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项目管理的本质就是风险管理,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业主方风险管理。只有业主认清自身风险,科学决策,才能降低其他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加强对建设项目业主风险的防范和预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业主方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想成功地管理项目,就必须成功地管理项目风险,基于此,风险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项目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对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业主风险进行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风险管理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经几十年的发展,风险管理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现代化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当今世界上一些大型土木工程项目均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对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对风险管理知识的匾乏,使得我国企业整体对驾驭风险的能力较弱。但是从目前总体上看,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施工承包企业远没有实行科学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水平仍十分落后,大部分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方法不完善,在实践领域仍需要大力推广科学的风险管理方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大型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世界项目管理大会把对项目的风险管理作为大会的四大主题之一,都表明人们对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视。

2 建筑工程风险的含义与特点

由于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复杂、建筑材料和设备器具繁多,因而建设工程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建设工程风险是指建设工程在包括设计、施工和移交运行各个环节的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建设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的实际结果与主观预料之间差异的可能性。建筑工程与其它行业相比,其风险管理具有自身特点。

(1)流动性大,一项工程在一个工地施工完成后,往往立即迁至另一个工地。

(2)临时性强,工地的建筑物设备和设施、机具、材料、人员等都有很强的临时性。

(3)变动性大,不同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设计特点、平面布置都不一样;每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开工至竣工,施工阶段的作业内容、作业条件、作业人员变动很大。

(4)交叉作业多,一项工程往往由多家施工单位、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

(5)人员组成复杂,既有企业自身的,又有分包单位,人员又有户籍、岗位、工种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在建筑工程中运用风险管理,要应针对这些特点,以增强其实效性。

3 业主面临的风险因素

每项工程的建设都伴随一定的风险,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中,业主的风险是最大的。工程项目的投资过程一般都经历规划、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投产的周期,项目建设的周期一般较长,短则一、二年,长则十几年。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在不断变化,原来对市场的预测与未来的实际不可能完全吻合,项目实施的条件与当初预计的情况也不可能完全吻合。

任何经济活动要取得盈利,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工程建设风险即干扰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工期、成本和质量)实现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业主(项目管理者)而言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于工程项目业主来说,他面临的风险因素包括:

(1)来自外部且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失败的风险,如工程项目投资巨大、费用超支;工期漫长致使利息增加;项目的生产工艺失败,技术要求严格、工程施工技术出现严重故障;工程承包商资金链断裂;市场制约、相关部门干预过多;主要原材料涨价、供应短缺或供应不及时。

(2)由于业主方自身原因产生的风险,如业主集资不足,导致不能按计划支付,项目的经营状况恶化,撤走计划资金,甚至企业倒闭;业主违约、苛求、任意改变工程项目,不能及时支付合理索赔,发生错误的行为和指令;业主不能履约,不能及时供应设备、材料,不及时交付施工场地,不能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未向保险公司投保等。

在工程建设中,业主作为项目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风险的存在,科学对待风险,积极采取主动行动,对项目风险进行风险管理,以创造有利条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减小和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4 工程风险的控制原则

工程安全风险,作为的控制项目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对所进行的建筑施工中风险分析清楚,分清轻重缓急,研究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及管理模式,并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才能使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在工程建设中,业主作为项目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风险的存在,科学对待风险,积极采取主动行动,对项目风险进行风险管理,以创造有利条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减小和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业主不仅要预测和识别项目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因素,还要分析、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风防范策略。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建筑施工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确定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加强监督、检查 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组织员工培训,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5 结论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应客观、科学的对待工程建设中风险存在,并积极研究和探讨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中,业主的风险是最大的。只有业主认清自身风险,科学决策,才能降低其他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业主方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东平. 浅谈建设工程风险管理 山西建筑[J]. 2007(35)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超高层房屋建筑;缆索体系桥梁;气动抗风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气流绕过房屋或桥梁截面时,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空气作用力,而截面气动外形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空气力,因此,改善气动稳定性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改善断面的外形来减小气动力,即气动措施抗风,也称空气动力学措施。

1. 超高层房屋建筑的气动抗风措施

1.1 选择合理的建筑截面形状

不同截面形状的高层建筑有不同的气动特性。方形截面高层建筑的横风向荷载最大;矩形截面高层建筑随着厚宽比的增大扭转向风荷载变得不容忽视;随着正多边形截面边数的增多,结构的荷载变小;应关注不规则复杂截面的扭转风荷载;当建筑的初步设计方案不能满足结构抗风要求时,可以和建筑设计协调,通过对基本建筑截面采取适当的气动措施处理,使建筑结构满足抗风设计要求。

1.2 矩形截面角部处理措施

在建筑角部设置扰流板的气动措施一般能够减小建筑的横风向荷载和响应,但是由于设置扰流板增大了建筑顺风向的迎风面积,可能导致建筑物顺风向荷载增大,所以该类气动措施要谨慎使用。切角、凹角、圆角等角部修正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横风向风致效应。10%的角部修正率可能是较好的选择,5%的角部修正率能够有效地防止高层建筑的气动不稳定性。

1.3 建筑截面沿高改变

1.3.1 锥度化与阶梯缩进

对矩形截面高层建筑采取沿高度阶梯收缩的抗风措施时,只有当阶梯收缩的总高度大于未收缩的高度时,阶梯收缩才能显著地减小结构的风荷载。锥度化措施延长了来流在建筑物侧风面漩涡脱落的卓越频率,导致横风向力系数功率谱峰值小幅下降;随着建筑物锥度比的增加,横风向气动力谱峰值下降,功率谱带宽增大,力系数根方差减小。锥度化与阶梯缩进使侧面的风压谱带变宽,峰值频率随着高度而变化,使风谱沿高度的相关性降低;但随着锥度比的增大,由于建筑顶部刚度逐渐变小,建筑顶部横风向的风振响应可能增大。锥度化与阶梯缩进气动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小高层建筑的横风向荷载,但由于刚度缩减,有时可能会导致顶部的加速度响应不能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1.3.2 截面沿高度旋转

横截面沿高度旋转能减小建筑结构的阻力,能够降低横风向振动,显著地改善三角形截面高层建筑的平均、脉动及峰值风压系数以及三分力系数,使建筑结构旋涡脱落沿高度变得不规则,减小了结构的横风向响应的横风向风力。截面沿高度旋转气动措施能够减小横风向的气动力,但可能增大建筑表面的局部风压。

1.4 建筑立面开洞

建筑立面开洞通过破坏漩涡脱落强度以及规律性,同时减小建筑迎风面面积,能够同时减小高层建筑横风向与顺风向的风荷载。开洞方式有迎风面单向开洞,侧风面单向开洞与四面双向开洞三种方式。其中四面双向开洞效果最优,在建筑上部开洞效果较好,而在建筑下部开洞效果较差。开洞处局部风压可能增大。

1.5 大跨悬挑建筑面开槽

对大跨度悬挑平屋面结构,屋面用一个有悬挑部分的正方形屋盖结构进行模拟,在模拟结构上开槽,在风洞实验室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气动抗风措施可以有效地干扰锥形涡的形成,从而使屋盖相应区域的平均风荷载值大大降低。

2. 桥梁工程的气动抗风措施

2.1 加劲梁采用流线型扁平箱型截面形式

这种截面形式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抗力系数大大减小,从而显著减小了风荷载;另外,箱型截面抗扭刚度大,加大了扭转振动频率和弯曲振动频率的比值,提高了弯扭耦合振动的发振风速,和非流线型截面不同的是这种流线型截面可以求出相当精确的风力,这种流线型箱型截面已成为目前桥梁抗风设计的主要措施之一。

