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1篇

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明和传授思想的专业人员。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教师职业的历史考察

(1)、中国

①、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师职业

a、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政府官员兼任教师。

b、春秋时期—官学失守,以孔子为首的大批私学大师涌现,成为最早的专职教师。

c、秦国统一后—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客观上阻碍了教师职业发展。

d、汉代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各级教师制度逐渐完备。

②、中国近代公立师范教育的成立和兴起,标志着中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开端(1897年上海南洋公办师范学院成立;1902年,清末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通州私立师范学校。)

③、进入现代社会,中国逐渐形成了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体系。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教师资格制度逐渐完善。

⑵、外国

①、教师职业最早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教师由僧侣兼任,教学内容传授宗教教义或武士教育。

②、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很快,专门师范教育机构、系统正规教育训练保证了教师职业素质更高,推动了西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规定教师具备扎实学科知识,深厚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

3、职业:

是由于社会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职务和特定职责,

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4、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

、劳动对象的能动性与多样性。(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加工,而是有独立性、选择性、批判性、倾向性。内外因相结合。多样性: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与受教育不同,导致学生智力、个性、气质、兴趣、特长、爱好不同,而且不断变化。)

⑵、劳动任务的全面性与示范性。(目标、内容、时间、空间上的全面性;“立体教科书”的示范性)

⑶、劳动过程的个体性与创造性。(个体性:备课、上课、辅导、谈心、处理问题都是以个别方式进行。创造性:将教材内化,需要高超艺术、教育机智,捕捉教育灵感,传授给学生,使之领会内化。二者决定学生的多样性、能动性、影响学生的广泛性。)

(4)、

劳动成果的集体性与长期性。(集体性:是校内外、家庭、社会、教师、党团组织等多渠道进行教育影响,但不是各因素简单相加,是各因素内化的综合反映。长期性: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品质习惯的养成、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

5、道德:

西方道德指风俗或习惯,也有规范规则,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现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主要指人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有时是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以及风俗、习惯和道德教育活动等。

P13

6、[!]职业道德:

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们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P14

7、教师职业道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P14

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典范性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而且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发挥着“

以身立教”的突出作用。

(2)、深远性

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人格特征、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影响学生的家庭和社会。

(3)、崇高性较其它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是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要求教师道德境界更加崇高,做到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

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⑴、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⑵、对教师自身的激励作用。(是激励和调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动因。特别是责任感、使命感、良心。)

⑶、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教育行为效果的好坏,而且关系到教育过程的优劣。)

⑷、对社会环境的优化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教育过程以及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1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指那些概括和反映老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老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一般而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教师的幸福、教师的良心、教师的义务以及教师的公正等。

P21

1)教师的幸福:

①定义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状态。

P22

②为什么说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人们理解教师职业的真谛的最终归宿?P22-23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状态。

㈠教师的幸福总是与教师道德需要的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不仅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能满足自己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当精神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会产生一种愉快舒畅的体验,感到幸福。如:劳动被认可,讲课受欢迎,教学受表彰

……

㈡教师的幸福是教师教育劳动创造的结果,教师的劳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和发展了自己,自然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与幸福。如:

“教学相长”、教师

自学进修的体会

㈢教师在自己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会随时产生幸福的体验。如:一节创造性的授课,一次成功的教育活动,,与同事的一次成功能够合作

2)教师的良心:

①定义:

教师的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指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道德心理的内在评价机制,也是教师进行自我道德调控的精神力量。

②作用

:对于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成为一种习惯的道德能量,可以随时引发教师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和有机调控,从而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始终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上。

③表现:具体表现在教师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如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和团结协作等。

④意义

:教师的良心要求教师遵守工作纪律,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不敷衍了事,不误人子弟;教师的良心还促使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促使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成长;教师良心往往贯穿职业道德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教师思想情操的重要支柱,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完善的最强大的内部动力。3)教师的义务:

①含义

:教师的义务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必须遵循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自觉意识到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并把自觉遵循这些合理的道德要求作为自己内心的一种习惯意愿,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通常指第二方面含义,即教师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并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

②目前存在的几种教师道德风险,即违背教师的义务要求,教师面临的“风险”和危机。P25

a、缺乏敬业精神。如:不思进取,混日子,莫不关心等。

b、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如:备课不认真,辅导不及时等。

c、主次颠倒,无心教学工作,热心于社会兼职或第二职业。

e、不履行教师的“育人”职责。对违纪等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及时教育。

4)教师的公正:

①概念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正直无私,不偏不袒地处理各种业务关系,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全体合作者。

②范畴:

a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平等施教、体贴爱护是教师公正的最基本内容。)

b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同事关系。(互相理解,互助互敬。)

③意义:

教师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同事关系,有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这种条件下,大家心情舒畅,各方面教育教学工作都会顺利进行下去;教师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就会使教师在学生中间树立起威信,获得学生由衷的尊敬和德赞扬。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道德品质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章中国教育史上的教师道德观概述

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家经典语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欲正天下之心,须顺天下之受。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王夫之

2、孔子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被称之为春秋末期的

“显学”

。同时,孔子还是创办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尊称为教师鼻祖,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⑵、师德观:

①、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的境界;他认为谦虚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来进行教育;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他主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热爱学生、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热爱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育学生不应该存在偏见。

3、孟子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名轲,邹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使儒家学说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

”。

⑵、师德观:

①、热爱教育事业。----他高度赞扬教师职业,他说:“

君子有之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②、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以师礼相待,有问必答,采取启发式教学,培养“大丈夫

”的理想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③、教育者要具备德与才两方面的素质。----即:“入则孝出则悌”;“

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道德修养和知识修养。

4、韩愈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师说》集中反映了他的师德修养的观点。

⑵、师德观:

①、教师的任务:-----

传道,即儒家仁义之道;授业,讲授儒家经传与古文;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②、求师标准:----学有所成,合乎儒术可以为师。他提出“圣人无常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求师标准。

③、师生关系:----可以互相为师,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蔡元培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

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⑵、师德观: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他曾经在北大组织“进德会”,要求教师“

不嫖不赌,不要妾”

。他认为要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必须具有谦虚、正直、爱国、爱生和知识渊博等品德,具有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

6、鲁迅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1909

年留学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

⑵、师德观:教师应该成为“后生的模范”

;要从人格、道德及精神气质上来影响学生;要有善于向自己学生学习的精神,要善于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7、陶行知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他毕生致力于大众教育和乡村教育事业。他一生都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

“捧者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⑵、师德观:

①、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十分强调教师民主素质的培养。他号召教师“

和人民站在一条战线上,争取真正民主的实现”

。他认为教师要实现民主教育,就要首先进行自我教育,树立民主作风。他主张教师应树立远大的理想,要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力量。他指出教师的理想和使命是

“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与后代”。

②、他认为教师应该把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主张生活即教育。

③、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他主张“教学相长”。

8、叶圣陶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是我国

著名的教育家,作家。解放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语文教育部主任等职。

⑵师德观:

①、核心即情感教育,尊重教育。他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是“

认真当教师的人的起码条件”;提倡“爱的教育方式”,即所谓情感教育。

②、他认为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公民。

③、他人为,教师的教育工作可分为“言教”和“身教”两个方面,与“言教”相比,

“身教”更可贵。

第三章国际组织与西方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及道德特征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师德规范的有关论述

⑴、师德理想:

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而制定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

“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⑵、师德规范:P57-58

①、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②、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适当注意对教育活动有特殊要求的儿童;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方法能力;高职学生;范畴教学法;范畴内涵;范畴术语

作者简介:周长春(1964-),男,重庆云阳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与职业教育;童洪志(1978-),男,江西九江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学校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09SKS18),主持人:周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18-03

学习方法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风云变幻的经济社会和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教学法改革。劳耐尔的职业能力理论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要素[2],其中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学习方法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和要素,是一种根本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根本性方法能力的培养忽略、定位不准、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是其突出表现,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中也少有专门的方法类课程和相应教学内容,这是导致高职学生丧失抽象思维基础、方法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3]。徐维凡认为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4]。研究高职范畴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师生方法能力意识,对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维素质,为其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5],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师生教学能力和效果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6]。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分析了范畴教育的原则、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7],张智、周长春等就范畴教学法作了些初步思考[8],汤红明等分析了概念的教学方法[9],彭德林认为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10],这些相关或类似研究为范畴教学法的后续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发现范畴教育理论也未就范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作较为细致的论述,概念获得模式尚未涉及范畴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为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空间。通过该研究,试图构建旨在大幅提高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理论借鉴

在该探讨中,范畴是指高职教育的课程范畴。该探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性原则,范例教学的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另一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古德诺、奥斯汀在思维研究基础上的概念获得模式理论,概念获得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呈现材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定义命名;总结思维策略[11]。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概念

高职范畴教学法是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掌握课程范畴,以高效习得命题、原理、规律、技能和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及高职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学习能力,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12]。从范畴的角色上看,范畴教学法包括获得课程范畴的教学法和运用课程范畴进行教学的方法;范畴学习法包括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范畴的方法和高职学生运用课程范畴进行学习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从课程的根基上进行教学切入。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包括学习掌握课程范畴的程序和运用已掌握范畴发展认知结构的程序,其中,前者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1.引入先行组织者,获得新知生长点。先行组织者是现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材料。引入先行组织者,就能为将学习的新知识准确地找到生长点。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3]如“农业”和“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两者的内涵就是新知“农业结构”内涵的生长点。

2.创设教学情境,导出范畴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既有图式等,创设生动、形象、感性,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为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提供生长点,促进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为锚,同高职学生经验契合。一切教学问题都根于课程结构的基础即各种课程范畴。因此,应在激起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实时引出教学中应解决的范畴性问题。同时,要明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达到的直接学习目标和多元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处于高职学生最近发展区。

3.范畴的形式识别。范畴的基本属性即范畴是人类思维、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即范畴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本源、理论体系的根本。若课程中某一概念没有相应的上位概念,则该概念就是课程范畴。范畴的内涵形式,一般采用“术语+是……”、“术语+是指……”、“……称为+术语”、“……谓之+术语”的常用句式,其中的术语是从形式上明确的范畴。范畴内涵的本质即上述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生、关系或功能”的描述[14]。范畴的内涵、特征和外延,三位一体,统一于范畴,构成范畴这一本源概念的逻辑要素。在学科体系课程中,范畴的文本位置一般存在于章节标题中,范畴的内涵描述一般位于标题下的首段首句,少有置于首段中间或首段末尾,更少置于后续段落中。

4.范畴术语的结构分解。首先,分解范畴术语,得到术语成分。范畴术语大多是复合词,对其进行分解是可能的,也是有效学习范畴的重要方法。如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农业结构”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范畴术语,对其可分解为“农业”与“结构”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重点分析的术语成分不同。若高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既无“农业”、也无“结构”等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成分包括“农业”和“结构”;若已有“农业”而无“结构”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结构”;其余类推。其次,分解范畴内涵,得到内涵因素。将范畴内涵分解为若干因素,顺次、对应、相对独立地分别剖析范畴的内涵因素。

5.确立范畴内涵要素。首先,明确范畴内涵中的全部构成因素。其次,明确有些因素是内涵中的核心或关键因素,对范畴的内涵和范畴内涵所指称事物的本质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则不然。确立范畴要素就是要在范畴内涵的各个因素中找出决定范畴内涵的主要因素,对范畴内涵的构成要素给予高度的针对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确立范畴内涵要素的方法是将范畴内涵各因素的意义与范畴术语各成分的意义进行匹配,其意义和范畴术语成分的意义对应相同的范畴内涵因素一定是范畴内涵的要素。如“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中的“组分”、“联系”、“比例”三个内涵因素是“结构”这一范畴内涵表述中的三个要素。

