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

业务转型论文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引进外商投资,特别是引进制造业外资,变成全球制造基地,并由此带来了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初步完成了土业化,实现了由一个人口大国向经济大国的转变。然而,经济发展中面临服务业比重低、劳动生产率不高、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且在高端价值链和话语权方面的控制力较弱,产业安全受到挑战。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是中国经济除了经济增速放缓外,离真正意义上的新常态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质量尚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一个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应的概念[00。冷崇总((2008)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分享性等方面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李永友( 2008)则从增长(包括增长速度、增长效率)和结构(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制造业服务化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更加完整的“包(bundles) ",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等,是制造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提供产品、相关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创新。皮拉特和沃尔夫( Pilat & Wolf1  2005)指出服务要素是制造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十提高制造业产出和生产率;邦高和戈尔达(Banga & Goldar} 2004)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改进形式,以实物资本、劳动和商务服务作为自变量,分析了服务投入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认为服务投入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怀特等(White et al.  1999)指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可以改进企业产品的环境性能,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本文主要以产业结构(服务业占GDP比重)、发展效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可持续性(单位制造业产值排放)作为衡量经济转型的主要指标。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长期以来,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十第二产业,直到2013年,中国才迎来产业结构拐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数据,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6. 1 %,超过第二产业2. 2个百分点。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1980年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超过50%到2010年,全球服务业占总产出的比重超过50%,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接近50%,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同时,从贸易竟争力指数来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计算,中国服务业竟争力指数小于0,而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竟争力较强,贸易竟争力指数大于0. 1。

(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偏低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加值/从业人员)不断提升,但总体水平偏低。如表1所示,1995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2 316美元/人,到2000年增加到3 679美元/人,到2009年进一步增加到6 593美元/人,增幅较大。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较低,2009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122355美元/人,是中国的18. 5倍。

(三)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资源消耗不断增长,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3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3 %,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25 %。另外,根据2014年的《国务院关十节能减排土作情况的报告》,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为11. 6%,但水泥消耗占全球的54%钢材消耗占全球的45 %,能源、资源消耗巨大。同时,能源、资源消耗大,必然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一空分布特征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在全国190个样本城市中,仅仅7. 368%的城市PM2. 5年均值可达标,16. 316%的城市PM10年均值可达标。

(四)人均GDP偏低,国际竟争力不强

人均GDP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效率的指标,如表2所示,中国人均GDP远远低十发达国家水平。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3 863美元,而美国为46 405美元,是中国的10倍多。

三、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经济转型机理

(一)制造业服务化推动服务业发展

一些制造企业在服务转型过程中,逐步将制造环节剥离,而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供给商。从全球大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些高技术跨国公司制造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一出售给发展中国家的公司,而微笑曲线两段的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营销、策划等放在母国。如IBM从一个硬件制造商逐步转型为服务供给商,这会提升服务产出比重。同时,服务化企业依靠单个企业很难取得效果,需要其他合作企业的支持,建立合作伙伴价值创造网络[[9]。这会衍生出许多新兴服务业态,如装备制造业采取租赁的方式出售产品,那么就需要融资租赁服务作为支撑;而家具、衣饰等行业采取定制化服务,那么就需要3D虚拟仿真设计作为支撑;服务化对顾客信息、数据的需求巨大,那么信息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数据挖掘等业务的需求就会得到发展,新兴业态的发展可以提升服务业竟争力。同时,制造业服务化加大了对金融、法律、咨询、研发等中间服务的需求,服务业占总产出的比重就会上升。此外,由十服务具有消费和生产的同步性,因此制造业再购入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外溢,丰富了服务种类、改善了服务手段,提升了服务业竟争力。

(二)制造业服务化有利十节能减排

制造业服务业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可以分离传统的资源消耗与利润创造和生活标准改善之间的关联,在寻找新的利润中心,获取价值和社会质量的同时,减少(直接或间接)的总资源消费U o]。具体来讲,如图1所示,在传统产品生产模式中,企业倾向十多卖实物产品以获取利润,而服务化模式中,企业以满足客户功能来获取收入,为了多获得利润,就会少提供实物产品,从而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制造业排放自然下降。

(三)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生产率

产出服务化以服务主导逻辑为核心,与产品主导逻辑相比,服务主导逻辑下企业提供更加贴近客户需求的订制化产品服务包,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即制造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或产品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客户的特定功能,进而获得相对稳定且边际利润高的收入。

同时,由十服务的无形性,难以被模仿,通过服务化获得差异化可以竟争优势等。差异化竟争优势意味着局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垄断收益,从而提高生产率。

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经济转型的实证研究

(一)基本假设

1.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催生了新兴服务业态,甚至直接增加服务供给;同时,企业作为服务的高端需求方,带动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竟争力。

假设I:制造业服务化强度与服务产出正相关,即制造业服务化系数越高,服务产出占比越高。

2.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节能减排

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商业模式不以多提供产品为唯一目标,减少了厂商多生产产品的冲动,进而减少了资源能源消耗。

假设2:制造业服务化强度与制造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负相关,即服务化系数越高,单位产出耗能和排放量越小。

3.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生产率

制造业服务化以差异化竟争优势、顾客忠诚度提升等促进了制造业发展,并通过价值网络、知识共享促进效率提升。

假设3:制造业服务化强度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正相关,即服务化系数越高,制造业生产率越高。

(二)回归方程构建

1.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服务化

(1)影响因素和数据选取

根据净增长理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制度等。同样,影响服务发展因素也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需求等因素,具体来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本水平。衡量人力资本水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投入法,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另一种是结果法,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毕业生数等。本文用结果法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具体来讲,采用高技能劳动力补偿占比来衡量经济活动中的人力资本水平,根据WIOD的各国产出就业表( output and employment)一算获得。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衡量比较复杂,本文用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提供的WDI数据。对十部分国家一些年度缺失数据,本文根据历史增长规律利用线性增长法进行了估算。

制度。制度的量化比较困难,本文用经济自由度指数来衡量制度水平,数据来自美国传统基金会提供的1995-2013年经济自由度指数(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o

制造业需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是生产性服务,本文用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程度衡量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使用WIOD数据。

制造业服务化系数。制造业服务化系数采用制造业服务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来衡量,使用WIOD的各国产出表计算获得。

服务业发展水平。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比较多,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指标,本文用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提供的WDI数据。

(2)回归方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服务业占一GDP比重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选择1995-2009年作为时间跨度,并以2009年制造业规模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为样本,但是由十中国、韩国、印尼、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产出服务化数据不可得,所以用14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下同。

模型中,sr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th:为经济高技能劳动补偿比例,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i吠,,为经济自由度指数,sii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依赖程度,psi为制造业服务化系数,t  E  [19952009,i=1,2,w,14,分别表示14个样本国家,a为系数,二为误差项。

(3)回归结果

本文选取了主要代表性国家,基本涵盖了全球制造业的绝大部分规模,而时一间仅选取了1995-2009年的阶段数据,为了推断不同时间点的特征,在进行回归估计时,选取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随机效应,式(1)的估训一结果见表3.

2一节能减排与制造业服务化

(1)影响因素和数据选取

资源是派生性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生产方式决定,而影响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需求等。

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制度、制造业服务化的衡量指标和数据来源同上,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依赖程度衡量;制造业排放水平用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硫氮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机物的总排放量来衡量,根据WIOD的AIR表和WDI数据计算可得。

(2)回归方程与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影响节能减排因素的回归模型: 

其中,mo、为制造业单位产出污染物排放量,th:为经济高技能劳动补偿比例,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ief为经济自由度指数,sii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依赖程度,psi为制造业服务化系数,t  E[19952009,i=1,2w ,14,分别表示14个样本国家,a为系数,二为误差项。选取主要代表性国家1995-2009年的阶段性数据,在进行回归估计时,选取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随机效应,式(2)的估计结果见表40

3.制造业生产率与制造业服务化

(1)影响因素和数据选取

制造业生产率主要由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制度、制造业产出和投入服务化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的衡量指标和数据来源同上。而生产率利用增加值/从业人员计算,增加值以WDI数据的2000年不变价美儿计算,从业人员来自国际投入产出数据。

(2)回归方程和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mlp,,=a}+a, thr,,+cYZ rds,,+a3 ief.,+cY4psi,,+二,,(3)

其中,th r为经济高技能劳动补偿比例,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i吠,,为经济自由度指数,psi为制造业服务化系数,t E  [1995 2009 ] } i = 1 , 2 , w ,14,分别表示14个样本国家,a为系数,二为误差项。选取了主要代表性国家1995-2009年的阶段性数据,选取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随机效应,式(3)的估计结果见表So

(三)结论分析

1.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服务产出占比与制造业服务化系数正相关,而且投入服务化也与服务业占比正相关,而且两个变量均在10%的置信区间显著,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to

2.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制造业单位产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制造业服务化系数都正相关,而且两个变量均在5%的置信区间显著,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2。这一结果呼应了饶畅((2013)关十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可以提高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结论。也与曼齐尼和维佐里(Manzini & Vezzoli }  2002)的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战略可以减少企业的直接或间接资源消耗的结论一致[U of。目前,中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发展模式和投入、产出结果失衡,缓解资源能源压力,其关键还是在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变制造业盈利模式,加大投入产出服务化强度。

3.根据表5的回归结果,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服务化系数正相关,而且在5%的置信区间显著,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3。这一结论与阿诺德等(Arnold et al. } 2007)提出的,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一致。提升劳动生产率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目前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依靠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生产率来实现快速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有利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五、政策建议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动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有利十节能减排,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竟争,提高制造业服务化动力

根据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制造业附加值率负相关。企业之所以采取服务化战略,是迫十竟争压力,并不是因为有雄厚的实力,即企业内生动力比其他因素更重要。然而,中国市场竟争还不够充分,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如汽车产业、烟草产业、白酒产业,几乎每个省都有涉及,而且地方政府都通过政府采购、政策优惠等对本地产业进行保护,真正全国统一的市场竟争格局并没有形成。同时,部分制造业领域还存在国有企业垄断,没有动力改变发展战略和生产方式。因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需要减少地方保护,建立全国统一的、完备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市场秩序,做到真正的优胜劣汰。同日寸,由十中国经济价值实现机制不合理,导致当制造业面临竟争压力时,一些资源直接撤离制造业,而不是通过制造业转型升级挖掘利润。如虚拟经济虚火导致资产泡沫化,资产泡沫化使得大量的社会资金、社会精英投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同时,资产泡沫化的“挤出效应”会挤占其他产品的需求。再如行政垄断扭曲了资本获利的取向,金融、通信、能源、资源等领域通过行政垄断获取超额收益,资本都追求通过行政垄断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愿意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培育获取利润。因此,要推动整个经济系统的竟争,使利润获取和价值创造相匹配,推动制造业服务化。

2.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载体

产业集群化扩大了经济规模,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大市场支撑。同时集群化企业之间相互分土协作,有助十建立长期的信用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因此,集群化的发展有助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催生了集制造、研发、商务、设计、会计法律、咨询顾问的集群式发展。硅谷电子信息产业中,3 000家服务企业服务十2 700家制造企业。浙江温州形成了以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打火机、剃须刀等为主导产品的中小产业集群,促进了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降低了生产链的协作成本。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将吸引相关制造服务企业入驻和聚集,构成其服务支撑体系,实现有效降低生产链协作成本的目的。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具有规模优势的制造服务企业,实现跨区域和跨行业联合,以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服务企业。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间的协作。同时,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打造科技型都市产业园区,积聚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发展要素,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3.建设协同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制造企业和制造服务企业以及消费者一的桥梁。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面向制造业,基十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制造信息服务公共平台,是促进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深度融合,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制造服务倍增作用的关键。中介服务平台可以连接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帮助各类企业完成技术、产品、服务、物流等交易活动。为此,政府应联合制造企业,依托具有研究开发、技术辐射、市场推少’一能力的中介制造服务机构和服务龙头企业,联合制造企业、产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生产力中心等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2篇

