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市政府成立了市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和相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班子,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宣传发动深入。去年7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会后,各镇、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进行了层层宣传发动,确保了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三是调查研究扎实。各镇、各相关部门按照规划编制要求,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市沿江办、国土局、商贸局等部门单位还组织人员赴外地进行考察学习,集思广益。通过调研,掌握了情况,理清了思路,为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规划思路明确。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分析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里确定了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12个重点研究课题、13个镇域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经反复修改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文本,全市镇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思路也已基本形成。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大多数镇和部门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思路定位准确,发展方向和重点把握得当,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严格起来看,工作中还存在不平衡性,有些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二是对宏观形势研究不够,三是工作重点突出不够,四是工作思路创新不够。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定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建设蓝图和行动纲领,这是今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中,各镇、各相关部门重点要做到“四个坚持”,切实增强“四性”。

一、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时代性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时代背景,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这一时期,我觉得我们正面临着六个方面的重大背景。

1、“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现“两个率先”,是我市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市又提出了“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即在时序上提前,到20__年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位次上提前,在苏中地区率先崛起,力争挤进全省县(市)前10强,进而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做到目标量化,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可行,把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的目标体现在决策中,落实在规划中,融入到工作中,扎实有效地推进。

2、“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提出的又一创新理论,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落实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是要更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不仅要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要注重精神产品的提供和人的发展;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要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十一五”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编制的五年规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加强。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各自作用范围,明确政府工作重点,科学合理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

4、“十一五”规划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时编制的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随着加入wto承诺逐步兑现,我国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加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等因素,用开放的思维、国际的眼光规划未来发展。

5、“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将是政府发展思路的直接反映,也是政府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向社会公众传递发展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重要形式。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分析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能力。

6、“十一五”规划是我市实施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市于今年5月份实施了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区划调整,各镇发展的空间扩大了,优势增强了,发展的潜力更大了。但如何把发展的潜力转

化为竞争的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通过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可以科学地引导各镇以区划调整为契机,从本地实际出发,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能力,科学制定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早把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潜在优势转变成加快发展的现实优势。

由此可见,编制好我市的“十一五”规划,对我市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两个提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真正把“十一五”规划编制成一个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划,更好地指导的新一轮发展。

二、坚持统筹发展,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科学性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全局性、根本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期,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特征:沿江开发的黄金期,工业经济的转型期,城市化的加速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发展仍然是主旋律,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加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才有基础,解决各种矛盾才有条件,带领群众致富才有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要坚持优化结构、提升质态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在继续扩大经济总量、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运行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拉动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转变。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关键措施。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建筑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全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三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制度创新。要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事业单位社会化进程。要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上来,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要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小型城市,重点提高中心镇,合理发展一般镇。要统筹区域发展,以沿江开发为主体,沿河开发为补充,形成沿江地区、沿运地区以及里下河地区三大区域共同发展格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快富民惠民步伐,高度关注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在“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各镇、各相关部门务必要将上述四项原则落实到规划的具体内容中,落实到评估指标体系中,落实到政策措施中,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成为一个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更好地指导新一轮发展的规划。

三、坚持加快发展,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前瞻性

“奋战十一五,全面达小康”,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总定位。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这一目标,“把握一个主题,突出五大战略”,精心编制“十一五”发展蓝图。

一个主题是:围绕“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目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好中求快,力争到20__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围绕这一主题,要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一要大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沿江开发区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必须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建设、高速度推进。要加强对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的研究,加强对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与各项专项规划的研究,加强沿江开发战略性规划与操作性措施的研究,努力把沿江开发区建成具有滨江城市特点的新型城区、新型生态区、新型港区和新型园区。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各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整合资源、集约开发、扩大规模、打造特色的要求,加快各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布局有序合理、集聚效应突出的特色工业集中区。

二要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要认真研究分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依托沿江、沿路、沿河优势,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重点,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带。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突出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冶金、石化医药、船舶制造及配套件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要重视规模企业的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上市、技改投入、争创名牌等方面落实关键措施,实现有效突破。要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要以规划为先导,重点制定和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城区重点地段建设详规、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突出中心城市(市区),积极培育大桥、邵伯、小纪3个小城市,择优扶强重点中心镇,合理调整一般建制镇。要以基础设施为抓手,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要构建大交通体系,做到城市道路与交通干线相结合,外部通达与内部畅通相结合,镇村通达与干线畅通相结合,公路、水路与铁路联网相结合,形成“四纵七横”的框架。要以镇村建设为纽带,打造新型村居、新型社区。以镇村布局规划为依据,科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逐步淘汰过小自然村,建设一批新型村庄。

四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必须充分考虑社会转型加速的特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要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快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鼓励民众自主创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要整合社会事业资源,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开放,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五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认识科技和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提升整体素质。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为抓手,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

四、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可行性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务求落实。

一要深入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前提就是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把规划编制的理念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把握市情、了解下情,明确目标定位,找准发展思路,提出可行措施,在此基础上再编制各项规划。有条件的镇和部门要尽可能地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规划的层次和水平。

二要突出重点。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要突出规划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推进。各镇、各相关部门编制的镇域和行业专项规划,要以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为指导,并与全市总体规划相衔接。行业规划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体现行业经济、技术特点,符合科技进步方向。镇域规划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合理确定地区发展战略和目标。无论是全市总体规划,还是各镇、各行业的规划,都要突出项目实施来支撑,需要向上争取和扶持的项目都要在规划中有所体现,并力求量化、细化,努力使规划目标落实在一个个项目上、一项项工程上、一件件实事上,以便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

三要确保质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别要邀请市内外相关方面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业务指导,把各方面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规划中来,要切实组织好规划评估论证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市政府成立了市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和相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班子,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宣传发动深入。去年7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会后,各镇、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进行了层层宣传发动,确保了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三是调查研究扎实。各镇、各相关部门按照规划编制要求,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市沿江办、国土局、商贸局等部门单位还组织人员赴外地进行考察学习,集思广益。通过调研,掌握了情况,理清了思路,为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规划思路明确。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分析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里确定了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12个重点研究课题、13个镇域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经反复修改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文本,全市镇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思路也已基本形成。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大多数镇和部门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思路定位准确,发展方向和重点把握得当,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严格起来看,工作中还存在不平衡性,有些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二是对宏观形势研究不够,三是工作重点突出不够,四是工作思路创新不够。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定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建设蓝图和行动纲领,这是今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中,各镇、各相关部门重点要做到“四个坚持”,切实增强“四性”。

一、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时代性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时代背景,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这一时期,我觉得我们正面临着六个方面的重大背景。

1、“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现“两个率先”,是我市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市又提出了“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即在时序上提前,到2009年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位次上提前,在苏中地区率先崛起,力争挤进全省县(市)前10强,进而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做到目标量化,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可行,把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的目标体现在决策中,落实在规划中,融入到工作中,扎实有效地推进。

2、“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提出的又一创新理论,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落实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是要更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不仅要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要注重精神产品的提供和人的发展;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要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十一五”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编制的五年规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加强。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各自作用范围,明确政府工作重点,科学合理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

4、“十一五”规划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时编制的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随着加入wto承诺逐步兑现,我国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加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等因素,用开放的思维、国际的眼光规划未来发展。

5、“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将是政府发展思路的直接反映,也是政府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向社会公众传递发展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重要形式。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分析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能力。

6、“十一五”规划是我市实施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市于今年5月份实施了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区划调整,各镇发展的空间扩大了,优势增强了,发展的潜力更大了。但如何把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竞争的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通过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可以科学地引导各镇以区划调整为契机,从本地实际出发,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能力,科学制定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早把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潜在优势转变成加快发展的现实优势。

由此可见,编制好我市的“十一五”规划,对我市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两个提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真正把“十一五”规划编制成一个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划,更好地指导的新一轮发展。

二、坚持统筹发展,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科学性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全局性、根本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期,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特征:沿江开发的黄金期,工业经济的转型期,城市化的加速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发展仍然是主旋律,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加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才有基础,解决各种矛盾才有条件,带领群众致富才有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要坚持优化结构、提升质态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在继续扩大经济总量、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运行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拉动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转变。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关键措施。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建筑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全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三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制度创新。要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事业单位社会化进程。要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上来,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要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小型城市,重点提高中心镇,合理发展一般镇。要统筹区域发展,以沿江开发为主体,沿河开发为补充,形成沿江地区、沿运地区以及里下河地区三大区域共同发展格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快富民惠民步伐,高度关注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在“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各镇、各相关部门务必要将上述四项原则落实到规划的具体内容中,落实到评估指标体系中,落实到政策措施中,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成为一个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更好地指导新一轮发展的规划。

