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26-02

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进行教育倾斜,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体现,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举办有民族中学、民族预科班以及高考加分等教育扶持政策。并在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对人才需求日趋加大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甚至于在有的高校专门针对民族地区急需专业人才还开班有专门的民族学生班。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存在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是否得以贯彻落实。笔者结合在民族地区高校从事多年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期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概述

同志曾说: “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根本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基础。”[1]目前我国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总体稳定,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能做到遵纪守法,学习认真刻苦,学习生活已经能够融入校园大环境中。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出于自身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习惯、有本民族意识,但都具有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历史观。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从民族集居地来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地缘、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存在学习进度跟不上,主要靠自学来完成学业;有的难以和周围人交流,产生孤独和戒备心理;还有的来自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些问题都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路径构建 ――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

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三个离不开”、“五观”、“五个认同”教育,这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笔者在阿坝师范学院开展调研的情况看,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重视和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必须采取系列工作举措,特别是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1.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

首先,制定积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拓展规划。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五观”培养纳入成长成才计划,以养成基础文明习惯、维护良好秩序为重点,将他们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日常工作点滴。

其次,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教育渠道。邀请学者、专家,尤其是少数民族身份的专家,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当前局势”等热点话题开展“五观”教育,引导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效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是非判断能力。

其三,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民族理论与政策、民俗文化等课程,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增进对建设祖国、家乡的重大意义,鼓励他们将政治信仰与的有机结合,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

其四,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好动、好唱、好跳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紧扣民族与时代主题的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青春正能量。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进一步锻炼和提升了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了正确的“五观”教育。

其五,抓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节点,开展寓教于乐的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阿坝师范学院除汉族外,主体少数民族为藏、羌、回、彝,因此,学校每逢藏历新年、羌历新年和彝历新年,都会组织本民族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建立了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的桥梁。

2.搭建各民族学生之间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认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开展多元文化交流融通平台,并将党的民族政策寓教于乐。学校积极倡导多元文化交流互通,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歌善舞的优势,积极调动学子们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加强了各民族学生的沟通及交流。为广大新生学子提供了一个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途径,也为新老学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渠道。

其次,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统战工作。高校一定要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统战工作中来,从阿坝师范学院的工作成效来看,学校长期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工作机构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定期性的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征求并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增加相互间的了解和尊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特别是重点了解和尊重穆斯林群众的饮食习惯和宗教禁忌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加深“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简称“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增强“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拉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3.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激励机制,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学业负担,提高学习信心和兴趣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贫困学生比例较高。在求学过程中,他们承受着经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卑和自尊交织的矛盾心理的双重压力。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立足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切入点。

首先,充分使用国家奖助学政策,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奖助贷勤办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在政策范围内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倾斜,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对他们的资助。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除了常规的“奖、贷、减、免、勤、资、补”等七位一体的助学体系、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外,还在评选各项奖学金和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有的学校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在经济上给予支持。

其次,搭建学业提升平台。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基础差,数学基础薄弱,听不太懂老师授课,许多课程跟不上教学的情况,许多学校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结对进行互帮互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并在学分上采取与汉族学生有差别的方式给予照顾。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院系还为少数民族学生无偿开展职业技能测试工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定《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建立导师制度、学生学习小组制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艺术素养培训等长效机制,并通过开展与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学生活动,全方位展示少数民族学子风采,并将获奖学生纳入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库,为学生应聘、公招考试等积极创造条件。

4.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工作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工作要做,又有特别需要重视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工作要做。建立了少数民族学生信息库,详实记录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同时,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只要做好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五观”教育、“五个认同”意识培养就能得到落实,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稳定、民族团结等的局面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韦国善.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8).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进行教育倾斜,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体现,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举办有民族中学、民族预科班以及高考加分等教育扶持政策。并在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对人才需求日趋加大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甚至于在有的高校专门针对民族地区急需专业人才还开班有专门的民族学生班。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存在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是否得以贯彻落实。笔者结合在民族地区高校从事多年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期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概述

江泽民同志曾说: “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根本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基础。”[1]目前我国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总体稳定,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能做到遵纪守法,学习认真刻苦,学习生活已经能够融入校园大环境中。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出于自身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习惯、有本民族意识,但都具有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历史观。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从民族集居地来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地缘、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存在学习进度跟不上,主要靠自学来完成学业;有的难以和周围人交流,产生孤独和戒备心理;还有的来自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些问题都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路径构建 ――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

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三个离不开”、“五观”、“五个认同”教育,这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笔者在阿坝师范学院开展调研的情况看,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重视和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必须采取系列工作举措,特别是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1.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

首先,制定积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拓展规划。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五观”培养纳入成长成才计划,以养成基础文明习惯、维护良好秩序为重点,将他们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日常工作点滴。

其次,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教育渠道。邀请学者、专家,尤其是少数民族身份的专家,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当前局势”等热点话题开展“五观”教育,引导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效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是非判断能力。

其三,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民族理论与政策、民俗文化等课程,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增进对建设祖国、家乡的重大意义,鼓励他们将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的有机结合,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

其四,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好动、好唱、好跳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紧扣民族与时代主题的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青春正能量。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进一步锻炼和提升了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了正确的“五观”教育。

其五,抓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节点,开展寓教于乐的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阿坝师范学院除汉族外,主体少数民族为藏、羌、回、彝,因此,学校每逢藏历新年、羌历新年和彝历新年,都会组织本民族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建立了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的桥梁。

2.搭建各民族学生之间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认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开展多元文化交流融通平台,并将党的民族政策寓教于乐。学校积极倡导多元文化交流互通,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歌善舞的优势,积极调动学子们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加强了各民族学生的沟通及交流。为广大新生学子提供了一个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途径,也为新老学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渠道。

其次,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统战工作。高校一定要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统战工作中来,从阿坝师范学院的工作成效来看,学校长期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工作机构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定期性的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征求并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增加相互间的了解和尊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特别是重点了解和尊重穆斯林群众的饮食习惯和宗教禁忌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加深“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简称“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增强“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拉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3.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激励机制,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学业负担,提高学习信心和兴趣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贫困学生比例较高。在求学过程中,他们承受着经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卑和自尊交织的矛盾心理的双重压力。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立足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切入点。

首先,充分使用国家奖助学政策,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奖助贷勤办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在政策范围内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倾斜,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对他们的资助。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除了常规的“奖、贷、减、免、勤、资、补”等七位一体的助学体系、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外,还在评选各项奖学金和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有的学校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在经济上给予支持。

其次,搭建学业提升平台。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基础差,数学基础薄弱,听不太懂老师授课,许多课程跟不上教学的情况,许多学校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结对进行互帮互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并在学分上采取与汉族学生有差别的方式给予照顾。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院系还为少数民族学生无偿开展职业技能测试工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定《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建立导师制度、学生学习小组制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艺术素养培训等长效机制,并通过开展与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学生活动,全方位展示少数民族学子风采,并将获奖学生纳入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库,为学生应聘、公招考试等积极创造条件。

4.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工作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习题教学 例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77-01

