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

科研能力测试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1篇

近年来,“学科能力”这一论题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此有关的教学实践和研讨也屡见报道 ,“能力”成为人们沟通教学与考试测量的焦点。然而,当我们再次谈到这个论题时,就不得不首先跳出由这 一论题所引发的诸多具体情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考虑问题。这很有必要。事实上,迄今我们一直都在就 事论事,对这一论题在整个教育领域里所占的位置和其自身内涵尚未认识清楚。换句话说,以往,我们更多的 是注意到这个论题在教学和测量当中的操作问题,而忽视了它的理论价值和教育价值。

欲取得对当代学科能力的认识,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个与“能力”有关的问题。

从教育和考试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能力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能力的认识和要求也不 同。

教育几乎是伴随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蒙昧时代的教育尚未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其教育的内容 和目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和各种部族、宗教仪式中使人们掌握劳动技能和生活规范。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 、独、废疾者有所养。”[1]由于面对严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水平,氏族公社的教育行为对能力的要求, 只能是取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当然,一些带有精神文化特点的教育内容,如口耳相授的族史、神话传说等 ,其中隐约地含有对人类自身历史的认识成份,但其目的也是为了在精神上取得生存之信念。史载“三岁一考 功,三考黜陟,远近众功咸兴”[2]的状况;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贤与能”的衡量标准在于“功”,即在信念 和生存能力上足以为首者。

对蒙昧时代教育的认识很重要,实际上它是人类整个教育意识的朴素起源,正因为它朴素到极至,因而它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教育的实质。试想,在此之后乃至我们当代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生存、生活 的能力呢?

自产生学校教育以来,教育的面貌为之一变,人们对于能力的认识也大大地丰富了。

我国是较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据孟子说,夏朝就已经有学校,先秦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代的学校 教育。周代的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两种,这些学校都是教养贵胄子弟的场所。史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 ,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 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着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 学之道也”[3]。又曰“师氏掌以一@②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 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4]。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如教之“六艺”、“六德”、“六行”等等。

这个时期,人们对所谓“能力”的认识与要求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在教育体系上有很强的科目意识,如“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从能力的角度 看代表着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内容。科目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才的能力构成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其二,对能力的要求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从“离经辨志”到“知类通达”,九年五个阶段,各有其能力要 求的目标。“小成”阶段之前以“学”为主,也就是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教育内容,但其间随着知识的逐渐增 加而不断加强对“识”的要求。所谓“识”就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在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辨别事物的能力, 约束自己并指导社会行为的能力。“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显然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对 所谓“学”的要求是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而贯通,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其结构功能,这就绝非是死记硬背获 得的大量零散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内部的联系而重新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 “识”的要求是要识别各种社会现象,以明确的社会意识立身行世。

其三,在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上,都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意识,所谓“辨志”、“乐群”、“亲师”、“ 取友”、“强力而不返”,都代表了一种反映价值取向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生活能力。

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学非常重视对于能力的培养,始终没有把传授知识做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把 获得各种专门知识做为一种认识社会事物,参与社会活动的门径。如果用“学”与“识”来概括知识与能力的 关系,那么就应该认为,通过“学”提供一种认识基础。“学”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文明的具体内容 ,“识”则反映了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化、文明的理解、阐释、运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识”的要 求是认识与吸收,批判与改造,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没有“识”,“学”便成了毫无生机的东西。

这一点,在当时的私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史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5],这是指“学”的方面。 又说:“孔子以四教:义、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6],这是指“ 识”的方面。可见,孔子是通过对诗、书、礼、乐的教育达到义、行、忠、信的目的,也就是他的能力要求。 这便使儒家学派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条认识现实事物的途径,儒学之所以获得显赫的地位, 关键在于其“识”的内容得到了社会承认。当时的其它学派的接受传播也都带有这个显著特点。

早期的古希腊教育也认为“教育主要是一种实际的事物……是道德性和社会性的”[7],“只有当我们把每 个孩子都培养成好象是奉公守法的君王,训练他们从我们手中接过由同样原则支配的职责的时候,我们才能任 其自由发展”[8]。在这里,教育同样被认为是获取生存、生活能力的一种途径,有什么样的教育,通过何种知 识培养人,就会造成什么样的人才,即“一个人开始所受教育的方向将决定他未来的生活”[9]。教育如果不把 知识的传授和对人的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把锤炼人们的认识能力做为其根本目的,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早期人类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限制,还未能在能力培养 中注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人们注意到了应该怎样去生活,但是对为什么这样生活,生活 本身究竟是什么这类问题还缺乏认识。人们创造了历史,但对于历史意味着什么,还要从人们已创造的历史当 中去体味。历史编纂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了更 丰富的内容和新的课题。

我国是治史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以史为鉴的观念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史学还没有从巫祝神学当中分离 出来,史学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秦汉之后以至整个封建社会,我国的历史编纂绵延不绝,这在世界 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相随,重视历史教育也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秦朝的以吏为师,不足为训。两汉时期经史未分,但将《春秋》、《左传》、《谷梁》、《公羊》的学术 做为国家教育。私学乃至察举的内容,显然体现了“史”的地位,由于当时是从解经的角度治学,因而历史的 教育功能没有显示出来,“史、汉”之后,我国历史编纂学终于崛起而一发不可收拾,在史职圣神责任的驱使 下,各类史籍纷纷问世,其巨大成就如灿烂的星空,昭示着丰厚的华夏文明,也体悟着悠远的历史意识。史学 的教育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史识”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秦汉时期是移风易俗的时代,帝王和朝廷官员们做了一些文化重建工作,这与动乱后必然有一段收拾文明 的阶段有关。人称:“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 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 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 。”[10]当时的教育与选才皆从师法家法而出,但这时的经学传授已然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典籍,而是人们对历 史见解的一种反映。史载:“西京博,但以名流为之,无选试之法,中兴以来,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 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11]。另(太和四年)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 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 ,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12]显然,那时对于试图习经谋官者来说,仅诵经文、释经义已被 认为是“浮华不务道本”,而将经义融于德行者,方可牧民。所谓“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反映了人们从被 动地皓首穷经到把经义做为历史文明,从中汲取“德”或“政”的营养,为现实所用的转变,而如何去汲取, 如何施德政于民,则反映了一个人历史见识或者说能力。

魏晋以降,务实之风日开,史学作为正统文献而成为人们论学选才的重要内容。隋“仁寿三年七月,诏令 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13],唐初 秀才科即重史籍,史载“三史皆通者奖擢之”[14]。

科举以来,特重史识,朝廷也将史识作为评价入试者的标准,所谓“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 ,垂裕劝戒,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煜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国子学有文史 直者,宏文馆宏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 第……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15]。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史为试和以经为试有重大区别, 以经为试大抵是代圣人立言,较少创作,充其量是在发挥其师承。而以史入试则不然,它不苛求转述史籍之内 容,重在阐其“大意”,重在古今之通变。这和我们当今所说“能力要求”已相当接近,所不同者,仅为用什 么指导思想去认识古今之通变。

近代以来,人们日益注重将教育测量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历史的研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 途径,以1934年会考试题一例看:“自机械发明,工业发达之后,社会渐呈“工人失业”及“富者愈富贫者愈 贫之现象,其故安在?试言大略”[16]。此题显然是试图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状,它完全符合测量 的要求和史学认识的特点。

时至今日,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集中在如何启发和测量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台湾周梁楷先生认为:“历 史教学及测验目标,除了‘历史知识’的层面,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下列几项认知的能力:(1)基本的历史思考 (historical thinking)能力,包括有分析的、推证的、综合的和判读史料的能力。(2)初步的历史方法(histo rical method)。包括使用图书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知识。(3)了解历史学(historiography)的本质。包括史学 的意义、史学史,以及如何理解或感受历史的情境。”[17]。

由是观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认识:

1.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史学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其中,在史学成为一种教育目的之后,人们 才有意识地去探索所谓“能力”问题。

2.最初人们希望了解或阐释自身的历史是为了获得一种生存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中 唐以后由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和史学史的研究,认识和阐释历史逐渐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方法,但取得生 存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这种朴素内核仍被容在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科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真正成为 人类认识自身历史的武器,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绝非凭空产生,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的总结。我们今 天讨论“能力”问题,不能仅仅从理论出发,而要去研究人们对“能力”认识的历史过程,这样,才能揭示“ 能力”问题的教育含义和历史、现实的含义。

3.“能力”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对自身历史认识、阐释的程度,那么,它的教育意 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够很自然地溶入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当中去。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能够指 导我们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进行科学概括,也就是说,如同历史一样,它不是一个即可以这样讲,又可以那样讲 的东西,它是有客观标准的。

4.当代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趋势,为我们加深对“能力”的认识,扩大我们视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人认 为,史学的意义和感受历史的情境是我们当代人类体味自身历史的主要观念,也是从中提炼学科能力的一个研 究课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了。它基本上应包括这样几个含义:历史学科的能力是我们 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能力应表现为知识的、理论的、方法的内容;能力的主要意义在 它的教育功能,其次,它是可以被测量的;历史是发展的,能力要求也是发展的,不断加强对能力教育和测量 的力度,反映了能力自身的特性。

转贴于

二、历史学科的能力测量

谈到测量,我们应主要理解测量的目标以及这些测量目标之间的关系。

测量的目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要求。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的表述是这样的: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 律。

(四)文字表达

9.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这个测量目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们对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和以往不同,这次对能力要求的内容首次进 行了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项能力要求被切割成四个类别,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 、“历史阐释”、“文字表达”。分类说明了什么?首先,它告诉人们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测量,也就是明确 了测量的范围,这个“范围”,大致上是从前述能力因素分析而来,只不过把带有理论意义的东西转化为可以 操作的测量目标的类别。

在测量上,对这四类的要求也有区别,区别的依据主要是知识、方法和思维含量。

第一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含有两条。这两条概括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含量高,所以它在测 量上的要求是准确。所谓“再认、再现”,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史实原貌。之所以把这类分为两个具体目标,是 因第一条比于第二条来说是更为基础的东西,第二条是根据第一条的内容被人为地概括出来的东西,比较系统 ,但仍属于反映历史原貌的内容,它只要求准确地再认、再现,不要求发挥和阐释。请注意,对于知识的测量 要求和如何获得再认、再现的知识显然是两回事,不能认为考的是死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可以完全通过死记 硬背的方式获得,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在测量方法上,死的知识是被包容在活的问题当中的。也就是说它 与其它几类的测量内容是一个整体,不会截然分开,这在后面还要谈到。

第二类,材料处理。在测量当中材料的概念是:它是指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所有历史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回 答问题而布置的。因此,对于材料处理的要求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其一,对于回答具体问题来说是 有效的;其二,对于联系所学基础知识是有效的;其三,对于说明、论证是有效的。因此,材料在答题当中不 仅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概括起来,“有效”有两个含义:材料中信 息的获取是有效的;对于有效信息的利用是有效的。请注意两个有效所使用的限制词,前一个有效用了“最大 限度”,是指要穷尽材料中的有效内容,不能用一两条有效内容去代替其它内容,这样只会导致说明不清、论 证不周。“充分”是指对于有效信息不能只求罗列,而要求展示有效信息在回答问题当中的作用和意义。要针 对所回答的问题,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溶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实现其材料价值,这才是“充分 ”。材料处理综合性较强,知识、方法、思维含量都比较高,用“有效”去概括是合适的。从能力型考试的要 求来说,我们更注重后一个“有效”。

