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

钳工工艺教案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钳工教学改革;工程硕士培养;工程师素养

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我国已培养出很多应用型高层次工程管理技术人才。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中的一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特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学位的本质特征[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工程硕士教育应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侧重于工程应用,应具备工程师从业的知识结构、能力以及所必备的职业品质,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和公司输送高级专门人才[2]。因此,招生初期其生源往往来自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培养方案更具有企业针对性。国家从2009年开始大力推进专业学生了根本性变化,专业硕士培养对象几乎全部来自于在读本科机械大类专业毕业生,基于该工程背景的生源对象,如何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养成工程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机械工程领域培养计划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培养出符合国家特需人才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计划中,专门增加了五周的钳工工种训练环节,专门有针对性地培养工程硕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3]。今天虽然各种机床发展比较快速,代替了先前钳工作业,但钳工这门学科作为传统的金属加工技术,任在机械制造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应用非常普遍,也是工程师素质能力培训的基本方法之一。

然而,钳工课程传统的本科教学实训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工程硕士的职业素养训练教育,目前学校的本科生钳工教学模式,不但训练机械单调、课题缺乏新意,还让学生处于知识的被动接受状态,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使得学生在金工实习中望钳工实习而却步[4]。为了适应专业硕士钳工实训教学模式,自我校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就一直不断地改进钳工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案,根据社会生产发展需求,综合运用已在本科阶段专业课程中获得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与解决各种机械钳工训练中的工程实际问题,激发工程硕士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以下是我校工程硕士钳工教学改革中贯穿工程师素质培养的几种训练方法。

1注重工程硕士理论素养与工程应用能力培训相结合

工程师素质的养成,需要工程硕士掌握丰富的工学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有一定操作技能和工程理论知识,同时还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工程设计规划能力、加工工序设计能力和工程计算能力等。在钳工训练阶段,指导老师针对具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工程硕士,从企业实际需求中提炼出一定功能指标的机械结构设计要求,让工程硕士从三维立体图纸的设计入手,遴选机械传动结构、分析零件选用方案的优劣、设计关键零件的工艺顺序、选择刀具的热处理方式,并对其中涉及钳工工种的工件实施立体划线等操作训练,将零件虚拟组装软件应用到机器的总装配、机床床身的刮削、机床保养等环节中,为工程硕士后续课题的选择,打下了良好的实践研究方法基础[5-6]。同时,由于在钳工实习教学活动中,融入了虚拟组装等现代技术、也为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素养的训练,提供了实践平台。实践环节要有主有次、分型培养研究生的技能,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一专多能,即不仅要加强基本的功训练,还要培养技能训练的广泛性。而对于理论功底好动手能力欠缺的研究生,扩大虚拟软件的训练范围及工艺尺寸链的计算难度。这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钳工教学方法,不仅仅要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技能,更是让学生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问题。这种方式提高了研究生们适应企业的能力。

2运用本科阶段工艺理论知识分析改进加工方案

以往本科阶段钳工课程的学习模式总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单调而又重复、缺乏新意的课题,使学生对钳工课程厌烦厌倦。又由于考取等级证书的压力,学生必须按照实习指导教师安排的工艺以及加工方法在考证范围内练习,整个实践过程学生并没有主动地思考加工工艺。工程硕士经过了系统的本科理论教育,有良好的机械加工理论基础,但本科阶段的教学基本重心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例如本科阶段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涉及几何量公差与技术测量两个范畴。虽然学生们都对公差代号、尺寸链的计算、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很熟悉,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应用。

结合以上分析,在钳工实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激发工程硕士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研究生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动手完成零件加工,再从工艺、工时、成本的角度分析他们设计的作品合理性。以下是研究生设计的图纸:a图和b图形状相同,有一处尺寸5mm、10mm不同;这两零件图虽然在结构功能大同小异,但在实际加工操作中a零件的加工难度大于b零件,且尺寸精度也难以保证。比较b图和c图,零件图c考虑直角的加工工艺,实际加工的效率和成本都优于b图且都能实现相同的功能。

3借助配合件加工训练强化工程硕士团队协作意识

作为未来总工程师摇篮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将总工程师具备的工程规划、分工协作等团队协作必备要素,加入到钳工技能培训之中,是硕士阶段有别于本科生钳工实训的创新性举措,而钳工实训中配合件的加工与装配,是钳工实践教学中团队协作练习较好的训练方式。配合件的训练除了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是训练学生锉削和锯削基本功,及掌握零件加工工艺,特别是一些有高精度的对称件加工工艺能力的典型方法。如下图所示,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还需合理编排钳工加工工艺方案。我校的工程实训中心给出的分工协作配合件,是一组只需要两人完成的加工组件。研究生在锉削零件过程中,不仅要熟悉自己零件的工艺,也要熟悉合作者另一半的零件工艺。这就需要彼此协商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共同完成配合件的加工制作。在以往的本科教學中,学生仅需要根据实训指导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工艺要点自己去编排工艺,而研究生分工协作教学模式,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更多地根据另一个学生的工艺安排,考虑自己的工艺加工方法,双方不断地商讨加工工艺方案,随时处理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沟通,锻炼了团队分工协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下图为整体式嵌配件加工图例之一,图中上部的两图需要分别由两位研究生分工合作完成,通过双方工艺过程的制定和加工,最后需要按公差要求实现完美配合。

4结语

工程硕士阶段钳工实践培养环节,有别于本科生阶段钳工实习的培养要求,在注重能力培训的同时,更加关注研究生工程师素质的养成,以及工程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融合的训练。工程实践能力是其考核研究生在研阶段的重点环节,所以实践性课程培养目标必须回应企业对工程师素质培养的诉求。基于工程硕士研究生阶段钳工实训教学改革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只是本校研究生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和改革工程硕士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之一,机械工程领域在最近几年的工程硕士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如硕士技师等初步培养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建刚.钳工工艺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教育前沿,2012,1(3). 

[2]孙健.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5):78-79. 

[3]刘来宝.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多途径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1):39-40. 

