熟,已经发展到了以情景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德尔菲法、路线图法、专利地图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全面考虑技术、社会、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第三代技术预见方法体系[10]。目前,可用于技术预见的方法接近百余种,常用方法达十多种,对它们的描述如表1所示。在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中,本文将集成使用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关键技术选择法和路线图法,避免单一技术预见方法造成的局限性,使创新战略方案的制定过程更具科学性。

2.3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

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识别市场需求、明确创新方向、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具体作用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一,识别市场需求。技术预见结合制造业发展状况识别绿色工艺创新的市场需求,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工艺优先发展序列,明晰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趋势,确定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方向,把创新力量集中在将要出现的潜在市场上,并从我国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出发,优先支持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的绿色工艺创新。通过满足这些绿色工艺创新需求,提高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

第二,明确创新方向。技术预见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预见方法,汇聚专家意见,协助制造业判定绿色工艺创新方向,预测制造业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和生产技术装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突破点,理清需要培养和提升的工艺类别,找出现实与目标的差距,确定创新需求和创新主体(政府、产业和企业)间的关系和绿色工艺创新模式(包括自主研发、工艺引进和工艺合作),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整合创新资源。Anderson提出了技术预见的三个目标,包括选择关键技术、优先发展技术和培育新的合作关系[11]。在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中,通过技术预见活动可以促进制造业部门之间、制造业企业之间,以及政府、制造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在技术预见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整合了政府、制造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推动公众参与。由于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和绿色创新的推进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制造业绿色工艺的创新发展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技术预见倡导公众参与创新战略决策,重视从社会的角度关注创新[9],因此,创新战略制定者不仅可以将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公布于众,而且可以通过科普化的形式传播到全社会,增强公众对于绿色工艺创新投入、创新实施和创新政策的了解和认知,营造全民参与的绿色工艺创新环境。

3基于技术预见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

根据上文提到的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可见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重点在于通过政府主导、制造企业重点参与、相关利益者参加的形式,利用技术预见这一工具,经过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创新战略。从战略制定流程的角度,本文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把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的技术预见方法融入创新战略制定的过程,具体思路如图2所示。

3.1 “关键绿色工艺确定”与“文献计量法”

在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准备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专家工作小组,动员相关利益者参与技术预见,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了解国内外制造业绿色工艺开展技术预见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实践的过程及细节,确定创新战略制定应该采用的预见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在此阶段将使用文献计量法预见制造业关键绿色工艺,明确未来绿色工艺创新的目标。

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建立在对文件数据库的统计处理方法之上、快速调查各种研究领域、了解研究领域变动情况、预测科技创新发展并制定创新战略的较为客观的方法与工具。它能够利用文件数据库迅速了解并分析遴选出制造业中快速发展的绿色工艺,通过对快速发展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分析,制作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图谱,从视觉上直观确定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关键绿色工艺,同时与专家合作根据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图谱和论文表对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内容进行时间分析和领域间的相关性分析,从而寻找出绿色工艺研究开发的趋势。

3.2 “战略问题系统分析”与“情景分析法”

在确定未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方向的基础上,利用情景分析法使参与预见活动的人员对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目标、环境和资源进行系统分析。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脚本法,是基于某种现象或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假设前提下,根据专家对重要研究领域的前途,描绘多种未来发展的情景画面,并构思技术需求及其发展的直观定性方法。它不仅强调预见对象本身的特征,而且考虑心理、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状况,使人易于全面理解预见对象,因而有助于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例如欧盟的“2010 年的欧洲(Scenarios Europe 2010)”和挪威的“2030年的挪威(Norway 2030)”项目都是应用情景分析法出色地完成技术预见[12]。

运用情景分析法对创新战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从政府、制造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中遴选出合适的专家;第二,确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目标是规范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引导绿色工艺创新实践;第三,收集并分析社会、技术、市场、经济及政治等影响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环境因素;第四,厘清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资源条件;第五,依据上述战略制定目标、环境和资源的情况,识别创新战略制定的决定因素,通过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与专家沟通,描述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4~5个期望场景[13]。

关键绿色工艺确定和战略问题系统分析流程具体如图3所示。

3.3 “战略方案产生与选择”与“德尔菲法和关键技术选择法”

