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人才 专业教学团队 意义 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据这一要求,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为立足之本,具有包括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业务技能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近年来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较其他专业相比需求较大,各高校都陆续开设此专业教学。笔者根据本校就业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人力资源专业学生主要以自己所学专业为求职的主要选择,企业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

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反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不强以及对企业其他管理知识不熟悉,就业面不宽;人才供给方学生反映课堂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运用差距甚远,专业优势不明显。为何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不能满足各自需要?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而这种“苛求”实质是凸显出了现行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人力资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尚处在起步阶段。并且现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近几年从“经济学”、“工商管理”专业转过来的,其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和实践性缺乏,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必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开展团队教学。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团队教学”(TeamTeaching),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名教师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组建“教学团队”,则强调不同学科、专业或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体,面向一个专业的学生,联合教学。

教学团队建设突破了我国高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弊端,整合了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改革任务和课程性质的不同,教学团队大致可分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其中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既要体现跨学科性、跨专业性,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为主要任务,又要体现学术性与实践性,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组建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应当具备以上两个特点。这种新型教学团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有效形式。

笔者担任人力资源专业教师五年,深感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产品需求发生变化,生产产品的机制也要随着变迁。针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特点,笔者主要讨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组建,提出建立多学科并具实践性专业教学团队的实际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复合型的需要。

据笔者了解,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高素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传统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窄,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特别是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跨学科、跨专业合作。但传统的教学因自身组织管理体制等原因,往往局限于教师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缺少结构合理、合作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团队,无法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综合,这样培养的人才只能是专业素质低的工具性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或者行政事业部门、咨询服务等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以课程、系列课程、专业为建设平台,形成跨学科门类、跨专业的、开放式高素质的综合教学团队,为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综合性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要。

2.课程设置的需要。

大多数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仍坚持职能(技术)分化路线,按企业实际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或工作设置课程,现在有的高校也开设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相关课程。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三大模块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领导行为及理论、劳动政策与法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公共关系实务;模块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知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和员工职业规划;模块Ⅲ―――辅助知识与技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人际沟通与协调实务、社交礼仪、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达到十门以上,主要涉及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心理学、法学、行政管理几个专业知识。课程中部分突出理论知识,部分突出实际操作技能,涉及学科较多,这就需要根据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分模块进行设置和实行模块化教学。只有组建由不同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才能更好地完成模块教学,增加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对问题系统把握的能力。

3.教师的需要。

由于这几年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招生迅速扩张,作为新兴专业,专业教师奇缺。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一人兼上数门课程。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数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是科班出身的比较少,除少部分是从劳动经济学或原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的以外,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才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主要是从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工程,以及心理学、人口学专业转过来的,另有一部分则是各高校留校的毕业生,明显地存在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这是大多数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转型后,教师自身需要学习很多专业新知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熟悉这些新课程上,但是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具有多学科的特点,所以造成教师花很大精力去掌握十几门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结果上课的效果不够理想,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这就需要组建专业教师团队,不仅要求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而且教师队伍应该打破管理学专业的限制,吸收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保障等研究方向的教师,在实际操作技能强的课程当中,适当引进企业的主管人员充当兼职教师。开放式的教学团队,既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为将来择业选择方向,又有利于教师自己的教学研究。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

1.树立团队建设的目标。

虽然专业教师团队来自不同的学科方向而且有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但是组建团队都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都要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应定位为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2.营造团队文化氛围。

新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依托于教研室组织形式。现行的高校专业教研室组织形式虽然从理论上讲是一级学术和教学组织,但目前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级行政组织的特征。在实际运行中,教研室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校、院安排的教学任务,同一教研室的教师之间竞争多于合作,缺乏交流与协作的内部机制,对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共同负起应有的责任。人力资源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员由跨专业、跨课程的及部分外部兼职教师共同担任,在团队内部倡导协作精神。教师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协作伙伴关系,强调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和协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以及共同参与课题的探讨,从各自的研究方向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利于每个教师不断从团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氛围,形成学习型团队。

3.组建跨学科不同研究方向教师团队。

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具有跨学科特点。在教学当中一个教师不可能掌握专业课程的所有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师的学术与教学特长,由跨专业、跨学科不同的教师分别承担人力资源管理不同领域课程的讲授,同时又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各个研究方向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既共同合作又各有教学特色。笔者根据我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建议在专业课程除了管理学专业的教师,还应当引进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分别从不同学科进行研究。笔者建议在各高校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关注教师的研究方向,具有同质性的教师应当避免重复引进,应当形成互补式的教师团队,既有利于教师的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4.搭建各类师资培养平台,建设开放式双向交流的教学团队。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应由一定数量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互补、教龄年龄和职称结构呈梯状分布的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还要着重创建三类师资培养平台:一是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创建老、中、青传帮带的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培养平台。要遴选和聘请一批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实践方面有丰富经验和较高权威的专家、教授担任团队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导师,使青年教师在团队带头人和导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在集体研讨、共同创作的团队氛围中快速成长。二是创建“社会管理人才和院校学科人才”团队成员双向交流培养平台。一方面分期分批选送教学团队成员到企业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特聘、全职聘用、兼职聘用的灵活人才管理方式吸引企业管理人才专家到教学团队中来,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不断优化。三是通过合作课题研究,创建教师课题实践培养平台。目前除了院校设立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等同立项建设推动教师科研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应当和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合作,促使教师在课题合作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在教与学、研究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升“双师”素质。

这种双向交流开放式的教学团队,有利于达到资源共享,一方面吸纳社会有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具有教师资质的人才,加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他们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让部分教师到企业参与部分工作,利用假期送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弥补专业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对于人力资源专业教师还应当在专业技能课堂中通过专门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对相关的环节进行操练,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充分体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业务流程的运作。比如在专业技能课堂中进行网上招聘、网络面试、工作分析等人机对话活动,并且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设备,进行头脑风暴、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使得专业教师团队是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黄维德,徐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J].化工高等教育,2007,(30).

[2]陈秋.浅谈“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J].广西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

[3]李文冰.传媒院校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指向与策略举要[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4).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直线经理;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转移;合作伙伴

自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组织中诞生之日起,如何将这项职能在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之间分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并逐渐越过人力资源部门的界限,成为组织内各级管理者共同的责任,特别是对于那些承担重要职责(生产、销售)的直线经理(Line Manager) 来说,他们在贯彻和执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制度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确定直线经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责任,并使其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HR Specialist)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分工与协作,已经成为当今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研究综述

有不少研究总结了影响直线经理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社会环境变化。Nancy和Leda认为,直线经理正越来越多的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而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变化包括: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帮助直线经理逐步脱离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指导,从而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绩效革命、员工授权、兼并收购等组织内外人力资源变革不断加剧,要求直线经理必须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工作内容的变化也驱使直线经理必须更多的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Hutchinson 和 Wood在1995年的研究里也指出,随着组织分权化趋势的加强,直线管理者的财务自治权力和责任相比以往都有所增加,为此他们更倾向于承担本部门内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组织内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和直线经理的关系迫切需要重新构建。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虽然管理人力资源对于组织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不应该完全成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工作,直线经理在这方面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之相对应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也有义务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更多的转移到直线经理手中。

在有关直线经理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优缺点的研究中,学者们有着众多不同的观点。总的来说,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线经理比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更深刻的了解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情况,让他们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可以创造出更适合员工发展的工作氛围;(2)通过直线经理的亲身实践有助于促使其对人力资源管理态度的转变,从而构建工作场所新型人事关系;(3)提高解决员工冲突的速度,更加有效的吸引和保留员工,以回应人们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办事效率低下的诟病;(4)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度,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进步;(5)缩减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数量,减轻财务负担;(6)开拓直线经理自身的职业视野,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便利。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在思考直线经理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这一趋势的阻碍因素和负面影响。Thornhill 和 Saunders的实证研究就表明,在那些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移到直线经理的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在很多时候都不尽如人意。同时,直线经理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会造成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于直线经理的影响,主要包括:(1)会增加直线经理的工作负担,从而使他们不情愿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责任;(2)直线经理欠缺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致使其不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果强行承担这些职责可能会给组织绩效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法律风险;(3)直线经理大多是以短期利润为导向,其最主要的职责在于完成生产目标等创造利润的工作,很少会考虑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长期目标。总而言之,直线经理缺乏行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意愿和能力,成为他们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责的最大阻碍。从第二个方面来说,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让渡给直线经理的做法也会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包括:(1)担心自身影响力降低导致地位下降甚至职能外包;(2)培训直线经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费时费力且困难重重;(3)让直线经理承担过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同样会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等。

在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责任分工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从所在国家的具体实践出发进行了实证研究。McGoven通过对英国的一些大型企业进行调查发现,直线经理至少在绩效回顾、员工晋升、员工离职面谈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Thornhill 和 Saunders通过对希腊国内150个大型公司进行调查得出,在薪酬管理、员工培训、招募甄选和裁员等方面,一般而言都会由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而处理劳资关系的任务则往往是由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单独完成。Srimannarayana则对印度国内企业的直线经理进行了调查,他发现直线经理在人员甄选、人员配置、培训需求分析、绩效评价、绩效辅导、员工晋升、纪律与惩戒、辞职管理等环节上承担了较多的责任,而在人员招募、新员工入职引导、培训评价、绩效评价系统设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薪酬管理方面的作用却并不显著。此外,随着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所有制的性质不同以及直线经理的工作年限不同,他们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方面也有所不同。而2000年美国的一项人力资源研究表明,有60%的企业都将雇用员工之前的测试工作交由人力资源部门全权负责,75%的企业把到校园招聘的工作完全交给人力资源部门去完成,80%的企业让人力资源部门来全部承担员工的保险福利管理工作。不过,通常情况下,企业还是会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管理人员共同承担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比如面试、绩效评价、技能培训、职位描述以及纪律惩处程序等。

对此我们可以对直线经理所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特点做出一些总结:(1)在那些需要专业知识较高的领域(如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所承担的责任较多;而在那些不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但执行性较强的领域(员工健康与安全、沟通),直线经理承担的责任较多;(2)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领域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制定方面,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起到了领导作用,而直线经理只起到辅助作用;(3)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和直线经理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谁在某一环节中占有更多、更直接的信息,谁就宜拥有该环节决策或行动的主导权,而占有较少或间接信息的另一方则更多处于协助地位,而在两者信息交叉的环节中,双方合作的机会就比较多。

