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1篇

【关键字】 大学生 网络素养 调查 现状 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而在网民的年龄结构统计里面我们发现20-29岁的人群占比为31.5%,而在网民的职业结构里学生群体占比为25.5%,是网民中占比最大的一个群体,目前大学生是学生网民的主体,而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进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网络在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大量的负面问题,如网络成瘾、网络犯罪、信仰危机以及遭遇网络诈骗等,网络素养成为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旨在通过实证方法来了解信息化社会中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其缺失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根据我们的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具有如下特征:

1.1网络的使用率较高,缺乏自我约束

能力较差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不高,上网目的不明确,对网络功能利用不够,“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比例相当低。据我们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主要用于玩游戏者占38%,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占20%,其他占8%,62%的大学生在网上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

聊天、游戏等这样的网络娱乐不是不能提倡,但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自觉约束自己,能否把网络娱乐当成一种适度的休闲方式,而不是沉溺其中害了自己。

1.2年轻冲动盲目跟风,辨别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学校集中生活,上网频率高且访问站点集中,当遇到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敢于表达、勇于质疑,易于形成网上网下互动,但由于心理不够成熟,人生阅历较浅,对网络信息的真伪和性质缺乏辨别和分析能力,多是对吸引眼球的语言和哗众取宠的做法产生兴趣,从众心理导致人云亦云。

1.3网络防范警惕性差,法律意识亟待强化

大学生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阅历浅,法律意识不高,容易受到网络谣言等不良情绪的煽动。如在多起网络人肉搜索事件中,有的网友误当做被搜索者,手机和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都被公布在网络上,更有甚者不堪压力,自杀身亡,这已涉嫌侵犯他人隐私,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1.4道德责任意识下降,价值观念容易偏差

一些大学生乐于在网络上宣泄情绪和寄托感情,而网络的虚拟性,也让大学生误认为可以免除道德约束和承担责任。例如,一些大学生采取极端的网上攻击行为,宣泄情感,导致校园事件波及社会,造成问题复杂化;有的沉迷于网恋,同时和几个网友交往,形成错误的爱情观;有的肆意抄袭网络文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助涨了不良学术风气;有的浏览暴力、黄色等不健康网站,身心受到负面影响,价值观也发生扭曲。

1.5大学生利用网络发展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较弱

大学生最常登录的网站类别是娱乐类(占59%)、新闻时事类、招聘求职类和专业知识类,娱乐是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上网目的,有51%的大学生认为“上网不能直接促进专业学习,但能增强综合素质”,可见大多数大学生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促进自身发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形势如此严峻,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因素包括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

首先,个人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影响。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对网络认识的偏差,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上网多在课余时间,放下了繁重的课程,上网时便希望能放松,而不再是学习。在没有人正确引导的情况下,聊天、游戏等易学、大众化的消遣性娱乐自然成了大学生们的最爱。

其次,我国高校网络素养教育与网络新媒体发展步伐不一致,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没有及时跟上网络迅猛发展的步伐。近年来,相对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功能的拓展与应用软件的快速创新、网络虚拟世界的风云变化而言,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观念明显陈旧和滞后。另外,高校尚未建立系统的网络素养课程教育体系,对网络素养教育只是零散地分布在计算机基础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进行讲授。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而仅靠这些课程的非系统化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同时,高校应建立全方位的网络素养育人环境,努力构建对“网瘾”学生的早发现、早挽救的预防体系,建立“网瘾”大学生的治疗方案和对策,加强对沉迷网络低俗信息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处理好网络犯罪大学生事后工作等等。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并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第三,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影响。家长对互联网络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针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方式,有专家提出了“家长与子女共同提高网络素养”的观点。“家长应该是自己孩子的最佳保护者,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关注、指导孩子使用互联网络,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家长自身网络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

第四,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化和各种思潮给大学生带来了剧烈冲击,功利型和强调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以及西方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大学生。“金钱至上”、“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挣钱才是硬道理”等观点被许多大学生所接受,他们视“首富”“新贵”为偶像,一些学生热衷于“网赚”,一些学生追求“个性”“自由”,流行什么就学什么,随心所欲,不加思考判断地“跟贴”“围观”,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素养意识渐淡、水平下降。另外,网络虚拟社会中“自由的传播者,自由的信息,自由的受众”,共同建构出一个崭新的个性张扬、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存在着博大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时时推陈出新的信息内容,同时也混杂着大量的暴力、色情、虚假、欺骗、反动、歧视等有害信息。这些消极因素对自控力、识别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强烈冲击着大学生原来所具有的传统伦理和价值理念,造成了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明显下降,弱化了行为自律意识,出现一些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去做的不道德或违法行为。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

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需要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方面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2.1个人方面

培养对网络信息的敏感程度,对网络信息能够有特殊的、敏锐的捕捉力,能够捕捉真实信息,增强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对网络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有价值的信息保持足够的专注度,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一种习惯性倾向。

2.2学校方面

一是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开设网络素养教育专栏、举办培训班、设立网络素养教育咨询点等多种方式,创造积极健康网络环境;通过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平台、丰富多彩的社团主页等网络平台,推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为他们提供健康的媒体空间。

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网络修养,一方面学校重点开展对网络素养教育专任教师的培训,大力推动教师网络素养的普及工作;另一方面, 教师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把握学生舆情动态,做好学生舆情引导工作。

三是设立合理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课程体系,明确网络素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使网络素质教育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同时注重将网络素质教育参透到不同的课程教学中。

四是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监督机制。分级设置网络舆情监督员。针对一般性的网络舆论,要知晓、能判断、有回应,对网络要做到有预案、有应对、有措施。而对于特殊性的网络舆论,一定要做好搜集和整理,及时汇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3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增强,对家庭的情感依赖逐渐减弱,但家长的嘱咐和家庭的责任仍为大学生所重视,家庭亲情联系仍然是多数学生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家长要放弃高考成功等于子女教育任务完成的观念,而应定期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使用网络时间和上网内容,并经常提醒,防止出现“网瘾”问题,努力做到在学习上不断鼓励,在情感上经常沟通,在生活上时常关注。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青年学生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开朗活泼,增强安全感与归属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格,使他们更不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迷惘、堕落、犯错。

对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接触行为失控的大学生,家长更要重视,配合学校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亲情的感化更容易帮助大学生走出误区,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4社会方面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美国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于2003年7月首先提出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包括微博、SNS社交网络平台、博客、个人主页等形式。自媒体由于具有“草根性”、“低门槛”、“零成本”和“互动f生强”等特点,已成为当下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媒介形式。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作为网络“原著民”的大学生们非常乐于通过自己所熟知的自媒体平台信息,表达观点和诉求,实现自己的网络民主参与。自媒体营造的“多噪音”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在充分享受观点表达自由的同时,也要面临虚假信息泛滥和谣言丛生的严峻现实,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使其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技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客观理性,正确面对各种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概念界定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is Sampson)在其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首次引入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博士(David Buckingham)则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选择、信息分析评价、媒体参与及思辨能力。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2012年10月,笔者选取四川省内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的在校全日制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等比抽样的方法展开实际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4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2.95%。其中男女比例为52.1%和47.9%;文科、理工科、医科及其他学科的比例为43.2%、46.4%、10.4%;本科一二年级、本科三四五年级和研究生的比例为42.1%、42.7%和15.2%。问卷共分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媒介接触习惯与动机、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分析评价能力、媒介参与、媒介意识及媒介依赖6个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实证调研。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一)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固定化

区别于传统媒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如当代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工具。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的“随身性”特征更加明显,大学生已快速步入“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之中。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率高达98.6%,在422名调查对象中,仅有6人从不使用网络,其中每天使用网络超过3小时的为246人,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有80人。相较于网络,大学生使用其他媒介的时间非常有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每天使用电视小于1小时的为408人,阅读报纸少于1小时的为398人,收听广播少于1小时的为404人,阅读杂志和书籍少于1小时的为206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为信息获取,占总比的44.1%、其次为学习知识(24.6%)、网络娱乐(16.1%)和交流沟通(13.7%)。由此可见,校园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化”的变革已经完成,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每日接触最多的第一大媒介,并且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已存在固定化趋势。

(二)大学生对网上信息持“适度求证”态度

网络媒体在“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受“眼球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不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通过夸大事实、捏造情节等方式制造骇人听闻或者低俗化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的目的。调查显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73.5%的学生持高度质疑态度,20.8%的学生基本相信,仅有5.7%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怀疑网上信息。但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也降低了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核实,因此,他们对网上的信息采取“适度求证”的态度,对于以娱乐性为目的的信息内容基本不予求证,仅对事关自己学习、生活、就业等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进行小心求证。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1.2%的受访学生常会想办法求证网上的信息,而20.8%的学生基本上不求证;在浏览信息时,仅有55.4%的受访学生常会关注媒介信息的者和背景资料。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会质疑网上传播的内容,但是在存疑的情况之下依然会选择转发而不是质疑性的评论,进而让这个消息继续传播。这也是议程设置权下放、把关人缺失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三)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能力较为欠缺

网络媒体的普及、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手握麦克风的信息传播者,这无疑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受访学生均表示非常乐于通过网络媒体交流信息、表达观点,但就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讨论的情况令人堪忧。调查现实,大学生网上交流的热点话题依次为个人近况(73%)、社会热点(63.5%)、兴趣研讨(58.8%)、校内新闻(41.2%)和学习经验(22.7%)。91.9%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表达途径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圈子化”特征明显的网络媒介载体。微博、QQ、飞信等媒介平台较容易建立自己的虚拟环境,带有较强的“私人领地划分”性质,利于真实信息的表达;而博客、论坛等媒介平台则偏向于一种“公共领域”,环境相对比较“嘈杂”,观点易被淹没,甚至某个观点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很多人不愿选择在其中表达真实观点。

(四)网络媒介依赖现象较为严重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 Fuller)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Sandra Bauer Rocky Chi)1976年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介依赖”这一概念。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一种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人们对这种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强,此种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力就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会用手机上网的受访学生比例达96.7%,其中经常保持此种状态的学生比例达37%,仅有3.3%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在上课时用手机上网;91.5%的学生会出现每次都只想上网待一会儿,但一上网就很久下不来的情况;网络断线或连接不上时,就会坐立不安的学生比例高达75.8%;不愿意再去记忆相关知识,而是习惯于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的学生比例为77.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网络时代“原著民”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状态。难怪在学生中会流传“老师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手机的流量”、“高中时手机聊QQ:‘上课了,不说了’;大学时手机聊QQ:‘下课了,不说了’”、“数字化的生活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常态,传统媒体对我们似乎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言论,这生动的反映出大学生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

(五)网络对大学生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由于对其过度依赖,而被其所控制,进而引发自身心理状态、交往行为、身体机能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一系列异化现象。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曾形象的描述过这种状态:“在2007年的某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我正在失去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事物的能力。当我坐下来读书的时候,我只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两页,我的思维开始渴望刺激而分散注意力,总是想点击链接,浏览网页,或者到google去查点儿东西,网络所倡导的思维习惯正在控制我的思维。”过度的网络依赖行为对大学生的危害性很大,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譬如主动思考意识淡薄、抄袭现象严重、学业荒废、心理障碍、缺乏理想、没有责任心、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威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调查结果显示,被试学生中有66.8%表示上网使其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程度下降;75.8%的学生表示上网对其学习和生活已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75.4%的学生表示上网使其腰酸背痛;23.2%的同学已经出现了宁愿选择网上交友,也不愿意在现实中交友的情况。92.9%的被试学生认为网络对其价值观、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改变;89.6%的同学认为网络已引起其思维方式的改变。网络异化是由于人们适应网络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严重不足而导致的一种现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使得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已迫在眉睫,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3篇

>>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诉求研究 自媒体时代四川省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微博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必要性浅析 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失范与重构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思考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解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研究 南京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 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 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浅析 大学生网络时代消费报告 浅论网络时代聋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1月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cn/index/0E/00/11/index. htm.