德尔菲法是在日、德、韩、英、法等国进行技术预见时经常应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需求导向,具有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和统计性等特征[15],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收集、过滤和交互专家看法的方法[16]。它利用连续的多轮调查问卷,对专家进行询问并汇集各种观点,对每轮调查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力求得到明确、一致的结论。

关键技术选择法是在美国和法国等国家进行技术预见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每两年一份对关键技术进行预见和确定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这种方法属于供给导向或技术推动型方法,常与德尔菲法结合使用[17]。使用该方法需要先选定一个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评价标准,然后将标准与其他国家制造业进行对比,最后根据这一标准选出若干适宜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

在关键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的产生与选择阶段,具体的流程包括:第一,根据战略问题系统分析中对期望场景的描述,利用德尔菲法提出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以供选择,以充分有效地解决绿色工艺创新问题;第二,使用关键技术选择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第三,以评价体系为标准,遴选出最科学合理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14]。

3.4 “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与“路线图法”

根据韦伯(Merriam Webster)词典的解释,路线图(Road Map)有三种涵义:第一,表明路线的地图;第二,一份详细说明;第三,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用以引领发展或进步的详细计划等。维京百科词典除了以上定义外,还将路线图定义为一种管理和预测工具或指南,如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18]。Robert Galvin认为路线图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未来延伸的看法[19]。Robert Phaal等认为技术路线图是一个灵活的技术,被广泛用于支持行业内的战略和长期规划[20]。本文认为,路线图是指根据文献和市场调查获得的信息制定一个预见框架,把未来的市场需求、发展重点、发展策略、发展趋势、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等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可视化的形式来表现,借此进行理性决策的行动过程。

在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的修改与完善阶段可以运用路线图法。利用这种方法在拥有大量、准确的信息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充分讨论、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分析从绿色工艺研究开发到应用、扩散中的主要特征,找出最优战略方案绘制成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愿景图,以此引导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开展,并对其进行管理。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在复杂、不确定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完善创新战略方案,科学地对创新战略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

4 结语

技术预见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制订科技战略规划的有效工具,已经得到相关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肯定。本文阐释了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识别市场需求、明确创新方向、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公众参与。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技术预见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四个阶段:利用文献计量法预见制造业的关键绿色工艺;系统分析创新战略问题,运用情景分析法描述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期望场景;使用德尔菲法产生战略方案,利用关键技术选择法进行战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最后,利用路线图法对战略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

目前,产业发展与技术预见相结合已经成为技术演进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趋势下,利用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21]。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科学、完整地制定创新战略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但部分数据资料涉及到制造企业的商业机密,不能全部获得,所以没有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过程有了全面了解,从而为制定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提出了可循途径和行动帮助,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Mu Rongping, Ren Zhongbao, Yuan Sida, et al. Technology Foresight towards 2020 in China: The Practice and its Impact[J]. TechnologyAnalysis& StrategicManagement, 2008, 20(3): 87-307.

[2]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项目组.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报告[R], 2005.

[3]Kuwahara T. Technology Foresight in Japan——the Potential and Implications of DELPHI Approach[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9, 60 (1): 5-14.

[4]Ben R Martin, Ron Johnston. Technology Foresight for Wiring up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Experiences in Brita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9, 60(1): 37-54.

[5]Ben R Martin. Matching Social Needs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Research Foresight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Sci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Workshop on Social Sciences and Innovation)[C].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2000.

[6]万劲波, 崔志明, 浦根祥. 整合技术预见与技术评估的科技发展战略[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25(6):62-68.

[7]杨耀武.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J].世界科学, 2003(4):61-63.

[8]李高, 温宗国, 杜斌.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从技术预见到战略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1):18-22.

[9]陆小成. 技术预见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2):61-65.

[10]Reger G. Technology Foresight in Companies: From an in Dicator to a Network and Process Perspective[J]. Technology& StrategicManagement, 2001, (4):533-553.

[11]Joe Anderson. Technology Foresigh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 Long Range Planning, 1997, 30(5):665-677.

[12]陈峰. 技术预见活动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以《中国未来 20 年技术预见研究》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8):133-136.

[13]Michael J Bloom, Mary K Menefee. Scenario Planning and Contingency Planning[J]. 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 1994,17(3): 223.

[14]任中保. 创新政策制订过程融合技术预见方法的思路[J]. 科学学研究, 2008, 26(5):994-999.

[15]LevaryR R, HanD. Choosing 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Method[J]. Forecasting, 1995 (1): 14-18.

