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

互联网调查报告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12月24日,中国银联XX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这份备受业界关注的年度安全调查报告,结合过去一年中移动互联网支付的快速发展,揭示了持卡人日常消费习惯及安全偏好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征,同时也成为全社会观察移动互联网领域安全趋势发展和社会消费模式转型的重要窗口。

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总经理袁晓寒介绍,“从去年起,我们依托由95家成员机构共同组成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推出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期待这份有‘温度’的安全报告,唤醒和增强全社会的支付安全意识,呼吁产业各方共建更安全的支付生态环境。”

别再说女人爱网购 男人网上大额消费不手软

报告显示,54%的受访者每月网上消费金额超过1000元,并在逐年稳步增长。其中5000元以上大额消费,男性比例高于女性6个百分点。女性网上消费则集中在1000元以下。所以,别再说女人“买买买”了,男人花起钱来更是大手笔。

手机支付加速普及 半数

人的一半以上消费使用手机完成

如果您还没用过手机支付,那就out了!报告显示,82%的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付款(在商户现场支付或远程支付)。以手机支付在个人网上消费总额中的占比来衡量,51%的受访者手机支付交易占比超过一半。

从支付偏好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热衷于手机钱包类客户端支付。同时,通过手机支付购买实物商品的受访者比例高达33%,但较XX年小幅下降。充值缴费等虚拟商品消费的这一比例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

射手座网上消费最会“败”摩羯座最常用手机支付

十二星座中,随性自由、不爱被约束的射手座当选网上消费最会“败”的星座,41%的射手座受访者月均网上消费超过XX元。

而大家印象中属于稳健踏实型的摩羯座出乎意料成为最爱尝新的星座。根据报告,摩羯座对手机支付的接受度最高,83%的受访者经常使用手机支付。手机支付金额占比最高则当属水瓶座,近20%的人手机支付占个人网上消费比例超过80%。

社交账号、木马病毒、钓鱼网站为欺诈主要手段

风险形势更加严峻,1/8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网络诈骗,比XX年上升6个百分点。其中,近50%的受访者通过社交账号被骗,其他诈骗手段还包括木马病毒、钓鱼网站、伪基站诈骗短信(仿冒10086等名义)。星座维度上,天生敏锐的天蝎座受骗比例最低,狮子座则相反,今后在财富收支和管理上需更加小心谨慎。

整体上看,网络欺诈发生损失的金额相对较低,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损失低于500元,但也有20%的人损失超过XX元。

多数人使用短信动态安全

验证 不同交易场景下安全需求差异化

近90%的受访者认为手机支付必须具备一定的支付验证环节,表明安全性在绝大多数持卡人看来是手机支付的第一因素。76%的受访者习惯通过手机短信动态验证码进行安全验证,较XX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网上隐私与身份

尽管用户知道自己正在共享个人数据给网站或服务,但大部分(80%)都不会阅读隐私政策,更有12%者称从未读过。

登录网上服务的人只有一半报告说会事后会退出登录。

只有19%的人意识到个人数据会有预期之外的使用情况。最常见的后果是未经同意的通讯、个人数据被盗、私有数据变公开、假冒以及财务损失。有趣的是,网民普遍很信任互联网,但是大部分却都曾向互联网撒谎过(如提供虚假信息)。

互联网及经济社会问题

将近2/3的受访者同意或强烈同意互联网在解决全球问题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减少儿童死亡(63%)、改善孕产妇保健(65%)、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61%),以及防止拐卖妇女儿童(69%)

认同互联网可增强全球贸易和经济联系的比例更高(81%),认同可改善教育质量的有80%,认同可改善对自然灾害的紧急响应的占77%

大多数受访者均强烈感受到互联网在改善商业、科学、技术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使用范围(66%),允许创业者进行跨国贸易(65%),促进科技发展及创造具有技术意识的劳动力(61%)

对互联网的态度

98%者认为互联网对于其接触知识和接受教育不可或缺

超过80%的人同意互联网在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中扮演积极角色。

将近75%的用户强烈同意互联网使得他们能够搜索到任何感兴趣的信息。

互联网的使用

全球96%的互联网用户最起码一天访问一次互联网。

超过90%的互联网用户受访者称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约60%者每天都用,比2011年的数字上升了10个百分点。

连接速率(73%)和可靠性(69%)是用户考虑是否增加互联网使用的首要因素,甚至高于月租费的影响(68%)。其他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国语言内容的丰富程度(50%),政府/社区服务网上服务的可用性(49%)。

关于使用情况的一些图表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互联网使用情况比较活跃,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1、平均多久访问一次互联网

中国的网民互联网访问频度远超平均水平

2、互联网音视频通话使用频率

中国网民在音视频会话的使用频率也远超平均水平,美国过半人从未使用音视频会话的结果有点匪夷所思

3、即时通信使用频度

中国这项指标也是高居榜首。

4、社交网络使用情况

5、流媒体服务使用情况

6、匿名化服务使用情况

中国这个比例超高,嗯,考虑到我们有伟大的万里长城,似乎可以理解

7、是否同意互联网允许自由表达观点

跟上图一比较,中国网民的态度似乎就不好理解了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网民”已经具备了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甚至连《时代》也将2006年“风云人物”这样的惯常用特定个人的头衔,送给了“互联网用户”这个群体。

这不无道理,即如在消费领域,这样的名号,崛起的网络用户受之无愧。

本月,中国互联网协会的《INTERNETGUIDE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个人互联网消费市场总规模达2767.46亿元,较2005年增长高达47%。另外,报告还揭示,代表互联网“草根”精神的web2.0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网络广告则因为覆盖了几乎互联网上的所有领域,并且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而成为最被看好的网络应用。

人均月花销近170元

互联网消费趋多元化

曾几何时,互联网的免费模式使得网民习惯于享受免费的服务和产品,个人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增幅与网民人数的增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不相称。

随着互联网各类应用的成熟,这一点正在得到改善。

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每位中国网民每月用来上网、购物和游戏的消费金额为169.57元,比上年增长7.46%。更令人惊喜的是,市场总体规模增幅达到47%,超越了20%的网民增长幅度。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健全,现在网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享受到方便快捷、丰富实用的信息服务,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将上网费用列入个人日常消费预算。同时,“光缆进小区,宽带进住宅”使得更多的家庭进入了“宽带时代”,让网民从去网吧的路上回到家中,大众的上网方式上正在逐步实现向家庭的“回归”。

在应用消费方面,2006年C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216亿元,同比增长57.66%。这种选择店家多、产品丰富的交易方式已经得到网民,特别是年轻一族的热爱和参与,别说在淘宝或者易趣网上买点东西,就算开个小店,做个小老板,也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网络游戏则让网民全年共付出了59.6亿元,同比增长率最高,达到61.96%。腾讯凭借其在QQ上的高效营销,占据了网游服务提供商用户到达率的头名,联众和盛大分居二三位。

上述现象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网民消费开始更加多元化。

博客访问量终过亿

web2.0多种应用发展快

互联网协会的调查还披露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据,那就是2006年全国的博客访问量首度超过1亿次,达到1.01亿次,博客达到2080万人,活跃作者为315万人。访问量超过1亿次,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备受关注的web2.0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互联网的特点就是交流起来方便,互动性特别强,而Web2.0的典型特征就是互动性和去中心化,所以非常受网民欢迎。

实际上,博客的“火”不仅仅表现在访问量上,名人博客的聚众效应还将本来属于个人自留地的空间变成了新的新闻平台,众生百态尽现。

于是,2006年我们领教了“徐千万”一呼百应的力量,看到了韩寒与诗人的网络论战,知道了黄健翔、李湘们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心情日志,发表对现实的看法,和朋友们交流。博客开始闪现媒体化特征,成为信息新的发生和传播源。

同时,正如网易丁磊所说的那样,传统门户网站可以轻易复制web2.0专业网站那点技术。所以在博客服务提供商排名中,那些耳熟能详的专业博客网站并未进入三甲,取而代之的是新浪博客、QQ空间和MSNspace,博客网和中国博客网正在逐渐掉队。

另外,方兴未艾的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和数字杂志也在短时间内聚拢了大量的人气,调查显示前者受众规模已经达到7600万人,后者为6300万。播客同时还是市场集中度最低的行业之一,这表明,中国播客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开拓的市场空间很大。

规模大覆盖广增势强

网络广告最有“钱”途

Web2.0虽然发展得火热朝天,但是苦于目前还没有清晰的赢利模式,至多为网站招揽些眼球,形成“潜在”消费群,真正为互联网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还是如网络广告等传统的互联网服务。

《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网络广告全年市场营收达49.8亿元,占据互联网整个市场营收规模的三分之一,并可能继续保持50%左右的年增长率。这其中还不包括搜索引擎靠付费排名等经营手段产生的15.71亿元营收。

究其原因,本次报告调研组组长胡延平表示,网络广告几乎覆盖了互联网的所有领域,所以能够在基数已经很大的情况下仍得到快速发展。他预测,网络广告未来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青睐。

那么哪种网络广告的媒介呈现度最高呢?

