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

简单整改报告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 统计制度 单轨制 统计分析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发展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迈出大的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统计中应用抽样调查方法……等等。但是,制度方法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呼声也始终不绝于耳,且日渐强烈。究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很大程度在于统计部门及广大统计工作者没有就改革的目标模式形成共识,以致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怎么改都难合适;不同领导有不同思路,改过来又改回去。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规范;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迈出新的实质性的更大步伐。确立面向21世纪的统计发展战略,必须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与弊端,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发展统计事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四化建设。

一、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二、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即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之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联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

三、加强基层统计分析工作。

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统计的源头,是整个统计工作的起点,要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必需重视基层,夯实基层,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充分认识统计工作在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有效地发挥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作用,统计工作的重点是服务,服务的重点是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寻求规律,通过分析发现本质,通过分析找出内在的联系,把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等预测分析出来,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更好地创造统计信息工作与经济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3.1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反映了统计工作的水平。在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过程中,能有效地检验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统计工作得到改善、加强和提高。另外,经常撰写统计分析报告,能综合锻炼提高写作人员的素质,全面增长统计人员的才干。总之,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十分重要,那种认为“统计报表是硬任务,统计分析是软任务”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是万万要不得的。

统计分析报告也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地位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报告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鲜明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因而是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3.2统计分析是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综合标准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写作全部工作水平的综合。前面几个环节是统计的基础工作,统计分析才是出成果的阶段。一般来说,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来自高质量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写作。但是,如果仅有较好的写作水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都是低质量的,也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统计分析报告写不好,当然是统计工作水平不高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还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统计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所以,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如何,也就反映了统计工作水平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标准。另外,统计分析的结果虽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如表格式、图形式、文章式等),但只有文章式--统计分析报告为最好,也最为常用。因此,统计分析报告也是表现统计成果的好形式。

3.3统计分析报告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统计信息又是社会信息的主体,而且是最全面、最稳定、较准确的信息。统计信息要通过载体传播,而统计分析报告是主要载体之一,适合于报刊杂志上发表,传播条件比较简便,具有较大的信息覆盖面,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中国统计,2002,3.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2篇

为了规范本市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活动,保障公共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对本市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机构(以下简称公共管理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单位(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障性能测试、评估的活动。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信息委)负责本市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责任制度)

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承担开展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的管理责任。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所属的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开展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

第六条(测评年度计划)

市信息委应当会同各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年度计划,组织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实施,并进行指导、监督。

第七条(新建系统的测评)

新建公共信息系统的,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应当在系统建设前将安全设计方案报送市信息委审查;市信息委应当在15日内提出审查意见。新建的公共信息系统试运行结束后30日内,应当进行安全测评。

第八条(测评机构)

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信息安全测评机构(以下简称测评机构)实施。公共管理机构的公共信息系统,由市信息委指定的测评机构统一实施安全测评;公共服务单位的公共信息系统,由该单位委托的测评机构实施安全测评。

第九条(测评协议)

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应当与测评机构签订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协议,明确测评的范围、内容、方案、期限、费用和违约责任等事项。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协议的示范文本,由市信息委制定。

第十条(测评要求)

测评机构应当依据国家和本市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的标准、规范,实施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保证测评活动的客观、公正。

第十一条(安全事项告知与协助义务)

安全测评的实施过程可能影响公共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测评机构应当事先告知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并协助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测评报告)

测评机构实施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后,应当出具包括以下内容的测评报告:

(一)测评范围、内容;

(二)测评所依据的相关标准、规范;

(三)系统安全的评估结论、整改建议。测评报告应当由测评机构负责人签署。

第十三条(安全整改)

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应当根据测评报告的整改建议,对公共信息系统采取安全整改措施;测评机构应当给予协助和指导。公共管理机构完成安全整改后15日内,应当将整改情况报送市信息委备案;公共服务单位完成安全整改后15日内,应当将整改情况报送其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测评实施情况的报告)

测评机构应当每季度将实施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的汇总情况向市信息委报告;发现公共信息系统存在重大安全问题时,应当立即向市信息委报告。

第十五条(动态复测)

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后,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测;系统的网络结构、信息处理流程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及时进行复测。公共信息系统的复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系统前次测评时发现的主要问题;

(二)核心网络设备、服务器、安全防护设施、应用软件等系统关键部分发生变更,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三)新的信息技术可能对系统安全造成的影响。

第十六条(测评机构的保密义务)

测评机构对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过程中取得的技术数据、业务资料等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以任何方式将相关信息提供给第三方。

第十七条(测评机构的行为禁止)

禁止测评机构从事下列活动:

(一)信息安全产品开发、营销和信息系统集成活动;

(二)限定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购买、使用其指定的信息安全产品;

(三)其他可能影响测评客观、公正的活动。第十八条(未进行测评或者整改的处理)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单位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或者采取安全整改措施的,由市信息委或者相关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因未开展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或者采取安全整改措施,导致系统发生安全故障的,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九条(对测评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理)

对测评机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市信息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报告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情况或者重大安全问题的,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审计整改,是指组织在接到各类监督检查机构下达的审计意见后,按照其要求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纠正,从而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行为。对企业而言,审计整改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必要手段,是有效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的关键,是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在国家审计署每年向社会公布的违法违规的企业名单中,频频出现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以下简称企业)的名号,且违法违规问题之多,金额之大,足以使社会公众瞠目结舌。其实对这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而言,这些问题早已不是秘密,早已在企业内部审计报告中多次提及,也曾被企业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整改。由此折射出这些企业的审计整改效率普遍低下。该问题之所以能成为国企集团的“老大难”问题,成因较多,也较为复杂,但审计整改制度的缺失,是其审计整改低效化的重要成因之一。本文就此展开阐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审计整改制度 体系构建

一、因审计整改制度缺失而导致的若干问题

目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与审计整改最为相关的准则是《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 号———后续审计》(2003 年)。准则中虽规定了后续审计的原则及程序,但并未指明审计整改具体如何开展。有些企业直接遵循该准则开展整改工作,但因缺乏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审计整改制度及办法,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审计整改基础工作。例如因缺乏具体规定,导致审计整改组织部门及具体职责不清晰,从而出现管理“真空”地带或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因缺乏具体的整改工作流程,使得整改的各个环节难以有序地衔接;因缺乏相关文档的模板,使得整改中出现的各类文档的格式五花八门,内容繁简不一;等等。

2.审计意见下达不全面、不清晰。清晰的审计意见,应包括整改的问题和如何对问题进行整改两部分内容。目前多数企业审计部门在下达整改意见时,虽然两方面内容大都存在,但对于如何整改,往往语焉不详,多用“根据国家(或本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整改”等字眼来“搪塞”,从而形成了“模糊审计意见”。或者干脆不提对问题如何整改,留给整改单位去“揣摩”和“思考”。至于问题整需要改到何种程度,也因为缺乏规范标准,几乎所有的整改通知书中未提及。

3.整改单位“随心所欲”整改,导致整改效果不佳。受“模糊审计意见”的影响,导致整改单位在具体整改时,或“随心所欲”地进行整改,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喜好进行整改,或索性不予理会,从而使得许多问题“治标不治本”,整改效果不尽如人意。

4.对审计整改工作质量评价不客观、不到位。国企集团的管理层级一般较多。每次审计完毕后,往往涉及多家下属单位需同时整改。多数企业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审计整改质量评价办法,导致每次整改结束后,难以对整改单位的整改质量分出优劣,审计部门在具体评价时,也多用“较好”或“基本完成”等词语来描述而缺乏定量数据支撑,且对不同整改单位的评价几乎雷同。因有些问题(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方能完成,整改单位的工作若得不到上级单位的充分肯定或认可,以后会逐渐失去整改积极性,从而对审计整改予以消极对待。

5.审计整改执行责任未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许多企业对于整改单位不整改或消极整改等行为,很少采取实质性的惩罚举措,大多采取口头批评(或通报批评)的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处理。另外也很少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履行的一部分,从而导致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整改工作重视度不够。由于缺乏硬约束,未将整改执行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未进行责任追溯和问责惩戒,导致审计问题很难做到充分整改。

二、构建系统、完整的企业审计整改制度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的产生,笔者认为,企业应当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出发点,以后续审计准则为基础,构建适合自身的系统、完整的审计整改制度体系包括如下。