2.2 加劲梁采用接近流线型的箱型截面形式

这种截面形式可以显著减小风荷载,风颤振的性能也较好,两个箱梁间留有空隙,能调节截面周围的气流状态,提高抗颤振的能力。

2.3 加劲梁采用桁架截面形式

该截面形式的发振风速可超过基准值,涡流激振动也较轻微,但与流线型截面相比迎风面积大,抗力系数较大,风荷载大。当攻角较大时,仍有发生涡流激振的可能。

2.4 边缘风嘴措施

在加劲梁截面两端设置风嘴,可以改善气流绕流的流态,减小涡脱,使截面趋向流线型。这种措施能有效提高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而且风嘴的尖端角度越小,对颤振稳定性的改善越大;而在尖端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尖端长度较大的风嘴的气动性能就越好。

2.5 分离箱梁方案

分离式箱梁设计,实际上是箱梁中心开槽思想的拓展,即通过分离箱梁间的开放空间增加透风率,减小加劲梁顶底面的空气压力差从而增加气动稳定性。同时这一方案保持了传统闭口箱梁结构的优点,如空气阻力系数小、涡振性能好等。这种方案对提高超大跨径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是卓有成效的。随着箱梁间距离的增大,颤振临界风速随之明显上升。

3. 结语

本文从房屋建筑和桥梁工程两个领域较系统地总结了降低结构物横风向荷载和响应的主要气动抗风措施,对各种措施的控制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本文是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对气动抗风措施进行汇总,为类似的超高层房屋建筑和超大跨径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抗风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顾明,张正维,全涌.降低超高层建筑横风向响应气动措施研究进展.上海: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2]傅继阳.大跨度平屋面结构的气动抗风措施及其机理分析.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3]刘志英.大跨径悬索桥的风响应及抗风措施.广东公路交通,1998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危险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建设项目安全风险是指造成建设项目达不到预期安全目标的不确定性,或说是指那些影响建设项目安全目标实现的消极的不确定性。由于危险源是导致安全风险的根源,因此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了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与其它风险管理大致相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控制。

1建设项目危险源识别

建设项目危险源识别是确认哪些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进展,是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

对建设项目危险源进行识别首先需要了解安全危险产生的机理。安全风险的直接表现是事故,事故总是在对危险源控制不利、危险趋势未得到及时控制时产生。根据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事故的发生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a)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人的行为,根据《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包括操作失误,忽视安全,使用不安全设备,物体存放不当等。

b)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机械、物质的状态,包括物的故障和环境因素。

因此,虽然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来源可分为为高空作业、地质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材料因素和人员因素六类。但总的说来可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此外,为了方便危险源的识别,人们将施工现场的业务活动进行了分类:

a)施工现场的不同场所,如施工作业区、生活区等。

b)施工阶段、工序、活动,如基础阶段、主体阶段等。

这样的分类减小了危险源被遗漏的机率,也给以后的记录工作提供了方便。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现场调查法、工作任务法等。这里要特别推荐的是故障树分析方法(FTA)。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事故的结果,去寻找与事故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该方法可用于事故的预测、事故的调查分析、安全措施优化决策和安全性设计等多方面,在安全工程中应用较广泛。

作者以工人坠落为例来说明FTA的实际应用。图l描述了工人坠落事故的原因推测。首先,坠落事故是在安全带没起作用和工人失控坠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第一层)。其次,安全带没起作用,可能是由于安全带失效或工人没带安全带造成的,而工人失控坠落的原因也有两个:工人滑倒或失去平衡(第二层)。最后,第三层分析了安全带失效、没带安全带和滑倒的原因。从整个图中,人们可以清楚的识别出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分不同层次,从上到下,越来越细化。

人们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充分认识危险源的分布情况,以免遗漏。

b)要对危险源进行动态识别。

c)让每位员工参与到危险源识别中来,广泛听起意见。

2建设项目危险源评价

建设项目危险源的评价的目的是对危险源安全风险与影响进行评价分级,弄清楚哪些危险源是高度风险的,哪些是一般风险的,哪些是可忽略的,使后面的风险控制更有针对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应围绕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两个方面综合进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专家评估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安全检查法和头脑风暴法等。其中,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G)在建筑企业中应用的较广泛,这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意在量化出各个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下面作者将介绍该计算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及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3方面来衡量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值(D)的。D的具体计算可见:

D=L×E×C(1)

专家凭经验将D、L、E、C按不同程度分为几个等级,并赋予相应的数值。这些数值并不是长期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实际情况会发生变化。因此,作者在这里没有把具体数值列出来。

虽然,专家规定D值大于160分的危险源为高度危险源,但人们在实际评价中还应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进行判定,不应将D值作为唯一的标准。

3建设项目危险源控制

危险源控制是在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将危险源的安全风险降低至可容许程度的措施。危险源的控制分为四个步骤:

a)编制危险源控制计划。“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个有效的控制计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计划可以从三方面人手:控制危险源、控制事故触发条件以及控制后果。控制措施应广泛听取员工和专家的意见,不断优化,并且对重大危险源,指定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突出重点。

b)评审控制措施。对控制措施的评审主要是检查: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将危险源的安全风险降低至可接受范围;控制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控制措施的成本是否超出事故损失成本;控制措施是否会产生新的隐患等。

c)实施控制措施。将控制措施按照计划严格落实到建设过程中。

图2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循环

d)追踪控制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难以将风险完全消除,而且还可能出现新的风险。追踪的目的在与:检查控制的效果、注意残留风险的变化,进而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控制措施计划。

4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控制的动态过程

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和控制措施的实施,会不断出现新的危险源,有关人员应及时对原有的识别、评价和控制过程进行评审,并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呈现一种螺旋上升趋势。过程每循环一次,就会指定新的控制措施和目标,使得原来的风险管理过程不段改进、补充,达到一个新的状态(见图2)。

5记 录

上面3个步骤完成以后,应按照要求认真填写表格(见表1、2、3)。

表1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评价

序号 施工阶段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表2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重大危险源 可能导致事故 控制措施

表3 施工现场重点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

序号 重大危险源 技术和目标管理措施 责任部门 相关部门 完成时间

6结束语

建设项目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前面叙述的几个步骤,还涉及到建设项目管理的其它方面,如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安全监督及安全技术研究等等。因此,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管理需要建设项目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它的管理水平也是整个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家远,刘春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李世蓉,兰定筠,罗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崔德,沈德法.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施工技术.2004,(12)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设施 风险 控制 管理

Abstract: The author on the daily work of product testing of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at risk, as well as guidanc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oordinating role of the discourse.

Keywords: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管理是指导和控制某一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协调活动。风险规避是决定不陷入风险,或者从风险状态中撤离的行为。风险规避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收益的丧失。

所有类型、规模的组织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使组织不能确定是否及何时实现其目标的因素和影响,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涉及风险。消防设施检测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客户需求的识别、评审和承诺;二是实施检测方法的科学可靠性;三是检测后的有效可追塑性。消防设施检测的风险首先是与客户的接洽交谈,对客户需求信息的完整收集、汇总、分析和处理,讲求及时、完整、真实性,不同行业、规模的客户,其要求就不一样,故组织在与客户签订合约前,必须清楚了解客户的全部需求,并确保组织能一一满足客户所需;其次就是组织在开展消防设施检测时所使用的方法、标准和依据,由于消防设施检测的特殊性,安全是它的唯一标准和最终目标,这样就不容许出现一丝一毫的漏检或错判,正如前不久,同行竞争对手打出的所谓“全检”就是最好的例证,专业、科学的消防设施检测工作要求组织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高尖端的检测手段和一套完善、科学高效的检测方法,任何随意性、不科学的检测都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消防设施随着科技进步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新的设施与旧的设施能否很好的配套结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新设施安装后由于未能很好的解决与原设施的结合调试问题,结果反倒是整个系统陷于瘫痪。在现场检查中遇到设备更新时,尤其要重点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再次就是组织实施消防设施检测结果的收集、归档管理,要求检测的过程形成记录,并且是完整、真实和规范的,必然得经得起事后的调查、考证,具有可追溯性,以防组织检测过的消防设施项目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能跟查。

