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贸易新业态范文

贸易新业态范文

贸易新业态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常态?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a)-0000-00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在优化升级。新常态下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风险。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赊销等信用销售的交易方已经成为企业日常业务的经营方式及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信用销售在给企业带来更多重要商业机会的同时,客户的信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采用信用销售,由于货物和服务的提供与货款和服务费的回收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势必导致信用风险的存在。近年来,钢铁企业因风险管理不善导致停产、破产事件屡屡曝光,不仅对企业本身有重大的影响,也使钢贸企业面临了信用风险集体爆发的危机。由于信用风险相互传染的特性,一旦一家大型企业发生信用危机,必将危及到地区及行业经济的正常发展。企业必须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 风险成因

缺乏信用理念。信用理念是企业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动力源。一些企业不重视信用管理,甚至对客户的很多重要信息都未了解就进行交易;有的企业片面追求合同数量,忽视其后艰难的帐款回收;还有的企业虽初步认识客户信息管理重要性,但注意力往往集中到新客户、小企业,但事实上正是那些熟悉的老客户、知名的大企业更容易违约,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发生不良变化,相关行业受冲击较大,资金较为紧张。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易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造成其信用骤降甚至缺失,导致前期开展的业务规模超出客户实际信用,形成风险.

缺少客户信用管理信息体制,不能准确判断客户信用状况。有些企业在与老客户合作中,缺乏动态信用信息,有的企业对新客户缺乏足够的信用信息,以偏概全,导致判断失误。还有的企业在利益诱惑下,只看重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利益,而忽视其信用等级,一心只想成交,结果货、款两空。对客户信用的跟踪维护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客户信用的下降或缺失,导致在客户信用较低或无信用的情况下,仍继续与其开展信用业务,直到发生信用风险,悔之晚矣。

对客户信用额度备案的监督管理不足。存在超客户信用额度开展业务,或先开展业务、后备案客户信用额度等违规业务行为,形成风险。

客户信用预警机制不完善。对已预警或已发生风险的客户,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不顺畅,通告不及时。由于业务分工不同,许多客户的宝贵信息,分别集中在不同业务部门或一些具体业务人员手上。如各部门间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业务人员不注重信息的上报,这样就影响客户信息的有机联系及完整性,这样便不利于管理者对客户信用做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导致多家经营单位与低信用或无信用客户重复开展信用业务,形成风险。

2 风险发生后对企业影响

(1)应收账款不能按约收回、预付账款不能按约提货。(2)所购货物质量与合同严重不符。(3)存货发生丢失、一物多卖(抵),无法提货或权属不清。(4)价格下行不止损,赌市场,造成跌价损失。(5)单一客户业务规模过大或多家二级公司与同一客户开展业务。(6)固定客户业务弃单不提货,上下游或者担保方关联。(7)抵押资产难以变现或价实不符。(8)托盘业务规模越滚越大,无法终止退出。(9)业务过程中出现伪造单据,合同的情况。(10)合作客户“跑路”“失联”造成公司资金、货物的长期滞留甚至流失,导致亏损。

3 风险解决方案

(1)建立完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公司总部各部门和二级公司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修订贸易业务管理办法。适时推进其他相关制度、细则的修订和建立,并指导二级公司建立完善客户信用管理的机构及制度。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客户信用管理系统,开展客户信用评估管理

客户信用评估: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评估制度。组织业务部门对客户资信进行动态评估,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配合客户资信评估管理工作,加强客户资信资料的收集与跟踪。

客户信用等级:企业应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估,并以定量化的方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评定。销售部门应按照不同的客户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

销售人员信用评价体系:企业根据销售人员个人业绩以及日常业务过程中销售人员承诺履约能力、日常客户资信管理记录的分析,综合评价销售人员的信用执行能力,从而作为下一步对该销售人员所负责客户授信的重要评判依据。

(2)指导、监督二级公司客户信用管理工作。要求二级公司加大对信用客户的跟踪与维护力度,实时掌握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对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控制业务规模,缩短业务周期;对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须及时上报并重新评价客户信用。

(3)监督、监控二级公司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建立客户信用额度备案台账,并实时监督、不定期抽查客户信用系统使用情况。按季度整体排查客户信用系统,同时要求二级公司开展自查工作并形成自查报告;对于超客户信用额度开展业务,或先开展业务、后备案客户信用额度等违规业务行为,须制定处置解决方案。

(4)加强客户信用的动态管控。建立客户资信数据库?

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数据模型,制定和落实客户资信调研计划,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资信数据库。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完善内控业务流程、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落实企业内控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将内控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经常管理过程中。

通过运营管理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及其他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动,实时监督、每月不定期排查客户信用系统及业务运行情况,做到系统性管控。优先保障优质客户业务开展,大力压缩不符合公司战略导向的大宗商品业务的信用规模;及时调整、收回客户信用系统中的冗余、闲置信用额度;对存在逾期情况的业务,不再增加其信用额度备案,防范风险隐患的扩大。

动态管理公司合作客户群。推动建立白名单(合格类)客户、灰名单(限制类)客户和黑名单(禁止类)客户清单,并及时公布和更新相关客户信息。将客户清单与ERP信息系统有效结合,并在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维护,严禁对黑名单(禁止类)客户新开展信用业务,从业务执行的源头上控制客户信用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全程及全员的信用管理模式,实施对客户规范化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客户信息失真或失控而产生的经营风险,能够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业务良性运转,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真正利润的有效销售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智华. 国有钢铁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2篇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在优化升级。新常态下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风险。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赊销等信用销售的交易方已经成为企业日常业务的经营方式及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信用销售在给企业带来更多重要商业机会的同时,客户的信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采用信用销售,由于货物和服务的提供与货款和服务费的回收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势必导致信用风险的存在。近年来,钢铁企业因风险管理不善导致停产、破产事件屡屡曝光,不仅对企业本身有重大的影响,也使钢贸企业面临了信用风险集体爆发的危机。由于信用风险相互传染的特性,一旦一家大型企业发生信用危机,必将危及到地区及行业经济的正常发展。企业必须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 风险成因

缺乏信用理念。信用理念是企业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动力源。一些企业不重视信用管理,甚至对客户的很多重要信息都未了解就进行交易;有的企业片面追求合同数量,忽视其后艰难的帐款回收;还有的企业虽初步认识客户信息管理重要性,但注意力往往集中到新客户、小企业,但事实上正是那些熟悉的老客户、知名的大企业更容易违约,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发生不良变化,相关行业受冲击较大,资金较为紧张。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易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造成其信用骤降甚至缺失,导致前期开展的业务规模超出客户实际信用,形成风险.

缺少客户信用管理信息体制,不能准确判断客户信用状况。有些企业在与老客户合作中,缺乏动态信用信息,有的企业对新客户缺乏足够的信用信息,以偏概全,导致判断失误。还有的企业在利益诱惑下,只看重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利益,而忽视其信用等级,一心只想成交,结果货、款两空。对客户信用的跟踪维护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客户信用的下降或缺失,导致在客户信用较低或无信用的情况下,仍继续与其开展信用业务,直到发生信用风险,悔之晚矣。

对客户信用额度备案的监督管理不足。存在超客户信用额度开展业务,或先开展业务、后备案客户信用额度等违规业务行为,形成风险。

客户信用预警机制不完善。对已预警或已发生风险的客户,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不顺畅,通告不及时。由于业务分工不同,许多客户的宝贵信息,分别集中在不同业务部门或一些具体业务人员手上。如各部门间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业务人员不注重信息的上报,这样就影响客户信息的有机联系及完整性,这样便不利于管理者对客户信用做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导致多家经营单位与低信用或无信用客户重复开展信用业务,形成风险。

2 风险发生后对企业影响

(1)应收账款不能按约收回、预付账款不能按约提货。(2)所购货物质量与合同严重不符。(3)存货发生丢失、一物多卖(抵),无法提货或权属不清。(4)价格下行不止损,赌市场,造成跌价损失。(5)单一客户业务规模过大或多家二级公司与同一客户开展业务。(6)固定客户业务弃单不提货,上下游或者担保方关联。(7)抵押资产难以变现或价实不符。(8)托盘业务规模越滚越大,无法终止退出。(9)业务过程中出现伪造单据,合同的情况。(10)合作客户“跑路”“失联”造成公司资金、货物的长期滞留甚至流失,导致亏损。

3 风险解决方案

(1)建立完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公司总部各部门和二级公司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修订贸易业务管理办法。适时推进其他相关制度、细则的修订和建立,并指导二级公司建立完善客户信用管理的机构及制度。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客户信用管理系统,开展客户信用评估管理

客户信用评估: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评估制度。组织业务部门对客户资信进行动态评估,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配合客户资信评估管理工作,加强客户资信资料的收集与跟踪。

客户信用等级:企业应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估,并以定量化的方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评定。销售部门应按照不同的客户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

销售人员信用评价体系:企业根据销售人员个人业绩以及日常业务过程中销售人员承诺履约能力、日常客户资信管理记录的分析,综合评价销售人员的信用执行能力,从而作为下一步对该销售人员所负责客户授信的重要评判依据。

(2)指导、监督二级公司客户信用管理工作。要求二级公司加大对信用客户的跟踪与维护力度,实时掌握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对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控制业务规模,缩短业务周期;对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须及时上报并重新评价客户信用。

(3)监督、监控二级公司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建立客户信用额度备案台账,并实时监督、不定期抽查客户信用系统使用情况。按季度整体排查客户信用系统,同时要求二级公司开展自查工作并形成自查报告;对于超客户信用额度开展业务,或先开展业务、后备案客户信用额度等违规业务行为,须制定处置解决方案。

(4)加强客户信用的动态管控。建立客户资信数据库?

