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

心血管专科护理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培养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的反思习惯,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思维。方法选取心血管专科新入科的护士40名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0名,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反思式护理查房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方式,2个月后对两组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反思式护理查房方式能提高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能尽快地使新入科护士融入护理工作中。

关键词:护理查房;心血管;护士;应用Abstract:Objectiv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training new families and nurses reflection habit, form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ursing thinking. Selection Methods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nurses and 40 new division will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20, a set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other group as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reflection type nursing ward round way,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ward round way, after 2 months to evaluate two groups of nurses ability of nurse. Results the nurses ability of nurs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way (p

Key words:the nursing ward round;Cardiovascular;The nurse;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27-02 心血管专科收治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特别是在围术期病情变化较快,且心血管专科性较强,新入科护士面对复杂的患者情况和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容易产生恐惧和退缩情绪,不利于新入科护士在心血管专科的成长,为提高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对本专科的认同,尽快进入护理角色,特对其实施反思式护理查房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心血管专科面对即将增加230张床位的现状,为了做好护理人员储备,特通过新招录和从全院挑选的方式,在心血管专科增加低年资护士40名,其中本科20名,大专20名,将两种学历护士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本科10名,大专10名,年龄,23-27岁,平均年龄25岁;对照组护士本科10名,大专10名,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4.5岁,两组护士基础理论,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查房,即选择某一病种,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主持,由护士在病区中选定该病种中病情复杂的某一患者,就病史、检查情况、异常结果、就治情况、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出院指导等分别阐述。

1.2.2实验组

采用反思式护理查房。

(1)就病区中常见病种,由新入科护士选择其中之一进行理论小讲课,鼓励其查询最新理论和观点,提出自己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的疑虑,不用专门针对某一患者实际情况。

(2)根据本次护士选择的小讲课病种将其安排到相应的专业组开展护理工作2个星期。

(3)2个星期以后,护士将选定其中一个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查房,特别是就理论与实践结合后的差异、感悟进行讨论。

1.3评价

实施反思式护理查房2个月以后,比较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和专科护理能力成绩情况,专科理论考核4次,专科护理能力评估2次,专科护理能力评估内容包括专科护理常规实施的情况、理论运用的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沟通交流能力等,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护士对心血管专科的认同,统计认同的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士专科理论成绩与专科护理能力成绩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见表1。

2.2两组护士对心血管专科认同情况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1两组护士专科理论成绩与专科护理能力成绩比较(分)

组别 n 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护理能力成绩 对照组20 80±2.578±1.5 实验组20 96±2.091±1.8表2两组护士对心血管专科认同情况比较 n(%)

组别 n能激发工作能培养 能提升能拓展主动性 创新思维 专业水平 知识面对照组 2016(80) 17(85) 15(75)15(75)实验组 2020(100)19(95) 20(100) 18(90)3讨论

新入科护士初期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室做好初期引导应根据专科特点进行,我院心血管专科是医院的龙头科室,低年资护士希望能够进入这样的重点科室锻炼,但是,由于心血管专科的特点,低年资护士想要融入这个专科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想,如果不在入科时做好适应的引导,对该护士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专科的护理质量,难以保证护理安全。

我们先分析新入科低年资护士的情况。首先,因为他们工作时间短,对护理专业认识不够,而且容易受一些不良护理习惯影响,所以要从基础抓起,护理查房重在基础,这样对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学习的途径;其次,低年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和护患、医护之间的沟通技巧,通过护理查房,对于日常存在的问题,均贯彻在查房中进行讲解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再次,低年资护士通过护理查房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主查护士在准备材料、温习专科体检、汇报材料、小结查房等环节中,使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护理查房[1]。

反思式护理查房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查房有以下特点:首先,促使新入科护士对自己陌生的专科领域进行理论查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面对大量的信息,护士需要整理成小讲课幻灯片,这会强化他们针对小讲课病种的理解和思考,比护士长或护理组长直接给他们讲解收效更多。最后,通过小讲课以后,他们在进入专业组工作时,面对专科问题主动性发挥更好,形成带着问题进行核实的思维进行护理,通过对这一病种患者2个星期的专科护理,将理论联系实际后进行专科护理查房,查房内容更加充实。

通过反思式护理查房的开展,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被很好地调动,较快地适应了专科护理工作,同时,对专科的认同感增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是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了积极性,促进了心血管专科护理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燕.浅谈护理查房对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2]屈珊.提高护理查房方法尝试[J].中国中医药,2012,10.

[3]蔡淑娟.小组讨论式教学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中的讨论[J].中国医学创新,2011,8.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外循环手术 专科护理 护士 在职培训

心血管外科疾病涉及心肺等重要脏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往往具有病情多变、病员所具备的条件差、手术难度大而要求多、医护配合要术高等特点。目前,手术室护士均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心外科手术学知识非常肤浅,而心脏手术的配合技术更是处于空白状态,专业技术的提高主要靠手术配合过程中的传、帮、带,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我科于2005年至2009年通过对七名护士进行分阶段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人员挑选 针对体外循环手术复杂,参加人员多,抢救多、用药多,配合要求快的特点,应在手术室选用身体素质良好、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有耐心,工作细心扎实,业务技术过硬,思维敏捷,应急能力强的护士配合体外循环手术,器械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和知识技能。

1.2 人员安排及手术器械包分配 在科内选择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对普胸手术非常熟悉的护士(乙护士)进入体外循环手术配合组。由外出进修学习体外循环手术配合半年及以上的护士(甲护士)带教。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四名完成一台体外循环手术的配合。将一台手术所用器械分成普胸包和特殊器柜包。

1.3 初期培训 前半年,甲洗手护士带乙洗手护士上台,乙护士在甲护士的指导下,主要是整理普胸包,参加开胸、止血、关胸的手术配合。甲护士整理特殊器械包,配合心内操作。先完成一些简单的心内直视手术。两名巡回护士:甲护士负责手术中的主要工作,乙护士在甲护士指导下工作,负责供应台上物品,与器械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取血、制冰屑。其它工作均由两人互相配合。在上手术前,先给她们介绍手术间的布置和物品准备,认识体外循环手术的基本器械和特殊器械,手术中使用的缝合针、涤沦补片及常用药物。介绍体外循环手术配合的基本程序,体外循环插管方法。

1.4 中期培训 半年至1年。乙护士在甲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普胸器械及特殊器械台的整理,并完成开胸、心内操作及关胸等整个手术的配合过程。主要培训讲解心脏的应用解剖,如特殊的心表部位、升主动脉—上腔静脉隐窝、房间沟等及心脏四腔各部位结构。在甲护士的指导下配合复杂的心脏手术,讲解不同的心脏手术的手术方法及配合技巧,每配合一台手术后写读书笔记。

1.5 后期培训 一年后将两个手术器械包整理成一个包,由一名洗手和一名巡回护士完成一台手术的配合,巡回护士必须是业务过硬、应急能力强,能及时指导台上配合的护士。此阶段应熟悉体外循环监测、体外循环并发症等,诊断不明的复杂心脏病的配合技巧,如何做好术中的心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由于心脏手术复杂,参加手术配合的护士必须参加医生的术前讨论及心脏外科的相关学术讲座。复杂心脏病在洗手配合过程中,仔细聆听主刀医生对术式的选择,以便及时应对,应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术前一天准备并仔细地检查术中用物是否齐全合用,避免因用物不齐影响速度。洗手护士要熟悉洗手程序,术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敏捷,做到及时准确地配合。