1.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应规定审计整改的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审计整改的涵义、组织管理部门及职责、整改工作流程、整改档案归档等内容。其中,完整的审计整改流程应包括:(1)审计部门向整改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2)整改单位根据整改通知书要求,向审计部门上报整改方案。(3)审计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委托人)对整改方案进行审核,经批准后通知整改单位开展整改。(4)如果整改时间较长,整改单位应向审计部门报送整改中期简报。(5)审计部门根据整改中期简报内容,对整改单位的整改工作给予指导。(6)整改单位向审计部门报送审计意见反馈报告,以及整改支撑性材料。(7)审计部门派出后续审计组,对整改情况进行考评。(8)后续审计组出具后续审计报告,交付审计部门负责人审阅;审阅完毕后,上报公司领导。审计部门可结合具体情况,本着简洁、高效的原则,必要时可对上述整改流程进行简化。

2.审计整改操作指南。审计整改操作指南适用于审计部门对所属单位下达审计整改通知书时借鉴及参考,也适用于所属单位(部门)在审计整改时参照执行。另外操作指南也应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增强对各类审计问题的识别及理解。审计整改操作指南应当包括:审计整改的常规问题,以及问题的表现形式、风险隐患、适用法规制度、具体整改方法等内容。

3.审计整改质量评价办法。审计整改质量评价,是指企业审计部门通过独立的调查、分析与测试,考察和评价企业所属各单位对审计意见是否落实的过程。企业制定该办法,应适用于审计部门对企业所属各单位审计意见落实的考评,也应适用于企业所属各单位对自身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审计整改质量评价办法应包括:管理职责与分工、评价原则和内容、评价程序和方法、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内容。其中的核心内容,一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确定整改质量等级;二是落实审计整改执行责任,即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

4.审计整改各类文档模板。在审计整改的各个环节,涉及诸多文档,如审计整改通知书、整改方案、整改中期简报、审计意见反馈报告,后续审计报告等。企业需要规定具体、翔实的各类文档模板,供审计整改各方应用,这对提高整改工作质量及效率有很大裨益。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4篇

一、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情况

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第二阶段以来,我局按照省委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阶段、有组织、有步骤地认真贯彻落实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着重抓了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组织群众评议三项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30天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学习,巩固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

一是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机关党委和各支部继续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总书记视察海南的讲话,精读两个读本。特别是安排专题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继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大讨论,进一步拓展了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为海南食品药品监管和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不少党员干部都撰写了学习心得和相关理论文章。三是抓好调研成果梳理总结和实际应用。各单位都进一步深化、细化调研工作,加强调查成果的分析、提炼、总结和运用,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一批加强市场监管的制度措施。11月29日,中国医药报头版头条以《海南省局把调研成果变为工作举措》为题,介绍了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开好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局自11月3日-11月7日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征求党员干部群众、下属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服务和监管对象对省局党组及其成员的意见建议。11月5日下午及6日全天,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先后组织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群众代表、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等三个座谈会,连同前段时间召开的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先后共召开四个座谈会,共有35名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员群众代表、25名下属单位负责人、130多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还发放了460多份征求意见表和300份调查问卷,在局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并在政务网上开设征求意见栏。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局共征求了各界群众对省局党组的意见建议45条。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1月14日,我局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结合领导班子和个人思想及工作实际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撰写出高质量的发言提纲,并逐个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食品药品监管的体制机制方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干部人事方面、党风政风建设方面和基础建设方面等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查找,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六指导检查组副组长武思坤,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组调研员林耀东应邀参加了会议,对我局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此期间,我局机关各支部和直属单位分别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

(三)坚持求真务实,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前段时间局领导的调研、征求意见及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认真起草撰写了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内容广泛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意见,并经党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简述了我局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的基本情况和认识体会,对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整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六条具体整改措施。

(四)认真组织群众评议。

11月27-28日,我局分别组织局机关直属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和监管服务对象代表召开了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小平同志和我分别主持了会议,局机关、直属单位、派人士以及监管服务对象共计93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紧紧围绕“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具体有力”等内容对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评议。大家普遍认为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谈问题不避重就轻,分析原因比较深刻,整改措施比较到位可行。会上,发放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经对回收的评议表

统计,认为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写得好或较好的有92人,认为一般的仅有1人,群众评议认可度达98.8%。根据群众评议的意见,我们再次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在局内网上公开。12月3日,我局按要求向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活动指导检查组呈报了省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同一时期,局直属单位也都按要求撰写了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开展了群众评议活动。

截至今天,我局在局政务网上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上载了近30多篇信息文章,已编发简报17期,上报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报道2篇。

总的来看,我局第二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省委要求,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个别支部、个别单位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准备不够充分、分析检查报告不够深入、组织讨论不够积极等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活动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工作安排和部署

根据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统一部署,从12月5日起,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式转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中整改落实阶段。重点是制定措施、健全机制、落实整改。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12月10日前完成。

局党组和各直属单位的整改落实方案应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注重可操作性。要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提出整改方案。整改措施要做到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做到“三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公布,做出公开承诺。广大党员要围绕制定、落实整改落实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0__年1月10日前。

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查找出来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围绕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多办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省局领导班子侧重解决关系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和队伍建设的思路、重大措施等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几件群众迫切希望办的实事。各直属局、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认真整改。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那些事关全局、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加以解决。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其他领导分工负责,抓好落实。解决问题要防止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

(三)完善体制机制。20__年2月1日前。

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认真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充分借鉴学习调研成果,成分运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勇于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后,要做好总结工作和群众满意度测评。

1、总结经验。2月10日前。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总结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实际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总结报告。并将工作总结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活动指导检查组。各直属单位要将本单位工作总结报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群众满意度测评。20__年2月20日前。省局党组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把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解决突出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包括测评群众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两个方面。测评采取分层面、集中评议、无记名投票、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进行。要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使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3、呈报测评结果。20__年2月28日前,省局党组将测评结果上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各直属单位要将本单位测评结果报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20__年3月初,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大会,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经验。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为了抓好第三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

要求局机关各支部和各直属单位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思想统一到省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上来,始终坚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确保不出偏差、不走过场。

(二)整改措施要到位。

一要找准问题。在剖析问题根源上下功夫,为整改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要细化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整改措施。三要认真进行整改。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要加强协调,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解决。

(三)舆论宣传要到位。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省局机关简报、信息网络平台等载体,大力宣传我局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特别是整改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5篇

一、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情况

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第二阶段以来,我局按照省委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阶段、有组织、有步骤地认真贯彻落实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着重抓了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组织群众评议三项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30天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学习,巩固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

一是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机关党委和各支部继续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总书记视察海南的讲话,精读两个读本。特别是安排专题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继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大讨论,进一步拓展了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为海南食品药品监管和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不少党员干部都撰写了学习心得和相关理论文章。三是抓好调研成果梳理总结和实际应用。各单位都进一步深化、细化调研工作,加强调查成果的分析、提炼、总结和运用,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一批加强市场监管的制度措施。11月29日,中国医药报头版头条以《海南省局把调研成果变为工作举措》为题,介绍了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开好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局自11月3日-11月7日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征求党员干部群众、下属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服务和监管对象对省局党组及其成员的意见建议。11月5日下午及6日全天,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先后组织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群众代表、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等三个座谈会,连同前段时间召开的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先后共召开四个座谈会,共有35名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员群众代表、25名下属单位负责人、130多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还发放了460多份征求意见表和300份调查问卷,在局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并在政务网上开设征求意见栏。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局共征求了各界群众对省局党组的意见建议45条。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1月14日,我局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结合领导班子和个人思想及工作实际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撰写出高质量的发言提纲,并逐个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食品药品监管的体制机制方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干部人事方面、党风政风建设方面和基础建设方面等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查找,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六指导检查组副组长武思坤,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组调研员林耀东应邀参加了会议,对我局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此期间,我局机关各支部和直属单位分别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

(三)坚持求真务实,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前段时间局领导的调研、征求意见及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认真起草撰写了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内容广泛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意见,并经党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简述了我局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的基本情况和认识体会,对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整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六条具体整改措施。