[3] 吴惠丽.大学生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4).

[4] 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J].国际新闻界,2009(6).

[5] Paul, Elder, Linda. Critical thinking: Implication of the stage theory [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1997, 20(3).

[6] 彭兰.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8(12).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辅导员;媒介素养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相互融合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介时代”。大学生群体,往往走在全媒介时代的前沿。然而,作为大学生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群体,是否具备了在全媒介时代下指引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领路人的素养?如何全面系统地提升全媒介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成为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该研究选题基于三种需求:第一,基于党的十会议精神要求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络主旋律的需要。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监督和社会管理的新阵地,高校辅导员要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建设和利用好这块阵地,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引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第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全媒介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丰富多彩,高校辅导员必须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才能在各种平台上开展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基于贯彻落实《上海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的需要。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实施教师网络素养轮训、辅导员网络素养专题培训、骨干培训等工作,编写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材教案,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第一课堂,融入第二课堂,整体提升高校师生的网络素养。”

课题组以上海高校为背景,选取上海地区1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从现状出发,查找上海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缺失部分,进而提出上海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课题组采取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着重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形成全媒介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框架。

(一)问卷调查

1. 取样范围:选取上海10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涵盖了部属高校、市属高校、民办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保证了调研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共发放问卷300份(一式三份),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5%。本次调研的重点主要围绕着如下几个问题展开:当前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媒介方式,运用哪些媒介作为交流平台与学生互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当前网络媒介的熟悉和运用程度如何,以及高校辅导员对当前网络媒介中的各种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等。

2. 取样对象:课题组对上述10所高校中上百名辅导员进行取样,通过“三三制”分类取样:即工作年限为1-3年的选择约三分之一(占比31%);3-5年选择约三分之一(占比28%);5年以上的选择约三分之一(占比41%),保证了调研数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 调研方法:课题组对问卷调研采取“三次反复印证法”,即对同一调研对象,就同一问卷,进行三次调研(每隔一月采集数据一次),保证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个别访谈

课题组将个别访谈的对象覆盖了三个层面:一是资深的学生辅导员、二是教委系统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高校相关负责人;三是德育专家。

三、主要调研结论

(一)网络媒介的重要性凸显,成为高校辅导员日常生活和开展思政工作中最重要的媒介方式

1. 网络媒介和移动网络媒介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日常获取信息、与人社交的最优势媒介方式:辅导员日常使用的媒介方式中,网络媒介的比例最高,约47%,其次为移动网络媒介,约34%,两者合约81%,而传统媒介广播、电视和纸质媒介占比仅约10%和9%。

2. 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已经不仅限于传统的交流方式,网络媒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在获取学生思想状态的手段方面,45%的辅导员选择通过与学生个别谈心获取学生思想状态,但重要的是40%辅导员是通过关注学生各种网络平台的状态,说明传统的面谈沟通依然占据主要位置,但是网络媒介正异军突起。

(2)辅导员用来与学生互动的最常用的网络媒介平台依次是飞信、QQ、易班、微信、微博,这也与大学生最常用的社交平台相对应,说明辅导员在媒介平台运用上基本上与学生能保持同步和对话。

(二)高校辅导员具备基本的媒介知识,但是媒介运用能力有所欠缺

1. 高校辅导员具备基本的媒介知识

(1)媒介知识掌握程度较高:15%认为自己媒介知识掌握程度为精通,36%和43%选择较好和一般,仅有6%选择了不足。

(2)媒介道德素养较高:对媒介失范行为的认定较为一致,除少部分人对盗窃账号、人肉搜索等网络失范行为认识还不到位,绝大多数的辅导员认为发表言论不能产生坏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学生;对于媒介上的色情、暴力、反动等信息的反应, 几乎所有辅导员的态度都是反感、不理会、举报;针对当前网络媒介上热点问题的态度,辅导员选择“围观”态度的比例约39%,转发并评论比例约37%,说明一部分辅导员会相对冷静地关注,谨慎传播,一部分辅导员会有态度地传播。

2. 高校辅导员媒介使用能力有所欠缺

大部分辅导员对自己的媒介使用能力总体评价较高,但是在考察辅导员的媒介实际操作能力时,尤其是在网络媒介和新媒介方面的运用情况,却存在差距。

(1)辅导员在使用新媒介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获取、甄别、提炼信息的能力(37%),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能力(36%),对媒介的精通程度(25%)。

(2)69%高校辅导员认为自己知道且能熟练运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但是31%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对当下流行网络语言的认知度不够。

(3)在开设微博情况方面,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开通了微博,其微博也存在一定的活跃程度,但是总体上粉丝量不大,微博发帖量和转发量不高,微博影响力较小,能够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几率不高。

(4)在相关媒介技能方面,68%的辅导员在工作中从未制作过视频、动画和微电影,表明辅导员的新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并不如他们自我评价的那么高。

(三)高校辅导员具有一定媒介教育意识,但媒介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媒介教育意识较强,媒介教育水平基础较好,但是存在一定不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1. 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引导能力:高校辅导员通常会通过参与学生讨论(42%)、发表微博(25%)、搜集问题并组织讨论(20%)在网络媒介引导学生。

2. 辅导员媒介实际运用能力走在学生前列的较少:调研发现,仅有四分之一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媒介相关能力强,能够走在学生前列,成为学生的媒介使用咨询师,而大部分辅导员仅能做到与学生同步运用热门媒介工具,17%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媒介能力滞后于学生。

3. 辅导员媒介教育能力水平有限: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承认自己曾经在公开场合向学生做过媒介相关内容的宣传、指导和培训,但是辅导员在向学生宣传媒介法规道德规范方面,以及引导学生正确关注媒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存在不足:(1)在向学生公开介绍媒介运用相关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方面,仅有33%的辅导员经常介绍,大部分(58%)是偶尔介绍,约9%从未介绍过;(2)在引导学生关心媒介热点问题方面,30%被调研高校辅导员认为能够及时而正确地帮助到学生,59%偶尔可以,10%心有余力不足,1%不作为。

(四)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迫在眉睫,诉求多样

调研发现,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媒介素养水平与全媒介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思政工作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上海高校辅导员自身有着较强的媒介素养提升诉求,也希望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并提出多方建议:

1. 对自身的要求:辅导员自身要了解社会潮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自我。

2. 对外部的希望:(1)希望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辅导员队伍提升自身媒介素养;(2)希望学校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开设媒介素养培养系统课程,并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购买相关书籍;(3)希望学校经常性地开展相关交流座谈会,促进辅导员媒介知识尤其是新媒介运用方面的交流与研讨;(4)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进行相关评优工作,以此推动辅导员对新媒介的运用和学习。

四、建议

(一)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构建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设立专门的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训基地。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培养辅导员对各种媒介正确认知和批判的能力,提高对信息的思辨能力,有效地利用媒介促进自我成长。将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作为辅导员培训的常规化项目,在具有相关研究的高校设立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训基地,实现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计划进课堂。

(二)从社会角度,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借鉴国外经验,开展不同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师资培训,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力军,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实现辅导员即使受教者也是施教者的双重身份。

(三)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激发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自觉与自为。第一,实现从“看客”到“晒客”的身份转变。全媒介时代下,“晒”即英文share,由此也引申出了show、shine,已经成为当代人记录生活轨迹、分享生活情趣、传播自身正负能力的流行方式了。但是,从我们调研单位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关注的多,“晒”的程度还不够高。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选择成为新媒介的“看客”,潜伏其中,只是看看别人的生活。第二,从“碎片化”到“文章化”的逻辑转化。全媒介时代下,随着微博、微信等有限制发表字数的新媒介的出现,“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网络,走马光花似的阅读方式已不可避免。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深受此类“碎片化”的信息的影响,往往在不经过思考、不经过逻辑推理后随意转发各种谣言、不真实信息,助推了网络世界的“负能量”。在遇到学生以讹传讹事件时,高校辅导员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注意力、判断力、观察力去分析信息,并将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文章化”的信息,去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片面的以讹传讹。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自觉、自为地养成勇于怀疑、勤于研究、敢于亮观点的习惯,进而用自身的示范作用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言行。

参考文献

[1] 曾海艳.高校学生辅导员媒介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学术论坛,2012(5).

[2] 张红,张朱博.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6).

[3] 赵鹏,焦信敏.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青少年成为网络世界的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网络已经注定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随意获取自己的需求,通过浏览网页认识世界,了解时事新闻、科技动态……他们习惯与数字媒体一起成长,数字环境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调查目的及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目的是评估城郊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素养现状(技术、认知、道德三个层面)及个别因素对网络素养三个层面的影响程度。调查结果为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实践提供一手资料,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调查问卷主要由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学生电脑与网络使用状况两大方面组成。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中学生媒体素养水平评估”课题组研发的量表是专门用来评估中小学生媒体素养水平的。这一测试工具大部分涉及调查中小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因此,本调查采用这份问卷作为测试工具。

调查工具由35道精心设计的题目组成。从题型角度看,这些题包括不定项选择、判断和内容配对三种类型。从内容角度看,这些题从技术、认知和道德三个层面考察学生的网络素养。本次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全体高一学生。南通市第二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自各种家庭,包括外来务工子女、城市子女和地处郊区的农村子女。选择该校的高一学生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前城郊高中生网络素养的整体水平。本调查采用面向该校高一学生全面发放纸质问卷调查、收集调查数据。问卷发放440份,回收425份,有效问卷405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0%。回收的问卷经过批阅,结果的统计和比较由SPSS软件来完成。

三、调查结果分析

总共405名学生(187名男生、218名女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22名学生(79.5%)在家里可以上网,113名学生(27.9%)平时经常上网,213名学生(52.6%)偶尔上网,47名学生(11.6%)很少上网,32名学生(7.9%)不上网。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一般家庭都已经购置家用电脑,开通上网业务,因此当代城郊高中生已经广泛接触和使用电脑和互联网。

(1)学生网络素养调查结果分析。本次问卷35题分别从技术、认知和道德三个层面评估学生现有的网络素养。本次问卷总分35分,学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分别为31.33、8.27、21.16,正确率分别为89.5 %、23.6%、60.5% 。技术层面共16题,学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分别为16、2.32、10.02,正确率分别为100%、14.5%和62.6%。认知层面共13题,学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分别为11.75、2.00、7.37,正确率分别为90.4% 、15.4%、56.7%。道德层面共6题,学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分别为6.00、0、3.77,正确率分别为100%、0%、62.8% 。

(2)个别因素对中学生网络素养的影响。个别因素包括“性别”“家里有无电脑”“家里有无网络连接”“平时使用电脑的频度”“平时使用网络的频度”五个方面。

①对整体情况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性别”因素对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产生显著影响,t(403)=9.69,p

②对技术层面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性别”因素对技术层面产生显著影响,t(403)=7.42,p

③对认知层面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性别”因素对认知层面产生显著影响,t(403)=6.16,p0.05),个别因素(除“家里有无电脑”“性别”)对技术层面产生显著影响(p