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数据模型,制定和落实客户资信调研计划,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资信数据库。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完善内控业务流程、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落实企业内控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将内控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经常管理过程中。

通过运营管理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及其他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动,实时监督、每月不定期排查客户信用系统及业务运行情况,做到系统性管控。优先保障优质客户业务开展,大力压缩不符合公司战略导向的大宗商品业务的信用规模;及时调整、收回客户信用系统中的冗余、闲置信用额度;对存在逾期情况的业务,不再增加其信用额度备案,防范风险隐患的扩大。

动态管理公司合作客户群。推动建立白名单(合格类)客户、灰名单(限制类)客户和黑名单(禁止类)客户清单,并及时公布和更新相关客户信息。将客户清单与ERP信息系统有效结合,并在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维护,严禁对黑名单(禁止类)客户新开展信用业务,从业务执行的源头上控制客户信用风险。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服务贸易;嘉兴经济

一、嘉兴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嘉兴市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也不断发展壮大。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形象服务、教育服务等领域成为嘉兴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业态。从总量规模来分析,2014年嘉兴市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05190.54万美元,其中出口108817.92万美元,占53.03%;进口96372.62万美元,占16.97%。2015年嘉兴市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05190.54万美元,其中出口126500,58万美元,占总量比61.65%;进口100388.72万美元,占总量比38.35%。2014年嘉兴市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0.0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6.25%,进口同比增长4.17%。

二、嘉兴市国际服务贸易SWOT分析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服务贸易也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结合嘉兴服务贸易的现状,运用SWOT方法对嘉兴服务贸易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挑战四个方面加以考量,并对其进行分析。服务贸易涉及各领域,旅游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国际服务外包)、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运输服务为浙江省服务贸易前四大重点领域。

(1)优势(Strengths)。嘉兴服务贸易市场处于成长阶段,发展空间大,服务业消费力度大;嘉兴工资水平不高,商业成本较低;嘉兴海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网密集,航空设施也迅速发展;嘉兴是文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可发展旅游服务业。

(2)劣势(Weakness)。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嘉兴市场需求层次也变高;嘉兴的本科院校只有嘉兴学院,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产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度不够高,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嘉兴的现代化设施不及杭州、宁波等城市,高科技设施普及率不高。

(3)机会(Opportunity)。在经济发展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业需求巨大,市场容积大,发展前景好;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服务业;杭州、宁波等城市成本较高,嘉兴承接发展机会。

(4)挑战(Threats)。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较快,较成熟;湖州、金华等地也在竟相发展服务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三、嘉兴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新业态下的国际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发展速度相当可观。为了紧跟国家的发展方向,我市在國际服务贸易给予大力推进和培育并发展呈现崭新趋势。在“互联网+”新业态的背景下,我市以其地理位置的先天有利条件在运输物流业正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初步形成了港口、铁路、公路以及内河网为依托,运输仓储为支撑,商贸市场为切入点的物流体系。

四、提升嘉兴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的对策

(1)发挥嘉兴比较优势,推动嘉兴国际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嘉兴地区周围的交通路线飞速发展,使得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资源、信息交流的更加方便与快捷。在长江三角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使得嘉兴很快成为长三角地区信息、资源、人才等交流发展的中心站点,沪杭高铁的发展拉近了上海、杭州、嘉兴三个城市的距离,在时间上实现了“同城”,嘉兴更应该把握住上海、杭州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并且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嘉兴相对于杭州、上海、宁波、苏州、南京等地区,物价较低。

(2)完善嘉兴国际服务贸易业FDI引进和消化机制,促进嘉兴国际服务贸易优质发展。通过引进外资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高效运作的关键。国际服务贸易业FDI的改进,改善了嘉兴的资本质量,带来了新的服务项目、新的投资工具和新的管理方法,有力提高了嘉兴服务部门的供给能力和出口竞争力,推动了嘉兴服务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可以引进目前薄弱和急需发展的服务部门,来弥补嘉兴服务业发展的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外资同一般的民营企业相比,外资企业拥有全球化的培训网络和良好的培训机制,能够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以及在企业管理和企业声望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将吸引到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首先要引进技术,从而掌握所引进技术的要点,促进嘉兴经济的发展。其次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通过技术引进、研究与开发以及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这一系列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利用自身临近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的地理优势,积极接受并承接来自上海的高端产业转移项目,挖掘上海的各项经济资源,开展沪嘉平台的对接,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已经树立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将更多的嘉兴企业推向国际。

(3)建立嘉兴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示范园,鼓励嘉兴国际服务贸易集群发展。为引进创业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培育和发展高新产业嘉兴建立了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示范园。促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推动和引领全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开展业务帮带活动,增加服务贸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龙头企业引进嘉兴国际服务贸易示范园,注重龙头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坚持“招大引强”的战略。

(4)引入现代服务营销理念,激励嘉兴国际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交易场所、拓展了交易时间、丰富了交易品类、加快了交易速度、简略了中间环节。现代服务营销理念与互联网模式进行捆绑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流动速度,也为嘉兴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常态;对外贸易;贸易格局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提高我国经济开放水平,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政策进入全新阶段;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明确细化我国经济开放水平的内涵,指出要基于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全面推动国内外经济相互开放促进发展,有效结合经济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推动国内外要素流动有序自由,实现各类资源高效配置,深入融合市场发展,培育对外经济发展竞争新优势,以对外贸易促进改革开放。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应不断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新格局发展。

1.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据我国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约264300亿元人民币,与2013年相比增长2.3%。从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速看,明显高于全球水平,进一步巩固了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现状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外贸易顺差状态。我国对外贸易自2004年以来,一直处于顺差状态,2014年贸易顺差为23500亿元,与2013年相比扩大了45.9%;第二,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大种。其中,一般贸易比重持续上升,2014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约23100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比重53.8%,与2013年相比增长1%;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约14100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3.8%。但是,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仍然是主要方式,处于产业链价值低端,严重依赖于劳动密集生产;第三,我国对外贸易对象趋向多元。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中,保持发达国家市场稳定增长,欧盟进出口增长9.9%,美国进出口增长6.6%;实现新兴市场开拓新成效,和发展中国家贸易进出口增长0.4%。从上述数据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稳步推进,坚持党中央政府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巩固贸易大国地位,不断改善对外贸易效益和质量,持续优化贸易产业结构,取得较好的对外贸易成绩。

2.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新格局

1990年以来,我国作为东亚经济体中的一员,将自己定位为全球生产线上的组装工和装配工,导致我国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很多产品的附加值仅仅是在发达国家实现的,我国获得利润很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对外贸易虽然仍存在发展弊端,但是逐渐在摆脱生产线组装、装配的角色,逐渐向产业价值链的上端发展,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取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份额。以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为分水岭,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原材料进口比重开始呈现下降态势。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中,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原材料进口比重的计算得知下降为35%左右,“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享誉全球,但这不仅呈现“全球化内向”的现象,表现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构性趋势,表征我国对外贸易正呈现提质降速的发展新常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推进,对外贸易关税大大降低,可以说关税对于国际贸易中对产品产地的选择影响作用有所下降。2014年,我国实施自贸区战略以来,取得明显的战略效果,和自贸伙伴实现进出口总额占比增长0.6%。我国政府应重视关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重视我国经济真正参与全球发展的竞争力。特别是近年来新兴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我国制造业严重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现象,缩短了产品生产和市场消费的距离,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生产地选择,将更多地考虑产业生产承接力和全球技术分布。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呈现提质降速的结构性发展新格局。

3.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发展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网络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转型有重要影响,所以新常态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新格局发展有重大作用。

3.1基础设施输出增加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急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同时,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积累发展,当前我国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2014年,APEC会议中我国提出“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议题,推进我国基础设施输出步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领域投资额约6321亿元,比2013年增长14.1%;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实现营业额约8748亿元,比2013年增长3.8%。随着2015年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态势逐渐趋于平缓,加之国家制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大大拉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满足对外贸易中其他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势必带来基础设施输出增加的结果。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中,基础设施输出占重要地位。

3.2大工业出口增加

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虽然我国大工业中的装备、产能仍存在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问题,但是相较于对外贸易中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大工业贸易性价比相对较高,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有一定优势。在大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中开始寻求战略合作国家,共同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2014年年底,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签订《中哈产能合作协议》,约定我国输出生产线设备至哈萨克斯坦。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中进一步改善了进出口产业结构。其中,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出口产业重要增长点,依靠产业自身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机电产品贸易出口增长约3%,在全国贸易出口总额中占比56%,大型成套设备贸易出口增长约10%,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出口增长约15%左右,大力支撑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在对外贸易中大工业地位越来越重要。

3.3资本项目输出增加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参与对外贸易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设基础设施,这也需要和其他国家展开合作。2014年,我国提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资本认缴500亿美元,是亚洲银行的最大股东。亚洲银行的成立,可以为我国资本项目输出提供资本融通服务,对我国资本项目输出有重要支持作用,改变我国对外贸易资本格局,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实际规模约1400亿美元,第一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家,资本净输出将成为我国对外投资新常态;资本输出和金融项目输出创新高,逆差实现960亿美元;2014年国际贸易经常项目中,服务贸易实现逆差约1981亿美元,货物贸易实现逆差约4719亿美元;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贸易逆差中,直接投资实现净流入约1985亿美元;增加国际储备资产1178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约增加1188亿美元。我国资本输出加快步伐,大力倡导企业走出去,向企业提供外汇支持,弥补我国基建投资资金缺口,缓解国际贸易顺差压力。

我国对外贸易受资源条件、区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呈现“东快西慢”发展格局。而且我国对外贸易国家中,主要贸易国家有韩国、美国、日本、一些欧洲国家等,但是和东亚、东南亚很多国家贸易并不频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求我国加快经济对外开放发展,创造对外贸易机遇,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发展空间。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需要充分挖掘我国对外贸易潜力,增强我国新兴产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金融和频率,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和开放程度。因此,我国应正视经济新常态发展现状,立足对外贸易提质降速的结构性新格局,准确把握基础设施输出增加、大工业出口增加、资本项目输出增加等方面的对外贸易新格局发展趋势,持续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增加我国对外贸易活力,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莉.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2015(07)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5篇

1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新常态”的内涵重在强调效率高、成本低、可持续,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调整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要素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贸易摩擦增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业转移缓慢、传统竞争优势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已呈现出以下特点:

1.1对外贸易增速放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整体趋势出现了一些波动和起伏。金融危机前,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荡并呈现增速放缓趋势,外贸的整体发展速度从2011年开始由高速转为中速,由震荡趋于平稳。2015年,我国的外贸出口下降2.8%,是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最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同比增速已保持稳定在4%左右,新常态的特征已经凸显。

1.2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是进料加工

在我国外贸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转变为以进料加工为主。在1989年进料加工首次超过来料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自此之后,进料加工在我国外贸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上升,已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

1.3外贸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

我国外贸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福建和广东由于较利于同港澳台进行相关经济往来且拥有经济特区的政策引领而拥有了先行者优势,而山东省则是因为处于和韩国的地理区位优势。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同沿海港口城市地区的开放、自贸区的设立等利好政策密不可分。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能力增强,占全国外贸的比重进一步提升。2014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14.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15.4%,较2013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

1.4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国家以东盟和美国、日本等为主

随着世界多级化的发展化以及加入WTO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出口市场在整体平稳发展过程中逐渐优化。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市场以东盟,日本和美国为主。美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而且它同时还是亚洲最大的产品出口市场。因此,在新常态下能否继续获得我国对美国的产品出口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2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发展方式不合理