(四)认真组织群众评议。

11月27-28日,我局分别组织局机关直属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和监管服务对象代表召开了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小平同志和我分别主持了会议,局机关、直属单位、派人士以及监管服务对象共计93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紧紧围绕“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具体有力”等内容对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评议。大家普遍认为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谈问题不避重就轻,分析原因比较深刻,整改措施比较到位可行。会上,发放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经对回收的评议表统计,认为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写得好或较好的有92人,认为一般的仅有1人,群众评议认可度达98.8%。根据群众评议的意见,我们再次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在局内网上公开。12月3日,我局按要求向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活动指导检查组呈报了省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同一时期,局直属单位也都按要求撰写了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开展了群众评议活动。

截至今天,我局在局政务网上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上载了近30多篇信息文章,已编发简报17期,上报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报道2篇。

总的来看,我局第二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省委要求,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个别支部、个别单位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准备不够充分、分析检查报告不够深入、组织讨论不够积极等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活动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工作安排和部署

根据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统一部署,从12月5日起,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式转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中整改落实阶段。重点是制定措施、健全机制、落实整改。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12月10日前完成。

局党组和各直属单位的整改落实方案应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注重可操作性。要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提出整改方案。整改措施要做到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做到“三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公布,做出公开承诺。广大党员要围绕制定、落实整改落实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009年1月10日前。

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查找出来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围绕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多办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省局领导班子侧重解决关系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和队伍建设的思路、重大措施等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几件群众迫切希望办的实事。各直属局、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认真整改。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那些事关全局、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加以解决。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其他领导分工负责,抓好落实。解决问题要防止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

(三)完善体制机制。2009年2月1日前。

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认真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充分借鉴学习调研成果,成分运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勇于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后,要做好总结工作和群众满意度测评。

1、总结经验。2月10日前。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总结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实际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总结报告。并将工作总结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活动指导检查组。各直属单位要将本单位工作总结报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群众满意度测评。2009年2月20日前。省局党组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把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解决突出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包括测评群众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两个方面。测评采取分层面、集中评议、无记名投票、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进行。要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使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3、呈报测评结果。2009年2月28日前,省局党组将测评结果上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各直属单位要将本单位测评结果报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2009年3月初,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大会,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经验。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为了抓好第三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

要求局机关各支部和各直属单位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思想统一到省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上来,始终坚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确保不出偏差、不走过场。

(二)整改措施要到位。

一要找准问题。在剖析问题根源上下功夫,为整改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要细化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整改措施。三要认真进行整改。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要加强协调,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解决。

(三)舆论宣传要到位。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省局机关简报、信息网络平台等载体,大力宣传我局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特别是整改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6篇

一、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情况

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第二阶段以来,我局按照省委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阶段、有组织、有步骤地认真贯彻落实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着重抓了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组织群众评议三项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30天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学习,巩固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

一是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机关党委和各支部继续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总书记视察海南的讲话,精读两个读本。特别是安排专题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继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大讨论,进一步拓展了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为海南食品药品监管和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不少党员干部都撰写了学习心得和相关理论文章。三是抓好调研成果梳理总结和实际应用。各单位都进一步深化、细化调研工作,加强调查成果的分析、提炼、总结和运用,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一批加强市场监管的制度措施。11月29日,中国医药报头版头条以《海南省局把调研成果变为工作举措》为题,介绍了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开好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根据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局自11月3日-11月7日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征求党员干部群众、下属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服务和监管对象对省局党组及其成员的意见建议。11月5日下午及6日全天,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先后组织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群众代表、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等三个座谈会,连同前段时间召开的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先后共召开四个座谈会,共有35名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员群众代表、25名下属单位负责人、130多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还发放了460多份征求意见表和300份调查问卷,在局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并在政务网上开设征求意见栏。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局共征求了各界群众对省局党组的意见建议45条。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1月14日,我局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结合领导班子和个人思想及工作实际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撰写出高质量的发言提纲,并逐个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食品药品监管的体制机制方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干部人事方面、党风政风建设方面和基础建设方面等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查找,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六指导检查组副组长武思坤,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组调研员林耀东应邀参加了会议,对我局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此期间,我局机关各支部和直属单位分别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

(三)坚持求真务实,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前段时间局领导的调研、征求意见及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认真起草撰写了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内容广泛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意见,并经党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简述了我局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的基本情况和认识体会,对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整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六条具体整改措施。

(四)认真组织群众评议。

11月27-28日,我局分别组织局机关直属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和监管服务对象代表召开了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小平同志和我分别主持了会议,局机关、直属单位、派人士以及监管服务对象共计93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紧紧围绕“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具体有力”等内容对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评议。大家普遍认为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谈问题不避重就轻,分析原因比较深刻,整改措施比较到位可行。会上,发放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经对回收的评议表统计,认为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写得好或较好的有92人,认为一般的仅有1人,群众评议认可度达98.8%。根据群众评议的意见,我们再次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在局内网上公开。12月3日,我局按要求向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活动指导检查组呈报了省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同一时期,局直属单位也都按要求撰写了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开展了群众评议活动。

截至今天,我局在局政务网上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上载了近30多篇信息文章,已编发简报17期,上报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报道2篇。

总的来看,我局第二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省委要求,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个别支部、个别单位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准备不够充分、分析检查报告不够深入、组织讨论不够积极等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活动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工作安排和部署

根据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统一部署,从12月5日起,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式转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中整改落实阶段。重点是制定措施、健全机制、落实整改。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12月10日前完成。

局党组和各直属单位的整改落实方案应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注重可操作性。要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提出整改方案。整改措施要做到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做到“三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公布,做出公开承诺。广大党员要围绕制定、落实整改落实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009年1月10日前。

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查找出来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围绕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多办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省局领导班子侧重解决关系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和队伍建设的思路、重大措施等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几件群众迫切希望办的实事。各直属局、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认真整改。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那些事关全局、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加以解决。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其他领导分工负责,抓好落实。解决问题要防止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

(三)完善体制机制。2009年2月1日前。

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认真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充分借鉴学习调研成果,成分运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勇于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后,要做好总结工作和群众满意度测评。

1、总结经验。2月10日前。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总结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实际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总结报告。并将工作总结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活动指导检查组。各直属单位要将本单位工作总结报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群众满意度测评。2009年2月20日前。省局党组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把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解决突出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包括测评群众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两个方面。测评采取分层面、集中评议、无记名投票、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进行。要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使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3、呈报测评结果。2009年2月28日前,省局党组将测评结果上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各直属单位要将本单位测评结果报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2009年3月初,省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大会,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经验。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为了抓好第三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

要求局机关各支部和各直属单位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思想统一到省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上来,始终坚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确保不出偏差、不走过场。

(二)整改措施要到位。

一要找准问题。在剖析问题根源上下功夫,为整改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要细化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整改措施。三要认真进行整改。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要加强协调,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解决。

(三)舆论宣传要到位。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省局机关简报、信息网络平台等载体,大力宣传我局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特别是整改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报告;编写方法

一项内部审计项目按照事先制定的审计计划,完成了现场审计工作,就进入到了审计报告编写阶段。然而在内部审计报告编写过程中,在审计发现和建议方面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可能是最费时间的阶段。美国审计专家拉里・索耶在《索耶内部审计师指南》中指出:“在编写报告过程中,审计部门内部引发冲突的根源无法超越。在编写审计报告的痛苦过程中,似乎忘记了最出色的分析结果和最有效的计发现。”可见中外内部审计在审计报告编写阶段都面临着相同的情形。快捷地高水平地完成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是内部审计人员追求的永恒目标。

一、编写内部审计报告节省时间的方法与策略

现场审计结束后,开始编写内部审计报告,如何尽快完成报告编写,审计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

(一)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经常沟通和交流,及时通报内部审计的结果

等到审计结束时才将审计意见和建议与审计单位进行交换意见,那么被审计单位见到全部结果的那一刻所受到的冲击效应,会加剧被审计单位退回审计报告的想法。逐渐向被审计单位透露审计结果,会大大降低被审计单位的激烈的抵触情绪。在项目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认为具备了沟通交流的条件,就应该以正式的或者临时备忘录的方式,与被审计单位分享信息。