答案竟然是电子邮件广告,其次是综合门户网站,再次是新闻网站,呈现度分别为6.95%、6.72%、6.55%。也就是说,当某位用户点击、浏览一则网络广告,他最有可能是通过电子邮件内附加的广告链接或者是页面完成的。这也无怪乎每天互联网上产生的数以亿万计垃圾邮件了。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表示,邮件广告以后将更加规范,与垃圾邮件“划清界限”。对于具体的操作方式,黄澄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文邮件广告可以在标题前加注“广告”,而英文广告则加注“AD”。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生 互联网功能 定位偏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心(CNNIC),2008年4的数据信息 ,截止到2008年3月我国互联网人口总数增至2.21亿人,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大国。①

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凭借多媒体的强势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群体所接受并使用。作为高学历群体和新媒体主要受众及应用者的高校生更是如此。CNNIC第21次抽样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在网民年龄结构方面,18至24岁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1.8%,;在职业结构分布方面,学生占总数的28.8%,在各职业群当中排第一。②可以说,高校生是网络人口群体中的主流,是“对网络应用最充分最成熟的群体”。③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高校生获取并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互联网络对信息的制作、传播、接收、交流以及过程的参与等多方面还缺乏严格的规范化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高校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网络成瘾、网上犯罪、、公德缺失等等。高校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依然是高校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④

担负年轻一代社会主流意识、价值观的当今高校生是怎样面对着互联网络这一新媒体,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他们又面临着哪些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以及如何解决,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界和高校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根据笔者2007年5月在大连L高校所做的网络使用现状问卷调查资料,做一简要分析。

二、高校生与互联网

对于当代高校生来说,互联网是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一项由重庆沙区检察院、西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所做的随机调查资料显示,“如果没有互联网,你的生活会怎样?”的问项调查中,占89.7%的学生选择了“如果没有了互联网,生活会很无聊”一项。⑤

作为求知群体,高校生具有思维灵活、创新能力强等特点,他们追求现代科技知识并善于应用科技知识融入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正是体现了高校生群体的这一特点。为了了解当代高校生互联网使用现状,本项调查设计了有关高校生网龄、互联网使用频度、使用目的和对互联网络的认知状况等关键问题,现统计如下。

第一、本次问卷调查高校生的网龄分布情况。

图一显示,高校生的网龄为“4年以上”的比例最高,达32.5%,如果将本次调查对象是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这一重要因素考虑进去,近一半(45.7%)的高校生是大学入学之前开始接触并使用互联网络,具有较长的互联网使用经历。从网龄与原籍之间的交叉分析中还发现,这一现象在城镇籍学生当中比较突出,具有4年以上网龄群体中,城镇籍学生比例为85.1%,而农村籍学生比例为14.9%。

第二、高校生每周上网平均日数以及每次上网平均时间状况。

每周上网的平均日数方面,分布比较分散,每周“1-2天”、“3-4天”、“5-6天”、“每天”的比例分别为,23.5%、27.8%、20.6%、27.8%(见图二)。另外,平均日数与上述学生网龄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卡方值为0.00005,小于<α值0.05);经过Eta系数检验,Eta值为0.238,数据显示,网龄与平均日数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

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方面,上网平均时间为“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3.0%、47.0%、13.9%、5.6%,其中,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1-3小时”(见图三)。另外,上网平均时间与网龄之间的交叉分析中,以Eta系数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同样存在弱相关关系,Eta值为0.269。

上网平均日数与平均时间的双变量相关分析中,Eta值为0.588,两者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即每周上网日数越多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间也越多。其它变量――年级与平均时间、平均日数之间的相关系数G值分别为0.508、0.555,呈现出强相关而且是正相关,即越是高年级学生越经常使用互联网,而且每次所用时间也越多。

第三、有关高校生上网目的的统计结果。

表一显示,在各选项当中,“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41.0%的学生选择了该项,人次比例为22.1%;和前一项比例较为接近的是“影音下载”,人数比和人次比分别为35.2%和19.0%;其它各项人数比例依次为,“聊天”26.9%、“阅览新闻”22.2%、“网络游戏”21.5%、“收发电子邮件”14.1%、“查找信息”10.3%、“结交朋友”5.2%。数据显示,各项分布比较均匀,显示了高校生使用互联网的多目的性和互联网络媒体的多功能性。

第四、对互联网络的认知方面。

本次调查为了了解高校生的互联网认识,设计了“你认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的问项。其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肯定了互联网的积极一面,如“学习和生活变得很方便”、“拓宽视野”、“解消压力、放松自己”、“与人交流的范围变广了”等等,所占人数比例分别为 58.3%、30.3%、28.4% 、25.1%,排前四位;而选择负面意义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变少”、“信息泛滥”、“犯罪行为有所增加”、“善恶的标准、社会的常识受到很大的冲击”的比例分别为8.8%、17.9%、1.3%、7.2%,相对来说比例较少,其中学生选择“信息泛滥”一项的比例较大(见表二)。

从以上有关高校生的网龄分布、使用频度和时间、使用网络目的以及对网络媒体的认知情况来看,对于当今高校生来说互联网是经常接触的媒体,而且高校生对这一新媒体的认知状况也比较客观;相反,使用目的方面,从高校生的职业特征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偏向,这也是当前高校生使用互联网时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高校生的互联网使用方面,出现的偏向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 对互联网学习功能的定位出现偏向。对互联网络的功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有抽象划分法和具体划分法之分:A、划分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抽象划分方法;⑥B、划分为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档案搜寻、电子邮件、网络新闻、资料查询、实时交谈、数据库查询、网络游戏、信息查询、电子布告栏等具体划分方法。⑦互联网络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分为,收集信息、沟通协调、社会化以及广义的娱乐(包括网上自娱、消遣、聊天、交友等)。对于高校生来说,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专业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查询、学习和娱乐、交友两个方面。其中,互联网学习功能方面,本次调查显示,高校生认为互联网对学习“利大于弊”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1.1%,但比例不到总体的一半;其它各选项当中,认为“上网对学习影响不大”的学生比例为22.2%,强调互联网对学习“弊大于利”的比例为14.8%,选择“说不清”一项的比例为21.9%。从整体来说,对网络的学习功能并没有形成强势主流意见。

而且,高校生滥用、歪用互联网的学习功能情况也比较严重。比如“对网上下载论文的行为是否可取”的问项调查中,认为是“正常行为”的占总数的30.3%,“说不清”为53.3%;而认为“不可取”的仅占总体的13.6%,即使是互联网对学习的影响“利大于弊”的群体中,网上下载论文不可取的比例也仅占19.4%(见表三)。

调查显示,高校生对互联网功能的定位并非是以学习为主,互联网的强大学习功能在高校生群体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第二, 高校生的互联网使用出现了集中于娱乐、交友的现象。前述“上网主要目的”一项的统计资料中显示,“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人次比例为22.1%,与此相近的是“影音下载”占总次数的19.0%,如果加上“聊天”14.5%、“网络游戏”11.6%、“结交朋友”2.8%,娱乐、交友所占的比例为47.9%,远远超过“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比例22.1%。这一现象与中国互联网中心所做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论――中国互联网市场娱乐功能占主体地位⑧――极其相似。

另外,因娱乐上网而影响学业的情况也比较严重。近1/3的学生有“通宵上网以致影响第二天学习的经历”,其中男生占72.2%,女生占27.8%,而通宵上网主要为了玩网络游戏和观看影视剧。

第三, 出现网络成瘾现象。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络以致沉迷于互联网络所造

成的心理困扰。它不包括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主体不能控制自己,无过度上网的目的却长时间滞留在互联网络的行为。高校内网络成瘾主要体现在网络游戏方面,本次调查显示,表示经常玩网络游戏的群体占样本总体的13.1%,说明网络游戏在高校校园里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且,网络游戏群体中65.4%的学生选择了“经常”。这种网络游戏现象在男生当中更为普遍,经常玩网络游戏群体中,男生占90.1%,而且占总人数的40.5%的男生表示“偶尔或经常玩网络游戏”。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高校生互联网使用方面出现了偏向这一问题进行了现状分析。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便利性等特性给当代高校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平台,而本次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生互联网的使用过多地集中在娱乐、交友等层面,信息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互联网络的资源优势并没有体现在高校生这一高知群体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中。

不可否认,互联网给高校生带来了充实的校园生活,使其生活、娱乐更加丰富多彩,但不能忽视其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偏向,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积极寻求娱乐与求知的平衡点,做到趋利避害,这不仅仅是小学、中学所面临的问题,高校也同样应予以重视。

高校生媒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⑨但同样不能忽视互联网的工具性一面,它存在着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互联网的问题;如果对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的甄别是对受众知性的考验的话,那么如何合理的使用互联网则是对行为主体的理性的考验。

正确的引导高校生,使其提升使用能力,不仅要依靠高校生本人的不懈努力,还需要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它既需要加强高校生基础素质教育的完善,又需要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不仅要使高校生认识到互联网并不完善的一面,而且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强大学习功能。当然,这些观点的具体操作尚待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

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是通过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所获得,样本总体是L大学(国家重点高校)1、2、3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6分,回收率为91%,其中废卷6份,有效问卷共540份。问卷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网络使用基本现状、网络与学习、网络与游戏、网络与交友、校内网等等。本文引用的统计表、统计图以及双变量相关分析数据资料均来自于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其中相关分析中检验系数G、Eta值时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标准为0.省略nic.省略/uploadfiles/doc/2008/1/17/104126.doc。

刘惠芬,张平锋:《BBC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网络传播研究》第四届全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吕霓:《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新闻界》,2008年第1期。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凭借多媒体的强势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群体所接受并使用。作为高学历群体和新媒体主要受众及应用者的高校生更是如此。CNNIC第21次抽样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在网民年龄结构方面,18至24岁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1.8%,;在职业结构分布方面,学生占总数的28.8%,在各职业群当中排第一。②可以说,高校生是网络人口群体中的主流,是“对网络应用最充分最成熟的群体”。③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高校生获取并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互联网络对信息的制作、传播、接收、交流以及过程的参与等多方面还缺乏严格的规范化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高校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网络成瘾、网上犯罪、、公德缺失等等。高校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依然是高校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④

担负年轻一代社会主流意识、价值观的当今高校生是怎样面对着互联网络这一新媒体,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他们又面临着哪些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以及如何解决,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界和高校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根据笔者2007年5月在大连L高校所做的网络使用现状问卷调查资料,做一简要分析。

二、高校生与互联网

对于当代高校生来说,互联网是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一项由重庆沙区检察院、西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所做的随机调查资料显示,“如果没有互联网,你的生活会怎样?”的问项调查中,占89.7%的学生选择了“如果没有了互联网,生活会很无聊”一项。⑤

作为求知群体,高校生具有思维灵活、创新能力强等特点,他们追求现代科技知识并善于应用科技知识融入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正是体现了高校生群体的这一特点。为了了解当代高校生互联网使用现状,本项调查设计了有关高校生网龄、互联网使用频度、使用目的和对互联网络的认知状况等关键问题,现统计如下。

第一、本次问卷调查高校生的网龄分布情况。

图一显示,高校生的网龄为“4年以上”的比例最高,达32.5%,如果将本次调查对象是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这一重要因素考虑进去,近一半(45.7%)的高校生是大学入学之前开始接触并使用互联网络,具有较长的互联网使用经历。从网龄与原籍之间的交叉分析中还发现,这一现象在城镇籍学生当中比较突出,具有4年以上网龄群体中,城镇籍学生比例为85.1%,而农村籍学生比例为14.9%。

第二、高校生每周上网平均日数以及每次上网平均时间状况。

每周上网的平均日数方面,分布比较分散,每周“1-2天”、“3-4天”、“5-6天”、“每天”的比例分别为,23.5%、27.8%、20.6%、27.8%(见图二)。另外,平均日数与上述学生网龄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卡方值为0.00005,小于<α值0.05);经过Eta系数检验,Eta值为0.238,数据显示,网龄与平均日数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