多年来我国的外贸产品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出口产品依然以传统的纺织制造品和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为主,而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由于整体技术层次较低、附加值较小、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要依靠我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对外贸易在中国的经营模式仍为“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对外贸易产业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加工业,这些产业大都存在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这虽然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现实状况相适应,但是却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发展空间不均衡

我国外贸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十分明显。2014年,东部地区进出口3.66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5%。中部地区进出口3127亿美元,西部地区进出口3344亿美元,合计占全国进口的比重为15%。这样一种发展区域空间不均衡的现象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金、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被东部地区吸走,制约他们经济的发展。外商投资的绝大多数也投向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却很少,这使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拉大,影响中国的总体发展水平。

2.3发展环境不稳定

2.3.1对外贸易企业经营无序化较为严重

由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布局比较分散,且对外贸易的监管又较复杂,涉及商贸、海关、外汇管理、税务等多个部门,现阶段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综合管理体系,从而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利用对外贸易的渠道进行骗税、走私活动,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正常经济秩序。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但目前反走私惩骗税的形势依然严峻,许多地区和贸易渠道的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多发,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

2.3.2对外贸易过程中的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的对外贸易领域的商品进出口市场呈现不对称而且集中的局面。对外贸易在中国开展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多数来自于周边国家地区,以中国的香港、台湾、澳门和日本、韩国、东盟等为主;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工业化国家地区。我国外贸的进出口市场的这种分布格局成为了引发国际间贸易摩擦的诱因,我们国家已经连续19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争执点从原来的法律层面向政策制度层面延伸。由于贸易摩擦发生的国家、产品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对我国相关优势产品的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3.3外贸发展的要素禀赋优势逐步削弱

我国外贸发展最大的要素禀赋优势就是劳动力。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就吸引了很多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处于快速上涨期,近几年年均涨幅超过10%,沿海地区出口产业劳动力成本普遍相当于周边国家的2-3倍甚至更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竞争力不断萎缩,制造业利用外资持续下降,出口订单和产能快速向周边国家转移,不仅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发达市场份额明显下降,而且低端机电产品对发达市场出口增速也开始落后于部分周边国家,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的危险。除此以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企业较重的税负以及外销转到内销的市场的难以扩大,都令我国外贸的企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开始丧失,很多“成本驱动型”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劳动力、资源以及资金等要素的成本上升的条件下,调整了在华投资战略,开始将企业向其他更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3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思路

3.1积极拓展中国的境外对外贸易

在新常态下,我国应当继续稳步推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各项战略部署,使其充分带动国内产业、企业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发展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相关政府部门鼓励和扶持中小民营企业为外资及外贸公司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中国大小企业勇于加入到国际的对外贸易和全球采购体系中。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国际市场资讯的能力、缺少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等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最终实现走向国际的目标。境外对外贸易是扩大出口的有效方式,也是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方式既实现了扩大中国商品出口的目的,又带动了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它可以将国内一部分边际产业和处于产品价值链低端的环节放到境外,既有效规避了国际贸易壁垒,使中国产品竞争力增强,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我国外贸的产业结构升级。

3.2加快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一是促进中国外贸企业由外贸生产商向外贸供应商转变,由产品交易商向生产组织者转变,鼓励外贸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组织生产,提高研发设计能力,由贴牌生产商(OEM)向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原始品牌制造商(OBM)转变,积极地实现整体产业的升级转型[3]。二是促进外贸企业由价值实现者向价值提升者转变。企业不但注重价值实现,更加注重价值提升,注重通过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获得产品的定价权与话语权,实现中国外贸的价值提升。三是促进中国消费者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消费转变,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渠道和方式,使中国消费者更便利地购买世界各国的资源和产品,切实获得中国外贸发展的红利。

3.3优化对外贸易区域结构

我国地域广阔,对外贸易的的发展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主要是以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想要对外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合理规划对外贸易各区域的发展。按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对外贸易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将在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推动内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东部的沿海地区可以依据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的研发,提升与国际接轨的水平,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先进知识类的产业,中西部地区在技术、资金等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利用中西部现有资源,进一步发展制造业。优化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促进我国外贸的地区转移。加强东西部地区的合作,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要将我国外贸中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对外贸易活动转移到中西部对外贸易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地区,并且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有保留的进行相关转移,以期获得贸易成本竞争中的优势。

3.4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人才

企业要加强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加快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要抢占全球品牌和营销的高端市场,就需要加强软实力建设。目前我国外贸主体人员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以及自身的素质,这可以通过培训或引进的方法,培养出一部分懂管理、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除此之外还有重点行业技工和一些紧缺专业的技术人才,这需要企业和高等院校等发挥他们人才造就的作用,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进以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

4结论

对我国的对外贸易而言,如何尽快适应新常态的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自身优势,应对外贸形势的变化,努力降低成本,实现对外经济本质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常态下,我国应继续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综合考虑中国的国情,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在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保持原有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并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参考文献

[1]刘慧君,洪泳.新常态下我国外贸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5,(2):73-75.

[2]崔日明,张志明.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4,(2):36-46.

[3]张彩兰.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9):6-7.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新兴古典阶段,反映了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互利性的产业间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兴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又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回归了斯密的分工专业化思想,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分工专业化思想的梳理

1.斯密定理

著名的斯密定理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分工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市场范围的大小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分工会带来专业化和专业的多样化,而这必然要求人们互相交易,互通有无。斯密定理直接地表述为市场范围扩大是分工深化的必要条件,市场范围扩大的关键因素是交易费用(盛洪,1994)。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市场需求被默认是外生的,市场范围的扩张只能停留在交易费用外生的水平上。斯密定理仅从市场需求方面静态地分析了分工演进机制,却没有将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两方结合起来研究分工演进机制。而在市场供给方面,降低交易费用可以刺激供给,有利于增加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因而,斯密定理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揭示分工演进的机制。

2.杨格定理

杨格定理在斯密定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需求层面上的分工演进机制的分析,将斯密定理动态化,从而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动态化分工演进机制。杨格定理认为,递增报酬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不但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而且市场大小由分工程度所制约,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杨格,1928),杨格补充了由交易费用外生分工,由分工内生市场规模的机制。可见,杨格定理动态地发展了斯密定理,提出了由分工到分工的累积循环的机制。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对分工及其演进的机制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分工是基于人们交换能力的专业化分工,交换能力是市场交换范围的制约因素,而交换范围又是分工深化的限制因素。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形成了一个分工自演进组织体系,分工与专业化产生于交易效率的提高,并反过来提高经济体系的总效用,但同时分工的出现是以交易费用的相伴而生为代价。前者是由静态市场规模推动的分工,后者则是由组织创新推动的分工;前者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而后者从市场供给角度出发。综合二者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由分工到分工的自我演进机制,而这一机制中的契合点是交易费用。分工的自演进将市场规模动态化。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提高是一种生产质量上的提升,能有效地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交易费用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分工的细化会导致交易及其费用几何级数的增加(Becker&Murphy,1992)。

3.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杨小凯1984,1991,1997),使人们能够生产的剩余产品日益增加,这是人们选择分工专业化带来的收益。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人们在交易中必然付出代价,人们必须在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寻找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当分工与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分工专业化经济,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反之,当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低于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自给自足经济,即自己生产多种自己所需的产品并满足自己的消费,这时将没有商品交易。显而易见,分工专业化是推动国内贸易的基本原因,而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则必须通过必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人们的合法财产与收入的安全性,努力提高交易效率,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只有分工的效率超过交易费用时,自给自足经济才会演变为分工经济。

随着交易费用的下降,分工就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如果我们从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与交易

费用的关注中,站到更高的层面观察分工网络的交易费用问题,则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经济系统的分工网络存在单位交易效率提高即交易费用下降与网络整体的总交易费用上升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交易效率的提高体现为专业化生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会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发生,同时使一些原本不能实现专业化的新的分工领域出现,这些新专业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大。也就是说,在分工网络上,由于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网络中原有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变得更粗,因为交易量扩大;二是又会有新的节点出现,这些节点的出现使分工网络规模得以扩大,因此在单位交易费用下降的同时,总的交易次数可能会迅速上升,导致交易费用的总量也不断上升。另外,网络的扩展和复杂化又可能使其中的内生交易费用迅速上升。这些都反映了劳动分工发展和交易制度日益复杂的趋势。

事实上,经济学是解决两难冲突(tradeoff)的科学(杨小凯、黄有光,1993;杨小凯,1998;Yang,2001),因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是在约束条件中寻求最优,最优的决策事实上都是折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最优状态(选择)一般总是中间状态,而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如“完全竞争”那种极端的理想状态。杨小凯和威尔斯(YangandWi11S,1990)的模型却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与分工经济不可两全。分工程度很高时,每个专业化生产领域的竞争程度就会受到影响,不可能一方面要求每个专业生产领域从事生产的人都很多,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又具有同样很多的专业领域数量。因此,现实经济中,如果对交易费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一定程度垄断存在的中问状态。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均可以放入两难冲突的分析框架,并从中内生出最终的均衡状态。

二、新兴古典解释贸易产生的新思路

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国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时,是假定在纯消费者和厂商绝对分离的前提下,而国际贸易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外生的比较利益。这种传统新古典贸易理论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分割开来,却难以阐明国内贸易何以发展到国际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问贸易量的原因。D—S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先天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却不能内生地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变,因为按照这些理论,人们一开始应该选择的是国际贸易,而不是实际作为开始的国内贸易。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既相承又具有开创性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重新归纳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新兴古典经济学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重要缺陷,从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现实出发分析个体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基于个体是消费一生产者的新框架适合国家层次上对单个国家的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对个体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分析用于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衷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用分工演进模型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构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构建了贸易产生的内生化新体系。

基于库恩一塔克定理,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独创了超边际分析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任何经济现象的出发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构建贸易模型。这些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里.对国际贸易新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梁小民2003)。新兴古典经济学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核心理论。杨小凯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基本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张永生2002)。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的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个大的市场就折中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余地,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存在额外的交易费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复活了古典经济学的精华分工理论,并将之加以数学分析工具,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和分析工具。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杨小凯和黄有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说重新为经济学确定了方向,将经济学从资源分配问题引向组织问题,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新兴古典分析框架的演变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出发点,所构建的一系列模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如交易费用模型可以解释贸易的出现等现象。文章这里用图1说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此图是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分析工具,此图中,假定一个经济系统中有4个消费者一生产者,每个人必须消费4种产品,而且可以选择生产1,2,3或4种产品。没有市场存在,整个经济分成四个互不往来的部分,经济没有一体化,没有商业化,生产集中程度低,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低。若假定专业化可以通过加速熟能生巧边干边学的过程提高生产力,则在图1—1的自给自足,即国内贸易中每个人的生产力都很低,但是它却完全没有交易及其产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所有人的生产消费结构相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很低,在图1—2的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中,每个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从4减至3,即专业水平上升,因此生产力上升,市场也从无到有。每个人的交易次数从O增至2,交易费用也从无到有。经济分为两个互不往来的部分,与自给自足相比,市场一体化程度上升。产品1或2的生产者人数也从自给自足时的4个减至2个,所以生产集中度上升,同时也出现两类生产贸易结构不同的专业,因而比自给自足时结构多样化程度上升。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图1—3则是一种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每个人的专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经济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交易次数及总交易费用、每个人的生产率都比局部国际贸易时增加。

