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好朋友教案范文

好朋友教案范文

好朋友教案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1篇

我班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较少,孩子的自我意识较强,结合我们园本特色课程(情绪智力)的目标,我们注重借助学习、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分享、合作和关心他人的情感。本学期孩子进入了中班,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但幼儿交往技能仍需进一步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这一集体学习活动《好朋友》,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在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和表达朋友合作玩的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相互帮助的快乐。

在活动中,我通过与好朋友打电话、骑自行车、帮助小鸡过河和相互帮助摘樱桃等情节,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于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了引导,如:联系朋友的方法;遇到困难如何设法解决;当一个朋友遇到困难时,朋友之间又应该如何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等等。同时,图片的呈现是层层递进的,图片的设计也从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的角度做了思考,如借助图片中出现的木头、荷叶等物品,想象帮助小鸡过河的好办法等等。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想象、猜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与朋友交往合作的各种方法,提高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我们的情绪课程通过自制图书的形式延伸到了每个家庭之中,既满足了每个孩子想象与表达的愿望,又让幼儿通过和父母的互动,共同达成了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交往技能。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和表达朋友合作玩的方法。

2、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相互帮助的快乐。

准备:

课件《好朋友》、自制图书一本。

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图书,看看是什么呀?《好朋友》,看见了“好朋友”,你会想到什么事?

2、小结:好朋友在一起真快乐。

二、观察想象。

1、欣赏课件第一张——图书封面。

提问:这本书中的好朋友是谁呢?(小青蛙、小鸭和小公鸡)

2、课件第二张——早晨起床。

提问:天气这么好,小公鸡起床了,猜一猜,小公鸡会干什么呢?

小鸡会用什么方法找到好朋友呢?(打电话、事先约定等)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通过打电话、到朋友家去邀请各种各样的办法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联系的方法真多呀!

3、课件第三张——一打电话。

提问:听,小鸡用了什么办法找到了它的好朋友?(电话铃声)

如果你是小鸡,你会怎么邀请你的好朋友呢?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有礼貌的话邀请自己的好朋友。

4、课件第四张——一辆自行车。

提问:一辆自行车,三个好朋友,你觉得可以怎么骑?

5、课件第五张——三个好朋友一起骑车。

(1)师:青蛙小小的坐在了最前面的车篮里,大一点的动物就不适合,我们小朋友更不合适,为什么呢?(安全提示)原来每个小动物都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位置,它们三个好朋友骑上了一辆自行车,一起出去真开心。

(2)提问:你知道它们现在的心情会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不过三个好朋友一起骑车可要注意安全哦。

6、课件第六张——小鸡不会过河。

(1)提问:第5页上说了一件什么事?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帮助小鸡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交流过河的办法。

7、课件第七张——4种过河的方法。

(1)提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2)师:你们知道这三个小动物最喜欢哪一种过河的方法吗?(播放录音)。

(3)小结:是呀,三个朋友通过相互帮助,一起过了河,朋友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真快乐!

8、课件第八张——高高的樱桃树和矮矮的小动物。

(1)提问:它们蹦呀跳呀,怎么也够不着,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它们想想办法好吗?

小结:这些不同的动物都用它们不同的本领摘到樱桃,它们都来帮助三个好朋友,相互帮助真快乐!

(3)进一步思考: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朋友来帮忙,三个好朋友可以想什么办法摘到樱桃呢?

小结:小鸭最结实,站在了最下面,小青蛙小小的,站在了小鸡的头顶上,它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叠的高高的,它们相互帮助终于摘到了甜甜的樱桃。

9、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三、延伸活动。

1、提问:它们还会到哪里去呢?(个别幼儿讲述)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

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同学在好朋友犯了错误后,不是及时帮助他改正错误,而是替他隐瞒,认为这样才是够朋友,才对得起同学;有的怕说出来伤了同学间的和气或招来麻烦,不敢说;当然也有些同学看到别人犯了错误敢于揭发,但由于方法简单或缺乏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诚意而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对于四年级学生,真正做到当别人犯了错误,既不替他隐瞒,又能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很不容易。

本课侧重从诚实的角度,使学生认识不应帮助别人隐瞒错误。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是对他人的爱护,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利于他人的进步,使他不明是非,甚至错上加错。

本课难点是:学生对怎样做到既不隐瞒他人的错误,又能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指出和帮助他改正错误很难把握。

教法建议

1.本课为讨论性课文,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不要就事论事,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得出本课所讲观点。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2.本课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学中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上课前教师可以做一些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教学中要防止绝对化或片面性,从诚实的角度和帮助同学角度讲,不应该隐瞒同学的错误,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为善,要以有利于对方进步为出发点。不应简单地把不隐瞒别人的错误理解为,发现别人的错误只有赶快告诉老师才是对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借助幻灯、录像、录音,讲述课文1-5小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范东的错误以及作为好朋友的陈铭所遇到的难题。

2.组织学生讨论,认识范东的错误。

(1)讨论:听了这件事后,你认为范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范东为了获取好成绩而弄虚作假,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提出问题。

(1)讨论:陈铭为难什么?

(2)情感体验: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时,你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

(3)提出问题:的确,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情。但是当看到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会像陈铭一样为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全班读。

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明白道理。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学习课文第6-9小节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陈铭和施真的说法,你赞成哪一个?为什么?

2.大组交流,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明白,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不利于他人进步的行为,会使好朋友错上加错。

3.分析陈铭的心理,进一步明白道理。

(1)陈铭说第一句话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2)他在说第二句话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3)他的这些想法对好朋友真的有帮助吗?

(4)为什么他后来又觉得施真说的有道理了呢?这时,他心里想些什么?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当好朋友犯错误时,我们都不应该替他隐瞒。因为这样才能帮助好朋友进步,再说不隐瞒他人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读一读:纸里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指导方法。

1.过渡:陈铭已经同意施真的看法,为什么还拿不定主意呢?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帮好朋友隐瞒错误,又不影响朋友之间的友情,陈铭和施真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为他们出出主意。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学生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自己处理这件事的好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应注意引导学生采取朋友容易接受的方法,帮好朋友进步。)

2.教师小结:我们如果真心诚意,诚恳地向好朋友指出缺点,我想好朋友会理解,也会加深友谊。

四、辨析导行,总结全课。

1.辨析导行,完成书后“议一议”三道题。通过辨析导行,巩固认知。

2.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我们帮助陈铭解决了难题,也使自己懂得了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做得更好。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情感:

喜欢阅读课外书,并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行为:

1、多读课外书刊。

2、养成读课外书刊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奋学习”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断提高。三年级学生已能够看懂故事书和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设置本课,着重教育学生认识读课外书的益处,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教法建议:

1、本课课题为“和好书交朋友”,意在提示学生要爱读书,还要读好书。三年级学生主要是在学校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阅读课外书,读的基本是好书。因此本课只要让学生知道读好书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即可,至于什么是好书,什么不是好书,三年级学生还不好分辨,不是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2、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本课重在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读课外书的好处。教学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好书。另外注意课上教学和课下活动的配合,可以利用少先队开展图书角、读书会等活动,造成人人爱读课外书的气氛,引导学生多读好书。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和好书交朋友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情感;

喜欢阅读课外书,并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行为:

1、多读课外书刊。

2、养成读课外书刊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读好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要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既是我的朋友,也是你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教师拿出课外书。

2、提问:你们看过哪些课外书?读后有什么收获?

3、小结:你们才上三年级,就看了这么多课外书,和许多书交上了朋友。有一个少年英雄,名叫赖宁。他和你们一样,也特别喜欢读课外书,他是怎样和好书交朋友的呢?

