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需求;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告;披露会计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169-02

一、引言

财务报告分析是对财务报告信息的深加工,其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直观、更有价值的公司信息。从对会计项目的简单比较及趋势分析,到被普遍运用的比率分析,再到复杂的财务失败风险分析模型,以及其它更为复杂的数理模型等,人们对财务报告分析具体方法的研究在各个层次进行着。

二、企业会计信息需求与财务报告分析

(一)会计信息供需常态

在会计信息供求关系中,信息的需求与供给是不对称的,无论表现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供给与需求之间客观存在着差距,其常态是信息的供给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信息全方位的需求。作为信息供给的一个组成,受其分析对象的限制和需求者自身局限性的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有用性也受到限制。这应该是分析师和分析结果使用者都应注意到的,不能过于依赖或者夸大财务报告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告分析是对其分析对象――财务报告的再加工,而作为供给者提供的主要会计信息来源――财务报告,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存在着和会计信息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包括以下内容。

1.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运用的确为企业的“赢余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机会。

2.历史成本原则。现行会计主要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披露会计信息。随着物价变动会计引发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思考,许多国家和会计组织开始研究如何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补充、变革。

3.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原则在实际中的使用者偏好。

以上是从财务报告分析对象―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角度来研究信息不对称原因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会计信息需求者自身也会因为一些原因造成信息供求上的差距,从而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有用性。

(二)会计信息需求的多元化特性与财务报告分析

1.直接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供应商、员工(包括正在争取取得与业绩相符的回报的员工和正在考虑辞职或者应聘相关公司的员工或潜在员工)、公司的管理者、经营者;

2.间接使用者:包括财务分析师及顾问、证券交易所、法定机构等。

在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等。

财务报告信息被认为应该是“中性的、无偏见的,即不具有倾向于影响任何一类信息使用者行为的目的”;但对中性的、无偏见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性质的用户群体设计不同的分析层次。随着会计信息需求的发展,财务报告分析仍要满足这种多元化要求,其发展将继续表现为针对用户需求、在新分析领域分类分析财务报告。

(三)信息需求发展趋势与财务报告分析发展的关系

1.从信息需求者结构的发展来看,西方从以债权人为主的需求结构向以投资人为主的需求者转变,发展为目前的总体上以投资者为中心,多种需求者并存的结构。在我国,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传统上是政府管理部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政府对企业的职能逐步发生变革,加之西方“投资者至上”的信息供给理念的冲击,投资者在信息需求结构中的比重增强,这种变化表现在财务报告分析中:一方面是从侧重于资产负债表分析向侧重于企业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一方面是从满足于传统会计报告披露向要求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发展。

2.从会计信息需求本身的发展分析其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我们从关于会计信息的国际化标准、会计界对会计信息披露热点问题的讨论、征求意见及准则制定,以及对会计前沿问题的研究及实践中,可以或多或少得到这样的信息:高质量的、更相关的、反映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于企业现金流量持续能力的、关于企业战略发展的信息是会计信息需求的发展方向,这些也成为财务报告分析所要提供信息发展的方向。

三、财务报告分析与会计信息披露的联系

(一)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1.传统会计理论下财务报告披露模式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2.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新发展及其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二)传统会计理论下财务报告披露模式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1.财务报告披露格式较为统一,故又称“通用财务报告”,在重视信息披露格式标准化的同时造成了有一定价值的个性化信息的丧失。

2.财务报告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非财务信息披露很少,如人力资源信息。

3.财务报告披露以历史成本信息为主,现行成本信息较少。

4.确定性信息披露为主,较少披露不确定会计信息和预测性信息,如现金流量预算信息。

5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为主,较少披露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联信息,如社会责任信息、供销链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等。

6.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多为对日常营运信息机械式的汇总分类,缺少从战略角度对企业的营运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表现

1.通用财务报告披露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产品标准化”的特性。

2.会计基本假设之一的货币计量假设奠定了财务报告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的格局。

3.从一定程度上讲,基于历史成本原则的财务报告披露模式首先限制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4.在传统会计理论下,会计信息是以确定、可靠的信息为披露依据。

5.传统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是以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为主的,因此分析师在利用这些信息对企业进行评估的时候,会缺乏一个对企业的全局考虑。

6.传统会计理论下的财务报告所能披露的企业战略信息贫乏,包括战略目标、设计、进展等各个方面,体现在缺少诸如新产品开发过程、研发投入方向及其效益、战略投资结构、固定资产结构及其增长结构、员工文化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四)财务报告披露新发展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财务报告究竟应如何披露?传统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冲突。总结而言,会计准则的高质量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属性的强调。一是可靠性是有用信息的基础、前提。二是FASB同时也强调信息的“相关性”质量,认为“不相关的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SFAC No. 1 Par. 100 )”。

对于信息“相关性”的判断由于是从信息需求者的角度出发的,因此较难准确衡量,也较难明确一种对所有使用者而言都相关的披露方式。

关于会计准则高质量的研讨是针对财务报告披露现状,在会计基础理论领域寻求理论依据和指导的思考,其为会计报告披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而这种探讨也为财务报告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指出了财务报告分析可能的发展空间,并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领域。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研讨财务报告披露的发展与财务报告分析的关系。

(五)披露内容质量的提高与财务报告分析

1.公允价值。尽管历史成本原则仍然保持着会计信息报告中的主体计量原则,但为了呈现给信息使用者更为准确、可靠、公允的“财务图象“,对部分会计科目补充公允价值信息,或者对特殊项目采用以公允价值为主的计价基础在现代财务报告中得到了不断的运用。

2.企业资金变动信息的披露。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到现金流量表,以及近阶段现金流量表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金纯化”趋向。

3.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在传统财务报告中只作较少的披露,如仅对典型或有事项在会计报告附注中给予一定的披露。从财务报告分析角度看,传统的涉及或有事项的分析也多局限于提及重要的或有事项的存在以及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六)披露范围的拓展与财务报告分析

1.分部报告。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使分部信息对于信息需求者而言日益重要。许多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都逐渐认识到了“分部信息具备着与传统三张基本报表信息平等的地位”,并积极推动分部报告信息的披露工作。

2.全面收益报告。由于传统实现原则的限制,财务业绩一向是以已确认、已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为披露对象的,而对于己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损失则披露的甚少。

3.其他领域的披露。除了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财务报告披露在许多其他领域的扩展也大大拓展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对象范围。相对上述的两个报告而言,在其他领域的准则化进程和国际化协调还未达到比较完善、可操作性较强的程度。

(七)财务报告披露方式的发展及其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

未来会计信息的披露将逐渐由现在的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尤其是计算机联机实时系统的出现和运用,将使会计业务数据在发生的同时被处理、记录并披露,而信息使用者可以实时地通过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联机,及时有效地选择所需要的明细信息,加工分析以取得所需信息。财务报告披露方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信息需求者的分析质量,而且将影响财务报告分析习惯。

四、报告分析方法的发展

(一)传统财务报告分析

在此,所述的“传统财务报告分析”本不是以某一时间为划分点来区分的,而是指传统的针对“两大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的财务报告分析,这也是财务管理、审计等领域的传统职业分析。从基本方法看,传统财务报告分析典型的基本方法是以下三类方法: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二)传统财务报告分析的发展和改进

1.传统分析方法在新分析领域中的运用。随着披露内容的增加,财务报告分析内容也相应增加,在对新内容进行分析时,传统基本分析方法仍是十分的有用。本文主要从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来说明传统基本分析方法在新领域的运用。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站 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

1 网站项目管理的特点

网站项目是以Web服务器为主体、浏览器为客户端作为基本架构的项目。这样的架构项目中包含Web服务器、浏览器和网络三个关键主体。网站项目可能是一个网站,也可能是各种Web应用程序,例如网上商店、虚拟邮局、网络办公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等。网站项目管理就是围绕着网站项目运用知识、技术、技能、工具和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领域很多。狭义地讲,网站项目包括了网页制作、美工设计、程序编码、系统及网络管理等专业技术,广义上又包含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广告学等更多领域的知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还涉及到项目管理工具、文档和设计开发管理规范、开发及测试环境部署等特殊领域的问题。这对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参与项目的角色很多,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对于网站项目管理,最关键的角色是项目经理、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编码人员(程序员)和质量控制工程师等。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开发的深度,由项目经理进行角色划分。假如严格细分,一个大型项目的角色可能达到50个以上,以确保每个细节都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和管理。其中需求分析过程中主要角色有客户代表、业务员、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另外还有项目经理、数据库工程师、文档工程师等参与。

3)网络应用的开发技术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从而使网站应用系统的开发模式具有多种选择性,达到同样的目标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方式,现代的应用系统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集成方案,需要考虑不同的操作平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传输介质等等,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种技术的利弊,帮助用户选择高效、廉价并富有前瞻性的方案。

2 需求分析在网站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及要求

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由于以上提出的网站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以往建设失败的项目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

在需求分析流程中,需要有客户代表、业务员、业务流程分析师、用户界面工程师等角色参与,业务员从客户代表那里获得需求,并形成需求报告;业务流程分析员从业务员那里获得需求报告,分析生成项目模型报告;界面工程师得到项目模型后设计制作相应的模板和用户界面原型,最终由客户代表确认。需求分析所形成的文档最终达到如下要求。

