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

文献调查报告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本报告运用标准书目核查等方法对宁夏图书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的状况与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进而对有关专藏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中关于专藏微观结构调整、重视专题资料采集、疏通采集渠道、以文献开发促专藏建设等建议对省级公共馆地区研究文献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缘起与调查评估方法

198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宁夏图书馆或本馆)被列入“全国文献资源调查”首批调查单位,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则作为本馆研究级学科文献之一上报(上报学科名称为“宁夏地区研究”)。宁夏地方文献是本馆采集重点对象之一,七十年代末开始组建专藏。1989年,本馆在规划藏书结构时,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确定为完备级收藏对象,要求在研究级水平上更进一步,以形成馆藏的绝对优势。就省级公共图书馆文献采集的方针与任务而言,这一目标无疑是适宜的。

宁夏是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省份,因此,回族文献与伊斯兰教文献亦应是本馆文献入藏的重点对象。由于种种原因,本馆过去对此重视不够,文献采集方针不明确,标准不具体,采购不力,没有形成这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近几年,这种情形略有好转。1989年,本馆亦将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列为完备级文献收藏对象,期望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逐步建立起富有特色的专藏体系。

基于以上专藏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参加全国文献资源调查过程中获得的有关数据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本次专题文献调查评估活动。调查评估的具体对象包括:1,宁夏地方文献(含西夏学文献),2,回族文献,3,伊斯兰教文献,4,宁夏地方版书刊四部分。这四部分文献在内容上是互有交叉的(见图表1)。这种交叉逻辑关系,是本次调查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亦为有关专藏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图表一 被调查文献的逻辑关系

根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方案的统一要求,1988年我们在评估馆藏地方文献时,采用了馆藏文献数量统计(以种为单位)、标准书目核查、引文分析、用户评议等四种方法。在进行这次扩展性调查评估时,考虑到调查评估本身特定的目的与现有文献的实际收藏状况,我们只采用了文献统计、书目核查两种传统方法。我们认为,就以上谈到的四种文献调查评估方法而言,前两种方法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文献数量统计,属于文献收藏绝对量值的描述,而书目核对,则是将被调查的馆藏与一些标准书目、核心书目逐一核对,以确定被调查文献的实际水平。按照国内外有关馆藏评估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书目核对与文献数量统计相结合,比较适宜评价核心藏书、小规模藏书和公共结合藏书,这与本次专题文献调查评估的特点是相符的。为了弥补单纯的书目核对的局限,我们也注意了对被调查文献中核心书刊收藏状况的分析评价。

二、馆藏现状分析评价

1.宁夏地方文献收藏状况

宁夏地方文献专指以记述有关宁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历史为内容的文献,包括西夏学文献、但宁版图书及宁夏人士著述中不具备此特点的不计算在内,回族、伊斯兰教文献中有不少涉及到宁夏的,为避免重复统计,除宁夏特点十分突出者外,一般不包括在内。因此,我们将这部分文献姑且称之为纯粹宁夏地方文献,或曰狭义的宁夏地方文献。

根据馆藏目录统计,本馆现有(狭义的)宁夏地方文献1454种,其中图书806种,报刊150种,缩微资料27件,复制资料471件。图书中宁夏各类方志62种,哲学社会科学类587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157种。

在文献类型上,图书与报刊是馆藏宁夏地方文献的主体。其中,报刊因其绝大部分属于宁夏版报刊,我们将其归入宁版书刊评估部分,此处仅涉及引文分析。对图书部分,我们将几部国内重要书目进行了技术处理,除去交叉重复,形成了一个标准书目,据以进行书目核对。该标准书目的母本来源为:①《宁夏地方文献目录索引》,宁夏大学图书馆编,收录全国81所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1950年以前出版发行的宁夏地方文献,②《宁夏地方文献目录》,甘肃省图书馆编,收录该馆1977年以前所藏的宁夏地方文献;③1977年-1989年底的《全国新书目》;④1979年-1989年的《宁夏人民出版社图书目录》;⑤宁夏图书馆协会正在编纂的《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上书目的文献收录时间跨度为明代-1989年底。当然,我们还没有充分的材料足以证明目前这个标准书目已覆盖了国内所有这一专题方面的图书。特别是近十年间有相当数量的内部出版物问世,由于呈缴本制度推行和书目报导两方面的缺陷,可能会有部分出版物没能在书目中反映出来。但就目前我们掌握的材料看,本文引用的这个书目仍是比较权威可信的。

书目核查的结果见图表2。

                     

 方  志

 社 科 类

 自 科 类

 合  计

 

标准书目中所含文献(A)

 77

 618

 239

 934

 

馆藏文献(B)

 62

 587

 157

 806

 

标准文献中所含馆藏(C)

 62

 587

 157

 806

 

C/A * 100%

 80.52%

 94.98%

 65.69%

 86.29%

 

缺藏量(A-C)

 15

 31

 82

 128

 

(A-C)/A * 100%

 19.48%

 5.02%

 34.31%

 13.71%

 

 图表2. 馆藏宁夏地方文献标准书目核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标准书目中收录的984种宁夏地方文献,本馆收藏有804种,占书目收录文献总量的86.29%,这个百分比还是比较高的。

从分类分析上看,馆藏宁夏地方文献中社科类图书收藏较为丰富,核心图书收藏率比较高,缺藏部分主要是近年间的一些内部出版物,方志是地方文献中的重头,本馆历来对此比较重视,绝大部分重要方志均有收藏,缺藏部分除流失海外(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版本外,主要是近几年新编的一些专业志及少量县志,自科类图书缺藏率较高,竟达84.31%,这表明本馆在这方面的专藏采集存在较大的漏洞。

1988年我们曾对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做过抽样性用户评议和引文分析。银川地区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10余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用户评议。评议结果,认为本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收集水平属于“基本完备”。引文分析的情况见图表3。

图表3  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引文分析调查表

论文作者姓名

 论文篇名

 论文出处及发表时间

 引文数

 所引文献本单位收藏数(篇)

 收藏率

 

1

 卢德明

 宁夏引黄灌溉史略

 宁夏史地研究  86.2

 34

 34

 100%

 

2

 陈明猷

 十八世纪宁夏经济的勃兴

 宁夏社会科学  86.5

 11

 11

 100%

 

3

 王野坪

 宁夏解放前图书馆事业初探

 宁夏大学学报  87.4

 27

 27

 100%

 

4

 牛达山

许  成

 贺兰山的古代植被

 宁夏史地研究  88.3

 13

 11

 84.6%

 

平均收藏率96.15%

 

图表3 . 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引文分析调查表

综合上述标准书目核查、用户评议及引文分析的情况,可以认为,本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基本已经达到“研究级学科文献”收藏水平。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课题组验收评估打分,本馆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得分为8(最高分为10)。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符合本馆实际水平的。

2.宁夏地方版书刊收藏状况

宁夏地方版书刊(以下简称宁版书刊)在出版形式上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种,在内容上涉及社科、自科等各个学科门类。宁版图书内有一部分为纯粹宁夏地方文献,大部分为非宁夏地方文献,但由于具有“宁夏版”特征,一般将其纳入广义宁夏地方文献的范畴。宁版报刊除具有“宁夏版”的特征外,在内容上也更多地具有宁夏地方文献的特征。按照图书馆界的惯例,一般均将地方版报刊直接纳入地方文献的范畴。这一点与对地方版图书的处理是不一样的。考虑到地方版这一共性,我们认为亦可将宁版书刊归并为一类进行考察分析,以至建立专藏。

宁版书刊的采集入藏历来是本馆藏书建设的重点之一。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组建宁版书刊专藏。文献获得的主要途径为呈缴本,也有部分为订购所得。根据馆藏目录统计,本馆现有宁版图书1067种,其中正式出版物894种,非正式出版物173种,均为建国后出版;报纸24种,其中建国前出版的1种,建国后出版的23种,期刊126种,其中建国前出版的14种,建国后出版的112种(连续收藏1-9年的108种,10-19年的4种)。

为了对宁版书刊的入藏实际水平进行评估,我们采用《全国总书目》(1949-1985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图书目录》(1985-1989年)为标准书目对馆藏建国后正式出版的宁版图书进行核查;以宁夏图书馆协会正在编纂的《宁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征求意见稿)中的报刊部分为标准书目对馆藏宁版报刊进行核查。

书目核查的结果见图表4。

  馆藏宁夏版本书刊标准书目核查表

 图    书

 期    刊

 报    纸

 

社科

 自科

 综合

 宁夏地方文献

 合计

 建国前

 建国后

 合计

 建国前

 建国后

 合计

 

标准书目中所含文献(A)

 1278

 218

 83

 225

 1804

 18

 190

 208

 3

 71

 74

 

馆藏文献(B)

 563

 145

 26

 160

 894

 14

 112

 126

 1

 23

 24

 

标准文献中所含馆藏(C)

 563

 145

 26

 160

 894

 14

 112

 126

 1

 23

 24

 

C/A * 100%

 44.05%

 66.51%

 31.32%

 71.11%

 49.56%

 78.56%

 58.95%

 60.58%

 33.33%

 32.39%

 32.43%

 

