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虚拟团队;科研管理

一、虚拟科研团队及其特征

近年来关于虚拟企业和虚拟校园等的研究逐渐觉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得益于20世纪末以来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这使传统的人际沟通方式得到了革命性的变革。这种沟通方式的变革,同样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

虚拟科研团队是指围绕一个共同的科研项目临时组织成立的科研团队,它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以致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团队成员甚至在科研项目管理者眼里,并没有把它视作一个真正的团队。虚拟科研团队既然不同于实体团队,那么它也就具有自身的特点。

在组织成员方面,虚拟的科研团队可以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类。所谓封闭型的虚拟科研团队是指团队成员有一定范围,是固定的。而开放型的虚拟科研团队则是指团队成员没有限制,只要是对项目感兴趣,既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封闭型的虚拟科研团队与传统团队之间比较相似,差别只在于成员之间的隶属关系不是那么强,各成员之间是时空分割的。开放型的虚拟科研团队一般由一个核心成员(组织)发起,其他成员可以凭兴趣加入。由于成员之间的不确定性,开放团队中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核心成员为方便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一般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包括交流论文的杂志、网络社区、新闻组、开放实验室等。不论是哪一种虚拟科研团队,它的人员集中度都要大大低于基于非信息化交流形式的传统团队。

在科研团队的构成方式上,虚拟科研团队主要由项目核心成员来选择其他成员的来源与组合方式,并与人力资源部门相配合,其中开放式的虚拟科研团队则完全不需要人事部门的参与。

在沟通方式方面,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决定了它必须采用信息化沟通方式。第一代的信息化沟通方式主要是文本型的,成员之间依靠一对一的通讯,交换的信息主要是文本和数据。第二代的沟通方式主要是以大容量文本和图形为主,成员之间可以采用多对多的方式进行通信。第三代沟通方式是以多媒体交互式为代表的,它将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可以即时交换视频、语音、图像和文字,而且通过远程操作,成员之间可以实现完全的互动。

二、高校组建虚拟科研团队的重要性

随着研究型大学建设逐步受到广泛重视,各高等院校都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尽力培植适于提高科研效率的环境。培养并加强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管理,符合当前科学研究的方向,对于提高科研能力,发挥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代自然科学是从对自然界分门别类的研究开始的,它虽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也造成了较大的历史局限性。它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研究的同时,也割裂了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进一步分化,学科研究越来越单一,使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之间很难进行沟通,从而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犹如盲人摸象,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由于当代自然科学是以大科学为特征,这就对科学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子课题之间相互关联,要求不同科研单位的科学家进行共同协作,打破原有的隶属关系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除了大型科研课题对科学家的协作提出需求之外,科研对象的复杂性也使科学家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团队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逐渐发现,世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某些现象必须从几个不同的学科来进行理解,人们面对的问题远比简单地将几个不同的学科组合在一起来得复杂,于是一个复杂的科研项目往往会联结若干不同学科的专家。

当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模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再次走到了一起。在现代社会,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内部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伦理等很多方面。这种横跨自然与人文两大领域的研究课题,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关注才能有所突破。

科研对象的新特征,要求科研队伍和科研过程一同进行转变。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将各有所长的各方面专家集中到一起,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展开科学研究,这正是建立虚拟科研团队的优势和出发点。高等院校的长处在于各个专业的人才会聚在一起,而当前管理中的短处则是将这些优秀人才条条块块地进行了分割。当前科研项目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个人与专业的限制,需要以团队的研究来取代个人的研究。如果我们在高校中能营造一种自由组合的科研气氛,打破院系和专业的限制,则必将能形成整体合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对虚拟科研团队的服务与管理

现代通信与网络条件是虚拟科研团队存在的物质基础。由于虚拟科研团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研团队,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办公地点、实验场所,所以它们的沟通方式也与传统科研团队有所不同。高等院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和技术优势,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做好技术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时,还必须对科研人员进行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将他们希望组建虚拟科研团队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要加强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管理,首先,要明确团队的战略任务。在虚拟团队中,明确的目标是成员协同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成员之间的自我组织能力,利用战略目标来代替传统团队的领导关系。为此,在团队建立之初,就要让每个成员了解团队的目标和远景,并在项目科研进程中通过互动而加深对目标、任务以及各自角色的理解。

其次,要建立新颖的团队成员关系。由于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对信息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解。合作过程中,习惯性的防卫心理和行为,也为团队内部的沟通增加了障碍。所以在对团队成员的管理与协调中,要注意营造团队的“社区”氛围,使成员产生归属感,增强群体意识。在尊重成员个体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强协调,促进团队文化的形成。

再次,要建立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可以说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是虚拟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相互信任是团队运作的基础。团队对成员的信任其实是一种信心,即对成员能力的信心,以及对他们忠诚于团队目标的信心。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关系,就意味着要承认“个体”,即充分认可、接受和尊重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文化和信仰等。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虚拟团队的特点决定了远程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这就给成员个体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规避义务或责任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规避成员的道德风险。在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必须保证个体目标和整个团队目标的一致性,要把信任和契约联系在一起,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在把握成员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个成员的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建立良好的团队环境(技术条件、学术氛围、团队文化等),提供挑战性的工作,给予丰厚的回报,组织跨地域学习、交流等等。通过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促使成员在创建团队绩效中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春华.科研团队运作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FredNiederman,CatherineM.Beise:Deftningthe“Viaualnesd’OfGroups,Teams,andMeetings.SIGCPR,1999:14—18.

[3]何瑛.虚拟团队管理: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2篇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可高效整合科研优势资源,并通过团队协同创新,催生创新成果,在现代化科研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安徽地方高校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匮乏,学术成果不多,在合作研究、团队攻关、协同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将团队重点项目放在资源分配的关键环节,优先支持科研创新团队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要加大对现有部级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使其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积极搭建研究平台。高校应改善研究平台建设的条件,搭建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平台,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以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作为依托,组建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强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三、聘请与培养团队带头人。要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以优厚的待遇聘请学术成就卓越的带头人,以建设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质量团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培养基地,设立培养基金,为领军人才成长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四、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通道。从科研创新团队产生科研成果到企业运用科研成果,要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通道。要从团队中遴选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带入企业,协助企业攻克关键性技术难题。

推动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发展

宁夏“因黄河而存、由黄河而兴”。397公里的黄河流域宁夏段穿越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的10个市县(区),流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3.2%,聚集了全区57%的人口和80%以上的产业,创造了全区90%的财政收入,是全区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环境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水生态健康欠佳,生态系统脆弱。二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突出,发展动力不足。三是生态保护欠账多,监管能力不足。为此,建议:

一、构建科学的黄河流域生态发展机制。自治区发改委牵头,系统研究、评估气候变化和工农业生产对流域水循环、生态系统等的影响,推动顶层设计的科学化、整体化、规范化。要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科学的黄河流域生态发展机制,创新有宁夏特色的黄河生态发展模式。

二、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与沿黄省区间的协同合作。要积极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发展规划,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协调治理、统筹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促进沿黄省区生态保护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加强与沿黄省区间合作;推动银川市融入重点城市经济圈,成为西部中心城市,带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生态保护治理措施,保障生态发展。要做好生态网络覆盖和防治体系现代化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举措。一是要建立、完善流域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明确流域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赔偿磋商、生态修复的实施规则。二是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3篇

>>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浅析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浅析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相结合建设高校科研团队 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论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策略 高校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团队建设思路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面向科研团队的网站建设与管理 兵团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科研团队的培养 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⑦罗静,陈卫.南大新添一创新群体[N].江南时报,2005-03-01.

⑧“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DB/OL]./20041201/3122980.shtml.

⑨戴军,穆养民,李兴鑫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1.

⑩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15.

{11}苏娜.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

参考文献:

[1]徐青,张云,应飚.试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2]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王瑜.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甘肃科技,2009,(4).