二、学习课文。

1、介绍赖宁。

赖宁是四川省石棉县的学生,这位14岁的少先队员在一次扑救山火时不幸牺牲。1989年5月31日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他学习。赖宁从小就喜欢读课外书,咱们一起来听听赖宁读课外书的故事。

2、听课文录音。

提问:赖宁是怎样和好书交朋友的?

小结:赖宁特别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他认真仔细地阅读自己家买的书,还常常利用星期天到邻居家读书。无论爸爸妈妈出差,还是过生日,他最喜欢的礼物就是书。赖宁不仅认真看了很多书,而且妈妈给他订的刊物,他也仔细阅读。

3、提问:当爸爸妈妈出差或赖宁过生日时,父母问他要什么礼物?他回答只要书。赖宁为什么只要书?赖宁和好书交朋友有什么好处?

小结:赖宁认真、仔细地读书,使他增长了知识和智慧,开阔了眼界。读书也给赖宁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提高了思想的境界,陶冶了情操。在书的帮助下,赖宁不断成长、进步。所以赖宁最喜欢的礼物是书,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书。

板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想进步成长

4、过渡:大家一起学习了赖宁的故事,知道了读好书的益处,知道了阅读好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怎样读书才能收获更大呢?

三、补充事例。

1、老师讲刘倩倩的故事。

刘倩倩是一名小学生。1980年,年仅9岁的刘倩倩以他的诗作《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参加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荣获国际菲利亚奖章。

提问:刘倩倩是怎样读书的?

小结:刘倩倩坚持读课外书,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读,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他特别爱读书,读书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他一边读书还一边思考,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体会书中的感情。只有这样读书,收获才会大,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真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成长、进步。

提问: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对,我们要多读好书,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板书:多读好书养成习惯

四、联系实际。

1、提问:赖宁、刘倩倩他们读课外书,有很多收获,你们和他们一样也读了许多书,谁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阅读了课外书之后有哪些收获?

2、学生发言时展示名人名言。

(1)小结: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

出示条幅: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2)小结:读了那么多好书,就像交了许多好朋友

出示条幅: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3)小结:读书给了你乐趣,给了他才干

出示条幅: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才干。

3、过渡:通过大家发言,我们加深了体会,更愿意读好书,愿意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在读课外书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辨别分析。

下面的同学这样读课外书好不好?请你告诉他们读课外书时应注意什么。

1、出示录像: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小金作业还没做完,就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小结:小红、小金爱读课外书是对的,但他们看书的时间不对。上课时应专心听讲,不能看课外书;放学回家也应先写完作业再读课外书。

2、出示幻灯片: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不感兴趣。

小结:为丰富知识,培养多种兴趣,汲取各种营养,小兰应该读各种各样的好书,不能只看一种课外书。

3、出示幻灯片: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翻翻插图就算看完了。

小结:看课外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认真阅读。只有认真、仔细地读书,边读边思考,深入理解书的内容,体会书中的感情,才能从书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才能有所收获。

六、总结全课。

1、通过大家的分析讨论,知道了读课外书应注意的问题。大家特别愿意和好书交朋友,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书刊。

录音:《好书刊介绍》,老师同时展示书刊。

2、课后,我们中队将开展和好书交朋友的活动。一个月后,召开主题中队会,比比谁读的书多,谁的收获大。

板书设计

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进步成长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 相处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76

1 案例背景

托(2)班的30个孩子活泼可爱,但是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的主动探究意识不够强,出现了问题大都依赖于老师,这也是笔者一直困扰的问题。

2 案例描述

秋高气爽的一天,小朋友午饭后高高兴兴地搬着小椅子到教室外面晒太阳去,笔者说:“请你们把小椅子排排好,坐下来,记得椅子要紧紧的在一起呀,排整齐喽!”“嗯!”小朋友清脆地答道。

丁丁正准备坐下,突然听到她大叫一声说:“哎呀!老师有人咬我屁股!”笔者心里一惊,赶紧走过去说:“咬哪儿了呀?谁咬你了?”丁丁一边揉着屁股一边说:“咬到我的屁股了,我没看见谁咬的。”笔者问旁边的小朋友:“你们看见是谁咬丁丁的屁股了吗?”大家都摇摇头说不知道。笔者边问边纳闷:小朋友们坐一排,如果是小朋友的恶作剧,其他人一定会看到……又仔细看了下丁丁的椅子,笔者知道是“谁”咬丁丁的屁股了,于是灵机一动,何不趁这个机会,给小朋友们“上堂课”呢?

笔者双手一摊,装作没办法的样子说:“既然大家都没有看见,我们就继续讲故事吧!丁丁你先坐下吧。”丁丁刚坐下就又大叫起来:“哎呀,又有人咬我屁股啊!”笔者走过去,继续问道:“你们看见是谁咬丁丁的屁股吗?”大家又摇摇头。“不是我们,小朋友们都坐得好好的呢。”兜兜还冷不丁又加了一句,“我猜是鬼!”小朋友们一听,立刻骚动起来。笔者笑着说:“勇敢的托(2)班的宝贝们,让我们来帮助丁丁找找看是谁咬她的屁股好吗?抓住这个‘鬼’,好吗?”小朋友们立刻兴奋起来,个个摩拳擦掌,连胆小的童童,也卷起了小袖子,跃跃欲试。“可是怎么办呢?”笔者托着脑袋,满脸无助地看着小朋友们。小朋友有的拍着脑袋、有的窃窃私语。“谁来帮帮我呢?”笔者趁热打铁说道。

“找警察叔叔!”“在四周侦查一下”大家七嘴八舌,这个时候班上的“大胆”当当说:“我来和丁丁换位子。”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坐下去,胖墩墩的屁股立刻夹在两个椅子缝里,小朋友们个个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当当的屁股看。“啊!”当当一声大叫:“真有人咬我屁股!”小朋友们都激动起来,此起彼伏地喊道:“我要和丁丁换位子。”三四个小朋友试过之后,都说被咬了。笔者问:“到底是谁咬的呢?”小朋友齐声回答:“椅子!椅子咬的。”笔者又问:“椅子没有嘴巴,怎么咬人呢?”小朋友们都围在一起看盯着这排椅子看,这时好好大叫起来:“椅子有嘴巴,两张椅子靠在一起,中间的缝就是嘴巴,一坐下就会夹起来。”笔者装作怀疑的样子说:“这真的是椅子的嘴巴吗?”好好急得大叫:“不信你们来坐坐看。”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排着队来试坐小椅子,发现真的是小椅子会“咬”人呢。笔者又问:“那怎么样才能不让小椅子咬人啊?”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说出:“把小椅子分开一些”、“让小椅子背靠背”、“把小椅子围成一个大圆圈”等好多方法。接着,大家开始动手搬起椅子来,看看哪种方法既能让小椅子排齐又不会“咬”到小屁股。

3 案例反思

第一,变“坐等答案”为“自主探究”。

《指南》中指出,探索型主题活动就是追求幼儿与教师保持一种自然和谐的互动关系,强调幼儿的自主性,追求活动的过程性。在活动中,幼儿的行动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而教师则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个性化逐步凸现出来,幼儿的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幼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案例中,小朋友在发现了问题的同时也尝试着自己找原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小朋友自己探索得到的结果要比老师告诉他的效果要好得多,更能牢记。教师应该抓住幼儿们生活的点滴小事,激励他们主动探究,润物于无声之中。