(一)刺激投资,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度与可靠性随着我国税收制度与财务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税收制度日益呈现出与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财务制度相剥离的状态,从而分化出税务会计这一会计系统分支,以此给税务部门提供一定的信息,同时,有效地协调了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促使增值税在企业财务中发挥直接性的积极的良性影响。以增值税的转型为基础,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过渡过程中,促使企业在注重产品价格优势的同时,考虑其他的竞争因素,使企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增值税的改革,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给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化提供了动力,指引企业从集约型向投资消费型产业结构转变,成本及产品不再是企业竞争的唯一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被打破,换来的是对竞争优势的动态性认识,使企业不断变革其竞争力,认识到持续竞争优势的存在,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自己能力之上的动态能力,获得长足性发展的动力源,从而促进企业财务方面的变革,保证了企业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联动效应的过程,企业是在与其他经济主体的相互联系下,得到进一步壮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诚信经营,取得长足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增值税的转型刺激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企业规模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进消费型增值。但是会使企业的损益波动很大,这是因为企业资产的偿债能力及运营能力受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使得企业投资成本制约固定资产决策,增值税对投资收益本身没有整体性的决定作用,只是决定企业投资成本的因素之一。然而,这种对投资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市场的活力,加快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步伐。而且,企业为了获得有效的投资,就会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促进了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值税的转型不会对企业净资产产生任何影响,但却会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使得净利润得到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增加了企业回报率,从而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企业的进项税额也无法抵扣,这就使其变成了企业的流动负债,这就降低了企业的流动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与企业资产的运营效果成正相关,这就在税收转型之后,企业的固定资产大大地减少,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加大。

(三)激发企业分配活动的活力企业的投资在增值税转型之后将会大大地增加,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和收入,而且通过这个运作,企业将不断减少自身的积累,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分配活动。尽管企业纳税将会在增值税的转型减少,但相应的会提高企业的投资的效率,这样一来,企业资金的开源与节流就会相互抵消。虽然,企业分配不会受到增值税的转型而增加,但是将会促进企业分配活动的动态性发展。

(四)促进企业的筹资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筹资活动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企业的投资规模将会得到扩大,常常会对企业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因为,在传统模式下,企业设备投资只能通过内部融资和企业进本积累来进行,或者是运用一定的资本市场,如利用债券、股票以及贷款等方式,利用外部筹资来进行筹集,之后在进行相关设备的投资,并且提供一定满足性条件。因此,增值税的转型对企业筹资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基于增值税转型后优化企业财务的对策

(一)企业加快投资运营并建立财务会计诚信机制企业应抓住增值税转型的机会,加快投资运营,通过投资行为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引入财务会计诚信机制,提高企业的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使企业形成口碑效应,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从而进行有效投资,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二)从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的层面,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不仅使企业财务方面得到了改善,也促使企业的营销渠道得到了拓展,同时增强了企业相关产品的竞争能力。基于此,应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引入“诚信机制”,实现企业财务的正常健康运营。

(三)合理进行企业的分配活动,全面激发企业活力针对增值税影响企业分配活动,导致缺乏活力的现象,企业可以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均衡的分配活动,促进企业资源结构的合理化配置,细化产业分工,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在消费型增值税的制度下,重复征税的现象被屏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收债务负担,对技术的改造及新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动型作用,给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以增值税转型为契机促进企业的筹资活动在我国,目前重复征税的现象比较容易出现,这是因为增值税的征收范畴还不包括营业税。因此,企业应通过争取相关的政策优惠等方式减轻增值税,同时通过企业对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增值税的改革转型为契机,合理资源配置,以此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融资渠道进行投资,真正得到增值税的进项抵扣相关的政策优惠。

三、结语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3篇

一、解决转体单位财务工作问总的根本办法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就是要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要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分开。然而,转体单位既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又自主经营,形成了新的企业行政化、行政企业化,这是与改革精神相违背的。企业不能代表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所以要解决转体单位财务工作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转体单位政企职能分离的问题,否则转体单位财务工作很难按照正常轨道运行。

二、制定配套政策,理顺相互关系

行政机关转为经济实体,这是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渡期。既然是过渡期,政府就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过渡性政策和配套措施,如财税、人事、工商、劳动、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因为转体单位在职能上具有双重性,形成资金多元化(行政经费、上级补助收入、收取管理费、经营收入);人员结构复杂化(省管干部、公务员序列的离退休人员、企业身份的在职职工);单位编制繁琐化(事业编制、行政编制、企业编制、合同制);财务报表重复化(行政报表、企业报表)。有了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转体单位就便于操作,证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有利于经营业务的发展,顺利完成过渡期。

三、建立资产保全监督机制

(1)摸清家底。转体单位作为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要做到家底清楚,心中有数,必须对资产进行一次彻底清查,认真盘点资产的实物量,对账外财产或有账无物、损坏、丢失的资产及时进行登记,或者向有关部门申请注销。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评估,确定资产的价值量,然后建立资产清揽,以便在今后的资产开发经营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完整。

(2)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已被下属经营企业占用的资产必须重新界定产权关系,明确资产的主体,如果实行资产租赁或资产参股的,要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对资产的出租、出借、报废和调拨,必须履行有关手续,通过账面核算使资产转移接受财务的监督。

四、规范会计核算体系

统一核算制度--转体单位从法律上讲是国有企业,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况会计核算由行政预算改为企业财务核算。

统一会计报表--应取消原来的全额预算财务报表,编报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权益情况。

统一设置会计机构--转体单位应按照企业机制运行,根据经营需要必须设立独立会计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和负责人,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以保证财务工作正常开展。超级秘书网

五、设立总会计师制度

长期以来行政机关一般不设立总会计师。转体单位在开展经营业务的同时,经济纠纷和经济案件也伴随而来,总经理需要总会计师成为其顾问和助手。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企业经营的重点由生产转向营销,人们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财务部门势必会成为企业管理中心。比如,企业的重大决策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提出分析和评价;各项经营计划需要以财务预算加以表达;对执行状况需用一系列财务指标加以衡量;绩效的考核与评价也需借助于财务手段;企业外部债权人、投资者、税务等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内部职工,莫不以企业财务状况作为其判断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并作出相应决策的依据。企业财务目标,即企业经营的目标所在。财务管理地位的提高,反映到决策管理层上来,表现为在财务部门经理之上,必须设且总会计师,专门负责财务相关部门工作,参与公司战略决策,并对其他业务部门的活动拥有更大的协调建议权。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女企业家;转型;路径;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3-0053-06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hoice of the Route:

Based on a Survey of Women Entrepreneurs in Wenzhou

LIU Xia1, ZHANG Yi-li2

(School of Busines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study the routes of trans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which is based on a survey on women-owned businesses in Wenzhou. We found that they choose the endogenous transformation which is based on internal growth drivers, and among them, product transition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hoice match with the current resources and capacities of women-owne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e different routes of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capabilities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however, which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financial and market performance in short term. We believe that it is conductive to the successful transition for enterprises to choose appropriate transition path on the basis of matching the stage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Key words:women entrepreneurs; transformation; route; performance

1 引言

2009年新华网调查显示,中国约有2900万名女企业家,约占企业家总数的20%。她们中95%以上经营管理中小企业,其中企业职工60%为女性。女企业家是一个重要群体,特别是近10多年来,中国妇女创业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女企业家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拼搏进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面临全球竞争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女企业家群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尤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倒逼压力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型升级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风险。Shendel、Patton等指出企业转型是一项高风险活动,一旦失败,不仅不能使企业实现复兴,反而会将企业推向死亡[1]。因此,女企业家需要积极调整或转变经营策略,通过转型升级谋求企业持续成长。然而,选择何种路径转型,以减少转型风险改善经营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女企业家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女企业家与企业转型研究

(1)女企业家研究

“企业家”是一个具有多维的系统性概念,其本质特征是创新与风险创业。女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群体,正如美国商业部戴安娜创业中心Nancy所说“女企业家经商是进入了传统上男人‘狩猎’的领域。所以,对她们来说,创业和发展就更艰难”。本文研究的女企业家泛指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参与经济活动,具有较高决策权的女性业主、股权所有者、经理级的女性经营管理者。

许多学者认为性别角色是一个重要的个性特征,它影响着领导风格。Lueptow研究发现描述男性的形容词主要是:支配性的、好竞争的、激进的、有野心的、自信的、敢于承担风险的;最频繁用来描述女性的词汇是:有爱心的、温顺的、感性的、善于表达和友善的[2]。两性在社会化方式上存在的差异会影响他们的态度、行为和结果。波文和黑斯瑞奇(Bowen & Hisrich)较早开始对两性企业家作比较研究。他们对全美468名女性企业家做了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两性企业家在受教育、创业动机和新企业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女性多接受艺术类教育,男性多接受工程类教育;男性认为创业的唯一动机是赚钱,而女性则认为独立、有成就感是创业的首要动机,最后才是赚钱;女性倾向于在与服务有关的领域内创新企业,而男性则倾向于进入制造、建筑或高技术领域。其结果是女性企业家拥有小企业,企业开创速度女性比男性快大约3倍[3]。关培兰通过对男女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规模比较,发现女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规模比男性小,但归因却不同[4]。在对待经营风险问题上,“由于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女企业家在管理决策中多偏好规避风险,而采取较为稳健、风险性较小的管理行为以及谨慎缓慢和稳定的扩张速度。在做出企业扩张策略时,对个人的考虑超过了对经济的考虑”[5]。

(2)企业转型的动因及路径

企业转型的诱致性因素不同从而影响企业转型路径的选择。Romanelli和Tushma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受危机驱动,大部分企业战略再定位通常都是采取激进式变革实现[6]。Shelley和

Wayne指出,企业实施转型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业绩衰退、企业核心业务所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高级管理层人员变更等,处于动荡环境下(尤其是核心业务所处产业环境的动荡)的企业更容易选择业务转型,而处于相对稳定环境下的企业则较少实施业务转型这样的高风险、大规模变革行为[7]。李业、朱七一等从企业战略转移的角度分析企业变革实践这一现象,认为企业实施战略转移主要是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导致[8]。李廉水、徐彦武指出上市公司业务转型是为了充分运用资源优势,扩大业务领域、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或改变业务领域、摆脱衰退、重新获得竞争优势[9]。王吉发等认为企业转型的内部动因缘于企业资源、能力的非优化状态导致企业竞争优势降低,它需要通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生产运作模式等转变提升自身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优势。外部动因是由于行业环境的影响导致企业成长衰退,企业应该多关注投向行业及行业以外的新生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10]。毛蕴诗、吴瑶通过对大企业的实证研究,认为企业转型升级主要缘于企业家精神和品牌意识、拥有关键资源和获取关键能力,以及国内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和政府政策推动等[11]。总之,企业转型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驱动,又受限于企业资源、能力等内部条件的制约。在能力限制和资源约束下,企业依据自身条件,对环境机会进行筛选,从而将环境机会转化为企业机会。因此,企业内部条件最终决定企业转型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动荡多变的竞争环境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快速消失,这种环境需要企业的柔性、速度和创新,为了生存,企业必须抓住机遇,及时有效地进行战略转换[12]。谢碧枝把企业转型分为对本业放弃的事业转型战略,及对于本业不放弃的战略范畴,包括产品转型、水平/垂直一体化、经营形态转型及多角化转型四种战略[13]。李烨等总结了西方企业的四种转型模式包括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和再生式转型,这些转型主要涉及技术、企业行为及认知等方面的变革[14]。王吉发等提出内部动因引起的企业转型应该多关注企业的自身变革,包括管理模式转型、产品与市场转型等内生式转型。而外部动因引起的企业转型应将关注力投入行业及行业以外的新生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10],即外生式转型。而巨变环境下企业通过激进式转型实现持续成长取决于转型能力的高低

[15]。基于以上论述,在面临环境动荡变化的转型时期,基于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的现实条件和女性的个性特征,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a 女性经营的企业转型主要基于内部动因驱动。

假设H1b 女性经营的企业转型,风险相对较小的内生式转型是主要选择。

2.2 企业转型与组织绩效

Shaheen指出转型的主要目的“系企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能大幅改善竞争绩效,并持续维持企业的竞争力”。Teece & Pisano认为,在变化的经营环境中,竞争的成功来自企业特定资源和能力的不断发展和重新构建[16]。曹振华通过对台湾电子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转型战略对组织的市场绩效、财务绩效、顾客绩效和内部流程绩效有显著性影响[17]。李烨通过对格兰仕企业两次业务(产业)转型研究,并从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企业资源综合配置效率三方面评价,发现企业通过逐步转型获取所需要的相应资源和能力,进而逐步提高新核心业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成长[18]。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可以通过转型不断获取特定资源或构建新能力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和企业绩效的改善。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a 企业转型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H2b 企业转型对企业能力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实证研究

