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1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职条件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活动是由质量监督员来实施完成的。质量监督人员的职责是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某些重点环节和步骤、重要的检测任务以及新上岗及转岗人员进行重点监督,当发现检测工作出现偏离,可能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质量监督员应中止正在进行的检测工作。只有熟悉检测目的、方法和程序,并能对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的在职人员才能担任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

1.2质量监督员的权利

质量监督员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进行任命,应赋予其足够的监督权利: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当场予以制止和纠正,责令被监督人员改正;发现有问题的报告可以扣发;若出现不符合工作,对采取的纠正、纠正措施或结果不满意时,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等;还应保证监督员有直接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乃至最高管理者进行沟通的渠道。

1.3质量监督员的数量

为了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实验室质量监督人员的数量应保持恰当的比例(一般为员工数量的10%左右),质量监督员的设置应覆盖本实验室所有的专业、所有的领域。

2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2.1做好质量监督计划

作为实验室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手段,质量监督工作必须提前策划,并形成计划,然后依据计划开展监督活动。一般建议归口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监督工作,收集、汇总、分析监督结果并形成监督报告。

2.2确定质量监督对象

从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相关条款可以看出,质量监督的对象是实验室人员,包括检测人员、合同制人员、关键支持人员、被投诉人员,尤其要注意针对新进人员、在培人员和转岗人员的监督。

2.3选择质量监督时机

准确把握好质量监督时机是实验室做好监督工作的关键所在,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质量监督员应考虑及时介入开展监督工作:方法出现偏离时;开展首次分包时;新标准、新方法(包括标准变更后)开始实施时;检测难度大的样品、参数时;新设备或修复后的设备初期投入使用时;新项目开展检测时;出现临界值时;质量仲裁或鉴定时;发生顾客申诉或投诉时。

2.4明确质量监督方式和内容

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检查被监督人员的原始记录和结果报告,另一种是目击现场过程,即由质量监督员在检测工作现场看着被监督人员操作,相对而言,后一种方式更为重要。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有:人员持证资格及资格保持;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检验规程或规范的符合性;设备操作情况;环境、设施的符合性;样品标识情况;样品制备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抽样计划及执行情况;原始记录及数据的核查情况;数据处理及判定;不确定度评审情况;结果报告的出具情况等。

2.5做好质量监督记录

和实验室其它工作的要求一样,质量监督也应做到当时予以记录。质量监督记录包括被监督人员、监督的内容或范围、相应的依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结果评价等,其格式以固定表格与文字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为宜,来源于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是受控的。监督过程中也可以出具不符合项报告或预防改进措施报告。若需要采取纠正,必须要求被监督人员现场纠正,并对纠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若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必须出具不符合项报告,相关责任部门督促被监督人员分析不符合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计划,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完成后由质量监督员实施跟踪验证,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若纠正措施得当,实施有效,则关闭不符合项,同时做好记录;若纠正措施不当,实施无效,则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分析不符合原因,再次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关闭不符合项。

2.6形成质量监督报告

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⑴概述本年度监督工作实际完成的情况;⑵总结监督工作成效,如人员能力的提高,实验室数据和结果质量的提高等;⑶总结质量监督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及整改的效果;⑷对下一年度质量监督工作提出建议,如人员培训计划的侧重点、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重点对象等。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质量监督工作无计划

质量监督计划是实验室年初需要制定的若干工作计划的其中之一,目前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往往忽视了质量监督计划,监督工作有应付检查之嫌疑,没有落到实处,这种情况下,想要切实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往往无从谈起,必须认识到质量监督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部门质量监督员应通过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来确定监督的频次,明确监督对象,于每年年初做好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3.2质量监督工作的职能划分、质量监督员的选择不得当

有些环境监测实验室但凡看到“质量”两个字就认为该项工作应划入质量负责人的职责范围,事实上实验室的质量监督针对的是人员的能力,监督的对象是检测人员,应该属于技术负责人的职责之一,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开展更为合理。一般来说应由资深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来担任质量监督员,保证由高一层次的人员,至少是同一层次的人员来实施监督。部分实验室监督员数量不够,不能覆盖所有技术领域,个别实验室甚至任命了尚未转正的实习生、部分行政或财务管理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是非常不合适的,无法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

3.3质量监督对象、监督时机概念模糊

实验室质量监督是为了保证实验室人员自始至终具备符合要求的能力,因此需要准确把握质量监督的时机,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监督工作概念不清、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建议每年年初根据监测工作要点,切实做好质量监督计划。

3.4质量监督记录、质量监督报告不规范

“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于记录的基本要求,少数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事后补记或检查前临时突击补记的现象,质量监督报告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建议各部门质量监督员应严格按照监督计划开展监督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分析所有监督记录,编制质量监督报告,作为实验室管理评审的输入和日常改进的重要手段。

4结语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划检修、问题缺点、状态检修、重要性、基本原则、建议

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008-01

前 言:什么是计划检修?以三班制生产为例子,某洗煤厂生产2个班检修1个班,又或者生产5个班检修1个班,这样有计划有规律的安排时间去对设备进行检修,就是计划检修。什么是状态检修?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及监视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检测数据得出设备的运行状态,存在的异常,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检修,就是状态检修。

一、计划检修存在的问题缺点

1、计划检修在检修工作量以及维修工作量时长等方面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旦维修工作量过多,则会则导致企业停产时间增加,从而使生产运转时间减少;而维修工作量及工作量时长过少,则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很难达标,极易埋下安全隐患,使各个工序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衔接。

2、计划检修是根据时间来进行检修的,所以它无法对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握。而且采取的都是一些常规性的维修方法,一旦检修过程中突遇特殊情况,则会由于准备不足而导致检修时间延长,不利于检修质量提高。这也就是好些洗煤厂存在,部分机电设备在检修时没有故障,而且在检修后即出现故障,影响了正常生产的运行。

三、状态检修的重要性、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洗煤厂机电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要性

状态检修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诊断技术及监视技术来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来对机电设备运行的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判断出是否存在异常的情况,对隐患进行随时监测,在故障发生之前对其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法由于是根据机电设备的实际运地状态来进行分析的和判断的,其检修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检修效果非常显著。同时采用状态检修方法,对于运行状态良好的机电设备则不需要进行检修,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通过实时监视,有效地确保了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比如我厂安装的煤泥水泵在线检测系统,它实时检测着煤泥水泵运转时前后两端轴承温度、出料端物料的压力等。一旦温度超过预警值,我们的检修人员马上会对检测到的报警值分析。这样直观的数值分析,非常方便定位泵的异常所在,便于及时检修。

诸如此类的检测系统,我们还有电机在线检测、轴封水系统在线监测等等。

2、遵循的基本原则

目前机电设备状态检修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应用。这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工程,在机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设备状态检修水平的提高。机电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在确保机电设备正确运行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而状态检修工作需要分步进行,先试点,然后再进行逐步的推进,同时在检修工作中还要处理好与计划检修的关系,在检修工作中积累经验,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

三、选煤厂机电设备状态检修时的几点建议

1、确保技术资料完善

为了进行机电设备试验资料的对比,就务必要确保每台机电设备的原始技术资料的完备性。通常包括机电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和相关试验记录档案;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以及安装资料、改进和维修设备的记录和竣工报告;历年的各种大修和定期预防性的试验报告、机电设备运行故障分析报告以及设备移动、缺陷改造等方面的记录。

2、认真剖析设备运行状态

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应通过认真分析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充分了解机电设备所处的状态,提出机电设备检修建议和状态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状态信息汇总分析,提出机电设备检修建议和状态报告;由决策人员进行检修决策,提高机电设备状态判断的正确性,有针对性的提出机电设备检修计划。状态良好的机电设备让其继续运行,但应加强监控;状态不好的机电设备应立即检修,消除各种隐患;难以确定机电设备状态或对机电设备状态存疑时,应按照机电设备的重要性,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监控,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状态监测

选煤厂应该完善各项设备检测系统,这些检测监控系统由相应的监测仪器和软件进行在线监测,并充分结合选煤厂已有的设备和资源,从而准确、充分、及时了解机电设备的性能。对于机电设备的常规技术监测项目和运行检修记录,由于其包含很多重要的设备状态信息,是进行机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根本,因而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注重先进技术手段的收集和整理,使之与其余监测仪器所得数据作为机电设备状态判断的重要依据。

4、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人作为十分重要的因素,对于检修水平的提升具有关键的意义,所以需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提高检修人员的整体素质。针对状态检修的理论和方法对检修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对状态检修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掌握,从而提高维修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便于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5、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机电设备在进行状态检修时,需要以机电设备的相关信息为依据,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运行时的日志和运行时的实时数据,而且各项检测数据和试验数据,设备的图纸、说明书,及检修和故障记录等,另外还有相关行业标准及同类设备的故障及检修经验等信息资源都是状态检修的根本。由于这些信息数据十分庞大,所以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对这引起数据进行管理,建立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系统,并将检修工作纳入到企业具体管理工作中来,从而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确保机电设备各类信息数据实现共享。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生物计量,关乎国计民生

生物计量技术在医疗、司法、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各个公共安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食品中多肽、蛋白质、脂肪酸的分析,疾病诊断中蛋白质标志物的分析,食源性致病菌的核酸检测,疫苗残留DNA的检测,转基因检测,临床生物指标的检验等。当然,突破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也离不开生物计量技术。

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学领域对计量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DNA检测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安全、环境、流行病检疫和生物污染监控中,如对可溯源、可比对的DNA和RNA测量的迫切需求,需要更准确的DNA测量以检测GMO符合标准和法规要求。我国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近亿人,数量巨大,使得传染性疾病监测任务日益繁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血清蛋白标志物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标志物。而目前像这样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生物分析仪器的校准检定所用的标准物质严重滞后,明显不能满足获得准确结果的要求。

2002年,国家开始狠抓食品安全,生物计量工作被提到议事日程。2003年,王晶被派往法国代表中国参与到国际计量局生物计量的工作当中,成为国际计量局(BIPM)的国际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生物分析工作组(BAWG)成员,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参加。10年时间,创新团队从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没有专门人才开始,起步非常艰难。然而,经过10年的工作,中国生物计量取得了发展和进步,2011年国际计量局把微生物计量发展提到议程,2012年成立了微生物工作组(MBSG);王晶承担了微生物定量组的联合主席,为我国生物计量工作的更好开展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实际上,BIPM/CCQM/BAWG自2002年正式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生物计量方面的国际比对,以保证各国生物计量结果的可比和互认。这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生物技术测量结果的国际互认与国家生物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从参与生物测量国际比对这项工作开始,创新团队先从核酸和蛋白质方向着手开创了我国的生物计量工作。

