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献综述英汉学术论文分布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32-02

近年来,体裁和体裁分析成了语言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对各类语篇进行体裁分析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对学术论文的体裁分析尤为突出。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论文的其他部分(如:摘要、引言和讨论部分),而对作为学术论文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献综述的研究甚少,其英汉对比研究更为少见。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具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并在语篇结构、文体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文献回顾能够体现论文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性认识,论证研究必要性的能力,以及宏观综合文献的能力,是整个论文中最难写的一部分。[1]鉴于文献综述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以Swales学派体裁理论以及Connor的对比修辞理论为基础,从分布特征对英汉论文文献综述部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同一体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的异同。

一、数据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总共包括40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实证性学术论文。根据Nwogu(1997)提出的建立语料的代表性(representativity)、声望(reputation)和可读性(accessibility)的原则[2],确立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4种杂志:《外语界》《现代外语》《AppliedLinguistic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这些杂志均出版于2013和2014年。运用WolframMathematics60软件进行随机抽样,从4种杂志中分别任意抽取10篇论文,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语料库共40篇文章。

本研究中文献综述宏观结构对比,主要是针对所建立的语料库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应用语言学领域实证性学术文章的宏观结构主要包含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andDiscussion)四个部分。[3]文献综述在论文中呈现的最主要的形式为引用,占据了文献中综述篇幅的大部分。Swales(1990)将引用分为两种类型:融入式引用和非融入式引用。在整合型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是句子成分的一部分。而在非整合性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以括号或上标数字加批注等形式出现。[4]运用PDF转Word转换器软件统计这两种引用在英汉论文中四个部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中的字(词)数。英语论文的篇幅长度是以单词数为单位计算的,而汉语论文的篇幅长度是以中文字数为计算单位,因此不能仅通过统计英语论文的单词数和汉语论文的字数得出文献综述的分布比例。为了使本研究更具有说服力,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也作为分析的依据。在统计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分布特点。

二、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宏观分布对比分析

1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

表1是文章各部分文献综述字(词)数占相应各部分字(词)数的百分比。由表1可以看出,英汉论文都是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最多(英语论文中引言部分文献综述单词数24527,占引言总单词数的637%;汉语论文中引言文献综述字数16650,占引言总字数的495%),结果部分的最少。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的文献综述是英语论文多于汉语论文,而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则相反。对于文献综述在整篇论文中的比例而言,英语论文略高于汉语论文(英语论文中文献综述总词数38401,占英语论文总词数的266%;汉语论文中文献综述总字数33667,占汉语论文总字数的225%)。除了上面说到的英汉论文篇幅以不同的单位衡量的原因外,这样的结果不能足以比较文献综述在两种语料中的分布情况,因此有必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语料文献综述在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表2显示了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的统计分析的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个部分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t=1615,1953,0215,-1870,1875;df=38;p>005)。

2.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

表3和表4是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英语论文中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的句子数都多于汉语论文,其中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最为明显(英语论文中引言部分的句子数771,汉语论文中为275;方法部分英文论文为185,汉语论文为50)。文献综述在论文中的出现频率与句子的比较结果相似,也是英语论文多于汉语论文,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差距较结果和讨论部分要大。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同样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这两方面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表5和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英汉论文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显著差异(p值均为0000,小于005)。研究表明,英语论文文献综述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在引言和方法部分明显多于汉语论文,结果和讨论部分也是英文论文居多,但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在英汉论文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分布最多。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个部分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就句子数和出现频率而言,英语论文文献综述句子数多于汉语论文中的句子数,出现频率亦是如此。这两方面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显著差异。总的来说,英语论文作者更加重视文献综述的写作,尤其是在引言和方法部分。这可能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写作习惯差异。中西方对于“礼貌”的理解不同: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人际交往讲究“客气”。西方人似乎无暇“客气”,人与人之间交流往往直截了当。[5]因此,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时,中国学者常常采用委婉、含蓄、迂回等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学者则倾向于直接、明快的写作风格。英汉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不同之处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英汉作者不同的写作习惯。文化习俗和写作风格都会影响篇章的形成。本研究对于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有助于学术写作者了解不同语言文化各自的写作修辞特点,提高跨文化意识,加强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姿懿,高桂珍.中外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体裁对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8:104-106. 

[2]Nwogu,K.N.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7,16:119-138. 

[3]杨瑞英.体裁分析的应用:应用语言学学术文章结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29-34. 

[4]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针对现有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跟踪算法在复杂环境下跟踪准确度不高,且大部分采用单一判定方式来实现多特征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判定的自适应多特征融合跟踪方法。首先引入局部背景信息加强对目标的描述,然后在多特征融合过程中利用多种判定准则计算特征权值,最后在均值漂移框架下完成对目标的跟踪。在各种场景下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融合算法比单种判定融合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有效地提高了复杂环境下跟踪准确性。

关键词:目标跟踪;多特征融合;多准则;局部背景;均值漂移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实时目标跟踪在视频监控、视觉导航、人机交互、三维重建、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文献[2]提出的均值迁移算法中以颜色为特征实现目标跟踪,但是在光照发生变化,有相似颜色干扰时,跟踪结果往往会出现偏差,甚至丢失目标。

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跟踪算法。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Fisher可分性度量的权值更新机制,通过选择对当前场景区分性较高的特征模型进行跟踪;文献[4]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度量的多特征融合跟踪算法,这些方法提高了跟踪准确率但计算复杂度较高。文献[5-6]利用目标与候选目标之间的特征相似度来选择特征。文献[7]利用概率分部可分性自适应地计算特征融合权重。但是当有背景相似物干扰时,这些方法可靠性大大降低。文献[8]首先计算目标与背景直方图的log比率,自动选择区分性较大的特征(用三个颜色通道组合表示)。在文献[9]中,Comaniciu试图将局部背景信息引入,提出了背景加权直方图(BackgroundWeighted Histogram,BWH)算法。但文献[10]证明了Comaniciu的方法并没有引入背景信息,通过仅在目标直方图上引入背景加权的方法正确地使用局部背景信息,实现了纠正背景加权直方图(Corrected BackgroundWeighted Histogram,CBWH)算法,不仅提高了跟踪的可靠性,而且对目标的初始化相对不敏感。上述跟踪算法通过纳入背景信息和使用多特征融合方式提高了跟踪的准确性,主要不同之处是背景的使用方式和特征融合方式的差异。文献[3-4,7-8]使用局部背景来选择合适特征;文献[9-10]利用背景加强对目标的描述。在文献[3-10]的启发下,本文期望将多特征用于目标跟踪,同时引入局部背景信息,加强目标的多特征描述能力。其特点和优势在于:

1)目标描述中加入了局部背景信息。在目标提取时,会引入部分背景,影响跟踪可靠性。利用目标周围的局部背景与目标中部分背景的相似性,使目标点权重高而背景点权重低,减少背景对目标的干扰,因此能更精确地描述目标。

2)多准则的多特征融合方式跟踪目标,一方面可以方便利用更多目标信息,另一方面提高特征权重的可靠性。因此,相对于单一特征和单一判定算法,本文算法的跟踪性能更稳定。

1背景加权目标多特征描述与相似性度量

2.2自适应多准则融合权重计算

文献[8]中指出,一种有效的特征使用简单的方法也能达到较好的跟踪效果,但由于背景的不可预知性和场景的复杂性,自适应融合多种特征来实现鲁棒跟踪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选择,这种方式在粒子滤波中已被广泛使用。均值漂移框架下的多特征融合都是使用单一判定方式,文献[5-6]使用目标模板与候选目标的相似度来计算融合的权重系数。但是如果背景与目标相似度较高,将无法区分较高相似度是来自目标还是背景,很有可能将较小区分度的特征判定为有效的特征。针对这种问题,文献[7-8]通过目标与背景的区分度,来进行特征的选择,认为目标与背景区分度较大的特征是有效特征,易于稳定跟踪,将赋予较高的权值。该种判定方式较好地适应了背景的变化,但是在处理复杂背景时,效果有所下降,特别是当跟踪框偏离目标时,会将目标中的部分当成背景,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将采用多准则判定特征的有效性。当特征与背景区分能力较弱且相似度相对较小时容易造成目标丢失。由此,本文从目标与背景的区分能力和与目标模板的相似度两个方面分析特征在跟踪中的有效性。由式(1)计算候选目标的背景权重,式(8)计算候选目标与目标模板的相似度,该公式是目标在不同场景下特征鉴别能力判断的依据。

4实验结果及分析

为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在标准测试视频上将本文算法与文献[5,8,10]中的三种跟踪算法进行了比较,目标初始位置由手动给定。在酷睿双核2.2GHz,2GB内存的计算机上用Matlab与C++混合编程实现。文献中实验按照文中提供的条件进行,本文算法特征点的描述由两部分联合而成:颜色(RGB)直方图16×16×16和36维的梯度直方图[12]。

实验1是背景为弱光照条件下的行人跟踪。该视频序列主要受室内灯光和室外自然光的影响,人工光照条件下,使颜色失真且部分背景区域明暗不一,引起场景杂乱,从而使目标与背景特征区分性较低。其次,目标外观与部分背景(柱子及店内的衣物)很相近。如图3所示,当目标与背景中物体相似时,文献[5,10]算法丢失跟踪(556帧),文献[8]算法经过立柱时丢失跟踪(588帧),而本文算法可以很好地持续跟踪。

实验2是自然光照下室外场景的行人跟踪。该视频序列主要与背景的颜色相近,同时目标较小,特征不明显易受外界的干扰。如图4所示,视频序列在接近附近的车辆时由于目标与局部背景难以区分导致文献[5](2360帧)算法和文献[8](2365帧)算法丢失跟踪,虽然文献[10]算法能持续跟踪,但是跟踪框跳动频繁跟踪性能不稳定,而本文算法可以很好地持续稳定跟踪。

5结语

通过大量分析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本文将目标的局部背景信息引入目标描述,减少背景干扰;其次在多特征融合跟踪过程中采用多准则的融合判定方式,有效地提高特征权值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嵌入到Meanshift跟踪框架下来进行目标定位跟踪。在不同实验环境下表明:本文算法在背景复杂、光照变化和相似物干扰情况下都能较好地持续稳定跟踪,具有较好的跟踪鲁棒性。

参考文献:

[1]侯志强,韩崇昭.视觉跟踪技术综述[J].自动化学报,2006,32(4):603-617.