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方面,上网平均时间为“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3.0%、47.0%、13.9%、5.6%,其中,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1-3小时”(见图三)。另外,上网平均时间与网龄之间的交叉分析中,以Eta系数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同样存在弱相关关系,Eta值为0.269。

上网平均日数与平均时间的双变量相关分析中,Eta值为0.588,两者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即每周上网日数越多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间也越多。其它变量——年级与平均时间、平均日数之间的相关系数G值分别为0.508、0.555,呈现出强相关而且是正相关,即越是高年级学生越经常使用互联网,而且每次所用时间也越多。

第三、有关高校生上网目的的统计结果。

表一显示,在各选项当中,“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41.0%的学生选择了该项,人次比例为22.1%;和前一项比例较为接近的是“影音下载”,人数比和人次比分别为35.2%和19.0%;其它各项人数比例依次为,“聊天”26.9%、“阅览新闻”22.2%、“网络游戏”21.5%、“收发电子邮件”14.1%、“查找信息”10.3%、“结交朋友”5.2%。数据显示,各项分布比较均匀,显示了高校生使用互联网的多目的性和互联网络媒体的多功能性。

第四、对互联网络的认知方面。

本次调查为了了解高校生的互联网认识,设计了“你认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的问项。其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肯定了互联网的积极一面,如“学习和生活变得很方便”、“拓宽视野”、“解消压力、放松自己”、“与人交流的范围变广了”等等,所占人数比例分别为58.3%、30.3%、28.4%、25.1%,排前四位;而选择负面意义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变少”、“信息泛滥”、“犯罪行为有所增加”、“善恶的标准、社会的常识受到很大的冲击”的比例分别为8.8%、17.9%、1.3%、7.2%,相对来说比例较少,其中学生选择“信息泛滥”一项的比例较大(见表二)。

从以上有关高校生的网龄分布、使用频度和时间、使用网络目的以及对网络媒体的认知情况来看,对于当今高校生来说互联网是经常接触的媒体,而且高校生对这一新媒体的认知状况也比较客观;相反,使用目的方面,从高校生的职业特征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偏向,这也是当前高校生使用互联网时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高校生的互联网使用方面,出现的偏向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互联网学习功能的定位出现偏向。对互联网络的功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有抽象划分法和具体划分法之分:A、划分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抽象划分方法;⑥B、划分为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档案搜寻、电子邮件、网络新闻、资料查询、实时交谈、数据库查询、网络游戏、信息查询、电子布告栏等具体划分方法。⑦互联网络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分为,收集信息、沟通协调、社会化以及广义的娱乐(包括网上自娱、消遣、聊天、交友等)。对于高校生来说,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专业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查询、学习和娱乐、交友两个方面。其中,互联网学习功能方面,本次调查显示,高校生认为互联网对学习“利大于弊”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1.1%,但比例不到总体的一半;其它各选项当中,认为“上网对学习影响不大”的学生比例为22.2%,强调互联网对学习“弊大于利”的比例为14.8%,选择“说不清”一项的比例为21.9%。从整体来说,对网络的学习功能并没有形成强势主流意见。

而且,高校生滥用、歪用互联网的学习功能情况也比较严重。比如“对网上下载论文的行为是否可取”的问项调查中,认为是“正常行为”的占总数的30.3%,“说不清”为53.3%;而认为“不可取”的仅占总体的13.6%,即使是互联网对学习的影响“利大于弊”的群体中,网上下载论文不可取的比例也仅占19.4%(见表三)。

调查显示,高校生对互联网功能的定位并非是以学习为主,互联网的强大学习功能在高校生群体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第二,高校生的互联网使用出现了集中于娱乐、交友的现象。前述“上网主要目的”一项的统计资料中显示,“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人次比例为22.1%,与此相近的是“影音下载”占总次数的19.0%,如果加上“聊天”14.5%、“网络游戏”11.6%、“结交朋友”2.8%,娱乐、交友所占的比例为47.9%,远远超过“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比例22.1%。这一现象与中国互联网中心所做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论——中国互联网市场娱乐功能占主体地位⑧——极其相似。

另外,因娱乐上网而影响学业的情况也比较严重。近1/3的学生有“通宵上网以致影响第二天学习的经历”,其中男生占72.2%,女生占27.8%,而通宵上网主要为了玩网络游戏和观看影视剧。

第三,出现网络成瘾现象。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络以致沉迷于互联网络所造成的心理困扰。它不包括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主体不能控制自己,无过度上网的目的却长时间滞留在互联网络的行为。高校内网络成瘾主要体现在网络游戏方面,本次调查显示,表示经常玩网络游戏的群体占样本总体的13.1%,说明网络游戏在高校校园里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且,网络游戏群体中65.4%的学生选择了“经常”。这种网络游戏现象在男生当中更为普遍,经常玩网络游戏群体中,男生占90.1%,而且占总人数的40.5%的男生表示“偶尔或经常玩网络游戏”。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高校生互联网使用方面出现了偏向这一问题进行了现状分析。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便利性等特性给当代高校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平台,而本次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生互联网的使用过多地集中在娱乐、交友等层面,信息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互联网络的资源优势并没有体现在高校生这一高知群体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中。

不可否认,互联网给高校生带来了充实的校园生活,使其生活、娱乐更加丰富多彩,但不能忽视其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偏向,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积极寻求娱乐与求知的平衡点,做到趋利避害,这不仅仅是小学、中学所面临的问题,高校也同样应予以重视。

高校生媒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⑨但同样不能忽视互联网的工具性一面,它存在着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互联网的问题;如果对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的甄别是对受众知性的考验的话,那么如何合理的使用互联网则是对行为主体的理性的考验。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凭借多媒体的强势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群体所接受并使用。作为高学历群体和新媒体主要受众及应用者的高校生更是如此。CNNIC第21次抽样调查报告(**年)显示,在网民年龄结构方面,18至24岁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1.8%,;在职业结构分布方面,学生占总数的28.8%,在各职业群当中排第一。②可以说,高校生是网络人口群体中的主流,是“对网络应用最充分最成熟的群体”。③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高校生获取并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互联网络对信息的制作、传播、接收、交流以及过程的参与等多方面还缺乏严格的规范化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高校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网络成瘾、网上犯罪、、公德缺失等等。高校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依然是高校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④

担负年轻一代社会主流意识、价值观的当今高校生是怎样面对着互联网络这一新媒体,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他们又面临着哪些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以及如何解决,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界和高校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根据笔者**年5月在大连L高校所做的网络使用现状问卷调查资料,做一简要分析。

二、高校生与互联网

对于当代高校生来说,互联网是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一项由重庆沙区检察院、西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所做的随机调查资料显示,“如果没有互联网,你的生活会怎样?”的问项调查中,占89.7%的学生选择了“如果没有了互联网,生活会很无聊”一项。⑤

作为求知群体,高校生具有思维灵活、创新能力强等特点,他们追求现代科技知识并善于应用科技知识融入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正是体现了高校生群体的这一特点。为了了解当代高校生互联网使用现状,本项调查设计了有关高校生网龄、互联网使用频度、使用目的和对互联网络的认知状况等关键问题,现统计如下。

第一、本次问卷调查高校生的网龄分布情况。

图一显示,高校生的网龄为“4年以上”的比例最高,达32.5%,如果将本次调查对象是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这一重要因素考虑进去,近一半(45.7%)的高校生是大学入学之前开始接触并使用互联网络,具有较长的互联网使用经历。从网龄与原籍之间的交叉分析中还发现,这一现象在城镇籍学生当中比较突出,具有4年以上网龄群体中,城镇籍学生比例为85.1%,而农村籍学生比例为14.9%。

第二、高校生每周上网平均日数以及每次上网平均时间状况。

每周上网的平均日数方面,分布比较分散,每周“1-2天”、“3-4天”、“5-6天”、“每天”的比例分别为,23.5%、27.8%、20.6%、27.8%(见图二)。另外,平均日数与上述学生网龄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卡方值为0.00005,小于<α值0.05);经过Eta系数检验,Eta值为0.238,数据显示,网龄与平均日数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

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方面,上网平均时间为“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3.0%、47.0%、13.9%、5.6%,其中,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1-3小时”(见图三)。另外,上网平均时间与网龄之间的交叉分析中,以Eta系数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同样存在弱相关关系,Eta值为0.269。

上网平均日数与平均时间的双变量相关分析中,Eta值为0.588,两者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即每周上网日数越多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间也越多。其它变量——年级与平均时间、平均日数之间的相关系数G值分别为0.508、0.555,呈现出强相关而且是正相关,即越是高年级学生越经常使用互联网,而且每次所用时间也越多。

第三、有关高校生上网目的的统计结果。

表一显示,在各选项当中,“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41.0%的学生选择了该项,人次比例为22.1%;和前一项比例较为接近的是“影音下载”,人数比和人次比分别为35.2%和19.0%;其它各项人数比例依次为,“聊天”26.9%、“阅览新闻”22.2%、“网络游戏”21.5%、“收发电子邮件”14.1%、“查找信息”10.3%、“结交朋友”5.2%。数据显示,各项分布比较均匀,显示了高校生使用互联网的多目的性和互联网络媒体的多功能性。

第四、对互联网络的认知方面。

本次调查为了了解高校生的互联网认识,设计了“你认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的问项。其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肯定了互联网的积极一面,如“学习和生活变得很方便”、“拓宽视野”、“解消压力、放松自己”、“与人交流的范围变广了”等等,所占人数比例分别为58.3%、30.3%、28.4%、25.1%,排前四位;而选择负面意义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变少”、“信息泛滥”、“犯罪行为有所增加”、“善恶的标准、社会的常识受到很大的冲击”的比例分别为8.8%、17.9%、1.3%、7.2%,相对来说比例较少,其中学生选择“信息泛滥”一项的比例较大(见表二)。

从以上有关高校生的网龄分布、使用频度和时间、使用网络目的以及对网络媒体的认知情况来看,对于当今高校生来说互联网是经常接触的媒体,而且高校生对这一新媒体的认知状况也比较客观;相反,使用目的方面,从高校生的职业特征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偏向,这也是当前高校生使用互联网时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高校生的互联网使用方面,出现的偏向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互联网学习功能的定位出现偏向。对互联网络的功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有抽象划分法和具体划分法之分:A、划分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抽象划分方法;⑥B、划分为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档案搜寻、电子邮件、网络新闻、资料查询、实时交谈、数据库查询、网络游戏、信息查询、电子布告栏等具体划分方法。⑦互联网络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分为,收集信息、沟通协调、社会化以及广义的娱乐(包括网上自娱、消遣、聊天、交友等)。对于高校生来说,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专业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查询、学习和娱乐、交友两个方面。其中,互联网学习功能方面,本次调查显示,高校生认为互联网对学习“利大于弊”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1.1%,但比例不到总体的一半;其它各选项当中,认为“上网对学习影响不大”的学生比例为22.2%,强调互联网对学习“弊大于利”的比例为14.8%,选择“说不清”一项的比例为21.9%。从整体来说,对网络的学习功能并没有形成强势主流意见。