例题及习题是检验初中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例题及习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使其养成良好书写解题步骤的习惯,从而规范其解题步骤,促使其解题思路得到扩展,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夯实其理论基础。

一、例题及习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题及习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开展能够促使学生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完美联系。学生通过对例题及习题的学习能够在回归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明确新旧知识内在的联系,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1]。

2.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例题及习题中具有很多生活化的题型,学生在学习例题的同时,能够获得一些生活经验,体会到做题的乐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确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作用。例如,在“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例题2就是关于消毒液的例题,课后练习中的第三题主要是关于运动员的计算题,通过这些例题的讲解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

3.规范学生解题步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经过不断的改编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均是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经过反复的研究和不断的实践确定的,所以在解题步骤方面较为完善、规范,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例题能够逐渐养成规范书写解题步骤的习惯,使其解题思路更加清晰的反映到卷面上,为学生良好数学成绩的获取奠定基础。

二、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的开展思路

1.重视解析,扩宽学生解题思路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是在完成理论基础知识讲解后,开展例题教学,则显得较为生硬。对此,教学工作者可以采用循序u进的方式开展例题教学,以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例题分层次分析,从而使理论知识与例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解题思路[2]。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先展示例题,然后带领学生逐一分析例题语句,使学生抓住例题中的关键信息,从而形成严谨的解题思路。

2.重视评析,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在完成例题教学后,教学工作者还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所学内容,借助对例题的评析促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明确,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使学生能够区分例题的类型,从而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独立解决。

三、优化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1.突出本质属性,攻克“概念型”例题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概念型”例题及习题是最为基础的例题,在新的概念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常常利用“概念型”例题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概念进行思考,而在完成新的概念讲解后,教学工作者也通过安排学生练习“概念型”习题来加深学生对所学新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概念型”例题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应当注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针对概念开展例题教学,保证例题及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正负数”相关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资金借贷中的存余和负债等生活实例解释“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使其明确“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和作用。

2.紧扣定理、法则,解决“基础型”例题

为了保证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有效性和完整性,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概念型”例题及习题教学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学生对“基础型”例题的学习[3]。在“基础型”例题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当紧扣数学教材中的定理和法则,促使学生联系基础知识了解“基础型”例题的解题思路,从而丰富自身的解题经验,为学好数学定理和法则提供重要前提。在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探究情景,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思考,借助生活化教学丰富例题及习题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对例题和习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后,提出一些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如“同学们,是否能够用手中的工具测量课桌桌面的周长?如果能测量,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呢?”在学生完成测量后,综合学生们测量的结果,最后取一个相对平均、标准的数值,然后给出课桌的面积,让学生对课桌桌面的长和宽进行测算。借助生活化问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基础型”例题及习题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学生知识框架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例题及习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例题及习题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同时,例题及习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开展还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其解题步骤,促使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学生优秀数学学习成绩的获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顾耀华.初中数学例题和习题教学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5(2):93-94.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 应用题 实际问题 三个量 数量关系 等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21-01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所以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针对应用题的教学几点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1 应用题的教学具有重要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可以说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远不至于此,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道德品质等。而这些都是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

2 应用题的量化

因为数学应用题源于实际问题,客观现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实际问题的背景很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困难,为了增加学生的信心,在教学中,把实际问题进行量化,在中学阶段接触的每种类型应用题涉及的量都是三个,例如:行程问题涉及的是路程、时间和速度;工程问题涉及的三个量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销售问题涉及的三个量是利润、进价和售价;增长率问题:原来的、现在的和增长的百分数等问题,涉及的都是三个量的关系,而在这三个量中有一个是已知的量,一个是需要去求的量,那么第三个量就用来做等量关系,只要把握好这三量的关系,找到数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

例如行程问题例一: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道应用题涉及的三个量中,甲乙两车的速度是已知的,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的是路程,所以用时间做等量关系,根据公式时间路程/速度,甲的时间等于乙的时间列方程,所以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路很容易列出方程。

3 三量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了这个方法,但是学生还必须先掌握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像一个实际问题都涉及到哪三个量,是怎样的关系等等。通常是先和学生一起归纳我们都接触那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都是那三个量,都存在什么关系,例如:行程问题涉及的是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三个量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涉及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个量,三个量的关系式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销售问题涉及的是利润、进价和售价三个量,这三个量的关系式为利润进价-售价;增长率问题涉及的是原来的、现在的和增长的百分数三个量,这三个量的关系式为现在的量原来的量×(1+百分数),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都是让学生先找出涉及的三个量及其存在的关系式,再了解这类实际问题的特点,例如,常见的行程问题中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还有顺流逆流问题,这些问题都只涉及路程,时间和速度,每个问题又都有特殊的地方。相遇问题例一就是这种情况,而追击问题是甲乙的距离相等或是相差多少,时间和速度都存在明显数量关系。

例如2:一队学生步行从学校去博物馆,他们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24分钟后,一名教师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追赶学生队伍。这名教师从出发到与学生会合共用了多少时间?学生看完题,先确定是行程中的追击问题,涉及的三个量是路程、时间和速度,特点是路程相等,而且路程既不是已知又不是要求的量,所以用路程做等量关系列方程,也就是学生走的路程等于教师走的路程,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列出方程。

在教学中,解应用题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认真审题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就要理解这个问题,所以审题很关键。鉴于应用题题目篇幅长,信息容量大,涉及知识点多,已知与未知关系隐蔽等特点,阅读时必须仔细。训练学生在阅读时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已知的数据和一些重要信息,这样有利于把实际问题转化到数学问题。

3.2 建模思想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所以在学生认真审题后,要弄清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实际问题并找到涉及的三个量,确定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要求的,以及它们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这样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时再用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初中常见的工程问题,例3:修一条公路,甲队独修15天完工,乙队独修12天完工.两队合修4天后,乙队调走,剩下的路由甲队继续修完.甲队一共修了多少天?这题是现实生活中的修路过程,要训练学习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工程问题,三个量中,工作效率已知,求得是工作时间,所以用工作总量做等量关系,这样学生列方程的思维框架在头脑中就会形成。

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方法多数是用在数学基础较差、数感和思考能力也较差的学生,让他感觉到解应用题有窍门,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快乐,有成就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从而走出数学学困生的困境。

4 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那些学困生,并及时给予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运用和创新,研究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创造出新颖的数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林国.初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体会[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1).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动态教学 学生参与 创新拓展

学习初中数学是一种复杂的、抽象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一定要改善,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并融入整体的学习氛围当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思路换位

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定义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概念、定义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要思路换位,动态教学,深刻揭示定义中的数学本质属性及数学定律,从而扎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例如,在平面几何“圆”的学习中,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践模型。思路换位,创新教学方法,从生活原型中揭示事物原型,渗透数学定义。首先,让学生找出教室中圆的模型,屋顶嵌入式圆形灯、水杯口、窗台花盆底座、笔筒等,这些标准地讲都是圆环。那么设想圆面呢?设想圆形湖面、光盘盘片等。接着指出,圆的本质属性: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集合。同时指出圆是一种几何图形,圆的概念也是圆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形式,从事物产生的背景出发,转换思路,从原型中发现数学知识、定理,打破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模式,以与学生互动的动态教学理念,使数学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二、互动教学