(二)减少内部审计报告不必要的审查层次,减少审查人员的数量

内部审计部门的多重审查层次通常是审计报告编制延迟的最大根源。规范审查程序,减少审查层次和审查人员数量,会缩短和加快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进程。并不是参加审查的人员越多,就能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当然每增加一次审查就会提供一个新的看法,就会提供不同层次或者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然而让具有丰富经验的审计人员对草稿予以审查,完全可以代替其他人的审查。减少审查层次是推动报告审计编写更快向前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注意审查层次和审查人员的减少在审计报告质量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使用团队写作可以压缩审计报告编写的过程

审计报告编写一般由审计组组长指定一个成员起草审计报告,然后审计组所有成员对审计报告提出修改意见。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把审计组和所有审查报告草稿的人员集中到一起,共同起草报告,就会大大缩减报告编写的时间周期。这个方法允许内部审计团队和审计主管人员在一起,讨论报告草稿,提出修改意见,没有通常编辑过程中无休止的反反复复。团队写作要将审计组、审查人员聚集在一起,在会议室前面的屏幕上投放审计报告,所有人围着会议室的桌子坐着,都可以对审计报告发表个人看法和意见。

(四)让被审计单位的人员参加审计报告编写会议

审计报告编写会议是更为大胆的一种团队编写方式。将所有审查人员集中在会议室,与团队编写相似,报告编写会议也让被审计单位人员参加。这样被审计单位人员在报告初稿公布前,也能提出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可能增加会议的紧张气氛,也会增加报告修改的难度,然而报告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就会接受,同时为审计整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尽量减短审计报告的篇幅以加快报告编写过程

在缩短编写审计报告时间周期方面取得成功的审计组,通常会编写较为精简的审计报告,编写这样报告不仅易于编写,而且易于阅读。报告越短,编写和编辑花费的时间就越少。繁杂也能让审查过程缓慢,所以一般而言,越简单越好。较长的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也是一件繁重的事情,因此在整个编写过程中,精简报告应该是值得的。

二、让被审计单位更容易接受内部审计报告的方法与策略

无论审计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沟通得多么好,被审计单位时常还是会对内部审计报告感到敏感或者担心。尽管内部审计报告编写及时,适用法规准确,被审计单位仍然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可以减少或不让这种情况出现。有句老话说得好:“重要的是,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如何说。”一份内部审计报告所引起的反响,取决于报告中如何表述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表达意见和建议。

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不仅要能够清楚地阐明发现的问题,还要能够阐明潜在影响因素是什么,能够阐明如何加以解决问题,而且还要鼓励被审计单位采取整改,这是内部审计的终极目的。如果我们没有鼓励整改,那么审计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整个审计过程就是浪费时间。谈到鼓励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与一大堆的批评相比,一点点的褒奖更能够激发百倍的积极性。我们平常所谈论的情感和观念,算不上是什么要紧的东西,但是在接受一份内部审计报告方面,却能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报告中使用语言文字应当注意的事项

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时,文字表达上要尽量做到准确、严谨,同时避免出现让被审计单位感觉不舒服的语言,这样的审计报告才能为被审计单位所接受,才能激励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有些表达方式不能使用,至少应当少用。

一要避免使用“被审计单位应当考虑……”这样的表达方式。内部审计报告应当依法依规地提出具体措施的建议。当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仅仅是“考虑”某些事情时,这就将采取措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要求置于了不利地位。没有一个内部审计人员希望被审计单位对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仅仅做出一个“行,我们会考虑”的反应。

二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话。采用诸如“似乎是”、“我们的印象是”、“表面上看是”这样的短语表述,让人感觉在回避表明观念。如果太频繁地回避表明观念,那些阅读内部审计报告的人将会得出结论,内部审计人员没有提供有支撑基础的事实。被审计单位必须知道他们可以信赖审计发现和建议,模棱两可的话让他们听上去更多地好像是直觉。如果审计报告含有模棱两可的话,那些审查报告的人也会把它退回来,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

三要避免过度使用强调成份。诸如“明确”、“特别”或者“十分”等词语,由于增加强调语气,似乎又走到了模棱两可的对立面。但是这些强调词语也是不明确的,它们可以看成是另一类型的模棱两可的话。强调词语会引起疑问,诸如“意义重大的”,是与什么相比呢?“明确地”,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呢?在审计报告中如果随意使用强调词语,不同的人员阅读同一份报告,可能对所讲的东西,会留下不同的印象。

四要避免使用绝对的语言。回避模糊是对的,使用诸如“一切”、“无”、“从不”、“总是”这些词语也是不恰当的。“被审计单位总是”、“被审计单位从不”,对被审计单位而言可能是好战的词语,促使他们开始寻找普遍情况的例外,而不是检查实际问题。审计人员测试了十项业务,没有一个得到了批准,这么说是恰当的;而声明所有业务从来没有得到批准,那就言过其实了。

五要避免使用指责性的语言。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是促进积极的变化,而不是进行归责。当报告给人以中性的印象,而不是给人以有争议的印象的时候,更有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列出犯错误的那部分人的名字。针对审计建议,报告中明确了负责整改的那部分人员,这是巧妙的做法;如果说成是某某人的错误,那就让人难以接受。

六要避免使用否定性的Z言。诸如“被审计单位未能实施恰当的控制”这样的描述,不可避免地会惹怒被审计单位将来进行整改的部门和人员。不用借助“没有”或者“失败”等词语进行责任归咎,只要简单地叙述问题,更有可能落实将来必须的整改措施;同时这也有助于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人际关系,毕竟我们以后还要对该单位进行审计。

七要避免过度使用专业术语。每个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的专业术语,把专业术语从内部审计报告中剔除得越多,我们的信息就会越清晰。在审计报告中,如果使用诸如“业务控制”、“层次抽样方法”这样的术语,或者在审计报告中使用过多的会计语言,会让阅读审计报告的人感到无聊,难以继续阅读。

总之,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进行更多地沟通和交流,也就更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只有当内部审计人员掌握了报告编写过程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ichard F. Chambers,Lessons Learned on The Audit Trail, [M].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14.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8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引导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教育部《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和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的规定,决定开展民办高校和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0*年度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度检查的内容

(一)办学方向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

2、党团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及安全稳定情况;

3、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决策机构和校长履行职责情况。

(二)办学条件

1、领导和机构配备情况;

2、师生比例、教师的资格、学历和职称情况;

3、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的数量和使用情况。

(三)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

1、教学组织机构、教学计划落实、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2、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广告和简章的刊播及备案、安全和卫生管理情况;

3、教师聘任手续的办理和教师业务管理情况。

(四)财产与财务管理

1、财务人员的配备及财务人员的资格情况;

2、财务管理及监督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备案情况;

3、开办资金到位及学校经费使用情况;

4、教师社会保障落实情况。

(五)办学质量与效益

1、毕(结)业生合格率、资格证书取证率、毕业生就业率;

2、办学积累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情况;

3、校容校貌情况。

二、年度检查的程序

(一)民办学校到厅民管办领取或从*教育网下载《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及其他有关材料;

(二)民办学校自查,并于3月31日前向厅民管办报送年检材料;

(三)厅民管办组织审查年检材料,进行实地检查;

(四)教育厅作出年检结论,年检结论公告。

年检期间,我厅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民办学校提交其他补充说明材料及有关文件,要求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实地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召开座谈会、随机访谈等方式,被检查学校需准备书面材料和相关的文件资料。实地检查的学校名单和时间另行通知。

三、民办学校应提交的材料(包含报省民政厅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材料)

(一)学校自查报告(按照年检内容提交报告一式三份);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一式三份,下载《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民办非企业单位基本情况登记表》);

(三)信息披露材料纸质及电子文本(下载《20*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四)财务会计报告并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一式三份,财务会计报告下载《民办非企业单位财务报表》);

(五)《民办学校基本情况登记表》(下载《民办学校基本情况登记表》);

(六)《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副本;

(七)《收费许可证》(非学历教育机构报收费项目、标准备案材料)、招生简章备案材料;

(八)其它需提交的材料。

四、检查结论

检查结论分为年检合格、年检基本合格和年检不合格三种。年检结束,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检结论戳记。民办学校更换《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应当保留原有年检记录。年检结论在*职业与成人教育网上公布。

民办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确定为“年检基本合格”;情节严重的,确定为“年检不合格”: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办学许可证、印章或者财务凭证的;

(三)本年度未开展业务活动,或者不按照章程的规定进行活动的;