[4]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19-02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在此过程中,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更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层出不穷,由不同学科及技能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交叉团队,在知识资源和科研资源方面达到深度共享及优势互补,在一定意义上,是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我国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的长期战略任务。科研创新团队对于高校学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高校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

高等学校是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及汇聚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科研创新团队通常是依托创新平台,围绕科研目标,以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由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

优秀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通常有以下特点:(1)有着明确的科学研究方向和目标;研究方向是团队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得团队成员围绕目标开展创新研究工作。(2)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科研素养;团队成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着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追求。(3)科研梯队合理,优势互补,团队成员拥有不同研究内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水平,具有交叉学科及专业的特点,成员彼此具备良好合作的能力,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和谐共进,实现全方位的优势互补。(4)成员之间学术平等,相互信任,合作氛围浓厚;凝聚力强的科研创新团队,应该相互尊重、弘扬团队合作精神。(5)开放的学术合作理念;加强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注重与企业的产学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

科研创新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承担着重要科研项目及研究工作。通过团队的建设,能够完善创新能力,使得科研队伍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进而提升学校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团队产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既是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估指标之一,又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这必将使得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高校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应提升。

(三)有利于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的提升

团队成员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下,通过彼此交流及沟通,使得成员开拓创新的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进步,提高科研水平。

(四)有利于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培育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广泛吸收不同学科发展的优势和长处,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这不仅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更有助于特色学科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次人才稀缺

对于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的高校,很难吸引到高层次优秀人才;另外,部分高校由于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科研条件较差,导致领军人才流失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二)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在科研创新团队中,团队成员受到“权”和“利”的影响,不愿意融入到团队中,依旧单打独斗,进而影响团队的整体发展。

1.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高。一些团队为了科研而科研,缺乏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少,在深入挖掘该课题的应用价值方面投入较少,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2.学科交叉力度不够。在开展科研活动中,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的团队较少,大部分团队仅仅局限于本校内,甚至部门内,造成近亲繁殖现象明显,研究方法单一、严重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创新性。

四、开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建议

(一)凝练远大而可实现的科研目标

一个远大、可实现的科研目标是科研创新团队的灵魂,是关系到该团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建立团队之前,要积极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动设计,明确团队的目标,整合有效资源,优化团队布局。科研目标的凝练可使得团队成员有目标可追,明确自身的短期及长期科研任务,进而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搭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创新团队。

(二)构建和谐的人才梯队

团队要实现科研目标,就需要全体成员的紧密协作。而团队成员的构建,不是几名科研人员的简单并集,而是呈梯队型的,既要有经验丰富的领军人,又要有精力充沛的中年骨干,还要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助手,不同研究经验、学科背景和研究水平的人,形成一个知识互补、结构合理的学术组织,通过充分交流,相互协调补充,扬长避短,启发思维,从而保持进取创新精神。

(三)强化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科研团队传承、发展的根基。团队文化建设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和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意识文化,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创建一个公平正义、尊重学术自由的环境;大部分科研创新人员具有坚韧的毅力,他们倡导尊重事实,崇尚理性,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这就需要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其次,在创新的过程中,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鼓励团队成员发挥自身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特点,争取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四)制定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

有效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团队成员潜能,调动积极性的有效保证。建立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奖惩机制,对于科研成绩突出者一定要让其精神物质双丰收,对于工作懈怠者受到相应的惩罚,做到奖惩分明,促进团队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成果,高校必须重视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桂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要素、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2).

[2]王文娟.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8).

[3]卢绍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02).

[4]李永占.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2016,(02).

[5]赵亮.构建高校科研团队学习型组织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路径

高校是国家整体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学科优势,又有人才优势,拥有从事科研活动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新形势下,应集中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以自主科技创新为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来促进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发展。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科学突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竞争的重要力量和表现形式,作为科研创新团队依托平台之一的高校,抓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就意味着获得了发展优势。科研创新团队能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建设好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就尤为重要。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为了科技与知识创新而组建的团队,“创新”是团队的主要功能和根本任务,而团队则是创新的组织保证。团队不是行政组织,而是一种全新的“战略集成”组织模式,是高校科研学术活动最具活力、运行最有效的组织。

科研创新团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以下特点:①以学科为依托,由一名或者几名杰出人才为学术带头人,以优秀中青年骨干组成的创新研究群体。大家合作或分工协作,凝聚于某一学术领域或学科群内,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担负培养研究生及本科生的任务;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必须是创新的、优先发展的国内外重大科学前沿热点问题;③科研创新团队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科研吸引力和学术凝聚力,这使得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具有稳定性及动态发展的能力,其成员既可流动又具有相对稳定性;④科研创新团队的投入和支持是多渠道、高强度的。充足的经费支持保障创新团队人才专项、创新项目、装备建设及结构性调整等成组配套条件的健康发展;⑤科研创新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科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科研创新团队应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既要有相同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也应有跨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既要有本校教师组成的团队,也应有跨校际联合的团队;既要有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相对稳定的团队,也应有以课题为中心的流动性团队。总体而言,目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存在以下的问题。

1.团队组建目标不明

由于国家及地方大力支持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办法,一些高校为获得这些支持(特别是经费),在功利思想的支配下,临时拼凑和包装“阵容强大”的团队。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这些团队研究目标与研究方向不明,队伍不稳,协调性差,因而很难发展成有生命力的创新团队。

2.团队内部缺乏学科交叉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分支化趋势和综合化趋势加强,多学科交叉发展致使传统的学科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多数高校现有的科研团队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研究方法雷同、单一,难以形成学科交叉,严重阻碍了科研的原始创新性。

3.团队管理制度不科学

团队成立后,高校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团队支持体系,缺乏科学的科研团队管理制度,团队管理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团队负责人纠缠于一些日常管理事务,

使得科研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有些团队负责人虽是专业领域的专家,但缺少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不够,在团队成员的选择、培训、任务分配、激励制度等方面缺乏经验,使团队人员配置不合理,合作精神差,缺乏相互协作、支持,从而导致团队绩效不高。

4.团队学科带头人匮乏

一个学科往往由多个研究方向组成,由于缺乏组织与引导,特别是创新目标的牵引,每个方向的研究人员通常按个人的判断和兴趣进行科研工作,单干的多,相互之间交流、协作少,因而很难产生大的成果,对整个学科发展难以产生合力支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科带头人少,凝聚力不强,对学科发展的战略预见不够,不能整合团队为实现创新目标共同努力。

5.忽视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负责人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的完成,而不重视团队文化建设,致使团队内部难于形成和谐宽松、合作互助、共同学习、互相激励的工作氛围,这样既不利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也不利于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6.团队资源存在浪费

在团队资源的利用上,存在浪费现象。许多团队都是项目型团队,注重的是短期行为,团队的稳定性差,常常在项目结束之时,团队也到了寿终正寝之日。由于重大的科学创新在短期内很难取得,为此,短命团队很难取得标志性的成果,随着团队的解体,团队的各种资源包括团队的文化也就分崩离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建设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路径

1.加强宏观指导

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项目的申报必须以团队为基础,并严格加以甄别,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要给予严肃处理。对组建多年、卓有成效的科研团队,在申报项目时要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扶持。同时有关部门要在科研方面给予立项,鼓励并重点支持学者、尤其是著名学者从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2.提供良好的支撑体系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校提供有利的条件支撑与良好的环境氛围。其中主要包括设备、设施、财力等组成的硬件支撑体系和知识、信息、创新文化、校园环境等组成的软件支撑体系。

高校要把有限的物力、财力投到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方去,要为创新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提供良好的支持与服务,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对创新团队计划开展的重大研究课题,要根据不同情况,经过专家论证,确保配备必需的经费。对从国内外引进的创新团队,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从实验室建设、科研启动费等方面给予综合配套经费支持。

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交流平台。包括在学术交流上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创新团队成员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他们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促进他们与国内外的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学术和技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创新团队成员通过竞争获得资助,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