2007年,在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行政主管下,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以王晶秘书长牵头,开展生物计量的国家规范规程制订。创新团队制定的《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JJF1265-2010)于2010年实施,首次给出生物计量的定义:以生物测量理论、测量标准、计量标准与生物测量技术为主体,实现生物物质的测量特性量值在国家和国际范围内的准确一致,保证测量结果最终可溯源到国际SI单位、法定计量单位或国际公认单位。同年,进行了该规范全国范围的宣贯,为我国发展生物计量事业奠定了基础。

在规划生物计量的发展中,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通过大量调研,在领导支持下,积极推动生物计量纳入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务院2013年3月2日)。2008年立项执行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安全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是我国在计量新领域建设方面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创新推动,争取国际话语权

由于生物体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来分析检测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检验结果的变异性。因此,生物计量研究的路具有开拓性。为了解决学科发展和学科基础问题,创新团队开展了生物计量溯源途径、新技术方法、计量标准的研究。目前开展了生物技术可溯源测量系统、基准/权威方法研究和生物标准物质研制,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和重要领域对生物测量结果溯源、有效、可靠和可比的需求。“我们的机会很好,正好赶上生物计量发展的起步阶段。尽管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作为我国生物计量科学研究的带头人,应敢于承担、勇于挑战,勤于创新。”王晶表示。目前,他们已搭建起生物计量学科研究专门的实验室和基地,设置的生物研究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生物计量基础性、前瞻性、应用性研究,包括生物计量标准研制和生物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的研究,保证生物分析测量量值的准确和可溯源性。他们已经或正在开展的生物计量研究包含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质、生物活性成分、微生物和细胞等多个方面。

与国际接轨,是王晶的重要工作。10年间,她每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BIPM)总部参加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生物工作组(BAWG)的会议,就生物领域核酸、蛋白质和细胞等的计量和标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2012年又开始了微生物计量的研究探讨。同时,带领团队参加BIPM/CCQM/BAWG组织的16项生物核酸、蛋白质、细胞等相关测量比对,其中团队主导研究比对1项,关键比对1项,参与微生物工作组计量研究比对3项;参与亚太计量组织APMP活动和比对。另外,作为联合主席还代表中国参加2006年泰国和2008年北京举办的亚太法制计量会议;2008年,带队出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加速21世纪生命科学的创新:确定急需的测量标准和技术挑战”会议;2009年成为国际ISO理事会生物技术工作组专家,跟踪国际标准对生物计量的需求和发展动态。

与此同时,创新团队还积极与各国开展合作与交流,先后派驻或走访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韩国计量院(KRISS)、日本计量院(NMIJ)、澳大利亚计量院(NMIA)、巴西计量标准化与工业质量研究院(INMETRO)、泰国计量院(NIMT)、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实验室等计量院和实验室;还与英国LGC、香港政府化验室(GLHK)、欧盟联合研究中心标准物质与测试研究所(IRMM)等进行国际比对主导合作研究。

潜心研究,服务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

以技术谋发展,是创新团队始终不变的努力方向。10年间,先后主持完成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专项课题“食品、中药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关键技术研究”、食品安全专项课题“食品标签成分及有效成分标准物质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课题“生物化学计量标准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建设”,“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标准推进工程项目课题“核酸和蛋白质测量技术标准研究”,“十一五”国家重大项目课题任务“转基因产品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研究”。2008年负责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安全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开展4项国际生物计量前沿水平的生物安全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确定和实现转基因、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测量具备完整的溯源到国际基本单位的量值溯源传递框架途径,绝对定量的方法;建立转基因核酸、蛋白质和微生物核酸、蛋白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值测量权威技术,完成不确定度评价研究,形成33种生物安全检测有关标准物质,解决国内长期以来无法实现转基因植物核酸、蛋白质及微生物核酸、蛋白质准确测量和量值溯源的技术难题,填补空白。2012年团队承担的两个课题《转基因核酸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和《病原微生物核酸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和质检总局的验收,已经形成转基因和病原微生物核酸溯源途径和实现方法,国际比对实现国际等效,形成了国家一级转基因标准物质,解决了转基因产品定量检测缺乏计量支撑,无法溯源,无法实现国际等效问题。以公益服务为目的,成果已服务于我国的转基因检测实验室、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和重点实验室等转基因检测部门,并在国家科研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生物化学计量标准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建设”中,团队有针对性地研制了30种生物测量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蛋白、核酸、脂质、活性成分等标准物质,14项获得国家标准物质证书。课题组同时在司法物证鉴定、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临床检验、检定校准等7大领域建立了参考实验室网络,通过行业实验室之间的联合,共享标准物质资源,提高生物测量的分析能力和水平。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标准推进工程项目课题“核酸和蛋白质测量技术标准研究”实现为药品胰岛素检测质量控制的量值溯源的应用,胰岛素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为中国药典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发挥了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标准物质已用于国内外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性能验证评价。建立的食品中膳食纤维、糖醇、脂肪酸等国家标准方法和系列标准物质已被广大检测机构使用,用于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的检测。

历经辛勤,硕果累累。自2006年以来,王晶及团队先后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5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首届标准创新奖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各1次;分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12次,其中,2012年“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研究”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研究成果相继被《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质量报》、《中国科技成果》等媒体刊登报道。

齐头并进,人才培养与科学普及并重

越在生物计量领域深入耕耘,王晶越感到:人才是生物计量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为此,她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努力为行业发展储备人才,服务国家。在2006-2012年间,就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后5名。同时,由她带领的创新团队不断茁壮成长,已经开始肩负起重担。如今,创新团队成员正主持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水环境微生物测量溯源技术及计量标准研究”,科研业务项目课题“生物标志物检测用计量技术及标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氮素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食品安全专项课题“奶粉和粮谷制品中常见菌标准物质制备与计量技术研究”和“谷物、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功能糖、蛋白过敏原标准物质研究”,以及“流式细胞仪校准用标准物质研制”和“尿液分析仪校准用红细胞、白细胞标准物质研制”等多项课题。

除了与国际对接,他们还承担着生物量值的传递任务,积极开展生物分析仪器的校准和生物标准物质的量传服务。生物实验室每年为各省市的计量机构培训人才,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也会不断吸取各省市新计量人员参加。王晶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实现量传服务,还能培养和带动起我国计量行业的一批新人。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审计人员应当:

1.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一般控制,以确定:(a)设计的控制是否符合管理方针和法律要求;(b)控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控制,并据此评价应用控制在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的可靠程度;

除检查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外,审计人员还应参与新数据处理系统或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其后所进行的重大修改工作。

可能的情况是,开发出来的数据处理系统缺乏控制措施,因此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就不能依赖其完整性。所以,如果管理部门指望正在开发的系统在可审性和适当控制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那么审计人员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检查就是至关重要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总是可行的,因为审计机构可能没有检查系统设计与开发所需的资源或人力。但是,这项检查应当作为一个审计目标。

一、电算化系统一般控制的检查

数据处理方式由机械处理向自动化处理的转变,需要改进传统的审计方法“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要求审计人员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如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并具有足够的控制,审计人员就可以信赖被处理的报告的数据。审计人员应该区别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通常适用于系统进行的大部分数据处理,而应用控制则可能因应用项目而异,而要分别加以检查。在检查个别应用控制时,审计人员应考虑被查系统一般控制的效果;

1.组织控制。职权和责任的分配必须以能够保证有效果、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式进行。审计人员应该检查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与分工情况、其目的在于确定职责分工是否能够提供有力的内部控制,例如,程序与系统开发、计算机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以及保持应用控制的控制小组等职责,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予以分离。同时,审计人员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

在检查职责分工情况时,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控制的强度并报告由于职责分工不够而暴露的弱点。职工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及强制性休假等制度有利于管理部门维持足够的职责分工。审计人员应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加以检查。

2.设施、人员和安全控制,拥有足够的实物设施和其他资源(如训练有素的人员等)是一个单位实现其数据处理目标所必需的。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拥有满足数据处理需要的足够资源。

人事管理,包括监督、激励和员工的职业发展,是成功的数据处理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有关的管理方针和惯例,以确定是否制订了必要的方针及方针的执行情况。例如,由于整个计算机领域迅速发展,一个组织的人事管理部门需要制订包括数据处理人员在内的教育和培训计划。该计划应该能够保证职工跟上最新发展,以使他们能够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履行职责,并能够在工作中采用已经证明为具有成本效益的新方法。数据处理人员培训和发展计划不当可能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制订了有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数据传送、输入和输出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该项检查应该不仅涉及中央处理站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地点的小型机、计算机终端、通讯设施及其他设备。

在检查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安全性时,审计人员应该考虑为在正常数据处理中断以后继续处理关键应用项目而制订的应急计划是否充分。该计划应包括应急电源和后备硬件的规定以及关于使用后备设备和将人员、程序、表格和数据文件转移到另外的处理地点的详细计划。审计人员还应该考虑该计划经过测试的程度以确定在实际紧急情况下能够继续进行数据处理的可能性。

审计人员还应该检查数据文件的实物安全性;该项检查应保证,在可行的情况下,数据和文件档案资料由不能接触计算机和存取计算机程序的人员保管;文件档案资料安全;计算机操作员和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接触文档资料;制订有文件备份的规定(包括另外存放备份文件的规定)。在文件联机存储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该考虑是否采取了充分的存取授权控制措施以及备份文件是否有规律地进行拷贝。此外,审计人员还应检查数据备份文件是否做了适当的标志和标签、席计人员还需检查文件的内容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子程序备份文件也应建立同样严格的控制。

3.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系统通常由操作系统(也常称为系统软件)控制。由于这些操作系统通常具有数据管理、多道程序管理能力和文件标签检验,以及其他许多授权控制功能,因此,它们是计算机处理一般控制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了解操作系统能够执行的控制,并确定这些控制的利用程度以及未被利用的情况。审计人员应该知道哪些人维护操作系统,或有能力修改操作系统。这些人可能有意或无意地破坏操作系统的控制,使其失效。

4.硬件控制。计算机硬件经常能够检查出硬件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错误。审计人员应该了解:(1)系统设施是如何依赖这些硬件控制的;(2)操作系统如何利用这些硬件控制;(3)系统如何报告检查出的错误,以及纠正错误的程序。

二、电算化系统应用控制的检查

在对所有应用项目的数据处理的可靠性或完整性进行估计之前,必须对具体的应用控制和一般控制措施进行全面的评价。

依据这一准则进行审计工作有两个目的,兹分述如下:

1.与标准及批准的设计相符。第一个目的是确定建成的应用项目或系统是否符合适用的标准及最后批准的设计规格。审计人员遵循这一准则,可以为批准的规格,包括所有嵌入的内部控制(如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都已按要求装入系统,留有适当的文档资料,并经过了充分的测试提供合理的保证。

