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空气教案范文

空气教案范文

空气教案

空气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与建议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外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课的开始,建议除检查学生对绪言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外,还应检查他们掌握的有关空气常识的情况,以针对性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演示实验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还要指导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此外,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把它推广到其它实验。即把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究性的实验。先不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此问题,并逐渐的解开疑点,找出答案。

在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对于200年来,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当时的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这研究的,应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使学生受到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也应叙述一下,从那时起,科学家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定量化。

教材通过讲述空气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有意齐全的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应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作些调节器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关大气污染的防治可作为课外讨论专题。

在讲述过程中,也应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启发学生在各自的岗位承担起环保的义务。

对稀有气体,通过简史介绍,启发学生科学研究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就接受新事物,在学习中适当发展求异思维,而不能盲目的接受甚至产生僵死或孤立片面的思想。在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时,可以演示稀有气体在放电管中的放电现象,以增另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后,可介绍几种元素符号,以分散元素一节的教学难点。

关于空气成分的教学:

在知道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组成的后,在本节中需注意,关于氧气,将在下一节学习,氮气将到高二学习,二氧化碳在本册第五章学习,本节不做深入学习。

关于稀有气体,要指出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它们“惰性气体”,但科技的发展,例这种“惰性”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稀有气体也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联系它的化学不活动性,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

关于污染的形成,介绍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整个大气本身有自净作用,但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形成了污染。

教学设计示例

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才干的机会。

重点: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1课时

准备:

1.搜集资料

在本课前2~3周动员学生多方面搜集有关空气的素材,包括课外读物、科普书籍、杂志、报纸、照片、录像、漫画、实物等。例如:

课外读物:环境知识读本、关于空气的知识、大气污染方面的文章

照片:风景地的蓝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气、学生外出旅游、交通堵塞、工厂烟囱冒烟

杂志(或照片):酸雨、太空、臭氧层空洞、水灾等照片

漫画: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

剪报:某一期的《大气质量周报》或《大气质量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等

录像:空气、酸雨、保护臭氧层、温室效应

2.课外预习和调查

结合搜集的素材,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为在课堂上介绍有关知识做准备。

3.课前活动(见学生页)

(1)[观察]烟气观测活动。

(2)[小实验]哪儿的尘土多?

(3)[调查活动]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4.布置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编写环境墙报、图片、漫画、小论文等,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本节课的意义及教学活动的方法。

2.观看录像《空气》

3.课堂展示

学生按自选专题,根据课前的准备发言、讨论(一人中心发言,其他人补充)。

4.讨论(选择以下部分题目讨论)

你愿意在树林里还是愿意在室内活动?

吸烟会不会污染空气?

焚烧树叶、庄稼秸秆会不会污染空气?

有哪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家庭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自哪些活动?

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有什么好处?

新装修的居室有没有刺激性气味?

你能为保护空气质量做哪些事?

5.专题讨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6.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发言及讨论作必要的补充,鼓励、表扬学生认真自学,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态度和方法。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并不重要,不要求有统一的结论,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及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7.布置作业指导举办关于大气的环境专刊、演讲比赛,组织野外活动、参观等。

学生活动1:

烟气观测活动

空气教案范文第2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与建议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外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课的开始,建议除检查学生对绪言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外,还应检查他们掌握的有关空气常识的情况,以针对性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演示实验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还要指导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此外,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把它推广到其它实验。即把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究性的实验。先不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此问题,并逐渐的解开疑点,找出答案。

在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对于200年来,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当时的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这研究的,应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使学生受到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也应叙述一下,从那时起,科学家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定量化。

教材通过讲述空气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有意齐全的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应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作些调节器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关大气污染的防治可作为课外讨论专题。

在讲述过程中,也应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启发学生在各自的岗位承担起环保的义务。

对稀有气体,通过简史介绍,启发学生科学研究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就接受新事物,在学习中适当发展求异思维,而不能盲目的接受甚至产生僵死或孤立片面的思想。在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时,可以演示稀有气体在放电管中的放电现象,以增另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后,可介绍几种元素符号,以分散元素一节的教学难点。

关于空气成分的教学:

在知道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组成的后,在本节中需注意,关于氧气,将在下一节学习,氮气将到高二学习,二氧化碳在本册第五章学习,本节不做深入学习。

关于稀有气体,要指出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它们“惰性气体”,但科技的发展,例这种“惰性”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稀有气体也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联系它的化学不活动性,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

关于污染的形成,介绍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整个大气本身有自净作用,但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形成了污染。

教学设计示例

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才干的机会。

重点: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1课时

准备:

1.搜集资料

在本课前2~3周动员学生多方面搜集有关空气的素材,包括课外读物、科普书籍、杂志、报纸、照片、录像、漫画、实物等。例如:

课外读物:环境知识读本、关于空气的知识、大气污染方面的文章

照片:风景地的蓝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气、学生外出旅游、交通堵塞、工厂烟囱冒烟

杂志(或照片):酸雨、太空、臭氧层空洞、水灾等照片

漫画: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

剪报:某一期的《大气质量周报》或《大气质量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等

录像:空气、酸雨、保护臭氧层、温室效应

2.课外预习和调查

结合搜集的素材,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为在课堂上介绍有关知识做准备。

3.课前活动(见学生页)

(1)[观察]烟气观测活动。

(2)[小实验]哪儿的尘土多?

(3)[调查活动]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4.布置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编写环境墙报、图片、漫画、小论文等,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本节课的意义及教学活动的方法。

2.观看录像《空气》

3.课堂展示

学生按自选专题,根据课前的准备发言、讨论(一人中心发言,其他人补充)。

4.讨论(选择以下部分题目讨论)

你愿意在树林里还是愿意在室内活动?

吸烟会不会污染空气?

焚烧树叶、庄稼秸秆会不会污染空气?

有哪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家庭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自哪些活动?

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有什么好处?

新装修的居室有没有刺激性气味?

你能为保护空气质量做哪些事?

5.专题讨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6.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发言及讨论作必要的补充,鼓励、表扬学生认真自学,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态度和方法。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并不重要,不要求有统一的结论,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及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7.布置作业指导举办关于大气的环境专刊、演讲比赛,组织野外活动、参观等。

学生活动1:

烟气观测活动

在你居住地或学校附近有没有高大的烟囱?这些烟囱每天冒烟吗?冒几次?什么时间冒?冒出什么颜色的烟?是锅炉房的烟囱还是工厂的烟囱?如果是工厂的烟囱,这个工厂生产什么产品?记录烟囱冒烟的时间,烟的颜色等。如果能把烟囱冒烟的景象拍摄下来,则更能说明问题。

高大烟囱排烟的地点、时间、颜色、烟尘的浓度、所属工厂等记录在表1中。

表1:烟气观测记录表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校

观测时间

观测地点

烟囱地点

所属工厂



排烟时间颜色浓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果分析和建议

学生活动2:

哪儿的尘土多?

把十块瓷砖(也可用玻璃片或在硬纸板上贴上透明胶带代替)的光亮面朝上分别放在十个不同地点,如居室、教室内、教室外的窗台上、操场上、树林里、公路边等。两三天后,用手指分别抹它们的表面(小心不要把手弄破),上面的尘土一样多吗?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2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表2:尘土观察记录表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校

班级

观测季节

编号

地点

放置时间

两天后

四天后

灰尘多少的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生活动3:

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在一个十字路口统计每天机动车的流量(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观察记录以下问题:什么时间车最多?哪类车最多?车的排气管有没有冒出黑烟?这时的空气有没有气味?夜间车辆少时空气有没有气味?记录统计情况。

表3:交通流量记录表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校

班级

观测时间

观测地点





每分钟通过数量统计

绘制十字路口草图,标明车流方向及观察点位置

时间

行人

自行车

卧车

卡车

:

:

:

:

:

:

:

冒黑烟车种

空气质量

结果

分析

建议

学生活动4:

空气污染的原因

活动步骤:

1.下表列出了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些原因,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写在表中。

2.把下表剪开。

3.把剪开的纸条贴在菱形格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原因放在上边,相对次要的原因放在下边。

4.公布你的结果。

5.对全班结果进行统计,哪种是最主要原因?