④对道德层面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性别”因素对道德层面产生显著影响,t(403)=6.20,p

四、调查结论

网络素养的三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层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到该校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但整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具体结果表明技术与道德层面答对率刚好合格,而认知层面答对率没有合格,说明学生网络素养的认知层面水平普遍缺乏,对网络有较强的接受力,但是理性运用网络的能力却十分薄弱,存在一定的盲区。总体来说,当前对城郊高中生的网络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6篇

[关键词]“90后”;网络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68-05

网络媒体的发展给“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提上了日程,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高校思政教育角度来讲,加强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阐释

要想深入阐释“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首先需要了解网络媒介的发展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在信息化时代下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素养。

(一)“90后”之于网络媒介

“90后”大学生是伴随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是与新兴媒体接触最多的一个群体。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信息化平台是除课堂之外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他们交友沟通、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但是,与此伴随的则是“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信息筛选等能力相对欠缺,网络媒介的使用就像一把双刃剑,也为他们带去了许多的负面效应。

1.网络媒介为“90后”大学生提供信息视野

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介是“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在信息化时代之前,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书本、课堂、报纸等传统的传媒手段,而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大学生摆脱了对课堂传授知识等传统手段的依赖。网络媒介为他们提供了海量的资源,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时政知识,丰富专业知识,拓宽人文知识,丰富生活知识等。同时,网络媒介的发展,也在不断塑造着成长中的“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构建着他们的心理状态。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外政治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不同的观点形成激烈的碰撞,对“90后”大学生的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冲击,而网络所形成的舆论场域,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媒介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宽阔的信息视野。

2.网络媒介为“90后”大学生提供心理栖息地

大学校园是“90后”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平台,面临家庭、事业、情感层面的压力,“90后”大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和挫折,给心灵上造成创伤,出现诸如沮丧、悲伤、抑郁等众多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引导和化解,将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而网络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心灵栖息之地,他们适度地使用网络媒介,通过网络沟通、网络消遣解除情绪压力,有利于消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长久形成的负面情绪,使他们能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

3.网络媒介对“90后”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90后”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未加甄别的海量网络信息扑面而来,由于“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处于形成期,对很多网络信息缺乏选择和判断能力,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特别是当下的网络游戏,里面充斥着大量网络暴力内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果“90后”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就很容易会导致其沉迷于网络,造成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无法面对挫折,从而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理想和追求,甚至会导致大学生模仿其中的情节,走向犯罪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媒介的发展对缺乏选择和判断能力的“90”后大学生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素养之于网络媒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通讯工程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崛起,人们对媒介素养的内涵的认识开始拓展,“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等概念被陆续提出,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

1.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

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邱沛篁在其《媒介素养教育论文集》中指出:“网络媒介是指人们面对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简而言之,媒介素养就是个人认知和使用网络媒介的能力,是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解构、建构能力以及获取自我发展的能力。

2.网络媒介素养的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发展状况,有必要对网络媒介素养的特征进行界定,这有利于定性衡量“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特征。

笔者认为,网络媒介素养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是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所谓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是指具有筛选海量信息的能力,做到为我所用,同时具有发现其中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是网络信息评价能力。网络信息评价能力是指在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基础上,对网络各类信息有客观的认识和看法。再次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能力。网络信息的创造能力是指网络信息的用户不仅仅是网络媒介的受众者和接受者,同时还是信息的传播者。最后是网络媒介使用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具有保护自己安全的能力,能够处理不良信息,保护自己不受侵害,能自觉遵守各方面法律、道德及伦理规范。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特征的界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衡量“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二、“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衡量

依据对网络媒介素养特征的界定,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衡量也主要从这几方面展开。

(一)“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中的选择能力

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介的时候面对海量的信息是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呢?关于“90后”大学生上网是否具有明确的浏览目的的调研显示:54%的学生明确知道自己上网的目的,这说明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具有目的性。对于“90后”大学生网络信息内容关注的调研显示:上网搜索的信息首要的是专业学习需要的信息,其次是娱乐信息,而对于新闻时事的关注一般都是被动参与,只有事情发生了,才可能有相应的关注动机。这是与“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符合的,他们追求个性,对外界充满好奇,消遣娱乐性较强。

网络媒介素养的选择能力还体现在是否具有信息从众性,关于“90后”大学生面对网友的对于某一事件的观点:51.5%的大学生选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32%的大学生选择“会全面了解再下结论”。这比例说明“90后”大学生具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其观点多数是经过理性思考而形成的,他们受到网络观点的引导而盲目改变观点的趋向不明显,更追求个性化,不会轻易跟风。

(二)“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中的评价能力

网络媒介素养的评价能力和选择能力是息息相关的,而评价能力更多地体现为“90后”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面对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与复杂性,众多真假信息交织在一起,“90后”大学生能否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是判断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关于“90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判断调研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全盘接受网络提供的信息,另有40%的学生反映会根据自己所搜索的内容来决定是否相信网络所提供的信息。这表明“90后”大学生能够理性且冷静地对待网络上的信息,对网络提供的信息保持警惕性,同时还会依据自己所选择的内容对网络信息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解释。

(三)“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中的创造能力

网络是信息的公共平台,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谋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是我们要关注的。关于“90后”大学生是否会利用网络信息的调研显示,4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上信息,但是对于网络信息的依赖性并不是特别强。

对于网络媒介的创造性利用也是网络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众多的网络媒介中,我们选取“易班”作为调查目标。易班作为很多大学的官方平台,信息呈现出集聚性、复杂性、多样性,学校的重要新闻、通知、公告等都会通过易班来,这给正在使用的大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在调研中也显示,“没开,也不准备开易班”的人数达到了37%。已经开通的人中,有32%的被调查者基本不使用,另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偶尔用一下,部分调查者反映其与人人网等社区性网络比较相似,还是更习惯使用社交平台进行交流。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并非随着网络新兴事物的出现就自发地接受。“90后”大学生使用易班的动机也比较分散,有的是想了解学校的各方面信息,迫于官方的要求进行注册的,有的是视为时尚,有的是想尝试一下。总的来说,这一平台尚未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大学生的创造性利用上需要加大开发和引导的力度。

(四)“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中的自我管理

由于“90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网络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能否做好自我管理和信息管理呢?笔者调研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问题,针对网络游戏中的色情和暴力问题:有57%的“90后”大学生持反感态度,但是这些负面的信息不会影响他们对网络媒介的使用。对于网络信息的问题,82%以上的“90后”大学生都在网上发表过信息、言论等,但是76%的被调研者认为网络信息的应该遵守道德和法律,需要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并非所有的信息和言论都可以在网络媒介上。这表明“90后”大学生在网络中能够视法律和维护社会道德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具有相对较强的自我管理和信息管理能力。

网络媒介素养中的自我管理还体现在网络使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使用网络时也有着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对于“90后”大学生利用QQ交友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调研者都会比较谨慎,他们会将熟人和陌生人区别对待。此外,被调研者对于匿名评论的态度,也非常值得关注。仅有 13%的调研者认为“反正是匿名的,可以大胆自由地发表评论”,而多数被调研者或因担心网络形象受损、IP 泄露个人信息等原因而会有所顾忌,这反映了“90后”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作为行为指导。

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选择过程中能够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具有基本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以及不为外界所左右的个性和立场,同时在网络媒介使用过程中能够遵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但是在网络媒介的创造性使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引导,这也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方向。

三、“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引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新特征对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主体层面:提升思政工作者网络媒介素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想提升“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我们首先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目前,很多高校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化层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高校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有步骤地推进此项工作。例如,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使之能够将自身所学到的融入育人工作中。同时,我们还应逐步将网络媒体素养课程引入大学课堂中来。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引导大学生具有一双“慧眼”,让他们学会在信息海洋中游弋,同时教给他们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增强大学生面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

(二)载体层面:搭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平台

“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学习手段多样,使得我们认识到仅仅依靠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是片面的,因此,我们需要注重不断搭建网络媒介素养的平台和载体。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关注媒介的宣传力度,比如利用大学生广泛关注的人人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报等广泛宣传网络媒介信息的合理利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网络信息的解构力和建构力,进而提升大学生分辨网络媒体信息的能力。其次,要发挥大学生自我组织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所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大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这块阵地,组织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比如可以利用社团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使用知识竞赛,利用大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人人网、QQ群、易班等对网上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行为过程中的自觉和自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三)个体层面:增强面对网络媒介负面的免疫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除了外在的引导和教育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依靠大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管理,不断提升自身识别信息、判断信息、评价信息等的能力。在这方面,大学生要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作为“90后”大学生,要自觉学习网络媒介安全使用的知识,提升个人使用网络媒介的素养。在利用网络媒介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甄别能力,提升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制力和免疫力,在获取信息时保持积极的获取态度和健康的思想修养。同时,在信息使用和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毋庸置疑,网络媒介在“90后”大学生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标新立异、追逐个性、思维创新的“90后”也在对网络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素养,但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他们,仍需要外在的教育、引导以及自我学习,以提升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邱沛篁,蒋晓丽,吴建.媒介素质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 于滨.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先进网络文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2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44.1%。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不少隐患,各种网络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关键在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内涵和举措,“教材”问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尽快建立起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提出及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快速扩张期,应用创新和普及速度前所未有,互联网“媒体化”、“可移动”、“便携化”的方向越来越明显,对现实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据《南方人物周刊》2011 年第34 期标题为《热词/榜单/数字》的文章显示,思科调查了14 个国家的大学生和30 岁左右的专家、年轻人,结果显示,33% 的人认为“互联网如同空气、水、食物和住所一样重要”。从网民属性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 年已达96.1%。我国大学生网民普及率已趋于饱和状态,如何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培养高尚的网络情趣、确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事关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响应国家战略和教育事业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大学生深受网络其害的案例时有发生:因网络交友不甚,致使人财两空;因沉溺网络游戏等虚拟生活,心理健康问题凸现;因无法抵挡诱惑,陷入网络犯罪的漩涡……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二)教材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素养既包括技术能力素养,又包括道德规范素养,涉及面较广,内涵十分丰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系统而负责的教育工程。2010 年全国两会上15 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研究力度,尽快开发网络素养教材,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客观来说,网络素养教材对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编写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要编写好教材,就必须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组织专家队伍,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播规律,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厘清大学生应掌握的互联网知识技能、辩证思维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等内容。其次,编写专业的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提高网络素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现有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大多数是结合班会、组织生活,讲解行为规则、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案例研讨,随机性、临时性、被动性的内容较多,没有成熟的体系,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对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相关教材建设现状的调查

“网络素养”概念的提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但它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只是近三四年的事。教材是开展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教材的建设情况更是直接反映了相关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初步了解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情况,笔者选取上海部分高校为样本作了调查和分析。调研选取上海8所高校,含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既有985 高校、211 高校,又有一般性高校,既有理工科高校,又有文科高校。课题组分别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共20 道题,主要分“关于网络素养的基本认知”、“提升网络素养的主要举措”、“网络素养教育的教材情况”、“网络素养教育的经典案例”四部分。

(二)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1. 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情况调研

(1)教材开设情况。在教材科目问题上,8 所高校全部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5 家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3 家高校了“计算机文化”课程,只有1 家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在教材贡献力上,绝大多数高校(7 家)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贡献力最大,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文化》教材的贡献力认同度都较低(分别只有1 家选择)。