审计人员在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时,其测试应包括检查选择的测试业务的文档资料,测试业务记录与汇总的准确性,测试业务处理与控制手续的符合性。此外,审计人员可能希望通过测试选择的部分数据文件以确定可能的例外情况和数据转换或采集的准确性。如果数据文件以机器可读的形式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审计人员应当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加以测试。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审计人员应当:

    1.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一般控制,以确定:(a)设计的控制是否符合管理方针和法律要求;(b)控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控制,并据此评价应用控制在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的可靠程度;

    除检查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外,审计人员还应参与新数据处理系统或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其后所进行的重大修改工作。

    可能的情况是,开发出来的数据处理系统缺乏控制措施,因此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就不能依赖其完整性。所以,如果管理部门指望正在开发的系统在可审性和适当控制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那么审计人员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检查就是至关重要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总是可行的,因为审计机构可能没有检查系统设计与开发所需的资源或人力。但是,这项检查应当作为一个审计目标。

    一、电算化系统一般控制的检查

    数据处理方式由机械处理向自动化处理的转变,需要改进传统的审计方法“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要求审计人员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如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并具有足够的控制,审计人员就可以信赖被处理的报告的数据。审计人员应该区别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通常适用于系统进行的大部分数据处理,而应用控制则可能因应用项目而异,而要分别加以检查。在检查个别应用控制时,审计人员应考虑被查系统一般控制的效果;

    1.组织控制。职权和责任的分配必须以能够保证有效果、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式进行。审计人员应该检查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与分工情况、其目的在于确定职责分工是否能够提供有力的内部控制,例如,程序与系统开发、计算机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以及保持应用控制的控制小组等职责,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予以分离。同时,审计人员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

    在检查职责分工情况时,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控制的强度并报告由于职责分工不够而暴露的弱点。职工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及强制性休假等制度有利于管理部门维持足够的职责分工。审计人员应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加以检查。

    2.设施、人员和安全控制,拥有足够的实物设施和其他资源(如训练有素的人员等)是一个单位实现其数据处理目标所必需的。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拥有满足数据处理需要的足够资源。

    人事管理,包括监督、激励和员工的职业发展,是成功的数据处理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有关的管理方针和惯例,以确定是否制订了必要的方针及方针的执行情况。例如,由于整个计算机领域迅速发展,一个组织的人事管理部门需要制订包括数据处理人员在内的教育和培训计划。该计划应该能够保证职工跟上最新发展,以使他们能够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履行职责,并能够在工作中采用已经证明为具有成本效益的新方法。数据处理人员培训和发展计划不当可能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制订了有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数据传送、输入和输出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该项检查应该不仅涉及中央处理站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地点的小型机、计算机终端、通讯设施及其他设备。

    在检查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安全性时,审计人员应该考虑为在正常数据处理中断以后继续处理关键应用项目而制订的应急计划是否充分。该计划应包括应急电源和后备硬件的规定以及关于使用后备设备和将人员、程序、表格和数据文件转移到另外的处理地点的详细计划。审计人员还应该考虑该计划经过测试的程度以确定在实际紧急情况下能够继续进行数据处理的可能性。

    审计人员还应该检查数据文件的实物安全性;该项检查应保证,在可行的情况下,数据和文件档案资料由不能接触计算机和存取计算机程序的人员保管;文件档案资料安全;计算机操作员和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接触文档资料;制订有文件备份的规定(包括另外存放备份文件的规定)。在文件联机存储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该考虑是否采取了充分的存取授权控制措施以及备份文件是否有规律地进行拷贝。此外,审计人员还应检查数据备份文件是否做了适当的标志和标签、席计人员还需检查文件的内容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子程序备份文件也应建立同样严格的控制。

    3.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系统通常由操作系统(也常称为系统软件)控制。由于这些操作系统通常具有数据管理、多道程序管理能力和文件标签检验,以及其他许多授权控制功能,因此,它们是计算机处理一般控制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了解操作系统能够执行的控制,并确定这些控制的利用程度以及未被利用的情况。审计人员应该知道哪些人维护操作系统,或有能力修改操作系统。这些人可能有意或无意地破坏操作系统的控制,使其失效。

    4.硬件控制。计算机硬件经常能够检查出硬件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错误。审计人员应该了解:(1)系统设施是如何依赖这些硬件控制的;(2)操作系统如何利用这些硬件控制;(3)系统如何报告检查出的错误,以及纠正错误的程序。

    二、电算化系统应用控制的检查

    在对所有应用项目的数据处理的可靠性或完整性进行估计之前,必须对具体的应用控制和一般控制措施进行全面的评价。

    依据这一准则进行审计工作有两个目的,兹分述如下:

    1.与标准及批准的设计相符。第一个目的是确定建成的应用项目或系统是否符合适用的标准及最后批准的设计规格。审计人员遵循这一准则,可以为批准的规格,包括所有嵌入的内部控制(如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都已按要求装入系统,留有适当的文档资料,并经过了充分的测试提供合理的保证。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审计人员应当:

1.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一般控制,以确定:(a)设计的控制是否符合管理方针和法律要求;(b)控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控制,并据此评价应用控制在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的可靠程度;

除检查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外,审计人员还应参与新数据处理系统或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其后所进行的重大修改工作。

可能的情况是,开发出来的数据处理系统缺乏控制措施,因此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就不能依赖其完整性。所以,如果管理部门指望正在开发的系统在可审性和适当控制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那么审计人员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检查就是至关重要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总是可行的,因为审计机构可能没有检查系统设计与开发所需的资源或人力。但是,这项检查应当作为一个审计目标。

一、电算化系统一般控制的检查

数据处理方式由机械处理向自动化处理的转变,需要改进传统的审计方法“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要求审计人员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如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并具有足够的控制,审计人员就可以信赖被处理的报告的数据。审计人员应该区别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通常适用于系统进行的大部分数据处理,而应用控制则可能因应用项目而异,而要分别加以检查。在检查个别应用控制时,审计人员应考虑被查系统一般控制的效果;

1.组织控制。职权和责任的分配必须以能够保证有效果、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式进行。审计人员应该检查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与分工情况、其目的在于确定职责分工是否能够提供有力的内部控制,例如,程序与系统开发、计算机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以及保持应用控制的控制小组等职责,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予以分离。同时,审计人员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

在检查职责分工情况时,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控制的强度并报告由于职责分工不够而暴露的弱点。职工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及强制性休假等制度有利于管理部门维持足够的职责分工。审计人员应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加以检查。

2.设施、人员和安全控制,拥有足够的实物设施和其他资源(如训练有素的人员等)是一个单位实现其数据处理目标所必需的。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拥有满足数据处理需要的足够资源。

人事管理,包括监督、激励和员工的职业发展,是成功的数据处理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有关的管理方针和惯例,以确定是否制订了必要的方针及方针的执行情况。例如,由于整个计算机领域迅速发展,一个组织的人事管理部门需要制订包括数据处理人员在内的教育和培训计划。该计划应该能够保证职工跟上最新发展,以使他们能够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履行职责,并能够在工作中采用已经证明为具有成本效益的新方法。数据处理人员培训和发展计划不当可能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制订了有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数据传送、输入和输出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该项检查应该不仅涉及中央处理站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地点的小型机、计算机终端、通讯设施及其他设备。

在检查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安全性时,审计人员应该考虑为在正常数据处理中断以后继续处理关键应用项目而制订的应急计划是否充分。该计划应包括应急电源和后备硬件的规定以及关于使用后备设备和将人员、程序、表格和数据文件转移到另外的处理地点的详细计划。审计人员还应该考虑该计划经过测试的程度以确定在实际紧急情况下能够继续进行数据处理的可能性。

审计人员还应该检查数据文件的实物安全性;该项检查应保证,在可行的情况下,数据和文件档案资料由不能接触计算机和存取计算机程序的人员保管;文件档案资料安全;计算机操作员和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接触文档资料;制订有文件备份的规定(包括另外存放备份文件的规定)。在文件联机存储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该考虑是否采取了充分的存取授权控制措施以及备份文件是否有规律地进行拷贝。此外,审计人员还应检查数据备份文件是否做了适当的标志和标签、席计人员还需检查文件的内容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子程序备份文件也应建立同样严格的控制。

3.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系统通常由操作系统(也常称为系统软件)控制。由于这些操作系统通常具有数据管理、多道程序管理能力和文件标签检验,以及其他许多授权控制功能,因此,它们是计算机处理一般控制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了解操作系统能够执行的控制,并确定这些控制的利用程度以及未被利用的情况。审计人员应该知道哪些人维护操作系统,或有能力修改操作系统。这些人可能有意或无意地破坏操作系统的控制,使其失效。

4.硬件控制。计算机硬件经常能够检查出硬件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错误。审计人员应该了解:(1)系统设施是如何依赖这些硬件控制的;(2)操作系统如何利用这些硬件控制;(3)系统如何报告检查出的错误,以及纠正错误的程序。

二、电算化系统应用控制的检查

在对所有应用项目的数据处理的可靠性或完整性进行估计之前,必须对具体的应用控制和一般控制措施进行全面的评价。

依据这一准则进行审计工作有两个目的,兹分述如下:

1.与标准及批准的设计相符。第一个目的是确定建成的应用项目或系统是否符合适用的标准及最后批准的设计规格。审计人员遵循这一准则,可以为批准的规格,包括所有嵌入的内部控制(如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都已按要求装入系统,留有适当的文档资料,并经过了充分的测试提供合理的保证。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量技术机构;现代化管理;油田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13-02

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油田企业科技迅速发展,大量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的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在油田生产中投入使用,给油田计量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技术机构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尽快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从多年来注重单一计量器具的常规检测,转向以紧紧围绕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专用计量器具校准为中心,不断增强专业技术的服务保障功能,以此确立计量技术机构在油田企业中的专业地位。