6.整合范畴内涵要素。范畴内涵是其要素的综合体,其要素在被分析时是相对孤立的,得出的结果不可能是范畴所欲表达的意义和所欲指称的事物。只有对分解、确立的范畴内涵要素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范畴内涵,才能反映一个其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范畴内涵所指称的事物。正如将高职学生已有“农业”与“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综合就可轻易发现、建构、生成新知识“农业结构”的内涵;如果高职学生只有农业内涵图式,则着重加工新知识农业结构中的结构;余可类推。这就是迁移,就是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而具体的方法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加工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

7.兼顾内涵前提条件。由于所有范畴类似于所有规律,它所反映的是有限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是“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范畴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研究某一范畴即其所涉事物的联系时,就无法同时考虑该范畴所涉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就只得设定范畴研究的一定前提条件,否则,范畴的科学性、普适性就会难以保证。如生产可能性曲线范畴的内涵成立至少就有四个前提条件,否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能成立。

8.匹配范畴术语成分与范畴内涵要素。抽取组合范畴内涵中的关键字、词,并将它们同范畴术语中的同义成分匹配,发现它们之间意义上的同一关系。如将范畴“农业结构”内涵中的“自然力、生理机制、劳动调节、生命过程、生产产品、事业”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农业”匹配,将其中的“组分、联系与比例”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结构”匹配。农业是结构化的农业,结构是基于农业的结构。这种匹配整合紧密联结了范畴内涵与范畴语词,使词义一体;紧密联系了范畴内涵同范畴术语各成分,当想到某一范畴术语时,就能自然引起对范畴内涵要素的联想,而不必机械记忆;整合了范畴内部各个因素;促使高职学生思考对内涵的概括命名为什么用此而不用彼术语,真正明白内涵释义与范畴术语意义之间的本质联系。

9.范例助学范畴。范例是在运用范畴教学法过程中,引入的辅助高职学生同化或顺应范畴可以仿效并符合高职学生经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并能使新知识即范畴纳入其既有认知结构的典范性事例或模版。范例引入的理论依据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5],该操作是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其现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知识与既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意义地联系起来。引入的教学范例应结构要素完整,能全面例解课程范畴。异于教学情境,范例的作用在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范畴问题,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此,其内容和结构需要同范畴问题的内容和结构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引入范例助学范畴等这个环节也可紧置于引入先行者之后。

10.明确范畴的特征和外延。范畴特征是指范畴所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所表露出来的心理迹象,它是界定事物的内涵中的事物之本质或特有属性。事物特征包括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事物特征存在于界定事物的内涵之中,一般可借助对比的方法从反映事物的范畴内涵中获得。掌握范畴所指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确认事物,有效避免事物之间的混淆,在学习和工作中准确地把握目标、交流沟通和有效操作。明确范畴的外延就是要明确范畴所适用的范围,范畴外延的常见表达式为“范畴包括……”或“根据……不同,可将范畴划分为……”明确事物外延对于后续学习中的分析、综合、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总结范畴教学法思维策略。在获得了正确范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范畴习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范畴的特征的,如何对范畴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习得范畴的有效思维策略。

三、讨论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果。人类思维的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取得新的认识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供给与高职教育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表现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思维素质、学习方法能力。不证自明,在高职学校现有主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下所提供的高职教育是无法真正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素质、独立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可在一定区域内,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法等所引致的高职教育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另外,学习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范畴教学法效果评价,高职范畴教学法实施的资源条件等,都有必要进行后续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24-26.

[3][5]吴锵.思维素质与概念教学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03):109-111.

[4]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5):122-123.

[6]杨永萍.概念获得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22):52.

[7]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179-1180.

[8]张智,周长春.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146-147.

[9]汤红明,邓维秀,赵杰,等.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03):236-237.

[10]彭德林.在概念教学法的背后[J].理论界,2008(12):109.

[11]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ly Calhoun:教学模式(第七版)[M].荆建华,宋富刚,花清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6.

[12]周长春,钟洪燕.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3):3-4.

[1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8.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3篇

1、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明和传授思想的专业人员。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教师职业的历史考察

(1)、中国

①、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师职业

a、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政府官员兼任教师。

b、春秋时期—官学失守,以孔子为首的大批私学大师涌现,成为最早的专职教师。

c、秦国统一后—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客观上阻碍了教师职业发展。

d、汉代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各级教师制度逐渐完备。

②、中国近代公立师范教育的成立和兴起,标志着中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开端(1897年上海南洋公办师范学院成立;1902年,清末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通州私立师范学校。)

③、进入现代社会,中国逐渐形成了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体系。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教师资格制度逐渐完善。

⑵、外国

①、教师职业最早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教师由僧侣兼任,教学内容传授宗教教义或武士教育。

②、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很快,专门师范教育机构、系统正规教育训练保证了教师职业素质更高,推动了西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规定教师具备扎实学科知识,深厚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

3、职业:

是由于社会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职务和特定职责,

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4、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

、劳动对象的能动性与多样性。(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加工,而是有独立性、选择性、批判性、倾向性。内外因相结合。多样性: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与受教育不同,导致学生智力、个性、气质、兴趣、特长、爱好不同,而且不断变化。)

⑵、劳动任务的全面性与示范性。(目标、内容、时间、空间上的全面性;“立体教科书”的示范性)

⑶、劳动过程的个体性与创造性。(个体性:备课、上课、辅导、谈心、处理问题都是以个别方式进行。创造性:将教材内化,需要高超艺术、教育机智,捕捉教育灵感,传授给学生,使之领会内化。二者决定学生的多样性、能动性、影响学生的广泛性。)

(4)、

劳动成果的集体性与长期性。(集体性:是校内外、家庭、社会、教师、党团组织等多渠道进行教育影响,但不是各因素简单相加,是各因素内化的综合反映。长期性: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品质习惯的养成、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

5、道德:

西方道德指风俗或习惯,也有规范规则,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现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主要指人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有时是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以及风俗、习惯和道德教育活动等。

P13

6、职业道德:

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们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P14

7、教师职业道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P14

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典范性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而且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发挥着“

以身立教”的突出作用。

(2)、深远性

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人格特征、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影响学生的家庭和社会。

(3)、崇高性较其它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是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要求教师道德境界更加崇高,做到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

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⑴、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⑵、对教师自身的激励作用。(是激励和调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动因。特别是责任感、使命感、良心。)

⑶、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教育行为效果的好坏,而且关系到教育过程的优劣。)

⑷、对社会环境的优化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教育过程以及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1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指那些概括和反映老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老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一般而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教师的幸福、教师的良心、教师的义务以及教师的公正等。

P21

1)教师的幸福:

①定义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状态。

P22

②为什么说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人们理解教师职业的真谛的最终归宿?P22-23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状态。

㈠教师的幸福总是与教师道德需要的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不仅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能满足自己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当精神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会产生一种愉快舒畅的体验,感到幸福。如:劳动被认可,讲课受欢迎,教学受表彰

……

㈡教师的幸福是教师教育劳动创造的结果,教师的劳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和发展了自己,自然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与幸福。如:

“教学相长”、教师自学进修的体会

㈢教师在自己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会随时产生幸福的体验。如:一节创造性的授课,一次成功的教育活动,,与同事的一次成功能够合作

2)教师的良心:

①定义:

教师的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指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道德心理的内在评价机制,也是教师进行自我道德调控的精神力量。

②作用

:对于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成为一种习惯的道德能量,可以随时引发教师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和有机调控,从而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始终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上。

③表现:具体表现在教师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如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和团结协作等。

④意义

:教师的良心要求教师遵守工作纪律,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不敷衍了事,不误人子弟;教师的良心还促使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促使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成长;教师良心往往贯穿职业道德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教师思想情操的重要支柱,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完善的最强大的内部动力。

3)教师的义务:

①含义

:教师的义务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必须遵循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自觉意识到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并把自觉遵循这些合理的道德要求作为自己内心的一种习惯意愿,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通常指第二方面含义,即教师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并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

②目前存在的几种教师道德风险,即违背教师的义务要求,教师面临的“风险”和危机。P25

a、缺乏敬业精神。如:不思进取,混日子,莫不关心等。

b、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如:备课不认真,辅导不及时等。

c、主次颠倒,无心教学工作,热心于社会兼职或第二职业。

e、不履行教师的“育人”职责。对违纪等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及时教育。

4)教师的公正:

①概念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正直无私,不偏不袒地处理各种业务关系,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全体合作者。

②范畴:

a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平等施教、体贴爱护是教师公正的最基本内容。)

b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同事关系。(互相理解,互助互敬。)

③意义:

教师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同事关系,有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这种条件下,大家心情舒畅,各方面教育教学工作都会顺利进行下去;教师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就会使教师在学生中间树立起威信,获得学生由衷的尊敬和德赞扬。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道德品质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章中国教育史上的教师道德观概述

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家经典语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欲正天下之心,须顺天下之受。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王夫之

2、孔子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被称之为春秋末期的

“显学”

。同时,孔子还是创办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尊称为教师鼻祖,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⑵、师德观:

①、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的境界;他认为谦虚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来进行教育;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他主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热爱学生、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热爱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育学生不应该存在偏见。

3、孟子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名轲,邹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使儒家学说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

”。

⑵、师德观:

①、热爱教育事业。----他高度赞扬教师职业,他说:“

君子有之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②、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以师礼相待,有问必答,采取启发式教学,培养“大丈夫

”的理想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③、教育者要具备德与才两方面的素质。----即:“入则孝出则悌”;“

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道德修养和知识修养。

4、韩愈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师说》集中反映了他的师德修养的观点。

⑵、师德观:

①、教师的任务:-----

传道,即儒家仁义之道;授业,讲授儒家经传与古文;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②、求师标准:----学有所成,合乎儒术可以为师。他提出“圣人无常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求师标准。

③、师生关系:----可以互相为师,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蔡元培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

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⑵、师德观: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他曾经在北大组织“进德会”,要求教师“

不嫖不赌,不要妾”

。他认为要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必须具有谦虚、正直、爱国、爱生和知识渊博等品德,具有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

6、鲁迅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1909

年留学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⑵、师德观:教师应该成为“后生的模范”

;要从人格、道德及精神气质上来影响学生;要有善于向自己学生学习的精神,要善于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7、陶行知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他毕生致力于大众教育和乡村教育事业。他一生都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

“捧者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⑵、师德观:

①、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十分强调教师民主素质的培养。他号召教师“

和人民站在一条战线上,争取真正民主的实现”

。他认为教师要实现民主教育,就要首先进行自我教育,树立民主作风。他主张教师应树立远大的理想,要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力量。他指出教师的理想和使命是

“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与后代”。

②、他认为教师应该把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主张生活即教育。

③、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他主张“教学相长”。

8、叶圣陶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解放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语文教育部主任等职。

⑵师德观:

①、核心即情感教育,尊重教育。他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是“

认真当教师的人的起码条件”;提倡“爱的教育方式”,即所谓情感教育。

②、他认为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公民。

③、他人为,教师的教育工作可分为“言教”和“身教”两个方面,与“言教”相比,

“身教”更可贵。

第三章国际组织与西方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及道德特征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师德规范的有关论述

⑴、师德理想:

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而制定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

“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⑵、师德规范:P57-58

①、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

②、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适当注意对教育活动有特殊要求的儿童;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职业伦理;教师职业伦理;个人德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33-03