2 讨论

2.1 专才教育 通过分科培训,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1]。在手术困难时,准确迅速的配合能给予医生极大的心理支持,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容易,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掌握每个手术特别是一些高难手术的过程及每个医生的喜好。了解其手术的难点是什么,需要什么特殊器械及材料,改变医生要什么给什么的被动局面。做到准确迅速,缩短手术时间。通过培训,医生对护士配合手术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增至98%。

2.2 体外循环手术经常使用一些精密仪器及外科新材料,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及规格,从而能在手术过程中,真实地向不了解其性质用途的医生介绍和准备这些材料,使手术变得快速、安全、质量高、并发症少。

2.3 通过对护士的分阶段培训,配合体外循环手术由原来的四名减少至两名,节约了人力资源。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3篇

[摘要]从心血管内科应具备的专科疾病知识、急救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方面,探讨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培养专科护士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改善专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相关知识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血管专科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人文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国内学者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和服务提出了一些看法。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改善服务质量,成为具有高素质专科护理人员,是每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的专科疾病知识

相关疾病知识是做为专业护士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知识之一。对于专业护士而言,疾病知识是必需的,每种疾病就在具体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的明确是确保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和依据。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风心病、心肌炎、心包炎等,这类疾病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糖尿病、肺栓塞、脑血栓、肺心病等。每种疾病的发生是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体现,因此各有特点。只有全面掌握疾病临床特点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病因、诱因和发病知识、诊断及治疗原则等,才能更好的理解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准确判断和预则病情变化。也才能在护理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在病人和医生间取得良好的配合,做好对病人的解释和指导工作,使其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并进行有目的、全面的、准确而行之有效的护理评估,及时准确找出病人目前存在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干预,同时也有利于指导病人进行疾病防护等健康教育。

心脏介入诊断治疗技术是近20年来逐步成熟和普及的新技术,其开辟了心血管诊治的新领域,及时了解各种介入治疗方法和适应症,优缺点并发症介入方法,术后监护要点等。根据病人及家属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给与耐心、细致的讲解答疑,有利于沟通医患关系。让患者较为轻松自然的接受介入方法。

2 急教知识

心血管系统某些疾病如: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具有发病急,变化快,预后差,甚至有猝死的可能,护士常常先于医生到达现场,及时对呼吸心跳骤停作出准确的判断,并给与现场复苏,可为进一步的抢救争取机会,另外通过加强某些预后因素判断,有针对性地观察和检测相关指标,及时向陪护人员和病人宣传有关预防急救知识,可极大的预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3 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的人文知识

3.1 心理学知识: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位病人,因其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疾病知识的不同,其心理活动也不同,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心血管疾病多属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加之病人对医疗知识的欠缺,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表现紧张、恐惧、焦虑、消极、不愿接受事实,并缺乏信心,对周围事物敏感,常将自己的病情不恰当联想,且不愿意和他人交流从而加重病情,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需求,经常与其交流有针对性地去做心理护理,帮助他们面对现实,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医生配合,争取早日康复。

3.2 法律知识: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健全,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保健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的关系日益密切。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知识和好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前提。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我们必须从法律意义的角度规范护理记录,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法规,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从法律及安全的角度出发,自觉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

3.3 美学知识:美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于感受。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自尊。病人更需要清洁优雅的环境,环境优美,温馨、舒适是良好心的促进剂,从而间接的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利于病人康复。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训练有素的举止,不仅体现护士的外在美,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其内心境界与良好修养,护士的言谈举止,服饰姿态,仪表仪容不仅是风度雅俗的体现,而且也是护理工作环境的需要,所以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把美学知识渗透到工作中,从而创造一个人性美的康复环境。

3.4 社会关系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及社会人群必然要发生种种联系,结成复杂多变的护理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品德与心智水平,应用多种沟通技巧与不同人群恰当、准确、有效的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其他康复服务人员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 心血管内科与健康教育

疾病的护理知识是临床护理的核心内容,是护理人员每天都用到的必须具备和最基本知识。随着整体护理理念的提出和贯彻实施,以及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健康教育已逐步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护士更新护理观念,强化角色知识,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素质,不同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进行不同方法和内容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接受和理解。护士还要主动与医生沟通,对病人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确保在向病人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时与医生保持一致,以提高病人的信任度。心血管疾病有其自身特点: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要求护士了解心血管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更好的为临床护理,人院宣教,出院指导提供依据。

5 思考

要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专业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首先必须明确作为心血管专科护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心血管专科护士,既能充分利用其心血管的专业知识扩大护士工作范围,又能胜任对心血管病人进行独立的医疗保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保健费用,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姚崇华,刘淑倩,左惠娟,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概况,心肺血管杂志,241-244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使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此种疾病的发病诱导原因较多,而且病情较为复杂,变化迅猛,从而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使得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越来凸显,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产生了严重制约[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对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09年7月——2012年8月间出现的54例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风险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

1.2 方法

1.2.1 风险原因

1.2.1.1 专业素质限制 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但很多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年资较低,使得其临床经验不足,在护理过程中不能够按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就进行观察和分析,由此使得患者在出现病情恶化现象后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严重危及到其生命安全。

1.2.1.2 职业道德 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而且病情复杂多变,一些患者或者家属由于担心疾病,心情较差,往往会将不良情绪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从而给护理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与患者或其家属出现冲突,从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影响到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

1.2.1.3 患者自身因素 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的,但很多患者总认为治疗和护理是医生和护理人员的事情,与自身无关,但当患者出现忧郁、焦躁心理时就难以与护理人员积极配合,由此产生护患纠纷,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2.1.4 医疗设备及药物因素 心血管内科患者经常会出现危重症状,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在短时间内便可能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如果患者发生急性症状,但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医疗设备及药物不全或者是操作不熟练的情况,势必会对患者的急救产生严重制约。

1.2.2 风险应对策略

1.2.2.1 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 对于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医院应当加强其专业技能培训,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对于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急性症状,护理人员应当进行熟练操作,以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3]。

1.2.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在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其护理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医院应当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患者要始终以微笑面对,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对于患者的倾诉要耐心聆听,以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以此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4]。

1.2.2.3 提高患者的参与度 现代化的医疗护理模式中,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促使其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不够合作,护理人员应当耐心解释,并向患者说明参与护理的优势,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

1.2.2.4 确保医疗设备及药物应用的正确性 对于医疗设备及药物的配置,医护人员应当准备充足,并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保养,以确保设备性能,从而为危重患者提供治疗便利。

2 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因此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措施,但由于心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较大,而且近年来人们对于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使得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对于护患关系的构建产生了制约。通过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对应的策略,对于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并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医院树立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形象,赢得更多患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包惠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4(01):87-88.