三、坚持加快发展,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前瞻性

“奋战十一五,全面达小康”,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总定位。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这一目标,“把握一个主题,突出五大战略”,精心编制“十一五”发展蓝图。

一个主题是:围绕“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目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好中求快,力争到2009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围绕这一主题,要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一要大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沿江开发区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必须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建设、高速度推进。要加强对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的研究,加强对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与各项专项规划的研究,加强沿江开发战略性规划与操作性措施的研究,努力把沿江开发区建成具有滨江城市特点的新型城区、新型生态区、新型港区和新型园区。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各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整合资源、集约开发、扩大规模、打造特色的要求,加快各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布局有序合理、集聚效应突出的特色工业集中区。

二要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要认真研究分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依托沿江、沿路、沿河优势,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重点,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带。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突出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冶金、石化医药、船舶制造及配套件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要重视规模企业的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上市、技改投入、争创名牌等方面落实关键措施,实现有效突破。要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要以规划为先导,重点制定和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城区重点地段建设详规、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突出中心城市(市区),积极培育大桥、邵伯、小纪3个小城市,择优扶强重点中心镇,合理调整一般建制镇。要以基础设施为抓手,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要构建大交通体系,做到城市道路与交通干线相结合,外部通达与内部畅通相结合,镇村通达与干线畅通相结合,公路、水路与铁路联网相结合,形成“四纵七横”的框架。要以镇村建设为纽带,打造新型村居、新型社区。以镇村布局规划为依据,科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逐步淘汰过小自然村,建设一批新型村庄。

四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必须充分考虑社会转型加速的特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要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快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鼓励民众自主创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要整合社会事业资源,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开放,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五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认识科技和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提升整体素质。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为抓手,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

四、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可行性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务求落实。

一要深入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前提就是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把规划编制的理念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把握市情、了解下情,明确目标定位,找准发展思路,提出可行措施,在此基础上再编制各项规划。有条件的镇和部门要尽可能地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规划的层次和水平。

二要突出重点。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要突出规划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推进。各镇、各相关部门编制的镇域和行业专项规划,要以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为指导,并与全市总体规划相衔接。行业规划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体现行业经济、技术特点,符合科技进步方向。镇域规划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合理确定地区发展战略和目标。无论是全市总体规划,还是各镇、各行业的规划,都要突出项目实施来支撑,需要向上争取和扶持的项目都要在规划中有所体现,并力求量化、细化,努力使规划目标落实在一个个项目上、一项项工程上、一件件实事上,以便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

三要确保质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别要邀请市内外相关方面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业务指导,把各方面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规划中来,要切实组织好规划评估论证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市政府成立了市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和相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班子,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宣传发动深入。去年7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会后,各镇、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进行了层层宣传发动,确保了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三是调查研究扎实。各镇、各相关部门按照规划编制要求,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市沿江办、国土局、商贸局等部门单位还组织人员赴外地进行考察学习,集思广益。通过调研,掌握了情况,理清了思路,为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规划思路明确。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分析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里确定了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12个重点研究课题、13个镇域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经反复修改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文本,全市镇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思路也已基本形成。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大多数镇和部门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思路定位准确,发展方向和重点把握得当,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严格起来看,工作中还存在不平衡性,有些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二是对宏观形势研究不够,三是工作重点突出不够,四是工作思路创新不够。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定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建设蓝图和行动纲领,这是今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中,各镇、各相关部门重点要做到“四个坚持”,切实增强“四性”。

一、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时代性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时代背景,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这一时期,我觉得我们正面临着六个方面的重大背景。

1、“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现“两个率先”,是我市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市又提出了“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即在时序上提前,到2009年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位次上提前,在苏中地区率先崛起,力争挤进全省县(市)前10强,进而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做到目标量化,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可行,把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的目标体现在决策中,落实在规划中,融入到工作中,扎实有效地推进。

2、“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提出的又一创新理论,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落实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是要更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不仅要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要注重精神产品的提供和人的发展;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要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十一五”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编制的五年规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加强。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各自作用范围,明确政府工作重点,科学合理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

4、“十一五”规划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时编制的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随着加入wto承诺逐步兑现,我国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加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等因素,用开放的思维、国际的眼光规划未来发展。

5、“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将是政府发展思路的直接反映,也是政府发挥经济调控职能、向社会公众传递发展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重要形式。因此,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充分体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分析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能力。

6、“十一五”规划是我市实施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市于今年5月份实施了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区划调整,各镇发展的空间扩大了,优势增强了,发展的潜力更大了。但如何把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竞争的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通过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可以科学地引导各镇以区划调整为契机,从本地实际出发,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能力,科学制定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早把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潜在优势转变成加快发展的现实优势。

由此可见,编制好我市的“十一五”规划,对我市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两个提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真正把“十一五”规划编制成一个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划,更好地指导的新一轮发展。

二、坚持统筹发展,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科学性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全局性、根本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期,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特征:沿江开发的黄金期,工业经济的转型期,城市化的加速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发展仍然是主旋律,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加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才有基础,解决各种矛盾才有条件,带领群众致富才有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要坚持优化结构、提升质态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在继续扩大经济总量、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运行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拉动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转变。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关键措施。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建筑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全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三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制度创新。要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事业单位社会化进程。要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上来,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要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小型城市,重点提高中心镇,合理发展一般镇。要统筹区域发展,以沿江开发为主体,沿河开发为补充,形成沿江地区、沿运地区以及里下河地区三大区域共同发展格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快富民惠民步伐,高度关注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在“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各镇、各相关部门务必要将上述四项原则落实到规划的具体内容中,落实到评估指标体系中,落实到政策措施中,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成为一个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更好地指导新一轮发展的规划。

三、坚持加快发展,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前瞻性

“奋战十一五,全面达小康”,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总定位。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这一目标,“把握一个主题,突出五大战略”,精心编制“十一五”发展蓝图。

一个主题是:围绕“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目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好中求快,力争到2009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围绕这一主题,要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一要大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沿江开发区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必须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建设、高速度推进。要加强对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的研究,加强对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与各项专项规划的研究,加强沿江开发战略性规划与操作性措施的研究,努力把沿江开发区建成具有滨江城市特点的新型城区、新型生态区、新型港区和新型园区。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各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整合资源、集约开发、扩大规模、打造特色的要求,加快各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布局有序合理、集聚效应突出的特色工业集中区。

二要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要认真研究分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依托沿江、沿路、沿河优势,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重点,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带。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突出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冶金、石化医药、船舶制造及配套件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要重视规模企业的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上市、技改投入、争创名牌等方面落实关键措施,实现有效突破。要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要以规划为先导,重点制定和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城区重点地段建设详规、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突出中心城市(市区),积极培育大桥、邵伯、小纪3个小城市,择优扶强重点中心镇,合理调整一般建制镇。要以基础设施为抓手,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要构建大交通体系,做到城市道路与交通干线相结合,外部通达与内部畅通相结合,镇村通达与干线畅通相结合,公路、水路与铁路联网相结合,形成“四纵七横”的框架。要以镇村建设为纽带,打造新型村居、新型社区。以镇村布局规划为依据,科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逐步淘汰过小自然村,建设一批新型村庄。

四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必须充分考虑社会转型加速的特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要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快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鼓励民众自主创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要整合社会事业资源,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开放,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五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认识科技和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提升整体素质。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为抓手,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

四、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可行性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务求落实。

一要深入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前提就是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把规划编制的理念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把握市情、了解下情,明确目标定位,找准发展思路,提出可行措施,在此基础上再编制各项规划。有条件的镇和部门要尽可能地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规划的层次和水平。

二要突出重点。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要突出规划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推进。各镇、各相关部门编制的镇域和行业专项规划,要以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为指导,并与全市总体规划相衔接。行业规划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体现行业经济、技术特点,符合科技进步方向。镇域规划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合理确定地区发展战略和目标。无论是全市总体规划,还是各镇、各行业的规划,都要突出项目实施来支撑,需要向上争取和扶持的项目都要在规划中有所体现,并力求量化、细化,努力使规划目标落实在一个个项目上、一项项工程上、一件件实事上,以便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

三要确保质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别要邀请市内外相关方面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业务指导,把各方面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规划中来,要切实组织好规划评估论证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笔者认为,“十三五”规划,绝非只是一个普通的“五年规划”,而是一个具有历史深远影响的“五年规划”,不仅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国家命运,并且关乎每一个中国人具体的梦想和福祉。中国铁路建设企业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寻找什么方向,才能推动企业迈向新里程?