缺藏量(A-C)

 715

 73

 57

 65

 914

 4

 78

 82

 2

 48

 50

 

(A-C)/A * 100%

 55.95%

 33.49%

 68.67%

 28.89%

 56.67%

 22.22%

 41.05%

 39.42%

 66.66%

 67.61%

 67.57%

 

 图表4. 馆藏宁夏版本书刊标准书目核查表

  从图表4可以看出,馆藏宁版书刊的总体入藏水平是很不理想的。若按全国文献资源调查方案中"研究级文献"评估标准衡量,最高得分当在6分以下,即总体尚未达到研究级入藏水平。具体分析缺藏文献的实际,概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文革时期的宁版书刊,这是缺藏文献的主体。造成缺藏的原,既有当时历史的、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人为的因素。②从传统上讲,本馆过去比较注重部级出版物,对宁版书刊的采集抓得不紧。而在宁版书刊的采集上过去多偏重正式出版物,轻视非正式出版物,致使许多非正式出版的报纸期刊缺藏。

3. 回族、伊斯兰教文献收藏状况

回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是一个分布相对广泛的民族,回族信奉的伊斯兰教更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因此,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在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文献采集的任务相当繁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本馆这方面的文献正规化建设起步较晚,特别是外文文献,直至七十年代末才开始有所入藏。中文文献方面,虽然有近40种回族、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入藏(其中23种为解放前出版),但相当多的重要文献尚属散阙如,急待补充。据馆藏目录统计,本馆现有回族、伊斯兰教文献818种(不含与宁夏地方文献专藏重复部分),其中中文图书182种(含港台版8种),外文图书119种,中文期刊5种,外文期刊7种。

为了对本馆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的现有入藏水平进行评估,我们选用《全国总书目》(1949-1985年)、《全国新书目》(1986-1989年)为标准书目对馆藏回族伊斯兰教中文图书进行书目核查;选用《(188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对中文期刊进行书目核查;选用中图公司等的"外文征订目录"(1978-1900)对外文图书进行书目核查;选用《外国报刊目录》(1988·第7版)对外文期刊进行书目核查。核查结果见图表5。

 图            书

 期      刊

 

中   文

 港   台

 外   文

 中   文

 外   文

 

标准书目中所含文献(A)

 539

 11

 393

 51

 36

 

馆藏文献(B)

 174

 8

 119

 5

 7

 

标准文献中所含馆藏(C)

 151

 8

 119

 2

 7

 

C/A * 100%

 28.01%

 72.72%

 30.28%

 7.84%

 19.44%

 

缺藏量(A-C)

 388

 3

 247

 49

 29

 

(A-C)/A * 100%

 71.99%

 27.27%

 69.72%

 96.08%

 80.56%

 

缺藏量(B-C)

 23

 

 

 3

 

 

(B-C)/B * 100%

 13.22%

 

 

 60%

 

 

  图表5.馆藏回族、伊斯兰教文献标准书目核查表

从图表5可以看出,馆藏回族、伊斯兰教文献书目核查的缺藏率是很高的,图书部分合计缺藏率高达67,18%,期刊部分合计缺藏率高达89.66%。尽管已藏部分不乏核心书刊和重要经典著作,但缺藏率之高,足以说明总体收藏水平偏低。若按全国文献资源调查方案中的"研究级文献"评估标准衡量,最高得分也当在6分以下,即总体尚未达到研究级入藏水平。可以欣慰的是,最近两三年,由于本馆藏书入藏结构有所调整,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的采集工作已开始受到重视。据书目核查。近期的回族伊斯兰教中外文图书缺藏量很低,特别是外文图书,绝大部分均所入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文期刊中缺藏部分均为建国前出版物,建国后出版的《阿拉伯世界》、《中国穆斯林》、《回族文学》、《回族研究》和港台版《中阿文经》均有较连续的入藏。

通过以上对馆藏宁夏地方文献、宁版书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有些专藏领域的文献入藏已形成优势,但总体上的不足也是必须正视并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

三、关于加强专藏建设的若干建议

宁夏图书馆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宁夏地区性研究文献保障体系的重任。从宁夏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近期的及长远的文献情报需求来看,建立这一保障体系已属当务之急。而根据本文前述关于这方面专藏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专藏整体水平距文献保障的目标甚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力争通过一个不太长的时期的努力,使这一专藏建设状况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着眼于现实与可能,我们认为,宁夏图书馆馆藏宁夏地区研究文献建设应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明确文献入藏结构,调整文献采集范围。

文献入藏结构(即藏书结构)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对文献入藏结构做了大量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参考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本馆于1989年初步确定了馆藏文献的整体入藏结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宁夏地方文献及回族、伊斯兰教文献均被确定为完备级入藏对象。

从专藏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认为还应进一步明确专藏的微观结构,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调整文献采集范围,实施采集计划。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本次文献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调查七夕节在唐文学中的反映情况,因此研究对象主要是唐朝的诗歌,曲子词和文学作品。我在图书馆查询相关的书籍资料主要有《全唐诗》、《开元天宝遗事》、《云谣集杂曲子》和一些学术论文《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谈七夕节的文献价值》、《七夕节的文化透视》等等,以及一些报刊资料。

本次文献调查,在《全唐诗》、《开元天宝遗事》、《云谣集杂曲子》这些书籍中获得了关于七夕节的诗歌,曲子词和史诗记载等书面资料,大概明白了七夕在唐代文学中的一些反映情况;搜集了一些关于七夕和唐文学的学术论文资料,这些学术论文研究多集中在七夕节的形成发展,唐朝七夕诗的内容,古代七夕节风俗活动以及气息的文化意义和功能方面。大部分学者皆认为唐代时七夕节已成为固定繁荣的节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七夕民俗活动,这些在唐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唐诗中表现尤为明显。

通过文献调查,完成了本次论文。论文首先介绍了七夕节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唐七夕诗的内容分类和唐文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七夕习俗,最后简要总结了七夕节的文献价值。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节约用水?没这个必要吧。自来水有什么稀奇的,那么多江河水,找个抽水机,再加点工,自来水不是就有了嘛。”在我采访的10个人中,有一半的人都这样说。

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后,诸如“刷牙洗脸间的空当要关上水龙头”、“洗澡抹香皂时不让水哗哗流”的节约用水美德,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水龙头的“水滴”现象,在一个小时里就可以流失3.6公斤水。如果是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的流失量可达17公斤,每个月可流失水12吨。按每吨水3元计算,每个月就会白白损失36元。

调查实录·关于包装浪费

礼品不同程度包装浪费

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曾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日前联合下发公告,要求企业使用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的材料对月饼进行包装。但据调查发现,包装浪费问题又岂止是月饼市场。

我们在各大商场看到,不论是女性化妆品还是各类高档的烟、酒,其包装盒之精美让人惊叹。一个丝绸大盒子里只装一两样化妆品,营养品只占豪华包装盒表面薄薄一层的现象很是普遍。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多数柜台,纸盒已经成了最普通、最一般的包装,稍微上点档次的就用塑料、木材、金属等材质作包装,甚至连名贵皮革都派上了用场。

“停水停电一天”感受节约的重要

我觉得要让人们对“节约”问题有深入的理解,让人们在行动上严格执行节约为本,可以让所有人有一定的亲身感受。比如我建议来一个“停水一天”或者“停电一天”,让人们感受一下因为缺水、缺电给人们带来的危机。

无以善小而不为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集中实践环节是对学员们两年学习经历的总结,是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体现。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梳理所学知识,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为本地区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管理类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

社会调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从事管理工作、生产技术工作等的初步训练,对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调查的程序及要求

社会调查要求学员深入并参与当地的乡村、乡镇管理和生产实践中,了解当前管理和生产状况,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掌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能够改进生产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成调查报告(即毕业作业)。

第一步,选题

①选题一般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一人一题。如果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综合性课题,必须明确分工,必须注明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保证各自独立完成所分担的部分,杜绝抄袭、等弄虚作假行为。 ②选题一定要依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及管理现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既要符合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又要满足个人兴趣或社会热点问题追踪,同时要切实可行。题目不宜过大。

③要紧密联系实际,应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与本单位、本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现实问题,鼓励从现实需要出发,分析、研究和解决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实际问题,或者研究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④选题要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选题范围既要与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相关联,又要避免重复。

第二步,选点

调查地点一般可选学生所在乡镇或乡村,应就近安排,调查应取得当地领导的支持。应事先将调查提纲提交对方。社会调查不能等同于平时的工作,它是有

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的教学活动。

第三步,制订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是社会调查的行动纲领或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调查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大致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即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方法(可采取在乡镇经济管理部门或村、镇政府部门实习、实地综合考察、访谈、问卷等形式。要求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会设计问卷,能组织座谈会。)等,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调查、向谁调查、调查什么、如何调查等问题。注意,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实习笔记。

第四步,实施调查过程

根据调查方案的规定就可以实施调查过程了。这一阶段就是将调查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社会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要实习点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需要收集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也需要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帮助。

第五步,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

了解国内有关主要期刊文献,掌握查询方法。掌握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方法。

第六步,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学员生产实习的最终成果体现。报告依据内容、性质可分为专题调查报告(就一类事件或一项工作的调查分析)和综合调查报告(对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完整的调查报告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效果和体会或建议)等。