1)正确性:每个功能必须清楚描写交付的功能。

2)可行性:确保在当前的开发能力和系统环境下可以实现每个需求。

3)必要性:功能是否必须交付,是否可以推迟实现,是否可以在削减开支情况发生时被“砍”掉。

4)简明性:不要使用专业的网络术语。

5)检测性:如果开发完毕,客户可以根据需求检测。

3 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一般方法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需求分析工作方法,应该定位在“三个阶段”(也称“三步法”)。

第一阶段:“访谈式”。这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式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和客观信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委办局,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实现手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二阶段:“诱导式”。这一阶段是在承建方已经了解了具体用户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实际和客观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案,做出简单的用户流程页面,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界面的便易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来感受一下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等问题,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方法。

实现手段:拜访(诱导)、原型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确认式”。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用户方可以通过审查报告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入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用户方、监理方进行确认和存档)。

整体来讲,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是需求调研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步法的实施和采用,对用户和承建方都同样提供了项目成功的保证。

4 网站项目需求分析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导致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承建方的软件。承建方和客户方都要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应该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

4.1 挖掘用户需求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

行政单位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财务报告,有利于了解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现状,结合报告内容能够制定出完善的财务管理计划,还能够引导行政单位分析经济运行现状,为行政单位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由此能够发现,财务报告质量将对行政单位的发展起到直接影响。随着我国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财务报告编制中,面临新规定以及新要求。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中,则对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在存在一定问题,无法保证财务报告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可提高编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抵销事项的准确性,提高经营资产入账的完整性,通过这一方式,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带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1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内容、作用与质量要求

1.1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则能够反映出行政单位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报告是一种总结性的书面文件,通常是由会计报表、财务说明书等部分组成,而在财务报表中,则包含了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以及在单位内部专项支出情况的等,通过财务报告,能够全面展现出行政单位内部财务情况。财务情况说明书则能够反映出行政单位一段时期的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同时还能够反映单位内部资产变动情况,并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还会详细阐述财务状况变化问题,总结财务管理经验,针对行政单位中存在的财务问题,提出针对性完善措施。在财务分析表中,则包含了预算执行、固定资产利用等内容。分析报告则是对分析工作的重要总结,在编制分析报告时,需要对行政单位财务信息有着深入了解,重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者则需要注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运用关联性思维分析影响财务变化的多种因素。

1.2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作用

行政单位在运营过程中,通过结合会计核算资料以及相关文件,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及准确性原则进行财务报告编制,通过专业的财务分析报告,能够使行政单位管理者全面掌握行政单位的财务信息,同时还能够了解预算执行情况。行政单位通过编制财务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1.2.1有助于上级部门了解各行政单位财务现状在行政单位中,通过编制恰当的财务报告,能够使上级部门深入了解个行政单位财务现状,同时全面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分析对比各行政单位的财务执行现状,将此作为基础,制定出完善的财政政策,对财政资金投向进行相应调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1]。1.2.2有利于加强管理,规避风险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通过编制恰当的财务报告,能够使行政单位管理者对单位的财务现状以及资金使用情况有着清楚了解与认知,同时还能够掌握当前状态的形成原因,及时发现行政单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应对措施。通过这一方式,有助于加强行政单位的管理,起到风险规避作用。1.2.3有利于发挥外部监督作用行政单位编制全面且完整的财务报告,不仅能够引导财务信息使用掌握行政单位的财务信息,还能够加强对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监督。当前公众对行政单位十分关注,通过查看财务报告,能够掌握行政单位内部财务状况,引导行政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避免出现财务差错,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由此能够看出,编制财务报告有利于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推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1.3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要求

行政单位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为保证财务报告质量,需要始终遵循以下四点要求。首先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需要保证其真实性与准确性,与单位账面数据保持一致,不能虚构数据,保证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出行政单位财务及财务报告质量也有了保证,对行政单位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行政单位,其财务报告仍然无法满足新制度要求,财务报告还存在一定问题,财务报告编制人员综合素质低下、抵销事项缺乏准确性以及部分经管资产未入账等,这些问题均制约了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阐述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内容、作用以及质量要求,其次分析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的优化措施,推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状况。其次行政单位需要保证财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出单位内部资金、资产以及预算执行等情况,不能够出现缺项以及漏项现象。再次行政单位需要保证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便于行政单位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财务现状,采取应对措施,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避免问题长期积累,制约行政单位发展质量。最后行政单位需要保证财务报告的有效性,需要全面反映出单位的各项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财务数据,分析各项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反映出行政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2]。

2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2.1编报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现阶段,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财务报告工作对编报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则需要编报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知识以及专业基础,同时还需要跟随时展需求,及时掌握全新技术与方法,将新技术与方法运用在财务报告工作中。但在行政单位中,存在部分编报人员,无法满足要求,综合素质低下,无法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如在部分行政单位中,存在部分编报人员,并不是会计专业出身,财务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记账缺乏科学性,不仅导致工作质量低下,甚至导致无法提供科学且准确的财务数据。还存在部分行政单位,编报人员老龄化严重,学习能力下降,对电脑以及相关系统操作方法掌握不充分,严重制约编报进度,同时无法保证财务报告质量。

2.2抵销事项缺乏准确性与可靠性

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要求,行政单位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当对内部债权债务以及收入费用事项等进行抵销。在进行抵销时,核对双方的相关数据是最为重要且关键的环节,必须要保证数据具有一致性。若数据不一致,则会影响财务报告质量,财务报告不准确,但存在部分行政单位,在进行抵销事项时,由于抵销结果缺乏准确性,导致财务报告质量低下。例如在进行抵销计算过程中,双方数据不一致,而部分单位为节省开支,并未进行抵销,便直接生成财务报告。这一错误行为这会导致抵销事项的重复计算,无法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同时也不利于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2.3部分经管资产未入账

为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则需要保证经管资产全部准确入账,这也是行政单位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若经管资产不全,则会影响财务报告作用发挥。在行政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经管资产未入账的问题。如部分行政单位,经管资产的时间相对久远,原始凭证丢失,无法准确预估经管资产价值,因而导致部分经管资产无法入账,制约财务报告质量。此外在财务报表中体现的经管资产的部分单位也存在未入账现象,主要是由于在财务报告编制中,随意调整报表,导致账实不符,制约财务报告质量。

3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的优化措施

3.1提高编报人员综合素质

编报人员综合素质是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行政单位为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根本上提升编报人员综合素质。首先针对行政单位内部现有员工,可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宣传财务报告的重要性,教授财务报告编制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为其讲解最新制度要求等,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引导编报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当下的财务报告体系。在此基础上,行政单位还可组织交流会,引导编报人员参加,在交流会中,可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沟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帮助编报人员答疑解惑,提高工作质量。其次行政单位需要提高人才准入门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聘请专业人才。在招聘中,需要从多方面考察应聘人员,应聘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学习能力。通过招聘,为行政单位注入全新活力。最后行政单位可制定奖惩措施,激发编报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财务报告质量。

3.2增强抵销事项的准确性

抵销事项是行政单位编制财务报告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事业单位需要引起重视,抵销事项核算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质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行政单位需要从多方面增强抵销事项的准确性。行政单位在进行抵消事项核算时,需要与同级部门以及上级单位就债权债务事项以及收入费用等事项进行对账,同时还需要将往来事项编制成明细表,并一一对比,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双方数据的一致性。在保证数据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财务报告编制,能够充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有利于推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3.3提高经管资产入账的完整性

经管资产是否入账将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若经管资产未入账,不仅制约了财务报告质量,同时也不利于行政了解内部资产状况,不利于科学决策的制定。由此能够看出,为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则需要进一步提高经管资产入账的完整性。在行政单位内部,需要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恰当处理不同类型资产的入账,保证资产入账的完整性。其次针对行政单位内部无法入账的资产,则需要依据相关规定处理。需要明确的是,只有保证行政单位内部所有制资产的妥善处理,才能够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最后为提高资产入账率,行政单位可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下,结合单位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入账流程。

4结语

通过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能够帮助行政单位充分了解内部财务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单位全面发展。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针对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高编报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抵销事项的准确性、提高经管资产入账的完整性,从根本上提升财务报告质量,促进行政单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娟.如何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质量尝试[J].营销界,2020(21):135-136.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第一,企业的经营活动贯穿着一系列的决策,各级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口径和类别是不同的,这就是管理会计中经常提到的决策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问题 ,仅仅一份受到会计准则各方面约束的财务报告绝不可能使人们各取所需。例如,企业绩效考核所需要的指标若以对外财务报告为依据计算则会严重失真,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和激励的效果。为此,财务人员就应该承担起加工、分析、整理和过滤不相关信息的职责 ,以节省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 ,对外财务报告由于是定期编制,因而对经营决策来说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而企业的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管理者需要的是实时的决策信息。此外,一些实施了电算化的企业每月增加的数据量在1G以上 ,如果不及时处理和转化信息,这些数据很可能变成垃圾而丧失其对决策的有用性 。

    第三 ,对外财务报告只能静态地反映企业的历史信息,而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主,缺乏经营管理信息 ,因而对决策的支持作用很弱。现行财务报告虽然要求提取八项准备,但其计量属性基本上还是历史成本原则 ,很难满足决策者对预测信息的需求 。