3.1 样本与变量度量

(1)样本情况

本项目组成员于2009年8月至10月以邮寄的方式通过温州女企业家协会向会员随机发放问卷350份,回收85份,回收率24.3%,有效问卷57份。问卷填写人员主要是女企业主或女性经理。样本中1991年以后创建的企业占70.6%,行业涉及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其中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占67.9%,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8.6%和13.8%。企业所有制形式中家族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占一半以上为56.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55.1%(按销售额超过500万元计算)。以上数据表明,温州女企业家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地位中的确立积极参与了经济建设。但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领域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反映出女性经营的企业规模小,层次相对较低的现状。因此,面临经济全球化和转型经济的激烈竞争与变革,传统企业的持续成长亟待企业的转型升级。

(2)变量度量

转型绩效。李烨对企业业务转型实施效果从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三方面将结果性和过程性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评价[18]。曹振华对台湾电子企业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市场、财务、顾客和内部流程四个方面评价企业的战略绩效[17]。由于企业转型通过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来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本文认为在转型绩效评价中,除了表现结果的显示性指标,还应该增加转型后表示能力变化的潜在性指标以综合反映企业竞争力。因此,本研究转型绩效的评价指标包括显示性指标(市场利润)和潜在性指标(能力)两个维度6个题项来测量。

转型路径。王吉发等将企业转型划分为管理模式、产品与市场等内生式转型和行业及行业外新生领域等外生式转型[10]。一些学者对企业转型战略,主要从技术转型、组织转型、产品转型、多角化转型、市场转型和水平/垂直一体化等方面给出了较为细致的量表[19]。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大多属于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因此,在转型指标设计中删去了多角化转型和技术转型的测量项目,转型路径包括产品、市场、组织、产业、水平/垂直一体化等五个维度14个题项来测量。

转型动因。企业战略转移主要是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致。驱动企业实施转型的主要因素有业绩衰退、企业核心业务所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高级管理层人员变更和外部环境的变动等。王吉发等认为企业转型的动因缘于企业资源、能力的非优化状态和外部行业环境的影响[10]。结合上述动因和女性经营企业的现状,本文对于转型动因的测量采用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9个题项来测量。

3.2 问卷分析与假设检验

(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与效度检验是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只有满足信度和效度要求的实证分析,其分析结果才具有说服力。关于信度检验,只有当可靠性系数不小于0.7时,才认为测量是可靠的。本文首先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转型绩效、转型路径和转型动因的量表进行信度检验(Cronbach’α)。除了“市场维度”Cronbach’α系数稍小为0.578,其余维度的信度系数均>0.6,表示出较好的信度。

根据构建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进行结构效度分析。对转型路径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781,Bartlett’s Tes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0.000

计算不同转型路径的公因子权重,得出产品转型、组织转型、水平/垂直一体化和产业转型对企业转型路径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563、0.172、0.109和0.156。其中前三种转型方式(内生式转型)由于主要涉及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调整和变革,没有涉足陌生的新生领域,因此,面临的整合风险和不确定风险相对较小,内生式转型所占权重为0.844,远大于外生式转型(如产业转型),表明女性经营的企业转型中,风险相对较小的内生式转型是主要方式,假设H1b得到验证。

对转型绩效作因子分析,KMO值为0.701,Bartlett’s Tes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0.000

(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为了研究和检验不同转型路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对变量各维度作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见表1所示。从相关分析看,不同的转型路径对能力绩效在0.01水平下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转型能促进能力绩效的增进(H2b得到验证),但产品转型、组织转型、产业转型对市场利润增长绩效影响不显著,经营形态转型对市场利润绩效在0.0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4)企业转型动因的假设检验

通过比较企业转型动因各事项的认可程度均值来评价内外部因素对企业转型的驱动影响,见表3。数据显示基于企业内部成长驱动的认可程度评价值为3.2351,而外部因素影响的认可程度评价值为2.9035,表明女性经营的企业转型受到内外部动因的影响,且内部动因是主要驱动因素,假设H1a得到验证。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是以大中型企业的转型为对象,显示转型战略与组织绩效存在显著相关[17]。本研究以女性经营的中小企业为考察对象,研究不同的转型路径及转型绩效,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然而在转型动因与转型路径选择方面,女性经营的中小企业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由于女性经营的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企业转型主要基于内部成长驱动,变革的领域主要涉及企业内部产品升级、组织内部的调整等方面。这个结论与许多大型企业转型的危机驱动、内部创新驱动、以及内外部环境巨大变化驱动有所不同[18]。

本项研究发现,企业不同的转型路径对企业能力绩效影响显著,而对企业市场利润的增长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但能力绩效与增长绩效显著正相关。这个结果可能与企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变革过程,显示性指标的变化需要一定周期有关。但从长期看企业能力的不断增进将逐渐表现为转型绩效的改善,因为企业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0]。由此说明,企业采取不同的路径转型是通过增进企业能力而实现企业绩效的逐步改善,在短期内并不直接表现为经营业绩的提高。另外发现,产品转型对企业能力绩效的增进起着主要作用。这个结论与女性经营的企业转型基于内部成长驱动相符,同时也符合现阶段女性经营的中小企业的现实基础。

4.2 研究结论与局限

我国女企业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的建设,面临全球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实现内部成长。在转型路径的选择上,风险相对较小的内生式转型是主要方式,尤其产品转型升级对增进企业能力和企业长期绩效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这种选择与女性经营的中小企业多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以及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的现实条件相符。而产业转型往往基于行业环境的影响或企业资源充足,这种选择与较强的企业转型能力息息相关。虽然不同的转型路径与转型绩效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对增进企业能力都产生显著影响。面临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将面临不同的成长瓶颈和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需要基于组织成长阶段和资源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转型路径,才能减少转型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平稳快速发展。由于不同的路径转型是通过增进企业能力实现组织绩效的逐步改善,而在短期内并不直接表现为财务和市场业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建议,企业转型要基于长期导向,在组织转型绩效考核上应多关注潜在性指标的考察,只重视短期财务和市场等显示性指标不利于后期转型方向和转型事域的决策。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女性经营的企业总体相对较少,样本发放的总量及回收率相对较低,这对研究结果的统计结论效度有一定影响。其次,本项研究的考察对象主要指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的中小企业,没有考察企业资源基础这一控制变量对企业转型路径及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女性经营的规模较大的高科技企业转型的适应性相对有限。第三,本项研究没有比较男性企业家及企业转型情况,不能揭示性别特征与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将是我们未来要研究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Shendel D, Patton G, Riggs J. Strategic change in turnaround process: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13-38.

[2]梁巧转,杨林,狄桂芳.社会性别特征与领导风格性别差异实证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5):9-13.

[3]Bowen D, Hisrich R D. The female entrepreneurs: a career development pro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6, (11): 390-399 .

[4]关培兰,申学武,梁涛.武汉大学“2003 年女企业家国际论坛”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2004,(5):430-433.

[5]关培兰.加强研究工作推动妇女创业―武汉大学“2003女企业家国际论坛”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4,(2):52-59.

[6]Romanelli E, Tushman M L.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s punctuated equilibrium: an empirical test[J]. Ac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3): 41-66.

[7]Shelley S G, Wayne H S. Convergence versus strategic reorientation: the an tecedents of fast-paced organization chan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 (26): 80-87.

[8]李业,朱七一,梁经锐.企业战略转移的理论探讨[J].经济管理,2001,(6):36-43.

[9]李廉水,徐彦武.上市公司业务转型管理的六大误区[J].科研管理,2004,(1):61-65.

[10]王吉发,冯晋,李汉玲.企业转型内涵[J].统计与决策,2006,(1):153-157.

[11]毛蕴诗,吴瑶.中国企业转型升级[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9-156.

[12]简兆权.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转换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1.50-121.

[13]谢碧枝.企业转型中的多角化策略选择―以食品业为例[D].屏东:屏东科技大学,2000.12-80.

[14]李烨,李传昭.透析西方企业转型模式的变迁及启示[J].管理现代化,2004,(3):42-45.

[15]Francis D, Bessant J, Hobday M. Managing radical organisantional transformation[J]. Management Decision, 2003, 41: 1-14.

[16]Teece, Pisano.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509-533.

[17]曹振华.企业转型战略管理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11-98.

[18]李烨.动态环境企业业务转型与持续成长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11-93.

[19]白如玲.战略性转型模式之研究:以嘉义,云林,南投等区厂商为例[D].云林:云林科技大学,1999.20-134.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蔡志平 单位:天津农商银行 一、针对相关研究的综述 通过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发现,许多作者已经开始关注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问题。所谓“转型”可以理解为,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建立更符合商业环境的服务模式。不难看出,这对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小银行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我国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王威的《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王海涛的《浅谈“电子银行区域化发展的科学决策方法”、邓玉的《打造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以及敦宏程的《构建安全的金融电子支付生态环境》。 从理论研究上看,目前针对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与之有关的文献也呈现出较为零星的特点;同时,针对中小银行电子银行的讨论就更为稀缺,当然就更不用说“转型”问题了。其中,王威的“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是从总括层面来进行论述的,未能深入涉及中小银行的市场功能特征和其内部运营特点。 正因如此,笔者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强调这样几个要素:(1)针对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适应性的建立其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定位。(2)该转型定位与四大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区域植根性,进而这也成为了转型路径的出发点。以下将做具体阐述。 二、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定位 上文已经提到,电子银行转型应实现两个目标:即质量的提升和业务的拓展。然而,传统视阈下的转型模式却无法切实建立起中小银行的行业竞争力,这不仅与其业务发展程度有关,也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有关。因此,在可操作性和差异性的市场竞争策略引导下,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转型定位。 (一)区域植根性方面 从中小股份银行的产权归属来看,大都隶属于区域性地方政府。政府设置该类型商业银行的初衷存在多元导向,其中对于盘活区域性资金存量则成为了主导意识。正因如此,在给予当地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居民的消费信贷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客观现实就要求,在电子银行业务转型定位上应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即在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业务拓展方面,须与当地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特征相契合。 这就要求中小银行要在调查研究本地经济特点、区域消费、组织构成、客户特征等方面做足准备,以网上银行为主导平台,将资金流转、信贷支持、特色经济服务与电子银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法人客户、个人客户的不同类别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进行差异化服务、一站式服务,把银行自身发展与本地客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共同发展、互生互利的格局。 (二)业务集中化、产品创新方面 电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其在银行全部业务的占比日益扩大,这充分证明了电子银行业务的便利性,而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电子银行不仅应在支付方面显现出便捷的特点,还应在业务集中、产品创新等方面充分发挥电子银行的潜力。在成本-收益比较下,中小银行在拓展电子银行业务时应在深度上下工夫,而不应模仿四大商业银行的“广度”策略。不难发现,建立业务供给的深度服务不仅能在金融技术上锁定合作伙伴的合作意愿,还能形成技术壁垒来规避外域商业银行的挑战。 以上两个方面的转型定位是当前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区域商业和政策环境因素都将推动或抑制这种转型指向。 三、转型定位下的路径思考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转型定位下,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与区域政府的联系方面 在突出电子银行的区域植根性方面不但需要有自主意愿,还应将诸多业务构想传递与区域政府主管部门,从而借助政府公权力的释放来加速实施路径的连接。在与政府的联系方面应落实这样几点信息:(1)该电子银行业务由自己做,而不由四大商业银行的做的优势是什么;(2)电子银行在业务服务上,能为当地实体经济和消费经济带来怎样的益处;(3)在进行业务转型时,需要得到政府哪些方面的支撑。不难看出,前两点都是集中阐述自己的功能优势来获得政府的支持;最后一点,则明确政府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与商业伙伴的沟通方面 这里的商业伙伴同样具有区域性特质,如本土连锁卖场、中高档餐饮企业、中高档服务性企业、中高档电影院等等。从这一点来看,中小企业电子银行在业务拓展上主要是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网上银行的订单提交、餐位预定、服务预购,以及网上订票等服务,建立起外域电子银行和四大商业银行无力竞争的态势。从现实所反馈的信息显示,中小股份银行在上述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在生产消费领域,电子银行可以扮演类似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角色。 (三)与需求主体的联动方面 上文已经指出,中小股份银行电子银行在品牌号召力上存在不足,这也直接影响到当地消费者(包括企业)对它的利用程度,而利用程度的频率大小又将决定与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因此,在业务转型时还应通过媒体和政府官方宣传,强化消费者对相关业务的了解,并在促销模式下能建立起商品购买的折扣价格策略。 这样一来,四大商业银行便难以复制这种服务模式,自然为中小银行的电子业务转型提供了空间。 诚然,关于本文主题的实践模式还有许多策略,但结合我国大部分中小银行和区域商业环境的特点,按照本文的观点,相信大家会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能详细说明。当然,业务转型本身就具有动态、可变特征,这就表明本文结论也在一定范围内有效。#p#分页标题#e# 四、小结 本文认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应把握区域植根性和业务集中化、产品创新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应与区域政府、商业伙伴、需求主体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突出自己的业务优势才能在四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夹击下获得生存的空间。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变革与转型 学术会议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02.002