二、 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研究视点演化

1.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向直线经理转移的视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向直线经理“转移”指的是直线经理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责任、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正值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性人力资源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同组织战略契合,因此该阶段的理论研究也侧重于从战略的角度解读直线经理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现象。Guest指出,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想要真正的融入组织之中,直线经理的态度、行为和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最了解顾客需求的管理者,直线经理必须承担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同时在人力资源政策制定、问题解决等专业问题上获取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帮助。Legge更进一步的指出,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对直线经理的作用都非常的重视,但是两者的焦点不同:在人事管理的视阈下,所有的管理者都有下属,所以他们必须承担人事管理职能;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则主张,由于直线经理不但要“管人”,更要负责向所辖的业务单元协调分配资源以追求组织盈利和战略实现,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在他看来,只有让直线经理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才能够证明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成为了组织战略的内在组成部分。

Legge的观点得到了Storey的积极响应。Storey在1992年通过对15个组织展开案例研究得出结论:直线经理和高级经理正在越来越多的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他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不仅仅是人事管理的简单替代,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必须以一种“战略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就不仅仅是运营层面的事情。他还激进的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是如此的重要,该项职能甚至就不应该由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行使。与他持相同意见的还有Cooper等人,他们都主张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分甚至完全的向直线经理倾斜,而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拆分、裁员乃至外包。

2. 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视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学术界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认识的加深,有关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也有了新的视点。很多学者就提出,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必须摒弃两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机械分工的理念,转而在他们之间建立某种合作伙伴关系,使得双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践有机的结合,以此来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新纪元到来的挑战。

Ulrich认为,正是因为直线经理在价值创造方面的直接作用,他们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同时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以保证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异的绩效表现;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也要逐渐向战略伙伴、行政专家、员工支持者和变革推动者转变,而要想实现这种转变,他们必须与直线经理建立一种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与Ulrich 持相同意见的有Cunningham 和Hyman等人,他们都认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直线经理合作可以使前者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更为活跃的参与到战略管理过程当中去。

Jackson和Schuler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三角模型”,即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直线经理和员工三者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参见表1)。Susan则认为,不应当简单的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或者直线经理单独完成的,只有寻找出两者合作的有效方式才能得到更加丰富的成果, 而这种合作关系的关键在于他们责任的“平衡”,这样才可以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为组织价值的增加做出贡献。Bowen 和 Ostroff着重从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达成“共识”角度出发,认为两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方面的理念共识可以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组织规范,从而构建一个坚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下员工和组织的绩效也会更高。

Sisson则从不同层级直线管理者的不同职责的角度出发考量了他们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他认为高层管理者要确立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并将组织的愿景与员工分享,以此来向员工提供“变革性领导力”;而中层管理者重在关心员工个人发展、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度,以此来激励和鼓舞员工士气,达到组织变革的目的。中国学者刘昕认为,一个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当重点扮演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角色:战略制定者和外部资源获取者,中层管理人员的导师和教练,企业的精神领袖以及自我开发者。

通过对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文献回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的工作领域有紧密的联系,这为他们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2)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之间存在理念以及实践方面的差异,在这两者之间“求同存异”是组织维持高绩效水平的必由之路,这为他们的合作提供了必要性;(3)不管在哪个层面上构建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合作关系,“共识”、“平衡”和组织战略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向直线经理转移”和“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这两个研究视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重点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向直线经理转移的趋势及其对组织绩效产生的影响;后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向直线经理转移带来的问题出发,主要研究了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直线经理合作关系的构建。显然这两个视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应当是辩证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移离不开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直线经理进行合作,而这二者的合作又正是为了应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移和变化的新挑战。

三、 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启示

1. 在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之间要就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心理契约。在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常常在战略认同和责任分工方面存在不一致的现象。陈文钢在对上海市的3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直线经理的问卷调查得出,双方对人力资源管理各功能有效性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直线经理通常不能有效地运作人力资源系统,但是他们却将失败归因于人力资源系统本身。因此,企业决策者要充分重视构建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合作伙伴关系,在遵循“学习、互惠、和谐”的原则的基础上,不仅要厘清两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更要在管理者之间就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达成共识,提升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合作的意愿。

同时,要进一步在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之间建立心理契约。Maxwell 和Watson就指出,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过程中,直线经理需要历经三个阶段:(1)在概念和理论基础上的清晰理解;(2)在行动上的自觉实施;(3)在情感上和内心深处的承诺。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建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心理契约的过程。通过在招聘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等人力资源环节上的沟通与交(下转第57页)流,双方应当在不断的合作与冲突中逐步磨合,真正就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政策以及具体操作层面上达成共识,形成具有建设性的心理契约。企业也应当利用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活动为双方的互信互惠提供生长的土壤,促使双方对自身的定位和功能做出重新思考和设定,一方面要推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从单纯的职能管理者向战略伙伴和咨询专家转变,通过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参与工会谈判等方式来真正发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促成直线经理心智模式的转变,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如将行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有效性同直线经理的绩效奖金挂钩)来促使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改变其过于偏重短期财务目标的“短视主义”的狭隘视角,打破与人力资源部门的门户之见,共同为组织战略的实现展开合作。

2. 面向直线经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提高其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当直线经理从内心开始接纳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来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实上,随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传统上认为只需常识和经验就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观点已经不合时宜了。在进行工作分析、绩效辅导、团队管理、组织文化构建等人力资源相关活动中,直线经理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硬性”能力挑战,更有来自领导力、团队建设、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软性”能力压力。

以绩效管理为例,直线经理既要在绩效计划阶段,和员工一起制定可衡量的、注重行为和业绩表现的工作目标,又要及时、真诚的双向绩效沟通与持续不断的绩效辅导,同时还需要公正、公平的绩效考评与针对性的面谈反馈,完成这些任务都需要直线经理过硬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出众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实证研究发现,很多直线经理都不喜欢绩效管理中的复杂的、甚至有点“”的评价程序,也不愿意为自己做出的绩效评价负责任,事实上绩效管理恰恰是他们“最不喜欢的管理活动”。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技能的有效培训,他们在绩效评价中的表现也非常糟糕,但是他们却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并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绩效评价者。

为此,企业要从直线经理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出发,深入分析其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方面的需求,制定详尽并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综合考虑直线经理自身工作繁杂性的特点,确保培训活动与他们的日常工作并行不悖。同时,积极倡导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参与到为直线经理培训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之中来,促使前者的专业知识同后者的管理实践相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双方心理契约的建立和管理技能的丰富。

参考文献:

1. Laura Hall and Derek Torrington. Letting go or holding on - the devolution of operational personnel activitie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98,8(1):41-55.

2. Nancy and Leda. Exploring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line managers and HRM in Greece.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004,29(4):281- 291.

3. 陈文钢.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度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5,27(5):32-34.

4. 德斯勒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28.

5. 周军.HR管理中一个模糊而混乱的“角落”――HR专业人员与直线经理的分工与合作.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7,(3):33-34.

6. 刘昕.论企业家的四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财经问题研究,2002,(7):28-3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的优化与完善研究”(项目号:11BGL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3篇

专业集群概念源自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所谓“集群”,指同一类型或具有同一特质事物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有利于群体所共同需要的各种要素聚集,发挥群体效应时会产生1+1>2的效应。所谓“集成”,即化零为整,由分散到集中,将损耗、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集群的优势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

集群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典型运用就是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指在特定产业中互相有联系的企业(公司、机构)聚集在特定空间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使群内企业享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产业分工更细、更专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更方便,合作更有效、信息和技术传递更快捷,更便于激发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专业集群

高职院校采用集群式专业结构是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专业群”,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代表着院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通常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个集合。所谓“专业集群”,指对应区域中某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或相关技术(服务)领域。整合学校现有专业,组建相应的专业群,形成的集群式专业结构。高职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关系最密切的部分。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对接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突破固有专业概念的局限,借鉴集群发展的思想,探索专业集群式发展。

二、专业群建设的原则

传统专业建设模式,存在专业设置重复度高,资源分散与浪费,与产业发展脱节,缺乏竞争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通过创新和发展专业群,促进专业集约、管理集约和资源集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就业质量,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因此,专业群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组成专业群的各专业,需拥有共同产业基础

专业群发展应突出区域性服务特征,促进专业集约化发展。专业群内专业结构合理分布的主要依据是地方主导(国家重要)产业群的结构设置,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分布属于同一产业群(链),基本适岗能力趋同,岗位晋升发展能力有区分度。

(二)协同专业群发展管理机制,需服务地方产业集群

对应产业转型升级,岗位和岗位群的变化,通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配套、结构对应的动态调整满足产业需求。专业群设置一般以部级、省级示范性、骨干、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根据产业群岗位需求聚合多个专业,专业结构对应产业结构。通过在专业群内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块化课程,促进各专业基于本产业群所需的不同岗位群的人才结构及专业规模适切、协同发展。

(三)专业结构集聚下的教学资源,需整合共享

专业群建设要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通过统筹共建、集约发展、发挥特色的方法,开发、整合并发挥出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的最大效益。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群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结构性矛盾加剧。专业同质化、千校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技术技能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如同是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时没有特色、没有区分度,只能泛适应基层岗位。同时,专业数量的增加造成专业单体资源稀释,如有的学校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涉外导游方向、营养与配餐专业等多个专业,各个专业的服务面向其实在一个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条上,但由于各个专业管理、教学各自为阵,使有限的教学、企业等资源得不到充分应用,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限制了专业服务能力。针对如何推进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集聚各类资源,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群,并针对构建路径、保障机制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群,协同各专业发展

学校整合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幼儿教育专业,构建了以国际旅游文化人才培养为主线的专业集群。即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商务英语”专业为核心,“旅游管理”专业为拓展,“幼儿健康与管理”专业为延伸,对接国际旅游酒店产业产教融合以及校企文化咨询与管理的高薪高位就业培养联动机制,并与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形成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

(二)对应产业发展链和创新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专业群长效建设

本文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和“区域发展”,对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探索了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4个关键支撑点,即拥国际视野(国际)、厚旅游基础(旅游)、重酒店技能(酒店)、怀文化自信(文化)等。针对怎么推进产教融合,找到了与支撑点匹配的校企契合点。一是拥国际视野,服务“一带一路”,对接国际发展链;二是厚旅游基础,对接旅游生态发展创新链;三是重酒店技能,对接酒店产业升级创新发展链;四是怀文化自信,对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链。2018年11月,酒店管理专业通过验收获批“湖北省特色专业”,是对酒店管理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的认可,对专业在与“荷田大酒店”“万豪国际集团”“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开展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双导师”教学模式的认可。2019年6月,酒店管理专业获批国家3年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群通过建设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校企共同实践“螺旋上升式”酒店服务技能实训体系,并将“螺旋上升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辐射到其他专业。

(三)设计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专业群主干课程水平

1.实训室建设

开发多功能实训室,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建国际语音室、国际文化体验室,提高实训室的应用性。

