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在上学期,我部已经和学校后勤方面的多为主管老师建立了工作关系。本学期,我部将做好同学与学校之间的纽带工作,及时将同学们的权益问题上报给主管老师,并督促学校尽快解决。

本学期,我部依然采用“权益日”的方式收集同学们的权益问题。时间为每月单周的周二中午。同时,我部将继续以权益通知和公示栏的形式把问题的结果反馈给同学。本学期,我部将加大出权益通知的频率,同时保证每一期权益通知的质量。

二、大型活动

本学期,我部将举办经典活动厨艺大赛。由于上届厨艺大赛比较成功,所以本学期我部将吸取上届厨艺大赛的成功经验,争取办到让同学得到锻炼,观众投身其中。具体细节见活动计划。

三、日常工作

本学期,我部会继续每天为同学们提供天气预报以及生活小贴士,每天晚九点前完成。

四、部员培养

本学期,我部将重点培养0x级部员。提高0x级部员独立反应权益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我部还将培养部员制作视频短片、彩喷的技能。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自XX年3月份,我正式接手部门以来,部门的发展经历着草创未就的阶段,很多东西是既有的,更多东西是新生的。任何事物的新生必然伴随着不成熟,伴随着琐碎。

了解我的部员所想,思考我内心所想,发觉客观所有,部门工作的不足,即很大程度上是我工作的不足,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校领导接待日”监督无力

开展了20多年了的校领导接待日,也同样被学生会誉为教育部高度赞扬的校领导接待日,事实上在争取学生权益和反映学生问题上太过无力。

其一、校领导接待日宣传不够。学校领导的时间不能确定造成了校领导接待日开展的些许随意性,同时,宣传的不够和不定时造成了同学的“不知情”和“不参与”。与会的同学很大一部分是由各学院学生会选派的,虽然也代表着全校民意,但后续的宣传和在同学们中的影响大打折扣。

其二、部门在后续反馈跟踪上做的不足。很多学生在会上提出的问题以及在会后反馈的问题,我们未按时跟进、及时反馈,造成了诸多学校承诺的问题和部门承诺的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

其三、在体制上部门的约束力不够用。很多学校部门对于部门的监督是不重视的,这要归结到体制和学校上级领导的重视上来。大部分时候部门的工作是有心而无力的。

二、“失物招领平台”影响力欠缺

失物招领平台也是往届建立的学生服务平台,但是其影响力一直有限。究其原因,信息来源不够,再究其原因,影响力不够。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恶性循环,如何加大平台影响力是决定她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三、部门应对职能部门缺乏经验

部门在“校领导接待日”、“教务见面会”、权益维护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组织监督力的客观缺失,行使监督职能更多的是依靠反馈情况,引起重视。在这样一种依靠个人发挥不成体系的过程中,经验缺乏,部员的心理负担重,事情的结果也往往因为受理老师的态度而不一。

四、部门计划混乱

部门着手的工作主要在于,校领导系列活动的开展,带有突击性和繁重性;失物招领平台的日常维护,平淡但不可或缺;权益维护工作的进行,兼具突然性、繁重性,并且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部门会筹划开展新的活动以及配合校会其他兄弟部门进行工作。在系列的活动中,部门的定位过泛,任务繁重,缺乏经验借鉴。

然而部门的成绩是客观存在的,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感,我希望我的部员也是,也存在有这种自豪感。

一、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包括校领导接待日和失物招领平台在内的部门日常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延续着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筹备了自145期至147期校领导接待日和4月份教务见面会,截止6月底了共56期失物招领信息。

此外,配合校会进行了学院五四评优、毕业晚会问卷设计、高数竞赛监考、学生会内联等工作。

二、平台的制度化

失物招领平台扩大和更新,西区、北区全校5个点集体更换了新部门的展板,并重新设计了各个失物点的登记册,定期记录,定期公布。

三、新活动的开展

“食堂开放日”系列活动由权益服务部牵头策划,在基建、宣传、新网的配合下顺利开展。第一届“食堂开放日”活动(试点)在西二食堂开展,前期报名同学踊跃,报名人数接近百人,由于场地限制,参与活动中来的同学20人左右涵盖全校各学院。在今后的食堂开放日中,活动将逐渐形成品牌。

此外,完成了关于爱心伞、失卡送还体系两个服务活动的策划,在合适的时候能够投入到实际运营中来。

四、权益维护的

较往届权益部门的工作,XX上学期部门投入了很大精力在学生权益工作上。3月份,关于北区隧道口栏杆伤人事件同学得到相应赔偿,4月份,西区工程车辆碾压同学自行车事件,基建处老师出面对同学进行了赔付和说明,5月份,关于北区24栋女生宿舍白蚁泛滥,图书馆同学夹带书籍被罚,教室桌椅损坏,对同学向我们反映了的问题,部门及时做出了处理和回应,6月份,教三楼吊扇坠落,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并促成了后勤部门在学生会的监督下对全校吊扇进行检修。现在正在处理57栋女生宿舍维修改造的相关事宜。。。

五、部门宣传

部门人人主页(地大权保)好友数从上届的100+到现在的928人,访问量从开始的100+到现在的2808.人人作为官方日志、报告、事件说明的阵地,访问量过百的日志有10篇(占到总量23篇的50%左右),最高的则超过400+。

新浪微博(地大权益服务部)关注数从3月份建立到508,其中的隐性影响力则更加大,与包括“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委员会”、“地大微博协会”等校内主页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微博成为了同学向部门反映问题最主要的渠道。(数据截至XX年9月2日)

一言形容我作为部长半年的工作:

在工作成果上我是有成绩的,在部门完善上,我是必须要担责任的

在接下来的半年,在放手锻炼部员的同时,我对部门的计划如下:

一、定位清晰

“校领导接待日”系列活动和失物招领平台完善加强,权益维护工作系统化。“食堂开放日”活动配合基建部开展。调研工作配合宣传、新网部门开展。

二、部门建设

放手锻炼部员,仍以老部员为骨干,适量招收新部员。

三、扩散权益工作

权益工作与基建部、女生部、新闻网络部、宣传部共同开展,联合进行,充当桥梁。

四、系统化

将工作中的经验共享,更注重程序化和系统化。

五、重视宣传

重视宣传,扩大影响

最后,我很荣幸作为XX届校学生会的一员,作为XX届权益服务部的部长,来总结规划半年的工作,我希望在我将工作交由下一届时,我的内心同样充满现在这样一种期待。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自xx年3月份,我正式接手部门以来,部门的发展经历着草创未就的阶段,很多东西是既有的,东西是新生的。任何事物的新生必然伴随着不成熟,伴随着琐碎。

了解我的部员所想,思考我内心所想,发觉客观所有,部门工作的不足,即很大程度上是我工作的不足,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校领导接待日”监督无力

开展了20多年了的校领导接待日,也同样被学生会誉为教育部高度赞扬的校领导接待日,事实上在争取学生权益和反映学生问题上太过无力。

其一、校领导接待日宣传不够。学校领导的时间不能确定造成了校领导接待日开展的些许随意性,同时,宣传的不够和不定时造成了同学的“不知情”和“不参与”。与会的同学很大一部分是由各学院学生会选派的,虽然也代表着全校民意,但后续的宣传和在同学们中的影响大打折扣。

其二、部门在后续反馈跟踪上做的不足。很多学生在会上提出的问题以及在会后反馈的问题,我们未按时跟进、及时反馈,造成了诸多学校承诺的问题和部门承诺的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

其三、在体制上部门的约束力不够用。很多学校部门对于部门的监督是不重视的,这要归结到体制和学校上级领导的重视上来。大部分时候部门的工作是有心而无力的。

二、“失物招领平台”影响力欠缺

失物招领平台也是往届建立的学生服务平台,但是其影响力一直有限。究其原因,信息来源不够,再究其原因,影响力不够。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恶性循环,如何加大平台影响力是决定她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三、部门应对职能部门缺乏经验

部门在“校领导接待日”、“教务见面会”、权益维护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组织监督力的客观缺失,行使监督职能的是依靠反馈情况,引起重视。在这样一种依靠个人发挥不成体系的过程中,经验缺乏,部员的心理负担重,事情的结果也往往因为受理老师的态度而不一。

