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

券商投资价值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字:券商行业;PEST分析;投资价值;券商股;券商创新大会

一、券商及券商股的概念

“券商”,即经营证券交易的公司,或称证券公司。在中国有申银万国,银河,华泰,国信等。它们其实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商。目前我国共有合规的券商106家,其中有16家进入了2011年度的AA级券商行列,此外其余的分别分为B、C等级。

券商股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的券商股,如中信证券、宏源证券等;二是控股券商的个股,如陕国投、爱建股份等;三是参股券商的个股,如辽宁成大、通程控股吉林敖东、亚泰集团、豫园商城和泰达股份等。

二、我国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PEST分析

影响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因素非常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一般来讲,影响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净资产、盈利水平、股利政策、股份分割、增资和减资以及资产重组等因素;影响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券商行业因素及市场因素。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判断我国券商行业的投资价值,本文将用PEST分析方法对我国券商行业进行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

(一)政策环境分析

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示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要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券商行业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推动券商行业的大力发展是我国证监会响应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选择。

2.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2011年8月,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后,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参与制定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已经成型,并上报国务院。

在 “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将加大改革步伐。在市场化建设方面,选择部分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将实现资本项目的基本可兑换,建设香港离岸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虽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没有正式出台,但这些重点方向将表明,我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会大力改革和发展金融业,这将带动券商行业的前进,香港离岸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为我国券商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前景。

3.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出台措施为券商“松绑”

2012年5月7日和8日,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4年,证券行业经历综合治理后,监管层陆续实施了保证金第三方存款、净资本管理、牌照与业务创新的严格审批手段,这些政策有利于我国证券业的规范发展,但也把券商的手脚全部都给捆绑起来,限制了券商的发展空间。而此次券商创新大会的基调就是为券商松绑,最大限度地放松管制。

此次大会上,监管部门还拟定了《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征求意见稿)》,在11个方面出台了措施支持券商行业的发展。这11条政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围绕资本市场建设,涉及直接融资结构债券市场的大力发展、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发展以及场外市场建设;二是涉及证券行业的监管放松。这些措施主要有: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业务新产品创新进程、 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扩大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范围、支持跨境业务发展、推动营业部组织创新、鼓励券商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券商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建设和中小微企业私募债券试点、调整完善净资本构成和计算标准、人才激励机制和适当性管理要求等举措。此后,我国将加大券商行业产品创新,扩大投资范围、允许产品分级、降低投资门槛、减少相关限制。我国还对券商实行业务创新,逐步扩大证券自营投资品种范围,支持证券公司开展市值管理等各类中介服务;放宽报价回购,约定购回和融资融券业务限制,扩大三项业务的市场覆盖面。另外,营业部组织创新“逆周期调节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券商行业的投资价值。

(二) 经济环境分析

1.国民经济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我国国民经济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以后还将继续发展。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保证了经济平稳发展,近几年GDP增长一直保持在8以上,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稳固。经济的复苏,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金融业虽然不是很发达,但也展现出了强烈的发展势头,金融业各项指标逐渐好转,各项制度逐渐规范。图1显示的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图2显示的是我国金融业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

2.市场成交量和股票筹资额的大幅度增长

1992年时,我国的股票成交量只有3795亿股,而2010年成交量已达到4215198亿股,是1992年的1110.72倍。市场成交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券商类及为券商服务相关软件与硬件企业的发展。在成交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股票筹资额也在飞速增加,从1992年的94.09亿元,到2010年时为11971.93亿元,为1992年的127.24倍。市场成交量和股票筹资额的大幅度增长将为我国券商行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动力。图3为我国股市成交量和和筹资额的变化图。

(三)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2篇

近一个月以来,单是得到2家以上券商推荐的股票便达到了152只。在这些受到券商青睐的个股中,哪些更具安全边际,更值得投资?

为此,《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根据市盈率、前期涨幅以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幅这3个指标从152只个股中,分析筛选出19只个股,其中有3只个股被6家券商推荐。

44只个股具估值优势

经过大盘近期的反弹,目前市场市盈率在30倍以上。截至3月29日,两市全部A股TTM市盈率(即按前四季度每股收益加总计算的滚动市盈率)为31倍,其中近七成个股TTM市盈率在30倍以上。

在152只得到2家以上券商推荐的个股中,剔除市盈率缺乏可比意义的个股后,TTM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共有55只。考虑到不同板块之间市盈率有所差别,如金融板块市盈率一直相对较低,因此,即使是市盈率低于30倍的个股,在行业内也可能处于较高水平。对此,我们认为,市盈率低于行业水平的个股更具估值优势。

在152只个股中,TTM市盈率低于30倍且同时低于行业水平的个股共有44只,这些个股的安全边际相对更高。在这些个股中,TTM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个股占40%,其中雅戈尔TTM市盈率最低,只有11倍,较行业的50倍市盈率低了近39倍;工商银行、思源电气、兴业银行、深发展A的TTM市盈率也在15倍以下;而苏宁电器、浦东建设、葛洲坝这3只个股的TTM市盈率均超过29倍。

另一方面,这些个股的TTM市盈率普遍比行业水平低10倍以上。其中时代出版TTM市盈率只有21倍,较行业64倍市盈率低43倍。除雅戈尔外,还有3只个股的市盈率较行业水平低30倍以上,分别是宜华木业、思源电器、鲁泰A。

60只个股业绩突出

除了市盈率,业绩也是影响个股涨跌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券商在做个股推荐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这一点。两市了2009年年报的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0.76%,业绩同比增长的个股比例为73%。

而在152只得到2家以上券商推荐的个股中,剔除缺乏数据的个股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比例达到83%,其中72只个股业绩增幅超过已年报个股的整体水平。而在未公布2009年度年报的个股中,2009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的个股共有26只,均高于A股整体水平。

同样,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与行业的景气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将个股业绩与行业整体业绩的对比考虑在内。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在152只个股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若公布2009年年报的取年报数据,否则取2009年前三季度数据)且增幅高于A股整体水平及所处行业整体水平的个股共有60只。

其中,2009年实现定向增发股份购买资产的华孚色纺,2009年全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3倍,远远超过行业整体水平。深发展A业绩增幅超过700%,福耀玻璃、福田汽车、思源电气、祁连山、金地集团等17只个股的业绩增幅也在100%以上。

而在未年报的个股中,国电电力、积成电子等6只个股2009年前三季度业绩增幅也达到100%以上。从与行业整体水平的比较来看,业绩增幅超过行业整体水平50个百分点以上的个股共有33只。

19只个股更有优势

综合市盈率及业绩两个方面考虑,在152只备受券商青睐的个股中,共有22只个股既具备估值优势,也具有良好的业绩。考虑到前期走势较强的个股有调整的风险,我们将2010年以来(截至3月29日,下同)涨幅超过10%的个股予以剔除,最终筛选出19只投资价值相对较高的个股,分别是一汽轿车、苏宁电器、金地集团、深发展A、福耀玻璃、新华百货、国电电力、江铃汽车、祁连山、柳工、首开股份、天地科技、保利地产、中国铁建、华孚色纺、格力电器、华夏银行、福田汽车以及思源电气。

其中思源电气TTM市盈率只有13.5倍,较行业整体市盈率低30倍。其200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75%,而所处行业整体业绩增幅只不过30%。该个股今年以来涨幅只有8.63%。

同样处于机械设备行业的柳工TTM市盈率为16.6倍,较行业市盈率低27倍多。其2009年业绩增幅超过150%,前期涨幅不到2%。

中国铁建TTM市盈率为21倍,2009年前三季度业绩增幅达54%,且预测2009年全年业绩增长50%以上。该个股前期下跌超过6%,最近一个月被2家券商推荐。而纺织服装类个股华孚色纺2009年业绩增幅超过63倍,TTM市盈率只有27倍,远低于行业市盈率。该股今年以来跌幅超过3%。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3篇

未来新增长期投资资金会越来越宽松,有利于增加银行等蓝筹板块的资金供给。目前证监会、央行及外管局决定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增加到1500亿美元,并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在新加坡、伦敦等地拓展。证监会还将进一步加快 QFII、RQFII发展,与相关部门加强协商,完善境外投资者的资金汇入管理,所得税政策等相关制度。

境外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在加大。今年以来QFII净汇入资金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目前QFII和RQFII持股市值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1.6%。此次QFII总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大至1500亿美元,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长期投资机构进入,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去年11月,RQFII投资额度增加到2700亿元人民币;已经有37家机构获得 RQFII资格,其中今年获批的已有11家;累计批准额度1049亿元人民币,其中今年批准379亿元。

QFII、RQFII吸引了更多境外机构和长期资金投资中国证券市场,为蓝筹股的上涨做好了资金准备。

相比海外资金,国内可供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更充裕。每年上百只基金的发行将给市场带来上千亿的资金,保险公司可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几十万亿的存款资金若有几个百分点流入股市,将彻底改变证券市场的现状。

从银行股的市场表现看,目前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在5倍左右,4倍以下的也有,这是一种很极端的情况。在全世界的证券市场中5倍动态市盈率是很低的估值,这是市场长期低迷造成的。市场不可能长期对优秀的企业如此低的估值,因为我国的上市银行大部分是世界500强企业,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且盈利能力稳定。

银行股的市净率也很低,因为很多银行股的价格跌破了净资产,所以市净率小于1,有的银行股的价格只有当前净资产的8折。考虑到银行业的净资产还在逐日增加,如此低的市净率是长期投资者逢低买入的极好机会。

从银行股的盈利能力看,大部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左右,盈利能力强。

除银行股外,尽管证券市场目前仍面临困难,但证券类上市公司已面临较多发展机会。

经纪业务是券商主要的收入来源。经过前几年的成交量持续低迷以后,今年市场成交量已温和反弹,相对放大的证券交易量为经济业务收入的增加创造了较好条件。尽管券商在价格战方面还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但是经过几年的佣金大战,在证券交易量较大的地区,如上海,深圳,佣金下滑的空间已经不大。随着交易量的缓慢增加估计经济业务的收入将确认会逐步增加。

在未来,如果T+0交易推出,整个市场的交易量将翻番,这对券商股来说是潜在的巨大利好。

此前IPO停滞时期,投行业务利润微薄,业务量远远小于IPO时期,只能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几十万或几百万财务顾问业务,投行业务利润挖掘不充分,IPO重启后,虽然给二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却十分利于投行业务利润的增加,单个IPO业务规模完全可以达到三四千万的水平,大的IPO业务每单甚至能够带来上亿元的利润。

另一方面,券商在自营业务方面的收益率并没有完全被激发。这无疑是看好券商股的又一重大理由。长期的市场下行,成交量低迷致使券商的自营业务虽然有几十亿或者几百亿的规模,但却利润菲薄,一旦证券市场向好,如此庞大的自营业务投资规模带来的巨大利润也是券商股潜在的极大利好。

创新业务的开展和深化也将使券商利润增加,例如不断发展的融资融券业务。目前融资业务规模在2000亿水平,未来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带给券商的较高利息收入和佣金收入会成为券商利润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类贷款业务等创新型业务的开展也会给券商带来利润的增加。

未来统一证券账户管理体系的推出,将使券商重新瓜分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券商,会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而带来更高的利润,取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统一账户是一套以投资者为核心,服务多个证券交易场所的统一管理的多层次证券账户架构;并由与之配套的统一账户平台对市场各方面提供账户服务。采用统一账户管理系统有利于简化投资者操作流程、节约市场成本等。目前,投资者的证券账户种类多,且同一投资者开立的不同证券账户之间在登记结算系统未建立关联关系,不便于转板等跨市场业务办理,如公司退市再到三板上市的办理、跨市场ETF业务等。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4篇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开盘价48.60元,截至2008年04月22日,中国石油最低价15.35元。上市首日中国石油的开盘价在上述所有14家券商估值的最顶端,5个多月后中国石油的交易价低至上述13家券商估值的下端之下。中国石油5个多月走完了14家券商估值区间的大部分价位。

股票估值的意义是帮助投资者发现价值被低估和被高估的股票,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但上述14家券商给出了14个不一样的估值区间,其中国信证券给出的估值区间是12元―20元之间,而东北证券的估值区间在33.33元―44.44元之间,两者的估值差距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无从判断中国石油的价格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了。

2007年4月23日,某知名券商研究报告把中国平安的评级从“中性”上调为“增持”,目标价定为70元。假定该券商对中国平安的估值70元是准确的,如果投资者按照此估值标准操作会收到怎样的效果?