3.注重特色学科发展

高校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根本和基础。无论是建设创新平台还是组织创新团队,最后都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是产生科学问题的重要突破点之一,许多科研活动是在学科交叉点上形成了新的创新点、生长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立起合理的学科布局,实现科研创新上的跨跃式发展。优先扶持重点学科,促进学科间的渗透和联合,增进优势学科之间的互补。充分利用高校科技管理调控手段,促进学校优势学科之间强强联合,把高校各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合力。

4.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科研基地是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的重要平台,没有一流的科研基地和研究条件,就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队伍。也就很难实现科研基地建设与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必须有强大的科研基地做基础。建立健全适应团队和基地建设的机制,充分抓住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实现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基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5.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要使科研创新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事业、环境和条件吸引人。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高校科研工作全过程,改革人才制度和分配制度,优化环境,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政策上向优秀的科技人员和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千方百计引进团队所急需的国内外尖子人才,在学术团队中推行专兼职相结合的方针,在骨干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形成多途径、多方法的灵活人才使用模式。并且加强团队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多形式,多层面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梯队的建设,形成团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6.健全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团队管理中对于绩效的关注,已经从单纯关注团队成员层面的绩效考核逐渐转移到关注团队层面。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应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团队成员层面的绩效进行,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以业绩为核心,以同行认可为重要指标,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创新并完善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通过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激励制度,实现对团队成员和整个学术团队的有效激励。

7.选好团队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是一支优秀创新团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肩负着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促进科研工作发展等重要任务。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广博的科学知识,在本领域造诣深,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承认,而且具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善于进行创造性劳动,能正确把握本领域的学术研究方向,勇于开拓创新,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好的团队带头人,是团队保持创新活力的纽带。不但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还有很强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并能团结带领学术队伍为本领域的发展共同奋斗。在团队中学术带头人既能统帅整个大兵团协同作战,又能充分调动部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认识到自身价值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学术带头人还要肩负培养建设学术接班人的重任,要无私地扶持青年学术骨干,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特点,从而加强学术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使其在团队的优良学术氛围中成长,以利未来带领团队实现科研原创力的可持续发展。

8.配置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一个创新团队中并非顶尖人才越多越好。关键是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梯队。一般宜采用“大师+团队”模式。如果配置协调得当,一加一可能等于三,等于四,甚至等于五;如果配置不当,一加一就可能等于零,更可能是个负数。所以,在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时,不仅要考虑到人员的水平、才智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事上的编组和调配。

9.营造创新团队文化

在创新问题上,文化是归因的基础。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创新文化实际上就是创新团队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环境,建设创新团队必须把建设创新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前提,高校应特别重视创新团队的环境工程建设。根据高校的特殊情况,在全校范围要形成一个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的“大”环境,在创新团队内部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软”环境。因此,高校的创新团队建设在团队内部倡导生动、厚实、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积极培育尊重特点、鼓励创新、善于协作、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倡导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力戒浮躁的创新团队文化;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创新团队,弘扬其创新精神,树立领军人物团队品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用团队文化和协作精神把大家紧紧团结在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的创新团队中,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和层次,提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和前沿。

参考文献:

[1]刘大椿,刘劲扬.创新是科学发展的保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35 (4) 5-8.

[2]潘泳,何丽梅.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4,(5) 106-108.

[3]康旭东,王前,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5,23(2) 233-235.

[4]周济.以人为本人才强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4,(5) 3-8.

[5]唐余明.论高校学术梯队[J].江苏高教,2002,(1) 98-100.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团队 认识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求”始终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与之相关的科研活动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相互协作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就是科研团队。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借鉴现代企业团队建设的经验,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建设和提高高职科研人员科研能力。

一、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现状

(一)对科研团队的认识不足

很多人提到科研团队就认为只要大家集中在一起,共同从事科研活动就可以看做是一个团队,把科研团队和研究群体混为一谈。有些高职院校组建的科研团队与真正的科研团队标准存在差距。如“任务型”科研团队,这种团队是建立在为申报某项科研项目任务基础上,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职称结构看似合理的成员临时组合而成,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缺乏合作的长久性。这种团队在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中极为常见,造成科研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形成具有深厚基础积累,由不同学科人才自主结合,形成相对稳定、高效的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立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二)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方向分散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通常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分散,研究目标不明确。这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缺乏长期发展规划,不能持续深入地研究某些问题,研究方向比较分散;二是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科研成果数量有严格的规定,一些教师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三是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部分成员科研态度不端正,认为科研工作只是为了评职称或完成科研考核任务,没有明确固定的研究方向,各项研究成果相互独立,难以形成有机整体。

(三)科研团队凝聚力不强

科研团队凝聚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团队没有建立共同愿景,成员对团队目标认识不清晰,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差距较大;二是团队成员自我封闭,成员的知识难以共享,阻碍了发挥团队智慧;三是团队缺少学术讨论的氛围,严重影响团队高绩效目标的实现。

(四)团队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一是高职院校缺少支持成员开展科研交流的管理制度。大家不愿意在沟通交流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团队成员处各自为战的状态;二是科研时间没有保障。许多科研团队成员是教学骨干,甚至是学校的各级领导,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管理事务,影响了科研工作;三是科研团队缺少明确的权责制度。 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没有制定约束成员的规章制度,即使有这样的制度,对成员的约束力也非常弱,导致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利不明确。

(五)团队文化建设薄弱

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学历、职称普遍偏低,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而不重视团队文化建设,难以形成合作互助、共同学习、互相激励的工作氛围,缺少持续研究的动力。

(六)缺乏科学的考评管理方法

科学的科研团队考评管理方法对于团队科研活动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公正合理的考评方法是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是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和促进团队和谐有序运作的关键。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科研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绩效考评政策不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现有的人事聘用、职称晋升、科研绩效评估等往往过分注重课题主持人、成果第一完成,不利于发挥团队成员之间充分合作的积极性,导致科研人员不愿与他人合作,难以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对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

这既包括科研管理部门,也包括广大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对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要使他们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科研团队建设是时展的要求,对增强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学院科研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性的意义。

(二)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团队规章制度

在制度建设中,特别要强调合理机制的建立,引导其发展,如强调建立适度的竞争机制,把有限的科研资金应用到能出成果、出突出成果的项目上,逐渐培养优势团队。

1.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相对应的,在给予科研团队各种激励政策的同时,也要对科研团队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松散、游击、无纪律的科研团队。对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如研究报告、论文投刊的档次、专利的有无、新品种的申报等也要进行规范与约束,以免给科研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对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造假论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不良行为要有相应的处罚制度。

2.完善成果评价机制。科研成果的质量直接反映着科研团队的素质,是衡量科研团队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科研团队成果量化评价机制,对于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的团队要进行鼓励,对于被评为不合格的成果要提出整改措施,直至撤销该研究团队,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提高科研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

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是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 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要改善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二是提高科研研究能力。 科研人员除学习科研方法来提高科研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团队必须按照科研工作规范,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个科研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研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三是引进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增强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这有助于提高团队科研能力。值得注意是许多高职院校引进的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的科研能力并不高,他们往往都是科研团队的主要成员,这必然会影响科研团队科研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才能加深成员间的了解,增强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团队科研文化,促进科研活动。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凝聚力

一、引言

团队的概念最早源自企业,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为了特定目标而以一定规划结合在一起。科研团队就是有着共同科研目标又技能互补的群体,以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就是把科研团队的概念引入到高职院校中,是由高职院校教师自发组成的科研群体,它要求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科技研发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政府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构建一个优秀团队,首先要考虑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就如一盘散沙,是不会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只有当团队拥有超强的凝练力、成员之间有紧密默契的合作,才能通过相互取长补短的团结协作产生更强的竞争力,让团队取得“1+1>2”甚至“1+1>N”的合作效果。本文基于凝聚力的研究视角,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现状,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途径。