而且,高校生滥用、歪用互联网的学习功能情况也比较严重。比如“对网上下载论文的行为是否可取”的问项调查中,认为是“正常行为”的占总数的30.3%,“说不清”为53.3%;而认为“不可取”的仅占总体的13.6%,即使是互联网对学习的影响“利大于弊”的群体中,网上下载论文不可取的比例也仅占19.4%(见表三)。

调查显示,高校生对互联网功能的定位并非是以学习为主,互联网的强大学习功能在高校生群体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第二,高校生的互联网使用出现了集中于娱乐、交友的现象。前述“上网主要目的”一项的统计资料中显示,“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人次比例为22.1%,与此相近的是“影音下载”占总次数的19.0%,如果加上“聊天”14.5%、“网络游戏”11.6%、“结交朋友”2.8%,娱乐、交友所占的比例为47.9%,远远超过“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比例22.1%。这一现象与中国互联网中心所做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论——中国互联网市场娱乐功能占主体地位⑧——极其相似。

另外,因娱乐上网而影响学业的情况也比较严重。近1/3的学生有“通宵上网以致影响第二天学习的经历”,其中男生占72.2%,女生占27.8%,而通宵上网主要为了玩网络游戏和观看影视剧。

第三,出现网络成瘾现象。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络以致沉迷于互联网络所造

成的心理困扰。它不包括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主体不能控制自己,无过度上网的目的却长时间滞留在互联网络的行为。高校内网络成瘾主要体现在网络游戏方面,本次调查显示,表示经常玩网络游戏的群体占样本总体的13.1%,说明网络游戏在高校校园里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且,网络游戏群体中65.4%的学生选择了“经常”。这种网络游戏现象在男生当中更为普遍,经常玩网络游戏群体中,男生占90.1%,而且占总人数的40.5%的男生表示“偶尔或经常玩网络游戏”。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高校生互联网使用方面出现了偏向这一问题进行了现状分析。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便利性等特性给当代高校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平台,而本次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生互联网的使用过多地集中在娱乐、交友等层面,信息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互联网络的资源优势并没有体现在高校生这一高知群体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中。

不可否认,互联网给高校生带来了充实的校园生活,使其生活、娱乐更加丰富多彩,但不能忽视其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偏向,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积极寻求娱乐与求知的平衡点,做到趋利避害,这不仅仅是小学、中学所面临的问题,高校也同样应予以重视。

高校生媒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⑨但同样不能忽视互联网的工具性一面,它存在着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互联网的问题;如果对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的甄别是对受众知性的考验的话,那么如何合理的使用互联网则是对行为主体的理性的考验。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皮尤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在美国50~64岁年龄段老年网民中,使用社交媒体的比率为47%,去年4月为25%;截至今年5月,65岁以上美国老年网民使用社交媒体的比率为26%,去年4月为13%。报告称,尽管电子邮件仍为美国老年网民的主要联系工具,但越来越多的美国老年网民正利用社交媒体与他人共享链接、图片、视频及其他信息。

皮尤报告还包括以下要点:

-目前美国18~29岁网民使用社交媒体的次数最为频繁,但其自去年4月以来,该年龄段的社交媒体用户增长率仅为13%。

-截至今年5月,在美国50~64岁年龄段老年网民中,11%使用Twitter或其他状态更新服务,此类老年用户量比去年4月增长了1倍;6%此类网民每天会登录Twitter,去年4月相应比率仅为1%。该年龄段网民使用Facebook的比率也增至20%,去年4月为10%。

-在美国50~64岁年龄段老年网民中,76%上网是为了阅读新闻,其中42%每天都浏览网络新闻。这部分年龄段美国老年网民在接受调查时,42%称自己此前一天刚刚浏览过网络新闻,20%称自己前一天刚刚使用过社交媒体。而18~29岁年龄段网民在接受调查时,60%称自己此前一天刚刚使用过社交媒体,44%称自己此前一天刚刚浏览过网络新闻。

-美国家庭宽带接入普及率的提高,使更多美国老年人成为网民;如果美国老年人家中拥有宽带接入,这部分人群会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讯)2015年3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2014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涵盖中国企业(不含个体工商)互联网基础应用发展状况、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发展状况等三方面内容。

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已达到较高水平《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使用计算机办公的企业比例为90.4%,使用互联网办公的比例为78.7%,实现互联网宽带接入的比例为77.4%。我国企业基础设施普及工作已基本完成,连续数次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在办公中使用计算机的比例基本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上,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保持在80%左右,在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中,固定宽带的接入率也超过95%。

企业互联网应用深度有待进一步增加《报告》显示,全国的上网企业中,利用互联网开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网上银行、与政府机构互动的比例分别为83.0%、75.9%和70.6%,在各项企业互联网应用中排名前三;但如网络客服、在线员工培训、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应用比例仍然较低。一方面,采取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措施的企业比例较低,之一在于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意识不足,之二在于内部信息化改造与传统业务流程的契合度较低,难以实现真正互联网化,之三在于软硬件和人力成本较高,多数小微企业难以承受;另一方面,营销推广、电子商务等外部运营方面开展互联网活动的企业比例较低,且在实际应用容易受限于传统的经营理念,照搬传统方法。

互联网O2O商业模式兴起,将带动企业踊跃开展电子商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为24.7%,开展在线采购的比例为22.8%。尽管目前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仍然较低,但随着互联网O2O商业模式迅速发展,作为线下商品与服务的直接供给方,传统企业在这一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传统企业主动利用互联网开展商业活动,另一方面是由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为拓展其业务范围、增强O2O实力而连结传统企业的被动触网。在这一趋势下,传统企业在内部运营、市场推广与服务和产品销售方面,将会越来越多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来源:东方财富网)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一、家庭上网成主流

Ø被调查未成年人互联使用普及率达到77.2%。家庭是未成年人主要上网地点,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二、手机成为新的重要工具

Ø被调查未成年人手机拥有率达46.6%,使用手机上网率达39.5%,手机成为未成年人通讯和上网的重要工具之一。

三、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Ø被调查未成年人近半数首次上网年龄在5到10岁之间。5岁以下触网比例近百分之十,10岁以下触网比例将近百分之六十。Ø七成以上被调查未成年人每周至少上网一次,每次上网时长控制在2小时以内。

四、娱乐主导,追逐新潮

Ø娱乐和放松是被调查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活动和目的。Ø聊天、社区、视频成为未成年人最热点的互联网应用,被调查对象九成以上经常使用这些功能,超过了网络游戏。Ø社区网站、博客等在未成年人中影响日益增加,被调查人中有较大比例使用。

五、内容成人化,认知趋成熟

Ø绝大部分被调查未成年人上网使用的网站、玩的游戏与成年人没有差异,孩子对未成年人专属网站所知甚少,最经常上的网络是百度和腾讯。

Ø大部分被调查未成年人对互联网及网上信息给予正面评价,认为互联网对自己生活和学习很重要。

Ø大部分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以及网上不良信息有一定的认识。

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的网站(单位:%)

未成年人熟悉的网站(单位:%)

六、亲子关系的影响显著

Ø被调查未成年人的手机使用及手机上网行为与亲子关系呈密切相关关系。Ø被调查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与亲子关系呈现一定相关,亲子关系好的人玩游戏时间较少,学习成绩较好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方面得到父母的支持较多。

七、学习成绩与上网没有必然关系

Ø被调查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与其互联网使用、手机使用及手机上网等行为没有必然关系。没有数据显示成绩好的孩子与成绩差的孩子在互联网使用或手机上网上的明显差异。

八、家长的态度值得关注

Ø被调查家长深受“网瘾”观点的影响,九成家长认为“网络沉迷”很普遍,超过一半家长认为网络沉迷“极其严重”。Ø被调查家长认为,网络对孩子的影响仅次于家长和朋友,大于老师。Ø被调查家长在互联网以及孩子上网方面态度相对保守,很难接受孩子使用手机上网。Ø大部分被调查家长对孩子上网有一定的规定和指导,认为缺乏相应知识是指导孩子上网的最大障碍,呼吁社会性教育和培训。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基本情况一、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基本情况数据显示77.2%的未成年人已使用互联网。近半数未成年人首次上网年龄在5到10岁之间;腾讯为应用最多的综合性商业网站;未成年人最熟悉的网站开心网、腾讯儿童、校内网……77.2%未成年人用互联网

普及程度:[七成多的未成年人已使用互联网] 第一次触网时间:[半数未成年人首上网年龄在5-10岁之间] 上网频度:[七成多未成年人一周至少上网一次] 上网时长:[七成多被未成年人每次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内] 主要使用的功能:[未成年人上网主要使用娱乐类功能] 经常使用的网站:[使用最多是综合性商业网站] 二、热点应用情况分析在未成年人中,上网聊过天的比例高达91.0%;未成年人经常玩“网络游戏”占85.1%;九成多未成年人上网浏览视频网站……网络聊天:[未成年人中上网聊过天的比例高达91.0%] 网络游戏:[85.1%的未成年人经常玩“网络游戏”] 社区网站:[90.7%的未成年人上过社区类网站] 音视频网站:[九成多未成年人上网浏览视频网站] 未成年人互联网及手机使用主要结论-家庭上网成主流1.互联网和家庭上网在未成年人中很普遍

被调查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77.2%,未成年人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仅有两成多一点的未成年人家里不能上网,网络进入我国居民的家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家庭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主要上网地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人数在日益减少,有利于父母引导孩子正确、合理运用互联网。

2.城乡差异仍然存在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网络素养 调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5.5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85.8%,已经大大超越使用传统电脑上网的比例,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这充分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崛起,我们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当代90后在校大学生,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降低和移动流量资费的下调,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上网的主要人群之一。在教室、宿舍、餐厅、公交站台或地铁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上网的大学生,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络已经深深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那么,与传统的电脑上网相比,大学生被手机网络吸引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现状到底如何?他们能正确认识和使用移动互联网络吗?怎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手机网络素养?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借助专业的调查网站,对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将问卷放置在专业的调查网站“乐调查”上,问卷链接发送给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请他们参与完成问卷,最后由“乐调查”生成调查报表。