(三)社会调查的成绩鉴定以学生提供的实习笔记、社会调查提纲、设计及收回的问卷、查阅和整理的文献资料、座谈会记录、参加社会调查的态度等为依据,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毕业作业

毕业作业即调查报告。旨在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一)毕业作业的写作流程

选题——收集资料——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修改稿 ——定稿(毕业作业的篇幅应不少于4000字)

(二)毕业作业要求:

1.要求学生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作业。即学员确实进行了认真的、与专业有关的调查工作,调查报告是独立完成的;

2.毕业作业的形式:主要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分析报告、学术论文等。 如果是调查报告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有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效果和体会或建议)等。

3.毕业作业要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4.定稿的毕业作业一律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用统一的封面装订。统一装订顺序为:封面、毕业作业评审表、毕业作业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表、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毕业作业写作过程记录表、毕业作业评审与答辩记录表、封底。省电大统一印刷封面、封底和各种表格。

(三)毕业作业的完成时间及格式要求(另发)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1、什么是调查报告

A、调查报告就是在经过调查研究之后所写下的关于被调查事物、人员、组织等等有关情况的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

B、调查报告的用途

⑴、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提供材料和事实依据;

⑵、反映下层情况,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

⑶、提供宣传的典型,以便面上工作的开展;

⑷、为处理某个具体问题提供依据。

2、调查报告的特点

A、内容广泛——重大社会问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正面的和反面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等等,都可以作为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

B、无严格的固定格式。

C、着重事实的陈述。

3、怎样写调查报告

A、观点和材料要统一。尤其是观点要鲜明。通常的办法是:

⑴在文面上上使它显眼一些,通常用把它作为标题。

⑵运用对比材料,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⑶运用统计数字和百分比。

⑷尽可能采用原始材料。

B、要分析研究,归纳材料。

C、语言要朴实、简洁、准确(尽量不用“可能”“据估计”等)。

D、严谨的结构

⑴标题——要标明调查的对象和内容。如;《上游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永安镇坪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等。

⑵开头——又叫“总提”或前言,一般交待调查的缘起、时间、对象等,有的还说明调查的范围、方式、方法、经历的时间和调查的结果等。

⑶正文——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通常用能概括那一部分的内容的字样作小标题。 ⑷结尾。如果觉得要定的内容在前面都写清楚了,就不要另写了。但有关情况还有必要作一个交待和说明的,就在结尾部分写明。

(见示例)

四、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绝对不要相互抄袭。以免造成都不过关的惨况。

2、从自己最熟悉最能找到材料的方面着手,形成第一手材料,再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观点,然后拟定写作提纲,再写成4000字的初稿。10月12日交班主任老师。然后确定指导老师。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指南

调查报告是MPA研究生对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系统总结,也是考核MPA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基本依据。为进一步规范调查报告的撰写,提高MPA研究生调查报告的质量,特编辑本写作指南。

一、调查报告的分类

调查报告因其呈现和反映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综合型调查报告和专题型调查报告。

综合型调查报告反映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以及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状况。如毛泽东所著《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类调查报告的篇幅一般较长,内容比较详尽,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某个地区、某个阶级或阶层的全貌,对于正确制定党和国家在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政策方针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专题型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事物所进行的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这类报告一般可从标题上辨认出来,如《关于在韶山公社解决食堂问题的报告》。它能够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对策建议。

MPA研究生一般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具体事务、解决具体问题的机会比较多。因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研究典型着手是最切实的办法,由一典型再及另一典型”。“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不然就不容易找到门路”。这对于MPA研究生而言既有利于夯实理论知识基础,又有益于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调查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作为一项认识世界,以期指导于改造世界的活动,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和研究都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其中,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延伸和升华。调查报告是研究的最终形式。因此,在撰写调查报告之前,有必要交代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活动。

(一)调查研究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调查,要有目的地作调查。为什么要作调查研究呢?是为 1

了解决问题而调查,不是为调查而调查。”因此,要根据客观需要来决定是否调研或调研什么。一般来说,有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方案的需要,有解决人民群众疾苦的需要,有推动工作的需要,有理论研究的需要等等。需要是一切调查研究的出发点。我们提倡MPA 研究生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高通过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造性原则。不能简单重复别人早已做过的调查,无论是从来未做过的首创性课题,外地做过本地尚未做过的移植性课题,过去做过现在尚未做过的追踪性课题,还是从新角度新侧面去研究老问题的扩展性课题等,都要有一定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MPA研究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尤其要注意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达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目的。

3.可行性原则。调查研究应综合考虑调查主体和客体的现实条件。开展的调查研究必须与调查者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实践经验以及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条件相适应,与客观事物的成熟程度和被调查对象的回答能力、合作意念,与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相符合,只有这种相适应相符合的调查研究,才有可能圆满完成。 MPA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是社会实践环节的一环,也是实际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调查研究的开展要密切联系实际,为实际工作服务,切实做到能够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工作的开展。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几种。

1.文献法 。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通过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调研课题有关的信息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历史性。它是对人类以往所获得的知识的调查;(2)间接性。大多都是第二手资料,都是以纸张为载体的书面文献;

(3)无反应性。不接触被调查者,不存在人际关系、心理及行为干扰。收集文献采取的途径主要有借阅、索取、交换、购买、复制等。MPA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一般不单独使用这种方法。当需要对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或前因后果进行了解时,文献调查法的运用才是必要的。

2.访问法。也称访谈法,就是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有关事实情况的方法,分直接访问、间接访问、一般访问和特殊访问。直接访问,就是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间接访问,就是通过电话或书面等工具进行的访问;一般访问是对工人干部职工等一般对象所进行的访问;特殊访问是指对那些知名度高或突发事件的当事人等特殊对象所进行的访问。

访问调查的关键是做好访谈记录。做访谈记录须注意以下几点:(1) 记要点。即主要事实、主要过程、经验教训、观点和主要意见等;(2) 记疑点。留

待访谈后期询问或访谈后再去调查;(3)记特点。记具有特色的事件和情节,注意捕捉闪光的思想或语言;(4)记易忘点,如人名、组织名、时间、地点以及各种数据;(5)记感受点。访谈时会有一些片断的思索、联想和感受,对这些也应及时记下来,为了提高访问记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为了消除被访问者的可能有的疑虑,在访谈结束前,最好将记录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那些容易发生差错的部分念给被访问者听,请其复核、更正或补充。

3.问卷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1) 前言。是对调查的目的及有关事项的说明,它的主要作用是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合作。内容有希望和要求,回复问卷的时间、方式以及主办单位或个人的身份。文字要简洁、诚恳,有可读性;(2)主体。包括调查的问题、回答的方式及说明等;(3)结语。可以只是简短的几句话,或对被调查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如何用文字表述好所要调查的问题,是问卷设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表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内容要具体,不要抽象笼统;(2)提问要单一,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3)用词要通俗,不要使用陌生的、过于专业化的术语;(4) 用词要准确,不要使用模棱两可或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5) 文字要尽量简短,不要太长和罗嗦;(6)提问态度要客观,不要有诱导性或倾向性的用词。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顺序

一般来说,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调查研究做基础,就不会有调查报告的形成。立足于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一)确定主题

调研主题决定着调研工作的总方向、总水平,也是调查报告有用与否的关键所在。要正确选择主题,必须善于提出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培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然而正确提出问题乃是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正确地选择和确定主题就是要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崭新情况和重大问题,具体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是要抓住居于本单位本部门中心地位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也就是列宁所讲的,“要选择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涉及最迫切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取舍材料

“详尽地占有材料,抓住要点。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点或特点(矛盾的主导方面)”。“如果调研只是停留于材料的罗列、现象的堆积,

看上去很热闹、很深入,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因此,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选择材料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2.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

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三)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框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建框架的过程。构建框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提纲或框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列出。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写成提纲。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四)起草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合理(标题、前言、正文主体部分、结论);

2.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

3.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五)修改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

四、调查报告的内容要求

1.题目。调查报告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如有特殊需要,可加注副标题。

2.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一般应说明调查研究的意义、目的、

范围及需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或技术,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或技术的程序(过程);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对调查所得内容的概括与升华。

3.注释。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可以加注说明。

4.参考文献。社会调查报告如有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5.附录。附录为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一)标题的写法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中国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调研分析》,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在“无为”中“有为”——关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政府服务环境的调查和建议》等。MPA研究生在写作调查报告时,最好采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的写法

1.前言部分。前言有几种写法:一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二是交代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三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的写作要注意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正文主体部分。这是调查报告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主体部分的写作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供参考:

(1)根据逻辑关系设计文章的结构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逐点结构。 纵式结构,即根据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或按调查的顺序安排结构层次。有些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即采用此种结构。有些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有时也要按调查的经过或事件本身演变的顺序反映。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经验、问题等,分成几个部分并列结构,

分别冠以小标题或序号,从不同的方面围绕全文中心叙述说明。这种结构多适应于反映情况、介绍经验或研究问题的调查报告。

逻辑结构,即按各部分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来安排结构。这种结构多适用于总结典型经验,并进行一定的理论剖析的调查报告。

逐点结构,即按调查的几个点或几个方面,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来安排结构。

(2)根据内容表达的层次设计的文章结构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例是非的调查报告。

3.结论部分。“调查,不仅是调查问题,而且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在结论部分来提出。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调查报告的标准格式:

1. 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 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 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点

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调查方法:定性,定量

质量控制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

对比:

历史对比

他人研究对比

本调查中不同特征人群对比

推断:

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

(前提条件: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讨论: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要紧紧围绕结果,以及可能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调查结果上升到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内在联系.