第三类,“历史阐释”。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这里先声明一点,说历史阐释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并不是说 其它类不需要思维,或者说思维不重要,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这一类能够比较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思维特 点,同时亦可统帅其它类的思维。从测量的角度来说,对于这种理论、方法、系统知识含量最高的测量目标, 首先要有一个程度的要求。此类范围中含有三条具体目标,相对而言,对于“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 求程度应该是准确、合理、周到,也就是说,这一项虽然知识要求容量很大,但在测量上伸缩性并不大,它基 本上是要求人们将历史知识按特定要求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更多的是根据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初级历史思 维的能力。因此,要求其准确、合理、周到是符合这一条目标的具体情况的。“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条要比上一条的思维力度高一些,且带有明显的学科思维特点,因 此,对它的测量要求是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要求做到对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的分析、评价要与历史 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性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意义。客观性思维最能体现历史感, 它是历史的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点,带有较强的情感意识和情景意识,是走向辩证思维的唯一阶梯,抓 住这一能力目标至关重要。从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和测量的情况来看,这一能力目标是一个弱项,一则很多人不 知道怎样把历史事物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二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做为出发点,用后人的认识 去苛求前人。上述做法的结果是,人们实际上对历史事件本身尚不甚了解就去妄加品评。做为教师,那是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做为学生则是似懂非懂,学的不是真正的历史。说到底,这是个学风问题,危害最大,必须扭 转。此类范围最后一个测量目标: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因此它强调的是理论性。如果说在上一个测量目 标当中也含有一些理论内容的话,那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比如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析入手去 考察社会制度,去评价人们的社会地位。要从社会经济生活入手去分析当时的社会意识或观点等等。相对来说 是静态的。但在这一条目里,理论性的要求就是系统的、深入的、动态的,它除了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史条件下考察之外,要着重分析事物本质和它的历史倾向。我们在上节中讲过,历史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转化过 程,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这种转化的历史倾向,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之,强调理论性,就是要 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具有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思维特点。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考生去做大学问,做大文章, 因此,在此条目之前冠之以“初步”的限制。“初步”的含义是:其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其 二,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分析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系统的;其三,其论述具有认识意义。要防止把“初步 ”的含义理解为仅仅懂得理论条条的做法。对号入座的做法,也就是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仅仅 当做纯知识来传授,要化为精神和灵魂,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考试能力要求的原则。这里顺便说一 句,不能因为存在考试,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是应试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和素质教育并非一定矛 盾。当前我们之所以在能力要求上下很大工夫,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选拔考试的结合,使考试这种 形式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第四类,文字表达。作为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与其它文科科目文字表达的要求不一样,它应该具有自己的 特点。首先,它要求语言准确。这一点和其它科目的要求共性多一点,不过,历史学科要注重这其中的概念表 述的准确、史实表述的准确和说明论证表述的准确。其次,要求逻辑严谨。这里,逻辑不是指行文作章的结构 ,而是指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概括来说,它应该是有序的而非罗列的;还应该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又应该 是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第三,史论结合。这要求在表达上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基础,又要适量的史实 作为支持,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不能自相矛盾。这里需要说明,我们不会要求学生去做纯理论的论述, 而是希望一种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对史实的科学分析,要把观点溶入这种分析当中去,并非一定要出现什么完 整的理论阐述或理论字眼。“史论结合”做为比较典型的反映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的形式,在考试测量中占有一 席之地,这并不为过,再说,这一要求在题目中会有程度和范围的限制,只要理解了这一要求的基本含义,考 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对能力要求的四个类别范围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对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其目的是基 于教学者的理解和命题的操作,并不是表示在命题中以类区分试题的测试功能,比如“材料处理”就一定针对 材料解析题。事实上,这四个类别构成了能力要求的整体。在试卷中,一种题型或一道题目往往含盖了两个以 上或全部类别的能力要求。从测量的要求上说,题目含盖能力要求多,总比含盖少有更好的测试效果。当然, 有时一张卷子需要有某些题目进行非常单一的能力测试,但这绝不是整张试卷的要求,我们最好不要把能力要 求的类别条目和题型对号入座,这样会事倍功半,而需要把能力要求融会贯通起来做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思想方法,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注释:

[1]《礼记·礼运》。

[2]《史记·五帝本纪》。

[3]《礼记·学记》。

[4]《礼记·地官司徒》。

[5][6]《史记·孔子世家》。

[7][8][9]《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0]皮锡瑞:《经学历史》。

[11]《文献通考》卷40《学校一》。

[12]《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13]《册府元龟》卷645《科目》。

[14]《文献通考》卷29《选举考二·举士序》。

[15]《唐会要》卷76《三传附三史》。

[16]《安徽教育半月刊》第66期。

[17](台湾)《清华历史教学》创刊号。

字库未存字注释: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2篇

近年来,“学科能力”这一论题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此有关的教学实践和研讨也屡见报道 ,“能力”成为人们沟通教学与考试测量的焦点。然而,当我们再次谈到这个论题时,就不得不首先跳出由这 一论题所引发的诸多具体情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考虑问题。这很有必要。事实上,迄今我们一直都在就 事论事,对这一论题在整个教育领域里所占的位置和其自身内涵尚未认识清楚。换句话说,以往,我们更多的 是注意到这个论题在教学和测量当中的操作问题,而忽视了它的理论价值和教育价值。

欲取得对当代学科能力的认识,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个与“能力”有关的问题。

从教育和考试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能力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能力的认识和要求也不 同。

教育几乎是伴随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蒙昧时代的教育尚未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其教育的内容 和目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和各种部族、宗教仪式中使人们掌握劳动技能和生活规范。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 、独、废疾者有所养。”[1]由于面对严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水平,氏族公社的教育行为对能力的要求, 只能是取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当然,一些带有精神文化特点的教育内容,如口耳相授的族史、神话传说等 ,其中隐约地含有对人类自身历史的认识成份,但其目的也是为了在精神上取得生存之信念。史载“三岁一考 功,三考黜陟,远近众功咸兴”[2]的状况;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贤与能”的衡量标准在于“功”,即在信念 和生存能力上足以为首者。

对蒙昧时代教育的认识很重要,实际上它是人类整个教育意识的朴素起源,正因为它朴素到极至,因而它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教育的实质。试想,在此之后乃至我们当代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生存、生活 的能力呢?

自产生学校教育以来,教育的面貌为之一变,人们对于能力的认识也大大地丰富了。

我国是较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据孟子说,夏朝就已经有学校,先秦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代的学校 教育。周代的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两种,这些学校都是教养贵胄子弟的场所。史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 ,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 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着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 学之道也”[3]。又曰“师氏掌以一@②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 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4]。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如教之“六艺”、“六德”、“六行”等等。

这个时期,人们对所谓“能力”的认识与要求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在教育体系上有很强的科目意识,如“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从能力的角度 看代表着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内容。科目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才的能力构成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其二,对能力的要求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从“离经辨志”到“知类通达”,九年五个阶段,各有其能力要 求的目标。“小成”阶段之前以“学”为主,也就是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教育内容,但其间随着知识的逐渐增 加而不断加强对“识”的要求。所谓“识”就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在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辨别事物的能力, 约束自己并指导社会行为的能力。“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显然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中对 所谓“学”的要求是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而贯通,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其结构功能,这就绝非是死记硬背获 得的大量零散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内部的联系而重新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 “识”的要求是要识别各种社会现象,以明确的社会意识立身行世。

其三,在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上,都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意识,所谓“辨志”、“乐群”、“亲师”、“ 取友”、“强力而不返”,都代表了一种反映价值取向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生活能力。

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学非常重视对于能力的培养,始终没有把传授知识做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把 获得各种专门知识做为一种认识社会事物,参与社会活动的门径。如果用“学”与“识”来概括知识与能力的 关系,那么就应该认为,通过“学”提供一种认识基础。“学”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文明的具体内容 ,“识”则反映了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化、文明的理解、阐释、运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识”的要 求是认识与吸收,批判与改造,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没有“识”,“学”便成了毫无生机的东西。

这一点,在当时的私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史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5],这是指“学”的方面。 又说:“孔子以四教:义、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6],这是指“ 识”的方面。可见,孔子是通过对诗、书、礼、乐的教育达到义、行、忠、信的目的,也就是他的能力要求。 这便使儒家学派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条认识现实事物的途径,儒学之所以获得显赫的地位, 关键在于其“识”的内容得到了社会承认。当时的其它学派的接受传播也都带有这个显著特点。

早期的古希腊教育也认为“教育主要是一种实际的事物……是道德性和社会性的”[7],“只有当我们把每 个孩子都培养成好象是奉公守法的君王,训练他们从我们手中接过由同样原则支配的职责的时候,我们才能任 其自由发展”[8]。在这里,教育同样被认为是获取生存、生活能力的一种途径,有什么样的教育,通过何种知 识培养人,就会造成什么样的人才,即“一个人开始所受教育的方向将决定他未来的生活”[9]。教育如果不把 知识的传授和对人的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把锤炼人们的认识能力做为其根本目的,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早期人类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限制,还未能在能力培养 中注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人们注意到了应该怎样去生活,但是对为什么这样生活,生活 本身究竟是什么这类问题还缺乏认识。人们创造了历史,但对于历史意味着什么,还要从人们已创造的历史当 中去体味。历史编纂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了更 丰富的内容和新的课题。

我国是治史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以史为鉴的观念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史学还没有从巫祝神学当中分离 出来,史学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秦汉之后以至整个封建社会,我国的历史编纂绵延不绝,这在世界 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相随,重视历史教育也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秦朝的以吏为师,不足为训。两汉时期经史未分,但将《春秋》、《左传》、《谷梁》、《公羊》的学术 做为国家教育。私学

乃至察举的内容,显然体现了“史”的地位,由于当时是从解经的角度治学,因而历史的 教育功能没有显示出来,“史、汉”之后,我国历史编纂学终于崛起而一发不可收拾,在史职圣神责任的驱使 下,各类史籍纷纷问世,其巨大成就如灿烂的星空,昭示着丰厚的华夏文明,也体悟着悠远的历史意识。史学 的教育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史识”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秦汉时期是移风易俗的时代,帝王和朝廷官员们做了一些文化重建工作,这与动乱后必然有一段收拾文明 的阶段有关。人称:“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 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 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 。”[10]当时的教育与选才皆从师法家法而出,但这时的经学传授已然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典籍,而是人们对历 史见解的一种反映。史载:“西京博,但以名流为之,无选试之法,中兴以来,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 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11]。另(太和四年)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 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 ,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12]显然,那时对于试图习经谋官者来说,仅诵经文、释经义已被 认为是“浮华不务道本”,而将经义融于德行者,方可牧民。所谓“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反映了人们从被 动地皓首穷经到把经义做为历史文明,从中汲取“德”或“政”的营养,为现实所用的转变,而如何去汲取, 如何施德政于民,则反映了一个人历史见识或者说能力。

魏晋以降,务实之风日开,史学作为正统文献而成为人们论学选才的重要内容。隋“仁寿三年七月,诏令 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13],唐初 秀才科即重史籍,史载“三史皆通者奖擢之”[14]。

科举以来,特重史识,朝廷也将史识作为评价入试者的标准,所谓“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 ,垂裕劝戒,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煜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国子学有文史 直者,宏文馆宏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 第……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15]。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史为试和以经为试有重大区别, 以经为试大抵是代圣人立言,较少创作,充其量是在发挥其师承。而以史入试则不然,它不苛求转述史籍之内 容,重在阐其“大意”,重在古今之通变。这和我们当今所说“能力要求”已相当接近,所不同者,仅为用什 么指导思想去认识古今之通变。

近代以来,人们日益注重将教育测量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历史的研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 途径,以1934年会考试题一例看:“自机械发明,工业发达之后,社会渐呈“工人失业”及“富者愈富贫者愈 贫之现象,其故安在?试言大略”[16]。此题显然是试图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状,它完全符合测量 的要求和史学认识的特点。

时至今日,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集中在如何启发和测量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台湾周梁楷先生认为:“历 史教学及测验目标,除了‘历史知识’的层面,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下列几项认知的能力:(1)基本的历史思考 (historical thinking)能力,包括有分析的、推证的、综合的和判读史料的能力。(2)初步的历史方法(histo rical method)。包括使用图书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知识。(3)了解历史学(historiography)的本质。包括史学 的意义、史学史,以及如何理解或感受历史的情境。”[17]。

由是观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认识:

1.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史学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其中,在史学成为一种教育目的之后,人们 才有意识地去探索所谓“能力”问题。

2.最初人们希望了解或阐释自身的历史是为了获得一种生存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中 唐以后由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和史学史的研究,认识和阐释历史逐渐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方法,但取得生 存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这种朴素内核仍被容在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科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真正成为 人类认识自身历史的武器,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绝非凭空产生,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的总结。我们今 天讨论“能力”问题,不能仅仅从理论出发,而要去研究人们对“能力”认识的历史过程,这样,才能揭示“ 能力”问题的教育含义和历史、现实的含义。

3.“能力”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对自身历史认识、阐释的程度,那么,它的教育意 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够很自然地溶入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当中去。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能够指 导我们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进行科学概括,也就是说,如同历史一样,它不是一个即可以这样讲,又可以那样讲 的东西,它是有客观标准的。

4.当代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趋势,为我们加深对“能力”的认识,扩大我们视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人认 为,史学的意义和感受历史的情境是我们当代人类体味自身历史的主要观念,也是从中提炼学科能力的一个研 究课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了。它基本上应包括这样几个含义:历史学科的能力是我们 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能力应表现为知识的、理论的、方法的内容;能力的主要意义在 它的教育功能,其次,它是可以被测量的;历史是发展的,能力要求也是发展的,不断加强对能力教育和测量 的力度,反映了能力自身的特性。

二、历史学科的能力测量

谈到测量,我们应主要理解测量的目标以及这些测量目标之间的关系。

测量的目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要求。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的表述是这样的: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 律。

(四)文字表达

9.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这个测量目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们对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和以往不同,这次对能力要求的内容首次进 行了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项能力要求被切割成四个类别,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 、“历史阐释”、“文字表达”。分类说明了什么?首先,它告诉人们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测量,也就是明确 了测量的范围,这个“范围”,大致上是从前述能力因素分析而来,只不过把带有理论 意义的东西转化为可以 操作的测量目标的类别。