第二,变“孤立无助”为“同伴互助”。

进入托班后,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不单单是环境变了,生活内容和方式也变了,更主要的是照顾幼儿的成人变了,接触的同伴多了,开始了集体生活,基本脱离“小皇帝”、“小公主”式的生活方式。在集体生活中,幼儿与同伴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这就需要他们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但大多数的幼儿则对此很不适应。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可以增强幼儿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思想意识。当幼儿不知怎么办时,有的会请求别人的帮助,也有的幼儿直接选择忽略,不予理睬,就像案例中出现的问题,班上有其他的小朋友肯定也被小椅子“咬”过的经历,但他们并没有告诉老师,或者干脆换个位子,根本不去找原因。如同案例中描述的一样,最后小朋友们互帮互助,积极参与,共谋对策,完美解决问题。

第三,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因为年龄的特点,托班的孩子常常请求老师帮助,不愿意自己去找原因,在一些探索活动中,孩子有些胆小,并且有些害怕,他们习惯性地依赖成人告诉答案,更关注答案是什么,而不是答案是如何来的,所以引导他们进行独立的探索活动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但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过程。认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在儿童的思维发展中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前运算期,这个时期是2~7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儿童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内化的产生是儿童智力的重大进步。在托班阶段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幼儿将事物和动作内化,总结出方法和经验。不管教师教什么最主要的是教学生学的方法,让他们掌握了学的方法后,让教变得更有意义了。经过了这次“椅子事件”,相信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尝试着学着自己解决,自己探索。

参考文献:

[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5篇

请小朋友们帮帮他,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提示:不同的玩具宝宝是住在不一样的家里,请小朋友认真辨认手中的玩具,再送它回家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整理物品活动教案资料,提供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幼儿整理物品活动教案一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较差,在晨间活动时不会整理活动用品,根据这一情况,特制定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2、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给玩具宝宝正确分类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整理、活动开始:

一、今天玩具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小朋友们一起欢迎它吧,咦?可是玩具宝宝的小脸蛋上怎么还有泪水?一起问问它吧,它说:55555不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玩完我后,没把我送回家,现在我害怕极了,我想回家了!

二、讨论:小朋友们和玩具宝宝做完游戏后不把玩具宝宝送回家这样对吗?提示:要爱护玩具宝宝,和玩具宝宝做好朋友。

三、请小朋友们帮帮他,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提示:不同的玩具宝宝是住在不一样的家里,请小朋友认真辨认手中的玩具,再送它回家哦!

四、看呀,怎么还有一个玩具宝宝被丢在地上??原来这是小狗把玩具宝宝放在这不管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狗呢?提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和玩具宝宝做朋友,玩具宝宝才会喜欢和你一起游戏的!

活动延伸:和小朋友一起听歌曲《找朋友》,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或玩具做朋友,体会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幼儿整理物品活动教案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损坏的原因。

2、通过新旧玩具的对比,知道如何爱护玩具。

3、产生对玩具的爱护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损坏的玩具。如:破汽车、破茶杯等等。

2、新玩具若干;一只小白兔玩具手偶。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蜡笔每人一支。

三、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提供各种损坏的旧玩具,让幼儿玩一玩知道玩具被损坏了就不能玩。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玩具,请小朋友玩一玩。(幼儿玩损坏的玩具,教师观察幼儿对这些玩具的态度。)

2、提问:刚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好玩吗?为什么?它是怎么被损坏的?

3、小结:这些玩具有的是小朋友玩时不懂得谦让,互相争抢弄坏的;有的是不轻拿轻放摔坏的。

(二)幼儿玩新玩具,初步萌发爱护玩具的意识。

1、教师:呀!这里还有很多玩具,老师也请你们来玩。(幼儿再次玩新玩具,教师观察幼儿玩玩具时的情况。)

2、提问:a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b你喜欢这个玩具吗?为什么?

(三)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玩玩具,玩具不易损坏?知道做个爱护玩具的好孩子。

教师:

1、我们应该怎样玩玩具呢?新玩具我们怎么玩?旧玩具我们怎么玩?

2、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玩具轮到你玩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难过的小白兔”,巩固幼儿爱护玩具的行为。

1、教师边操作手偶边讲情节,看完表演后教师提问: a小白兔为什么哭?

b小白兔耳朵掉下来,他感到怎样? c你想对小白兔说什么?

(五)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是爱护玩具的小朋友,请你给爱护玩具的小朋友送上一面红旗。

(六)幼儿活动:玩玩具。

活动中教师边观察边提醒幼儿爱护玩具,鼓励幼儿做爱护玩具的好孩子。

幼儿整理物品活动教案三

活动目标

1、告知幼儿正确玩大型玩具的方法,感受玩大型玩具时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绘画能力,并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知道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范画,一人一张画纸,记号笔,黑色水笔。

2、事先有玩大型玩具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玩了大型玩具,你们开不开心。”

幼儿:“开心”

师:“可是,老师发现在你们玩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不安全的问题,你们发现了吗?”

幼儿自由回答。

(挤来挤去,推来推去,抢玩具,打架,不按正确玩法玩等。)

二、出示范画,幼儿观察。

师:“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幼:“有小朋友在打架,还有人摔跤了。”

师:“他们这样玩大型玩具对吗?”

幼:“不对。”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玩?”

幼儿自由讨论。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和自身的想法结合已有经验进行绘画创作。

2、幼儿巡回指导,及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3、提醒幼儿绘画技巧与人物的特点。

四、作品展览

1、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作品内容、含义。

2、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6篇

案例1:6岁的肖肖在班上不受小朋友欢迎,简直就是班上的“捣乱大王”:老师让小朋友们排队离开教室时,他在地上爬来滚去地疯;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听老师讲故事时,他推推左边的同伴、拍拍右边的同伴,不停地捣乱;游戏的时候,肖肖又很霸道,他喜欢的玩具就要独占,不让其他小朋友碰……小朋友们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一个小朋友当火车头,由“火车头”邀请其他小朋友上火车,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骑在小板凳上“咔嚓咔嚓”一起前进。但是每次玩的时候,不管谁当火车头,都不会邀请肖肖上车。看着其他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开着小火车,坐在一边的肖肖显得特别孤独……

案例2:段妈妈最近很烦恼,女儿5岁了,但平时自己和爱人太忙,只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她发现女儿不爱讲话,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大人带她出去时,她也从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似乎不会和小朋友交流。段妈妈担心这样下去会使女儿的性格变得孤僻,也担心她上学后,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这两个孩子的社交能力都不高,朋友也少,但他们却各有各的原因。案例1中的孩子是因捣乱,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不懂得谦让;案例2中的孩子则是由于性格内向,不主动与同伴交朋友。孩子出生后,就像一张白纸,一切图案的涂抹,都是家长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人际交往技能也同样如此。那么,家长该如何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教给孩子呢?

