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作方式;分阶段

自水土保持法实施以来,全国共有54万多个生产建设项目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了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因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22万km2[1-2],水土保持方案对防治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土保持监测验收是验证生产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定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途径[3-4],在监测验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项目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措施落实较好,而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则与工程实际存在差异,这有悖于通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治理水土流失的初衷[5]。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衔接上的脱节,是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措施不能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建议调整目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方式,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两个阶段开展相应工作,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内容在建设工程中能够顺利实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1现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流程

根据现行技术标准明确的编制思路,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开展工作,根据主体工程建设区域、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开展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主体工程设计等各项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主体工程投资估算情况完成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水土保持分区、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及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等章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完成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工程开工前,取得水土保持方案相关批复,工程完工后,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工程专项验收。根据《关于印发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投资审批管理事项统一名称和申请材料清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9〕268号),除水利基建项目初设文件审批需提供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文件外,其他类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审批阶段,均不再需要提供水土保持方案相关材料。生产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水土保持方案工作流程见图1。

2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2.1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内容未能纳入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生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流程进一步简化,水土保持方案由原先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调整为项目开工建设的必要条件。以审批制项目为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阶段后移,可能会使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措施和投资,不能计入投资主管部门审查的项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导致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措施无法实施。同时,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批复的顺序也成了业主经常提及的问题[6-7]。根据主体工程项目审查与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时间节点不同,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2.1.1水土保持方案获得批复时间早于主体工程项目审查。当水土保持方案在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审批前完成批复时,主体工程水土保持章节可将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内容纳入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经过行业专家审查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措施可以被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投资主管部门审查后,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得到批复的资金支持,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具有相应保障。然而,当主体工程审查过程中对项目调整、核减时,就会使水土保持方案中的主体工程内容,与审查报批的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内容不一致,导致方案中的部分水土保持措施失去针对性。如果主体工程调整较大,则可能发生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另外,如果投资主管部门核减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水土保持投资,将影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2.1.2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时间晚于主体工程项目审查。当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时间晚于主体工程项目审查时,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描述与可研批复后的主体工程一致,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依据主体工程情况进行设计,措施针对性较强。然而,进行主体工程技术审查时,水土保持措施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水土保持章节内容,投资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工程内容是水土保持章节中的措施及相应投资。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与主体工程设计单位沟通不及时,或者同时进行报告编制时,水土保持方案中的设计内容可能会与主体工程报告中水土保持相关设计不一致。以水利水电工程类项目为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在总则中要求初步设计报告应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而水土保持设计部分要求简述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内容和结论性意见,复核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内容并说明调整原因,即初步设计报告中的水土保持章节内容,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批复内容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内容有关。如果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水土保持内容与水土保持方案关联性不强,则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水土保持章节将很难编写。2.2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流程存在不足。水土保持方案是在对主体工程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开展的,编制过程中,当编制人员对主体工程设计有否定意见时,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后续章节如何编写,现行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为了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任务,只能与主体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主体工程设计人员调整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当方案编制单位否定主体工程设计,且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如何进行下一步工作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规定:“对主体工程有否定性意见的,应由主体设计单位重新论证”。新的技术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实施后,删除了这一内容。实际工作中,当遇到上述情况时,由于技术标准中缺少处置方法,方案编制单位为了按时完成报告编制任务,可能会规避一些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工程建设埋下水土流失防治不利的隐患。2.3审批时间差影响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章节中,项目水土保持评价是后续章节编写的基础,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要求,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初步确定并完成投资估算后,本章节才具备完成条件,进而完成后续的水土保持设计及投资估算章节,而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时已基本具备了上报条件。以国家发改委限额以上政府投资地方水利项目审批为例,项目自受理至取得审批文件,规定时限为20个工作日。水土保持方案通过对主体工程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补充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完成送审稿编制并上报,普通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写周期为2~3个月。水利部审批流程表明,水土保持方案自编制完成到取得行政许可,需14~24个工作日。因此,项目取得审批文件的时间有可能早于水土保持方案取得行政许可,致使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措施无法补充到可研报告中,最终导致水土保持方案内容与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设计内容关联性不强。实际项目的投资变化见表1。2.4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移影响水土保持监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1240—2018)规定:建设类项目监测时段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建设生产类项目监测时段可分为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阶段。要求掌握施工准备期前一年期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在施工准备期之前应进行现场查勘和调查,并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因此,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必须在施工准备期前开始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移,当建设单位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招标,选定监测单位并签订合同时,项目可能已经开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已滞后于相关规范的要求。施工准备期间的水土流失情况、规范中要求的地表组成物质监测记录表、植被(扰动前)监测记录表等数据只能通过调查获得,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3调整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方式的建议

3.1分阶段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3.1.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从专业角度对项目选址选线、平面布置、主体工程设计及土石方平衡等进行水土保持可行性分析,重点研究项目建设是否满足水土保持法及其他法律规范的要求,是否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并给出明确结论。建议包括以下六部分内容:①项目及项目区概况;②工程建设是否存在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③分析主体工程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水土流失防治要求,是否存在重大的水土流失安全隐患;④划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预测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及水土流失危害;⑤水土保持监测;⑥依据同类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投资比例及相关数据资料,初步确定工程建设需要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并估算投资。本阶段工作内容以分析评价、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定以及水土流失预测为主。由于可研阶段主体工程设计内容变化及调整的可能性较大,本阶段水土保持方案不宜作详细深入设计。报告可根据以往同类项目实施情况,初步确定水土保持工程规模及措施的类型,根据项目难易程度以及不同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投资比例,匡算水土保持投资。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报告审查通过后应取得行政许可文件。调整后的优势体现在:主体工程占地范围及设计方案初步确定后,可研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内容具备了完成条件,报告开展工作的时间可早于现行报告。同时,由于简化了现行方案的措施设计及投资估算部分的内容,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方案工作周期可大幅缩短,报告具备了早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的条件。3.1.2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本阶段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完成水土保持设计方案。由于主体工程各项设计已具备相应深度,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水土保持设计,可减少因可研阶段主体工程设计方案调整而引起的水土保持设计调整甚至是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的工作量,使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措施与主体工程结合更加紧密。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项目复杂程度,确定本阶段水土保持工作方式。①普通型项目,水土保持新增措施内容一般以表土剥离、表土回覆、施工临时占地区的植被恢复以及临时措施为主,本类项目可依据初步设计报告中的水土保持章节完成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生产建设单位无须再编制专门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项目验收时,也是依据初步设计中的内容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②复杂型项目,如规模较大的河道、管线、煤矿、输变电等项目,可根据可研阶段批复的措施类型及投资编制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报告内容及章节设置参照现行水土保持后续设计中的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专篇,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复后,将设计结果纳入初步设计报告中。工程竣工后,将水土保持设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作为最终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分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工作流程见图2。3.2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报告增加编制中止机制。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当方案编制单位对主体工程设计方案持否定意见,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无法说服主体工程设计人员做出相应调整时,水土保持专项评价报告只需完成项目概况、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分析以及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三部分内容,给出结论后上报,不再需要完成水土流失预测、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措施和投资估算等相关内容。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报告的结论进行审查,做出相应批复,要求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做出设计调整或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修改评价结论,再继续开展下一步工作。当项目建设无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主体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合理,措施体系完整,防治效果达到相关规范要求时,水土保持专项评价报告可不作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投资估算。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报告增加中止机制后详细工作流程见图3。报告编制的中止机制,可以使工程水土保持分析更客观,从而更好地预防工程建设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安全隐患。3.3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报告审查结束后,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将相关措施的具体设计按可行性研究深度补充到相关水土保持章节中再进行上报审批,投资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时需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报告审查意见,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结果,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水土保持设计内容以及投资进行审查。与现行的工作方式相比优势体现在:投资审批部门面对的项目可研报告中的水土保持章节,是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技术评审后的成熟方案,而不是单纯水土保持章节编写人员的设计成果。可研报告上报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时附水土保持专家评审意见,可以帮助投资主管部门进行决策,确保项目必需的水土保持投资能够投资到位,投资审核的结果会更符合工程实际。

4结语

实施分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一是明确了项目建设各个阶段水土保持专业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解决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先批复还是水土保持方案先批复的问题”,使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内容能更好地落实到项目建设中。二是可行性研究阶段,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专家参与项目决策。在工程前期,以管理者角度对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充分利用管理和技术优势,使水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专家的合理建议能及时补充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实现水土保持专业人员尽早介入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专家对项目的指导作用,满足《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中“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指导解决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有关要求。三是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可研批复的水土保持投资及主体工程设计内容相应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可以使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更加合理,做到投资有来源,验收有依据,使水土保持专业的工作能更好地为项目建设服务。四是有利于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按规范要求开展工作。生产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报告中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尽早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的招标工作,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能够按照规范要求顺利实施。五是完善评价结论,增加编制中止机制,方便水土保持从业人员开展工作,提高行业话语权,防止为设计而设计以及掩盖水土流失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70年[J].中国水土保持,2019(10):3-7.

[2]张军政.对新时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J].农业工程,2019,9(10):88-92.

[3]蔡志洲,袁普金,王森.空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测初探[J].人民黄河,2018,40(4):92-95.

[4]李智广.遵守国家标准规范和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19(11):1-4.

[5]姜德文.八年磨一剑,新水土保持法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J].中国水土保持,2019(10):32-36,42.

[6]马永.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2014(3):50-53.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应届生试用期流失超一成

我省企业人才招聘渠道比较全面,基本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调查显示,网络招聘和内部推荐仍是主流渠道,92%的企业选择了网络招聘,内部推荐占到了82%,都比上年增长了3%。猎头公司和媒体广告的选择下降得比较多。

调研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不少企业采用线上线下的多渠道组合招聘,特别是金融、地产、IT、电商等行业。而且,新的网络招聘渠道不断增加,云招聘兴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招聘效率提升,也具有了更高的精确度。

调研同时发现,在招聘效果上,效果一般和比较有效旗鼓相当,分别占比48%和46%,而试用期流失率高依然是个突出问题。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流失率明显高于企业员工整体流失率,超过10%,而企业员工的平均离职率随着85后员工占比增高而加大。

对薪酬很满意的只占1%

调查显示,在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上,75%的员工认同要科学设计薪酬结构和挂钩比例,认同和接受业绩对薪酬收入调节作用,还有22%的员工认为应提高现有的挂钩比例。

在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上,62%的员工认为差不多,但也有23%的人认为偏低。课题组认为,外部公平性对员工影响巨大,是企业能否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关键。因此,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至少要保证在关键人才或岗位上有竞争力。

此外,调查显示,在薪酬自我公平性上,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都只占1%,34%的员工较满意,49%的员工表示一般,比上年增长了4%,不大满意的占了13%。

业者认为,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处于一般的状态,员工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将受影响,很难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不过,薪酬的自我公平是一把双刃剑,公平性不够会挫伤员工积极性,过度强调自我公平,则又容易吃大锅饭。

数据还显示,我省企业最主要的定薪方式是由HR按工资标准制定,占到40%,比上年提升了9%;岗位评价、个别协议占39%,下降了4%;而由公司领导临时定和由用人部门与其谈判确定的占比都是14%。

东南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92%的企业选择了网络招聘、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流失率明显高于企业员工整体流失率、近半员工认为现有薪酬一般

近日,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战略人力资源专家机构仝博咨询、福建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等联合了一份《2014年福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据了解,该报告已经连续10届,调查范围全面覆盖了福建省各地市及各种类型、规模的企业。

应届生试用期流失超一成

我省企业人才招聘渠道比较全面,基本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调查显示,网络招聘和内部推荐仍是主流渠道,92%的企业选择了网络招聘,内部推荐占到了82%,都比上年增长了3%。猎头公司和媒体广告的选择下降得比较多。

调研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不少企业采用线上线下的多渠道组合招聘,特别是金融、地产、IT、电商等行业。而且,新的网络招聘渠道不断增加,云招聘兴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招聘效率提升,也具有了更高的精确度。

调研同时发现,在招聘效果上,效果一般和比较有效旗鼓相当,分别占比48%和46%,而试用期流失率高依然是个突出问题。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流失率明显高于企业员工整体流失率,超过10%,而企业员工的平均离职率随着85后员工占比增高而加大。

对薪酬很满意的只占1%

调查显示,在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上,75%的员工认同要科学设计薪酬结构和挂钩比例,认同和接受业绩对薪酬收入调节作用,还有22%的员工认为应提高现有的挂钩比例。