在测量上,对这四类的要求也有区别,区别的依据主要是知识、方法和思维含量。

第一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含有两条。这两条概括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含量高,所以它在测 量上的要求是准确。所谓“再认、再现”,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史实原貌。之所以把这类分为两个具体目标,是 因第一条比于第二条来说是更为基础的东西,第二条是根据第一条的内容被人为地概括出来的东西,比较系统 ,但仍属于反映历史原貌的内容,它只要求准确地再认、再现,不要求发挥和阐释。请注意,对于知识的测量 要求和如何获得再认、再现的知识显然是两回事,不能认为考的是死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可以完全通过死记 硬背的方式获得,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在测量方法上,死的知识是被包容在活的问题当中的。也就是说它 与其它几类的测量内容是一个整体,不会截然分开,这在后面还要谈到。

第二类,材料处理。在测量当中材料的概念是:它是指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所有历史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回 答问题而布置的。因此,对于材料处理的要求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其一,对于回答具体问题来说是 有效的;其二,对于联系所学基础知识是有效的;其三,对于说明、论证是有效的。因此,材料在答题当中不 仅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概括起来,“有效”有两个含义:材料中信 息的获取是有效的;对于有效信息的利用是有效的。请注意两个有效所使用的限制词,前一个有效用了“最大 限度”,是指要穷尽材料中的有效内容,不能用一两条有效内容去代替其它内容,这样只会导致说明不清、论 证不周。“充分”是指对于有效信息不能只求罗列,而要求展示有效信息在回答问题当中的作用和意义。要针 对所回答的问题,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溶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实现其材料价值,这才是“充分 ”。材料处理综合性较强,知识、方法、思维含量都比较高,用“有效”去概括是合适的。从能力型考试的要 求来说,我们更注重后一个“有效”。

第三类,“历史阐释”。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这里先声明一点,说历史阐释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并不是说 其它类不需要思维,或者说思维不重要,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这一类能够比较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思维特 点,同时亦可统帅其它类的思维。从测量的角度来说,对于这种理论、方法、系统知识含量最高的测量目标, 首先要有一个程度的要求。此类范围中含有三条具体目标,相对而言,对于“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 求程度应该是准确、合理、周到,也就是说,这一项虽然知识要求容量很大,但在测量上伸缩性并不大,它基 本上是要求人们将历史知识按特定要求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更多的是根据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初级历史思 维的能力。因此,要求其准确、合理、周到是符合这一条目标的具体情况的。“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一条要比上一条的思维力度高一些,且带有明显的学科思维特点,因 此,对它的测量要求是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要求做到对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的分析、评价要与历史 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性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意义。客观性思维最能体现历史感, 它是历史的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点,带有较强的情感意识和情景意识,是走向辩证思维的唯一阶梯,抓 住这一能力目标至关重要。从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和测量的情况来看,这一能力目标是一个弱项,一则很多人不 知道怎样把历史事物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二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做为出发点,用后人的认识 去苛求前人。上述做法的结果是,人们实际上对历史事件本身尚不甚了解就去妄加品评。做为教师,那是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做为学生则是似懂非懂,学的不是真正的历史。说到底,这是个学风问题,危害最大,必须扭 转。此类范围最后一个测量目标: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因此它强调的是理论性。如果说在上一个测量目 标当中也含有一些理论内容的话,那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比如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析入手去 考察社会制度,去评价人们的社会地位。要从社会经济生活入手去分析当时的社会意识或观点等等。相对来说 是静态的。但在这一条目里,理论性的要求就是系统的、深入的、动态的,它除了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史条件下考察之外,要着重分析事物本质和它的历史倾向。我们在上节中讲过,历史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转化过 程,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这种转化的历史倾向,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之,强调理论性,就是要 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具有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思维特点。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考生去做大学问,做大文章, 因此,在此条目之前冠之以“初步”的限制。“初步”的含义是:其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其 二,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分析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系统的;其三,其论述具有认识意义。要防止把“初步 ”的含义理解为仅仅懂得理论条条的做法。对号入座的做法,也就是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仅仅 当做纯知识来传授,要化为精神和灵魂,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考试能力要求的原则。这里顺便说一 句,不能因为存在考试,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是应试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和素质教育并非一定矛 盾。当前我们之所以在能力要求上下很大工夫,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选拔考试的结合,使考试这种 形式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第四类,文字表达。作为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与其它文科科目文字表达的要求不一样,它应该具有自己的 特点。首先,它要求语言准确。这一点和其它科目的要求共性多一点,不过,历史学科要注重这其中的概念表 述的准确、史实表述的准确和说明论证表述的准确。其次,要求逻辑严谨。这里,逻辑不是指行文作章的结构 ,而是指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概括来说,它应该是有序的而非罗列的;还应该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又应该 是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第三,史论结合。这要求在表达上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基础,又要适量的史实 作为支持,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不能自相矛盾。这里需要说明,我们不会要求学生去做纯理论的论述, 而是希望一种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对史实的科学分析,要把观点溶入这种分析当中去,并非一定要出现什么完 整的理论阐述或理论字眼。“史论结合”做为比较典型的反映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的形式,在考试测量中占有一 席之地,这并不为过,再说,这一要求在题目中会有程度和范围的限制,只要理解了这一要求的基本含义,考 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对能力要求的四个类别范围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对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其目的是基 于教学者的理解和命题的操作,并不是表示在命题中以类区分试题的测试功能,比如“材料处理”就一定针对 材料解析题。事实上,这四个类别构成了能力要求的整体。在试卷中,一种题型或一道题目往往含盖了两个以 上或全部类别的能力要求。从测量的要求上说,题目含盖能力要求多,总比含盖少有更好的测试效果。当然, 有时一张卷子需要有某些题目进行非常单一的能力测试,但这绝不是整张试卷的要求,我们最好不要把能力要 求的类别条目和题型对号入座,这样会事倍功半,而需要把能力要求融会贯通起来做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思想方法,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注释:

[1]《礼记·礼运》。

[2]《史记·五帝本纪》。

[3]《礼记·学记》。

[4]《礼记·地官司徒》。

[5][6]《史记·孔子世家》。

[7][8][9]《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0]皮锡瑞:《经学历史》。

[11]《文献通考》卷40《学校一》。

[12]《三国志· 魏书·明帝纪》。

[13]《册府元龟》卷645《科目》。

[14]《文献通考》卷29《选举考二·举士序》。

[15]《唐会要》卷76《三传附三史》。

[16]《安徽教育半月刊》第66期。

[17](台湾)《清华历史教学》创刊号。

字库未存字注释: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图书馆电子资源 学科能力测试系统 试题

1.引言

当今教育界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性的开拓、潜能的开发及综合素质的提高[1]。图书馆系统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已经大量地被电子化,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评估,将会从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一些工作量。但是我们考察了河北省的很多高校,都没有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相对浪费。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立能力测试系统为教学服务,正是本文要研究的课题。

2.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现代教育考察的是能力教育,重视的是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各个学科也逐渐地将能力测试放在了首位。图书馆的大量的资源正是这种考察学生能力的最好的素材,所以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核,将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且以图书馆电子资源为辅助依据的学科能力测试符合教学与考试的基本原则――教考分离[2],有利用考试的科学化管理[3]。通过对能力测试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正确理解上现实的应用。而通过一种系统将学生学习的学科中的专业知识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原理与作为现实应用中的图书馆中的电子资源进行有效地连接起来,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起到激起学生的兴趣的作用,并且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样对教师的科研活动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我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现状为例。我校图书馆引进了多个电子资源参考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博硕学位论文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中的资源是以pdf或caj文件形式存在的,并且每篇文章均有相应的XML链接。这样在搜索每个相关的专业词汇时,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搜索联系关联网。这些关联网是通过XML链接所连接在一起的,其中的一些知识点的匹配是通过行业专家进行匹配的。正是由于这些链接,构成了电子资源所具有的内在联系性,而我们的系统也正好可以利用这种相互的关联性,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建立能力系统的数据依靠。因为这些期刊里面的学科文章一般是现实的先进成果或先进思想,所以利用这些资源考察学生的能力,很适宜。

3.能力测试系统的构架原理

能力测试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能对于出现的新知识和新应用对系统进行更新。另外,系统应该具有灵活的结构,通过专家对系统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进行修正。通过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深入分析及参考很多考试系统后,我们建立了学科能力测试系统的整体构架,如图1所示。依据此构架便能形成一个具有和现实同步更新的一个开放的结构系统。

其中学科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库可以采用关系数据库来建设,通过学科的专家和教师对本学科和教授的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原理进行整理,而得到一个关系数据库的形式。关系数据库中的表的结构可以采取关键词和简短解释的结构。这样形成的关系数据库具有很强的可操控性,使得系统对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为考察索引去形成相关测试题目的源头。

自动匹配程序通过一些算法并利用电子资源中关键词、检索项等WEB接口形成一种学科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库与电子资源的对应联系,依据这种对应联系,可以实现针对学科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库中的词条为关键词的电子资源数据的搜索。其查询算法可以采用有限深度的广度搜索,即通过限定搜索的最大深度,对各个XML链接进行搜索,并通过在搜索中建立标识,防止重复搜索,从而一旦有新的电子资源加入后,系统自动启动匹配程序,并通过匹配形成一棵棵的搜索树,其结构如图2所示。这些搜索树的根节点即为学科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库中的词条,而叶子结点则为对应的电子资源。自动匹配程序,通过数据库操作语言将这些对应关系记录在粗匹配库中。从整体上来看,自动匹配程序将搜索出来的结构集合形成一个数据库,称之为粗匹配库,通过这一步,已经利用电子资源中的行业专家的联系,将知识点与新领域的资源建立了联系。

专家系统是学校的专业教师的系统入口处,其目的是人为校正系统中的一些不恰当的匹配,经过专家系统的修整,粗匹配库中的关联将放入到准确匹配库中。准确匹配库是图书馆电子资源与知识点的准确可靠的联系的核心数据库。

能力测试题目生成系统是系统的输出点,也是体现系统智能性的部分。将准确匹配库中的资源和学科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库中的词条进行结合,按照一些个算法进行组合,形成题目。这些个组合的算法中有语义分析程序、语句形成程序等组成。通过对相应知识点的考核,运用语义分析程序,以准确匹配库为基准,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从而形成一些候选的题目。根据这些候选的题目,可以形成选择题、填空题、能力题等很多试题形式,而卷面的设定、题目分值的量化[4]等可以出完题目后由专业的教师进行量化。

4.结语

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图书情报专业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学科能力测试系统直接将这种电子资源应用于学生的考试中,这在实践上的意义重大。它有可能导致考试的概念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产生一些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当然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十分初步的,但是相信,这一研究前景光明,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谢立新,胡良书.试卷设计科学性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6:81-84.

[2]李静,岳桂华.搞好题库建设保证考试质量[J].药学教育.1995,11,(1):53-55.

[3]曹永兵,高平挥,程明和.药理学试题库的科学建立[J].药学教育,2004,3:34-35.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务员 考录制度 科学性

一、引言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公平性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明显,而在科学性方面相对滞后,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指导考试录用的法规不够健全、考试试题质量不高、考官队伍不合格、考试录用方法技术单一,缺乏科学性等等。尤其是近几年,公务员成了很多人的理想职业,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者更是突破了140万,公务员考试录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爆”考的热度愈来愈强,随着形势的变化,如何立足现状选拔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执政能力强的公务员队伍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这就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践性较强,它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不断地完善。国内外总的来说,国外的研究相对较成熟,而国内针对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宏观上、制度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而从微观层面,技术层面研究的相对较少。以下是所要涉及的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研究成果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运行完善和相互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沉淀下了许多我国可以借鉴并充分利用的经验。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在科学性方面主要有三个观点:即主张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测试方法技术的多样性和考试内容的科学性。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是指公务员录用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即不同等级的公务员职位对应试者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如英国对高级文官和执行级文官实行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日本分成高级、中级和初级,法国分成A、B、C三类;在测试技术上,面试中主张采用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面试的方法,改变以往一直以结构化面试方法为主的局面,而非结构化面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测试内容,也没有固定的评分程序,它是以对应试者的总体印象作为依据;在考试基本内容方面,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知识测验、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和心理测验,知识测验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文化水平和对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英国重视通才,十分注重考察应试者的知识面,因而考试内容涉及的科目较多,法国比较强调考试科目与公务员所担负工作的相关性,内容注重实用等。智力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敏捷、机智的程度,其目的是发现更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如美国对应试者的空间能力、数目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关系能力、觉察速度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行综合测验,并将测验结果换算成智力商数。技能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知识、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从而反映出应试者处理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心理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的性情、意志、反应等个人心理素质,供录用时参考。