认清形势向新常态要经济活力

近期,一些地方的“十三五”规划相继出炉,铁路投资仍是亮点。河北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积极发展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京唐、京衡、石济等快速铁路,积极谋划通州至燕郊、亦庄至廊坊、房山至涿州、大兴至固安四条轻轨项目建设。陕西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 500亿元完善铁路交通网络,建设铁路里程约4 600千米,将全面加快包头至西安、西安至成都、银川、武汉、重庆、南京等客运专线建设,完善陕西快速铁路网络,实现市市通快速铁路、西安与周边8个省会城市高铁联通。福建初步规划投资近1 600亿元,建设新线1 374千米,超过目前全省快速铁路里程的总和。北京计划到2020年建设市郊铁路超过800千米、城市轨道交通超过900千米、京津冀城际铁路超过1 300千米。另外,随着高铁项目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泛亚、欧亚和中亚高铁线将是中国高铁全产业链输出的重点,目前泛亚高铁和欧亚高铁国内段均已动工。

除了地方财政性资金向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倾斜外,“十三五”期间中央也将进一步加大预算内资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向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可以说,“十三五”将是中国铁路建设的黄金期,铁路产业链势必将迎来新一轮投资盛宴。

作为新常态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铁路施工企业,我们要认清当下形势,做到提前谋划、蓄势而发。

中铁五局六公司近几年取得了较快发展,面对当前新形势新常态,中铁五局六公司积极转变思路,坚持“练内功、强管理、调结构”的工作思路不动摇,积极调整经营开发思路,加大从路内到路外市场的拓展。

公司领导首先是认真研究,着力思考,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其次,坚持把思路变成决策、把决策变成措施、把措施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成果。第三,持续推进标准化管理,实现标准化管理在公司项目的全覆盖,着力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管理水平。第四,把调整市场结构放在重要位置,制订了铁路铺架、城市地铁、桥梁预制及其他工程的“四轮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围绕四大板块的发展战略,为公司进一步走向市场、开拓市场、赢得市场激发新活力。

大胆作为向国企深改要发展潜力

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亟须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发展潜能。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从客观环境看主要是结构问题,结构调整暴露出大量的产能过剩、无效投资或低效投资;从主观意愿看主要是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者不看好未来市场,即使有大量的社会资本,也不愿意投入,尤其是投入实业。要改变目前的局面,关键是放开市场,推动改革,让市场释放吸引力,让愿意投入的资本投入市场,并发芽生根,而国企改革正是提振市场信心的一大突破口。

此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其核心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从国家层面,需要解决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明确政府角色,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包括主要管理要素、方式和模式;从企业层面,需要解决企业竞争力、效率问题,其关键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经营体制。国企改革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事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热情与发展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搞好国企改革具有“一箭多雕”的作用。

只有改革才有动力,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作为铁路施工企业,我们推进国企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制订好具体方案,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面对新挑战,中铁五局六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练内功、强管理、调结构”为主要举措,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上由投资型增长向增效型增长转变;在推进管理方式上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在推进目标定位上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同时,公司要积极发挥二次经营作用,着重加强经营网点建设,运用人脉力量,积极占领新市场,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例如:当前在建筑市场逐渐规范的情况下,在建项目其自身在安全、质量、信誉等方面的影响力对后期经营起着重要作用,中铁五局六公司深耕地方市场,以精品工程的信誉实现多次中标,赢得了地方的信赖。另外,公司对正常运转的项目亦采取超前意识管理,施工期间综合考虑各方面不利因素,及时化解不利因素,确保铺架、制梁施工稳步推进;暂时停工的项目,要确保人员能及时到位,项目领导与其管理者随时保持联络,及时整合力量,确保项目劳动力的需要;新开工项目努力通过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施工,争取多创造产值。

身体力行向提升领导力要持续动力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我们在各方面正处于非常时期,有来自施工生产滞后的压力、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压力、职工和民工工资需按时发放的压力、安全质量重任在肩的压力、施工一线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压力,等等,可以说这些都对我们全体领导干部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因此,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

越是在困难时期,我们越要倍加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公司各级领导一定要身先士卒、廉洁勤政,带头抓好工作,带头解决问题,遇到矛盾不回避,遇到问题不推诿,并结合中铁五局总体思路,着重抓好经营开发,重点防控安全质量,超前考虑各项工作,严格进行资金预算管控,扎实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切实抓好过程控制,确保信用评价领先,切实加强领导作风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在中铁五局六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我们一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五局永争第一的志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是非分明的正气、团结和谐的心气、健康文明的习气,并充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扎实践行,努力兑现承诺,要经受得起职工群众的评议。

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就要用改革激发活力、发展挖掘潜力、竞争释放动力,让新理念入脑入心、成为自觉,以“不日新者必日退”的忧患意识、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劲头,推动企业迈向新里程,奋力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来。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全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行动员部署。2004年3月初召开了全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编制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责任、目标和任务。要求“十一五”规划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规划,也是一个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在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及工作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证。

二是创新规划编制方法。坚持开门办规划,加强了重大问题的研究,面向省内外公开招标和委托研究33个重大课题。实施规划编制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聘请32名专家组建了“十一五”规划咨询委员会。加强了规划培训和宣传。

三是开展宜宾市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结合”的规划体制,强化规划的空间约束力和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四是组织开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在完成四川省“十五”计划纲要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委托省政府科技顾问团、省经济发展研究院、省经济信息中心分别开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前期研究,形成了研究报告。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修改和完善工作。

二、对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初步设想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计划实施3年多来,四川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西部大开发实现了良好开局,计划执行情况总体上良好。2001―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0.5%的速度增长,比“十五”计划原定的8%高出2.5个百分点,达到5456.3亿元。2004年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在发展中调控,在调控中发展,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预计2004年增长率可达到12.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左右,按2000年价格计算达到6090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原定的5890亿元的总量目标。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吸引外资、社会事业、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都将超额完成。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经济增长尚未摆脱粗放型的方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这些因素,都需要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加以充分考虑。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部署,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又要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干好头五年、准备后五年、谋划再十年、提前翻两番”的要求,“十一五”处在四川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一期间,既要确保2010年实现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总体目标,更要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增添后劲。因此,“十一五”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初步考虑,全省“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跨越式发展作为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全面做好西部开发“五篇文章”,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高四川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总量虽排在西部第一位,但人均水平仅处于西部中下游位置,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比较,发展水平更低,发展更加滞后,是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更加明显的内陆省份。从这一特殊省情出发,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全省应始终坚持跨越式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做到既好又快地发展,切实解决低水平、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迈上1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00美元左右,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增添后劲。

(三)“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十一五”期间,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坚持城乡统筹,力争解决“三农”问题取得突破。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突出抓好的重大问题。“十一五”计划期间,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加强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农村“六小工程”建设,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全面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计划”工程,加强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掌握专业技能的产业技工队伍,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较大突破。“十一五”期间,要从全省产业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饮料食品、旅游六大支柱产业。重点围绕成(成都)德(德阳)绵(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攀西、川南资源开发区,依托大中城市、优势基地、科技城和工业园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提高交通设施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为重点,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四川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以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力争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突破。四川省自然资源丰富,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例,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十一五”期间,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的社会。全省将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启动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研究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继续巩固和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早日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取得较大突破。四川省加快发展的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十一五”期间,要针对四川省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现状,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抓住时机调整所有制结构。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战略举措来抓,积极完善扶持和鼓励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力争到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以上。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力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要坚持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加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下转第58页)(上接第53页)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把农村教育作为发展重点,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活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和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全省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体会和建议