在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上,62%的员工认为差不多,但也有23%的人认为偏低。课题组认为,外部公平性对员工影响巨大,是企业能否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关键。因此,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至少要保证在关键人才或岗位上有竞争力。

此外,调查显示,在薪酬自我公平性上,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都只占1%,34%的员工较满意,49%的员工表示一般,比上年增长了4%,不大满意的占了13%。

业者认为,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处于一般的状态,员工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将受影响,很难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从现在开始到6月底结束,集中安排3个月左右时间。

二、调研内容

1.查找当前群众在饮食用药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原因。

2.听取执法人员、监管对象、社会公众对深化食品药监改革各项工作举措的意见建议。

3.查找当前食品药监系统行风政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4.查找干部职工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

三、调研形式

参与调研工作的人员范围为县食品药监局机关科室、食品稽查队、药品稽查队等所有公职人员,做到食品药品行业调研全覆盖。

1、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深入分管工作领域、“两联一包”对象、党建工作联系点开展调研,同时,要组织好各分管科室的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报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

2、各科、室、队负责人要结合本科、室、队工作职能开展分类调研,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到矛盾最集中、困难最多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查找差距不足,把群众最不满意、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找出来。形成调研报告,报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其他公职人员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做到进市场访企业、进企业访职工、进社区访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感受群众疾苦,征询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和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和建议,并以科室为单位形成调研报告,报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调研要重点突出四个群体:

(1)各餐饮企业、涉药机构的从业人员及消费群众;

(2)单位外聘职工、公益性岗位等临时聘用人员;

(3)食品药监系统内的优抚对象、贫困户、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生产生活困难群众;

(4)农村留守儿童家长、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需要扶助的群体。

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4月23日——4月24日)。组织学习县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实施细则》,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员工流失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一、企业员工流失的现状

1. 企业面临员工高流失率的挑战

全球管理咨询企业Hay(合益)集团在2011年在上海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雇员的平均离职率为19%,其中自愿离职率为15%;而2009年,该组数据分别为14.5%和11%。据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的《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求职者的跳槽意愿度仍保持在一个高点,有近8成职场人都表示如有机会,就会“思动”。

图1  我国2007-2011年企业员工年平均离职率

数据来源:前程无忧的《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员工的合理流动能够给社会带来活力,但是,两位数的离职率对企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目前,很多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这些人才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切肤之痛,给企业的战略实施和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挑战。

2.企业员工流失的不利影响

企业员工流失直接造成企业显性成本的损失。著名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学者弗莱姆霍尔茨(Flalnholtz)推出了一个测算人才更替成本的模型:员工流失给企业所带来的显性成本包括在员工招聘、筛选、录用和培训中而产生的“初始成本”以及企业由于人才流失需要新员工来替补而产生的“更替成本”,如支付给员工的离职成本和因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员工离职后,从找到新员工到顺利入职,仅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倍。进一步,离职的如果是企业的核心员工,这一损失就会更大。

员工流失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量化的隐性损失。这些隐性损失有:①打击企业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②削弱企业竞争优势,影响企业发展战略;③破坏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④损害企业形象。员工流失给企业所带来的隐性损失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二、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本文结合企业经营的实践情况、社会权威机构的数据情况,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对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

1. 物质层面原因

(1)企业薪酬福利不能满足员工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任何人工作首先是为了生存,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2011年,FESCO针对企业员工离职状况开展调研,调研报告显示,由于薪酬水平问题离职的占到54%。员工的薪酬实际上是企业对员工市场价值的评估,反映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如果这种评估与员工的实际价值不符,将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可度。

(2)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投入不足。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员工更加关注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自发的产生了对培训的需求,期望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在人资源方面的投资明显不足。如果员工发现在企业不能满足员工对培训的需求,无法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员工就可能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企业去。

2.制度层面原因

(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员工招聘与甄选、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职业管理等。这些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员工权责不清,一方面加大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会使企业内部管理变得混乱。从而导致工作边界不清晰,致使员工因工作分配不合理而产生不满,增加离职倾向。

(2)内部沟通机制不健全。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员工都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回应和尊重。员工的真实想法如果因为企业内部沟通机制不健全而不能及时地反映到管理者那里,可能就会造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矛盾层出不穷。员工的诉求长期不能得到重视,会产生普遍的过渡心态和短期打工的想法,高流动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3.精神层次原因

(1)企业价值观缺失。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用于指导企业的运行,规范企业的行为,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从不同的角度对员工产生影响。企业价值观的缺失或者不能一以贯之的去坚持企业价值观,企业虽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但却仅仅流于形式,不能对员工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企业内人际关系冷漠、紧张,成为员工流失的诱因。

(2)企业缺乏愿景。企业愿景为员工描绘了企业未来的蓝图,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当这种共同愿景成为企业全体成员一种执著的追求和内心强烈的信念时,它就成了企业凝聚力、动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企业如果缺乏愿景,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的短期化倾向就会很明显。企业经营的短期性使企业员工看不到企业的未来,对企业未来的缺乏信心,从而产生不安全感,最终导致企业人才流向其它企业。

三、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管理对策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公路工程的建设。由于公路建设具有线路长、跨度大、占地面积大和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其弃土弃渣、路基填筑与开挖等工程活动会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搞好水土保持,维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编制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减缓由于建设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通过及时解决水土方案编制中出现问题,编制出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缓工程建设中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从而保护好建设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

1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1.1 与主体工程的衔接问题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要求开发建设项目应按照“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坚持“预防优先,先拦后弃”的原则,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和《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公路建设项目应在可研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随着水保方案编制工作的开展,对方案报告书编制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之出现了方案报告书的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不协调的问题。公路建设项目可研文件主要是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工程初步设计做铺垫,此时其线路走向、设计标准等尚未完全确定,对方案要求的土石方量及其调配、工程占地面积和类型、取土场、弃土弃渣场设置等重点水土保持问题仅做一般性的描述,不做详细而准确的介绍。方案编制者只能从水保角度出发,通过查看地形图、现场调查等手段进行估算或选定这些基础资料,很难站在主体设计角度综合考虑,致使施工时主体设计内容变化较大,难以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实处,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带来困难。

1.2 现状介绍存在的问题

方案报告书中的现状介绍包括项目概况和项目区概况两方面的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土流失危害的重视,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急剧上升,因一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部分相近专业的技术人员流动到水土保持行业中来,而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土保持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开发建设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在编制项目概况和项目区概况时,只是简单机械地照搬主体设计中的相关内容,对现状不进行分析或分析深度不够,致使现状介绍得主次不分,土石方、取土场、弃土弃渣场、大临工程等主要内容缺失或不突出;对土地利用现状、人均耕地面积、暴雨特征值等既不进行现场调查,也不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导致项目概况章节篇幅很长却缺少主要内容,不能满足方案审查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项目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作为项目立项的必备条件之一,日益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但方案编制单位在方案编制中多以水土保持方案审查通过和迎合主体工程需要为目的,被动服从、迁就于主体工程设计结果。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中出现方案比选无水土保持量化指标,施工工艺介绍不全面,无临时占地和取土场、弃土弃渣场位置等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内容;土石方平衡分析多理想化,缺少对施工工序、时空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致使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流于形式。

1.4 水土流失预测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预测项目造成的新增土壤流失量和水流失量,可以判断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为下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目前,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多采用类比法,即通过与项目区既有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用修正值来预测本项目新增土壤流失量。但是,由于现有水土流失监测制度不完善,大多数监测数据不公开,很多建设项目所涉及的项目区缺少土壤流失量和水流失量实测值;同时鉴于科研深度和方案编制的客观条件,方案编制单位无法开展现场实测工作,导致方案编制单位在水土流失预测时不能对水土流失危害做出全面分析和评价,无法对土壤侵蚀模数进行合理取值,使得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起不到指导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的作用。

1.5 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问题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公路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应以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破坏面和土石料临时转运场等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重点,设置监测小区,并平行布设3个以上监测点。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土石方工程一旦开工,就会有大量的路基填筑和取弃土等工程活动,路基边坡和取土场、弃土弃渣场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被频繁扰动,很难布设监测小区和定点监测点。但为了满足水保[2009]187号文中有关监测频次的要求,只能在工程后期选择符合条件的坡面布设定点监测点,无法对工程建设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和量化。此外,因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主体工程实施进度的制约作用较小,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极应付,往往在工程接近完工时才委托监测单位实施监测工作,使土建高峰期的水土流失资料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监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整个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果,设计单位无法及时补充、完善相应的水保措施。

2 对策与建议

2.1 合理设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设计的一项专项研究,是在分析和研究主体工程可行性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航片解译等辅助手段,确定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部位和因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以达到预防或减轻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是否对项目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研究的对象为主体工程本身,而对于水土保持方案所研究的弃渣场和取土场占地面积、地类、设置位置及土石方量的多少等重点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般不会进行详细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根据主体工程已选定的线路,通过现场调查、踏勘,根据工程所需选定相应的取土场和弃土弃渣场,但这些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角度选定的,大部分不能满足路基填料、运距等主体工程的要求,落实难度大,致使水保方案报告书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结合行政要求,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及行业特点,结合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求,开展行业分类研究,探讨水土保持方案与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间的互补关系,明确公路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制的目的、编制深度、主要研究对象、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提高方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性、水保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2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行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方案编制单位应组织编制人员到施工现场参观,并积极举办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参观施工现场和培训学习,了解公路建设项目的组成内容、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安排和施工时序,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新增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段落及时段,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危害,借鉴同类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成功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水保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质量。

2.3 强化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是方案编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线路走向、施工方法、防治措施等提出补充和完善建议,有利于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主体,使水土保持监理和水土保持监测落到实处,为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保证。因此,应强化方案编制单位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并按照水土保持规范中的一般规定、约束性规定以及特殊规定,从保护项目建设地周围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查找主体工程设计中线路选线、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取土场、弃土弃渣场及大临工程位置设置等环节存在的缺陷,论证主体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补充和完善水土保持设计,并对主体设计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控制扰动范围、减少植被破坏和弃土弃渣、预防或减轻新增水土流失,快速修复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2.4 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公路建设项目属线性工程,具有线路长、跨度大、占地面积大,对原地貌的扰动和破坏大,工程组成较多,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表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受项目所在地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工程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的正确取值对预测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议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在已有土壤侵蚀类型分区的基础上,对全国各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其水土流失特点和土壤侵蚀现状,研究制定出各类型区不同侵蚀类型、等级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技术参数,并形成规范性或指导性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对各开发建设项目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并公布监测结果,以便编制单位对照或参照采用,从根本上解决水保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预测不准的问题,使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制更加规范和科学。

2.5 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掌握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变化情况,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和安全隐患,及时完善防治措施,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并为水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和实施决策提供重要凭证。由于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监测制度不健全,所以监测手段、方法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科研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布点和监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特点,制定出科学、操作性强的监测规范规程,使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监测点的布设更加规范、科学。同时应加强监管力度,对未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建设单位,采取必要的手段使业主了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定期报送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方案对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各项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日趋完善,相信编制人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能够编制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水土保持方案。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交计字[1988 ]500 号[S].1988.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对策

财务报告是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编制,并对外提供的一种书面报告文件,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就是向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各类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是财务报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某些不当的经济利益,经常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造成财务报告的失真。

一、企业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

1.为了减少或者延迟纳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缴纳营业所、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税费缴纳的基数主要是当期取得收入、支出以及形成的会计利润。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对相关的会计信息或者会计报表进行修改,从而达到偷税、漏税或是延期纳税的目的。

2.为了获取外部资金支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要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为了获取资金,企业往往需要依靠信贷资金,或者发行债券、股票等进行融资。企业财务报告是金融机构、债券人、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并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部分企业为了获得外部资金或者降低融资成本,往往在进行融资前对财务报告,造成财务报告失真。

3.为了获得好考核结果。财务指标通常是评价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中,往往均会采用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资本保值增值率等财务指标。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达到既定的考核目标,取得好的考核结果,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从而造成财务报告失真。

4.为了隐瞒存在问题。在生产经营中,企业管理者的部分决策可能达不到既定目标,并有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比如对外投资项目经营恶化、对外担保可能承担连带责任、金融衍生合同出现较大浮亏。为了规避管理责任,企业管理者往往对财务报告有关内容进行修改,掩饰或者隐瞒存在的重大问题,造成财务报告失真。