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知识。首先,整合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提问方式、作业布置等,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一种心境创新;其次,创设情境,把教材中的定理转化为一种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数学定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介绍勾股定理中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在任何的直角三角形中都成立,不同的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预先准备四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是c,让学生自由拼接,观察他们可以拼接成什么图形,然后指出其中一名学生拼接的图形,四个三角形的斜边相对,组成以a+b为边长的正方形,得到S=(a+b)2=c2+4×ab/2,其中a2+b2=c2。这是比较常规的解法,还有很多种解法,教师可以多准备些卡片,进行不同的组合,以备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初中数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针对新教材“自主、创新、探究”的要求,注重教师新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创新,以获得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多地从学生自身考虑,以人为本,充分转换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换角色,灵活运用应对策略,以互动促生成,以生成促探究,共同推进课堂教学过程。

三、转变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思维,拓展思路,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灵活思考,发展数学应用能力的目标。例如,工厂现需要加工800个零件,工人甲如果单独完成需要20天,工人乙则需要25天完成,工人丙则需要16天完成,如果甲、乙、丙合作呢,最短需要几天?常规解法是,先算出每人每天的工作量,然后用总量800去除以三人一天的工作量,即800÷(800/20+800/25+800/16)=6.6天,那么实际应该是7天。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用一种新的解法来启发学生,假设零件总数是“1”,那么甲、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1/20,1/25,1/16,这时发现,1÷(1/20+1/25+1/16)=6.6,实际7天。可见,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这种方法显然很简单,而两种解法思路完全不同。学生在做题时,只要多加思考,就会有很多种解题方式。

动态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转变教师角色,用多媒体服务教学,灵动课堂,活跃气氛,促使知识有效传递。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容量最大化、信息最大化。初中数学充满神奇奥妙。针对一道数学题,学生们可以尽情畅想思路,转变思维方式,获得多种解法,这不仅帮助学生灵活掌握并运用知识,同时发展了教师教学能力,创新了动态数学课堂。

四、思路提升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自己的想法,所呈现的是教师呆板的灌输和学生呆板的学习,这样根本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克拉夫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否达到了一个真正教育人的程度,不是在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吸收多少计划中准备灌输的知识,而是看这个教育活动,相应的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让他们自己从本质上对学习有一种渴望,而不是被迫地学习,这样才能够指望他们以后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圆和椭圆”定义时,我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首先,引导学生在教具上固定一点以不同长度的线段画圆,会发现这个长度决定圆的大小,此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然后,引导学生如果固定两点不动,做圆周运动,会发现每一位同学画的椭圆都不一样。思路活跃的学生会回答,两点间的距离越近则椭圆越圆,两点间的距离越远则椭圆越扁。这时我把已知条件进行假设写在黑板上,固定两点a、b的距离是2c,椭圆上任取一点p,则pa、pb之和是2a,提问:2a、2c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们举手回答。回答全面且正确的学生很少,最后我总结发言,当2a>2c时,画出的是椭圆;当2a=2c时,画出的是一条以a、b为端点的线段;当c=0时,画出的是圆;当2a

五、探究拓展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转变思路,深入学习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拓展思考,探究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问题,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以不断发掘问题,解决问题。

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在掌握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灵活应用,探究思考,拓展知识。例如,在“函数应用与图像”学习中,举例函数y=3x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我指导学生们画出函数图像,可以采用取点法得到,然后转换思路,提问如果y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结果如何呢?可以得到对数函数x=log3y,并指导学生用取点法画出图像,一个是指数函数,一个是对数函数,两者关系是什么?学习y=3x和y=log3x两个函数的时候,要激发学生对这两个函数的探讨,通过作图等方式来验证它们是否关于y=x对称,最后可以得出这两个函数是互为反函数的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尤为重要。总而言之,最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摒弃呆板的灌输思想,能够结合对应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分析学生的不同之处,采取相应教育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帮助学生走进数学知识殿堂,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赵绪昌.数学智慧课堂的生成策略[J].数学通讯,2013(22).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巧练“说话”训练 “看、想、说、画”训练 “多变”训练

巧练,学习数学的“金钥匙”;巧练,寻求数量关系的“催化剂”。在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内容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这部分知识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巧练,总结出学习数学三部曲。

一、加强“说话”训练,夯实理论基础,形成技能技巧,将知识化为能力。

动口“说话”是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在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比如: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中,一上来就要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其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而乘一个分数的意义却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充分利用意义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说”的训练上。学生通过说话的训练,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意义,而且会通过意义列乘法算式,从而做到把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形成质的飞跃。

二、重视“看、想、说、画”训练,认真审题,说清思路,寻求数量关系。

敢想、敢说、敢于探索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石。不认真审题,缺乏独立思考,不善于“说”清思路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是造成学生解应用题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加强了“看、想、说、画”的综合训练。“看、想”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不要急于列式计算,而是先集中精神,认真地看题、读题、找出关键词句,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题目里的条件,针对所求的问题迅速展开联想,回忆旧知识,寻找数量关系,构思解题方案。如: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学生读题后会发现关键句是“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由此展开联想:把全长看作单位“1”,要求第一次用去多少米后再加上米,即便可求出两次用取的米数,而不是(20×+20×)。“说、画”就是要求学生在“看、想”的基础上,把审题情况、分析题意过程、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等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叙述出来,然后让学生拿起笔来在本子上画一画线段图,再让他们比一比、看一看,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大体上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时,学生已经有了说的基础,所以说起来也比较容易。在学生“看、想、画”之后,我又问:“要求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就是求什么?”让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想的过程用一句话说出来。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准确无误地解答应用题,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三、注重“多变”训练,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灵活性。

善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训练学生的多种思路。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一题多想、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多变”综合训练。

(一)一题多想

一题多想,就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或问题展开多种联想。如:比如:一条路,已修了几分之几,可联想到:

(1)还剩这条路的?摇?摇?摇?摇

(2)已修的比剩下的多这条路的?摇?摇?摇?摇

(3)剩下的比已修的少这条路的?摇?摇?摇?摇

(4)已修的是剩下的?摇?摇?摇?摇

(5)已修的比剩下的多?摇?摇?摇?摇

……

“联想”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思维“活”了,思路“广”了,视野“阔”了,学习的劲“足”了。

(二)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就是通过同一条件、不同问题或同一问题,不同条件的不同变换,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如在教完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例5工程类应用题后,在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12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学生解答完之后,我进行了如下变题训练:

(1)条件不变,问题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12天完成。两队合做4天后,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如果乙队先做3天。余下的工程由甲单独施工,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2)条件变,问题不变:一项工程,单独施工,甲队2天完成全工程的;乙队4天完成全工程的。甲乙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3)条件变,问题也变: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6天可以完成,由甲、乙、丙三队合做2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如果由丙队单独做几天可以完成?现由甲、乙、丙三队合做3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才可以完成?