中国平安在2007年6月18日首次突破70元,随后该股价一路上涨,到10月9日其收盘价是143.96元。投资者如果在2007年6月18日以70元卖出,那么每股在70元以上的73.96元利润就与自己擦肩而过了;如果投资者在6月18日以71元的价格买入,按10月9日的143.96元结算,每股则可以获得72.96元的盈利。

券商对中国平安的估值与中国平安的市场价格差距之大,让投资者对券商的估值产生了很大的质疑。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交易价格大部分时间偏离价值。券商估值带来尴尬,是因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盈亏结算不以合理估值(价值)为依据,而是以市场发生的交易价格为准,而且交易价格大部分时间是偏离价值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备受投资者关注的估值对投资者来说是个“美丽的陷阱”。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业板 IPO融资 超募

一、引言

自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推出以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额”三高现象将创业板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引发了市场隐忧。截止2012年6月1号,已有322家企业顺利登陆创业板,整体募集资金总额达到2225.5亿元,募集资金净额达到1594.08亿元,而整体拟募集资金额仅为631.47亿元,致使超额募集资金额达962.61亿元,平均超募1.54倍。我国创业板超募程度更加严重。 从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来看,影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融资超募的因素必然是多层次的。本文从我国创业板新股发行制度出发,结合新股发行链条上的重要参与方即券商(证券承销商、保荐商)、询价机构投资者、公众投资者三个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下一阶段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Cater和Manaster(1990)研究显示,声誉好的券商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发行公司价值判断的一致性,降低发行风险,提高发行价格。郭海星等(2011)研究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不高的背景下,不完善的声誉机制无法制约券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券商的第三方认证功能弱化,券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发行人和券商的利益趋同。高声誉券商会降低企业发行失败的风险,帮助企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额,作为回报发行人在明知道高声誉券商收费高的前提下依然愿意支付高额承销保荐费用。券商机会主义行为可以为券商带来收益,企业募集资金额越多,券商收益就会越高。企业募集资金总额的多与寡,取决于发行价格与发行股数的乘积。新股发行价格的制定便成为企业获取高额募集资金的关键因素,券商在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则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可见,券商在我国股票IPO定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券商声誉机制还无法有效约束券商机会主义行为时,券商便会利用其在IPO定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自利行为,推高发行价,与发行人利益一致。而发行方为补偿券商可能丧失声誉资本的唯一方式,就是支付券商更高额承销保荐费用。在承销服务费用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管制时,券商收取的承销服务费被局限在一定的比例里,很难调动券商推动超募的积极性。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原则的推行,承销服务费用的价格管制也被逐步放开。券商佣金的市场化原则推行,增加了券商服务收费的议价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券商推动超募的利益之心。券商和发行人的利益趋同是导致券商声誉机制无法有效约束其机会主义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券商声誉越高,服务收费越高;

假设2:券商服务收费越高,企业获取超募资金额越多

作为询价对象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市场准入不严,执业能力参差不齐。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机构投资者为获得配售额进而高报价热情。由于机构投资者在询价过程中的非理,导致询价结果背离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询价对象的高报价热情加剧了企业获取超募资金程度。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超募资金额越多

公众投资者大多是非理性投资者,缺乏一定的投资分析能力,他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很难客观评价企业真实情况,更多的是盲目“打新”、“炒新”等跟风行为。虽然公众投资者不参与网下定价过程,但网上申购不足或者网上申购不足向网下回拨后仍然申购不足,可以中止发行,最终导致发行失败,所以公众投资者的热情也是决定企业发行成功与否、募集资金额多与寡的重要因素,投资者情绪越高涨,越会加剧企业获取更多超募资金额。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公众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超募资金额越多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年6月1日前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32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发行公司拟募集资金额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而券商承销金额及排名数据则来自于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使用Excel2007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整理,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变量及其定义如下:(1)超募资金额。超募资金额(Oamount)是以发行人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超过拟募集资金额的部分作为企业超募资金指标的测试变量。

超募资金额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 - 拟募集资金额=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 - 发行费用 - 拟募集资金额= 发行价格 × 发行股数 - 发行费用 - 拟募集资金额

(2)券商服务收费。券商承销保荐费(Fee)是以券商承销保荐费用总额作为券商服务收费指标的测试变量。每股承销保荐费用(Pf)是以券商承销保荐费总额与企业发行股数之比作为券商服务收费变量的稳健性测试变量。(3)券商声誉。券商声誉(Undwr)是券商声誉指标的测试变量。本文借鉴国外M-W法排名原则,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09年至2011年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之和排列名次作为声誉指标的测试变量,名次越靠前,券商声誉越高;同时根据三年各券商承销金额之和取自然对数作为券商声誉指标的稳健性测试变量。(4)机构投资者情绪。网下有效申购户数(Hs)是指网下有效认购机构投资者的家数,作为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测试变量。网下累计超额认购倍数(Rgbs)是指网下机构有效认购数量与网下配售数量的比值,作为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的稳健性测试变量。(5)公众投资者情绪。上网发行中签率(Lwr)是指上网发行有效配售量与上网发行有效申购量的比值,作为公众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测试变量。网上累计超额认购倍数(Ogbs)是指网上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数量与网上配售数量的比值,作为公众投资者情绪指标稳健性测试变量。(6)控制变量。考虑到超募现象还会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此处还考虑在模型中加入其他控制变量。这些控制变量如下:发行规模(Size);发行价格(Ip);发行前全面摊薄市盈率(Pe);资产规模(Ast),以企业发行上市前三年资产总额平均值取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ev),取企业发行上市前三年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资产收益率(Roa),取企业发行上市前三年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股权制衡度(Ob),定义为第二名至第十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大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如果属于股权制衡类公司,则取值1,否则,取值0;经营年限(Year),即公司创立到上市前存续的时间。基于上述变量定义,为实证检验券商声誉与券商收费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Fee = α0 + α1Undwr + α2 Size + α3 Ip + α4Pe + α5Ast + α6Lev + α7Roa + α8Share + α9 Year +ε (模型1)

为了实证检验企业IPO融资超募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Oamount =β0 + β1Xi + β2 Size + β3Ip + β4Pe + β5Ast + β6Lev + β7Roa +β8Share + β9Ob+ β10Year +ε (模型2)

其中,模型2中的Xi(i=1,2,3)作为解释变量。当验证假设2时,X1 = Fee;当验证假设3时,X2 = Hs;当验证假设4时,X3 = Lwr。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创业板整体超募远高于我国股市的平均超募倍数,由此可见创业板超募程度之严重。创业板公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平均支付承销保荐费用为3803万元,最高支付金额达14700万元,最低金额仅为800万元,不同企业支付的承销保荐费用不同,由此可见券商佣金市场化以后,市场为券商支付的服务费用差异性明显。券商排名均值为20.2,说明创业板拟上市公司为降低发行风险,在选择券商进行股票承销业务时,偏向于选择排名靠前的券商。网下有效申购户数平均值为57.6家,上网发行中签率平均值为1.16倍,说明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的认购情绪比较高。

(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所示。

(1)券商声誉与券商服务收费关系模型的回归分析。模型1的多元回归结果见表(2)。在对假设1进行回归分析前,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共线性检验,发现模型1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772,说明模型1中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1中方程拟合度很好;F值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1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模型1中所得出的实证结果基本上一致,假设1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在表(2)中券商服务收费额(Fee)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中,券商声誉指标(Undwr1)系数为负并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排名越靠前,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券商声誉指标(Undwr2)系数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承销金额越多,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由此证实了假设1;企业发行股票规模(Size)和IPO上市发行价格(Ip)与Fee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发行规模越大,IPO上市发行价格越高,券商承担的风险越大,收取的承销保荐费用就越高;其他控制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表(3)中为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以每股承销保荐费用(Pf)作为Fee的替代变量再一次进行回归分析,券商声誉指标(Undwr1)系数为负并在10%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排名越靠前,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券商声誉指标(Undwr2)系数为正并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承销金额越多,券商声誉越高,券商收费越高,说明模型1是稳健的;Size与Pe系数均为负分别在1%和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IPO上市发行规模越小,发行前市盈率越低,每股承销保荐费用越高;Ip系数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IPO上市发行价格越高,券商承担的风险越大,收取的每股承销保荐费用就越高;其他控制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企业IPO上市融资超募因素模型的回归分析。模型2的多元回归结果见表(3)。在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前,首先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共线性检验,发现模型2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2.804,说明模型2中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2中方程拟合度很好;F值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2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模型2中所得出的实证结果基本上一致,从表3可以得出假设2、假设3及假设4分别得到了很好的证实。Fee变量在表(3)中第二列和第五列中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券商收费越高,企业获取的超募资金额越多;Hs变量在表(3)中第三列和第五列中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的超募资金额越多;Lwr变量在表(3)中第四列和第五列中系数均为负,并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上网发行中签率越低,公众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的超募资金额越多,由此可以看出假设2、假设3及假设4分别得到了很好的证实;Size和Ip变量系数均为正并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发行规模越大、发行价格越高,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对IPO企业越关注,市场前景越看好,企业越容易获取高额超募资金;Lev变量在模型2中系数均为负并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投资者认为企业经营越稳健,购买风险就越小,企业越容易获取高额超募资金,其他变量统计上水平不显著、不稳定。为进一步检验模型2的稳健性,在对主要研究变量分别使用不同的替代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选用每股承销保荐费用变量替代Fee变量,网下累计超额认购倍数变量替代Hs变量,网上累计超额认购倍数变量替代Lwr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所得实证结果与表(3)中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有网上累计超额认购倍数变量没有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券商声誉机制无法有效约束券商机会主义行为,券商排名越靠前,券商服务收费越高,企业获得融资超募资金越多,高额承销保荐费用是保证发行成功并进而激励券商推动企业资金超募的深层次原因;(2)由于机构投资者在询价过程中的非理,导致询价结果背离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取融资超募资金越多;(3)公众投资者虽然不参与新股定价,但盲目“打新”、“炒新”等非理性投资行为,会加剧二级市场的波动,公众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获得超募资金额越多。结合以上研究,建议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进一步深化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完善券商声誉机制,实现第三方认证功能,加强对券商的监管与惩治,尝试改革券商收费机制,切断券商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利益驱动,对于超募资金额不收取服务收费;进一步完善询价机构投资者的询价机制,扩大机构投资者询价对象的范围和异质性,提高询价机构投资者执业水准和市场准入,实现机构投资者的合理报价和理性询价;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证券监管部门可以定期开展证券投资知识讲座和网络视频宣传,引导公众投资者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方军雄、方芳:《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与融资超募现象》,《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12期。

[2]蒋欣、李全:《创业板超募现象解析》,《中国金融》2010年第2期。

[3]郭海星、万迪昉:《吴祖光.券商值得信任吗——来自创业板的证据》,《南开管理评论》 2011年第3期。

[4]刘志远、郑凯、何亚南:《询价对象之间是竞争还是合谋——基于IPO网下配售特征的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第3期。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6篇

2007年券商利润增长的一个很大来源是权证创设、打新股等暴利业务。2009年因为政策和市场制度变化,这些业务不复存在,此外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佣金率持续下滑,从而影响了券商(尤其是刚刚完成融资的大型优质券商)提升ROE进而估值的能力。另外,随着券商IPO和借壳的增多,券商股筹码稀缺性有所丧失。而1700点市场反弹以来,市场风格一直在小盘股上,券商正股缺乏市场人气基础。因此,2009年券商股(不含成大敖东、及其它参股品种)跑输大盘20%,远逊于市场。

自11月份以来,我们对券商板块的看法逐渐趋于乐观,我们乐观的主要理由在于两点:首先是市场情绪逐步乐观后投资者聚焦于2010年盈利预测上,而从目前市场活跃情况看,至少2010年一季度业绩同环比都将出现可观增长;其次,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预期在逐渐明朗,营造了良好的主题投资氛围。

具备估值吸引力

市场情绪在突破3000点后开始更加乐观,具备切换盈利预测准的基础:9、10月份我们担心券商股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预期的青黄不接,在防御性行业主导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是很难将视角转移到2010年盈利预测上的。