    第四,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报告体系,许多经营者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他们往往在需要某方面信息时就要求有关部门提供,接受任务 的部门就加班加点组织和整理数据,结果还是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口径不一致 ,同样的指标有若干种答案,造成经营者的迷茫和困惑,无法正确决策。另一方面,提供信息的部门疲于应付,却形成了重复而没有决策意义的信息,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企业建立起例行的 、规范的、分级次和有针对性 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而满足上述要求的报告体系的建立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 的管理 工具——计 算机 。首先 ,它能够对数据库 的构建存储大量数据 ,只要 数据库结构设 计合理 ,就可以按照管理者 的决策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查询 、汇总相关的信息 ,提供立体多维的财务报告 ,满足决策有用性 的要求。其次 ,它能够通过各种应 用软件将许 多复杂 的决策模 型变为简单 的参 数录入 ,在瞬间就可求取模型的运算结果。再次,在计算机庞大的存储和运算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定义固定格式的信息提取公式建立起实时报告系统 ,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性的问题。最后 ,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也可以更多地运用图形方式,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 、更直观 、更容易为决策者接受和理解,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普遍应用 ,纸质报告的传递被局域网和互联网所替代,如此既增加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避免 了信息丢失的风险。基于这种成熟的应用环境,笔者认为企业完全可以建立如下表所列示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

    与对外财务报告相同,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也要贯彻表内优先原则。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口径不一致和随机性的问题,也符合计算机程序一次设计,长期适用的特点。在表中所列管理报告体系的四类报告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的信息类报告,由于其反映的主要是财务、统计方面的信息,故仍采用表格的形式。

    第一,信息类报告主要是经过初步加工的、需要使用者的概括技能加以理解和运用的财务、统计方面的报表报告 ,它要求及时准确的数据输入。企业必须实时处理业务单据和会计凭证,并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 ,分别设置制单和审核岗位 ,分由不同的人员来执行。此外,信息类报告还应满足多角度多层面的要求 。仅以发货统计表为例 ,就可分别以地区、客户、业务员、产品、渠道等为关键字查询汇总;也可以通过设置主关键字、次关键字在一张报表上反映出多维的信息。

    第二 ,分析类报告一般是经过深度加工的、兼有固定的表格形式和文字说明形式,需要时还可辅之以图形形式,是更受企业高层管理者青睐的报告。它通常由中层 、基层管理人员根据信息类报告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编制因而其报送的频率不会有信息类报告那么稳定,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诸如预算差异分析表之类的报告也必须纳入例行报告的范围。除文字形式之外 ,分析类报告基本上都能实现计算机的自动生成,因而它也能满足及时性的要求。一般来说,文字形式的分析要求简明透彻,能帮助使用者理解表格和图形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此外 ,分析类报告还包含一些常用的决策模型,如净现值模型、本量利模型、线性规划模型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求解模型结果。

    第三,控制类报告主要是对最关键的决策信息进行反映。它的功能是变财务信息的事后反映为事前和事 中的监督控制 ,而且可以直接应用到基层。如在发货限额和预算限额的控制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制定了信息政策的企业 ,业务人员每天都应根据赊销预警报告来决定 自己的发货对象和货款催收策略,以便中高层管理者能根据此类报告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在控制过程中,应发挥电脑的作用 ,计算机本身能在限额用尽或超过限额的一定 比例时拒绝开具发货单,从而达到事前和事中控制的 目的。对于预算限额的控制过程也是如此。控制类报告要求控制点本身制定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 ,否则事事请示或疏于控制,那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度量 项目量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34―02

引言

项目究竟哪天能向客户交付成果?企业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多少成本?项目还能赚钱吗?交付给客户的产品里还有多少缺陷?修正这些缺陷的代价有多大?......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少IT企业却很难准确回答。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想过要收集项目相关的度量数据,他们无法回答上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但有些企业收集了不少数据却仍然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往往在于这些企业在收集项目度量数据时缺乏明确的目的,要求项目成员记录并提交了各种数据,却并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有效的分析和应用,这种做法既增加了项目成本,又影响了项目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导致度量过程流于形式,度量数据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从项目的角度来看,缺乏有效的度量数据,一方面使得项目决策者只能凭感觉和经验来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其决策常常有失偏颇;另一方面,高层管理人员对项目及项目成员的评价和考核往往随机易变,有失公允,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项目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度量数据的匮乏也使得企业内的项目很难借鉴其它项目的经验、教训,从而难以通过经验积累的方式提高各个项目的绩效。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各IT企业必须尽可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项目才有可能获得更多利润。而要实现这个目的,企业首先要了解其内部各个项目实现项目目标的能力,找到各项目普遍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发扬优势、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提高,才有可能在整体上提高各项目成功实现项目目标的能力。如何了解各项目实现目标的能力呢?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级度量活动获取有关项目的各种重要的量化信息(如项目进度、成本、工作量、生产率、质量等),并对积累的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组织的过程基线,为以后的项目绩效评价和决策活动提供基础。

1.实施项目量化管理的组织环境要求

要在IT企业内部实施项目的量化管理,首先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与推动,之后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过程,并设立专门的组织级度量小组监督和推动项目的度量活动。

缺乏明确和持续的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项目量化管理在组织内将很难取得成功。这是因为实施量化管理对项目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行为提出了更多要求,人们往往会因为需要改变原有的工作习惯而有所抵触。如果没有足够的推动力,量化管理可能会变得虎头蛇尾,甚至不了了之。因此,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成为量化管理的倡导者,明确提出组织的需求及目标,主动参与管理,积极提供所需支持并为之分配资源,同时通过索要量化的项目信息的方式要求中层管理者及项目经理们量化跟踪和报告项目过程。

实施项目量化管理的另一个条件是企业的过程需要是可重复、可跟踪并且可度量的,否则就不可能从过程中收集到度量数据。同时企业需要认识到产品的质量依赖于生产产品的过程的质量,不断修正过程比修正产品有更高的成效比,因此量化管理的关注点在于对过程的度量而不是对产品的度量。

企业内还需成立专门的组织级度量小组,负责确定组织的度量目标,制定组织级度量计划、监督和推动项目组实施度量活动、协助项目组进行度量分析、完成组织级的度量分析报告。度量组需要明确在组织内实施项目量化管理的各个约束条件和潜在风险,并在项目量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促进对发生的问题的解决。度量组的存在有助于消除量化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障碍、避免度量过程的返工。

2.项目量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3.1.制定组织级度量计划

实现项目量化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制定组织级的度量计划,这时我们可采用GQM(即Goal – Question –Metric)方法来帮助制定该计划。该方法的基本实施过程如下:

1、首先识别出组织的质量或过程目标,即确定需要度量什么内容,目标应尽量具体、容易度量。如:每个项目都必须对项目需求和总体设计进行同行评审,以使因需求和总体设计缺陷导致的返工工作量比去年下降20%。

在识别组织的质量或过程目标时,保证有足够的项目组代表参与讨论十分重要。项目人员是度量数据的主要提供者和采集者。如果他们对要求采集的数据产生反感,将会拒绝提供可靠的数据。更糟的是,如果他们认为这些数据将会用来对其行为进行不恰当的评价,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常常倾向于提供一些无价值的数据。

2、然后需要围绕这些目标设计一些问题,以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如:需求中存在多少缺陷?总体设计中存在多少缺陷?产品总共有多少缺陷?因需求缺陷导致的返工工作量是多少?因总体设计缺陷导致的返工工作量是多少?

3、最后,找出能够反映问题所对应的过程或状态的度量指标,并根据度量指标确定需要收集的度量数据。如:度量指标设定为需求阶段的防泄漏效力、总体设计阶段的防泄漏效力、需求和总体设计阶段的无用的质量成本。

在设定度量指标时,应综合考虑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因素,选取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过程状态的度量指标,同时需要考虑该收集哪些数据、谁、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收集这些数据才能分析出相关的度量指标。企业应尽一切可能利用现有的数据收集形式或体系,例如将一些所需的统计数据加在个人状态周报中,向项目组成员说明填写方法就可以使收集数据的工作省时有效。

以“需求阶段的防泄漏效力”这一度量指标为例,其对应的度量数据包括:评审发现的需求错误数、后续阶段发现的需求缺陷数量、测试发现的缺陷总和。这些数据来源于评审活动的主持人编制的评审总结报告以及测试负责人编制的测试报告。

上述内容整理完成之后,企业就完成了组织级度量计划的制定。

3.2.实施度量过程

组织级度量计划制定完成并被公司高层领导批准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实施度量过程了。本节将从制定项目度量计划、定义报告、培训、数据保存与分析四个方面对实施过程进行描述。

3.2.1.制定项目度量计划

组织级度量计划制定完成后,各项目组必须制定项目度量计划,以明确收集内容、收集时机、报告方式、责任人等。由于项目度量活动需要项目组成员的密切配合,所以项目组成员需要了解并认可该项目的度量目标及计划。项目经理需要向项目组成员提供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说明项目的度量目标,计划的度量数据怎样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明确项目组中哪些成员参与记录、收集和报告度量数据,度量结果怎样才能对他们有益。

需要说明的是,项目度量计划表面上会与组织级度量计划十分相似,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别。这一方面因为组织级度量计划不仅包含项目级度量要求,还包含组织级度量要求(如组织内培训的质量、在软件过程改进方面投入的成本等),而组织级的度量数据需要由公司的培训机构、过程改进组等来收集,因此项目的度量计划中并不包括上述内容。另一方面,项目的情况各不相同,组织度量计划中要求的度量数据在组织内所有的项目中不一定都能获得。比如组织要获取各项目需求阶段的防泄漏效力,但某软件外包项目只做系统详细设计以后的工作,它当然就无法提供需求阶段防泄漏效力的数据,相应的,该项目的度量计划就与其它项目不同。