一、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技术机构为油田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油田企业生产过程包括勘探、钻井、录井、测井、开发、储运等各专业,各专业间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很强的联动协作关系,计量量值是这种联动协作关系纽带之一,而体现计量量值的设备就是各种类型的计量器具,为此说计量器具是油田生产过程中的“眼睛”,其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过程的安全和油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就是通过对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计量量值的准确一致和溯源到国家基准,为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计量量值提供法规性的依据。目前油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计量器具除了常规计量器具外,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是石油企业用于勘探、钻井、开发等石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重要仪器设备,其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勘探、钻井、开发资料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勘探、钻井、开发效果。由于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具有专业性强(主要服务于勘探、钻井、开发等油田生产各环节,用途单一)、测量参量多(大部分都测量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领域的量值)、领域广(十大计量领域全涉及)、使用环境恶劣(大部分需要长时间连续或在高温、高压和室外工作)以及在线使用不易拆卸等特点,所以国内的社会公共计量技术机构一般不建立类似的计量标准装置,给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带来困难。为了保障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开展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校准工作是石油企业内部计量机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是大庆油田企业内部最高计量技术机构,承担着依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大庆油田公司所属单位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和测试,多年来,一直将研究和开展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校准工作作为单位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了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检定最高标准、次级计量标准与国家计量基准、省级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体系,先后开展了井下压力计标准装置、示功仪标准装置、液体密度测井仪标准装置、侧向测井仪标准装置、温度测井仪标准装置等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标准器的校准工作。开发和研究的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多参量智能标准装置,具有通用性强、易扩展、智能化、同时测量多参量和易于现场校准等特点,实现对油田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的数字化校准,同时解决了部分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长期得不到量值溯源的问题。大庆油田公司其他各生产单位,也根据其各自专业的特点,建立了石油钻具螺纹规校准装置、油管螺纹量规校准装置、测井仪校准装置、井径仪和井斜仪校准装置、指重表和拉力表校准装置、地震检波器校准装置、井下压力计校准装置等,与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一起共同承担大庆油田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校准工作,保障了油田生产过程中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和准确可靠。

二、校准实验室认可是提升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机构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贯彻实施实验室认可制度,可以促进企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一方面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与国家标准的要求相比较,从外部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和抽测申报的校准项目,评定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促进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通过获得校准实验室认可合格资格,可向管理机构和委托方证明获得认可的实验室质量保证能力和技术能力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增强委托方对实验室及其校准结果的信任,从而提高实验室的信誉和竞争能力。依据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进行认可是对企业校准实验室管理的一种手段,旨在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水平,以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于2003年首次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校准实验室认可,十年来,坚持严格按照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技术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校准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一是加强了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对各级人员培训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到计量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各项技术标准的有效培训,增加了全员质量意识。二是强化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不断修订,形成了脉络清晰、相互衔接、逐层递进、操作性强的体系文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性改进。三是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将原来的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在加强三级审核的同时,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校准过程中对影响证书质量的因素(即校准方法、环境、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样品流转、人员素质等)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符合项的产生。四是强化了校准程序,对每一个校准项目设备、方法、环境、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编制了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校准人员能正确使用标准和设备,准确掌握标准,以实现“科学、公正、精准、高效”的进行校准工作。

2.实现校准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2003年通过认可以来,该所更加注重检测能力建设,每年定期参加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能力验证,对没有组织能力验证的项目,积极与其他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测量审核或比对,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每年定期进行各项目的期间核查和测量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使校准技术能力得到持续提高,目前校准报告准确率和及时率均达到100%。为了保证校准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该所还不断加强标准仪器设备的管理,对所有的标准仪器设备按照年初制定的周检计划,定期进行送检或自检,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同时,对标准老化、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设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计量标准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为提高校准技术能力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证。

3.内部业务管理更加规范。一是按照实验室认可的要求,每年年初严格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包括内部审核计划、管理评审计划、期间核查计划、量值溯源计划、人员培训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预防措施计划、设备购置计划等,并通过制订计划,对上一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年度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并按照制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从而避免了盲目性。二是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制定符合准则要求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质量记录贯穿于整个体系运行的各个环节,每一项质量活动均做到有据可查;技术记录是从样品接收、流转、校准、数据处理、出具证书等均具有清晰完整的记录,保证在一定情况下校准活动可以再现。三是严格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要素的检查,及时发现不符合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使用和有效。

三、现代化管理是提高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机构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技术更合理、高效地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企业的各个环节,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早在1997年就成功研制了一套《计量检定校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高速处理和计算能力,海量存储和快速检索,丰富的报表展现形式和便捷的网络传输技术等优势,实现了计量器具收发、证书打印、业务管理、资源管理、财务、设备管理、报表统计等各项管理工作全面信息化,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检定校准在严密的质量体系监控下运行。并且随着十六年的补充和完善,该系统功能不断得到提升。

1.实现了规范的业务流程:《计量检定校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完全遵照GB/T 27025-2008设计流程,使用该系统后,使得整个业务流程流转按照程序设定的规范进行,大大提高了其流转过程的整体规范性;同时由于信息系统的使用,很多重复琐碎的工作都由系统代为完成,数据的查询和检索极其方便并且出具报表更加容易,在保证规范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为加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和数据的准确可靠,满足山东电网调度生产和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特制定本考核管理办法。

一、说明

第一条

本考核管理办法依据《山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和《山东电网自动计量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而制订,适应于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省网所属厂(站)远动设备、地区数据转发设备、电量采集设备及通信通道的运行考核管理。

第二条

本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统计的内容包括:系统及设备运行指标、事件汇报制度、遥信传动试验及遥测合理性检验、变送器定期校验、设备维护与事故处理、运行工作记录等。

第三条

被考核的设备和系统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和管理资料(包括测点表、调试记录、校验记录、维护测试记录、竣工资料等)。考核方法为不定期抽查和互查,其结果将列入考核运行单位工作的内容。

第四条

调度中心按月下发《山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简报》。年终将根据各单位的运行情况,推荐给集团公司参加本年度先进企业评比,作为选优和否决的条件。

第五条

为了充分发挥和调动自动化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在考评设备可靠、数据准确性的同时,每年对表现突出的专业人员给予表彰,并建议所在单位给予奖励。

二、考核范围

第六条 运行指标

1、厂站设备月可用率≥99.5%

厂站设备包括rtu、电厂采集器fag或变电站采集器metcom,以及市局调度自动化系统转发软件。因市局自动化系统的原因(包括通道)造成转发厂站中断的时间统计为:中断时间乘厂站数。

2、自动化系统月可用率≥99%。

自动化系统分调度自动化系统(ems)和电量自动计量系统(tms)。

3、遥测合格率≥98%。

遥测误差超出 ± 1.5%时为不合格遥测。

4、遥信动作正确率≥99%。

包括正常动作和事故情况下。

5、厂站通道(包括rtu、fag/metcom)可用率≥99%。

6、转发数据月正确率≥99%。

第七条 其他考核内容

1、月报表必须在次月5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发出。

2、月报统计的内容要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3、月报应有简要的本系统的运行情况的报告或事件说明。

4、由于设备故障而不汇报,造成数据不刷新超出1小时的情况。

5、当接到调度中心自动化值班人员设备或系统异常通知时,要及时处理并汇报处理情况。常白班在1小时内,节假日在2小时内。

6、每月定期检查通道,保持正常可靠,并将检查情况记录留档。

7、应制定省网所属厂站设备检修、测试计划。

8、厂站设备检修申请必须按照规程要求申报,经所在车间或调度所批复,并按照要求内容填报和提前一周上报。

第八条

对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或延误事故处理,导致事故扩大的,要根据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认定、处理。

第九条 遥信传动试验及遥测合理性检验

1、制定有厂(站)遥信传动试验月计划(每个厂站要求一年做2次),且提前一个月上报,并在当月测试落实(以调度中心自动化运行值班员记录为准)。

2、主动进行遥信传动试验,试验时以调度中心厂站接线画面显示为准。各单位要制定二次回路试验计划,定期测试。

3、每周进行厂(站)遥测数据合理性检查。在一周内不得出现相同的问题或错误。

第十条 电测量变送器定期校验工作

1、制定省网所属厂站变送器检定月计划(每个电量变送器每年1次),且提前一个月上报,并在当月检定工作中完成(以调度中心自动化运行值班员记录为准)。

2、电量变送器校前合格率≥98%。

3、按季上报变送器定期校验工作总结,填写认真,内容准确无误,并存一年。

第十一条

明确自动化运行专责人和夜晚自动化运行值班联系电话,分管主任手机号码的变动情况及时通知省调自动化值班员。

第十二条

建立自动化运行记录。做好与调度中心自动化值班员的联系记录。对遥信传动试验测试、遥测合理性检查、通道检查测试、变送器校验、设备异常处理等内容要记录留档。

第十三条 按期完成调度中心自动化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考评要求

第十四条

调度中心以自动化运行值班记录、设备检修申请、巡视记录和各单位的计划申请为准,结合当月的工作情况,按月下发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简报。

第十五条

各单位不得出现由于人员责任而造成的电网事故、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和规程认定的调度自动化事故。

第十六条

当相同问题或错误连续二次出现在月简报中时,将对该单位提出严重警告或发通报批评。当达到三次时将取消当年评奖资格。

第十七条

由调度中心组织安排各单位开展互查工作,进行 经验交流和评比工作,评比的结果将作为评选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并纳入调度中心有关专业考核范围。

四、附则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要: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生产受控

四川石化公司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炼化板块下属的一家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年设计加工1000万吨原油和年产80万吨乙烯,共有炼油区和化工区19套主体生产装置,产品主要有汽煤柴、聚烯烃、橡胶、醇类等,覆盖整个西南和华东市场。四川石化公司采用“机关-生产部”两级管理架构,管理人员精简。生产运行处作为生产运行管理的关键部门,担负着日常物料平衡测算、生产受控检查、月度生产绩效考核、生产异常管理等主要生产管理工作。为平衡人员和工作量不平衡的矛盾,经过两年多的摸索,生产运行处建立了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生产管理模式,系统分析整理各类数据,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生产信息系统中,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管理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信息化系统现状概述

四川石化信息化系统主要为MES系统,包含工厂基础信息管理(PRM)、实时数据库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生产调度、操作管理、物料平衡、收率计算、生产统计、生产信息运行平台十一个基本模块和三剂统计管理、装置平稳率、岗位操作记录3个拓展模块。同时,生产运行处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集成了物料平衡测算、生产监控、生产受控三大模块。