随着四季度市场的持续好转和投资者情绪的乐观化,2009年盈利预测高于预期和2010年一季度业绩同环比大幅好转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按照我们对2010年一季度交易量的预测,2811亿元交易额较今年的2235亿元增长26%。

而如果投资者将2010年一季度盈利数据(以2811亿元成交额为基数)乘以4,则当前券商股中大部分公司的动态PE在20倍附近或以下,已经具备较大估值吸引力。

创新业务提升业绩

我们认为,证券行业面临管制放松预期:近期我们看到证监会放开了营业部新设门槛,直投业务资格门槛也有望降低,这直接导致券商冗余资本利用效率提升。我们在2010年会报告《小金融有大舞台》中也提到,小金融行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面临放松管制的机会,这将大大打开行业的成长空间,并提升估值上限。

包括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国际版在内,资本市场创新层出不穷,不仅提升券商业绩预期,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估值水平:(1)券商估值往往在创新业务拟定或出台相关规则时就提前反映,在利好兑现后,估值溢价趋于阶段性下降;(2)大市值券商股本身作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套利标的可能性使得其对机构投资者的战略价值不断提升。

此外,投资者需要意识到,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是个可持续的投资主题,即便在未来正式推出相关业务后,也还有很大想象空间:投资者参与主体的扩大、证券金融公司的推出、股指期货迷你型期货合约的推出等等事件可能都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问题,并不断为券商股带来阶段性投资机会。

大券商关注新业务弹性

我们认为,大券商尚需要等待负面事件影响预期明确及招商、光大等高价IPO公司的估值回归。当前背景下,大券商最值得关注的主线是创新业务弹性。

以融资融券为例,美林的经验显示:信用客户的单客户盈利是非信用客户的5倍左右。因此,一旦创新业务推出,刚刚完成融资、手中有大量资金的大券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选股的交叉逻辑在于:(1)能够首批获得融资融券资格;(2)对创新业务的业绩弹性大;(3)估值较低、没有负面事件冲击。

小券商看融资和业绩弹性

2009年5月份开始我们阶段性推荐了长江证券、国元证券等小券商组合,主要基于融资对股价的催化作用。2010年我们关注中的中小券商应符合几个特征:(1)市场份额外延扩张空间打;(2)业务体制变革带来内生增长可能;(3)经纪业务弹性大、自营四季度加仓的公司。

此外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在证券营业部新设放开后,区域型小券商的基地市场是否在营业部饱和名单中。如果券商的区城市场处于无饱和或低饱和的情况,且该券商在区域内业务量占比较高,则未来该区域营业部新设的压力较大,相关本地券商的市场份额和佣金率也将面临较大压力。我们认为,东北、国元、西南、国海、太平洋、宏源等公司都面临此类压力,未来需持续关注。

从长期的视角看,小券商的超额收益主要将源于特色的盈利模式、并购,美国嘉信在90年代中期曾经超越美林市值,就是一个极好例证,这方面的标的我们尚在寻找之中。

参股券商寻找三类机会

对参股券商的投资要有新思路,除紧密跟踪券商IPO后,还应重点关注证券行业并购机会。一参一控、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等政策或制度主题下,引发的券商合并或换股上市等相关投资机会,另一类是在券商自身利益驱动(支持排名行业前20的公司IPO,排名靠后的公司通过相互并购达到条件)或大股东利益驱动下,产生的券商合并或大股东将手持券商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实现证券化衍生的投资机会。

券商IPO或借壳:IPO预期明确,参股公司每股含量高,券商股权贡献估值占比高。券商综合排名在行业前20名,满足连续三年盈利、2008年业绩降幅较小,不涉及一参一控问题、主业趋势向好没有拖累因素。主要标的:宏图高科、北京城建、辽宁成大、吉林敖东、哈投股份。

一参一控整合:上市公司持有券商股权无法达到上市条件,因一参一控、规避同业竞争等原因换股成为一家上市券商或拟上市券商的股权,快速实现增值。汇金、建银旗下券商,通过并购或股权置换,被整合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之后上市,参股相关券商的上市公司从中获益,如皖能电力。

大股东可能注入金融资产/地方金融整合:1、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关联方持有券商20%以上、持有上市公司超过20%;2、股权注入后上市公司业绩弹性较大、大股东股权价值增加大于流通股东对金融股权的分享;3、主业稳定、缺乏亮点;4、具备市值管理、业绩承诺、融资、行权、股权激励等诉求,锦龙股份、浙江东方、大连控股、民生投资值得关注。

具体投资标的

基于上述逻辑,我们推荐以下股票:

海通证券:主要原因是其对创新业务的弹性较大,收购大福证券及百瑞信托,ROE预期好转,有望首批获得融资融券资格,同时受益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目标价23―25元。

辽宁成大与吉林敖东:广发受益于创业板、融资融券预期,主业稳定,预期好转且估值处于行业低端,分别给与目标价55和77元。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 交易风险 经济学分析法 应用

对外开放金融产品是行业营销的主要方式,通过销售证券以带动营运收益的增长,这是证券交易活动兴起的推动因素。证券投资是许多投资爱好者的首选,因证券产品形式多样、收益较高而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为了避免市场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投资前应采用经济学分析法详细研究。

一、三种证券投资的风险特点

证券投资是目前比较兴起的一类,资金持有方通过购买有价证券参与投资,最终获取相应的收益回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证券投资还存在明显的风险性特点,这是投资企业或个人必须慎重考虑的。结合三种有价证券,对其证券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商品证券

以具体的商品形式存在,并且有商品证券表示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这些都归属于证券持有人。商品证券交易本质上是对商品物权的转让,包括:提货单、栈单、运货单等。虽说商品证券以具体的商品形式存在,但其在投资过程中也有着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商品物权的归属问题,若处理不当会造成证券交易纠纷。例如,证券持有人的商品所有权、使用权等存在争议,投资者购买后易产生权利纠纷、交易纠纷。

(二)货币证券

货币是金融市场交易的价值媒介,用其可以衡量一件商品的市场价值与价格。货币证券是针对货币所有权的出让,由持券人向他人出售或转让货币证券,从中赚取相应的差价收益,收益高低取决于市场行情。投资货币证券需要考虑商业证券、银行证券的价值变动,特别是货币贬值、升值对证券的影响。以银行汇票为例,汇款人将资金存入出票银行之后,银行签发票据时能否按照实际金额、利息支付款项是很重要的。

(三)资本证券

相比于上述两种证券,资本证券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此证券并非直接性的金融投资产品,而是与金融投资活动存在相关联系下形成的证券。这种证券的市场弹性较大,易受到供需关系、价格因素、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资本证券最典型的代表是股票,也是金融投资风险最高的项目之一。股票投资根据价格涨跌选择购买、出售,若市场供需量发生变化,股票价格大幅度亏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种有价证券风险,投资方必须要详细分析证券投资的风险系数,拟定最佳投资方案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经济学分析法是比较实用的研究模型,其根据市场信息分析出投资项目的利弊,为投资人决策提供可靠的指导。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包括:

(一)基本分析法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基本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

(二)技术分析法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产业的重要构成,金融产业凭借其独特经营方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

(三)演化分析法

新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朝着开放式方向发展,为资金持有者提供了诸多的投资平台,不断创造了预期的经济收益。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

三、结束语

资金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也是用于衡量商品价值或购买商品的唯一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开放性改革,金融产业也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方式,以金融产品优化调整为主要代表,向市场投放了更多类型的金融投资项目。应用经济学分析法对证券投资项目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投资人市场决策的正确性,为其创造更加丰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吕从明.金融产业经营存在的市场风险及管理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2011,19(7):52-54

[2]范蕾.证券投资方案设计需考虑风险隐患的防御措施[J].金融经济,2010,28(6):18-21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 做市商制度 必要性

一、做市商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做市商制度的定义

做市商制度又被称之为报价驱动制度,是以做市商报价形成交易价格、驱动交易发展的证券交易方式。做市商通常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

(二)做市商制度的价值

1.提高流动性。一般来说,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规模较小,风险也较高。因此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和证券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市场低迷时,很多投资者更容易失去信心。然而,若有了做市商,他们会承担做市所需的资金,可以随时应付任何买卖,活跃市场。在任何时候,只要有做市商存在,就不会有投资者想买股票却买不到,或是想卖股票却卖不掉的现象,这同时也保证了市场交易量的存在,并使得市场能够进行不间断的交易活动。

2.稳定市场。在股价暴涨暴跌时,做市商有责任参与做市,这有利于遏制过度的投机,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与此同时,做市商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价值分析和判断能力,对于所做市的证券标的的价值,都具有较好的了解与判断。做市商根据所做市的证券标的的价值,进行买进卖出的报价,使证券的价格与价值控制在合理的幅度之内,从而能避免证券价格的大起大落,维护证券市场价格的稳定性。

3.价格发现。做市商所报的价格是在综合分析市场中所有参与者的信息来衡量自身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形成的,投资者在报价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反过来影响做市商的报价,从而促使证券价格逐步靠拢其实际价值。

(三)做市商制度的优点

1.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在竞价模式的证券交易市场中,由于买卖指令不可能同时、同量地投入市场,发出指令后投资者必须“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成交。这加大了时间成本和交易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面临相当大的风险。在报价模式下,投资者可按做市商的报价立即进行交易,而不用等待交易对手的买卖指令。做市商充当了买卖的中介,消除了“等待”问题,从而提高了市场运作效率。

2.缓和市场价格波动。由于做市商报价受交易所规则的约束,报价需要有连续性,差价幅度也有限制,因此做市商制度有缓和股票价格波动的作用。此外,及时处理大额指令的做法,也减缓了对价格变化的影响。在买卖盘不均衡时,做市商还可以承接买单或卖单来抑制价格波动。

(四)做市商制度的弊端

1.信息透明度低。采用做市商制度,投资者买卖指令首先报给做市商,做市商是唯一一个能全面、及时知晓买卖信息的交易商,而成交量、成交价等信息随后才能传递给整个市场。其信息不对称,同时存在着特殊交易信息的迟延和豁免制度,这些都会降低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2.运行成本高。由于做市商需要具有较强的价值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它不仅需要优秀的市场分析及交易人员,还需要大量熟悉财务、法律、计算机系统以及高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这大大提高了做市商的运行成本。此外,做市商还要动用自有资金和库存证券承担做市义务,这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做市商会对其承担的风险要求补偿,如交易费用及税收减免,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3.监管成本高。做市商的市场优势地位,决定了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管,这就增加了监管的成本。此外,做市商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可能会滥用特权。因此,要制定更为详细的监管制度与做市商交易规则,并动用资金、人员来加强监管活动,而这些将直接增加监管成本。

二、创业板市场与做市商制度的联系

与主板市场相比,基于创业板自身的功能定位和特点,决定了它与做市商制度有更好的契合点,同时,做市商制度在创业板市场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考察创业板的特点,以探讨做市商制度与创业板的联系。

(一)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1.高风险性。由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上市企业大多是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虽然科技含量高,但资金规模有限,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创业板市场存在着高风险性的特点。创业板市场在创立初期的市值规模一般不大,投机者更容易形成资金优势而进行不当操纵,进一步增加了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性。因此,证监会规定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并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

2.流动性不足。由于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性,能够参与投资并承担风险的投资者相对较少,使得市场流动性得不到保障。此外,在创业板市场中,大部分都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机构投资者,对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弱。这就加剧了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二)做市商制度与创业板市场的联系

创业板市场主要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证券交易的,是专门为高科技含量和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新兴资本市场。它不仅为资本市场寻找了新的投资热点,同时也为风险资本实现资本的增值和再循环提供了退出通道。一般来说,创业板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低,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要求较为宽松,同时由于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性,对价格限制的放宽以及市场中的组织部门缺乏监管经验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创业板市场存在着流动性较低、透明度较差、市场稳定性差等问题,这使得在市场创建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为了能使创业板市场充分发挥其新市场的作用并使市场充满活力,我们首先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证券交易制度。由于交易制度不仅对市场的运行和股价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成本也有着重要影响。此外,从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成长离不开做市商制度的推动。