3.2.2.定义报告

定义了度量数据、其来源及收集方式之后,还需要确定这些度量数据的展现形式,即度量结果的报告形式。度量报告中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度量数据(采集了什么);对数据的分析结果(结论是什么);说明及建议(下一步怎么办)。

度量报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项目级度量分析报告,二是公司级度量分析报告。项目级度量分析报告用于将项目的度量分析结果传达给项目组成员、项目管理者、组织级度量小组及其它项目干系人。项目的度量分析报告可以定期或在项目的各个里程碑处。通过度量,项目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已识别的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项目进度、成本、产品质量等。公司级度量分析报告用于对各项目度量分析报告中提供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公司当前的过程能力。在通过相当数量的项目数据的积累之后,企业即可通过分析得到公司特定领域的过程基线及其范围。

3.2.3.度量培训

根据分配的活动或使用的度量信息,所有涉及度量过程的相关人员都需进行必要和适当的培训。其中,组织级度量小组的成员需接受度量方法、软件估算方法、统计分析工具使用的培训;项目成员需接受采集度量数据的方法的培训;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需接受度量数据分析和成果应用的培训。

3.2.4.度量数据的保存与分析

度量数据采集完毕,企业需建立过程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对于项目的度量数据,项目经理需定期(如每月一次)将项目度量分析报告及为解释度量数据所需要的信息提交给组织级度量小组,由其对度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将其纳入组织过程数据库中。组织应安排合适的人员管理过程数据库,并协助其分配公司过程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使项目组成员能读取到相关的数据,并且保证对过程数据的存取仅限于需要进入、更改、评审、分析或抽取数据的人。

组织级度量小组将借助散点图、趋势图、饼图、因果图等可视化工具,在公司级度量分析报告中对各项目提供的度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每季度或半年公布一次分析结果。度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推动公司后续过程改进和度量工作的开展。

4.小结

项目量化管理对于当今的软件组织来说越来越重要。为成功实现项目量化管理,组织首先需确定组织级的度量计划,各项目再围绕组织级度量计划制定项目级度量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分析度量数据,并定期报告项目度量结果。组织级度量数据的分析与报告将在项目级度量的基础上进行,其报告结果通常会触发组织的过程改进行为。所有的度量数据都需要在组织过程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及维护。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 综合财务分析报告

综合财务分析报告是根据公司当前的各项财务指标以及另外的其他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清晰透明,同时审核当前的经营成果是否符合计划内容,以便及时做出相应调整,避免造成大的损失。一份高质量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也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提高决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集团公司,尤其是投资类的集团公司,产业链长,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的经营特点,子公司众多,做出一份高质量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就尤为重要,但是难度也相当大,因此需要在财务人员做好各项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管理层及时召开财务会议,全面深入地掌握公司的状况,使公司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做出最优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编制财务分析报告的目的

在做财务分析报告之前,首先要清楚对其分析的目的。报告本身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绩效提高,而是通过报告这一中介,为高层的决策选择提供帮助,对管理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或约束。一份好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点。

(一)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前提

财务分析报告要想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迎合阅读者的需求。在集团公司中,存在着性格各异、形形的领导者,他们对信息的采集点不同,关注的内容有差异。有的领导者喜欢简单扼要,有的倾向于面面俱到,因此撰写人员在撰写之前,要适当地对这些个性需求有大致了解,以使报告能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同时在编写报告时要注意报告内容的形式,是使用表格还是图形。总之,撰写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满足读者的不时之需。

(二)报告既要保证质量,也要兼顾时效

一份报告即便再完美,如果不及时也是没有价值的。报告撰写要在最佳的时期,针对当时的情况及时做出充分分析,点明问题,为领导者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具体的帮助。

二、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总的来说就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形成的,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资源状况有全面、准确、系统的分析,并能够对将来有预测作用的书面报告。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又与普通的报告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公司是由一集团总部和多个分公司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层,行使决策权,主要负责资产投资,各个下属企业负责资产配置,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因此集团并没有独立可使用的资产,其财务分析报告也是通过分析各分公司的财务情况来分析集团的财务状况。财务分析报告应该符合集团的战略,注重战略目标的达成,以提高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

(2)由于集团是跨行业、跨地域经营,所涉及产业较多,管理链长,其财务分析报告内容的很大一部分需要由下而上逐层汇总,流程颇为复杂,并且各企业的财务侧重点不同,因此完成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报告周期较长,影响了它的时效性。

(3)不同的集团公司关注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同,比如,投资类的集团公司关注的是股东的股值是否保值增值,能否实现他们的利润最大化,这时在财务报告的内容中应该避免涉及太多的细节性分析。

三、集团财务分析常见的问题

(1)部分财务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不能满足集团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既要能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还要对公司的各业务有全面的了解。有的财务人员为了报告而报告,缺乏责任意识,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有的财务人员写作功底较差,不能真实贴切地将公司的财务展现出来,写出的财务报告不严谨,甚至前后矛盾。

(2)财务分析的实用性不强,整体高度不够。编写财务报告的一般是专门从事财务分析的中层或基层的总部财务人员,不能参加公司的高层会议,在进行编写时往往只考虑财务方面的问题,最后分析得出的财务结果不够全面,即使看上去很全面,也往往只是大致的概述,不能突出重点,容易出现数据和经营实质脱节的现象。而阅读者主要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关注的是集团视角的财务,要求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下属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通情况。

另外,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对财务指标进行计算,然后做出判断,而不善于将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整体分析判断,因此财务报告缺乏整体性。

(3)集团公司对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即使运用了财务分析,有时也只是为了满足集团的需要,其中多少含有应付的成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影响了财务分析这一重要分析作用的发挥。

(4)重视盈利率忽略现金流量。企业的盈利率是集团公司领导对下属企业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财务分析往往只重视盈利率,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财务结果以及相关财务决策的正确性。盈利率代表的是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并不能代表长久持续的盈利能力,而企业的创现能力才应该是财务分析的重点。通过对现金流量动态过程的分析,能够将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成本、利润等指标综合起来分析,这样的财务报告才能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财务分析的重要依据是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是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财务报表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有很好的预测,同时财务报表也未能反映出一些非财务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样重要,如企业的员工素质、竞争优势、技术创新率,等等。

四、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

(1)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以满足企业财务报告的要求。集团财务报告是对下属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加工、提炼得来的,如果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势必会影响到集团财务报告的质量。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对财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考核绩效制度,或者是奖励惩罚机制,以此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不仅要重视财务人员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也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不断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2)在编写财务报告之前,收集充分的资料。资料收集的完整程度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资料的收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经常性的收集。财务人员应该多多关注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多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可能地把握企业发展的客观因素,尽可能多地去收集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财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要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沟通,财务分析工作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任务,更需要集思广益,加强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对企业当前的战略及未来的战略方向有透彻的分析;尽可能参加公司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如果参加不了,就和其他部门的员工多多沟通,阅读会议纪要来获取公司的最新信息。二是突击性的收集。这些资料通常是用于周报告,报表出来之后就尽快去掌握经营状况,和财务部门领导做好沟通。

总之,资料收集得越全面,财务报告的内容越能反映企业状况,资料收集好后对其进行整理,对各类指标进行分析,搞清楚前因后果。综合统计资料,使之系统化,整体性强。

(3)财务人员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善于利用数据来展现公司的经营状况。每一项数据都与企业的某一经营业务相关联,财务指标是各项经营活动的数据化体现。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敏锐度,对于那些财务数据中作用性不大的信息迅速识别,并予以剔除,在最终的财务报告中,展现的都是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重要数据。

在进行数据展现时,要灵活运用表现形式,对于重要指标可以用特殊符号标记,引起管理领导者的注意;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简化,抓大放小,避免出现数据太多让人看不到重点的现象。

(4)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要转变以盈利率作为财务分析中心的思想。企业的信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的流通状况,综合分析运营资本投资前的现金流量,利息支付前的经营活动状况、企业的投融资状况等反映现金流量的活动,利用这些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稳定程度,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总结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7篇

本方案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现状和本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的了解和分析,确定此次调研的问题和目的。然后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自身情况和目标人才市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确定相关资料分析方法。最后通过调研方案的实施和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得出调研报告,为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背景

根据权威部门,截至2016年11月底,山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055667辆。而且这两年多,山西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190辆左右。截至2017年底,太原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 1450414辆,当年新车注册190874辆,注销登记17066辆。

2017年山西全省GDP为1497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57元。

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2元,增长6.5%,快于前三季度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7831元,增长5.2%;经营净收入2443元,下降8.1%;转移净收入6667元,增长16.2%;财产净收入2190元,增长9.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5462元,增长5%;经营净收入2824元,增长3.4%;转移净收入2337元,增长16.9%;财产净收入164元,增长10%。

太原市现有汽车维修企业近836家。

随着我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其中城市居民家庭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支出增长16.36%,个人拥有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对汽车维护和修理的需求增加。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问题

由于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未知的汽车市场人才需求,需要确认汽修专业的现状情况,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1.掌握目前我县及周边地区汽车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了解并掌握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

3.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的交流,寻求与企业的深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4.提高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知名度。

5.锻炼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的社会活动能力。

6.工作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工作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7.确定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四.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方法是:

(1)对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2)组织调研本专业的专业现状;

(3)确定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企业调研的范围;

(4)确定采样调查的企业;

