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

整体医学论文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学是整体科学,西医学是还原科学。中医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又以整体为前提,整体观的现代化为首要。以前中医现代化的失败在于从传统的功能整体观方法论上而不是从整体的根本意义上看待现代化。而西医也是从自身的方法论上看待中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根本的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整体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展现。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物质形、气、能的统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一种客观实在。

任何个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这一混化物可以呈质地均匀无别的气态,也可以呈实体存在的实体态。前者固然是一体,后者,尽管它的实体组成部分可以形形,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万别,但该实体物的气却遍布全体、贯穿内外,使组元形成有机联系的和谐整体。这里所说的整体,指形成气的时空结构而言,它是维系气独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体理解为气的结构模式。譬如,设某模式为特殊的比附,这种特定的形状结构的性质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响的。因而时空结构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处在同一结构上,而且这一整体特以渗透到所属各个局部中去,使在这一整体中的局部组元可以体现整体,这是与组元作为独立存在物的根本区别:①整体的实在性。②整体的联系性:任何整体都在和其他整体处在密切的联系当中,联系是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联系便没有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体的层次性:任何整体都是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整体有包含了小的层次的整体,小的局部组成。④整体规律的类似性:一物生来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个整体都是从类似规律演化而来,从无极演化,有太极,从这太极演化阴阳,以至这一整体全部。⑤整体的进化性:宇宙从无极逐渐演化太极,以至现在的万物,在发展至人这个宇宙最高级的生命个体,便是整体演化的最好的证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是从有形的结构上研究,形是气所聚,形散为气,气是形的场,形气是统一的。气是整体的体现。那么从形气理论的两种医学也是可以统一的。

整体性是贯穿人体宏观和微观的根本。从宏观逐渐微观,每一层次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每一层次都服从统一的整体性,而整体性是每一层次运动联系的根本。这个的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规律指导着每一层次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医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现代生物学还原到分子的体现,由此生命科学开始转向整体科学。现在的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基因组是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的交汇点。

基因组是人体的微观信息调控中心,更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它是人的精气的凝聚态,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观人体整体和微观的人体基因组整体性是统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组整体是由五脏功能模块组成,这五脏又有亚细的模块组成,这亚细的模块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块组成,各个大模块亚细模块之间存在协调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微观经络系统。基因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整体是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建立中医特色的基因组学是为了完善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整体医学。建立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论治,并没有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观,而是将其发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组整体内部,将整体观深入到基因组整体中,将宏观整体辨证和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从外至里、从里至外的整体的辨证论治观,建立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整体的辨证体系。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辨证论治观。

建立中医基因组学是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候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在分子基础上证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基因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组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发展。

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是中医现代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关键点,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都在这一尖端领域进行着研究,而中医学进入这一领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译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二则可以引导还原科学的整体化演变。

5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另一个关键点。

中医心理学原来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本体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传统中医学建立在远古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看不出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而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心理与健康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医心理学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心理学是以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其发展也是有局限的。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体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块、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两个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关。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储存、提取信息,发放信息三个方面。人出生时意识是白净的,但是在人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断接受信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信息,积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断强化与激活而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格参照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进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种意识、行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对人的元神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与人的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是功能与应用的结合。元神是人的整体功能,人的五脏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情志的发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响,性格模式又决定了情志的发生模式。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都是不完整的,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佛学、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正确的认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的心理学体系。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人的意识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是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在的作用。

6结论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做好文献资源整体布局的意义

1.1 挖掘资源潜力,更好服务教学。随着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进行,各高校都在整合校内各资料室、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一方面理清家底,挖掘资源,充实学校的实体馆藏,在数量上达到评估要求。在此背景下,更要搞好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提高藏书质量,使原来分散的资源从整体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1.2 方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应该和不同的读者群体的分布相适应,有针对性地收藏图书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如,有的学校本科学生主要分布在新校区,一些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主要分布在老校区。图书馆就要在新区图书馆和老区图书馆配置相应的资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1.3 资源共享,节约资金。合理布局各文献信息机构的资源,合理划分重点收藏范围,资源共享,不仅方便读者,更节约资金,避免重复购置,节约大量资金。

2. 医学文献资源整体布局的现状

2.1 医学高校文献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除了学校的图书馆,还有附属医院图书馆、教学医院图书馆、院系资料室、研究所资料室、独立学院图书馆、新校区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在整体布局上呈现出独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2.2 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总体上看,各个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各自为战,相互之间协调不够,没有统一的协调有力的权威机构,从资源的收藏看,追求小而全,特色不明显,分工不明确。从资源的利用上看,读者基本上以图书馆为主,其它资源利用的不够充分,资源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图书馆在业务上指导和协调作用发挥的不够。由于没有统一的业务标准,因而造成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在分类、编目、排架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不能统一,以致出现书目数据交换困难等问题,给读者跨馆借阅带来不便。

3. 对策

3.1 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是理顺关系,保证整合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以教师为主,吸收学生参加。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的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图书馆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文献信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反映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向学校和图书馆提出改进图书馆工作的建议。医学高校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对于协调各个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避免重复购置,促进资源共享具有重大意义,是开展资源整合工作的组织保障。

3.2 发挥校中心图书馆的基础性作用

3.2.1 服务全校读者,对资源的收藏起到基本保障作用。中心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主体,担负着主要的、基础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任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信息服务机构。应依据医学高校的学科、专业的设置,合理地配备图书文献资源,馆藏具有稳定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医学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中,起基础性作用。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书刊采购要兼顾各个学科,品种相对齐全。就医学书刊而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特种医学及与医学相关学科的书刊均要采购,外文书刊、大型系列丛书、检索工具书和教材参考书以及电子期刊(光盘)等文献都要配备。

3.2.2 对于特定的读者有保护措施,使图书馆的服务不留空白。医学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本部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学习一般都在学校本部进行,后期临床教学主要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进行。附属医院一般都有图书馆,资源的收藏以临床为主。很多教学医院没有图书馆。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的图书馆还要服务临床教学,收藏一些临床类文献资源。对于一些在外教学医院实习的学生和在药厂实习的药学专业的学生,图书馆在借书的期限等方面要有特殊的照顾。如中药学的实习很多都要在野外实习,配备中药图谱类的图书对学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2.3 发挥图书馆的业务指导作用,有专门的图书馆领导和部门分管此项工作。经常性地指导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的业务建设,从整体上保证资源的分布合理,建设规范。