四、部门计划混乱

部门着手的工作主要在于,校领导系列活动的开展,带有突击性和繁重性;失物招领平台的日常维护,平淡但不可或缺;权益维护工作的进行,兼具突然性、繁重性,并且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部门会筹划开展新的活动以及配合校会其他兄弟部门进行工作。在系列的活动中,部门的定位过泛,任务繁重,缺乏经验借鉴。

然而部门的成绩是客观存在的,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感,我希望我的部员也是,也存在有这种自豪感。

一、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包括校领导接待日和失物招领平台在内的部门日常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延续着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筹备了自145期至147期校领导接待日和4月份教务见面会,截止6月底了共56期失物招领信息。

此外,配合校会进行了学院五四评优、毕业晚会问卷设计、高数竞赛监考、学生会内联等工作。

二、平台的制度化

失物招领平台扩大和更新,西区、北区全校5个点集体更换了新部门的展板,并重新设计了各个失物点的登记册,定期记录,定期公布。

三、新活动的开展

“食堂开放日”系列活动由权益服务部牵头策划,在基建、宣传、新网的配合下顺利开展。第一届“食堂开放日”活动(试点)在西二食堂开展,前期报名同学踊跃,报名人数接近百人,由于场地限制,参与活动中来的同学20人左右涵盖全校各学院。在今后的食堂开放日中,活动将逐渐形成品牌。

此外,完成了关于爱心伞、失卡送还体系两个服务活动的策划,在合适的时候能够投入到实际运营中来。

四、权益维护的

较往届权益部门的工作,xx上学期部门投入了很大精力在学生权益工作上。3月份,关于北区隧道口栏杆伤人事件同学得到相应赔偿,4月份,西区工程车辆碾压同学自行车事件,基建处老师出面对同学进行了赔付和说明,5月份,关于北区24栋女生宿舍白蚁泛滥,图书馆同学夹带书籍被罚,教室桌椅损坏,对同学向我们反映了的问题,部门及时做出了处理和回应,6月份,教三楼吊扇坠落,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并促成了后勤部门在学生会的监督下对全校吊扇进行检修。现在正在处理57栋女生宿舍维修改造的相关事宜。。。

五、部门宣传

部门人人主页(地大权保)好友数从上届的100+到现在的928人,访问量从开始的100+到现在的2808.人人作为官方日志、报告、事件说明的阵地,访问量过百的日志有10篇(占到总量23篇的50%左右),最高的则超过400+。

新浪微博(地大权益服务部)关注数从3月份建立到508,其中的隐性影响力则更加大,与包括“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委员会”、“地大微博协会”等校内主页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微博成为了同学向部门反映问题最主要的渠道。(数据截至xx年9月2日)

一言形容我作为部长半年的工作在工作成果上我是有成绩的,在部门完善上,我是必须要担责任的

在接下来的半年,在放手锻炼部员的同时,我对部门的计划

一、定位清晰

“校领导接待日”系列活动和失物招领平台完善加强,权益维护工作系统化。“食堂开放日”活动配合基建部开展。调研工作配合宣传、新网部门开展。

二、部门建设

放手锻炼部员,仍以老部员为骨干,适量招收新部员。

三、扩散权益工作

权益工作与基建部、女生部、新闻网络部、宣传部共同开展,联合进行,充当桥梁。

四、系统化

将工作中的经验共享,更注重程序化和系统化。

五、重视宣传

重视宣传,扩大影响

最后,我很荣幸作为xx届校学生会的一员,作为xx届权益服务部的部长,来总结规划半年的工作,我希望在我将工作交由下一届时,我的内心同样充满现在这样一种期待。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建设;意义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相关概念简述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由林业规划、林业设计以及林业调查三个方面内容构成,林业设计、林业规划以及林业调查三者之间即存在联系性又存在着本质区别。准确把握由林业规划、林业设计以及林业调查三者之间关系,将每一项林业发展建设内容落实到位,对林业生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由林业规划、林业设计以及林业调查三者之间关系,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1.1林业规划概念简述

林业规划主要指对林业生产建设所作的预见性部署,对林业生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林业规划必须全面考虑林业目的、发展现状以及林业未来发展趋势。保持林业生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要不忘发展林业经济;在平衡短期利益以及长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利益以及集体利益。林业规划设计有国家规划设计和地区规划设计之分。国家有关部门全面控林业生产建设规划,地方部门依照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及相关标准进行林业规划;但是并非一味尊崇上级有关部门方针,应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性,不断发展地方特色林业,进一步加强地方林业经济建设。

1.2林业设计慨念简述

林业设计指在林业总体规划框架内,将林业建设用图以及文字展现出来的活动过程。林业设计包含林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林业设计包含造林没计、育林设计以及抚育设计等几方面,对林业生产建设工作起着指导性作用。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意义

2.1为森林保护打好基础

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生态环境逐渐变得越来越糟糕,为此,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保护森林的问题。保护森林意识的加强虽然能促进环境的发展,然而还必须加以科学的指导。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国内的所有地区都在积极的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该项工作包括的内容较多,涵盖了数据调查、信息搜集、方案制定、参考指导等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牵涉到的内容非常全面,主要涵盖不同区域适合种植的树种类型以及树木的质量与数量等,这些内容能够给保护森林提供诸多的信息依据,以便编制出相应的保护当地特色森林的预案。保护森林的工作必须依靠林业部门,而若想使林业部门决策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得以确保,那么就离不开可靠的资料与数据信息依据。通常情况下,调查林业所获得的数据与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可以有效地指导林业部门的决策。在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后,就可以将森林保护以阶段性任务的模式来开展,在不同的工作时间段,执行相应的工作方式,确保森林不再被破坏,还需要持续的养护处理,最终得到理想的成果。

2.2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迅速,使得林业生产工作也面临较大的压力。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项建设工作,都会需要林业生产的帮助,可绝大部分的树木生长周期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所造成的供需矛盾是非常严重的。为此,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积极的落实后,能够为林业生产提供足够的参考。①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会针对既有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分析,如果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目标和紧急工作任务,则会通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直接开展实地调查和分析,结合以往的资料与工作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答案,从而为林业生产建设的部署提供参考。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会针对林业方面的工作进度、质量、成果、未来趋势等深入的分析,确保提供实时的准确信息,从而间接的对林业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保持其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在硬性指标上做出努力。

2.3有助于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林业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现阶段,我国林地承包现象较为常见,这有利于实现林业发展的多样化。但是在林地承包中也经常会出现经济利益纠纷问题,这涉及到林地使用权以及林地所有权等问题。为了实现林地的可持续发展,林业部门一定要做好协调工作,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可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地各方面权益做出明确规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承包户的主动性,更有效规避重视造林、忽视管理现象的出现。但现阶段,我国林业管护制度仍不够完善,对林业生产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生产,林业部门就应对林地承包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从而对林业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详细的林业生产方案,保护林地承包个人的经济效益。

2.4提高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实际性,其主要是从林业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以科学的角度对林业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将其作为林业生产建设的指导内容。就相关调查部门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而言,林业调查规划与设计可以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科学数据与信息,再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各类林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确保林业生产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大大增加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

结语

总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注重森林与个人权利的保护,通过林业调查与分析,为林业部门的林业生产建设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并不断提高林业生产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推动现代林业生产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志荣,刘坤.浅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意义[J].低碳世界.2017(01).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近几十年采,关于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课题:博弈论、激励设计理论、委托—理论和企业理论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且最富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主流。与此同时,现代管理科学也一直把企业管理激励作为研究的重要范畴;组织设计理论、行为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都是在管理激励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自50年代以来,随着马斯洛(A.H.Maslow)、阿特金森(J.W.Atkinson)、麦克莱兰(DayidMcClelland)、赫兹伯格(F.Herzberg)、弗鲁姆(V.Vroom)、洛克(E.A.Locke)、凯利(Kelley)和魏纳(Weiner)等诸多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日益丰富。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构建企业整体激励的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Stock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PhantomStockPlan)、股票增值权(RightofStockValue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Stock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返纳头竦奶峁┰嚼丛奖硐治恢趾献鞯慕峁皇欠止さ慕峁?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林业调查 规划设计 林业生产 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S7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134-01

林业资源是五台县的大资本,但产业发展更需要牵住市场的牛鼻子。最近几年,本着“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总体要求,五台县党委、政府在客观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特色产业。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精心开展关于“生态”和“文化”方面的造园实践,精心培育特色林,2012年,就五台县共植树造林150公顷,林相改造107公顷,建核桃基地40公顷,公路沿线建成10公里生态绿色长廊,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林业生产更加科学合理。