经济体系之所以能从自给自足状态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乃至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是由于在这类框架中有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故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交易效率越高,折衷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也就越高。在一个静态模型里,当交易效率外生改进时,经济体系就会从自给自足向完全国际贸易演进。在一个动态均衡模型里,即使交易条件没有外生地得到改进,分工的演进也会白发地产生。上述两种现象,会作为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同时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由于个人选择专业模式和水平的自利决策而内生出现的,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随着分工的演进,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会随之发生演进。经济体系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乃至完全国际贸易演进的方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互相独立的国内市场从多逐渐变少,最后变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市场能够有效率地决定贸易品的种类和贸易的范围,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常态;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节奏放慢,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中,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调整,因此,就需要国际贸易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配合。

一、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专业性不强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人才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中脱离出来,转而要求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对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不断地走精英化路线。

(二)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实训课程存在问题

国际贸易类专业是一门对于实训依赖性较强的专业,通过进行专业实训,学生能够迅速地深化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其专业操作能力也能够得到迅速地提升,进而在步入到社会之后,能够与工作岗位产生无缝对接。但是,通过我们对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实训都较少,学生难以在实训课程中得到充分地练习,因而动手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在安排学生实训的过程中,不仅课程较短,质量也较差,具体表现在,实训设备较少,不能够满足大量学生同时实训的要求;指导教师指导人数过多,不能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正;实训器材严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的实训效果十分不理念,难以完全实现实训要求。

(三)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内容较为陈旧

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也是新常态视角下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将在学校中所学知识迅速地应用到社会之中。首先,课本内容较为陈旧。很多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课本内容较为陈旧,课本内容依然以传统的国际贸易类型为主,而对于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类型如跨国电子贸易等则很少提到,造成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与社会需要之间很大的差距。其次,课程的呈现方式较为陈旧。很多专业课程的呈现方式都以老师讲授和老师演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思考性较少,因而造成了学生的专业能动性较差,不能够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

二、新常态视角下开展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一)提升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专业性

新常态视角下,对于国际贸易类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其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等,因此,我们需要从专业深度和专业广度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需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学生进入到社会之后,发现其所学的知识概念性太强,毫无用处,这主要是因为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浅,因而难以在彻底掌握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地使用。因此,在进行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让学生深刻地把握专业知识发展的脉络,最终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其次,需要不断地让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更加广阔,能够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学科内容和重新理解学科内容。

(二)提高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实训质量

提高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实训课程质量,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充分地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进而不断地满足新常态下社会的用人需要。首先,加长国际贸易类课程实训课的时间。通过延长国际贸易类实训课程的时间,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对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吸收和消化,从而实现对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其次,实行分批次实训。通过实行分批次实训,能够使教师有精力对所有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精心指导,从而实现实训效果的最大化。最后,及时更新实训室的设备,使其能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三)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

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不断地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符。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首先,不断地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地向学生讲授国际贸易类专业知识。其次,不断地关注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需求,将社会的需求纳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最后,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专业可塑性就更高,专业发展性就更强,更能够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产生了新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对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地适应这个新常态,不断地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促使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作者:李晶晶 孙琪 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8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在这样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调整,因此,也相应地要求我们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能够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不断地适应这个新常态。基于此,我们从新常态的视角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能够不断地适应新常态。

【关键词】

新常态;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节奏放慢,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中,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调整,因此,就需要国际贸易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配合。

一、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专业性不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人才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中脱离出来,转而要求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对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不断地走精英化路线。

(二)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实训课程存在问题国际贸易类专业是一门对于实训依赖性较强的专业,通过进行专业实训,学生能够迅速地深化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其专业操作能力也能够得到迅速地提升,进而在步入到社会之后,能够与工作岗位产生无缝对接。但是,通过我们对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实训都较少,学生难以在实训课程中得到充分地练习,因而动手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在安排学生实训的过程中,不仅课程较短,质量也较差,具体表现在,实训设备较少,不能够满足大量学生同时实训的要求;指导教师指导人数过多,不能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正;实训器材严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的实训效果十分不理念,难以完全实现实训要求。

(三)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内容较为陈旧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也是新常态视角下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将在学校中所学知识迅速地应用到社会之中。首先,课本内容较为陈旧。很多学校的国际贸易类专业课本内容较为陈旧,课本内容依然以传统的国际贸易类型为主,而对于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类型如跨国电子贸易等则很少提到,造成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与社会需要之间很大的差距。其次,课程的呈现方式较为陈旧。很多专业课程的呈现方式都以老师讲授和老师演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思考性较少,因而造成了学生的专业能动性较差,不能够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

二、新常态视角下开展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一)提升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专业性新常态视角下,对于国际贸易类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其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等,因此,我们需要从专业深度和专业广度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需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学生进入到社会之后,发现其所学的知识概念性太强,毫无用处,这主要是因为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浅,因而难以在彻底掌握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地使用。因此,在进行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让学生深刻地把握专业知识发展的脉络,最终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其次,需要不断地让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更加广阔,能够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学科内容和重新理解学科内容。

(二)提高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实训质量提高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实训课程质量,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充分地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进而不断地满足新常态下社会的用人需要。首先,加长国际贸易类课程实训课的时间。通过延长国际贸易类实训课程的时间,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对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吸收和消化,从而实现对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其次,实行分批次实训。通过实行分批次实训,能够使教师有精力对所有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精心指导,从而实现实训效果的最大化。最后,及时更新实训室的设备,使其能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三)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不断地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符。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内容。首先,不断地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地向学生讲授国际贸易类专业知识。其次,不断地关注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需求,将社会的需求纳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最后,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专业可塑性就更高,专业发展性就更强,更能够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产生了新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对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地适应这个新常态,不断地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促使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201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演变 逻辑 新贸易理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023-03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传统贸易理论向现代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期间主要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桌赋论、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产品内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归纳起来,国际贸易理论演变的逻辑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国际贸易利益:从静态贸易利益转为动态贸易利益

传统的贸易理论侧重于静态分析,假设条件很多处于不变状态,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利益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李嘉图分析两国开展贸易的动力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对于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技术被假定是不变的。俄林认为资源禀赋的差异只是各个资源供给量的差异。至于如何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劳动力的熟练程度,资本的使用效率,资源的生产能力等等,都不在传统贸易理论本身的研究对象之中。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科学技术引入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解释了技术差距产生和消失的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在产品生命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不同要求。揭示了动态比较优势和要素密集度从技术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密集型的演进路线,使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分析从静态分析发展为动态分析。

新贸易理论强调了规模经济效应是扩展国际贸易的动因之一。而技术创新是形成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重要源泉。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能因为最初的偶然原因和历史积累形成且巩固了某些产业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否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提高对国际贸易的扩展存在一种互动关系,贸易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及各国努力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带来互相启发的机会。同时,由规模经济差异决定的贸易利益,同样要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中获得。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一种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杨小凯认为,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I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的动态均衡过程。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在经济发展初期,专业化水平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强。杨小凯还认为,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率差异作为分工的条件,就会导致贸易商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

产品内分工理论更加关注动态利益。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传统的以国家进出口额来计算国际贸易收支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首先,由于资源的全球流动,出口产品并不是全部用本国要素生产,出口产品往往需使用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加工出口产品往往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来自国外,加工出口国只获得了极为有限的加工费。其次,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收入因此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外国企业可以将出口利润汇出国外。特别是当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还不可避免地会使用转移价格的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更是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的主要目标。

新新贸易理论首次将贸易利益来源深入到企业并质。它用人均福利水平作为动态贸易利益的衡量指标,人均福利水平提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种类多样化可以提高人均福利水平,这与新贸易理论相似;另一方面是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人均福利水平。由于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通过经典假设已将企业层面的异质优势排除在内。所以这种来自达尔文的产业内演化――企业优胜劣汰行为的贸易所得正是一种额外的贸易所得。新新贸易理论将这种企业优胜劣汰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所产生的新贸易所得。称为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贸易的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具体作用机制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实施。各国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进口品数量增加并因此损害了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和利润。生产率最低的本国非出口厂商由于国内收入的减少而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次低的企业继续存在于该产业经营国内市场,但需要承受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双重损失;生产率较高的出口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利润减少;最具有效率的企业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市场份额和利润均不断扩大。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导致市场份额和行业内生产要素日益集中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这直接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

二、假设条件:从企业同质过渡到企业异质

传统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产业问贸易构成以及贸易流向。为了模型均衡条件的成立,通常都将企业定义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主体。至于企业内部是如何运作,企业之间的差异如何,传统贸易理论都避而不谈。

新贸易理论则提出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假说之上的贸易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然而,该理论采用的是典型化企业,不考虑企业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结构和贸易量差异,唯一可能的差别来源于企业具体生产哪种差异产品。因此,尽管新贸易理论将贸易分工基础放到了企业层面,但主要为一种代表性的同质企业优势,尚未涉及企业特有异质优势。

而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

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屡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将研究视角从宏观贸易理论延伸到贸易的微观机制。即异质性企业本身的行为模式和内部特质上。同时进一步发现生产率、技术、拥有异质性技术的工人是异质性的根源。结合贸易的固定成本,解释了出口企业和其他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丰富了贸易和FDI的研究类型。新新贸易理论首次将贸易所得来源深入到企业异质,它用人均福利水平作为贸易所得的衡量指标。人均福利水平提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种类多样化可以提高人均福利水平,这与新贸易理论相似;另一方面是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人均福利水平。

三、国际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理论到产业内贸易理论再到产品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认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本国生产要素、资源优势。这两种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现象,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并且最终产品在一国国内完成生产过程,没有关注一种产品在技术上能分离,其生产过程不在一国国内完成的新贸易现象。