(5)设计调查问卷(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6)执行问卷调查。

五.调研设计

(一)调研总体情况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主体为刚毕业的毕业生20人以上,企业5家以上,一线员工10人以上,一线管理人员10人以上以及部分中职院校。其中一线管理人员包含:

(1) 本地区4S店、维修厂等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 本地区汽车汽修厂或4S店,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调研方法

(1)深入企业实地现场观察、考察。

(2)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访谈(见企业负责人访谈记录表)。

(3)发放调查问卷(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4)网上搜索、书籍、报刊、杂志查阅。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类型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消费群体和辅助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此次调研的问卷包括对汽修专业毕业生发放的问卷和对企业员工发放的问卷两种类型,其中对毕业生发放的问卷采取自填式,对企业员工的问卷以自填式和访谈代填式为主。

2.设计原则

(1)内容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针对毕业生的问卷要言简意赅,针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要通俗易懂,问卷内容不宜过多。

(2)便于回答。针对毕业生或针对企业员工面访调查,不宜耽误他人过多时间而影响到受访者的生活、休息,因此问卷以封闭式的打钩题为主。

(3)目的性明确。问卷的问题应该覆盖本次调研的4个研究目标,从而保证问卷信息的有效性。

3.问卷结构

问卷内容包含:标题、说明、调研内容和被访者项目

六.现场工作以及资料收集

(一)调研人员构成及安排

1.调研人员安排:此次调研工作将本小组各相关人员联合成立专门的调研组:

(1)组 长:张丽凤(负责编制调研计划、设计调研用表、召开调研会议、控制调研进度、检查评估调研质量、统编调研报告)。

(2)副组长:范常盛(负责落实调研计划、汇总整理分析调查资料、进行费用报销)。

(3)成 员: 彭亮、李赟、梁卫强、田振芳、 靳炜、 叶美桃、王秀林、王金仙、乔露露、吕旭(负责行业企业调研、 简单分析调研资料)。

本次调研共有调查员12名。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开展,具体人员及其工作安排如下:

(1)调研一小组:5人,分别是范常盛、彭亮、田振芳、叶美桃、王秀林(范常盛为调研一组组长)负责调研问卷的设计与修改、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工作及最终的数据处理和制定调研报告等工作。

(2)调研二小组:5人,分别是张丽凤、梁卫强、李赟、靳炜、乔露露(张丽凤任调研二组组长)负责调研人员的培训、实地调研工作的组织开展。

(3)调研一小组和调研二小组10名调查员以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负责10家以上企业实地调研。

(4)吕旭、王金仙等2名调查员以汽修专业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电话、网络、面访等方式,负责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发放不少于50份调查问卷。

(二)资料收集

调研所需的相关参考资料和既有研究成果有项目技术小组人员负责整理收集,收集方向和范围为:汽修专业现状资料,人才需求资料,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机构的统计资料等。

七.调研要求

1.人员要求:

所有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要穿校服(没有校服的要求着装正统),要体现学校精神、展现文明风采,绝不能有损害学校声誉的言行举止。

本次调研工作意义重大,任务重、时间紧,各位成员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随机应变,确保调研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2.质量要求:

了解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予以指导。

在调研中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普遍调查与典型分析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检验调查结束的问卷是否完整,有无遗漏,可否补救。

访谈时要注意内容的详细记录(如有必要可录音,供后续整理)。

八.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采取书面报告和口头讲解的形式。书面报告将对调研问卷中的每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以便对专业建设以及企业前期的市场准备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书面报告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概要、调研目的、调研过程、结论和建议、附录。其中结论和建议是报告的核心部分。

九.情况、费用和时间

(一)企业情况

本次实地调研的企业主要有10家,具体名册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具体地址

调研时间

1

2018.1.10~1.31

2

2018.1.10~1.31

3

2018.1.10~1.31

4

2018.1.10~1.31

5

2018.1.10~1.31

6

2018.1.10~1.31

7

2018.1.10~1.31

8

2018.1.10~1.31

9

2018.1.10~1.31

10

2018.1.10~1.31

11

2018.1.10~1.3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费用预算

本次调研的费用预算主要用于调研人员培训和调研活动开展两方面。具体费用安排如下:

项目

细项

费用(元)

时间(天)

参与人数

合计(元)

问卷设计及印刷

问卷设计

400

4

3

500

问卷印刷

1000*0.1

人员培训

场地及组织

400/天

3

20

1200

人员费用

加班补贴

60/人/天

7

20

20000

交通补贴

5/人/天

伙食

10/人/天

杂项

项目备用

1000

——

——

1000

总计(元)

——

——

——

——

21700

(三)时间安排

项 目

时 间

负责人员

内 容

调研问卷的设计、修改

2016/5/5

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试调研后的问卷修改

人员培训及前期准备

2016/5/6-5/18

1.调研人员的培训

2.调研问卷的印刷

调研工作开展

2016/5/20-2016/5/31

调研人员按安排各自开展调研工作

数据统计与调研报告

2016/6/1-2016/6/8

对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研报告

十.调研工作计划

序号

研究任务

研究内容

调研方式

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材料

1

对汽修专业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能力、专业现状、专业课程、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

查阅、收集、分类、汇总

书籍:

网络:

2016/4/20-2016/4/25

书籍、网络

2

对收集汇总材料进行分析及确认调研对象

对汽修专业的资料进行专家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调研范围

讨论、分析、查找、确认调研范围

汽修专业毕业生范围

企业范围

2016/4/28

专业汇总材料、毕业生名单、企业名单

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制作

针对总结的汽修专业的所需研究内容对毕业生及相关企业的人员制定调查问卷表

设计、制作

1.《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2016/5/5

电子、纸质调研表格

4

对调研人员进行培训

对调研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培训

分工、培训

调研相关人员

2016/5/6-

2016/5/18

调研表格

调研形象

访谈内容

5

对汽修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专业课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对母校的教学建议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

2016/5/20-2016/5/3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6

对企业进行调研

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访谈

企业一线员工、一线管理人员、人事访谈、总监访谈

2016/5/20-2016/5/31

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7

调研表格收集、分类、汇总

收集毕业生以及企业的调研表,访谈纪录及调研照片

收集、分类、汇总

1.调研相关表格

2.访谈记录

3.调研照片

2016/6/5-

2016/6/7

1.《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表》

2.《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3.《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跟踪情况调查表》

4.访谈记录

5.调研照片

8

分别对调研表格内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讨论、总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相关调研表格和访谈记录

分析、讨论、总结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2016/6/10-2016/6/1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9

写调研报告初稿

写《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初稿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16-2016/6/2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10

本专业教师讨论记录及总结

针对本次调研和报告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

讨论、总结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25-2016/6/28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5.调研报告初稿

11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1-

2016/7/2

以上有效材料

12

专家讨论记录及总结

职教专家、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进行汽修专业头脑风暴、讨论和总结,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讨论、总结

本专业材料调研报告及有效材料

2016/7/3

调研报告及专业教师讨论材料及相关资料

13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5-

2016/7/10

以上有效材料

14

方案论证、学校审定和定稿

组织专家进行方案的论证,学校审定,和最后的定稿

论证、审定、定稿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2016/7/11-2016/7/18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十一.企业访谈提纲

(一)企业访谈简介

企业访谈旨在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主要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本调研内容如下:

1.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分布;

2.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升迁经历;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4. 企业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二)访谈提纲

获悉贵单位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有一定独到的见解和阶段性的成果,特我们前来拜访调研与学习,希望能得到一定思路上的借鉴和启示。感谢您的分享!具体访谈问题如下:

【人才结构类】

1.贵单位的岗位(群)设置是怎样的?即有哪些岗位分布?

2. 贵单位的岗位设置是依据什么标准或规范?

2. 请简单谈谈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怎样的?包括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3. 未来三年,贵单位最需要的是哪(几)类人才?

【人才现状类】

1.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主要来自于哪些途径?专业对口的占比多少?

2.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缺乏(或者需要进一步提升)哪方面的技能?

3. 您希望应聘人员在就业前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状况?请举出3-4个结合具体任务的能力描述。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8篇

本方案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现状和本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的了解和分析,确定此次调研的问题和目的。然后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自身情况和目标人才市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确定相关资料分析方法。最后通过调研方案的实施和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得出调研报告,为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背景

根据权威部门,截至2016年11月底,山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055667辆。而且这两年多,山西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190辆左右。截至2017年底,太原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 1450414辆,当年新车注册190874辆,注销登记17066辆。

2017年山西全省GDP为1497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57元。

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2元,增长6.5%,快于前三季度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7831元,增长5.2%;经营净收入2443元,下降8.1%;转移净收入6667元,增长16.2%;财产净收入2190元,增长9.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5462元,增长5%;经营净收入2824元,增长3.4%;转移净收入2337元,增长16.9%;财产净收入164元,增长10%。

太原市现有汽车维修企业近836家。

随着我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其中城市居民家庭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支出增长16.36%,个人拥有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对汽车维护和修理的需求增加。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问题

由于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未知的汽车市场人才需求,需要确认汽修专业的现状情况,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1.掌握目前我县及周边地区汽车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了解并掌握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

3.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的交流,寻求与企业的深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4.提高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知名度。

5.锻炼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的社会活动能力。

6.工作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工作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7.确定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四.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方法是:

(1)对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2)组织调研本专业的专业现状;

(3)确定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企业调研的范围;

(4)确定采样调查的企业;

