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残联工作汇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扶持残疾人发展生产
县政府将残疾人实物扶持工作纳入了“民生工程”。年初制定了《县残联2011年扶持残疾人发展生产实施方案》,明确了扶持残疾人发展生产工作的考核验收标准和操作程序。将扶持残疾人生产250户目标任务分解到10个乡镇,组织实物无偿扶持贫困残疾人256户发展养猪业。今年6月扶持实物256头商品仔猪发送到25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加强了实物扶持工作的管理,到扶持户中检查和指导走访256户,技术人员对扶持户进行巡回指导。仔猪成活率100%,长势良好,目前有71%左右的商品猪已出栏。
3.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为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积极开展残疾人长、中、短期技能培训工作。今年6月起已相继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请县、乡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为残疾人讲课,免费对残疾人传授养殖技术,残疾人学到了生猪养殖技术和防病治病知识。县残联已举办扶持养猪残疾人户养猪技术培训班11期,培训残疾人共320人。
4.残疾人就业和居家托养工作
我会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是组织残疾人参加相关机构举办的就业招聘会实现就业,今年3月16日、3月25日参加县就业局、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分别举办的就业招聘会实现就业26人;二是通过多方协调,采取集中与分散就业安置办法,城镇解决残疾人新增就业70人,农村稳定就业5806人,就业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三是按照市残联要求,制定了《县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实施办法》,积极开展调查摸底,认真实施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并按护理补贴标准补助居家托养人员170名。
5、为残疾人实施无障碍改造
2013年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20户,严格标准,按规定进行改造,目前已经全面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确保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实行政务公开,是让人民群众了解残疾人工作,监督残联依法行政的有效途经。为了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会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将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残联理事会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落实责任,充实调整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残联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具体工作由残联办公室承担。
二、内容明确、重点突出
为保证政务公开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我们遵循公开、公正的办事原则,结合我会实际情况,扩大并完善残疾人工作政务公开。对政务公开项目、内容、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明确。重点公开部门机构的设置;职能职责和法定权限;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全市残疾人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年度残疾人工作执行情况;残疾人证办理程序;群众普遍关注的其他事项等。
三、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今年以来,我会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程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认真梳理、上报信息。我们先后按照《市残联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市残联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要求,对市残联政府信息进行全面梳理,逐级审核,及时在市残联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并根据工作实际适时更新增加内容。二是制定完善了《市残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市残联政府信息审核、报送制度》、《市残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检查评议、责任追究制度》、《市残联政府信息公开接待、办理制度》、《市残联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制度》、《市残联依申请办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程序。三是按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类,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属性。四是严格按法定范围公开政府信息,并按要求更新新信息,以满足广大群众对残疾人事业的了解,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督促到位,抓出成效
政务公开制度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我们在抓好政务公开领导和组织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监督检查和落实工作,把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贯穿于政务公开的每个环节。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通过自查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以求取得实效,尽最大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满意。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我会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对此,我们将根据市政府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会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总体工作之中,列为工作重点任务,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一、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残疾人用工招聘会
2011年,市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处通过各种手段,推荐安排了221名残疾人就业,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1、举办“冬季残疾人用工招聘会”,帮扶残疾人度过就业严冬。
2011年初,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减少、很多已就业的残疾人再次失业,残疾人就业进入了空前严峻的“严冬期”。为帮助残疾人度过就业的严冬,2011年1月16日我们在一年中就业的最淡季冬季举办了专场残疾人用工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共组织用人单位24家,提供岗位144个,帮助了4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本次招聘会在就业“严冬”的背景下召开,不仅帮助了部分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更是让残疾人在“严冬”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的温暖。
2、举办省内有史以来最大的残疾人用工招聘会。
2011年5月17日,由省市区联办、市残疾人就业管理处主办的有史以来省内最大的“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在省博物馆举行。64家用人单位提供了430个就业岗位,近千名来自全省的残疾人参加了招聘会,规模之大、社会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省市各主要媒体进行了现场报答。本次招聘会共帮助86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3、举办了首次送岗位进社区招聘会
2011年9月29日,市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处与经济开发区海恒社区合作,举办了首次“送岗位进社区残疾人用工招聘会”,10家用人单位为海恒社区残疾人量身送去了40多个岗位。
4、服务大厅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除举办招聘会集中推荐残疾人外,市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处在就业服务大厅常年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优质服务随时为残疾人办理就业登记、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同时,市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处还在市残联网站就业信息,利用网络手段推荐就业。
5、组织劳务输出,慰问外地就业残疾人
为安排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我们还组织残疾人到发达地区福利企业集中就业。今年初,我们还安排专人到南京白象食品有限公司看望在那里集中就业的40多名籍残疾人,晚报社安排专人进行了采访,并做了《籍残疾人,你在他乡还好吗?》的专题报道。
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再上新台阶
2011年度我们通过自主培训、利用社会办学资源合作培训、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全年培训残疾人553人次。
为检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成果、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市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本次比赛设置了7个比赛项目、172名残疾人报名参赛。本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也是市职工技能大赛的组成部分,比赛决出了各个项目的优胜者,颁奖仪式正在筹备当中。
三、保障金征收逆境上扬,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由于受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用工减少,给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带来了严重影响。为做好保障金征收工作,市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处在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征收力度,市本级保障金征收达到了3700多万元,实现了18%的增幅,再创历史新高。
1、与地税加强沟通,强化征收力度。
为加大保障金征收力度,我们采取了登门拜访、请进来协调等多种方式与地税部门加强沟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与市地税征管分局联系互动,互相上门征求意见,效果显著。今年征管分局保障金征收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达1192万元,增幅超过20%。
2、查缺补漏,攻克重难点单位。
公交集团公司、中铁四局集团公司是保障金征收的老大难单位,在今年的保障金征收工作中,我们安排专人做重点攻关工作,通过多方面的艰苦努力,攻关成功,两家用人单位共缴纳保障金60多万元。
3、严格核查,挤干水分。
虽然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能按照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报表,但也有个别单位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为做好核查工作哦,本年度我们共对5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原始会计凭证核查,100多家用人单位上门核查,查处虚报残疾人153人,少报用工人数658人,避免了将近500万元的保障金流失。
四、2011年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1年工作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由于资金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原工作计划中对残疾人个体从业的扶持和福利企业的支持没有完成;保障金征收和使用对残疾人就业的直接促进工作还需要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充分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五、2012年工作打算
1、突出残疾人安置这一工作中心,进一步加大安置工作力度,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2、加大培训工作投入力度,积极促进“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设工作。
3、进一步密切与地税的工作配合关系,做好保障金征收工作。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