2.共享教学资源

①各专业共享酒店管理专业的万礼豪程线上教学资源,把商务英语、酒店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②以赛促教,各专业共同参与各种市级以上竞赛,促进各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和个性化发展。近年来,已获得市级以上比赛三等奖以上10余项,很大程度上提升专业建设自信。

3.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企业共建培养基地,共建师资团队,目前已有企业长期参与教学教师7名。

4.课程建设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双导师制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但只有当教学模式与专业特点相匹配时,这一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的教学模式,如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是提高该专业教育质量的有力工具。

1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实践的产生与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强调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统分统配逐渐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这些制度改革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992年,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率先推出双导师制。当时双导师制是指“由政治导师和学术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工作的人才培养”[1]。

此后,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被社会认可,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由本科生扩展到高职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由针对学生的双导师制发展到针对老师尤其是高职院校老师的双导师制,实践专业也由经济类专业发展到财会类专业、教育类和法学类等专业,由课程学习推广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再到大学教育的全程。由于时代背景和使用范围的变化,双导师制中两位导师与其产生之初显著不同,由1992年的政治导师和学术导师演变为校内理论型导师与校外实务型导师,或者一个校内专业导师和另一个校内或校外导师。

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运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是指为学生在所有专业课中,设立校内(理论型)和校外(实务型)两类导师,使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同时得到加强的教学模式。因此,该教学模式特别适合操作性强的专业和学科,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职能模块的实施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2.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教学模式及其不足

应用性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1)现有教学模式

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更多采用综合教学模式,但根据侧重点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学生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比如寒暑假的实习和毕业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都采用过这种模式。

2)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是让学生在装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验室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的操作模拟,进行仿真练习,起到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2]。

3)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和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虽然在方式和方法上,它与实践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模式有一定重复,但它的重点是强调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和思考[3]。

4)专业操作能力优化模式。该模式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课堂讨论、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4]。

(2)存在的问题

从对上述各种教学模式的归纳总结和分析中,不难看出,以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它们都存在这样一个不足:这些模式更多的是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情景,而忽视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忽视了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更多是理论型老师而不是实践操作型老师的实际。因此,并不必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要克服这一不足,一是让现有老师变为双师型,显然这需要时间和条件;二是从校外引进实务型老师,也即实行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2.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运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建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模式的不足,具体而言,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该专业构建一支理论型与实务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后,师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质变,打破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构成中以理论老师为主甚至只有理论老师的局面。

其次,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为学生接触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实践提供了机会,为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了桥梁,切切实实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该模式还能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象牙塔里过分理想的生活图景,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表现。

最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学生素质提高后,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随之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的认识和理解,使之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就业初期的磨合状态持续时间缩短,就业满意度更高,就业更叫稳定。

双导师制虽然具有克服现有教学模式缺点的优势,但在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该模式的运用并不普遍。厘清该模式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施要点,无疑有助于该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建立和实施双导师制是以师资队伍改变为核心的一个系统工程,实施中,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3.1 实务型导师队伍构建

实务型导师队伍的构建是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前提、基础和起点,它包括实务型师资队伍的来源、人数、经费、评价机制和制度保证。

实务型导师主要来源于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联系的实习单位和产学研合作单位,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块,选择在企业中从事相应职能模块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或领导担任实务型导师。与其他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务型导师应该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块区分,而不是只要相关专业即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几大模块,这些模块之间既紧密联系,同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质的区分。

在人数方面,整体生师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与理论型导师人数、实务型导师人数之比)应该保持在适当的范围,生师比太低,缺乏可操作性,增加经费;太高,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般实行大班教学,理论型导师生师比在10左右比较合适,实务型导师的生师比可略低于10。

经费方面既可以从学校拨付一定款项,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双方订立合同的基础上采取“置换”形式,比如,企业员工为学生担任实务型导师,为学生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技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的老师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或者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

为不断提高实务型导师的教学质量和促进该模式的持续发展,需要适当的评价机制和完备的制度保证。在评价机制方面,应该综合考虑学生评价、学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考核成绩和理论型导师和实务型导师本人的评价结果。在实务型导师选拔、教学、经费、评价等方面建立正式制度,以保证该模式顺利运行。

3.2 实务型导师上课时间、地点和方式

实务型导师上课时间与专业课同步,例如,薪酬管理开设在第六个学期,则负责薪酬管理的实务型导师也在同一学期开课,比理论教学进度慢两周左右,学生可在这两个星期吸收、消化理论知识。利用学生不上理论课的时间和实务型导师合适的时间,在实务型导师所在单位工作现场授课,授课方式如下:首先由实务型导师讲解这一职能模块的操作要点,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进行操作或实践。

3.3 理论型导师和实务型导师的教学内容分工与配合

引入双导师制后,对学生的教育由校内理论型导师和校外实务型导师共同完成,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校内理论型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的操作和实施原理,并负责学生的德育引导;校外实务型导师则进行各个职能模块的实践指导,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校内理论性导师和校外实务型导师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应分工明确,而且还应该有无缝式的配合,防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度不匹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进度计划应该由二者共同制订,理论型导师应该提前告知实务型导师理论教学的进度;反之,实务型导师上课之后,也应该就实践课的进度、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与理论导师沟通。

3.4 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进了新的老师,涉及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景,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指导。比如,告知学生:在实务型导师上课之前,消化理论知识,在企业中应该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实务型导师上课时应兼顾老师的讲和自己的操作,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实践中,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疑惑等等。

3.5 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因为老师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表现评定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该模式下,学生专业课的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引入双导师制后,由于学生成绩包括了实践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薪酬管理的实践能力,为个人择业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力参考。对一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成绩可以略低于理论成绩,而对高职院校,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可平分秋色。

从上述实施要点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实践教学模式,与一般实践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拥有一支稳定和正规的实务型导师,实务型导师参与专业课的全程教学,使该模式能够更稳定、长久和制度化地运行,并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与一般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更突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同一学生的双导师因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而异,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而非类似专业划分导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因此,双导师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3):65.

[2] 杜恒波、崔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08(12):123.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英语;人力资源管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178-0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08年全国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接近300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融入到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之中。为了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的需要,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具有较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有助于学生学习国外本专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增加学生对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背景的理解。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的具体目的是:(1)使学生基本具备阅读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原版教材的能力I(2)使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英文书面写作表达自己的专业观点I(3)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词汇的英一汉互译方法I(4)使学生能够就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听说交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口头表达的情境性。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用英语对基本原理的阐述,忽略了真实场景的对话模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应该与实际工作情境紧密结合,在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应强化招聘面试(job interview)、绩效沟通(appraisal interview)等一些实际场景的对话设计。

第二,注重英汉互译的准确性。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专业领域内的沟通交流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因此必须注重英汉互译的准确性。例如,“affirmative action”有些教材译成“反优先雇佣行动”,不符合国内通用的表达习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沟通上的不便,翻译成“就业歧视补救行动”相对更好。

第三,提高书面写作的实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到具体的文书操作表格的设计和制作,例如,工作描述(job description),求职简历(resume),考核量表(appraisal forms)等都有一定的格式规范和表达习惯。如果专业英语按照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通用写作能力,则与专业工作的实际要求不符。

2 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

目前在图书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从国外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第二类是国内选编的教材。两类教材在编写目的、编写形式和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1 英文原版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较早将国外经济管理类教材引入国内,其中涉及到部分英文版人力资源管理教科书。这些教材的主要优点是:(1)使人们能够全面、系统的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理论框架。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I(2)专业术语的表达更加地道,便于“原汁原味”的获取国外学术信息。尽享原著作者思想的真实表达I(3)丰富的国外本土案例资源可以帮助国内学者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的管理差异;(4)熟悉国外教材人性化的编写风格,便于更好的进行信息检索和查阅。但英文原版教材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1)内容过于庞杂,信息容量过大,需要大量时间阅读。不利于有效消化吸收;(2)受一些习惯表达的影响,一些单词的非常规用法及较少出现的生僻词词义理解困难,对读者英语水平要求较高。(3)原版教材价格较贵,超过普通家庭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2.2 国内选编教材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组织编写了一些适合国内学生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这些教材的取材往往来自国外原版教材,但在篇章结构上做了一些修改、调整和删减,其主要优点是:(1)章节脉络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便于理解;(2)篇幅长度适中,生僻词汇大大减少,读者阅读压力相对较小;(3)部分教材配合一定的中文解释,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课后习题训练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足之处是:(1)大部分国内专业英语教材更多的偏向于英语语言的学习,而忽视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的运用;(2)注重管理原理的介绍和阐述,缺乏情景性案例,尤其是特定工作场合下的情景对话I(3)一些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操作表格、图例、文书样本较少涉及。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依据

选择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了解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进行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就业尤其是进人外资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必要的英语基础。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时。可考虑如下因素;

(1)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学科基础,能够从事企业的招聘甄选、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具体实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点。因此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意义,尽可能附有一些操作性的范例,使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够基本胜任英语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不是“重语言、轻技能”,“会说不会做”。

(2)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来讲,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材的选择也应该以此为准。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基础语言知识、基本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之上。因此,专业英语教材必须不折不扣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考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31-01

一、HRBP的基本概念

HRBP(HR BUSINESS PARTNER)又称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是企业人力资源部派到各实体业务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核心工作是帮助各业务单位管理层开展人才的发掘、员工的职业发展以及员工职业能力培养。HRBP是人力资源部与派出单位的业务经理实施沟通的桥梁,HRBP既熟悉派出单位的实际业务,又熟悉HR各职能模块,既能帮助各业务单位更好的改善员工关系,又能帮助业务经理更佳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制度管理员工,同时,利用HRBP的专业能力解决业务单位中存在的显现和隐性的问题,提炼出业务单位的问题清单,把问题清单交给人力资源专家,支撑人力资源专家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优化工作流程。

二、HRBP承担的职能

HRBP与普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同,有其自身的职能,必须对其职能准确定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HRBP职能,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业务单位管理工作

HRBP要参与到所在业务单位的实际业务中,参与管理工作,了解一线的人员及管理情况,收集准确人员的绩效、能力、成长需求等信息。同时,HRBP需要了解主营业务情况和核心业务流程,熟悉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熟悉管理要求。

(二)与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专家中心合作,设计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方案

HRBP不是孤立的个体,而应与人力资源部的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人力资源专家中心合作,共同设计针对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方案实施的有效性进行适时的反馈和沟通,确认方案的效果,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方案调整,使其最大效度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参与所在业务单位的人才发展通道设计

HRBP与业务单位管理者一起,根据本业务单位的业务特色,设计适合本单位的人才发展通道。同时,根据人才盘点情况,分层分类的设计适合员工发展的职业通道,建立起适合业务单位发展、员工个人发展的动态职业通道。