一、职业伦理与个人德性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的、历史的范畴,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相联系,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没有专门的社会分工,就没有专门的社会职业,也就没有了相应的职业伦理。职业伦理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的规则和要求。职业作为一种伦理关系,是社会主流伦理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反映了一定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同时,不同的社会分工下对不同职业的有着不同的伦理要求,即如恩格斯所说的:“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在传统社会中,职业道德往往是一个人作为一种身份角色的个人道德,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国王、贵族、农民或者手工业者,那么判断个人德性的基本依据就是他是否履行了作为其角色的特定职责,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相统一;而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职业一般是一种谋生手段,人们进入一种职业领域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履行职业道德仅仅是职业规则的需要,而并非个人德性的自我展现,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呈现剥离趋势。从职业道德和个人德性的关系来看,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角色使一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影响到人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其次,不同职业的不同利益与义务,造成人们不同的职业良心和角色心理,这种不同的利益与义务,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道德信念及用以评价其行为的道德标准。第三,不同的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有不同的要求。柏拉图认为作为王者的哲学家的德性是智慧,城邦的守护者的德性是勇毅,而工艺人的德性是节制。在柏拉图看来,智慧是最高层次的德性,而节制是较低层次的德性。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对以政府官员为代表的社会管理者的道德要求较高,而对以农民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的道德要求相对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了以政府官员为代表的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较高,一方面也暗含了从事该职业的个人应具有较高的个人德性。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崇高、最神圣的职业劳动之一,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人们就对其有很高的道德要求,把教师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规范和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传统社会将“师”与“天地君亲”并举,说明了对教师尊贵地位的认可。将“师德”上升到“劝君臣、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成为了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往往对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个人德性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都标示出一名教师不仅要在学问上精通,用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个人德性上做学生的典范,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已经超出了作为一个谋取生存条件的职业的范畴,而作为一个典范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生活方式、举止风度等方面通过职业道德所体现出来的“善”来教育和影响被教育者做出正确的行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上述所说的职业伦理与个人德性的关系及不同职业对其从业人员不同的个人德性要求,在教师这一职业上有着特殊表现。首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则将教师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统一起来。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单要作为一名职业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也要作为一名角色人在社会不同角色群体中体现出良好的个人德性水准,另外,教师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使教师职业对从业人员表现出更高的个人德性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更高,教师也应具有更高的生活目标和道德理想。

三、教师个人德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根本职责,是否能教好书,育出什么样的人,是判断一名教师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在传统社会中,把精神道德价值看得比物质功利价值更高,“重义轻利”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表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功利性追求越来越强,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相冲突。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观念,道德底线遭受着功利主义的冲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下的个人德性的需求与社会功利化的趋势产生了矛盾。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将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教师的个人良心也遭受着煎熬。因此往往“奉献”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可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普遍功利化的条件下,只讲奉献是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指出,应“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理性求利观,树立‘德才兼备’的职业道德观”。除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外,还应注重寻求教师个人德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观念的结合点。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出人的物化关系在伦理精神上就形成了人的功利主义观念,功利主义就成了一种社会历史必然现象,但是功利有善有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善恶的判断标准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在对教师个人德性评价时,也应该把握这一功利善恶的评判标准。例如,教师教书授课,是为了传授正确的知识还是仅仅作为生存手段;教师做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是为了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还是为了个人荣誉。同时,在评价教师道德时还应注意到“一方面,教师道德的要求应该与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取得平衡;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教师个人道德的自由与平等的问题,因为教师的个人道德并不见得比普通人的道德具有优先性,因为任何人都是道德上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可能是一个已经成熟的道德完人。”教师在职业范畴中的行为目的是判断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德性的主要标准,而在非职业范畴中的个人行为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是教师个人良心成熟的标志,也是个人德性善的标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Z].

[3]杨克平,等.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

[4]王世忠.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师职业伦理观[J].高教探索,2008,(12).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范畴,探索思路

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学术领域里,关于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范畴的讨论,正如火如荼,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样才能有一个科学的合理解答呢?首要地问题,可能是要先找到一个探讨的合理思路。

(一)“专业”与“职业”。学术上对于专业和职业的理解是有区别的。专业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专业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有一套系统的、支持其活动的理论体系;第二,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即社会对这种专门活动是接受的和高度评价的;第三,专业活动具有权威性,即在专业活动内部已经建立起专业的权威,专业能力成为专业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第四,专业活动内部有伦理守则;第五,从事专业活动的职业群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文化。漫长的人类进化史告诉我们,在人类进化的不同历史阶段,比如:蛮荒时代、直立行走、火燧氏钻木取火,分别地分化出狩猎族、驯化族等,进而进入神农氏的百草品尝,开辟了人类辉煌的农业文明。对此我们可以使用现代的词汇来解释,神农氏的专业就是初始的农业专业,而狩猎族则是狩猎专业和驯化专业的初始。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原始的石匠、铜匠、铁匠、木匠等,是为原始的专业雏形。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工厂、作坊等作为原始工业结构,出现了不同的产品加工和服务分工,这就是现代工业专业化分工的原型。当今社会,由于大量的社会化分工,不断的催生了教育实践和工商业实践,为某一特定人群的工作名称和工作内容进行规划、设计、研究,促进了新职业的专业化理念传播。以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培养为代表的现代化专业模式,进行着大规模的人才人力输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巨量需求,奠定了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专业的基本概念。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社会分工是职业分类的依据。在分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的支出形式都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各种职业之间的区别。职业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属性。职业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的分工现象,它体现的是劳动力与劳动资料之间的结合关系,其实也体现出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动产品的交换体现的是不同职业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这种劳动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是社会性的,他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反映的是不同职业之间的等价关系,这反映了职业活动乃至职业劳动成果的社会属性。第二,规范性。职业的规范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职业内部的规范操作要求性,二是指职业道德的规范性。不同的职业在其劳动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性,这是保证职业活动的专门化(也可称专业性)要求。当不同职业在对外展现其服务时,还存在一个伦理范畴的规范性,即职业道德。这两种规范性构成了职业规范的内涵与外延。第三,功利性。职业的功利性也叫职业的经济性,是指职业作为人们赖以谋生的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逐利性一面。职业活动中既满足职业者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有把职业的个人功利性与社会功利性相结合起来,职业活动及其职业生涯才具有生命力和意义。第四,技术性和时代性。职业的技术性指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每一种职业往往都表现出一定的相应的技术要求。职业的时代性指职业由于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科学技术的变化,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习惯等因素的变化,也导致职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如此看来,“专业”偏重于学术定位,“职业”偏重于社会定位。“专业”与“职业” 虽有不同,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职业是由于社会分工所造成,专业是由于社会职业分门别类而产生,专业活动围绕着职业活动展开;此种意义上,专业从属于职业。其次,学校里不同的专业对应着社会上的不同职业设置,不同的专业学科系列对应着社会上不同的职业工种;某一专业也可能涵盖社会上两种乃至多种职业,反过来,某一职业活动所需知识技能也可能涉及学校里两种或多种专业的知识技能;专业与职业交互对应。再次,职业活动延展可能引发新的专业,专业研究可能开发新的职业。总之,作专业探讨,是绝不可能脱离职业的。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性。某种意义上,幼儿教师的职业性就是指我国现阶段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定位。截至目前,我国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定位见诸官方文件的有:

我国《教师法》规定,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与之相关联的《教师资格条例》第二章第四条教师资格分类中列有“幼儿园教师资格”一项。

1996年3月9日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第三十七条: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

国发(2010)41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第三条: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6篇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本文基于扎根理论,运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对收集到访谈资料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处理,提取了重要概念和范畴,最终提炼出旅游本科职业院校的教师教学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基本素养、核心教学能力、拓展教学能力。其中基本素养包括师德素养、仁爱素养、行为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学习素养、表演素养等方面;核心教学能力包括专业教学能力(核心专业知识的积累、辅助教育知识的积累、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内容驾驭能力、教学组织与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评估和修正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市场洞察力、实践经验、企业锻炼)、科研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拓展教学能力包括科学创造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等。

关键词 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扎根理论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这一政策为我国旅游类本科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政策下,《决定》还提出,通过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其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进行梳理和提炼,从而为教师培训,教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一、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模型的早期研究多是根据环境提出适合一定教师群体的构成要素分析。 Kathleen S.S & Ronald D.S研究认为:教学能力由学术技能、计划技能、管理技能、表达和交流技能、评估和反馈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六个维度组成。Molenaar W.M等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能力的三维结构:能力构成维度(态度、知识、技能),组织级别维度(微观教学力、中观协调力和宏观领导力),教学领域维度(开发、组织、实施、指导、评价、评估)[1]。Morais A. M, Neves I. P, AfonsoM.提出教师的角色包括:1)作为教师的人;2) 内容知识专家;3) 学习进程控制者;4) 组织者;5) 终身学习者等五个维度[2]。荷兰学者Hoogveld A W. M, PaasF,Jochems W. M. G.认为,应建立连续的职业发展参照标准,通过CBE进修计划为荷兰学者提供持续发展的平台,CBE旨在使受训者成为成功的教育设计师,其中,系统分析能力是最重要的训练能力[3]。Hopkins D,Stern D.在对10个国家进行的关于最重要教师品质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高品质教师所具备的关键特征包括职业承诺、对学生的爱、掌握学科教学法、多种教学模式、与同事合作和反思[4]。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0年之后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师资队伍建设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和提升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申继亮、王凯荣(2000)从教学实际出发,将教学能力分为智力基础(一般因素)、一般教学能力(特殊因素中的一般因素)和具体学科教学能力(特殊因素)[5]。朱欣欣(2004)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组织和研究能力[6]。秦小智(2006)则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教育学角度的观点与朱欣欣的观点相同;心理学角度,他认为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教学操作和教学监控能力;社会学角度,他认为教学能力包括:促进班级集体参与、和睦相处的能力,唤起学生兴趣、刺激其投入学习和做出反应的能力,教师继续自我教育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变化的实际能力[7]。余承海、姚本(2005)从教师的分析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四个智力基础角度出发,提出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完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能力、有效获取外文资料及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8]。张忠华,李婷婷(2013)提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转化与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手段和媒体的选用能力;教学诸要素的整合与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沟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9]。而其中针对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薄弱。只有杨喜鹏、徐晓丹(2012)从新升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入手,对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0]。

二、研究的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关于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本文借鉴了社会学中常用的质性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法。它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格拉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斯特劳斯两位学者共同提出来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作为一种探索性研究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对访谈资料的分析过程中。

该方法的本质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它一般通过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进行归纳式地推导[11]。研究人员在开始研究之前一般不提出任何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实验(实践)观察中进行,从访谈资料中归纳出相关的概念,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因此,扎根理论研究法特别适合于对访谈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包含演绎法又包含归纳法[12]。而且,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是同时进行的、循环连续。该方法的研究步骤如图1。

扎根理论应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访谈资料

进行逐级的文本编码分析,包括三个等级的编码: [15]

(1)开放式编码,也称作开放式登录

(2)主轴编码,也称作关联式登录

(3)选择式编码,也称核心式登录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持续比较的分析思路,不断提炼和修正概念,直至达到理论饱和[14]。本文运用这一探索性研究技术,通过对访谈中收集到的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步骤来构建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模型。

(二)研究设计及资料来源

1.研究设计

按照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与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以及旅游行业的专家进行交流与探讨,形成初步的研究访谈思路,随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设计出研究访谈提纲,形成预访谈提纲,并在实际访谈中,通过与被访谈者的预先交流,对预访谈提纲进行微调,形成了最终的访谈提纲[16]。最后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在访谈的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请访谈者在话题范围内自由回答,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呈现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感受和观点。

2. 访谈对象和资料来源

考虑到定性研究要求受访者对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选择的被访谈者基于以下两个原则:第一,被访谈者都是旅游本科职业院校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第二,被访谈者都具有丰富的旅游相关专业教学或管理经验,并进行过相关研究。为使挑选的受访对象有权威性,以保证样本组合的全面性,拓展模型的效度,通过一系列的前期筛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结合理论饱和的准则,最终正式接受访谈的有效被试为36人,每次访谈的持续时间均要求在40分钟以上,从而实现对被访谈者的深入访谈。