新贸易理论放宽了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假设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认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它们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从新贸易理论所研究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看。产业内贸易模式所反映的就是,即使两国具有完全一样的资本一劳动比率,它们的厂商也会生产同类但有差异的产品。而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一方面会促进各国扩大某种产品的规模,另一方面则会促使两国之间进行这些产品的贸易。有进有出,形成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两种基本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产业间贸易模式。而差异性产品的规模经济生产决定了产业内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差别越大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越多。要素禀赋越接近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产业间贸易反映了先天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反映了后天的比较优势。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有一个共同的主线就是分析路径建立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基础上的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的贸易模式,解释的是产业问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这些理论都暗含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所有产品都在特定国家内部生产,没有考虑产品生产过程发生工序和区段国际分工的可能性。这些产品如果具有跨行业性质,对应的贸易活动就是产业间贸易;如果是同一行业内部不同形态的同类产品。对应的贸易活动就是产业内贸易。以产品作为基本分工对象、以产品不可再分性作为暗含前提,没有把当代产品内分工的贸易现象纳入分析视野。

产品内分工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了多个国家的投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通过产品内分工方式可以把劳动密集和技术简单的工序环节转移到其地国家,而把附加价值比较高的资金、技术等要素密集的经济活动区段保留在国内进行。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上攀升,也获得了持续成长的现实可能性。在传统国际分工局限于行业、产品层面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初级产品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发展面临很多特殊困难: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实现产品升级,受到技术、资金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约束。产品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区段,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切入点;同时为它们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系统内升级进步谋求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机遇。产品内分工为新的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现实条件,使得世界各国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获利者。

从客观基础上看,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相对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较低的国际经济合作程度和相对不成熟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内贸易产生于更加深入发展的社会大生产和日益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以及比较成熟的社会发展阶段。产品内贸易是基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其客观经济背景显然是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相对于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生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时的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质的提高。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外生比较优势过渡到内生比较优势

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区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赖以产生的分工基础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技术和资源不同的外生比较优势的劳动分工,一种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劳动分工。其中,李嘉图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H-O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专业化经济比较优势。在新兴古典理论中,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统一的。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交易效率极低,其均衡是每个人的自给自足。因此既无国内贸易又无国际贸易。后来由于交易效率的改进,则在各国内部分工,形成大量的地区性市场。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逐渐提高,交易范围逐渐从地区市场扩展到全国性市场。这时只有国内贸易,而不存在国际贸易,其原因在于同一国内部的贸易比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交易效率要高得多。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提高,市场最终突破一国范围,这时国际贸易出现,形成世界范围的市场。这样,就实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内生化。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并且如杨格定理所论述的“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机制”。因此基于分工

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持续不断的源泉。而外生比较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其对于分工、生产率进步和加速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影响,因而一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就只能归功于外生技术进步,这就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许多现象的根本原因。

产品内分工理论认为要素的异质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是产品内分工的源泉,将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与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和源泉。依据特定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不同工序对投入品要素组合可能存在不同投入比例要求,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要素的异质性,这就有可能通过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产生产品内分工。分工越细,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程度越高,中间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要素也就越专门化。按照H-O模型来解释,两国按照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即产品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要素密集度是不同的,最终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只不过是各个生产阶段要素密集度的加权平均值。一方面,来源于异质性的要素优势,使某个国家在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优势。并将在国际分工中进行这种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作为产品内分工的结果,该国家更多地拥有这种异质的专门化要素。这样,产品内分工与要素异质性相互强化。规模经济是产品内分工的又一源泉。因特定技术属性,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可能存在不同的有效规模。不同生产工序有效规模差异越大,越有可能通过国内或国际产品内分工节省成本和提升效率。如果采用空间集中的一体化生产方式,个别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规模将会约束其它有效规模较大的生产环节不能充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产品内分工把对应不同有效规模的产出区段分离出来,安排到不同空间场合进行生产。从而达到节省平均成本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目标。实际上,不同工序既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差异,也具有要素投入比例差异,通常是特定工序的投入品比例决定了分工的国别结构,同时工序间规模经济因素进一步强化了这类分工。另外,fones还强调技术进步是零散化生产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这使得内生技术比较优势成为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通信、运输、金融服务的成本大幅下降和便利性的提高上。另外,服务贸易自由化进一步鼓励了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发展,这是因为它导致市场壁垒降低和竞争加剧,使得一国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 分工与专业化 新古典经济学

一、分工专业化思想的梳理

1. 斯密定理

著名的斯密定理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分工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市场范围的大小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分工会带来专业化和专业的多样化,而这必然要求人们互相交易,互通有无。斯密定理直接地表述为市场范围扩大是分工深化的必要条件,市场范围扩大的关键因素是交易费用(盛洪,1994)。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市场需求被默认是外生的,市场范围的扩张只能停留在交易费用外生的水平上。斯密定理仅从市场需求方面静态地分析了分工演进机制,却没有将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两方结合起来研究分工演进机制。而在市场供给方面,降低交易费用可以刺激供给,有利于增加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因而,斯密定理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揭示分工演进的机制。

2. 杨格定理

杨格定理在斯密定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需求层面上的分工演进机制的分析,将斯密定理动态化,从而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动态化分工演进机制。杨格定理认为,递增报酬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不但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而且市场大小由分工程度所制约,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杨格,1928),杨格补充了由交易费用外生分工,由分工内生市场规模的机制。可见,杨格定理动态地发展了斯密定理,提出了由分工到分工的累积循环的机制。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对分工及其演进的机制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分工是基于人们交换能力的专业化分工,交换能力是市场交换范围的制约因素,而交换范围又是分工深化的限制因素。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形成了一个分工自演进组织体系,分工与专业化产生于交易效率的提高,并反过来提高经济体系的总效用,但同时分工的出现是以交易费用的相伴而生为代价。前者是由静态市场规模推动的分工,后者则是由组织创新推动的分工;前者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而后者从市场供给角度出发。综合二者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由分工到分工的自我演进机制,而这一机制中的契合点是交易费用。分工的自演进将市场规模动态化。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提高是一种生产质量上的提升,能有效地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交易费用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分工的细化会导致交易及其费用几何级数的增加(Becker& Murphy,1992)。

3.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杨小凯1984,1991,1997),使人们能够生产的剩余产品日益增加,这是人们选择分工专业化带来的收益。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人们在交易中必然付出代价,人们必须在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寻找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当分工与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分工专业化经济,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反之,当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低于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自给自足经济,即自己生产多种自己所需的产品并满足自己的消费,这时将没有商品交易。显而易见,分工专业化是推动国内贸易的基本原因,而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则必须通过必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人们的合法财产与收入的安全性,努力提高交易效率,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只有分工的效率超过交易费用时,自给自足经济才会演变为分工经济。

随着交易费用的下降,分工就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如果我们从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的关注中,站到更高的层面观察分工网络的交易费用问题,则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经济系统的分工网络存在单位交易效率提高即交易费用下降与网络整体的总交易费用上升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交易效率的提高体现为专业化生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会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发生,同时使一些原本不能实现专业化的新的分工领域出现,这些新专业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大。也就是说,在分工网络上,由于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网络中原有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变得更粗,因为交易量扩大;二是又会有新的节点出现,这些节点的出现使分工网络规模得以扩大,因此在单位交易费用下降的同时,总的交易次数可能会迅速上升,导致交易费用的总量也不断上升。另外,网络的扩展和复杂化又可能使其中的内生交易费用迅速上升。这些都反映了劳动分工发展和交易制度日益复杂的趋势。

事实上,经济学是解决两难冲突(trade off)的科学(杨小凯、黄有光,1993;杨小凯,1998;Yang,2001),因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是在约束条件中寻求最优,最优的决策事实上都是折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最优状态(选择)一般总是中间状态,而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如“完全竞争”那种极端的理想状态。杨小凯和威尔斯(Yang and Wi11s, 1990)的模型却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与分工经济不可两全。分工程度很高时,每个专业化生产领域的竞争程度就会受到影响,不可能一方面要求每个专业生产领域从事生产的人都很多,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又具有同样很多的专业领域数量。因此,现实经济中,如果对交易费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一定程度垄断存在的中间状态。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均可以放入两难冲突的分析框架,并从中内生出最终的均衡状态。

二、新兴古典解释贸易产生的新思路

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国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时,是假定在纯消费者和厂商绝对分离的前提下,而国际贸易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外生的比较利益。这种传统新古典贸易理论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分割开来,却难以阐明国内贸易何以发展到国际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量的原因。D-S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先天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却不能内生地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变,因为按照这些理论,人们一开始应该选择的是国际贸易,而不是实际作为开始的国内贸易。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既相承又具有开创性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重新归纳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新兴古典经济学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重要缺陷,从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现实出发分析个体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基于个体是消费-生产者的新框架适合国家层次上对单个国家的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对个体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分析用于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衷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用分工演进模型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构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构建了贸易产生的内生化新体系。

基于库恩一塔克定理,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独创了超边际分析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任何经济现象的出发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构建贸易模型。这些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里,对国际贸易新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梁小民2003)。新兴古典经济学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核心理论。杨小凯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基本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张永生2002)。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的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个大的市场就折中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余地,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存在额外的交易费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复活了古典经济学的精华分工理论,并将之加以数学分析工具,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和分析工具。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杨小凯和黄有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说重新为经济学确定了方向,将经济学从资源分配问题引向组织问题,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新兴古典分析框架的演变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出发点,所构建的一系列模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如交易费用模型可以解释贸易的出现等现象。文章这里用图1说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此图是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分析工具,此图中,假定一个经济系统中有4个消费者―生产者,每个人必须消费4种产品,而且可以选择生产1,2,3或4种产品,没有市场存在,整个经济分成四个互不往来的部分,经济没有一体化,没有商业化,生产集中程度低,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低。若假定专业化可以通过加速熟能生巧边干边学的过程提高生产力,则在图1-1的自给自足,即国内贸易中每个人的生产力都很低,但是它却完全没有交易及其产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所有人的生产消费结构相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很低,在图1-2的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中,每个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从4减至3,即专业水平上升,因此生产力上升,市场也从无到有,每个人的交易次数从0增至2,交易费用也从无到有。经济分为两个互不往来的部分,与自给自足相比,市场一体化程度上升。产品1或2的生产者人数也从自给自足时的4个减至2个,所以生产集中度上升,同时也出现两类生产贸易结构不同的专业,因而比自给自足时结构多样化程度上升。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图1-3则是一种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每个人的专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经济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交易次数及总交易费用、每个人的生产率都比局部国际贸易时增加。

经济体系之所以能从自给自足状态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乃至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是由于在这类框架中有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故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交易效率越高,折衷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也就越高。在一个静态模型里,当交易效率外生改进时,经济体系就会从自给自足向完全国际贸易演进。在一个动态均衡模型里,即使交易条件没有外生地得到改进,分工的演进也会自发地产生。上述两种现象,会作为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同时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由于个人选择专业模式和水平的自利决策而内生出现的,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随着分工的演进,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会随之发生演进。经济体系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乃至完全国际贸易演进的方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互相独立的国内市场从多逐渐变少,最后变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市场能够有效率地决定贸易品的种类和贸易的范围,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缺陷

值得探讨的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存在一些缺陷:①出于数学的严谨性和理论的完美性,新兴古典框架通常作了一些严格的假定条件,其中有些是不合理的,会得出与现实相差甚远的结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兴古典贸易模型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能力;②现存的统计资料无法满足分工专业化演进的许多数据口径,因此难以采用历史数据来验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③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交易费用的大小不能决定分工是如何进行,以及某国生产产品的分工方式,交易效率的高低无法确定某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④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均处于动态之中,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采用静态分析或比较静态分析,其分工贸易模型是静态经济模型,从而忽略了时间因素,对现实贸易现象的解释力就有折扣了。但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毕竟是传统贸易理论的更深层次扩展,这种扩展是建立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理论意义要大于实践意义,其至少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贸易理论的蹊径。

参考文献:

[1]亚当 斯密(英),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4,pp.12-15

[2]盛洪:分工和交易[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pp.23-67.