[16]Michael Adler, Erio Ziglio. Gazing Into the Oracle: The Delphi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cial Policy and Public Health[M].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996.

[17]刘育新. 技术预测的过程与常用方法[J]. 中国软科学, 1998, (3):92-96.

[18]潘晓东.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0):13-18.

[19]Robert Galvin. Science Roadmaps[J]. Science Magazine, 1998,280 (5365):803.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学 绿色创新 节能减排

1、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1.1、应用领域广泛

一些领域明确结合了空间因素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如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而且在更多的经济学传统领域的各种经验调查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如需求分析研究、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地方财政、农业和环境经济学。在一些涉及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文献中,对如何处理与结合数据的地理属性的模型相适合的备择模型、估计量和检验统计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1.2、理论验证增加

空间经济学应用领域的广泛发展,重新对与经济地理学有关的马歇尔外部性、聚集经济及其他溢出效应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评论。基于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验证的理论不断增加。

1.3、与 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融合

2、绿色创新的测度研究

基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途径实现的,能够推进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创造性活动,都可称之为绿色创新,其结果都将体现为有益于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现阶段,国内学者对绿色创新的度量尚处于起步与尝试期。陈劲等就曾构建过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包括环境绩效指标、创新绩效指标、创新过程指标、创新投入指标,这些审计指标与方法能够对单个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行诊断,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的测度奠定了基础。

已有研究一般都是通过问卷调查来测度绿色创新的。比如,童听等重点关注了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元器件等三类企业,通过电话向样本框内的2600个企业发出面访请求,成功访问266个样本,受访率约为10%,此项调查通过企业是否采用了“无铅焊接技术”来度量其绿色创新水平。唐建荣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了全国20个城市,覆盖了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有效样本数为1653份,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所有24个原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目的是找出可以有效描述绿色消费者的若干公因子,并解释各主因子的经济含义。

学界已建立了对微观层面的绿色创新指数的度量方法,但对地区、行业乃至国家层面的绿色创新水平尚缺乏合理、有效的度量。测度“传统创新”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主要集中为3个方面: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指标体系法。俞立平认为:数据包络分析(DEA)能在一定的投入产出下,对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其方法成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随机前沿分析(SFA)需要事先确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函数关系,在复杂经济系统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指标体系法存在着指标权重的赋值问题,存在着人为因素。应用DEA方法并结合Malmquist(后文简称为GM)指数来分析经济系统的创新水平,往往更加成熟可靠、更为学界所认可。

3、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结果

我国各个地区随机效应的LR值均高于固定效应,因此本文选择了随机效应模型。由于绿色创新指数(GM)相当于一阶差分值,因此本研究也将自变量做了相应的差分处理。从空间相关系数可知,我国绿色创新确实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基于此,仅用普通的面板模型估计,确实会造成估计结果有偏,研发存量(RD)的估计参数在全国及西部地区模型中显著为正,这意味着科研投入可以有效增强绿色创新过程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对绿色技术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在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下,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比原有技术更加环保。人力资本(HC)在东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是在中部、西部乃至全国模型中的估计参数却为负数,并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仍比较匮乏,加上配套设施及专利技术的缺失,致使人力资本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绿色创新力。外资依存度(FDI)对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绿色创新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度(TRADE)仅在东部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对绿色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要优于外贸,以FDI为渠道的技术溢出是各地区绿色创新的重要源泉。从环境规制的角度看,排污收费(GCHAR)、排污许可证(GPERM)、污染治理成本(GCOST)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石油禀赋(PRODO)在西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估计参数皆不显著。煤炭禀赋(PRODC)在全国、东部、中部地区,在10%或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西部地区的估计参数不显著。研究发现,各地区并未呈现能源禀赋越紧缺、绿色创新水平越高;或能源禀赋越丰裕、绿色创新水平越低的现象。我国各省市并未鉴于煤炭等能源禀赋的稀缺性,而从事更多的节能型绿色创新活动,他们面对稀缺性问题时,往往更多的依赖于国内或国际市场的贸易流通,而非绿色创新。

4、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省际间绿色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源禀赋(特别是煤炭)与绿色创新之间呈现了良性互动机制,丰裕的资源禀赋往往更有益于形成促使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创新动力。我国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主要源于能源的污染性、而非稀缺性,各地区的绿色创新主要面向减排,而非节能。