(5)设计调查问卷(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6)执行问卷调查。

五.调研设计

(一)调研总体情况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主体为刚毕业的毕业生20人以上,企业5家以上,一线员工10人以上,一线管理人员10人以上以及部分中职院校。其中一线管理人员包含:

(1) 本地区4S店、维修厂等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 本地区汽车汽修厂或4S店,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调研方法

(1)深入企业实地现场观察、考察。

(2)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访谈(见企业负责人访谈记录表)。

(3)发放调查问卷(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4)网上搜索、书籍、报刊、杂志查阅。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类型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消费群体和辅助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此次调研的问卷包括对汽修专业毕业生发放的问卷和对企业员工发放的问卷两种类型,其中对毕业生发放的问卷采取自填式,对企业员工的问卷以自填式和访谈代填式为主。

2.设计原则

(1)内容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针对毕业生的问卷要言简意赅,针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要通俗易懂,问卷内容不宜过多。

(2)便于回答。针对毕业生或针对企业员工面访调查,不宜耽误他人过多时间而影响到受访者的生活、休息,因此问卷以封闭式的打钩题为主。

(3)目的性明确。问卷的问题应该覆盖本次调研的4个研究目标,从而保证问卷信息的有效性。

3.问卷结构

问卷内容包含:标题、说明、调研内容和被访者项目

六.现场工作以及资料收集

(一)调研人员构成及安排

1.调研人员安排:此次调研工作将本小组各相关人员联合成立专门的调研组:

(1)组 长:张丽凤(负责编制调研计划、设计调研用表、召开调研会议、控制调研进度、检查评估调研质量、统编调研报告)。

(2)副组长:范常盛(负责落实调研计划、汇总整理分析调查资料、进行费用报销)。

(3)成 员: 彭亮、李赟、梁卫强、田振芳、 靳炜、 叶美桃、王秀林、王金仙、乔露露、吕旭(负责行业企业调研、 简单分析调研资料)。

本次调研共有调查员12名。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开展,具体人员及其工作安排如下:

(1)调研一小组:5人,分别是范常盛、彭亮、田振芳、叶美桃、王秀林(范常盛为调研一组组长)负责调研问卷的设计与修改、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工作及最终的数据处理和制定调研报告等工作。

(2)调研二小组:5人,分别是张丽凤、梁卫强、李赟、靳炜、乔露露(张丽凤任调研二组组长)负责调研人员的培训、实地调研工作的组织开展。

(3)调研一小组和调研二小组10名调查员以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负责10家以上企业实地调研。

(4)吕旭、王金仙等2名调查员以汽修专业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电话、网络、面访等方式,负责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发放不少于50份调查问卷。

(二)资料收集

调研所需的相关参考资料和既有研究成果有项目技术小组人员负责整理收集,收集方向和范围为:汽修专业现状资料,人才需求资料,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机构的统计资料等。

七.调研要求

1.人员要求:

所有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要穿校服(没有校服的要求着装正统),要体现学校精神、展现文明风采,绝不能有损害学校声誉的言行举止。

本次调研工作意义重大,任务重、时间紧,各位成员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随机应变,确保调研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2.质量要求:

了解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予以指导。

在调研中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普遍调查与典型分析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检验调查结束的问卷是否完整,有无遗漏,可否补救。

访谈时要注意内容的详细记录(如有必要可录音,供后续整理)。

八.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采取书面报告和口头讲解的形式。书面报告将对调研问卷中的每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以便对专业建设以及企业前期的市场准备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书面报告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概要、调研目的、调研过程、结论和建议、附录。其中结论和建议是报告的核心部分。

九.情况、费用和时间

(一)企业情况

本次实地调研的企业主要有10家,具体名册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具体地址

调研时间

1

2018.1.10~1.31

2

2018.1.10~1.31

3

2018.1.10~1.31

4

2018.1.10~1.31

5

2018.1.10~1.31

6

2018.1.10~1.31

7

2018.1.10~1.31

8

2018.1.10~1.31

9

2018.1.10~1.31

10

2018.1.10~1.31

11

2018.1.10~1.3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费用预算

本次调研的费用预算主要用于调研人员培训和调研活动开展两方面。具体费用安排如下:

项目

细项

费用(元)

时间(天)

参与人数

合计(元)

问卷设计及印刷

问卷设计

400

4

3

500

问卷印刷

1000*0.1

人员培训

场地及组织

400/天

3

20

1200

人员费用

加班补贴

60/人/天

7

20

20000

交通补贴

5/人/天

伙食

10/人/天

杂项

项目备用

1000

——

——

1000

总计(元)

——

——

——

——

21700

(三)时间安排

项 目

时 间

负责人员

内 容

调研问卷的设计、修改

2016/5/5

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试调研后的问卷修改

人员培训及前期准备

2016/5/6-5/18

1.调研人员的培训

2.调研问卷的印刷

调研工作开展

2016/5/20-2016/5/31

调研人员按安排各自开展调研工作

数据统计与调研报告

2016/6/1-2016/6/8

对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研报告

十.调研工作计划

序号

研究任务

研究内容

调研方式

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材料

1

对汽修专业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能力、专业现状、专业课程、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

查阅、收集、分类、汇总

书籍:

网络:

2016/4/20-2016/4/25

书籍、网络

2

对收集汇总材料进行分析及确认调研对象

对汽修专业的资料进行专家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调研范围

讨论、分析、查找、确认调研范围

汽修专业毕业生范围

企业范围

2016/4/28

专业汇总材料、毕业生名单、企业名单

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制作

针对总结的汽修专业的所需研究内容对毕业生及相关企业的人员制定调查问卷表

设计、制作

1.《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2016/5/5

电子、纸质调研表格

4

对调研人员进行培训

对调研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培训

分工、培训

调研相关人员

2016/5/6-

2016/5/18

调研表格

调研形象

访谈内容

5

对汽修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专业课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对母校的教学建议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

2016/5/20-2016/5/3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6

对企业进行调研

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访谈

企业一线员工、一线管理人员、人事访谈、总监访谈

2016/5/20-2016/5/31

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7

调研表格收集、分类、汇总

收集毕业生以及企业的调研表,访谈纪录及调研照片

收集、分类、汇总

1.调研相关表格

2.访谈记录

3.调研照片

2016/6/5-

2016/6/7

1.《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表》

2.《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3.《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跟踪情况调查表》

4.访谈记录

5.调研照片

8

分别对调研表格内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讨论、总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相关调研表格和访谈记录

分析、讨论、总结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2016/6/10-2016/6/1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9

写调研报告初稿

写《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初稿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16-2016/6/2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10

本专业教师讨论记录及总结

针对本次调研和报告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

讨论、总结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25-2016/6/28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5.调研报告初稿

11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1-

2016/7/2

以上有效材料

12

专家讨论记录及总结

职教专家、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进行汽修专业头脑风暴、讨论和总结,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讨论、总结

本专业材料调研报告及有效材料

2016/7/3

调研报告及专业教师讨论材料及相关资料

13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5-

2016/7/10

以上有效材料

14

方案论证、学校审定和定稿

组织专家进行方案的论证,学校审定,和最后的定稿

论证、审定、定稿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2016/7/11-2016/7/18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十一.企业访谈提纲

(一)企业访谈简介

企业访谈旨在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主要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本调研内容如下:

1.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分布;

2.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升迁经历;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4. 企业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二)访谈提纲

获悉贵单位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有一定独到的见解和阶段性的成果,特我们前来拜访调研与学习,希望能得到一定思路上的借鉴和启示。感谢您的分享!具体访谈问题如下:

【人才结构类】

1.贵单位的岗位(群)设置是怎样的?即有哪些岗位分布?

2. 贵单位的岗位设置是依据什么标准或规范?

2. 请简单谈谈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怎样的?包括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3. 未来三年,贵单位最需要的是哪(几)类人才?

【人才现状类】

1.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主要来自于哪些途径?专业对口的占比多少?

2.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缺乏(或者需要进一步提升)哪方面的技能?

3. 您希望应聘人员在就业前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状况?请举出3-4个结合具体任务的能力描述。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9篇

集团企业组织架构是集团企业的框架,框架的合理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集团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内部环境,设计和调整组织结构。

(一)集团企业战略与组织架构关系战略决定架构,架构传承战略。组织架构是发展战略的支撑,战略决定了组织架构,为组织架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公司确定发展战略之后,就会有相应的业务及业务组合去实现这个战略,而这些业务和业务组合需要在一定的组织架构中实施。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业务活动完成,进而影响管理职务和部门的设计。而战略重点的改变会引起组织工作的重点改变,从而导致职务与部门在集团企业中重要程度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各管理职务和部门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组织架构反映了集团企业内部的资源如何得到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将企业的整体战略划分为若干战略实施单元,这些单元实际上就构成了组织架构的基本框架,保证组织架构对战略的传承作用。

(二)集团企业组织架构设计集团企业组织架构的确立将清晰地指明集团总部与下属业务单元的功能定位,并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在不同功能中的角色。组织架构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直线型组织架构、职能型组织架构、事业部制组织架构、子公司制组织架构、矩阵型组织架构。

集团企业常采用事业部制、分公司制和子公司制兼有的混合型组织架构,因为就集团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来说,适当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因此各事业部、分公司和子公司经营相关但不同的业务对集团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集团企业组织架构图1所示。