2005年,四川省“十一五”规划进入重要阶段。通过一年来规划前期研究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要进一步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牢牢把握几个关键环节:第一,要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划编制理念。能否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是四川省编制“十一五”规划能不能成功的关键。第二,要继续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尽管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但还很不够,需要继续在重大问题研究上下工夫,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新话,把规划编制的过程变为不断创新的过程。第三,要加快规划改革创新步伐。在搞好宜宾市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基础上,选择几个市县扩大试点,以点带面,继续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第四,要加强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形成合力,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当代贵州》:栗书记在省委领导干部大会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这两次会议的精神,慕书记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

慕德贵:栗书记的两次讲话提出了一个方向:要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作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贵州正处于加快发展,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时期。表达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在贵州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三次产业都必须加快发展、协调发展;二是贵州一定要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这两次重要讲话为我们推进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当代贵州》:请王市长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谈一谈遵义市实现“更好”发展和“更快”发展的思路。

王晓光:首先要正确认识“好”和“快”的关系,要着力解决“快”的问题。这既是4000万贵州人民和750万遵义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更是结合贵州省情,从贵州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来的。当前,遵义市无论是经济的、社会的还是民生方面,主要还是“慢”和“小” 的问题。要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解决“快”的问题,在“快”字上下功夫,“快”中求好,没有快,就没有好;在“快”的过程中,要按照战书书记、克志代省长提出的要求,走环保、低碳、节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从遵义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讲,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当代贵州》: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遵义市具备了哪些加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条件?

慕德贵:遵义三次产业的基础比较扎实,总的来说,我们要通过“7个100工程”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以“7+10”工业园区为载体破解工业发展难题;挖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具体来讲,第一产业方面,遵义市历来就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油料、烤烟、大宗的农产品的总量占比全省的1/4到1/3。近年来,遵义市把连续推进“七个一百工程”( 建设100万亩茶园、100万亩新造竹林、100万亩优质商品蔬菜基地、100万亩中药材基地、畜牧业产值上100亿元、100万口沼气池、100万亩优质高粱基地)作为抓手,强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

第二产业目前是遵义市的主导产业。当前遵义市正紧紧围名酒、名烟、名茶、机电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特色食品、制药、竹加工等10大产业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7+10”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工业推进的力度,整个园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第三产业在遵义市的组合条件好,优势独到。

《当代贵州》:栗书记在遵义市调研时强调,“十二五”期间,遵义市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一定要千方百计增比、进位、突破。王市长认为“增比、进位、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王晓光: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生路。战书书记指出,“‘十二五’期间,遵义市要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千方百计“增比、进位、突破”,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是对老区人民的期望。“增比、进位、突破”这六个字言简意赅,但分量很重,意味深长。我们理解,增比,就是要提高经济总量和各项主要指标在全省的比例和分量。进位,就是各项经济指标都要有新提升,排名要在全省、在西部同类城市中提升位次。突破,就是要进一步突出重点,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突出抓工业、突出抓大项目和特色产业,突出抓开放,实现重点突破。

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对当前遵义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更主要的是开放。改革与开放,核心是开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核心是工业化;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对遵义现阶段发展来讲核心是非公经济。以上三个核心,是遵义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的关键所在,必须牢牢把握。

《当代贵州》:找到关键点之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什么矛盾?

王晓光:当前最主要的是解决好发展快与慢的矛盾,要从战略上和路径上来加以考虑。一方面,在发展战略上,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和工业强市两大战略,这是解决遵义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战略。要借外力,要对外开放,只有具备了工业化,才有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在发展路径上,实现工业园区化、农业规模化、城镇集聚化,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深入推进“建设”,全力突破,全力推进。

《当代贵州》: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秋冬春连旱,这对遵义市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是否有影响?

慕德贵:从目前统计看,遵义有信心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还剩下四个月时间,这是“十一五”规划收官的四个月,是黄金般的四个月。杭瑞高速路、遵义机场、绕城高速、遵义至绥阳高速路、遵义电厂等一批大项目的开工,组成今年后四个月黄金期的核心内容,遵义市将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固定投资520亿元的目标任务;同时通过办好两个博览会,牢牢把握赤水丹霞地貌申遗成功,以及国庆黄金周、中秋节长假的契机,推动第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遵义市将以增比、进位、突破来指导全局工作,确保“十一五”良好收官、“十二五”顺利开局。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红领巾相约2035感想怎么写?“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红领巾相约2035感想8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红领巾相约2035感想800字一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建议》,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好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党的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次全会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上,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有诸多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红领巾相约2035感想800字二近日,党的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新表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最新变化体现出我国发展即将迈上一个新阶段,我国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春雷动地闻征鼓,蓝图绘就再启程。面对“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年轻干部要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着眼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观大势、谋长远、勤实践,助力各条战线的“十四五”规划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

有为才能有位,涵养“想干事”的主动。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年轻干部要读懂“开班第一课”的深刻内涵,激发“想干事”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在参与“十四五”规划前,充分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党的“传家宝”,真正把调查研究当做“十月怀胎”,把科学规划看成“一朝分娩”,多钻一钻“矛盾窝”、多接一接“烫山芋”、多当一当“热锅上的蚂蚁”,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进取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为“十四五”定好向、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大精神动能。

善学才能善政,培育“能干事”的本领。

无论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领域等前沿科技,还是“两新一重”等疫后重振补短板工程,都要求年轻干部要善于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治理主阵地、面向民生主渠道,不断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年轻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当好“多面手”,在参与“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健康产业等实体经济上,在擂招商、擂开工、擂建设、擂纳统的过程中练就过硬业务本领,促进各类要素加快集聚、高效协同,吃稳改革饭、走实开放路、打赢创新牌,让全局思维、系统思维、精准思维贯穿“十四五”规划始终。

恒心才能恒业,坚守“干成事”的耐力。

6次点赞的右玉精神,就是高度肯定了山西省右玉县历任县委县政府换班子不换路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树接着一树种,历经70多年努力,硬是把“沙进人退”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绿进沙退”的“塞上江南”。年轻干部要恪守“功成有我不在我”的恒心,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参与“十四五”规划的最高目标,多做打基础、立架构、管长远的“潜功”,多做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的“难事”,尤其要突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真正以高质量地践行“两山理论”,贯通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

自律才能自由,筑牢“不出事”的底线。

玉石常有,而无瑕者不常有。今年,很多地方在疫后重振和“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出要进一步营造好“亲清”政商关系,当好企业和群众“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年轻干部身处这样的时代大潮,必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与市场主体互动互通过程中,坚决把握好“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底线,管好“内心”,在诱惑面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时刻净化心中的贪念“雾霾”;管好“双手”,慎对“小意思”“小玩意”,从拒绝一包烟、一瓶酒、一盒茶开始;管好“脚步”,凡是“八项规定”等明令禁止出入的会所、场馆、饭局等坚决不去。年轻干部唯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在奋进“十四五”的新征程中行稳致远、张帆远航。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恰逢“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站在“两个大局”的时空坐标上,年轻干部要切实提高七种能力,以“乘风破浪”的姿态、“中流击水”的状态、“风雨无阻”的心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当好“开山斧”、开好“顶风船”、走好“复兴路”

红领巾相约2035感想800字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强调要牢固树立开放的发展理念,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多个方面,勾勒出今后5年中国开放的“路线图”。以此为基本遵循,强化发展内外联动,以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促改革促创新,必将赢得发展的主动,为未来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30多年来,我国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推动内需与外需、出口与进口、“引进来”与“走出去”、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开放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和竞争加剧,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打造对外竞争新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强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就是要实行更加主动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同时也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综观《建议》关于“开放发展”的论述,在关注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中西部腹地;在打开大门吸引外资的同时,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既把扩大对外开放同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衔接起来,又要求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难看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通过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双向开放和内外联动,促进优进优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我国的发展历程已经雄辩地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法宝。抓住“十四五”时期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一定能够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不竭动力。

红领巾相约2035感想800字四此时,同样正值18岁的我们,向17年后的你们传递这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我们都将跨过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之一,而这一时刻的到来,不仅与个人奋斗密切相关,更与环境的熏陶、祖国的栽培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希望未来的你们依然牢记: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共成长、共奋斗、共圆梦。