汽车尾气

吸烟

燃烧含硫煤

焚烧树枝、树叶

冶炼厂排放废气

装修材料释放气体

炒菜、做饭

焚烧废旧塑料

天然气燃烧

食物腐烂

使用喷发胶类

学生活动5:

1.大气污染与防治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3.臭氧层受损

4.酸雨

空气教案范文第3篇

授课老师

田莉莉

科目

道德与法治

2019年5月16日 第13 周星期四上午第 三 节

科组长签名

授课内容

《清新空气是个宝》

授课班级

二(5)班

授课地点

二(5)班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列为本课程培养的“行为与习惯”目标之一。内容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第8条,要求低年级学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本课是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中的第二课,保护空气质量、学会应对大气污染天气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觉维护空气质量的环保意识,知道并掌握在大气污染的环境里自我保护的简单措施。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清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护;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空气污染尝试,用行动共同保护生存环境。

教学难点:学会分辨污染空气的行为,从自我做起保护清新空气。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设计详案)

设计意图

(一)、视频对比—我们生活的地方空气清新吗?

1.师:请“小小蓝天调查员”们把你们事先调查记录的湛江一周空气质量表拿出来,各小组进行一个统计,由统计数据和同学们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湛江这座海滨城市是一个空气质量非常棒的地方。我市城市环境综合质量连续4年排名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5位、广东首位,是名符其实的“花园城市”、宜居城市。那么同学们,是不是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像湛江一样碧海蓝天、绿树银沙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

2.学生认真观看,对比分析空气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师: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污染了我们身边的空气吗?

(二)、观察讨论—是什么污染了空气?

 (播放污染空气的科普视频)

1.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视频短片后有何感想呢?

2.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试着举例说说你们生活中有这样污染空气的行为吗?

(三)、知法守法—让我们从小懂得敬畏规则。

(播放习爷爷瞩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视频)

1.师:为了防治大气污染,国家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课件出示相关的内容。

2.生:通过分析交流,将法治的种子埋在心里。

(四)、探究交流—我能做些什么呢?

1.师: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果空气受到了污染,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么,你们计划怎样保护空气清新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敢于举报严重污染大气的行为,做到环保出行。

(五)、课堂小结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空气是生命世界离不开的重要资源。

 

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掌握统计一个时间段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感知空气质量好差的变化,培养从生活中收集数据、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感知,学生初步树立保护空气清新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程度,发现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到国家层面用法律实施对大气的保护,唤起学生自觉保护空气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空气教案范文第4篇

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特定的学习经历是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愿望等心理因素,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呢?围绕这一问题,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了实验探究的策略。

1 借助简单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教师常常借助于实验演示和直接讲解的方式。教师发现,实验原理中抽象的气压变化一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且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一实验的意义和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难有深刻的体验。

看来,不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是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于是,教师用“一段蜡烛”开始了教学:

教师手持立有一截蜡烛的培养皿:“如果点燃蜡烛,再用烧杯罩住蜡烛,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到:“蜡烛会熄灭”

“为什么呢?”

回答依然很轻松:“因为烧杯中的氧气消耗完了。”

教师向培养皿中注入一些水,问到“如果现在点燃蜡烛,然后罩上烧杯,现象会如何呢?”

片刻的沉默,出现了几种猜想:“蜡烛还是会熄灭”、“水面会上升”、“难道蜡烛就不熄灭了吗……?”

“那就请同学做一下这个实验,仔细观察后讨论一下原因吧。”

……

教师请几位同学汇报讨论后的想法:

“水面上升是因为烧杯内的气体体积减少了。”

“水上升的体积可以看出气体减少的体积。”

教师将这个想法及时写在黑板上:

烧杯中减少的空气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水上升的体积

接下来,教师又向同学们出示了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请大家思考“这些等量关系符合这个实验吗?”

教室再次沉默,之后便有了一些声音,几位同学发现了问题:

“这个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空气减少的体积并不等于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热量,会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这也会带来实验的误差。”

这些观点赢来了更多同学赞许的目光,教师也就顺势抛出了这节课的课题:“同学们的观察和分析都很好,如果我们能设法通过实验来验证黑板上的等式,那我们不就可以粗略地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了吗?”

教师板书课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家再想想看,怎样来改进这个实验呢?”

借助于一段蜡烛,同学们在猜想、感知、验证、质疑的经历中,一种发现的喜悦悄然升起,而这种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方法”的发现也激励起他们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进一步改进的欲望。

“老师,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烧杯中的水,这样就能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掉。”

看到学过的知识派上了用场,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不过,对避免空气因受热膨胀而逃逸的实验装置与方法改进则使学生的思维陷入了“瓶颈”。看来,有限的实验经验制约了同学们的“创意”。

教师搬出了一套钟罩的实验装置(见图1所示)。利用该装置进行演示实验,一方面是因为这套装置便于学生由蜡烛实验装置进行迁移,另一方面也为理解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做好铺垫。教师发现,经过了前期的讨论和思考,同学们对这套装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他们赞同用红磷或白磷代替蜡烛,也理解为何要等到装置冷却再来观察液面高低的原因。而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了实验的设计者,教师则是在学生们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漂亮的演示实验。

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教师不用再担心实验的那些细节学生是否能记牢,也不用担心装置的改变会让学生手足无措。在等待装置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开始了空气组成发现史的介绍。

师: 今天,我们从观察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到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总共用了20分钟不到的时间。其实,在300多年前的1674年,英国的科学家梅猷就发现了蜡烛燃烧的这个现象,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空气中有氧气,所以,梅猷无法像同学们一样正确地分析这种现象。

对于空气的组成,由200多年后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测定而出的。在他之前,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里斯特利已先后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他们受当时燃素学说的影响,并没有发现空气中就存在氧气。拉瓦锡分析了前人的实验,摆脱了传统观点的束缚,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终于成功地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拉瓦锡的这个著名实验。(多媒体演示)

在化学实验方法和探究方法的熏陶中,学生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拉瓦锡不受传统观点束缚、大胆质疑而且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2从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中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以装置的优化为主线进一步深入教学。

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钟罩装置的不足之处。学生不难发现钟罩的不规则外形使得其体积难以均分为五等份,可用粗细均匀的玻璃通管(如图2)代替钟罩。

为丰富学生的实验体验,进一步体验定量实验的科学严谨,教师同时展示了图3、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让学生从两套装置的对比中,分析图4装置的优点。

当学生们认为装置的改进已经完美时,教师又引入注射器装置(见图5)。教师播放了这套装置的实验过程,在直观生动的实验展示过程中,学生们理解了装置的原理。之后,教师让他们对以上装置进行分析比较。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发现之前出现的那些装置,甚至包括拉瓦锡的实验装置,都忽略了装置内外液面高低不同带来的压差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而图5中的注射器装置则能避免这个问题。教师对同学们的这种分析和发现给予了及时鼓励,赞扬了他们这种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

为使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最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而借助注射器改进后的装置(见图6)则使操作变得更加便捷:将少量白磷(绿豆粒般大小)放入50毫升的玻璃注射器内,抽入20毫升空气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管口。(因白磷有毒,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这些操作最好由教师提前完成。为防止白磷自燃,可将注射器放入冷水中浸泡)。实验时,学生从冷水槽中取出注射器,观察室温下的空气体积。之后,再将注射器放置于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完全浸泡,白磷自燃。待白磷熄灭后,将注射器从水中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再读出气体的体积。实践证明,该操作简便易行、误差小、安全无污染,适合于学生实验。

通过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教学研究,教师改变了过去只满足于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相信”实验原理的省时省力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以研究者身份从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甚至不科学的猜想和推理,但只有经历了这些主动“猜想”、“发现”和“质疑”的过程,学生才能成功体验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生长构建出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真谛。

参考文献:

空气教案范文第5篇

少,因此教学过程大多也轻描淡写。其实不然,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的标准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建一个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因此,作为新课程中的教育实施者,我们应该尽量充实这节课,不但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全方位的学习、分析物质的过程。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了解空气的成分。借助对空气组成的了解使学生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生活实例证明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组成,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让学生体会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一、趣味实验导入课题

演示实验: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展示在同学面前,问瓶子里有物质吗?有的同学不假思考马上答出没有物质,但有个别学生回答有空气。为了验证同学们的说法,将空的矿泉水瓶压入水中底部让同学观察,同学们马上会看到水进入瓶内,同时有气泡从瓶口冒出,一个小小的实验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引入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二、体验探究,获得新知

1.空气的成分

教师请学生思考,空气是无色的,我们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么空气污染是单一的物质吗?同学们自然会想到:长期敞口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正常燃烧是因为有氧气,冰冻的矿泉水放在空气中,瓶壁有水珠产生,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这些同学们都知道,那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多少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第二个实验探究,引入自然。

2.实验

红磷的燃烧:本实验要求此较严密,且五氧化二磷有毒,只能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看到的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烧杯里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等装置冷却后,水进入集气瓶中占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这是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呢?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五分之一水的体积就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顺理成章地得出空气中有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紧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进入瓶中的水不到五分之一会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会带着新问题各小组继续讨论、交流,最终归纳出三点:一是红磷的量不足,二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三是装置未冷却。这样一环扣一环,重点、难点各个击破,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得出结论。

空气教案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4、初步了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技能目标: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学生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言】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入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悉,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哦,没有。那么我们本节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2、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总结】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问】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

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师边介绍演示新教材[实验2-1]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

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课堂练习

【投影】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点为-209.9℃,沸点为-195.8℃。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五、学生自学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保护空气。

【板书设计】

课题一: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三、保护空气

【教学后记】

课题二:氧气(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铝箔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铝箔等物质的燃烧现象。

【教学难点】对“氧气不易溶于水”这一结论的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已制备好的氧气、木条、木炭、燃烧匙、酒精灯、火柴、坩埚等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言】师:什么是物理性质?(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展示】一瓶已制备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生: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师: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如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

标况下密度

与空气密度的比较

熔点

沸点

是否易溶于水

无色

无味

气体

1.429g%

略大

-218℃

-180℃

不易

【演示】教材中[实验2-2]。

(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2-3,实验2-12,然后填好下表: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方式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必须强调硫、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

【提出质疑】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讨论】

【现象】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请该生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烫。)

【结论】铝+氧气氧化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老师与你们一起做过四个实验,这四个实验的反应文字表达式告诉了我们: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对吗?

师: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会计师相对较少,所以物质燃烧的程度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第二环节:归纳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用实验探究法探究了氧气一个重要物质性质——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标况下),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师生的合作实验,探究了氧气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较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

1、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相同之处是都能生成气味的气体,并且都放热,不同的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2、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并生成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物质是。

3、空气中有氧气,用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

第四环节:作业布置

1、写出木炭、硫、磷、铁、镁、铝及蜡烛分虽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庆的文字表达式。(用填表格式)

2、预习第31-32页的教材内容。

3、讨论:空气中也有氧气,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纯氧中剧烈?

【板书设计】

课题二: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教学后记】

课题二:氧气(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分类。

技能目标: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烧杯、玻璃棒、水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1)化学小魔术:不燃的小手帕

(2)影片片断欣赏: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二、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做的一些实验和刚才小魔术中酒精的燃烧都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我们能不能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呢?

三、探究合作

1、分组讨论:

(1)下列反应有哪些共同点?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E、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2)联系实际谈谈氧气有哪些用途?

2、师生共同总结:

(1)从(1)(2)(3)(4)四个反应中归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化合反应。

(2)从(1)(2)(3)(4)(5)五个反应中归纳:物质夺取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其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3)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具氧化性。

四、创新应用

1、在一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A、木碳B、铁C、磷D、硫

2、酒精在氧气中燃烧是不是化合反应?为什么?

四、板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1)从(1)(2)(3)(4)四个反应中归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化合反应。

(2)从(1)(2)(3)(4)(5)五个反应中归纳:物质夺取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其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3)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具氧化性。

【教学后记】

课题三:制取氧气(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取气体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药匙、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纪录片欣赏:中日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2、

二、导入新授

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我们需要的氧气包括上节课中用到的氧气是怎样来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四、究实验

1、实验探究

1)加热纯的氯酸钾并观察。

2)加热纯的二氧化锰看是否有氧气放出。

3)在热的氯酸钾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锰并观察。

4)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并收集?

2、实验总结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四、创新应用

1、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气轻且极难溶于水,选择怎样的装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2、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酸钾2)电解水3)在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哪一个?为什么?

五、书设计

氧气的制法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教学后记】

课题三:制取氧气(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取气体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药匙、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a)纪录片欣赏:中日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b)抢救“非典”病人时为什么要输氧?

六、导入新授

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我们需要的氧气包括上节课中用到的氧气是怎样来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七、探究实验

1、实验探究

1)加热纯的氯酸钾并观察。

2)加热纯的二氧化锰看是否有氧气放出。

3)在热的氯酸钾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锰并观察。

4)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并收集?

2、实验总结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四、创新应用

a)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气轻且极难溶于水,选择怎样的装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b)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酸钾2)电解水3)在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哪一个?为什么?

八、板书设计

氧气的制法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空气教案范文第7篇

“人教版”教材的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放在光滑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缓慢往上拉,直至吸盘脱离板面.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算出大气压的大小.该实验的优点是:第一、塑料吸盘下表面蘸水后可以与水平面间紧密结合,防止漏气现象发生;第二、采用挤压的方式排出吸盘内的空气,操作简易可行,能够达到实验的要求――“真空”状态;第三、塑料吸盘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也容易测量.该实验方案的缺点是:第一、当塑料吸盘刚从水平面上拉脱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瞬时示数,读数的时机很难把握;第二、此实验需要与人合作完成,教师课堂上演示无法单独操作;第三、塑料吸盘自身的重力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粤教版沪科版”教材的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把管内空气排出,用橡皮帽把它的小孔堵住.然后在活塞下端悬挂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数量,直到活塞将开始被拉动时为止.该实验方案的优点是:第一、当活塞刚刚被所挂钩码拉动时,很容易通过钩码算出它对活塞拉力的大小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第二、实验操作简单,可独立操作,适合教师教学演示使用.该实验方案的缺点是:第一、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端并不能将针筒中空气完全排净,针筒的尖端内还残留少许空气;第二、注射器的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第三、注射器的活塞刚刚开始滑动时,活塞所受的拉力未必恰好等于钩码重力的整数倍.

“苏科版”教材的实验方案如图3所示,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排净筒内的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再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的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然后,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最大容积为V,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即S=V/L).然后,再通过P=F/S计算此时大气压值.该实验方案的优点是:第一、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测力,避免了注射器自身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二、当活塞刚刚被所挂钩码拉动时,很容易记录弹簧测力计对活塞即时拉力的大小F.该实验方案的缺点是:第一、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端并不能将针筒中空气完全排净,针筒的尖端内还残留少许空气;第二、注射器的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

空气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目标;课程名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前的“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专业,而后者是1993年由“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而成。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之后,教指委在组织有关学校和人员进行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专业的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新方案”),并据此组织了教材编写。至今有指导性意义的新方案出台已10年有余,为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专业的快速发展,新方案难免有缺陷和考虑不周的地方,各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对新方案的利弊都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最近几年教指委多次组织了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学改革研讨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和修订培养方案。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从2001年开始全面执行新方案,本文以我校的实践为基础,并结合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专业的课程体系

新方案与旧方案相比,变动最大的是课程体系。现就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对课程体系提出若干思考。