此外,由于创业板市场具有流动性不足的特征,而做市商在持仓做市时,可以在市场上买盘不足时充当买盘,卖盘不足时充当卖盘,从而增强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活跃市场。

三、创业板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

从创业板市场的固有缺陷以及实际情况来分析,引入做市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做市商制度有助于规避和控制创业板市场风险

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具有高风险性,股价波动大,流动性差的等特点。然而,做市商制度具有规避和控制创业板市场风险的三大功能:一是做市功能。当股市出现过度投机时,股价往往被高估,做市商会大量抛售其持有的股票,与其他投资者进行相反方向的操作,努力维持股价的稳定,降低市场的泡沫成分。二是造市功能。当股市过于沉寂时,股价往往被大幅低估,做市商则可逢低吸纳,从而活跃带动人气,使股价回归其投资价值。这有利于增强创业板市场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三是监市功能。在做市商行使其权利,履行其义务的同时,通过对做市商的业务活动监控市场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在新兴的证券市场,这是保持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距离,抵消政府行为对股市影响惯性的有益尝试。

(二)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提高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

从整体的创业板市场股票成交数量来看,其基本处于下降趋势。创业板的成交量和流动性在牛市时看起来没问题,但在熊市时则难以保障。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许多投资者的投机心理较强,他们对创业板市场并不是真正具有一定的投资偏好。然而,随着我国投资者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会在证券市场中进行长期投资,所以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并不是可以无限期地保持下去的,特别是对于投资高风险性的创业板市场而言,流动性不足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创业板市场中引入做市商制度,从而保证创业板市场持续的流动性。

(三)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抑制过度投机和操纵股价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投机心理较强,“买入并持有”的观念并不深入人心,股价的升降往往与理性的投资价值判断无关,人为操纵现象比较严重。然而,做市商制度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由于做市商的盈亏状况往往和其报价密切相关,这使得做市商必须长期观察证券及其交易价格的变化情况,凭借专业知识和市场洞察力,全面分析市场实际情况并对证券的市场价格作出公允判断,从而提供最有参考价值的报价。若在创业板市场中引入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报出价格为市场的主要参照价格,做市商受交易规则的限制,持续报价,价差也有限制,其经济利益也不容许其他人进行炒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操纵者并遏制股价的人为操纵,减少中小投资者的损失。

(四)做市商制度能有效发挥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优化资源分配是证券市场的基本职能。在证券市场中,交易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其能否在极端条件下正常运行。然而,做市商制度能够承受极端市场条件下如价格大幅下跌所带来的压力。作为新兴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对交易制度进行调整是必然趋势。尽管做市商制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它在提高市场流动性、稳定股票价格、规避证券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证券市场的各个因素也将逐渐发生变化,我国证券市场不是可以无限期地保持高流动性的,特别是对创业板市场而言,流动性的逐步下降直至缺乏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因此,从保障证券市场资源配置职能发挥最大效用的方面来看,做市商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的最佳选择。

四、结束语

总体来看,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引入做市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而我国券商也已经具备了成为创业板市场做市商的能力。首先,相对于创业板市场的规模与交易量来说,我国券商的资金实力和自营规模是完全有能力成为创业板市场的做市商的。其次,我国券商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券商的知识结构体系完善健全,并且券商的人才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最后,我国券商的整体综合实力,包括其信誉等级、资金实力、研发实力等方面也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能够形成一个公正、公平、公开且具有竞争性的做市商市场,提供公平的价格与连续稳定的市场,从而保障做市商市场证券交易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康.创业板市场的做市商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力.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9篇

纵观IPO新政的内容,可以发现,此次新股发行及认购方式和以往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对此券商的策略报告也在陆续出炉,机构和投资者亦皆跃跃欲试。未来投资者该如何进行投资呢?下面一起来一探究竟。

板块机会

在IPO新政的冲击下可以看到,它在一定时间内将对A股市场的运行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在新一轮IPO重启在即下,哪些板块将有望受到市场资金关注而持续活跃将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券商股

本轮IPO改革,除IPO重启的利好外,券商行业最近可谓顺风顺水,新三板扩容、资产证券化扩张、“触网”打造互联网金融、优先股试点,都构成券商股被市场看好的理由。

从本次IPO重启已过会的83家公司的近40家保荐券商来看,国信证券保荐了7家公司,招商证券6家,平安证券和民生证券各5家,中信证券4家,光大证券3家。

其中,平安证券、国信证券等,曾因保荐项目违规等而受到处罚,目前处罚意见还没有出来或仍处于处罚期的话,其保荐的公司上市的可能性便不大。综合来看,招商证券无疑是本轮IPO首批上市企业中的大赢家。

对于利好频频的券商股,银河证券表示,目前大型券商平均PB维持在1.5到2倍水平,中型券商PB维持在2到3倍,券商基本面保持良好,受益于“新业务、新政策”,行业盈利模式改善值得期待。东兴证券则认为,长期来看,大型券商和项目储备丰厚的券商具有长期竞争力,包括招商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等。

同时,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后续金融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券商经营杠杆的逐步放大以及创新业务向纵深发展,券商估值将获全面提升,预计2013年上市券商盈利整体增40%-50%,今年还将继续增长三成左右。

创投概念股

除券商外,创投概念股为IPO重启的另一大受益者。由于新股已停发一年有余,对于手握大批拟上公司项目的创司,IPO重启犹如久旱逢甘霖。

二级市场上,相关创投概念股近期均一度大涨,龙头股大众公用和鲁信创投分别录得18.27%和14.48%的不菲涨幅,电广传媒、龙头股份、复旦复华等老牌创投概念股,也均录得正收益。

不过,对于此次IPO的重启是否促使PE行业重回IPO狂欢时代仍有分歧。例如,未来IPO注册制改革,必将造成一、二级市场价值中枢下移,预计未来IPO和并购都是重要退出方式。

绩优蓝筹股

除了券商股将从IPO重启中直接受益外,绩优蓝筹股未来也将有望中长期受益。一方面,IPO未来将推行注册制改革,有望将大量企图浑水摸鱼的绩差股排除在A股大门之外,这无形中提高了A股上市公司中绩优蓝筹股的估值。另一方面,在借壳标准等同IPO的硬性规定下以及新版退市制度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下,市场对垃圾股的炒作,将逐步降温,市场资金的投资重心,将有望逐步聚焦到绩优蓝筹股上面来。

实际上,从近期市场的表现来看,绩优股已经受到了密切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持续调整一年多的白酒板块,估值优势也再度显现,成为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绩优股。

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近日均录得正收益。而古井贡酒、青青稞酒、金种子酒、老白干酒等业绩弹性大的个股则均跑赢大盘。再考虑到临近春节这一传统白酒旺季,在市场对绩优蓝筹股再度给予关注的大背景下,部分业绩弹性较大的白酒股,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值得关注。

资金比例

回顾A股历史上几次新股重启,此次新股发行一旦开闸,投资者的热情必然会在短期内爆发,打新惯性会继续维持,估计冻结资会在5000亿左右,有效申购账户数将达300到400万户。

鉴于此,再加上新股发行价和上市首日开盘价的“双低”,则会大幅压低首日新股收益率。不过,由于监管措施的加强和发行价格的压低,本轮IPO重启后的新股收益率估计会比较平稳,不会出现过去那样大幅涨跌的情况。

同时,新股网下配售取消了新股的上市锁定期,与存量发行一起大大增加了新股上市首日的供应量,使新股不再稀缺,而供应量的增加自然会对股价构成抑制。监管细则里还有随时补充、随机应变的弹性,对炒新者形成了威慑。新股上市首日20%开盘价的涨幅限制,也给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介入质优新股的机会。当然,这要在精研公司质地的基础上,切不可盲目追高炒新。

另外,由于新股改革提出的网上配售方式与之前实行的市值配售有所不同,因此,在市值配售新规之下,专门打新的资金参加网上申购风险偏高,如果持有的股票波动太大,可能新股赚的钱还不及市值波动带来的风险。所以,按照风险收益比最小化的原则,投资者的持股市值与申购资金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比如,按照平均首发2500万股,网上发行以回拨前40%比例计算,平均网上单只新股申购上限为10000股,10000元市值可申购1000股新股,一月每轮次发行5只以上新股,由于市值可多只新股重复计算,则对应的资金市值比为7.5:1,考虑到申购高价股和大盘股的需要,资金比可适当降低,可考虑6:1。新股申购单账户股票市值10万元,现金60万元,合计资产总值70万元。

配置策略

由于本次IPO新政的网上配售按股票市值进行,规定申购上限为网上发行量的千分之一,申购新股必须持有相应的可流通股份,因此,投资者可选择三类股票择时择价分批谨慎介入,一是现金分红型的低估值蓝筹股,二是有稳定收入的业绩平稳股,三是激进投资者可选择业绩高成长和业绩拐点的未明显高估的创业板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配置市值时有两大禁忌:一是避免价格虚高的题材垃圾股,二是避免为单纯申购新股而频繁交易。

初始股票市值配置完成后,投资者在新股申购开始后应该优先选择细分行业龙头中行业前景好、业绩稳定增长、报价估值合理的新股参与询价和投资。对质地优良的公司,也可在上市首日按涨幅20%价格参与集合竟价。一旦这类新股中签或买到后,就可采用一种另类的谨慎策略来配置市值。

如果把中签新股比喻为鸡蛋,然后不要把鸡蛋吃掉或卖掉,而是把它放到自己股票账户的篮子里,不用多久,就会攒够新股申购的市值鸡蛋。这种策略的可行性在于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首日开盘价的“双低”,在已经过会的拟上市公司里有大批经过严格财务核查的绩优股,完全可以作为“金蛋”进行中长线投资。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10篇

阿里巴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全球市值第四大的上市公司工商银行也入股阿里巴巴成为基础投资者。

“这不但是工行首次涉足新股投资市场,而且也是金融机构首次涉足直投实体业务。”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李小雪告诉记者。

打破内地最大规模

据记者了解,将在香港首次发行上市的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在确定价格区间10港币-12港币之后,按照价格上限计算,其融资额预计将提高到13.2亿美元,这相对于此前一直盛传的10亿美元(78亿港币)的融资额整体提高了3.2亿美元,表明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显示出极大的热情。

截至15号,阿里巴巴已经引入7个基础投资方,其中工商银行是最新确认的新投资者,这也是这家内地金融巨头首次购买新股。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以国际上众多电子商务上市公司的收入计算,阿里巴巴2006年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66%;如仅计算内地电子商务公司,其市场份额更高达70%。而作为香港股市第一个电子商务概念股票,阿里巴巴受到关注,以至于有人戏称,除非与马云有关系,否则投资者想购买阿里巴巴网站的IPO股票非常困难。

消息称,阿里巴巴此次将发行8.589亿股,占总股本的17%,此外,消息预测市盈率在79~94倍之间,而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腾讯(0700)今年预测市盈率只有68倍,阿里巴巴呈现明显的溢价。

阿里巴巴每手500股,入场费为 6060.54元,集资最多为 103.07亿港元,是2004年腾讯IPO融资规模的7倍多。阿里巴巴融资规模也直逼 2003年8月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网络公司上市融资事件――Google,其将打破内地科技股最大规模集资记录。

金融机构青睐直投业务

辽宁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司维表示:“其实,券商直投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历史留给市场的却是惨痛的教训。在这一市场上,一些曾经参与直投的券商输得片甲不留,但却仍旧保持着对直投业务的冲动。”

他介绍到,20世纪90年代,已有券商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实业投资领域,最典型案例是南方证券曾一度掌握海南省某县的大块地皮。后来,由于券商直投形成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有关部门对该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并对证券公司投资方向作出了严格限定。

2000年前后,大鹏证券等部分券商曾成立创司,部分券商甚至声称已“掌握”创业板。但创业板在当时未能成立,参与直投的券商资金血本无归,损失惨重。2001年,证监会再次下令,规定“证券公司严禁进行风险投资”。

“现在管理层再次给券商开放直投业务,不仅意味着其未来利润来源的多元化,更在于券商们又可以向大投行的角色又前进了一步。”司维如是说。

目前,券商们普遍看好直投业务,由于拓宽了业务渠道,内地券商们心驰神往。创新类券商们纷纷加速向管理层提交相关方案,如果管理层发放直投牌照,国内的创新类券商将抢得先机。而一些规范类券商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李小雪告诉记者:“其实,在实际业务中,无论是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还是投行的战略投资,业务界限已经非常模糊。市场只有一个,各方对业务资源的抢夺将不可避免。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直投业务被批准后,好的项目将迎来券商这个新的追逐者。”