家长要做出表率,以身作则。一般情况下,孩子人缘不好,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一个温暖阳光的家会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孩子的心是坚强的、开放的,人际交往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而如果父母本身与人交往就有很多顾虑,夫妻间的相处也不和谐,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外界是不安全的,他们既排斥父母的交往方式,也学不到积极的人际交往方法。所以孩子人际交往不良,家长要先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内心世界:我们是不是开放的,我们夫妻的关系是不是平等和谐的。如果不是,我们现在就要做出改变,以身作则,身教胜过言教,这是给孩子人际交往最好的学习机会。

要帮助孩子分析没有朋友的原因。难以交到朋友的孩子可能是攻击性太强,或者是过分害羞。攻击性过强的孩子容易变得横行霸道,过分害羞的孩子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案例2中的孩子,主要问题是不会主动交往。如果做父母的认为女儿是被别人疏远,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永远等着别人来满足她的需求。建议这位母亲先耐心地与女儿沟通,了解原因。母亲可以这样问:“你不喜欢跟别人交往,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为什么呢?”然后认同女儿的想法和感受,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孩子,用爱来承载孩子的负面情绪,并与孩子分享自己的观点,最后给孩子几点建议,让她去尝试。

多关注孩子的表现,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应该观察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表现,要告诉孩子,与人交往中,应当先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良好的人际关系靠的不是技巧,而是受人欢迎的表现,而在父母过度关爱下成长的独生子女,往往只想索取,不知付出,这样就难以与别人融洽相处。

教会孩子礼让和主动。没有伙伴是件难过的事,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这种不快的经历,帮助孩子解决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在交友过程中,学会礼让和主动。由于家长的溺爱或疏于管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或者依赖父母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孩子往往不会主动与同龄人接触,即使与同龄人相处,一旦稍微不顺他意时,很容易会产生攻击,这样就很难交到朋友。另外,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吃点小亏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因怕孩子“吃亏”“受气”,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7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下面给大家分享6.1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最新精选2020.欢迎阅读!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过节。

2、知道有许多穷苦的孩子不能在这一天开开心心地过节,从而激发幼儿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3、激发幼儿善良、博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置六一场景。

2、录像:社会慈善活动的感人场景;描述穷困、战争、饥饿的儿童片段。

3、歌曲磁带《`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提问:

(1)“今天我们要过六一节了,六一节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你们开心吗?”

(2)“你的六一节想怎样过?”(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打算)

(3)“你们想过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了吗?”

2、小结:我们在一起开开心心过儿童节真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穷困、战争、饥饿而不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你们想看看吗?

二、播放录像,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从而引发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1、幼儿观看录像。

2、提问:

(1)录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幼儿自由讨论)

(2)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们想帮帮他们吗?

(4)你想怎样帮助他们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3、观看社会募捐的录像。

小结:我们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过的书、或者自己的零花钱去捐献给那些生活在痛苦里的小朋友。

4、“除了送东西你还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话?”

(1)先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注意倾听幼儿谈话。

(2)请几名幼儿到集体前面来说一些祝福的话、关心的话。

结束活动: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边观看录像。

活动延伸:

考虑本班实际情况,组织一次募捐活动。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2

一、活动内容:

邀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来幼儿园共同欢度 “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3、加强家园、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活动准备:

1、发“告家长书”,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

2、与个别厨师家长联系,作好厨艺表演的准备。

3、教师准备活动的场地,各种食品,活动后的奖品以及一些使用的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家长和幼儿入座。

二、活动开始:

(1)向家长和孩子们简单介绍本次“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庆六一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2)邀请厨师家长表演厨艺。

(3)分组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品尝各种食品,可循环操作。

小组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8.家长的拿手菜。

三、活动结束

发奖品,组织各班幼儿回教室。

开场白:

1、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号是什么节吗?对了六月一号是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来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儿童节,好吗?

2、你们看,老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介绍食品制作内容),你们想吃吗?不过,它们还没做好呢,还不能吃呢。所以想请小朋友和你的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做好吃的,等全部做完了,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好吗?

3、强调活动要求

那你们在做的时候能不能吃呢?对了,都是乖宝宝。请你们把做完的好吃的都放在中间一张桌子上。小朋友做好一样以后还可以去做另外的一个,懂了吗?还有请小朋友把垃圾都放在垃圾盘里,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

4、幼儿品尝

(1)请小朋友说说做了哪些食品?

(2)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品尝

5、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吃的高兴吗?今天你们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真棒。祝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

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儿童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将在本周五上午9:00在三楼活动室举行“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食品共享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一把水果刀。

2、请家长在以下食品制作的内容中任选三项,填好以下表格交到本班班主任处。

食品制作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3

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准备

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

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3、纸、笔。

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2、讲述别人的快乐。

(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3、讲述最感兴趣或兴的一件事。

“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能咬字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3.感受国际儿童节的气氛,喜爱与同伴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图片人偶、图画、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难点:能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有一位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李小华。他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玩,你们想不想去?

二、感知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分段感知儿歌情景并理解。

第一段:

李华带大家来的第一个地方有什么?

出示图片:彩虹(一道彩虹天上挂)

提问:它像什么?桥(好像桥上两边架)

李华从桥上走过去,走过去干嘛呀?

咦,谁出现了?——有美国的小朋友、有日本的小朋友、还有我们班好多小朋友们。

原来他是为了迎接各国的好娃娃。

第二段:

我们来跟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打招呼吧!

你好呀,美国的小尼娜,

你好呀,日本的小樱花,

我是中国的李小华,

欢迎你们来到咱国家。

第三段:

你知道他们来咱国家干什么吗?因为有一个属于不同国家每一个小朋友的节日,李小华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这节日。小朋友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国际儿童节。

李小华说:庆祝六一儿童节,手拉着手笑哈哈,我们都是好朋友呀,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小朋友们,你们欢迎这些国家的儿童来我们国家过六一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是《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倾听并朗诵

先听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遍,然后全班小朋友一起朗读一遍。

小朋友们读的不错,但是我们要把樱花读清楚哦。

三、分角色表演儿歌,感受儿童节的氛围。

你们喜欢儿歌里面的什么或者人物呀?能不能演一演?

待会我们来玩我是小小表演家的游戏,当老师念一句儿歌内容,你们在座位上通过你们的想象来表演出来。

准备好了吗?全体起立,表演开始啦

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节目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知道这是自己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节,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之情,激发幼儿步入小学的欲望。

游戏内容:

一、全体幼儿合唱:《毕业歌》

主持人宣布“小小六一庆祝会”现在开始。

二、节目表演:

幼儿将事先排练好的节目分组按顺序表演。

三、游戏:

1、比比谁的运气好

准备:黑板上贴上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纸的背后写上相关的内容。

规则:幼儿选择一张颜色的纸,如:翻过来纸上写:恭喜您,中奖了,那么这幼儿则得到一份精美的奖品,如:翻过来写着要完成某乡任务才能得到奖品,幼儿则应根据上面的要求完成。

2、夹弹珠

准备:弹珠若干,筷子两双,小碗两个

规则:30秒内,两位幼儿比赛用筷子将弹珠夹入小碗,谁多谁赢。

3、抢椅子

准备:椅子若干,音乐

规则:幼儿将椅子围成一个圈,听着音乐绕着椅子走,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幼儿坐上椅子,谁没坐到椅子则淘汰。

4、垒高

准备:盒子若干

规则:两位幼儿在30秒内,谁将盒子垒得高,谁则赢得比赛。

5、大风吹

规则:听口令,如口令是“大风吹,吹穿裤子的女孩”,那么穿裤子的女孩必须和他人换位子,如口令是“小风吹,吹穿跑鞋的人”,那么没穿跑鞋的人必须交换位子。

四、送礼物:

送上爱心风车、图书等礼物,庆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8篇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师:图上画的是医院,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以红眼病为例,演示"传染" 。

请两名幼儿(A 、B)戴上大眼睛胸饰,教师用红色颜料充当肉眼看不到的红眼睛细菌(或病毒) ,涂抹在A幼儿胸饰的"眼睛"中,以此假设A得了 "红眼病",B幼儿"眼睛"健康;A用手揉"眼睛"将细菌(或病毒)带到自己的手上;A和 B手拉手玩游戏,将细菌(或病毒)传染到B的手上;B 在不经意的时候,用手摸了"眼睛" ,红眼病细菌或病毒(即红色颜料)就这样传染到 B 的"眼睛"里,(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B被传染得上了"红眼病"。

小结:红眼病主要是通过手的接触来传染的,所以小朋友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请幼儿A和 B去洗手间洗手) 。

引导幼儿了解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水痘:在发病初期,飞沫传播;疱疹溃破,会感染健康皮肤;患病期间,还会通过衣物、用具传播。

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经过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经皮肤、物品用具传播。

(3)引导幼儿讨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讨论:得了传染病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传染给别人?怎样才能快点好起来?