二、常见的财务报告粉饰方法

1.虚构经济业务。部分企业通过捏造虚假的经济业务,调整财务报告,比如某上市公司通过与隐瞒的关联方签订假的销售合同,大幅虚增收入,提高其盈利水平;部分企业通过签订虚假的合同,虚增成本支出,减少当期利润,以便偷漏税款。

2.滥用会计确认和会计估计。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通过调整业务的确认期间,在不同的会计年度间进行调整,比如通过调整固定资产入账时间,调整当期固定资产折旧;通过调整收入确认年度,调整当期利润;通过调整原材料领用数量,调整当期利润。部分企业将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作为资产,通过虚盈实亏的方法增加利润;部分企业频繁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等,调整企业利润。

3.利用资产重估。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或者进行企业改制时,往往会对资产进行重新评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企业在采用固定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股权投资时,对于评估增值、减值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部分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时,采用非货币性资产出资,并通过评估增减值来调整企业的盈利和资产结构。

4.隐瞒应披露的信息。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会计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作出真实、完整、清晰的说明。部分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内容过于简单,对重要的会计信息不披露或者进行粉饰,隐瞒存在的问题,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

三、改变财务报告失真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配备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监事人员,确保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成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核企业财务报告,监督内、外部审计机构,以及审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重大关联交易等工作,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内部控制流程,减少财务报告中人为的操纵可能,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独立性。

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会计从业人员水平。《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部分企业管理者依法经营的意识淡薄,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授意修改会计信息,部分会计从业人员水平较低,无法提出专业意见,或者不能坚持原则,最终造成财务报告的失真。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和会计从业人员水平,并适应不断发展的会计工作要求。

3.加大外部监督和惩处力度。一是加大对财务报告失真企业和责任者的处罚。部分企业及管理人员之所以敢于出具严重失真的财务报告,主要原因是获得的利益远远高于为此付出的成本,只有进一步加大对财务报告失真企业和责任者的处罚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财务报告失真情况。二是加大对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外部审计机构是财务报告合法、公允的重要保证,加大对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力度,对参与财务造假的外部审计机构和负责人员加大处罚力度,有利于提高外部审计机构的从业水平,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2]葛家澍.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学习《会计法》的一点体会[j].会计研究,1999(12).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联通;内控制度;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第404条款规定:在美上市企业必须保证公司管理层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系统及相应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责任体系,同时提供管理层最近财务年度对内部控制体系及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证明及内控机制评价的报告。如此苛刻的条款几乎成了所有在美上市公司的一道“坎”,中国联通作为在美国、上海和香港同时上市的公司也不例外。为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自2005年末开始,中国联通着手进行内控建设,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更是重中之重。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中国联通结合公司特点和控制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了外部审计师对中国联通的内控审计,从2008年开始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完善内控体系,以真正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中国联通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一、梳理业务流程,制定《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

在诸多繁杂的工作中,流程梳理无疑是第一步,联通总部将各项业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梳理,制定了《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内容涵盖公司的经营管理、IT系统控制、投融资管理、财务监控、法律法规监督等,涉及资本性支出、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及资产、财务及信息披露、其他等6个方面共351个业务流程,并用文字、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等多种形式,将各业务和事项的风险类型、控制目标、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控制频率加以规定和说明,形成与经营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各省及各地市分公司依照总部内控流程进行本地化,既要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更要达到加强管理、降本增效的要求。《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使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了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同时也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并加强对权责履行的监督。

二、制定《中国联通财务与信息披露关键控制》,防范与控制财务报告风险

为规范和统一各分、子公司财务及信息披露的流程,满足公司内部管理、会计核算和对外信息披露的需求,防范与控制财务报告风险,中国联通制定了《中国联通财务与信息披露关键控制》,详细列示了财务与信息披露环节必不可少的一些关键控制。对风险的控制频率分为随时、日、周、月度、季度、年度。风险的控制类型分为预防性及发现性。从凭证的录入、往来账的核对、共同费用的分摊、一次性调整和非正常会计事项的调整、业务的计算、财务相关账的控制等环节进行关键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制定《财务报告编制规范实施细则》,强化财务报表分析

(一)按月报送财务分析报告。月度财务分析报告以集团口径合并损益表项目分析为主。为规范月度财务分析,联通总部制定了月度财务分析报告模板,对损益表项目分别设置了重要性水平,对波动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项目,按其程度自动提示为“需重点说明”、“必须说明”和“需要关注”的项目。各级分、子公司完成月报编制后,对上述三类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项目进行合理性分析,并说明变动原因。合理性分析从会计处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生产经营对财务数据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目的在于防范由于会计处理的不正确、不及时而导致的财务报告错报和漏报风险。

(二)报表编制完成后,对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合理性、报表的完整性等内容进行审查

1、利用财务软件、ERP和报表软件的功能,设置了会计报表逻辑性、合理性校验公式。总部根据不同时期需审核的重点,不定期修订会计报表校验公式。各级分、子公司对校验公式审核出现问题的报表项目,记录分析并查找原因,通过更正会计处理错误、查找和解释报表数据异常原因等方式,解决会计报表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在季度会计报表审核完成后,上报《会计报表审核说明书》。

2、季度、中期和年度财务报告初稿完成后,组织相关财务人员对财务报告进行会审,并形成相应的会审记录。

3、年度财务报告是公司一年经营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涉及到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级公司在年度财务报告初稿完成后,组织市场、信息化、人力、运行维护、网络建设等部门,对年度决算进行会审,并形成相应的会审记录。

4、上报季度财务报表时,同时报送其他相关说明材料,包括《会计报表审核说明书》、《业绩分析报告》、公司负责人签署的《声明函》、公司财务负责人签署的《声明函》等。

四、强化职责分工,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中国联通在确定职责分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参照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暂行规定》,涉及的内容有货币资金、营业与收款、成本费用、采购与付款、存货、固定资产、工程项目、筹资、对外投资、担保、信息系统处理等11个方面。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根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暂行规定》,一人不得办理某项业务的全过程。办理各项业务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并结合岗位特点和重要程度,明确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轮岗的期限和有关要求,建立规范的岗位轮换制度,防范并及时发现岗位职责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以强化职责分工控制的有效性。

五、建立反舞弊控制及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真实

反舞弊工作是公司内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联通制定了《反舞弊暂行规定》,建立反舞弊举报机制和控制程序。中国联通总部监察室为公司反舞弊举报受理中心,负责受理公司范围内舞弊行为的举报投诉和来访接待,并组织相关的舞弊调查。各级分公司同时要建立反舞弊机制,明确举报渠道和受理程序,并报上级公司监察室备案。

(一)明确舞弊的定义和主要表现形式。舞弊是指采用欺骗、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公司利益,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有:(1)虚假财务报告,即导致财务报告不实的故意行为;(2)收受贿赂、回扣,挪用、侵占资产等行为;(3)违反规定或未正确履行职责,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且故意隐瞒损失事实的行为。

(二)明确反舞弊的职责。公司各级人员对防范、控制和监督舞弊行为负有责任。各级主要领导是反舞弊工作第一“责任人”,应严格履行职责,以建立有效的反舞弊责任体系。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公司对发生舞弊事件的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包括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领导责任是指负有相应领导职权的管理人员在其主管或分管工作范围内因失职、失察导致发生舞弊事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隐瞒损失等应承担的责任。直接责任是指公司管理人员及其相关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因直接操作或参与相关决策,或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他人等舞弊,以及未履行、未正确履行职责等过失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隐瞒损失等应承担的责任。对发生的舞弊行为,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处罚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包括行政处分、免职、解聘、解除劳动合同等纪律处理,触犯法律的,将移送司法机关。

六、加强风险评估,预防财务报告失真

中国联通存在大量的风险,为此公司制定了《中国联通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了评估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风险控制责任。

(一)评估和防范的主要风险

1、经营效益和效率性风险。即由于投资决策或经营决策失误以及运营效率不高可能导致公司运营效益及效率低下的风险。

2、财务报告失真风险。即由于各项经营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经营数据不准确,导致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未完全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符合实际情况而造成财务报告失真的风险。

3、法律法规遵循性风险。即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没有全面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或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改变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济利益产生较大影响所带来的风险。

(二)定期组织风险评估,落实风险控制责任。通过公司或部门办公例会的形式及组织专项调查和抽查有关合同、控制流程等方式组织风险评估。围绕确定的公司发展目标,揭示风险和控制缺陷,并分析判断其对公司经营发展以及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对存在的主要风险,明确风险控制目标,明确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业务流程控制及有关管理制度规定等,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落实风险控制的责任,提出控制措施实施及整改的责任部门,将风险控制的责任和控制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处室、工作岗位和人员。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经营活动能够严格按照内控措施规范执行。

目前,中国联通从总部到省级、地市、县级公司都按照总部的统一规范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每年覆盖全部单位的内控复核性测试、覆盖全体人员的层层培训、上级公司将内控体系建设纳入对下级单位的考核、每年定期的更新等措施,确保了整个集团公司内控体系执行的有效性,也从规范性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滨州市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2]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会计研究,2001.6.

[3]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8.

[4]甫瀚公司.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指南:信息技术风险及控制常见问题解答.

[5]杨有红,胡艳.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接.会计研究,2004.10.

[6]王璨.《萨班斯法案》及其修订.现代经济,2007.1.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情况,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防止和纠正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失察、失误、失真,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的协调机制,增强监督合力。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的规定,现就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职能

围绕加强对全县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股级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和选拔任用工作,沟通信息,交流情况,研究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任务是:学习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文件,有关领导的讲话和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意见;通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或提出建议;交流加强干部监督的做法和成效,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通报拟出的有关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听取意见;协调涉及多部门参加的有关工作;研究落实县委交办的有关事宜。

二、组成单位

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人事局、县审计局、县局等部门组成。

三、联席会议信息沟通的主要内容

1、县纪委(监察局)

通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干部违纪案件的综合分析情况、典型案例及群众反映干部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的情况。

2、县委组织部

通报组织部受理的群众举报干部党风廉政方面的问题及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情况。

3、县法院

通报法官队伍建设及干部违法犯罪案件审判的综合分析情况。

4、县检察院

通报检察官队伍建设及对干部违法犯罪特别是职务犯罪案件立案侦查和的综合分析情况。

5、县公安局

通报公安队伍建设情况及干部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综合分析情况。

6、县人事局

通报对干部违反《国家公务员法》及人事纪律的综合分析情况。

7、县审计局

通报对科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综合分析情况。

8、县委县政府办

通报群众中反映干部问题综合分析情况及反映违反《干部任用条例》选人用人情况。

9、其他

联系会议成员单位认为需要在会上通报和提出研究的其他情况。

四、工作方式

(一)召开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必要时可召开临时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可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办公室成员会议,以随时沟通情况,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二)日常信息沟通

1、实行双月报告交流制度。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每两月填写一次《干部监督信息登记表》(见附件一),经单位分管领导审阅签名并加盖公章后,于双月月底报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和其他需要沟通的单位。

2、重要信息及时报告制度。对干部违纪违法及违反《干部任用条例》或组织人事纪律被查处的情况;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违规出国出境、失踪、非正常死亡等情况;组织人事干部违纪违法被查处的情况;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等重要信息,实行一事一报,一案一报的信息报告制度。报送时需填写《干部监督重要信息登记表》(见附件二),并附上“”、立案、处罚、审计移交、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刑事处分等相关文件资料,经单位分管领导审阅签名并加盖公章后,及时报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和其他需要沟通的单位。

3、平时制发的与干部监督工作有关的简报和信息及进报送县委组织部及相关单位。

五、组织协调

联席会议由组织部负责召集,部长为召集人,分管领导同志可受部长委托主持联席会议。各单位的有关领导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组成人员如有工作变动,要及时调整补充。

联席会议设立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主要负责协调联席会议的议题;起草联席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及工作报告;了解督促联席会议商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日常沟通;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由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主任担任,成员单位有关股室负责同志为办公室成员。

六、有关要求

1、建立通报制度,是一项十分严肃、慎重、细致的工作,各联席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共同做好领导干部监督工作。

2、各联席单位从事联席通报工作的有关人员,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确保收集、通报信息的质量;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收集和通报的内容。

3、各执纪执法部门要为承办股室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联络人员尽量做到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应事先向组织部门通气,以保持干部监督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这里指的“人为因素”,是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在SARS控制中出现的失误,特别是作为部级的疾病控制部门的失误。