通过多变训练,使学生知道:工程问题一定要把“工作总量”抽象成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几表示工作效率,以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为“切入点”,在寻找、发现、探究的过程中,把工程问题与分数应用题有机融合,明白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抓住题中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一题多解

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就是一题多解。如:“服装厂加工服装56件,童装件数是西服的。加工童装和西服各多少件?”解法很多:

(1)根据童装的件数是西服的,可以按方程去解。解:设西服的件数为X件,那么童装的件数是X件。列出方程X+X=56,解得x=40,由此又可以求出童装的件数:56-40=16(件)。

(2)根据童装的件数是西服的,可按分数去解,就是把“西服件数”看作单位“1”的量,童装的件数和西服件数的总和分率为(1+),因此,西服件数:56÷(1+)=40(件);那么,童装件数:56-40=16(件),或40×=16(件)。

(3)根据西服的件数是童装的倍,可以按和倍问题去解:童装件数:56+(1+)=16(件),那么西服件数:56-16=40(件),或:16×=40(件)。

(4)根据童装件数与西服件数的比为2∶5,还可以份数去解:2+5=7(份),56×=16(童装件数),56×=40(西服件数)。

(5)根据童装件数与西服件数的比为2∶5,可以按比例分配去解:童装件数:56×=16(件),西服件数:56×=40(件)。

(6)根据童装的件数相当于总和的,得到56×=16(童装件件),然后就可以求出西服的件数。或者根据西服件数相当于总和的,得到56×=40 (西服件数),然后就可以求出童装的件数。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巧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使知识得到深化,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1深度学习与数字化课程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最早源于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的实验教学法研究,按照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把学习者分为浅层加工者和深层加工者,即对应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知识的延续与螺旋递进;强调学以致用的灵活学习;强调探讨式的合作学习;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充分通过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职业认同、专业收获及情感浸润,从而符合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研究,旨在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专业课程特色,将数字化课程建设回归到本源,助力学生深度学习。近来来,通过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服装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个性化校本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亟待开发;(2)现有的教学资源没有统一规划,建设成果缺乏特色,无法推广;(3)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获取缺乏便捷性;(4)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中极少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课程资源缺乏交互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手机终端的便捷性与推广未能体现;(6)数字资源的内容扩展性不够,无法满足学生的深度学习及品质课堂的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更无法实现项目化的教改思路。显然,目前的服装课程的资源配置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此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理性看待数字化资源发展与共享现状,是促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思路

以我校“手工印染”课程为例,本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主要从课程所归属或服务的学科和专业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课程的顶层设计——链路设计——细节设计层层规划建设,融入教学资源+思政资源的形式,开展数字化课程建设,从而进一步解决传统手工印染技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1顶层设计——思课程设计之妙,构建完善的思政嵌入式教学平台资源

数字化思政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首先要从顶层框架设计出发,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视角梳理专业学习与资源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教法及课程标准,将课程进行重组,划分项目化课程思政模块,梳理各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层层分解学生成长需求,依据顶层框架设计规划数字化课程建设。依据课程所归属的学科和专业,从课程模块划分,课程建设思路,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等方面体现顶层设计的特色,以顶层设计框架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构建课程思政平台资源库的框架。我校“手工印染”课程,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课程主线贯穿始终,重新整合划分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懂设计、精技术、善创新”的核心能力为目标,采用“分段推进”的教学思路将整体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前后之间层层推进,难度螺旋提升,各模块中按照产品开发程序划分教学子项目。从面料改造的单纯印染工艺体验,提升到以服饰品设计制作为目的产品化教学,学生充分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从认知层面认同——感情层面内化——行为方面转变,实现学生的体验感知、情感浸润、以文化人,强调对学生及学科的人文关怀及深度学习。而思政嵌入的课程资源平台,则是以此框架为基础,丰富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各种教学资源,将手工印染名师、地方特色染坊、校本特资源等融入专题模块中,在数字化平台资源建设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更加广泛而高效地传播非遗扎染文化。

2.2链路设计——思课程设计之拓,构建手机端公众号资源平台

课程链路设计即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之下,链接好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校内教学开发与校外辐射教学、教学人员教学与专业人员引领,思政教研挖掘与支部党建引领,充分开发手机端的资源操作及公众号资源平台。例如本课程团队教师在课程平台资源库中拍摄了一系列的手工印染项目作品制作视频,从课程平台资源中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拓展到课后的社会实践,形成“宣传+学习”的公众号平台资源,从而建成效果良好的课程生态系统,学生通过手机端同样可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资讯,充分激发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会邀请一些手工印染的非遗大师,手工印染名师、企业技能大师走进课堂,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扩充平台资源的内容。最后将课程思政挖掘与支部党建引领融合,让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既有职业认同,又有情感浸润,达到以文化人的学习效果。

2.3细节设计——思教学设计之巧,构建特色体验馆及课程空间站

细节设计即在顶层设计和链路设计的引领下,深挖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建设思政嵌入式教学资源库、打磨思政元素、开发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增值性评价体系,从而关注学生的得艰励同,即得到学习成效、艰苦学习过程、激励学习动力、获得学习认同。(1)深挖教学模式,贯穿平台资源建设“手工印染”课程以扎染服饰品的创作流程为线,以任务和项目为逻辑纽带,按照CDIO教育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全流程划分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融入于课程平台建设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兼顾不同层次及学生个体需求,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匠心精神的形成。(2)提炼思政元素,融入平台资源例如在专题项目中,文化衫定制(成衣扎染)项目中,项目以“冬奥会文化衫设计”及“江海文化地域文化衫设计”为主题,从项目文化载体,项目主题、创作元素、构思创意来渗透思政教育,植入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串联手工扎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作品创作。在平台资源中,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资源库的现有资源,技法学生的深度创作,从作品转化为产品,融入双创理念。(3)展示文化底蕴,数字VR博物馆建设我们的数字化课程建设中,除了思政嵌入教学平台的建设,同时还开发了数字VR博物馆结合课程框架中的溯源篇—传承篇—立新篇,制作手工印染VR博物馆,展现手工印染的传承与创新。(4)开发特色课程资源,课程学习空间站建设基于专业素养及岗位职业,结合CDIO的教学模式,采用闯关挑战的方式,开发课程学习空间站,例如在学习“扎染叠扎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叠扎法的作品制作,而是采用倒推挑战的方式从市场产品及成品推导作品所用的方法、工具及配色图案设计等,通过层层闯关,充分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结合“三教改革”,思考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教学模式,融入数字化课程建设中,让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真正能够辅助课堂,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感。(5)深度评价增值性,提升高阶思维结合量化考核、质化考核及感性维度的评价方式,从课前、课中、课后平台数据分析,形成多维度、过程式、立体化的增值性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空间,利用大数据分析、人机交互等技术通过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境、感知学习状态,并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包括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学生学习资源的智能化选择和推送等关涉学生个体的学习信息。通过“审美表现能力、技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展示表现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及时跟进课程的更新、优化,给予评估与调整,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阶段认知不足,形成符合学生本人起点的动态评价标准,克服了过去静态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出问题,收获自信。

3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我们必须思考,名师工作室需要“+”点什么?