[4]易忠奇.钳工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 

[5]陈淑春.一体化教学在钳工专业的研究与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5).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钳工技能;实训教学

钳工技能与训练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及制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合理选择工量具、编写钳工加工工艺步骤的能力,熟练使用钳工工具,操作台式钻床加工零件的能力及检测工件的能力,本方案成为《钳工技能与训练》课程的一个综合训练模块。

锉配是钳工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开式四方锉配是《钳工技能与训练》课程的一个典型的实训项目,是从识读零件图―选择加工方案―工量具的选择―编写钳工加工工艺步骤―钳工加工―产品的测量与检验等生产实际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此案例的学习,能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可掌握解决生产难题的一般过程。具体步骤为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上升到理论、补充理论内容,提供部分解决方案学生进一步实践,直到彻底解决问题。

该项目以任务(共四个)的形式搭接,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熟悉生产中的相关技术文件,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该项目的设计带有探索性和创新性,解决的方法不是唯一的,通过这种训练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

一、项目任务

1.装配图

2.项目任务

任务一:识读工件图,选择工量具,确定加工方法。任务二:编写钳工加工工艺步骤。任务三:钳工实际操作加工。任务四:产品的测量与检验。

二、项目目标

1.基础素养教育目标

(1)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增强团结协作、拼搏竞争、爱岗敬业的意识。

(2)核心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2.专业素养教育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原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钳工工艺等相关知识。

(2)专业技术目标:掌握钳工加工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测量技术和设备的保养与安全生产技术。

(3)专业能力目标:熟练地对加工零件进行钳工加工工艺分析、编写加工程序,熟练地操作台式机床,掌握正确的测量和检验方法,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项目实施

1.工作任务分析

任务一:识读工件图,选择工量具,确定加工方法。分析零件的材料和相关的技术要求,选择工量具,确定钳工加工方案。任务二:编写钳工加工工艺步骤。对加工工件进行钳工加工工艺分析,确定加工工序和设计加工路线,编写钳工加工工艺步骤。任务三:钳工实际操作加工。在钳工车间里进行钳工加工实际操作训练,按照正确的装夹方式进行装夹工件一,按照加工工艺步骤对工件一进行加工;工件二以工件一为基准进行锉配。任务四:产品的测量与检验。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量具完成工件的尺寸测量,掌握各种加工要素的测量方法和工件形位公差的测量,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项目实施组织过程

(1)课题实施准备:相关工量具、台虎钳、台钻、砂轮机等。

(2)组建学习小组: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6人一组,选出小组负责人。学习小组同学共同讨论、相互协作完成每一个项目任务。

(3)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钳工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台式钻床及砂轮机的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实习的安全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4)执行项目任务:由教师向各学习小组分配任务,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归纳分析、共同学习、团结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零件图的分析、工量具的选用、加工方案的确定、加工零件,对零件进行检测,完成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对加工过程进行总结,进一步优化加工工艺,改进加工方法。

(5)小组总结:每位学生逐一介绍项目加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成绩和不足之处,整理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提出疑难问题在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学习小组负责人对本组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同学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将考核结果打分记录,对小组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记录反馈给教师。

(6)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完成的各种工艺文件和实操加工作品进行检查评判,认真记录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成绩,汇总学生在执行项目任务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掌握不熟练的操作技能。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指导,并逐一解决。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分析、归纳和启发,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一项过程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全面考核,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作出全面评价。通过评价既能检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项目评价包括自评、小组间互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运用多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机制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实施体会

1.在完成本项目过程中,应合理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把每个任务分解为几个训练目标,让学生明确任务。

2.学生分组要合理搭配,利用学生之间的技术交流,同样可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教师可以提高加工精度,来满足技能强的学生学习要求。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钳工实训;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34-02

钳工实训教学是技工院校机电专业必修实训课程之一。作为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其技能训练劳动强度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对钳工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但钳工实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参与钳工实训的积极性,是目前钳工实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合理的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所谓“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原则,指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每一课题完成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教学主题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具体的任务,每个任务中都蕴含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钳工实训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中,因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理论知识似懂非懂,在实际操作训练中又无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训练中,使实训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的钳工实训教学模式就是将钳工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体现出来,整个教学体系被分解成若干个任务,任务问按照学习的难易程度呈递进关系,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学习,即达到钳工实训的要求。基于任务驱动的钳工实训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重视项目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钳工实训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方案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钳工实训教学方法将钳工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每一个任务中均包涵工艺理论、操作技能、图纸资料、技术要求以及工具选配和安全技术等内容,并呈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关系。实训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训内容的要求,安排合适的理论知识讲授课时和实践训练的课时,实行直观、形式多样的教学。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每一个任务的教学均贯彻“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下面以在平面上锉四方和钻孔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如图所示:

1.任务分析

以锉四方、钻孔为工作任务,根据学生已学过的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钳工工艺等知识,学生首先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该任务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加工工艺,在此期间实训教师进行指导。

1.方案决策

根据钳工技能的要求,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制定实训任务的日程计划,编制加工工艺,拟定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以及各种工量具的准备方案。

在制定工艺路线时,讨论加工方案,先以中心线为基准,划出孔和四方的位置,钻四方孔、锉削、钻Φ8孔、检验、交工件。

3.方案的实施

(1)备料:根据图纸要求加工60mm×60mm×8mm的板料,每人一件。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4篇

如何才能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首先,钳工实习指导教师要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钳工实习课的重要性,制定合理实习训练方案,采用多形式的实习方法,努力调动学生实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

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钳工实习普遍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问题,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不少学生望钳工实习而却步,缺少参加实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训练方法,优化训练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值得钳工实习指导教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课的重要性

不少学生认为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现代机械化加工完全可以代替手工操作,手工操作费时间耗体力。于是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刻苦训练,应付了事的现象,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怎么引导呢?教师要告诉学生钳工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至今尚无合适的机械设备可以完全代替零件加工中的划线、刮削、研磨、锉配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

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依然需要依靠钳工的手艺进行精密加工,在单件小批量生产和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某些精密修配,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更是离不开钳工。可见,钳工工艺在现代化生产中仍具有其他先进设备不可代替作用。学生掌握了钳工技能对进一步学习其他机械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极其有益的,只要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的重要性,就能激发他们学习钳工的兴趣,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实习训练。

二、制定合理的实习训练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钳工的教学质量,首先是要制定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方法有效的实习训练方案。教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事先要专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生的特点,熟悉实习训练的内容以及现有的设备条件,并预测实习训练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求老师做到下面几点:

1.精选实习训练课题。教师要根据实习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训练课题,增强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体验钳工技能的神奇,从而提高实习训练的实效性。

2.明确实习目标。实习训练目标是要使学生即能顺利通过技能考核又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教师应因人而异做目标分解,为每一课题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实习训练分目标,让学生明确每一个课题必须达到的操作技能要求。