从新世纪的开篇到2018年,我们与中国共同经历了痛与辉煌。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随后的雅安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又给予祖国重创。但中国没有止步不前,灾后余生的人们也注入到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中,共铸辉煌:同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让中国再一次在国际舞台上耀眼夺目;2013年“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祖国的航天水平达到新高度;互联网在国内日趋普及,并于2017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而在祖国逐步崛起、于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同时,我们这一代人也在不断超越自我。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如今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年,我们也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谱写这个属于我们的新时代的篇章。

而处在时代新高度的你们,将要面临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并被赋予新的使命。2035年是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因为在这一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现代化建设绝不能因此止步,因为旧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对新目标的追求,一个质变上的飞跃意味着新的量变的开始。在社会问题上,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应仅停留在精纯扶贫工作上;在科技、医学等领域,未来的你们中一定会诞生更多的诸如杨利伟、屠呦呦等杰出人物,将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要让世界通过除举办国际盛事以外的更多方式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魅力......这不仅是对使命的继承与延续,更是在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时、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对使命的创新,是为五星红旗依旧飘荡着它的璀璨与自豪而注入的新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中国少年强。少年与国本为一体,我们的成长与国家的强大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未来的你们仍要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之精神的鼓舞下,与祖国一同成长、互助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未来的你们依旧以无畏的勇气与锲而不舍的精神,让自己的理想走得更远,让祖国的梦想早日实现;助力自己早日爬上人生的峰塔,更助中华民族之伟大崛起,助中国之雄于东方、雄于欧洲、雄于地球!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未来的你们,一定能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红领巾相约2035感想800字五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近几个月以来,习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等各领域的系列座谈会,以“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的魄力,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听取民声民意,将“新发展”“创新”等关键词刻画在“十四五”的发展蓝图上。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的阶段,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另一方面,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增加。面对国内外发展态势,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更要乘势而上发展。

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十四五”时期规划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稿充分吸收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建议和群众期待、专家意见、基层经验。这次征求意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

我国将于2021年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如何实现更好发展,需要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

五个“必须”是编制“十四五”规划必须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既是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也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实践论。前两个“必须”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们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趋势的基本经验、基本优势、基本支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为中心,才能充分彰显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第三个“必须”是针对“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的新形势新挑战,需要从中长期着眼、以打持久战的准备,进行重大战略布局的调整和竞争力的重塑,其目标就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提升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更高起点上把握战略主动。第四个“必须”是强调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仍然是_发展难题、推进更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力所在。第五个“必须”强调的是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我们既要有机遇意识又要有风险意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要放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四个方面,体现在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的发展思路。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根本保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方法保障。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强某些特权

的七项希望条件及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均被无理否决,最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

消息传入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游-行队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请愿未果,就前往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

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是北洋政府与日本具体交涉的亲日派官僚。当时,曹已吓得躲了起来,愤怒的学生就将在曹宅的章

宗祥痛打一顿,并放火焚烧了曹宅。这时,大批军警赶到,当场逮捕了32名学生。在广大学生针锋相对的斗争下,在各界的强烈声

援下,被捕学生很快被释放了,但运动的目的并未实现。5月19日,北京大中学校2.5万多人举行总罢课,并进行大规模的爱国运动

。6月3、4、5日,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抗-议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学生被捕入狱,当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临时监狱来关押

学生。

骇人听闻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国各地更强烈的反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正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爱国斗争从星星

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据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卷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发的六三运动规

模最大。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以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工人带头,全市六七万工人

罢工。同时,上海商人也举行了罢市。一些地方的工人、商人积极响应,推动了斗争的发展。迅猛扩大的斗争形势给反动当局以极

大压力。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下令撤销了曹、章、陆的职务。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电令中国代

表,同意在和约上签字。为此,又引发了新的一轮抗争,拒绝和约签字的呼声如潮,全国各地发往巴黎抗-议签字的电报就达7000余

份,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和约签字仪式。

卖国-贼被罢黜,和约被拒签,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势力的伟大斗争。

五四运动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

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1917年,陈独秀到北大

任教,编辑部也迁往北京。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都积极参与到运动之中来,特别是采用白话文后,每期杂志的发行量从

1000余份激增到一万五六千份,影响迅速扩大。新文化运动其基本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

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大批知识

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为后来爆发的群众爱国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五四爱国运动,则又极

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为其开拓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之后一年内,全国各地新创办的鼓吹新思潮的

期刊达400余种,新成立的进步社团达三四百个,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

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运动以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起点而载入史册。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

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要求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承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这次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四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束缚人们的思想,相反,正是学习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的思想才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程度上获得了解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它在同中国实际结合中的不断发展

,成为五四以来科学、民-主精神的主流。

正文:

五四运动的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

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

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

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五四运动的作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

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人就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马克思学说,但那

只是一些零星的介绍。直到五四运动之前,先进的中国人使用的思想武器还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等。他们所

向往和追求的大都还是西方文明。五四运动使人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迫使人们

不得不对自己的追求作出新的反剩此时,《新青年》公开发表宣言,宣称“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按:指帝国

主义和资本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此后,有不少报刊对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给予前所未有的

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陆续翻译出版。经过反复的研究、比较和鉴别,先进的中国人才在五四运动以后最终选择了马克

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

五四运动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

斗争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即脱离广大的工农群众,未能真正认识到蕴藏在群众之中的创

造历史、扭转乾坤的伟大力量。这也是造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四运动使先进的知识分子领略到了劳动群众的

威力,开始放弃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逐渐转变了立常于是,他们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脱下长衫,走出书斋

,深入到工农中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知识青年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使自己在中国革命中所具

有的“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正因为如此,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同志特别号召全国的知识青年,必须牢牢把握与

工农大众相结合的方向。这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仍是有现实意义的。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先进青年更加清楚地看到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更加感到腐-败黑暗的社会现状难于忍受,

他们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积极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各地青年纷纷成立社团,传播新思想的刊物有如雨后

春笋大量涌现。仅五四运动后的一年中,就出现400多种。在各种学说竞起争呜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

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

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

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

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由于巴黎和会打破了人们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由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逐渐扩大,在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中,有

相当一部分人逐渐怀疑以至否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而向往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现时和将来的人类共同的思想”。五

四运动后,《新中国》、《每周评论》、《晨报副刊》、《国民》等刊物开始刊登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编辑刊物,撰写文章,组织社团,初步接触工人群众,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经过比较,鉴别、争辩,马克思主义以其

缜密的科学性和革命精神赢得日益增多的先进分子的信仰,中国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逐步成长起来。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以传播

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束缚人们的思想

,相反,正是学习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才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程度上获得了解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和它在同中国实际结合中的不断发展,成为五四以来科学、民-主精神的主流。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结束语:

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编制“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抓住特色农业、工业发展、旅游开发、科教兴县、改善民生五个重点,实现项目带动、交通建设、城镇发展三大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准确把握全县发展的整体特征、阶段特点、开发潜力、比较优势、发展条件、环境支撑和制约因素,客观分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从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来分析,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判断,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把握,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积极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客观分析,深入研究,科学把握,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等重大关系,使发展中各个方面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体制机制,着重解决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使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分工

部门规划按照市直部门安排由县直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分工如下。十二五”规划体系由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部门规划组成。按照体系组成。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认真总结和评估全县规划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趋势。以及今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按照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吸收和利用规划实施以来县内外的成功经验。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以解决矛盾、完善思路、提出举措为出发点,认真深入研究关系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一些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重点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形势、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人民生活、改革开放、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灾后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全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重大问题研究,由县发改委商县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二)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要按照“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区域优势为突破口。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超前性、实效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为抓手。确立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协调,抽调专职人员,聘请有资质的专家,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听取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后编制。

三)编制专项规划。着力加强编制各个专项规划,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区域发展、能源利用、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生态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园区建设等重点。谋求长远。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要立足实际。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专项规划是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明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定位、开发方向、发展重点、战略措施等。县级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由县发改委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商县直有关部门提出编制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

以总体规划为方向。立足现实。关注民生。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专项规划的编制必须以部门规划为基础。充分做好上下衔接。着眼长远。提出符合发展规划的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

四)编制部门规划。各部门经过与市直部门的充分衔接。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纲要,部门发展规划由各分管领导牵头。结合全县发展现状。独立完成部门规划的编制。部门发展规划要体现可操作性强、发展方向明确、预期目标清晰的特点。提出部门“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部门发展规划形成后,要报发改委备案,同时报送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做为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依据。

