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

护患沟通的特征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1篇

 护患之间的心理引导,主要是通过沟通的形式来完成的。能否准确地把握心理引导对象的心理特点,是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引导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心理引导应注重病患的心理特征

 医院的病患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在所患疾病,年龄、性别和性格等方面会有所不同,这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理特点会有着明显的差异,护理人员就需要熟悉和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把握好心理引导的方法和尺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设身处地考虑病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加强与病患的沟通来培养护患之间的情感,增加病人的理智,谋求医疗上的默契配合,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因而把握好病患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有效心理引导的基础条件。

 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分为胆汁型和多血型,黏液型和抑郁型等病人类型。一般而言,胆汁型的病人,容易发脾气,有的常为小事计较,生气发火,影响病情的治疗;多血型的病人,比较容易沟通,其心胸开阔,常怀这样心情的病人,对病情的治疗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黏液型的病人心理素质比较好,较容易沟通,能尽快配合治疗,不易发脾气。抑郁型的病人,情绪低落,常闷闷不乐,不爱说话,表情淡漠,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上述中胆汁型和抑郁型的病人,比较难以沟通、配合治疗,这样的病患尤其需要护理人员的心理引导。他们大多生性比较敏感,自尊心强。与他们接触时,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特别是在交谈时,要注意语言的用词,语气要缓和,语调要低,用关爱的语言,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患者,如老人病患者和小孩病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等等,其心理特征和性格脾气也有所不同,千差万别,但无不受各自心理规律的制约。因此,心理引导时要努力准确地抓住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主要从病人的气质特征来介绍如何正确运用心理引导来帮助病人战胜病魔。

 三、正确运用心理引导的方法

 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病患的心理特征,了解掌握病患的气质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为病患排忧解难,达到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一)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来进行的心理引导,其主要包括与病患交谈的语言、语气和语调等方面。护理人员主要是通过运用语言沟通的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

 1、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生病总是一件令人时沮丧事情,患者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安慰。护理人员应该在这个时段用安慰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帮助病人克服病魔的缠绕,最终恢复健康。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心理特征,寻找不同的安慰性语言的来进行心理引导。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针对胆汁型的病患,采用安慰性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事业心很强的胆汁型中年或青年的病人,进行护理时可以对他们这样说:“不用害怕,你这么年轻,只要好好的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的,不会影响你的事业发展的。”如对牵挂丈夫、孩子的抑郁型女病人,我们可以说:“您要安心养病,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其实有不少孩子,当大人不在的时候更懂事。”对于病程较长的抑郁型病人,可对他们说:“既来之,则安之,吃好、睡好、心宽,只要你对我们有信心,病会慢慢好起来的。”

 2、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入院治疗的病人一般心理都比较脆弱,护理人员适时给予病人一定鼓励,对于调动病人积极与疾病作斗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例如,对新入院的胆汁型病人我们应该采用这样的说法:“我们这里经常治你这种病,比您重得多的都治好了,您这病一定能很快治好!”可以消除其对病魔的恐惧,避免其情绪无端失控。如护士在遇到一位即将分娩的抑郁型产妇时,产妇由于恐惧、加上宫缩阵痛、其他待产产妇的,心情坏到了极点,痛不欲生。护士可以轻轻地抚摸着这位待产妇隆起的肚子,同情地说:“再忍一忍,过了这一关做了妈妈就好了”。分娩的产妇会产生莫大的鼓舞。对病程中期的黏液型或抑郁型病人则说:“治病总得有个过程,贵在坚持,不坚持怎么看到胜利呢”。对即将出院的抑郁型或黏液型病人可说:“出院后要稍加休息,您肯定能做好原来的工作!”

 3、妙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一般而言,对于抑郁型的病人我们应多采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效果会较好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比如,看到病人精神比较好,就暗示说:“看来你气色越来越好,这说明治疗很有疗效。”对挑选医生治病的病人说:“别看某某医生年轻,可他治你这种病还真有经验。”给病人送药时说:“大家都说这种药效果很好,您吃了也肯定会见效。”

 4、活用指令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有时对有的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护士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须的。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不用气质特征的病人和不同工作情况。比如,在做精细的处置时,针对多血型,黏液型的病人就应该用指令性的语言——“不许动”等;针对胆汁型、抑郁型就要语气略为舒缓一些的语言——“保持姿势,不要乱动,否则容易出错”。护士在表达这种言语时,要显示出相当的权威性来。

 (二)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运用护理人员的行为,包括仪表、仪态和表情等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护士应结合病患的气质特征,运用非语言沟通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士接触的频率高,时间长,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言谈举止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满情绪。因此,护士不仅要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要善于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以外,还要善于在行为、仪表和仪态等方面进行心理引导,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有亲和力,使病人愿意接近你,想跟你诉说心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引导的作用。

 四、运用心理引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效沟通;反复呼吸道感染;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178-04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简称复感,是儿童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达20%[1]。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在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临床确诊的120例RRTI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1987年成都会议制定的RRTI诊断标准。3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②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一个月内有免疫抑制剂服用史者、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并发心、肝、肾障碍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纳入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观察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0±2.1)岁。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5±1.8)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按照呼吸道感染护理路径常规护理,包括监测体温、退热等对症护理,饮食护理、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护理全程加以应用与RRTI患儿及家属的针对性有效沟通方式,应用有效沟通时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内容。

12.1提高护士自身素质,转变沟通态度 ①何玉环等[7]认为,护士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精湛的技术水平是赢得患儿及家长信赖、架起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石。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了解小儿RRTI的临床表现、病因、诱因、治疗、护理、饮食、预后及预防、各种化验结果,掌握检验正常值等医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内容,确保护患沟通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丰富的知识是护患沟通的基础。反之,沟通则会出现障碍,影响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护理人员不但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知识的更新,而且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精湛的护理技术是架起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静脉穿刺不成功在纠纷中占了很大比例[8]。②护士必须要拥有主动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意识,以一个家庭成员的态度在护理中开展有效沟通,去关注、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沟通从心开始,转变沟通态度,对护患沟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2.2掌握有效沟通技巧,增强沟通能力 沟通的种类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①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指沟通者以语词符号为载体实现的沟通,主要包括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电子沟通。要注意的是所用的符号应当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能准确理解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约35%属于语言沟通[9]。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护理人员巧妙的语言沟通,是进入患儿及家属心灵的金钥匙。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特征,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可采取鼓励、赞美、表扬,树立榜样并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10]。如对3岁的患儿,护士应主动接近他们,语言温柔,适时给予赞美与表扬:如输液时对男孩子说:“你真帅!表现得真勇敢,得表扬!”;女孩子可夸她长得可爱、漂亮。病情出现好转时及时使用鼓励性语言。②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借助于非语言信号,如姿势、表情动作,空间距离等进行的沟通,约占沟通形式的65%[9]。护士在适宜的时机或范围内对患儿恰当运用眼神、微笑和触摸,能使患儿感受到一种支持、鼓励和关注。同样一句话可以由于非语言沟通行为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护士要格外注意自己非语言沟通行为的影响。如儿科家属经常要护士更换床单,“暂时没有床单了。”同样一句回答,有的护士是面带微笑略带歉意,有的则表情淡漠,眼神有点不耐烦,两者则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后者容易产生护患纠纷。③游戏:跟患儿沟通的最佳方式是运用游戏,根据患儿病情、年龄、心理特点选择游戏方式[11]。护士采用游戏的方式扮演患儿朋友,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患儿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如RRTI的患儿需经常监测体温,但许多儿童不肯配合,如笑着对小孩说:“我们来玩挠痒痒了。”孩子经常会破涕为笑,护士趁机把体温计放到孩子腋窝下,成功率很高。

1.2.3因人制宜,正确应用有效沟通方式 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家属的文化背景、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和专业知识的不同等个体差异,护士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有效沟通方式,随时换位思考,以母亲的心来照顾患儿。沟通时应加强互动,耐心倾听家属的叙述,不要主观判断和匆忙下结论,对患儿家属的提问要正确,耐心解释,不可给予虚假、不恰当的安慰或针对性不强的解释,会给人一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感觉。同时护士要有良好的仪表和修养,维护“天使”形象,对于有些家长说话粗鲁,行为莽撞,要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不能使用伤害性的语言,自觉控制不良情绪,语言婉转,耐心解释[12]。对于特殊人格、难以沟通的患者,有必要选派沟通、亲和力强的护士予以沟通,以免引起冲突。