[3]Young,Allyn,1928.“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The Economic Journal,38,pp.527-542.

[4]Becker,G. and Murphy,k. 1992.“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7,pp.1137-1160.

[5]Yang,X. and Ng,S. 1998.“Specializa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A Survey”[J]. In London, Micmillan.

[6]Yang, X. 2001.“ Economics:New classical versus Neoclassical framework”[J]. Blackwell. 7.Yang, X. and Wills. I. 1990.“A Model Formalizing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4, pp.177-198

[7]陈铭.作为专业化与分工结果的国际贸易理伦[J].南开经济研究,2007(1), pp.67-69

[8]Smythe , D. 1994. “Book Review: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 New Classical Microeconomic Framework ”[J]. Journal of Literature,32,pp.691-692

[9]国彦兵. 论杨小凯教授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J].国际贸易问题,2005(1),pp.126-129

[10]Jeff Borland and Xiao kai Yang. 1992.“Specialization and a New Approach to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Growth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May,82, pp.386-391

[11]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张定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pp.14-16.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形势与趋势。汇率波动、能源紧缺、黄金价格动荡;尤其是贸易摩擦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越来越借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籍口采取了新型隐蔽的手段;不仅如此,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双反调查也愈演愈烈。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一切都对国际贸易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在应对贸易纠纷时非常被动;没有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规则,或者说严重缺乏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人才;同时,社会上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没有得到理想的就业。为什么这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未能顺利进入企业的国际部门?为什么进入企业国际部门的学生未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显然,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同时输送人才的渠道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复杂形势,把当代国际贸易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讲解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应对复杂形势的技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陈旧,理论更新较慢,并且过多强调对国际贸易流程的学习

打开当前流行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程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贸易理论之外,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贸易流程,其中填写各种单据和文件(如合同)又是最多的内容。尽管很多学校对此都在实验室中给予了模拟,但由于毕竟不是实际工作且内容过于陈旧,很难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 落后于当前形势,缺乏贸易政策运用方面的学习

学习贸易流程并不是本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掌握和运用贸易政策更有难度且更有意义。具体地讲,正确的运用各种贸易规则是应对复杂性形势的最优策略,将给企业在出口和进口中带来巨大利益。而当前的教材并不涉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运用的内容,亟待补充新鲜的内容。

(三)缺乏实习、实训的机会,无法与国际贸易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培养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表示不知如何运用一些贸易优惠政策,同时表达了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进行培训的愿望。这反过来说明,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缺乏与企业沟通或合作的内容。而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讲,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贸易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都有很大好处。

(四)争取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学生培养,运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生培养

基于当前的外贸形势,实际中的国际贸易实务是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随时把握这些动态因素,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减少损失和取得最大的利润,而准确把握这些动态因素的最好途径之一是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贸易对象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是这些动态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贸易活动的利润多少与成败。而与科研机构合作就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很显然,当前的培养模式则让学生缺乏这些能力,因而他们即使进入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也很难为企业争取到应有的利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政策运用等与企业国际贸易效益密切相关的知识,因而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且现有模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最终就业受到限制。概括地讲,现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授课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应对当前的形势,需要在上述诸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删除授课内容中过于陈旧的内容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实务》等教程中,理论内容更新较慢,而且介绍各种单据与文件填写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篇幅,不同的教材之间还有很大的重叠(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都有相关内容)。客观上讲,这些纯理论内容和概念、程式化的内容不利于掌握和记忆,很多学生在学习不久就会遗忘。而事实上,同学们只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只需稍加提示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些程式化工作。

(二)增加政策运用方面的内容

贸易规则、贸易政策和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外汇业务,包括原产地的认证规则,美国301条款的实施细则、我国双反调查的实施规则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核心的业务知识。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国际贸易中将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在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贸易优惠政策很多,而各类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上对此并不涉及,亟待进行补充。所以,拟改变和创新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的内容,增加国际贸易政策及其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加强任课教师在此方面知识结构的完善,以保证在课堂上准确而全面地讲授给学生真正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

(三)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训实习

这不同于一般的毕业实习,而是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给学生提供参与实际贸易工作的机会,增长其见识,才能培养其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和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同时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

(四)请企业国际贸易部门的业务人员走进课堂

实际工作的案例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一般知识和实际差距的思考。所以,请从事实际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也是我们倡导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他们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产生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对实际贸易工作的处理能力。

(五)请国际贸易方向科研人员走进课堂

为了弥补任课教师的知识局限性,可以邀请国际贸易方向的科研工作者走进课堂。事实上,由于一些任课教师较少从事科研活动,教学工作趋于程式化,对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缺乏动态把握,因而使很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相对静态化。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就是要让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状况和政策研究的人员走进课堂,增加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动态了解。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从而使学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能找到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全球普惠贸易;低值货物免税制;个人物品;一般贸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6-019

跨境电子商务时代,全球市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中国跨境电商为什么走在世界前列?理论界最近一两年一直在跨境电商的问题上寻找突破点,这些变化和中国跨境电商走在前面,对国际贸易理论创新意味着什么?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e国际贸易的趋势意味着政府监管方式发生什么变化?笔者提出了“普惠贸易”的概念。下文将分四个方面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全球市场来讲发生了什么变化?互联网时代,整个商业或者市场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或者说剧烈振动。由于互联网这项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如同发生了一场地震。生态环境急剧发生变化,生态发生变化之后可能就会有一些物种被自然所淘汰,有些物种需要改进。这个过程当中生态环境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物种,这些新的物种就是现在大家讨论的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新的业态。这个业态实际上类似于生物世界生态世界当中的物种,只不过是商业物种。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的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是一个第三方市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新物种、新商业形态,这个商业形态实际上存在于市场当中,在经济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也就是我们讲的所谓生态的变化。生态的变化带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创业模式的创新意味着未来市场规则的重塑,意味着规则的变化。把精力放在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的模式创新和未来市场规则变化这方面的研究上,是我们的基本逻辑。

二、中国跨境电商位于世界前列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的跨境电商走在世界前列?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中国跨境电商是否走在世界前列?目前数据表明,传统贸易总体增长的速度非常缓慢,甚至于个别月份已经出现负增长。但是,就笔者一直负责国家商务部跨境电商的报告,一直密切注意这个行业的发展的相关数据表明,跨境电商的年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30%左右。当然,对于“跨境电商”这个概念,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理解为跨境的网络零售。在跨境电商年30%的增长率中,跨境网络零售增长至少应该是30%,B2B这部分,实际上仍然是传统贸易占主导。而互联网或者是电子商务对传统贸易的影响,实际上也在逐渐使得传统B2B贸易发生变化。前文提到的“新业态”或者“新平台”出现了,比如,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集中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收汇、结汇、退税甚至提供金融服务等,这些综合业态已经不是传统的外贸公司,业态已经在新技术和网络作用下产生新的运作模式,新的机制已经形成了,变成了商业上的一种新物种。在前几年中央国务院文件当中已经提出来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

不管是在B2B还是B2C,实际上大家都关注互联网电子商务或者跨境电子商务到底给国际贸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跨境电商实际上是指由于互联网技术,由于这些跨境电商的平台给整个国际贸易带来实质性变化的那一部分,既反映在B2C也反映在B2B,B2C这一端,在以前国际贸易当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比如说很多小企业,甚至于个人,把“碎片化”的货物,或者有时候定义为“个人物品”卖到全世界,这在以前的国际贸易当中是不存在的。通过快递和邮政进入国际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一种纯粹的创新。前文提到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综合服务的挑战,实际上,跨境电商对传统贸易的监管也提出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中国这些新业态已经走在前面了。笔者在参加的很多国际会议上,各国主管国家电商与国际贸易的政府官员,对于笔者介绍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的经验。甚至于很多国家提出来,要想办法参加到跨境电子商务的未来趋势中去。中国跨境电商的平台的确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制造大国。英国很多学校都在研究,中国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将小商品卖到全世界的?研究表明,更多的是通过跨境电商的渠道。小批量、多频次的这种贸易形态已经非常普遍。中国作为这样一个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理所当然可以产生比较重要的带有世界性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研究期货市场、期货贸易、期货交易,观察商业模式、贸易形态的创新的过程中发现,商业模式实际上从100多年前就在创新。期货市场是一个集中化的交易市场,已经带有金融性质,期货市场就是出现在整个产品交易和流通的集散地。中国新型、小批量、低质货物的交易看起来很难在传统贸易中突破,但是传统贸易也在往这个方向突破。这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出现所谓跨境电商平台,那其他国家,比如蒙古、越南等,自然而然就会上中国的平台。因为这些国家经济体量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发展,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某种程度上说,其他国家也希望中国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责任。毕竟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仅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来讲,也很重要。而这样的平台,只有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才能够支撑,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一个世界的、普惠贸易的、新的规则体系。