[2] 廖明凤.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95(11):55-56.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的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过多的摄入胆固醇、脂肪等高油脂食物导致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显著提升。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器官是心脏,这就表明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风险很高的疾病,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慌、疲乏无力等,但是一般情况下,心血管疾病都是突然发生的,这就要求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护理部门能够拥有很强的风险处理能力。本文中将抽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6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案例,探讨应当如何应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面临的风险。

1 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1.1 存在于患者自身的护理风险。作为一种风险很高的内科疾病,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种类多、发病突然、疾病转换快等不利于护理的特点,在医院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血压突升的情况,这就大大提升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难度。

在实际的心血管护理工作当中,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没有重视护理人员的嘱咐,而是不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经常食用严禁食用的食品或者擅自外出活动,这就大大提升了心血管护理中风险发生的概率(例如高血压患者擅自外出,容易引发急性血压上升等状况,而此时因为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此外,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还会有行动不便、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副作用产生,这就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这也是使得心血管护理的风险大大上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1.2 来自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护理风险。由于心血管类疾病是一种高风险的疾病,这就需要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需要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可以很好地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实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但是,目前,我国各个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这就使得医院在应对紧急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时难以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这也使得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大大上升。

在具体的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也可能会在护理文件的书写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首先,护理工作人员很有可能不能够真实、全面的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特征全部写到护理文书当中去;第二,护理工作人员可能由于一时的疏漏,将部分不真实的护理记录写入了护理文书里面去,这就很有可能给护理工作带来一些风险和困难;第三,护理工作人员不能够连续的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记录书写到护理文书中去,给心血管护理工作带来风险。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出现职业道德不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行动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无微不至的对其进行照顾与关怀。但是,有的护理工作者由于职业道德素养不够,而有一些护理工作者不愿意去主动地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解决他们的问题。(例如本应当嘱托高血压患者具体的服药规律,但是护理人员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及时的告知等)这就导致护理风险的上升。

1.3 来自医院的护理风险。鉴于心血管类疾病的突发性和高风险性特点,就需要医院的相关医疗设备和相关的药物符合国家相应的标注,如果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突发的情况,而相应的医疗设备又不达标,就会大大的提升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医院理应保证患者所处的病房环境舒适而安静,这就要求医院制定相关的规章政策,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或者提高病房的隔音效果等。

2 应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对策

针对上文中提及到的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第一,从患者的方面考虑,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来,只有患者真正的参与进来,才能够保证患者不抵触护理工作的进行。

第二,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方面考虑,应当定时组织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并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教导年轻的护理工作人员相关的工作经验。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不定期考评,降低护理工作人员的懈怠情绪,让护理工作人员真正的为患者着想。

第三,从医院的方面考虑,应当定期检查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器械,并引进治疗效果好的相关药物,使得从设备层面最大的满足患者的需要。除此之外,医院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3 资料与结果对照

3.1 资料的来源。本文的实例资料来自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的160位心脑疾病患者的真实护理案例,并分为改良护理组合传统护理组两组,两组患者基本没有差异,用来比对两种内科护理模式。

3.2 治疗结果。

4 总结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高发的一类疾病,鉴于其突发性和高危性特点,在其护理进行中很容易出现风险事故。本文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容易出现风险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良处理措施,并列出了笔者所在医院具体的对策有效比率。

参考文献

[1] 孙海英;张红伟;护理风险管理的讨论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05)

[2] 景艳;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风险问题的发现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22)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6篇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石首 434400

[摘要] 近年来,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长,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探讨。科学合理良性有序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监护对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医院良性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认为当前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建设管理缺乏战略重视、监护的硬件条件等基础设施落后、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此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促进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发展与完善。

[

关键词 ]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心理因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028-02

[作者简介] 胡祥国 (1978-),男,汉族,湖北石首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疾病ICU急救急救方向。

1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急症及危重心血管疾病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心血管内科建立重症监护室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众所周知,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心脏外形近似前后略扁的倒立的圆锥形,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大部由左心房构成,小部由右心房构成;四个肺静脉连于左心房;上、下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上、下部。心尖由左心室构成,在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 cm处。心脏外形可分前面、后面和侧面,左、右缘和下缘[2]。心血管对于维持心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之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痛、水胸、少尿与无尿、发绀、呼吸困难、心悸、眩晕、晕厥、心绞痛、心律失常、房颤、肺心病、肺栓塞、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等都属于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3]。

判断重症监护的水平,存在三个必备条件:监护治疗的现代化程度、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的管理。科学合理良性有序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监护对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医院良性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

2当前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战略重视程度不高。Mintzber在1998年提出了战略的“5P”模型,即“计划”(Plan)、“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计谋”(Ploy)[4]。当前的一些医院还存在着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建设管理缺乏战略重视,具体表现在重部署轻落实、重形式轻内容、重局部轻全局、重眼前轻长远。由于日常工作较为繁杂,在工作中往往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标准,对工作方式方法的进一步探讨、进一步创新有欠缺,缺乏常态和长效的管控和考虑。一些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工作者自身存在的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不够深入等问题,认为每一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主管人员去做,不必每项工作都亲力亲为,缺乏深入科学系统的实践考察研究。从形式上重安排,轻要求。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每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提高、提升、新的发展[5]。但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上,没有用一流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工作的全局工作。真正靠近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具体的监护、抓工作落实较少,工作中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②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硬件条件等基础设施落后。重症监护不同于普通监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紧急性、重要性、复杂性和难度性。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对于监护设备等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要求较高。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装置、血气分析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图机等[6]。治疗设备包括输液泵、呼吸机、心脏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麻醉机等。床位8~12张,25㎡/张,床距≥1.5 m,温度:20~22℃,湿度:50%~60%。空气层流装置达到净化空气和消毒的目的。中心监护站设置在所有病床的中央地区,便于直接观察所有病人。人员编制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如医生:床位=(1.5~2):1;护理人员:床位=(3~4):1;在班护士:床位=(2~3):1[7]。当前很多医院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医院相关的基础设施及配套保障体系还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具有紧急性、重要性、技术性、前端性、复杂性等方面的特点,对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心脏大体解剖及组织结构,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及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脂血症等各种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心血管疾病种类较多,需要监护人员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并有临床反应观察判断能力和基本的用药解决问题能力。又如心血管重症患者往往心理都比较复杂,其特点表现为:怀疑和侥幸,焦虑和恐惧、退化和依赖、悲观和绝望。这就要求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人员能够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并进行心理调适[8]。此外,开展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工作除了要用科学的理论来进行指导之外,也要注重联系个人及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有效性。同时在实践的时候用正确的认识来指导和规范监护工作者行为,养成良好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习惯,通过内化为外化创造条件,最后在实践中还要注意理解掌握和巩固相关理论,通过外化来体现和检验内化的成果。

3完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发展对策

①要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工作。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工作是否科学合理良性有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评估。包括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公平性(Equity),回应性(Responsibility)。具体来说,有效性(Effectiveness),即效能,实现目标的程度。衡量指标是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产出(收益)、绩效充分性。效率(Efficiency)是为结果付出的代价,衡量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资源的投入和使用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衡量指标包括净收益量或者收益与成本之比等等。公平性(Equity)是一项指标的成本和收益在整个指标群中分配的平均程度,衡量指标是帕累托准则。回应(Responsibility)是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运行结果是否符合目标对象的需要[9]。为此可以构建岗位负责制、出入室制、转送病人制度、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记录制度等。并进行相应的规划和执行落实[10]。

②要加强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基础设施及配套保障体系建设。为了在全面范围内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卫生部于2010年1月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但是护理工作建立的前提是良好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基础设施及配套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相关经费投入,对于一些公立医院,财政应该建立相应的专项经费支持与投入。在设备的使用与监督上,要以良好的监督反馈制度促进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工作层层紧扣,形成及时、畅通的渠道[11]。如可以定期进行的监督评估,形成“策划、协调、实施、汇报、调整、总结”的一体化工作思路,并且确保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记录规范、完整,有据可查。

③大力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从本质上来看,我们要将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各个方面当做一个整体或“系统”。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具有技术性、前端性、复杂性等方面的特点,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促进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科学合理良性发展而言,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所提供的不应当仅仅是一种技术支持,更应该是一种技术与护理理念的结合,这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良好运用需要技术技能与护理理念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意识,渗透到的日常护理行为之中。另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加强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应用和发展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12]。既可以对现有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专业技术培训,要求熟练掌握所从事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工作及操作技能,定期开展相应的技术交流、能力比对检验工作;二是要将一批年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人员送到有关院所对口专业学习,培养一批拔尖人才、技术骨干;此外,还要从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视角出发,引进一批急需的紧缺的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的专业人才。

[

参考文献]

[1]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03-1204.