1.3评价指标

采用不记名方式,请患儿家长评价沟通效用,包括态度、语言理解难易度、是否可有效解决问题三个方面,1~5分,分别表示非常差、差、一般、好、非常好。记录两组患儿体温、体征、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13]。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治愈)例数/总例数×100%。无效:患儿治疗4 d后有合并症出现,体温不变且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有效:经治疗4 d后患儿体温有一定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显效:经治疗4 d后患儿体温显著降低,临床症状、体征有显著改善;治愈:患儿治疗4 d后高热消退且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

1.4统计学方法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沟通效用评价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沟通态度、理解难易度、问题解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为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有效沟通能够提高小儿RRTI的护患沟通效用,增强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

表1显示,观察组沟通态度、理解难易度、问题解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效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强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在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依从性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护士应掌握有效沟通技巧,转变沟通态度,因人制宜,正确应用有效沟通方式;第二,患儿及家属要摆正态度,正确认识自身身体状况和对医护人员依从性的重要性,有坚持配合治疗、恢复健康的信心和决心;第三,护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帮助患儿及家属解决健康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使护患双方建立一种相互理解信任的融洽关系。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决患儿健康问题[14]。反之,则可能导致护患冲突,产生纠纷。RRTI的患儿及家属大多有焦虑、烦闷情绪,护理人员要引导家属正确看待疾病,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不同于普通的人际关系,是典型的亲情式的护患关系,护士处于沟通的主动方,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沟通达到告知疾病知识、护理措施、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目的[15]。儿童患者的突出特点是年龄小,生活一般不能自理,情感表露直率、单纯,不会且不善于表达其自身变化,理解能力有限,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沟通效果[16],故关键是做好与家属的沟通。

3.2有效沟通能够改善小儿RRTI的临床治疗效果

表2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有效沟通能够显著改善小儿RRTI的临床治疗效果,体现在缩短患儿的发热、咳嗽、鼻塞、咽喉扁桃体充血等时间及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庭经济负担。小儿RRTI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致使患儿和家属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给患儿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有效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通过有效沟通及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给予患儿全面细心的呵护,帮助患儿及家属解决各种健康问题,改善治疗效果。同时教育家长熟悉RRTI的相关知识,正确喂药,指导他们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如何给患儿提供全面照顾和支持,掌握相应的照顾技巧,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出院后家属懂得日常生活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避免和减少小儿RRTI复发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儿童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有效沟通在小儿RRTI护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广受家长欢迎。护士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把握好沟通的度,提高护理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廖细生,朱庆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西医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3):42-43.

[2]孙静,刘茜,周丽红.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20.

[3]金海华,汤阿敏,彭苍骄.乐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79-85.

[4]刘碧英.综合护理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2):90-92.

[5]陈碧红.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与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163-165.

[6]Kruijverl P,Kerkstra A,Francke AL.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on training in nursing car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atient Educ Couns,2000:39(1):129-145.

[7]何玉环,路江.护患沟通失败的原因及沟通技巧[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91-94.

[8]华燕.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J].全科护理,2009,7(4B):1006.

[9]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

[10]张玉芳.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7.

[11]刘月梅,李玲,曹丽敏,等.游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15):15-16.

[12]王晓莉,李凌.儿科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9A):2406-2407.

[13]郑晓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213-214.

[14]廖少玲.儿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32.

[15]莫兰.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125例的综合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108-109.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失语症;沟通;人文关怀

脑卒中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病程长、致残率高,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存活率较高,可往往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在我国高达80%[1]。脑卒中失语患者由于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意识活动减退、思维迟缓且持续时间长,这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2]。现选择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1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探讨他们的心理意向,与其沟通中加强人文关怀护理,提倡人性化的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 临床资料

自2008年11月~2010年5月,共收治51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意识清楚,男29例,女22例;年龄35~81岁。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27例,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24例。其中运动性失语21例,感觉性失语17例,命名性失语8例,混合性失语5例。51例失语症患者有47例合并偏瘫。

2 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在护患沟通中实施人文关怀

经分析,失语症患者心理特征有以下表现。

2.1  角色认识冲突:对能否恢复原来的角色感到疑惑不安,对自身能力的恢复表现出恐惧和失望,患者出现角色厌倦,希望全部或部分恢复能力、有工作的人员渴望恢复工作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2.2  情绪波动:表现为过度焦虑和悲观失望、烦躁不安,反映强度降低,需要家属陪伴、节假日要求子女来医院探视。

2.3  性格变化:出现羞涩心理,转为内向型性格、自卑、忧郁、狭隘,希望医护人员多进病房,根据医护人员举止言谈间接了解其他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

2.4  行为异常:表现不同程度运动迟滞和动作不协调,表情木纳,不愿与医护人员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有效护患沟通的基础。人不仅是生物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因此,在进行沟通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个性,尊重的内容大体包含两个方面:①人格尊严是每个人的起码要求,尤其对于有自卑心态的患者,他们会从护士的姿态、表情和一些细微的动作中体会出特殊的含义来,因此在与失语者进行沟通交流时,要特别注意;②维护患者的利益是尊重的主要内容,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同情患者,保护患者隐私,让患者有一种安全感。

3 在沟通中注重人文关怀的技巧

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在护患沟通中,应当树立“以患者为本,关爱生命”的护理理念,用不同的有效沟通技巧,感动患者,让失语症患者感到温暖。

3.1  语言沟通的技巧

3.1.1 合理使用礼貌性语言,构建护患和谐关系: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听力并未下降,因此,在护患交往中要多用“请”、“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稍后”等礼貌性用语。对患者的称谓要有区别、有分寸,可视年龄、职业而选择不同的称谓,如“先生”、“老师”、“小朋友”、“大妈”、“阿姨”等。如果不是“三查七对”时尽量不要直呼其名,也不可用床号称呼患者。与失语者之间的沟通,应是心灵的沟通,感情的沟通,取得对方的信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3.1.2 温馨使用安慰性语言,选择有效沟通途径:当患者受到病痛折磨的时候,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和体贴关怀。护患沟通时,护士声音温和,态度真诚,会使患者获得依靠感和希望感,因此要以安抚、热情、愉快的话语,引导患者表达出内心的痛苦。失语者沟通的途径有:①手势法(偏瘫或双侧肢瘫和听、理解障碍者除外),如手摸额头表示头痛、手捂前胸表示胸部不适、大拇指朝下表示大小便等;②实物图片法,适用于除听、理解障碍的失语者;③文字书写法,用于文化素质高,无机械书写障碍和视空间书写障碍的失语者。提供有效的沟通方式,进行人性化护理。

3.1.3 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充分做好解释工作:“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与失语症患者沟通交流时,要防止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对患者的隐私要注意语言保密性。护士在进行病情解释时,语言必须兼顾科学性和通俗性,既要符合医学科学,又能让患者听懂。要用真诚、自然的语言来体现对患者的体贴与关怀,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3.2  副语言的沟通技巧:副语言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用来协助语言(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技巧的总称,也称为“无声语言”、“体态语言”、“动作语言”、“行为语言”等[3]。当患者对医院环境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就会特别留心周围环境的信息及医务人员所表达的副语言暗示,尤其是失语症患者,他们会依靠护士的副语言行为作为迅速获取信息的方法。因此,副语言的沟通技巧在与失语患者交流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

3.2.1 服饰、仪表和形体姿态:护士的服饰和仪表影响患者对护士的印象,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服装和修饰,服饰要大方、得体,力求给患者带来美感。形体姿态能反映一个人的情绪、精神状态,护士要给人热情、充满活力的健康形象,姿态要自然、端庄,举止要稳重、文雅。

3.2.2 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和神态是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最常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护士要常常面带欣然、坦城的微笑,对患者极富感染力。失语者焦虑、恐惧时,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流,本身就是“安慰剂”,能给患者安全感。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在与失语患者沟通交流时,护士不应左顾右盼,而应凝神关注,这样患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3.2.3 专业性的皮肤接触:触摸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可以交流关心、体贴、安慰、支持等情感,然而触摸又是一种表达非常个体化的行为,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涵义。对失语者来说,触摸是一种无声的安慰,还可以传递关怀之情。但触摸受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的影响,护士在进行触摸护理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审时度势。