三、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一)文本编码分析

1.开放性编码

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首先对收集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编码、标签和录入,分析访谈材料本身所呈现的属性,按照扎根理论“契合和相关”的标准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16]。在资料整理过程中,为了减少研究者个人偏好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尽量使用受访者的原话作为标签从中提取初始概念。在此次阶段的初始编码过程中,编码中的号码依照顺序依次排列,并在数字前加上OC(open coding)进行标注,见表1。

初步压缩概念,提炼形成23个范畴:师德素养、仁爱素养、行为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学习素养、表演素养、核心专业知识积累、辅助教学知识积累、教学资源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内容驾驭能力、教学组织与监控能力、教学评估与修正能力、市场需求洞察力、实践经验、企业锻炼、科研能力、科技创新、教学创新、科学创造、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

这23个范畴是教学从业教师和管理者认为的重要教学能力。统计36位受访者对23个范畴的关注情况,36人提及“师德素养”;35人提及“语言素养”;35人提及“行为素养”;30人提及“仁爱素养”;28人提及“心理素养”;36人提及“学习素养”;28人提及“表演素养”;36人提及“核心专业知识积累”;29人提及“辅助教学知识积累”;35人提及“教学资源整合能力”;35人提及“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36人提及“教学内容驾驭能力”;34人提及“教学组织与监控能力”;33人提及“教学评估与修正能力”;28人提及“市场洞察力”;36人提及“实践经验”;35人提及“企业锻炼”;35人提及“科研能力”;28人提及“科技创新”;28人提及“教学创新”;25人提及“科学创造”;25人提及“成果转化”;26人提及“服务地方经济”。

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将开放性编码进行连续不断地比较,再加以合并和类聚,使其更加具有指向性、理论性,并发展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各种联系的过程。本文根据不同类属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联系和逻辑次序对其进行归类,通过进一步分析和总结,提取了“基本素养”、“专业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 、“拓展教学能力”5个主范畴,见表2。

3.选择性编码

核心编码是研究者最终处理提炼数据的编码,它建立在对前两步范畴形成较为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逐步加深比较,将范畴更加具体化、精细化,并用模型把相关范畴整合起来,从而构建理论。在此过程中,对概念再次进行提升,由此,可提取基本素养、核心教学能力、拓展教学能力等范畴,构建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模型,见图2。

(二)研究结论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次的访谈资料分析,我们发现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素养、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三大类。

基本素养包括师德素养、仁爱素养、行为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学习素养、表演素养等方面。这些基本素质既是从事教师职业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树立自身形象,提高师生沟通关系,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条件。师德素养表现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其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2014年10月教育部了“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更是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敲响了警钟。仁爱素养是总书记提出的 “好老师的四大标准”之一,好老师要尊重、理解、包容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成长成才。行为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行为举止要规范得体,要时刻注意为学生做好榜样。语言素养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有亲和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素养表现为教师要有良好的承压和抗挫能力,能为学生排忧解难。学习素养表现为一个教师要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孜孜不倦,追求真知灼见。表演素养表现为一个教师通过独特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自成一体的展示技巧,把知识和技能轻松自然的传授给学生。

核心教学能力包括专业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他们是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一个旅游本科教师需要不够提升的职业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包括核心专业知识的积累、辅助教育知识的积累、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内容驾驭能力、教学组织与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评估与修正能力。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并且根据每个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年限的不同,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自己在新入职的3-5年内都需要不断提升这些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包括市场洞察力、实践经验、企业锻炼等集合而成的能力。它们是旅游本科院校的特色,旅游产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旅游本科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包括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这些能力是由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深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规律,进而应用推广。

拓展教学能力包括科学创造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旅游本科院校一般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定位,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他们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企业经营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都希望在协同创新中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科学创造。国家提出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更是为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旅游本科职业院校教师对拓展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国际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拓展教学能力,从而带动专业核心教学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通过我们的访谈资料发现,旅游本科职业院校的教师对自身应该具备的能力相对比较明确,并且对于自身不足的能力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多数教师认为自身在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方面需要提升,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他们需要在短期内提高这些能力,来适应企业和社会对旅游新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议学校和合作企业要多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建议学校要把更多的企业引进来,共同合作培养师资力量,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键。这要求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则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广大人民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道德职责,那么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教师道德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道德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内容。

一切社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思想左右着整个社会,各种职业思想和规范也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规范的具体化和体现。教师道德也不例外,就其本质而言,教师道德乃是社会经济的反映,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化。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化,正因如此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教师的道德和其他一切社会的教师道德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崇高的境界。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看一看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般特点:

(一)历史悠久。教育是人类社会共存亡的事业,在人类文明史上,教师职业活动历史悠久,教师道德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科学和教育思想,而且为我国教师道德建设做出了极为宝贵的建树。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提出了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要求。这些教育伦理思想和道德要求,不仅受到孔子弟子们的衷心拥护,而且对后世教师人格的形成也产生深刻影响。

(二)层次较高。教师道德不论是在道德规范上,还是在教师个人的品格素质上,都具有较高的层次,因为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的一代,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道德,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必须首先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更纯洁美好的心灵。

(三)典范性强。教帅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学生多是青少年,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以师长为自己的楷模,因此,要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就得有道德高尚的教师作示范。

(四)影响广泛深远。所谓影响广泛 是说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家庭,亲友,整个社会。所谓深远,是指教师道德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其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直到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的新型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就是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就是学而不厌,勇于创新;就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就是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就是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对历史上优秀的教师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纵观历史,教师道德尽管从整个体系来说带有剥削阶级的烙印,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不同,但是其中也有许多具体内容是前人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闪耀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思想光辉。因此我们对教师道德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使其成为今天所需要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因素。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渗透在教师道德中,在封建社会,教师对学生来说拥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师生之间是金钱关系,教师与学校经营者之间是雇佣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相合作关系体现在教育领域中,就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这种民主平等关系充分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之中。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创新。当前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同其他事业一样,也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是改革那些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变改革的封闭状态为开放状态,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欧美、日本、前苏联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可概括为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三种类型.我国教育伦理学一直未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框架。教育伦理学应当研究教育同经济及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不能把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同教师伦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研究对象相混淆。

    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和伦理学所构成的交叉学科,它是不是具有独立存在和研究的价值,上世纪初人们对此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通过争论,欧美、日本、前苏联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学界同仁对独立研究和发展教育伦理学、加强教师教育伦理学修养的必要性普遍给予了肯定。这一共识,对我国也发生了重大影响。从那时起,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相继出版了一系列教育伦理学专著、教材,对教育伦理学开展了独立的学科建设。但是,由于在研究对象问题上见仁见智,教育伦理学学科建设进展缓慢,不尽人意。

    近几十年来,国外教育伦理学在研究什么?20世纪上半叶,英国人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出版《教育伦理学》一书。该书依次讨论了什么是儿童、胎儿的环境、早期家庭教育、性格和气质、性别训练、宗教信仰、理想的学校、学校指导等问题,未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给予明确阐释。但从其体系和内容上看,其论述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这一主题上,可见他们所理解的“教育伦理学”实际上是“伦理教育学”,准确地说,是一种道德教育学或者说道德心理教育学。

    美国对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一开始就集中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20世纪20一40年代,一批美国学者如卡他斯、韦伯斯等采用严格的实证研究方法,概括出了一名优秀教师应具有的职业品质和行为特征。这些研究,有的是在征集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是在对成功教师与失败教师开展品德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则分析教师职业品质与教师成功之间的相关度。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教育委员会向全美教师发表了题为《我们时代的教师》的报告,对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出了13项要求和指导;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正式制定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70年代,这一研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专家们继续以实证方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分门别类地对“教师品质”进行研究,形成了教师职业内部不同专业的伦理道德准则,如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职业伦理声明》、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家伦理标准》以及人事指导协会的《伦理标准》等。

    日本有培育优良“教师形象”的传统,日本对于教育伦理学的研究也正是从培育“教师形象”开始的。20世纪初,日本师范教育改革家野口援太郎提出要培养人格主义的“理想”教师。二战以后,广大日本民众从军国主义的噩梦中惊醒,教育界提出培养民主主义的“现代教师”。1952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了《伦理纲领》,以此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南。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民间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日趋增多,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教师职业伦理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专著和教材。如,日本当代著名教育家、原玉川大学总长小原国芳撰写了《师道》一书,对于师道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条件等做出了有益探讨。日本著名教育家、原广岛大学校长皇至道,出版了《人类教师与国民教师》一书,书中极力推崇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关于教师“爱”的品质。著名教育家、广岛大学教授新崛通则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精神,他在《现代教育讲座》一书中说:“教师应当为人楷模,教师以身作则在道德教育中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日本都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十分重视对师范生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的教学和教育,教育伦理学是日本师范生的必修课。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教师报》上开展了一场关于教育伦理的大讨论,经过这场讨论,教育伦理学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1977年,·皮萨列恩科和·皮萨列恩科撰写的《教育伦理学》出版,紧随其后又出版了b·h·契尔那葛卓娃和h·h·契尔那葛卓夫的《教师道德》。前苏联十分重视教育伦理学研究,但总体上讲其所确立的研究对象是教师职业道德。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在教育伦理学研究中,创制了“教育分寸”这一道德范畴。·科季格尔和·恰姆列尔在其所著的《教育伦理学》一书中,对“教育分寸”给予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准确定位,该书认为:“‘教育分寸’的重要任务是促使在孩子身上树立一个正面的心理背景,这个心理背景能正确接受教师的要求,而把这些要求转变为行为的内心动因也是必要的。有分寸地对待学生,这意味着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同时不再引起新的矛盾”。他们指出:“‘教育分寸’不是教师行为中一些个别的事情,这是行为风格。它必须使学生相信教师是友好的、体贴和善良的。这一特征大大加强了教师的道德立场,并成为学生公民觉悟的学校。”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教育伦理学研究开始突破教师职业道德框架,出现新的视点。在美国,鲁滨逊和莫尔顿合著的《高等教育中的伦理问题》,提出教育伦理学应研究教育内在的伦理和道德。该书分析了高等学校内部的矛盾冲突、伦理关系,提出了“公正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的原则”、“普遍化原则”和“把他人当目的的原则”;剖析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师职业与共同职业的关系、教育中控制与维护的关系以及教学中的伦理问题、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师资评价和教师聘用中的伦理问题。在英国,著名教育哲学教授波特斯出版《现代教育伦理学》,重点研究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研究“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等一般社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里斯·布朗也试图从寻找正义、道德和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力求“为独立的道德判断提供一个伦理学基础”,“为解释教育中的不正义、不道德现象(如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然而,从总体上讲,这并非主流意识,而只是一种声音或者说一种旁支流派。

    在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初起于上世纪30年代,兴盛于80年代。

    30年代,丘景尼先生出版专著《教育伦理学》。先生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道德教育的科学。教育伦理学与道德教育“二者之涵义,大体相同”,“其着重之点,不在道德本质之为如何,而在道德的人格如何养成”;二者之区别,仅在于“教育伦理学所讨论的,大半属于原理的问题,而道德教育所包涵的则大部分为实际的问题。”该著旨在探索道德教育原理,创立道德教育哲学。

    198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正平主编、国内九所高等师范院校协作编写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王本》),该书是我国建国以后出版的第一部《教育伦理学》。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王本》明确提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师道德的学问”。具体地说,就是紧密结合社会教育职业劳动实践,研究教育劳动中特有的道德意识,揭示教师道德的特点、本质和职能;研究教育劳动中的道德关系,阐明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活动,说明教师道德评价、教师道德修养以及教师职业品格形成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和自我道德提高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在该书的《绪论》中,编者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视域有一解释,根据这一解释,波特斯关于“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包含在本书“道德意识”之中,但从其内容体系中考察,这一说明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王本》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是现代的,实际操作是传统的。其精彩之笔,在于研究了教育过程中丰富多样的道德关系,具体地提出了教育行为规范并明确告诉教师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