(一)MES系统模块介绍

1、实时数据库及其应用情况:以现场DCS画面为基础模板,采集存储现场16万多位号的数据,绘制了各装置实时数据库画面图1903张,搭建了一个类DCS画面,便于管理人员在中控室外的其它工作环境中,及时查看各装置生产运行情况。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该系统主要由LabwareLIMS、LIMS网页和LIMS仪器连接三大模块构成。实现化验用户登录、分析检验计划管理、任务分配、样品登记、样品条码打印、样品接收、样品确认、样品制备、化验数据自动采集、手动录入、数据计算、指标判定、数据审核、登记判定、报告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管理、封样管理、打印原始记录、消耗品统计、仪器管理、溶液管理、危化品管理、通知管理、固定检验计划管理、临时加样、原料检验计划管理、数据统计报表等功能。3、物料平衡模块:根据计量表前表和后表值差,每日自动生成各装置物料平衡数据,同时装置统计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人工核对。目前实现了22套装置进出物料量、292个罐的每日物料变化量以及进出厂数据查询。4、生产统计报表模块:根据每日数据,生成各类统计报表125张。主要有装置物料、能源投入产出的日、月、年统计数据,罐区半成品和成品的转入转出及厂级互品统计,原料外购及产品销售统计数据。5、平稳率模块:根据公司审核确定的公司级、生产部级和装置级工艺卡片数值,建立了装置平稳率管理数据库,每日统计各工艺参数偏离工艺卡片范围的比例,并可以按班组进行统计和查询,便于各装置班组竞赛和平稳率考核。6、巡检管理系统:巡检管理系统由七大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为:基础数据管理(可以制定巡检线路、巡检点、巡检项的基础数据)、巡检计划管理(可以制定零时计划和周期计划)、巡检数据管理(针对巡检记录数据、巡检异常信息、漏检项、漏检点进行管理)、实时监控(针对全厂巡检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查看巡检情况,和对巡检情况进行历史查看)、统计报表(对所有巡检数据进行详细的报表统计,统计漏检数据,统计质量不达标数据)、系统管理(对用户信息和组织信息进行管理)、倒班管理(对所有班组进行班次和倒班管理)。同时建立了无线巡检模式,通过电信3G信号传输巡检数据,巡检人员可以通过手持式巡检仪实时上传巡检数据和现场图片。

(二)达标管理系统简介

达标管理系统为具有四川石化特色的多维度生产绩效管理系统。由指标达标模块和过程检查模块组成。根据四川石化的装置情况制定达标指标和过程检查项目,涵盖了生产运行、安全环保、机电仪等多个方面,由各相关职能处室联合完成对生产部的达标考核,最终对达标的装置发放达标奖金,极大激发了各级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应急管理系统简介

应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事前预防预警、事中应急联动处置、事后总结评估,支持与地理信息、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短信平台、环境监测、辅助决策等系统的无缝集成。定位事故发生点位置、打开最近视频监控设备,预测事故影响范围,将救援人员、车辆以灵活的计算机图标方式展现.通过应用电子沙盘,拖动图标到地图指定位置,现场排兵点将,形成最终部署方案下发到现场,救援队伍可通过部署方案到地图指定位置集合。从而能够科学调度应急资源,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生产指挥系统简介

以图形展示的方式,提供直观的生产全过程的综合展示页面。对原油的进厂、加工、库存数据,炼油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出厂、库存情况做直观的展示及分析,实现库存情况、装置运行状态、进出装置物料量、公用工程消耗量,环境监测数据等数据的实时监控,以便于生产领导及调度人员对产品信息的掌握。

二、信息化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炼化企业生产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行管理、生产受控管理和生产绩效管理”三大方面。信息化系统有效解决了炼化一体化企业流程长、步骤多带给管理上的困难,通过电脑自动采集数据、后台分析数据、人工修订数据、汇总结果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数据链,对生产管理的历史数据分析、当期生产状态监测、远期生产预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产运行管理的信息化

1、物料平衡测算的信息化一般炼化企业物料平衡测算通常采用自建EXCEL表格,人工录入相应装置产品近期收率、罐区物料罐存变化情况、原料进厂计划等数据,得出可行的物料平衡方案。该方法存在耗时长,需要人工录入的数据较多,数据发生偏差或错误不易发现等问题。为避免计算误差,同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在现有的MES系统为基础上搭建智能化生产测算平台。通过从MES系统自动获取装置侧线的历史收率、各装置进料量、产出量及罐区的进出物料,由系统后台根据固定模板对生产物料平衡进行测算,结果经审核后,可以自动转为装置生产监控数据下发执行。2、装置异常监控的信息化生产监控单纯依靠人工监控无法做到装置全覆盖,且存在效果低下的问题。为弥补该缺陷,避免单个装置的异常演变成全厂层面的生产波动,建立了以下四大生产监控模块:①物料平衡监控模块。该模块主要与物料测算结果挂钩,对未按计划进行排产的装置进行提醒和报警。②装置开停车监控模块。选取重要的装置开停车监控信号,对发生非计划停车的装置进行记录,并要求填写非计划停工原因。③火炬排放监控模块。对各装置各火炬排放点的阀位、流量进行监控,发现有超标情况及时提醒调度人员调查处理。④自定义监控模块。根据目前生产运行重点,有目的性的选取重要的装置运行参数(如塔温、塔压、反应器压差等),建立运行参数趋势图,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同时可以根据历史运行数据,预测远期装置运行状态。

(二)生产受控管理的信息化

生产受控管理存在管理“面广、事杂”的困难。通过分类细化,总结出生产受控管理的四大类:1、操作变动管理。各装置日常操作变动按照变动的关键性和影响面大小,分为1-4级操作变动。其中1-3级操作变动需要填写操作变动审批单,经生产部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领导审查,其中1-2级操作变动需要经生产运行处审批后实行。通过网络填报的方式,建立各装置操作变动管理台账,便于调度人员监控日常生产变动,减少误操作,从根本上做到风险可控。2、开停车管理。装置开停车过程中,风险大、风险点位多。生产运行处严格要求装置执行PSSR检查制度,开工前按照“设备、管线、仪表、外部管线环境、物料准备情况”等进行详细开工检查,填写PSSR检查确认单,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并将PSSR检查表单和处理措施提交至信息化系统平台,便于内部审核和管理。停工交检修前,生产部要按照要求绘制“作业区域图、盲板图、物料排放流程图、盲板表、化验分析明细表、上锁挂签表”,真正做到“有序停工、明白检修”。3、事故事件汇报管理。装置发生事故事件后,通过监控平台或自提报方式,及时反馈装置异常情况,生产运行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经验分享、教训总结,避免同类事件反复多次发生。4、日常巡检管理。日常巡检为员工发现装置隐患的一个重要手段。强化巡检管理就相当于时刻纠正装置运行的路径,确保装置正常运行。四川石化已配备无线巡检手持终端、建立了无线巡检网络,员工在现场发现问题后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手持设备上传数据和图片至巡检管理平台,便于部门和班组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现场问题,使巡检不简单作为“打更式”的走过场,做到真正为生产服务。

(三)生产绩效管理的信息化

生产绩效考核一直为各炼化企业生产管理的难点,考核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奖罚分明是生产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生产运行处以达标管理为切入点,创造性引入“达标过程检查”这一模块,将单纯的达标对标工作上升到装置绩效考核高度,通过过程检查,对各装置的“能耗情况、生产运行情况、生产受控情况、安全环保情况、机电仪运行情况”由电脑采集数据后进行统计打分,将平时对装置生硬的绩效考核转化为实实在在以数据说话的“达标过程得分”,真正做到以数据说话,实现了考核的公平公正。同时利用该方式,激发了装置“争达标、创高分”的热情,广大员工由原来的被动听指挥转变为主动优化操作,真正发动全员参与到达标过程中,极大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管理水平。

三、总结和展望

目前,四川石化已完成基本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搭建。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目前各系统用户量由最初的200人次/日,提升至1000人次/日,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已基本适应了该新型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帮助,千万吨炼油级的四川石化公司仅1500人就完成了通常老企业1万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同时做到了生产管理有序,极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在后期的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我公司计划新建设原油数据评价模块和全厂公用工程物料优化模块,加强对原油品质和调和的管理,优化公用工程物料使用量,降低公用工程物料消耗,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为高效率的生产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文文献:

[1].席驰.炼化企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集成研究石油化工建设2014年4月.

[2].高兴彦.刘亚儒.张成.以MES为核心的炼化生产管控一体化信息化方案设计信息系统工程2015年2月.

[3].胡沁春..张志檩.炼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探讨数字石油与化工2009年第8期.

[4]李振国;万志强.炼化企业的“计划优化”论[J].化工管理.2011年08期.

[5]杨国栋;丁晓刚;荆玉杰;浅谈石化企业体系审核策划的增值[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年06期.

[6]郑轶丹;乔明;李雪静;朱庆云;王红秋;新疆炼油与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外能源;2011年08期.

[7]蒋尚军;炼化企业基层建设管理探索与实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9期.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选煤厂;机电设备;检修

选煤厂中传统的机电设备检修多采用计划检修的方式,但随着选煤厂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不断复杂化,计划检修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计划检修的最大缺陷是其滞后性,无法及时的发现并排除机电设备中潜在的问题和故障,因而会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运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设备检修上的缺陷是致命的。为此,选煤厂需要及时改变传统的计划检修方式[1]。

1选煤厂机电设备的计划检修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良好运行,选煤厂都会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工作,但是当前大多数选煤厂采用的是计划性的检修方式,有时在设备临时发生故障时还会采用临时性的抢修,这种检修方式的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的缺陷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1.1计划检修过度或不足。选煤厂通常是根据设备生产厂商提供的相关参数制定检修计划。而不同的选煤厂在选择生产设备时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损坏,生产厂商提供的参数无法真正起到帮助检修人员了解设备状态的作用,从而导致检修的不合理,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过度检修或检修不足的问题。对设备的过度检修会增加选煤厂的检修资金,也会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而检修不足则会导致机电设备中的问题和故障得不到及时解决,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最终也会给选煤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2无法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在采用计划检修方式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时才对机电设备进行抢修。而且,有时检修人员为了提高检修速度,会凭借自身的检修经验仅仅对设备进行选择性的检修,而没有全面排查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损坏和故障。在后续的设备运行过程中,还有可能因为其他的问题而无法正常运转,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检修的效果,反而给选煤厂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状态检修的优点

当前解决计划检修缺陷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采用状态检修的方式。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监视和诊断来获得设备实时的状态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此外,根据监测得到的状态信息还可以预测设备是否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与传统的计划检修相比,状态检修可以及时得到设备实时的运行状态、结构特点等,并深入分析当前设备是否有进行检修的必要以及设备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种检修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检修效果也更好。其次,状态检修可以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从而减少了检修成本。在传统的计划检修中,过于频繁的设备检修也会对设备产生不必要的损伤,而状态检修则能更好的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状态检修相较于计划检修,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动态性,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优势,提高检修的质量和效果。