4 沟通中加强人文关怀要注意的因素

阻碍护患间有效沟通的主要因素有:改变话题、提供错误的或不恰当的保证、称述个人的观点和意见、快速下结论等,护士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出现阻碍护患间有效沟通的错误情形,使护患沟通能够在信任、安全、舒适、和谐的气氛中顺畅地进行。

5 小结

护患沟通是护士应掌握的一门重要的服务艺术,在与失语症患者沟通交流中,护士要学会把人文关怀体现在沟通中,真正为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从而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6 参考文献

[1] 邓金梅.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J].现代护理,2008,4(10):133.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ICU综合征;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75―02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1985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ICU综合征新概念为:在ICU监护的病人,意识清醒2~3 d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3~4 d依然存在的,称为ICU综合征。 发生率:入住ICU的成年病人常发生行为、知觉、认识方面异常,这些问题常发生在入住ICU5-7天后,而且随入往时间延长,出现机会增大。据研究,ICU病人中有16%并发谵妄,约有12%~36%发生抑郁,与一般人抑郁发病率(约4%)相比危险度高[3],有报道说:非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率为20%%~50%,而机械通气患者的发生率高达60%~80%。[2]且除非强调预防措施,否则在监护室停留时间较长,发病率较高,恢复效果也不理想。

1 临床资料

我院ICU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神志清醒或经治疗后神志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共312名,其中男性220例,女性92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6岁,发生ICU综合症的患者184名,约占59%,我科护理人员针对此类病人积极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现将其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2 病因分析

2.1环境因素: ICU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病室嘈杂,患者终日看到的是密集的监护与治疗设备,监护光信号,昼夜不灭的灯光及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特别是目击了同室患者的死亡,更易产生很强的精神心理压力,这些紧张的氛围造成了患者的视觉超负荷,ICU 噪音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来自于谈话,监护仪报警,呼吸机,这些均会导致患者听力负荷加重,导致患者产生高度的焦虑,烦躁。国际噪声协会规定[4],日间噪声应低于45dB,夜间噪声应低于20dB。噪声可刺激交感神经,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疼痛加剧和影响睡眠,从而引起患者的一些不适反应。2.2沟通障碍:因为病人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造成语言沟通障碍,病人的要求不能顺利表达,易导致病人产生悲观、抑郁情绪,甚至烦躁,不配和治疗,特别是全麻或昏迷初醒期患者,在机械通气前未与其进行沟通,病人醒后对陌生环境不认同,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又不能说话,身体的不适不能表达等。

2.3 疾病及药物影响因素:既往有过精神病、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有药物依赖的患者更易发生此征。由于病情危重,患者在ICU留滞时间较长,ICU环境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刺激也越大,患者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也就越多,发生ICU综合征的几率也就越大。

2.4 心理因素: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患者因病情重,甚至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翻身等均需护士照料,隐私被暴露;另外约束工具的使用也让病人觉得尊严丧失,以致出现悲观、抑郁,为了防止导管和引流管移动或意外拔除,通常固定患者的双手;因为病情及治疗、护理的需要,患者常被迫卧位(半卧位或平卧位),若没有向患者解释清楚,病人会感到不适,无安全感,另外监护病房需控制感染,因而谢绝探视,患者与亲友隔离,易产生分离性焦虑。无亲人陪护,病人倍感孤独,病人离开自己的亲人有与世隔绝感且随时为自己的生死而担忧,以至于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

2.5 患者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疾病情况等均是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因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低沟通困难者发病率较高。

3 护理对策

3.1 环境因素 :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舒适、安静、灯光可使用柔和光线,不要直接对着患者的眼睛,夜间不开大的照明灯,使用床头灯和小台灯,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尽量保持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眠,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患者之间用屏风或窗帘隔开,处置和抢救时也不要忽视ICU中的其他患者,减轻患者的应激;房间应设有窗户和钟表并置于患者视野范围,以保持时间概念,改善患者的感觉缺失;医务人员尽量避免在患者床边讨论病情、大声喧哗,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调至合适大小。

3.2 加强非语言沟通:心理学家指出:[5]信息交流=7%言语+38%语调+55%面部表情。ICU部分患者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原因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护士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手势语言、书面、口形,写字板、实物照片等与患者沟通,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回答,解释带呼吸机的目的,配合我们治疗的方法,经常鼓励患者,以掌握其生理及心理动态,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3.3 必要时予对症治疗:一旦发现患者出现ICU综合征,除了要及时给予心理治疗外,还要适当给予对症治疗。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时,可予患者服用镇静安眠药,或服用养心安神的中药;对出现情绪抑郁的患者,可适量服用抗抑郁药,或舒肝解郁理气的越鞠丸、逍遥丸等中成药起到疏肝解郁的疗效。对出现幻觉、妄想和谵妄的患者,可服用镇静剂,如氟哌啶醇等。

3.4 心理因素: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释,尽可

能满足患者要求,从而消除患者没有亲人陪伴所产生的孤独、恐惧和寂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 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可以让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听广播、看报纸,听音乐,多与患者交流沟通, ICU病人大部分都是全身,且因工作原因,护士大多关注的是监护及治疗,而忽略患者本身的存在,这样会对患者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消除患者紧张、抑郁情绪。

3.5 音乐疗法: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悠扬适宜的旋律可使人放松、产生其他交流所达不到的效果。在ICU 紧张环境中应用音乐疗法,可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使感情情绪镇静化,抑制各种压力反应,减少和预防ICU 综合征的出现。

3.6 及时有效地镇痛 : 54%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的多,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Mortimer等研究显示,护士通报给患者的安全而有效的疼痛处理信息将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帮助患者使其感到疼痛得到控制,改进了临床效果,减少了焦虑,增加了满意度[6]。

4 总结

对于已发生ICU综合征的患者,分析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尽可能的减少危险因素,并充分调动患者的自身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尽快康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对护理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这些因素在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珠,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 Hall JB,Schmidt GA,Wood LDH. Principles of critical care. 2nd.edn..Singapore:McGram-Hill Co,1998,177

[3] 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104

[4] 姜琳,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人文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2):2724-2725.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急诊患者,年龄6个月~90岁,病种:外伤,心脑血管,药物中毒,酗酒过量,自杀,感冒高热,小儿惊厥等等。

1.2 方法

1.2.1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的沟通有助于患者在第一时间内接受你,非语言性沟通包括:微笑服务,美好的职业形象,身体姿势,巧妙地运用眼神,语言,语调以及手势,例:一位护士看见在急诊室的家属休息椅上坐着一位老太太,她似乎很悲伤的样子,这位护士走过去坐在老太太的身边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老太太说她老伴心肌梗塞已很严重……说着便流下了眼泪,这位护士用理解的目光注视着老太太,并轻轻地抚摸着她的手,两人默默地坐了几分钟后有人叫这位护士,老太太感激地说:"你去忙吧,我已经好过多了,真谢谢你!",有时对患者的关心可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如触摸发热患者的额头,在为患者静脉注射完毕,帮助患者把捋起的袖子放下,寒冷的冬天帮助患者整理下被角等,一个细微的动作体现出亲人一般的关怀,因此整洁的外表,镇定的神情,忙而不乱的处事方法以及尽快安排就诊,这些都能令患者对你产生信任,特别在抢救患者时,非语言性的沟通更胜于语言的沟通,有一点要切记,当我们面对患者时,应控制自己的紧张,厌烦和害怕等表情。

1.2.2语言性沟通技巧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0%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2],语调不同,效果则不同,如:"您干嘛"使用询问的口气,是在问患者干什么?若使用生硬的口气,就像是有训斥患者或质问患者是否在干坏事,所以护患沟通中要运用:①一个技巧: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尽量让患者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解释:②两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医疗费用给患方造成的心理压力,③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情绪反应,学会自身控制。护患沟通的实质是帮助患者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是能帮助患者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3]。