    198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施修华、严缘华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施本》),该书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教师及参与教育过程的其他人员的道德问题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同《王本》相比较,《施本》扩大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将“教师”扩大为“教师及参与教育过程的其他人员”。进一步强化了“师德”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中的核心地位,他说:“如果离开了对教师道德现象的高度概括,如果离开了对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的教育伦理学体系。”还提出了教育伦理学与教师道德思想的区别,他说:“教育伦理学同教师道德思想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教师道德思想的形成早于教育伦理学,最早的教师道德思想早在古代奴隶社会就已产生。而教育伦理学的创立,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教育伦理学是……教师道德思想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古代社会虽然己有了教师道德思想,但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有的甚至还是错误的。”

    1990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旭光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陈本》)。《陈本》在《施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扩充增容,把教育过程中广泛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作为教育伦理学考察的对象。该书以人格教育为逻辑起点,系统地分析了教育过程中伦理因素对教师、学生人格完善的影响,揭示了教育伦理的形成规律,探寻了教育伦理的价值,阐明了教育伦理的三条原则。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为该书作序,评价该书“具的一定的见解和特色。”

    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春秋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伦理学概论》(以下称《李本》)。该书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李本》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于提出了广义教育伦理与狭义教育伦理之分。他说,广义教育伦理,即怎样确立教育在社会生活结构中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评价人们对教育的态度以及社会应该赋予教育什么样的性质和目标等等。狭义的教育伦理,即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德育在教育中占何种地位,教育应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教育过程能够培养出具有什么样品质、才能的人,作为教育工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作为受教育的学生抱什么样的学习态度等等。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李本》有两处专门回答,大同小异,他说:“教育伦理学主要以教育过程参加者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并具体研究作为道德关系的反映和表现的教师道德现象。具体地说,就是……概括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化以及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等问题。”《李本》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明显排斥了广义教育伦理,只就狭义教育伦理做出了表述。

2000年,钱焕琦、刘云林教授收罗古今中外各家学说推陈出新所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中国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钱本》)出版。这是一部视野开阔、力透纸背的新著作。是当前国内同类专著、教材中材料最新、信息量最大、可读性最强的一部书。该著有“王者”风范,大有摆开集以往研究大成开一学术新时代的大架势。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钱本》在考察了中外b种不同学术见解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的一门科学。”但《钱本》的内容结构大大超出了其所表述的研究对象范畴,既考察了教育伦理的实践基础、基本原则,考察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伦理规范,也考察了教育伦理评价和教育道德修养,特别是把《王本》只作为道德规范范畴的“教育公平”、“教育威信”列为专章考察,在我国教育伦理学学科建设上第一次吸收了波特斯关于以“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理念,体现了对西方当代教育伦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借鉴。

    综上所述,中外教育伦理学研究,其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三种类型:道德教育型、教师职业道德型和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型。道德教育型以b·诺曼妮和g·科蒙尔为代表,丘景尼先生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明显地受到了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的《教育伦理学》一书的影响。这一认识,现已逐步淡出学术领域。这种“教育伦理学”,在我国已被《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所取代。第二种类型最为普遍和典型,欧美、日本、前苏联以及我国的学术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檀传宝在其所著的《教师伦理学专题》一书中仍对这一界说给予了解析与辨护,他说:“教育伦理学是一个比教师伦理学更宽泛的概念,但就学校教育而言,这两个概念基本相似。”又说:“教师伦理学(或教育伦理学)是关于教育伦理智慧或教师道德及其规范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说,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伦理学。”笔者认为,这一认识虽然秉承了传统,但仍然是错误的。教育伦理学有别于教师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教师伦理学甚至有别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问。

    为说明这一问题,不妨先作一循名求实的学理研究。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礼记·乐记》中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伦”指和美乐章中的不同节奏或旋律,强调其不可混同的实然存在性。还有一种解释,“伦者,轮也”。一辆车子有两个轮子才能运转,强调事物之间的协调。“伦者,纶也。”纶线贯穿方为布,可引申为关系。总之,“伦”是一种关系,是一种相互协调、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实然存在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伦”主要用于指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有言:“察于人伦”。赵歧在解释孟子所谓的伦的含义时说:“伦,序……识人事之序。”东汉郑玄在注《小戴礼记》时也说:“伦,亲疏之比也。”在古代,人们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固有的、不可偕越的,因而孔子谓之“名分”。“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伦”指一种实然,“理”则更向前跨进一步,具有浓厚的先验性特征。以今观之,伦理是一个客观的关系范畴,是道德产生的基础和道德修养的终极依归;而不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修养本身。因此,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教育同经济及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其任务是解述教育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宗教以及人类之间的实然、应然关系,求证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

    道德不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道”者有同于“理”,春秋时谓之“道”,宋明时谓之“理”。“道德”之意不在“道”而在“德”,“德”者,“得也”。“得”有正负向度,背于“道”的负性之“得”不能谓之“德”;只有合乎“道”的正向之“得”方可谓之“德”。朱熹说:“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道德是道德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让人“‘得’什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一定伦理而产生何种思想和行为要求、准则、规范。具体到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可哄说教师道德不是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是教师道德学的研究对象。鉴于建国以来,不曾产生“道德学”这一称谓,也不曾产生“教师道德学”这一称谓,可以约定俗成以“伦理学”和“教师伦理学”代称,但必须明白的是,这是“伦理学”的广义泛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教育伦理学中纳人了教师道德而将教育伦理学等同于教师伦理学,致使教育伦理学的主体即“伦理关系”完全被“道德要求”所取代。当前,国内也出版了一批《教师伦理学》专著、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教师伦理学专题》、中南大学李建华教授的《教师伦理学》,虽体系迥异,但名实相符,很贴切也令读来感到亲切。其实,教师伦理是一个既有总原则又可以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分类的多学科集合体。美国近来出现的教师职业内部不同专业的伦理道德准则,较好地体现了教师道德研究的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欧美、日本、前苏联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可概括为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三种类型.我国教育伦理学一直未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框架。教育伦理学应当研究教育同经济及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不能把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同教师伦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研究对象相混淆。

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和伦理学所构成的交叉学科,它是不是具有独立存在和研究的价值,上世纪初人们对此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通过争论,欧美、日本、前苏联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学界同仁对独立研究和发展教育伦理学、加强教师教育伦理学修养的必要性普遍给予了肯定。这一共识,对我国也发生了重大影响。从那时起,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相继出版了一系列教育伦理学专著、教材,对教育伦理学开展了独立的学科建设。但是,由于在研究对象问题上见仁见智,教育伦理学学科建设进展缓慢,不尽人意。

近几十年来,国外教育伦理学在研究什么?20世纪上半叶,英国人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出版《教育伦理学》一书。该书依次讨论了什么是儿童、胎儿的环境、早期家庭教育、性格和气质、性别训练、、理想的学校、学校指导等问题,未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给予明确阐释。但从其体系和内容上看,其论述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这一主题上,可见他们所理解的“教育伦理学”实际上是“伦理教育学”,准确地说,是一种道德教育学或者说道德心理教育学。

美国对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一开始就集中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20世纪20一40年代,一批美国学者如卡他斯、韦伯斯等采用严格的实证研究方法,概括出了一名优秀教师应具有的职业品质和行为特征。这些研究,有的是在征集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是在对成功教师与失败教师开展品德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则分析教师职业品质与教师成功之间的相关度。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教育委员会向全美教师发表了题为《我们时代的教师》的报告,对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出了13项要求和指导;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正式制定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70年代,这一研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专家们继续以实证方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分门别类地对“教师品质”进行研究,形成了教师职业内部不同专业的伦理道德准则,如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职业伦理声明》、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家伦理标准》以及人事指导协会的《伦理标准》等。

日本有培育优良“教师形象”的传统,日本对于教育伦理学的研究也正是从培育“教师形象”开始的。20世纪初,日本师范教育改革家野口援太郎提出要培养人格主义的“理想”教师。二战以后,广大日本民众从军国主义的噩梦中惊醒,教育界提出培养民主主义的“现代教师”。1952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了《伦理纲领》,以此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南。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民间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日趋增多,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教师职业伦理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专著和教材。如,日本当代著名教育家、原玉川大学总长小原国芳撰写了《师道》一书,对于师道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条件等做出了有益探讨。日本著名教育家、原广岛大学校长皇至道,出版了《人类教师与国民教师》一书,书中极力推崇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关于教师“爱”的品质。著名教育家、广岛大学教授新崛通则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精神,他在《现代教育讲座》一书中说:“教师应当为人楷模,教师以身作则在道德教育中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日本都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十分重视对师范生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的教学和教育,教育伦理学是日本师范生的必修课。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教师报》上开展了一场关于教育伦理的大讨论,经过这场讨论,教育伦理学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1977年,·皮萨列恩科和·皮萨列恩科撰写的《教育伦理学》出版,紧随其后又出版了b·h·契尔那葛卓娃和h·h·契尔那葛卓夫的《教师道德》。前苏联十分重视教育伦理学研究,但总体上讲其所确立的研究对象是教师职业道德。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在教育伦理学研究中,创制了“教育分寸”这一道德范畴。·科季格尔和·恰姆列尔在其所著的《教育伦理学》一书中,对“教育分寸”给予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准确定位,该书认为:“‘教育分寸’的重要任务是促使在孩子身上树立一个正面的心理背景,这个心理背景能正确接受教师的要求,而把这些要求转变为行为的内心动因也是必要的。有分寸地对待学生,这意味着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同时不再引起新的矛盾”。他们指出:“‘教育分寸’不是教师行为中一些个别的事情,这是行为风格。它必须使学生相信教师是友好的、体贴和善良的。这一特征大大加强了教师的道德立场,并成为学生公民觉悟的学校。”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教育伦理学研究开始突破教师职业道德框架,出现新的视点。在美国,鲁滨逊和莫尔顿合著的《高等教育中的伦理问题》,提出教育伦理学应研究教育内在的伦理和道德。该书分析了高等学校内部的矛盾冲突、伦理关系,提出了“公正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的原则”、“普遍化原则”和“把他人当目的的原则”;剖析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师职业与共同职业的关系、教育中控制与维护的关系以及教学中的伦理问题、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师资评价和教师聘用中的伦理问题。在英国,著名教育哲学教授波特斯出版《现代教育伦理学》,重点研究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研究“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等一般社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里斯·布朗也试图从寻找正义、道德和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力求“为独立的道德判断提供一个伦理学基础”,“为解释教育中的不正义、不道德现象(如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然而,从总体上讲,这并非主流意识,而只是一种声音或者说一种旁支流派。

在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初起于上世纪30年代,兴盛于80年代。

30年代,丘景尼先生出版专著《教育伦理学》。先生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道德教育的科学。教育伦理学与道德教育“二者之涵义,大体相同”,“其着重之点,不在道德本质之为如何,而在道德的人格如何养成”;二者之区别,仅在于“教育伦理学所讨论的,大半属于原理的问题,而道德教育所包涵的则大部分为实际的问题。”该著旨在探索道德教育原理,创立道德教育哲学。