她还强调,券商做直投业务有天然优势。券商在做IPO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有潜力但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如果券商以直投资本注入,未来将有机会获取更大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讲,IPO项目的资源就是其直投业务的项目资源,券商有强大的实力,判断项目有没有投资价值。

“券商直投会给创投基金带来一些压力。但企业的本身是创造价值,创投进入后,通过投资提高企业价值,再经过投行辅导、规范,直至上市,再提升企业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投和券商同处于一个价值链条上。”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张南表示。

合理规避直投业务风险

“券商开展直投业务,看似有极高的预期收益,但不可否认的是,直投业务对券商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选择有投资价值的企业而规避风险?如何提高投资业务的上市成功率?如何安然抽身退出?这一切都是券商们需要考虑的。”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达了他的担心。

他还说,券商开展直投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选择,一种是在券商内部成立相关机构,以专项理财计划的形式募集资金,另一种是由证券公司成立单独的投资公司,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未来,这两种模式可能同时存在。

张南认为,如果券商同时操作这两种模式,就应该把两种资金严格分开。如果以募集资金的形式操作,应该是通过独立公司运作,向客户募集资金,门槛设定应相对较高。券商做直投不仅考验券商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在考验券商内部的管理能力,比如道德风险的防范。

“国外券商直投业务大都采取设立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这样有利于隔离风险。一般来说,券商可以组织有资历的投资人,成立专业公司,然后在市场上选择一些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人来管理。”巴黎百富勤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告诉记者,券商做直投的风险在于项目选择,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券商自有资金有限,再去做直投,风险系数很大。但不开放直投业务风险更大。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11篇

本周一宏源证券复牌,复牌当日引发资金追捧,股价现一字涨停。此后几个交易日宏源证券气势如虹,仍然上演大单封涨停的好戏。而在宏源证券涨停的带动下,券商板块也迎来暴涨,周一券商板块全线飘红,长江证券、东北证券、方正证券等涨幅均超过5%;周二亦承接涨势。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投资角度看,短期内考虑到汇金对宏源股东8.12元现金选择权的托底因素,预计在股东大会正式表决之前,股价将具备极强的安全性。”而对券商整体而言虽然其股价近期走势强劲,但向上行情仍未走完。

宏源证券连续封涨停

2013年10月30日,宏源证券停牌。时间一转眼过去了9个月,随着宏源证券一纸关于申银万国证券换股吸收合并公司的公告,证券行业最大的并购案终于问世。

根据方案,申银万国向宏源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东,以取得该等股东持有的宏源证券全部股票;合并完成后,申银万国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及承接宏源证券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资质、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宏源证券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申银万国的股票将申请在深交所上市流通。

宏源证券本次换股价格为9.96元/股,申银万国的发行价为4.86元/股,由此确定申万和宏源的换股比例为2.049:1,即每1股宏源证券参与换股股份可换取2.049股的申银万国本次发行的股份。此外,直接持有申万55.38%股权的汇金公司将向异议股东派出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8.12元/股。

据了解,申银万国因换股吸引合并宏源证券共计新增8.41亿股股份,发行完成后公司的总股份达到148.57亿股,按4.86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合并后申银万国的总市值将达到722亿元。若此次合并成行,申万将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券商的行列,仅次于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

同时,宏源证券还了关于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据了解,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宏源证券重组董事会召开后第3个交易日起的未来六个月内,增持1.99亿股,增持股份的价格不超过重组换股价。

复牌后的宏源证券股价不出意外地连续多个交易日一字涨停,周一的盘后龙虎榜显示,买入金额最大的前四个席位均为华泰证券营业部席位,卖出金额排在第四位的营业部则出现机场专用席位,卖出金额89.23万元。

事实上,在并购方案出炉后亦有多家券商了相关报告。海通证券明确指出:“在交易完成前,宏源证券至少短期存在20%的交易性投资机会。”不过,海通证券也同时指出,此次合并完成后,按照申万4.86元的发行价格和149亿元的股东,总市值达到772亿,对应13年PB2.2倍,高于上市大券商平均估值,因此长期估值仍待观察两家公司的整合和协同情况。

券商股行情未完

宏源证券股价的涨停也带动了整个券商板块的大涨,本周一券商板块全线飘红,部分个股更是涨幅超5%。记者注意到,上周后半段券商股表现就已经十分突出,连续收阳的走势也极大地激起了投资者的更大期待。而综合多种因素的考虑,券商股的行情或还远未完结。

首先,从业绩方面来看,券商股上半年利润普增,其业绩复苏明显,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14年上半年经营数据的统计显示,117家证券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23.49亿元,10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证券公司总数的93.16%。其中,19家上市券商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87.55亿元,同比增长17.63%;净利润157.63亿元,同比增长30%。中信建投预计证券行业2014年收入增长15%左右,瑞银证券认为全行业2014年净利润有望达540亿元,同比增长将超过20%。

除中报业绩可圈可点外,行业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本刊7月19日曾发表《业绩复苏明显 券商上半年利润普增》一文,对行业目前所面临的较好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诸多利好消息的推动下,证券行业板块正在走出强势反弹的行情,创新业绩目标明确的中小型券商值得投资者关注。”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融券 卖空 交易机制

股票融券交易,又称保证金卖空交易,指投资者出于对股票价格下跌的预期,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同时向融券方借入一定数量股票,按一定的价格卖出的信用交易方式。相对应的股票融券交易制度涉及融券额度、期限、融资比率、保证金制度、融券回补、客户保证券运用、股份分红派息、表决权等制度性安排。股票融券交易须以现货交易为原则。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禁止股票的融券卖空行为,股票交易方式较为单一。随着证券市场的扩大,参与主体素质的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我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适时推出股票融券交易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对推动完善中国证券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完善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

股票融券交易机制为股票市场基本的交易机制,没有做空交易的市场就好像一条腿的人一样残缺不全,从这个意义上说股票卖空交易是市场完善所必需要引入的机制。同时也只有股票融券交易的卖空机制的存在,各种证券市场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应运而生。

在证券交易市场,融券交易和现货交易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证券的供求弹性。当股价过度上涨偏离价值时,看空者预期股价会下跌,便提前融券卖出,增加证券的有效供应,从而抑制股价过度上涨;与此相反,当股价过度下跌偏离其价值时,看多者预期股价不久会上涨,提前融资买入,增加证券的有效需求,遏制股价的进一步下跌。因此融券的信用交易有助于稳定股票价格,使价格更接近其内在的价值,提高股票市场价值发现能力,有利于完善股价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股票市场为典型的单边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一方面中国的投资者多数为短期投机者,投资的目的多数为博取价差收益,为了获利只有先低价买进股票然后再高价卖出。对于市场中的投资者而言,股价的一路上涨为多赢的局面,这样容易导致股市泡沫的产生;然而一旦泡沫破灭,市场中的所有投资主体却又面对同样的下跌风险,市场中的投资主体集体的抛售行为又容易导致股票过度下跌。因此缺少做空机制的股票市场导致股市过度的波动和频繁的波动。而在完善的股票融券制度下,市场本身具备了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泡沫的形成和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

我国的股票市场操纵行为比较严重,市场操纵者惯用的操纵手法为,主力机构(也称庄家)在相对低位大量买进股票,控制股票的大量筹码,然后利用资金的优势推高股票,最后利用各种机会派发筹码,也即通过控制单只股票较大比例的股份达到操控股价的目的,对于这类股票,庄家的意愿超越市场机制成为决定股价的首要因素。如果有了股票融券交易制度,通过融券卖空机制就可以大幅增加股票的供应,达到削弱庄家控制股票交易的目的,使价值在股价形成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股票融券交易制度有利于打击股价的盲目炒作、倡导价值型的投资理念,促进股价的合理形成,优化资源配置。

另外,股票融券交易有利于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流动性是一个市场的公共属性,是变现能力的体现,良好的流动性是证券市场实现价格发现功能的前提。所谓流动性是指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即时完成交易指令,同时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小的交易能力。股票融券交易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总供给,扩大证券交易的深度,而且,证券卖空交易本身就存在一种使股价连续的内在机制,如各国证券市场的卖空交易均要求卖空价必须高于或不低于最近一次成交价,从而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

有利于金融创新和证券经营、盈利模式转变

金融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创新,创新反过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载体为金融产品的推出,然而新的金融产品的推出需要借助于市场上存在的金融工具,利用金融工具的手段推出新的金融产品。然而如果没有卖空机制,就像我们的代数计算中没有了减法这个运算符,金融创新的努力将会很大程度受到遏制,大量的金融产品没有办法推出,严重的影响金融业的发展进程,影响价格机制的形成、金融创新进程以及金融业的发展。事实上大部分金融创新都需要卖空机制的存在,例如股指期货期权、股票期货期权等的条件之一就是存在卖空套利机制,股票融券交易机制为股指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如果没有做空机制,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将很大。一方面,在实际开展业务时证券公司对客户都有私下的保底收益率的承诺。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避险机制,大量的多头股票组合在股票市场下跌过程中,将遭受巨大的亏损。证券公司在股票市场低迷时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所导致的亏损,往往是导致券商亏损、被接管或破产的最主要的原因。例如自2001年6月以来的股市的长时期的下跌,使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遭受巨大打击,许多券商因为资产管理业务的巨大亏损,导致被政府接管或者宣布破产;由于没有做空机制,一方面券商很难推出保底收益率承诺的金融产品,而客户一般要求管理方提高保底收益率,这样将导致资产管理业务很难开展。而证监会明令禁止向客户承诺保底收益率,因为机制的缺失,资产管理方不能够靠金融产品本身实现保底的收益率,如果保底将会给券商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又可能会传导到金融系统的其他部门。但是一旦做空机制存在,资产管理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一定的保底收益率,例如可以通过股票+做空的保险策略实现客户保本的安全性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投资者期待的、资产管理方常常在地下开展的保底的投资金融产品可以合法推出,有利于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同时券商也可以增加盈利水平。

另外,券商研究股票投资价值不仅可以通过价值低估的股票获利,而且还可以通过发现价值高估的股票获利。这样不管是证券公司本身还是其客户对于价值研究会有很大的需求,推出股票的融券交易将促使证券公司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将在股票价值研究上投入更多的研究力量,从而提高券商研究股票投资价值的积极性,增强券商的研究开发能力,进一步发挥股票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股票融券交易可以增加投资机会和加快股市国际化

股票的融券交易机制将使投资者将面对更多的投机金融工具,面对更大的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产品,也就是使投资者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首先,做空机制的引入使得投资者即使是在“熊市”市场中也有机会盈利,为投资者创造新的投资途径和盈利模式。例如投资者可以通过做空获利,改变以往靠天吃饭,只有股票市场上涨才可能获利的单一的获利模式。

其次,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自己选择投资杠杆,满足自己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做空机制推出后,证券机构推出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将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风险收益偏好。市场中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可以更大程度上得到所需要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进一步促进了风险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可以增强投资者抗风险的能力。投资者通过向证券公司融券,扩大交易筹码,而可以利用较少资本来获取较大的利润,这就是信用交易的财务杠杆效应。然而在现货现款交易中,投资者只能通过证券投资组合来规避投资风险,其抗风险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充分的投资组合对资金规模有限的投资者来说不具有可操作性。有了信用交易之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融券卖空策略,使用相对较少的资金就可以获得与证券投资组合同样的效果。另外,含卖空的投资组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锁定投资收益,消除证券市场或个股意外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用来对冲系统性风险。

在遭遇熊市或者投资者判断市场将要下跌时,投资者可以做空以回避控制风险。对于大型的机构投资者,例如基金管理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大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卖空股指期货或者股票来为自己的大量长期投资股票多头对冲风险。例如可以通过构建(股票持仓+卖空)的投资组合规避股价下跌风险、锁定投资收益。对于想中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战略性投资者,尤其需要这种避险对冲工具。例如战略性机构可能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了大量股权以获得表决权以及中长期的投资收益,以实现该公司的战略目的,如果该公司想回避该公司股票下跌的风险,也可以通过构建(股票+卖空)的投资组合规避股价下跌风险。这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同时,有了融券交易制度,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构建(股票多头+融出券)的组合增加收入,因为投资机构可以获得额外的“放券”收入。在国际证券市场中,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是整个证券信用交易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借券方,因为这类投资者一般来说是长期投资者,他们的收入来于分红、资本利得、放券收入。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分红很少的情况下,开展融券交易,可以增加长期投资对这类投资者的吸引力,进一步形成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稳定证券市场。