五)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规范规划编制程序。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工作由县发改委提出意见,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加强各类规划衔接。负责组织推进。

三、编制工作进度安排

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市上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的进度要求。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做好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和总结工作。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规划思路、重大课题的衔接。扎实做好各项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下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安排部署规划基本思路及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科学确定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范围和领域。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制定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依据县委、县政府审定批准的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研究确定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各单位、各阶层、各系统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和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各项规划的衔接工作,开展重点领域重大建设项目筛选确定工作。

第三阶段(纲要草案起草阶段)起草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就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开展专题调研、咨询论证。报县政府审查。根据陇南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根据我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

第四阶段(纲要起草完善阶段)广泛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对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完成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县人大审议。就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县政府审查通过后报县委审定。

四、工作要求

全面总结经验。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各部门要对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存在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认真总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验。力争及早将全县各领域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的规划中。

一)围绕战略目标。突出规划重点。要统揽全局。求真务实。超前思维,统筹兼顾。深入思考。科学谋划,周密部署,认真分析“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对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措施;对一般的竞争性领域,制定政策导向,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科学界定规划编制范围,重点突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各领域规划编制必须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二)立足项目建设。加强研究论证。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需要国家、省上审批、平衡和协调。和一些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支撑。要研究确定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建设项目。及早开展项目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为全面完成市级重点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保障。

三)强化调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加强调查研究。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使政府决策能更深更好地反映民情。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强规划编制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

四)坚持统筹安排。加强衔接协调。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必要前提。各部门、各系统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方面的衔接协调。防止规划部门化,加强部门之间、系统上下、行业内部的分工合作。确保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衔接。避免规划冲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指导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要科学准确地测算全县“十二五”预期指标,做好“十二五”以后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和战略设想。加强本县规划和省、市及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上要求,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上的大力支持,突出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超前性和实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成员单位由县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县“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主线,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区域发展状态等重要问题基础上,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科学发展的趋势,明确*发展的战略思路,指导全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提出发展目标。在对我县“十一五”发展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战略目标,确定“十二五”发展目标体系。发展目标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性,体现全局性、导向性、前瞻性、系统性的原则,并同2020年与全省基本同步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相衔接。

三是制定发展路径。围绕“十二五”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要任务,通过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优化传统路径、挖掘发展潜力、拓宽发展视野、创新发展载体,谋划出具有*特色的、进一步推动*跨越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四是确定建设项目。项目是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研究及编制,谋划和确定支撑我县“十二五”期间各领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并以项目建设来推动规划的落实。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关键问题,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属性,谋划全面跨越式发展道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

“十二五”规划体系的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部分目标展望到2020年。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总体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战略性、综合性和纲领性规划,是编制其它各类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局具体负责编制,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由县政府提交县人代会批准。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指导特定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特定领域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列入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的专项规划,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或委托编制,规划的审核依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政发〔20*〕5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更新规划理念,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但也具备许多机遇。“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统筹兼顾作为规划工作的基本方法,谋划一条符合*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创新发展思路,反映生态文明的特色

“十二五”时期是“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时期,是我县实现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升级成型、公共服务提升和区域合作突破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要反映我县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的特色,不能简单重复地走其它地区的传统发展道路,要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全面创新,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三)突出发展重点,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十二五”规划是对我县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谋划,必须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导向性和创新性,要突出对发展任务、发展载体以及政府工作重点的研究,切实有效指导发展实践。要通过规划体系的布局、规划力量的投入、规划程序的设置,力求规划更具实用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四)加强规划衔接,增进规划的统筹协调

要坚持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的原则。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动态衔接,强化与省级、市级规划的衔接协调,争取把县级规划的战略布局、重大项目、措施要求等融入省级规划,尽可能为我县“十二五”发展争取主动。

五、“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

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和审议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前期研究阶段,从2009年1月至12月。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起草形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二)规划编制阶段,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制订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9月底前,完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进入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阶段;12月底前,形成提交县人代会的审议稿。

同步启动“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3月份,在征集部门意见并报县政府同意的基础上,下达“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计划;12月份,完成初稿及征求意见工作;2011年3月前,各专项规划原则上要完成论证。

(三)审议阶段,从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2011年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县人代会审议批准后,由县政府正式。

各专项规划原则上要在2011年3月底前。

六、“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领导。“十二五”规划编制事关我县中长期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各级领导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县里成立县委书记全面负责、县长任组长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二)充实规划编制力量。各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十二五”规划编制班子,制定具体的编制工作方案,确保规划编制工作充分落实到位,要充分借助科研院所等外部专业力量,合作编制出高质量的规划文本。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11篇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更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1.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县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坚持全面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县内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相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

2. 坚持综合协调、相互衔接的原则。一是要对“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继承,体现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做好我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各规划的衔接,全县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乡镇级规划要相互协调衔接,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三是做好与市级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

3.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规划理念上,要突破传统的规划定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在规划目标上,要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在规划内容上,要科学务实,重点突出,避免脱离实际、大而化之、面面俱到,将专项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做深做实,将重大发展项目的安排实施列入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指引;在规划方法上,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适当选择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又要突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尽可能研究设置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在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总体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避免随意性。

4.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广泛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县“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规划调研及学习培训。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全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组织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工作。

(二)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xx年以来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县发改局会同县有关部门确定。

(三)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县政府提出、县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县发改局牵头,县有关部门参与。

(四)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县发改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县相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县政府审定。

(五)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 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乡镇规划、县城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

(六)编制各乡镇 “十二五”规划纲要。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乡镇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县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要与县发改局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县发改局备案。

三、规划编制的期限、体系和编制工作分工

(一)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xx年,规划期为20xx—2015年,同时展望到2020年。

(二)规划体系:包括××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乡镇级规划等。

(三)工作分工:编制“十二五”规划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分工原则:综合部门承担综合领域的任务,专业部门承担专业领域的任务。

1、课题研究安排:规划前期研究安排28个课题,由县有关部门研究。(具体课题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见附表1)

2、规划编制安排:《“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局编制,其余30个专项规划由各职能部门自主编制,业务要求强的规划,需要委托编制的规划,需经县规划领导小组会同意后,方可委托编制。(具体编制任务分工见附表2)

四、进度安排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我县的实际,将我县的规划编制工作分为3个阶段(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进度安排,适度超前部署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第一阶段(20xx年4月底以前)。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前期研究课题,起草形成规划思路,研究提出重点专项规划的工作方案。

1、抽调专人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

2、确定“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落实研究课题承担单位(详见附表1),于4月15日底提交研究报告(初稿)并通过专家咨询小组的审查。

3、收集资料、开展对“十一五”运行情况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组织开展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和编制。

4、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参与,在汇总分析前期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我县 “十二五”发展基本思路。经过广泛听取意见以及专家小组咨询,并与省、市规划基本思路衔接后,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同时,以基本思路为指导,提出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工作方案。

5、完成与市重大项目衔接工作,保证我县的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的盘子。

6、编制宣传(利用会议、培训、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此期间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的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20xx年5月—11月)。全面开展××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乡镇级规划编制。

1、各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根据专家咨询小组对研究报告(初稿)的审查意见,对课题进行补充、完善,于20xx年5月底前结题。县发改局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并印发给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各课题研究承担单位。

2、于20xx年8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3、通过广泛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意见,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反复修改完善。

4、20xx年11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

5、有关部门在20xx年11月底前相应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第三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完成送审工作,经县政府同意后报县委、县人大审定、审议,公布实施。

1、《“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审定。

2、《“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由县政府正式公布实施。

3、各专项规划按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总体规划要求修订,由县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按规划管理权限报批、印发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将××县“十二五”规划成果汇编成册。

4、3月底做好规划编制总结工作。

五、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总结工作。各乡镇和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实施情况进行预测,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前期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乡镇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县规划和市、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市的要求,使我县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要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是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衔接性、可操作性和规划编制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县政府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县直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发改局局长担任),具体负责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组建专家咨询小组。组建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全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小组,负责对“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草案以及有关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进行咨询论证。

(三)强化人员保障。要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部门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写队伍,具体负责各部门的规划编制工作。