1 林业调查林业规划设计概念分析

1.1 林业调查概念分析

林业调查就是林业部门按照国家赋予的权利和智能,在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的前提下,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在林业建设和林业生产各项工作开展之前,对林业生产和建设所涉及到的范围进行地质勘查、环境因素分析、林业生产能力评估以及社会效益分析等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工作,结合最终的调查结果为林业生产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从而确定林业建设和生产的目的性以及时效性。针对林业调查工作的难度和调查范围的不同,将林业调查分为了不同的调查类型。

1.2 林业规划概念分析

林业规划工作开展主要从短期和长期发展对林业建设生产工作进行分阶段和整体部署。林业规划内容在制定和部署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地区林业发展和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从保护森林资源角度出发,为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考虑到林业建设工作短期和长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地区林业建设的实际需求,林业规划等级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一般情况下,结合林业建设级别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部级林业和地方性林业。

1.3 林业设计概念分析

林业设计工作是要充分结合林业调查和林业规划总体要求,按照林业建设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将调查结果、规划设计等抽象性的文件、政策、数据转化为可见的文字、模型和设计图等表现形式。按照林业设计要求,林业设计工作可以划分为总体设计、项目设计、建设工序设计。而按照工作进展设计阶段可以将其划分为初步设计、施工过程设计和后续管理设计,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可以将林业设计进行科学划分。

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2.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开展林业生产建设工作的基础环节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建设稳步前进,林业生产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从生态文明角度分析,林业生产和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工程。过去我们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是以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最后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严重。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实现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国民经济建设离不开林业生产工作,而要想林业生产建设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以价值估算和科学分析为基础,结合林业建设生产实际需求,从整体方面对林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因素进行评价和评估,高效控制好林业建设资金和生产资源的投入,做好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从而制定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林业生产宏观战略方针。

2.2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有利于明晰林权

林业经营过程中,承包现象十分常见,除了天然林之外,其他各种林地都存在这种现象。但是在林业承包过程中,由于合同权利和责任不明晰,林权归属方不确定,很容易产生林权纠纷,而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一方面可以调查清楚林木的使用权和整个林地的归属权,另一方面针对林权拥有者和承包者之间存在的林权纠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从而降低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纠纷,降低林业经济损失,保护好个人权益。此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还可以结合相关规定为参照,结合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进行科学划分,保证各方利益均衡,从而保证林业生产工作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更好保障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

2.3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有利于林业资源的保护

林业建设生产的前提条件是要全面掌握和分析好森林各个方面的信息,然后结合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而具体的建设生产计划。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对森林资源的种类和质量进行收集和汇总,通过数据分析,反映出当地林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从而真正的了解到林业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通过与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帮助林业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林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森林资源保护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通过积极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帮助林业部门获取正确而详细的数据资源,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森林保护方案,从而真正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在林业生产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林业生产建设、产权保护和林业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未来需要我们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促进林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正 文】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董事会)授予经理人以签约时确定的价格,在未来某一时间购买该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这一分配形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实行了近30年,它在美国的发展过程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对股票期权的处理

在1972年之前美国的公司采用股票期权计划奖励员工时,由于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做指导,绝大部分的美国公司不将这种股票期权奖励的薪酬费用反映到公司的损益表中,因而企业利润很可能被明显高估。对于这种完全不确认企业薪酬费用的做法经济学家予以坚决反对,同时企业也要求官方对股票期权制定统一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的股票期权入账方法,便于股东了解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将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影响

顺应学术界与企业界的要求,美国apb于1972年制定了apb第25号意见书《发行给员工的股票的会计处理办法》,并于1973年对apb第25号意见书制定了解释性条款。apb第25号意见书的大致精神为:公司按照“内在价值方法”计算薪酬费用。这种薪酬费用的计算办法规定在企业授予员工股票期权的当日,如果员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等于公司当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则公司的薪酬费用为零,公司损益表中的利润项目不会因为未来公司股价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只有当授予股票期权当日,员工未来为了获得该部分股票而要向公司交纳的金额低于该种股票的市场价格时,公司的薪酬费用才为正值,从而应从损益表中相应抵减企业的利润。

在apb第25号意见颁布之后,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种类各异的股票期权计划,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股票期权计划是期权数量、行权价格在授予日都不明确的可变股票期权计划,例如业绩股票期权计划等。可变股票期权计划一般允许公司或员工选择股票、现金或股票与现金的组合等多种方式来对计划进行清算。而apb25号意见书主要是针对固定股票期权计划提出的,尽管日后增加了很多解释性公告,仍然不能为上述种类各异的股票薪酬计划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标准;同时,apb25号意见书发表以后,企业为了不计提薪酬费用,在授予员工股票期权时,一般规定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等于该种股票的公允市场价格,因此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确认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对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反映仍然不充分。

其实,公司向员工发放股票期权和向员工发放工资奖金一样,都是公司利益向员工的转移,只不过一种是以未来低价向员工出售股票的方式转移利益,一种是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转移利润。这种股票期权下的利益转移实际上给公司增加了成本。为了合理反映这块成本,美国会计学界专门设立了薪酬费用这一会计科目。

但是,对于薪酬费用的会计处理,fasb与企业界间存在巨大分歧。1993年4月,fasb投票决议,要求企业将薪酬费用视为一种支出,按其未来预测价值计算成本,但遭到了硅谷高科技公司的强烈反对,他们组织了支持股票期权的“硅谷行动”,要求撤销这项规则。由于当时美国新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高科技企业如日中天。在克林顿政府和sec的强烈支持下,国会通过投票否决了fasb改变会计准则的非正式决议。于是,fasb撤回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需在年报的注释中公布薪酬费用的价值。

二、美国关于股票期权两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简介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初步知道了fasb第123号公告与apb第25号意见书在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原则上的差异十分明显,这些会计处理方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种会计准则下的公司财务指标的差异。

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企业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可自由选择apb25和pasb123,但如果企业采用pasb123,以后它就不能改用apb25。对于所有生效的股票期权计划,企业只能选择一种准则,apb25或fasb123,不能使用两种不同的准则来衡量不同的期权计划。

apb25与fasb123的主要差异在于:

apb25运用内在价值法计量股票期权。根据这一方法,补偿成本只限于计算日(通常是授予日)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行使认股权的价格的差额。由于大多数所谓的合格固定认股权(即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而列入可扣减费用的计划)其行使价格至少会等于计算日的市场价格,不会产生需确认的补偿成本。而在fasb123中,使用的是公允价值法。在衡量员工的股票期权和类似股权工具时,考虑了许多因素,包括股票期权的时间价值,即可以延迟决定是否行使认股权,直至到期日或之后认股权仍有效的日期,从而产生的价值,这样通常会导致补偿成本的确认。

三、股票期权在我国的运用及面临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企业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问题,在我国股份公司中实行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薪酬制度已势在必行。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3种股票期权的账务处理办法,下面予以概括说明并分析其优劣:

1.股票期权视为或有事项。

这种会计方法的具体内容为:在授予日即按照行权价格确认一项债权(如记作长期应收款等),同时确认一项所有者权益(如记作预计股本等);期权持有人实际行权以后,将债权转为现金等,同时将预计股本转为股本;如果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将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支付给期权持有人,则作为企业的费用处理。

表1 两种股票薪酬会计准则内容比较 股票薪酬计划种类 apb第25号意见书 fasb第123号公告

授予日期 相同

固定股票期权计划计算日 报酬所得或股票市场价格超过行 采用认可的期权模型估算授予日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权价格的数额 的公允价值

期权股数和行权价都已知的日期 授予日期

业绩股票期权计划计算日 (通常为行权日或清算日) 采用认可的期权模型估算授于日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计算日的股票期权内在价值 的公允价值没有影响——薪酬费

授予日之后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最终的薪酬费用取决于业绩期限 用已经在授予之日锁定

结束时的公司股价

限制性股票计划(非业绩挂钩) 授予日

计算日 未待权股票的价格或减去要求员 相同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工支付的金额 相同

如果计划是普惠制的并且折扣 如果计划是普惠制的、折扣不超

员工股票购买计划 不超过15%就作为非报酬计划来 过5%且计划没有期权特征则作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处理 为非报酬计划来处理薪酬费用等