(2)教材内容情况。通过调查,课题组发现,在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上,各高校也尚未达成共识。在教材内容篇幅上,3 家高校只在相关教材的“某一章中的一个小节”中作了设计,但也有3 家高校的内容超过了教材的“一章以上的内容”。关于“学时数”,6 家高校为2~10 学时,2 学时以下和20 学时以上的高校分别有1 家。

(3)教材科学性情况。学时数和内容篇幅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内容的科学性、可读性则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调查显示,关于“各自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深入度”,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强,深入度适中”,但也有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不强,也不够深入”。在教材的侧重点问题上,8 家高校全都选择了“应更侧重于网络道德”。

2. 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相关问题调研

(1)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总体判定。调查中,8所高校有一半选择了“非常重视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在对素养现状进行判定时,都选择了“一般,需要适度加强”。而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加强自律”,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教育培训”,2 家高校选择应主要依赖于“外部监督”。

(2)各高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手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除依托教材建设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加强教育。调查显示,各高校都做了不少探索。比如,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问题”,4 所高校都表示“有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学生手册中也有相应条款”;关于“开展网上引导工作”,大多数高校都表示或多或少地开展过。

三、不断加强教材的科学化建设,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

虽然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及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但由于认知不统一、载体不丰富、职能归属不科学等,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总体看来,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教材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教材相关的章节内容整体偏少,且较为分散;教材内容的深入性和科学性不够科学,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因主要有:

1. 对网络素养的认识不太科学

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各高校都普遍认为应包括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道德、网络礼仪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最主要的内容”,所有高校都选择了“网络道德”,只有1 家高校同时选择了“网络技能”。事实上,网络素养应是“网络技能”与“网络道德”并重的。

2.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载体不够多样

调查显示,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8 所高校都认为“关键是开展网络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手段和载体上,各高校情况有所不同,其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受欢迎度最高(7 家高校),其次是“网络技术培训”、“制定网络制度规范”(5 家高校),但没有一家高校为此而专门编写教材,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职责归属不太明确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高校(7 所)都认为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工部门”,3 家高校选择了“宣传部门”,意见较为集中。这主要是基于各高校将网络素养界定在“网络道德”上,而没有完整把握网络素养的内涵。实际上,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学科院系的三者合作。

(二)改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内容建设的若干思考

1. 转变认识观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目前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及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程度上都与各高校的认识不太科学有关,需及时转变观念:

(1)群策群力,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合力。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涵盖网络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明礼仪、网络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与学工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部门、教务部门、相关专业院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尽可能挖掘各相关部门的特色优势,始终保持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从不同侧面共同做好教材的建设工作。

(2)站在人才培养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性。网络素养既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项目,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到“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很高的期望。网络素养既包括文化知识,又涵盖品德修养,各高校应该站在新时期一流人才培养的高度,加深认识、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建设。

2. 创新教材形式,增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教育性

(1)创新教材科目形式。各高校在现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教材的基础上,要适当考虑增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教程”、“网络技术前沿动态”、“大学文化教育读本”、“道德与自律”、“网络安全与网络诚信”、“素养与成才”、“网络礼仪与规范”、“网络文明用语”等相关教材,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综合素养。

(2)创新教材教学形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通过常规的教学形式来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喜闻乐见的活动来丰富。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各高校要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与讲座报告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入学毕业专题教育与日常班会主题生活相结合”、“教育理念宣传与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提升教材教学的实践性。

(3)创新教材编写形式。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尚未有一本专门用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材,需要加大编写力度。为此,各高校要创新形式,包括“集体购买与自主编写”、“教师主编与学生自编”、“专业教材与通俗读本”,编写专门教材,逐渐提升教材的教育性。

3. 加大理论研究,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科学性

(1)要加大规律研究,增加教材章节内容。调查显示,高校教材中涉及到网络素养的内容整体偏少。各高校需要专门组织力量,加大对网络素养教育规律的研究,根据网络素养教育工作需要,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特点,增加典型案例、网络新知识等,适当补充相关章节,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2)要加大调查研究,提升教材战略导向。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对新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然而,教材的编写总是有一个周期,教材完成后,很多内容都已成为过去时,教学的针对性有待提高。为此,各高校要组织专门的队伍,加大对教材设计的前瞻研究力度,同时借助“主题调查分析报告”、“专题深度研究报告”、“专项发展趋势报告”等形式,始终保持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养老保障

如何完善各种服务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已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网络是指个人的关系网络,涵盖家庭、亲戚与朋友的支持以及与他人的相互支持。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对老年人的生活影响很大,为老年人提供非常重要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它是老年人获取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很多的研究集中在对社会网络的理论研究和宏观社会网络研究,针对微观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老人社会网络的现状、可影响老人社会网络水平的因素,从而为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4年9月至12月便利选取南京市鼓楼区210位老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年龄≥60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或能与调查员进行良好沟通者;自愿参加并能积极配合回答问卷的老人。样本的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智能障碍及听力受损不能配合者。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基本资料问卷: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状况及健康状况以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等,过去一年里是否发生过跌倒。②Lubben社会网络量表(Lubbensocialnetworkscales,LSNS),用于测量老人与其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等的关系网络,借以估计老人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从而识别出社区中可能需要帮助的孤立老人。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得分范围为0~50分,分数越高提示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低于20分提示老人社会网络不足,即孤立、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21~25分提示有社交孤立的高风险;26~30分提示有社交孤立的中度风险;≥31分,提示有社交孤立的低风险。③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15),由Sheikh和Yesavage在30个条目的标准版老年抑郁量表的基础上设计出的15个条目的简化版,被试者以“是”或“否”作答,计1分或0分,得分范围0~15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明显,8分或以上为出现抑郁。④自评健康状况。通过自评的方式测量其健康状况,采用Likert5级评分,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计0~4分。1.2.2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老人匿名、独立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对文化水平低或是肢体功能障碍不能填写问卷的老年人,由调查员逐条询问,代其填写。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4.3%。1.2.3统计方法数据采用双人录入,计算机逻辑检错和利用频数分布查错,对可疑数据及时核对。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变量、双变量以及多变量分析。频数分布、百分比、中位数以及标准差等进行数据的描述。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来分析社区居家老人社会网络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找出社区居家老人社交孤立的危险因素。

2社区老人社会网络现状及影响因素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老人平均年龄为(73.6±7.2)岁(60~93岁),其中女性109人(55.1%);大部分为在婚状态139人(70.2%),其次为丧偶52(26.3%);且半数以上的老人(58.6%)有3个及以上的子女;接近半数(49.5%)的老人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主要的医疗付费方式为医保55.6%。老人的居住方式主要是与配偶或是与子女一起住,占69.7%;自觉经济状况较好和一般的占多数,为69.2%。大部分人自评健康状况良好或是一般,占78.3%;69.7%的人患有慢性病,其中58.0%的老人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在过去的一年里33.8%的人曾发生跌倒。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中抑郁得分在8分或以上的老人有21人,占10.6%。

2.2社区老人社会网络的现状

2.2.1老人的社会网络情况本次调查中研究对象社会网络平均得分(30.6±7.3)分(10~45分),其中社会网络量表得分低于20分有15人,占7.6%;21~25分有37人,占18.7%;26~30分有37人,占18.7%;≥31分有109人,占55.1%。2.2.2社区老人社会网络的单因素分析不同特征的老年人社会网络得分见表1。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经济状况、自评健康、过去一年是否发生跌倒、抑郁的老人社会网络得分显著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3社区老人社会网络的多因素分析以社区老人是否发生社会网络不足即社交孤立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数、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居住安排、经济状况、自评健康、抑郁得分、过去一年是否发生跌倒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自评健康状况好为保护因素,过去一年发生跌倒、抑郁为危险因素,对社区老人是否发生社交孤立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本次调查中社区老人社会网络平均得分(30.6±7.3)分(10~45分),有7.6%的人社会网络不足,发生率低于曾文等[1]采用同样量表在741名澳门老年人中的调查结果。澳门老人社会网络平均得分为(19.13±9.47)分(0~50分),49.39%的人社会网络不足,可能的原因是其调查的老人中47.23%的老年人没有伴侣(包括孤寡、未婚、离婚),有57.22%的老年人为独居或不与照顾者同住。文化程度高的社区老人社会网络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参加医保或有公费的老人以及经济状况好的老人社会网络得分高于医疗自费及经济状况差的老人,分析可能与他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去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有关。在多因素分析中,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过去一年是否发生跌倒以及抑郁仍然是筛选出的影响老人社会网络的具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年发生过跌倒的老人是社交孤立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析可能与老人在经历跌倒事件的打击后,对活动中避免跌倒的信心不足,出于害怕跌倒的心理(Fearoffalling,FOF,也称恐惧跌倒)[2-3]而限制了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社会交往。提示应建议具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与指导,并按医师的建议管理自己的生活,通过运动锻炼,改善身体灵活度,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增强活动信心。其中自评健康良好的老人其发生社交孤立的危险性是自评健康差的老人的0.166倍,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良好的健康有利于老人维持或拓展自己的社会网路,而和谐的社会交往又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由于调查方法如样本来源、年龄结构、诊断标准等的不同,结果相差较大。本次调查中,老人抑郁的发生率为10.6%,与马静怡[4]采用GDS-30在356名老人中的调查结果(抑郁的检出率为11.2%)相似。本研究还发现,抑郁是社交孤立的独立预测因素,有抑郁倾向的老人其发生社交孤立的风险是没有抑郁的老人3.921倍。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不爱交际,如果抑郁发作后再得不到家人、亲戚、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就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更加社交退缩,不愿见人。因本文为横断面研究,尚不作做确切的因果判断,亦或自评健康以及抑郁与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情况可互为因果,因此,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应充分关注社会交往被边缘化的老年人的精神养老,特别是老年抑郁症患者。良好的、温暖的家人及亲朋好友的“交际圈”可作为一剂良药,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国内学者钱锡红等[5]提出老年人的社会网络中蕴含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能够为老年人带来信息、资源、精神支持和社会庇护等网络效益,这些网络效益又以改善物质、安全、精神、尊重需要的形式实现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功能。其可作为正式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为我国完善老年人养老保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因此,各级老年工作者应重视和开发老年人社会网络所具有的独特的养老保障功能,积极帮助老人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关注老年群体中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老人,尽可能保证经济上的养老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等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应更加注重于老人的情感交流、文化娱乐等高层次需求的精神养老。

参考文献:

[1]曾文,李卫燕,陆嘉燕.澳门老年人社会网络与身体健康状况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57-459.

[2]李莺,程云,赵丽蓉.老年人害怕跌倒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58-462.

[3]刘晓慧,朱晓丹,张伟,等.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159-6161.