3.3 对于中心馆以外的信息资源,要合理布局和规划,突出特色,发挥各自优势。

3.3.1 附属医院图书馆

图书馆应把一些临床实用性强、且复本量多的图书和过刊,调拨一些给教学医院图书馆,供离校馆比较远的教学医院读者使用。教学医院图书馆由于馆舍小,书库紧张,可将有些图书和过刊移交校馆收藏。附属医院之间本着减少重复、增加品种、节约经费、发挥优势的原则,统筹规划各馆的文献采购,制定各馆的藏书布局和结构,搞好藏书建设。

和校本部图书馆相比,教学医院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本院的医务人员和在该院学习的学生,读者单一,人数少。因此,教学医院馆在书刊采购时,要做到二个“重点”:即在所有文献中,重点采购医学书刊,在医学文献中,重点采购临床医学书刊及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书刊和骨干专科的书刊。

由于后期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在附属医院,所以,收藏一些相关专业和社会科学的图书也是必要的。当然,有些附属医院和图书馆的位置非常接近,则要更突出专业资料的收藏。

3.3.2 院(系)资料室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的院(系)资料室是全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业务工作和资源配置上,接受图书馆的指导与协调,应面向全校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实行资源共享。院(系)资料室的工作是图书馆不能取代的,有很多独具的优势:

收集专业文献资料的渠道更多。它还可以通过本专业的学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横向联系,收集到许多反映教学科研最新成果或发展趋势的内部资料,如学术会议文献、科研报告、研究生论文等,图书馆收集此类文献则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3-03

21世纪的高等医药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大学生。一方面是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无论哪一方面而言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今天,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它所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心理、经济、美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给医学带来困惑与两难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属性,重新认识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重新确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和教学改革目标,进而在医学院校的各类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凸现医学人文底蕴。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医学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医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医学的双重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医学是科学,为人类的生命延续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学科体系,具备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医学是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为目的,医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是人。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还是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医学的人性化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1]医学的双重属性揭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医学自身都过于强调医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造成医患之间的隔阂,也使医学教育偏离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价值的轨道。

2.医学的目的要求突出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从医学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以救死扶伤、治疗疾病作为医学的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认为医学不再以单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为目的,而是扩展到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这样描述医学的目的:“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做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医学目的新变化和健康的新定义要求全体医务工作者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理念,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

3.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唤。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的理解局限于医学单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功能,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原则是以生物医学标准来体现的,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记载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救助;总是,去安慰”,[3]医疗服务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治愈疾病、缓解症状、解除痛苦、给予安慰、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这种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理念、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也向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新命题: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以期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4.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准包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以此为据,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批准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依照《标准》的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项是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要求。第二项是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第三项是技能目标,包括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计划,包括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上所涉及的标准直接说明在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仅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有限的几门课程,因此,在医学专业课和其他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大力渗透医学人文思想。

医学人文素质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医学人文素质结构一般分为:品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综合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相互交融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宏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及人生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医学人文素质是对医学生思想性、政治性、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在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中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逻辑相关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

三、整体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下面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介绍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为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指导思想与宗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改革中辅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实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达到专业与课程相辅相成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整合。在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更新的今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围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这一中心来展开。而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限,需要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新生入校,正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确立阶段,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部分章节,加入国家医改大背景、医学发展前景、中医药在国家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贡献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章节,例举古今中外的著名医家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献身医学事业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奉献医学事业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观部分章节,加入医学职业道德内容,讲清人文性是医学的固有属性,有助于学生们从根本上认识医学,认识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树立“医乃仁医”、“医乃仁术”的道德理念。在法律观部分,讲清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医的理念,履行自己执业的义务,捍卫自己执业的权利。

3.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整体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其主导思想在于把知识学习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变更为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为外化为目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具体说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课堂授课环节方面运用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大力倡导的“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师生良好互动,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新思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这一部分,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医(药)梦”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课前演讲,把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结合起来。

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更新的内容、更广的内涵。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教学在课下有了延伸,教师借助BB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展,从课程简介、课程沿革、教学参考书、拓展阅读到课程教学大纲、思考题、练习题到相关网站链接,这种在线交流有着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交互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新资源的应用,还有待师生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4.社会实践环节的总体设置。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5]这是因为实践环节能很充分的体现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知识积累、情感融入、意志及信念养成、行为体现这一系列规律,经历了“内化”、“外化”两个重要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具体说来,基于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下的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参观生命意义展室并随后进行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病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调研与讨论。例如,在参观生命意义展室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被映入眼帘的一份份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所打动,再进一步了解捐赠者的事迹,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造福同胞,献身医学事业。这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应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衔接。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应体现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这一指导宗旨。全程化考核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不仅仅是课程结束时的结课考核,更应包括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成绩,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核、记忆性、概念性的文字考核,还应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行为及态度的体现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获取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评价。经过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在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参与度、小测验、课下作业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及演讲成绩。期末结课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试卷中主观题及客观题成绩。平时成绩体现了日常表现,占主要部分。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侧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题着重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体现出题型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的特点,有利于从整体上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与实践性与医学人文课程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改革、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养成医学人文素质,使学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而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何伦,王小玲.医学人文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曹永福.柳叶刀的伦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9.