与他人结果相矛盾的地方,讨论发生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论点明确.

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用扼要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文字结构应该准确,完整,精练,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建议

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6. 参考文献

列出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论据.

具体格式见文献综述中讲述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中国旅行健康危害及预防措施 顾金祥

空中医疗转运在中国 欧伟

民用航线运输飞行乘机旅客医疗服务问题

输出劳务人员的预防保健 何宇平

国内外疟疾防治研究进展 汤林华

高原旅游与缺氧耐力检查/飞行员与探险旅游者兼用的救生物品

航空旅行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 王志翔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与食品卫生安全 张人参,揭斐,冯晓晖

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机制 吕永达,孙苑

高龄人群的旅行保健 郭辉

再现传染病之一——禽流感流行的流行病学研究 顾惠心

低压舱急性缺氧耐力实验检查与高原缺氧反应的观察

试述孕妇旅行卫生保健 陈培静

论逆向型思维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朱源香,张小霞,黄宝珍

机上乘客急症处置病例

民航机组人员乘客飞行中所受宇宙辐射剂量的调研报告

上海市旅行健康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防城口岸入境集装箱卫生学调查报告 苏贵道,肖汉民,Su Guidao,Xiao Hanming

防城港区自来水卫生监测和水质评价 姚丽,周婷,苏贵道,Yao Li,Zhou Ting,Su Guidao

检出二株霍乱弧菌的报告 周婷,李定一,吴卫娟,Zhou Ting,Li Dingyi,Wu Weijuan

进口散装食用油的卫生监督 张福林,Zhang Fuling

对进口霉变玉米及添加剂的处理报告 张福林,Zhang Fuling

防城港口岸进口食品的市场卫生监督 孙伟,Sun Wei

防城口岸疟疾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陶成柱,Tao Chengzhu

溴化甲烷熏蒸大型船舶除鼠除虫效果观察 毛献全,花其伟,Mao Xianquan,Hua Qiwei

巡回医疗中发现5例性病 吴志新,谭勇

国际航行船舶中HBsAg无症状携带者对生活用具的污染调查 谭勇,姚丽,吴志新

防城港2569艘入境船舶携带鼠类及蟑螂情况调查分析 陈建欢,吴志新,黄斌

防城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报告 曾罗

混合血清检测HIV-1抗体在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体检中的应用 谭勇,吴卫娟

企沙港蝇类调查报告 蔡洁,陈建欢,宋振烈

企沙港蚊类调查报告 吴志新,陈建欢,曾罗,黄斌,肖汉民

防城口岸蚊类监测报告 谭杰发

防城港1982年鼠疫监测报告 董国富

企沙边贸口岸蜚蠊种群调查报告 曾罗,吴志新,陈建欢

邱氏急性鼠药用于特殊行业的灭鼠试验 苏贵道,毛献全

防城港灭鼠达标五年后的鼠情调查及今后防制对策 谭勇,毛献全,花其伟,吴志新,黄璞,谭杰发,曾罗,肖汉民

防城港10年入境船舶携带鼠类情况及防除效果评价 谭勇,毛献全,花其体

防城口岸鼠类监测报告 毛献全

防城口岸蝇类监测报告 曾罗,肖汉民

防城口岸蜚蠊生态及防制对策 蔡洁

广西防城口岸首次发现黑家鼠的报告 谭勇,肖汉民,黄璞,黄少宁,陈建欢

防城口岸白纹伊蚊季节消长及生活周期观察 谭勇,毛献全

浅述卫生检疫在广西边地贸口岸中的地位与作用 黄文龙

企沙港鼠类调查报告 黄斌,吴志新,陈建欢

防城口岸1210名出国人员监测体检结果分析 黄少宁,Huang Shaoning

谈卫生检疫会计核算和监督 谢桂生

防城口岸395名就诊国际海员疾病谱分析 黄少宁

防城口岸海上边境贸易卫生管理探讨 谭杰发,花其伟

企沙港边地贸口岸卫生检疫现状及对策 黄璞

警惕鼠疫从越南经海路传入广西 毛献全,谭杰发

企沙口岸一例霍乱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吴志新,曾罗,黄少宁,谭杰发,陈建欢

边贸进口食品现场卫生监督情况分析 宋振烈

防城港部分人群HBsAg阳性率调查 吴志新,周婷

国际航行船舶上一例腹泻病人的处理报告 蔡洁,吴志新

广西防城港经济开发区疟疾流行状况的初步调查 谭勇

防城口岸国际海员医疗保健四年结果分析 谭勇,黄璞,谭杰发,毛献全,吴志新

艾滋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流行与预防(综述) 蔡洁

深化口岸卫生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黄文龙

新时期国境卫生检疫执法的探讨 蔡维专

检疫机关在执法中如何运用强制执行措施 张福林

试论进口食检的质量控制 周婷,李培莲

国外食品杀菌新技术 高德财,陶英

艾滋病的发现,流行病学及预防 李大健

大连口岸国际交通工具员工急重死亡病例探讨 王建学,林克礼,Wang Jian Xue,Lin Ke Li

对二十一世纪国境卫生保健之展望 李祖海,钟其浪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候机厅卫生学调查 刘江,秦太铮,吴金铭

郑州新郑机场环境外照射水平监测 刘江,陈文玲,王凯娟

三名船员在航海途中死亡的报告 郑家利,孙建国,杨录魁,Zheng Jiali,Sun Jianguo,Yang Lukui

对境外来杭147例旅行者腹泻的病原学分析及289名霍乱健康带菌者调查所见 李慧琳,马斑,颜小军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一、选题

1.选取社会中存在的好现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应用性;

2.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相结合,强调政策性;

3.要求新颖、适时,是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难点,强调时效性;

4.参考选题只是列出一个参考范围,本身不是调查题目。

二、调查

(一)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的开头要简要写出调查的目的、意图、与被调查者是否有利害关系、谢词、调查者的身份等信息。

问卷字体、间距、排版等要规范、整齐、美观。

问题设计要精要、通俗、明确,总数量一般不超过20个。 问题选项要合理区分层次,如果是判断调查对象的满意度,从肯定到否定要依次推进;如果是调查事件的真相,则明确肯定与否定、知道与不知道。调查选项的设计一般是4个。需要被调查者发表个人意见的,则列出第五个选项,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

调查过程中,可以根据条件给调查对象一些象征性礼物(笔、纸、毛巾、灌装可乐、小袋洗衣粉和清洁剂等,也可以给钱,多少自行确定,但不给烟、酒、化妆品)。

(二)访谈

可以采取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集体访谈就是开调查会。个人访谈就是专访,为获取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采取个人访谈的方式。如果是要求获得共识的,则采取座谈会的方式。

(三)网络调查

将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网民自愿填写,然后统计调查结果。网络调查的效果、真实性不如实地调查。

(四)注意事项

调查一般三个人左右,一个发问卷,一个说明问卷填写方式,一个解答临时问题,做好现场控制。

访谈的题目要事先定好,也可以临时变动,访谈一般也要三个人,切忌单独由女同志组成调查组,对女同志调查时,一般要女同志在场。调查一个提问,两个记录,以防遗漏。

在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和访谈,最好有一名熟悉民族语言的人员在场。调查的过程中要带齐介绍信、身份证、调查材料,事先和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并征得同意。

对调查对象要进行选择,在年龄、男女、文化程度、生活区域、家庭成员、职业等方面要有选择性,尽可能做到有代表性。

调查过程中要谦虚谨慎,每次调查完成后及时进行整理、统计。一般而言,问卷和访谈应该交互进行、相互补充。

对一些敏感性的问题不要直接和调查对象说出来,要讲究艺术。调查是一种理论,一种方法,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结果统计一般以百分比的方式进行,统计方法有SPSS电脑统计方法,也有手工统计方法。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内容

l.题目;2.摘要(中文、英文);3.关键词(中文、英文);4.正文;5.注释;6.参考文献;7致谢;7附录(问卷表、访谈题目等)

(二)撰写要求

1.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如有特殊要求,可加注副标题。

2.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全文的内容,中文摘为300-500字。

3.关键词:是表述调查报告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为5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4.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序言、正文主体两部分。序言说明调查报告的意义、目的、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正文主体是对社会调查报告内容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注意插入图、表时要和文字材料的大小、格式相匹配。

5.注释: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可以加注说明,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标出。

6.参考文献: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在文章中间用相应的符号进行上标。

7.附录:是对调查问卷和访谈题目的说明性文字、图、表,或调查结果统计,不宜放在正文中。

四、撰写规范

1.题目、摘要、关键词

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例:关于浙江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调查报告 ——副标题(四号楷体)