有期权特征的计划 如果计划是普惠 制的就作为非 于期权的公允市场价值

报酬计划来处理

现金类计划(比如,股票增值权 结算日 相同

和虚拟股票计划)计算日 在结算日付给员工的现金 相同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股权奖励现金结算 最终薪酬费用为结算日公司支付 回购股票结算股权奖励计划公司

公司可选择发放股票还是现金时 的现金 支付的现金(不超过公允价值)

公司有义务应员工的选择支付 将结算日确定的薪酬费用按债 相同

现金时 务处理

它的主要缺陷:一是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或有事项”的相关精神不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7条,“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因此上述会计处理方式在授予日将企业发行的股票期权视为一项或有债权,其记账原则与现行会计准则相冲突;二是容易导致企业资产的虚增,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三是如果股价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比较大,会导致费用不均衡,由于这部分差额记作费用在行权日所在年度入账,没有均衡地摊销至授予日和行权日之间的年度,因此不符合配比原则,会出现行权日所在年度企业利润锐减的现象;四是如果期权持有人放弃行权,需要冲减以前的记录,有操纵资产的嫌疑。

2.三时点会计处理方式

它与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相似,只是设置的会计科目有所不同而已。具体办法为:

(1)授予日的会计处理:以享有股票期权的人员姓名开设明细账,借记“或有认股款”科目,贷记“或有股本”科目,或有认股款与或有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入“资本公积——股票期权溢价准备”科目;

(2)行权日的会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同时在备查账中相应冲销以前披露的或有认股款;

(3)到期日及失效日的会计处理:借记“或有股本”、“资本公积——股票期权溢价准备”科目,贷记“或有认股款”科目;失效日的会计处理方式和到期日员工未行权的会计处理方式相同。

由于三时点记账法将股票期权的相关事项在备查账中予以披露,而不是视为或有事项在财务报表中入账,因此,符合现行会计准则,但是该记账法还是存在重大缺陷:其一,三时点记账法不能科学地反映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从而使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利润项目高估,从这一点来讲,该记账方式的科学性远不如美国apb第25号意见书的相关精神。其二,三时点记账法的有些会计处理办法与我国现行法规不相符合,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回购股票应以市价为准,而在三时点记账法中实际上是以行权价记录入账。

3.模仿内在价值法进行四步骤会计处理。

国内有的学者模仿美国apb第25号意见书,提出了对股票期权入账的四步骤记账法,具体办法如下:

(1)股票期权授予日的会计处理。借记“或有认股(行权价格)”,贷记“或有股本(股票面值)”。“或有认股款”与“或有股本”之间的差额记入“股票期权溢价”科目的贷方。

(2)股票期权等待期的会计处理。该方案认为股票期权等待期内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情况,需分别对待。①授予日无法预估行权日公司股价。当股价在等待期内持续上涨超过行权价格时,在相应会计期间的会计报告日做一笔调整分录,借记“递延酬劳成本”(股票市价—行权价格),贷记“股票期权”;如此后在等待期内股票市价在行权价格之上持续上涨,相应会计分录为:借记“递延酬劳成本”(新旧市价差),贷记“股票期权”。反之,作反向分录。②授予日可以预估行权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行权日增发新股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应视同公司预付给股票期权持有人的酬劳,该差额应该在等待期内平均分摊。会计报告日的分录为:借记“递延酬劳成本”,贷记“股票期权”。

(3)股票期权行权日的会计处理。在行权日,期权持有人与公司之间将发生认股款与股票的交换,此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收到期权持有人行权付款)

员工股票期权[(贷方余额=(行权日股价—行权价)×股数)]

或有股本股票期权溢价

贷:或有认股款

股本——普通股(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普通股溢价(股票市价—股票面值)

4.股票期权提前失效的会计处理。

当股票期权提前失效时,公司一方面应注销与该员工相关的股票期权账户余额,借记“或有股本”、“股票期权溢价”,贷记“或有认股款”,另一方面冲减“递延酬劳成本”,借记“股票期权”,贷记“递延酬劳成本”。如果期权持有人在离职前根据公司特别规定已提前行权,公司有权以行权价格回购这一部分股票,借记“股本”、“资本公积”,贷记“银行存款”。

四步骤记账法是目前国内设计的相对较好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办法,该记账法将股票期权的入账时点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同时借鉴美国apb第25号意见书的相关精神,在等待期中设计了相关科目以确认薪酬费用(确认薪酬费用的方法比apb第25号意见书更加严格),并以比较科学的方式予以分摊,因此比起或有事项记账法和三时点记账法来讲有了较大的突破。但该记账办法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1)该办法还是将股票期权视为一项或有事项,因此和第一种办法一样还是不符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定义;(2)该办法由于是模仿apb第25号意见书的精神,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apb第25号意见书相同的缺陷,即当公司股票价格变化较大时,公司的会计调整比较多,容易出现差错。有的公司甚至可以利用操纵期末公司股票收盘价格的办法来操纵薪酬费用等重要的财务指标。

综上所述,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如何衡量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compensation cost)。公司向员工发放股票期权实际上也是公司利益向员工的转移,只不过一种是以未来低价向员工出售股票的方式转移利益。为了合理反映这块成本,美国会计学界专门设立了薪酬费用这一会计科目,并规定该部分薪酬费用应当以恰当的方式冲减企业的当期利润。因此,只有合理衡量股票期权薪酬费用的高低,企业的盈利状况指标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从而使薪酬费用的衡量方式成为了股票期权会计准则有关条款的核心。

②如何确定薪酬费用的分摊年限及在各年度如何合理分摊。从原理上来讲,企业之所以给员工发放股票期权是因为员工给企业提供了劳务,因此,员工由于获得股票期权而给企业带来的薪酬费用应当分摊至员工提供劳务的各年限里。但实际上上述方法很难实施,因此对于薪酬费用的分摊办法,美国会计界比较统一的意见是:由于企业发放股票期权而带来的薪酬费用应当分摊至股票期权计划有效期的各年度中去,在计划最终结算时企业再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最终的薪酬费用总数额。如前所述,由于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期限一般是跨年度的,有的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期长达10年之久,因此,薪酬费用在计划有效期的各年度之间如何进行合理分摊直接关系到年度间企业账面收益的高低,因而也成为股票期权会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③如何核算每股收益以反映股票期权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由于确认股票期权计划带来的薪酬费用将抵减公司的利润、影响公司的递延税收等会计科目,并有可能带来公司未来股本的扩张,因此美国的股票期权会计制度一直重视如何正确核算公司的每股收益指标。无论是fasb还是apb都十分注重股票期权计划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apb第15号意见书要求企业在核算初级每股收益(phmary eps)的基础上再采用“库存股法”等办法测算企业的完全稀释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ps);fasb第128号公告则要求企业核算基本每股收益(basiceps)和稀释每股收益(diluted eps)两个指标。因此,无论是apb还是fasb,对股票期权计划的稀释作用都是十分重视的。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正 文】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董事会)授予经理人以签约时确定的价格,在未来某一时间购买该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这一分配形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实行了近30年,它在美国的发展过程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对股票期权的处理

在1972年之前美国的公司采用股票期权计划奖励员工时,由于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做指导,绝大部分的美国公司不将这种股票期权奖励的薪酬费用反映到公司的损益表中,因而企业利润很可能被明显高估。对于这种完全不确认企业薪酬费用的做法经济学家予以坚决反对,同时企业也要求官方对股票期权制定统一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的股票期权入账方法,便于股东了解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将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影响

顺应学术界与企业界的要求,美国apb于1972年制定了apb第25号意见书《发行给员工的股票的会计处理办法》,并于1973年对apb第25号意见书制定了解释性条款。apb第25号意见书的大致精神为:公司按照“内在价值方法”计算薪酬费用。这种薪酬费用的计算办法规定在企业授予员工股票期权的当日,如果员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等于公司当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则公司的薪酬费用为零,公司损益表中的利润项目不会因为未来公司股价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只有当授予股票期权当日,员工未来为了获得该部分股票而要向公司交纳的金额低于该种股票的市场价格时,公司的薪酬费用才为正值,从而应从损益表中相应抵减企业的利润。WwW.133229.cOm