本调查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年级、专业将问卷链接随机发送给以上五所高校的大学生;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问卷完成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不同学校、年级、专业之间学生完成问卷的比例,例如第一阶段的进度报表显示,艺术类学生和大四学生的问卷比例偏低,所以在第二阶段,我们在南京艺术学院增加了艺术类学生的问卷发送数量,在南京师范大学增加了大四学生的问卷数量。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6日,本调查共有1102人“进入问卷”,完成的有效问卷共864份,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1.学校构成:南京大学16%、南京师范大学25%、南京林业大学1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2%、南京艺术学院18%;

2.性别构成:男生46%、女生54%;

3.年级构成:大一26%、大二29%、大三26%、大四19%;

4.专业构成:文科31%、理科21%、工科26%、艺术22%。

从样本的构成情况来看,学校、性别、年级和专业的比例都比较均衡,这为本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一、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基本情况

1.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其手机都具有上网功能,手机上网功能的实际使用率高达98.4%,仅有1.6%的大学生不使用手机上网。

2.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

大学生每天花费在手机网络的时间总体偏高,只有33%的学生低于3个小时,43%的学生介于3~5个小时之间,有6%的学生甚至高达8个小时以上。从上网时间在一天中所处的位置来看,有84%的大学生会在“一天中无所事事的任何时候”使用手机上网,接下来比例较高的分别是“睡觉前”(76%)、“上厕所时”(56%)和“早上醒来后”(51%)。

3.使用手机上网的原因和目的

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可以打发无聊时间”(75%)、“上网不受地点限制”(74%)、“操作方便”(68%)而选择使用手机网络,他们使用手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交流沟通”(89%),二是“休闲娱乐”(89%),三是“获取信息”(88%)。

4.常用的手机网络应用

如图1所示,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网络应用分别是“即时通信(微信、QQ等)”“微博、QQ等个人空间”“搜索引擎”“在线支付”和“网络音乐”。其中,每天都会使用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即时通信(微信、QQ等)”“微博、QQ等个人空间”“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网络音乐”(见图2)。从各个选项的比例来看,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要明显高于全国手机网民即时通信的使用率91.2%。其次,大学生日常使用的手机应用主要是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这三类,这与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动机和目的基本是一致的。再次,2014年中国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率是39%,而在本调查中,大学生“在线支付”的使用率高达57%,更有23%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这一网络应用,这反映了移动互联网络对当代大学生购物方式的影响,他们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购物的消费主力。

5.使用手机上网的流量和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有53%的大学生以使用无线局域网为主,47%以使用流量套餐为主。其中,约二分之一的大学生每月实际使用的手机流量介于100M~600M之间,有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实际使用流量达1G以上。从使用手机上网产生的流量费和下载费来看,多数大学生每月花费在手机上网的费用在50元以内(64%),仅有5%的同学费用超过100元。这些数据综合表明,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消费总体是比较理性的。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知识和能力

1.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认知与态度

调查显示,有95%的大学生意识到手机网络的重要性,认为“手机网络对社会及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重要”。在对移动互联网的评价方面,有58%的大学生认为它“既有利,又有弊”,39%的人认为“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仅有1%的人认为“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中可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功能、特性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辩证看待移动互联网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且在心理上,对移动互联网表现出较高的接纳度。

2.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能力

(1)操作能力。多数大学生熟悉手机上网的操作步骤,并能熟练使用手机上网功能,53%的人“游刃有余”,34%的人“很熟练”,13%的“较为熟练”,“不熟练”为零。

(2)参与能力。当遇到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88%的大学生会主动通过手机网络查找答案。当学习上遇到困难,大学生会选择的解决问题途径首选是手机的“搜索引擎”(84%),其次分别是“专业学习网站”(6%)和“新浪爱问、百度爱问、论坛等发帖求助”(4%)。在信息的和传播方面(见表1),多数大学生能主动在网上信息(96%),主动在网上传送信息(97%),并参与网上发起的话题讨论(86%)。

(3)信息评估能力。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信息评估能力是比较自信的,有8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会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完全会16%、基本会70%,不太会13%,不会1%)。并且,如表2所示,多数大学生知道如何判断移动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但是落到实际的行动层面,却有13%的人“根本没想过”要主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35%的人“认为应该要核实,但从没行动”,39%的人“核实过几次”,只有13%的人“经常核实”。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对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够重视,虽然具有鉴别信息的能力,但现实中却很少付诸行动。

(4)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不安全,用户的个人信息经常被泄露”,但也有31%的人认为“安全,一般都有隐私保护协议”,另外2%的人“不在乎个人信息是否安全”。在使用手机上网的过程中,多数大学生具有保护自己个人信息的意识(非常重视35%,很重视41%,一般重视24%),但是,如何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完全会”的仅有20%,“基本会”62%,“不太会”17%,“不会”3%。面对“如果某个手机应用软件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但是你很喜欢它的功能,你还会下载安装并使用吗?”这个问题,仍有27%的大学生选择了“会”。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整体偏低。

(5)自我管理能力。这里有个有趣的发现,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0%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沉迷手机网络”的现象很普遍(“很普遍,我身边就有”占76%、“很普遍,但我身边很少”占14%),但是对于自己是否能“平衡手机网络与现实的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78%的大学生却表示自己具有这个平衡能力(“很擅长”15%、“能”63%),只有21%的人认为“有点困难”,1%的人认为“不能”。在控制手机上网的时间方面,也仅有23%的人认为自己不能很好的控制。似乎,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自控能力比较乐观,但对身边的同学却表现出担忧。

(三)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道德观念和守法意识

1.对上课使用手机网络的态度

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的现象比较普遍,仅有2%的大学生“从未”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上网,剩下98%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过一边听课一边用手机网络的经历(“偶尔”55%、“经常”35%、“天天”8%)。那么,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这一行为的呢?面对这一问题,15%的大学生认为“会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听课效果,应当禁止”,16%的人认为“应当禁止,但也不是什么大事”,35%的人认为“如果用手机搜索跟课堂学习相关的资料,应被允许,其他应当禁止”,29%的人认为“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应禁止”,5%的人认为“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比较分散,但总体上认为应当绝对禁止的在少数。

2.使用手机网络接触色情内容的情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手机屏幕小,具有隐蔽性,使用手机网络传播和观看色情内容的现象更为普遍。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最大的Pornhub访问总量约147亿次,其中超过50%的访问来自移动客户端。、色情APP、色情手机游戏等在移动互联网络随处可见,微信、陌陌等手机交友软件中同样充斥着大量和信息。在本次调查中,有80%的大学生曾经使用手机网络接触过色情信息,其中,大多数学生属于被动接触,“随便看时偶然发现”占34%,“被强制推送和自动弹出”占39%,仅有6%的人“主动搜索相关内容”,另有5%的人是因为接收了“别人转发的链接”。对于“是否有过将色情内容发送给他人?”的问题,有9%的大学生选择了“是”。

3.对社交类应用中“口水仗”的态度

社交类应用互动性强,对于某个人或事件,经常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声音,甚至出现“对掐”和“对骂”的状况。对此,有5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仅供参考,会主动去核实事件的真相”,19%的人持观望态度,“无所谓,看看而已”,13%的人认为“都不可信,只相信自己认为对的”,10%的人选择“认同大多数人的观点和看法”。面对“如果你是当事人,有人提出跟你不同的观点,你会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有73%的人选择了“理性接受别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4%的人选择“随他去,不回应”,仅有3%的人选择“猛烈回击,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理性对待移动互联网上的群体性言论和事件,也能理性回应网络上“批评”自己的声音。

4.对移动互联网侵权等现象的认识

9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具有知识产权”(“完全同意”46%、“同意”32%、基本同意20%),但在自己信息引用别人的原文、原图或观点时,只有62%的学生会“标注来源或出处”,22%的人“觉得要标注,但不知道怎么做”,16%的人“没有标注的习惯”。由此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将近四成的大学生做不到。

二、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度较高,有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或存在“沉迷”现象

调查显示,南京高校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频率高达98.4%,有三分之二(67%)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网络的时间达3小时以上。这说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应用的丰富,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使用移动互联网是他们打发无聊时间的主要方式(84%),有76%的大学生是在移动互联网的陪伴下进入睡眠,又有一半的人,早上醒来是从移动互联网开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串起了大学生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对移动互联网表现出较高的依赖度。根据调查结果,有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很好的平衡手机与现实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又有23%的人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这部分大学生可能存在沉迷手机网络的现象。

2.移动互联网提高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学习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

调查显示,有将近九成的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满足日常的交流沟通(89%)、休闲娱乐(89%)和获取信息(88%)的需求。其中,尤以社交类应用的使用频率最高,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即时通信(微信、QQ等)”和“微博、QQ等个人空间”。它们是大学生日常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前者侧重互动式交流,后者侧重信息的和传播。通过这些交流沟通手机应用的频繁使用,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有84%的大学生会使用手机应用排在第三位的“搜索引擎”解决问题,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这两种情况,高校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交流沟通和片段式学习方面的优势,把移动互联网打造成重要的教育载体和平台,特别是可以加强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的建设,用贴近大学生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

3.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体现出较高的网络素养水平,但在实践层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总体要比预期的高一些,表现为多数大学生能正确的认识移动互联网络,能熟练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能积极、理性地参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能辩证看待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并具有较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律素养。但是,这些较高的网络素养更多是停留在认知层面,在实践过程中,多数大学生对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1)多数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鱼龙混杂,可信度低,但是却只有13%的人经常主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2)大多数学生认为要保护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但是在自己引用别人的原文、原图或观点时,却只有六成的大学生会标注来源或出处;(3)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平衡好手机与现实学习、生活之前的关系,也能控制好手机上网的时间,但是,却有90%的人认为大学生沉迷手机网络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这样前后不匹配的结果,除了可能存在的调研误差之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多数大学生对控制手机上网有较为乐观的期待,他们虽然具有不能沉迷手机网络的意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将这层道德约束抛诸脑后。对于这样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关键不是相关知识的灌输,而是想办法促进“行动”发生,这才是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关键所在。