[2]葛均波,王蔚.心血管重症的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8):792-795.

[3]赵忠秀.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评估探究[J].北方药学,2013(6):109-110.

[4]Anne B. Boisen, Michael Dalager-Pedersen,Rikke Mortensen, et al. Thomsen.Relationship between death and infections among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 A prevalence and validation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4:06-510.

[5]任惠廷,刘瑞芳.关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探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362.

[6]苗文梅,郑文善.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208.

[7]李雄文.急诊收住内科ICU502例重症患者追踪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545.

[8]容峰,曾贱高.心血管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505-507.

[9]R.Gómez-Huelgas, F. Pérez-Jiménez, M. Serrano-Ríos,et al. Group,Clinical decis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 statement of the Spanish Society of Internal Medicine[J].Revista Clínica Espaola (English Edition),2014:209-215.

[10]苏虹,牛丽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97-98.

[11]郑川燕,郑淑梅,杨茜,等.心内科护士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8):55-57.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7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拥有心血管专用床位200张,设有冠心病科,起搏电生理科,高血压科,心外科,干部心血管一科和二科,新疆起搏介入诊疗中心及心血管中心监护病房,心功能科,心脏超声诊断科,共有医护人员140多名。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该科的马忆通和黄定主任是新疆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在他们的严格要求下科室学习气氛浓郁而略带紧张,每个人都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的学习、自考,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专题讲座,两位专家也不停的向大家汇报国内外心血管的最新技术和理论,感觉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学习。我有幸于在此科室学习,并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心血管专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资深技术高超的著名专家及一批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及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心血管专业诊疗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国际先进的innovXX心血管专用数字造影机,sonos5500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marguette红导电生理仪,stockert射频消融仪及抢救设备。

    心血管专科医院能完成心血管专业的急、难、疑病症的诊治。目前已开展急诊及常规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型术,非开胸的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术,起搏器植入术(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及icd),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率失常)属国内先进水平。心包开窗术,先心病外科修补术,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居全疆首位。在高血压的诊治方面,已加入世界高血压联盟并与国际接轨,其诊疗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介入室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带教老师对我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刚到一个新科室很陌生。我的带教老师详细的给我介绍了环境,工作人员和工作流程,药品物品摆放的位置,让我更快的熟悉环境。每天早上,介入室的护士们都会主动提前30分钟到岗,手术患者日渐增多,她们工作人员少,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但她们分工合作,团结协作,使患者在手术期间得到最满意的护理。我所在的三个月,没有一个病员投诉,看到的都是挂满墙壁的锦旗。科室领导很注重业务学习,会经常组织大家参加各种讲座。也会由科室经验丰富的医师给大家讲解介入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使得她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灵敏、镇定和训练有素。私下她们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遇到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新知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已经有能力处理一些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产生意外伤害的潜在风险,由于心血管疾病种类多,病因复杂,病情变化迅速,预见性差,皆为高风险疾病[1],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护理纠纷,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其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对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对应防范对策,得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1.23±8.74)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2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例,其他6例。相关护理人员20例,年龄20~46岁,皆为女性,心血管内科工作1年及以上。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对抽取的60例患者及20位护理人员发放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问卷调查表,总计80份,填写完成后全部回收完毕。①护理问卷调查表(患者)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专业水平、人际情况以及住院环境等5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分为满意、较满意、尚可、不满意4个等级。②护理问卷调查表(护理人员)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管理制度、用药情况、文书书写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护理水平的缺陷以及是否为患者因素等5个项目,医院管理制度、用药情况分为合理及不合理两个等级,文书书写是否规范、护理水平的缺陷以及患者因素分为是,否两个选项。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2 结果

60例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满意13例(21.67%),专业水平不满意3例(5.00%),对工作责任心不满意15例(25.00%),对护理人员人际处理情况不满意12例(20.00%),对环境不满意4例(6.67%);20例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医院管理制度不合理2例(3.33%),用药不合理3例(5.00%),文书书写不规范为6例(10.00%),患者因素10例(16.67%)。

3 讨论

3.1护理过程中风险因素分析

3.1.1护理人员 在对心血管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是主要执行者,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效果的好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满意占21.67%,对专业水平不满意占5.00%,对工作责任心不满意占25.00%,而护理人员自身认为文书书写未达标准占10.00%。不难发现,护理人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工作责任感不强:血管内科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有较大的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员易产生焦躁情绪,对正常护理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工作态度差,医患交流障碍等现象发生;②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加强: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年限短,临床经验不足,对部分仪器使用不熟悉,较为生疏,而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患者心理需求,导致医患矛盾;③部分护理人员轻视护理文书书写工作,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如:未能真实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书写潦草等。而护理记录是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一出现医疗纠纷,也是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

3.1.2患者 患者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受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因素占16.67%。主要影响行为有:①不配合护理:心血管疾病多数病情严重,稍有不慎即可能威胁生命,部分患者或由于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不足或不够重视,擅自离开病房或者未遵医嘱,极易出现病情复发甚至加重的情况;②期望过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期许过高,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与期待稍有落差,就认为医护人员不尽心,引起医疗纠纷。

3.1.3医院 心血管内科仪器设备多,相对噪音较大,影响患者休息,易引发患者不满情绪。心血管内科治疗费用一般较多,若医护人员没有详细告知病患或其家属费用情况,结账时易引发医疗纠纷。根据研究结果,除上述因素,医院制度、饮食、病房环境等也易导致患者不满,引发纠纷。

3.2对策

3.2.1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①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及水平,重视患者心理需求,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2];②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基础护理技能的训练,对心血管内科使用仪器的操作、维护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最终能独当一面,高效完成护理工作。③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可定期开展讲座,培养法律意识,如护理文书可作为医疗纠纷中司法举证证物[3],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护理文书书写标准,正确记录患者真实病情变化。此外,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避免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3.2.2加强医院管理建设 ①保持病房洁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②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加护理人员资源配比,减轻护理人员负面情绪;③建立、健全合理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是流程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证[4],医院需根据心血管内科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如药物安全管理、仪器安全管理、病房安全管理等,明确护理人员相关职责,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本职工作[5]。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是一线工作者,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水平和态度直接决定护理工作的好坏,对患者病情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明确护理责任,提高风险意识,规范护理操作和记录,避免由于护理不当造成医疗纠纷事故。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应积极主动采取相应对策,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玉霞.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和安全防范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8):107-109.

[2]YE Xiaohong,W Chen,H Huang.Risk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inical nursing work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epartment[J]. Clinical Medicine&Engineering,2013,6(20):721-722.