一、“+”点用户思维:以成员为中心

互联网思维,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工作室必须建立起“以成员为中心”的工作室文化。没有成员的认同,单向的传授是不完美的。

工作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共有35位成员,他们分别来自广东省各地级市,这么多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又有差异,怎样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呢?

1.我的工作室,不,是你的工作室

2012年我的第一批工作室成员进入了工作室,他们在工作室要跟岗21天,每天等着我安排,在这21天里我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们,用尽了“洪荒之力”,勉强应付了学校和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学员们感慨留言时说,感谢朱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这句话触动了我:“这个工作室难道不是大家的工作室吗?这个平台不是大家共享的平台吗?”

工作室通过构建工作室文化凝聚成员,秉着让每位教师施展才华的活动理念,坚持自我展示、助人自助、成长成名、相约幸福的活动宗旨,构成了“追梦”的学习型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学习型团队的主人,在这里共生、共建、共成长,见证共同进步――工作室属于你、我、他。

2.越参与,越快乐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工作室构建“区域联盟”三个研究团队:以导师专家为中心的培训团队,以骨干为领头的指导团队,以新秀为主体的实践团队,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工作室的工作当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工作室的发展奉献力量,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中学吕倩玲老师说:“这几年,谢谢工作室为我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我在工作室的教研引领下,深入研究了‘活动式导学课堂’、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微课制作,并把成果以论文、课例等形式呈现出来,让我获誉无数。”

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余俊城老师在总结中说道:“之前,我们特别怕的就是,只有自己的路,而不知道别人的路,更不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快速发展的路。而名师,实际上就是告诉你,有哪些路你是没有必要再走的,有哪些地方你是可以进一步开拓创新的。”

二、“+”点平台思维:构建多方共赢生态圈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平台化思维,更高级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大家在这样的生态圈中相互增值,相互体验成功的快乐。平台化思维对于工作室发展的启示,就是要努力把工作室建成一个教师工作、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这个平台要有足够的黏着力,让教师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离不开这个团队或组织。

工作室初期开展教研活动、课题活动、读书活动、送教活动等。工作室成员由于工作关系和地域上的差异,经常有缺席的情况出现。有时候主持人上课都来不了。面对这个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道路。于是我们开设网络BBS、QQ、微信圈等平台进行网络评课交流、资源分享、主题研究等活动。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冯子君老师说:“我们通过线上的方式,随时沟通、随时学习、随时分享。我在这上面学到了很多东西。”

当然工作室也开通了博客和网站,但发现博客和网站的内容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名师(+教师团队+学生)”的新思路,建立了道德与法治智慧教育网站,开设了微课程、学生天地、道德课堂、法律课堂、工作室风采等栏目。让学生和老师共同搭建这个平台,展示工作室研究成果,召集优秀资源,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工作室的资源有了更多的受众。释放了团队成员、学员老师的创造力,大家在这样的生态圈中相互增值,相互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点跨界思维:视角延伸带来颠覆性创新

所谓跨界思维,就是以跨越自身学科、专业界限的知识及思维,多视角、多层面来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用大视野、超视距的眼光提出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方式。要跨界,必须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行业界限,以跨行业、无边界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跨界,给无数高科技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及希望。同样,跨界思维也可以给教师发展带来启示。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正如《中国教育报》中《奔跑吧,智慧教育》所言,“95后”“00后”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喜欢技术,更依赖网络,更习惯于碎片化的学习。那么,究竟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教学方式?5年后、10年后、20年后,教师将站在怎样一个课堂里?

名师工作室作为教育科研的先锋队,应该主动顺应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充分认识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动向基于网络和数据的教学研究靠拢。

今天看一个教师的潜力,就看他(她)离互联网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教学,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今天看一堂好课,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课堂,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

工作室在2011年开始进行智能数字课堂的研究,一路走来,苦尽甘来。2011年就致力构建一个智能管理、智能互动、智能诊断、智能评价的颠覆性的课堂互动平台,花了一年的时间开发出来的平台,不适合教师,也不适合学生,教师不愿意运用这套互动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断外出学习寻找智能课堂开发和运用的平台,没有找到,但找到了思路和方法,与公司合作,走企业和学校(工作室)跨界合作的道路。2013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中学枣尚智慧教育互动平台成功运营。智能数字课堂主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的盲目性(以学定标)、课堂反馈的时效性(当堂反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及时诊断)、学习方式的适合性(自主合作)、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因学而变)。只要有移动终端就可以安装互动平台,实现家长、学生、教师三端共存。

2014年工作室致力微课的开发与运用,实现课堂的翻转,工作室全体成员(电脑老师)参加,开发出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微课程,各自有自己的特色,能M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中学吴耀全老师说:“工作室组织的外出培训、校本课程、专家讲座,让我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包括信息化教育。智慧课堂、微课设计与制作、思维导图已经成了我的专业发展优势,同时,我也承担了许多重要活动:智慧课堂展示、顺德区勒流街道微课讲座、学校的校本课程――思维课堂。在这些活动中我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金英小学教师个人数字化工作室是学校自主开发创建的平台。教师只要登录数字化校园平台,就可以进入自己的数字化工作室,了解自己近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情况,然后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无论是课前的备课,还是上课、课后的反思,都可以在工作室完成。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数字化平台会根据教师选择的工作内容,智能化地从各类资源库中推送大量符合教师需要的资源,提供给教师学习和参考。教师上传的学科资源,数字化平台可以自动形成按学科知识点归类的课堂教学资源库,提供给教师进行课堂整合教学。同时,数字化平台也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资源自动形成学生学习资源库,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

教师在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数字化平台系统、全面、真实地记录下了教师的各方面资料,自动形成教师的个人发展档案袋。

博取众家之长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质量的高低。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地收集资料,一遍遍地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在课前,我们往往会在因特网中搜寻不同的教学思路,这些教学思路可以隐含于他人的教学设想中,隐含于他人的教学设计中,隐含于他人制作的课件资源中,隐含于他人的教学叙事、教学反思中。教师通过浏览这些蕴涵教学思路的网络资源,开阔自己的视野与思路,获得启发,提高自己的备课效率。但是,网络资源浩渺无边,要想搜索到称心的资源,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当教师在数字化工作室中撰写教学设计时,可以先点击学科课题,平台会自动从资源库中推送出该课题下其他教师已经撰写的该课教学设计及该课题下的其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前任教师执教这个课题时所留下的。有些教学设计是前任教师取众家之长修改、重组后的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经教师自我推荐,会在最前页显示。有些教学设计经过教研组、备课组的评审成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同样也会排序在前。这样,备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发现、学习他人之长。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这些教学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择优选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或者在他人的思路上修改、创新,形成更有价值的教学思路,这无疑是一种轻松而又高效的方法。