题目下空一行左起空二格打印“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字间空一格)。“摘要”二字后打印中文摘要内容(小四号楷体)。例:

摘 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综合运用企业内外部的经营和竞争资源而形成的……

中文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文后,另起一行,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后接关键词内容(小四号楷体)。例: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集群 一级标题以三号字黑体居中打印;二级标题以四号黑体左起空二格打印;三级标题以小四号黑体左起空二格打印。

2.正文

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中文关键词下空二行为正文。

3.图

为五号楷体。引用图应在图题正下方标出文献来源;图号按顺序编号,如“图l”为第一图。如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在分图的正下方,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

4.表格

按顺序编号,如“表1”为第一表。表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

5.公式

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后应注明该公式序号。

6.标点符号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7.数字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8.注释

注释一般用页末注,即将注文放于加注页下端,不夹在正文中注释。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注释格式见下例(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相同)。

例如:文中“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0422亿元①。” 页下端:

①国家统计局:《201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9月版,第53页。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社会调查报告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 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1)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第×期。 „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2)著作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版次,起止页码。 „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5-18页。

(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第×版。 „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人民日报》,1998年12月25日第10版。

10.致谢

对协助和参加调查的单位、个人、指导老师表达感谢之词。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所有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标题:观点式标题,

2. 前言:作为调查报告的开端,简要说明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

3. 正文:为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活动情况、经验体会、理性思考、存在问题等内容。

4. 结语:可以写出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或建议。

5. 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团队名称,报告完成的时间。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必须是经过实地考查,实事采集,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1.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2)在调查报告中,应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符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 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4.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字数在3000-5000字左右。(团队5000,个人3000)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

1. 内容

必须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四个部分;如有引用他人文章的还要加注参考文献,具体顺序如下:

(1)标题

(2)摘要

(3)关键词

(4)正文

(5)参考文献

2. 版式要求

(1)纸张:a4纸

(2)字号及字体:姓名用4号仿宋;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及电话号码小4号宋体;标题部分2号宋体字;摘要部分小4号楷体字,摘要黑体字;正文部分一级目录小4号黑体,其他部分小4号宋体字;引文小4号宋体字。

(3)行间距:行距为19磅固定值,字间距为标准值。

(4)页边距:上3.0cm,下2.5 cm,左2.8 cm,右2.8 cm,页脚1.5 cm。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稿的时间和形式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查新机构 评价 指标体系

[分类号]G251

1 前言

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操作,并做出结论。其中,新颖性的判定是科技查新工作的核心任务,它是指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科技查新是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诞生、成长并发展起来的信息咨询活动,它在科技立项和验收、科技成果的鉴定和评价、科技奖励评定、技术引进等科技活动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为促进我国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不断发展,科技查新机构不断增加。仅教育部系统的科技查新站已经达到67家(包括2009年认定的第四批科技查新站10家),2007年已完成查新项目17 536项。应该说,科技查新工作为我国的科技管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还应当看到,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分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不同系统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标准、考核要素和管理办法等都各不相同,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各查新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整个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本文将本着促进科技查新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2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科技查新机构是科技查新业务的承担者,它凭借自己所拥有的专业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等实施科技查新活动,科技查新机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技查新质量的好坏,也间接影响着科研活动和科技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规范并引导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是促进科技查新活动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前提。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并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能够为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树立一个标杆,辅助它们有针对性地发现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科技查新咨询行业的发展。

2.1 我国科技查新机构评价研究现状

科技查新的最终结果体现为查新报告,科技查新的质量也主要通过查新报告体现出来。因此,对科技查新报告的评价成为了相关评价研究的重点。比如,姚宝卿提出了由检索技术水平、检索文献的选用水平、文献分析水平和报告撰写水平组成的科技成果查新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杨传瑞构建了由文献检索质量和报告质量构成的查新咨询质量体系,其中,报告质量由对比分析质量、结论质量和表述质量构成;张凌等人则研究了利用查新工作过程中各参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估查新报告总体质量的方法。应当注意的是,查新报告的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查新工作的实施,但是查新报告的内容仅是某一次查新结果的反映,很难从根本上反映一个单位的查新水平,对查新报告的评价也就很难推动整个查新质量的提升。因此,只有从查新机构的角度人手进行评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查新的发展。

对于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价,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科技查新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这类研究从查新工作本身的质量入手,探讨了查新质量的决定因素,比如杨锦春研究了文献支持条件、检索手段、查新人员的素质、查新用户配合、文献检索、报告撰写、报告审核等影响查新质量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同类研究已经超出了对查新报告和检索结果的评价,逐渐扩散到了相关的支持条件。另一方面是对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但是,从科技查新机构本身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工作成效人手建立的成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多,只有卫生部系统的刘俊立等人基于对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的查新咨询工作现状进行评估,制订了由领导重视程度、人员素质、文献资源、管理、工作效益、科研和奖励七大类指标构成的评估标准,其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主要在医药卫生科研和管理领域。

2.2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的意义

随着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如何保证科技资源取得预期的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我国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者共同关注的主题。科技查新作为一种客观的评估方法,能够在科研立项、中期评估、课题验收、科技成果鉴定和转移等诸多环节为科技管理提供充分的文献支撑,辅助进行科技资源的配置决策。科技查新机构的水平是科技查新结果质量的根本决定因素,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有利于引导查新机构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评价结果又能为查新委托人和科技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2.2.1 为查新委托人选择查新服务机构提供标准科技查新的委托人一般是从事科技项目的科研机构或企业,对于科研立项、中期评估、课题验收等相关的查新项目,其主要需求是对项目的新颖性进行评判,防止将科技资源投入到重复的科研项目中,或者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以继续追加投资或者中止项目的执行。为了保证查新的质量,从而提升项目选择和执行的水平,查新委托人必须寻找文献资源丰富、查新队伍强大、查新设备先进的查新机构进行委托查新。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能够为委托人比较和选择高水平的查新机构提供标准。

2.2.2 为科技管理机构规范和引导查新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随着科技查新机构的增多、查新队伍的日渐庞大以及科技查新活动在科技管理活动中“把关人”角色的日益突出,规范和引导科技查新机构和整个科技查新行业的良性发展,是科技管理机构的一大重要任务。在这个规范和引导的过程中,科技管理机构需要发掘高水平的查新机构,对其优秀的经验加以推广;发现低水平的查新机构,辅助其有针对性地改进查新方法、手段和条件;筛选出不合格的查新机构,推动其整改,甚至将其清除出查新队伍。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各查新机构进行客观评价,能够从评价指标和整体评价结果两方面为科技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2.2.3 为查新机构发现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提供方向评价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纯粹的管理,而是辅助和推动查新机构和整个查新行业的发展。评价的总体结果能够帮助查新机构认识自己在整个查新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水平;评价的各项指标能够为查新机构树立发展的标杆,有针对性的发现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评价对于科技查新机构自身的发展来说更具指导价值。

3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是基于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职能、查新质量的影响因素等的客观分析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指标体系的先进性取决于研究方法和思路

的合理性。本研究结合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调研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调研,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合理的指标权重分配。

3.1 研究方法

为设计出一套合理而又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采用了头脑风暴法、专家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预先给出一定的评价指标,经专家评议不断补充与完善,逐步形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定量的方法将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如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的目标及评价客体的特质,形成研究思路的同时对专家进行预调研。在预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科技查新机构评价体系的构成,初步确定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估指标,设计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结构。

・根据预研结果,设置指标体系调查问卷,该问卷中设定了“资源”、“人员”以及“其他”等8个一级指标,“文献”、“数据库”、“期刊”等近30个二级指标以及“文化程度”等若干个三级指标。以此问卷为提纲,对我国科技查新研究专家、查新用户以及查新工作一线的查新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审核人员进行调查,广泛地征求意见。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归纳,确定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价指标,在对评价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形成初步的认识。

・针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专家调研和数据分析处理,最后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3.2 调查结果概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5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6份。在调查结果中,被调查者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包括:

・一级指标“管理情况”中的二级指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一项,普遍认为这是评价的基本条件,不具有评价意义,建议删除。

・一级指标“技术设备及经济情况”中的二级指标“局域网”范围过窄,建议改为“国内外网络访问”。

・一级指标中的“领导支持情况”下无二级指标,建议将其归入一级指标“管理情况”,成为其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人员”中的“人员比例”一项,认为概念模糊,建议改为“人员结构”。

・二级指标“人员能力”一项中的能力判断,主观性太强,不具备操作性,建议删除。

・二级指标“管理机制”,概念模糊,建议删除。

・三级指标中的“文献”,多份问卷认为,专利、成果、标准、会议录等期刊论文以外的文献对查新工作非常重要,应该添加“其他类型的文献”项。

3.3 研究结果暨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问卷调查、专家调研的结果,在汇总各项修改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对原有指标的体系结构、指标构成和指标的表述方式等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包含3个层次,由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分大类对本指标体系概要描述如下:

・文献资源建设情况。科技查新是以文献检索和分析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咨询服务活动,因此,查新机构文献资源的学科相关性、文献覆盖时间和类型的完备性、检索工具和手段的先进性等都是影响查新质量的首要因素。从科技文献的载体形式和传播途径来看,期刊、工具书、网络数据库、联机检索系统等都是查新机构文献资源建设的必备内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纸质文献已经被电子化,联机检索系统更多地转换成网络数据库提供服务,这些文献类型在科技查新资源建设中已经不是重点,可以通过指标的权重予以区分。

・人力资源建设情况。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查新专业人员又是查新工作的另一大要素。首先,文献的检全率、检准率、文献对比分析的深度、对查新项目内容的理解程度等都是影响查新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查新人员在查新检索经验和技能、学科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等方面有充足的储备,以应对查新环境的变化;其次,查新工作的项目分析、文献检索、综合分析、报告撰写等环节都是相对固定的,每个查新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对固定。查新机构必须根据自己的查新业务量,配备充足的查新工作人员,以保证每个查新员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每一份报告,从而保证查新报告的质量。

・查新设备保障情况。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办公工具和信息获取渠道,科技信息资源也逐渐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因此,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查新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从满足查新工作需求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的配置和对国内外网络的访问是查新机构必须提供的查新设备保障。

・内部管理环境建设情况。在充足的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和查新设备保障的基础上,查新机构必须有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将这些要素有效整合起来,以最高的效率对外提供服务。同时,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来自领导的大力支持也是提高查新机构的查新水平的重要条件。

・科研和奖励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传播途径和方式等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保证查新的质量并促进查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查新人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和研究工作,适应变化着的查新环境。可以从相关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科研项目的研究来衡量查新机构整体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查新业务情况。如果说前述5类指标是查新机构水平的内在决定因素,那么查新业务情况则是其外在表现因素。可以从机构查新流程的规范化程度、查新业务量、查新报告撰写的质量等方面对查新业务情况进行衡量。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专家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的一个客观依据,为了明确指标的考核标准,我们对每一项指标都做了进一步细化的描述。以规章制度为例,它是指查新机构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包含的内容有委托制度、用户须知、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人员培训制度、质量保证和监督制度、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反馈制度、收费制度、收入分配办法、奖惩办法等。结合查新机构的汇报和实地调研,专家在对这些细节内容有了了解之后,就可以对该指标进行评分。工作人员根据各级指标的权重分配,进行加权求和,就可以得出查新机构的整体评价得分。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11篇

>> 关于合肥市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追星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报告 关于贫困生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职专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某地区青少年“两抢一盗”犯罪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BRIC青少年及市场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解读《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湖南青少年文化产业调查报告 少年儿童课外期刊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社交网络应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柳林红枣产销情况调查报告 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教研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浙江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辽源市耕地质量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④参见王彦恩《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手机阅读篇)》,中关村在线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克敌.网络文学新论[M].凤凰出版社,2011.

[3]曾繁亭,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聂庆璞,欧阳友权.网络小说名篇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2001(06).

[6]鲁若曦,曾少武.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特点探析[J].新闻传播,2011(09).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12篇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 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 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must be managed to get one step down, only have struggled to achieve it.

-- Guo Ge Tech

调研报告格式范文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1、文章题名

文章题名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应使用真名,如为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3、摘要

摘要应客观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篇幅不超过200个字。

4、关键词

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一般为3~6个。

5、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为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所在院(系、所)和专业,置于篇首页地脚处。

6、正文

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不含调研基本情况部分)。根据所在村的调研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分为调研基本情况介绍、调研分析、思考建议和农户家庭案例(不少于一个)四部分。

7、注释

篇名和作者注释置于首页地脚处。文内对特定内容的注释置于当页下(脚注),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3……每页单独排序。

8、参考文献 置于正文末,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如何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

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5.结论和建议

应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结论,并结合企业或客户情况提出其所面临的优势与困难,提出解决方法,即建议。对建议要作一简要说明,使读者可以参考本文中的信息对建议进行判断、评价。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13篇

我们应当了解开题报告作为调研报告的第一部分,对后面部分的走向和内容的编写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总体分值中也占据15%的比例,我们只有首先将开题报告撰写好,才能将整个调研报告的内容有所升华。(下面附上“思想政治教育实务课调研报告评分标准”)

调研报告评分标准

评审项目

指标

分值

评分

1

研究态度

论文选题

(1)研究态度端正,遵循科学规律,作风严谨;每位小组成员能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并承担部分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调研报告中所规定的全部任务。(5分)

(2)选题来自实践基地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前沿课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或应用价值,大小适中。(10分)

15

2

获取

支撑材料

(1)能独立地查阅与论文相关的中(英)文献;初步了解所选研究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10分)

(2)能运用所学调研方法,在实践基地进行调研、实验、社会实践等方法获得准确、可靠、新颖的第一手数据或信息资料。(20分)

(3)通过对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并发现或归纳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来自第一手资料。(5分)

35

3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综合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或理论工具,以正确的观点对立足实践基地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10分)

(2)并能紧密地结合调研报告的需求,提出独特的见解,使调研报告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应用性。(10分)

20

4

书面表达能力与规范

(1)思路清晰,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谨,文笔流畅,文字注释准确。(10分)

(2)图表清晰,布局合理,尺寸规范,写作规范,影视、图片等形式多样。(10分)

20

5

创新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在继承前人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见解,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10分)

10

指导教师评分

一、写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的目的

撰写调研报告的培训和检验学生调研能力的方式,是培养学生调研能力的过程。写“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就是为写调研报告的前期的准备和基础,是在各组指导教师(一般讲每个组都有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调研报告的选题、论证、意义、内容、结构、写作、创新等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说明,最后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再经过更高一级的指导教师小组集体决定调研报告的写作是否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所谓开题报告,是指在个别指导教师指导下具备了开题资格(即得到了各组指导教师的认可)的小组,再向指导教师小组(通常由几位教师组成)进行汇报并接受其他教师(开题时各组的指导教师一般不发表意见)集体指导的过程。在开题前,有几位指导教师,学生就要提前印几份开题报告送到教师手里以便接受指导。

如果多数教师认为,某一小组的开题报告有问题,不适合进行下去(即写调研报告的),就会以“不允许通过”的方式,使原来所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作废,这样的学生就必须对调研报告的构想进行调整,重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准备下一次的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直到被通过为止。(现在,通常一年一次调研报告的答辩,没有通过开题的学生另寻时间开题,尽量不耽误年度完成调研报告的,如果有特殊原因只好推移到下一个学年度,如果再通不过,再往后推移,直至通过为止)而通过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的学生,则继续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调研报告的写作任务。

二、写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调研报告”与“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的区别

这里注意两种误区:一是有的学生把写“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同写“调研报告”混为一谈,开题写的很详尽,费了不少力气,结果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没通过,所有努力付之东流;二是有人很明白这个区别,在写调研报告的开题时过于简单,把开题报告变成了写作提纲,结果言之无物,缺少必要的论证和说明,开题报告同样不能通过。

应该说,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把调研报告的中主要的东西进行了高度概括,让人通过开题报告基本能了解调研报告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大致轮廓,开题如能通过基本上调研报告已经完成一半,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处理了。开题报告包含“写作提纲”或“调研报告结构”,但它又不等于“写作提纲”或“调研报告结构”,而是把其内容分别进行介绍和说明。写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是为了通过这种介绍和说明,来论证调研报告的选题、论据、意义、写作、创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达到通过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和最后完成毕业调研报告的写作的目的。

2.调研报告与论文的区别

论文是说理的文学术调研报告的,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形式,即分析、判断和推理。强调的是哲理,要求有理论深度的分析和引经据典的说服力。

调研报告是一种可操作性的应用文,但不是一般的应用文,针对某一对象进行调研,要有深入分析、判断和推理,有鲜明的观点和可行性对策建议。调研报告分为决策型和咨询型调研报告:一是决策型调研报告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具有操作性、集中性、深刻性、强烈性、典型性、权威性。侧重宏观政策规定,侧重分析,措施和解决方案,与决策有直接关系。二是咨询型调研报告是为日常工作提供参考,也有决策性。注重客观描述,说明对象的状况,经过分析形成一定的观点或结论。侧重微观的具体问题,侧重表达,对事物的了解和参考。

3.调研报告的“五四框架”结构模式

五大框架: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附录。

四小框架:记述、说明、分析和结论即对策建议。

三、写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要求

(一)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

2.选题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创新点(要重点考虑)和方法

5.参考文献

6.附录

7.开题报告写作提纲

(二)调研报告的开题报告写作提纲(即上一条第7点)

1.题目

2.导语(含关键词)

3.基本介绍(记述):概念、特点、关系等。

4.*状况描述(说明):具体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归纳方法与技巧(创新性)、由此发现的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其问题。