[2]COMANINIU D, MEER P. Meanshift: a robust approach toward feature space analysi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2,24(5):603-619.

[3]王永忠,梁彦,赵春晖,等.基于多特征自适应融合的核跟踪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8,34(4):393-399.

[4]顾鑫,王海涛,汪凌峰,等.基于不确定性度量的多特征融合跟踪[J].自动化学报, 2011,37(5):551-559.

[5]郑玉凤,马秀荣,赵晓琳,等.基于颜色和边缘特征的均值迁移目标跟踪算法[J].光电子·激光, 2011,22(8):1232-1235.

[6]刘晴,唐林波,赵保军.基于自适应多特征融合的均值迁移红外目标跟踪[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34(5):1138-1141.

[7]袁广林,薛模根,韩裕生,等.基于自适应多特征融合的mean shift目标跟踪[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9):1663-1671.

[8]COLLINS R T, LIU Y, LEORDEANU M. Online selection of discriminative tracking featur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5,27(10):1631-1643.

[9]COMANICIU D, RAMESH V, MEER P. Kernelbased object track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3,25(5):564-577.

[10]NING J, ZHANG L, ZHANG D, et al. Robust mean shift tracking with corrected backgroundweighted histogram[J]. IET Computer Vision,2012,6(1):62-69.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一、系统查阅文献,切忌挂一漏万

要想写好综述,第一步是系统查阅文献。在这方面,特别要讲究科学的严谨态度,认真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以对特定时期内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研究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如果嫌麻烦、想取巧,仅根据少量文献就撰写综述,不但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可能贻笑大方。那么,怎样查阅文献才算是系统或较为系统呢?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数据库关键词查阅法。例如,笔者2007年撰写《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时,经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含“有效教学”四个字的文献的精确搜索,共查到1982―2007年的核心期刊文章篇目115篇,全部期刊文章篇目536篇;其二,专题文献关键词查阅法。例如,孙孔懿先生在撰写《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时,以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的《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为专题文献样本源,将其1987―2005年所有转载文章和索引文章题目中含有“素质教育”的全部目录逐一登录,共查到转载文章198篇、索引篇目文章1612篇。[1]当然,实际写作时查阅的文献会更多,因为许多文章在讨论某些问题及其观点时,常常会标明参考文献,为了探明究竟,还须查阅其原文。读到这里,如果有些教师因此对写综述产生畏难情绪,那大可不必。有将查阅文献的范围和数量适当缩小的方法,即将综述的名称适当缩小,如将“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改为“近年来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检索范围就可以缩至近3―5年,检索内容就可以缩为“有效教学策略”。

二、细致梳理文献,切忌粗枝大叶

面对查找到的那么多文献,如何细致梳理并列出写作框架,是写好综述的第二步工作。细致梳理文献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单有耐心还不够,还须有条理。如果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综述,梳理文献的条理就要考虑“现状”的限定,涉及起点追溯、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研究特点与总体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等。其中,主要研究内容的确定,不能想当然,要依据所涉文献在论述特定问题上的数量比。例如,笔者撰写《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时,在对文献进行初步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所涉问题众多,难以面面俱到,通过确定一个所涉文献数量比之后,“主要”与“次要”的区别立即清晰,即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国外研究述评、概念研究、特征研究、策略研究等方面。[2]此外,如果是对某一研究专题进行综述,梳理文献的条理就要考虑综述标题的限定。例如,笔者撰写《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时,对所涉文献的梳理就要考虑“争议”的条理,如争议的由来与焦点所在、不同观点及其论据、争议的自然延伸与波及领域、争议的“无解”及其反思等。[3]由于梳理文献的过程较为漫长,很容易出现因缺乏耐心而虎头蛇尾或因急功近利而粗枝大叶的问题。例如,笔者在撰写《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的过程中就有体会:起初,为图名称响亮,按照“当前德育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来梳理文献并撰稿;后来冷静下来,严格按照“热点问题”所需文献数量比来重新梳理文献,删除初稿中凑数的“热点问题”,并老老实实地将标题改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

三、精要论述文献,切忌简单罗列

在具体撰写综述的过程中,能否精练扼要地综合论述所涉文献,是决定综述是否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关键。这是综述本身的特性与功能所决定的。综述本身具有综合性,参考文献众多,其中所涉及的理论、概念、观点、方法、争论等更是庞杂,如果一一罗列,文章篇幅都不允许。再者,综述的功能在于帮助读者迅捷地了解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研究动态,只有精练扼要,才能为读者的学习与研究起到应有的“向导”作用。这里的精练,指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来把握所涉同类文献及其观点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进而在综述的行文上对所述观点进行分类、归纳;这里的扼要,指用简单明了方式,抓住所分类、归纳观点的要点进行论述。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为例。该文在论述“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时,先精练地告知读者“在目前的有效教学研究中,对策略问题的探讨是一个显见的热点。尽管研究者对哪些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教学有哪些策略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提出的策略名目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类。[4]”然后,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对四类有效教学策略(针对教学进程的、针对多元创新的、针对特定标准的、针对特定学科的)的主要特点和内容进行介绍。当然,精要论述文献,实际上是对所涉文献进行二次加工,也可以采用详略对比的方式,突出某一方面的“精要”成果。例如,在《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一文中,论及“课改的系统反思”方面的研究状况时,作者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关于课改的反思性文章很多,但多数大同小异,或比较课改前后的变化来论述其成效,或针对其存在问题来再思考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相比较而言,张荣伟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在反思视角上显得更为系统――以‘政府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以‘专家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理论基础;以‘教师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发展’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具体成效;以‘学校生活’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文化建设;以‘高考改革’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以‘社会反响’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尽管其内容主要针对‘十年课改’,但是其反思方式及其递进关系,值得鉴赏。”[5]

四、精当评论文献,切忌空洞浮泛

除了综合性之外,评论性也是综述的主要特征。因此,综述的最后,一般都要求有评论,其写法类似一个评论家,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对该文所涉研究领域的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发议论、讲道理。这部分最不好写,也最容易写得空洞浮泛,诸如说一些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研究成果有待系统、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之类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至于“为何”、“如何”则语焉不详或不了了之。要做出精准、恰当的评论,不仅要求作者能够正确理解所涉文献,而且不仅要求作者能够在所涉文献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与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能够提出引发进一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一文最后的评论――“回顾这场远未结束的争议,有几个问题不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其一,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为什么至今未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加以澄清和说明,至少是对此加以必要的引导?政府在此的明显‘不作为’,与新课改实施中的一系列政府行为形成了巨大反差。抑或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其实无关紧要?抑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什么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也不甚明了,正期望这场争议能得出个明确结果?其二,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我们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比较清楚了还是更加模糊了?我们能清楚地知晓新课改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又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支撑,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吗?如果答案都不是充分肯定的,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想想应该如何改良这场争议的状况?其三,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会对广大正在实践新课改的一线教师产生什么影响?他们面对这场持续且无“正解”的争议,会怎样看待新课改,又会怎样看待我们这群自称从事新课改理论研究的学者?他们对坚持新课改的信心会因而更加坚定吗?这不能不是每一个参与这场争议或研讨的学者必须负责任地思考的问题。”[6]

如何写好综述还涉及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包括选题、摘要、导言、参考文献等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孙孔懿.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4]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1C).