(四)进行培训管理

根据人才发展通道,进行培训管理,包括培训的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师的选择等。培训管理是实现人才发展的关键步骤,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建立起配套人才发展的培训体系,为人才发展助力。

(五)建立所在业务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根据业务战略,建立所在业务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含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体系、招聘制度等,同时,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执行方案,使各项管理方案有效落地。

(六)支持和参与文化变革

支持业务单位形成积极的文化范围,HRBP应支持文化变革,参与文化变革,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人力资源合作伙伴业务的开展。同时,建立起有利与人才发展和人力成长的人力资源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文文化。

三、对HRBP的素质要求

(一)要有战略眼光

要有战略眼光,做变革的领导者,激励和推动组织中的每位成员成为组织变革中的一员;培养在本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中发现关联和相互关系的能力,学会找到关键人物;利用客户服务导向,从战略视角关注和发现客户需求,努力满足客户需求甚至引导客户需求。

(二)要有专业信誉

能够将自身业务和组织环境相结合,发现专业提升的机会;同时,构建起人力资源专业架构和管理体系,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至少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能够利用支撑团队,解决人力资源专业上的问题,同时,不断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可视化,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信誉。

(三)要有领导能力

利用个人的影响力,培养起洞察他人及他们兴趣的能力,学会说服和影响他人,建立起个人的影响力;同时,学会在某个观点或目标上,给予他人支持;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机遇,积极采取行动,影响他人;能够发现人才,鼓励士气,成为绩效教练。

(四)要有个人信誉

成为具有成就动机的HRBP,用成就作为驱动力;要有超越绩效标准的动力,努力达到出色的绩效;建立起个人正直和可靠的个人形象,能够秉公处事,公平正义;树立起正面形象,能够帮助业务管理者解决人才供给和人才成长方面的问题,容易合作和共事。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师资;优化整合

随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观念由于服务型政府的推进而逐步深入,高校应用类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的职能加强,X校为满足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先后开设或增设了若干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前在X校这些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学院,各学院均配备了相应的专业师资人员。因此出现了在同一所学校,专业重复叠加设置,因此造成了师资浪费和低效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不利于学科建设及发展的问题。本人经过调研,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分布的状况进行信息统计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整合公共管理类师资进而提高师资利用率提出浅陋的意见。

一、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布现状

X校现属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专业共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三个专业和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两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一个。即本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三个专业;硕士点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还有一个按一级学科建设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其具体分布见表1:从学院分布看,X校现有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分属于四个学院,其中公共管理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专业;法政学院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科学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理科学学院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隶属于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隶属于教育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隶属于公共管理学院。从专业隶属看,公共管理学院和法政学院均设有行政管理专业,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公共管理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中都同时存在。而且这些分属于两个学院的同一专业同时招生授课,分别招聘、培训、使用师资,毕业生实习、就业也分别管理。

二、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现状

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分布遵循人岗合一的原则,即专业教师随同专业设置岗位招聘、培训、管理、使用。由于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四个学院,因此其师资也随之分布于以上四个学院。

(一)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总量分布

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共有37人。(参见表2)就专业拥有师资量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人,行政管理专业8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51.35%、21.62%、27.03%。就职称结构而言,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占总人数的37.83%;中级16人,占总人数43.24%;中级以下7人,占总数的18.91%。就学历结构而言博士6人,占总人数的16.21%;硕士26人,占总数的70.27%。就专业师资配置而言,高级职称主要分布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副高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配置较高,其他两个专业配置相同。就学历层次分布而言,专业教师主要是硕士学历居多,占总人数的70.27%。博士拥有量各专业差距不大。

(二)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隶属分布

X校所设置的三个公共管理类专业共拥有的专业师资37人,其中公共管理学院、法政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分别拥有9人、6人、10人和12人。公共管理学院所拥有的人数占总数的24.32%,其余三个学院分别是法政学院16.22%、地理科学学院27.03%、教育科学学院32.43%。职称结构而言,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分别是公共管理学院5.41%,法政学院5.41%、地理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均为13.51%。配置结构而言,相对较平均。学历结构而言,博士学历四个学院配置比较均匀,硕士学历师资是公共管理学院较多,占总数的21.62%。(具体参见表3)

三、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总量不足

专职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甚至严重短缺,导致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大量聘用外聘教师,二是本专业教师承担更多的课程门类。第一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指导时间和情感上相比弱于本专业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后一种情况则会导致少数的教师走马灯似的反复多次出现在同一个班级,对学生造成视觉疲劳,同时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不同的知识信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结构不合理

从统计数据来看,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均存在专业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不均衡,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虽然个别专业情况略好(教育科学学院所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但总体上仍然呈现高级职称(包括正高、副高)和高学历(获得博士学位)教师数量偏低,中低职称和中低学历教师偏多的状况。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均衡,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结构,对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形成了制约,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及学科专业的发展。

(三)分布不均匀

各学院配备不相同,分布不均衡。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包括法政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均呈现严重不均状况。

(四)师资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

1.学院分别招聘、使用师资带来的问题。由于专业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各个学院均需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由于同属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下,很多专业课设置相同或相似,但由于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每门课均需配备专业教师,导致讲授相同课程的教师重复配备,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2.专业重复设置带来的问题。由于课程设置、安排均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专业教师随同专业分布于各个学院。随着进一步推行实施新的教学方案,以及日授课时间的压缩,除了公共必修课(公共外语和计算机课)因学校统一开设、跨学院之间合班授课而占用了一部分时间,各学院专业课授课时间区段基本一致,由此导致专业教师首先要保证完成自己学院专业的课程,不便实现专业教师的校内跨学院师资资源共享。3.教师资源不足,教学任务过重,不利于教师培训提升。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情况可以看出,分布于四个学院的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呈严重短缺状态,如此导致教师授课门类多,授课时间长,工作负担重,致使备课以及科研时间严重不足,无法进行定期进修学习培训,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以及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归纳起来,公共管理类师资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专业教师数量总数不足甚至个别专业呈现严重短缺之状况,个别专业教师不足,授课任务过重,没有时间和机会进修培训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师生比过高,对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制约;由于专业教师随专业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学院,导致教师资源分散,不利于形成优势资源集中的态势,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专业发展形成了制约;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师资分散,不利于教师间资源共享,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科研梯队建设,对整体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不利。

四、X校公共管理类师资整合建议

基于本人从事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切实体会,针对上述师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内跨院整合,以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利用率,优化师生比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更好地发展。1.进行专业整合,促进学科发展。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整合,将重复设置的专业归类,将分散于各个学院的专业进行合并,这样可以避免专业重复设置现象,将分散于各个不同学院的相关专业整合于一体,可以大大提高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师资资源,还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状况,极大的利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创品牌、提高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有效地服务社会。2.进行专业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师资利用率。进行专业整合,从而将分散的教师资源整合到一体,有助于在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内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可以缓解教师不足的现状;可以将分散的教师资源集中起来,统筹安排,从而大大提高师资利用率。3.进行专业整合,有利于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进行专业整合,将分散在各个学院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相同或相近门类的课程重复配备专业教师的情况,大大降低教师的授课任务,可以使年轻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进修、充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有效地晋升机制。4.进行专业整合,有利于师资结构均衡发展。进行专业整合,可以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师资结构均衡发展。目前各个专业均呈现专业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均衡,普遍存在高学历(博士)、高职称(教授、副教授)偏低,中低职称(讲师、助教)和学历(硕士及其他)偏高的状况。进行专业整合,可以有效地平衡公共管理类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也便于整体梯队建设,促进师资优化。5.进行专业整合,降低师生比,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专业整合,降低师生比,形成科学合理的师生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目前,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他各专业师生比普遍偏高,均高于教育部的要求标准。公共管理类专业整合,可以降低师生比,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黄岩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8篇

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经营环境势必面临诸多变迁,就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势必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正视环境变化给人力资源带来的变动,尽可能的消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压力,为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供需求空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创新全新的价值主张,如工作生活质量、人本管理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员工协助计划等价值追求理论,以期在企业实现全面自由的人性发展价值导向,为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供理念背景。社会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作为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实践,不断发展完善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如员工发展模式、员工帮助计划、生活辅导室、家庭-工作平衡计划等,将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为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供方法优势。

2.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的领域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领域,是在考虑社会工作内容基础上,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探寻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交叉领域,具体应用如下:第一,合理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系统是有效分析职务工作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第二,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想要获得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财务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平台提供支持;第三,完善的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机制,在合理的社会工作系统下,坚持“三公”原则(公平、公开、公正),以完善的人力资源招聘机制,为企业招聘正确的人才;结合企业人力实践,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构建实践性高的培训体系;第四,制定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和社会工作者深度沟通,基于企业员工工作现状和职业发展前景,共同制定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将企业员工真正融入企业,增强员工的企业责任感,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第五,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依据工作说明书,结合绩效考核标准,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最终得出绩效考核结论;第六,人力资源薪酬激励,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就需要结合人力资源不同特征,实行差异化的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薪酬激励制度,动态激励员工,最大化激发人力资源创新性;第七,企业员工职业安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求制定相关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做好企业员工劳动保护工作,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3.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应对方法

3.1提升企业人力专业素养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素质,针对现有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笔者主要从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和加强践行企业人力资源变通能力两视角分析企业人力专业素养。第一,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中,往往受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不足影响介入契合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面对不同部门、环节的员工对象,还需要满足不同员工、家庭的诉求。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兼具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专业社会工作知识,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这就需要强劲的人力资源作为工作的支撑,从教育源头做好对人力资源专业素养的知识输出,高校教育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完善员工知识储备;同时企业可开展针对现有人力资源员工的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注入社会工作新的活力,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第二,加强践行企业人力资源变通能力。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两大应用学科在企业实践中的整合,因此要注重对企业人力资源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中,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主要存在缺乏经验的问题。因此,企业应正确认清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创造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机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探索社会工作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契合之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解决问题的应变、变通能力,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社会工作方法提供空间。

3.2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需要构建完善 的介入模式,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笔者主要从服务嵌入的方式和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两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第一,服务嵌入的方式。服务嵌入的方式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实际需求的差异,在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时,尽可能将其引入领域具体细化,如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福利待遇等领域,或者直接将企业这些领域的需求以外包形式发包给社会工作机构,不断完善企业人性化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嵌入的方式需要社会工作机构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合作,在双方合作交流的信任基础上,实现社会工作更好地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和目标。第二,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便于提供便捷社会工作服务。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各模块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为人力资源各业务提供服务支持。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下,社会工作者以岗位工作形式常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优势就是充分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了解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具体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愿意承担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的成本(人力成本、组织成本和物质成本),将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教学资源库数字载体 实物载体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96-03