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特征及现状

(一)特征

团队是指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组合的群体;科研团队是以科研目标为依托,为解决科技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的人员所组合的群体;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实质上是把科研团队的概念引入到高职院校中,是高职院校教师为实现共同的科技创新目标而组成的科研群体。通过文献阅读,本文梳理得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是以科技创新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为载体,集中在应用性研究,强调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对接地方经济,以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研究方向,其团队的组成需满足一定的条件(表1)并具备相应的特征(表2)。

(二)现状

三、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凝聚力的途径

凝聚力视角是一个综合性视角,研究如何围绕“凝聚力”提高团队运行效率的途径,达到团队合作的真正目的。

(一)强化科研团队的共同目标,契合成员个人目标

一个团体是否能持续成长,目标是关键,是团队的指挥棒。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也一样,应该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特征的科研团队整体目标,同时通过各种措施使整体目标契合成员个人目标,将个人工作与团队任务、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目标有实现的可能,以提高成员在科研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团队整体的科研效率。当科研团队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一致时,则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整个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正面的能量。

(二)优化科研业绩评价机制,传承优秀团队成果

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注重科研质量,不片面强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职务专利的数量。第一,分类评价。偏重文经研究的团队,应该注重学术评价与参政议政指标相结合; 偏重技术创新应用的科研团队,则侧重技术研发与经济评价指标相结合。第二,分层评价。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中科研机构负责人,技g研发人员及教辅人员等,分层评价进一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公平,如评价机构负责人的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团队培养等领导能力;评价技术研发人员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第三,非学术评价,如注重科研团队的情商评价,尤其是团队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

(三)打造和谐积极的团队文化,注重业余人际沟通

和谐积极的团队文化是科研团队健康发展的助动力,也是团队传承发展的根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文化的打造,在于提炼这个团队的共同价值观、完成共同使命和实现共同愿景,提供使成员感到舒畅、安全的环境,倡导宽松、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从而形成专业而积极、高效而有活力的团队文化,并通过不断传承而生生不息。同时,在打造团队文化的过程中,还需特别重视成员的业余人际交往,以促进团队的默契程度,提高合作水平,唤起和激发每个人对团队的深挚感情而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力靠发展,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团队,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解决团队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以及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科兵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1―93

[2]杨恒哲高校科研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13

[3]包华林,李权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11(1):72―74

[4]马军影响科研群体凝聚力的几个因素[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3(5):53―55

[5]辛琳琳以质量为导向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64―68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管理中产生并发展起来,并被竞相引入了管理实践中。当今社会是提倡科技自主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而高校科研团队是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源于学习,在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引进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理念,促进整个科研团队主动有效地学习,是实现高校持续发展和不断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理论

(一)学习型组织的界定

“学习型组织”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在1965年发表的《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从而使学习型组织理论更加系统、完整和具有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实践之中。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育使整个组织员工形成不断学习的组织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以创建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充满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二)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是团结、协调及和谐。组织学习普遍存在“学习智障”,个体自我保护心理必然造成团体成员间相互猜忌,导致组织群体效率低下。因此,组织的团结,协调以及群体环境的民主、和谐是建构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学习型组织的精神是学习、思考和创新。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对观念、制度、方法及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创新。组织学习的基础是团队学习。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的努力来达到的。学习型组织通过保持团队共同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建立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石的学习型社会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在科学研究领域尤显突出。而高校科研团队是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目标――学习型科研团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学科之间出现交叉、渗透和融合,科研团队已成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科研团队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在高校中受到了广泛重视,科研团队建设迅速发展起来。科研团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团队,知识水平直接决定了科研团队的功效与业绩。因此,知识的学习掌握与整体化对科研团队建设和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优秀的科研团队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学习氛围,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通过有效的相互学习,彻底掌握科研知识的团队。为了适应全球化浪潮、信息化冲击、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高校科研团队。学习型高校科研团队,有别于高等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的课题组、学术梯队等教师科研型群体组织,它是一种具有开放式学习系统,能够使团队成员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超越自我,运用新知识指导科学研究,在共同意识导向下,使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价值观相一致,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组织模式。建设学习型高校科研团队不仅符合高校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需要。

三、学习型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主要障碍

(一)团队成员学习创新意识淡泊

创建学习型高校科研团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高校科研人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束缚,创新思维,实现自我超越。团队在挑战复杂科研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成员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团队学习创新理念的强弱制约着一个团队能否成为真正的高绩效团队。团队成员学习创新的动力不足,势必会影响团队高绩效目标的实现。

(二)团队合作文化氛围薄弱

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培育有利于科研团队成长的文化氛围,是科研团队得以生存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和谐、宽松的团队文化氛围,对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激发团队的精神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结合普遍的比较松散,成员对团队工作的进展状况以及如何为团队的最终目标做出努力认识模糊;成员个人的价值观不能与团队的价值观达到高度一致,造成彼此依赖、合作的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整体的鼓励学习、愿意分享、相互合作的组织文化环境。

(三)缺乏知识共享平台

知识共享需要交流平台的支持。在现实中由于成本收益不对称造成“搭便车”的投机行为、专业知识与独特知识产生的特权以及成员个体素质的差异、团队内部沟通不够顺畅等障碍造成知识共享难以达成。

(四)团队管理体制的制约

高校科研人员一般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计划、安排工作,不大愿意听由领导的摆布。科研人员倾向于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等方面的灵活性以及组织气氛的宽松性,不愿意受制于物,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但是,目前高校科研团队仍主要采用等级权力控制型为主,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力为特征的团队领导负责制的管理体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研人员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学习型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学习创新理念

大学科研团队其实质就是学习创新性团队,是一个具有持久创新能力去创造未来的组织,是高科技成果的重要出产地。高校科研团队要想维持其能力现状甚至向更高层次跃进,它必须与环境相互适应,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强化团队成员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理念,形成“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这一良性循环,以至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竞争能力。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团队文化

高绩效科研团队强大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在于其成员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全体成员整体“合力”的强大,其关键就是平等、开放、共享的团队文化。高校科研团队的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淡化等级和权力,提倡学术平等,鼓励互帮互助,尊重学术自由,强调协同发展,鼓励知识共享,促进自由交流,形成民主、平等、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三)搭建科研成果共享平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取代土地、资本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生产要素。作为一个高校科研团队,为了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需要知识的积累并加强对知识的管理,建立自己的知识库。高校科研团队要加强成员之间的学术合作,积极组织研讨活动,并鼓励成员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或学位进修,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准和创造能力。

(四)建立扁平化的组织

倡导学术主导而不是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这样的组织体制,有助于团队成员直接体会到团队上层的决策思想,团队上层能亲自了解到团队成员的动态,进行直接交流、对话,广泛听取意见,形成互相理解、互动思考、协调合作、责任共担的高绩效组织。

参考文献:

1、周得孚.学习型组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3、祁小玲.地方高校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与创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4).