2.3 加强业务水平 急诊科有关急・忙・杂的工作特点,也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护土精湛的专业技术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条件,患者希望了解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后保养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护士以扎实的理论为患者讲解,护士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不仅能使患者获得安全感而且也会使患者对护士产生敬意[4],例:1位80多岁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急诊就诊,患者昏迷,病情危急,医生医嘱迅速开一条静脉通路给药,患者由于肥胖和长期输液,导致静脉血管不好,当班护士凭借超过硬的技术手感摸着静脉一针见血迅速抢救,患者生命征稳定后转入病房继续治疗,家属对这名护士非常感激,特意给这位护士送了锦旗以示感激,我们的护士凭借过硬的技术赢得了患者家属的认可。

2.4完善的急诊工作程序 急诊患者的特点:人数没有计划性,病情没有预见性,急诊护士应具有熟练的临床判断能力第一时间快速准确的预诊・分诊,护士必须见到患者再挂号,以免分诊错误,延误患者诊治。一个完整的主诉和与之相关的病史是做出诊断的关键所在,对急重症患者开户 绿色通道的方式优先救治。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入抢救室后分诊,先抢救后收费"的制度。急诊科多于"拥挤"或"过度拥挤"状态,出现急诊就诊顺序或"等待"的问题,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拥挤"80%患者是非"急诊患者",根据卫生部公布《急诊患者按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5],医生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四级"进行区别救治:一级: 濒危患者将立即救治;二级危重患者10min内接诊,三级是急诊患者30分钟内安排就诊,四级是非急诊患者4h内完成救治,护士依据卫生部要求将急诊科从空间上分为"红 黄 绿"三区,红区安排一级二级患者进行抢救监护,黄区为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患者,绿区即四级患者诊疗区,此时护士应对暂时不能满足就医需求的患者耐心做好解释以取得理解,避免患者与家属出现不良情绪,保证完整有序的急诊工作程序,及时进行抢救室生命体征监测,能够及时有效地配合医生救治危重患者,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沉着果然积极救治,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要,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好抢救患者的护理记录,娴熟有效的对症处理专业技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并报告医生,观察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 沟通,护士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沟通技巧在急诊工作中极其重要。

2结果

2013年9月~2014年9月,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出,发现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0%上升至90%,医院纠纷由原来的38%下降至20%,护士将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结论

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其胜任职业角色的最重要因素[6]。急诊护士的言行对患者可治病也可致病,要想达到理想的护患沟通效果,护士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通晓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学会慎言,能言,善言,有效地与患者沟通,解决其心理问题,建立新型和谐的护患关系,完成现代急诊护理服务流程规范。

参考文献:

[1]李亚新.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研究。2005.2(3):55 .

[2]史瑞芬.医疗沟通技能[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47-159.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9-35.

[4]杨景芳,黄艳红.搞好护患关系的几点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09,22.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6篇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进入21世纪人本主义思想更是尤为重要,我院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和工作理念,在护理工作中不断的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加强和病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护理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治疗的前提与保障。在妇产科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语言性或非语言性的沟通增加对患者的了解,这样有助于顺利的开展护理工作,同时也可为患者提供心理帮助,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沟通 有效运用

现代医院的护理都是将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她们遇到的各种难题,既包括生理上的不舒服,也包括心理上的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很多产妇在进产房前,难免会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这时护理人员要与她们及时的进行沟通,缓解她们紧张的情绪,这样有助于她们顺利的产下宝宝。

一 沟通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 消除患者紧张、畏惧等情绪

护理人员在妇科护理中及时有效的和病患沟通进行有效性沟通可以减缓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由于妇产科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她们在生产之前产生的焦虑情绪,以及生产后身体上的不适等问题,还有一些患者由于未婚先孕、妇科病等会产生紧张、压力增大的状况,觉得自己的病情难以启齿,总是隐瞒着家人以及朋友,特别害怕护理人员知道后看不起自己,整日的担心害怕。这时候就要求医护人员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状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她们的紧张、焦虑等情绪,让他们将医护人员当成知心的朋友。

(二)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

对于妇产科的大夫来说,他们在对病人进行诊断之前都会询问病人的一些过往病史,甚至会涉及到个人的一些婚姻、性生活状况等,这些部分都是比较隐私的,但是医生又不得不问,但是这样又显得过于的冰冷、程式化,其实大多数患者都会有所隐瞒,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护理人员可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病人进行沟通,利用一些契机比如病患情绪上的变化、身体状况的恢复情况等,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从中提炼一些有效的信息,了解到病人的既往病史、身体状况等,为医生的诊断、护士的护理提供一个参照。

二 沟通的方式方法

(一) 语言沟通

交流与倾听是达到有效沟通的直接手段。主动与病人交谈是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 掌握病人心理特征是护患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临床上对心情焦虑、烦闷、紧张的患者要引导她们把心里

妇科护理中的语言性沟通主要通过交流与倾听两种形式进行的。所谓交流主要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主动与患者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掌握病人心理特征是护患有效沟通的关键。例如我院一名26岁的初产妇被诊断有妊娠高血压 ,医生告诉她妊娠高血压严重的威胁着母儿的生命,而且还可能引起后遗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在得知病情后这名患者整日都是忧心忡忡,每天基本不进食,只是饮用少量的白开水。医护人员在得知之一事情之后,及时与她进行了沟通,掌握了这名病患的心理特征,并为其制定了合理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保证腹中胎儿的营养,使病人克服了怕进食的心理,病症得到治疗。由此可见,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交谈有助于掌握她们的心理,达到有效地沟通。我院还有一名43岁患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产妇,在入院的初期,这位患者的情绪十分的不稳定,对医生和护士极为的不信任,有时候对医生排斥不积极的配合治疗,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护理人员在了解了这位产妇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护理人员主动找到话题与其进行交流,为这位病患排出了心里的忧虑,找到了其不配合治疗的原因是她怕这一胎又是女孩,医护人员告诉她不管是男是女只要母女平安就好,这缓解了她的精神压力,打消了她的疑虑。在此后的治疗过程中这名产妇积极和医护人员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沟通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用语要适当,在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运用恰当的语言,不要说一些过激的话,这样可能会伤害病人的情感。而且,在交流过程中既要有真心的交流,同时不能忘记交流的目的,传达给她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表达用语要准确且充满感情。 (二)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交流是不用言辞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可能进行反馈。

1. 面部表情

护护理人员的面部表情能反映其仪表、行为和举止,面部表情对病人的心理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面部表情可以第一时间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医护人员的微笑是美好的象征,是对病患爱心的体现。医护人员的表情要足够的亲切自然,尤其是微笑服务,能给病人带去愉快的心情和安全感,进而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病人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带着真诚的微笑,病人的心情就会愉快,对病人的病情好转也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精神安慰可能胜过良药。反之,如果护理人员工作上面无表情,对病人的要求不耐烦,甚至有厌烦情绪,病人就会对医护人员产生疏远或不信任感,这样就算是她们有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也不愿意表露出来,医护人员也就没办法从病人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2. 眼神与目光接触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的交流它能表达许多言语所不易表达的复杂而微妙的信息和情感。眼神与语言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通过眼神,可以把内心的情绪传递给患者,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谈尤其是在倾听病人诉说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不能左顾右盼或交头接耳,而是要与病患保持一定的目光接触,否则,病人就会认为护士心不在焉,或对她的倾诉没有兴趣,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从而影响护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3.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主要包括头语、身姿和手势,它们既可以支持修饰言语,表达口头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意味,恰当的动作触摸、抚摸,可使患者获得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的心理感受。护士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可以体现在各种细微的动作中,使其增加温暖的亲切感,同时,适当的表情,能够产生很大的动力和感染力。

结束语:在妇产科的护理中有效的沟通能加深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给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和照顾,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与病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丁玉梅;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

[2] 张爱梅;护患沟通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引导,心理特征,引导方法,注意问题



心理引导就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等理论,根据病患面临的问题,对护理对象心理所进行的帮助、指导和服务,从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心理引导是医疗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护患之间的心理引导,主要是通过沟通的形式来完成的。能否准确地把握心理引导对象的心理特点,是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引导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心理引导应注重病患的心理特征