消防设施是指建(构)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构)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设施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消防工程规范的要求,采用科学方法,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对建(构)筑物消防设施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测,检测发现工程中存在隐患和不符合,向建设方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为消防管理监督机构进行消防工程验收提供法定检测依据的活动。我国的城市建筑中,消防设施在产品质量和安装质量以及维修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缺欠和隐患。近期我省一些城市的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消防设施完好率不足百分之二十五,尤其是自动报警系统,问题尤为突出。要知道,消防设施不能有效的工作,等于建(构)筑物不设防,本身就是重大火灾隐患。我们必须对此要有深刻认识,万万不可等闲视之。消防设施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行业,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有清楚和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分心。消防工作搞不好,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繁荣,确实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对解决消防设施检测潜在风险,可从风险措施内容、风险措施选择、风险措施计划等予以考虑:

消防设施检测风险规避管理措施可包括

通过决定不开展或停止产生风险的活动来规避风险;

为寻求机会,接受或提高风险;

消除风险源;

改变可能性;

改变后果;

与另一方或多方共担风险(包括合约);

通过有事实依据的决策保留风险。

消防设施检测风险规避管理措施选择需考虑的方面

法律、法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成本与收益(有些风险可能需要组织考虑采用经济上看起来不合理的风险应对决策,例如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结果但发生可能性低的风险事件);

选择几种应对措施,将其单独或组合使用;

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价值观、对风险的认知和承受度以及对某一风险应对措施的偏好。

制定和实施消防设施检测风险处理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a)预期的收益;

b)职效指标及其考核方法;

c)风险管理责任人及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人员安排;

d)风险应对措施涉及的具体业务和管理活动;

e)选择多种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时,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优点次序;

f)报告和监督、检查的需求;

g)资源需求,包括应急机制的资源需求;

h)执行时间表等。

2、风险应对计划要求与组织的管理过程整合

风险处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失灵或无效。因此,要把监督作为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保证应对措施持续有效。

风险处理方案可能引起次生风险,对次生风险也需要评估、应对、监督和检查。在原有的风险应对计划中要加入这些次生风险的内容,而不应将其作为新风险而独立对待。为此需要识别并检查原有风险与次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当影响到组织内其他领域的风险或影响到其他利益相关者时,要评估这些影响,并与有关利益相关者沟通,必要时调整。决策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当清楚在采取风险处理方案后的剩余风险的性质和程度。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大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纪委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财政局被列为6个试点单位之一,充分体现了县委、县纪委对财政工作的关切和重视。作为试点单位,我们要按照统一部署,抓好党风廉政预警和领导干部腐败风险防控,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所需。当前,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明确要求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认真查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就是我们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主要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预防,超前预防,推动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推进此项工作为重点,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反腐倡廉客观形势所急。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坚持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具有特色惩防体系的有效途径。把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作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关心爱护党员干部所在。保证干部成长安全重于泰山。我们财政干部手中大多数都有着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财务开支、物资采购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但同时这些权力和资源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不同风险点的个性和特殊性采取预防措施,增强了教育、制度、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运行规范,使预防腐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职责清楚,目标明确,便于检查和考核,防止权力滥用。在党员干部出现腐败苗头,未构成违纪时,及时予以提醒、预警和处置,促使党员干部正确、健康、有效地履行职责,以免铸成大错,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心、挽救有腐败倾向党员干部的有力措施之一。

二、深刻理解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具体内涵

廉政风险: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的可能性。

预警防控:是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措施。

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

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在综合运用现有工作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构建了预防腐败的“三道防线”。其中,前期预防措施解决了预防工作覆盖面的问题,规范了预防工作的措施体系;中期监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后期处置办法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超前预警。

三、全面掌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工作程序和重点

(一)工作程序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按照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修正完善四个环节进行。

1、制订方案。成立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目标,制订实施方案。

2、贯彻执行。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建立风险库,制订执行防范措施。一是查找廉政风险点。结合自身实际,在从上到下或自下而上清权明责的基础上,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二是分析廉政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认真分析廉政风险存在的原因、根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提高防范措施的针对性。三是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响程度的高低,提高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四是制订并执行防控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五是建立廉政风险库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廉政风险库,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把握重点,提炼共性,及时修正防范措施。同时,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

3、检查考核。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工作要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

4、修正完善。按照年度运转,周期循环的推进方式,根据检查考核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完善防控制度等,推动工作进入新一轮循环。

(二)工作重点

查找风险点,是预警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试点工作风险点查找的对象包括全局干部职工。

1、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方法

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五步法,从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审批程序、公共服务程序等业务流程方面入手,查找廉政风险点。:

2、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类别和程序

(1)廉政风险三大类别: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

(2)廉政风险查找程序:第一步,针对个人岗位查。查找对象对照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的实际,通过查找风险“五步法”,认真查找并分析评估自身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各股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第二步,针对各单位职责查。各股室、单位对照“三定”方案和业务流程,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并分析评估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3、把握查找风险的重点部位

重点围绕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民生等领域的重要环节的风险点查找;突出围绕拥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及人、财、物管理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的风险点查找。

4、把握查找风险的四个关键步骤

(1)清权明责。对行政管理权力或业务处置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和确认,是找准风险点的基础。通过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明确各个单位和岗位职责,并依照运行程序绘制业务流程图。

(2)找准风险。围绕岗位权力、权力运行核心找准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的点和环节,而不是找工作差距。查找风险点一定要在“自己找”的基础上,通过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等形式查准找全。

(3)分析评估。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和违法、违纪、违德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4)制订措施。针对已经查找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确定采取工作措施的力度,有计划地研究制订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5、把握制订防范措施的“五强”原则

一是岗位措施对应性要强。对应风险点的岗位措施要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确保“双安全”,即确保在勤政方面有效履职,廉政方面不出问题。

二是防控措施衔接性要强。要避免单位与单位、岗位与岗位、正职与副职之间的防控措施互不衔接,防止出现空白点和断档。

三是公示公开监控性要强。要加强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建设,强化外部对单位、岗位执行职能的监督,做到岗位责任人的自控。要加强网络建设,把风险点和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在局域网进行公开,提高网络的监控性,规范工作程序。

四是制度建设可操作性要强。制度建设既要注重制订,又要注重执行;既要注重实体要求,又要注重程序要求;既要注重廉政建设的制度,又要注重勤政,以廉促勤,使廉政勤政相得益彰;既要注重正面要求,又要注重责任追究。

五是廉政教育针对性要强。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控措施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要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单位措施、网络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分析危害,启发主观防范意识。

四、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我局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各股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负责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订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本单位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确保防控腐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狠抓落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做到人员、时间、措施、效果四落实。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6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大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纪委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财政局被列为6个试点单位之一,充分体现了县委、县纪委对财政工作的关切和重视。作为试点单位,我们要按照统一部署,抓好党风廉政预警和领导干部腐败风险防控,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所需。当前,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明确要求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认真查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就是我们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主要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预防,超前预防,推动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推进此项工作为重点,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反腐倡廉客观形势所急。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坚持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具有特色惩防体系的有效途径。把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作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关心爱护党员干部所在。保证干部成长安全重于泰山。我们财政干部手中大多数都有着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财务开支、物资采购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但同时这些权力和资源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不同风险点的个性和特殊性采取预防措施,增强了教育、制度、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运行规范,使预防腐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职责清楚,目标明确,便于检查和考核,防止权力滥用。在党员干部出现腐败苗头,未构成违纪时,及时予以提醒、预警和处置,促使党员干部正确、健康、有效地履行职责,以免铸成大错,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心、挽救有腐败倾向党员干部的有力措施之一。

二、深刻理解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具体内涵

廉政风险: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的可能性。

预警防控:是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措施。

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

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在综合运用现有工作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构建了预防腐败的“三道防线”。其中,前期预防措施解决了预防工作覆盖面的问题,规范了预防工作的措施体系;中期监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后期处置办法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超前预警。