(四)落实规划经费。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所需的前期工作经费、论证经费和其他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各乡镇及部门编制规划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八、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领导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定熟悉本单位业务,具有较强文字综合能力的同志具体负责规划的编撰工作,并在办公条件、时间安排、经费来源等方面给予支持。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更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县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坚持全面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县内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相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

2.坚持综合协调、相互衔接的原则。一是要对“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继承,体现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做好我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各规划的衔接,全县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乡镇级规划要相互协调衔接,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三是做好与市级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

3.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规划理念上,要突破传统的规划定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在规划目标上,要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在规划内容上,要科学务实,重点突出,避免脱离实际、大而化之、面面俱到,将专项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做深做实,将重大发展项目的安排实施列入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指引;在规划方法上,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适当选择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又要突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尽可能研究设置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在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总体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避免随意性。

4.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广泛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县“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规划调研及学习培训。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全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组织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工作。

(二)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08年以来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县发改局会同县有关部门确定。

(三)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县政府提出、县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县发改局牵头,县有关部门参与。

(四)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县发改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县相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县政府审定。

(五)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乡镇规划、县城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

(六)编制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乡镇提出,同级人大

审议批准。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县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要与县发改局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县发改局备案。

三、规划编制的期限、体系和编制工作分工

(一)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同时展望到2020年。

(二)规划体系:包括××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乡镇级规划等。

(三)工作分工:编制“十二五”规划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分工原则:综合部门承担综合领域的任务,专业部门承担专业领域的任务。

1、课题研究安排:规划前期研究安排28个课题,由县有关部门研究。(具体课题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见附表1)

2、规划编制安排:《“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局编制,其余30个专项规划由各职能部门自主编制,业务要求强的规划,需要委托编制的规划,需经县规划领导小组会同意后,方可委托编制。(具体编制任务分工见附表2)

四、进度安排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我县的实际,将我县的规划编制工作分为3个阶段(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进度安排,适度超前部署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第一阶段(2010年4月底以前)。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前期研究课题,起草形成规划思路,研究提出重点专项规划的工作方案。

1、抽调专人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

2、确定“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落实研究课题承担单位(详见附表1),于4月15日底提交研究报告(初稿)并通过专家咨询小组的审查。

3、收集资料、开展对“十一五”运行情况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组织开展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和编制。

4、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参与,在汇总分析前期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我县“十二五”发展基本思路。经过广泛听取意见以及专家小组咨询,并与省、市规划基本思路衔接后,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同时,以基本思路为指导,提出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工作方案。

5、完成与市重大项目衔接工作,保证我县的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的盘子。

6、编制宣传(利用会议、培训、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此期间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的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2010年5月—11月)。全面开展××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乡镇级规划编制。

1、各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根据专家咨询小组对研究报告(初稿)的审查意见,对课题进行补充、完善,于2010年5月底前结题。县发改局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并印发给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各课题研究承担单位。

2、于2010年8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3、通过广泛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意见,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反复修改完善。

4、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

5、有关部门在2010年11月底前相应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第三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3月)。完成送审工作,经县政府同意后报县委、县人大审定、审议,公布实施。

1、《“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审定。

2、《“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由县政府正式公布实施。

3、各专项规划按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总体规划要求修订,由县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按规划管理权限报批、印发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将××县“十二五”规划成果汇编成册。

4、3月底做好规划编制总结工作。

五、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总结工作。各乡镇和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实施情况进行预测,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前期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乡镇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县规划和市、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市的要求,使我县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要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是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衔接性、可操作性和规划编制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县政府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县直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发改局局长担任),具体负责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组建专家咨询小组。组建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全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小组,负责对“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草案以及有关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进行咨询论证。

(三)强化人员保障。要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部门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写队伍,具体负责各部门的规划编制工作。

(四)落实规划经费。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所需的前期工作经费、论证经费和其他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各乡镇及部门编制规划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八、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领导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定熟悉本单位业务,具有较强文字综合能力的同志具体负责规划的编撰工作,并在办公条件、时间安排、经费来源等方面给予支持。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13篇

同志们:

按照会议的安排,由我传达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市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会议精神

11月4日,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了全国、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会议精神,并全面部署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市政府刘长林副市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上,市发改委刘雄主任传达了全国、自治区会议精神,部署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署。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进一步强调“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有效途径。

(二)准确把握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

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总揽,以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以及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主线,以加快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认真开展基础调查和前期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紧编制全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三)强调规划编制工作的原则和工作要求(略)

二、马山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

我县在去年底完成“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后,今年初在结合“十一五”中期评估的情况下就开始着手考虑“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3月底,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做好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县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按照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把马山建设成为市新兴工业基地、广西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和文化旅游美食城(‘两基一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认真开展基础调查,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实现我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宏伟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编制原则

1、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要以马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乡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结合市提出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及我县建设“两基一城”发展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2、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做到深入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充分吸收成熟理念,承前启后,又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石,进一步深入乡镇、深入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并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3、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4、宏观规划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十二五”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在规划内容、政策措施方面又要具体合理,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5、政府主导与 社会参与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使规划充分集中全县人民群众的智慧,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为了扎实完成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将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开展规划工作调研。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自治区发改委和市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我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

第二,开展规划前期重大发展问题研究。安排对关系我县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凝聚社会智慧,理清发展思路,加强科学规划,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指导,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环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由县发改局统筹安排。

第三,精心编制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编制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核心。要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和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认真开展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准确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确定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等,然后以基本思路研究报告为提纲,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即:《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各乡镇政府按照《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组织编制各自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时间安排为: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10月底进行全县“十二五”规划工作动员,开始组织规划编制。

第二阶段,规划编制阶段。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步骤:11月前完成提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1—7月起草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基本框架草案,并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9—10月修改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县委、政府审核;各乡镇规划纲要编制步骤:11月前提出规划思路;5月底前将规划纲要初稿交县发改局平衡;7月底前将规划纲要交县发改局衔接;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步骤:5月底提交初稿,在7月底将正稿给县发改局进行衔接。

第三阶段,规划报审阶段。10月—12月完成《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修改工作,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底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编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规划。

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纲领和依据,围绕“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要求,编制全县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主要包括21个专项规划:城乡建设规划(—2015年)、农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畜牧水产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发展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马山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主要由对应领域和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开展编制工作。

专项规划编制的时间要求为:11月底前交基本思路,5月底提交规划初稿,在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获县人大审议通过后,以其为依据进行衔接,修改后于20xx年5月前上报“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政府审定。

(四)职责分工及工作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马山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推进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县发改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林业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文化和体育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环保局、广电局、统计局、旅游局、扶贫办、招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协调工作。

2、编写小组。由县发改局负责组建“十二五”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小组,成员从县发改局有关股室以及县经贸局、规划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等部门或单位抽调。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县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要分别成立规划编写小组。

3、给予经费保障。县级“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各乡镇规划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规划经费落实到位。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挂帅,专人(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经费、设备等保障。

(二)加强衔接,协同推进。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和协调,形成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衔接协调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融为一体。同时加强配合,认真协助责任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14篇

同志们:

按照会议的安排,由我传达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市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会议精神

11月4日,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了全国、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会议精神,并全面部署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市政府刘长林副市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上,市发改委刘雄主任传达了全国、自治区会议精神,部署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署。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进一步强调“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有效途径。

(二)准确把握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

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总揽,以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以及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主线,以加快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认真开展基础调查和前期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紧编制全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三)强调规划编制工作的原则和工作要求(略)

二、马山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

我县在去年底完成“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后,今年初在结合“十一五”中期评估的情况下就开始着手考虑“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3月底,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做好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县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按照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把马山建设成为市新兴工业基地、广西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和文化旅游美食城(‘两基一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认真开展基础调查,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实现我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宏伟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编制原则

1、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要以马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乡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结合市提出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及我县建设“两基一城”发展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2、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做到深入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充分吸收成熟理念,承前启后,又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石,进一步深入乡镇、深入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并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3、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4、宏观规划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十二五”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在规划内容、政策措施方面又要具体合理,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5、政府主导与 社会参与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使规划充分集中全县人民群众的智慧,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为了扎实完成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将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开展规划工作调研。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自治区发改委和市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我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

第二,开展规划前期重大发展问题研究。安排对关系我县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凝聚社会智慧,理清发展思路,加强科学规划,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指导,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环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由县发改局统筹安排。