3.研究学生特点和心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接受能力不同等特点及学习心态的差异,研拟不同的实习方法,制定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教学,力求在总体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4.循序渐进组织实习训练。(1)基本技能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正确理解图纸要求;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运用正确的姿势操作每一项基本技能,了解每一项技能的操作技巧,完全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符合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2)基本工件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掌握工件加工方法尺寸精度控制等能力,懂得在操作中使用基准的重要性,能编写简单的加工工艺并能够照加工工艺操作;(3)镶配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能够根据图纸要求编写较复杂的加工工艺,能分析和处理在锉配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达到锉配的精度要求。

三、采用多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

1.因材施教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

2.启发引导法。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及提出见解的机会,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3.对比训练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因技能的个性差异,难免存在操作姿势变形或动作不规范等问题。要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对比训练法用错的方法和正确的方法加工出来的工件做比较,这样一比较,学生的印象就加深了。

4.讨论训练法。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根据钳工训练的特点适时安排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放松体力,又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实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可以设计一些加工与测量的特殊技巧让学生讨论,如:是否要用“L型块”划线和测量?是否要用“芯棒”测量特殊角度?等等。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际技能得到提高。

5.互动练习法。在钳工实习训练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錾削操作姿势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先把正确的錾削姿势动作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请几位同学模仿姿势动作,在分别总结这几位同学的錾削动作是否正确?其错误在哪里?是握锤、握錾、站立姿势不正确?还是挥锤方法不对?或是锤击速度控制不准确?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错误的姿势动作加以纠正,别人出现的问题也能引起重视避免在操作时再次出错。

6.运用课件法。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出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趣味课件,组织学生观看操作技能演示,将一些复杂的操作姿势形象化,使学生直观地领会操作的姿势动作要领和基本要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钳工;一体化;教学

钳工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但长期以来钳工的教学模式总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缺乏新意的课题,总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我仔细分析钳工实习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下是我在钳工教学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一、尝试“一体化”教学

在以往钳工教学过程中,工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每学期工艺开设内容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其次是学生在学习工艺课时,缺乏与实体的结合,设有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上课打瞌睡,难以接受。实习过程中,往往用得着的内容没讲,实习中不用的东西讲了一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

鉴于以上状况,我校的钳工工艺课和实习课合二为一,即钳工实习的教师同时兼任钳工工艺课,即教师“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钳工工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工艺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围绕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我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时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性情绪相关的个性倾向。它虽然是非智力因素,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技校学生在技能培训方面,尤其是培训之后的第二学期起,技能训练的兴趣不浓,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厌烦参加技能训练。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学生技能训练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关键因素,方能对症下药,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激发、提高和维持学生的技能培训兴趣。

采用“一体化”教学之后,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觉得应该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统筹兼顾各种训练技能之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工艺学、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时间分配。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等尤其重要。

如鸭嘴锤的制作工艺较复杂,针对这种状况,我把鸭嘴锤的制作尺寸适当缩小,并把中间的腰孔改成螺纹孔,大大缩短了工时。本课题包括了原鸭嘴锤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增加了攻丝、套扣、装配等工艺。可以让学生对钳工了解的更全面,能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把鸭嘴锤制作简化后,可以把单调的钳工技能训练溶入一个有趣制造中。既能增加学生的实习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对实习的兴趣,能够寓教于乐,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原来鸭嘴锤的制作由于工时较长,导致部分学生放弃或没有完成对钳工实习带有抵触情绪,无心实习。而现在是带着兴趣学习,经过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和学生的交流中普遍反映良好,觉得钳工训练体力消耗较大,但忙而充实,并有所收获。同学们都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对自己制作的工件简直是爱不释手。

技工学校的学生抽象能力思维和知识水平较差,他们以能掌握一门技术,到社会上能谋生,求发展为目标。作为钳工专业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识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开始有兴趣学习技术,觉得有可能学好,能学好,点燃心中的希望。

三、注意综合操作训练,针对性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性的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练习,以培养学生综合技能,这是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又一重要阶段。老师要根据实训的内容与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了解,认知,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在训练中,制作锉配件让其熟悉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配合精度,做得好的表扬,并将其工件收入“展示厅”以资鼓励,做的差者予以纠正、分析原因,得出经验。

四、成绩及时评价,以提高积极性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钳工实习;教学方法

一、对钳工实习训练方案科学制定

要想促使钳工实习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首先就需要对实习训练方案科学制定,保证其有明确的目标,采取科学的方法。教师要科学调查研究,对教材深入钻研,对教学目的进行明确,结合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实习训练内容,将现有设备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且对实习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合理预测,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来讲,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有这些方面的内容需要重视:

1.对钳工实习训练课题精心选择

要充分考虑钳工实习训练的内容,科学选择训练课题,保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便将学生钳工实习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给充分激发出来,通过课题学习,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给找出来,积极努力,促使钳工实习训练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2.对钳工实习训练目标明确制定

在教学中,根据相应的课程要求,通过钳工实习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发挥其特长,掌握一项技术。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差异,制定不同的钳工实习训练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钳工操作技能任务,符合相应的考核要求。

二、创设情境,将实训车间精细化管理制度引进来

在安排布置钳工实训车间的过程中,需要有机融合企业生产管理和设备安放、功能区划分、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将企业整理、整顿、清洁、安全管理方式运用过来,更加高效和科学地管理钳工实训车间。要整齐堆码上架钳工实训中用到的原材料,在陈列区合理摆放工件成品;明确标识各类工量具和小型电动工具;编号钳工实训车间的学生,对其工作岗位合理安排,在上岗实训中,需要依据胸卡进入;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规范以及严格的质量标准等粘贴于实训区域内,以便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感染学生,帮助其养成职业素养,激发其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三、丰富实习训练方法

1.启发引导法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多样化的形式运用过来,提供机会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意见充分发表出来,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加工工艺讲解给学生,然后学生简单模仿,这样学生的个性及创造力就遭到了扼杀。因此,就需要积极革新,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结合零件形状及精度要求的差异来对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合理选择。如凹凸体锉配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同时锯下凸块两角,如果同时锯下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结合这个问题,开展思考,对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与提升。

2.对比训练法

研究发现,在现阶段的钳工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动作不够规范或者操作姿势不够标准等问题,影响到技能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运用对比训练法,通过对比正确加工出来的产品和错误方法加工出来的产品,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加工,从思想上重视动作规范的意义。以锯削技能训练为例,部分学生有较快的锯削速度,但是却没有规范的操作姿势,影响到锯削尺寸,出现了较大的歪斜状况,存在严重的锯条磨损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示范正常速度锯削的工件,让学生判断和对比哪一种方法能够锯得更深、更直,哪一种方法能够精确控制锯削尺寸,减小锯条磨损程度等;通过这样的对比,就可以加深学生印象,提升学生认识。