小结:得了传染病的小朋友要回家隔离治疗,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绢、纸巾或用胳膊肘捂挡住口鼻,外出时戴口罩。

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9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下面给大家分享6.1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最新精选2020.欢迎阅读!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过节。

2、知道有许多穷苦的孩子不能在这一天开开心心地过节,从而激发幼儿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3、激发幼儿善良、博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置六一场景。

2、录像:社会慈善活动的感人场景;描述穷困、战争、饥饿的儿童片段。

3、歌曲磁带《`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提问:

(1)“今天我们要过六一节了,六一节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你们开心吗?”

(2)“你的六一节想怎样过?”(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打算)

(3)“你们想过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了吗?”

2、小结:我们在一起开开心心过儿童节真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穷困、战争、饥饿而不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你们想看看吗?

二、播放录像,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从而引发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1、幼儿观看录像。

2、提问:

(1)录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幼儿自由讨论)

(2)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们想帮帮他们吗?

(4)你想怎样帮助他们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3、观看社会募捐的录像。

小结:我们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过的书、或者自己的零花钱去捐献给那些生活在痛苦里的小朋友。

4、“除了送东西你还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话?”

(1)先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注意倾听幼儿谈话。

(2)请几名幼儿到集体前面来说一些祝福的话、关心的话。

结束活动: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边观看录像。

活动延伸:

考虑本班实际情况,组织一次募捐活动。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2

一、活动内容:

邀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来幼儿园共同欢度 “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3、加强家园、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活动准备:

1、发“告家长书”,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

2、与个别厨师家长联系,作好厨艺表演的准备。

3、教师准备活动的场地,各种食品,活动后的奖品以及一些使用的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家长和幼儿入座。

二、活动开始:

(1)向家长和孩子们简单介绍本次“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庆六一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2)邀请厨师家长表演厨艺。

(3)分组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品尝各种食品,可循环操作。

小组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8.家长的拿手菜。

三、活动结束

发奖品,组织各班幼儿回教室。

开场白:

1、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号是什么节吗?对了六月一号是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来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儿童节,好吗?

2、你们看,老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介绍食品制作内容),你们想吃吗?不过,它们还没做好呢,还不能吃呢。所以想请小朋友和你的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做好吃的,等全部做完了,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好吗?

3、强调活动要求

那你们在做的时候能不能吃呢?对了,都是乖宝宝。请你们把做完的好吃的都放在中间一张桌子上。小朋友做好一样以后还可以去做另外的一个,懂了吗?还有请小朋友把垃圾都放在垃圾盘里,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

4、幼儿品尝

(1)请小朋友说说做了哪些食品?

(2)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品尝

5、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吃的高兴吗?今天你们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真棒。祝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

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儿童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将在本周五上午9:00在三楼活动室举行“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食品共享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一把水果刀。

2、请家长在以下食品制作的内容中任选三项,填好以下表格交到本班班主任处。

食品制作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3

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准备

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

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3、纸、笔。

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2、讲述别人的快乐。

(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3、讲述最感兴趣或兴的一件事。

“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能咬字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3.感受国际儿童节的气氛,喜爱与同伴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图片人偶、图画、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难点:能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有一位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李小华。他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玩,你们想不想去?

二、感知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分段感知儿歌情景并理解。

第一段:

李华带大家来的第一个地方有什么?

出示图片:彩虹(一道彩虹天上挂)

提问:它像什么?桥(好像桥上两边架)

李华从桥上走过去,走过去干嘛呀?

咦,谁出现了?——有美国的小朋友、有日本的小朋友、还有我们班好多小朋友们。

原来他是为了迎接各国的好娃娃。

第二段:

我们来跟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打招呼吧!

你好呀,美国的小尼娜,

你好呀,日本的小樱花,

我是中国的李小华,

欢迎你们来到咱国家。

第三段:

你知道他们来咱国家干什么吗?因为有一个属于不同国家每一个小朋友的节日,李小华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这节日。小朋友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国际儿童节。

李小华说:庆祝六一儿童节,手拉着手笑哈哈,我们都是好朋友呀,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小朋友们,你们欢迎这些国家的儿童来我们国家过六一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是《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倾听并朗诵

先听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遍,然后全班小朋友一起朗读一遍。

小朋友们读的不错,但是我们要把樱花读清楚哦。

三、分角色表演儿歌,感受儿童节的氛围。

你们喜欢儿歌里面的什么或者人物呀?能不能演一演?

待会我们来玩我是小小表演家的游戏,当老师念一句儿歌内容,你们在座位上通过你们的想象来表演出来。

准备好了吗?全体起立,表演开始啦

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节目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知道这是自己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节,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之情,激发幼儿步入小学的欲望。

游戏内容:

一、全体幼儿合唱:《毕业歌》

主持人宣布“小小六一庆祝会”现在开始。

二、节目表演:

幼儿将事先排练好的节目分组按顺序表演。

三、游戏:

1、比比谁的运气好

准备:黑板上贴上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纸的背后写上相关的内容。

规则:幼儿选择一张颜色的纸,如:翻过来纸上写:恭喜您,中奖了,那么这幼儿则得到一份精美的奖品,如:翻过来写着要完成某乡任务才能得到奖品,幼儿则应根据上面的要求完成。

2、夹弹珠

准备:弹珠若干,筷子两双,小碗两个

规则:30秒内,两位幼儿比赛用筷子将弹珠夹入小碗,谁多谁赢。

3、抢椅子

准备:椅子若干,音乐

规则:幼儿将椅子围成一个圈,听着音乐绕着椅子走,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幼儿坐上椅子,谁没坐到椅子则淘汰。

4、垒高

准备:盒子若干

规则:两位幼儿在30秒内,谁将盒子垒得高,谁则赢得比赛。

5、大风吹

规则:听口令,如口令是“大风吹,吹穿裤子的女孩”,那么穿裤子的女孩必须和他人换位子,如口令是“小风吹,吹穿跑鞋的人”,那么没穿跑鞋的人必须交换位子。

四、送礼物:

送上爱心风车、图书等礼物,庆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10篇

【2017幼儿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一】

一、 活动目标及意义:

1、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幼儿园、教师的情感。

2、激发幼儿做一名毕业生的光荣感,增强幼儿成为小学生的愿望。

二、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发言稿和幼儿的发言稿准备好。

2、本园领导的发言和中班幼儿的欢送词。

3、布置好会场。

4、向家长发送毕业典礼的通知。

2017幼儿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精选

2.大班幼儿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3.大班幼儿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2017

4.幼儿大班秋游活动方案

5.幼儿大班亲子活动方案

6.大班幼儿春游活动方案

7.大班幼儿军训活动方案

8.大班幼儿秋游活动方案

9.2017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10.2017幼儿园大班母亲节活动方案

5、各班准备好表演的节目。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讲话:

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参加大班幼儿的毕业典礼活动,在这里祝贺大班小朋友光荣的升为一名小学生,现在大班毕业典礼开始。

2、幼儿园园长讲话:

主要内容:祝贺大班小朋友从幼儿园光荣的毕业,并对毕业生们进一步提出希望,同时感谢家长三年来对幼儿园的支持。

3、老师代表发言:对毕业的幼儿表示祝贺。

4、家长代表发言:感谢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辛勤培育。

5、幼儿代表发言。

6、欢送文艺汇演:

(1) 舞蹈《庆祝》(小班)

(2) 舞蹈《小天使》(中班)

(3) 歌表演《我最棒》(大班)

(4) 歌曲《老师再见了》(大班)

(5) 诗歌:《毕业诗》(大班)

7、毕业典礼结束,强调大班幼儿假期的安全,欢送大班毕业的小朋友。

曙光第六幼儿园 娄静

【2017幼儿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二】

活动意图:

大班幼儿在幼儿园度过了三年幸福快乐的时光,在这里他们游戏、生活、学习和运动。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在一点点蜕变,如今他们如同展翅的雏鹰,要离开幼儿园,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在即将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的时刻,通过毕业典礼,让孩子们体验毕业离园的惜别之情,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情以及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之情,享受毕业典礼的温馨气氛,感受好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欣赏同伴的表演,增进与好朋友的互动关系。

活动主题:

惜别幼年时光,我们扬帆起航

活动时间:

xxx年6月30日下午

活动地点:

大班教室

活动对象:

大班全体幼儿、家长以及教师

活动目标:

1. 体验毕业离园时,与老师、同伴的惜别之情,产生对幼儿园生活的怀念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2. 通过演出锻炼自己的勇气与自信,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感恩,并能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

3. 在活动中体验人生第一次毕业的成就感和幸福。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制作活动PPT、家长邀请函。

2.提前拍好毕业照,并扩洗出每名幼儿一张。

3.制作毕业班《幼儿园三年生活花絮》视频

4.给毕业幼儿准备纪念品、毕业证。

5.幼儿统一穿园服。

6.准备音响设备、摄像机、照相机等。

7.组织幼儿制作、准备好相互转送的小礼物。

8.家长感言录。

(二)节目准备

1. 园长、家长、幼儿代表、教师讲话稿

2. 幼儿朗诵《毕业诗》(全体毕业生)

3. 合唱歌曲《毕业歌》(全体毕业生)

人员分工:

1. 总策划与顾问:园长

2. 活动总负责人:杨园长

3. 活动具体负责人:毕业班老师

4. 活动场地布置:毕业班老师

5. 摄像、摄影:园内教师

6. 服装、道具:有展示节目的幼儿家长准备

7. 灯光音响:园内教师或操作熟练的人员一名

8. 安全预案:安全后勤主任与行政人员

9. 毕业典礼邀请函发放:毕业班老师

活动流程:

1. 参与人员入场

领导、老师、毕业幼儿及家长于活动开始前5分钟入场坐好。播放《幼儿园生活花絮》。

2.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各位毕业班的小朋友及各位家长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一起来回忆幼儿园的三年美好时光:三年前,小朋友们迈着蹒跚的步伐走进幼儿园,是老师轻轻接过你们的小手;三年后的今天,你们长大了,变得聪明、懂事,学会了很多本领。你们会唱好听的歌曲,朗诵优美的诗篇,跳优美的舞蹈,画美丽的图画。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为小朋友们的幼儿园生活划上圆满的句号了,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让我们珍惜这一特殊的日子,把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心中。下面我宣布惜别幼年时光,我们扬帆起航济南市天桥区教工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现在开始。

3. 园长致辞

4. 园长颁发毕业证书和纪念品

主持人:谢谢我们的园长妈妈送给小朋友的祝福,相信我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接收到了,那么接下来有请园长妈妈为各位毕业小朋友颁发毕业证书,请各位毕业生上台。(播放背景音乐毕业歌,上台及上台后队形要提前排练)

5. 家长代表、幼儿代表讲话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将要接收到爸爸、妈妈、小朋友的祝福了。有请 小朋友的妈妈(爸爸)和 小朋友为大家送上祝福。

6. 毕业生集体朗诵《毕业诗》

主持人:今天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毕业典礼,对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难忘的日子。三年的时间,让我们大家彼此珍惜,面对这份眷恋和惜别,孩子们也有很多话要向我们说,很多爱要向我们表达。接下来就让我们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在主持人开始讲话的时候,幼儿上台站好队形)

7. 观看制作成辑的毕业VCR

8. 毕业生合唱《毕业歌》

9. 家长记录幼儿毕业感言

家长开始在感言录上书写感言和祝福,并回收。活动结束后装订成册,作为幼儿园成果资料保存。

10. 毕业生互送小礼物,并相互送上对同伴的祝福,体会真挚的幼儿园情感。

11. 展望未来:我能成为小学生

毕业生抒发自己的情感,都来表达一下自己成为小学生以后的想法和做法。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11篇

它用诗意的语言叙述着两棵树的相守,为孩子们讲述了友爱与梦想,让幼儿学会感受友谊的珍贵。让幼儿从故事中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一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喜欢交朋友,愿意和朋友一起玩,但是他们也常常闹矛盾,但通常他们过一会儿就会和好如初。孩子间的这种淳朴的感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绘本《两棵树》是一个纯美温馨的小故事,它用诗意的语言叙述着两棵树的相守,为孩子们讲述了友爱与梦想,让幼儿学会感受友谊的珍贵。让幼儿从故事中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

活动目标:

1.理解两棵树的纯洁友谊,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2.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故事的情节内容。

3.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呢?”

2.小朋友,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和好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快乐吗?

二、故事导入,认识两棵树

1.认识这三个字宝宝吗?(好朋友)

2.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一对好朋友的故事,那这对好朋友会是谁呢?

3.讲述:是的,在花园里,有两棵树,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4.这两棵树长得一样吗?(大树高、鼻子长;小树矮、鼻子短)

5.看!这对好朋友在打招呼呢,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6.师幼扮演“大树”和“小树”,说说“好朋友”的话。

三、两棵树的友好与争吵

1.一天又一天,大树和小树之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究竟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们和好朋友看着图片说一说。

2.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好朋友”演一演,感受两棵树的纯洁友谊。

3.为了比赛,大树和小树这样吵架,你们觉得它们对吗?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呀?

四、两棵树的离别

1.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大树和小树被分开了)

2.为什么大树的叶子会枯黄呢?(想念小树)

3.咦!这片绿叶会是谁的呢?

五、两棵树的重逢

1.哇,大树和小树见面了吗?

2.小朋友,现在大树和小树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呀?为什么开心、快乐呢?

六、“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1.小结:是的,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要相亲相爱,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宝贵友谊。现在,老师想对我的好朋友***说一句甜蜜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看!听了甜蜜的话,小鸟开心地飞来了!

2.你们想对好朋友说一句什么甜蜜的话呢?

3.现在让我们大声地喊出甜蜜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让更多的小鸟、蝴蝶、花儿都来和大树、小树做好朋友,好吗?

4.大树和小树好开心啊,这对好朋友的故事就在这本绘本书里,书的名字叫《两棵树》,现在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吧!

延伸活动:

到图书区去看绘本《两棵树》

附绘本故事:两棵树

有这么两棵树,是那么友好。一棵长得很高大,一棵很矮小。但是,小树并不认输,他努力地生长,什么都要跟大树比一比。然而,有一天,人们在它们中间竖起了一堵高墙,它们看不见对方了。大树很落寞,日子是那么孤独无聊,大树的树叶开始枯黄。但小树在另一边安慰大树,说:振作点!我们一定会长得超过高墙!