重点应放在控制疾病蔓延上

在早期,流行病学策略显然被忽略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控制部门并没有对这个传染病实施应该执行的流行病学措施

在现阶段,要从根本上控制SARS,只有了解并认真执行SARS控制中的流行病学策略,把重点放在控制疾病的蔓延上,才能有效地遏制SARS的流行。

2003年5月14日,卫生部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其中的条文已经明确规定了卫生部、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责任。在第十条和十一条中规定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并应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并在第十九条中规定了调查并采取隔离或进行医学观察等措施。这是任何一种传染病控制中的基本而关键的策略。

回顾过去几个月中国的SARS控制措施,恰恰在这些基础策略上有严重的失误。

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研究是传染病控制的三大基石。当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生时,人们最容易关注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疾病。了解病因固然重要,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为发展疫苗提供基础,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用最快的速度进行研制,但也不能违背科学的规律,治疗产品总得有几年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可能造成另外的灾难。临床治疗是针对病人,但是如果没有流行病学的一套措施,包括疫情报告和调查、发现传染源和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以避免再传染给其他人,病人就会越来越多,再高明的临床医学家也不可能控制疫情。而流行病学家的任务就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其传染性,以及传播途径,即使病因不清,按照传染病的控制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

这个道理是容易被理解的,在医学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实际中又往往容易被忽略。仔细观察前些阶段的防治过程,在早期,流行病学策略显然被忽略了,否则,就不可能出现身为医生而把疾病传到香港的现象。

当然这不是这个医生的个人责任,而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控制部门并没有对这个传染病实施应该执行的流行病学措施。

隔离传染源是防止

疾病扩散的第一步

虽然在2003年1月SARS就显示出极强的传染性,但是4月20日前,在北京以及在全国一些城市,并没有按照传染病的处理原则来对待它

在传染源已经大幅度蔓延的情况下,流行病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大面积的隔离措施会带来极大的心理震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就像北京,4月20日以后的隔离措施的代价就十分高。因此需要所有人理解这样做的重要性,否则任何个人或局部的瞒报、漏报都会使疾病控制失败。

本文希望回顾过去的失误,并根据这些失误提出建议。

首先回顾一下SAR在中国的流行过程,并把这一过程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2002年11月16日至2003年1月2日,SARS从河源传到了广州;1月19日传到了中山市。此时,中山市有28名病人,其中医护人员为13例。该病对医护人员极高的感染率和家庭聚集性显示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

紧接着疫情在广东从2月开始了爆发性流行。

到2003年2月,广东已经把SARS传染给香港,同时也传给了广西、湖南、四川和山西,而山西的患者在3月1日到北京就诊,把病带到了北京。

2003年3月,SARS开始在北京流行。4月9日官方报道只有22例输入性病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到4月20日,张文康被解职,此时官方数据报告北京病例为362例。尽管官方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但此后北京进入高发期。

到了4月,SARS已经从北京蔓延到内蒙古、宁夏、天津、河北、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等省。香港、广州也再次把SARS传染到福建、上海。

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5日将中国广东、香港和亚洲一些国家发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定名为SARS,确定其为对全球所有国家具有重大威胁的传染病。但是北京的流行正是从那个时间开始,而在4月,又从北京传往其他内陆各省。

从北京后期的疫情报告看,从4月21日至5月7日,在北京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后,每天连续有100例左右的新发病例,而且散发在多个地区,封闭的地点有医院、大学宿舍楼、建筑工地、社区,可以推测感染源是多方面的。这种局面在北京周围的省份也曾出现,如山西很多感染者根本找不到源头病人和传播途径。

由此可见,虽然在2003年1月SARS就显示出极强的传染性,但是4月20日前,在北京以及全国一些城市,并没有按照传染病的处理原则来对待它。

对于传染病的控制,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是防止疾病扩散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这已经是医学中的ABC。最直接的措施没有采取,导致了多少不该发生的悲剧。

为什么没有这样做?这是由于信息不通畅,很多地区不知道传染源,使得专业部门无法采取措施切断传染源;也正是由于信息不通畅,影响了决策者正确决策并令公众自觉地配合各种流行病学措施,导致了SARS的广泛蔓延。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存在失误

疫情保密不应影响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向上级机构报告疾病的严重性

美国的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在SARS的防治工作中做得十分出色。它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流行病学调查、切断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通过信息和健康咨询向大众提供SARS疫情的流行状况,并进行心理帮助。

中国在形式上有一个和美国类似的全国疾病控制中心,简称中国CDC。在各省也有和美国类似的疾病控制系统,以前称为卫生防疫站,现在大多数已更名为疾病控制中心。

美国CDC这次采取的措施并不属于高科技范畴。我国的疾病控制系统在传染病控制中也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但为什么这次会出现一个病人传染给10多医务人员,或者传染给七八个家庭成员的情况?甚至找不到传染源的病人非常多?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在2003年1月就接到了广东的报告,并派人到广东调查。此时中山市已经有28个病人,其中13名为医务人员。这个疾病高强度的传染性应该是不难识别的,但是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通报到其他各省。

2月份SARS在广州达到高潮,北京在3月已经悄然流行,山西人民医院的医生3月20日收治从北京返回的发热病人,依然不知道内情,而导致医院10多名员工感染,57岁的急诊科副主任死亡。

任何一个公共卫生医生都知道,对这种传染性强的疾病不切断传染源,会酿成什么样的局面。那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为什么不通报各省?还是通报了各省,但各省卫生疾病控制中心没有告之医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二三月可曾过任何内部文件,要求注意SARS的流行动态?

看起来,这类工作在SARS向全国蔓延之前,并没有做。有人说,这是疫情保密影响了信息的传递,但实际上,疫情保密不应影响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向上级机构报告疾病的严重性。这显然是疾病控制中心的严重失职。

很多专家都指出,之所以对SARS的流行显得应对无措,是中国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减少所至。经费投入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经费匮乏最大的影响是在基层卫生防疫站。这次SARS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广州和北京,这两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是简单的经费不足能解释的。

我国由于传染病疫情保密的规定,公众不知道疫情情况,使得基层防疫站了解接触者、动员隔离,遭遇更多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当官方的信息系统失灵而缺乏另外的报告途径时,疫情保密必将酿成更大的灾祸。

这一次,就是这种情况。

五点启示

协调、垂直领导的信息系统;信息的多元化;对信息的科学分析和解释;信息的报告和公布;法律保证

综上所述,信息不畅通与职能部门失职和疫情保密制度有关。因此,在建立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中,确保有效信息的畅通,是SARS流行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确保信息畅通和有效信息的收集,特别是让决策者和公众理解这些信息,依赖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全国协调、垂直领导的信息系统,使之较少受地方行政部门的干扰

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传播和使用。这几个环节要尽可能做到跟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公共卫生系统中的核心功能,但是要真正做好,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严明的法律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现代化的设备和经费保证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但是中国疾控中心建立信息系统时的指导思想和定位不恰当。

中国疾控中心与传染病报告有关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全国疫情报告系统,一个是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后者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是前者的二至三倍。中国疾控中心就在2003年1月停止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传染病监测功能,使传染病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无法报告,少了一个渠道来发现其他传染病的动向。

中国疾控中心更名前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除了这两个综合监测系统,还有许多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监测系统,包括流感监测系统、出血热监测系统、流感监测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各自有特点,卫生行政部门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来源感觉矛盾,因此希望出现一种声音,一个数据。

之所以说指导思想错误,是因为最后的结论应该在分析时产生。当然这并不是说监测系统越多越好。如何合理布局,应该有科学的论证,但不应粗暴而武断地停止其他监测系统。而剩下一个系统的后果是,它一失灵,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更大程度上需要重建疾病控制网络。本来国家投入就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投入不足而采取“自寻出路”的政策,毒害了这个系统,使这个曾经非常有效的网络在最近20年逐渐衰落了。

一方面,有些贫困地区的基层防疫站条件十分艰苦,设备老化,工作人员虽然仍在努力工作,但是多年未接受培训,甚至连工资都得不到保证,工作的质量显然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这个系统的很多人已经“不务正业”,热衷于“有效益”的工作,从而使这个系统的多数人不乐意和不专心做卫生与疾病监督工作。流行病发生多少、程度如何、如何上报、如何应对,很多在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人已经不知道如何来做了。

要改变这个系统的功能状态,政府增加投入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投入必须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相结合。如果只是投入经费,很难改善这个系统已经形成的惯性。

2.信息的多元化有助于减少重大判断失误

常规的对口部门处理类似的事情经验多一些,有某些现成的资源,这些是优势。但这也有严重的弊病。一是认识问题囿于“思维定势”,二是存在利益问题。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他们不能准确报告信息。

因此,有不同来源的信息报告就可以避免失误。在卫生部门内部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可以起到相互校正的作用。如前文提到,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是全国疫情报告系统的三至四倍,可推测中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率高达80%,这对于估计中国的传染病流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而且还应该有其他来源的信息,包括媒体。

多元的信息来源可以大大减少重大的判断失误。一个渠道延误了,其他信息渠道可以补充。这是一种良性互补的机制,有助于信息本身不被扭曲,有助于最多的信息量能够被社会各方面吸收和利用,有助于弥补某一个部门、地方因为误判信息而导致错误决策。如果信息来源只有一个渠道,一旦这个渠道在任何环节发生信息的错误筛选、忽视或误判,就会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3.对信息的科学分析和解释

对信息的科学分析和解释是整个有效信息运作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如果把所有的原始信息提供给政府官员,由于他面对的信息量很大,那么忽略了最有价值的信息是不奇怪的。

对于这些数字的真实含义,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来评论,而不应该太过于机密,使得所有的数据处理过程都在“暗箱”操作。实际上信息收集只是信息过程的第一步。没有信息的加工,即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是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的。

目前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以及预测都显得不够,似乎只是根据上报数据进行简单加法而成。因此很难判断SARS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毒力是否减弱,是否有其他传播途径,目前的隔离措施是否有效,因而也难以预测SARS什么时候能够被有效控制。浏览中国CDC网页,在4月18日该中心才指示要把数据尽快录入和分析,使人想到原来对信息忽略到何等地步。这当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的被动。看起来,中国CDC已经不可能短时间内像美国CDC那样,聚集一批这方面的专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其实,即使是美国CDC,也是和美国的大学、研究院所、非政府组织协作,构筑成一个强大的专家队伍。疾病控制中心应该在卫生部的协调下,和其他研究力量联合,共同完成信息分析和解释。

很多专家的公开的讨论,有利于发掘信息中有价值的部分,有助于信息素质的提升。高层的政府官员面对的越是优质的信息,越有利于他们正确决策。

4.信息的报告和公布

信息不但要快速、准确地逐级向政府管理层上报,同时要向各方面的专家通报。山西人民医院的大夫如果知道北京的SARS流行情况,何至于一个“非典”病人引起人民医院10多个医护人员的感染和一个才57岁的急诊室副主任的死亡?