[5]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增2).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甲述了中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本科教学课程设里,文章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与思路,整合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缩减专业课程时间,扩大限选课程时间,突出中医思维与认知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

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一病一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一保健一预防一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模式所基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皿待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而教学运行方式是如何组织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得以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手段.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实践技能娴熟、职业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并与全面素质教育相吻合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即改革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运行方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

1.更新中医学教育理念。因为一定的教育理念制约或指导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教育改革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了具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是“大医精诚”思想在现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的衍化和深化。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三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中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概而言之,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更新,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遵循中医学的形成特点和认知方法。中医药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沃土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相比.这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

3.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来从事中医学临床工作.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全面深人地理解、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与理、法、方、药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与能力。使中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医疗市场需要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路

1.从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移到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医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自身培养和成长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卫生需要、卫生服务模式、医学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人文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以衬垫专业基础,开发创新意识。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门传统医学,又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课程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人文社科内容和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3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临床思辨能力,强化临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中医学理论问题,跟踪未来疾病普遍化,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普遍达到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层面。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步人社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里的特点

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整合中医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形成中医学专业有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1.整合中医、西医课程,克服课程叠加,学时过多,学业过重的矛盾。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整合中、西医课程,减少重复叠加的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限选课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自主选择的余地。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一方面增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中医学系统深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中医技能与理论水平;一方面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

2.整合中医课程,摆脱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科特色,突出辨证思维方法的培养,保持理法方药一致。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知识板块的叠加,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中医学专业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课程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改革后的课程进行充分整合,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学整合为中医基础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证候辨证部分、方剂学整合为方证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综合辨证部分、伤寒、金匾、温病整合为辨证治疗学;把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整合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以减少知识的重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训练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方法。整合中医课程主要为了突出中医学术内核,实现中医认知方法,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强化辨证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方证学、辨证治疗学尽可能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中医方法论的开设则增加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认知规律、临床应用能力的训练。

3.整合西医课程,引进国外综合医学课程设置。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单个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概念,开设综合医学课程,在一门课程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板块,使学生受到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为人体形态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两门为人体机能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整合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两门医学科研方法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四门为生命科学基础。

综合医学课程模块的设置,降低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分割

性,形成一个整体医学知识框架;避免或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综合性课程中,学生可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问题或系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水平。综合性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4.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限选课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整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新开设限选课,以凸显中医人文学科背景,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促进基础于临床之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5.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保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相链接。为了保证中医学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成为临床合格的中医高级人才,整合过的课程保留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的内容和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卫生需要,适应市场对中医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

中医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跟上时展、适应社会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祖国传统医学人才。教学运行方式应突出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生临床感性认识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基础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西医基础课采用理论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改变理论课枯操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

2.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中医教学模式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课、临床见(实)习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中医教学没有基础与临床之分,彻底打破基础课、临床课与临床实习课分段教学模式,打通前后期中医课程。采取在医院边上中医理论课,边临床实习的“基础课—临床课—实习课”三阶段相互交叉滚动循环,使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甲述了中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本科教学课程设里,文章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与思路,整合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缩减专业课程时间,扩大限选课程时间,突出中医思维与认知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

    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一病一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一保健一预防一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模式所基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皿待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而教学运行方式是如何组织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得以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手段.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实践技能娴熟、职业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并与全面素质教育相吻合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即改革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运行方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

    1.更新中医学教育理念。因为一定的教育理念制约或指导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教育改革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了具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是“大医精诚”思想在现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的衍化和深化。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三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中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概而言之,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更新,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遵循中医学的形成特点和认知方法。中医药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沃土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相比.这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

    3.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来从事中医学临床工作.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全面深人地理解、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与理、法、方、药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与能力。使中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医疗市场需要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路

      1.从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移到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医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自身培养和成长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卫生需要、卫生服务模式、医学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人文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以衬垫专业基础,开发创新意识。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门传统医学,又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课程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人文社科内容和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3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临床思辨能力,强化临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中医学理论问题,跟踪未来疾病普遍化,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普遍达到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层面。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步人社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里的特点

    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整合中医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形成中医学专业有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1.整合中医、西医课程,克服课程叠加,学时过多,学业过重的矛盾。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整合中、西医课程,减少重复叠加的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限选课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自主选择的余地。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一方面增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中医学系统深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中医技能与理论水平;一方面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

    2.整合中医课程,摆脱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科特色,突出辨证思维方法的培养,保持理法方药一致。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知识板块的叠加,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中医学专业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课程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改革后的课程进行充分整合,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学整合为中医基础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证候辨证部分、方剂学整合为方证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综合辨证部分、伤寒、金匾、温病整合为辨证治疗学;把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整合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以减少知识的重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训练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方法。整合中医课程主要为了突出中医学术内核,实现中医认知方法,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强化辨证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方证学、辨证治疗学尽可能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中医方法论的开设则增加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认知规律、临床应用能力的训练。

    3.整合西医课程,引进国外综合医学课程设置。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单个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概念,开设综合医学课程,在一门课程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板块,使学生受到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为人体形态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两门为人体机能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整合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两门医学科研方法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四门为生命科学基础。

   综合医学课程模块的设置,降低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分割

性,形成一个整体医学知识框架;避免或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综合性课程中,学生可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问题或系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水平。综合性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4.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限选课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整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新开设限选课,以凸显中医人文学科背景,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促进基础于临床之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5.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保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相链接。为了保证中医学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成为临床合格的中医高级人才,整合过的课程保留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的内容和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卫生需要,适应市场对中医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

    中医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跟上时展、适应社会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祖国传统医学人才。教学运行方式应突出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生临床感性认识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基础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西医基础课采用理论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改变理论课枯操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

    2.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中医教学模式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课、临床见(实)习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中医教学没有基础与临床之分,彻底打破基础课、临床课与临床实习课分段教学模式,打通前后期中医课程。采取在医院边上中医理论课,边临床实习的“基础课—临床课—实习课”三阶段相互交叉滚动循环,使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医医学 思维 发展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688-01

1现在中医思维

现在中医与西医所走的道路是一样的,都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

1.1中医教育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点,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点,调整中西医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翻跟头可能更加深入化。第三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点,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点,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科研方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却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2革新中医思维