[3]幼嫦.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2,04(19):621-622.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护理;质量;透析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1],按照我院2011年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计划,我血液净化科也积极申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强化护理服务理念,加强血液净化专科的基础护理,建立血液净化科的特色护理服务,规范血液净化专科的各项操作流程,实施血液净化科的分层管理,建立血液净化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等各项措施,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社会、政府、护理人员的满意,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血液净化科有血液透析患者300名以上,长期透析患者达260人,住院周转患者有60人。血液净化科有护士31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20名。科室有普通透析机40台,在线血滤机9台,CRRT机3台。每年血液透析达26000余人次,血液透析滤过达3000余人次、血液灌流200人次,CRRT达6000小时以上。

1.2方法

1.2.1加强血液净化专科的基础护理每班透析治疗前更换床单被罩枕套;透析治疗前指导、协助患者清洁内瘘侧肢体;帮助患者更换病员服、采取舒适卧位;帮助患者透析治疗中正确服用降压药;协助患者透析治疗中的进食和饮水;协助患者透析中的入厕。

1.2.2建立血液净化科的特色护理服务制作门诊透析患者识别卡;透析治疗期间实行无陪护制;为透析患者量身制作了健康教育指导书;一次性透析护理包和换药包的使用;免费发放透析内瘘穿刺患者的专用止血绷带;为住院患者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1.2.3依照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一书,规范制订专科操作流程12项。

1.2.4血液净化科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上岗根据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对护理人员实行岗位职责分层,在科室实行“护士长Ⅲ级护士Ⅱ级护士Ⅰ级护士助理护士”的5级层级管理结构[2]。护士长要求中级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专科护理技术熟练;Ⅲ级护士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护理工作10年以上或获得主管护理师职称的护理人员,三级护士除了完成当班的常规透析工作以外还要负责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和动静脉内瘘溶栓的执行。Ⅱ级护士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护理工作5年以上或获得护理师职称,二级护士分管所在区域首次透析患者和危重症透析患者。Ⅰ级护士大专以上学历,在医院试用期满,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获得人力资源部转正定职的护理人员,一级护士主要完成常规透析病人的日常操作。助理护士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通过医院招聘考试,尚处于试用期护士,助理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和住院患者的接送任务。

1.2.5排班模式改变科室护士分为两大组,一组护士轮流上夜班一个月,一组护士实行定区分管患者一个月。透析大厅分为4大组,每组有一名二级护士和一名一级护士,分管8-10台透析机,二级护士分管本组重危患者,一级护士分管普通透析患者。

1.2.6建立血液净化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理部考核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血液净化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实行优劳优得和多劳多得加分法,优劳优得对应护士的级别,用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完成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多劳多得对应护士的工作量[3]。

1.3观察指标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中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实行优质护理后,护士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提高到了90%,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提高到了92%,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5%提高到了95%,患者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由实施前的93.85%提高到了98.75%,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由实施前2.46%降低到1.52%,护士护理缺陷发生率由实施前的4.48%降低到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血液净化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终身替代治疗,患者需长期多次进行治疗,故特别需要医疗人员对其的关怀,长期治疗对患者的身心都有很大的损伤,故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其鼓励和关心,并强化自身的技能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血液净化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3.2建立特色服务,制作门诊透析患者识别卡,通过门诊识别卡可以正确核对患者身份,从而保证护理安全,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透析治疗期间实行无陪护制,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洁净的治疗环境,不仅有助于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同时还可以预防感染。给每个透析患者免费使用透析护理包,一人一个护理包,避免了交叉感染。制作、发放透析内瘘穿刺患者的专用止血绷带。为住院患者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安全的接来、放心的送走。

3.3全面落实健康教育:为透析患者量身制作了健康教育指导书,内容包含了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宣教、静脉留置导管,透析饮食和患者容易混淆的问题,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患者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每月一次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的健康教育小讲课不但增加患者和家属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讲课过程中应不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相互之间互相了解,以朋友的身份对其进行关怀。

3.4血液净化治疗是一门护理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护理人员在血液净化治疗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血液净化中心传统的轮班护理工作模式存在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能力的护理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合理的情况,难以发挥高年资护士的经验及技术优势。我科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将人员岗位结构分层为Ⅲ级护士,Ⅱ级护士,Ⅰ级护士,助理护士,实施由不同级别护士组成的护理团队负责照顾一组透析患者的工作模式,完成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和透析间期的所有透析治疗计划,同时对护理团队的工作班次进行相对固定,使透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得到解决。

3.5排班模式改变,护士定时间定区分管透析患者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紧急情况处理得心应手,患者每次透析都是固定的护士操作,患者也消除了紧张和顾虑的心理。每组护士建立本组所管透析患者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电话号码,每位患者的透析情况(特殊透析液的使用,透析器的使用,透析中的注意事项),方便一个月后向下一组护士交接,接管的护士便于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科室建立电话随访本,当班护士对本班次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回家后,护士在晚些时间要电话随访并记录,保证了透析患者在家的安全。

3.6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士满意度及幸福感提高,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绩效考核帮助全体护理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目标,强化了岗位责任和护理安全意识,起到自我控制,自我加压的作用。规范了护士行为,使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自觉对照考核标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工作方法,降低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4结论

自血液净化室开展优质护理后,环境变得更整洁卫生,患者得到了全方位、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护士的工作从院内延伸到居家;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使透析间期体量增加控制在规定的范围,急性左心衰和高血钾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患者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方案[S].2010-01-22.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10篇

湖南省株洲市三医院心身疾病科,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再出血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治疗组的死亡率(10%)低于对照组(2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是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好转的坚实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 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052-03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UGH )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病变等部位)的出血[1]。相关资料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0.1%,其病死率接近10%[2],而上消化道大出血则发病迅速,出血凶猛,出血量大,临床死亡率更高,接近20%,甚至更高。通常所指的大出血是失血速度较快的出血,每分钟出血在1 mL以上,或一次出血达400~500 mL,并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慌、乏力等。短时间出血量超过1000 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3]。所以临床护理工作很重要。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23~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5岁;胃、十二指肠溃疡42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8例,急性胃黏膜损害5例,胆道出血2例,胃癌2例,尿毒症及血液病1例;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黑便,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发热、血象升高及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现象,严重者有氮质血症、失血性休克、直至死亡。随机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综合内科组)和治疗组(消化内科组)各3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方法。

2.1消化内科专科护理

2.1.1病情护理 ①大出血时注意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抬高下肢,保持头脚高位,保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必要时吸痰、吸氧,避免呕血时误吸入气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②迅速建立两条大的静脉通道,其中一路是深静脉置管,以便快速、准确的输液、输血,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输液。另一路是浅静脉留置针,以便输入止血药物[4]。同时进行超前预防性护理,防止输液过快而出现血压过高致使再出血或肺水肿、心力衰竭、甚至不可逆休克。③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当出现血压较低、脉压差较小、脉搏加速时要及时的补充血容量,防止消化道大出血时导致失血性休克。④密切观察有无继续或再次出血,观察呕吐物的量与色泽、大便的颜色与性质,有便血排出者应及时拭净,便血次数多时肛周涂红霉素软膏,防止感染。同时积极进行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血尿素氮等测定,观察其升高、降低变化情况,决定输液性质,调整输液量及输液速度。⑤定时量体温,密切注意体温的变化。失血者体温一般是低于正常值,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⑥观察24 h尿量、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及皮肤的弹性,指导补液的量和性质,及时纠正严重贫血与水电解质的紊乱。⑦观察神志、面部情况。如患者出现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提示患者仍继续出血,病情恶化,应立即实施紧急抢救措施。⑧进行针对性急救处理:上氧,抽血进行输血前准备,通知化验室备血。准备三腔二囊管、内镜,必要时在内镜下止血或用三腔二囊管血管压迫止血。准备奥曲肽、血凝酶、思他宁等药物止血,定时喂服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止血。⑨必要时紧急行术前准备,通过外科手术来止血。