在apb第25号意见颁布之后,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种类各异的股票期权计划,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股票期权计划是期权数量、行权价格在授予日都不明确的可变股票期权计划,例如业绩股票期权计划等。可变股票期权计划一般允许公司或员工选择股票、现金或股票与现金的组合等多种方式来对计划进行清算。而apb25号意见书主要是针对固定股票期权计划提出的,尽管日后增加了很多解释性公告,仍然不能为上述种类各异的股票薪酬计划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标准;同时,apb25号意见书发表以后,企业为了不计提薪酬费用,在授予员工股票期权时,一般规定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等于该种股票的公允市场价格,因此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确认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对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反映仍然不充分。

其实,公司向员工发放股票期权和向员工发放工资奖金一样,都是公司利益向员工的转移,只不过一种是以未来低价向员工出售股票的方式转移利益,一种是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转移利润。这种股票期权下的利益转移实际上给公司增加了成本。为了合理反映这块成本,美国会计学界专门设立了薪酬费用这一会计科目。

但是,对于薪酬费用的会计处理,fasb与企业界间存在巨大分歧。1993年4月,fasb投票决议,要求企业将薪酬费用视为一种支出,按其未来预测价值计算成本,但遭到了硅谷高科技公司的强烈反对,他们组织了支持股票期权的“硅谷行动”,要求撤销这项规则。由于当时美国新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高科技企业如日中天。在克林顿政府和sec的强烈支持下,国会通过投票否决了fasb改变会计准则的非正式决议。于是,fasb撤回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需在年报的注释中公布薪酬费用的价值。

二、美国关于股票期权两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简介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初步知道了fasb第123号公告与apb第25号意见书在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原则上的差异十分明显,这些会计处理方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种会计准则下的公司财务指标的差异。

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企业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可自由选择apb25和pasb123,但如果企业采用pasb123,以后它就不能改用apb25。对于所有生效的股票期权计划,企业只能选择一种准则,apb25或fasb123,不能使用两种不同的准则来衡量不同的期权计划。

apb25与fasb123的主要差异在于:

apb25运用内在价值法计量股票期权。根据这一方法,补偿成本只限于计算日(通常是授予日)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行使认股权的价格的差额。由于大多数所谓的合格固定认股权(即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而列入可扣减费用的计划)其行使价格至少会等于计算日的市场价格,不会产生需确认的补偿成本。而在fasb123中,使用的是公允价值法。在衡量员工的股票期权和类似股权工具时,考虑了许多因素,包括股票期权的时间价值,即可以延迟决定是否行使认股权,直至到期日或之后认股权仍有效的日期,从而产生的价值,这样通常会导致补偿成本的确认。

三、股票期权在我国的运用及面临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企业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问题,在我国股份公司中实行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薪酬制度已势在必行。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3种股票期权的账务处理办法,下面予以概括说明并分析其优劣:

1.股票期权视为或有事项。

这种会计方法的具体内容为:在授予日即按照行权价格确认一项债权(如记作长期应收款等),同时确认一项所有者权益(如记作预计股本等);期权持有人实际行权以后,将债权转为现金等,同时将预计股本转为股本;如果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将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支付给期权持有人,则作为企业的费用处理。

表1 两种股票薪酬会计准则内容比较 股票薪酬计划种类 apb第25号意见书 fasb第123号公告

授予日期 相同

固定股票期权计划计算日 报酬所得或股票市场价格超过行 采用认可的期权模型估算授予日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权价格的数额 的公允价值

期权股数和行权价都已知的日期 授予日期

业绩股票期权计划计算日 (通常为行权日或清算日) 采用认可的期权模型估算授于日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计算日的股票期权内在价值 的公允价值没有影响——薪酬费

授予日之后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最终的薪酬费用取决于业绩期限 用已经在授予之日锁定

结束时的公司股价

限制性股票计划(非业绩挂钩) 授予日

计算日 未待权股票的价格或减去要求员 相同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工支付的金额 相同

如果计划是普惠制的并且折扣 如果计划是普惠制的、折扣不超

员工股票购买计划 不超过15%就作为非报酬计划来 过5%且计划没有期权特征则作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处理 为非报酬计划来处理薪酬费用等

有期权特征的计划 如果计划是普惠 制的就作为非 于期权的公允市场价值

报酬计划来处理

现金类计划(比如,股票增值权 结算日 相同

和虚拟股票计划)计算日 在结算日付给员工的现金 相同

薪酬费用计算办法

股权奖励现金结算 最终薪酬费用为结算日公司支付 回购股票结算股权奖励计划公司

公司可选择发放股票还是现金时 的现金 支付的现金(不超过公允价值)

公司有义务应员工的选择支付 将结算日确定的薪酬费用按债 相同

现金时 务处理

它的主要缺陷:一是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或有事项”的相关精神不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7条,“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因此上述会计处理方式在授予日将企业发行的股票期权视为一项或有债权,其记账原则与现行会计准则相冲突;二是容易导致企业资产的虚增,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三是如果股价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比较大,会导致费用不均衡,由于这部分差额记作费用在行权日所在年度入账,没有均衡地摊销至授予日和行权日之间的年度,因此不符合配比原则,会出现行权日所在年度企业利润锐减的现象;四是如果期权持有人放弃行权,需要冲减以前的记录,有操纵资产的嫌疑。

2.三时点会计处理方式

它与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相似,只是设置的会计科目有所不同而已。具体办法为:

(1)授予日的会计处理:以享有股票期权的人员姓名开设明细账,借记“或有认股款”科目,贷记“或有股本”科目,或有认股款与或有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入“资本公积——股票期权溢价准备”科目;

(2)行权日的会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同时在备查账中相应冲销以前披露的或有认股款;

(3)到期日及失效日的会计处理:借记“或有股本”、“资本公积——股票期权溢价准备”科目,贷记“或有认股款”科目;失效日的会计处理方式和到期日员工未行权的会计处理方式相同。

由于三时点记账法将股票期权的相关事项在备查账中予以披露,而不是视为或有事项在财务报表中入账,因此,符合现行会计准则,但是该记账法还是存在重大缺陷:其一,三时点记账法不能科学地反映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从而使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利润项目高估,从这一点来讲,该记账方式的科学性远不如美国apb第25号意见书的相关精神。其二,三时点记账法的有些会计处理办法与我国现行法规不相符合,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回购股票应以市价为准,而在三时点记账法中实际上是以行权价记录入账。

3.模仿内在价值法进行四步骤会计处理。

国内有的学者模仿美国apb第25号意见书,提出了对股票期权入账的四步骤记账法,具体办法如下:

(1)股票期权授予日的会计处理。借记“或有认股(行权价格)”,贷记“或有股本(股票面值)”。“或有认股款”与“或有股本”之间的差额记入“股票期权溢价”科目的贷方。

(2)股票期权等待期的会计处理。该方案认为股票期权等待期内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情况,需分别对待。①授予日无法预估行权日公司股价。当股价在等待期内持续上涨超过行权价格时,在相应会计期间的会计报告日做一笔调整分录,借记“递延酬劳成本”(股票市价—行权价格),贷记“股票期权”;如此后在等待期内股票市价在行权价格之上持续上涨,相应会计分录为:借记“递延酬劳成本”(新旧市价差),贷记“股票期权”。反之,作反向分录。②授予日可以预估行权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行权日增发新股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应视同公司预付给股票期权持有人的酬劳,该差额应该在等待期内平均分摊。会计报告日的分录为:借记“递延酬劳成本”,贷记“股票期权”。

(3)股票期权行权日的会计处理。在行权日,期权持有人与公司之间将发生认股款与股票的交换,此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收到期权持有人行权付款)

员工股票期权[(贷方余额=(行权日股价—行权价)×股数)]

或有股本股票期权溢价

贷:或有认股款

股本——普通股(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普通股溢价(股票市价—股票面值)

4.股票期权提前失效的会计处理。

当股票期权提前失效时,公司一方面应注销与该员工相关的股票期权账户余额,借记“或有股本”、“股票期权溢价”,贷记“或有认股款”,另一方面冲减“递延酬劳成本”,借记“股票期权”,贷记“递延酬劳成本”。如果期权持有人在离职前根据公司特别规定已提前行权,公司有权以行权价格回购这一部分股票,借记“股本”、“资本公积”,贷记“银行存款”。

