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残联工作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实施好惠残民生工程。
组织实施好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项目,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一、二级残疾人,三级残疾人,每人每年分别补助726元、360元。组织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项目,为全区3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组织实施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为全区20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每人每年500元药费补助。组织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22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医疗康复训练救助,并适配辅助器具。
二、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
组织实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为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医疗救助;为10名贫困低视力者免费配发助视器,为4名缺肢者装配普及型下肢假肢,为2名贫困残疾人装配矫形器,为8贫困残疾儿童配置各类辅助器具;为2名贫困听力残疾人免费配戴助听器,包括:提供助听器、电池、首次耳模制作及验配;为1名贫困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提高公众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三、做好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
贯彻落实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落实省《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结合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就业信息平台,实施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扶持35户残疾人就业。争取继续实施“阳光家园”项目。努力做好贫困残疾大学生救助工作,完善好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继续做好康复扶贫贴息贷款争取工作。举办4期残疾人劳动技能综合培训班、2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上升15%以上。
四、加强残联组织建设。
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力争两年达标。全面落实“强基育人”工程,在全区开展残联系统干部培训工作,重点对换届后新任理事长和专职委员组织培训,进一步提高残联领导班子和残疾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组织参加全市残联干部培训班,稳步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素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基层残疾组织工作经费,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中残疾人的比例。完善“志愿助残”工作体系,努力推动助残志愿者注册工作持续进行。做好残疾人二代证的核发工作。进一步完善以残联为中心、街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各专门协会和助残志愿者机构为依托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体系。
五、依法做好残疾人维权工作。
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解决残疾人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加强维权组织机构建设,组织参加全市残疾人维权工作会议和残疾人工作者培训班。根据残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切实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费补贴项目,完善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的数据库建设。
残疾人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及县“三会”精神,围绕“一个中心、三大保障”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四个年”活动,以“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加强和完善残疾人事业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突出解决残疾人及其家庭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推动我县残疾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和谐美好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目标及任务(为残疾人办十件事)
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全额免费手术300例,同比增长50%;实施扶贫助残千户工程,帮助扶持1800户残疾人发展种养业,同比增长100%,计划投入资金30万元;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800人(次);为残疾人捐赠轮椅100辆,同比增长20%;计划投入25万元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20例,免费配发残疾人各类用品用具200件;资助残疾大中专新生入学费,做到应补尽补,(大学4000元,大专3000元);利用春节和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开展“温暖万家行”慰问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1000户,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继续做好稳定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安排220名残疾人就业,同比增长9%;残保金征收210万,同比增长10.05%。投入资金17万元,做好居家无障碍改造85户,同比增长6%;抓好“阳光家园”计划,完成400名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每人每年600元,共24万元)。继续做好残疾人二代证换发工作。强力推进残疾人工作,力争在全省百万人口大县中,残疾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全市名列前茅。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残联干部队伍素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残联干部队伍自身素质建设,做到“强领导、强部门、强股室”,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交流会,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股室负责人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让大家了解工作、推动工作。切实加强45个乡镇残联班子建设,做到831个村(社区)配备残协主席及联络员,同时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200人,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康复工作,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以残疾人康复中心为阵地,依托康复中心,开展康复服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认真做好以白内障复明为主的康复工作,组织眼科医生深入基层筛查白内障患者,实施300例全额免费白内障手术;完成低视力康复10名、聋儿语训7人、假肢装配20例、智残儿童训练7人、肢残儿童的社区训练1人、辅助器具供应200件等各项康复工作;做好凯江玄武社区、凯江小南街社区、凯江下南街社区、凯江大西街社区、南华西江北路社区、南华龙华寺社区6个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加大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帮扶工作及新农保政策宣传力度。
(三)抓好残疾人教育工作。完善特教机构体系,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及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继续做好年残疾人大学新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新生高考录取及助学金发放工作,争取上级支持,做到应补尽补。(本科生每人补助4000元,专科生每人补助3000元)
(四)抓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拓宽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一是我们将依托县特校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展缝纫、理发、计算机等技能培训达100人。抓好6名盲人按摩师培训工作,组织8名残疾人参加省、市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二是积极协调省内外福利企业5至10月召开2次招聘会。三是鼓励残疾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个体从业、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220人,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搭建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为我县社会稳定和劳动就业工作做出贡献。同时加强残保金征收工作,力争达到210万,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五)大力开展残疾人扶贫助困工作。继续大力开展扶贫助残,通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种养殖业扶持、“温暖万家行”、“阳光家园计划”、协调享受低保等扶持工作,帮助残疾人增产增收,摆脱困境。一是积极抓好残疾人种养殖业扶持工作,今年在10个乡镇计划投入资金30万元对18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帮扶及培训,二是做好走访慰问残疾人工作。利用春节和“助残日”发动各级、各部门对45个乡镇1000户贫困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残疾人的家庭。
(六)继续做好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抓好残疾人“量服”工作,加快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使残疾人社会创新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把残疾人的所需、所能和残联的所为有机结合,整合各部门资源,发挥残疾人自身作用,充分为残疾人服务,为他们量身定做帮扶方案或发展方案,填写“一卡四表一档案”,为22000名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使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七)大力弘扬残疾人文化建设。年以自强自力、感恩奋进作为全县残疾人文化的基本精神,教育引导残疾人发扬“四自”精神。利用农家书屋,发动乡镇残联组织开展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活动,宣传报道树立一批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先进典型。利用助残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爱心奉献精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残疾人的心田。
(八)切实做好残疾人维权工作。畅通残疾人投诉渠道,健全处理长效机制,坚持残联理事长接访接待日制度,妥善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为县委政府排忧解难,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九)做好残疾人监测工作。积极组织做好了东北镇、永兴镇2个监测点的残疾人检测工作,对64名监测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掌握他们的收入支出、健康及生产状况为上级制定有关残疾人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我们将努力让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住院可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方式,把帮助和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渠道的残疾人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处以上。
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的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项保障领域;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帮助落实“低保”“五保”等社会救济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同时,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大病医疗难、子女入学难等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使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以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康复救助项目,促使残疾人康复
按照省、市残联康复任务的要求,围绕残疾人“康复一人,幸福全家,奉献社会”的目标,建立“泰祥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委托康复中心对脑瘫、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开展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为社区所有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大力推动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基层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抓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契机,研究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问题的解决办法,积极促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使我社区的部分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医疗救助;继续开展肢体康复训练、低视力助配、聋儿语训康复、用品用具供应和麻风病治疗等工作;用品用具服务应进一步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三、做好残疾人教育和文体工作,促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继续配合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使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稳步提高。建立健全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制度,为激励残疾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帮助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力量,围绕发展残疾人事业这个主题,针对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和生活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培育残疾人事业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做好“两刊”征订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体生活。做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和推荐工作。
四、加强社区残联规范化建设,增强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切实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搞好干部培训,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省、市要求,力争使我们泰祥社区残联建设达到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适应的工作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保障,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目标。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开展康复训练、就业服务、用品用具服务及文体娱乐活动,重视和发挥专门协会作用,使残疾人工作有人负责,把残疾人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进一步加强社区残疾人帮扶工作,规范管理,增强服务能力。重视残联信息网络建设,做好残疾人事业对外交流和统计工作。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