(四)内部管理混乱,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

(五)无固定办学场所、现有净资产低于省民办学校设置规定的最低标准或者教学条件明显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

(六)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审批、登记,修改章程未按规定核准备案的;

(七)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擅自变更、增设办学地点的;

(八)未按照规定招生简章广告的;

(九)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和使用违反有关规定的;

(十)抽逃资金或者侵占、私分、挪用民办学校资产的;

(十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十二)资产未按规定过户到学校名下的;

(十三)侵犯受教育者和教师合法权益的;

(十四)非法颁发或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

(十五)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十六)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或年检的;

(十七)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9篇

首先,对审计报告进行调整。审计组根据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做必要的修改(提出修改的理由),在报告内容修改的基础上,对审计报表数字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二,审核、提炼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报告的要求,对审计报告在文字内容上进行取舍,对前言和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对审计查出的反映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的问题,用数字进行归并,以此作为确认后的审计调整数,用以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以反映会计信息真实程度,同时计算相应的指标比率,为审计分析、评价做准备。

第三,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研究用于评价的措辞,在提供素材上做准备。应把涉及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问题分开,用以分别反映企业领导人做出的重大决策、应负责任以及个人的廉洁自律情况和披露企业的资产质量、经营效益情况、内部控制设置、执行及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第四,依据归并整理的素材,撰写审计结果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报告的模式,列示审计前言、基本情况、评价、审计查出的问题。

二、报告格式和内容

1.格式

报告标题:统一为《审计署关于×××(单位)×××(被审计人员姓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报告主送:中共中央组织部

报告抄报:×××领导

报告抄送:中央企业工委、所在企业监事会主席

主题词:审计经济责任报告

2.报告内容

通常分为几部分,包括前言、基本情况、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附件。

前言部分简要概括为:

依据——根据中办、国办《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

范围——审计时间、被审计单位任职期限

其他——审计方式、审计承诺、完成情况等

正文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如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情况较为简单,也可将基本情况放在前言部分,不予单列)主要为,企业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人员情况、主要财务指标等)和被审计人员基本情况(出生年月、工作经历、任期年限等);法人代表的任期目标和任期指标完成情况(以上任时为基期进行比较,基期数可以用注册会计师审定数)。

具体为,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成立的时间,历史演变过程、经营范围,行政、财务隶属关系,下属单位构成、机构设置、人员情况。审计年度被审计单位上报财务指标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企业领导人任期内创利、增亏或减亏情况);审计确认的各种财务指标情况(同上),对比会计信息失真程度。

审计做法,包括重点审计、审计调查和抽查、延伸。审计资产占被审计总资产的百分比。

审计评价,简要概述经审计可以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经济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负的责任和其他相关评价。主要业绩,如不突出,内容不多,也可以将这部分概括到“审计评价”中去,不予单列。

评价时,首先要有总体评价,勾勒出被审计人员的整体状况,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意识、廉洁自律等反映领导人素质的内容。具体对重大经营决策,如企业发展战略上的重大举措、公司结构调整、对外投资、担保、借款等,这些决策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看是否给企业带来效益,还是使企业背上了负担,领导人员应负的责任;对管理水平的评价,看企业是否是整体一盘棋,制度规定的健全、有效,令行禁止,还是各自为政;看企业的民主气氛如何,有无领导个人说了算等;廉洁自律看企业领导人有无假公济私等行为。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主要表述经审计确认后的被审计单位的状况,包括会计信息存在的问题、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重大决策存在的问题、遵纪守法和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等。附件:×××署审计组《关于__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三、编写的要求

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遵循,事实清楚、客观公正,全面反映、突出重点,表达准确、格式规范,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报告体现出形式统

一、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用词恰当、数字尽可能用较大数位表述,一目了然。

四、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评与审的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作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内容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核心在于企业法人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报告作用在于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量化的依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审到哪、查到哪,就评价到哪,因此要特别注意,第一,审计不仅仅就是查错找问题,而是全面评价,好的要肯定、错的要指出,但前提必须是审计确认的结果,而不是照抄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否则,报告仅仅充当“传话筒”,评价与事实是否一致,无从知道。如果对查出问题的评价是有审计事实依据的,对好的业绩评价是照抄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材料,审计报告也同样有失公允。第二,审计的覆盖面为70%,就评价70%,而不能凭道听途说,就作为问题妄加评论。

——评价的时限

评价的时限严格地说,就是应该按照企业领导人任职的起始逼诶雌兰郏谑导什僮髦校苣寻斓健S捎谖夜峒票ǜ妫凑兆匀还甓确从常沃捌谙抟话阄吃履橙铡R虼耍兰凼毕抻牖峒票ǜ媸毕薏灰恢拢兰凼毕廾挥型暾幕峒圃露仁荩蛊兰畚薹ò斓健3鲇谡庵衷颍饩鸵笊蠹频氖毕藓推兰鄣氖毕蓿《ㄎ笠盗斓既说娜沃捌鹗际彼诘哪甓龋虼似兰鄣氖毕抻肷蠹频氖毕抻σ阅甓任兰鄣恪A硗猓兰鄣氖吕匦胧瞧笠盗斓既说摹叭纹谀凇钡氖拢纹谇昂腿纹诤蠖疾灰兰邸?

——报告的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重在评价,就是审计部门要对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行为做出评价。如果总是停留在“收入、成本”别人都知道的问题上,报告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也就不能体现审计的高层次。在具体运作中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就要审计的重点放在本部,以本部的财务状况和重大决策为主线,向

二、三级单位扩展,不要没轻没重一把抓。

二、三级单位审了许多,时间浪费了,工作也很辛苦,但不得要领,到真正写报告时就会感觉没素材,该汇总的问题汇总不上来,弄来弄去,只能做表面文章。因此,审计结果报告的核心在于评价,审计的内容要与企业领导人联系的密切,做到了这一点,审计结果报告就会好写一些,工作也就做在点子上了。

——“信息失真”要有针对性

对审计查出的一般违纪问题,通过审计报表进行汇总,用被审计单位上报的财务数据与经审计确认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对比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把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真实,是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应该区别情况加以分析、评价,损益表的失真,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真实程度。资产、负债和损益同样的差错率,反映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要分析失真的原因,看是登录账、会计核算或合并报表计算差错,还是人为的调剂损益,假冒功名。分清是工作上的失误,还是恶意所为。不能简单以“失真”两个字做结论。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10篇

对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的:一条是充分披露方向;另一条是简化披露方向。沿着前一方向的改进成果蔚为大观:一方面报表附注越来越丰富,已进入“附注时代”;另一方面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品种也越来越多,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中期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分部信息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财务情况说明书(我国特有),等等。这都是为了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所作的努力和尝试,受到了信息使用者的欢迎。因此,这种改进成为改革财务报表的主流,可以预见这一改革方向并不会改变,只是对现有改革成果的完善与丰富(应是有增有减),并对报告方式进行创新。然而,一味地朝充分披露方向改进,有可能滑入信息过量的泥潭,反而导致信息有用性的降低。为了防止信息过量化,财务报表改进的另一方向——简化披露应运而生,目前的成果主要是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在不减少年度报告信息量的前提下,另外提供一份简化的年度报告,是否真的能降低披露成本和防止信息过量呢?除非使用者只需阅读简化的年度报告且企业也只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由此可见,这一方向的改革仅是伴随充分披露进行的,作为对信息过量倾向的矫正手段而已,难以成为改革的主流。也许正因为如此,简化的年度报告也融入了其他财务报告中,与充分披露方向合流了。

上述对财务报表的改进,将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是对这一改进效果的最简炼概括。这些改革措施均是从财务报表(尤其是基本财务报表)外部推进的,很少触及财务报表内部。追溯财务报表形成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现行财务报表的框架体系基本上成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此之后,财务报表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最大的变化是加入了“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本身的内容与结构。在财务报表本身的改进方面,英国、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下面对其中两个方面的改进作一简要评述。