四、将教师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钳工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只有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才能对操作技能技巧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巡回指导工作,以便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开展操作练习工作。通过巡回指导,将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找出来,引导其有效解决。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不正确的加工工艺和错误的操作姿势有效纠正之后,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能够不畏艰难,吃苦耐劳,提升个人职业素养水平。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需要勤于观察,以便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操作安全得到保证;对学生操作每一个环节经常观察,对其错误的动作和姿势及时纠正。

综上所述,传统的钳工实习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积极创新和改革。在具体钳工实习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与教材要求,对实习过程合理把握,将实习训练方案科学制定出来,将多样化的实习训练方法运用过来,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纠正错误动作,提升实习教学质量。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钳工 技能 机械专业

我指导钳工实习有十余年了,钳工技能作为机械专业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训练缺乏体系、教学效率不高、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钳工这个工种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的。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思考,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该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为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对机械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张文凭,以后找个工作,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学生改不掉作风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学生怕吃苦受累,学习不专心,干活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学习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一方面,我校实行“双证”制度,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拿到毕业证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工业上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职业学校的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又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并不只是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而是先开一个学习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钳工理论,练好钳工技能。

二、培养基本技能,打牢基础

专业指导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工艺分析的能力和解决操作疑难的能力。对于工件,加工工艺方法、步骤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工件质量的高低;一种不合理的工艺会降低工件的质量,甚至使工件报废。因此,钳工指导教师不但自己要具有较高的分析工艺的能力和解决疑难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分析工艺、解决操作疑难的能力。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由简单机械地模仿到逐渐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原因就是: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是“当局者迷”。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姿势,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洞悉操作的真谛,也才有可能用比较少的时间达到较高的操作水平。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并让其纠正。当学生能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的连贯与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时,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利用实物或模型,进行形象直观教学。钳工课开始,针对学生对机械工件的感性认识很少,教学时因学生缺乏感性知识的积累,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普遍感到较难。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利用形象的语言、挂图、演示等方式和手段,让学生逐步积累感性认识。例如:钳工实习课讲锉削一课时,可拿实物锉刀进行直观教学,并进行标准规范的锉削姿势演示。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学习是一种经验或技能的内化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主体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探究兴趣,促使他们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或技能,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钳工实习,首先要看懂图纸,会根据图纸分析出零件的加工步骤。因此,指导教师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实习教学中,讲零件加工步骤之前,可先让学生自己制定加工步骤,再找出几个同学的典型加工步骤,进行讨论或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优点及不足,最后教师综合这个方案的优点,提出一个合理的工艺方法及加工步骤。如在做凹凸块配合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先给学生分析工艺,分析时强调凸块两角不能同时锯下,这种教法效果不好。现在采用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工艺,然后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印象,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工艺的正确理解。

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法,体会钳工操作要领。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操作技能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操作,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例如,讲操作姿势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教师把正确的姿势演示给学生,然后请几位同学复述示范动作,再分别让大家总结:这几位同学的姿势,优点有哪些,缺点在哪里。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错误的姿势加以纠正。对别人出现的问题也能引起重视,在操作时可避免再次出错,这样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操作姿势。

三、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质量;训练方法

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钳工实习训练普遍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问题,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不少学生望钳工实习而却步,缺少参加实习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训练方法,优化训练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值得钳工实习指导老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

不少学生认为,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现代机械化加工完全可以代替手工操作,手工操作费时间、耗体力。于是,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刻苦训练、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怎么引导?教师要告诉学生:钳工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至今尚无合适的机械设备可以完全代替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仍需依靠钳工的手艺进行精密加工;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某些精密修配、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更是离不开钳工,可见钳工工艺在现代化生产中仍具有其他先进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掌握了钳工技能,对进一步学习其它机械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极其有益的。只要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的重要性,就能激发出他们学习钳工的兴趣,配合老师积极参与实习训练。

二、制订合理的实习训练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首先是要制订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方法有效的实习训练方案。教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事先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生特点,熟悉实习训练的内容以及现有的设备条件,并预测实习训练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求老师做到下面几点:

1、精选实习训练课题。

教师应根据实习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训练课题,增强学生实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体验钳工技能的神奇,从而提高实习训练的实效性。

2、明确实习训练目标。

实习训练目标是要使学生既能顺利通过技能考核,又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教师应因人而异作目标分解,为每一课题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实习训练分目标,让学生明确每个课题必须达到的操作技能要求。

3、研究学生特点和心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接受能力不同等特点及其学习心态的差异,研拟不同的实习训练方法,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教学,力求在总体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4、循序渐进组织实习训练。

⑴、基本技能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正确理解图纸要求;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运用正确的姿势操作每一项基本技能,了解每一项技能的操作技巧,学会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⑵、基本工件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掌握工件加工方法、尺寸精度控制等能力,懂得在操作中使用基准的重要性,能编写简单的加工工艺并能按照加工工艺进行操作。

⑶、镶配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能根据图纸要求编写较复杂的加工工艺,能分析和处理在锉配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达到锉配的精度要求。

三、采用多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

1、因材施教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可采取以下措施:(1)给技术好的学生增加工件操作难度,让他们在技术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技术差的学生,则加强其基本技能训练。(2)教师要有意识地抽调尖子生操作表演或介绍经验,这些经验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技术好的学生在介绍经验的同时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能使双方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启发引导法。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及提出见解的机会,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加工工艺,学生照着做,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在实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懂得怎样根据不同形状零件及精度要求来分析加工工艺和确定加工方法。如在做凹凸体锉配时,教学生分析:为何不能把凸块两角同时锯下?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比训练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因技能的个性差异,难免存在操作姿势变形或动作不规范等问题。要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对比训练法,用错误方法和正确方法加工出来的工件做比较。如在锯削技能训练中,有些同学经常锯削速度过快,操作姿势不正确,导致尺寸超差,锯缝歪斜超出公差范围,锯条磨损严重。教师可用正常速度锯削的工件与之比较,比较哪一个锯的直、锯的深,比较哪一个锯削尺寸控制准确,锯条磨损少,哪一种方法体力消耗小。这样一比较,学生的印象就加深了。

4、讨论训练法。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根据钳工训练的特点适时安排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放松体力,又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实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设计一些加工与测量的特殊技巧让学生讨论,如:是否要用“V形块”划线和测量?是否要用“芯棒”测量特殊角度?如何精确保证孔距?如何控制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转位互换精度?镶配件的精密配合间隙又是如何修锉的?等等。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际技能得到提高。