1.“流体输配管网”是新方案增设的课程,主要内容为泵与风机、本专业涉及的各种流体输配系统及其水力计算方法、管网的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等[1],这些内容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培养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泵与风机的内容过去与流体力学在同一本教材中,名称为“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作为课程则有两种处理:一是一门课程,与教材同名;二是分为“流体力学”和“泵与风机”两门课程,用同一本教材。各种流体输配系统及其水力计算的内容,过去均在专业课程(比如“供热工程”、“工业通风”等)中学习。

新方案增设“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初衷是将原来各专业课中与流体输配有关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其共性,并可以减少内容的重复[2]。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这样安排是不恰当的,原因有三:一是在专业课中不能不讲热媒的输配系统。以供暖工程为例,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单双管混合系统、垂直系统、水平系统、上分式系统、下分式系统等这些供暖的系统形式及其特点和应用条件,在专业课是必须讲授的。既然如此,在“流体输配管网”课程中再罗列出来必然重复。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在“流体输配管网”和专业课的教材里都有这部分内容。二是就水力计算的内容来说,虽然不同的系统(水系统、蒸汽系统、风系统等),水力计算的原理基本相同,但计算方法却有许多的不同,因而合并到一门课程中,从内容上并不能合并,教材不能减少篇幅,学习不能减少学时。从实际情况看,“流体输配管网”的教材中,是把原来各专业课中有关水力计算的内容,全部照搬过来,因系统不同,方法不同,只能按系统分开讲述。三是无法安排上课的时间。如安排在专业课学习之前,则由于学生对专业课的有关内容不了解,而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较差,在各校交流时,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如安排在专业课学习之后,则与其他内容(比如泵与风机等)应当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习发生冲突,并且实际上将出现有的专业课学习之后,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因没有学习水力计算和泵与风机的内容而不能进行完整的设计。

因此。我们建议,管网的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部分进入“流体力学”课程,本专业的各种流体输配系统形式及其水力计算仍回到各专业课,而将“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更名为“流体机械”,以现有的泵与风机内容为主。另外增加两部分内容:一是本专业涉及的各种阀门。尤其是电动调节阀、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等新型阀门。近年来这些阀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和空调工程之中,对改善系统的性能具有很好的作用,有必要让本科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而目前只是在一些专业课中简单提及,对工作原理、应用条件和选型方法没有详细的介绍。二是泵与风机的变速控制技术。供暖空调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热(冷)负荷经常变化,为了响应负荷的变化,应当随之调整热媒的参数和流量,而集中调整流量的方式就是改变水泵风机并联运行的台数或者改变水泵风机的转速,这不但是保证供暖空调效果的需要,更是节能的需要。改变并联台数只能实现流量的阶梯式变化,技术也比较简单;而改变转速则可以实现流量的连续变化,技术也相对复杂,因而水泵风机的变速技术成为近年来供暖空调领域的研究热点,也被认为是这个领域重要的节能技术之一[3]。而目前的教材内容中,对于水泵风机的变速,只是分析其节能原理,缺乏工程中如何实现的内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是丰富多彩的。

2.“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也是新方案增设的课程。增设这门课程的初衷,也是将原来过去分散在各专业课中与热质交换设备有关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其共性,并可以减少内容的重复[2]。而这样做与“流体输配管网”一样存在无法安排上课时间的问题,即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则由于学生缺乏专业课知识的背景而学习效果不好,若安排在专业课之后则与一些较为基础的内容应当在专业课之前学习有矛盾。并且实际上也会出现,专业课结束之后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学生仍不能进行换热设备的计算,使课程设计不能完整进行。

因此,我们建议取消这门课程,同时在“传热学”课程中,根据专业课内容的需要,适当加强传质方面的内容,而本专业涉及的各种热质交换设备及计算,仍回到各门专业课中。实际上热交换原理就是传热学,质交换原理就是传质学,“传热学”是本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已经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传热与传质,其规律有基本相同的数学表达,但毕竟是两种物理现象,所以可以考虑在加强传质方面的内容之后,将“传热学”更名为“传热传质学”。

3.新方案将原“供热工程”的室内供暖部分、原“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的部分内容合并[4],设“暖通空调”课程,目的是将室内热湿环境的控制技术集中在一起学习。从教学实践看,这样做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室内供暖系统与室外供热管网均为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前者为后者的用户,二者之间有许多的联系,比如前者的系统形式及散热器选择与后者的情况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两部分内容不宜分开。通风工程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以通风的方式改善室内(厂房内)空气质量的技术手段。新方案设置的“暖通空调”课程仅包括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向室外,无需对空气进行除尘和去毒处理的通风系统。其实这种系统较为少见,技术上也很简单,所以“暖通空调”课程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成了室内供暖与空调部分内容的合并,二者是不同的技术方式,所以内容上也无法融合。而对于工业厂房中需要对含尘、有毒气体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的通风系统,则单独开设课程,名称为“空气污染控制”(有的学校为“通风工程”)。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取消“暖通空调”课程,室内供暖部分回到“供热工程”课程,恢复“空气调节”(或者“空调工程”)课程,有关通风的内容(不包括空调工程的通风)全部进入“通风工程”课程。从各校的实际情况看,有不少学校已经按如上方案运行,而没有执行教指委的新方案。我校在执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新方案10年之后,于2010年开始改为如上方案。

4.“制冷技术”是旧方案和新方案都有的一门课程,作为空气调节的冷源,一直是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实际上热泵与制冷有相同的热力循环,都是付出一定的能量代价,使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高温热源,在低温热源一端形成制冷效应,在高温热源一端形成制热效应。若利用其制冷效应,则称为制冷;若利用其制热效应则称为热泵;当然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系统两种效应同时利用。并且,就空调系统的热泵来看,往往是同一台机器,夏季制冷而成为制冷机,冬季制热而成为热泵。过去,由于热可以由煤炭等一次能源燃烧而较为容易地获得,而不必购置制冷机(热泵机)这样昂贵的机器及耗用宝贵的电力来获得,所以制冷机(热泵机)的制热效应长期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节能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才逐渐重视并利用制冷机(热泵机)的制热效应,进行低品位能源的开发和应用[5]。在我国,除了风冷热泵稍早一些,1990年前后,水环热泵、地下水地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才开始逐渐引进和应用,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热泵技术在我国空调领域的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1)由于热泵与制冷在原理和设备上的同一性(或统一性),二者的学习应在同一门课程中。关于课程的名称,如果从无论热泵和制冷都是“使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高温热源”来看,可以采用“热泵技术”;如果照顾习惯并把内容提示的更为明确,可以采用“制冷与热泵”。(2)要与时俱进,大力加强热泵方面的内容,把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上热泵技术的发展和工程经验提炼到教材中。

总结以上意见,我们提出的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

专业基础课——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机械。

主要专业课——供热工程、空调工程、通风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制冷与热泵、建筑设备自动化以及燃气方面的课程1~3门。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本专业的认识,都是很重要的。新方案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为[2]:培养适应21 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方案制订,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对这个表述我们谈一些想法:(1)1998年颁布的新专业目录中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能够从事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技术工作,显然是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中也有建筑给排水,就出现了两个专业培养目标的部分重叠,我们认为是不妥当的。学习一些相邻专业的课程,有利于工程之间的配合,当然是可以的。但培养目标不应当重叠。(2)表述中出现了“室内环境”,实际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只能够解决室内的空气环境问题,即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以及空气品质,而其他环境问题主要应当是建筑学专业考虑的。并且将“室内环境”及“暖通空调”并列也不恰当,因为室内空气环境的控制,正是通过暖通空调系统来实现的。

这里,借鉴新方案关于培养目标的语言模式,我们给出一个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主要培养营造建筑内空气环境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等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方案制订,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三、专业名称

对目前的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有很多的议论,社会各界包括考生和家长普遍感到困惑。首先,“建筑环境”是什么含义呢?从字面上可以是建筑外的环境,也可以是建筑内的环境,并且“环境”一词含义广泛,而本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营造建筑内的空气环境。其次,建筑设备是什么含义呢?显然是建筑使用所应当配置的设备,自然包括暖通空调、燃气,也应该包括给排水、电梯、消防、强电弱电系统等,明显超出了本专业的范围。所以我们认为,现行的专业名称,与本专业的任务和培养目标之间有一定的不吻合度。这里我们提出几个专业名称,供有关方面参考。