二、第四财务报表:收益表的扩展

(一)英国增设“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早在1976年7月,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就公布了一份讨论稿《公司报告》,其中涉及企业经营业绩信息的改进。1991年6月,由英国和苏格兰两个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研究组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提出了一整套改进的财务报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传统损益表之外,增加一个“利得表”(gains statement),以便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全部业绩。利得表的主要特点是按资产/负债观来定义利润,且用“现行价值”(current value)为基础来计量净资产的变动,还考虑到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这样势必增加了利得表编制的复杂性。因此,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考虑另一思路:坚持“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点,把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损失),绕开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的业益——“准备”(reserves)部分予以确认。同时,设计一个与损益相互配合的新的财务业绩表,作为企业业绩报告的重要补充。1992年10月,asb正式公布了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报告财务业绩》,使上述思路变成了现实。该准则规定一个企业的财务业绩是由“损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statement of total recognized gains and losses)共同表述的。1995年12月,asb重新发表的《财务报告的原则公告》征求意见稿继续推荐上述作法。在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中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净损益(来自损益表);(2)未实现的资产重估价盈利(损失);(3)未实现的交易中投资利得(损失);(4)外币净投资上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差额。这样一来,asb设计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可起第四财务报表的作用,从而成为基本财务报表之一。

(二)美国要求在收益表之外报告“全面收益”

1980年12月,美国fasb首先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收益”新概念——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1984年12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再一次指出:全面收益的报告,应当成为一整套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其后,在一些财务、会计、投资等组织(团体)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fasb参考了英国的经验,在1986年10月11日的一份《报告全面收益》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于1997年6月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报告全面收益》。至此,报告全面收益的报表便成为美国企业一整套财务报表中的第四财务报表。

全面收益也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实际上把资产负债表又恢复到第一报表的地位,实现了“否定之否定”),并将全面收益的报告分成两个模块: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仍然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计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例如外币折算项目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在特定债券或权益证券上投资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等。这样,全面收益较好地将“当期经营业绩观”和“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结合起来了,比净收益更能帮助使用者预测企业“所有”未来现金流量,也增进了财务报表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并提升了财会信息的质量。

目前,全面收益报告没有强制的统一格式。它可采用下列三种格式之一:(1)与收益表合并为一份报表,称作“收益与全面收益表”,其上部分为收益表,下部分列示其他全面收益;(2)与收益表分开,单独编制一张报表,即“全面收益表”,使第四财务报表名副其实;(3)在业益变动表中详细报告其他全面收益,收益表仍是单独编制。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计了表述已确认未实现利得(损失)的表式

1997年8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i)进行了重大修订。修订后的iasi题为《财务报表的表述》,它要求补充编制“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同英国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基本一致,可见iasc借鉴了英国asb的经验)或在业主产权变动表中详细披露已确认的未实现利得,并在其附录中提供了相应的表式,便于人们操作。

综上所述,可见英国asb、美国的fasb和iasc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均先后采取了相同的步骤;增加企业的财务业绩报表。这一改革表明:改进财务报表都要服从财务会计目标,努力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为何率先改进企业业绩报告?这是因为:(1)实证研究表明收益指标仍然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会计数据;(2)收益同现金流量信息是紧密相关的,全面收益比净收益信息更能为使用者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提供可靠的基础。

三、财务报表结构的改进

1994年,美国aicpa发表了一份题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研究报告,其中关于财务报表的改革建议中最有新意的是改革财务报表结构,即将财务报表信息划分为“核心信息”(core information)与“非核心信息”(non?core information)。前者为企业核心活动即主要的、正常和持续经营的业务所形成;后者则为企业非核心活动,即次要的、非正常和不再持续经营的业务所形成。为此,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区分核心活动的资产与负债、非核心活动的资产与负债;在收益表中区分核心活动盈利、非核心活动盈利;还在现金流量表中区别核心活动现金流量、非核心活动现金流量。aicpa的新模式还要求计量每股核心盈利和每股净收益,并相应地计量每股的现金流量。区分核心活动与非核心活动,既要在表内反映,又要在报表附注中用较详细的标题或文字说明。这样做,必能向用户提供更有用的、可比的核心活动信息,准确表达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如果这些建议在未来能付诸实践,就可望提高会计在信息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唯有持续不断的改进,会计职业才能长盛不衰,永葆活力。

此外,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排列顺序也在进行改革,基本的趋势是再次重视按重要性排列的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筹划小组于1995年3月公布的“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说明书草稿就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改为:无形资产列在固定资产之前,固定资产列在流动资产之前。iasc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中,对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进行调和与折衷;它一方面强调资产、负债的流动和非流动的划分,另一方面又列示了一份以英国模式为主的资产负债表格式。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凸现无疑,反映到资产负债表就是将人力资产排在首位,其次就是与人力资产密切相关的无形资产。

四、对改进财务报表的努力的评论

最后,我们想对上述改进财会报表的努力作一简要评论,并试图回答:为什么迄今为止的所有改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造基本财务报表呢?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11篇

与原审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中关于审计报告的规范内容更加系统和完整,进一步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

在最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直接对审计报告进行规范的准则有3个,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另外,在其他相关审计准则中,还就涉及审计报告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规范。笔者认为,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中涉及审计报告的规定内容有了较大的调整,显得更加系统和完整,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明确了审计报告的分类

根据原准则的规定,审计报告包括四种类型,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新准则对审计报告的要素进行了调整,并将审计报告划分为标准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类。标准审计报告是指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的划分在便于准则表述的同时,严格限定了标准审计报告的范畴,强调除了可能附加强调事项段以外,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不能附加说明段和任何修饰性用语,更加规范了审计意见的表述。

有一点需要说明,1501号审计准则在解释标准审计报告时提到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但1502号审计准则指出:“本准则所称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也就是说,1502号审计准则在解释非标准审计报告时并未将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在内,也未对这一审计报告加以解释。对这种审计报告,国际审计准则700号(修订)《对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中的要求是:“一些标准、法律或审判中的惯例可能要求或允许注册会计师对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或审计报告提供进一步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单独的段落进行说明。”

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可能为了遵守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规定或自愿选择与财务报表一同披露一些财务报表框架并不要求披露的补充信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可能涉及或不涉及这些补充信息,如果审计意见不涉及这些补充信息,注册会计师必须确认这些补充信息与已审计的财务报表能够显著地区分开来。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没有显著区别,就应当在审计报告中进行说明。但这并不能解除注册会计师发现未经审计的补充信息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的责任。

二、增加了需要附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

新准则规定,当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如果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或者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或者存在其他审计准则规定的附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附加强调事项段。除此以外,不应在意见段之后附加强调事项段或任何解释性段落,以免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与原准则相比,需要附加强调事项段的两种基本情形不变,但新准则中增加了“其他审计准则规定的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因为强调事项段的目的在于提醒报表使用者关注,所以新准则中增加需要附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更有利于维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其他审计准则中规定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有: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中规定,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为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当,选用了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选用的其他编制基础是适当的,且财务报表已做出充分披露,则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考虑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管理层选用的其他编制基础。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中规定,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如果知悉在审计报告日已经存在的、可能导致修改审计报告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如果管理层修改了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新的审计报告应当增加强调事项段,提请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修改原财务报表原因的详细说明,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原审计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中提及两种情况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第一,当以前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如果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虽已解决,但对本期仍很重要,注册会计师可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提及这一情况。第二,注册会计师在对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可能注意到影响上期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而以前未就该重大错报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比较数据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这一情况。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中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在阅读其他信息(即在被审计单位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等文件中包含的除已审计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时,发现其他信息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已审计财务报表或其他信息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该重大不一致,或采取其他措施。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中规定,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工作的范围,简要财务报表应当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以及审计报告一并阅读;或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信息附注中对上述事项的说明。

三、取消了标注双重审计报告日期的做法

对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至财务报表公布日获知的期后事项,原准则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了追加审计程序,并已作了适当处理,在标注审计报告日期时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签署双重审计报告日,即保留原审计报告日,并就该期后事项注明新的审计报告日;或者更改审计报告日,即将审计报告日推迟至完成追加审计程序时的日期。

按照1332号新准则――《期后事项》的内容,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事实,二是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对这两种情形,新准则中取消了在审计报告中标注双重日期的做法,而要求采用更改审计报告日的做法。具体要求是:无论是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事实,还是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并与管理层讨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相比之下,更改审计报告日的做法在财务报表审计范围内全面地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范围,而标注双重日期的做法仅在反映有关的特定项目方面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显然,取消标注双重审计报告日期的做法意味着新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