5、互动训练法。在钳工实习训练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錾削操作姿势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先把正确的錾削姿势动作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请几位同学模仿姿势动作,再分别总结:这几位同学的錾削姿势动作是否正确?其错误在哪里?是握锤、握錾、站立姿势不对?还是挥锤方法不对?或是锤击速度控制不准确?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错误的姿势动作加以纠正,别人出现的问题也能引起自己的重视,避免在操作时再次出错。

6、运用课件法。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出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趣味课件,组织学生观看操作技能演示,将一些复杂的操作姿势形象化,使学生直观地领会操作的姿势动作要领和基本要求,并且不受时空限制和具有重复性,减轻了认知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钳工实习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吃透整个实习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训练方案,采用多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指导,把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寓知于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钳工的操作技能,切实提高钳工实习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质量;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81-01

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钳工实习训练普遍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问题,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不少学生望钳工实习而却步,缺少参加实习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训练方法,优化训练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值得钳工实习指导老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

不少学生认为,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现代机械化加工完全可以代替手工操作,手工操作费时间、耗体力。于是,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刻苦训练、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怎么引导?教师要告诉学生:钳工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至今尚无合适的机械设备可以完全代替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仍需依靠钳工的手艺进行精密加工;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某些精密修配、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更是离不开钳工,可见钳工工艺在现代化生产中仍具有其他先进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掌握了钳工技能,对进一步学习其它机械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极其有益的。只要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的重要性,就能激发出他们学习钳工的兴趣,配合老师积极参与实习训练。

二 制订合理的实习训练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首先是要制订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方法有效的实习训练方案。教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事先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生特点,熟悉实习训练的内容以及现有的设备条件,并预测实习训练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求老师做到下面几点:

1.精选实习训练课题。 教师应根据实习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训练课题,增强学生实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体验钳工技能的神奇,从而提高实习训练的实效性。

2.明确实习训练目标。 实习训练目标是要使学生既能顺利通过技能考核,又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教师应因人而异作目标分解,为每一课题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实习训练分目标,让学生明确每个课题必须达到的操作技能要求。

3.研究学生特点和心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接受能力不同等特点及其学习心态的差异,研拟不同的实习训练方法,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教学,力求在总体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4.循序渐进组织实习训练。

⑴基本技能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正确理解图纸要求;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运用正确的姿势操作每一项基本技能,了解每一项技能的操作技巧,学会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⑵基本工件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掌握工件加工方法、尺寸精度控制等能力,懂得在操作中使用基准的重要性,能编写简单的加工工艺并能按照加工工艺进行操作。

⑶镶配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能根据图纸要求编写较复杂的加工工艺,能分析和处理在锉配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达到锉配的精度要求。

三 采用多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

1.因材施教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可采取以下措施:(1)给技术好的学生增加工件操作难度,让他们在技术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技术差的学生,则加强其基本技能训练。(2)教师要有意识地抽调尖子生操作表演或介绍经验,这些经验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技术好的学生在介绍经验的同时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能使双方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启发引导法。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及提出见解的机会,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加工工艺,学生照着做,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在实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懂得怎样根据不同形状零件及精度要求来分析加工工艺和确定加工方法。如在做凹凸体锉配时,教学生分析:为何不能把凸块两角同时锯下?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比训练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因技能的个性差异,难免存在操作姿势变形或动作不规范等问题。要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对比训练法,用错误方法和正确方法加工出来的工件做比较。如在锯削技能训练中,有些同学经常锯削速度过快,操作姿势不正确,导致尺寸超差,锯缝歪斜超出公差范围,锯条磨损严重。教师可用正常速度锯削的工件与之比较,比较哪一个锯的直、锯的深,比较哪一个锯削尺寸控制准确,锯条磨损少,哪一种方法体力消耗小。这样一比较,学生的印象就加深了。

4.讨论训练法。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根据钳工训练的特点适时安排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放松体力,又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实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设计一些加工与测量的特殊技巧让学生讨论,如:是否要用“V形块”划线和测量?是否要用“芯棒”测量特殊角度?如何精确保证孔距?如何控制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转位互换精度?镶配件的精密配合间隙又是如何修锉的等等。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际技能得到提高。

5.互动训练法。在钳工实习训练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錾削操作姿势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先把正确的錾削姿势动作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请几位同学模仿姿势动作,再分别总结:这几位同学的錾削姿势动作是否正确?其错误在哪里?是握锤、握錾、站立姿势不对?还是挥锤方法不对?或是锤击速度控制不准确?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错误的姿势动作加以纠正,别人出现的问题也能引起自己的重视,避免在操作时再次出错。

6.运用课件法。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出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趣味课件,组织学生观看操作技能演示,将一些复杂的操作姿势形象化,使学生直观地领会操作的姿势动作要领和基本要求,并且不受时空限制和具有重复性,减轻了认知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钳工实习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吃透整个实习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训练方案,采用多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指导,把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寓知于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钳工的操作技能,切实提高钳工实习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钳工 障碍 提高

钳工专业是职业技术学校中非常普遍的一个专业,是机械制造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专业。随着制造业的大发展,社会对钳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技工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实习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因势利导,及时分析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原因,尤其是在以下三个方面找原因,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不断提高钳工操作技能。

一 操作姿势不标准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第一个障碍

在练习钳工的初级阶段,学生对钳工的操作动作能较快掌握,但在动作的到位程度和协调上总是与标准差一点距离。当然,让学生的操作动作达到完美的程度是很难的,但正是这种动作的微小变化,成为学生的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不能再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要使技能有更大的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克服自身的障碍,在动作上追求完美。我们知道在机械加工中,机床自身的装配精度、运动精度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机床的微小振动或位置精度的微小变动都会造成加工精度下降,甚至出现废品。因此,在钳工操作中,实习指导教师要像在机械加工中控制机床的运动精度那样来要求学生的动作,实现动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使每一个动作做到有理、有数、有度。

二 不能按照最佳加工工艺加工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另一障碍

当学生分析工件的加工图纸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考虑方法,最后制订的加工工艺会有很大的差距,而按不同的工艺加工出的工件质量是不同的。