4.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亟待优化的。由于煤炭的高污染性,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建设目标的绿色创新应被予以更多重视,长期看来,太阳能、风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采用应是绿色创新的重要攻关方向。

4.2、我国的能源价格改革仍不充分。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绿色创新动力不足的罪魁祸首。在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下,绿色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是失效的,它使节能环保型的绿色创新效益被严重低估。当前,我国有必要加速能源的市场化改革,让能源价格能够反映出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

参考文献: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绿色创新型教学模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教学中,对化学学科实验理念的体现是决定化学实验成功与否及其特色的关键。化学实验不仅与理论知识相关联,还要充分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但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是教学理论具体化的方式。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绿色创新型教学模式。

一、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多数教师采取的方式过于单一,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很难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化学成绩,且传统的化学实验在操作中受书本要求限制,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缺少创新,按部就班式的实验难以有效对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的表达与展现。化学实验中会涉及多种试剂,操作中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学生的健康产生威胁。因此,近年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与教学逐渐兴起,绿色创新型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的是化学实验中的绿色环保意识,通过绿色创新理念的提倡,能够有效解决因为化学实验操作所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1]。

二、绿色创新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一)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创新型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创新型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绿色理念充分贯彻,保证化学实验的环保性。树立绿色化学理念,要求师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用绿色化学的标准对现有的化学技术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实验进行改造和探索,以“预防化学污染”为目标,做到消除实验污染源,减少实验污染次数。绿色化学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化学教学中唯科学、唯技术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具有绿色化和创新性意识的化学人才。

(二)全面重视实验操作过程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与教师往往因为过于注重实验结果,从而忽视实验操作过程。通过绿色创新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引入,保证实验操作不会对环境与学生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整个化学实验操作过程的科学合理性。绿色创新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主体性,学生根据化学知识对实验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时刻坚持绿色理念的引入,确保化学试剂在实验中对学生和环境的影响能够有所减少,确保在化学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同时学生对化学实验具有明确的操作意识,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促进绿色创新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更好创建[2]。

(三)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操作中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化学的理论做到充分理解,有助于学生通过实验提高对化合物的有效分辨。但是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由于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所涉及试剂较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化学实验可以适当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整体的实验过程进行模拟,降低化学实验的危险性[3]。

(四)以绿色化学的标准进行化学实验评价

化学实验评价是衡量是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标准,也是绿色创新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评价内容由单纯重视实验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评价向重视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评价转变,在强调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态度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还要以绿色化学的标准衡量化学药品用具的使用、化学操作流程、反应产物及反应用量等,准确评价化学实验教学,为之后贴合“绿色化学”而调整创新型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保障[4]。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绿色技术;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143-04

1 引言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科学技术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制造业发展水平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因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2015年5 月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应遵循“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的发展路径,以及随着全球商业环境和绿色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我国各经济区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大力提倡实施由传统的劳动力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战略时,却经常忽略创新过程中的“孪生兄弟”―“创新惰性”的问题。创新惰性的产生不仅可能会让组织失去创新的能力和导致组织抵抗力下降使免疫系统失灵而引发各种不利于组织生存的的盈利率降低的并发症,甚至严重到令组织一蹶不振直至企业破产的地步。因此,在重点关注如何有效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同时,有必要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和重视与创新如影随形的“创新惰性”问题。

由于我国在研究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已相当成熟,如杨发明、吕燕[1]认为技术是在一定的技术范式的规定下且沿着一定技术轨迹发展的,而创新是在这个规定的技术轨迹内的一种嵌入行为,所以绿色技术创新应要与一定的选择环境相匹配。绿色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包括绿色材料、绿色设备、产品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回收处理等技术的创新[2]。而关于创新惰性问题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数,如孟c伟等[3]探究了企业持续创新与企业惯性形成的认知根源。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产业和公共部门技术活动中的创新惰性问题更为常见和突出。目前对于创新惰性的理论解释大致可分为战略和环境两种研究视角。

(1)战略视角。

战略论者认为惰性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侧重从组织的认知、行动和资源等方面分析。如Sull[4]于1999年提出了行动惰性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市场发生变化时,原来能够带来成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反而容易致使企业失败。Barton[5]基于核心能力刚性的角度探讨了组织惰性使核心能力容易形成核心刚度等问题。