4、(美)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三联书店,1998.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9篇

团队的概念最早源自企业,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为了特定目标而以一定规划结合在一起。科研团队就是有着共同科研目标又技能互补的群体,以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就是把科研团队的概念引入到高职院校中,是由高职院校教师自发组成的科研群体,它要求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科技研发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政府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构建一个优秀团队,首先要考虑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就如一盘散沙,是不会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只有当团队拥有超强的凝练力、成员之间有紧密默契的合作,才能通过相互取长补短的团结协作产生更强的竞争力,让团队取得“1+1>2”甚至“1+1>N”的合作效果。本文基于凝聚力的研究视角,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现状,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途径。

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特征及现状

(一)特征

团队是指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组合的群体;科研团队是以科研目标为依托,为解决科技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的人员所组合的群体;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实质上是把科研团队的概念引入到高职院校中,是高职院校教师为实现共同的科技创新目标而组成的科研群体。通过文献阅读,本文梳理得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是以科技创新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为载体,集中在应用性研究,强调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对接地方经济,以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研究方向,其团队的组成需满足一定的条件(表1)并具备相应的特征(表2)。

(二)现状

三、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凝聚力的途径

凝聚力视角是一个综合性视角,研究如何围绕“凝聚力”提高团队运行效率的途径,达到团队合作的真正目的。

(一)强化科研团队的共同目标,契合成员个人目标

一个团体是否能持续成长,目标是关键,是团队的指挥棒。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也一样,应该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特征的科研团队整体目标,同时通过各种措施使整体目标契合成员个人目标,将个人工作与团队任务、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目标有实现的可能,以提高成员在科研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团队整体的科研效率。当科研团队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一致时,则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整个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正面的能量。

(二)优化科研业绩评价机制,传承优秀团队成果

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注重科研质量,不片面强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职务专利的数量。第一,分类评价。偏重文经研究的团队,应该注重学术评价与参政议政指标相结合; 偏重技术创新应用的科研团队,则侧重技术研发与经济评价指标相结合。第二,分层评价。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中科研机构负责人,技?g研发人员及教辅人员等,分层评价进一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公平,如评价机构负责人的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团队培养等领导能力;评价技术研发人员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第三,非学术评价,如注重科研团队的情商评价,尤其是团队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

(三)打造和谐积极的团队文化,注重业余人际沟通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24-02

2006年,国务院全文颁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在国家及教育部强有力的政策牵引下,地方政府及高校也高度重视,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1 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其发展必然受到国家、地方政府、高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审视近年来高校所出现的一些典型的团队,不难发现,在团队自身建设及外部支持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1 团队组建功利性强,拼凑现象严重

一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并非以学术问题为导向,而是以争夺资源为主要目的。这种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往往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仅仅根据申报项目的需求,临时拼凑和包装出貌似强大的阵容。通常这种团队只有在项目申报和应付检查时,才将成员各自的成果打包汇总,拼凑出一个“团队”。在争取到学术资源后,也常常是将经费简单地分配,平时几乎不进行学术交流与互动,组织松散,缺乏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作支撑,导致研究力量依然分散,很难形成集群效应,更难取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1.2 学科交叉融合不足,近亲繁殖普遍

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科交叉融合深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团队是在原来的课题组、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研究任务相对独立,很少关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二是,高校普遍实行的按照学科分类的“院系两级管理制”及长期存在的科研资源、学术成果“单位所有制”传统,客观上增加了跨学科、跨部门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难度。三是,科技创新团队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历程较短,在建设的过程中开放的心态较低,开放的经验不足,常见校内理工科内的小交叉、小综合,缺乏文理大交叉、大综合的尝试。

与此同时,当前高校中不乏一些科技创新团队是由研究生导师及其留校学生组建而成。这种师徒合伙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一般规模较小,通常只是原来研究方向的纵向发展和深化,不利于学术创新在学科之间得到横向上的拓展、交叉与融合。并且这种师承关系导致研究方法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活力,仅仅是把科研成果作为晋升职称的资本,很难产生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1.3 团队管理制度失衡,文化建设薄弱

从团队外部管理来看,整个高校组织管理系统呈“线型”状,即从上级管理部门到学校,学校职能部门到院系直属单位,然后再分支出教研室、各科室以及其他基本单位,每项人才计划基本上都在这条管理线上流动,这种僵化的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几乎是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翻版。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内部的科研主管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几乎不存在业务的联系;院系建制及学科壁垒客观上阻碍了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建设;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大多是先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认定,然后提供一定的资助,当团队成立后,缺乏科学健全的团队管理制度。

就团队内部管理而言,项目负责人是团队的领导和总设计师,需要对拟组建的团队进行规划,遴选成员,制定规范,并对进行中的团队进行指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然而大多数团队负责人普遍存在“重外轻内”思想,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争取科研项目,赢得外部资源和支持上,很少关注团队内部管理机制与团队文化建设,难以形成互信合作、学习创新、彼此激励的工作氛围。

1.4 考核标准不科学,缺乏体系化考量

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普遍的做法是将其简单地划分为“部级、省级”和“校级”,并在资源分配与职称晋升中明确一定的级别可以享有相应的待遇。这种考核方式缺乏体系化思考,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重个人,轻整体。即强调个人负责的项目、个人发表的论文、科研奖励中的排名等。这种评价标准通常对项目负责人比较有利,变相地打击了项目组中其他成员研究的积极性。二是,重大师、轻目标。无可否认,高水平的项目带头人是衡量一个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因素,但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过于强调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往往导致团队的“问题导向”被“大师导向”所取代,一方面使得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滑向临时拼凑和过度包装的泥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年轻的学术骨干的成长和发展,这显然有违科技创新团队推新的初衷。三是,重立项,轻追踪。普遍比较重视对团队进行的选拔性评价,几乎没有运行过程的监控。四是,重数量、轻质量。对科技创新团队成果的考核侧重于发表专著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数等有形成果数量的考核,而对研究前景、学科建设、教学效果、科研价值等质量考核相对较弱,这必然带来学术的虚假繁荣和研究成果实用性的下降。

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厘清团队建设指向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时,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及学科、人才的分布状况,积极加强顶层设计,厘清团队建设指向,切实扭转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时的功利化及拼凑化局面。即通过厘清团队建设的指向,为遴选出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创新能力强的开放式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与规则。

2.2 加大学科整合力度,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通过改革高校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基层科研组织模式,打破高校内部传统的学科壁垒,构建柔性的组织结构,充分挖掘各个学科的人员优势,建立人员流动平台,凝炼学科方向,汇聚科研队伍,促进多学科、多方向、多维度的交叉融合实现协同效应。同时积极探索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强强联合,建立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之间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人才汇聚和优势学科的综合集成。

2.3 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团队文化建设

从团队外部而言,高校科研主管部要改变传统的经费、项目和成果管理模式,加强人才机制与激励机制建设,同时增加一定的校内资源整合功能,充分发挥对外公关联络,对内组织协调的功能,增强服务意识,为科技创新团队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而对于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管理制度建设而言,首先,要在明确团队目标的基础上对团队规模、专业结构、成员入选条件及内部管理制度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其次,要确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尊重成员的发言权,使之在合适的位置上参与决策过程;最后,在给予团队负责人内部经费调控权、人员引进权、考核分配权的同时,要有相应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团队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方式运作。

正如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斯蒂格勒所言:“团队学术氛围的营造及团队文化的形成,与科研成果的取得呈现出重要的相关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在重视外部资源争取的同时,必须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通过融合提炼团队成员的个人愿景,在团队内部塑造清晰的共同愿景与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凝聚力,使团队成员为团队目标的实现竭尽所能;通过营造学术平等、宽松的文化氛围,增进成员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从而提升团队想象力与创新性;通过树立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和谐理念,提高知识互补与技能互补,增进团队知识的共享与传承。

2.4 革新评价机制,推进考核体系建设

在考核对象方面,由重在带头人评价转为多元评价。不但要关注团队带头人的学术地位和能力水平,而且要看重团队的研究课题、发展目标以及科研路径,同时要加强对团队成员情况、团队的运行状况、所依托的学科基础以及平台基地情况的考察。

在考核程序方面,扭转重事前评审,轻事后评估的局面。加强对团队的绩效评估,对于绩效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实质性科研工作的团队,要坚决予以淘汰或相应处理,对于效益明显、创新成绩突出的团队,则可采取连续投入的方式加以稳定支持。

在考核内容方面,除了关注科研产出外,还要加强对团队科研过程和科研行为的考核。增加实地考察环节,杜绝团队“拼凑式、打包式”现象的再现。同时采取一些更为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团队的科研过程进行评价,如考察团队成员论文的署名关系、考察各团队成员在各自研究领域的交叉点等。

在考核方式方面,要规范同行评议机制。采取匿名评议及异地评议的形式加强监督,减小考核的人为操纵,杜绝“熟人关系网、老朋友、老同学关系网”等非学术因素的渗入。同时,积极探索国际同行评议,建立海外专家库,聘请国际专家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进行评审,提升考核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综上所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团队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发展理念还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但是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科技强国的核心,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何铮,蔡兵,顾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4):56-57.