此组织架构中,集团企业起领导和统筹作用,无生产和经营运作实体。集团企业对下属事业部、分公司和子公司在战略上统一部署,但在实际运营中实行集权和分权统一管理。事业部是为解决企业规模扩大和多样化经营对组织结构的制约而出现的组织设计,而分、子公司是大型集团企业实行多种经营、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必然选择,只不过子公司与其母公司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子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二、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架构

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是在现有对外财务报告和内部报告的基础上,以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变化为指导,编制的一套完整的内部报告,以期更有效地为内部管理服务。

集团企业内部报告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实施手段,集团企业部门繁多、人员数量庞大,其战略实施往往并不局限在一个部门内,而是需要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员来实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了解战略目标执行信息,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纠错,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内部报告能够反映集团企业战略制定、实行、分析、控制等情况,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媒介。

从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角度出发,参与内部报告编制、传递、分析、反馈工作的有6个工作主体。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实施架构如图2所示:

(一)集团企业内部报告编制工作实体主要包括:

(1)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作为基层会计人员,负责所在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编制工作,确保内部报告及时、准确是其工作职责。基层会计人员负责日常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会计记录,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集团企业财务规范进行相关会计确认和计量,保证本运营实体的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及时。除日常工作外,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需以月为时间单位,下月月初定期将上一月的本运营实体内部报告传递给集团财务人员。

(2)集团财务人员。集团财务人员在每月初收到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上传的内部报告后,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集团企业财务规范将这些报告合并整理成集团内部报告,此集团内部报告要求数据完整、详实,抵销有据,格式清晰。依据集团内部报告和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内部报告,运用财务分析和差别报告等多种会计理论和方法,编制出一套“简化”的集团内部报告,此套“简化”内部报告包含集团总体和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以简洁的报告形式突出主要的财务信息,避免信息庞杂不利于阅读,供集团董事层使用,使集团董事层获得其所需要的财务信息。

(二)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传递流程具体如下:

(1)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编制的内部报告要经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的审查和批准后方可传递给集团财务人员。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承诺对本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负责,有利于提高此内部报告的可信性。

(2)集团财务人员编制的集团内部报告上交给集团财务经理,集团财务经理对于集团内部报告这一事项权责并重――集团财务经理有权就集团内部报告提出问题,并且集团财务经理对其认可的集团内部报告的真实和可靠性负有责任。集团财务人员编制的“简化”内部报告要经集团财务经理的审查和批准后方可传递给集团管理层。

(三)集团企业内部报告分析层次具体如下:

(1)分部角度财务分析。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对本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进行分析,利用内部报告的可比性做本运营实体的纵向分析和同级运营实体的横向比较,形成书面报告,将得出的财务分析报告上交给本运营实体的财务经理。

(2)集团角度财务分析。集团财务人员对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内部报告进行比较和分析,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得出各运营实体财务数据的相对数,分门类、分明细地将各运营实体的主要财务状况集中体现,为“简化”内部报告做数据支持。

(3)高级管理者角度财务分析。集团董事层和集团财务经理关注集团的长期问题并着重维系集团的生存、成长和总体有效性,他们的决策是否正确、职权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兴衰成败。因此,集团财务经理依照集团财务人员进行的集团角度财务分析、集团董事层依据“简化”内部报告进行集团整体分析,是集团战略实施的一个关键过程,因为这一分析有可能导致集团战略的重大调整。集团董事层此时可向集团财务人员询问除“简化”内部报告数据之外的财务情况,以掌握集团整体财务状况,也可向集团财务经理寻求专业意见,

(四)集团企业内部报告反馈机制具体如下:

(1)集团董事层召开会议,集团财务经理、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管理层、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参加会议,会议通过内部报告和财务分析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上一阶段各运营实体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做一总结,公布总体绩效考评结果和工作调整,并部署下一阶段集团整体任务和各运营实体任务。

(2)集团财务经理召集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举行会议,会议就各运营实体的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讨论。集团财务经理站在集团角度提出财务改进措施,听取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提出的意见,对他们反映的内部财务问题进行记录,并尽快解决。

(3)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管理层和财务经理进行本运营实体工作的讨论,根据集团绩效考评审视本运营实体的经营情况,讨论前一阶段出现的成绩和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4)集团财务经理对集团财务人员的工作方法等提出改进意见,使内部报告的编制更合理,更能为集团企业的整体运营服务。

三、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实施

为了使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信息,应关注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及时的应对策略。

(一)实施战略问题集团总体战略决定着集团每个工作的方向和细节。如果没有统一的实施战略,内部报告体系将如一盘散沙: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之间内部报告的结构和形式不同,无法横向比较和纵向流通;集团财务人员无法按照接收的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不同形式的内部报告编制集团整体内部报告,集团财务状况不能及时体现;集团高层管理者得不到对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运营情况的说明,无法判断已有策略的正确性以及做出下一步的工作部署……缺乏战略指导的内部报告体系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集团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战略,将会使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有据可依、有纪可遵。

(二)评价标准问题内部报告体系是集团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所以它应准确、真实、详尽和及时。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参与内部报告体系实施的工作人员应遵循一定的标准:

(1)作为编制工作实体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确保其所编制的本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负责评价其工作的完成情况,集团财务人员也可根据接收的各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提供评价意见;集团财务人员,应确保其所编制的集团内部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集团财务经理负责评价其工作的效率。

(2)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内部报告传递给集团财务人员需及时,本运营实体财务分析需客观、准确且进行充分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同编制评价标准相同,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负责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同时集团财务人员也可发表评价意见;集团财务人员传递集团内部报告和“简化”内部报告的及时性和财务分析工作的效果,需由集团财务经理评价。

(3)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管理层和财务经理进行本运营实体工作的反馈讨论的有效性,将由集团高层管理者在下一期总结时做评价;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工作是否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阶段需要,由集团财务经理负责评价;集团财务人员对集团财务经理提出改进意见的实施情况由集团财务经理负责评价。

(三)信息及时性与流畅性问题内部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是制约集团企业制定下一阶段目标和任务的关键,而及时性牵涉到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实施的整个过程,要求编制、传递、分析和反馈均要在标准时间范围内完成,一个步骤的拖延会导致下一个步骤无法正常进行,进而使整个体系的实施缺乏预计的效果和效力。制定一份适合集团企业运用的时间规范会保证内部财务信息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标准时间表如表1所示:

另外,为保证内部财务信息的流畅性,特别是分部角度分析时,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要借鉴同级运营实体的财务信息做比较分析,集团管理层也要关注不同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状况的比较以形成决策,所以信息的交互性和流畅性将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一个实时、完整的财务系统将是内部报告体系得以建立和健全的重要保障,并且集团企业财务系统要设计录入、查询、监管等权限,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0篇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将报告写活并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仅介绍本人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几点所悟: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2)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1篇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将报告写活并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仅介绍本人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几点所悟: ??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 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2篇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财务分析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财务分析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二)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三)勿轻意下结论。财务分析人员在报告中的所有结论性词语对报告阅读者的影响相当之大,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结论,很可能形成误导。如目前在国内许多公司里核算还不规范,费用的实际发生期与报销期往往不一致,如果财务分析人员不了解核算的时滞差,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3篇

1.1为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是指医院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以及其它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医院过去和现阶段的经营情况以及变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变动原因,帮助医院管理者全面了解医院的工作状况,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作提供科学依据。医院财务分析与财务报告根据医院的各项数据账簿记录核实的资料,编制的在某段时期内医院的经营状况、资金收支等情况的文件,可以综合反映出医院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医疗收费、药品的销售以及资金流量等各种数据信息。根据财务分析与报告,医院财务部门将大量的医疗、药品等收支数据,报告给医院的管理部门,从而对医院现有的财务分析报告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医院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体系,确保医院管理部门决策的准确性,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1.2分析检索财务数据,保证数据真实性

医院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不是简单的对数据处理及获取背后的医院财务状况,而且要分析各种报表中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理性。而且合格的医院财务报告需要切实符合医院自身的情况和未来企业发展的前景。财务分析的基础是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分析人员具有甄别数据真假的基础判断,不仅要通过分析医院的收支结余问题,更要对医院的长远规划进行综合判断。医院存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数据统计核算时,有时会出现错算、漏算数据现象,导致财务报告数据不准确,这时候财务分析系就会起到有效的作用,财务数据与医院的情况差距巨大时财务分析系统会自动检索发现问题,使错误数据及时更正解决,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让报告者给出数据的来源。在数据判断后,如果真实则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为完善医院的财务制度提供坚实的基础。

2.当前医院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许多医院的财务分析与报告体系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财务会计信息逐渐暴漏出许多漏洞与问题,使其逐渐失去原本的作用。

2.1财务分析报告体系不完整

医院现行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是财务数据分析报表,主要是由医院资产负债表、业务收支明细、收入支出总表等报表构成。目前,许多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现代医院财务会计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缺乏完整性,直接影响医院经营业绩的反映与分析不够准确,随着财务分析职业的出现,传统的通用格式的财务报表已经不能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制度、不同的需求使用者的要求。

2.2财务分析方法单一,存在缺陷

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医院也是采用这两种分析方法,这种相对单一财务分析方法,相对于由多种因素作用于某一项指标的情况,各种因素的变动对该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是很难确定的;这两种财务分析方法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医院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会降低医院财务的分析报告制度,不能够满足医院决策者的需求。比率分析法是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从而计算出企业各项指标的相对数,对企业的各项财务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而财务报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属于历史数据,有时效性缺陷,而现有的财务报表内容不完整,财务比率具有片面性;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会根据不同的企业规模、地域以及经营周期,使同业对比很困难,也会由于会计政策的不同导致统一数据的差异。