医院的病患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在所患疾病,年龄、性别和性格等方面会有所不同,这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理特点会有着明显的差异,护理人员就需要熟悉和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把握好心理引导的方法和尺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设身处地考虑病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加强与病患的沟通来培养护患之间的情感,增加病人的理智,谋求医疗上的默契配合,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因而把握好病患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有效心理引导的基础条件。



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分为胆汁型和多血型,黏液型和抑郁型等病人类型。一般而言,胆汁型的病人,容易发脾气,有的常为小事计较,生气发火,影响病情的治疗;多血型的病人,比较容易沟通,其心胸开阔,常怀这样心情的病人,对病情的治疗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黏液型的病人心理素质比较好,较容易沟通,能尽快配合治疗,不易发脾气。抑郁型的病人,情绪低落,常闷闷不乐,不爱说话,表情淡漠,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上述中胆汁型和抑郁型的病人,比较难以沟通、配合治疗,这样的病患尤其需要护理人员的心理引导。他们大多生性比较敏感,自尊心强。与他们接触时,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特别是在交谈时,要注意语言的用词,语气要缓和,语调要低,用关爱的语言,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患者,如老人病患者和小孩病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等等,其心理特征和性格脾气也有所不同,千差万别,但无不受各自心理规律的制约。因此,心理引导时要努力准确地抓住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主要从病人的气质特征来介绍如何正确运用心理引导来帮助病人战胜病魔。



三、正确运用心理引导的方法



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病患的心理特征,了解掌握病患的气质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为病患排忧解难,达到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一)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来进行的心理引导,其主要包括与病患交谈的语言、语气和语调等方面。护理人员主要是通过运用语言沟通的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



1、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生病总是一件令人时沮丧事情,患者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安慰。护理人员应该在这个时段用安慰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帮助病人克服病魔的缠绕,最终恢复健康。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心理特征,寻找不同的安慰性语言的来进行心理引导。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针对胆汁型的病患,采用安慰性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事业心很强的胆汁型中年或青年的病人,进行护理时可以对他们这样说:“不用害怕,你这么年轻,只要好好的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的,不会影响你的事业发展的。”如对牵挂丈夫、孩子的抑郁型女病人,我们可以说:“您要安心养病,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其实有不少孩子,当大人不在的时候更懂事。”对于病程较长的抑郁型病人,可对他们说:“既来之,则安之,吃好、睡好、心宽,只要你对我们有信心,病会慢慢好起来的。”



2、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入院治疗的病人一般心理都比较脆弱,护理人员适时给予病人一定鼓励,对于调动病人积极与疾病作斗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例如,对新入院的胆汁型病人我们应该采用这样的说法:“我们这里经常治你这种病,比您重得多的都治好了,您这病一定能很快治好!”可以消除其对病魔的恐惧,避免其情绪无端失控。如护士在遇到一位即将分娩的抑郁型产妇时,产妇由于恐惧、加上宫缩阵痛、其他待产产妇的呻吟,心情坏到了极点,痛不欲生。护士可以轻轻地抚摸着这位待产妇隆起的肚子,同情地说:“再忍一忍,过了这一关做了妈妈就好了”。分娩的产妇会产生莫大的鼓舞。对病程中期的黏液型或抑郁型病人则说:“治病总得有个过程,贵在坚持,不坚持怎么看到胜利呢”。对即将出院的抑郁型或黏液型病人可说:“出院后要稍加休息,您肯定能做好原来的工作!”



3、妙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一般而言,对于抑郁型的病人我们应多采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效果会较好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比如,看到病人精神比较好,就暗示说:“看来你气色越来越好,这说明治疗很有疗效。”对挑选医生治病的病人说:“别看某某医生年轻,可他治你这种病还真有经验。”给病人送药时说:“大家都说这种药效果很好,您吃了也肯定会见效。”



4、活用指令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有时对有的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护士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须的。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不用气质特征的病人和不同工作情况。比如,在做精细的处置时,针对多血型,黏液型的病人就应该用指令性的语言——“不许动”等;针对胆汁型、抑郁型就要语气略为舒缓一些的语言——“保持姿势,不要乱动,否则容易出错”。护士在表达这种言语时,要显示出相当的权威性来。



(二)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运用护理人员的行为,包括仪表、仪态和表情等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护士应结合病患的气质特征,运用非语言沟通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士接触的频率高,时间长,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言谈举止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满情绪。因此,护士不仅要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要善于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以外,还要善于在行为、仪表和仪态等方面进行心理引导,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有亲和力,使病人愿意接近你,想跟你诉说心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引导的作用。



四、运用心理引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与病人交流要多采用美好的语言



在交谈中多用安慰、鼓励和积极向上的语言,切忌一些敏感的话题和不吉利的词语;说话不但要注意上述几种方式,还要因人因病采用不同的谈话技巧。胆汁型的病人喜欢说话开门见山,抑郁型喜欢慢条斯理,黏液型的人喜欢言语合乎逻辑,多血型的病人喜欢言语富有风趣,护士的言语要与之相适应。对急性或很痛苦的病人,言语要少,要深沉,给予深切的同情;对胆汁型病人,言语则以顺从为宜。



(二)为病人护理时要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对于胆汁型的病人而言,在护理时就应该多采用商量性语气,避免用命令式的语言强加于人,令病人反感;而对于抑郁型的病人而言,他们一般比较敏感,心理比较脆弱,在护理工作中除了要多用安慰性的语言外,还要注意不能流露出事不管己的态度等等。



(三)灵活应对谈语的内容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于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回答时都应要使用婉转的语调来尽可能满足病患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对于胆汁型的病人不合理要求要委婉拒之,而对于抑郁型的病人而言,就尽量不要直接拒之,更要耐心解释和疏导,并可以根据情况把谈语的内容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四)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



无论是何种气质的病人,都要避免对他们使用伤害性语言。特别对于胆汁型和抑郁型的病人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上述类型病患的伤害性语言刺激,很易引起或加重此类病患的病情。例如,医务人员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可以导致严重的医原性疾病,一声恶语可以使冠心病发作甚至猝死。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妇科;优质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28-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优质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使优质护理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容“我能为病人做什么”而深入我们护士的内心,融入我们护士的护理工作[1]。妇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涉及病人隐私多,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景,面临这种特殊的情景,护患沟通技巧的正确运用、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医疗护理计划,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2]。现将护患沟通技巧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报告如下。

1 护患沟通技巧

1.1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体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非语言沟通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所以往往比语言信息更有感染力。有人认为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性沟通。在使用非语言沟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面带微笑地迎接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它可以大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2)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既可表达和传递情感,也可以目光显示个性的某些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保持话语同步,思路一致。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感受信息是否被患者接受,通过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判断其心理状态。(3)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护士可通过眼神表达对患者痛苦的同情和倾听患者对病情的叙述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心境。(4)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睦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疑虑,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5)人体触摸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证实,触摸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医疗效果。适当的触摸可以使不安的患者平静下来,有加强沟通的作用。

1.2语言沟通

护患沟通的主要方法是交谈,即语言沟通。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不能使用影响护患沟通的直、快、粗的语言,应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针对患者住院期间不同的需要,应采取不同的谈话内容,如患者入院时,应给予热情详细的入院介绍,包括自我介绍、主治医生、护士长介绍、环境介绍、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医院规章制度等;患者住院期间,根据不同时期疾病发生发展的知识,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怎样配合治疗、护理的知识,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出院病人怎样进行功能锻炼、康复要点、定期复查、随访等。这些护患沟通的内容,都需要护士运用语言来完成,从而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掌握患者不同的个性及心理特征是交谈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护理给予病人的已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和生理上需求,而是心理和个性的满足[3]。对不同个性的人采取不同方式,对精力充沛、感情、语言、动作强烈迅速的“兴奋型”患者,注意谈话在平静气氛中进行;对性格较为固执,做事缺乏果断的“安静型”患者,谈话要有耐心,循循善诱,措辞婉转;对年轻患者交谈要注意避免教训性的语言,以免引起反感;与老年患者交谈时应使用尊重、关心、体贴的语言,并辅以积极有效的倾听,增强交流效果。

1.3其它形式的沟通

宣传资料的沟通是进一步完善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病区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等各种卫生宣传资料,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有了更深的了解。患者意见征求本的使用,既反馈了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改进,又促进对患者需求的了解。