同时,信息应该向社会公布,向公众反馈信息。按照监测的原则,只有完成了这一点,才是一个完整的监测过程,信息也才会发生作用。信息的快速上报,信息的公开,才能使全社会尽快动员起来,集中对付突发的传染病;才能使人们自觉遵守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有效地预防疾病;才能最有效地击破各种传言和谣言。

对于公众,公布的信息的内容是值得仔细研究的。目前对外的信息,只有发病数、死亡数、多少人被隔离等,而没有请专家提供柔性的社会心理调适信息,也很少提供全局指导信息。如果有较为详细的数据公布,或者供专家查询的数据库,媒体有可能请各方面的专家根据这些信息给予公众合理的解释。因为对这些处在管理位置上的人员,不可能要求他们也是十分高明的专家,能够对这些数据给予非常合理的解释。

相比而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公布,比中国大陆做得好一些。例如,香港的疫情在下降时,陶大花园又发生大规模的感染事件。如果政府不详细公布调查结果,民众只知道又发生了这么多的SARS病例,必然会困惑和恐慌。陶大花园SARS的爆发流行调查报告,详细报告了SARS的爆发原因、对传染链的追踪、对环境的调查,以及政府的处理措施。这样做,起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更好应对措施的作用。

在香港卫生局的网页上,可以找到专业人员每天对疫情的分析,中国内地许多网站,例如新华网收集汇总的简报,恰恰没有卫生部和专业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5.法律保证

不可避免,在信息公开的同时,也会有人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既要保持信息传播尽可能迅速和透明,又要把虚假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造成的后果尽可能减少。这就必须依赖严明的法治。如果有人或媒体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更重要的是,如发生信息的隐瞒,造成重大人为事故,有关官员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使得这次SARS流行中的失误不再重演。■

作者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家,1996年在世界银行疾病预防项目健康促进子项目中担任中央专家组组长,1999年~200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

资料

中国疾控中心的历史由来与架构

2000年11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中国健康教育所和中国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等四个司局级的卫生部直属机构开始合并组建,2002年1月,四个机构组建而成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开始正式运作。

组建后的CDC共设有18个二级机构,主要负责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及卫生政策的研究,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等职能。其中,加强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提高,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由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中国疾控中心的使命是在卫生部领导下,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强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国家队的作用。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历时近三年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今天,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总结大会,回顾科考工作,交流科考成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非常重要,十分必要。钱正英副主席高度重视,亲自主持会议并传达了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旭日干副院长宣读了表彰通报,鄂竟平副部长代表科考领导小组做了总结报告,孙鸿烈、沈国舫和丁仲礼副院长讲了非常好的意见。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为这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付出巨大心血的钱正英副主席、孙鸿烈、沈国舫副院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通报表扬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各相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这次科考活动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这次科学考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活动

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考察活动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在考察活动正式启动不久就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这次考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精心组织,充分依靠有关各方面专家,合力调研论证,提出高质量的科考成果"。以钱副主席为组长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关键和核心作用。钱副主席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对科考工作思路、总体工作方案、科考重点内容、以及科考成果汇总提炼等关键环节、重大问题、重要观点进行了严格把关,并亲自指导了"水土保持水资源和水环境效应"专题研究工作;孙鸿烈副院长和沈国舫副院长多次深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科考的阶段性成果审查把关,亲自主持汇报稿的编写和修订。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许多院士、专家先后参与了实地考察,对总报告以及各考察组和专题研究组的报告进行认真审核,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作为这次考察活动的联合主持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科考活动的顺利开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国土资源部、环境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各流域管理机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参加,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给予了密切配合。

与以往历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相比,这次考察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局性与区域性统筹。这次考察将生产部门、科研部门、宏观决策部门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央政策研究部门、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流域机构、地方部门等各方面的优势,在从国家和战略层面研究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考察和研究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二是专业性与社会性兼顾。这次考察不仅从自然科学角度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及代表先进科技水平、符合客观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路线,而且从社会科学视角探索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的政策建议。三是知名专家学者与基层技术人员互动。这次科考受到我国知名科学家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得到基层水利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共有86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位院士、223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各流域机构、各有关省(区、市)、地、县水利部门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考察。广大科考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知名专家与基层技术人员并肩作战、良性互动。四是科学考察与宣传普及结合。科考人员及时与基层部门、单位交换意见,注意倾听当地干部群众对水土保持的反映和要求。同时,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唤起全社会对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搭建公众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平台。

总之,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一次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是一次全面系统深入考察、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的大型科研过程,必将载入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光辉史册,发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二、这次科学考察成果为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次考察重点对黄土高原、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北方土石山、南方红壤、西南岩溶和北方农牧交错等7个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区总面积519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2.5亿左右,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一是准确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在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基础上,这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重点实地考察和核对,进一步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强度、成因和危害。二是全面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对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价,对我国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三是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经济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坡耕地和侵蚀沟等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措施、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摸清了问题,找准了症结。四是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和建议。在各考察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我国近期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建设布局、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这些考察和研究成果既是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院士、专家们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特别是这次考察根据自然地理情况分为七个区域进行,各区域内又进行了细分,工作扎实深入,研究问题和提出的对策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总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注重反映各片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国家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宏观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对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长期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把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次科学考察活动,是对我国水土流失问题的一次全面会诊,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科学考察成果的应用,总理对这次科学考察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对于坡耕地水土整治和扶贫开发工作,也有现实意义"。今年7月份,在《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一书出版前,回良玉副总理专门为此书作序,对这次科考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发挥科技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科学防治水平"。我们要按照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大力宣传、积极应用科考成果作为水土保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考成果的重要作用,把科考成果转化为谋划水土保持工作的正确思路、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要主动向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状况,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要积极争取把科考成果报告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专题讲座,让各级党政干部了解水土保持,关心水土保持,支持水土保持。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向全社会宣传的力度,通过宣传科考成果,增强全社会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防治责任意识,使全社会更加重视保护水土资源,更加主动参与水土流失防治。

二要科学谋划发展。这次科学考察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和采纳这些建议,尽快修订中长期水土保持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尤其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水土保持法》修订和即将开展的"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把科考成果作为制定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科考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要突出治理重点。这次科学考察认为,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头,同时,也是耕地的潜在资源。将坡耕地改造为基本农田,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山丘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而且也可以为国家增加宝贵的耕地。专家们建议尽快启动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工程,我们要把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作为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抓紧开展工作,争取资金支持,早日启动实施。

四要加快建设步伐。我们要抓住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水利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机遇,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结合科考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议,着力做好有关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规划工作,大力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开展重大水土保持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五要强化科技攻关。要根据本次科考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下,组织广大科技人员,紧紧围绕黄河中游、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南方崩岗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在水土保持理论和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以满足水土保持发展的需要。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11篇

在市场调查中,依调查资料来源及资料搜集方法来分,可为(1)文案市场调查(Desk reserach)及(2)实地市场调查(Fields reserach)两类。

文案市场调查,乃市场调查执行人员充分了解「企业实行市场调查目的之后,搜集「企业内部既有档案资料及「企业外部各种相关文书档案研究报告及公布报告资料,加以整理,衔接,调整及融会之后,以归纳或演绎等方法予以分析,进而提供「相关市场调查报告及市场行销建议,以供企业相关人士决策之参考信息。故一份出色文案市场调查执告,其效果将不亚于「实地调查之市场报告。

成功文案市场调查报告端赖市场调查人员的:

·「对所调查行业之市场行销有所认识及「掌握市场问题关键点能力

·「广泛搜集,整理及有效分析所需资料之能力

·「明确市场概念及「系统观念,得悉并披露信息中所隐含之意义及衍生之新机会。(以下简称文案调查)

· 「擅于表达事实之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

· 熟悉,耐心与细心于「资料内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 )。

「资料内容分析就是平日勤于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并加以系统研究分析,以「归纳法及「演译法,得到各种有关结论。美国中情局曾利用此法收集德国各地报纸,研究德国纳粹情况。作者就是利用收集报纸的报导资料为整理出一份市场同业竞争资料,作为公司拟定竞争策略的主要参考资料。

文案调查之资料来源,可分为:

A 企业内部档案,诸如企业各项财务报告,销售记录,业务员访问报告,企业平日剪报,同业资料卷宗,照片及影片等等。此类资料之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市场行销问题之发掘和营业成果之衡量评估。

B 外部机构调查资料,诸如政府机构之统计调查报告;金融机构之金融相关资料;学术研究机构或民间机构发表之市场调查报告。

C 外部刊物及索引类资料,如工商名录,外贸协会之贸易机会等。

D 专业书籍及杂志 二、文案调查之功用

文案市场调查报告之制作,提供市场信息,以供企业:

·拟定未来市场行销策略参考。

·洞悉行销活动得失利弊及改进建议。

·市场发展趋势及市场新契机提示。

·为未来实地市场调查奠定基础。

1 明确指明实地调查应调查问题。

2 节省实地调查费用及时间。

3 协助鉴定实地市场调查资料之准确性。

文案市场调查虽然有上述之功用,但先天上却有下述之限制,有待调查者努力克服:

· 使用之资料均为静态且为第二手资料,故不能满足企业对市场现况之动态,提供必要之资训。

· 收集资料易有遗漏或力不从心之感。

· 仅能作叙述性之市场调查。 三、文案市场调查之作法

文案市场调查之作业程序:

· 确定市场调查之基本目的。

· 拟定详细市场调查计划及相关人员之训练与工作分配。

· 展开相关资料之搜集。

· 评估资料可用性及作必要资料之摘要。

· 各种不同资料间调整,衔接及融会贯通。

· 调查报告制作及提供。

兹将各阶段工作要点分述为下:

1 确定市场调查之基本目的及必要之调查内容。

在此一阶段主要工作,应是:

·「调查报告使用者与「调查执行者深入沟通之后,双方对于调查目的,旨意及内容涵盖范围,必须建立目标共识及共通语言,以避免日后调查结果不适用。

·明确地,适切地订立市场调查目的,必要时应限定调查范围,避免调查问题订立错误或失之笼统,导致调查方向失之精准或贸然投入之缺陷。

·在双方晤谈之时,市场调查人可能缺乏企业该行业之有关知识及相关之常识,为使调查目标圆满完成,应主动要求必要资料之提供及其它必要之协助。

·又调查者应自我要求,对应有之该行业基本常识,作必要之自我充实,方能做深入调查,以得到有内涵有价值之结果与报告。

· 市场调查员必要时,应主动要求对方指定业务连络人,以协助调查时突发事件之处理。

·提交调查报告之最后期限。

企业实施市场调查之目的,一般不外有下述几种:

(1)  市场环境及产业状况研究

·社会变动情况分析

·经济变化分析

·技术进展,导致市场机会或威胁之增加研究

(2)  市场研究

·市场潜在消费容量分析

·市场习性及特征调查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

·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

(3)  企业行销策略评估

·产品研究

·行销通路研究

·商品促销研究及广告研究

·产品定价研究

(4)  其它

·未来时间市场状况之预测

·产品可能新市场之探讨

·其它相关市场调查事项

上述各项调查可依企业情况之需要,逐项分别作深入调查研究与分析依企业之调查目的及调查范围大小及深入程度,以决定资料搜集方向。

·了解「市场调查性质,为「叙述性调查抑为「验证假设问题之调查?以确立调查方向及应使用之手法。在文案调查时,以「叙述性调查为主,对「验证假设之调查作用不大。

·自由发挥「自身想象力,以展开并记录调查工作相关思潮,进而过滤及排列静思结果,以系统捕捉「调查目的及「构成调查骨架

·市场调查人员宜将「调查框架及轮廓与其它相关人员交谈,借助他人客观地评价,以「确定自己概念正确并补充遗漏之项目。

2 拟定周详调查计划及相关人员之训练

·详列各种调查目标并排列优先级。

·详列各种可能使用之资料及其来源。

·详列各类协助调查人员及具备学识能力。

·预计使用时间及最后完成日期掌握。

为能适时完成调查任务,必须妥善排程。通常使用方法有二︰

a.甘特图

b.PERT流程图

·调查成本之估算与控制,避免无谓浪费。

·调查人员之训练及工作分配。

3 查明可资利用数据文件内容及其资料来源,积极主动展开资料搜集。

在此一阶段主要工作,应为:

·从各种可能供应资料来源之处所,依其索引寻找可供利用资料及档案

·数据文件之来源处所有:

a 企业内部档案

b 书局杂志及报社

c 图书馆

d 数据库,如政府及学术单位数据库,加值网络,工商数据库

·搜集资料之基本方法:

a 从「一般性相关资料收集,逐步延伸至「专门性资料收集

b 先求「相关资料数量充足再求「品质完美。

·必要时主动函索资料

函索资料应有态度:

a 营造良好企业形象

b 清楚说明需要资料缘由及资料类别

c 函索数量适可而止

6 调查报告制作

·将融合整理后之资料,以「归纳法及「演绎法之手法,活用已整理完善资料,依其资料脉络显示趋势及重要内容,作成「调查结论,「具体得失检讨及「放眼未来之前瞻性建议。

·结论依重要程度顺序排列。

·报告内容应力求简明且与题目有关,避免行话及不必要之修饰词汇。

·仔细核对全部有关数字及统计资料,务必准确。

·在作成结论之时,应注意之事:

1. 一切有关实际情况及调查资料是否考虑了?

2. 是否有相反之结论也足以说明调查之事实?

3. 结论是否符合一般情理?

4. 立场是否公正客观?是否前后一致?是否严谨﹑细腻?