3做好状态检修工作的有效措施

在选煤厂的计划检修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影响到了选煤厂的正常运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3.1充分保障技术资料齐全。为了确保在数据分析的环节中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必须确保技术资料齐全。通常情况下,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出厂时的质量合格证书和相关的试验数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方法、维护方法;设备运行过程中累积的试验报告、问题报告、故障报告等。3.2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选煤厂的设备检修人员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得出设备检修的方法和状态检查报告。此外,检修人员还要凭借实际检修经验制定检修的计划和决策。对于那些运行状态良好的设备则要保持其运行状态,加大日常的监控力度;对于运行状态不佳的设备则要继续进行检修,及时消除故障,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当设备的状态无法进行确定时,需要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加强对其日常监控,并通过监测的结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3.3采用先进设备技术进行状态监测。选煤厂状态检修设备很多,如红外热成像仪、便携式振动监测仪、卧立振离心机等,在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利用这些监测设备加上相应的软件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对于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行和检修数据要及时记录,这些数据中包含着重要的状态信息,对以后的检修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此外,要加强数据搜集和整理工作,为设备状态的判定提供良好的参考。3.4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在选煤厂的设备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最终的检修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素质也是工作结果的影响因素。为此,需要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帮助检修人员及时明确设备检修过程中相关的流程和标准。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主次分明,抓住重点。此外,对决策人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更好的理解状态检修的内容和意义,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对于操作人员则主要进行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一般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维修标准。3.5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机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对设备的运行数据有很高的要求。这些数据包括设备的运行数据、日常检修数据、监测数据、历史数据等各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的行业标准等。要更好的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将机电设备检修真正作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来进行,实现更好的资源共享。

4结语

选煤厂的机电设备检修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过程,状态检修这一新的检修方式与传统的计划检修方式相比,它更加科学有效,能够更好的保障选煤厂正常运行。对于选煤厂而言,要充分发挥状态检修优势,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和水平,选择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为机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奠定良好基础,最终促进选煤厂的设备长期有效运转。

作者:赵玉红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毛军.选煤厂机电设备状态检修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117.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一)温度检测诊断技术

一般情况下,当机械设备内部元器件或构件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状态时,设备局部材料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变化,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则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温度检测诊断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煤矿机械设备的零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分析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信息,使技术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部位,缩短排查时间,并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效,继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无损检测诊断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诊断方式,顾名思义,这种技术手段对机械设备的损害很小甚至没有。无损检测技术对煤矿机械设备表面问题的检测有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声全息检测、磁粉检测等;对煤矿机械设备内部问题的检测有微波检测、中子检测、射线检测等。除此之外,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还包括电气检测技术以及湿度检测技术等。在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诊断时,应全面分析被检测设备部件的材质和处理缺陷的可能类型,继而采取正确、有效的检测技术手段。

(三)振动检测诊断技术

煤矿机械设备在运转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一定的振动发生,而对这种振动信号变化检测就是振动诊断技术的关键应用手段。通过对机械设备振动频率分布图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很直观地检测到设备的运转或故障情况。这种检测技术对煤矿机械设备一类振动较为明显的大型设备诊断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在业内广泛使用。

(四)油质检测诊断技术

这种检测诊断技术主要通过采集煤矿机械设备内部系统和液压系统中的油质样本,用铁谱法或光谱法进行观察和分析,继而判断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油质的物理变化侧面反映了机械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继而采取有效的维护或维修措施,属于阶段性的诊断手段。

二、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的维修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通过相关技术手段的使用,时时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继而指导故障维修产生有效的行为。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的维修分预防维护和事后维修两个方面。预防维护包括定期维修、完善维修和维护保养;事后维修主要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时予以维修。

(一)预防维修

1.定期维修企业应根据各个煤矿机械设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定期维修计划。定期维修计划从时间和空间上入手,对机械设备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维修,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实际的操作当中,部分企业过于生硬地套用行业条文,缺少对设备自身磨损规律的评估。因此,煤矿企业应切实提升设备管理力度,以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转状况分析为基础,明确各种设备的特点,做好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制定详细有效的定期维修计划,从而保障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减少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

2.完善维修。这方面的维修工作主要是针对设备使用过程进行的,为消除煤矿机械设备设计造成的故障隐患,要完善设备的内部设计并加以改进,及时更新设备的零部件。完善维修的重要作用在于,减少机械设备设计因素对故障产生的影响,深化机械设备的优势。就当前的状态而言,企业在完善维修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主要由于企业内部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相关方面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加强企业内部自主研发建设的投入比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企业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3.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是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一环。大部分煤矿机械设备处于长时间运转状态,其内部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致使连接部分间隙增大,维系设备运转的静动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最终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故障发生率,甚至严重时出现不可维修的状况。所以,必要的维护保养是进行设备维修的基础前提。煤矿企业应构建合理的维护保养体系和制度,依据各阶段设备的运转时长、频率、状态以及故障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协同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维护保养计划,并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有效落实。与此同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做好日常设备监测工作,记录、整理及分析反馈数据,为机械设备维修提供数据信息依据。规范一线操作人员的行为,要求持证上岗,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定期宣传、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其中,岗前培训不仅包括岗位职责认定、安全知识宣传、奖惩制度明晰等基础培训,还包括行为规范、技术素养等深层方面的培训。人是机械设备操作的主体,只有科学、规范、正确的人员行为,才能确保工作的进一步实施。

(二)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主要是指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确立出现后的维修行为,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明确,便于实施。煤矿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势必会导致生产的停滞,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成本和人员浪费,严重者则会引发安全事故,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看来,预防维护方面的工作是必要且必然的,与事后维修组成相互保障的关系。常态下的事后维修仅局限于设备某个部位故障的维修,不存在整体性,维修效果治标不治本。因此,企业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事后维修时,应兼具部分与整体,通过先进的检测诊断技术找准故障部位和关联部分,并予以科学有效的维修,更换设备损坏零部件的同时检测周边关联设备部件的运行状态,对磨损较为严重的零部件进行及时的更换,从而确保设备运转的整体正常性。兼具部分与整体,有利于降低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防患未然,对企业的效益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计量管理 测量设备 检定 校准 检定周期 检定证书 标识

企业计量工作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各类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和科学化的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就必须配备合格的测量设备,合格的测量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1、配备一定素质的计量人员。

计量工作具有法制性、准确性、统一性的特点,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配备一支与企业计量工作相适应的计量队伍,使计量工作更好的为发展生产,提高企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计量人员不仅要严格执行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提供各种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还要考虑企业计量工作未来发展趋势,善于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同时计量人员必须保持稳定,有计划地进行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组织成一支具有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工作效率高的计量队伍,为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做好理论保障。

2、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并做到奖惩分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就很难把工作做好。对测量设备的管理也是如此,要保证测量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测量设备从申购进厂直至报废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一系列的保证措施。如测量设备流转制度、计量确认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计量考核管理制度等,测量设备流转环节的相互关系,职责要求,都明确规定下来,对计量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计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了制度,关键是执行。要管好用好测量设备还必须对所定的制度进行不断地监督检查,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奖惩办法。严格按奖惩办法落实考核, 做到奖惩分明,以激励计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测量设备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测量设备台账就是测量设备的“花名册”,企业测量设备台账建立的完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测量设备的管理水平。计量主管部门应组织各部门的计量员对测量设备进行清查,针对测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对于大中型企业,测量设备比较多,则应按部门建立各部门、车间分台账,根据不同用途和类别的测量设备实行“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区别管理,全面监管”的管理方法,分A、B、C三类,严格科学管理,确保测量设备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同时建立测量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反映出测量设备的变化情况,对测量设备的采购、入库、出库、周检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测量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维护,避免计量差错及人员误操作而产生的损失,使计量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

4、加强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工作。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是整个检定工作的核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成品的出厂检验,要依靠法定有效、准确可靠的计量检测设施来保证。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测量设备检定工作。计量主管部门根据测量设备检定周期编制月度周检计划,并下发到各部门计量管理员,计量管理员按照周检计划把将要到期的测量设备按时送到计量主管部门,计量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测量设备送往检定单位,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检定工作。张贴相应标识,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做好原始记录。

5、确定经济合理的测量设备检定周期。

为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企业应根据测量设备使用性能、使用环境、准确度要求、使用频繁程度以及维护保养等因素全权考虑,本着“科学、经济、量值准确”的原则,将测量设备检定校准日期综合评定,确定经济合理的检定周期,对测量设备实行科学化管理,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

(1)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并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的工作测量设备目录的和作为最高计量标准的测量设备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门的检定规程的要求依法实行强制检定。

(2)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可根据其稳定性、准确性、使用要求及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合理制定检定周期,以免引起测量设备失准造成损失。对于使用频繁或安装在关键、重点部位的测量设备一般按照规程中的检定周期,而对于拆卸不便、容易损坏、性能稳定、对示值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设备可适当延长检定周期,其检定周期需要有大量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研究来确定。

6、测量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企业要对测量设备的管理从计划审核、入库验收、周期检定直到报废整个过程实行有效控制。首先是严把测量设备需求计划审核关,在审核测量设备的配备需求时,本着既要保证满足测量要求、技术先进、维护方便;又要避免盲目追求设备的高性能、高精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浪费的原则,检查该测量设备是否具备出厂检验合格证、定型测量设备标识和相应的技术文件、资料、备品备件等。同时按说明书及出厂检验合格证上的有关指标进行验证。验收合格并具备检定条件的测量设备应及时安排送检,检定合格并贴上相应色标后才可投入使用。对于不具备检定条件的测量设备应由计量主管部门出具验收合格证明后,方可办理入库登记。验收或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由采购部门及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办理退货手续,杜绝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流入使用。

7、强化现场管理,掌握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 。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纤维检验机构人才战略目标

机构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人员素质,人员要求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高水平的运用信息知识能力、具有高水平的知识管理能力、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高水平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综合能力。建设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扎实的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熟悉所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廉洁、勤政的领导核心。建设一批具有突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懂经营、会管理、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管理层(根据岗位应配备:市场策划工程师、营销人员、项目管理工程师、质量管理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译员等)。建设一批科技素养高,具有跟踪应用新技术,开发新的检测方法能力,参与国际竞争、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术带头人。建设一个具有技术素养、基本功扎实、责任心强、检验技术精的专业人员。

纤维检验机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系统的角度,策划和设计当前和预计未来检验工作以及各项管理的要求,识别和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通过职务分析技术,明确每个工作环节岗位职责、工作量以及学识、技能水平、管理能力等要求,拟定人力资源的配置方案,合理控制各层次人员的比例,着力培养专业学科和关注一批技术骨干的成长,以便形成纤维检测实验室核心竞争力。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人员的配置、评价和授权要求:a)实验室管理人员,包括首席执行者(4.2.2),技术管理层(4.1.4h),质量主管(4.1.5i),关键管理人员的人(4.1.4j);b)实验室核查人员,包括监督人员(4.1.4g),内审员4.13.1,不符合工作评价和管理人员(4.9.1a);c)实验室操作人员,包括从事检测以及评价结果和签署检测报告人员(5.2.1),对检测结果提出意见和解释(5.2.5),操作专门设备和特殊类型设备人员(5.2.1,5.2.5),特殊类型的抽样人员(5.2.5),检测方法研究研发人员和方法选择人员(5.4.3,5.4.2),签约和额外技术人员(5.2.3),检测业务合同评审人员(4.4.1)。