198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正平主编、国内九所高等师范院校协作编写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王本》),该书是我国建国以后出版的第一部《教育伦理学》。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王本》明确提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师道德的学问”。具体地说,就是紧密结合社会教育职业劳动实践,研究教育劳动有的道德意识,揭示教师道德的特点、本质和职能;研究教育劳动中的道德关系,阐明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活动,说明教师道德评价、教师道德修养以及教师职业品格形成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和自我道德提高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在该书的《绪论》中,编者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视域有一解释,根据这一解释,波特斯关于“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包含在本书“道德意识”之中,但从其内容体系中考察,这一说明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王本》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是现代的,实际操作是传统的。其精彩之笔,在于研究了教育过程中丰富多样的道德关系,具体地提出了教育行为规范并明确告诉教师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

198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施修华、严缘华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施本》),该书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教师及参与教育过程的其他人员的道德问题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同《王本》相比较,《施本》扩大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将“教师”扩大为“教师及参与教育过程的其他人员”。进一步强化了“师德”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中的核心地位,他说:“如果离开了对教师道德现象的高度概括,如果离开了对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的教育伦理学体系。”还提出了教育伦理学与教师道德思想的区别,他说:“教育伦理学同教师道德思想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教师道德思想的形成早于教育伦理学,最早的教师道德思想早在古代奴隶社会就已产生。而教育伦理学的创立,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教育伦理学是……教师道德思想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古代社会虽然己有了教师道德思想,但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有的甚至还是错误的。”

1990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旭光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陈本》)。《陈本》在《施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扩充增容,把教育过程中广泛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作为教育伦理学考察的对象。该书以人格教育为逻辑起点,系统地分析了教育过程中伦理因素对教师、学生人格完善的影响,揭示了教育伦理的形成规律,探寻了教育伦理的价值,阐明了教育伦理的三条原则。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为该书作序,评价该书“具的一定的见解和特色。”

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春秋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伦理学概论》(以下称《李本》)。该书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李本》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于提出了广义教育伦理与狭义教育伦理之分。他说,广义教育伦理,即怎样确立教育在社会生活结构中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评价人们对教育的态度以及社会应该赋予教育什么样的性质和目标等等。狭义的教育伦理,即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德育在教育中占何种地位,教育应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教育过程能够培养出具有什么样品质、才能的人,作为教育工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作为受教育的学生抱什么样的学习态度等等。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李本》有两处专门回答,大同小异,他说:“教育伦理学主要以教育过程参加者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并具体研究作为道德关系的反映和表现的教师道德现象。具体地说,就是……概括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化以及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等问题。”《李本》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明显排斥了广义教育伦理,只就狭义教育伦理做出了表述。

2000年,钱焕琦、刘云林教授收罗古今中外各家学说推陈出新所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中国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钱本》)出版。这是一部视野开阔、力透纸背的新著作。是当前国内同类专著、教材中材料最新、信息量最大、可读性最强的一部书。该著有“王者”风范,大有摆开集以往研究大成开一学术新时代的大架势。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钱本》在考察了中外b种不同学术见解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的一门科学。”但《钱本》的内容结构大大超出了其所表述的研究对象范畴,既考察了教育伦理的实践基础、基本原则,考察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伦理规范,也考察了教育伦理评价和教育道德修养,特别是把《王本》只作为道德规范范畴的“教育公平”、“教育威信”列为专章考察,在我国教育伦理学学科建设上第一次吸收了波特斯关于以“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理念,体现了对西方当代教育伦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借鉴。

综上所述,中外教育伦理学研究,其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三种类型:道德教育型、教师职业道德型和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型。道德教育型以b·诺曼妮和g·科蒙尔为代表,丘景尼先生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明显地受到了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的《教育伦理学》一书的影响。这一认识,现已逐步淡出学术领域。这种“教育伦理学”,在我国已被《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所取代。第二种类型最为普遍和典型,欧美、日本、前苏联以及我国的学术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檀传宝在其所著的《教师伦理学专题》一书中仍对这一界说给予了解析与辨护,他说:“教育伦理学是一个比教师伦理学更宽泛的概念,但就学校教育而言,这两个概念基本相似。”又说:“教师伦理学(或教育伦理学)是关于教育伦理智慧或教师道德及其规范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说,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伦理学。”笔者认为,这一认识虽然秉承了传统,但仍然是错误的。教育伦理学有别于教师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教师伦理学甚至有别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问。

为说明这一问题,不妨先作一循名求实的学理研究。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礼记·乐记》中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伦”指和美乐章中的不同节奏或旋律,强调其不可混同的实然存在性。还有一种解释,“伦者,轮也”。一辆车子有两个轮子才能运转,强调事物之间的协调。“伦者,纶也。”纶线贯穿方为布,可引申为关系。总之,“伦”是一种关系,是一种相互协调、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实然存在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伦”主要用于指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有言:“察于人伦”。赵歧在解释孟子所谓的伦的含义时说:“伦,序……识人事之序。”东汉郑玄在注《小戴礼记》时也说:“伦,亲疏之比也。”在古代,人们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固有的、不可偕越的,因而孔子谓之“名分”。“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伦”指一种实然,“理”则更向前跨进一步,具有浓厚的先验性特征。以今观之,伦理是一个客观的关系范畴,是道德产生的基础和道德修养的终极依归;而不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修养本身。因此,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教育同经济及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其任务是解述教育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宗教以及人类之间的实然、应然关系,求证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

道德不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道”者有同于“理”,春秋时谓之“道”,宋明时谓之“理”。“道德”之意不在“道”而在“德”,“德”者,“得也”。“得”有正负向度,背于“道”的负性之“得”不能谓之“德”;只有合乎“道”的正向之“得”方可谓之“德”。朱熹说:“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道德是道德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让人“‘得’什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一定伦理而产生何种思想和行为要求、准则、规范。具体到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可哄说教师道德不是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是教师道德学的研究对象。鉴于建国以来,不曾产生“道德学”这一称谓,也不曾产生“教师道德学”这一称谓,可以约定俗成以“伦理学”和“教师伦理学”代称,但必须明白的是,这是“伦理学”的广义泛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教育伦理学中纳人了教师道德而将教育伦理学等同于教师伦理学,致使教育伦理学的主体即“伦理关系”完全被“道德要求”所取代。当前,国内也出版了一批《教师伦理学》专著、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教师伦理学专题》、中南大学李建华教授的《教师伦理学》,虽体系迥异,但名实相符,很贴切也令读来感到亲切。其实,教师伦理是一个既有总原则又可以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分类的多学科集合体。美国近来出现的教师职业内部不同专业的伦理道德准则,较好地体现了教师道德研究的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师德 高校教师 价值 培育 文化 制度

 

一、师德的内涵 

 

教师这一职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表现。随着人类职业的分化,社会就需要一系列的规范来调整不同职业者的工作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转,文化与制度作为这其中两种主要的机制便应运而生。文化与制度同属于规范的范畴,在社会关系的调节上互相补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在表现形式上,制度属于硬规范,文化属于软规范;二是在作用的依据上,制度依靠外在的强制,文化依靠内在的自觉。相对而言,文化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人们对文化的定义数以百计,这些关于文化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中义和狭义等三个层次。广义的文化观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中义的文化观指的是制度与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观念仅仅指精神层面。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都说明不了”。因此,本文持狭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仅仅包含着人们的观念、态度和价值,“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师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师德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人类文化在教师这一职业上的具体体现。 

师德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师德所包含的内容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而不同时代师德的内容会有所变化,有些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隐退,而有些新的内容却会逐渐凸显出来,但其中的一些素质却是一脉相承、亘古不变的,这些内容便构成了师德最基本的内容。概而言之,师德最基本的内容包含着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这种关爱不是建立在期待学生知恩图报的理性计算基础之上,而纯粹是一种情感的发生。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第二,学高为师:教师的专业扎实、业务精通。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的一项主要职责,孔子说“学术有专攻”,如果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在广度与深度上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就无法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第三,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认真严谨、不偏不倚。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提出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对师德极其精练的概括。 

 

二、师德在高校教师工作中的价值 

 

(一)师德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工作,良好的教学质量是学生专业知识进步的根本保证。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途径主要是制度化的途径,如学校定期开展对教师教案、多媒体课件的检查;组织教学督导组到教室听课;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组织学生每学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分;等等。这些制度化的措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临时性。临时性是指这些制度化的措施并非一种经常化的举措,不可能实施到教师的每节课之中,如果一名教师缺乏师德的自我约束,那么,他可能会在检查与评议前后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但在这之外就疏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主观性。主观性指的是监督与评价主客体之间专业、水平的差异问题,如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与授课教师之间的专业差异问题,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主体适格问题,如果因此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失公允的话,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上述这些制度对教师的约束都是来自于其外部,但是人的理性并不是充分的,制度的设计者也并非具有完全的理性,即使是设计得最严密的制度也会留下真空,如果一个教师基于一种“理性人”的立场来开展他的教学工作,那么,制度化的措施对他的约束也是极其微弱的,他可能会在授课时采取“出工不出力”的消极策略。因此,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还在于培育高校教师高尚的师德,以师德实现对高校教师的自我约束。这种文化方面的“软约束”不同于制度方面的“硬约束”,它依靠的教师的良心自觉,具有内在性和经常性,能够实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由“理性人”到“道德人”的转变,促使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态

[1] [2] [3] 

度认真讲好每一堂课。 

 

(二)师德是高校教师提升学术水平的动力 

学术水平是对高校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只有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才能够给学生更多专业方面的启发,因此,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大部分高校为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往往会采取一些制度性的奖励措施,如资助教师学术著作的出版、颁发科研配套奖金、评选科研突出标兵等,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在提高学术水平上下足工夫,现实中有的高校教师至退休时仍是初级职称,有的高校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后就开始安于现状长期无。上述这些制度化的激励措施动力来自于外部,这种外在性的激励可以引导一部分教师基于功利的考虑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但在目前高校教师待遇还有待大力改善的前提下,仍会有许多教师主动游离于这些激励措施之外去寻求替代性的生活资源,如到公司兼职、举办各类培训班、参加营利性讲座等,因此其作用也是有限的。“道德是一种不管外界事务如何变化,不管世人的褒贬,坚贞不拔地存在于内心的东西”。师德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是一种文化性的激励措施,这一措施排除了功利性的考量,完全是发轫于一种对学生专业进步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能促使高校教师抵御外界物质利益的诱惑,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将主要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之中去。 

 

(三)师德是高校教师塑造大学生品德的基础 

中国古代政治家司马光认为:“夫德与才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接着他指出了德与才的关系,“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日本近代主要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也指出:“智慧与道德,恰如人的思想的两部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如果不是两者兼备,就不能算作完人。”可见,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弥散性是文化的主要特性之一,文化的弥散性是说某一系统中个体之间的态度、观念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弥散性一方面表现为同一系统中位于同一层级的个体在态度、观念上互相影响,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系统不同层级的个体之间,高层次个体的态度和观念对低层级个体的态度和观念会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往往会成为低层次个体态度和观念习得的一个重要来源。在高校中,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在成型的过程之中,对高校教师仍有较大的心理依赖,教师是他们大学生活接触到的一个主要群体,往往会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因此,高校教师的师德对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行是极其重要的,会对大学生道德品行特别是职业道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高校教师师德培育的途径 

 

(一)尊重高校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11篇

师德 红线 界限 制度德性 教师职业道德

一、师德概念模糊之困境

“德”作为一个政治范畴和道德范畴是在周代出现的,而道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规则,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共识。师德具有形成性和发展性,关于“师德”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称,主要有三类观点:其一,认为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如:《教育大辞典》(1990年版)就把师德解释为“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问题应遵循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二,认为“师德”即教师个人的道德。如:《语言大典》(1990年版)对师德的解释为:“师德,教师的道德。”两大词典在师德概念上的分歧助推了第三类观点的产生:认为所谓师德,乃教师之德,即“师德”既可以指教师职业道德,也可以指称教师道德。清华大学钱逊教授认为:“狭义的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广义的师德是指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1]这种观点把师德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师的道德和作为教师的道德,前者指教师作为个体的人的修养,后者指因教师身份特征而应具备的道德。将“教师的道德”与“作为教师的道德”同时纳入师德概念中,这种界定方式是较为全面的,但也折射出我国师德问题的尴尬境地。