On Research Lib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s

Xu Junlin, Dong Zeshu

Abstract Academic conferences not only reflect the theoret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also promote the research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Whil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are summed up,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give a major push to the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Professional lib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

研究型图书馆包括大学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于二者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服务策略上具有相同的属性,故可将其作为同一研究对象。学术会议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也是促进学科发展、推动学科实践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研究型图书馆为应对信息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图书馆专业学会、专业期刊杂志社、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组织的专业主题学术会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学术繁荣,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理论研究推向高潮,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因此,本文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学术会议为研究内容,总结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学术会议的特点、成果,并阐述学术会议对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作用。

1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及其特点

学术会议作为重要的学术活动方式,是科学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学术会议是科研人员收集科研资料、发表和交流学术观点、沟通研究信息、激发创新思维、把握科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的重要渠道和途径[2]。阶段性同一或相近主题的学术会议集中反映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方向和前沿领域。2010年以来,研究型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关于图书馆变革、转型、发展的学术会议(见表1),推动了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进程。

此外,《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在2013年11月在云南腾冲以“图书馆的变革、转型与超越”为题召开学术会议,总结国内外对图书馆变革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图书馆变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2014年9月在吉林延吉市以“转型期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为题召开学术会议,探索图书情报机构及其服务模式向知识、智能、智慧、泛在以及开放创新方向转型的策略。

研究型图书馆持续开展的变革与转型研究学术会议具有明显的特点,表现在:①会议组织者为不同类型的学术机构、组织或团体。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术机构、专业期刊杂志社、科学研究院等都围绕着变革、转型、发展的主题召开学术会议,表明了不同的机构都在关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个主题。②会议组织形式多层次。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包括国际性学术会议、高层次学术会议、专家论坛等,表明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已经成为中外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③会议主题内容明确。信息环境的发展、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已经对图书情报工作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图书馆的服务不应停留在信息服务层面,而是必须以新的服务模式来应对变化了的信息环境与需求。虽然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需求,也都面临着相同的变化和挑战。因此,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的变革和转型发展成为学术会议研讨的中心内容。

2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的主要成果

学术会议的功能就是交流学术思想、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学术会议成果大多不在正式刊物发表,属于灰色文献,但其含有大量的最新学科研究信息,是了解学科发展动向、水平和最新成就的重要信息资源。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产生了众多成果,主要包括学术报告、会议征文、会议综述等。

2.1 学术报告

学术会议的主要议程是进行学术报告。学术报告是专家学者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某一专业知识通过大会演讲的形式进行专题发言,通过会议交流,起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扩大合作等多种功能[3]。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报告人不仅有中外著名的图书情报学专家,还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和专业图书馆馆长,代表着图书馆转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高水平,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本文所列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报告134场,反映了在图书馆变革转型这一领域学术研讨的繁荣与学术活跃度(见表2)。

2.2 会议征文

向会议提交学术论文用于会议宣读、交流、讨论是学术会议常见的方式。一般来说,会议论文围绕某个科学领域进行集中研究,并通过学术会议交流,产生智力“碰撞”,有利于形成学术“群落”,并利用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来解决学科发展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除学术工作会议和专家论坛外,有四次学术会议进行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征文活动。其中,“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模式和最佳实践”学术会议收到征文129篇。“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来自大陆地区和海外的作者投稿69篇。从会议征文作者来看,包含了研究院所、高校不同层次的图书馆专家、学者。其中,大陆作者来自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图书馆;海外作者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波兰、澳大利亚、印度、沙特阿拉伯,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

2.3 会议综述

会议综述是通过整理、分析、研究会议的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材料,采用客观叙述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会议主题、成果以及会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文章体裁[4]。会议综述要求客观公正地介绍学术会议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见解,提炼出学术会议的内容要点,分析学术研究对推动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作用,其目的是引导人们对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理论问题作更进一步的探究。

2010年以来的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有三篇会议综述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对于传播会议学术成果,促进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赵树宜在《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中,从学科馆员的战略与布局、任务与方法,不同类型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经验,嵌入式个性化学科馆员服务的组织机制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总结了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深度分析了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战略规划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5]。《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记者撰写的《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2012知识服务专家论坛”纪要》,围绕知识服务动因、范畴、核心、实践、主体的分析,阐述了图书馆转型与重新定义、知识服务概念到战略、知识服务模式到机制、知识服务从案例到应用、知识服务人员素质与人才培养等问题[6]。张春红、廖三三、巩梅等人撰写的《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对会议战略规划与管理创新、知识发现与学科服务、用户研究与服务推广、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合作与共享、社会媒体与共享空间等6个专题的主要报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促进图书馆应对挑战、深入思考未来图书馆的定位和方向、重新制定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7]。其他学术会议在会后以新闻稿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宣传会议内容,展示会议成果。

总之,纵观历次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其理论成果丰硕,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一主题的最新学术动态,体现了图书馆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的作用

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对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用户需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图书馆变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从而掀起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的高潮,推动了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3.1 深刻分析图书馆转型背景,阐明图书馆转型的必要性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深刻分析并揭示了当代图书馆在全球化、信息化环境中的生存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为研究型图书馆变革和转型提供了现实依据。

从图书馆面临的环境来看,进入21世纪,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设备,能方便地获取工作、学习、研究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上网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在线购买已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渠道。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的多元化,使图书馆的业务分散而出现功能萎缩。事实上,研究型图书馆到馆人数减少、图书流通降低、参考咨询下降、编目业务边缘化、期刊阅览室“门可罗雀”已非罕见。

从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来看,表现在:①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挑战。以Google为代表的网络运营商,在网络上提供了大量的纸本图书数字化资源;以百度为代表的百科类和资讯类服务取代了了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8]。图书馆资源中心地位丧失,专业价值遭受质疑。②信息机构的挑战。CNKI、万方数据、维普、超星等数据库商不仅与图书馆争夺用户,推出了大量数字化图书、期刊,并开设提供网上阅读服务的网站向用户开放,而且还垄断了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数字信息资源。③图书馆用户的挑战。图书馆用户需要的已不仅仅是文献产品的供给,而需要有深度的知识产品。然而,图书馆的专业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导致用户抛弃了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对图书馆所处生存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阐明了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的必要性。

3.2 重新定义图书馆功能,确立知识服务为转型发展方向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对未来图书馆的功能、转型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功能,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战略举措,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功能。传统的以文献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功能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环境和用户的需要,未来的图书馆必须适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承担多元化的功能和角色。这就要求图书馆应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分析、研究新信息环境下用户的需求特征和愿望,形成差异化的知识服务策略,并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形成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新定位图书馆的功能。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丛树海教授所言:“大学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调整首先必须解决图书馆自身定位的问题。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多功能机构,应该成为大学的信息中心、学术活动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学习中心。”[9]

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数字移动环境下,知识生产、存储的整个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存在的方式不仅仅包含传统的出版文献或数字化后的数据库,而是还包括广泛存在于网络的原生数字资源。用户对文献获取已再不感兴趣,而希望直接获取知识单元,甚至直接使用知识单元。知识获取、使用、需求呈现多样化,要求图书馆能够从知识管理层面上进行知识组织和知识挖掘,从海量的信息中组织符合用户逻辑需求的知识内容,为用户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对某个知识领域的持续跟踪、深入挖掘的知识产品,并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向用户推送知识产品。而要完成这个使命,图书馆员也应顺应时展而求变,成为数字时代的知识导航员和知识管理者。总之,几年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确立了以知识服务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并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和行动指南。

3.3 总结知识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探索

目前,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上形成了较多的发展模式,包括学科化服务、信息共享空间(IC)、咨询服务、智慧服务、机构知识库等等。高校及专业图书馆转型中应用最广泛和典型的模式有学科化服务和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形式。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的推动下,高校和专业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创新变革和实践探索。通过变革传统的以文献信息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学科馆员服务的新理念、新方法,形成适应新信息环境的学科馆员服务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可以说,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的学科馆员服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如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近十年来在学科馆员嵌入科研一线的知识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实践,逐步形成适合数字化科研的文献情报需求的知识服务模式[10],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图书馆不断深化学科馆员制度,探索学科馆员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

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是知识服务的另一种形式。图书馆IC空间由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技术环境构成,包括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社交空间等,可支撑个人学习、团体协作、信息咨询等活动。通过举办名家讲座、艺术展览等,IC空间还为用户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思维。不论从功能设计、空间构造,还是提供服务、细节关注等方面,IC空间都贯彻了活泼多元、合作共享的理念。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以泛学科化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全方位支撑教学与科研过程;北京大学图书馆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改造和虚拟空间的建设,其虚拟空间包括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针对教师的研究空间,学习空间里有相应的课程指南、教学大纲、参考文献、习题库、作业等;研究空间中提供科学研究所需的资源和各种各样的工具等等。近年来,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实践,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深化了学科馆员服务制度,推动了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

4 结语

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既是应对图书馆面临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行为变化而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探索和指导,对于丰富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促进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研究,推动图书馆转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若干次学术会议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①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原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内力推动研究不足;②对知识服务如何实施未能形成明确的技术方案;③变革与转型研究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研究院所图书馆,对其他图书馆如何变革与转型鲜有涉及。因此,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个领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既丰富和完善图书馆学理论,又指导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实践,以彰显图书馆学术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 1 ] 刘兴平.学术会议的兴起与发展[J].科技导报,2010,28(6):19-24.

[ 2 ] 林则夫,李建平,纪建悦,刘玉珠.提升学术会议质量的若干建议[C].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08-114.

[ 3 ] 高凤云.科技情报机构学术报告工作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204-208.

[ 4 ] 方乐.会议纪要和会议综述辨[J].秘书,2007(11):35-37,45.

[ 5 ] 赵树宜.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9):145-147.

[ 6 ]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2012

知识服务专家论坛”纪要[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5-11.

[ 7 ] 张春红,廖三三,巩梅,等.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1):5-14.

[ 8 ] 初景利,杨志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 (11):6-11.

[ 9 ] 陈骁,刘金涛,谭丹丹,等.巨变中的大学图书馆:现状思考与学科化服务发展趋势:2010年“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综述[EB/OL].[2013-09-26].http:///dotnet/news/newcontent.

aspx?ID=1110.

[10] 刘细文,吴鸣,张冬荣,等.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

56(5):5-9,31.