2.1.2饮食护理 在患者的急性大出血期,严格禁食l~2 d,出血停止后2~3 h后先进食一些温凉的流质食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禁食用生硬的粗纤维食物,忌食辛辣油腻的油炸食品以及浓烈辛味的调味品。进食原则是少食多餐、选用软食、细嚼慢咽、多饮温开水,避免损伤食道及胃粘膜,引发再次出血。一些特殊病例应限入蛋白质和钠的摄入,如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5]。

2.1.3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对于特大出血(出血量大于1000 mL)患者,护理人员进行特级护理,全程陪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解释,让患者有安全感,及时消除血迹、污物,尽量减少不良刺激,抢救工作迅速而不慌乱,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交流,解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必要时做典型病例介绍,或介绍治疗成功的患者与之交朋友,让患者知道出血经过治疗后是可以纠正的,同时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生活温暖舒适、心情畅快,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配合治疗,加快健康的恢复[6]。

2.1.4生活护理 ①保持皮肤和衣物、床单被褥的干燥,睡气垫床,受压部位使用防压贴,预防压疮。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因贫血而往往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加上自身活动差,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差,容易产生压疮。②防止口腔感染。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呕血后残留物在口腔内滋生细菌。③出血期间严禁烟、酒,避免饮酒吸烟加重溃疡出血。④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禁用一些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如消炎痛等药物,Sezgin等[7]报道:上消化道出血有明确诱因中非类固醇类药物高于饮酒。

2.1.5健康教育 ①住院期间,指导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调整生活节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②合理饮食;③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及掌握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因治疗和护理知识减少而再度出血的危险;④教会患者及家属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采取应急措施,如呕血或黑便时应注意休息,保持镇静,减少活动并迅速联系医院进行治疗;⑤定期门诊随访[8]。

2.2指标观察标准

根据出血停止的时间来区分疗效。显效:24 h内出血停止;有效:24~48 h内出血停止;无效:用药3 d后出血仍未停止或死亡。

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包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其中有30例进行了快速输液治疗,21例进行了输血,12例进行了中心静脉测压治疗与护理,11例进行了急诊内镜检查,2例进行了套扎止血,5例进行了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21例进行了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止血,24例进行奥曲肽、血凝酶、思他宁等药物止血,5例再次呕血与便血,8例大出血伴休克(经治疗后好转),4例 进行了紧急外科手术止血,2例治疗无效。3例抢救无效死亡。出院后再入院5例。除3例死亡病例外,其余均进行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30例均采用内科常规护理,均进行常规输液与输血等常规护理,虽然也进行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但因护理要求不同,病情观察没有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专业与细致、器具准备不及时到位。结果治疗总的有效率明显下降,死亡率也偏高,其中10例治疗无效,再次出血11例,7例死亡,再入院8例,具体比较如下。

3.1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见表1。

从表1中看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止血后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比较

见表2。

从表2中看出治疗组的再出血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治疗组的死亡率(10%)低于对照组(2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虽然医疗水平及护理技术不断的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死亡率仍然相当高,临床应高度重视[9]。而专科护理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因其专业性强且操作熟练,能及时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周密观察分析,对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病情变化一线的临床资料,同时积极而认真的准备止血药物及抢救药物、抢救设备(如三腔二囊管或内镜准备[10],进行认真而细致的临床护理(包括生活、心理护理)。为抢救和治疗患者争取有效时间,以此阻止上消化道出血及再次出血的可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是挽救患者的生命。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是便血和呕血,当患者看到血时,尤其是大呕血或便血时,一般都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和悲观情绪,并由此而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交流,解释疾病发病过程,提醒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对出血的恐惧、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并能接受对出血的不抗拒,告诉患者呕血、便血经过治疗后是可以纠正的,消除患者的疑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树立好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对每天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做到很好的配合。患者在生活中没有足够的医学常识来认识此病,往往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伴随其中,所以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院内及出院后必要的生活护理指导,促使患者规范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与警惕性,定期到医院检查,遇到情况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以便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而常规护理因其护理模式的不同,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护理时缺乏针对性、熟练性,从而达不到较高的护理质量。

本研究证实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有很高的疗效(总有效率93.33%),且再出血率(13.33%)和死亡率(10%)比较低。说明专业的的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是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好转的坚实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善宁治疗4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的应用,2010,4(17):158-159.

[2] 周子瑞.肝硬化患者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护理[J].首都医药,2009,20(1):15.

[3] 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张红健,王裕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7):30

[5] 朱晓惠.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2):8-10.

[6] 应淑媚.肝硬化腹水的综合护理对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J].江西传染病护理新进展书刊,2011,10(6):39

[7] Sezgin O,Altintas E,Tombak A.Effect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on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its etiology [J].Turk J Gastroenterol,2007(18):172-176

[8] 王玉秀,方媛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8):1636-1637.

[9]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47-01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循环系统的疾病,涉及心脏、血管,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等,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现象。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较大,病情呈现复杂多变情况,而心血管治疗方案以及用药复杂,对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标准,给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5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情况,根据结果总结导致该问题的不规范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我院25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男143例,女107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60例高血压患者、160例冠心病、30例心肌梗死患者。

1.2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用药安全情况和护理质量,根据结果总结导致该问题的不规范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其中,院方因素涉及医疗费用问题;药物问题涉及剂量控制不严,用错药物,药物的副作用过大;护理人员会出现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同时其本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患者不遵从医嘱、不信任护理人员都会降低护理质量。

1.3统计学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

250例患者资料中有30例不规范事项,其中涉及院方因素、药物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患者因素四个方面的分别是3项、5项、20项、和2项,分别占1.2%、2%、8%和0.8%,见表1。

表1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与护理质量不规范因素(%)

院方因素1药物因素1护理人员因素1患者因素3(1.2%)15(2%)120(8%)12(0.8%)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的不规范因素主要集中于院方、药物、护理人员和患者本身,需要对症下药,采取对应的有效措施,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和执行水平。

3.1严格收费管理治疗心血管疾病所需费用较高,医务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于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更应该做到提前告知,同时做好每天的医疗费用清单,仔细回答患者的疑问,减少医患纠纷。

3.2强化用药安全的监管心血管内科的药物品种繁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意外,本研究中5例药物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2例药物剂量控制不合格,2例药物副作用过大,1例用错药。这些情况要求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用药安全问题,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药物的使用制度,对于副作用较大的药物需要提前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能积极配合治疗。在使用容易引起患者心律变化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防止出现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

3.3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本研究中,有20例护理人员因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占总数的8%,其中13例违反护理的操作规程,3例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4例护理文书的书写不符合规范,由此可见,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迫在眉睫的。从一下几方面提高:

3.3.1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活动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和对新设备的使用操作规范的认识,容易导致不规范事件的发生。心血管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对病情做出判断,会导致不能及时救治,加重患者病情甚者死亡,所以,院方要定期组织专业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更好的掌握新技术,同时要定期考核,做到跟得上技术创新和改革,确保护理过程中的没有疏漏。