[2] 沈炯.积极营造宽松氛围,打造精品科研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4(8):21-23.

[3] 张炳生.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7):61-62.

[4] 余玉龙.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误区及其出路[J].科技管理研究, 2011(6):19-20.

[5] 周刚.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与建设策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59-60.

①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12年第一批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2R10016-16)成果。

作者简介:李吉昆(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科研创新教学团队团队建设

[作者简介]姚红玲(1979-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张玉伟(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35)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77-02

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建立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结构合理的团队,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突出专业建设特色,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团队组成的基本条件

团队是由相互合作且具有一定技能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团队成员有个人目标,且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一致。不同的组织,表现不同的形式和特征。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团队构建。以专业为单位,“校企合作”共建双轨制团队,成员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其中,专任教师由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具有高校教师职称并具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由具有相关行业的中级以上职称、多年从事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担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年龄分布合理,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成员数量的1/3以上,能有效指导和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业务水平。

2.团队带头人。应具备高级职称,长期在教学一线授课,系统讲授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的精神;掌握学术发展前景、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进展动态;建有有效的团队管理机制,结合社会资源,在团队中形成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校企嵌入式合作”思想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制定切合实际的团队建设长期规划。

3.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将经济、社会发展融入教学,及时将先进的技术知识引入课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重视教学课题研究,深度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多次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教改成果应用范围广泛、实效性强,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人才培养。团队作为校企嵌入式合作的桥梁,引进企业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采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专用能力;引入企业文化,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品德修养、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能为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5.科学研究。团队坚持以科研促发展的方针,具有科研服务意识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获得多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或社会科学奖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

6.协作创新能力。团队具有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以注重解决社会需求、企业技术难题为导向,具有独立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形成互相协作、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

7.课程建设。重视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课程建设体现现代高职教育思想,教学效果较好;建有市级以上精品资源开放课程,有配套课程教材建设和教材开发,教材资源丰富;课程编写以校企合作为指导思想,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模式,学生学习反响较好。

8.社会服务。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依托师资力量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岗位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等社会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利用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产生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二、多媒体专业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创建

团队以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创新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多媒体人才和服务于区域经济为主线,组建了教学科研团队。团队中由带头人总领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培养教师、团队发展等工作;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主要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参与科研项目,培养青年教师,建设专业工作室;青年教师在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科研活动、实践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此外,团队中配备了3名行业企业专家,用于承担本专业的实习和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与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负责学生实践与工作能力的培养,解决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实现校企嵌入式合作。

三、团队建设指导思想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熟悉网站制作流程,具备媒体采集与制作、网站设计、制作与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网站设计与制作为核心能力,具有音视频编辑与制作、网络动画制作、手机网页制作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多媒体制作专门人才。本团队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多媒体行业的发展,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以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和学院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多媒体专业建设为中心,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精品开放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发挥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优势与作用。

四、团队建设举措

要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双师”型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满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要求确保教师发挥所长,保证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主要建设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对专任教师来说,采取“以老带新,老教师传帮带”的传统方式,在教师中提倡“自我登山”计划,让青年教师具备自我提升的意识。制定督导听课制度、教研室听课计划,保障每名青年教师每学期被听课不少于10课时,每周安排半天的教研活动,实现教学经验的交流、沟通、共享。每学期由团队带头人针对专业开展专业设计,骨干教师针对课程开展课程设计,青年教师针对教学单元开展单元设计。企业兼职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团队应重点对兼职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多媒体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多家校内外实习基地,锻炼和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技能。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每五年有两年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其中半年时间为专职实习,用于积累行业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安排教师定期深入校内外实习基地,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辅导答疑和专业工作室建设。鼓励教师取得专业高级职业职称资格证书,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加入市以上行业(企业)协会。提高专业技能,增加企业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内容。此外,团队通过“以赛促技”的形式,安排教师个人或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国家、省级比赛。

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团队以校企嵌入式合作为基础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聘请在平面设计、网站开发等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团队将企业的岗位标准、工作过程、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将企业的评价和管理应用于学生的考核和管理,使校企合作与学生的专业培养相结合。

4.优化兼职教师结构。团队继续加大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年限至少为5年、具有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要发挥兼职教师特长,形成实践、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技能课程由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团队模式。

5.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团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外地学习先进技术,进修学历、学位。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编写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教学,培养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组织教师申报各种科学研究课题,承担科研项目课题,论著,提升团队教师的科研能力,申请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通过教师进修、项目带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团队的科研学术水平。

6.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借助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社会开展专业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与考核、技术支持、项目制作等社会服务,提高技术服务层次和深度。分别安排团队成员作为企业技术特派员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漫、网站制作等企业,把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带到企业中,扩大团队的辐射范围,提高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7.保障条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和青年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方面,向教学团队成员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学院制定了《教师职称申报及考核办法》《教师职称分级聘任办法》《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办法》《教师校外实习实践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教学团队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根据团队的建设需要,为教学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中。

本团队将继续以多媒体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课题、技术服务为主要抓手,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与行业和企业进行嵌入式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加入团队,进一步优化团队专兼比例结构;选送中青年教师到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进修以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职业教育经验,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增强专业技术实践经验;加强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团队建设成果凝练与积淀,促进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秀锦.关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变革[J].职教论坛,2009(5).

[2]黄政艳.高职院校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创新,2011(7).

[3]蒋满秀.科研创新团队的相关理论研究[J].湖南农机,2010(11).

[4]李佩禹,丁小丽.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5]王宝阔,刘加钊.“航海学”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10(6).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33-02

2014年6月23日,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鼓励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规划为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民办本科高校能否顺应形势需要适时转型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从定义上来看,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指职业教育系列中从事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层次教育的高等院校,不同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系列的完善。很多民办本科高校在建立之初,虽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专业实施了应用型课程的教改,但如何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打造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团队,促进专业快速、稳步转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转型中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1.适应转型中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需要。民办高校在转型中定位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的公办本科高校,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学历教育相融合,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可见转型后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将是校企合作。要实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方面,都需要依靠在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共同协作。因此,如何适应这种根本性要求的改变,构建以在校教师和企业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迫在眉睫。

2.适应各专业知识综合性发展趋势的需要。随着国内国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日新月异,各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特性越来越明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综合化趋势使得各专业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专业应用性研究方面,都离不开与其他学科教师的紧密合作。因此,组建以专业知识综合性应用为核心的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多元化教学团队,是适应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3.锻炼和培养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民办高校中由于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和激励机制,很难产生实践型的“教学大师”以及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氛围,而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正是民办高校转型的重要条件。通过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重点将热心实践教学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带头人进行培养,或以他们为核心,组成实践教学带头人、教学骨干和教学新秀等构成的教学团队,联合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实践教学团队带头人,又可以形成高水平的实践教学队伍,带动整个学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团队大多仍以传统的学术科研为建设目标,成员中缺乏可以开展高水平实践教学的教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一方面因为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时间不长,在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团队方面更是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学团队模仿重点本科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由教授牵头,带领某一专业的青年教师做科研,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以此来推动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基本没有帮助。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践型教师工资待遇方面往往不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甚至会因为要花较多的精力在开展实践教学上,影响职称的评定,因此教师也不愿在实践教学上下功夫,无法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团队建设效果较差。

2.民办高校的教学团队虽然具备了教学团队的基本表征,但却缺乏教学团队运作的内涵,合作开展教学改革的基础较差。对于民办高校普通教学团队而言,能得到的资源投入非常有限,导致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等难以开展;加上学校扩招之后教学基础设施紧张,教学团队通常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和设备。大家上完课就各自回家,教学团队成员都“单兵作战”,缺乏协作的意识和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更多的只能是“个体化”模式,得不到来自团队其他教师经验和智慧的支持,更缺乏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使教学团队建设活动难以深入,流于形式。