四步骤记账法是目前国内设计的相对较好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办法,该记账法将股票期权的入账时点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同时借鉴美国apb第25号意见书的相关精神,在等待期中设计了相关科目以确认薪酬费用(确认薪酬费用的方法比apb第25号意见书更加严格),并以比较科学的方式予以分摊,因此比起或有事项记账法和三时点记账法来讲有了较大的突破。但该记账办法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1)该办法还是将股票期权视为一项或有事项,因此和第一种办法一样还是不符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定义;(2)该办法由于是模仿apb第25号意见书的精神,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apb第25号意见书相同的缺陷,即当公司股票价格变化较大时,公司的会计调整比较多,容易出现差错。有的公司甚至可以利用操纵期末公司股票收盘价格的办法来操纵薪酬费用等重要的财务指标。

综上所述,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如何衡量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compensation cost)。公司向员工发放股票期权实际上也是公司利益向员工的转移,只不过一种是以未来低价向员工出售股票的方式转移利益。为了合理反映这块成本,美国会计学界专门设立了薪酬费用这一会计科目,并规定该部分薪酬费用应当以恰当的方式冲减企业的当期利润。因此,只有合理衡量股票期权薪酬费用的高低,企业的盈利状况指标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从而使薪酬费用的衡量方式成为了股票期权会计准则有关条款的核心。

②如何确定薪酬费用的分摊年限及在各年度如何合理分摊。从原理上来讲,企业之所以给员工发放股票期权是因为员工给企业提供了劳务,因此,员工由于获得股票期权而给企业带来的薪酬费用应当分摊至员工提供劳务的各年限里。但实际上上述方法很难实施,因此对于薪酬费用的分摊办法,美国会计界比较统一的意见是:由于企业发放股票期权而带来的薪酬费用应当分摊至股票期权计划有效期的各年度中去,在计划最终结算时企业再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最终的薪酬费用总数额。如前所述,由于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期限一般是跨年度的,有的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期长达10年之久,因此,薪酬费用在计划有效期的各年度之间如何进行合理分摊直接关系到年度间企业账面收益的高低,因而也成为股票期权会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③如何核算每股收益以反映股票期权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由于确认股票期权计划带来的薪酬费用将抵减公司的利润、影响公司的递延税收等会计科目,并有可能带来公司未来股本的扩张,因此美国的股票期权会计制度一直重视如何正确核算公司的每股收益指标。无论是fasb还是apb都十分注重股票期权计划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apb第15号意见书要求企业在核算初级每股收益(phmary eps)的基础上再采用“库存股法”等办法测算企业的完全稀释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ps);fasb第128号公告则要求企业核算基本每股收益(basiceps)和稀释每股收益(diluted eps)两个指标。因此,无论是apb还是fasb,对股票期权计划的稀释作用都是十分重视的。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浪底 水库移民 权益保护

小浪底水库是我国“八五”计划重点工程,移民总人数20万人,移民项目投资90亿元人民币,其中作为独立的工程项目利用国际开发协会信贷资金1.1亿美元。自1992年至今,施工区已经搬迁移民18.5万人。搬迁后,在自然条件方面,安置区多数位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交通干道和城市附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每个村都修建了柏油公路,架设了输电线和通讯线,移民从原来的窑洞搬到了采光、通风、卫生条件较好的砖混结构的房屋中,每个村都有标准较高的学校,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卫生院可使每个移民就近就医,同时有90%以上的移民户购买了电视机和洗衣机等家电设备,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来到移民新村,就会感受到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为库区群众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而移民项目的实施更是为库区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小浪底水库移民工作十多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是移民由非自愿搬迁到自愿搬迁,从而求得移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关键。

一、搞好规划设计是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基础

移民项目设计是移民安置实施的蓝图,是恢复和发展移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措施。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就不可能妥善地安置移民,移民的权益就不可能得到保护。1991年我国颁发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其中明确,移民安置规划应与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同时报主管部门审批,没有移民安置规划的,不得审批工程设计文件、办理征地手续,不得施工。由此可见,我国对水利工程移民项目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小浪底移民项目,水利部专门颁发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技施设计阶段设计大纲》,为小浪底移民项目设计提供了依据。

要做好移民安置设计首先应有正确的符合实际的设计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必须以人为本。小浪底移民项目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走开发性移民安置的路子,贯彻前期补偿、后期扶持的移民安置方针,移民安置以大农业为主,以土地为依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广开安置门路,走农、林、牧、副、渔多渠道安置的路子,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多行业综合安置,使移民在安置后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

设计工作遵循以下原则:①淹没损失的调查要全面、客观、公正;②安置去向的选择要尊重移民的意愿;安置点的确定以环境容量分析结果为主要依据;③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④移民项目的实施不能造成环境破坏;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利在安置后应得到保护。

根据以上原则,小浪底移民项目参建各方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淹没损失调查直接关系着移民的财产利益,是做好安置规划的基础。小浪底水库项目先后经历了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三个阶段的调查。在1994年的技施设计阶段调查中,黄委会设计院受业生的委托,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合下,投入人力约13明人次,历时10个月,建立5万余张移民财产卡片,对移民的所有财产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判定和登记。规划设计更是深入细致,移民安置去向先由地方政府提出,经征求移民的意见后,由设计单位进行环境容量分析和方案比较论证,最终确定安置方案,开展新村建设规划和生产开发规划。为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还聘请了国内外专家对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咨询服务。小浪底移民安置规划落实到了每个居民点、每个项目、每组人群。经过国家计委的正式审批,移民的合法权益融入了规划设计之中。转贴于  二、引入社会监理监测机制是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手段

社会监理及监测评估机制的引入,是我国水库移民走向正规化管理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在过去的5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因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移民有上千万人,通过政府坚持不懈的扶持,目前,大部分已得到了妥善安置,但是,还有一部分移民生活水平仍然处在贫困线以下,存在许多遗留问题。分析其原因,除了政府在当时对水库移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投资偏少外,管理体制不健全、不科学,缺乏有效而公正的监督机制,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程建设管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移民项目管理也逐步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靠近,移民监理得到重视。1996年,小浪底移民局委托黄河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承担移民监理工作,委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移民监理事务所承担移民监测评估工作,几年来的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与工作规则。1999年,小浪底移民局制订了《黄河小浪底移民工程监理管理办法》和《黄河小浪底移民工程监测评估工作管理办法》。《黄河小浪底移民工程监理管理办法》正式通过了水利部的审批,它说明小浪底移民监理及监测评估工作已逐步走向成熟阶段。依据《黄河小浪底移民工程监测评估工作管理办法》,小浪底移民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设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对移民搬迁安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投资进行控制,对计划的执行及有关工程合同进行管理,监测评估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对移民搬迁安置的效果进行评价。监理、监测工程师的介入,使小浪底移民实施工作始终处于监控之中,各项实施工作增大了透明度,保证了移民基建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移民资金的合理使用。几年来,监理工程师针对实施工作中的问题,先后向有关单位签发监理通知书数十封。通过监理、监测工作,我们曾要求一个村拆除了所有的不合格房屋,对一个县挪用移民资金进行了查处整改,有力地保护了移民的合法权益。

监测评估在我国尚属新鲜事物,其目的是监测落实小浪底项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移民政策情况,评估项目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的执行情况,提出实施单位和项目业主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评估内容包括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经济收入、农业产量以及移民对组织机构、社会服务与社会发展的评价,从而在各方面维护移民的权益。

三、搞好公众参与和移民申诉是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途径

移民项目不同于工程项目,移民项目的主体是人,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移民在搬迁后能够安居乐业。对于非自愿移民而言,一开始就有抵触情绪是可以预料的,让移民及安置区居民参与项目的全过程非常重要。通过移民群众的参与,可以增加移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可以帮助设计单位提出更切合实际、受移民欢迎的安置方案,可以激发移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主人翁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移民的参与,使移民了解国家的移民政策和他们应享受到的权益,在实施中对政策的落实和补偿的兑现进行监督。小浪底移民参与的工作包括房屋及附属物财产调查,土地面积及类别调查,安置去向的选择,新村框架规划,房屋及村基础设施合同的签订,房屋及村基础设施实施工作监督,农田基本建设,农副业项目的选项、决策和管理等。