2.1建立现代中医系统一思维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2.2发展系统分析方法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3实践中发展中医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天人相应“天人相应”语出《灵枢邪客》,其基本精神是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认识。因此,中医在理论上主张体自然之道,按自然规律办事,用自然之道去说明医理,依自然规律去处理生老病死问题。在应用上主张用自然之物,“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石”,所以,中医自古至今,大都应用天然药物,“尽自然之力”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整体观念现代科技注重结构分析,将物体不断分割研究进而推断其功能,通过改变物体的组成结构达到改变功能的目的。然而,中医学却忽略结构分析,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整体的联系性、有机性和不可分割性,一方面人体与外界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其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基于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元气论自然观,它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无限过程,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而理解和规定客观对象。在这种元气论的指导下,天是大系统,人是小系统,任何局部都是整体分化的一部分,局部包含整体又反映整体的状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一种整体所处的功能、结构与代谢状态,不是一个器官,一个细胞或者一个基因所能代表的。每一个人是其特有的气血、脏腑、经络、津液、骨、肉、肌肤等的综合,局部不能代替整体[2]。”

中医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功能观察法中医学秉承“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法,即通过“观象”、“取象”来获得生理、病理信息,并且据此构建“司外揣内”。它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人体,能够发现单凭局部解剖不能发现的人体功能,以肺为例,中医将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概括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如果这些生理功能异常就会通过情志、皮毛等表现于外,所以有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的“象”,这就是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功能观察法。而且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还可及时和全面掌握病情变化。

心悟法“医者,意也”出自东汉名医郭玉,典型反映了中医的思维特质,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讲究做学问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似乎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称得上“大家”。从现代思维方式来看,中医的这种“心悟”方法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直觉思维方法,即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3]。所以,同一个病人十个医生就会开出十个不同的处方,但它们都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说“:心悟乎古人之言,能畅达古人言中之意,心契乎古人之心,能曲绘古人言中之意”正是对“心悟法”的阐释。

中医象数法《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里的数已不具有量的含义,而是象的一种符号。这种用数而非定量,用图像而非几何的特殊数学方法,即“以数取象”的象数方法。《内经》对阴阳、五行进行了象数规定,“阴道偶,阳道奇”,“东方、肝、木,其数八;南方、心、火,其数七;中央、脾、土,其数五;西方、肺、金,其数九;北方、肾、水,其数六。”其数之大小排列并不代表客观事物之间量的真实比例关系,这种文化思维的差异必然使中医走上了一条与西医的直观思维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其实是对古代哲学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医文化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自身文化的长处,承认不足。中国文化以群体为依存,重内向自省,强调“天人合一”,这使得中医学与自然建立了很好的联系,从理论到临床用药无不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也是中医学历尽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所在。但是过于强调人文精神的中医学使得科学、逻辑实证行为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数百年来驻足不前的主要原因。从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中医体系基于古代哲学,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医既不能“文化西方化”,也不能完全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在保持自己一定独立性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文化全球化要求各民族敞开大门,积极主动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互相沟通和理解,具体到中医文化的发展上来,就是充分利用全球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去粗取精”为中医文化注入新鲜与活力,更好地推动中医学的发展[4]。

中医学面临的困境受西医学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医工作者试图通过基因、实验等现代化的手段使中医学直观化,殊不知中医学的认识方法、研究方法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这种盲目的做法反而会阻碍其发展。而且,中医的教学研究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医院校的学生中医西医都要学,结果“西不西中不中”,到了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往往为了追求效益而采用西医的诊断与治疗,造成中医学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就中医理论自身而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重伦理而轻科技的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心理学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给中医理论带上了玄虚偏颇的倾向,使中医研究偏离了实践方向,是中医发展缓慢的文化原因。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整体水平的落后、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的破坏以及重文轻理的教育思想等是制约中医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多元性发展中医

“中医究竟是什么?”这是对中医的定位,只有对这个问题很好的认识才能发展中医。医学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童年的幼稚、青年的壮大、到中年的成熟。医学也是一种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形式要受到文化的影响,与一定的时期、一定民族的文化相关联,所以医学具有了多元性的特质,这与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西方化”的观点相背离。我相信:未来的文化将产生多元的碰撞,各民族的文化都将融入全球化,发挥本民族的优势与特长为全人类服务。因此,中医工作者应谨防“文化西方化”,摒弃西方文化中对中医学发展的不利因素,积极迎接挑战,从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角度融入文化全球化,使中医学不断突破本民族地域与模式的限制走向世界。#p#分页标题#e#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三、天人相应、心身统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

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四、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3.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9篇

1中医学的发展与科研

    科学是以特定的客观实在为其研究对象的分科之学。在自然、社会、生命、思维这四大范畴里,一切针对特定的客观实在而具有确切知识体系的分科之学都是科学。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科学研究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进人新世纪之后,中医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对中医药科技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强调中医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潜力行业,因此对中医药科技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标志着国家对中医科学性的极大肯定以及对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极大关注。然而,探索适合中医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仍然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和中医药传承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都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中医学的科研亦如此,无论以哪种形式进行科研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文献的形式保存下来,所以查阅研究文献,掌握前人的研究资料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就中医学而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大量的方药知识和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无不记录在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如果不学习中医文献,不研究中医古籍,不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水平,便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制定不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也不可能取得有助于中医学发展的研究成果。中医药文献整理是中医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前提;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仍然是中医药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版本的讲求、校勘的加人、注文的撰写和文字的处理更是文献整理中的核心问题;计算机手段是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上规模、成系统的必要保障,但应注意在使用该手段时与传统文献研究方法的结合。

2文献研究与继承发展

文献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是为临床、科研、教学、生产提供指导,要想充分发挥文献研究的导向作用,就必须将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对文献进行深加工,对学科、专业、专题领域提出新的理论方法或发展预测。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是指校勘、训诂、注释、辨伪、题录、索引等,现代科技方法包括视听资料、建立数据库、计算机阅读、卫星通信及激光存取等新技术。现代科技方法以其存贮容量大、分析整理和传播速度快、提取利用简便等特点,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文献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文献研究的速度和精度,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中医文献的研究整理,既是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又是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可对后人运用给以启示;既是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又是对前人文献的提高;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既有历史的意义,又有现实的意义。总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过程是对中医学术继承发扬的过程,是整个中医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研究中医学术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资源。中医药古代文献作为一种古老的信息资源,其存在形式与传播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所以,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彻底改变其存储与传播方式,使大量沉积的文献信息展现出时代风貌,使中医药古代文献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以此来激活中医药文献资源,使其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数学被称为“科学之皇后”,是基础学科基础之基础,中医学对数学的应用是薄弱环节,也是其发展滞后的重要表现之一。基于数理基础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全息论、协同论、突变论,中医学科曾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深人,但是作为研究方向仍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数学中的模糊数学、逻辑分析、统计学、聚类分析等都为中医学分析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些好的方法。在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工作上,以文献整理研究为基础,坚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提高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其中临床实践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源泉,也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组织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既要积极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也要引进适于中医药研究的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积极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3中医学发展之机遇