4.大学生手机网络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令人担忧

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在线支付”(57%)、“网络导航”(26%)手机应用的比例较高,但与之相对应的,却缺乏基本的手机网络安全知识。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有27%的大学生或将因为随意下载安装恶意手机软件而使手机面临中毒、账号被盗等风险。随着手机网银、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GPS定位等手机应用的开发,手机安全隐患已不仅仅停留在短信骚扰或电话诈骗上,而是向手机钱包被盗刷、人身安全遭威胁等“升级”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仅有20%的大学生清楚知道如何在手机网络中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是多么大的安全隐患!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免费WIFI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安全隐患,而根据本调查的数据,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以使用无线网络为主,喜欢在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蹭免费WIFI的大学生群体,正是这部分高危人群之一。对此,我们一方面呼吁政府加强对手机应用软件市场的规范和监督,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大学生手机网络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手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5.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问题值得关注,亟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关注和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消极影响较大,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而且对学生本人也会造成诸如手机依赖症等不良影响。在本调查中,有43%的大学生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比例也非常高。课堂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里也想特别指出一点,从大学生对“在课堂使用手机上网的态度”来看,多数大学生对于上课使用手机这一问题是有过理性思考的,并非仅仅是因为自控能力差、沉迷手机网络那么简单。根据调查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意识,认为学生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可以在课堂上搜索跟学习相关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禁止”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妨尝试一下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络在大学课堂的积极作用”方面寻求突破。由于本次调查的局限性,具体的实现途径亟待进一步的调查和验证。

参考文献: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11篇

网民资讯获知渠道和网络认知

过九成的网民将互联网作为主要资讯来源,这一比例远远高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此外,无线互联网发展迅速,有超过三成的网民通过无线互联网获取资讯。

通过对应分析可以看出,电视仍然是网民获取新闻资讯非常重要的渠道,而互联网凭借其时效性和互动性等优势,成为财经信息和汽车信息的主要渠道,另外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群通过报纸获取房产信息。

网民对传统互联网的满意度最高,远远领先于其他媒体;广告主形象评价方面,传统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广告主形象较为接近,但在传统互联网投放广告的广告主形象更倾向于科技含量高、时尚、引领潮流,无线互联网的广告主形象更年轻有活力、发展速度快且富有创新精神。电视的广告主形象包括权威、值得信赖、有实力、知名度高、大品牌。网民把报纸的广告主形象评价为传统、守旧。

网络视频

网民通过浏览器收看视频的比例高于通过安装客户端的方式,相应优酷、土豆这两个通过浏览器收看的视频品牌,在品牌认知及使用情况方面,均高于PPS和PPTV。

网民访问视频网站的频率较高,九成的网民平均每周至少访问一次视频网站,其中每天都访问视频网站的网民高达38.6%。他们浏览视频网站主要为了收看影视剧节目,尤其是电影。另外,新闻事件、综艺节目所占比例也较高。而网友自拍类内容的浏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视频网站纷纷放弃Youtube模式,追随Hulu模式,迎合了目前的市场现状。

尽管通过浏览器收看的方式最普遍,但通过安装客户端收看视频的用户却最满意。调查显示,PPS和PPTV的满意度表现,明显优于优酷网和土豆网。

迅雷凭借其强大的搜索下载功能以及迅雷看看播放器和在线播放双管齐下的运营模式也获得了广大网民的高度认可,在品牌认知度、使用率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另外,视频用户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查找并收看自己想看的视听节目,他们还希望获得视频节目的其他相关信息,如电影海报和壁纸、明星介绍等资料。这意味着,视频网站不仅要提供视听节目和交流平台,还要为用户提供影视知识,以及回味和自我标榜的空间。(详见表1)

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认可,有接近七成的网民每周都会浏览购物网站,网络购物单笔支出金额主要集中在101~3000元之间,而网民购买最多的商品类型是服装饰品和数码家电。(详见表2)

网民对购物网站比较满意,且表现忠诚、乐于向他人推荐,但保持指数不高,用户未来品牌转换可能性较大。淘宝网在各项重要指标对比中表现优异,堪称网络购物行业标杆。京东商城在满意度指数、忠诚度指数、保持指数以及推荐指数四项均有不俗表现,超越拍拍、当当和卓越,位列第二。

通过CSI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口碑好和有社会责任感等品牌表现方面对网络购物满意度指数影响较大。对于购物网站来说,要想提高满意度,吸引更多的忠诚用户,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至关重要。(详见表3)

通过综合分析购物网站关键属性的满意度和重要性,我们发现消费保障是制约网络购物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B2C类购物网站在诚信度高和有消费保障两个重要指标方面要明显优于C2C类购物网站。

汽车网站

汽车网站的用户具有较高的黏性,过去半年,网民主要通过汽车网站/频道了解汽车相关信息,大部分用户每月至少访问一次汽车网站。2009年,在宽松的汽车消费政策下,加大了网民对购车的关注,浏览过程主要关注的信息为汽车报价、汽车介绍和汽车新闻三个方面。

从网民对汽车网站品牌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来看,垂直汽车网站略胜综合门户汽车频道一筹,其中汽车之家领跑,各项指标均占优势。(详见表4)

满意度方面,大部分网民对汽车网站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汽车之家各项指标优势明显,新浪、腾讯、搜狐三家综合门户汽车频道和太平洋汽车网紧跟其后。

虽然用户对汽车网站现状比较满意,也比较忠诚,并具有较大可能性向他人推荐使用,但用户保持指数不高,用户未来转移性比较大。

通过CSI模型分析,我们发现质量表现是提升客户满意的根本,而网站内容质量的提升,又是重中之重。

通过综合分析汽车网站关键属性的满意度和重要性,内容质量、具有创新力、富有社会责任感,这三项指标对满意度指数贡献度较大,且当前的用户满意度较低,是需要优先改进的方面。

财经网站

经过多年发展,财经网站已经成为网民获取财经信息的主要渠道。手机作为新兴的媒体也已经成为网民获取财经信息的重要渠道。网民浏览财经网站时,最关注的信息是股票,其次是国际形势、国内政策以及理财知识。除股票外,网民最关注的理财品种是基金。(详见表5)

在品牌认知度方面,新浪财经作为强势品牌在未提示第一提及、提示前认知度以及提示后认知度三方面均为第一。其他门户网站中,腾讯、搜狐、网易的财经频道也有较为抢眼的表现。垂直财经网站中,东方财富网、和讯网的排名比较靠前。在使用情况方面,与品牌认知基本一致,但 FT中文网在最常使用率方面较为突出,呈现厚积薄发的态势。

在用户满意度方面,各关键属性的满意度差异不大。研究发现,财经网站的竞争已经从用户体验的比拼,进入了品牌建设的比拼。而各家网站在具有创新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两个影响品牌形象的属性上,均有待提高。(详见表6)

通过CSI模型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满意度指数、忠诚度指数、保持指数还是推荐指数,东方财富网和和讯网都有不俗的表现,优于各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

房产网站

房产网站的用户也具有较高的黏性,过去半年,房产网站/频道是网民获取房产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超过传统媒体报纸和电视,大部分网民每月至少访问一次房产网站。网民访问房产网站最为关注的是房产政策/新闻以及新房、二手房信息。

从网民对房产网站的品牌认知和使用情况来看,搜房网各项指标均遥遥领先,成为行业内的强势品牌,新浪乐居和搜狐焦点网分列二、三名。

满意度方面,从用户满意率来看,大部分网民对房产网站现状表示满意,其中市场占有率较低的淘房网用户满意率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排名第一;而搜房网虽然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占有绝对优势,但用户满意度却不理想。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12篇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并作分析。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能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200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和中国大陆上市公司100强。采用网上测试和观测的方法,对其互联网使用条件和水平、公司重视程度、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审计信息的披露、信息利用等六个方面,通过2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报告披露调查

一、导言

199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Internet)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Internet的用户呈几何级数迅速膨胀。1998年初Internet用户突破1亿,1995年5拢澜缟贤耸汛?.7亿多。1999年12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达890万,WWW站点数约15153个……不久前,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财富》论坛第六届会议将2000年的会议主题聚焦于“网络经济”,与会的500强企业巨子们纷纷表示要把整个企业都搬到网上,有些还拟出了精确的时间表。许多国际企业开始对自己在线和非在线客户有所区别,对前者实行各种优惠倾斜政策。这些制定未来市场游戏规则的巨头们的行动,以及各国政府加速出台的网络化进程计划预示着网络经济的全面启动。使用Internet为工具来交流公司信息正变得越来越普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对会计也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让信息使用者们感受到的影响和变革之一是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改变。

在国外,1995年美国证监会(SEC)就要求上市公司用磁盘、光盘或计算机网络接口向SEC的EDGAR系统(电子数据收集、分析与检查系统)提交通用财务报告。EDGAR系统与Internet连接,为进入Internet的用户能便捷地获取信息创造条件。之后许多国家也先后采取措施加快这方面的动作。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发展很快。一项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之托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在检验了欧洲、亚太地区、北美和南美22个国家,660个公司在Internet上的企业报告后证实有86%的企业上网,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他们的网站上以某种形式其财务报告。为能很好地适应网上报告的发展和实施必要的监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高度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动态,它委托有关学术团体专门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及其的研究报告,被认为是IASC进行网上财务报告准则研究的先导。

在中国,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网上财务披露的工作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互联网上公开披露其1999年度的财务报告。据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在2000年4月30日首次成功地实现了959家上市公司1999年报的网上披露……,上网浏览1999年报的投资者达9000万人次,累计下载年报共566万份,平均每家年报下载5000次。2000年6月27日,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又联合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文上网。这一切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应用Internet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另外,沪深两所网站的访问人次和年报的点击数激增,也反映了信息使用者对网上披露方式的关注和认可。可以预见,通过Internet披露财务信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和技术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影响企业提供信息的能力,也影响用户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目前,中国企业需要加快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使用Internet提供信息,以此吸引投资,拓展业务和改进经营;信息使用者急需更及时、便捷地获取企业信息,支持其决策。因而,了解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现状,查明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技术进步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乃至财务会计发生怎样变化的任务已现实而急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并作分析。我们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调查对象、调查问题和数据收集

(一)调查对象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在有关上市公司排行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调查对象,按网上搜索与观测渠道的不同分为三组:

1.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6月27日公布的上交所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以下简称“沪市最佳”。

2.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简称“上证30指”。

3.中国大陆上市公司100强,简称“大陆百强”。

(二)调查问题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六个方面:

1.使用条件与水平。了解调查对象中有多少公司已经具备使用互联网披露财务信息的基本条件及其使用水平。

2.重视程度。了解调查对象对在各自网站中披露财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3.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公司利用各自网站以何种方式、披露哪些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