1.空气调节工程。人们一般认为,采用制冷机(热泵或其他方式)生产冷量(热量),来营造和控制室内热湿环境的系统为空调系统,实际上供暖可以提高室内空气温度,通风可以提高建筑内空气洁净度,改善空气质量,因而供暖和通风可以说是广义的空气调节。所以采用这个名称,与本专业的主要任务较为吻合,对于社会各界以及考生和家长正确认识这个专业都更为有利。这个名称的缺点是未能反映燃气供应。

2.空气调节与燃气供应工程。这个名称倒是概括了本专业的全部任务,但似乎也有不妥。将“空气调节”与“燃气供应”并列,而实际上二者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难免让人感到奇怪。再者,从本专业的任务来看,主要是前者,后者的比重较小。

据我们的了解,许多学校在执行新方案的过程中,与我们有相同或相似的体会和困惑,致使目前各校对新方案基本构架的执行,有许多的差异。当然,教指委提出的培养方案基本构架是指导性的,并不具有强制性,各校完全可以根据师资力量的特点、社会需要、地域等情况制订自己的培养方案。但是如果教指委提出的培养方案基本构架本身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修正,那么就会更加有利于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祥钊. 流体输配管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肖勇全,李岱森.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总体框架的制定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2(2):61-63.

[3] 江亿.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 暖通空调,2005.

[4] 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 暖通空调(第二版)[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空气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教学 初中教学

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其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方式,加强对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初中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教师需要积极配合国家人才培养要求,以及适应初中科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善初中生的科学观念,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力量。

一、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

案例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案例背景]此案例取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材,在内容上应归为空间科学领域之内,目的是从科学的角度让具有丰富科学想象力的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家园。本案例围绕着科学理论,以科学探究的方法,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以及球体模型来给学生呈现地球的形状,体现了新课改规定下的科学教学方法,另外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人们身边这一道理。

[案例简述]

1.查找资料,了解古人对地球外形的描述;

2.查找关于地球形状的相关论据。

首先:通过展示“神舟六号”拍摄的地球图片,了解现在人们知道的地球形状。提问:古代人对地球的形状有何认识?

笔者在教学过程的提问中,提倡学生首先进行自主思考,然后自由交流,之后再得出结论。因此,学生之间的各种观点相互碰撞。

学生1:古代人对地球的看法是“天圆地方”;

学生2:古代人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圆盾;

学生3:古代人认为地球是四方形,天是盖在地球上的大圆罩;

学生4:……

以学生的答案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疑问:谁能阐述自己所了解的古代人对地球的想法?

此时学生再次进行思考,自由回答问题。教师随之引出问题:为什么古代人没有得到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呢?

首先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假如你回到了古代,你又怎样站在古人的角度上得到正确的地球形状的结论呢?无论学生的答案如何,让其他学生思考并讨论答案的科学性并最终找出最佳答案。

案例分析:以科学的问题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案例展示,利用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另外,在上述步骤中,学生在进行资料查找时,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相互之间的组织合作能力,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在课堂提问的同时,刺激学生主动思考,锻炼表述能力,在评价中还能够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使他们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案例二:日食

[案例背景]让学生明白并深刻理解探究活动是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思考,体会思维转变的过程。活动中,教师承担着课堂的管理任务以及发挥课题的思路引导作用,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直到最终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并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案例简述]由教师运用极具吸引力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听闻在古代时,我国便观察到了日食这一天文现象,但不知为何,古人将此现象视为灾难即将来临的征兆,于是众人纷纷烧香祈祷这种天象不要发生。接着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古生日食时的图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日食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接着提出疑问:各位同学,你们有谁见过日食吗?谁能描述一下你们看到的日食?你们知不知道日食在何种情况下发生?请用图形与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实验和讨论工作。

首先,进行模拟实验:给每个小组发两个小球,让他们探索发生日食时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们分组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涉及问题:其一,日食的类型有哪些?其二,出现日食的原因?其三,什么原因使得各位观察到的日食有所不同?其次,学生进行上述问题的思考时,由教师带领学生阐述所画图形,并对其进行分析、分类。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们观察日环食的全过程,并思考怎样描述日食发生的全过程。最后,组织学生再一次进行模拟实验,回答实验报告上的问题。

[案例分析]教师以不同科学教学内容为问题的源泉,从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始自主思考与学习,到此案例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已经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由自己主动思考,并在思考中经过反复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形成面对问题时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案例三:空气

[案例背景]初中八年级下第二章中的主题就是空气与生命的关系。首先以空气为出发点,介绍空气的成分与重要性,开篇的第一小节不但是整章的引导而且是基础。本节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了有关方面的实验,以空气的成分以及相关成分的性质为基础引出实验。因此,更加注重对探究学习方法的应用,使得知识体系以具体的形式进行呈现。

[案例描述]

1.讨论

教师:每个人的周围都是空气环绕,那么谁能对空气进行一个整体的描述呢?

学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我们怎样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们带着问题开始讨论与争辩,有的撕出长长的小纸条,相互吹气,有的直接吹对方的头发,从这些行为之中,看出学生都在主动思考问题。

学生1:空气具有流动性;

学生2:空气可以吹动头发飘起来;

学生3:……

教师:谁可以向大家说一下空气的组成成分都有哪些?

这时学生们首先是查找资料或者教材,然后开始交流,最终得出答案: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教师:下面请大家自由讨论,举出生活实例来证明你们猜测的正确性。

学生们带着对问题的好奇,互相开始不断提问与应答,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对问题作出了回答。

学生1:因为有雨雪等降水天气现象,所以空气中应该含有水;

学生2:人呼吸需要氧气,没有氧气人就无法生存,所以空气中一定有氧气;

学生3:人呼吸时吸入氧气然后排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应该有二氧化碳;

学生4:……

2.实验

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仪器展示给学生,并提出了小木条燃烧实验与无水硫酸铜的实验,要求学生自由发挥作出实验来证明上述理论的正确性,下面是两组实验中的实例。

实验一:将一根燃烧的小木条放入空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变化。

现象:小木条燃烧,之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氧气。

实验二:将一定量的无水硫酸铜装进玻璃表面皿中,并将表面皿放在装有玻璃的烧杯上。

现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

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液态水使硫酸铜变蓝。

[案例分析]实验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参与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亲身体验并理解到空气中含有的各种成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运用能力,提升其观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四、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

案例四:密度实验的复习

[案例背景]对已有实验的复习是九年级学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复习能够强化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之下,如何才能给学生指出正确的复习方向,加强其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创新能力,是实验复习的核心目标。

[案例描述]

场景一:开放的实验方法

教师:根据你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实验方法来测量石块的密度。

学生1:根据密度公式,首先用天平称量得出石块的质量,然后用量筒或者量杯测量石块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密度。

学生2: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量,再用量筒或者量杯测出石块体积,然后根据公式算出石块密度。

场景二:开放的实验仪器。

目标:测量已有食盐水的密度。

要求:方法不限,可以选择任意已有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以上要求,从这次开放实验中得出两种最为典型的实验方法:

(1)密度计测量法。把密度计放于盐水容器中,直接根据密度计的读数测量得到盐水的密度。

(2)量筒、天平测量法。首先用天平称出空量筒的质量,然后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盐水,读出盐水的体积,同时测量盛有盐水的量筒质量,最后根据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

案例分析:开放式的实验方法,在进行前将所有实验仪器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任意选取方法,然后不断地调整,最终完成实验目标。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初中科学探讨教学中学生的核心作用,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这个知识化、科学的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在初中阶段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科学认知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全面认识科学的本质属性,指导学生正确体会科学探究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伟毅.初中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教学初探[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

[2]尤爱惠.浅谈科学探究教学中的误区[J].科技创新导报,2009(5).