[3][6]乔建中,冯媛媛.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江苏教育研究,2012(4C).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指标

一、概述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区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会对整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物流业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1]。因此,有必要对各地区的物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政府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业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结合区域物流产业特点及重庆市市情,对重庆市主城9区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予以分析。

二、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一般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1)全面性原则:各评价指标应当全面考虑影响地区物流水平的各个因素,要从宏微观、内外部等方面全方位地设计。

(2)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地区物流发展状况,数据来源要真实、可靠、准确。

(3)科学性原则:各评价指标含义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指标数据资料应来源于第一手资料或官方数据库。以定量指标为主。对定性指标要明确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赋值,将其恰如其分地转换成定量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

(4)可比性原则:为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所选取的指标在含义、统计口径和时空上要有可比性。

(5)灵活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有灵活性,使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并且设计的指标应该可采集,对一些难以衡量的指标尽量予以避免。

2、评价指标选取

该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选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物流需求状况、区域物流要素状况、区域物流宏观发展环境四个指标;二级指标中选取GDP状况、工农业产值来描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对外贸易水平、区域贸易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来描述区域物流需求状况,选取物流基础设施、物流配送能力来描述区域物流要素状况;选取全社会投资情况、政策环境、地理区位来描述区域物流宏观发展环境。三级指标主要是变量选取与描述,总共确定16个变量,分别编号,具体见表1。

(二)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结合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内涵和特点,选取主成分分析方法矶郧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进行评价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分散在一组变量上的信息,集中到某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上的一种探索性统计分析方法[3]。步骤如下: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设有个城市,

个评价指标,则观测样本矩阵为: ,标准化公式为: 。

其中,Xij为第个城市的第个指标值;Xj为n个城市的第j个指标平均值,Sj为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Zij为第个城市的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2)计算标准化后的p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

,Sij为xi与xj的协方差

(3)计算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特征向量。通常用雅可比方法求R阵的p个特征根λ1≥λ2≥…≥λp≥0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

(4)计算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ak及累积方差贡献率a(k)。第k个主成分Fk的方差贡献率 前k个主成分F1,F2……,Fk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Fk的方差贡献率ak表示var(Fk)=λk在原始指标的总方差 中所占的比重,即第k个主成分提取的原始p个指标的信息量。因此,前k个主成分F1,F2……,FK的累积方差贡献率a(k)就表示这k个主成分保留的原始信息量的总。即a(k)越大,说明前k个主成分包含的原始信息越多。

(5)确定主成分的个数:较为常见的是累积方差贡献≥85%原则和特征根均值原则。在实践中,往往根据实际情况将特征根均值法与累积方差贡献原则结合使用。

(6)计算各主成分得分:

(7)计算综合得分。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为权数,将其线

性组合即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

据此即可计算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值越高,说明物流发展水平越高;得分越低,说明物流发展水平越低,根据综合得分高低可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排序。

三、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其中主成分数量为5。结果显示,重庆市主城9区的综合物流发展水平与潜力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表2 重庆市主城9区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重庆市主城9区大体可以分成三类:

1、第一类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社会经济、物流需求、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同时具有好的地理区位、政策环境等,主要包括渝北区和九龙坡区。

2、第二类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一般,其社会经济、物流需求、物流基础设施等若干方面拥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地理区位、政策环境等方面也相对较好,包括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

3、第三类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比其他区略差,主要是受本区的社会经济、物流需求等方面的限制,或是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基础较差、或是不具备良好的地理区位等,包括巴南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从实际情况来看,巴南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物流需求相对较小,其中巴南区以公路物流基地为核心,拥有南彭贸易物流园,以发展公路物流为主。大渡口区和北碚区主要因地理区位与交通设施发展影响,没有大型的物流基地。

四、结论

本文提出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充分结合了重庆市区域物流的发展特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也较系统、客观、全面,评价结果与各地区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本文所构建的重庆市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重庆市物流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晓伟,李建军.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文献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概念

[分类号]G255.9

地方文献是关于某一地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类群体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地区长期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作为人类社会文献资源体系和国家战略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纵涉古今、横跨百科,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但作为个体地方文献而言,按其论述的学科内容,则分别属于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各学科,如果将这些文献按学科门类划分,至少可分为社会科学地方文献、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和综合性地方文献三大类。

几十年来,我国关于地方文献的宏观研究一直停留在“整体地方文献”的层面上,在地方文献的实际工作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按学科进行地方文献的宏观分类研究至今无人涉足,特别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挖掘、利用等工作开展得也十分有限。加强地方文献的学科分类研究,客观、正确地认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特殊价值与社会功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推动地方文献工作的纵深发展以及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概念

1.1 自然科学概述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的起源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从古代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起,自然科学便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成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到现代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仅在宏观、低速领域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且深入到微观、高速和宙观领域,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揭示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性。认识自然规律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目的,而促使自然规律实际应用于人类的利益,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目的。

现代自然科学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层次,三者各有分工又相互促进。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的科学,担负着探索新领域、发现新元素、创造新化合物、发展新原理等重大任务。基础科学是理论层次,包括数学、力学、生物学等。技术科学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向实践应用的中间环节,是研究技术理论的科学,它的目的是把认识自然的理论转化为改造自然的能力。大部分综合科学都属于技术科学范畴,如按基础科学的应用划分有应用数学、应用生物学等,按工程技术的通用理论划分有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等。应用科学研究的足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提供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直接用于改造自然。应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技术原理、结构、工艺等,如生物工程学、土壤改良学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现代科学既不断分化又广泛综合,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发展着的整体。一方面是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的融合交叉;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互补,表现为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与蓬勃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学科领域不断扩张,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

1.2 地方文献概述

地力。文献的产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文献认为,“地方文献古而有之,在文献出现之始即有地方文献产生……地方文献应该是人类社会所有文献的滥觞”。几千年来,地方文献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57年,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中,第一次对地方文献的基本理论及工作内容作了全面论述。杜定友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不但揭示了地方文献空间“区域性”的本质特征,而日,还表述了地方文献载体“多样性”和价值“史料性”的基本特点。按照杜定友先生当时的认识,地方文献包括的范围主要有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文献研究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地方文献概念更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其中以骆伟、邹华享为代表的学者将文献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征作为地方文献划分的唯一标准,即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这就将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出版物中主要内容与本地方无涉者排斥在地方文献的范围之外,于是,这种“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限定,就形成后来人们称之为地方文献的“狭义概念”,与之相对应,先前杜定友先生的理论则被称为地方文献的“广义概念”。换言之,狭义的地方文献专指内容与该地区有关的文献;广义的地方文献泛指与地方有关的一切文献,其中包括所有本地区的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目前,地方文献领域“广义”和“狭义”两大学派虽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业界大部分学者认为,如果将全部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都作为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范围就太过庞杂了。因为任何文献都是由作者撰写或出版机构出版的,而作者和出版机构都是有地域归属的,势必造成所有文献(不管其内容如何)都是非此地即彼地的地方文献,从而增加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难度,弱化了地方文献的应有作用,客观上降低了地方文献在地区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因此,“狭义”学派已明显占据主导地位并愈来愈被业界所认同和接受。

1999年,黄俊贵先生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概念的界定加以延伸,把地方文献定义为“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定义,既与国家标准关于“文献”的定义相协调,言简意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又将地方文献内容的地域性和载体的多样性涵盖无遗,较为准确地揭示了地方文献的基本特征。应该说,黄俊贵先生关于地方文献概念的描述,是目前较好的一个有关地方文献的定义。

1.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概念

根据黄俊贵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结合自然科学的学科界定,笔者给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下这样的定义: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记录有某一地域自然科学知识的一切载体。其中,“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地域属性,指文献内容上带有地方特征;“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学科范围限定,指文献记录的内容属自然科学知识;“一切载体”是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记录和传播介质的概括,泛指文献载体的多样性。换言之,凡以各种载体形态记录

和反映自然科学领域里内容与地域有关的所有文献信息均属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畴。

为了准确把握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涵义,我们有必要对其主要特征作进一步分析。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属地方文献范畴,同样具有地方文献的空间区域性、价值史料性、载体多样性和内容广泛性等基本特征,除此之外,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①自然科学属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记载的内容仅限于自然科学知识,它与空间区域性共同构成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最本质特征;②客观真实性,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更加注重能够真实地反映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所记录的事实、数据一般是实地观察纪实或科学实验结果,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客观真实性;③实用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大都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土特产品、特有工艺和传统产业,记录了当地人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漫长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些文献以其特有的客观真实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可起到直接的借鉴及参考作用,甚至有些成功的事例和经验可以拿来即用,立竿见影,实用价值很高。

2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

杜定友先生在谈及地方文献的范围时指出,地方文献由“史料、人物、出版”三个部分组成。时隔30年后,骆伟教授再度论述地方文献的范围时,认为地方文献“应包括下列三个方面:区域事物,区域人物,区域出版物”。两者字面表现上颇为相近,由此,业界有不少人认为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的观点一致,均为“广义”论者。其实,两位先生的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一,杜的“史料: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骆的“区域事物,主要指在特定区域内所存在、发生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两位所指基本同义,这也是“广义”和“狭义”论者没有争议的部分。其二,杜的“人物: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对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寓贤),他们的照片、著作、手迹、传记、纪念文字等都在收藏之列”,骆的“区域人物……对表述他们一生的事迹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等,无疑是研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因此,有关一个地区的历史与现代的重要人物,包括社会活动等,都属于地方文献……至于地区人物的著述,是否可收入地方文献?我认为应以是否反映该地区的事物作为划分的标准”,显然,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一方包括地方人物的全部著述;另一方仅限于反映该地区事物的地方人物著述,这正是“广义”和“狭义”沦者论争的焦点之一。其三,杜的“出版:从本地方出版物可以看到本地方的出版情况、思想内容、制作方向,对本地方刻的古书,更应注意收藏,版片也要整理”,骆的“区域出版物……一切出版物相对地可分为三类:①内容完全涉及这个或那个地区的出版物;②内容部分涉及一个地区的出版物;③内容仅是一般性问题或科学理论的出版物。我认为地方文献只能包括第一类和部分第二类的出版物……把所有地方出版物都作为地方文献,显然是不恰当的”。不难看出,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一方指本地区的所有出版物;另一方则仅指内容涉及该地区的地方出版物,这又是“广义”和“狭义”论者争议的第二个焦点。以上分析可知,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范围有着很大的分歧,如果将杜定友先生看成是“广义”学派的倡导者的话,那么骆伟教授则应是“狭义”学派的杰出代表和先驱。认为骆伟教授和杜定友先生一样,同为“广义”论者,是对骆伟教授关于地方文献学术思想的莫大误解。