纤维检验机构对其他人员配置需求:检验业务营销人员、各专业学术带头人、项目管理人员等。

纤维检验机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制定纤维检验机构人力资源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机构不断调整,人力资源转移也随之加速。所以,在现代管理中,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实验室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对组织整体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进行分析;对组织中的部门、团队、职能、职位进行需求分析;对员工的个体需求进行分析。

2.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岗位分析的作用在于对组织内所有职位的工作职责、内容、特征、环境和任职资格进行明确的界定。机构应拟定工作岗位说明书,作为招聘、评价、考核的依据(包括与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的工作的描述)。

ISO/IEC17025:2005规定工作描述可用多种方式,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从事检测和/或校准工作方面的职责;检测和/或校准策划和结果评价方面的职责;提交意见和解释的职责;方法改进、新方法制定和确认方面的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资格和培训计划;管理职责。

结合CNAS-CL18:201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纺织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中纤检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考虑以下要求:a)实验室关键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熟悉检测安全操作知识;b)检测工作应由经过充分培训的操作人员完成,正式上岗前,经过考核评价;考核评价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应有现场操作;c)从事棉花手扯长度、毛绒纤维手扯/手排长度、化学短纤维中段法线密度和纤维长度、羽毛羽绒含绒量、清洁度、纤维定性感官鉴别、纺织品异味评定、起毛起球评级、色牢度评级、外观评级等主观性、操作性较强的检测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技术能力的评价,确保持续胜任;d)纺织实验室从事大型或复杂仪器检测工作的人员,上岗操作前均需进行仪器操作考核,经考核合格授权后上岗;e)有颜色视觉障碍/嗅觉障碍的人员不能从事辨色/辨味评价或相关检测活动。

3.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建立引进人才的机制,依据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人才招聘制度,保证及时引进事业发展所需人才。实验室要按年度业务发展制定人才招聘计划,根据各岗位职责说明书,公开招聘。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字】:煤仓清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煤仓是煤炭企业的必要建筑设施,他又分为矸石仓、原煤仓、产品仓,它们的作用这里不细说,它们的结构都大同小异,高度一般35-50M,直径15-30M不等。煤仓是个过渡场所,长期使用必然仓壁粘满煤层,影响煤仓使用功能使用。煤仓清理就是清理仓内的所有浮煤和挂壁煤,仓内见内壁,下方见十字梁直至给煤机插板;如果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仓体有破损地方,还要负责形成可靠的图像、文字性资料提供业主参考。

2、安全管理的整体部署及劳动力安排

煤仓工程施工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要根据煤炭企业的生产任务而定,单仓施工时间紧张,和生产交叉进行,安全隐患较多,在实际施工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

2.1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要对从事过清仓作业的人员统一调拨集合,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划分编组,进行有针对性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这就需要一套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能应对任何突变情况。

2.2劳动力计划安排

由于煤仓施工场地狭小,每次下仓人员不宜过多,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又大,为连续施工且保证工人得到休息,人数暂定为24人,具体作业人员视实际情况增减。一般安排四班工人每班六人工作六小时,按工种分工序组织施工突击作业队,各工种各专业人员配备齐全,计划现场施工人员最高峰时拟进每班8人。每仓每班设置总负责1人,负责内部、外部联络及施工总协调,专职安检员1人,瓦斯监测员1人,电工1人,架子工1人,普工6人,因为劳动强度大,所以准备俩班作业。进入仓内施工人员每6小时换班一次,直至清理完成。

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配置按1班人员配置见下表:

负责人 1 安检员 1

瓦检员 1 电工 1

架子工 1 普工 6

2.3 根据施工时间不确定性,安排一辆工程车,将工程所需所有设备、机具全部布置在工程车内,和客运公司签订协议,负责运送施工人员,确保在接到清仓指令3小时内所有人员机具设备从基地出发。

3、安全管理的技术准备

认真学习相关的规程、规范,掌握本工程的形式和特点。

认真进行现场实例分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特殊工序施工方案。

制定质量和安全生产交底流程,编写各工种技术、质量和安全生产交底书。

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力进出场计划,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构件计划

施工前按计划配置施工用检测器具,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4 安全管理的主要施工方案

施工分11个施工层:1施工准备――2开洞――3安装设备――4煤仓放空――5观察挂壁煤情况――6进煤――7气体检测合格――8入仓――9清煤――10人员出仓放煤――11验收。

4.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时,施工人员及设备分为施工预备小组、辅助作业组及清仓组,施工预备小组负责摸清需清仓煤矿附近旅馆民房情况,负责安排作业人员吃住,辅助作业组负责仓上开洞、洞口加固、覆盖、清仓设备安装、拆除倒运等工作,为清仓做好所有辅助工作;清仓组负责清理筒仓,形成整体专业化人员施工。

如果有多个仓需要清理,工程一般按一个仓为一个施工段平行施工,施工方需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矿、厂调研,落实实际工作面准备情况。

将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准备齐全,并运至煤仓上,将电源接引到工作面。风机及加压水泵安装到位。(计划开始时间为26号下午18点前施工)

4.2、开洞(开洞示意图)

在一层平台上,根据现场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洞口数量。计划开洞20个。其中一个洞口为通风口,开口为600mm*600mm,四个洞口为灯光照射口,开口为400mm*400mm,15个洞口为专用安全绳下方口,该洞口采用水钻开口,开口直径100 mm,仓上原有一个洞口为提升口,用于正常提升作业人员,开口1500mm*3000mm。在每个洞口边根据情况设置防护栏杆及挂警示标志。开洞后,钢筋暂时保留,待施工时再予剪除.完工后,钢结构加固洞口,形成永久性洞口,再用钢制盖板覆盖并加锁,钥匙交建设单位保管。

4.3、安装设备

4.3.1提升设备安装

提升机选用3吨慢速绞车,提升笼用角钢焊接,设置带锁门,钢丝绳选用16mm防旋转钢丝绳,设计载荷1800KG,吊栏每次载人3个,算上吊栏自重总荷载控制在400公斤内(3*75KG+1*120KG=345KG),最不利荷载组合计算后仍然达到10倍安全系数。导向轮设防脱轨装置,将轴流风机和高强度防爆探灯安装在各自的洞口上。

4.3.2局部通风机安设

根据上仓运输机道实际情况选用风机为小型风机所占空间较小、入仓人员数量6人(较少)、进入原煤仓煤量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等综合因素考虑,决定选择2*11KW压入式局部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安设在距通风口5m的位置,用道木垫高0.3m并与周围的设施固定牢靠。

风量估量验算:根据每人每分钟4m3所需空气量,每次入仓6人,则有需风量:Q需=4 m3/min*6人=24 m3/min

根据经验值2*11KW局部通风机最小供风量能够达到185 m3/min,煤仓满,进煤2m后约增加空间1400m³,假设1400m³为真空,风机送风充填该空间所需时间T为:1400 m³÷185 m3/min=7.5min。即如果放空2m煤量的空间,提前30min向原煤仓供风能够将仓内的各类气体排出或置换,能够满足人员入仓所需的空气量。

4.4、放空仓内煤

在准备工作做好后,首先将计划清理的筒仓煤全部放空。

4.5、观测煤仓内整体状况

人员用目测和望远镜方法观察挂壁煤位置及情况,向甲方提出合理清煤计划。

4.6、进煤

各方准备就绪后,报告矿方与洗煤厂,开始往仓里进煤。我方人员利用目测和望远镜观测,控制放煤至距挂壁煤顶端1,5米处,立即报告,停止进煤。

4.7、气体检测

先利用仓上的消防洒水进行仓内除尘,除尘后开始通风,达到目测视线良好时,并由矿方及我方配专职瓦检员佩戴便携式检测仪器(所用检测仪器每1周校检一次,合格后方投入使用),检查排气口瓦斯、一氧化碳、氧气、温度等参数,测点分布在:排气口、人员作业点、通风口以及吊笼下1m处。相关参数符合:氧气浓度不小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5%、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24PPM、瓦斯浓度不大于1%、温度不大于25℃时,我方检测员佩戴便携式氧气、瓦斯、一氧化碳、温度检测仪,吊笼下侧1m吊挂便携式氧气、瓦斯、一氧化碳检测仪,利用防爆对讲机沟通。乘坐吊笼缓慢入仓逐段进行检测,当在下仓过程中发现便携式仪器发出报警时及时通知仓上人员尽快升仓。同时仓上指挥人员及起重人员随时做好提升准备。

各类气体参数检测全过程检查,各类气体参数每间隔30min检测一次,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报仓上指挥人员。同时借助仓体原有的甲烷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在仓顶的甲烷排放口进行检测,发现检测气体浓度异常立即停止一切仓内作业,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到仓外。如果遇见高温煤仓(如韩家村2#原煤仓,布尔台2#、3#原煤仓等情况),我方及时向矿方或洗煤厂反馈消息,要求公司协调同时请求救护队赶到现场,做好灭火降温准备,直至具备清仓条件我方申请放煤清仓工作。

4.8、入仓

在仓顶设置2*11KW压入式轴流风机利用Φ600钢骨架风筒(每2m为一段)不断延伸,向仓内通风,在作业前至作业完成后风机保证持续运转。一旦风机停止运转,立即组织人员撤出仓外。原煤仓刮机板机尾漏煤口封堵相关事宜,待公司总调确定好清仓时间后,由矿方负责提前封堵,封堵必须严密、牢固。清理一层煤仓(1.5m高左右)连接一段风筒,始终保持风筒距作业面不大于3米,煤仓清空并清理完毕后再逐段拆去风筒。需停止风机运行时,必须撤出人员后方可停止。

进煤到位后,待风机运转20分钟后开始检测,检测合格后再过10分钟开始下仓清理。

仓上设置两个高强防爆灯来满足仓内的照明。入仓前的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帽、化学氧自救器、防尘口罩、矿灯等有效安全措施,并由专人负责清点、监护下入仓,接到检测人员报告,检测结果符合施工要求时,由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向矿调度室负责人汇报得到批准后,作业人员在统一指挥下,有秩序的下到仓内,入仓时要保证给煤机和皮带必须是停止状态。