终于有一天,大树看见了一片绿叶,从高墙那边攀伸过来,就像小树的问候。----------等一会儿!我快来了!大树兴奋地对小树说,它在春天结束前也长高了许多,它盼望着早日能和小树会合。它们幸福地重逢了,尽管岁月改变了彼此的容颜,大树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树也不再是那么矮小。

它们又在比赛谁的枝上绿叶更多鸟儿更多。它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欢乐。它们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终于,它们的树枝互相交叠,谁也不能使它们再次分离。人们经过时,也许以为听到了风声,其实,那是两棵树在低声倾诉秘密。

活动反思:

《两棵树》是个充满温馨,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故事,在故事中讲述了两棵树之间美好纯洁的友谊,其中大树与小树经历了“相处”——“分离”——“重逢”的过程后,真正感受到它们之间浓浓的友情,调动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感受两棵树的心情,感受只要相互陪伴,不管是在春天一起盛放鲜花还是在冬天身上落满雪花两棵树都会感到温暖幸福的心理,其次在活动中我配了背景音乐情境,和在讲述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情绪、语调来帮助孩子体验、把握故事的情感线,来营造出温馨、难过、孤独、激动、兴奋等心理环境,感受两棵树相处、离别、重逢时的心理变化,在感受了故事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体验情感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的实施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作为一节绘本课,我选用了完整的绘本进行讲述太长了,孩子的耐心已经没有了,所以今后再选用的绘本如果页数很多的情况下,那么教师就用应该节选其中主要的页面为8幅比较适宜;其次我上课的对象是中班的孩子,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达不到情感体验的水平,所以应该换成大班的孩子,这样孩子的经验丰富一些,对朋友之间的体验也更多,更能理解绘本的意义。

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也有很多的问题,在向孩子抛出问题的时候,孩子给我的答案会是各种各样的,而我缺少经验对于孩子的回答不知道给如何给予回应,这是我需要思考的地方,如果孩子的回答合理我要及时的赞扬,但是如果回答的不合理也要直接提出改正,不能让小问题过去,而且对于孩子回答的答案进行深挖,来引导孩子真正理解,同时敢于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才是语言活动的目标,最后我觉得经历了两次的磨课,我也有进步成长的地方,比如在对绘本感情的渲染上,我有感情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了故事之中,他们听得很投入,同时环节上条理清楚,孩子慢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经过以上的反思,我也不断的思考,将一些小的缺点再次改进,教师的语言和身教继续提高,希望我在组织下一次活动时能扬长避短,做得更好,也让孩子们觉得更加精彩。

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二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学会正确对待身边的小朋友。

2、学会观察画面试着看图表述故事内容。

3、会找反义词:高大------矮小。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表述故事。

活动准备

多媒体以及ppt课件、图画本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出示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两棵树》

二、学会看图,理解故事内容:

1、请幼儿打开绘本,要求身体坐正,书平放在桌面,按图的顺序看,

2、老师引导幼儿看图:第一幅图上画了什么?这两棵树在干吗?为什么大树的叶子一天天的枯黄了?后来怎么样了?

3、看图理解故事;师分别播放PPT,鼓励幼儿回答以上问题,后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述故事内容。

4、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反义词:高大-——矮小,并鼓励幼儿说出知道的反义词。

5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6、小结,引导幼儿明白:好朋友之间要谦让,意见不一致时要商量,要珍惜友谊。

7、对阅读习惯好的和积极发言的幼儿给与及时评价。

三、活动延伸:播放歌曲《拉勾勾》,请全班小朋友一起用图画的形式续编故事,并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可以再配合一些小活动来缓解幼儿注意上的疲劳,以便更好地达到活动的目的。

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三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内容,理解两棵树争吵—离别——重逢的过程。

2、幼儿能自主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情节内容。

3、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好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活动准备:

1、 幻灯片《两棵树》

2、自制小图画书(人手一份)

3、《两棵树》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主题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它就藏在一本书里,想不想看?

二、结合幻灯片,利用观察讲述法,边欣赏边理解绘本内容,初步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1.出示绘本封面观察讲述

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故事的名字就叫《两棵树》,两棵树长的一样吗?(理解反义词:高大和矮小)你还知道有哪些反义词?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反义词,只要你认真观察,注重比较就会发现。

2.他们会在比赛什么?为什么大树并不总是占先?

3.你有没有和好朋友互不相让的时候?谁能用简短的话说一说?心里什么感觉?这种争吵可以避免吗?怎样避免?

小结:好朋友之间要谦让,意见不一致时要商量。两棵树发生争吵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猜猜看。

4.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每天都见面的两棵树,现在还能见面吗?如果你和好朋友不能见面了,心情会怎样?两棵树的心情会怎样?

小结:原来分开了才懂得在一起的美好!

5.大树的叶子为什么枯黄?看到大树的叶子一天天枯黄,小树的心情会怎样?小树是怎样安慰大树的?我们一起来安慰安慰他:“振作点啊!我们一定会长的超过高墙。”听了小树的安慰,大树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好朋友的话总会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在失望的时候充满信心,这就是好朋友的力量。

6.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孤零零的树叶和灰色的背景给你什么感觉?你看到两幅图的颜色感觉怎样?

7.两棵树的容颜都改变了吗?没改变的是什么?他们重逢后的心情怎样?他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欢乐,努力的将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我们也来拥抱感受一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珍惜哦

8.你们看两棵树的表情怎样?看小鸟都来为他们的重逢感到兴奋,我们也为他们鼓掌吧。

9.两个好朋友终于再次重逢了,他们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我们不要打扰他们了,故事讲到这里结束了吗?看看,原来还有一小段呀。

三、配乐完整欣赏绘本录音,进一步体验两棵树之间的宝贵友谊。

四、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自制绘本,深刻领会绘本内涵。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12篇

那么面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创设数学化情境,关注学科本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数学知识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有效的启发。 判断一个情境的创设得是否得当,首要是看情境本身是否指向于数学知识的实质,而不是看情境的外包装是否精美、是否使用了现代信息手段,本末切不可倒置,因为这是数学课堂。

案例:师:同桌小朋友自由讨论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生1:我和某某是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回家,她教我跳舞。

生2:我和某某是好朋友,她妈妈是我的姨妈,我经常帮他整理书包。

……

师:有朋友真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老师太羡慕了。老师也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掌声热烈响起)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做的游戏,就是考考小朋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朋友,谁就可以获得小红花。

分发卡片:2+4,5-1,4-1,5-2,4-3,2+3,5-2,5-0,6,4,5,3,2,1,0。

师:看看我们手上的算式和数字,想一想它们谁和谁是朋友呢?请小朋友们找出它们的朋友。

……

两分钟后,小朋友们一片茫然,找不到“算式和数字”的“朋友”。

教师本意是要创新教材,教育学生之间要互帮互助,进行人文精神熏陶。但反思本教学情境:人际交往中的“朋友”与数学中的相等关系能否划上等号,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能起到正迁移的作用吗?算式间的朋友关系是以是不是相等为依据,人际交往中的“朋友”是以是否有共同的爱好、是否能互帮互助而走到一起,难怪学生们无法类比同化,帮算式找到他们的朋友。可见,情境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否则这样的情境不要也罢。数学教学生活化不等同于生活,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而且会混淆学生的视听,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在复习“量的计量”一课时,甲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有关宇宙飞船的一系列的信息,包括太空舱的容积、发射宇宙飞船的火箭的长度、质量等。然后让学生找其中用到了哪些计量单位。乙老师则拿自己当模特,让学生猜猜老师的身高、体重,估一估老师准备的一张长方形卡片的长、宽及面积,最后让学生说说上面都用到了哪些计量单位。两种教学情境,却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甲老师虽然紧紧抓住了国内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这一情境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乙老师只是以一些学生熟悉的人或物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蕴含的数学问题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创设探究性情境,利于学生思辨

案例:教学“中位数和众数”时:小华单元测试考了78分,他对妈妈说,他们整个小组的平均分是77分,自己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妈妈看了成绩单后很生气。“妈妈为什么很生气。”小华很疑惑,“我没有撒谎啊。”接着老师出示了整个小组的分数:93、90、89、88、85、83、82、78、5。师:小华说谎了吗?你能帮小华解开疑惑吗?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展开思考,生:小华说自己的成绩是中等偏上说谎了,他在小组里是倒数第2。生:77分是小组的平均成绩,但它不能代表这个小组多数同学的成绩,因为有一个学生只得了5分,他把全组的平均分拉下来了。老师接着这位同学的话问道:那么哪个数据代表本组学生的成绩比较合适?学生思维被激活,展开了新知探索。

四、创设开放性情境,引发学生创新

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根据教材创设“买票”这一情境: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到“七星湖”游玩,“旋转木马”售价:成人8元,儿童5元。

(1)一位小朋友们带了50元,准备买8张儿童票。

(2)老师买了7张儿童票和2张成人票。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

①小朋友买票需要多少钱?