空气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案;设计;空气的成分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2-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设计的基本依据

1.1课标要求

本教学课题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的二级主题“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内容标准是“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其后的“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中有“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的目标要求“说出”是认知性学习目标最低层次水平。课标对本课题的认识性学习要求虽不高,但“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活动与探究建议”却强调了学生亲自实践的要求。“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目标要求“认识”是体验性学习目标的第二层次水平。学生了解了空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用途后自然能够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它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2教材分析

首先在“你已经知道什么”栏目中提出思考:“证明空气的存在”、“‘捕捉’空气的方法”、“空气含有的物质”和“空气的用途”。其后,介绍了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提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观察与思考”栏目中安排“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思考问题和简短的实验解释,用文字介绍和统计图展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含量。值得商榷的是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为什么不是2等份或6等份呢?这似乎暗示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五分之几,是一种验证结论的思维方式。若要增强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性,就得设法分别测量空气的体积和其中氧气的体积。

教材借空气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学生认知的物质,还安排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学习,又利用拓展视野“空气成分的发现”进行化学史和科学素养的教育。教材最后安排学习“活动与探究:捕捉空气的实验”,介绍了分液漏斗等化学仪器,渗透“排水法收集气体”。

1.3学情分析

学生经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学习,已经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能够证明空气的存在,认识到空气是物质燃烧、呼吸作用不可或缺的物质。学生能“捕捉”到空气,但可能未思考过定量“捕捉”一定体积的空气,对空气有所认识,但往往将空气与氧气混为一谈,知道空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允但缺少对空气成分含量的定量认识。学生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也知道容器中压强随气体体积大小变化,但还未懂得怎样测定混合气体中成分气体体积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生的思维难点在于“容器内消耗的氧气体积等于补给的水(或气体)的体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解成铺垫实验和探究实验,通过铺垫实验突破思维障碍,使学生知道消耗的气体体积与补给的水(或气体)的体积相等,能使自主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水到渠成。学生也知道气体的体积大小随压强和温度改变,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缺少全面考虑的意识,因此,需要提出“加热会造成气体体积膨胀,何时读取剩余气体为宜?”等问题,提示学生周密地思维。学生缺少实验经历和经验,测定结果可能不够准确。但是实验结果的偏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遮盖事实,缺少分析。学生在独立或合作实验活动中能够逐步形成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在评价活动中,个人的严谨求实、积极思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能得到提升。

2 设计的基本思想

2.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知道空气的成分和对生命活动、物质燃烧等的重要意义;学会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过程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学会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成员间积极思考方案、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合作和实践精神;通过思考设计“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评价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中出现的结果偏差,培养严谨求实的精神。

2.2学习定向的设计

由空气的价值和成分的发现史提出问题:空气与氧气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与不同?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允但空气中各种成分气体含量有多大?怎样“捕捉”200mL空气?怎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有现代化测定气体含量的方法吗?……然后简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3学习路径的设计

学案中预设了两个“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验方案提供学生选择,以增强学习活动的变通性,尽可能做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施教思路

以空气成分的发现史为线索,以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成分。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人类认识物质的艰难过程,而且了解了在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中创造了不断进步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通过大量亲自实验,不仅获得了有关空气成分的知识和物质分类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空气成分的学习过程,学习研究物质的思维方法和手段。

在施教时按所选方案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学案进行独立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适时进行启发、点拨、讲授和评价,整合学习成果。

以课后实践活动“调查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用途,结合这节课所学内容制作一期介绍空气成分的化学小报或一个介绍空气成分的PPT作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关心自然,成为科普知识的积极宣传者。

4 学案

“探究空气的成分”学案

[导言]

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等化学家用实验研究支持呼吸和燃烧必需的气体,人们开始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和气体的多样性。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呼吸和燃烧需要氧气,但会将吸入的空气与氧气混为一谈,空气与氧气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空气中各种成分气体含量有多大呢?

我们可能已经知道怎样用水盆、玻璃杯、玻璃片、吸管和水“捕捉”一杯空气,怎样才能“捕捉”到200mL的空气呢?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情况有什么差异?这说明空气与氧气之间有什么不同?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多大?怎样用实验来测定呢?

这节课我们不但要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还要领会测定混合气体中某一成分气体体积含量的思维方法。

[学习应用]

小组协作设计并课后完成探究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提示:从网络或课本上,查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

[练习自检]

1、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是

;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

,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是

3、从冰箱中拿出的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4、在一集气瓶中点燃红磷,用塞子将瓶口塞紧,等红磷完全燃烧并冷却后,这时打开比较费力,为什么?

[课外拓展]

调查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用途,结合这节课所学内容制作一期介绍空气成分的化学小报或一个介绍空气成分的PPT作品。

参考文献:

[1l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祖浩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空气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教学 知识构建 活动探究

新课程的实施,使地理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渐渐被取代;如何创设新情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矫正的过程中实现素质提升成为现今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学案的合理设计与应用,可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能力提升,提高课堂有效性。如何设计好“学案”内容,决定着教师能否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问题的由来

地理学科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其地域广阔,使知识的时空跨度较大。高一年级实行新课程,内容相当丰富,课时减少,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但基本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高一年级,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主观愿望,如果课堂再死板、教条,缺少吸引力,那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要求课堂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由包办代替走向宏观调控,引导学生的多端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成长。

新课程指导下的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活动内容相当丰富,有“探究”、“实践”、“思考”等等。然而教材中的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探究”活动由于难度太大,导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开展;有些“思考”活动设计的问题没有连贯性、递进性;有些“实践”活动则由于要求太多太杂使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而最突出的问题是大量的探究活动与有限的教学时间总是矛盾重重,如何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既贯彻好新课程理念又能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教材中的一些活动进行重新处理和设计,并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整合,最终以学案为载体呈现给学生,开展课堂学案教学。

1.2地理课堂学案的作用

学案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思考、探究,一次次地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了解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方法,在感悟中成长,在思考中创新。

优秀的学案对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学案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由发言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学生敢于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利于学生敢于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去求证;有利于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迷信不屈从于权威――书本、老师。

1.3开展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学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更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成功的自主课堂上,教师犹如一个有着新颖意识的设计师和策划者,学生就像有着强烈参与意识的活动家和评价者,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吵闹,看似松散却又紧扣主题,犹如一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充分钻研教材,结合学生认知精心设计活动,对在互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积极的准备。

1.4设计思路与框架

学案设计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次,学案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循序渐进、分层达标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会穿插教师的点拨、补充和总结,但如果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太难或具有跳跃性,就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案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学案在呈现形式上,往往以“问题”为主,多留有“空白”。大多是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表现为“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阅读……图表,找出……事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根据……资料,绘制……图”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课本上的陈述性知识化解成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得出结论;二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三是运用课本中的“活动”和“案例”进行探究,让学生学会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四是结合实际或对课本知识进行变式和再度开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和思维拓展。

二、学案的基本构成

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本人一般把学案分为“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巩固提高”三个环节。

2.1明确目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依据,明确的学习目标表述,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情况下,学习目标的编写依据包括:课标、教参、教材、学生认知现状等。学习目标编写时最好采用“通过……的学习,理解……”,“阅读……图表,总结……”等表述方式。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以湘教版《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为例,课标中关于本课的描述是“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尽管课标描述简单明了,但课本中案例较多,本节课的学习又必须结合一定的区域地理知识,因此,结合学生情况及教材,学习目标编写如下:

【学习目标】 ① 联系生活,举例说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② 以陕西为案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③ 尝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某具体区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

2.2因材施教,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许多内容学习方式不尽相同,有偏重逻辑推理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有注重资料分析的人文地理知识、还有必须结合实际案例的区域地理。面对不同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认知,因材施教,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编写各种类型的学案学习过程。

2.2.1活动探究、讨论归纳

课例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过程】

活动一:畅所欲言,举例说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并分类

活动二:以陕西为案例,探究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 读课本4-8、4-9分析我国地形地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原因。