5.*分析状况(分析):对实践调查数据材料进行描述,对其发现的状况及其问题,依据专业理论进行分析,需要引经据典。

6.结论和对策(结论):对问题的分析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或参考。

7.参考文献:文献来源CNKI和学术著作。

8.附录:第一手资料如调查问卷、实物图片等。

四、写调研报告开题报告的方法

应该说方法很多,不同的人有自己的写作习惯,但无论什么方法都要尽量选择小组比较熟悉的东西来写。

第一,是确定“调研报告的题目”。

选题一定要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的题目。尽量选择比较小的或具体一点的题目,学会“小题大做”。一般来讲,调研报告的题目是与指导老师讨论而确定下来的,如果没有极特别的原因是不允许任意改变的,可以进行小的调整,不能影响整个调研报告的构想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没特殊原因不要任意改变调研报告的题目。

第二,搜集材料。

题目确定后,就应该围绕自己想要论述的问题去搜集材料,要善于充分利用网上CNKI的材料。在搜集材料时,尽可能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为自己的调研报告的创新点寻找出路。但切忌不可抄袭,把别人的东西不经过消化、整理,完全照搬过来算作自己的东西,这种科研恶习必须杜绝。学会利用别人的东西为自己服务。

第三,思考、整理材料。

在这种思考、整理中找到调研报告的创新点,特别是结合本组在基地的实习或经验,把所学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通过调研报告的写作对今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第四,确定关键词。

找出本组调研报告的的关键词,作为调研报告写作的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来安排本组调研报告的写作。开题中的安排要围绕关键词来确定,它们构成了调研报告的中心思想。

第五,建议随时编一个“开题目录”。

把目录放在前面,后面所写的内容,随时检查同目录是否一致,写完开题后目录是可以删除的,但在写开题报告甚至写调研报告的时候是很有用的,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对调研报告进行修改,不要小看目录所起的作用。

第六,调研报告的依据。

应该以主流文化、主流文献为依据,文科调研报告应该注重搜集、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切勿根据在非主流思想文化,这是在写调研报告的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第七,注意“有的放矢”。

有人在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成果、介绍研究方法等的时候,为了介绍而介绍,没有目的性,没有把这些介绍同自己将要写的调研报告的内容结合起来。有时安排写作内容、写作逻辑结构时,也不能很好地为调研报告的中心思想服务。其实,调研报告的一切安排,都应该围绕着调研报告的主题进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东西可以去掉。

第八,注重“参考文献”的作用。

通过参考文献的搜集、整理、引用,也表现着调研报告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表现着研究水平和范围的不同,也表现着调研报告的说服力和全面性,十分重要。

第九,实践部分是重点。

这是调研报告与论文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各组应该把实践、操作当作选题、论述、创新的重点,这也是对学生调研报告的的特别要求,开题报告一定要把这部分写好,论述完整。很多调研报告把参考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依据、方法、意义等等论述得非常详细,到了“实践探究”部分就没有什么可说了,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第十,合理安排调研报告的结构。

可以列出“调研报告的写作提纲”,这部分一般放在开题报告的最后,通过这部分使人能看到将来调研报告写作的大致情况,对调研报告的基本情况有个概述的了解。这部分内容也是对前面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把开题报告中的可行性论证进行一个写作规划,开题一旦通过即将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写作。

第十一,多向指导教师请教,主动接受指导。

这一点特别重要。作为学生要学会利用写开题报告的机会,多向指导教师进行请教,充分地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优秀的调研报告,都是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有的学生,把写开题报告乃至毕业论文当成应付差事,经常被指导教师催着写,这样的调研报告的质量难以保障。

总之,想写好调研报告的的开题报告,就要弄清楚写作的目的,弄清楚研究报告与开题报告(或写作提纲)的区别。写作时还要按照一定的基本要求,并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多向指导教师进行请教,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开题报告的写作。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科技查新 查新合作 区域合作 协调发展

科技查新工作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对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科学化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深层次的情报咨询工作。科技查新制度建立20余年来,科技查新工作为科技立项、成果鉴定以及评奖等方面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有力地推进了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世纪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我国国家实力明显提升,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这使得高校和社会对查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每一个查新站的信息资源、技术和能力却都是有限的,没有哪一个查新站能够独自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查新需求。同时,查新站又分属不同系统管理,处于“条块分割”状态,同一区域查新站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区域差异让平等的用户在查新资源面前无法实现平等。当前,区域合作已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作为区域文化、科研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查新站,如何实现查新站之间的长期有效合作已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合作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4],但科技查新领域的合作鲜有报道。最近,罗凌云[5]提出了教育部查新站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考虑在查新站集中与缺乏地区之间开展查新合作。但由于地域原因,难以保持一致行动,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查新站之间的合作。本文以促进科技查新事业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单位,挑选专业对口、距离近的查新机构,提出建立区域科技查新站的管理、项目互审、项目调剂、专家咨询、文献资源的合作机制,以应对查新高峰,加强交流互动,实现科技查新机构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科技查新机构现状

1.1 查新机构数量明显不足

科技查新是我国科技决策科学化的一个有效支持系统。从总体上来看,查新站具有面向全国、突出学科行业的特点。但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科技项目的资助力度,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的科研项目数量非常大,包括教育部的博士学科点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以及各层次的报奖、成果鉴定等。这些基金的申请与结题,都离不开查新报告作为其项目评定的客观依据。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见表1),查新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完成查新报告总数量由2006年的11 088件,增加到2009年的27 041件。平均每所查新站完成数量由2006年的258件增加到2009年的404件。

从表2的统计情况看,在2009年教育部查新站全部查新报告中,服务校内的查新报告数量占45.3%,服务校外即社会的查新报告数量占54.7%。在服务校外的查新报告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其他高校委托查新。查新报告数量在800件以上的查新站有4所: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和东南大学。根据调查,科技查新机构每年的查新高峰的工作量在增多,查新高峰期间,多数查新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突击完成100多件查新报告,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还要保证数量和质量,压力非常大。因此,就目前查新站的数量而言,是不能为当地科研提供满意服务的,且科技查新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1.2 科技查新机构各自为政

长期以来,大多数查新机构各自独立,只注重自己的发展,相互交流少,没有形成一个与其他查新机构协调共进的良好氛围。查新机构的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造成了不同查新机构之间的查新报告格式、完成时间、收费情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教育部的各查新站,其报告格式也都不一样。2009年6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定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试行稿)》,高校查新机构的报告格式才稍有统一。而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非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则陷入了无人监管的状态,科技查新质量令人堪忧。

1.3 查新站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查新机构起步较晚,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从近几年才开始从事查新工作,查新人员主要由本馆馆员组成,专业知识背景单一,缺乏专业的认识能力,难以准确把握检索关键词和检索策略,对外文专业术语和名词的理解更是困难;尽管也有各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到查新队伍,但他们比较年轻,知识积累还不足,也有待增加查新经验。况且,如今学科交叉现象越来越普遍,新学科在不断出现,这也给查新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查新机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查新队伍的素质,确保查新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1.4 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

一般来讲,地区各高校设置的学科和专业广泛且不尽相同,因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各有侧重。目前,各高校在文献资源购置上是各自为政,自买自用。各高校只保证满足自身的文献资源建设,如保证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固有的特色等。同时,近年来,电子资源在文献保障和各馆的馆藏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购买电子资源少则花费几百万元,动辄上千万元。因此各馆电子资源的引进原则一般是首先保证本校重点学科的需要,而对非重点学科的电子资源,由于经费原因通常只能“望库兴叹”了。对于科技查新工作来讲,查新课题来源广泛,包括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各个方面,如果本校文献资源单一,就不能很好地为查新客户提供服务。规模较大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相对丰富,工作人员学科背景多样化,接受专题查新的工作量更大。妥善解决文献资源不均衡问题,才能使每个查新站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 建立区域科技查新站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2.1 科技查新供求平衡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给科技查新市场带来了无限生机。目前,查新站不仅服务于高校,而且面向社会,步入了市场竞争行列。各查新站都承受着上半年3-4月或5-6月,下半年9-10月或11-12月的查新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科技查新呈现的特点是:项目数量多,时间短,学科范围广(化工、材料、冶金、机械、信息、管理、电子等学科)。如何保质保量保时地完成查新报告就成为高校查新站关注的热点。在每个查新站查新人员数量和专业一定,数据库资源一定的前提下,各查新机构之间要加强协作,缓解查新压力。

2.2 区域用户均衡受益的需要

科技查新信息咨询工作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充分的服务,用户也在获取和利用信息中不断受益。信息资源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区域查新站均衡协调发展强调区域信息用户的均衡受益。目前,我国用户在信息资源面前体现出明显的受益非均衡性。以北京市为例,北京高校数量达98所,而教育部查新站仅有8所。同一区域内查新用户的人均资源占有率相去甚远,用户受益明显不均。区域信息用户的均衡受益就是让用户能够共享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信息资源,能够享受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信息服务项目,体现信息资源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不仅需要教育部查新站之间加强合作,更要加强教育部查新站与其他查新站之间的大力合作,实现区域用户均衡受益。

2.3 提高科技查新整体能力水平的需要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技查新工作起步相对较晚。2003 年, 国家教育部通过严格审查产生了首批综合性查新机构 11家, 2004 年 5 月教育部开办高校科技查新培训班。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规模不断扩大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高校科技查新站还是查新界的一个新兵。目前教育部新批准的查新站,由于批准时间较短,其相关查新制度、人员队伍等建设不如第一、二批成熟,其他没有教育部查新资质的查新站更是如此。查新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查新机构的查新人员参加培训获得查新资格证的比例偏低。即使各高校查新站每年都派查新人员参加教育部的查新培训班,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查新人员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可见查新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区域查新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可以增强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直接、有效地提高查新人员的查新水平,在各自行业产生更大的效率。