·文案调查资料不可能会完整的,因此调查报告之结论不可苛求十全十美。

·在报告制作之时,切忌:

a 过份自信,失之夸张。

b 失之保守,结论显之无力。

c 报喜不报忧,失之乐观。

d 失之琐碎,只见树木不见树林。

e 使用难懂之文字与语言。

f 缺乏自我创见。

g 书写格式及内容潦草恶劣。

在文案调市场调查书面报告,其内容通常为:

1 题目:

市场调查题目,报告日期,为谁制作,撰写人。

2 调查目的:

简洁说明调查动机,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问题。

3 调查结论:

·对调查目的贡献。

·调查问题之解答。

·可行性建议提供。

·调查重大发现及因对之建议。

4附录

·资料来源

·使用之统计方法

为了表现调查者对调查内容之热诚与用心,要为「调查报告书穿上美丽的外衣,以增加调查报告之价值。

7 必要时,由市场调查主持人提出口头报告。

在口头报告之时,应有之作为:

·内容简洁扼要,抓住重点,有效地传达调查发现及建议。

·尽量使用浅显语言传达讯息,最好以行业通用语言。

·以热诚之表情转达思绪。

·运用活泼简洁的动态数据。

·热心讲解并澄清可能误解。

·鼓励质询,并作充分沟通。

8  市场调查主持人于报告递送之后,应继续作必要的接触,了解报告被采用的程度和采用后产生的实际成果﹔对报告内容或有不明白之处,做详细解说﹔从旁协助计划执行人员进行建议事项实行﹔如此,市场调查工作方告完成。 四、持续性进行文案市场调查

企业建立信息库(Data Base),平日有系统有目的勤于收集各类市场资料及档案,定期制作文案市场调查报告,以提供企业不少珍贵市场信息,以供决策者决策参考:

·企业在不同时期之业绩成效比较。

·企业在不同市场之业绩成效比较。

·市场变化之预警效果。

·企业在市场行销活动改进建议。

·提供市场可能之新契机。 五、文案市场调查适用范围

1 工业产品,以「资本财及「主要原料之厂家,它可利用「文案市场调查佐以「顾客购买动机调查之深入访问交互配合,可得精准结论。

2 高级特殊品,诸如高级汽车,高级音向之类市场行销调查。

3 国际贸易之出口企业对于进口地区之市场了解。

4 实地市场调查预备调查。

5 企业经常性市场调查。 六﹑文案市场调查之实例(略) 七﹑结语

企业经由丰富专业知识之市场调查人员精心策划,建立企业自身文案市场调查体系,以「耐心,「恒心,「细心及「主动创事精神,随时收集整理,分析各项市场信息,定期提供经营层相关市场行销报告,将是企业制定有效行销策略,改进市场营运得失及寻求市场新契机时不可或缺信息。

﹙1﹚ 资料内容是否适当?

a. 资料内容对所研究之市场调查是否适当?

b. 谁制作本资料?何时完成?为谁而作?

c. 如何摘取其有关资料内容?

d. 本资料是否支持本调查?原因何在?

﹙2﹚ 资料收集方法之检定,资料是否正确可用?

a. 资料制作人是否以公正立场制作本资料?

b. 资料是否经过适当编辑及分析?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12篇

一、岗位责任制

(一)市商务局总体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2.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3.拟定全市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规定,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4.分析国际经贸形势和我市进出口状况,提出总量发展、结构调整的建议;申报管理国家和省级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利用外资的各项促进资金以及市级外贸发展基金;

5.组织和指导境内外交易会、洽谈会等大型贸易促进活动;协调国际货物运输;组织实施区域经贸合作;

6.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进出口商品目录和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负责进出口配额计划的申报和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加工贸易工作;指导全市各类进出口商品工作;

7.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对外技术贸易、进出口管制以及鼓励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政策;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和省限制出口的技术和引进技术的出口与再出口工作,管理涉及国内外出口管制的相关事务;

8.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组织产业损害调查;指导协调国外对我市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

9.宏观指导全市外商投资工作;分析研究全市外商投资情况,拟定利用外资投资政策和规定;指导和管理全市招商引资、投资促进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和进出口工作;依法核准权限范围内的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别规定的重大变更事项;转报限额以上、限制投资和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监督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章程工作;指导和促进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和进出口贸易工作;

10.负责全市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执行国家和省对外经济合作政策,指导和监督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等业务;执行国家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和具体政策,依法申报、初审市内在境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并实施监督管理;

11.归口管理全市经贸外事活动;指导全市商贸领域内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建设;指导和联系有关协会、学会、进出口商会和贸促会工作;

12.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领导岗位责任制

局长:宁伟,主持局全面工作,分管办公室、商贸科和贸促会。

副局长:张官群,分管外经科、贸管科、市场科和直属企业。

局长宁伟和副局长张官群实行“A”角、“B”角岗位责任人。

纪检组长:芮文隆,负责局纪检监察工作、协管党群工作。

(三)各科室和各岗位主要职责以及“A”角、“B”角责任人。

1.办公室

主要职责:协助管理局机关日常工作,协调各科室工作关系;制定施行机关各项工作制度,负责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核;起草有关文件和报告,负责机关文电处理、劳动、人事、档案、、信息、督查、保卫、保密、外联、接待、宣传、妇女、普法以及日常行政事务管理;负责编报局机关财务报表,办理局机关人员出国政审;负责机关政治业务学习、职工教育、职称评聘、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等。

主任:毛朝霞,主持室全面工作,协调局机关内外关系,负责机关机要、档案、公章、介绍信的保管,负责机关制度、有关文件的起草和行政管理,负责承办各种会议的接待和服务,搜集各种会议文字材料及财务管理,承办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副主任:周志刚,协助主任工作,负责承办起草有关新闻公报、信息、简报等文字工作及档案的管理;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打字员:刘晓翎,负责局机关的文件打印、收发;做好出纳工作和总务工作。

驾驶员:确保领导的安全用车和本局车辆维护管理。

办公室设A、B岗(驾驶员、出纳除外)岗位责任人因出差、开会、培训、请假等原因离岗,工作由周志刚同志代替,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2.外经科

主要职责:研究全市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及规章制度;协助指导援外项目的实施;归口管理全市经贸外事工作;初审全市有关经贸团组出访,办理全市邀请境外经贸人员来访工作;配合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参与调查国外对我市出口商品实施的歧视性政策、法律法规及其做法并进行蹉商;指导,协调国外对我市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承担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涉及我市案件的产业损害调查,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科长:王义兵,主持科全面工作,负责外经、外事、公平贸易等工作。

“AB”角制:“A”角王义兵;“B”角鲍陈林。

业务员:鲍陈林,负责商务统计工作。

“AB”角制:“A”角鲍陈林;“B”角王义兵。

3.贸管科

主要职责:负责全市对外贸易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全市各类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登记工作;组织和指导各类企业参加各种对外经贸交易会、展览会、洽谈会等活动;推广和运用各种贸易新方式(含电子商务);负责进口产品广告宣传工作;负责指定经营产品进出口商品商标注册的有关事务;负责申报、管理国家和省鼓励出口的各项外经贸扶持资金;负责全市加工贸易工作。联系贸促会和各进出口商会工作。宏观指导全市外商投资工作;依法核准权限范围内的外商投资项目合同、章程及变更;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章程的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指导和管理全市投资促进、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工作;负责全市出口产品技术更新改造、研发等项目的申报;管理技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和技术引进工作;指导和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和进出口贸易工作。

科长:刘军,主持科全面工作,负责外资、外贸、会展、促进政策等工作。

“AB”角制:“A”角刘军;“B”角刁海华。

副科长:刁海华,协助科长工作,承办对外贸易、加工贸易、会展、促进政策、配额等工作,联系贸促会和各进出口商会。

“AB”角制:“A”角刁海华;“B”角刘军。

科员:黄邦明,承办外资、出口产品技术更新改造和研发项目申报、出口产品广告宣传和商标注册,推广和运用各种贸易新方式(含电子商务)等工作。

“AB”角制:“A”角黄邦明;“B”角刁海华。

业务员:黄建平,承办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我局窗口工作。

4.市场科

主要职责:指导全市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起草、规范市场体系的政策、规章和标准,协调打破市场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有关工作;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规范城市商业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协助有关部门指导重要商品批发市场建设,参与重要商品的市场管理;负责全市生猪定点屠宰、茧丝绸、废旧车辆折解、旧汽车交易市场管理工作;指导散装水泥推广和再生资源回收工作。

科长:高和超,主持科全面工作,负责本科室人员业务分工和检查督促;协调打破市场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有关工作;参与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综合检查工作,做好“三绿工程”办公室工作;负责旧机动车交易、报废汽车拆解市场监管工作;商业网点规划、市场营销、展销、展示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生猪活体储备等资格审查和行政执法工作;指导散装水泥推广和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做好蚕茧收烘工作,承担市茧丝绸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AB”角制:“A”角高和超;“B”角凌军。

业务员:凌军,协助科长做好科室工作,具体做好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报废汽车拆解工作;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协助有关部门指导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做好市场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及其它报表工作;组织和指导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展销、展示工作和科内务工作,按时完成科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AB”角制:“A”角凌军;“B”角高和超。

5.商贸科

主要职责:研究拟订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战略、行业、规划、工贸结合、内外贸结合的政策措施,推广先进流通技术;贯彻执行规范流通秩序和市场规则的法规、政策;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重要商品的供求状况,并组织调控;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负责重要商品市场流通秩序的规范整顿工作;研究拟订发展连琐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内贸制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政策和措施;负责商品流通、餐饮业、住宿业的行业管理;组织实施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组织对旧货、典当、拍卖、展览业的资格审核上报和监督管理;负责成品油等管理工作。

科长:方学义,主持科全面工作,负责本科人员业务分工和检查督促;负责组织拟订商贸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协调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负责重要商品市场流通秩序的规范整顿工作;研究拟订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政策措施;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负责组织对旧货、典当、拍卖业的资格审查和监督管理,负责成品油行业的管理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AB”角制:A角方学义;B角刘桂林。

副科长:刘桂林,配合科长工作;参与拟订商贸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协调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重要商品市场流通秩序的规范整顿工作;研究拟订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政策措施;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具体负责成品油行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AB”角制:A角刘桂林;B角王清玲。

业务员:王清玲,负责科文书档案的整理和管理;负责商贸行业统计工作;处理科内务工作。

“AB”角制:A角王清玲;B角刘桂林。

二、首问负责制

(一)本局对首位接受管理服务对象上门询问的工作人员称为首问人。

(二)首问人对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不能及时办理的,应按“一次性告知”的要求,耐心作出解释,并告之办理要求。

(三)首问人对不属于本人职责范围,但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当具体经办人不在时,首问人应先予受理,并记下诉求人的联系电话,再交经办人办理;对属于本局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首问人应主动告知或引导诉求人到有关经办科室,经办科室无人时,应告知经办科室和经办人的联系电话;对不属于本局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首问人应告知承办部门。

(四)首问人对管理服务对象电话咨询的,也按上述原则给予答复。属于举报投诉的,应将反映的事项、举报投诉人姓名、联系电话等要素准确记录在册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五)首问人应对诉求人热情接待,文明服务。

三、一次性告知制

(一)本局规定对来我局办事(含电话咨询)的管理服务对象实行一次性告知。

(二)对管理服务对象诉求的办理事项,经办人应当场审核其有关手续和材料;手续、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应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补正的手续和材料;诉求人按照告知的要求补正后,经办人员应按时予以办理。

(三)对需一次性告知的事项,除电话咨询可用口头形式告知外,其他一律以书面形式告,并存档备查。

(四)如遇管理服务对象诉求事项涉及多个部门,或不了解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材料,或对相关法律、法规不明确等特殊情况,经办人应及时告之、解答或帮助咨询,使其知悉有关情况,不允许一推了之。

四、服务承诺制

(一)我局对以下14项行政服务项目作出如下承诺:

序号项目

名称审批(初审)依据承办科室办事程序审报材料承诺内容

1出国(境)经经贸团组初初审省商务厅文件外经科受理上报1、申请表,申请报告;2、外方邀请函;3、身份证复印件;4、特别规定其它材料半个工作日

2境外投资初审《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商务部2004年第16号外经科受理上报1、申请表;2、境外企业章程及协议和合同;3、外汇主管部门出具资金来源泉审查意见;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意见;4、国内企业营业执照及相关资格或资质证明;5、法律法规及国务院规定要求的其它文件。一个工作日

3配额、许可证及其它特殊商品进出口初审《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自动进口许口证管理实施细则》《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及其它有关进口管理规定贸管科初审转报省商务厅1、申请表;2、货物进口或出口合同;3、批准证书;4、营业执照;5、根据有关管理办法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需要时另行通知)。一个工作日