高超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用娴熟的技术换取患者的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2 小结

要做到以上几点护理人员就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和心理素质修养、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理论、合理安排时间、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总之,护患沟通是一种能力和技巧,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进行正常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而且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高鸿雁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与体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3)

[2] 袁晓玲 赵爱平 临床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 护理学杂志 2010,(23)

[3] 侯丽 加强护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预防医疗纠纷 中华全科医学 2010,(1)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肛肠患者;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30―01

近年来肛肠疾病逐年增加,目前临床上治疗肛肠科疾病的常见手法是手术。而术后患者常用“难以忍受”来形容术后的痛苦。术后常见并发症感染、尿潴留、排便困难、水肿、疼痛等,根据肛肠术后的病情特点及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完善细致的护理,让患者减少痛苦,促进肛肠术后的病人早日康复,心理护理在肛肠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得的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人类对疾病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的疾病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今护理学发展的需要。而心理护理在肛肠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得的尤为重要。心理护理措施在我国古代就十分注意情志方面的护理。如《内经》曰:“告知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变,语之以其所苦。”就是说护理人员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了解,对他们不利疾病的思想予以开导。即在临床护理病人过程中,除了加强病人的躯体护理外,更有必要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正所谓“三分护心、七分护身”。

1 什么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的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1.1存在问题: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个体在患病以致住院后,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其表现也千差万别。一般病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1.1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病人患病后,往往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易激动,与周围人冲突。表现为任性。

1.1.2被动与依赖。一个健康人一旦生病,往往受到家人及周围同事的照顾,变得顺从被动,缺乏主见和信心,进而要求更多的关心和同情。依赖他人,为了唤起别人注意,会故意不止。

1.1.3焦虑与恐惧。面对陌生的环境,感到焦虑不安,疾病的痛苦以及害怕手术,担心术后留下后遗症等,产生恐惧心理。

1.1.4孤独与绝望。病人生病住院后,由于人地生疏感到与世隔绝,度日如年,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希望遇到技术高明的医生,能早日康复。假如愿望难以实现,陷入无可奈何、自悲、自怜的境地,产生绝望感。

1.1.5讳疾忌医。不到万不得已不看病。

护士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除了掌握上述共同特征外,还应掌握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以便有的放矢、卓越成效的实施心理护理。

1.2心理护理具体措施:

1.2.1良好的护患关系

责任护士每天要深入病房为病人提供各种护理和对症宣教及心理护理,因此在护理中始终以乐观、和善、友爱的态度去感染病人做到微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应严肃认真、动作轻柔、敏捷。使病人从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1.2.2针对性心理支持

患者可能来自四面八方,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护士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比如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或老年患者,语言应通俗易懂,必要时可以重复;与同龄患者沟通应平等对待,将患者看成自己的朋友;与患儿沟通应满怀爱心。总之,护士根据不同患者,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心理护理。让他们能顺利入院和安心治疗,组织一些有趣的娱乐活动,如看书,讲故事,做游戏等。丰富住院期间的业余生活,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1.2.3提高操作技能

随着人们关注身心的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的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文本,关爱生命的健康。患者希望了解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合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时刻体现出护士的素质和修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为病人讲解所患疾病的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另外,患者不但希望由热情的服务,更希望护士有一流的技术。高超的技术水平,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

1.2.4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进行心理护理时,护患沟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效的护患沟通,对于患者来说,能够迅速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陌生感,环节有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在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对护士来说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动态信息,及时修改护理计划,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交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丰富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沟通是信息、思想和情感借助一定的符号载体,在给人或群体之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之间来进行的传递,并获得理解的过程。护患之间沟通的基本原则是真诚、尊重、关注。患者询问病情时,由浅入深地向其介绍病情,进行语言流沟通时,语调要柔和,声音要和谐,使人听后感到温馨、悦耳,应声情并茂,音量适中,也可根据不同场合、谈话内容来确定讲话的音量,沟通不止是语言的沟通,更重要的是非语言的沟通,这就要求责任护士经常深入病房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借助病人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达到设身处地去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及时了解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时做出护理措施。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10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62-01

1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融洽护患关系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护士职业素养。沟通艺术是现代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包括非语言性沟通,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及触摸等都是妇产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妇产科护理中运用语言的技巧,丰富的专科知识,整洁的服饰,规范的举止,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从入院开始,护士就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介绍自己,介绍医院环境,让患者了解医院科室情况,通过和患者沟通谈心询问等方式掌握患者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让病人接受治疗和责任制护理。

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需要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如果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是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2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2.1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的桥梁,护士的语言在护理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好的语言不但能使患者听了心情愉快,而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护士语言亲切,有利于疏导患者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2.1.1语言沟通的重要环节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如每一项护理操作,护士要告之目的、注意事项,特殊检查治疗、护理应征得病人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需要。

2.1.2语言是对患者进行全身心护理照顾。从做好心理护理开始,饮食指导、信息、预防、保健、药物使用指导及相关知识指导,到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母婴健康状况和体征,开展好护理等。

2.1.3语言环境对护患沟通起着直观作用,我们在病房墙上挂温馨图片,在走廊展示板上粘贴新生儿照片,抚触照片,在走廊墙壁挂有图文并茂的保健知识等,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

2.1.4在语言沟通中有几种不常见但很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变换对象沟通,患者都有特定的因素,年龄、学历、喜好等,这样就导致甲护士沟通困难时,更换乙护士进行沟通能起到特殊效果;集体沟通:由护士长同责任制护士一起召集患者和家属进行定期沟通,充份交换意见,互相理解,密切护患关系;书面沟通:书面沟通也是沟通技巧的重要手段,把一些常规问题健康宣教等印到书面上,制成册发给患者和家属,使其随时阅看,方便患者。

2.2非语言沟通

2.2.1非语言沟通是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手势、肢体语言等形式来传递或表达沟通的信息,有时非语言沟通传递着比语言更有力的声音,如面带微笑的接带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它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其对护士的信任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护士可通过眼神表达对患者的同情;在倾听患者诉说时,必须躬身侧耳;护士整洁的服装,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顾虑,如果护士用异样的眼光与其接触,就会损伤她们的治疗信心。

2.2.2如果我们在提供优质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把人性化融入护理全过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从患者和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体会患者的心理,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份关爱等就能赢得病人的赞誉和信赖,在她们生活不能自理时,护士给喂喂饭,擦擦汗、翻翻身等一些非语言行为,患者会倍感温暖,护士的一言一行对患者来说都及其敏感,护士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及护患关系。

3沟通时注意事项

沟通时要耐心听患者及家属的叙诉,使患者通过交流形式把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减轻痛苦,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患者及家属提问要耐心解释,然后安慰疏导,不要搪塞应付;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避免语言过激;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

4结论

护患沟通必不可少,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减少护患纠纷,拉近护患间的距离,真正做到为病人所思所想,学会宽容厚得,有了爱心就能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注重细节护理,态度绝定一切。

参考文献

[1]张金玲.人性化的产科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320.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11篇

1门急诊患儿的常见心理特征

1.1陌生恐惧感:门急诊患儿特别是首次就诊的患儿及家长对环境的不熟悉、对就诊程序的不了解、对医生护士的专业水平持怀凝抵触的态度、加上对患儿疾病能否治好的担心都产生强烈的陌生恐惧心理。

1.2焦虑烦燥感:由于就诊的程序及医院科室的细化,做各项检查时需要家长带着患儿在不同科室之间往返排队等待,加之对患儿的担心以及患儿因生病不舒服而哭闹不休,门诊就诊环境的嘈杂都易使患儿及家长产生焦虑烦燥感。

1.3患儿家长对诊断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以及独二代的出生患儿在家庭中成了祖孙三代的生活重心.,一位患儿生病全家倾巢而出赶往医院。每位家长都迫切希望"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对医生的诊断要求及时准确立马见效,对护士打针输液更是要"一针见血"对所有检查希望一次就明确诊断。