我国师德问题的尴尬境地表现为传统师德下的“职业性缺失”与“崇高化估计”的矛盾冲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因师德“职业性”的缺失致使师德划分的逻辑起点缺失,二是因师德边界不清导致社会对师德给予过高期望。一方面,我国传统师德就其产生过程来说,属于“经验”范畴。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符合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2]。然而遗憾的是,这种通向理性的过渡目前仍然未完成。与此同时,传统师德存在着职业特点不明显和代表性不强等弱点,“其要求大多停留在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上,而职业道德要求则显得比较粗糙、抽象和一般,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师行业的特点”[2],这便导致了师德问题因界定上的模糊而遭受许多非理性指责与侵犯。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师德存在着崇高化的倾向,任何有关高尚品德的认识都被理想化地附加在教师身上,使教师被迫“承受难以承受之重”[3]。现实中把“师德”泛化为“教师道德”不仅造成师德建设力不从心,同时也使很多教师谈“德”色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立场和内容产生困惑乃至抵触情绪,损害了教师对职业的基本判断和信心。

二、师德概念模糊的制度归因

把“师德”泛化为“教师道德”并过分“崇高化”,有历史和现实两层因素。从历史层面来看,我国一直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的教师被置于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并享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美誉,教师被看作道德的守护者和化身。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师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社会也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道德并非人类生活的一种‘自然特性’,因此需要制定并强加于人们一种全面的整体性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应当是一种能够强迫人们遵守的依附性行文规范”[4]。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落实和提升师德出台了相关规范师德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往往因种种原因存在模糊性有余而合理性、规范性不足的现象。正如罗尔斯曾言:“离开制度的正当性来谈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那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即使个人真诚地相信和努力遵奉这些要求也可能只是一个好牧师而己。”[5]

制度的本意是为师德划出一个界限约束教师群体失范的行为。衡量制度德性的标准有两个:(1)制度德性的“制度属性”。制度的内在属性要求制度德性应具备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可操作性等特点。(2)制度德性的“道德属性”,即制度应具备内在自觉性、示范性、批判性、超越性等特征。一方面应该具有道德上的诉求,另一方面得到道德上的支持。制度德性要为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合法性提供伦理支援或道德辩护,同时要为社会公民实现个体权利和自由提供公正的制度安排、制度调整和制度保护[6]。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份文件都规定“对教师收受学生礼金礼品等财物的行为,依法依规给予处分、、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而具体的财务标准却没有进一步规定,导致部分学校出现极端情况――教师在教师节竟然不敢接受学生送来的一张小小贺卡。表面上,收取礼品的风气是遏制了,但是事实上,师生间纯洁的关系也因制度的不完善被质疑、否定、甚至异化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因为“一刀切”思维惧怕两个文件规定的“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而刻意疏远学生。不与学生沟通,如何了解学生?显然,文件的预期与现实情况出现偏差。由此看来,要制止师德下滑,既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为”,制定相应的措施与规范,又要“有能为”,能让所颁布的政策显示其德性,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师德红线和师德底线关系之辩

师德底线是师德的“最低界限”,是教师道德规范最低限度的行为基准线。理想化的师德底线要求首先满足“底线伦理”。底线伦理(rudimentary ethics)指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社会规范伦理,具有最广泛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是社会良序、人际合作最基本的伦理需要[7]。本文的师德底线是指全体教师都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维持社会良序、人际合作、学生发展的理想化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为参照讨论其与引发热议的“师德红线”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部颁布的师德红线与师德底线可能构成的关系有三种:一是师德红线等同师德底线。教育部颁布的“师德红线”等同于理想化的师德底线,无论是教师群体抑或是社会效益都会得到最优化。二是师德红线僭越师德底线。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社会中的普通成员。师德红线过分地超越师德底线,是对教师职业身份的过分苛求和对教师群体的不公正对待。三是师德红线落后于师德底线。对社会而言它无法真正保障师德客体(学生)的利益,对教师而言无法有效规范师德主体(教师)的行为。为尽量避免后两种状况的发生,亟待提升制度的合理性,使制度具备德性。

从传统下师德的“崇高化”到当下出台的师德红线,师德底线不断受到制度的冲击。《意见》和《办法》中均明令禁止“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从内容上看,前者的内容和《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及第三百八十五条有关的规定“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有重复。拒收礼品礼金规章的出台无疑给了试图通过钱权交易而滋生腐败的个体一定的行为约束,但由于规章并没有详细说明所收礼品的界限,导致规章在现实执行中倍受争议。另外,关于后一项内容,《妇女权益保护法》中明确将“性骚扰”写入法律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一方面,将《刑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内容写入师德红线,是将师德和对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做一致化处理,导致师德红线在内容上落后于师德底线。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包含的社会关系各种各样,如此趋势下,是不是要把和学校教师相关的全部法律关系都写进师德规范文件?大而全的禁止和一纸空文的距离并不遥远。没有明确区分的规则是对“底线伦理”的模糊,其后果是让师德底线一降再将,不仅使师德规范走上无教师特色的风险,也无法真正约束教师的失范行为。

师德红线模糊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也使师德边界含混不清。法律主要解决“禁止”什么的问题,带有强制性;道德主要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带有倡导性[8]。两种问题的解决路径也就不相同。“禁止”性的东西应该交给司法去解决,“倡导”性的东西则应该交给行业自律组织去解决。师德作为道德,本身有其内在的生成机制,是教师对道德进行深刻感知、体悟、践履的过程。把师德问题交给行政来禁止,把已经存在于法典的内容写入师德规范,不仅使制度越界显得不伦不类,而且对于禁止师德失范作用不大,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行政资源。

四、师德红线下的师德边界划分

教育部出台的师德红线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的道德底线禁令。底线对教师行为有事先警醒作用。由于底线之存在,教师实施的行为都会受到“底线”潜在的心理提示和道德告诫。而从多维度的视角,行政束约下的制度红线在边界划分上并不明确,甚至将底线与边界二者等同。在伦理场域中,“底线”与“边界”同属规范主体行为的界限概念,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底线”与“边界”分别规制主体行为的不同层面。“底线”是行为主体需践履的可行的准则或规范,“边界”是一个有待规制的宽泛的界限,是尚未现实化的潜在界限[9]。另一方面,适度的“底线”与“边界”共同生成合理的伦理生活秩序。“底线”与“边界”间并非是消解与克服的对立,而是吸收与融合的共存。在道德规范的制定中,只有能以有所坚守的底线去把握规范的边界,方能生成合理的道德伦理秩序,延展正当的伦理场域界限。师德行为要求在一定界限之内,这个界限应既包括可行化的底线界限,又包括潜在化的边界界限。而现实出台的制度红线缺失两者的融合,对师德规范的边界问题须进一步厘清。

“有边界才有伦理秩序,而无条件的自由则是绝对束缚。”[10]师德的边界指教师道德上的伸缩界限,师德边界具有功能的双重性,既直接关系到教师道德规范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使用的适宜性,又间接影响教师对规范的认可与内化。边界模糊抑或延展都将引起社会整体负效应,边界模糊易导致教师的行为践履呈现道德真空,而过度延展又使教师对规范失之认同,不可避免地导致利益群体间关系紧张。唯有合理适度的师德边界,出台的师德红线方能被教师接受从而自主调适其道德行为。

师德是社会公德在教师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一般中的特殊关系。教师应有作为普通公民的公德,同时也应该有作为教师的师德。而后者,是师德边界讨论的内容。在划定师德边界时,应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区分道德和法律的不同,避免用法律代替道德。法律是支撑和规范道德行为的一种他律的手段,而不是道德本身。我们既反对道德与法律各行其是,也不赞成两者不加区分地混合。将法律规定写入师德规范,用法律强制力规定教师“不能做什么”而不是提倡教师“应该做什么”,其本质是对师德红线“制度德性”的扭曲误解,也是对师德界限的混淆和贬低。其次,应区分师德是教师的道德还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个人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有差异的,教师的个人道德是教师作为社会普通公民体现的道德,属于一种私人道德,可以有境界的高低与偏好的不同。在师生比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日渐式微,学生对教师的个人道德了解甚少,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影响往往出自于其职业身份。这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需要起码的道德规范,以规避教师出现道德行为偏差的风险。再次,师德边界应强化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师德规范的意涵,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和生搬硬套,而应体现规范文件对教师行业的针对性,使师德规范具备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师德真正成为基于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

――――――――

参考文献

[1] 张昆.浅析情感因素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

[2] 徐廷福.论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6(7).

[3] 张祥云,师德的责任:难以承受之重――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J].现代教育论丛,2014(4).

[4] 张成岗.鲍曼论“后现代伦理危机”及“后现代伦理学”[J].哲学动态,2005(2).

[5]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6] 李仁武.制度伦理研究:探寻公共道德理性的生成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马唯杰.底线伦理还是美德伦理?――兼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3).

[8] 郭文婧.师德建设仅靠“划红线”还不够[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7).

[9] 杨竞业.从底线到边界:伦理场域的界限及其建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12篇

我校师范生较为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专业思想较为稳定,有一部分同学已具备一定的师德意识,并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我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师德认知偏差,师德意识较为淡薄。面对师范生的师德现状,我们要客观分析原因,但更应该认识到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迫在眉睫。适应时展的要求,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师范专业建设的需要为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1年10月-12月先后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中有“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目标要求,在学习领域中要求有“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的学习领域,在课程设置模块中提出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同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专业理念与师德。标准指出小学教师要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研读这两大标准,发现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就是突出对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调查中,“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有93.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这也体现了我校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迫切需求。理想的课程应该是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为体现时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师范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其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要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总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他们今后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他们在师范院校接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具备一定的师德素养。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师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改革与发展都赋予了师德教育新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作为师范院校,在师德教育、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方面也不应墨守陈规,要推进师德教育途径方式等的创新。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起点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师范生获取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课程。笔者认为师范生师德课程的开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师范生师德的养成“是从对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教师道德情感、形成教师道德信念、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行动中确定不移的倾向,即稳固的品质这样一个有机过程”。但是反观当前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到在公共基础课中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专业课程中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却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专业伦理课程给边缘化了。大多数情况下,师德教育零散分布在其他一些课程中或以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没有单独开设课程作为支撑的平台。作为未来的教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业伦理课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日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这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近来我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如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道德的章节,在师范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参与国培计划的师范生开展师德讲座等。但因为没有独立的师德课程作为载体,我校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平台。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据,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因此,我校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契机,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上要树立师德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单独开设师德教育课程。

首先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要凸显《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新诉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如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断革新的教育观。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时的着重点。其次也要将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范畴。知法懂法是依法执教的前提,但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师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缺少必要的了解。因此应当将《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13篇

如火如荼的高职课程改革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最为热门的话题,从教学分管院长到一线的普通教师,广大高职教育战线教师纷纷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然而,一个不和谐的现象是,在这场日益推进和深化的课程革命中,分管学生工作的思政方面的院领导却普遍感到了自己的落寞,仿佛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高职课程改革仅仅是教学范畴内的事情,和学生思政工作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恰恰反映出相当一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但是笔者认为,正是高职课程改革,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机遇。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高素质(含知识、态度)和高技能。高素质也包括态度方面的要求,态度要求就是有关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内容,有时候学生的态度决定着学生将来人生发展的成功与否。这种态度的培养包括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态度的养成。而传统的课程把德育工作一般都是以“两课”的开设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实际岗位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单纯依赖“两课”课程的开设来完成德育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而实际上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把这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部分内容贯彻进来,那么必然要求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