在做好移民广泛参与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移民申诉问题的处理。接受和处理移民申诉,是了解移民搬迁和安置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教训,为移民排忧解难,发现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维护国家利益,保护移民权益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做好移民申诉工作,重要的是保证申诉渠道畅通。小浪底项目移民申诉渠道有4条:

第一条为移民管理系统,这是移民申诉的主要渠道,移民反映的问题可从村委逐级到水利部移民主管部门,可表示为:移民村委会乡(镇)政府县移民办市(地)移民办省移民办小浪底移民局水利部移民局。第二条为监理系统,移民可通过监理直接将问题反映到小浪底移民局,可表示为:移民监理单位小浪底移民局水利部移民局。第三条为监测系统,移民可通过监测评估人员直接将问题反映给小浪底移民局,可表示为:移民监测单位小浪底移民局水利部移民局。第四条为政府系统,该系统主要适应移民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问题的申诉,可表示为:移民县信访局市(地)信访局省信访局国家信访局。

畅通的申诉渠道为解决移民抱怨问题提供了方便。实践表明,小浪底移民反映的问题大部分是关于财产错登漏登的,也有咨询移民政策和反映违法违纪的。这些问题,按照不同性质分别由责任单位落实处理。如财产错漏登问题,通过移民管理系统反映到小浪底移民局后,小浪底移民局组织设计单位和两省移民办到现场进行核实,按照核实的真实结果予以处理,移民比较满意。

四、搞好生产开发是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根本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Stock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PhantomStockPlan)、股票增值权(RightofStockValue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Stock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返纳头竦奶峁┰嚼丛奖硐治恢趾献鞯慕峁皇欠止さ慕峁?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产权、组织、补偿等激励制度与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对现代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由此可以构筑如下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略)

除了上述各激励途径和方法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在讨论激励问题时流行分析“分粥制度”。这个典故讲的是有一个数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在没有计量工具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为了能公平分食,他们设计诸多制度如:指定一名专业分粥的人;一人分粥一人监督;轮流值日分粥;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等。经反复实践后,大家发现这些制度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最简单且低成本的制度是调整取粥的顺序安排,即只要让分粥人最后取粥,就可促使分粥公平。这是个典型的“经济人”或“自私人”假设条件下的制度安排。而如果在一个具有互助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企业内,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Berle,A.A.andMeans,G.C.,1932,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Harcourt,BraceandWorld,Inc.,NewYork;revisededition1967.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版权所有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Stock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PhantomStockPlan)、股票增值权(RightofStockValue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Stock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返纳头竦奶峁┰嚼丛奖硐治恢趾献鞯慕峁皇欠止さ慕峁?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产权、组织、补偿等激励制度与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对现代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由此可以构筑如下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略)

除了上述各激励途径和方法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在讨论激励问题时流行分析“分粥制度”。这个典故讲的是有一个数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在没有计量工具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为了能公平分食,他们设计诸多制度如:指定一名专业分粥的人;一人分粥一人监督;轮流值日分粥;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等。经反复实践后,大家发现这些制度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最简单且低成本的制度是调整取粥的顺序安排,即只要让分粥人最后取粥,就可促使分粥公平。这是个典型的“经济人”或“自私人”假设条件下的制度安排。而如果在一个具有互助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企业内,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Berle,A.A.andMeans,G.C.,1932,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Harcourt,BraceandWorld,Inc.,NewYork;revisededition1967.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版权所有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创立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林业部门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使林业充分发挥“三大”效益。下面我就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谈一点体会,着重是林业发展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对林业“三大”效益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林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生态效益重点保障国土安全所发挥的效益。社会效益重点是林业为广大国民和社会提供优良的工作,居住、生活条件和环境,提供优良休闲、旅游条件和环境,为国民提供一系列的林业产品等等,所体现的效益。我们现在所说的林业经济效益是林业提供直接产品的价值效益。其实不然,林业的经济效益应该是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林业提供的直接经济效益,林业直接经济效益应该包涵森林、林木、林地所提供的一切产品的效益。包括林产品、林副产品,森林衍生产品(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等等),木材加工利润,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等。但是,我们现行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对林业经济效益即林业产值统计很不全面,很不完整。我们现在统计的林业产值是反映了林业直接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对林业的木材一次、二次加工利润,对森林、林地所产出的部分产品,如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茶叶、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没有或者很少统计。所以,统计的林业产值低,林业产出率低,严重影响了林业的作用和地位。其实,林业的经济效益大头应该包涵在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之中。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是空洞的,不是虚拟的。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应该有一个量化的体现,一片森林一片林木,应该有一个为生态、社会的经济效益。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对林业生态,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做评估。还没有制定法律依据。对林业生态、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建立评估办法和机制。既然林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在林业发挥生态、社会效益之中,这就是要思考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林业发展目标。林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落脚点和目标在哪?这涉及到林业发展的根本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的调整和统一。

二、关于对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思考

大家知道,我国制定森林法规定:森林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实行不尽合理,制约林业发展。采伐限额制度没有区别地区、地类、森林和林木类别,一味管死。森林、林地、林木应该根据用途划分两大类。一类划为生态公益林,把大江、大河两侧和源头、大、中水库的周边坡度陡峭、生态脆弱的地类划分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等发挥生态公益性的公益林。对生态公益林要大幅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或者逐步实行国有化,加强管理,管严、管死,使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另一类对低山、丘陵、湖滩、河滩地划分为商品用材林,大力发展用材、经济林,薪炭能源林、工业原料林。对这一类取消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放开、搞活。现在实行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造成有权栽树、无权伐树,使谁栽谁有成了空话。一个企业、一个个人、一个农户,栽下一片用材林、工业原料林、薪炭能源林,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采伐,有林木经营和所有权,没有处置权。从严格意义上说,享有林木所有权应该就有林木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所以,我们的林权上所享有的林木所有权由于受到采伐限额制度的限制,这种所有权不全面、不完整、不彻底。譬如,某个企业在某个江湖滩地为企业生产发展一万亩杨树,到十年后,企业生产急需要一次性采伐,这种一次性采伐对生态没有任何影响,但是,由于受到采伐限额指标和限额制度的约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和愿望,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制约林业发展。所以,要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必须要改变当前实行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根据林业的用途和类别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该管严的管严,该搞活的搞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 Stock 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 (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 (Phantom Stock Plan)、股票增值权(Right of Stock Value 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 Stock 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越来越表现为一种合作的结果,而不是分工的结果。(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产权、组织、补偿等激励制度与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对现代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由此可以构筑如下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略)

除了上述各激励途径和方法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在讨论激励问题时流行分析“分粥制度”。这个典故讲的是有一个数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在没有计量工具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为了能公平分食,他们设计诸多制度如:指定一名专业分粥的人;一人分粥一人监督;轮流值日分粥;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等。经反复实践后,大家发现这些制度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最简单且低成本的制度是调整取粥的顺序安排,即只要让分粥人最后取粥,就可促使分粥公平。这是个典型的“经济人”或“自私人”假设条件下的制度安排。而如果在一个具有互助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企业内,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 Berle,A.A.and Means,G.C.,1932,The Modem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New York;revised edition 1967.

[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0.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点要求各个国家形成各自的相关法规性质文件,“在一个国家里,任何人都毫无例外地应当享有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最基本的人权,这是人权普遍性的突出表现……在尊重与维护人权共同标准的前提下,在尊重与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不同国家在人权观念、人权政策、人权制度上,可以采取一些符合自己国家具体国情的立场和做法,是人权特殊性的体现。”[1]因此人权计划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人权本身性质的要求。

 

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整个计划除导言外,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利保障(此部分可以总称为弱势群体保障),人权教育,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及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与合作五个部分。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制定该计划的背景原因、制定原则以及制定主体。比较起2009—2010的人权计划,第一部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内容颇多变化:笔者将参照文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①(以下简称公约)进行比较,该公约共五编31条(实体权利规定主要为第三编)。“继续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

 

一、工作权利部分

 

人权宣言第一个公约的第6-10条就是涉及工作权利的约定,包括自由选择工作保障工作(六)、享受公平良好工作环境(七)、加入工会保障民主之权利(八)、享受社保(九)以及关于妇女和儿童工作权利的特殊规定。人权计划中规定细则主要包括: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工资、修改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改善工作环境(安全和法律)几个方面。总的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人权计划关于工作权主要集中在“保障工作”以及“享受公平良好工作环境”两个方面,社保部分在之后的内容有专条规定,对于人权宣言的其他要求仍然未纳入计划之中。比较2009年的人权计划,工作权利内容更加细化了,虽然也增加了更多的数据,但是整体看来,用词依旧是模糊的,也并未有更具说服力的现有数据。