――――――――――――――――――――――――

许军林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四川乐山,614004。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能力视角;转型风险识别;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07-03

引言

金融危机由金融领域传递到实体经济,企业经营环境愈加的动态化和复杂化。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越多越多的企业通过转型来克服衰退、回复成长能力。

转型是企业持续成长的源泉[1]。转型不单单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更是一个高风险行为。动态的环境意味着企业转型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无疑给企业转型带来巨大的风险。很多企业转型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对转型风险认识的不足。

企业是资源的结合体,但也是能力的结合体。事实上,企业的转型经常被看作是一种用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而企业的这种竞争优势地位同样依赖于它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转型成功的能力。这也就是说,转型是一个企业能力积聚和转换的过程。结合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一本质特征,从能力视角出发,本文将转型风险定义为:在动态环境中,由于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所导致的企业实施转型战略达到预期目标及可能后果的不确定性。本文也将在能力视角下,对企业的转型风险进行识别和成因分析。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关于企业转型风险的专著已有很多,陆国庆、杨典师、吴利华等人在这一领域都有所研究,但从能力视角对转型风险进行研究的文献却并不多见。郁明华在《企业转型风险的缘起——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思考》一文中首次(也是唯一)把企业转型与企业能力理论相结合,由企业内部核心能力入手,对转型风险进行了分析。但是企业能力理论经历了从“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企业竞争优势如何产生并维持”的角度出发,郁明华的分析稍显有些不足:一是他侧重于企业转型风险的缘起,但并未对转型风险进行识别,二是他的分析过于浅显,忽略了核心刚性以及动态能力等等重要能力理论。

企业转型的目的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在郁明华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大量资料并结合企业能力理论,认为转型风险由决策风险、“归核”风险、动态风险和匹配风险构成,并进一步从决策能力(能力识别)、核心能力(能力产生)、动态能力(能力稳固)和匹配能力(能力实现)四个方面对企业转型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使其中的因果关系更加清晰明了,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二、转型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

在这里我们所需解决的问题是:转型风险的识别及成因。转型风险分为:决策风险、“归核”风险、动态风险、匹配风险。对各个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综合,并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一)决策风险

任何决策都是有风险的。决策风险,是指在决策活动中,由于主、客体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决策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2]。导致决策风险的因素不仅有主观因素,还有客观因素,即决策者能力不高和决策过程的无序化。

1、决策者能力因素

决策者的能力包括开放的提炼能力、准确的预测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知识的了解以及对业务技能掌握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决策能力的高低。文化修养水平,经理管理知识,时间观,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风险职责是影响决策者决策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策者能力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2、决策过程因素

企业转型是一项复杂且具有较大风险性的系统工程,企业在具体实施转型前也将围绕“该不该转,朝哪里转,怎么转,什么时候转”四个问题展开决策。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导致最终决策结果的失误。这就是说, 要保证最终决策结果的正确或者说风险最小, 必须保证决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正确或风险最小,即要求企业在“正确的时间”按“科学有效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

(二)“归核”风险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能够形成某种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归核”是指企业使其资源与能力集中于核心业务(或主营业务),以图增强竞争优势。但是,以核心能力为核心的“归核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企业转型风险的产生,这里我们将之称为“归核风险”。

1、核心特质因素

核心能力的获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核心能力的四个特性——不完全可模仿性、不完全可流动性、不完全可贸易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导致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获取能力时存在着不确定性,引发转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2、自我定位因素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关键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作为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总是在资源和能力的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去探究企业转型问题,借此构建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所以,企业能否准确的自我定位,能否准确的衡量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存量和增量将成为能否转型成功的关键。

3、市场波动因素

一味的强调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步入业务过度集中的误区。企业在转型时不仅要考虑到业务市场的规模上限,还要考虑到市场波动以及和对手的激烈竞争程度等诸多因素。业务集中程度越高,这些因素的影响就越大,从而产生市场规模风险、市场周期风险以及竞争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未能正确的预测市场的饱和程度、市场周期的长短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都会使这些市场风险进一步放大。

4、核心刚性因素

企业核心刚性[3], 是指当企业具备的核心能力与内外环境不相适应时, 核心能力将表现出很难改变的路径依赖特征。核心能力的难以模仿或取得的程度越高, 企业核心能力的路径依赖性就越强, 其刚性特征就愈加凸显。核心刚性使得企业的战略发展空间大大减少而倾向于更多的路径依赖,这对于突破原有组织结构的转型过程是极为不利的,是企业能否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动态风险

企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若固守在保持原有的优势上将导致更大的灾难。只有准确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出其不意地打破现有平衡,快速响应机会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重构,形成一系列暂时的、不相容的新优势,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对这种持续竞争优势的追求所引发的风险我们称之为动态风险,这种持续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是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能力进行整合、构建或者重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4]”,结合动态能力定义,本文认为企业的组织学习以及整合重构将会是产生动态风险的重要因素。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人才转型

一、引言

2014年财政部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在5到10年之内我国管理会计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它通过加工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业务资料等相关数据,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最优状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渐突显。能否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的作用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中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此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开始向经济业务具体事项的源头延伸,财务核算已不再是主要职能,以预算、规划、分析、管理、绩效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职能日益变得重要起来,财务人员面临转型问题。在以上背景下,进行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的研究无论是在企业发展层次还是在国家政策层面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人员转型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无法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一项改革的实行,改革者必须要了解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效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推动财务人员转型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必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清晰地理论认识,才可能设定可行适当的转型的目标、内容,确保推动转型的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并取得效果。回顾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引进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的最早出的美国相比,足足晚了60年。且在近三十年间,由于社会各界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不高,进行管理会计研究的人员远远小于财务会计且获得的研究资源极其有限,国内学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现实经济的需求,也使得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缺乏清晰地理论指导。

(二)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不利于财会人员的转型

技术性强的行业为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保证往往设立职业准入考试。比如,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等。然而,现阶段并没有专门这对管理会计设计的资格考试,管理会计往往依托着财务会计的准入标准,这极其不利于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建立既具可以考察专业技能,又着重考察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准入资格体系具有十分的迫切性。

(三)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

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首先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从目前情况看,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管理会计虽然是会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很少有将管理会计专门作为一门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

(四)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缺乏具体引导

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顺利转型并不单单是财务人员自己的事,企业高管的重视、内部职业规划的建设以及企业推崇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企业大环境都会对转型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很少有企业具有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财务人员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虽然成为企业的普遍呼声,但却缺乏具体可行的考核目标。转型完成与否,完成的怎么样无从把握,极大的阻碍了转型的进度。

三、推动财务人员转型的现实思路

(一)加大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科研投入,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要想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显现,绝大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科研投入,发动高校的学者和专家积极引进管理会计的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中国化的管理会计体系,尝试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管理会计实际操作第一线的实践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系统的创新,探索适合本企业的,更有效的管理会计运行模式和信息系统。

(二)建立注重职业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推动财会人员的转型

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必须同时涵盖对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对于专业技能方面可以将现有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准入体系作为依托,补充管理会计人员从业的专业知识,构建更适于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而对于需要着重强调的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指标的构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AICPA)特别考虑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制定了相关规定并提出了三种胜任能力。第一种是功能性胜任能力,具体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第二种是个人胜任能力,包括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第三种是广阔的商业视野,具体涵盖了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行业、部门以及国际视野。

(三)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

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首先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加强建设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的方向建设,加大对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争取培养一大批专业技能和胜任能力俱佳的管理会计人才,从而通过优秀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个财务人员群体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此外,加强高校以及社会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性的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这样,既有利于高校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降低企业培训成本的同时为财务人员转型培训提供宝贵的机会。

(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

企业要加快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就必须积极引导这一转型过程,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管理会计的职能内容,并结合本企业情况,挑选对于本企业发展重要的几种能力,量化为相关指标。在与员工协商确定每年的目标及发展计划时引入这些指标,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基准体系,从而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举例来说,管理会计职能[s1]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因而,企业可以将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细分为具体的指标,比如建立决策模型的能力,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等指标,并给予各指标适当的权重,得出综合指标后,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财政部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更是将管理会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作为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看,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主要存在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无论是对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对国家经济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4.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9篇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使全球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一个转型时期,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企业有不同企业的经营战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在转型时期,企业的组织变革随着外环境的变化而应势发生改变。环境的不确定性、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企业自身系统的复杂性,使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在价值链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价值链分析与构建,是使顾客满意,适应市场发展的全球化价值链体系。一种商品生产从生产到消费经历着价值链从原来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链接下,这些环节构成了完整的全球化价值链。根据消费者需求生产产品,是在价值链基础上,通过提高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和增值服务的阶段。在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建立外延品牌效应。通过此方式提升品牌价值的企业,国内外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才会加入合作,通过资金注入和内部管理的优化,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最终才有能力开发新产品。在中小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形成企业自己的商务流通和企业专业人员人才库,形成企业原有核心优势升级,形成转型后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全球化价值链理论是分析中小企业转型价值链分析的主要理论。它适合分析企业在面临新的世界经济变化环境中,企业发展的本质,从而制定合理的新的战略和政策。本文从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价值链涵义与特点出发,分析企业发展内部环境的本质,借鉴国内中小企业成功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价值链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和

阐述。

中小企业战略转型价值链的涵义与特点

(一)价值链的涵义

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变革。企业联盟战略及分析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力量,是企业战略利用社会、企业、消费者三者利益联盟下形成的价值链战略模式,是价值链各环节资源整合的动力。价值链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不断重构,在原有价值链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价值链,为新建立的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过程的价值链增值服务奠定基础。首先,在原有价值链各环节基础上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使成本低、技术精湛的新的企业价值链产生。比如:国内中小型连锁店可以与国外相同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国外的销售渠道与网络提供了利润提升的渠道。国内外企业实现了渠道和销售市场的双赢联盟。其次,实现了利润提升。大笔资金融入国内销售渠道。同时,进口业务增加。供应链及价值链的优势得到提升。中小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培养,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与产品价值,创造了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

(二)价值链的特点

第一,价值链是培养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平台。信息沟通与整合、品牌互助及设计产品力量整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对内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对外可以加强企业内部、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间的沟通。增加外部业务平台。是产品专业化服务的标志。第二,行程中小企业信息交流的渠道:业务信息渠道、产品开发渠道、业务销售渠道等各方面市场信息。第三,业务流程交流,形成面向国际标准的中小企业合作销售方式。第四,企业内部业务提升,内部管理的优化,培养企业自己的组织能力,深化企业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搭建更合理的企业价值链分析方法。“以人为本”建立适合企业转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转型过程中的企业内部管理。

国内中小型企业战略转型价值链解析

借鉴国内中小型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经验,创建适合现有中小型企业战略转型中价值链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是建立在企业产品和渠道基础上进行的。国内成功中小型企业转型的价值链分析是建立在产品品牌意识基础上的,渠道加大了信息渠道流通,实现了业务流程再造与重构。根据现有企业转型发展方向,顺势在原有企业中培育新的企业文化和新的企业品牌,在创建之初,企业资金投入量可以满足新产品的研制和投入市场。另一种情况,是在没有企业专长的情况下,培育专业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无论是顺势还是逆势,都是建立在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者每一个环节实现的价值链基础上的,其目的是确定产品市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价值链。在产品市场中形成企业的品牌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建立专业化、服务性能好的企业产品和业务水平。在信息畅通和沟通到位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链优化。形成中小企业自己的价值链体系。

拥有成功经验的中小企业可以为现有企业提品、渠道创新的方法及策略。现有企业可根据此经营和策略,塑造原有企业文化、品牌力量的专业化和增值服务水平。一是培养了业务人员和企业核心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价值链观念。这样的战略才是符合规律的战略体系。渠道创新借鉴成功经验中,企业外延价值链发展的案例,通过现有企业的平台,在企业外部建立与产品相匹配的国外出口业务渠道和产品渠道。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二是实施核心联盟战略。以虚拟经营和虚拟计划进入市场。与国内外具有资金和业务渠道优势的企业合作,培育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中小企业,带动所有中小企业进行增加附加值和信息优势的产业集群跳跃式发展。以项目为中心,形成有企业自己物流网络、金融网络和业务网络为核心的价值链体系。

结论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东莞,转型升级,路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东莞乘着改革之风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方。自改革开放,东莞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承接了港澳台的产业转移,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快速地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成为省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东莞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其劳动密集度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消费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等国内国外经济环境下显得尤其突出。因此,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以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东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莞只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本文着力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脉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东莞可行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二、东莞市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东莞靠“三来一补”起家,发展了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广为人知的“东莞模式”(刘斌,2009)。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加工贸易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即东莞的产业模式主要是加工制造为主。东莞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外向型经济,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东莞的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外资,尤其是港澳台的外商投资;二是东莞的加工制造业主要向外出口产品,这使得东莞对外的依存度非常高。东莞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三高的加工制造产业在现今资源有限的环境下突显生存的困难。如今,东莞的制造业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制造业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其表现在制造业的重工业化程度偏低、高加工度化偏低、以及技术集约化偏低。此外,东莞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在以外资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中,大型国企数量屈指可数,而民营企业又小而散,缺少在生产和研发上能发挥龙头作用的企业(谢文新,2006)。本文根据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将其发展的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4)。以东莞虎门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的成立显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的开始。1978年12月东莞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实行全面的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服务。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2)论文格式范文。在“三来一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1984年东莞提出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1985年,东莞的撤县设市政策大激励了东莞的经济发展。为了给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中小型香港企业为主,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