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显然要比地方文献的范围小。首先,记录和论述的内容仅限于自然科学知识,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在内;其次,上义述及的地方文献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人物”(或“区域人物”)和“出版”(或“区域出版物”)两部分内容也不必单列出来分析。因为:“地方人物评介”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仅指“内容涉及该地区”的部分,这也正是“地方史料”所论及的内容,因此,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只有自然科学的“地方史料”一项内容。那么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该如何认识呢?拙文拟从下列几个角度多方位进行分析。

2.1 从学科内容看

自然科学含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部分。基础理论科学一般是通用理论,含各种原理、定理、定义、公式、自然规律等,它不具有地域特征,因此,其文献不属于地方文献;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通用技术部分也同样不属于地方文献讨论的范畴,只有那些与地区密切相关的特有技术、特有工艺、特有自然现象和事件以及反映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改造自然的具体实践等的记录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范围,包括:关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的原始记录,关于本地区的旱涝灾害、冰雪灾害、地震灾害及其人们抗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以及改造自然的各项活动等自然事件的真实记录,关于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变化、医药卫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等自然变迁的动态记录等。总之,凡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忠实地记录了本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历程,对后人有借鉴、启迪作用的科技文献均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

2.2 从文献类型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有科技图书(含科技类方志、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学术专著等)、科技期刊和报纸、科技报告、科技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政府科技出版物、自然科学学位论文、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图谱、文物科技资料、科研手稿、笔记、信札等内容。其中,各类文献中既有公开出版发行的“白色文献”,也有大量非正式出版的“灰色文献”,如内部书刊、政府出版物、会议资料、技术档案、手稿、笔记、信札等,这部分文献专指性、地域性强,动态性、时效性好,信息含量大、使用价值高,倍受学术界青睐,理应成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

2.3 从载体形态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既包括传统的原始材料载体,如甲骨、皮革、金石、简牍等,纸质材料载体,如印刷品、手抄本、复印件等,也包括现代的磁性材料、影视传媒、网络媒体等载体;既有各种静态性实体文献如:实物型、印刷型、机读型、声像型等,也有通过现代网络传播的动态性虚拟文献如:网上数据库、网络科技信息、多媒体资料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文献机构由于多少年来习惯于纸质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而对新兴的影视传媒及网络媒体文献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影视和网络传媒以其信息含量大、社会影响力广、传播超越时空等优势,已成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4 从出版年代看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依年代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文献。各时代文献的时代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发展演进,其关系处于一种交互变化的状态。今日的古、近代文献是昔日的当代文献,今日的现、当代文献又是未来的古代文献,是未来研究今天的宝贵资料。历史的经验证明,即时性地收集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力度愈大,未来地方文献的体系就愈强,其作用与价值也就愈大。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史料性”特征,不单单体现在古代文献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变迁的、包括现、当代文献在内的整体文献集合之中。

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

地方文献历来就有“存史、资政、励志”的重要作用,也有文献将其归纳为“服务政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振兴地方经济、深化科学研究、弘扬地方文化、提高教育水平、保护文化遗产、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十大社会功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以其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数据客观精确、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对地区生产、科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1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料

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必然受到该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全面记录了有关本地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水文气象、地质环境、科研成果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变化等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大量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凝结了几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华,是区域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系统史料来源和决策依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科学家利用大量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在综合研究多年气候、生态、地质、地理环境等资料后,制定出冻土挖方段、风沙地段、长江源头区的不同施工方法,合理布设施工便道,并在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设置动物通道与动物信息系统中转站等方案,使得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山东枣庄市齐村区北庆乡过去生长一种能“咬人”的怪树,被视为“不祥之物”,砍伐殆尽,1981年,当地政府从地方文献中得知这是当地自古就有的一种优质漆树,经过精心培育,现已发展到20多万株,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大量事实证明,领导机关在借鉴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提供的基础资料和经验教训规划本地区总体建设与经济发展时,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造福乡里;广大人民群众利用这些原始资料,可以脱贫致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地方文献学是研究地方文献产生和发展、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的一门科学”。由于不同学科的地方文献其产生、发展、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按学科进行的地方文献分类研究,必将成为地方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任何忽视地方文献的学科分类研究,都将严重制约地方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学科建设的纵深发展。作为地方文献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和综合性地方文献共同构成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各项业务工作,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推动地方文献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化。可以设想,随着地方文献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必将成为未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3.3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从地方文献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其天然的“半壁江山”,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同属于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记录事实、数据客观精确,提供方法、措施科学适用,使用价值更高。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6篇

一、引 言

论文联盟

大学基础数学课被公认为单调、乏味、难学的课程,怎样能够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是很多高校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诸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的概念

在实践中,研究多变量问题是经常遇到的,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不同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由于变量多,再加上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势必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主成分分析就主成分分析是用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来描述许多指标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指标来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分析方法. 对多变量的平面数据进行最佳的综合和简化,即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 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

设有 个样品,每个样品观测 项变量: 得到原始数据资料阵:

用数据矩阵 的 个向量 做线性组合,即综合指标向量为:

方程组要求:

在称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由于 ,所以

.

这个值越大表明第一主成分综合 信息的能力越强。

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定义为 ,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定义为 。如果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表明取前k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测量指标所具有的信息,这样既减少了变量的个数又便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2.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经过标准化后,各样本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0 ,1。

(2) 计算变量的相关矩阵r。

设样本的相关矩阵 , ,r 是对称矩阵,主对角线上元素均为1。

(3) 计算相关矩阵r 的特征值 特征向量:

(4) 按累计贡献率准则写出主成分。

转贴于论文联盟

计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 ,以累计贡献率 为准则,写出主成分:

三、 基础数学教学效果影响论文联盟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经分析认为“两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有以下12个:

因为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已经高达92.1727%,可只取这一个主成分来代替原来的2个指标。而这一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的分量都在0.45左右,表明原来2个指标对该主成分的影响力基本相等。新的综合性指标表述为:

因为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已经高达89.1368%,可只取这一个主成分来代替原来的5个指标。而从这一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的分量来看,表明原来5个指标对该主成分的影响力不尽相同,新指标表述为:

f2=0.5210x3+0.1265x4+0.4231x5+0.4002x6+0.2615x7

因为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已经高达91.3563%,可只取这一个主成分来代替原来的5个指标。新指标表述为: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山东;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引言

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具有时代意义的永恒话题。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制定《21世纪议程》,提出适合本国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纲领并于1996年正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这一引起国际社会巨大反响的重要举措,宣告了我国由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心,标志着我国实施可持续战略进程的开始。

时至今日,距我国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有15年时间。在这15年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被作为各地发展的指导思想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怎样的水平?在这15年的发展中,什么样的问题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对上述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依照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设计出一套体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后,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份分析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对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资源问题突出的人口大省山东省的17个地级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国际社会上公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存在三大主流体系,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社会学体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体系。我国以牛文元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三大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设计,独立地开创了研究的第四个方向――系统学方向[1]。其突出特色是以综合协同的观点,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

可持续发展系统学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以维护与增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前提、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以社会发展为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不是单指经济的发展或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强调“环境―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协调统一的一致发展。只有3个子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

遵从系统学的原则理论,在设计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时,应从三个维度搭建起指标体系的框架,即经济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资源与环境发展维度。

经济发展维度所选的指标,应体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状况。社会发展维度所选的指标,应体现出一个地区的人们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水平。资源环境维度所选择的指标应能体现出当地人们对资源的利用状况、环境污染状况、环保力度等方面的情况。

基于上述理论的指导,结合评估指标的客观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等一般原则,最终确立包含19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2.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在可持续发证能力的综合评价中,为了全面反映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状况,需要搜集大量数据、多项指标以便进行分析和寻找规律。多变量数据为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多数情况下,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和相关性而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对分析问题带来不便。如果一个一个的分析的分析这些指标,无疑会造成对研究对象的片面认识,也不容易得出综合的、一致性很好的结论。主成分分析不失为解决上述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霍特林1933年首次提出的,它利用降维的思想能够把多个指标转换成几个保留原数据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3]。其基本思想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即将原来的指标做线性组合,成为若干个新的指标。通常要求第一个线性组合方差最大,即第一个综合指标包含的信息最多,如果第一个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所有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第二个主成分,并要求已有的信息不出现在其中,依次类推,直到选取的主成分能够包含评价所需要的足够的信息。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7.0。进行主成份分析的主要步骤如下: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同度量化。具体分为两步:将原始指标正向化;对正向化化后的指标变量进行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变换。

(2)计算出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并由主成份的累计贡献率以及相关矩阵特征根的值,确定主成份个数m。

(3)命名主成分,并利用因子载荷矩阵和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计算特征向量:,其中为第j个特征向量的第i个元素;为因子载荷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j个因子对应的特征根。

(4)依照特征向量矩阵写出主成份的表达式,其中为各主成分,为特征向量矩阵,为原始数据矩阵同度量化和标准化后的矩阵。构造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