[4]马静怡.老年抑郁、焦虑与认知功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4.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师信息化工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22-02

Abstract Researches on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re good for promoting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do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the difference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ing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1 前言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继而推动了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的诞生,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一直以来,教师是传道解惑者,仅依靠一张嘴、一根粉笔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新兴与发展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应运而生。但教师现有的信息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授课方式,会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促进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真正科学使用新型授课方式,才能推进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更好地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已成为研究热点,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解决方法。

目前,部分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项目与工程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教师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近年来,虽然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一定改善,但一般来说,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存在不足,缺乏获取敏感信息的能力,注重信息的收藏而非使用,忽视信息服务,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不擅长使用适当的教学软件,不希望参考教材,过时的教学内容[1]。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许多研究学者已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本文将全面分析武山一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善措施。

2 信息素养相关概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1979年,该协会重新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技术与技能”[3]。而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众多的调查研究,并获得一定的实践成果。美国、英国为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制订了详细的标准方案,如美国教育科学协会就从“技术的操作和概念”“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过程”“教学、学习与环境”等三方面制定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标准。

国内学者也获得一些研究成果。钟志贤教授认为,教师信息素养就是各类教师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以便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4]。王玉明教授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1)具有信息的观念和传播信息的意识;2)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3)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4)媒体整合能力[5]。

谢安邦教授则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1)对信息具备敏感的特质,能意识其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之所在,并能多维度解读所需信息;2)对信息具有相关的管理能力,从找、提、定、用、转、创等诸环节体现教育教学意义之所在,并能多层次整合相关信息[6]。

综合上述三位教授的论点,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构成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要素,而教师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很大程度反映了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教师能否熟练运用网络来探讨教师的信息素养。

3 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武山一中是天水市的一所重点高中,拥有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有图书馆、史地陈列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和多功能厅等教学场地和基本设施。现在岗在职教师共有228名,其中青年教师98名;大专学历的教师22名,本科学历的教师193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3名。

通过对在职的228名教师的网络运用熟练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如图1所示。由图1统计发现,11%的在职教师(25名教师)几乎不用网络,他们备课都是采取最原始的方式,即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不能运用网络获取教学方面的信息;73%的在职教师(166名教师)能够运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以完成日常的备课,即能够很好地引用,但无法自己制作及进行课题研究;13%的在职教师(37名教师)不仅能够熟练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且能自己运用相关软件完成备课,并能较好地完成课题的研究。

由此可以得出,武山一中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一般,大部分教师能够运用网络完成日常的备课,这是乐观的一面;但同时存在不乐观的一面,有一些教师几乎不用网络,而且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的教师还是占少数,从而说明武山一中的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对几乎不用网络的25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25名教师中就有18名教师是大专学历,占绝大部分,没有研究生学历;有23名是中老年教师,只有2名青年教师。这就说明学历低、年龄大是这25名教师的一个特点,同时导致这些教师几乎不用网络。

对一般熟悉网络的166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166名教师中绝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极小;有106名是中老年教师,60名是青年教师。这就说明在166名教师中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他们的学历大部分是本科。

对熟练运用网络的37名在职教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37名教师中就只有1名是专科学历,26名是本科学历,10名是研究生学历;有1名是中老年教师,36名是青年教师。这就说明37名教师基本是学历偏高、年龄偏年青。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学历高、年青的教师普遍能运用网络,反应出中等以上水平的信息素养;一些学历低、中老年的教师在运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 提高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根据武山一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青年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以便获取更高的学历,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2)针对中老年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培训、交流的平台,通过听取、借鉴别人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志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2]Zurkowski P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nd Priorities[M].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a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4.

[3]秦春生,戴继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38.

[4]钟志贤,王佑镁,黄琰.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65-69.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简介:胡言会(1979―),男,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小娟(1981―),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

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

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

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

调查显示,每天上网 1 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 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 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

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

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

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

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

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

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

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11篇

一、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又提出了网络媒介素养,更加强调正确判断信息及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我们认为,视障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视障学生提高对网络媒介的认识,熟悉网络媒介传播规律和流程,培养视障学生运用、分析网络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以及制作网络媒介产品的能力,使得视障学生具有良好的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成为主动且具有批判性的网络媒介使用者。

二、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

关于我国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研究的成果不多,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情况及一些研究成果,开展了局部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具有如下特征。

(一)视障学生上网目的不明确,网络资源利用能力低

总的来看,视障学生对于上网的态度是积极和热情的。然而一些研究成果指出,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活动的视障学生占17%,交往的占30%;我校则有高达65%的学生利用网络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甚至还有7%的视障学生热衷于玩盲人版的网络游戏。对学生而言更加重要的学习资料,培养其生活技能的各类信息资源,视障学生极少关注;在线聊天、玩游戏、看网络小说或电视等休闲娱乐活动却成了他们利用网络的主要内容。应当说,网络上的休闲资源不是不能使用,但是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自我约束。如果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那就必须予以干预。

(二)视障学生对网络认知薄弱,甄别信息能力差

有相当部分的视障学生认可并相信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他们认为,网络是公开的大众传媒,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核定,信息渠道、内容确凿可信。即使有少数视障学生对网络的不良信息持有怀疑的态度,但也认为不良信息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不太会”或“绝对不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如前段时间“末日说”在网络上似乎愈演愈烈,而在视障学生之间也传得热火朝天,其中一些不科学的观点甚至被某些视障学生全盘接受,有些学生的精神一度受到困扰。可见,视障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批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视障学生的网络接触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差

在调研中发现,我校视障学生上网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只要网络开放,绝大部分的视障学生都不愿意离开电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视障学生经常通宵达旦地上网,为的就是聊天、玩游戏、看网络小说、看网络电视之类。显而易见,视障学生网络媒介使用的自制能力和计划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视障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研究

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上述诸多问题,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当前一些大众传播者受商业利益驱使,热衷于传播一些低俗、不良的信息。视障学生由于视觉的缺损,认知能力发展较普通孩子落后,思想单纯,知识面又较为狭窄,极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由于学校管理不严或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视障学生的上网行为得不到有效引导。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清现实及困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一)加强宣传管理,督促文明上网

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关上网制度,在学校的公共宣传栏、校园广播中广泛宣传,让视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做到文明上网。也可以利用校园网、聊天群、校园广播及校园协会组织等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让视障学生了解,使他们避免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不良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针对视障学生上网一般在课余时间、专任教师难以监控这一问题,可在学生中成立网络协会组织,把学生调动起来,形成学生的自我监督和管理。在大力宣传、监督和自我审查下,视障学生的文明上网行为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营造良好氛围,做好思想熏陶

提高视障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让视障学生步入健康的网络文化之路。可在班级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介实践活动,如“我是网络高手”演讲、网络传媒知识竞赛等。利用晨读前的时间,分享最新的新闻时事资讯或科研信息等,强化视障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利用特教学校的优势,定期邀请媒体记者、主持人、新闻人物等走进校园,与视障学生互动交流。

(三)渗透课堂教学,丰富教育形式

盲校课程安排非常拥挤,不仅要进行常规科目的教学,还要开展手工家政、定向行走等适合盲生的技能训练课,因此单独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的困难比较大。我们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是以网络媒介议题为切入口,渗透进课堂教学。如在盲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安排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题,开设专题活动课,以引导视障学生甄别媒介信息、明辨是非。或融入其他传统课程中:如语文教师通过指导视障学生大量阅读网络媒介中的优秀作品,培养视障学生阅读与写作等基本能力;信息技术课教师通过指导、培养视障学生搜索、辨别、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视障学生使用网络的能力,提高视障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因此,在盲校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师。

(四)政府有效督导,多方参与共管

提升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仅由盲校、盲教育工作者来做是不够的,社会也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政府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鼓励公益性的组织和社团,参与视障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着手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借鉴和引进一些可行措施,通过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形式对视障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建构适合视障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社会工程。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适时推出适合视障学生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为视障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媒介服务。

(五)家长积极参与,促进孩子成长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兰州大学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4.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6-0119-04

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是其中之一。“本科生要在这个信息环境下生存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就必须把信息素养作为个人素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生存和学习技能。”[1]信息素养的培育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研究以及探讨的重要课题。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以应对当今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在研究中对兰州大学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兰州大学本科生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本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而且可以为图书馆如何加强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这一问题提供数据以及相关对策分析。

1 信息素养概述及研究进展

1.1 信息素养的兴起与发展

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在1989年发表的信息素养进展年度报告中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199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制定的关于学生信息素养的九大标准,涵盖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内容。2001年美国大学及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 ACRL)在德克萨斯州召开了全美图书馆协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包括5大标准和22项性能指标。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ike Eisenberg博士和Bob Berkowitz博士共同创立了一个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了信息问题六个主要技能领域,即任务定义(task definition)、信息检索策略(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定位和获取(location and access)、信息利用(use of information)、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该系统方案又称为Big6技能。20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借鉴美国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情况,全面修订了2001年《信息素养标准》,推出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原则、标准和实践》(第二版)其中包括6大标准、19项指标和87项具体观测点,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类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在日本,信息技术教育也受到高度重视,他们将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解为信息素养的核心,于2002年6月由日本文部科学省编写了《信息教育的实践与学校信息化》新的信息教育手册,其第一版的信息教育手册于1990年7月出版[2]。

1.2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

笔者以“university student”和“information literacy”为主题关键词,在ISI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234个检索结果。研究的内容与主题主要有:

一是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如Johnston, Nicole讨论了在线学习模式是否是提高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方式;DeVoe, Kristina M研究了数字时代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项目;Bell, Judy Carol研究了以图书馆和网络为基础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课程;Heinze, Nina、Schnurr, Jan-Mathis探讨了如何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发展高校学生信息素养。

二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如Conway, Kate比较了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情况;Nyamboga, CM探讨了印度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Carr, Sandra、 Iredell, Helena、Newton-Smith, Carol、Clark, Catherine针对医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信息素养技术发展的价值所在进行了研究;O'Dwyer, Linda、Kerns, Stephanie C针对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的改革进行了研究;Baro, E. Emmanuel;Fyneman, Biokuromoye研究了尼日尔三角洲大学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三是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概况介绍。如Mittermeyer.D分析了大学生入学时应该具备什么信息素养。

四是研究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如Li, Tingting、Peng, Hui基于信息素养教育来研究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Chen, Kuan-nien、Lin, Pei-chun阐述了信息素养在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中的重要性;Wang Aiyun、Wu Heping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

1.3 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本科生信息素养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分析;二是对于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概述;三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四是理工科或者医学学生的信息素养调查。

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向兰州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本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期了解兰州大学本科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现状。

本文选取信息需求、信息源选取和信息查找、信息获取能力及技巧、信息评价和处理、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信息素养认知和信息教育状况[3]这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其选择依据是借鉴了马费成教授调查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时所选择的六个标准。这六个方面作为问卷题目设计的依据,通过分析兰州大学在校本科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发现学校对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不足之处,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对于高校本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学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2.2 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对象为兰州大学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不同专业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其中,男生的问卷为51份,女生的问卷为43份。从专业分布来看,本次调查涉及了兰州大学下属20个学院的30多个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比例为1:1.5。

3 兰州大学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现状与分析

3.1 信息需求状况

调查发现,兰州大学72.3%的学生的信息需求主要是查阅资料和网上娱乐,56.4%的学生主要运用网络浏览新闻,53.2%的学生则主要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除此以外,网购、网上读书、网游也是学生上网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得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已经主要依靠网络媒体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并且通过它来进行社会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3.2 信息源的选取和信息查找

88.3%的学生在众多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来源中,首先选择互联网资源,但纸质媒体(图书、报纸、期刊等)、卫星电视、数据库检索等其他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

从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可以看出,本科生很少选择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来搜索信息,大部分都通过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来获取所需信息。其原因有二:一是本科学生没有强烈的科研需求,而是在学习最基础的学科知识,对于学科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接触很少;二是大部分同学对于学校图书馆网站上的数据库检索路径与方法都不甚了解,也很少参加图书馆关于使用数据库的培训讲座。调查显示对于数据库检索的路径和方式不太清楚的学生占61.7%,完全不知道的占13.8%。也就是说,大约75%的本科学生不会使用数据库检索自己所需信息。对于图书馆举办的数据库的培训讲座, 43.6%的学生知道但从未参加过,41.5%的学生不知道讲座信息,也就是说8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图书馆数据库培训讲座。