三、全球普惠贸易时代:跨境电商引领e国际贸易

我们把跨境电商引领e国际贸易,理论上总结为:全球普惠贸易时代到来。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或者说,由于这种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太容易能够参与国际贸易的弱小主体,如中小企业,甚至个人、自然人都能够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而以往的国际贸易都是由跨国公司主导。因为贸易的流程非常复杂,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做到合规。中国大型的贸易公司在利润高的时候,可以养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等,这些人员做的大部分工作是类似于政府要做的合规工作,怎样满足海关、商检、外汇,甚至于其他的银行各个所谓的国际贸易规则。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商的平台把整个贸易流程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这些平台帮中小企业,甚至个人进行通关,进行政府合规的流程。从这方面说,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贸易监管相对来讲比较复杂,当然也催生了包括外贸综合服务在内的很多外贸跨境电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中国大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中国,而很可能正在发生的是全世界中小企业也期望未来能够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上从事国际贸易。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中国当然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意义很大。从国际社会看,如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各种会议上,大家在讨论现在的国际组织时,都不再提跨国公司了,而在关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整个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大的跨国公司都在拆分,都在变小。由于技术创新太快,企业因太大而很难调头。全球贸易正在朝普惠贸易的趋势发展,要研究如何建立新的贸易体系,让更多中小企业甚至于个人参与进来。中国外贸法在修订的时候最早提出来,外贸的主体里应该包括自然人。目前,我国在进行贸易时,在监管过程中提出,个人物品才能作为个人、自然人,才能报关和通关。如果买的东西介于个人物品和货物之间,尺度则不好把握。如笔者的朋友买了一个德国的放大机,海关认为这不是个人物品,需要找一家公司制作外贸合同,满足政府监管的需要。个人成为报关主体,个人参与国际贸易,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普惠贸易使中小企业,甚至于个人能够参与国际贸易,应该不难实现。因为有平台,而且这些平台还可以逐渐积累,让企业积累信用。如外贸综合服务公司提供外贸的融资,这种融资实际上是解决了很多银行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监督中小企业的信用,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额度?通过平台逐渐积累的数据就可以看到这些中小企业的信用度。信用度好的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获得贷款和帮助。这样就解决了全世界很多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参与到“买全球”和“卖全球”的活动当中。普惠贸易因为有了平台和平台所建立的信用的生态系统,使得它能够在全球很容易实现。当然,我们更期待的是,如何能够更好地去实现这样一个由技术和跨境电商所带来的国际贸易新趋势,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整个监管当中如何适应这样的趋势。

四、发展方向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个人物品”与“一般贸易”的区别

“四八”新政在跨境电商企业中引起很大反响。政府和企业都在反思,新形势下,外贸监管是否能够走出一条新的突破口,新的道路。比如说,以前的外贸监管要不就认定为“个人物品”,要么就认定为“一般贸易”。财政部税收的调整,则归成“一般贸易”,“一般贸易”显然走了一个很复杂的贸易监管流程,所碰到的可能并不一定是税本身的问题,而是流程过于复杂的问题。通过对企业、各个机构进行研究和调查之后,希望能够在“四八”新政颁布后的一年中,当中让跨境电子商务探索出一条新道路。目前大家都在纠结的跨境电子商务的新政所带来的影响,原来保税的备货模式,实际上是针对市场当中老百姓关注的进口产品(这部分进口产品范围也不是太大)。主流进口产品不外乎食品、化妆品、母婴产品和保健品。这些产品统一称为“个人物品”。除此之外,大量进货集装箱则称为“一般贸易”,“一般贸易”要经历复杂的流程。“个人物品”相当于原来的跨境电子商务走了便捷、简化和保税流程,来满足国内真实的需要。作为“个人物品”来讲,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要回到过去的说法,强调个人的行邮,是直邮。这意味着把所有保税仓库都建到国外,所有交易流到国外,然后寄到国内。这相对于我国“消费回流,把保税建在中国境内,让更多的交易能够在中国发生”的政策导向来说,无疑是走了回头路。这次“四八”新政可能给我们企业和政府提供一个反思的机会。

(二)欧美国家对低值货物的免税政策及启示

中国的跨境电商为什么能够发展?在欧盟国家,150欧元以下货物过境,一律是免增值税,或者是免全部的税。美国800美元以下免一切税。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推行低值货物免税的政策。在进出口方面,为什么推出这种政策?一是,碎片化的货物当然是个人消费的产品,实际上海关的监管越来越难,财政部、海关要征所有货物的税,成本非常大。监管也十分困难。即便管了,用行邮的方式照样进来,这是全球的趋势。二是,这是全球消费者的需要。对这些物品设置复杂的业务流程,实际上等于给消费者增加很多额外交易成本和负担。普惠对中小企业、甚至对消费者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对于跨境电商交易的货物,如果采取保税进口,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这一点,发达国家已经走在前列,让低值的货物通过。这实际上给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带来很多机遇,我国很多小商品,甚至于手机、平板、电脑,可以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卖到欧洲、美国,以及更多的国家,实际上都是因为发达国家这样的政策与监管方式。目前,我国海关监管中,是否有必要再区分个人物品和货物?“个人物品”和“货物”,或者是B2B、B2C,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个人物品和企业交易都碎片化之后已经无法区分。严格地讲,彻底的改革就是不区分“个人物品”和“一般贸易货物”,设置统一税,对低值货物进行免税。这既满足了消费的需要,也解决了海关要征所有的税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在进口方面把很多跨境电商归结为“一般贸易”,很可能造成其他国家也依法仿效。如俄罗斯、巴西或者其他国家也有可能将跨境电商归结为“一般贸易”,这意味着我们向对方出口的时候也会困难。俄罗斯需要中国大量家庭用品和小商品,如果归结为“一般贸易”,也会使得我国产品在对方市场受阻。从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普惠贸易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跟不同国家进行谈判的时候,应该站在这个角度去考虑,既考虑进口也考虑出口。怎么样能够为跨境电商建立一个创新的监管模式?有些企业、学者们提出,跨境电商既不属于“一般贸易”,也不属于“个人物品”,应该走中间“第三条道路”。当然,笔者更希望能够真正探索出这样一条新的监管道路。能够建立一些可以和其他国家一起推动的新的基于普惠贸易的一些规则体系。普惠贸易使这些商品在全球流动。小单化、多频次,确实也会给海关的监管、商检带来一些问题,也会涉及一些消费者保护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肯定能找到解决方案。而实际上,现在的跨境电子商务在过去一两年进行实验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应该好好总结。

(三)建议

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一是税制与国际接轨。设定免税额度,推单一税制,税制简化透明,符合跨境电商的特征。二是监管的问题。现在很多监管问题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监管方面要统一,避免多部门不协调的情况。三是吸收跨境电商一些试点城市的经验和数据,建立跨境电商围绕普惠贸易这样的发展趋势来创建新的贸易监管的方式。在这些问题当中,笔者认为可能花更多力气的是部门协调问题,甚至于跨境电商的平台还要跟政府合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这样才能获得大数据,才会有数据交换,做好更多监管,未来的监管思路和以往一般贸易的监管思路都不一样。或许这也是为以后一般贸易的监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可以将所有的监管都并轨。但至少目前来说,在现有贸易监管体系下,对于“个人物品”和“一般贸易”,要探索创造一条新的思路。

注释:

①跨境电商新政又被业内人士简称为“四八新政”,主要指在2016年4月8日开始实施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以及在之后公布的两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税收新政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个人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正面清单”则规定了可以进口的品类要求,以及最为引发争议的一点,两批正面清单都规定“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需按货物验核通关单”。

参考文献:

[1]王健-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1)-

[2]王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对策[J] .办公自动化,2000(5)-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发展新趋势 生态化 和谐化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亦呈现出了更强的全球性与区域性,世界各国、国家内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在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与区域化更为加剧的前提下,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新发展趋势下的不协调问题不断的增多,而目前较多的研究只注重于国际贸易自由化、区域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秩序与协调,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生态与协调问题研究较少,笔者将以此为研究基础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新方向进行论证。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瓶颈

1.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不断加速,我国的适应能力如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其作为一个必须经历的经济过程,国际经济贸易紧密联系,国际经济的微微变化都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世界经济总量排名位居前列,但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仍集中在粗放式的、低价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经济贸易加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否可以做出积极应对,是否可以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开放的大市场中,我国经济贸易是否能积极、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技术和资金,并且达到优化配置?这均是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适应能力所要承受的。

2.区域化、贸易全球化化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内地经济产业何去何从?

从1980年开始,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推动者贸易自由化,贸易全球化的对象不断再扩大,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绝大部分经济行业,均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加入了全球化的贸易中。国际贸易的涵盖范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货物贸,发展到包含金融、服务、技术等在内的多种经济贸易。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国内经济和世界市场及国际交易紧密联系起来,而我国内地的经济行业,包括货物贸易以及非货物贸易的其他种类贸易经济竞争力如何?能否在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之下,推动自身的加强(例如2012年——2013年我国光伏出现的困境以及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设定的经济壁垒)?这将会明显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中,将势必面对的问题。

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势必会产生国际经济的区域化,由于国际贸易的不断自由化,加强国家自身的国际经济竞争实力,将在一定区域内的数个国家之间建立起相互合作与依存的贸易关系,如此的区域化设置,将会减少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但是,在区域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济行业亦会产生经济贸易全球化下的经济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地拆除国际交易阻碍,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国内经济贸易”之间相互矛盾)。

3.国际经济贸易是否面临可持续、生态化问题?

对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可否持续、能否生态化问题,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国际经济贸易引发了极大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我国将要面对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均要面对的挑战。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但是随着而来的,不仅是积极影响,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的消耗、浪费严重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虽然国际经济贸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仍然以劳动力、资本为主要贸易方式,价值与技术含量较低,而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出口商品的种类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均开始向绿色方向跟进,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绿色壁垒”,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中所受到的限制于惩罚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已经或者是早已面临着可持续与生态化问题。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为了积极应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面临的新趋势,良好的解决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与生态化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做出完善:

1.积极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国国际贸易行业的比较优势,达到进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结合国际经济区域化的优势,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实现国内经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贸易空间,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2.完善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体系,加强国际贸易的法律保护。我国应当积极制定相应的国际经济贸易法制政策,维护我国正当的国际贸易权利,防止那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损害我国正当国际经济贸易利益的贸易伙伴国。

3.正确寻求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与环境保护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平衡点。在完善产业机构与“绿色”贸易立法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贸易有关的多项环境服务,如环境咨询、环境评价等等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技术认定标准意识,以促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化、生态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商业研究,2008年总第370期

[2]付苗苗.浅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第1期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自贸区;新常态;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42-01

一、背景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需要新的增长引擎。

所谓经济新常态是相对以前那种依靠要素、投资投入拉动、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言的。新常态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不能像以前那样粗放地增长而需要新的增长引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二)外部环境分析

1.2008年全球危机之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危机中受挫的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上趋于保守,在新一轮全球经济金融规则制定中,有意无意地把中国排挤在外;

2.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导致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部分外资企业把工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依赖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模式亟待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过去所处的国际经济发展的机遇期正在发生某些新的变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战略性压力。这就要求我国主动采取对策,将贸易策略重心转移动推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议上来。

二、自贸区概述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FTA)又称自由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等。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如:我国上海、天津自贸区。