三、全面掌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工作程序和重点

(一)工作程序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按照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修正完善四个环节进行。

1、制订方案。成立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目标,制订实施方案。

2、贯彻执行。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建立风险库,制订执行防范措施。一是查找廉政风险点。结合自身实际,在从上到下或自下而上清权明责的基础上,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二是分析廉政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认真分析廉政风险存在的原因、根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提高防范措施的针对性。三是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响程度的高低,提高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四是制订并执行防控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五是建立廉政风险库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廉政风险库,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把握重点,提炼共性,及时修正防范措施。同时,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

3、检查考核。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工作要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

4、修正完善。按照年度运转,周期循环的推进方式,根据检查考核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完善防控制度等,推动工作进入新一轮循环。

(二)工作重点

查找风险点,是预警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试点工作风险点查找的对象包括全局干部职工。

1、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方法

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五步法,从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审批程序、公共服务程序等业务流程方面入手,查找廉政风险点。

2、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类别和程序

(1)廉政风险三大类别: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

(2)廉政风险查找程序:第一步,针对个人岗位查。查找对象对照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的实际,通过查找风险“五步法”,认真查找并分析评估自身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各股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第二步,针对各单位职责查。各股室、单位对照“三定”方案和业务流程,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并分析评估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3、把握查找风险的重点部位重点围绕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民生等领域的重要环节的风险点查找;突出围绕拥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及人、财、物管理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的风险点查找。

4、把握查找风险的四个关键步骤

(1)清权明责。对行政管理权力或业务处置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和确认,是找准风险点的基础。通过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明确各个单位和岗位职责,并依照运行程序绘制业务流程图。

(2)找准风险。围绕岗位权力、权力运行核心找准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的点和环节,而不是找工作差距。查找风险点一定要在“自己找”的基础上,通过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等形式查准找全。

(3)分析评估。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和违法、违纪、违德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4)制订措施。针对已经查找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确定采取工作措施的力度,有计划地研究制订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5、把握制订防范措施的“五强”原则

一是岗位措施对应性要强。对应风险点的岗位措施要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确保“双安全”,即确保在勤政方面有效履职,廉政方面不出问题。

二是防控措施衔接性要强。要避免单位与单位、岗位与岗位、正职与副职之间的防控措施互不衔接,防止出现空白点和断档。

三是公示公开监控性要强。要加强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建设,强化外部对单位、岗位执行职能的监督,做到岗位责任人的自控。要加强网络建设,把风险点和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在局域网进行公开,提高网络的监控性,规范工作程序。

四是制度建设可操作性要强。制度建设既要注重制订,又要注重执行;既要注重实体要求,又要注重程序要求;既要注重廉政建设的制度,又要注重勤政,以廉促勤,使廉政勤政相得益彰;既要注重正面要求,又要注重责任追究。

五是廉政教育针对性要强。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控措施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要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单位措施、网络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分析危害,启发主观防范意识。

四、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我局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各股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负责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订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本单位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确保防控腐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狠抓落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做到人员、时间、措施、效果四落实。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建矿井 热害防治 通风 隔热 制冷

中图分类号:TD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081-01

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煤炭预测储量的73.2%埋深在1000 m以上,矿井开采深度和机电设备的使用率日益增加,由地热和机电设备放热等原因引起的矿井热害也不可避免的成为矿井常见灾害之一。目前国内对热害的研究和应对措施,多数是针对矿井开采期的,而实际上,很多矿井在基建期就已经受到了热害的影响。因此,从矿井基建期开始,就应根据基建矿井的特点和热害的类型,采取相应的热害防治措施,保证基建矿井的生产安全,并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1 基建矿井热害的特点

相对于开采期的矿井,基建矿井的热害有如下特点:

巷道掘进为主要工作,工作面围岩为新掘进的原岩,热量尚未散去,温度较高。基建矿井的主要巷道、通风巷道尚在建设阶段,通风设施不完备。基建矿井的井下空间有限,尤其在基建初期,没有足够的空间安置大型井下降温设备。冷气输送距离长,局部通风方式在输送过程中的冷损失大。冷空气在掘进工作面停留的时间短,降温效果不明显。冷气输送过程中存在自压缩温升。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矿井深度增大,自压缩温升对降温系统的影响也越明显。矿井基建期的降温设备不适合开采期使用,设备使用周期短。

2 常见的热害防治手段

2.1 通风措施

通风设施是矿井必备设施。矿井需要通过通风设施为井内工作面和机电铜室提供新鲜空气,带走热量和有毒气体,满足井内人员和生产的需要。增大风量、合理设置通风线路等措施能有效影响通风降温措施的效果。

2.2 隔热措施

隔热措施是指用隔热材料将热源与工作环境、人体隔绝开,使工作环境不受热源温度影响的降温措施。隔热措施适用于局部或临时性的降温环境。

2.3 制冷措施

制冷措施是指人工制冷,并将冷气、冷水、冰等输送到工作面,通过冷热交换达到降温目的的措施。制冷措施能有效降低井下温度,但又面临着技术、环保、成本等问题。

3 针对基建矿井各个阶段的热害防治措施

要做好基建矿井的热害防治工作,应根据基建矿井进度,从降温效果,成本、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考虑,因地制宜的利用各种降温措施。

3.1 矿井勘探设计阶段

基建矿井的热害防治应贯穿于煤矿的整个生命周期,在煤矿的勘探设计阶段,就应根据热害的防治要求设计相应的通风系统。这也是贯穿矿井基建、开采阶段的系统性工作:

合理的设置通风线路,尽量缩短进风线路的长度,减少风流沿途吸热,降低风流温升。进风线路应设置在浅部岩层中,并避开局部热源。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在相同条件下,W型通风方式比U型和Y型要合理,能增加更多的风量,降温效果也更好。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采用下行通风,将使机械设备和岩石的热量不再进入工作面,提高工作面入风流的质量。对发热量较大的机电设备硐室应用独立的回风系统,避免硐室的热量引起风流温升。

3.2 矿井基建初期热害防治工作要点

在矿井的基建初期,矿井的井深较浅,地热影响不大,自然通风方式尚能满足降温需求,而机械通风、制冷、降温系统尚未能建立。因此,这一阶段的热害防治工作是建立有利于降温的通风系统,满足现阶段的通风降温要求,并为下一步采样通风、制冷系统打下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双巷同时掘进的施工方式,使一条巷道进风,一条巷道出风,避免单巷道内进风与回风之间产生热交换,改善长巷道通风降温效果,同时有利于通风系统的快速建立。

3.3 矿井基建中期热害防治工作要点

这一阶段的热害防治工作重点是做好局部地区的降温:采用人工通风设备,通过增大风量来降低工作面温度,但应注意工作面风速不能超过《煤矿安全规程》限制的4 m/s;新掘巷道的围岩温度较高,会向巷道传递大量热量。因此,可以向巷壁上喷涂赛璐珞泡沫和硬质氨基甲酸泡沫等隔热材料,阻止围岩向巷道传热。对井内热水可采取提前疏干排水等措施,降低矿井热水对温度的影响;输冷、输风管道科采用双层风筒等隔热管道,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冷损失;因特殊情况不能采用风冷措施时,可穿人体防护服,进行临时性的人体保护;在热害严重的局部地点,可以采用局部移动式空调。

3.4 矿井基建后期热害防治工作要点

这一阶段的热害防治措施是人工制冷降温,热害防治工作重点是根据井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冷降温系统,为矿井开采期打下基础。

根据制冷设备和散热设备的安装位置,人工制冷降温系统分为地面集中制冷、井下集中制冷、地面井下联合集中制冷和井下分散式局部制冷等4种类型。在选择人工制冷降温系统时,应先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计算矿井的热负荷、得到矿井制冷设备的冷负荷,选择制冷设备的规格型号;然后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确定制冷设备和输冷管道的安装形式。