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可用、适用并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成为制约酒店管理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对进一步深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高酒店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进行探讨,提出以数字载体及实物载体为平台,最终建成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立体教学资源库的构想。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我国旅游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中职在内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共计1968所,其中高等院校967所,中等职业学校1001所。2010年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首次突破100万人,达到108.6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为59.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为49万人。

在全国高等旅游院校的专业构成上,旅游管理、旅游外语专业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而酒店管理在教育部2011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上为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目前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开设。全国54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仅为14.5万人。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人数在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严重偏低。

我国酒店行业刚开始形成时,因酒店比较少,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竞争重心是数量。所以,我国酒店业初期的发展水平与酒店设施的数量规模有关。在酒店的数量规模增大、设施档次提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行业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质量竞争的核心是人员素质的竞争,行业的发展水平就与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密切相关。酒店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心理素质、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力的组合效应,以及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等,都影响酒店业的竞争力。我国内资酒店竞争力不强,关键因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员素质问题。

从整体看,本土酒店人才在素质与培养模式上与国际酒店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我国现有高级酒店管理人才70%来自国外,或者有在国外酒店培训的经历。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第一,优质资源少,资源开发程度低。据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开始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约540所,其中办学时间在20年以上的不足5%,在10年至20年之间的不足10%,绝大多数为新建、改建专业。软硬件建设力量不足,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课程教材、场地、设施及合作的企业资源差距较大,优势教学资源不丰富。在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上,各院校教师对教学资源收集、管理、保存和处理上比较散乱,教师们大多是需要用时才努力寻找或制作,等用完后随即抛弃,然后需要时又重新来寻找,未能较好地保存和管理好这些资源。同时,网络资源虽然种类繁多,但分类管理不科学,适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和专业教学特色相结合。第二,现有资源共享度低,社会服务能力差。即使在同一院校,教师们收集、管理使用资源时往往也是各自为政,无法分工合作、实现共享。院校收集、开发的教育资源也未能与兄弟院校共同分享。同时,酒店从业人员在自主学习提高时也难以有合适的途径从院校获取教学资源。这些现象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三,网络平台功能不全,信息化服务水平低。近年来,各高校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相应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相应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凸显,教学资源建设简单化、重数量、轻质量、网络及现代教学设施利用率低,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停留在表面,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符合教育部教学改革精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通过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收集、整合、开发、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要求。

(二)进一步推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平台。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更新教学资源库内容,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个良好的推动。同时,开放互动的网络资源平台,师生可以实时了解酒店行业前沿成果,动态交流行业信息。

(三)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合理有效地开发并利用酒店管理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教师来说,通过利用教学资源库丰富的素材,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开发、组合,同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效率。

(四)可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对酒店及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社会人员来说,教学资源库既是一个自主学习专业提升的资源中心,又能提供教师指导、学习咨询等服务,帮助酒店解决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为酒店提供软件支持。这项建设将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良好效益。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则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酒店管理专业长期以来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验、实训、实习“三实合一”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做”一体化能力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以专业课程建设及行业培训建设为两大核心内容,以数字载体及实物载体为平台,最终建成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立体教学资源库。具体见图1。

(一)专业课程模块。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人才培养方案及行业岗位需求为基准,并随着行业需求变换而及时调整更进,是一个合理而动态的课程管理过程。与行业进行及时沟通,结合本专业的优势与特色,选择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主覆盖到其余专业课程建设的专业课程资源模块,包括具体的课程教材及参考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网络课件、课程案例资源、课程考核模式及试题等,其中强调本课程与整个教学计划的吻合,与其余专业课程设计的衔接。

(二)行业培训模块。行业培训模块包括职业资格培训及专项培训两部分。其中,职业资格培训又包括职业资格岗位及分级培训两部分资源,与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合作,以适应目前行业岗位持证上岗及岗位晋升要求,建设完成各类岗位的职业资格培训资料库,具体包括岗位取证标准,试题库、案例库。

专项培训包括相关行业、企业培训以及院校师资培训两部分资源,具体需要建设完成各类培训的目标要求、培训大纲、培训课件、案例库等。

(三)资源库的平台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最终形式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资源库,包括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载体和以校内酒店实训基地为核心,含有酒店博物馆建设在内的实物载体,这两大载体形成了资源库平台建设两大组成部分。

1.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载体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数字载体实际上是将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及行业培训模块中的资源,以数据库、图片、视频、图表、教学课件、网页等形式通过网络服务器连接组合成一个数字载体平台。专业教师通过网络服务器把教学资源递交入库,即以数据库、图片、视频、图表、教学课件、网页等形式通过网络服务器完成教学资源的递交同时产生资源共享。

数字平台管理人员辅助教师递交并进行资料分类及管理,或更新或删除,保证数字载体里的教学资源具时效性特征。与此同时,数字平台管理员需对站点进行设置及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客户端形成良好链接与互动,教师与系统、学生与系统、企业与系统的顺畅对话,一方面实现教师所递交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实现酒店行业各岗位的取证培训和提升培训及高职、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数字载体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最终目的是方便有需求的客户,因此在平台管理上要强调资源检索功能,同时为了体现资源的共享性及优化性,在系统中设置好资源下载与评价功能意义重大。

2.以校内酒店实训基地为核心的实物载体建设。(1)校内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资源收集与资源共享服务,而校内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能为资源库建设提供功能的完善,又是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资源库进行教与学的一个全方位实物载体。校内酒店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校内小型高星级酒店,包括前厅、客房、中餐厅及后厨、西餐厅及后厨、酒吧、面点室、形体房等,是专业教学、岗位培训及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可发挥模拟岗位优势实现情景教学,同时,资源库中专业课程资源应用将得以优化体现,更好实现资源库的价值。校内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将是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显现的一个最核心的实物载体,将校内的酒店实训基地建设成集生产、教学、技能培训、新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的贡献,同时代表了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先进性及全面性。(2)小型酒店博物馆的建设。酒店博物馆是一个直观的针对性强的酒店管理专业场馆。博物馆收集了酒店发展史、各酒店集团介绍、有代表性的酒店介绍,其中包括图片、教材、酒店手册、特色酒店客房用品等,学生在这个小型博物馆里能直观体验到酒店的演变与发展,结合现代酒店运作模式,让学生既有对于酒店发展时间隧道的体验,又有身临其境的现代酒店体验。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小型的专业资料阅览室,师生共享资源、自由交流的场所,学生及教师可以在此查阅资料,满足自主的现场专业学习的需求。

四、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于行业与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更进。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深入开展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酒店企业、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制定适合现代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同时在对酒店工作岗位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细致分析酒店业务操作层、业务督导层和管理层等三大岗位群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参照酒店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对高素质技能型酒店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成了资源库建设中决定方向的重中之重。

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也是一个调整、更进的工作,专业负责人需定期与行业沟通,根据行业及岗位需求进行反馈并及时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时效性。

(二)从制度上提高教师参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最终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师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实际也是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的过程,是一个以培养高层次“双师型”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核心,打造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的过程。

传统的大学教师教学资源以个体的教学资源储备为主,建设酒店教学资源库需将以往教师独立收集、整理教学资源的个人行为转化为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团队行为,提高收集教学资源的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个转变过程初期阶段首先需从制度上要求并鼓励专业教师对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参与,构建符合酒店管理专业办学要求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三)柔性化管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的模块与内容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行业、岗位的跟进而增添或删减模块与内容,需设置好一个资源实时更近的柔性化管理系统,便于增减,便于链接,便于共享。不论是从系统的建设以及人员的管理上都需注意柔性化的特质,以更好体现其时效性、畅通性和便捷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育原理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0篇

一、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地方院校也逐渐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增强,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市场需求变化无常,而且市场信息传导至学校具有滞后性。因此,地方院校开展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整体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往往跟实际脱钩,实践教学中的诸多环节有待改善。

1.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现实中大部分地方院校往往忽视这一块内容的重要性,仍然将理论教学看成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心,认为实践教学是次要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完全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看成一种从属关系,实践教学的优势无法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计划上,明显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很小。理论教学往往是教学考核的核心,而且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上,教研室也是围绕理论教学开展的,实践教学没有具体要求。第二,经费拨付少,软硬件建设滞后。首先是实验与实训场地严重不足,很多地方院校采用小班、轮班教学,且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其次是软件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升级。由于采购正版财务管理软件费用较高,很多地方院校预算不足,更新升级不及时,实践教学存在障碍。第三,学时占比低。大部分地方院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学时占整个课程学时的85%以上,实践教学学时往往低于10%。第四,学分较少,实践教学要求不明确。由于学分较低,学生不注重实践教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实践教学与教师绩效评定没有直接关系,激励机制不明确,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实践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2.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与市场脱钩

大部分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与市场需求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效衔接。目前实践教学往往以授课教师的专业特长为基础,未能从本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出发,确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标准,教学体系不清晰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未能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效融合。老师指导实践现场往往随意性较大,很难与理论课程匹配,甚至有些学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讲解的老师不同,导致两者之间关系的人为割裂。第二,实践课程不能实现动态更新。很多地方院校一本实验教材使用好几年,完全不管市场变化情况。新经济环境下,各类财务软件、规章制度、报税等等环节都处在变化之中,实践教学课程应该匹配更新。为了使教学简单,老师讲解实践案例,大多都是重复的,新颖性不强。第三,实践课程之间未能有效衔接。课程单一,缺乏系统性。从实践角度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涉及采购、生产、销售、报税等环节,而且各环节之间关系密切。各财务环节要求的专业知识不同,因此学生在实践中就不能仅掌握某一块财务知识,要对整个操作流程都要熟悉,方便企业轮岗,这就要求实践课程之间进行有效衔接,构成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体系。

3.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不同,主要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灵活性较强。地方院校大多财务管理专业都安排有实验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财务管理专业的学校实践教学主要在实验室进行,包括手工操作和上机实验。手工操作主要模拟一些票据的填写,上机实验主要使用软件开展做账仿真。由于大部分地方院校缺乏具有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教师,实践教学往往照本宣科,同理论教学相差无几,而且针对性不强;有的完全由学生自学,自由发挥,老师的有效指导十分缺乏。实践教学要与理论教学相配套,但现实中实践变化性更强,很多实验教材比较落后,不能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需要教师根据社会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进展进行修订。

4.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

在地方院校中,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校内实验室实训,另一种是校外实习基地。就校内实验室来说,建设比较落后,利用效率不高,突出的表现在:一是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场地面积、硬件设施、软件、数据库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实验室:手工实验室与电算化实验室。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手工操作如填写相关票据、盖章、点钞等活动已经不常见。电算化实验室往往硬件设施齐全,但软件不配套,更新升级能力不足。就校外实习基地来说,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由于资源有限,实习基地数量少。学生更多的是自己找单位实习。学生为了完成实习任务,大多随意找一些企业在实习手册上盖章了事,实习流于形式。二是实习基地接收的学生数量有限,而且财务往往涉及商业秘密,关键岗位一般不会让实习生接触。很多小企业没有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实习工作往往专业性不强,很难接触投资、筹资等财务核心问题。三是实习时间大部分都安排在大四,学生由于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大,对这种安排有心无力。