2.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来看,宏观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针对考录制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是研究其科学性的甚少。许放主编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对现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考录制度存在的不少问题,如笔试方面、面试方面、监督保障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和考试范围方面,还针对这些问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1)在笔试方面,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陈社育研究员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效度的研究报告》和《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运用现代心理测量的相关理论,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准确分析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改革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2)在面试方面,贺先志《以科学性为本位的公务员面试转型探索》论述:公务员面试从规范型本位向科学性本位转型,充分体现因职施测、专家施测和发挥考官主观能动性,提出了转型的前提条件、基本内容、社会意义、外部保障和法律意义。(3)在考录手段方面,胡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电子化研究》基于现在政府网络发展的契机和解决目前公务员考录存在的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而提出了公务员考录电子化平台的观点。(4)在测评技术方面,李淑华的《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录用测评体系改革浅论》:根据国内外考试发展趋势,公务员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笔试突出能力,提高试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面试注重考试的效度,增加情景模拟,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专业技能的测试比重;测评成绩根据笔试、面试和专业测试的一定比率分配来折算等。(5)在考试方法方面,王凯《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化的几点思考》、赵阳《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改革与创新》等要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原则,落实专业测试,达到一种“通才”+“专才”的理想模式,来客观公正的考察应试者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6)在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趋势方面,何颖《科学化: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关键》指出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是保证公务员录用考试质量的关键,是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方向。晓枫《科学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应当提高笔试面试的水平,发挥考核的作用,加强测评工作和考试录用专家队伍的建设,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水平是考录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条例的规定》的通知,人录发[1994]1号。

[2] 晓枫.科学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由之路[J].制度管理, 2003(5).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 积极性 教学水平

测试技术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加强学科基础、培养读者动手能力为宗旨,着重讲解基本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分析处理信号的方法、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及测试系统的特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熟悉常用的传感器、常用的信号调理电路和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较合理地选用。对动态测试工作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于机械工程中某些参量的测试。从而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测试技术的内容。

一、课程意义

测试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门基础性技术,从其目的和效用看,测试技术实际上是研究如何获取信息的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商品流通、生产制造、运输、电子通信、生物工程、军事技术及宇宙科学等领域都离不开测试技术,因此测试技术也称为工科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1]。随着国内外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行业中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测试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控制生产节奏、降低声场成本、尤其是实时监控领域都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高等院校应着眼于培养掌握最前沿领域知识的社会栋梁,开设这样的课程、教授好这门课程,并且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于学生今后适应时展的趋势和潮流,从事相关的工作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与教改方法

1.现阶段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这门课本身的独特性――涉及知识面广泛,先修课程较多包括理论力学、电子电工学、材料力学、大学物理、大学数学,具有与实际结合密切的特点。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如上所述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要求就比较高了。要求教师选择正确的方法,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与测试技术的联系和区别讲授清楚,从而使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完整的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部分、信号调理部分、信号分析处理部分及信号的显示记录部分。各个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子系统。各个部分现如今都发展得非常迅速。虚拟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因此,教师本身是否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前沿知识并且传达给学生才是关键。再好的教师,传授的知识正确性毋庸置疑,可要是都是几十年前陈旧的过时的东西,那教授出来的学生也只能说是古董级的了。最后,高校中存在着部分学生,在日常的实验和实践环节表现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而这门课程除了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要有较好的实际动手能力,就是能够实际建立或者运用一个测试系统完成至少说是简单的测试过程。使得理论知识得到真正应用,所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改方法的讨论

测试技术是属于多种技术融合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师要顺从职业要求,真正培养出技术应用人才。夯实基础,结合专业特点,有所侧重突出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2]。

首先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是一门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开发学生综合判断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高校教学中应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使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构建全面的、完整的测试系统概念,并且能够运用已有的测试系统或者自主利用测试元件建立测试系统完成相关测试工作。在课程实验过程中添加自主实验环节,譬如实验内容、实验初始数据的选择由学生自行选定,这样一来做出的实验结果也就各不相同,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又避免了在一些学生中出现由于实验相同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的现象。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增强。

其次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际测试实例及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测试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深度,拓宽教学广度,而且还能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的创新、教学艺术的探讨都离不开科研。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学科研的互动关系,加大科研力度,及时把科研中得到的新体会、新进展充实到理论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紧密跟上前沿进展,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形成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3]。同时在授课中个多的添加实际测试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例如介绍轿车生产后的出厂性能测试、自动化生产线在线监测系统及远程监测系统、各种新型智能生态传感器,航空宇航中的测试应用,等等。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掌握前沿动态、跟上时代的潮流。

最后,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跨学科知识较多的问题,可以专门拿出一到两节课来统一进行知识的回忆和贯通。

三、结语

在测试技术这样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测试技术的特点,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授课理论内容与科研及实际测试过程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同时由于测试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前沿知识的更新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当代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晓军.《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4(3):80-93.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测试 科学 人文 

 

2004年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作为“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也备受关注,很多学者对大学英语口语测试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的范畴主要有:口语测试的基本理论,如对口语测试理论进行系统评介(徐海铭, 2006),对口语测试理论的系统梳理(徐海铭,谢忠明,2006)等;测试的理论在口语测试中的应用,如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口语测试中的应用(林宝珠, 2007);口语测试的技术,如对间接型大学英语口语测试问题研究(张湛霞,2007),对半直接型大学英语口语测试问题的研究(高凡、陈智平、梅芳、候新婷,2007),对大规模口语测试的研究(冯悦,2007)等;口语测试的开发(黄燕,2007);口语测试与教学的关系研究(陈清 2007)。通观上述研究,可以发现两个特点,其一是这些研究的层次比较丰富,有理论研究,有实证研究,有总体研究,也有局部研究;其二是借鉴的理论比较先进,在应用研究这一方面,论者大多是基于先进的交际测试理论或者任务型测试理论,也有的是把任务型和交际型测试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其一,这些研究大都站在测试主体的视角,关注测试的中介——测试思想、测试方法、测试的物质条件——的适切性与充分性,测试的客体——考生——则在这些研究中被边缘化了,似乎有见物不见人之嫌。其二,从技术的角度研究比较多,从人文的研究比较少。 与其它的测试相比,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有其独特的特点,即测试目的多元,测试设计复杂,测试实施主观,测试结果使用宜谨慎等。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特点考虑,要使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成为促进教和学两方面得以良性发展的工具,成为反映社会对人才外语素质要求的晴雨表,必须从两个方面把握其运行规律,其一是口语测试中的科学精神,其二是口语测试中的人文指向。 

考试运行,是以一定考试组织为物质载体的考试系统的运行。考试目的、考试设计、考试实施和考试信息反馈是决定考试运行状态的四种基本要素(廖平胜,2003:255)。科学精神与人文指向贯穿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运行的始终,不过在各个要素中各有侧重。 

 

1.科学追求  

 

从测试的直接性程度划分,口语测试主要有直接型、间接型和半直接型等三种形式。为了追求测试的效度,目前各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主要采用直接型和半直接型的测试形式,正因为如此,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在测试目的的确立、测试的设计、施测和信息反馈方面存在着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弊端。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运行过程中要追求科学性。科学性原则是考试的首要原则,它要求一切考试活动的开展都必须遵循考试的客观规律。凡考试的决策与实践,都应以科学的考试理论为指导,并坚持用科学的眼光、科学的方法去看待、分析和处理各种考试问题;应在科学的考试观念支配下,不断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 

大学英语口语科学性原则的贯彻,关键在于其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三条基本规律,即社会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考试的运行规律。否则考试就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功能,真正成为促进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一种机制,甚至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7篇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由全国分析测试及相关业务的单位和组织自愿组成的专业性社会团体,1986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现有会员单位272个,包括了全国主要的分析测试单位、国内分析测试仪器企业和与分析测试相关的媒体,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分析测试网络。

为奖励在我国分析测试领域科学技术工作中取得优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组织,促进我国分析测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调动广大分析测试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与应用的积极性,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协会设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简称,CAIA奖)。CAIA奖授予在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创造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技工作者和组织。自1993年设立以来,CAIA奖历经20届,表彰奖励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光谱、质谱、色谱、微观结构、力学分析、无损检测等多专业、跨学科领域的优秀成果,也反映了我国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轨迹。

从1993年至2012年, CAIA奖累计评选了20次,共评出563项分析测试成果,其等奖4项、一等奖159项、二等奖254项、三等奖146项。CAIA奖是我国分析测试领域唯一被国家承认的由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一直受到了我国分析测试及相关领域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获奖成果基本上反映了国内分析测试领域的最高水平,对加强分析测试领域和相关学科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提升我国分析测试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历届“CAIA奖”成果,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

(1)获奖成果起点高,基本反映了我国分析测试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和创新成果

CAIA奖从设立之初,就得到了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历届CAIA奖获奖名单可以看出,获奖者中涵括了近百位各研究领域的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等。在20届获奖者中,两院院士近30人,获奖项目中45项有院士参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徐光宪院士也是CAIA奖的获奖者之一(1995年一等奖,稀土荧光复合新材料的谱学测定和结构性能关系的应用研究;2004年一等奖,磁性测量系统和单晶X射线衍射仪在分子固体材料的结构与磁性研究中的应用)。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8篇

一、教育评价新视角―PISA

1.PISA简介

PISA(学生能力国际评价)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7年发起的为OECD成员国协作监控教育成效的评价项目。PISA应用现代教育测量理论测试发达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结束阶段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领域的发展水平,配套调查问卷,进而评价各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效,进行国际比较,是世界上颇具影响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

2.测试项目

PISA在2000年首次开始评价,其后每三年进行一次,根据评价年命名,每次测试的重点不同,评价的主要领域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2012年又增加财经素养的测试。PISA2000的评价重点是阅读素养,PISA2003的评价重点是数学素养,PISA2006的评价重点是科学素养,随后依次轮回,PISA2015评价的重点又回到科学素养。

PISA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基础上的测试,分别从个体学习者、教学、学校及教育体制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从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教育因素等方面考查学生和学校的特征。

PISA评价是前瞻性的,测量的是15岁青少年对于迎接现今高科技和知识社会的挑战的准备情况。PISA关注年轻人运用知识技能处理现实生活的挑战能力,而不仅是考查他们对学校特定课程的掌握程度。其测量的目标是发展常规的、可靠的及与政策相关的学生成就指标,从而达到提升国家教育体制的质量、公正性和效率的评价目标。PISA评价关注四个子目标的实现:学习成果的质量、学习成果的等价性和学习机会的均等性、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政策制定者而言,能够通过对比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教育系统的成就表现,总结已有政策的经验,改善教育体制,并基于PISA提供的指标更好地评价和监控教育体制的效力与发展。

3.测试形式

2015年以前,PISA测试主要是纸笔测验,每个学生需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测验,测验题目既包括多项选择题,又包括大量的开放性题目。测验题目通过单元的形式编排为题组,每个单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

PISA除测验之外,还包括了学生问卷和学校问卷,目的是收集有关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因素的指标,这些指标与学生的成就相联系。

2015年,按照国际实施规范,PISA测试改为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

二、对房山区参加PISA中国独立研究的思考

1.区域的社会经济背景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是首都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大区。目前有近百万人口,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

近些年,随着“一区一城”的建设,城市化改造在加快,教育发展也在提速。但教育发展能否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怎样评价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一直是我们在研究并努力回答的难题。

2.如何评价教育综合质量

近年来,房山区教育系统全体同志破解了教育体制、机制、资金以及政策等发展难题,推进了波浪壮阔的教育改革,使教育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以中考和高考为代表的教育质量只是结果性评价,而且评价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表现在当下的教育质量与孩子们未来成长需要的能力是否一致?现在培养的学生能否引领未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但我们按照教育规律思考,学校发育、学生发展、教育管理都应该是可以被测量、可以被评价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既能描述孩子们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又能够真实比对不同区域直接的差距的客观的“标尺”;并能够借此改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设置,指导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育评价研究,并引入了PISA测试。

3.理解PISA并达成共识

2008年,初次接触PISA,有的人不以为然,有的人甚至反对,毕竟参与PISA测试的一部分15岁的学生,还在参加初三最紧张的备考,学校领导顾虑是否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家长、学生和教师都担心PISA是否会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升学的高利害关系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考虑到由OECD举办的PISA,拥有世界顶级的教育、测量和评价专家,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科学性毋庸置疑,测试方向代表了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能从国际视角评价房山教育发展现状,站在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指导我们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完善考试评价研究,拉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将对学生的影响和学校的教学影响降低到最小,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服了学校、教师和家长。事实证明,参与2009和2012年的PISA中国独立研究,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中考质量,很多学生还对这种测试形式和内容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测试质量分析报告在房山区教育发展策略制定与执行中得到了充分重视,并在教科研部门实施了多项研究。

三、跟进PISA采取的系列举措和收获

1.成立考试评价研究办公室,推进PISA研究

为了组织参与PISA测试及其后期结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房山区教委在考试中心成立了考试评价研究办公室,任命了专项负责同志,并引进研究人员,在教委领导下专门从事考试评价日常工作。这一个创新的机构对教育评价研究的推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现阶段很多全区教育工作依赖该中心具体推进,诸如组织参与PISA2015测试及结果研究和成果转化;参与区级大型考试的组考、阅卷、数据分析;开展考试评价技术的培训,促进考试评价与教学的融合,充分利用考试分析数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探索按照增值评价理念进行考试结果与背景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等。