最佳工艺过程只有一个,只有按最佳工艺加工的工件才能保证各项精度质量要求。何谓最佳工艺呢?最佳工艺就是工件的最佳加工顺序,即在全面理解图纸的要求下,正确选择加工基准(有时加工基准与设计基准不一致),然后确定各加工面的关系,并通过尺寸换算,保证各项加工误差在要求之内。工艺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尤其要用到误差分析、尺寸链计算、加工基准的选择等知识。因此,工艺分析实质上是一个加工的逻辑思维过程,它是工件在人脑中的预加工过程,它的每一步都要受到工件整体精度要求的制约,能使所有精度都得到保证的工艺就是最佳工艺。如有的工件需要一次把所有的加工线都划出来后再加工,有的工件需要划一次线加工一部分,然后再画线,再加工。工件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工艺也就不一样。有时可能会因一步之差而造成加工困难,甚至出现废品。这好比人穿衣打扮,先穿内衣,再穿外衣,最后梳头戴帽子,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最佳过程。有些学生钳工水平较高,但是因为工艺分析不对,没有按最佳工艺加工,致使工件质量难以保证,这就影响了学生钳工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急躁、厌练的情绪。因此,实习教师在指导学生钳工实习时,一定要加大工艺分析的练习力度,多出一些工件加工图让学生分析,然后与最佳方案对比,找出差距,逐步提高,在练习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钳工技能水平。

三 不能正确对待水平停滞的状况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第三个障碍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 课件改革 工程素质

钳工是机加工种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钳工实习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由于主要实习内容是传统的简单常规操作,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学生在学习过现代制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对学习钳工实习课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实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普遍认为钳工已经与目前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的市场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差距,应该取消这种落后的加工方式等等不正确想法,我们对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会使传统加工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从思想上影响他们对机械制造业的正确认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任其扩散,长远看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利,因此,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做了如下几点探索与实践:

一、重视基础训练,强调钳工在工艺流程中的作用,突出其“特殊性”

钳工操作对技能要求很高,只有具备了基本操作技能,才谈得上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对机械制造才会有整体认识,比如划线、锉、锯、钻、錾、攻丝、套扣、装配、维修等是钳工的基本操作内容,也是钳工加工的基本特征,其加工手段灵活,加工精度可以达到机械加工精度,并且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等优势在机加工中有着其他工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部分教学内容最好借助实物进行讲解,且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种具体操作方法与其他工种加工方法一一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殊性,使学生从思想上对钳工的基础技能训练加以重视,通过他们的亲自观察、体验和感受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他们容易接受的,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好得多。实习方式和内容上也要有所改变,主要以指导性示范教学为主,以启发和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激发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激发创造性思维是我们金工实习教学的重中之重。钳工作为手工操作的工种,更有独到的优势走在改革的前列,要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和启发性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打好基础。为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尝试改变沿袭多年的头与螺母的加工,通过广泛征集资料,设计与制作了几种很有新意的课件,可根据实习专业及实习天数的不同进行选择。如:简易书夹、手虎钳、飞机机模型等。其中,书夹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供见习性实习的班级使用,课件涉及所有的基本操作过程,而且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设计,任意改变底座与夹板的形状,很容易提高他们的实习兴趣;飞机模型结构较复杂,一般5人一组协作完成,此课件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创作欲望,通过一系列零部件的锉、锯、錾、画线、钻孔、弯曲、铆接等基本操作,最后进行装配、修饰、喷漆等工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此课件能全面地体现钳工的加工特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初步体会协作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手虎钳的设计是按照实物按一定比例缩小而成的,在实习中,可简化其中某些复杂部件的加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基本掌握手虎钳的工作原理,了解主要部件的结构,特别是它的基本传动原理,对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很有帮助。实践表明,通过课件改革,学生对钳工的实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实习效果明显好转。

三、适应市场需求,开阔视野,重视工程素质的培养

目前的机械制造业对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员需求旺盛,加工面广,种类繁多,各种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对人才的工程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不仅包括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等,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等基本道德素质。金工实习正是为德育教育和工程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直接参与者,我们有义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适应人才需求,努力使工程素质教育有实质上的效果。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从每天准时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到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艺安排等。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燕尾零件;配合加工;钳工

一、引言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它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灵活性强;2.工作范围广;3.技巧性强。

燕尾零件是钳工生产实习和技术等级考核中的重要内容,常采用配合加工的方式完成。所谓配合加工,就是指在加工两个需要配合使用的零件时,首先按照图纸加工其中一件,并且保证零件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的要求,与其配合的第二个零件按照第一个零件所加工出来的尺寸加工,保证配合间隙及其它技术要求。

二、燕尾零件的加工流程

在进行综合训练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编制出合理的加工工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思路完成燕尾零件的加工。加工流程如下:零件图工艺分析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安排加工工艺检查与评估。

三、燕尾零件的加工过程

1.零件图工艺分析

该图形为两件配合组成,其中件I为凸件,件II为凹件,由燕尾部分配合组成一个整体,两板件的厚度为8mm,外形尺寸100mmx60mm;配合面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um,燕尾部分要求有0.06mm的对称度,并且配合后整体配合件有0.02mm垂直度要求,配合面平面度要求0.02mm;其设计基准为燕尾部分的中心轴线,加工和测量基准为A、B基准面。

2.确定加工工艺方案

该图形为两个单独的燕尾零件配合,采用配合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件I的工序如下:

(1)备料后,外形尺寸及形位公差由铣床、磨床加工到位。

(2)划线――燕尾部分。

(3)锯削――废料去除,保证余量0.5mm。

(4)锉削――粗加工燕尾部分,保证余量0.1~0.2mm。

(5)锉削――精修燕尾各部分,保证尺寸、角度、表面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专用样板检测)

(6)去毛刺、倒角。

件II按件I中的方法制作,但保留0.01-0.05mm进行修配。相比加工件I加工件II多一步工序,即去除内部余量时先打排样孔再用錾子去除废料。

3.安排加工工艺

(1)用钢直尺检查外形尺寸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检查外形精度误差是否过大。

(2)整边(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都符合图纸尺寸要求100mm×60mm×8mm 。

(3)按图样划线要找出外形基准的中心(对称面)线,以外形边作基准找出燕尾线两边画线。

(4)按画好的线进行打工艺孔及排样孔。

(5)加工燕尾凸件(基准件):按划线锯削材料留有加工余量0.8~1.2mm,利用万能角度尺跟千分尺控制深度尺寸及与顶面的平行度,并用万能角度尺控制60°角。

(6)加工燕尾凹件,与加工凹件工艺相似,跟凸件区别在于凹面底边使用錾子去除废料。

4.检查与评估

零件加工完成后,让学生讲解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说明它们的解决办法。最后评价时,教师首先充分肯定学生们的成绩,接着系统性地介绍强调加工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钳工技能。

四、燕尾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尺寸的间接测量

讲解、分析参数40±0.1尺寸不能直接测量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该零件加工时,选用的基准为100mm的底面和两侧面,由于40±0.10的尺寸在燕尾两尖角处,通用量具无法测量燕尾根部,所以在测量该尺寸时,通常利用芯棒来间接测量。