4加工贸易审批《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贸管科企业上网录入审批领证1、生产能力证明报批:营业执照、银行帐号及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验资报告;2、加工贸易合同报批:企业网上申报并提供进出口合同复印件;3、娈更(延期)报批:变更(延期)合同、变更(延期)申请报告、加工贸易手册。一个工作日

5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审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外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及有关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规定或办法。贸管科受理审核批复发批准证书1、申请书;2、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独资企业免提交合同);3、外商投资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独资企业无需批复);4、营业执照或其它开业证明的复印件,以个人名义投资的需出具个人身份证明复印件;5、投资者所在地的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6、外商投资企业董事身份证复印件;7、审批部门认为必要的其它补充文件。二个工作日

6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审批《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调整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有关规定及程序的通知》《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贸管科受理审核批复发批准证书1、企业变更项目的申请书;2、董事会于变更项目及修改合同、章程的决议;3、投资各方法人代表签署的合同、章程修改书;4、其它具体变更事项所需材料。一个工作日

7典当企业设立许可初审《典当管理办法》商贸科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合格的专文报市商务局进行初审1、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的请示;2、设立申请(应当载明拟设立典当行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额、经营范围等内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3、典当行章程、出资协议及出资承诺书;4、典当行业务规则、内部管理制度及安全防范措施;5、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6、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个人股东、拟任法定代表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7、具有法定资格的会计现事务所出具的法人股东近期财务审计报告及出资能力证明、法人股东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8、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有效证明文件;9、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行核准的通知书》。五个工作日

8拍卖企业设立许可初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拍卖管理办法》商贸科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合格的专文报市商务局进行初审1、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合格并同意设立的请示;2、符合我市拍卖业发展规划且载明经营范围的申请报告;3、公司章程,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等要求的拍卖业务规则;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通知书》;5、投资人协议原件,各投资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以及投资人无违反法律、违章行为的证书文件;6、法定验资机构验资证明,并附有银行进帐单;7、拟任法定代表人简历和有效身份证明;8、三名以上拍卖从业人员资格证明及与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相关联的专职或兼职从业人员的资质证明,其中至少应有一名经注册的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原件、复印件或经中国拍卖行业协调审批后的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变更注册单位审批表原件、复印件(原件验证后退还);9、符合经营条件的固定办公场所产权证明或使用使用权的有效证明。五个工作日

9成品油仓储零售经营资格许可初审《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意见》商贸科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合格的专文报市商务局进行初审1、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的请示;2、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3、省厅另行规定需提供的其他材料五个工作日

10茧丝绸产业化项目资金申报初审《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仳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市场科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合格的专文报市报市商务局进行初审按文件规定需提供的材料一个工作日

11设立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初审上报《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庙宇行政许可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市场科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合格的专文报市商务局进行初审按文件规定需提供的材料五个工作日

12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市场科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合格的专文报市商务局进行初审按文件规定需提供的材料五个工作日

13生猪定点屠宰《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38号市场科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合格的专文报省商务厅批准后反馈市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按文件规定需提供的材料五个工作日

14一般原产地证书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证明书填报说明》贸促会送审原产地证书审查签证一般原产地证书一个工

作日

(二)我局对以上承诺已采取在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置公示栏向社会予以公开。

(三)我局将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履诺行为的监督检查,认真受理举报投诉,严肃查处违诺行为。

五.限时办结制

(一)我局在《服务承诺制》中已对所承办的各项具体服务项目的办理时限及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二)对管理服务对象要求办理的事项,在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我局及其经办人员应当即予以受理,并出具收件回执单,写明所收材料名称、页数、办结取件时间及经办人。我局及其经办人员要在承诺期内将事项办结。

(三)管理服务对象诉求事项,无正当理由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和刁难。如确需延时办理,经办人应报分管领导审批,并告知诉求人延时办理的理由。

(四)我局向下级部署工作、征求意见或会签文件等事宜,应当天办结,局机关工作人员对领导交办的工作,应在领导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领导。

六.失职追究制

(一)为严肃法纪,确保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我局对失职、渎职行为实行追究制。

(二)失职、渎职的种类:

1、不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认真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造成影响或损失的;

2、对分管范围内的工作人员管理不力、对违纪违规问题长期失察或放任不管的;

3、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事故或国家、集体财务被盗窃、诈骗、浪费等损失的;

4、作风拖拉、推诿扯皮、办事不力、效率低下,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经济损失的;

5、擅离岗位,耽误工作并产生不良后果的;

6、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三)对失职、渎职行为的追究及办理

1、局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但未造成损失或情节轻微的,给予诫勉教育或效能告诫;

2、局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造成损失的,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3、局机关工作人员因严重失职造成国家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在追究局机关工作人员失职行为的同时,还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七.同岗替代制

(一)我局已在《岗位责任制》中对A、B岗的设立及职责、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二)某一岗位的工作人员因故离岗时,直接领导应及时指定相同或相似岗位的工作人员代行其职务,避免造成工作延误。

(三)工作人员因特殊情况确需短时间离开岗位的,须事先报直接领导同意;属“窗口”单位的,直接领导应指定人员代办其业务。

(四)工作人员因开会、出差、请假或其他原因需离岗一天以上的,应在离岗前向直接领导汇报正在办理和待办的事项,并与直接领导指定的待岗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五)局主要领导不在岗时,应指定一名副职代行其职责。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13篇

市场部工作总结【1】 20xx年,我们公司市场部根据总公司的安排与部署,在省公司下达的规定指标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层层分解任务,强化业务管理,以人为本,注重人员培训,加强业绩考核,到7月份为止,全市业务收入***万元,总排名全省跃居第3位,宽带业务增加***户,普通电话添增**户,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市场部还采取各种措施,向县区公司推广新业务、新产品。1月份以会代训,召集各县区营销、营业骨干针对产品资费进行培训及讨论,并归纳出现存问题,从而找出适合本地的资费套餐。3月份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向省公司申请了包月资费套餐,在全市组织推广。5月份组织各县区管理人员、主管人员、维护人员,参加省公司培训,ѧϰ业务理论、营销策划, 对业务推广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基础管理方面:落实了营业账款稽核、退费和拆机明细核查、虚假用户拆机、清理长期欠费、客户资料 整理、资源整理、装维材料和终端管理等一系列基础管理工作,有效的避免了业务收入和成本的流失。

从元月份开始,市场部按照内控流程要求,调整了原来对县区公司进行周稽核的制度,改为日稽核、周稽核、月稽核并行,每月尽量安排对县公司一级稽核情况现场核查。对每周稽核情况进行通报,对不符合要求的做法通报批评,每月月底一、二、三级稽核员共同对全区现金流实收应收进行稽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公司现金流差额连续半年在全省属于情况最好地市之一,没有因现金流差额影响考核收入。

为确保不因支撑系统错误操作影响收入,市场部安排支撑中心每天对每个县区拆机、退费明细都进行核查,严格封堵每个漏洞。

为清理长期欠费、控制当期欠费,市场部根据公司领导要求制定了当期欠费回收量不低于98%的考核目标。对欠费回收情况进行周通报、月通报。在与县区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到5月份系统内本年新增长期欠费清理完毕,当月调帐数首次低于省公司要求的最低限额,从连续5个月调帐超过 万元,达到5月份的 元。

为掌握资源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市场部安排支撑中心每月对各县区资源情况进行抽查、通报,6月份又进行了现场检查。

今年市场部接手物料管理以来,在网络部的大力支持下改进了管理方式,把出入库明细账与支撑中心每天的经营日报装、拆机数量相对照,使物料管理形成闭环。为实现终端回收、重复利用,要求县区公司对宽带、话吧、有人值守公话新装机用户都收取押金。鼓励县区公司在发展新用户时引导用户使用回收的终端。对终端故障在保修期内的用户更换回收终端,严格杜绝以旧换新。通过这些措施的执行,有效控制了浪费现象。

三、绩效考核方面:改进绩效考核计算方法,从多方面入手促进保存量、激增量,提高业务收入。

自3月份省公司绩效考核办法草稿下发,市场部开始与上级市场部沟通如何进行续费率和流失率两项考核指标的计算。在多次探讨未果的情况下,市场部根据公司领导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考核用户拆机、双停、单停、零费用用户续费等一系列考核方法。引导县区公司对上述用户高度重视,通过每天逐户核查,基本上堵住了客户流失的漏洞,对长期零费用用户的激活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收入,另一方面节省了业务发展费用。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由于上半年集中精力理顺基础资料管理,在营销策划、业务宣传、市场调研、人员培训等方面比较薄弱,造成对县区公司业务发展支持不够。

2、 由于省公司系统准备升级,我公司很多报表需求无法满足,计算绩效考核指标、分析经营数据给市公司和县区支撑部门带来很大工作量。

下半年市场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一、加强市场调研:定期到县区进行现场办公,与营销、营业、装维、管理人员进行座谈。深入市场,了解用户使用情况和需求。在发展较好的县区总结成功营销案例进行推广;帮助发展较差的县区查找不足、解决困难。

二、加强营销策划和业务宣传:通过了解市场竞争情况制定灵活有效的营销措施,对每阶段重点发展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和营销步骤,及时反馈和分析营销结果,适时调整营销思路,改变目前业务发展的低效状态。

三、加强人员培训:定期进行营销、营业、装维、管理人员培训,将营销思路、管理方法、业务资讯直接灌输到一线员工,提高骨干员工的传帮带作用,切实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

四、继续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继续加强欠费管理、营业稽核、资源管理、装维材料和终端管理。组织市场部主管定期到县区公司调研,与负责人进行沟通,发现不足并继续改进。

市场部工作总结【2】 本人自xxxx入职公司以来,在营销管理中心市场部担任高级市调专员职务,主要负责市场研究方向工作。具体工作包括撰写专业市场分析报告、竞品项目调研、市场动态监控、为营销策略调整提供相关建议等。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协助下,基本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了各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市场部市场研究方向工作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例行性工作、临时性工作及专题性工作。例行性工作主要包括在售项目定期销售分析报告(周报、月报)、四城市房地产销售市场月度宏观报告、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月度宏观分析报告、市场动态监控等;临时性工作主要包括竞品项目调研、竞品项目调研报告、竞品项目卖点分析等;专题性工作主要包括撰写专题性研究报告、课题性研究报告等。

市场部作为营销管理中心结构调整及专业分工细化的新生部门,市场研究工作是新制定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主要为公司整体营销策略及在售项目销售提供专业参考意见及决策支持。之前工作范围仅局限于项目调研及市调报告,后经本人建议领导认可改进并丰富了各种专业报告的表现形式及结构,丰富了内容涵盖面并相应提升了专业性及可读性,增加深化了报告种类。和领导及同事一起重新搭建了市场部工作架构,理顺了工作流程,并不断对报告模板进行改进提高,使之实现流程化、专业化,也使市场部市场研究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在履行例行工作及临时工作期间,也为领导及时提供了最新市场及竞品项目动态和决策参考内容。如在制定首付分期营销策略期间与项目部共同对率先实行首付分期的美利山项目进行专项调研,在全面详细了解美利山首付分期具体操作手法的基础上为领导提供了相关参考意见,最终促成了首付分期策略应用于在售项目,对拉动销售起到了明显提振作用。

在售项目竞品监控是市场部重要例行工作之一。根据对在售项目周边区域竞品项目的长期市场跟踪及调研,市场部依据同区域、同期入市、产品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样本筛选原则,不断更新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楼盘样本进行卖点的客观分析对照。目的在于通过各个项目的优劣势对比分析,学习及借鉴竞争对手成功的卖点及营销策略并为我所用,并将优劣势卖点应用于销售说辞及推广策略改进工作中,对在售项目的销售起到实际促进作用。不但完成了本部门的研究工作职责,也对营销管理中心其他部门及销售部工作起到了配合和促进作用。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环境 会计信息质量