其中为特征值,P为原始指标个数,为个主成分得分。

(5)计算各个主成分的得分值以及综合得分值,进行综合评价。

3.山东省17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近几年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孕育培养了一批如海尔电器、青岛啤酒、双星等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但同时,人口膨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也正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此外,由于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导致的差异,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差距呈现加速拉大的趋势。因此,区分山东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1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公信力,本文选择的的样本数据均来自于《200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本文按照第一部分设计的指标体系选定样本后,由于指标中存在成本型指标,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正向化的处理。正向化处理是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非常重要的数据处理工作,刘新华在《因子分析中数据正向化处理的必要性及其软件实现》一文中用实例验证了若不对逆向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就会导致分析的结果出现偏误[4]。本文具体按照下述公式对原始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

对于效益性指标:

对于成本型指标:

正向化处理后,对指标变量矩阵进行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变换。具体按照下属公式进行:

3.2 计算特征根,确定主成分个数

3.3 计算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的表达式

变量的的共同度刻画了全部因子对变量的信息解释的程度是评价变量信息丢失程度的重要指标[5]。根据SPSS软件提取的结果,绝大多数变量的共同度均高于0.8,只有第18个变量的共同度较低,为0.624。这表明提取的因子能够反映原有变量的80%以上的信息,本次提取的效果较好。

根据特征根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得出主成分特征根、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1。由表1可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累计贡献率已达82.572%,说明前4个主成分已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因此本文最终确定提取4个主成分。

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份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2)、每万人拥有的园林绿地面积(x16)、每万人医生数(x14)、万元GDP取水量(x6)、每万人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10)、人口自然增长率(x9)、登记失业率(x13)、科教经费占GDP比重(x12)、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x18)有较大载荷,由此看来第一主成分涵盖了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状况,因此称第一主成分为综合因子。

第二主成分在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x4)、地区生产总值(x1)、利用外资额(x7)、每万人拥有的教师数量(x1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x3)有较大载荷,第二主成分主要体现了地区经济的总规模、经济结构和经济外向性程度,因此称第二主成分为经济发展因子。

第三主成分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19)、人口密度(x8)、每万人拥有的农业用地面积(x17)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可见其主要代表了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称其为社会生活因子。

第四个主成分主要载荷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15),这一指标上,故称其为绿林环境因子。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分析了主成分的构成情况并命名主成分后,利用因子载荷矩阵和特征根,计算特征向量矩阵后,可得出4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

……

以各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3.4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分析

按照主成分的表达式和综合评价函数,利用spss17.0软件得出江苏省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各主成分及综合主成分排名,如表5所示。主成分得分保留两位小数。

从表5可以看出,山东17个地级市中,东营、青岛、莱芜、淄博、济南、烟台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位居前列,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好、经济较发达,主要表现为综合因子(F1)和经济因子(F2)的得分较高,排名靠前,从而从整体上拉升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得分。但同时,在社会生活因子(F3)和绿林环境因子(F4)的得分上,这些地区出现了与前量大因子几乎相反的排名,都排在了比较靠后的位置。这进一步说明,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并没有很好的促使社会、环境协调一致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发展仍是建立在以消耗资源还进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上。

聊城、济宁、临沂、菏泽、枣庄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所致,因此这些地区应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协调问题,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道路。另外,从整体上看,山东省各个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较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发展和生态状况恶化,今后如何扶植山东西部地区培育起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山东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是顺利实施山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环境―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的指标中无论某一项如何强,只要有一项偏弱,都会在综合评价结果上表现出来。这就要求三者必须协调发展。今后的发展,应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点放在增强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保社会系统的协调、健康发展以及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等方面。通过这些努力,使山东今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多贵,陈劭锋,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四大代表性指标体系评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4):57-61.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综述

0.前言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电子商务所面对的群体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主要取决于其消费心理,故,针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综述也必不可少。本文将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消费心理的研究文献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特征、变化趋势及制约因素

研究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的文献较多。应南凯在《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一文中专门对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原莉的《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兰亦青的《电子商务的消费心理分析》、李忠艳的《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浅析》、裴玉玲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朱安平、Zhu Anping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及其对策》和齐新的《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以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

在《从消费心理透视电子商务》中,陈文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商务的心理不足。刘源在《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及其对策》中探讨了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和购买行为以及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陈智勇在《B2C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研究》中分析了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的心理障碍,并提出了B2C电子商务公司应对消费者心理变化的对策。刘洋、徐小龙的《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蒋薇薇的《浅谈电子商务下的消费心理》中,作者均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

牟永泉的《对电子商务营销购买者消费心理分析》、赵永欢的《探究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和 吴吉义的《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过程分析》也探讨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消费心理,吴吉义又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左臣真、罗贤春在《应对电子商务B2C模式中消费心理的策略分析》中分析了电子商务B2C模式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指出消费者眼见为实的购物特点和讨价还价的心里约束,随后对提升电子商务B2C模式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2.基于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针对电子商务消费心理而提出营销策略的相关文献主要有:蔡利的《基于顾客网络消费心理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王岩等的《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陈枭的《现代大学生电子商务中购买消费心理探究》、朱雯的《基于网络消费心理分析的网络灯具营销策略》、廖晓丽的《从消费心理看电子商务和企业营销》、黄国安的《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杨云峰的《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王岩等首先阐述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及特点,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分析,提出了现代企业在电子商务中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的策略。陈枭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并提出了满足大学生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廖晓丽分析了当代消费者心理变化趋势和特征,阐述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并提出现代企业在电子商务中应采取的策略。黄国安在分析网络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营销策略。杨云峰则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心理特征、行为特征、风险感知等;其次从营销者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对网络营销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优劣势,并就营销者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行为采取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来提高个性化推荐的效果提出了解决思路。

3.E时代环境下的灯具、旅游、图书电子商务消费心理

随着e时代的到来,灯具、旅游、图书等产品的电子商务也有了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灯具、旅游、图书消费心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朱雯在《基于网络消费心理分析的网络灯具营销策略》一文中,分析了网络营销中的几种典型消费心理并提出了基于网络消费者心理的营销对策。

关于电子商务旅游消费心理,梅偌霖在《旅游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一文中,在考察旅游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分析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各方面有利不利条件,探索了如何加快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进程。同时分析了电子商务下旅游消费心理的变化及影响。

针对电子商务图书消费心理,《浅议电子商务时代图书消费心理》中作者刘月梅阐述了电子商务时代图书消费者心理现状,列举了电子商务时代图书消费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图书电子商务企业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国安.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市场研究,2010(8).

[2]廖晓丽.从消费心理看电子商务和企业营销. 天府新论,2007(z2).

[3]陈文阁.从消费心理透视电子商务.科技咨询导报,2007(1).

[4]兰亦青.电子商务的消费心理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27).

[5]应南凯.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商情,2009(9).

[6]吴吉义.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过程分析.电子商务,2007(8).

[7]千丽霞.电子商务营销中购买者消费心理分析.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2).

[8]李忠艳.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浅析.商业研究,2004(11).

[9]牟永泉.对电子商务营销购买者消费心理分析.电子商务,2009(8).

[10]蔡利.基于顾客网络消费心理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时代金融(下旬),2011(7).

[11]黄国安.基于网络消费心理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市场研究,2010(8).

[12]齐新.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大众科技,2006(2).

[13]杨云峰.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京邮电大,2008.

[14]蒋薇薇.浅谈电子商务下的消费心理.东方企业文化,2010(12).

[15]朱安平.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及其对策.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5).

[16]刘源.浅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及其对策.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1).

[17]原莉.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职大学报,2007(2).

[18]赵永欢.探究电子商务消费心理.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3).

[19]陈枭.现代大学生电子商务中购买消费心理探究.管理观察,2010(17).

[20]左臣真,罗贤春.应对电子商务B2C模式中消费心理的策略分析.商场现代化,2011(6).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 征集 利用

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反映,而地方文献征集的多少、利用率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综合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研究、探讨地方文献的征集、利用将是今后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地方文献的定义及范围

征集、利用地方文献的首要问题是应该明确什么是地方文献,范围如何界定?目前,地方文献的科学概念及其范畴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明确、清晰的认识。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征集过程中,也都是按着各自对地方文献的理解或诠释进行征集,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依据,致使众多的图书馆只注意地方信息密度较大的方志、史料、专业志书等公开及半公开的图书、报刊出版物等“正规”核心文献,而忽略了与本地区历史、发展相关的非常规性文献。因此,地方文献的定义和范围一定要有个界定,界定到图书馆专指的地方文献,而不是泛泛的地方文献。除党政机关系列公文以外,凡研究、介绍、记述、蕴含本地区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文化源流、民族民俗、风土人情、土特物产等出版与未出版的文字、声、像等载体都可作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予以征集。

二、地方文献的作用及利用

征集、收藏地方文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整理挖掘,可以为当地各项事业发展,包括决策和科研提供具有现实价值的文献资料服务,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1.地方文献是传统教育和乡土教育的好教材。地方文献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地方史资料,内容复杂,种类繁多,更多的是独家所有。如宗谱,乡土气息浓厚,是一个家族、一个区域民族发展的沿革,许多宗谱记载了家族的兴衰,对曾出现在社会各历史时期、在社会各项事业中创造出业绩的杰出人物,都有详细记载。另如神话传说中就记述了本地区民族生活传统的来源、信仰、图腾的依据等,因此,可以说地方文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它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2.地方文献为地方政权决策提供了依据。地方文献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特点。如地方志书在编撰过程中,对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认真核实,科学筛选分类,全面系统进行记述,保证了材料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因此,地方文献是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历史,体察地方民情的重要渠道,更是制定政策、规章的依据。