2.及时普及PISA结论,改进管理

拿到2009年的测试分析报告,区教委请了PISA评价专家给区教委的行政领导和评价研究项目组同志做了解读和应用指导,并通过他们,在全区教师中培训预热,普及评价理念,应用测试结论,改进课堂教学,完善课程设置,改进了教育管理和评价办法。参与2012测试后,测试分析报告被纳入全区教育系统党政正职的培训,启动了科学素养提升研究。广泛的培训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以PISA评价理论为引领的考试评价研究,确实能影响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改革,而干部、教师的接受,使区级很多教学改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3.充分研究PISA结论,改进教育教学

基于PISA测试的理念和房山区测试结论,自2010年起,针对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训练”“科学素养提升”三大教学实验项目陆续启动,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研究团队,制订了研究方案,都有了阶段性收获。

三个项目的开发和实践研究,基本上是跨地域、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实施,研究结论到学校落地方式,更是“摸石头过河”。三个项目最长的已经四年多,项目组负责人带着大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很多领域是自发开展,主动找办法、想思路,乐在其中,收获颇丰。

4.坚持参与PISA,推进考试评价研究

第一,制定大型考试管理流程。学习PISA流程管理,制定“区级大型考试管理流程”,涉及命题、制卷、组考、阅卷、分析(命题质量、教学管理改进)等环节。特别是研究命题蓝图、编制双向细目表、规范数据分析报告表述结构等,提升了命题的规范。第二,研发了区级考试质量分析平台。提升了命题能力之后,依据教研人员分析试卷所需要的数据支撑和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所需要的数据报告,对原有的考试数据统计系统进行了升级,与“工大智源”公司合作,按照实际需要开发了“考试质量分析平台”。第三,尝试开展增值评价研究。借鉴PISA测试手段―能力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诊断。2011年9月开始,对初一新生尝试进行增值评价研究。一是开展了数学、英语的学科测试,采用了无纸化网络阅卷,方便精细分析,确保了测试结果的信度。二是开展了调查问卷,聘请教育评价专家设计涉及“学习环境、兴趣爱好、意志品质、认知能力”等方面问题。项目组完成的初一学生整体的多维度分析报告,反映了房山不同区域小学毕业学生的教育差距,房山与同步测试区域的学生对比,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均衡程度等领域,都掌握了第一手的研究数据。结合调查问卷,研究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关系,从而为更加全面地制定区域针对性教学规划提供参考,为改进家庭教育提供数据支持。第四,修订中小学阶段质量标准。反思PISA整个测评过程,体会和学习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技术,认真研究测试分析报告的框架和导向,从更宽的视野告诉学校本学段学生综合发展指标要素和阶段标准,淡化结果的功利性,充分发挥教育过程的对照和矫正,聚焦学生发展,实现正确导向,更有利于学校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校的教育何其复杂,培训学校理解测评理念和测评技术,基于参照维度和标准,学校会选择适合自己学生成长的教育方式和过程。所以我们下大力气修订原来的“中小学生阶段性质量标准”,目前已经下发,并向全区中小学做了使用推广。第五,师生在参与PISA中的教学相长是最大的收获。回顾参与PISA测试的收获,总体来说,参与其中的学生成长和教师进步应该是该项目的最大收获。首先,从学生层面看,从总体水平分析,PISA2012测试报告显示,房山区数学、阅读、科学素养的学生平均成绩较PISA2009均有所提高,且增幅较大,说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有了提升。通过问卷反映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学校层面推进的减负增效工作进展顺利。现在,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课堂,参加到课后素质提升工程中,学校组织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喜欢。其次,考试评价项目的实施,唤醒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考试评价的复杂性和PISA测试的综合性,为推进这些工作,直接成立的项目就有十多个,参加研究的部门从行政到教研、科研,从考试评价项目组到基层骨干,从区域整体到实验学校,陆续参与的核心组成员过百,聘请的专家有几十人。更主要的是部分同志参与了PISA测试组织、试卷评阅、试题分析和测试结果应用的分析研究。这些同志迅速成长为我区教育评价的核心骨干,并将学到的评价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我区教育评价研究。这种上下联动、理论与学校一线教学的反复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源,催生了更多的研究课题,吸引了大批的学科骨干、教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激活了很多教师的研究热情。行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参与,同样影响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教与学模式的

改进。

四、未来的思考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9篇

课题研究方案

区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改造研究是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申报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初中改造教学过程项目研究”的子课题,“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是其研究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全面落实《济南市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基本规程》,贯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提高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水平,特制定此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1、课程改革背景(宏观领域)

2001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轮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以来力度最大、内容最深刻的一次。新课程实施至今,许多难题、瓶颈问题亟待攻关,特别有待于实践层面的理论研究与验证、反思。新课程语文教学,也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面临着系列新问题。尽管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了这么多年,许多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更不要说新课程开辟的新的教学领域。本课题所研究的正是这类问题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基本点。

2、教学的实际情形(微观领域)

考试的内容和样式成为强有力的隐性目标,怎么考试就怎么教,教育的功利目的太强势,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学和考试之间到底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矛盾逻辑关系,要认真研究。

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评价,主要受高利害的中考、高考的影响,教师在这个领域严重失语,而这类高利害的考试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听到一线教师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建议和诉求。

3、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情形

一是同类型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评价方面,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纲要,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多数人能够认可的实施方案和示例性成果。第二是缺乏整合,缺乏以实践为基础、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研究与实验的平台。

4、区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改造的要求

2008年8月,历城区教育局制定了《济南市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基本规程(试行)》,规范初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提出:让教学成绩成为教学过程改造的自然结果的基本理念,要求塌下身子改造教学过程,继而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在《规程》的引领下,全区开始了改造教学过程的实践探索。

2010年8月区教育局开始建设规范的学科教学活动,在修订《规程》的基础上,颁发了新修订的《济南市历城区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体,将规程落实在学科教学的过程,目标是建立各学科教学的规范体系。区域初中教学过程改造研究方案强调:教学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考试评价与反馈五部分构成,因此,对“考试评价与反馈”的改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1年12月, 教育部公布了初中阶段新的课程标准,为规范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012年3月30日,在教育局规程和语文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引领下,“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方案”制定,为语文教学在“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的可行性上提供了保障。

纵观历城区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适切的学习目标来科学命制试题,试题难度过大,科学性不强。

2、检测试题命制粗糙、随意,形式单一,内容单板,缺乏创新性和探究性。

3、试题结构模式化,试题材料陈旧化,题型设计单一化,试题答案标准化。检测试题很少根据学生实际设置选做题。

4、许多试题没有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不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5、阅读试题的考查中出现考点重复,试题设计不科学,开放性试题没有处理好“放”与“收”的问题,出现了毫无边际的主观试题。试题形式只要以简答的形式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不够。

6、阅读试题的设计中也严重出现了“就此文出此题”的情况,缺少对学生迁移拓展能力的考查。在试题题干的设计引导上缺少语文特有语言魅力,没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上述问题,影响了教师检测所应该达到的效果,不利于更好地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提高检测试题的命制水平,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意义

语文教学与评价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一对矛盾。按照新课程精神教学,又怕考试成绩不理想,迎合考试又阻碍国家新课程的实施。这对矛盾,长期困扰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引起无数家长的不安,也是社会对基础教育意见的热点问题。本课题研究,目的在探究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规律,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并在二者之间寻求能够缓解矛盾、两全其美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之路。从而为区域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整体改造画上圆满的句点。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根本属性是人类智慧复演的过程,教学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教与学统一和学科规律。对语文学科而言,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定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同时规定: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即教会学生会读书,能写作;丰厚其文化和精神;构建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课堂要尤其注重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部分学习方法的构建、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语文思维的培养;尤其注重指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语言的品味和赏析,形成个性化体验。语文教师要努力把握整个学科规律,自觉敬畏课程标准。

(二)研究目标

基于对课题“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的理解,本课题研究力图达到以下目标:以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为指导,基本建立语文新课程标准统领下的语文教学过程规范体系,研究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学生合作学习中薄弱环节的改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通过对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带动对中考语文试题的研究扩展到对初中语文考试命题的性质和作用、结构和功能、程序和要点、原则和导向等理论层面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我们教师平时测验和考试命题的科学性,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考试命题的“科学性”界定为试题设计的情境性、层次的基础性、智能的自觉性、题型的开放性、选材的规范性和教育的综合性。如语文试题的教育性不能是赤裸裸的说教,而是在测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考查其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水平,即命题中的德育渗透。

教学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是环环相扣的,对考试试题的研究必然会引起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其他四个环节的审视和研究,这些研究是相辅相依的,该课题的研究是以考试试题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四个环节质量的提高,以之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使教研组成员的专业自身发展更上一层。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评价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包括中考这样的高利害考试和平时学业合格性的考试、诊断式考试、过程评价式考试等等,如何科学实现科学评价,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学习阶段,什么样的评价内容,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对语文课程教学起到正确导向、积极督促的作用,使考试评价客观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

根据本课题的实践性质,列出如下10个子课题:

(1)语文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2)语文古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3)语文综合性学习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4)语文名着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5)语文古诗词赏析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6)课内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7)课外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8)语文说明性文章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9)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可按体裁进一步分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10)写作教学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这些子课题从教学和考试结合的角度切入,较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总课题的基本研究领域,主旨明确,提出了一线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冲击力,受到老师们的普遍欢迎,觉得做这种课题是在做自己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这个课题的最大特点,是与常规教学同步,不会造成“额外负担”。

到目前为止,以上10个子课题,都由本校语文教师专项承担,定点突破。

现在的问题是,课题立项后,该怎么做。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进行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层面上要着重注意哪些问题,或者说从哪些方面探索,才可能让这个课题做得有意义,这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下面我列举一些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内需要重点探讨的系列问题。

(1)检测如何体现对过程的评价,是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诸多难点的有效的钥匙,如何测评阅读过程、写作过程,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等等,都应作为研究重点。

(2)写作教学要把写作教学做成学生发展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生命的需要,这样的目标只能通过有创意的表达、个性化的表达路径才能达到。研究和实践如何把作文同学生的理性世界、感情世界真正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把写作文做成一种技术活,只在作文方式方法上做文章。

(3)综合性学习是新的教学领域,要研究怎样设计和实施才能接近课程设计的理想状态。

(4)语文知识教学怎样走出误区,怎样使这种过去的无效教学真正能够具备支撑学生阅读和写作功能,能够发展学生智慧。

(5)什么样的考试是合科学、合人心,真正实现考试功能的?

(6)怎样兼顾语文测评中显性的近期效益和远期的隐性效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运行方式及步骤

(一)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辅以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资料分析和比较法、调查问卷法、经验总结法等。

实证研究法即通过试题命制过程中大量的观察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在教学事实中发现问题,然后对教学事实的分析归纳,寻找改造教学问题的规律、方法,在新的教学事实中运用得出的规律和方法,验证改造的效果,这是本课题实证研究的基本路径。

行动研究法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使研究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落实于改造教学过程的实践上。

(二)课题研究的运行方式。

1、全区维度。教研室从全区的层面基于学科对教学过程改造进行研究;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员以突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主线,进行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构建学科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和学科建设的评价系统。

2、学校维度。学校以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为主线,进行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的研究,构建学科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和评价系统。

3、级部维度。以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的研究为主线,研究适合各级部学生特点的维度,以更好的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总负责人: 陈允红 陈法国 赵延勇 王孝珍

负责:(1)设计总体计划、安排人员分工;联络指导机构,保障经费开支。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协调各项研究工作。

(3)设计研究方案,搜集研究数据,分析研究情况,撰写阶段性成果或研究报告。

2、各年级负责人:谷立华 王元勋 张甲芳

负责:(1)督促本级部人员按照分工开展语文命题的课题研究

(3)整理并总结本级部课题实施的相关资料(数据 成果 教育随笔 论文等)

3、阶段实施者:谷立华 王加梅 宗西涛 梁伟 马长英 陈允红 李善红 王燕伟 王元勋

冀翠萍 陈法国 庞立莲 王孝珍 赵延勇 王英 张立华 孟祥国 张甲芳 王吉东

负责:(1)按照分工开展语文命题的课题研究

(2)整理并总结所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成果、教育随笔 论文等)

“初中语文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课题研究

内容及分工

序号

子课题名称/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

1、语文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张立华

2、语文古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梁伟 王加梅

3、语文综合性学习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谷立华 赵延勇

4、语文名着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马长英 陈法国

5、语文古诗词赏析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王燕伟 王元勋

6、课内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陈允红 李善红

7、课外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冀翠萍 宗西涛

8、语文说明性文章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庞立莲 王吉东

9、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检测试题(可按体裁进一步分类)的命制研究 王孝珍 张甲芳

10、写作教学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孟祥国 王英

(四)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2、17---2014、3、2)

(1) 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规程(2013)》和《历城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案(2014)》中对试题命制的相关要求

(2)全组认真学习近五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试题,研究学考动向,学习市统一阅卷情况及评分细节处理和注意事项。