(2)环境视角。

环境论者主要是从环境选择和路径依赖两个方面理解组织惰性的。如Hannan和Freeman[6]提出了结构惯性的概念,他们认为由于组织结构中存在着无法任意改变的维持原有形态的惯性而使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不能与环境变化同步。North[7]认为在制度领域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现象,即人们过去所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面临的选择。

纵观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后可发现目前虽已有学者对于创新惰性有一定的研究,但为数不多,而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并未十分深入,且对技术创新惰性的研究也仅限于基于技术标准锁定和异质性而做的分析,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也并未考虑其过程中会产生惰性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基于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需迫切促进其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产生的惰性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有效改善策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以提升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而促进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目的。

2 长三角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惰性分析

2.1 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现状

作为我国经济前沿阵地的长三角地区,2015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成本上升、外部需求疲弱而颓势依旧。另一方面,珠三角等地制造型外企撤离的现象频现,也给了长三角制造企业一定的警示,所以依靠科技创新将成为长三角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选择。但是由于其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畅和人才流失严重却使其产业转型之路遇到了阻碍。另外,在政府大力倡导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也掀起了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的热潮。虽然在其发展路径的转变与持续的投入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仍显能力不足。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是指将保护环境的新知识和绿色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活动,且着重强调绿色观念、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协调一致而获得绿色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三角地区为其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已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并有产业集群开始将其运用和实施,但相关研究目前却止步于初步探讨。当前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和失衡以及其体制机制创新亟待加强,创新成果水平也仍需进一步提高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惰性是造成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考虑从技术标准锁定、组织结构惰性、经验惰性、制度和文化惰性5个方面研究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的惰性问题,以达到利于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的效果。

2.2 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

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惰性是指创新组织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因习惯于原有状态而不想改变的的心理和行为倾向[8]。笔者基于已有的技术创新惰性的定义将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理解为创新组织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由于有维持原有状态的惯性而产生的不想做出改变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倾向。由于在制造业中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形成会使组织失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使制造型企业仍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发展,不利于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更是如此。本研究认为可从以下5个方面对长三角制造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进行分析。

2.2.1 绿色技术标准锁定

技术标准锁定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个经济系统)长期采用某一技术作为业界标准(或经济系统标准)而难以被撼动或取代[9]。基于此定义可认为绿色技术标准锁定是指一项绿色技术被标准锁定成为业界标准而难以被替代。由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绿色技术的发展较为突出,所以其行业内的绿色技术标准较高而产生了绿色技术标准锁定。而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将会使非标准在位者由于其自身的技术差距和高替代成本而滋生消极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

2.2.2 区域生态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惰性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中于某一地区但又可以在跨地区的空间范围内活跃的,由来自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其它相关机构间的竞争和合作伙伴,围绕某一特定创新领域的主题,在交互作用和协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在更大范围内能够产生特殊的价值创造和辐射力的创新空间[10]。而区域生态创新系统则是将生态经济学理论引入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也形成不少这样的生态创新网络,例如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由于该创新网络长期会随着网络层级和节点的逐渐增多而使其组织成员之间的耦合性增强,内部的官僚化程度也不断加大,从而网络中组织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的灵活性降低。即产生了由网络组织结构稳定性而引发组织结构僵化的结构惰性,会使整个创新网络组织成员的思维和创新行为固化,使他们在面临环境变化时不能及时成功地对战略进行根本性变革以有效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目标,这也将导致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产生。

2.2.3 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经验惰性

由于受到知识转移环境或者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等影响,企业在获取、吸收和使用知识资源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实际绩效往往比预期绩效要低,而且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使创新可能失败,这都会使企I领导者排斥创新。此外,由于存在部分企业对于知识转移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使其习惯于以原有掌握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去应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从而也容易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绿色技术创新是强调以绿色市场为导向去促进转化绿色创新成果的,长三角制造企业中就存在不少由于原有的企业惯性和一定的经验惰性却不愿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从而没有开发出对其有大量需求的绿色技术市场,这样就很难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

2.2.4 组织的文化惰性

长期对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忽略而形成的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形成了一种行业文化,而习惯于原有文化不想改变的就是一种文化惰性。组织内长期也会形成一定固有的文化能有效保持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文化惰性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组织员工对新知识、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和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滋生群体惰性而产生创新惰性,使组织不会去考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外企较多,外商直接投资较高,形成了固有的多以依靠FDI发展制造业的行业文化,且随之产生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也易造成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受阻。