2.4 实现区域科技查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

配置完善的查新文献资源是保证科技查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单位自建数据库的私有性,任何一个查新机构都不可能购买所有领域的检索资源, 使得有些查新项目需要借助于其他单位的特色资源进行补充检索,这就需要查新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有效地整合各查新站的文献信息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实现查新站间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文献资源和资源互补。

3 建立区域科技查新站合作机制的可行性

3.1 区域查新站的合作拥有地理优势

图书馆行业条块分割的现状导致区域内各类查新站发展的非均衡性,然而,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图书馆科技查新机构的协作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地缘关系强,往往具有相同的社会组织和政治文化背景,具有相同的需求和共性问题,且由于地理位置较近,在合作中信息沟通方便,有空间近邻效应,实现区域查新站均衡发展非常现实可行。

3.2 先进的网络设施为实现科技查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图书馆通常是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走在前面的机构。近年来, 信息和网络技术取得的进展使得各高校图书馆网络配置和性能在逐年提高。此外,在同一个地区,网络连接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网络技术(如网格技术、虚拟数字图书馆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利用同一平台进行合作的可能性,为查新站跨系统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合作提供了服务基础

各个图书馆由于历史发展不同,学科专业各异,服务范围有别,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种类方面必然有一定的差异。电子资源拥有量最大的图书馆有几百个数据库,少的也有几十个不等,学科范围覆盖文理工农医各方面,在学科领域上形成了有效的互补。基于这种情况,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馆际合作可以通过组织与协调,将区域内特色的、珍贵的文献进行整合,将同类资源中不全面的变得更加全面,将散见各处的特色文献形成合力。

3.4 有共同的合作愿望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壁垒,图书馆间的联手合作成为形势发展之必然,科技查新也不例外。配置完善的查新文献资源、拥有高素质的查新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咨询专家是科技查新质量的重要保证。但任何一个查新机构都不可能购买各个领域的检索资源, 也没有一个查新机构能配齐掌握检索技能的各门专业人才和专业全面的咨询专家。各查新机构普遍感到依靠自身经济实力和人才力量难以适应各种学科、专业科技查新服务的需要,更不能为各种科研项目和专业技术创新提供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的相关咨询服务,而合作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

3.5 有很好的合作基础

国内外图书馆的跨系统合作具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国外的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国内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等合作组织从传统的合作藏书建设、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向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联合编目、联合采购、联机检索、网络协作参考咨询等合作业务不断拓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跨系统合作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查新合作也成为大势所趋。

4 建立区域查新站的合作机制

4.1 建立区域查新站管理合作模式

我国现行的查新站管理体制基本上同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一样,属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总体上的统筹规划和分工协调。普遍存在查新报告标准不统一、查新资源重复开发、查新和查新审核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我国设有不少图书馆学会和工作委员会,但由于它们没有统一协调运作图书馆和查新站大政方针的自,因而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然而,要使查新合作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站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成功要素之一是领导部门的重视,没有上级的督促检查,合作可能是一盘散沙,资源共享也就无从谈起。其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该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资源共享是一个需要多个查新站合作的系统工程,为了协调不同查新站之间的利益和职责,政府需要出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各个查新站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应该是多层次的,包括决策机制、参谋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具体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出台科技查新站之间协作的指导性意见,为跨系统长期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确保各方利益不受侵害,切实实现查新站的区域管理合作机制。

4.2 建立查新项目合作模式

为查新项目出具的查新报告由查新员和审核员共同来完成。目前,查新员完成报告初稿后,一般都由本查新站的审核员进行审核,由于审核员与查新员在同一个查新站,难免碍于情面,对查新员的审核流于形式。这样,查新报告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果采取查新站之间相互合作的审核机制,以上问题就会大大减少――审核员能更客观地对其他查新站的查新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公正地给出查新报告的审核意见,其他查新站的查新员也会认真地对待审核出来的问题。这样才能非常有效地提高查新报告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查新员的查新水平。

4.3 建立查新项目调剂合作模式

查新项目逐年增多,而且专业庞杂,理、工、农、医每个方面都有。到了查新高峰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距离查新用户近的查新单位,客户门庭若市。如果查新站之间有良好的查新项目调剂合作模式,那么,其他查新用户少的查新单位就可以很好地分担用户多的查新站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满足每个查新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每个查新单位都不可能配齐所有专业的查新员,每个查新人员也不可能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掌握。不同查新站查新项目的调剂,可使各查新机构受理项目时面向对口专业的用户,扬长避短,实现人才资源优化使用。这些查新人员相互间取长补短、学科专业间相互协助,可大大提升整体的查新服务能力。

4.4 建立查新专家联合数字咨询服务模式

高校查新机构起步较晚,查新人员比较年轻,专业知识不足,查新经验有待增加。几乎所有查新人员都面临“隔行如隔山”的困境,尤其是在做国外的查新项目时,查新人员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建立共享专家咨询系统是对查新报告质量把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查新咨询专家既能针对查新过程疑难点出谋划策,也能对查新报告所做的新颖性认定作出较全面的评判。查新联合数字咨询模式对查新站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专家咨询模式是指在分布式的网络咨询环境中,查新员通过联合咨询组织的统一用户界面提问,提问依据一定的原则分配给成员馆(专家)进行解答。各查新员之间或查新员与专家之间可以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等实时交互。

4.5 建立查新资源合作模式

为了满足查新所要求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查新机构必须拥有相应的能满足查新需求的查新资源。但任何一个查新机构都不能购买各个领域的检索资源,通常,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多年来始终是围绕着本校的专业特点建设特色文献资源,因此,单个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能满足所有专业的查新需求。查新资源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成员馆现有的查新资源,发挥每个图书馆的优势,并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查新资源的均衡配置。

5 区域科技查新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5.1 观念方面

目前,科技查新的合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查新站的工作人员观念保守,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害怕自己的成果被他人利用。在合作中,共享的概念仍较多地停留在文献资源方面,对人力资源共享缺乏认知,严重阻碍了科技查新的合作。因而,我们在理念上要强化对人力资源合作共享的认识,在实践中要重视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充分认识加强人力资源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2 利益分配方面

高效的驱动和运作机制是科技查新合作由理论走向实践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驱动和运作的核心机制则是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利益是制约查新资源共享尤其是人力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查新站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可以根据价值创造与贡献方面的不同,对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如何协调各查新站之间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担、效益与公平问题直接决定了查新人力资源共享的进程。应该维护合作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合作体整体利益有时会与成员的个体利益发生冲突,如果过分强调个体利益,则可能导致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时,各成员应当把整体的共同利益放在本查新站利益之上加以考虑,因为成员从合作体得到的利益是仅靠个体查新站的努力难以实现的。

5.3评估方面

区域查新站应进行科学的长效评估,制定关于评估查新合作咨询的规范或准则,并依据评估标准对实施查新合作的单位和查新员定期进行各类专门项目的评估检查,对所有查新员的各类服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果应与等级评定、奖励等联系起来。

5.4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区域查新合作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包括用户隐私权问题和文献传递过程中的版权问题,因此应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①要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泄漏;②要制定联合参考咨询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各成员在数据库采购时要在协议中增加有关文献传递的内容,如允许向其他成员馆传递文献,但避免大批量下载传递某一种文献的行为。

6 结 语

区域合作机制是区域查新站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健全合作机制,是实现查新站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内各查新站在人力、技术、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均衡,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别对各自的内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然后再在查新站之间通过各种资源共享和资源互换来达到合作效果。加强区域查新站各层面的相互合作,能够打破行政分割的局限,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高效配置,节约成本,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向区域协调和均衡迈进,使各地区科技查新机构形成多站并存、互促互荣、集群发展的市场化格局,达到科技查新机构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岗.宁夏公共信息资源区域协作联盟的建设构想.图书馆研究与实践,2009(11):73-77.

[2] 张永明.浅谈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中山大学学报,2010,27(4):48-49.

[3] 李晓萍.网络时代跨系统的图书馆馆际合作研究.图书馆建设,2009(9):20-23.

[4] 于湖滨,张军.对新形势下馆际合作若干问题的探讨.图书馆研究与实践,2003(2):12-14.

[5] 罗凌云.科技查新中的馆际合作模式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0(2):62-64.

[作者简介]孙秀良,男,1981年生,馆员,博士,15篇。

文献调查报告范文第15篇

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所有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标题:观点式标题,

2. 前言:作为调查报告的开端,简要说明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3. 正文:为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活动情况、经验体会、理性思考、存在问题等内容。

4. 结语:可以写出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或建议。

5. 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团队名称,报告完成的时间。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必须是经过实地考查,实事采集,实事

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1.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2)在调查报告中,应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符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 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4.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字数在3000-5000字左右。(团队5000,个人3000)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

1. 内容

必须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四个部分;如有引用他人文章的还要加注参考文献,具体顺序如下:

(1)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