总的来说,股票融券交易机制,一方面使得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放券增加收入,增强机构投资者坚持价值型投资理念的信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机构可以通过做空对冲组合的风险。可大大提高基金抵抗股市波动风险的能力,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健康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15年,我国试点开展股票卖空交易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同时有西方成熟市场和亚洲新兴市场的相关经验可参考借鉴。而且债券方面,开放式回购机制的引入,实质上是允许在债券市场中引入了做空机制,因此在股票方面,完全可以借鉴其相关的经验。事实上从参与主体的素质、技术系统以及监管能力看,我国开展股票融券交易都具备可行性,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有利于我国股市走向国际化,接轨于国际惯例,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吸引更多的QFII投资者长期投资中国A股,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成熟的证券市场,融券交易是基本的交易制度,国际性的投资机构习惯于现货交易和信用交易并存的市场交易制度,他们对这种交易制度也有迫切的需求。2002年11月5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从此国外的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投资中国A股。为了更好的吸引国外的投资者,完善中国的QFII制度,我国应该适时推出股票融券交易。该交易制度的推出,将是我国证券市场完善发展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标志。

参考文献:

1. 戴国强,吴林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逖.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约翰.Y.坎贝尔等.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陈晓舜.证券信用交易制度与风险控制.证券市场导报,2000

5. 胡继之,于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制度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1999

6. 沈沛,许均华,高翔,李苗子.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13篇

十年前的中国证券分析江湖草莽丛生。直到2000年公募基金问世,国泰君安、

申银万国、华夏证券等券商所属的研究所从对内服务向对外部机构投资者服务

转型之后,证券分析师才开始与股评家、营业部咨询师分道扬镳,

与国际投行正式接轨,中国证券研究由此逐步走向正统与规范。

证券研究市场化的十年,同样是中国资本市场20年历程中的一段精彩篇章。

中国证券分析师规模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薪酬不断攀高,成为中国“最贵的”研究队伍。但在其价值与话语权增长的同时,也面临收入增长受限、内外部利益平衡、竞争之下研究创新不足、独立性有待提高等挑战。

尽管有重重阻滞,在高速成长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带动下,

中国券商研究业的未来十年仍值得期待。作为中国经济研究第三极的中国分析师

方阵,不仅希望将话语权进一步延伸到国内宏观政策决策领域,

还在谋求加大对海外资金流向的引导力度,他们的努力,

将使“中国研究”与“中国资本”一样崛起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不容忽视的力量。

感谢支持本专题调研的所有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部)、QFII、

银行、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部、信托公司以及各证券研究机构

本届评选由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师担任独立审计机构

2010年,是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第20年,也是中国证券研究走向市场化的第10年。中国券商研究与证券市场相伴而生,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于1992年创建算起,中国券商研究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但是,这些研究部门在诞生之初,一直定位于对内支持券商的经纪、自营、资产管理等业务部门,其开始转型对外服务,则要以2000年开始为真正意义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提供研究服务为标志。以此计算,为买方提供专业投资研究服务的中国券商研究到2010年正好走过十年。

十年来,中国券商研究因机构投资者的壮大而崛起。他们在商业研究的大旗下,深度解析中国的宏观经济、行业与上市公司、股市投资策略、债券、基金、衍生品、金融产品设计等领域,已经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有别于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的中国经济研究新势力,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影响力和话语权日增。

同时,他们通过服务于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私募基金、财务公司、QFII等广泛的机构投资者,探索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成为券商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并作为与“股评家”相区别的、专业的研究力量,引导资本市场走向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转型卖方服务:成就中国经济研究第三极

多年后的今天,李迅雷仍然对上世纪90年代那些到营业部做咨询的周末记忆犹新:“那时候,分析师虽然已经在做公司研究了,但都是为自家券商的客户在服务,面对的是散户;周末到营业部去做咨询,其实就是在做股评,因为散户问的都是‘有哪几匹黑马’、‘下周什么股票会涨’之类的问题。”

曾经执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达十余年之久的李迅雷,现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他是中国券商研究机构由对内服务向对外服务转型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之一。“2000年,有了公募基金的需求,分析师的咨询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基金经理不会再问分析师那些散户喜欢讨论的问题了,而是共同探讨哪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哪家上市公司会成为行业龙头,券商分析师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得以体现。”

正是在这一年,李迅雷发表了堪称券商研究转型宣言的文章―《让客户改变我们的研究模式》。自此,他所在的君安证券研究所与之前已经独立的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华夏证券研究所一道,开始了研究转型之路,从对内服务转型对外服务,从非营利转型营利,从服务于券商内部转型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团队。

十年来,在大中型券商研究机构率先转型的示范下,中小型券商也纷纷转向对外服务。回顾“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首推的2003年,上榜的券商研究机构仅10家,很多中小券商甚至没有研究部的建制。2004年,《新财富》首次对25家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人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其中没有机构定位“全面对外服务”,“内外兼顾,侧重外部”的机构也仅3家。而到了2009年,全部参加“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的40多家研究机构,都已经不同程度开展了对外服务。尤其是近两年,陆续有东海证券、江海证券、民族证券、上海证券、东吴证券、齐鲁证券、东兴证券、华林证券和南京证券等后晋券商研究所转型对外服务,加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并争相引进大牌分析师。而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106家券商中有88家设立了研究部门,占83.02%,其2009年研究报告超过10万份。

在对外服务的过程中,券商研究机构探索出了通过研究服务分享佣金收入的卖方研究商业模式。商业化运作的券商研究的崛起,也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研究的生态,在政策与学术研究力量之外,构建了中国经济研究的第三极。并且,较之政府与学术机构,作为券商研究买方的机构投资者更广泛、对研究的价值转化更直接,证券研究机构由此获得了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可以汇聚更优秀的研究人员,覆盖更广泛的研究领域,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更加深入、细致地解读中国经济。据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估算:“中国券商分析师有1000-2000人,平均每年有10-20亿元的投入,没有任何一个智库或大学能够有这么大的投入。”

券商研究部门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研究的市场化,有力支撑了分析师队伍的扩容和薪酬水平的快速提升。

十年来,国内券商逐步汇聚了庞大而精锐的分析师队伍。我们很难获知早期中国从事卖方研究的分析师队伍的规模。若以1999年中国第一次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考试有9100人报考、合格率为44%计算,则有4000人获得相关资格,但是,其中大部分为股评家或在券商营业部从事咨询,真正的分析师仅在少数。可以作为参照的是,在2004年举办的、首次开始征集候选人的第二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共有450多人报名,他们几乎涵盖了市场上所有对外服务的券商分析师。而到2009年的第七届评选中,则有来自42家券商的1100多位分析师报名参评,参评者人数较2004年增长了144%。同时,申银万国、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等大中型券商的研究机构规模相继超过百人。

回忆自己当年从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士转行到招商证券做研究员的日子,深圳普邦恒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文涛十分感慨:“当年,一批先驱者摸石头过河,边做边学,对研究充满热情。国内研究队伍虽然起点低,但进步神速,短短十年已是人手充足,研究的覆盖面和报告的更新速度呈几何数字提高。当初30-50人算大研究所,一人负责一个行业,如今大研究所有几百人,一个团队跟踪一个行业;以前上市公司公告后,券商可能要3-4天后才出报告,现在则会即时,报告时效性的重要已成业界共识。”

2004年,国信证券成为首家参照“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为分析师定价的机构,他们根据这一榜单,以年薪30-50万元公开招募首席分析师,并陆续吸引到郑东、肖利娟、胡鸿轲、赵雪桂等10余位当时在业内排名数一数二的优秀分析师加盟。时至今日,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年薪数百万者已比比皆是。券商研究机构也因此成为顶尖人才的吸纳器,不仅海归学子、国内名校的优秀毕业生将担任分析师作为职业首选,中金公司等国内券商的研究部门也不断吸引华尔街分析师、实业界精英的加盟。

券商研究群体扩大的同时,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从最初效仿海外投行分析师的公司调研、建立模型、撰写研究报告,发展到今天的组织路演、投资报告会、电话会议、上市公司联合调研、专项课题委托等灵活多样的卖方服务形式。

服务水平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销售交易部的出现与壮大。转型对外服务的研究机构纷纷建立起销售交易部,招募销售交易人员,向机构投资者销售研究报告,开展后续服务工作。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总经理陈晓升认为:“销售人员相当于客户的策略分析师,他们从各领域的研究员那里获取对每一个客户有帮助的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在市场上的充分传播。”从“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经理”评选可见,2005年首次评选时,被机构投资者提名的销售服务经理仅76人,2010年的第八届评选中,被提名人数已经增长到520多人,是四年前的近7倍。

十年价值发现:

从成本中心到定价中心、话语权中心

2003年初夏,当孙怀宇接到一通陌生的电话时,心里直犯嘀咕:“谁会为在券商内部不受重视的研究员评奖呢?”获得当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第一名的孙怀宇,2007年因中投证券决意打造研究品牌,出任中投证券研究所所长。

券商研究的工作是发现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券商研究自身的价值也被挖掘出来,今天,研究实力和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券商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要素之一,证券研究也已成为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不可或缺的环节。

观点,吸引机构客户交易,获取交易佣金,是券商研究的最根本目的。伴随机构投资者的壮大,研究机构也从券商的成本中心跃居利润中心。在2003年首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时,77位公募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规模为682亿元;到2010年第八届评选,1527位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银行、QFII、券商资产管理、信托公司等不同类别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规模近4万亿元。在机构投资者的人数增长19倍、管理的资产规模增长近59倍的背景下,券商的基金佣金分仓也水涨船高。据Wind资讯统计,2009年证券公司的基金分仓佣金为63.6亿元,较2003年的2.7亿元增长了近24倍。另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分仓佣金靠前的十大券商收入总计32.8亿元,占比为51.6%,而这十大券商也是当年度“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的前十名,“研究创造价值”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印证。

尽管基金的分仓佣金收入是券商销售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但近年基金年报披露的信息反映出,基金在做分仓交易时,越来越看重券商的研究能力,一般都是根据券商的研究服务水平进行综合打分,再由评分结果决定分仓的比例。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特别是上规模公司,甚至会具体到其中的哪些比例由研究所的哪位分析师贡献。

研究为券商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佣金收入上,更表现在对经纪、投行等业务的智力支持上。2009年以来,券商佣金价格战带来的佣金费率下降趋势,反映出券商经纪业务的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未来,经纪业务比拼增值服务的方向已越来越清晰和紧迫,而增值服务的基础就是研究。同样,券商在投行业务上的定价能力,同样建基于研究。

2009年7月,A股市场重启IPO,同年10月,创业板起航。进入2010年以来,一级市场业务更是风生水起,创业板、中小板上市节奏愈发频密。Wind资讯统计表明,2010年前10个月,66家券商共获得686个主承销项目,同比增长50%,总承销金额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5%,券商共赚得133.2亿元的主承销费用,相当于2009年同期的4倍。在证券发行制度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下,若要从这一大蛋糕中分羹,券商的定价能力和证券配售能力至关重要,而市场化定价服务和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都离不开研究的支持。与此同时,《新财富》对拟上市公司高管的调查也显示,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研究实力较强的券商担任承销商。可以预见,研究在券商内部服务中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提升。

海外投行的发展史表明,拥有一支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分析师团队,可以有效提升券商的品牌知名度、话语权和定价权。从“金砖四国”到“金钻11国”,振臂一呼便有全球资金响应的高盛,准确预测次债危机的梅雷迪思・惠特尼,对美国甚至全球股市的影响堪比格林斯潘的艾比・科恩,让我们深刻领略到了海外大行明星分析师研究的影响力(详见附文)。十年的市场化转型中,中国也不断涌现出富于影响力的券商研究机构和明星分析师。