2.间接尺寸的计算及分析

利用公式尺寸L=40+L1+L2,由于40±0.10是定值,L1=L2,所以只需计算出L1或L2其中一个尺寸,即可算出L尺寸。最后通过测量、计算的到的结果符合40±0.10。如下图所示:

钳工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能够在燕尾镶配件的制作加工水平中体现出来。因此,燕尾镶配件的加工不仅激发学生对钳工制造技术的兴趣,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较优的加工工艺过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钳工技能训练. 朱江峰,姜英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教学质量

钳工实训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但是钳工实训形式单调乏味、实训内容死板枯燥,再加上工作强度比较高、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很多学生对钳工实训较为抵触,严重缺乏积极性。因此,怎样制定合理实训方案,选择正确实训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最终提升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钳工实训

一些学生觉得手工操作费时费力,而现在的科学技术又足够先进,手工操作完全可以用现代机械来代替。因此,学生大多对钳工实训应付了之,根本不愿为之辛勤努力。所以学生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到钳工实训的意义和价值。那怎么让学生建立认知呢?指导老师可以让学生了解钳工当前的发展前景:在当今社会的机械制造业中,钳工是必不可少的工种,现在还没有什么现代机械可以完全代替钳工。一些复杂的、精细的模具加工,仍然需要技术高超的钳工来完成;或者生产一些小批量的零件,钳工制作便更为经济;再如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后期的保养维护、改造升级,就更要依靠钳工了。此外,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钳工技术,对机械制造专业深入学习是有帮助的,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学生深刻认识到钳工的意义和价值,并产生一定的兴趣,才会积极参加钳工实训。

二、合理制订实训方案

若要着实提升钳工实训教学质量,还离不开合理的实训方案。指导老师必须做好前期调查,摸清学生情况,研究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目标,建立应急预案。

1.摸清学生情况。学生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指导老师必须提前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实训方案。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保证钳工实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2.研究实训内容。指导老师还要深入研究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目的和要求。通过丰富趣味性实训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钳工作业神奇的一面;通过增加实用性、针对性实训内容,保证实训的预期效果,让学生付出有回报、努力有收获,练就一身过硬的钳工技能。

3.明确实训目标。钳工实训的目标是通过实习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圆满完成专业技能考核,做到身怀长技、学以致用。在摸清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指导老师还应该根据学生差异,细化实训目标,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有所提升,并充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另外,还可以划分阶段性目标,学生在达到某一级目标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和进步动力,这对学生完成后续目标有很大的帮助。

4.建立应急预案。钳工工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实训的复杂性,实训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指导老师在实训方案中就应该针对一些常见问题拟定预案。这样更能能够保证实训的顺利开展,就算出现问题,教师也能游刃有余的予以化解。

三、正确选用实训方法

1.演示课件。教师可以在进行实训前,根据实训内容,精心制作趣味课件,通过视频向学生演示技能操作,这样可以将一些相当复杂的操作过程拆分开来进行逐步演示,并且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领会到所演示的技能操作的核心要领,而且可以随意重复演示而不加重指导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实训难度,教学效果必能有所提升。

2.引导启发。在传统的钳工实训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工艺,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操作即可,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指导教师在开展钳工实训时要为学生创造机会,注重对方法的训练,对于具体制作步骤让学生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因材施教。学生的能力基础必然存在差异,在钳工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加实训难度,让他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就要注重基础技术能力的训练。同时,指导老师还可以让优生进行操作演示,既可以加强优生的实训效果,也能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可谓一举两得。

4.互动训练。学生的钳工实训的主体所在,教师也应该发挥好主导作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也能有效提升教学成效。实训时,教师先向学生示范正确操作,然后让其他学生观摩点评,并对收获进行总结分享。如此一来,学生在点评他人时,也能对发现的不当之处引起重视,避免自己操作时出现同类失误。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兴趣;教学质量;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36-01

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钳工实习训练普遍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问题,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不少学生对钳工实习望而却步,缺少参加实习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抓住钳工教学特点,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操作方法,优化训练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消极对待变为积极参与,从而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钳工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值得钳工实习指导老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

培养兴趣——是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少学生认为,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机械化加工完全可以代替手工操作,手工操作浪费时间,耗体力。于是,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肯刻苦训练,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钳工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至今尚无合适的机械设备可以完全代替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刮削,研磨和装配等钳工作业,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仍需依靠钳工的手艺进行精密加工,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使用的方法,某些精密修配,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更是离不开钳工,可见钳工工艺在现代化生产中仍具有其他先进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掌握了钳工技能,对进一步学习其他机械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是极其有益的。只要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的重要性,就能激发出他们学习钳工的好奇,积极参与实习训练。

不断启发鼓励学生,使他们意识到,通过学习自己也可以成为工件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增强动手动脑能力,达到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但要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做起:

1.教学方法有趣

操作训练一般要进行讲授——示范——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等几个环节。教学导入就象动听乐曲的“引子”起着酝酿情趣,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带入情景的作用。教师要细致耐心讲解,示范操作要娴熟,动作要协调,反复演示,做到教一点,练习一点,掌握一点。使学生明白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应注意的事项。还可以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工件,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加信心,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动手欲望,萌生完善自己知识技能的要求。

2.实习项目有趣

由于专业课讲起来比较枯燥。钳工基本功练习又大量消耗体力,训练时间长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时,实习教师应把练习项目设计得有趣一些,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适度进行一些课题竞赛和技术比武。这种竞争不仅能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得知识,提高操作熟练程度。也可使学生品尝到实习操作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实习热情。

3.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实习兴趣

练习法是实习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可让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工件。教师评价学生工件时要做到及时、恰当。对好一些的工件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并要求他们指导其他学生。对差一些的工件老师也要更加关注,及时指出优缺点,又不一味的寻找缺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伤学生自尊。耐心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老师的欣赏,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拓宽。尽力使他们朝着兴趣——乐趣——志趣发展。

二 制定合理的实习训练方案,在常规教学中抓好实习教学基本环节

要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首先是要制定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方法有效的实习训练方案。事先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生特点,熟悉实习训练的内容已及现有的设备条件,并预测实习训练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求老师做到下面几点:

1.精选实习训练课题

教师应根据实习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选择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训练课题,增强学生实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趣味课题的加工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体验钳工技能的神奇,从而提高实习训练的实效性。