常见的制冷介质包括空气和水,应根据矿井情况、设备购置、设备运行成本、技术条件等综合考虑。当井深超过1500 m以上时,也可以考虑以冰块输冷。

4 结语

基建矿井的情况各不相同,基建矿井热害的防治工作要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因地制宜的开展;在满足基建期热害防治要求的同时,延长降温设备的寿命,提高降温设备的利用率,并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森.防治矿井热害的人工制冷方案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8(11):771-775.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8篇

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来源是工业,所以要想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工业实现低碳经济是根本途径。低碳行业是一种泛称,包括所有以致力于降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企业,比如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以及垃圾处理与水处理等企业。由于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等特征,所以衍生了许多的投资业务行业。比如减排、节能以及清洁等能源领域,我国目前出现的许多新型行业都跟此有关,已经有更多的企业发展慢慢转向低碳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风险投资在持续升温。

2低碳经济下存在的工程经济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以及防范管理措施

2.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对于以前我国的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其在发展过程里对利益分配比较重视,在目前,随着低碳经济环境的到来,施工单位已经比较重视全面化的发展,因此,在具体设计工程的施工方案时,会从新的角度对其加以思考。然而我国的施工工程方案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选址、工程项目具备的环境保护效益、工程涉及到的排污、工程建设应该使用的节能环保型材料等都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我国目前的施工方案建设工作还是受到传统施工建设的影响,使得我国在面临国际低碳经济环境时,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管理与控制施工方案中各项环保低碳指标以及环保施工方案选择。在低碳经济下,要求拓展我国工程经济的可预期风险,使其成为多样化指标。2.1.2防范施工方案存在的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我国施工单位一直对管理施工方案经济风险进行着研究,目前,存在两种管理措施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第一种,在工程承接竞标阶段,就对此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使其建设重点放在节能环保上,在具体设计施工方案时,强调工程施工建设的环境保护效用、环境选址、设计能源的可持续运用、环保材料的选用等。在低碳经济下,使用这些注重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案与设计来获取投标单位的重视,工程建设公司以节能减排的增强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基本手段,让投标者追求低碳经济的工程发展,这样能够避免投标者压价,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种,运用科技手段对工程经济风险实施预测工作,降低存在的不稳定风险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使工程投标单位与竞价单位建立互信基础,正确地对工程经济的作用与管理进行认识。首先,需要正确地对工期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加以认识,关于两者的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企业应该与各工程参与方协调与沟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期具备完整性,不对工程项目价格做过多让步。其次,必须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处理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2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招投标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2.1工程中存在的招投标经济风险通过分析我国的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发现在此行业中存在着建设单位比买方单位的数量要多的情况,因此,对于招投标工作来说,投标一般比招标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随着投标面临的竞争压力的增加,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获得竞标优势而将工程报价降低。如果出现刻意降低工程报价的情况,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投资成本过少而使工程质量降低的情况,或者有些建设单位将施工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能导致招投标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使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存在经济风险。2.2.2防范工程招投标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工程存在投标和报价风险,其主要原因是恶性竞争,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来有效地管理企业,以节能降排与环保材料为项目方案设计理念,提高企业在低碳环境下的竞争优势,使节能降排工程项目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提高,合理地评估工程造价,防止标价出现错误,有效地规避造价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避免企业工程造价出现损失。

2.3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3.1工程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就工程的承包合同而言,其内容都包含了相关建设材料具有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需要修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中建设材料的有关规定。在这种要求下,环保材料价格必然不断上涨,使得建设企业负担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这种风险由承包合同转移到了建设单位。2.3.2防范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管理措施为了有效规避企业的承包合同风险,需要不断加强企业人员的合同管理以及低碳理念,使其全面掌控市场中环保供应商的信息、政府低碳经济管理信息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等,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来降低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因素,避免出现成本浪费以及成本抬高的情况。此外,应该在工程前期就预备几套应急方案,主要应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人为因素、不可预见外力因素等导致的设备损坏、停工以及技术更新等。避免这些情况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出现经济风险。

2.4工程经济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4.1工程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对其实施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是指对项目可能会引起的环境影响实施预估,通过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对其实施加以跟踪监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具体的施工设计方案中考虑环境因素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无疑降低了其竞争优势,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工程环保成本与有待完善的法律法规之间,表现为环保制度的经济风险。2.4.2防范工程环境保护制度风险的管理措施环境环保制度存在的经济风险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求必须增加施工项目的环保成本,但是这种要求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使得项目建设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解决。首先,国家应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在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高其环保成本的同时,应该给予相应企业适当的经济补贴,降低项目建设单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存在的经济风险。其次,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通过环保意识的提高完善企业发展理念。

3结语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9篇

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以及防范管理措施

1.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对于以前我国的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其在发展过程里对利益分配比较重视,在目前,随着低碳经济环境的到来,施工单位已经比较重视全面化的发展,因此,在具体设计工程的施工方案时,会从新的角度对其加以思考。然而我国的施工工程方案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选址、工程项目具备的环境保护效益、工程涉及到的排污、工程建设应该使用的节能环保型材料等都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我国目前的施工方案建设工作还是受到传统施工建设的影响,使得我国在面临国际低碳经济环境时,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管理与控制施工方案中各项环保低碳指标以及环保施工方案选择。在低碳经济下,要求拓展我国工程经济的可预期风险,使其成为多样化指标。

1.1.2防范施工方案存在的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我国施工单位一直对管理施工方案经济风险进行着研究,目前,存在两种管理措施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第一种,在工程承接竞标阶段,就对此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使其建设重点放在节能环保上,在具体设计施工方案时,强调工程施工建设的环境保护效用、环境选址、设计能源的可持续运用、环保材料的选用等。在低碳经济下,使用这些注重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案与设计来获取投标单位的重视,工程建设公司以节能减排的增强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基本手段,让投标者追求低碳经济的工程发展,这样能够避免投标者压价,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种,运用科技手段对工程经济风险实施预测工作,降低存在的不稳定风险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使工程投标单位与竞价单位建立互信基础,正确地对工程经济的作用与管理进行认识。首先,需要正确地对工期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加以认识,关于两者的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企业应该与各工程参与方协调与沟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期具备完整性,不对工程项目价格做过多让步。其次,必须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处理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2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招投标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2.1工程中存在的招投标经济风险通过分析我国的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发现在此行业中存在着建设单位比买方单位的数量要多的情况,因此,对于招投标工作来说,投标一般比招标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随着投标面临的竞争压力的增加,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获得竞标优势而将工程报价降低。如果出现刻意降低工程报价的情况,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投资成本过少而使工程质量降低的情况,或者有些建设单位将施工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能导致招投标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使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存在经济风险。

1.2.2防范工程招投标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工程存在投标和报价风险,其主要原因是恶性竞争,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来有效地管理企业,以节能降排与环保材料为项目方案设计理念,提高企业在低碳环境下的竞争优势,使节能降排工程项目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提高,合理地评估工程造价,防止标价出现错误,有效地规避造价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避免企业工程造价出现损失。

1.3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3.1工程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就工程的承包合同而言,其内容都包含了相关建设材料具有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需要修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中建设材料的有关规定。在这种要求下,环保材料价格必然不断上涨,使得建设企业负担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这种风险由承包合同转移到了建设单位。

1.3.2防范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管理措施为了有效规避企业的承包合同风险,需要不断加强企业人员的合同管理以及低碳理念,使其全面掌控市场中环保供应商的信息、政府低碳经济管理信息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等,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来降低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因素,避免出现成本浪费以及成本抬高的情况。此外,应该在工程前期就预备几套应急方案,主要应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人为因素、不可预见外力因素等导致的设备损坏、停工以及技术更新等。避免这些情况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出现经济风险。

1.4工程经济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4.1工程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对其实施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是指对项目可能会引起的环境影响实施预估,通过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对其实施加以跟踪监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具体的施工设计方案中考虑环境因素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无疑降低了其竞争优势,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工程环保成本与有待完善的法律法规之间,表现为环保制度的经济风险。