1.4怀凝心理:由于迎近几年来社会及医院各方面的原因医务人员在社会公众面前信任度下降,因而造成患儿及家长对医生护士的治疗及护理服务产生疑虑不信任。

2有效的沟通技巧

2.1语言交流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的重要有效的措施

2.1.1礼貌亲切的迎接性语言:"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3]。见到患儿及家长进入科室,候诊护士应主动迎上前用得体的称呼接过病历初步预检分诊、测量体温、按排就坐候诊,并亲切告之请稍等,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恐惧陌生心理,取得患儿及家长的好感。

2.1.2当患儿诊断完毕时候诊护士应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及时耐心地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交费、如何联系检查或住院科室等。如需门诊输液的患儿、与同事做交接及时给患儿做皮试等。在此过程中与患儿及家长之间语言互动取得患儿及家长的认同。

2.1.3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采用得体的称呼、恰旦的交流方式与患儿及家长交流。如对年龄大的家长可称呼大伯、大爷、奶奶、大妈等,对患儿则可称呼小宝贝、小帅哥等。与年龄稍大的患儿交流多用夸状性、鼓励性语言。如对小女子孩可以说“哟、今天你真漂亮!小蝴蝶结好美噢!来阿姨看看小手好不好?”对男孩子则可以说“小帅哥今天好勇敢!我要告诉其它小朋友你是最勇敢的”等等,取得患儿的配合。与家长交流则多用安慰性语言,如您不用担心我们会尽快给宝宝治疗的、这病会有好转的等等,取得家长的认同。

2.2注意非语言交流枝技巧的配合:

儿科门急诊护士在给患儿冶疗与护理的过程中还应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配合使交流更加通畅有效。

如面对患儿时应面带微笑、不时抚摸患儿的头部或身体、拉拉小手等,用肢体语言传递给患儿我很喜欢你的信息,消除患儿的恐惧感。面对家长应采用顷听家长的诉说,并配合顷诉内容采取或同情或微笑的表情与眼神以及一些简单语气词,如“哦是吗?真的咳喘很励害啊!”“不用担心啦!听医生的吧”向家长传递我与您一样为你的宝贝担心的信息。在治疗与护理中用过硬的专业技术为患儿服务进一步取得家长的信任。

3护理体会:

门诊就诊及治疗的患儿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短暂、受就诊环境、排队候诊时间、以及焦虑、烦燥、担心等心理的影响易与门诊医护人员发生医患纠纷及投诉事件。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针对门诊患儿及家长的普通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迅速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恐惧、烦燥、焦虑感,及时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为患儿服务,取得家长的认同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糸完成各项医疗护理任务,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护患纠纷与投诉,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总之,护士在新的医学模式中学会运用一些护患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糸、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12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05-01

手术室不同于病房,因其工作特点和每天与所有的手术科室打交道,出现与之需要协调的事情、问题甚至冲突较多。因此如何与其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交流沟通对改善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和沟通对象及方法等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手术室工作特点

1.1 工作范围广、繁多、复杂、工作强度大,上班时“站”多“坐”少,连续工作时间长,一旦手术开始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中途不能吃饭喝水,不能离开手术室,常常在手术台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要求手术室护士需有健康的身体。

1.2 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手术更新快,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1.3 手术过程复杂、病人病情变化快、随时需要抢救,要求手术室护士反映迅速,应变能力强。

1.4 跨科室合作的特点,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具有一定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5 工作标准要求高 由于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人,就必须做到100%不能出错。对于手术的患者,任何物品都要保证万无一失,如:无菌要求非常严格,手术室护士有监督手术医生无菌操作的义务和责任;手术器械缺一不可,它的缺失可导致手术的失败;又如:手术室的温度要求恒温在22℃-26℃,它的变化除引起手术人员不适外,还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医院一旦停电,后果不堪设想。手术室的正常运行对其相关的支持部门提出了严格要求,使得手术室的后勤保障变得十分重要。这对手术室护士的沟通成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2 手术室护士沟通的对象

2.1 患者 手术室对患者来说有种神秘感,对手术即畏惧又无奈。大部分患者达到手术室后对环境陌生,害怕疼痛,心情比较紧张。如果手术室护士不主动与患者沟通,患者一般不会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沟通要求,但他们恰恰是手术室护士最应关心,最需交流的对象。

2.2 医生 手术室是外科医生们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手术医生不仅要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和药物,同时还要依赖手术室的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默契配合,这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

2.3 各职能管理部门 由于手术室的专科特点,其有多重身份的属性,即是独立的护理单位又属于医疗系统的独立科室,需要同时接受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多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导和帮助。

2.4 后勤管理部门 现代化手术室需要空气净化、医用气体、消毒、照明、水源、通讯、消防等设备的保障,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为非医疗专业人员,对医学知识不是很了解。

3 手术室护士沟通的方法

护士角色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处于众多关系枢纽地位。对患者来说,护士直接参与医疗护理活动,有爱护患者的行为,对医生来说,护士共同协调完成医疗任务,有协同互补行为。

3.1 术前访视患者 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有效的沟通应具备以下的能力: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并表现出倾听的能力、使患者舒适但避免过分的情绪投入、澄清能给予和不能给予的帮助、接受正当的批评、避免不正当的使用职业权利。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症结,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患者来说,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优虑重重。如果护士在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患者伸出援助之手,可使患者在手术期有安全感、信赖感,平稳的度过手术关促进身心的早日康复。术前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及人员都很陌生,同时担心手术安全,害怕疼痛,因此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病人,安慰病人,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如果遇到的是前一天访视他的护士,随着护士温馨的问候和热情的接待,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2 术中尊重医生 相互尊重是医护沟通的前提,在医院医护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是由3种心理状态构成的,即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儿童意识。父母意识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特征,表现为凭主观印象,独断专行,滥用权威。成人意识状态以客观和理智的行为为特点,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他人、知道行为的结果。儿童意识状态的特征是像儿童样的冲动,表现为无主见、遇事畏缩、感情用事、易激动愤怒。因此成人意识即成人的心理状态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其即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以长者姿态主观地省事度人。在工作中及时与医生沟通可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要了解手术医生的脾气秉性、手术操作习惯,可通过建立医生喜好卡及定期征求医生意见等方式,手术医生与业务较好又彼此熟悉的护士搭档可使手术配合非常默契,手术完成得很顺利,许多医生希望专人配合手术。如在配合中出现问题和分歧时要及时沟通。虽然医生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但对许多新毕业的医生和进修医生来讲,在工作初期不熟悉手术室的工作流程,无菌观念不强。手术室护士在严格执行无菌要求的同时要尽量避免用训斥的口气纠正医生的错误,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工作会使时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减少或甚至消除重复劳动和错误。从对医生的征求意见表中可归纳出医生满意的手术室护士的特点为:业务技术精湛、工作勤快主动、尊重医生。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巧妙

作为医院精神科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成员,患者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他们的要求往往都异于常人,为了防止护患之间产生正面的冲突,而又要完成患者的要求,因此,我将自己总结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

1 了解患者的需要

精神疾病主要是以表现在行为以及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是一种以精神无能,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数精神科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护理人员应积极的对患者的要求进行了解,并配合患者积极完成,由于患者的疾病种类以及疾病分为各个阶段,所以患者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护理人员应主动的去询问[1],在遇到患者病史中的隐私时,护理人员务必耐心对待患者的倾诉,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态度以及相应的鼓励话语,使患者对护士有亲切感与信赖感。

2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

患者病情的变化,治疗及护理合作行等各个方面信息的获得,都要依靠护患的沟通,所以,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在 一 定程度上可反映护士的护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很好的沟通,才能更好、更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

巧妙运用语言工具,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感情沟通的桥梁,不论是对健康人群间,还是对精神科的患者,语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的护患之间的沟通,语言交流是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说"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基石,沟通技巧是链接护患关系的纽带",所以护患之间的沟通顺利与否直接对患者病情的好转有影响。

除了要讲究沟通方法之外,沟通环境也非常重要,所以,护理人员不能盲目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要注意周围环境,环境的选择要尽量让患者置身于一个和谐并且愉悦的氛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患者交流沟通患者感觉很舒心[2],就会由衷的对护理人员有一种心理寄托,从而产生信任感。

3 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

精神科患者的要求往往会异于常理,有时候,为了不让患者失望,甚至是为了避免激怒患者而加重并且,护理人员不得不按照患者的要求去做,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既能够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又不能违背常理。