4.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质量。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

5.审计信息的披露。了解调查对象如何进行审计信息的披露,财务信息的可信性。

6.信息利用。主要调查利用网上财务信息的便捷程度。

(三)数据收集方法

主要采用网上测试和观察方法进行。

1.分别采用搜索引擎Sohu、YahooChina和《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速查手册》提供的网址,对调查对象在线网站进行检测。

2.通过28项指标对上述六方面调查内容进行分项检测,指标设计见文中调查表。

3.本次调查网上测试时间截至2000年7月25日,之后的情况可能发生变化。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将调查结果汇总于“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调查表”,并分析如下:

(一)基本条件

在网络环境下,网址是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联接、沟通最基本的前提。所以,我们首先通过“网址”与“进入网站”两项指标的测试,说明公司使用互联网的条件与水平。

1.网址。采用中国证券报《2000年上市公司速查手册》中提供的网址,发现沪市最佳36家信息披露公司中,有同址的公司仅为30家,占83.33%;通过Sohu进入“中国上市公司”网站,发现上证30指网页中有网址公司仅11家,占36.67%;通过YahooChina进入大陆百强网页,有网址公司仅24家,占24%。从总体上说,我国上市公司使用Internet的水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前23年的水平。如美国95%(Delletal,1998)、英国92%(Lymer,1997),除沪市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外,其他两组调查对象还低于爱尔兰37%(NianihBrennan,1998)。

2.进入网址。根据调查对象网址,测试能否顺利进入各公司网站。结果发现:部分公司有网址,但无法进入;部分公司有网址,却无法找到公司网站(可能网址有错);能够顺利进入的比例三组分别是:沪市最佳组75%;上证30指组33.33%;大陆百强组20%。

(二)重视程度

我们通过设置“网上信息的主要类型”、“财务信息披露的醒目程度”两类指标,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在自己的网站中主要披露了哪些信息?财务信息居于何地位?以反映公司对在互联网上自愿披露财务信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

1.各公司网站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如公司简介。产品与服务、新闻、股票与投资、电子商务、市场动态、信息反馈、企业文化、人才招聘、网站图、娱乐天地等等。比例最高的是公司背景(或简介)、产品或服务介绍,位居第三或第四位的网上信息即为财务信息。已有半数以上的公司披露了财务信息,具体比例是:沪市最佳组55.56%,上证30指组80%,大陆百强组50%。

2.财务信息披露的醒目程度。网络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在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情况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因而,醒目程度关系财务信息在“争夺眼球”之战中,能否有效地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关键之一。本次调查将在公司网站首页中有独立财务信息链接或经1-2次点击即可发现财务信息标识的列为醒目。结果发现:沪市最佳组为29.63%,上证30指组为30%,大陆百强组为30%。而不易发现或很难查找的多为网页中没有单独体现财务链接,如海尔公司将所提供的有关财务指标放在股票信息栏中,还有的公司包含在投资栏或新闻栏中。

(三)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

我们发现三组调查对象中,部分公司按现行会计规范要求全文披露财务报告,全文披露的比例:沪市最佳组7家,占46.67%;上证30指组4家,占50%;大陆百强组5家,占50%。其他公司则大大缩减披露信息的数量,对信息披露形式也进行了重新选择:一部分公司采用文字形式摘要说明财务状况(多为原报载摘要文字部分的拷贝);有的公司则重新选取部分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披露,如前述海尔公司仅在股票信息区列出主要财务指标表,报告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股东权益”“股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虽以往的研究均说明财务报表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但本次调查未见有公司单独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来反映公司财务情况。许多采取摘要披露策略的公司反将报表略去,仅以文字摘要形式披露公司财务信息。这种在无强制要求和监控状况下进行的网上报露,反映了企业披露财务信息的“自然心态”,但大大简化或省略的做法究竟出于避免导致竞争劣势的考虑,或单纯简化或便于下载之目的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还有不少公司同时提供中英文两种版本的财务报告。

(四)网上财务信息的内容和质量。

对现有网上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我们主要通过“披露是否充分”、“有否披露审计信息”、“有无信息安全说明”。“是否可比”等指标进行检测。首先,披露信息的充分程度以会计规范要求为准,我们认为,大大简化和省略的财务披露将有可能对用户准确理解和分析利用财务信息形成阻碍,导致理解上的误差,或发生潜在问题。第二,“有否披露审计信息”和“有无信息安全说明”主要针对网上信息的可靠性而言。检测结果,渡蠹菩畔⒌墓驹?3%以上,其中:沪市最佳组11家,占73.33%;上证30指组6家,占75%;大陆百强组8家,占80%。信息安全说明在三组调查对象中均为零。这说明网上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仍无保障,存在应用财务信息的风险。第三,有些公司提供了往年的财务信息,有的则没有提供。总的看来,前者提供信息的口径基本一致,后者则部分地出于各公司建网时间不一之故,新建网站公司有些没有以前年度信息。

(五)审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本项检测旨在了解公司提供审计信息的形式。分“全文披露审计报告”、“简要说明”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多数公司采用全文披露审计报告的方式来披露审计信息,其中:沪市最佳组有7家,占63.64%;上证30指组有4家,占66.67%;大陆百强组有7家,占87.5%。其余公司则采用简要说明或提示的方式说明所被露信息已经经过审计。另外,各组均未见有任何提示提请读者关注信息传送安全问题。

(六)利用情况

网上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在此主要从用户能否方便地利用信息的角度考察。我们采用“便于浏览”、“便于分析”、“便于下载”、“便于反馈”等指标进行检测:1.便于浏览。主要观察财务信息有无明显标识、必要的链接、是否能在网上打开浏览等。从实际观测看,三组中有60%-75%的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基本便于浏览,但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技术性问题,如无醒目的路标或网站图;许多公司报告中缺乏必要的链接,因而在浏览报表时可能发生不便察看有关报表附注的情况;不能灵活地链接到相关站点;还有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须下载后方可打开阅读等。2.便于分析。主要观察信息披露的充分程度、有无在线分析工具、能否下载等。调查结果各组的比例是:沪市最佳组为40%;上证30指组为50%;大陆百强组为50%。那些不完整或经过大量简化的财务信息加上没有提供任何在线分析工具,或不便下载,这样的信息对使用者有多少价值值得探讨。3.方便下载。我们发现调查对象的财务披露一般均能较方便地下载,只是全文披露公司的财务报告文件较大时,若不采用pdf文件,则须花费较长下载时间。4.便于反馈。沪市最佳组为60%,上证30指为62.5%,大陆百强组为90%。

四、总结、启示与建议

本研究提供了中国部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现状的实地研究结果。文中就调查内容所实施的检测揽括了财务信息网上披露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表明:

1.目前许多中国上市公司已经积极、大胆地在自己的网站中自愿披露财务信息。这使财务信息跨越地理限制,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得以更迅捷、广泛地传播,使公司财务信息真正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产品。Internet上的财务披露对改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加强公司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变传统纸质报告仅限于在已要求和被要求收到财务信息各方中流动的状况,进一步拓宽财务信息的披露面,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大大降低财务信息的传播成本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调查总体看,我国上市公司使用Internet的比例仍然偏低。版权所有

2.互联网的特性导致网上财务报告产生了许多在传统传播媒体(印刷媒体)下不可能产生的问题,如网上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不仅受所披露会计信息质量本身的影响,还受到发现网址和进入难易、披露信息的数量、信息传送安全,以及使用者能否下载和分析数据等因素的制约。当然,也受信息消费者“网上冲浪”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影响(此项暂未列入本次调查)。据观察,各调查对象的网站状况、披露策略和披露结果很不一致。鉴于目前尚缺乏网上报告准则,我们应该提醒信息提供者,他们的网上仍应遵守现存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免误导读者或发生潜在问题。同时,在衡量和评判网上报告优劣之时还应结合考虑网上报告的特殊性,对此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投资者事务协会的《“最佳互联网年度报告”指南及简要说明》中列示的最佳实务要求值得借鉴。这份最佳实务的要点包括:(1)年度报告要能独立且巧妙地集成于公司网站。(2)提供及时的信息。(3)能发挥电子媒体的杠杆作用,而不仅仅是复制报告的印刷版本。(4)应考虑电脑的屏面效果,而非页面效果。(5)灵活地使用pdf文件,使报告易于下载。(6)规定醒目的标志(路标)和网站图。(7)适当的提示能有效地导航。(8)保存历史记录,增加透明度,便于使用者对财务数据进行纵向对比。(9)具有反馈机制。(10)与其他相关领域相结合,如投资者协会。(11)使用多币种和多语言,增加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12)提供价格信息,反映当前和过去的趋势。(13)灵活地链接到相关站点。另外,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公司的网上报告实践也为我们作了较好的示范:英特尔、微软等在网站中留给使用者公司财务部分的清晰的提示;他们的网址中提供各种可下载的格式、采用各种不同语言的报告、反映以不同国家公认会计准则表述的财务报表,并均给予明示;还有丰富的在线分析工具。

3.关于网上财务信息的完整与安全。由于目前网上财务信息的本实施管制者监控,且网址中的内容又可以经常变换。信息提供者似有可能偏离会计准则要求的信息,或增减原按法定要求进行的披露。因而,对信息者应进一步明确其提供信息的责任;使用者应关注所读信息的可靠性;监管者应考虑可能的控制措施,如开展网上审计;建立一个可在监管部门控制下的服务性财务报告网站,这是一个带有强制性质的存档性财务信息网点,以牵制公司网站中的财务披露。我们的目的是要使信息使用者在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时不致于承担太大的牺牲财务信息可靠性的风险。

4.关于网络会计研究。网上财务报告实践发展很快,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看来网络会计的研究和对网上财务披露管理的研究已滞后于实务,现应大力鼓励开展相关研究,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实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年

2《电子发展与决策》第1期第5页

3JFigg.StudyUrgesOnlineReportingStandards,TheInternalAnditor,Feb.2000

4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的通告.1999.12.28

5上海证券报.2000.6.29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期货市场; 互联网开户; 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互联网开户及落实相应监管制度(包括实名制、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情况,2016年2月,我们开展了期货市场互联网开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2840份有效问卷,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服务市场方面:互联网开户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一是节约投资者时间,大幅提升开户效率。互联网开户中有44.9%的投资者表示,开户时间(投资者所用的时间)在20分钟之内;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23.6%,互联网开户相应高出21.3个百分点。互联网开户中有80.4%的投资者开户时间在40分钟以内,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65.7%,互联网开户相应高出14.7个百分点。上述调查结果差异显著,表明互联网开户效率提升非常明显。