2.明确实习训练目标

实习训练目标是要使学生既能顺利通过技能考核,又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教师应因人而异作目标分解,为每一课题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实习训练分目标,让学生明确每个课题必须达到的操作技能要求。

3.研究学生特点和心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接受能力不同等特点及其学习心态的差异,使用不同的实习训练方法,制定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数学,力求在总体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三 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钳工实习质量的有效措施

1.启发引导法

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及提出见解的机会,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加工工艺,学生照着做,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在实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懂得怎么根据不同形状零件及精度要求来分析加工工艺和确定加工方法。如在做凹凸体锉配时,教学生分析:为何不能把凸快两角同时锯下?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比训练法

在钳工实习过程中,因技能的个性差异,难免存在操作姿势变形或动作不规范等问题。要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对比训练法,用错误方法和正确方法加工出来的工件做比较。如在锯削技能训练中,有些同学经常锯削速度过快,操作姿势不正确,导致尺寸超差,锯缝歪斜超出公差范围,锯条磨损严重。教师可用正常速度锯削的工件与之比较,比较哪一个锯的直,锯的深,比较哪一个锯削尺寸控制的准确,锯条磨损少,哪一种方法体力消耗小。这样一比较,学生的印象就加深了。

3.互动训练法

在钳工实习训练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錾削操作姿势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先把正确的錾削姿势动作示范给同学看,然后请几位同学模仿姿势动作,再分别总结:着几位同学的錾削姿势动作是否正确?其错误在哪里?是握锤、握錾、站立姿势不对?还是挥锤方法不对?或是锤击速度控制不准确?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错误的姿势动作加以纠正,别人出现的问题也能引起自己的重视,避免在操作时再次出错。

总之,在钳工实习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吃透整个实习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训练方案,采用多种形式的实习训练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指导,把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钳工的操作技能,切实提高钳工实习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生产实习教学法》陕西省技工培训教研主编

[2] 《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职业技术院校师资培训教材

[3] 《教师岗位培训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2007年4月.第1版

钳工工艺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钳工 竞赛剖析 训练组织 实施参赛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27-01

钳工技能竞赛考验的不仅仅是技工们眼疾手快,对各种量具运用的熟练程度,更考验的是全面技艺,正确认识技能竞赛,运用科学的、创新的培养方式,是提高技能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1 钳工竞赛解读

1.1 工具钳工竞赛

如: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装配体测绘、钻头刃磨及孔加工、钳工基本操作,其中装配体测绘占总成绩的10%,钻头刃磨及孔加工占总成绩的10%,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50%)。

1.2 装配钳工竞赛

如: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装配钳工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和操作(70%)两项考核内容。其中:实际操作内容为装配零件加工(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40%)机械装调(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60%)天煌教仪“THMDZT-1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为大赛指定竞赛设备。

1.3 机修钳工竞赛

如: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刀架拆装、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钳工基本操作,其中刀架拆装占总成绩的25%,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占总成绩的15%,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30%)。

1.4 模具钳工竞赛

如:全国机械行业和职业院校首届模具钳工职业技能大赛,应知部分:理论知识、技术答辩。应会部分:根据给定的模具图纸及模具零部(组)件进行检验、修磨、组装调试三部分考核内容。

2 钳工竞赛趋势

参加技能竞赛,比的选手的综合能力,参赛选手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今后的技能竞赛将越来越多的检验参赛选手的全面能力与实践经验,这也为训练辅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选手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对参赛能力的要求

扎实的基本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

2.2 竞赛考点设置

“灵”,重点考核基本能力,体现方法“灵”活性;“巧”,重点考核工艺分析,体现操作技“巧”性;“精”,重点考核细节把握,体现形位“精”准度。

3 训练参赛实施

3.1 钳工竞赛选手选拔―― “准”

3.1.1 选拔办法

通过每年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择优推荐、宁缺勿滥”的原则,每批选拔学生的数量占本专业人数的5%;班主任推荐、实习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最终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综合考核,确定人选。根据竞赛工种,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组织相关教研室教师参加选拔,根据参赛名额,以参选教师的综合成绩确定参赛选手名单。

3.1.2 选拔途径

学生组以定期性的技能月考的形式,选拔技能突出、成绩稳定的选手;教师组以教学教研能力业绩为前提,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技能选拔确认人选。

3.1.3 选拔标准

针对学生选手主要考虑成绩、态度、吃苦精神、潜质、悟性、心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表现等方面因素;针对教师选手主要考虑选手的参赛资格、导师带徒考核情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综合业绩等。

3.2 钳工竞赛选手训练―― “精”

训练过程中着重做好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与严格要求结合、外因与内因相结合、技能因素与非技能因素相结合、训考相结合。

3.2.1 技能训练指导

训练实施计划做到一人一案,明确课日任务,体现日进度、课题目标、周总结;熟悉职业标准和要求,把握辅导重点,突出技术前瞻性,突破关键技能点;参赛选手做好日训练记录和日总结,体现每天的训练任务、进展、得失;训练组及时记录训练信息,每日做好点评,每周召开分析会;设置竞赛实景模拟竞赛,通过竞赛场地布局调整、设备轮换,增设干扰因素等方法,做有针对性地实战模拟、拉练比赛,使选手熟知应急预案,提高应变能力和应赛能力。

3.2.2 理论知识辅导

充分发挥团队合力,集中优势资源,采取重点帮扶,设置专业理论辅导小组,对训练组选手进行单独专业理论辅导,使选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步提升,提高参赛选手的竞赛综合实力。

3.2.3 强化选手“软素质”

钳工选手“软素质”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相对概念。在教育领域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还包括创新意识与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点燃兴趣的能力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等;在竞赛领域是指技能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俗称“非技能因素”。在训练中需注重强化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教师积极与选手沟通,了解选手的心理动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心理压力、强化综合心理素质。

(2)对选手加强心理教育,不断鼓舞斗志,确保参赛状态。

(3)赛前心理辅导,减轻选手心理负担、释放压力,“用平常心去对待竞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竞赛,享受竞赛中的氛围和过程”。

(4)辅助选手进行各方面的抗干扰训练,保证选手在参赛中能发挥应有水平,排除比赛时主客观因素对选手的影响,增强选手的自我控制能力。

3.3 钳工竞赛选手参赛―― “稳”

针对参赛过程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相应预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予以固化,在日常课题训练中进行强化,确保选手在竞赛过程中沉着冷静、有的放矢。

“从脑传达到手,才成为技能”、“技能是带着体温的技术”,要掌握扎实钳工技能往往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积累和忍耐,而要获取钳工技能竞赛的优异成绩更需将人体的本领、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不断的挑战“极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