3.团队规模和结构不合理。教学团队只有拥有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的成员队伍,才能达到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和信息整合,便于团队管理和成员知识技能的互补,取得团队发展的最大合力。但在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对团队规模、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差异性要求考虑不足,有的高校认为团队成员优秀的人越多越好,把整个学院或整个教研室的专业教师都拉入教学团队,没有考虑到教学团队合理的团队规模和专业方面的互补性;有的民办高校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团队申报过程中的成功率,往往会以学术影响大、知名度高的专家为核心或牵头进行申报,对其年龄方面的考虑较少,影响了教学团队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三、民办高校转型中教学团队的建设措施

1.结合学校转型发展,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要建设适应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教学团队,首先要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团队建设就成功了一半。我们依据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将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确定为,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培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优化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强化专业应用性为重点而协同配合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围绕这个建设目标,民办高校转型中可将教学团队分为偏理论型的教学团队、偏实践型的教学团队等不同类型,既各有侧重,又可以相互支持和促进。一方面继续提高原有的理论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抓紧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发展“校企结合模式”的教学团队。民办高校在转型中既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又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打造“校企结合的模式”的教学团队,是适应学校转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建立专任教师到相关行业和领域学习交流、接受培训的长效机制,选派教学团队成员到企业挂职锻炼、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开发,让教师了解生产流程,熟悉岗位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进而改变教师队伍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等参加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强企业与校内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可以实现团队成员间的知识互补,为民办高校注入了新的办学理念和师资管理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成功转型。

3.建设具有“应用性”特色的教学团队。民办高校在“校企结合模式”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组织校内外教师共同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研究,突出团队“应用性”的特征。教学团队可围绕专业实践课,调整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团队针对实践教学的特点,开展对实践课教学方法的研究。由于实践性教学以动手操作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其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模仿法、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仿真培训等,所以教师要更注重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传授,重视技能操作,师生之间形成“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成员选择方面,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团队建设重点,邀请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共同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实训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视野。要实现高质量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并且团队内部达到有效地交流、协商,成员数量不宜过多,人数在10人左右,而且要求团队成员不仅具备宽阔的视野和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要对其他成员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适应专业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展现知识“融合”的魅力。民办{校可以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加强原有教学团队的优化整合,组建多元化的教学团队,积极营造内外开放的学术生态环境。

5.加大教学团队建设投入。首先,要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保障,为开展教学改革、交流和研究等给予条件支持,适当增加对实践教学仪器、教材、实验室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增加对教学团队运行所需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要有赖于学校各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而且有赖于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因此,需要高校在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选择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教学团队能够吸收到合适的教师成员,实现成员结构和教学资源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

[2]李璐.融合之惑如何破解[N].中国教育报,2014-04-18.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53-03

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建设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主要任务,必须牢固树立“教学立校”和“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教学和科研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区别:教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是一种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主要表现为个人或部分参加者的研究活动,科研的对象主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是根据已知探究未知、创造新知的行为和过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担负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为此,在实践中两者又常常发生冲突,成为一对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师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和教学、科研对时间、精力的客观要求,导致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二是教师个人特长的局限性与教学、科研内在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教学与科研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实践中会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何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笔者认为,搞好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是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对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探讨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团队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为目标,以项目管理为契入点,打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依据与借鉴。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组建与管理

(一)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原则

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团队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和谐为本、以能为本的“三本”原则,以及专业化、校本化、项目化的“三化”原则。教师团队建设要遵循项目化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策略手段和方法,将各项重点工作当做项目来实施,从目标设定、任务分解、任务实施到完成评价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主要包括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设置要围绕学院发展规划,服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的设置要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团队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运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一般可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科研团队进一步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影响力。科研团队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服务领域,可以承接较高级别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和产生标志性科研成果,承担社会技术服务项目,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在某领域形成技术服务特色和优势。团队改革的目标一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实现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科研高效运作和一体化发展;二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三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使团队成员取长补短、减轻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二)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组建与管理

推进院、系(部)和教学团队“三级”绩效管理工作,发挥教学团队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教学团队是指以专业(群)、课程(群)和实训基地为建设平台,是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培养和选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培养和选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一批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专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以及双师结构,团队规模适度、成员相对稳定,校内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7人(含校内兼课教师),并聘有一定数量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教学团队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1)专业(群)教学团队。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和招生规模大小,按专业(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专业或专业群名称命名。专业(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在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组织专业建设调研,编制专业教学标准,主持实验实训室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承担各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2)课程(群)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组成情况和教学规模大小,按文化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课程或课程群名称命名。课程(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课程(群)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本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规划,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实训室建设,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3)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要求,按照实训基地等设置教学团队,以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命名。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实训基地承担的实训课程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规范实训基地管理,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训项目设计,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等29个专业教学团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团队等8个课程教学团队,精密加工技术实训教学团队等5个实训教学团队(见图1)。

学院、系(部)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教学团队日常工作考核由系(部)负责实施。教学团队需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常规工作考评,主要考核教学团队主任、副主任履行职责及成员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工作规范等情况。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由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每年开展一次阶段检查考核、建设期满后进行验收考核,主要考核立项项目的任务落实、建设成效等情况。学院、系(部)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评,评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给予经费奖励,优先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院级教学团队申报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三)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与管理

科研团队一般应以省市级或院级技术应用中心为依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近三年承担过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者承担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横向科技项目。团队应该有相对集中、稳定的研究方向,且与学院相关专业发展方向吻合,研究内容应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鼓励跨系部、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设负责人1名,负责人应有宽容、开放、公正的胸怀,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每个团队成员人数5~8名,40岁以下成员不少于2名。团队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合理,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和研究成果,科研合作氛围浓郁、和谐,在学院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团队建设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团队资助建设期为三年。每年进行一次阶段检查考核,三年后进行总绩效考核。每年的阶段检查考核以任务书中的分年度建设任务为依据,由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进展报告。第一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将责令整改。若第二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学院将取消对该团队的资助。项目建设期满后,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总结报告,学院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审计和验收。验收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类。对验收结果优秀的团队,学院将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滚动资助建设;对验收结果为合格的团队,学院允许其参加新一轮院级科研团队的遴选;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团队,学院将停止该团队参加新一轮院科研团队的遴选。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应用科研团队等7个科研团队。

基于项目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新模式

第一,按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如何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内在联系出发,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即形成若干个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是组建高校教师团队、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础。

第二,根据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客观要求和项目团队建设思想方法建设教师团队。应用项目组织和团队建设的思想方法,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内在客观要求和每个教师的特长、特点等,来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师团队,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和密切协作。这是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有效合作,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层组织。

第三,应用项目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理论和方法,在教师团队内部建立有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制度。这是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教师团队内部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要在广泛征求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稿,然后再组织相关教师讨论,并经过问卷调查、投票等过程,通过多次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书面材料和规章制度。

第四,应用公司项目治理的思想和方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高校教师团队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仅靠教师团队这一基层组织的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校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如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根本。

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研究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可以借鉴管理学、组织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教师团队建设,从诸多侧面进行研究与分析。教师团队建设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团队建设提供合理化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意义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2]何侃.论复杂性视阈中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36).

[3]聂会平.地方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策略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1(4).

[4]陈立旦,陈开考.职业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研究[J].成人教育,2012(2).