3.地方文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地方地理历史研究、民间民族民俗研究、土特物产研究都离不开地方文献。如关于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就是研究民间风俗、文化、民族图腾、信仰的重要资料。很多传说、神话已成为民族传统的史料,也是目前旅游业开发的原始资料。

必须重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它不但是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且将转化为民族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之一。地方文献也是特色图书馆的标志之一,所谓特色,必须是有别于其它馆的东西。地方文献作用发挥的情况等,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图书馆认可程度的标志。

三、地方文献征集的原则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艰苦的工作,是一项地方文库建设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现代图书馆人的努力。因此,现在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文献征集、筛选、收藏,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完整系统原则。对多卷册、丛书和连续出版物等文献,一定要收集齐全,保证文献的完整性和学科的系统性。

2.厚古宽今的原则。对时代久远的文献,能见到的就要收集;对当代文献,不可多加限制,文献较少的类目更要放宽,文献较多的要严格筛选,保持文献的真实性和地方特色。

3.宁繁勿简的原则。对无法判断其文献价值的,宁可收下,待数年后,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会对其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4.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有些本地区人士的著述内容虽与本地无关的文献也要征集,其著述对未来研究作者有着重要价值。

5.有主有次的原则。对本地区文献要注意种类齐全,对周边地区有关连本地的地方文献也应予以酌情收集。

四、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方法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要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在馆内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征集机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征集,尽可能全面地做好征集工作。

1.馆内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组。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组,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工作人员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对目前掌握的已出版或正在出版的地方文献做到优先采集收齐;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本地区曾经出版或未出版或会议交流的文献情况,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征集;同时,摸清本馆地方文献家底,避免盲目重复征集。

2.建立文献征集信息员网络系统,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图书馆进行文献征集。文献征集单靠图书馆内的几个人,政府发几个文件是很难将文献收集工作做好的,要在本地的综合部门、各部门资料室、专业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文献征集信息员队伍,依靠他们工作的便利收集各自的文献,这样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较全面、系统地征集到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3.依靠行政手段,建立“呈缴”制度。尽管有学者对“呈缴”制提出许多异议,就目前我国行政制度现状,“呈缴”制对地方文献的征集仍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被动地等、靠、要的“呈缴”制是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要在方式上对“呈缴”制度灵活运用,那就是主动上门。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方出版物出版量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又不通过书店或邮局发行,图书馆虽近在咫尺,但也无法订购到。因此,一是当地政府要文件,确定各部门要将出版物或非出版物中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资料呈缴图书馆,这为地方文献的征集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保证了文献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广泛宣传地方文献的重要性,开辟地方文献陈列室,为各方面的研究人员提供详细的地方资料,从而提高各部门、各专业人员呈缴文献的积极性,达到征集目的。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失去土地后,许多农村家庭出现了收入来源不稳定的现象,特别是老年农民的养老失去了基本的制度保障。而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没有涉及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资金上也无力承担。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农村居民民(特别是老年农村居民)在养老制度上能老有所依,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以此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山东省结合本省实际于2013年下发了《鲁人社发[2013]35号文件》,该文件对本省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了总体筹划和规范。结合山东省有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及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现状,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作以分析。

一、保障范围的界定及资金来源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为:对被征收的土地(或被调整的土地)拥有相应土地承包权的承包户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征地后不实行调地安置的,征地所涉承包户的所有成员均为保障对象;实行调地安置的,拥有相应土地承包权并被调整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为保障对象。

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土地征收报批之前,市、县(市、区)财政部门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单位,应依据相关规定将应负担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划入当地由财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保专户。在国土资源部门拟定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同时,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研究拟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征收方案出台后,由财政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共同签字确认,并由村(居)民委员会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方可生效。

二、个人账户的建立及待遇支付

(一)个人账户的建立

1.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其因征地产生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记入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应按照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相关规定,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继续缴费。

2.保障对象中未满16周岁人员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由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预存款账户,待符合参保条件后,将其因征地产生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记入本人相应基本养老保险账户。

3.保障对象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国家出台相应衔接政策后,按照规定将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转移衔接。

(二)待遇支付

1.已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对应年龄的支付系数,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领取养老金(参照执行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70岁以上的执行70岁的支付系数)。

2.被征地农民被征地时,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开始领取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将其因征地产生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发放给个人。

3.被征地农民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栏目外,可由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依法继承。

由于被征地农民在被征地前所参加的其他养老保险情况不尽相同。已经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农民,被征地时是否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真正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统筹兼顾好不同群体、不同类别、不同年龄人员的根本利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所有群体的“老有所依”。

参考文献:

[1]李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文献综述及对策探讨[J].农村经管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8).

[2]陈会广.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文献评论与今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

[3]郭喜.当前中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文献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43(3).

[4]冼青华.中国失地农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柯璇.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6]张芳.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障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图像检索;纹理;像素中心;颜色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08-01

Comparison of Two Image Retrieval Methods Using Texture Features

XU Y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Department,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Suzhou 215031,China)

Abstract:In the high information days,content based image indexing techniques are becoming a key point in multimedia processing.Texture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images.In this paper,we comparison two methods both using texture features ,which are the method using texture and image center and the method using texture and color features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flower image database show that these two methods both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but the latter fits more closely with human perception.

Key words:Image Retrieval;Texture;Image Center;Color

1 引言

图像是人类最主要的载体。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成为多媒体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网上浏览检索,网络信息安全等重大项目中的关键技术[1]。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首先要快速而又有效的提取各种表征图像内容的特征,其基本方法是在建立图像库时,对输入图像先进行分析,提取图像或目标的特征向量并在将输入图像存入图像库的同时也将其相应的特征向量存入其特征库。在进行图像检索时,对每一幅给定的查询图,进行图像分析并提取该图的特征向量。通过该向量与特征库中的特征向量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到图像库中搜索就能提取出所要的检索图。

纹理是图像的最重要视觉特征之一,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如QBIC系统是使用(从灰度图像得到的)粗糙度、对比度和方向性特征来进行纹理的描述和检索的[2]。但是纹理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定义。通常意义上的纹理是指图像像素灰度级或颜色的某种周期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空间统计相关的。纹理反映了图像本身的属性,不同的物体具有明显不同的空间特征。对于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已经证明比单一利用纹理特征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检索效果[3],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那就是对颜色不敏感,后面的实验结果会证明之。所以本文又提出综合纹理和颜色特征的检索方法,并且通过实验与前面的方法加以比较。本文所用的图像库是由二百多幅植物花卉图像组成的。

2 纹理特征提取

纹理通常定义为图像的某种局部性质,或是对局部区域中像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度量。纹理特征可用来对图像中的空间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描述。纹理特征提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灰度级的空间相关矩阵即共生矩阵为基础的[4]。

灰度层共生矩阵是描述在θ方向上,相隔d像元距离的一对像元,分别具有灰度层i和j的出现概率,其元素可记为P(i,j|d,θ),当θ和d选定时,也可简记Pij。

由灰度共生矩阵可以计算出一组参数,用来定量描述纹理特征,本文采用下面5种比较能反映纹理特征的参数。

在纹理特征提取中,我们把灰度层分为8层,d取成5,并构造四个方向的灰度共生矩阵:0度,90度,45度,135度,然后分别按公式(1)到(9)计算上述5个参数。

3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特征的检索方法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检索方法先前已做,由参考文献[3],对由200多幅花卉组成的图像进行实验,直接给出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特征的检索结果(其相似距离依次增加)

4 综合颜色和纹理的检索方法

4.1利用子块颜色直方图特征提取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利用颜色特征。颜色直方图简单的来说就是由统计图像中具有某一特定颜色的像素点的数目而形成的。

全图的直方图过于简单,因此带来很多问题,如可能会有两幅根本不同的图像具有相同的颜色直方图,不反映颜色位置信息,这样会导致准确率不高。因此本文作了改进,即将图像先进性分割,形成若干子块[4],这样就提供了一定的位置信息,而且可以对用户感兴趣的子块增加权重,提高准确率。相应的公式有,子块Qij和Cij的相似性度量为:

加入子块权重wij,选取M个最大的D(Qk,Ck)作为该两图像的相似距离,有:

具体程序实现时将图像分成4×4块,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计算各子块的颜色直方图。图像库中的图像的颜色是RGB格式的,可以将RGB值转换成亮度值Y,因为人眼对亮度最敏感,这样同时可以使计算简单,提高检索速率和减小计算复杂度。其转换公式为:

4.2综合颜色和纹理的图像检索

颜色直方图作为特征,只表示了颜色的统计分布,虽然采用子块颜色直方图含有一定的颜色位置信息,但是仅仅利用这个特征的话显然检索的效果有时会和人的视觉不相吻合。

纹理特征能对空间信息进行定量的描述,所以可以综合纹理和颜色这两个特征进行检索。首先按照前面所介绍的先分别提取颜色和纹理的各特征向量,然后运用加权的欧氏公式(公式(13))进行图像的相似性匹配,找出和待检索的图像相似的图像;也可以对颜色和纹理特征作归一化处理[5],使其在综合检索的时候在计算相似距离时处于同一地位。相似距离越小表示两幅图越相似。加权欧式距离表示为:

其中wi是权重。

5 两种方法比较(实验结果)