 

二、基本生活水准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及健康权利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人权计划中的基本生活水准主要以工资收入为角度,其中“扶贫纲要”提到的“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能帮助劳动者们学到一技之长,使得他们能有了选择工作的自由并且保障其工作,但这仍然属于“工作权利”范围,正如《公约》规定,工作权利是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权利,选择工作自由的意义正在于此,而不是作为人能够使自己基本生存的权利。因此笔者认为,基本生活权利是即使不工作也能生存的权利——即“……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各缔约国将采取适当的步骤保证实现这一权利。……各国既确认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②

 

“完善各类社会保险制度,促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均等覆盖”;《公约》的原文也只有一句话:“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更多的是融入于其他条文当中。整体来说计划的社保部分是比较详尽的,同时也考虑了我国的现状。

 

“初步建立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本条的细则很广,较2009计划有很大的变化:精神卫生法、全科医生培养、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制定中医药法和药品标准;这几项问题的提出说明官方在健康权利这一块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医疗领域的落后。但仍旧有够不清晰之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25元标准,到2015年提高至40元以上”,究竟是每日还是每月?如果这个数据是城乡统一的人均也必然会造成极不平等的经费使用状况!“提高居民急救服务的可及性”,何谓可及性?食品安全的设定仍仅是提及了几项法律制度。这样的设定与相应关注度的失衡不免让人失落。《公约》规定:“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二、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达到下列目标所需的步骤:……(乙)改善环境卫生和工业卫生的各个方面;(丙)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风土病、职业病以及其他的疾病……”。①规定中的“心理健康标准”、“工业卫生”、“职业病的控制”,计划中均未曾提及。笔者认为,即使现今条件有限,以上几项的标准可能无法达成,但是作为不可缺少的权利,他们都应当至少被列入计划之中。

 

三、受教育权利及文化权利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细则中多处提到义务教育,我国虽已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但却未见“义务教育免费”的字眼,笔者想强调的是免费程度的大小关系到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另外,关于学前教育是否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之内这一问题并无规定。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栏中的计划部分的措辞又变成了陈述该制度的目前现状,其中针对“流动人口儿童义务教育”和“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陈述亦模糊混沌,且对后者未设定任何实现目标。《公约》规定:“……为了充分实现这一权利:(甲)初等教育应属义务性质并一律免费;(乙)各种形式的中等教育,包括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应以一切适当方法,普遍设立,并对一切人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丙)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丁)对那些未受到或未完成初等教育的人的基础教育,应尽可能加以鼓励或推进;(戊)各级学校的制度,应积极加以发展;适当的奖学金制度,应予设置;教员的物质条件,应不断加以改善。……尊重父母和(如适用时)法定监护人的下列自由:为他们的孩子选择非公立的但系符合于国家所可能规定或批准的最低教育标准的学校,并保证他们的孩子能按照他们自己的信仰接受宗教和道德教育……”②尚不提父母为其子女选择接受何种的教育的自由,只说前一项——关于教育免费以及逐渐免费的要求,在计划中尚不能体现。不过笔者认为,关于助学项目的设定可以逐渐发展成为免费教育项目。另外,人权计划中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是源于对《公约》中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解,如果是的话,笔者认为应该如原文般的更全面些的认识教育目标——“教育应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并应使所有的人能有效地参加自由社会,促进各民族之间和各种族、人种或宗教团体之间的了解、容忍和友谊,和促进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各项活动”,而不只是放在升学率和知识性的教育方面,尤其是中小学教育。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利的保护最缺乏制度的保障并且很难进行监督,这是由文化的性质所决定。它是抽象的并非具体的,不能够用量化标准来衡量,权利最终是否得到实现必须回归到公民个人以及社会氛围上。《公约》是这样规定的:“各国承认人人有权:(甲)参加文化生活;(乙)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丙)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利…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保存、发展和传播科学和文化所必需的步骤……各国承担尊重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各国认识到鼓励和发展科学与文化方面的国际接触和合作的好处。”③计划中提及到其中大部分内容,但是并未规定任何关于文化的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另外,笔者自己有一点看法,我认为应当提出并强调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普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在敞开怀抱容纳世界的、时代的多元文化的同时,不能忘记民族的,传统的“根文化”,正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不能忘本”。只有扎根于自己的土地上才能更好的立足于世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环境权利

 

“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权利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签订时还未被纳入权利范围,在哥本哈根会议后,环境权利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新人权计划比2009年的计划提出了更具体要求,并且在改善大气质量部分增加了PM2.5的控制目标。尤其在环境监察这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机制要求,体现在我国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主体”的规定,这些都说明这方面我国政府的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同时让环境权利意识深入到国民心中,例如将环境权利教育纳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中小学的课堂,有车一族的培训以及生产者的资格认证等等,如此行动举措才能体现我国人权保护的态度。

 

五、结语

 

2012年的人权计划社会经济文化权利部分删除了最后两项——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人权保障,笔者认为很是恰当,农民和灾区人民都是我国公民,如因为外界的关注而另起篇幅太显刻意,应当一视同仁与其他公民的权利无区别。本文虽只是对全文的第一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但是也可以从最基础的人权规划读出一些问题。2012年人权计划较前版本进步很明显,但离国际上关于人权的相关公约规定尚有些差别,制定计划是在保护我国人权,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

学生会权益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一、关于对林业“三大”效益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林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生态效益重点保障国土安全所发挥的效益。社会效益重点是林业为广大国民和社会提供优良的工作,居住、生活条件和环境,提供优良休闲、旅游条件和环境,为国民提供一系列的林业产品等等,所体现的效益。我们现在所说的林业经济效益是林业提供直接产品的价值效益。其实不然,林业的经济效益应该是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林业提供的直接经济效益,林业直接经济效益应该包涵森林、林木、林地所提供的一切产品的效益。包括林产品、林副产品,森林衍生产品(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等等),木材加工利润,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等。但是,我们现行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对林业经济效益即林业产值统计很不全面,很不完整。我们现在统计的林业产值是反映了林业直接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对林业的木材一次、二次加工利润,对森林、林地所产出的部分产品,如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茶叶、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没有或者很少统计。所以,统计的林业产值低,林业产出率低,严重影响了林业的作用和地位。其实,林业的经济效益大头应该包涵在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之中。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是空洞的,不是虚拟的。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应该有一个量化的体现,一片森林一片林木,应该有一个为生态、社会的经济效益。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对林业生态,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做评估。还没有制定法律依据。对林业生态、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建立评估办法和机制。既然林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在林业发挥生态、社会效益之中,这就是要思考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林业发展目标。林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落脚点和目标在哪?这涉及到林业发展的根本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的调整和统一。

二、关于对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思考

大家知道,我国制定森林法规定:森林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实行不尽合理,制约林业发展。采伐限额制度没有区别地区、地类、森林和林木类别,一味管死。森林、林地、林木应该根据用途划分两大类。一类划为生态公益林,把大江、大河两侧和源头、大、中水库的周边坡度陡峭、生态脆弱的地类划分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等发挥生态公益性的公益林。对生态公益林要大幅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或者逐步实行国有化,加强管理,管严、管死,使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另一类对低山、丘陵、湖滩、河滩地划分为商品用材林,大力发展用材、经济林,薪炭能源林、工业原料林。对这一类取消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放开、搞活。现在实行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造成有权栽树、无权伐树,使谁栽谁有成了空话。一个企业、一个个人、一个农户,栽下一片用材林、工业原料林、薪炭能源林,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采伐,有林木经营和所有权,没有处置权。从严格意义上说,享有林木所有权应该就有林木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所以,我们的林权上所享有的林木所有权由于受到采伐限额制度的限制,这种所有权不全面、不完整、不彻底。譬如,某个企业在某个江湖滩地为企业生产发展一万亩杨树,到十年后,企业生产急需要一次性采伐,这种一次性采伐对生态没有任何影响,但是,由于受到采伐限额指标和限额制度的约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和愿望,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制约林业发展。所以,要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必须要改变当前实行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根据林业的用途和类别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该管严的管严,该搞活的搞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