1.4.2防范工程环境保护制度风险的管理措施环境环保制度存在的经济风险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求必须增加施工项目的环保成本,但是这种要求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使得项目建设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解决。首先,国家应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在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高其环保成本的同时,应该给予相应企业适当的经济补贴,降低项目建设单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存在的经济风险。其次,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通过环保意识的提高完善企业发展理念。

2结语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增强“三种意识”的根本要求,以开展“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为重点,巩固深化“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成果活动,着力解决当前局机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解决影响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的“症结”问题,进一步提高把关与服务质量,为促进全局中心任务圆满完成、推进**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内容

(一)4至6月,开展“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

1.组织学习。4月,采取理论中心组、组织生活会、干部职工大会以及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教育读本》、《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先进事迹选编》、《赶考》等教材和书目,统一参加市委组织的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形势报告。近期主要传达贯彻落实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和市直机关党委书记会议精神。

2.开展教育。5月,组织学习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同志和检验检疫系统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集中在全局上一堂以“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为主题的党课。

3.检查整改。6-7月,结合总局“纪律教育月”主题,按照“清廉从政、服务发展”要求,认真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和党员干部个人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具体落实,确保“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局机关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二)落实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近期,我局党组领导班子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召开了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在民主生活会上反映出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落实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增强“三种意识”的根本要求,对照检查“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整改措施是否落实、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完善、群众是否满意等,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

(三)抓好“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改后续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化对“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这一永续工程认识的基础上,认真检查梳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对已解决的问题做好巩固工作,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对虽已整改,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完善整改措施,务必抓出实效。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成果巩固工作,防止反弹,确保整改措施一项一项落实到位,突出问题一个一个整改到底,以卓有成效的学改后续工作真正问政于民。6月,围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和“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回头看”

(四)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内容。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机关党建网等网站开设的《**市作风建设年专题网页》,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要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市直党工委举办的网上“作风建设年”知识竞赛活动,形成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提高的氛围。结合第二季度正在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征文活动,各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具体实际,认真撰写与作风建设有关的文章,为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局里成立“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式尧任组长,副局长宋定明、董国富、陈洪波,纪检组长周同任副组长,陈开茂、杨渝生、龙泉、何黎明、朱赖渝、王思中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纪检组长周同兼主任,龙泉、何黎明、陈力行、廖雅琴、刘晓辉、关键、谢静为成员。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其他成员要结合各自责任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工作落实。

四、活动要求

(一)深入抓好思想发动。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联系形势的需要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不间断的思想发动,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打牢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思想基础。

(二)大力加强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开展“回头看”和自查验收。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搞好组织协调,加强对“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促进此项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全单位各部门要将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情况及好作法、好经验及时报告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各部门各单位党支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既要管好八小时以内,又要管好八小时以外,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在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自觉遵守党纪、依法办事,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同时,还要高度关注所属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带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稳定情绪,振奋精神,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和谐机关的良好氛围。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措施

现代社会人们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就是风景园林,风景园林不仅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对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着关键性作用。风景园林施工是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是施工方和建设方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施工中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对于风景林的管理经常存在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会对风景园林的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在园林竣工后不能长期保持预期的效果,尽管在验收工程是合格,却没有考虑到长远情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都归咎于施工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容易使得园林工程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还有可能使得圆林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现场比较混乱,不能对职工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工程计划跟不上。企业应该从园林施工的整体过程出发,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不能停留在问题表面,看不到引起这些问题的本质。

(二)施工队伍的素质问题

目前的园林绿化队伍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很难对工程的设计思想充分理解。加上企业对施工管理上的不重视,造成施工队伍中具有专业素质与技术的人员少之又少,整个施工团队素质普遍偏低。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造成施工人员不能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充分理解,他们有时甚至看不懂设计图纸,不认识绿化植物,更不懂得如何对这些植物进行养护,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失误,导致工程无法按照预期时间完成,产生了巨大的额外支出。目前由于施工人员的非专业性,园林施工根本无法达到标准,许多绿化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长势不强,无法达到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欣赏艺术标准。

(三)施工工序安排不科学

由于风景园林工程涉及的专业项目很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确保施工工序的安排具备合理科学性极为重要,这对工程项目能否按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徜若施工工序的安排不合理,就会使得园林工程不能及时完工甚至中途叫停。而施工工序安排的现状是: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施工工序安排得太过杂乱,施工企业为了赶工程改变了预期的施工模式,也没有将组织设计工作有效的落实下去。

(四)后期养护不到位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做好了养护就完美的表达了设计者的设计概念。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

二、风景园林施工的改进措施

(一)做好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在施工项目的管理上,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完成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过程的有效约束。建设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施工的主体要求以及施工计划,确保建设单位和施工步调一致。加强自身建设,要求管理人员端正态度,明确自身职责,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建立他们的管理信誉,在施工过程中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落实施工管理工作,降低工程成本,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以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作为参照,建立一种程序化的管理方式,实现责任目标管理,利用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有效监督,正确执行园林绿化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而保证施工管理工作有据可查,园林工程顺利实施,保证施工后期的质量,最终建设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

(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是提高绿化施工质量的关键,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光有高度的质量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在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才可以有效地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要重视风景园林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这些人员成为风景园林工作的中坚力量,只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建设出高质量的风景园林工程,对于那些未经园林技术培训的施工人员或者是培训不合格的技术人员不予录用。

(三)对施工顺序合理安排

园林设计既包括区域、空间的划定安排也囊括技术施工的工序安排,各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紧密联系,施工环节及工序的设计安排具有科学逻辑性。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项目,建议承建单位首先做好同类城市建筑的调研工作,经过设计师和研究专员的讨论后设计出较为完善的施工方案和工序,以保证施工环节的流畅性。

(四)加大后期养护工作力度

在风景园林建成后,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植被进行养护管理,养护工作包括排水灌水、施加肥料、除虫、整形修剪等。灌溉是保证植被生长过程中能够拥有足够的水分。为植物创造必要而有利的成长环境,也就增加了植被的成活率,避免因为养护工作的不到位而导致植物非正常死亡;施肥是为植被提供充分的养料保证植物的生长速度,并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是保证植被生长速度的关键措施;除虫是在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虫害会吸收植被的营养而影响植被的快速增长,甚至还可能导致植被的死亡。

三、结束语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进行施工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经济艺术、生态环境以及建筑工程等多种科学理论,所以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较强。为了使压力过大的人们在园林中可以得到放松,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还经常会有一些假山和布景,这些景观深受人们的喜爱,风景园林甚至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放松场所,因此人们对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风景园林工程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也可以更好的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每一个园林施工过程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风景园林的施工需要不断的提高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做好预防措施是园林施工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潘宜楠.我国风景园林施工改进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2]马学勉.风景园林施工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地质工程;风险;风险管理;措施研究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地质工程建设事业逐步发展起来,人们对地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遇风险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这对工程项目建设企业的风险管理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地质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防范风险的水平。

1.关于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的概述

1.1关于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的研究

由于地质工程项目的建设存在着很多很多不可预测、不可预见的风险要素,再加上人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具有有限性的特征,这使得地质工程项目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一旦没有很好地预测与解决这些风险,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上的威胁。

而地质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则是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通过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并选择科学的应对手段,以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效果的一种动态性的过程。

1.2关于地质工程项目风险表现的研究

关于地质工程项目风险表现的研究,其内容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首先是决策方面的风险,在地质工程项目开始实施的时候,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属于一个非常动态变化的过程,任何一种应对方案均不能完全保障预先的决策与设计是最好的。因此,在应对方案的选择上,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指标。如若缺少就会导致实施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的问题出现。