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也可以简称为自贸区,它指的是两国或多国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其目标之一是消除贸易壁垒,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国家间自由流动。这里所指的贸易壁垒可能是关税,也可能是繁杂的规则等等。如:中韩自贸区、中日自贸区。

三、自贸区进程

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目前除韩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均已实施;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7个,涉及22个国家。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广东自贸区:侧重粤港澳合作,推动服务业对港澳开放,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天津自贸区:面向东北亚,推动京津冀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

福建自贸区:福建在对台和侨务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没有的优势,主要面向台湾,与台湾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两岸经贸活动自由化便利化。

中韩自贸区:中韩自贸协定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

中澳自贸区: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迄今已商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

四、自贸区福利分析

(一)微观福利分析

自贸区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之处,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贸区落地之后,“海淘”国际品牌商品不仅发货速度快,而且还不限购。

2.自贸区允许进口商直接从汽车原产地进口,买进口汽车价格低还有正规售后。

3.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门槛大幅降低,不出国门就可以体验外资医院的医疗服务。

自贸区的建设对我国企业来说也是极大的利好,由于自由贸易会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促使企业改善技术,加强合作与创新,使企业优胜劣汰,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扩大企业市场,增加企业的出口,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进而增加企业的生产者剩余。

(二)宏观福利分析

自贸区建设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增加我国净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2.自贸区的建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我国的就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3.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助力经济新常态。

4.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定有好的关系,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五、问题与对策

在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自贸区的建设存在着一些挑战。在和发展中国家及澳大利亚建立自贸区时,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农产品方面,因为这些国家农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与中国相比都更有优势。在与日本、韩国等比较发达的国家建立自贸区时我们的挑战在于制造业领域,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品方面,例如汽车、钢铁、石化等领域。

所以,我国在建设自贸区时应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科技水平,逐步提升中国贸易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如中国应在国际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为贸易自由化奠定坚实的国内产业基础。逐渐由贸易便利向投资促进、金融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深入挺进。应以开放的心态和迎接机遇的眼光看待TPP发展,在适当的时机加入TPP。

六、展望

自贸区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常态下主动赢得经济发展机会、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抉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相互应,并将助力我国经济新常态,使我国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进而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参考文献:

贸易新业态范文第15篇

    贸易利益是一国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的福利改善效应。贸易利益又可以分为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静态贸易利益侧重贸易后一国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或独立经济区域参与国际分工和开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利益;动态利益侧重国际贸易对参与方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影响,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推动制度革新等。

    (一)静态贸易利益的分配

    对价值链分工下静态贸易利益的分析主要是从出口收益(体现了分工利益)角度分析的。诸多学者关注到全球价值链各环节产生的附加值是有很大差异的,从而造成企业分工利益的差异等(如迈克尔?波特,2002;施振荣,1992等),KaPlin-sky和Readman(2000)、Kaplinsky(2001)、Giulianietal.(2005)、李晓钟和张小蒂(2006)等又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间存在的技术差距角度,提出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较发达国家获取较少的贸易利益。

    从价值链分工视角分析中美贸易的静态利益分配,摒弃了传统的以贸易差额为衡量指标的表像判断。章江益、张二震(2003)和朱廷珺(2006)指出,在现有分工条件下,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主体多元化,不再由出口国独享。李翀(2005)认为,中国并没有从贸易顺差中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黄满盈等(2008)、王苍峰等(2009)认为,近些年来中美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中方得自贸易的相对利益不是增加反而是减小。刘光溪等(2006)认为,中美之间经济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美贸易失衡的最大得益者是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张燕生(2006)、赵蓓文(2008)、陈继勇和刘威(2008)、唐慧和林玲(2009)、Dean,J.等(2009)、Feenstra等(2010)指出中美贸易顺差带给中国本土企业的贸易利得有限,外资企业是中国受益最大的利益主体。

    在新型分工下,传统的贸易条件指标难以反映各国贸易利益分配状况,一些学者尝试以某一产品作为利益分配的对象。如张纪(2006)对笔记本电脑、美国加州大学一个课题组(2007)对苹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刑予青、NealDetert(2011)以iPhone为例进行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分拆,发现中国出口净收益实质很少。曾铮,张路路(2008)运用陈宏易的出口附加值测算方法,对1997-2006年中国8个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国出口的贸易利益进行了测算,发现中国制造业对美出口的附加值逐年增长,但附加值比重却没有实质改善,中国从贸易顺差中的实际获利并不高。也有一些学者选择对传统的贸易条件指标进行改造,设置“产品内贸易条件”(有的称之为“垂直专业化贸易条件”)指标,以此来判断一国静态贸易利益的变化。杨海余、黄廷江(2007)采用该指标的测算方法和体系,计算和分析了中美贸易中八个典型制造业部门1995-2005年的产品内贸易条件,分析这些行业对美国出口的静态利益的变化。

    (二)动态贸易利益的分析

    贸易的静态利益难以全面说明一国的贸易所得。尤其是在二战后,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国际贸易正在对各参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动态贸易利益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后发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主要着眼点。诸多学者认为中美贸易虽然失衡,但对美国是有利的,或者美国获利是最大的。Pakko(2000)认为,贸易赤字以及国外借款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而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通过财富效应刺激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尹翔硕(2001)认为贸易逆差对美国的“新经济”有重要贡献。萧琛、杨丽华(2006)认为美国的贸易赤字可以提高“趋势劳动生产率”,可促进优化微观产业结构和保持宏观经济增长态势。于春海、李南生(2006)认为贸易逆差在协调美国经济长期增长与宏观经济稳定性之间有重要作用。Luo(2008)认为美国在中美贸易赤字中获得巨大利益,美国跨国公司从对华投资中获取贸易难以得到的利益。Mo-ran(2009)、Desai,Foley和Hines(2009)利用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美国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包括中国)的投资,对母国是绝对有利的,不会牺牲母国经济。ShuiandHarris(2006)、Li和Hewitt(2008)、宁学敏和任荣明(2011)从环境角度分析认为,中美贸易顺差中,美国享有巨大的贸易生态利益。

    在动态贸易利益的实证分析中,高运盛等(2004)发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同期美国GDP增长率有负相关性,孙杰(2007)认为美国的贸易失衡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和外汇储备等途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刘建江、杨细珍(2011)使用面板协整对1997-2009年中美双边8个主要制造业部门的贸易利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中美产品内贸易中获利微薄。郭其友和王春雷(2011)通过对1978-2007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的分析及估计发现,中美贸易使双方均获得正的总利益。但是,中国居民获得了产出利益而损失了消费利益,美国居民则刚好相反。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美贸易风险分担的研究

    一般意义上,价值链分工下国际贸易的风险可以分为:分工风险、贸易风险(狭义)和外资风险。其中因为分工是生产环节,其通过贸易的交换环节实现,所以广义的贸易风险可以涵盖分工风险。

    (一)中美贸易中的分工风险

    Samuelson(2004)运用传统的李嘉图自由贸易模型分析认为,在需求缺乏弹性的前提下,中国的技术创新将动摇美国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使美国无法从中国产品的出口扩张中获利。林玲和段世德(2008)通过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等利益主体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在中美贸易顺差背后是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并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钟娟、佘群芝(2008)从污染排放视角考察了2004年中美26个工业产业的进出口贸易,结果显示,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超出了进口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表明中美贸易不平衡恶化了中国环境。

    (二)中美贸易中的贸易风险

    纯粹贸易风险是因为进口增加带来产业损害、出口环境及贸易壁垒等的产业损害,以及因产业关联效应而带来的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如失业等。随着国际分工的广泛深入,学术界对产业损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对此一般与倾销联系起来,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构建上,许多方法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实证研究较少,缺乏实用针对性,产业损害的定性研究也普遍缺乏产业损害的数据支持和实践的检验。关于中美贸易的产业损害风险,学术界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针对具体行业的贸易摩擦主要是探讨如何应对。而对于失业的风险,则是两国学者甚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1.中美贸易招致美国失业率上升论如Baily和Lawerenc(2004)等的研究认为,在2000-2003年间,美国制造业15%的就业机会减少要归因于自中国进口额的增加。Scott(2005,2008)的研究也指出,1989-2003年,美国由于中国劳动者低工资的竞争失去了150万个工作机会,而2001-2007年的中美贸易逆差则造成约230万美国人失业。Dooley等(2004)估计,中国如果保持年均8%的增长速度,则每年可以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出口部门的直接就业岗位约为300万个。麻省大学的JamesBurke,Ger-aldEpstein和MinsikChoi(2004)认为制造业的工作机会流失跟美国制造业产业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外包有着较强的联系。

    2.中美贸易没有招致美国失业率上升论李末无(2004)用协整方法证明中美贸易顺差不是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周念林(2005)认为,中美贸易对美国失业率影响有限,美国的失业主要是由其国内原因造成的。刘志梅(2006)则以1980-2004年美国贸易逆差和相关经济数据作为基本分析依据,通过统计分析,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张与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例关系,贸易逆差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OxfordEco-nomics和SignalGroup(2006)的报告认为,短期内从中国的进口会对美国就业与GDP产生负面冲击,但是其长期影响则刚好相反。王应贵(2008)利用美国制造业的就业状况和中国对美国行业出口贸易额的数据,表明中美贸易顺差并未引起美国全国性失业率上升。夏先良(2010)认为,中美贸易失衡不仅没有给美国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反而给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项松林、赵曙东(2010)利用美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提出,美国的失业问题不是进口中国制成品引起的,减少中国的制成品进口解决不了失业问题。

    3.中美贸易中的外资风险外资风险主要是关注外资对东道国产业的控制而带来的产业安全或经济安全威胁。国内对此研究很多,但专门针对美资风险的研究还很少。

    简要评价

    新型分工下中美贸易利益和风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对中国得自两国贸易的静态利益、美国得自两国贸易的经济增长利益及就业风险等研究都有了重大进展。但是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1.对中美两国产业的价值链分工状况没有透彻分析。国内一些学者只是对“中国向美出口的价值链分工程度和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但是相对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价值链分工状况却没有述及。

    2.对中美两国的出口静态贸易利益没有形成对比分析,国内一些学者只是关注了中国的出口附加值的获取情况,难以真实说明价值链分工下中美贸易的静态利益分配状况和规律。

    3.对中美两国的动态贸易利益分析多从局部着眼,实证分析没有掌握分析的基点。对中美两国的动态贸易利益研究(就业、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都是从单一国家(主要是中国)、以中美贸易(或进口或出口或贸易差额)为实证测算和分析的基点,这不符合价值链分工的时代特点,夸大了贸易对一国的影响,而且这种单向性的分析也难以反映中美两国在贸易中的动态利益获取和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