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园林和景观设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园林和景观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园林和景观设计

第1篇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以生态环保为基础,通过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合理的空间布局,增强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求恰当的方法,下面本文就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

一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达到美观性的效果,有需要具有实用性,同时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和环境的发展相协调,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察实际情况,结合经验,遵循设计原则开展工作。

(一)坚持生态性原则

生态因素是目前人们考虑最多的因素,现在园林景观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说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生态性的原则。生态性原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保证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周边的自然面貌具有稳定性。在设计时,设计者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每种物种的特性进行配置,避免它们之间发生不良竞争影响到了这种和谐的关系,通过有效的设计形成一种结构合理且功能健全的稳定群落结构。

(二)坚持文化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精神内涵,能够彰显出该地区的文化底蕴,因此说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文化性的原则,在设计中融入浓郁的现代时尚文化内涵和古代文化底蕴,使整个园林都能够弥漫着文化气息。这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在水景的塑造和景观小品的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雕塑和景观灯柱等营造现代文化气息,又可以通过精细的雕琢和处理体现古代的文化内涵。在强调文化性的过程中,还需要突出功能性,因为园林景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其有用,各种文化景点的设计都是建立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的。所以说需要坚持文化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区设计。

(三)坚持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同等物质的物品要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种物质的物品更要突出独特性。例如在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的凸显每种植物的不同特征,对于相同的物种来说,要从他的形状、颜色、线条、比例等方面去凸显差异性,实现多样性的原则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颜色是最为起眼的特性,设计者可以充分的利用物种的颜色差异来进行设计。

(四)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为每种物种选择最恰当的生存空间,将其特性发挥到最大。所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计,避免物种生长在不利于自身的环境中而影响了其美观性和功能性。例如可以在设计中以本土植物为主,再加以其他物种点缀,这样既能够彰显地区文化,又能够使物种在适宜的环境下成长。

二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之外,还需要在原则的指导下讲求恰当的设计方法,创新设计理念,明确设计思路,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园林景观。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注重景点的分布与设计

景点是现代园林的核心,景点设计的优美与否直接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美观性,所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景点的分布。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明确点的布局,既能够突出重点,又能够和周围的布局相融合,做到疏密有致。现代园林中,景点的分布可以按照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需要注意,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区域游客的分布情况,根据这一具体的情况来设置景点,要做到游客的聚集和分散都能够顺利和自如,聚散有致且能够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

其次,景点的设置要做到互相协调,遥相呼应,能够以景点作为中心去吸引游客的视线,使景点成为区域的核心,并且在该景点的视域范围内能够和其他的景观相互联系,达到一种协调的美感。例如在植物景观的设计时,需要突出植物的特性,使其既能够作为主景工人们观赏,又能够作为衬景和周围环境相融合,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发挥相互映衬的作用。

最后,景点的设计还需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并且要独具特色。在现代园林景观中,需要有一个能够体现出园林思想核心和文化内涵的主景或是主体,表达园林够景的中心思想。

(二)强化景观线的布局

在现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突出线的布局。线的主要功能在于审美功能、分隔功能以及导向功能,在布局的过程中,要融合这些功能,更好的凸显园林景观的美感。

线的审美功能,主要指每一种线的变化都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冲击,例如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线条或者曲直线条等,都能够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和印象美感。

分隔功能则是要是指运用线条的独特性,来展示路径、地形以及植物景观的区分,从而分隔出特定的空间,给人清晰明确的感觉。在运用这一功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柔和,在分隔的时候不能够太过生硬,要给人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

导向功能主要就是指线条的方向性,它能够引导人流,指明方向,使观赏者能够在园林中自由的行走观赏。

景观线的布局能够带来多重作用,所以说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强化其功能性,并且恰当的凸显自然性和序列性的原则,追求自然美和文化美的融合,设计时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在设计中还需要注意,景观线的布局讲究方法,同时也需要将设计和作用融合,例如路径的设计,主要是供游客散步和观赏休闲之用,设计时要以曲折为主,线条通过和道路景观的结合,呈现出移步换景的效果;而滨水带的设计,主要是能够划清陆域和水域的界限,让游客既能够感受美景,又能够体味水面的波澜,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观赏的距离,界限既要明确,又不能够太过生硬和仓促。

(三)注重园林细节的设计雕琢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在整体上做到美观和实用,还需要在细节处理上尽量的达到完美,这样更能够凸显园林的美。细节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景物尺寸和造型的比例上。在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准确的衡量景物的尺寸和比例关系,并且要通过建筑物、水体、树石等景物的比较了解,精确的设计出具体景物的大小,这样能够使园林中的景观更加和谐,这就是细节的重要性。

同时,在设计中还需要突出“奇”,这也是细节的把握。奇的展现主要是在置石和筑山的工作上。置石的关键就是要选取石的天然奇趣,并且推敲石形的个性,将其和景观相配合,达到协调的关系。石头是否具有奇特的个性,很多游客并没有重点的去强调,但是神形兼备的奇石更能够为景观增添亮点,这就是细节的把握。

结束语:现在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要环节,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既要突出美感,又要彰显特色,本文就以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为中心,从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提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寒松 刘永红 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民营科技,2011年第09期