2001年9月,时任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的许小年报告《终场拉开序幕―调整中的A股市场》, 在大盘2200点之时提出“股市要跌到千点才合理”。“千点论”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激烈争论,人们首次见识到了券商研究的影响力。2004年,进入证券研究行业仅1年左右的高善文摘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方向第一名,其“资产重估理论”自成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轨迹给出了独立又具可操作性的分析,受到机构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此后,其四次蝉联宏观经济冠军宝座,更成为最新出炉的第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一名,堪称中国投行宏观经济学家第一人,有他出席的论坛总是座无虚席。

除了容易成为舆论焦点的宏观分析师之外,2003年至今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已经遴选出近500位分布在各个研究领域的优秀行业分析师,他们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发现价值并影响着数万亿资金流向。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历经20年的超常规发展,正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焦点。截至2010年11月底,深沪上市公司已达2112家,总市值31.4万亿元,居全球第三位。“一个全球排名第三的证券市场,对应的分析师数量至少应该在全球排前五名”,李迅雷的观点,无疑指出了中国券商研究机构的方向。高速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有数量与水平相匹配的研究力量去发现价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强整个市场乃至中国经济运行的有效性。

成长阻滞反思:

券商研究最坏的时代正在到来?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14篇

最近几年,许多券商以财富管理的名义追求“高净值客户”群体,并将业务重点放在高端客户身上。根据国际惯例,一般将资产规模超过100万美元的归类为高净值人群,考虑到汇率、国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资产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也可视作高净值群体。但从股市账户的角度来看,目前超过500万元的自然人账户数量仅占2.81%,约为140万户。总体来看,目前A股市场的高净值客户群体较为稀少。

尽管目前高净值客户群体人数较少,但全行业的投资顾问仍然很难实现对客户群体的全面覆盖。仅以高净值客户而论,考虑一般沪深两市开户,市值反映的高净值人群接近70万,但全行业目前取得执照的投资顾问人数仅为35174人。

而境外投行的高净值客户服务往往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服务体现高附加值,专业金融投顾的服务往往是境外投行实力的终极体现。即便如爱德华琼斯这样的折扣券商,也将其私人投顾服务做成精品业务,是其所提供服务中收费最贵的一种(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服务已由模型替代),在全美拥有1.3万名专业投顾和5500名总部投顾支持人员,加在一起就几乎是中国全行业投顾的一半。因此,由于服务和客户需求并不匹配,国内市场投顾资源稀缺已成为券商走高净值客户路线的最大障碍。

两融业务兴起的启示

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使得人均财富不断扩张,伴随着未来中国投资者可投资资产的不断积聚和增长,高端人群对于财富增值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券商服务的诉求点可能不再以佣金为主。参考美国全服务型券商的客户满意度,佣金已不再是最大的决定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投顾能力、投资表现等更能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的服务。

近几年,作为券商创新最大成果的融资融券业务的异军突起就是最好的例证。在2015年6月,A股市场两融规模曾一度突破2.2万亿元大关,而两融业务也成为券商一项高效安全的利润增长点。两融业务的本质与银行存贷款业务相似,却比经纪业务更有效率,无论客户是否交易,只要存在融资,则按日收取利息。值得注意的是,两融费率要大大高于行业目前的交易佣金费率,一般在8.6%左右,而融券费率则在10.6%附近浮动。

实际上,不同券商提供的两融资金主要源于两部分,一是发行债券和贷款,二是自有资金,两者构成的资金成本因公司而异,一般而言,大部分资金成本在4%-5%之间。此外,由于两融账户的开立必须满足已开户达6个月,且账户市值超过50万元的硬性指标,可以说两融业务规模的基础是存量经纪业务客户的数量。同样是经纪业务客户,两融规模的飙升说明部分存量经纪业务客户对于费率的敏感度已经下降,而更加希望能够通过证券公司提供的服务获取高回报,包括以比传统佣金收费高得多的加杠杆行为。

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股债双杀格局冲击渐露端倪。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速放缓并逐渐步入低利率时代。反映在资本市场上,相比2015年的行情,股市2016年以来依然保持震荡格局;而受到利率下行的压力,债市也不断受到挤压。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一些成熟国际市场的收益率早已突破负利率。在此大背景下,随着居民可支配资产的不断提高,如何保值增值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需求。

从国际对比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仍然是具备潜力的估值洼地。虽然2015年的一波牛市冲高回落,但此举反而增加了市场向上的弹性空间。特别是当前国内资产配置面临现实的资产荒,以房市为首的一系列市场已经相当饱和,达到临界点,而股市的估值与之相比仍然偏低。因此,未来国内居民可投资资金是否存在不同资金市场蓄水池互相流通的可能性,值得期待。

根据建行的私人财富报告,股票流通市值在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为6.7%-12.2%,仍然偏低,而大部分可投资资产仍然堆积在银行储蓄中。随着低利率的趋势不断加强,未来这部分巨大的储蓄如果能够进入股市,则将孕育巨大的经纪业务市场。而美国居民可投资资产中的40%-50%长期配置在股票和基金中,由此可见,未来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进入股市的潜在空间巨大。

令人不解的是,在一些传统消费领域转型升级之时,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的证券行业却依然以价格战这一略显单调的模式寻求市场竞争力。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环境下,国内券商服务能力的优质优价尚未体现。

目前,券商对于经纪业务过于片面地追求低价,甚至希望完全让利交易佣金,这是许多美国折扣券商转型的必经之路,但这些美国券商都以提供额外的高附加值服务收费来弥补经纪业务的损失;而国内甚少有券商能提供较为有竞争力的高附加值服务来弥补佣金的下滑。事实上,许多券商目前连一些最基本的服务都不一定到位,欠缺与客户的维护和联系。

比如打新规则出台后,新规要求客户中签后必须拥有足额的资金,而此前由中签客户统一由所在券商代为申购也变成必须由客户自主操作。由于目前中国新股上市后表现几乎都是上涨的,打新回报是稳赚不赔,而中签率也是按照客户市值大小进行分配。一个比较大的变动在于,新规下打新中签并不是自动缴款,而需要客户在中签后再缴款。那么新规后券商是否能及时通知中签客户中签情况和提醒客户准备足额资金,就是券商经纪业务服务能力的一个考验。

但从新规实施后的情况来看,券商余额包销的情况不断出现。虽然这对于券商而言有助于提高包销收入,但却并没有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券商服务的不到位。因此,余额包销的规模反倒可以看作是一家券商基础跟踪服务能力的体现,这种最基本的服务往往不需要高素质人才,只需要营销人员及时跟进客户。数据显示,打新新规后,出现余额包销情况的比例达到100%,超过历年数据,这充分说明虽然中国券商数量不断增长,但整体服务质量仍然偏低。换言之,在其他领域都在向消费升级转型之际,中国券商行业的竞争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拉低佣金上,却没有实现有效提升的服务升级。

美国折扣券商典范嘉信理财在降低交易佣金后,将投顾人员与客户的关联度放在首要位置,并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发掘潜在商机。通过系列步骤与客户强化联系,并帮助客户理财,虽然这种沟通式的管理费用并不便宜,但却能获得客户的认可,这才是嘉信价格战背后转型的关键。嘉信目前提供的咨询服务费率在0.9%-1.35%之间浮动,费率远远超过国内券商的佣金费率。这充分说明国外折扣券商虽然起家于低佣价格战,但也遵循服务优质优价的宗旨。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大部分成本都花在人力上。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仍然离不开“人”。以保险行业为例,保险作为最为复杂的金融产品之一,其销售业绩与人力团队密不可分。由于保险产品往往涉及风险、死亡、事故等容易给客户造成负面印象的概念,指望客户自主购买保险产品是不现实的。再加上保险产品本身是涉及长期现金流的复杂产品,客户如果缺乏专业的保险人讲解,将很难产生购买保险产品的兴趣。从历史数据来看,保险人团队与保费收入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

与保险行业相比,证券行业服务人才的重要性却在慢慢退化。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券商由于许多外来入侵者的加入,使得行业纷纷开启降价杀佣模式;另一方面,证券投资服务人员的价值体现往往需要其提供的投资建议能够真正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而这与相对纯粹推销保险的人员相比,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专业的管理机构,也很难保证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的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市场上635只基金中,年初至今平均涨幅为-5.61%,盈利的基金数量278只,占比43.77%;亏损基金311只,占比超过盈利基金。这说明在A股市场中寻求投资收益不仅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充满困难,即使是有专业背景的机构投资者也很难保证收益。

因此,加强券商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扩大服务质量,重视券商服务团队的搭建,才是强化券商服务水平的关键。只有人才到位,才能对客户的投资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而目前很多券商连客户回访、电话沟通等最基本的服务都很缺失,更别提对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指导。而指望尚不成熟的机器人投顾去弥补人力服务的缺失,本身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

在缺乏基本服务的前提下,一些本身就没有服务的券商狂打价格战,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随着客户理财意识和服务需求的提升,没有服务的纯低佣战略将无法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嘉信理财虽然起初通过价格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后期逐渐意识到低佣无服务的尴尬,所以在完全舍弃交易佣金后,凭借出色的咨询服务,重新弥补了交易佣金收入的下滑,并树立了口碑。而嘉信背后为客户出谋划策的依然是高素质、高专业的服务人才,虽然嘉信也在积极布局投顾机器人,但若没有出色的投顾团队,其也无法顺利实现转型。

绕不开的经纪业务

目前,国内券商的主营收入仍然以经纪业务为主,券商经纪业务仍是基石。虽然其占比持续下降,但主要是因为佣金率持续下行所致。数据显示,行业平均佣金率从2009年的0.17%下滑至2015年的0.059%,虽然近年来两融业务等创新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而言,经纪业务收入占比继续下滑的空间缩小,行业业务结构相对稳定。截至2015年年底,行业经纪业务占比42.4%,占比较2009年下降16.3%,但收入却增长51.53%,这主要是2015年全年成交量较高及以量补价所致。

虽然目前国内许多券商不断寻求金融创新,但从近年的表现来看,真正给券商带来过有效收益的创新业务仍然只有融资融券业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经纪业务作为券商的主心骨,一直是券商业绩的晴雨表。对比券商历年业绩,“靠天吃饭”的特征仍未改变,券商业绩与市场成交量的关系紧密。尤其是2015年A股创出天量成交,全年成交金额达254.3万亿元,日成交额最高突破2万亿元,日均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券商的收入。而对比2010-2012年,市场成交持续萎缩,券商业绩表现不佳。

“靠天吃饭”的行业特色让市场感到担忧,长此以往,在佣金断崖式下跌的压迫下,券商盈利空间越来越窄。不过,经纪业务具有低风险高回报的潜质,这是其他业务所不具备的优势。自营业务与券商投资能力和市场行情高度相关,牛市时期可能获得较高回报,但市场低迷时则有可能出现亏损。截至2016年上半年,由于股市持续低迷,证券行业自营收入亏损约170亿元。

由于政策和历史的影响,资管业务的地位持续弱化,其具有的客户理财功能却大部分沦为银行出表的工具,仅靠提供通道收取微弱的佣金。相对而言,目前券商资管业务属于低风险低收入业务,其贡献占比无法与经纪业务抗衡。此外,资管业务表面上看仅提供通道,但由于监管不严,其背后投向本身仍不透明。近期,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已明确表示,行业大规模发展通道业务未能创造社会价值,通道业务未来规模需要逐步压缩,且迟早会消亡。

而投行业务则严重依赖政策导向。虽然注册制的呼声一直未停,但就目前市场环境而言,注册制具体出台时点仍不明朗。而审核制作为当前投行业务的主导规则,政策性较强,如2009年和2013年均出现IPO关闸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投行业务的发展。作为证券业务中最具含金量的业务之一,投行承销业务人才成本较高,同时也隐藏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一旦上市公司发生事故,连带推荐券商的处罚也往往较为严厉,尤其如新三板业务,保荐券商需要终身负责。而投行业务近年来其实也出现价格战趋势,券商所收承销费率不断降低,但风险却随着上市标的积压而不断上升。

若以风险和收益两项指标衡量,就行业而言,经纪业务是收益风险比最高的业务,而投行和自营业务则存在较高的风险和成本,当前的资管业务则属于典型的低风险低收入业务。相比其他三项业务,经纪业务具备低风险高收益的潜质。