教师浏览这些资源后,也可以直接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被评价的教师在登录自己的数字化工作室时,会看到该评价,根据评价再次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类似的学习和同伴互助,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当然,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可以反映每个教师钻研、分析、把握教材的能力,也可以不断展现每一个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整合以教学相长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学科教学,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基于网络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了可能。这种整合应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学校资源库建设一直是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很多专家都提出学校自主建设资源库能力有限,应该是由区域组织完成各类资源库的建设。通过实践证明,学校借助数字化平台,可以建设有校本特色的各类资源库,而且绝不加重教师的负担。学校教师在浏览网页和网站时,往往会养成这样的收集习惯:当看到一张美丽的图片或者是一段生动的视频、Flas,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就把它们下载下来,然后通过教师个人数字化工作室分门别类地上传。这些资源在数字化平台中自动汇聚和整合形成课堂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在任何一个数字化教室,登录平台点击相应课题即可开始教学。由于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教师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资源,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灵活、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这种整合已不同于以前的“单兵作战”,教师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避免了许多无用的重复劳动。这种整合是集合整个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完成该课题下教学资源的整理和开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和教学效果机动选择相应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

教师分门别类上传一系列资源的同时,数字化平台会要求教师勾选出适合学生使用的资源。学生可以在课上或者课后使用这些推荐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反馈进行查阅,适时进行答难解疑,并据此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使教学更灵活、更有效。

反思促专业发展

反思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分析的过程。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我们的数字化工作室可以随时记录教师点滴的教学心得,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在撰写教学反思之前,可以点击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甚至是教学录像,帮助自己细细回顾品味教学过程,也可以查看其他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建议和评价,更可以看看其他教师教学这节课的教学心得,从中获得启发,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思路;高等教育管理;影响;特点;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结合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信息化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并且使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逐渐的趋于系统化、智能化。

一、信息化思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信息科技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很大,在信息化思路影响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思路、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论从效率、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例如,信息化思路极大的影响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传统模式下人的工作量很大,且容易出错,数据的查阅、调取、应用等都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在信息化思路影响下,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资源库可以共享,相关信息联通、开放,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对这些信息的应用和处理更为得心应手,且受益于计算机网络强大的存储功能和运算功能等,高校管理信息数据的存储、应用安全、可靠、方便,极大的提高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又如,信息化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影响,一方面,信息化思路减轻了人在管理工作中的繁琐工作,提高了人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确保了人管理思想的客观性和系统性,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整体性、标准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思路为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丰富的管理研究资源,并为教育管理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管理者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建立庞大的教育资源管理库,这样不仅方便了对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的整理、利用,还使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宝贵资源得以最完整、系统的保存,使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教育管理是教育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其中牵扯到法学、心里学等,就高等教育管理本身而言其过程复杂、多变,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在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放性和教育资源共享性,在信息化思想影响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工作过程较为透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互动性良好,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交流管理思想、经验等等,很好的提升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强,避免了信息不通情况下的重复工作,由于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所用资源可以随时随地的从资源库调取,也可根据需要编辑、储存信息,拓展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空间,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信息化思想下高等教育管理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持,海量的信息数据存储为教育资源的开放利用提供了方便,使高等教育管理的效果更加突出。第三,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更多、效率更高,例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的各类信息数据都存储其中,管理者、老师、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权限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这一模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为顺畅,也为教育管理提供了方便。又如,校园一卡通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校园生活服务,使其校园生活更加丰富、有条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第四,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将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信息化思想拓展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思路,在信息化思想模式下,单个职能部门对信息数据的存储、加工和使用得到了满足,其他部门对相关数据信息的使用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且避免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数据的重复录入,信息的多次保管、存储等),不同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权限和信息使用权限对教育管理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调用等,很好的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效果的提升,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当代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信息化思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大好机遇,各高校也在积极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思想的知道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较为先进,且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满足了高校对于办公自动化、学生信息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教学等需求。但高校的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且软硬件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的思想不仅要立足于教育学和管理学方面,还要重视信息学,将其信息学的内涵和发展融入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高等教育管理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是对内和对外的双向管理,不仅要管理好高校内部的问题,也要关注高校与外部的联系和发展。四、

结语

总之,高校管理需要创新的、开阔的思维,信息化思路下一样要重视高校教育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发展,要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工作,而不能过于依赖计算机网络,任何时候人的思想都是科技无法代替的,因此,信息化思路下信息技术只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工具,其应用还需要人的进一步实践和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凤领,基于云计算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J],只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01):72-74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1篇

注重教学理念更新

在社会视角之下,会计专业的发展其实很迅速,变化也很大,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会计有着不同的要求,同一企业的财务部门也有着不同的财务处理需要,甚至是不同公司开发的财务软件都隐含着不同的财务管理思路。但在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往往忽视这种发展与变化,仍拘泥于传统教材、传统教法,既不能适应社会对职业的需要,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更新教学理念成为当务之急。跟踪财务管理的需要 跟踪专业的最新发展是中职学校教学的关键之一,会计专业也不例外。当前财务管理已经向着大数据、云计算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不仅需要财务人员关注各项数据,还要关注数据变化背后的企业发展态势,最好还要能够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国内大型财务软件公司有不少是上市公司,他们的软件设计就反映了最新的管理思路,因此在这些软件的学习与使用中,也能看到最新的财务管理需要。积极用教材实施教学 教材一定是落后于最新的财务管理发展的,但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又离不开教材,因此教师要学会用教材:一是对学生建立财会基础的知识,要加强教学,因为这些永不过时;二是对于不适应当前需要的知识教学,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即在简单教授之后,再给出最新的财务状态,那学生会自然产生比较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教学的发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当前,还是应当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财务处理的案例中获得认知,这样就不太会产生机械学习,学生也不太容易厌学。实践表明:这种案例教学的思路特别符合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后有些学生与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中也获得了认可,因而可以对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注重贴近实际需要

会计专业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需要的驱动之下去实施教学。首先,笔者结合学校的已有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与相关企业联系以创造条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身临一线、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重要的财务知识的理解,笔者还带领学生在计算机房进行模拟教学,即给出基本完整的企业数据,让学生去进行综合性处理,以体验真正的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境与状态。笔者还在校企联系的平台之上,请相关企业的专业财务人员直接走进课堂,走上讲台,以对当前的财务处理现状进行介绍,对最新的财务处理思路进行教学。其实,这个过程也可以促进自身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财务报告的写作。这是个带有创新思路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之初,笔者就给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财务报告案例,让学生全面体验财务人员所需要经历的工作过程及如何呈现自己的工作结果。这种带有反思与虚拟性质的教学思路,其实是引导学生在思维中构思自己的工作状态与方向,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产生积极驱动力,是一种好的教学思路。近年来,笔者常常将此要求贯串在每一阶段的教学之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现状,基于信息社会的背景,多元观念下的各种信息对当前会计专业的学习影响很大,即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对会计专业的性质理解不透,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二是当前的会计教学方法大多还走着传统的老路,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之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必须走出新路。注重教学理念更新在社会视角之下,会计专业的发展其实很迅速,变化也很大,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会计有着不同的要求,同一企业的财务部门也有着不同的财务处理需要,甚至是不同公司开发的财务软件都隐含着不同的财务管理思路。但在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往往忽视这种发展与变化,仍拘泥于传统教材、传统教法,既不能适应社会对职业的需要,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更新教学理念成为当务之急。跟踪财务管理的需要 跟踪专业的最新发展是中职学校教学的关键之一,会计专业也不例外。当前财务管理已经向着大数据、云计算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不仅需要财务人员关注各项数据,还要关注数据变化背后的企业发展态势,最好还要能够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国内大型财务软件公司有不少是上市公司,他们的软件设计就反映了最新的管理思路,因此在这些软件的学习与使用中,也能看到最新的财务管理需要。积极用教材实施教学 教材一定是落后于最新的财务管理发展的,但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又离不开教材,因此教师要学会用教材:一是对学生建立财会基础的中。每学期一两次的财务报告写作,都会花大量时间与学生个体互动,效果很理想。最后,重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工作交流。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但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契机,可以说是体现一个会计专业教师责任心与专业性的机会。笔者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通过聊天平台的建立,每周至少进行两次长时间的交流,在此过程中笔者可以掌握学生的实习状态与知识运用情况,而学生则可以交流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上的工作状态与经验。