2.3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医院财务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然而医院现行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对于财务信息的披露却不能达到及时性,大多数医院为了向医院管理者提供医院的经营情况,大多数是采取定期分析报告的制度,这种定期的分析与报告披露的时间、周期过长,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所以不能向医院管理者及时提供医院实际的经营情况,过期的财务报告也不能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决策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4医院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及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部门大都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这就要求财务及会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否则就会在工作中由于操作不熟练,使数据报表核算错误,导致医院财务数据失真。

3.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的思考

3.1完善财会报表报告指标体系

医院的资金流量指标也是财务报表报告的一部分,医院资金流量报表是对医院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的有效补充。例如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由于医院存货、设备支付资金的滞后性,有的已经计入成本,但是现金仍没有流出,这种想象都会对财务分析与报告的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通过资金流量报表分析就可以发现医院的经营情况和资金净流量的差异,及时找出资金收支方面的漏洞。

3.2完善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

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是由医院经营状况、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等几方面共同组成。为了保证医院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要不断完善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财务分析指标应该引入医院对医疗事故赔偿率的计算,这是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提供一定的数据指标;引入医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指标的计算,从而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有效控制超出预算的情况发生。同时,医院也应该增加偿债能力的分析;增加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分析的数据指标;最后还要从加强医院服务的角度出发,增加医院的社会满意度指标的分析,将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医疗负担水平等指标分析纳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3.3缩短财务分析报告间隔,提高其时效性

目前,现行的医院财务分析与报告系统在时效上不能有效满足管理者的全面需求。所以,首先医院必须建立完善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财务定期报告仍然要存在,作为医院经营成果定期分析统计的依据。但是还要制定实时财务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者决策的依据。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减少财务数据统计、核算、分析的周期,使财务分析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进入医院信息系统,方便医院管理者快捷、准确的获取财务信息。

3.4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4篇

1.财务分析报告的方法相对单一

报告撰写的模式方法相对单一、格式不够规范。在众多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中,文字叙述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务分析报告的表现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人员,习惯于用对比的方法,并搭配一些看似很有说服力的财务指标,将一堆往年同报告期的数据与本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学院财务管理上的相关结论,显得十分苍白,不够生动,也没有特色,对学院的财务管理决策没有太大帮助。此外,不少学院根本没有既定的报告撰写格式,完全视学院领导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需求而定,自主性和灵活性过高,导致同类同规模学院间财务信息不可比,信息严重不对称。

2.财务分析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1)报告数据取数形式化。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学院的财务分析报告,是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的。报告撰写部门与学院主要经济业务发生部门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报告中有些是通过主观臆断编写而成的。对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实施过程和运作领会不深,对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不够,造成财务分析报告结果的深广度不够,使得财务分析报告流于形式。

(2)报告数据缺少针对性。现有的财务分析数据不可谓不全,分析不可谓不细,但正因为太全太细,所以没有针对性。模板基本上每年是固定不变的,分析时抓取数字进行填空。这样对数字的罗列和堆砌,领导看起来既费劲,又往往忽视问题的根本所在。

(3)报告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一般都是“文字”加“数字”的描述较多,数据分析的力度很小。通篇大多是比绝对值的大小,比相对值的大小,深入一点的,也只是拿某个比率的分子分母比较一下,没有继续深入追究比率大小背后的深层原因,即采购、生产或销售上的问题,没有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与单位日常管理脱节。

3.财务分析报告对未来经济事项涉及较少

由于财务分析报告引用的都是财务分析报表中的历史数据,所以依据财务报表数据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多是分析已发生的确定性经济事项,对教育资金中的教学、科研、基建工程等经济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涉及较少。高职院校隶属行政事业单位范畴,执行的是“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原则,对未来预计将要发生的经济事项无法做出会计处理,因此,在财务分析报表中对未来经济事项的核算也无法进行,失去了财务分析的导航作用。

二、改进报告撰写问题的具体措施

经过调研发现,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院领导和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强;三是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关注程度不高;四是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指标的理性分析程度不够。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的对策和措施。

1.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内涵按照学院管理要求,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各项内涵,使财务分析报告更具有针对性。如根据财务分析报告涉及内容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分析报告、简要分析报告、典型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分列对比分析报告;按照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定期分析报告和非定期分析报告。

2.关注学院的发展,注意积累素材财务人员一方面要注意关注单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事项,另一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多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本单位在国家、系统、同类研究机构所处的位置,单位的发展战略思路,尤其是对近期大的政策要有一个准确把握。财务人员还应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科研、其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听取各方对经济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3.财务分析模式要丰富财务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避免口语化、冗长化。运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等财务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运用文字分析的同时还应运用表式信息与图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4.明确报告阅读对象,厘清分析思路提供给不同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有些分析的内容需要稍细、具体一些,而有些分析则需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5.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财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是扩展财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财务人员一方面应充实自身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院校应制定培训计划,创造条件让财务人员参与多方面的培训,因需施教、注重实效。

三、科学的报告框架体系构建——以北京高职院校为例

在本课题进行调研的众多高职院校中,北京地区撰写的分析报告相对规范、公开、透明、系统,并且具有推广意义。因此,课题组以北京高职院校的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例,结合多年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经验和撰写分析报告的心得,就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报告撰写中的框架体系、分析方法、分析指标等各方面进行研究。

1.架构科学、系统的报告框架体系北京市教委所属的各个高校、高职院校,在每个自然年度结束时,要求严格按照北京市教委决算分析项目,撰写系统化的财务分析报告。该报告框架体系从学院基本情况介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及运行绩效、学校“三公”经费的执行情况、本年度财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预决算编制或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年度财务工作的思路设想等十一个项目进行分析,写出全面的分析报告。

(1)报告框架的架构原则。在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体系的架构上,要求坚持遵守对资金使用的“全程反映、充分揭示”原则,架构出从资金的取得方式、使用过程、使用后效益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系统性财务分析,形成学院对资金“取之有道,用的规范,用后有效”的规范化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学院对收到的财政等各项资金,每投放一分,就要看到这一分资金的使用过程,还要知道这分资金用后带来的绩效效果,以及为今后的学院运行管理所起到的作用。真实坚守这样的报告框架体系架构原则,才能够建立起系统、全面、有效、科学的报告框架体系。科学的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体系见下图。

(2)报告框架体系使用说明。

2.运用多元、有效的报告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为了能提供详尽、系统、全面的分析结果,离不开多元化的有效分析方法。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也体现在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中。通过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给予信息需求者以直观、清晰、易懂和有效的分析结果。在报告分析方法的选择上,要依据分析方法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对指标问题分析的明了透彻性、获取信息分析结果的便利性、财务人员使用上的习惯性、熟练程度,以及分析方法的普及性、通用性来选择。在报告分析的方法方面,除运用对比法之外,还要根据当前学院的日常教学教辅运行与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视情形来确定分析技术、对象、内容、步骤和形式。

3.构建精准、实用的报告分析指标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指标均是站在报告主体——学院、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以信息使用者关注的资金变动情况和变动结果为核心,设置诸如学院部门收入和支出情况分析、人员经费支出结构分析、预算执行进度、专项经费效益分析等。切实将学院领导关注的关系到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资金项目的使用情况和进展程度,维持学院正常教学和运转的常规项目,以及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的使用和效益分析的特定项目,用精炼、准确的指标名称反馈真实、有用的指标信息。

人员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5篇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以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

二、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市场股要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1.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市场股要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监测点,确定专人将当日采集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于16时前以电子邮件上报市局。

2.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周分析报告制度。县局市场股每周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每周二前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县局市场股每季度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季度综合分析报告,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4.市场股从2009年5月1日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监测情况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5.市场股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每周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周二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6.市场股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季度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三、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市场股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要对市场主体变化、流通领域食品监测、消费热点、违法广告、商标申报注册等情况每季度进行分析,并在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形成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人民政府。

一是市场主体变化。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增加或减少的原因、对策以及投资的领域、投资的热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各县、区局对应市局相关科室上报。(协办股室:企业个体股,报送时间下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报市场股汇总,联络员:*、*。)

二是流通领域食品监测。主要是对监测的数量进行归纳,综合判断市场食品安全的指数,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各股室、分局、工商所对应县局相关科室上报。(协办股室:12315,报送时间下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报市场股汇总,联络员:*。)

三是消费热点。主要是分析当前民生关注的消费热点问题是什么,对消费与发展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引导消费提供依据。各股室、分局、工商所对应县局相关科室上报。(协办股室:12315、消协办,报送时间下个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报市场股汇总,联络员:*。)

四是违法广告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违法广告重点及表现形式,提出下步监管重点。各股室、分局、工商所对应县局相关科室上报。(协办股室:企业个体股,报送时间下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报市场股汇总,联络员:*。)

五是商标申报注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件数,未来商标拓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协办股室:企业个体股,报送时间下个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报市场股汇总,联络员:*。)

四、要求

1.市场股要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动情况、每周综合分析报告和每季度综合分析报告抄送市局市场科,将每季度市场监管信息分析报告上报市局市场科。

2.要加强对市场监管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的组织领导。担负任务的股(室)要指定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员专人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的落实,报告内容要具体、详实,做到数据准确及时、分析原因透彻、建议合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