② 分组简要说明陕西省三个地形区的交通线路分布特点和形态特征,分析原因。

黄土高原: 渭河平原:秦巴山地:

③ 根据课本图4-12、4-13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走向,并与西安交通线路走向比较,分析原因。

活动三: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该区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

在图4-14中,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尝试选出相对合理的方案,说明原因。

2.2.2 逻辑推理、层层递进

课例2:《热力环流》

【学习过程】

1、根据气压概念,判断气压值大小 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判断:A′ _______A; B′_______B; C′_______C;

判断:A _______B_______C; A′_______B′_______C′

结论:(提示:气压与高度关系)

2、图中所示模型是理想状态下的空气状况――空气分子均匀分布。而实际当中,由于地表受热不均,空气分子无法均匀分布。

假设:B地热,A、C两地冷,A、B、C三地的空气分子会发生什么情况?画在图上(提示: 热胀冷缩)

3、画好后请比较A′ _______B′_______C′气压值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沿着水平面,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在该力的作用下,同一水平面 上,气流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在A′B′C′上,气流会怎样流动,空气分子的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画好后请再比较A、B、C三地气压值大小,ABC;

那么,在ABC面上,会有怎样的情况?请在图中绘出

4、结论――热力环流形成:

B地受热,气流持续_______;AC地冷气流持续_______;

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_______;高空形成_______;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_______;高空形成_______;

在_______作用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_______流向_______;

(注意:高低压只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比较,A与B′没有可比性。)

2.2.3 知识构架、全面复习

课例3:《城市与环境》总复习

一、城市空间结构

2.3典例练习,检验巩固学习成果

该环节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学习效果。该环节在设计上一定要注意精选例题,一般选择一至三道例题,每道题都应综合、有代表性且难易适中;如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学案选择例题如下:

【例】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耕地面积____;

②B处宜发展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三、学案的课堂应用

“学案”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能力培养是主攻方向。

学案应用的一般过程是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在下发学案后,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答疑。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同组讨论,然后教师指点解答(答疑方式以启发为主,最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后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对一些概念进行规范性界定,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进行课堂例题讲练,以达成知识的巩固迁移拓展。

参考文献:

[1]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湖南教育出版社.

[2]朱幕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杨莉娟.该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N].《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21日第5版.

空气教案范文第12篇

一、设置实验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大力倡导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型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它与“试错”“质疑”“假设”“推倒重来”紧密相连,比有些照方抓药式的实验目标教学模式要灵活得多。在实验探索中包含的想象和创造性,比传统实验更丰富,思维的空间更广阔。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问题情境是经常被应用的教学情境。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例如,在“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会在实验前反复强调“待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氧气”的正确操作,仍有很多同学在加热前就已经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内,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从而造成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预先装配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然后开始加热并收集气体。收集满第一瓶后,贴上标签“A”,立即收集第二瓶,集满后,贴上标签“B”。接着,用收集好的这两瓶氧气做了一个细铁丝燃烧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到A瓶中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时间都不如B瓶。这样,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2.创设探究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实验型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开放的化学问题情境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练习形式。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讲出心中的疑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收集的两瓶氧气在对比实验中存在差异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经过讨论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有同学提出:“A瓶中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时间都不如B瓶,说明A瓶中的氧气没有B瓶多,不如B瓶纯净。”这个观点得到其他同学的一致赞成。这位同学又提出:“是不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A瓶氧气不纯?”马上有另一位同学反驳这个观点:“如果是气密性不好,应该两瓶气体都不纯。”又有其他同学提出:“是不是因为试管及导管中的空气混入了A瓶,造成了A瓶中氧气不纯,而B瓶是在收集完A瓶后马上收集,所以B瓶收集到的氧气就比A瓶纯净。”这个观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教师提出:“我们假设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应该如何操作避免产生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在加热前,不能把导管口放入集气瓶内,当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将导管口放入集气瓶内。”马上又有同学提出:“怎样才能知道空气已经排尽了呢?”教师让学生回想前面实验中在加热后,导管口产生气泡速度的变化情况。学生马上能得出答案是氧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推断,并让学生用正确的操作再做一遍验证假设。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后,发现按正确的操作方法制得的两瓶氧气在铁丝燃烧的对比实验中,现象基本一样,从而证明前面实验中A瓶中氧气不纯是因为错误操作导致空气混入造成的。在通过探究性练习后,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来收集氧气,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展学生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

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从实验中搜集证据,验证假设,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成为实验的设计者,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设计的引导者、实验的指导者,观察、发现问题,进行启发指导,提出建议,回答质疑。例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组讨论,甲同学提出:“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师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再引导学生发现方案中的不足,鼓励学生一起完善、改进。乙同学说:“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体积减小量无法测定。我的设计是,将一只较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再点燃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置在蜡烛的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示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经过议论,同意该方案。教师说:“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瓶内水的体积,明确地表示出被消耗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接着,教师请乙同学演示刚才的设计方案,结果水上升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1/10。教师问:“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体积约占空气的1/5,而在他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却远远小于1/5,为什么?”丙同学说:“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分数偏小。”随即,大家就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两分钟后,观察到的结果仍然偏小。教师说:“看来还有别的原因?想想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状态?”学生回答:“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偏小。因此应选用燃烧后不生成气体的可燃物。”教师及时肯定,同时适时向学生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展示红磷样品),并给出这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可谓是水到渠成。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的机会,使学生在化学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教师在化学实验设计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主动与同学、与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对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设计方案和别人对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意见。通过反思和自评,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具体建议。

空气教案范文第13篇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第一节“空气”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探究“氧气在空气中占有多大的体积比例”,并花去课堂时间约35分钟,所以留给“空气中还有什么成分及作用”的教学时间不够了,当时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你知道空气中还有什么吗?你能说出验证某一种物质的存在方法吗? (学生似乎没有把握,不敢举手,此时下课铃声响了)

师:那么这个问题同学们带回去“课后再研究”,请小组合作研究,有要帮忙请与我联系……

课毕,我以为此老师的“课后再研究”肯定是一句空话,一个忽悠。但接着听了第二节课才发现,事实并不是如此。

第二课时

师:验证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存在,你想到什么方法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呢?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表现与上一节课截然不同,可见学生回家的确有研究了)

生:我们小组先查阅了相关资料,研究出方案,后来还找老师来帮忙并做了实验。(学生很自信很流利地介绍了实验过程:①取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②往水里注入空气;③通气10分钟后;④通气20分钟后……)

师:对,利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那么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吗?怎么证明?(老师利用了学生的实验结论作拓展教学)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很快出现了溶液由澄清变浑浊的现象,教室一片欢声。

师:比较这两个实验你们还有什么困惑?

生:为什么要通空气需要20分钟才出现浑浊,而吹气那么快呢?……(通过两个实验对比生成新知识)

生: 介绍自己的研究实验: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露置于空气中,过了一个小时,白色的变成了蓝色的固体。

师:他们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很轻松地回答出了空气中含有水。

师:总结,他们研究科学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受到表扬的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分析与思考】

新课程课堂提倡学生将课内生成问题带出课堂,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所以教学中用“课后再研究”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很是在理。案例中的老师认真地去对待每一次的“课后再研究”,虽然占去了他的部分课余时间,但他不正享受着课堂的快乐和教学的幸福感吗?