2.2.5 组织的制度惰性

制度惰性常被理解为一种有不足的制度安排即使被认识到存在缺陷在尝试改变时却发现难以实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中表现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进和产业环境的变化,组织原有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机制不能应随着环境变化、意识形态的调整、组织成长和技术进步做及时适应性的调整。如政府颁布的一些环境规制方面的排污费制度或者排污许可证等政策,企业却不能做到积极应对和及时将其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导致企业产生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一个原因。

3 相关建议

3.1 研发更大的异质性绿色技术

由于技术异质性是技术标准锁定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突破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就需要考虑从研发具有更大异质性的绿色技术入手,而研发此技术的前提就是需克服技术创新惰性,进行不连续的突破式创新。同时,必须要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策略,积累大量异质性的创新资源,在不同于标准绿色技术的轨道上采用新的技术范式,研制出性能够卓越且技术优势能超越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具有的异质性优势的新绿色技术。另外,非标准在位者也可以通过制造与现有绿色技术的差异吸引更多具有异质性偏好的用户来突破绿色技术创新惰性。

3.2 构建协同和柔性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

随着长三角制造业的生态创新网络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其日益成熟与发展,其组织的结构惰性必然应运而生,那么突破该惰性的关键点就在于要构建具有柔性的生态创新网络来提升组织的集体学习与协同创新的能力。由于创新网络在合作过程中不可完全避免其创新收益的外部溢出效应和企业家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性的权衡不完全理性去选择创新方式,使得针对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设置多元化和有灵活性的创新组织结构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解构有惰性的组织并激发绿色技术创新热情也可降低惰性再次产生的可能性。除了加强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间的集体学习和培训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其他创新型企业以新生力量激活集体创新潜力。

3.3 进行企业间的标杆学习

标杆管理是企业学习先进的一种系统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企业为谋求行业领先而选择行业内具有竞争实力和某些方面领先的企业作为标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该标杆企业的最佳实践进行创新而达到赶上并超越竞争对手目的的一个反复循环进行的过程。标杆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对标杆企业的不断学习,积累形成创新优势赖以需求的创新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创新。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刚好也存在大量可以成为标杆学习对象的企业,所以本研究认为通过标杆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因组织的经验惰性而引发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问题。

3.4 培育冒险和宽容的制度文化

由于组织的制度和文化惰性是基于考虑技术创新的高投入与高风险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因此培育敢于冒险和宽容失败的企业制度文化是破除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突破点。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消除创新惰性。此外,政府方面也应该从政策法规方面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创新环境,如建立强有力的激励体系,对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企业进行物质奖励或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等,以期更好地达到用创新的积极性去克服创新惰性的目的。

4 结语

在我国强调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基于已有的集群网络中的技术创新惰性研究探讨我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问题,并从技术标准、组织结构惰性、经验惰性、制度和文化惰性5个方面定性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研发更大的异质性绿色技术、构建协同和柔性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进行标杆学习和培育冒险和宽容的制度文化的应对策略。但长三角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是否还有其他方面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还有哪些更好地应对策略来克服该惰性应可以有更深入研究。另外,目前关于技术惰性方面的研究也仅限于定性分析,如何将其量化以更好地用定量去研究各因素对其影响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发明,吕 燕. 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 41~44.

[2]Aguilera Caracuel J,Ortiz de Mandojana N. Green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n Institutional Approach[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2013,26(4) : 365~385.

[3]孟庆伟,胡丹丹.持续创新与企业惯性形成的认知根源[J].科学学研究,2005(6):428~433.

[4]Sull D N.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4):42~52.

[5]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6]J Freeman 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7]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汪秀婷,戴 蕾.集群W络中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及突破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20~23.

[9]陶爱萍,李丽霞,洪结银.技术标准、异质性和创新惰性[J].中国软科学.2013(12):165~172.

[10]夏 光,屠梅曾.以“三区联动”构建新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J].生产力研究,2008(11):59~62.

[11]肖 鹏,余少文.企业间协同创新惰性及解决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84~87.

[12]洪江涛,黄 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96~102.

Study on the Inertia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Li Zhongjuan, Bai Mingguo, Liu Xinyue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43002,China)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当代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发展标准和依据,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重点,使建筑与能源利用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建筑设计师应担负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