其次是立项方面的风险,由于风险具有双重性特征,引发风险发生的原因具有人为因素,又有地质本身的因素,这是主观认知与客观存在的有机结合。从现实生产生活的角度出发,对风险出现的缘由进行研究发现人为认知成为引发风险的根本性因素。在立项阶段,对地质工程项目立项的目标是不是合理、明确,地质项目是不是进行多种计划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地质项目的效益与目标是不是可以实现等内容需要进行科学性研究。

三是项目环境方面的风险是指地质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中所在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中,这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动与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认知均会给地质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风险。

四是技术方面的风险,地质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施工以及工程项目检测预报等三个方面。

五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在地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建设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企业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风险意识、风险处理、风险倾向等多个方面有关。地质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环境风险辨识误差、风险活动的决策失误、缺少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凤霞过程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均可能致使主观性管理风险的产生。

六是管理方面的风险,在地质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组织施工、合同管理、计划协调以及安全质量监督等多个方面存在风险。

七是物料资源方面的风险,地质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企业能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对机械设备性能、建设原材料质量的需求以及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当前地质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要面临的风险。

2.针对地质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研究

针对地质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研究,其内容表现在:地质工程项目管理从本质上看属于很多自然系统与工程系统有机结合的结合体,其建设施工的主要目标是在了解、认识、掌握自然环境系统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化地改造与保护,从而实现环境与工程的和谐发展。地质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工程自身的特征、工程成果的检测和评估以及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其特征主要是过程化的管理与系统性的思维,从而有效保障地质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可以有序、安全、协调地进行。

3.针对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

3.1措施之一—采取措施强化地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

要想强化地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增强地质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可建设性与使用功能,在充分保障地质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完全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的前提下,将施工场地所在的地质气候环境特征以及设计内容的特殊性考虑其中,使得地质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可建设性与使用功能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上来;二是要采取措施强化对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的预控与风险识别,即风险管理需要在明确地质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之后介入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调查法等一系列风险识别的方式方法对地质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风险识别与预控;三是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理论技术优势,对地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以及新工艺的运用状况进行严格监督,从而有效保障地质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

3.2措施之二—采取措施强化地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要想强化地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构建数字化的风险控制网络平台,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与数字施工场地的影像资料,编制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对地质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施行动态性的管理;二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风险源的清单制度,明确地质工程项目的风险源位置并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对风险的事前控制;三是要采取措施制定并实施重大风险源的跟踪控制与应急预案,有效健全风险应急制度;四是要采取措施增强对地质工程项目要素的管理,通过对施工场地中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技术的控制,从施工工艺的样板引路、资质审查、施工质量通病以及准入控制等多个环节开始,对风险的诱因进行科学控制。

3.3措施之三—采取措施强化地质工程项目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

要想强化地质工程项目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地质工程项目的竣工状况与运行状况进行质量评估,并签署质量评估报告;二是要采取措施编制10年责任期限的风险控制方案与缺陷责任期限,监督相关部门向监理部门提供机械设备使用与地质工程项目维护的文字数据资料;三是要采取措施有效监督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尾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规避其中缺陷责任所带来的风险。

4.结语

随着我国地质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建设施工技术的提升,其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风险不仅对地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而且可能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科]

【参考文献】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内控 背景 意义 实施步骤

进入21世纪以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成为时代主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苦练内功、强化内控、防范风险,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内控体系建设的背景

2002年,美国在安然事件后的《萨班斯法案》强制要求所有美国的上市公司要建立所有与财务报告有关的流程并维持足够的内部控制。2006年6月,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中央企业以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为重点,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五部委联合先后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集团建设企业的内部控制,防范企业的各种风险。近十年来,证监会、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等先后发文对上市公司提出规范内控建设要求。在这一系列事件、措施和要求的影响下,企业实施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自2011年以来,上市公司率先全面实施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并逐步向非上市企业延伸。

2 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企业会计准则、管理制度等都属于企业内控范畴,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不是一项新课题,而是在企业原有内部管控基础上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有助于企业建立权力制衡、相互制约的内部关系,有助于企业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有助于公司内部形成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有机整体,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接轨国际市场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发展动力。

3 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步骤

对如何开展内控建设,下面做一下简单介绍,供各企业参考。

3.1 准备阶段。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3.1.1 人员及知识的准备。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企业负责人必须牵头负责,亲自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强力推进,避免“两张皮”现象。应成立相应工作组,由一把手直接领导,选配内部控制相关人员及后备力量加入工作组。成立组织机构后,应安排相关人员到有经验的企业调研,汲取经验和教训,督促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内控建设的背景、目的、意义、原则以及运行、审计、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对内控建设成果要有全面、准确和清晰的认识。

3.1.2 组织准备。内部控制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比较陌生,目前,很多企业采取与咨询公司合作或全权委托的形式进行内控建设。不论是合作还是委托,都应与咨询公司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此外,组织构架是企业实施内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确定咨询公司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咨询公司的帮助和指导下,对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优化完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名称、权限和职责,这是内控工作的基础,也是难点之一。

3.1.3 计划及措施的制定。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措施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在咨询公司的参与、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特点,编制内控体系建设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要符合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相关文件要求,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同时建立内控建设文档交接制度、周例会制度、每周通报制度等。

3.1.4 舆论准备。企业内控建设是一项领导干部带头、全员参与的系统工作,而非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广泛动员、正确引导,使全体干部职工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参与到内控体系建设中来。

3.2 实施建设阶段。通过此阶段工作,建立内控体系长效机制,规范内控管理工作,是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最为关键和最具实质性的阶段。

3.2.1 充分调研,全面了解。按照调研计划对企业内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包括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查找存在的各类风险和管理缺陷,了解企业领导人员对风险的偏好,并按照相关管理知识对风险和缺陷进行评价。

3.2.2 针对问题,积极应对。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和缺陷,制定控制措施,采取控制手段,一般包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绘制流程图,编制、修改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等,特别是要注重应用风险管理的手段,把风险降至最低。

3.2.3 认真总结,编制成果。在查找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法的同时,一是要对如何建立、实施和运行内部控制体系,如何运用内控管理手段,如何进行内控审计和编制内控评价报告形成指导性管理办法。二是就内控体系建设调研、分析结果等按规定和要求形成文字记录,例如建立风险管理手册、控制手册等。三是根据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就如何防范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绘制流程图,编制、完善管理制度。四是对所有形成的成果进行审核、修改和完善。期间需要企业内部有关人员填报相关表单、资料,审核有关材料,修改有关流程和制度。五是对所有资料进行妥善保管。

3.3 试运行阶段。在咨询工作的牵头下,严格按照内控操作手册中的业务流程执行相关操作程序,并保留相关证据、文档,根据内控体系的试运行情况对企业内控体系的相应文件进行修改完善。

3.4 完善优化阶段。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试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研究分析内控缺陷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与被评价部门(单位)一起讨论并完善措施。

3.5 运行维护阶段。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因此要形成班子负责、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氛围,严格执行。要设立专门机构或岗位,强化内控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例行测试评价工作和对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监控工作,形成工作成果,提出持续改进完善的意见或建议,提交决策层决策。要按照规定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风险管理报告等,上市公司还须编制并披露财务报告。

在企业实施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就必须对《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进行研究学习,按要求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方法编制成果,建立内控体系监督运行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各阶段工作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内部控制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为企业今后内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朱海林,王宏.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安全监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X94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建设工程是一项包括了建设工艺、管理法规等多种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其安全生产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保护国家、企业财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安全监理在监理的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构成内容。作为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行为,在管理的过程中,必然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内涵

对工程建设的风险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风险管理,能够强化对工程建设风险的认识,提高对安全监理风险的控制效果。安全监理风险因素是安全监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某一个监理风险的产生是因为这一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客观存在决定的,安全监理风险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由于人们对事物认识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与阶段性造成的。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监理风险是因为在施工的时候,客观存在着不同种类的不确定性的风险。风险事件指的是在安全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各种不确定性事故。例如异常的气候这一类型的风险因素,有可能造成工程建设的时候,发生高温、高湿或者洪水等风险事故。