近年,国家对中医药科技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中医理论自主创新,在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中医普及程度与国际化程度等。胡锦涛主席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也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这些都为中医药学全面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医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加强文献研究工作,从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吸取知识,探索、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服务于临床、应用于临床,充分运用中医药科技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传博/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安徽 合肥 230061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10篇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               

3.如何提高本科生基础医学课程的课堂注意力 

4.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促进基础医学实验设计课程建设 

5.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6.基础医学师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7.长学制医学生基础医学教育PBL教学体会与实践 

8.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 

9.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 

1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初探 

11.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12.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3.实习护生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评价的分析  

14.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5.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基础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体会与反思 优先出

17.网络环境下PBL模式在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18.用创新思维引领基础医学课程的系统整合——以循环、消化系统整合课程为例 

19.以问题为中心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本土化”的探讨

20.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考试试题分析 

21.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22.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 

23.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的思考 

24.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建议 

25.创新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优

26.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7.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28.PBL教学在基础医学免疫与感染模块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优

29.编写基础医学PBL案例的体会 

3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31.“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初探 

32.八年制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现状调查与分析 优

33.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4.医教协同模式下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优

35.我国高等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的讨论 

36.地方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37.理工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模式探讨 

38.以“运动系统”为例探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39.临床实践渗透于基础医学教育与培养大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研究 

40.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的探索与实践 

41.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42.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效果分析 

43.基础医学实验的构建及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44.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问题及对策 

45.以终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思考

46.临床医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考核评价方法思考 

47.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实践与体会 

48.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整合与实践 

49.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50.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5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2.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53.高等医学院校创建基础医学实验平台的探索 

54.提高基础医学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探讨 

55.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56.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57.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58.基础医学与临床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59.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在非临床医学专业应用中的体会 

60.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探讨 

61.基础医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价值 

62.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在药学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63.在高校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 

64.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 

65.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66.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67.以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68.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69.PBL教学法在我国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70.数码互动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应用 

71.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72.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 

73.基础医学教学方法的浅析与改革思考 

74.构建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75.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76.“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77.培养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  

78.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9.TBL模式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探讨 

80.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优

81.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在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体会 

82.基础医学教育中研究生自主实验设计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83.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84.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 

85.现代医学教学理念:比利时基础医学教学分析 

86.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 优先出

87.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8.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与教学设想 

89.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9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建设与效果评价 

91.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调查分析 

92.关于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93.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94.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 

95.P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96.综合性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97.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98.改革基础医学教育理念,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11篇

蒙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蒙医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1蒙医学基本特点

蒙医学最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大特点。一是整体观念。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临床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二是辩证施治。人体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各部分之闯在生理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病以后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和整体,而整体变化又必然会对局部发生影响。

2蒙医学科发展特点

蒙医药符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在北方少数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蒙医药学科在总体上还相当落后,到解放初仍处于父传子、师传徒、寺庙办教育的状态。我国创办蒙医学专业五十多年来,蒙医学教育在培养层次上经历了由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经历了由老一辈专家创业,中年学者接替,青年科学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传统文献整理到现代实验研究,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到其机理揭示,病集病例分析到临床试验研究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领域扩展。蒙医学科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不断与现代医学、药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

2.1民族文化特点。 蒙医学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及临床客观上均存在着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烙印,人们又常称之为传统的医药学、文化的医药学、哲学医药学、北方医药学等。蒙医药学指导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特点,诸如天地相应、寒热、阴阳、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秽、六因学说及辨证论治理念等,均是当代自然科学不能完全解释,但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乃至人类自身社会关系综合把握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出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特征。蒙医学既是医药学,又是蒙古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蒙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也具有蒙古民族文化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2.2师带徒传承特点。 蒙医学起初是祖传形式或带学徒办法来传授。蒙医药教育逐步实现了以师带徒教育为主向现代科学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但师带徒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现代蒙医药学科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承名老蒙医经验继承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

2.3现展特点。 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曾经陪伴着蒙古族人民走过几千年岁月,至今仍然是蒙古族人民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蒙医药更是一种技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人类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服务。19世纪初西医学成为主流医学之后,包括蒙医学在内的各种传统医药学客观上都成为一种补充或代替医学。

2.4基础与临床不可分割特点。 蒙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升华到理论,然后又运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医疗实践活动。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围绕临床现象建立时,一切理论都是为了说明生命活动现象与自然、社会活动的内在联系,调整人在自然和社会某种特定环境下的临床失衡状态。

2.5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特点。 蒙药是在蒙医药理论知道下的独特的用药方式,根据疾病的不同症候。按照组方的方法和原则,选择适宜的数种药物,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在一起,并制成一定剂型后使用。蒙医与蒙药不分家,要认真研究蒙药的药性理论与蒙医药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蒙医学科发展也应以维护和提倡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的学术特点进行知识创新为原创,鼓励广泛引进新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多形式、多学科开展蒙药研究工作。

3蒙医学开发研究思路

蒙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医学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独到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冲击,蒙医学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医学怎样才能在新世纪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成长,如何面对现代化,面对未来呢?这是我们蒙医界迫切的、限巨的一项任务。下面就蒙医学如何现进行开发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3.1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学科的方法论对该学科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该学科的模式必须体现其所用的方法论。蒙医药和西医不同的方法论正是两者不同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