(3)各子课题明确研究任务、方向,形成可预测的系统的研究策略。

形成各研究子课题规范的策略,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验证,各子课题进行阶段性报告。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分析测试中心;运营管理;平台共享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各个学校纷纷筹建了校级分析测试中心,购置了大批贵重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的研究,这是我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为我国校级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随着第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设备陈旧老化,人员流动等问题也浮现出来,大多数校级分析测试中心随之陷入发展的低潮[2],甚至有部分高校撤销了分析测试中心。21世纪以来,随着“211”、“985”工程的实施,各校级分析测试中心又迎来另一个辉煌期[3],大量资金注入,大型仪器设备重新购置,特别是随着近年材料科学与生物学的兴起,用于研究与表征各类材料性能的设备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是否拥有一个规模可观、贵重仪器设备齐全的分析测试中心已经成为衡量各个高校科研与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现状

经过三四十年的起伏发展,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存在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配备先进的大型仪器和足够人数与技能水平的人员的分析测试中心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持续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撑,为人才培养服务。

(一)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现代的大型仪器结构日益复杂,种类不断增多,测量的精密度也越来越高,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遗憾的是国内厂商生产制造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能力水平还较低,多数高校和科研单位目前基本都靠进口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价值昂贵,要购买足够数量的设备对各个科研单位都是很大经济负担,特别是对非“211”、“985”的地方高校,往往需要举全校之力购置设备,故购置的设备也多集中在校级层面,并且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学等学科交叉发展更加深入,仪器设备需要服务的单位已不局限于某个院系,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大型仪器设备平台,整合了优势资源,促进了院系、科研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打破了跨部门、跨学科共用仪器设备时常遇到的客观与主观隔阂,大大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4~5]。

(二)人员配置与队伍。据2000年科技部统计结果,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师资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讲师、实验师等数万人,其中不乏各级骨干,改善了过去人才匮乏的局面。

(三)分析测试中心对高校科研与教学的支撑作用。在科学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校的科研离不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支撑[4]。大型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数据和信息,科研工作的结论与观点必须从获取的信息中得出,推论等必须得到数据的验证,因此可以说现代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是科学研究的“眼睛”[6]。我国高校科研工作在近年快速发展,高校已经成为了传统基础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科学前沿探索、学科交叉深入发展等领域的主要平台,这也是建立在分析测试中心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结果。科研的成果不仅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领域的进步,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必要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高校利用分析测试中心的大型仪器设备为本科和研究生开设实验课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教授先进的分析与表征方法,使学生了解前沿科学技术,支撑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进步。

二、分析测试中心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集中管理、专人负责。由于大型贵重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运行费用高,为更好地使用、维护和管理好仪器设备,产生更好的教学与科研作用,集中管理是最优模式。教学科研都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而分析测试中心是一个人员流动性大的场合,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需要高度的责任心。由熟悉测试原理与操作过程的固定人员负责保管和维护仪器设备是较通用的模式,合格的设备管理人员能处理常规故障,对仪器使用情况进行日常记录,引导学生正确制样、选定测试条件等,也能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的状况。

(二)平台共享、开放测试。校级分析测试中心集中管理仪器设备,整合了优势资源,提供公共测试平台,开放测试服务[2]。以江苏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为例,中心每年开设课程讲授仪器原理和测试表征技术。对于操作相对简单的仪器,如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对经常使用仪器的研究生进行不定期培训,对培训合格的研究生授予独立操作仪器的资格;对于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操作复杂,难以短期学会的仪器以及非常精密、损坏后修复成本过高的仪器设备,由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测试,学生提供测试参数。师生根据测试需求提前预约测试时间,分析测试中心及时反馈预约使用结果,使得测试服务开放透明,大大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根据仪器设备购置和运营的成本,适当收取费用,避免了因为无测试成本导致的样品过多带来额外的测试负担,也补充了经费对设备进行常规维护和运营,购买低值易耗品等。

(三)面向全校、多级共建。全校使用频率较高、购置成本高的仪器设备无差别向全校各级科研单位服务,打破院系和学科间的隔阂[7],是校级中心的一大优势。校级中心一般依托学校层面,挂靠国有资产设备管理处,管理顺畅。然而部分仪器适用的专业面较窄,统一由分析测试中心管理反而情况复杂化,不仅使用仪器的师生不方便,也增大了分析测试中心运营管理的负担,因此大多数高校对于适用专业面较窄的通用仪器,更多挂靠院系层面,由各院系级中心、实验室、甚至课题组自行管理运营,与各学科更好地融合。

三、分析测试中心运营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一)仪器利用率尚未最大化。大型仪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仪器使用率。一般校级中心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每人承担的管理任务较重,工作时间结束则仪器设备停止运行[8]。预约排队旨在减少仪器空置时间,错开测试时间,然而实际运行过程中又出现部分师生担心仪器没有空闲而盲目提前预约,却不能如期准备好试样,反而导致仪器空置,降低使用率。

(二)开放程度仍有提高空间。对于各分析测试中心,要减小仪器设备的故障率,就必须限制使用人员,集中管理专人负责,而专人负责则限制了仪器使用时间,工作人员负担沉重,师生的测试需求不能及时满足,矛盾难以化解。部分高校测试中心为了最大限度方便师生使用仪器,设置了门禁系统,利用指纹锁等对已经取得仪器操作权限的师生合理开放,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晚上和周末、节假日进行测试。全天候24小时开放测试,最大化开放运行,这样减轻了管理上的负担,但是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无法及时解决,也无法对样品和测试条件把关,学生可能将一些不符合制样规范的样品利用工作外时间私自进行测试,有些行为甚至会对仪器造成致命性的损伤。师生的理论知识和仪器操作水平差异很大,分析测试中心只有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严格把关,掌握好平衡点,适度提高开放程度。

(三)人员配置与激励体制有待优化。由于分析测试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除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之外,还涉及教学、科研等,如何晋升职称,如何考核工作量是一个矛盾点,高校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挫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甚至队伍的流动、优秀工作人员争相转岗的局面[9]。而实际工作中,分析测试中心需要管理的连续性和传承性,稳定的高素质队伍,才能使得大型仪器设备平台有效运转。

四、分析测试中心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分析测试中心曾经历起伏式的发展,部分曾经发展迅速的中心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新的辉煌时期,分析测试中心如何定位自身,肩负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的重任,高效运行,以更好地为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服务,是当下应该思索的问题。

(一)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提升分析测试水平。有了先进的仪器设备,还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只有高水平的人才能管好和用好仪器,发挥仪器的最大作用,“没有实验室的水平就没有高校办学水平”,“没有实验队伍的水平,就没有实验室的水平”[10]。多数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具有很强大的功能,要靠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的使用才能发挥效益,中心工作人员有过硬的实验技能才能充分开发和运用仪器设备的功能,才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可靠的分析测试数据。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最新资料和技术,不仅要充分利用仪器已有功能,还应积极开发新功能、使仪器设备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使仪器发挥最大效益,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目前我国工农业、环境保护、加工制造业等领域中国家标准样品标准、技术方法标准等的拟定,都是建立在高水平的分析测试工作的基础之上。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11篇

结构试验是研究和发展结构理论的重要手段。文中从沿革、任务、分类、加载设备与测量方法、一般过程等方面了解工程结构试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结构试验仍然是发展结构理论和解决工程设计方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结构试验本身成为一门真正的试验科学。

引言

工程结构试验是一项科学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研究和发展工程结构新材料、新体系、新工艺以及探索结构设计新理论的重要手段,在工程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沿革

最早的结构试验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7世纪完成的悬臂梁试验,其梁强度理论经由其后的胡克的材料弹性说明,贝努利、欧拉等的构件变形问题,库伦的中性轴假想,打下了今天弹性理论材料力学的基础。我国十分重视工程结构试验学科的建设及其发展。1956年起在高等院校中设置“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在直接为生产服务方面和工程结构系统科学研究方面,对结构的材料性质,基本构件和结构整体工作性能等,进行了大量的实物或模型的静、动力试验,获得了许多试验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工艺标准、计算公式、设计理论、施工工艺,为制订各种规范、规程提供了基本依据。

2工程结构试验及其一般过程

2.1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是在结构或实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重力、机械扰动力、地震力、风力等)或其他因素(温度、变形沉降等)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位移、应变、振幅、频率等)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2.2工程结构试验的分类根据试验研究目的,主要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2.2.1生产鉴定性试验生产鉴定性试验以直接服务于生产为目的。以工程中实际结构构件为对象,通过试验或检测对结构作出技术结论,通常解决以下问题:①检验或鉴定结构质量。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建成后通过试验,综合性地鉴定其质量的可靠度。对于预制构件或现场施工的其他构件,在出厂或安装之前,要求按照相应规范或规程抽样检验,以推断其质量。②判断结构的实际承载力。当旧建筑进行扩建、加层或改变结构用途时,往往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旧结构的承载能力,为加固、改建、扩建工程提供数据。③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对于遭受火灾、爆炸、地震等原因而损伤的结构,或在建造使用中有严重缺陷的结构,往往要求通过试验和检测,判断结构在受灾破坏后的实际承载能力,为结构的再利用和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2.2.2科学研究性试验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为结构的理论计算和研究服务。它按照事先周密考虑的计划来进行。试验的对象是专为试验而设计制造的。突出研究的主要问题,消除一些对结构上实际影响的次要因素,使试验工作合理,观测数据易于分析和总结,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①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假定。在结构设计中,人们常对结构构件的计算图式和本构关系作某些简化假定,通过试验来加以验证,满足要求后用于实际工程中的结构计算。在结构静力和动力分析中,本构关系的模型化则完全是通过试验加以确定的。②提供设计依据。我国现行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除了总结已有的大量科学实验的成果和经验外,为了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发展,还进行了大量的结构试验以及实体建筑物的试验,为编制和修改结构设计规范提供试验数据。对于特种结构,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时,用结构试验的方法确定结构的计算模式和公式的系数,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③提供实践经验。一种新材料的应用,一个新结构的设计或一项新工艺的施工,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工程实践和科学试验,从而积累资料,使设计计算理论不断改进和完善。

2.3工程结构试验加载设备与测量方法

2.3.1加载设备一般供试验用的加载装置除实物加载外,可用千斤顶、液压试验装置、计算机与加振器联机系统、模拟地震振动台、人工爆炸等,以模拟对结构或构件的实际的各种作用。在全部试验承力装置中有支座、支墩、反力架、反力墙及试验台座等。

2.3.2测量方法①机测法。利用机械仪表测量所需的数据或参数,机测法适应性强、简便、可靠、经济,是结构试验中最常用的测量手段。②电测法。通过传感元件把试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或参数,转换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或电流等电量参数,经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测量,由指示记录设备记录和显示,这种转换和测量技术称为非电量电测技术,具有准确、快速测量、自动控制、连续记录和远距离操纵等优点。与计算机联机,还可根据测量结果自行判断和运算。③光测法。利用光的准直性对测量参数放大、转换、实现连续记录,阻尼小、响应快(如光线示波记录仪)。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力学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学效应,测定应力场(如光弹仪),简便、可靠、直观性好;及激光测量位移和激光全息的应用。④其他方法。利用光、电、磁、声等间接物理量与材料或结构构件某一性能间的关系为基础进行测量。如超声波探测仪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测定混凝土强度。分析处理结果,再还原成某种模拟量并显示出来,使数据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处理自动化。

2.4工程结构试验的一般过程工程结构试验大致可分为试验规划、试验准备、试验加载测试和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四个阶段。

2.4.1试验规划阶段试验规划是指导整个试验工作的纲领性技

术文件,因而试验规划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细致和全面,规划的任何一点疏忽可能导致试验的失败。

科学研究性试验的规划,首先应根据研究课题,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前景,并通过收集和查询有关文献资料,确定实验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试验的规模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决定试件设计的主要组合参数,并根据试验设备的能力确定试件的外形和尺寸;进行试件设计及制作;确定加载方法和设计支承系统;选定量测方法;进行设备和仪表的率定;作好材料性能试验或其他辅助试件的试验;制定试验安全防护措施;提出试验进度和技术人员分工;编写材料需用计划,经费开支及预算,试验设备、仪表及附件清算等。

2.4.2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准备阶段是将规划阶段确定的试件按要求制作安装与就位,将加载设备和测试仪表安装就位,并完成辅助试验工作。试件制作完毕后,要进行实际几何尺寸的测量和外观质量检查,达到设计要求的才能安装就位。加载设备和测试仪表安装就位前,应完成相应的设备调试与仪表标定工作,性能正常的才可正式安装。辅助试验完成后,要及时整理试验结果并作为结构试验的原始数据,对试验规划阶段确定的加载制度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修正。

2.4.3试验加载测试阶段对试件施加外荷载是整个试验工作的中心环节,参加试验的每个工作人员应各就各位,各尽其职,做好本岗工作,试验期间,一切工作都要按照试验的程序进行。对试验起控制作用的重要数据应随时整理和分析,必要时还应跟踪观察其变化情况,并与事先计算的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如有反常现象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否则不得继续加载试验。