第三阶段:提升阶段(1992-2002)。90年代后,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熟,港台资本大量进入,而且内地大量的低价劳动力进入,两者结合形成了“双优势”,使东莞展现了极大的竞争力。在这一阶段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众多的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形成了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台商的大量涌入无疑是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点。

第四阶段:转型升级阶段(2002-至今)。东莞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转型,在石碣和清溪两个镇各选择三家企业开展转内销试点工作。随着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加快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这一阶段,东莞加工贸易大量引入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前两个阶段分别以港、台资本为主,这一阶段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资本为主。

三、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因素分析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使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受到波及,增速放缓。由于发达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较大,而本地的消费不旺,导致东莞出口工厂普遍订单下降,业务量减少。同时,由于两头在外的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加大以及欧美采购商付款期加长,导致东莞很多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生存空间缩窄(刘斌,2009)。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幅比2007年回落2.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2007年回落9.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9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12.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2007年下降0.6%。另外,由于外贸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日益加大,致使中国的出口贸易形势略显紧张,即国外环保壁垒和反倾销迫使东莞产业升级,同时也为东莞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二)国内环境的因素分析

东莞产业转型的内部原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与人工成本也加深企业的成本问题。二是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剧,使政府改变了发展战略。东莞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工厂型城市,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三是治安环境恶劣,投资商和市民等对此反响大。东莞大部分企业属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东莞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6:1,给东莞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治安环境恶劣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使各级政府、投资商、市民不堪重负。四是珠三角规划中的“深莞惠经济圈”的战略性发展要求。东莞作为连接深圳和惠州的中间城市,东莞确立了“建设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必要和迫切。

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

产业升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的改造和升级,主要的做法是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减少化、工艺流程技术升级和品牌化;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密集型产业。这两个阶段分别表示了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两个途径。东莞市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后所带来的成本上升。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就地改造和升级。目前,东莞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改造的办法来实现产业升级,远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容易得多。而第二阶段的产业升级是进行产业转移。所谓的产业转移就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的地区,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发展更为先进的产业。东莞已经与其他地区合作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以把一些产业转移出去。

(二)销售渠道由外销转向内销

外销转内销对于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东莞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国外市场为主,当把市场转向并不熟悉的国内市场时,东莞企业缺少内销的经验与渠道,尤其是扎根东莞的台资企业。尽管这样,但这一途径是东莞企业未来所面对的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论文格式范文。其中,东莞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的市场竞争,讲到底是不同品牌的竞争,很多东莞企业之所以不愿意从价值链中的代工转向自己销售,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无法容易地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难以与同行业的产品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自己无法走向价值链的更高层级。

(三)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

东莞市政府提出加快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是东莞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东莞市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多元化融合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2005年,东莞东城等镇区已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引进金融、设计、研发、销售等区域性总部中心。2007年,东莞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引导金融、保险、证券、贸易、通信、科技、法律等机构的地区性总部进驻东莞大道两侧,大力将东莞大道打造成总部经济长廊”。另外,全市也针对总部经济来快速地启动了总部一号——松山湖,而厚街也会被打造成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东莞是一个知名的制造业城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在三种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按照工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即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东莞市已重点提出要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还需要发展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零售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五)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东莞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关键的途径是通过创新体系的建立来完成。无论是产业就地升级,还是外销转内销的行销转变,还是发展总部经济和服务业,都需要通过创新来达新的转变。此时,政府需要大力推动创新体系的建立,借助政府的巨大的行政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完成创新。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东莞市的现实基础来看,东莞产业创新以政府推动为主,这是因为东莞原有的科研实力较弱,创新动机不强。

参考文献

[1]刘斌.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18-220

[2]谢文新.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J].国际经贸探索,2007(2):23-27

[3]王保林.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东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考[J].管理世界,2008(5):172-173

[4]崔学海.东莞产业升级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5):225-227

[5]刘可夫,罗进华.东莞实施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措施[J].广东经济,2008 (12):33-37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东莞,转型升级,路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东莞乘着改革之风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方。自改革开放,东莞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承接了港澳台的产业转移,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快速地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成为省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东莞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其劳动密集度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消费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等国内国外经济环境下显得尤其突出。因此,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以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东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莞只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本文着力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脉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东莞可行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二、东莞市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东莞靠“三来一补”起家,发展了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广为人知的“东莞模式”(刘斌,2009)。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加工贸易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即东莞的产业模式主要是加工制造为主。东莞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外向型经济,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东莞的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外资,尤其是港澳台的外商投资;二是东莞的加工制造业主要向外出口产品,这使得东莞对外的依存度非常高。东莞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三高的加工制造产业在现今资源有限的环境下突显生存的困难。如今,东莞的制造业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制造业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其表现在制造业的重工业化程度偏低、高加工度化偏低、以及技术集约化偏低。此外,东莞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在以外资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中,大型国企数量屈指可数,而民营企业又小而散,缺少在生产和研发上能发挥龙头作用的企业(谢文新,2006)。本文根据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将其发展的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4)。以东莞虎门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的成立显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的开始。1978年12月东莞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实行全面的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服务。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2)论文格式范文。在“三来一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1984年东莞提出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1985年,东莞的撤县设市政策大激励了东莞的经济发展。为了给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中小型香港企业为主,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

第三阶段:提升阶段(1992-2002)。90年代后,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熟,港台资本大量进入,而且内地大量的低价劳动力进入,两者结合形成了“双优势”,使东莞展现了极大的竞争力。在这一阶段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众多的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形成了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台商的大量涌入无疑是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点。

第四阶段:转型升级阶段(2002-至今)。东莞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转型,在石碣和清溪两个镇各选择三家企业开展转内销试点工作。随着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加快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这一阶段,东莞加工贸易大量引入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前两个阶段分别以港、台资本为主,这一阶段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资本为主。

三、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因素分析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使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受到波及,增速放缓。由于发达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较大,而本地的消费不旺,导致东莞出口工厂普遍订单下降,业务量减少。同时,由于两头在外的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加大以及欧美采购商付款期加长,导致东莞很多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生存空间缩窄(刘斌,2009)。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幅比2007年回落2.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2007年回落9.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9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12.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2007年下降0.6%。另外,由于外贸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日益加大,致使中国的出口贸易形势略显紧张,即国外环保壁垒和反倾销迫使东莞产业升级,同时也为东莞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二)国内环境的因素分析

东莞产业转型的内部原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与人工成本也加深企业的成本问题。二是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剧,使政府改变了发展战略。东莞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工厂型城市,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三是治安环境恶劣,投资商和市民等对此反响大。东莞大部分企业属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东莞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6:1,给东莞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治安环境恶劣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使各级政府、投资商、市民不堪重负。四是珠三角规划中的“深莞惠经济圈”的战略性发展要求。东莞作为连接深圳和惠州的中间城市,东莞确立了“建设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必要和迫切。

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

产业升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的改造和升级,主要的做法是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减少化、工艺流程技术升级和品牌化;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密集型产业。这两个阶段分别表示了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两个途径。东莞市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后所带来的成本上升。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就地改造和升级。目前,东莞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改造的办法来实现产业升级,远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容易得多。而第二阶段的产业升级是进行产业转移。所谓的产业转移就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的地区,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发展更为先进的产业。东莞已经与其他地区合作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以把一些产业转移出去。

(二)销售渠道由外销转向内销

外销转内销对于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东莞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国外市场为主,当把市场转向并不熟悉的国内市场时,东莞企业缺少内销的经验与渠道,尤其是扎根东莞的台资企业。尽管这样,但这一途径是东莞企业未来所面对的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论文格式范文。其中,东莞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的市场竞争,讲到底是不同品牌的竞争,很多东莞企业之所以不愿意从价值链中的代工转向自己销售,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无法容易地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难以与同行业的产品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自己无法走向价值链的更高层级。

(三)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

东莞市政府提出加快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是东莞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东莞市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多元化融合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2005年,东莞东城等镇区已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引进金融、设计、研发、销售等区域性总部中心。2007年,东莞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引导金融、保险、证券、贸易、通信、科技、法律等机构的地区性总部进驻东莞大道两侧,大力将东莞大道打造成总部经济长廊”。另外,全市也针对总部经济来快速地启动了总部一号——松山湖,而厚街也会被打造成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东莞是一个知名的制造业城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在三种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按照工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即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东莞市已重点提出要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还需要发展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零售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五)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东莞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关键的途径是通过创新体系的建立来完成。无论是产业就地升级,还是外销转内销的行销转变,还是发展总部经济和服务业,都需要通过创新来达新的转变。此时,政府需要大力推动创新体系的建立,借助政府的巨大的行政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完成创新。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东莞市的现实基础来看,东莞产业创新以政府推动为主,这是因为东莞原有的科研实力较弱,创新动机不强。

参考文献

[1]刘斌.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18-220

[2]谢文新.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J].国际经贸探索,2007(2):23-27

[3]王保林.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东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考[J].管理世界,2008(5):172-173

[4]崔学海.东莞产业升级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5):225-227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东莞,转型升级,路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东莞乘着改革之风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方。自改革开放,东莞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承接了港澳台的产业转移,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快速地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成为省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东莞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其劳动密集度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消费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等国内国外经济环境下显得尤其突出。因此,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以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东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莞只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本文着力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脉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东莞可行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二、东莞市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东莞靠“三来一补”起家,发展了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广为人知的“东莞模式”(刘斌,2009)。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加工贸易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即东莞的产业模式主要是加工制造为主。东莞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外向型经济,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东莞的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外资,尤其是港澳台的外商投资;二是东莞的加工制造业主要向外出口产品,这使得东莞对外的依存度非常高。东莞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三高的加工制造产业在现今资源有限的环境下突显生存的困难。如今,东莞的制造业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制造业结构比例发展程度偏低,其表现在制造业的重工业化程度偏低、高加工度化偏低、以及技术集约化偏低。此外,东莞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在以外资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中,大型国企数量屈指可数,而民营企业又小而散,缺少在生产和研发上能发挥龙头作用的企业(谢文新,2006)。本文根据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将其发展的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4)。以东莞虎门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的成立显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的开始。1978年12月东莞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实行全面的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服务。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2)论文格式范文。在“三来一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1984年东莞提出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1985年,东莞的撤县设市政策大激励了东莞的经济发展。为了给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中小型香港企业为主,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

第三阶段:提升阶段(1992-2002)。90年代后,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熟,港台资本大量进入,而且内地大量的低价劳动力进入,两者结合形成了“双优势”,使东莞展现了极大的竞争力。在这一阶段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众多的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形成了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台商的大量涌入无疑是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点。

第四阶段:转型升级阶段(2002-至今)。东莞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转型,在石碣和清溪两个镇各选择三家企业开展转内销试点工作。随着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加快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这一阶段,东莞加工贸易大量引入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前两个阶段分别以港、台资本为主,这一阶段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资本为主。

三、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因素分析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使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受到波及,增速放缓。由于发达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较大,而本地的消费不旺,导致东莞出口工厂普遍订单下降,业务量减少。同时,由于两头在外的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加大以及欧美采购商付款期加长,导致东莞很多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生存空间缩窄(刘斌,2009)。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幅比2007年回落2.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2007年回落9.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9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12.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2007年下降0.6%。另外,由于外贸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日益加大,致使中国的出口贸易形势略显紧张,即国外环保壁垒和反倾销迫使东莞产业升级,同时也为东莞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

(二)国内环境的因素分析

东莞产业转型的内部原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与人工成本也加深企业的成本问题。二是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剧,使政府改变了发展战略。东莞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工厂型城市,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三是治安环境恶劣,投资商和市民等对此反响大。东莞大部分企业属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东莞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6:1,给东莞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治安环境恶劣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使各级政府、投资商、市民不堪重负。四是珠三角规划中的“深莞惠经济圈”的战略性发展要求。东莞作为连接深圳和惠州的中间城市,东莞确立了“建设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必要和迫切。