3.3 信息获取能力和技巧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除了互联网以及纸质媒体之外,有44.7%的学生是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的,75%的本科生不会使用数据库检索自己所需信息,另外,只有14.9%的学生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或数据库检索中的高级检索功能,51%的学生偶尔使用高级检索功能,33%的学生则根本没有使用过高级检索功能。高级搜索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应该作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训的关键内容[3]。从上述分析可见,本科生运用数据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还有待加强。

3.4 信息评价和处理

信息利用与信息评价能力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评价与信息获取息息相关,从信息的粗选到信息的精确定位始终伴随着信息评价。高校学生评价信息考虑最多的五个指标分别是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经济性、易获取性。”[3]

通过调查本科生学习资源的主要渠道,发现88%的学生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互联网上的信息虽然更新最快、时效性最强,也容易获取,但是其权威性和准确性却不高。从数据上显示,大部分学生就是通过使用这种权威性和准确性都不高的媒体来获取学习资源的,而真正准确、权威的信息来源例如纸本书资源和数据库,却是鲜少问津。

这一方面显示出学生对于权威、专业信息的检索水平和检索工具使用很不熟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校针对学生的检索能力培训力量不足。

3.5 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

“大学生作为最大的上网群体与大学生本身具有的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信息安全素养的反差,使得大学生难以辨认信息优劣和真伪,容易上当受骗甚至犯罪。”[4]所以,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问题是信息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分主要从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两个部分进行探讨。在这两个部分中,我们主要讨论学生的意识和态度、行为和政策了解(见表2)。

在信息安全意识方面,据调查,所有的同学都从不或很少通过网络恶意攻击他人,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或态度;在信息伦理方面,有44%的同学经常使用盗版软件,38%的同学很少使用盗版软件,30%的同学从不使用盗版软件。可以看出,大约70%左右的学生都很少或者从不使用盗版软件,具有抵制、反对盗版活动的伦理行为,版权意识强烈。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考虑不用盗版软件。可见,经济问题是学生选择使用盗版软件的首要问题。同学们也总是主动抵制不良信息,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行为。但是绝大多数同学的信息伦理意识不高,在查找、搜集信息时,对是否触犯他人的隐私权问题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引用他人文章时是否会注明出处这个问题时,只有50%的同学表示在引用他人文章时会注明出处,42%的学生则表示在引用他人文章时偶尔会标明出处,还有8%的学生在引用他人文章时从未标明过出处。这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调查者是偶尔或者从未在引用他人文章时标明出处的,显示出本科生的信息伦理行为水平不高,学术态度不严谨。

3.6 信息素养的认知和信息素养教育状况

对于兰州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情况,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获得:在回收的94份有效问卷中,只有22个学生表示,其所在的院系开设过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占总调查人数的23.4%;只有10个学院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院系开设过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占调查过的22个学院的45%。兰州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心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信息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包括《信息伦理》、《信息检索》(分理工类、医学类、社科类开设)、《实用信息技术》、《信息利用与论文写作》等课程被列入到了学校通识选修课程计划。但由于开设的这些相关课程没有进入到学校的必修课程计划,所以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甚至有超过50%的学院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些课程,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本科教育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本科这个重要阶段对于信息素养的养成。

4 结论和对策

4.1 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

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88.3%的学生在众多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来源中,首先选取了互联网资源。高校学生已经主要依靠网络媒体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并且通过它来进行社会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所以,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将网络媒介作为主要的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与同学进行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的教育与互动交流,由单一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素养教育。

4.2 学院与图书馆互相协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从调查数据可知,大约75%的本科生不会使用数据库检索自己所需信息,8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图书馆数据库培训讲座。学校图书馆在一学年内大概会安排30场左右的数据库培训讲座,但上座率普遍偏低。原因有二:一是讲座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二是学院不能积极组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尝试让讲座“走进学院”,在学院安排该专业经常使用的数据库讲座,这种办法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上座率和讲座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使得讲座更具针对性,也更加专业化,还可以真正解决师生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

4.3 形成“讲座+专业老师影响力+通识必修课”的模式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以举办讲座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占到34%,认为以专业老师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占到40%,认为开展相关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的占到55%。从这一组数据首先可以看出,学生希望各学院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纳入到本专业基础课程之中,作为必修课加以学习;其次,专业老师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专业老师可以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多涉及一些本专业信息源的介绍以及获取途径、获取能力和技巧、信息评价和处理、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关于本专业相关数据库的内容,并且强调在引用他人文章时要标明出处,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数据库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如果学校能做到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设置为各学科学生必修课程,专业老师也能将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穿插于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之中,再辅之以各类信息素养相关讲座、专题大赛等,这样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长亮.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高连歌.普通高校理工类本科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提升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1):26-31.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专科院校 师范生 信息素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19-04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特征,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作为衡量一名社会成员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资源能力的标志,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和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由科技部和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第九项基准提出:“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并进一步细化为四项基准点:“关注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知识和信息,具有通过图书、报刊和网络等途径检索、收集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知道原始信息与二手信息的区别,知道通过调查、访谈和查阅原始文献等方式可以获取原始信息;具有初步加工整理所获的信息,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中的能力。具有利用多种学习途径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提升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提高全民信息技术水平,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研究表明,信息素养水平与其就业能力之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该校以师范教育为主,开设有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师范生占到全日制在校学生的80%以上。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幼儿园、小学或相关培训机构从事教师岗位工作。因此,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下能否合理运用各类信息资源,加快自身专业知识的习得,还在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熟练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并将其概况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素养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纷纷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素养标准。尽管我国还未制订出面向高校师范生、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相关标准,但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已经印发并得到了全面推广。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不仅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中小学学校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为深入了解专科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水平,专门制订了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的形式发送给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在线填报。调查问卷设置个人信息、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安全与道德、网络技术运用、常用软件运用、课程与教学改革等6大类共28道问题。共有668名学生在截止填报时间内提交问卷,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数的10%,其中,受调查者中女生为637名,占比达到95.36%。

(一)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有582名学生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而选择从电视广播、报纸书刊、亲人朋友或其他来源等途径获取信息资源的人数均在150名左右(见图1)。显而易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访问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性能不断提升,网络服务的费用逐年下调,通过网络获取各类资讯的方式更加便捷。因此,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学生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渠道。

(二)信息素养基础知识薄弱

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信息素养基础知识不了解,有65.12%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信息检索、信息源、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的相关基础知识(见图2)。院校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培训时,安排图书馆的老师介绍文献检索等相关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但在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院校相关课程支撑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对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三)预防网络信息犯罪知识不足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如今,人们不仅享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深切感受到风险。各类涉及网络、QQ、电话、计算机病毒等工具的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并且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对于缺乏社会历练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严重。经调查,有607名同学遭遇到电信、网络等诈骗方式,占到调查学生的90.87%(见图3);有393名同学掌握一些预防信息犯罪的知识,而260名同学选择完全不了解(见图4)。数据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已经遭受到了信息安全的严重威胁,面对日益猖狂的信息犯罪,学校相关的预防知识教育不足。

(四)网络应用与自身专业学习缺乏关

作为学生获取信息资讯的最主要渠道,有近80%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3个小时及以上,其中3-5小时有215名、5-6小时有148名、6小时以上达到168名同学(见图5)。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为聊天和交友,有62.57%的学生很少或从来没有通过网上关注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见图6)、有87.8%的学生很少或从来没有参与过校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如微课、慕课等课程的学习(见图7)、有77.1%的同学很少或从来没有使用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资料(见图8)。调查数据表明,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相关课程的支持,尽管学生每天运用在网络的时间都比较多,但都集中在与好友聊天、社区交友等方面,用来关注自身专业学习成长远远不足。

(五)常用的办公软件不够熟练

在关于常用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上,认为自己不够熟练、不太会用或完全不太会用Word、EXCEL、PPT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3.23%、89.82%、84.58%;仅有10.48%的学生表示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常用的图片处理工具;仅有2.5%的同学能够熟练使用微课录制软件。学生除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外,缺乏时间去深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课程。当学生升入高年级或忙于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就会逐渐忘记原本已经掌握的软件操作方式。因此,由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缺乏连贯性,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六)学生最希望学习新技术的运用

在有关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存在不足的调查显示,有212名学生认为课程中缺乏对新技术运用的培养,有200名学生认为院校应开设关于信息素养的课程(见图9)。可见,在校大学生明显感觉到自身信息素养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渴望能够在校期间及时掌握新技术的运用,从而充分享受新科技带来的好处。

三、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受到传统授课方式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素养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课程模式成旧、评价方式过于应试;缺乏相应的配套素材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素养课程课时有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扎实

作为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课时无法满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特别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的专科师范院校,不少专业开展“2+1”试点教学模式改革,即学生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2年。由于课时紧张,现有的专科院校除了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其他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后续支撑,学生即便在大一期间修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由于缺乏后续课程、项目的学习、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二)信息素养类课程内容无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新的要求和挑战

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要求和挑战,课程内容缺少网络综合技术的应用、防范信息犯罪、常规教学软件等知识讲解,知识体系相互分割,缺乏有效的融合,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学生信息素养不足,导致学生在实习或毕业后在社会工作生活中面对各类信息技术的问题感到力不从心。

(三)课程尚未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批结合新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包括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为代表的在线网络课程。在线网络课程已经发展成为继传统课堂教育外,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途径,两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但现有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尚未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特别是缺少体现师范专业特色的网络课程,无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四、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对策

作为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接班人,专科院校的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水平不仅决定着国家能否顺利实现教育现代化,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为自身专业水平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对接就业岗位需求,全面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使师范生信息技术水平达到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依据国家标准明确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共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又进一步分解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通过对技术素养维度的分析,可以将教师应具备的技术素养归结为四点:一是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须通过长期训练,方能从行为和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二是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的运用。通过软硬件的使用,掌握各类信息资源之间不同的转换和呈现方式,在海量数据面前能够甄别有用信息并加以整合。三是掌握网络资源的运用。充分发挥QQ、微信、在线调查问卷、网盘、图片库、视频库等各类网络资源的功效,丰富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手段。四是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具备甄别和防范危险的能力,抵制任何不良信息。该标准为专科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依“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念设计教学内容

参照最新标准要求,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信息素养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在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了不脱离学生的实际岗位需求,兼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理念,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信息技术需求调研,结合学生在社会中所必备的知识,精心梳理,设计了信息技术简介、网络运用、常用软件、教学设备共四大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涵盖若干个贴近学生工作生活的实际案例项目(见表2)。其中,旅游计划、毕业论文、找工作3个案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检索的能力;个人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在线问卷调查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运用网络丰富个人教学手段的能力;在常用软件模块,结合师范生的需求,讲解了常用到的6款主流办公软件和图文影音软件,其中PPT、EXCEL、WORD三个案例是复习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所讲授的内容,Photoshop、屏幕录制、会声会影等图文影音软件教授学生掌握当前教学辅助软件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每款软件的基本操作。最后一个信息安全模块,让学生了解现行社会诈骗的主要方式,提升学生识别网络诈骗、自我保护的能力。

新的教学内容避免照本宣科的传统讲授式教学,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融入每个项目,更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避免知识结构过于分散、单一,使学生能在项目中学到更多的真技能、真本领。

(三)充分发挥网络课程优势,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在当今网络运用普及的时代,网络课程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并迅速得到了普及。为了满足校内学生、校外社会人员自主学习的多样化需求,许多高校、企业都加大投入力度,研发网络在线课程平台。作为广西首批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专科院校,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13年引进了网络教学支持平台,顺利实现教师线上线下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开展教学活动。该平台极大地支持了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部署,院校应在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适应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开发、引进面向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生的网络课程、微课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促进学生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文炯.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5)