二是降低期货公司运营成本,拓展期货公司业务空间。通过互联网开户,93.4%的期货公司认为减少了开户时间(期货公司所用的时间);85.5%的期货公司认为降低了开户成本;81.8%的期货公司认为更易保管开户材料;71%的期货公司认为更易拓展业务,宣传、吸引和协助投资者开户。

三是投资者和期货公司满意度较高。10分为满分,投资者对期货互联网开户的满意度评分平均为8.5分。其中10分、9分和8分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7.2%、26.7%和30.3%。期货公司工作人员相应评分平均为8.4分,其中10分、9分和8分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9.3%、26.7%和30%。

二、落实监管方面:互联网开户有效落实了基本的监管要求

风险提示方面:互联网开户中,有37.1%的投资者表示,认真逐条阅读了相关风险提示;46.8%的投资者表示,大体看一遍相关风险提示;9.2%的投资者表示,扫一眼相关风险提示;还有6.9%的投资者表示,几乎不看相关风险提示。互联网开户与临柜开户相比,相应比例差距不大,均在调查误差范围之内。

实名制方面:69.2%的期货公司认为,几乎没有发现有人冒用他人身份进行互联网开户;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78.3%;这说明互联网开户中冒用他人身份开户的情形要多于临柜开户。此外,互联网开户中,96.0%的投资者表示,期货公司对其真实身份进行了验证;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94.8%;互联网开户略高于临柜开户。

适当性制度方面:从讲解风险来看,互联网开户中79.4%的投资者表示,期货公司对其讲解了相关风险;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81.7%。从询问客户信息来看,互联网开户中79%的投资者表示,期货公司对其投资意愿进行了了解;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74.7%。从了解客户意愿来看,互联网开户中69.3%的投资者表示,期货公司对其投资意愿进行了了解;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61.3%。在询问客户信息和了解客户意愿方面,互联网开户相应比例要高于临柜开户。无论是互联网开户还是临柜开户,期货公司验证客户身份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的监管要求。

三、技术或流程等方面:安全性有担忧,流程需改进

一是安全性有担忧。互联网开户中,33.6%的投资者认为,互联网开户很安全;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52.1%;互联网开户相应比例低了18个百分点。互联网开户中,18.7%的投资者认为,互联网开户有一定的风险隐患;临柜开户中该比例为6.9%。调查结果表明,投资者对互联网开户的安全性有担忧。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14篇

1、高度集中的青年男性群体

2、用户观望情绪浓厚

用三种状态来衡量目前用户的购房态度可以发现,市场上占上风的是一种观望情绪,用户购房态度模糊不清,购房决策犹豫不决,而这种观望情绪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而另外一种情绪则是坚定的等待下跌;仅剩两成的用户乐观看涨,准备近期购房。

3、异地购房需求不可忽视

因为房产的特殊使用价值,一直以来房产都具有极强的本地区域性,而近年来,异地购房的趋势出现,虽然从整体上来说,用户群中也仅有二成不到的人计划异地购房,但分城市来看,在一线城市中,这种比例已经达到24.3%,这是不可忽视的市场需求分化。

互联网调查报告范文第15篇

一、妇女电商创业的发展背景

我村现有总人口4274人,育龄妇女1071人,随着农村外出务工增多,“三留人员”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和家庭和谐,恶性循环的现象在我村正逐步形成。为了有效解决我村“三留人员”问题,我村妇代会按照**市妇联开展的“**巾帼电商行动”要求,在****乡政府和妇联的帮助下,与时俱进,以电商培训为载体,利用并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开展帮扶脱贫助力活动,帮助广大妇女认识电商,了解电商,转变观念,实现在家灵活创业就业。

二、妇女电商创业的基本情况

早在2005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乡妇联抓住这一政策契机,向各村妇代会大力宣传各级政策,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典型,鼓励农村妇女投身电子商务。在乡妇联和**村妇代会的影响下,许多家庭型企业看到周围朋友开网店既能方便群众,又致富自己,逐步开始关注网络销售,入驻淘宝等网上平台成为专职电子商务销售商。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个几十平方米的门店,零散的包装袋,成了**村妇女从事电子商务的起点。从站线上产品展示洽谈,到淘宝小店网上销售线上支付,村域内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养殖合作社、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为了拓展营销渠道,也纷纷试水电商。**村电子商务集聚区内现有专业网站网店325家,电子商务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除工业企业30多家外,其余的都为农产品和三产服务,特别是农产品网上交易额在3680万元左右,许多网店在淘宝商店、天猫、阿里巴巴等网店中销售名列前茅,短短几年时间,就造就了以**记水产、**湖米业、**食品、**食品、**食品、通威饲料等省市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其中以女性为主的网店占三分之二,同时也涌现出以**、**、**、**等为代表的妇女电商创业女能手,为全村更多女性创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她们依托“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构建绿色食品产业链,在巩固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和**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品牌影响力以及营销空间,成为农产品电商领军企业;**市湖畔水产合作社发挥企业产品营销的灵活机制,更加注重水产品开发,对相关产品进行深加工,自建中央厨房,开发即食产品,在用心把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以价格优势独占市场,每月都有上百万的定单,目前已成为淘宝天猫网上销售的大羸家。

三、妇女电商创业的调研分析

1、妇女电商创业的发展问题。随着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纵向延伸及有线终端、移动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报刊、广播、电视已满足不了人们的新需求,新媒体辐射日渐深入基层、传播效力更加精准,极大地改变了基层广大群众的生活、行为、交流和聚集等方式。不久的将来,将掀起电商创业热潮,农村电商挖掘潜力大,这些网购人群大部分都是女性群体。**村妇女电商创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物流不及时、认识不到位、专业知识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通信设施落后、配套产业不健全、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功能性食品开发程度不够等现象。总体上看,绿色食品产业电子商务化还处于人才缺乏和体系不健全的状况。虽然建立了一些销售平台网站,但网站提供的信息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发出的内容以生产信息、生产技术较多;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偏少,主要产品的宣传和产品的包装更新换代迟缓,缺乏对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库存、加工的动态分析和监测。

2、妇女电商创业的应对措施。电子信息时代,市场瞬息万变,谁抢占先机,谁就掌握主动权。随着城市市场的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开始将电商目光转向农村市场,我村妇代会充分认识到这一重要信息,积极寻求上级部门支持,抢先捕捉商机,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联系乡妇联、乡农经站出台相关引导政策,引导企业申请阿里巴巴淘宝旗舰店,吸引和鼓励企业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同时,我村为打造区域产品竞争力,提升区域影响力和拓展营销渠道,以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品、一企一品”为宗旨,以本地特色**鹅和**湖大闸蟹为主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生态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湖大闸蟹、**鹅、**鸭蛋、**湖生态大米、**清真食品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声誉和附加值。在此基础上,由地方政府牵头,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式聚合产品资源,与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对接,实行统一议价、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的“三统一”政策,既保障了生产企业的货源稳定,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的品牌效应和质量统一,亦保障了农村生产者的自身利益。在这种经营环境下,她们各司其职,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益,村民们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通过鼠标、键盘、屏幕将村内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村妇代会引领广大妇女同胞在农产品领域(黄鳝、银鱼、青虾、龙虾、蜂蜜、电缆、灯具、生鲜蔬菜、民族食品等)也多点开花,实现了全面发展。

3、妇女电商创业的配套发展。要得生意好,服务不能少,经营要兴旺,配套需跟上。****乡妇联先后引导入驻了9家快递公司(顺丰、中通、申通、韵达、圆通、百世汇通、天天、EMS,邮政),相关经纪人组建了**、中铁、东阳等多家物流公司,这些快递公司比价格、比服务、比速度、比信誉,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既节约了经营成本,又增加了销售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促进了市场的持续发展。

4、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创新经营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也是地方提升产业和资源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地方农产品知名度的窗口。近年来,电子商务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都非常明显,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发挥电子商务利销货、强外货、促消费、兴农村的作用,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众多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从2013年起扬州市也陆续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地区也出台了《加快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邮政发[20XX]163号)、《互联网+发展实施意见》等,同时,在**市妇联的关心下,****乡政府和妇联十分重视电商的发展,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为妇女电商创业提供各种政策扶持和服务。一是用足用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优先向巾帼电商企业发放并按有关规定申请财政巾息;二是与**市农商行联合,推出“巾帼电商贷”项目,给予创业女电商20%的利率优惠,帮助她们解决资金难题;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组织有电商成功经验的女能人与初始创业者结成对子,共同探讨分析电商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分享电商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把关心和帮助送到创业妇女身边,为他们壮胆、加油和鼓励。

5、妇女电商创业带来的经济效益。2017年,**村妇女电商创业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680多万元,税收达600多万元,其中:农产品主要特色农产品**湖红膏大闸蟹、**鹅、鸭蛋、有机稻米交易额达2040万元,其中**记大闸蟹、星月**鹅及双黄蛋、**食品、思扬土特产、**湖米业4个电商大户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00万元。2017年,**村依托地域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绿色食品的研发、加工、生产销售及旅游体验,利用妇女电商创业新型营销手段,本着“专注特产,做到极致”,让产品辐射全国,让**特色农产品走到每个家庭的餐桌上。目前我村已有网店325家,相关从业人员已达1300人,其中妇女电商创业占三分之二,以扁担姐**、**食品**和思扬土特产为妇女电商创业典型,农产品电子交易额已超3680万元,主要农产品销售额超过204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8.6%和75%。

四、妇女电商创业的思考建议

1、引导现有绿色食品产业提档转型升级。在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在产品的品质、功能、包装上下足功夫,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引进知名度较高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和知名高校设立研发中心入驻我村,拓宽食品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的合作渠道,为更多的自主品牌创造条件;提升巾帼商户法治观念,转变传统意识,拓宽视野和思路,不断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提高商户的品牌意识,增强产品专利发展意识和保护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门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入驻我村,从单一经营方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2、扩大妇女电商创业经营模式。以**市湖畔水产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为主体,打造创新型巾帼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平台,聚合零散的经营小户,引导分散经营的大户发展,统一为其提供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对于体量较小、经营水平较低的商户,则依托电商平台提供代运营服务,引导小而散的商户集中上线,实现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巾帼电子商务的特色优势。

3、推动妇女电商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完善。加速平面设计、快递、物流、金融等服务配套设施的引进工作,使**村妇女电商创业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经营管理服务链条,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客户,促进本地特色产业电商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