对于患者不合理的要求,不能马上拒绝,可以先表面答应,这样可以先稳定患者,然后慢慢安抚患者情绪,可以先聊一些题外话,然后慢慢引导患者的要求中,告诉患者这样做是不太正确的,以及为什么不正确,此做法会对其他人造成哪些影响,最后,如果患者情况良好,还可以进行正确方法的指导[3];但是不论是制止还是指导,都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利及其尊严,对不合作的患者,护士都必须给予理解和谅解,防止一切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和精神痛苦。

而对于有些不想接受治疗要求的患者,则要有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为患者治疗护理时,一定要做好解释,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操作前尽量告诉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争取患者的合作.操作时要态度稳重, 技术熟练,动作轻巧,取得患者的信任.操作后告诉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项,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感谢患者的配合。

4 总结

作为一名经常面对特殊群体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耐心,还要有遇事灵活运用的态度,面对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不要盲目的服从,更不能急于拒绝,要做到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才能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从而愉快的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丽英.患者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J].北京出版社,2013(09).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沟通技巧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因素。使病人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较高层次的护理手段。贯穿于临床护理全程。有效的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1 护患沟通的意义

沟通主要是指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信息交流,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不仅需要撑握高超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以了解病人的身心状态,提供正确的信息,收集资料决策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身心 痛苦,创造最佳的身心状态,促进医患之间的了解与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要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必须不段的探索沟通技巧,重视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沟通中的运用,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2 做好护患沟通护士应具备的自身素质

2.1思想素质: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较高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所想,设身处地,尽职尽责的为病人解除疾苦,赢得病人信赖。

2.2心理素质:护士本身的情绪变化,会对病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病情变化时医护人员的每个言行都会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很大影响。如遇紧急情况,首先护士要做到沉着,稳定、护士在配合医生处置的同时注意对病人进行安抚。

2.3业务素质:护士除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技能外。同是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依据心理学的理论根据患者年龄,性格,职业、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分析,因人而异做好心理护理,达到预期目的。

3 了解病人入院后心理变化

病人入院后,离开了他所熟息的家庭环境,中断工作,改变了生活习惯,进入陌生的病房接触陌生的人群,同时还要忍受疾病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危胁,因此会产生很大 的心理变化。而患者由于文化层次、社会背景、职业、性格年龄不同。心理变化也各有差异。通常当人失去健康时、其心理反应是十分焦急而复杂的。他们对生活的依恋,对家庭事务,未来事业安排都有所考虑,护士要善于观察隐藏于病人表面后的深沉的心理痛苦。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征,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3.1态度乐观。遇事镇定的病人,多数病情较轻能很快适应周围环境,在治疗上也能积极主动的配合。

3.2悲观、绝望、恐惧的病人,大多病情较重或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住院后心理反应强烈对治疗效果表示怀疑,处置不配合,对医护人员挑剔,猜疑。

3.3有些病人依赖性较强,对亲人及医护人员充分依赖心理,希望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得到最好的治疗及护理

4 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把握时机。采取不同的沟通形式。

4.1遇事乐观,镇定的病人,大多文化层次较高,通情达理,病情相对 较轻,护士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沟通也比较顺利、轻松,能很快解除其思想顾虑,护患关系和谐,对医生和护士的工作理解,并能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及处置。

4.2悲观,绝望、恐惧的患者,此类病人在生活中性格大多内向、固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善言谈及表达自己的心情。对别人的意见和见意很难采纳。因次,护士在与这种类型 病人沟通前,要通过 不同方式,多种渠道。详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信仰、并且充分的掌握病人病情,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多与病人接触同病人交流时先进行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同患者讲他们感趣的话题,灵活运用倾听技巧,听病人讲话时精力集中与病人目光相接,此类病人往往在心理上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在对患者进行治疗驻处置前,先将治疗的目的意义效果,注意事项和不良后果告诉患者,并征求病人意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

护患沟通的特征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妇科手术;医患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46-02

引言:

随着医学快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型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医疗和医患沟通,提供了利用多种综合因素协同治疗的新范式?特别是医患沟通关系着医患关系的和谐和医疗效果的实现,现已成为医疗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人从事的妇科手术临床实践和体会,围绕妇科手术医患沟通的艺术这一重要问题,尝试对妇科手术的医患沟通艺术展开探讨?

1 妇科手术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医学哲学视角来看,妇科手术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既体现为手术管理过程中医患沟通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1一般性

对于手术患者而言,其手术风险往往带有相对的不可预测性?此外,还存在着主刀医生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的相对局限性?因而手术患者大多带有焦虑?多疑?恐惧?敏感等手术病人共同的心理特征?基于此,在手术管理过程中,医患沟通显得尤为必要?其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信息输出与反馈层面?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和高技术性,因此呈现出医院?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而作为医院?医生一方,必须注重医患沟通,要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病情和整体治疗方案,特别是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的风险?二是情感沟通和权威认同

作者简介:赵宏霞,1981年11月,女,山东省济宁市,江苏省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同仁医院?

的过程?通过医患沟通,加强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并通过医生对患者的关爱呵护,树立起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医护人员,特别是主刀医生的情感认同和权威认同,给予充分的配合和信任?

1.2特殊性

对于妇科手术的患者来说,由于女性患者的特有心理特点以及解剖生理,因此她们除了带有一般手术患者的焦虑?多疑?恐惧?敏感等共性心理特征外,还会有妇科手术引发的特殊心理问题?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隐私心理?对手术过程中生殖器暴露存在顾虑,觉得“不好意思”“丢人”等等?二是风险心理?对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意外?术后的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等风险有顾虑,此外,还对自己的术后身体恢复以及术后疼痛有担忧?三是角色心理?担心妇科手术影响内分泌,担心女性特征改变;担心影响夫妻生活,夫妻感情破裂等?四是孤独心理?主要新入院患者的适应性问题,表现为睡眠质量和饮食质量往往感觉不佳,希望有医护人员的嘘寒问暖和家属细心陪伴?五是期待心理?期待在手术管理的全过程中,被医生给予正确科学的诊疗,受到关爱体贴的护理?

综上所述,妇科手术医患沟通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手术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2 妇科手术医患沟通的艺术述要

2.1重视医患沟通话语的价值

从医学哲学的层面看,医患之间的沟通话语不仅是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载体,更是医疗过程中的必要因素?早在几千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深刻地指出:语言与药物和手术刀,都是医治疾病的工具?这句话,启示当今的医患沟通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话语的重大意义?特别是从妇科手术来看,对于妇科手术治疗方案的实施,尤其是急诊中手术的实施,患者和家属能否接受?配合和认同,还有规避术中和术后医患纠纷和医患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患沟通的话语?因此,医护人员要重视医患沟通话语的重大意义,从专业知识解读层面与人文素养培育层面,运用有效的沟通方法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有礼有节地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开展健康宣教,获取手术授权?

2.2把准不同患者的分类

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和谐文明的医患沟通理应构建一种主体间沟通模式,即“医生主体―患者主体”的双主体沟通?如前所述,妇科手术的医患沟通的特殊性,更要求医患沟通要有针对性?因此,妇科手术医患沟通,必须注重因材施教,从以下方面分类:一是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这是影响妇科手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案的前提和关键,特别是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女性而言,尤为重要?二是患者的教育文化水平和职业,这是影响妇科手术医患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接受度较高,农村女性和城市流动打工女性则相对较低?三是患者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这是影响妇科手术医患沟通效果的外在因素?尤其是配偶?父母?子女的构成的家风和家庭氛围尤为关键?四是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这是影响妇科手术医患沟通的生理因素?中老年女性顾虑和心理压力往往集中在术后身体恢复,青年女性的疑问主要集中在女性保养?夫妻生活?生育能力等方面?

2.3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从医学人文的高度看,妇科手术的医患沟通更是对妇科手术医生的人文素养考验?在这方面,妇产科先驱林巧稚医生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考虑一名患者的生育能力,她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反复推敲,最终手术治疗方案,采取保守治疗,保住了患者的子宫和生育能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妇科手术医患沟通不仅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医师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跳出女性患者手术相关的解剖生理的思维藩篱,更要从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从女性的心理特点出发去沟通,给予女性患者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妇科手术笔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