注重分析学生心理

会计专业需要细心,还需要极强的逻辑性,当然,也需要逐步积累充分的工作经验。这些其实都与学生的心理相关,因此从心理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会计专业学习中,比较喜欢的是带有“实战”性质的财务平台操作性的学习,不太喜欢的是枯燥的数据录入与处理。对此,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可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目标的层次,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对于不喜欢的学习内容,可进行方向的引导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让学生去比赛数据录入的速度与准确性,让学生学会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并寻找最能体现数据规律的处理方法。笔者曾组织学生比赛用Excel处理数据,看谁的思路最佳,学生非常感兴趣。总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不能因循守旧,一定要紧盯实际并有适当的前瞻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取得乐趣,从而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闵清.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9(36):45-47.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57-02

[作者简介]张升平(1972―),男,江苏宿迁人,本科,江苏省宿迁市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单凭自己的力量,教学的效率还不够高。然而如果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完成一个目标,学生之间能互相启发,共同学习,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效率。有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数学项目时,学生一个人完成会花大量的时间。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个学习目标,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目前有很多高中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喜欢别人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懂得欣赏他人的智慧和努力的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慢慢懂得自己要学会接纳他人的思维,懂得珍惜他人的努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它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能力全面提高。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应用方法

(一)引导学生共同研究一个问题

高等数学有着抽象性强、逻辑性强、概念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有时很难完全掌握高等数学中涉及的概念知识和概念的应用。如果教师在这些概念上反复引导,将会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这样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此时,教师可以用布置给学生一个项目的方法,将学生分小组共同研究一个数学项目,学生在研究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去完成数学项目。如果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取长补短,如果学生遇到概念和应用有理解分歧的时候,可以共同探讨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苏教版教学1关于集合和函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个数学项目:给学生一个数据库,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挖掘出《中国水稻发展报告》中的“农机氮肥及钾肥”原始数据影响各种指标当年比上一年增长百分比的数值。在完成这个数学项目中,学生要涉及数据挖掘的知识、集的知识。它们都涉及集合与函数的综合应用方法,同时还要对得到的集合有效简约。在小组学习中,由于它所涉及的知识过于综合,学生们要经常讨论自己的学习思路,还提出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将所收集到的知识、理解的思路、应用的方法相互交流,就能收得取长补短的效果。学生通过完成该项目,就能全面掌握课本中的概念,并能将这些概念综合应用。

(二)引导学生分工完成一个项目

高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布置给学生一些研究项目,而这些研究项目如果由学生独立完成,将会花费太多的时间。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完成学习项目中的工作,再共同研究项目的成果。通过分工合作,学生能感受到大家共同合作能提高共作效果、了解共同合作时沟通的方法。通过成功的共同合作,学生们往往有愿意继续与他人合作的想法,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将得到提高。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苏教版选修系列1统计案例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项目:要求学生统计全校学生的身高。由于这个项目的工作量太大,学生难以独自承担统计工作,教师可以以8人为一个小组,由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这些项目。此时学生为了完成统计任务,于是分工合作,哪些学生量哪些年级的身高,通过分工合作、彼此促进,学生提高了统计效果。在完成统计之后,学生共同分析自己统计抽样的方案,共同分析抽样的结果。通过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学生能很快完成一个人难以承担的数学项目。

(三)引导学生一起研究错误题目

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思路不对,做数学题时会发生一些错误。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出现解题错误时就等着教师去分析错误的题目,教师分析错误的原因就听一听,如果教师不讲解就不去找自己错在哪里。学生在做习题时,各类五花八门的错误有时让教师很难去一一纠错,那会花费太多的教学时间,使教学效率难以提高。此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分小组共同研究,让学生一起研究他们对这些题的解答方法有哪些思路?哪些思路是可行的?哪些思路最后会得到错误的答案?通过学生一起研究错题,学生能了解一些错误的题目之所以会错误的思路,并且能一起研究正确的思路。

比如教师在研导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苏教版教学4三角函数时,其中有一个常见的错题:求函数[WTBX]y=[SX(]4[WTBZ]sin[WTBX]x[WTBZ]cos[WTBX]x[]1+[WTBZ]sin[WTBX]x+[WTBZ]cos[WTBX]x[SX)]的值域,学生在共同研究中,有些学生犯下忽视[WTBZ]sin[WTBX]x+[WTBZ]cos[WTBX]x≠-1[WTBZ]的错误,而得到错误的答案,而部分学生却思路很全面,因此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在答案的分歧中共同探讨,最后解答错误的学生了解到自己错误在哪里。通过共同学习题目错误的原因,学生能大幅度地提高学习自主性。

三、教师在小作合作学习中起到的作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意识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不是放任学生自己去互相传授,自己就不需要担负任何职责。教师必须要了解自己只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等数学学习中才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教果。教师要意识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自己需要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题目给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要做好分析和筛选工作。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有效的分工,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把握。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的小组合作中都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出现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其他学生等成果的现象,或者干脆出现所有的学生都在消磨时间,都不积极研究数学课题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金颖.高中数学小组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1(6).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3篇

首先,帮助教师思考公开课和常态课。公开课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和思想的展示,应也是提供思考和研究的范例,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则更多关注的是课堂表现,忽视内在知识和思路的完整性。常态课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课堂,更多是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的全心参与,在时间和内容上更自由些。正如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话:“一个人写了一辈子小说,写得好不足为奇,写得不好才真叫奇怪呢。”教师品读教材也是这样。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成败的关键是把握思维的主线,怎样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下“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准确地把握知识脉络的主线:从一年级1+( )=9,迁移到四年级s=tv,从字母表示数到寻找等量关系,从建立等量关系到解方程。教师怎样在熟知知识结构和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利用情境和问题串为学生搭建一个“建构―内化―解构”的循环过程,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算数思维迈向代数思维。教师在品读教材知识的顺应、同化与迁移的过程中,以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性、相关性品读教材,而不是割裂地看待知识的传授,只注重对教材的面面俱到。

常态课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意义联结与整体建构。在教学上,每节课都有一根“思”线,那就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比如,语文教学中《一夜的工作》一课,这节课的重点是:从一夜工作的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品读教材、设计教学时,带着这样的问题“课文哪一句话概括地写了一夜的工作?”学生自然在文章的结尾找到了概括性的词语“简朴、劳苦”。在集体反馈、品读感悟环节“让我们再走进总理的一夜,看看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劳苦”的。以此为“思”线,全文自然展开,接下来在品读中感悟,整节课教学水到渠成。