[2] 黎鹏展 景观设计的方法及要点浅析 现代园艺,2013年第14期

[3] 郑巍 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初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5期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共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质量也有的很大提高,其对房屋建筑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问题进行探讨。

1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

建筑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有相应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才能实施。建筑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而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对城市建筑整个生态系统起到改善作用。其设计方法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而且还有促进城市文明建设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形势看,我国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还没有取得较好的融合效果,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不够成熟,在一些地方运用失误,导致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还没有起到最终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相反的,还可能对建筑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掌握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方法,是当前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及现状

2.1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要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中,应体现人性化设计特点,以满足现代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这种设计应围绕人而展开,真正服务于人,为用户提供便利。建筑园林景观设计除了需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外,还需遵循将景观、建筑和用户有机结合的原则。这种人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让人感觉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让人感觉到自己才是主体,而不是景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能明确划分各区域空间,动静结合,合理分布公共设施。其设计的好坏,与各种景观设施的材料选择等细节有直接联系。此外,人们对建筑园林景观的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过程。用户心理感知是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理性的观察和感知,用户才能得到对园林景观的评价。人和园林景观的统一是通过人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实现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方面有情与景的融合,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需求;另一方面有人与景的融合,让人触景生情。

2.2 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相比西方国家起步晚,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并提倡亲近自然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人们纷纷将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纳入购房要求。我国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提出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居民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3 探讨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共融问题

3.1 建筑生态规划是园林景观设计主要内容

我国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现代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作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区域内的建筑园林景观体现了该区域内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而且也充分展示了人们的梦想。建筑园林景观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生态规划是其中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其居住环境以适应这种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将建筑生态规划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

3.2 将建筑规划理念同园林景观设计有效结合起来

在具体设计园林景观时,设计工作者应根据实际需要将建筑规划理念融入到实际设计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节能减排问题,将循环利用资源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融入设计中,从而将工作中的资源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都充分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他们自觉遵守建筑生态设计原则,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将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和最佳的景观效果。保护环境和改善自然系统生态功能是建筑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具体的园林设计环节中,设计者应结合建筑规划的这一目标充分考虑建筑的环保功能,设计者在挑选植物时,可挑选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并充分利用这些植物。此外还用充分利用植物不同特点营造园林植物群落,实现景观与植物群落功能的协调统一。

3.3 建立完善统一的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建筑规划和园林设计共融应有完善统一的理念来指导。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在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少的创新,但也要从全局出发,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这样建筑和园林景观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此外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体现。因此,需要不断引进国外该领域内先进规划和设计技术,吸收其中的精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从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建筑独有的特性。

3.4 遵循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居民越来越渴望拥有一片属于他们的绿色空间。因此,现代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基本规划设计原则,注重建筑的生态规划和设计。为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平等看待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和作用。此外,园林设计人员还应将资源循环利用放在重要位置,并合理利用现代化工艺手段和园林艺术,将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有机融合起来,以体现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 结束语

园林景观是人们价值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也是用户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规划的关键内容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在建筑规划中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使二者实现共融是现代化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习颖锋.建筑规划生态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2]杨丛暄.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4(2).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共融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对于所居住房屋的环境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房屋建筑规划中,有机融合园林景观设计对于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工业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经济生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了空前的破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的生活环境,在购买房屋时将建筑园林景观纳入到购房条件之中。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的起步尚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逐步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居民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对房屋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做到有机融合势在必行。

2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共融的实现途径

2.1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

对建筑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建筑规划工作中,应将生态设计作为设计的主题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屋建筑的园林景观间接反映了人们的精神层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人们的理想追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园林景观成为人们快节奏生活中的一方精神憩园。所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生态规划是一项基本内容,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2.2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效融入建筑规划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重点是:设计人员应按照实际需求将建筑规划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同时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是节能减排设计,将循环利用资源与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融入到设计当中,以此将建筑及外部环境运行中的资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尽量将消耗降至最低。随着资源的日趋紧缺,在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们越来越注重于资源的有效合理运用,以生态设计为原则,并以此提升能源利用率,最终使建筑与景观效果融为一体。此外,在建筑规划工作中,设计人员应致力于改善自然系统生态功能及保护环境的设计目标。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将建筑的环保功能置于第一位。比如,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选择具有环保作用的植物,同时做到有效运用这类植物。并根据植物特点,合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由此达到自然和谐的景观效应。

2.3构建科学的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若要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设计共融,必须具备科学的指导理念。首先,应从全局角度出发,可根据该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创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融入一些创新策略。由此实现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其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个性化特征的体现必不可少,在实际设计时,注意学习国外的先进设计经验,从中吸取精华,因地制宜,设计出具备独有特色的现代建筑的园林景观。

2.4严格遵循共融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着当代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品质需求的提升,现代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共融问题是必然发展趋势。如上文所述,在共融设计中,必须注重建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根据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特点,平等看待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两者的功能及作用,由此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化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园林设计者应将资源循环利用置于首要位置,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法以及园林艺术,将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有机融合起来,以体现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结语

在现代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宜人的园林景观是人们忙碌生活之余的精神憩园。因此在房屋建筑规划工作中,应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摆在首位,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的共融。同时,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共融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发展下的必然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应据此目标,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力求创新,以期设计出具备特色的、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娜,习颖锋.关于建筑规划生态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