[5]侯洁.执行-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J].科教纵横,2011(11).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14篇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做好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是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为例,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组建与管理,介绍了基于项目管理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 :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53-03

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建设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主要任务,必须牢固树立“教学立校”和“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教学和科研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区别:教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是一种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主要表现为个人或部分参加者的研究活动,科研的对象主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是根据已知探究未知、创造新知的行为和过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担负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为此,在实践中两者又常常发生冲突,成为一对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师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和教学、科研对时间、精力的客观要求,导致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二是教师个人特长的局限性与教学、科研内在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教学与科研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实践中会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何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笔者认为,搞好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是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对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探讨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团队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为目标,以项目管理为契入点.打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依据与借鉴。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组建与管理

(一)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原则

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团队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和谐为本、以能为本的“三本”原则,以及专业化、校本化、项目化的“三化”原则。教师团队建设要遵循项目化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策略手段和方法,将各项重点工作当做项目来实施,从目标设定、任务分解、任务实施到完成评价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主要包括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设置要围绕学院发展规划,服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的设置要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团队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运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一般可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科研团队进一步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影响力。科研团队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服务领域,可以承接较高级别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和产生标志性科研成果,承担社会技术服务项目,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在某领域形成技术服务特色和优势。团队改革的目标一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实现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科研高效运作和一体化发展:二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三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使团队成员取长补短、减轻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二)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组建与管理

推进院、系(部)和教学团队“三级”绩效管理工作,发挥教学团队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教学团队是指以专业(群)、课程(群)和实训基地为建设平台,是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培养和选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培养和选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一批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专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以及双师结构,团队规模适度、成员相对稳定,校内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7人(含校内兼课教师),并聘有一定数量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教学团队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1)专业(群)教学团队。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和招生规模大小,按专业(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专业或专业群名称命名。专业(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在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组织专业建设调研,编制专业教学标准,主持实验实训室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承担各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2)课程(群)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组成情况和教学规模大小,按文化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课程或课程群名称命名。课程(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课程(群)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本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规划,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实训室建设,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3)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要求.按照实训基地等设置教学团队,以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命名。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实训基地承担的实训课程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规范实训基地管理,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训项目设计,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等29个专业教学团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团队等8个课程教学团队,精密加工技术实训教学团队等5个实训教学团队(见图1)。

学院、系(部)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教学团队日常工作考核由系(部)负责实施,教学团队需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常规工作考评,主要考核教学团队主任、副主任履行职责及成员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工作规范等情况。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由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每年开展一次阶段检查考核、建设期满后进行验收考核,主要考核立项项目的任务落实、建设成效等情况。学院、系(部)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评,评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给予经费奖励,优先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院级教学团队申报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三)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与管理

科研团队一般应以省市级或院级技术应用中心为依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近三年承担过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者承担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横向科技项目。团队应该有相对集中、稳定的研究方向,且与学院相关专业发展方向吻合,研究内容应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鼓励跨系部、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设负责人1名,负责人应有宽容、开放、公正的胸怀,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每个团队成员人数5—8名,40岁以下成员不少于2名。团队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合理,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和研究成果,科研合作氛围浓郁、和谐,在学院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团队建设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团队资助建设期为三年.每年进行一次阶段检查考核,三年后进行总绩效考核。每年的阶段检查考核以任务书中的分年度建设任务为依据,由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进展报告。第一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将责令整改。若第二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学院将取消对该团队的资助。项目建设期满后,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总结报告,学院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审计和验收。验收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类。对验收结果优秀的团队,学院将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滚动资助建设:对验收结果为合格的团队,学院允许其参加新一轮院级科研团队的遴选: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团队,学院将停止该团队参加新一轮院科研团队的遴选。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应用科研团队等7个科研团队。

基于项目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新模式

第一,按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如何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内在联系出发,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即形成若干个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是组建高校教师团队、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础。

第二,根据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客观要求和项目团队建设思想方法建设教师团队。应用项目组织和团队建设的思想方法,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内在客观要求和每个教师的特长、特点等,来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师团队,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和密切协作。这是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有效合作,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层组织。

第三,应用项目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理论和方法,在教师团队内部建立有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制度。这是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教师团队内部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要在广泛征求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稿,然后再组织相关教师讨论,并经过问卷调查、投票等过程,通过多次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书面材料和规章制度。

第四,应用公司项目治理的思想和方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高校教师团队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仅靠教师团队这一基层组织的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校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如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根本。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导师制度;科研团队;合作机制;多元奖罚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在我国(2006-2020)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快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1],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国家具有更强的综合竞争力。故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前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输送高水平人才的战略任务。

一. 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技术创新水平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源动力之一,而高校是我国科研最丰富软硬资源的聚集地,更是新思想的关键发源地[2]。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弥补共享优势资源形成"双百"的良好学术氛围

由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使许多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一味跟随所谓的权威,墨守成规,缺乏勇敢的创新精神;随着研究生的大量扩招,硕士生导师队伍也相应的扩充,导师间的学术水平、教学态度参差不齐,这造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软硬件支撑问题。

2.有利于促进交叉学科前沿研究

21世纪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交叉学科,其是新科学的生长点[3]。科研团队的组建不仅为团队成员之间提高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不同学科的科研团队之间的知识交叉、互补与综合发展培育了土壤,易形成多方面的全面思考,产生新的思路,完成交叉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

3.有利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

高效借助其生源优势,可以将本科教育、项目工程和学术科研进行统筹设计,借助研究生科研团队的力量辅助本科生教育,这会极大地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兴趣,使书本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优秀的本科生的加入也同样增加了研究生团队的科研基础力量,进一步来说,优秀的本科生可通过考研、保研等方式加入研究生科研团队,缩短了团队成员间的磨合期。

二. 研究生科研团队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时代下科研活动和科研进展仍以传统的单兵作战已难以实现,合作科研团队已逐渐成为新时代下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4]。鉴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研究生科研团队具有以下几点问题:

1.团队价值理念薄弱,存在恶性竞争

团队价值观主要包括集体主体和个人主义两大核心价值观[4],但经过实践调查,普遍发现我国导师制度下的团队研究中,由于各团队成员的个人的利害关系,同一团队的学术交流中各成员都有很大的保留,造成最新的思想并不能得到更好地传递与发挥,当然这与交流者间的道德水平非常有关。

2.团队成员的流动性造成科研基础难继承

由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有一定的培养年限[1],因此研究生科研团队有较大的流动性,在实践调查中发现虽然新的研究生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一定新的活力。

3.研究生科研团队人员结构的不合理性

首先,鉴于我国现阶段在研究生或博士生招生时常潜在要求相近专业可报名,同时如果跨专业报考压力也确实很大,故现在大多高校的科研团队基本仍由本专业或学科的人员组成,科研团队的成员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相似,但虽然这样选拔到有一定本方向科研基础的学生,但却可能错失一些学科背景差异较大的学生,因此逐渐形成了科研团队的单一层次性。

三. 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具体建议

1.建立良好的共同目标下良好学术文化环境

发展高校先进文化,是对国际形势的科学把握,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需要。学术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学术质量建设、学术环境建设、学术道德建设和学术民主建设[7]。"

2.合理配置以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科研团队成员

作为科研团队核心的导师,其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科研理论基础,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战略性的蓝图设计和科研团队的管理能力。

3.选择出色的小团队带头人

导师在科研过程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但科研实践中具体细节的把握上往往主要由导师指导下的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研究生成员所实施的,加上现每一个导师下经常有多个研究方向,所以如何对充分发挥众多团队成员的能力成为一个难题。

4.建立合理的多元奖罚机制

为进一步调动团队中各成员的积极性,在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团队学术文化环境后,一个合理的科研团队的评价与多元奖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现高校的普遍实践中,团队对成员的激励机制单一,表现在津贴、奖金等大多以团队均分的形式为主,个体激励不足[8]。

四.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有利于弥补共享优势资源形成"双百"的良好学术氛围,有利于促进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和有利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科研拔尖人才培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于前,李香花,杨艳萍.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54-255.

[2] 伊廷华,孙天舒,李宏男.高校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建设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40-45.

[3] 侯映霞,李华,冯郑,等.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构建模式及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11-14.

[4] 叶同锁.企业团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6):172-173.

[5]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2):12-21.

[6] 张慧洁.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保障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39):99-101.

[7] 张意忠.学术文化:内涵、功能与建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4):20-23.

[8] 韩昌跃,杨樱.构建教学团队的有效运行机制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2(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