二、高职课程设置中德育课程的开设

德育课程我们将它分为二类,通常,我们将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德育方式称之为显性德育,而将非直接的、不明显的、暗含的德育方式称之为隐性德育。隐性德育是与显性德育相对而言的,凡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目的明确、德育形式直接的德育方式,都属于显性德育的范畴;而其他能产生德育效果的教育方式,即统属于隐性德育范畴。

1.显性德育课程

显性德育课程包括认识性德育课程和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所谓认识性德育课程是指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思想政治道德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知、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1]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优势是明显的,从其教学内容看,它具有系统性、教育性的特点。它传递的道德知识是完整的、系统的、清晰的,能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从效果看,它不仅仅解决个体在道德上知与不知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在个体道德认知的过程中,通过逻辑论证和个体领悟,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矛盾和道德冲突中,发展个体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和选择力,从而为个体道德的发展提供认识基础。[2]什么是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我们认为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是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感性活动组成的旨在增进学生道德理智和实践能力,改进学生道德生活的课程。[3]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是体现一个主体性,开放性及自主性。因此,我们认为仅有道德认知开启的学校德育课程是不完备的。从国外的教育现状看,他们普遍重视实践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他们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例如,日本的一些中小学流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的活动,让学生到生活艰苦的岛屿、农村、边远山寨去,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情民俗教育与环境教育,使学生经受苦难生活的磨炼;又如,在美国的大学中,50%以上的研究生到有关机构或社区从事过社会公益服务,如到孤儿院义务教书,为老年之家做家务等。[4]以上种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德育的实践环节、活动环节是比较薄弱的,这是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一直无法让人满意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具有强烈实践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当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范畴。显性德育课程与德育工作显然不能等同起来,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仅在于使个体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杜威语)换句话说,不仅仅要使个体知道善恶、美丑、是非,更重要的在于使个体行为表现真、善、美,即使个体思想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高职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种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的范畴,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实践教学上贯彻这部分的内容,必要的时候开设一些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培养的活动性实践德育课程,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实训课中进行,这在课程评价中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

2.隐性德育课程的开设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教育性的原理,认为没有脱离教学的教育,也没有脱离教育的教学。各门学科——不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都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蕴含其中,但是这些因素都是“潜隐的”,需要教师用心地、自觉地挖掘、提炼。在学校升学、考试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一部分科任老师往往把传授本学科知识作为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忽视学科教学的育德任务。因此我们主张应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全员德育观,不只是德育教师、班主任要抓德育,其它科任老师也要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应自觉地挖掘专业教学中的育德因素,结合学科、专业教学,应用巧妙的方式实施德育,但也应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全面性、统整性,它不仅使显性课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专业科学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个性、情趣等人格的各方面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它的目标是塑造完整的人格。”[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改革要注重高职德育课程的设置,高职德育课程设置方面亟待解决和反思如下问题:如何在高职课程设置中体现现代高职德育理念?如何定位高职德育教育本质及制定专业培养中德育目标?如何进行德育课程设置专业分析和建立长效德育评价机制?如何解决高职与中职、高职与高中及与普通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方面的联系问题?如何选择德育课程模式和调整德育课程内容?如何改善师资德育素养等课程设置保障体系?等等。

三、高职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

高职课程改革必须注重高职德育课程的设置,在设置德育课程的时候,要充分体现高职德育理念,树立长效性的育人观;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育人观,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观;树立环境育人观和树立全员育人观。更要结合高职教育本质,在制定各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突显德育目标,建立长效的德育评价机制。除了显性课程的设置外,还要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展,更多地开辟德育途径,更好地落实德育内容和实现德育目标。隐性课程通过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实训制度、校训、校风校纪、课堂活动等形式来实现德育活动。隐性课程所传递的德育信息主要通过个性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几个途径来获得:

1.正规课程实施中渗透德育内容

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教书”离不开正规课程,而正规的课程又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德育信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有意渗透到正规课程之中的,在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着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蕴涵大量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精神,我们的正规教学内容不单教会学生专业性的知识,还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2)教学方法的组织,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会传递给学生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信息,如活泼有序的课程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想认识等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意识态度。把更多的认识性的德育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性德育课程。

(3)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这是一个尤其重要的方面,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有时还不如身教来得效果好,如果教师只是注重教学,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育人的内容,只能沦为一个真正的教书匠,只有做到言传身教合二为一,才能真正是人师和经师的合一,教师的世界观、道德价值观、教师的品行和生活态度无一不影响着成长中的学生。也可以这样说,优秀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教师对工作的敬业和热爱、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高度的责任心等无不对学生具有直接和强大的感染作用。对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结晶、文化氛围以及承载着这些成果的活动形式。包括校训、师生共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文化意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这各个层面的内容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所有的校园文化作用在全校师生上产生一个共同的精神实体,这也就形成了该校的校园文化的特色。

3.环境建设方面

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比,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应把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作为进行德育的中心任务,并借助良好的学校环境去教育个体。所谓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一方面对现存的德育环境因素给予正确认识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利用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简言之,那就是对学校德育环境的合理利用和积极创造。只有通过利用和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才能协调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德育的合力。比如:美化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加强校园秩序的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等方面。

4.社会实践活动方面

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也同样可以给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巨大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开放办学思路的确立,学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成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而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高校必须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比如:

(1)社会考察。学生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的活动,塌实青年学生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

(2)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地方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提供多种服务的实践活动。比如进行科技、教育、心理、法律等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工业生产环节的改造,举办各种形式的辅导班等。

(3)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学生按照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参加美化校园、寝室的活动,参加其他公益性劳动。他有助于学生增强劳动观念,增进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4)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指学生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劳动换取一定报酬来自助完成学业的活动。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两种。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一般指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校园的文明值勤、楼道管理、清洁卫生、工作助理、实验室管理员等,在贫困生中招聘录用。校外勤工助学一般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开展电器维修、家教等活动。

(5)青年志愿行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由团中央发起并在全国广泛开展的以青年志愿参加为基本特征,以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团中央推出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青年工作的新发展,是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是青年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的新课堂。它有益于倡导时代新风,有益于培养青年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14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较之于法制建设,构建“师德红线”的内容体系好比“立法”环节,也可以称为“制定规矩”环节。即规定一系列相应具体明确的行为规范,规定教师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并以此作为鉴别、判断教师是否触碰“师德红线”、是否“合德”与“违德”以及应承担何种肯定与否定后果的标准。显然,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应考虑师德内容涵盖的主要方面及其层级划分、考评原则与方法、考评主体与机制、考评结果处理等。

虽然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职业性、发展性、阶级性等特征,但职业性却是其本质特征。因此,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必须体现职业性的特征。具体来讲,必须围绕教书育人这一职责和使命,对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作出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划定“师德红线”。事实上,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或者从逻辑基础上看,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划定“师德红线”最直接的依据。前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总的概括性的规定,后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的细化。由此说来,直接依据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划定“师德红线”是最快捷和节省的办法。当然,这种借鉴并非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一个既要尊重历史,又要立足现实,还要展望未来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从1984年第一次颁布至今,我国共四次颁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继承与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次修改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或者说都是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和要求分不开的。如1997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传统道德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一部分教师受到“全民经商”浪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教育规律或与教师职业道德不符的商品意识或行为。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师育人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为适应新形势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1997年8月7日,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修订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增“廉洁从教”条目,旨在引导教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再如,2008年修订的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6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此次修订距上次即1997年修订已有十余年,其间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本身发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其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2008年6月26日,为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崇高师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有关部门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于众,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此外,2008年汶川5·12地震中由于教师的不同表现而引发的师德大讨论,也是推动本次教师职业道德修订的一个诱因。不可否认,此次划定“师德红线”,与我国近期接连发生的多起教师学生、体罚学生等恶性事件以及明禁暗存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私自有偿补课等较为普遍现象的存在不无关系。综上所述,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应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从横向结构考量现有内容是否涵盖了师德的所有方面,它们之间是否有遗漏或重复交叉之处,然后从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角度进行取舍与优化。其次,从纵向结构按层级对现有内容进行细化,并以命令性规范或禁止性规范的形式具体列举出属于“师德红线”的范畴。这是一项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从理论上讲任何行为规范标准都不可能穷尽所有行为,因为客观现实是复杂多变的,何况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师德红线”与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学校管理规定等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会计自觉;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道德是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以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邪恶、荣誉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心里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培养良好的习惯, 指导和控制自己践行合理与合法的行为。而职业道德则是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且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故此会计道德是会计领域中因会计活动引起的道德现象以及由此功能归纳出来的道德理论的总称。

一、会计职业道德

在会计行业里面,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因为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职业道德,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可以看出,会计职业道德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体现。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孟子曾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而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 汉代董仲舒将“信” 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 ,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讲信誉、守信用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也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当然,社会不会也没有能力每时每刻监督在我们周围,看我们是否讲诚信,可是,一旦我们抛弃诚信,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站出来指责我们,如此情况,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自觉。同样,对于会计这个行业来说,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是企业生存之本。而诚信则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往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无信不立”,对一个行业来说,同样只有守信用、讲品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行业品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那么,会计自觉就同样成为了体现会计诚信,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经之路,或许也是唯一的路![1]

二、会计自觉与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自觉是对会计人的约束,所有的会计人都应该遵守这个原则,这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因,也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人区别于物的最大特点据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类认识世界是积极的能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人不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的表面的现象,而且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通过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只是反映既成事实,反映现实,还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人可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预见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预见未来;人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那些现实中暂时还没有的事物。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对世界的重要,对会计的重要,所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就应该从人的自觉性出发。 其次会计自觉是对整个会计体系的约束,整个会计体系应该体现自觉,或者可以说是形成这样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帮助会计人形成自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因。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会计自觉,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优化会计教育体系――培养会计自觉地前提

会计教育应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技术教育之中,把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我们不能创造这样一方沃土,给会计自觉一个生根发芽的机会,那么所有一切将只是空谈。 业务技术是会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的前提,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础,业务不熟,技术不精,即使有良好的愿望、大公无私的心胸,也难以将会计工作做好,难以发挥会计的职能,因此会计教育必须加强业务技术的传授与学习。同时,会计教育还必须重视道德教育,会计人员具有再娴熟的技术,若没有高尚的品德, 也难以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而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也不可能得到完美体现。[2]

(二)净化会计职业环境――培养会计自觉地灵魂

会计职业环境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作用于其中的各种条件之总和, 是会计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 是会计所处特殊发展阶段的客观外在环境和条件, 它包括会计主体内部环境和存在于会计主体外的外部环境。[3]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变化、发展紧密相关,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会计人员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会计环境,其职业道德必须适应会计环境变化和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应积极改变和改善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不良影响。

(三)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培养会计自觉地精髓

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判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 及时发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内部成立道德委员会履行监测职责。进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应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等为主要指标, 以会计人员的行为和品质为主要对象, 利用真、假、善、恶、正、邪、法、理等范畴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评判,对评价结果应采用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 大力宣传表彰广大会计人员在创建职业道德活动中的先进和优秀事例, 严历谴责和处罚会计执业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 坚决打击、制裁会计领域的犯罪活动,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4]

(四)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加大国家监管力度――培养会计自觉地保证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避免和消除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形成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相互制约,另外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应把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其次,强化政府外部监督,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三、总结

多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用降低总是备受关注, 它在一定意义上已超出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特别是美国安达信公司的会计造假引发经济震荡的事件,对我们无疑是一种警示。造成会计信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深究起来, 不难发现: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或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或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没有做到会计自觉,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制假,才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重视会计自觉地培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杨欣.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议[J].才智,2010(29).

[2]刘佩华.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J].世纪桥,2008(02).

[3]黄伟文.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