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

产业升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的改造和升级,主要的做法是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减少化、工艺流程技术升级和品牌化;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密集型产业。这两个阶段分别表示了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两个途径。东莞市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后所带来的成本上升。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就地改造和升级。目前,东莞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改造的办法来实现产业升级,远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容易得多。而第二阶段的产业升级是进行产业转移。所谓的产业转移就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的地区,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发展更为先进的产业。东莞已经与其他地区合作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以把一些产业转移出去。

(二)销售渠道由外销转向内销

外销转内销对于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东莞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国外市场为主,当把市场转向并不熟悉的国内市场时,东莞企业缺少内销的经验与渠道,尤其是扎根东莞的台资企业。尽管这样,但这一途径是东莞企业未来所面对的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论文格式范文。其中,东莞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的市场竞争,讲到底是不同品牌的竞争,很多东莞企业之所以不愿意从价值链中的代工转向自己销售,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无法容易地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难以与同行业的产品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自己无法走向价值链的更高层级。

(三)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

东莞市政府提出加快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是东莞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东莞市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多元化融合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2005年,东莞东城等镇区已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引进金融、设计、研发、销售等区域性总部中心。2007年,东莞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引导金融、保险、证券、贸易、通信、科技、法律等机构的地区性总部进驻东莞大道两侧,大力将东莞大道打造成总部经济长廊”。另外,全市也针对总部经济来快速地启动了总部一号——松山湖,而厚街也会被打造成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东莞是一个知名的制造业城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在三种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按照工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即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东莞市已重点提出要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还需要发展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零售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五)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东莞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关键的途径是通过创新体系的建立来完成。无论是产业就地升级,还是外销转内销的行销转变,还是发展总部经济和服务业,都需要通过创新来达新的转变。此时,政府需要大力推动创新体系的建立,借助政府的巨大的行政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完成创新。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东莞市的现实基础来看,东莞产业创新以政府推动为主,这是因为东莞原有的科研实力较弱,创新动机不强。

参考文献

[1]刘斌.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18-220

[2]谢文新.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J].国际经贸探索,2007(2):23-27

[3]王保林.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东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考[J].管理世界,2008(5):172-173

[4]崔学海.东莞产业升级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5):225-227

[5]刘可夫,罗进华.东莞实施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措施[J].广东经济,2008 (12):33-37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电子银行 业务转型 区域植根性 业务集中化 产品创新

随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下文简称:中小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蓬勃发展,其市场功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就该类型银行的产权关系来看,一方面是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合股形成,另一方面则以区域性商业银行为载体发展而成;就其服务对象而言,中小银行的建立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平台。然而,中小银行在资本金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单靠传统资产类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开展,根本不能与国有银行展开同类业务的竞争,难以满足该类银行的内涵式发展需要。

为此,目前诸多中小银行以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业务突破点,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一些中小银行已经形成了以网上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业务运营模式,对服务广大中小客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同质化的竞争又迫使这些银行寻求电子银行业务新的业务增长点,因此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势在必行。

电子银行有别于传统的银行柜面服务,以电信方式为基础完成客户与银行的交互,为银行拓展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子银行业务按照业务渠道分类,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等类型,从使用普遍性的视角来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本身的易操作性,目前网上银行成为了大众消费者使用的主要电子银行类别。基于网上银行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证券、基金、电子商务等网上支付业务不断扩大交易范围,使得中小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面临多方竞争,在资金人力竞争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必须提到战略的高度,而不是简单地在技术投入、安全保障、功能开发等方面消耗过多的资源。

本文仅就中小银行电子银行发展战略的社会环境、研究动态、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针对相关研究的综述

通过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发现,许多作者已经开始关注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问题。所谓“转型”可以理解为,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建立更符合商业环境的服务模式。不难看出,这对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小银行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我国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王威的《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王海涛的《浅谈“电子银行区域化发展的科学决策方法”、邓玉的《打造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以及敦宏程的《构建安全的金融电子支付生态环境》。

从理论研究上看,目前针对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与之有关的文献也呈现出较为零星的特点;同时,针对中小银行电子银行的讨论就更为稀缺,当然就更不用说“转型”问题了。其中,王威的“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是从总括层面来进行论述的,未能深入涉及中小银行的市场功能特征和其内部运营特点。

正因如此,笔者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强调这样几个要素:(1)针对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适应性的建立其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定位。(2)该转型定位与四大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区域植根性,进而这也成为了转型路径的出发点。以下将做具体阐述。

二、电子银行业务的转型定位

上文已经提到,电子银行转型应实现两个目标:即质量的提升和业务的拓展。然而,传统视阈下的转型模式却无法切实建立起中小银行的行业竞争力,这不仅与其业务发展程度有关,也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有关。因此,在可操作性和差异性的市场竞争策略引导下,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转型定位。

(一)区域植根性方面

从中小股份银行的产权归属来看,大都隶属于区域性地方政府。政府设置该类型商业银行的初衷存在多元导向,其中对于盘活区域性资金存量则成为了主导意识。正因如此,在给予当地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居民的消费信贷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客观现实就要求,在电子银行业务转型定位上应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即在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业务拓展方面,须与当地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特征相契合。

这就要求中小银行要在调查研究本地经济特点、区域消费、组织构成、客户特征等方面做足准备,以网上银行为主导平台,将资金流转、信贷支持、特色经济服务与电子银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法人客户、个人客户的不同类别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进行差异化服务、一站式服务,把银行自身发展与本地客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共同发展、互生互利的格局。

(二)业务集中化、产品创新方面

电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其在银行全部业务的占比日益扩大,这充分证明了电子银行业务的便利性,而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电子银行不仅应在支付方面显现出便捷的特点,还应在业务集中、产品创新等方面充分发挥电子银行的潜力。在成本-收益比较下,中小银行在拓展电子银行业务时应在深度上下工夫,而不应模仿四大商业银行的“广度”策略。不难发现,建立业务供给的深度服务不仅能在金融技术上锁定合作伙伴的合作意愿,还能形成技术壁垒来规避外域商业银行的挑战。

以上两个方面的转型定位是当前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区域商业和政策环境因素都将推动或抑制这种转型指向。

三、转型定位下的路径思考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转型定位下,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与区域政府的联系方面

在突出电子银行的区域植根性方面不但需要有自主意愿,还应将诸多业务构想传递与区域政府主管部门,从而借助政府公权力的释放来加速实施路径的连接。在与政府的联系方面应落实这样几点信息:(1)该电子银行业务由自己做,而不由四大商业银行的做的优势是什么;(2)电子银行在业务服务上,能为当地实体经济和消费经济带来怎样的益处;(3)在进行业务转型时,需要得到政府哪些方面的支撑。不难看出,前两点都是集中阐述自己的功能优势来获得政府的支持;最后一点,则明确政府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与商业伙伴的沟通方面

这里的商业伙伴同样具有区域性特质,如本土连锁卖场、中高档餐饮企业、中高档服务性企业、中高档电影院等等。从这一点来看,中小企业电子银行在业务拓展上主要是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网上银行的订单提交、餐位预定、服务预购,以及网上订票等服务,建立起外域电子银行和四大商业银行无力竞争的态势。从现实所反馈的信息显示,中小股份银行在上述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在生产消费领域,电子银行可以扮演类似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角色。

(三)与需求主体的联动方面

上文已经指出,中小股份银行电子银行在品牌号召力上存在不足,这也直接影响到当地消费者(包括企业)对它的利用程度,而利用程度的频率大小又将决定与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因此,在业务转型时还应通过媒体和政府官方宣传,强化消费者对相关业务的了解,并在促销模式下能建立起商品购买的折扣价格策略。这样一来,四大商业银行便难以复制这种服务模式,自然为中小银行的电子业务转型提供了空间。

诚然,关于本文主题的实践模式还有许多策略,但结合我国大部分中小银行和区域商业环境的特点,按照本文的观点,相信大家会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能详细说明。当然,业务转型本身就具有动态、可变特征,这就表明本文结论也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四、小结

本文认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应把握区域植根性和业务集中化、产品创新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应与区域政府、商业伙伴、需求主体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突出自己的业务优势才能在四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夹击下获得生存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威.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2012(6).

[2] 王海涛.浅谈“电子银行区域化发展的科学决策方法”[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7).

[3] 邓玉.打造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J].金融电子化,2012(7).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4篇

>> 制造业的互联网 “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前景 互联网+智能制造实现传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互联网转型、互联网化与“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以创新驱动辽宁体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互联网+智能制造” TCL转型互联网 “互联网+”转型势在必行 “互联网”转型势在必行 互联网下的传统制造业 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战场 互联网思维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重要生产业结点 互联网金融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 互联网再思考 互联网+企业孵化 互联网人眼中的互联网行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EB/OL].

.

[21]阿里研究院. “互联网+”研究报告[R].2015.

[22]孙林岩,高杰,等.服务型制造:理论、案例与分析[D].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论文,2007.

[23]孙林岩,高杰等.服务型制造: 新型的产品模式与制造范式[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21):2600-2608.

[24]杜向荣,胡明等.从“企业+互联网”到“互联网+企业”――基于传统产业转型与服务业升级视角[J].江苏商论, 2015(36):115-117.

[25]智能制造其是一种基础服务[EB/OL].

.

[26]安筱鹏.服务型制造:制造业崛起的必由之路[N].中国电子报,2009-8-4(4) .

业务转型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升级;外包螺旋;演进路径

DOI: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search of Servitization Evolution for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based on Driving Effect of Outsourcing Spiral

YANG Ying-nan

(Institure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Abstract: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mainly engaged in OEMs from the low-end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began to the trans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and even some enterprises started the transition to a service provider. In this process, the connotation of enterprise outsourcing is in deepening, and outsourcing role is in changing, push the mutual blending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value flow,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ervitiza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tegrating th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path and servitiza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tsourcing, this study gives a detailed analyisis on how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building its own brand and pomoting servitization.

Key words: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ervit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utsourcing spiral; evolutional path

―――――――――

收稿日期:2014-11-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208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101120032);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QJD1202013)

作者简介:杨英楠(1977-),女,云南昆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引言

通过服务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将其作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引发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然而,从国外的发展实践来看,制造企业服务化实施过程经常会出现“服务化困境”的现象[1],以致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目前,国内许多制造企业也逐渐开始实施服务化战略,与国外制造企业相比,多数中国制造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位置,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于我国制造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事或涉及代工(OEM)业务,它们的转型升级过程与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演进过程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或各有所侧重,但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学者们已经认识到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2]。另外,外包的内容正逐步从实体性活动转向非实体性活动,接包方和发包方的合作关系也由传统的简单合同交易转向长期战略合作,双方在合作中逐渐形成新型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本文在代工企业升级路径、制造企业服务化以及外包演化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演进与转型升级研究相结合,分析了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创造和外包活动。

1 文献回顾

1.1 代工企业升级路径研究

发展中国家企业如何与全球价值链对接和实现转型升级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和研究方向。Gereffi [3]通过对东亚服装生产企业的研究总结了一条发展中国家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即从委托组装(OEA)、委托加工(OEM)、自主设计和加工(ODM)到自主品牌生产(OBM)的升级过程。我国学者杨桂菊 [4] 研究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指出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是从OEM到ODM阶段和OBM阶段,最后达到IBM(国际品牌)阶段。

1.2 制造企业服务化路径研究

Vandermerwe and Rada [5]最早提出“服务化”的概念。当时他们对服务化的解释是制造企业从仅仅提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包转变的趋势和过程。Reiskin and White [6]把服务化转型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实物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不同的学者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概念的理解不同,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演进历程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Vandermerwe and Rada [5]提出,制造企业在由产品提供者向产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仅仅提供实物产品、到提供实物产品和附加服务、最后到提品服务包三个阶段。Gebauer, Bravo-Sanchez and Fleisch [7]提出制造企业经历了仅仅卖产品、到卖产品+提供附加功能或服务、再到将服务作为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等几个阶段。