对经纪业务来说,佣金持续下滑是行业不争的事实,这也导致行业一度对佣金出现“断崖式下跌”感到恐慌,由此导致部分券商急于寻求业务创新来弥补佣金下滑的损失。对比美国市场,自1975年实现佣金自由化后,佣金率确实曾一落千丈,以嘉信为首的一批折扣券商率先打出廉价佣金的战略,迅速抢占了市场。美国的佣金自由化影响深远,成为诸多市场争相效仿的模式。

中国证券佣金最早采取3.5%的费率的固定佣金制,但在2002年经过反复斟酌后,以配合WTO入世和经济市场化等政策,采用了优选向下浮动的动态佣金。从数据上来看,佣金自由化放开后,各类市场平均佣金率均呈现下滑趋势,这降低了券商单笔交易佣金的收入,同时也降低了投资者交易的成本,有助于提高交易频率,这才是“以量补价”的关键。

目前,中国的交易佣金仍以2002年颁布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为准,规定了最高不超过证券交易金额的3‰,最低不低于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和证券交易所手续费,也就是常说的规费,大概占到交易金额的0.01%。当前行业的平均佣金费率在0.04%-0.05%之间,而在2014年一波互联网券商开户的影响下,0.02%-0.025%是目前券商普遍采取的收取佣金的最低标准。虽然中山证券曾推出“零佣通”,但此举被监管视作破坏市场竞争规则,因此,短期内证券公司再出现免佣金模式可能性不大。

可见,当前的佣金费率已经逐步接近监管和券商可以盈利的最低费率水平,在经纪业务仍然占据券商主营支柱的大前提下,完全放弃佣金的模式不现实也不可取。

去散户化非一日之功

虽然市场一致预期未来A股市场的特征多为机构化和去散户化,但事实上A股客户一直以来仍以散户居多,且这一趋势在未来是否会向机构化转型仍需观察。数据显示,目前A股流通市值中,散户市值仍以50万元以下居多,尤其是1万-10万元的账户,占到这个区间账户数量的50%左右。截至2016年8月,A股持有市值的自然人账户数量为4874.7万户,机构账户数量为9.26万户。其中账户市值在1亿元以下的,机构账户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亿元以上的机构账户是自然人账户的2.15倍。而自然人账户中市值占比最大的是1万-50万元的群体,合计账户数量占比93.7%。而机构账户中1000万元以上市值占比最高,其他区间分布也较为均衡。由此可见,当前A股账户仍然是以低市值的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呈现突出的20/80特点,即中小投资者数量众多,但市值普遍偏较低;机构投资者稀少,但市值较高。

早在2016年3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熔断问题发表观点时,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中小投资者占主体的体系,与其他市场不一样。未来几年,可以预见,我们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在资产荒和居民可投资资产不断积累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近几年正跑步进入A股市场。未来,A股机构化之路任重道远。

对比国外成熟的市场,机构化在A股市场的渗透是否具备条件呢?就目前情形来看,A股市场要想实现机构化仍然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尚不能支撑以机构为主的市场。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市场参与者的“机构化”程度不断加强。1975年,美国市场70%的投资者仍是个人投资者,但到90年代初期,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49.4%,市场“机构化”特征明显。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美国实行佣金自由化后,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受佣金价格战影响下滑明显。而几乎是在相同时期,美国机构客户的市场占有率开始攀升。

目前,美国证券行业整体佣金收入仍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股票交易产生的佣金收入下降明显。根据SIFMA数据显示,2001年,美国全行业股票交易产生佣金总额210亿美元,但到2010年已经下滑到143亿美元,10年缩水幅度达32%。同时,股票交易产生的佣金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已经从10%下滑到6%,最低时仅为4%。在佣金下滑和机构化程度上升的双重影响下,美国券商服务开始积极转型。

以美国高盛为例,“机构服务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并且佣金收入占比持续下滑,2013年仅占公司总收入的9.1%。

有趣的是,美国市场的客户机构化与投行业务的国际化几乎是同步的。高盛的国际化道路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欧洲市场的介入,于1970年在伦敦开设公司的第一家海外机构。同一时期,高盛通过其著名的“白衣骑士”战略,向被恶意收购的公司提供金融意见而赢得显赫的名声,并从此成为以提供专业并购方案的公司而成为顶级券商。在亚太市场上,高盛于60年代抓住日本国际化市场时期国内资本需求旺盛的机遇,及时在日本设立事务处,并以此作为开展亚太市场的核心,全面布局国际市场。

此后,高盛对中国市场也高度重视。1994年,高盛在北京设立办公室;2004年,高盛出资33%合资成立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开始涉足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承销等业务。而在投行领域,高盛更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数据显示,2014年,高盛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承销投行,其承销股票占据全球市场近10%,排名第一,累计收入15.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29亿元),超过国内多数券商全部业务的营业总收入,而这还不包括投行业务中的财务咨询收入。

券商投资价值范文第15篇

不论是券商的直接借壳上市股,还是持有大量券商股权的参股券商股,其走势近来均呈现出一骑绝尘的态势,成都建投、都市股份、S延边路、申能股份、南京高科、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大众交通、大众公用……以及其“亲友团”组成的庞大队伍,以连续涨停笑傲众股。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曾经为大家避之不及的券商概念股,如今却身价百倍,成了万人争抢的“香饽饽”。

然而,在一片高亢的涨声中,券商概念股也并非一好百好,而是良莠不齐,需要投资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明辨好坏。

股市火引爆券商身价

作为牛市的第一受益者,券商的业绩近两年来节节攀升,火爆的牛市更引发了各路资金对券商板块2007年业绩的乐观预期。而4月新近出炉的2007年一季度券商报告也的确佐证了这一点。

中信证券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首季净利润为12.54亿元,同比增长902.52%;每股收益为0.42元,同比增长734.4%。其中,市场的火爆让中信证券各项收入大幅提升。一季度该公司手续费净收入24.55亿元,比去年底增长906.34‰利息净收入7981.4万元,比去年底增长126.37%;投资净收益7.1亿元,比去年底增长642%。此外,资料显示,中信证券2006年实现净利润23.71亿元,比上年增长492.70%;每股收益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0%。

宏源证券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7亿元,与上年度同期4961万元相比增长417.15%,实现利润总额4.597亿元,净利润3.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40万元约增加3.02亿元,增长了4081.82%。宏源证券表示,由于证券市场持续向好,该公司营运资本增加,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增加,增长幅度约为900%~1000%左右。

而一些目前仍未上市的证券公司的业绩也出现了相同的业绩井喷:广发证券一季度净利润的增长倍数不亚于中信证券;光大证券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倍,已经超过去年收入的一半,实现经营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10倍;长江证券也比去年同期有6倍左右的净利润增长;东方证券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3倍,利润超过5亿元。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放大的成交量给券商经纪业务带来了空前繁荣。一季度,经纪业务交易额达到8.6万亿元,占到去年全年的近80%,获得了近150亿元的股票佣金收入。相关研究人士认为,券商今年佣金有望达到650亿元,较去年增长1倍以上。

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部的一位高级经理表示,今年前3个月券商的业绩增长非常快,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段时间,其中经纪业务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自营业务,个别券商的自营业务利润在全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比经纪业务多不少;而投行业务的利润在这几个月里不太突出,只是体现在优势券商中。目前创新类券商的盈利能力增加得非常明显,基本上形成以创新券商占据明显优势的格局。

可以肯定的是,持续的牛市还将不断给券商带来高额利润。2007年券商的业绩增长将继续超出预期,而龙头券商的业绩增长会更为迅速。

形形的券商概念股

就目前来看,券商概念股包括五类,一类是纯正的券商上市公司,只有宏源证券、中信证券两家;第二类,券商借壳股,有即将成为海通证券的都市股份、即将成为国金证券的成都建投和即将成为广发证券的S延边路等;第三类是控股或者相对控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如亚泰集团、辽宁成大、吉林敖东等;第四类是持有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如桂东电力、华西村等等;第五类是集团公司拥有券商股权,由于火爆的券商板块行情,业内人士预期会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将此类个股也划归到券商板块,如申能股份等。

第一类纯券商股。两家券商在业内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中信证券是绝对的龙头老大,宏源证券稍差,但也属于创新类券商。只要牛市不结束,这两只纯正券商股上涨的步伐也就不会结束。

第二类券商借壳股。此类股票多半为绩平股和绩差股,有些甚至处于退市的边缘状态。但不管原本的业绩如何,一旦有证券公司青睐,哪怕只是意向,甚而只是流言传闻,都会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但是,对于目前市场上热衷的“寻壳游戏”,投资者完全没必要将主要精力投入于此,―来由于券商借壳过程往往一波三折,最后以失败告终的不胜枚举,弄不好就会“蚀把米”;二来目前信息披露仍未做到透明化,“借壳”的重大利好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及时掌握的,往往“大白于天下”之时,股价早飞上天了。而对于已经明朗化的券商借壳股,如成都建投、都市股份在近1个月中上涨幅度过于巨大,均已实现翻番,短期上涨过猛,积聚了一定的风险,但在牛市中,中长期仍可看高一线。

第三类控股或相对控股券商类。这类公司投资券商的股权比例在20%以上或接近20%,基本为大股东,能充分享受牛市带来的成果。

在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的大熊市中,投资券商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滑铁卢”,其控股类上市公司均实施了减值计提,一些有远见的上市公司还趁低增加了投资额。如现资公司于2001年对泰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8000万元,占其总股本的14.94%。由于2004年泰阳证券出现巨额亏损,计提减值8215万元,而去年计提冲回利润,再加上主营业务改善,因此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再如,广发证券2003年亏损7335万元,也影响到辽宁成大当年利润。尽管如此,辽宁成大还是于2004年先后出资1.73亿元,收购增持了广发证券1.46亿股,辽宁成大成为了此轮牛市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股价从2元多一路上升到70多元,并且没有停止的迹象。

第四类是参股券商股。这类公司情况较为复杂。据统计,目前已有270多家上市公司参股证券公司,被参股的券商多达数十家。而这些券商的实力颇为悬殊,并非只要与券商沾亲带故股价就要飞上天,而是要看被参股券商实力以及参股的份额。如申能股份拥有大量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及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资产。据资料显示,公司投资了1 214亿元参股了海通证券,持股数为13367.11万股,占总股本的1.53%;投资2000万元参股了申银万国证券,占0.241%的股权。

南京高科参股金融题材突出,其中持有中信证券限售股2798万股,中信证

券现股价已达30多元,其当初以每股1.6元购入,目前中信证券已接近60元,股权增值巨大。

第五类券商概念股就要谨慎对待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是独立核算的,大股东是否会将所持相关资产和股权注入完全是一个未知数,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应分门别类对待

事实上,不仅券商概念股形形,所涉及的券商也是良莠不齐的。根据证监会“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监管层将重点发展及扶持一、二类券商。能够成为创新类(一类)或规范类(二类)的券商,被认为“考试”通过,可以获得相应的发展权利。

据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注册的券商共有104家,已公布的拥有“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分别是中信、中金、光大、东方、广发、国信、招商、长江、国泰君安、东海、华泰和海通、国元等13家,规范类(B类)券商也仅仅有8家。这两类券商的实力较为强大,营业网点较多,能充分享有牛市成果。除此之外,C类和D类券商的评审标准尚未公布,但业内一般认为,C类券商属于具有较强的地方政府背景;而D类券商可以说是“三无”券商――无股东背景、无资金实力、没有竞争实力的小型券商,其网点少,业务受限制,当然业绩也相对较平。2005年已被关闭的17家券商基本属于D类券商,一旦牛市过去、熊市来临,D类券商也将是被关闭、被淘汰、被托管的券商“集中营”。

因此,券商概念股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涉及券商实力是否强大决定了上市公司这一部分投资收益的多少。同时,参股股权数量的多少也很关键。目前券商概念股极多,有的上市公司虽然持有券商股权,但相对比例有限,而券商业绩好转对上市公司所带来的益处也如同毛毛雨,利好有限。此外,所投资的券商是否会上市也非常重要。在牛市行情中,券商一旦上市,既可以得到一些溢价,还可以获得宝贵的资金去拓展业务,而投资于该券商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股价将进一步得以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