3.2改进蒙医方剂及疗术器械。 蒙药和疗术器械是蒙医治病的主要工具,是实现医疗目的的最重要手段,亦是蒙医与患者联系的桥梁。因此,蒙药和疗术器械的革新和发展是关系蒙医临床发展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关系蒙医生死存亡的问题。目前蒙药和疗术器械的质和量的标准难以控制,使用相对不方便,疗效相对缓慢等。为了取得更好疗效,为了扩大蒙医药的竞争优势,必须对蒙药方剂及疗术器械进行改进。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12篇

1中医学发展的困境

1.1困境的起源

中医学发展的困境起源于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随着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发展,西方医学开始通过教会传入中国,但是19世纪中叶以前,除解剖学具有较大优势以外,西医学与中医学相比优势并不突出,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随着生理、生化以及细菌学说的发展,西医学的优势变得日益明显,对中医持批判态度的人逐渐增多。1879年浙江人俞樾发表“废医论”第一次明确提出医道可废的主张,从此开启了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的序幕,中医学发展陷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与生存危机。

1.2困境与危机的历史回顾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在新医事制度中未将中医学纳入国民教育,从而引发中医学第一次生存危机。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以余云岫为首提出的“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等四项废止中医的提案,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中医界的强烈反响,请愿和抗议之声不绝,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中医学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崚的生存危机。

中医在政治上遭受排挤的同时,中西医学术之争也此起彼伏。余云岫以西医理论为依据对内经价值完全否定,并得出“旧医必亡”的结论。恽铁憔发表《群经见智录》和《伤寒论研究》予以回应,张锡纯提出让中西医论争回到医学自身以及中西医和衷共济的观点,至此,中西医学术之争开始呈现出具有本土文化背景的西医与本土中医学之争。

建国之后,余云岫再次提出排斥中医的“改造旧医实施步骤”草案,但是由于中央政府大力扶持中医药政策的引导,中医学在新中国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促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然而,中医学的磨难并没用因此结束,2006年张功耀以“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再次提出废除中医,并在互联网上贴出《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何祚庥、方舟子等知名人士相继批评中医,方舟子出版《批评中医》一书,声称中医是“伪科学”从而引发了新一轮中医学发展的困境与危机。

回顾近代以来中医学发展的历程,虽然历经挫折和磨难,中医学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一次又一次抗击病魔、维护中华民族健康的临床实践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些都说明了中医学的生命力。但是,困境与危机也警醒中医人:形成于2000年前的中医学毕竟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其缺陷和不足是难以回避的,那么,在西方医学和西方文化占据优势的今天,中医人究竟该保持何种心态、采取哪些对策呢?

2反思与对策

2.1正确看待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

回顾近代以来中医学所面临的磨难,似乎都与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有关,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科学性是如何成为困扰中医学发展的问题呢?

2.1.1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有其必然性、但失之偏颇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战争的失败、列强的入侵使国人意识到,要强大就需要科学技术,要向西方文化学习,正是在此民族危亡之际,中国知识分子中一股反传统文化的思潮油然而生,严复、鲁迅、梁漱溟、梁启超、陈独秀等近代文化名人纷纷加入,他们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激烈批判的态度,废止中医的观点也由此提出。陈独秀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梁启超认为“阴阳五行说为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应该说近代反传统文化思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其产生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基础,其愿望也是美好的,然而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矫枉可能过正,中医学就是在此情况下成为了矫枉过正的牺牲品,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

2.1.2以对中医的科学性质疑为由提出废除中医的论断之前提无法成立

两个前提为:(1)医学属于自然科学,(2)判定中医存废的唯一标准是中医是否符合自然科学的特征。其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因为判定中医学是否具有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是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但实际情况是中医学与18世纪发展起来的实验自然科学的特征不符,不具有科学性,因此中医应当废除。显然,这一论断中的两个前提是无法成立的。

从学科性质来看,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体内的变化过程确有其理化基础,因此医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然而,人不仅具有生物学属性,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因素同样对人体健康发挥重要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医学其实是兼具自然、社会、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以中医不“科学”为名提出废除中医的观点,其实质是将医学作为单纯的自然科学来看待,这显然是错误的。

从科学的涵义来看,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演变。科学最初起源于拉丁文scientia一词,泛指关于事物的学问和知识。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8世之后英语“science”的涵义逐渐减缩为指代事实、“真理”或理性的模式,严复、康有为等人将其介绍到中国时首次译为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使人们对科学理解产生了奇特的变异,现代人以标榜科学为荣,科学似乎成了真理的代名词,呈现出神化和宗教化的倾向。废止中医派正是将医学作为单纯自然科学看待的前提下,同时在科学涵义出现神化和宗教化倾向的社会背景下,单纯以科学性作为决定中医存废的标准所得出的结论,这显然是武断的。

2.2正视中医学的缺陷与不足

如前所述,近代以来部分国人产生了对中医学妄自菲薄的自卑情绪,认为中医学不科学应该废除,传统文化太落后应该拋弃。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另一种同样值得注意的方面,这就是对中医学采取盲目乐观和陶醉的态度,对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成就均以中医学古已有之而陶醉其中,让自己陷于盲目乐观之中。

20世纪以后,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系统科学及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运用,一种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而这与中医学中丰富的整体论思想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人体与环境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的躯体与精神、人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疾病就是由于人体整体关系的失调而导致,所谓阴阳失衡,气机失调是从整体上对病机进行的一种把握,中医“证”所代表的是人体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在整体水平的一个反映,中医的辨证施治就是着重从整体上调节人体功能,恢复人体阴阳整体平衡。毫无疑问,中医学丰富的整体论思想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缺乏近代基于实验科学的分析还原的基础,中医学对人体这个整体的内部结构认识是模糊的,对疾病的定位以及微观结构的认识难以做到客观、定量和精确的程度,而这又反过来阻碍了中医学对人体的整体把握和准确认识,这正是中医人面临的现状。如果我们不面对现实,而是一味地陶醉于过去、妄自尊大,中医学的发展就会更加艰难。应该承认,产生于2000年前的中医学确有其缺陷和不足,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在西医学已然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主要力量的情况下,谋求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

2.3开阔思路,创新思维;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在反思中医的科学性与中医的现实境况的基础上,中医应该顺应医学发展趋势,把握时代脉搏、挖掘中医潜在优势。只有勇于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开阔思路,发愤图强、扬长避短,才能寻求中医学的突破和发展。