第三,精心编制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编制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核心。要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和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认真开展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准确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确定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等,然后以基本思路研究报告为提纲,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即:《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各乡镇政府按照《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组织编制各自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时间安排为: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10月底进行全县“十二五”规划工作动员,开始组织规划编制。

第二阶段,规划编制阶段。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步骤:11月前完成提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1—7月起草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基本框架草案,并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9—10月修改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县委、政府审核;各乡镇规划纲要编制步骤:11月前提出规划思路;5月底前将规划纲要初稿交县发改局平衡;7月底前将规划纲要交县发改局衔接;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步骤:5月底提交初稿,在7月底将正稿给县发改局进行衔接。

第三阶段,规划报审阶段。10月—12月完成《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修改工作,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底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编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规划。

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纲领和依据,围绕“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要求,编制全县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主要包括21个专项规划:城乡建设规划(—2015年)、农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畜牧水产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发展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马山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主要由对应领域和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开展编制工作。

专项规划编制的时间要求为:11月底前交基本思路,5月底提交规划初稿,在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获县人大审议通过后,以其为依据进行衔接,修改后于20xx年5月前上报“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政府审定。

(四)职责分工及工作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马山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推进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县发改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林业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文化和体育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环保局、广电局、统计局、旅游局、扶贫办、招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协调工作。

2、编写小组。由县发改局负责组建“十二五”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小组,成员从县发改局有关股室以及县经贸局、规划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等部门或单位抽调。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县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要分别成立规划编写小组。

3、给予经费保障。县级“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各乡镇规划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规划经费落实到位。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挂帅,专人(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经费、设备等保障。

(二)加强衔接,协同推进。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和协调,形成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衔接协调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融为一体。同时加强配合,认真协助责任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十四五对外工作思路范文第15篇

一、分析形势,科学谋篇

规划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前实现,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更关系到我县转型赶超发展的实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我们要认真分析形势,科学谋篇布局,切实“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把握好国家战略构想和重大决策部署。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世情变化中占据主动,趋利避害,对我国发展既是重要机遇,也是重大挑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谋划。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了“三期并存”的战略判断、“四化同步”的路径设计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特别是把握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制订“十三五”规划的根本遵循。

(二)把握好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十三五”规划是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要准确把握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首先,经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十三五”规划与此前制订的五年规划存在着明显不同。过去的五年规划虽然在发展思路上也有调整,但基本上是延续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思路,推动经济增长的套路没有变。但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不可能再维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将长期保持中低速增长,且国家不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将会给“十三五”规划编制带来完全不同的宏观背景。其次,深化改革将释放更多的活力。2014年被誉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最大红利。中央、省相继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并明显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其三,对政府的考核机制将发生改变。逐步弱化对经济增速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的综合评价考核,将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其四,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将会上升。为与政府考核机制的变化相适应,环境与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等领域目标的重要性将会增强。我们准确把握宏观形势,顺应形势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才不会偏离实际。

(三)把握好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有利条件来看,我县拥有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西部大开发县、省委省政府加快地区发、省长州长联系扶贫等众多加快发展机遇。我县建有省级工业集中区,形成了金属冶炼、陶瓷、电力、农副产口加工、新材料等五大工业支柱。“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这将为我县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从不利因素来看,我县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投入不足,三次产业结构不优,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需要超前谋划、逐年推进,需要在编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全面系统的思路目标举措,如不妥善解决,发展将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所以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反思“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经验和教训,对宏观形势和县情开展客观的、有前瞻性的分析研判,确保我们制定的工作目标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引领性,但又不能过高,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四)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直接关系到规划的功能和定位,也是区别于“十二五”规划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突出解决好政府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对于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尤其是竞争性领域要少编或不编规划,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凡是事关全局、可能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应加强政府作为,做到不缺位。全县各相关部门要把“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到事关政府职能转变的高度,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抓紧启动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确保质量

参照州“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安排,我县制订了《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重点明确了加强规划基本思路研究、起草县委关于编制规划纲要的建议、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专项规划、推进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五大任务”;明确了前期准备、规划基本思路研究、《纲要框架》起草、《纲要》草案的撰写和审议“四个阶段”;并根据国家、省、州发改委提出的研究方向,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30个重大研究课题、21个专项规划、23类重点建设项目。要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调查研究,强化规划深度,规范编制程序,切实提高编制工作的时效性。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我们必须“立足四个重点”。

(一)立足课题调研,做深前期研究。调研是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和基础。调查是否深入,研究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成败。近年来,我县在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当前我县也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资源环境约束、转型发展等多重压力。这些都是“十三五”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深入研究,系统谋划,提出应对措施。按照“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今年是启动年,主要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形成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围绕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方向和重点,《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提出了30个重大研究课题,有关责任单位要深化对县情的再认识,结合本部门职能抓紧启动课题研究工作,加强研究的深度、广度,为编制一部高质量规划提供基础素材。课题研究要拓宽思路,学会借力,自己搞不懂、研究不透的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借助专业机构进行研究。要开门编规划,大力开展建言献策、研讨评估、征求意见等活动,县政府门户网要开辟“十三五”规划编制征求意见专栏,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二)立足项目支撑,做实谋划工作。从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县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格局不可能很快发生改变,投资仍将是我县发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拉动力量。因此,“十三五”规划除了指标体系、保障体系、主要措施之外,仍要把项目支撑作为全县总体规划和每一个专项规划的支柱和灵魂加以突出。《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根据行业分类,提出了23类重大建设项目,各相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树立起抓项目、谋发展,抓大项目、求大发展的理念,切实谋划一批符合我县实际的好项目、大项目,充实我县“十三五”重大项目库。从项目申报工作机制来看,列入高层面规划的项目才能获得更多、更实惠的政策“眷顾”,各相关部门或项目单位要把准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做好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切忌“闭门造车”,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谋划出高质量、高水平项目,要有充分论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和成功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规划笼子。

(三)立足规划统领,做优总体规划。在研究重大调研课题的基础上,要按照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划。一要科学确定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模式,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经济运行情况,认真掌握解国家“十三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全面摸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确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作措施等等。二要合理制定指标体系。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后发赶超,今后五年至关重要,需要我们根据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把握机遇,认真研究我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提出指标数据时,要进行详细科学地测算,所提的指标要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在编制我县“十三五”规划时,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确定经济、社会各方面指标,加强民生、人文、资源、环境等发展指标研究,重点突出约束性指标。各职能部门尤其是统计、发改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对指标参数要作细致论证和测算,确保指标体系科学、完善。三要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探索推进总体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深入研究编制集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于一体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一张蓝图干到底”打好基础。

(四)立足细化落实,做精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分工、落实的,要切实增强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十三五”总体规划需要,《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形成了21个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的编制由相关责任单位分别牵头完成,各责任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专项规划要进行衔接论证,邀请权威的专家学者、高层领导为规划“把关、号脉”,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做好对上衔接。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州规划的对接,结合国家要求和我县实际,研究提出一批事关我县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政策,争取纳入国、省规划;要主动征求基层意见,多考虑乡、村的发展需求,避免出现各级规划中战略导向、指标设置等不衔接现象。二要做好横向衔接。要建立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要充分结合、借鉴《县“十二五”规划》、《县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1—2020)》、《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三要做好对下衔接。特别与市场主体的衔接,要加大规划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的力度,注意吸收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三、强化领导,统筹推进

“十三五”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工作要求高,必须上下齐心、通力合作、加快推进。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我们必须切实强化领导,整合力量,统筹推进,努力“做到四个加强”。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加强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负责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日常工作。同时,各责任单位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一名联络员,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落实。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全面统筹、亲自过问、狠抓落实,及时了解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矛盾,加快形成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参与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整个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加强衔接,协同推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参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县发改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的协调、组织、督促职责,在与上级部门搞好衔接的同时,要加强对县直各部门、乡镇在政策信息、发展布局上的指导。其它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分工要求,找准工作定位,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的编制工作。重点抓好重大研究课题、部门专项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落实,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三)加强沟通,集思广益。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难度更大,不可预见的因素更多,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规划编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科学引领,强化规划深度,规范编制程序,切实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各责任单位要提高“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有关经济部门上报重要数据时,一定要树立超前意识,把情况摸准,把数字测算得更科学、更充分。各责任单位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衔接,尽最大努力将我县重大项目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