试验工程中除认真读数和记录外,必须仔细观察结构的变形,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出现、走向及宽度,构件的破坏特征等。试件破坏后要绘制破坏特征图,有条件的可拍成录像,作为原始资料保存,以便研究分析时使用。:

2.4.4试验资料整理分析阶段通过试验准备和加载试验阶段,获得了大量数据和有关资料后,一般不能直接回答试验研究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必须将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和计算,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根据试验数据和资料编写试验报告。

以上各个阶段的工作性质虽有差别,但它们都是相互制约的,各阶段的工作没有明显的界限,制定计划时不能只孤立地考虑某一阶段的工作,必须兼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做出综合性的决策。

3工程结构试验在工程结构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理论的发展需要试验来验证。受弯梁断面的应力分布的研究,经历了由假设—简单试验—理论分析—试验检验的阶段,前后二百多年的时间,说明了试验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科学的发展都是以技术的突破为转机的。试验验证理论,而理论的发展又将试验推向更高的阶段。结构试验与结构理论的发展是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发展。理论分析的方法虽然给出了结构应力分析的基本方程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采用解析方法常会遇到计算方面的困难,只能对有限的一些简单问题得出精确解。如几何形状、边界条件、承受荷载复杂的结构,常需要进行一些假设,而假设与实际影响的大小,要通过试验验证。因此,所得结果为近似的,还要用试验证实能否用于实际工程。对于一些三维问题、应力集中和非匀质材料结构,仅靠理论解析方法求解十分困难,有时得不出结果,需要用试验的方法得出计算的公式。

结构试验是研究和发展结构理论的重要手段。从确定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梁、板、柱等单个构件的计算方法及至建立复杂结构体系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石结构的计算理论大都是以试验研究的直接结果作为基础的。工程结构都是以各种工程材料为主体构成的不同类型的承重构件相互连接而成的组合体。为满足结构在功能及使用上的要求,必须使得这些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内能安全有效地承受外部及内部形成的各种作用。为了进行合理的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在各种作用下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了解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受力性能以及实际所具有的安全储备。在应力分析工作中,也可以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来解决。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不仅为用数学模型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创造了条件,同样为结构试验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实现荷载模拟、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使结构试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也加强了人们进行结构试验的能力。因此,结构试验仍然是发展结构理论和解决工程设计方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结构试验本身成为一门真正的试验科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实践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源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工程结构学科中,人们为了正确认识结构的性能和不断深化这种认识,结构试验也是一种已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天稳.土木工程结构试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易伟建,张望喜.建筑结构试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结构试验 结构理论

0 引言

工程结构试验是一项科学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研究和发展工程结构新材料、新体系、新工艺以及探索结构设计新理论的重要手段,在工程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沿革

最早的结构试验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7世纪完成的悬臂梁试验,其梁强度理论经由其后的胡克的材料弹性说明,贝努利、欧拉等的构件变形问题,库伦的中性轴假想,打下了今天弹性理论材料力学的基础。我国十分重视工程结构试验学科的建设及其发展。1956年起在高等院校中设置“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在直接为生产服务方面和工程结构系统科学研究方面,对结构的材料性质,基本构件和结构整体工作性能等,进行了大量的实物或模型的静、动力试验,获得了许多试验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工艺标准、计算公式、设计理论、施工工艺,为制订各种规范、规程提供了基本依据。

2 工程结构试验及其一般过程

2.1 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 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是在结构或实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重力、机械扰动力、地震力、风力等)或其他因素(温度、变形沉降等)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位移、应变、振幅、频率等)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2.2 工程结构试验的分类 根据试验研究目的,主要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2.2.1 生产鉴定性试验 生产鉴定性试验以直接服务于生产为目的。以工程中实际结构构件为对象,通过试验或检测对结构作出技术结论,通常解决以下问题:①检验或鉴定结构质量。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建成后通过试验,综合性地鉴定其质量的可靠度。对于预制构件或现场施工的其他构件,在出厂或安装之前,要求按照相应规范或规程抽样检验,以推断其质量。②判断结构的实际承载力。当旧建筑进行扩建、加层或改变结构用途时,往往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旧结构的承载能力,为加固、改建、扩建工程提供数据。③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对于遭受火灾、爆炸、地震等原因而损伤的结构,或在建造使用中有严重缺陷的结构,往往要求通过试验和检测,判断结构在受灾破坏后的实际承载能力,为结构的再利用和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2.2.2 科学研究性试验 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为结构的理论计算和研究服务。它按照事先周密考虑的计划来进行。试验的对象是专为试验而设计制造的。突出研究的主要问题,消除一些对结构上实际影响的次要因素,使试验工作合理,观测数据易于分析和总结,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①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假定。在结构设计中,人们常对结构构件的计算图式和本构关系作某些简化假定,通过试验来加以验证,满足要求后用于实际工程中的结构计算。在结构静力和动力分析中,本构关系的模型化则完全是通过试验加以确定的。②提供设计依据。我国现行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除了总结已有的大量科学实验的成果和经验外,为了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发展,还进行了大量的结构试验以及实体建筑物的试验,为编制和修改结构设计规范提供试验数据。对于特种结构,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时,用结构试验的方法确定结构的计算模式和公式的系数,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③提供实践经验。一种新材料的应用,一个新结构的设计

或一项新工艺的施工,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工程实践和科学试验,从而积累资料,使设计计算理论不断改进和完善。

2.3 工程结构试验加载设备与测量方法

2.3.1 加载设备 一般供试验用的加载装置除实物加载外,可用千斤顶、液压试验装置、计算机与加振器联机系统、模拟地震振动台、人工爆炸等,以模拟对结构或构件的实际的各种作用。在全部试验承力装置中有支座、支墩、反力架、反力墙及试验台座等。

2.3.2 测量方法①机测法。利用机械仪表测量所需的数据或参数,机测法适应性强、简便、可靠、经济,是结构试验中最常用的测量手段。②电测法。通过传感元件把试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或参数,转换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或电流等电量参数,经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测量,由指示记录设备记录和显示,这种转换和测量技术称为非电量电测技术,具有准确、快速测量、自动控制、连续记录和远距离操纵等优点。与计算机联机,还可根据测量结果自行判断和运算。③光测法。利用光的准直性对测量参数放大、转换、实现连续记录,阻尼小、响应快(如光线示波记录仪)。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力学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学效应,测定应力场(如光弹仪),简便、可靠、直观性好;及激光测量位移和激光全息的应用。④其他方法。利用光、电、磁、声等间接物理量与材料或结构构件某一性能间的关系为基础进行测量。如超声波探测仪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测定混凝土强度。分析处理结果,再还原成某种模拟量并显示出来,使数据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处理自动化。

2.4 工程结构试验的一般过程 工程结构试验大致可分为试验规划、试验准备、试验加载测试和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四个阶段。

2.4.1 试验规划阶段 试验规划是指导整个试验工作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因而试验规划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细致和全面,规划的任何一点疏忽可能导致试验的失败。

科学研究性试验的规划,首先应根据研究课题,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前景,并通过收集和查询有关文献资料,确定实验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试验的规模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决定试件设计的主要组合参数,并根据试验设备的能力确定试件的外形和尺寸;进行试件设计及制作;确定加载方法和设计支承系统;选定量测方法;进行设备和仪表的率定;作好材料性能试验或其他辅助试件的试验;制定试验安全防护措施;提出试验进度和技术人员分工;编写材料需用计划,经费开支及预算,试验设备、仪表及附件清算等。

2.4.2 试验准备阶段 试验准备阶段是将规划阶段确定的试件按要求制作安装与就位,将加载设备和测试仪表安装就位,并完成辅助试验工作。试件制作完毕后,要进行实际几何尺寸的测量和外观质量检查,达到设计要求的才能安装就位。加载设备和测试仪表安装就位前,应完成相应的设备调试与仪表标定工作,性能正常的才可正式安装。辅助试验完成后,要及时整理试验结果并作为结构试验的原始数据,对试验规划阶段确定的加载制度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修正。

2.4.3 试验加载测试阶段 对试件施加外荷载是整个试验工作的中心环节,参加试验的每个工作人员应各就各位,各尽其职,做好本岗工作,试验期间,一切工作都要按照试验的程序进行。对试验起控制作用的重要数据应随时整理和分析,必要时还应跟踪观察其变化情况,并与事先计算的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如有反常现象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否则不得继续加载试验。

试验工程中除认真读数和记录外,必须仔细观察结构的变形,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出现、走向及宽度,构件的破坏特征等。试件破坏后要绘制破坏特征图,有条件的可拍成录像,作为原始资料保存,以便研究分析时使用。

2.4.4 试验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通过试验准备和加载试验阶段,获得了大量数据和有关资料后,一般不能直接回答试验研究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必须将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和计算,做

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根据试验数据和资料编写试验报告。

以上各个阶段的工作性质虽有差别,但它们都是相互制约的,各阶段的工作没有明显的界限,制定计划时不能只孤立地考虑某一阶段的工作,必须兼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做出综合性的决策。

3 工程结构试验在工程结构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理论的发展需要试验来验证。受弯梁断面的应力分布的研究,经历了由假设—简单试验—理论分析—试验检验的阶段,前后二百多年的时间,说明了试验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科学的发展都是以技术的突破为转机的。试验验证理论,而理论的发展又将试验推向更高的阶段。结构试验与结构理论的发展是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发展。理论分析的方法虽然给出了结构应力分析的基本方程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采用解析方法常会遇到计算方面的困难,只能对有限的一些简单问题得出精确解。如几何形状、边界条件、承受荷载复杂的结构,常需要进行一些假设,而假设与实际影响的大小,要通过试验验证。因此,所得结果为近似的,还要用试验证实能否用于实际工程。对于一些三维问题、应力集中和非匀质材料结构,仅靠理论解析方法求解十分困难,有时得不出结果,需要用试验的方法得出计算的公式。

结构试验是研究和发展结构理论的重要手段。从确定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梁、板、柱等单个构件的计算方法及至建立复杂结构体系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石结构的计算理论大都是以试验研究的直接结果作为基础的。工程结构都是以各种工程材料为主体构成的不同类型的承重构件相互连接而成的组合体。为满足结构在功能及使用上的要求,必须使得这些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内能安全有效地承受外部及内部形成的各种作用。为了进行合理的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在各种作用下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了解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受力性能以及实际所具有的安全储备。在应力分析工作中,也可以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来解决。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不仅为用数学模型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创造了条件,同样为结构试验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实现荷载模拟、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使结构试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也加强了人们进行结构试验的能力。因此,结构试验仍然是发展结构理论和解决工程设计方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结构试验本身成为一门真正的试验科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实践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源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工程结构学科中,人们为了正确认识结构的性能和不断深化这种认识,结构试验也是一种已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天稳.土木工程结构试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易伟建,张望喜.建筑结构试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英语测试反拨效应理论;大学英语学业测试;英语教师发展;影响

0 引言

大学英语学业测试覆盖面广,考生人数多,是全国高校的一项重大考试。其反拨效应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构念效度。有鉴于此,对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测试反拨效应理论的培训,使其不仅能够结合教学实际,了解考后教学应改进的环节;而且能够按照现代测试理论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考试制度,观察考试效度,了解社会效应,使考试制度更臻完善,其意义不言自明。

但是,长期以来,为数不少的高校忽视了外语教师语言测试学理论知识的培训,致使考试与教学脱节,考试效度不能保证,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针对这一现象,对我校(宁夏大学)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四个学期的语言测试知识包括反拨效应理论实践操作的相关培训,对考试命题的原则等方面进行实际把握,并把应用语言测试理论进行试卷分析列入常规的期末大学英语考试工作环节中,旨在验证英语测试学的反拨效应理论对外语教师发展的影响。

1 反拨效应理论背景

考试反拨效应,即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Messick 1989)[1]。

Bailey(1996)曾提出了一个“参与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用于探讨反拨效应的工作机理。其中,“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教材设计者和出版者;“过程”指“参与者采取的有助于学习的任何行动”,如教材开发、大纲制订、教学方法的变化、学习和应试策略的采用,等等;“结果”指“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质量” [2]。根据这一模式,测试的性质将首先影响参与者对其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态度,而这种理解的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从而影响学习结果。Hughes (1989)[3]建议了七种有助于产生正面的考试效应的方法,如考核希望学生有所提高的能力,扩大考核面和加强考核内容的不可预测性,采用直接测试手段,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考试等。

据此,笔者根据Bailey的考试反拨效应基本模式,结合Hughes提出的方法,重点培训我校大学英语教师对语言测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反拨效应理论如何在科学研究中的操作。因为它是考试效度的拓展和延伸,关系到考试对社会和教育体系宏观层面上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学微观层面产生的影响[4]。