[2]路强,刘颖.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10)

[3]郭玮.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兰州大学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3(6)

[4]刘晓华.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标准的制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一般项目“专科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5JGY007)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媒介素养 现状 思考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①。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传播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维习惯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传媒在为大学生提供知识、信息、娱乐消遣、人际交往、消费时尚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对信息的辨析能力还较弱。如何引导或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有能力科学、理性地接触和使用媒介,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净化信息环境,减少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大学生作为接受和适应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之一,自互联网出现之时起,便对网络投入极大热情。然而通过文献查阅和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实情况并不够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网络媒介知识相对匮乏

大学生通过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和自身实践,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网络使用技术和水平,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媒介教育,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知识主要靠自发养成,能力良莠不齐②。当前很多学生不了解网络媒介的产生过程,网络媒介知识匮乏,媒介素养不高。

2、对媒介道德的认识不足

大学生对媒介道德的规范认识还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媒介传播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只有一小部分采访者表示坚决反对,大部分学生认为虽然内容糟糕,却是对社会真实的写照,是传播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等行为虽有认知,但自律意识淡薄③。

3、对媒介信息缺少正确的解读和批判能力

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包括大学生关于传媒对人、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思考④。在当前网络信息以超速的方式更新时代,大学生往往在面对媒介信息时,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辨别能力,导致盲目跟风,随意转发、扩散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人群利用,造成严重后果。

二、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我校大学生上网兴趣偏好情况调查。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笔者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就当前我校大学生上网情况和兴趣偏好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15.6%、34.4%、43.7%、6.3%。调查显示,高达88.8%的学生群体主要在宿舍上网;56.76%的学生平均每次上网时间为2-4小时,24.32%的学生为1-2小时;69.50%的学生每天都上网,25%的学生2-4天上网一次;大部分同学对上网并不产生依赖情绪,83.48%的学生认为“上网有意思、不过不上网也无所谓”。

调查显示,学生登录网站,首先打开QQ等聊天软件的比例最高,占56.25%,其次是搜索引擎,比例达25%;学生上网的动机选择中,学习需要比例最高,达30.33%,其次是娱乐需要、打发时间和感情交流需要,比例分别为28.09%、21.37%和17.97%;上网过程的爱好兴趣,20.80%的同学选择“看电影”、19.46%的同学选择“查资料”,“聊天”、“听音乐”的比例分别为17.44%和12.75%。

“学生上网最关心的信息”调查中,“国内时政”比例最高,占21.60%,其次是国外时政(14.70%)、趣闻轶事、搞笑视频或图片(13.70%)、教学资源(11.70%)和购物网站(11.70%)。

调查中,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是否能够很好的控制上网时间并不够确定,“有时行、有时不行”占63.8%,“可以,我很有自制力”比例只占总体抽样比例的27.8%;77.7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网瘾;58.30%的同学认为上网时间还比较适中;77.77%同学并不认为上网是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2)我校校园网络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及满意度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我校校园网络媒体的建设情况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在调查问卷中增设了“学生浏览校园主要网络媒体的频率”、“校园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影响”等题目,同时增加了学生对校园网络媒体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中,37.71%的同学表示每天都会浏览学校主页,35.50%的同学表示一周约浏览学校主页2次;10.73%的同学表示一周浏览学校主页3-4次;调查中37.7%的同学选择每天关注学校论坛及其他校园网络媒体,44.44%的同学表示很少关注;57.89%的同学通过学校网络媒体(校园主页、论坛等)了解校园动态,31.57%的同学通过QQ、人人网等学生经常浏览的网页了解学校动态。

52.94%的同学认为学校网络媒体建设对自己有较大影响,“对学校网络媒体建设是否满意”调查中,“满意”和“不满意”选择各半;42.77%的同学认为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良好”,33.3%的同学认为做得“一般”;67.5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5.57%的同学认为自己对网络虚伪信息“有足够的辨别能力”,25.58%的同学表示“认识不足”;78.55%的同学表示“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教育”。

2、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学校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网络媒体体现在校园网主页、学校论坛、专题网站及各部门相关网站等校园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自发状态,缺少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指导和教育。

(2)学生的媒介实践能力较为缺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校学生主动参与校园媒介实践锻炼的比例约22%,这部分同学更多的集中在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及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参加的同学,他们能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校园网络媒体的建设进程中,有着较高的媒介素养。

三、提升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思考

高校学生在新媒体的传播能力是媒介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按照媒介教育家帕斯托罗基科的教育模式,表达是最高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应从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人手。首先,在法制层面介绍新闻传播相关规则,在传播理论方面介绍传播者的责任和传播技巧。分析、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媒介获取和传播信息。其次,培养高校学生利用和管理媒体的积极性、主动抵御不良信息、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最后,培养大学生的传播能力,传播能力代表了信息传播者的素质,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性、个性化传播。

就我校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而言,笔者建议可从提升学生的受众伦理观、增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合理利用媒介系统培养大学生个性化传播能力等方面人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1、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升青年学生的受众伦理观

大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在高校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努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完善人格修养。培育青年学子的媒介素养,要着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受众伦理观念,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影响下,培养正确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意识,理性分析和正确对待网络上各种不同信息,透过现象看清事情的本质。

2、通过增设课程、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是相关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高校若要全面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相关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等必不可少。建议学校在选修课中增设相关媒介素养课程,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媒介伦理学》、《大众传媒与社会》等,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丰富和增加他们对各种传媒的认知和了解,在教育和学习中不断发展个人媒介素养,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做好体系化设计的基础上,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渗透,不断探索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学校和各院系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媒介素养专题讲座,将学生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媒介素养。同时积极培养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懂得网络技术、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教育传播者队伍,也是优化网络教育传播的前提和保证④。学校加强教育工作的全员性、形成教育传播的合力是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力保障。

3、利用校园网络媒体资源,拓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已经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覆盖面广,且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组织动员方式。充分利用当前学校的网络媒体对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拓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无论是校直机关行政人员,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借助现代媒介平台从不同层面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校园网、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作为学校主要的宣传媒体,承载着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媒体资源的优势,将课堂教学平台的建设网络化,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网上党校、团校、网上心理健康咨询等,形成网上网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合力,在实践和锻炼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学校也可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报社、网站实体等媒体和单位,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信息的制作过程,同时可将学校现有的网络平台打造成为学生亲身实践的平台,校园网、专题网站、校报、广播台等适当接受大学生制作、策划、参与相关信息的制作过程,在具体实践中提升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达到提升媒介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刘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10(6)

②夏天静、钱正武,《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③秦永芳、吴琼,《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范文第15篇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70-04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干预性研究;青少年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D)也称病态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互联网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互联网依赖(Internet dependence, ID)等,是指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同期性的着迷状态, 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易致网络成瘾。现就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及干预情况综述如下。

1 流行状况

1.1 使用情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指出,约35.8%的网民是青少年,其中18岁以下网民占17.7%。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8.9%,约3/4的青少年学生网民集中在城市。他们大部分在初中和高中早期阶段开始接触互联网(13~16岁),上网地点多为网吧(48.4%)、家里和学校,时间集中在20:00-22:00(21:00是最高峰,次高峰为10:00左右),平均在线时间为11.6 h/周,目的主要为娱乐、沟通等[1]。

1.2 流行状况 由于诊断方法、地区文化、研究方法的差异,文献报道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率差异较大(1.6%~13.8%),以台湾最高,挪威最低[2-4]。

我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较多,主要集中在城市,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报道的成瘾率在4.4%~15.5%之间;性别比虽各地不一,但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上网目的与CNNIC调查相似,以多媒体、发帖、聊天、网络游戏等为主,上网地点多集中在网吧、家中[5-16]。

2 影响

2.1 生理功能 因生活规律被打破,伴或不伴吸烟及饮酒等,其影响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继而导致睡眠质量、食欲、体质均下降,引发一系列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17]。

2.2 情绪及人格特征 网瘾青少年情绪易出现波动,满意度降低,注意力程度下降,在生活中倾向于焦虑、抑郁、敏感、退缩、自卑及缺乏社交勇气[15,18-19]。国内外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焦虑障碍及抑郁症共病现象明显[20]。

2.3 学业 网络成瘾对自身负面影响最大的是学业和日常生活习惯[21]。研究显示,日均上网超过4 h就会对学业有所影响,直接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过度上网的学生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22],同时减少学习时间而花费增加[11]。

2.4 社会交往 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由于缺乏与家人和同伴的交流,社会交往时间显著减少,社交圈子逐渐缩小,尤其缺少面对面交往的机会,更倾向于在网络中认识他人和进行社会性试验(social experiments)。

2.5 社会行为 因网络成瘾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时有报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23]。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70%的少年犯是因为受到网络中色情、暴力等内容的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等严重的犯罪行为[24]。研究表明,在押青少年经常上网及在网吧上网的比例高于一般青少年[25]。网络成瘾的学生问题行为(或倾向),如离家出走、自杀、吸烟、吸毒、打架、、观看色情信息等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成瘾学生[19]。国内许多文献均报道,网络成瘾青少年攻击性较高,且外显性攻击(如身体攻击和敌意)及内隐性攻击行为均有表现,可能与接触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情节过多有关[26]。

3 影响因素

3.1 心理因素

3.1.1 人格特点 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征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Loytsker等[27-28]研究显示,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国内的研究者运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16 PF等量表对不同对象的网络成瘾者进行调查,所得结果[5,15,18,22,26,29-33]基本相似。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人格特点。

3.1.2 上网动机 国内研究者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网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玩游戏、浏览BBS(电子留言板)及发帖、聊天,其中玩游戏的成瘾率显著高于其他网上行为的成瘾率[13,34]。

3.1.3 压力及生活事件 崔丽娟等[26]发现,青少年成瘾与非成瘾者在有些生活事件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学业压力大、情感不顺利等。逃避现实、释放消极情绪为主要上网原因之一,网络成瘾者缺乏社会支持,并且缺乏自信,易把网络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

3.1.4 时间管理倾向 黄希庭等[35-36]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特征,是一种时间纬度上的人格特点,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感。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较高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水平呈负相关。网络成瘾青少年存在时间观念的失调,不善于根据时间分配任务,也不善于根据环境及任务的要求管理时间,容易在网络使用中缺少自制,易于成瘾,同时伴随主观幸福感的下降及焦虑水平的上升,引发更多的心理和情绪问题[26,37-38]。

3.2 家庭因素

3.2.1 家庭功能的不完整 网络成瘾与寻求家人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宋等[32,39-41]认为,家庭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成员之间沟通低效、情感反应淡漠、介入行为控制方式粗暴单一等都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呈显著相关。同时,父母关系恶劣、离异、单亲家庭及重组家庭子女网络成瘾率亦较高;而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中则较低,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16]。

3.2.2 教养方式粗暴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双方都存在对子女管教过严、惩罚过多、拒绝否认、理解和支持[9,42-43]。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卑、胆怯,难以在生活中体验成功感,而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如网络游戏中的大侠、论坛中的高等级会员等)却能提供这样的体验,类似的心理满足会进一步推动网络依赖的发展。父母教养态度的不一致也是造成子女上网的原因之一。在问题是非面前,父母的态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是非判断标准的模糊与混乱,转而求助网络[44]。