品读教材的“思”线还要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以求课堂讲授内容具体、深入、明确,使重点更加突出、丰满。对于非重点的教学内容,则予以适当精简,概而述之。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始终保有“建模”的思想,把例题、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题串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例题重在通过画线段图协助学生理解题意(运动方向、同时出发、运动时间和速度等),两种解法沟通了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两种解法的异同实际上是看待事物的两种方式:分开看和整体看,但都是殊途同归。同时,“试一试”也有必要与例题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整理思路,初步建立联系――虽然运动方向完全相反,但基本的解题模式是一致的,然后再把“练一练”放进来进一步建模:把黑板上导入新课时的板书“路程=速度×时间”完善成“路程=速度和×时间”,就可以进一步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原先学习的路程问题都是一个物体运动,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是两个物体以一定的方式运动,其基本模式就是“路程=速度和×时间”。接着,练习里的两道题都是相遇问题的变式,第1题是环形跑道,第2题是工程队开凿隧道,我们只要提问,这两题与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有什么关联,放手让学生表达、比较、归纳、建构即可。这样,这节课就是一节思维丰满的数学课,这根“思线”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

在品读教材把握“思”线的同时,还要分清主次,特级教师支玉恒说:“那种把教材所有内容无巨无细都钻得深而透之做法,并非聪明之举,如果进而把这些东西都放在教学环节当中,则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实面面不到。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的教学,是绝对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灵活调动教学内容,可以围绕中心问题合理变动顺序,力求从系统发展过程中突出中心环节,做到既有中心,又有重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建模思想 构建 初中数学 高效课程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是新课改下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需求,能有效促进高效学习课堂的构建工作。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教师通过讲解一定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一般的数学概念与数学规律。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进一步完成更高的教学目标,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融入建模思想后,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对策,不仅能促进建模思想在教育事业中的长久发展,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建模思想下课后作业的关注情况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做课后习题作业加强自身所学知识,而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习题作业,得到准确的教学反馈。练习中,学生独自探索解题方法,充分发挥其发散思维能力,解题方法的不唯一性,使得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对解题方法进行创新。传统的课后作业布置知识针对课本以及纸质试卷而言,而在融入建模思想后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按照不同学习水平,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后作业,并及时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在完成实践类作业时,可针对性建立数据模型,以方便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布置给初中生一个关于数学建模的课后作业:为你所在的小区设计一个最快出小区路线。面对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小区路线模型,首先对小组成员按各自的居住地成立3人一组的调查小组,并收集要研究的小区的相关数据信息,可将小区的大概路线画在一个平面图中,方便记录,除了作图工作,还需要有测量工作,计算工资,比较工作,以及结果记录并汇报工作等,那么就必须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工,确保各自的特长能充分发挥。在工作进行时,应充分使用已学知识,比如最短邮路的画法和算法等。综合考虑各种路线,对每种路线进行计算并记录结果,最终比较哪条路线最短,就选为最佳路线。

在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时,要对学生构建的模型进行肯定性评价,表扬其解题方法,从而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使用建模思想解决问题,发展其建模能力。

2.建模思想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已引进多种科学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替代了传统的粉笔书写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展示自己设计的课件,好的课件使得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当涉及数值与图形问题时,应将建模思想与实际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

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数轴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解决不等式问题时,效果最突出。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画出数轴解决不等式问题,并将解题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看,使学生了解数轴的具体用途,倡导学生独立完成数轴的使用学习。比如已知|P|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6,求P的取值范围。这显然是一个运用数轴就能很容易解决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教师首先画出数轴,标示出已知条件,最终得出P的取值区间。

一般对于不等式问题,学生应将重点放在数轴模型的建立上,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此看来,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课堂中融入建模思想必不可少。

3.建模思想下案例分析的必要性

数学是揭示事物中数量与形体的本质关系的科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初中数学知识都有对应的实际生活案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结合实际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与此同时,应与学生进行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

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在解题之前,对问题进行模型构造,找出实际案例,将抽象理论的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模思想被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好正确的引导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和谐的,学生不但能在课堂上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体验,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为实现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宇,陈珍祥.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10(11):12.

数学教学工作思路范文第15篇

由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数量的增加,技工学校的生源非常缺乏,招来的学生多数是初中学习不理想的“差生”。从现阶段技工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情况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淡薄,教学枯燥,再加上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数学学习积极性差,兴趣缺乏,也会影响数学教学进度,更难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践中去。

1.学校对数学课重要性认识不够技工学校数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多数学生对这一问题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全面,误以为技工学校学生就是学习专业课,并提高动手能力,忽略了数学的基础性地位。其次,学校对教学安排存在不合理现象,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由于技工学校教育改革,对理论课、实践课比例有所调整,理论课比例减少。

2.技工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低下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低下。技工学校学生大部分迫于家人压力来校上学,有被动学习的感觉,没有学习目标、压力、动力,逐渐变成了数学课程的困难生。有部分学生认为到技校是来学技术的,数学和专业技术没有太大关系,学与不学没什么区别,故对技工学校的数学课程兴趣低下,甚至讨厌上数学课,不认真听讲,更谈不上课后主动学习。

3.技工学校数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的技工学校数学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数学知识在专业和实践中的运用,大部分是高中教材内容的节选,仍把重点放在讲授基础知识,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技工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需要。由于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采用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消化、吸收的时间,忽略了与技工学校专业实践的结合。

4.技工学校数学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技工学校数学教材不统一,各学校各自为政,且学校对数学教育教学不重视,故技工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缺乏完善、统一的教学考核体系,包括教学目标、要求,无法客观公正地进行教育教学考核,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二、技工学校数学教学解决方案

1.转变数学教学的思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技工学校的最终目标,这就决定技工学校教育教学不能以理论学习为重点,要根据实际情况,转移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操作上。对于技工学校数学教学的思路,也应该按以上观念进行调整。

2.改进数学教学的内容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应遵循“重应用少理论”的原则确定。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注重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只介绍原理,并讲解如何利用计算机完成数学中费时费力的部分。

3.提高数学教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不仅包括对知识、理论的记忆和模仿,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所以,学校应该结合技工学校数学教学的特点,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独立思考,合作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转变技工学校数学的教学方式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应更注重数学应用,数学原理了解即可。技工学校教师在讲授时,应注重“去抽象化”教学,应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问题化、实际化。教师应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和解决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现代化运算工具,例如计算机等。

5.制定完善的技工学校数学教学考核模式

首先要制定完善、合理、适应现阶段技工学校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案,编撰教材。然后根据教学方案、教材,引进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案,采用重实际效果、轻理论教学的考评形式。以学生日常的操作、研究、作业为主,引入偏向技工学校专业课应用与实践的应用型考试。另一方面,可引导、鼓励学生根据专业课,做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课题研究,形成原理分析和操作流程,给予加分,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不把一两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主要依据,而要根据是否通过学习把数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考核。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