2 结果与讨论

2.1 培训前情况介绍

长期以来,学界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教师仅凭经验即可命题测试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无需了解多少专业的语言测试学知识。对于英语考试题目的代表性怎样体现?题目的难易度如何?区分度怎样设计?考试结果如何分析?对教学有何作用等问题不甚了了。致使很多教师凭经验命题,考试偏离了初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以我校为例,在培训前,大部分教师不仅处于这种对语言测试学理论知识懵懵懂懂的状态,仅凭经验命题考试;而且对如何以测试反拨理论为工具,开展相关教学研究不甚了解,科研论文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数据的支撑。其结果是:不仅没有科学、客观的试题库,而且发表科研论文的几率较低。影响了教学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影响了教研论文撰写的有效性和严谨性。因此,极有必要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我校语言测试质量,加大学业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2.2 培训内容介绍

据此,从2003年起,我们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师语言测试学理论知识做了三个学期的分批培训。重点教会他们考试的命题原则和如何评估考试分数正态分布情况、综合判断分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对教与学的影响、运用SPSS软件计算题目难易度、区分度以及考试项目分数的相关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从2013年起,又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题库建设方面的培训,对如何提高考试命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易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命题结束后,我们又请测试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对题库质量进行了检测,建议修改不合格的试题,保证了学业测试的命题质量。

2.3 培训后现状调研

以下对语言测试理论知识培训后的现状做一调研。

2.3.1 考试命题

从2004年起,我们组织熟悉语言测试理论知识的大学英语教师建设期末考试题库,2006年建成该题库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我们在使用中针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了修改,教学质量随之稳步提升。2009年我校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了优秀等次,并很快步入“211”大学建设的行列。其中,我们大学英语的题库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肯定。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大学英语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展开,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电子教案优化设计、双向交互、实时多点交流、数据信息快捷收集等功能[5],旨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测试手段的现代化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从2013年开始,我校利用外研社提供的计算机软件和相关系统,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学业测试的相关改革,把成熟可靠的大学英语题库引进到相关的系统中,实行一个考场多套试卷的做法,降低了学生的作弊机率和押题机率,提高了考试评估的准确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了考试信息反馈的周期。截止到2016年1月,此项考试已经成为我们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调查表明,此项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大于负面反拨效应,促进了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和学习。

2.3.2 教学研究

以下是语言测试理论知识培训后我校大学英语教师科学研究情况以及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

表中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我校大学英语教师科学研究以及课题立项呈上升趋势。其中,以语言测试为工具,对教学和学习效果进行数据验证和分析,已成为发表相关教研论文的主要手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使教学活动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必须建设科学客观的试题库,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公正的评估。要使教学研究走上正轨,以测试为方法是其必经之途。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传授有利于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获取正面的测试反拨效应,以达成英语教学目标,正是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Messick S.Validity[A].In Robert L Linn(ed.).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 [C].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9,13-103.

[2]Bailey K.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13):257-279.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研究生教学;教学方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38-03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研究生培养数量与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的三大目的是知识结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其中科研和创新是重点,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才能在知识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才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使学生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宽厚的知识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正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系统的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为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湖北大学研究生院立项对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这门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介绍材料组成、结构和形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及应用。课程内容涉及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热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方法等多种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是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多个学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对研究生后续科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与调整,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以知识结构为主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须掌握各类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过程,了解各类分析技术在材料领域科研中的应用。课程教学目标强调了学生对各类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对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程要求比较高,需要很多的教学时间。

2.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硕士招生,学生在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差异性较大,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物理学、化学等相关专业。有些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但各专业所学习的内容又不太相同。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对每一类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都从其测试原理、仪器设备到实际应用来介绍,需要的教学时数较多,只能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3.以深厚理论基础为主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内容包括了绝大多数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非常繁杂,大部分的课时用于介绍各类测试技术的原理及仪器设备,与本科层次的教学内容只有一些横向扩充,纵向延伸不足,各类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较少,科学方法论及分享科研经历、科研思想等内容则更少。较少的实验教学课时内也只能让学生观摩实验测试过程,学生动手操作设备的机会少。

4.以面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考核方式。上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决定了考核方式是以考试成绩与实验报告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包括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三个方面,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研究生的科研思想、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评价比较少。

二、教学改革措施

1.强调知识运用与科研能力的教学目标。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B的重视,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其中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未能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本科化严重、缺乏培养研究能力的实践环节、缺乏创新思想的启迪等。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以学生本科阶段所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将课程目标定为:理解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特点和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类分析测试技术,了解相关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调整后的教学目标强调了各类分析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后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的调整起着指导作用。

2.实践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是为科研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模式的重要阶段,但大多数课程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的提高。为此,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将“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调整为以“实践为主、讲授为辅”,其中讲授学时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实践教学占三分之二,强化学生实验操作与实际应用能力。在讲授过程中,弱化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性内容,重点介绍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及数据分析,同时介绍该类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教师科研工作,分享科研思想及科学方法。实践教学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学习操作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分析方法的特点;第二部分是根据不同的样品,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运用不同的分析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与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可使研究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更有带入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科学思考的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享科研思想与科学方法的教学内容。常见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教材中大多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热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方法等内容,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在材料类本科阶段都有涉及。因此,结合学院的科学研究情况,将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已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的内容,在课程学习网站中将其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及相关应用等资源列出,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课程教学内容以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及电化学分析为主。X射线衍射分析主要包括广角、小角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包括透射、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衍射技术以及EDS能谱分析;热分析包括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动态力学热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包括电化学工作站、电化学腐蚀、极化以及交流阻抗分析等。教学内容的精简有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学习,为研究生下一步的科学研究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虽然有了精简,但相对于很少的讲授学时而言,依然难以全部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因此,建立课程学习网站,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就成为了必然。在课程学习网站中建立了包括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课件、习题、课外资源以及问题讨论区,特别对各类分析方法基础性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便于学生自学。既有效地减少了课堂讲授任务,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讲授时,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情况,重点介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同时分享教师的科研经验和科学方法论。既有利于学生对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又有利于研究生科研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案例教学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总结与评价,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所采取的案例教学则更进一步,不是提供已有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而是提出目标,让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研究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并做交流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等进行总结与评价。通过对学生亲身实践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能够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实现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研究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常见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实践教学除现场介绍仪器结构及功能、讲解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指导学生操作过程外,还将学生分组,指定不同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分析方法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教师审核通过后,研究生自行预约并完成实验,通过对各实验数据的分析,提交检测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讲解。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等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可加深研究生对各类分析方法原理及特点的理解,提高了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能力,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想和创新精神。

为完成课程教学目标,适应课程教学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实践教学方式的变化,课程教学的工作量大、压力也非常大。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对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的教学团队进行了扩充,由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的8位教师组成。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科研情况,精心备课,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也有深入的把握,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实践教学的分组指导也能有的放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准确解答,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5.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并重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必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监督、激励和导向作用,对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与课程教学目标,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的考核内容以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并重、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互补的原则进行,具体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实验操作、课程论文以及交流汇报四个部分,分别占20%、20%、40%、20%。基本理论的考核内容包括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侧重于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闭卷、开卷考试或学习笔记等形式。实验操作的考核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结构与功能、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处理等,侧重于知识的理解与动手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主要以上C操作的形式进行。课程论文的考核内容包括文献检索与归纳、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以及论文撰写格式与条理性等,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科研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以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的考核内容包括汇报材料的制作、汇报过程的逻辑性、语言表达以及答辩过程,侧重于知识和科研思想的论证与表达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以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

制定符合教学目标的考核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不仅检查了研究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考核促进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研究生考核成绩反过来对教师教学的完善与提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反思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课程教学各个环节都逐步得到了落实与完善,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有关材料分析技术方面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硕士研究生导师们的肯定,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重点教学内容相对于多种多样的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而言还稍显单薄。材料的种类与功能极其繁多,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的进展也日新月异,其分析测试理论涉及多个学科,要完成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材料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课程教学目标,目前选取的教学内容还是有一定的不足。学院在以后将组织师资或邀请相关专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一些现代材料分析技术进行介绍,让研究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现代材料测试方法及其应用。二是实践教学指导的工作量大,教学团队的力量还需增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很高,但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课程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指导分组实践教学的工作量非常大。课程教学团队在今后还将吸纳三、四名教师,使分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保质保量地得到落实,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阳华,钟世安.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重要性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36-39.

[2]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6-39.

科研能力测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测试;课堂教学;实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58-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改革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它突出了工科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在机械类本科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机械类专业一直立足于学校的性质与学科的优势,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涉及的知识比较复杂,有材料学、力学、电学、磁学、微电子学、光学、声学等。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该课程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部分、传感器、中间变换器、显示记录仪器以及工程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测试部分。针对机械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需要,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基础理论部分力求加深对动态测试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注重对测试信号分析本质的理解,但对其数学推导不强调严密性,强化传感器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使用,以突显测试技术的工程应用意义。充实了现代新型传感器,介绍了国内外传感器大型生产商的产品和性能,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测试部分以及工程应用部分,削弱了显示记录仪和信号干扰及抑制方面的讲授,适时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了一些学科前沿的新东西,使测试技术课程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2.教学模式的改革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由最初的48学时压缩到现在的36学时,2个学分。在讲授传统测试技术的同时,又要让学生了解不断增加的新测试手段,教师的授课任务不断增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如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测试信号的处理等理论教学部分,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上教师结合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教师结合MATLAB等各种软件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组成讨论小组探讨问题。在工程应用部分,开展讲座式教学。邀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测试技术方面的专家结合工程实践,与学生进行座谈讨论。在传感器部分,采用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案例中所涉及的传感器知识的学习兴趣,展开积极的课堂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测试技术与系统部分,采用虚拟案例教学方法等。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涉及的理论内容抽象繁多,实践环节要求高,在总学时越来越少,新内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针对每讲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利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改革课堂理论教学

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应用声音、影像素材、活跃听觉及视觉提高主动性与参与性,具有直观、生动、丰富等特点,便于知识的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加工和更新,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是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方式。一个集知识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平台的建立,不但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理念,对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测试技术既综合应用了许多学科的原理和技术,又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中。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发展要求,要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必须提高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建立了既保持学习内容的动态性、开放性,同时也保证了学习内容的先进性的“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校园网络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都放在网上,从而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计划大赛、机电产品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亚太地区机器人电视大赛、模具大赛、学生科技立项等活动,实验室全日开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转变教学理念,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适当精简理论教学部分,实验课时增加到6个学时,把重心放在实验教学的改进上。

1.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

采用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个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往,着眼于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改革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教学,整合学科优势,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本着“集中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通过整合原来的机械制造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和测控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室,组建成立了山东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测试实验室可以开设验证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验室为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准备了测试所需的所有仪器仪表、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及工具。课程组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其他教师也经常到实验室与学生探讨实验方案,分析、研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验中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

创新思路,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培养创新性人才。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以及学校大力支持,购买了大量的实验设备,突出实验的演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同时,还应通过自筹经费、科研支持实验室建设、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自己研发实验设备、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等多种渠道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工程案例教学的需要,与济南海依兰等多家厂家合作,建立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对一些常见工业流量、噪声、温度等测控对象进行简化处理,建立了实际的生产检测模型。

另外,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相关的实验方法、测试方法、数据处理等技术操作结合周边校外实习基地生产企业进行详细讲授,课外安排学生在企业观摩产品的性能试验台,体验实际产品的性能检测工作,这将大大增加课程的学习效果。

3.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

将科研工作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模拟科研工作主要过程,开拓一种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创造竞争氛围,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学生综合应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围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建立了由教师、学生和校机械厂组成的创新设计与制作中心,大力开展二课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资源改革

教学资源是从事其他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平台,多年来形成了网络化、虚拟化的立体教学资源。

1.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主讲教师团队主持编写了教材,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安排以信号流为主线,加深对动态测试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结合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最近几年的发展,增加了工程测试部分的内容,考虑到传感器最近几年的出版,本书增加了光电传感器、光导纤维传感器和气敏传感器等内容,教材于2009年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由于该课程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而教材的建设远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因此,为学生推荐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如david和michael合著的国外原版教材introduction to mechatronics and measurement systems,美国霍尼威尔公司、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等生产传感器和虚拟仪器的公司网站。

2.师资建设

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教授领衔,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助教四位一体,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热爱理论和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新型教师教学队伍。主讲教师授课经验丰富,均参加过部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水平和现场科研工作能力。同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职学位进修、校内外进修、参与院系科研项目、旁听理论课、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班;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教改工作和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制工作。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选派部分教师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现场学习,潜心研究现场案例,提高个人素质;二是安排部分教师到国外、国内高校访学、进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是聘请校外工程师与专职教师配合作为兼职教师,以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的不足;四是通过研讨会,使教师互相交流教学教育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四、小结

从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进行了研究,突出了机械类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世雄,王成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6).

[2]陈光军,常江,张连军.测试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

[3]侯志伟,许宏.对机械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1,(12).

[4]陈晓军.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J].南通广播电视大学,2006,(3).

[5]文成,周传德.工程案例法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

[6]马怀祥,刘进志,李申山,等.《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及其教学网站建设探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