2.3.1在研究方式上,应该在加强中医学传承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开阔思路,强化创新思维的研究

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医学传承的方式方法上,主要有学院式教育和师承式教育两种,师承式教育是中医教育的传统方式,注重临床实践,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能较快具有临床实践能力,但多以个人经验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训练,往往导致知识结构的局限;另外,有条件接受师承式教育培养的学生数量少,不能满足中医药发展的人才需求。学院式教育是当今中医教育的主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较规范,中医理论学习较系统,能够满足中医药发展中人才的大量需求,但临床实践的机会较少,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显然,两者各有利弊,应该扬长避短,加强对这两种方式的改进及其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如近年来已经实行的师承制硕士教育、师承制博士后教育就是这样的尝试,以提高中医学传承的效果,拓宽中医学传承的渠道,为中医学的创新与发展创造条件。所谓固有思维模式是指受传统文化中崇古尊经观念的影响,在中医学研究中形成的注经式研究模式,《黄帝内经》、《伤寒论》被看作是中医学理论的圣经,不能怀疑、不能突破,所谓研究主要是指对经典文献的注释和考证,致使中医学理论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超稳态结构。体现在当今的中医学研究中,就是一味强调对中医学理论的证实性研究,在中西医理论比较的背景下为了证实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中医学研究变成了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来验证中医学理论正确性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先天欠缺批判性思维,忽视了中医学理论自身的创新,很难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突破。中医学要想在现代医学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超越自身、不断发展,只有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开阔思路,强化创新思维的研究才是真正发展中医学之路。

2.3.2在研究内容上,挖掘中医潜在优势,发愤图强、扬长避短,为中医学的发展和突破开辟蹊径

从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来看,正面临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目的的调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以及现代医学在攻克上述疾病中所遭遇的困难,特别是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医学的目的开始从单一的治疗和攻克疾病逐渐发展为以呵护生命、把握健康为主题的整体战略。医学模式也从注重局部病灶治疗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注重整体平衡的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调整和转变也导致了医疗卫生战略重心的转移,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成为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同时,随着疾病谱的转变,人们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心身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这些与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心身医学的思想以及形神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医学模式不谋而合,以此为切入点,抓住机遇,挖掘中医潜在优势、扬长避短,应该是中医学发展的突破口。

   加强对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心身医学等中医优势领域的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曰趋激烈,现代都市人群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状态成为人们健康的一大威胁因素。所谓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二者之间、没有构成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但涉及躯体上、心理上的不适或社会适应不良的一种状态或一个过程。它可能是有自觉症状但各项检查没有异常,也可能是临床检验指标出现异常但不够疾病诊断标准的情况,它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疾病,也可能恢复健康,往往是可逆的。怎样才能使亚健康状态不向疾病转化而向健康状态转化昵?显然,这正是预防医学所关注的问题,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就是着眼于此。

所谓“治未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最早见于《素问`四气通天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后,中医治未病思想又经汉代张仲景、唐代孙思邈、元代朱丹溪、清代叶天士等历代著名医家阐述而不断发展、完善,逐渐成为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新愈防复、病盛防危、已病防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预防”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和复发。如何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昵?中医认为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和根本,并在两千多年的“治未病”实践中发展出包括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养心,针灸推拿在内的各种方法。由此可见,加强中医养生、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发挥中医在亚健康状态干预上的优势是中医发展的优势领域,也必将成为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统计,全球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在4.5亿以上,还有更多的人存在着程度不等的精神心理问题。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人体中涉及脏器的躯体不适或躯体疾病的表现多与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而且相互之间存在交互作用。20世纪30年展起来的现代心身医学认为,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因素所致的心理应激以及某些人格特质和行为习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怡好反映了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独特优势。早在《内经》中对中医心身医学的思想就有了较系统的论述,包括形神合一说,天人合一说,五脏五志说,感觉与五脏的联系说,内伤七情说,以及中医体质学说、中医气质学说、中医心身并治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并积累了诸如小柴胡汤、逍遥散等药物治疗的经验,并创立了独特的情志疗法,中医学完全可以将它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加强中医优势病种的发掘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医优势病种是指西医治疗尚无确切疗效或毒副作用较大,而中医治疗效果较好、受到广泛认可的某些病种或某种疾病的一定阶段。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性传染病和抑郁症等西医学还没有完全解决,筛选出若干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确切疗效的方药进行干预,进而对方药的关键治疗靶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的优势环节。中医优势病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是实现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源泉,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007―2349(2008)05―0081―02

中医、西医,分别属于东西方两个文化范畴,各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理论体系不同,哲学基础不同,医学模式不同。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如果从中医学的《黄帝内经》的作者,和西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算起,中医和西医都有2500年的历史了,都诞生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产生了黄河内陆文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学,和产生在爱情海周围海洋文化背景下的西医药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各自体系的完整程度,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

中医是宏观医学,从宏观出发,注重整体,把病人放在天地间去观察去研究,重视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强调内环境的平衡,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人体精神状态,特别注重对于五脏六腑器官功能的调节。中医与西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西医着重治病,中医着重治人,中医学是把病人放在首位的,可以说,中医学的模式应是天人相应观的模式,即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个体中,去进行健康保健、预防和诊断治疗的观察研究。

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越来越细,它从微观出发,以实验科学为基础,诊治疾病注重局部病变的定位定性,擅于注重微观分析,一般针对性较强。西医学的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医学科学大概经历了如下三个时代和五种模式。三个时代是;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整体医学时代;五种模式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尘物、社会、生态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传统的中医和西医,基本上都是在上述五种模式的前四种中运转过来的。它们的成果与贡献,也主要集中在那里。总之,中医与西医有以下不同。