②老师买票需要多少钱?

③小朋友带的钱,够吗?

④小朋友买票比老师少用多少钱等等。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13篇

“名字贴”与以往的挂牌名字或者利用别针别在衣服上的名字最大的区别,就是孩子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名字贴”把名字印在棉布上,可缝可烫,施工简单,并且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图案设计。

在幼儿园小班,如果想让每位老师能快速记住新入园小朋友的名字,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孩子刚入园,大部分幼儿自理能力差、不合群,有些小朋友会出现分离焦虑、哭闹等现象,老师在接待新幼儿的工作中,既要忙于哄劝哭闹中的孩子,还要照顾到每位小朋友的吃喝拉撒睡,很难抽出时间问到孩子的名字;再加上幼儿年龄小,发音不清楚,学名与乳名的不一致等原因,即使教师在幼儿入园前,把班级所有孩子的名字都背下来,那也是纸上谈兵,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名字与人对上号。“名字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老师在第一时间既叫出孩子的名字,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由此想到,在省市组织的幼儿园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选会上。讲课的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总会这样称呼:请这位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回答,请那位扎小辫的小女孩回答等等,如果给听课的小朋友衣服熨上或者缝上名字贴,授课老师一目了然看到孩子的名字,就能直呼孩子的名字,会让上课的孩子们感到更亲近、更舒服。让更多授课的老师和参加会议的老师,记住xxx幼儿园有一位xxx小朋友;会有针对性地为xxx小朋友表现喝彩;会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表扬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感;会让孩子更真切地知道授课老师的指令,而不必是需要看到自己的特征,才知道回答老师的问题,更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

“名字贴”除了能让老师第一时间叫出孩子的名字,对小朋友的物品也有很好的管理作用。比如:担心幼儿尿裤子,家长会在幼儿园放换洗的裤子;幼儿园为每位幼儿准备的小毛巾、画袋、小床,幼儿从家中带到幼儿园的彩笔、橡皮泥、小包等,都可以贴上名字贴,既漂亮整齐,又避免出现同样物品误拿、误用现象。

如果把“名字贴”旁边的图案设为园徽,“名字贴”就透射出了幼儿园的园本特色。“名字贴”在我园统一使用后,家长对名字旁边的小图案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为什么名字前面会加上这样的小图案呢?通过教师的讲解,更多的家长知道小图案是幼儿园的园徽,并进一步了解到园徽所赋予的深刻含义。

小小“名字贴”的运用,成为老师与幼儿快速沟通的纽带。以前,老师们晨间迎接小朋友的时候,只会对自己班的小朋友说声:xxx小朋友好!对不知道名字的小朋友,只能笼统说声:宝贝早上好!而有了“名字贴”以后,当听到孩子们的问好声后,老师们可以做出准确地回应:xxx小朋友早上好!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14篇

小学数学教学 反思教学 教学案例 评价

一、以教学理论指导反思

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反思性教学,为教学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它启发教学者反思操作性教学的许多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改变经验教学和简单重复教学的普遍现状。

二、以教学案例实践反思

如在教“和是9的加法”时,笔者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幼儿园有3个小朋友在中踢皮球,又来了6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皮球呢?3+6=9或6+3=9。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题还可列成其它算式,图中有4个小朋友是女孩,有5个小朋友是男孩,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算式是4+5=9或5+4=9。”受这名学生的启发,又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题还能列出算式,图中穿的红色上衣的有2个小朋友,穿黄色上衣的有4个小朋友,穿黑色上衣的有3个小朋友,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2+4+3=9或3+4+2=9。笔者发现,原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作为老师在“传道授业”时,应经常“充电”不再局限于自己学生时代时的那些知识,应该跟上时展的教学步伐。

三、以教学得失审视反思

从“得”的方面,作为教师应该重点反思这堂课的特色,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氛围、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等方面,总结一下本堂课的特色。从“失”的方面,也应该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次教学,如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多媒体教学是否科学、学生回答是否积极、教学中的案例是否实用等,同时,要分析思考怎么才能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问题。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每节数学课都应该进行一分为二的反思,进行总结,从中得出本节课的优势和劣势、成果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让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好朋友教案范文第15篇

一、从实际角度解读好思想品德教材

江苏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立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以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取生活经验的不同阶段进行课程编排,其中“成长中的我”旨在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反思自己状态。教师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进而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插入相应案例的方式就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在实践中的实用性。

如在七年级《我们的新集体》这一课中,教师首先从友情入手,让学生讲述自己跟最好朋友的事情。在七年级里大多数学生还是把小学时代的同学与朋友看做是自己的好朋友,但由于距离的变化,很多学生也发现自己现在的同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存在。接下来,教师便顺理成章地按照学生的情感脉络开始进行交友的解说,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最希望拥有什么朋友?最好的朋友是谁?他/她性格上最吸引自己的是哪些方面?等等,学生有说大方善良的,有说温柔有趣的,有说无条件帮过自己的……而在回答最希望拥有哪种朋友时,统计答案时发现,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可以理解自己,帮助自己,玩得来,又能支持自己。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想要的是这样的朋友,那身边的同学其实也想要这样的朋友。如果班集体里都是这样的朋友,那就是一个大家庭。而这些品德与行为汇集起来,就是一个班级的班风。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分子,也是影响着班集体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交友经验出发,明白了自己对于班级的意义,对于教材上所讲的班风的含义、如何形成优良班集体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从这一点来说,教材内容已经内化为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这样的实际联系理论,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到的,不会再是理论的苍白灌输与知识的复制,而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感悟。这样的课堂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二、利用实践手段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方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重在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教学中的理论与知识,当其内化为学生的觉悟与感悟时,才能让学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践行与落实的目标。

如在七年级第八课《相逢在花季》中,就是立足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进而顺利度过迷茫期。而在“交往有度”这一活动中,“坦诚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坦诚与对话上,先放下教师的身份,让学生敢于说出真心话。为了达到这一点,笔者在课前导入时首先就用自己的青春期故事开场,让学生在笔者的故事里找到共鸣,进而在欢笑声中开始放松下来。在这次上课中,笔者通过让学生了解交往的意义,了解青春期的敏感与情绪特征,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进而明白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从而明白“交往有度”中度的把握。而在八年级第六课《换个眼光看教师》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笔者进行了角色互换,让学生当一次教师,并在教案中进行了若干引导性问题的提问。如一位学生在上台当教师时,笔者就向他提问:老师,为什么上课要布置那么多作业?此时学生从教师角度一看到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就明白了教师的处境,也就达到了换位思考的目的。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