5.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不足

目前高校招聘教师往往注重学历层次和科研成果,在实践经历和业务经验方面没有要求,重学历轻应用的情况十分突出。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理论知识深厚丰富,但实践操作能力缺乏。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都需要双能型师资。地方院校招聘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由高校学习到高校工作的硕士或者博士生,毕业之后直接上岗授课,有的硕士生或博士生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理论知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更无须谈论实践教学了。具有实践经验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大部分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授课教师基本上没有在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实践能力较差,很难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即使安排了实践教学,对教学细节也很难把握,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此外,由于职称评定与科研成果直接相关,更多老师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到学术研究中,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二、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落后的原因剖析

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相对封闭式的,对外部资源的利用较为有限。院校与企业之间主要是培养就业或者培养实习的单向关系,两者间缺乏合作创新,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意识薄弱,较为关心短期利益。院校间专业实践合作还处在较低水平,合作规模小,合作领域窄,参与合作的院校数量也较少。尽管很多地方院校已经意识到外部资源的重要性,但获取能力不够。由于财务管理学科具有交叉性、创新性、实践性以及主体多样性的特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没有哪一所地方院校能在该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上取得完全优势,必须善于利用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孤立的地方院校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很难单打独斗、独善其身,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需要在与其他院校、企业、政府部门或组织建立广泛联系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培养模式,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相脱离,人才培养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是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

开放式创新是由Chesbrough 教授在2003 年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创新可以同时利用内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并在创新链的各个阶段上与多种合作伙伴多角度动态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大学本质上是开放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又是面向市场的,而地方院校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仅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应用型专业的创新发展与企业等高校外部资源密不可分,而财务管理专业首当其冲。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向之一就是为地方企业服务,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保持企业等外部资源与高校的有效互动,将有助于提高高校财管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地方院校内部,地方院校将外部可获取资源如人、财、物、技术、信息等都纳入到该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使这种交互模式逐渐转化成一种工作机制,从而实现教学资源渠道的多样化。地方高校对外部资源的管理将成为提高财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1.创新资源的搜索与获取

由于财管专业应用性特征,获取实践性创新资源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实践性创新资源主要来自校内实验室或实训中心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开设财管专业的大部分地方院校都建有相关实验室,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指导老师的实践经验、实验与工作需求的对接水平、ERP 沙盘应用程度等方面差距较大。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则普遍落后,很多地方院校仅仅是挂名,根本没有实质内容。当地方院校内部资源无法有效完成上述活动时,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获取这些资源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对外部资源的主动认知,包括地方院校对资源缺乏的认识、对外部资源的搜索能力等。地方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仔细思考,并对缺乏的资源列出清单。此外,还要掌握这些资源的分布、种类等方面信息。二是外部资源的被获取程度,包括双方合作的基础与前提、合作模式选择等。搜索到这些外部资源后,就要主动获取这些资源,创造接近这些资源的渠道,对双方合作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对获取这些资源的复杂程度、时间以及成本进行预期判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比较。实践性创新资源的搜索与获取是地方院校实现外部创新资源管理的重要起点。

2.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地方院校获取这些外部创新资源是为了用于实践教学。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资源的分配问题。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所需要的资源不同,外部创新资源总是有限的,必须要考虑资源的分配,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模式才能产生最高的效益。二是现有资源与外部创新资源的融合问题。对于地方院校现有资源而言,外部创新资源是陌生的外来物,因此需要做好两者间的融合。首先在资源分配之前做好动员,努力营造协同合作的环境氛围。其次,要明确资源使用的属性,包括种类、时间等,拟定资源岗位计划。再次,要对资源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对内部原有资源与外部创新资源的融合提出指导建议,努力使不同属性的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资源整合,促进地方院校人才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3.创新资源的动态更新

外部创新资源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影响因素包括院校内部资源的充盈情况、资源搜索能力、外部资源的生命周期以及资源实体的合作意愿等方面。由于企业等外部实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地方院校能够获取的外部创新资源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例如,受外贸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一些外贸企业濒临破产,即使不违约,也很难保证学生在该种企业的实践质量。反之,即使能够获取相关外部资源,这些资源也很难长期保持优质状态。例如,从外部聘请的专家,长期承担相同专题或课程,就容易产生疲劳、倦怠乃至厌恶。地方院校需要对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分类,并建立资源动态更新机制。根据时间长短,对不同资源的更新频率要有所不同。地方院校在搜索外部创新资源前就需要对可获取资源进行预期判断,针对不同资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获取策略即合作方式。地方院校应建立一套既满足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发展需求,又符合学校现状的资源评估机制,使地方院校始终处在一个创新资源循环流动- 利用- 更新的动态变化中,逐步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升级。

4.创新资源使用效率的动态评估

人才培养质量是财务管理专业的生命线。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该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不稳定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势在必行。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地方院校来说,通过评估能够有效掌握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有效保证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与优化。①设置评估专家委员会。其成员来源应多样化,包括院系领导、校内专职教师、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专业毕业生、企业财务部门领导或业务骨干、会计事务所成员、校外该领域学者或专家等。建立评估委员会专家成员数据库,定期更新数据库。建立由院系领导牵头,各评估专家协同评估的工作机制。②评估的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既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又能开展与其他院校财管专业的外部比较。评估指标以科学、合理、系统、可获取性为主要原则,一般该指标体系包括实践教学过程与效果两个维度。③评估结果。建立可供参考的评估判断标准。标准应因时而变,评估不应有硬性不变的判断标准,而是要体现足够的弹性和动态性,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变化。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1篇

作为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经济学是当之无愧的NO.1——开设最普遍。经济学门类根据面向领域的不同而分别倾向于理论经济学、经济政策、货币与流通和对外贸易等,包括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审计学、保险、财政学……虽然同是以经济学类为专业名称进行招生,但不同的大学所包含的具体专业不同。这就是说,在具体分专业时,考生只能选择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因此,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弄懂拟报院校该类到底包含了哪些专业。目前以经济学类招生的院校中,专业构成情况可分为以下五类——

其一包含了经济学类的大部分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包含了金融学、金融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贸易经济等专业方向,山东大学包含了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等专业。

其二为经济学类中设置最多的几个专业的综合。有的是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南民族大学;有的则只包含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其三是包含具体专业除大家所熟悉的经济学类专业外,还与学校特色联系在一起,开设了相关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类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专业外,还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经济学类,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之外,还开设了能源经济学。

其四是同一院校有两个以上的以经济学类为名来招生的专业,但在经济学类后面还加有备注,标明不同专业的区别。如北京工商大学分为经济学类(经贸类)和经济学类(财贸类),前者包括经济学、贸易经济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后者包括财政学、保险和统计学共3个专业。

其五是部分高校所开设的经济学类打破了只包含经济学类下相关专业的构成,还与其他学科所包含的近似专业联系在一起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也属于经济学类的专业之一,天津商业大学则把信用管理包含其中。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数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

院校展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生首届以经济学类招生的学子即将毕业,接受社会的检验。其经济学类专业属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运输与物流方向)、经济学专业(国际税务方向)、经济学专业(荣誉学士学位实验班)等五个专业或方向。入学时,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春季学期将根据自身专业学习规划、兴趣特长和学习成绩情况,在贸易、金融、经济类学科内自愿选择专业,确定主修专业(方向)。

武汉大学——经济学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和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经济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四个专业(财政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商管理类

专业构成

从开设院校的数量来看,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中,能与经济学类比肩的只有工商管理类。作为备受考生青睐的工商管理类,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和旅游管理类共同构成管理学类。九大类的差异从其命名可略知一二,工商管理类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在工商管理类下,有的专业以市场活动为主,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有的专业则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主,如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等,还有些是针对特殊领域开设的,如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酒店管理等。于是,在高校以“工商管理类”招生的专业中,具体包含的专业有所不同。

第一类是与经济学类学科有所交叉。如同介绍经济学类专业时,有的高校将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纳入其中一样,也有一些高校则将属于经济学类下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招生、培养,如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类所包含专业除会计学与市场营销外,还包含了经济学类的金融学专业。

第二类则可称为工商管理类的。核心型”,将工商管理类下最常见的专业都纳入其中进行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工商管理类包含了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第三类则是在管理学类下,打破九小类之间的界限,将属于其他类的专业纳入工商管理类中。如大连理工大学包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类包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共6个专业。

还有一类则更为与众不同,以工商管理类招生,但实行的却是双学士的培养模式。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工商管理类又称为“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在四年的修业年限中,接受管理学(或经济学)+工学专业的培养,毕业时可获得双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

院校展台

电子科技大学——该大类整合经济管理和电子工程两大学科优势,突出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和国际化,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学生在修读通识类课程、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后,可以根据志向选择在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金融学和电子商务三个专业)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该大类以实验班形式培养,包含专业众多,有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商品学、物流管理等。前期进行基础阶段学习,后期进入专业学习。

公共管理类

专业构成

同属于管理学类,但公共管理类把关注点集中于社会管理之中,是以政府、企业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工作程序、工作绩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与工商管理类不同的是,公共管理类对经济领域涉足较少,而更倾向于解决公共事务——土地、公共关系、文化、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等问题。

公共管理类下包含专业与工商管理类一样多,但最为人们所知的只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其他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劳动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或是设置较少,或是仅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因此,公共管理类的构成大多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为主,再适量增加一两个专业。

在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仅包含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侨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又加入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专业。与一般高校以招收文科生为主不同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类招收理工科考生,包含专业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管理。

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管理、会计学、社会学、应用统计学、公共关系学、公共人事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文写作与秘书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政策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原理、组织行为学等。

院校展台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作用,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入三年级时按照学生的志愿、社会需求状况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等因素,分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

华侨大学——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学制4年。前两年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开设相同课程,第三年在自愿选择与学院考核的基础上分成3个不同专业。成绩达要求可修读法学专业双学位,理工类选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修读城市规划专业双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构成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哪些专业?只要将其名称拆分一下,中国、语言、文学三大关键词就能解释得很清楚,即适用于中国,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语言和文学为研究对象。语言既包括官方语言——汉语,也有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则涵盖了诗歌、词赋、戏剧、小说等。

由于中国语言文学类所含专业较少,因此高校开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组成也比较简单,可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闭合式”指的是所包含专业均为该门类下的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包含汉语言和对外汉语专业,山东大学仅含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云南民族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河北大学包含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专业。“闭合式”专业组成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在目前招生高校中占据多数地位。而“开放式”则是将中国语言文学类下的专业与其他文学类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类”名义招生,如中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则将属于新闻传播类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组成招生。(注:原对外汉语专业现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主干课程