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方法是我们先前做过的,所以实验结果早就给出了,对于综合纹理和颜色的方法,我们同样借助由200多幅大小为128×96的植物花卉图像组成的图像库进行了检验,同时也检验了仅利用颜色直方图的情况,结果如下所示。两种方法的检索效果也一目了然,并且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两种方法做个比较。图1是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检索结果,图2是仅利用子块颜色直方图的检索结果,图3是利用综合颜色和纹理检索方法的检索结果。各图左上角均为待检索图,其余为对该图的检索结果,从左到右相似距离依次增加(与原图像的相似距离为0)。图2没有利用颜色信息,所以可见查询结果图的颜色和带检索图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在检索的条件中加入颜色的信息。图3利用了颜色,所以各图颜色较为接近,但是图案有所差异。图4是颜色和纹理的综合,其中颜色和纹理的权重比为3比2。得到的结果无论是在色彩还是在图案上都更符合人的视觉要求,比较令人满意。所以对于灰度图像,用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方法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检索效果,但是对于彩色图像,要使用综合颜色和纹理的检索方法,这样效果更好。

6 结束语

本文在先前利用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进行图像检索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不足,因为不包含颜色信息,进而提出了综合利用纹理和颜色这两个特征的检索的方法,其中纹理特征的提取是以共生矩阵为基础的,颜色特征的提取是用子块直方图。进行特征匹配时采用加权的欧氏距离法,以保证两个特征在相似距离计算中的地位相同。实验结果表明,综合颜色和纹理的检索方法要比利用纹理和像素中心的方法的检索更符合人的视觉要求,因此更为有用。

参考文献:

[1]Smeulders A W M, Worring M, Santini S, et al.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years[A].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0,22(12):1349-1379.

[2]Niblack W, et al. The QBIC project: querying images by content using color, texture and shape[A]. SPIE, 1993,173~187.

[3]徐艳,王加俊. 一种综合纹理和像素中心的图像检索方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21(7):88-90.

[4]Furht B,et al. Video and Image Processing in Multimedia Systems[A].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5,226-270.

[5]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M].科学出版社,2003.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脑桥梗死;Foville综合征

Foville 综合征,又称脑桥内侧综合征。国内文献少见报道。现报告 2 例由脑桥梗死引起的 Foville 综合征。由于对本征的描述不一,故其诊断标准尚有疑义。本文将结合文献就其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例1.男,55 岁,教师。因不明原因的头晕、恶心、左肢体无力 5 d入院。查体:神清,语言欠清,血压 120/90 mmHg。双眼底视盘边界清,生理凹陷存在,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双眼球向左凝视,呈水平性震颤。右额纹浅,右眼闭合无力,右鼻唇沟变浅,右眼外展不能。左上肢肌力 0~ 1 级,左下肢肌力 4 级,病理反射(+)。双掌颏反射(+)。余神经系统无异常。诊断为Foville 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免疫球蛋白、血钾、钠、氯等均正常,胸片(-),脑脊液正常,脑电图示α波慢化,颅脑 CT 平扫示脑干低密度区,诊断为右脑桥腔隙性梗死。治疗 1 月后好转出院。

例 2.女,48 岁,干部。因突然头痛、呕吐、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灵 1 d入院。查体:嗜睡,语言欠利,血压 180/120 mmHg。双眼底正常,双眼球向左凝视,可见水平性震颤。右侧额纹消失,右眼不能闭合。右鼻唇沟变浅,右眼外展受限。左上下肢肌力 3 级,病理反射(+)。余神经系统正常。诊为 Foville 综合征。实验室检查:ESR 35 mm/h,血糖、血脂正常。脑脊液初压 250 mmH2O,蛋白 80 mg/dl。胸片正常。颅脑 CT 诊断为右脑桥腔隙性梗死。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3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提出了一种颜色和纹理相结合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在rgb颜色空间中对已经分割好的图像块求其三个通道的颜色平均值,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取其低频分量作为颜色特征。用边缘直方图提取其纹理特征。最后综合利用这两个特征进行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检索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关键词 rgb颜色空间;颜色平均值;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边缘直方图;纹理特征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正海量的增长。传统的以文本的查询方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因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颜色和纹理是人们使用的最为频繁的视觉特征。人们单一的对颜色或者纹理特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算法,但是一种特征的方法只能表达图像的部分属性,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颜色和纹理的图像检索算法。实验表明,综合颜色和纹理这两种特征可以得到比使用单一特征进行图像检索更好的效果。 2 利用颜色特征进行检索 2.1 提取颜色特征 在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了一种描述符颜色布局[1],它表达了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www.133229.coM在颜色布局描述符中,对分割好的8×8的图像取每一块图像的颜色平均值,形成一个颜色平均值矩阵,然后对其用二维离散余弦进行变换,取低频分量作为颜色特征。考虑到本文所选的测试图片都是bmp图片,以及减少计算量,提高检索速度的因素,本文的颜色布局描述符[2,3]的提取方法如下: (1)将整幅图像分成4×4块,计算每一块中所有象素rgb三个颜色通道的颜色平均值,并以此作为该块的代表颜色(主颜色)。 (2)将各块的颜色平均值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得到dct系数矩阵。dct是一种分离的变换,是国际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的基础。由于大多数图像的高频分量较小,相应于图像高频分量的系数经常为零,加上人眼对高频成分的失真不太敏感,所以可用更粗的量化。因此,在一般检索中可以利用部分dct系数作为特征向量。 (3)对dct系数矩阵进行之字形扫描和量化,得到dct系数。 (4)对于r、g、b三个通道,分别从dct系数中取出4个低频分量,形成12个参数,共同构成该图像的颜色特征向量。 2.2 相似度计算 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的颜色布局描述符在匹配时使用欧式距离公式,因此在本算法中匹配时也使用欧式距离公式,即为:

其中,各个分量的w为权重,ri,gi,bi分别为各个分量的第i(i=0,1,2,3)个dct系数。 3 利用纹理特征进行检索 3.1 提取纹理特征 在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了一种纹理特征描述符——边缘直方图[1]。边缘直方图是基于图像边缘的统计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目标的边缘和纹理特征,而且运算速度较高[4]。因此在本文中选取边缘直方图来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下面介绍一下提取的具体步骤: (1)将bmp图像转换成灰度图。每个象素的灰度值可以根据rgb颜色分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 (2)将整幅图像分成4×4块。 (3)分别对16块1/16子图像进行sobel边缘算子运算,得到边缘图像。 (4)统计子图像中的边缘直方图,该直方图包括4个直方条。(横轴为0,1,2,3四个边缘方向,纵轴为该方向上的象素数占子图像总的象素数的比率) (5)将16个子图像的直方条综合起来,得到包括64个直方条的整幅图像的边缘直方图。 下面介绍用sobel算子[5]提取图像边缘的具体算法: 首先介绍一下sobel算子中用到的4个核模板:

(1)将图像中的象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与以上四个方向的核模板相乘。 (2)比较四个乘积数值,取最大的那个数值,作为该象素点的新的灰度值。 (3)取适当的阈值t,若新的灰度值≥t,则认为该象素点为边缘点。 通过以上算法提取出图像的边缘。 3.2 相似度计算 仍然采用欧式距离公式作为相似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i,di为图像q,d在边缘直方图中对应的第i个直方条的值。 4 利用综合特征进行检索 对于以上三幅图像,假设它们是原图像的1/4图像(其余3/4图像与此1/4图像相同),如果按照本文中的利用颜色特征进行检索,那么将得出完全相似的结论,但是实际上这三幅图像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说单一的依靠提取一种特征来进行检索,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在本文中,利用颜色布局描述符结合了颜色特征和空间关系的特点;利用边缘直方图作为纹理特征弥补了颜色特征缺乏空间分布信息的不足,考虑到图像中的边缘多对应目标的边界或轮廓,边缘直方图描述符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图像中目标的形状信息。 因此这两种特征描述符达到了不同特征的优势互补的效果,而且,这两种特征在提取的过程中都归一化到了[0,1]区间,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图像检索。设颜色特征的权重为wc,纹理特征权重为wt,并且wc+wt=1,则综合特征的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5 实验结果及结论 本文验证的系统的开发平台为micros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赛扬2.0g的cpu,1g的内存。开发工具为vc++6.0。本文的实验图库为从标准测试图像库corel图像库中选取的由海滩、恐龙、大象、马、花等组成的102幅图片。表1、表2给出这几类图片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表1 六类图片的查准率 利用颜 色特征 利用纹 理特征 利用综 合特征 海滩 0.583 0.500 0.833 恐龙 0.500 1.000 1.000 大象 0.417 0.333 0.583 马 0.583 0.833 1.000 雪景 0.167 0.250 0.333 花 0.500 0.667 0.833 表2 六类图片的查全率 利用颜 色特征 利用纹 理特征 利用综 合特征 海滩 0.350 0.300 0.500 恐龙 0.300 0.600 0.600 大象 0.250 0.150 0.350 马 0.583 0.833 1.000 雪景 0.100 0.150 0.250 花 0.300 0.400 0.500 从表1、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利用综合特征进行图像检索得到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都要高于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进行图像检索得到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图片和结果数据可以看出本文中综合利用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图像检索的效果比使用单一特征进行检索的效果更好,更符合人的视觉要求。因此,本文提出的综合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图像检索的方法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郑楚君,杨志勇,何惠玲,常鸿森.dct压缩域中图像颜色布局描述符的提取[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5:167-168 [3]顾红飞,张佑生,江巨浪.基于颜色布局的压缩图像检索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1-4 [4]f malgouyres,f guichard.edge direction preserving image zooming:a mathema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j]. 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2001,39(1):1369-1390 [5]刘彩.一种改进的sobel图像边缘检测算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5):77-79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4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提出了一种颜色和纹理相结合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在rgb颜色空间中对已经分割好的图像块求其三个通道的颜色平均值,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取其低频分量作为颜色特征。用边缘直方图提取其纹理特征。最后综合利用这两个特征进行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检索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关键词 rgb颜色空间;颜色平均值;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边缘直方图;纹理特征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正海量的增长。传统的以文本的查询方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因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颜色和纹理是人们使用的最为频繁的视觉特征。人们单一的对颜色或者纹理特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算法,但是一种特征的方法只能表达图像的部分属性,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颜色和纹理的图像检索算法。实验表明,综合颜色和纹理这两种特征可以得到比使用单一特征进行图像检索更好的效果。 2 利用颜色特征进行检索 2.1 提取颜色特征 在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了一种描述符颜色布局[1],它表达了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在颜色布局描述符中,对分割好的8×8的图像取每一块图像的颜色平均值,形成一个颜色平均值矩阵,然后对其用二维离散余弦进行变换,取低频分量作为颜色特征。考虑到本文所选的测试图片都是bmp图片,以及减少计算量,提高检索速度的因素,本文的颜色布局描述符[2,3]的提取方法如下: (1)将整幅图像分成4×4块,计算每一块中所有象素rgb三个颜色通道的颜色平均值,并以此作为该块的代表颜色(主颜色)。 (2)将各块的颜色平均值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得到dct系数矩阵。dct是一种分离的变换,是国际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的基础。由于大多数图像的高频分量较小,相应于图像高频分量的系数经常为零,加上人眼对高频成分的失真不太敏感,所以可用更粗的量化。因此,在一般检索中可以利用部分dct系数作为特征向量。 (3)对dct系数矩阵进行之字形扫描和量化,得到dct系数。 (4)对于r、g、b三个通道,分别从dct系数中取出4个低频分量,形成12个参数,共同构成该图像的颜色特征向量。 2.2 相似度计算 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的颜色布局描述符在匹配时使用欧式距离公式,因此在本算法中匹配时也使用欧式距离公式,即为:

其中,各个分量的w为权重,ri,gi,bi分别为各个分量的第i(i=0,1,2,3)个dct系数。 3 利用纹理特征进行检索 3.1 提取纹理特征 在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了一种纹理特征描述符——边缘直方图[1]。边缘直方图是基于图像边缘的统计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目标的边缘和纹理特征,而且运算速度较高[4]。因此在本文中选取边缘直方图来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下面介绍一下提取的具体步骤: (1)将bmp图像转换成灰度图。每个象素的灰度值可以根据rgb颜色分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 (2)将整幅图像分成4×4块。 (3)分别对16块1/16子图像进行sobel边缘算子运算,得到边缘图像。 (4)统计子图像中的边缘直方图,该直方图包括4个直方条。(横轴为0,1,2,3四个边缘方向,纵轴为该方向上的象素数占子图像总的象素数的比率) (5)将16个子图像的直方条综合起来,得到包括64个直方条的整幅图像的边缘直方图。 下面介绍用sobel算子[5]提取图像边缘的具体算法: 首先介绍一下sobel算子中用到的4个核模板:

(1)将图像中的象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与以上四个方向的核模板相乘。 (2)比较四个乘积数值,取最大的那个数值,作为该象素点的新的灰度值。 (3)取适当的阈值t,若新的灰度值≥t,则认为该象素点为边缘点。 通过以上算法提取出图像的边缘。 3.2 相似度计算 仍然采用欧式距离公式作为相似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i,di为图像q,d在边缘直方图中对应的第i个直方条的值。 4 利用综合特征进行检索 对于以上三幅图像,假设它们是原图像的1/4图像(其余3/4图像与此1/4图像相同),如果按照本文中的利用颜色特征进行检索,那么将得出完全相似的结论,但是实际上这三幅图像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说单一的依靠提取一种特征来进行检索,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在本文中,利用颜色布局描述符结合了颜色特征和空间关系的特点;利用边缘直方图作为纹理特征弥补了颜色特征缺乏空间分布信息的不足,考虑到图像中的边缘多对应目标的边界或轮廓,边缘直方图描述符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图像中目标的形状信息。 因此这两种特征描述符达到了不同特征的优势互补的效果,而且,这两种特征在提取的过程中都归一化到了[0,1]区间,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图像检索。设颜色特征的权重为wc,纹理特征权重为wt,并且wc+wt=1,则综合特征的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5 实验结果及结论 本文验证的系统的开发平台为micros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赛扬2.0g的cpu,1g的内存。开发工具为vc++6.0。本文的实验图库为从标准测试图像库corel图像库中选取的由海滩、恐龙、大象、马、花等组成的102幅图片。表1、表2给出这几类图片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表1 六类图片的查准率 利用颜 色特征 利用纹 理特征 利用综 合特征 海滩 0.583 0.500 0.833 恐龙 0.500 1.000 1.000 大象 0.417 0.333 0.583 马 0.583 0.833 1.000 雪景 0.167 0.250 0.333 花 0.500 0.667 0.833 表2 六类图片的查全率 利用颜 色特征 利用纹 理特征 利用综 合特征 海滩 0.350 0.300 0.500 恐龙 0.300 0.600 0.600 大象 0.250 0.150 0.350 马 0.583 0.833 1.000 雪景 0.100 0.150 0.250 花 0.300 0.400 0.500 从表1、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利用综合特征进行图像检索得到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都要高于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进行图像检索得到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图片和结果数据可以看出本文中综合利用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图像检索的效果比使用单一特征进行检索的效果更好,更符合人的视觉要求。因此,本文提出的综合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图像检索的方法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郑楚君,杨志勇,何惠玲,常鸿森.dct压缩域中图像颜色布局描述符的提取[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5:167-168 [3]顾红飞,张佑生,江巨浪.基于颜色布局的压缩图像检索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1-4 [4]f malgouyres,f guichard.edge direction preserving image zooming:a mathema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j]. 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2001,39(1):1369-1390 [5]刘彩.一种改进的sobel图像边缘检测算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5):77-79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RGB颜色空间;颜色平均值;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边缘直方图;纹理特征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正海量的增长。传统的以文本的查询方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 要求,因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颜色和纹理是人们使用的最为频繁的视觉特征。人们单一 的对颜色或者纹理特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算法,但是一种特征的方法只能表达图像的部分属性,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颜色和 纹理的图像检索算法。实验表明,综合颜色和纹理这两种特征可以得到比使用单一特征进行图像检索更好的效果。 2  利用颜色特征进行检索 2.1  提取颜色特征     在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了一种描述符颜色布局[1],它表达了颜色的 空间分布信息。在颜色布局描述符中,对分割好的8×8的图像取每一块图像的颜色平均值,形成一个颜色平均值矩阵,然后对其用二维离散余弦进行变换,取低频 分量作为颜色特征。考虑到本文所选的测试图片都是bmp图片,以及减少计算量,提高检索速度的因素,本文的颜色布局描述符[2,3]的提取方法如下:     (1)将整幅图像分成4×4块,计算每一块中所有象素RGB三个颜色通道的颜色平均值,并以此作为该块的代表颜色(主颜色)。     (2)将各块的颜色平均值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得到DCT系数矩阵。DCT是一种分离的变 换,是国际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的基础。由于大多数图像的高频分量较小,相应于图像高频分量的系数经常为零,加上人眼对高频成分的失真不太敏感,所以 可用更粗的量化。因此,在一般检索中可以利用部分DCT系数作为特征向量。     (3)对DCT系数矩阵进行之字形扫描和量化,得到DCT系数。     (4)对于R、G、B三个通道,分别从DCT系数中取出4个低频分量,形成12个参数,共同构成该图像的颜色特征向量。 2.2  相似度计算     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的颜色布局描述符在匹配时使用欧式距离公式,因此在本算法中匹配时也使用欧式距离公式,即为:

其中,各个分量的W为权重,Ri,Gi,Bi分别为各个分量的第i(i=0,1,2,3)个DCT系数。 3  利用纹理特征进行检索 3.1  提取纹理特征     在国际标准MPEG-7中建议了一种纹理特征描述符——边缘直方图[1]。边缘直方图是基于图像边缘的统计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目标的边缘和纹理特征,而且运算速度较高[4]。因此在本文中选取边缘直方图来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下面介绍一下提取的具体步骤:     (1)将bmp图像转换成灰度图。每个象素的灰度值可以根据RGB颜色分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     (2)将整幅图像分成4×4块。     (3)分别对16块1/16子图像进行sobel边缘算子运算,得到边缘图像。     (4)统计子图像中的边缘直方图,该直方图包括4个直方条。(横轴为0,1,2,3四个边缘方向,纵轴为该方向上的象素数占子图像总的象素数的比率)     (5)将16个子图像的直方条综合起来,得到包括64个直方条的整幅图像的边缘直方图。     下面介绍用sobel算子[5]提取图像边缘的具体算法:     首先介绍一下sobel算子中用到的4个核模板:

(1)将图像中的象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与以上四个方向的核模板相乘。

    (2)比较四个乘积数值,取最大的那个数值,作为该象素点的新的灰度值。     (3)取适当的阈值T,若新的灰度值≥T,则认为该象素点为边缘点。     通过以上算法提取出图像的边缘。 3.2  相似度计算     仍然采用欧式距离公式作为相似度的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