1、文化不同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有5000年连续历史的,独立于西方医学的医学,中医根植于中国的道家文化,时时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天人相应”观、整体观,强调主观意向及中庸,中医认识人体和疾病是整体的、动态的、宏观的和模糊的,例如“阴阳五行”和“表里虚实”等。中医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吸收了周易、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把它们转化为中医学理论,来阐述和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中医学以元气论为根本,强调整体的分化性和由此决定的不可分解性,人的整体性具有原发的、先天的性质,并且用这种整体性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并由此提出了脏象、经络等理论。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很符合人体本身结构的复杂性、精密性和个体性的特点。

西医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主流。西医根植于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不过200年,西医与中医相反,具有张扬的个性,它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是孤立和静止的,但又是具体而精确的,例如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西医强调客观标准,并追求极至。众所周知,近代科学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以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这种方法又叫“分析科学”。分析、分析,越分越细。不断向深入研究,从而忽略了事物的整体性,西医学就是在“还原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还原研究,形成了医学还原论,并以元素论、原子论为基础,来理解和阐明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认为整体性是组合的、可分的,把人理解为由元素或原子组合而成的,并按组合观点来理解人的整体,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因此,解剖、分解、还原,就成了西医必然的研究途径,这种方法,使西医学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例如“非典”病毒的发现等。

2、对疾病诊断的不同

中医辨证的指标是偏于主观的,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八纲、卫气营血、脉象、经络等抽象和无形的指标来辨证,注重定性和相对值。而西医诊断疾病的指标是客观的、具体的、有形的和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注重的是定量和绝对值,例如B超、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血常规等定性或定量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西医的诊断标准比较严格而有说服力,但在特殊情况下,中医的辨证可能会更胜一筹。

3、对疾病治疗的不同

中医治病从整体来考虑,它注重功能的恢复和新的平衡的建立。并注重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也就是调动患者亲友参加治疗,强调治疗个体化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例如同为感冒病,中医可根据四诊辨证为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而这种情况,西医常常是使用一种药治疗。个体化利于病人的康复,缺点是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和科学的进步,中医遣方用药讲究守中,中病即止,既防太过,又防不及,强调防、治、养并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西医治病同样要求功能恢复,但它同时还注重形态、生理、生化、病理等等指标的恢复,治法上采用标准化治疗,同一种病就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不太考虑个体化治疗。标准化治疗的优点是,有利于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科学研究;缺点是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治疗只注重局部,不注重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注重发挥别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揽子全包,别人在治疗中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用药主张单药,不主张合用,也不主张多法并举。

4、发展模式的不同

从发展模式来看,中医走的是一条均衡平稳,少变化的发展道路,中医关注的是功能,几千年来其理论体系、内核一直不变,不管其分科多细,临诊仍坚守其一贯的整体模式,缺点仍是模糊,优点是误诊的机会也不多。而西医走的是荆棘小路,西医关注的是形态、生理、生化、病理等,西医的发展模式是不断突破和膨胀式的,现有的理论框架不断被打破,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多,显然这很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就是要把研究引向深入。但是,因为西医是孤立地和割裂地研究问题,分科过细可能会导致误诊增加,因为专业钻得太深了,导致相关的知识面太窄了,因为疾病的症状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而且是错综复杂的。

5、在思维方式上与方法论上不同

在思维方式上,西医更具有分析性,倾向于事物的本身,更多的依赖逻辑推理,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中医则擅长于整体,全面地思考问题,更多的借助经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方法论而言,西医的微观分析方法,使人们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直至分子基因水平,所以西医的指导思想是还原方法,然而这种认识方法,过多的注重微观局部而忽略了宏观整体,忽略了人在生理、心理、病理上的统一性及独立个体的特征性。而中医理论则包含了系统方法,中医的系统方法,从一开始就强调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性,提示了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医学模式,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形(躯体)与神(心理)的统一,与中医学的整体观有着内在的相同之处,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和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中医治疗模式,也因此更显示出其合理性与思辨性。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有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 》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我国医学在南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河南仍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医家。

宋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大地名医荟萃,是名医最多,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中原地区在历史还形成了独特的药文化。产于怀庆府(今焦作市 )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草药中,独享有“华药”的美称,由此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转贴于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明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宇宙观等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中原医家所创造的理论价值时至今日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一,阴阳及平衡理论,提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学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五行及脏腑、经络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联系的观念。其三,藏象及辨证理论,通过对小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本质和现象问题的独特理解。张仲景的辨证论的提出,反映出对差异性问题和分析的独特理解。此外,中医治病包括无病养生和有病调理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之,中原中医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中原医学文化以张仲景文化及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张仲景的医德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疗的通用模式,一直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一直指导着中医;三,承前启后的医方文化。仲景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祖剂”。时至今日,仍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喜用。医圣发展,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对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医学、人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不仅是界人民的巨大财富。国人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称之为“活人书”。其影响早已跨越国度。进而又形成“伤寒学”、“伤寒文化”。一些国外的医家还专神祠,将此称之为“归宗”。由此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的影响。

中原医学文化以其独特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要传承医学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把握其本质特点:文化的内涵,使中医文化真正作为国粹不断发扬光大。

整体医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有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我国医学在南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河南仍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医家。

宋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大地名医荟萃,是名医最多,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中原地区在历史还形成了独特的药文化。产于怀庆府(今焦作市)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怀地黄、怀牛膝,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草药中,独享有“华药”的美称,由此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明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宇宙观等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中原医家所创造的理论价值时至今日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一,阴阳及平衡理论,提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学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五行及脏腑、经络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联系的观念。其三,藏象及辨证理论,通过对小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本质和现象问题的独特理解。张仲景的辨证论的提出,反映出对差异性问题和分析的独特理解。此外,中医治病包括无病养生和有病调理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之,中原中医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中原医学文化以张仲景文化及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张仲景的医德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疗的通用模式,一直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一直指导着中医;三,承前启后的医方文化。仲景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祖剂”。时至今日,仍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喜用。医圣发展,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对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医学、人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不仅是界人民的巨大财富。国人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称之为“活人书”。其影响早已跨越国度。进而又形成“伤寒学”、“伤寒文化”。一些国外的医家还专神祠,将此称之为“归宗”。由此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的影响。

中原医学文化以其独特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要传承医学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把握其本质特点:文化的内涵,使中医文化真正作为国粹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