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含当代)、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经典导读、美学概论、马列文论、中国文学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

院校展台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六所部属师范院校之一的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构成上较有特色:汉语言与对外汉语的结合。两个专业紧紧围绕语言,一个是内在的汉语、语言学、文学等方面,一个是把汉语传递给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广西民族大学——学制四年,双学历[同时颁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方向)、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培养具有系统的壮汉双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从事进一步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将具有双语写作、交流和研究能力及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并粗通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

能源动力类

专业构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隶属于工科门类下的能源动力类就是以各种能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一次性能源随着使用的减少,人们更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在能源动力有许多专业都围绕核能、风能、新能源设置。

能源动力类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最为普遍,其他专业如能源工程及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都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所以在以能源动力类为名进行招生的大类,一般都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的形式组成。如大连理工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山东大学包括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地班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许多开设此大类的高校,都将与该专业相关较大的但属于土木类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注:现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纳入其中。如北京科技大学该大类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南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除以上两类以外,还有少数以能源动力类招生的高校在培养方面是打通本硕连读进行培养,如西安交通大学该大类学生在完成综合基础素质教育、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热动力工程、汽车工程、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等专业方向选择,再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

主干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动力机械基础、内燃机原理、透平机械、热力发电厂等。

院校展台

北京科技大学——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专业,按大类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半后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学习。

哈尔滨商业大学——以实验班(能源动力类)招生,前期以基础学习为主,第三或第四学期再选择具体的专业,可选择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

电气信息类

专业构成

作为工科门类招生专业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电气信息类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因此专业可以分为相关的几类。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是与传统的电工技术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则与计算机更为投缘;电子科学与技术、真空电子技术等则与电子牵手……在以电气信息类为名称招生的大类专业中,各高校又包含了哪些专业呢?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首先是相关专业的结合,如北京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电气信息工程专业都与电工技术有关;防灾科技学院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包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则与计算机有关。

其次则是在传统电子与计算机或其他新技术的结合,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子信恩科学类包含了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川大学包含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专业。

还有一类构成比较复杂,包含专业比较多,还有些把近年才新增设的专业也包容进去,如大连理工大学电气信息类包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8个专业;中南大学则包含信息安全、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和新增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物联网工程专业。

主干课程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电路、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系统原理等。

院校展台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所属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1908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电气信息类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掌握好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以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选择专业方向,再进行能力培养为主的专业教育,按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造,学习成绩合格者可分阶段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材料类

专业构成

用一句真实并且高度概括的话说,人类的世界始终是一个由材料组成的世界。从属性来分可分为无机物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物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可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材料类下的专业就是围绕研究各种不同材料的特征以及运用不同的材料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方面;无机非金属材料则是研究水泥、玻璃、陶瓷与建筑(墙体)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则是针对纤维、橡胶、塑料、乳胶漆等材料。

以材料类大类招生的专业构成,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全部专业都由材料类下的专业构成,如石家庄铁道大学该类包含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都属于本类下的专业。

第二种是由材料类下的专业加工科门类下其他类的专业,如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河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的材料类,既有属于材料类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之一,又有机械类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第三种是材料类下的专业与理学门类下的专业的组合,如中南大学材料类由属于理学门类下的材料化学专业与材料类下的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组成,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类也包含了理学门类下的材料物理专业。(注:现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已归为材料类。)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检测技术及质量评估、复合材料、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学、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应用、材料制备技术、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等。

院校展台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2篇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需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从业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相关工作能力,涉及到求职者能否对口就业、及时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当前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组织效能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领域主要包括:招聘与人员配备、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继任计划、企业文化培训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从业者应当具备如下就业能力:

(一)核心能力

包括敬业进取精神、系统思维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具体表现为决策能力、组织能力、规划能力、协调能力、激励能力、识人能力、用人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基本技能

1、专业技术技能

如工作分析、薪酬体系设计、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培训管理技能。

2、人际关系技能

如建立共同愿景、激励、沟通协调技能。

3、写作宣传技能

如拟订相关文件、起草工作分析报告和劳动合同、员工调查问卷设计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同时能够宣传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管理制度、政策和措施。

4、电脑操作技能

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绩效考评的量化与分析、薪酬福利系统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软件的操作等。

5、法律应用技能

指运用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拟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实行劳动合同管理等技能。

二、职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本身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当前许多职校教学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力量薄弱,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师资力量已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般由过去的劳动管理或人事管理专业发展而来,大多数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但招生规模增速过快;任课教师对于本专业的实践及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很多教师是近几年才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而年轻教师虽然有专业背景,但缺乏实践经验。

(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教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目的的认识偏重理论,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缺乏其他手段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支持。这种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不仅没有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被动接收,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本专业的目的仅在于通过考试或获得学分,完全忽视学生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技能。“满堂灌”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已经无法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转换学生的角色,变客体为主体,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环节比较缺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这就需要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技能培养。但多数职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实践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比重过低,有的仅为1/3或1/4,且时间安排不当,往往只在毕业前进行。其次实践经费不足,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把实习代替了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地点过于分散,实行“放羊式”管理,明显存在着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第三,现有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机械记忆能力,一味的灌输知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很少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实际操作。

三、职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应当采用各种手段,不断地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原有师资的培养力度,通过校外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实习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管理经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制定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引导、吸引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突出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再次,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部长、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让他们对学生实践性环节进行辅导及监控。通过这些高素质的师资来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进一步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案例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到薪酬管理时,组织学生对“联合公司的薪酬管理”进行案例讨论,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审时度势、倾听意见、分析问题、制定政策。

2、项目教学

例如,教师让学生参与“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化研究”等活动,随着项目的完成,学生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理解也日益深入,熟悉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设计流程,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3、讨论式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到人员配置时,假定公司选拔驻外经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人才的理解和识别能力。

4、情景模拟教学

如教师讲到面试的分类、实施及应注意事项时,要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面试的实际场景,效果会很好。

(三)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水平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职校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的作用,结合自身优势,利用校内外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自身特点,加大课程实训力度,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提高实训课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经典案例来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具备感性认识,从而深刻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及具体运用。同时,大量的实验室模拟训练和岗位认知实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锻炼其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职校往往拥有大量的校外实习企业,某个特定企业接收某个专业学生的实习,但接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企业不是很多,而且每个实习企业接收实习学生的数量不多。因此,职校应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充分地分派给实习企业,让他们充分地参与实习,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实际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注:此论文为中国职教学会科研规划课题《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措施研究》课题论文(课题编号:731632)。

参考文献: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3篇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税收管理的最大效能。在这三者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主体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从我市来看,全市59592户纳税人中,国有企业560户,集体企业1676户,股份制企业5490户,“三资”企业1602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264户。这些纳税人不仅所属行业、经济性质、纳税能力不尽相同,而且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和税法遵从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世界跨国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的近40户“三资”企业,普遍采用erp系统进行内控和核算,而国内的一些小企业一般采用手工核算,有的新办企业则请人代账。管理对象的明显差异,必然要求税务部门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准确把握管理规律,分别制订管理办法,有效配置管理资源,合理调配管理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极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等现象。

再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纳税户数不断增多,税收管理员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涉税事务日趋繁杂,不少税收管理员因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对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企业的税收征管难题进行研究,影响了税源管理质效;此外,同类企业分散管理,极易出现“力度不同、标准不一、效果各异”的现象。比如,7月份对商业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滞留票专项核查,由于商业企业分布在全市200多个税收责任区,基本上所有税收管理员都要集中精力忙于这一工作,影响了其他工作,最终也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效果,出现了“人人都来做、最终做不好”的现象。因此,在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率,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二、准确把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深刻内涵

根据总局会议精神,所谓税收专业化管理,就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

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内涵来看,专业化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1)分行业管理。即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便于税收管理员了解同行业内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纳税情况,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其缺点是,所管企业分散,容易出现漏征漏管户。分行业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市区税源管理单位,因为市区工商业户比较集中,行业分工比较清晰。比如我市市区除商业企业外,工业企业一般都集中在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电装备等主要行业上,而且仅这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5%。

(2)分规模管理。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能抓住不同经营规模企业在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如,对大型企业集团重点突出税收服务性调研,优化税收服务,定期开展税务审计;对中型企业重点突出纳税评估,促进规范核算;对小企业重点突出税务稽查,促进建账建制。这样,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就更强。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规模划分标准很难准确界定,少数企业经营规模与会计核算水平不相适应。

当然,税收专业化管理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方式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比如:

(1)分税种管理。就是按照不同的税种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税收管理员比较容易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防止在实际征管工作中由于税收业务知识掌握不准而产生执法风险。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对于每一名税收管理员来说仅仅掌握纳税人一部分纳税情况,不系统,不全面,不利于统一协调管理,而且纳税人与多名税收管理员多头联系,容易产生“多头跑、多次跑”的现象。

(2)分涉税事务管理。就是按照税收管理的不同事项,划分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比如,设立税务登记管理岗、纳税评估岗、发票发售管理岗等。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分工专业性强,管理内容单一,更利于干部钻研税收业务,提高专业岗位技能。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容易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现象。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税收专业化管理有多种方式,但每种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应该相互结合,科学选用,尽量扬长避短。比如,把分行业管理与分规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再按各行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进行进一步细分,进一步提高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

三、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

各地税源结构、人员配置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从扬州市局调研情况分析来看:

(1)市区税源结构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户数较多,大企业集中,基本集中了全市大型的工业和商业企业;二是行业齐全,每个行业都有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纳税人,每个行业的税收管理方法、管理重点不尽相同;三是涉税事务比较繁杂,经常出现整体资产转让、债务重组、关联交易等重大涉税事项。

(2)农村税源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征管户数相对较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除极少数年销售过亿元企业外,一般企业年销售在2000万元左右,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年销售在1000万元以下,不少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有的企业甚至是建账,税收风险相对较高;二是户源分散,企业一般分散在各个乡镇,有的还在村组之中,点多线长,税源管理费时费力。

(3)县城税源结构:融合了市区和农村的一些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税源特色,比如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既有不少销售过亿元企业,更有为数众多的亿元以下甚至是千万元左右的企业。

根据各地税源结构特点,结合人员配置情况,应选用不同的专业化管理方式:(1)市区可以试行以分行业为主,分规模、分税种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方式;(2)农村可以试行以分税种、分涉税事项为主,分规模、分行业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方式;(3)县城可以试行以分规模为主,分行业、分税种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方式。