一、引言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控制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才能使内部控制得以顺利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置身于内部控制框架下,必然要受到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是当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分析当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状况,可以发现信息失真情况较严重的企业普遍存在治理结构失效,企业文化理念的缺失或误导,人员素质特别是管理者素质的恶劣等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内部控制环境缺陷所带来的问题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难题。会计信息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信息基础,因而会计信息失真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结果的不公平,破坏社会市场机制,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但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堪忧。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己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学者在讨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大多强调制度的建设,强调会计人员道德的缺失,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内部控制环境的作用,没有将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与会计信息质量联系起来。因此,笔者将从研究内部控制环境入手,探讨内部控制环境各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我国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重塑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内部控制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相关定义界定 (1)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美国的COSO委员会于1992年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要素构成的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构成。(2)内部控制环境的涵义。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及前提,是公司内部影响控制制度正常运作的环境因素,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是内部控制的首要因素,各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是这样定义的: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在1988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首次定义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COSO报告中关于控制环境的定义: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我国关于控制环境的定义:所谓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3)内部控制环境的要素。COSO报告及《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对控制环境的描述是: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实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我国理论界对控制环境的描述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等方面。比较以上两种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COSO报告及《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更加重了“人”这个因素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而在其它几个方面没有重大差异。本研究认为,根据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可将控制环境分为五个亚环境,分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环境、公司组织结构环境、公司文化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企业法律环境,这五个亚环境包含了控制环境的全部要素,即公司治理结构 (主要是董事会)、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方式)、企业文化(涵盖了经营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中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等)、人力资源政策(影响员工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能力)和企业法律认知(企业内部法律环境建设)。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内部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它的研究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人们对控制环境的研究总是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现有的文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文献:国外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真正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0.55)首次提出“内部控制结构”,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或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并把控制环境定义为“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与有效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与实施密切相关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对控制的态度。从而第一次正式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控制环境的研究成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1994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下属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与SAS.N0.55对控制环境的研究成果相比,COSO报告对控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更加强调“人”在控制环境及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和“软控制”的作用。他的结论得到会计界、审计界、管理界和企业界极大关注。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环境的专门研究比较少。黄世忠(2001)从强化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如何完善控制环境。郑海英(2004)从控股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东的权利失衡问题入手,分析了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刘静等(2005)认为,我国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相互制约的法律环境;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无法考证,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有待完善,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引发内部控制新难题。第二,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研究文献:随着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日益关注,人们发现内部控制环境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因。Treadway委员会(1987)指出,高级管理人员的状态、公司环境或财务报告编制的文化是影响财务报告诚实性的最重要因素。尽管有一套书面的规定和程序,如果管理人员的状态松散,则更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现象。1993年,COSO了一项对1987年至1997年200家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这些舞弊通常涉及高级管理人员,大多数审计委员会一年开一次会,或根本没有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内部人任命等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国内相关文献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法。李明辉,唐予华等(2003)提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是充分披露、防止故意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的保证;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关注是防止出现虚报、漏报错误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政策等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王萍等(2004)在界定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重塑内部控制环境入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国内外相关的内部控制环境文献,加深了我们队内部控制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外已有不少文献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研究,国内鲜有文献研究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仅有的一些也主要是简单叙述两者的关系或者是内部控制各要素间的关系,而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对实际的指导作用有限。本文试图进行尝试以内部控制环境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内部控制环境各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通过我国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重塑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 一 )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分析 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当局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控制环境构成其他控制因素的根基,为内部控制其他方面的运作提供框架,同时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主要从内部控制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环境的最高层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优化管理的前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会功能弱化等。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全部为内部董事的占22.1%,半数为内部董事的占78.2%,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的公司占47.7%。这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人意,相互制衡的机制尚未形成,从而为财务造假、会计舞弊等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提供机会。(2)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组织结构包括企业各个组织单位的形式与性质、相关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它是企业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这些职能具体表现在部门之间及各部门内部职务设置、权限划分、责任界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良好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产权关系混乱,组织机构重叠、臃肿,不利于上、下级信息的沟通。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部门间缺乏信息沟通、协调性差。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不易被察觉,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任人唯亲,员工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不少管理者不习惯甚至不懂应用现代管理的控制方法,对下属人员的工作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恰当的评价,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致使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可避免。主要表现有:雇用人员时不经过严格的考核,以貌取人,随意用人,有许多是凭关系挤入公司,任人唯亲,排斥异己;不重视员工的后续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等。譬如对管理者、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化系统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4)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但与员工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发展规划等缺乏认同,影响了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在企业内部,员工看重的是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干部看重的是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还有不少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管理者自身也没有起到文化倡导者、示范者的作用,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出现偏差,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在这样的控制环境下,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控制程序不规范、内部机构之间沟通不到位、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违法违纪行为泛滥、控制效果差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现象。(5)企业法律环境方面。企业经营者以及相关岗位员工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环境认知不够,经营决策不考虑法律因素,甚至故意违法经营、钻法律的空子,由此引起的诉讼案件不断。同时,企业各岗位员工的不当行为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面对国内的法律法规企业尚不能完全掌握,对于国际上的一些法律法规就更不能应对。这样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不到有效防范与治理。

( 二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对策 针对上述研究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1)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其一,积极推进国有股减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表现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十分严重。在这种股权制度下,实际上其他股东对公司的政策影响十分有限,抑制了其他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积极性。坚持国有股减持的方向,逐步减少国有股比例,积极稳步地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全部流通,增大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在公司管理中的话语权,逐渐建立大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完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关键在于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其二,应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证券投资机构化的趋势。在我国,随着监管水平的提高和股票市场的不断发育完善,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允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人寿保险逐步进入股市。由于机构投资者整体素质较高且资金规模很大,其进入股市必将改变现有的股权结构,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2)完善企业组织结构。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关键在于职责界定清晰、权责明确对等、结构层次分明以及沟通渠道流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框架体系的逐步建立,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企业重新构造其组织结构,即改变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以控制为导向、层次重叠的机械式组织结构,重新构造以业务流程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层次扁平的有机式组织结构,解决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臃肿,官僚作风严重,企业运行效率低的问题。(3)改进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有四点:一是严格人员聘用机制。对重要岗位的人员配置和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全面考虑其德、能、才、绩等综合素质,任人唯贤;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对员工和管理人员分别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决定人员的升降和去留;三是设立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考核结果设立不同的报酬级别,员工的报酬和工作成果联系起来;四是设立员工的培训机制。多层次、多方位的加强岗位和在职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强调员工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内部控制中由于人事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失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4)培育企业文化。首先,确立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其次,要将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即企业文化的制度化。最后,要将制度转变为习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准则,成为员工的习惯。(5)重视企业内部法律环境建设。第一,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全面开展法制教育;第二,配备专业的法律顾问人员,若条件允许还可设置法律顾问机构,明确机构和人员在企业中的职责和地位,充分发挥他们普法维权的作用;第三,建设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定期对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进行统计,对案件发生的原因、处理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完善防范措施。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强有力的、能够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做到职责界定清晰、权责明确对等、结构层次分明、沟通渠道流畅;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管理当局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实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确保企业员工具备和保持正直、诚实的品质与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加强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保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企业领导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教育,使之不敢、不愿参与财务报告造假;最后重视企业内部法律环境的建设,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法律意识。企业只要做好上述工作,会计信息质量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才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B48)及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广东省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GJ2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解读》,《会计研究》2010年第5期。

[2]刘烜、马睿:《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财会通讯》2010年第4期。

[3]张龙平、陈作习、宋浩:《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4]赵爱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面临的困惑及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5]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6]何多秀:《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审计与理财》2006年第5期。

[7]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8]徐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商业研究》2004年第11期。

员工流失调研报告范文第15篇

1.会计检查院职员主要培训修课程如下。

①以经验较少的一般职员为对象,设置检查业务必需的财政会计制度、基本的检查技巧等基础知识课程。

②以调查官辅佐为对象,设置会计检查实例研究、较高级的检查技巧及力图达到较高层次的检查能力研究的课程。

③以调查官为对象,培养精通工业、企业的会计、情报通讯等各个领域业务的专门人才,进行检查技术方法的培训。

④向外部机关(国立大学、税务、建设等专科学校)派遣学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2.会计检查院为提高被检查对象的业务水平,以各省、厅和与政府相关的国家出资法人、都道府县等地方公共团体的会计人员、内部检查职员为对象,每年举行6次旨在宣传和提高政策业务水平的学习班。

由于这样规范的培训,作为会计检查院的外部检查更准确,各省厅的内部检查更具备实力,形成了车的两个轮子,积极地推进了预算执行的公平、合理、适当。

以上各种培训,分别由各省、厅主办,会计检查院派遣讲师。

五、检查成果的反映

检查成果就是反映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情况,向国会或财政当局对检查报告进行说明。

1.提交国会及说明。

检查报告是国会对决算进行审查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会计检查院要将检查报告附在决算后面由内阁提交国会。

国会在进行决算审查时,众议院是决算行政监视委员会,参议院是决算委员会,而国会是代表国民的机构对检查报告进行评判,其中对国民敏感的事项,必须查明原因提出改善和处理的办法,这样会计检查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会计检查院在参众两院及国会对决算审查时,作为责任者要经常出席,一方面要对检查报告的内容和检查活动情况进行说明;另一方面,从会计检查的立场出发陈述自己的理由。因此检查报告是决算审查时的重要资料。

当然,预算委员会及其他委员会作为相关事项的责任者出席决算的审查会议时,要对检查报告的内容予以说明,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应该说明的是,在检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国会的要求和意见,以满足国会和国民的期待。

国会提交检查报告的程序如下:

①②内阁编制决算,送交会计检查院。

③④会计检查院对决算检查并予以确认之后回送内阁,同时将检查报告一并送达内阁。⑤内阁将检查报告附在决算后提交国会。

2.向财政当局说明。

为使会计检查院的检查成果为预算编制和财政运营提供参考,会计检查院每年定期与财务省主计局及理财局召开会议,主要对检查报告揭示的问题进行说明,同时提出检查过程中认为应该在预算编制或财政运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供财政当局参考。

在这个会议上,还要听取财政当局对预算编制背景、意图、执行过程中必须留意的问题的介绍,供检查时参考。

六、其他业务

会计检查院还有与会计业务联系密切的工作。

1.赔偿责任的认定。

现金出纳员、物品管理员、预算执行人员等,在现金、物品丢失或损失;预算执行人员违反法令或预算发生支出行为给国家及政府相关机构带来损害时,由会计检查院来判定其是过失还是故意,并认定赔偿责任。

会计检查院在认定赔偿责任时,必须由各省大臣或政府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对问题的责任人出具赔偿命令。

2.惩戒处分的要求。

会计检查院认为,检查结果显示,处理国家财政事务的职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并且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失,预算执行职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法令或规定支出预算给国家带来损害等情景,有权向各省大臣提出对相关人员的惩戒处分要求。

3.审查。

当事人对上述事项有争议要求重新检查时,会计检查院必须审查并给予结论。

主管官厅及其责任人根据会计检查院的结论,必须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

七、会计检查院与外部交流

会计检查院为使检查工作更加有效,还要开展如下活动:

1.向国民通报。

国家预算执行的正确与否是一件大事,作为纳税人的国民,每一个人对此都非常关心并始终关注着结果,因此会计检查院的检查报告在对外公布时必须慎重。

鉴于此,会计检查院在对外公布报告时,发行简单易懂的介绍检查报告的《会计检查梗概》及详细介绍会计检查院的杂志《检查院》。同时还开设会计检查院网站,便于查找以前年度会计检查报告全文。

2.与专家名人交换意见。

会计检查院为使检查行为更加适当有效,设置《会计检查恳谈会》,围绕会计检查诸方面问题,从各个角度与外部的专家名人交换意见。这些人包括:株式会社的会长、国际博览会协会事务长、东亚大学教授、经济评论家、日本经济新闻社评论员、东京大学副校长等。

3.与其他检查机关交流信息。

会计检查院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进行检查工作的,但是从提高检查效率的角度出发,还非常注重与其他检查机关的情报交流。

对政府机关的业务进行评价时,与总务省行政评价局及地方公共团体的检查当局交流,同时与财税联合会、出资法人的监事、及内审机构的检查机关定期召开检查报告说明会,会计检查院还与检查对象中的大公司、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召开专门会议,征求意见。

在此基础上,围绕财政预算制度相关问题,就检查、监查、评价等方面问题,召集与财政预算执行检查相关单位,每年在东京国际会议厅举办一次公开研讨活动,在这个论坛上,还要邀请美国及欧洲各国对国际上共通的课题进行情报及意见的交换。2001年论坛的研讨题目是《从有效性出发,如何制定检查计划》,有9个国家及一个国际机构在这次论坛发表意见。

4.会计检查的研究6/3/2009。