家庭经济状况过好或过差都会增加网络成瘾的发生率,父母文化程度对网络成瘾影响不明显[15]。

3.3 学校及社会因素 研究发现,学校特性和网络成瘾关系密切。城郊结合部及郊区学校、开放式管理学校、非重点中学、职业中学的学生,非学籍及非重点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12]。同时网络成瘾也存在年级分布。武汉市的调查显示,初四年级学生成瘾率大大高于其他年级,可能与初四年级学生即将参加中考、压力较大有关[34]。

3.4 同伴关系因素 有研究指出,在网吧上网青少年成瘾发生率较高[34],因此推测同伴关系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4 可能机制

4.1 生物学机制 近来的一些研究提示,网络成瘾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4.1.1 神经递质功能紊乱 个体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特质,使得该类人群比较容易发生网络成瘾。Shapira等[45]对成年网络成瘾者的调查显示,有近95%的调查对象具有精神病家族史,60%的研究对象一级及二级亲属中,至少有一位物质滥用。Ha等[46]的研究认为,网络成瘾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共患情况显著,网络成瘾与这些精神疾病存在因果关系。成瘾行为与多种神经递质有关,包括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等。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前者在成瘾行为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情绪,维持睡眠状态;后者在成瘾行为的作用主要是平衡乙酰胆碱,刺激愉悦中心,调节情绪,影响认知过程。有研究显示,由于网络成瘾者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另外,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短时间内会令人高度兴奋,但其后更加颓废、消沉,形成恶性循环。

4.1.2 脑功能失衡 国内学者运用fMRI对网络成瘾者的研究提示,网络成瘾者可能存在额叶犒赏功能系统及抑制功能失衡,导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近期犒赏―――上网,而不考虑远期的不良后果[47]。通常情况下,人会根据自身内在的动机(冲动)来调节行为,同时脑内还有抑制机制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对自身行为的主动调节过程,以平衡刺激-犒赏-反应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联系之间的转移,抑制不合适的联系。该项功能主要由额叶控制负责。当额叶功能异常时,这种调节机制失衡,导致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强化因子(上网带来的愉悦感),忽视其他正常的犒赏,同时对认识上的冲动(上网意愿)及行为冲动(上网)抑制能力下降,选择上网,最终导致网络成瘾。赵仑等[48]对网络成瘾青少年面孔识别的脑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在面孔识别的早期加工过程与正常人存在差异,提示他们的视觉信息处理功能的异常发展。

4.2 社会心理学观点

4.2.1 ACE模型 Young提出的ACE模型中的A, C, E是指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认为这是网络导致用户成瘾的3个特点。因为在网上,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是任何人,这种自由而无限的心理感觉引诱个体逃避现实生活,从而进入网络的世界。

4.2.2 认知―行为模型 加拿大学者Davis提出以“认知―行为模型”来解释网络成瘾,将网络成瘾分为特殊网络成瘾和一般网络成瘾2种类型。前者是指个体为了某种特定的功能过度使用网络,如网上拍卖、网上股票交易和网上,并假设这种依赖在内容上具有特殊性,即使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也会存在;一般的网络成瘾是指一般性地过度使用互联网,已包括没有明确目的的上网行为,通常与网上聊天和的依赖相联系,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由于个体的易感因素(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和非适用性认知(网络成瘾发生的充分条件)联合导致了网络成瘾的发生。

4.2.3 Grohol的阶段模型 该模型认为,网络成瘾只是一种阶段。网络成瘾需要经历3个阶段:着迷(困扰)、觉醒(回避)、平衡(常态),网络成瘾者只是在第一个阶段被困住,需要帮助才能跨越。

4.2.4 Beard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综合了生物、遗传、心理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试图对网络成瘾进行系统解释。(1)生物因素:包括上述生物学机制部分内容;(2)心理因素: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3)社会因素:家庭环境恶劣、人际关系不良等应激容易使人把上网作为解决冲突、缓解焦虑的途径。网络的易获得性、信息的复杂性等促使了网络使用行为不断加强等因素,都成为网络成瘾的促成条件。

5 干预和矫治

5.1 心理干预 针对网络成瘾的成因,许多学者认为认知行为疗法是网络成瘾的可能解决方法。治疗策略包括有关个体最常使用的网络应用的认知重组、行为练习和增加离线时间的暴露治疗。

Young认为,考虑到网络的社会功能,不能采用传统的节制方式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而应从时间管理、认知重组、集体帮助等方面提出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应付策略[49]。这种应付策略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及步骤:反向实践、节制、制订目标、设立外部组织物、设立提醒卡、个人目录、建立支持小组、家庭治疗。

Davis根据“病态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疗法。该方法分7个步骤:定位、制定规则、分级、认知重组、离线社会化、整合、通告。整个治疗需要11周完成,从第5周开始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这种疗法强调弄清楚患者上网的认知因素,让患者暴露在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认知,逐步训练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

Hall提出的认知行为疗法主要从识别生活事件、不合理信念及认知、培养良好正确的认知技术和问题解决技术,协助网络成瘾者逐渐改善、构建和谐的认知结构。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该疗法代替病理化的咨询模式,其治疗焦点重在“求解”,而非问题本身,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对其“症状”、“问题”的忌讳,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调整力量,积极面对那些需要解决的困难,故易被患者接受。焦点解决短期疗法采取结构式治疗程序,主要包括开场、陈述症状、讨论例外、使用奇迹提问、使用量表、中场休息、赞赏、布置家庭作业等SFBT常规技术[50]。杨放如等[51]运用SFBT的理论假设,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构建IAD的治疗框架干预网络成瘾,在短期内即取得良好效果。

家庭治疗的特点在于将着眼点放在全家人身上,注重家人的相互往来、人际关系及家庭机能的执行情况。治疗的目的是使一个家庭成为心理功能健全的家庭,并不在于深入了解个人的心理状况,而是想办法矫正家庭关系,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由心理咨询者指导,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个体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就团体成员面对的心理问题与他们共同商讨,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为团体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使每一位团体成员学会自助,以此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网络成瘾,包括团体咨询目标、求询者网络心理障碍的预处理、确定团体的规模与结构、确认团体心理咨询的咨询间隔时间和咨询方式、制定计划和确定团体活动内容、团体心理咨询过程或会面等[50,52]。

另外,还有社会支持法、生理反馈法、森田疗法等。

5.2 药物治疗 目前国外用于治疗互联网成瘾症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Shapira研究显示,14名使用抗抑郁药单一疗法的上网成瘾患者有5人(35.7% ),报告明显或非常明显地减少了上网行为;而在24名使用单一或多种心境稳定剂的成瘾者中,有14人(58.3%)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林志雄等[53]运用阿普唑仑(0.4mgQN)及喜普妙(20 mg/d)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网络成瘾青少年2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邵智等[54]的临床研究证明,对伴抑郁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用抗抑郁药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20 mg/d,4个月),对心理干预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刘悦等[55]也报道,东莨菪碱(0.02~0.03 mg/kg,3~5 d)辅助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效。

6 参考文献

[1]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7:49-55.

[2] LIN SSJ, TSAI CC. Sensation seeking and internet dependence of Taiwanese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Comput Human Behav,2002,18(4):411-426.

[3] YANG SC, TUNG CJ.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Taiwanese high school. Comput Human Behav,2007,23(1):79-96.

[4] MORAHAN-MARTIN JM, SCHUMACKER P. Incidence and co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 Human Behav,2000,16(1):13-29.

[5] 康延海.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兰州:兰州大学,2007.

[6] 邓艳霞,胡明,胡国清,等.湖南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现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5):445-448.

[7] 张晓阳,席震芳,严红妹.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07-608.

[8] 吕晔,杨玉凤,雷晓梅,等.西安市城区初中生网络行为与网络成瘾的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594-596.

[9] 孙彩虹,费学萍,夏薇,等.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31-334.

[10]吴家刚,林国桢,林琳.广州市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及相关健康危险行为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7,17(8):816-819.

[11]池桂波,王声,赵德龙,等.广州和澳门青少年电子/电脑游戏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310-311.

[12]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13]刘辉,方群,孙照平.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校医,2006,20(4):346-348.

[14]黄少南,胡武昌,周先华,等.九江市城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山东精神医学,2005,18(1):35-37.

[15]余一,杜亚松.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上海精神医学,2007,19(1):1-3.

[16]张维蔚,周丽,袁碧涛,等.深圳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6,10(6):590-592.

[17]陈美荣. 浅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成因及对策.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1):112.

[18]廉鹏,户桂铃,张向辉.中学生网络成瘾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04,2(4):1-2.

[19]蔡春岚,李晓驷,董毅,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危害性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57-158.

[20]黄涛,杨林胜,赵淑英.病理性网络使用研究概述.实用预防医学,2003,10(5):823-825.

[21]CHOU C, HISAO MC. Internet addiction, usage, gratification,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The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case. Comput Educ,2000,35(1):65-80.

[22]吕媛,易银沙,邓昶,等.网络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50-251.

[23]崔凯璇.论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犯罪现象与素质教育.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6(3):120-123.

[24]杨波.人格与成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41.

[25]席小华,金花.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法学杂志,2005,26(5):123-125.

[26]崔丽娟,赵鑫,吴明证,等.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6,29(1):206.

[27]YANG CK, CHOE BM, BAITY M, et al. SCL-90-R and 16PF profi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xcessive internet use. Can J Psychiatry,2005,50(7):407-414.

[28]CAPLAN SE. 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 Behav,2007,10(2):234-242.

[29]李成云,刘西俊.中学生网络成瘾者个性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职业与健康,2005,21(2):272-273.

[30]耿耀国,李飞,苏林雁,等. 初一网络成瘾学生情绪与人格特征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53-155.

[31]姚应水,高尘,金岳龙,等.医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况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5,9(6):571-573.

[32]宋,杨凤池.北京市大学生与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7,10(7):559-561.

[33]张彩玉,董晓静,王青妍,等.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齐鲁医学杂志,2007,22(3):225-226,228.

[34]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21-122.

[35]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等.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41-443.

[36]黄希庭, 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7]李万兵.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99-103.

[38]江文庆, 杜亚松.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6,18(3):129-133.

[39]彭阳,周世杰.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18-420.

[40]肖汉仕,苏林雁,高雪屏,等.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49-151.

[41]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等.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3):141-144.

[42]付慧鹏,霍军,于俊丽,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5):278-279.

[43]王盼,甘怡群,李敏.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460-462.

[44]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53-155.

[45]SHAPIRA NA, GOLDSMITH TD, KECK PE Jr, et al. Psychiatric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with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J Affect Disord,2000,57(1-3):267-272.

[46]HA JH, YOO HJ, CHO IH, et al.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assessed in Kore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o screen positive for Internet addiction. J Clin Psychiatry,2006,67(5):821-826.

[47]CAO F, SU L, LIU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sample of Chinese adolescents. Eur Psychiatry,2007,22(7):466-471.

[48]赵仑,高文彬.网络成瘾患者早期面孔加工N170的研究.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20(1):2-74.

[49]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and treatment. Innovat Clin Pract,1999,17:19-31.

[50]YEN JY, YEN CF, CHEN CC, et al. Family fa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use experience in Taiwanese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 Behav,2007,10(3):323-329.

[51]杨放如,郝伟.52例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343-345,352.

[52]于衍治.团体心理干预方式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可行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81-83.

[53]林志雄,邹晓波,谢博,等.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药物联合治疗.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6(2):127-129.

[54]邵智,杨容,罗康玲,等.氟西汀对伴抑郁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矫治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6):4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