四、扎实做好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既牵涉到征管范围的调整,也涉及人员配置、机构设置等问题,需要从基础工作抓起,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首先,要科学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这是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基础。要准确把握税源特点和税收管理要求,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专业化分类标准,并据以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比如,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岗、跨国税源管理岗、个体税收管理岗、工业税收管理岗、商业税收管理岗、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管理岗等。当然,专业管理岗位的设置要本着清晰明了、简洁适用的原则,既不能过粗,也不能过细;既不能交叉重复,更不能留有“空档”。尤其是在试行专业化管理初期,要把行业管理与区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稳定现有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在分局内部(或科室内部)推行分行业、分类别、分规模管理,既体现税收专业化管理要求,又发挥分局(或科室)的区域综合管理职能,防止出现漏征漏管等现象。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4篇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税收管理的最大效能。在这三者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主体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从我市来看,全市59592户纳税人中,国有企业560户,集体企业1676户,股份制企业5490户,“三资”企业1602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264户。这些纳税人不仅所属行业、经济性质、纳税能力不尽相同,而且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和税法遵从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世界跨国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的近40户“三资”企业,普遍采用erp系统进行内控和核算,而国内的一些小企业一般采用手工核算,有的新办企业则请人代账。管理对象的明显差异,必然要求税务部门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准确把握管理规律,分别制订管理办法,有效配置管理资源,合理调配管理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极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等现象。

再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纳税户数不断增多,税收管理员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涉税事务日趋繁杂,不少税收管理员因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对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企业的税收征管难题进行研究,影响了税源管理质效;此外,同类企业分散管理,极易出现“力度不同、标准不一、效果各异”的现象。比如,7月份对商业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滞留票专项核查,由于商业企业分布在全市200多个税收责任区,基本上所有税收管理员都要集中精力忙于这一工作,影响了其他工作,最终也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效果,出现了“人人都来做、最终做不好”的现象。因此,在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率,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二、准确把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深刻内涵

根据总局会议精神,所谓税收专业化管理,就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

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内涵来看,专业化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1)分行业管理。即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便于税收管理员了解同行业内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纳税情况,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其缺点是,所管企业分散,容易出现漏征漏管户。分行业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市区税源管理单位,因为市区工商业户比较集中,行业分工比较清晰。比如我市市区除商业企业外,工业企业一般都集中在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电装备等主要行业上,而且仅这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5%。

(2)分规模管理。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能抓住不同经营规模企业在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如,对大型企业集团重点突出税收服务性调研,优化税收服务,定期开展税务审计;对中型企业重点突出纳税评估,促进规范核算;对小企业重点突出税务稽查,促进建账建制。这样,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就更强。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规模划分标准很难准确界定,少数企业经营规模与会计核算水平不相适应。

当然,税收专业化管理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方式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比如:

(1)分税种管理。就是按照不同的税种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税收管理员比较容易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防止在实际征管工作中由于税收业务知识掌握不准而产生执法风险。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对于每一名税收管理员来说仅仅掌握纳税人一部分纳税情况,不系统,不全面,不利于统一协调管理,而且纳税人与多名税收管理员多头联系,容易产生“多头跑、多次跑”的现象。

(2)分涉税事务管理。就是按照税收管理的不同事项,划分税收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比如,设立税务登记管理岗、纳税评估岗、发票发售管理岗等。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分工专业性强,管理内容单一,更利于干部钻研税收业务,提高专业岗位技能。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容易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现象。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税收专业化管理有多种方式,但每种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应该相互结合,科学选用,尽量扬长避短。比如,把分行业管理与分规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再按各行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进行进一步细分,进一步提高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

三、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

各地税源结构、人员配置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从扬州市局调研情况分析来看:

(1)市区税源结构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户数较多,大企业集中,基本集中了全市大型的工业和商业企业;二是行业齐全,每个行业都有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纳税人,每个行业的税收管理方法、管理重点不尽相同;三是涉税事务比较繁杂,经常出现整体资产转让、债务重组、关联交易等重大涉税事项。

(2)农村税源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征管户数相对较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除极少数年销售过亿元企业外,一般企业年销售在2000万元左右,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年销售在1000万元以下,不少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有的企业甚至是建账,税收风险相对较高;二是户源分散,企业一般分散在各个乡镇,有的还在村组之中,点多线长,税源管理费时费力。

(3)县城税源结构:融合了市区和农村的一些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税源特色,比如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既有不少销售过亿元企业,更有为数众多的亿元以下甚至是千万元左右的企业。

根据各地税源结构特点,结合人员配置情况,应选用不同的专业化管理方式:(1)市区可以试行以分行业为主,分规模、分税种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方式;(2)农村可以试行以分税种、分涉税事项为主,分规模、分行业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方式;(3)县城可以试行以分规模为主,分行业、分税种为辅的专业化管理方式。

四、扎实做好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既牵涉到征管范围的调整,也涉及人员配置、机构设置等问题,需要从基础工作抓起,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首先,要科学设立税收专业管理岗位。这是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基础。要准确把握税源特点和税收管理要求,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专业化分类标准,并据以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比如,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岗、跨国税源管理岗、个体税收管理岗、工业税收管理岗、商业税收管理岗、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管理岗等。当然,专业管理岗位的设置要本着清晰明了、简洁适用的原则,既不能过粗,也不能过细;既不能交叉重复,更不能留有“空档”。尤其是在试行专业化管理初期,要把行业管理与区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稳定现有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在分局内部(或科室内部)推行分行业、分类别、分规模管理,既体现税收专业化管理要求,又发挥分局(或科室)的区域综合管理职能,防止出现漏征漏管等现象。

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需求驱动;人才培养;节能;能源管理

作者简介:朱群志(1972-),男,浙江台州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任建兴(1961-),男,江苏海门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1407)、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59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1-02

一、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给的压力很大,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地方存在粗放式使用的情况,很多能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这种能源消费方式使能源供给进一步恶化,对人类居住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节约能源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要措施。[1]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从1979年开始,我国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节能工作,但30年来节能事业起伏不定。这种状况固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能源供需形势等因素有关,但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缺少一支精通节能技术、熟悉节能管理、事业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我国开展节能工作的软肋,也是实现我国节能目标的瓶颈问题。[2]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各类工厂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节能与能源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的能源计量和管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1998年1月起施行、2007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重点用能单位包括两类: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重点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之后天津和山东等地开展了能源管理师的试点工作。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要求扩大能源管理师试点。

社会对节能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对用能单位的调查,我国专业节能人才的需求量在数10万人以上。目前我国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很多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即使有专职人员的企业,也存在能源管理人员节能意识不高、专业技能欠缺以及人员配置偏少等问题。这些原因导致企业对能源的控制和管理薄弱,严重阻碍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以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我国高校在节能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虽然有一些高校在能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3,4]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节能人才培育机制,面向节能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都比较薄弱。[5]针对高校培养人才不足的现状,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纷纷提供短期的能源管理师课程对一些在岗人员进行培训。然而,这种培训班短则几天,长则一周;培训项目时间短,很难对学员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节能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高校可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通过调整一些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增补部分课程,为社会培养毕业后从事“能源管理师”岗位的人才。

二、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

节能涉及的领域多,学科背景广。从技术角度分析,主要涉及“热”和“电”。本项目主要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对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近专业包括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由于各个专业的背景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偏向动力机械,有的偏向制冷与空调,有的侧重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电力高校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往往偏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和电厂集控运行。本文针对的是上海电力学院的国家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并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

1.制定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通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设立“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还是这个专业方向的核心,因此,专业方向与所依托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相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等。

与常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特别针对节能与能源管理的课程模块。该模块包含6门课程,共计9个学分。课程包括节能技术概论、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设备、热网技术、技术经济学以及能源管理与审计等。这些课程有的侧重技术层面,有的侧重能源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层面。除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之外,学生还可以从其他专业方向中选修一些课程,例如热能工程测量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

2.教学内容契合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节能人才不仅要掌握各种通用节能技术,而且也需要懂得一些技术经济分析、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是技术和管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6]因此,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设计。例如,“节能技术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热电联产节能技术、锅炉和加热器节能技术、热管及热管换热器节能技术、热泵节能技术、余热回收节能技术、电力行业节能措施与案例等。“热网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及管网水力计算、供热管道敷设、热源配置等。“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政策、能源工程管理、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能源审计、企业能源平衡等。

3.在实践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中除了一般的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外,还包括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这些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常用节能技术的实验。例如,在“泵与风机”课程中增设了泵与风机的变频调节实验。通过开展这些实验加深学生对变频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效果的认识。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是一个新增的、有特色的实践环节,训练学生综合应用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知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选修课程。尝试将一家医院的供能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对象,要求学生结合参考资料对医院的用能及供能系统进行设计。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包括工程扩初说明、各类冷热电设备性能参数表、非电空调选型设计手册等。

通过与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科研实验平台相结合,建成了一些学生实践基地。由于在项目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这些基本建设工程和科研平台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能需求。已经建成的实践基地有:节能生态艺术厅、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多类型能源的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校园能耗监管平台等。节能生态艺术厅可以开展的实验有中央空调性能测试、室内温度场测试、太阳能热水器性能测试等。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可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风光发电互补实验和建筑能耗按户计量实验等。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可提供燃气轮机性能试验、内燃机性能试验、气水换热器性能试验等。而校园能耗监管平台则能够提供全校每幢建筑的用水、用电数据,这些数据是学生开展能耗分析和节能诊断的生动素材。

4.人才培养情况

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于2008年开始按方向招生,招生规模为1个班。2012年首届学生毕业,学生就业情况优良。学生的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电力行业发电企业、设计院、电厂建设企业以外,也有节能服务公司等。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设立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进入单位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开设的选修课程得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方向学生的欢迎。“节能技术概论”、“能源管理与审计”、“热网技术”等选修课程每个教学班的人数都接近80人,其中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只占一半。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这些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节能意识增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方面的科创项目,这些学生既有来自热动专业又有来自机械专业、管理专业等。管理专业的学生与热动专业的学生联合组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这些科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上海电力学院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培养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进行了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设立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制定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开设了兼顾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专业选修课程,依托校园基本建设和科研项目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所开设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加强了学生的节能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为热动专业毕业生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由于节能的领域多,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因此节能人才的培养中存在不少困难。企业所需的节能人才最好是多面手,既懂“热”,又懂“电”,还懂能源管理。但是,作为一个本科专业,需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各个行业有不同的生产流程,培养一个通用的节能人才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节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关注的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相关专业可以和企业紧密结合,结合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依托行业的特点进一步探索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志功,王伟,郭炜煜.大力发展能源教育建设低碳社会[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7):10-13.

[2]刘显法.节能降耗的人才保障[J].中国人才,2007,(2):27-28.

[3]左远志,杨晓西.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新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100-103.

[4]桑丽霞,王景甫.对我国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2-74.

[5]尹健.节能服务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