4.9、清煤

每仓每班设置总负责1人,负责内部、外部联络及施工总协调,专职安检员1人,瓦斯监测员 1人,天车工1人,电工1人,普工6人,因为劳动强度大,所以准备四班作业。进入仓内施工人员每6小时换班一次,直至清理完成。施工期间,每班组由矿安全办负责专人检查一次,检查绞车运行状况、牢固程度,绞车钢丝绳磨损及运行情况,仓内施工人员安全带是否磨损,是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每个作业人员带一把锨和一把钎搞(均为铜制工具),作业人员间距离不能大于2m保证临近可互助。清理操作程序为:先用高压水枪冲刷仓壁,接着用工具清理,清理时注意不要损伤仓壁。在吊笼内设专职监控人员,清理过程中人员要系好安全带,戴好自救器,瓦检员注意检测、观测仓内的异常情况,有情况随时向负责人联系,作业人员把浮煤及挂壁煤清理干净,待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10、人员出仓进煤

验收合格后,人员携带随身工具有序撤出,同时由班组长负责清点出仓人员和工具,直至和入仓登记表相符无误后,向负责人报告。

当上次清理结束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向洗煤厂汇报通过后,可以申请继续放煤放到1.5米位置后停止,关闭漏斗。以此类推,循环施工,直至完成全部工作内容。

4.11、验收

当完成全部施工内容,报告业主。在通风的情况下,施工负责人陪同矿方组织相关单位人员验收,对主要部位进行拍照,并作好验收记录,及时反馈业主。

5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5.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1.1、慢速绞车固定

人员下仓采用3T慢速绞车。慢速绞车使用前需在提升口周边设置脚架并用锚固定,安装4米长工字钢导向轨,再将慢速绞车与导轨进行连接,慢速绞车通过自身滑轮在导轨上移动。在提升吊栏的四角用钢丝绳与慢速绞车挂钩连接,再通过钢丝绳(16mm)防旋转钢丝绳,和现场固定槽钢连接形成吊栏的二次保护,确保人员安全,吊栏稳定,且吊栏两端平衡。安装脚架及慢速绞车前要与矿方提前沟通,确定好位置后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再请矿方进行复查,确保施工安全,方可施工。(见附图)

5.1.2、入仓人员的安全防护

设置1根安全副绳:在入仓时,在入仓口设有三根安全绳,在仓壁一周共设有15条安全绳,间距为6米,直通作业面。入仓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扣在安全绳上,佩带号安全防护用品方可入仓。入仓人员到达作业面后第一时间与仓壁最近的一条安全绳连接,待连接牢固后,方可解开安全带与入仓口安全绳的连接。安全带与安全绳连接的位置应高与施工人员头顶,不得低挂高用。

5.1.3、照明

仓顶设置一个4个1千瓦高亮度防爆探照灯,由上向下倾斜交叉照射,对仓内作业区域进行全方位照明,仓顶另有一个备用。仓内随作业人员随身携带两个应急灯,应急灯选用矿灯。矿灯用电充电须矿方提供充电地点。

5.1.4、联系沟通

委派专门联络员,就施工进度、特殊事宜和矿方、洗煤厂现场专门负责人联系沟通。仓内仓上共设置两部对讲机,上下各一部,保证通讯正常进行。

5.1.5、安全设置

施工前由矿通知组负责在仓内安装一套瓦斯、一氧化碳、氧气、温度等各项参数检测我方和矿方进行全过程检测监控,入仓人员,统一佩戴矿灯、自救器、防尘口罩。

5.1.6、出煤口和洞口防护措施。

每次出煤完毕后,洗煤厂应派专人负责检查出煤口是否关闭完好。在所开洞口及原有仓上施工洞口,做好不低于1.2米高防护架,并做200mm高挡板,清除洞口附近杂物,确保清仓时无杂物落下。

5.1.7、消防管理。

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严禁携带烟火,由专人在现场监视。因施工需要,进入工程内的可燃材料,要根据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5.1.8、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内的供、用电线路、电力设备须经电工统一安装,严禁私接电线,线路接头必须良好绝缘,不许,开关、插座须有绝缘外壳。所有使用线缆均为矿用防爆线缆。

5.1.9、入矿设备

所有入矿作业设备,列好清单,所有设备须在使用前试运行,并检查是否正常运转,故障设备严禁使用;所用电设备电压等级、用电负荷,须到矿机电办办理用电申请,由运转队负责提供取电地点,协助接电。须借用矿方设备的,提前到矿机电办办理设备借用手续。

5.1.10、施工前验收

具备施工条件后,施工单位立即通知矿安全办,由矿安全办牵头组织分管矿领导,机电办、调度室、生产办、通风组、土建组、运转组、洗煤厂相关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施工;施工期间由矿调度室负责协调工作。

5.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3、清仓危险源辨源辨识

煤仓危险源辨识

序号 危险源及后果 标准与措施

1 天车工不具备作业资格上岗,违规操作造成事故 必须取得资格证,并携带证件上岗。

2 天车工未经过操作规程培训上岗,造成事故 必须参加《操作规程》的学习和考试,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

3 天车使用前未对完好情况进行检查,造成人员伤害 使用前必须按操作规程对天车进行完好检查,不完好严禁投入使用。

4 未按规程操作天车,造成人员伤害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5 索具选择不合理或选择的索具存在缺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断裂,造成人员伤害 1.选用索具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索具应无断丝、裂缝、变形。

3.索具吨位选用应略大于最大提升质量。

6 绳头制作不合格断绳伤人 绳头制作时必须符合标准,不得有毛刺,绳卡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要求,绳卡螺栓紧固到位,不完好不得使用。

7 工作前未检查周围环境,仓壁片帮、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导致人员伤害 在进入岗位前必须认真检查工作环境,发现有片帮、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时及时处理。

8 登高作业时,未系安全带或安全带不合格,人员跌落受伤 在登高作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拴在牢固的地方。

9 升降人员时配合不当,造成人员伤害 必须统一信号,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

10 指挥不当、信号不明,误操作造成人员伤害 1.指挥人员按照规定指挥手势进行指挥。

2.信号清晰后方可操作天车。

11 吊装不当,零部件掉落砸伤人员 必须将吊带固定在零部件的专用吊耳上,进行吊装。

12 作业时强拉硬拽,断绳造成人员伤害 严禁生拉硬拽,必须按信号作业。

13 未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导致人员伤害 应配戴矿灯、自救器、安全帽,穿工作服、防砸鞋等。

14 未听清信号误操作,造成人员伤害 1.使用对讲机传递信号。

3.天车司机按信号作业,信号不清时不得操作天车,有人叫停时必须及时停车。

15 未将天车停靠在指定位置、电源未关闭、未上锁,造成人员伤害 使用完毕后,必须将天车吊具放在指定地点,并关断天车电源并上锁。

16 瓦斯检查仪器不完好,检测数据不准确,导致人员伤害 定期检查、维护仪器,确保完好可靠。

17 未按要求进行瓦斯检查,导致人员伤害 规范进行瓦斯检查,严禁空岗、假检、漏检。

18 停风后或发现有害气体超限处理不当,导致人员伤害 停风后或发现有害气体超限,及时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

19 局扇吸循环风,有害气体超限,导致人员伤害 定期检查局扇是否拉循环风和吸风口瓦斯浓度。

20 本班存在隐患未向下一班交接清楚,导致人员伤害 对存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若不能整改则必须向下一班交接清楚。

6 安全管理的资源配置

6.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由于要进入煤仓施工任何有危险的工具都不能使用,我们所使用的工具都是经过严格控制的,在施工过程中绝对不会产生碰撞火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投入量见下表:

序号 名 称 数量 备 注

1 3吨天车 2 提升

2 2*11KW防爆轴流风机 2 通风

3 风筒 50米 通风

4 吊架 2 用于产品装车仓施工

5 高强度防爆探照灯 6 照明

6 防爆灯 8 仓内照明

7 五齿耙(铜质) 25把 清煤用

8 钎镐(铜质) 25把 清煤用

9 钢丝绳16mm(防扭转) 100米 提升

10 钢丝绳16mm(防扭转) 100米 安全防护

11 安全带 50付 安全防护

12 带矿灯安全帽 30个 安全防护

13 氧气袋 8个 紧急救援

14 防尘面具 30个 安全防护

15 氧气急救背包 20个 紧急救援

16 防爆手提探照灯 10个 意外停电时用

6.2、检测、通讯设备

序号 名 称 数量 备 注

1 一氧化碳检测仪 2 监测

2 瓦斯检测仪 2 监测

3 二氧化碳检测仪 2 监测

4 温度计 4 监测

5 氧气检测仪 2 监测

6 防爆对讲机 6 通讯

7 红外线测温仪 2 监测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任务:主要是在这一年中开始适应社会的生活,为以后能够更好的开展生活早些接触实际的工作,提前做好踏进社会的心理准备。

目的:能够是自己在进入社会后不胆怯,在开始尝试自己赚钱的时候能够学到在学校里面不曾学过的东西,是自己更加成熟,和适应社会变化。

单位实际工作

在刚到单位的时候,我开始是忐忑的,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知道具体的要做什么,都说万事开头难,我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只有从头开始学习,从了解公司的历史,具体的业务范围,前半个月的时候一直是找不到方向的,等到开始熟悉公司情况后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XX年至2012年间,我实习的地点是xxxx检测有限公司,xx检测有限公司是成立于XX年9月,前身系安徽省xx检测中心,是一个为社会提供无损检测、理化试验、焊接试验、检测设备维修及技术咨询的服务,公司的管理方针主要为一下几点,诚信、公正、准确、快捷,在质量、环境管理职业健康方面有明确的目标。

我所在的科室为综合办公室,日常主要的工作范围是贯彻实施检测公司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管理体系文件和各项管理标准,确保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负责检测实验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组织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负责技术人员档案,员工劳动合作、工资等管理;负责体系文件、检测试验资料和行政资料的整理归档和档案管理,负责检测公司日常工作所用技术标准的有效版本收集、文件管理。

我们的工作目的就是制定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以确保所有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重要岗位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能力,都能胜任该岗位。职责;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人员的培训计划。综合办公室汇总各部门的培训计划后制定出检测公司的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培训计划的实施和记录,尽力检测公司技术人员档案并妥善保管。

在实习中我了解到了该部门对人员的能力、意识和培训的具体要求;我们根据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人员长期培训计划,经理和总工程师根据培训规划结合检测公司当前的和预计的任务提出要求,由综合办公室制定具体的,内容完整的,可实施的人员培训计划,经总工程师的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对于员工的岗前培训共走也是由综合办来进行的,凡是新进的员工,要先了解公司的管理体系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掌握操作技能经检验合格后上岗。我从一开始的摸不着头脑到后来的一点点学习积累,这期间是一个很难熬也有些痛苦的过程,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不过在有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不断的告诫自己,这是必要的过程,等过几个月后就不是这个摸样,人们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最主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看事请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