1.3 相关文献简要评述

从相关文献的研究状况来看,现有研究忽略了以下几点:(1) “OEM-ODM-OBM”的升级路径,受到学术界一定程度的认可,并用来指导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的发展实践。而制造企业服务化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新的议题,有关制造企业服务化演进过程的研究非常有限。已经有少部分学者,如简兆权 and 伍卓深 [2]等提出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与服务化演进历程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尝试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2) 目前有关制造企业服务化演进路径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服务化演进的内容等方面进行讨论,缺乏从过程的视角探讨服务化是如何推进的[8],特别是缺乏对于服务化战略推进不同阶段的、细致的案例分析。(3) 目前有关国际外包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中,国外学者主要从发包方角度出发,研究外包对发达国家制造产业的提升作用。国内学者主要从接包方角度出发,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发达国家的发包项目中获取知识外溢和技术提升。然而,中国制造企业在自创品牌和服务化演进过程中,外包的内涵在不断深化,企业外包的角色也在不断的转变,有必要将外包演化的历程和企业外包角色的转变考虑到相关研究中。

2 外包螺旋驱动下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

2.1 外包螺旋驱动效应

传统制造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是为了实现顺利地将产品交付给顾客、从而实现产品的价值,这样的价值活动体现的是通常意义下的显性价值流。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深入,企业价值创造的重点从单一产品向产品服务系统转变。林光平, 杜义飞 and 刘兴贵 [9]等学者因此提出在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除了通常意义下的显性价值流,还存在着隐性价值流。隐性价值流渗透在制造企业的各个价值活动中,以满足顾客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的价值获取和提高竞争优势为最终目标。中国制造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外包“承接方”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的“发包方”和“承接方”转变,在此过程中,隐性价值流和显性价值流相互交融推动着中国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服务化演进。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与外包合作企业的互动促进知识流动和转移,形成一次次新知识创造的螺旋过程。每完成一次螺旋,促使制造企业的生产和交易费用随之降低,促进企业生产与运营效率的提高、产出附加值的增加以及企业服务化程度的提升(见图1)。结合中国制造企业升级路径与服务化的现有研究成果,根据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服务化程度改变的结果,本文构建了外包螺旋驱动下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演进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图1外包螺旋驱动模型

图2外包螺旋驱动下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演进的理论模型

2.2 模型构建的两个维度和演进路径的阶段划分

2.2.1 两个维度

图2构建的理论模型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程度。代工企业自创品牌和服务化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能力可以概括为产品的加工/制造能力、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品牌营销能力、提供基于产品增值服务的能力、提供基于顾客行动服务的能力。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程度可分为仅提品、提品和附加服务、提品和增值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或完全的服务契约。

2.2.2 服务化演进路径的阶段划分

(一)OEM阶段

OEM阶段企业主要通过实体(产品)的加工/制造实现有限的价值创造,发包方对接包方的价值创造产生较少的影响,外包合作关系基本依靠合同维系。虽然接包方在外包的过程中,也能通过发包方的技术指导、交流合作,甚至短期的人员培训等方式获取知识外溢。但在传统外包关系下,接包方难以直接接触到发包方的核心技术,所实现的技术提升是有限的。OEM阶段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内在劣势逐渐显现出来,升级是OEM代工企业摆脱“锁定”或“俘获”的唯一出路。

(二)ODM阶段(产品+附加服务)

通过前期OEM阶段的学习和积累,对上游工序和客户的要求等了解和掌握越来越多,代工企业逐渐承担起包括产品设计/研发,以及产品维修和售后服务等在内的更加广泛和复杂的工序和职能,这时OEM就可能发展为ODM。相比较OEM而言,ODM企业具备更加完整的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部分ODM企业还有可能将组装和制造业务外包给其他OEM企业,而专注于研发和售后等高端价值链活动[4]。但由于缺乏品牌运营能力,产品市场与渠道仍由其品牌客户控制。ODM企业的主要业务仍然集中于实物产品的加工/制造,服务只作为产品的附属品,价值增值能力有限。

(三)由“OEM、ODM向OBM”转化的关键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由“OEM、ODM向OBM”攀升的关键在于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营销、物流、品牌等环节的支持,而设计、研发或售后等环节其实质是生产范畴,可以说发展生产业是制造企业由“OEM、ODM向OBM”转化的关键。然而,Amiti and Wei [10]等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外部需求持续萎缩以及“技术壁垒”的不断提高,以及内部研发技术和营销能力的欠缺,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攀升的难度,导致代工企业由“OEM、ODM向OBM”的升级普遍遇到瓶颈。许晖, 许守任 and 王睿智 [11]等学者研究后提出,代工企业可以通过逆向外包、模仿学习以及跨国并购等方式来推动企业由“OEM、ODM向OBM”的转型升级。逆向外包,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合资建厂等方式,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生产外包至欧美的研发机构,获取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性技术[11]。

(四)OBM阶段(产品+增值服务)

进入OBM阶段意味着制造业服务化现象的出现。制造业的服务增值活动开始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上游的研发、设计等服务环节,以及下游的服务环节包括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延伸[12]。制造企业服务化通常会经历两个阶段的渐进发展模式:第一阶段是基于实物产品的增值服务模式,第二阶段是基于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模式[13]。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是以企业在加工制造领域的优势为基础,而基于满足顾客需求的增值服务可能会超越制造企业现有的单一产品范畴,向产品服务系统转变。第一阶段所构建的核心能力和在此过程中树立的品牌声誉会成为第二阶段服务项目的基础[14]。

(五)OBM阶段(服务)

随着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强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企业从生产和销售产品逐渐转变为提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甚至“去制造化”。OBM阶段的制造企业开始外包大部分生产制造环节,通过提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来直接创造价值,使服务不仅仅为产品增值,更是为整个企业创造价值,成为独立于产品的新的价值创造活动。目前只有少部分卓越的制造企业才具备提供脱离产品制造的系统服务的能力[14]。在这个阶段,顾客有机会主动参与到产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创造过程中,这也意味着制造企业的传统业务模式需要根本性地改变[15]。

(六)由“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关键

服务转型意味着制造企业从现有的产品逻辑转向性质完全不同的服务逻辑,这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挑战,意味着需要经历一种非连续性的改变,需要对一系列涉及到企业组织的核心要素进行根本性的变革[15]。而这些变革很可能会使企业遭遇到来自组织内部各方面的抵制。如何在变革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冲击成为企业转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2003年埃森哲研究所对美国企业的高级职员调查发现,54%的受访者认为“转型外包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变革的途径”[16]。

2.3 服务化演进路径的关键点

如图2所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演进路径有两个关键点。关键点I表明了ODM到OBM的演进升级。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上游的研发、设计等服务环节,及下游的服务环节包括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延伸,意味着制造企业服务化现象随之开始出现。关键点II意味着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3 研究方法和案例选取

3.1 案例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重点案例研究,此方法有助于对单一案例进行更加深入地调研和分析。遵循Yin [17]等学者的建议,本研究收集的案例资料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主要包括:从企业网站搜集到的有关企业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企业的内部报告、有关企业的期刊文献、有关企业的评论、企业公告、企业领导者的公开演讲及媒体言论等。

3.2 案例研究

(一)OEM、ODM阶段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成立初期,海尔集团的业务领域致力于实物产品的加工制造,市场范围也仅仅局限于在国内 。当时的海尔既不掌握核心技术,也不控制销售渠道,处于全球家电产业微笑曲线的底端,其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比较低。在推行“品牌化战略”的同时,海尔积极与国外企业合作,为国外知名厂商做OEM。通过OEM阶段的“干中学”,海尔逐步承担包括产品设计/研发、进一步深加工、售后服务等在内的更加广泛和复杂的工序和职能,并在具备一定的资金积累和代工经验后开始将低附加值的组装和制造业务外包给其他OEM企业。

(二)由“OEM、ODM向OBM”转化的关键

为提升研发和营销能力,构建品牌声誉,海尔集团主动向国外知名品牌企业发起“逆向外包”,通过合作设厂、建立研发基地、海外并购等方式,获取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性技术。例如,海尔集团与意大利梅格尼建立合资工厂,在合作中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进而提升自身的研发和营销能力,构建品牌声誉。2001年,通过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一家冰箱厂,海尔集团在欧洲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同时构建了海尔的国际品牌声誉 。

(三)OBM阶段(产品+增值服务)

1995年海尔开始对顾客服务体系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升级,推出了一系列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在内的全流程服务模式。1998年起,东软协助海尔集团成功实施了三期IT顾客服务支撑系统项目①。2000年,东大阿尔派协助海尔集团构建了全国客户服务广域网,用于收集海尔在全国各地的电话中心及售后服务中心的顾客信息,为海尔集团提升顾客服务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 。2000年3月海尔在德国SPA公司的协助下搭建了ERP系统,ERP系统负责管理从采购、制造到配送、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也为海尔集团下一步的服务转型打下基础。

(四)OBM阶段(服务)

2005年,海尔集团开始从制造和销售产品向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转型。在战略合作伙伴IBM的协助下,海尔集团建立起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了让顾客参与到产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创造过程中。电子商务系统搭建起为顾客提供家用电器成套设计、成套购买、成套服务和升级服务的桥梁。2006年海尔集团构筑了“U-Home”信息平台,进一步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不仅树立了海尔集团的品牌形象,也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2007年,为进一步更好地提供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海尔启动HGVS 项目,建立集团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2008年,海尔升级售后服务,推出成套组合服务,以及专业服务工程师提供的成套差异化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与顾客的零距离交流。2009年,海尔提出从原来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型到“人单合一双赢”的经营模式,进行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开始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①。2010年,海尔集团提出将其生产/制造环节逐步外包给专业代工企业,逐渐淡出生产制造业务,企业自身专注于研发、品牌经营、渠道服务,开始从产品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 。

(五)由“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关键

2013年9月,青岛海尔与KK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举成为海尔集团在资本层面落实“网络化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与KKR的股权合作,海尔引入全球一流的战略投资者资源及其杰出的合作团队,双方风险共享、利益共担,推进海尔向互联网时代平台型企业的转型①。

4 结束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细致地分析了服务化战略实施不同阶段里中国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外包活动,构建了外包螺旋驱动下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特别指出了路径中的两个关键点和突破途径。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代工企业在由“OEM-ODM-OBM”路径升级的同时也在经历服务化转型。服务化是实现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也可以说,构建制造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与推进服务化进程是相互影响的。第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以及合资建厂等“逆向外包”方式,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业务外包至欧美等发达国家,获取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性技术。第三,中国制造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外包“承接方”,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发包方”转变,甚至向服务业外包“承接方”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外包合作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了知识的溢出和转移,形成一次次新知识创造的螺旋过程。

参考文献:

[1] BAINES T S, LIGHTFOOT H W, BENEDETTINI O, et al. 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on future challeng [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9, 20 (5): 547-567.

[2] 简兆权, 伍卓深. 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观点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12): 137-143.

[3] GEREFFI G.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 (1): 78-104.

[4] 杨桂菊. 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3家本土企业的案例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0, (6): 132-142.

[5] VANDERMERWE S, RADA J.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 [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6 (4): 314-324.

[6] REISKIN E D, WHITE A L. Sterilizing the Chemical Supply Chain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0, (3): 19-31.

[7] GEBAUER H, BRAVO-SANCHEZ C, FLEISCH E. Service strategies in produc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J]. Business Strategy Series, 2008, 9 (1): 21-29.

[8] GUSTAFSSON A, BRAX S, WITELL L. The future of service business in manufacturing firms [J].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010, 21 (6): 557-563.

[9] 林光平, 杜义飞, 刘兴贵. 制造企业潜在服务价值创造及其流程再造―东方汽轮机厂案例研究 [J]. 管理学报, 2008, 5 (4): 602-606.

[10] AMITI M, WEI S J. Service offshoring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US [J]. The world Economy, 2009, (32): 203-220.

[11] 许晖, 许守任, 王睿智.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国际化转型及创新路径-基于六家外贸企业的跨案例研究 [J].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1): 73-83.

[12] ZHANG L, LUO Y L, FAN W H, et al. Analysis of cloud manufacturing and relate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ls [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1, 17 (3): 458-468.

[13] MATHIEU V. Product Services: From a Service Supporting the Product to a Service Supporting the Client [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1, 16 (1): 39-41.

[14] 诸雪峰, 贺远琼, 田志龙. 制造企业向服务商转型的服务延伸过程与核心能力构建-基于陕鼓的案例研究 [J]. 管理学报, 2011, 8 (3): 356-364.

[15] VARGO S L, LUSCH R F. Service dominant logic: Continuing the evolution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8, 36 (1): 1-10.

[16] LINDER J C. Transformational Outsourcing [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4, 45 (2): 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