3.3.2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执行力度护理人员要做好“三查七对”,做好交接班制度,落实电脑医嘱录入核对工作,巡房过程中,要提醒患者服药时间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等,同时要提醒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危重患者和刚入院患者要密切监控生命体征,预防突发性疾病,做到随叫随到。

3.3.3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护理记录要求客观真实、要准确及时完整,这样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病房,每次护理的记录要仔细客观全面地反应入院患者的真实病情,要不断提高记录的质量,减少不规范现象的出现。

3.4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不易控制,一般是终身治疗,这样增大家庭经济负担,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会出现经济问题不配合甚至放弃治疗。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自身原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表现为对护理不信任和不遵从医嘱。护理工作需要患者的积极高度配合,这样可以提高疗效。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关心和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普及心血管方面知识,增加患者的勇气,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心。4小结

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掌握药物的相互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心血管病;内科护理;护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77-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地改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疾病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在众多的疾病中,心血管疾病是突发率较大,也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通过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也可以保障他们的健康。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心血管病的内科护理处于较低水平,只有通过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康复[1]。

1 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和特点

心血管病在我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在众多疾病中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在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大的为冠心病和脑中卒,且近年来两者均称上升趋势;我国人群中有3亿多的烟民和1.3亿的高血压病人,他们是构成心血管病的危险的主要因素;我国人群中主要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水平逐年上升。严重的威胁到我国人民的健康。目前中国心血管病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1)病情多变性高、发病急;(2)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导致死亡率迅速增长;(3)主要人群由老年人向年轻人转变;(4)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5)农村地区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以上这些特点使得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更加困难,对护理人员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的提高更加迫切[2]。

2 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的方法

2.1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1)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对于护理人员,定时地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规范操作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护理能力,做到技术精湛。尽可能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能,使其对于一些新的设备能熟练的掌握,并能熟练的操作。可以通过考核的方式,检测护理人员的学习情况,做到人人合格,以便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

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法律法规的学习。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有助于避免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由于我国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起步比较晚,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意识,对于突发事故的重视不高。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在护理中的义务、责任和患者权利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护理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医嘱,妥善保存好心血管病人的病历记录,客观真实地填写病历报告,确保不发生漏记、误记等现象。

2.2对于患者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大多数心血管患者往往病情比较严重,而且病程较长,长期的治疗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辅导在护理过程中是一项不能被忽略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以相应的心理辅导。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耐心详细的解释,嘱托他们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减弱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医院的治疗。然后加强常规检查,定时的进行测血压、测心电图等检查。尽可能的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有可能的话,加强对患者的三大常规、血压、心电图的检测,监测好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发展[3]。

2.3对于医院

医院应该加大对护理方面的投资,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改善医院的内科护理条件,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适宜健康恢复的环境。给患者献爱心,提供更多的帮助。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一定的优惠补助措施(减免部分费用、提供免费检查、专家会诊),传递爱心,节日时送上祝福和慰问,让患者感受的温暖,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治疗,早日康复。

3 结语

护理是我国医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出我国的护理服务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亦是对医院服务的考察。在日常的护理中,护理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护理技能,加强护理意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目前心血管病的病发率越来越高,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做到让群众满意的服务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方孝俊.加强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J].现代中西医结合 .2007(1).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 抢救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05-01

危重孕产妇是指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发生的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健康的急危重症。危重孕产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危害严重,甚至造成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随着2008年我院成为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近年来由周边医院转送到我院来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日渐增多,产房自2011年全年共抢救护理各类急危重孕产妇 42例,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抢救急危重产妇 42例,患者年龄18~45岁,孕次1-5,妊娠合并症17例,其中心脏病5例,肝病2例,血小板减少2例,急性胰腺炎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重度感染、肺癌、癫痫、血管瘤各1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包括1例双胎),子痫1例。前置胎盘4例,产后出血2例,羊水栓塞2例。剖宫产21例,顺产4例,产钳助产3例,6例中孕因病理情况终止妊娠。孕产妇经积极抢救、治疗和护理7例转科治疗,其余康复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

2体会

2.1完善产房组织结构,及时配备各种抢救设备、器材、药品:目前我科产房设有危重病人抢救监护室,分娩室,康乐待产室,普通待产室,一体化产房及清宫室,各室配有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护士台设有中央监控,可获知各室监护情况,另备有呼吸机,三维B超机,中心氧气,吸引器,成人复苏囊,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盒(内有气管插管,呼吸囊等),抢救车(内有常规抢救用药和专科抢救用药以及抢救器材)等,产房每天检查物品是否齐全,器材是否呈备用状态,另专门设有羊水栓塞抢救用药盒,子痫前期重度抢救用药盒等,以缩短找药时间

2.2制定较为完善的抢救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危重孕产妇急救是否及时是抢救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我 科对于常见的急危重病症都制定了抢救预案,如子痫,子痫前期重度,产后 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复苏等,以子痫为例:一般处理(口中放置开口器,头侧向一边。避声、光刺激。呼吸道保持通畅,吸出分泌物,供氧。开放二路静脉,留置导尿,心电监护,胎心监护)镇静(杜冷丁,非那根,氯丙嗪,安定)解痉(硫酸镁)降压(拉贝洛尔,柳胺卞心啶)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强心(西地兰)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适时终止妊娠(一般子痫控制后2-4小时)化验内容(血常规、血球压积,全血黏度、肝肾功能、凝血)监测内容(意识、瞳孔、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出入量、膝反射)。每个护士必须熟记流程,使病人一到产房,我们就能按预案有条不紊,不慌不忙的进行抢救,有效的提高了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成功率

2.3加强产房助产士的专业培训:产房的助产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急救技术,能够熟练处理常见的危重病急救,为病人的进一步救治赢得机会和时间。为此我们采取科内学习,如定期组织理论知识考核,专科理论讲座,总结危重病人抢救经验,专科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动脉血气抽血、静脉穿刺、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痰等)。院内轮转,至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等轮转学习,院外复训等方式培养助产士

2.4领导重视,全院各科室的齐心协力:自我科成为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院领导和各专科大力支持是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医院为我科添置了大量的抢救仪器设备,并为各员工配备通讯设备,保持24小时通畅,随时可联络到各科室各人,会诊随叫随到,且到产房会诊的均是本院主治以上职称的医生。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血库、手术室等临床其他科室也提供了积极配合。

3抢救中需要做到的几点

3.1了解病人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神志、瞳孔和意识的变化,有异常时随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积极抢救治疗

3.2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以便急救时静脉给药,或快速输液、输血。选择最大号套管针,粗直,易固定的大静脉,可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严格无菌操作,长期输液时每日更换输液导管,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

3.3根据医嘱,正确、及时的给药,掌握药物的计量,浓度,给药方法,并观察药物的疗效,有无副作用,及时反馈给医生,并做好相关记录

3.4妥善固定各类导管,准确记录各引流液色、质、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时正确的留取标本,尽快取回报告,告知医生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医疗改革 心血管护理工作 紧迫感 缓解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原有医疗体制和市场发展趋势格格不入,因此当前我国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医疗改革,逐步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系统。同时医疗改革的大力开展令医疗市场形成激烈竞争,各医院的竞争已由医疗设施和医院功能的竞争转化为多角度、多层次的竞争,其中包括管理与服务质量、医疗费用与信誉度、操作效率和治疗水平的竞争。这种白热化的竞争导致各医院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令广大医疗人员的压力倍增。此外,随着整个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各种病患者不断增加,也是导致医疗人员压力倍增的一大因素。笔者系心血管内科护士,在实践工作中亲身感受到来源于医院管理和患者的压力,现将针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紧迫感进行相关探讨。