1.态度重视,不忘育人是根本

教师是学生诚信的典范,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与和学生约定的事要付诸行动,不能给学生留下“老师说话不算数” 的印象和口实。在教学中如果让“课后再研究”的语言常常不督促、不践行,沦为一句空话,那么会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个“言而无信”“嘴上说说而已”的人。案例中的老师我想他在学生的心中是高大的,在这节课中他从课内布置任务到课外指导研究,又到课内组织交流研究结果的的做法,践行了“课外再研究”的语言。长此以往,这种“言既出,行必果”地形象肯定给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

2.教师指导,促进自主学习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要探究“空气中还含有什么物质并想办法验证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存在”是有困难的,这是因为在学习该课时,学生其化学知识知之有限,探究基础单薄。如果此时教师也“放羊”式的放手不管,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储备知识,导致探究受阻,这时老师的介入指导正起到了排障引路作用。案例中老师的一句话“请四人一小组一起讨论,有需要教师帮忙的请与老师联系”,正给学生寻求老师帮忙埋下了伏笔。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授人以鱼”, 更要“授人以渔”。对于课外研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要借助文本资料、现代网络,手头工具、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本案例中,学生能利用查阅资料、询问、讨论或实验探究等各种科学手段,使“如何验证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是老师从中适当指导积累的结果。

3.整合课内外,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让所有探究活动都安排在课堂进行,那必然会导致重难点不突出、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后果,就如案例中“用磷燃烧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是课中重点探究,用时40分钟,而“检验空气中水、二氧化碳的存在”的实验不放在课内做详尽探究,显然主次分明。但探究性学习又是学习科学知识所提倡的,我们不能因为以时空有限而懈怠探究学习。那么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外研究成果,再生成新的知识正是我们有效教学的追求。在本案例中,教师拍摄并记录了在学生“课后研究”的过程,并制成幻灯的形式予以展示与汇报。由于课件中的人和事学生熟悉,大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尽管没有全部地学生都参与“验证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存在”实验,但是通过两小组同学的课后努力所提供的鲜活探究学习材料,却是所有的学生参与了思考,从而又生成了第二课时中“白色的硫酸铜粉末能检验水的存在,澄清的石灰水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的新问题“为什么要通空气需要20分钟才出现浑浊,而吹气会那么快呢”,水到渠成。与此同时,让学生介绍实验时,学生能“很自信、流利地介绍起实验过程”,这正是我们课堂中稀少的“生存教育”,信心培养。

4.适当评价,保证探究欲望

4.1激励评价。作为学生,他们感到最幸福、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如案例中老师对由“阅读课外书”获知空气中的成分的学生和两小组学生的肯定和赞赏,都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尤其为小组创造了一个被人赏析的机会和成功的氛围,我们可以试想他们的心情是兴奋的,他们对下次的课外探究必然是充满着期望的。

空气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案例教学;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在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在注重物理知识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科是非常抽象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如何使它变得形象、直观便于同学接受? 高中物理教学中案例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状态的关键。物理源于实践,物理学理论方面的发展更需要实践进行检验。案例教学法则是根据这个原理,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精心选择案例,设计实例,从而让相应的理论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化为比较简单的生活体验,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把相应的案例应用到教学当中,组织学生们进行实验和讨论,然后撰写相应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教学目的。该方法的核心内容就是把自然事件当中部分真实的情境引入到课堂当中,在相应时间内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及解决,培养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

(1)内化知识。案例教学所获得的知识是内化的,是学生自己能够驾驭的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的成果。通过案例,学生实践获得的知识会记忆更加深刻。

(2)实践能力。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实践,案例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实践环境,这种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灌输学生一些不正确的教学理念,学生沦为答题机器。而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情绪。

二、物理案例举例

案例:气体的能量。

教学目标: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和评估。 体验成功的乐趣,深化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课前准备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信息窗"马员ぐ肭蚴笛"。 分实验小组,自筹实验器材,教师准备一些备用器材,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引入:首先演示"喷泉"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吸气时,水会喷上去,为什么?要想知道其中奥秘,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学生甲组:先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再用手按住并倒放过来。放手后,纸片掉了下来。然后,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没有掉下来。

提问1:纸片为什么能托住一杯水,而托不住一杯空气呢?

学生:玻璃杯装满水,排出了空气,硬纸片在下方大气压强作用下没有掉下。

提问2: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学生:当吸盘轻合在一起时,里面仍有空气,外面也有空气,内外都有大气压,作用相互抵消;当吸盘挤在一起时,里面空气被挤出,吸盘在外面的大气压的作用下就紧紧地吸在一起了。

提问3:这个实验与哪个著名的实验相似?

学生:与"马德堡半球实验"相似。难怪,马德堡市民都承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提问4:为了让学生直观确信大气压是相当大的,拿一只吸盘紧紧地压在黑板上(选在非常光滑的地方)。然后,将一个同学的书包挂在吸盘钩上,吸盘稳稳地"提"着它。

学生领悟到:难怪大气压叫做“大”气压呢。

学生乙组:取一玻璃瓶,瓶内放热水,将带壳的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不能落入瓶中;将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能落入瓶内。

提问5:鸡蛋为什么会落入瓶中?

学生:生鸡蛋蛋壳粗糙与瓶口接触有小孔,空气容易从小孔进入瓶中。另外,蛋壳易碎。熟鸡蛋表面表面光滑,能与瓶口紧密接触,且摩擦小,易形变,大气压容易将其压入瓶中。

提问6:罐内的水沸腾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大量水蒸汽。

提问7:水蒸汽遇冷会怎样变化?

学生:会液化成水。

最后,回到甲组学生演示的"喷泉"实验,启发学生总结一下。

三、课堂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认真挑选案例。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挑选案例。挑选案例的范围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发,要新颖、有趣、实用。比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带电本质,进而接受自然界中普遍的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可以利用长发女生梳头时长发随梳子梳头过程飘起来的现象来解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经典案例可以引发学生提问与思考。

(2)对学生的思考设计进行引导。教师不应该是课堂中的主角,教师更多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物理案例设计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牵引人,给他们指出正确的学习方向,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3)不能忽视系统知识的梳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缺乏根基的。将自己的创新经验和能力结合到学生的课程开发上,同时将自己周围的有力资源进行收集、整改和完善。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减少对教科书的依赖,进而将合适的、有远瞻性的课程呈现给学生。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设置案例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为教学主体、增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教师要重视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有效积累知识,提高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常来琦.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2013

[2]沈金林.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2)

空气教案范文第15篇

>>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浅谈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生物的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生物教师的应变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观课议课"在高中生物教研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活动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综合能力培养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科综合能力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的策略 浅谈高中生物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调控策略 思维导图引入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高中生物复习指导策略探讨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浅论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教师“生物技术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 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复习指导的有效策略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⑤ 网址:http://中国科普等。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选择合理的材料和实验方法,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使此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2 指导实验探究活动

高中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与探索不能完全等同于真正的科学研究,不可能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加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等现实条件有限,在学生开好题、收集好资料后,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实施的整个过程,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指导。

2.2.1 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

活动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审查和把关,对于不合理之处,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正。此外,教师还可针对方案的具体任务,提出相关的指导建议,指导学生完善方案的同时大大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例如学生开始只比较密闭教室和通风教室的空气质量,教师引导:能否多场所(教室、办公室和商场)进行取样培养,通过比较密闭环境与通风环境中菌落的平均数目和直径大小,从而突出开窗通风的紧迫性?最终通过讨论,确定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① 密闭教室与通风教室的空气质量比较;

② 密闭办公室与通风办公室的空气质量比较;

③ 有暖气商场与无暖气商场的空气质量比较;

④ 使用空气清新器的密闭教室与未使用空气清新器的密闭教室;

⑤ 使用醋熏的密闭教室与未使用醋熏的密闭教室。

2.2.2 实验操作的指导

实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实验可能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甚至根本不懂操作的,教师的指导工作必须落实和及时。如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教师要向学生做好示范操作;再如学生进行预实验时,打开培养皿从空气中取样3 min,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冬天气温较低,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相对较低)。指导建议:以时间作为自变量进行多组预实验,选择适宜的时间,最后发现7~10 min的取样效果较好。

3 实验结果处理的指导

学生通过实验,会得到各个空间的菌落数,从而依据菌落数的多少来判断相应空间的污染程度。但得到的数据比较多,如果简单地罗列这些数据,可能会不容易做出判断。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形式来展现、比较这些数据,从而使人对实验的结果一目了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采用折线图的形式来表现这些数据更加直观清晰(图1)。

通过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的指导,使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工作的落实和及时,能促使学生的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活动的参与者,在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新的体验,实现该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