2 工程建设安全监理风险的作用

风险管理指的是管理者对潜在的意外损失,事先科学的进行判断、评估,按照实际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做出处理的能力,即管理者在主观条件上最大程度上,做出有效补偿的措施,达到减少意外损失带来的损失。风险管理可以使用两阶段循环管理的措施,即风险管理的分析与对策决策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监理风险的内涵指的是,在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中,由于建设工程产生的一些安全事故,给监理工程师及单位造成的损失等。在建设工程施工的时候,工程监理部门作为主要责任人,避免不了要承担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使得工程项目安全监理的风险增加,监理责任也越来越大。所以,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与监理师等,要清晰的认识与重视对工程建设建立风险的研究,提高监理责任的防范意识,从而有效的减少和避免监理风险带来的不必要麻烦与责任。

3 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的类型与风险的成因

3.1 安全监理风险的类型

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风险有两类,首先是法律责任方面的风险。随着工程建设安全条例的颁布与实施,监理部门与监理师承担安全监理的责任得到了强化。另外一种风险指的是经济损失方面的风险,当期在我国工程建设市场中,在监理合同以及施工合同的范文中,没有特别的制定安全监理的条文,但是在安全条例颁布与实施之后,大部分的工程建设单位已经把安全监理条款写进了监理合同里面,使得安全监理的职责与权利得到了明确,安全监理成为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重要的是,由于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产生,监理部门会受到行政与合同方面的处罚,使得监理部门的信誉与业务能力受到影响,削弱了监理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3.2安全监理风险的成因

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的风险大部分是由于建设部门、施工企业以及监理单位的责任三个方面。监理本身职业责任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监理部门与监理师自身业务的过失,使得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发生,给监理单位与监理师造成了法律责任与经济方面的损失。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是造成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因为建设企业原因造成的安全监理风险主要有:建设企业的市场行为没有做到规范实施;建设企业的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重视工程建设进度忽视安全监理的思想等等。施工企业作为建设行为的主体,在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中也是主体。最近以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原因表明,工程施工企业是大部分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方。造成安全监理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施工企业的市场行为不规范,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不到位或不足;施工企业从业者整体素质不达标,造成违章施工事件发生。

4 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规避策略

4.1提高工程监理单位自身的建设水平

加强对监理师等人员的安全教育,树立与强化监理师的安全责任防范行为,落实监理人的法律行为与合同管理的行为意识。对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职业素养进行提高与充实,在承接监理业务与履行监理合同的时候,要学会并掌握风险防范的意识,承接能够处理,具备监理能力的业务。对于不熟悉或者没有经验的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在进行业务承接的时候要谨慎;对于资金不到位,缺乏良好融资渠道,甚至主要依靠降低工程造价的施工单位,其拖欠工资的建设项目,监理单位在进行业务承接的时候更要慎重。在和建设单位签署监理合同的时候,要对工程安全监理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条款进行补充;帮助建设企业选好施工单位。

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工程变更,监理部门要及时的对工程的施工安全影响进行评估,并签署意见;在工程施工高的时候,建设部门在某种正常需要的情况下缩短工期时候,监理部门一方面要与建设、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措施的提高,使得工期缩短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在合同履行的时候,如果建设部门故意的违反法律法规,监理单位要对其进行提醒和规劝;对于由施工垫资的项目,建设单位也要受施工单位的监控,监理单位的行为需要建设单位的合作与支持。

4.2切实履行安全监理的责任

在工程建设安全监理的过程中,监理师要将安全条例规定的监理内容、监理责任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理工作,监理师等不能越权执行。要重视工程建设安全监理材料的搜集、整理,以更好的维护监理的法律性,正确的反映出监理部门依法落实监理工作的行为。安全监理的工作资料主要有监理日记、月报以及各种音像资料等等。监理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加强建设工程监理保险的学习,监理部门在做出有效规避的行为之外,要学会使用转移风险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志林. 浅谈监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J]. 科技资讯, 2008, (05) .

[2] 霍茂盛.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监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3] 黄祚继,杨栋. 准确理解安全责任 有效开展安全监理[J]. 治淮, 2008, (05) .

学风建设措施与成果范文第15篇

通信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且项目建设逐渐向密集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无疑是增大了项目管理难度。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延续周期性长,且各参与单位间相互制约,导致项目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为提高通信项目建设效果,需要对其进行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对常见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即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对整个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与规避,争取最大程度上来降低各类风险对项目建设产生的影响。风险管理对提高项目建设综合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越早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分析,便可越早对风险进行控制,提前制定出应急预案,在风险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增加项目建设效率,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特点

(一)资金多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多,现在为全面满足实际发展需求,项目所涉及到内容更多,相应的投入的资金更多,尤其是涉及到政府性、国家性的重大项目。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往往需要通过政府、通信企业、建设单位、供应商以及客户等多个参与单位间的协调工作[1]。但是因为各参与单位目的不同,且各部门间不存在横向管理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相互之间存在严重的扯皮现象,拖慢工作效率,且会造成资金浪费,影响项目建设活动的有效进行。

(二)风险大

通信工程项目因涉及专业众多,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就更容易受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限制各项建设活动的有效进行。如施工技术、施工管理、设备传输、资金流动以及人员安排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项目建设综合效果产生影响[2]。但是通信工程专业性与技术性强,各类专业间存在一定联系,这样在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管理时,就需要从整体出发,增大了管理工作难度,整个建设过程均要面对较大的风险。

(三)技术高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需要高科技技术为支持,其为技术密集型项目,通常由多个学科合作,技术实施风险大,且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近年来通讯行业发展迅速,为满足项目建设要求,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被应用到实际中,但是因为技术应用缺乏经验,使得项目建设过程存在更大技术风险。另外,想要确保通信工程项目获得较高建设效果,还要求所有参建人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如果其不能掌握专业知识与建设而要求,势必会对项目建设作业的实施产生不良影响。

二、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措施

(一)项目风险识别

即总结以往经验,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预测,并将结果作为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的依据。想要实现风险的有效识别,首先需要确定项目建设结果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潜在风险因素,并预测各类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核对表法、工作分解结构以及专家调查法等,不同方法间具有差异性,需要根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而无论是选择用哪种分析方法,均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同时完成风险形势评估、风险确定与归类。其中信息收集包括项目规划、风险种类、制约因素、项目特点与要求等,且要对各类信息可靠性进行分析。风险形势分析即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实现战略、内外环境、项目前提与假设等,来确定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性。最后对各类风险进行划分识别,并确定风险预防处理措施,提高风险识别精确性,在控制工作量的同时,避免出现风险识别遗漏问题。

(二)项目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由专业人员利用管理科学技术,评估各类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其中常见风险评估方法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同样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一般为提高评估准确性,会选择两种相结合的方式。因为主观评分主要是利用专家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但是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结合层次分析法则能够将风险中复杂问题因素层次化,使得风险评估过程更条理化、简单化[3]。两种方法结合,能够有效弥补主观评分主观因素的缺陷,从更科学的角度对各类风险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提高评估结果有效性。

(三)项目风险应对

1.风险回避

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后,确定发生概率高且影响大的风险,但是不存在可抵抗此类风险的有效措施,则提前主动放弃此类项目的建设,从根源上来对风险进行规避,而减少损失的一种方法。

2.损失控制

风险对项目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经济损失、信誉损失、关系损失以及市场损失等,且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损失、短期损失、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等。为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类风险产生的损失,需要根据风险特点主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通过对以往类似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分析,来杜绝预防风险源,并设置风险警戒线,便于更早感知风险,并启动控制措施,降低项目损失。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即将风险发生可能产生的损失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将自身所受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一如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前,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来降低自身损失。

三、结语

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需要明确项目建设具有的特点,确定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提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有目的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管理人员应提高抗风险能力,对相似项目成功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按照专业要求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与应对,争取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产生的损失。

作者:肖杨 单位:新疆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仲利.全光纤通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