1、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紧迫感之原因探析

1.1、内在因素

1.1.1、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不稳定

住院的心血管病患者一般都是病情较为严重且变化不定,随时都可能出现心跳停止的危机状况,因此临时实施的抢救行为较多,从而导致广大心血管内科护士精神长期高度紧张,一天到晚都担心患者发生生命危险。其实,对于该类患者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倘若核查病房的护士在思想上稍有松懈,检查马虎一点,将会导致患者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责任大、风险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

1.1.2、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专业知识

心血管病以高龄患者居多,病情一般都较为严重,有的患者甚至随时都有性命之危,这就要求心血管内科的广大护士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护理知识才能在各种突况中应对自如。譬如对心血管病的各种变化症状以及各种急救措施的实施、急救药品的使用都有较为熟悉的掌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心血管内科的护士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利用休息时间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平,其精神所承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1.1.3、压抑沉闷的工作情境

心血管病大都是老年人,而老年患者一旦患病情绪都较为悲观,护士所面对都是强烈的负性情绪,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情绪悲观的患者接触,心态难免会受到影响。

1.1.4、工作特点

护士工作具有较强的连续性,黑白颠倒,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从而导致不少护士心情郁闷,负性情绪强烈,甚至发生失眠情况。

1.2、外在因素

虽然医生的社会地位较高,但同在医院的护士,其社会地位却较为低下。广大护士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有时无法得到人们理解,受到情感上的伤害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自身感到社会地位卑微。广大护士为患者的健康付出了大量努力却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超强度的劳动和收入甚少形成强烈反差。以上种种情况令不少护士内心失去平衡,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观念都在不断加强,患者在医治病情时都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同时对治疗环境和护理服务都会提出较高的要求,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广大护士的精神压力。

1.3、其它因素

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个性稳定、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的人面对压力能迎难而上;而情绪起伏大、工作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的人面对压力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心理故障。基于此,不少护士在高度工作压力中精神尤为紧张,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2、应对策略

2.1、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其它科室要大,因此作为心血管内科的护士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各种患者的突发症状要熟悉掌握,对各种处理患者危机情况的药物、仪器、设施都要有详细的了解。俗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广大心血管护士如能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就可在各种危机情况中应付自如,从而减少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2.2、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较强的关系协调能力,因为心血管病患者大都是老年人,心理脆弱,情绪悲观,难以沟通。在此情况下,护士须从理解的角度对他们的不礼貌行为予以理解,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态度去尊重这些老年病患者,用宽容之心去包容一切。此外,对待同事也应抱着信任和友爱的态度,营造其乐融融的工作环境。休息之余多和亲朋好友接触,让心中的苦闷获得亲人的理解和朋友的安慰,从而化解心中之郁闷,获得心态之平衡。

2.3、劳逸结合懂得放松

连续的工作方式,压抑的工作环境令不少心血管内科护士忽视了对自身的放松,从而导致工作上的紧张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广大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人员应劳逸结合,学会放松自己。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参与各种娱乐活动放松自己。譬如定期参加朋友聚会、体育锻炼活动以及到名胜古迹等风景点进行旅游,以此缓解工作上的压力。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压力不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很大伤害,而且也严重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必须懂得放松才能适应压抑的工作环境,避免悲观情绪的产生,形成良好的心态,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广大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环境压抑,工作强度大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不少护士面对高强度的压力产生了负性情绪,对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如能按照上述策略进行调节,定能平衡心态,干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石彩秋.独生子女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心血管专科护理范文第15篇

随着医学水平迅速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日臻成熟,从事血液净化医护人员面临着艰巨责任和义务。血液净化中心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工作性质,兼具门诊、住院药房、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等多重工作特点,护理技术操作专科特色突出,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医疗责任重,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由单一血液透析治疗逐渐发展到多种治疗模式。另外随着血液净化新技术、新型仪器的不断出现,要求从事血液净化人员不断更新观念、知识,紧跟着血液透析发展步伐,合理利用资源,实行动态弹性排班,统一制定科学、规范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医院各级领导对血液净化中心越来越重视,医院血液透析室布局设施逐渐合理化,目前还注意以下问题。

1 血液透析患者面临的护理安全问题

护理人员安全理念陈旧滞后,缺乏风险意识和预见事故发生的能力;护理操作无菌概念淡漠,游击习惯较浓;查对制度不严格;专科技术操作流程不规范;各项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专科护理人员培训不规范。

2 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2.1 影响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的社会因素

服务对象的社会成分复杂,有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和经济费用的困扰存在不良心态,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诉讼热情高涨,是发生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而护理人员面临是,要求举证倒置,同时血液透析操作属于医疗高风险有创性的操作,是高科技的产物,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中,具有操作治疗的局限性,与患者的期望值发生矛盾。

2.2 影响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的护理因素

护理工作本身点多面广,琐碎复杂,①、高危时段:日常的工作中遇节假日、单独值班、考试前、休假前,干扰多。②、高危人员: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有差异,心理素质差,情绪不稳定,能力低是发生隐患的高危人员。③、高危患者:高龄、危重、无陪护、心理障碍、交流困难。④、高危操作:血液净化治疗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完成的,是一项有创的操作,具有高风险性,出血风险,术后透析患者无肝素会给操作带来难度和风险。⑤、高危意识:由于患者长期固定的门诊患者,护理操作具有重复性,

工作人员往往对某些危险现象视而不见,不善于识别危险因素,安全意识淡。

目前我院规范了血液透析基础护理操作,其操作流程设计原则:遵循无菌、科学、简单的原则,方便护理人员应用,同时要求护士着装整洁、举止端庄、在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其规范管理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3 操作流程:

3.1 血液透析操作物品

3.1.1 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14~16G穿刺针、透析护理包、2000ml生理盐水、一次性冲洗管、消毒物品、止血带等。

3.1.2 要求 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准备物品,认真检查各种物品型号、规格、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期、核对患者姓名。

3.2 上机

3.2.1 开机自检,检查透析机电路连接。

3.2.2 检查透析液浓度、有效期,正确连接AB透析液。

3.2.3 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 安装原则:检查各种透析耗材外包装有效期、型号,连接动脉管路,连接时注意按管路顺序逐一打开一个小帽连接一接头,避免接口暴露时间过长,外循环管路方法确保血液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不被污染,管路不打褶,走向清晰,无漏血和扭曲现象。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3.2.4 密闭式预冲 操作原则:采用密闭式预冲洗,透析器和管路形成闭式循环。所有接口不能暴露于空气中。预冲洗液流向为动脉端 透析器 静脉端;排净透析器和管路中的空气,清除透析器中的贴壁小气泡,清除微小颗粒;预冲量。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预冲量。

3.2.5 穿刺血管操作程序 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我院常用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和直穿,保持通路中的畅通需要护理人员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如穿刺不成功尽量避免重复尝试。

3.2.6 上机 操作原则:根据血液透析的原理,通过血液的体外循环,达到治疗目的。连接后进行检查,自我二次查对,确保管路连接无漏血、无扭曲,预设数值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