四、对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报告采用积极保证方式

除对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外,注册会计师还可能执行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即接受委托对下列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以外的其他基础(简称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2)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财务报表特定项目、特定账户或特定账户的特定内容;(3)合同的遵守情况;(4)简要财务报表。

对于上述4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原准则规定,除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以外,其他3种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都应当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而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报告采用消极方式提出结论,即要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中指明是否发现法规、合约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规定未得到遵循的情况。但是,新准则中要求在上述4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中全部采用积极保证方式提出结论,即对按照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要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中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按照指定的特殊基础编制;在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审计报告中,要在意见段中说明财务报表组成部分是否按照指定的编制基础编制;在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报告中,要在意见段中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合同的特定条款;在简要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中,要在意见段中说明,简要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与其依据的已审计财务报表一致。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实验报告;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65-02

一、引言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为社会培养既精通市场经济管理又懂先进科学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服务的。其中,实验课程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反过来实际应用不断充实理论知识。而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程的重要环节和全面反映,对于学生来说,一份工整、规范、合格的实验报告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1],通过预习实验内容、整理和收集材料、书写实验报告,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和深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写作和科研能力[2]。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实验报告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实验报告既是实验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方面。

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报告内容形式单一。我们直观地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等内容。同一门实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类似的实验报告模版,所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实验报告的教学价值,对于教学评估和检验帮助不大。同一个实验项目,实验名称、目的、环境这几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但每次仍需要学生书写出来,这样导致实验效率不高。多数高校采用纸质实验报告,此类实验的实验报告存放需要较多的物理资源,而且管理比较复杂,对于以后查阅也不方便。

2.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从实验报告内容中很容易发现:内容格式不清晰,表达不流畅,语言不专业,书写字体潦草,有些实验结果需要图表的形式展示,特别是对比、观察规律之类的结果采用图表形式能够更好地表达,但只有较少的学生使用了图表,有的实验报告即使画了图表,但图表的序号、名称、规格等书写不够规范。大部分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这部分没有填写,或者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有的实验内容存在相似的地方,不排除有抄袭现象。总体可以看出来,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是不积极的,书写实验报告是为了应付教师。

3.教师评改的情况。教师平时教学科研的工作量比较大,还有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其他工作,所以有的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评改不是很认真,浏览后简单地给出“阅”字或日期,没有指出实验报告中出错之处,也没有把实验报告的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甚至没有反馈。到期末时给个综合成绩,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实验哪个部分没有做好,哪个部分做错了,哪里需要修改等情况。更甚者以为老师不细看实验报告,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更加不认真,在书写时为了应付了事便匆匆书写,教师评改这种的实验报告时也会缺少认真的态度,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定降低实验教学质量。

三、本课程实验报告的改进

1.实验项目的分类。在网络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个人、组织甚至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政务、商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这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的内涵、意义、方法、原理、技术以及相关案例[3]。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把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设计为如下三个类型:基础性的实验、综合性的实验、开放性的实验。(1)基础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课程背景知识的了解,相关著名的人物及著作,应用领域的前景等内容。该类实验的实验报告采用传统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要求学生完整填写每部分,不得按照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照抄,可以通过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专业网站等多种途径广泛查阅资料进行书写。此类实验报告格式统一,应用广泛,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2)综合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网页信息检索、对数据库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按照论文式实验报告书写,包括实验题目、实验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论文式实验报告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4]。所以,在该类实验开始之前,需要对该类实验报告做出必要的、清楚的说明,先给出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查阅相关信息。然后,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够培养学生逻辑表达和科学组织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或者科研工作打下基础。(3)开放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调查问卷、信息预测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采用分组讨论汇报和书面材料呈现两种形式相结合。首先,3或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已经设计好的实验题目中选择1道题目,确定题目后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题目完成计划。然后,收集、整理、处理信息,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该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主导着整个汇报流程。最后,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文字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在做该类实验和汇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能够面对面地及时参与讨论和指导,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该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且整体的教学效果优于前两类实验。

2.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在以往实验报告的评改中,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评分等级,而本课程实验报告给出不同以往的评分标准:每种类型实验报告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同,基础性的实验占总成绩25%;综合性的实验占40%;开放性的实验占30%;平时成绩占5%。

每份实验报告在评改时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格式、内容、思想、创新和讨论,每份实验报告采用满分25分制,即每部分5分。如果一份实验报告的格式清晰内容完整,有思想有创新有讨论,则给满分25分;如果有的部分书写得不佳,分数依次递减;如果发现内容过于简单或者抄袭,则给0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1:

每种类型实验一般包含几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按照满分25分制的形式评分。在计算期末总成绩时,首先,分别计算三种类型实验的总分。然后,按照每种类型实验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进行综合。最后,加上平时成绩,可以得出每位学生合理的总成绩。

3.教师应注意事项。(1)实验报告收发的方式。针对传统纸质实验报告的各种弊端,本实验课程采用电子实验报告,借助互联网、邮箱、QQ等通讯平台,通过邮箱把实验文件发送给学生。在接收实验报告时,先在邮箱里建立多个文件夹,用于存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实验报告,把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分门别类地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便于查阅和评改。(2)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实验报告的完成时间:一个实验项目大概做1到2次课,实验文件在下一个实验开始前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实验准备。为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好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规定实验报告的上交时间比较灵活,可以延迟到下一个实验开始前,甚至可以和下一个实验报告一起上交。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对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字体样式、图表规格等内容做出详细说明,形成不同模板的文件,按照实验类型附加在每一个实验文件的最后一页。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查看和参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规范性。(3)评改时问题的处理。在评改实验报告时,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份实验报告都要认真查阅和批改。标示出新颖的地方,写出鼓励的评语;标示出内容缺失、不清楚、错误的地方,写明原因;有些内容过分容简单或者抄袭,提醒学生重新书写,如果再次出现,将取消实验成绩;针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自己要好好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讲课的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的过程是否清楚、讲述的方法是否得当等,找到原因后及时调整或修改,然后在课堂上统一处理共性问题。

四、结束语

实验报告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更多是就教师的工作,比如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制定规范的书写要求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一份高质量实验报告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反馈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督促着整个教学过程。在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过程中,虽然出现大量的改进方法,各种电子的、防抄袭的和自动生成的实验报告系统等一系列的措施[5],但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验课程的特有情况,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仍是我们继续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铭杰.确保实验报告质量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64-66.

[2]王俊斌,等.提高实验报告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1):57-58.

[3]陈庄,刘加伶,成卫.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M].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13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下级行之间的联系,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加速信息传递,指导和推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行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请示报告制度。下级行要按期、如实向上级行反映情况、报告工作;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请示报告要及时答复和处理,并组织好工作信息交流。

二、请示

第三条下级行要求上级行指示或批准的事项称请示。

第四条请示报告必须一事一报,在标题中写明“请示”字样,以便于上级行及时研究处理。不能在其它报告中夹带请示,以免延误工作。

第五条请示报告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不得越级请示,对越级上报的请示,不作批复。

第六条对国务院各部直属项目和下放直供项目以及总行戴帽下达的贷款项目,经办行在拨款或贷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请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或计划单列市(区)分行(包括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各分行),向计划单列市(区)分行的请示事项,应同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重大请示事项可抄报总行,总行认为有必要答复的,主送各分行,抄送请示行。

第七条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请示,要及时办理批复,不得拖拉积压。遇有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短期内无法批复的问题,要以电话或便函及时通知请示行。

第八条下级行需要由总行与主管部门联系、了解的具体业务问题,包括:(1)下达拨款限额、贷款指标方面的问题;(2)年度投资计划或拨款、贷款计划的下达和调整方面的问题;(3)有关执行主管部门规章制度、通知规定方面的问题,等等。均以便函作为查询事项,不作为请示。总行对查询事项,均以便函或电话答复查询行。

三、报告

第九条下级行向上级行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对下级行的各种报告,一般不作批复。

第十条工作报告。下级行向上级行汇报一定时期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和今后工作安排等情况的报告,称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应由报告行的领导人主持起草,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要提到政策思想高度,避免叙述过程,罗列数字,堆砌事例。文字最长不超过5000字。

工作报告每半年报送一次。各分行应于当年7月20日和下年1月20日前分别向报送总行上半年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一式二份。省会所在地分、支行和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行的工作报告,在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的同时,抄报总行一式二份。

第十一条专题报告。下级行就某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向上级行所做的报告,称专题报告。

各分行应当按月向总行分别报送基本建设预算执行情况和信贷收支计划执行情况的专题报告。此类专题报告应在每月终了15日前报到总行。

各级行应就某一个时期开展中心工作的情况或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例如,投资规模、工程造价、建设周期、投资效果、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不定期向上级行做专题报告。

各分行的专题报告,均报送总行一式二份。

第十二条专户报告。经办国家确定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施工企业(后附名单)的行处向上级行报送的有关重点单位情况的报告,称专户报告。

专户报告主要反映:(1)建设单位在项目安排、投资分配、资金安排、拨款或贷款支用、建设进度、投资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施工企业的生产施工、财务成本、资金运用等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2)反映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的情况、经验和问题,节约或浪费的事例,建设进度和投资效果的预测;(3)各行在管理重点项目中开展的主要工作,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及今后改进工作的建议。在建设项目或重大单项工程建成投产后,经办行应对该工程的资金使用、工程造价、投资效果以及建设中的主要经验和问题,向总行作完整系统的报告。

专户报告的内容力求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每次报告要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说清楚一、二个问题,不要面面俱到;有关基本数字可以用表式反映,不要在报告中简单罗列情况,要有分析、有比较,既要反映问题,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意见。

专户报告为季报,季度终了后十天内由经办行报送总行一式二份,同时抄报各有关分行。

第十三条工作简报。各级行向上级行反映主客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下交流工作经验的简要报告,称工作简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也可以分别编写《情况反映》(以对上为主)和《工作简报》(以对下为主)。

工作简报应以“简、短、快、准”为特点。即内容简明扼要,突出当前中心工作;文字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反映问题、交流经验要及时、迅速;情况要准确。

工作简报为不定期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各省会所在地分、支行的工作简报报送总行一式三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办公室应当编发《工作动态》(名称可自定),向本行领导反映所属行发生的重要情况。《工作动态》每周至少编发两期,有条件的分行可每日编发动态。《工作动态》应逐期抄报总行办公室一式二份。《工作动态》要在准确的基础上强调“短、频、快”,文字简短,说清问题;反映要勤,不求积攒成批;传递要快,不误时机。信息内容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善于捕捉各方面的新动向、新情况、新经验。

四、附则

第十四条各级行上报的工作报告、工作简报、专题报告,应当同时报送同级党政领导部门;各级行向地方党政领导部门报送的重要报告,也应同时抄报上级行一式二份。

第十五条本制度规定的各类请示、报告的执行情况,由各分行办公室负责催办和督促检查。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14篇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关精神,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近日,财政部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7〕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同时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7〕3号,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开展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财政部出台《管理制度》的有关背景。

答:自2012年财政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规范》),特别是2017年财政部牵头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制定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在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的改革任务和要求,2017年以来,财政部对我国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根据《指导意见》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向各地区、各部门全面了解内控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基础性评价、课题研究、专家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管理制度》,以规范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促进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问:《管理制度》和《通知》起草的过程如何?

答:《管理制度》和《通知》从起草到,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是启动阶段。2017年初,财政部会计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体系研究课题组,启动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2017年上半年,课题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初步明确了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总体要求、报告机制及形式等内容。

二是调研阶段。通过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函,全面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进展情况、有关经验做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工作建议意见等,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是测试阶段。2017年6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帮助各单位查找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四是研讨阶段。2017年下半年,财政部课题组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专家研讨会,邀请了部分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单位、《规范》实施财政部联系单位以及内部控制理论界专家、代表,针对《管理制度》以及单位如何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进行了多次研讨,重点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及模板进行了讨论和完善。

在研讨过程中,各方面专家、代表一致认为在我国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应尽可能避免给各部门及单位增加额外工作量。为此,课题组针对内部控制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以标准化表格的填报形式代替文字性描述、以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客观性指标代替主观性描述,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位编报内部控制报告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各地区、各部门汇总内部控制报告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

五是征求意见阶段。在课题报告、调研测试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2017年12月,财政部会计司起草了《管理制度》和《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向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审计署等部门征求了意见,并同时向财政部部内10多个司局征求了意见。反馈意见总体上对《管理制度》和《通知》表示赞同,有关各方也针对征求意见稿中具体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六是完善和阶段。2017年1月,在充分吸收借鉴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财政部会计司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相关条款和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个别未直接吸收的意见建议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沟通解释,取得共识,最终形成了《管理制度》和《通知》并正式印发。

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管理制度》共八章,二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内部控制报告的定义、内部控制报告编制的原则、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主体、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开展方式等内容。

2.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组织。主要明确财政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及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分别组织实施全国、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及主要职责。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包括各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审批过程及报送要求等内容。

4.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各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5.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报告和下级财政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6.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使用。主要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内部控制报告的分析及分析结果使用等方面作出规定。

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工作方式、考核的落实、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处分等内容。

8.附则。主要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可依据《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制度》的生效日期等内容。

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如何开展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1.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收到《管理制度》和《通知》后,应当立即全面启动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本地区各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2017年度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5月20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5月20日前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2.各部门。各部门应当研究制定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所属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2017年度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2017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应当以《管理制度》和《通知》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完成本单位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并按时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问:财政部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的贯彻实施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是强化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应抽取一定比例的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做好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交流经验。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同时,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本地区(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

财会[2017]1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7〕24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的有关要求,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

简单整改报告范文第15篇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关精神,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近日,财政部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7〕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同时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7〕3号,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开展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财政部出台《管理制度》的有关背景。

答:自2012年财政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规范》),特别是2017年财政部牵头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制定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在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的改革任务和要求,2017年以来,财政部对我国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根据《指导意见》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向各地区、各部门全面了解内控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基础性评价、课题研究、专家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管理制度》,以规范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促进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问:《管理制度》和《通知》起草的过程如何?

答:《管理制度》和《通知》从起草到,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是启动阶段。2017年初,财政部会计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体系研究课题组,启动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2017年上半年,课题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初步明确了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总体要求、报告机制及形式等内容。

二是调研阶段。通过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函,全面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进展情况、有关经验做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工作建议意见等,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是测试阶段。2017年6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帮助各单位查找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四是研讨阶段。2017年下半年,财政部课题组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专家研讨会,邀请了部分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单位、《规范》实施财政部联系单位以及内部控制理论界专家、代表,针对《管理制度》以及单位如何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进行了多次研讨,重点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及模板进行了讨论和完善。

在研讨过程中,各方面专家、代表一致认为在我国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应尽可能避免给各部门及单位增加额外工作量。为此,课题组针对内部控制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以标准化表格的填报形式代替文字性描述、以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客观性指标代替主观性描述,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位编报内部控制报告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各地区、各部门汇总内部控制报告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

五是征求意见阶段。在课题报告、调研测试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2017年12月,财政部会计司起草了《管理制度》和《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向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审计署等部门征求了意见,并同时向财政部部内10多个司局征求了意见。反馈意见总体上对《管理制度》和《通知》表示赞同,有关各方也针对征求意见稿中具体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六是完善和阶段。2017年1月,在充分吸收借鉴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财政部会计司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相关条款和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个别未直接吸收的意见建议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沟通解释,取得共识,最终形成了《管理制度》和《通知》并正式印发。

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管理制度》共八章,二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内部控制报告的定义、内部控制报告编制的原则、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主体、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开展方式等内容。

2.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组织。主要明确财政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及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分别组织实施全国、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及主要职责。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包括各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审批过程及报送要求等内容。

4.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各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5.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报告和下级财政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6.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使用。主要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内部控制报告的分析及分析结果使用等方面作出规定。

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工作方式、考核的落实、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处分等内容。

8.附则。主要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可依据《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制度》的生效日期等内容。

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如何开展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1.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收到《管理制度》和《通知》后,应当立即全面启动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本地区各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2017年度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5月20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5月20日前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2.各部门。各部门应当研究制定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所属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2017年度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2017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应当以《管理制度》和《通知》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完成本单位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并按时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问:财政部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的贯彻实施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是强化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应抽取一定比例的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做好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交流经验。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同时,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本地区(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

财会[2017]1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7〕24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的有关要求,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